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实用13篇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1

一、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内涵

公民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多种方法,旨在培养公民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良好公民素质的教育活动。其重点在于培养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等社会关系中所需的公民素质。教育活动将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素质要求设立为教育目标,量化为课程标准,并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使教育对象养成良好意识并培养优良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可将“高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定义为:国家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在校高职学生所实施的,旨在培养高职学生适应民主社会所必需的良好公民素质的教育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社会主义公明的教育活动。

二、高职学院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大多数院校以“重技能”为主要教育目标。但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将逐渐成为社会中普通的一员。大众化教育不仅带来了社会素质整体提高,也逐渐认识到公民素质的重要价值。但现如今高校很难将“公民素质”纳入到常规的教育教学当中,公民素质教育大多还只是纸上谈兵。

(一)高职院校对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认识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培养专业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以学生毕业就业为导向。因此,多数高职院校在设立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并且更倾向于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和实用性的专业人才。学校愿意对特色专业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而对公民素质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同时,高职院校忽视了公民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中重要性,存在把公民素质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开设的大部分课程是专业课和实践课,但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课课时十分不足。

(二)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不全面

据了解,目前我国鲜有高职院校开设独立的公民素质教育课程。目前的高职院校大都将公民素质的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当中,这就导致了将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混为一谈。大学是青年思想、性格、人品趋向于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自律和他律的关键时期,而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重于政治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并且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授课形式比较守旧,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三)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途径单一

公民素质的内涵丰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公民素质教育过程应该是系统和全方位的。目前高职院校进行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还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学习,没有有效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失去了与社会交流的机会,阻碍了学生在认知形成中的知行合一过程,使得学习的知识和理论不能及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造成上课学习只是在课堂浪费时间,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文明行为的养成起不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公民素质教育,将其纳入学校整体规划

针对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公民素质教育的情况,首先学校要整体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公民素质教育的认识成为重中之重。其中学校领导及教师应该清楚认识到公民素质教育对于育人的重要性,对于成人成才的重要性,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体系及教育大纲,形成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意教学,让学生真正在课堂内外学习到知识、养成好习惯,成为社会的真正栋梁。

(二)加强公民素质教育,探其课程改革有效途径

1、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课堂讲授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必要性,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包含了部分的公民素质教育内容,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应进一步完善公民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科学的将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借助这个前沿阵地,开展好公民素质教育。

2、有效实现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完全依靠课堂讲授,会使得学生疲于应付知识的吸收。公民素质教育不仅也要通过传统的课堂讲授,更应注重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社会实践是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的有效形式之一,可以通过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三下乡”等实践性教学形式让学生广泛的并且有兴趣和激情的参与其中。此类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并有效将学生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三)建设良好校园文化,营造公民素质教育氛围

学校还应重视在提升学生公民素质中媒体发挥的巨大作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等媒体是提升学生公民素质的重要阵地。通过媒体的褒扬先进,鞭挞落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满是正能量的生活学习氛围,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引导学生在处理事情时能够作出客观和理性判断,以此来加深对高职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

(四)改进学生管理方式,拓宽公民素质教育渠道

针对高职学生思维较活跃、认知能力较强、但是自控能力较差、公民素质普遍欠缺和弱化等特点,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改进管理学生的方式。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应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在校园各类选举、评选等活动中,尽量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尽可能地让学生能够充分行使民利。强化院、系、班、团干部的民主选举制度,由学生行使民利自己选出中意的学生干部,并号召学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主动监督学生干部的工作开展和工作实效。通过让学生参与学校民主活动的形式,提升民主社会公民应有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芳.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李怀杰.当代大学生年公民素质教育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0):97-99.

[3]钟秀珍.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具体方法和途径[J].科教文汇,2011(6):29-30.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2

一、生态素质培育的体制滞后性制约了公民生态价值观念的养成。

近年来,我国公民生态保护意识开始增加,对公民生态素质的教育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生态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教育工程,需要完善的教育机制给于保障。学校是对公民进行生态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一个公民至少有9年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且是人生主要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国内义务教育阶段,生态素质的教育是不足的,更不要说在其他教育阶段。随着我国全民教育普及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生态素质教育已经是现阶段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公民基本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生态素质的教育内容、教育理念和教育认知在这些教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系统机制,致使生态素质教育在某一阶段出现断档或突击,不能形成自始至终、从小到大的内化的个人品德、修养,也不能转化为个人素质能力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公民生态素质提出迫切的要求,自然环境保护、空气污染治理、生态污染的防治、农业、工业、林业、渔业等各个产业和行业的生态化建设等都急需公民具备良好的生态素质从事这些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所倡导的生态文明社会需要公民用生态方式进行生活和消费,在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中处处都能从生态的角度考虑,事事都能做到生态化处理。这样的社会才是真实意义上的生态社会。但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中没能形成从幼儿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完备生态素质教育机制,不能为公民教育提供一个系统的有效制度保障,不能为公民价值观形成中注入规范标准的生态认知,导致公民对生态的感觉、直觉、思维、记忆等心理特质很难在身心中形成内化的生态品质和道德修养等生态价值观。因此,生态素质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和滞后性阻碍了公民生态价值观与其观念的共生与发展,导致公民素质的不完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生态素质培育的内容碎片化制约公民生态自主意识的养成。

新世纪以来,我国公民的生态素质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自身发展条件、主客观环境与发展阶段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公民对生态文明的相关认知还不成熟与完善。我国目前的教育系统中还没有形成一个自下而上和由上至下的完整的生态素质教育体系。我国公民生态素质的教育处于一种分散的、零星的、间断的过程。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宣传栏、报刊杂志、书籍图画、网络通讯、电视广播等方式认识和了解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这些生态文明知识以各种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往往具有集中性、临时性、任务性和局部性,但却不能全面、系统、详细地呈现出来。这种生态素质教育环境影响到公民生态素质的整体形成,公民也就不能自主自觉地将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上升到大众认同的境界,也不能将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与感觉转化为自我的生态素质,更不能将对生态文明的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认知。目前,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程中,党和政府对公民生态素质培育的认识程度和重要性都已经大大提高,也开始意识到宣传、教育和学习、培育的重要性。这些只是刚刚起步,而其中大多是被动型和应对型的。国内对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还是流于形式、枯燥空洞,不能直接贴近公民生活,不能直接操作,不能直接运用在行为中,从而使得这种素质教育失去了现实意义。因为公民在生态素质的零散、空洞的培育中不能引起情感的共鸣,不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意识,更不能外显在日常行为中,所以公民不能养成自主的生态意识。众所周知,公民对生态的认知是一个经由心理特质转化为身心属性的过程,需要不间断的有意识的接纳和吸收,期间对于生态素质的情感、意志是一个动态系统过程。如果期间一旦出现生态内容的混乱、生态信息的中断或变化都将影响个体对生态认知的内化,不利于生态素质的养成。目前,国内关于生态素质教育的内容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系统的知识链,还没有形成一套从理论到实践,从初级到高级的知识库。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水平的公民还没有形成合理的生态素质教育内容。这些都制约着公民生态素质的最终养成。

三、生态素质培育的法制不健全制约了公民生态法制意识的培育。

公民生态素质的养成与培育不仅是公民自身的行为与要求,还需要国家完备的法律法规对公民素质培育的规制。公民在生态素质的培育过程中要经历心理认知和社会环境影响。尽管国家对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已经开始纳入法制轨道,但是还没有形成关于生态素质培育的完善的法律规章。从目前的情况看,鼓励和支持公民参与生态实践活动的相关法律制度较为缺失。在认知制度方面,公民在很多情况下对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治理等的知情权仍得不到保证。在评价制度方面,国家有关生态环境的政策制定和项目实施前的听证会制度还不能发挥实质,多数政策评估机制和制度取向仍然摆脱不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和对GDP崇拜,忽略甚至无视生态效益和生态平衡。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单靠自身的养成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国家建立系统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为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是不健全的,公民在生态方面的法律责任与义务也是不全面、不明确和不具体的。这样难免造成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缺乏一个可以遵守的健全的法律规章,缺乏一个予以保障的有效力的法律规章,对公民的生态行为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从而导致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局部效果,不能改善整体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A治理B损坏,C付出D享有”的反差现象。当公民良好的生态行为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生态治理的成果得不到法律的有力保障,公民的正能量得不到应有弘扬时,公民的生态潜意识就会被抹杀,公民的生态良知就会被埋藏,公民的生态心理特质就不能内化为自身素质的构成部分,公民的生态素质也就不能养成。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3

