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实用13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篇1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engineering rules; multiple protections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个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首先要明确抗震设防情况、场地情况等。结构方案是结构设计的关键,只有正确选择结构方案,才能在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保证质量。应根据材料性能、结构型式、受力特点和建筑使用要求及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结构方案[1]。作为一个合理的结构方案,其技术经济效果应当是好的或比较好的,因为它是结构方案的综合评价。本文以马那瓜美洲银行大楼实例为据围绕在设计和构造上利用多道设防的思想,如框架结构采用强柱弱梁设计,梁屈服后柱仍能保持稳定;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成连梁首先屈服,然后是墙肢,框架作为第三道防线;剪力墙结构能过构造措施保证连梁先屈服,并通过空间整体性形成高次超静定等的工程抗震设计应用。

一、工程规则性与多道设防的实际工程对比应用

马那瓜地处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东侧,近100年来已遭受4次强烈地震的袭击。1972年12月22日夜至23日凌晨的一次突发性强烈地震和震后的大火,使城市几乎全部被毁(市区92%的建筑被摧毁),地面下沉12英寸,死伤数万人(5000--10000人死亡),损失达10多亿美元,至今仍然可以看到地震的遗迹。 震级6.2,烈度估计8度,该次地震,地面加速度为0.35g,几乎是设计地震0.06g的6倍。大地震后,高18层,1963年设计的马那瓜美洲银行大楼(当时最高)只是出现了一些裂缝,而同位于市区的15层的马拉瓜中央银行却严重受损(震后拆除),周围建筑物也发生大规模倒塌,5000多人死亡。当时,这个消息几乎传遍了整个尼加拉瓜,相距如此近(培训四P11:毗邻)的建筑,为何有这般差别?人们发现,马那瓜美洲银行大楼之所以轻微受损,是由于它的形状非常规则、对称,且运用了多道设防设计思想。而中央银行平面和竖向上都不规则。

(1)中央银行平面不规则:四个楼梯间,偏置塔楼西侧,再加上西端有填充墙,地震时产生较大的扭转偏心效应。四层以上的楼板仅50mm厚,搁置在14m长的小梁上,小梁的全高仅450mm,这样一个楼面体系是十分柔弱的,抗侧力的刚度很差,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很大的楼板水平变形和竖向变形。

竖向不规则:塔楼的上部(四层楼面以上),北、东、西三面布置了密集的小柱子,共64根,支承在四楼板水平处的过渡大当人上,大梁又支承在其下面的10根1mx1.55m柱子上(间距9.4m),形成上下两部分严重不均匀、不连续的结构系统。主要破坏:A、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周围柱子严重开裂,柱钢筋压屈(竖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B、横向裂缝贯穿三层以上的所有楼板(有的宽达10mm),直至电梯井的东侧。C、塔楼的西立面、其他立面的窗下和电梯井处的空心砖填充墙及其他非结构构件均严重破坏或倒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在震后对其计算分析表明:A、结构存在十分严重的扭转效应;B、塔楼三层以上北面和南面的大多数柱子抗剪能力大大不足,率先破坏;C、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柔而长的楼板产生可观的竖向运动等。(2)美洲银行

结构系统平面竖向均匀对称。概念设计思想为多道防线、刚柔结合。先由4个4.6m等边的L形柔性筒(H/b=13.3>>7),通过每层的连梁组成一个11.6mx11.6m的正方形核心筒用为主要抗震结构。在风荷载和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具有很大的抗弯刚度(H/b≈5),为了预防罕遇强烈地震,有意识地在连梁的中部开了较大的孔洞,一方面可以用来穿越通风管道,减小楼层结构高度;另一方面是有意地形成结构总体系(第一道防线)中的预定薄弱环节,在未来遭遇强烈地震时,通过控制首先在连梁处开裂、屈服、出现塑性铰,从而变成具有延性和耗能能力的结构体系(第二道防线),即各分体系(L形筒)作为独立的抗震单元,则整体结构变柔,周期变长,阻尼增加,地震动力反应将大大地减小,从而可以继续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受力性能。即使在超出弹性极限的情况下,仍具有塑性强度,可以做到较大幅度的摇摆而不倒塌。为确保每一L形柔筒都可以作为有效的独立抗震单元,林在L形筒的每面墙内的配筋几乎都是一样的。

震后调查正如设计所预料那样,核心筒的连梁发生剪切破坏,是整个结构能观察到的主要破坏。连梁混凝土保护层剥落、开裂,这较易修复。墙体没有开裂,只是在核心筒的墙面上掉下了几块大理石饰面。这充分说明,虽然主体结构没有开裂,但剪力墙内已具有很高的应力[2]。也就是说在地震的剪力和弯矩作用下,墙仍处于弹性阶段。伯克利大学的教授V.Bertero在震后对该建筑作了动力分析,见下表。

可见,当核心筒连梁破坏后,四个L形角筒独立作用时,结构的自振周期和顶部位移明显加大,而基底剪力和倾覆力矩却明显减小。在正常工状态下,即在风荷载或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下,设计所选择的结构图的自振周期T=1.3s,相当于0.72n,顶部侧移12cm,相当于1/500楼高。美洲银行大楼的抗震实例说明了以承载力、刚度和延性为主导目标,设计抗议风和抗震都比较理想的高层建筑是完全可能的。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整体刚度大,有较高的自振频率;而在罕遇的强烈地震作用下,可通过发挥延性(其中包括结构延性、构件延性或截面延性)与耗能能力使结构仍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应用体会

高层建筑结构至关重要的就是使结构承载力、刚度、能量耗散和延性等多种性能得到最佳组合。选择有利的建筑体型,是减少高层建筑结构风载效应、地震作用效应和侧移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筑体型又与建筑平面形状、建筑立面形状和房屋的高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与H,H/B,L/B,突出和收进尺寸,细部尺寸等有关。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建筑和结构设计者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特别重视规程中有关结构概念设计的各项规定,设计中不能陷入只凭计算的误区。若结构严重不规则、整体性差,则仅按目前的结构设计计算水平,难以保证结构的抗震、抗风性能,尤其是抗震性能。抗震概念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结构简单、规则和均匀性、整体性、钢度和抗震能力等准则。

1.结构简单是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直接和明确的传力途径,结构的计算模型、内力和位移分析以及限制薄弱层部位出现都易于把握,对结构抗震性能的估计也比较可靠。

2.结构的规则和均匀性。沿竖向建筑造型和结构布置比较均匀,避免刚度、承载力和传力途径的突变,以限制竖向出现薄弱部位。建筑平面比较规则,平面内结构布置比较均匀,使建筑物分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能以比较短和直接的途径传递,并使质量分布与结构刚度分布协调,限制质量和刚度之间的偏心。

