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由来实用13篇

金融危机的由来
金融危机的由来篇1

新自由主义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

1990年,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在华盛顿召开有关拉美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研讨会,在会上达成“华盛顿共识”,这是新自由主义从学术理论演变为国际资本主义经济范式的标志。新自由主义片面强调市场机制的功能和作用,鼓吹国有企业私有化、金融自由化和接触管制,造成一系列的漏洞和问题,引发2008年的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和金融危机的内在关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市场监管和国家干预的放松或缺位。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制定新的法律放宽对金融业的管制,推进金融自由化,并允许政府机构私有化后涉足更多的业务。美国还在2000年通过解除对许多复杂金融衍生品管制的法案,使美国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从事投机性业务追逐最大利润,造成金融衍生品泛滥,金融风险机率大大增加。二是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新自由主义政策倡导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推行自由化政策,要求世界各国解除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管制,加速全球经济自由化和开放化。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机制下,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美元收入,又重新流入发达国家,推动发达国家资产价格的上涨和虚拟资本的膨胀,加剧金融危机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金融的放松管制和资本不受限制的自由流动,本身并不参与生产活动的金融资本分得的利润比例越来越高,而产业资本分得的利润相对下降,引致更多财富投入分配性的金融市场,而不是创造财富的生产过程,致使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泡沫不断膨胀,最终形成金融危机。三是新自由主义政策使政府在经济社会中的职能和作用明显削弱,造成相对严重的贫富分化。新自由主义政策反对对劳动力市场的政府干预,主张减少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在与资本进行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工人工资增长幅度远远赶不上利润的增长幅度,造成工薪阶层相对收入停滞,不得不采用借贷消费的方式维持之前的生活水平。危机初显时,政府遵循新自由主义原则,未及时给予充分有效的调控,工薪阶层难以再靠收入进行正常借贷,形成恶性循环,虚假的消费繁荣破灭,经济衰退开始。

危机爆发后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变化趋势

(一)金融危机后新自由主义思想遭到削弱

新自由主义主张全盘市场化、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源。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重新审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化政府在经济社会中的职能和作用,意味着新自由主义思想遭到削弱,开始出现一定的衰退,主要表现有:

强化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危机爆发后,各国普遍采取降息、注资、国有化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应对危机,打破新自由主义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指责,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新自由主义“市场万能”的教条。

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监管。监管缺位和失误是此次金融危机的一大原因。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埃里克·马斯金教授就曾表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主要责任在政府的监管失误”。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为贯彻一直倡导的分权和制约精神,采取“双重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联邦和各州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力,由联储、财政部、证券交易所等近10个机构和部门承担监管职责。这样的监管体制曾是美国金融业发展繁荣的坚实根基,但却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发展和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不断推进而出现越来越多的缝隙,其中最为突出的“缝隙”就是各部门、各产品的监管标准不统一,监管机构太多,权限互有重叠,监管空白也不鲜见。多头监管的存在,使得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因此,2010年7月,美国参议院通过最终版本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其内容涉及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被认为是美国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改革范围最广泛、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这是政府加强经济监管的最好证明。

加强政府的社会责任。新自由主义强调政府失灵,认为让市场自行发挥作用更能实现整个社会的福利。危机爆发带来的经济衰退迫使政府重新审视自己与市场的关系,并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例如为防止大规模的债务链断裂和居民的挤兑行为,避免整个信贷市场的崩溃,政府对居民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实施全部或部分担保。美联储还对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推出救助措施,缓解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的还款压力和以住房抵押贷款为资产的债券的违约率上升,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或直接购买企业的商业票据,或对无力发行债券或票据的实体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稳定就业和经济。瑞典政府所采取的危机应对措施更是体现“充分就业”、“社会平等”和“完善福利”等模式,日本的危机治理措施也包括对弱势群体、社会福利和个人消费方面的投资。

(二)金融危机后新自由主义思想在部分领域得到加强

一是作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同时也是新自由主义思想最大的获益集团,金融业的巨型企业在危机后变得更加强大。新自由主义政策坚持金融自由化,对寡头垄断企业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培育了众多的大型银行,危机爆发后一些神话般的金融机构不复存在,但幸存的银行却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有利可图。与此同时,政府却大力削减财政预算和公共服务开支,使公共服务业的境况变得更糟,银行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得到加强。

二是巨型企业的政治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在社会民主时期,政府规制、强大的再分配税收体系和强大的工会逐渐缩小财富差距。但新自由主义政策反对对劳动力市场的政府干预,主张减少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在这种背景下,金融市场的空前繁荣使财富和权力不平等加剧,政治家和企业又利用金融市场形成的大规模借贷消费体系制造了虚假繁荣的局面。这种日渐依赖大型企业,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使巨型企业的政治力量逐步加强。巨型机构通过游说活动,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政策。金融危机中幸存下来的企业更是与政府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有些幸存者就产生于2008年政府救市计划主导的银行兼并行为。尽管政府为救市而购买银行的股份,但由于大银行跨国经营的需要,并不适合长期国有化,但也不可能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实行私有化。最大的可能就是分售给少数现存的企业,包括金融机构或其他行业的大型企业。一旦如此,几家银行业的大型企业主导人们的经济生活,对整个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公共利益的局面将会再次出现。

启示与建议

(一)正确处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

美国经济模式的最终失败证明,一国实体经济的强弱永远决定着该国经济规模的大小和经济发展的高度。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高,结构不尽合理,效率有待提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要把最基本的战略出发点和战略目标放在实体经济的成长之上,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经济的科技水平和核心能力。虚拟经济是从实体经济中孕育而生的,它一方面会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断对市场经济的社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旦这些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它就会以泡沫经济或金融危机的形式破坏正常运行的价值系统,使整个经济陷入混乱状态。因此我们绝对不能本末倒置。其次要记住决定一国消费能力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本国国民拥有的财富和资源,并非恶意的透支和提取。所以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夯实经济基础,绝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二)尽快改革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我国目前对金融业采取分业监管模式,严重割裂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不利于当下的金融业发展,也不适合金融创新。改变我国目前“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格局,成立跨部门的协调监管机构,进行统一的协调监管必将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我国已有“金融监管联席会议”作为协调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赋予该机构更明确的权力和职责,并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和制度安排。我国还应建立协调监管机构完善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安排,并明确划分与其他监管部门监管权责界限,避免重复监管、多头监管或监管过程中的推诿扯皮。

鉴于各监管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采集成绩成本,建立微观监管机构之间建立顺畅的、低成本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势在必行,这样可以避免忽略系统性风险的积累。政府应建立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并完善和提升平台的信息化和科技化水准。政府还应尽快建立金融监管信息相关的数据库,适时采集和整理宏观经济层面和各类金融机构所反馈和采集的信息,提高数据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三)审慎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新自由主义主张金融自由化,要求世界各国解除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自由兑换,特别要求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完全对国外资本开放。新自由主义政策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卷入资本主义全球经济体系。我国于2001加入“WTO”,2006年保护期满全面开放银行业。为提高银行业风险防范能力,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应坚持审慎原则,积极采取措施确保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继续保持对国有金融机构的绝对控股权,取消对外资银行的优惠政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待遇”。与此同时,对保险市场开放实施审慎监管,全面防范保险风险等。这些都是健全保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保险业在宏观经济中“助推器”与“稳定器”作用的重要保障措施。在开发和创新保险产品方面,建议保障产品与投资产品并举、延伸产品价值链和提升保险产品内涵、优化保险业的机构准入和股权等。此外,在复杂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下,还应注意防范保险业重大罪犯风险,建立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并且加强保险消费者教育工作等。

(四)构建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新自由主义不仅被视为西方国家的经济范式,还被视为政治纲领和适应其政治需要的意识形态。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过度的享乐主义的社会,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成为个人的生活信条,个人欲望上的贪得无厌和生活方式上的自由放纵成为社会上的合理追求,危机在所难免。所以,应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构建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弘扬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和公共精神,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弘扬社会主义的利他精神与责任意识,在正确理解个人与集体利益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把树立利他精神作为个体自觉的责任和选择,实现个人对集体、社会和他人的奉献和尊重;弘扬社会主义的劳动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思维,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让低碳技术和绿色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蓝庆新.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与美国金融危机的警示[J].南京社会科学,2009(1)

2.杨承训.实践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三大危机与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对比研究[J].经济纵横,2009(3)

3.陈华森等.新自由主义自由观与国际金融危机渊源[J].商业研究,2010(10)

4.张新平等.美国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破灭[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3)

金融危机的由来篇2

一、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由来

自2001年“9·11”事件后,由于担心经济下滑,美联储开始连续降息,联邦基准利率从当年的3%一路降到了2003年1月的1%这一近30年最低水平,并维持至2004年6月。美联储本想通过增加流动性来提振美国持续低迷的经济形势,然而,在这三年超低利率的政策环境里,流动性大大增加使美国房地产业格外繁荣。同时,流动性泛滥又助长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虚胖”。这场金融危机就源于这样一种住房贷款产品——次级抵押贷款。在超低利息贷款的大政策环境下,居民开始向商业银行等房贷机构申请贷款,并把大量的资金投向房地产。为分散风险,商业银行等房贷机构又将贷款卖给房利美和房地美及投资银行等机构。在房贷机构这“两房”及投行之间又形成了一个金融创新的环节。这一环节是严重依赖上一环节的。然而,后者也为了分散风险,又将贷款处理成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卖给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在内的全球投资者。这又形成了金融创新的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aig(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等保险公司还为这种次级抵押贷款提供担保。由此形成了看似“完美”的金融创新链条。在这一“完美”金融链条形成过程中,政府机构监管的缺失、混乱和乏力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美国房地产市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时,这个金融创新的链条显得“无懈可击”。购房者、房贷公司、投行、保险公司和投资者这五者在获得相应利润的同时,也构成了一个看似良性的链条。然而,美联储为配合布什政府减税的扩张性政策,减轻通胀压力,从2004年6月30日到2006年6月29日连续加息17次,加息425个基点,不断提升资金(住房贷款)的价格,80%的次级抵押贷款月供在不到半年时间猛增30%-50%。利率的大幅攀升大大加重了那些通过贷款来购房的人们的负担,次贷购房者开始难以还贷,由此,美国房地产开始出现“拐点”。那些无力偿还住房贷款的人开始出现了,并不断形成住房抵押贷款呆账和坏账,这就沉痛打击了房屋贷款公司。“两房”、投行、投资者手中的大量次级债由于失去了偿付来源而大幅度贬值。第一个环节就这样被打开了,第一个环节的破裂使得整个金融创新环节失去了根基,失去了生存的动力,危机爆发了。在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原先被人们低估的次贷危机开始爆发并蔓延至全球。

二、2008年美国政府干预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其有效性

在金融危机面前,美国放弃了其先前所秉持的“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背离了“华盛顿共识”的基本宗旨,开始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实行大规模的政府干预。具体措施包括:

(一)降低利率,调控金融市场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从2007年9月中旬开始连续7次降息,到2008年4月底,利率水平总计下降3.25个百分点至2%。此外,美联储还宣布降低直接面向商业贷款的贴现率,并通过向投资银行开放贴现窗口、拍卖贷款等方式,持续向全球市场投放资金。就此,美国货币政策已有了“实质性的放松”。然而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股市仍旧一路下滑。同时,金融危机继续蔓延,美国经济明显进入衰退期。

(二)直接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增加流动性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各金融机构都开始追逐现金,同时缩紧银根,由此导致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居高不下。为缓解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尤其是美元融资市场存在的压力,全球六大央行发表联合声明,通过与美联储签署掉期协议,联合向短期信贷市场注资2470亿美元。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直接向市场注资对股票市场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但相对于金融市场巨大的流动性缺口,这些资金简直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投资者的信心,挽救金融危机。2008年9月19日,美国主要基金公司putnam宣布,由于机构投资者赎回压力增大,决定将旗下一只规模120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清盘。这表明信贷危机开始向货币市场蔓延。