提高公民素质是使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有效手段。人才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教育是关键、是基础。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的奠基工程。

进入新世纪,不少国家(地区)赋予了公民素质教育新的内涵,更加重视公民素质的提高。例如,欧盟提出的苏哥拉底(socrates)计划,旨在强化“欧洲域”意识(european dimension)、培养积极的世界公民;在日本,公民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则为选修课程,其目标在于“培育学生作为公民所需的知识和基本素质”。在国内,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有识之士指出,公民教育的欠缺正在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尽管是显然的、公认的事实,但本研究的侧重点不是进行理论的思辨,而是进行实证的调查以及数据的分析处理,并进行初步数学模型的建构。根据所查阅的文献,国内外的调查研究主要关注公民素质的现状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美国教育杂志《phi delta kappa》一项持续33年的调查显示:学校的核心使命在于培养年轻人公民素质的信念,没有随时间变化而动摇;“袁克敏等人围绕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进行了调查,对影响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剖析;何向东等人关于西部公民人文素质的现状调查证明,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正相关性。”

然而,从国内外已有研究来看,尚缺少用实证调查的方式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基础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所起作用的研究。至少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研究。本研究的概念界定及问卷设计具有独特性、新颖性;调查涉及面广、样本大;数据的类型多,分析处理难度很大。本研究对于应用数学方法和统计工具研究教育问题是大胆的尝试,对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是有益的探索,也为研究其他教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基本概念的阐释

(一)公民素质

公民素质是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一种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它具有稳定性,代表着个人的品格特征。不同学科、不同学派、不同时代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公民素质的构成,有多种划分方式。比如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本研究采用五分法,将公民素质划分为五个维度:思想品德素质(以下简称“思品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以下简称“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法律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以下简称“劳技素质”)。进行这样划分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第一,比较全面,各种素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第二,认同度较高,各种素质的具体内容既包括传统意义上对公民素质的理解,又较好地结合了时展所赋予公民素质新的含义;第三,比较科学,指标体系明确,条目较清晰,便于维度的再划分,便于进行科学测量与评价。

(二)显示度

就目前所查阅的文献,在教育学领域,较少涉及显示度的概念,对显示度的认识也尚无定论。本研究将“显示度”界定为“作用或者重要性的显现程度”,而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是指基础教育对于公民素质提高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的显示程度以及社会对其了解认同的程度。

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刻画显示度:一是从影响因素的角度,除遗传因素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形成皆有影响,通过对几个因素的比较分析,探讨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二是从影响时间(教育年限)的角度,探讨公民所受基础教育的程度与公民素质高低之间的关系;三是从影响范围(五个维度)的角度,探讨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各个维度的影响情况。

三、研究假设、思路、方法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育人活动,同时也是完善个体的素质结构、提高个体综合素质的活动。为此,本研究的假设是: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讲,所受基础教育年限越多,人的素质越高。

本研究以现状调查为基础,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基础教育与公民素质提高的相关性,探讨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影响和作用,所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12.0。

四、问卷的编制以及调查样本分析

(一)问卷的编制

问卷的编制以前文所定义的公民素质结构为基础,划分为五个维度,每个维度以分量表的形式出现。在参考国内外相关内容的著名量表基础上,根据理论构架和实践要求自行编制题目。问卷先后共进行两次试测,分别在重庆市的两个公共场所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对象共362名,通过试测,剔除题意不明、有歧义且不能满足相关心理测量学指标的题目。所有题目均采用liket5点记分:1表示完全没有、2表示可能没有、3表示说不清、4表示可能有、5表示肯定有。最后确立了包含31个题目的正式问卷,经信度检验,其克伦巴赫α系数=0.852,这说明该问卷的信度较高。在内容效度方面,我们邀请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对问卷题目所反映的行为样本的代表性进行判断,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在结构效度方面,绝大部分分量表之间呈中等程度相关,符合量表编制的一致性与异质性的要求。

(二)问卷的调查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集中于2007年6-7月,由专门的调查人员,在重庆市选择了颇有代表性的酉阳县、忠县、巴南区、北碚区四地进行,发放调查问卷1832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811份。巴南区属于主城区,北碚区属于主城区,也是城乡结合地区,忠县处于较贫困的农村地区、酉阳县处于贫困的偏远农村山区且是少数民族自治县。

经统计,样本的具体情况如下:从年龄上划分,5~6岁占2.6%,7~17岁占32.2%,18~24岁占13.8%,25~34岁占15.7%,35~44岁占16.2%,45~59岁占14.9%,60岁以上占4.6%;从文化程度上划分,学前占3.7%,小学占11.1%,初中占36.5%,高中占32.4%,大学占14.5%,研究生占1.8%;从职业划分上,学生占34.8%,工人占12.7%,农民占11.0%,干部占8.1%,教师占8.8%,医务工作者占7.5%,商业人员占8.0%,个体户经营者占6.1%,其他占3.0%。

因此,从总体上说,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选择充分体现了区域、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诸多方面的代表性,过程符合随机抽样的要求,结构较为合理,反映了重庆市公民的基本状况。

五、数据的分析及研究结论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数据处理分析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其中第一、二部分内容是第三部分内容的前提与逻辑基础,第三部分内容是前两部分内容的推演与深化。

(一)影响公民素质形成的各项因素分析及结论

根据调查数据,对公民素质与影响公民素质形成的各项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家庭、学校、社会、遗传及其他与公民素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5、0.638、0.316、0.114、0.090,且它们与公民素质均成正相关并达到显著水平。在所有这些因素中,学校与公民素质的相关系数最大,由此说明影响公民素质的首要因素是学校教育,亦即学校教育是提升公民素质的主渠道。

结论一:学校教育是提升公民素质的主渠道。

(二)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分析及结论

1.不同学历的公民素质得分总体描述

由表2可以看出,公民的综合素质随学历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从学前到小学,综合素质均值增长率为92.47%,从小学到初中增长率为17.68%,从初中到高中增长率为10.19%,从高中到大学增长率为2.53%,从大学到研究生增长率为1.14%。以受过大学教育的对象为参照,基础教育阶段的贡献率58.93%,这充分说明基础教育阶段对公民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由上分析看出,学校教育对提升公民素质有着积极意义,随着公民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公民素质基本上都呈现较稳步增长的态势。

结论二:所受学校教育的年限直接影响公民素质的高低。

2.不同学历公民总体素质的差异性分析

为了从总体上检验不同学历公民素质的差异。我们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3。 

表3表明,各个层次学历之间的综合素质得分均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21.729,p=0.015)。

为了明确哪些层次之间存在差异,我们进一步作了组间的两两比较,见表4。

表3表明,不同学历层次的公民综合素质之间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表4表明,学前与其他学历层次的公民之间在综合素质存在显著差异,小学、初中、高中学历的公民素质存在显著差异,但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公民之间综合素质的差异不再显著。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是明显的;高等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虽也有帮助,但作用不再明显。因此可得到基础教育阶段是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结论三:基础教育是公民素质形成的主要阶段。

(三)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初步模型的构建及结论

前文分析表明,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有显著作用,基础教育是公民素质形成的主要阶段。为了进一步定量刻画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构建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初步数学模型,在(一) (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又作了较深入的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1.教育年限与公民素质线性关系分析

为更进一步明确教育年限与公民素质的关系,我们根据有效问卷的数据,以“教育年限”为自变量、“公民综合素质得分”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结果得到回归方程如下:y=9.543+0.835x,其中y为公民综合素质得分,x为教育年限(各种学历对应的教育年限为: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学16年,研究生19年)。

为了验证该方程式是否具备统计意义,我们对该等式进行了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检验。表5、表6为方差分析与模型综述结果。 我们知道,当回归系数显著性概率值小于0.05时。回归式具有统计意义。在本次检验中,表5中的f=60.696.p=0.000<0.05,所以该回归方程有意义。 

表6的模型综述表明,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为r=0.878,说明二者(综合素质和教育年限)关系密切;r2=0.771,说明变量x可以解释变量y的77.1%变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受教育年限与公民综合素质的关系可以用如下方程表示:y=9.543+0.835x。这说明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影响表现为直接的正相关。

结论四:所受基础教育的年限与公民素质呈正相关关系。

2.公民综合素质与五种素质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本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了解五种素质对公民综合素质的影响程度。

