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实用13篇

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
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篇1

开展城市社区健身运动医学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工作是我国社区体育事业向着科学化方向迈进的具体体现,也是增强社区居民体质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手段。同时对于充分发挥社区体育在社区健康促进过程中的作用,实现社区体育在社区健康促进中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最终促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和“全民健身体系”更加完善等具有重要意义。

1、社区运动医学健康服务体系

1. 1社区体育和社区卫生事业有机结合的平台

体育与健康的天然联系决定了社区体育在社区健康促进中必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现代社会,人们普遍运动不足,导致了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针对此种情况,大多数社区公共卫生部门都采取了相应的体育干预措施,体育促进已逐渐成为社区健康促进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正如《中国慢性非传染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工作总结报告》中指出的:“针对行为危险因素,在大多数地区开展了广泛的控烟、合理膳食、运动防治……凡是健康促进工作突出的社区一定开展着健身小组活动、健康操、体能测试。”

反观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虽然总体上呈现良好态势,但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落后的社区体育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依旧是制约我国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杨勇等分析认为,问题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主观认识和客观支持两个方面,如能在社区健康促进中实现社区体育与公共卫生的有机结合,将会为矛盾的解决提供契机。这对于充分发挥体育健康功效、提高社区健康水平以及社区体育和社区公共卫生事业自身健康发展,都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运动医学是医学与体育相结合的一门交叉科学。它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运用医学的技术和知识对运动训练和健身进行监督与指导,防治运动伤病,并研究医疗和预防性体育运动,以达到增强人民体质,保障运动参与者的健康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运动医学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医务监督、运动营养学、运动创伤学、医疗体育。”其中医疗体育是“研究应用体育运动防治疾病的适应证、作用原理和方式方法,在医院、门诊部、疗养院、康复中心和广大群众中推广防治慢性疾病的体育运动。”由此可以看出,运动医学这一特殊学科的产生及其在社区科学健身指导中的应用,为社区体育事业和社区卫生事业的相互合作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运动医学在社区体育中的应用促进了体育与卫生事业的结合,增强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科学性、系统性,两者专业力量的互补,有利于提高社区体育指导水平以及促进“运动处方”的普遍运用。

1. 2运动医学在运动健身科学化中的系统应用

科学的运动健身,才能事半功倍,尤其是患病人群的运动健身更需要科学的指导,才能提高运动健身获益的比例,减少运动带来的风险。运动医学理论与技术在社区健身运动科学指导中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如健身参与者的健康评估、运动处方的制订、健身过程中运动性伤病及其它意外的安全防护与急救、健身过程中身体机能状态的监控、健身运动后疲劳的综合恢复和调整、健身效果的评定、各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肥胖症等)运动康复疗效的评价等。

运动医学理论与技术在健身科学指导中的应用首要目标是为不同健身参与者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健身方案(即运动处方),在运动健身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运动医学专业人员可提供健身运动的科技保障,为健身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以参与者的运动健身方案的实施为基本路线,可建立运动医学理论与技术在健身科学化中的系统应用模式(图1)。

社区健身的运动医学健康服务是运动医学理论与技术在健身科学化中的应用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因此这一模式的建立为构建城市社区运动医学健康服务体系提供思路。社区运动医学健康服务体系是由健身前健康档案建立与运动健身方案的制定、健身方案的实施与过程监控、健身后体能恢复等环节构成的系统工程。刘启国等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体育产业、体育政策、健身市场需求现状和国内外同业比较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健身俱乐部“运动医学健康服务系统”的构想。这一系统应用计算机控制,将客户健康管理、运动医学专家服务、运动健身、客户休闲放松娱乐服务等连成一体。刘启国等指出:这一体系的运行需经过建立健康档案、制定实施方案、健身训练、训练后体能恢复服务、健身过程评价和信息反馈等几个过程。

为客户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包括身体测评状况,如形态、机能、素质、疾病情况等,客户可以了解最近一段时间自己健身的变化过程,可作出自我评价,明确自己身体状况的变化进程和还需改进之处,以便于配合运动医学专业人员和教练的训练计划,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锻炼。

制定科学健身指导方案。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和工作时间特点制定不同的健康实施方案,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特殊化的健康方案。包括身心机能状况评价、运动处方和各种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运动健身方案。按照所制定的方案,进行各种训练。由专业的医学顾问、医疗安全保障人员及专业化的健身教练、专业化的各种其他服务人员负责。

进行健身后体能恢复服务。这一环节主要为客户实施身心疲劳恢复、提供娱乐休闲服务、提供饮食服务,按运动医学服务部的建议为客户提供运动营养品,请运动医学中心和运动健身中心指定的专业人员为客户提供专业运动、健康讲座和咨询。

健身过程的评价和信息反馈。客户完成上述各个步骤之后,返回客户健康管理中心或运动医学中心,反馈本次训练的主观感受和客观变化,如心率、疲劳程度、放松程度,训练方案的强度、时间、运动量是否适宜,力量训练的方案是否适宜,各种恢复方案的实施是否有效等。客户可以提出对以后训练计划的要求。由专门人员记录客户的反馈信息,储存备案,作为以后训练计划的原始依据。

2、建立社区运动医学健康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我国大众生活对体育新的需求,以及体育产业和举办奥运会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使人们将大量的热情投人到健身休闲中去。我国健身市场的内外环境已经具备我们构想的“运动医学健康服务体系”在我国城市社区实施推广的条件。现有的健身娱乐中心,往往在身体测评、运动处方、运动训练和指导、医务监督、营养及恢复等专业服务等项目上发展不足,造成了重娱乐、轻健康,重数量、轻质量等后果。有时因健身方式的不合理,不但没有增进健康,反而埋下隐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科学方法,对机体进行分析评定,了解机体的健康水平、运动能力等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种有目的、有严格控制的运动方案进行科学运动来达到安全有效的强体健身目的。同时在社区内,还必须将科学运动概念融入到居住和日常生活环境中,渗透到现代化的家庭、工作、休闲等方方面面。 转贴于 据有关人士对我国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22个省市区进行的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居民进行体育消费的主要目的为:健与美、休闲、适应能力和康复,而且与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密切相关。可以看出,当今我国大众对体育的需求已经不是单纯的健身,而是将体育作为追求健康和美的手段,作为休闲、放松、增进机能的手段。但这些需求往往并非单靠运动手段就可以实现。因此,当今的健身爱好者多有进行专业化、科学化健身的需求和愿望,如健美、减肥、身心疲劳消除等。注重科学健身、注重健身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当今健康社区和健身群体的新的需求。“康在”作为一种最新生活方式,必然要求这种综合性专业服务,以满足人类健身生活的要求。张素珍、陈文鹤等对上海市城市社区康复健身活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由体育院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师生或社区医院康复科医师、社区负责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干部和社区大型企业单位组成的三结合队伍,共同负责社区居民体育康复健身活动的宣传、组织、咨询等工作,保障社区居民健身活动有序、科学地进行。

我国城市社区运动医学健康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社区居民提高科学化健身水平和健身效果,并能进一步扩展到其他非社区的健身俱乐部、旅游区休闲健康促进中心等以进行系统的健身运动医学健康服务,健身运动前进行科学的体质与健康评估,以此制定相应的健身运动方案;在健身运动过程中依靠实际测试指标和定量数据,有针对性地从事科学健身,提高健身效果;健身运动后综合应用各种恢复手段进行机能恢复。在全国大力宣传和推广“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护活动之际,城市社区健身运动医学健康服务体系的建构,无论是为进一步深化大众对科学健身与健康促进的意识,还是为完善社区体育健身服务、社区健康促进方式以及指导社区体育规划等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3、其他国家或地区社区体育中运动医学健康服务现状及启示

3. 1美国、韩国、香港的社区运动医学健康服务概况

在美国,公共健身设施和场所非常多,如健身房、活动中心、街心公园等,人们可以随时进行锻炼。目前,美国拥有相当多的各类俱乐部,其中,综合性俱乐部占23.7 %,身体锻炼俱乐部占20.1 %,公园和医院中的健身中心以及运动医学活动中心占17.5 %,其他各种类型的俱乐部分别约占5%-10%。并且,许多美国健身俱乐部中有专门的心血管康复中心和运动医学活动中心(俱乐部),将体育和运动医学紧密结合,从而能够为各种健身者提供专业化和科学安全的运动保健服务。

韩国蔚山大学校中央医院的金明和、金基洛和阂荣日共同提出在韩国进行“综合健康增进中心模型”的开发计划。该模型将医学和体育结合,具有综合检验和增进健康的功能,客户既可以接受医学服务,也可以进行运动或接受营养指导,还包括运动员、成人疾病和残疾人体育等特殊运营项目。该中心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医务、体检、运动、营养以及恢复等多方位的服务。仅仅其检查和诊断一项服务,就包括客户的生活习惯、病史、家族史、饮食习惯、营养状况、膳食分析、体成分测定、医学专业检查、运动负荷实验和体力检查等项目。所有项目均由专业化的运动医学人士进行测定并制定处方。

在我国香港特区,社区体育的发展也较具规模,其中,以保健和娱乐为目的的社区体育活动在香港大众体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种社区不仅每年举行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而且,香港大众体育十分注意运动的科学性,香港体育学院制定了一份“行政人员TOP-FIT计划”,内容包括:体检和生理指标的测试、制定运动处方等。

3. 2对我国社区运动医学健康服务发展的启示

有需求才有服务,社区服务就是因社区居民有健康和科学健身的需求才应运而生的。体育服务是社区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有了广大城市居民的健康需求,才有了体育科技服务的繁荣兴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应建立与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市社区体育运动医学健康服务体系和运作模式,不断适应城市社区居民的健康和健身科学化的紧迫需求。总体而言,借鉴境外社区体育中运动医学健康服务运行模式,我国城市社区运动医学健康服务体系的建构应该沿着服务专业化、服务个性化、服务高科技趋势的方向进行。

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篇2

(一)历史沿革

1998年7月,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原专业目录“体育类”中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和“体育生物科学专业”依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调整合并为一个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4年12月,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使用体育保健专业这个名称,专业代码为:660304;并在随后颁布的《本专科专业对应表》中规定体育保健专科专业对应本科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体育保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为全民健身运动、专业(职业)运动的个人、单位包括各种运动队、运动俱乐部和运动训练基地等提供保健指导和卫生服务以及为家庭、社区以及各种保健、康复行业机构(部门、企业)从事医疗、保健及相关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并忠诚于民族和祖国,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继承民族光荣传统,发扬先辈进取精神;在德、智、美、体、劳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我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综合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自发地、自觉地服务于民族,服务于祖国,服务于社会。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包括体育生物科学与体育保健康复学等)的完整体系、民间传统医学(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基础知识以及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理解“健康第一”这大众体育观念的基础上,能运用保健理论指导体育健身,运用保健方法服务于体育健身,能把体育运动作为有效简便的方法运用于保健和康复。熟悉保健的广泛领域,能综合医药卫生、体育运动等多学科知识应用于体育事业、保健事业。

二、专业建设发展与社会市场需求的情况

(一)社会市场对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要以人们更高的生活质量为基础,同时,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使大众健身和保健康复市场中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空前高涨,并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国家社会安定,文化教育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消费结构优化,体力活动减少,多种慢性病和亚健康体质越来越困扰着人们,健康教育和促进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人们迫切需要体育保健专业人员的专业服务和指导,进行科学健身与合理康复来提高健康水平。

