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诊断影像学急诊实用13篇

诊断影像学急诊
诊断影像学急诊篇1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起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如诊治不及时,病死率较高,因此,早期及时明确诊断和发现并发症对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诊断急性胰腺炎主要依靠血尿淀粉酶的检测,但淀粉酶增高的程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判断并非正相关,因此仅依靠临床表现及生化检查来诊断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可能将有约30%的患者被漏诊[1-2]。近年来医学影像学迅速发展,包括彩超、CT、MRI等影像检查,大大提高了临床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水平,影像学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成为早期诊断胰腺炎、对胰腺炎程度的判定、临床治疗方法的指导及临床疗效的评估的主要客观依据[3]。

1 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点及价值

超声具有无创、简便迅速、灵活、可重复检查等特点。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内部呈片状低回声,边缘轮廓清晰;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时,胰腺明显肿大,内部回声不均匀,出现不均匀的低回声和强回声区,胰腺边缘模糊,包膜连续性中断,胰周有不同程度的液性暗区,腹水明显。

超声对了解是否胆源性胰腺炎可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了解胆道梗阻情况,探查胆管及胰管内有无结石及异物[4]。对于胰周积液、假性囊肿等情况还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诊断性穿刺或引流。

超声可以多切面、大范围的全腹扫查,不仅能观察胰腺本身的病变情况,还可以了解周围组织器官以及整个腹腔的情况,对病变的程度、病变对周围脏器的侵犯范围及腹腔积液的情况了解更全面[5]。超声较CT、MRI或其他影像学检查费用低,无辐射,可以重复动态观察胰腺炎的演变过程,从而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还可见评价临床疗效。因此,可以将超声作为检查与复查的首选。但超声对于肥胖或者腹腔胀气的患者,胰腺往往显示欠清,有报告约30%的胰腺炎患者超声显示不满意[6]。

超声造影是应用含微气泡的超声造影剂,经外周静脉注入,超声波使其发生振动爆破,从而产生散射回声信号,使供血区显影。造影剂可以增强胰腺异常区域和正常实质的对比,准确地检查出胰腺坏死灶,提高了超声检查的敏感性。胰腺的超声造影可以清楚地显示胰腺感兴趣区的血供及血流灌注情况,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有报道,超声造影与CT相比可以作为评价急性胰腺炎的首选影像方法[7]。

2 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点及价值

随着现代CT分辨率的提高,CT不受肠道内气体或患者肥胖的影响,对胰腺及周围组织有很好的显示及分辨能力。

急性单纯水肿型胰腺炎的CT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灶性肿大;密度可正常或轻度减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轮廓模糊;肾前筋膜增厚,部分可见胰周积液。增强扫描时,胰腺呈均匀强化(表示无坏死区)。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CT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胰腺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表现为散在点状、斑片状或大片状低密度灶或在密度减低区夹杂密度增高影;胰腺周围脂肪层消失,胰腺轮廓模糊,肾周包膜增厚。增强扫描时,坏死区不强化或强化减弱,正常胰腺组织强化,因此可以确定胰腺坏死区域及程度,有利于预后的判断及疗效的评估。

CT扫描可以检测病变的CT值,判断病变的性质,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分析病变是水肿、蜂窝组织炎、出血还是化脓阶段[8]。CT扫描还可以发现脓肿、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及其范围;还可以观察胰腺周围血管,是否有门脉系统的血管闭塞和静脉血栓形成等情况。CT增强扫描在显示胰腺炎早期或小范围坏死、出血方面较CT平扫更敏感和精确。有报道称CT动态增强扫描被认为是检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是检出胰腺炎时坏死灶的金标准[9]。但增强CT也存在患者对造影剂过敏、造影剂对肾脏的毒性损害、可能会加重胰腺的缺血坏死等局限性[10-11]。

3 MRI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点及价值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发展迅速,凭借较高的组织分辨力,以及呼吸门控序列扫描,脂肪抑制技术(FS)、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灌注成像等技术的应用[12],大大改善了磁共振对胰腺病变的显示能力。

急性胰腺炎的MRI表现:①轻型胰腺炎时,胰腺呈局限或弥漫性肿大,T1WI上表现为低或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或高信号,并伴有小叶间隔增厚和胰周信号异常改变。重型胰腺炎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T1WI为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可见环状低信号,增强时不均匀强化。②胰腺及肾周被膜水肿增厚时T1WI不容易显示,T2WI表现为线样或窄带状高信号。胰周及腹腔积液时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

有研究报道,MRI显示胰腺形态轻微改变较CT敏感,对胰周炎性渗出的变化更为敏感。CT增强扫描和MRI均可显示胰腺坏死,但区分坏死部分与坏死周围的积液,MRI较增强CT更敏感[13]。T1WI上坏死部分表现为低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周围积液则呈高信号,注射对比剂后无强化。磁共振对出血的显示也优于CT,当有出血时,顺磁性物质高铁血红蛋白,使T1时间缩短,在T1WI上出血则表现为高信号。

MRI具有无放射性、无造影剂过敏等优点,孕妇、造影剂过敏者及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均可进行MRI检查。然而,MRI检查更贵,时间较长,这使得在病情特别重的患者及常规使用中受限[13]。

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是一种新的影像检查手段,在显示主胰管病变上与ERCP相一致,还可以清楚显示梗阻胰管远端的病变情况及与胰管不相通的假性囊肿,与MRI联合可全面了解胰腺实质及胰腺周围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是一种安全而敏感的检查方法。

4 其他影像学检查在诊治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能显著减少患者的腹痛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另外它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能有效地降低胆胰管压力,改变胰腺病变,为择期外科手术治疗创造时机[14]。另外,超声内镜、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治疗术等影像技术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15-16]。

综上所述,彩超、CT及MRI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上各有优缺点,因此,有时需要联合检查,相互弥补不足。随着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像检查方法越来越多,影像学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临床治疗中提供了更多、更可靠的依据,在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杨玉萍.胰腺炎的彩超诊断价值评估(附51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2):257-258.

[2]Kitano M,Kudo M,Maekawa K,et al.Dynamic imaging of pancreatic diseases by contrast enhanced coded phase inversion harmonic ultrasonography [J].Gut,2004,53(6):854-859.

[3]梁海毛,蔡曙耘,吴凯宏,等,急性胰腺炎CT、MRI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2):35-37.

[4]马纯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32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8):21-22.

[5]武先聪.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超声现象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1):1326-1327.

[6]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898-899.

[7]黄春旺,王光霞.超声造影在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6):718-720.

[8]贾,刘丽君,张海斌,等,早期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35):6515-6516.

[9]陈克敏.影像学检查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1):5-6.

[10]Stimac D,Miletic D,Radic M,et al.The role of nonenhanccd magnetic resonace imaging in the early asse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J]. Am J Crastroenteral,2007,102(5):997-1004.

[11]Viremouneix L,Monneuse O,Gautier G,et al.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nonenhanced MR imaging in acute pancreatitis [J]. J Magn Reson Imaging,2007,26(2):331-338.

[12]张继,田为中,陈锦华.急性胰腺炎的MRI特征与评价[J].海南医学,2010,21(23):101-103.

[13]潘华山,张小明.急性胰腺炎的MRI评价[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33(1):34-37.

诊断影像学急诊篇2

【Abstract】 Acute kidney injury(AKI)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Though the medical technology has significantly progressed,the mortality is still high in patients with AKI caused by the hysteresis of diagnosis.Early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 treatment on AKI have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and reducing the mortality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In this paper,we have reviewed the evolution on the diagnostic criteria,biological markers of early diagnosis and ultrasound imaging of AKI.

【Key words】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cute kidney injury; Diagnosi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01,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15.088

肾脏是机体重要的排泄和内分泌器官,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及保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重症患者中,由于患者多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基础病,在感染、手术后、创伤等打击下,易出现急性肾损伤(AKI)。根据AKI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在ICU的患者中AKI患病率为29.5%~77.2%,病死率为13.9%~54.4%[1]。由于目前尚缺乏及早、准确的AKI诊断方法,患者往往错过最佳的早期干预,且急性恶化的肾脏功能与心、肺、肝、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相互影响,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需要机械通气及CRRT治疗,患者的病死率显着增加,给社会和医疗资源带来沉重的负担[2]。因此,及早发现和干预AKI,预防其进展为肾衰竭,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AKI的诊断标准、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及超声影像学的应用做一综述,进一步提高对AKI早期诊断的认识水平。