以五种素质得分均值为自变量,以综合素质总分均值为因变量,应用全回归法,结果见表7、表8。

首先对回归方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由表7得知f=147.275,p=0.000<0.05,所以该回归方程有意义。随后得出回归方程为:y=1.740x1+1.747x2+1 236x3+1.017x4+1.097x5+1.718(系数的大小表明对总分影响程度的大小)。其中,总分为v,法律素质为x1,文化素质为x2,劳技素质x3,健康素质为x4,思品素质为x5,可见,对综合素质影响比较大的是法律素质、文化素质两项,比较低的是健康素质、思品素质两项。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4

一、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在公民教育方面没有一个独立的课程体系,通常是渗透在德育中“两课”的教学中进行的,学生对公民素质的应有学习不系统、不完整。而且高校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公共理论课、重技能培养轻做人修养的倾向,对于“两课”学生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

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社会基本制度及各项重大政策需要人们积极的参加。公民需要具有各类政治能力,如对权利和利益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妥协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公民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最为重要的能力素质,也是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当代大学生最为需要培养和具有的公民素质。

2.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要求

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培育和构建法治社会的迫切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构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更需要具有高素质的现代公民。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锻炼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使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律制度转化为其生活准则和信念,才能使大学生确立起对法治的信仰和提升参与实践法治的基本能力。

3. 大学生缺乏公民素质的现象普遍

大学生在大学前的生活和教育中,公民素质教育的水平良莠不齐,致使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生群体中缺乏公民素质的现象屡见不鲜。首先,缺乏法律观念,公德意识淡薄。大学生对社会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潮和反面行为的影响,变得缺乏主观意识和独立辨析的能力。其次,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专业的学习,而忽视了书写能力、交际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审美情趣不高,没有健康的业余爱好。学生跨学科学习、交流不够,导致知识面狭窄。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社会科学知识欠缺;而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自然科学知识欠缺。

二、培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途径

1.重视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

在我国现阶段,高校设置的“两课”课都包含有公民教育的内容,但要注重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内容上突出国家观念教育,责权意识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使青年学生明确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在国家中的权利和义务,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方法上,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求状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青年学生的公民素质。

2.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修课,不仅可以保证公民素质教育的课时需要,而且也可以保证公民素质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此外,通过专业课和选修课提高公民素质,高校专业门类齐全,通过各专业的融合有助于对公民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通过政治学的研究,可以对公民、公民社会、民主与法制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在伦理学中,可以对公民的道德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了解公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格素质;在教育学中,可以从教育的层面就公民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途径展开研究。最后,是通过加强教师素质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良好品质和高尚的人格,会直接作用于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适应社会环境的优秀心理品质,爱岗敬业、抵制消极堕落思想侵蚀的坚强心理意志,可以影响和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意志、理想和信仰。

3.在实践中巩固公民素质教育成果

现在我国在校大学生超过2000万人,更有数以十万计的班级和学生社团,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参与班级和社团活动,使其成员由归属感发展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发展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为对集体的责任感,亲身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和集体的力量,从而能够增强集体荣誉感,进一步认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全局的观念;通过认可班级和社团的章程,能使大学生自觉地规范自我,培养公德意识,领悟做人道理,从而促进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班级和社团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实际问题并通过参与集体讨论,学会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以修正提高自己的认识,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 提高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使大学生自觉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增强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正是在活动中,大学生公民才将个人责任与共同义务的观念。内化,才习得自愿的控制,这对于做一名真正负责任的公民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5

在制定公共美术欣赏课程目标时必须与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保持衔接,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相一致,具体目标为:掌握基本美术基本常识,鉴赏美术作品,能够评判美术现象和流派,了解基本的美术创作过程及媒介工具,尊重多元文化,理解美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作用、价值以及与人文的关系。

二、多方面多角度完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课程编制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多方面多角度完善公共美术课程内容对构建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课程之间的整合和综合化

我国普通民办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大多参照普通高等院校美术学科本身的分类来安排课程内容,没有主动寻求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性。课程内容的单一性严重影响着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普通民办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也要顺应时代,转变观念,走学科综合化的道路,以打破学生单一、片面的知识能力结构。对此我们可以通过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实现美术欣赏课程的综合化。以主题讨论或主线贯穿的方式向不同学科发散,牵引出更广泛的内容,从而使不同的学科内容建立整合关系。

(二)做到教学内容统一和广泛的适用性

公共美术欣赏课程不同于专业美术课,课程内容必须适合不同专业特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既要使非专业的学生掌握美术最基本的知识,又要使他们领会超越专业内容的通识性道理和研究方法。

(三)将人文主义精神融汇到课程教学内容中

美术教育的最终意义和特殊功能,就在于培养和谐完美的人格。民办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内容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要考虑民办高校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基础比较薄弱,在公共美术教学内容安排上,充分挖掘美术作品中文化观念、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个性观念、时代观念和哲学观念等人文因素,找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使课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人文价值取向,实现课程人文化,而在课程内容的难度上又能易于被学生接受。

三、探索公共美术欣赏教育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形式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除了以第一课堂教学为主体外, 还必须创建内容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课外、校外美术鉴赏和实践活动,以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和校园社团活动为契机,结合重大节日举办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培育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美术类社团的作用为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活动舞台,并利用专题类讲座、网络、报刊、橱窗、展板等宣传阵地吸引大学生对公共美术活动的关注,使美术教育活动成为最活跃、最受喜爱与欢迎、最有普遍参与性、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形式。

四、建立完善、科学化、规范化的美术欣赏课程评价体系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6

1.3公民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内容公民信息素养主要包含着公民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就是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内容来开展教育活动。美国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美国早期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重点是培养公民的信息能力。因为信息素养是源于图书馆的文献检索课程,强调的是对于信息的检索、分析、利用与评价能力的养成。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弊端也渐渐有了明显的显示:电脑“黑客”,电脑病毒的传播,网络道德对于“传统道德”的冲击,网络知识产权问题和“网瘾”的客观存在等。美国开始关注公民信息道德的教育。为此,美国出台了相对比较全面的互联网法规;在1995年美国便开始启用了技术标准——互联网内容选择平台(PICS),并通过过滤工具如微软网络浏览器中的“内容顾问”(contentadvisor)“电脑巡逻队”(CyberPatrol)等来规制网络内容;美国还推出了“家长控制工具”技术,它能过滤90%的色情网页等[6]。美国开展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公民的创新精神,使公民能够以批判性的思维处理事情。这也是公民信息意识教育的目标。所以,公民信息意识教育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且是受公民自身条件限制的。我国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对公民信息能力的培养。国家和教育部对于中小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和大学生的文献检索课程都有相应的规定,并要求学校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同时,对于社会公众,国家也有关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信息技能教育。但是,由于网络的弊端,我国还有很多公民不愿运用信息网络,特别是青少年。根据CNNIC的报告,约25.4%的家长表示已经帮助孩子使用互联网获取科普知识,28.9%的被访家长愿意让孩子使用网络科普,但是目前还没有使用。另外45.7%的被访家长表示不愿意让孩子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科普知识[7]。可见,我国公民对于网络信息技术还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认识到网络不应该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限制因素,而应该成为青少年认识社会和世界的工具。公民信息道德教育和信息意识教育仍是我国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薄弱环节。

1.4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评价标准公民信息素养标准是衡量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情况的指标,能够为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提供指导,保障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的健康发展。美国针对不同的公民人群制定了不同的信息素养标准。在教育领域,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AASL)和教育交流技术协会(AECT)出版了《信息力:建立学习的伙伴关系》一书,内容包括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标准;2000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了包括5项标准、22项执行标准和87项效果指标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8]。美国还制定了不同学科的信息素养标准,像科学、工程与技术领域的信息素养标准,人类学和社会学科的学生信息素养标准以及心理学信息素养标准等等。美国各个地区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地区发展的信息素养标准。我国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标准研究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国家层次的规范的信息素养标准。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北京地区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我国的信息素养标准主要侧重在高等教育领域,并且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缺乏权威的具有普泛指导意义的信息素养教育的评价标准。

2我国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建议

2.1加强对于公民信息素养的认识只有认识到公民信息素养及其对于公民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才能促使公民积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我国应该加大公民对于信息素养的认识,让公民自己认识到: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的提高,可以帮助公民解决自己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公民自觉参与信息素养教育,自觉培养与提高信息素养。我国要加强公民对信息素养的认识,重点在于加强农民和弱势群体对信息素养的认识。我国的农民人数约占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民还有着传统的文化思想,不愿接受和学习信息技术。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受经济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还没有机会接受信息素养教育。残疾人群因为自身的限制,也不能很好地了解和认识信息素养。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应该从转变意识开始,首先加强公民对信息素养的认识。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必要研究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整体规划,强化信息素养教育的宣传,努力提高公民对信息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2明确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我国应该明确公共图书馆为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发挥公共图书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功能。在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担负着社会教育的职能,是公民终身学习的学校。公共图书馆在资源、人才等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是开展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机构。长期的实践证明,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是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和实践者。我国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也应积极参与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公共图书馆要与教育机构合作来制定不同公民群体的不同的公民信息素养内容和标准,实现各自在公民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公共图书馆与其他的组织合作,可以共享信息资源,能够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节省人力财力,使公民信息素养教育产生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7