竞技体育中,现代运动训练的特点是运动负荷越来越大,运动技术难度增大,运动疲劳和运动损伤已成为影响优秀运动员提高成绩的制约因素。因此,运动康复和运动营养在科学训练中越来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08年奥运会以来,我国各省市体育局相继建立或筹建体育医院(运动康复中心),专业运动队急需高水平的体育保健和运动康复专门人才,为运动员进行伤病康复和体能恢复,以保障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身体健康。

按照卫生部的有关标准,康复治疗师人数应为康复医师人数的两倍。有关部门统计,现今我国康复治疗师人数不足万人,今后十年内相关人才缺口在几十万以上。目前,国内从事体育保健、养生康复、膳食营养指导等相关的职业者少之又少,竞技体育部门从事训练恢复的专业人才也十分缺乏,对于整个行业和市场而言,体育保健相关人才在就业市场上供不应求[1]。

(二)体育保健专业的开设情况

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6所体育高等学府和部分地方体育院校,设立体育康复保健专业(现为人体运动科学专业)都有10年以上的历史。随着《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颁布而规范了体育保健专业的名称后,各地体育院校、高职高专的体育系,甚至有些医学院校都纷纷开设了这一专业。但笔者所在的四川省,所有高校中只有阿坝师专开设有以“体育保健”为名称的专业,本科学校开设的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而其它高职高专均没有这一专业,个别学校的社会体育专业有“体育保健、康复”这一培养方向。可见,社会市场对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大的同时,而专业的开设与发展存在不平衡。

三、面临问题与解决方法的探讨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社会认可度不高

受民众对该专业的认识不足以及就业体制僵化的限制,体育保健专业毕业生招生就业渠道不够通畅。在体育院、系开设体育保健专业,其可行性是经过充分论证的。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多方位、多渠道和多层次的,大量培养体育保健专业的人才不但是医学院校的义务,也是体育院、系的责任,在体育院系开设体育保健专业会更具有专业特色。但自体育保健专业建立后,多数民众对它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有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专业的存在。在相当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虽然知道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但一谈及保健康复,都认为是医疗卫生部门的事,培养该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应该是医学院校的责任,体育院系设置体育保健专业似乎不合常理。这些错误观念无疑会对体育保健专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提高民众对本专业的认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2]。而高职教育的工作者往往喜欢盯住“保健”这个词,将其理解为“医疗保健” 并作为依据而把体育保健专业按医学专业模式培养,这样又无法得到社会市场的认同,使专业建设面临学生就业困境。

2.专业毕业生没有医疗卫生职业的资格认证

虽然现在许多部门和单位十分缺乏体育保健专业的专门人才,但真正具有这方面专长的人才却难以被录用。国家卫生部根本就不允许非医学专业学生取得如医师资格证、康复治疗师资格证等医疗卫生职业的认证。所以,由于没有准入通行证的限制,该专业毕业生较难进入医疗卫生部门,即使能够进入,也不能获得处方权;所以只能在医师、康复治疗师的监督、指导下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辅的康复理疗操作,如:按摩、刮痧、拔罐和熏洗等,这给他们的印象是:一辈子都当徒弟。由于工作缺乏思想性、创新性以及可让工作者持续发展的职称制度保障,时间稍长便使人产生厌倦并对前途出现迷茫情绪,于是造成了体育保健专业学生毕业就业后从事康复保健工作却很快就转行的现象[3]。相当数量的医疗单位为了升级的需要而设立康复科室,却受重视程度往往不高,或限于编制原因而成为单位的“政协”,鲜有接收具备专业知识的康复专业毕业生,更何况是非医学性质的体育保健专业毕业生。[4]

(二)对策探讨

1.明确专业目标定位,构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体育保健中的“保健”是“保卫健康”之意,在医学中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而本身却包罗万象,环境、医药、营养、体育运动等等都与保健密切相关[5]。体育保健专业的培养方向包括康复保健、休闲保健与健身指导这三大方向。而这其中康复保健(或称康复理疗)方向不应作为专业发展的分支,除非这个专业在医学院校中开设并被卫生部门认可为医学专业,否则会让毕业生置于“无证上岗、非法行医”的尴尬与无奈中。社会市场对休闲保健与健身指导人才有极大需求量,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挤医疗工作的路子,何况这不是体育保健专业学生强项。而且,休闲保健(含康乐服务)与健身指导工作给员工提供了更多的个人业务水平提高、职位上升的空间,使人在工作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专业,会有一套比较成熟而完整的培养模式,其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相对固定,,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体系,而且有着可资比较的中外培养体系框架。但作为高职教育,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属,而是高等教育的另外一种形式、类型。因此,体育保健专业必须要有自身特色的培养体系,不能做成本科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压缩饼干,或是仅仅将原有的学科课程简单重组。如果因学生“专升本”或筹划本专业“升本”的需要而套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培养体系,拚弃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宗旨,把体育保健专业当成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预科”或“简版”来办学,势必对学生就业带来极大负面影响[5]。

2.优化专业课程组合,人才培养切合社会市场的需要

阿坝师专体育保健专业课程大体上可分类为体育健身类、体育生物科学类(与基础医学科目整合)、医学类(含传统医学)、体育保健与康复综合类以及体育保健相关应用类(如体育营销、医药营销、体育管理、医疗保险等),这五大类课程构成了专业知识体系的框架,涵盖了专业培养的主要方面。优化课程组合,特别强调增加体育健身类与体育保健应用类选修课程的数量,让学生根据需要选择与自己人生规划更为相符的课程。如,体育健身类应开设与社会健身密切相关的《休闲体育学》、《太极运动》、《武术基础》、《健身操》、《健美运动》、《体育舞蹈》、《户外运动》、《网球运动》、《高尔夫球运动》和《轮滑运动》等课程;而与体育保健专业学生就业相关的应用类课程如《卫生经济学》、《体育经济学》、《医疗保险与工伤保险》、《医药商品与市场营销学》、《体育营销学》、《医药市场调查与卫生统计学》、《医药营销策划》、《医药广告学》、《商贸与物流》、《卫生管理学》、《体育管理学》《职业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老年卫生与护理》和《公共关系与社交礼仪》等也应开设为选修课。体育生物科学类(即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类)课程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营养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也可以根据需要把基础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临床营养学基础》和《医用物理学》等整合到上述的体育生物科学类课程中,减少课程科目数量,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实现资源共享[5]。

3.加强职业资格的培训,以岗位要求为标准

加强职业资格的培训,其指导思想就是更加注重以岗位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体系,使构建的课程体系所实施的技能更加接近企业的岗位标准,接近用人单位的标准[5]。我们学校把体育保健综合应用类主要分以下几个小模块:康复保健类、休闲保健类、营养健康类以及运动人体科学应用类。康复保健类的课程主要有《推拿学》、《反射疗法学》、《中医筋伤与康复疗法学》、《运动创伤学》和《全科医学》等;休闲保健类的课程主要有《芳香保健学》、《美容彩妆与美体护理》、《休闲保健学概论》和《康乐服务与经营管理学》等;营养健康类的课程主要有《营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学》、《中医养生学》和《预防医学》等;运动人体科学应用类的课程主要有《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训练与竞赛的生物学监控》、《生理机能评定》、《健美运动基本原理》、《传统体育养生学》和《康复体育与运动处方》等。这些课程特别加强了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相结合,为学生获取社会体育指导员、保健推拿师、足部按摩师、反射疗法师、保健刮痧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芳香保健师和康乐服务师等相关职业技能资格提供了保障。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导,构建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体现技能和理论紧密结合,着眼于职业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社会体育大量需要懂得科学健身的专业人才,体育保健专业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这要求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在专业发展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体育保健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是不应仅局限于某些事业单位和升本,他应有自身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应摈弃传统的就业观念,要做到哪里能发挥个人才能就到哪里去。(作者单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阿坝师专校级青年课题(ASC09-09)

参考文献:

[1] 黄昀,李杰,蒋寅.关于体育高专体育保健专业教材特色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694(18).

[2] 王乃茹,黄辉.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专业课程设置及就业前景的调查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09,132(20):195-196.

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篇3
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篇4

医疗体育

1医疗体育是将体育运动和医学辩证的结合,并应用于临床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医疗体育可以发挥治疗和预防两种效应,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预防疾病的发生。事实上,坚持早期医疗体育的介入,可预防继发的发生,以及防止障碍的进一步恶化,这些是其他治疗方法无法比拟的。

2医学科学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完全肯定了综合治疗的必要性,也就是说,为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必须在运动队全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和手段(手术、药物、理疗、医疗体育、精神疗法)。医疗体育是许多疾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或恢复技能的重要手段。经验证明,受伤者虽然在临床上已经恢复状态,为了使受伤者早日恢复运动能力,运用医疗体育是完全必要的。

3医疗体育为什么能预防和治疗疾病呢?首先要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得病后机体内引起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这样在应用体疗时,才能有的放矢。对于因缺乏运动而引起的疾病,医疗体育可称为特效疗法。(1)医疗体育能提高情绪,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或抑制能力,加强神经系统对各个系统和器官的技能调节。有人认为提高了患者的情绪,也就是病治好了一半。情绪好坏能引起机体变化,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也出现变化。例如:在恐惧和生气的时候,血液流向内脏器官,而欢乐时则相反,血液流向末梢。当精神高度兴奋时,肾上腺素排出增多,血压升高,心跳增快,新陈代谢也有变化(血糖及乳酸增多)。(2)医疗体育可保存各种复杂的条件反射性联系。(3)医疗体育能恢复各个系统与器官形态,促使机能与形态的统一。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1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当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不停留在“健康仅是躯体的健全和不虚弱,不生病,身体健全”的基础认识时就赋予健康更多的内涵。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体魄,平等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这些都与人的身心健康密不可分。新的健康概念把人的身体与精神相结合、每个个体与社会相结合,这是健康的全面定义。

健康是生命的源泉,事业发展的本钱,家庭幸福的基础,民族兴旺的标志和国家昌盛的保障。一直以来,健康长寿是人们追求的理想。1953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就是金子”的口号,其目的是唤起人们要重视健康、珍爱生命,同时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所以,谁掌握了健康的钥匙,谁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

2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只有疾病才是健康的杀手。其实,以饮食和起居为主要因素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缺少相应的体育运动才是健康的最大威胁,不运动对健康的影响比疾病更大。生活条件提高,高脂肪饮食、酗酒、快节奏工作环境及不充分休息、作息时间不规律等,都会成为健康隐患,直接导致健康状况下降。

3健康也可以有正负抵消的情况。例如,“生命在于运动”,积极运动锻炼是对健康有利因素;但运动过度对身体又是不利因素,两者相互抵消后,既不能储存健康,还将会付出健康。这种缺乏自我保健意识的透支身体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生命不可以透支,就要求每个人都要更多地认识自己,多学习医学知识,掌握运动健身本领,使自己的身心同时健康发展。

