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实用13篇

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篇1

近年来,高清海先生提出的“类哲学”在哲学界引起了颇多的歧义。持赞同者大多认为类哲学作为未来哲学的真正形态,是从根本上提示了类的存在秘密的实践思维方式,它给人的重大启迪在于它是把人作为人的存在、发展和完善的本有的理论;而持反对者则认为“类本质恰恰是马克思一再加以批判的外在历史推动力”,类哲学作为人类未来的历史的“范导”也是与“马克思对社会现实进行历史性批判没有多少共同之处。”(注:乐曦:《“类哲学”质疑》,晋阳学刊,97年第5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在于人们对高先生的“类”概念的不同理解,也是对高先生所提出的人的问题的不同思考。因为,类的问题,在其本原上就是人的问题;对类的理解也就是对人的不同思考。而对于人的研究,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上来展开,所得到的“人”也不尽相同。本文拟立足于对人的研究的分析,探寻人的类生命本质,并以此来阐发高先生的“类哲学”作为未来哲学真正形态的深刻内涵。

一、“类”生命问题的分析

曾有人断言,一部人类史,既是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自己认识自己的历史。人们为了能在浩渺的宇宙万物中获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就不断地认识和反思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哲学就是这种对自身认识和反思的特殊方式和理解成果,也就是说,哲学就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人自身。

综观整个哲学史,伴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哲学把握人的方式也依次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三个层面得到了发展。正是缘于考察方式的不同,近代哲学在对“人”的解答中曾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以培根、霍布斯等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者,从人的自然存在出发,把人理解为感性的自然存在物,强调人的感觉、经验和自然的存在方式及其对人的精神活动的决定意义;二是以历史学家基佐、梯也里等人为代表,从人的社会层面出发,以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其相互关系规定、说明人及人的本质,提出了社会人的存在的观点;三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者从人的精神出发,以超现实的理性或精神实体来规定人及人的本质,构造了“无人身运动”的理性主义人学观。这三种观点的具体论述虽然不同,但对人的研究方式上却表现出两个共同的缺陷:其一,他们都力图从人的外在性存在中追寻人存在的根据,就连人的理性也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因而总是以人的外在性取代内在性;其二,他们都着力于把人的存在看作实体性的,因而总是使现实、具体的人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个体的意义世界也是得不到关注,从而也就是丧失了真正的人。(注:何萍:《生存与评价》, 东方出版社,第49-50页。)

那么,现代哲学应当怎样理解人呢?现代哲学所规定的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对这一问题作了很好地解答,同时也为现代哲学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正确的思路——从现实的人、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把人的存在本性规定为人的价值存在,把“类”规定为人的共同本质。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类存在物,在其本性上是自创自为的价值存在物;而作为价值存在物,人又总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类本性”。“类”作为人所独有的存在方式,既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又是人所活动的原则。当然,需要强调的是马克思所规定的“类”与费尔巴哈所说的“类”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费尔巴哈的“类”本原上遵循了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他是从人的自然层面上来理解人的。因此,所理解的“类”就只能是一种外在于人的、自然的“无声的普遍性”;费尔巴哈所关注到的人也只能是一个自然的人(虽然他也察觉到了人的社会性)。而马克思同他在《费尔巴哈提纲》中所批判的旧哲学相反,他是从类本性、从人的内在的自为性上去规定人,从而真正把握了人之为人的根据,发现 了现实的个体和人类的意义世界。因此,马克思把人的本性规定为类本性,把类生命实践规定为人的根本的存在方式。

首先,类生命实践是人的生命的存在方式。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第96页。)在马克思看来,“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创造人的生命存在的活动。动物总是与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因此它不能把自己与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而人却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第96页。)所以,人的类生命活动直接构造了人的生命的存在方式。

其次,类生命实践构成了人的生命的生产方式。马克思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24页。 )这意味着人的“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要的生产资料”的行为,从根本上改变了“生命体”的固有存在方式和存在本性,从而把人从动物界的“自在生命”中提升了出来。动物也有需要及其满足的活动,但为什么却只有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活动才构成了“人”的规定性呢?原因在于受人的类本性关注的人的活动是自觉的生产活动。

最后,马克思在对人的生命的未来分析上,把“自由的人联合体”看成是人的类生命本质的最终实现。通过前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始终是把人放到社会历史现实运动之中来考察,从而他才把人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重要的阶段,即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和自由个性的联合体。并且还认为,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才能实现自由的自觉的类本性。从这一点上看来,类生命本质也是人对自己价值理想的追求。

综上所述,马克思从人的内在价值层面上,把人规定为类存在物,把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看成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从而在根本上变革了整个近代哲学研究人的思维方式,为现代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正是马克思这一人学理论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的发展,它因此也真正代表了未来哲学的发展方向,体现了理论发展的历史必然:其一,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从理论上重视个体价值、个体利益、人的主体性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主体性膨胀所带来的各种反主体效应又从另一个侧面要求人们从理论上重新审视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等是否合理。其二,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性。包括西方社会兴起的各种思潮都无疑对我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三,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总是在极力关注现实的人的过程中总不经意间失去了人呢?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这些总是促使人们不得不结合时代特征去重读马克思。

由以上的分析看来,高先生的类哲学并不简单就是马克思所抛弃的“旧哲学”,而是在现代社会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他要求人们只有从价值层面上去关注人、理解人,才可能真正在哲学中把握住“人”。

二、“类”概念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规定

马克思曾规定道:“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但“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第169页。 )那么到底怎样理解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类存在物的双重统一性?人的这两重属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是什么呢?对此,高清海先生从人的“双重生命”中深刻地把握了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

所谓人的双重生命,就是指人的“种生命”和“类生命”的统一。前者指的是“被给予的自然生命”,后者则是人的“自我创生的自为生命”。高先生认为,“生命的产生,是自然进化的一次重大飞跃;人的产生,则可以说是生命进化的一次重大飞跃。”(注:《高清海文存》第1卷,吉林出版社,第5页。)而作为这两次飞跃所产生的人的双重生命之间既具有必然的联系,又具有本质的差异。具体地说,(1 )种生命是类生命的前提和基础。人的自在生命是个体存在的先决条件,它始终是人的最先前提的规定;(2)类生命是对种生命的超越和否定。 种生命既是对人的规定,又是对人的一种限定和制约,而类生命作为人的自为生命是对种生命的超越和否定;(3 )种生命与类生命之间的规定与超越、限制与否定的统一在现实历史中总是在人的现实与理想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和展开。

提出类生命对人的规定,也就是把价值引入人的存在之中。因为,人对类生命的追求也就是对自身价值的追求。正是这种对自身价值的不断追求及实现方式的不断发展,才逐步改变了人的自然存在方式,并促使 人完成向人的转变。因此,“类”不仅是对人的存在的规定,更是对人的存在的超越。否定的规定和建设性的否定的统一构成了人的存在的真正内核。一方面,人的类本性使自然的人获得了自身价值存在的意义,使人变成了人,并在对人的规定中促使人对自身价值的不懈追求和永恒实现;另一方面,人的自在生命的存在使得人的类生命获得了存在的实体,使类生命获得意义。没有个体,也就无所谓“类”,类似个体而存在。

其一,“人的类本性表明,人只能存在于同他人内在统一的一体关系中,也只能存在于同外部世界即人的对象性存在的内在统一的一体性关系之中。”(注:《高清海文存》第2卷,吉林出版社,第117页。)马克思一再强调,人是一个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是以他的对象性存在和有生命的存在为内容。具体地说,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是指自然赋予他自身的自然力和生命力;作为对象性存在物,人又总感到外部及自身自然的制约性和有限性。因此,每当一个人和自己以外的对象发生关系时,总是体现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也使得人一旦面临广袤无垠的外部世界时,总会感到自身能力的有限和孤独,并使他与别人联系合作而共同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成为必要。由此,个人就必然地要把人自身作为自己的关系对象。所以,为类生命所规定的人的“一体性”在于,人不仅要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对象,而且还要把人自身作为自己的对象;人不仅仅是为自然界而存在,而且还是为人自身而存在。

其二,由“类”生命所规定的人的一体性关系不但构成了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对象,而且这是人的自为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换句话说,人不仅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活动对象看成是自身与他人、外部世界的内在统一体,而且还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以这种“统一体”原则来规范自己的活动。这就要求人们从类意识的高度,把自己作为类存在并使类成为他自己的活动对象。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只有通过人自身的活动来得到实现,然而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受制约的。因此,人的追求价值实现活动只能在理想与现实的两极互动中逐步获得更高的“类”的规定性。

其三,类生命对种生命的超越的根本方式就是自觉的生产实践活动。我们说,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或统一的联系是由它们的固有本性所规定的一种本然性、天然性。这样的类联系对事物只是具有外在无形推动作用,它绝不能构成事物的活动对象,更不可能成为其活动的原则。所以,事物才无类的生活,亦无类的意识。而人却不同,人的价值在于使人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把自己本身、自己的生活及生命活动当作自己的意识对象。因而,他就有可能自己掌握自己的行动、自己支配自己的活动。它使人的每一活动都可能是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正是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才完成了人对人的规定、人对人的超越。因此,“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历代以来,许多不同的思想家们对人的类存在持有诸多不同的看法,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地看待了人的“意识性”与“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高清海教授追随马克思的思路,直接从人的价值性活动入手,把人放到“一体性”关系中来考察,揭示了人的“类”特性,才真正阐发了“类”本质。但是,由于“类”概念的基本内容还只是一个共同性的规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怎样从这种“类”的共同性走向具体中来,才是真正理解“类”概念的关键所在。由此高清海由类切入了人的社会存在中来。转贴于 三、“类”概念与人的社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的解放”,而现实的人总是有差别的具体的人。那么,“类生命”本质是怎样切入到现实的人的社会存在中来呢?

类本性的“一体性”关系不仅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同一性意识,而且也必然使人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差异性和相互的制约性;它不仅强调人的活动的自由自觉性,而且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的约束性。这种现实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使得人的类本质与个体并不就是直接相同一的,相反却是中介发展的,且这种中介发展逐步形成了作为人与人之间差异性与一体性关系的统一的社会历史存在。由此可见,马克思把人的类生命本质放到社会历史存在中来考察,把类生命看成个体的价值和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辩证统一,反对了那种抽象的、外在的、无声的类;另一方面,只有从人的类生命活动中阐述人的社会存在,才能真正理解人的社会生命的本质,也才能把人当作真正的、历史的人来理解。具体地,我们可以从类生命对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相互规定中来理解。

首先,“类生命”对人的社会存在的解答。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的那样,具有双重生命的人要历史地存在,必需要具有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人的需要的客观性和发展性;二是人的有意识地满足自己需要的活动及其对具体需要的超越性。这两个方面,既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前提,又是社会的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内容。但是,由于现实的人总 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存在。人在自然历史的发展中不仅要受到客观世界和他人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自身自然的限制。这使得人们总试图有意识地与他人发生“关系”,并共同地对外部世界发生关系。马克思这样说,人“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产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造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第486-487 页。)正是在这一层面上——人的生产关系上,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规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马克思这一关系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就要把它放到受类

生命关注的人的社会层面上来考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那种把人的社会关系本质与人的类生命活动本质对立起来的观点,相反,而应看到两者之间的统一联系。

以往,人们总是试图仅仅从人的社会存在来理解人的本质,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总不能真正地把握现实的人的价值生命本质,从而不能全面地把握社会的人,有的甚至最终还将人抽象化了。实际上,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既使人和其自然存在相区别,又与其类存在相区别开来。与人的自然存在以人自身的自然和人之外的自然为关系对象相区别,人的社会存在则以他人以及社会关系为对象;与人的类存在相区别的是,人的社会存在不仅以人与人之间的一体性关系为对象,更主要的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性为对象。由此,我们看到了人的自然存在、类存在和社会存在相互关切中达到统一:人的自然存在是人类存在的前提,人的类存在是人的本性,而社会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

从类生命角度来理解人的社会存在,既要求人们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人,也要求人们从人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的人,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人的社会关系本质,个人只有通过社会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和完善人的价值,社会的各种组织制度等是人实现其类本性的中介,而不是相反。二者将在类生命对人的社会发展的规定中获得有机统一。

其次,类概念对人的社会发展的解答。人类总是以个体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存在。因此,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类既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原则,又是个体追求的目标,它是现实与理想的有机统一。作为现实活动的原则,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个人或群体,只能根据自己的特定需要来进行自己的生产生活,他的活动只能是为他的;另一方面,人的类生命本质决定了人要不断地超越自己的功利性需要,并追求更高层次的生命生活。因此,它为人们塑造着一个个的理想世界,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奋斗不已,并在客观上促进着全人类的本质的共同完成。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是一种否定的发展观,是社会的统一与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在人类历史中,人要在一体性关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最终也是为了完成人的一体性关系。但是人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又必须要人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活动,通过改变自己的外部世界及人自身,实现新的一体性关系,只有在这种双向否定的历史运动中,人的类生命本质才成为了可能。

进一步来说,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主题,社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最终只能表现为个体的发展史。它是通过无数个体,以自己的有限生命对人类的无限的永恒的社会价值的追求和实现不断积淀而成的;它是人类自己追求自己价值的血泪史,又是人类自己完成自己的建设史;它是一部人类文化存在的积淀史,又是一部人类文化世界的创造史。沿着这一思路,高清海先生结合马克思对人的发展的三阶段分析,以当前时代实践的精神为依托,具体分析了人的“类生命”发展的三个阶段,即群体本位、个体本位和未来的类本位,并从哲学上展望了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开拓了未来哲学的新视野。因此,也真正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类”哲学称为未来哲学的“真正形态”并不为过。

四、小结

综上所述,“类哲学”是高清海先生继承马克思的思路,从人的价值存在、类生命本性入手,探讨人的社会历史存在本质的理论成果,它是提示了现实的人的价值及其未来解放的“真正的哲学”。在其实质上,它要求人们从人的“自然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来分析人的历史性存在及其未来发展,要求人们从更高的“类”、从人之为人的意义上来理解人,并努力以此指导人的实践。这既是高先生特别强调人格生成与价值的理论原因,也深刻体现了学者的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虽然“类哲学”的理论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对现代哲学变革和当代实践的意义已非常明显。

其一,对重新理解“哲学”的意义。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人的关系是怎样的?在高 先生那里,这既是人对哲学的追问,又是人对人自身的追问。在这种不断地追问中,哲学不再是“科学的理论教条”,更不再是少数人玩弄的文字游戏,它是人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反思形式,并历史地为人的未来发展创造更高的“类”的价值理想。

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篇2

一、引 言

现代社会,涉及公共卫生健康与公共安全的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各国政府无不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对公共卫生健康与公共安全等公共事务的管制,以减少人员伤亡,保护人的生命安全,维护人的生命价值。在倡导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当今中国,涉及人的生命安全的各种工伤、死亡发生时,如何赔偿,赔偿多少,如何全面准确阐释人的生命价值,从而科学评估政府对公共卫生健康与公共安全等社会公共事务管制政策效益,衡量政府健康和安全管制目标的实现程度,是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理论研究中必须解决的一个课题。实践中,在评估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时,由于管制经济学在研究生命价值时,往往忽略了哲学意义上人的人道价值、精神价值等,单纯强调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因而无法全面准确把握人的生命价值内涵,难以形成合理的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评价,导致政府财政资金在健康与安全管制领域的配置失当,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的失灵,涉及公共卫生健康与公共安全的危机事件仍然屡屡发生。对人的生命价值内涵的不同理解,测算出的人的生命价值也不同,从而对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也不能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本研究主要试图从哲学本源上探寻人的生命价值内涵并将其与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做出比较,从哲学角度吸取有价值的理念,丰富经济学意义人的生命价值意蕴,准确全面阐释人的生命价值,从而为有效评估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衡量政府健康和安全管制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理论基础。

二、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文献综述

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往往与货币相联系用货币来衡量,指的是作为个体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最朴素的理解就是一条人命值多少钱。在人的生命价值的实际估计方法中,生命价值指的是一个统计学意义上“平均人”的生命的价值[1],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确定的人的生命价值。因对人的生命价值认识角度不同,经济学领域对人的生命价值理解差异较大。如西方早期的经济学家配第认为人的生命价值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与维持需要花费成本[2];Engel认为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就是人的价值,它由人的成本价值与人的投资价值两部分构成[3];Farr认为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就是人的资本价值,即人的未来净收入的现值[4];Wittisten认为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与维持需要花费成本与人的未来收入现值之和[5]。可以看出,西方早期的经济学家都混淆了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价值与人的劳动能力价值,认为人的生命价值等同于人的价值或人的劳动力价值,实际研究的是人的价值或人的能力的经济价值,而不是经济学意义完整的人的生命价值。近代西方经济学家对人的生命价值也有不同的理解,也试图用其他可直接衡量的指标替代人的生命价值评估,如侯伯纳用人寿保险的价格[6];明塞尔用人力资本存量[7];Grammond和Bogart用死亡和伤残所带来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8-9]。他们将人的生命价值等同于人创造财富的能力,对人的生命定价实质就是对人创造财富的能力定价。由于没有准确把握人的生命价值内涵,所以也就没有准确全面阐释人的生命价值意蕴。

国内对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的理解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王亮认为,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就是,在不同的行业人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其中又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含义为,人在其一生中通过合法手段为自己及其家属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和财富;第二层含义是指,一个人一生为自己和社会所创造的全部收入和财富,也就是一个人的自我经济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之和;第三个层次的概念是最宽泛的,即认为人的价值不仅包含一个人生前为自己和社会所创造的全部收入和财富,而且还应包括其身后所创造的收入和财富”[10]。陆玉梅认为,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就是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因工死亡职工少创造的个人收入+生前培训所投入的费用[11]。卓志用工作损失价值、赔偿费、部分培养费三者之和来衡量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12]。国内学者对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的理解,实际是将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等同于人的能力,或等同于劳动力价值或等同于人的人力资本。可以看出,这些对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的理解实际上是不全面的,都没有全面准确揭示人的生命价值真谛,因而对于同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的评估也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理解人的生命价值,试问一个刚出生没有劳动能力的婴儿、残疾人、精神障碍者或丧失劳动能力老年人,他没有劳动能力,没有人力资本,不能创造任何经济价值,难道就没有生命价值吗?对其造成伤害、伤残或意外的人身伤亡就可以免责不赔偿或减少赔偿吗?显然,这种低估人的生命价值的态度与行为是违背社会良知与人类的道德底线,有漠视人的生命之嫌,在法理上也是缺乏依据的。当前,经济学领域对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普遍接受的是Schelling的观点,即认为就是社会为避免或降低某种死亡或风险时所意愿付出的成本[13]。这种观点实际上假设,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是随着生命危险概率的增加,呈现一种线性递增的关系。Schelling所说的人的生命价值,只能是在一定的风险概率条件下,个体所索要的价格,而并非真实意义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