公民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以培养公民在民主与法制的框架内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为目的,与公民作为法定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相关的政治、法律、道德、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如何有效地开展公民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者共同探讨的问题。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借鉴西方教育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已经摸索出了多种教育模式,如开设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等。但由于各种因素,此两种教育模式还只能在部分地区、部分学校或班级试点进行,它的推广还需要一个过程。在现实条件下,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除了借鉴以上经验外,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应承担起进行公民教育的职责。

职校德育课教学中进行公民教育的可能性

职校德育课教材中具有公民教育的内容由于公民教育的内容广泛而复杂,各国基于本国国情,在公民教育内容上的选择和侧重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也存在一些基本的和共同的东西。穆伟山撰文指出:当前我国公民教育内容应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生活态度教育、权利义务教育、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政治教育、经济教育、技能培养、知识教育、环境教育等。根据教育部规定,职校生德育主要开设的四门课程中就有很多公民教育的内容。如《职业生涯规划》中有自信、自强、热爱专业、劳动光荣、勤奋学习、敬业乐群、积极进取、终身学习、珍惜时间、培养成功者的心态、遵守职业道德、适应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培养人际沟通能力等内容;《职业道德与法律》中有遵守职业道德、关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民事权利与责任、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遵守国家法律、增强质量意识、环保意识等内容;《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中有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支持社会公共事业保护环境、依法平等竞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保障人权等内容;《哲学基础知识》中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等公民教育的内容。由此可见,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已包含在职校德育的内容和要求之中,为德育课教学中开展公民教育提供了前提。

职校德育课的任务与公民教育具有一致性公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公民。学校公民教育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为社会进步提供所需的人才。现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两者的任务和目标是一致的。

职校德育课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是正式的、系统化的公民教育渠道,而德育课又是学校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必修课,可以保证公民教育的课时需要。另一方面,职校德育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的主阵地。德育课程内容又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社会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德育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以及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够承担公民教育的职责。

职校德育教学中进行公民教育的实践

德育课并不专指公民教育课,公民教育课也不能完全代替德育课。要在德育课教学中开展公民教育,使学生在德育课教学中习得公民知识、培养公民情感、提高公民能力,进而提升公民素养。应号召德育课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德育知识和教学水平。笔者拟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一课为例,谈谈德育课教学中开展公民教育的实践。

教学内容的选择德育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抓住德育课程中进行公民教育的内容来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效性。上文中已经列举教材中关于公民教育的一些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进行《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课教学时,教材在重点讲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时,提到了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效益,笔者认为这是开展公民教育的切入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个别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课程目标要求德育课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诚信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的教育,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会成为某企业中的一名员工,他们的整体素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所以本节课中渗透的公民教育,是德育课和公民教育的有效结合。

教学目标的设计 本节课的重点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如何设计教学三维目标?唐·罗威在《价值多元、民主和公民教育》一文中将公民教育模式分为认知模式、情感模式和经验模式三种。所谓认知模式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公民知识;情感模式就是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感和公民之间的相互责任感;经验模式即通过各种经验锻炼学生,使之具备履行公民权利的能力。由于本节课不是专门的公民知识教育课,要在本节课中渗透公民教育,应着重考虑情感模式和经验模式两个方面。笔者认为应重视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和运用目标的教学设计以开展公民教育。因此,本课的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定为乐于探究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体验科技创新、科学管理、劳动者素质对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培养自身科技创新意识、诚信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责任意识。目标定为:运用经济效益相关知识分析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公民经验。

教学资源的筛选德育课教学中开展公民教育,教师应导入具有公民教育效果的教学素材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渗透,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本节课采用情感模式完成公民意识的渗透,即通过精心选择有效的教学资源,让资源暗含的主题精神“自己去说话”,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如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导入了两份素材:一是播放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视频,视频中讲述了三鹿集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造成婴儿患病甚至死亡,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另一段材料是某超市在经营过程中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行为受到温家宝等领导人称赞的文字材料及图片。正反材料的鲜明对比使学生感受到企业经营中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培养了职校学生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过程的设计公民教育是主体性教育,因为公民的本质决定了必须以人格的独立性为前提,作为公民社会的要求,它承担着培养公民民主素质的使命,缺乏人的自觉意识,或只有教师而没有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民主素质就无从谈起。德育课的课堂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民主,使学生获得公民经验。在设计本课时,课前让学生分小组调查身边超市的经营状况,周边环境,社会信誉等;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潜移默化,自觉培养公民意识。如学习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时,教师首先请各小组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讨论,如果你是超市经营者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经济效益,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组可以质疑发言组的观点,被质疑组应解释说明其观点。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同时也对其他组的观点提出异议,论证其可行性。学生在这样一个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开展课堂讨论和探究活动,既培养了民主意识,又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引导各组给课前调查存在不利于周围居民生活的超市提出意见和建议,培养公民责任感,获取公民经验。

教学后的总结和反思在教学中,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经济效益的含义及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特别要提出的是通过教学资源的展示和教学的精心组织,学生的公民情感得到了培育和体现,学生的公民能力得到了提高。当然,课堂教学并未结束,课后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向超市提出意见和建议,获得公民体验,使他们的公民精神延续和深化,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穆伟山.学校公民教育:传统学校教育的转型——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目标、途径和保障[OL].(2008-02-01).http.//cpce.gov.hk/civiceducation.hk/pdf/e44.pdf.

[2]Dow Rowe. Value Pluralism,Democracy and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G].Mal Leicester,Celia Modgil and Sohan Modgil(ed).Politics,Education and Citizenship. Falmer Press,2000:194-203.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8

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教育阶段,始终都有思想教育相关的课程学习,这无疑彰显了思想教育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最佳途径。中学政治课程建设必须重视核心素养的教育问题,思品老师更要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努力实现公民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含义和现状

“公民”指的是“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公共性。

公民素养指的是以平等为核心的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包括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规范、行为习惯等,公民核心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形成并完善提高的。

现如今,中国的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有自身的运行方式,也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目前中国缺少的是一个完整的公民素养教育体系,需要在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提高公民核心素养的教育机构与教育进程。为此我国的教育学者及教育界正在努力朝着这个目标探索前进。

中国公民核心素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公民素养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不良风气盛行、群体性冲突增多等现象。要使公民核心素养得到提高,在思想教育视域下进行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是比较可取的途径之一。公民核心素养提高了,各种社会问题也会随之减少。

二、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是当前时期的热点。针对当前我国的国情来说,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只有这样人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就在于公民的核心素养是否够高。应时代之需,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就如何提高公民核心素养进行诸多研究,使之成为一时的热点。

其次,新课改要求提高公民核心素养。社会在进步,从前的教育模式、内容渐渐地不能满足时代需求,课改就显得十分重要。改革、创新后的教育内容是符合当展趋势的,公民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并且成了新课改十分重视的专题。不论是思想教育学科还是其他学科都希望找到本学科与公民素养教育之间的契合点,作为一名教育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为现代社会培育出合格的公民。

三、思想教育与公民核心素养的关系

(一)思想教育为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提供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如今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我国有很多专门从事思想教育和研究的人才,他们推动着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些成果就是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基础与先决条件。

(二)思想教育与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相互促进

思想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被培育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是公民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内容。思想教育程度必然影响核心素养,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主要方法有课堂教育、环境教育和实践教育等,通过这些方式同样能有效提升思想教育的水平。

四、思想教育视域下培育公民核心素养的途径

在思想教育视域下进行公民核心素养教育,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教育方式,但是现代社会要求创新,一些新型的教育方式往往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针对公民核心素养教育,要学会将二者结合起来。

(一)课堂教育

课堂教学不但可以传授知识,还可以实现教育目标。不仅仅是思想教育课程要注重公民核心素养培育,其他学科也要重视公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断完善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法、加强课堂教学互动。