1 AKI的诊断标准

AKI是一种常见肾脏功能性或器质性异常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肾功能的短时间内突然下降而出现代谢产物的蓄积及内环境失衡,其诊断有赖于血肌酐的升高和尿量的减少。由于既往AKI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在有关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过程中,不同国家及研究者所采用的急性肾损伤的定义有差别,因此AKI的流行病学结果也差异较大。但无论何种诊断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利于改善AKI患者的预后[3]。为了统一AKI诊断及分期标准,及早诊断及干预AKI,2002年急性透析质量指导组(ADQI)提出了AKI的共识性诊断标准,即RIFLE诊断及分层标准;2005年对RIFLE标准进行了修正,于2007年提出了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诊断标准;2012年提出最新的改善肾脏病全球预后(KDIGO)指南,见表1[4]。随着诊断标准的统一,临床医生更易于早期诊断AKI及判断其预后。但是目前的AKI诊断标准,仍然主要以血肌酐及尿量作为诊断和分期指标,这种对血肌酐短期内轻度上升的关注是为了早期诊断AKI,减少漏诊率。然而众所周知,血清肌酐并非一个敏感指标,其水平易受性别、年龄、体表面积、营养状态、蛋白的摄入量、药物、体内代谢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且其升高具有滞后性,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超过50%,血肌酐才明显的升高,因此,血肌酐不能及时、真实地反映肾功能的变化;而尿量也易受利尿剂、尿路梗阻等因素影响,二者作为诊断和分期指标,尚存在一定的缺陷,使临床工作中很多AKI患者的诊治被延误。

2 AKI早期生物标志物

鉴于肌酐及尿量在AKI早期诊断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以新的标志物结合KDIGO对AKI进行诊断和判断预后。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生物学标志物如白介素-18、肾损伤因子-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血清胱抑素C、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等对AKI的早期诊断有所帮助,逐渐受到关注[5]。这些指标相对于肌酐和尿量,能更早期诊断AKI,但由于AKI的病理生理机制的复杂性,AKI诊断标志物的效能及价值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目前哪种生物学诊断标志物更加早期、敏感地诊断AKI尚无法确定,与临床实际应用仍有一段距离。

3 超声影像学早期诊断

3.1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诊断技术能够无创、快捷、方便、可重复性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循环不稳定,转运风险大的重症患者中。尤其近几年,随着多普勒超声技术水平及仪器性能的迅猛发展,对肾血管的研究已逐步深入,临床医生更加重视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正常生理下,肾脏血流量由于肌源性和管球反馈调节的自身调节机制而趋于稳定,其肾血流量主要取决于包括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叶间小动脉的肾血管阻力。肾动脉血管阻力(RI)取决于肾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 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 min)的差值与V max的比值。正常成人肾RI值为0.6,上限为0.7。研究证实,发生AKI早期即有肾脏小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导致肾脏血流灌注发生变化。超声测定肾动脉RI值的高低可以间接反映肾脏的血流灌注情况[6-7]。Lerolle等[8]对出现AKI的重症患者研究中发现,肾脏RI的升高与AKI的发生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脓毒症休克患者肾脏RI升高,可能预示其发生AKI的风险相应增加。Schnell等[9]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尿及肌酐,仅肾脏RI是预测AKI患者进展为AKI2级或3级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提示RI是评估AKI危险程度指标。陈九军等[10]应用超声的无创可实时动态监测的特点检测重症全身性感染患者的肾脏损伤,可以在早期有效的发现急性肾损伤。但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细小血管的敏感性不高及深部组织的血流不敏感,且RI易受血管顺应性的影响,尚不能做到全面评价整体肾实质灌注,尤其是对肾皮质及髓质深部血流的评估不足。

3.2 超声造影

肾脏血流较丰富,约占心排血量的20%~25%,其中肾脏皮质的血供占肾脏血流量的90%~95%,髓质血流量相对皮质较少,占5~10%;不仅肾实质的血流分布不均,由于髓质内小动脉细长,血流阻力大,粘滞度高,因此血流速度也不同,流过肾皮质仅需2~3 s,而流过髓质需60 s之久,其血管解剖特点奠定了超声造影的成像基础。当肾脏发生病变时,肾实质血流灌注会相应地发生异常改变,而超声造影能够及时发现肾脏血流灌注的变化。超声造影是超声医学划时代的进步,利用血液中气体微泡在声场中的非线性效应和所产生的强烈背向散射来获得对比增强图像的一种监测血流灌注的新技术,近年来由于其实时、高效、重复、无创等优点已逐渐得到重视[11]。超声造影所用造影剂是一种理想的血流示踪剂,目前国内常用六氟化硫微泡,商品名称为声诺维(SonoVue),其微泡直径约在2~10 μm,近似于人血细胞直径,能够随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当声波接触到在血液内加入的声阻抗与血液截然不同的微泡时,则会发生强背向散射,且在声压作用下膨胀与收缩振动产生的谐波信号高于周围组织,在一定浓度内超声造影信号强度与造影剂微气泡浓度相关,而微气泡的浓度与组织灌注的血流量相关,因而使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肾脏血流灌注成为可能。造影增强信号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被描记为时间-强度曲线(TIC),通过分析该曲线参数得到任意时间点和时间段内的造影剂强度的改变,得出相应的血流灌注参数和图像,以量化的方式真实地反映肾脏血流灌注情况,从而对血流动力学作出评价[12]。另外由于造影剂基本不被肾小球滤过,且不会溢出到组织间隙或尿液内,静脉注射10 min后大部分微泡内的气体经肺呼出,固体成分则主要由肝脏代谢排出,故超声造影剂不引起或加重肾功能损伤,因此特别适用于肾功能已有损害而需要进行肾增强检查的患者。江凌等[13]运用超声造影研究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急性肾衰竭肾皮质的血流灌注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兔肾皮质血流灌注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为急速上升至最大峰值后缓慢下降,而肾衰竭后的时间-强度曲线上升速度缓慢,至最大峰值后下降更加缓慢。目前研究表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可以评估肾脏血流灌注的情况[14-15]。但目前超声造影主要应用于肾脏肿瘤诊断及消融治疗的评价,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及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评价血管活性药物的疗效等,对于AKI的研究刚刚起步,且大多是动物实验,仍然处于探索阶段[16-19]。

4 展望

随着床旁血液滤过技术的不断发展,AKI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但缺乏早期有效的干预治疗,仍然是脓毒症相关AKI患者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而干预措施的滞后归因于没有更加早期诊断AKI。生物标志物对于肌酐及尿量能更加早期诊断AKI,但这些研究都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验证,且不同的检测手段得出的结果不同,没有形成统一的检测评价体系,临床应用上存在不足。而目前超声影像学应用,为探索AKI临床早期诊断、监测病情进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目前超声造影已经广泛应用于肾脏肿瘤及移植肾等肾脏病的研究,而AKI仍处于初期阶段,对于AKI的研究仅仅有动物试验,缺乏大量的临床试验来系统,尚需大量动物及临床试验来探索AKI肾脏血流灌注的规律。

参考文献

[1] Han S S,Kim S,Ahn S Y,et al.Duration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BMC Nephrology,2013,14(14):133.

[2] Uchino S,Kellum J A,Bellomo R,et al.Acute renal failur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 multinational,mutlicenter study[J].JAMA,2005,294(7):813-818.

[3] Swaminathan S, Rosner M H, Okusa M D.Emerging therapeutic targets of 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J].Semin Nephrol,2015,35(1):38-54.

[4] Khwaja A.KDIG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acute kidney injury[J].Nephron Clin Pract,2012,120(4):179-184.

[5]王霞,王金泉.急性肾损伤生物标记物的作用机制及潜在治疗意义[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28(3):318-322.

[6] Le Dorze M,Bougle A,Deruddre S,et al.Renal doppler Ultrasound:a new tool to assess renal perfusion in critical illness[J].Shock,2012,37(4):360-365.

[7] Darmon M,Schortgen F,Vargas F,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 Doppler renal resistive index for reversibility of acute kidney injur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Intensive Care Med,2011,37(1):68-76.

[8] Lerolle N,Guérot E,Faisy C,et al.Renal failure in septic shock:predictive value of Doppler-based renal arterial resistive index [J].Intensive Care Med,2006,32(10):1553-1559.

[9] Schnell D,Deruddre S,Harrois A,et al.Renal resistive index better predicts the occurrence of acute kidney injury than cystatin C[J].Shock,2012,38(6):592-597.

[10]陈九军,刘玉,陈云超.重症感染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超声早期诊断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3):3253-3257.

[11]刘吉斌,王金锐.超声造影显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3.

[12] Cosgrove D.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an overview[J].Eur J Radiol,2006,60(3):324-330.

[13]江凌,王金锐,蒋洁,等.灰阶超声造影对兔急性肾衰竭肾皮质血流灌注的评价[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7,16(3):265-268.

[14] Schneider.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to evaluate changes in renal cortical perfusion around cardiac surgery: a pilot study[J].Critical Care,2013,17(4):R138.

[15] Tamai H,Takiguchi Y,Oka M,et al.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solid renal tumors[J].J Ultrasound Med,2005,24(12):1634-1640.

[16] Kong W T,Zhang W W,Guo H Q,et al.Application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is it sufficient for assessment of therapeutic response[J].Abdom Imaging,2011,36(3):342-347.

[17] Rennerta J,Farkas S,Georgieva M,et al.Identification of early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pancreas and renal transplantation using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first results[J].Clin Hemorheol Microcirc,2014,58(2):343-352.

