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实用13篇

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篇1

1结构设计优化

1.1结构设计优化的概况

结构设计优化,就是通过充分发挥房屋建筑材料本身的性能,以实现各个构件以及各个环节设计的相互配合,优化结构设计,达到房屋建筑结构的优化。结构设计优化较之于传统的结果设计,不仅具备传统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而且将社会中所具有的价值学以及审美学完美的结合其中,不断提高结构设计水平,促使房屋建筑的整体性协调发展。

1.2结构设计优化的意义

结构设计优化不仅仍具有传统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而且还具有审美实用的特点,降低了房屋建筑的建筑成本,协调房屋的整体性,并使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结构设计优化使得房屋建筑的设计方案、设计决策更为科学化,提高对于房屋价格的安全性能和抗震性能的要求,有效地使房屋建筑的安全实用、经济美观,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

1.3结构设计优化的实践价值

降低房屋建筑工程成本,增强房屋建筑结构经济性。房屋建筑的楼层的逐渐增高,其建筑墙体面积和柱体积也会随之增加,同时也会增加各个建筑材料的使用,增加建筑成本。如若优化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节省建筑成本,节约用地,还能确保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以及抗震性能,提高房屋墙体的受力性能,增强房屋建筑结构的经济性,满足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1.4结构设计优化的要点

(1)协调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优化需要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相互协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针对于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提高房屋的外观,而结构设计是针对房屋建筑内在结构进行优化合理的设计,二者相互结合,互相协作,以降低建筑造价,提高房屋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实现结构设计的合理化。

(2)遵循结构设计规范。结构设计优化需要专业且经验丰富的技术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遵循结构设计规范。然而,结构设计规范是面向所有的建筑工程,有些规范并不适用,也不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在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结构设计时,在遵循结构设计规范的前提下,结合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优化房屋结构设计,提高结构设计质量以及经济效益。

2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1结构设计优化的前期准备

(1)建立房屋建筑安全监管体系。现如今,建筑项目监管虽有些改善,对建筑项目监管力度不够,容易引发质量安全事故。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进行方案施工时,应加强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管,确保施工的安全以及建筑质量,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大监管力度,做到灵活运用,重点勘察,建立起监管范围广、高水平的质量安全监管,为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做好前期准备,确保结构设计的安全进行。

(2)加强监管工作。专业水平的提高、专业化的加强,使得质量安全监管既注重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又注重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监管的程序严谨,对每个阶段进行质量安全监管,使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减小。加强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建筑工程各单位的行为,对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质量安全监管,依照正规合理的程序进行建设,一切以“法”为准,使建筑工程各个单位拥有质量安全意识,担起质量安全责任,严谨行事,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为结构优化设计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3)合理制定结构设计方案。一个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的工程进行。设计人员在对房屋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房屋建筑进行实体调查检测,依据建筑物的结果特点设计合理的结构形式,使其结构设计优化达到最佳效果,最终使房屋施工达到安全且合理的效果。

2.2结构设计优化的应用

(1)与土地用地的联系。建筑工程的实施,少不了占用的土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就是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而房屋楼层层数的增加,就会相对减少房屋的占地面积,增加房屋建筑的高度以及房屋之间的间距,因此,土地用地并不随着房屋建筑的高度增加而减少,构不成反比关系。结构设计优化可以在房屋的实际情况上,优化结构设计,最大限度的扩宽房屋空间,提高房屋的实用性和整体协调,满足人民对于房屋结构的需求。

(2)与工程成本的联系。结构设计优化的实施,有效地降低房屋建筑的过程成本。因房屋建筑的总建筑面积的扩大,建筑高度的增加,土地占用面积相对较小。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充分利用施工材料的性能,合理协调房屋建筑内部结构的各个单元间,不仅确保了房屋建筑的适用性和美观度,而且节省了施工成本,提升了建筑结构的经济性能。

(3)概念设计结合细部结构设计优化。将概念设计应用于没有确切数据的结构设计中,将数值作为辅助和参考,并在设计工程中灵活运用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注重细部的结构设计优化,以及房屋建筑地基的设计,优化房屋建筑结构。将概念设计与细部结构设计优化相结合,确保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适用,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普遍运用,计算机能够解决很多人力难以计算和解决的问题,目前几乎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实现优化作用。人力难以计算和统计的数据,计算机可以利用相应的软件和应用进行分析,并快速给出优化结果。同时计算机还可以起到模拟作用,让设计人员及造价人员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到技术优化的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房子的要求不仅体现在质量上,其还注重房子的美观。建筑商为了能够在不影响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打造出符合人们需求的建筑工程,需要注重建筑结构设计的技术优化。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建筑商级设计人员首先要明确技术优化的作用及理念,通过前期设计优化、计算机应用、结构细部优化等方式,实现建筑造价的降低。

作者:胡雪莲 单位: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篇2

引言

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要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运用科学有效地方法,因此,有必要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常用的方式方法

房屋建筑结构基本设计方式

对于房屋建筑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使用何种混凝土可以适应具体房屋建筑的需要,钢筋的适配比率必须要降到最低,对于地基的底部的宽度和长度的选择上要保证建筑在建构上具有安全可靠性,结构的设计要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行业规定,并且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具体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整。

平面图设计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可以采用平面图的方法,在设计之初,要考虑建筑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等情况,最好使用较为正规的图纸进行设计,现今一般都是人工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初步设计之后,绘画草图,再利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和器材进行具体的绘图、建构特定的建筑模型,利用一系列的模拟试验来检测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途径进行修改。通过不断地修改和设计,得出一个最为科学合理的平面图。

屋顶结构图设计

屋顶的结构设计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适用于屋顶的表面不是很规则和平整、坡度比较小和房屋脊梁比较多样的情况;而另一种方式则适用于相反的情况,适用于屋顶的表面规则和平整、坡度比较小和房屋脊梁单一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适配的钢筋都应当有相反作用的钢筋来拉扯使其可以抵挡住拉力的作用。根据结构的建造,钢板的厚度一般要大于等于一百二十的厚度。对于钢筋的安放位置应当有相应的大样的结构设计图进行标注。在进行屋顶坡面的建构时,不仅使用大样的结构图进行标示,还应当对屋顶坡面的解剖面进行绘制,这样可以使屋顶结构图更加详细和明确,使房屋建筑的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根据屋顶结构图进行具体的施工操作。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探讨

对房屋建筑的地基进行设计时常见问题

在对房屋建筑的地基进行设计时常出现因为设计的不科学造成的可能使用的材料不足或者过剩而造成的大量浪费或者严重影响施工进程的现象。在对桩与桩之间的距离进行测算的时候,可能会过大或者过小,没有遵循对桩与桩之间的距离的相关规定和规则,在试桩的时候,可能会影响其精确度。

在对高层的房屋建筑的地基进行埋放的时候可能深入的长度不够或者存在一些人为的原因造成埋放的深度不够。没有遵循关于钢筋混凝土在高层房屋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一些埋放规格的要求,一般埋放的深度要从可靠的侧边的限度的地面高度来计算,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能会忽视这一点,而直接从底部开始计算。

在承重的砖瓦的材料的选用上,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在地基材料和房间内部防止潮湿的层面下的地基的材料的选用上,一般不能选用多个孔隙的砖瓦起承重作用,但实际建筑设计中,却常选用此种材料作为承重的砖瓦的原材料。

对房屋建筑的材料的选用和构造进行设计时常见问题

现行对房屋建筑材料所构造而形成的高度、宽度以及二者之间的比例上都有着最大限度的规制,而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很多的高层的房屋建筑的高度、宽度以及二者之间的比例都超出了规定的范围,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地震频发的地区的房屋建筑的设计,没有遵循相应的设计技术标准和规定,可能在发生地震的时候,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造成巨大的隐患和危险。

