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实用13篇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1

畜牧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畜牧业的顺利发展,必须要解决畜禽传染病的问题,畜禽传染病的产生原因有很多,我们应该了解畜禽传染病产生的各个原因,然后逐一找到相应对策,解决问题。

一、畜禽传染病介绍

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有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潜伏期是病原体感染畜禽的过程,这时没有症状,前驱期是指症状已经出现,在这个阶段可以发现畜禽已经感染传染病,发病期是疾病症状最明显的阶段,各种传染病的症状相继出现,此时可以通过对症状的分析大致了解传染病的种类,恢复期是畜禽的传染病症状逐渐消退直至恢复的阶段。

畜禽传染病依据流行过程可以分为散发性、地方流行性、流行性和大流行四种。没有任何规律,在某个地区时有发生的是散发性。传染病的流行规模很小,局限在某一个特定地区的是地方流行性。传染病的流行规模比较广泛并且发生的频率比较高则称为流行性。如果规模非常大,被感染的畜禽非常多,并且传播速度很快,这时是大流行。

二、畜禽传染病产生的原因

当病原体侵入畜禽的身体里面时传染病便相应地产生了,传染病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在分析原因时不能只是从畜禽本身进行分析,还应该清楚的了解到传染病的产生还与人们的管理与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应该综合各方面探讨畜禽传染病产生的原因。

1.人们的防疫意识淡薄

在我国,很多畜禽的养殖者并没有受过有关畜禽传染病的相关教育,他们不了解畜禽传染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所以造成很多的畜禽养殖户遇到传染病时措手不及,并且不能及时的控制疫情,使得传染病越发严重。还有许多养殖户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传染病一般不会发生在自己养殖的畜禽身上,所以没有采取预防措施,这种防疫意识的淡薄现象造成了畜禽传染病的频发。

2.防疫工作滞后

近几年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以养殖业为生,所以我国畜禽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随着养殖场畜禽数量的增多,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卫生问题也成了管理时的大问题,使得防疫工作变得异常困难,并且成本很大,所以养殖场里的防疫工作一般做的不是很好,这就造成畜禽传染病的频发。同时,在我国,动物防疫体系发展比较落后,没有足够的防疫人员,对防疫品的研发等也做得不是很好,所以即使做了足够的防疫工作,也很有可能发生畜禽传染病。

3.畜禽自身问题

随着养殖者的增多,畜禽也大量增多,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养殖者并不注意畜禽的生活环境,这使得畜禽的生活环境大不如从前,再加上外界环境的恶劣,夏天温度过高,冬天温度又极低,使得畜禽的免疫力大大下降,即使做了一些免疫工作,因为这些外界原因也会造成传染病的发生。

饲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很多饲料营养不足,或者饲料的量不合适,这都造成了畜禽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传染病。

4.疫苗问题

在我国,防疫技术不是很先进,部分疫苗的作用不是很大,使得很多畜禽在进行疫苗注射后仍然会被传染病传染。

同时,疫苗的质量问题也很严重,很多非法厂商为了赢得利润,在生产疫苗时偷工减料,甚至生产假的疫苗,这就造成很多养殖者受骗。

免疫方法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养殖者只是简单的了解一点疫苗的知识,并不太了解疫苗的正确注射方法,而每种疫苗都有其特定的接种方式,接种剂量和接种部位,在使用时应该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接种,否则就会造成防疫作用减弱或者完全失效。

三、畜禽传染病的防治对策

畜禽一旦被病原体侵入,很有可能就造成周围的畜禽也跟着被传染病感染,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会有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各国之间进行传播,所以了解畜禽传染病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从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等方面综合分析对策,防患于未然。

1.控制传染源

养殖者一旦发现畜禽的生活状态,饮食等出现异样立马对它们进行诊断,如果确实是传染病,趁早找到发病的原因或传染源,进行隔离等防护措施,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当发现有异样时,已经不能自己进行防治,需要立刻将疫情报告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部门,及时得到国家的援助,进行控制。并且当疫情得到控制后,要注意相关物品的消毒,防止同类传染病的再度出现。

2.加强防疫队伍建设

针对我国现状,为了及时并且更好的控制疫情,应该加强防疫队伍的建设,加大培养防疫工作方面的人才,国家加大对防疫研究的投入,建立防疫工作研究所等。还应该制定符合我国现状的传染病管理制度,保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在培育防疫工作人员的同时也应该给养殖者集体进行有关畜禽传染病的知识讲座,增强养殖者的防疫意识。

3.改善环境

因为畜禽生活环境和饮食的问题,造成畜禽的免疫力大大下降,所以改善养殖场的环境等尤为重要,国家加大对养殖者的补助,给畜禽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注意饲料的用量和种类,环境改善后可以有效地改善传染病的频繁出现和传播快的问题。

4.疫苗管理

我国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来管理疫苗的生产厂商,并且定期对疫苗进行质量检查和效果监测,如果出现以获取利益为目的对疫苗偷工减料的厂商一定要严格处理,加大对防疫站的投入,同时给养殖者普及有关疫苗的知识,让养殖者正确使用疫苗。

5.完善监测制度

由于很多养殖者不能及时发现畜禽的异常,所以不能及时发现并且控制传染病,造成了传染病的大肆传播,所以应该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力度,在我国,畜禽传染病一直处于被动的监测状态中,不能达到良好的预防和控制的效果,这也是畜禽传染病不好控制的原因之一,所以应该建立主动的监测制度,以主动监测为主要的监测手段,同时也采取被动监测的方法,使得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完美结合,达到有效监测疫病的目的。

四、总结

为了我国畜牧业顺利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控制畜禽传染病的大肆传播,本文通过分析出各个畜禽传染病产生的原因,并且从产生的原因出发相应的找出解决的对策,预防传染病的产生和控制传染病的发展。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2

1 引起宫内感染的致病微生物

可以引起宫内感染的致病微生物很多,大多是病毒感染,分以下几大类:(1)细菌:淋球菌, B族链球菌,阴道假丝酵母菌。(2)螺旋体:梅毒。(3)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肝病毒,风疹病毒,乳头瘤病毒,细小病毒,艾滋病病毒。(4)原虫:弓形虫,疟原虫。(5)衣原体[2],支原体。(6)一些近年才注意到的病原体,如戊型肝炎病毒[3]、西尼罗河病毒[4]等。人群中感染比较严重的有: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乳头瘤病毒、衣原体、支原体。

2 传播途径

(1)胎盘的垂直传播,是引起宫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多发生在孕早期。(2)下生殖道感染的上行性扩散,最常见的是衣原体、支原体引起的生殖道感染。(3)围生期感染,包括分娩、哺乳、与新生儿直接接触传染。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我国有1.2亿HBV携带者,80%以上的HBV母婴传播发生在围生期[5]。

3 宫内感染的后果

(1)严重感染可直接杀伤胚胎或胎儿,造成流产、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严重的感染可造成围生儿非致死性感染,尤其在孕早期,可使胚胎细胞不能正常分化而阻碍组织器官的正常形成,造成先天畸形。近年来由支原体造成的低出生体重儿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由衣原体引起的宫内感染和新生儿感染已成为儿科的重要疾病。病原体也可直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使染色体断裂,畸变,造成先天染色体病;病原体也可造成胎盘病理改变,影响胎儿发育,致宫内生长受限。也可因蜕膜,绒毛膜炎可促进前列腺素的产生,而引起早产,据估计,早产中30%是由宫内感染引起的[6]。(2)慢性感染可使胎儿免疫系统受到干扰,产生免疫耐受,使病原体长期生存下来,直至新生儿期或学龄前或成人期才会出现临床或亚临床感染,造成残疾。如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梅毒,梅毒孕妇隐性梅毒占89.9%[7]。先天性弓形虫病、乙型肝炎先天性感染等。(3)围生期感染 致新生儿感染某些疾病,甚至终生携带。宫内感染和早产是脑瘫发生的主要原因[8]。动物实验证明,脑部温度平均上升1℃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加重,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产时发热大于38℃的产妇分娩的体重大于2500g的新生儿脑瘫的发生率增加9倍[9]。

4 影响感染的因素

(1)与病原体种类,毒力,进入胚胎胎儿体内数量有关。(2)与病原体入侵时的胎龄有关,受精后1~2周感染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部分细胞受损致流产,另一种是少数细胞受损,此期细胞呈多向性分化特征,故受损细胞可由其他细胞代偿而不出现异常。受精后3~8周,即晚期胚胎期,此期细胞分裂活跃,为器官形成期,对致畸因素十分敏感。(3)病原体与器官的亲和力。不同的病原体对器官的亲和力不同,因此可造成不同的畸形或器官功能损害。如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先天风疹综合征,主要的临床症状有耳聋,白内障和先天性心脏病。由弓形虫造成的宫内感染多侵害胎儿的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脑积水,脑钙化,视网膜脉络膜炎。柯萨奇病毒可导致先心病,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病。细小病毒B19嗜脊髓,致胎儿严重贫血,或水肿样胎儿。先天梅毒儿远期精神,智力障碍占40%[10]。(4)与母体免疫功能,代谢状态,胎盘防御功能,以及胎儿的免疫状态,遗传基因及病原体种类,毒力,数量有关。(5)胎膜早破,早产性胎膜早破,医源性因素,羊水粪染是围生期宫内感染的原因[11]。胎膜早破24h内分娩者,羊膜腔感染的发生率为6.4%,超过24h者可高达30%[12]。

5 宫内感染的确诊

参照《中华妇产科学》临床诊断标准:母体发热,体温大于37.5℃,产妇心率大于100次/min,胎心率大于160次/min,羊水臭味,子宫压痛,末梢血WBC大于15×109/L,CRP大于8mg/L。满足以上条件3个及以上为临床标准。

临床确诊标准如下: (1)病原体分离。从胎儿或生后2周内新生儿分泌物,如咽鼻分泌物、尿、便、血、脑脊液、胎盘及羊水中检测到与母体感染相同的病原体。(2)免疫学方法。 羊水、胎儿或新生儿血清中测得母体感染病原体的持续性IgM及IgG定量。(3)病理学方法 如尿液或呼吸道分泌物内的脱落细胞检查,或免疫组化检测病理标本中的病原体。(4)感染。对于已感染的孕妇要确定胎儿是否感染十分重要的。首先在筛查IgM阳性或IgG 4倍升高时,需作孕妇血PCR或RT-PCR测定病原体DNA或RNA,确定是否有病原体血症,如阳性者应在妊娠20~26周或确定母体感染后4~6周做羊水或脐血免疫学IgM检查或分子生物学测定病原体DNA或RNA,如为阳性才能确诊胎儿已经感染。(5)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IL-6和母血IL-8是诊断宫内感染的一个无创性方法[13]。

6 宫内感染的防治

许多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到目前仍无可靠的治疗方法,且妊娠或哺乳期治疗药物均会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而妨碍治疗,因此预防就成为十分重要且关键的问题。(1)儿童期完成各项免疫,许多可达到终生免疫。(2)提倡孕前咨询,在准备妊娠3~6个月前到产科咨询,感染性疾病作为重要的一项特别是宫内感染几率高且后果严重的疾病,如乙,丙型肝炎,其他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弓形虫、衣原体以及淋菌、梅毒等均需进行筛查。如果患病则需治疗或待病情稳定后受孕。(3)孕前或妊娠期要避免感染性疾病。(4)要特别关注易感人群。(5)分娩方式应根据是否已有宫内感染及分娩时被感染可能性的大小,母体感染状态来决定,剖宫产并不是预防宫内感染的最好途径。(6)围生期感染要积极处理:感染性早产一旦确诊要给予抗生素治疗,因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与新生儿败血症有关的病原菌,因而常采用氨苄西林等抗生素。氨苄西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率和产妇产褥感染率[6]。最近Gabriel等[14]报道,为预防脑瘫,改善早产新生儿预后,对胎膜早破者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是十分重要的。下生殖道感染对滴虫性阴道炎有症状时即应该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高危人群应给予甲硝唑治疗[15]。

参考文献

1 Soper DE,Mayhall CG,Dalton HP.Risk factors for intraamnioticinfection:a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 study.AM J Obstet Gynecol,1989,161(3):562-568.