3.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能力。可使结构沿平面上两个主轴方向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震能力。结构的抗震能力是结构承载力及延性的综合反映。结构刚度选择时注意控制结构变形的增大,过大的变形也会因效应过大而导致结构破坏[3]。结构除需要满足水平方向的刚度和变形能力外,还应具有足够的抗扭刚度和抵抗扭转振动的能力。4.结构的整体性。高层建筑结构中,楼盖对于结构的整体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楼盖体系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面内刚度的抗力,并与竖向各子结构有效连接。高层建筑基础的整体性以及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可靠连接是结构整体性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吴育武.谈谈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若干问题[J].中国科技纵横,2010,(15):143,85.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篇2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最开始出现的是比较简单的框架结构,随后又出现了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剪力墙结构,由框架部分与剪力墙部分共同作用的框剪结构,由筒体体系构成的筒体结构以及不同结构相结合而形成的组合结构和一些巨型结构(巨型梁结构、巨型柱结构等等)。这些结构各有受力特点,适用于高度不同的结构体系,不同建筑结构的选择也影响着后续的建筑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与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建筑设备安装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所以结构设计时应该注意设计特点和设计要点。第一,高层建筑相对低层建筑整体上会导致受力增加,相对于竖直荷载,水平荷载地位提高,成为决定性因素,必须考虑基于水平荷载的建筑荷载能力,水平荷载主要包括地震和风荷载,高层建筑应该有更加优秀的抗震能力。第二,高层建筑的侧移是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的控制指标。第三,高层建筑的柱中容易产生竖向变形,这会造成连续梁的长度变化和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变化,忽略轴向变形是潜在的危险因素。第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有较大的结构延性,作为一种预防措施保证整体结构在高荷载作用产生巨大变形下不至于倒塌。

2高层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

2.1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计算简图的选取原则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过程当中,要进行相关的计算,而计算简图是进行结构设计计算的基础,所以计算简图的选取恰当与否关系着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也关系着高层建筑的使用是否安全可靠。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计算简图的选取时,要特别的仔细认真,这样才能保证结构设计计算结果的可靠,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建设和使用。同时,计算简图要有一定的构造措施和构造方法来保证安全,尤其是建筑节点在图纸上和实际中略有差别,必须保证计算简图的误差在允许的设计误差范围内。

2.2关于基础设计和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案选取原则高层建筑的基础比较深,基础设计要考虑多种因素。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必须参考详细的地质勘探报告,然后结合地区的地质条件进行基础的合理设计。同时,采用哪种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也影响着基础的设计工作,不同的建筑类型的荷载不同,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必须与结构类型和荷载分布相一致。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基础的设计工作的目的是使地基的稳定性能和承载能力发挥到最大。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一般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受力特性和建筑的力学性质的合理性,对于整个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的受力和荷载要明确,力的分析与计算必须简单。二是要满足经济成本合理性的基本要求,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施工方案的选取工作和施工设计,这个过程必须考虑整体建筑施工成本合理的要求。

另外,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方案也必须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地理地形条件、工程施工的要求、施工方案和建筑设备安装等具体的因素,在各种因素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确定结构设计的最优方案。

2.3关于计算结果正确性分析的原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应用软件不断地加入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分析计算当中,但是与建筑结构设计有关的软件的品种数量众多,不同的软件品种的计算方法、流程和编程实现方法不一定相同,导致了有关结构设计的计算结果存在着许多差异。设计工程师要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计算结果的差异,充分了解所采用的计算软件的计算范围和计算条件,要在仔细审核的基础上进行仔细的判断,排除人工数据输入的错误,才能够得出所需要的正确结果。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问题分析

3.1地基类型的选择要考虑到上部结构的荷载、地基的承受荷载的能力以及工程的整体造价等因素,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上部建筑荷载的准确计算和结构选型。另外在地基的设计和相关计算中一定要遵守国家规范和地方性规范,因为就全国来说,各地的地质条件差别很大,国家规范没有办法作出统一全面的规定,所以在地基的设计工作中要注意遵守地方性的设计规范的问题。

3.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置问题高层建筑中的剪力墙的数量要求和位置的设置问题也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一,在现行的建筑规范中,具体描述了短肢剪力墙的定义问题,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的高度和厚度的比在5-8的墙体,在具体的建筑应用中,短肢剪力墙的使用受到诸多限制,结构设计中应尽量少使用这种墙体结构,避免后续的设计上的诸多问题。第二,剪力墙的位置设置除了在建筑的两端以外,在建筑的纵向中轴线还应该增加剪力墙结构,并调整剪力墙中心的位置,合理设置厚度以及截面,使建筑的结果位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篇3

面对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高层建筑在城市里如春笋般一夜之间拔地而起,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决定着高层建筑的性能,这就需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设计能力和水平。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概述

由于高层建筑具有层数多、高度高的特点,随着层数的增多,设计过程中主要控制好竖向的结构体系。这是由于垂直荷载越大就需要越大的墙和柱,且侧向力造成的剪切变形和倾覆力矩就会越大。就侧向荷载与竖向荷载相比而言,前者对建筑物的效应并不是线性增加,而是随高度增高而增大。比如在一切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时受到风荷载的作用,建筑物用地基底所手的倾覆力矩通常与建筑物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例关系而建筑物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建筑物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例关系,其地震作用效用更为明显。高层建筑不仅要抗剪,还要注重还应注重整体抗弯及抵抗变形。因此,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的结构受力性能有着很大的差异。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2.1 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阶段

结构工程师在选型设计阶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规则性方面。新旧规范在结构规则性方面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动,新规范在结构规则性方面增加了很多限制条件,比如平面规则性、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等信息,并明确指出建筑不得采取严重不规则的建筑设计方案。基于此,作为结构工程师必须遵守新规范中的限制条件,还应注意避免后期的施工图设计工作出现被动。

2)结构超高方面。现行的抗震规范和高规中,就结构总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制,特别是新规范中就以往超高方面的问题,不仅把原有限制高度设为A级高度建筑,还增添了B级高度建筑。所有,就结构的此项控制因素必须严格注意,只要结构是B级甚至超过了B级高度建筑,则意味着设计方法与处理措施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在实际结构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因结构类型变更而忽略了这一问题,导致施工图难以通过审查,要么重新设计要么开专家辩证会议,这些对工程的造价和工期等具有巨大的影响。

3)设置嵌固端方面。高层建筑通常都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人防和地下室,人防顶板和地下室顶板都有可能是嵌固端的设置点。而就这个问题,结构设计师通常疏忽了嵌固端设置而带来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嵌固端的楼板设计问题,嵌固端上下层的刚度比限制、嵌固端上下层的抗震等级是否一致性,此外,还有在进行建筑结构整体计算时如何设置嵌固端、抗震缝以及嵌固端位置如何协调等多方面的问题,若忽略任意一方面的问题都将给后期工作带来安全隐患。

4)设置短肢剪力墙方面。在新规范内容中,就短肢剪力墙定义为墙肢截面高厚比5~8的墙,并结合实际经验和实验资料,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短肢剪力增添了很多限制,因此,肢剪力墙比普通剪力墙抗震等级要提高一级,这样会导致建筑成本提高,但短肢剪力墙对使用上有很大的便利。基于此,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作为结构工程师对于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也不能全部否定,应该有所比较的选择,看主要注重哪一方面,再来选择结构体系。

2.2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阶段

地基基础设计阶段成果的好坏直接对后期设计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更是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在地基基础设计阶段,所出现问题将会更加严重甚至损失无法估量。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及其复杂,我国的相关地基基础设计标准难以符合每个地区的需要,因此,应注意一些地方性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问题,这样不仅能搜罗多个地方的地基基础类型与设计处理手段等成熟经验规定和描述的更为详尽。因此,在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阶段,一定要深入学习地方性的规范,从而避免给整个建筑结构设计以及后期设计工作造成重大影响。