在具体的结构的布局上可能出现不符合应当达到的标准的现象,有些房屋建筑在结构的布局上可能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比如在建筑的外部形态、抗压力的布局、内部各结构的数量和品质的选择等方面都要进行一定的量化,达到一定的参数或者指标,由于我国对具体的不标准建筑结构的规定还不够明确和具体,可能造成在实际设计施工时很难对标准与不标准的形态进行很好地把握,有时还可能受到其他一些方面的限制和要求,而无法使房屋建筑的性能达到最优的状态。

对房屋建筑的砌体的建构进行设计时常见问题

我国制定的一些规范对多层的砌体的高度和层级的数量都有所规定和限制,但是虽然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将数值选择在具体规定的临界点,但是却忽视了施工现场地表的情况,造成一定的误差。在进行构造的支柱与圈梁进行交叉的时候,可能忽视对筋进行加密的措施。

其他方面可能存在的常见问题

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图可能缺乏一些具体的说明或者关键内容的提示,例如可能对采用的结构方式、是否符合抗震防灾的需要、房屋建筑材料的选用、钢筋混凝土的具体施工注意方法和观察监测的内容等,在对一些建筑工程的进行模拟试验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具体的桩基情况,而一味使用传统的试验方法对工程进行监测,任意性较大、精准性较差。

对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

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要常采用大样的结构图设计,在以上各种结构图的设计较为精准的情况下,再对具体的结构进行大样的结构图设计可以使具体的结构大小和高低更加明确具体,其可以在结构图上直接进行标注,也可以对具体的结构再进行较为详细的绘制,从而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施工情况。通过规范的用语和完整的说明对具体的指标进行标注,这样可以保证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可以更加科学合理,防止出现浪费或考虑不周的现象。

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要严格遵循相应的规定和操作规程来进行设计,设计者要认真掌握现行的规章制度的规定,同时要对有关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和规程以及具体施工工程的信息和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不可太过随意地进行设计行为,从而有效地防范因为质量问题引发的风险。

总结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性的一步,因此,必须要不断改进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可靠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于桂萍.关于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22).

[2] 纪荣洋,王文可,潘可明.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探讨[J]. 低温建筑技术. 2012(05).

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篇3

1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实践经验,加上对于众多参考文献的研究,认为在实际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高度问题。我国有关部门对于房屋建筑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与规范,其中之一便是《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于房屋建筑结构体系的高度问题规定,主要是从经济性以及适用性等方面进行规范的。《规程》所规定的的结构体系最适宜高度,不仅仅与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以及建筑水平相关,而且还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建筑工程规范体系相协调的。

第二,抗震与构造措施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建筑结构设计单位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努力,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房屋建筑结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由于我国的建筑物抗震标准较低,在抗震与构造方面,很难处理好结构设计与抗

震烈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问题。一般来讲,城市房屋建筑主要是以写字楼以及其他办公场所为主,因此,在实际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需要着重考虑到空调、消防等设备。这些设备不同于其他设备,它们往往是布置于楼层的梁底之下的,如果没有梁底开洞,是没有办法进行设备的安装的,因此,在设备安装之前,设计单位需要对梁的承载力进行分析以及计算。

2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注意事项探究

2.1 选择合适的房屋建筑结构体系

要保证房屋建筑的安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体系,目前在房屋建筑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剪力墙结构或者框架剪力墙结构。

第一,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框架、剪力墙,在这个结构中剪力墙是主要的抗侧力结构,承载着大部分的水平荷载,框架的功能是承受竖向荷载,这样就能保证建筑结构均匀受力。在进行框架剪力墙的设计时要将剪力墙设置在平面形状变化比较大、竖向荷载比较大的位置。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以框架为主,剪力墙为辅,比较适合层数在25层以下的建筑。第二,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是将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梁柱换成了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墙板,剪力墙的功能就是承受竖向荷载、抵抗侧力,建筑结构的水平荷载则由伞部来承受。剪力墙结构一般情况下使用平面布置的形式,而且在布置的时候要呈双向或者是多向布置。剪力墙结构的承载力比框架剪力墙的承载力要强,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于40层以下的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在设计的时候要保证建筑结构高度和宽度的比值在6以内,高度的设计要考虑抗震性要求。

2.2 应急装置及扶梯、电梯设计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做好应急设施的配置,尤其是防火设施的配置。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绿色通道的设计工作,根据房屋建筑规模大小做好绿色通道数量和宽度的设计,以便在发生危险的时候能够有效的进行人群的疏散。其次,防火需要的各种管道的设计要按照规范进行,做好各种管件和预埋件的预埋工作,以便防火设备能够进行正常的安装。以商场建筑为例,商场一般会设置扶梯、观光电梯等竖向的交通设备,所以在商场类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要结合各种各样电梯设备安装设计样式,做好预留孔洞、预埋件、缓冲坑、顶层机房的预留设计工作,保证电梯安装能够顺利的进行。在设计电梯的过程中,要根据电梯承载人数的设想和电梯型号的选择做好电梯的承载设计,保证电梯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2.3 建筑原材料质量严格把关

建筑原材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建筑工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建筑工程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建筑工程质量事件,大多数都是由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引起的,施工单位或原材料采购人员、质量检验人员由于经济利益或专业水平、专业素养等的原因,在原材料的选用这一环节中出现问题,使得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了建筑的施工现场,从而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了规避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就应当明确原材料规格等参数,以便于在施工阶段对原材料的选用,同时也为原材料的审核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4 遵循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遵循原则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必须在一定的原则下才能开展,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选择合理的计算简图。计算简图是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计算简图选择不科学不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科学性,甚至会在实际的房屋建筑施工中出现结构性安全事故。第二,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方案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遵循因素,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应该满足经济适用的要求,满足机构形式以及结构体系的需要,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应该力求做到简单明了。第三,采用相应构造措施。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是强剪切力弱弯变,强压力弱拉力。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把握上述原则,加强薄弱部位,要重点考虑构件延性的性能和温度应力对构件的影响。

2.5 建筑结构协调优化策略

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来说,除了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建设目标之外,还应当将建筑结构设计与建筑整体平面相协调,提高建筑结构的美观程度与安全性。在建筑柱的设计方面,要在结合整体平面的功能需求下进行,使建筑墙的布置能够与房屋的整体布局相统一,并要合理划分开间大小与房间进深。另外,还要适当地对建筑系统进行简化处理,防止出现建筑柱与墙体相错位的问题,确保楼层高度与每一层中的截面面积箱体。最后,在设计楼梯或者电梯的时候,应当重点注意应力较为集中的区域,很多转角区域所受的应力较大,应当适当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并选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提高材料的承重能力,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3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并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另外,在充分实现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还应尽可能地减少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此,应当将优化设计方法贯穿到建筑结构设计的各个阶段,设计出更加合理、科学、可行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李能能,董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应用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3(12).

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篇4

一、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结构设计要求

就我国建筑物的总体抗震水平并结合实际情况而言,在建筑物抗震结构设计方面,为达到建筑物抗震水平的最佳效果,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诸多因素,如建筑物可能遭受到的地震震级幅度、建筑物整体结构设计等。当地震的震幅较低或是较为微弱时,建筑物整体结构应该保持稳固,相关建筑构件不受损,基本处于岿然不动状态;当遇到地震震幅处于中等程度时,建筑物整体结构允许遭受到较小影响,或者是建筑物某一构件受到损坏,或者是建筑物部分(小范围内)构件受到损坏,基于建筑物构建的损坏程度,在经过修缮和维修后,仍可以继续投入使用;当建筑物遭受到地震震幅较高的影响时,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物相关构件或损坏惨重,经过后期的维修可能不能投入到正常使用,但是建筑物整体结构却不允许坍塌,一旦受到震幅过大的影响而倾倒,根据具体情况,基本可视为不达标建筑。

二、现阶段基于抗震设计的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存在的问题

1.房屋高度超标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较之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其抗震性能存在较大差别,同样的五层以上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要好得多。但在实际情况中,砖混结构房屋的高度超标现象极为多见,增加了建筑在地震灾害下倒塌的可能性。