(二)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对于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成效有直接影响,高素质的教育者拥有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很好地将受教育者根据特点分类并因势利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公民核心素养。因此作为一名思想教育方面的老师,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公民核心素养教育采用得较多的是正面的灌输教育,但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多组织一些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新的教学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一味地灌输教育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效果会得到强化。

(四)环境熏陶法

环境主要指的就是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者可以利用校园环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家庭环境熏陶在公民核心素养教育中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在生活中家长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相比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来说,社会环境所涉及的面更广、更复杂,社会环境对公民核心素养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想要营造适合公民核心素养发展的环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五)专业课程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

公民核心素养教育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专业的课程,这样更有针对性,教学成果也会更显著。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切实体会公民核心素养的本质,实现知行合一。

我国的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公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二者相辅相成。中学思品老师更应当致力于培育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在努力提高自己综合素养的同时完成公民核心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9

1.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保我县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的实现。全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动员多方力量自觉参与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确保我县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的实现,自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服务。(各成员单位)

2.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建设“美丽.清洁城乡”的长远大计,切实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营造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和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各成员单位)

3.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大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着力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大力推广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促进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注重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内容。进一步把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与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服务。(各成员单位)

(二)面向基层,惠及民生,努力实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

4.加大农村妇女科学素质建设力度,针对新农村发展过程中农村妇女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期待,引导农村妇女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农村妇女应用科学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加大对农业进城人员、农民工、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等科学素质的培训力度,努力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全覆盖。(县妇联、县人社局、县农业局、县科协)

5.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扶持支持力度,加大城乡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统筹力度,促进城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共同繁荣发展。(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民族局、县科协等)

6.加大向农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科学素质质教育资源的倾斜,加强中小学科学教材建设,丰富校外科技教育内容和形式,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丰富内涵。(县教育局、县民族局、县科协)

7.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投入,推动学校科技教育配置重点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县教育局、县财政局)

(三)服务主题主线,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良好氛围

8.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在努力开展科研攻关的同时,把普及科学技术、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科技知识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把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方面,努力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实践者、科学思想的倡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县科技局、县科协等)

9.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按照“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两个拓展、两个结合”,扎扎实实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恪守科研伦理的良好氛围。(县科协、县教育局)

二、广泛深入开展主题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为加快建设“三大名城”奠定社会基础

(一)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主题科普活动

10.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围绕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广泛开展以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各成员单位)

11.继续开展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十月科普大行动等重点品牌科普活动。针对食品安全、应急避险、卫生健康、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低碳生活和反对愚昧迷信等重点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全国食品安全周、安全科技活动周、林业科技活动周、安全生产万里行、防灾减灾日、科学讲坛等便于公众参与的科普展览、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公众解疑释惑,引导公众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来认识问题、指导生产生活。(县科技局、县科协、县教育局、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委、县环保局、县卫生局、县广电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地震局、县气象局、县妇联、团县委等)

(二)创新主题科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感染力

12.大力促进科普与文化、艺术的深度融合,在注重知识性和科学性的同时,探索在活动中导入文学、影视、动漫、舞台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手段,把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令人愉快。(县科协、县文化局、县广电局、县教育局、县气象局等)

13.进一步抓好安全社区建设,继续组织“科普活动进社区”活动,开展以平安社区为主题的环保科普宣传,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县林业局、县环保局、县妇联、县安监局、县科协)

三、加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拓宽公众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途径和渠道

(一)统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升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

14.加大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工作力度,丰富展览类型,增加展览数量,扩大受益群众覆盖面,把科技馆服务送到最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公众身边,让尚未建设科技馆的地区同样享受到科普公共服务。推动科普站、栏、员建设与发展。(县科协)

15.引导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发挥科普教育作用,促进课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推动构筑覆盖城乡的科普阵地。(县科协、县教育局)

(二)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拓展科技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16.充分整合有效资源,加大科技传播力度。在现有传统传播渠道的基础上,注重运用微博、社效网络和移动多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大力宣传科普活动,使新兴网络媒体成为传播科学知识的新阵地、提供公共科普服务的新平台、人民健康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新空间,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县广电局、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县科技局、县科协)

17.发挥各类科普设施的作用,通过展览、活动等便于公众参与的形式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提高科学普及的实用性、直观性、经济性和实效性。(县科协、县委宣传部、县科技局、县文化局、县广电局、县气象局、县环保局)

18.结合百姓需求,通过新闻、专题、科普专栏等形式,多种渠道传播科技、科普类节目,扎实推进有关科技、科普知识的宣传报道工作,提供公众对科技知识普及和科技信息传播的关注度。(县广电局、县委宣传部、且科技局、县科协等)

(三)加大教育培养培育力度,造就规模适中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

19.进一步加大对科学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开展,为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提供师资保障。(县教育局、县科协)

20.动员组织更多的科技专家、学者等加入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好专职和兼职两支科普工作队伍,提高面向公民传播科普知识的效率和质量。(县科技局、县教育局、县科协)

四、深入实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一)深入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21.加强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科学素质和实践科学教育水平。(县教育局)

22.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工作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动手实践能力。(县教育局)

23.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配合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的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继续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高家庭科学教育的理念,引导家长切实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县教育局、县妇联、县气象局、县科协、团县委)

24.继续组织好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13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第13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等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参赛工作。(县科协、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发改委、县环保局、县妇联、团县委)

(二)深入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25.继续做好中央1号文件的宣传解读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把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传递到广阔农村和广大农民。扩大农民工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生产、科学生活的综合素质。着力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组织开展新农村千万乡土科普人才培训工程。(各成员单位)

26.加大对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扶持力度,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卫生保健、安全生产等热点问题,整合相关科普资源,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县农业局、县科技局、县妇联、县科协等)

27.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加大对农村科普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带头人的跟踪服务力度,探索完善长效服务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科普组织服务能力建设。(县科协、县财政局)

28.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县妇联、县科协等)

(三)深入实践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29.开展各类劳动者再就业培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和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县人社局、县农业局、县总工会、县妇联)

30.加强对进城落户和城镇稳定就业的劳动者开展基础素质教育培训,提升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所必需的综合素质,推进农民工稳定有序融入城镇,促进社会融合与和谐稳定。(县农业局、县总工会、县人社局)

(四)深入实施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31.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加强城市社区科普组织和工作队伍建设,改善社区科普阵地和条件,推动开展广泛性和针对性的科普活动。(县科协、县财政局、县民政局)

(五)深入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32.贯彻落实《2011-2015年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在组织公务员培训中,强化科学素质内容的学习。依托党校等公务员培训机构,将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等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

33.加强教育培训,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工作中,指导各级党委(党组)在理论中心组学习、脱产培训和干部在职自学时,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教育培训作为重要内容,统筹安排,统一部署。(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

34.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普及现代化科技知识。围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科普讲座、科普报告会等。加大宣传力度,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科学素质营造良好氛围。(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

35.建立健全干部学习培训激励机制,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科学素质情况作为考核干部学习培训情况的重要内容,继续落实好《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和题库中,继续强化与科学素质有关的内容,进一步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

五、完善机制,加强督导,确保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顺利实施

(一)进一步建立完善政策法规

36.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要求,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增加科普专项经费,继续支持重点科普活动。发挥财政对教育的支撑作用,落实好现有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出台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科协)

37.加强政府领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各成员单位)

(二)加强示范引导和督导评估,确保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38.配合开展第九次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及时了解掌握全国及各地公民科学素质的状况,为做好下一阶段科学素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县全民科学素质办公室)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10

一、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内涵及意义

(一)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内涵。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是大学生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是高校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及活动,籍以培养公民的独立人格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自由、平等、民主意识,公德意识、批判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大学生公民对公民身份的认同并主动行使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自觉地热爱国家,维护法律,担当公民责任的教育活动。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是一种法律意识。它是大学生在法律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要求行使自己权利,履行自己义务的心理、思想与评价的主观价值判断。第二,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是一种公德意识。公德意识是一定社会的全体公民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规范人与人之间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交往行为的规则意识。它反映了大学生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第三,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它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是伴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产生,并由此衍生出来的独立人格观念,自由、平等、民主观念,诚信观念等现代意识。

(二)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能够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充分表明现代公民意识培养是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要素。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与高校德育有着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标的相通性。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与高校德育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符合一定社会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二是内容的相通性。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以独立人格意识、爱国心、公德心、权利和义务意识等为主要内容。高校德育(高等教育的德育通称为思想政治教育[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等为主要内容。[2]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大学期间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成人成才。从一定意义讲,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在整个高校人才培养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因为公民教育是关于具有一国国籍,在法律上享有权利与义务的人的教育。公民只有具备了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时,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才可以称之为合格的现代公民。因此,引导我国公民尤其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养,是当前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二、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随着《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等的颁布,各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有了明显的改观。尽管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日趋增强,并趋向理性化。然而,仍存在部分大学生不容忽视的现代公民意识缺乏,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地位不明确、内容体系不完整,与高校管理脱节等问题。

