流动资产的含义实用13篇

流动资产的含义
流动资产的含义篇1

Neuman(1936)在The Doctrine of Liquidity一文中较系统地研究了流动性理论,在一般意义上定义了流动性,即流动性是资产拥有的在某个给定的时刻无损失地转换成货币的性质,利息不计入资产的价值。根据此定义,Neuman认为完全的流动性意味着存在毫无损失地将资产转换成现金的可能性,而完全无流动性则意味着完全不可能在给定的时刻获得现金,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流动性。区分了单一资产(或一组资产)的流动性和主体(个人或一组人)的流动性,主体流动性近似于财产单位流动性,进一步将资产(单一资产或一组资产)的流动性划分为客观流动性和主观流动性,主体流动性则划分为一个个人或一家企业或任何协调的单位的流动性和一组单位的流动性或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流动性。实际上这种划分方法类似于将流动性划分为资产的流动性和机构(个人)的流动性。Neuman将客观流动性定义为在给定的时间内,与资产的可销售性相联系的损失程度,可以用资产的现值在未来任何时刻可以用现金实现的百分比来表示,这个百分比就是流动性的量化测度形式。显然,资产的客观流动性是时间的函数,同一种资产不同时点的流动性可能不一样,同一个时点的不同资产的流动性也可能不一样。从主体角度来看,客观流动性是一个与主观流动性严格相关的概念。当资产进入经济主体的投资组合,资产的流动性就与客观流动性不同了,资产的流动性应该与投资计划中预期的流动性一致才是重要的,值得关注的是在给定的时期资产能够具有预期的流动性,而之前的某个时刻资产具有的流动性并不重要,并且一项高盈利的资产具有低流动性,但从经济主体的投资组合角度来看,只要该项资产进入组合时是具有低流动性,那么该项资产被视为具有完全流动性。由此看来,资产的主观流动性从其本质来看与资产进入组合的时刻相关,随着投资主体的投资计划而变化,而客观流动性则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变化。关于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Neuman认为,根据古典的利润最大化理论以及盈利性是低流动性的补偿,投资主体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将投资的最大化利润与必要的最小流动性结合起来,于是经济活动将通过投资于合理的资产而在盈利性和流动性上达到均衡,但是在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下,这种均衡会被打破,并且盈利性和流动性的反向相关关系可能不再成立。在经济繁荣期,短期资产、固定利率证券、政府债券等的流动性小于股票等资产的流动性,而在经济下滑期,则恰好相反。

关于银行流动性,Neuman认为银行是一个流动性转换中心,它吸收存款者手中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同时向贷款者提供各种期限的贷款,这些贷款到了借款人手中就成了最具有流动性的“自由资本”,于是银行就向经济体提供了流动性,但银行的这一功能不是无限的,会受到银行储备的限制。银行与一般的投资主体不同,银行的资产调整行为会影响资产的价格和资产的流动性,此时银行与一般投资主体的区别类似于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与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区别。银行在资产组合调整中,还需要重视流动性市场需求弹性,也即资产的流动性对资产的销售价值的敏感程度,弹性越高,则银行对本身以及其他银行的流动性影响越大。所以银行在配置资产时,不但要估计由于对未来不完全的了解而需要的客观流动性的调整频率,而且必须估计不同资产的量的调整和不同资产的流动性市场需求弹性。显然,应该关注自身的行为对其他银行的影响。Neuman的研究初步揭示了银行在流动性方面的互相影响以及流动性市场需求弹性对银行资产调整的影响。此外,Neuman还研究了银行负债的流动性,认为由于银行要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流动性需要,也即负债的不确定性程度很大,所以银行要比其他企业持有更多的现金准备。

Lachmann(1937)分析了不确定性与流动性的关系,认为也许是学术界对不确定性的定义过于宽泛和不精确导致难以在不确定性与流动性之间建立起函数关系,尽管凯恩斯(1936)在The General Theory中对不确定性进行了具体定义,使之实际上成为流动性偏好波动的原因,即关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是流动性偏好的唯一易于理解的解释。但凯恩斯认为关于流动性偏好动机中的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不是导致持有流动性的重要原因而仅仅是收入的函数,也就是说它们不是利率的函数,于是只有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投机动机才是持有流动性的主要原因,但Lachmann认为凯恩斯的这一说法存在疑问。Lachmann认为,如果某一投资者认为自己对未来利率的看法比市场更准确,那么他持有流动性就不是因为不确定性,并且在有组织的市场中,人们可以通过套利交易和套期保值交易来消除不确定性,这些交易并不需要现金,于是此时投资者并不需要因为不确定性而持有现金。

根据Lachmann的分析,货币债务与现金需求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这种关系是导致流动性偏好的原因。人们偏好流动性是由于货币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而其他资产和商品没有这种能力。由于贷款的保障来源于借款人资产和负债的相对价值,当资产的相对价值下降的时候,贷款人就会要求偿还贷款,借款人所以必须事先做好还款准备,于是借款人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解释了现金需求的波动性。

对于交易动机与流动性偏好的关系,Lachmann认为总产出与商业基金(流动性)没有必然关系,当商业活动更加活跃时,未来到期负债也会按比例增加,现金持有量也需要按比例增加,于是导致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不是总产出的绝对水平而是短期负债增加的比例,因此每当(甚至预期)获得(或者发放)信贷的条件恶化将会反映在流动性偏好中。由此看来,未来负债的不确定性导致现金需求增加,交易动机并不是流动性偏好的主要原因,而是交易动机产生的负债的不确定性与流动性偏好存在相关关系。

概括起来,如果不确定性指的是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关系,也即债权债务关系,那么不确定性就是流动性偏好的原因。

关于银行对流动性的需求,与凯恩斯的理论相反,Lachmann认为,当出现危机时,为确保存款的安全性,银行采用立即获得资本弥补损失和重建银行资本的方式来消除存款人恐惧,但融资成本很高,如果银行通过提高资产的现金比例,而能够推迟融资计划并同时补偿存款人,则成本会降低,所以由于银行不确定性的增加,并且预期未来利率会更低,而导致银行更加具有流动性偏好。

Hicks(1962)在Liquidity一文中详细考察了流动性(liquidity)一词的含义及其来源。Liquidity一词最早出现于1930年代的Macmillan Report、凯恩斯的名著A Treatise on Money(货币论)和The General Theory中。在Macmillan Report的一个章节中出现了liquidity、liquidity resources以及liquidity assets等词汇,但无从知道该章节的作者是谁,不过很可能是凯恩斯;在A Treatise on Money一书中也出现了诸如liquidity capital和liquidity output之类的词汇,但liquidity的含义却不明确,经济学界没有达成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凯恩斯The General Theory的出版以及流动性偏好概念的提出是在Macmillan Report和A Treatise on Money之后。凯恩斯是最早使用liquidity一词的学者之一,也因为他的名著而使该词的使用范围从经济理论领域拓展到实际实务中。尽管在The General Theory中,liquidity的含义有时也是模棱两可的,但给人的总体印象是非常清晰的,流动性偏好成为随时可动用货币要求在汇票和债券之上支付某一数量费用的理由,因此也成为利息存在的原因。流动性偏好概念的提出使得经济学家们找到了一个标准定义,自此,流动性的概念也渐渐地建立起来了。

在A Treatise on Money中,凯恩斯讨论了银行资产组合,即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他认为,汇票和短期贷款比投资更具有流动性,也即更确定地在立刻通知下无损失地获得兑现,而投资则比贷款更具有流动性,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凯恩斯对流动性资产的定义,但他没有对这段话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先看“无损失地”应该做何解:一种是期望的销售价格与账面价值(也许是过去的购买价格)相比较而无差异,另一种是资产在立刻通知下的售价与在更长时间里的售价相等。Hicks认为以上两种解释都不是凯恩斯本人想做出的解释。

“无损失地”是流动性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不是流动性本身。一个与流动性资产相联系的概念是可交易资产,是指能迅速出售并且与通过协商和广告之后的结果一样好的资产。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交易的大部分资产,对于能进入该市场的人来说,这些资产具有完美可交易性,但并不能由此认为它们具有完美流动性,因为当一种资产比另一种资产更确定地在立刻通知下无损失地实现,才能说前者比后者更具有流动性,这里的关键词是“更确定地”。

Hicks认为,应该比较那些具有“在立刻通知下可实现”的特性的资产,以及这些资产在什么条件下具有那样的可实现特性,这些条件与经过双方协商后的条件无关,所以不可交易资产不包括在比较之列,于是流动性是只属于完全可交易资产的特性,但不同资产的流动性程度不一样。不过凯恩斯本人也许不是像上面这样推理的,因为他说“投资比贷款更具有流动性”,而贷款(在当时)是不可交易资产,不属于流动性讨论之列,除非认为贷款的流动性等于零。

接下来,把流动性分析限制在完全可交易资产范围内,将焦点放在“确定性”上。通常机构(公司、银行、信托基金等)关注的不是某一种资产的“确定性”,而是一个资产组合的“确定性”,而且资产组合的概率分布可以由组合内不同资产的概率分布加权求和得到,所以资产组合的均值和标准差是可以求出的。确定性与风险恰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标准差可以用来描述风险,也可以用来描述确定性,于是资产组合的选择就成了选择不同的均值-标准差的组合。以上分析可以视为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一个直观总结。Hicks认为,可以将流动性偏好解释为减少资产组合期望方差而牺牲均值的意愿。由此看来,资产的流动性是与人的风险偏好相关的,因为不同的风险偏好表现为不同的均值-标准差组合。

Hicks认为,对比希望的结果更坏的结果的恐惧胜过对比希望的结果更好的结果的向往,是要求“确定性”的动力,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凯恩斯在流动性的概念中加入了“无损失地”一词。由此可以说,一种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由该种资产期望价值的确定性来决定,流动性偏好的上升可以由相对于期望值(或均值)而言的对确定性评价的上升来表达。

Hicks还认为,流动性资产姑且可以划分为流动性高的资产和流动性低的资产,于是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就可以由其包含的具有完全流动性的资产的数量来度量,也容易将流动性等同于货币,凯恩斯The General Theory之后的著作表明他支持这种看法,并且流动性偏好决定了货币需求中的有计划的部分,但Hicks认为这种看法没有显示出流动性的一般意义。此外,Hicks还研究了国际流动性。

Sarr and Lybek(2002)研究了流动性市场的五种主要特征、与之相应的度量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四类指标和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流动性涉及的多种概念,认为应该区分四种流动性:(1)某种资产的流动性。如果一种资产能很容易地转换成法定货币,根据定义该货币具有完全的流动性,那么这种资产具有流动性。有些金融要求权,比如活期存款,只要信用机构具有流动性,实际上这些金融要求权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它们可以无成本地或无延迟地转换成现金,然而其他金融要求权转换为法定货币则会涉及到佣金和延迟问题。这里强调的是交易成本和迅即性;(2)某种资产的市场流动性。这个概念的含义很广泛。当新信息改变资产的市场基础价格时,市场能以合理的价格快速地处理该资产的巨额交易,资产的市场流动性与达到以上目的的容易程度有关;(3)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依赖于特定市场上交易的不同金融资产之间的可替代性,以及这些资产本身的流动性;(4)某个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指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交易的容易程度,这种交易的目的是快速纠正其资产和负债之间的错配(可以用流动性资产比例等指标来度量),以及履行其义务。金融机构的资产组合中流动性资产越多,而负债的流动性越低,则管理资产负债之间错配的灵活性越大,其履行义务的能力越强。

综上所述,关于流动性的含义与性质,学术界大致的观点是,(1)流动性是资产拥有的在某个给定的时刻无损失地转换成货币的性质,利息不计入资产的价值;(2)汇票和短期贷款比投资更具有流动性,也即更确定地在立刻通知下无损失地获得兑现,而投资则比贷款更具有流动性;(3)“无损失地”是流动性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不是流动性本身。与流动性资产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是可交易资产,是指能迅速出售并且与通过协商和广告之后的结果一样好的资产。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交易的大部分资产,对于能进入该市场的人来说,这些资产具有完美可交易性,但并不能由此认为它们具有完美流动性,因为当一种资产比另一种资产更确定地在立刻通知下无损失地实现,才能说前者比后者更具有流动性,这里的关键词是“更确定地”;(4)比较那些具有“在立刻通知下可实现”的特性的资产,以及这些资产在什么条件下具有那样的可实现特性,这些条件与经过双方协商后的条件无关,所以不可交易资产不包括在比较之列,于是流动性是只属于完全可交易资产的特性,但不同资产的流动性程度不一样。

参考文献:

[1] Durlauf, Steven N., and Lawrence E. Blume.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Second Editi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2008.