诊断影像学急诊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8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患者的年龄为18~59岁,平均年龄(48.25±6.29)岁。所有患者均在我院通过超声影像学检查并最后确诊为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其中异位妊娠患者为3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35例、流产患者26例、黄体破裂患者为7例。所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为患者的下腹部出现疼痛、患者疼痛难忍,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本次实验前患者均签署了相关同意书,本次实验符合相关伦理学规定。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检查的仪器型号为飞利浦HD11型超声仪,在检查前将探头选择为C5-2,也就是具有3.5MHz的频率的探头。在患者检查前对患者进行腹部检查前的膀胱充盈,主要的方法是让患者大量饮水,或是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导尿管进行1%的生理盐水的注入。当患者的膀胱状态能够进行检查时,对患者下腹部的扫描检查。并观察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患者是否出现盆腔积液或粘连现象等。

1.3疗效判定 比较不同症状下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临床最终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超声影像学检查的准确率。准确率=检查准确结果/诊断结果*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在所选98例患者中,通过超声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妇产科急腹症的患者为90例,另8例患者出现误诊,诊断的准确率为91.83%,其中异位妊娠患者为30例,超声影像学检查确诊患者28例,准确率为93.33%,急性盆腔炎患者35例,超声影像学检查确诊患者为32例,准确率为91.42%,流产患者26例,全部检查确诊,准确率为100%,黄体破裂患者为7例,超声影像学检查确诊患者为4例,确诊率为57.14%,见表1。

3讨论

妇产科急腹症的发病原因较多,但发病症状大致相同,都是患者突然出现下腹疼痛,严重者会出现休克症状[3]。当患者出现休克症状时,医生无法通过患者主诉观察和判别患者急腹症的发病原因[4]。妇产科急腹症的主要致病因素有:患者出现异位妊娠、流产、黄体破裂以及急性盆腔炎等[5]。如果不能及时的诊断和救治,患者极易出现多个器官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通过对本文所选98例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可以看出。在所选98例患者中,通过超声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妇产科急腹症的患者为90例,另8例患者出现误诊,诊断的准确率为91.83%,其中异位妊娠患者为30例,超声影像学检查确诊患者28例,准确率为93.33%,急性盆腔炎患者35例,超声影像学检查确诊患者为32例,准确率为91.42%,流产患者26例,全部检查确诊,准确率为100%,黄体破裂患者为7例,超声影像学检查确诊患者为4例,确诊率为57.14%。超声影像学检查能够有效的观察出患者的下腹部是否出现器质性病变、或是患者是否出现盆腔粘连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增加等症状,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秀玲,库尔米拉,德文洁,等.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7(15):51-52.

[2]孙惠.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4,26(02):52-53.

诊断影像学急诊篇4

其次,Meta分析又称为系统综述,与传统综述不同,见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1999年6月~2014年6月医学文献材料计算机检索配合手工检索,在检索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英文文献。中文文献主要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全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会议文献数据库(CMCC/CMAC)、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中检索,英文文献主要在PubMed,EMBASE,EBSCO,Conchrane图书馆和全文数据库Elsiver,OVD,Springer,Blackwell,Wiley中检索,英文献均根据已发表文献中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

1.2方法 文献纳入标准研究类型: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RCT),回顾性队列研究,病例系列研究。

1.3资料提取 由2名独立评价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提取两组的样本量和阳性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均输入系统评价管理软件(Review Manager,RevMan)进行文献结果的分析和报告。数据分析首先评估临床异质性。若无临床异质性,则采用χ2检验异质性相当大,则进行定性分析。

2讨论

2.1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见表2。

急性阑尾炎为一种常见外科急腹症,各年龄均可发生,但较多见于青壮年,因粪石梗阻、细菌感染等原因致阑尾水肿、充血、化脓、坏俎、穿孔等,使体积较正常增大发展到明显增大,形成一不含气体的近似实性的盲管样组织,是超声诊断的基础,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中位敏感性91.5%,与手术对照中位准确度91%。

2.1.1直接征象

2.1.1.1阑尾管腔增粗,阑尾管腔增粗声像图显示为一具有盲端的低回声管状结构,管腔扩张在6mm以上,阑尾增粗不均匀,少数为基底部增粗明显,多数为盲端增粗明显,使阑尾呈杆状改变。阑尾增粗的程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2.1.1.2阑尾壁增厚、"靶环征"或"同心圆征",阑尾壁不均匀性增厚,粘膜层的强回声消失,炎症发生后,由黏膜向浆膜逐渐扩展,各层均有水肿或炎性细胞浸润。外层亮线代表浆膜层,呈现强-低-强靶环征象,用探头做逐步加压法观察,"靶环征"或"同心圆征"不消失或变形。

2.1.1.3阑尾的活动度及可变性降低或消失,少数单纯性阑尾炎在动态观察中可见缓慢"卷曲"、"再放松"现象,而化脓性和坏组性阑尾炎多表现为"僵硬",局部探头加压,患者感到明显疼痛。

2.1.1.4阑尾管腔积液,正常人的阑尾每天分泌约2 ml的透明液体,场内外压力差至少10 cmH2O(盲肠腔内压5 cmH2O,阑尾腔内压15~25 cmH2O),使液体从阑尾腔内流向盲肠。而正常人的阑尾腔内容积大约为1ml。梗阻和肠源性感染是导致阑尾炎最主要的两个致病原因,由于阑尾壁的延伸性有限,阑尾腔内压会迅速增高,阑尾急性炎症时在数小时内即可穿孔。阑尾积液多见于化脓性或坏组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中少见,故阑尾穿孔多发生在化脓性或坏组性阑尾炎。

2.1.1.5阑尾周围积液包绕,阑尾周围积液有浆膜外聚积的炎性渗出物所形成,宽度可为线样至5 mm不等,宽窄不一,多以阑尾盲端积液较宽,积液的出现率及宽度与病变程度成正比。烂尾的血液供应由回-结肠动脉分支供应,阑尾动脉是末梢动脉,这种动脉解刨学特点增加了缺血性改变的可能性,烂尾末端很有可能是急性特阑尾炎的好发部分。所以在一些发病时间较短的单纯性阑尾炎中,声像图仅表现为烂尾盲端局限性肿大,周围包绕少量积液,呈一"蘑菇帽"状,因而可认为急性阑尾炎早期有时可能只显示为盲端的变化。

2.1.1.6彩色多普勒所见阑尾未穿孔时,管壁的血流信号较丰富,呈星点状、线状血流信号,增厚的阑尾管壁分布,这与炎症刺激阑尾壁充血有关,而阑尾炎穿孔后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时,血流信号减少或未显示,与阑尾壁血运循环障碍及组织发生坏死有关。

2.1.2间接征象

2.1.2.1回盲部水肿 盲肠及回肠末端肠腔扩张,肠壁增厚,管壁回声增强,见图3。②右下腹局部强回声:表现为右下腹局限性片状回声增强区,边界不清,多为大网膜聚集所致及周围肠系膜、网膜炎性反应,在化脓性及坏组性阑尾炎多见。③局部肠襻间隙积液。④气体多层反射回声:超声表现为局部气体反射强回声,反方显示不清,考虑为肠道积气或阑尾穿孔后局部气体积聚。⑤右下腹淋巴结肿大。⑥右下腹不规则混合性包块:该肿块多为烂尾脓肿包块,超声检查境界不清,内可见肠管及液性暗区无回声,血流不丰富。

本组中间接征象检出率最高的是超声麦氏征阳性(91%),这是临床诊断阑尾炎的首要体征,故检出率必然较高,其次为回盲部水肿(65%)、局部肠间隙积液(60%)、右下腹局部强回声(37.5%)。细菌通过淋巴回流引起局部淋巴结炎症肿大(25%),以上间接征象和手术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组病例检出率最低为气体多层反射(4.5%),这可能与阑尾本身是盲端、含气体少,另一方面在加压过程中将气体挤压移位可能有关。

最近多家医疗机构优化了阑尾炎US诊断的操作,以此提高诊断率。其操作要点为:在回结肠的动脉四周仔细的寻找阑尾;患者的阑尾肿胀呈现一种"指状"的低回声;管壁比一般的阑尾有增厚的迹象,黏膜得回声也有所增强,阑尾管腔能够看到积液,并有扩张,例如腔内有粪石,就会呈现一个强回声伴声影。烂尾的管径与内部的回声,可以作为判断急性阑尾炎临床类型。一些学者也发现,阑尾细小、位置深在及肠道气体干扰将直接影响阑尾炎的诊断率。

儿童是阑尾炎的一个特殊群体,对其检查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些医生经过多年经验总结,从经济成本考虑,儿童阑尾炎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先实施US检查,对US检查呈现阴性,但临床高度疑似的病例,则需要实施CT检查。由于超声为安全无痛无放射性的,所以成为检查患儿的首选。