(三)回购和担保次贷产品,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在危机面前,美国政府放弃了保守的经济原则,宣布愿意承担银行的坏账,并且对次贷产品提供担保。这是一项“新政”。针对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面跌入“熊市”,美国参议院批准总额3 000亿美元的住房援助议案,授权财政部无限度提高“两房”贷款信用额度,必要时可不定量收购“两房”股票。最终,面对日益严峻的金融形势,美国联邦政府又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以避免更大范围金融危机的发生。美联储接管“两房”仅两周的时间,就决定向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巨头aig紧急提供高达850亿美元的过渡性贷款,以帮助其恢复信贷评级,避免破产厄运,受此消息提振,美股当天大涨。作为提供贷款的条件,美国政府将持有aig79.9%的股份,并有权否决普通和优先股股东的派息收益。这也意味着美国政府仿照接管“两房”模式接管了该集团。由此,美国政府掀起了一股“国有化”的浪潮。2008年9月20日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了一项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以阻止金融危机加深。10月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63票对171票的投票结果通过了经过修改的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为该方案付诸实施完成了关键的一步。同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当天表示,将尽快开始实施这项方案。美国政府企图通过发行债券购买华尔街金融机构的按揭坏账及相关工具,改善其资产负债表。这一措施可将金融机构的呆账和坏账剥离掉,避免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中越陷越深;有利于金融机构轻装上阵,恢复良好的经营状态,促使整个金融市场回到良好发展的轨道上来;也有利于经济恢复,增加总需求以及促进美元走强;还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正如上世纪经济大危机中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所说的那样“归根结底,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上,有一个因素要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

美国政府的这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给金融市场带来利好消息的同时也带诸多不利影响,如政府赤字攀升、资产缩水等等。此外,美国政府的救市规模,相对于12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62万亿美元的cds(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数百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而言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加之投资者担心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短期内无法奏效,导致“救市”方案通过的首个证券交易日,股票市场连创历史跌幅记录。美国道琼斯指数4年来首次跌破10000点且创下单日跌幅最大记录。

金融危机的由来篇3

一、金融脆弱性理论回顾

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制度、结构出现非均衡导致风险积聚,金融体系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金融状态(伍志文,2002)。金融脆弱性理论认为金融体系本身是不稳定的,具有内在脆弱性,因此金融风险是普遍存在的,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早期比较有影响的金融危机理论有费雪(1933)的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和明斯基(1982)的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假说。费雪认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与债务的清偿紧密相关的,实体经济部门的过度负债和经济下滑引起债务的清偿。而债务的清偿会导致货币的收缩和周转率的下降。这些变化又会引起价格的下降、产出的减少、市场信心的减弱、银行破产数和失业率的上升。因此,费雪认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源自经济基本因素的恶化。明斯基对于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分析基于资本主义繁荣与萧条的长波理论基础之上。他指出,正是经济的繁荣埋下了金融动荡的种子。他的基本观点是,实体经济中存在着三种筹资,即抵补性筹资(投资项目收益率大于贷款利率,项目现金流人大于偿债的现金流出)、投机性筹资(投资项目收益率大于贷款利率,项目现金流入小于偿债的现金流出)和“庞齐”筹资(投资项目收益率小于贷款利率,项目现金流入也小于偿债的现金流出)。这三种筹资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期所占比重不同:经济繁荣时期,后两种筹资比例大幅度上升,金融风险增大。伴随着借款需求扩大,市场利率上升, 企业 利润下降,市场情绪由乐观向忧虑转变并进一步向恐慌蔓延,企业倒闭,银行借款急剧收缩,从而导致资产价格的快速下跌和全面金融危机的爆发。因而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经济 发展 周期和经济危机不是由外来冲击或是失败性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而是经济自身发展必经之路。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常常以独立于实际经济危机的形式而产生。在此基础上,金融危机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化(魏波,2006),并形成了三代较成熟的货币危机理论。第一论由保罗·克鲁格曼(p.krugman,1979)首次提出,并由罗伯特·福拉德等人(r.flood和p.garber,1985)加以完善和发展,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之间的不协调以及一国国内信贷的无限制扩张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第二论以茅里斯·奥波斯特菲尔得(m.obsffeld,1994)为代表,主要引入预期因素,对政府与私人之间进行动态博弈分析,认为政府对于私人部门预期所做出的反应成为危机爆发的关键因素。第三论形成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许多学者跳出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围,开始从金融中介、不对称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机。代表性人物是麦金农和克鲁格曼等人。其中克鲁格曼(1998)提出的道德风险模型,强调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过度风险投资既而形成资产泡沫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即道德风险起初导致过度冒险,最后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

二、对美国金融危机演变特征与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分析

上述金融危机理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各类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也为我们认识和分析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脆弱性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复杂性,引发金融危机的新因素不断出现,也使这次金融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

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首先由次贷危机引起。次贷危机即指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违约增加,进而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从产生根源上看,实际上它是由金融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特别是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信用和监管缺失等所导致的一场货币危机、信用危机和道德危机,而通过危机的扩散,目前已演变为一场系统性金融危机(即由于金融市场已经不能再有效发挥其功能,因而趋于瓦解并对实体经济可能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的状态)和全球金融危机。

(一)次贷危机本质上是信用危机和道德危机

根据上述金融危机理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金融结构的脆弱性和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minsky(1982)认为,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特征,它与这一制度下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有关。由于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周而复始地出现。周期性出现的新的获利机会总会导致人们的乐观预期,并促使信贷过度扩张。另一方面,由于竞争压力,为了保住客户和市场,银行常常会做出不谨慎的贷款决策。krugman(1998)认为,由于政府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以及监管不力,使得银行和金融机构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根据马克思的分析,虚拟资本市场的过度膨胀和银行信贷的过度增长,即金融系统超常发展,就是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发生的基础和条件。上述理论正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最好映照,对本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从本质上看,美国次贷危机是投资者担心资产价格泡沫风险所产生出来的信用危机,它源于次贷风险,并借助金融衍生产品的渠道进行扩散。美国次贷危机正是源于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使用从而导致房贷市场的过度膨胀和银行信贷的过度增长而产生。作为主要面向信用记录欠佳、收人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提供的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次贷市场近年来迅速扩张,市场规模在短期内迅速膨胀。但是,随着美联储不断提高基准利率,房地产价格出现下跌趋向,次级按揭贷款人心理预期与偿付能力下降出现大量违约,而其违约风险通过次贷衍生产品迅速放大,动摇了市场信心,银行纷纷收紧融资条件,借贷机构、基金公司等资金链开始断裂,导致脆弱的金融市场失控,危机最终爆发。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以制度健全、市场完善、运作规范和信用优良而著称的美国金融市场,恰恰在监管和信用方面出了大问题,整个住房市场和房贷市场各个环节充满了欺诈和贪婪 ,银行和金融机构丧失了基本的客观性和公正。

性(理查德 ·比特纳,2008)。从贷款经纪商到贷款公司,从投资银行到信用评级机构 ,从建筑商到房地产中介伪造签名、隐瞒信息、操纵和修改贷款文件、篡改信用、放大收入、评估掺水等无序运作 ,乱象丛生;降低贷款审批标准、贪婪地运用金融创新能力和过剩的流动性,疯狂的市场扩张 ,事后相互推卸责任、转嫁风险等,这一切更加剧了金融系统内部的紊乱,从而使整个华尔街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和道德风险之中。

(二)金融危机的传染具有快速性、整体性和全球性

关于危机中“传染”的特征也是金融危机理论关注的问题 ,有人甚至认为,危机就是“传染”引起的,没有其他原因尽管这一观点没有得到多数学者的认 同,但人们对于“传染”在加剧危机形成中的作用却大多没有怀疑。综合来看危机形成中,“传染”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发挥其作用:贸易渠道、金融联系渠道和非理性的羊群效应。

以金融联系渠道为例。由于参与美 国房贷市场的机构和投资者为数众多,结构复杂,利益勾联,相互衔接,从而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住房抵押贷款“食物链条”和庞大的交易网。在缺乏应有的风险控制的条件下,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我们看到在这一危机中,高度市场化的金融系统相互衔接形成了一条特殊的风险传导路径:即低利率环境下的快速信贷扩张一宽松的住房贷款审批标准一房价下跌、持续加息一出现偿付危机;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对冲基金高比例的杠杆效应,加大了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与冲击力,放大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动荡从一国向另一国传递的速度。这种远离实体经济的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及虚假繁荣,终于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并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从次贷领域到优贷领域,从房贷市场到整个金融市场,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美国金融到全球金融等,无一不在经受着这次金融海啸的洗礼与考验。而半年来,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金融巨头们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其速度之快 ,损失之惨,更是令人震惊。

与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是,这次金融危机的传染还表现出显著的“蝴蝶效应”(即地理位置遥远的国家皆能受到金融动荡的影响)和“板块联动效应”(即在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国家问的传递)。除了美国、欧洲、日本等,拉美、亚洲等区域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甚至有的国家面临国家破产的危险。这反映出全球金融危机的整体性特征越来越显著,也使这场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为一场波及全球的系统性金融危机。

(三)金融危机的处理具有政府主导性和协调一致性

此次危机中,全球范围内各国强化金融领域的管制和干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它是抵御 自由市场制度不完善的必由之路。由于此次危机具有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为了维护世界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稳定,美国政府及世界各国政府不得已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救助计划和措施 :接管“两房”、向 aig提供巨额贷款、改组投行、回购证券、直接注资、政府担保、联合降息、甚至国有化等,其力度之大、出手之重、方式之直接和多样 ,前所未有。而且全球联手 ,共同行动,也是史无前例。

全球金融动荡下各国强化政府干预的情况 ,充分显示了政府在拯救危机中的主导作用和协调一致性 ;另一方面,也恰恰反映了国际金融体系脆弱性的缺陷和不足 ,正是这些国家为降低国际金融体系不完善带来的冲击所做的必然选择(刘立峰,2000)。

三、稳定我国金融市场体系,防范金融危机的现实思考

金融危机的由来篇4

前言

于2007年下半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以空前的发生、发展与扩散速度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此次危机以其巨大的破坏性广泛的波及面和深远的影响力,一再改写世界经济史。有美国政府支持的两房”由盛及衰曾经叱咤风云的华尔街五大投行遭灭顶之灾.全球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蒸发数以万亿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去年10月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将危机所致的预期损失由4月时估计的9450亿美元增加至1.4万亿美元.更有业内人士预测损失总额将高达近3万亿美元。面对这样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探讨其成因、独有的特点及其向我国经济传导的机制.有助于我们研判这一危机可能对中国经济的;中击深刻认识和理解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的重点和意义。

一、此次金融危机之“新”

对于金融危机.我们并不陌生。从上世纪8O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美国储贷危机、9O年代的北欧银行危机、日本房地产泡沫、墨西哥龙舌兰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到21世纪的科技网络泡沫以及现在的次贷危机,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而爆发,同时引发衰退.代价高昂。对于此次金融危机.很多人认为它只是历史的重复.并无不寻常之处.其中Reinhart和Rogoff(2008)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此次危机在定性和定量方面都与过去3O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所发生的危机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是,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自由化、证券化进程的加快.世界金融市场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存在注定了此次金融危机在形成原因特点、向国内经济传导的机制等方面区别于以往的金融危机.是一次“新型金融危机”。

(一)此次金融危机的新原因

历次金融危机虽然形成原因不尽相同.但不外乎货币政策失误、金融体系内生不稳定、经济内外部均衡冲突、金融过度扩张的风险累积、泡沫过度膨胀.道德风险、监管不利等。对此次危机的原因,也有专家提出了如国际金融市场结构改变、监管失效、美联储货币政策失误、美国经济增长模式问题等多种不同的观点。作者认为.这些所谓的原因都只从单一的视角出发,解释了危机的表面原因。事实上.从更深层次看,此次危机是本轮全球经济失衡的必然结果。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结构失衡和国际资本流动失衡作为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表征,恰恰是此次危机的祸根。

首先.美国经常账户巨额赤字和中国,中东等石油产出国的经常账户巨额盈余并存的结果就是顺差国不断增加外汇储备,逆差国(主要是美国)大量举借外债。高度自由和发达的美国证券市场通过吸引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美国.满足了美国逆差的融资需求。顺差国积累的美元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资本账户流向美国.使美国能够较长时期内保持低利率政策。而这种低利率政策又进一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价格的畸形上涨,埋下了危机的隐患。

之后,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和美国住房价格的急剧上升使得住房抵押贷款的不良率和资不抵债率下降.刺激银行发放了大量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2001年-2006年间,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量增加了4800亿美元。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过度繁荣源于房地产泡沫.又反过来刺激了房地产泡沫的进一步膨胀,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不断加剧。更为关键的是,银行还将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创造出形形色色的金融衍生工具.其初衷是转移风险,但客观上导致风险逐渐在美国金融体系内聚积,成为危机爆发的温床。当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刺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时.次贷推迟偿还和违约率大幅上升,次贷危机由此爆发。

(二)此次金融危机的新特点

在金融全球化、自由化、证券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此次金融危机的独有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金融创新在此次危机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金融创新既带来了交易工具的多样化又使市场参与主体在数量和类型上均有突破。

首先.此次危机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形成的债券及其衍生品为投机对象.其中结构性投资工具(SIVs).如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债务担保债券(CDO)、信用违约互换(CDS)、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等大受欢迎。由于结构性投资工具是住房抵押贷款等基础产品经复杂的设计、组合和拆解形成的,融合了多种投资工具.其实际风险往往难以准确、有效地计量。事实证明,这些结构性投资工具的流行使得风险成几何级数被放大,对此次危机的扩散产生了相当强的推波助澜作用。