[2] Hicks, John. “Critical Essays in Monetary Theory.” 196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UK.

[3] Hicks, John. “Liquidity”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 72, No. 288 (Dec., 1962), pp. 787-802.

[4] Keynes, John Maynard.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Macmillan and Co., Ltd. 1936.

[5] Keynes, John Maynard. “A Treatise on Money.” Macmillan and Co., Ltd. 1933.

[6]Lachmann, L. M. “Uncertainty and Liquidity-Preference.” Economica, New Series, Vol. 4, No. 15 (Aug., 1937), pp. 295-308.

[7] Neuman, M. “The Doctrine of Liquidity.”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 3, No. 2 (Feb., 1936), pp. 81-99.

流动资产的含义篇2

经济学中,“流动性”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或者说变现的难易程度。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人们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

关于流动性,学术界主要认为有以下4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指经济体系中货币投放量的多少。第二种含义是就整个股票市场而言,指参与交易资金相对于股票供给的多少,这里的资金包括场内资金(即已购买了股票的资金,也就是总流通市值)以及场外资金(就是还在股票账户里准备随时入场的资金)。第三种含义是指商业银行能够在不遭受损失的条件下,满足存款人提存及支付需要资产的变现能力,即所谓的资产流动性。学术界将其扩展为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负债流动性主要是指银行迅速筹集资金以应付存款人提存和支付需要的能力。第四种含义是针对个股而言的,即流动性是指股票买卖活动的难易,也就是说买了这只股票后是否容易卖出。以上4种含义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第一种含义和第二种含义的流动性相关程度非常高,即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通常会引发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过剩,所以当国家开始收紧银根时,股票市场就会失去资金供给,表现不佳。第三种含义的流动性也与第一种和第二种含义的流动性关联度较大。第四种含义的流动性问题一般认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太显著。

所谓“流动性过剩”,其全称是指“流动性资产过剩”,经济学解释是,储蓄和投资偏好大于消费偏好。欧洲中央银行(ECB)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通俗地说,流动性过剩(ExcessLiquidity)就是市场上流动的货币过多,超出了经济体系的实际需要,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的过剩,也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由于现金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清偿,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而,有专家通俗地解释说,“流动性过剩”,就是“钱多了”。衡量流动性过剩的最佳指标可以用马歇尔k值(Marshalliank),即狭义或广义货币总计数与名义GDP的比值。如果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那么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即M2)将大大超过货币需求量(以名义GDP为衡量指标)。

我国目前的情况,2000-2006年M0、M1、M2年均增长分别为10.5%、15.3%、16.5%。2006年末,狭义货币供应量为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增幅比上年高出5.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同年GDP的增长速度;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4.8%,比上年末高出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总额高于贷款总额即存贷差为1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亿元。除2004年外,2000-2006年广义货币M2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长率,M2增长率平均比GDP名义增长率高3.6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使得M2与GDP的比值不断上升,到2006年末,中国的广义货币M2已达34.56万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折算,相当于4.3万亿美元,当年中国GDP总量为20.94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6万亿美元,货币存量相当于GDP的1.65倍。而美国自2002年以来M2与GDP的比率一直稳定在0.8左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问题。

二、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辩证分析

虽然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问题,但是,流动性过剩无论是从表象、还是从成因或解决方法上来看,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理论问题,并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货币发行过多、存贷差过大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笔者认为,中国并不真正是钱多得没有地方花了,而是过剩与短缺同时并存的局面,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作辩证分析。

(一)从全球角度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贸易、投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我国和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特征将长期存在,这是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储蓄过多,全球储蓄都过多。同时,全球利率低的现状短期内也不会改变,美国9·11以后,美联储连续减息,长期维持1%的低利率,造成全球流动性价格非常低。美、日等发达国家长期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过贸易赤字输出资金,客观上造成套利交易量加大,形成流动性效应,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像我国这样的顺差国。

(二)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伴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矛盾的加大,流动性在我国经济金融相对成熟的市场中表现为过剩,在发展滞后的市场中则表现为短缺,呈现出全局性过剩和区域性、局部性短缺并存的特征。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城乡金融资源的配置上,城市占80%强,农村不足20%,农村实际上是流动性短缺。近几年,国家加大了“三农”投入,放宽和调整了农村地区的金融准入政策,但与城市比较,财政性、政策性资金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各大金融机构不是积极地向农村输入资金,而且变相地从农村抽取资金。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在商业化、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和发展中,大量撤销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上收信贷审批权;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从农村抽走的多,流回的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历史包袱重,机制不完善,难挑支农重担;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在县域地区无机构和网点,支农“鞭长莫及”,农业发展银行虽然在农村有网点,但业务范围和业务专长主要限于粮棉等农产品购销。农村实际上是流动性短缺。

(三)从资金供给和需求看,一方面是储蓄率高,银行流动性过剩,资金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和一些利润率低但社会效益好的项目领域表现为资金相对短缺。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欠发达,基本是通过银行体系来配置信贷资源,而银行的风险评估有其局限性,无法做到以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投资和融资需要,所以储蓄不能有效地向投资转化,无法寻找出口。而且,投资也未呈现多元化,大量的资金涌向股市、房地产等高回报领域,资金出现绝对过剩,累积的风险也相当的大。这说明国内的资金配置存在结构性的扭曲、不对称,资金配置的效率不高、渠道不畅。需要资金的地方得不到钱,大量的资金需求是通过银行间接融资获得,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很少。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近年来一直保持在50-60%以上,而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则不到1%。一些中小企业为了发展,大量寻求非正规金融融资。据中央财经大学地下金融调查课题组的调查表明,地下信贷的规模接近正规金融机构业务规模的30%。其中,全国中小企业融资超过三分之一的来自非正规金融,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对地下借贷的依赖性越强。从地区分布看,西部6省指数最高,为43.18%,中部为39.8%,东部最低为33.99%。

三、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发展融资市场的对策

毫无疑问,如果不能有效地应对流动性过剩,国家宏观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如流动性过剩会助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增加贸易摩擦,加剧汇率升值,导致各类资产价格的波动,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浪费,催生资产泡沫,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放大信贷风险,最终影响宏观经济稳定。但是,如果有效利用流动性过剩,也会为加速金融发展、解决经济社会结构性、体制性问题提供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会。流动性过剩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挑战,更是机遇。目前资金过剩,也意味着资金比较充裕。我们应充分利用大家对中国经济、对中国金融市场和对人民币有信心的有利时机,利用流动性过剩的积极方面,加强疏导,大力发展我们的市场,特别是大力发展融资市场。

(一)利用流动性过剩,加快融资国际化步伐,推进金融对外发展和对外投资。积极向国外拓展融资市场,加快金融对外发展和对外投资,是当前疏导国内流动性过剩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贸易顺差产生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改变当前对廉价要素资源的过度依赖的贸易政策,调整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提高自主技术和产品含量,“积极扩大进口”,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由过去的投资——出口外循环为主,转向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力倚重的消费驱动型,从根本上缓解贸易顺差猛增。

另一方面,可以引导金融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金融的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大趋势,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创造条件把国内优秀的金融企业推向国际市场,用中国经济的发展来带动、影响周边友好国家的发展,在国际上形成对我们有利的发展局面。当前,国内一些大型金融企业在国外开展收购金融机构,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当然,国内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帮助国内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全球范围掌握能源、矿产资源,保持长期稳定的供给价格,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利用流动性过剩,调整金融资源配置结构,统筹城乡、中西部、中小企业发展。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核心是资源配置不合理,结构扭曲,有的地方钱多得过剩,有的地方钱少得可怜。要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减少流动性过剩,而是要有效地利用流动性过剩,需要依靠市场手段,发挥政策合力,调整金融发展思路。主要是调整流动性过剩的流向,加强疏导,统筹发展,向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的方向调整。一是从战略高度,从建立和谐社会的角度,调整金融发展思路,改变信贷投向结构,解决农村金融管制过多的问题,鼓励、引导城市、东部的流动性过剩流向农村和中西部,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统筹城乡和中西部发展,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二是建立依靠市场参数来有效配置资源的调节机制,促使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高成长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同时,大力支持产业整合和自主创新,加速淘汰一些附加值低、污染严重、耗能较高的企业。过去企业重组只能靠行政手段,现在有了充足的资金,市场运作并购重整就成为一个新的活跃领域。三是下决心大力度调整房地产的发展政策,阻止过剩资金向房地产业的高度集中,抑制房地产过度增长。四是创新金融发展模式,鼓励、支持银行业的产品创新,调整金融产品结构,促使过剩资金流入急需的产业升级部门及社会事业发展部门,流入教育、卫生、公共设施、廉租房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三)利用流动性过剩,加快金融创新,完善资本市场。融资迅速多元化,是流动性过剩带来的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储蓄率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资金没有找到投资出口,财富积累超过了生活、投资需要,产生出“闲钱”。所以,解决流动性过剩,发展资本市场已迫在眉睫。

首先,要鼓励、支持银行业的产品创新,使之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改变银行业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或购买投资、交易类资产的单一经营模式。要拓展商业银行的运作空间。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包括资产证券化,以债券为基础的衍生工具以及多种组合的利率、汇率产品系列和债券品种系列等融资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理财托管产品,以逐渐改变商业银行的生存方式。

其次,要建立统一完善的全国债券市场,建立多元化的市场风险配置机制,有效配置金融资源,鼓励和扩大企业通过发债方式筹措资金,培养机构投资者,解决我国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比重高,企业负债率过高,银行信贷手段过度运用的问题。如果没有完善的债券市场,老百姓的资金就是在储蓄和股票之间搬家;而没有债券市场,就像自然生态没有湿地一样,缺少缓冲地段。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发展债市已经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了。

第三,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健全市场功能,构建创投基金的退出机制。能够大量吸收过剩货币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于技术创新和开发的风险投资市场。科技创新和风险投资市场是一个智力密集、资本密集的产业和市场,它的有效发展能够吸附大量的过剩资金。而且,创投市场的发展还将有利于提高中国的技术竞争力和科研水平,有利于中国逐步摆脱技术依赖的被动局面。

四、结论

总之,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多种矛盾逐渐累积的结果,必须对其进行历史的、辩证的分析。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既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同时又带有长期性、艰巨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多管齐下,逐步缓解。发展融资市场,既要考虑国际因素,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支持我国实现在全球的经济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持“走出去”的经济战略,又要考虑国内因素,从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视角,疏导流动性,引导其向中西部、三农、中小企业、教育、卫生、公共设施、廉租房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流动,同时,还要考虑发展资本市场,寻找更直接、更广泛的资金出口,最终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晓灵.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市场风险[J].中国金融,2007,(10).

