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实用13篇

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
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市某疾控中心随机抽取的820例未接受传染病健康教育的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另抽取同期在疾控中心接受传染病健康教育的838例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386例,女434例;平均年龄(42.7±8.9)岁。观察组男402例,女436例;平均年龄(44.6±10.2)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疾控中心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除常规检查外增加传染病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1健康教育内容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内容应与当地传染病防控情况以及群众精神文明面貌相结合[3]。其内容保证真实、不夸大或缩小,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重点突出传染病对人员的危害、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主要手段、突发传染病时紧急处理以及国家政府态度等[7,8]。另外,针对已感染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引导,避免其过度恐慌或厌世等消极情绪产生。通过对传染病防治手段以及政府支持态度的宣传,使得群众树立传染病防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正确对待传染病患者。

1.2.2健康教育形式关于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形式有许多种,例如口头教育、书面宣教、新媒体教育等。口头教育是使用率最高的形式之一,例如演讲、专题讲座、随访调查、医嘱等均是口头教育的常见方法[9-12]。口头教育费用较低,且能广泛实行、灵活运用。书面宣教主要是通过板报、社区公示、杂志、宣传册等介质进行健康知识传播,具有形象感强、易传播、内容丰富等特点。新媒体教育是通过公益广告、视频、微电影等方式在网络电视进行健康教育,具有内容生动形象、易接受、传播面广、速度快等特点[13]。本研究采用口头教育和书面宣教两种方式,制作传染病防治宣传手册,由专业护士进行一对一讲解;并在疾控中心内开传染病专题讲座,课后进行防治知识调查;另对有需要的人员进行一对一医师心理辅导和答疑解惑。

1.3评定标准

制作防治知识调查问卷,满分100分,≥60分为基本知晓;同时发放传染病防控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两组研究对象对防控服务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传染病知识知晓率为91.6%、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6.8%、8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增加群众的健康教育能够强化群众树立传染病防治意识,了解简单的预防措施,避免疾病歧视。艾滋病作为难以治愈的传染病之一,加强其预防和控制是降低艾滋病发生率的重要措施[14]。通过各类形式对艾滋病传播进行健康教育,现今大部分群众均知晓艾滋病传播途径以母婴、血液以及性传播为主,规范血液制品和医疗器械的应用以及健康的性生活是防控艾滋病的有效方式[15]。通过统计相关资料发现,近十年国家开展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后传染病发病患者较先前减少8千万,致死人数减少65万,为社会节约医疗成本约342万元[16,17]。因此,应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能够减轻医疗经济负担,保障群众生命健康,提高人均素质和生活质量。现今在电视网络播放的公益广告以及疾控中心、医疗机构中放置的传染病防控宣传册是一直持续的疾控健康教育,传染病健康教育面向社会群众,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存在传染病防控知识,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疾控意识。另外在酒店、网吧、KTV、车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地点以及农村或偏远山区需进行集中式防疫健康教育[18]。人流量大的地方在醒目位置贴上传染病防控提醒,经济落后地区组织人员下乡进行健康宣讲,鼓励人们进行身体检查。传染病预防控制是一项漫长又意义重大的工作,科学实用的健康宣讲能够帮助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使群众掌握基本的传染病知识,稳定民心,减轻社会经济负担。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传染病知识知晓率为91.6%、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6.8%、8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健康教育于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能够提高群众的疾病防控积极性,群众容易接受防控知识,并且真正掌握传染病预防方法,大大增加了传染病预防控制效果。本次研究结论与类似文献结果相似[19,20]。综上所述,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影响群众对传染病的看法,树立疾病防控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减轻社会恐慌,有利于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范文芳,范芮.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作用.医学信息,2015,28(46):394.

[2]王俊杰.浅谈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饮食保健,2016,3(2):60-61.

[3]韩悦富,冯淑坤.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96-97.

[4]赵铭.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医疗装备,2016,29(9):179-180.

[5]杨光菊.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7):158.

[6]徐慧妍.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探讨.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1089-1090.

[7]李莉.刍议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应用.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8):106-107.

[8]尹小玲.健康教育在结核、艾滋病及乙肝传染病中预防控制的应用效果.医学信息,2016,29(11):340-341.

[9]茹建峰,郑彩虹.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5):14-15.

[10]于广森.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分析.健康之路,2016(4):141.

[11]徐洋.浅析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健康教育的意义.中外健康文摘,2014(22):47.

[12]王林彦.健康教育在农村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观察.中国农村卫生,2013(3Z):322.

[13]胡晓燕.探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107.

[14]丁瑞英.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100-102.

[15]徐亚芹.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的研究.医药前沿,2014(32):14-15.

[16]何秀萍.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吉林医学,2011,32(15):3146-3147.

[17]王文欢,马海秀.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4):202-203.

[18]曹丽.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探讨.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4):188-189.

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篇2

一般来说,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监控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是专门应对突发疫情的健康教育。在防治传染病上面,我们必须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治疗原则,经常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对于传染病而言,这是一项最为基本的预防措施。因此,我们需要在全社会范围之内,积极地动员全体社会成员自觉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对相关的传染病知识做到基本的了解,最终使广大的群众能够客观地看待各种传染病,并且能够在发病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处理。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健康教育就是指,通过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将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逐渐改变行为。接下来,笔者将就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相关作用和探讨做出如下综述。

1 传染病预防控制当中,健康教育的目标

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当中,我们对于健康教育的目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从经常性的健康教育方面说起,另一个是从应对突发疫情的健康教育方面说起。首先是经常性的健康教育,这需要我们进行深入而又广泛的经常性健康教育工作,对相关传染病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普及,这能够使广泛的群众对传染病相关的预防方法做到基本的掌握,还能够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个人卫生,讲究公共卫生,最终建立起卫生而又环保清洁的大家庭,从而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1]。

第二是应对突发疫情的健康教育,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在疫情突发的期间做好一定的工作。要将城乡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防范技能提升起来,需要使公众理解政府对社会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在帮助群众预防方面,我们要积极对群众进行引导,帮助他们采取正确的手段和方法对传染病进行预防,在最大程度上消除群众的恐惧心理和排他心理,在做好个人卫生和防御工作的同时,也要鼓励群众同相关的医疗机构进行配合,及时地发现并隔离相关的病人,这样就能够避免疫情进行进一步的蔓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行保障,最终起到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