2.房屋结构不具规则性

就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结构而言,在平面横墙与纵墙布局上,房屋之间并没有完全对齐,甚至部分房屋竖向也不能对齐。再加上部分房屋立面造型稍显复杂,存在“突出房屋”等现象,不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3.构造措施问题

当前,由于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建筑设计师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会将房屋的抗震性能等因素纳入到设计范畴中,且在构造措施中采取了圈梁或构造柱等作为房屋的加固措施,但设计师并不能将详细的抗震措施体现出来,使房屋的抗震体系不具完整性,从而不能与房屋的整体结构相协调。

三、基于抗震设计的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技术

为促使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抗震水平可达标甚至高于基准线水平,在施工过程中要掌握相关的施工要点,做足前期预案工作,充分考虑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的实际情况,将建筑物的刚度和柔度进行合理、有效、科学的结合,并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和规划设计,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规范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物的施工。

1.把握好建筑物刚柔度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在施工之初,要进行实地勘测和调查,充分把握好建筑物刚度和柔度,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和加工,确保相关数据的严密性和权威性。学会运用物理力学等相关知识,结合工程机械设备运行参数、建筑所用建材的性能、建筑周边地质地形条件等因素,对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刚、柔度做出最终确定,运用连接设置的调节作用,促使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波动承受力,维持在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建筑物抗震水平的最优化。即当建筑物结构构件受到小幅度损坏时,结构整体通过自身调节作用,可以降低整体的损坏程度,或者是在大幅度损害后经过稍加维护和修缮,仍然具备可利用价值。

2.注重建筑物结构构件及其连接点的承受能力水平

除了将建筑物结构构件及其连接点的承受能力水平纳入到设计方案中,在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促使建筑物结构构件及其连接点的承受能力具备可调性,以达到减震或消震的目的,从而降低因地震引起的灾害。施工中,挑檐、女儿墙或雨篷等构件与整体建筑之间要保持良好的连接性,同时将围护墙与隔墙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纳入到施工中去。施工过程要在结合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还要保证整体结构及其构件之间的刚柔度适宜,充分考虑构件之间的延展性等特点,力求房屋建筑整体结构和各个构件之间均达到抗震水平的最优化。

3.促使抗震结构科学化

施工中要按照设防烈度与场地类别,选取适当的抗震构造设置,除了运用芯柱、钢筋混凝土圈梁以及构造柱外,还可以运用配筋砌体来对房屋进行加固,促使房屋构件增强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对房屋的间距、高度、宽度、厚度、层高、房屋总高度、窗间墙宽度等参数进行确认,确保板墙之间、墙梁之间、板梁之间、板板之间的连接性,以达到抗震最优化效果。此外,在砖混结构的房屋施工中,还可以在恰当的位置添加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圈梁进行有效结合,进一步增强房屋的可调性,通过科学化的抗震结构设置,以降低地震发生时房屋出现倒塌的风险,以提高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水平,促使房屋效能发挥最大化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结语:

地震带给我国的远不止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灾害,对人们的心灵造成的创伤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对于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更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对建筑物抗震水平的既定标准,对工程项目操作流程进行规范,促使其抗震水平登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蔡建刚.浅谈基于抗震设计的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施工技术[J].东方企业文化,2011(24)

[2]邵帅.乌鲁木齐某既有砌体房屋鉴定分析及抗震加固方案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5)

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篇5

1、分析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出现了发展速度过快的现状,使得房屋建筑行业的建筑技术与其思想的发展不平衡。在这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现今的房屋建筑施工中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由于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国家的扶持,借助外力使房屋建筑行业飞速发展,使得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现阶段,优化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因为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之前进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不但能够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水平,还能够提高房屋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但是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专业设计水平不够、房屋建筑施工队伍对其结构设计要求不严的现象,最后导致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不高。由于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过快,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并不成熟,致使我国房屋建筑行业间的发展状况出现差异。

2、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图纸中布局分布不合理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图纸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有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与规范相近时,房屋建筑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才能够实现合理的布局。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进行合理的布局就是要对房屋建筑的外形构造、最大承载力等进行充分的考虑并进行合理的布局,由于影响房屋建筑结构布局的因素比较多,设计人员更要进行充分的考虑。正是因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前对房屋建筑结构布局思考不足,对房屋建筑条件的认识不充分,才导致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图纸中布局分布不合理。

2.2房屋建筑的地基和基础方面的设计问题

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之前,房屋建设单位都会专门请地质勘察单位对所要建设的区域进行地质勘察工作,一般在住宅较少的地区能够收集到比较精确的勘察技术资料,在住宅比较多地区获取的勘察技术资料大多不完善。因为地质勘察单位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探点的布置,不能够提供比较完善的勘察技术资料,所以地质勘察得出来的结果与实际的地质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只能够凭借不够完善的地质勘察资料来进行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不能够保证房屋建筑的地基和基础设计的安全与可靠。

2.3房屋建筑中对承重柱的截面高度设计过小

在实际的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房屋的承重柱的截面高度设计总是过小,特别是对六度抗震设防地区的结构设计。一部分结构设计会错误地将六度抗震设防为不设防,设计的时候故意将建筑的承重柱的截面高度改变为比有关规定要小的高度。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常常会把梁一步一步简化成简支梁,根据轴心的受压力情况来计算承重柱的截面高度,这样做虽然能够简化分析房屋建筑结构实际的受力情况,但是也给房屋建筑结构带来了比较大的安全隐患。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这种做法,疏忽了梁柱节点固有的刚结作用,没有充分考虑到柱截面的具体配筋比较小,在房屋建筑结构受力之后,承重柱不能够满足房屋建筑顶端零件所需要的抗弯强度,从而导致梁柱底周围产生很多条水平的裂缝,大大减少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给居民造成一定的心理恐惧。

2.4房屋建筑的连续梁设计不合理

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对房屋连续梁的设计多数是根据单梁来实施设计的,经常会在阳台的主梁与边梁两者之间的连梁设计中运用到。由于阳台的边梁不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其不会给予较高的重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为了方便对连续梁的实际受力情况的分析,常常会依照单梁来实施设计,才导致位于支座上的梁已经在不断减少负筋的配置量,使得梁产生很多的竖向裂缝,积累一段时间,就会使得梁上部的墙体和栏板等围护结构也产生很多的竖向裂缝,破坏房屋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如果遇到该边的边梁长度较长,就会加剧梁支座处的负弯矩,对整个房屋建筑的安全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该边梁一直暴露在室外,室外温度对其影响比较大。当室外温度发生很大的变化时,梁的伸缩与梁端柱有直接的关系,在梁内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这种收缩应力会对原来梁山已经产生的裂缝进行作用,从而引起整个梁截面周围的裂缝相互贯通,使得梁的承载能力直线降低,对房屋建筑的使用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2.5房屋建筑楼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楼板是房屋建筑工程中比较重要的承重构件,它可以将房屋面与楼面存在的荷载转移到与之相关的梁与墙上,因此,如果房屋建筑的楼板设计存在问题,就会对房屋建筑的梁、墙等主要的构件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没有对整个房屋建筑的楼板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再进行设计,就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设计质量问题,甚至是威胁到整个房屋建筑的安全。

2.5.1对楼板实际受力不了解

在房屋建筑实施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楼板的实际受力状况,且使用简便计算,只是比较简单的将双向板按照单向板来实施计算,没有真正认识长短向受到荷载影响而产生的形变配合问题,最后导致计算机计算出来的预想结果与楼板实际的受力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使得长方向的楼板发生过大的配筋,短方向却发生配筋严重欠缺的现象,造成楼板产生较多的裂缝。

2.5.2对弯矩的忽略

现代社会房屋建筑施工经常是使用现浇混凝土楼板,它属于非抗震构件,在没有地震影响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弯矩,因此,在对楼板进行钢筋锚固的时候要选择没有抗震性能的锚固长度,对于楼板下部的钢筋要进行锚固系数的取值。但是现阶段大多数的房屋建筑在结构设计中忽略了弯矩对房屋建筑楼板造成的影响,只是概括性的提出,而在实际房屋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做好这项工作。由此可见,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者在绘制图纸与技术交流的时候,要对楼板建设施工的每一点要切实落实。

