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实用13篇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篇1

案例教学是1870年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许多著名高等学府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强学生积极进取精神的目的出发率先推出的。案例教学于20世纪70年代运用于普通教育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弘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校地理学科也已得到应用。但在实际地理教学中,许多老师明显地感到无所适从,特别是对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案例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及作用感到迷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尝试运用这一方法,收到较好效果。下面仅对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谈几点体会。

一、案例选取实施的原则

地理案例的选编是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选编地理案例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典型性和针对性原则

当教师为某一教学内容选取案例时,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相关地理事件,因此选取教学案例必顺要有明确的重点,有清晰的目的。所谓典型性,是指所选取的案例有利于学生得出预期的地理规律、结论,案例必须反映地理事件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要能揭示案例的内在联系和地理原理。同时案例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新奇的,应该恰当地联系热点问题,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适应地理的改革和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为紧随其后的问题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如有关地理的新闻报道,尽管这些素材也源于现实生活,但它并不是专门为地理教学准备的。如果教师使用这些素材作案例,需要在选择时充分考虑素材的典型性和针对性,要做适当的加工和处理,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

2内容的丰富和完整性

内容丰富、相对完整的地理教学案例,从开始背景的交代到问题情境的描述都应是相对完整的,有比较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对一个点、一个具体区域、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能设身处地地使学生把自己置于案例的特定情境中去思考、去决策。提供的案例必须真实,来自地理事实,存在着从各个侧面分析解释的可能性。内容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引用一些鲜活、真实的实例,如在讲“人口迁移”问题时,一般教师会把我国温州地区到法国巴黎打工居住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实例作为例子讲述给学生,如果把这个例子加工成案例,使其成为一个有迁移背景、具体时间、地点及移民生存状况等的描述,就具有了案例的突出特征,形成了一个“温州城”的地理教学案例。

3情境性和可读性原则

情境化是案例的突出特征,案例的情节、所给的材料和叙述的方法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案例的可读性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提,可读性强的地理教学案例常能吸引学生阅读。因为案例的使用者是学生,如果学生对阅读案例失去兴趣,案例就会失去意义,所以案例应有既能令人愉悦又能增加学生学习经验的价值。案例必须精选。那

种“信手拈来”的案例,地理意义和教学价值均难以符合要求。

二、案例教学实施的方法

与其他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所具有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案例教学如果只在素材和内容上引入案例,而在教学方法和思路上沿袭传统模式,必然进入一种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讲”和“授”变得不再重要,让学生自主、能动地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教学的核心。所以,案例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是教师角色的转换。

(1)开放教学过程。案例教学的一大特色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教师的主要职责应该是精选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以考促学。在案例教学的组织中,教师应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参与,既是组织者,同时也是案例讨论的参与者。因为多数情况下,案例所涉及的“问题”之解决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根本没有标准答案。而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果,往往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解决方略。这时,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全体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辨,另一方面自己要积极思索,运用“知识群”的相应理论,就学生观点进行研讨。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提升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即所谓的“教学相长”。

(2)学生自主学匀。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真正被关注的中心,教师的角色就是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精神,鼓励学生自主的思考、自主的交流、自主的学习,并进行总结或提炼要点。案例教学中学生在阅读案例内容、寻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自己观点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很大的自主性。采用这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能最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学生能把课程中相互分割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看到其内在的联系,透过表面现象探寻其本质,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最透彻并能灵活运用。

(3)问题的探究。案例教学把教学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探究活动,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围绕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完成探究内容的确定、解决问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学生敏锐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地理结论的学习过程。

(4)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案例教学是使用特定案例学习某种原理或规律的方法。在地理案例教学时,应把原理的学习与实践的应用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三、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首先,提供和呈现地理案例。在呈现方式上,可采用印发地理文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展现、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在呈现时机上,地理案例可在讲解地理知识点时呈现,或在某一章节教学之前或中间呈现。不同的地理内容可选用不同的时间和方式。

其次,分析和讨论地理案例。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地理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揭示地理案例与地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大胆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充分发挥地理案例教学的功能,提高地理教学实效。

再次,总结和评价地理案例。这是对前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一般由教师来完成。可以对地理案例讨论做出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后续的地理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地理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对于部分有典型意义的重要案例,可要求学生在课后撰写分析评价报告。对于学生独到的观点,只要符合教学“知识群”体系的基本原理,就应该给予肯定,而不要强求和教师思路的一致。即使是对基本理论有所突破,只要其思想符合人类思维规律并自成逻辑,能自圆其说,教师也应该给予肯定。因为创新、进取的精神比一些具体的所谓知识要重要得多。对于学生的案例分析发言,应以肯定鼓励为主,其目的是让学生养成一种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并进而形成今后的工作习惯和人生哲学。

四、案例教学考核的实施

1.变“单一测试”为“复合测试”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一般集中于期末。学生的学业成绩通常就是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至于学生平时的综合素质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业评价中难以得到真正的体现。因此,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变“单一测试”为“复合测试”。具体做法是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以学生平时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为主,包括案例分析阅读资料等准备情况、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发言过程、神态及表现、观点的正确性、逻辑的严密性以及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变“静态测试”为“动态测试”

传统的教学考核模式通常过于注重“静态测试”,忽略了学生能力的考核,从而导致学生看重对各“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忽略了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和理解。这样往往造就了所谓的“高分低能”现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业评价只是一种提高学生能力的手段,因此,必须对这种静态测试方法进行改革,变“静态测试”为“动态测试”。使用案例教学为尝试把平时完成的课程作业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创造了条件。因为通过案例研究学习某个地理原理或理解某个地理问题,无须死记硬背,所以可以把学生平时完成的案例研究的课程作业,作为最终考试的一部分。静态题占50%,着重测试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动态题占50%或更大的比重,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能力。甚至也可设计较为简单的案例,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案例分析,考察学生对“知识群”的综合运用能力。考试的形式可依据各门地理课程的具体情况,既可闭卷考试,也可开卷考试;既可笔试,也可口试或实际操作。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的结合,促使学生由“死学”变为“活学”,由死记硬背的机器回归到具有灵性和创造力的活生生的人,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总之,案例教学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值得我们去尝试和探索,它与其他教学方式一起构成地理教学方法体系。地理课程中的许多内容,特别是人文地理部分,更适合使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运用基本知识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来,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使课堂教学社会化,呈现出开放的特点,这必将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具活力,更有魅力。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篇2

一、明确案例教学目的,避免陷入“教案例”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归纳、总结等,以培养学生获得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并学会学习方法。它突出对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归纳、表达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基本原理解释现实生活问题,而案例本身所蕴含的知识点不是教学的重点,更不是目的所在。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节中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案例,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演化过程的分析,探索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掌握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不是仅局限在黄土高原微地貌成因的分析上。此外,教师还可以选取其他典型案例,如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目的是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因此,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体会编写者的意图,避免沦入“教案例”的误区,从而导致教学目的错位。

二、选取典型案例,以诠释原理

选取恰当的案例,这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在选编案例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选取的案例是否典型,是否能反映地理原理,揭示地理客观规律;是否有利于创设情境;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教师将选取的与教材内容联系密切的典型案例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诠释原理,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会首选教材案例。这是因为教材中的案例大多比较经典,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有很高的地理意义和教学价值。如,“人口的空间分布”一节,选择教材案例“美国的人口迁移”就有很好的说明性。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这涉及国际人口迁移的内容,美国国内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迁移,则是国内人口迁移的内容,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人口迁移的缘起,都会涉及对人口迁移原因的分析,这是对教材内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最好诠释。然而,由于教材面向全国,具有普遍适用性,有些教材案例不符合我们的本土实际,对于那些与学生相距遥远、学生不熟悉的教材案例,我会选取一些与教材内容联系密切的乡土地理案例来替换,或根据教学需要增补乡土案例,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生活化的地理。如,以六都草莓基地的建设为例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以漳湾镍合金厂的污染分析工业区位的环境因素等。