2 张春平,朱道银,郭晓霞.沙眼衣原体子宫内感染途径的研究.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3):149-151.

3 赵素元,杨中礼,邹林樾,等. 戊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产儿死因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8,36(2):107-039.

4 韩怀忠,李发明,李祖来.美国2002年西尼罗河病毒流行的新发现.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3,30(2):104-106.

5 尚丽新,李思扬.宫内感染与围生儿预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6):325-327.

6 梁莹莹,王子莲.感染性早产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2):861-863.

7 曾丽萍.妊娠合并梅毒53例临床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2):753-754.

8 戴钟英.宫内感染与脑瘫.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6):327-328.

9 Grether JK,Nelson KB. Maternal infection and cerebral palsy in infants of normal birth weight.JAMA,1997,278(3):207-211.

10 Joel G.Ray lues mate mal and fefal Considerations of syphilis.Obstet Gynecol Survey,1995,50:845-850.

11 陈倩,张风格.宫内感染459例临床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2):750-753.

12 王若楷,李法升,刘长青.现代分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85-188.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3

不同种类或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家禽,生活特性各异,抗病能力也不相同。猪是单胃杂食性动物,可广泛利用精料、粗料、青料和各种动物性、矿物性饲料,但对粗纤维消化能力差。猪有择食性,能辨别口味,不耐热,爱清洁,一般大小便有规律,因此,除传染病、中毒病、寄生虫病和营养缺乏症之外,较少患其他疾病。牛和羊是反诌动物,具有大容积瘤胃。喜采食粗料如秸秆、果壳、枝叶等饲料,并能通过瘤胃中的微生物利用食物中的非蛋白氮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供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不耐热。因此,除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中毒病之外,牛、羊较易患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前胃性疾病。

幼年动物因其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健全,特别是体温调节功能和免疫功能不健全;妊娠母畜,特别是妊娠后期,胎儿迅速发育,营养需要剧增,母体各器官生命负担较大,因此幼年家畜和妊娠家畜抗病力较弱,容易发生多种疾病,且患病后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对饲料、饮水和饲养管理要求很高。

1.2 合理控制环境

家畜生活的畜舍小气候环境对家畜健康和家畜疾病,特别是家畜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由收集整理,因此,为家畜创造适宜的畜舍小气候环境和良好的群居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影响家畜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1.2.1 温度:过冷过热都不利于家畜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容易出现生长停滞、体重减轻、泌乳下降等,过热时还可以出现热射病和日射病;低温时出现感冒、肠胃炎、风湿病、关节炎等。因此,夏天应采取搭阴凉棚、设浅水池、泼洒凉水、淋水、供给充足饮水、多喂青饲料、加强畜舍通风等措施;冬天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干燥,并增加一些高能量饲料,增加热能。

1.2.2 湿度:空气湿度以40%~75%为宜。当气温适宜时,湿度高一点或低一点对家畜影响不大,但湿度过高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滋生,易患介癣、湿疹等皮肤病;低温高湿则易发生关节炎、肠炎、痢疾等;湿度过低易患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湿度太高时应加强通风,保持地面干燥;湿度太低时,采取向地面洒水、向空气中喷雾等办法来调节空气中湿度。

1.2.3 空气新鲜度:畜舍空气污浊,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尘埃、微生物含量过高将影响家畜健康,防范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a、合理选择场址和规划场地布局,合理设计畜舍。

b、正确通风,通风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应按不同家畜要求进行合理通风。

c、及时清理粪便,保证排水系统畅通,防止粪便淤积舍内。

d、严禁在生产区内堆粪便污物,乱扔畜尸。

e、在清扫畜舍前洒水,不要在舍内抖落干草、尘土。

1.3 科学配料和饮水

饲料和饮水是直接参与家畜机体新陈代谢活动的生命物质,其品质好坏、数量多少都直接影响着家畜健康。饲料易霉烂变质,尤其在阴雨高温季节,配合饲料或饲料原料如玉米、豆饼、麦麸等。都容易发霉变质;有的青绿饲料放时间过长,温度太高,或部分地区农户习惯文火煮潲,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毒物;有的饲料被一些致病微生物污染,如鱼粉加工保存不当,容易被大肠秆菌、沙门菌、克雷勃菌等污染;有的配合饲料质量太差,各营养成分不平衡,一些必须营养成分太低;或者饲料与农药、其他有毒物一起存放,受到污染;某些饲料原料如菜籽、棉籽饼等本身含有有毒成分,未作脱毒处理,直接饲喂。若使用上述饲料喂养家畜都会引起家畜发病,造成损失,应努力避免。必须选用未腐败、霉变或没有受到毒物、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饲料原料,按照家畜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将各饲料原料通过加工和科学配方,配制成营养全面的全价饲料,才能既提高饲料转化率,又保护家畜健康,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饲料效益。

饮水污秽,被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病原菌、病毒原虫等)、寄生虫(或虫卵)、有毒物质(如农药、化学毒物、重金属盐类、氟、硒过量等)污染,或饮水中某些微量元素显著缺乏(如碘、硒、氟、铁、钴等)有没有从饲料中得到补充时,也会引起家畜患病,因此必须选用经消毒处理、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回检验合格的深井矿泉水供养殖场生产用。

1.4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要根据家畜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和生理状态,是否妊娠、泌乳、役用以及季节特点而区别对待。

1.4.1 幼畜饲养管理 幼畜的体温调节、消化功能都不健全,要特别注意防暑、防寒,饲料应易消化,营养丰富,注意卫生,在生长发育过程只要适时调教,防止争食、咬斗。分栏分圈,肉猪要及时断尾。初生幼畜应保证及时吮食到初乳,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哺食初乳。

1.4.2 妊娠母畜饲养管理 由于胎儿发育的需要,妊娠母畜对营养需要剧增,因此应选用优质的适应妊娠阶段的全价饲料饲喂;确保饮水,场地平坦,环境安静,防止剧烈驱赶;分圈饲养,防止争斗跌摔,注意防暑防寒。

1.4.3 泌乳畜的饲养管理 由于乳汁中带走大量营养成分,因此必须根据泌乳畜产奶质量的高低及时调整蛋白质和能量饲料以及微量元素比重,使用泌乳期的专用全价饲料,并注意防暑和加强休息。做好畜舍畜床的清扫和挤乳器消毒,确保乳房和乳头卫生,有效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1.4.4 高温和寒冷季节的饲养管理 夏季应提供充足、清凉的饮水,气温高时用水冲圈,或向空中洒水,向畜体淋水,在早晚进行喂饲。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减少粗纤维含量,减少饲养密度,增加通风。冬季气温很低时饮用温水,适当增加饲料和提高饲养密度,在保证空气清洁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通风。

2 传染病的预防

2.1 传染病的概念

转贴于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了自卫,动物形成了各种防御功能,以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只有当病原微生物具有相当的毒力和数量,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时,动物机体才在临床上表现一定的症状,这种状态称为显性感染;当病原微生物在动物机体某一部位定居,虽然能生长繁殖,但不能呈现任何症状,这种状态称为隐性感染,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动物机体称为带菌者。

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过程中不一定引起感染,在多种情况下,动物体的身体条件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能迅速动员防御力量将该入侵的生物体消灭,这就是抗感染免疫;动物如果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即没有抵抗力)称为有易感染性,如猪对猪瘟病毒有易感染性,感染后能发生猪瘟,而牛则有抵抗力,不发病。

由病原微生物入侵引起,表现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特征,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共同特性是:

1.具有致病的病原微生物: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特定的致病性微生物存在,例如有结核秆菌感染,动物才会发生结核病。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从传染病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微生物,侵入另一有易感染性的健康畜体内,能引起同样症状的疾病。当条件适宜时,某一地区易感畜群可能有许多动物,甚至全部感染发病。

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作用,机体发生免疫生物学的改变,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这种改变可通过特异的免疫学方法检查出来。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在一定时间内,甚至终身不再感染这种传染病。

2.2 传染病流行三要素

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传染病在畜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采取适当的防疫措施来消除或切断三个基本环节的相互联系,即可使疫病不再继续传染。

2.2.1 传染源 即传染来源,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即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和带菌(毒)动物。

2.2.2 传播途径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称传播途径,通常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

2.2.2.1 直接传播接触。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而引起的传播方式,如狂犬病的传播。

2.2.2.2 间接接触传播。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大多数传染病,如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都以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间接接触传播媒介主要有空气(飞沫、尘埃)、饲料、饮水、土壤、动物、人、用具等。

2.2.3 易感性 畜群中易感个体所占比例和易感性高低,直接影响到传染病是否能造成流行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畜群的易感性除了受畜体的遗传特性以及气候、饲料、饲养管理等外界因素影响外,还主要受特异性免疫状态的影响,即在某些疾病流行时,畜群易感性高的个体易于死亡,余下的家畜耐过或无临床症状,却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或者通过特异性的疫苗免疫,使相应传染病难在这种畜群中流行。在某种疾病的疫区,选用这种疫病的生物疫苗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目的就是降低这些易感动物的易患性,增强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从而遏止这种疫病的流行。

2.3 传染病的一般防治方法

2.3.1 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兽医卫生管理

2.3.1.1 制定兽医卫生防疫规程。规模养殖场必须把防疫和兽医卫生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要建立一套严格而切实可行的防疫规程和制度,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养殖场全体人员的行动准则。

2.3.1.2 坚持自繁自养。实践证明,引种调种是疫病传人的重要途径。为了有效防止疫病传播,应建立本场的供种体系。坚持不从外地、外场引种,如果确因品种改良需要从外地、外场引种,必须对引种地做好充分的疫情调查,种畜调入后要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系健康畜后方可合群饲养,否则要坚决予以淘汰。

2.3.1.3 定期进行杀虫、灭鼠。昆虫、鼠类等野生动物在许多疾病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在生产区定期进行杀虫和灭鼠,对于控制一些传染病的传播,消除病原体有关键性作用。

2.3.1.4 做好粪尿和病死畜尸体无害化处理。粪尿和病死畜尸体常常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且能直接污染畜舍、饮水、空气,造成蚊蝇滋生,对搞好兽医卫生极其有害。粪便通常采用堆积发酵的办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畜尸体则根据疾病性质不同采用深埋、高温、烧毁等办法。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4

母婴垂直传播:像上面提到的“梅毒”宝宝,就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染病的,特别是在强制婚检取消后,新生儿感染性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性病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的性病,一方面会影响胎儿发育,引起流产、死产、早产。另一方面,即使是成活婴儿,染上性病的概率也很高,使孩子无辜地遭受极大的摧残。

母婴垂直传播,包括宫内传播、分娩传播和产后传播3种方式。宫内传播是指在子宫内,母体循环血中的病原体,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或胎儿吸入了被病原体感染的羊水;分娩传播是在分娩过程中,婴儿通过产道时,吸入或接触了被病原体感染的分泌物;产后传播则是在产后,新生儿吸入或接触了患病母亲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唾液、乳汁、尿液、粪便等)后受到感染。

与家人亲密接触:当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感染性病后,孩子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感染。比如,丈夫若因非婚染上淋病,可传给妻子,然后再通过孩子与母亲共用的浴盆、浴巾等方式传染给孩子,造成孩子感染淋病。与孩子经常密切接触的其他人,如亲戚、保姆或者幼儿园的老师等,若是染上了淋病,也会把病传染给孩子。

医源性感染:如牙医器械、注射用品消毒不严,以及注射药物或输血都有可能造成感染。

在公共场所感染:大多发生在幼儿园入托的儿童,通过被性病病原体污染过的物品而感染。

由此可见,孩子可通过上述多种方式感染性病,家长应提高认识,并做好防范工作。

疑问2:孩子可能染上哪些性病

来自全国性病监测点的报告显示,我国0~14岁儿童性病的感染途径,绝大多数来自于成年人,因此,儿童性病发病率和病种构成的变化主要受成年人的影响。随着我国成人性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儿童性病的发病率也在上升,其病种构成的变化与我国成年人性病发病变化有直接联系。儿童可能感染的性病种类主要有:

先天性梅毒:据统计,早期梅毒孕妇未经治疗,将梅毒螺旋体传染给胎儿的概率可达70%―100%。早期先天性梅毒是指2岁以下被确诊的婴儿,具有传染性,并可能危及生命。迟发性先天性梅毒出现在2岁以上儿童中,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血清学检查持续阳性。

艾滋病:婴幼儿的HIV感染主要为母体宫内的先天性感染。母亲HIV血清学阳性的新生儿,都可有HIV血清阳性的表现,但其中只有大约30%―45%的新生儿实际有HIV感染,其余的新生儿则是于体内存在着从子宫内被动传递的母体抗体。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可致脑组织损伤、多脏器复发性细菌感染、多部位淋巴结肿大、恶性肿瘤,以及心、肺疾患等。

其他性病:通过母婴传播或其他间接接触感染,包括新生儿在内的儿童还可能患上尖锐湿疣、淋病、外阴炎或阴道炎、生殖器疱疹等性传播疾病。

疑问3:怎样保护孩子远离性病

婚前体检、孕前体检和孕期检查必不可少:随着我国婚前强制体检的取消,自愿参加婚前体检的伴侣寥寥无几,使得新生儿患上性病的风险明显升高。为防性病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胎儿,无论是婚前检查、孕前检查,还是孕期检查都是即将为人父母的伴侣所不可缺少的。这些检查要包括性病检查项目。患有性病的伴侣不可讳疾忌医,更不可疏忽大意,一定要等性病治愈后,再怀孕生子。目前,由于艾滋病的治疗仍未找到有效方法,无论是染上艾滋病病毒的母亲还是婴儿,都难以治愈。因此,艾滋病患者不宜怀孕,对已怀孕者,专家的建议是终止妊娠。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5

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引起猪群繁殖障碍的主要疾病总称,主要表现为死胎(死产)、胎儿干尸化、不孕、流产、早产、畸形胎、产仔不足、产弱仔等。近几年,随着集约化养猪场的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日益严重,影响了猪群的繁殖与改良,已成为规模化猪场发展的重要疾病。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病因复杂,确诊困难,其发病率达20-40%,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果。因此加强对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疾病的研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保证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1 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的病因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根据病因一般可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大类,传染性繁殖障碍疾病主要是由传染性因素如细菌、病毒等引起。猪常见的传染性繁殖障碍疾病有猪瘟、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细小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附红细胞体及布鲁氏菌病。猪瘟病是我国养猪业发病最多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幼年猪极容易感染猪瘟病毒(HCV),HCV是引起仔猪先天性震颤的主要原因之一,死亡率较高[1]。怀孕母猪感染HCV后,该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可引起死胎(死产)、胎儿干尸化、畸形胎。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的病原(PRRSV)主要侵害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主要表现为母猪发热、厌食、流产、死产、产木乃尹、弱仔。我国猪细小病毒病抗体阳性率达80%,多发生于春夏季配种的头胎母猪,此病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我国是乙脑高发区,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可通过蚊虫传播,要导致青年妊娠母猪死胎流产综合症与公猪炎。猪附红细胞体在夏秋及流行,病猪表现为精神萎靡、贫血、高热稽留、废食,后期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布鲁氏菌病病猪主要表现为和肿胀,精神沉郁,阴道流粘性或脓性分泌物,易导致母猪流产。此外,其他热性传染病如口蹄疫、水泡病、猪巨细胞病毒也可引起猪传染性繁殖障碍。

2 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的鉴别、诊断

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疾病主要的鉴别方法有血清学检查和免疫检测,如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似猪繁殖呼吸道障碍综合症:如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胎、胎儿干尸化、产弱仔和呼吸困难,新生仔猪呼吸困难和高度致死,可高度怀疑此病。(2)狂犬病:部分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死胎大小不一致;3-5日龄以上的仔猪出现流涎、间隙性抽搐、腹泻、呕吐等,15日龄内的仔猪致死率90%以上,可高度怀疑此病。(3)乙型脑炎:仅蚊虫季节发病,公猪单侧性炎,初产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死胎大小相差不大,胎儿干尸化,死胎仔猪呈水脑症,可高度怀疑此病。(4)细小病毒感染:如初产母猪发生流产、死胎、胎儿干尸化,其他猪无症状感染,可高度怀疑此病。(5)肠道病毒感染:妊娠后期感染则产出畸形、水肿弱猪,产出后多数日后死亡。

3 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的综合防治

3.1 强化猪的饲养和管理

饲养工作做得好,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猪群健壮,可减少发生传染性疾病的几率。猪场建在偏僻的地方,猪舍四周最好有围墙,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卫生,做好猪舍通风、换气、温度和湿度,保证猪舍的空气质量,注意冬季保暖、夏季降温,保持适度的规模。了解猪群现状,淘汰先天性不育个体,按不同日龄的营养要求,根据猪的品种结构、生理状态、营养需求,学科合理地搭配饲料,特别要避免饲喂发霉变质或含霉菌毒素的饲料。

3.2 建立严格的隔离消毒与防疫制度

猪场须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及粪便管理区彻底隔离,避免购猪商人进入猪场和过多的人员参观,为参观者提供胶鞋和外套。饲养员不得相互串舍,各栋猪舍的工具不得串舍使用。分娩舍、保育舍要遵守“全进全出”和“空栏消毒,间歇一周”的原则[2]。加强消毒,包括人员、猪舍外和猪舍内消毒、带猪消毒和饮水消毒。灭鼠和杀虫灭蝇,切实做到猪不与牛、犬、猫、鸡、鸭等混养。在疫病易发季节应适当增加消毒次数。在猪场正门与生产区大门的出入口处均要设消毒房及消毒设备。定期进行病毒性猪繁殖障碍性疫病免疫抗体水平检测,应对本地区或本场的猪群进行血清学调查,了解某些传染病原的感染情况,各种疫苗的特性、母源和苗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合理制定预防接种次数、剂量、时间间隔等,在猪群免疫后10-14d,仍须抽样再行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抗体的消长情况。

3.3 重视选种选育

不同阶段种猪要适时合理分群,避免机械损伤及其他负面影响;加强引进优良品种的种猪,引进时应对供种场家进行考察,确认无疫病后方可引进以提高本厂或本地的猪资源品质,繁育优质仔猪。新引进的种猪,须隔离观察一个月后,确认健康无病并经防疫注射后才能转入生产区。严格淘汰繁殖遗传异常、生殖器官畸形及发育不全的种猪。对于健康猪群,应坚持自繁自养,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猪及生物制品[3]。此外,衣原体、钩端螺旋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感染后,一旦确诊可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综上所述,只有高度重视,切实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和消除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保证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6

原因2:从动物“搬家”到人体

动物中的病原体不但会“变”,而且还会“搬家”。

动物是人类新传染病的重要和潜在的重要来源。许多原来存在于动物体内只感染动物的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改变了原来的宿主,获得了感染人的能力。由于人类捕杀野生动物、砍伐森林等活动,使得一些野生动物被迫离开栖息地;人类到林区旅游、饲养宠物等,也可以使人有机会接触某些动物。因此,一些本来在动物间传播的病原体,“搬”到人体内定居,引起了人类的疾病。

原因3:温度升高促进媒介昆虫滋生

洪水、干旱、水生态系统变化等带来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传染病的流行。从虫媒传染病来看,温度升高有利于媒介昆虫的滋生繁殖、提早出蛰,提前形成密度高峰,并使体内病原体毒力增强,致病力增高,不但出现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提早,也导致发病率增高、流行季节延长的趋势。西尼罗病毒暴发流行,就与当年夏天持续高温降雨、蚊子滋生迅速有关。

原因4:空调冰箱助微生物繁殖

人类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某些病原微生物也在借助家用电器繁殖。例如:中央空调可造成嗜肺军团菌的传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可在冰箱中生存很长时间,极易引起食源性疾病。

原因5:抗菌药发展慢于病原体发现

输血及血制品、器官移植等,可增加经血传播疾病感染的危险。近30年来,新的病原微生物发现了40多种,但抗菌药物的发展速度大大慢于病原体的发现。疫苗的研究更是困难,可用疫苗控制的传染病仅20余种,而且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常规疫苗接种率不能达到100%。

原因6:免疫受损人群加大感染机会

由于艾滋病的流行、人口老龄化、器官移植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素,使得免疫功能下降或受损的人群增多,这些人容易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而患传染病。不良、静脉吸毒,也容易造成性传播和血传播性传染病的流行。

原因7:食品安全影响传染病流行

现在食物供应全球化,食品包装、食品加工等也可以影响传染病的流行。一些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常由几个大公司集中供应,如果其中某一种食品被污染,就可能会使成千上万的人同时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7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在全球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就有170 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布病,而且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布病的主要特征是引起母畜流产、公畜睾丸炎。人感染后,其临床症状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炎、睾丸炎、附睾炎和孕妇引起流产, 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故该病被称为“懒汉病”。

布病具有以下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的多样性。在家畜中,羊牛猪易感。母畜比公畜、成年畜比幼畜发病多,在母畜中,第一次妊娠母畜发病较多。

2.布病发生的季节性和隐性感染带菌的长期性。布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家畜产仔季节较多发,牧区发病率高于农区,流行区在发病高峰季节(春末夏初)可呈点状暴发。家畜感染布病潜伏期短的半月,长的可达半年、一年甚至几年,也可长期甚至终身带菌不发病。但会从乳汁、粪便和尿液中排出病原菌,特别当动物流产时,会排出大量病原菌,污染草场、畜舍、饮水、饲料。易感动物接触到以上污染物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黏膜而感染。

3.人感染布病的职业性。人感染布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畜牧养殖人员、兽医人员、屠宰加工、皮毛加工人员、实验室检验人员、活畜及产品购销及烹饪等人员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4.布病的可防可治性。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人畜共患病,不仅临床能够识别,实验室能够确诊,而且有专用疫苗能够预防。即使人感染布病,人与人之间也不会互相传染,只要及早诊治,就能彻底治愈。

二、布病的危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活畜及其产品调运频繁,布病的发生和流行已突破从前“地方病”、“职业病”的概念范畴,向更广大的区域扩展和向更多的人群传播,人感染病例从农村农牧民向城市市民发展,布病的影响和危害越来越大。可以说有易感动物的地方就有布病发生的风险,有畜间布病存在的地方就有人感染布病的可能。

如果一个人感染布病,不仅要饱受病痛折磨,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一生的生活质量。

如果一个家庭成员感染布病,不仅影响家庭的幸福生活,而且会因丧失劳动能力造成家庭贫困,生活困难,给家庭带来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如果一个养殖场发生布病,不仅影响养殖业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而且会给其它养殖场户带来疫情风险,甚至造成人员感染,给当地畜牧业和人的健康带来威胁。

如果一个地区呈现地方性布病流行,将会给一个地区畜牧业造成严重冲击,给更多人的健康和家庭幸福造成影响,并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布病危害极大,布病防控时不我待。

三、布病的流行规律

要防治布病,必须了解布病的流行规律。布病在动物和人群中发生的流行过程,就是病原体从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布病在动物及人群中发生流行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也称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及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互相依赖、互相联系,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布病的流行就不会发生。

布病是如何传播的?