其次,与复杂的结构性金融产品相对应的是市场参与主体的数量猛增和类型多元化。各种机构为逐利而生,除了次贷贷款人和住房贷款金融机构,还有保险公司、信用评级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特殊目的机构(SPV)等。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也将危机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众多从虚拟经济领域到实体经济的危机传导机制。

2.此次危机是全球性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不同于以前的银行业危机如北欧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如亚洲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如拉美债务危机,此次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危机已然成为了一场影响范围极其广、程度极其深的史无前例的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

所谓”全球性”.是对影响范围而言的。虽然此次危机源于美国,但它从一开始就没有局限于美国,而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扩散到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究其原因,金融全球化使众多外国投资者深度介入美国金融市场.给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导提供了顺畅的渠道。

所谓”系统性”,是指危机爆发后.各个主要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的问题.金融机构破产、实体经济遭殃等相继或同时发生。首先.此次危机源于次贷市场,但迅速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以雷曼兄弟、美林、最大保险公司AIG、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为代表的各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都受到牵连。其次.危机从虚拟经济深入至实体经济的各个层面。全球范围内的需求萎缩、制造业衰退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口剧增等等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都不容乐观。

3.此次危机是美国一直倡导和推行的自由金融体系的危机

金融危机的由来篇5

一、理论综述

关于金融危机,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戈德斯密斯(1982)给出的,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换成货币。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而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一)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

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在批判李嘉图的“比例”理论、萨伊的“市场均衡法则”的基础上建立的。马克思指出,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出现分离的可能性,结果导致货币与商品的转化过程出现不确定性,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客观上又会产生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关键在于商品和货币各自不同的独立运动价值特性。而只要商品、货币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并且会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可见,马克思是将货币金融危机分为两种类型:伴随经济危机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主要是以市场竞争、资本积累以及信用发展等因素为现实条件,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则是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同时马克思特别强调了银行信用在缓和和加剧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是以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剩为条件,表现为企业和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债务支付危机,但是其本质上是货币危机。

(二)西方的金融危机理论

早期比较有影响的金融危机理论是由Fisher(1933)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Fisher认为,在经济扩张过程中,投资的增加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来实现。这会引起货币增加,从而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又有利于债务人,因此信贷会进一步扩大,直到“过度负债”状态,即流动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的债务,结果引起连锁的债务-通货紧缩过程,而这个过程则往往是以广泛的破产而结束。在Fisher的理论基础上,Minsky(1963)提出“金融不稳定”理论,Tobin(1980)提出“银行体系关键”理论,Kindleberger(1978)提出“过度交易”理论,M.H.Wolfson(1996)年提出“资产价格下降”理论,各自从不同方面发展了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7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常常以独立于实际经济危机的形式而产生。在此基础上,金融危机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化。从70年代到90年代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金融危机模型是由P.Krugman(1979)提出的,并由R.Flood和P.Garber加以完善和发展,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之间的不协调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第二阶段金融危机模型是由以M.Obstfeld(1994、1996)为代表,主要引入预期因素,对政府与私人之间进行动态博弈分析,强调金融危机由于预期因素存在的自促成性质以及经济基础变量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金融危机理论发展至第三阶段。许多学者跳出货币政策、汇率体制、财政政策、公共政策等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围,开始从金融中介、不对称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机。其中有代表性的如Krugman(1998)提出的道德风险模型,强调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过度风险投资既而形成资产泡沫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流动性危机模型(J.Sachs,1998),侧重于从金融体系自身的不稳定性来解释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孪生危机”(Kaminsky&Reinhart,1998),从实证方面研究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固有的联系。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从历史上看,早期比较典型的金融危机有荷兰的“郁金香狂热”、英格兰的南海泡沫、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以及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等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并试图从中找出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共同因素,以为我国预防金融危机提供借鉴。

(一)90年代一共发生了五次大的金融危机,根据时间顺序如下:

1.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

90年代初,两德合并。为了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德国于1992年6月16日将其贴现率提高至8.75%。结果马克汇率开始上升,从而引发欧洲汇率机制长达1年的动荡。金融风波接连爆发,英镑和意大利里拉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欧洲货币危机出现在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进程中。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德国单独提高贴现率所引起,但是其深层次原因是欧盟各成员国货币政策的不协调,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联合浮动汇率制的要求,而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又与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差异紧密相连。

2.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突然宣布比索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将被扩大到15%,由于经济中的长期积累矛盾,此举触发市场信心危机,结果人们纷纷抛售比索,1995年初,比索贬值30%。随后股市也应声下跌。比索大幅贬值又引起输入的通货膨胀,这样,为了稳定货币,墨西哥大幅提高利率,结果国内需求减少,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剧增。在国际援助和墨西哥政府的努力下,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在1995年以后开始缓解。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债务规模庞大,结构失调;第二、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结果储备资产不足,清偿能力下降;第三、僵硬的汇率机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是泰国货币急剧贬值在亚洲地区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次金融危机所波及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都为历史罕见,不仅造成了东南亚国家的汇市、股市动荡,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失业增加,经济衰退,而且还蔓延到世界其它地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国家,各国爆发危机的原因也有所区别。然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不同国家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诱发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如宏观经济失衡,金融体系脆弱,资本市场开放与监控,货币可兑换与金融市场发育不协调等问题(李建军、田光宁,1998)。

4.1998-1999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波及,俄罗斯金融市场在1997年秋季大幅下挫之后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到1998年5月,终于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震荡,股市陷入危机,卢布遭受严重的贬值压力。俄罗斯金融危机是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危机的综合反映,被称为“俄罗斯综合症”。从外部因素上看,一方面是因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世界石油价格下跌导致其国际收支恶化,财政税收减少。但究其根本,国内政局动荡,经济长期不景气,金融体系不健全,外债结构不合理则是深层次的原因。

5.1999-2000年的巴西金融危机

1999年1月7日,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宣布该州因财源枯竭,90天内无力偿还欠联邦政府的154亿美元的债务。这导致当日巴西股市重挫6%左右,巴西政府债券价格也暴跌44%,雷亚尔持续走弱,央行行长在三周内两度易人。雷亚尔对美元的汇价接连下挫,股市接连下跌。“桑巴旋风”迅即向亚洲、欧洲及北美吹开,直接冲击了拉美国家,欧洲、亚洲等国家的资本市场。巴西金融危机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受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而其内部原因则是公共债务和公共赤字日益扩大,国际贸易长期逆差,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失误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从这几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其实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悬在各国头上,只不过是在不同时候降落在不同国家头上而已。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几乎年年都有。事实上,2001年再度爆发阿根廷金融危机,由此可见金融危机的频繁性。

20世纪以来典型的金融危机有以下几个特点:(1).传染性;(2).突然性;(3).破坏性;(4).频繁性。总的来看,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发展的趋向来看,金融体系内部越来越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然而宏观经济结构失调,僵硬的汇率制度,脆弱的金融体系,不合理的外债结构往往成为酝酿金融危机的土壤,也是导致这几次金融危机的共同原因。

(二)金融危机的经验与教训

金融危机爆发频率的增加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大致有以下几点:

1.实施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对于一国经济而言,大致可以选择由市场决定的浮动汇率和由央行干预的固定汇率。比较而言,固定汇率在微观经济效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央行明确承诺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却使得央行必须牺牲货币政策的自,而浮动汇率则可使货币政策能够对各种冲击做出反应,从而引致较优的宏观经济绩效。然而实施固定汇率制却并非意味着绝对地固定名义汇率,而应当动态调整以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势。事实证明,汇率变动的压力如果不能以主动的方式加以化解,则必然就以危机的方式释放。以墨西哥与泰国为例,僵硬的汇率制度越来越不能反映真实汇率变动的趋势,从而固定汇率的压力越来越大,结果在投机者的冲击下,外汇储备就会下降并引发市场信心危机。

2.对于国际救援宁可不可抱有期望

外部贷款援助往往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反危机措施之一。来自IMF等外部贷款救援有利于稳定币值,恢复危机发生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其组织结构决定了其职能的发挥需要以极少数国家的利益为前提。IMF在墨西哥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差异就说明了这一点,而这其实又是两次危机缓解时间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IMF的贷款条件往往比较苛刻,甚至会以牺牲部分国家利益为代价,并且附带着漫长的讨价还价时间,这对处于危机中的国家是极为不利的。而这其实也就是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宁愿过贫困日子也不向IMF求援的原因。因此,对于在金融危机以后的国际救援不应给予太多指望。

3.适当的外债规模和结构

双缺口模型证明了发展中国家即使在较高储蓄率时也必然要借助于外资和外债。事实上,外资流入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外债的规模与结构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尤其是对于巨额短期资金进出应当适度从严,以减少金融市场的动荡。在上述的几次金融危机中,短期资金几乎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借入的外债应用于投资用途,而不应用于偿还旧债,更不应当为特权阶层所挥霍。

4.宏观经济失衡往往是爆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总结这几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失衡往往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东亚奇迹”正为世人所瞩目之际,因此,其中缘由更值得沉思。事实上,在高增长光环的掩盖下,以高投入和出口带动的亚洲经济中早已出现了严重的结构问题。经济结构没有及时调整加剧了经济失衡,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基本条件。

三、中国防范金融危机的现实思考

中国迄今为止没有爆发过金融危机,主要可归功于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谨慎的金融自由化以及资本帐户下的不可自由兑换。然而,虽然没有遭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却并不意味着我国目前的金融系统有多么安全。事实上,我国在渐进改革中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已经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潜在因素。这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2.证券市场违规操作,过度投机现象;3.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问题。

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IMF曾对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作了归纳,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1.鼓励各国政府实行健康的宏观经济政策;2.由国际结算银行出面制定一系列的标准,鼓励新兴市场遵守这些标准;3.在IMF建立自动生效的援助机制,当符合标准的国家在遇到金融危机时,自动给予援助;4.IMF积极鼓励新兴市场使用价格手段来限制那些不适当的、过多的短期资本流入;5.注意力从限制短期贷款的发放转移到确实让放贷者承担更大的风险。而对于我们国家而言,除了IMF所归纳的这五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我国经济中诱发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从预防金融危机出发,构建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有效的监管体系,并增强自身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1.加强审慎的监管体系。审慎监管体系的脆弱性是许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缺乏有效的监管,一国金融体系的运作就会失去安全屏障。而如果没有一个强而有效的审慎监管体系,则由于明确或潜在的存款保险的存在以及不对称信息的原因,银行体系里将存在大量的道德风险。这样,在发生危机时存款保险或政府会提供担保的预期会诱使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更高概率(LeFort,1989)。根据我国目前实施监管的现状,应当重点从制度上完善监管体系,杜绝监管的漏洞,促使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工协作高效运转;培育金融监管体系运转的微观金融基础;将金融系统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有效结合起来;改进和完善监管手段;监管监管者,平衡和制约监管者的权力和义务。

2.完善和稳定金融体系。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市场导向型的金融系统优于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系统,然而更新的研究表明两种金融系统各具优势和劣势。对一国而言,选择那一种模式更多地应当从其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方面予以考虑。然而大多数经济学家达成的共识是一个“好的”金融系统应当具备有效的法律体系,良好的会计标准,透明的金融制度,有效的资本市场和规范的公司治理。实践证明,健全的金融体系将对抵御金融危机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3.改革低效的国有银行体系。目前,国有银行体系的低效运作已成为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而沉淀多年的历史坏帐和低效率的银行治理结构则加大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高盛公司在其2002年12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银行体系最值得担心的倒不是类似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国家的银行业所出现的摧枯拉朽般的倒闭风潮,最应当担心的倒是像日本的金融体系一样,因为迟迟不推出彻底的金融改革,不仅使得银行体系一蹶不振,而且还严重制约了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潜力的发挥。此外,我国应当引入民营银行,形成适度竞争的银行体系。各国的实践证明,市场化才是提高银行体系运作效率的根本途径。

4.谨慎推行金融自由化。7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在麦金农和肖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指导下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然而不同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绩效却相差甚远。许多国家由于金融自由化不当导致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对于我国而言,金融自由化已成为现实的选择,重要的是要为金融自由化创造有利的初始条件,谨慎地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

5.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金融危机往往是金融风险积累的结果,因而事先监控和控制金融风险,将金融危机化解于未然就极为重要。对于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因素,尤其是导致金融危机产生的潜在因素,如通货膨胀、汇率、银行体系风险、债务风险都应当纳入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Demirg-Kunt,AsliandDetragiache,Enrica.“FinancialLiberalizationandFinancialFragility”,1998.