经济学中的不同应用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都有自己特定的根据,因而都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为了分析某一特定的问题而侧重于人的生命价值的某一方面理解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对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某一方面的理解上升到惟一的、绝对的地步,用于指导政策实践,那就是错误的。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的终级目标是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与幸福,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在评价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时,从理论上需要对人的生命价值做出完整的解析。人的生命价值除了经济价值外,还有其他层面的深刻意蕴。人的生命价值有多个维度,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并不是人的生命价值的全部。如果用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取代人的生命价值,则是矮化、低估了人的生命价值,是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违背的,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就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而言,单纯人的劳动能力或人力资本水平或创造的收入与财富也并不是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的全部。衡量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主要就是衡量这些政策多大程度上实现并保障了人的生命价值,仅仅衡量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并不能对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做出科学全面的评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具有不可逆转性,人的生命是生命价值的载体,也是人的一切权利的载体,人的生命终止了,人的生命价值、人的权利也就无从谈起。从伦理的角度看,人的生命是无价的。由于生命不同于实物资产,不存在交易市场,也就没有生命价格。这就造成了在评价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效益时评估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的难度,但至少知道有众多因素影响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例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政府的公共治理、人所受的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水平、环境质量、个体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收入、遗产及所从事的行业等等都可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水平产生影响,而这些因素对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的影响是以人的生命存在延续为前提的。所以,人力资本水平或劳动力并不是影响或决定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的惟一因素。要全面合理评估人的生命价值,从而科学全面地评估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效益,理论上首先要从本源上探索人的生命价值意蕴并厘清其与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从哲学角度吸取有价值的理念,丰富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意蕴。

三、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意蕴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有多层含义,出于研究的需要,没有必要罗列出其所有的价值,基于健康与安全管制效益评价,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含义:

1.人的生命价值是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与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的统一

如果按照马克恩主义价值观,从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界定人的生命价值,很自然会将人的生命价值表述为,人的生命价值就是以人的生命作为客体为满足自己、他人与社会而被自己、他人与社会需要的有用性。这种表述揭示的仅仅是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即人的生命作为手段、工具的价值。事实上,人不仅是手段,人还是目的,人应当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体。一切价值都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人不管是手段还是目的,其前提必须是人的生命存在,人的生命能够维持延续。所以,人的生命价值除了生命的效用价值外,还应包括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即人道价值[14]。所谓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也称人的生命的人格价值或人的生命的存在价值[15],它指的是人的生命存在即人活着,人就具有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利,是人的生命价值的一种形式。对于一般的对象来说其存在与否,同其是否有价值是两回事。客观存在着的东西,对人来说未必都是有价值的。但就人而言,他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因为所有的价值关系都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建立起来的,人的生命存在是一切价值关系存在的基础与前提,所以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是不证自明的。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强调的是某一生命个体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有用性,产生效用价值的基础首先必须是有人的生命存在。一个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的大小都是相对于人来说的。人的生命存在是价值产生的载体,有了人的生命存在,才谈得上主体与客体,谈得上某一生命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意义或有用性。一般而言,个人的生命活动对自己、他人与社会的贡献越大,人的生命作为客体对满足自己、他人与社会的需要程度越强,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越大。只要人的生命存在,即使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为零,但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也始终存在。也就是说,就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而言,不管其体格是否健全,身体器官是否完整,即使他没有任何能力为社会、他人与自己创造财富,只要他活着,他的生命存在,他就具有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利,生命的人道价值就一直存在[16]。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强调,人不分民族、国籍、贫富、贵贱、受教育程度、身体状况、社会贡献的大小等都应享有同等的尊严与权利。因此,尽管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不同,但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是等价的、平等的、没有差异的,是无法用货币衡量的。正是由于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存在,才使人与人之间的生命是等价的。所以,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是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产生的基础,人的生命价值是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与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相统一。

2.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是人的生命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

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对于作为主体的自身需要和作为主体的社会需要的满足。根据主体的不同,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可以分为生命的自我价值和生命的社会价值,完整意义上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应是人的生命的自我价值和生命的社会价值的统一。所谓生命的自我价值是指生命活动对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满足,是个体的生命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人的生命的社会价值是指生命存在对他人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满足,是个体的生命活动对他人、社会所具有的贡献。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其生命的价值也就越大。就生命的自我价值而言,人的生命活动越能满足其自身的各种需要,其自我价值就越大。人的生命的自我价值,受到人的生命长短制约,但人的生命的社会价值不受个人生命长短所限制,它既包括个人生命存续期所做的贡献,也包括死后其生前的成就、贡献和对社会的影响。有些英年早逝的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尽管其生命的自我价值短,但其对后世的贡献与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而其生命的社会价值是巨大的。在价值形态上,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又具有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两种形式。对任何人而言,这些价值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些价值在不同的人身上体现是不同的。一个人活着,即使丧失劳动能力不能自食其力,不能为自己与社会创造任何财富,即使他活着是一种痛苦,感觉生不如死,但他活着对家人、朋友可以起到精神慰藉、寄托的作用或起到一种凝聚作用,尽管其生命效用价值中不存在物质价值与自我价值,但生命的精神价值与社会价值却依然存在。

四、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与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比较及其意义

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与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不完全等同,但还是有一些相通之处。基于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评价研究的需要,可以将二者之间的众多相同与相异之处,做一些比较。

首先,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包括了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相当于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但这只是哲学意义中人的生命效用价值中的可近似计量的那部分货币价值或物质价值如自我经济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所以,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与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二者并不完全对等。

其次,在人的生命价值中,人道价值是基础,效用价值是人道价值的延伸。也就是说,从人道价值看,人的生命是无价的,或者说人与人之间都是一样的,无贵贱之分;但从效用价值看,人与人之间是有量的差别,即在前者基础上呈现出量的差异。

再次,对于生命价值中的人道价值,它是属性变量,而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是一个数值变量,二者完全是不同类的两个变量。管制经济学要对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进行直接量化分析确实困难。由于难以用货币直接计量或无法定量分析,在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研究中完全将它忽略了,对人的生命价值评估,几乎是将人的生命视同“自然物”一样来对它定价。哲学意义中“人的生命无价”,某种程度上是基于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而言的。人只要活着,他就有做人的尊严与权利,就要求其体面、有尊严地活下去,要求享有人的一切自然权利。

另外,对于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中的精神价值,或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中的非经济价值,无论是在已有的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概念,还是在其评估方法中,经济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都没有完全反映出来,但这些非经济意义价值又确实存在,对某一特定的人来说它又是有意义的。

最后,在不同领域中,强调人道价值和效用价值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但是,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或趋势来看,人道价值将不断凸现,而效用价值将不断淡化,但这只是人们的理想,它只能作为人类的一个追求,至少现在及能预见到的未来是如此。

在哲学意义上人的生命价值多个维度中,并不是人的生命的各种价值都可以评估,只有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中的经济价值可以评估,但人的生命尊严、生命权利是无价的,无法用货币衡量的。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无法用货币衡量,在评估与对待人的生命价值时,并不能因此而否认或忽略人的人道价值;在追求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中,并不意味着就可奉行物质至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随意践踏人的生命尊严、冷漠生命、甚至对人任意杀戮。相反,正是由于人的生命具有人道价值,才使人的生命价值具有权利至上性,人的生命权成为人权的最高体现[16],人生而平等成为一种普世价值观。将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等同于人的生命的全部价值或将人的价值等同于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都是缺乏理论依据的。现实中,人们往往注重人的生命效用价值中的物质价值,却忽视人的生命的精神价值,有时过分强调人的生命的社会价值,一味要求人对社会作贡献,而对人的生命的自我价值却避而不谈,这实质是纯粹将人的生命视作一种工具,这种对待人的生命的非科学态度是现代文明社会所不允许的。现代文明社会要求将人当“人”看待,重视人的生命,善待人的生命,而不是将人仅仅当作工具,更不能将人的生命当作服务于某种利益或牺牲他人的生命去维护部分人生命的工具。如何对待人的生命,现代文明社会存在一种基本的生命伦理观,即人的生命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生命,任何生命个体都以自身为目的,而不是他人、社会或其它事物的工具;人对其生命只有自己才有决定与支配的权利。在人的生命价值的理论研究及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实践中,任何将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割裂开来,只片面强调人的生命的效用价值中的自我价值或社会价值,或只注重人的生命效用价值中的物质价值而忽视其精神价值,并不是对待人的生命价值应有的科学态度,也没有体现出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所以,在政府健康与管制政策效益评价研究中,要认同经济意义人的生命价值与哲学意义人的生命价值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尊重生命、以人的生命为本,强调生命的人道价值与精神价值,结合哲学意义人的生命价值意蕴,丰富经济学意义人的生命价值内涵,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全面阐释人的生命价值,从而科学全面合理评估政府健康与安全管制政策效益,衡量政府健康和安全管制目标的实现程度。

参考文献:

[1]

程启智.人的生命价值理论比较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6).

[2] 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陈冬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 Engel,E.DerWerthdes Menschen [J].Verlagvon Leonhard Simon,Berlin:1833.

[4] Farr,W.Equitable Taxation of Property [J].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Statistics Society,1853,(16).

[5] Wittisten,T.Mathematische Statistik undderen Anwendung Auf National-Economy and Versicherung-wissenschaft [J].Hahnsche Hofburch landlung,1867.

[6] S•侯伯纳.人寿保险经济学(中译本)[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7] 雅各布•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M].张凤林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8] Crammond,E.The Cost of War [J].The 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ety,1915.

[9] Bogart,E.L.Direct and Indirect Cost of the Great World War[M].New York:Oxforld University Press,1919.

[10] 王亮.生命的经济价值解析[J].开放导报,2004,(2).

[11] 陆玉梅.人的生命经济价值的探讨[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8,(3).

[12] 卓志.人寿保险经济分析引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13] Schelling,T.C.The Life You Save May Be Your Own[A].Samuel,B.Problems in Public Expenditure Analysis[C].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68.

[14] 万慧进.论人的生命的人道价值――人的生命价值概念质疑[J].医学与哲学,1999,(3).

[15] 崔新建.略论人的价值[J].人文杂志,1996,(3).

[16] 甘绍平.以人为本的生命价值理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3).

Comparative Study of Life Value of Human

Beings in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Based on Evaluation of Health and Security Regulation Efficiency

HuangWan-huaChengQi-zhi

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篇3

医学是研究人生命的学科,学生承担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责任,他们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与践行直接影响他们将来从事的医疗卫生事业。近两年来,我国医疗事件频发,医患矛盾不断加深,这样的现状对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巨大。

1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生命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对待个体和他人生命的实践活动[1]。医学院校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学生树立“生命至上”的职业信念,使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认识生命是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课,通过教育手段让学生认识生命的诞生、存在和发展规律,了解身体结构,关注生命存在的意义;珍爱生命是学生将来从事医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只有认识生命的可贵,懂得珍爱自己、家人的生命,才会真切关心每一位患者,才能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患者的生命和死亡;尊重生命是学生所需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尊重生命不仅是指对人类生命的尊重,还包括对实验动物、逝去者生命的尊重,医学院校要引导学生善待实验动物;敬畏生命是医学院校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学生懂得敬畏生命,将来在工作岗位才会有怜悯之心,才会心怀“仁术”,公平对待每一位患者。

2医学院校生命价值观教育现状

我国关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对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内涵等理论层面,对实践领域涉及不多,在中小学开展较多,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命价值观教育还较少,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多数医学院校未开设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2];二是医学相关课程对生命价值观教育内容涉及相对较少,医学课程本身的教育资源未被充分发掘与利用;三是未形成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文化氛围;四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作用相对较弱,多体现为学生主动咨询和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后干预处理,涉及范围较窄。

3医学院校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

3.1构建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开设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将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以必修课、选修课、讲座课等形式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内容应涵盖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信念教育、挫折教育、品德教育、死亡教育等基础教育内容。二是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生命价值观教育。在医学伦理学、护理伦理学等课程中,通过“紧张的医患关系”、“安乐死”等话题,从哲学的深层次中寻找原因,启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三是构建医学生命教育课堂。医学院校相对于其他高校有较为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教师要将生命价值观教育融入医学课堂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人体解剖课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解剖尸体来认识人体结构,从而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脆弱。面对遗体捐献者,引导学生视他们为“人”而非“物”,引导学生对其要心怀感激,课前鞠躬致敬,通过庄重而肃穆的仪式,让学生尊重生命。

3.2建立生命教育基地

目前,我国很多医学院校都建有人体奥妙科教馆、解剖标本陈列馆、病理标本陈列馆、生命意义展室等,这些展馆能够揭示生命的起源、人体的发生发育规律、病理变化等知识内容,医学院校要将这些场所作为生命教育基地,以此为载体对学生尤其是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遗体捐献仪式、利用网络建立捐献者纪念馆和墓碑、在校园石碑后篆刻捐献者姓名等形式,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

3.3通过课外实践促进学生感悟生命价值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生命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来实施[3],社会实践是最有效的载体。医学院校通过组织学生到医院产房见习,了解生命孕育过程,见证生命的伟大;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组织学生到农村基层开展健康体检、义诊、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强化学生对生命、死亡及生存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与病患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受、成长,从而使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4]。

3.4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融入生命价值观

教育医学院校通过社团、班级、学校网站等载体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思考生命与价值的关系。组织活动形式应多样化,包括征文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摄影展、专题报告等,活动内容要紧紧围绕生命教育主题,如“感恩教育”、“珍爱生命”等专题活动,也可以结合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如“复旦大学投毒案”、“富士康自杀事件”、“莆田系医疗纠纷事件”等组织学生讨论,引发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5]。

3.5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院校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新生入学后,相关部门要进行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于较为特殊的人群以及自杀高危群体要予以高度重视。积极构建校、系、班级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健康网络体系,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预警干预机制。通过心理讲座、团队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可以借鉴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讨论和体验活动,通过体验使学生在面临困境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综上所述,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于医学院校教育活动的全过程。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要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邓志平,石琳琳.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探讨[J].高教论坛,2013(11):5-8.

[2]李敏智.浅谈医学生生命教育的新模式[J].河池学院学报,2014(3):103-106.

[3]江欢,李芳,胡正娟,等.加强医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3):9-10.

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篇4

一、生命价值教育的内涵与现状分析

1、生命价值教育的内涵分析

作为现代教育中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生命价值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重要途径。生命价值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积极追求个体的生命价值,生命价值教育的实质即为社会价值与个体生命价值、精神生命与自然生命的有机统一。生命价值教育要求人们在重视自然生命的同时,还应热爱并关爱生命,通过对生命价值的充分发挥,使人们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1]。

2、生命价值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对生命价值教育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增强。然而许多高校大学生存在着不重视生活,甚至轻视生命的现象,他们大多普遍认为生命价值教育没有任何意义,且生命价值教育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关系,所以许多大学生觉得学校里开展的生命价值教育课程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对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或是进入社会找工作都没有太大的联系。由于高校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意义缺少理解,没有将自己的理想与生命价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生命价值教育的意义与内涵无法突显出来。此外,各大高校也缺乏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导致许多大学在校期间不能正确地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浪费了自己大学生活。因此,在各大高校渗透生命价值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的意义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是各大高校的特殊使命

高校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正确的生命意识都对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具有直接的影响,甚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作为大学生们学习和培养思想政治理论的主要场所,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使命。然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最关键的阶段,市场竞争在不断的加剧,各种思想文化意识也在互相地影响和渗透,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正在承受着学业、就业、经济压力及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于是有许多大学生对其生命价值感到困惑和纠结[2]。近几年,全国各个高校出现了许多大学生自杀和伤害他人的现象,也有许多大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及患上抑郁症,这使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显得刻不容缓。

2、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思想教育与生命价值教育的和谐统一

生命价值教育具有三层含义。首先,在生理层面上,生命价值教育关注高校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大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和珍惜自己的生命。其次,在心理层面上,生命价值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接纳自己,保持积极客观的心态,学会愉快的生活和享受生活。最后,在社会层面上,人的生命既属于个人,也属于整个社会。因此,生命价值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念的引导、扩展及升华。我国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着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责任,这与生命价值教育的目标是相同的,并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体现了生命价值教育的要求和目的,从而成为开展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的主要载体。因此,各高校应有机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和性质,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的内容,通过引导大学生学会尊重、关爱生命,并学会挖掘自己的生命价值、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达到生命价值教育的最终目的。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时代要求

大学生的生命安全不仅影响着每个家庭的幸福,而且还关系到社会与学校的稳定。而当前有部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十分淡薄,迷失了自我的生命价值,严重缺乏生命责任感,导致他们无法淡然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发生许多的意外事故,不仅造成了社会与家庭严重损失,而且还给校园的安定带来了隐患。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引导大学生发展健全的人格,形成爱护生命、敬畏生命和尊重生命的生命意识,这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时代要求。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的措施

1、更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教育观念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对生命不懈追求的意识。然而,当代的许多大学生并不懂得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价值,而高校和教师也脱离了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忽视了大学生的具体需求。因此,高校的教师必须更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教育观念。首先,教师正确地理解生命价值教育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发展生命意识和提高生命质量。其次,尊重大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主体地位,更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对生活的锤炼与面对困难的勇气。让大学生明白自己不能机械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课本知识。这从根本上要求高校教师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教育观念,并将生命价值教育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生命,意识到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主动地去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最后,培养大学生正确面对死亡的态度。真正的了解和坦然面对死亡的人能够更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对学生生死观念的正确引导,促进学生领悟到生命的脆弱,从而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

2、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因此,必须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培养大学正确的生命价值意识。首先,深度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关于生命价值教育的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科学的结合自身的生命体验,利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展开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其次,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还应贴合大学生的具体情况[3]。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关心的事务,根据学生关注的事情展开必要的讨论,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在交流中将正确的生命价值意识灌输给学生。此外,在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潜能的过程中,还应确立教师的主导角色,充分尊重并重视每一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指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和谐统一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展示生命价值教育的科学性,还能彰显生命的魅力,真正的达到培养大学生正视生命价值意识的目的。

3、整合多种有用的教育资源,创建和谐的生命价值教育环境

作为开展生命价值教育的主要场所,各高校应该科学的利用各种教育要素,整合多种有用的教育资源,从而实现生命价值教育的目的。生命价值教育仅仅依靠各高校的教育力量作传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各个不同的环境。首先,家庭作为塑造人们品格的第一个场所,也成为人们接受生命价值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应该从小便有意识的给子女灌输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子女利用假期勤工俭学,或是报名参加一些野外生存训练等。此外,家长还应有意识的培养子女从小掌握责任意识,教育子女时刻保存感恩之心,懂得体谅父母,理解父母。

其次,社会是进行生命价值教育的第二个场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社区教育已经成为生命价值教育的新资源。社区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旨在锻炼人们的责任意识及个体独立能力等生命情感。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全力贯彻党的方针和政策,准确把握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大对文化的管理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作为贯穿人们生命始终的全程式教育内容,生命价值教育无疑是一项十分繁杂的系统性工程。只有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教育资源,并科学合理的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间的优势互补,从而为各个高校创建出和谐的生命价值教育环境。