[2]李扬,殷剑峰,刘煜辉.应归流动性过剩的两个基本战略[J].中国金融,2007,(3).

[3]陈元.建设中长期融资市场支持公共设施发展[J].中国金融,2007,(10).

[4]刘仁伍.流动性过剩的对策[J].银行家,2007,(2).

[5]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J].经济研究,2007,(9).

流动资产的含义篇3

实体现金流量法是以企业实体为背景,确定项目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用加权平均成本为折现率评价项目可行性的方法。股东现金流量法则是以股东为背景,确定项目对股东现金流量的影响,用股东要求的报酬率为折现率评价项目的方法。任何一个利用了负债筹集部分资金的公司投资项目都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评估同一项目的可行性。即站在公司实体的角度和站在股东角度,虽然从原理上讲两种角度评价的结论没有性质上的差异,但却常常使理财人员混淆其在应用上的差异,并因此而得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在实际应用上述分析技术时,往往容易忽视不同分析角度存在的对应关系,以至于作出错误的判断,如将股东内含报酬率与企业实体下的加权平均成本(此中包含债务资本成本)进行比较而得出该方案比临界点状态更有吸引力结论,或将债权人内含报酬率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比较而得出该方案比临界点状态要差的结论。

对于股东权益来讲,由于其利用负债融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受杠杆作用就必然比原始现金流量的风险大,这就需要一个较高的风险调整贴现率,即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股东权益成本)将会提高。而对于债权人来讲,债权人的利息是相对稳定而低风险的。因此其现金流量的风险低,债权人要求的报酬率(债券资本成本)也就低,就公司实体来讲,其现金流量的风险介于股东权益和债权人之间,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含义就是要保证每个资本供应者都获得等值于其机会成本的收益。如果注意到现金流量与相应折现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则无论采用股权现金流量还是实体现金流量评价项目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必须指出的是,股东现金流量法的主要问题是:

1.股东权益的内含报酬率会随着所用杠杆作用的大小而变动。

2.由于采用负债融资,股东现金流量的风险将会包含财务风险,股东要求的报酬率(股东权益资本成本)不但受经营风险的影响而且受财务杠杆的影响。一方面我们要考虑负债融资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必须考虑,股东权益报酬应随财务杠杆大小发生变化,但是要估计股东权益成本应随杠杆作用变动多少,却是十分困难的。

而站在债权人角度考虑采用债权人现金流量评价项目的主要问题是:债权人的终极目标是保证其债权本息的安全性,其对投资索取的现金流量仅是本息。而对投资的“剩余价值”并不关心(除非影响到他们的本息安全性)。因此也就无法从此角度考虑投资的真正价值,或投资对股东财富的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较好的办法是将投资和筹资分开考虑,首先站在公司实体的角度评估投资本身的经济价值,而不管筹资的方式如何,如果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大于加权资本成本,即能产生正的净现值,然后再去处理筹资的细节问题,筹资只是如何分配净现值的问题。

二、名义报酬与实际报酬

在估计投资的现金流量时,若存在明显的通货膨胀的影响,则又会出现实际资本成本与实际内含报酬率,名义资本成本与名义内含报酬率的对应关系,在实际决策时,投资者通常无意之中已将通货膨胀因素包含在资本成本(或贴现率)中而在估计现金流量时,却未专门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这种不当的匹配的结果是使公司作出投资决策时过于保守,尤其是关于长期资产的决策与评估。

通货膨胀下的资本预算的关键是始终只对同类的量做比较。当现金流量是名义值时,应对应名义贴现率,而当现金流量是实际或稳定币值时,应对应实际贴现率。 

从上述分析来看,从原理上讲,只要注意内含报酬率与资本成本间的对比关系,两种比较结果都不会影响投资的选择,但在实际应用中,较好的办法还是利用名义现金流量计算的名义内含报酬率与名义资本成本进行比较作出选择。若使用实际资本成本与实际内含报酬率比较不仅增加计算量,而且因为其复杂性也会增加出错机会。

三、期权价值的作用

期权是指不附带义务的权利,它是有经济价值的,在财务上,一个明确的期权合约经常是按照预先约定的价格买卖一项资产的权利。

广义的期权不限于财务合约,任何不附带义务的权利都属于期权,就资本预算而言,通常在决策者选定了某一项目后,并不会就此袖手旁观,任由事情的发展变化,而是在其有能力改变项目的情况下,充分施展其“后续选择权”(即期权)。控制项目效益的发展或将可能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如:将投资推迟至较后日期的期权,在需求变动时改变经营规模的期权,当原材料价格变动时改变投入构成的期权以及在最初的投资成功(或失败)后继续(或放弃)投资的期权等,在每种情形下,管理者可以改变投资的性质与范围来对最初决策时未知的新信息做出回应。由于这种权利并不附带义务,因而能增强投资价值。

1.管理者运用贴现现金流量评价项目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往往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作出一些调整和选择,如放弃或推迟决策或根据前面投资情况决定是否扩大投资,这些行为都可能增加投资的实际价值。

2.对投资项目动态选择的过程实质上是管理者充分利用期权调整投资价值的过程,由于期权价值增加项目的净现值。因此对期权的选择有助于管理者正确应对高风险高盈利的投资机会而不至于盲目低估投资价值。

四、忽视风险分散化效应

如果企业每年有很多各自独立的投资项目,投资者就应从投资组合的角度来考虑项目的风险,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项目的风险调整贴现率而不是孤立地考察并度量每个项目自身的风险,因为按照投资组合理论,即使每个项目的风险程序都较高这些项目组合在一起,单个项目的大部分风险也不能在企业内部分散掉。

从企业整体角度看,新投资项目自身特有的风险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内部其他项目和资产的组合而分散掉一部分;而从股东角度看,一部分风险又能被企业股东的资产多样化组合而分散掉,所有这些都应是在合理确定项目贴现率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第一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流动资产的含义篇4

一、流动性的含义和来源

流动性的含义。对流动性进行系统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流动性的含义,准确的定义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内容。流动性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流动性特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它们在性质上属于容易变现的资产;广义的流动性是指需要货币时获取现金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时间上的及时性、价格上的合理性以及数量上的充足性。美国银行业协会对流动性的定义为:银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的资金需求。加拿大财政部金融机构监理局将流动性定义为一种能力,具体指一个机构可以及时地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足够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来应对到期的承诺。这些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对流动性的定义都是广义的。在广义的概念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一项资产,是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性来源之一。目前对流动性的研究也大部分泛指广义上的概念。流动性的来源。流动性的来源渠道有很多,但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如销售产品回笼的资金,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资产到期收回的本金、利息或分红即属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该来源是一种基础性的流动性来源;二是通过筹资活动获得资金,包括短期筹资、中长期筹资以及权益筹资。不同的筹资来源可以应对不同的流动性需求,以金融机构为例,短期非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回购、隔夜拆借等手段解决,长期非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信用借款、发债或股权等方式解决,对于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则要采取非常措施,如担保筹资、向央行借款等。在正常的经营情况下,通过负债获得资金是一种很好的流动性来源,但是当发生系统性危机或者机构自身的信用受到市场质疑的时候,筹资困境会诱发资金的流出,增强现金流入的困难;三是通过销售资产获得资金,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资产能否及时地按照账面价值变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资产所处市场的深度(反映承受大额交易的能力)、广度(反映参与者的多少)等。其中容易变现的资产可作为流动性储备,流动性储备是所有流动性来源中最可靠的。企业为了应对意外的流动性需求,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流动性资产,但流动性储备资产的回报率是最低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会尽可能地降低此类资产,合理的流动性储备规模是在流动性风险和盈利之间寻找平衡。经营活动和销售资产取得的现金属于内生流动性,筹资属于外生流动性,流动性储备犹如水池中的水一样,现金的流入似水池的进水口,现金流出似水池的排水口,当资金的流入大于流出时,流动性储备就会增加,相反,当资金的流入小于流出时,流动性储备就会相应减少。应对需求时流动性来源的安排顺序。一般而言,以上三种流动性来源在满足需求时,未担保的筹资安排是在经营现金流之后的第一道防线,出售资产变现是最后一道防线。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抵押或者卖出资产,尤其是那些固定的或者关乎企业生存的重要资产,将减小企业的财务弹性,降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当然,这样的一种顺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来综合考察各个来源的特点。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正常情况下,银行借款是一项很好的流动性来源,但当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或者自身经营、声誉发生重大损失和变化时,银行借款将会变得异常困难,出售资产将会成为获取流动性的首选途径。

二、流动性风险的含义和分类

流动性风险的含义。若在流动性概念的基础上来定义流动性风险,那么流动性风险的概念将更为具体,它是指企业不能根据需要而以正常的价格(合理的融资成本和资产的账面价值)及时获取现金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企业在经营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的特点,尤其对于高杠杆经营的金融机构,其被称为“最致命的风险”。在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很多资本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金融机构由于缺乏充足的流动性来应对债务,被迫进行合并或者被收购,甚至走向了破产清算的境地。这次危机证明了流动性风险爆发的突然性和严重性,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成为金融机构持续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流动性风险的来源及分类。流动性风险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存在流动性需求。流动性需求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流动性缺口,即现金的流出大于现金的流入;二是无法以合理的价格获取资金。其一,错配型流动性风险和突发型流动性风险。从流动性缺口产生的原因上,可以将流动性风险分为两类:错配型流动性风险和突发型流动性风险。错配型的资金缺口是指由于资产负债期限和规模错配导致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出大于现金的流入。如短债长用的情况,短期负债到期后需要偿还,但资产期限尚未到期无法及时回流现金,从而导致净现金流出。对于提供流动性转化的金融机构而言,这样的错配是无法避免的,是由金融机构的经营性质和资产负债表结构本身决定的,从性质上讲是内生的。突发型的资金缺口指资金的需求超出了金融机构的计划,或者现金的流入低于金融机构的预期,导致没有充足的资金应付突发的现金需求。造成突发型资金缺口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以归为四类:一是无法预测的现金流量。二是不利的法律或者管理部门的裁决;三是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和企业的负面印象。在现实的经营环境中,大部分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都会面临一些在时间或者数量上无法预测的现金流量,如居民储蓄存款、开放式基金的赎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务性投资等项目在时间和数量上均不确定,并且无法预测的程度越高,突发型流动性风险也就越高;四是不利的法律或者部门裁决会带来紧急的支付、赔偿和停业的成本。这会对经营活动和相关的现金流量造成暂时的或者永久的破坏。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其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无法预测性,如果管理不规范,就会增加预测企业现金流的难度。企业的负面印象会改变利益相关人的行为方式,降低交易和减少资金供给,使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变动不可预测。总体而言,突发型的流动性风险往往由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或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而引发,是一种“间接的、结果性”风险,从性质上讲是外生的。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流动性风险早已蕴含在资产负债表的脆弱性中,而一些触发性的事件会将其暴露出来,流动性缺口的产生往往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二,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从获取资金的方式上也可将流动性风险分为两类: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筹资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根据需要在成本合理的程度上获得未担保的筹资而遭受损失的风险。造成筹资流动性风险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负债不具有连续性;缺乏融资市场渠道;负债筹资来源过度集中和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当信用资金的提供者不愿意将到期负债继续提供给企业使用,或者企业被迫接受增加的成本来保证负债来源时,往往表明企业的筹资流动性风险已经存在了,信用资金的连续性可以作为筹资流动性风险的早期信号。缺乏融资市场渠道意味着企业无法进入特定的融资市场,从而被迫接受较高的融资成本,比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果无法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那么短时间的资金需求将被局限在需要资产抵押的回购市场上。企业过分依赖单一的产品、市场或者贷款方也会增加筹资流动性风险,因为过度集中的筹资来源一旦停止,企业想要寻找到替代性的融资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当然,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比如金融系统流动性趋紧,同样会增加企业筹资的难度。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根据需要按照账面价值将资产变现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包括以不合理的贴现折扣比例将其资产作为抵押品,或者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卖出其资产组合。通过资产获取流动性的方式包括抵押无负担的资产获取贷款、出卖流动性资产获取资金、进行资产证券化、变卖非流动性资产等。这些方式一般与资产流动性风险的高低相对应,如果企业拥有充足的营业现金流量和筹资来源,就不会面临资产流动性风险,当资产流动性风险较低时,企业可以通过抵押资产获取现金,如果企业通过变卖非流动资产来获取流动性,则意味着企业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已经很高了。影响资产变现的因素包括资产市场性的缺乏、缺少无负担的资产、资产过度集中、企业自身高估资产价值、贷款抵押物不充分等。资产市场性的缺乏意味着资产不容易或者根本无法变现,比如厂房、办公楼等固定资产的售卖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容易及时变现以满足流动性的需求;缺少无负担的资产表明企业缺乏可处置的资产,那么通过资产获取流动性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资产过度集中存在两个含义,一方面指企业拥有的头寸相对于市场容量来说占比较大,另一方面指某一资产的头寸在企业整体资产规模中占比较大。过度集中的资产可能会由于市场深度不够而无法按照账面价格整体变现,例如企业某一金融资产进行大规模抛售时,市场价格有可能出现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资产变现的价值。过度集中的资产也有可能遭遇因市场突然变化而无法变现的风险,2007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次级债券”交易几乎停滞,大量持有该类债券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而如果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被高估,那么企业以该项资产为基础获取流动性的数量必将低于企业的期望值。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果贷款项目出现风险,那么可以通过处置抵押物来回收资金;但如果抵押物的价值不足以弥补本息金额,那么金融机构将会遭受损失。其三,流动性漩涡。筹资流动性风险或者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出现都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带来财务困难。但在某些情况下,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会同时出现,形成流动性漩涡,造成失去偿付能力的危险。流动性漩涡可以由内部或外部因素诱发,企业首先出现筹资困难,被迫出售或抵押资产,从而降低财务弹性,引起利益相关人的担心,抽离资金,导致企业筹资更加困难,进一步出售资产变现,最终进入财务困境,造成偿付危机(如图1所示)。