2.2 CT诊断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CT被应用于阑尾炎检查,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有阑尾管壁增厚,阑尾腔不规则、狭窄或闭塞,腔内粪石、异物或寄生虫;阑尾有周围炎症、渗出,增厚的管壁间或腔内积气(常与产气杆菌感染有关)。阑尾肿大如团块状,壁间密度不均匀。阑尾炎症加重、坏或脓肿形成。肿大的阑尾脓肿根部有时向盲肠挤压,使盲肠肠管反折。阑尾周围大网膜包裹时,可见阑尾前方不规则混杂密度肿块影。有时还可见到,回肠末端经常伴有轻度肠管扩张,回盲区淋巴结肿大征象。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对于高质量的螺旋CT的图像能够显示出临床手术病理学上的每一个阶段,并且在急性阑尾炎的每一个病理阶段中有相对应的表现,反映出如下:充液的阑尾要>6 mm;充液的阑尾粗6~7.9 mm;充液的阑尾不

CT对儿童阑尾炎的诊断。一些学者认为,对于一个临床症状不典型或者有肥胖的儿童,并且在US检查呈现阴性或者不明确的时候,CT检查就可以作为儿童阑尾炎诊断的一大利器,提高临床诊断率。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对于>10岁的患儿,螺旋CT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上,其确诊率、灵敏度等,都要高于US检查。

有时还可见到直肠末端局部肠壁增厚,呈箭头征和盲肠条带征。箭头征是阑尾炎症蔓延至直肠尖端(阑尾起始部)所形成的箭头样、鸟嘴样改变,其特异性非常高。阑尾内结石和钙化对于阑尾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当见到异常阑尾和阑尾结石,可以肯定诊断;未见得阑尾,而见到阑尾结石和盲肠周围炎也可以肯定诊断;如果只有盲肠周围炎而未见到异常阑尾和结石,则只能怀疑阑尾炎。阑尾结石可见于腔内,亦可见于穿孔阑尾脓肿或蜂窝组织炎周围。如果只见到阑尾内结石或充气,而无阑尾壁增厚或周围炎改变则无意义。

中青年妇女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尤其易与妇科疾病如痛经、附件炎、宫外孕相混,是急性阑尾炎发生误诊的主要原因。本组2例误诊为盆腔炎,是因患者是中年女性,自诉既往有类似腹痛史,曾在外院诊断为盆腔炎,而CT检查也仅表现为右下腹盲肠周围轻度炎症性改变。源于附件的盆腔炎症或脓肿可见与子宫角相连,常伴有盆腔积液。

盆腔积液:在患者的右下腹中、盆腔中的液性暗区和肠间隙中存在积液;大网膜移位:在阑尾周围存在高回声;阑尾周围的肠管出现扩张。

2.3核磁共振 MRI在检查急性阑尾炎时,可显示出阑尾已经增厚的管壁、液体所充满的管腔、阑尾四周的渗出液及腹水。MRI可显示出阑尾炎所导致的组织结构上的一些细微上的变化,并且没有电离辐射。但也有如下缺点,①费用昂贵,②扫描时间过长,这让一般患者望难却步。但患者在行US检查呈现阴性或不明确的时候,并且对于儿童、老人及孕妇这些高度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则需要MRI检查。一些专家针对一些体型肥胖,并且有干扰US检查的女性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了MRI检查,结果显示出其诊断的灵敏度为五成,特异度高达100%,阳性的预测高达100%,阴性的预测值也高达94.4%,准确率也高达94.7%。可以看出,MRI检查有较高的特异度,提高了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率,但也不可忽视其灵敏度较低,就会出现漏诊的现象。一些学者在总结US、CT、MRI这3项影像学检查实施全面的比较,MRI相对比US、CT检查,其成像的准确性、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等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在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US检查,CT的灵敏度更高,但两者在特异度没有显著的差异。核磁共振中位敏感性94.4%;对手术对照准确率94.7%。

康复新液,中南科伦药业生产。为美国大连干燥虫提取物,有通利血脉、养阴生机的作用,口服常用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痛出血及阴虚肺痨多汗等症。外用可治各种皮肤粘膜溃疡、、烧伤。而甲状腺结节属淤血阻滞,而一旦体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时,阴虚肌乏、怕冷、嗜睡、口服本病之后,可减少甲状腺结节增生,提高T3T4活性,与生血宁联合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可改善结节增生,防止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的TSH持久升高。还可治疗手足口病和手术后局部硬结。我们发现术前康复新液口服可消除肠气体,提高影像诊断率,术后还可防制肠粘连,并有止痛作用。外用可治疗局部多毛症。

参考文献:

[1]赵益林.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及CT诊断Meta分析[J].实用放射医学杂志,2013,29(4):17-19.

[2]孙文鹏.外科急性腹痛的观察与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10-14.

[3]梁韶春,国禅君.济南地区急性腹痛三步诊断治疗体会[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14,16(6):33-39.

[4]梁韶春,王春萍,张欣.影像学检查在急腹症中的诊断意义[J].山东协和职业学院学报,2013,4(1):54-59.

[5]江玉华.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11)145-148.

诊断影像学急诊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1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影像科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60例急腹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入选病例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并于入组前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检查的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在19~73周岁,平均年龄为(37.52±3.97)周岁。

1.2方法 60例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器型号:G60S型(意大利百胜公司生产)并同期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最终确诊结果。检查前无需空腹,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或侧位,行腹腔、盆腔部纵、横、斜多切面扫查,观察病灶位置、形态、边缘等影像学特征。

1.3观察指标 将本组病例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每种急腹症类型的超声诊断符合率[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相关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 结果

本组60例急腹症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对比本组60例急腹症患者经超声诊断出现漏诊/误诊情况的为胆总管结石梗阻、急性胰腺炎、外伤性内脏破裂出血、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及胃肠道穿孔,其中,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最低,为63.64%,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6.67%。见表1。

3 讨论

本组60例急腹症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诊断符合率高达86.67%,结石性胆囊炎、肠梗阻、急性胆囊炎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0%。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结石性胆囊炎等常见急腹症很难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作出明确诊断,但是超声诊断却具有明显的特征性表现,下面本文将详细阐述各种急腹症的超声表现。

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肿大,胆壁回声模糊或呈双边影,胆囊内可见点状回声;胆总管结石梗阻:胆管扩张,胆壁回声明显增强,少数情况下可出现"新月"影,改变之后新月影可随之移动;急性胰腺炎:胰腺肿大,胰腺内回声减弱甚至消失,胰腺周围可见液性暗区,边界模糊不规则[5];肠梗阻:肠段出现积液现象,肠管内径≥3~4cm,肠壁出现水肿,肠蠕动异常,X线诊断不能清晰显示肠管扩张和积液情况,但是超声检查显像清晰可辨,因此在肠梗阻诊断方面超声检查结果要明显优于X线检查;外伤性内脏破裂出血:此类患者往往病情危急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诊断以挽救患者生命,由于脏器损伤无明显特异性,因此无法根据损伤部位和临床体征作出确切的诊断,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损伤部位及周围积液情况,可帮助医师确定损伤类型和损伤程度,同时还能判断是否存在多脏器损伤及腹膜后水肿的可能。对于不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其保守治疗期间可借助超声检查动态监测病情进展并用于预后评估。胃肠道穿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虽然超声诊断符合率不高,但是只要医师熟练掌握此类疾病的声像图特点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

上述急腹症大部分都可以经过超声检查作出明确诊断,但是某些病例可能因存在病灶相互影响、声像图不具典型性等因素而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总体来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腹症中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参考文献:

[1]闫研.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3):128-130.

[2]马燕青.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120例急腹症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7):199-200.

诊断影像学急诊篇6

1 了解急诊患者特点是做好急诊处理的前提

1.1 急 急诊患者都是突然发病或意外事故致伤,其病情都十分紧急,必须争分夺秒地检查和救治患者,稍有怠慢,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甚至造成死亡。

1.2 危 急诊患者大多数生命垂危,病情重,危及生命体征,必须迅速检查、有效地诊治患者,否则就会给患者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1.3 重 急诊患者的病情除急、危外,第三个重要特点就是重,患者往往不能自行走动,不能随便搬动,不能配合检查。

2 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做好急诊处理的保证

2.1 工作态度端正,责任心强 在急诊患者处理中,工作人员态度是否端正,责任心是否强往往决定了影像质量的好坏,诊断的准确性,以及能否在检查过程中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最快、最好地完成检查。

2.2 了解或熟悉临床基础知识 对于一个合格的医学影像科工作人员来说,必须了解或熟悉临床基础知识,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也才能在急诊处理中正确判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指导。

2.3 熟练掌握业务技能 急诊更能体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往往在短短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内要为患者做完检查,明确诊断,为临床医生进一步处理提供坚实的依据。医学影像科医技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积累,注重平时积累,练好基本功,尽可能多的掌握常见、多发急诊病例等多方面知识,对急诊的处理才能真正满足临床需要。

2.4 具备灵活多变的思维方法 在急诊工作中,思维能力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思维不能僵化,工作流程不能按步就班,学会针对患者改变流程,针对病情优化检查,针对临床需要制订最佳检查方法。