2 传染病预防控制当中,健康教育的原则

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当中,健康教育需要遵循以下三点原则:①要遵循群众性的原则。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健康教育需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所以最先要做的就是必要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我们需要了解当地群众对于社会、医学以及心理上的需求,从而对其进行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健康教育,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那些生涩的名词和术语。举例而言,在新疆这样的少数民族,我们的健康教育就需要尽力达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需要注意民族的习惯,需要尊重民族的特点等[2];②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这里所说的科学性就是说健康教育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需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对相关的群众做出健康教育,避免片面性或者形而上学的观点发生,不能夸大更不能缩小事情的情况和危害。比如艾滋病,目前我们还没有相当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但是其传播途径却是很清楚的,所以我们只要对受众讲明这些,他们就能够自觉的遵守了;③要遵循感染性的原则。对于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当中的健康教育,需要使其具备艺术感染力,最好能够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使语言和形象更加的生动鲜活,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3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当中的作用探讨

3.1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当中所取得的效果 我们通过健康教育能够将相关的传染病基本知识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受众群众,最终将预防的效果更好的满足。举例而言,艾滋病在目前尚且没有相当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但是我们却知道这种疾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所以,对于该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我们主要可以通过知识教育和切断传播途径的方式来进行[3]。

3.2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传染病的流行和发生进行预防和控制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社会的经济负担,将健康教育作为主要内容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麻疹以及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做出了主要的预防。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有资料显示,它一共减少了发病患者1.9亿人次,减少了131万人因为传染病而死亡,因为传染病所花费在医院的住院费用直接减少683万多元人民币。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了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不仅仅收获了必要的经济效益,也收获了一定的时间效益。

3.3 健康教育提高了全社会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的参与意识 在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健康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是对于领导层面,具有开发作用,能够使政府在人、财、物、力等方面予以莫大的支持,其次也能够获得和协调各个部门对于该项工作的支持,还能够将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升起来,充分地调动了全社会各个阶层人事的参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4 结 论

本研究主要对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当中的作用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和分析。经过综述和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出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防控当中所起到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方面发挥了比较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篇3

抽选2014 年1 月~ 2015 年2 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学生40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00 例)中男114 例,女86 例,年龄18 ~ 60 岁,平均(36.28.1)岁;对照组(200 例)中男118 例,女82 例,年龄18 ~ 62 岁,平均(36.68.2)岁。两组学生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干预方法

学生体检之前均给予体检协助并给予常规干预管理,包括检测指导、环境介绍等措施。观察组学生则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护理人员为学生讲解有关传染病的具体健康知识,包括其具体类型、诱发原因、传染途径、病情发展、疾病危害、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多项内容,同时结合学生自身当前体检传染病的类型以及学生生活方式为其讲解病情发展的病发原因、具体流程、最终危害、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多项内容,使学生对传染病的病情、治疗、护理、生活等均有较为清楚的认知,更好的遵从医生、护理人员的指导而完成相应的学习、检测工作。护理人员在疾病讲解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年龄、文化程度进行分层次讲解,结合医院制作的健康宣传手册并采取1 对1 的方式进行口述指导以及集体讲座指导等方式。

(2)护理人员针对学生对有关传染病病情发展造成的危害、治疗周期漫长等原因产生的忧虑、恐慌等不良心理进行进一步疏导,在常规心理疏导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为其树立理性看待的心理,使学生能够始终以理性、乐观的态度面对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相关要求,积极配合、协助医生以及护理人员观察自身病情变化并时刻注重自身生理、心理、生活的调节,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以及作息时节,密切记录自身在临床症状上的相关变化。

(3)护理人员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结合学生的生活方式、内容等进行相应的健康干预。以学生生活中的饮食为例,护理人员应该结合学生当前生活方式、基础疾病以及实际需要为其制定良好恰当的饮食方案,注意学生日常饮食中的禁忌内容并尽量减少对学生呼吸道的不良刺激。具体来讲,护理人员应当叮嘱学生尽量减少其日常生活中辛辣、刺激类食物的饮用,学生应该多饮水并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类型。再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为例,护理人员要求学生保持适当的脑力消耗并维持适量运动状态,积极于室内、室外循序开展身体锻炼工作,严禁学生抽烟喝酒。

1.3 观察指标

使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统计学生对传染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一般资料、传染病传染途径、传染病预防知识、传染病治疗知识、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诸多内容。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8.0 进行统计处理,表达方式包括计量资料 (x-s )与计数资料(%)两种类型,检验方式则分别为t 检验和 2 检验,若最终P 0.05 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学生健康知识问卷得分(92.54.8)分;对照组学生健康知识得分(66.710.6)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篇4

1.过敏体质的人不要过多地晒太阳,可用防晒霜保护。外出游玩要随身带风油精,抹后防虫。桃花等花类观赏就好,不要用手接触花粉,以免过敏。

2.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毛巾、被褥要常晒太阳,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和B,少吃辛辣刺激的东西。加强营养,加强运动,提高人体免疫力。儿童要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充实生活。保证良好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可打乱生物钟。如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找专科医生咨询。

4.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少参加剧烈和刺激的运动,控制饮食。根据天气变化适当保暖,平时生活要有一定规律。老年人如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要经常测量血压、血脂,不可以参加激烈的运动。肉少吃,多吃蔬菜水果,提倡低脂、低钠、低糖饮食。

流感的预防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于冬、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由于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名称有相似之处,因而很多人认为流感就是感冒,只不过是“流行”起来的感冒而已,没什么了不起。其实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很大的不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热典型,可以高达38.8摄氏度,持续3—4天,头痛明显,全身疼痛,并且疼痛的很严重,全身极度乏力,有时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咳嗽,还可能并发为肺炎、支气管炎、心包炎、脑炎、急性心肌炎等,可能会威胁生命,常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暴发流行。而普通感冒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也不会引起大流行,一般只是流鼻涕、咳嗽等,不会出现发高烧、全身无力等症状。由此可见,流感和普通感冒完全不同,它不是普通感冒的流行,而是一种比普通感冒严重得多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需要特别加以预防。

主要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2.保持1米的距离。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那些带病毒的唾液可以溅到约70厘米远,因此当你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这个距离之外,如果在楼梯或公共汽车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马上转过身去,因为你的眼睛和鼻子是最易传染的。