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篇5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问题表现在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并存。少部分地区和人群仍然存在营养缺乏病;大部分地区随着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体力活动减少,造成营养失衡或“过剩营养”等一系列慢性病或富贵病等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居民的身体素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增龄引起机体器官趋于萎缩、生理功能明显退化、免疫能力相对低下,出现了生理性衰老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主要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症状,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发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预测表明,真正健康者仅占5%,患有疾病者占20%,而75%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其年龄分布多在35~55岁之间[2]。目前,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口已超过7亿人[3],并呈上升趋势。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调查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亚健康状态,青少年亚健康状态达到20%以上[4]。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促进亚健康向健康状态转化,对于促进人群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我国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制约

公众营养慢性病和亚健康问题解决。据1994年统计,慢病治疗费用年增长速度为17.72%,这对国家的宏观经济形成重大压力,也构成阻碍企业发展的巨大包袱,更成为个人生活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而慢性病中的70%和亚健康问题是可以通过预防——“健康管理”来控制的。目前,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健康人和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健康管理已非常成熟,健康管理师已形成稳定职业。日本通过实施“营养改善法”来提高国民营养水平及改善国民营养状况,以维持和增进国民健康与体质。日本一亿多人口,平均有40万名营养师,每100多人口就有一名专业运动营养师;而我国l3亿多人口,营养师不足4000名,其中运动营养师不足几十个,专业人士绝大多数分布在医院等机构,为疾病人群服务,面向普通大众的很少。虽然目前国家已经建立健康管理师职业,但行业尚未成熟,培训市场混乱,而且国内尚无高等院校培养健康管理人才,导致行业专业人员严重匮乏。

2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设置运动营养方向课程的可行性

2.1开设运动营养方向课程是适应健康管理市场要求的需要

目前在中国健康市场,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在近三年里被称为是“朝阳职业”乃至“黄金职业”,健康管理师和营养师的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搬冒出。虽然每年有大量培训人才走出培训机构,但大多都缺乏系统专业医学教育,可谓是“一本培训教材,一位健康管理师”。因此健康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及,严重阻碍了国内健康管理行业的成熟和发展。由于我国人口特征的变化、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和亚健康问题流行日益严重、医疗费用急剧上涨,个人、集体和政府不堪重负以及健康保障模式的改变等原因,促使国内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切而且巨大。健康管理是一门综合叉学科,主要涉及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运动医学等重要学科。所以健康管理师不完全等同于全科医生或公共卫生医师,健康管理通过采集和分析健康信息或危险因素,运用专业知识为人们评价自身的健康状况并通过运动、营养、心理调节和生活方改变等进行健康促进。随着现代预防医学的扩大,同时伴随康复医学迅速发展,传统预防医学课程设置与健康管理知识结构体系相比,所缺少或需要加强的学科正是运动营养学知识体系。体育运动锻炼具有较全面的健康职能,既能促进人体整体机能的全面发展还能加强人的社会性和生物性在健康方面的高度协调,促进心理对人生理的调控作用以及加速疾病的康复作用。因此,在新的医学模式改变的推动下,医学与体育运动以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发生交融,产生新的学科领域——运动营养学,它是未来健康管理人才、预防医学工作者和营养师必须具备的知识领域。

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篇6

1体育健康产业与体医融合相关体育产业辨析

1.1我国体育健康产业的萌生与发展。体育产业的概念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市场经济的探索中发展起来的新概念,从根本上讲,市场经济就是只要有市场、有需求的地方就是经济发展的方向,体育运动作为人们的一种需求也必然会引发供需间的经济活动,由此奠定了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作为国家公益由政府向全社会提供服务,体育生产、经营活动也由国家统一经营和管理。当国家鼓励体育作为产业而发展的时候,体育这个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业似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体育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并不容易被分得很清楚。经过几十年探索式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国家统计局于2015年对传统的体育产业进行了统计分类,2019年又根据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对之前的分类进行了修改,将体育产业范围确定为:体育管理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体育旅游活动、体育健康服务、体育服务、体育会展服务、体育金融与资产管理服务、体育科技与知识产权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与出租,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2]。这种分类并不代表我国现阶段体育产业的以上各个分支都已成熟到一个相对的产业板块儿了,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分类是对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一种指导,而对当下的意义更多的在于统计工作的方便。从以上统计分类中可以找到体育健康的地方,一个是“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另一个是在“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的二级目录下的“体育健康服务”。这种分类方法显示,体育健康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重要性并没有得到重视和认可。事实上,体育健康产业的概念十分宽泛,并不容易清晰地从体育产业中的某个分级目录中明确列出,但如果从人们从事体育运动的目的来看,目的无非三大类,一是以体育运动为职业,比如:专业运动员、专业体育工作者;二是休闲娱乐,现有的大多数体育运动项目都是游戏,而游戏是伴随人类进化、发展的本能活动;三是体育健身,通过运动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与体育健身相关的体育生产、经营活动就是体育健康产业。我国自体育产业化发展以来,最明显的新生行业就是健身俱乐部行业,它是典型的体育健康产业的发展形式。体育健身功能得到大众的关注,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已达到世界顶峰,人们似乎已没有那种期盼金牌的渴望,转而更加关注体育运动对我们自身健康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工作压力的激增,使得运动缺乏导致的疾病越来越普遍。有学者认为,当今社会运动不足引发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的“井喷式”增长,给医疗卫生事业带来沉重负担,甚至引发了公共健康危机[3]。既然许多慢性疾病是由运动缺乏引起,那么从事运动锻炼便能有效地防治这些慢性疾病,典型的比如:慢性代谢性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以上两方面的原因,造就了体育健康产业巨大的潜在市场,尽管目前体育健康产业的产业链或者产业网络还并不十分清晰,但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1.2体医融合为体育健康产业发展找到了归宿。体育运动对健康而言是把双刃剑,科学、适宜的运动能促进健康,不科学、不适宜的运动可能会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只有真正能够促进健康的体育运动才能得到大众的追崇,因此,体育健康产业最重要的生命力就在于为大众提供科学运动的产品,包括:体育健康教育产品;健康用品、器材;体育运动检测设备等等。对于健康促进来讲,运动是否科学、是否适宜,关键的技术环节在于对运动进行量化控制,而所有能够帮助人们进行运动量化控制的产品(量化控制的原理与方法、量化控制的仪器设备)的设计、生产、销售是体育健康产业的核心部分。实际上,运动负荷和运动过程中乃至运动前、后人体机能反应的大部分指标都可以采用医疗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当然,也有许多体育领域专业的设备更加具有专门性。所以,体医融合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做到对运动过程的量化控制,反过来,体育健康产业向体医融合方向发展,必定会强化运动过程量化控制的技术与理论的发展,它是体育健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有学者认为,体医融合是产业融合时代体育健康服务业改革的趋势,它可以解决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促进体育健身服务发展的多样化和精确性,促进体育和医疗产业的整合,而新型体医融合的发展是实现"健康中国"梦想的重要手段[4]。从产业理论的角度衡量我国现行体育健康产业发现,我国的体育健康产业在体育产业这个大的板块中,与其他运动休闲娱乐产业、体育培训产业等区分度不高,产业链不完整,不清晰。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体育健康产业还没有真正成型,体医融合可以是我国体育产业成型并标定产业属性的重要里程碑。有研究指出,体医融合的困难正在于,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服务链条的缺环以及健康教育的缺失,加之人们受到传统体育思想、观念的影响较深[5]。所以未来体医融合主导下的体育健康产业发展要与体育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要让人们知道体育的健康促进功能以及如何实践运动健康的过程。可以预见,未来我国体育健康产业在体医融合理念的引导下会有大的发展,因为它从根本上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健康中国的总体战略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更广阔的角度看,体医融合是实现健康身体、健康环境、健康经济、健康社会,最终实现健康中国的关键,是实现国家卫生工作两个转变“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医疗健康干预向非医疗健康干预转变”的技术核心[6]。

2体医融合相关体育产业创新发展

2.1加强运动促进健康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创新。虽然我国传统文化中从来不缺少健身、养生的思想内容,中国人也普遍比较注重运动锻炼,甚至道家传统养生思想和武术、太极强身健体的理念影响了全世界,但与西方运动科学研究相比,我国现代运动促进健康的理论研究却显得十分薄弱,在运动锻炼过程中的量化控制问题还缺少针对中国人体质特征的本土化研究的理论体系,运动锻炼与慢性病康复之间的关系也还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因此,体医融合背景下体育健康产业发展的创新应首当其冲地从运动促进健康的理论研究开始。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才能真正促进体育健康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进而促进体育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下国家对体育的投入方向至今没有明显转向,使得体育科研机构、体育高等院校的研究方向没有明显的向大众健康方向转向。医疗健康领域的学者更没有涉足体育健康领域的意识和兴趣。未来体医融合的实现路径应当从体育与医疗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和话语权融合三个方面进行[7]。在体育领域做的许多科研项目,其数据采集方式和仪器设备条件都受到经费和实验室条件的限制,然而这其中的很多检测对于医院来说却是轻而易举,体医融合最大的收益者应该就是体育健康科研领域,体育界与医疗界专家合作,知识互补,科研设备互补,可轻易取得1+1大于2的效果。体医融合下的体育健康产业也应当积极鼓励和吸纳民间资本投身于科技创新,这样才能使体育健康科研更有活力和创造力,民间资本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逐利性,这使得它们的投入最能够抓住市场需求,因此,民间资本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强动力源。当然,民间资本投资体育健康产业还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制保障,也需要合理的金融政策的扶持,这些是目前我国管理层面的弱点所在。有学者指出,体医融合是当前医学思路与体育方法结合的产物,以协调医疗资源供给矛盾为目标、治理社会体质健康问题为核心、推进体育与医疗产业优化为根本。但当前存在相关政策法规缺失、体育与医疗部门的协作不足等制约因素[8]。反过来讲就是,体医科技人员积极合作,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获得多方资金投入是体医融合相关体育产业创新的充分必要条件。2.2设立体医融合相关体育产业机构和实体。体医融合利用现代医学科学、运动科学和网络技术构建经营实体或者网络平台,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构建这些机构的投资人,在体医融合机构作为新事物的现阶段,投资人可能对未来盈利的前景不无担心,因此国家应当出台多种优惠和鼓励政策,包括:土地使用、金融支持、政府福利与保险政策支持等等。比如:健康寿险中加入咨询或者参加体医融合项目的保险项目,参保人可以每年若干次去参与体医融合的活动,而政府机关单位或者企业可以为员工购买这样的保险福利。这种做法不仅为保险公司增加了有市场潜力的险种,而且可以以一种经营行为来有效地促进体医融合市场和理念的推广,可谓利国利民。体医融合不仅仅是在社会上增加一个行业或者经营渠道,更重要的在于它是提高全社会健康水平,增加人民福祉的国家公益行为,因此在创立体医融合机构的时候要突出它的社会价值,国家应当在此进行相应的投入,同时应当鼓励社会慈善资金支持。这方面可以参考西方国家非盈利机构的运作方式。也就是将体医融合机构界定为非盈利机构,投资人可以在投资、经营活动中雇佣员工,并为所有工作人员发工资,支付所有经营成本花销之后,盈利的部分上缴国家。非盈利机构的设立突出了社会公益的有偿运营,同时又避免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商业化,是唤醒人们公益意识和维持社会公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伟大的创新。体医融合机构可以以商业机构和非盈利机构两种方式运营,这两者并不矛盾,它们可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人群的需求,也可以迎合不同投资目标的投资人的需求。2.3构建体医融合大数据平台。现代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大大提高了统计研究的科学水准,比传统抽样统计研究在结果的真实性上不知增强了多少倍。体医融合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事物,应当在初创阶段就积极采用最现代的网络与运算技术,利用大样本统计方法快速积累数据,使体医融合能够在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走在前列。体医融合概念的提出正值我国公共健康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的时期,因次我们必须在积极实施体医融合的种种措施的同时,也要积极研究和总结经验,发现新规律和新方法。首先,国家应当成立体医融合专门管理机构,由该机构设立体医融合行业管理规章,可以将各地建立的体医融合机构联网而建成大数据平台,并要求体医融合机构业务数据上传至该平台,对这些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无疑可对体医融合相关研究提供最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其次,大数据平台可以根据各地区的数据特点,对不同地区的体医融合工作反过来进行指导,使各地区的体医融合工作能够更加适应当地民众的健康需求,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体医融合项目。欧、美国家早已在各个行业、领域普遍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行业管理和市场管理,在公共健康方面更是具有了成熟的数据管理系统。在慢性病控制方面,欧、美国家利用大数据技术很好地预防了慢性病的死亡率和青年人慢病发病率,数据平台在公共健康管理和公共健康政策方面已是最直接的依据。我国体医融合行业管理采用大数据技术是行业管理的一种新尝试,同时也必将成为新时代社会事物管理的新航标。体育健康产业内部应当在体医融合机构创建的初期就重视数据积累和构建大数据平台的意识,将来可能会有大的商业机构或者国家管理部门对这方面的大数据进行汇总,这是,商业性的数据公司所积累的数据便可以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很多时候,欧、美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的收购案,收购方主要看重的是被收购方所积累的数据,所以,在现代网络时代,数据是财富,是资本。