4、联系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突出生命价值教育的存在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要求我们面对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生命价值教育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的大好时机,必须把加大生命价值教育与各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而突出突出生命价值教育存在的现实意义,达到生命价值教育的目的。

⑴正确地把握生命价值教育的理论内涵。想要正确把握生命价值教育的理论内涵,要求高校教师之间必须形成生命的存在是生命价值教育前提的这个共识。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短暂的,因此人们必须坚守"珍爱生命、活出精彩"的生命主旋律。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就业、学业及情感等压力已经使大学生的心理出现了许多问题,于是教师在开展生命价值教育的时候就应该教育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是生命价值教育的最终目的。

⑵理论联系实际。由于许多青少年群体中都出现了轻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时必须研究影响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原因,并正确的引导大学生解决他们对生命的困惑。

⑶将生命价值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当代大学生大多都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生存能力,然而,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大学生觉得心灵空虚、人生渺茫等缺乏正确生命价值观的现象,这样的人生态度会使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偏向于采取极端的方式去解决,导致一些犯罪事件的出现。因此,高校教师应该用生命价值教育的理论知识分析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从而解决生命价值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生命价值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并尊重生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生命价值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意识、训练大学生的生存技能,使大学生充分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学会感悟生命、感受生活,并培养正确的生命意识和生活态度,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秦月,彭洁,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篇5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屡屡见诸新闻媒体。从表面上看, 自杀行为应归结为个体承受力的原因,是大学生无法有效应对和解决生命中所遇到的挫折与压力而导致的极端现象。但从本质上来说,则是因为他们没有形成科学的生命价值观,是生命意识的薄弱和生命意义的迷失。“生命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生命存在形式的总的价值判断,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全部生命活动对生命自身以及对其他生命存在物(包括他人和社会)的意义的自觉认识。”[1]它指导人们如何理解和对待生活。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来说都只有一次,生命价值观教育地位如此重要,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充满各种问题、压力和责难,面临重要性和实效性的落差困境。理性反思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和对策,引导学生珍视生命,提高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具有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命价值观教育困窘之现状

20世纪60年代是当代生命教育的开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生命教育内涵和本质、生命价值观教育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教育对生命的关注也开创了可喜局面。但在教育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不足影响着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1.缺乏正规化、系统性的生命价值观教育

生命价值观教育属于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虽然开展了生命教育,但国家层面依然缺乏实质性重视。生命教育没有整体性、系统性、正规化地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始终游荡于正式课程之外,主要依靠教师和学术机构的自发努力去推动发展。从事生命教育的教师严重缺乏,已有的教师缺少专业培训,理论知识过时,实践引导能力不足,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生命成长。

现实中生命价值观教育常常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贯彻,而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肩负政治价值引导的主要任务,多从国家和社会本位抽象剖析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和人生准则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于政治价值引导、道德知识的宣讲,忽视生命智慧与能力的开发,无法满足个体生命的情感体验与需要。

而非专门化、零散的生命价值观教育不能完整系统地教给大学生生命态度与生命智慧,无法形成大学生自身内在的生命认知、情感与行为,其效果大打折扣。

2.工具理性影响下丧失精神引领作用

长期以来,工具理性影响下的我国生命价值观教育被应试教育、技术知识教育挤占发展空间。中小学教育阶段重点关注升学与高考;大学阶段注重专业学习和就业状况;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大学生的学历和证书;父母比较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而学生自身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实用型知识,为获得好的职业做精心的准备。即便是开设生命价值观教育,教育内容也窄化为如何保护自然生命存在,如何预判和规避可能的风险,如何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等。

总体来说,对“如何生存”的价值关心高于“为何生存”的价值关心[2], 对“自然生命安全保护”等生命存在务实内容的关注高于对“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生命关怀”等务虚的话题的关注。这种仅仅局限于事实性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入思考和追求,致使大学生生活精神贫乏,缺少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充分尊重和高度珍惜。在这种教育下的大学生面对无情的竞争、挫折和打击时缺少耐受力和容忍度。

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郑晓江认为,许多人知道很多保护生命的知识,但如果没有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人生观,他就没有自主意识地运用这些知识来守护自己的生命,他甚至会运用这些知识来放弃生命[3] 。生命价值观教育沦为工具化的教育,只是填饱学生,而没有营养学生,没有从更深层次引领学生的成长,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3.教育内容未能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

生命教育的“原点”是现实的人,最应该关注鲜活个人的生活和情感,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理性与欲望、学业与事业等诸多冲突与困惑。但反思当前的生命价值观教育,课堂讲授多从对个别案例的解剖与分析入手,宣讲生命的可贵、美好与意义,情绪化的感叹多于日常的引导和疏解,重防范极端事件的出现,却忽视了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困惑的解决。

其实,任何极端事件的发生都与日积月累的生活小事有关,生命价值观教育应立足于解决学生日常困惑,来传递生命价值的理念,帮助学生提高应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理论化、知识性的宣讲生命价值并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也不能增强他们对生命的认同感。

教育内容的非生活化导致教育主客体的沟通不畅,教师所讲非学生心 中所想,教育不能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处理人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生命价值之间的关系,其丰富内涵难以充分展开,“化理论为德性”的功能远未发挥出来。

4.教育模式单一,无法形成载体合力

现今生命价值观教育模式单一,虽然开展了专题式教学和实践活动,但没有形成学科渗透,没有调动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所有学科来传授生命知识。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多种教育力量的共同参与,它涉及课程教学、活动体验、环境设施、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目前教育力量缺乏整合,未能形成载体合力将生命理念贯穿到学校的一切工作之中,普遍应用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使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关怀,浸润到生命的雨露。

三、大学生命价值观教育困境之分析

造成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乏力的原因很多,除了要加强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支持,影响生命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因素还有以下方面。

1.L险社会中教育的有限性决定了教育的边界和限度

当今社会处在整体性、深层次、急骤的社会变迁中,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都充满了各种流动性和不确定性,风险社会使得人们有着无力把握未来的无奈,生命的脆弱感和无助感日益强烈。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人生选择的多样化,工具理性的横行,人们普遍向往和追求成功,但成功并不一定带来幸福,人们在物质享受日益充盈的今天,生存的意义却渐次迷失,幸福感有所减弱。在经济、学业、爱情与就业等竞争和压力扑面而来的风险时代,大学生往往变得无所适从,当心智和心理无法忍受重重压力时,就会变得彷徨无奈、消沉堕落,很有可能采取自杀或杀人等极端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一个人生命价值观的形成主要受社会环境、教育和个体能动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育只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的唯一因素。人的生命成长并不完全是教育的结果,社会环境的公平正义与否、个体认知能力和能动性大小都深刻影响着生命价值观的形成。生命价值观教育也不可能解决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所有的问题。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受到整体社会环境的制约,如果不能改变生命所根植的社会环境中的结构性问题,生命价值观教育也无法规避所有的生命伤害。教育作用的有限性决定了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边界和“内在限度” [4]。

2.工具理性的膨胀导致人的目的性生命价值意识的遗忘

在现代性的时代语境中,科学主义、技术理性狂歌猛进,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和失衡日趋严重,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使得“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发生倒置。高校教育也摆脱不了对人文性的遮蔽,目前高校教育偏离了生命的轨道,注重教学生“何以为生”的技能,忽视了引导学生“为何而生”的思考。教育不是人的教育,而是成才、成器的教育。人的价值被归结为“才”,把人视作满足外在社会需要的客体,人的目的性生命价值被遗忘,人变成了手段、工具。人的工具化,导致了人的空场和虚无,人的本体性存在价值被抹杀。

教育的目的在于用知识启迪智慧,将智慧融于生命,最终提高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教育的目的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和享受生命,消极层面上的要求是不自杀,不杀人;积极层面上则是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尊重动物的生命。生命价值观教育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一种唤醒,唤醒和激发个体内在的生命意识,体认和感悟生命情感,确立和实施生命目标。教育是关乎生命的,这是一种价值表述,现实中教育在工具主义的影响下丧失了人的目的性生命价值,发生了反生命、摧残生命的异化,我们需要在反思教育异化的基础上,确立生命化的教育观。

3.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足致使教育缺少源泉

生命价值观教育中的缺憾还与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足有关。首先,目前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基础还很薄弱,多见于高校心理干预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之中,缺乏整体的理论基础探讨。已有的研究又多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生命价值理论为主,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死”思想缺乏深入挖掘,致使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缺乏厚重的文化根基和中国特色。

其次,生命价值观因缺乏大规模有效数据的实证研究支撑,仍处于理论性论述阶段。现有研究更多的是对宏观层面“应然”的理论探讨,如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概念、内涵、外延、目标、旨趣等论述,而对“实然”层面中实践问题,譬如内容体系、实施路径、教学方法、平台建设等研究极其有限。实践研究的薄弱使得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开展缺乏现实针对性。

最后,研究成果不够广泛深入。生命价值观教育涉及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目前的研究成果多从某一学科出发,缺少跨学科研究,缺乏广泛的研究视角。研究成果虽逐渐增多,却大多停留在表面,泛泛而谈,质量不高,并且重复研究偏多,这些都极大阻碍了生命价值教育的发展。

四、大学生命价值观教育之反思

反思生命价值观教育,要走出困境,需要多方面力量的配合。高校教育更应该以人为本,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生命需求和困惑,培养学生批判和反省生活的能力,最终彰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优化社会环境,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联动机制

大力推进生命价值观教育,不断提升其教育水平和实效,需要政府加强重视。政府应当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同时推进社会与教育的公平正义,努力改善急功近利而常常忽视生 命的社会环境,把敬畏生命尊严、尊 重生命权利放在首要位置,为生命价 值观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与教育环境。

还需要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联动机制。“与流于教条和枯燥的学校生命教育相比,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生命价值教育却常常更加具体生动,更加切肤贴肉,更加润物无声。家庭和社会的负面教育,往往能够轻易解构学校教育还很有限的影响和成效。”[5]因此必须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全方位、多角度、整体性地形成教育合力,方能保证教育效果。

2.提升人生境界,彰显生命意义是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根本旨归

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旨是珍爱生命,关注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大学阶段,以专业化为核心的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做事”或“做人”等专业发展所需的“实用”的层面。这种基于学生职业人生的外在关注,缺乏内在的灵魂的根基,缺乏对学生个体生命的深层引导与关注。

生命价值观教育必须挣脱工具层面,深入到生命的本体层面;必须关注学生之作为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存在,让大学生反思生命的意义,挣脱“物化”洪流,解除工具理性枷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超越可见的、“实在”的层面,指向更高远的存在,达到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关怀目的,提升个体生命在现实中存在的境界。

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生命的自然特征,从生命存在的偶然性、独特性、有限性和不可逆性中懂得生命的宝贵,珍惜和尊重所有生命。另一方面,生命的存在只是生命价值的基础而非最终目的,生命的生成性和超越性促使人们实现并创造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3.从学生需求出发,科学规划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生命价值观教育应开展充分翔实的调查研究,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调整和丰富相关的教育内容。构建植根于我国深厚传统文化,又借鉴和吸收西方生命价值教育精神,适合中国国情,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内容体系。风险社会的到来是无法回避的,生命价值观教育要结合学生已有人生经验,链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生背景,把生命成长的知识与技能、生命个体心理健康、生命智慧和幸福感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学生正视变 化与挑战,勇敢地融入生活与社会, 唤醒责任意识,以开拓乐观的精神在 应对风险中发展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6]。

应着力引领与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进行积极的自我建构,以提高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大力开展生命价值教育实践活动,从学生遭遇的生命问题切入,以情景体验的方法,使得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情实感,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的生命智慧。

4.拓展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方法,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

生命既是超验的对象,同时又是经验的事实。自然科学常常运用实证模型的研究方法,超验的生命问题复杂多变,显然不能仅用数据和实验的方法分析理解,而许多行之有效的人文社科方法遭遇生命问题时也常常失效。

因此,生命价值研究需要拓展研究方法,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生命问题有其特殊性,宜采取哲学思辨和实证推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多角度、分层次、全方位地研究生命问题。实证方法可用于了解大学生生存发展实际状况和生命需求等的调查研究,帮助我们掌握真实的数据模型,为理论设想提供参考和验证。

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分析生命问题,有助于本质的厘清和思考的深入,揭示生命价值的一般规律。但人们对生命的形上思考决非仅仅出于纯粹的思辨兴趣,而是从哲学和宗教中汲取思想成分,用于与生命有关的学科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

对生命价值的研究不应一味进行“空对空”的理论探讨,而是应从个体生命的日常活动和生命体验中遇到的价值问题去生发,去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既能深刻体认生命本质和发展规律,又能多样感受生活幸福的快乐人群,从而切实提升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效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不断完善,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得到了健康发展,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原动力,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无论是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自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 月,戴艳军,樊富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结构及特点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2]许海元,张艳红,付海玲.大学生生命意识及生命价值取向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9(1).

[3]郑晓江.关于生命教育的沉思――以云南省“三生教育”为中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篇6

        1.残障学生生命启蒙教育概况

        由于身体的残障,父母对残障子女要么溺爱,要么漠不关心。由于生活水平低,父母文化素质低,除了在生活上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关心,照顾外,无法在思想上、心理上、精神上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教育。这种现象在智障儿童家庭中比较多见。在这种环境和心态下成长,自信慢慢转化为自卑,疑虑慢慢转化为悲观,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使他们失去了早期生命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机。

        2.学校教育中生命价值意识教育的现状

        有些教师和班主任,过分强调生命的理想性价值,在班会课上讲“理想的作用”、“人生的价值”,忽视对生命的现实关注,学生用统一标准的价值观去解读生命,忽视了残障学生存在的具体需要。目前,对残障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意识教育的方法主要是说教和灌输。要求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用外在的形式来改造学生,强迫学生改变他们正常年龄该有的对世界的理解。学生不懂得在自我生成、自我亲历的生命过程中如何对个体生命做出思考,每个人都必须承受生活中所有的挫折和痛苦,好好活着,善待生命,活下去的确需要很大勇气。

        二、特殊教育应重视对残障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意识教育

        教育以育人为根本,许多专家和教育者,纷纷把关注人的生命及其价值,关注人性之完善,给予生命独特的关怀作为一项新课题,将“生命教育”提到了研究和实践的位置。而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残障学生的生命教育也应该成为特殊教育的环节。随着残障学生的年齡增长,知识的增多却反而产生对生活的迷芒,对周围事物的不关心,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情绪冲动,行为过激,不珍惜生命,等等。所有这些都呼唤教师对残障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意识的教育。 

对待残障学生生命价值的教育和培养,首先要从“爱”入手。要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们感受社会的爱、父母的爱、老师的爱。让学生从教师的爱中,深切感受集体对他的评价、社会对他的期望。师爱奠定了育人的感情基础,是师生共同进步的内在动力,是培养高尚人格的熏染与感化力量。

        此外,在实践中仅仅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爱”,这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应该是教师在无私奉献爱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之心,学会奉献自己的爱,这样才能体现他们生命存在的价值,弥补他们生命启蒙教育的缺失。

       三、教师应以自己良好的生命价值意识来引导学生

        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成为学生生命价值意识生成的过程,就必须把自己的教育工作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是一个满足物质需求的谋生手段,否则教育留下的仅有技术层面的东西而失去了它的精神层面的深刻。要让教学成为学生的生命体验过程,要让学生的生命焕发出个性的炫丽,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真实生命的参与,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在教育过程中的共同成全。所以“在教育中”为师者不应该漠视受教者的生命个性,也不应丢弃自己的生命个性,这是生命个性与生命个性的相接。要实现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就需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渗入个人的气质、经验,个人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对生命的体验以及自身的创造性。

        教育过程既是受教育者生命展开的一个过程,也是教育着生命展开的一个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生命的逐渐生成,教师则在学生的影响下实现生命的不断发展,学生可以在一种自然的、开放的、自由的环境中生长,这对教师而言何尝不是一个不断获得滋养的过程,师生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使生命的未知层面不断呈现出来。

        对残障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教育既是一种生命活动,又是获得生命价值的手段和途径。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提高残障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的生命价值根植于非理性深处,存活于创造之中,创造不是存在于生命之外,而是存在于生命之中。

        因而特殊教育应格外重视残障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教育,加强残障学生个人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对生命的体验以及自身的创造性。

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篇7

所谓人的价值,就是指人对于他人、对于社会所具有的意义或作用,是人对于他人及社会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不可分离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奉献,实现社会价值,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另外,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原动力,我们要注意满足人的个体需要。但是人的社会价值与人的自我价值之间又存在矛盾的一面: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牺牲个人的某些自我价值为代价的,而自我价值在实现过程中也往往出现与社会目标不一的地方。可见,人的社会价值与人的自我价值是相辅相成的,不能顾此失彼,实现人的价值就要达到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双重实现。

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是指人的内在价值(品德、知识、能力及身体素质等)转化为人的外在价值,并作用于社会产生良好效应的过程。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即个人的需要得到尊重和满足,个人得到公正的待遇、发展完善的机会。人的价值实现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这些条件的具备离不开社会和个人的努力。

二、人的价值实现视角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

(一)信仰价值模糊化。在价值观多样化的今天,大学校园出现了信仰危机和精神家园迷失的现象,很多大学生的信仰价值模糊化,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没有自己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在这个信息无孔不入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相互影响,同时也使他们之间的文化冲突较之以前更为激烈,尤其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经济上的优势宣扬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夸大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一部分大学生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

(二)价值主体自我化。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朝个人倾斜的发展趋势,个别大学生个人主义、利已主义膨胀,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他们高度重视自我价值,“自我”意识强烈,过分关注自我,在学习和生活中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注重个人的发展,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绝对不允许他人对自己的利益构成伤害和威胁,对别人缺乏必要的关心和理解,所作所为均只为自己着想。

(三)生命价值危机化。当代大学生缺乏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忽略了生命价值的存在,出现了对生命漠视的现象和行为。由于学习与就业压力的增大,人际关系的不良适应,人格发展的不健全一些原因,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危机,比如对生命意义的困惑,无法排遣的郁闷,存在价值的无法体现等,再加上现阶段学校社会忽视了对大学生人的生命及生命意义提升的教育等原因,导致大学校园里各种轻易结束生命的自杀、他杀事件屡见不鲜。

(四)价值取向功利化。当代大学生的功利化价值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偏重于物质方面,注重直接利益和行为的直接效果,容易导致短期行为;当代大学生缺乏远大目标,学习上急功近利,容易导致当代大学生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有智力却无智慧;在人际交往中,对金钱与权势的青睐势必导致人际关系被异化为金钱关系;择业上的经济利益、个人利益的驱动,也会导致社会发展中出现若干问题,比如偏远落后地区的人才短缺等。这些负面效应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或引导不利,势必会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价值实现的对策