选取乡土地理案例,起点低、学生兴趣浓、参与度高,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三、拓展案例分析,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对案例分析、归纳、总结、拓展,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上,教师呈现案例,创设案例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要对案例进行归纳、总结、拓展和提升,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如,“工业区位的选择”一节,笔者先利用教材案例“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引导学生分析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因素,探究工业区位选择主导因素的发展变化,使学生掌握分析工业区位的一般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笔者再给出宁德核电站的案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探究建设宁德核电站的区位因素,论证宁德核电站厂址的适宜性,学以致用。

对案例进行拓展分析,让学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都可以利用学到的案例分析研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课标理念。

四、构建开放式课堂,让生活化案例走进课堂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师生互动,教学同步,其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因此,教师应更新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做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要走到学生中间,主动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创造和提供充分想说的空间;改变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开放式课堂体系。

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课,笔者选取乡土案例,开展了一节案例教学,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思路如下:探究活动一:利用宁德市区卫星图像、宁德一些功能区的景观图片、“宁德市详细规划图”,思考:宁德主要有哪些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功能区?探究活动二:读“宁德市详细规划图”,结合生活印象,探讨各功能区的分布规律。探究活动三:展示“宁德主干道分布简图”,学生公布课前调查的几所商场的租金表,讨论:(1)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2)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本市的空间结构?探究活动四:登录宁德市规划局官方网站,阅读“宁德市近期规划图”,说说你对家乡的城市规划有什么修改意见。

像这样围绕乡土地理案例展开的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人人参与,各组汇报精彩纷呈。通过分析本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归纳其影响因素,不但培养了方法和思维过程,还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地理教师要不断探索案例教学的有效策略,不断完善案例教学法,使之为新课程服务,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篇3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内容与我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把地理知识与实践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现代地理教学中,不仅要完成知识的讲解,更应该注重能力的培养,这样使得当代地理教师的责任更加艰巨,需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三维目标的培养。教师要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实现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浅谈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几点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转变角色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不能充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现今的教育目标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地理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不同层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流,讨论研究得出结论。教师要由传统教育中的课堂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标准还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现代地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地理学习充满兴趣,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发言,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进而推进高效课堂的建设。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高中地理教学和学习,现今仍有大部分以“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课堂效率不高,效果不好,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地理学科内容繁多,有些知识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更大程度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及时对学习过程做出客观评价,适当对知识进行应用和拓展,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实现高效课堂。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的内容很广,包括自然现象,区域的经济和人文的发展变化状况等内容,知识结构复杂,内容繁琐,需要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空间思维能力。简单的靠教师的语言、粉笔、教具根本不能满足高中地理教学,而且效率低,还浪费时间。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优点突出,很受各科教师的欢迎。当今的信息时代,教师要适应时代的步伐,必须积极学习和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由于初中升高中的学生还不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所以对于一些抽象的、繁杂的知识,学生无法感知,不能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以图片、视频、动画、声音等形式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内容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读图、阅读、空间思维能力。同时,多媒体可以使抽象问题形象化,模拟运动问题,图像直观化等优化课堂效果,加强师生交流,打造高效课堂。

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上下推行,这次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换了一套教材,而是对教育观、学习观、授课观、评价观等做了全方位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幽默的语言、版图版画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等,还要有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开放”“创新”的还是“封闭”“保守”的,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我,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全面适应教育改革的教学模式。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主要有两种途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使教师的素质真正的提高。以胜任新时代的优秀教师,更好地开展高效教学和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也为我国高中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是同时也给一直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的地理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不断的反思教学实践,以制订出更适合学生学习,并能够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增强高效课堂和高效学习的意识,努力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加快高效课堂的构建,积极促进地理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刘金玉.高效课堂八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6-37

[2]袁孝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篇4

一、回归教材,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众所周知,教材是知识的重要源泉,教师要深刻掌握教材要领,从教材中分析汲取授课所需要的教材精髓,创建有效课堂。尤其对于地理这门学科而言,它兼备文科的可记忆性和理科的逻辑性。所以,学生通过对地理教材的阅读,可以深入了解地理知识的含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是学习地理知识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合理方式。与此同时,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强化对课堂的认知度。鉴于此,广大教师需要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引导,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三、设置实验课堂,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地开设实验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以引起他们对地理学科的重视,这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方式。对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巧妙设置实验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

四、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和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也就是以学生为本的中心思想。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还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同时兼顾自己和学生的作用,合理地规划课堂顺序,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开展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有效课堂,教师要深入探讨相应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只有在有效课堂的深刻影响下,学生才能更高效、更透彻地领会到地理的课程魅力。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篇5

“问题研究”部分是对本章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对本章知识的学习起辅助作用,以期帮助学生培养地理学习兴趣,形成综合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问题研究与本章的知识在组织和实施方式上有很大差异。问题研究部分,以章节知识为基础,给学生呈现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给定信息和搜集的资料,分析问题,进行创造性研究,强调学生的探究兴趣和主动性。给定信息的有限性,学生认识的局限性,问题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困难重重,严重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和积极性。而教师以科普的形式,通过讲解相关概况的方式补充相关信息,又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干扰,影响学习效果。如何既能有效调动学生开展“问题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地解决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问题,真正达到“问题研究”的目的呢?本人提出教师利用影视资源开展研究活动,并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对“问题研究”进行分类教学,改编“问题研究”的策略。

1.利用影视资源开展教学相关理论阐释

(1)、视听教育理论 该理论提出“经验之塔”理论,在该金字塔中,教学法在金字塔中自下而上可分为实践经验法(如活动、设计),观察经验法(如电影电视、见习观摩),抽象经验法(如语言符号、视觉符号),采取的学习方式越靠下,所达到的学习效果好,即做的经验和观察的经验要比抽象的经验所产生的学习效果要更好。

(2)、媒介地理学理论 当今社会,让公众了解科学的组织结构,运作机制,结论的产生才是最有效的科普方式。很多影视节目,如BBC的纪录片,地理中国栏目,都是以一种记者亲历的方式对一些地理现象进行探究和揭示,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性,这是传统单一的口述方式很难达到的。

(3)、传播学理论 媒介是对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延伸,把遥远的事物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人们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应用影视资源开展“问题研究”,能够让学生超越时空阻隔,通过视听,直观、生动地了解地理事物的基本概况,在“跟踪调查”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了解科学知识的始末,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参与讨论,动脑、动手,从而高效地完成研究活动,达到真正的巩固、拓展、延伸、运用章节知识的目的。

因此,利用影视资源开展人教版高中地理“问题研究”活动大有益处。附表展示了必修教材每章的“问题研究”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影视资源。

2.高中地理人教版“问题研究”分类及其改编

(1)、“问题研究”的分类 人民教育出版社杨爱玲博士按照研究的设计类型,将“问题研究”分为①畅想型,②反思型,③论证型,④分析型。教材中16个活动类型按此序号标识在附表中。同一类型的“问题研究”,教师可重点讲解示范一个,其他部分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影视资源和资料触类旁通进行学习。

(2)、“问题研究”的改编 教师也可以根据辅助教学的需要,针对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对过难、过易和不符合学生探究热情的研究做相应的改编、更换等处理(处理意见见附表),灵活安排,适当取舍。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探究”――《我的家乡怎样发展》,由于生源地的不一致,课堂探究的可操控性差,若改为一个具体地区,如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如何发展,既能便于学生交流讨论,也便于教师操作和把控。再如,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的协调发展,这一章是对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和必修二人文地理部分的总结和升华,最终归结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主题上,而书中缺乏对人地关系比较全面综合反映的案例,本章的“问题研究”是“绿色食品知多少”,这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简单,探究性和趣味性不强,故需要对此研究进行更换。

3.小结

利用影视资源开展“问题研究”,能够把综合复杂的地理事物清晰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通过对“问题研究”的分类和改编,能很好地辅助地理教学,帮助学生全方面地梳理人地关系,有效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协调人地关系的意识。因此,对“问题研究”进行归类和改编,利用影视资源实施教学是有效开展“问题研究”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篇6