[2]贝内特?T?麦克勒姆,国际货币经济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3]李建军、田光宁,九十年代三大国际金融危机比较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金融危机的由来篇6

2007年以来,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拖欠率大幅上升,引发了次贷危机,并进而爆发了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特别是2008年9月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迅速影响实体经济,造成全球性经济衰退,因而这次金融危机已不限于金融领域,事实上已成为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古巴全国人大经济委员会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奥斯瓦尔多・马丁内斯认为,这场经济危机一方面是生产过剩,同时又是消费不足。“我们面临的形势已经超出了经济和金融危机,也是一场社会危机、食品危机和生态危机,是所有这些烈性危机爆发的综合性结果。”这次危机的根源是什么?中外学者见仁见智,各有见解。但其深层次的根源是什么?不少中外学者已“回归马克思”。因此可以说,危机的根源还需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去找寻。

一、金融危机根源的不同解释与理论分歧

对于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同立场、不同学派的学者,对其产生的根源做了不同的分析与解释,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市场说”。即从更加微观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观点有三种。(1)消费需求过度论。将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美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严重超过居民收入,并得出启示:无论政府执行何种政策,无节制的负债消费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2)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背离论。认为由于商品的价值同使用价值的运行渠道、轨迹、方式以及监管机构、经营主体各不相同,这就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脱节。当这种背离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巨额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直至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3)金融创新引起的一系列弊端论。认为金融的过度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结构化、衍生性和高杠杆趋势,导致了金融市场过度的流动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是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2 “制度说”。认为高度自由、过度竞争的经济制度和金融体系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原因。其主要观点是金融监管缺陷论。认为次贷危机的主要根源,是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重大缺陷:对金融机构实行分类监管的体制不完善;以机构监管为重点,功能监管薄弱,不能适应混合经营的特点,对一些多功能的金融机构监管不力;过快发展的衍生产品监管滞后。金融监管缺陷论还认为,不负责任的放贷行为、受利益冲突的证券评级等,才是这次危机的主因。这种“制度说”,实际上是“体制说”,是从体制层面看监管制度的缺陷。还有人认为,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因为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模式取代了原来由国家管制的资本主义模式,政府不再对宏观经济进行积极调控,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资方完全控制劳方,社会福利急剧减少,自由、残酷的竞争取代了有节制的竞争,商品、服务和资本在不同国家之间相对自由地流动等等。它解除了对金融的管制,加速了贫富两极分化,必然导致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缺陷论认为,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引起危机爆发,故危机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3 “政策说”。认为长期的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是全球金融危机形成的政策基础。2000年至危机爆发前,美联储14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使得企业、金融机构和居民能够以十分低廉的成本进行融资和借贷。与此同时,2001年之后,美国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减税,推动居民消费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刺激了美国居民的过度消费和金融机构的高杠杆运营,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

4 “周期说”。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长周期的一种反映,也是全球经济严重失衡的一种反映;是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结构、贸易结构、金融结构大调整在金融体系上的一种必然反映,也是对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现代金融或资本市场)在不同经济体之间严重结构性失衡的一次重大调整,以实现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与其赖以生存的实体经济相匹配。

二、当前金融危机的深层次根源仍然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马克思在分析货币的支付手段时曾指出,在支付手段的链条中,隐藏着危机的可能性。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危机的可能性才会成为现实性。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金融、信贷业广为发展,虚拟经济空前扩大,支付链条不断拉长;支付链条一旦断裂,就会发生金融危机。马克思进一步指出,金融投机活动猖獗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直接原因;扩大信贷带来的营业活动过度扩大,是造成生产过剩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对危机根源的深刻分析,对于我们清醒认识当前的金融危机,具有更加直接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建立在货币危机理论基础之上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认为,货币危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必然产物,在现实中表现为资金链条的断裂。商品不能转化为货币,使商品贬值;债务不能转化为现实货币,使债务到期无法偿还;信用货币不足,银行和工厂纷纷倒闭。在一般情况下,危机常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另一种是银行信用的危机。当前的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似乎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是银行信用的危机或货币危机,但事实上却与生产过剩的危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银行家为了帮助资本家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并从中分割超额利润,设计出能够超现实买卖商品的金融衍生品,使之成为解决生产过剩的途径,结果造成了本来手中货币不足、支付能力欠缺的老百姓,在银行家设计的金融衍生品的诱导下超前消费,拉长了信用资金链条。而信用资金链条过长,则为货币危机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

其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的本性决定了生产规模

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现象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所讲的生产过剩是指商品生产过剩而非产品生产过剩。马克思指出:只要社会上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最迫切的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就“绝对谈不上产品的生产过剩”。“在这个意义上,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往常是生产不足……产品的生产过剩和商品的生产过剩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界限是资本家的利润,而非群众的需要。”从现象上看,导致这次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是金融领域中的危机,但其实质是实体经济中的生产过剩。美国的房屋生产过剩表现在房屋空置率的不断提高上:由1978年的6%左右提高到2008年的13%。这表明房屋的供给超过有效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已出售的房屋中,靠抵押贷款购房所占比例很大。2007年,靠抵押贷款购买的房屋占全部已售房屋的比例为68%。可见,次贷危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由房产供给的不断扩大而现实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积累造成的,其实质仍然是生产过剩。当前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说明,尽管由于现代金融的发展和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使得经济危机更多的是以金融危机的形式首先表现出来,但作为经济危机先兆的金融危机,并不是经济危机的原因:相反,它是生产过剩的结果和危机的表现形式。

再次,资本主义制度加剧了虚拟经济的发展,使之与实体经济相脱节;虚拟经济危机的最终根源,也是实体经济危机的根源。美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虚拟经济成分较高,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由于虚拟资本不是现实资本,从而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这种脱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由虚拟经济所产生的巨大虚假需求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的假象形成的,即由虚拟经济制造出来的需求假象诱导实体经济盲目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又远远跟不上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当社会信用链条在某一环节发生断裂,首先爆发的就是金融危机或信用危机。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相关群众的收入减少,从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直线下降,并引发由虚拟经济造成的虚假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破灭。使实体经济中本来存在而被掩盖的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显露出来,从而回归为实体经济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实体经济的衰退,又反过来加剧虚拟经济的波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正是应验了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以货币危机或信用危机为先导的。

马克思恩格斯曾对虚拟经济危机和实体经济危机的关系作过论述:第一,之所以会出现作为现实生产过剩危机的先期表现的货币危机,是因为商业和工业危机的一切因素已经存在,货币危机是由商业危机所引起的。第二,就作为生产过剩危机的先期表现的货币危机而言,金融危机是实体危机的预兆、先声、序幕和第一阶段。对此,马克思恩格斯不但指出,金融危机的根源或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过剩及其过剩危机:而且还揭示了金融危机作为工商业危机的一个阶段。是工商业危机的最一般的表现,因而金融危机的实质也就是生产过剩危机。第三,金融市场也会有自己的危机,这时,工业中的直接的紊乱对这种危机只起次要的作用,或者不起什么作用。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在金融市场中,总的说来是头足倒置地反映出工业市场的运动;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金融市场对工业市场具有反作用。金融市场可能影响工业市场,从而影响到工业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总之,此次金融危机并没有跳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表现出的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和需求不足的矛盾,导致了生产过剩的危机爆发。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它把握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从本质和根源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对于今天而言,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二战后,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在经济发展中自我调节乃至实行经济计划化的政策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其矛盾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市场经济不可能解决其基本矛盾,矛盾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依然和必然会爆发危机。因此,企求单纯依靠货币政策、财税政策或救助困难企业这类经济手段。来根本消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内生的消费与生产相背离的矛盾,是不可能的;它只能起一种治标的缓和性作用,而不能起治本的根本性作用。

三、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世界各国救市的力度越来越大,但效果却并不理想,这说明只停留在体制层面的救市措施解决不了制度根源上的问题。斯蒂格利茨曾批判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和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他认为,这无异于是向体内出血的病人输血,向投机者提供补偿。我们认为,世界经济衰退的局势,只能依照马克思所揭示的经济规律运转下去。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也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较大冲击。但我国的经济衰退不是始于金融领域,而是始于实体经济主要是出口经济领域。20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采取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在低利率、低汇率、低要素价格政策的支持下,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积极融入到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中,但是它们大多只充当了低层次的供应商。随着金融危机爆发,引发了广东和浙江一带的中小企业纷纷关门,掀起了一轮中小企业“倒闭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我国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而仅2008年10月上旬,珠三角就有近50家香港企业申请破产清算。据香港工业总会会长陈镇仁近期表示,珠三角7万家港资企业中,2008年底可能会有四分之一即1.75万家企业倒闭。以一家企业倒闭导致500人失业计算,1.75万家企业倒闭就将导致87.5万人失业,而这些工厂所聘用的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农民工。反映中国经济总体状况的GDP增速下滑,对外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工业生产增速持续减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在下降,财政收入不容乐观。而来自典型行业的报告更表明,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已十分明显。如2008年10月初的钢铁行业的报告称,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钢材需求较大的实体经济部门,如房地产行业、造船行业、汽车行业等都造成了巨大影响。110

当然,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包括金融体制,没有完全融入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一体化当中,故我国不会陷入美国那样的深重危机之中。我国的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开放,我国的金融

衍生品也没有像西方一些国家那样泛滥,因而我国金融体系所受到的影响不会很重。而且,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资本主义那样的基本矛盾,不存在产生过剩经济危机的制度性根源。人们有时会提到,20世纪30年代美、德等经济大萧条年代,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竟未受冲击,经济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为什么这次金融危机会对社会主义的中国造成不小的冲击呢?这是因为,现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内外情况与当时社会主义苏联不同。首先,当时还没有发展到经济全球一体化,苏联经济没有融入到国际经济一体化之中,所以苏联当时没有我国这么高的外贸依存度。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存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和两大市场体系。而我国随着扩大对外开放,早已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当中。其次,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中的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目前已占相当大的比例,其防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能力远不如国有经济;但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在大幅度降低,这会削弱我国防范世界经济危机的能力。

关于走出这次危机的出路,不少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世界银行代表佩雷拉・达・希尔瓦说:“最后的可能结果是资本主义的终结,或是建立一种更加有调节的资本主义。”著名学者何明认为,走出资本主义危机的惟一出路是摆脱资本主义。到目前为止,惟一的结论是走向社会主义。本文提出了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四点思考。

首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抵制和消除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影响。有如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让人们认为资本主义的末日已经来临但又“起死回生”一样,这次危机也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终结,但可以说是美国原有资本主义模式的终结,也可以说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模式的终结。中外学者进一步看清了新自由主义的危害。可以说,正是新自由主义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不断积累与激化,导致危机的爆发。美国著名学者斯蒂格利茨也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即市场本身可以自我调节;认为这种教条造成了当前的危机。因此,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市场万能)以及反对国家干预,决不是我国改革的方向。当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依靠市场运作去解决这次金融危机,必须靠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目前“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的调控措施已初见成效。

其次,要重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无序扩张;否则,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越远,产生的泡沫就越大,泡沫也就越易破裂,而破裂后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也就越大。要知道,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虚拟经济可能变成投机经济,带来不断增长的泡沫。美国近年来的网络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就是一种值得汲取的教训。

再次,要减少我国过高的外贸依存度。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应主要依靠扩大消费需求,积极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这不仅有助于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作为最终需求,消费增长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受这次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首当其冲的是南方生产出口商品的企业,许多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这正是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导致的消极后果。日本也是出口大国,其外贸依存度不过20%左右,而我国2004年曾高达70%,但1970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只有5%。这表明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过快,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最后,要防止金融与经济危机危害的继续扩大,加强对虚拟经济的有效监管。金融衍生品的创新,本来可以分散风险;但如果缺少有效监管。原来作为分散风险的链条可能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因此,我们既要避免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开发,又要重视加强对其有效监管,处理好信贷、货币供应与信用这三个层次的关系;既要避免简单地模仿当今西方国家最前沿的金融技术和金融工具,又要结合我国自身特点进行金融创新,正确处理好经济与金融的关系。金融事业发展成功与否,不能只看金融自身的单项指标,还应看经济社会是否稳定增长与发展的指标。

参考文献:

[1]宋晓平,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全球化和发展问题,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09,(5):10。

[2]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当代亚太,2008,(5):30,

[3]杨圣明,美国金融危机的由来与根源人民日报,2008-1 1-21。

[4]陈华,赵俊燕,美国金融危机成因分析及对我国的警示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9):17-19。

[5_吴建环,次贷危机真正根源究竟是什么[EB/OL],人民网,2008-10-24

[6]陈志武,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学到什么?,21世纪经济报道。2008-05-10。

[7]大卫・科茨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红旗文稿,2008,(13)。

[8]申家驹,关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人民日报,2009-01-10。

[9]吴晓求,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长周期的反映[N],中国证券报,2009-01-10。