3、结束语

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全面系统的工作,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对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性理论与技术知识,良好的工作态度,比较灵活的逻辑思维。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人员应该要加强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谨慎意识,在全方位了解影响所建造的建筑质量安全的全部因素之后,做好相应的细节准备工作,再设计出安全合理的房屋建筑结构。

参考文献

[1]林同炎,S.D.思多台斯伯利 ,结构概念和体系,建筑工业出版;33-35

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篇6

1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

1.1房屋建筑场地的选择

当地震来袭时,一定范围内会因地震引起的地质运动导致建筑物严重的破坏,所以,地质条件是抗震设计的重要因素。房屋建筑场地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场地地质条件能够影响建筑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首先,房屋建筑场地应尽量选择在地质坚硬、地势开阔的地方,这些地方抗震性能较高。另外,建筑场地应避免山坡边缘、河岸等地,因为这些地方地质较软,在地震时易发生房屋坍塌或山体滑坡破坏建筑。如果房屋建筑无法避免此类地段,那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抗震处理。

1.2房屋建筑地基设计

房屋建筑地基设计是关键,因为地基是房屋建筑的基础,地基是否稳定可靠,关系着整个建筑的安全性,也是抵抗地震破坏的基础。因此在房屋建筑地基设计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在房屋建筑地基建造过程中,同一个房屋建筑必须建立在同一性质的地基上,地基应尽量采用天然地基或桩基,避免两种地基混用现象,这样可以增加房屋建筑的整体刚性,避免因地震力作用使地基出现不平衡现象,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其次,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时采用的方法应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地基受力均匀。最后,地基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沉降及承载力问题,将不均匀的沉降基础进行合理调整,尽量减少影响地基沉降的因素使其在承载力或是整体结构上达到规范性的要求。

1.3房屋建筑基础设计

房屋建筑的基础设计与地基设计同等重要,房屋建筑基础应按照有关规定深度进行埋设,尽可能增加其深度,因为基础埋设深度不足会影响建筑物的嵌固程度,增加建筑在发生地震时的振动幅度,导致房屋受损。因此,房屋建筑基础埋设要尽可能加深,在基坑回填时尽量夯实,加强建筑基础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处理好房屋基础与上部结构设计也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基础室外的地坪下尽量不设置内外交圈的基础圈梁,而是在建筑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构造柱作为连接的圈梁。如果基础土质刚度和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在基础底部设置圈梁,提高房屋基础的强度和刚度。

2房屋结构规则性设计

2.1房屋高度与宽度合理

房屋结构中高度与宽度比例是影响房屋建筑抗震性能的较大因素,通常情况下,房屋高度与宽度比值越大,其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越差,受地震灾害损害越严重。因为,当房屋建筑的高度与宽度比较大时,地震作用下产生的侧移和倾斜现象越明显,而且,房屋建筑的高度越高,受地震力的破坏程度越大,因此,要想使房屋建筑达到抗震要求,必须控制房屋高度与宽度的比例达到限度要求,在地震多发区,不仅其比例要达到限度要求,房屋建筑的高度也要有一定的限制,建筑过高会产生较大振幅,不利于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

2.2建筑结构体系分布均匀

房屋建筑结构体系主要是结构刚度和质量的分布问题,在现有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建筑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都规则化处理,这种复杂化的结构特点易造成建筑整体刚度及质量分布不均,在地震发生时导致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难以重合,在地震扭转力的作用下,建筑整体出现扭转现象,严重破坏房屋建筑的结构。所以,在建筑结构体系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设计建筑平面与立面要简洁规整、尽量保证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重合,减少地震时扭转力的破坏作用。当设计形体不规整的房屋建筑时要针对偏离结构刚心远端墙段进行抗震验算,避免因建筑立面顶部重、基础轻造成整体的重心发生偏移,最终造成鞭稍效应。建筑体系的强度与刚度要均匀分布,保持建筑结构体系的整体性。

2.3防震缝与纵横墙的合理处理

防震缝与纵横墙的处理也非常关键。首先,防震缝在布置过程中,应将建筑物分成几个单独的、规则的结构单元,防震缝两侧的结构应处于分离状态,合理科学的布置防震缝、伸缩缝以及沉降缝,其中后两个缝隙应以防震缝的要求为基础进行设置和布局。防震缝的设计应以房屋高度为参考,其宽度随房屋高度而变化,在防震缝两侧应布置墙。伸缩缝与防震缝联系紧密,其作用是防止砌体房屋在墙体干缩和温差变化的影响下产生裂缝,所以,伸缩缝一般设置在砌体墙体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其次,横纵墙作为房屋建筑在地震中的主要承重构件,在抗地震作用中有着重要地位。地震中由于地震力的作用导致房屋墙体出现倾斜、倒塌现象,对横纵墙进行合理处理可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横纵墙的抗震设计一般采用混凝土多层设计,要注意布置均匀、竖向连续、相同方向的墙体宽度适宜。横纵墙的合理布置可以避免因房屋刚性承重墙体少、间隔大、空间整体稳定性差的现象发生,而且合理布置横墙和纵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建筑整体的抗弯、抗剪水平,在水平地震发生时作用更大。

3 房屋墙体与屋顶的防震设计

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还与建筑的整体质量有关,建筑的质量越轻,其抗震性能越好,受地震灾害破坏程度越小,房屋的安全性也就越高,所以,应尽量减少建筑的整体质量,来减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在建筑整体设计中,房屋屋顶与墙体设计在不影响建筑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减轻质量。首先,房屋建筑墙体质量减轻能够使建筑围护结构变轻,墙体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建筑材料控制,选取一些强度好、质量轻的材料建造墙体,达到减轻质量的目的。其次,屋顶设计中,也要选用一些材质较轻的材料,尽量减少屋顶增加对建筑无用的沉重的附属物,不仅增加建筑物的质量,还增加了建筑物的高度,不利于控制建筑结构高度与宽度比例,影响房屋的抗震性能。如果为了建筑物美观,可设计选用一些较矮的、较牢固的、质量较轻的材料,既不影响建筑的外表美观,又不影响建筑的抗震性能。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已成为当今建筑设计的关键。尤其在地震多发区,房屋建筑抗震设计的好坏已经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安全与稳定,因此,加强对房屋建筑抗震设计的研究对保证居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篇7

1.1上部结构缺陷干扰

房屋整体结构框架包括很多部分,上部结构占据重要比例和地位,以梁、板、柱、墙为组成元素的集合体,面临很多缺陷和不足。第一,连梁设计不科学缺乏条理性,实际操作中没有保持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对施工操作具体流程不够清楚。第二,设计人员在进行楼板测量计算时,对楼板受力情况了解不彻底,缺乏合理有效的分析办法,长此以往,楼板由于不堪重负受力不均匀出现裂痕。不仅如此,上层结构不稳定不牢固等都需要设计工作者认真审视与核查[1]。

1.2地基基础设计问题

在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面临不同类型的施工场地,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进行详细查验和对比判断。而在实际工作当中,设计人员普遍存在虚拟刻画或者转述表达等情况,未能做到科学真实的评价判断,设计方案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在这种条件下,地基基础设计也经常出现各种不合理情况,给相关企业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基于此,施工手段的优化提升无法获得明显成效。不仅如此,沉降问题得不到有效重视也是地基基础工作的缺陷和隐患,凭借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后续施工建设的参考依据,其准确性与安全性均有待考量,房屋建筑质量水平和功能效用都会受到严峻挑战。2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的应用