2.3 高层建筑结构计算和分析阶段

在高层建筑结构计算和分析阶段,只有准确高效的分析工程内力,并结合规范要求进行处理与设计,才能确保工程设计质量。新规范就高层建筑结构计算和分析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调整和改进,基于此,笔者建议,作为结构工程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如何选择结构整体计算软件。当前,结构整体计算软件通常有TAT、SATWE、TBSA、SAP、ETABS等软件。然而,这些软件在计算模型采用时存在一些差距,从而造成各计算软件的结构有着不大不小的区别。因此,在选择结构整体计算软件时,应结合结构类型及计算软件模型的特点进行分析,选择切实可行的计算软件,并根据不同的计算软件的计算结果,判定该软件的合理性、参考性或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的,这些都是结构工程师必须进行的首要设计工作。一旦选择的软件不合理,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还给结构带来了重大安全隐患。因此,只有选好结构整体计算软件,才能基本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

2)考虑地震力是否需要放大以及建筑隔墙给自振周期带来的影响。在新旧规范内容中,就地震力是否需要放大以及建筑隔墙给自振周期带来的影响都有提及。不同的是在新规范结合大量工程的实际测量周期,并就多种结构体系下的高层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也有了明确的指出。

3)考虑振型数目足够与否。在新规范内容,新增了振型参与系数这一新概念,并对其参数有了明确的限值。而在旧的规范内容中,并为提及振型参与系数这一概念,即使有这一概念,也没有就其参数设置限值,即使设置了也难以符合新规范的设计要求。基于此,在高层建筑结构计算和分析阶段,必须针对计算结果中这一参数的结果进行准确判断,并决定振型数目的取值是否需要调整。

4)考虑是否分开计算多塔间地震周期相互干扰、近年来,我国涌现了很多底盘大、塔楼多的新型高层建筑类型。作为建筑结构层工程师,必须分析是把结构作为整体并根据多塔类型计算,还是把结构人为的分开而计算。假如多塔之间的刚度相差很大,就容易导致即使振型参与系数达标,但是对某一座塔楼的地震力计算误差仍然有可能较大,从而给结构带来安全隐患。

5)考虑如何做好非结构构件的计算与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通常存在很多因为建筑美观或功能要求且非主体承重骨架体系以内的非结构构件。针对这一部分内容,特别是高层建筑屋顶处的装饰构件进行设计时,由于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均较大。因此,必须严格根据新规范中增加的非结构构件的计算处理措施而进行设计。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结构工程师不但要注重结构计算的精确性,还要注重高层建筑结构方案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处理好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篇4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一)水平荷载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成为结构设计考虑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高层建筑物多在十五层之上,其自身重量会与使用荷载会导致结构中竖向构件产生轴力。而高层楼房自重与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引起的轴力与弯矩的数值和楼房高度只是呈一次方正比。另一方面,根据力学原理,风荷载、地震作用等水平荷载的大小与结构的动力特性有密切关系,对结构产生倾覆力矩在构件中引发的轴力与楼房高度则呈二次方正比。对此,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水平荷载问题,以保证高层建筑整体高度与弯矩值成正比。

(二)结构侧移是重要控制指标

在高层建筑结构在设计中,结构的侧向位移会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以及新材料、新建筑形式的应用下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出现侧向变形的几率也会增加。如果结构的侧向位移控制不好,很可能会使填充墙等建筑装饰出现开裂,甚至会发生房屋侧塌而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重将高层建筑结构的侧向位移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以保证建筑物质量安全。

(三)结构延性尤其重要

由于高层建筑物结构相对更柔和,在发生地震或者地基不规则沉降时会增加结构变形的几率,也会使结构变形更大。对此,高层建筑单位应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对构造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结构能够具有足够的延性,从而有利于使高层建筑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能够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同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还应考虑地震荷载,注意加强抗震设计,以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二、现阶段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高层建筑结构超高现象严重

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高度具有严格的控制,且抗震规范与高层规程已制定了新的限制高度与设计方法要求,分为A级高度与B级高度两个标准。但目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超高问题比较普遍,存在不少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没能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结构体系最大适用高度,而是忽视抗震规范高度限制与高层建筑处理措施和设计方法的要求变更,使施工图纸审查没能得以通过,从而导致建筑工程工期与造价等造成巨大的影响。

(二)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问题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设计规范对于短肢剪力墙已经作出明确的定义与新的规定,对于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现实中,存在不少高层建筑单位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没有注重减少采用或者不用短肢剪力墙,造成建筑工程后期设计工作出现麻烦,也为建筑工程竣工质量检验造成问题。此外,我国现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防标准相对较低,具体的抗震计算方法不够精确、构造安全度也不够高,使得结构失效损失加大。

(三)地基与基础设计不标准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地基与基础阶段的设计好坏对工程后期设计以及整体设计工作的进行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高层建筑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倘若高层建筑没有做好地基与基础设计,所造成的问题很可能会导致巨大的损失。地基与基础设计需要根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所在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当地的经济状况等,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单位没有对施工当地进行深入调查与了解,不能熟练掌握各种地基基础类型与设计处理方法,使得地基与基础设计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从而很容易导致后期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三、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措施

(一)进行科学的概念设计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考虑结构的平面布置与刚强度,应根据建筑具体情况使高层建筑的平面布置简单而规则,尽量减少凸出或凹进等复杂结构。同时,可以通过进行科学、合理的概念设计促进设计方案更合理化与人性化,增加结构自身抵抗扭转的性能与减少因为地震作用引发的建筑结构扭转问题,从而使结构设计工作更完善。

(二)建立合理的结构体系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很重要,设计师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与当地人文环境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选型。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体系多采用简体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抗震墙结构体系、板柱—抗震墙结构体系、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等,每一种结构体系都有优缺点,其适用环境也不相同,设计师应在建筑工程具体要求与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以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可靠性,从而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三)加强结构构件设计

首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单位应注重合理增加抗弯结构体系的有效宽度,调整结构的抗侧刚度。通过增加抗弯结构的宽度可以增大抵抗力度,有利于减小抗倾覆力,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抗侧刚强度。其次,可以根据高层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框架与剪力墙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即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承受更高的水平负载力,而且经济实用、布局灵活多样,从而有利于延长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

(四)进行科学计算

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科学、准确地进行各类数据的计算是不可避免的。设计师应注重结合高层建筑结构的实际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计算模型,并注意在进行概念设计时尽量简化计算过程,从而有利于保证设计工作的时效性。随着各种专业计算机软件与工具的广泛应用,设计师需要熟悉掌握其操作流程,从而可以在将各种实地测量数据输入到系统后短时间内计算出所需的各种专业数据,不仅可以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而且增强了设计方案的准确性。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高层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在结构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而且还得需要考虑建筑的安全性、抗震性、经济性等。对此,设计师应不断应用新的理念与方法、积累良好的经验,以最大限度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经济性与可行性。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篇5

2.1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计算简图的选取原则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过程当中,要进行相关的计算,而计算简图是进行结构设计计算的基础,所以计算简图的选取恰当与否关系着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也关系着高层建筑的使用是否安全可靠。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计算简图的选取时,要特别的仔细认真,这样才能保证结构设计计算结果的可靠,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建设和使用。同时,计算简图要有一定的构造措施和构造方法来保证安全,尤其是建筑节点在图纸上和实际中略有差别,必须保证计算简图的误差在允许的设计误差范围内。此外,设计工程师要仔细的分析软件计算的结果,避免因为不同计算软件的计算结果而造成比较大的计算偏差和失误。