1.关注新课程标准

这是备课首先要思考的。认真阅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找准知识点,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把握其深度与广度,做到有的放矢,切实让课堂教学有效。

2.关注教材内容特点

备课的时候,要先仔细阅读教材,只有把教材的内容研究透彻了,才会深刻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这就需要我们在教材的基础上去挖掘、去领悟、去创造性地使用,制定出切合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

3.关注学习起点

制定教学目标,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那就是对学情的把握。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学习,在探究中逐步深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与提高能力的方法,从而产生成功的愉悦与持续进取的动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目标的制定,还可能考虑本地资源。贴近学生生活环境,发掘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本土资源,把它带入课堂,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自学习惯

新课程倡导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模式,忽视了学生主体的作用,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我们应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值得学习。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投入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所以,对学习主体首先大力宣传倡导自学,让学生明确阅读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自学经验,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其次,选择适当的阅读自学方法,使学生要自学、会自学。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自学时,应根据课本知识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际水平,选择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自学方法,让学生做起来因难度不大而觉得有趣,费时不多而收获大。这样学生就乐于自学精于自学,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堂训练跟踪要及时、呈多样化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能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与地理有关的问题。训练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一节课堂是否有效,要看学生这节课掌握知识的程度高低,能否独立完成相应的训练题。所以,为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应精心设计训练题。在一堂课中训练题的设计方法如下。

1.自学达标法

地理教材中有不少名词概念,有不少知识点学生容易理解。可让学生自学课文,获取这些知识。在组织学生自学时,教师提供一定的提纲,或适当的练习题,学生自学课文,独立练习,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读图分析法

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在地理教材中,地图和图示很多,并且形式多种多样,其知识容量很大。学生通过读图,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是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途径。例如:《中国行政区划图》是学习中国地理必备的,且是学生必须熟悉的地图。学生通过读图,可以了解中国的行政划分,知道每一个省(自治区)、县(市)、乡(镇)的具置,还可以知道我国周围的邻国位置,了解我国的疆域,了解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等许多与地理有关的内容。学生会看这种图,就具备了一种能力,有利于智能的发展。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篇7

以苏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宇宙中的地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及经验进行问题提问,由此激发学生对地球的兴趣,并提出这一章节中的“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及地球的构造”等问题,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研究和学习的兴趣。

二、创建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标的改革下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得到了推动,对课堂气氛起到活跃的作用,但并没有达到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导致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缺乏对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无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的。

传统的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地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接纳和储存工具,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负担,同时还是学生产生厌学的学习情绪。因此在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应该不断地进行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能力。

现代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要具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避免运用过于单一的教学形式,导致学生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出现厌烦的学习情绪。师生之间通过沟通、互动、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实现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探究。

三、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篇8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方式之一,课堂教学的效率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物理是一门基础性的自然科学课程,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物理的现象、相关概念、自然规律、实验过程、实验方法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教学目标的教学课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学理论为教学开展的主要依据、要依据物理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等原则制定教学策略。有效的实施增加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拓展学生视野、把握和启迪学生思维性逻辑的开发等教学策略,从而高效地开展物理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的学习能力。

二、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的相关原则

实施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制定物理课堂策略要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目标,其制定物理教学策略的原则主要有:

1.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学理论为主要依据。物理课堂教学是以教师教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制定策略的指导思想,课堂教学的质量受到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学理论为教学开展的主要依据,制定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2.以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为依据 。在实施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时,教师要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培养的目的,充分思考要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达到培养目的。要依据教学的知识、过程、价值观等物理教学目标和课本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3.要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制定依据。学生的个体心理特点决定了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实施的效率,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心理品质,对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必须仔细研究学生已有的能力和特点,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制定依据制定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4.要依据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制定教学策略。不同的教师相应的教学的风格也不相同,教师的教育素质水平与教学策略必须相互对应,教学策略的实施必须是在教师掌握的水平范围内,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策略的作用。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依据自身的教学方式制定教学策略。

三、物理课堂教学的相关策略措施

1.设立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开拓学生学习知识的领域的策略设立教学情景,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于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善于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依据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开拓学生学习知识的领域。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设立物理课堂教学情景:

首先,以问题的形式设立物理课堂教学情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知识的逻辑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在设立的物理课堂教学情景中,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形式,丰富物理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增强学生对于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的探索精神,有效的推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另外,学生在探讨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推理方法和假设方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知识的逻辑能力。其次,以实验的形式设立物理课堂教学情景,从而培养学生的运用科学知识探讨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设立“疑、趣、难”等特征的物理课堂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使得学生通过实验的实践过程,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的认识,从而掌握物理规律。最后,以多媒体的形式设立物理课堂教学情景,从而培养学生抽象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的形式,将难以通过实验操作得出物理规律的教学内容演示出来。如物理教学中的天体的运动轨迹等教学内容。

总之,在设立时应该注意几个基本策略:设立时要明确教学的主旨内容;要将教学过程连贯起来;要广泛运用多媒体知识和网络的相关资源;要以培养学生为最终目的。充分把握设立教学情景的基本策略,有效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2.创设教学问题:把握和开拓学生思维的策略。创设教学问题,是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分解物理教学的问题和重新整合物理教学的问题。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创设物理课堂教学问题:

首先,利用物理教学实验创设问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验产生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再围绕提出的问题,研究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策划其子问题。其次,结合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教师可以将问题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在探讨研究问题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最后,运用学习活动创设教学问题。如在长度测量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创设测量高大建筑物高度的问题,提出在没有足够长的皮尺情况下该怎么进行测量,不管学生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是运用秒表测自由落体时间,还是标杆的影子来进行测量,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独立学习教学知识的能力。

总之,创设教学问题时应该注意几个基本策略:把握教学问题的层次性,研究教学整体结构的系统性;在学生对问题情景产生一定的联想后再提出问题;针对性对不同学生创设问题。

3.解析教学问题:感悟和深化学生思维方法的教学策略。解析教学问题,是教师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交流,对教学问题由内向外展开研究解析。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解析问题:

首先,教师要依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来制定解析教学问题的出发点。其次,教师要以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制定解析教学问题的出方向。最后,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形成的方法的决定解析教学问题的目标。

总之,解析教学问题时应该注意几个基本策略:充分让学生体验问题和经历问题,促使学生在时间问题的过程不断改变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充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将分析环节和分析思路转换成教学内容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解决问题开拓性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物理教育教学要以科学素质教育为目的,全面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物理教育教学技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创造良好的教学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开拓性思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篇9

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体育课程价值得以生成和体育课程目标赖以实现的实质性环节。经由体育课程实施这一关键环节,学生的健康水平、身体素质及体育文化素养才能得到真正提高。然而,如果仅仅热衷于研制体育课程改革的美好蓝图,而不关注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那么,体育课程改革的理想就很难转变为教师实际运作的课程和学生真正体验的课程,学生的身心健康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从不同层面研究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高起点低重心的宏观策略