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篇7

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是新兴的体育、健康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全国医学高等院校首次开设,弥补了我国健身康复人才紧缺的局面。本专业是适应社会对健康及康复的需求而设立的体育与医学交叉的新专业,主要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展需要,在初步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成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康复治疗师。

2008年2月,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我院新增运动康复与健康试办专业(依据辽教发[2008]18号文件),专业代码为040206S,修业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沈阳体育学院2008年开始招生,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发现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待提高[1,2],笔者认为改进以下几点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1增加实践课和实习的课时

运动康复作为一门以康复技能和经验为导向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为重要。我国临床医学大都采用五年制,实践课时与实习课时所占总课时比例为五分之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国临床医学注重的环节;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运动康复专业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医疗康复和运动康复体系较成熟,课程主要是康复医学,运动机能学,运动生物力学,康复心理学,运动疗法原理与技术,运动损伤学等,理论与实践课时安排为一比一,每门课程的安排都参照这一标准,严格执行,培养出来的学生无需岗前培训,可即刻上岗。结合到目前我院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实际情况,实践技能和实习的时间可提高到一年半,医疗系统和体育行业实习时间各占一半。

2调动学生实践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理论课时中的实践环节学生须轮流操作,物理治疗设备的使用,康复手法的熟练应用,康复评定软件的操作都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应用到实际的病例中。实践环节查找理论学习中的不足,及时纠正错误手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每月增加竞赛环节,评定技能手法和康复效果好的学生,给予奖励,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在传统康复技能和康复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成适合学生个体的操作思路。

提高学生参与实践课兴趣,给学生主动表达和交流的平台,引用医疗和体育病例或实际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例子,作为康复教案,由点到面,由面概全,推广到相似病例的研究与康复技能的探讨。

3充分指导发挥指导老师的监督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在职康复治疗师多由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知识技能较差,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规范[3],这就要求专业的指导教师,深入教学医院,与带教治疗师加强沟通,定期回访带教治疗师,协助完成学生实习,及时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4培养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运动康复人才

现代社会知识结构多样化越来越明显,医学工程和社会制造技术不断提高,行业交流越发频繁,对于医疗和体育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只有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康复人才最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运动康复涉及康复医学、骨科学、神经科学、体育学等众多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专多用的特点。

5尽早了解和掌握临床操作规范

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熟悉临床科室的基本安排,人员设置和相关基本准则;另一方面,要学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4,5]。

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必须有完整的医疗康复经验,由于国内目前没有印发康复医学指南,这就要求我们对康复专业本身和相关专业都得有所了解,骨科的手术流程,CT,HR等影像学检查,神经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需要在临床科室体验实习,知行合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只有了解临床的整体环境,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才能在日后的医疗岗位,体育岗位上尽快的融入,适应自己的角色。

实践过程中,学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能非常重要。当前,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医疗官司逐渐增多,正常的医疗秩序常常被打乱,治疗师无法专心地进行诊疗活动,患者无法得到最佳的治疗,在这种极为紧张的医疗环境下,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显得尤为重要。95%的患者无法正常交流,与病人的交流实陈上变成了与家属的交流,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大多数病人看病时都会感到焦虑和紧张,理想的医患关系建立在对患者及其家属充分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交流的基础上。

6掌握多套康复手法,至少精通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流行的康复治疗技术较多,六大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训练,神经促通术,悬吊技术等,每套治疗手法都有适合的领域和患者人群。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针对个人的特点和周围环境,熟悉掌握一整套技术,同时对于其他治疗手法有一定的了解。老师在指导过程中也要结合教育医院,体育运动队的实际情况,强化治疗手法,拓展学生视野。

7掌握常用物理康复治疗设备的使用

除了康复治疗手法之外,物理治疗设备的使用决定着康复疗效的好坏[6],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台设备治什么病症,每台设备的使用原理须深刻了解,编制个体使用程序。同时要注意,每种物理治疗手段的禁忌症,和临床操作技巧。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

常用设备为电疗,超声,微波。电疗设备使用过程中注意:严重高血压,严重心脏病,起搏器,心脏支架的患者不能适用,皮肤有破损尽量避开,防止交叉感染,正负极引起电灼伤的处理,海绵垫水分要足,防止电灼伤,加载电流的大小,由患者的主观难受度为宜。操作过程一定要规范,时刻关注患者的反应。超声波治疗仪治疗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

微波治疗仪使用时,金属物件,潮湿衣物,心脏起搏器,助听器会形成干扰,不在出现在同一房间或周围。影响骨垢形成,对未愈合的骨折产生不利影响。操作者与设备保持一定距离,防辐射。

实践能力强,知识结构多样化的运动康复专业学生,符合现代康复医学和社会的发展,最终才能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陈建.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7):696-697.

[2]刘婵,陈翔,汤行录.我国康复治疗师培养的几个问题[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9):897-898

[3]卓大宏.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3):129-131.

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篇8

1.3基于物联网的老年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笔者认为基于物联网的老年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是将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延伸到家庭,在传统健康管理的基础上强调个体自主参与程度,将健康监测、评估、干预、跟踪的工作重心由医疗机构下移到家庭和个人。老年慢性病患者借助物联网技术、远程医学和自助医疗模式,通过生理指标监测仪和健康量表,对生理体征信息进行动态采集和分析,实时监控身体状况,根据医生评估和自我评估结果,掌握自我健康管理方法,提高自主意识,从而主动改变行为生活方式,开展老年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

2基于物联网的老年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思路

老年慢性病患者通过在家庭健康终端上填写健康量表,并用生理指标监测仪自我监测血压、血糖、体质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采取蓝牙无线技术或人工输入等方式将检测结果上传至家庭健康终端上,终端具有健康信息采集、远程健康咨询、预约挂号等健康服务功能,并通过互联网连接远端医生健康管理工作站,医生或健康管理师根据平台显示的生理、心理、会适应指标监测结果,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的营养膳食、运动、用药指导,必要时远程视讯通话,辅助医疗诊断(见图1)。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户掌握科学准确的自我健康管理方法和技巧,主动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3基于物联网的老年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模式的主要研究内容

3.1老年慢性病自我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研究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但受老年人自身年龄和疾病特征所限,并非所有慢性病均可自我监测,需通过专家咨询、访谈等多种科学、严谨的社会科学方法进行论证研究,最终确定老年人可以自我监测的慢性病指标,且指标应涵盖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多维度的健康全过程。生理指标可以采用便携式检测设备自我监测,这区别于传统就医模式中老年患者过分依赖医疗机构,便携电子的血压、血糖、体质量、血氧饱和度等检测设备的使用,使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监测成为可能。蓝牙技术的应用便于生理指标检测仪与医疗家庭健康终端无线对接,上传血压、血糖等指标。而对于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不可量化指标,老年人可通过填写健康量表的形式进行自我信息采集、自我评估,从而主动采取健康干预,完成自我健康管理。

3.2医疗家庭健康终端研究医疗家庭健康终端是连接患者和医生、家庭和医疗机构的桥梁与纽带,是易操作的居家远程健康监护设备,连接便携式体检设备,采集、记录、储存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健康体征数据,全天候、持续地关注用户的健康状况。具体功能如下:3.2.1健康信息采集、评估、报警功能对比阈值,对采集到的血压、血糖、血氧、体质量、腰臀比、体质指数等指标进行评估,并给出健康指导;对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无法用仪器检测的指标采用健康量表形式进行信息采集。当健康信息异常时,终端自动报警提示,信息同步至远端医生健康管理工作站,签约医生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老年慢性病用户的健康问题。

3.2.2远程健康咨询和获取健康资讯功能通过网络、视频通话等辅助功能,老年人借助终端向远端医生咨询健康问题,同时可获取疾病预防、日常保健等自我健康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3.2.3一键呼叫和GPS定位功能老年人在家或外出时发生意外,可一键呼叫家庭成员和医疗机构,家属和医生通过GPS功能,及时获取老年人的准确位置,实施救助。

3.2.4预约挂号、查看电子病历和体检报告功能老年慢性病患者使用终端了解医疗机构和医生信息,从而自主预约挂号。电子化、无纸化的创新改变了过去繁杂的纸质病历形式,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检查检验结果,了解自身病情,并可携带至医院,为医生的诊疗活动提供参考。

3.2.5智能APP和健康游戏功能可选择安装食物热量计算APP、运动能量消耗APP、好友关注APP等。健康小游戏可以让老年人娱乐的同时锻炼肢体灵活能力。目前市场上推广使用的健康终端产品主要有手机、平板两类。手机类终端小巧轻便,可随身携带,便于长时间实时监测,并同时拥有手机通话功能;平板终端视频效果优于手机终端,更为清晰的视频画面便于用户与医生无障碍沟通。医疗家庭健康终端的外观和交互界面设计须充分考虑用户特征,老年人因自身年龄和疾病导致视力、听力、活动力受限,外观上物理按键数量宜少,具有防水、防滑、扩大音量等特殊功能;需要交互界面布局合理、字体偏大、色彩适中。

3.3医生健康管理工作站研究医生健康管理工作站是提供个性化的健康顾问服务的软件系统,它以物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监测、评估、干预、评价等健康管理工具为方法,全方位采集用户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健康信息,并形成电子健康档案,在此基础上,医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医生健康管理工作站的功能与医疗家庭健康终端的功能相对应,包括五大功能模块,即远程健康诊断和指导、健康报警与应急处理、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统计分析、对接其他系统。具体功能如下:

3.3.1远程健康诊断和指导功能对于上传到工作站的体征数据,医生给出诊断结果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运动指导、营养膳食处方和用药建议,为患者家庭自我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3.3.2健康报警与应急处理功能当患者监测指标异常或发生意外触动一键呼救按钮时,工作站在第一时间报警提示,并采取相应的上门随访、短信问询、急救车救助等措施。

3.3.3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功能通过物联网面向患者开展长期有效的健康管理,逐步建立动态电子健康档案,使患者和医生掌握健康状况的变化、疾病发展趋向、治疗效果等情况,有利于下一步患者自我管理和医生诊疗保健决策,为疾病预防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条件。3.3.4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健康管理平台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有利于医生了解所管辖地区整体健康情况和疾病变化趋势,为开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提供了方便,提高了管理效率。

3.3.5对接其他系统功能医生健康管理工作站可以与双向转诊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健康体检系统等多系统对接,有利于医疗网络的形成。

3.4运营模式研究模式应在用户与医院之间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实施,本研究全面考虑用户年龄、所患慢性病种类和数量、收入水平、职业等因素,制定有区分的用户遴选标准,最后用户和医院通过服务签约的方式,签订服务协议,从而享受特定的健康促进服务。本课题中的运营模式现处于研究设计阶段,尚未真正运行推广,结合目前现有资源,暂有三种可行的运营模式:第一种,以单一疾病为重点,以专科医生为技术支撑的运营模式。该模式的医生团队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三个科室的临床医生组成,面向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和老年脑卒中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自我健康管理服务。该模式的优点在于服务质量有保证,且专业性强,能使用户获得可信赖的医疗健康服务,同时也使医生充分掌握所负责患者的患病情况,便于诊疗活动的长期开展。第二种,以老年高端慢性病用户为目标人群的运营模式。南方医院涉外医疗中心惠侨楼健康管理模式完善,服务对象以干部、涉外人员等高端人群为主,利用现有资源可在院内针对此类人群推广模式,其优点在于高端人群医疗保健意识强,依从性和配合度高,便于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与改进。另外也可以考虑与干休所、疗养院等机构合作,面向机构内的老年人开展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第三种,以社区为导向的运营模式。社区全科医生是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工作内容更贴近居民的生活与健康,便于定期开展上门随访跟踪、社区健康教育等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受社区全科医生技术水平和人员数量所限,模式的有效开展可能会受到制约,为此我院与社区可构建技术交流平台,并实现两者间的双向转诊和远程教育。

上述三种模式的运行均可为自我健康管理模式在大范围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推广创造条件,笔者认为推广中可能会存在用户依从性不高、服务人员能力和数量有限等问题,除此之外,由价格因素所导致的用户接受度低是首要问题,为此本研究在科研经费的支持下,可免费为部分依从性好的用户提供为期半年到一年的设备(血压计、血糖仪等;医疗家庭健康终端)与服务,使用户免费体验服务并从中受益。

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篇9

生命体征(Vital Signs,有时也被翻译为“生命特征”或“生命徵象”)是用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主要有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医学最常用的四大生命体征的指标是:呼吸,体温,脉搏,血压。测量体温、心率和血压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当你生病进医院看病时,医生在询问病情的同时,往往会先测量这三项。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低下的有氧能力会导致人患心血管疾病,导致各种死亡的可能以及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风险增加;大量流行病研究的结果表明,人的有氧能力不但要比抽烟、高血压、高血脂和二型糖尿病能更加准确地预测因疾病而导致的死亡,它还能帮助这些传统的健康风险指标对健康进行预测和评估; 有氧能力这一指标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健康风险作出更准确的划分,帮助病人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对其疾病进行科学管理,以更大程度地降低他们患心血管以及其它慢性疾病的可能;美国心脏病协会的科学声明Α坝醒跄芰Α笔钦庋定义的:“…… the integrated ability to transport oxygen from the atmosphere to the mitochondria to perform physical work. … it is thus considered a reflection of total body health.”(p.2),翻译成中文就是:“……人在做体力工作时把大气中的氧气输送到(细胞中的)线粒体的综合能力,……有氧能力因此代表着人的整体健康水平。”

“有氧能力”被美国医学界正式纳入“临床生命体征”一定会对我们体育界如何用运动促进大众健康产生划时代的巨大的影响和引领作用。有氧能力对健康的预测因此完全可以和抽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传统的健康危险因素相媲美:成年人有氧梅脱值低于5时,死亡率明显增加;相反,有氧梅脱值大于8时,生存率明显增加;有氧能力高的人群,比有氧能力低的人群患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统癌症的可能性要低20%~30%;有氧能力高的老人,比有氧能力低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等老年疾病的可能性要低36%!特别有意义的是从有氧能力提高中受益最大的人群(50%以上受益)不是有氧能力非常高的马拉松选手,反而是有氧能力低下(有氧梅脱值低于5)和较低(有氧梅脱值在5~7之间)的人群;稍稍提高有氧能力(即:提高1~2个有氧梅脱值)就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10到30%。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家一直在猛追GDP,老百姓是在“拼命挣钱,用健康换财富”,我们的体育运动是面向奥运摘金夺银,但与此同时,中国老百姓的健康问题正面临着愈来愈沉重和巨大的挑战。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运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运动创伤。由于我国的运动创伤水平发展参差不齐,广大人民群众也对运动损伤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了很多运动损伤不能得到及时的合理的治疗。

运动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专门研究人体运动系统急慢性损伤的防治,包括肌肉、肌腱、关节、韧带、软骨损伤等,好发人群主要集中于专业运动员或业余运动爱好者。然而这类疾病也并非一定发生在运动人群,在普通百姓中也非常多见,可能在车祸、摔跤等意外伤害中出现,也可能由于漫长人生道路中的反复磨损引起,因而也常见于老年人。所有受伤的运动员都希望通过尽可能小的创伤,治疗伤病,恢复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并重返赛场。这就对传统的骨科学中创伤治疗方法,提出了新的考验。因此,如何采用微创手段,最大限度地恢复伤者(包括运动员和普通群众)的运动能力,恢复竞技水平或生活质量,成为运动医学关心的问题。

本着“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功能佳”的治疗理念,“骨科运动医学”为传统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因此这一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此外,“运动医学”还拥有关节腔局部注射治疗、冲击波物理治疗和功能康复锻炼等几大“武器”,特别是不同部位不同的功能康复训练计划,可以帮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运动水平。运动有益健康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当前至少有46种疾病与运动不足有关,可以通过运动得到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

“运动医学”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会人们开始正确运动、科学运动和坚持运动,以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在减少疾病或减轻病情的同时,减少因为运动导致的身体伤害。运用合理运动配合医疗,可以减少患者用药的毒副作用,降低医疗成本。运动让生活更美好,医学让运动更健康。

运动医学为社会大众的运动系统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观点,同时也提供了更积极的健康生活理念和知识。

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篇10

1.1现代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以残疾者为中心着眼于功能和能力的恢复,致力于残疾者生活素质的提高,并以促成残疾者重新成为社会中自立的一员作为其最终目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各种有效的功能训练,以及应用康复工程进行代偿和重建等方法,辅以药物、手术、饮食疗法及其它。所以它的治疗目的不只是疾病的痊愈,而是最大限度的使其身心功能,从生理上、心理上、职业上和社会生活上进行全面的、整体的康复[1]。其特点如下:①以躯体残疾者以及伴有功能障碍的慢性病人与老年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②按照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三项重要原则指导康复工作;③重视从社会医学的角度组织作业-职业-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治疗,帮助患者重返社会;④重视以专业协作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综合、协调的康复治疗;⑤重视康复治疗与康复工程相结合,以工程技术辅助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以提高诊疗质量[4~6];⑥重视功能评估和分析是现代康复医学的特点,它为康复治疗提供客观的准确的评估依据。目前国际康复医学界使用的功能评估方法正向专业化、规范化、定向化方向发展,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

1.2中医康复学中医康复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调适情志、娱乐、传统体育、沐浴、食疗、针灸推拿、药物等多种方法,针对病残、伤残诸证、老年病证、恶性肿瘤及热病瘥后诸证等的病理特点,进行辨证康复的综合应用学科[7]。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主张辨证康复,创造出中药、针灸、按摩、熏洗、气功、导引、食疗等行之有效的方法[8],中医康复学在观念和方法上的特点,一方面来自中医、中药的优势,同时也与中国的社会传统文化有关,这些特点也是中医康复学的优势[4]:①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相结合,强调个体化的综合治疗;②预防康复与临床康复相结合;③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相结合;④自然康复与药物康复相结合;⑤食疗康复与药疗康复相结合;⑥内治康复与外治康复相结合。中医康复学既重整体的协调,又重个体的纠偏,这是中医康复学最根本的特色与优势,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9]。

1.3走中医康复与西医康复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康复之路中医康复学和现代康复学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中医康复学应引进现代康复学的功能评估和分析的方法,规范诊断与疗效评估的量化标准——客观的评价标准。

中医康复评价首先是中医诊断领域内的辨证,但康复医学的作用对象是功能障碍,而通过四诊进行一般辨证所得证候很难反映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康复中评价的过程是对外在形体及行为等功能障碍的量化过程,如对于两个同是中风偏瘫,中医辨证同为气虚血瘀的患者,很难用气虚血瘀这一证候反映偏瘫功能障碍的程度,以及仅用气虚血瘀的变化来评定(衡量)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因此,对偏瘫功能障碍来说还需要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在中医古籍中,对功能障碍的评价尚无明确记载,因此建立中医康复学障碍评定观点是中医康复学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近年在研究中医康复疗法的疗效时,多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康复医学功能评估和分析的方法,评价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及观察康复疗效。这是中医康复学的一种发展趋势。

在心脏康复方面,也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利用心电图(12导联、24h动态)、心脏超声波检查等评估心脏功能情况,进而根据患者心功能、心脏能承受的负荷及心理应激制定适当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项目、运动持续的时间等,并选择患者感兴趣且易于坚持的运动,量力而行,以身心舒适为度。中医康复学的运动形式具有动作和缓、形神和谐的特点;它通过精神意识驾驭形体运动,身心交融和高度统一,增强人体潜在机能,达到自我身心锻炼的目的,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在药物(参麦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复锻炼治疗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中,对冠心病人施行运动疗法的同时,再配合以中药治疗,取得了更佳的效果[10]。提示中药配合康复运动锻炼是解决心脏病后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

2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保健意识也在增强,康复保健事业亟待发展,就目前而言,其主要服务对象包括6000万残疾人,1.77亿老年人以及大量慢性病人[9]。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还有一个中间的临界状态——“亚健康”,不少人常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中。对于亚健康的研究和防治,从今天的学科领域来讲,就是养生学的热点问题。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例,它是身心性疾病变化的心理、生理、病理的综合反映,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在这方面,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有更为广阔的天地[10]。

中医康复专业在国外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外康复医学已经与临床医学一样,形成了非常规范的诊疗制度和服务网络。然而,全世界6亿残疾人中能够得到康复治疗的仅为20%,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残疾人得不到很好的康复服务;另一方面,当前在健康或亚健康人群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进行保健和健康消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投入巨资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有的国家甚至已经立法承认中医、针灸疗法的合法性,并在医疗保险方面给与支持[11]。

总之,康复医学在促进残疾者的全面康复,促进中老年人延年益寿,促进全民保健,促进残疾预防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石随枝.发展中的现代康复医学[J].宁夏医学杂志,1995,17(1):60-61.