3.常洗手。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个小时,所以你应经常洗手。

4.小心封闭的空间,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水痘的预防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婴幼儿多见,集体儿童亦为易感人群,幼儿园、学校等容易发生局部暴发流行。

水痘的平均潜伏期14—21天,多为15—17天。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90%会传染发病,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2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水痘病毒可波及多脏器,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

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2.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

4.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麻疹

、风疹的预防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麻疹传染性非常强,病毒随飞沫排出直接感染,间接传播很少。但患过麻疹后可获得免疫力。

麻疹潜伏期为10—14天,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流涕、畏光流泪、眼睑浮肿。出疹期:于第4病日左右开始出疹,持续3—5天。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达40℃,精神萎靡、嗜睡;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约1—2日降至正常。皮疹1—2周退净。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两季是多发季节,其传染性强,在幼儿园及小学可成批儿童患病。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由患者的口、鼻、眼的分泌物直接传染。

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症状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和眼发红等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在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24小时蔓延全身。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患者饮食如常。风疹并发症很少,一旦发生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时,应及时治疗。

防治措施:因两种病都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防止传播。麻、风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麻疹和风疹最有效的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对两至十五岁的儿童威胁严重,常在幼儿园和学校中流行。

腮腺炎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而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少数也可以通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起病较急。该病潜伏期一般为十六至十八天,主要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展,充塞于下颌骨和乳突之间,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并有轻度触痛,局部皮肤肿胀发亮,表面发热,但不发红,不会化脓,张嘴、吞咽和吃东西时疼痛,吃酸性食物时局部更疼。一般是一侧腮腺先肿,一至四天后另一侧相继肿胀,

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因受累而肿大。严重的还可见到下颌部、颈部甚至胸部前肿胀,这是由于舌下腺、颌下腺也受累的缘故。患儿常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严重者伴有发冷、恶心、呕吐、嗜睡、颈部发硬、昏迷或抽筋等。肿胀在三至四天可达高峰,再持续四至五天后逐渐消退,六至七天后体温逐渐下降,经治疗,症状十天左右即可消失,并获得终身免疫。

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篇5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1],多发生5岁以下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该病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2]。2008年,该病在本市有小范围内出现局部流行,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所以加强该病的健康教育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医院在2008年以来,一直重视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在对我院医务人员强化教育基础上,并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组织医院专家组成员走出院门把健康教育宣传到社区、幼儿园、小学校,将健康教育融入到防治手足口病工作中,有效遏制该病的进一步流行,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健康教育体会介绍如下。

1 教育目的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疱疹破溃液、粪便中排出病毒,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疱疹液中的病毒污染水源后可经水传播;另外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污染手、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也可引起间接传播。人群特别是婴幼儿和儿童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但由于不同型号的病原感染后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可反复感染本病[3]。所以掌握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健康教育又是落实手足口病预防措施的关键。为此,我们教育医务人员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治疗护理工作中,特别是根据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性格等,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意识,主动采取预防和个人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使病人和家属主动参与到防治工作中,并掌握在患病期间卫生消毒措施及大小便、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等预防知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护理,防止交叉感染;从而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2 教育方式

根据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采取一般教育与重点教育、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语言、讲座、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折页、张贴画、宣传栏等方式,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

2.1 对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方式2009年至今,由于流行季节,到医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者数量大幅增加,医院领导非常重视,始终把预防放在首位,要求相关部门强化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院长在全体医务人员大会上,结合全国形势作了专题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教育动员;医务处、护理部、感染管理科根据医务人员包括工勤人员工作岗位和性质不同,编写教材,制成幻灯片,分时段、分批次开展手足口病专题讲座,因人施教分层次对全院职工开展规范化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分别对儿科门诊、儿科病房、口腔科门诊、感染性疾病科、手足口病门诊等工作人员、消毒员、保洁人员等分层次进行讲解,上卫生课,并亲临指导。及时编印下发各种防治手足口病宣传资料和信息,从互联网下载国家有关法规和工作指导原则,及时指导防治工作。通过全方位的培训和健康教育,普遍增强了全员对防治手足口病的认识,提高了防病治病知识水平和能力,为防止手足口病在医院内感染打下了坚实基础。

2.2 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方式几年来,我院一直设有感染性疾病科和手足口病门诊,接诊疑似手足口病病人。并且在医院门口、门诊大厅和门诊走廊开辟宣传栏、宣传展报等图片及文字解说。在门诊预检分诊处,工作人员发放印有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和消毒预防知识折页,尽量使宣传内容通俗易懂。导医护士引导有口腔溃疡或发热出疹患者到手足口病门诊就诊,诊室有墙贴,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诊治过程中,通过语言讲解示范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使患者及家属对手足口病的防治有全面的认识。

2.3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方式在病人入院时首先做好入院宣教,感染性疾病科把健康教育计划内容打印成册,发给住院的手足口病患者及家属。并采用语言教育、文字教育、形象教育等健康教育方法,在病房大厅、走廊设有宣传栏、宣传展报和墙贴,通过图片和文字解说通俗易懂的教育内容。在给病人积极治疗的同时,医生护士深入到床边讲解示范,使健康教育指导贯穿于每日24小时的护理及生活方式中,每周召开一次公休座谈会;护理人员亲自示范,逐一教患者及家属卫生洗手方法,示范各种排泄物、分泌物消毒处理方法,这样手把手使家属掌握了一定的消毒知识,让患者及家属出院时能掌握或基本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定期随访和患者复查时继续进行健康教育,补充和完善健康教育内容,让更多的医学知识真正渗透到日常的家庭生活中。

2.4 普通人群健康教育方式走出院门把健康教育宣传到学校和社区,手足口病极易在幼儿园和托儿所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病集聚现象。所以,讲究卫生特别是饮食卫生、消化道隔离、加强锻炼、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方法。为此,我们医院组织防控人员经常到社区、学校、幼儿园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发放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处方,加强晨间体检工作;发挥专家的特长,到电视台对普通大众进行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宣传教育,指导与帮助他们预防感染手足口病;提高公众防病意识,受到公众的好评。