1.畜间布病在养殖环节呈空间横向传播。由于在养殖环节存在一定数量的布病感染者,隐性带菌者等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传染源,在养殖生产者、活畜及产品经纪人进行活畜及产品跨区域调运、交易、引种、放牧、种公畜轮换过程中极易造成感染布病的家畜、隐性带菌家畜,或者布鲁氏菌经污染的车辆、用具等,从一个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一个村传到另一个村、一个场传到另一个场,侵入易感家畜机体,引起布病的传播和发生。

2.畜间布病在牛羊产业链各环节纵向向人传播。随着牛羊产业链的延伸,在牛羊产业链各环节,如养殖环节、运输销售环节、屠宰加工环节、皮毛加工环节、社会服务环节、肉制品烹饪加工环节、牛羊肉乳及制品销售环节,由于经常接触感染布病的家畜及产品的机率较高,就形成畜间布病随产业链延伸而向人传播,造成一些养殖人员、运输销售经纪人员、牛羊屠宰加工、皮毛加工、乳制品加工人员、兽医防疫人员、检疫人员、化验检验人员、科研教学人员等人感染布病。

3.人是如何感染布病的?由于我国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村人畜同院,人畜同舍的情况大量存在,加之防疫意识淡薄,防护措施不到位,一些养殖人员、畜产品加工人员常因直接接触病畜、病菌污染的环境和用具,饮用被污染的水源,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而通过皮肤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布病。

一是通过皮肤、黏膜接触感染。在存在感染布鲁氏菌病畜和隐性带菌家畜的情况下,一些密切接触病畜及其排泄物的人员,由于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未注意自身防护,可经皮肤、小伤口或结膜而感染或通过间接接触被病畜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而感染。

二是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通过食用被病畜污染的奶及其制品、肉、内脏,饮用被污染的水经消化道感染。

三是被布鲁氏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尘埃通过呼吸道吸入后感染。

4.动物及产品的流动性与布病的流行密切相关。

不管畜间布病在空间上横向传播,还是在畜牧产业链各环节纵向向人传播,都与动物及产品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动物及产品的流动性决定布病的流行程度与危害程度,动物及产品流动的距离越远,布病传播的范围就越大,动物及产品的流动越频繁,布病的发生频率和感染人的机率就越高。动物的流动包括跨区域调运,辖区内活畜及产品交易,养殖生产中的自由放牧等。各种家畜因养殖方式不同,畜产品种类及加工水平不同,其流动的范围、数量和频繁程度也就不同。一般来说羊的产品种类最多,活羊及产品流动频繁,羊的布病也比较严重,对人的健康影响也就较大。

从布病的流行规律看出,养殖环节是畜间牛羊布病跨区域横向传播,牛羊产业链纵向向人传播的源头和关键环节。人的布病感染者既是畜牧业生产管理者、生产者、加工者和服务者,又是布病感染的受害者。因此,布病的防控要围绕养殖环节和重点人群开展防控。

四.布病的防控措施

有人认为,畜间布病难防控,人间布病难治愈。这是因为对布病的认识模糊,没有抓住布病的致命弱点。一般来说布鲁氏菌有八怕。

一怕布病免疫。布病疫苗是布病的克星,可有效防止布病发生。家畜在进行免疫后,就在体内建立起对布鲁氏菌的特异免疫功能,消除了对布鲁氏菌感染的易感性。

二怕消毒灭菌。布鲁氏菌抵抗力弱,布鲁氏菌从患病动物机体排出体外后,常用化学消毒剂即可将其杀死。用湿热600℃ 30 min,700℃10 min 即可杀死肉乳等产品中布鲁氏菌。定期开展消毒灭菌可有效防止因接触和食用畜产品而感染。

三怕人畜分离。人畜同院,人畜同舍是畜间布病向人传播的基本条件,人畜居住环境分离后,人畜接触就减少,人畜用水和用具也就分开,可极大地减少布病感染人的机率。

四怕限制移动。动物的随意流动,增加了布病传播的风险.通过采取隔离观察、减少调运、禁止放牧、封闭管理等限制动物移动措施,就使布鲁氏菌失去了活动自由,切断了布病传播的途径。

五怕人员防护。对饲养人员、加工人员等进行防护,就是对密切接触人员提供了预防布病感染的盾牌,阻断布病从畜间向人传播感染的途径。

六怕监测净化。定期对种畜场、奶牛场、规模养殖场进行监测,扑杀和淘汰检测阳性畜,严格执行养殖场布病净化措施,就能尽早消除布病发生的隐患,有效防止布病的发生。

七怕扑杀、无害化处理。养殖业的布病疫情,如同人体的癌症,扑杀患病动物就是像医院大夫一样切除养殖业机体的“癌症肿瘤”。无害化处理就是杀死患病动物体内及其排泄物、污染物中的病原体“癌细胞”。扑杀、无害化处理不仅使布鲁氏菌失去生长繁殖的生存场所,而且使布鲁氏菌得到杀灭,达到彻底消灭传染源,防止布病扩散的目的。

八怕早诊早治。如果在人感染布病的早期进行诊断治疗,就可避免损伤体内主要器官形成难以治愈的慢性病而及早治愈。

由此看来,只要科学防控,措施到位,畜间布病就可防可控,人间布病就可防可治。

五、如何预防布病

布鲁氏菌病防控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源头防控与易感人群防护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当地布病防控实际积极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有计划地控制、净化和消灭布鲁氏菌病。具体说布病的预防控制重点要做好“四防、一免、三查、一准备”工作。“四防”就是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建立防控布病的四道防线,防止布病的传入和传播,防止布病由畜间向人传播。

一是防传入。就是通过规范活畜及产品调运,严格检疫监管,互通调运及疫情信息,强化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布病跨区域传入;防止布病从辖区内布病多发区传入;防止从周边养殖村、养殖场传入本地养殖村和养殖场。因此,每个养殖场户必须遵守动物调运规定、严格执行引进动物隔离观察制度。

隔离观察就是把怀疑患有布病的动物及隐性感染者等引进的动物,关进一个封闭的场所,限制其移动,避免与其它动物接触。并进行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和疫病检疫。待隔离期满,经检疫合格的动物方可销售和进村入场,并群饲养。特别是新建大园区,大牧场、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必须对引进动物严格执行隔离观察、逢进必检的制度,严防布病传入。

二是防传畜。就是通过封闭管理等一整套措施,把易感动物关进动物防疫“保险箱”,使饲养的动物免受周围布病侵袭。比如通过采取封闭管理、舍饲圈养防传入;划区放牧,围栏放牧防感染;自繁自养减少调运防风险;强化免疫,保护易感动物防感染;定期监测,净化检测阳性畜除隐患;加强消毒灭疫源,搞好环境卫生防污染;购进种畜严把关等措施, 防止一个区域、一个村庄或一个养殖场家畜发生布病。

三是防传播。就是防止布病传染源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一个村传播到另一个村,一个场传播到另一个养殖场。要防止布病传播,必须做到种畜场严把种畜销售出场关,确保销售的种畜健康无病。产地检疫严把出场关,确保销售的活畜及产品检疫合格。种公畜更新轮换严把健康关,防止引入感染布病的公畜通过自然配种传播布病。放牧把好防止交叉放牧,并群放牧接触感染传播关。

四是防传人。人的布病防控要贯彻少接触,重防护,讲卫生,守制度,早诊治的原则,做到四分离、一防护、六注意,防止畜间布病向人传播,防止人感染布病。

1.四分离。就是人畜居住环境分离,严禁人畜混居;人畜接触分离,减少人畜接触机会,降低感染布病风险;人畜用水分离,严禁人畜共用同一水源,防止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感染布病;生熟畜产品存放和烹饪用具分离,防止因食入被病菌污染的食品和接触被污染的用具而感染布病。

2.一防护。就是对密切接触人员提供预防布病感染的“盾牌”,阻断布病从畜间向人传播和人感染布病的途径。凡在动物养殖场户、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工作的人员以及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必须遵守防护制度,特别是在仔畜大批生产季节,必须穿着防护服,戴口罩和手套,做好消毒工作,防止在工作中感染布病。

3.六项注意

一是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及时清除产羔产犊排泄物,污染物,及时清除牛羊粪便,确保环境卫生整洁无污染。

二是注意定期消毒,及时消杀环境中存留的布鲁氏菌。

三是注意对圈舍、运动场保持一定湿度,防止带菌尘埃传播布病。特别是在免疫注射、抓绒、剪毛、采血、佩戴耳标等工作中要对圈舍和运动场地面撒水降尘,防止吸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尘埃感染布病。

四是注意树立良好卫生习惯,工作期间不吃零食,不抽烟,不喝水,工作后及时进行消毒洗手。

五是不购买未经检疫的羊、牛肉乳等产品,不食用未煮熟的牛羊肉乳等食品。

六是注意自身身体健康情况,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到医院诊治。

“一免”就是在布病疫情呈地方性流行的区域,对所有易感动物个体通过注射疫苗,在动物体内建立特异性免疫系统,形成预防布病的免疫屏障,消除动物对布鲁氏菌的易感性。布病免疫是布病预防控制措施中最科学、最有效的防控措施。不但可以预防家畜布病,也可以间接保护易感人群。各地可根据农业部批准的对布病实施免疫的区域规定,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推荐程序和方法,在对易感家畜进行检测后,方可对阴性家畜进行免疫。

布病免疫使用疫苗包括用于预防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布鲁氏菌活疫苗(M5 株或M5-90 株);用于预防山羊、绵羊、猪和牛布鲁氏菌病的布鲁氏菌活疫苗(S2 株)和用于预防牛布鲁氏菌病的布鲁氏菌活疫苗(A19 株或S19 株)。

布病免疫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是先检后免原则,免疫前必须先检测淘汰病原阳性畜,才能对阴性家畜进行免疫。

二是牛羊种公畜禁止免疫。

三是奶畜原则上不免疫。

四是应注意个人防护,防止在免疫中因接触弱毒疫苗引起感染。

五是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推荐程序和方法进行免疫。

“三查”:就是对辖区内养殖业和密切接触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和疫情监测。通过查找患病动物、检测阳性动物、人感染布病患者,对发现的患病动物进行扑杀,对实验室检测阳性动物进行淘汰,对人感染病例进行诊治。以达到早发现、早处置、早治疗和及早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1. 查点灭源,及早处置患病动物。定期开展布病疫情排查,特别是在人感染布病新发病例所在村和场,对所有养殖的家畜进行排查,对有异常情况的家畜进行采样监测,对确诊为布鲁氏菌病的患病动物全部进行扑杀,并对扑杀患病动物及其流产胎儿、胎衣、排泄物等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消灭传染源。

2. 查“阳”净场。一是对规模奶牛场、奶牛养殖专业村定期进行病原学监测,对监测阳性的患病奶牛按有关规定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彻底消除奶牛场布病传播的隐患。二是对种牛场、种羊场、良种奶牛场家畜定期进行监测,按照种畜场生物安全净化要求,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淘汰监测病原阳性畜,开展种畜场布病净化工作。

3. 查人治病。就是对布病呈地方性流行区密切接触人员进行定期走访调查和布病筛查,对疑似布病患者进行实验室确诊。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早康复。

“一准备”就是要做好突病疫情的应急准备工作,包括建立布病防治组织指挥机构,建立疫情应急队伍和专家队伍,制定和完善布病疫情应急预案,做好疫苗、消毒药品、防疫、扑杀器械和防护服等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演练和防控技术培训,提高应对突病疫情的应急实践能力。做到应急组织机构完善,应急队伍健全,应急预案完备,应急物资充足,疫情信息畅通。一旦发生疫情,就能有力应对,早快严小、果断处置,确保疫情不扩散,人员不感染。

同时,要搞好部门配合,开展联防联控。在加强畜间布病防控的同时,根据布病防控实际情况,加强布病高危人群筛查和病例管理,通过采取宣传教育、专家讲座、发放干预包等措施,提高农牧民布病防护意识,有效阻断布病的流行和蔓延。

六、如何处置布病疫情

1. 布病疫点处置和无害化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疑似布病疫情,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员到场进行调查核实,并进行采样,开展实验室诊断。确诊后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疫情进行处置。

对布病疫情的处置,要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对疫点患病动物全部扑杀,彻底拔除疫点,消灭传染源。对扑杀的患病动物及其流产胎儿、胎衣、排泄物、乳、乳制品等污染物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疫情处置彻底,确保扑杀处理的家畜及产品不流入市场。

2. 布病流调和疫源追踪。开展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追踪,就是在处置布病疫情的同时,对患病动物、同群动物的来源、去向、与周围动物接触情况、人员车辆来往等情况进行的专项调查,追溯处置发病动物、隐性感染动物等潜在的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同时要对接触患病动物的人员进行临床观察,采血化验,以便及早确诊及早治疗。因此,没有全面彻底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追踪,就没有全面彻底的疫情处置,就会留下疫情发生的隐患,造成疫情扩散蔓延。一般情况下,布病的流调和疫源追踪可通过如下线索进行。一是通过疫情排查发现的线索,二是有关单位和个人报告和举报的疫情线索。三是由卫生部门发现新的人感染病例所提供的线索。四是经实验室监测提供的线索。