流动资产的含义篇5

需要在净利润基础上进行调整的各项目的基本含义和电算化处理方法如下:

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预提费用摊销

这里所指的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本文只考虑坏帐准备,其他减值准备没有)。上述四个项目,都是指本期发生的费用或是损失。它们包括在利润表中,属于利润的减除项目,但没有发生现金流出。因此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加回。这些项目的金额取自相关帐户的本期发生额。假定有关会计科目的代码如下:

上述四个项目的电算化处理方法如下:(企业帐套号为001):

上述公式中的“FS”表示“发生额”;“J”表示“借方”;“D”表示“贷方”。第一个公式的含义是指“取本年度管理费用帐户中坏帐准备明细帐的贷方发生额,如果是借方发生额,则在前面加“-”号。”其余公式类推。

二、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

一般而言,摊销待摊费用将使利润减少,但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待摊费用的发生不影响企业利润,但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摊销待摊费用和待摊费用的发生相比,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其差额就是待摊费用的减少数,该数据表明企业利润减少而现金流量没有受到影响;反之,其差额就是待摊费用的增加数,该数据表明企业现金流量减少而利润没有受到影响。因此该项目的数据来源于待摊费用年末和年初的差额。电算化处理方法如下:

qc(“1301”,全年,,001,年,)-qm(“1301”,全年,,001,年,)

上述公式中的qc和qm分别表示年初和年末,公式含义为:001单位待摊费用的年初余额减去年末余额。

三、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一般而言,计提预提费用将使利润减少,但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预提费用的转销不影响企业利润,但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计提预提费用和预提费用的转销相比,其差额就是年末与年初的差额。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差额就是预提费用的增加数,该数据表明企业利润减少而现金流量没有受到影响;反之,其差额就是预提费用的减少数,该数据表明企业现金流量减少而利润没有受到影响。因此本项目应反映预提费用年末与年初的差额。如:年初预提费用为贷方6000元,本年度计提12000元,实际支付15000元,年末为贷方3000元。本例中,影响利润的预提费用为12000元;影响现金流量的预提费用为15000元,其差额3000元只影响流量,不影响利润。由于预提费用的主要内容为借款利息及大修理费用,借款利息影响利润但不影响经营活动流量,故属于附表的调整项目,但准则将这部分内容放在“财务费用”项目调整,因此本项目只反映大修理费用明细帐的年末与年初的差额。为便于计算机处理,预提费用帐应按费用类别开设明细帐。假定“预提费用——大修理费用”帐的代码为219102,则本项的运算公式为:qm(“219102”,全年,001,年,)-qC(“219102”,全年,001,年,)

上述公式的含义与待摊费用项目公式的含义相同。

四、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都属于非现金资产,与这些资产相关的采购和处理都属于投资活动流量。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形成的损失(或收益)影响企业的利润,但不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流量,因此应在附表中调整。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的明细帐发生额填列。假定“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的科目代码为560101,“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收益”的科目代码为530101(新会计制度规定,处置无形资产的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本项目的公式为:fs(“560101”,全年,J,001,年,)——FS(“530101”,全年,D,001,年,)

上述公式的含义为取001公司本年度“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帐的借方发生额减去“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收益”帐的贷方发生额。

五、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减:收益)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或收益全部计入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但不影响企业当期的经营活动流量。本项目应反映固定资产报废的净损失或净收益。假定“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报废损失”科目的代码为560102,“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报废收益”科目的代码为530102,则本项目的电算化处理公式为:fs(“560102”,全年,J,001,年,)——FS(“530102”,全年,D,001,年,)

上述公式的含义为取001公司本年度“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帐的借方发生额减去“营业外收入——报废固定资产收益”帐的贷方发生额。如果固定资产发生盘亏或盘盈,处理原则相同。

六、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支出、贴现利息支出、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汇兑损益等。上述明细项目中,只有贴现利息和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既影响企业利润又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因此这两个项目不需要在附表中调整。而借款利息和汇兑损益项目,只影响企业利润,但不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故予以调整。因此本项目只需要考虑借款利息和汇兑损益项目的发生额。为了便于计算机数据处理,电算化以后,财务费用明细帐应按上述四个项目设置,相应的科目代码假定为550301、550302. 550303、550304,则本项目的运算公式为:FS(“550301”,全年,J,001,年)+FS(“550304”,全年,J,001,年),其含义是指001单位本年度借款利息明细帐的借方发生额与汇兑损益明细帐的借方发生额之和。注意:如果利息、汇兑损益是收益,应以红字记入借方。

七、递延税款

当递延税款帐为借方发生额时,其对应的科目为“应交税金”。这种业务使企业的净利润不变,但经营活动流量中的现金流出将增加;反之,递延税款帐为贷方发生额时,其对应的科目为“所得税”,这种业务使企业的净利润减少,但经营活动流量中的现金流出并没有减少。因此递延税款帐的借、贷发生额都是现金流量表附表的调整项目,本项目应根据“递延税款”帐的借、贷方发生额之差填列,运算公式为FS(“270”,全年,D,001,年)-FS(“270”,全年,J,001,年),其含义为001单位递延税款帐的贷方发生额与借方发生额之差。

八、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从会计分录角度而言,减少的存货其价值转移至主营业务成本,这种结转使得利润减少,但现金流出并没有发生,因此根据净利润计算经营活动流量时应予加上;存货增加往往意味着现金流出,但净利润并没有减少,因此根据净利润计算经营活动流量时应予以减去。本项目可以根据未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的年末存货和年初存货之差填列。由于减少的存货并非全部计入损益帐户,如工程领有材料,这些业务既不影响利润,也不影响现金流量,因此在计算存货的贷方发生额时应予以减去,本项目的填列应根据年末存货和年初存货之差加上减少的存货中不影响利润的部分填列。举例说明如下:

公司年初存货500000元,本年度销售收入700000元,货款已收,销售成本为300000元,工程施工领用存货50000元,年末存货150000元,其他业务不考虑。本例净利润为400000元,经营活动流量为700000元。存货的减少数为350000元,而其中影响利润的只有300000元。因此附表中的本项目应根据年初年末的差额350000元加上减少的存货中不影响利润的部分50000元填列。

会计电算化以后,为了能够方便地取得减少的存货中不影响利润的金额,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单独设置一个帐户来反映减少的存货中不影响利润的金额,我们暂且取名为“其他减少的存货”。工程施工领有材料等相关的经济业务发生时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其他减少的存货

贷: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贷:其他减少的存货

由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余额为扣除存货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因此未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的年末存货和年初存货之差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存货余额加存货跌价准备帐户的年末余额减去资产负债表中的年初存货与存货跌价准备帐户的年初余额确定。假定第12张资产负债表就是年报,存货为12行,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代码为1281,其他减少的存货帐户的代码为1292,则本项目的运算公式确定如下:

“资产负债表”d12@12+qm(“1281”,全年,,001,年,)-“资产负债表”C12@12-qc(“1281”,今年,,001,年,)+fs(“1292”,全年,J, 001,年,)

上述公式的基本含义为取第12张资产负债表第12行第4列的数据加上存货跌价准备帐户的年末余额减去第12张资产负债表第12行第3列的数据与存货跌价准备帐户的年初余额加上其他减少的存货帐户的借方发生额。

九、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经营性应收项目包括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意味着银行存款的增加但不影响利润;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意味着收入的增加但不影响现金流量,因此根据净利润计算经营活动流量时应加上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或减去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由于存在发生坏帐等经济业务,故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并不完全意味着货币资金的增加;而坏帐重新收回的经济业务并不影响应收项目的年初数和年末数,但现金净流量增加。因此本项目不能完全依据应收项目的年初数和年末数的差额填列,还应考虑上述发生坏帐和坏帐重新收回等经济业务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具体地说,当应收帐款减少时,发生坏帐使得应收帐款减少数增加,但现金流量没有增加,因此在计算应收帐款减少数时应予减去;当应收帐款为增加时,发生坏帐使得增加数减少,从而使收入少计,因此在计算应收帐款增加数时应予加上。发生坏帐重新收回时,不影响净利润,但现金净流量增加,应予加上。举例说明如下:

A公司年初应收帐款为30万元,年末数为45万元,本年销售收入100万元,其中已收款80万元。本年发生坏帐5万元,上年发生的坏帐重新收回2万元,坏帐提取率0.3%。年初存货80万,本年出售60万元,年末20万元。其他业务不考虑。A公司本年度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82万元,利润为36.955万元。附表有关项目填列如下:

净利润 36.955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3.045

+存货的减少60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15+5)+2

目前我国开发的会计软件都已设置了条件取数函数。所谓条件取数函数,就是专门用于搜找满足条件的数据的函数。会计电算化以后,为了能够正确填列本项目,笔者认为,可以考虑采用条件取数函数。假定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的科目代码分别为1131、1111、1133,则本项目的运算公式设置如下:

qc(“1131”,全年,,002,年,)-qm“1131”,全年,, 001,年,)-tfs(“1131”,年, d,“无法收回”,==, 001,年,)]+tfs(“1131”,年, j,“重新收回”,==, 001,年,)+qc(“1111”,全年,,001,年,)-qm(“1111”,全年,,001,年,)+qc(“1133”,全年,,001,年,)-qm(“1133”,全年,,001,年,)-tfs(“1133”,年, d,“无法收回”,==, 001,年,)]+tfs(“1133”,年, j,“重新收回”,==, 001,年,)