2.2关于基础设计和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案选取原则高层建筑的基础比较深,基础设计要考虑多种因素。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必须参考详细的地质勘探报告,然后结合地区的地质条件进行基础的合理设计。同时,采用哪种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也影响着基础的设计工作,不同的建筑类型的荷载不同,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必须与结构类型和荷载分布相一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基础的设计工作的目的是使地基的稳定性能和承载能力发挥到最大。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一般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受力特性和建筑的力学性质的合理性,对于整个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的受力和荷载要明确,力的分析与计算必须简单。二是要满足经济成本合理性的基本要求,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施工方案的选取工作和施工设计,这个过程必须考虑整体建筑施工成本合理的要求。另外,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方案也必须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地理地形条件、工程施工的要求、施工方案和建筑设备安装等具体的因素,在各种因素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确定结构设计的最优方案。

2.3关于计算结果正确性分析的原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应用软件不断地加入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分析计算当中,但是与建筑结构设计有关的软件的品种数量众多,不同的软件品种的计算方法、流程和编程实现方法不一定相同,导致了有关结构设计的计算结果存在着许多差异。设计工程师要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计算结果的差异,充分了解所采用的计算软件的计算范围和计算条件,要在仔细审核的基础上进行仔细的判断,排除人工数据输入的错误,才能够得出所需要的正确结果。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问题分析

3.1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相关问题高层建筑的地基设计既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前提性工作,也是建筑设计师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地基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基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基础的类型选择和工程的造价。基础的设计工作包含了基础的类型设计和对地基的处理工作。地基类型的选择要考虑到上部结构的荷载、地基的承受荷载的能力以及工程的整体造价等因素,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上部建筑荷载的准确计算和结构选型。另外在地基的设计和相关计算中一定要遵守国家规范和地方性规范,因为就全国来说,各地的地质条件差别很大,国家规范没有办法作出统一全面的规定,所以在地基的设计工作中要注意遵守地方性的设计规范的问题。

3.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剪力墙设置问题高层建筑中的剪力墙的数量要求和位置的设置问题也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一,在现行的建筑规范中,具体描述了短肢剪力墙的定义问题,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的高度和厚度的比在5-8的墙体,在具体的建筑应用中,短肢剪力墙的使用受到诸多限制,结构设计中应尽量少使用这种墙体结构,避免后续的设计上的诸多问题。第二,剪力墙的位置设置除了在建筑的两端以外,在建筑的纵向中轴线还应该增加剪力墙结构,并调整剪力墙中心的位置,合理设置厚度以及截面,使建筑的结果位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3.3高层建筑中的结构规则性问题关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的新旧质量规范在诸多问题的内容描述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和改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新的建筑规范中针对旧的建筑规范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规则性问题,增加了许多的限制条件,比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平面规则性问题和结构嵌固端的刚度比问题。第二,新的建筑规范中采用强制性的条文规定了严重不规则的结构设计方案是不能采用的。所以,结构设计师要注意到新旧规范的的内容改动,严格遵守规定的限制条件,合理的规划自己的结构设计,避免为后续的施工设计和施工图的设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篇6

2、概念设计.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采用结构概念设计。这种设计方式对建筑师以及结构设计师有很高的要求,必需严格地遵守结构概念设计的规范规程以及各项规定,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不能仅仅依靠计算来进行设计。在进行结构体系设计时,需要对结构选型以及平面布置的规律提高重视程度,选用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以及抗风性能,并且经济性较高的结构类型,并要对结构进行计算简图的设计,保证结构的地震力有合理的传递,并保证在两个主轴方向有相近的动力特性。另外,概念设计可以保证高层建筑受到中等级地震后可以通过修复继续使用,而在遇到高等级地震时可以保证不倒。为保证“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标,需要专家对设计提出具体指标,对建筑的稳定性以及弹性进行完善的设计。

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则

1、整体性。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整体性是指把各个部分组成一个整体,研究整体的功能和设计规律,从整体和部分中发现整体的特征。

2、结构性。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其结构及其各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建筑结构决定着建筑的性能和质量,影响着它在建筑中的使用和其发展情况,同时它也是性能的载体,还可以反作用于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各要素运动的稳定性与结构息息相关。

3、最优化性。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差异整合,使建筑的各个部分合理的组合在一起,差异的部分相互互补,相互支持,相互需要,保证着整合后的性能。建筑结构的形成也离不开差异整合,充分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这一点。

4、动态性。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动态原则是把握系统的内外联系,以及发展趋势,动力规律、方式等方面,使混凝土在建筑中提供更好地应用,满足需求,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跟随时代的脚步。

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高层建筑设计从体系选择、平面布置、竖向布置、抗震概念设计无一不体现设计师的水平,以下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作简要分析。

1、结构体系选择。结构体系的选择,应从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条件、建材、经济等各专业综合考虑。结构的规则性问题。规范在这方面有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规范规定上必须格外注意,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结构的超高问题。在抗震规范与高规中,对结构总高度都有严格限制,除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级高度建筑外,还增加了B级高度建筑,因此,必须对结构高度严格控制,一旦结构为B级高度建筑或超过了B级高度,其设计方法和处理措施将有较大的变化。

2、“设缝”。温度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是高层结构设计中较重要的构造措施。对温度伸缩缝,其影响因素很多,规范用规定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来控制,还规定了最大间距宜适当减小和适当放宽的情况,应根据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执行相关条文。如北京朝阳商业中心、广东佛山医院等工程地上结构长度均超过100米,由于采取了可靠措施,也未设温度伸缩缝而效果良好。沉降缝由于同一建筑物中各部分基础显著的沉降差产生,在设计中,通常用“放”、“抗”、“调”等办法解决,即设沉降缝、采用刚度大的基础、调整各部分基础形式或施工顺序。目前,广州、深圳等地多采用基岩端承桩,主楼、裙房间不设缝;北京的高层建筑则一般采用施工时留后浇带的做法。设计师应在实际中灵活掌握。防震缝在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但应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或缩小。

3、 侧向位移的限值。高层建筑结构的水平位移随着高度增长而迅速变大,为防止位移过大,规范对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都作了限制。控制顶点位移u/h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建筑内人体有舒适感和防止房屋在罕遇地震时倒塌。但控制房屋在罕遇地震时倒塌与否的条件是结构极限变形能力而不是u/h限值。另外,为使结构具有较好的防倒塌能力,应在结构计算中考虑相关效应。控制层间位移u/h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填充墙、装饰物等非结构构件的开裂和损坏。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篇7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城市在不断扩建,设计者们为了迎合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他们正试着建造一些标新立异、新颖别致、独树一帜的建筑,如非对称、不规则的建筑结构物。随着人们的观念的转变,现如今大城市中出现了大量复杂体型和不规则的结构,这种趋势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2、某工程平面不规则构件设计及其设计措施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135780.2m2,地下2层,地上21层,建筑总高度66.24m,地下2层为车库,地下层1~地上层3为商业,层高3.6m~3.9m,层4~21为住宅,层高3.5m。地下2层至地上2层近似为矩形平面,4层以上楼层平面局部收进成“凸”形平面。