3. 强化疫区监管。强化疫情监管就是对发生疫情的地区采取一系列监管和防控措施,以免使患病的动物、隐性感染者流出疫区,防止因人员的往来造成传播。一是对疫区进行严密封锁,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出入。二是严格限制动物移动,关闭牛羊交易市场,禁止外出放牧,实行封闭饲养。三是进行严格消毒,对患病动物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四是对受威胁的畜群实施隔离,对实验室检测阴性的畜群进行布病紧急免疫,有效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七、人感染布病的识别和诊治

正确识别和确诊人感染布病新发病例对于及早发现布病病人并对病人进行恰当有效的治疗和及早发现患病病畜、及早处置疫情非常必要。一般布病的识别诊断以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接触史为依据。

1. 人感染布病具有明显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和职业性。一般布病新发病例大部分都有接触病羊病牛及排泄物、流产物的情况,而且大部分是从事养殖、加工、畜产品收购销售等易与患病畜及其污染物密切接触的人员,一部分是生活在疫区通过日常生产生活接触和食用未煮熟的家畜产品感染。

2. 人感染布病临床特征。人感染布病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卵巢炎和全身乏力为特征。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孕妇可造成流产。人感染布病后,潜伏期一般为7 ~ 60 d,平均两周。少数患者可长达数月或一年以上。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8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9年12月报告,全球估计有HIV感染者3330万[3140-3530万],育龄妇女1590万[1480-1720万],15岁以下儿童感染者人数250万[160-340万]。据估计2009年有22000[15000-31000]名0-14岁儿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与1999年的估计数字(26000[18000-38000]人)相比减少了15%。艾滋病相关原因导致的儿童死亡例数从2004年的18000[11000-25000]下降到2009年的15000[9000-22000],降低了15%。儿童艾滋病大部分来源于孕妇,全国艾滋病感染病例中,母婴传播率由1998年的0.1%上升至2003年的0.6%。我国现有的艾滋病感染者中母婴传播的比例占到1.4%,而新发感染者中母婴传播的比率也在不断上升,从1998年的0.1%上升到了2004年的0.6%,而2005年则上升为1.6%[2]。感染HIV的孕产妇有可能通过母婴传播途径使儿童感染,在能够获得抗病毒药物及人工喂养儿童的条件下,母婴传播发生的几率将会下降,但仍不能完全避免HIV母婴传播的发生。因此,HIV感染孕妇是孕期终止妊娠还是继续怀孕至分娩是孕妇和家庭所需要面临的一个选择。据报道在儿童的HIV感染中,90%以上感染是经母婴传播获得[3]。一般认为母婴传播的途径主要有3条:①宫内感染,经胎盘或羊水由母体传给胎儿;②分娩期感染,在分娩时由宫颈阴道分泌物或血液等感染新生儿;③母乳传播,由母亲乳汁传染新生儿。

2HIV感染孕妇的妊娠结局

2.1非自愿性妊娠终止

HIV感染对妊娠及生殖状态的影响包括:妊娠率下降、发生自然流产和胚胎停育增加、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及围产儿死亡率增加。另外还有药物性流产、某些社会家庭因素强迫其流产等,是当前HIV感染孕妇的非自愿性妊娠终止的主要构因。

2.2自愿性终止妊娠

龚双燕等人研究结果显示,有约1/4左右的HIV感染孕妇(24.38%)在自愿知情基础上自愿选择终止妊娠。其研究结果亦显示出随着时间变化,不同地区均显示出了自愿终止比率增加的趋势,可能与HIV阳性妇女的多次妊娠有关,感染HIV的妇女在生育一胎后再次妊娠往往选择终止妊娠;另一原因可能与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医务人员相关,随着感染孕产妇的增加,各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工作量加大,直接提供服务的人员对妊娠结局的偏向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孕产妇的选择[4]。

2.3继续妊娠

研究发现,HIV阳性孕妇中,90%选择继续妊娠[5]。继续妊娠根据分娩方式又有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之分。由于HIV阳性孕妇阴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HIV,胎儿经阴道分娩的过程中,母体阴道分泌物、血液等含大量HIV的体液不可避免地会进入胎儿眼、呼吸道以及消化道内,造成胎儿HIV感染率明显升高。欧洲的一项研究显示,择期剖腹产较阴道分娩对于婴儿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传播率分别为1.8%和10.5%[6]。而且研究表明:在临产前或胎膜早破之前行择期剖宫产术与其他分娩方式相比,围产儿的HIV感染率降低55%-80%。因此极少数人选择经阴道顺产,而多数选择剖宫产。目前认为母婴传播途径是可以通过干预手段而被阻断。阻断HIV母婴传播的金标准为:药物治疗+产科干预(剖宫产)+人工喂养。早期自愿检测,早期抗病毒治疗、选择性剖宫产、产后人工喂养及婴儿服抗病毒药等母婴阻断措拖,可使HIV的母婴传播率降至4%-6%,甚至1%[7]。国内也有研究对感染HIV的孕妇采用抗病毒药物干预性治疗,可使母婴传播的发生率降低68%,如结合其它干预措施,可使母婴传播率降至1%[8]。

3HIV感染孕妇妊娠结局的选择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3.1终止妊娠存在的伦理问题对于终止妊娠存在的伦理问题主要是在其他母婴阻断措施可行、有效的情况下,HIV感染孕妇终止妊娠是否必要,HIV感染者选择终止妊娠时是否自愿,她们是否在面临压力和偏见的情况下才不得不做出选择的,甚至是否存在某些社会家庭因素强迫流产?

3.2继续妊娠存在的伦理问题继续妊娠主要是采取阻断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但HIV感染母婴传播阻断干预措施存中也存在着一些伦理问题。2007年妇幼卫生监测年报数据显示全国新生儿死亡率为10.7‰,婴儿死亡率为15.3‰,HIV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死亡率是全国新生儿死亡率的3.15倍,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死亡水平是全国婴儿死亡水平的7.24倍[9];乌干达的一项研究表明HIV感染孕产妇所生非HIV感染儿童2岁时的死亡率为166‰,而当地儿童死亡率为128,两者之间的比值为1.30倍[10];Taha等人在马拉维开展的相关研究表明,HIV感染孕产妇所生非HIV感染婴儿死亡率为46‰,当地婴儿死亡率为36‰,两者之间的比值为1.28[11]。另外有关研究对河南省母婴阻断措施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的结果显示:终止妊娠措施和综合阻断措施(非终止妊娠)避免1例感染的成本分别为16617元和19586元,效益、成本比率为12.9和10.9,而感染后每例经济损失均为214172元[12]。由于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继续妊娠存在的伦理问题主要是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风险、母婴阻断的措施、孕期口服抗病毒药物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分娩后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等方面。

4HIV感染孕妇妊娠结局选择须遵循的原则

针对HIV感染孕妇妊娠结局的选择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尊重原则、有利、不伤害原则和公平公正原则是艾滋病防治过程中也是HIV感染孕妇妊娠结局选择过程中的重要原则。

4.1坚持尊重原则

#p#分页标题#e# 尊重原则对HIV感染者及未感染者都有意义,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①从人道主义方面考虑将HIV感染者作为人的同等来尊重他们,而不是歧视;②将他们作为一个公民,享有相应的法律权利和道德权利。尊重意味着宽容,在HIV感染的孕妇妊娠结局选择的过程中,孕妇自愿性、宽容和知情同意尤其重要,也是理性认识AIDS和保持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

4.1.1尊重HIV感染孕妇自主选择的权利。尊重人首先是尊重人的自愿性,每个人都有权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独立自主地选择、决定。在不会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下,任何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强迫去做其非自愿的事情。因此,对于妊娠结局,HIV感染孕妇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强迫其流产。

4.1.2对HIV感染孕妇尊重、宽容和人道主义帮助。宽容对待HIV感染孕妇,消除歧视,对其要给予人道的宽恕和谅解,即使对那些因为不良行为而导致的感染者和患者,也给予一样的同情和帮助。2006年3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AIDS防治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HIV感染者、AIDS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加以落实。实施宽容政策是指尊重与艾滋病人相关人群的基本权利,以医学人道主义帮助吸毒人群、人群、同性恋人群免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对于HIV感染的高危妇女人群,应及早预防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胎儿和婴儿应特殊照料。HIV感染者也是疾病的受害者,他们应享有公民的合法权利。况且HIV感染孕妇是通过本身也是受害者,理应得到人道主义帮助。

4.1.3尊重HIV感染孕妇知情同意的权利。HIV感染者及艾滋病人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和诊断,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应当为HIV感染孕妇提供优质的咨询服务,注重知情选择妊娠结局。依照法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引产手术,应当经本人同意,并签署意见。本人无行为能力的,应当经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意见。而且有约1/4左右的HIV感染孕妇(24.38%)在自愿知情基础上选择终止妊娠。这将对艾滋病的母婴传播有明显遏制的作用。

4.2坚持有利、不伤害的原则

HIV感染孕妇妊娠结局的选择应考虑孕妇胎儿及未感染者两大人群的利益。有利的原则包括“不伤害”和“确有助益”两个方面。“不伤害”指在HIV感染孕妇妊娠结局的选择过程中不能给患者或未感染者带来个人生理、心理或社会的伤害,包括有意或无意识的伤害。“确有助益”主要指在HIV感染孕妇妊娠结局选择时,所采取的选择对感染者及胎儿确有助益,能够发生正性作用,达到一定预后效果,可以有效的遏制其传播和发展。

4.2.1加强孕妇艾滋病检查的宣传教育。AIDS既是社会性疾病,也是行为性疾病,而知晓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更多的孕妇可能更了解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道现有预防措施的可及性和有效性,因此更倾向于选择继续妊娠和分娩。而且妊娠各个时期不同,艾滋病病毒传播率不同,孕10-14周为1%,孕14-36周为4%,孕36周分娩为12%[13]。加强宣传教育有助于孕期发现HIV感染的孕妇,鉴于HIV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高度的危险性,可建议其终止妊娠。对选择继续妊娠者及时采取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加强产前保健,及早确定抗病毒治疗方案,指导HIV感染孕产妇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为其所生婴儿备好抗病毒药物,提供婴儿喂养的咨询。

4.2.2加强人文关怀,减轻其心理负担。怀孕的妇女,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均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加上身体的巨大变化和不适等特别易于焦虑、敏感、多虑、猜疑等,如果再得知感染了HIV病毒,由于其心理应激引起的矛盾冲突,更容易导不愉快情绪,出现烦躁不安,失眠,躯体症状等,害怕被别人知道,看不起或远离他们,怕受到冷落、歧视,害怕亲人的不理解,担心胎儿受到感染等,其心理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是常人难于想像的,这种心态不仅增加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而且影响其引产、分娩及手术后恢复的效果[14]。实行社区关怀及家庭护理关怀,在政府领导下,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建立具有广泛性、可接受性、可推广性和可持续性的艾滋病孕妇及其胎儿关怀护理模式,即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以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为中心、全社会参与的关怀模式[15],包括解决其居住问题、社会福利、就业、医疗需求、心理需求及社会经济需求;认真贯彻实施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16],为HIV感染孕妇及其胎儿提供人文关怀,减轻其心理负担。

4.3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给予HIV感染者公平公正的对待,有利于预防艾滋病的流行。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9

适用于本项目所属施工、生活、办公区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已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危险源辨识

3.1.1所在地区突发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工被传染。

3.1.2职工出差途中感染传染病,潜伏期未发现,上班后带来传染病源。

3.1.3外来人员带来传染病源。

3.2事件的特性

3.2.1传染病特性

3.2.1.1传染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并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有的可导致后遗症、残疾或死亡。

3.2.1.2根据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性强弱、传播途径难易、传播速度的快慢、人群易感范围等因素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3.2.1.3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3.2.1.4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肺结核、传染性非典型性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3.2.1.5丙类传染病是指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2.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性

3.2.2.1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企业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3.2.2.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性的特点。这类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疾病。