[10j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85。

[1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48。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602,

[13]白暴力,刘永军,白瑞雪,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根源与集中强烈爆发的原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14]张娜,王月金,田岳,金融危机致沿海企业倒闭严重引发中国就业难题,中国经济新闻网,2008-11-10。

金融危机的由来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近年来,很多国家都与我国建立起良性关系。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我国影响总的来说并不大,经济发展依然保持良好势头,正是如此使得我国备受世界各国瞩目。但我国不能将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忽视。我国作为国际重要组成部分,其金融体系难免会存在危机性。因此,需要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以便防范金融危机爆发,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1 国际金融危机与金融危机传导的概述

所谓的金融危机实际上主要是指在社会金融系统中所出现的危机,这种金融危机主要表现在金融系统运行中,金融指标将在短时间内出现重大变故的现象,而其中所指的金融指标不仅有货币汇率和证券价格,还包括倒闭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房地产价格等。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就会使整个金融系统进入重度混乱状态,甚至出现严重的资产配置问题,这样也会致使国际经济出现不良震动,形成经济危机[1]。

对于金融危机传导,由于研究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也就对其设定了不同的定义,一般情况下,都将金融危机传导认定为是在平稳期或危机期使传导方式受到冲击,进而发生了改变。随后有学者从狭义方面对传导进行概括,认为所谓金融危机传导就是在一定路径中传输危机,也有学者从广义方面对其进行概括,认为传导就是将各个国家及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运动路径[2]。但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传导应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广义角度讲,金融危机传导就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的所发生的危机传输给另一国家或地区,从狭义角度讲,则是将金融危机从一国扩散到另一国,使被传导国家在毫无防备中受到金融危机影响。

2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理论

从金融危机的爆发到结束需要一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集合在一起通常被称为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外汇市场还是股票市场都一直处于交易之中,一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全球化程度越高,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就越大,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就会在很短时间内传入到其他国家。通常情况下,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2 1 季风效应传导

这种传导方式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主要是由于受到共同冲击所引起的金融危机传导。简单来说,也就是可能由于这些国家存在相同因素,导致这些国家先后受到投机性冲击,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季风效应。如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季风效应的典型代表,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存在次贷危机,进而出现了全球流动性危机。

2 2 溢出效应传导

溢出效应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金融溢出效应和贸易溢出效应。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效应是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实现经济联系常用的方式就是贸易与金融,这样一来就使它们成为传导金融危机的两种方式。如果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那么其直接投资率和资本流入也会大幅度缩减。如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就受到了金融与贸易的打击,导致泰铢严重贬值,使得与泰国有经济贸易来往的国家都陷入了这次经济危机中。同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因其国内所使用的很多产品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当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很多国家为了满足自己国家发展,相继减少了产品出口,这样就缩减了美国的进口量。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受到金融溢出和贸易溢出的影响,其金融传导很快就会转变为实体经济,因此也就加大了危机感染的速度与概率[3]。

2 3 净传染效应传导

净传染效应通常是在金融危机在宏观基本面数据的影响下,不会继续被诠释而出现的。在净传染效应中,不仅有自我实现还有多重均衡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也就使另一国家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一般被称为“坏均衡”,通常会引起国家货币贬值、总资产价格下跌,严重的还会出现资本外流等情况,致使坏账风险激增[4]。在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导致整个冰岛银行体系出现崩盘情况,因其主要存款地点为英德两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英德两国立即将冰岛在本国的账户冻结,以此来减少冰岛金融危机在净传染效应的作用下冲击英德两国金融业。

3 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分析

3 1 在贸易交易中的传导

贸易传导通常是一个国家在爆发金融危机以后,会出现货币贬值,国民购买能力下降的情况,这样一来也会使其与其他贸易之间的经济联系弱化,这样一来也很容易时其他国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并将金融危机扩散,也就是说爆发“贸易溢出效应”[5]。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元不断贬值,但是其他国家货币却出现升值情况,尤其是人民币的升值表现最明显。自从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其对国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缩减,年进口量下降极为显著,这样就使那些与美国在贸易上有来往的国家出口量严重下降。同时,对于美国内部来说,资金流动量也在减少,大部分资产价值出现缩水情况,导致不少金融机构不得不缩紧信贷,由于美国人具有超前消费意识,缩紧信贷以后很多美国人对于未来生活十分恐慌,随着美国进口量的减少,很多产品出口国的利润也受到了不小影响,经济受到重创。由于世界经济联系较为密切,已经成为一个整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通过贸易渠道将危机带给了全世界。

3 2 在金融渠道中的传导

金融渠道的传导主要是将汇率和利率作为主要传导方式,而外汇市场与资本市场则是其主要传导途径。金融渠道传导与贸易渠道相比更为迅速、影响更大。特别是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全球金融市场紧密连在一起,跨国银行众多,并占据多数头寸,极大地提升了系统风险,并成为金融危机区域传导的重要方式。美国经济发状况良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金融系统,因此很多人认为在此投资更为安全、可靠,再加上美国金融交易较为频繁,数额较大,相应的交易机制也较为完善,无论是个体投资还是机构投资都愿意参与其中,甚至一些国外资金也来此投资,尤其是欧盟各国在美国投资众多,为美国金融市场发展带来了良好势头。但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个金融机构为了挽回受损局面,只能互相拆借,逐渐将金融危机扩散到全球[6]。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主要是贸易渠道传导影响较大,当然其中也不乏金融渠道的影响。通过研究主要是由于我国有不少外汇储备存在于美国国债市场中,金融危机导致美元贬值,我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也就不断萎缩,从而产生了严重亏损。同时,由于美国现有资本不足,只能将海外资金撤回,我国受影响较大,尤其是股市与房价出现剧烈波动,致使中国金融市场备受挑战,很多企业因此出现严重亏损。

4 抑制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发生的主要对策

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之所以会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国家,主要是由于被传导国的国家体制、经济政策以及制度等多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与改善,那该国被金融危机传导的概率就会上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会不断加大[7]。为了防止金融危机在我国爆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升防御能力。

4 1 适当调整出口市场,注重多元化发展

通过多次金融危机得知,贸易溢出效应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的重要方式,两国在贸易交易上联系越密切,贸易溢出效应也就越显著,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产品出口,并且严重依赖于个别国家,一旦所依赖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那么产品出口国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定要减少对出口市场的依赖,调整出口市场,同时实现多元化发展,促进国家全面发展。

4 2 构建完备的国际金融市场预警机制

尽管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毫无征兆,但在其出现前都会有一个酝酿过程,并在经济运行中逐渐显露出弊病[8]。因此,这就需要建立完备的国际金融市场风险预警机制,重点总结经济运行中的弊病,通过某种模型与体系预测金融危机发生时间与概率,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进而减轻金融危机对国家危害。

4 3 重视对于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与合作

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就会涉及多个国家,不会只停留在一处,如果一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很快其他国家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那些跨国性金融机构受影响较大,很多金融危机都是通过跨国性金融机构才传递另一国家中,因此,国家政府部门应重视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同时也要与其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创建被国际认可的监管机制,以便减少金融危机对本国的影响。

4 4 注重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各个国家都需要进行的,但其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其监管机制与创新不一致,致使金融风险提升。因此,一定要确保金融系统稳定,降低金融风险,规范金融监管市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金融危机爆发。

5 结 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以贸易溢出效益和金融溢出效应最为典型,一旦受到两者共同打击,其经济发展将受到重创,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带来有效参考,减少金融危机对本国影响。

参考文献:

[1]赵俊燕 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传导路径和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经济学院,2010

[2]王君 美国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3]谭蔚 金融危机生成及传导机制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0

[4]齐冬冬 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0

[5]李国疆 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金融危机的由来篇8

一、从美国金融危机到欧洲债务危机

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开始爆发债务危机。债务的危机问题,不只在欧元区,在全球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经显现,并开始出现全球化的趋势。

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化成一场全球性质的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实体经济,进而成为一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纷纷转向凯恩斯的国家调控主义寻求自救。一系列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扩张性政策相继被推行。高福利、低盈余的希腊以及其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面对过度的财政支出时难以为继,加上国际宏观经济对其经济的冲击,欧盟各国的公共财政现金流呈现出趋于枯竭的恶性循环,并难以自拔。

欧洲债务危机起源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是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延续。而不论次贷危机抑或是欧债危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新自由主义体制这一不可持续的社会秩序的推行以及新自由主义体制,是失败后作为补救措施的新凯恩斯主义的滥用,加速了危机的进程。这场危机迟早会以某种形式爆发并向全球资本主义国家蔓延——它在2008年以次贷危机的形式在美国爆发了,随后通过欧债危机向全球蔓延。美国所推行的新自由主义体制所产生的金融化,以及其金融霸权及新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理论基石的新自由主义,再次在危机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而作为调和资本主义矛盾的产物,再次推行的凯恩斯主义也未能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成为救世主。

在新自由主义体制下,自由化及利益至上的原则使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这些所谓的金融创新产品因不受监管而急剧扩张。金融创新产品一方面在西方国家备受美誉,另一方面却也孕育着极大的金融风险。新自由主义在西方践行的30余年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泡沫一直在膨胀,直至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宣布了新自由主义理想的破产。

次贷危机已绝非美国本土的金融危机。根据新自由主义理论重建的美国金融体系是金融自由化的金融体系。美国政府还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通过国际经济组织的不合理的游戏规则,迫使各国开放金融市场,使金融自由化实现全球化。美国金融霸权地位加剧了各国金融的不平等地位,使得美国一国的危机,却需要全世界来承受。当前的欧洲债务危机早已说明,次贷危机已向全球蔓延,并已进入危机的第二阶段。

可以说,当前金融危机是1980年以来新自由主义在全世界泛滥所促成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并且,危机面前,学界和政界都在争论是不是需要对美国金融体系以及世界金融格局进行重构,以让国家对金融体系进行更多的监管;是不是政府需要更多地干预经济,扭转当前的金融颓势。事实上,所有的争论仅局限于资本主义框架体系内,国家的出面干预无非是回归到传统的凯恩斯主义中去,更何况,欧债危机的出现已宣告了凯恩斯的国家调控主义的再次失败。如果导致这次危机的根源并非新自由主义,而是源自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那么,仅仅寻求资本主义形式的变化,也或许只能缓解危机,而并不能改变危机的始终存在和不断加剧的趋势。因此,能否认清新自由主义与当前危机的本质,对于是否要推行一场对整个世界经济的根本性变革,是至关重要的。

二、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金融化趋势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在传统自由主义思维的影响下,政府充当着“守夜人”的角色,金融业是不存在监管的。但过度的自由引发了大量的金融欺诈和投机行为。至20世纪20年代末期,股市开始崩盘,而随后的几年中,整个金融系统近乎崩溃。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爆发了,当人们反思大萧条的成因时,很自然地将其与金融业的无政府状态联系起来,这也极大地影响了美国随后的金融政策。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推行罗斯福新政,其新政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力图通过国家调控来干预经济,助推经济走出衰退。这种国家干预主要是通过一套严格的监管体系对金融业进行管制,该体系从金融机构的数量、银行的资金流向、提高存款利率等方方面面对金融业进行了限制,以此来加强金融管制,避免欺诈和投机行为对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经济的危害。大萧条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机构通常是典型的国家所有,或者由政府严格调控。在美国,政府控制利率,金融机构的业务要经过商业核准,金融市场的准入受到严格管制,银行受政府保护以防倒闭。这些严格的调控措施,迫使金融部门必须集中全力去促进非金融部门的资本积累(大卫·科茨,2011)。

20世纪70年代,推行凯恩斯主义所带来的滞胀局面使人们开始怀念传统的自由主义。20世纪80年代起,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新自由主义开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使美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金融化趋势,政府管制逐渐从金融业脱离,金融资本逐渐在经济中占据主导。金融自由化使得利率通过市场调节自由浮动,商业银行可以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同时贷款利率市场化。但事实上,金融的无政府状态并没有达到新自由主义者所预期的理想状态,新自由主义的利益至上与资本主义精神相契合,而不受制约的金融体系激发资本主义惟利是图的本性。金融业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市场垄断性的大金融,公司控制着金融市场并获得更高的额外利润,而高额的利润又吸引着其他社会资本注入金融业,所有的这一切形成了一个不断壮大的循环模式,使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大提升。如果以金融资产与GDP的比例来衡量某一经济体的虚拟成分的话,那么,1995-2005年,美国的这一比例从303%上升到了405%,为同期世界主要经济体虚拟成分最高者(葛勃尔·施丹戈特,2007)。