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实现人的价值中出现的一些困惑,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一)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在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 理想信念教育,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所在。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特别是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形成完美健康的人格,从而走好未来人生的道路。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集体主义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社会的转型并不意味着集体主义观的过时。相反,当代构建和谐社会赋予了集体主义新的内涵,那就是由合作、顾全大局、团队精神等内涵构成的和谐观念。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学校应在充分肯定学生自我意识教育成果的同时,强化大学生以集体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实现个性张扬与集体观念在大学生身上的和谐发展。

(三)生命价值观教育。人类活动的本质在于维系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而作为生命传承的教育实质上是个体生命依赖教育不断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因此,有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载体,将生命教育与人生观教育、人生理想较好地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科学、正确地对待生与死,热爱生命,体现生命价值。具体来说,就是让大学生了解生命知识、生命现象和规律,用客观、科学的态度看待死亡,让他们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培养其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引导他们科学地认识生命哲学,认识人性,在理解生命的必然性、偶然性和不可逆性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四)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教育, 是指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义、利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对大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现实矛盾的方向、决心和信念。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导向,注重学生关心的问题,把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之中,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研究和解决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注意激发和保护他们的爱国热情,帮助他们全面、辩证而又客观地认识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充分利用和借鉴我国传统义利观的积极因素,对各种错误思潮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和批判,增强大学生抵御腐蚀思想的能力。

【参考文献】

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篇8

生命是人之根本,对任何一个人都具有最高价值,生命也是人最宝贵的财富。如果没有人的生命存在,就无以谈起生命的尊严、理想和价值。“人的生命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等人生问题是一门科学,人们不会自发地形成科学的生命价值意识和生命价值发展能力,它必须通过相关的生命价值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对生命、生命价值及其意义了解、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学校开展生命价值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生命价值知识和人生知识,学会辨别各种生命价值现象和处理人生问题的能力,并在日后的实践体验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生命价值意识和生命价值发展能力等奠定基础。“生命价值教育”正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原则,通过选择优良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唤醒受教育者的生命价值意识,启迪其正确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本质及生命的价值,培养其人生情怀,自觉提升生命境界。作为学生个体首先要明确生命的唯一性,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奋斗,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新时期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代学生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和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我国的物质层面已较为富足,他们大多没有父辈们为生计而劳累的感受和为生存而经历生死的考验,但这一时期,我国精神文化层面却较为复杂,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绞合,出现多元、混乱、断层局面,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也发生很大变化,出现多样化、混乱化,这些不良影响也对大学生带来相应的冲击,使高校教育面临新的课题。当前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忽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认知力

生命价值认知力是指个体对生命价值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是对生命和生命价值现象、行为和生命价值发展方向的观念性把握能力。个体对生命和生命价值事实知识、价值知识、实践知识的掌握,将使其明白“生命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是什么”、“自己该走过怎样的人生”等,引导和激励其选择正确的生命价值取向,自觉发展生命、创造生命的价值。当前许多学生面对社会的混乱,存在不适应、不理解的地方,产生困惑、矛盾,更有个别学生在矛盾、困难、挫折面前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这些充分表明当代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认知,高校忽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认知力。

2.没有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判断与选择力

生命价值判断与选择力以一定的主体性为前提,是主体在科学的生命价值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生命价值知识,对面临的生命价值现象、行为等加以分析,做出判断和评价,并选择自己所认可的行为和价值取向的能力。主体对生命价值进行判断是主体生命价值选择力的前提,没有生命价值的判断能力就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价值选择能力,是个体价值意识向其生命价值实现的关键点。当代大学生中出现对社会、他人的错误评价和不满情感,奉行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价值取向充分表明他们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判断与选择力,也表明高校没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判断与选择力。

3.未成功引导大学生养成生命价值实际行动力

生命价值实际行动力是的指主体自主、自觉地把生命价值意识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并在行动中努力躬行的能力。生命价值行动力能促使主体在具体行动中观察和思考自己的思想、言行,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沿着自己所坚定的方向和轨道前进,它是个体达到目的,实现生命价值的关键环节。不少大学生因受社会不良思想、道德、行为、事件等影响出现思想消极、不道德行为、意志力薄弱,抵御诱惑能力较差,表明大学生没有养成生命价值行动力,高校未能成功引导大学生养成生命价值实际行动力。

4.忽视大学生生命价值创造力的培育

生命价值创造力是指主体对生命价值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整体认知、综合、协同,形成对原有生命价值观念和思维的超越能力。人的生命价值能力由潜能变为现实、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都与主体的能动性分不开,个体只有具备生命价值的创造力,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能够追求生命价值的主体。有些学生虽然也明白生命的唯一性,很清楚只有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而且内心深处确实也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充实而有意义,但实际的情况是,他们却依然在矛盾、空虚、平庸、不愉快中一天天渡过,这些都表明一些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生命价值创造力。

三、新时期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的对策

为更好地落实高等教育“育人为本”、“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的目标,高校应在充分认识大学生生命价值内涵、目标的基础上,积极承担起生命价值教育的重任,为大学生成长和成才提供帮助和指导。

1.课堂教学环节,应以生命价值教育为主线,引导大学生形成生命认知力和生命价值判断与选择力

鉴于课堂教学特点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课课堂教学特点,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应以传授生命价值知识、生命价值理念、培育生命价值认知力和生命价值判断与选择力为重点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语文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材中分散蕴含着丰富的生命价值教育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材的不同章节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生命价值教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生命价值知识,通过案例讨论、视频观看、课堂研讨、课堂辩论等形式为学生设置生命价值模拟情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认知力和生命价值判断与选择力。在自然生命层面,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唯一性,个体生命的生理机能是心的基础和前提,身与心密不可分,为使自然生命健康长久和为生命价值实现创造良好的环境,要自觉促进自我身心的健康与和谐,以及处理好与他人、自然的关系。在社会生命层面,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明确生命价值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地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精神生命层面,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取向,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追求有价值的人生。

2.实践环节,要创设学生生命价值体验情境,培养学生生命价值情感,提升学生生命价值情感、生命价值行动力、生命价值创造力

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篇9

1 生命教育的内容

1.1 生命的高度

生命对于人是最重要的,没有了生命,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无法进行,也就没有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古今中外对此不乏论述。如《吕氏春秋・贵生》曰:“圣人忧虑天下,莫贵于生。”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也一再说:“生命就是人的最高的宝物。”“人牺牲生命来祭神,只是因为神的眼睛像人的一样,也是把生命看作最高的、最有价值的、最神圣的宝物。”[2]对于个人的生命,个人是无权处置的,而是应倍加爱护。在雅典,自杀者必须在自杀前说明自杀的理由,请示元老会批准。如果请示正式得到同意,自杀才被认为合法;而未经国家批准的自杀则被视为非法,死者不能享受正常的葬礼,尸体的一双手还要被砍下来另埋他处[3]。总之,生命对于人而言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人包括自己都没有权利剥夺自己的和他人的生命。

1.2 生命的价值

生命价值论是指以人具有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来衡量生命意义的一种观点[4]。生命的神圣性足以说明生命的内在价值,为人的更高级的需求奠定基础。弗洛伊德说:“我们的天性决定了我们的强烈感受只能产生于对比,而不能产生于一种事物的状态中”。所以当没有危害生命的因素存在时,大家感觉不到生命的宝贵。因而很多茫然的大学生由于外在价值的难以实现也否认了生命的内在价值。怎样生活才有价值呢?在这里必须要明确价值的含义:价值就是客体本身所具有的属性能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也就是说,要想实现价值,必须不断地努力服务于他人,与他人形成一种关系。单独的某个人是没有外在价值的,或者说只有潜在的价值,只有当个人的某些属性能满足他人需要的时候,外在价值才呈现出来,这时才会有成就感,才会觉得人生有意义。可见生命的外在价值取决于个人的不懈努力,认为了价值的所在,我们才会去创造价值,才能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

1.3 自我认知

“自我”包括“生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前者主要从生物生理学上讲,指人们对生命体本身,包括生理结构、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和情绪的认识;后者主要从社会学讲,指人们对作为社会人的自我周围人际关系的认识[5]。只有形成科学的“自我认知”,才能客观地分析自己面临的境遇,并做出理性的选择。

1.4 死亡观

在一些发达国家,孩子从小就被教导要热爱生命。进入小学后,为了让孩子真正明白“死”的状态,老师会把学生带到医院的太平间里,让他们亲身感知什么是“死”。如此这般之后,孩子自然懂得了对宝贵生命的珍惜[6]。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死亡是人的存在的最固有的可能性,因为它是不可取代的;死亡是非关系性的,因为它消除了对世界的全部关系,并把此再抛回到它的孤独中;死亡是不可超越的,因为它意味着活着的实存的最后可能性;此外,死亡是肯定无疑的,但它事实上的降临又是不确定的[7]。很多大学生一旦遇到学业、感情、生活等方面难以化解的问题时,就随意终结自己的生命,认为一了百了,殊不知给家人和朋友带来多大的伤痛。如果在遇到问题时能反向思考,即我都能坦然地面对死亡还有什么问题我不能面对呢,也许会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2 大学如何开展生命教育

2.1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专门开设生命课程,在德育课程中安排心理学的有关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格顺应和情绪控制的基本规律,教给他们有关青年期心理适应的技巧,如正视自我、适应环境、培养良好情绪、发展健全的情感等,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品质。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起源,体验迎接新生命的喜悦,意识到随意处置生命是轻贱生命,要学会珍爱一切生命。同时,要使大学生获得死亡方面的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知识,理性地思考死亡在生命过程中的角色及死亡的价值所在。其次,将生命教育内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中,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各个方面,构成一种旨在改善生命质量的综合性视角,使相关的内容融入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并占有足够的地位,从而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共同发展。

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实践中。大学生渴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热衷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课外活动等。可以根据大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课外活动来实施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命知识,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促使其对社会及他人的关心。好的实践教育能带来比教堂教育更好的效果,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对未来的生活有个美好的展望。好的实践活动能使教育事半功倍。

2.2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不仅要提供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重视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还要在构建学校和宿舍的文化氛围中,时时刻刻融入生命教育,处处体现生命价值。它的主要任务是以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努力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激发大学生个体生命激情和创造力,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现实,磨练意志,锻炼品格,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尊严、有责任、有爱心地成长,努力成为探索未知和开拓创新的先锋,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当学生能很好地认识到自己对祖国、对社会、对他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便会更加珍惜美丽而又宝贵的生命。

2.3 建立高校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高校生命教育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的建立,能够降低校园危机发生的机率,降低危机给学生生命和身心健康带来的损害程度。学校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谐相处,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学校平时应多注意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帮助学生处理好潜在的心理问题。高校间应加强交流,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进行综合讨论,借鉴好的经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把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建立合理的干预体系可以很好地解决各种问题,有效地减少校园危机。

【参考文献】

[1]刘湛.重庆市首份大学生自杀心理调查报告出炉[EB/OL].http://.cn/s/2007-09-10/1046125412045.shtml,2007-09-10.

[2]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10.

[3][4]杜治政,许志伟.医学伦理学词典[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421,81.

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篇10

Key Words: universal ideology; universal referentiali ty of ideology; ideological ecology; formation of ideology

人类进入21世纪,过去那种绝对地缘化的政治、经济格局迅速瓦解,与此同时,得到迅 速重建的是政治、经济的全球生态化。在这样一种现实与发展前景中,普适价值意识有了 萌生的土壤,普适价值追求获得了光明灿烂的前景。然而,对普适价值的反对之声也每 浪高涨。因而,普适价值何以可能的问题,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要解决此一时代性的 价值观念问题,则须首先考察普适价值的自身依据,由此,价值生态被凸显了出来,普适价 值的存在论视域与方法得到彰显。

一、 普适价值何以可能?

今天,讨论价值,不得不涉及普适价值;一涉及普适价值,就争论不休,赞成者、反对者 其实都在信念层面展开。如果能自觉意识到这种信念,则会发现这种赞同或反对普适价 值的信念,最终不过是对某种意识形态的本能护卫。因而,对普适价值的追踪与探讨,最好 是超越意识形态指控而达向认知之一般领域,方可有客观与理性。

“理性”一词,今天似乎已成为无用的奢侈语,但人的实际生存却无时不承受理性的指 引,因为人活着不仅要接受感觉的张本,还需要经验的导航,更需要行动的规训和对结果 或原因的追问。对普适价值的认识亦是如此,感觉、经验、理性的审视与反思,此三者构成 了普适价值认知的三步阶梯。在感觉层面,描述什么是普适价值;在经验层面,判断普 适价值存不存在;在理性审视与反思层面,给出普适价值存在或不存在的理由与依据。下面 不妨以刚发生不久的汶川地震中几幕情节为例,做一简要分析:

512汶川大地震的当天晚上10点,温家宝总理来到都江堰市聚源镇中学广场,看望遇 难群众的遗体,心情十分沉重地说,“我给遗体三鞠躬”。然后,这位年近70的老人,这 位13亿人民的总理,给素不相识的遇难平民的遗体,深深的鞠躬,鞠躬,再鞠躬。

5月24日,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上,烛光悲泣,丧失爱子和妻子之痛的校长刘亚春,跪在 地上,哭着祭奠遇难的学生。几天之内突生白发的这位悲怆中年男人,双手合十,默默地祈 祷,然后给在地震中遇难的800多名学生磕了三个重重的响头。

5月16日,秘鲁政府颁布最高政令,宣布5月19日为“全国哀悼日”,以悼念中国在汶川 地震中的遇难者。

5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 切哀悼,定于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 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 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首先,从感觉描述,上面这些行为体现了普适价值;接下来,以经验判断,普适价值 是存在的;最后,进入理性审视和反思层面,平等的生命之爱、同情与怜悯,这些人间最高 贵的情感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之所以超越国界、阶级、地位、权力而达向平等之域,就在于 人的存在、生存、生活需要,就在于人的本性的释放,没有人的需要,没有人的本性的释放 ,决不会有普适价值存在。

校长与学生,总理与平民,外国人与本国人,首先都是人。而人,却是由肉体、精神、 心灵铸成: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每个生命,都是上苍的恩赐;每个生命,无论是活着还 是死去,都同等的重要,都有同等的价值,都享有同等的尊严,都需要同等的尊重、关爱 与 敬畏。这就是活着的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要为死难的学生祭奠磕头的人性理由,这也是年近 七旬的总理为死难者遗体三鞠躬的根本价值表现。

过去,我们总是以种族、阶级、意识形态为最高准则,来进行利害取舍。面对世界上罕 见的四川汶川地震灾难,秘鲁政府发布最高政令,为中国四川地震遇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 ”。秘鲁政府和秘鲁人民的这一行动告诉我们,在人类世界里,可能会有许多阻碍、隔 离、隔阂的方面,也可能有许多不可通约的东西,但所有这一切, 都可以通过生命本身而 达向通融:生命重于一切,不仅指生命具有最高价值,也不仅在于生命创造一切,生命实现 一切,还因为生命永远平等。生命的庄重与敬畏,生命的同情与怜悯,生命的广阔博爱与全 面慈善,均因为生命的平等而存在。在生命的平等面前,在平等的生命面前,真诚的人道关 怀 ,是完全可以并绝对可行地超越国家、种族、意识形态,而达向对苦难生命的共同守护, 都可以实现对生命悲剧的共同哀悼。

过去,在我们这个具有几千年官本位传统的国度里,官位与权力,是衡量一切的绝对尺 度,国殇、国祭,只能是对已逝的帝王或特许的功勋卓著者,而视平民百姓的生命如草芥。 哪怕就 是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24万人遇难,都没有举国之哀,何也?我们没有学会对人、对生命 的 普适价值关怀。而今天,在又一次举国同悲的巨大地震灾难面前,在成千上万的无辜生命蒙 难面前,我们开始学会对生命的平等善待,开始学会了对每个人、每个平凡的生命的关爱、 敬畏,开始学会了对生命不幸的深深悲悯与同情。为四川汶川地震遇难者举行国祭,就是 大众生命伦理之普适价值社会化教育、普及与践行的真实体现。

二、 普适价值之价值依据何在?

在人所存在的世界里,普适价值既客观存在,也普遍需要。客观存在和普遍需要,此二 者本身就构成为普适价值之合法性的依据。但这两个因素之于普适价值而言,始终是外在的 ,除此,普适价值是否存在其自身依据呢?只有当普适价值寻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依据时,它 才能在理论上获得完全的合法性。

普适价值的自身价值依据,是指价值本身的普适性。在这里,价值本身的普适性与普适 价值是完全不同的:普适价值是指那种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即普适价值是价值之一种,而不 是指价值之全部;而价值本身的普适性,是指价值自身就具有普适的内在品质,这种普适的 内在品质不是存在于某种价值之中,而是存在于所有类型的价值之中,因而,凡价值,就 具有普适的指涉性。

当我们提出“价值具有其普适的指涉性”这一命题时,其首要的问题是:这一命题能成 立吗?如果能成立,如何来证明它的成立?为此,我们不妨先看一个实例: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拯救生命的行动全面拉开。5月18日上午10时许,来自台湾红十 字会的欧晋德救援队,在四川绵竹汉旺镇一处塌陷的楼房废墟下探测到生命迹象,立即展开 了救援,陆续挖出土石、水泥板块后,听到受困的狗儿叫声。生还的狗主人马云松表示,他 的女儿与小狗形影不离,可能与狗同在一起。这时周围有人建议,救人更重要,不要管小狗 ,但欧晋德表示,“狗儿也是生命,救人的同时应该一起救狗,而且小狗的存活也表明废墟 下可能仍有幸存者”。小狗被救出后,生命探测仪显示废墟下仍有生命迹象。救援人员再次 投入救援,又救出一条小狗。

这是很平常的一幕,但这也是最感人的一幕,何也?就在于欧晋德救援队在“救人同时 救狗”的行为,体现出一种尊重生命的普适价值。然而,尊重生命的行动何以体现了普适价 值?因为尊重生命这一行动所体现的价值本身就具有普适性:尊重生命是一种价值实现,但 这种价值实现之所以能从人身上扩张到动物身上,使营救队在救人的同时也把狗作为同等重 要的生命来对待,也把处于生命垂危状态中的狗拯救出来,是因为营救队员们发现,对生命 尊重之价值,本身就是普适的,即它不仅适合于人这种生命,也适合于狗这种生命,当然也 适合于自然世界的所有生命。因而,尊重生命作为一种普适价值之所以存在,不仅在于人们 需要它,也不仅在于它客观存在,而在于尊重生命之价值本身就是普适的,就能够指涉这个 世界上的所有生命存在者。所以,尊重生命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普适价值,其根本前提是尊 重生命之价值本身的普适性。

价值判断是容易的,它可以凭借经验而完成,但价值证明却相对困难,因为它必须借助于 理性反思才可实现。求证“价值本身何以具有普遍指涉性”,首先涉及对“价值”的重新审 查。