工程中存在平面上不规则、扭转的不规则、竖向构件的不规则、楼板由于开洞不连续等抗震不利因素,为不规则高层建筑,须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设计过程中采用合理布置剪力墙以减弱结构的不规则程度,缓解竖向刚度突变部位和平面薄弱环节在地震作用下应力和变形的集中程度,对薄弱部分进行中震不屈服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抗震构造措施,提高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2.1 结构和构件设计

2.1.1 结构形式

本工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较好地满足下部商场和上部住宅建筑功能的同时,保证了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的连续,具有良好的抗侧刚度和抗扭性能。

2.1.2 结构平、立面布置

核心筒剪力墙布置时为保证筒体角部墙肢的完整性,纵、横向剪力墙力求均匀对称并互为翼墙,这样提高核心筒的抗震性能。通过优化调整建筑物剪力墙墙肢长度和厚度,实现结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的接近或重合,减小结构的扭转效应。

2.1.3上部结构主要构件设计

(1)剪力墙的设计

核心筒周边和结构剪力墙厚度从下往上分别为400,300,250,对应的剪力墙端柱及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分别为1000,800,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为C50,C40,C35。

(2)暗梁的设计

核心筒区域剪力墙设暗梁,宽度为墙宽,高度为墙宽的两倍,该暗梁按抗震构造配筋。

(3)楼板设计

竖向构件由于分布的部位及上下1层的楼板厚度分别为150,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配筋率取计算值并适当加强,最小为0.25%,本工程配筋Φ10@160(三级钢)。

振型数与周期比简单计算:结构计算振型数取18个,X向的有效质量系数97.52%,Y向的有效质量系数98.94%,满足高规第5.1.13规定。结构第1振型为X向平动,第2振型为Y向平动,第3振型为扭转,T3/T1=0.8761,满足高规第3.4.5规定。

2.2 结构的不规则情况和设计措施

2.2.1 楼板不连续

为提高楼板削弱区域抗震性能,竖向体型突变部位的楼板在该区域的厚度取180mm,其他楼层的板厚在该区域分别由计算需要增加了30mm,并且该区域楼板钢筋采用双层双向设置,配筋率控制不小于0.30%。

2.2.2 凸凹不规则

本工程层4~21平面凸出长度为11.3m,大于平面突出方向结构总长度(22m)的51.4%,按照高规判别为凸凹不规则。结构设计时对平面尺寸突变位置的楼板厚度和配筋进行加强。

2.2.3 竖向不规则

(1)竖向不规则的判别

因建筑使用功能变化,本工程层4以上结构平面部分收进,本工程为结构竖向不规则。

(2)竖向体型收进建筑的抗震加强措施

结构薄弱层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剪力设计值乘以1.25的增大系数。在结构设计时上部收进楼层和相邻下部楼层对应位置剪力墙和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变,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变,以减小两个楼层的抗侧移刚度和承载力的差异。在结构设计时竖向体型收进楼层及地上层4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提高墙肢的抗震性能。对竖向体型突变部位及其上、下一层楼板的厚度和配筋采取加强措施。

3、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采取的措施

从以上的工程实例中我们也得出来以下的一些能有效控制建筑不规则的设计心得和大家探讨:

3.1 减小建筑结构的相对偏心距。

相关研究表明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与相对偏心距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线性关系的,如果想要控制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以及进一步缩小楼层的位移比,则可以通过调整结构的平面布置,进而使得结构的质心和刚心比较接近。实践工程中减小建筑结构偏心距的常用方法有:调整结构平面的不规则性布置应该是在初步计算分析后进行,通过初步计算结果寻找建筑结构的质心、刚心,在适当的调整和质心较远的抗侧力构件。

3.2 调整结构抗侧构件刚度和抗扭刚度的比值。

由相关研究得出: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与结构周期比的平方的关系基本上是线性的关系,所以在设计建筑物时,可以考虑适当减小结构的周期。在设计剪力墙时,则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的增长或者增厚四周的剪力墙,特别需要重视的是那些离刚心较远处的剪力墙。加大结构抗扭刚度的一般做法是在建筑结构四周边上设拉梁,这样可以缩小建筑结构的扭转周期,当然也可以采用增加周边连梁的刚度的方法。

3.3 提高结构四周抗扭构件抗剪力。

要保证建筑结构在强烈震动下依然安全,仅仅靠调整结构布置还是不够的。在一系列实验中得到了如下的结论:当建筑结构处于非弹性时期时,对称的建筑结构受到的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便会随形态变化的而产生偏心。如果想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则应该强化那些受抗扭效应制约的构件的抗剪性能,这样使得建筑结构可在强震作用下依然保持整体弹性状态。

结束语:

目前全球的地震灾害不停在发生,但是配合建筑功能确产生了很多不规则建筑,这对目前我们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结构之所以分为规则结构和不规则结构,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结构下,地震的作用受力特点和震害特点不同。引起不规则的因素比较复杂,对不规则的准确界定及具体指标仍然存在不足,不能完全依赖结构的规则性规范下的定量指标。设计人员要结合高层建筑设计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不规则的应用,提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有效性,为整个高层建筑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篇8

大底盘多塔建筑结构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该结构的抗震效果,关于多塔楼建筑的抗震效果也是现代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在大多数的大底盘多塔结构设计中主要采用“调”、“抗”、“放”的整体结构设计思想,因此设计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新型连体刚结构。同时通过现场实践对该系统进行了技术服务和工程质量方面的研究,实践结果表明该项设计结构经受住多种受力考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此外,从整体的设计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大底盘多塔结构中距离塔楼较远的结构构件受到的振动影响较小。换句话说,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多塔楼对于距离塔楼较远的构件的影响较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满足大底盘顶层上部塔楼嵌固层的条件下,可以对塔楼各部分结构进行拆分计算,并且这样的大底盘塔楼结构计算符合塔楼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对于这些结构的计算将用于后续的工程设计当中。另外,大底盘顶层楼板平面要具有足够的刚度来满足其嵌固功能,可以采用大底盘顶层楼板与人防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得到顶层楼板的板厚厚度要达到300mm。对于板配筋设置采用双重双向拉通的方式,板的配筋率要在0.3%之上。针对落地的剪力墙的配筋要满足设计计算要求,其配筋值应为其对应上部短肢剪力墙配筋值的1.1倍以上。

3高层建筑大底盘不规则多塔结构的设计计算分析

对高层建筑大底盘不规则多塔结构进行计算时要采用两种不同的力学模型结构分析软件进行计算,以确保对此不规则结构的力学分析的可靠性。对于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大底盘不规则多塔结构的设计要满足的计算要求如下:首先,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学模型三维分析软件对此类建筑的整体内力位移进行计算;其次,在对此类建筑进行抗震计算时要考虑到结构的扭转效应,其振型数值要在塔楼数值的9倍及其以上,并且还要满足振型的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最后对于此结构设计的补充运算采用弹性时程分析的方法。对于结构中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的验证,采用弹塑性静力或动力分析方法。针对那些竖向不规则的多塔结构或是高层建筑中某一层建筑的抗侧刚度在其上一层抗侧刚度的70%之下,或是其抗侧刚度值是其上相邻3层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之下,或是高层建筑中某层建筑的竖向抗侧力构建之间不连续,此楼层的薄弱层抗震标准值的地震剪应力需要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对于高层建筑大底盘不规则多塔结构的设计需要满足JGJ3-20025.1.13的规定。