3 教育内容

3.1针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内容①由专家组人员给我院医务人员讲解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流行特点、预防和治疗、医院感染控制、疫情监测、消毒隔离、职业防护、医疗废物管理、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知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医院感染管理、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等。②加强预检分诊制度落实,对轻症病例以门诊治疗为主,但需指导患者及家长对病人进行护理和隔离,并对患者所用物品及排泄物每天进行消毒。对重症病例应收住入院,重点救治。③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教育门诊、科室、病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断粪-口传播途径,讲解指导环境、各种物品的消毒方法及防护用品的使用。④加强工勤人员的示范指导,工勤人员工作范围广,接触患者污染的机会多,我们将洗手知识、各类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置、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及个人防护等基本知识作为培训的基本内容,必要时进行一对一的带教。加强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勤打扫、勤日晒、保持洁具清洁、防止交叉感染的知识。

3.2 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内容告知他们是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是被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并且非终身免疫,可多次感染[4]。所以我们循序渐进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本病的病因、传播特点、症状、治疗过程及预后、消毒隔离措施的必要性等。讲明执行入住隔离病房、执行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措施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告诉患者及家属不要随处吐痰,吐痰用专用器皿,并且要及时倾倒和消毒,房间内要定时开窗通风,餐具用具要洗刷干净后用开水煮沸消毒。给患儿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口腔清洁,不共用玩具,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到社会中、促进邻里与社区间相互交流,对全社区预防和控制本病都很有益处[5]。

3.3 针对社区等公众人群的健康教育内容在托幼机构、中小学、社区等场所进健行康知识普及教育。开展饭前便后洗手、房间多通风、晾晒衣物等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倡导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会他们洗手、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掩遮口鼻、对孩子晨检、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调理的方法;建议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的机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4 教育效果

4.1 健康教育调动了公众防病主动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大家都能认识到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防治中的重要性,对疾病的预防越来越重视,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其防治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提高了公众的预防意识,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能主动参与到防病治病中来,起到了医务人员难以起到的作用,健康教育使公众、病人等人员预防疾病变成为自觉行为。

4.2 健康教育规范了医务人员相关行为医务人员在不断接受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的同时,还承担为患者及家属等人员做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所以必须先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务人员在给病人进行诊治操作时均能执行标准预防和手卫生原则,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防护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2008年以来,我院没有发生一例手足口病医院感染,从而有效遏制了该病的进一步流行。

4.3 健康教育密切了医患关系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医患关系。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有的患者及家属出现抵触情绪,如:有的患者对我们的消毒隔离工作不配合,有的认为得了传染病而害怕恐惧明显,有的认为是区区小病不值得一提。我们理解他们,在和他们接触时态度和谐、热情,循序渐进地做健康教育,工作热情、周到,以真情感动他们,所以也渐渐被一些患者及家属所理解,医患关系得到了加强,并能积极配合,参与一些预防工作。

5 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保健措施,是促使人们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6]。手足口病至今尚无特异性预防疫苗,但是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目的明确,内容针对性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确实起到了显著效果。

由于家庭和托幼机构是造成本病传播的主要场所;医院聚集的患者对各种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并且还携带着各种细菌和病原体,通过相互接触或间接接触,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针对这一特点,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思想准备、行动积极、消毒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教育自己的家人及邻居积极参与到防病治病中来,这对加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做好疫情检测报告、控制院内交叉感染、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起了极大的作用。实践证明: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疫苗”。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5.

[2] 花志祥,林桦.手足口病129例[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4):461.

[3] 徐令兰.儿童需防手足口病[J].健康,2007,(5):28.

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篇6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所谓健康教育,是指医护人员通过系统的宣传教育活动,促使人们主动去采取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消除或减少致病因素,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2]。健康教育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因此不仅需要护理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所谓“教育”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有聆听着,才能真正达到其目的,体现其价值。人的健康状况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人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地位以及文化修养均能影响到病情的预后。在教学中,笔者以慢性乙肝患者为例向学生说明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因素对病情预后的影响,如开朗乐观、家庭关系好、朋友多的患者病情恢复较快;而悲观抑郁、单亲家庭、缺少朋友的患者病情恢复则较慢,尤其是大量酗酒、发怒、熬夜、劳累等不良行为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对促进传染病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另外,要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比起其他非传染性疾病更加重要。因为医学的局限性,目前大多数传染病比如麻疹、水痘等病毒性传染病,多无特殊治疗方法,治疗关键就是通过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慢性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病毒治疗。但是多数情况下,这类传染性疾病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几乎无法治愈,因此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健康人群的预防保健知识宣传,使更多的人群了解慢性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原理及预防措施,让健康人群对自己的行为生活习惯加以管理,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类疾病的发生。健康教育对促进健康而发挥的作用远大于对于疾病的治疗。同时通过健康教育,使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下降,不仅可减少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可有效地减少全社会卫生资源的浪费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因此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其次,由于免疫预防接种的普及,现代急性传染病明显减少,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仍然会有一些特殊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生,而且易引起爆发性流行;此外,目前对全世界威胁性最大的艾滋病仍没有有效疫苗可以预防,因此对艾滋病的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就是健康宣教。因此,从传染病护理学第一堂课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责任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按护理程序的步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3模拟护患沟通,加强学生沟通技巧的培养

传染病患者常需要隔离住院治疗,由于突然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环境,又担心受到他人的歧视,或者病情反复迁延不愈,还有经济压力的原因,容易产生恐惧、孤单、紧张、焦躁不安甚至悲观失望的心理,影响疾病的转归。在教学中,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克服怕传染的思想,对待患者要有同情心,要处处关心患者,使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有利于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此外,要将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全面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预后以及流行病学特征等,引导学生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方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加强学生沟通技巧的培养,可让学生进行传染病患者角色模拟表演,模拟练习与传染病患者进行沟通的方法。比如可以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为目标,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分别扮演护患角色,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问题,并现场解答,让学生有身处临床的感觉。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也丰富了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沟通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能力,语言要通俗易懂,尽量少用医学术语,并且尽量多运用鼓励性的言辞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心理障碍。同时培养学生善于用举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讲明观点,从而达到指导目的。此外在进行沟通时,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以免引起患者和家属的反感,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以利疾病康复。