上述公式的含义为001单位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的年初数减去年末数,减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的贷方发生额中摘要内容包含“无法收回”的金额加上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的贷方发生额中摘要内容包含“重新收回”的金额。如果函数中没有条件取数函数,也可以采用凭证取数函数。

流动资产的含义篇6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经济理论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地位下降,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不足,这需要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长期不懈努力去探求。同时,我们也应纠正对西方经济学“一边倒”,排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错误倾向。

为了在经济理论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于2007年编写了一本颇具特色的高职高专教材《经济学原理》(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试图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作一些探索。下面把我的尝试向各位同行汇报经济学论文,以求得到指点。

一、增加了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学理论教学,只开设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课程,不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而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使用的绝大多数教材,其内容全是西方经济学。这样,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只学习西方经济学,学不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把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教材的全部内容,会使教材内容与课程名称不相符。经济学不等于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类的课程中,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和西方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课程,其内容不应该相同。经济学原理应该包括比西方经济学更多的内容。尤其是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是经济类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不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院校,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不应缺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编写的《经济学原理》有意在改变这种不正常状况方面作些尝试。本教材既以西方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为主要内容,又包括了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理论(特别是经济制度理论和价值理论)。在本教材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是第一章第二节(经济制度),二是第三章(商品价值);其他章节也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

本教材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作简单的拼凑,而是尽量进行有机的结合经济学论文,避免出现理论上的矛盾,坚持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例如:用价值规律来解释均衡价格;归纳了“资本”的五种含义;以《资本论》中的利息理论为基础来解释利息的产生;用货币流通规律来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用生产力发展来解释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等等。

二、在具体内容上的改进

把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融入本教材中,我在具体内容上作了以下的探索。

1.“社会人”范畴(第一章)。第一章包括资源配置(第一节)和经济制度(第二节)两部分。在经济制度部分提出了与资源配置部分的“经济人”相对应的“社会人”范畴。本教材讲的“社会人”,不是美国行为科学家梅奥提出的管理学的“社会人”范畴,而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制度的“社会人”范畴。本教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给“社会人”下了定义:“所谓社会人,就是与社会相联系,受社会影响和制约的经济主体。”同时指出:“研究经济问题,特别是研究经济制度,必须以社会人为前提。不研究经济主体的社会关系,就不能深入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

2.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广义的生产关系(第一章)。本教材从狭义和广义来介绍生产关系范畴,提出:“讲生产关系,一般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可以说,这是狭义的生产关系。从广义来说,除了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最重要的内容,生产关系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市场交换关系、企业治理关系等。”同时还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市场交换关系、企业治理关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作了说明。

3.制度变迁的原因(第一章)。本教材不仅讲了制度变迁的直接原因经济学论文,还讲了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而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解释,指出:“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的发展。”

4.供求决定价格(第三章)。有不少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教导学生这样的观点:供求只是影响价格,不能决定价格。其实,这种观点既与现实不符,又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不符。本教材引用马克思的原话,对供求决定价格的观点作了明确的表述:“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它是由买者和卖者之间的竞争即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的。”①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第三章)。本教材在解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时作了这样的表述和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供求平衡的市场条件下,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供求平衡下全社会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既包括劳动者在生产中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又包括正常使用生产资料所平均耗费的生产资料中已凝结的劳动时间,这两种不同的平均劳动时间分别决定了商品的新价值和旧价值。”与流行的说法相比较,本教材增加了两个新摘要劳动时间的一个构成部分,它决定商品的旧价值,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中提到过的。

6.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含义(第三章)。本教材用劳动的智力成分来解释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教材中指出:真正决定人类劳动本质的东西是智力劳动②;智力劳动的含量决定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决定了各种复杂劳动的复杂程度的不同。

7.用价值规律解释均衡价格(第三章)。在我国流行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价值规律和均衡价格是脱节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不讲均衡价格经济学论文,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不讲价值规律。本教材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用价值规律解释均衡价格。教材写道:“价格趋向均衡价格变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只有按照代表价值量的均衡价格进行商品交换,才能实现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也就是说,价值体现了利益的平衡。而在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时候,买卖双方的利益就失去了平衡。这时,为了经济利益而开展的竞争就会引起供求变化,从而导致价格回到代表价值量并体现利益平衡的均衡价格上来。……价值有一种力量,把价格拉向代表价值的均衡价格,这就是价格变动的必然趋势。”

8.收入的来源和分配制度(第七章)。本教材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专讲收入分配的第七章开始时就指出:“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但是,收入如何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的分配制度。”大多数同类教材都没写“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9.资本的含义(第七章)。学生们会接触到不少“资本”概念,如“资本家”、“资本主义”“国有资本”、“资本金”、“资本与负债”、“资本品”、“资本市场”等,可能会对“资本到底是什么”迷惑不解。应如何解释资本的含义?本教材的解释是:在经济学中,“资本”是个多义词。它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时,表示的含义是不相同的。资本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资本是靠剥削雇佣劳动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生产关系。②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殖额的价值。③资本是企业中属于所有者的价值。④资本是被生产出来又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的物品。⑤资本是长期资金的特征。

10.利息存在的原因(第七章)。不少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讲述利息存在原因时,分别对资本主义利息和社会主义利息进行分析经济学论文,没有从一般意义上来分析撇开制度特性的利息。西方经济学解释利息存在的原因所运用的是“时差利息论”和“迂回生产论”,没有讲到本质上。本教材对利息存在原因的说明,以《资本论》中的利息理论为基础,同时抽掉其中有关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指出:“利息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是资本具有价值增殖的本质属性。”对此,从资本供给者和资本需求者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1.利润产生的原因(第七章)。本教材没有采用“利润的来源”的提法,因为这提法容易造成误解。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一般讲利润有三个来源:创新、承担风险和垄断;而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利润也不例外。关于利润产生的原因,我认为,承担风险只是与创新活动相伴的一种行为,它本身不会产生出利润。因此,本教材只讲创新和垄断这两个原因,重点讲述创新,分别叙述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活动是如何产生出利润的,由此得出结论:“创新利润是由于创新活动使产品价格高于成本而产生的。”本教材重视企业家在创新中的作用经济学论文,指出:“创新的关键人物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创新劳动是高级的复杂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

12.用货币流通规律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第十章)。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讲货币流通规律一般是在关于货币职能的部分,而不是在通货膨胀理论部分。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的通货膨胀理论一般不讲货币流通规律。本教材把二者结合起来,用货币流通规律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并用一个与货币流通规律有联系的、表示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作用的总供求平衡公式来说明。这公式是:价格水平×流通商品量=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

13.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十一章)。本教材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作了较多的论述。教材中首先说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是因为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剧。”通过分析这些矛盾,从四个方面说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①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宏观调控;②经济稳定要求宏观调控;③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宏观调控;④社会稳定要求宏观调控。在论述第一个必要性时指出:“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与市场对宏观经济调节失效的矛盾,是现代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因。”

14.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第十二章)。一般的教科书在讲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时,只讲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科学技术四个因素,本教材增加了第五个因素——制度。本教材指出:“从根本上说,制度是通过影响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影响人的经济行为来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发生作用的。”

注释:

①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3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流动资产的含义篇7

一、引言

央行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流动性闸门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更加重要,要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多种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稳定预期,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中国货币流动性如何对于政府实施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从货币流动性、M2/GDP指标两个方面对货币流动性就行了综述分析,并进一步指出流动性过剩对金融体系造成的影响,这对政府制定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流动性研究综述

对“流动性过剩”概念的界定,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一是对该概念的理解,有两种不同的层面,一种是基于中央银行角度从宏观层面分析超额货币供给量形成的流动性过剩;另一种是基于商业银行的角度从微观层面分析银行持有资金过多却贷不出去而形成的流动性过剩。二是对概念的具体定义上,不同的代表性定义有:英国《经济与商业辞典》定义为,“银行自愿或被迫持有的流动性,超过了健全的银行业准则所要求的通常水平”。欧洲中央银行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即基础货币发放数量超过了均衡水平。德意志银行定义为,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超出了名义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则出现了流动性过剩。T.Polleit和D.Gerdesmeier(2005)定义为,流动性过剩是指实际货币存量与经济发展中均衡水平所对应的货币存量之间的偏差,超出了即认为存在流动性过剩,反之则出现流动性不足。

2.“M2/GDP”指标研究综述

M2/GDP即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表示在全部经济交易中,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所占的比重。麦金农于1973年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中为了衡量一国经济货币化水平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

关于M2/GDP指标的作用,主要集中于该指标是否可以作为流动性过剩的尺度。一种观点认为:根据欧洲中央银行的流动性定义和中国定期储蓄长期居高的现实,M2/GDP比值可以作为中国的流动性指标。另外的观点则认为:脱离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只是根据M2/GDP值高企,就简单得出货币超发的结论未必恰当,M2/GDP不是判断一国货币是否超发的准确指标。虽然这部分观点对于M2/GDP指标作为流动性过剩的尺度存有异议,但是它们也承认我国货币存量相对于GDP较高(M2/GDP)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M2/GDP的实际值很可能高于理论最优值,这为经济金融的稳定与可持续运行带来一定隐患,必须继续推进体制性改革等措施确保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

关于M2/GDP高企的原因,也有众多的分析。总结这些观点有:M2/GDP高企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人民币货币发行机制有关。银行主导的复杂金融体系的金融创新和直接融资份额的持续扩大是导致我国M2/GDP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过高的外汇储备以及在现有的外汇管理体制下,我国冲销机制不力是导致M2/GDP升高的主要原因。银行主导的金融系统和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存在是导致中国异常的主要因素。M2/GDP仍旧持续走高的原因在于金融改革和深化过程中的金融配置效率较低而引起货币被动性超量发行。“GDP,贷款值”的下降是造成M2/GDP偏高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的存贷差及高的不良资产是导致M2/GDP升高的最主要因素,中国M2/GDP增高主要是由于银行资金使用的低效及银行资金的大量闲置所造成的,大量银行存款脱离实质生产领域及银行贷款使用效率低下两个因素推动了M2/GDP不断上升。

关于M2/GDP高企所隐含的金融体系风险问题,有比较一致的共识:M2/GDP偏高意味着广义货币M2虽然增加了,但其中相当部分并未与实体经济发生关系,这自然会形成M2/GDP虚高。高储蓄率通过存款转变为高的M2/GDP,对于M2/GDP的上升,则需要警惕其中隐含的两个风险:通货膨胀和信用膨胀,尤其是要防止信用膨胀导致的高杠杆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聚,我国亟需形成宏观金融风险持续的跟踪评估机制。M2/GDP的比例越高,整体支付风险越大,任由这种局面发展,央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银行体系的支付能力都将逐渐蚀空。M2/GDP在反映资金运用的充分程度及资金的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隐含了商业银行的支付风险。银行存款的本金及利息支付是刚性的,但高的不良资产切断了资金的回流,加上存差资产的运用收益小于负债所支付的成本,由此增加了商业银行体系的支付风险。M2/GDP是显著影响银行体系脆弱性的金融变量,M2/GDP这一指标由于传导机制的不畅造成比率过高,是造成影响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其他变量发生变化的一个内因。

3、对上述研究成果的评述

从以上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虽然对M2/GDP指标的作用、M2/GDP高企的原因各种观点意见不一,但也承认中国货币存量相对于GDP较高,流动性过剩将影响着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均衡关系,M2/GDP是显著影响银行体系脆弱性的金融变量,M2/GDP过高蕴含着经济金融体系运行中的风险因素。