金融业的发展在带来金融基本膨胀以及金融产品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预示着债务的增长和债务违约引发的信贷危机的产生。金融资本家疯狂追逐高额利润,力求在新自由主义体制之内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于是,金融家们进行了所谓的金融创新,多种金融产品特别是衍生金融产品被创造出来并推向市场。他们所设计的金融衍生品逐渐与实体经济相分离。在利益驱动下,风险变得无关紧要,坐享利润而无需承担风险便是金融家们追求的目标。这些金融产品具备交易媒介的功能,可以在资本市场迅速变现,因此具备了强烈的投机性。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赚取投机利润,在市场上为投机而哄抬虚拟资产价值,使金融资产的价值完全脱离实物资产,由此形成了金融资产交易中资产价格的膨胀和“泡沫化”。同时,金融业中因解决委托问题所建立的强激励机制,也加速了金融资产的价格膨胀与“泡沫化”。这种激励机制在激发金融管理者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激发了其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在金融行业中所作出的投机行为,这种行为进一步加剧了金融行业的恶性发展。

金融化最大的特点在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这种分离使得金融化区别于金融资本,并相比金融资本具备更为虚拟的形式。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是实体经济的一种派生,其扩张速度与规模一定要以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同步为前提。如果缺乏约束的自由扩张,其价格脱离实物资产价格,必然会导致经济泡沫的产生。经验说明,当国民经济活动中超出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货币交易活动量过度增大,特别是金融虚拟资产交易量过度扩大,使金融系统风险激增时,金融危机的爆发就为期不远了。当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市场的不稳定将导致泡沫破裂。美国经济中的新自由主义机制激发了金融化以及金融资产的无节制的扩张,继而引发金融危机。金融业的无节制的扩张,在带来巨额利润和短期的资本主义繁荣之后,留给美国和全球的是巨大的经济灾难。

金融化趋势受到制度安排的制约。大萧条后期,金融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凯恩斯的国家调控主义的制约。当新自由主义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时,倡导自由反对监管的新自由主义极大地顺应了金融业的发展,并产生了随后的金融化趋势。不难看出,新自由主义促进了金融化的发展,而经济过度金融化是加速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但金融化并非只产生于新自由主义。现代资本主义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在这个背景下,具有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作用的金融业的发展和趋于发达已是必然趋势,而新自由主义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完美契合加速了金融化的必然趋势。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加速了金融化的发展,而金融化的不断膨胀最终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自由主义体制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同时也加速了其危机的进程。

三、金融霸权与全球性金融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与美国的次贷危机存在必然联系,而两者无非是金融危机的两个阶段,是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的过渡。之所以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性质的,原因在于美国的新自由主义体制下所倡导的金融霸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已经领先于世界。美国提出《国际稳定基金计划》,并以此为蓝本构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这使得美元一跃成为世界货币,而美国也至此取代了英国,成为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第二个金融霸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的20多年里,美国享受着金融霸主所带来的丰厚回报,而与之相伴随的,是其他国家的不公平的待遇。美国扮演着“超级世界货币发行银行”的角色,通过满足自身利益任意发行美元,即世界货币,支配着世界资源。就如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中心一理论,美国作为金融霸权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着中心国的地位,其他国家在,只能成为中心国的附庸。中心国与国的关系是主宰与依附、主导与顺应的关系,这也决定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不平等地位。

但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国的中心国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加之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逐渐增强,美国的霸权地位已大不如前。但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仍处于支配地位,且这种地位难以动摇。进入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再一次促成了美国在国际上的一家独大的地位,这种地位全方位地表现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因此,美国再次成为享有国际规则制定权的的霸权国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要想控制世界经济命脉就必须控制国际金融体系的运转。意欲控制世界,就必须控制国际银行体系,控制全球硬通货,以及掌握国际资本市场等(亨廷顿,2010)。美国通过利用美元的世界主要结算货币与储备货币身份,可以无偿占有美元持有国的资源,分享美元持有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同时,美国的贸易赤字可以通过印钞来解决,而频繁地发行钞票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却被国所分担,而美元的贬值甚至可以减轻其对外债务的负担。美国的这种特权对其本身来讲是极大的福利,而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确实是一种不公平。既然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发行钞票来解决,那么美国政府可以肆无忌惮地施行一系列损人利己的政策。政府或是居民,只要其资金上存在短缺,都可以通过铸币,向全世界开征铸币税来解决。

2008年的次贷危机对美国的金融霸权不能说毫无关系,当前的欧债危机更是根源于其金融霸权。自己行为别人买单,使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透支未来,超前消费,以致引发金融危机,并使危机扩散至全球,由全世界来分担。

美国的超前消费并没有与实体经济增长相挂钩,这也便成为金融危机的原因所在。而在欧洲债务危机中,美国的评级机构不断调低希腊、爱尔兰、比利时的信用评级,轮番对欧债危机制造动荡,大举做空欧元。美元利用“避险属性”和阶段性强势,使资本大量回流美国本土,而美国在欧债危机中获利,包括美国国债、美股及其它机构债券在内的美元资产大受追捧。

美国作为危机的发源地,其金融霸权又将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这也使得从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正逐渐扩散成一场全球性质的金融危机。一个时代的国际金融体系,往往是体现该时代霸主利益的霸权体系,霸权国是国际金融体系的管理者,其货币一般是全球金融关系的基础。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金融霸权国,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之下,世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变得越来越金融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新自由主义向全球的推广。

四、新自由主义加速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趋势

当前的危机不是简单的金融危机,而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其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新自由主义体制内,金融业得到快速发展。金融化的结果,大大加剧了金融经济领域的无政府状态,从而大大加剧了整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单个经济单位的组织性与整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因而更加激化。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归根结底,金融化加剧了单个企业组织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的严重冲突,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金融危机的由来篇9

(1)金融机构破产的影响和扩散与普通企业不同。普通企业破产也会对外界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影响力是逐级减弱的。而金融体系内的各个金融机构之间以信用链相互依存,一家金融机构破产,其负面影响会象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强,直到酿成金融体系的危机。

(2)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银行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交织的债权债务网络,这一网络不允许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不足。营业日结束时的多边差额支付清算体系使得任何微小的支付困难都可能酿成全面的流动性危机。曾在美国有过模拟试验,测算其中一家参与者无力支付引起的连锁反应,结果表明一家参与行暂时丧失支付能力,最终导致其他近一半参与者无力支付的结果。金融机构危机之所以具有这两个特点,就在于金融活动对信心的依赖极强,在信息不完整的条件下,一家金融机构出现危机会大大打击债权人的信心并导致挤兑。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为增加赢利、应付竞争而尽力扩大资金利用率,使应付突发事件的后备资金减少,也使得金融体系变得更加脆弱。

金融机构危机的性质可分为两方面来看。一方面,金融机构危机对正常的金融活动、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存款人造成严重的打击,全面的金融危机更将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使社会发生大动荡。因此,金融机构危机具有着巨大的破坏性。另一方面,如同市场经济中其他行业一样,金融业也只有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才能更好地发展。金融业如果只能进不能出,就会窒息其活力,而且还会淡化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积累成更大的危机。因此,金融机构的危机、市场退出又是不可避免、有正效应的。关键是要把负面影响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处理好效率与稳定这对矛盾。

二、减少金融机构危机负效应的“安全网”

为了减少金融机构危机造成的冲击,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是要建立一个能对危机加以分解消化的“安全网”。一般来说,这个“安全网”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金融监管当局:金融监管当局身负稳定本国金融秩序、促进金融业稳健经营的责任,在危机处理中处于核心和领导地位。在危机处理中,监管当局的职责是:(1)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提供紧急的流动性支持,以尽力挽救金融机构;(2)在确认金融机构无法挽救时对其进行接管;(3)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购并或协助司法机关安排破产。

金融同业互助:由于金融机构的危机极具扩散性,一旦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危及整个金融同业的利益。所以对金融同业而言,不论是从道义上还是从维护自身根本利益上,都难以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袖手旁观。事实上,金融同业在危机处理中的作用一直都是相当关键的。在各国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以前,金融同业往往在危机处理中扮演主角。如1907年美国的金融风暴,就是在私人银行家皮尔庞特·摩根的牵头下,带领各金融机构通过互相救济共同渡过的。在今天,金融同业在危机处理中的主要作用是:对陷入暂时流动性危机的同行提供支援;响应监管当局的号召,对陷入危机的机构进行收购、合并以减少由破产带来的震荡。

存款保险机构:存款保险制度在危机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提供流动性支持;二是按规定的限额赔偿存款人的损失,从而维持存款人的信心,防止挤兑;三是促进金融机构的购并。

专门的救治组织:在处理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时,各国普遍的做法是,成立临时性的专门组织,负责对整个事件的处理,包括:负责接收、托管、拍卖,回收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的债权和清偿其债务。这种专门性组织的建立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加快处理速度,减少成本和损失。例如80年代末期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储蓄贷款协会的危机问题,成立了重组信托公司(RTC),该公司运用多种方式,历时六年,成功地解决了涉及资产达4030亿美元的储蓄贷款协会危机。经验证明,对危机处理的效率与危机的危害成反向变动关系。议而不决和没有专门人员组织来进行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加以处理将会使危机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解决。

政府:当出现重大的金融机构危机,其他组织难以对其进行处理时,往往需要政府出面紧急“输血”,以解燃眉之急。1993年法国政府“输血”35亿法郎抢救里昂信贷银行;1996年巴西政府注资82亿美元救助巴西银行,以及最近拟议中的日本政府向长期信用银行注资的例子都是很典型的。

“安全网”的存在,使得个别金融机构的危机从两个方向得以分散、消化。首先是在空间上分散。通过金融同业的支援和存款保险制度而使损失在金融业内部分散;通过政府动用公共资金支援而向全社会分散。其次是在时间上分散。银行、存款保险机构、金融同业、政府的资金可以使基本因素尚属健康,危机属于暂性的金融机构渡过难关,通过以后的经营弥补损失。如果危机属于不可挽救的,以上各方的资金支援也有利于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陷入危机的机构的某些重要业务,而不致突然“刹车”使有关各方措手不及。在这段时间内,与该机构业务有联系的金融机构、企业、个人可以调整自己的收支计划,从而温和地吸收危机造成的损害。

如上所述,“安全网”对于处理危机、减少损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由于“安全网”的存在,让存款人和金融机构受到直接的保护,会促使金融机构更大胆地从事高风险的活动,并诱导存款人对其所涉及的金融机构的风险掉以轻心。这也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

三、金融机构危机处理的几种方式及其比较

(一)接管。就是当某一金融机构陷入危机时,由其自身向金融监管当局申请,或是由金融监当局强制要求,将其全部经营业务由特定“管财人”接管,作为“管财人”的主体,可以是其他商业金融机构,金融监管当局,或是专门组建的机构。在对该金融机构进行管理期间,“管财人”可以采取各种整顿和改组的措施,对被接管人的经营管理、组织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继续向那些健全且善意的借款人提供融资服务,最终实现财务状况的改善,渡过危机。

实施接管是为了保护发生危机的金融机构的债权人的利益,恢复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能力,是对金融机构发生危机的行政性挽救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接管后就一定保证该机构不破产。“管财人”在实施挽救措施的同时,还有三种选择:(1)积极物色愿意合并该机构的金融机构;(2)由存款保险机构或政府向该机构注入公共资金,将其改组为公共过渡银行,重组其财务基础,形成新的银行后,把新银行转让给其他民间金融机构;(3)对该机构实施彻底清算,该机构消失。

(二)合并或收购。收购指由一家健康的金融机构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采取现金或股票交换的方式将其股权的全部或大部购入。如1995年荷兰ING银行收购因衍生交易失败而破产的巴林银行。合并一般指一家健康的金融机构与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并合其全部资产与负债。如1996年日本大和银行由于在美国国债交易中受挫而与住友银行合并。

合并和兼并是处理金融机构危机的一种较普遍的做法,也是对大银行经常采取的措施。在美国通常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给愿意吸收将要倒闭银行的健康银行提供一定的补助金,或是由金融监管当局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如允许购并方进入原来禁止进入的市场领域等,从而诱导健康银行接收并承担将要破产银行的全部或大部债务。如1974年富兰克林银行由于外汇交易失利而流动性严重受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就采取了资助并将其并入其他银行的做法。富兰克林银行当时排名第20位,存款近30亿美元。

(三)清算破产。即对亏损严重,已经失去偿债能力的金融机构实行强制接管,禁止挤兑,清理其资产负债,按比例偿还其债务。该机构的股东将失去其股本,债权人也将承受损失。

以上三种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的处理方法中,最为各国所乐于采用的是合并和兼并。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能用较低的成本稳定金融秩序。因为购并方必然是经营管理优秀,具有雄厚实力的大金融机构,它吸收有问题金融机构后,能保证存款人的利益,能对被吸收机构进行有力的改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社会来讲则避免了一场金融业的恐慌。其二,作为被购并金融机构,虽然它丧失了偿付能力,但它仍然可以具有许多可观的价值,如富有经验、长期合作的管理人才,营销网络,长期经营中形成的客户关系,在某一金融领域从事活动的特许权等等。购并方可以相对较低的代价获得这些资源,实现其业务扩展与金融结构的调整。