4让学生掌握不同健康教育对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要让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的宗旨,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有哪些,并且需要对不同的人群做哪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护理专业学生要从事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有健康人群、住院患者及家属、经过治疗已经出院的患者和无症状病原携带者或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对不同的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对健康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让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方式、易感人群、季节分布等流行病学常识,懂得传染病重在预防,预防措施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如对传染性患者进行隔离可控制传染源,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及环境卫生可切断传播途径,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可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目前对人类生命健康威胁极大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多为注射吸毒及性传播,可在健康人群中大力宣传吸毒及性的不良后果,切断艾滋病的传染途径,达到预防艾滋病的目的。当学生充分掌握预防传染性疾病发生的知识时,才可以将预防保健知识宣传的更加科学、客观和全面。

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篇7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的日益发达,人员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许多新的传染性疾病在流行,如几年前的SARS、近几年的禽流感、甲流感等;而且之前的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性病等发病人数也呈上升趋势。传染病是临床的常见病、特殊性病种,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健康教育对传染病患者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1],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178例确诊的传染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以确定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于传染病的治疗和预后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1年6月178例确诊的传染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89例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及有关传染病知识及依从性教育,其中男48例,女41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38.5岁;对照组89例患者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其中男50例,女39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7岁;对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健康教育后分别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健康教育前后疾病的认知程度与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对效果进行评价。

1.2 健康教育方法

1.2.1 对照组教育方法:本组89例患者入院后仅进行常规护理与传染病的常规健康指导。

1.2.2 观察组教育方法:本组89例患者入院后除进行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与健康指导外,根据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针对不同的传染性疾病进行有关传染病知识的宣传,主要内容为:①我院对传染病管理的规章制度及传染科的消毒隔离制度;②国家关于对传染病管理的法规;③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发展、治疗过程、预后、及复发因素等;④治疗依从性对治疗及预后的重要作用;⑤隔离时间及解除隔离的标准;健康教育形式采用医护人员讲解及印制宣传单等,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 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二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对传染病的认知程度比较[例,%]

组别 n 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治疗的依从性

教育前 教育后 主动配合 被动配合 不配合

观察组 89 21(23.6) 89(100) 71(79.78) 14(15.73) 4(4.49)

对照组 89 22(24.72) 67(75.28) 42(47.19) 31(34.83) 16(17.98)

从表1可以看出,在入院时二组患者对传染性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23.6%与24.72%,二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对传染病的认知率上升到100%,所有患者均0.能正确回答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发展、治疗过程、预后、及复发因素,二组患者健康教育后认知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后配合治疗的患者达95.51%,大大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例,x±s]

组别 n 必要性 有效性 全面性

观察组 89 91.5±4.3 84.3±7.9 81.4±11.6

对照组 89 71.4±9.6 41.5±9.6 33.5±9.9

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89例患者对系统的健康教育评价较高,评分大大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加,对传染性疾病患者如不进行有效的宣传与健康教育,将导致传染病的蔓延,因此,对不同的传染病患者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针对不同的传染性疾病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具有积极的意义[2]。本研究通过二组患者的比较显示,系统的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有利于患者对传染病传染性的了解及防止传染他人的意识。据相关文献报道,90%的患者及家属不了解消毒隔离方法及隔离时间、传播途径等,而且大多数病人得知患了传染性疾病容易产生绝望情绪,不肯配合治疗等,经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后,消除了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3]。其次,进入二十一世纪,医疗服务倡导以人为本,医院已经由治疗转为以医疗、预防、保健相结合的模式[4]。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心理护理手段,对提高患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都有积极的意义[5]。健康教育在开展中.让患者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增强患者的道德意识、法制观念、社会责任感。使患者既要学会保护自己,也学会对他人负责[6]。并在健康教育中突出传染病的特点,教育患者以预防为主,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患者及亲属进行预防疾病知识的教育[7]。可以增强病人自我预防和保健的意识,消除恐惧心理。有利于传染病的管理。

综上所述,对传染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传染病患者对自身传染性疾病的知晓率及治疗的依从性,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患者的社会责任感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控制和预防疾病蔓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苏晓婷,姜戈.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1):722-723.

[2] 肖贵轩,杨坤,刘武垣等。健康教育对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管理2008,24(4),423-425.

[3] 黄哲梅.洪婉媚,李剑妮,等.传染病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2005.4(2):37-38.

[4] 陈宗伟.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4(2):51.

[5] 唐惠兰,周丽.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初探[J].中国健康教育,1997,13(2):40.

[6] 林奕,李力,徐岩,等.肺结核患者的心理调查与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7,29(4):306-309.

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篇8

一、工作目标:

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4、学校应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艾滋病等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

1、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1)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2)班主任每天进行巡视;(3)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4)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2、疫情控制

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1)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共同特征。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标本。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3)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

(4)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

3、预防措施

(1)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并列入工作考核。

(2)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改善卫生设施,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预防接种程序,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4、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运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防控艾滋病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播放多媒体教学片;通过课堂教育如在体育与健康教育等各学科教育中有机渗透相关知识,使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经常化、多样化,并始终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反复强化,深入人心,确保遏止与防治艾滋病计划贯彻、落实,并得到有效防控。

(2)利用年内各个世界卫生日、卫生宣传日等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板块展览、知识竞赛、社区服务等活动,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有益健康教育活动,寓教于乐。

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篇9

二、工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预防各项措施。各校建立由校长、教导主任参加的预防与控制包虫病的组织结构,建立四大传染病防治工作运行的长效机制。认真组织落实规划和实施方案,要将四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纳入学校一日常规工作管理。建立健全学校晨午检制度,着重观察有发烧现象的师生,并做好登记。积极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广大学生的各类疫苗接种及体质健康检查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着力加强四大传染病防治的宣传力度,普及防治知识。各校要充分结合主题班会、健康教育课、手抄报、知识竞赛、绘画、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包虫病的宣传教育,紧紧围绕“五个一”工作,落实好包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对包虫病的防治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

利用每月开展的“小手拉大手”四大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孩子向家长、社会进行宣传、推广四大传染病防治知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宣传教育网络。

三、工作要求

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篇10

传染源是传染病传播、扩散的根源,早期发现传染病人是减少、控制传染病的关键措施。以往,我们侧重利用行政干预来控制传染,如1978年霍乱流行,我县就采用民兵站岗、送水送饭、隔离患者等办法来控制传染源,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未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群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及卫生组织、传染病报告网和报告制度的情况。通过健康教育,把传染病防治知识交给广大群众,提高群众识别传染病的能力,发现疫情能主动地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发现传染病人在公共场所可能造成他人被感染时,能够及时予以劝阻和防范,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治疗、防止传播蔓延。患者本身自觉注意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社会公德,进行自我隔离可达到防止疾病蔓延的目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都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要实施上述三项措施,并发挥其最大效能和潜力,自然要求人们都能懂得这种措施的必要性和实施这种措施的最佳时机及方法,同时也要求人们有一定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较好的自我保健能力,因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健康教育。