4高层建筑大底盘不规则多塔结构的设计

针对高层建筑的9度抗震设计,进行多塔结构设计时,其结构选用要尽量避免带夹层、连体、转换层等结构。针对高层建筑的抗震度在7度或是8度时,在选用建筑结构时,选用两种或以下种类的建筑结构,对于剪力墙结构错层的建筑房屋高度要分别≤80m和≤60m,其框架剪力墙结构错层建筑房屋的高度与剪力墙结构高度的要求相同。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篇9

前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十几年我国已建成高层建筑万栋,建筑面积达到2亿平方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上海金茂大厦88层,高420.5米;如深圳地王大厦81层,高325米;广州中天广场80层,高322米。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在城市化建筑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随着对高层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日益严格,高层建筑的高度不断增加,建筑类型与功能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也是越来越多样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为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工作的难点与重点。面对如此形势,作为设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其结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高质量、高品质的高层建筑。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1、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相对于低矮的建筑物,高度较大的建筑物结构更柔一些,在风力、地震、沉降等自然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更大的变形。为了使高层建筑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损毁倒塌,在结构上采取合适的措施,使高层建筑具有一定的结构延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水平载荷成为决定因素。在低矮建筑结构设计中,一般都是以重力为代表的竖向荷载控制着结构设计,但是在高层建筑中,尽管竖向载荷的影响仍旧巨大,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水平载荷。这是因为建筑物的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只是与楼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但是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楼房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

3、侧移变形不容忽视。与底层建筑不同,高层建筑的水平荷载数值往往很大,并且这种水平载荷会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迅速变大,所有在设计中不仅要求建筑物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还需要具有足够的抗推刚度,使建筑物在水平荷载下产生的侧移被控制在某一范围之内。

4、抗震设计要求更高。抗震设计时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对于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结构的设计,除了要考虑正常情况下的竖向荷载、水平载荷以及风荷载外,良好的抗震性能也是不容忽视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要求要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二、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法

1、 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在设计中,基础设计应综合考虑工程施工的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类型与载荷分布,周围建筑物影响及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选择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案,设计时应充分发挥地基的潜力,必要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基础设计应根据详尽的地质勘察报告进行设计。在设计时应注意,对于同一结构单元,应尽量避免使用两种不同的类型。

2、计算简图的选用应该适当。结构计算式在计算简图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简图选用不当则会导致结构安全的事故常常发生,所以选择适当的计算简图是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条件。计算简图还应有相应的构造措施来保证。实际结构的节点不可能是纯粹的铰结点和刚结点,但与计算简图的误差应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3、 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通常情况下,一个合理的设计应该是一个经济的结构方案,结构体系与结构形式的选择应该切实可行。结构体系的设计应使受力明确,传力简捷。同一结构单元应该使用一致的结构体系。综合来看,在工程设计时必须设计要求、材料选用、地质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与其他保障行业充分协商,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选型,择优选用,确定结构方案。

4、计算结果统一分析。在现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普遍采用,但是由于市场上软件种类很多,标准不统一,不同软件计算的结果往往会不同。所以结构设计人员应了解使用的程序的适用范围、使用条件等。并且在使用不同的程序或软件时应该注意统一标准,对不同的结果认真分析,慎重校核,做出合理判断。

5、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在进行结构设计始终要牢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压若拉原则”,特别要注意构件的延性性能;对薄弱部位进行加强;注意钢筋的锚固长度,尤其是钢筋的执行段锚固长度;并且还应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力。

三、 高层建筑结构的相关问题分析

1、建筑的超高问题:在抗震规范和相关规范中,对结构的总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级高度,增加了B级高度,处理措施与设计方法都有较大改变。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等工作的情况,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影响相当巨大。

2、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问题:在新规范中,对墙肢截面高厚比为5~8的墙定义为短肢剪力墙,且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际经验,对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增加了相当多的限制,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结构工程师应尽可能少采用或不用短肢剪力墙,以避免给后期设计工作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3、嵌固端的设置问题: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嵌固端有可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也有可能设置在人防顶板等位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结构设计工程师往往忽视了由嵌固端的设置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方面,如:嵌固端楼板的设计、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的限制、嵌固端上下层抗震等级的一致性、在结构整体计算时嵌固端的设置、结构抗震缝设置与嵌固端位置的协调等问题,而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导致后期设计工作的大量修改或埋下安全隐患。

4、结构的规则性问题:新旧规范在这方面的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新规范在这方面增添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新规范的这些限制条件上必须严格注意,以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

四、结语

总之,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工程技术人员正确理解规范,合理应用计算软件,应重视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的每个环节,重视结构计算的准确性,还应该考虑方案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结构方案选择,运用掌握的知识处理实际建筑设计中遇到了各种问题,把握工程设计要点,针对其中不足的地方,采取相应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才能设计出高质量、高品质的工程。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篇10

对于高层结构来说,在工程设计的结构选型阶段,结构工程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1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规则、对称,避免应力集中的凹角和狭长的缩颈部位;避免在凹角和端部设置楼电梯间;避免楼电梯间位置偏置,以免产生扭转的影响。竖向体型尽量避免外挑,内收也不宜过多,力求刚度均匀渐变,避免产生应力集中。《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在结构的规则性方面也规定了相应的条文,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竖向规则性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规范的这些限制条件上必须严格注意,发现问题应及时和建筑工程师沟通,以避免在后期设计中带来麻烦。

1.2房屋的适用高度和高宽比。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严格的限制了结构的总高度,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级高度的建筑外,还增加了B级高度的建筑,因此,必须对结构的该项控制因素严格注意,一旦结构为B级高度建筑甚或超过了B级高度,其设计方法和处理措施将有较大的变化。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没有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的情况,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影响相当巨大。高层建筑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A、B级高度高层建筑建筑的高宽比限值也相应不同。但在复杂体型的高层建筑中,如何计算高宽比是一个比较难以确定的问题。一般可按所考虑方向的最小投影宽度来计算,对于突出建筑物的很小的的局部结构,比如楼电梯间等,一般不应包括在计算宽度内。对于带有裙房的高层建筑,当裙房的面积和刚度相对于其上部塔楼的面积和刚度较大时,计算高宽比的房屋高度和宽度可按裙房以上部分考虑。

1.3多层地下室设置嵌固端的问题。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嵌固端有可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也有可能设置在人防顶板等位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结构设计工程师常常忽视了由嵌固端的设置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方面: 抗震设计的多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范围且无地上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对于9度抗震设计时,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地下室的现浇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且不宜有较大洞口。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地下室柱子多出的纵向钢筋不应向上延伸,而应锚固于地下室顶板的框架梁内),地下室剪力墙的配筋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剪力墙的配筋。对于边柱和角柱,由于只有一面有梁,为满足该梁端截面实际弯矩承载力不宜小于柱下端实际承载力的要求,可采用增大梁截面,或不增大梁截面而增加梁配筋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设计中都应注意,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导致后期设计工作的大量修改或埋下安全隐患。