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流动性过剩”将使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均衡关系产生偏差,并引致M2/GDP指标虚高,要关注M2/GDP高企所隐含的金融体系风险则是众多研究中形成的共识。

从金融体系微观层面分析,流动性过剩成为持续现象的实质是,货币供给持续高于实体经济形成总供给所要求的货币需求。超额货币的存在意味着一部分货币资金没有流入实体经济,或者一部分进入到实体经济的货币资金并没有形成真实的产出。在金融体系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方存款表示金融体系形成的货币供给,资产方贷款表示实体经济生产总产出对货币的需求。当贷款大于存款时,表示非存款金融机构从中央银行借入资金发放贷款,从而增加了资金的运用,其作用将是引起M2/GDP的下降;当贷款与银行储备资产之和小于存款时,表明存款金融机构还有剩余资金未运用于实体经济运行,其作用将是引起M2/GDP的升高。虽然众多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M2/GDP高企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存贷差扩大是M2/GDP高企的原因之一。

考虑到M2/GDP作为流动性过剩衡量指标的争议,如果我们独立于M2/GDP指标,基于金融体系中实际形成货币M2和实体经济运行所需货币M2的差异,求证出中国“流动性过剩”存在和外汇储备增加引致流动性过剩的事实。那么就可以推论,在金融体系微观层面,“流动性过剩”导致存贷差扩大,一方面直增加了银行体系的支付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存贷差扩大又进一步间接影响M2/GDP的高企,从而又放大了金融体系的隐含风险。

参考文献:

流动资产的含义篇8

1 财富的含义

经济学上,财富是指物品按价值计算的富裕程度,或对这些物品的控制和处理的状况。财富的概念包括货币、不动产以及拥有所有权的物品,甚至还包括些无形的财富。在许多国家,财富还包括对基础服务的享受,如医疗卫生,以及对农作物和家畜的拥有权。

在经济学上最早给财富下定义的是古希腊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约430-354B.c.)。他在其著作《经济论》一书中写道: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认为诸如马、羊、土地等有实际用处的东西才是财富。

其后,古希腊另一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进一步指出:“真正的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在对财富性质的论述上,他认为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属性,只有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商品交换才是合乎自然的,而无限度地追求货币的货值则是违反自然和不合理的。可见,上述两种定义基本局限于财富的有用性方面,即使用价值方面。

然而,在世俗的观念中,人们历来把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货币因素看得异常重要,并不看重什么商品的使用价值,以至于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动机都由最初的对另一种商品使用价值的需要演变为对纯货币形式的追逐和占有。比如早期的重商主义者就认为财富就是由货币或金银构成的,这一观点可以说影响相当深远。就是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们依然相信“金钱就是财富”。

其后作为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物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将财富既理解为价值即社会财富,又理解为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他指出:“一个人是富还是穷,依他所能享受的生活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的程度而定”,人们“用来最初购得世界上的全部财富的,不是金或银,而是劳动”。在这里,斯密把一切物质产品都看作是财富,但却忽略了自然因素也是物质财富的一个源泉。

自斯密以后,关于财富定义的争论仍然十分广泛。例如穆勒、麦克库洛赫、托伦斯、马尔萨斯等,或明确地或含糊地认为,财富所指的是其生产或占有要花费人力的那些物品;而另一些人如李嘉图,则认为在财富中还含有不是由人力取得的一些物品。

最新版汉语《辞海》对财富的定义是:具有价值的东西。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戴维・w・皮尔斯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中对财富(Wealth)下的定义是:“任何有市场价值并且可用来交换货币或商品的东西都可被看作是财富。它包括实物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以及可以产生收入的个人技能。当这些东西可以在市场上换取商品或货币时,它们被认为是财富。财富可以分成两种主要类型:有形财富,指资本或非人力财富;无形财富,即人力资本。”这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对财富的典型而通用的定义,或者说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财富的定义。

2 财富的分类

2.1 个人财富分类

如果个人的财富足够维持他数月或数年的生活时,他就自然希望这笔财富中的一大部分能够赚取收入,而将其中的很小部分留作目前的生活需用。这样,他的全部财富就分为两个部分:提供收入的部分和维持生活的部分。其中,前者用以赚取收入的部分,称之为资本。后者供目前消费的部分,又包含三种情况:一是原先留作消费的财富;二是逐渐得到的收人;三是以前购买但尚未用完的物品。所以,提供目前消费的财富,应包含其中一项、两项或者三项都有。

资本可用来生产、制造或购买货物,然后再卖出去,从而获得利润。就这样,商人的资本不断以一种形态投入,又以另一种形态回收,并且只有依靠这种连续不断的交换来赚取利润的资本,就叫做流动资本。资本也可用来改良土地,购买机器设备,或用来置备不需要流通就可以提供利润的东西,这样的资本就叫做固定资本。

就农业而言,购买农具的部分属于固定资本,支付工人工资的部分属于流动资本。购买牲畜的价值或价格,属于固定资本,饲养牲畜的费用,类同于维持工人的工资,也属于流动资本。

2.2 社会的财富分类

全体居民财富的总和,称为国家或社会的总财富。依其不同作用,可划分为三个部分:留作目前消费的部分、固定资本部分、流动资本部分。

留作目前消费的财富,其特点是不提供收入和利润。譬如,消费者以前购买,现在还仍在使用的食品、衣服、家具等物品,就属于这一类。仅供自己居住的房屋,都要看作是目前消费的费用。

固定资本。其特点是不必经过流通就能提供收入和利润。它又包含四项,一是一切有利于节约劳动的机器和工具;二是一切能取得利润的商店、货栈、场地、库房等建筑物,不仅对出租人能提供收入,对承租人也能提供收入;三是通过开垦、灌溉、修建围墙等方式改良土地所留下的基本设施,都能够便利劳动;四是人们通过进学校、受教育、当学徒所掌握的技术和有用才能,都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

流动资本,其特点是要经过流通才能取得收入。它也包含四项,一是货币;二是即将出售的所有食品;三是各种工匠手中待售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四是还没有转到消费者手中的各种制成品。这么说来,流动资本就包含商家手中的食品、材料、制成品和货币,其中货币是周转与分配的媒介。

社会上的一切资本,都要从土地、矿山、渔业的产品中得到补偿,并且要获取利润。加工制造者需要的食品和材料,要靠农民为之提供,农民需要的工业品,要靠制造业补充。渔业和矿业都得和土地的产品相交换,不能进行物物直接交换时,他们就都需要货币。在自然状态下,从土地、矿山、渔场得到的产量大小,与投资额和资金使用方法的优劣成正比。

3 财富效应的基本概念

3.1 财富效应的含义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1992)的解释,财富效应(The Wealth Effect)通常是指:货币余额的变化,假如其他条件相同,将会在总消费开支方面引起变动。这样的财富效应常被称作庇古效应(Pigou's Effect)或实际余额效应。其实,广义的财富效应包括所有资产(含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价格变动对消费等实体经济活动的影响。不过当前,狭义上的财富效应,通常是指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即由于股价上涨(或下跌),导致股票持有人财富的增长(或减少),进而产生扩大(或减少)消费。影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变动,促进(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效应。其中,股市促进消费增长的效应称之

为正的财富效应;抑制消费增长的效应称为负的财富效应。

3.2 财富效应实现途径

人们的财富及可支配收入会随着股价的上升而增加,这时人们更愿意消费。财富效应说明的是资产(如股票、债券、不动产)价格的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实现的:

(1)资产价格的上涨使得公众持有的资产的名义总额增加,财富的增长会促使公众增加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从而消费增加。

(2)资产价格的上涨使得公众对未来的收入的预期增加,按照永久收入假说,未来收入的增长也会促使公众增加对当期产品和劳务的消费。

3.3 财富效应的原理

财富包括两种形式: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财富的增加或减少意味着两种资产总额的净增减,而不是某一种资产的增减,因而公众手持货币资产的增加或减少也并不意味著其持有财富的增减。当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向私人部门购进政府债券,这样会使得社会现金资产增加,债券资产减少,这改变的只是财富的构成,但财富持有总额未变。同样,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3.4 财富效应的作用

通过这种效应有可能影响总需求的扩大或缩小。当财富持有者为偿付其他债款或为筹资购买急需品而向商业银行借贷时,总资产和总负债依然没有发生变化,货币存量的增减也并没有带来公众持有财富的变动。但是,这种财富效应肯定会引起总需求的变化。当财政部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采取印发新的钞票或者以财政部有价证券为交换,为在银行取得新的存款而增加货币供给时,货币存量增加。此时,由于财政部将钞票支付给公众或者将存款转交给公众,其结果是公众手持货币量增加,但未失去其他资产。这种财富效应会直接带来商品需求的上升。货币存量变动的财富效果大多数情况下是构成财富的各种资产的结构变化,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会产生财富的增减。但无论哪一种效应,都会带来总需求的改变,这也正是某些西方经济学家赖以说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论据。

3.5 财富幻觉和影子财富

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忽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而仅仅根据货币的名义价值(即面值)对货币的价值进行估计时所产生的一种错觉。在这种错觉的支配下,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决定于其货币收人,而主要不是决定于其实际收入。在货币收人上升时,即使物价水平也同比例地上升,从而实际收人不变,甚至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大于货币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实际收入下降,货币幻觉的存在也会使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增加;反之,则反是。

根据行为金融理论,消费支出不仅仅取决于收入水平或购买力的高低,还取决于人们对收人变动的心理预期因素。当股价波动时,投资者股市财富随着变动,这种虚拟财富从股市套现后才能变成实际财富,两者存在一定的差额,差额部分就是“财富幻觉”。从心里预期的角度分析,我们把股市财富预期的价值称为“影子财富”,影子财富和财富幻觉常常放大和缩小影响投资主体的行为,随着股价的波动,导致消费需求波动,从而对于经济波动会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

3.6 制约财富效应的因素

制约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因素:

3.6.1 股市规模制约了财富效应影响的广度

股市规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股市的总市值,主要用市值占GDP的比例来衡量,一是指股市的参与面,即持有股票财富的家庭占社会总家庭的比重。没有足够的规模,财富效应的影响面相当有限。

3.6.2 股市投资不确定性制约了财富效应的影响深度

不确定性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是证券投资的天然属性,这直接影响到财富MPC的大小。一般来说,在股市趋势不明朗的情形下,股市中的收入最多只能是暂时性收入,它将不与持久性消费发生固定比率,对消费的影响也仅是暂时的。如果股市波动幅度大,或者投资者趋向于短期投资,其影响将更多的表现为财富的结构调整,而不是总量的增加。

3.6.3 股市的“挤占效应”削弱了财富效应的影响力

股市上涨,对消费产生两种效应,一是通过增加财富,减少储蓄,扩大消费的效应,即财富效应。一是因股市持续攀升而产生的赚钱效应,使原本用于即期的消费转化为股票投资,或者因股市长期下跌,投资者被套牢,导致当前消费被迫减少,即所谓的“挤占效应”。

另一方面,股市对生产性资金的挤占效应间接影响了财富效应。

参考文献

流动资产的含义篇9

一、实体现金流量法与股东现金流量法

实体现金流量法是以企业实体为背景,确定项目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用加权平均成本为折现率评价项目可行性的方法。股东现金流量法则是以股东为背景,确定项目对股东现金流量的影响,用股东要求的报酬率为折现率评价项目的方法。任何一个利用了负债筹集部分资金的公司投资项目都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评估同一项目的可行性。即站在公司实体的角度和站在股东角度,虽然从原理上讲两种角度评价的结论没有性质上的差异,但却常常使理财人员混淆其在应用上的差异,并因此而得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在实际应用上述分析技术时,往往容易忽视不同分析角度存在的对应关系,以至于作出错误的判断,如将股东内含报酬率与企业实体下的加权平均成本(此中包含债务资本成本)进行比较而得出该方案比临界点状态更有吸引力结论,或将债权人内含报酬率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比较而得出该方案比临界点状态要差的结论。