根据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目前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或服务项目):①社区传染病防治;②社区免疫规划(或计划免疫);③社区妇女保健;④社区儿童保健;⑤社区计划生育指导;⑥社区精神与心理卫生;⑦社区慢性非传染病防治;⑧社区(大众)健康教育;⑨社区卫生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⑩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⑩1社区口腔与眼病防治等等。从这讲开始,本刊将逐一作介绍。社区传染病防治主要是指我国法定监测的37种传染病的防治,包括甲、乙、丙三大类,各大类所包括的具体病名可以参考相关的传染病法规。

2健康教育是阻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对策

健康教育可使疫点或疫区的人群掌握防治该种传染病的方法,改变不良卫生习惯,从卫生治本着眼,治本与治标相结合,实施接种疫苗、清理环境、消毒杀虫等措施,杜绝二代病人的发生。饮服行业是肠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场所,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持久的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服务手段,以达到杜绝饮服行业传播传染病的目的。

不洁净的水源是传播疾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媒介。根据有关资料,我国的水传播疾病达50余种。因此,加强改水改厕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尽管我国农村改水改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受传统、习俗、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少地方改水改厕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要改变这种状况,一要提高全民的卫生意识,使广大农民积极采取适宜技术与措施,提高饮水质量,改变厕所结构。二要将改水改厕与防治传染病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用算帐的方法开发领导,开发社会,使其诚心,支持改水改厕工作。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艰苦、细致的健康教育。

3健康教育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首要措施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是一种投入少,收效大的工作。通过正确的健康知识教育,能使广大的易感人群放弃不良卫生习惯,获得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能力。利用生物制品来保护易感人群,是一项安全、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措施实施预防接种过程中始终需要健康教育的参与。只有通过广泛的健康教育,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儿童家长掌握有关生物制品的接种知识,才能自觉、主动地配合卫生人员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上世纪80年代问世的乙肝疫苗,由于开始的宣传教育不到位,人们对其缺乏认识,出现疫苗的积压和滞销。进入上世纪90年代,卫生部门加大了对乙肝疫苗的宣传,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这一手段,使人们不断获得乙肝疫苗可防止乙肝病毒侵入人体的信息,使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大幅度上升, 防治效果明显提高。由此也充分显示健康教育在防病这一社会工程中的巨大作用。

①提高人群非特异性免疫力的措施: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规律的生活制度,改善营养及加强体育锻炼等措施均可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②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的措施: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主动或被动特异性免疫力是预防传染病非常重要的措施。接种疫苗、菌苗、类毒素等之后可使机体具有对抗病毒、细菌、毒素的特异性主动免疫力;接种抗毒素、丙种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后,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被动免疫力。③对密切接触者服药预防:有些传染病可通过服药进行预防,如猩红热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时,对密切接触者可服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服药预防的实质是使早期的治疗达到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的目的,为此,对象应是被密切接触已有被感染危险者;使用的药物应是被证实有效、比较安全的,并使用治疗剂量。但要防止盲目扩大使用而发生耐药和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防治的各个环节中的作用是明显的,也是有效的。为了能进一步的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我们应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这个有力武器,配合其它的防治措施协同作战,达到提高全民素质,保障人民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哲梅,洪婉媚,李剑妮,麦群弟. 传染病病人疾病知识

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

2005,(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

况统计公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

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篇11

近年来,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于健康的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由于专业所限,人们对于保护自身身心健康的方法还未准确掌握,这就需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将健康知识加以普及。疾病预防控制是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具有国家、省级、市级和县级四种等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作为整体体系的最基本环节,更需要开展大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并在整个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贯彻,真正实现政府服务于社会的目的,保证广大群众尤其是为数众多的城镇居民基本的生存权与健康权。

1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是通过系统的计划与组织,在社会上展开健康教育活动,将相关的健康知识加以普及,促使人们对于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进行自觉采纳,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因素予以减少或消除,对疾病进行预防,促进人们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对健康教育取得的社会效果展开科学的评价。实施健康教育,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在社会范围内促进健康意识的树立,使人们自觉摒弃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及行为,培养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健康危害因素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健康促进是采用组织或行政方法,对社会中相关的机构、社区、街道、家庭与个人之间展开协调,促进各方对于健康责任进行良好履行,对健康进行共同维护并加以促进的社会策略与行为。

2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2.1 提高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水平,有利于健康知识的普及 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是最基层的工作形式,对于疾病进行防控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与生活。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可以提高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管理水平,以县为单位,以县级人群甚至镇、村等基础人群为教育对象,经过合理的计划与组织,展开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提高县镇、家庭和个人的健康意识,使其自动承担相应的健康责任,自主对于健康知识加以关注并学习,有利于县级群众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

在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对群众的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加以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县级群众健康知识的构建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落实手段,也是县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及水平的具体体现。

2.2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展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可以使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加以科学评价,将对健康有不利影响的因素主动减少或消除,从而实现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目的。通过教育过程中对于健康信息的传播,展开认知教育与行为干预,可以推动县级范围内健康观念的形成,有助于家庭与个人对保健知识和卫生知识加以准确掌握,促使群众自觉的舍弃自身错误的行为习惯,建立正确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2.3 对于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可以有效预防 科学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对于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预防工作极为重要。在现代社会,诸多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都和生活习惯与方式的不健康有重要关联,如高血脂、高血压、肥胖、心脏病等。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现代社会有45%至47%的疾病都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要对非传染性慢性疾病进行有效预防,将这些病症给人们健康带来的损害尽可能降低,就必须在群众间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改变不良习惯,学习健康知识,减少疾病的发生。

2.4 对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可以有效控制 在现代社会较为严重的传染病中,有一部分传染病是和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如乙肝、性病、痢疾和艾滋病等。以艾滋病为例,众所周知,艾滋病的传播依靠的是人们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只要将自身行为适当改正,就能对这一具有严重后果的传染病加以预防,因此,在县级对于该疾病进行预防控制时,可以采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式,使家庭和个人明确自身的健康责任,对相关的健康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就可以将这一传染病有效控制。