1.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地位不明确。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缺乏独立的地位。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虽然早有“公民”这一概念,但却没有形成真正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公民意识,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迫切需要以公民的独立人格意识,权利意识,责任义务意识,自由、平等、民主意识,公德意识为支撑,而这正是现代公民意识的基本要求。然而,在中小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涵盖现代公民知识的社会课、政治课、历史课和地理课等辅助课程,没有得到重视。现代公民意识培养不连续,直接导致部分大学生公民知识贫乏。同时,由于现代公民意识从属于政治思想,丧失了其应有的独立性和确定性。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独立的课程,容易简单地把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等同于公民道德教育培养,从而忽视了公民意识和高校的内在联系。

2.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内容体系不完整。当前,高校德育课程是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主渠道,包括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内容,虽也强调个人的民主、自由等人生观、 价值观的教育,但更多的是对人的外在规范和要求。和个人的实际水平相比,容易陷入目标过高,造成大学生对公民知识的了解程度较高而其公民行为水平较低。例如,大学生在国家知识、历史地理、法律道德知识方面了解甚广,而涉及到公民行为方面(如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知之甚少。同时,内容的科学性不强,内容重复设置,缺乏相应层次性和衔接性。内地高校德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上强调反‘右’,坚持思想一元化,在经济上坚持反‘左’,坚持改革、搞活经济的思想影响,德育意识形态控制明显。道德教育本是内地高校德育的优势,但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道德教育的主题被弱化,未能凸显。”[3]当前高校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统一灌输、内容形式的整齐划一现象,容易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变化规律而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尤其是对同年级学生施以相同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抑制了他们个性的张扬和独特心理品质的形成。

3.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方式陈旧,与高校管理脱节。第一,在我国,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主要虽通过各项活动渗透。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仍然是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主阵地,而培养方式陈旧,灌输式教育模式事实上又仍占主导地位。以灌输为主的理论教学方法与发挥学生能动地接受和内化理论知识不相适应,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教育的需要,容易造成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分与实际思想品质水平不相匹配、知行脱节等现象,影响了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第二,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也是校领导、全体教师、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当前,高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高校的教育管理脱节,未能形成教师身体力行教书育人,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管理育人的局面,从而忽视了现代公民意识内涵的渗透,不能很好地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致使一些学生纪律松弛,政治敏锐性缺失。

三、加强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教育的对策

(一)通过系统化高校德育来增强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

1.以社会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个体独立人格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人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个体的现代公民意识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涵盖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的独立人格意识。良好的独立人格意识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含义,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是构成完整身心素质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人的潜能的激发和创新、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当前高校德育应澄清定位,以社会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个体独立人格意识发展。要促进个体独立人格意识的发展,一方面,要按照社会的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激发人的潜能,使得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协调;另一方面,要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注重人的动机、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个性特征的形成,激发人的创新和创造力,犹如康德所说:“德性只有在性格的准备下才能形成。”

2.以人的实际思想品质水平和认知接受能力为依据,科学划分公民教育内容的层次。高校德育关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应根据青年大学生知识经验的增长和心理发展过程,在内容编排上具有鲜明的序列性、层次性。深入浅出螺旋递进的方式,按不同阶段安排不同内容,使公民教育更加切合实际,可操作性更强。第一,按照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分解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内容。按照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不同时期的人才规格要求,在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探索公民教育内容的层次性。第二,针对思想品德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确定德育的重点内容。要了解和区分差异群体,采取不同方式的教育措施,如个别辅导、专项报告会、专题实践活动等,使差异群体共同提高。

(二)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增强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

1.精心培育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学校是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主阵地,是教育活动得以实施的主要场所。精心培育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引导,是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素质,养成现代民主法制观念,提高现代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一方面,通过建设良好的校风,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高营造氛围。良好的风气、习惯、传统,是大学生接受公民意识教育的前提。因为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形成,首先是来源于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对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形成起到引导和熏陶作用。另一方面,要把公民意识教育和学校管理结合起来,通过教书是育人、管理育人,对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内外并修的效果。

2.综合治理社会大环境。要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就要构建一个有利于其提高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要做到将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构建任务之中来。[4]一方面通过加快民主建设步伐,维护法律尊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其次,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弘扬正气充分利用舆论来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良好践行现代公民意识的氛围。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

增强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效果,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多的是依赖于课程以外的环节,即实践活动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发展中的教育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公民实践锻炼活动更能增强人的亲身体验。课外活动形式多样,例如:通过校内活动渗透,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选举、社区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发动学生竞选学生干部参与校园民主管理,增强学生的权责意识和自由、民主、平等意识。通过校外活动熏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区服务等等。通过大学生的自身参与和体验使其受到教育,体验和深化书本知识,体会现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作用,更应该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就是实践过程。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使现代公民意识得到深化,公民情感、体验得到升华,意志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徐文良.难忘的历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回顾与思考[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3]张秀雄.各国公民教育[M].台湾:师大书苑,2000:487.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11

1.基于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

塔影中学是省示范初中,75%的生源以外来务工家庭子女为主,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不高。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的团队积极创建无锡市崇安区以“公民养成教育”为特色的学校,短短两年,学校以办学理念新、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快、教学业绩提升快,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如何继续提升学校内涵,摆在全体师生面前,校长的使命感、教师的责任感,呼唤“公民养成教育”的再研究和再实践。

2.基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成长、发展是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生一直在参与现实生活,这是他们适应和创造生活的最有效、最基本的手段。学生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想要通过灌输来改变他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并非易事。人是自主的,教育需要自主、启发,不要被动主义、灌输主义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位。如果以教育者自我为中心,那么只会培养出缺乏创造力的“机械产品”。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帮助每一位学生发展自己,初中学生本身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我们只要切实从公民个人的幸福出发,按照适当的公民标准,来确定教育目标、设计课程、编制教材,就能让每位学生都发展为合格的公民。我们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注重自由、平等、公正、独立等价值观的培养;强调情感教育,如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关爱自然,使初中学生有感知他人痛苦的能力;强调尊重个性和创造性,让人成为他自己;在教育模式和教育管理体制上,从统一性和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现在,公民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在驱动力是公民生活的需要,强调以人为本,不仅是要满足其社会需要,而且也要满足其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

3.基于德育工作创新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青少年特点的变化,学校内原有的德育体系中有些部分已无法解决社会现代化过程及市场经济发展中涌现的种种问题。德育工作需要适应社会生活和学生情况的变化,需要对原有德育体系进行完善、改革。我们秉承陶行知先生的大教育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生活为中心,通过生活进行公民素质养成教育,通过公民素质养成教育让学生学会过有意义的公民生活,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

二、理想校园:公民素质养成在实践中浸润

我们的团队不断地丰富学校公民素质养成教育的形式、内容和途径,建立符合学生发展的公民素质养成的完整的教育、指导、学习、实践、评价体系,并尝试建立以人为本的公民道德教育模式。

公民素质养成教育是由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公民技能、公民道德四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融通来实现的。“关注身边生活,感受社会责任,培养公民意识”是我校公民素质养成教育实践课题的理念,培养“合格+成功”的初中生是我校确立的教育目标,旨在通过各项实践活动的渗透,让公民素质养成生根开花。

1.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普及公民知识

根据“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的原则,我校编纂的公民素质养成教育校本教材有:《公民素质养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手册》《学生成长记录》《公民养成教育之学科拓展》《三名工程―即读名著、听名曲、赏名画》等。同时,我校开设了专门的公民素质养成教育课,有针对性、系统地进行公民素质养成教育的知识传授。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公民意识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确保各项活动的设置和开展都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第一,组织贴近学生的常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通过升旗仪式,结合重大纪念日或重大事件等,针对学校和学生实际,举行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共28项,每项活动都有设计方案,由专人负责。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项主题教育活动,比如加强行为习惯养成的专项教育。年级组细化管理,每月提出规范养成月目标,每周提出规范养成周目标。我校以公民素质养成及教育为抓手,以完成公民养成教育选题及模拟听证会为载体,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学生,要有学习的意识和责任,更是社会的公民。学生要树立起权利、义务意识,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的法定权利,并履行法定义务;树立起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政治参与意识,能努力承担起个体在社区、国家、国际上的角色责任;还要树立起民主、合作、协商、共赢的意识,尊重他人,尊重不同文化,在协商与必要的妥协中达成理解与共赢。