2陈耀华.康复医学的兴起和发展[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7,18(2):30-32.

3岳旭东.略论中医康复学[J].国医论坛,2003,18(2):14-15.

4卓大宏.康复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渠道和发展前景[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4):146-148.

5母晓明,郭洪科,许学杰.康复医学在市级综合医院的发展与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5):412.

6卓大宏.中西医结合的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3):101-103.

7关骅.康复医学与治疗学关系的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9):552-554.

8张雅萍.略论中医康复学的优势[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6):48-49.

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篇11

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笔者就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现状

1.培养方案。运动人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到2007年止,全国拥有该专业的本科院校达27所,其中,已招生的医学院校就有5所。各院校的总体培养目标与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即“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修业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2.课程设置。因该专业缘起于体育院校,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方面,招收的是普通理科生,并且他们的体育技能素质又较差,再加上大部分体育院校缺乏临床医学专业作支撑,导致在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程偏多,而医学知识过于简单,特别是“在神经系统、骨关节、心血管、慢性疼痛等疾病的康复方法和手段,以及心理学方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就更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在医院实习的时间偏少,不能很好地适应运动康复的要求。

3.教材建设。教材是规范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材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是使用临床医学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中的相关教材,在教学内容上难免造成不连贯性,影响教学质量。教材与培养目标不相匹配,就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

4.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因所学课程大多为体育方面的知识,而大多数学生的愿望又是想成为康复治疗师,再加上目前社会上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了解和认识不足,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就业前景不尽如人意。

总之,随着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发展,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不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不改变招生对象以及学位授予方式,不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则在医学院校的发展道路将举步维艰。

二、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由此而带来的老年人身体锻炼和病后康复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学校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培养社会所需的既懂医、又懂锻炼的复合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而努力。

1.培养目标应与市场需求相统一。在现代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核心问题的背景下,体育运动在这类疾病防治上的重要作用已初显端倪,作为主要培养专门从事“体疗”人才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已成为社会紧缺专业。为此,医学院校应根据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灵活把握培养目标,既不能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混同于体育教育学专业,也不能将它类同于康复治疗学专业。应根据市场需求,认真探索体育与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如何运用体育的方法解决人的健康问题”这一主线,制订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业务培养重点应是:掌握体育、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各项基本的体育训练方法以及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运动处方解决人类健康问题,即在掌握医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形式来促进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的一系列积极变化,提高患者免疫能力。

2.凸显医学院校特色。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始建于体育院校,“落户”于医学院校,为了与体育院校互补,凸显医学院校运动康复的特色,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较好地从事保健康复工作的“体疗师”,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要求,采取前期公共教学模块与后期专业分流的方式,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具体来说:第一,要将招生对象由“普通理科生”调整为“体育生”,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或理学学士学位。第二,在大一和大二期间,采取公共教学模块,让学生掌握体育学及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干课程除大学公共课外,应有系统解剖学、功能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基础医学概论、中医骨伤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创伤学、运动处方原理等课程。第三,在大三开始进行专业分流。一为“体育保健与康复”分流方向,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从事保健康复工作的“体疗师”,主干课程为医用物理、临床医学概论、医学影像学、康复评定等,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二为“休闲体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休闲体育发展所需的学术研究、技术指导以及教育、组织管理与策划的能力,主干课程为教育学、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体育社会学、休闲体育管理学以及体育技能实践系列课,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三为“体育教育”分流方向,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懂得康复保健知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主干课程与师范院校的类同,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

3.合理安排毕业实习。实习是学生即将工作前的一个培训阶段,为学生向职场转变做准备,非常重要。专业分流为“体育保健与康复”方向的学生,主要安排在医院康复科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6~8个月左右;专业分流为“休闲体育”方向的学生,主要安排在健身俱乐部或中学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专业分流为“体育教育”方向的学生,主要安排在中小学进行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所有分流方向的学生在第8学期返校后,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知识和技能空白,有所侧重地进行补课。

三、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的建议

为更好地促进、规范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深化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改革,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应组织专家编写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教材。

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的培养方向及人才培养目标,在招生对象方面,应将普通理科生改为体育生,以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因普通理科生体育技能稍差,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浓。

同时,要瞄准人才市场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性,使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篇12

The Feasibility of “Medical Science Combined with Physical Science” Strategy for Training Versatile Medical Talents

FU Lanying, YANG Xiaolin, LING Wenjie, FU Qiang, LIU Jia, JIANG Guangtao

(P.E. Department,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Xinxiang 453003, Henan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makes a point based on the demand of the modern society on the versatile medical talent, discusses th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education content and form in the medical schools so as to build the curriculum combining medical science and physical scie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kind of educat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but also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in writing medical prescriptions and physical prescriptions as well. The adaptation of “medical science combined with physical science” at medical institutes is feasible for the PE teaching reform and valuable for training the talents with the integrated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of medical science and physical science.

Key words: medical science combined with physical science;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integrated talents; curriculum planning

多年来,我们利用高等医学院校的资源优势,运用实验法有意识的引导医学生进行“医体结合”领域的知识拓展和交融,使实验班的部分学生对这种结合有所认识并逐步产生兴趣,从而走上了全国各大体育院校(如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医体结合”的硕士和博士生行列,有的留校工作、有的已到国家体育科研机构从事运动医学、运动生化领域的研究和在医疗系统工作等。实践证明,这类人才很受社会的欢迎。然而,在当前备受瞩目的新医改[1]逐步深入和绝大多数患者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接触将更加频繁的今天,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2,3],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步伐还比较缓慢,导致目前绝

大多数医院没有“体疗“医生,无法满足大众对健康的需求,也不符合当前新医改发展精神。换言之,“医体结合”教育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尚未形成。为此,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为走出一条适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特点的改革新路子,对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启迪”和“引导”,使“医体结合”在高等医学院校起到一种导向作用,为尽快培养出既“医” 又能“体”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有效借鉴依据。

1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无论是备受瞩目的新医改和国家正在深入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及“奥运争光计划”战略都迫切需要运用“医体结合”知识的观点和方法,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问题和参加的体育运动进行指导和监控,解决诸如健康教育、体育保健、伤病预防、康复护理等实际问题。更期望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大批全科医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既“医”又能“体”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满足大众健康需求和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特殊研究,也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意义在于:

1.1 有利于促进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 1)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体育习惯,为国家培养身体合格人才的重任。过去学校里缺少优秀的“医体结合”教师,教师上课就技术而技术,课余时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也很少;目前各校大都有本领域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为加强“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2)实行“医体结合”有利于改变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对体育的认识,通过举行多种多样的“医体结合”活动,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结合职业特点,选择与开发相应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使体育课堂渗透更多的具有医学职业特点的教学内容,以促进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未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1.2 有利于社会体育与社会医学共同发展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不仅推动体育教育和医学教育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促进社会体育和社会医学的发展。在“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和社会医疗活动将会越来越多,这对全民健身运动的促进、预防疾病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因为“医体结合”对健康的促进是全方位的,是防治生活方式疾病的新载体,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举措,在健康促进和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高等医学院校“医体结合”的体育教育既有其他普通院校的共性,又有医学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其课程应有利于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又要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教学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主要开展的教学[4]。对这项具有方向性的事业,不但使具有我国民族文化特点的医疗体育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而且是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当务之急。

2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的构建

2.1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与特色 面向社会,服务体育与医学是“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主要特点,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有别于其他院校的关键所在,是专业发展之源。“医体结合”教学体系的发展趋势从以下几方面逐渐呈现出特色:1)教学要为社区医院、医院康复科、骨伤科、针灸科、高水平运动队队医、保健营养师、健身指导员、国家体育科研机构和全国各大体育院校等输送人才(表1);2)重视“医体结合”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3)突出“医体结合”人才的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培养;4)突出校内、外合作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2.2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的设计理念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是在体育课程中实施的。其课程设置包括理论课和技术两大部分,强调理论与技术的密切联系,强调知识结构的实用性。

在理论课的构建上,主要是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医学院校有人体生理学和医用生物化学等课程,结合体育课程进行运动生理和运动生化的理论与实践,既交叉渗透了知识又丰富了专业基础。因此,对学生掌握知识要求较高,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强调以通识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科学创造能力。如“预备医生”、“预备教师”或“预备研究人员”等(表2)。

技术课内容: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懂得强身健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人及患者施以科学的体育健康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和治疗疾病。因此,技术课采用运动处方授课方式,并以运动处方教学解决众多与体质发展相关的问题、与伤病和疾病发展相关的问题,主要培养学生像医生为病人开处方一样,使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工作不仅能开医疗处方,还能开体疗处方的复合型能力(表2)。

2.3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医体结合”的重要环节 “医体结合”的教师来源于体育部、基础医学院、附属医院、社科部、心理系等。授课教师自身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体育教育、教育学、心理学、运动训练等多个专业。既实现了对学校丰富的办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也贯彻了“医体结合”的办学思想,使学生获得不同专业背景师资队伍的知识和方法的传授,发挥不同学科教学优势,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3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的实施

3.1 课程方案的实施步骤 根据课程方案,遵循《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将课时安排为144学时[5]。具体实施计划为:

1)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修满学时,通过考试获得学分。

2)“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两年时间实施,第一年为“普学必修”,第二年为必修课。

3)每学期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成绩带入学生的期末评先、评优、评奖学金的综合评定,与学生个人利益直接挂钩,也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不但有利于体现“医体结合”新课程评价,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奋斗精神。

3.2 运动处方教学在“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运用 运动处方教学与常规体育课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它是一种可以切实锻炼学生身体和培养学生锻炼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6-8]。将运动处方教学运用于“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其目的是以运动处方教学为主要手段来完成“医体结合”教学中的任务,并以运动处方教学解决众多与体质、伤病和疾病发展相关的问题。但在“医体结合”人才培养中采用运动处方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运动处方制定原则与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如“医体结合”技术课程需要的场地器材、气候环境等因素和老师共同制定出三套处方,先后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教材类内容及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和原则。制定运动处方时应充分考虑到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次数因素,同时保证处方的可行性,兼顾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使运动处方教学建立在客观有效的基础上。

第二阶段:教材类内容及学生进行运动处方的练习。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运动处方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练习,以发展各项素质和提高技术为主。

第三阶段:教材类内容及全面发展体能和技能,学生根据自身状况选择运动处方(表3)。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任务除进行技术项目指导和处方教学的宏观调控外,还要做到即时状态评定和适时调整。

3.2.1 “医体结合”运动处方教学对实验班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我们每年对实验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并对实验班学生总成绩的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不及格率进行了统计。从今年对实验班学生统计的总体态势上来看,优秀率和良好率之和最高(图1),而普通的对照班学生的优秀率较低,印证了实验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说明“医体结合”运动处方教学不但符合培养学生健身习惯、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学目标要求,而且适应了社会对医疗服