3.3事件类型及后果

3.3.1重大疫情

3.3.1.1传染病事件:发生鼠疫病例、霍乱大规模暴发、乙类或丙类传染病流行以及鼠疫、霍乱、炭疽、天花、肉毒杆菌毒素等生物因子污染事件。

3.3.1.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涉及两个及以上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或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3.2较大疫情

3.3.2.1传染病事件:发生腺鼠疫病例;发生霍乱小规模暴发疫情(5例及以上):发生新出现的传染病有集中发病趋势的疫情(3例及以上);发生乙类传染病较大规模暴发疫情,即在局部范围内,在疾病最长潜伏期內发生出血热5例、伤寒、副伤寒1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20例、痢疾30例、其他乙类传染病30例及以上;发生丙类传染病局部流行倾向。

3.3.2.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多个县(市)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3.3一般疫情

3.3.3.1传染病事件:发生霍乱散发病例、带菌者;发生新出现的传染病确诊病人;发生乙类、丙类传染病小规模暴发疫情,即在局部范围内,在该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5例及以上、痢疾或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10例及以上。

3.3.3.2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企业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3.4后果

染病主要通过水与食物传播、空气飞沫传播、虫媒传播、接触传播,突发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可能或严重影响员健康或企业生产等,严重时会危及员工生命安全或造成企业不稳定和发展,需要紧急采取措施。

3.4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

项目内施工、办公、生活区域。

3.5时间可能发生的季节

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但在春夏交季、秋季发生的可能性比较高。

4事件分级

4.1重大事件:当公司内职工和家属10人以上发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2较大事件;当公司内职工和家属5人以上10人以下发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3一般事件:当公司内职工和家属3从以上5人以下发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应急指挥机构

5.1.1应急指挥部

公司成立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公司各单位、机关各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具体组成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每年根据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情况,调整后以公司文件形式。

5.1.2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

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室,负责本预案的执行与日常管理工作。

5.2职责

5.2.1应急指挥部职责

5.2.1.1根据事件的实际情况、发展特点确定是否启动预案响应。

5.2.1.2预案响应启动后的统一领导指挥

5.2.1.3应急响应期间,负责与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应急指构联系,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5.2.1.4根据预案启动后的处理情况决定结束应急处置。

5.2.1.5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5.2.2办公室职责

5.2.2.1接受应急指挥部的领导,负责本预案的归口管理。

5.2.2.2负责传染病疫情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总体协调。

5.2.2.3负责外部医疗的联系,配合当地卫生部门的调查取证。

5.2.2.4负责应急物资和防护用品的配备。

5.2.2.5组织相关部门对外来人员及时进行摸底排查,及时发现疫情的苗头,同时做好卫生监督工作。

5.2.2.6对疫情来源、可能的传播途径及范围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或上级防疫部门、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5.2.2.7负责后勤保障,对需观察隔离的员工设置专门的隔离区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5.2.2.8食堂采买要避开病毒源,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5.2.2.9负责对住宿部区域的员工进行监督检查。

5.2.2.10负责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应急时的车辆调用、救护车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及时有效出车。

5.2.3物资供应部职责

5.2.3.1保障疫情发生时公司日常生产的必要物资供应。

5.2.3.2负责救治病人必须药品的采购临时隔离点消毒药品和器械及有关防护物资的采购。

5.2.4安全部职责

5.2.4.1负责厂区、住宿部各出入口及隔离观察区的警戒工作,在隔离区处设置明显警戒标志。

5.2.4.2对非本公司人员如外包部门人员进出公司厂区或住宿部要严格把关和检查。

5.2.4.3专人负责公司门口的监测设备如红外线温度仪等。

5.2.4.4监督各级人员、各部门在疫情时按预案进行工作;发现预案存在不足,督促修编。

5.2.5财务部职责

及时落实资金,满足日常预防和疫情发生时的需要。

监督各级人员、各部门在疫情时按预案进行工作;发现预案存在不足、督促修编。

5.2.6其他部门职责

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应急指挥部命令,做好应急配合工作。

6预防与预警

6.1预防

6.1.1员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均衡,适量运动、注意休息,生活、办公场所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生活、工作场所干净,勤洗手、勤晒衣服和被褥,传染病高发季节和传染病流行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期间取消一切娱乐性活动,尽量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6.1.2办公室负责对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预防的宣传报道。使广大员工能及时了解预防知识。

6.1.3当地发生大面积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疫情期间,尽可能减少各种会议、集会,尽可能不要安排员工前往传染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地出差。

6.1.4当地发生大面积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疫情期间,对公司内人员密集场所安排消毒。

6.1.5社会上发生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厂区,尤其要防备疫情发生地区人员进入厂区,必要时可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查。

6.1.6有条件时,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前进行传染病疫苗接种。

6.1.7对来自疫区的人员(本企业出差、学习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子幻)中有可能接触传染病源的入员进行监测,必要时对接触病人或可疑病人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每天进行1-2次常规检查,直到有效隔离期满后解除隔离,并对其它有可能造成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途经、经过路线、接触人员的范围,向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汇报。

6.2风险监测

6.2.1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传染病疫情事件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由办公室负责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及时获取疫情信息。

6.2.2风险监測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办公室负责搜集、整理、及监控疫情发展情况,组织汇总各部门人员身体异常情况日报表,对所有可能存在疫情的区域,联系医疗部门给予指导或彻底消毒,并对易感染人群,特别是发热病人给予及时监控及甄别。

6.2.3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当发现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事件时,发现人或病人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报告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按照规定要求上报上级各相关单位。

6.3预警与预警行动

6.3.1预警程序

6.3.1.1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后,疑似病例所在部门立即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人员汇报,各部门每天定时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室汇报本部门疫情情况,(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如出现疑似病人由办公室联系医院进行甄别和处置。

6.3.1.2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根据疑似病例、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综合分析判断,问应急指挥部汇报,预警通报,通知各部门作好应急准备。

6.3.2预警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

6.3.2.1发生传染病或疑似病例后,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在上级防疫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对疑似病人及时进行甄别、抢救和转运,并予以有效隔离,同时向上级疾病控制部门进行报告,根据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统一专人专车转运至定点治疗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

6.3.2.2制作表格分发到各部门,组织人员对各部门人员的体温进行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6.3.2.3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及时将疑似病人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情况向应急指挥部领导报告。

6.3.2.4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外来人员及时进行摸底排查,尽早发现疫情的苗头,及时向应急指挥部领导报告,同时做好厂区的卫生监督工作。

6.4预警结束

疑似病人经医学观察排除传染病例,或疑似病人经治疗处理后确认康复,厂区及住宿部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后预警结束通报。

7.信息报告

7.1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7.2当员工发现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应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

7.3部门负贲人接报告后,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

7.4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报告,并根据应急指挥部意见,通知应急指挥部其他人员。

7.5经公司应急指挥部同意,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向属地疾病防控制中心等地方卫生部门报告。

7.6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用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上报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时间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

8应急响应

8.1响应分级

8.1.1发生一般事件,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作为响应责任人,并联动各部门共同响应的为二级响应。

8.1.2发生重大、较大事件,应急指挥部立即命令启动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利用公司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外共同响应外,还需要社会相关应急救援机构参与救援的事件为一级响应。

8.2响应程序

8.2.1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接到发现突发事件报告,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判断应急响级别。

8.2.2二级响应: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作为响应责任人,马上到现场确定情况,情况属实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响应,并马上确定病患是否已经送至医院就医,通知安全部对密切接触病患的人员进行隔离,并联动其他各部门,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趋势,做好公司日常生产工作,并根据事态的发展确定是否启动应一级响应。

8.2.3一级响应: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领导报告。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接报告后,立即对现场情况进行确认,命令启动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指挥部所有人员参加应急处理会议。公司各相关部门同时联动,物资供应部确保公司正常生产物资的供应和临时急救药品等物资的采购;确保采买的安全性和被隔离员工的正常生活配给;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总调度,在应急指挥部的指择下及时、准确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心等地方卫生部门报告疫情情况.以及必要时第一时间向外部应急救援机构寻求救援。

8.3应急处置

8.3.1应急处置要点

8.3.1.1发现人应尽可能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或近距离接触,并离开患者生活、工作的房间或办公室等场所。在现场附近把守,防止人员进出,等待公司应急组织其他人员的到来。

8.3.1.2发现人和其他人员不得接触患者碰触或使用的一切物品。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人员当天活动的室内场所及接触过的物品、食物等,经应急指挥部同意行政事务中心通知安全部先行隔离,为医疗机构人员调查取证保存原始材料。未经应急指挥部同意,不得解除隔离。

8.3.1.3考虑发现人有被传染的可能,在公司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到达后,发现人简要汇报相关情况,并根据应急指挥部安排,执行预防传染他人的隔离措施。

8.3.1.4应急处置过程中,其他人员应尽可能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或近距离接触,不得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患者发病地点,以防传染

8.3.1.5发现疫情部门应做好人员情绪稳定工作,同时做好生产人员安排,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8.3.1.6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人员带好防护用具,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对所发现的疑似病人,按有关规定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联系或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诊断、治疗和转运。转运时要用医疗机构的专车将病人转送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将发病情况,诊断或疑似诊断(病历)向收治医院详细介绍,帮助收治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8.3.1.7办公室根据医疗机构意见,安排人员选择合适的药品,对发生确诊或可疑病人的疫区、空间、交通工具、病人接触过呕吐物、排泄物,进行有效消毒;对不宜使用化学消杀药品消毒的物品,采取其它有效的消杀方法;对价值不大的污染物,采用在指定地点彻底焚烧,深度掩埋(2米以下),防止二次传播。联系地方疾病控制中心等相关防疫部门对感染区域及公司其他部门进行消毒。

8.3.1.8办公室配合上级防疫部门调查、登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史;对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情况采取集中隔离或者分散隔离的方法进行医学观察。

8.3.1.9办公室征求专业医疗机构人员确认与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人员有过触的人员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检查、观察、隔离措施,并报告公应急指挥部。

8.3.1.10办公室对需观察隔离的员工设置专门的隔离区,负责安排好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配给。采买要避开病毒源,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8.3.1.11安全部布置安排好人力,做好公司各出入口及隔离观察区的警戒工作,隔离区处设置明显警戒标志。

8.3.1.12安全部对非本公司人员因特殊原因需要进入公司的如外包部门人员等,要严格把关和检查,并经应急指挥部领导同意或领导授权的人同意后,方可允许其进入公司。

8.3.1.13预案需要启动后要在公司门口设置专门的监测设备如红外线温度仪等,安全部派专人负责进出人员安全。

8.3.2其他处置措施

8.3.2.1各级领导要充分考虑发生传染病疫情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期间可能带来的人手紧缺问题,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保证公司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各级健康人员要在不被传染的情况下坚守本职岗位,使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8.3.2.2禁止非本单位人员乘坐本公司车辆随时对公司属车辆进

行消毒。根据需要派出专用车辆参加救援工作。

8.3.2.3对传染病的疫情来源、可能的传播途径及范围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

8.3.2.4按国家或当地政府的统一口径,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及时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公布本次发生疾病的传播方式,传播规律,有效的预防方法,如何正确对待,使广大职工进一步了疾病的预防知识。以消除职工、群众的恐惧心理,稳定职工情绪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

8.3.2.5各部门应抽调人力做好患者亲友的接待、安抚工作。

8.3.2.6各部门接到应急反应的通知后,应按各自的职责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按照规定表格内容对所属人员的体温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组织排查与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人员有过接触的人员,并告知当事人暂时不要与其他人员接触,并自行限制活动范围。

8.3.2.7当传染病疫情暴发,虽采取措施但不能有效控制时,为保证生产有序进行,对部分健康的运行、检修和管理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居住,统一食宿,减少外界接触,以保障上述人员不被感染。

8.4应急结束

隔离时间段内,已隔离病录物得到有效治疗,患者生活、工作场所已消毒:且未发生新增疑病例及确诊病例时,由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报告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由总指挥或总指挥授权宜布“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结束。

9后期处置

9.1“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结束后,按照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原则,及时做好生产、生活恢复工作。