一旦重新审查“价值”概念,首先应消除价值哲学领域对“价值”认识的那种畏怯之 情:“‘价值’是一个极为含糊、暧昧、模棱两可的概念。”[1]“即使就全部概 念来说 ,也几乎没有像价值概念这样难以界定的。”[2]然后须寻求确立一个相对具有包 容性的“ 价值”定义来作为审查的出发点,由此我们选择了尼古拉斯布宁在《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 典》中对“价值”(Value)的定义:“一般而言,价值意味着使一件东西成为值得欲求的、有用的或成为兴趣的目标的性质。 价值也被看成是主体的主观欣赏或是主体投射入客体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价值’ 等同于‘被判定为有价值’”。[3]由此定义可以看出,价值就是“使之成为……”的东西,这几乎是价值论探讨中所不证自 明的“公理”。

在“使之成为……”的价值构成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使谁成为”和“什么使什么获 得”的问题,由此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及其二者的关系被凸显了出来。什么是价值呢?从“ 谁使谁成为……”角度看,就是当主体与客体构成一种实际的关系时,主体使客体成为( 的那种东西)就是价值;如果从“什么使什么获得……”角 度看,就是当主体与客体构成一种实际的关系时,客体实际赋予主体的某种东西就是价值。 将二者统合起来看,所谓价值,就是当主体与客体构成实际的关系时,主体使客体成为使用 对象而客体实际地赋予了主体以使用效能时,就产生了价值。由此可以概括,价值的生成实 际需要三个条件:一是价值必须发生于两者之间,且此两者必须构成一种现实的关系,这 种关系就是需要与满足需要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需要者是价值实现的主体,满足需要者 是价值实现的客体。二是在这种关系结构中,需要者使自己成为了现实的需要者并使这一关 系缔结的另一方面成为满足需要的给予者,这就是需要者必须使自己成为主体并使对方成为 客体。三是在这种关系中,被规定为满足其需要的给予者——即客体——以其自身为代价而 实现主体的需要,这一行为所达及的最终结果,就是客体对主体需要所产生的效用。概括如 上三方面之规定,简言之,“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的效用性”[4]。

由此不难看出,尼古拉斯布宁对“价值”的经典定义中,关于价值就是“被判定为 有价值”的本质规定,即价值乃客体对主体需要之效用。所以,效用观念一直是构成价值理 论的思想基石。王海明在其修订版《新伦理学》中讨论价值时指出,一切所谓的关系价值论 、意义价值论、属性价值论,其本质规定都是效用论。王海明所论确实如此,因为,关系价 值论所关注的是主体与客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构成:“所谓价值,就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 一种特定(肯定与否定)的关系”[5]。这种关系构成的前提,是主体之于客体的 需要;而 这种关系构成的绝对条件,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之满足。所以,在关系价值论中,其本质规 定仍然是主体要求客体发挥效用和客体向主体实施(即实现)效用。如果说关系价值论所注 重的是价值构成的条件(即价值形式),那么,意义价值论的关注重心却是价值的意义生成 (即价值内容):价值的意义生成,就是价值的实现。价值的实现,意味着主体之于客体的 需要和客体之于主体的效用得到双重实现。所以,说到底,“价值关系是一种意义关系或 一种效用关系,它们是等值的。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也就是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效用 ”。[6]其实,按照价值效用论的观点,主体对客体的需要,这是主体意识到或发 现客体具 有能够满足其需要的属性或功能,“价值就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那些功能和属性 ”[7]。客体实现对主体需要的效用,这是客体对自身属性的释放,也即是客体向 主体之效用 功能的发挥。所以,究其实,属性价值论同样是一种效用论,只不过它所注重的是价值实现 的效果。由此来看,效用价值的产生,既需要其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条件的具备,也需要功能 效果的生成,此三者缺一不可。所以,究其实质,关系价值论、意义价值论、属性价值论, 不过是效用价值论的环节理论、阶段理论而已。

从上面的简图可知,迄今为止,一切有关价值的理论思考,都没有超出效用的范畴。 因而,一切价值理论都不过是一种效用理论。这种效用价值理论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 关系论:价值产生于一种关系;二是相互作用论:价值就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对主体 需要的满足。由此两个方面的规定看,时至目前的所有价值理论,都是一种功利主义价值理 论 ,或者至少一切对价值的理论探讨所运用的哲学方法,都只是功利主义方法。而一切功利 主义方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功利主义认识论和价值理论,都是属于生存论意义的,它所讨 论的价值,都不过是一物对一物的需要和一物对一物之需要的满足的使用价值。所以,至 目前为止,一切的价值理论,都不过是使用价值理论。而上面那则关于“救人的同时也要救 狗”的实例却表明,价值并不仅限于生存领域,而且首先指向存在领域;并且这则实例同 时还表明,价值并不产生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构成,价值也并不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而客体 能够(事实上)满足主体之需要的效用:“狗儿也是生命,救人的同时也应该一起救狗”, 在这一判断与行为中,狗之所以值得救,并不是狗对人之需要构成了效用,其惟一的理由是 :“狗也是生命”。狗作为一个具体的生命,它本身就是价值,这种价值,并不以它与人构 成主客体关系为形式前提,也不以人对狗有需要而狗能够满足人之需要为内容要求,更不以 狗对人发动了效用行为而事实上满足了人的需要为效果要求。在这里,狗与人同等重要的全 部价值,仅仅在于它也是生命。由此可以看出,价值首先是存在论的,然后才是生存论的; 并且,价值首先是自为的,然后才产生出互为性。这是我们检讨、反思和求证价值本身具有 其普适指涉性的认知出发点。

三、 从生命存在论看价值之源

效用价值论的如上两个基本特点表明,它把一切价值的源泉都归结于效用本身。一物之 有价值,就在此物对他物之需要产生效用。然而,效用价值论最终不能解决普适价值的合法 性问题,或者效用价值论最终不能为普适价值提供合理的依据与最终的理由。具体地讲,效 用价值论不能为“狗儿也是生命,救人的同时也应该一起救狗”的判断与行动提供最终的解 释依据与理由。因为,“在狗儿也是生命,救人的同时也应该一起救狗”的判断与行动所 表现出来的价值,完全不是由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效用所生成,而是由生命本身所生成。所以 ,“狗儿也是生命,救人的同时也应该一起救狗”的判断与行动,为我们探讨普适价值何以 可能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我们求证价值本身具有其普适指涉性寻找到最终的存在论依据。

从生命存在论角度看价值之源,须先从下两个问题入手而正确认知生命:第一,生命是什么?第二,生命以什么方式展开其存在?面对“生命是什么”之问题,我们当然可以很容易地回答:生命当然是一个生物现象 。但仅于此远远不够,因为生命首先是一个物理现象,并最终是一个宇宙现象。作为一种生 物现象、物理现象和宇宙现象,生命是一个充满自我创生活力的有机体,是一个未完成、待 完成并不断追求自我完成的存在状态,是一个为其不断完成和实现自我而勇往直前、义无反 顾的自然力量、宇宙实体。以此来看,生命是世界性存在者:生命是以世界性的方式而展开 自身存在。当我们从这两个方面来审视生命,就会发现,生命存在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生命永 远处于未完成、待实现并不断追求实现的进程状态之中,这一事实表明了生命存在的生态性 :生命是以生态的方式而存在的存在者;二是生命始终是以世界性的方式而展开其存在这一 事实,表明了生命存在的整体性。因而,生态性和整体性构成了生命存在的基本规定:生 命存在论,亦是生命生态论和生命整体论的完整表述。

生命整体论表明生命总是以世界性的方式、以宇宙式的方式来敞开自身存在,“每个 成员都首先是为宇宙整体而存在。对于人类也是如此,不管人类自身如何尊贵,我们首先是 为宇宙整体而存在,首先是为地球而不是为人类而存在。其实,人类是依赖于更大的宇宙而 存在,依赖于它的功能和它的实现而存在。在宇宙的秩序中,这颗行星地球提供了充足的、 最终的、物质和正式的原因,使人类成为现实存在,支持人类的存在,引导着人类的实现 ”[8]。

生命生态论表明生命是以世界性的方式、以宇宙式的方式不断地改变自己,不断地塑造 自己,不断地实现自己。在这样的动态存在中,生命因地球、宇宙的变化而改变;同样地, 地球、宇宙也因生命的变化而改变。而生成这种变化的,恰恰是空气、水和土壤。

20多年前,俄罗斯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几分钟后,辐射就开始降落到瑞典; 几小时后,加拿大的科学家们在北极上空检测到了辐射;几天后,整个世界都被此种辐射包 围着。这一事实说明,空气并不滞留在各国领土之内,不存在俄罗斯的空气、瑞典的空气, 也不存在北美的空气、中国的空气。空气是一种流动的生命存在系统,流动是空气生命存 在的本性,空气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特有存在方式本身。

客观地看,万事万物都是整体的一部分,而整体同样构成了万事万物的一部分,能够将 整体与部分、个体与世界、生命与宇宙以及生命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 、水和土壤。首先看空气。它不是空无的虚空空间,而是一种物质存在。试想,从我的鼻子里呼出又 进入到你的鼻子中,我呼出的空气进入到你的肺里,其中的一些原子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人们惊讶地认识到你和我就是被这种司空见惯的气体联系在一起。一亿多年前的恐龙呼出 的原子,整部历史中曾存在的所有植物、树木、生物和人呼出的原子已被你和我吸入体内。 ”[9]与空气一样,水也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将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命形 态: 省视我们的身体就会发现,占据我们身体70%的水,是从海洋中蒸发出来的,是从森林中 散发出来的。更有一个事实是,我们消耗的食物依赖于大气循环和水循环,但它必须植根于 土壤之中,需要其他生物的辅助才得以生长。空气、水、土壤和生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是 同一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我们是它们的一部分,同样地,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始终 与万物紧密相连。这就是生命与生命、生命与生命世界和自然宇宙之间的亲缘关系。这种亲 缘关系更在微观层面不断得到证实:基因学家们渐渐地认识到,一切生命形态都是从相同的 原始细胞进化而来的,这一事实意味着一切生物都是同一母细胞的后代,与我们都有亲缘关 系。生命的价值在于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存在的价值在于生命与世界的亲缘性。生命与世 界的亲缘性,却源于生命本身向世界的不断生成性,也源于世界本身向生命生成的不断创化 性。所以,最终说来,生命向世界的生成性和世界向生命的创化性存在本身,构成了这个世 界上的价值之源,价值的普适性就生发于此,价值的最终指向亦归于此。

四、 生命存在价值乃一切普适价值之根本

真正说来,理解普适价值须从理解生命开始。然而在今天,在生命恩赐的条件中,接 受生命变得越来越困难。何也?马克斯舍勒给我们做出了诊断。他说,自笛卡儿以来所形 成的新的世界观的核心,生命不再是本原现象,而只是机理过程与心理过程的综合,由此形 成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机械论生命观。这种机械论生命观有三个最大的认知特点:一是把生命 整体看成是各部分之和,部分才在其共同作用中产生生命过程,比如说个体就是一个“细 胞王国”;二是从工具图象来考察生命“器官”,将生命的“发展和生长现象”还原为“维 持”的趋势,结果生命变成了“对环境的适应”物;三是既把躯体机体看成是生命现象的 载体和场所,也认为生命只是人体固有的一种综合特性,它组合成机体的材料和力量,并随 着材料和力量组成的机体的消失而消失。由此,机械论生命观将生命赋予了有用性,效用构 成生命的价值本体:“只有从这些原则出发,工业主义的主遵伦理的价值观才可以让人弄明 白,有用价值和工具价值优先于生命价值和器官价值是透入最细小、具体的价值观中的优先 法则”[10]。在价值论领域,当今所流行的各种形态的效用价值论都是这种生命 效用观的 价值抽象形态。换言之,生命效用观才是现代一切价值理论的来源,才是效用价值论、关 系价值论、意义价值论、属性价值论的价值来源。而这种以生命效用为认知来源的各种现代 价值理论,是根本不可能为普适价值观提供价值支撑的,因为生命效用观本身就不具有价值 的普遍指涉性,就不能构成普适价值的认知基石。

生命效用观之所以不能成为普适价值的认知基石,不能构成普适价值的价值源泉,就在 于生命效用观把生命看成是一种固有的物质,看成是一种由固有物质组成的工具器官,看成 是对环境的适应物。这种生命效用观把生命与生命、生命与自然、生命与世界视为是一种外 部关系、一种取予关系、一种体与用的功能关系。效用价值论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生命的取 予关系、体用关系基础上的。当以一种取予姿态、体用姿态来看待生命,来衡量一切生命行 为,只能得出生命的效用价值来,即客体对主体的需要之满足的效用,构成了生命的全部价 值。既然生命只具有效用价值,既然一切生命行为都必须纳入客体对主体需要满足之效用这 一认知框架和价值蓝图中来衡量,那么,所谓的普适价值也就根本不存在。因为普适价值之 成为普适价值,是必然要超越于取予关系、体用关系,超越生命世界的主客体划分模式,超 越主体与客体间的效用关系,并以此为绝对的认知前提。

严格说来,一切形态的效用观念,都是建立在生存论平台上的。在生存论平台上,认识 论、方法论构成认识的根本,世界的本体存在问题、生命的本体存在问题、人的本体存在问 题均遭到抛弃。因为在生存论平台上,最迫切的问题是知行问题,是如何才得以知,如何 将所知运用于行而产生最大的功效。因而,在生存论平台上,人们的兴趣中心是生存本身, 具体地讲是知行本身;而知行问题的实质,则是功利,就是功效,即以其所知而求最优化之 行,并以其所行而求最优化效果。在这里,不仅涉及认知—行动的视域、认知—行动的方 法,更涉及认知—行动的手段、工具,由此,认知—行动者必以自己为其主体,并以自身 之外的一切为客体,客体之于主体,始终是手段和工具;而工具和手段之于主体的认知-行 动及其结果,只有效用价值,除此无它。所以,效用价值理论最终不过是工具价值论、手段 价值论。

与此相反,普适价值恰恰是在存在论平台上立论的。比如,一条狗,从生存论平台上看, 它不过是一个动物,比如它是一条家狗,或是一条野狗;是一条有大用的警犬,或是一条平 庸的狗;是一条看家护主的狗,还是一条吃里爬外的狗,如此等等,在生存论平台上,狗被 赐予了具体的效用价值。但在存在论平台上,狗就是狗,而且狗就是生命存在形式。在这一 点上,狗与人、狗与其他生命形态没有质的区别,没有有用无用或大用小用的差别。所以 ,在存在论平台上,狗的生命与人的生命具有同等价值,狗的生命与人的生命同等重要。这 就是欧晋德坚持“狗儿也是生命,救人的同时也应该一起救狗”的存在论理由和价值论依据 。

狗与人同是生命,狗的生命与人的生命同等重要,且具有同等价值——这种同等的价 值,就是生命的普适价值。普适价值是在存在论平台上立论的,因而,理解普适价值、求证 普适价值、认同普适价值,必须突破生存论模式,上升到存在论领域,以生命存在本身为认 知起点,发现生命的存在论价值。因为生命的存在论价值,是最根本的普适价值是其他一切 普适价值的内在价值,其他一切普适价值最终都归根于生命的存在论价值,即生命存在 的普适价值。

生命存在的普适价值是指生命存在的平等性,也指生命存在的同等根本性、同等重要 性。因为生命的普适价值来源于生命的同根性、亲缘性,来源于生命的共生性与互生性,更 来源于生命与生命、生命与世界、生命与宇宙的共创性。然而,这一切又都来源于生命本 身的存在性:生命诞生了,生命就存在;生命存在了,他就根本,他就至高无尚,他就是衡 量一切的尺度,他就是所有价值的价值,所有效用的最大效用。

生命存在的价值是以生命自身为起步并以生命自身为目的的价值。从用这个角度看 ,生命存在既以自己为体,也以自己为用。以自己为体,是指以自己为起点和目的;以自己 为用,是指生命敞开自己存在,实现自己存在的最终方式,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而创造自 己生命的存在。这就是生命的存在论,这就是生命存在论的价值源泉和价值指向。“所有的动物,不论它们如何比人类低级,都是拥有自己的好的存在物……所有的植物也 同样是拥有自己的好的存在物。”[11]66“全部有机体,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是目的论为中心的生命,也就是说,每 个有机体都是一种完整的、一致的、有序的‘目的—定向’的活动系统,这些活动具有一个 不变的趋向,那就是保护和维持有机体的存在。”[11]122五、 价值生态:普适价值确立之视域

我想,如果我们正确地假定,从前曾经有过一个无生命的物理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大概 是一个没有问题因而也没有价值的世界。人们常常提出,价值只同意识一起才进入世界。这 不是我的看法。我认为,价值同生命一起进入世界,而如果存在无意识的生命,那么,我想 ,即使没有意识,也存在客观的价值。可见,存在两种价值:由生命创造的、由无意识的问 题创造的价值,以及由人类心灵创造的价值。[12]波普尔之论揭示了价值之自身本质:价值与生命一同进入世界,价值与生命同时创造, 价值是生命的意义,生命是价值的承载形态;生命是价值的创造者,价值是生命创造的自身 成就。价值与生命一同进入世界,还揭示了价值之生成论特征:价值是生态的,因为价值源 于生命,而生命却始终是未完成、待完成,并以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方式去创造性完成自 身、去开拓性实现自身的存在方式。简单地讲,生命的诞生与存在、彰显出来的自身价值, 始终是生态的。所以,价值生态是价值的本原形态,价值生态也是价值之于生命存在的生成 论揭示。

我们在这里提出“价值生态”这个概念,可能会使人联想到“生态价值”概念。其实, 这两个概念是有根本区别的:价值生态是指价值本身的生态特征,它是价值自身生成性质的 意义呈现,因而,价值生态是指所有价值形态都具有的内在规定性与生成要求性;而生态价 值是指价值形态之一种,具体地讲,它是指具体的存在者敞开自身或与他者发生动态关联状 态时所产生的价值指向。生态价值是自生态学产生并得到广泛运用于具体领域的产物,生态 价值是具体价值、局部价值、个体价值;而价值生态所指乃价值一般,是价值的一般规定、 一般特性、一般要求。