2.1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工作

当下,房屋建筑的平稳发展使得设计工作需求更加稳定,人们开始规范重视材料选择与使用工作。钢结构框架的开发运用,获得房屋建筑领域的认可与青睐。设计人员开展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时,需当综合考虑各类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和干扰,施工现场需要认真检查,把客户需求作为发展目标,综合分析钢结构所存在的优势与缺陷,准确运用钢结构建设。钢结构作用功效能否最大化,与施工现场环境条件以及用户需求意向是密不可分的,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多重考虑和打算,寻找最佳设计组合形式。房屋建筑设计一旦拟用钢结构,就需要探讨寻求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体现钢结构自身优势特点,并逐步调整和完善,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健康和谐的居住环境[2]。

2.2房屋建筑安全结构设计工作

建筑物质量水平的高低和功能效用的良好都需要通过结构设计来体现,二者之间存在很大联系,建筑物设计工作要以质量安全为基础保障。近年来自然环境变化非常明显,各种灾害危险随时都有可能降临,例如地震、洪灾等。这对建筑物安全性能是一项极大的考验。结构框架稳定、承载能力较大的房屋建筑是广大人民群众所青睐的。因此,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应当以安全目标为核心。重点改善建筑物安全质量和使用性能,在抗震防洪等领域要体现足够的优势。根据之前的设计方案,平稳有序的开展房屋建筑设计工作,准确合理地提高建筑物安全性能和使用水平。不仅如此,结构框架应当具备多层防护效果,为房屋建筑加强抵挡自然灾害的力度,降低用户生命财产损失,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在这种条件下,施工过程管理监督也非常重要,例如合理选择并使用质量安全都过关的建筑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房屋建筑实际使用价值[3]。

2.3建筑主体优化设计

建筑主体优化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当中占据重要比例和地位,其根本意义和作用在于使建筑整体更加科学精确,实施优化过程中,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与3D建模技术,模拟操作,使建筑整体形象更加生动可视化,借助模型了解建筑详细参数和各项组成内容,针对不合理的情况,进一步整改并落到实处,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误差和损失情况。通过这种优化,能够节约大量的成本费用和建筑材料,墙体设计和使用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拓宽使用面积和空间,剪力墙优化设计应当符合实际需求,以稳定性和牢固性为基础前提。混凝土材料在施工建设当中应用频繁并且广泛,建筑物的坚固性与牢固程度,与混凝土使用配比密不可分,在进行建筑主体优化设计时,混凝土配制比例需要进一步明确,混凝土施工、维护方案设计也要尽可能的详细精确,确保混凝土施工建设科学合理,降低失误和差错现象的发生,避免重新返工等情况出现,设计人员应当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工程项目建设存在人员专业水平不够高,工程质量无法得到彻底保障[4]。因此,建筑项目在整体优化设计当中,应当选择专业人员和高素质人才进行保障,准确计算混凝土成分比例,确保配比科学合理,提高混凝土坚固性与牢固程度,保障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平。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后,需要加强混凝土维护保养力度,以混凝土施工质量为基础,改善建筑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能。

2.4房屋建筑概念优化设计

当下,多数房屋建筑优化设计工作都需要通过互联网计算机来完成,给工程项目建设带来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过分依靠互联网信息技术,会使工程建设隐患风险更难被发现,因此互联网信息技术要与概念设计相结合,设计工作者在确立主体目标和任务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提高房屋建筑建设优化效率。充分保障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努力提高建筑物整体质量和实用性能,在进行建筑物结构形式与功能类型设计评估时,需要充分考虑抗震效果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科学分析和评判的基础上,改善建筑物抗洪抗灾能力,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水平。在结构设计中可以适当采用对称形式,努力提高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加强建筑物抗压能力和防灾效果,为广大住户营造更加舒适的环境空间。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障推动下。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和标准,既要充分体现舒适和优越性,又要尽可能的符合安全规范以及质量约束,基于此,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工作变得更受关注。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以实际需求为基础,合理利用建设经验与技术水平,通过分析评估,确保房屋建筑安全平稳,为施工建设节约成本费用。文章通过深入研究为后续设计优化提供明确参考。

参考文献

[1]孙明举.解析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19(7):96-97.

[2]陈应超.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01+159.

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篇8

现今房屋建筑中的砌体结构存在各种问题导致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差,这些问题由砌体结构的材料或设计等因素造成。想要弥补房屋建筑砌体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差的缺陷,就需要认真研究房屋建筑砌体结构设计中的不同因素造成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

1.1 砌体结构设计不规范

房屋建筑需要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进行建造,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达到相关的安全标准。我国也有有关房屋建筑抗震的法律法规要求,建造房屋建筑时达到法律要求的这些标准,有利于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在地震中更好的保护人员与财产安全。然而现实生活中,在房屋建筑砌体结构设计中,常常出现房屋超层或超高等有违建筑设计规律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在建筑的底层是商铺时出现的更多,有时更是会出现高度超出限值1 m 以上这一严重降低房屋建筑抗震性的现象。

在作为住宅的房屋建筑砌体结构的设计中,不遵守设计规范的现象也时有出现。为了吸引购房者,房地产商在进行房屋建筑的设计时,会为了满足购房者的购房心理,做出违反房屋建筑砌体结构设计规律的设计。如为了满足购房者追求大客厅的心理,在设计时会设计大开闸或制作大门洞,由此造成门洞间墙只有240 mm。或是为了满足部分大空间需要,在房屋建筑的底层或顶层采用“混杂”结构体系,局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框架结构。当这些局部的尺寸与需要不相符,建筑结构出现混杂时,房屋建筑砌体结构设计中往往没有与之相关的加强措施,无法及时应对这些临时事件,会使房屋建筑砌体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进一步降低。

1.2 砌体结构设计不完善

或是由于抗震理念树立的不到位,或是由于进行房屋建筑其结构设计的经验不足,或是由于设计者专业水平不够,在房屋建筑砌体结构设计时总是会出现设计不完善的现象,或是交代不清楚,或是忽视建材采用标准。例如,在多层砖房砌体结构设计时,有时相近的多层砖房也会采用等级相差甚远的砌体或是采用区别较大的抗震措施。在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上,有些设计有较大的富余,有些设计则会设置的不足,并且多数设计会出现设计不完整或未交待清楚的现象。

另外,出于施工便捷或节约成本的考虑,不少民房会选择柔性的条形基础来应用在房屋建筑的砌体结构基础中。但是,这样会使房屋建筑存在安全隐患,一旦有地震发生,缺乏严密的整体性的房屋建筑砌体结构基础会极易被破坏,从而使得墙体有裂缝产生,最终导致房屋极易坍塌,在地震中给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2 房屋建筑砌体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为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三个我国建筑抗震设防水准的目标,提高房屋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对房屋建筑砌体结构进行抗震设计,需要针对房屋建筑砌体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砌体结构的特点提出方案。

2.1 抗震概念设计

在房屋的高度和层数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多层砌体承重房屋,墙的厚度应该不小于240mm。并且由于砌体结构的高度层数与地震灾害中建筑的破坏程度成正比,采用砌体结构的房屋建筑的总层数不应超过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砌体结构构件抗震设计中所要求的条件。在结构体系上,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率先使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同时注重提升墙体中薄弱环节的抗震能力,使墙体均匀受力并避免因一处破坏导致整个墙体乃至整个单元结构的坍塌。在立面布置与平面布置方面,建筑的平面布置和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最好做到规则、对称,平面形状应有良好的整体作用。如无必要情况,在房屋建筑的屋顶不要有大会议室等空旷房间,在房屋建筑的底层不要设计较多的大门洞,即使一定要进行这样的设计,也要有必需的配套方案来加强薄弱环节的设计与建设,以弥补由此造成的不对称等情况,防止房屋建筑抗震性大幅度降低。

2.2 抗震设计中的抗震措施

在布置与实施具体的抗震措施之前,要注意进行抗震计算这一工作。抗震计算是房屋建筑砌体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实施抗震措施提供数据支持,使得抗震措施能够准确有效的解决安全隐患。可以使用拟静力法即底部剪力法进行一般性的计算,但是也要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多种因具体情况而异的地震效应,灵活的进行计算。