1.1 国家仍然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发起者

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认为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3种,即自上而下策略、自下而上策略和自中而上策略。自上至下的策略(Top-DownStrategies)是以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采取这种策略来实施课程变革,要求学校中的其它因素要与改革相一致。否则,改革将会受到阻碍或只是暂时得到实施。自下至上的策略(Bottom-Up Strategies)是作为自上至下策略的对立面提出来的。该策略是以当地或以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为起点来进行变革的。自中间向上的策略(Middle-Up Strategy)是基于对前两种策略的扬弃而产生的。从中间向上的策略认为,自上至下的策略过于依赖附带的奖赏,如别人的认可、事业的进步和对不依从者的威胁。而自下至上的策略以个人或群体对改革的倾向为先决条件,如果学校文化本身是传统的、守旧的,就不容易进行改革,而且将教师作为改革的行动者,由于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他们往往选择低质量的改革。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自中间向上的策略,该策略认为学校是改革的最适当的单位。上述3种课程实施策略强调的主体是不同的:自上至下的策略强调以国家或地方为中心;自下至上的策略主张以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为起点;自中间向上的策略作为二者的折衷,认为以学校为改革的基本单位是最适当的。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全国使用统一的体育课程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学校、教师缺乏开发、实施课程的自;教师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即体育课程实施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因此,我国的课程实施策略一直是单一的、发生在国家水平的自上而下的策略。事实也是如此,很难想象在应试教育挤迫下教师或学校会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发起者。尽管目前我国体育课程管理呈现出共享课程决策、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民主化趋向,尽管自上至下的策略难以顾及学校的具体情境和教师的能力和看法,但在实施一个目标明确而一致、设计精确而清晰的体育课程计划时,这种策略无疑是最有效的。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自上而下策略更适合我国体育课程的具体情境,但并非惟一的选择,因为每一种课程实施策略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同时又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开发校本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就需要调动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采取自下至上或自中间向上的策略显然更恰当。

从宏观上讲,国家仍然应该是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发起者,在强调自上而下策略中心地位的同时,需要兼顾其它两种策略,利用各种实施策略之间的互相取长补短来实施变革,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2忠实取向仍然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

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所姆沃特(J.Snyder,F.Bolin.&K.Zumwah)认为,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主要有3种,即忠实取向(fidelity orientation)、相互适应取向(mutual adaptation orientation)和课程创生取向(enactment orientation)。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视为忠实地、一丝不苟地实现课程计划的过程,强调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有助于国家课程意志的贯彻,保证了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采取自上而下的课程实施方式有助于确保国家课程改革的有效落实。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改革视为决策者和计划者与执行者和实施者之间相互改变、相互适应的过程,认为根据特殊情境的需要把“计划的课程”变为“修改的课程”是成功的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实施视为教师和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适合其发展需要的经验的过程。

从体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看,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分别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之处,3种价值取向并不是绝对排斥和对立的关系。忠实取向强调忠实执行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注重按部就班;相互适应取向强调课程实施不是单向的传达和接受,而是双向的相互影响与改变,注重体育课程实施与具体课程情境的结合;创生取向强调真实的课程情境,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深受建构主义课程观影响下的体育课程改革,越来越强调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参与价值,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如果就此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否认忠实取向的价值,那势必滑向矫枉过正的误区。事实上,相互适应取向本身并不是十分清晰,带有折衷主义色彩,它在兼有忠实取向和创生取向优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它们的局限性,而课程创生取向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因此,忠实取向仍然是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

忠实取向作为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有助于体育课程在“尚文轻武”传统文化与“应试教育”双重夹击之下的贯彻落实,有助于提高体育课程的地位。但不能因此把体育课程变革理解为一种单向度的线性过程,即课程专家在课堂外制定课程变革计划,教师在课堂中实施课程变革计划。在强调忠实取向主流地位的同时,要兼容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的优点,要善于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1.3学校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

强调国家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发起者,强调忠实取向是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主流取向,意味着体育课程实施的高起点。不过,无论采取哪一种课程实施策略,也不管采用哪一种价值取向,由于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任何一次体育课程改革,都必须经由学校这一环节,体育课程的理想才可能转变为现实。这一点是不以采取的课程实施策略和价值取向为

转移的。如果说体育课程改革的起点在国家,那么,体育课程实施的重心无疑在学校。

2追求实际效果的中观策略

2.1 抓住体育课程的本质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实施期望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开展计划、实施、评价体育课程实践活动等的重要依据,是衡量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随着人们对学校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化,体育课程目标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健康、体质的目标,教育的目标,运动技能的目标,体育文化素养的目标,竞技的目标,休闲娱乐的目标,终身体育的目标,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也有学者提出“生物体育的淡出和人文体育的渐入”。

面对日渐泛化的体育课程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他们不明白究竟哪个才是体育课程的核心追求。特别是“三维健康观”的提出和实践,似乎淡化了体育课程“强身健体”的本质功能。实际上,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才是社会发展对体育课程的时代诉求。不要动辄以“生物体育观”来否定体能发展的重要性,否则就会陷入舍本逐末的误区。从中观层面来看,体育课程的实施应该牢牢抓住“强身健体”这一本质目标。

强调体育课程目标要高度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和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与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及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该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体育课程实施应该力求做到“汗、会、乐”。“汗”即强调体育课程实施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会”即强调要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体育文化素养的提升及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乐”即要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课程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2.2体育课教学要讲究实际效果

在新课程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最终导致许多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因此,体育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只有这样,体育教学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于是,变革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成了体育新课程实施中的一大特色。

然而,任何学习方式的运用都不是毫无限制的,再好的学习方式也不能滥用。例如,自主学习在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体验教材的乐趣等方面有其特殊的作用。但是,就是这种好方法如果使用无度,整堂课甚至整个学期都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可能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降低教学的效率。再有,如果过度使用探究学习,就可能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把体育课上成了科研课。此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的体能发展和技能掌握方面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这也是体育课教学需要正视的问题。美国课程论学者加里・D・鲍里奇曾经指出,正像木匠、电工和水暖工必须为特定的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一样,教师必须为某一学习结果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只有充分认识各种学习方式的利弊,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等合理选用学习方式,才能扬长避短,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要想提高体育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不仅要注意体育教学方式的实效性,更要强调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因素,是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技能提高的必要保证。因此,体育教师从事体育课教学必须重视运动负荷。课前,在了解学生与钻研教材、教法的基础上,认真设计课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课中,对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应随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加以调整,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身体安全。但是,不能把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设计与实施绝对化、机械化。重视和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为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服务的。

2.3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

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实施的两条主要途径,这两条途径相辅相成。对于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来说,体育课固然重要,但课外体育活动也必不可少。不能狭隘地把体育课程改革理解为体育课的改革,因为仅仅通过每周2-3节体育课很难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关于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负荷,英国规定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有60 min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美国建议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有30 min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另外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20min的较大强度的体育活动;加拿大则主张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有60min中等强度、30min较大强度的体育活动;台湾教育部门制定的体适能333计划则规定学生每周3次,每次30 min,心率达到130次的运动负荷。只有扎扎实实抓好课外体育活动工作,教育部倡导的“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才有可能得到落实。总之,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的必要补充,也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落实。

3 注重课程情境差异的微观策略

3.1充分考虑具体的课程情境,课程目标要切实可行

从自上而下策略和忠实取向来看,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忠实执行的过程。实则不然,体育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需要发挥体育教师课程智慧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体育课程在学校这一微观层面的落实,以及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和课程内容的选用,都必须充分考虑具体的课程情境。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健康状况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进一步下降趋势……针对这一状况,有学者分析认为,造成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客观制约,即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出行坐汽车、上楼乘电梯、工作自动化、家务社会化、生活电器化等诸如此类的情况,使身体活动机会大大减少。这一分析恐怕更适合城市学生,因为绝大多数农村学生上学无需坐汽车,上楼也无需乘电梯,家务更是无法社会化。事实上,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不仅在体能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也可能迥然不同,在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也差异明显。因此,作为体育课程实施基本单位的学校在制定体育课程目标时必须综合考虑本地、本学校在经济、文化、气候、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尽量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3.2全面分析课程资源,合理制定实施方案