3 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措施

3.1 建立县级卫生服务中心 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多学科多部门的成立县级卫生服务中心,同时要有群众代表参与其中,从政策、资源和组织上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开展提供保证。

3.2 健全实施制度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长期开展。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机制,对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具体实施阶段、实施过程和评估方法进行明确,保证健康教育开展的经常性、目的性与高效性。

3.3 采取经常性措施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对于基本的卫生问题,县级疾病预防控制要实行常抓常讲,在群众中加以普及。同时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或专题报告,根据区域疾病特征和频发时间,确定重点疾病并着力展开健康教育。另外,要对各种宣传手段加以利用,使健康教育可以真正在群众中发挥实效。

3.4 开展达标活动 根据相应的考核标准,在县级疾病预控控制中展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达标活动,对县级开展这些工作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加以总结,促进医院、学校和工程间形成健康联盟,促使卫生保健在各行业中普及。

参考文献

[1] 韦茂国,杨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B].中国热带医学,2007,7(9):726.

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篇12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key points of applying health education in Hand-foot-mouth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of community children health mangement in order for an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and for a remarkable decrease in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Key words】 Hand-foot-mouth disease ;Health manage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A16(CVA16)、肠道病毒71(EV71)等20多种人肠道病毒血清型引起的全球性幼儿和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之一。临床症状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为主,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急性弛缓性麻痹、无菌性脑膜脑炎等预后较差的致命并发症[1]。2008年全国报告的丙类传染病中,手足口病位于发病数第二位 ,死亡数第一位。2009年3~12月全国手足口病发病人数达1,149,045人,死亡人数352人。2009年全国报告的丙类传染病中,手足口病为发病数及死亡数第一位的病种,与2008年相比,手足口病发病率增加135.13%,死亡率增加180.00%。2010年1~8月全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发病数达1,465,600人,死亡797人。从数字对比来看,2010年发病强度远远高于09年同期。

1 手足口病防控的难点

手足口病是属于可防可控的传染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应该可以大大降低发病和死亡率的。但是这两年流行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这种可防可控的疾病不仅发病和死亡率没有下降,还有不断增强的趋势,甚至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人口最集中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该病的发病率也最高[2]。说明该病的防控存在一定难度。

1.1 传染源难控制: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比例很高,显性:隐性感染者>1:100,而现有的技术和措施很难及时发现并隔离隐性感染者;以轻型病例为主,农村偏远地区的患儿父母易忽视对该病的就诊治疗,亦不采取居家隔离等措施。该病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极强,而患儿一般在被经过自我诊疗后方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又无疫苗。手足口病的上述特点,决定了难以将控制传染源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导措施。处于传染期的患儿和隐性感染者的流动易造成疫情的扩大和蔓延。

1.2 传播途径难切断: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较复杂,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及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因此采取单一的干预措施往往难以短时间内有效,而且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该病发病率越高。

1.3 普遍易感人群难保护:成人大都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低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因而有时会存在间隔流行的特点,即在人群中,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生,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若此时暴发,短时间控制的难度也将很大。

由于上述的原因给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起重要责任,走进社区,广泛、持久、全面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自觉性,就能预防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3]。

2 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防控中的作用

美国医药协会调查显示,每花1美元于病人健康教育服务上,就会节省6美元的医疗费用[4]。这个结论适合任何经济水平的社区和任何疾病的防控,尤其是针对传染病的防控。当今流行严重的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不仅仅是微生物致病的结果,更多的是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社区医生走进社区,不只是去治病,更重要的是去开展健康教育。手足口病除了需要及时发现患儿、及时隔离和治疗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运用健康教育手段广泛传播预防知识[5]。健康教育最适于在社区人群中开展。在当前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围绕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和传播方式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阻断疫情的蔓延与扩散[3]。可以考虑将手足口病的发病率高低做为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监管的一个重要指标。

2.1 针对手足口病传染源的健康教育。通过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社区人群对传染源的认识和鉴别,特别是提醒小学、幼儿园老师及家长及时发现传染源,及时隔离治疗传染源。这在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向幼儿家长、托幼机构、中小学的教师介绍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和措施,使他们了解熟悉,并不断强化对儿童集中场所的依法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应尽义务。

2.2 针对手足口病传播途径的健康教育。针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加强对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会极大地调动社区人群的防病自觉性,提高人们对手足口病传播途径的认识,做好集体单位和个人的消毒和防护工作,尤其是管理好病人的粪便,处理好水源.对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传播和蔓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针对手足口病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婴幼儿,由于他们身心未成熟、依赖性强、合作性差、好奇、好动、缺乏经验,所以,难以令他们自觉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但是儿童的心理与行为主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6],因此,手足口病易感者的健康教育对象不是患者,而是其家属或幼儿园老师,通过对他们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之掌握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不但能解除其对手足口病的恐慌,更能加强其对孩子的保护意识,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对孩子进行疾病防控。

2.4 针对流行方式的健康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抓住夏秋季的重点时期,抓住幼儿园、托儿所等重点单位,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预防暴发流行[4]。针对患者活动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学会流行病学调查,针对患者活动情况绘制路线图,与患者就诊的医疗机构取得联系,对有接触的医务人员、病人家属及一起玩耍的小朋友进行健康教育和流行病学调查,从而加强监测。要利用社区的广播、宣传栏、宣传册等各种方式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为避免交叉感染和耽误重症患者的病情,乡镇特别是村卫生服务机构都应派出有经验的医生在人群中巡诊,发现症状比较重的,立即安排送医院诊治。医院也要做好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3 社区开展手足口病健康管理的意义及优势

随着以人为本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能力的提高,人们的健康需求也在转变。据此医疗卫生领域范围扩大、进行全民健康管理等新观念脱颖而出并普及。这些新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疾病的预防和保健。预防和保健体系是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体系。