务、康复治疗、保健预防和健康教育和满足了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即充分发挥医学教育资源优势,使医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掌握运动中预防疾病、康复保健知识和方法,提高自身健身文化素质,达到既指导自我健身,又能在将来的医疗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配合医疗手段对一些疾病进行治疗和康复指导。使学生全面掌握了运动处方的理论知识和手段方法,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需求。3.2.2 “医体结合”的业绩 1)从实验班学生期末综合考试成绩反映,学生不但掌握了体育保健、伤病处理、心理与康复等众多学科体系的交叉性知识,而且自我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2)促进了整体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了一部分具有双重应用能力的人才。据来自我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的信息(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我院考上全国各大体育院校研究生有20多名,呈每年上升趋势;3)2009年11月,在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全省高等本科学校体育工作专项检查中,专家组对我院实施的“医体结合”教学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和评价,尤其对“医体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予以了充分的肯定,结果被评为优秀等级。这是对我校实施“医体结合”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科研工作的鞭策;4)2009年6月,我们喜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立项。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医体相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医学专业能在体育领域得以更加普遍地发展,为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和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尽快培养出既“医”又能“体”的复合型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图1 “医体结合”运动处方教学对实验班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国家和社会对“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高等医学院校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原动力,突出学科交叉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特征。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是实现“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教学之一,教学基地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支撑条件。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基地建设的成功与否,是高等医学院校能否真正培养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关键[9]。可以说,“医体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决定了“医体结合”教育的特征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多年来的实验也说明“医体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极大的优势,而且也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便于他们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社会的职业需要选择专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培养既有较强的广泛的应用能力、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交叉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4.2 思考 由于来自社会的需求和压力,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人才的培养步伐还比较缓慢。因此,实施“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还存在以下问题:⑴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限制了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复合型素质的全面发展。“医体结合”人才培养强调复合素质的培养优于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恰恰使得学生依据将来就业形势选择大临床专业,忽视小专业如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领域的选择,其实质是限制了医学事业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复合型能力的培养。这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是不相适应的;⑵目前我国有90%以上的医学院校学体育课只开设两年,每周一次,每学期授课16~18周,遇阴雨天和节假日停2~3周,考试要用去2~3周,学生学习时间实际每学期只有12~14周,每年为24-28周,两年一共不到50周。而医学院校的学制为五年,五年时间只开设两年体育课,对于医学生显然很少。而且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要想掌握太极拳、体操等技术项目是很难的;⑶学生除每周上1次体育课外,课余时间很少活动或不活动的现象普遍存在,未能很好的拓展学生的锻炼时间和空间,很难形成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和锻炼习惯;⑷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知识陈旧,不能占有本学科的前沿性知识,教学方法、内容缺乏创新性,“医体结合”的知识欠缺。

4.3 建议 第一,完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医体结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在建设本专业时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就需要围绕“医体结合”的特点和自身的特点对于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完善办学条件方面,必须建立1~2个“医体结合”临床中心,为学生实习提供稳定的临床基地,满足临床教学工作需要。同时也是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临床经验让教学内容始终跟上“医体结合”发展步伐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师资力量、后期教学实习基地和设施等基本办学条件要进行实地评估;2)“医体结合”能否达到效果,关键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对医学与体育这两个学科的融会贯通能力。从复合型人才的构成要素及其培养方案对教学要求来看,关键是领导重视,组成由教学院长、体育部门领导、专家和医学专业的有关专家组成教改小组,开展专题研究,制定“医体结合”课程方案,落实教学计划,形成齐抓共管。然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不但具有“医体结合”的知识结构,而且该结构一直处于不断更新状态;3)根据医学院校五年的学制和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建议医学院校的体育课应从两年延长至三年以上。

第二,重视课程建设,突出“医体结合”特色。1)“医体结合”的培养方案要正确定位,扬长避短,开辟出新的培养领域。这样不但能避免医学院校人才类型与其它专业领域的重复,而且还可以形成各高校之间新办专业方向互补的新局面,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2)在对“医体结合”课程设置时,切实考虑到该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的状况(如:强化身体素质教育突出心肺机能的提高。考虑学生今后多从事医疗工作和病患者接触,尤其外科医生的手术,常常是几小时乃至更长的连续工作,自然对他们的体质要求要高。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体育课中,把身体素质和素质拓展、健身跑作为课堂基本内容)安排;3)技术课授课方式采取针对性很强的运动处方教学,这样有利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学生体质的增强;适应学生个体生理机能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显著高于普通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和挖掘,并有力促进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使课堂体育教学得到延伸与补充,对学校体育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4)课程方面,突出教学内容特色,优化课程结构,调整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注重校内学习与未来职业结合,在未来职业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第三,建立“医体结合”教学评价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培养复合型人才质量。其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前者反映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后者反映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评价机制以及社会评估的合力作用,用社会评价来完善学校评价的不足。加强科学督导,保证复合型人才的质量。1)改革传统评价理念。把过去侧重技术考核的教学评价体系转到侧重“医体结合”综合能力考核上来,因为教学评价对教学方式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力求评价指标的多元性和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化[10];2)建立社会评估制度。毕业生质量如何,应该说只有用人单位最清楚、最有权评价,而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也直接影响对毕业生的选择和吸纳。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关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与需求。通过调查、座谈会,以及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总结交流,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毕业生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及时将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和规格需求滚动式的反馈到学校,促使学校按社会需要进行质量监控,保证学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人类需要健康,社会需要健康,健康需要体育,健康需要医学,健康观念的确立为“医体结合”提供了发展机遇。“医体结合”,体医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求达到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这是现代医学和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省略/news/system/2009/04/07/010453531_02.shtml.

[2] 杨毅,王红雨.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9,22(11):65-67.

[3] 刘春雨,朱波涌,韩小燕.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现状及本校面临的挑战[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30(3):122-125.

[4] 刘杰.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取向及教学切入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42-544.

[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M].北京:教育部,2002,8,12.

[6] 杨静宜,许峻华.运动处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7] 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

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篇13

AbstractThe Fitness for All has risen to be a national strategy, and Jiangsu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held a forum of “Sport and Health” at this very time. It discussed a common concern and controversy from multidisciplinary areas on discussion of sport and health to service national strategy, including e-health, sedentary, the disease causes in modern civilization, cross-cultural pursuit of exercise and health, cloud health and high-tech application in health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life. The forum was related to the issue of healthy lifestyle of modern society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 in the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theoretical confrontation and collision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fields emphasized that the sports system, the medical system,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othe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commonly contributing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on the Fitness for All.

Key wordsexercise; exercise intervention; e-health; cloud health; sedentary; Fitness for All; national strategy