要理解“价值生态”,有必要理解“生态”这个概念。“生态”源于生态学的诞生, “生态学”(Oecologie)这个概念,是由厄恩斯特赫克尔于1866年率先提出,它的原初 含义即 “家庭中的家务及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与管理”。家庭是一个生活单元,也是一个生 产(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单元,由于它是一个生产单元,它所涉及的全部生 产活动既充满了矛盾,也体现出相互的帮助与扶持。这一基本含义后来在生态学成为新型 的综合性科学进程中,扩展成人与自然之间的活动与管理,这种活动与管理成为可能,在于 人认识到自己的最终家园就是自然世界。在这个家园里,人与自然、人与万物之间的生存活 动同样是生产活动,并且这种生产活动既充满了矛盾,又呈现出相互的帮助与照顾。从这 个角度看,生态学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平衡学,并且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消费学、生产学。 这是生态学之本体语义内涵。为更好地理解生态学此一本体语义。不妨对“生态”做进一步 理解:在“生态”概念中,所谓“生”,既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动词。作为名词,它意指 生命;作为动词,它意指使之存活而谋求生路、创生生机。所以“生”乃指生命为其良好地 保存自身而本能地谋求生路、创造生机。而“态”者,乃位态、姿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状 态、进程。合起来,所谓“生态”,是指生命一旦诞生,他就获得了保存自己的责任,因而 ,他必须为更好地存活自身而谋求生路、创造生机。但生命要将因存活自身而谋求生路、创 造生机的欲望与冲动,变成现实的行动,绝不可能任意为之,他必须接受自然宇宙创化力量 的指引而获得与自然宇宙世界融为一体的整体共存和整体共生之位态。这一整体共存与共生 的位态决定了生命谋求生路、创造生机的姿态,只能是立足自身而走进生命世界,与自然共 舞,与万物同伴,在自利中互利,在矛盾中和解,在互助中自助。

由此可以看出,“生态”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生成性,二是关联性。前者意指 生命存在必是生:生,构成生命存在本身。而生的前提,却是生命本身的非完成性、待完成 性、需要完成性。因而,生不仅是生产,还意味着创造,意味着自我实现,意味着过程(而 生的敞开方式,就是过程)。后者意指生命存在始终无法摆脱原始关联性,无法摆脱亲缘性 。这种原始关联性和亲缘性,使生命存在获得了整体倾向、整体气质、整体品质;同时也使 生命存在获得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互渗性。这种互渗性不是 生存效用意义上的,而是生命存在之根源意义上的。整体性与生成性是生命诞生的土壤 ,也是生命存在的根本。

生态永远是生命存在生生不息之姿态、位态、态势。价值生态就是生命那生生不息的 价值所呈现出来的存在论位态、姿态、态势。由此,生命存在之价值根源于生命,与生命的 诞生同源,也与生命的存在同气。生命那生生不息之生成性与关联性、过程性与整体性、历 史性与未来性特征,同样构成了价值生态的自身规定与根本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价值生态概念昭示了生命存在的本原形象,也昭示了生命展开其自身 存在的本原方向。生命存在的本原形象和生命存在的本原方向,又为价值生态注入了生生不 息的生命活力:价值是生态的。价值的生态性,在于价值的生成性与关联性、过程性与整体 性、历史性与未来性的统合生成;价值的生态性,也在于价值的生成性与关联性、过程性与 整体性、历史性与未来性的境遇性整合。以此为基本内容,价值生态构成了价值的基本视域 :具有生态品质的价值,才是一般价值,才是普适价值;反之,凡缺乏生态品质的价值,只 能是个别价值、局部价值。以此来看,一切以效用为评价尺度的价值,都只能是个别价值、 局部价值。

六、 价值生态:普适价值探讨之方法

概括如上所述之基本要点:一,价值源于生命,因而价值是生态的:价值生态是对生 命存在之本质揭示;二,价值生态才是衡量效用价值和普适价值之基本尺度:凡体现价值生 态的价值是普适价值;反之,凡没有体现价值生态的价值只能是效用价值;三,效用价 值是生存论价值,或曰关系价值,它是生存所必需的手段价值,但却不是存在之目的价值。 因而效用价值必须接受价值生态之引导,才可获得其存在的目的性内涵,为此,则必有获 得一个新的视域和方法的支撑。托马斯贝里说:“ 我们的文化传统一直处在探索之中,寻求着在一个涌现着的宇宙环境中恰当的自我实 现。当事物发生变化时,传统或者被强迫着进入了一种新的表达,或者陷入一种必须重新开 始的僵局之中。彻底重建我们文化密码的标准,迫使我们回到更基本的物种密码,物种密码 才能使我们与更大综合体的地球密码联结在一起。在这个更大的处境中,我们看到了那个要 求我们现在做出基本改变的责任。我们不能中断历史的延续,也不能在没有来自现存文化形 式的引导下进入未来。但是,由于某种原因,我们甚至必须回到更远的地方,回到我们人类 基因密码与地球更大共同体的其他物种密码联结在一起的地方。只有在那个时候,我们才能 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8]123-124

价值理论要能够摆脱效用观念的桎梏,而为当代人类所迫切需要的普适价值理论的确 立提供最终的解释依据和论证理由,则必须把自己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 这一自我解放的必由之路就是把我们的认知回复到生命存在共同体世界中,去求解生命与 生命、生命与世界、生命与宇宙的共生密码。“价值生态”概念的确立,的确为我们提供了 这 样一个入口。因为,价值生态概念不仅揭示了生命存在的本原形象和方向,还为普适价值探 讨提供其多维开放的视域与方法。

“价值生态”概念之可以具有入口的功能,是在于“价值生态”能够引导我们直指价值 本原。价值原本是什么呢?是生命本身。因为一切“机体是产生价值的单位”[13] 。一切价 值都产生于生命本身,生命存在了,生命就是价值。并且,生命无论以什么姿态、什么方式 存在,它都构成价值,都呈现出其固有的价值生态,“有机体是一种价值系统,一种评价系 统。因此,这样,有机体才能够生长、生殖、修复伤口和抵抗死亡。我们可以说,有机体所 寻求的那种有计划性的、理想化的自然状态,是一种价值状态。价值就呈现于这种成就中。 ……活的个体具有某种自在的内在价值,因为生命为了它自己而保卫自己。……有机体拥有 某些它一直保全的东西和某些它一直追求的东西:它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新的场所的‘价 值所有权’”[13]

对任何生命来讲,其存在都呈现两种不同水准的状态,并由此产生出两种不同水准的价 值生态内容。

首先,生命是一种实然存在。生命的实然存在是生命的本原存在,它所遵循的是自然法则 ,接受的是自然强力的推动。所谓自然强力,就是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整体创化力量 ,它具体表述为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之野性狂暴的创造力量与理性约束的秩序力量及其二者 之间所形成的张力。由此,在实然存在的水平上,生命既具有他创生性,也是自组 织的。生命本身的自组织性和他创生性,使生命由此获得了生长的价值方向。换言之,在实 然存在的水平上,生命以生长为价值标志:生长,构成了生命实存的价值生态本质。

生命实然存在仅仅是生命的起步,生命存在展开自身的根本方向则是必然存在。从整 体上看,生命的实然存在,是生命的合目的性存在;而生命的必然存在,则是生命的目的性 存在。生命的合目的性存在,是整个生命世界所有生命的本来意愿、本来倾向、本来命运; 而生命的目的性存在,则是指人类的生命存在,因为只有人类才拥有其生命的目的性意识和 目的性存在能力。因而,在必然存在的水平上,所屹立的只是人这种生命。对人来讲,其目 的性存在融进了价值意识,包括价值选择意识、价值构建意识、价值创造意识等等。所以, 在必然存在水平上,人的生命获得了意识的、目的性创造的价值方向,并且以自我完美为价 值标志。人的自我完美构成了生命必然存在的价值生态本质。

从实然存在达向必然存在,这是人类的生命本性。然而,人类生命存在本性敞开所必须 经历的恰恰是应然生存。在应然生存的水平上,从达及的方向与目的方面看,生命是以自己 为目的的;但从手段与途径看,生命却更多地是以自己为手段。因而,在生存论的水平上, 生命获得了体用的价值方向。由此,在应然生存的水平上,生命以效用为价值标志;在应然 生存的水平上,生命展开其生存的全部行动,要使所获得的效用价值具备价值生态,则必须 以实然存在为起点,以必然存在为目的。也就是说,当生命以实然存在之生长为价值起点, 以必然存在之自创完美为价值目标时,应然生存才获得价值生态之指引性。

整体地看,应然生存不仅是人类生命,亦是整个世界生命之存在敞开方式。所不同的是 ,自然世界的生命敞开其应然生存是接受自然律的指引;人类生命敞开其应然生存,当然 也要接受自然律,但更多地是接受人力原理的诱导与激励。概括地讲,在生命世界里,除人 类之外的一切自然生命形式,他们的价值生成、敞开与实现只在实然存在和应然生存领域 发挥出来;而人类这种生命存在形式,其价值发挥却在“实然存在应然生存必然存在” 三个领域递相敞开;并且,其价值生态尺度的运用也只限于人类。

从动态生成和整体关联的角度看,在人的生命世界里,其价值生成一旦接受价值生态的 引导和规范,则在不同的存在水平线上分别展开为三个层次的内容:在实然存在水平线上, 生命存在敞开的价值指涉,围绕生长而获得有无利害的内容要求——有无利害,构成了生命 实然存在之价值选择域:有助生命存在之生长,就是利,就是呈正价值;反之,则有害,就 呈负价值。在应然生存水平上,生命存在敞开的价值指涉,围绕效用而获得有无意义的内容 要求——有无意义,构成了生命应然生存之价值选择域:有助于生命存在之效用增长,就是 意义,就呈正价值;反之,则无意义,就呈负价值。在必然存在水平上,生命存在敞开的价 值指涉,围绕自创完美而获得能否安顿其心的内容要求——能否安顿其心,构成生命必然 存在之价值选择域:有助于生命存在之心的安顿者,就是正价值;反之,无助于生命存在之 心的安顿者,或迷失或扰乱生命存在之心的安顿者,则就呈负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LOUIS P.POJMAN.Ethical Theory: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 y Readings[M].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USA, 1995:145.

[2] BRYAN WILSONS.Values 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M].Inc. Atlantic H ighlands, 1988:1.

[3] 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 01:1050.

[4] 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60.

[5] 李连科.哲学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62.

[6] 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49.

[7] 王玉梁.价值和价值观[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63.

[8] 托马斯贝里.伟大的事业:人类未来之路[M].曹静,译.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5:89-90.

[9] 夏欣.生命故事: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口述[M].天工,译.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5:95.

[10] 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M].罗悌伦,等译.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7:149.

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篇11

一、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主要表现

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采取的主要是应试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主要围绕升学而展开,基本上忽视了对生命本身的教育,偏离了人是教育的目的这一根本的指导思想,大学教育也是如此。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模式,主要分为公共课教育和专业课教育。而作为公共课教育重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本应该承担起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任务,但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分注重政治陛和方向性,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的教育,这不能不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很大的遗感。正是因为这一教育内容的缺乏,导致了大学生生命观的缺乏,从而造成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由于生命观教育的缺乏所导致的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主要表现有:

一是忽视了生命存在的基础性价值。人的生命是特殊的存在,具有特殊的存在价值。这种特殊的存在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命相对于其他非人类生命而言具有特殊的价值,就是人具有其他生物所没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二是人类个体相对于人类其他个体而言,生命存在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所有人类的个体生命都是地球上唯一存在的个体,所以我们应该热爱和敬畏生命,因为这是个体用生命去创造所有可能性的基础。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缺乏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认识不到生命存在的基础性价值,因而导致在大学校园经常出现大学生自杀和杀人事件。无论是自杀还是杀人,都是漠视生命存在的表现,都是否定生命存在基础性价值的表现。

二是忽视了生命实现的创造性价值。认识到生命具有存在性价值只是理解了生命的最基本层面。如果仅仅把生命理解为存在性价值,则人类的生命就和其他动物的生命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因为任何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我国高校扩招所导致的教育产业化使大学生群体空前膨胀,相当多的大学生丧失了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整天沉溺在网络游戏、恋爱和赚钱之中,思想颓废、不思进取,不断在浪费宝贵的生命。他们没有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存在,而更重要的是去实现生命的价值。也就是说,生命更高的、更大的价值在于:以保存和珍惜生命为基础,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生命的价值。所以生命存在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可以创造出远远大于生命本身的价值。

三是忽视了生命本身的超越性价值。人的生命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超越生命本身的能力。生命正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价值的,这也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动物的生命是既定的,它们无法完成对自身的超越;而人的生命是未定的,其本质具有超越性。相当一部分当代大学生看不到生命的创造性和超越性,他们或是被动享受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简单地重复生命消费活动;或是以一种经验的方式重复生命的其他活动。没有了超越本性的生命,不仅导致个人无法超越自己,更为重要的是,也使社会的发展受到影响。

四是忽视生命意识对行为的指导性作用。生命意识是对生命认识的自觉,是对生命的体认和感悟。生命意识对人的行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缺乏生命意识,就认识不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不会去热爱和珍惜生命,也就不会理解生命的超越本性。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生命观教育所导致的生命意识淡薄现象非常普遍。一是表现在有部分大学生因为恋爱受挫、成绩不好等简单的事情而选择自杀来解决问题;二是有少数大学生因为一些小事而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的同学或老师,比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同学的事件及中国政法大学程春明副教授被学生杀死在课堂上等,都反映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漠,从而无法正确指导自己生命中的行为。

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处在人生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个时期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将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而生命观又是大学生个体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思想内容。缺乏生命观或者具有不正确的生命观,会使大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和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严重制约和影响大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品质的实现。另外,生命观教育还是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针对大学生生命观缺乏的现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优势,在大学中开展生命观内容的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1.生命存在观教育。马克思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有生命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个体只有首先保持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在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体现生命的社会性意义。因此大学生首先要树立生命存在观,充分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学会有意识地有效地保存自己的生命,学会热爱和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存在。“每一个存在者都满足于自身。没有一个存在者会否定自.己,会否定自己的本质性;没有一个存在者对自身来说是有限的。”人不仅有保存生命的强烈欲望,并且生命还有朝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会在生命历程中不断扩充其内涵。大学生应该把保存生命作为自己人生的基础性价值,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充实生命的存在内涵。

2.生命独特观教育。人类生命是自然界伟大的奇迹。人的生命既有相对于动物生命而言的独特性,又有相对于他人生命而言的独特性。生命独特观包含三个层次:一是生命现象对非生命现象的独特性。生命现象的出现是物质世界演化的奇迹,是对非生命现象存在方式的根本性超越。二是人类生命对其他生命的特殊性。马克思曾经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而动物则是无意识的个体存在物;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事物的存在并能改造他物,而其他生命则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只能适应环境。三是人类个体相对于其他人类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无论从肉体到精神都有不同于其他生命的特殊性。大学生要学会理解人类及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学会尊重和敬畏人类生命。如果大学生缺乏生命独特观,就会忽视人类生命存在的独特价值,也就无法理解生命在展开和实现过程中的精彩。

3.生命品质观教育。个体生命虽有其独特性,但独特性却不是它的最主要的存在方式。“每一种生命都十分脆弱,当它的生存之境突变之时;每一种生命又可以是相当强大,那是它依存于和谐的生存之间。”所以生命在存在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变异性。生命品质的高低取决于个体把自己的生命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大学生怎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命品质?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生命的内涵;另一方面要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社会中,通过社会实现生命的价值,不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封闭在自我的狭小天地。生命只有融人社会,在生命的相互依存中才能变得强大。当生命从社会和他人那里获得支持的时候,就具备了提高生命品质、创造生命基础的前提和基础。

4.生命超越观教育。人类生命是一种超越的存在。生命超越观有两层含义:一是生命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和超越。生命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完成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并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东西,从而达到影响和改变客观世界并满足人类需要的目的。二是人类生命对自身的超越。生命从来就不满足于自身存在的现状,它会通过生命本身的实践活动不断超越生命存在的现实,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以其超越性不断更新生命存在的内容和方式。存在不是生命唯一的和主要的目的,超越才是生命的本质所在。大学生只有认识到生命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才能体验到生命存在的幸福感,也才能意识到社会对其生命存在的认同。

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途径

人的生命观不能自发地形成,即使可以自发形成,也是不系统的和不完善的。因此,进行生命观的教育就成为了培养大学生生命观的最主要的途径。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呢?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主要包括尊重生命、体验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教育。根据国外生命及生命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生命观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至少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首先是一个思想和观念上的问题。在生命观的问题上,中国人注重对外在的物质层面的追求。我们现在也还在宣传人为了抢救或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财产而牺牲生命的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当然,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财产不受侵犯是十分合法和道德的行为,问题是为此而牺牲生命的行为值不值得提倡。根据生命神圣和生命至上的原则,人的价值应该大于其他任何东西的价值,因此为物而牺牲生命的行为无疑违反了生命存在的基本原则,对此不应该加以提倡。培养生命观,首先就要大学生转变思想和观念,把人而不是把物确定为社会的中心,充分意识到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还要认识到生命价值的两个层面:即存在价值和超越价值。存在价值是超越价值的基础,超越价值是存在价值的深化和生命最本质的内涵,人只有在存在价值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超越价值。

2.改善社会环境。一个正常的人类社会,应该是以人为中心,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的社会;应该是尊重人的生命,给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社会。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观,就是要他们都来真正关注人的存在和人的生命,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社会意识。大学生也生活在社会中,其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只有在一个以重视生命为基础条件的社会里,人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的生命观。

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篇12

一、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主要表现

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采取的主要是应试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主要围绕升学而展开,基本上忽视了对生命本身的教育,偏离了人是教育的目的这一根本的指导思想,大学教育也是如此。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模式,主要分为公共课教育和专业课教育。而作为公共课教育重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本应该承担起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任务,但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分注重政治陛和方向性,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的教育,这不能不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很大的遗感。正是因为这一教育内容的缺乏,导致了大学生生命观的缺乏,从而造成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由于生命观教育的缺乏所导致的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主要表现有:

一是忽视了生命存在的基础性价值。人的生命是特殊的存在,具有特殊的存在价值。这种特殊的存在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命相对于其他非人类生命而言具有特殊的价值,就是人具有其他生物所没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二是人类个体相对于人类其他个体而言,生命存在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所有人类的个体生命都是地球上唯一存在的个体,所以我们应该热爱和敬畏生命,因为这是个体用生命去创造所有可能性的基础。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缺乏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认识不到生命存在的基础性价值,因而导致在大学校园经常出现大学生自杀和杀人事件。无论是自杀还是杀人,都是漠视生命存在的表现,都是否定生命存在基础性价值的表现。

二是忽视了生命实现的创造性价值。认识到生命具有存在性价值只是理解了生命的最基本层面。如果仅仅把生命理解为存在性价值,则人类的生命就和其他动物的生命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因为任何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我国高校扩招所导致的教育产业化使大学生群体空前膨胀,相当多的大学生丧失了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整天沉溺在网络游戏、恋爱和赚钱之中,思想颓废、不思进取,不断在浪费宝贵的生命。他们没有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存在,而更重要的是去实现生命的价值。也就是说,生命更高的、更大的价值在于:以保存和珍惜生命为基础,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生命的价值。所以生命存在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可以创造出远远大于生命本身的价值。

三是忽视了生命本身的超越性价值。人的生命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超越生命本身的能力。生命正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价值的,这也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动物的生命是既定的,它们无法完成对自身的超越;而人的生命是未定的,其本质具有超越性。相当一部分当代大学生看不到生命的创造性和超越性,他们或是被动享受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简单地重复生命消费活动;或是以一种经验的方式重复生命的其他活动。没有了超越本性的生命,不仅导致个人无法超越自己,更为重要的是,也使社会的发展受到影响。