课程资源,特别是课程实施的条件资源,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人们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对于体育课程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体育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因此,作为体育课程实施基本单位的学校,必须全面分析自身课程资源的基本情况,正确评估课程资源的优势和缺陷,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例如,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办学条件一流的深圳某重点高级中学,不仅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传统”体育项目成了学生们选项学习的内容,而且轮滑、街舞等新兴体育项目也进入了课堂,甚至那些平时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网球、棒球、橄榄球等西方主流体育项目也成为了可供学生们学习的课程内容。对于一所山区学校来说,这些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然而,是不是山区学校也要“东施效颦”或者自叹弗如?恰恰相反,山区学校有山区学校的困难,但山区学校也有自身的优势。某山区小学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的体育课程资源和校本体育课程开发方面的经验就值得学习和借鉴。他们利用学校周围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孩子们置身于山林、置身于田野、置身于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中,使学生们对本山区矿产资源的丰富以及开发殆尽的现状有了耳濡目染的直接感受;对环境的维护意识有了常识课堂里难以言传的体验;对上下山时同伴之间下意识的互相帮助有了思想品德课堂里难以企及的实践效应。

3.3注重课程情境差异,关注学校层面的实施过程

从学校操作层面上来看,一个体育课程实施的完整过程包括这样3个阶段:理解与内化阶段、酝酿与准备阶段和运作与体验阶段。

(1)理解与内化阶段。无论是体育课程标准,还是体育课程方案和体育教科书,都需要体育教师去理解、去体认、去再造、去落实。虽然新课程强调课程决策者、课程计划制定者及课程实施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对话,但进入操作层面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及体育课程计划制定者的意图的理解。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正确理解,是体育课程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

体育教师作为联系学生与体育课程的桥梁,是体育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是体育课程新理念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无论体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多么先进、计划多么周详,如果没有被体育教师很好地理解并推行下去,体育课程改革效果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方式,并不是体育教师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所熟悉和经常运用的,需要体育教师的重新学习、理解和内化。

(2)酝酿与准备阶段。经过理解和内化的课程理念要外化课程行为,要进入到教师运作和学生体验的阶段,还必须经过酝酿与准备这一中间环节。酝酿主要是指对具体的体育课程实践工作进行思考与协商,思考主要是教师的个体行为,而协商则是集思广益的集体行为。

体育课程实施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学校课程方案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制订。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的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存在很大的区别。新课程强调课程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达成作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而不是以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来设计教学方案。

(3)运作与体验阶段。教师运作的课程与学生体验的课程,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从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看,无论是以专家为主体设计开发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是学校自行开发的校本课程,都必须经过教师的理解和运作才能转化为学生体验的课程。日本课程学者佐藤学教授认为:无论是作为“公共框架”的课程,还是作为学校“教育计划”的课程,在课堂环境中只能靠“教师的课程”――被每一个教师的意图、解释、构想、设计所演绎的课程――来发挥其现实的功能。

教师的运作与学生的体验是高度统一的,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与互动。交往与互动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传授者转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当体育课程由高度统一走向民主共建,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体育课程就不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教师脚踏实地运作的课程,是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

4 结论与建议

(1)坚持自上而下策略和忠实取向的主流地位。

体育课程实施应该坚持自上而下策略和忠实取向的主流地位,因为这样有利于保证体育课程的真正落实。不能把体育课程实施理解为按图索骥式的单向度线性过程,在强调忠实执行国家体育课程计划的同时,各地、各学校也应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校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自下而上策略和自中而上策略是体育课程实施的有益补充,而相互适应取向与课程创生取向也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尤其是对于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

(2)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关注学生的体能发展。

无论体育课程的目标泛化为多少个,其本质目标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强身健体”。体育课程实施应避免重形式而轻实效的现象,体育教学方式的选用要充分考虑各种体育教学方式的特点和作用,服务于实现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技能提高的需要。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该强调“汗”、“会”、“乐”。要切实提高体育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就必须保障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篇10

二、关于有效教学理念的界定分析

关于有效教学问题的研究,源于20世纪初的教学科学运动,其中“教学是艺术”的教学观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20世纪后,受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有人提出教学不仅是艺术,也是科学的观点。于是,人们便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这引起世界各国教育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其核心是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的程度。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取决于教师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而取决于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进展情况。学生只要取得了自己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应当认定是“有效教学”的体现。

三、日语教学有效策略选择

基于对教师教学有效性状况的分析,对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筛选,认为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和科学合理的教学实施是有效教学最主要的两大特征,是实施大学日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日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策略。

1.充分的课前准备策略

国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都提出了教学策略的问题,普遍认为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实施主要教学行为的决定因素。教师应精心备课,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分层次出示课前的“预习提纲”。教师的教案必须解决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案上主要侧重书写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操作要求,并应根据课堂情境进行调整。因为教案毕竟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实施时的灵活性非常重要,新教师与专家的差别往往就在于此。

2.科学合理的教学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其教学实施应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或需要处理的教学内容。它包括语言、文字、声像、动作等呈示行为;问答、讨论等对话行为及阅读指导、练习指导、活动指导等指导行为。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了解并参加知识的产生过程,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为逐步内化为素质,转化为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在所有教学策略中应首选五大策略:创设问题情境策略、交际教学策略、激励教育策略、互动参与教学策略和教学反思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策略

所谓创设情景策略,是指语言情境的创建。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能力,创设探究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情境,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促使学生产生质疑、困惑、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

(2)交际教学策略

交际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源于社会语言学。交际教学策略虽不对语法进行详细的描述,但它也不排斥语法教学,并在策略的运用中注重语法结构的引入。这一教学策略对教师、教材、教学设备和手段均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注重对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知识的储备,利用一切有效的手段,把日本文化知识引入课堂,使学生了解日本的风俗习惯、非语言交际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减少交际失误,提高交际能力。

(3)激励教育策略

激励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的一种教育手段,其核心是运用有效的竞赛手段,通过语言、行为、动作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把在竞赛成就感而产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迁移到学习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学习还会承受来自社会、家庭或自身心理上的压力,教师应给予理解与帮助,与学生产生情感调谐效应,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安全感。加师生间的感情交流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4)互动参与教学策略

互动参与教学策略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为条件,以知识为载体,主动参与、主体性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观或教学模式。其基本要素是:尊重主体、激励导学、开发潜能、启迪创造。学生参与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个方面。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成正比。由于学生的广泛参与使得其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启发,激励,从而优化知识结构。在课堂上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以提高他们的思维、操作、语言、观察等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要保障教师进行指导和调控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通过学习活动达成学习目标,达到共同发展。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只有这种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5)教学反思策略

教学反思是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对课堂教学存在的疏漏或失误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教师则应针对尝试改进的成功方法,如果发现新的问题,追寻其实质,再尝试另外的教学方法或其它改进措施。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方面问题的手段,是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优化课堂教学,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和途径。

四、结语

有效教学设计是基于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的相关理念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的概念课堂,教学设计是决定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实施有效课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有效教学是多维的、发展的,教师只要经过不懈努力都能实现有效教学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学热情、专业知识水平、策略性知识、教学效能感和教学反思与监控能力,对具体的情景做出有效的策略选择。这样才能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日语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福贤.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03).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篇11

0 引言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正逐渐向理想化状态前进,各中小学对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成效显著,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课堂教学仍未完全脱离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存在教条化、孤立化、静态化、空洞化等弊端。课题组先后赴浙江省台州、绍兴、湖州等地区的七所中学开展调研活动,经过对各校教学现状的初步了解,发现台州地区仙居县安洲中学所实行的“和谐互助”教学策略颇具亮点。为此,特对该校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将从“应对课堂教学弊端的有效策略”、“实施合作教学策略过程中的误区”、“‘和谐互助’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应对课堂教学弊端的有效策略

教学策略可以从多个不同角度和侧面来分类,角度和标准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分类。举个例子来说,从“教学环节”出发,可以将其分为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从“教学模式”出发,则又可以将其分为“情境――陶冶”教学策略、“示范――模仿”教学策略、“传递――接受”教学策略等。教学策略作为联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桥梁纽带”,在教学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握得当,便有“事半功倍”之效,如若不然,便会适得其反。要想成功驾驭好教学策略,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合理选择教学策略。由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所有数学在职教师中,有70%以上认可“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可见,合作型学习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总体趋势。

2 实施合作教学策略过程中的误区

目前,不少中小学教师对“合作学习”一知半解,他们了解合作学习的好处,却没有明确的目标,无法合理实施这种策略,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以下误区:

(1)重“形式”轻“实效”。教师为了追求“合作教学”这种形式,而忽略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不管有无必要,也不考虑时机是否合适,便勉强学生“合作”。生怕无法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而盲目指挥,导致课堂教学空有“合作学习”的外壳,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2)重“合作”轻“独立”。问题一抛出,马上就要求学生交流讨论,不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时候,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占主导地位,而成绩较弱的学生只能是“随波逐流”。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独立思维的发展,也无法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

(3)重“学生”轻“教师”。有的教师纯粹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教师不参与任何环节,没有指导、没有反馈甚至不加以管理。这看似将学习权最大限度地归还给学生,实际上是完全架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最终只会导致课堂教学混乱甚至没有成效。

诸多问题的出现,都基于教师对合作教学策略的目标理解不够通透、掌握不够扎实,只有长期的教学经验加以不断的完善,才能驾轻就熟。此外,合作学习还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应变。要想高效地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做到两个“总结”:第一,总结学生。及时对必要内容进行归纳梳理,以弥补学习过程中所遗漏的知识点;第二,总结自身。课后反省是否达到课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真实体现了“合作学习”的宗旨,以便下次“纠正”或者“改进”。

3 “和谐互助”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属性。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无论是对教师有效传递知识、实时操控课堂进程,还是对学生快速接受知识、归纳梳理知识脉络来说,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1 理解“和谐互助”教学策略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不仅是对合作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更是对其进一步的拓展延伸,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所谓“和谐”是指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互助”是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在相互帮助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其具体的实施方法是:教师按照事先了解的情况,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另一个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学习优秀的是师傅,学习较弱的是学友)安排在一起,以“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互助共赢。

3.2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数学课堂展示

(1)自主学习(温故知新,探究新知)。复习前一节课所学内容,并预习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点,将两者联系起来,教师可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引导学生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借已有的旧知识先行学习,看自己能理解到何种程度,最后带着疑问进入学习状态。

(2)互助释疑(师友互助,全班交流)。师友交流此前的预习情况,讨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并互相帮助解决。教师巡视并适当地参与讨论,以便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一定时间后,让预习充分的学友上台,师友脱离书本板演例题,师傅负责批改,全班学生补充。教师进行适当点拨,规范答题格式,渗透教学思想。

(3)互助巩固(知识点拨,巩固提高)。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难度不同的练习题,先空出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随后分层讲解,简单题让学友讲给师傅听,不会的地方让师傅帮忙,难度较高的题经过教师点拨后小组讨论。最后教师集体纠错,给出正确答案,进一步规范答题步骤及格式。

(4)互助拓展(师友互查,拓展检测)。教师出示变式题,此类题目必须是在典型例题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难度稍高于原题,但形式上又要与原题相符。要求学生进行书面练习,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教师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在必要时进行提示。大部分学生完成后,师友交换批改,互相纠错并讲解。

(5)总结提高(师友总结,互助评价)。先让师友自由发挥,畅谈收获。此环节应鼓励学友大胆发言,采取合适的方法建立其自信心。随后教师进行补充、纠正或点评,归纳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和解题方法以及所包含的数学思想。对不同表现的师友进行表扬、鼓励或者批评,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4 总结

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真正对教学实践产生直接影响或意义的教学理论,是教师自己头脑中产生的,而不是靠专家讲授的。不仅是合作教学策略,其他策略也是一样,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不可能是“万金油”式的,适合自己的策略才是最好的策略。教师在进行实际操作的同时,务必要综合考虑本班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兴趣爱好、性格因素等具体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若只是生搬硬套所谓的教学策略,其结果往往是“误入歧途”。正如崔允教授在《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中提到的:只有把外授的教学理论内化为教师自己的品格,并成为教师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指导教师自己日常的教学言论与行动,这种教学理论才是真正有实践价值或意义的教学理论。

基金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R428005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篇12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91-03

人才是强校之本。是高校的第一资源,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人才资源对于高等学枝的重要性早已成为共识性认知。北京市也因之将市属高校人才发展战略作为进一步加强北京市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2004年以来,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党和国家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北京市也应时就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战略决策。在新形势下,北京市在科学的高等教育理念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以政府驱动为轴0,具有鲜明公共价值并获得广泛支持的市属高校人才发展战略。为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和财政支持。

一、“三圈理论”――一个分析框架

作为公共行政学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达奇・莱昂纳德教授对公共行政学的主要贡献提出了“公共领域战略制定”的分析框架,即为了能够实现战略,首先要考虑自身的能力、相关对象的支持和所创造的公共价值这三个影响因子,以及如何把这三点统一协调起来达到目的,三者之间的不同的相互关联度便构成了“三圈理论”的基本范式。(见图1)。随后,马克・摩尔教授在《创造公共价值》一书中详细地讨论了与这一分析框架密切相关的模型。

该理论认为,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首要考虑因素是政策的目标是否具有公共价值,是否以公共利益作为决策的最重要诉求;其次,要考量决策者和组织实施主体是否具备实现目标的能力,以及所需的人、财、物等条件和其他约束条件;第三,审慎分析政策是否得到相关人士的支持,即决策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与意见,他们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偏好是否与政策目标同向。每一个公共决策都会处于由价值、能力和支持三个影响因子构成的圈形之中的某一区域。从而形成了三圈理论的七种主要框架模型。当决策位于某个圆圈而未能与其他两个圆圈相交的部分,或处于某两个圆圈相交却未能与第三个圆圈相交的区域,都会由于缺乏必要的决策支撑和保障而不能真正得以推行,即便组织实施,也会因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任何一项好的公共政策都是价值、能力和支持三方面达成某种结构性平衡的结果:首先,要具有公共价值;其次,需得到政策作用对象的支持;最后,政策的组织实施者要具备相应能力提供管理和服务。只有当一项公共政策处于三个圆圈交集范围内时,才是最有价值的、最可能获得成功的和最应当推行的,才能得到有效执行,实现既定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本文尝试用“三圈”理论作为标尺,通过对新形势下北京市的市属高校人才战略的公共价值、组织实施主体的能力条件、受众对象的态度和反应,探析这一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可操作性。

二、“三圈理论”视角下的北京市市属高校人才战略

进入新世纪,中国已步八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性思维的发展战略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知识与科技创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地位凸显。面对新形势,北京市在2004年的教育大会上提出把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作为首都教育战线一项战略任务,为所有在京高等学校的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坚持人才强教。根据首都地区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密集的特点,抓住队伍建设这个教育工作的根本环节,集中力量迅速提高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广泛聚集国内外优秀人才来京任教。以“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为主要框架的市属高校人才战略相继被提出和贯彻实施。

(一)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市属高校人才战略的主要内容

2004年的北京教育大会将“人才强教”确定为新时期首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人才强教行动计划”被列为《首都教育2004-2010年发展纲要》重点内容。为推进高等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带动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开创高校人才工作的新局面,2005年6月,北京市教委下发了《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实施意见》(京教人[2005]19号),标志着“人才强教”战略正式启动。在经过第一个为期三年的探索性的建设周期后,为进一步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加强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特色专业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8年8月,北京市下发了《关于实施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的意见》,在“人才强教计划”的基础上实施了市属高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将“人才强教”战略引向深入。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国际人才资源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北京市政府成立了北京市海外学人工作联席会和全国首个海外人才服务机构――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搭建起面向全球吸引优秀人才的服务平台,成为北京市海外人才引进的主渠道和首都海外学人服务窗口。2009年5月。北京市不失时机地出台了汇聚海外优秀人才的一系列支持性政策,依托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实施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简称“海聚工程”),相继出台了“一个意见两个办法”即《关于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I程的意见》(京办发(2009)11号)、《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I作暂行办法》以及《北京市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充分发挥北京地区资源优势,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至此,北京市构建起了以“人才强教”和“海聚工程”为主要框架的市属高校人才战略,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双管齐下,相互支撑。在政府层面基本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统领市属高校人才工作的体系,为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行政向度的政策依据和以项目为栽体的财政资源。