2.5 良好的沟通能力 沟通是医务工作中的经常环节,在急诊处理中显得更加重要。随时注意保持与临床急诊医生、患者家属及患者的沟通。沟通时要掌握好语气、语调,这样才能有效安抚患者,掌握更多的病情,完成检查过程。

3 规范的检查操作是做好急诊处理的关键

3.1 接诊 接到急诊摄片或CT检查申请单时,应仔细阅读申请单,了解患者病情及临床检查目的,如有不清楚的地方,马上与临床医生联系,或者询问患者及家属,以制定最佳处理方案。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对于一些繁杂的程序,如交费,登记等可在检查的同时或以后进行,切不可机械地执行程序而耽误患者病情。对于生命垂危的患者应先由临床医生进行急救处理后再进行摄片或CT检查,以免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意外。

3.2 检查准备 了解急诊患者病情及检查目的后,制定最佳的检查方案。摄片时使用大规格的数码板(IP板)、大规格平板探测器或片盒,尽量采用患者能接受的体位,避免重复检查增加患者的痛苦。及时与患者家属和患者的沟通,争取患者配合,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以便顺利完成检查工作。

3.3 检查操作技巧 医学影像科技师必须熟悉设备的性能和各项技术指标,熟练掌握人体各部位的检查位置和检查参数。检查时速度要快,尽量缩短检查时间,要忙而不乱,快中求稳。在检查中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尽量用标准体位检查,以得到良好的影像资料,但应轻柔、迅速、准确;对于复杂外伤或疑有骨折的患者,在能进行标准体位检查的情况下,应按照标准体位检查,一般应尽可能少搬动患者,少改变体位,充分利用X线球管及机架的移动性完成一种姿势多部位的检查;对于病危、昏迷患者则尽量在担架或推送平车上摄片,减少对患者的搬动,同时必须要求临床急诊医务人员在场。对于确实需要移动的患者,则应加倍小心,迅速准确完成检查;胸腹部疾病和外伤患者需要了解有无血气胸或腹腔脏器穿孔,一般要求站立位检查,若患者病情危急站不住,则可行坐位、半卧位检查,病情较重时可以倾斜诊断床尽量达到检查要求。检查患者必须绝对准确,检查前、检查中、乃至检查后应认真查对,保证检查的患者、检查的部位与影像完全相符,避免张冠李戴,左、右混淆。

3.4 诊断报告 原则上在检查完成后应尽快出具急诊报告,诊断报告为达到迅速、准确的要求,在不放过重要阳性征象的前提下影像描述尽可能简化,诊断一定要密切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力求准确。但急诊处理瞬息万变,必要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区别病情,具体对待,如在批量处理急诊患者时,要有先重后轻的观念,及时处理病情危重需抢救的患者,病情较轻的可稍延后处理。急诊报告原则上要求快速、准确,但在一些因病情危重无法取得标准体位检查的患者,其影像质量会大打折扣,给诊断的准确性带来困难,这种情况应本着抢救生命为第一要务的原则,仔细观察影像表现,多与临床沟通,尽量给临床抢救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急诊诊断和平时的影像学诊断一样,是形态学的诊断,是反映病变的客观形态改变,而非病理诊断。好比看图说话,影像表现什么,就描写什么,同病异影,异病同影是常见的事。急诊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及相关检查,相互印证,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4 急诊处理必须强调的细节

4.1 “稳、轻、快、准” 稳,面对较多的外伤患者,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能忙中出错。轻,为防止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在操作中尽量轻巧适度。快,是要眼明手快,在保证诊断要求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检查工作,赢得救治时间。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临床医生的初步诊断,准确地判断检查部位、角度、检查参数,准确地出具诊断报告,给临床抢救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影像信息。

4.2 具备风险意识 在危重急诊患者检查时,如脑外伤、全身多处复合伤和脊柱高位外伤等做影像学检查有一定危险性的患者,全部检查过程中应要求有临床医生陪同,随时注意患者情况并请求临床医生协助处理。检查完毕观看影像图像后,应立即嘱其回到临床科室抢救。

4.3 注重检查质量 检查参数的使用将直接影响到检查质量,CR、DR、CT虽然都是数字化影像,可以进行图像后处理,但是初始图像仍是后处理的基础,必须要掌握好准确的检查参数,才能保证检查质量。

急诊工作是医学影像科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学影像科急诊工作是速度、细心、准确三者相统一的系统工作。力求使用最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力争确诊。急症患者的检查过程虽然短暂,但切不可轻视,往往几分钟的时间拖延,几次无谓的搬动,一次微小的疏忽都会造成终身遗憾。只有集中精力迅速有效的处理好各个环节,才能尽量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检查信息。才能真正提高急诊工作能力,更好、更准确地服务于患者。

诊断影像学急诊篇7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Methods Random selection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from 40cases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ll patients are now using spiral CT flat scanning and enhancement scanning and contrast cases evaluation results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of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Results Spiral CT diagnosis showed that 40cases wer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was 100%.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spiral CT in the cause of obstruction was 92.5%(37/40), an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was 97.5%(39/40). Among them, the accuracy rate of 100% (17/17) on the site of obstruction of colon was 95.65% (22/2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 Spiral CT in diagnosis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high sensitivity, can used to determine the site of obstruction, and can be more accurate to determine the reason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to provide reliable basis and have good application value,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 Spiral CT;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 Sensitivity

急性c梗阻即肠道机械性堵塞,属临床常见急腹症,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常导致患者死亡,有数据统计,其致死率最高可达15%[1],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早期病因诊断、准确对梗阻进行定位和定性并科学把握治疗时机是临床成功救治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关键。既往,临床多采用X线立位腹平片检查,此法虽具备诊断价值,也能帮助临床警惕肠绞窄,但存在一定漏诊率,梗阻点的确定也并不十分明确,故无法很好的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该院近年来以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收效满意,该文现以2010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入院时腹部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阵发性绞痛,部分患者合并腹痛、呕吐等症状。病例入选标准:①对该次临床研究知情同意;②肠梗阻手术治疗。入选病例中,男21例,女19例,患者年龄29~82岁,平均年龄(48.5±7.1)岁,患者病程3~48 h,平均病程(14.6±3.7)h。患者中,17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其中15例腹腔内疾病,2例闭合性腹部外伤。

1.2 方法

螺旋CT诊断:全部患者入院后均以螺旋CT进行扫描诊断。扫描所用仪器为西门子SOMATOM Spirit 双层螺旋CT。扫描范围: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患者均先行CT平扫,后注入对比剂,再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时,分别于动脉期(30 s)、门静脉期(60 s)和延迟期(180 s)获取影像,将影像上传工作站进行MPR图像重建等后处理,再由有两名经验丰富的腹部影像诊断医生共同完成阅片。临床诊断:询问患者病史、观察患者体征、予以实验室检查及MRI等其它影像学诊断,综合上述临床资料或以手术探查确定临床诊断结论。

1.3 肠梗阻相关判定指标

肠梗阻CT诊断标准[2]:①小肠扩张直径超过2.5 cm;②左右半结肠的扩张直径分别超过5 cm和7 cm;③肠管积气、积液。肠梗阻CT定位标准:对梗阻部位的定位利用CT影像下近端扩张肠管和远端萎陷肠管间的异性出进行确定。肠梗阻CT病因诊断标准[3]:以CT影像中,肿块影、鸟嘴征、靶征等征象利于梗阻病变诊断作为CT准确判断梗阻病因的标准。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百分数(%)表示,结果χ2检验,P

2 结果

2.1 螺旋CT对梗阻部位的诊断

螺旋CT诊断结果显示40例患者均为肠梗阻,诊断敏感性100%。螺旋CT诊断结肠梗阻17例,小肠梗阻23例,对肠梗阻部位诊断的准确率详见表1。其中,螺旋CT结肠梗阻部位判断准确率100%(17/17),小肠梗阻部位判断准确率95.65%(22/23),其中1例十二指肠梗阻诊断为空肠梗阻,与结肠梗阻部位判断准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诊断准确率97.5%(39/40)。

2.2 螺旋CT对梗阻原因的诊断

40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的诊断结果正确提示病因。余下3例患者中,1例影像未明确提示病因,1例粪石性肠梗阻诊断为胆石性肠梗阻,1例粘连性肠梗阻诊断为肠道炎症,诊断准确率92.5%(37/40),详见表2。

3 讨论

急性肠梗阻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存在一定致死率,临床救治患者时,需要对病症进行准确把握,方能有效对症治疗,特别是老年患者,梗阻症状典型性不足,影像学检查也因此成为了临床确诊梗阻、掌握病情的重要方法[4]。既往,临床多采用X线片对梗阻进行诊断,但由于该项技术空间分辨率低,故诊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报道显示其准确率约为75%[5],不仅漏诊率较高,且无法提供梗阻部位、病因及肠管血供等详细影像学资料,不能为临床救治患者提供详细参考依据。

该次临床研究选用螺旋CT SOMATOM Spirit对急性肠梗阻进行临床诊断,该设备具有压秒升级扫描功能,时间与空间分辨率均为先进水平,后台处理技术强大,具有扫描迅速、性能可靠、操作便捷、图像清晰等一系列使用优势以此诊断急性肠梗阻不仅有助于迅速确诊,更能帮助判断梗阻部位、程度及致病因素,在指导临床拟定合理治疗方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6]。有学者以X线平片和螺旋CT对同一组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诊断[7],结果表明螺旋CT的诊断敏感性(97.85%)和正确率(96.0%)均显著高于X线片的诊断敏感性(74.76%)和正确率(68.0%),提示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临床诊断中更具使用价值。该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敏感性100%,对梗阻病因的诊断准确率92.5%(37/40),对梗阻部位的诊断准确率为97.5%(39/40),与扶明华[8]报道的肠梗阻螺旋CT诊断敏感性(100%)一致,与刘峰[9]报道的肠梗阻螺旋CT诊断敏感率(94.35%)基本相符,提示以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敏感性高,既可用于确定梗阻部位,又能较为准确的判断病因,可为临床有效治疗急性肠梗阻提供可靠依据,具备良好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卢刚,吕方方.螺旋CT对107例急性肠梗阻诊断的临床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5):84-85,90.