四是忽视生命意识对行为的指导性作用。生命意识是对生命认识的自觉,是对生命的体认和感悟。生命意识对人的行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缺乏生命意识,就认识不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不会去热爱和珍惜生命,也就不会理解生命的超越本性。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生命观教育所导致的生命意识淡薄现象非常普遍。一是表现在有部分大学生因为恋爱受挫、成绩不好等简单的事情而选择自杀来解决问题;二是有少数大学生因为一些小事而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的同学或老师,比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同学的事件及中国政法大学程春明副教授被学生杀死在课堂上等,都反映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漠,从而无法正确指导自己生命中的行为。"

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处在人生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个时期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将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而生命观又是大学生个体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思想内容。缺乏生命观或者具有不正确的生命观,会使大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和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严重制约和影响大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品质的实现。另外,生命观教育还是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针对大学生生命观缺乏的现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优势,在大学中开展生命观内容的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1.生命存在观教育。马克思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有生命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个体只有首先保持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在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体现生命的社会性意义。因此大学生首先要树立生命存在观,充分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学会有意识地有效地保存自己的生命,学会热爱和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存在。“每一个存在者都满足于自身。没有一个存在者会否定自.己,会否定自己的本质性;没有一个存在者对自身来说是有限的。”人不仅有保存生命的强烈欲望,并且生命还有朝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会在生命历程中不断扩充其内涵。大学生应该把保存生命作为自己人生的基础性价值,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充实生命的存在内涵。

2.生命独特观教育。人类生命是自然界伟大的奇迹。人的生命既有相对于动物生命而言的独特性,又有相对于他人生命而言的独特性。生命独特观包含三个层次:一是生命现象对非生命现象的独特性。生命现象的出现是物质世界演化的奇迹,是对非生命现象存在方式的根本性超越。二是人类生命对其他生命的特殊性。马克思曾经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而动物则是无意识的个体存在物;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事物的存在并能改造他物,而其他生命则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只能适应环境。三是人类个体相对于其他人类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无论从肉体到精神都有不同于其他生命的特殊性。大学生要学会理解人类及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学会尊重和敬畏人类生命。如果大学生缺乏生命独特观,就会忽视人类生命存在的独特价值,也就无法理解生命在展开和实现过程中的精彩。

3.生命品质观教育。个体生命虽有其独特性,但独特性却不是它的最主要的存在方式。“每一种生命都十分脆弱,当它的生存之境突变之时;每一种生命又可以是相当强大,那是它依存于和谐的生存之间。”所以生命在存在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变异性。生命品质的高低取决于个体把自己的生命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大学生怎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命品质?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生命的内涵;另一方面要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社会中,通过社会实现生命的价值,不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封闭在自我的狭小天地。生命只有融人社会,在生命的相互依存中才能变得强大。当生命从社会和他人那里获得支持的时候,就具备了提高生命品质、创造生命基础的前提和基础。

4.生命超越观教育。人类生命是一种超越的存在。生命超越观有两层含义:一是生命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和超越。生命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完成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并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东西,从而达到影响和改变客观世界并满足人类需要的目的。二是人类生命对自身的超越。生命从来就不满足于自身存在的现状,它会通过生命本身的实践活动不断超越生命存在的现实,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以其超越性不断更新生命存在的内容和方式。存在不是生命唯一的和主要的目的,超越才是生命的本质所在。大学生只有认识到生命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才能体验到生命存在的幸福感,也才能意识到社会对其生命存在的认同。"

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途径

人的生命观不能自发地形成,即使可以自发形成,也是不系统的和不完善的。因此,进行生命观的教育就成为了培养大学生生命观的最主要的途径。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呢?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主要包括尊重生命、体验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教育。根据国外生命及生命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生命观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至少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首先是一个思想和观念上的问题。在生命观的问题上,中国人注重对外在的物质层面的追求。我们现在也还在宣传人为了抢救或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财产而牺牲生命的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当然,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财产不受侵犯是十分合法和道德的行为,问题是为此而牺牲生命的行为值不值得提倡。根据生命神圣和生命至上的原则,人的价值应该大于其他任何东西的价值,因此为物而牺牲生命的行为无疑违反了生命存在的基本原则,对此不应该加以提倡。培养生命观,首先就要大学生转变思想和观念,把人而不是把物确定为社会的中心,充分意识到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还要认识到生命价值的两个层面:即存在价值和超越价值。存在价值是超越价值的基础,超越价值是存在价值的深化和生命最本质的内涵,人只有在存在价值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超越价值。

2.改善社会环境。一个正常的人类社会,应该是以人为中心,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的社会;应该是尊重人的生命,给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社会。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观,就是要他们都来真正关注人的存在和人的生命,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社会意识。大学生也生活在社会中,其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只有在一个以重视生命为基础条件的社会里,人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的生命观。

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篇13

key words: universal ideology; universal referentiali ty of ideology; ideological ecology; formation of ideology

人类进入21世纪,过去那种绝对地缘化的政治、经济格局迅速瓦解,与此同时,得到迅 速重建的是政治、经济的全球生态化。在这样一种现实与发展前景中,普适价值意识有了 萌生的土壤,普适价值追求获得了光明灿烂的前景。然而,对普适价值的反对之声也每 浪高涨。因而,普适价值何以可能的问题,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要解决此一时代性的 价值观念问题,则须首先考察普适价值的自身依据,由此,价值生态被凸显了出来,普适价 值的存在论视域与方法得到彰显。

一、 普适价值何以可能?

今天,讨论价值,不得不涉及普适价值;一涉及普适价值,就争论不休,赞成者、反对者 其实都在信念层面展开。如果能自觉意识到这种信念,则会发现这种赞同或反对普适价 值的信念,最终不过是对某种意识形态的本能护卫。因而,对普适价值的追踪与探讨,最好 是超越意识形态指控而达向认知之一般领域,方可有客观与理性。

“理性”一词,今天似乎已成为无用的奢侈语,但人的实际生存却无时不承受理性的指 引,因为人活着不仅要接受感觉的张本,还需要经验的导航,更需要行动的规训和对结果 或原因的追问。对普适价值的认识亦是如此,感觉、经验、理性的审视与反思,此三者构成 了普适价值认知的三步阶梯。在感觉层面,描述什么是普适价值;在经验层面,判断普 适价值存不存在;在理性审视与反思层面,给出普适价值存在或不存在的理由与依据。下面 不妨以刚发生不久的汶川地震中几幕情节为例,做一简要分析:

5•12汶川大地震的当天晚上10点,温家宝总理来到都江堰市聚源镇中学广场,看望遇 难群众的遗体,心情十分沉重地说,“我给遗体三鞠躬”。然后,这位年近70的老人,这 位13亿人民的总理,给素不相识的遇难平民的遗体,深深的鞠躬,鞠躬,再鞠躬。

5月24日,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上,烛光悲泣,丧失爱子和妻子之痛的校长刘亚春,跪在 地上,哭着祭奠遇难的学生。几天之内突生白发的这位悲怆中年男人,双手合十,默默地祈 祷,然后给在地震中遇难的800多名学生磕了三个重重的响头。

5月16日,秘鲁政府颁布最高政令,宣布5月19日为“全国哀悼日”,以悼念中国在汶川 地震中的遇难者。

5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 切哀悼,定于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 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 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首先,从感觉描述,上面这些行为体现了普适价值;接下来,以经验判断,普适价值 是存在的;最后,进入理性审视和反思层面,平等的生命之爱、同情与怜悯,这些人间最高 贵的情感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之所以超越国界、阶级、地位、权力而达向平等之域,就在于 人的存在、生存、生活需要,就在于人的本性的释放,没有人的需要,没有人的本性的释放 ,决不会有普适价值存在。

校长与学生,总理与平民,外国人与本国人,首先都是人。而人,却是由肉体、精神、 心灵铸成: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每个生命,都是上苍的恩赐;每个生命,无论是活着还 是死去,都同等的重要,都有同等的价值,都享有同等的尊严,都需要同等的尊重、关爱 与 敬畏。这就是活着的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要为死难的学生祭奠磕头的人性理由,这也是年近 七旬的总理为死难者遗体三鞠躬的根本价值表现。

过去,我们总是以种族、阶级、意识形态为最高准则,来进行利害取舍。面对世界上罕 见的四川汶川地震灾难,秘鲁政府发布最高政令,为中国四川地震遇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 ”。秘鲁政府和秘鲁人民的这一行动告诉我们,在人类世界里,可能会有许多阻碍、隔 离、隔阂的方面,也可能有许多不可通约的东西,但所有这一切, 都可以通过生命本身而 达向通融:生命重于一切,不仅指生命具有最高价值,也不仅在于生命创造一切,生命实现 一切,还因为生命永远平等。生命的庄重与敬畏,生命的同情与怜悯,生命的广阔博爱与全 面慈善,均因为生命的平等而存在。在生命的平等面前,在平等的生命面前,真诚的人道关 怀 ,是完全可以并绝对可行地超越国家、种族、意识形态,而达向对苦难生命的共同守护, 都可以实现对生命悲剧的共同哀悼。

过去,在我们这个具有几千年官本位传统的国度里,官位与权力,是衡量一切的绝对尺 度,国殇、国祭,只能是对已逝的帝王或特许的功勋卓著者,而视平民百姓的生命如草芥。 哪怕就 是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24万人遇难,都没有举国之哀,何也?我们没有学会对人、对生命 的 普适价值关怀。而今天,在又一次举国同悲的巨大地震灾难面前,在成千上万的无辜生命蒙 难面前,我们开始学会对生命的平等善待,开始学会了对每个人、每个平凡的生命的关爱、 敬畏,开始学会了对生命不幸的深深悲悯与同情。为四川汶川地震遇难者举行国祭,就是 大众生命伦理之普适价值社会化教育、普及与践行的真实体现。

二、 普适价值之价值依据何在?

在人所存在的世界里,普适价值既客观存在,也普遍需要。客观存在和普遍需要,此二 者本身就构成为普适价值之合法性的依据。但这两个因素之于普适价值而言,始终是外在的 ,除此,普适价值是否存在其自身依据呢?只有当普适价值寻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依据时,它 才能在理论上获得完全的合法性。

普适价值的自身价值依据,是指价值本身的普适性。在这里,价值本身的普适性与普适 价值是完全不同的:普适价值是指那种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即普适价值是价值之一种,而不 是指价值之全部;而价值本身的普适性,是指价值自身就具有普适的内在品质,这种普适的 内在品质不是存在于某种价值之中,而是存在于所有类型的价值之中,因而,凡价值,就 具有普适的指涉性。

当我们提出“价值具有其普适的指涉性”这一命题时,其首要的问题是:这一命题能成 立吗?如果能成立,如何来证明它的成立?为此,我们不妨先看一个实例: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拯救生命的行动全面拉开。5月18日上午10时许,来自台湾红十 字会的欧晋德救援队,在四川绵竹汉旺镇一处塌陷的楼房废墟下探测到生命迹象,立即展开 了救援,陆续挖出土石、水泥板块后,听到受困的狗儿叫声。生还的狗主人马云松表示,他 的女儿与小狗形影不离,可能与狗同在一起。这时周围有人建议,救人更重要,不要管小狗 ,但欧晋德表示,“狗儿也是生命,救人的同时应该一起救狗,而且小狗的存活也表明废墟 下可能仍有幸存者”。小狗被救出后,生命探测仪显示废墟下仍有生命迹象。救援人员再次 投入救援,又救出一条小狗。

这是很平常的一幕,但这也是最感人的一幕,何也?就在于欧晋德救援队在“救人同时 救狗”的行为,体现出一种尊重生命的普适价值。然而,尊重生命的行动何以体现了普适价 值?因为尊重生命这一行动所体现的价值本身就具有普适性:尊重生命是一种价值实现,但 这种价值实现之所以能从人身上扩张到动物身上,使营救队在救人的同时也把狗作为同等重 要的生命来对待,也把处于生命垂危状态中的狗拯救出来,是因为营救队员们发现,对生命 尊重之价值,本身就是普适的,即它不仅适合于人这种生命,也适合于狗这种生命,当然也 适合于自然世界的所有生命。因而,尊重生命作为一种普适价值之所以存在,不仅在于人们 需要它,也不仅在于它客观存在,而在于尊重生命之价值本身就是普适的,就能够指涉这个 世界上的所有生命存在者。所以,尊重生命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普适价值,其根本前提是尊 重生命之价值本身的普适性。

价值判断是容易的,它可以凭借经验而完成,但价值证明却相对困难,因为它必须借助于 理性反思才可实现。求证“价值本身何以具有普遍指涉性”,首先涉及对“价值”的重新审 查。

一旦重新审查“价值”概念,首先应消除价值哲学领域对“价值”认识的那种畏怯之 情:“‘价值’是一个极为含糊、暧昧、模棱两可的概念。”[1]“即使就全部概 念来说 ,也几乎没有像价值概念这样难以界定的。”[2]然后须寻求确立一个相对具有包 容性的“ 价值”定义来作为审查的出发点,由此我们选择了尼古拉斯•布宁在《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 典》中对“价值”(value)的定义:“一般而言,价值意味着使一件东西成为值得欲求的、有用的或成为兴趣的目标的性质。 价值也被看成是主体的主观欣赏或是主体投射入客体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价值’ 等同于‘被判定为有价值’”。[3]由此定义可以看出,价值就是“使之成为……”的东西,这几乎是价值论探讨中所不证自 明的“公理”。

在“使之成为……”的价值构成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使谁成为”和“什么使什么获 得”的问题,由此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及其二者的关系被凸显了出来。什么是价值呢?从“ 谁使谁成为……”角度看,就是当主体与客体构成一种实际的关系时,主体使客体成为( 的那种东西)就是价值;如果从“什么使什么获得……”角 度看,就是当主体与客体构成一种实际的关系时,客体实际赋予主体的某种东西就是价值。 将二者统合起来看,所谓价值,就是当主体与客体构成实际的关系时,主体使客体成为使用 对象而客体实际地赋予了主体以使用效能时,就产生了价值。由此可以概括,价值的生成实 际需要三个条件:一是价值必须发生于两者之间,且此两者必须构成一种现实的关系,这 种关系就是需要与满足需要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需要者是价值实现的主体,满足需要者 是价值实现的客体。二是在这种关系结构中,需要者使自己成为了现实的需要者并使这一关 系缔结的另一方面成为满足需要的给予者,这就是需要者必须使自己成为主体并使对方成为 客体。三是在这种关系中,被规定为满足其需要的给予者——即客体——以其自身为代价而 实现主体的需要,这一行为所达及的最终结果,就是客体对主体需要所产生的效用。概括如 上三方面之规定,简言之,“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的效用性”[4]。

由此不难看出,尼古拉斯•布宁对“价值”的经典定义中,关于价值就是“被判定为 有价值”的本质规定,即价值乃客体对主体需要之效用。所以,效用观念一直是构成价值理 论的思想基石。王海明在其修订版《新伦理学》中讨论价值时指出,一切所谓的关系价值论 、意义价值论、属性价值论,其本质规定都是效用论。王海明所论确实如此,因为,关系价 值论所关注的是主体与客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构成:“所谓价值,就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 一种特定(肯定与否定)的关系”[5]。这种关系构成的前提,是主体之于客体的 需要;而 这种关系构成的绝对条件,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之满足。所以,在关系价值论中,其本质规 定仍然是主体要求客体发挥效用和客体向主体实施(即实现)效用。如果说关系价值论所注 重的是价值构成的条件(即价值形式),那么,意义价值论的关注重心却是价值的意义生成 (即价值内容):价值的意义生成,就是价值的实现。价值的实现,意味着主体之于客体的 需要和客体之于主体的效用得到双重实现。所以,说到底,“价值关系是一种意义关系或 一种效用关系,它们是等值的。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也就是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效用 ”。[6]其实,按照价值效用论的观点,主体对客体的需要,这是主体意识到或发 现客体具 有能够满足其需要的属性或功能,“价值就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那些功能和属性 ”[7]。客体实现对主体需要的效用,这是客体对自身属性的释放,也即是客体向 主体之效用 功能的发挥。所以,究其实,属性价值论同样是一种效用论,只不过它所注重的是价值实现 的效果。由此来看,效用价值的产生,既需要其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条件的具备,也需要功能 效果的生成,此三者缺一不可。所以,究其实质,关系价值论、意义价值论、属性价值论, 不过是效用价值论的环节理论、阶段理论而已。

从上面的简图可知,迄今为止,一切有关价值的理论思考,都没有超出效用的范畴。 因而,一切价值理论都不过是一种效用理论。这种效用价值理论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 关系论:价值产生于一种关系;二是相互作用论:价值就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对主体 需要的满足。由此两个方面的规定看,时至目前的所有价值理论,都是一种功利主义价值理 论 ,或者至少一切对价值的理论探讨所运用的哲学方法,都只是功利主义方法。而一切功利 主义方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功利主义认识论和价值理论,都是属于生存论意义的,它所讨 论的价值,都不过是一物对一物的需要和一物对一物之需要的满足的使用价值。所以,至 目前为止,一切的价值理论,都不过是使用价值理论。而上面那则关于“救人的同时也要救 狗”的实例却表明,价值并不仅限于生存领域,而且首先指向存在领域;并且这则实例同 时还表明,价值并不产生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构成,价值也并不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而客体 能够(事实上)满足主体之需要的效用:“狗儿也是生命,救人的同时也应该一起救狗”, 在这一判断与行为中,狗之所以值得救,并不是狗对人之需要构成了效用,其惟一的理由是 :“狗也是生命”。狗作为一个具体的生命,它本身就是价值,这种价值,并不以它与人构 成主客体关系为形式前提,也不以人对狗有需要而狗能够满足人之需要为内容要求,更不以 狗对人发动了效用行为而事实上满足了人的需要为效果要求。在这里,狗与人同等重要的全 部价值,仅仅在于它也是生命。由此可以看出,价值首先是存在论的,然后才是生存论的; 并且,价值首先是自为的,然后才产生出互为性。这是我们检讨、反思和求证价值本身具有 其普适指涉性的认知出发点。

三、 从生命存在论看价值之源

效用价值论的如上两个基本特点表明,它把一切价值的源泉都归结于效用本身。一物之 有价值,就在此物对他物之需要产生效用。然而,效用价值论最终不能解决普适价值的合法 性问题,或者效用价值论最终不能为普适价值提供合理的依据与最终的理由。具体地讲,效 用价值论不能为“狗儿也是生命,救人的同时也应该一起救狗”的判断与行动提供最终的解 释依据与理由。因为,“在狗儿也是生命,救人的同时也应该一起救狗”的判断与行动所 表现出来的价值,完全不是由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效用所生成,而是由生命本身所生成。所以 ,“狗儿也是生命,救人的同时也应该一起救狗”的判断与行动,为我们探讨普适价值何以 可能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我们求证价值本身具有其普适指涉性寻找到最终的存在论依据。