1引言 2014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黄金时段播报了国务院正式《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重要新闻。国务院的《意见》首次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要给百姓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和体育场地,力争人均体育场地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人。同时国家将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进行扶持,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健身产业体系,体育健身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全民健身服务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这条新闻在体育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都引起了巨大反响。老百姓参与体育健身的劲头更足了,敏感的商家从中嗅到巨大的商机,而体育界人士则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和责任。如何厘清当代中国社会背景下体育运动及生活方式与百姓健康的关系,积极顺应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成为不同社会领域共同关注的话题。由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与科学》编辑部主办的2014秋季工作坊“运动与健康”论坛,邀请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冯炜权教授、王正珍教授、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范可教授、上海体育学院陆大江教授、江苏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医师潘晓群等专家,围绕运动与健康的热点话题,展开学术思想的碰撞与交锋,将运动健康理念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疾病预防、生活方式改善等多领域的观点融合,给参会听众带来了一场关于运动与健康的头脑风暴。2健康的审美表达:不同文化视野的健康认知 何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早有定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可见,健康不仅是一个医学上的概念,它还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和多文化背景的命题。诚如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和健康密切相关的是身体(body),身体不仅是医学、生理学、解剖学的研究对象,也是社会科学上的重要概念,对它的理解和形塑往往是不同文化视野下的审美表达,这种表达在今天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尤其受到了传媒和影视作品的影响。对身体的崇拜以及对力与美的欣赏产生于冷兵器时代是有道理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城邦国家经常发生战争,那个时代身体越强壮越可能获胜,所以那种审美与时代背景有关系。 中国也历经相似的时代,如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也崇尚强壮的体魄,比如司马迁对项羽的描绘,以及那时的游侠之风。这些都充满阳刚之美,但后来这种对健康的审美表达为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逐渐失落?范可教授认为,中国正统阶层所提倡的儒学强调了思想规训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就造成了精英集团将健康的躯体当作体力劳动者的标志并将其从审美价值中排除。于是,在中国的传统里,称赞人有教养叫“文质彬彬”,它的“次文本”(subtext)含义显然是对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病态美的欣赏。西方文化则不然。今天竞技体育中的许多项目都是源自于欧洲上流社会,尤其是英国的上流社会。在美国就更突出,由于移民社会和拓荒,竞争成为社会常态,因此而形成了美国社会特别阳刚的文化。所谓的“美利坚性格”(American character)就是西部那种拓荒男性所代表的,即:独立自信(individualism)、勇敢坚强、彪悍坚韧。这种文化当然欣赏健壮的形体,其健康意识必然与较为剧烈的运动联系在一起。美国文化强调竞争的特性也驱使许多人参与运动。 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待运动与健康,可以看到关于运动与健康的问题在不同的文化语境里有不同的理解与表现,与特定的历史条件也不无关系。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由于历史的原因造就了特定的有关健康的文化再表现,这种审美的取向影响了当代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里对健康的理解,这就是所谓的生命在于运动,即通过剧烈的“动”来造就健康和保持健康。范可教授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东西方关于健康的认识以及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他指出,当今时代我们认为一个人是否健康依据的是一套现代医学的标准。许多单位每年都要为员工做健康体检。体检的结果就是一系列的生化指标数据和其他诸如B超、X光等,根据这套指标来确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是现代医学的概念。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健康的理解也有自己的认知。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由于在治疗上传统医学往往利用各种植物(或者动物)作为药物,因此又称之为自然医学(natural medicine)。传统医学往往会与一些超自然的观念相联系,某些治疗方式在现代医学看来荒诞不经,但又不能不承认有时确实有用,因此人类学家Arthur Kleinman创造一个术语“社会文化治疗”(social cultural treatment)来理解。换言之,有些疾病通过传统医术可以治好其实是精神上的作用。比如萨满或者巫医的治疗,以及中国民间传统的占卜与跳大神。这实际上解释了一个问题,人的精神对疾病与健康是非常关键的。现代医学之所以是理性的,那是因为它建立在一套严格的科学研究的结果之上,生化指标是为证明。传统医学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如中医里的“辩证论治”。其他文化里也有类似的解释。这种解释虽然在理解疾病上表现出来,但却是建立在对健康的文化理解之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cosmology)有阴阳五行学说,中国传统医学把这种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健康上来,因此,一个人如果是健康的话,那一定是体内阴阳平衡。这种文化观念会影响到对运动的理解。在西方普遍认为运动可以增进健康的观念,在一些国人的心目中未必能行得通。 不同文化视野下对健康的认知还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冯炜权教授指出,现代体育运动趋向商业化,它必然与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中国关于养生的理论很多,分为儒家的养生术、道家的养生术还有佛家的养生术。最早期我国是一个农耕社会,日出而耕,日落而归,不可能晚上还去运动,必然静坐休养生息。所以不同时代对健康的认知要结合社会形态的发展。当前时代文化背景下,IT事业发展,静坐多了,疾病也增多,因此应多提倡运动促进健康。3大健康与云健康:健康新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化,高新技术也不断应用于健康领域。在运动与健康论坛上出现了大健康、云健康等诸多健康新理念的交会与碰撞。 大健康是根据时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它追求的不仅是个体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提倡的不仅有科学的健康生活,更有正确的健康消费等。长期以来我们国家一直强调增强体质、全民健身,大健康的理念已经在事实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冯炜权教授认为,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过程,更加重视大众健康问题。全民健身目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要做到人人享有健康,达到健康的要求,在体育科学领域要密切关注医学和人体科学的最新成果。医学对健康的研究已进入系统生物学时代,从基因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去研究细胞、组织、器官在生物体整体水平上的功能与行为。可以说当前我们正迈入大健康时代。 云健康,是通过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结合无线传输技术设计,在电脑、手机、电视上实时测量人体健康指标如体重、体温、心率、血压、血脂、血糖、血氧饱和度以及身体活动量等,并通过云平台对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共享,跟踪数据建立档案,为个人定制合理的运动处方,为健康生活服务。陆大江教授从操作层面,通过大量的体育及电子科技成果展示,向参会听众描绘了云健康理念及技术在人们未来生活中的应用。云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跨电子、通信、医疗、生物、软件等不同行业的复杂巨系统。通过云健康技术,今后的健康维护将更加简化、更加量化。未来运动具有网络健身的特点,例如在线健身、模拟健身,查询健身场所,预订健身私教,对健康实行远程监控等。为了防止健身时环境的单调枯燥,可以做模拟健身,通过网络模拟健身场景,比如跑步,可以模拟新西兰的海滩,也可以模拟巴黎的大道。如果骑自行车,可以模拟上坡,使人感受适当负荷;而当感觉很轻松的时候则是模拟下坡。此外还有运动健康远程监控,通过网络监控所有的健康数据,为运动与健康服务。 云健康反映高新科技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大健康则是一种宏大的理念,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大健康时代要求各种监测手段跟上时展。由于电子技术的成熟,催生了云计算,检测统计人们社会生存的各类大健康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再反馈给医生,正如冯炜权教授所说,当今时代是“天人合一”,天、地、人联系在一起解决健康问题。因此,人们已经步入大健康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大健康,最终是为大众的健康服务。大健康时代带来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画面。我们应该紧紧跟上时代潮流,把造福大众的健康事业做好。 大健康背景下学校如何利用云健康技术实现学生的健康?冯炜权教授认为,学校应该采用大健康时代多学科领域的监测手段,如GPS定位、可佩戴的便携式设备,来检测统计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分布以及体育活动情况,通过跟踪监测学生运动的心率、血压等数据,健康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运动。冯先生从大健康、云健康理念以及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出发,提出应把各个学科领域的成果系统综合应用于运动员和老百姓的健康。当前健康研究已经步入多学科融合的大健康时代,任何单一学科都难以完成大健康的使命。因此,各个学科要共同努力,做好健康服务。4静与动:传统与现代健康手段的论争 相比较健康新理念及对健康的认知而言,人们更为关注获取健康的手段。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常常有传统与现代健康手段之争。我国传统文化讲求静养,西方文明则崇尚“生命在于运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静坐少动的常态生活方式下,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倡导运动对人们的健康更有现实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求静养,因此有所谓“养生”一说,剧烈的运动反倒被认为不可取。“动”与“养”差别很大,体现有关健康理念的基本倾向。“动”固然意味着“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带来健康。“养”则是“保养”,意味着更多的“呵护”。既然保养,那就得保全、保守,剧烈运动被认为有伤“元气”,于养生不利。“养生”是中国特有的概念,其内在思想建立在传统的宇宙观上,健康意味着身心协调和阴阳平衡。现代“养生”虽然内在地求静,但也不完全拒绝动的一面,所以也主张气功、太极之类。 现代医学领域则强调体力活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认为21世纪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体力活动不足,减少或消除这个不健康的行为方式能够大幅度的改善健康状况。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4年面向全球宣布: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是当今慢性疾病的第一独立危险因素。2012年7月28日《柳叶刀》杂志发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I-Min Lee等教授的系列文章,探讨体力活动不足及其带来的健康问题。文章指出了体力活动不足对当今慢性疾病和人体预期寿命的影响,在全球范围估算,体力活动不足造成的疾病负担,冠心病占6%,糖尿病占7%,乳腺癌占10%,并指出体力活动不足导致9%的过早死亡。文章表明全世界每年因体力活动不足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500万,其中,2008年有530万例死亡是由于体力活动不足导致的。如果将原来的体力活动提高10%,那么每年可以减少53.3万人的死亡。如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活动推荐量去运动,那么人均期望寿命可以提高0.68岁。2014年的第61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首场主报告邀请I-Min Lee教授作了题为“生命在于运动,久坐有损健康”的精彩发言。她提出:我们应该在沙发贴上“久坐有害于健康”,就像在烟盒写上“吸烟有害于健康”一样。整个运动医学界最近几年对静坐少动生活方式给健康带来的危害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静坐少动生理学,或者叫“体力活动不足生理学”(Inactivity physiology),是美国生物研究中心马克教授(Marc T. Hamilton)和皮特教授(Peter T Katzmarzyk)为首的研究团队在2007年提出来的,之后得到美国运动医学专家Steven Blair的进一步肯定。把静坐少动与健康(Sedentary and Health)这两个热词输入到美国运动医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官方期刊《运动与运动科学综述》(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 ESSR),检索到3800多篇文献,可见国外关于静坐少动(Sedentary)这个问题研究非常多。 改变静坐少动行为最有效的方式是多进行轻体力活动和不断打断久坐的时间。缺乏体力活动并不等同于运动过少。无论是否达到运动的推荐量,人们都可能存在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假设一直处在静坐少动的状态下,人体的代谢反应将会有不良生物信号产生,如果不采用体力活动的方式打断这个不良信号,它就可以成为慢性疾病发生的一个基础。这是Marc T. Hamilton体力活动不足生理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与假设。因此,静坐少动不同于体力活动不足,因为即使短期内体力活动足,总体看来也有可能是静坐少动。所以对上班族而言,平时上班没时间运动,能否通过周末玩命的运动来补偿这一周体力活动不足的情况?按照体力活动不足生理学的理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王正珍教授运用大量统计数据说明,如果减少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达到推荐的运动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可以减少40%到60%的发生率。由此看来,运动对健康带来的效果不亚于传染病流行时疫苗的作用。江苏省体科所王明暄先生也指出静坐少动生理学为日常工作与生活方式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注脚。 静坐少动生理学,是基于美国运动医学会以及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消解与颠覆。然而这种理论,与中国的传统养生理论所提倡的静养有很大的冲突,因而在论坛上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针对传统健身方法论学者的质疑,王正珍教授解释,静坐少动生理学所提到的静坐少动,是指日常生活中持续工作、久坐少动的习惯和行为,它与气功以及一些养生功法里养心静气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改变静坐少动的行为习惯,适当参加体力活动和适量体育运动,一定会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动与静两种取向各有利弊。讲求生命在于运动的西方社会,有许多人运动过度而不自知,因为过度运动带来伤害也非常多,有些甚至在运动中身亡。中国的传统养生手段试图通过静养来达到健康长寿目的,自有其合理性成份。所以,动与静应该有一个平衡:保持身心的和谐与平静,适时打断久坐的行为方式,参与适量的体力活动,必然有利于身心健康。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当前静坐少动的中国社会而言,倡导运动更有积极意义。5生活方式与运动干预:未来健康生活管理 采取运动干预手段,改善人们生活方式,营造未来健康生活,无疑是全民健身战略的一种选择。现代社会静坐少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已经导致慢性病患者数量处于一个井喷的状态,2010年中国慢性病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我国超重的人群已经超过3亿,高血压的人群已经超过2亿多,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经接近1亿。随着年份的增加,癌症发病和死亡都呈上升的趋势,但是女性的死亡趋势比男性略低,这跟生活方式有非常大的关系。 2007年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发起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这个行动是针对全人群的一个生活方式干预。行动口号是:“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该口号表明,运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干预手段。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主要内容,是在全人群里面推行健康的知识,《中国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是作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再有是在社区积极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的试点以及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包括健康主题公园、健身步道、健康小屋和健康单元的建设。 未来健康生活管理,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是健康单元的建设,比如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食堂等。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把运动与健康的知识纳入进去,同时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江苏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潘晓群披露,《江苏省2014―2015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每个县区每年至少培养200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其辅导材料包括《跟我学――吃动两平衡》、《中国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等。今后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应该更紧密地与体育科研系统相结合,把运动干预工作做得更好,帮助老百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陆大江教授也描绘了未来健康生活管理的美好图景,提出了基于云健康技术的运动健康管理平台,可以在养老院或者敬老院实现智能化健康小屋的测试,把医疗、运动、心理等结合在一起,运动健康管理平台根据这些指标和结果可以即时生成并打印评估报告,同时提供今后如何运动的对策建议或运动处方。运动健康管理平台还提供锻炼机构的地图,通过链接网址或视频,可以看到如何健身、如何锻炼的教学过程。想选择不同的锻炼机构或健身方法只要点击相应位置就可以。这是一种虚拟现实系统,将3D场景按照1∶1的比例立体显示在环境中,并结合GPS配置追踪系统和人机交互技术,为人们展现一个逼真的健身体验环境。各种肌力锻炼都可以用这种模拟形式去完成,这是网络健身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运动健康云技术在未来健康生活中的一种应用,可通过网络健身平台及外设健身产品,实现运动健身的网络互动,是一种新兴的体育健身模式,也将成为网络时代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潮流。6结语:运动健康,跨领域跨文化的诉求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77年提出“人人享有健康”,人人都有权利追求未来的健康生活,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追求健康的手段也许各有不同,其合理性成份我们应该予以尊重。健康不单是医学领域的概念,还涉及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健康是一项跨领域、跨文化的追求。正如盛蕾教授和王正珍教授所言,在运动与健康方面,体育系统和医疗系统不必分得那么清楚,更重要的是体育跟医学及其他相关领域相结合,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全民健身。本次论坛实质上是实践与意识、理性与感性的相遇,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都从自身的专业角度阐述了“运动与健康”的问题。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强调大健康时代医学以及云健康等高新技术在健康促进中的应用,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则看重精神与情感对于健康的积极意义,担心科技检测设备的繁多会影响运动乐趣以及科技束缚人带来的异化。在未来健康生活中,我们既要合理利用科技手段和运动方式来促进健康,也要尊重传统文化精神之于健康的意义,防止过于依赖科技手段使身体沦为工具而漠视人的主体价值。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政府、社会、消费者等各方面把健身运动作为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我们已步入大数据、大健康时代,任何单一学科或部门都难以独力承担健康服务的使命,体育系统、医疗系统、信息网络系统以及其他科研领域和社会服务部门应该加强合作,共同为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做贡献。参考文献:

[1]记者.我国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EB/OL].http://.cn/o/2014-11-02/

[2]冯炜权.加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适应国际最新发展[J].体育与科学,2013,34(1):17-18.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