对于股东权益来讲,由于其利用负债融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受杠杆作用就必然比原始现金流量的风险大,这就需要一个较高的风险调整贴现率,即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股东权益成本)将会提高。而对于债权人来讲,债权人的利息是相对稳定而低风险的。因此其现金流量的风险低,债权人要求的报酬率(债券资本成本)也就低,就公司实体来讲,其现金流量的风险介于股东权益和债权人之间,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含义就是要保证每个资本供应者都获得等值于其机会成本的收益。如果注意到现金流量与相应折现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则无论采用股权现金流量还是实体现金流量评价项目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必须指出的是,股东现金流量法的主要问题是:

1.股东权益的内含报酬率会随着所用杠杆作用的大小而变动。

2.由于采用负债融资,股东现金流量的风险将会包含财务风险,股东要求的报酬率(股东权益资本成本)不但受经营风险的影响而且受财务杠杆的影响。一方面我们要考虑负债融资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必须考虑,股东权益报酬应随财务杠杆大小发生变化,但是要估计股东权益成本应随杠杆作用变动多少,却是十分困难的。

而站在债权人角度考虑采用债权人现金流量评价项目的主要问题是:债权人的终极目标是保证其债权本息的安全性,其对投资索取的现金流量仅是本息。而对投资的“剩余价值”并不关心(除非影响到他们的本息安全性)。因此也就无法从此角度考虑投资的真正价值,或投资对股东财富的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较好的办法是将投资和筹资分开考虑,首先站在公司实体的角度评估投资本身的经济价值,而不管筹资的方式如何,如果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大于加权资本成本,即能产生正的净现值,然后再去处理筹资的细节问题,筹资只是如何分配净现值的问题。

二、名义报酬与实际报酬

在估计投资的现金流量时,若存在明显的通货膨胀的影响,则又会出现实际资本成本与实际内含报酬率,名义资本成本与名义内含报酬率的对应关系,在实际决策时,投资者通常无意之中已将通货膨胀因素包含在资本成本(或贴现率)中而在估计现金流量时,却未专门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这种不当的匹配的结果是使公司作出投资决策时过于保守,尤其是关于长期资产的决策与评估。

通货膨胀下的资本预算的关键是始终只对同类的量做比较。当现金流量是名义值时,应对应名义贴现率,而当现金流量是实际或稳定币值时,应对应实际贴现率。

从上述分析来看,从原理上讲,只要注意内含报酬率与资本成本间的对比关系,两种比较结果都不会影响投资的选择,但在实际应用中,较好的办法还是利用名义现金流量计算的名义内含报酬率与名义资本成本进行比较作出选择。若使用实际资本成本与实际内含报酬率比较不仅增加计算量,而且因为其复杂性也会增加出错机会。

三、期权价值的作用

期权是指不附带义务的权利,它是有经济价值的,在财务上,一个明确的期权合约经常是按照预先约定的价格买卖一项资产的权利。

广义的期权不限于财务合约,任何不附带义务的权利都属于期权,就资本预算而言,通常在决策者选定了某一项目后,并不会就此袖手旁观,任由事情的发展变化,而是在其有能力改变项目的情况下,充分施展其“后续选择权”(即期权)。控制项目效益的发展或将可能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如:将投资推迟至较后日期的期权,在需求变动时改变经营规模的期权,当原材料价格变动时改变投入构成的期权以及在最初的投资成功(或失败)后继续(或放弃)投资的期权等,在每种情形下,管理者可以改变投资的性质与范围来对最初决策时未知的新信息做出回应。由于这种权利并不附带义务,因而能增强投资价值。

例:甲公司准备投资一条生产线,初始投资1000万元,寿命期5年,若投资成功,预期每年现金流量为500万元,但若投资失败每年现金流量为-300万元,假定成功,失败的概率各为50%,该公司对该项投资要求15%的投资报酬率,若不考虑期权(选择权)价值,该项目期望净现值为-664.78万元,现金流量情况见表1:

NVP=100×(P/A 15% 5)-1000=-664.78(万元)

但实际情况是,当该项目连续发生损失时,管理者可能会行使相应选择权改变投资价值,假设若该项目头两年发生亏损,管理者会选择放弃该项投资且两年后残值为400万元,则选择该项期权后期望现金流量情况及投资价值变化见表2:

NPV=100×(P/A 15% 2)+450×(P/F 15% 3)+250×(P/A 15% 2)(P/F 15% 3)-1000=-274.33(万元)

即项目投资价值提高了390.45万元。

另外:对于许多投资而言,尤其是高新技术投资,前阶段的成功往往为以后再投资创造高收益打下良好的基础,管理者通过对成功项目的追加投资的选择提高投资价值。如上例,若该生产线投资项目一旦获得成功,企业将再追加10倍的投资于该项目,且在该项目成功前提下,追加投资成功的概率上升为80%,则该项目追加投资的期望现金流量情况及投资价值变化见表3:

追加投资的价值 NPV=3400×(P/A 15% 2)(P/F 15% 2)+4800×(P/F 15% 5)+4000×(P/A 15% 2)(P/F 15% 5)-10000×(P/F 15% 2)=2238(万元)。

由于追加投资的机会是50%,所以从投资初始点看其追加投资的期望NPV=2238×50%=1119,再考虑追加投资前期望NPV=-274.33,则整个投资期望NPV=-274.33+1119=844.67(万元),即投资价值再次得到提高,根据上例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管理者运用贴现现金流量评价项目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往往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作出一些调整和选择,如放弃或推迟决策或根据前面投资情况决定是否扩大投资,这些行为都可能增加投资的实际价值。

2.对投资项目动态选择的过程实质上是管理者充分利用期权调整投资价值的过程,由于期权价值增加项目的净现值。因此对期权的选择有助于管理者正确应对高风险高盈利的投资机会而不至于盲目低估投资价值。

四、忽视风险分散化效应

如果企业每年有很多各自独立的投资项目,投资者就应从投资组合的角度来考虑项目的风险,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项目的风险调整贴现率而不是孤立地考察并度量每个项目自身的风险,因为按照投资组合理论,即使每个项目的风险程序都较高这些项目组合在一起,单个项目的大部分风险也不能在企业内部分散掉。

从企业整体角度看,新投资项目自身特有的风险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内部其他项目和资产的组合而分散掉一部分;而从股东角度看,一部分风险又能被企业股东的资产多样化组合而分散掉,所有这些都应是在合理确定项目贴现率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第一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流动资产的含义篇10

从事现代企业管理,应将管理的目标细化成流程体系等级,然后提纲挈领地逐级加以解决。要提高整个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必须抓好体系建设。笔者根据多年来曾亲自参与的企业管理及信息化管理的实践,结合从事的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教学、理论研究工作经验,在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总结出结论,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科学管理的流程体系等级细划图解

本文谈及的管理等级,如图1所示。

科学管理的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的能力指标,管理能力是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体现的,对制造业企业来讲,主要包括产、供、销、研发、设备、人力、财务、质量等方面的管理、控制活动。笔者根据现代企业性质和现状,把物流运作、设备运作、成本运作、研发运作、营销运作、供需运作等归为一类即资源集成化。

科学管理的流程体系释义及具体解决措施

本文对管理能力指标、含义解释、未达标带来的潜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着眼点等进行具体总结(对照图1)说明如下:

第一级分工合同化

分工合同化内容包括:分工落实到岗位,管理层次合理,彻底描述职责细节,责、权、利平衡,考核全面,基础标准规范齐全。

解决分工合同化未达标所带来问题的着眼点是:组织建立与完善。具体的做法为:经营目标分解,职能结构,部门设置,岗位设置,岗位培训,基础标准规范建设。

第二级流程轨道化

这个流程内容包括: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环节齐备,流程落实到岗位,流程连续,流程中专事专人,有效控制关键环节,流程顺序固定。

解决流程轨道化未达标所带来问题的着眼点是:流程建立与再造。具体的做法为:理顺工作原理,分析问题因果关系,消除多头管理,堵住管理漏洞,合理构造流程环节。

第三级记录表格化

这个流程内容包括:记录工作内容,统计分析工作记录,便条式记录,文件式记录,表格式记录,报表汇总e化,信息连动e化。

第四级资源集成化

此流程含义为使人、财、物、资源,发挥协同优势。未达标带来的潜在问题是:大大削弱企业整体实力,上下游企业间过度挤压,会使企业生态链处于病态。解决记录表格化未达标所带来问题的着眼点是:企业内部资源全面整合 ,企业间建立健康的生态链。

流动资产的含义篇11

二、视点一

如何分析企业有没有“钱”,看资产负债表。钱是借的或是自投的,能否借来钱,还得还的了钱,这是企业生存力的表现之一。有如下指标:

1.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2.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指标3.反映企业资产管理能力指标4.反映企业获利能力指标5.反映企业收现能力指标6.反映企业市场价值的指标

对于以上指标,分析如下几个:

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①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为2.0,行业性质不同,比率会有浮动。②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为1.0,行业性质不同,比率会有浮动。③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一个短期的债权人也许会对该指标感兴趣。

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指标④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债权人要求比率越低越好;股东要求比率越高越好;经营者要求保持恰当的资本结构,一般认为该指标在50%左右,行业性质不同,比率会有浮动。

反映企业获利能力指标:

周转率比利润率重要

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怎样定义是否挣钱了呢?利润总额越高,挣得越多。但是另外一个变量?C周转率也得重视,利润率高不一定能赚钱,周转率重要。沃尔玛是经销商,他是如何赚钱的:一块钱成本投入,利润率是2%相对于很多企业不算高,但是沃尔玛一块钱资产一年周转24次, 挣到四毛八分钱,这就是沃尔玛挣钱的秘密.