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篇9

一、房屋建筑设计的原则

1、 整体性设计原则。就是要充分考虑房屋建筑物的各种组成部分和各种功能需要,作为一个整体,体统性的研究其构成及其发展规律,从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体现房屋建筑的特征和规律。

2、综合性设计原则。对房屋建筑系统的研究,我们必须从它的功能、结构、要素、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地考察。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个体分析。每一个个体的分析结果都要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和整体分析对比中去,按照比较的差异从新进行分析、修改、整合,使部分与整体达到高度的统一。

3、“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应考虑三种人的利益。一,甲方,即建设单位的利益。房屋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甲方对项目功能及经济性的要求。二,使用者的利益。使用者有时候是甲方,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使用者的职业各不相同,数量也不同。满足每个使用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的房屋建筑师不可推卸责任。三,施工单位的利益。这里面也包含了对施工企业施工的经济性及便捷性、安全性的考量。同时也要照顾到农民工、设备安装人员甚至包工头的利益及安全。

4、绿色环保原则。现在, 我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 我们也越来越注重生态, 环保, 越来越追求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我国的大中城市普遍存在林木稀少, 楼房与人口日益密集以及大气污染, 水污染等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影响居民的健康与生活。房屋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设计区域的自然条件, 利用城市的自然地貌特征和原有的植被、水体、花卉等, 本着保护和恢复原始生态的原则, 按照体现不同城市特点的要求, 尽可能的协调绿地, 水体和房屋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5、循环利用原则。房屋建筑的循环利用原则包括再利用、再循环两方面内涵。再利用是指将各种房屋建筑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加以利用。再循环主要包括对早期房屋建筑的改造利用以及对照明设施、各类设备以及砖石构件的重复利用。再循环是指房屋建筑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 经过一定加工处理使之变成可再次利用的资源。这表现在对旧房屋建筑中可再生材料的重新加工、合成和利用。

6、刚柔相济原则。合理的房屋建筑结构体系除了以上原则以外, 还应该是刚柔相济的。结构刚度过多则可能导致适应变形能力差, 强人的破坏力瞬问袭来时, 需要承受的荷载很大, 容易造成局部受损至最后全部毁坏; 如果刚度过柔的结构则容易造成变形过大而导致无法运用甚至全体倾覆。

二、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

房屋建筑设计方法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类生活与思想的归纳和总结,运用它能使我们具有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去对待房屋建筑设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是一个由简到繁由繁化简的过程,就是说在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繁杂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运用房屋建筑设计的相关方法,通过房屋建筑思想的引导,从而完成具有某种倾向的房屋建筑作品。所以研究房屋建筑设计方法也是分析房屋建筑思想和作品的必经之路。

1、 平面功能(流线)法。房屋建筑平面设计是解决绝大部分房屋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房屋建筑物的功能分析时就会对所构想的房屋建筑设计进行具体的分析。虽然房屋建筑是一个三维向量的产物,不应该也不可能单一谈论一个局部,但是对于房屋建筑的今后使用,平面分析还是有必要单独提出和研究的。平面处理的好坏直接作用于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怎样通过使用流线的分析,设计出合理的房屋建筑功能来。平面功能(流线)法是目前房屋建筑设计人员大量采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其主要概念是,先分析用地关系,通过了解房屋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从功能出发进行平面功能的合理组合,同时考虑房屋建筑的空间设计等环节。

2、构图法。现代房屋建筑的基本体量空间或其它要素,都可以归纳为简单的几何形体,如矩形正方形等房屋建筑设计通过构图要素来分析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形体之间的比例尺度对比主从韵律均衡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使用构图法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一个前提是:房屋建筑师是怎样对其所设计的房屋建筑进行定位的关于探讨几何关系与构图也并不是到现在才有的,早在希腊和罗马时期,房屋建筑师们就开始了关于几何关系与构图探讨。而现在这种方法仍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进行房屋建筑构想的时候,房屋建筑师通过构图要素来分析房屋建筑物各要素的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形体之间的比例、尺度、主从、对比、均衡、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房屋建筑师是对其所设计的房屋建筑进行怎样的定位,是使用构图法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一个前提。

3、 结构法。结构法主旨是通过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来表达房屋建筑设计,亦称为结构主义的房屋建筑设计方法。结构与房屋建筑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通过结构设计的表现来诠释房屋建筑物的性质,但那些结构要素本身时不能被其他要素来替代的。

4、符号象征法。符号象征法就是特定符号的或约定成俗的表现形式,运用在房屋建筑的表面或房屋建筑内部的特定装饰部位:或者,房屋建筑的平面以及空间体量本身就是一种符号的象征或者模仿。国内外的很多著名的房屋建筑作品,都运用了符号象征法。符号象征法还大量运用在一些对房屋建筑形象有特殊要求的设计中,如同一开发商开发的房产项目,通过统一的房屋建筑设计和企业符号的结合来标示企业的形象等。

5、房屋建筑沿革法。房屋建筑沿革法主要是通过我们要系统的对以往的房屋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从中研究和提炼自然的法则、历史、文化与人类的生活习惯及思想,以这些来作为房屋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从而进行相关的房屋建筑设计,极力想通过设计的房屋建筑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这个方法对于房屋建筑师是非常难掌握的。

结束语

房屋建筑师应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风格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在不断的房屋建筑实践中始终坚持对房屋建筑设计终极意义的思考和对房屋建筑设计风格不断创新的追求,在一次次成功或是失败中总结得失,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房屋建筑观。

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篇10

一、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内涵及重要性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既是一个设计理念的根本体现,也是人们对建筑性能及外观需求的根本反映,因此这种设计方式的好坏显得尤为关键。当然,近年来兴起的美学规律设计已经逐渐凭借着自身独特的设计理念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因为就其深刻内涵而言,其实际上就是一个工程美学规律,其通过使用满足建筑工程客观本质及规律的方法,对整个设计的对象进行一种宏观和微观的控制,并且在某些力学难以精确确定的关系及机理中,通过使用工作印象、经验所得出来的原则及思想,最终确定整个建筑结构的总体布局及外部控制。当然,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建筑结构美学规律设计还是处于一种起步阶段,许多方面都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这并不妨碍其在整个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建筑结构美学规律设计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人建筑结构设计师的创作理念,其更多地还是涵盖于整个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在运用建筑结构设计软件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都会因为软件自身以及操作者自身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许多问题,而这一问题却可以通过外在的美学规律设计给以补充和说明。另一方面,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美学规律设计实际上又是对现有计算机建筑结构设计软件的一种根本性检验和改善,当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具体发现某些问题时,我们便需要运用美学规律的设计理念来发现其症结所在。

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相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建筑结构设计主要是指结构设计师和建设师,经过对各种不同的建筑元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让房屋主人预想的结果得到有效的体现。一般来说,民用建筑的主要元素包括梁、柱、板、地基等建筑的各种内容。比较好的建筑结构设计是对房屋安全的重要保证,但是建筑结构的形式主要就是为建筑的美观来服务的,而且还要对建筑各方面的需求逐渐的满足。下面是对常用的结构形式特征进行介绍。

(一) 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是建筑物中的分隔墙、承重墙等,对于剪力墙的安排与设计,必须要让建筑物符合平面布置的相关要求,这不仅仅因为剪力墙有比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比较好的空间作用能力,正常的情况下,剪力墙的使用在高层建筑中使用的比较多。因为建筑物的平面在一边的建筑中平面开间很容易受到剪力墙之间的影响,所以,剪力墙在公寓或者旅馆的建筑上有着非常好的实用性。为了对高层进行有效的节约,在建筑中可以不设梁,大部分情况可以使用混凝土平板作为剪力墙结构中楼盖结构。