9.2财务部负责牵头核算救灾发生的费用及后期保险和理赔等工作。

9.3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调查组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及时、准确查明传染病疫情的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落实责任制,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9.4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各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总结评估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10应急保障

10.1应急队伍

公司安全部应急期间履行警戒任务,并根据应急指挥部命令,执行其他应急任务。

10.2应急物资与装备

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組织储备适量的应急防护设施,如防护手套、口罩、消毒液、红外线温度仪等。公司车辆,应急期间优先保障应急需要。

10.3通信与信息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10

1 鱼类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1.1 鱼类病毒病发病与品种和水温有关 鱼类病毒病发病与养殖品种和水温密切相关。例如鲤春病毒血症主要在鲤中发生,发病温度为11~17℃,超过22℃不发病[1];锦鲤疱疹病毒病在鲤和锦鲤中发生,发病温度为23~28℃,低于18℃或高于30℃不发病[2];草鱼出血病在草鱼、青鱼中发生,在水温20~30℃特别是25~28℃时为流行高峰[3]。

1.2 鱼类病毒病难以用药物控制 病毒性疾病不同于细菌性疾病,由于病毒不能自身增殖,必须依靠宿主细胞内的能量和物质增殖,是专性的细胞内寄生生物。因此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等药物对病毒性疾病基本没有作用。鱼类一旦感染病毒性疾病,大多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主要是以预防为主。

1.3 隔离和控制难度大 鱼类生活在水中,病毒以水体为媒介传播,一条鱼发病后整个池塘的鱼很快都会感染,因此鱼类病毒病发病后很难控制。也只能隔离整个养殖池塘,而不能隔离单条发病鱼。

2 鱼类病毒病的主要病原种类 鱼类病毒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能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迄今已报道可引起鱼类病毒病的病原有上百种,常见的也有20余种,大多数属于弹状病毒科、虹彩病毒科和疱疹病毒科,少数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双节段rna病毒科、腺病毒科、反转录病毒科、野田病毒科和正黏病毒科等。弹状病毒科主要包括鲤春病毒血症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鳜鱼弹状病毒、胭脂鱼弹状病毒和白斑狗鱼幼鱼弹状病毒等;虹彩病毒科主要包括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淋巴囊肿病毒、日本鳗鲡虹彩病毒、鲈鱼虹彩病毒、真鲷虹彩病毒和白鲟虹彩病毒等;疱疹病毒科主要包括锦鲤疱疹病毒、鲤鱼痘疮病毒、斑点叉尾?病毒、鲑鱼疱疹病毒和马苏大马哈鱼病毒等;呼肠孤病毒科常见的有草鱼呼肠孤病毒;双节段rna病毒科常见的有传染性胰腺坏死症病毒;腺病毒科常见的有鳕鱼腺病毒;反转录病毒科常见的有鲑鱼鳔肉瘤病毒;野田病毒科常见的有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正黏病毒科常见的有传染性鲑鱼贫血症病毒[4]。

3 北京市需要重点防范的鱼类病毒病种类

3.1 主要鱼类病毒病的宿主范围 2008年农业部对《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进行修订,涉及到水生动物疫病的有36种,其中鱼类病毒病有9种。鲤春病毒血症定为一类动物疫病,草鱼出血病、传染性脾肾坏死病、锦鲤疱疹病毒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斑点叉尾?病毒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定为二类动物疫病。这些病毒病是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中防范的重点疫病对象。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宿主范围很广,能感染各种鲤科鱼类,包括鲤、锦鲤、鳙、草鱼、鲢、鲫、丁?和欧鲶等,其中鲤和锦鲤是最敏感的宿主[1]。草鱼出血病是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引起的,该病毒可感染草鱼、青鱼、麦穗鱼、鲢、鳙、鲫和鲤等常见的淡水养殖品种,但主要是体长2.5~15.0 cm的草鱼和1足龄青鱼易发病[3]。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感染鳜鱼。锦鲤疱疹病毒(khv)仅感染锦鲤、鲤和剃刀鱼,其鱼苗、幼鱼、成鱼均可感染[2]。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vnnv)感染至少11科22种鱼,常发生在尖吻鲈、赤点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巨石斑鱼、红鳍多纪、条斑星鲽、牙鲆和大菱鲆等海水鱼。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可通过水体接触传染赤鲈、虹鳟、澳大利亚河鲈、食蚊鱼、金尾贝氏石首鱼和南乳鱼等种类,其中赤鲈对ehnv极为敏感,幼鱼

和成鱼都可受ehnv感染,幼鱼对该病毒更易感。斑点叉尾?病毒(ccv)主要感染宿主为斑点叉尾?稚鱼和幼鱼,带有病毒的成鱼是传染源,病鱼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感染虹鳟、硬头鳟、鲟、几种大马哈鱼属包括大鳞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大马哈鱼、马苏大马哈鱼、玫瑰大马哈鱼,以及银鳟和大西洋鲑[5]。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可感染虹鳟、褐鳟、茴鱼、白鲑、白斑狗鱼和大菱鲆等。

3.2 北京市需要重点防范的鱼类病毒病种类 北京市的东部和南部是平原地带,也是北京市水产养殖重点区域,主要以静水池塘养殖为主,多数分散经营,养殖用水主要来自地下水,养殖品种主要集中在鲤、鲫、鲂、草鱼等食用鱼以及金鱼、锦鲤等观赏鱼。在北部和西部山区有流水养殖资源,重点养殖鲑鳟鱼和鲟鱼。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苗种在国内外以及市内外的大量引进和流通,一些病毒病病原进入北京市的风险较高。结合北京市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特点以及鱼类病毒病感染对象进行综合分析,未来北京市静水池塘养殖主要应防控鲤春病毒血症、锦鲤疱疹病毒病和草鱼出血病;流水养殖区域主要防控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重点是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4 应采取的主要防控技术措施

基于北京市水产养殖的基本特点,对养殖鱼类病毒病防控提出以下几点防控措施以作探讨。

4.1 建立一批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 无规定疫病场是参考陆生动物建立无规定疫病区的想法而提出。是指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过某种或几种疾病,同时在该养殖场及其连接水域内,对水产动物和水产动物产品、动物源性饲料、遗传材料、水产动物病料、兽

药(包括生物制品)的流通实施有效控制的特定水产养殖场。由于北京市鱼类养殖场(商品鱼养殖场)大多规模较小且分散,不利于全面监管,因此重点是建立一批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控制住水产苗种,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控制住了病毒的传染源头,能够遏制病毒病的大规模爆发。

具体做法是选取一部分养殖规模较大的苗种场,通过在发病季节和产卵季节对其连续两年的监测,确保无规定疫病,从而建立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例如建立无鲤春病毒血症和锦鲤疱疹病毒病的鲤鱼、锦鲤苗种场,建立无草鱼出血病的草鱼苗种场,建立无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鲑鳟鱼苗种场。

除此之外这些场还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保证水源无特定病原,北京市的静水池塘养殖用水大部分来自地下水,基本认为是无特定病原的;如果水源不是来自地下水,应该经过有效消毒处理后方可作为养殖用水,在流水养殖区域无规定疫病场只能建立在最上游,确保在其上游没有其他养殖场造成的病原污染。第二,保证饲料的安全可靠,不使用带病鱼加工饲料,应选用质量好、信誉高的生产厂家生产的饲料。第三,在苗种的转移方面做好记录,严格控制外来苗种。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引入易感动物及其产品只能来自于相应的其他无规定疫病场。对进入无规定疫病场的苗种,应先在监测区实施隔离监控,在病毒适宜增殖的温度下隔离养殖一定时间,经检测确定无规定疫病后方可进入养殖区域。第四,建立防鸟的有效设施,防止鸟类间接传播病原。

4.2 重视渔场消毒工作 由于某些病毒可在水或泥中存活数年,因此对于那些已经发过病的渔场,要采取严格措施进行消毒。消毒的重点是养殖池和养殖工具,可以将水排干后进行养殖池消毒。在流水养殖区域进行消毒时,应从上游消毒开始,逐步消毒到下游。虽然工作量大,但该项工作必不可少,否则尽管有无规定疫病的苗种也难避免不发生鱼类病毒病。

4.3 加强宣传疫病防控知识 第一,引导养殖户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主动索取鱼类健康证明,确保所购买苗种不带有特定病原。第二,引导农户正确处理死亡的鱼,不要随便丢弃,一定要经过无害化处理或深埋,防止病死鱼再次成为疫病传播的源头。第三,定期对养殖用水和渔用器具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发病池的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如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都是很好的消毒剂。第四,不同池塘之间的渔具不要混用,以免造成疫病在池塘之间传播。第五,防止通过生物媒介造成传播,如某些食鱼的鸟类通过食用病鱼造成疫病在不同池塘或不同渔场之间传播。

4.4 尽快启动水生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产地检疫是指水产动物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派员所进行的到现场或指定地点实施的检疫。该项工作是控制水产动物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2011年农业部已经下发了《鱼类产地检疫规程》,但目前该项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切实深入的开展。目前应尽快依照《鱼类产地检疫规程》的要求,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

,开展水生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尤其是那些未列入无规定疫病场的渔场更要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制度,出场前必须经过水生动物检疫,并且要在特定的发病季节监测,例如鲤春病毒血症应该在每年4-5月和10月-11月(水温8~15℃)监测,锦鲤疱疹病毒病应在每年6-9月(水温20~30℃)监测。

5 小结

目前,水生动物病毒病的治疗还存在很大难度,尽管国内外已经研发和生产了少数鱼类病毒性疾病的疫苗,但仍存在免疫效果差、血清型差异等问题,难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因此鱼类病毒病主要以预防为主,首先并从源头管理抓起,如保证水源和饲料不带病原、禁止引进染疫苗种和卵;其次要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如重视渔场日常消毒工作和病鱼无害化处理;再次应增强渔民的疫病防控意识;最后尽快开展产地检疫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爱平,江育林,钱东,等. 鲤春病毒血症. 中国水产,2010(9):63-64.

[2] 陈爱平,江育林,钱东,等. 锦鲤疱疹病毒病. 中国水产,2010(11):58.

[3] 陈爱平,江育林,钱东,等. 草鱼出血病. 中国水产, 2010(11):56.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11

1.传染源 肺结核传染源的国际概念是:有咳嗽、咳痰症状,痰涂片阳性的继发性肺结核病人,才是肺结核流行病学公认的传染源。而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痰涂片阴性、结核性胸膜炎、全部肺外结核病人,都不是传染源。只有传染源才有传染性,才能构成传染流行,传染源是肺结核传染流行的主要环节,是肺结核的病例发现,化疗与防治的主要对象或目标。

2.传染途径 肺结核经呼吸道空气传染,就是通过传染性媒介包括带有结核菌的微细颗粒,即传染性微粒(我国称飞沫或飞沫核或痰沫星)、气溶胶、尘埃,国际称微滴核,传染给健康人群。排菌肺结核病人咳嗽、喷嚏、大声说话、大笑、喊叫、唱歌时都是一种深呼吸动作,每次深呼吸动作都可呼出大量传染性微粒,能长时间飞扬与漂流在空气中,被健康人群吸入肺泡而受感染。肺结核病人多有咳嗽症状,使传染的机会增多,称为咳嗽传染,是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染途径;排菌肺结核病人的痰若吐在地上,水分蒸发后会成为带菌的尘埃,随风飘扬,健康人群吸入肺泡而受感染,称尘埃传染;坠落于地面、衣被、物品上的结核菌,随尘埃飞扬,健康人群吸入肺泡也可感染,称再生气溶胶传染;先天性肺结核或胎儿肺结核则是妊娠母亲患结核病,胎儿在子宫内经脐静脉或羊水或产道分泌物而被感染,称宫内传染。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包括:①未受结核菌自然感染与未接种卡介苗(BCG)或人工感染,对结核病没有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如学龄前儿童、边远偏僻地区的少数成年人;②免疫受损与免疫缺陷的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放射治疗的病人,糖尿病、胃切除术后、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使免疫力下降或缺失;③存在易感基因的健康人,也是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容易感染结核菌,感染后也容易发生结核病。