[2] 李伟.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7):22-24,27.

[3] 胡如浩.螺旋CT呙栊卸嗥矫嬷亟ǔ上穸约毙猿梗阻的诊治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108.

[4] 陈文龙.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6,35(5):181-182.

[5] 李治黔,何江.多排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37(6):55-57.

[6] 郑候华.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上旬刊):2129-2129.

[7] 王芳,陈海.比较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43-44.

诊断影像学急诊篇8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病。如果出现误诊、漏诊或者救治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多种并发症引发严重后果。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越来越准确[1]。现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利用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因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患者,经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大的66岁,年龄最小的15岁,平均年龄33±7.1岁。临床表现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31例,恶心、呕吐17例。

1.2仪器与方法

使用仪器为西门子G5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10MHz。检查时,36例取仰卧位,4例取侧卧位。患者膀胱适度充盈,先用低频探头常规全腹扫查,检查右下腹部有无肿块。如果有异常,则用高频探头局部加压检查法探查阑尾区,并进行多个切面扫描检查,测量患者病灶部位的立体形态、位置、方向、结构及周围关系,同时作好记录。然后通过跟踪患者手术情况,计算分析诊断符合率。[2]

2结果

经术后证实的40例患者,低频阳性15例(37.5%),高频阳性36例(90%)。单纯性阑尾炎5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60%;化脓性阑尾炎27例,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96.3%;坏疽性阑尾炎3例全部确诊,诊断符合率100%;阑尾周围脓肿5例全部确诊,诊断符合率100%。

3结论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因素尚不能肯定。但公认的因素有以下几种:梗阻、感染以及被认为与发病有关的胃肠道功能障碍等。此外,或者与饮食习惯和遗传等相关。其临床表现虽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有时变化多端,对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有时会误诊。

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阑尾病变时均有阑尾的增粗,内径扩大,壁增厚。所以利用高频探头能较好地看到肿大的阑尾及水肿呈“双边影”的阑尾壁[3]。

从声像图特点来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轻度肿大,体积相对较小,诊断符合率60%,易漏诊。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壁呈双边影,壁明显增厚,体积增大,腔内可见点状、带状强回声或后有粪石图像,诊断符合率96.3%。坏疽性阑尾炎,阑尾明显肿大,内部呈不均匀的低暗区,阑尾腔及周围渗出液增多,与化脓性阑尾炎不易区分,诊断符合率100%。阑尾周围脓肿,其阳性率高达100%,边界不清楚,部分可见已坏死阑尾,诊断符合率100%。

有研究表明,即使是临床高度怀疑阑尾炎的患者,仍有必要行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阑尾炎的诊断。如果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推荐再采取其他影像学诊断方法或者通过临床表现决定治疗方案,这样可以减少影像学检查的假阴性率,并增加外科医生对影像学检查的信任。如果超声能显示阑尾,而且阑尾形态正常,明确提示其他诊断,则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应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决定。但由于探头穿透力限制,对过于肥胖者检查结果不理想,应加以仔细鉴别[4-5]。

本研究资料组中40例患者,低频阳性15例(37.5%),高频阳性36例(90%)诊断符合率较高。我们认为,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即使不能确诊,但也能及时、准确提示病灶部分的情况以供参考。由于诊断方法简单、无创、无痛苦,患者及家属均能接受,是一种可行的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M].北京: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56.

[2] 秦茜淼,杨永明.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J].上海医学影像,2003,12(1):76.

诊断影像学急诊篇9

1.2方法

对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影像学诊断,超声诊断仪器采用日本HITACH公司生产的preirus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线阵探头频率10.0~15.0MHz。患者取仰卧位,以患者最痛点为中心逐级加压扫查右下腹,加压的力度以腰大肌及髂外血管显示清楚为标准,具体方法先用低频探头查看阑尾全貌,然后用高频探头查看阑尾的局部细微结构。

1.3观察指标

阑尾层次清楚、黏膜粗糙、管壁不连续为急性阑尾炎指征。当阑尾增粗,阑尾前后径>7mm时,若周围存在液性渗出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若无液性渗出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经过超声影像学检查清楚看出穿孔征象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年龄段患者经超声影像学诊断效果

小儿组超声影像学诊断准确率(84.00%),成人组准确率(84.62%)和老年组准确率(85.00%)几乎相同,准确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2.2超声影像学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理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效果

超声影像学对不同年龄段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不同病理型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各种急性阑尾炎超声影像学表现

研究对象超声诊断为单纯性阑尾炎有44例,超声影像表现为阑尾增粗、肿大、僵硬、无蠕动,阑尾周围未见明显液性暗区。化脓性阑尾炎的患者有79例,阑尾的黏膜层、肌层、浆膜层均可见,黏膜层粗糙,肠管间或阑尾周围有液性暗区,部分患者可见粪石强回声。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有46例,黏膜层呈虫蚀样改变,可见阑尾壁不连续,阑尾周围的液性暗区于阑尾管腔内的液性暗区相连,部分患者可见大网膜增强回声。

3讨论

小儿组超声影像学诊断准确率(84.00%),成人组准确率(84.62%)和老年组准确率(85.00%)几乎相同,具有准确的诊断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研究表明,阑尾在免疫系统中可发挥一定作用,以维持人类机体正常免疫系统功能,阑尾虽小,但是属于人类机体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阑尾健康有助于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在不良的生活饮食情况下,极易诱发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表现为右下腹剧烈疼痛,有时临床易漏诊,甚至与急性腹膜炎相混淆,耽搁治疗时间,引起病情恶化,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由此可见,对急性阑尾炎进行准确,及时的诊断对于治疗疾病具有重要价值。临床上采用超声影像学对不同年龄段患者进行诊断,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超声影像学对不同年龄段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不同病理型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影像学对急性阑尾炎临床诊出率高,对不同病理型均可作出准确诊断。超声影像学可对病变部位作出准确判断,为手术切口位置提供依据。同时该诊断方法无切口,对患者无伤害,方便快捷,价格低廉,适合各种患者进行临床诊断。

诊断影像学急诊篇10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外科急腹症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单纯依靠临床表现诊断阑尾炎特异性仅63.6%。随着超声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超声在诊断急性阑尾炎及鉴别诊断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136例急性阑尾炎的的临床资料和术前超声检查的图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136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61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6.5±3.5岁;病程3h-3d,平均病程8±5.5h;患者临床表现为脐周及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发热,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等。

1.2 检查方法 使用MedisonSA-60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10MHz。患者取仰卧位或者左侧卧位,膀胱适度充盈,将探头置于右下腹麦氏点或最为明显压痛部位进行多切面扫描,适当时逐级加压探头作大范围扫查,必要时加用高频探头扫查。仔细观察急性阑尾炎各种声像图特征,如阑尾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管壁回声,周围有无液暗区域、肠管有无扩张等,同时观察双肾、输尿管及女性的子宫、附件,排除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记录结果并与病理结果对照。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13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超声检查诊断129例,诊断符合率94.9%,其中单纯性阑尾炎59例,超声诊断56例,诊断符合率94.9%,其余3例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化脓性阑尾炎43例,超声诊断42例,诊断符合率97.7%,其余1例误诊为肠套叠;坏疽性阑尾炎23例,超声诊断21例,诊断符合率91.3%,其余1例误诊为右侧附件炎,1例漏诊;阑尾周围脓肿11例,超声诊断10例,诊断符合率90.9%,其余1例为腹膜后阑尾。见表1。

2.2 各型急性阑尾炎声像图表现

2.2.1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病变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声像图见阑尾轻度肿胀,可显示不能被压缩的盲管状结构,长约4.0-6.0cm,直径约0.7-1.0cm,阑尾壁黏膜充血水肿增厚,壁厚>3mm,浆膜充血并失去光泽,表面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盲端可见低回声或无回声,长轴纵切面形态呈“蚯蚓状”或“指状”,横切面呈“靶环征”或“同心圆征”[1];伴粪石梗阻时,阑尾管腔增大,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或无回声区伴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由于阑尾近端与盲肠内壁相连及受盲肠末端肠管内气体的影响,本组中超声诊断中有3例未检出。