(二)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的灵活点应该在平面中进行有效的设置,并且对结构进行承重以及结构分隔构件等等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还应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物的生产工艺等有关的要求。建筑物的结构框架一般都使用钢筋混凝土或者型钢材料,因为这些材料有着比较好的抗弯曲和抗压的能力,在民用建筑中使用这些材料,会使得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以及建筑物的延通性保持比较好的性能,但是这些材料大部分都是在多层建筑或者高度在 50 米以下的建筑中使用,所以目前来说,我国很多民用民用建筑大部分都是采用这些材料来完成结构框架。除此之外,在对框架结构展开平面布置的时候,尽量要使用平面或者立面形状,这样的话能够让建筑物始终保持一种比较好的均匀状态。

三、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的设计法则

房屋建筑设计中除了上述常用的结构设计之外,还需要要考虑外在的形式美,同时还要考虑室内设计中的形式美。房屋建筑室内设计中的美的设计旨在体现和谐和温馨的环境,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房屋建筑设计中要遵循的法则有四点: 第一点,统一; 第二点,比例; 第三点,均衡; 第四点,有节奏和韵律。

(一) 统一

在进行室内设计工作时一定要保证的就是室内设计的各部分内容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中最主要也是最简单的统一方案就是几何形状的统一。实现这种统一设计人员可以采用以下两方面的手段: 第一方面,通过不同几何体之间的从属关系确定。; 第二方面,通过形状之间的协调达成这种统一。通过对主次之间的协调和搭配,使不同的部位之间的关系达到协调,进而达到统一。对于房屋建筑来说,根据建筑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将建筑分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对于建筑的主次部分如果不能通过一定的手法和策略使两者形成统一整体,就会使建筑变得松散。尤其是在室内设计中,如果都是主要部分,各自突出自己的特点,形不成一定的组合效果就会使室内杂乱,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而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者要恰当的处理重点、从重点和非重点之间的关系,使设计内容呈现出一种主次分明,以次称主的设计效果。在房屋建筑的设计过程尤其是室内的设计当中,很多建筑材料的颜色和性质形状等都是不一样的,因而设计人员要实现设计效果的统一,就可以通过对不同性质不同颜色的材料的组合。首先,根据设计理念将不同的形状的材料进行组合,当各种材料的组合实现统一之后,就可以对颜色进行搭配,实现设计方案真正的统一。

(二)设计比例

在建筑设计当中比例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不论是建筑的长宽高还是建筑的整体和局部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些比例之间的协调与否也会对建筑的美观造成影响。良好的比例可以使整个建筑给人一种完美和谐的感受,使居住者在房屋中感到舒适。对于房屋建筑来说,好的比例就是建筑物的一些主要尺寸中间的比例相同。在建立相关的比例时既可以采用简单的基数比,也可以通过从几何形状中发展而来的动态比例。

(三) 均衡

建筑美学中均衡性特点规律是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大小、质感等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由于建筑材料的体积的大小和材质等都会影响到给人们的感觉,因而均衡性就是要通过轻重之间的搭配保证建筑的均衡性。对于房屋建筑的设计来说,实现均衡设计就要尽可能的使建筑是对称的。设计人员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案,使建筑的均衡中心可以凸显出来,从而提升建筑的设计感受,提高设计的表现能力。

(四)有节奏和韵律

各种不同的要素重复出现从而形成的特性就是韵律。这种韵律广泛的渗透在自然界中的各个现象当中,同时也包含在不同的建筑材料当中。这种有规律变化或者重复形成的节奏如果能够恰当的应用就可以给人们的视觉带来美的冲击。设计人员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过程当中,通过对不同建筑元素之间的必然的重复,来提高设计美感。这种重复可以是对光和阴影之间的搭配,对不同颜色之间的循环利用从而达到一定的韵律,或者是对于建筑的开洞设计、建筑的支柱设计等。通过对建筑物的韵律设计,可以使建筑物的协调性和表现力增强。

结束语:

对于当今时代的建筑项目设计建设而言,建筑的设计以及对房屋基础结构的优化建设是在当今社会建筑发展方面的一种普遍现象,建筑设计的内在灵魂是其房屋的内部结构,对于发展建筑方面的建设需要对当今社会的建筑发展方面进行合理的分析研究,制定出建设方案从而达到对房屋建筑建设结构设计方面的策划。此外,房屋建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仅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便利也给人们的休闲提供场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满足,人们对于美学的追求的欲望也逐渐增强。建筑美学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美学与建筑设计还没能做到有机统一。因而,房屋建筑的设计人员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水平,加强对美学方面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建筑美学和建筑设计实现统一,使建筑呈现出不一样的美感。

参考文献:

[1]张晓航. 浅谈房屋建筑设计中美学规律[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185.

[2]郭琦. 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规律探讨[J]. 山西建筑,2013,33:12-13.

[3]赵延艳,蒋春娇. 美学规律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 科技致富向导,2013,08:114.

[4]张先锋. 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规律探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1:9-10.

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篇11

2.1房屋的高度和宽度

房屋高度和宽度比是影响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通常是房屋建筑的高度和宽度的比值越大,房屋建筑受到地震灾害越严重,房屋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力下侧移及倾斜现象越明显;并且随着房屋建筑建设高度的增加破坏程度也越发的严重。因此,为了使房屋建筑达到抗震要求,减少震害对房屋建筑的破坏,除了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房屋建筑限高、限宽设计要求外,还应根据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合理地控制高度及宽度比。

2.2房屋建筑结构体系

在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应注重房屋建筑结构的刚度及质量的均匀分布问题,尽可能地将房屋建筑的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设计为规则状。比如,房屋建筑的平面结构过于复杂,并且房屋建筑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分布不均,地震发生时会因这些因素使整个建筑结构产生扭转现象,加重地震度房屋建筑的破坏程度。

2.3防震缝的合理处理

在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对于那些结构不规则的房屋建筑,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在房屋建筑结构中设置防震缝。在设置防震缝时应注意将房屋建筑划分为规则的独立的单元结构。防震缝宽度应满足房屋抗震要求,完全将上部结构分开,并且防震缝应根据房屋建筑的高度而设置,即房屋建筑高度有多高防震缝就设置多长。

2.4纵横墙的分布

墙体是房屋建筑结构的重要承重部分。同时墙体也是地震灾害中破坏程度最为严重的部分。在房屋建筑抗震设计过程中,应重视房屋建筑的纵横墙的设计,纵横墙应按照分布均匀的原则,使各个纵墙和横墙均与承担房屋建筑上部结构重量;墙体设置数量的多少对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影响较大,如果纵横墙数量设置的过少,相应地各个墙体间的间隔就越大,各个墙体所承担的结构重要也就越大,房屋刚度就会较弱。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能力下降。所以应根据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合理设置纵横墙,这是提高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关键。

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篇12

1 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

1.1 房屋建筑在最初设计方面存有瑕疵

俗语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房屋在最初修建时都要有建筑的设计方案以及开发方案,如果房屋建筑设计与开发方案存有瑕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响后期建筑施工,并且对施工场所有相当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房屋建筑施工时,施工人员完全是按照设计者的设计和开发方案进行施工,如果房屋开发商以及相关工程人员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这就会严重影响房屋建筑的质量。

1.2 房屋建筑所用的建筑材料以及设备不符合要求

当前大多数房屋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房屋的质量,大多数都是因为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大量使用劣质建筑材料、生产质量不合格以及建材机械设备低劣。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更高的获得高额利润,会对投资成本进行一定的控制,在有限资金的条件下要获得优质的建筑材料是不可能的;建筑材料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基础,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质量是否优良。

1.3 房屋建筑施工中不重视工程质量管理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疏忽管理是一个致命性的错误。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以及新技术逐渐在建筑业中被应用,这就使得房屋建筑过程中面临更加复杂的施工结构,对相关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应用的确能提高效率,但是,施工人员对新设备的掌握程度以及熟悉运用程度会有不同,会对房屋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施工单位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房屋建筑的施工单位仅仅是出于惯例,例行检查工程质量,并没有按具体的建筑施工情况来分析,不重视安全工作,对工程质量管理敷衍了事,导致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有很大的质量问题。