三、视点二

如何分析企业成本控制好坏,看利润表,关注“毛利率”,这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有如下指标:

1.营业收入的变动和现金含量2.毛利率3.管销费用是否出现不正常的上升和下降4.财务费用是否与贷款规模相适应5.投资收益的具体内容和现金含量6.营业利润的现金含量7.企业的业绩是否过分依赖营业外收入

营业收入及其现金含量的走向:营业收入的现金含量是用销售收现率来衡量的,销售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该比率反映企业的收入质量,一般的,该比率越高收入质量越高。当比值小于1.17时,说明本期的收入有一部分没有收到现金;当比值大于1.17时,说明本期的收入不仅全部收到了现金,而且还收回了以前期间的应收款项或预收款项增加。营业收入与销售收现率两个指标同时走高,通常意味着企业的销售环境和内部管理都处于非常良好的状况。如果这两个指标同时走低,则企业的经营管理肯定存在问题。

毛利率的大小及其走向: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良好的财务状况要求企业的毛利率在同行业中处于平均水平以上,且不断上升。如果企业的毛利率下降,则意味着企业所生产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加剧,销售环境恶化;如果企业的毛利率显著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则意味着企业所生产经营状况明显比同行业其他企业要差。

四、视点三

如何分析企业的销售状况,看现金流量表,关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反应了企业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及前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包括销售收入和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本期预收的款项,减去本期销售本期退回商品和前期销售本期退回商品支付的现金。企业销售材料和代购业务收到的现金,也在本项目反应。

流动资产的含义篇12

产业结构是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变动升级的,反过来,产业结构变动也对经济增长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本文试图把产业结构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定量地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

一、经济计量模型的构建

为了更好地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分两个阶段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不包含产业结构变量的经济计量模型,得到广义技术进步即所谓的索洛余值;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把产业结构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把产业结构变动效应从广义技术进步即所谓的索洛余值中分离出来,进而定量地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

(一)不包含产业结构变量的经济计量模型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可以得到不包含产业结构变量的经济计量模型:

其中,Yt是t时期的产出,用该期的GDP来代表。Kt是t时期的物质资本投入,用该期末的总资本存量来代表。Lt是t时期的劳动投入,用该期的劳动人数来代表。A0是基期的技术水平。r是技术进步率。t是时期,用年来代表。α是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 b是劳动的产出弹性。u是误差项,满足经典假设。

显然,在该模型中,技术进步率 就是广义技术进步,即所谓的索洛余值,它由狭义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效应、制度变动效应等组成。因此通过分析不包含产业结构变量的经济计量模型,可以得到广义技术进步即所谓的索洛余值。

对上式取对数,有回归模型①:

进而还可得增长速度方程①:

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k为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 l为劳动投入的增长速度。

(二)包含产业结构变量的经济计量模型

由于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可以把产业结构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这样就可得到包含产业结构变量的经济计量模型:

其中, Ht是t时期的产业结构状态,用产业结构转换系数来度量。e是产业结构作为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其他符号的含义同上。产业结构转换系数被定义为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产业结构转换系数值的变化能很好地刻画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产业结构转换系数值变化越快,说明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越快。产业结构转换系数值越小,说明产业结构的程度越高级。反之亦然。

由于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已经从广义技术进步即所谓的索洛余值中分离出来了,所以该模型中的技术进步率 就只是由狭义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动效应等组成而不再包括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因此通过分析包含产业结构变量的经济计量模型,可以得到产业结构变动效应。

在上式两边同时取对数,有回归模型②:

进而还可得增长速度方程②:

其中, h为产业结构转换系数的增长速度。其他符号的含义同上。

二、经济计量模型的回归分析与检验

对经济计量模型的回归分析与检验,分以下两个阶段进行研究。

(一)不包含产业结构变量的经济计量模型的回归分析与检验

根据我国在1980-2010年期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物质资本投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劳动力投入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EVIEWS3.1软件,对回归模型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

由表1可以得到回归方程①:

根据上表进行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由表1可知,可决系数R2=0.99,说明拟合优度很好。

(2)总体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由表1可知,F=1864.346,其相应的P值为0,说明我国的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以及技术进步这些解释变量对我国GDP的整体影响显著。

(3)变量的显著性检验:由表1可知,lnL对应的t值为3.721618,其相应的P值为0.0006,说明我国的劳动力投入对我国GDP的影响显著。技术进步对应的t值为4.388737,其相应的P值为0,说明技术进步对我国GDP的影响显著。lnK对应的t值为6.867798,其相应的P值为0,说明我国的物质资本投入对我国GDP的影响显著。

(4)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检验:由表1可知,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的估计值为0.426599,年均技术进步率的估计值为3.9125%,物质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的估计值为0.599117,说明劳动力投入增加1%时有GDP平均增加0.426599%,物质资本投入增加1%时有GDP平均增加0.599117%。

(5)序列相关检验:由表1可知,Durbin-Watson统计量的值为2.109293,说明不存在自相关。

综上所述,该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很好,很好地刻画了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以及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包含产业结构变量的经济计量模型的回归分析与检验

根据我国在1980-2010年期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物质资本投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劳动力投入的时间序列数据、产业结构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EVIEWS3.1软件,对回归模型②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

由表2可以得到回归方程②:

根据表2进行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由表2可知,可决系数R2=0.99,说明拟合优度很好。

(2)总体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由表2可知,F=1335.823,其相应的P值为0,说明我国的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这些解释变量对我国GDP的整体影响显著。

(3)变量的显著性检验:由表2可知,lnL对应的P值为0,说明我国的劳动力投入对我国GDP的影响显著。技术进步对应的P值为0.0093,说明技术进步对我国GDP的影响显著。lnK对应的P值为0,说明我国的物质资本投入对我国GDP的影响显著。lnH对应的P值为0,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GDP的影响显著。

(4)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检验:由表2可知,在把产业结构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的估计值为0.518506, 年均技术进步率的估计值为2.6628%,物质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的估计值为0.640043,说明劳动力投入增加1%时有GDP平均增加0.518506%,物质资本投入增加1%时有GDP平均增加0.640043%。同时,产业结构变量的产出弹性系数的估计值为-0.535548,说明产业结构系数降低1%时有GDP平均增加0.535548%。

(5)序列相关检验:由表2可知,Durbin-Watson统计量的值为1.910419,说明不存在自相关。

综上所述,该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很好,很好地刻画了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变量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由于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已经从广义技术进步即所谓的索洛余值中分离出来了,所以该回归方程中的技术进步率0.026628就只是包含狭义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动效应等组成,而不再包括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因此通过分析包含产业结构变量的回归方程,可以得到产业结构变动效应。

三、回归方程的分析与应用

对于回归方程的分析与应用,具体内容如下。

(一)不包含产业结构变量的回归方程和包含产业结构变量的回归方程之间的比较

对比回归方程①和②可看出,在没有产业结构的回归方程中,物质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599117,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426599,但是在把产业结构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物质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由0.599117提高到0.640043,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也由0.426599提高到0.518506。这说明产业结构的变动效应不仅提高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而且也提高了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这是因为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劳动力和资本等资源就会从生产率水平较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水平较高的部门,从而使得劳动力和资本等资源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对比回归方程①和②还可看出,在没有产业结构的回归方程中,技术进步率为3.9125%,但是在把产业结构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技术进步率由3.9125%下降到2.6628%,下降部分为3.9125%-2.6628%=1.2497%。在回归方程①中,年均技术进步率的估计值为3.9125%,这就是广义技术进步,即所谓的索洛余值,它由狭义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效应、制度变动效应等组成。而在回归方程②中,由于已经包含了产业结构变量,所以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已经从广义技术进步即所谓的索洛余值中分离出来了,因此该回归方程中的技术进步率0.026628就只是包含狭义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动效应等组成,而不再包括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因此,其下降部分1.2497%就是所谓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

在把产业结构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技术进步率从3.9125%下降到2.6628%,技术进步率下降的部分1.2497%就是所谓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对比回归方程①和②还可看出,这部分1.2497%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的提高部分0.040926,其中0.040926=0.640043-0.599117;二是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的提高部分0.091907,其中0.091907=0.518506-0.426599;三是作为生产要素的产业结构的产出弹性值即-0.535548。因此,可以把前两方面的内容当作是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而把最后一方面的内容当作是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

(二)不包含产业结构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和包含产业结构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之间的比较

根据回归方程①所示的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物质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及技术进步率,运用增长速度方程①,可以得到技术进步、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85%,显然这就是所谓的广义技术进步即所谓的索洛余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它包括了狭义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效应、制度变动效应等变量的贡献率。

同时,根据回归方程②所示的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物质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产业结构的产出弹性以及技术进步率,运用增长速度方程②,可以得到技术进步、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表4所示。

显然,在表4中,由于已经包含了产业结构变量,所以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广义技术进步即索洛余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分离出来了,因此表4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8.48%就只是包含狭义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动效应等变量的贡献率,而不再包括产业结构变动效应的贡献率。

对比表3和表4可知,在没有产业结构的增长速度方程中,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43%,劳动力投入的贡献率为10.72%,但是在把产业结构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7.43%提高到50.67%,劳动力投入的贡献率由10.72%提高到13.03%。这说明产业结构的变动效应不仅提高了劳动力的贡献率,而且也提高了物质资本的贡献率。这是因为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劳动力和资本等资源就会从生产率水平较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水平较高的部门,进而使得劳动力和资本等资源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贡献率。

对比表3和表4还可看出,在没有产业结构的增长速度方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85%,但是在把产业结构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1.85%下降到28.48%。下降部分为41.85%-28.48%=13.37%。在表3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1.85%是所谓的广义技术进步即所谓的索洛余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它包括了狭义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效应、制度变动效应等变量的贡献率。而在表4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8.48%只是包含狭义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动效应等变量的贡献率,而不再包括产业结构变动效应的贡献率。因此,其下降部分13.37%就是所谓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在把产业结构当作一个生产要素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1.85%下降到28.48%,其下降部分13.37%就是所谓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比表3和表4可看出,这部分13.37%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提高部分3.24%,其中3.24%=50.67%-47.43%;二是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提高部分2.31%,其中2.31%=13.03%-10.72%;三是作为生产要素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82%。因此,可以把前两方面的内容当作是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而把最后一方面的内容当作是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

四、政策建议

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劳动力和资本等资源就会从生产率水平较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水平较高的部门,从而使得劳动力和资本等资源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效应不仅提高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而且也提高了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同时,产业结构作为一个生产要素会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因此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必须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2003年,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为14.4%,美国这一比重为1.6%,这一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为33.8%,这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很落后,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我国产业结构的层次。

我国的广义技术进步(即索洛余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41.85%左右,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高达70%~80%左右。因此,我国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和高质量增长,不仅应依靠产业结构的合理转换,而且还应依靠科技进步。

此外,本文的实证分析说明,产业结构的变动效应的确是属于索洛余值的一部分。可见忽视产业结构变动的增长速度方程,高估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

[1]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罗伯特·M·索洛,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M].史清琪,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常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6).

[5]国家统计局.2005年国际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流动资产的含义篇13

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实施和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岭南地区的红色资源及其运用的现状来看,如要将红色资源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实践,高校院校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设法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并努力寻找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新路径,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一、红色资源的内涵

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红色资源”的界定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红色资源”的内涵是: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并可以为我们今天所开发利用,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

它包含物质载体和精神内核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载体包括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作品等;精神内核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以及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治党治国的新方略和执政新理念,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先进文化。

二、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的价值

(一)从内容上看,红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活百科

1.包含理想信念教育。红色资源体现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永不放弃对民族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自觉追求,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服务,能帮助学生培养爱国情感和高尚品质,坚定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高校院校可利用红色资源引导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从而加强对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

2.蕴含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红色资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强烈热爱之情,包含了他们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和尊严的责任感。同时,红色资源也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视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品格,体现了他们对故土家园的深情眷恋,对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这些都有利于唤醒高校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提升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3.内含主流政治文化教育。红色资源蕴含的红色精神与社会主流政治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是高度重合的,用红色资源蕴含的精神价值去充实丰满校园精神,对于引导广大师生接受社会主流政治文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蕴藏道德情操教育。红色资源是道德情操教育的优质资源,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德品质教育内容,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舍生取义、求真务实、民主平等和团结拼搏等,这些都是高校学生成长进步不可缺少的道德元素。高校院校可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道德情操教育,并为大学生接受坚定的德行操守教育提供条件和帮助。

(二)红色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当前,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全球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用红色资源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政治信仰起着重要的作用。红色资源彰显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及其伟大实践,反映了“以党的利益和革命利益为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国家民族利益至上,坚持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高度统一”的思想内核,客观真实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提供了天然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为规范高校学生的政治行为,指引他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前进竖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三)红色资源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空间,增强了教育效果

红色资源不仅存在于音像教材、实物教具、影视网络等载体,还遍布于红色老区的一草一木之中。因此,利用红色资源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不仅可以在教室和校园内进行,更可以在校外的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中进行,大大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空间。比如,可以将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以红色基地的形式开拓成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第二课堂”,而这种非课堂教学方式具有让学生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场景中得到亲身体验和实践参与的优势,弥补了传统的课堂教育的不足。可见,红色资源多样的载体形式,加上丰富的内容本身,为创新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育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

三、利用红色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路径分析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