然而,因为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往往都是资产质量差,债务压力大,所以同业机构对其购并时都是慎而又慎。在难以找到购并方的时候,进行接管、整顿,提高危机机构的质量以期重振或使之易于寻找到购并方就是必要的了。但正如前面所说的,接管并不能保证达到这些目标。

破产则是各国都尽力避免的方式。因为:第一,监管机构和存款保险公司要花大量的时间与力量清理分析倒闭机构的帐户;第二,借款人会因后续资金不能到位而使项目被拖延;第三,倒闭中符合保险条件的债务人和超过保险限额的债务人将蒙受损失,公众的信心将遭到严重损害。但倒闭作为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机制的一种表现则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因经营不善而消灭的银行中五个就有一个是采用清算倒闭的方式解决的,但这些银行通常都是中小银行。

四、建立我国金融机构危机处理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金融风险也日益加大。有的金融机构由于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低,机制不健全,风险意识差,必然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业中处境困难,金融机构发生危机已不再是个“理论”问题。我们应该很好地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及早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机构危机处理体系,防止发生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危机处理体系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尽快健全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

金融机构有市场进入就有市场退出的问题,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为依法对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进行管理,维护各方面的正当权益,维持市场秩序,就需要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被接管、终止、兼并、破产、拍卖等管理办法,在这方面我国已做了一定的探索。《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已对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市场退出作了原则规定。但对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问题,除了适用《破产法》、《民事诉讼法》、《公司法》外,在金融法律、法规中还没有具体规定。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包括如何对接管的金融机构进行整顿、改组,什么情况下可以对其施以资金援助,金融机构解散的原因、程序,金融机构购并、分立、破产清算的条件、形式、程度、法律后果等。

(二)尽快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美国在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基础上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以后尽管有许多争论,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市场经济国家建立了本国的官方或行业性的存款保护体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都建立了存款保险公司,德国建立了行业性能存款保护基金,法国则建立了存款担保体系。鉴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差,而居民储蓄存款又一直是高速增长之势,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可以考虑在中国人民银行下设立存款保险机构,强制所有有存款的金融机构,按其业务的风险高低投保。在理赔方面,针对我国银行自有资本少的状况,应适当提高理赔限额。

(三)建立金融机构危机处理的“快速反应机制”

金融机构的危机,多直接表现为财务危机。但众多的事例说明,单纯的财务危机并不可怕,它可以通过央行、同业、存款保护机构、政府的多方援手而消化解决。真正可怕的是由于财务危机所导致的公众信心危机。这种信心危机一旦蔓延,有可能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维护公众信心,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处理危机要快,在公众等待的耐心消失之前就控制住危机,稳住民心。这就需要事先形成一套“快速反应机制”,包括如何迅速调集资金援救,如何迅速决定接管,如何对存款人的利益进行保护等等,都应事先有安排、有计划。中国人民银行在这方面应负担起职责,积极与各方协商,建立起这种“快速反应机制”。

(四)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的由来篇10

一、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

(一)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由于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而引起的,通过大量金融衍生产品把其他金融机构卷入了这次危机,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整个世界。美国房地产贷款市场大致可分为三类:优质贷款市场、次优级的贷款市场、次级贷款市场。“次级”及“优质级”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为划分界限的。次级按揭贷款是面向信用程度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3个百分点,贷款机构的收益也比较高,所以次级贷款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的业务。但由于次级贷款对借款人的信用要求较优质级贷款低,借款者信用记录较差,逾期还款比例较高,因此次级房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为了转移次级按揭贷款的巨大风险,美国金融界采用了次级贷款证券化的方法,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出售给了其他国家。如此多的次级贷款收不回来导致国内投资银行的证券业务、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和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相互交织、风险交叉传递,不断出现逐级放大的连锁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

仅仅次贷危机还不足以造成美国此前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它的根源更深更广。

1.美联储降息与房地产降温。美国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在利益的刺激下,衍生金融产品泛滥。美联储降息后,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违约现象频现,直接造成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

2.金融衍生品催化作用。由于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银行发放房屋贷款给还款能力差的个人,这样就把风险层层打包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

3.金融信息披露不充分。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由于激烈的竞争,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中,贷款经纪商为增加业务量,获取更大的利润,有意或无意地放松对借款人的调查,并且降低贷款的标准。一些贷款机构或其人有意不向借款申请人披露有关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甚至提供虚假借贷信息诱骗申请人借款。当情况发生变化即房价下跌时,这些低收入借款人将无法还清贷款,贷款机构也因此陷入风险之中。

4.政府监管不力。由于政府忽视信贷风险的控制,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超越了金融监管的范围。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品的评估与监督责任完全放手给私人证券评级机构,给其留下了太多的操作空间,这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全球经济失衡。美国在金融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引起全球流动性约束不对称,其资本市场泡沫产生的财富效应而导致了美国的过度消费造成全球经济失衡。当经济失衡超出了各国经济的承受范围,全球性危机不可避免。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

由于世界金融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创新不断产生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一国发生金融危机会引起他国和地区金融市场不稳定乃至危机,直至全球的金融安全、金融稳定。

(一)国际贸易传导

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可以通过国际贸易途径,导致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面临经济状况恶化,进而引发他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首先,美元的贬值降低了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特别是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同质性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其次,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经济衰退直接降低其进口需求,其他国家出口放缓。

(二)金融机构传导

在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迅速和金融机构全球化趋势下,金融机构间复杂的资金联系也会导致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与美国金融联系最为紧密的欧洲更是首当其冲。英国、荷兰、瑞士等国的大型金融机构频频告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提出破产申请以后,法国巴黎银行、德国工业银行以及瑞联银行等多家欧洲银行由于参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证券的投资而遭到巨大财务损失。其中,次贷衍生产品本身带来的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联系,增大了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机构传导的几率。

(三)预期传导

预期传导机制指的是,即使国家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贸易、金融联系,金融危机也会产生传导效应。因为一个国家发生危机,会影响到另一些类似国家的市场预期,进而影响到投机者的信心与预期,导致投机者行为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冲击,最终形成金融危机的蔓延与扩散。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后,投资者会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重估所投资该国的风险,据此会改变自己的资产组合,导致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

(四)国际资本流动传导

金融危机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性加大。如果流动性冲击过大,一国发生的危机使投资者在尚未受到危机影响的国家出售他们持有的资产,从而引发该国金融市场的动荡。这一过程也将导致金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传导。一国的危机还会减少市场参与者的流动性,迫使投资者重新安排他们的资产组合,以满足利润、监管和流动性方面的要求。

现代信息传输方式及金融的自由化加快了全球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直接影响国际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使得各类金融交易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信号不稳定性增强。这一传导过程主要通过机构投资者调整其资产组合实现。投资者一般都会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证券组合。就新兴经济体国家而言,由于新兴市场的金融资产的风险性和收益性相类似,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有价证券收益率的变化导致跨国机构投资者对其证券组合中其他发展中国家,或相邻近及贸易联系紧密国家的资产进行调整,从而引发危机在不同国家之间传导。

三、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传导路径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各国投资信心受挫,消费支出萎缩,失业率攀升。按照金融危机的传导机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主要通过贸易渠道、投资渠道、汇率渠道以及预期渠道四个传导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

(一) 贸易渠道传导

国际金融危机的贸易渠道传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进口需求减少,影响各国出口。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主要依靠进口来维持国内消费。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美国国民财富大幅缩水,居民消费支出减少,通过收入效应作用于有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进口需求直接减少,由此造成出口国企业利润下降,经济受到冲击。

2.美国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也影响着欧日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欧日等国家的出口。中国东部地区外贸依存度较大,许多企业面临停产或倒闭威胁,用工需求减少。

3.金融危机导致贸易保护加剧。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为直接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出于对本国经济的保护,可能会实行贸易保护,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的限制,也将中国的贸易企业带来新的挑战。

(二)投资渠道传导

1.美国金融机构遭受巨额损失,为了达到最低资本金充足率和保证金要求,亏损的金融机构大幅收缩对另一个国家的贷款,将危机传导至下一个国家。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美国可能将部分海外资本撤回以确保国内市场的稳定,从而加剧了全球短期资本流动的波动性。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各国也开始将国外投资撤回国内。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投资渠道传导效应也逐步显现。

2.美国被认为是世界上金融系统最完善和最安全的投资市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持有美国债券、股票及其他金融资产。在国际资本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国际投资也将受到较大影响。

(三)汇率渠道传导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欧盟、日本等国不断调整利率,使得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幅度加剧,最终导致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对生产企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河北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上游,受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不少中小企业缺乏应对危机的能力,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四) 预期渠道传导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金融市场大幅调整,加之其“消费过剩”矛盾凸显,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形成对未来经济过于悲观的预期。在这种预期的推动下,河北大多企业采取防御策略,大幅度减少生产,解雇工人,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收缩投资,而居民减少消费,持币观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多为国外加工生产,在外部需求锐减的环境中,出现订单急剧下降、企业投资减少,大多数企业对未来预期较低。

本次金融危机是近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危机,是长期以来矛盾积累的总爆发,被形象地比喻为金融海啸,说明了危机后果的严重性。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但是,在次贷危机的背后却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说明了美国虚拟经济的脆弱性,也说明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内在矛盾的存在。

参考文献:

[1]董国娟.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9,(12):134-155.

[2]邹贤启,等.对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思考:演化、成因与效应[j].武汉金融,2008,(12):12-16.

金融危机的由来篇11

一、金融危机根源的不同解释与理论分歧

对于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同立场、不同学派的学者,对其产生的根源做了不同的分析与解释,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市场说”。即从更加微观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观点有三种。(1)消费需求过度论。将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美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严重超过居民收入,并得出启示:无论政府执行何种政策,无节制的负债消费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2)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背离论。认为由于商品的价值同使用价值的运行渠道、轨迹、方式以及监管机构、经营主体各不相同,这就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脱节。当这种背离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巨额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直至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3)金融创新引起的一系列弊端论。认为金融的过度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结构化、衍生性和高杠杆趋势,导致了金融市场过度的流动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是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2 “制度说”。认为高度自由、过度竞争的经济制度和金融体系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原因。其主要观点是金融监管缺陷论。认为次贷危机的主要根源,是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重大缺陷:对金融机构实行分类监管的体制不完善;以机构监管为重点,功能监管薄弱,不能适应混合经营的特点,对一些多功能的金融机构监管不力;过快发展的衍生产品监管滞后。金融监管缺陷论还认为,不负责任的放贷行为、受利益冲突的证券评级等,才是这次危机的主因。这种“制度说”,实际上是“体制说”,是从体制层面看监管制度的缺陷。还有人认为,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因为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模式取代了原来由国家管制的资本主义模式,政府不再对宏观经济进行积极调控,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资方完全控制劳方,社会福利急剧减少,自由、残酷的竞争取代了有节制的竞争,商品、服务和资本在不同国家之间相对自由地流动等等。它解除了对金融的管制,加速了贫富两极分化,必然导致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缺陷论认为,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引起危机爆发,故危机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3 “政策说”。认为长期的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是全球金融危机形成的政策基础。2000年至危机爆发前,美联储14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使得 企业 、金融机构和居民能够以十分低廉的成本进行融资和借贷。与此同时,2001年之后,美国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减税,推动居民消费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刺激了美国居民的过度消费和金融机构的高杠杆运营,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

4 “周期说”。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长周期的一种反映,也是全球经济严重失衡的一种反映;是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结构、贸易结构、金融结构大调整在金融体系上的一种必然反映,也是对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现代 金融或资本市场)在不同经济体之间严重结构性失衡的一次重大调整,以实现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与其赖以生存的实体经济相匹配。

二、当前金融危机的深层次根源仍然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马克思在分析货币的支付手段时曾指出,在支付手段的链条中,隐藏着危机的可能性。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危机的可能性才会成为现实性。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金融、信贷业广为发展,虚拟经济空前扩大,支付链条不断拉长;支付链条一旦断裂,就会发生金融危机。马克思进一步指出,金融投机活动猖獗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直接原因;扩大信贷带来的营业活动过度扩大,是造成生产过剩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对危机根源的深刻分析,对于我们清醒认识当前的金融危机,具有更加直接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建立在货币危机理论基础之上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认为,货币危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必然产物,在现实中表现为资金链条的断裂。商品不能转化为货币,使商品贬值;债务不能转化为现实货币,使债务到期无法偿还;信用货币不足,银行和工厂纷纷倒闭。在一般情况下,危机常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另一种是银行信用的危机。当前的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似乎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是银行信用的危机或货币危机,但事实上却与生产过剩的危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银行家为了帮助资本家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并从中分割超额利润,设计出能够超现实买卖商品的金融衍生品,使之成为解决生产过剩的途径,结果造成了本来手中货币不足、支付能力欠缺的老百姓,在银行家设计的金融衍生品的诱导下超前消费,拉长了信用资金链条。而信用资金链条过长,则为货币危机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