4.影响肺结核传染的因素 有不少因素影响肺结核的传染:①肺结核病人咳嗽、咳痰的次数与传染性大小成正比:咳嗽、咳痰次数越多,排菌机会越多,传染性越大;②肺结核病人排菌量多少与传染性成正比:痰菌检查涂阳传染性>涂阴培阳传染性>涂阴培阴传染性;③肺结核病人喷出微滴核多少与传染性大小成正比:一次喷出的微滴核喷嚏>咳嗽>大声说话,咳嗽是常见症状,喷嚏与大声说话是偶然动作,所以咳嗽产生的微滴核最多,传染性最大;④只有直径在5~10μm的微滴核容易吸进肺泡,虽然喷出微滴核较多,但吸进肺泡的微滴核较少,传染的机会也较少;荽驹从虢哟フ叩慕哟ゾ嗬朐浇⒔哟サ氖奔湓匠ぃ拘栽酱螅粗拘栽叫。虎薹谓岷瞬∪司邮业耐ǚ绯潭扔胛⒌魏伺ǘ瘸煞幢龋灿氪拘猿煞幢龋虎叻谓岷瞬∪硕砸赘腥巳旱拇拘源螅苑且赘腥巳旱拇拘孕。虎啻拘杂牖泼芮邢喙兀谓岷瞬∪嘶魄暗拇拘宰畲螅颇苁箍人匝杆偌跎倩蛳В彩古啪本缂跎倩蛳В衔?周后传染性就减少或消失,因此将化疗称为“化学隔离”,化疗是消灭传染源与传染性的最佳措施。

(二)肺结核的发病机制

1.影响肺结核的发病因素 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生肺结核受下列因素影响:①感染结核菌的数量与毒力:感染结核菌的数量越多,毒力越强,发病机会越多。结核菌毒力有很大地区性差异,我国的结核菌株毒力90%以上为强毒型和中毒型,弱毒型在10%以下,在发病上值得注意。②结核菌进入肺内在好发部位着床(停留):吸入空气中的结核菌大部分被呼吸道防御屏障清除体外,只有少部分在血循环良好而通气较差的好发部位即两肺尤其是右肺上部着床,才能形成感染与发病。③结核菌在肺内生长繁殖:结核菌在肺的好发部位着床后,以14~24h的周期呈几何级数繁殖,1条结核菌在数天内可增至数百万倍;结核病是典型的巨噬细胞内传染病,结核菌着床后首先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在细胞内繁殖,使细胞胀大而崩破,结核菌扩散到细胞外的病变中,又被其他巨噬细胞吞噬并繁殖,如此反复使结核菌数量增加若干倍;在此过程中只有少数结核菌被巨噬细胞消灭,少数休眠菌暂时停止繁殖,一旦环境改变,休眠菌又重新生长繁殖,使痰菌复阳或结核病复发。④宿主免疫力强弱:感染结核菌后,免疫力强时,全部结核菌可被杀死,或呈休眠状态;形成潜伏感染;免疫力弱时,初染的结核菌生长繁殖,发生原发型肺结核,或潜伏感染的结核菌重新繁殖,发生继发型肺结核。

2.原发型肺结核的发病机制 结核菌第一次进入肺内着床为初染(原发感染),这时机体无特异免疫力,结核菌生长繁殖形成原发病灶,沿淋巴管蔓延发生淋巴管炎,到达肺门淋巴结时,机体已产生变态反应,因此肺门淋巴结肿大较原发病灶大6~12倍,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三者合称为原发综合征(初染综合征)。儿童原发结核最多,占80%~90%,成人原发结核较少,占10%~20%;肺原发结核最多,占90%~95%,肠原发结核占10%,眼、耳、扁桃体、皮肤、生殖器原发结核最少,仅占1%。

3.继发型肺结核的发病机制 继发型肺结核(原发后肺结核)多发生于成人,其发病机制有两种学说。

4.先天性结核的发病机制 先天性结核不是遗传病,又称宫内感染结核、胎儿结核、儿童先天性结核,多数表现为全身结核,由两种感染途径而发病。

参 考 文 献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12

猪的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主要由病猪呼吸道传播。病原体随着病猪咳嗽、打喷嚏的飞沫以及呼气排出体外。健康猪吸进这些病原体后引起传染,很多病原体都是随着猪的吃食、饮水和拱土等进入体内。另外,当进行生猪买卖时、运输过程中、对尸体处理不恰当、猪肉的卫生方面检验不合格、动物等都能够间接的作为猪瘟的感染媒介,会直接的造成猪瘟的发生。之后再通过胎盘传染给小猪仔,在整个过程中对防治方面也会有棘手的问题。

生猪的主要传染病种类有:猪瘟、口蹄疫、猪丹毒、猪肺疫、子猪大肠杆菌病等。本文对最常见的猪瘟传染病症状进行阐述。

1 猪瘟的流行特点及症状

1.1猪瘟 顾名思义就是由1种高度传染的病毒引起的,任何时间、任何年龄和任何品种的猪群都会被感染,一旦感染药物治疗是无效的。

1.2在急性病 猪身上一般会出现高温现象、没有精神、卧在地上酣睡、身体怕冷、全身无力、走路不稳、厌食、爱饮冷水,之后产生腹泻、排便恶臭等。到感染病症后期时,全身皮肤出现血斑点。病程最长持续1个月以上,最后会衰竭而死。

2 猪瘟的防治

2.1 加强免疫

在常发地区或受威胁地区,种母猪在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1次;子猪于20~25日龄首免,50~60日龄二免。在控制区,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1次;种公猪于春、秋两季各免疫1次;子猪断奶后免疫1次。

2.2 提高对于饲料和环境卫生的管理

首先是对饲料的科学管理,以此来提升猪群本身的机体免疫力,要健全养猪场的各项环境卫生制度。另外还要建立好相关的防疫制度,必须严格的按照各项规定进行饲养,要定期的对猪群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检查。

2.3 加强检疫

检疫是预防猪瘟非常关键的1个环节,是指对猪进行各种能够被传染病菌的检查。这样就可以提前发现疾病,并及时的做出应急措施,避免疫病的传播。因此,检疫最终的目标是监督兽医的工作和及时的防止传染病菌的转移。

2.4 要对猪场进行定期消毒

猪瘟传染病在1a四季中均可发生,但是冬、春两季是高发期,所以建议在这两个阶段定期的进行严格的消毒,达到彻底消灭病菌的作用。可以清圈后利用1%烧好的碱水进行喷洒彻底消毒,还可以利用30% 的草木灰液进行消毒。

2.5 要截断传染源

对于感染的病猪要进行严密的隔离或扑杀。也可以将疫点进行阶段式的封闭,阻止病猪与健康猪的接触,阻止饲养人员与其他动物、用具之间的接触,以免间接的传染给健康猪。

3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给猪接种抗原(疫苗、类毒素)或免疫血清,激发猪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是使易感猪转化为不易感猪的1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使猪群产生对某一传染病的自动免疫作用称预防接种。实施定期的预防接种,通常使用疫苗、菌苗、类毒素等生物制剂作抗原激发免疫。根据所用生物制剂品种的不同,常采用皮下、皮内、肌肉注射,皮肤刺(划)、喷雾、口服、饮水等不同的接种方法,接种不同的剂量。此外,需要注意已染猪瘟的病猪在患病期间不能注射猪瘟疫苗。因为当健康猪感染后本身的抗病机能会慢慢降低,会逐渐产生抗体,免疫能力也在慢慢的提高,假如这时注射防疫病苗,实际上是雪上加霜,会增加病情使病猪尽快死亡,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4 结语

目前,养殖业的现状是规模化和散养户并存,这就导致对预防工作方面存在漏洞,再加上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最终导致猪瘟会不断的发生。由于生猪的流动性非常大,促进感染病原体的因素就有很多,在1a中随时可以发病。因此,在今后的养殖中建议养殖户与相关的工作部门把对猪瘟的防疫工作作为主要的任务来抓,及时的进行观察,注意平时的预防工作。只要按照上述的观点进行养殖,才可以减少生猪患病的几率,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力平.高平生猪养殖标准化唱响农业循环经济新主题[J].大众标准化,2010(2):54-57.

[2] 田兆龙.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实现提档升级[J].中国牧业通讯,2010(2):23-24.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篇13

西宁市一个老奶奶,左侧腋窝下发现尖锐湿疣。医生调查发现,老奶奶经常用左胳膊搂着孙女睡觉,而其孙女周围和臀部都生有尖锐湿疣。密切的直接接触,导致通常只见于生殖器和肛周的尖锐湿疣感染到了老奶奶的腋下。

医生裸手检查梅毒患者时,手指上可能长出梅毒硬下疳,医学上称指疳。患淋病母亲生产时,新生儿眼睛可被含淋球菌的产道分泌物感染,导致眼睛流浓,角膜溃疡,甚至失明。许多儿童,因患病母亲为其洗澡或搂抱睡觉而感染性病。

间接接触传播

某女孩游泳时租用游泳馆的泳衣,由此感染了非淋球菌性尿道炎,辗转治疗多年未愈;某政府官员,外出开会,用了宾馆的浴缸和毛巾,回来后发现感染了淋病。类似病例,不胜枚举。大量事例表明,间接接触性病患者用过的衣服、床单、浴缸、毛巾及坐式便器等,都可感染性病。

梅毒患者排出的梅毒螺旋体,在正常室温下在潮湿的器具或者湿毛巾内可存活数小时。O'C时可存活1-2日,附着于衣裤和被褥中的淋球菌能存活18―24小时。有人检查淋病患者淋浴后的浴巾、毛巾、更衣柜、拖鞋等物品,21%发现淋球菌。已发现多起医院的儿科病房,还有托儿所、幼儿园等,因使用污染的毛巾、浴盆、便器等,导致儿童感染性病的事例。

据全国性病检测中心报告,2001年我国性病患者中,有11.4%是通过间接接触传染的,比上年增力口39.3%。在性病的各种传播途径中,通过间接接触感染性病的人数增长最快。

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

爱滋病病毒可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此外,梅毒等性病也可通过输血传播。二期梅毒患者血液中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输入其血液可直接患二期梅毒。

1.注射品传播

爱滋病病毒在我国主要通过注射传播。在我国发现的爱滋病感染者中间,70%左右的人是因注射感染的,远远多于通过性接触引起的爱滋病毒感染者。

2.母婴传播

患梅毒、淋病、非淋、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及爱滋病毒的孕妇,常通过母婴传播感染下一代,常见的传播方式有宫内感染和分娩过程中经产道感染。孕妇患梅毒、淋病、衣原体宫颈炎、生殖器疱疹及爱滋病时,病原微生物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早产、流产、死眙.胎儿发育不良和畸形;梅毒和爱滋病毒感染孕妇生下的孩子可患先天梅毒或成为爱滋病感染者。

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可被感染。如淋病孕妇的新生儿可发生淋球菌性眼炎、咽炎、直肠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孕妇的新生儿可感染新生儿疱疹,感染支原体孕妇的新生儿可发生眼炎、中耳炎和肺炎。

3.医源传播

医务人员在检查和治疗病人过程中,可通过污染了性病病菌的手、针及各种医疗器具感染他人。医院垃圾未经消毒处理随意堆放,也有可能使人感染性病。

除少数待引起的儿童性疾病外,我国儿童性病大多是通过非性接触传播引起的,儿童是非性接触性病的最大受害者。

近年来我国儿童性病增长很快,年平均增长率为20%。据全国性病监测点统计,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短短5年间,儿童梅毒增长96倍,非淋增加25倍,生殖器疱疹增长2倍,尖锐湿疣增长1.3倍。我国孕妇性病高感染率令人担忧。广州市检查1656名孕妇时,感染性病者346人,占21%。孕妇性病高感染率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南京铁道医学院检查155名感染支原体孕妇新生儿,60%被感染。

非性接触导致的儿童性病,曾在我国历史上留下悲惨的一页。解放初期,我国某些梅毒重灾区,由梅毒造成的不孕、流产、死胎及婴儿夭折,导致近半数家庭没有后代。由非性接触传染的梅毒,医学上称无辜梅毒。天真纯洁的儿童,无辜而患性病,望天下父母记之,痛之,谨防之!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