(二)浅析市属高校人才战略――以“三圈理论”为分析框架

作为地方政府的行政决策,北京市的市属高校人才战略在公共价值取向、组织实施主钵的能力条件以及作用时象的态度三个方面是否在理论上位于或基本位于“三圈理论”中价

值圈、能力圈、支持圈的交集区域,决定了此战略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该战略在操钟层面能否得到有力组织和有效执行。

1.战略蕴含的公共价值取向。公共价值或公益性是每一项行政决策所要追求的核l心目标,公共价值取向体现了决策自身的正义性和合法性,没有或者偏离正确的价值取向。决策执行的结果必然是失败的,是对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北京市的市属高校人才战略依据国家法定政府行政职能,着眼于北京市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保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从而为北京市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因而具有显见的公共价值。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保证国家举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保证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发展教育事业是地方政府职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决策、筹措教育经费是地方政府职能中应有之义。尽管在有限政府论和新公共服务论的影响下,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管理权限有所收缩,但作为区域内公立高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地方政府仍然是高等教育资金的主要来源,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高等教育成为一项耗资巨大的公共事业,使政府教育支出具有更大的必要性。为高等教育事业健康自由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高等教育的公益性,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北京市市属高校人才战略旨在通过对市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和保障,为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优越的制度环境和财政保障,正是基于国家相关法律以及政府高等教育行政职能,因而具有显见的合法性、正当性和公益性。

其次,实施人才战略是完成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这一首都教育战略任务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突出表现为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高等教育事业因此在国家整体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住。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各高校竞争意识显著增强,纷纷抢占先机,作为高枝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资源必然成为竞争的焦点。各高校争相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将资源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通过超常规方式引进学术领军人才,带动学科梯队建设,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北京市的市属高校人才战略正是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加大资金投入,将人才自主培养开发和引进海外人才相结合,大胆鼓励和引进海外高水平拔尖人才在京任教,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市属高校在人才资源竞争中占领高地,赢得比较优势,从而为北京市高水平大学建设和经济社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2.实施市属高校人才战略的能力条件。一项战略决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关键在于组织实施主体的自身能力以及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在市属高校人才战略中。北京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构成了组织实施主体,政府的行政权力辅以首都显著的地缘优势和雄厚的财政实力,加之市属高校较强的执行力,保证了战略的有效实施。

首先,在当下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中。政府的行政管理居于主动地位,政府以法令和文件的形式确定大学发展的政策和路轻。政府行政力量的驱动保证了新决策一旦出台就能实施。政府具有特殊的权力身份拥有对信息和时局的垄断性把握而能够有效地推行制度的实施和教育的发展。北京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权力是高较人才战略有效施行的政治保证。

第二,作为高校首要的战略资源,人才资源是高校重点引进、积极培育、有效使用、悉心维护的目标,高校必须充分调动和合理配置学校资源,优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建设人才队伍这一学校发展的根本,其中,资金投入是关键。随着高校间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的市场价值不断攀升。人才队伍建设成本太高,在此背景下,作为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和管理者,政府层面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具有决定意义。首都北京一直保持着高速健康的经济发展态势,2009年,北京市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26.8亿元,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标准,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近年来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全国始终居于第一位,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在逐年递增,雄厚的经济实力成为市属高校人才战略强有力的后盾,

第三,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都北京具有显著的地缘优势,使得规模庞大的优秀人才资源汇聚之势成为可能。尤其是2008年以来,源自美国的金融海啸波及全球,世界总体经济陷入衰退,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选择回到经济形势相对稳定、发展前景看好的祖国谋求发展。而首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云集,总部经济特征明显,产学研用结合肾密,国际学术交流广泛。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具备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最后,市属高校人才战略执行终端的各高棱具有足够的决策执行力。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下属,高校必然会禁密配合上级部门人才工作的开展,积极申报、认真执行各级各类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项目,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使得上级部门的战略决策与学校的人才工作无缝衔接并实现一体化,确保人才战略落到实处。

3.战略实施对象的支特度。理论上,决策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偏好与政策目标同向与否,是战略实施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相关者的态度与意见反馈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市属高校人才战略的实施对象包括高校师资队伍、北京市高等教育事业范围以外的潜在的优秀人才,以及市属各高校。对于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各高校和潜在的引进对象的支持态度基本是可以肯定的预期;对于教师而言。支持态度与教师个体不同的个性相关,而每个教师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态度自然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师个体范畴,对战略的态度是多元的。

首先,市属高校人才战略涉及的目标群体是高校广大教师和可能参与到北京市高等教育事业中来的潜在的优秀高层次人才。作为一项旨在汇聚和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优越制度环境,搭建资金和项目平台,营造浓厚的尊重人才和服务人才氛围的战略决策,该战略理应得到意欲提升自身教学科研能力水平,谋求实现职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高校优秀教师的支持,同时,该战略对于广大海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来说无疑是一个备受鼓舞的利好消息。因此,战略所涉及的对象个体对于战略的态度总体上是支持的。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以项目为栽体的实施方案、投入方式和考评办法不可避免地影射出教育主管部门固有的惯性行政思维,某些管理环节略嫌繁冗复杂和人性化缺失,使得极个别作为受益方的教师反而产生了些许的抵触情绪。尤其是对当下高校治理结构缺乏了解和理解的

教师。例如,高度计划性的项目预算文案编制使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教师疲于应付,看似详实的预算支撑材料缺乏实际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因此,在上述目标群体中,存在个别的反向和消极态度。

另一个利益相关者则是在整个战略中扮演双重角色的各市属高校,他们既是凌策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战略实施的利益相关者,这主要归因于高校在当代大学治理结构中既是被管理者叉具有一定自的位置。师资队伍建设本就是高校常抓不懈的中心任务。北京市政府的战略决策不仅仅为各高校的人才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财政支持,更重要的是以层次清晰、覆盖面广的师资建设项目引导各高校建立起体系化的人才工作机制,形成学术科研和教学技能并重、个人引进和培养与团队整体建设并举的模式,将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高校学术梯队建设紧密结合,开创了高枝人才工作的新局面。加之,高校本就在行政向度上具有贯彻执行上级方针政策的属性,因此,高校对于该战略均积极热烈响应,认真贯彻实施。

4.评迷与分析。在“三圈理论”框架下,笔者尝试对北京市属高校人才战略进行了浅显的层次结构性分析,认为北京市政府出台的市属高校人才发展战略契合了进入新世纪国家和北京市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依赖于雄厚的经济实力、突出的地缘优势、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政府强势驱动力以及高校过硬的执行力,该战略具备了实际操作所需的充分的主客观条件,在高等教育领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政府履行其法定行政职能方面具有鲜明的公共价值,因而也得到政策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广泛的(尽管不是完全一致的)欢迎和支持。因此,该战略基本位于价值圈、能力圈与支持圈的交集区域,并且三圈基本重合,理论上具有完全的合法性、正义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自市属高校人才战略实施以来,北京市属各高校获得了其他地区地方高校不可比拟的财政支持,系统而全面的战略结构布局惠及了几乎每一个层次的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汇聚和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并以其为核心凝聚学科团队,同时,其产生的“鲶鱼效应”和辐射效果带动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总体结构不断优化,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创新性成果。战略对高校“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和推进作用,在各高校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了各学校的高度重视与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而战略在实践操作中得到有效施行和积极反馈也符合理论逻辑上的预期。

(三)对北京市市属高校人才战略的几点思考

1.确保战略决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项目管理方式,争取更大的受众支持面,使得战略决策继续向支持圈移动,努力做到全覆盖。三圈理论中的价值囤、能力圈和支持圈的结构是动态变化的,只有维持和不断完善当前的战略决策才能保证三圈的基本稳定和相互聚拢。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始终重视高校人才工作,避免政策突变或起伏,保持并增加时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努力改进人才培养项目的管理流程和模式,尽可能淡化行政色彩,在可控范围内为项目注入柔性机制。争取更大范围的支持和肯定。