其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的本性决定了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现象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所讲的生产过剩是指商品生产过剩而非产品生产过剩。马克思指出:只要社会上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最迫切的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就“绝对谈不上产品的生产过剩”。“在这个意义上,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往常是生产不足……产品的生产过剩和商品的生产过剩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界限是资本家的利润,而非群众的需要。”从现象上看,导致这次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是金融领域中的危机,但其实质是实体经济中的生产过剩。美国的房屋生产过剩表现在房屋空置率的不断提高上:由1978年的6%左右提高到2008年的13%。这表明房屋的供给超过有效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已出售的房屋中,靠抵押贷款购房所占比例很大。2007年,靠抵押贷款购买的房屋占全部已售房屋的比例为68%。可见,次贷危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由房产供给的不断扩大而现实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积累造成的,其实质仍然是生产过剩。当前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说明,尽管由于现代金融的发展和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使得经济危机更多的是以金融危机的形式首先表现出来,但作为经济危机先兆的金融危机,并不是经济危机的原因:相反,它是生产过剩的结果和危机的表现形式。

再次,资本主义制度加剧了虚拟经济的发展,使之与实体经济相脱节;虚拟经济危机的最终根源,也是实体经济危机的根源。美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虚拟经济成分较高,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由于虚拟资本不是现实资本,从而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这种脱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由虚拟经济所产生的巨大虚假需求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的假象形成的,即由虚拟经济制造出来的需求假象诱导实体经济盲目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又远远跟不上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当社会信用链条在某一环节发生断裂,首先爆发的就是金融危机或信用危机。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相关群众的收入减少,从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直线下降,并引发由虚拟经济造成的虚假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破灭。使实体经济中本来存在而被掩盖的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显露出来,从而回归为实体经济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实体经济的衰退,又反过来加剧虚拟经济的波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正是应验了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以货币危机或信用危机为先导的。

马克思恩格斯曾对虚拟经济危机和实体经济危机的关系作过论述:第一,之所以会出现作为现实生产过剩危机的先期表现的货币危机,是因为商业和 工业 危机的一切因素已经存在,货币危机是由商业危机所引起的。第二,就作为生产过剩危机的先期表现的货币危机而言,金融危机是实体危机的预兆、先声、序幕和第一阶段。对此,马克思恩格斯不但指出,金融危机的根源或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过剩及其过剩危机:而且还揭示了金融危机作为工商业危机的一个阶段。是工商业危机的最一般的表现,因而金融危机的实质也就是生产过剩危机。第三,金融市场也会有自己的危机,这时,工业中的直接的紊乱对这种危机只起次要的作用,或者不起什么作用。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在金融市场中,总的说来是头足倒置地反映出工业市场的运动;根据 历史 唯物主义的观点,金融市场对工业市场具有反作用。金融市场可能影响工业市场,从而影响到工业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总之,此次金融危机并没有跳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表现出的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和需求不足的矛盾,导致了生产过剩的危机爆发。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一个 科学 的理论,它把握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规律 ,从本质和根源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对于今天而言,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二战后,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在经济发展中自我调节乃至实行经济计划化的政策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其矛盾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市场经济不可能解决其基本矛盾,矛盾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依然和必然会爆发危机。因此,企求单纯依靠货币政策、财税政策或救助困难企业这类经济手段。来根本消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内生的消费与生产相背离的矛盾,是不可能的;它只能起一种治标的缓和性作用,而不能起治本的根本性作用。

三、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金融危机的由来篇12

一、此次金融危机之“新”

(一)此次金融危机的新原因

历次金融危机虽然形成原因不尽相同.但不外乎货币政策失误、金融体系内生不稳定、经济内外部均衡冲突、金融过度扩张的风险累积、泡沫过度膨胀.道德风险、监管不利等。对此次危机的原因,也有专家提出了如国际金融市场结构改变、监管失效、美联储货币政策失误、美国经济增长模式问题等多种不同的观点。作者认为.这些所谓的原因都只从单一的视角出发,解释了危机的表面原因。事实上.从更深层次看,此次危机是本轮全球经济失衡的必然结果。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结构失衡和国际资本流动失衡作为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表征,恰恰是此次危机的祸根。

首先.美国经常账户巨额赤字和中国,中东等石油产出国的经常账户巨额盈余并存的结果就是顺差国不断增加外汇储备,逆差国(主要是美国)大量举借外债。高度自由和发达的美国证券市场通过吸引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美国.满足了美国逆差的融资需求。顺差国积累的美元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资本账户流向美国.使美国能够较长时期内保持低利率政策。而这种低利率政策又进一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价格的畸形上涨,埋下了危机的隐患。

(二)此次金融危机的新特点

在金融全球化、自由化、证券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此次金融危机的独有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金融创新在此次危机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金融创新既带来了交易工具的多样化又使市场参与主体在数量和类型上均有突破。

首先.此次危机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形成的债券及其衍生品为投机对象.其中结构性投资工具(SIVs).如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债务担保债券(CDO)、信用违约互换(CDS)、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等大受欢迎。由于结构性投资工具是住房抵押贷款等基础产品经复杂的设计、组合和拆解形成的,融合了多种投资工具.其实际风险往往难以准确、有效地计量。事实证明,这些结构性投资工具的流行使得风险成几何级数被放大,对此次危机的扩散产生了相当强的推波助澜作用。

其次,与复杂的结构性金融产品相对应的是市场参与主体的数量猛增和类型多元化。各种机构为逐利而生,除了次贷贷款人和住房贷款金融机构,还有保险公司、信用评级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特殊目的机构(SPV)等。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也将危机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众多从虚拟经济领域到实体经济的危机传导机制。

2.此次危机是全球性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不同于以前的银行业危机如北欧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如亚洲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如拉美债务危机,此次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危机已然成为了一场影响范围极其广、程度极其深的史无前例的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

所谓”全球性”.是对影响范围而言的。虽然此次危机源于美国,但它从一开始就没有局限于美国,而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扩散到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究其原因,金融全球化使众多外国投资者深度介入美国金融市场.给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导提供了顺畅的渠道。

所谓”系统性”,是指危机爆发后.各个主要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的问题.金融机构破产、实体经济遭殃等相继或同时发生。首先.此次危机源于次贷市场,但迅速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以雷曼兄弟、美林、最大保险公司AIG、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为代表的各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都受到牵连。其次.危机从虚拟经济深入至实体经济的各个层面。全球范围内的需求萎缩、制造业衰退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人口剧增等等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都不容乐观。

3.此次危机是美国一直倡导和推行的自由金融体系的危机

近30年来,美国在全世界宣传和倡导金融自由化。在此次危机之前.可能很少会有人怀疑自由金融体系的好处,自由金融体系成为了巨大经济效益和非凡收益的代名词.尽管它曾经在发展中国家引发了包括亚洲金融危机在内的多场金融危机然而.如决堤般洪水的危机彻底动摇了自由金融体系的根基整个体系摇摇欲坠.原本被奉为“完美的体系瞬间成为“存在内在缺陷的体系.自由金融体系的可信度严重受损。

(三)此次金融危机向国内经济传导的新机制

在此次金融危机向我国扩散传播的过程中.除了诸如国家或地区间实际的经济金融联系,如贸易和直接投资等传统渠道发挥了一定作用外一些新的渠道或机制的出现也至关重要。

首先.我国对外金融投资损失可能成为危机传导的新渠道此次危机中.我国蒙受的损失中很大一块来自对外金融投资这其中包括我国金融机构所持有的次级按揭债券的损失和计划或已经参股的海外金融机构股价暴跌的损失。

其次,我国在海外上市的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作为危机传导的又一渠道.其重要性日益突出。

金融危机的由来篇1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16361637年荷兰郁金香泡沫破灭到最近的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从这些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来看,有些危机(如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在爆发之后可以使危机发生国的经济迅速复苏,而有些危机(如19981999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却使危机发生国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萧条甚至衰退之中。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因为资本账户的高度管制,亚洲金融危机没有传染到我国的金融市场,对其稳定性没有造成重大影响。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更为合理的解释是,因为没有参加比赛(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人为割裂),所以没有输掉比赛(国内金融稳定性未受重大打击)。然而,时过境迁,这种侥幸或运气恐怕难以为继:第一,我国已经滞后于整体经济改革的金融改革已经提速,长期积累的隐性金融风险开始显性化,并释放其积累已久的破坏能量;第二,由中国加入WTO导入的金融开放,在建立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的同时,也为国际投机商的攻击和国际金融动荡的传染提供了可能的通道,并由此可能触发国内金融危机。2OO2年中央党校进行过一次调查,这次调查总共涉及104名高级政府官员,当受访者被问到什么是未来1O年内中国最大的威胁时,几乎2/3的受访者提到了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种类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金融危机定义为“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的和超周期的恶化”。根据IMF在《世界经济展望1998)中的分类.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1)货币危机(CurrencyCrises)。(2)银行业危机(BankCrises)。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金融市场严重动荡,市场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整个经济活动受到影响。(3)外债危机(ForeignDebtCrises)。一国内的支付系统严重混乱,不能按期偿付所欠外债,不管是债还是私人债等。(4)系统性金融危机(SystemicFinancialCrises)。可以称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的同时或相继发生。

三、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

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些普遍因素主要有:本币的高估、赢弱的银行和非银行监管、过高的短期资本流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因素也足以引起金融危机。

可以看出,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复杂多样,且随着金融不断发展,危机的原因也呈现出多变性,但学术界一般认为,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主要是以下三点:

(一)金融交易交割的分离

金融的首要功能是通过转化闲散资金的用途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优化资源分配的同时,金融交易与交割的分离(如期货、期权市场)为金融危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金融的这种过度发展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金融交易与交割的分离(如期货、期权市场)为金融危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增多,更为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金融各个环节在时间空间上的分离增加了市场上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因素,当风险因素不断累积,偶尔出现的突发事件就很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金融创新有分散风险的作用,但本身并未将风险消除,而当金融创新过度膨胀之后,所带来的潜在风险的集中爆发,将使金融风险呈几何级数的放大,金融创新的负作用已不容忽视。2007年突然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现在已经被公认为是美国过度金融创新“惹的祸”。(二)经济周期的波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周期性的扩张与收缩,必然伴随着金融周期性扩张与收缩,从历史经验上看,积累金融风险,经济收缩往往带动金融收缩,暴露金融风险。经济周期的存在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外部环境。马克思更把金融危机看作是经济危机的表面形式。以1992年英镑危机为例,当时英国正处在经济周期的顶点,通货膨胀高企,英国政府选择紧缩政策力图使经济“软着陆”,然而德国在东德回归后的经济扩张使得英镑难以承受降息带来的副作用,最终导致英镑脱离欧洲货币体系。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是由国际投机资本冲击引发,但现在看来,亚洲各国在楼市和顺差大规模扩张后,经济已面临周期性回调的需要。各国政府没有提前做好应对之策,最终招来国际金融大鳄的袭击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亚洲金融危机有着本身的必然性,尽管它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三)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金融活动中十分现实的问题,它是造成金融风险的外部条件。金融领域中理性人之间的博弈行为尤为突出,心理预期的多变、契约的不完备性、信息的不对称都使经济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以及国际政治局势的不安,更加增添了这种不确定性。一旦金融危机出现苗头,“羊群效应”将使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而国际评级机构(如标普、穆迪、惠誉)调降危机国度评级和国际金融大鳄(如英镑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时的量子基金)的“煽风点火”,将使危机进一步迈向失控境地。

四、结束语

伴随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引发金融危机的新因素不断出现,金融危机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而理论认识相对实际情况不可避免的存在滞后性,往往只能对已经发生的金融危机做出事后解释而无法对新情况提出有价值的意见。

研究金融危机,目的在于预测、防止或者减小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而事实证明,金融危机理论在这方面的作用似乎微乎其微,其有用性受到怀疑。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金融危机理论毫无意义,它还会伴随金融发展不断发展完善。有必要指出的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复杂性,各种金融危机理论都存在着片面性。有些理论甚至存在着彼此矛盾的情况。如何在我国实际情况下应用发展这些理论才是金融理论研究者和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本文为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重点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B2004B010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