3.1 手足口病的防控重点是社区儿童。包括城市和农村社区。儿童占我国总人口的28.9%,是社会的财富,祖国的未来。儿童保健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必须高度重视为儿童保健服务的问题,要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和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控和保健措施,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3.2 建立并充分利用健康档案是社区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社区儿童健康管理的实际意义就是社区医生在儿童生长的不同阶段对其健康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健康上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以减少发生大病的几率。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它要求从孕产期即胎儿期、孩子出生,就建立健康档案,对健康档案实行系统的动态管理,随时记录、补充健康情况、病情治疗情况、治疗结果。健康档案还具有健康指导、健康体检、疾病预防、甚至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生活与行为习惯、促成心理健康及智力、思维发育的作用。所以健康档案建立可以促进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儿童的抗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儿童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同时还包括预防某些成年期甚至老年期的易患疾病。总之社区医生是健康档案的科学管理者而不是健康档案的保管人。

3.3 社区医生与社区儿童的关系是长时间的、稳固的、友好的关系。不同于医院的医护人员与儿童之间的短暂的医患关系,随着儿童病情的结束这种医患关系关系也即终止。社区儿童不是患者,而是健康管理的对象。持续性的友好关系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并科学使用健康档案,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发育的重要保障;是提高我国人口质量、增强中华民族整体健康素质的基石。

3.4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理优势。社区医生熟悉辖区内每一个儿童的个体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辅导[7]。对于儿童的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机构的工作是繁杂的、细致入微的,效果又不是立竿见影的。而且要求社区医生积极主动的去寻找健康需求者,而不像大医院,等着病号来找他们。在我国手足口病高发季节,社区医生可以对所辖街道的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进行预防宣传与教育,进行疾病发生情况的监控,及时报告和采取措施。

总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健康管理的角度去提高人们对手足口病的防控意识,将对手足口等急性传染病的防控有着重要作用。防重于治,转变医疗卫生服务的重点,明确任务、宣传到位、有序管理,改变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成熟、取得群众信任,对促进全面健康,全民健康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信振江,赵建忠,白俊梅,等.北京市丰台区手足口病疫情与健康教育对策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0):772~776

[2] 赵成松,赵顺英.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和应对策略[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19~421

[3] 祝太平,汪群,王卫强,曾凡荣,徐卫民.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防控中的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8):570~572

[4] 上海科技大学主编.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5

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篇13

适应我市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已初步形成,以“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法律保障”为特点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制和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正在建立之中;市疾控中心设立健康教育专业机构,配备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及适应工作需要的设备,农村及城市社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直接面向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服务设施和网络正在逐步建立;切实开展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结合卫生日,在积极开展传染病、地方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做好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同时,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有机融入慢病防治各个领域;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预案与实施计划,成功应对,科学处置了 “非典”、“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手足口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增强了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广泛开展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结合初级卫生保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工作,依据我市“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规划,建立在政府领导下多部门合作的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机制,目前已建立“行动”示范区2个,6个“行动”示范区正在筹建之中;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稳步推进,2006年始,启动了“健康泰兴社区行”活动,围绕“学习科学、拥有健康、享受生活”的主题,成立以医学专家为骨干的讲师团,定期安排健康知识讲座,向社区居民传授自我保健技能,累计授课场次30余次,

2 我市健康教育工作存在问题

(1)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不平衡 受地理和自然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市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加上人口数量较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对较低,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广大农村的经济状况、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技术人员水平及人群文化水平其他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增加了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度。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商品流通及人员往来频率的增加,为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构成了时间与空间并存的潜在隐患。

(2) 旧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不断涌现 一些疾病如结核病已成为一些地区群众致病、返贫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的结核病人数在全球排名第二,我市结核病的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慢性传染病防治,已被国家列为十一五期间重大疾病防治专项,“非典”这一新发传染病在全国26省市相继发生传播与流行,加之目前肆虐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再次向我们敲响了预防传染病的警钟。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仍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3)慢性非传染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近年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我市慢性病现患率已高过25%,因此而死亡的人数占总病例人口的70%,每年约有 3000人死于恶性肿瘤,吸烟、酗酒、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影响和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

(4)重治轻防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等诸因素的影响,我市对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机构由于缺少投入,其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应急反应能力、健康教育手段等,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群众对预防保健及健康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工作的许多方面落后于时代经济发展的速度,使得健康教育在形式和方法、手段与策略等方面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深入人心。

(5)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新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速度的加快,和随之而来的噪音以及空气、水源、食品、化学污染等环境和生态效应问题,并且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多地以焦虑、紧张、抑郁甚至自杀等精神障碍的形式表现在各类社会人群中。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增加,药物依赖和药物滥用,自然灾害或交通事故及各种损伤造成的意外伤害,这些都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

3 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1)更新理念,适应社会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教育需求 。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人们从企盼单纯长寿将转为追求“生命质量、健康长寿”,从强调物质增长转为更注意保健养生,家庭用于健康的投资趋于增长。城市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及消费也会有所增加。并出现多样化,所以应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需求,不断转换观念,提供服务全方位的健康教育。

(2)加快人事制度改革。 以多种灵活的用人机制如正式编制、合同制、兼职等,培养和引进适合健康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如因特网技术人才、产业管理人才、市场拓展人才、项目策划人才以及熟悉国际经济、法律和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逐步改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老化、人事编制紧缺的局面。

(3)加强队伍建设 健康教育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涉及领域广泛,内容涵盖面广,培育和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拓展教育的时间,使之终身化,拓展教育的空间,使之社会化直到国际化。要花大力气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人奋发学习的社会氛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4)增加经费投入 健康教育要抓住机遇,运用公平效率等理论,为决策者们增加健康教育的投入提供科学依据。政府在进行卫生资源分配过程中也应当采取政策倾斜的措施,把健康教育作为优先发展目标而增大资源投入。

(5)大力倡导健康行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前执行主席詹姆斯.格兰特博士说:“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都站在标记清晰的通往人类保健之路的十字路口上。如果我们走依赖技术的道路,那么将是一条崎岖陡峭的路,它将越来越多的消耗我们的资源,而取得的成就却越来越少,能够通过这条由于费用昂贵而日趋狭窄的谷道的人也越来越少。相反,如果我们选择的路是在群众中普及卫生科学知识,使他们掌握自身健康的命运,那么,这条路就会越走越宽广,最终使人类大家庭的绝大多数成员向着“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迈进” 。2008年1月,卫生部第3号公告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提出了66条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健康知识和维护健康的技能,这是世界上第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政府文件。可见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公民素质的提高和个人健康智能的发挥,政府应对其人民的健康负有责任,积极营造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全方位创建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控制消除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