1.4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问题。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近年兴起的短肢剪力墙结构,虽然有利于住宅建筑布置,也可减轻结构自重,但在高层住宅中,剪力墙肢不宜太短,因为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较差,地震区应用经验不多,为安全起见,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并且《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对短肢剪力墙的最大适用高度、抗震等级、底部加强部位、纵向钢筋总配筋率等增加了很多的限制,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结构工程师应尽可能少采用或不用短肢剪力墙。

2.结构分析与计算

在结构分析与计算阶段,决定工程设计质量好坏的关键是如何准确,高效地对工程进行内力分析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处理。由于新规范的推出对结构整体计算和分析部分相当多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因此,结构工程师也应该相应地对这一阶段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1结构整体计算的软件选择。目前比较通用的计算软件有:SATWE、TAT、TBSA或ETABS、SAP等,但是,由于各软件在采用的计算模型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导致了各软件的计算结果有或大或小的不同。所以,在进行工程整体结构计算和分析时必须依据结构类型和计算软件模型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软件,并从不同软件相差较大的计算结果中,判断哪个是合理的、哪个是可以作为参考的,哪个又是意义不大的,这将是结构工程师在设计工作中首要的工作。否则,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计算软件,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有可能使结构有不安全的隐患存在。

2.2是否需要地震力放大,考虑建筑隔墙等对自振周期的影响。该部分内容实际上在规范中都有提及,只是,在新规范中根据大量工程的实测周期明确提出了各种结构体系下高层建筑结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

2.3振型数目是否足够。在规范中增加了一个振型参与系数的概念,并明确提出了该参数的限值。由于在旧规范设计中,并未提出振型参与系数的概念,或即使有该概念,该参数的限值也未必一定符合新规范的要求,因此,在计算分析阶段必须对计算结果中该参数的结果进行判断,并决定是否要调整振型数目的取值。

2.4多塔之间各地震周期的互相干扰,是否需要分开计算。一段时间以来,大底盘,多塔楼的高层建筑类型大量涌现,而在计算分析该类型高层建筑时,是将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并按多塔类型进行计算,还是将结构人为地分开进行计算,是结构工程师必须注意的问题。如果多塔间刚度相差较大,就有可能出现即使振型参与系数满足要求,但是对某一座塔楼的地震力计算误差仍然有可能较大,从而便结构出现不安全的隐患。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篇11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的形式、材料、力学分析模型日趋复杂,结构体系更加多样化,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成为结构工程师设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进行分析,供参考[1][2]。

1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1.结构选型:对于高层结构而言,在工程设计的结构选型阶段,结构工程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结构布置应力求简单、规则、对称,避免应力集中的凹角和狭长的缩颈部位;避免在凹角和端部设置楼电梯间;避免楼电梯间位置偏置,以免产生扭转的影响。(2)房屋的适用高度和高宽比满足规范要求。规范中对结构的总高度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必须对结构的该项控制因素严格注意,一旦结构为B级高度建筑或超过了B级高度,其设计方法和处理措施将有较大的变化。

2. 地基与基础设计:地基与基础设计一直是结构工程师比较重视的方面,不仅仅由于该阶段设计过程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后期设计工作的进行,同时,也是因为地基基础是整个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这一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也有可能更加严重甚至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高层建筑的基础应选用整体性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容许变形的要求,并能调节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高层建筑宜设置地下室以减小地基的附加应力和沉降量,有利于满足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和上部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此外,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要注意地方性规范的重要性。

3. 结构分析与计算:在结构计算与分析阶段,如何准确、高效地对工程进行内力分析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处理,是决定工程设计质量好坏的关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结构整体计算和分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因此,对这一阶段比较常见的问题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1)结构整体计算的软件选择。目前比较通用的计算软件有:SATWE、TAT、SAP、TBSA等,但是,由于各软件在采用的计算模型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导致了各软件的计算结果有或大或小的不同。所以,在进行工程整体结构计算和分析时必须依据结构类型和计算软件模型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软件,并从不同软件计算结果中,判断哪个是合理的,哪个是可以作为参考的,哪个又是意义不大的,这将是结构工程师在设计工作中首要的工作。2)是否需要地震力放大。考虑建筑隔墙等对自振周期的影响,现行规范根据大量工程的实测周期明确提出了各种结构体系下高层建筑结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3)振型数目是否足够。在计算分析阶段必须对计算结果中的振型参与系数进行判断,并决定是否要调整振型数目的取值,以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4)多塔之间各地震周期的互相干扰,是否需要分开计算。一段时间以来,大底盘,多塔楼的高层建筑类型大量涌现,而在计算分析该类型高层建筑时,是将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并按多塔类型进行计算,还是将结构人为地分开进行计算,是结构工程师必须注意的问题。如果多塔间刚度相差较大,就有可能出现即使振型参与系数满足要求,但是对某一座塔楼的地震力计算误差仍然较大,从而使结构出现不安全的隐患。5)非结构构件的计算与设计。在高层建筑中,往往存在一些由于建筑美观或功能要求且非主体承重骨架体系以内的非结构构件。对这部分内容,尤其是高层建筑屋顶处的装饰构件进行设计时,由于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均较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中非结构构件的计算处理措施进行设计。

4. 抗震分析与设计在高层建筑的应用:我国现行规范要求高层建筑的抗震计算主要是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按反应谱理论计算地震作用,用弹性方法计算内力及位移。一般情况下按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质量与刚度明显不均匀、不对称,可能产生显著扭转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扭转影响。8度、9度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对于重要的高层建筑或有特殊要求时,要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1] [3]。

2 高层建筑的施工

高层建筑工程规模大,结构复杂,工程质量与施工技术要求高,原材料配件使用标准严,各工种施工协调复杂。所以,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严,标准要高,施工组织工作要求更要严密。施工的各个阶段,要严格按设计标准、工程质量和工艺要求施工。各配套工程按图纸要求,同步协调施工。建立严格的现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施工组织,使施工过程紧密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防护要求高。高层建筑工程应根据工程特点编制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结构施工中各类机械的布置及运行,脚手架的搭设与连接,安全防护操作平台的搭设及防护拦的设置均要通过组织验收,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高层建筑工程应积极推广先进施工技术和先进机械化设备的应用。施工时根据工程特点推广应用 “十项新技术”的内容,如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应用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等,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4]。

3 结语

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十分迅速,建筑造型新颖独特,建筑物的高度与规模不断增加。随着高层建筑进一步的发展,满足高层建筑的形式、材料、力学分析模型都将日趋复杂且多元化。实践表明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设计、技术人员只有概念清晰,措施得当,才能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高层建筑[4]。

参考文献:

[1]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篇12

定要保障其满足抗震的实际需求。但现如今的建筑中,仍然有许多的企业存在着建筑超高的现象,这使得建筑的质量性与安全性面临着比较严峻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筑规范将限制高度进行了调整细化,区分了AB级高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建筑物过高问题有了改善。除此之外,在建筑规范的基础上,各个企业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都应该将建筑物超高现象重视起来,在项目进行施工审核时,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处理,重新讨论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避免对其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整体造价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及损失。

结构的规则性

近年来,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有了新的规范条例,其中对其结构的规则性又提出了很多限制内容。虽然其中明确的采用了强制性条例规定建筑设计中不能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依旧有很多的企业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违反了结构的规则性,这会对高层建筑物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拉低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

对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避免在建筑的后期出现施工图纸被迫做更改的情况出现,我们就需要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者严格的考虑设计工作中的结构规则性问题,要结合建筑的施工要求来计算与分析出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法,达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条例的规定要求,致力于提高整个高层建筑的质量。