2.2.2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阑尾肿胀明显,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脓性渗出物。声像图显示阑尾明显增粗,直径约1.0-1.5cm,壁增厚>0.3cm;纵切面呈腊肠状或管状,横切面呈圆形,腔内可见高、低不均光点;各层回声强弱不均,黏膜层明显增厚,欠规整,因渗出与周围粘连,似有浆膜层中断现象,黏膜层大部分中断;部分阑尾腔见粪石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本组43例,超声检出42例,1例误诊为肠套叠。

2.2.3 坏疽性阑尾炎 是一种重型的阑尾炎,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阑尾腔内积脓,压力升高,阑尾壁血循环障碍。声像图示阑尾壁厚度增加并出现水肿,直径可达20mm,阑尾管壁全部或部分坏死,轮廓部分显示或消失,如出现坏疽穿孔时管壁环状同心圆状回声消失,周围可有不规则液性暗区。由于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具有相似的声像图特点[2],同时因坏疽出现明显肠胀气,造成了阑尾轮廓仅部分显示或不显示。本组23例,超声检出21例,1例误诊为右侧附件炎,1例漏诊。

2.2.4 阑尾周围脓肿 如果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的进展过程比较慢,则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进而形成炎性肿块或周围脓肿。声像图上阑尾失去规则的条状形态,结构辨认不清,回声不均并可见杂乱的回声位置固定。本组11例中,超声检出10例,1例为腹膜后阑尾。

3 讨论 阑尾位于回盲部下方2-3cm处,为一管状器官,外形呈蚯蚓状,长约5-10cm,直径0.5-0.7cm。阑尾起于盲肠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会合点。阑尾在超声图像上并无特征性,一般不易显示,而且由于其位置多变及肠道气体干扰,因而不易识别[3]。当因阑尾腔阻塞及细菌入侵时,可以产生一系列超声图像改变。

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表现主要与阑尾炎的临床过程和病理解剖学变化相关。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标准是阑尾直径>0.7cm,炎症严重程度影响病变阑尾直径大小,炎症程度越高,阑尾越大,显示率就越高[4];纵切面阑尾增粗呈“腊肠样”回声,横切面呈小的“靶环征”,大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具有此典型的超声征象[5];由于病情发展变化及解剖位置关系,在超声图像中部分患者仅表现各种间接征象:肠腔扩张、肠壁增厚,腹腔积液;右下腹淋巴结肿大,右下腹不规则混合性包块等[6]。

本组136例急性阑尾炎中,超声检查诊断129例,诊断符合率94.9%,误、漏诊3例单纯性阑尾炎、1例化脓性阑尾炎,2例坏疽性阑尾炎和1例阑尾周围脓肿。分析原因主要是:①阑尾炎症较轻,阑尾腔内积液较少,阑尾肿胀较轻;②肠道存在气体干扰反射使超声探查受到影响;③操作者扫查不细致,观察不够仔细,对阑尾周围脏器的间接征象认识不够,漏掉了肿胀不够明显的阑尾。因此为提高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符合率,检查时应:①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高频探头对浅表细微结构方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低频探头可以增加其探查深度,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②适时逐级加压探查,加压探查不仅可以使超声图像具有较高的清晰度,也可减少其他脏器对超声图像的干扰,提高准确度;③应以压痛最明显部位(通常以麦氏点)为中心做多切面的扫查;④在扫查中应采用顺逆旋转扫查法及顺逆旋转延伸扫查法[7],此方法在显示急性阑尾炎全貌及与回盲肠延续关系的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及安全、无创伤特点、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方面具有重要、实用的参考价值。超声检查不仅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影像学依据,还可以显示阑尾的病变部位及病情发展程度,提示手术指征,而且能对容易混淆的肠道穿孔、胃胆囊穿孔、右侧输尿管结石、右侧异位妊娠等急腹症做出准确的鉴别诊断,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严春阳,马苏亚.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2006,7(10):72-74.

[2] 刘建军,刘永岭.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其分型中的价值探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11(6):425-426.

[3] 黄增荣,曾顺生.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广东影像诊断与介入反射学,2007,16(4):181-183.

[4] 周东军,陈尚兵.老年人穿孔性阑尾炎65例诊治体会[J].中国厂矿医学,2005,18(5):422-424.

诊断影像学急诊篇11

对老年急性胸痛的初级评估是指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体征、心脏标记物、心电图检查对胸痛诊断做出初级判断,对疑诊ACS和肺栓塞的患者还可根据指南进一步进行危险分层,以便尽快做出下一步诊治的决策。

1.1临床表现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在临床均有特异性表现,但ACS的传统危险因素对于鉴别急性胸痛价值有限。需要注意的高危险的体征是心力衰竭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低血压、心率增快)、新出现的二尖瓣返流杂音、其他心脏病的体征和肺部疾病的体征。

1.2生物学心脏标记物肌酸激酶是传统的心肌梗死标记物,但特异性、敏感性差。肌钙蛋白敏感性、特异性好,有助于识别急性、不典型心肌梗死。肌钙蛋白升高也预示肺栓塞患者的短期死亡风险增加。此外,主动脉夹层、非动脉粥样硬化因素导致的心肌损伤也可出现肌钙蛋白水平升高。B型脑利钠肽在急性心肌缺血、其他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的疾病都可以表现为升高,有助于ACS患者的危险分层。D-二聚体(D-dimer,DD)阴性结果可以排除肺栓塞、主动脉夹层;阳性结果对肺栓塞、主动脉夹层诊断的敏感性强,特异性低。C反应蛋白在多种因素导致的急性胸痛均可升高,因此,对急性胸痛三联征的鉴别意义有限。高敏C-反应蛋白,有助于识别急性、不典型心肌梗死,对急性胸痛的鉴别意义有限。随着医学技术的进展,目前一些新型的关于主动脉夹层特异标记物:(1)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特点是在主动脉夹层发生最初数小时迅速升高,24h内下降,且发生在近端的主动脉夹层较远端主动脉夹层升高程度大。(2)可溶性弹性蛋白片段,特点是可持续升高到主动脉夹层发生后72h,具有良好的阴性和阳性预测价值,可以作为主动脉夹层的标记物之一。但是,在主动脉夹层完全血栓形成时结果可为阴性。(3)钙调理蛋白,特点是无论远端、近端主动脉夹层发生24h内均可升高,阴性预测价值大,阳性预测价值小。酸性钙调理蛋白的应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3心电图心电图是对胸痛患者进行初始评估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需要在急诊的10min之内进行。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敏感性为20%~60%,ST段抬高提示有立即再灌注治疗的指征,ST段压低则与心肌梗死危险增加、缺血并发症有关;T波倒置与缺血风险有关,但较ST段压低的风险小;Q波与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有关,不如ST段改变的意义大。在心电图的使用方面,对有持续症状或心电图有提示意义,但未能确诊为缺血诊断的患者,采用每隔15~30min动态检查,加做后壁导联心电图,或者通过使用多导联心电图监测设备,将有助于提高心电图对胸痛的鉴别诊断价值。

1.4危险分层目前,对有潜在ACS风险的最初评估已经从诊断评估转变到危险分层。对怀疑患有ACS的患者,可以参考TIMI危险评分(表1)。0~2分为低危,3~4分为中危,5~7分为高危[1]。TIMI危险评分越高,发生全因死亡、紧急血供重建、致死或非致死心肌梗死概率越高,需要积极做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治疗。对怀疑VTE的胸痛患者,按照《急性肺血栓栓塞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09》推荐的诊断流程和危险分层项目进行鉴别诊断的判断和危险评估(图1,表2)。危险分层为>4分高度可疑肺栓塞,≤4分为低度可疑肺栓塞。

2急性胸痛的影像学检查和确诊

是指根据不同影像学检查的特点和检查技术进展程度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便对老年急性胸痛患者尽快确诊和决策。

2.1X线胸片检查主动脉夹层患者85%~90%有纵隔增宽表现,而肺栓塞患者有局部病灶“楔形影”及肺动脉增宽表现。但对病史和体格检查为低危的ACS患者常表现正常,诊断ACS价值有限。

2.2肺通气-灌注扫描检查仅用于30%~50%疑似肺栓塞患者,有1.0%接受肺通气-灌注扫描的患者被诊断为APTE,4%不能诊断或排除肺栓塞患者通过超声发现DVT。适于无多排CT检查设备、有肾衰竭、对造影剂过敏者。