3.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公民技能

掌握一定的技能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第一,每周五下午学校在初一开展“学生主动发展日”活动,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有航模社、小发明、剪纸社、行知讲堂等多个项目,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第二,制定并实施塔影中学学生“十项技能”目标计划,即读好一本书、讲好一个故事、朗诵好一首诗、唱好一首歌、写好一手字、学会一项体育技能、学会一种生活技能、学会一样乐器、参加一项科技小发明、参加一个志愿服务队等。第三,开展模拟听证会。我校课题实施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全民参与,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履行一名公民的责任和行使其权利。我们每个中队都有自己的选题,并且每年都会举办模拟听证会,全员参与,分工明确,小组合作,对于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实施中,我们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这个比较创新的理念,我校师生都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从探索到研究的过程,由刚开始的校内学生素养的课题研究,到现在全员走出校园,真正进行社会问题的课题研究;由刚开始的小组合作,组长代表论证课题,到现在的全员模拟听证,每位组员都对自己研究的课题内容进行论证。这是我们每一位课题组成员,每一位中队辅导员,每一位同学切身感受到的推进过程。

通过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模拟听证会,学生能够追踪社会、政治热点问题,综合各种信息、观点,形成自己的主张,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众人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尊重他人的正确观点,并能批判性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生还参与法制建设、社会问题方面的讨论,并主动监控、关注事情的发展进程和运行。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他们能自己找出国家现有的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有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等,并通过自己调查采访、同学们之间讨论研究,商讨出自己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如对“不遵守交通信号指示灯”的严重后果和危害进行宣传,印一些事例和调查结果传单分发给群众,提高群众对此问题的重视和其危害的了解等。这充分提高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强化了其用法律的武器来履行公民义务的思想。

六年间,学生把社区的公共问题当成己任,直面学校、家庭、周边社区突出的“老大难”问题,如老人摔倒扶不扶、雾霾的解决方案、未成年人不得进网吧问题研究、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等,用自己的思辨和见解、真诚和执著,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4.创新评价机制,提升学生的公民道德品行

我们的团队坚持在每个实践活动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调学生在品德、学识、意志、言行等各方面的素质的提升,提倡“积极向上”“自强自立”“诚实守信”“勤奋好学”“明理豁达”的修身原则。第一,学校不断举办 “优良班集体”“星级文明学生”和“优秀小公民”的评比活动。第二,创建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把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借助项目集结到一起,使其在解决社区真实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体谅、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共创和谐的关怀理念,这是我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也是努力实践教育纲要规划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指示的积极、有效的尝试。

三、理想校园:公民素质养成落地生根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并成长着,让公民素质养成落地生根。

1.学生的公民知识和意识得到显著提高

我们的团队得到领导的关心和专家的多次指导,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研究活动,并针对不同情况及时积极进行了调整,力争使我校的公民素质养成教育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多次调研。我校以初二学生为样本,进行了有关“公民意识”的学生问卷访谈,调查结果和之前未进行公民素质养成教育所进行的调查结果对比如下表:

2.学生的公民技能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学生对公民技能的认识,由起初的与我无关,无从下手,到现在的全民参与,人人论证,表达自己的主张,并为自己的主张进行辩护。众人积极参加小组讨论,自主合作学习,尊重他人的正确观点,并能批判性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在外出调查的过程中,礼貌待人,热情大方。各中队的研究课题有一定的系统性、长期性和可行性,形成了活动案例集和学生感悟集。

3.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物化成果

教师围绕公民素质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成果,包括对公民素质养成教育的含义、特点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形成了公民养成教育的操作流程与基本策略,丰富了公民素质养成教育的理论。课题组(包括参与研究的老师)有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发表,出版了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专著。

四、理想校园:公民素质养成在反思中提升

思考一:从注重认识提高向注重实践养成转变。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实践表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不是仅靠教师说教形成的,也不是学生呼喊几句爱国主义口号就能增强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引导学生用自己参与社区问题的研究与解决的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不断升华爱国情感。

思考二:从注重国家认同教育向注重参与国家政治文明建设转变。德育不再仅仅满足于死记硬背政府所宣传的爱国主义的基本观点,而是从引导学生寻找社会问题开始,使其努力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重点分析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政府制定的相关公共政策的不足之处,认真研究需要完善的具体内容,向人大或政府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通过听证活动,政府有关官员与学生平等对话,促进形成新的国家法律法规或政府的公共政策。这些活动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这是我们自己国家,这是人民可以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这是一个以法治国的国家。这一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国家认同教育,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实践活动。

思考三:从注重知识教育向注重参与政治生活能力培养转变。现代民主政治制度需要有具有民主能力的公民来支撑,这种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参与国家民主政治生活的能力,在实践中,学生自己制定和实施社会调查方案,感受社会调查的困难,在实践中提高社会调查的基本能力;学生努力学会从多角度收集信息,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学习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学习向政府及社会宣传自己的方案,开展从自我做起的实践活动。这些都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可以预计,坚持在中小学中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必将为未来文明社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公民。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12

树立公民的国防观念,是公民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瑞士十分重视培养公民的国防观念,政府一再申明,培养和保持公民的国防意识和尚武精神,将使侵略者看到,向这个国家发动进攻是得不偿失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瑞士之所以能够免遭纳粹德国的侵略,就是因为希特勒认识到,要征服众志成城、训练有素的瑞士公民,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今天的大学生,他们的国防观念、国防素质的强弱,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合格的公民,而且决定着他们能否成为祖国有用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意大利非常重视通过国防教育将大学生塑造为合格的公民。按照意大利国家的规定,所有的二年级大学生都要服完兵役(而不是军训)才能获得学分,继续完成学业。

在我国,高校要从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清加强国防教育是建设国防、巩固国防的战略性举措,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必然要求,以此加强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提高大学生的公民素质。高校国防教育最本质的作用,就是强化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在我国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中设有关于中国国防的历史和现代化国防建设的现状、国防法规等基本内容,可以增强大学生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大学生通过国防教育不断强化国防观念,提高保卫国家安全、履行国防义务的思想意识,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二、培养国防精神提高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行为习惯或习性,是一定阶级或社会政治观念和原则转化为人们内心信念和意志,并在其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式和一贯倾向。国防教育是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是世界各国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强化国防精神的基本做法。美国把国防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基本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爱国和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观念,保障国家安全。在大学生中突出军事爱国主义教育是俄罗斯国防教育的主要特点。在俄罗斯,军事爱国主义教育几乎等同于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的实质是国防精神教育。国防精神是在国防实践中形成的、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是适应国防需要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锐利的思想武器。从一般意义上讲,国防精神主要包括四个内容:一是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优良历史传统,坚决保卫祖国的安全、主权和民族尊严。二是爱军尚武精神。表现为关心国防建设,热爱人民军队,对军事知识和军事技术有强烈的求知欲;爱军习武,拥军优属,尊重军人职业,支持军队建设,自觉强化国防建设意识。三是牺牲精神。其最高表现是为国献身。四是斗争精神。主要表现为抵御外敌入侵、救亡图存的战斗精神,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精神以及同自然灾害搏斗的抗争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国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高校国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国防精神,进而提高他们政治素质的重要载体。首先,国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国防观念。高度的国防观念,既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和公民政治素质优良的标志之一,也是军队和国防现代化的希望所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和多元化的国际社会,我们应该正视国防观念淡薄和国防教育落后的现实,采取实际措施,强化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国防教育。第二,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因为国防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育公民的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观念以爱国主义为精髓,是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国防赖以巩固的精神根基。第三,国防教育的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话题。国防教育有关国家的安全防务问题,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这样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最能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三、影响行为规范培育公德素质

公德即公共道德,是全社会人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公德素质教育是引导人们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教育。公德教育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之一。高校国防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育,具有知识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特征,是培养大学生公德素质的核心内容。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习国防理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国防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保卫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习国防历史,有利于吸取经验教训,牢记国荣国耻,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学习和观察国际形势,特别是世界新军事变革形势,有利于大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国防发展趋势,增强国防建设紧迫感;学习国防法规,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法制观念,自觉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参加国防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增强体质,提高军事技能和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