注意建筑设计中的轴压比和短柱问题

建筑的设计者为了将柱的轴压比控制住,一般在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高层建筑中把柱的横截面做的很大,并且在柱的纵向钢筋之中运用构造配筋。即便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高强度的混凝土,建筑柱的断面尺寸也丝毫不会减小。所以为了能使建筑当中的柱体一直处在偏压的一种状态并要避免出现混凝土被砸碎的情况,我们就必须要对柱体的轴压比进行限制。若建筑主体的塑性能力不达标,那么相对的其结构延性也就会很差,这就可能会导致建筑在发生灾害时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对此,我们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要依据强柱弱梁的原理对建筑进行科学设计,并且要选用延性较好的梁具,这样能够让柱子出现变形破碎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也能够放松轴压比的限值。另外要说明的是,并不是底部柱长和直径比都小于4的柱体就定是短柱。短柱的确定依据是柱的剪跨比小于2,只有这时,我们才可以确定其为短柱。

考虑建筑所用材料的选用及结构体系问题

般情况下,工程设计的技术人员都非常重视材料的选用及建筑的结构体系问题,因为这在一些地震多发地区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超过150米的建筑物主要是采用筒中筒、框架-支撑以及框架-筒这三种经常使用的结构体系。由于在结构设计中多以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为主要结构,因此对于建筑材料的形变控制应该要结合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的位移来考虑。又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弯曲变形的侧移幅度相对较大,若用刚性度非常小的钢架支撑其减少侧移,并不会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并且还可能对钢结构的承载能力施加更大压力。有的时候还会采用加大混凝土的内筒,但效果也不明显。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程篇13

面对我国高层建筑规模越来越复杂化的今天,结构工程师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以简单清晰的思路应对设计的多元化,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对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时,其中有许多的重点和细节需要加以注意。

1.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现状分析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第3.1.2条的规定,住宅建筑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体主体建筑);高层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房屋属于高层建筑。[1]

由于目前我国的城市建筑用地紧缺,以及一、二线城市资源汇聚,办公、住宅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增加建筑物高度是解决此两者矛盾的最有效手段。据数据表明,全球在建摩天大楼的87%是在中国,相信在未来,高层建筑设计将在建筑设计业成为主流。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低层、多层建筑结构设计相比较,结构设计在各专业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不同结构体系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平面布置、立面体形、楼层高度、机电管道的设置、施工技术的要求、施工工期的长短和投资造价的高低。根据笔者近几年的观察来看,对于超高层建筑,因为使用空间对结构构件尺寸的限制,钢混结构占的比重较大;而普通高层建筑,特别是100m以下的住宅建筑,都是以普通混凝土结构为主导,其中又以剪力墙结构最为主流。

根据以往地震震害的数据表明,砖混结构,特别是底框―砖混结构的震害较为严重。因此新规范对此类结构形式的要求加严了。

2.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分析

一座优质的建筑最关键的因素是它的使用安全,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设计的精度,在结构设计中对数值设计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把误差降到最小。对建筑结构所有部位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进行准确计算,同时对其正常使用状态的最大承载力进行计算。(2)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建筑中的各个要素进行综合考虑。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建筑的安全,把建筑物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尽一切可能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2]

3.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3.1结构规则性的问题

对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结构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作了详细的要求。对于结构的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质量、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宜均匀,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对于结构竖向布置,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收进,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对此,在高层建筑物结构设计时,应及早参与到建筑的前期设计中去,以控制建筑结构的规则性,达到经济合理的要求。

3.2嵌固端的设置问题

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分析计算之前必须首先确定结构嵌固端的位置,我们这里所说的嵌固指的是强度嵌固而非力学嵌固(完全刚性的固定)。嵌固端的设置是否准确不仅关系到结构中某些构件内力分配的准确性,而且还影响到结构位移的真实性,最终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及经济性。因此,结构设计师应通过计算结果及工程实际情况两者来确定嵌固端的合理部位,使其能较为真实地反映结构实际的情况,提高计算的精度。

3.3短肢剪力墙设置

受建筑使用空间的影响,结构布置中经常会出现短肢剪力墙的情况。规范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而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 15-92-2013,第7.1.8条注1规定,短肢剪力墙指截面高度不大于1600mm且截面厚度小于300mm的剪力墙。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结构不应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B级高度高层建筑以及9度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布置短肢剪力墙,不应采用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结构。

3.4结构超高问题

在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中,对于高层建筑的总高度,在抗震规范和高规中都有严格的要求,A级高度的为普通高层建筑结构,B级高度的为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对于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按照相关文献的规定,该类建筑属于超限建筑工程,需要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且要求更为严格的计算分析和构造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高层结构设计时,应该按照规范要求与建筑师协商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以合理控制造价,避免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3.5地基与基础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为建筑结构的最底层构件,基础承托上部结构传递来的荷载,并将其传递至地基。基础设计为结构设计的根本,处理不当,往往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

应选用整体性好,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容许变形要求的基础形式,以调节不均匀沉降,达到安全实用和经济合理的效果。根据上部结构类型、层数、荷载及基底土层的承载力及压缩模量,可逐次考虑采用独立柱基、条形交叉梁、满堂筏板或箱形基础、桩基、桩筏。其中筏板基础可以是梁板式和平板式,当建筑物层数较多、地下室柱距较大、基底反力很大时,宜优先采用平板式筏基。多高层建筑宜设置地下室以减少地基的附加压力和沉降量,以满足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和增加上部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基础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对房屋抗震有利,可以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同时,由于基础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后,地下室前后墙的被动土压力和侧墙的摩擦力限制了基础的摆动,使基础底板压力的分布趋于平缓。基础设计除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外,基础沉降复核也同样重要,因为沉降问题引起的问题年年都有,而且这方面的治理也较为复杂,所以需要设计人员在前期考虑清楚,采取相应的措施协调沉降,2013年的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加大了基础沉降计算的题量,也是志在引起大家的注意。

作为全国性的规范标准,只能在大方向上对基础设计作出规定。但是地基基础的设计地方性很强,尤其是桩基的设计应因地制宜,各地区对桩的选型、成桩工艺、承载力取值有各自成熟经验,不少省、市有地区规范,当工程所在地区有地区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或标准时,应依据该地区的规范或标准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例如贵州地区,对于独立基础的剪切计算有别于国家规范,如按国家规范计算,则会比相邻工程的造价高出许多,不符合地区情况,会影响设计院以后在当地的发展。[3]

以现在的设计计算理论,对于上部结构、基础、地基的整体作用问题,还不够完善,还达不到真正设计计算量化的要求。虽然我国目前也有了专门的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理论的相关程序,但大多数的设计人员还是引用以往不考虑上、下共同相互作用的影响,只考虑基础和地基共用的影响。实例表明,只考虑基础与地基间承载力关系设计的筏板基础,钢筋最大应力实测值远小于钢筋抗拉强度,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在新理论没有得到证明之前,一线设计人员需顶着业主钢筋含量要求的压力,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对比工程情况,合理取舍。

4.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责任,提高对结构设计质量安全问题的辨别能力,积累结构设计的工作经验,使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行业逐步步入正轨,使建筑物的设计更安全、更合理。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