2 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对策

2.1 完善研究设计与开发方案

房屋建筑的设计单位应该健全房屋质量设计保障体系,强化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使房屋设计以及开发方案首先在设计环节不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在设计过程中,不能一味的照抄照搬标准定型图集,尽可能的结合开发地的条件合理的进行设计。

2.2 加强建筑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房屋建筑施工在时首要任务就是原材料的采购,对原材料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有了很高的要求,在采购时,确保原材料产品的合格,不能为了节省资金或者谋眼前利益采购劣质原材料。建筑施工采购人员在采购原材料时要适当的增大选择范围,合理的进行比较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建筑施工方还应该积极的加强与原材料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了解原材料的最新发展情况。在原材料进入到建筑施工地时,运用先进的材料检验手段对原材料检查,从各个环节确保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2.3 提升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树立质量意识

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涉及诸多方面,主要是施工人员的作业能力、控制能力、管理能力以及道德品质等,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建筑工程的设计、决策以及规划,所以,房屋建筑部门应该强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树立质量意识。相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管人员,施工方要及时的传达国家最新的建筑质量管理标准,尽可能的让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尽职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对于建筑施工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筑施工方应该及时的进行相关专业的业务培训,加强全体施工人员的专业文化水平;对于施工过程中技术性工作人员,建筑施工方要定期的进行培训,尽快的掌握先进的建筑施工操作技术。因此,只要提升了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树立质量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房屋建筑质量。

2.4 建立健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系统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系统主要是房屋质量责任系统、现场会议系统、施工过程控制系统以及质量检查监督系统。施工人员是房屋建筑工程的核心操作人员,组织和指挥房屋建筑进展程度,施工人员在保障房屋质量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应该强化施工人员的作用,建立健全房屋建筑责任制,规范各项房屋建筑质量施工人员的权限和职责;并且要建立相关的技术管理系统以及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过程的技术控制。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原材料、结构配件等设备的不合格以及施工方法和工艺等存在不当操作就会不符合房屋建筑的设计要求和标准,严重的甚至造成工程报废或酿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为了防止此类施工事故的发生,更应该建立健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系统。

3 结语

总的来说,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质量合格、优良的房屋建筑是人们有序生活的重要前提,房屋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建筑过程,在建筑过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也就使得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比较多。所以,房屋建筑施工应该细化施工质量管理,在每个环节确保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从而在总体上提高工程质量,提供优质的房屋建筑。

参考文献

[1] 郑松.加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 (21).

[2] 吕晓峰.如何在建筑施工中进行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4).

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篇13

二、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应针对不同的专业按照不同的培养目标将繁多的课程内容分清主次。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由于教材内容是针对全国编写且大多侧重于北方建筑结构构造设计,因此对于教材有些内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写出要点和提纲,课堂上就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同时,结合岭南湿热多雨的气候以及多丘陵的地理环境等地域性特点,教师应增加相应的建筑构造内容的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构造设计,公开展示,共同讨论,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建筑设计意识,使其设计的建筑作品更能契合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具有地方特色。对于建筑工程和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学生,教师除了讲解建筑构造方面的基本内容外,还要重点讲述有关建筑、建筑历史以及建筑的平、立、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剖面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建筑文化教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世界优秀的、经典的建筑图片,提高学生的直观感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外建筑各个流派的建筑风格,进一步增强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充分理解建筑设计的意图,解读建筑。教师在建筑设计部分可以采用建筑实例分析的方法,把平面设计、剖面设计、体型及立面设计作为一个整体,先总体讲解方案的构思及在构思中如何协调这三部分的关系,然后再讲这几部分在设计时如何运用构图原理和美学原则,使整个建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能满足功能的要求,又获得理想的外部形象。教师要强调建筑艺术、功能要求、技术及经济条件之间的辩证关系,让学生注意从建筑、结构、施工各方面看问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建筑观,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配合建筑设计,处理好建筑、结构、施工、管理几方面的关系。为了跟上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发展,教学内容也应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状况,如在构造部分加入节能工业化建筑体系和节能措施,新型材料的内外装修构造,新型防水材料的屋面作法,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概念等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开阔眼界。

三、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1.重视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材中关于建筑设计、构造原理及节点详图等内容是通过文字叙述和平面示意图表述的,对于非建筑专业的学生,由于空间想象力差,往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从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本校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等建筑物的体型组合、立面设计、构造作法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立体概念,以丰富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不能实现现场讲课的情况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建成图纸等将建筑构造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解建筑构造部分的内容时,可以根据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调整教材的部分秩序,并从理论上归纳总结。例如,教师在讲墙体构造时,利用校园内建筑物的外墙身为参照物,首先介绍基础以上檐口以下由哪些部分组成,其次根据热工、隔声、防火及层高要求决定墙厚及材料,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地震裂度等因素决定散水、防潮层、圈梁、檐口等类型、规格尺寸及构造作法。这种从实际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际的授课方法,能达到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精选各类典型工程实例来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建筑的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源,使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师生针对教学内容从不同方向搜集知识信息,并在课堂上集体交流;图书馆、校园网、建筑工地等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为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比如在讲楼梯设计这一章,由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大一时就已经进行了教学楼楼梯测绘,所以教师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涉览多种楼梯设计,深入到大宾馆、教学楼、宿舍等场所细心观察,分组参观楼梯形式,或是先自行设计。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扫描仪扫描大量不同类型的楼梯图片,讲评建筑史上著名的楼梯设计,然后评述学生的设计图。像房屋建筑学这样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只有让师生通过不同知识信息的融合、互补和交流,才能提高建筑设计创新水平。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建筑构造原理本身并不难理解,但由于各种构造因房屋的使用要求不同,材料的性能不同,以及气候、地域、环境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差异而千变万化。这种多样性往往造成学生对构造原理理解上的困难,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形象化教学手段深化和巩固学生对构造原理的理解,如采取现场教学、参观建筑物、完成调查作业等方式,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例如,教师在讲到建筑墙体装修构造的时候,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解建筑内外墙装修构造的种类和做法,然后要求学生对校内和学校周围的建筑物进行调查,从中总结出常用墙体装修的类型和特点。教师还可在参观和调研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作图表达能力。学生经过亲手绘制建筑构造图,既能对课堂讲授的知识深入理解和记忆,又能提高绘图的实际能力。另外教师还可将一些工程实际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或者将工程中一些成功或失败的实例补充到教学中,用以起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的作用。超级秘书网

3.加强课程设计环节,培养学生创造力选题在内容上必须涵盖建筑设计部分和建筑构造部分。课程设计是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的,时间为一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在讲授建筑构造部分时,每讲一部分都要布置相应的小型构造设计,例如要求学生进行墙体、楼板、屋顶等的构造设计。学生在课下完成这些作业,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内容,又为课程设计奠定了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布置课程设计任务,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对于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出几个设计题目,设计题目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同时还要有利于学生在设计中查阅和熟悉一些常用的设计资料、设计规范和构造标准图集,为后续课程学习及今后工作奠定基础。课程设计题目为6层以下砖混结构住宅、24班以下中小学教学楼、小型旅馆等。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或由学生自行拟定设计题目。对学生在设计中有新意和独创的想法予以肯定,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对于设计方案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进行大量的实例分析,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确定设计方案。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根据此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把房屋建筑学的课程设计与学生所进行的建筑设计课的课程设计结合起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设计原理和构造原理解决自己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每个学生的设计方案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并且由于每个人的设计方案各不相同,相应的建筑构造设计也各有千秋,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创性。通过两个课程设计的结合,既节约了学生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四、结语房屋建筑学这门包含着技术和艺术的课程,内容广泛,实践性强,且与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建设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采用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还必须强调教书育人,它还关系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责任心的问题,只有兼顾这两个方面,才能使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更加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裴刚,沈粤,扈媛.房屋建筑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必瑜.建筑构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裴刚.非建筑学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1998,(1):27-28.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