2.3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心功能状况,在心肌缺血早期发作时评价心室壁运动可靠性高,早于心电图改变和症状的出现,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敏感、可靠,亦可以作为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方法,有助于评价心脏外科和心脏内科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在肺栓塞的评估方面,高危和极高危肺栓塞患者有特异性的声像图特征,如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内径增宽,应用心脏超声有助于评价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以便对肺动脉栓塞进行危险分层、指导治疗。但是,局限性是对肺段或肺段以下肺栓塞,没有特异性的声像图特征,难以直接评价诊断肺栓塞。心脏超声检查的局限性是超声造影剂显像研究结果大多来自单中心研究结果;不能进行24h连续监测;检查结果受操作者水平的影响。今后开展超声造影剂安全性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改善成像质量和心功能评价,提高对远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能力是心脏超声在胸痛鉴别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方向。

2.4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MPI同时检查室壁运动和厚度,可以区分来源于伪影的灌注缺损和来源于心肌缺血的软组织显影,并可同时获得左心室射血分值。在胸痛发作期即可检测,在症状稳定后可以延迟显像,灌注缺损提示急性心肌缺血或陈旧性心肌梗死,结果正常,提示临床为低风险患者;在低风险、有检查适应证的患者有助于明确诊断,减少不必要的住院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降低总体医疗费用。但是,局限性是对缺血灌注缺损检查的敏感性取决于总的缺血面积,对3%~5%小面积缺血灶难以检查到。因此,不能替代全部患者的负荷试验检查,适合与心脏损伤标记物共同使用评估缺血风险的危险分层,指导进一步选择胸痛治疗方案。

2.5心脏磁共振(MRI)检查MRI优势在于无创、无电离辐射;受操作者主观因素影响小,分辨率高,延迟增强扫描对存活心肌的检出应用价值强,在评价心脏灌注、功能、瓣膜功能具有优势。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相对较高;有研究报道,MRI诊断AC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4%和85%,加用腺苷负荷MRI检查后,对冠心病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6%和83%;评价可疑ACS患者可直接进行腺苷负荷MRI的“一站式”检查。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还可用于主动脉、肺动脉成像。心脏MRI的局限性是MRA用于诊断肺栓塞敏感性不高,评价冠状动脉成像能力次于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成像平面的定位以及诊断标准缺乏统一标准,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检查时有心脏运动伪影问题。且体内装有除颤器、起搏器的患者不能进行该检查。

诊断影像学急诊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妇产科急腹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5~48岁,平均(30.3±2.4)岁,所有患者在就诊时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其中30例表现为急性腹痛,15例慢性腹痛伴突然加剧,10例阴道出血,5例出现呕吐症状。在进行本研究之前,患者均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1.2方法本研究使用的仪器是飞利浦HD11型超声仪,探头频率为3.5MHz,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查腹部之前需要患者适当充盈膀胱,如果病情紧急,没有足够时间让患者自然充盈膀胱,可以通过导尿管向患者膀胱内注入一定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但是在对患者通过阴道进行超声检查时需要排空膀胱内液体,对子宫和子宫两侧附件进行多切面检查,同时对患者子宫的情况进行全面判断,检查患者子宫的大小及子宫内膜的厚度,观察子宫内部是否存在胎囊结构,检查子宫附件周围区域是否存在包块,并检查包括的大小与性质,以及患者盆腔内是否存在积液情况。1.3观察指标对比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并统计超声检查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计算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准确率。

2结果

临床诊断为异位妊娠31例,超声显示为30例,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96.8%;临床诊断急性盆腔炎11例,超声显示10例,超声检查的准确率90.9%;临床诊断为流产14例,超声检查显示14例,超声检查的准确率100.0%;临床诊断为黄体破裂4例,超声检查显示4例,超声诊断的准确率100.0%。

3讨论

妇产科急腹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由于该病发病急,而且疾病的发展速度快,如果在发病早期患者得不到准确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那么将会极大地提高患者病死率,因此对于妇产科急腹症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3]。妇产科急腹症以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患者因为疾病类型不同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腹痛症状,一般将腹痛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疼痛程度往往预示着病变的严重程度,但是也因患者的个体耐受程度出现一定差异。对患者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查,可以准确掌握患者体内病变情况,进而准确判断疾病类型,为接下来的治疗提供有力支持[4]。导致患者出现妇产科急腹症的原因较多,临床上异位妊娠最为常见,在所有的异位妊娠患者中输卵管妊娠的发病率最高。异位妊娠患者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进行诊断,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子宫饱满,子宫内没有胚芽或者妊娠囊,同时可以明显发现子宫内膜蜕膜病变及异常宫腔回声,在患者子宫附件区域可以发现包块,少数在妊娠囊内可见胚芽的血管有节律地搏动。如果患者出现出血现象,可以通过超声从直肠窝部探测到暗区,此时对患者进行查体,患者往往会感受剧烈疼痛。异位妊娠除了出现腹痛这一症状以外,患者往往还会像伴随出现月经异常、阴道出血等临床症状,病情一般比较严重,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晕厥甚至休克。急性盆腔炎患者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声像图一般呈实质不均质,边缘模糊,内部回声增强粗大,当有坏死、液化时,在相当部位出现暗区,出现局部包块,急性盆腔炎患者疼痛较为剧烈,在具体的诊断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各项体征以及发病历史。流产患者通过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增大,同时还会伴随出现不规则、塌陷状的妊娠囊,不会出现胎芽回声和胎心搏动,还有一些流产患者通过超声检查子宫可见不规则光团,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患者子宫内部分蜕膜或者胎盘出现滞留。黄体破裂患者大多是生育期女性,但是也会出现未婚女性患者,除了常见的腹痛症状以外,还会伴随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黄体破裂患者出现严重出血,往往会引起严重后果如出血性休克[5]。对黄体破裂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为子宫正常大小,宫内无妊娠囊,盆腔多数探不及包块,子宫直肠窝及液性暗区,可见塌陷状囊肿,而且囊肿没有完整轮廓,如果对患者阴道进行穿刺,可以得到血液液体。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检查结果准确率很高。说明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查,可以有效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同时超声检查操作简单,对患者影响较小,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秀玲,库尔米拉,德文洁,等.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51-52.

[2]韩伟玲.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9):1784-1785.

[3]缪斌.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运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5):646-647.

诊断影像学急诊篇1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7例,其中男27例,年龄24~70岁,平均(35.1±1.1)岁。女40例,年龄23~68岁,平均(32.3±1.4)岁。67例患者病程在1~4h,平均2.1h。

1.2 方法 对67例患者在检查之前需要进行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是否具有其他的重大疾病,当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完毕之后,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使用荷兰PHILIPS公司Briliance16层螺旋CT机采集数据。层厚7.5mm,层距7.5mm。先行平扫检查,其后使用进行腹部三期动态增强检查。使用随机智能追踪软件,选择腹主动脉为感兴趣区域,预设CT值为80HU~90HU,当感兴趣区造影剂达峰值后触发扫描,延迟22s扫描为动脉期,70s时扫描为静脉期,120s时扫描为平衡期[1]。在检查结束之后,需要对CT影像进行观察,如果存在着疑点的地方,需要对患者从新进行检查,直到明确的诊断出患者是急性阑尾炎为止。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卧位指导,以免由于卧位的不规范,影响到检查的结果,耽误患者的病情。在检查结束后,通过对CT影像的分析,根据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进行疾病的判断,如果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需要立刻进行手术,以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CT影像进行观察,主要对急性阑尾炎的特点进行观察,了解患者急性阑尾炎的类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见表1~2)

3 讨论

在针对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方面,诊断方法非常多,但是,每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选择的诊断方式不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将会严重的耽误患者的病情,甚至是导致患者失去生命。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时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及时的确诊,及时的进行手术,容易诱发穿孔的危险[3]。因此,选择科学的诊断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在针对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方面,也逐渐的应用先进的诊断技术,不断的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急性阑尾炎患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阑尾内的粪石以及一些寄生虫引起了梗阻,进而诱发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的腹部剧烈的疼痛,并且常常伴有发热以及呕吐的症状,很多患者当发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没有引起注意,认为可能是中暑或者是吃坏东西,甚至有一些患者到药店自行购买药物服用,严重的耽误的治疗的时间,很多的患者也因此造成了严重的后果[4]。因此,及时的到医院进行就诊,及时的进行诊断,并且采取有效的手术方式,才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针对于6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其确诊率高达95.5%,可见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另外,急性阑尾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阑尾增粗、阑尾粪石、阑尾腔内积液、阑尾周围脓肿,而在CT影像中能够明显的看到这些特征,进而为确诊急性阑尾炎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①由于急性阑尾炎是急症,只有以最短的时间进行诊断,才能够及时的进行手术,而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时间短的特点,能够尽快的进行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5-6]。②多层螺旋CT诊断的图像非常的清晰,从图像上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进而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实现最佳的诊断效果。③多层螺旋CT诊断收费比较合理,收费的标准一般经济条件的患者都能够承担。总之,通过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诊断准确率高,该种诊断方式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雪丹,吴刚,刘屹,等.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诊断坏疽性阑尾炎的价值[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12(05):131-132.

[2] 耿军祖,王福江,孙健,等.正常阑尾的16层螺旋CT表现[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16(02):319-320.

[3] 张国良,陈九如.急性阑尾炎的CT检查与诊断[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15(03):164-165.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