高校国防教育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组织形式,实施教育的环境条件还是方法措施,如平时艰苦的野外训练、严格的集体生活、标准的内务管理以及经常性的评比竞赛等,都将对大学生树立高度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等起到示范、引导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人民军队的发展历史和光辉的战斗历程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懂得解放军是一个高度团结的战斗集体,任何战斗行动都是集体行为,个人只有服从集体或在集体的支持下才能获得成功,否则将一事无成;任何军事行动都需要大家互相协作,不怕牺牲,团结一致。在军训中,大学生通过队列、战术、轻武器射击等项目训练,特别是在训练中连与连、排与排、班与班之间的评比、竞赛、互帮互学,进一步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集体主义离不开组织纪律性。严格的军事生活也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紧张的训练生活,严明的纪律要求,整齐的队列动作,你追我赶的竞赛场面,使大学生看到了集体的力量,领悟了纪律的重要。同时,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各种行为规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国防教育中,大学生从解放军英雄模范身上,了解解放军战士的人生追求和苦乐观,学习他们甘愿吃苦受累、任劳任怨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从而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此外,学习解放军的优良作风和品质使大学生懂得:一个人只有立德才能立身,只有吃苦才能立志,只有勤奋才能立世,立德、勤奋加吃苦才能永远立于人生不败之地。

四、増进体质促进全面发展

国防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体素质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通过国防教育加强青少年的体质锻炼。日本在国防教育中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增强体质体能的训练,进行强身和自卫教育。前苏联教育部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全国普通教育机构制订的统一教学计划中,全部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社会政治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物理、劳动和军事体育,它们占教学总时间的比例分别是43%、39%、18%。美国把与军事应用相关的体育项目纳入国防教育体系,以提高大学生乃至全体公民的健康水平。

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就不是一个完全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对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呈下降趋势。产生这种状况往往与他们参加实践活动少、身体锻炼不够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国防教育在这方面却恰恰能弥补其不足。军事技能训练,有着很强甚至超强度的体能运动技能的锻炼。特别是集中军训期间,每天獏、爬、滚、打、练”,对大学生锻炼体魄、增强体质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以后的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国防体育活动,是知识、技能和体能的结合,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它融竞争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青年学生易于接受,是一种较好的体育锻炼载体和方法。近年来,许多高校还开展了定向越野活动,这不仅增强了大学生的竞争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五、锻造意志品质培养健康心理心

理素质是指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和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总和。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调查表明,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成功,知识和智力因素仅占30%,而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心理素质)占70%,人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完成的。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13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人均接受正规教育年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社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设施、队伍、经费等资源不足;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未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本《科学素质纲要》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

二、方针和目标

指导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今后15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

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将《科学素质纲要》纳入有关规划计划,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公共投入,推动《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社会各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全民参与———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提升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和谐———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目标:

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

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三、主要行动

根据指导方针和目标,在“*”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措施:

———通过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深化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科学教育评价制度,定期监测科学教育质量。

———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水平和质量。结合农村实际,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开展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培训等科普活动。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

———通过“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中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

———提高母亲的科学素质,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加强现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

———提高农村妇女及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措施:

———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需求的农村科学教育、宣传和培训体系。制定《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规划》和《中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指导面向农民的各类科学教育活动。

———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结合实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加大培训力度。使参加绿色证书培训达1000万人;重点培育100万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0万个农户。发挥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化技术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业科教与网络联盟、有关大中专院校和其他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普之冬(春)、科普大集、专家大院、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技大王下乡、科教兴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

———开展农村科技、科普示范活动,建立和完善示范体系。深入开展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户等建设活动,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好它们的示范作用。

———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按照《*-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

———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1万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培养农民技术员队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

———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依托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农村化技术学校、文化站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推动乡村科普橱窗、宣传栏等建设,开发和充实适应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育内容。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工作队建设,提高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的科普能力。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在广大城镇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围绕城镇化进程的要求,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措施:

———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进行专门的规划、组织和监督实施。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合理分工、加强合作。

———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国家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

———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和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城镇职工在职培训达到2.5亿人次,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500万人,农民工培训2亿人。使新增劳动力接受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比例由目前的70%提高到90%。

———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

———建立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在职业培训中,加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容。

———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机会和途径。

———以城镇社区为依托,通过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建设学习型社区,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在面向领导干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突出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机关,调动公务员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

措施:

———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教育规划和相关计划的重要内容。

———各级机关在创建学习型机关中,其学习培训制度应体现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

———各级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将提高学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

———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组织公务员参与科普活动。

———报刊、电台、电视台和各级政府网站创办有关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栏目和节目。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及题库中,列入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

四、基础工程

配合上述行动计划,“*”期间重点实施以下基础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任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

———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形成适应不同对象需求、满足科学教育与培训要求的教材教法。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基地,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支持。

措施:

———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和农村化技术学校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尤其重视县以下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

———建立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

———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教授协会的作用,动员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者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科学教育研究,按照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更新课程内容,提高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材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特点和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先进适用技术、职业技能、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编写教材。重视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编写和音像类教材的开发制作。

———加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增强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

———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社区学校、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任务:

———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繁荣科普创作。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创作出一批紧扣时展脉搏、适应市场需求、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并推向国际市场,改变目前科普作品“单向引进”的局面。

———集成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立全国科普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措施: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进原创性科普作品的创作。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建立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的机制;鼓励和支持科普创作、科技传播专业团体发挥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

———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引进国外优秀作品,借鉴国际先进创作理念和方法,促进我国科普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建成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开展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送达基层。

———制定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科普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任务:

———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电视台、广播电台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等大幅度增加。

———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提高科技频道、专栏制作传播质量,培育一批读者量大、知名度高的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专版和科普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形成一批在业内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科普出版机构。

———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培育、扶持若干对网民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和虚拟博物馆、科技馆。

措施:

———鼓励、支持“科技博览”、“科技之光”、“科普大篷车”等电视科技栏目进一步提高质量,使其成为有广泛影响的媒体精品。择优扶持若干有特色、覆盖率高的知名科普网站。

———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积极培育市场,推动科普文化产业发展。

———建立与市场、公众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引进现代营销模式与先进编创技术,注重市场调研,提高播出和编辑出版质量。———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普出版物发行渠道,加强网点建设,大力扶持科普出版物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发行工作。

———提高各类媒体对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开辟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新途径,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教育、游戏软件。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任务:

———拓展和完善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对现有科普设施进行机制改革和更新改造,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力,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整合利用社会相关资源,充分发挥科研基础设施的资源优势,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前提下,新建一批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科技类博物馆。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至少拥有1座大中型科技馆,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至少拥有1座科技类博物馆,全国科技类博物馆的接待能力有显著增长。

———发展基层科普设施。在城乡社区建设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运用网络进行远程科普宣传教育的终端设备等设施;增强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有条件的市(地)和县(市、区)可建设科技馆等专门科普场馆;在一些市(州、盟和县)配备科普大篷车,以“流动科技馆”的形式为城乡社区、学校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提供科普服务。

措施:

———突出社会公益性,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制定科普设施的发展规划、建设标准、认定办法和管理条例,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

———对科普教育功能薄弱的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完善基层科普设施的功能;引进和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活动项目,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吸引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社区科普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为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供条件和机会。落实科普场馆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优惠措施。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落实有关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部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总数由目前的300余座增加至500座,省部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总数由目前的1000余座增加至2000座,定期对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团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对公众开放研发机构和生产车间。

———培育科普展览、展品市场,推动设计制作社会化;制定技术规范和设计制作机构的资质认定办法;择优扶持一批设计制作机构,提高设计制作水平。

五、保障条件

(一)政策法规。

完善有关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公民个人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对现有政策法规进行修订、补充和调整。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法律法规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细则。

———制定鼓励和吸引境内外机构、个人独资或合作兴办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机构的政策。

———制定表彰和奖励政策。

(二)经费投入。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有关规定,各级政府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科学素质纲要》的顺利实施。中央财政根据财力状况,逐步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各级政府要从中央财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落实各相关部门实施经费。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根据承担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任务,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

———鼓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实施办法,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三)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化人才,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加强理论研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高等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培养大批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专门人才;改革文博专业课程内容,为不同类型科普场馆培养适应性广泛的专业人才。———建立有效机制和相应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和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参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业和技术特长,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予以表彰和奖励。

———增强科技界的责任感,支持科技专家主动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播。

———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理论研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把握基本规律和国际发展趋势,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提供指导。

六、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国务院负责领导《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工作,成立《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和检查监督。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地方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计划,将《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业绩考核。

———建立和完善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工作机制。《科学素质纲要》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

(二)监测评估。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