2.一定的政府行政力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当下的高等教育研究中,政府与高校之闻的关系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政府行政权力在高校管理中的延伸广为诟病,但笔者认为,在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一定程度的政府介入是支撑高校发展的必要前提。随着高校自主办学意识、学术权力意识、民主参与治理意识的不断增强,高校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办学自。只要政府能够遵循基本的高等教育规律和学术逻辑,以高校自身需求为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非但不会导致“统得过死,管得过多”,反而能够为更加有效地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向前发展提供有益支撑。

3.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估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和效益。作为政府财政预算支出的组成部分,高校人才战略的资金投入尽管具有鲜明的公益性质和公共价值,也需要接受地方权力机关的监督审查,以保证财政支出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通过建立健全项目评估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估的结果与后续拨款直接挂钩,运用绩效对资金使用的效益、效率和质量进行衡量。以决定后继拨款的多少、方向、形式和方法。北京市已经开展了对高校人才强教项目的绩效考评I作,相信主管部门会认真总结经验,完善评估机制,以科学的考评结果为标尺,优化资源配置,突出支持重点,确保战略的良性运行。

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策略篇13

一、高职院校的战略的概述。战略管理是确立企业使命,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设定企业组织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实现规模性的扩张,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同时,也在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创新着有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实践与理论的良性互动推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不断前进。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战略管理这一概念开始被引入到高职院校中,在保证学校实现长远、持续、健康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也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应用和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更是重视战略管理。高职院校实施战略管理,既是高职院校外部环境变化的结果,也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模式变革的需要,是高职院校管理对时展的一种必然回应。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它有着与政府和企业不同的制度特点和管理模式,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过程并非是纯理性分析的过程,而是需要考虑高职院校内部的文化因素,强调组织成员的期望的协调。为满足社会需求,以使高职院校能主动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二、高职院校进行战略管理的原因

1.高职院校战略规划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因素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高职院校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重视战略管理,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第一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取向。实行战略管理,可以保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以及办学方向等方面紧跟市场发展方向,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第二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取向。近年来,高职教育进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调整结构和注重办学效益的内涵发展新时期。高职院校需要按照战略定位,实施科学系统化的战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打造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教育品牌,增强综合办学实力。

2.高职院校组织结构重新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学术型教育相比,其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是在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分化出的一种新型人才,这决定了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人才既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又掌握一定理论基础。第一从教学过程看。其教学指导思想应该是围绕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领域的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除此之外,还应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全面素质。课程内容为理论技术与经验技术相结合,实践性教学时间比重较大。课程结构的设计上应注意加强岗位能力训练。理论要服从服务于实践。第二从培养资源需求看。高职院校教育由于其培养人才的特殊性,其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它的整个培养过程需要用人单位的参与;教师为"双师型",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相关知识面广,常识丰富,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所以要聘用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这有利于解决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而且也保证高职院校较高的专业水平。另外还要要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

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其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特别是教学资源需求的开放性决定了高职院校不能简单地移植普通本科院校的组织结构,而必须根据其需要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符合实践性和开放性需要的全新组织结构。

三、如何进行高职院校战略管理

1.加强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一组建高职院校战略发展研究机构。高职院校的领导的能力直接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因此, 高职院校的领导应对战略管理和日常管理明确职责与分工。为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的,主要领导应该负责战略管理。高职院校应该组建决策咨询研究机构,也可由原有学校中的教育研究所充实形成。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平时不仅要深入基层进行研究,还要通过召开座谈会、专家咨询等方式,发挥教职工的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所以说这就对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研究人员要有较高的科研能力,研究学校战略规划的制定,同时还要有高尚的品德,为高职院校发展做到大公无私,不带有私利的意见才有利于学校的发展。研究人员在谏言过程中既不能代替领导参与决策,更不能左右领导为某个小的利益集团谋私利。

第二建立高职院校情报系统。竞争情报就是针对竞争对手、竞争环境和竞争策略等有关信息进行研究的产物。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合理的、科学的战略发展规划。因此, 高职院校应建立高等教育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既要掌握、研究政府的方针政策,更要研究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需求趋势与变化。

第三通过资源整合形成社会专家咨询群体。社会需求是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 高职院校的发展一定要以社会需求作为基本导向。社会专家才是真正了解社会发展的群体,闭门造车,凭臆想作出判断难免限于主观,因此制定战略发展的小组应依靠社会,通过各种渠道与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家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员广泛交流与沟通,听取他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形成社会专家咨询群体。综合各种意见以帮助高职院校制定合适的战略规划。

2.制定方案,实施策略管理

第一进行高职院校内部资源分析,是通过对自身主要资源条件的分析,准确地把握了自己的优势、劣势及特色。分析的重点是人力、财力、物力、文化等,把环境分析与资源分析统一起来,从内外环境的结合上确立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确立管理策略依据。第二在形成策略并评估策略的基础上,抉择优化策略的过程。首先是策略选择的完成。在供高职院校多种选择的策略方面,重点要考虑突出的一般策略,即有普遍意义的涉及学校各个方面的策略。当然,一般策略不仅不能掩盖高职院校特色和重点反映高职院校特色。同时要考虑高职院校策略发展得以实现的各种方法;其次是要策略择优,即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将经过认真筛选,评估过、优化过的策略方案确定下来。所以高职院校宜采取职业技能特色策略,行业、地域策略等。

3.战略分析实施,狠抓落实

对高职院校的总体发展做出了战略分析,并选择了恰当的战略之后,还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形成文本、狠抓落实、注重实效,这一过程也是不断深化、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思路是贯穿高职院校发展以及管理工作的一条主线。有没有这条主线,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办学层次的高低。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应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他曾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努力使全校每个工作人员都具有统一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对不符合这种教育思想的言行,哪怕是一句话,甚至一丝微笑或一瞥发怒的眼神等等,他都要同其进行几个个小时的谈话,从而逐步形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坚强有力的教育集体。他在帕夫雷什中学成功地实践了他的教育思想,为后世广为称颂。上海市某校长认为,如果说校长是"学校之魂",那么决定校长教育行为的办学理念就是"校长之魂"、"学校管理之魂"。他上任伊始便从办学思路层面人手,列出"九条办学理念",本着"一以贯之,长期坚持,点滴积累,厚积薄发"的原则,规范学校教职员工的行为,统一思想,指导全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确定学校特色,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并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信任,学校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高职院校是一个复杂的育人组织系统,战略管理工作又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的职能活动,而每所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又不尽相同,因此各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和策略选择的具体内容和文本形式也必然各不相同。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既要有一个整体的、长期的发展规划,又要有局部的、短期的计划安排,而战略目标和策略选择则蕴藏其中,并应得到充分的体现。尽管战略文本的形式各具特色,但其目标、方针、项目、标准以及实施措施、任务分配、制度保证等却是必不可缺少的。

战略文本形成之后,高职院校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领会战略意图,明确战略方案,主要还是要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呈现在各项行动中。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该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合理安排岗位、薪酬,尽力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学校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打下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校发展环境。

四、高职院校实施战略管理的意义

高职院校实施战略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高职院校把握发展战略机遇,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发展与竞争是高职院校实施战略管理的根本动因,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高职院校教育向大众化发展,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体制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高职院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高校的方式由直接干预逐渐变化为宏观调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法人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市场经济的经济规律逐渐渗透到高校的办学规律中,高校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制定形成具有长期性、全面性、方向性的发展战略规划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同时在高职院校内部,各项工作的管理层次越来越多,管理内容越来越复杂,管理幅度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只有科学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才能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模式,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保证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有着明确目标,并围绕目标而采取一系列行动的管理实践。应该说,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应是先有战略思路、战略实施,后有高职院校的特色形成,最后高职院校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