从生命存在论角度看价值之源,须先从下两个问题入手而正确认知生命:第一,生命是什么?第二,生命以什么方式展开其存在?面对“生命是什么”之问题,我们当然可以很容易地回答:生命当然是一个生物现象 。但仅于此远远不够,因为生命首先是一个物理现象,并最终是一个宇宙现象。作为一种生 物现象、物理现象和宇宙现象,生命是一个充满自我创生活力的有机体,是一个未完成、待 完成并不断追求自我完成的存在状态,是一个为其不断完成和实现自我而勇往直前、义无反 顾的自然力量、宇宙实体。以此来看,生命是世界性存在者:生命是以世界性的方式而展开 自身存在。当我们从这两个方面来审视生命,就会发现,生命存在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生命永 远处于未完成、待实现并不断追求实现的进程状态之中,这一事实表明了生命存在的生态性 :生命是以生态的方式而存在的存在者;二是生命始终是以世界性的方式而展开其存在这一 事实,表明了生命存在的整体性。因而,生态性和整体性构成了生命存在的基本规定:生 命存在论,亦是生命生态论和生命整体论的完整表述。

生命整体论表明生命总是以世界性的方式、以宇宙式的方式来敞开自身存在,“每个 成员都首先是为宇宙整体而存在。对于人类也是如此,不管人类自身如何尊贵,我们首先是 为宇宙整体而存在,首先是为地球而不是为人类而存在。其实,人类是依赖于更大的宇宙而 存在,依赖于它的功能和它的实现而存在。在宇宙的秩序中,这颗行星地球提供了充足的、 最终的、物质和正式的原因,使人类成为现实存在,支持人类的存在,引导着人类的实现 ”[8]。

生命生态论表明生命是以世界性的方式、以宇宙式的方式不断地改变自己,不断地塑造 自己,不断地实现自己。在这样的动态存在中,生命因地球、宇宙的变化而改变;同样地, 地球、宇宙也因生命的变化而改变。而生成这种变化的,恰恰是空气、水和土壤。

20多年前,俄罗斯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几分钟后,辐射就开始降落到瑞典; 几小时后,加拿大的科学家们在北极上空检测到了辐射;几天后,整个世界都被此种辐射包 围着。这一事实说明,空气并不滞留在各国领土之内,不存在俄罗斯的空气、瑞典的空气, 也不存在北美的空气、中国的空气。空气是一种流动的生命存在系统,流动是空气生命存 在的本性,空气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特有存在方式本身。

客观地看,万事万物都是整体的一部分,而整体同样构成了万事万物的一部分,能够将 整体与部分、个体与世界、生命与宇宙以及生命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 、水和土壤。首先看空气。它不是空无的虚空空间,而是一种物质存在。试想,从我的鼻子里呼出又 进入到你的鼻子中,我呼出的空气进入到你的肺里,其中的一些原子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人们惊讶地认识到你和我就是被这种司空见惯的气体联系在一起。一亿多年前的恐龙呼出 的原子,整部历史中曾存在的所有植物、树木、生物和人呼出的原子已被你和我吸入体内。 ”[9]与空气一样,水也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将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命形 态: 省视我们的身体就会发现,占据我们身体70%的水,是从海洋中蒸发出来的,是从森林中 散发出来的。更有一个事实是,我们消耗的食物依赖于大气循环和水循环,但它必须植根于 土壤之中,需要其他生物的辅助才得以生长。空气、水、土壤和生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是 同一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我们是它们的一部分,同样地,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始终 与万物紧密相连。这就是生命与生命、生命与生命世界和自然宇宙之间的亲缘关系。这种亲 缘关系更在微观层面不断得到证实:基因学家们渐渐地认识到,一切生命形态都是从相同的 原始细胞进化而来的,这一事实意味着一切生物都是同一母细胞的后代,与我们都有亲缘关 系。生命的价值在于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存在的价值在于生命与世界的亲缘性。生命与世 界的亲缘性,却源于生命本身向世界的不断生成性,也源于世界本身向生命生成的不断创化 性。所以,最终说来,生命向世界的生成性和世界向生命的创化性存在本身,构成了这个世 界上的价值之源,价值的普适性就生发于此,价值的最终指向亦归于此。

四、 生命存在价值乃一切普适价值之根本

真正说来,理解普适价值须从理解生命开始。然而在今天,在生命恩赐的条件中,接 受生命变得越来越困难。何也?马克斯•舍勒给我们做出了诊断。他说,自笛卡儿以来所形 成的新的世界观的核心,生命不再是本原现象,而只是机理过程与心理过程的综合,由此形 成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机械论生命观。这种机械论生命观有三个最大的认知特点:一是把生命 整体看成是各部分之和,部分才在其共同作用中产生生命过程,比如说个体就是一个“细 胞王国”;二是从工具图象来考察生命“器官”,将生命的“发展和生长现象”还原为“维 持”的趋势,结果生命变成了“对环境的适应”物;三是既把躯体机体看成是生命现象的 载体和场所,也认为生命只是人体固有的一种综合特性,它组合成机体的材料和力量,并随 着材料和力量组成的机体的消失而消失。由此,机械论生命观将生命赋予了有用性,效用构 成生命的价值本体:“只有从这些原则出发,工业主义的主遵伦理的价值观才可以让人弄明 白,有用价值和工具价值优先于生命价值和器官价值是透入最细小、具体的价值观中的优先 法则”[10]。在价值论领域,当今所流行的各种形态的效用价值论都是这种生命 效用观的 价值抽象形态。换言之,生命效用观才是现代一切价值理论的来源,才是效用价值论、关 系价值论、意义价值论、属性价值论的价值来源。而这种以生命效用为认知来源的各种现代 价值理论,是根本不可能为普适价值观提供价值支撑的,因为生命效用观本身就不具有价值 的普遍指涉性,就不能构成普适价值的认知基石。

生命效用观之所以不能成为普适价值的认知基石,不能构成普适价值的价值源泉,就在 于生命效用观把生命看成是一种固有的物质,看成是一种由固有物质组成的工具器官,看成 是对环境的适应物。这种生命效用观把生命与生命、生命与自然、生命与世界视为是一种外 部关系、一种取予关系、一种体与用的功能关系。效用价值论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生命的取 予关系、体用关系基础上的。当以一种取予姿态、体用姿态来看待生命,来衡量一切生命行 为,只能得出生命的效用价值来,即客体对主体的需要之满足的效用,构成了生命的全部价 值。既然生命只具有效用价值,既然一切生命行为都必须纳入客体对主体需要满足之效用这 一认知框架和价值蓝图中来衡量,那么,所谓的普适价值也就根本不存在。因为普适价值之 成为普适价值,是必然要超越于取予关系、体用关系,超越生命世界的主客体划分模式,超 越主体与客体间的效用关系,并以此为绝对的认知前提。

严格说来,一切形态的效用观念,都是建立在生存论平台上的。在生存论平台上,认识 论、方法论构成认识的根本,世界的本体存在问题、生命的本体存在问题、人的本体存在问 题均遭到抛弃。因为在生存论平台上,最迫切的问题是知行问题,是如何才得以知,如何 将所知运用于行而产生最大的功效。因而,在生存论平台上,人们的兴趣中心是生存本身, 具体地讲是知行本身;而知行问题的实质,则是功利,就是功效,即以其所知而求最优化之 行,并以其所行而求最优化效果。在这里,不仅涉及认知—行动的视域、认知—行动的方 法,更涉及认知—行动的手段、工具,由此,认知—行动者必以自己为其主体,并以自身 之外的一切为客体,客体之于主体,始终是手段和工具;而工具和手段之于主体的认知-行 动及其结果,只有效用价值,除此无它。所以,效用价值理论最终不过是工具价值论、手段 价值论。

与此相反,普适价值恰恰是在存在论平台上立论的。比如,一条狗,从生存论平台上看, 它不过是一个动物,比如它是一条家狗,或是一条野狗;是一条有大用的警犬,或是一条平 庸的狗;是一条看家护主的狗,还是一条吃里爬外的狗,如此等等,在生存论平台上,狗被 赐予了具体的效用价值。但在存在论平台上,狗就是狗,而且狗就是生命存在形式。在这一 点上,狗与人、狗与其他生命形态没有质的区别,没有有用无用或大用小用的差别。所以 ,在存在论平台上,狗的生命与人的生命具有同等价值,狗的生命与人的生命同等重要。这 就是欧晋德坚持“狗儿也是生命,救人的同时也应该一起救狗”的存在论理由和价值论依据 。

狗与人同是生命,狗的生命与人的生命同等重要,且具有同等价值——这种同等的价 值,就是生命的普适价值。普适价值是在存在论平台上立论的,因而,理解普适价值、求证 普适价值、认同普适价值,必须突破生存论模式,上升到存在论领域,以生命存在本身为认 知起点,发现生命的存在论价值。因为生命的存在论价值,是最根本的普适价值是其他一切 普适价值的内在价值,其他一切普适价值最终都归根于生命的存在论价值,即生命存在 的普适价值。

生命存在的普适价值是指生命存在的平等性,也指生命存在的同等根本性、同等重要 性。因为生命的普适价值来源于生命的同根性、亲缘性,来源于生命的共生性与互生性,更 来源于生命与生命、生命与世界、生命与宇宙的共创性。然而,这一切又都来源于生命本 身的存在性:生命诞生了,生命就存在;生命存在了,他就根本,他就至高无尚,他就是衡 量一切的尺度,他就是所有价值的价值,所有效用的最大效用。

生命存在的价值是以生命自身为起步并以生命自身为目的的价值。从用这个角度看 ,生命存在既以自己为体,也以自己为用。以自己为体,是指以自己为起点和目的;以自己 为用,是指生命敞开自己存在,实现自己存在的最终方式,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而创造自 己生命的存在。这就是生命的存在论,这就是生命存在论的价值源泉和价值指向。“所有的动物,不论它们如何比人类低级,都是拥有自己的好的存在物……所有的植物也 同样是拥有自己的好的存在物。”[11]66“全部有机体,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是目的论为中心的生命,也就是说,每 个有机体都是一种完整的、一致的、有序的‘目的—定向’的活动系统,这些活动具有一个 不变的趋向,那就是保护和维持有机体的存在。”[11]122五、 价值生态:普适价值确立之视域

我想,如果我们正确地假定,从前曾经有过一个无生命的物理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大概 是一个没有问题因而也没有价值的世界。人们常常提出,价值只同意识一起才进入世界。这 不是我的看法。我认为,价值同生命一起进入世界,而如果存在无意识的生命,那么,我想 ,即使没有意识,也存在客观的价值。可见,存在两种价值:由生命创造的、由无意识的问 题创造的价值,以及由人类心灵创造的价值。[12]波普尔之论揭示了价值之自身本质:价值与生命一同进入世界,价值与生命同时创造, 价值是生命的意义,生命是价值的承载形态;生命是价值的创造者,价值是生命创造的自身 成就。价值与生命一同进入世界,还揭示了价值之生成论特征:价值是生态的,因为价值源 于生命,而生命却始终是未完成、待完成,并以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方式去创造性完成自 身、去开拓性实现自身的存在方式。简单地讲,生命的诞生与存在、彰显出来的自身价值, 始终是生态的。所以,价值生态是价值的本原形态,价值生态也是价值之于生命存在的生成 论揭示。

我们在这里提出“价值生态”这个概念,可能会使人联想到“生态价值”概念。其实, 这两个概念是有根本区别的:价值生态是指价值本身的生态特征,它是价值自身生成性质的 意义呈现,因而,价值生态是指所有价值形态都具有的内在规定性与生成要求性;而生态价 值是指价值形态之一种,具体地讲,它是指具体的存在者敞开自身或与他者发生动态关联状 态时所产生的价值指向。生态价值是自生态学产生并得到广泛运用于具体领域的产物,生态 价值是具体价值、局部价值、个体价值;而价值生态所指乃价值一般,是价值的一般规定、 一般特性、一般要求。

要理解“价值生态”,有必要理解“生态”这个概念。“生态”源于生态学的诞生, “生态学”(oecologie)这个概念,是由厄恩斯特•赫克尔于1866年率先提出,它的原初 含义即 “家庭中的家务及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与管理”。家庭是一个生活单元,也是一个生 产(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单元,由于它是一个生产单元,它所涉及的全部生 产活动既充满了矛盾,也体现出相互的帮助与扶持。这一基本含义后来在生态学成为新型 的综合性科学进程中,扩展成人与自然之间的活动与管理,这种活动与管理成为可能,在于 人认识到自己的最终家园就是自然世界。在这个家园里,人与自然、人与万物之间的生存活 动同样是生产活动,并且这种生产活动既充满了矛盾,又呈现出相互的帮助与照顾。从这 个角度看,生态学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平衡学,并且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消费学、生产学。 这是生态学之本体语义内涵。为更好地理解生态学此一本体语义。不妨对“生态”做进一步 理解:在“生态”概念中,所谓“生”,既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动词。作为名词,它意指 生命;作为动词,它意指使之存活而谋求生路、创生生机。所以“生”乃指生命为其良好地 保存自身而本能地谋求生路、创造生机。而“态”者,乃位态、姿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状 态、进程。合起来,所谓“生态”,是指生命一旦诞生,他就获得了保存自己的责任,因而 ,他必须为更好地存活自身而谋求生路、创造生机。但生命要将因存活自身而谋求生路、创 造生机的欲望与冲动,变成现实的行动,绝不可能任意为之,他必须接受自然宇宙创化力量 的指引而获得与自然宇宙世界融为一体的整体共存和整体共生之位态。这一整体共存与共生 的位态决定了生命谋求生路、创造生机的姿态,只能是立足自身而走进生命世界,与自然共 舞,与万物同伴,在自利中互利,在矛盾中和解,在互助中自助。

由此可以看出,“生态”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生成性,二是关联性。前者意指 生命存在必是生:生,构成生命存在本身。而生的前提,却是生命本身的非完成性、待完成 性、需要完成性。因而,生不仅是生产,还意味着创造,意味着自我实现,意味着过程(而 生的敞开方式,就是过程)。后者意指生命存在始终无法摆脱原始关联性,无法摆脱亲缘性 。这种原始关联性和亲缘性,使生命存在获得了整体倾向、整体气质、整体品质;同时也使 生命存在获得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互渗性。这种互渗性不是 生存效用意义上的,而是生命存在之根源意义上的。整体性与生成性是生命诞生的土壤 ,也是生命存在的根本。

生态永远是生命存在生生不息之姿态、位态、态势。价值生态就是生命那生生不息的 价值所呈现出来的存在论位态、姿态、态势。由此,生命存在之价值根源于生命,与生命的 诞生同源,也与生命的存在同气。生命那生生不息之生成性与关联性、过程性与整体性、历 史性与未来性特征,同样构成了价值生态的自身规定与根本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价值生态概念昭示了生命存在的本原形象,也昭示了生命展开其自身 存在的本原方向。生命存在的本原形象和生命存在的本原方向,又为价值生态注入了生生不 息的生命活力:价值是生态的。价值的生态性,在于价值的生成性与关联性、过程性与整体 性、历史性与未来性的统合生成;价值的生态性,也在于价值的生成性与关联性、过程性与 整体性、历史性与未来性的境遇性整合。以此为基本内容,价值生态构成了价值的基本视域 :具有生态品质的价值,才是一般价值,才是普适价值;反之,凡缺乏生态品质的价值,只 能是个别价值、局部价值。以此来看,一切以效用为评价尺度的价值,都只能是个别价值、 局部价值。

六、 价值生态:普适价值探讨之方法

概括如上所述之基本要点:一,价值源于生命,因而价值是生态的:价值生态是对生 命存在之本质揭示;二,价值生态才是衡量效用价值和普适价值之基本尺度:凡体现价值生 态的价值是普适价值;反之,凡没有体现价值生态的价值只能是效用价值;三,效用价 值是生存论价值,或曰关系价值,它是生存所必需的手段价值,但却不是存在之目的价值。 因而效用价值必须接受价值生态之引导,才可获得其存在的目的性内涵,为此,则必有获 得一个新的视域和方法的支撑。托马斯•贝里说:“ 我们的文化传统一直处在探索之中,寻求着在一个涌现着的宇宙环境中恰当的自我实 现。当事物发生变化时,传统或者被强迫着进入了一种新的表达,或者陷入一种必须重新开 始的僵局之中。彻底重建我们文化密码的标准,迫使我们回到更基本的物种密码,物种密码 才能使我们与更大综合体的地球密码联结在一起。在这个更大的处境中,我们看到了那个要 求我们现在做出基本改变的责任。我们不能中断历史的延续,也不能在没有来自现存文化形 式的引导下进入未来。但是,由于某种原因,我们甚至必须回到更远的地方,回到我们人类 基因密码与地球更大共同体的其他物种密码联结在一起的地方。只有在那个时候,我们才能 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8]123-124

价值理论要能够摆脱效用观念的桎梏,而为当代人类所迫切需要的普适价值理论的确 立提供最终的解释依据和论证理由,则必须把自己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 这一自我解放的必由之路就是把我们的认知回复到生命存在共同体世界中,去求解生命与 生命、生命与世界、生命与宇宙的共生密码。“价值生态”概念的确立,的确为我们提供了 这 样一个入口。因为,价值生态概念不仅揭示了生命存在的本原形象和方向,还为普适价值探 讨提供其多维开放的视域与方法。

“价值生态”概念之可以具有入口的功能,是在于“价值生态”能够引导我们直指价值 本原。价值原本是什么呢?是生命本身。因为一切“机体是产生价值的单位”[13] 。一切价 值都产生于生命本身,生命存在了,生命就是价值。并且,生命无论以什么姿态、什么方式 存在,它都构成价值,都呈现出其固有的价值生态,“有机体是一种价值系统,一种评价系 统。因此,这样,有机体才能够生长、生殖、修复伤口和抵抗死亡。我们可以说,有机体所 寻求的那种有计划性的、理想化的自然状态,是一种价值状态。价值就呈现于这种成就中。 ……活的个体具有某种自在的内在价值,因为生命为了它自己而保卫自己。……有机体拥有 某些它一直保全的东西和某些它一直追求的东西:它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新的场所的‘价 值所有权’”[13]

对任何生命来讲,其存在都呈现两种不同水准的状态,并由此产生出两种不同水准的价 值生态内容。

首先,生命是一种实然存在。生命的实然存在是生命的本原存在,它所遵循的是自然法则 ,接受的是自然强力的推动。所谓自然强力,就是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整体创化力量 ,它具体表述为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之野性狂暴的创造力量与理性约束的秩序力量及其二者 之间所形成的张力。由此,在实然存在的水平上,生命既具有他创生性,也是自组 织的。生命本身的自组织性和他创生性,使生命由此获得了生长的价值方向。换言之,在实 然存在的水平上,生命以生长为价值标志:生长,构成了生命实存的价值生态本质。

生命实然存在仅仅是生命的起步,生命存在展开自身的根本方向则是必然存在。从整 体上看,生命的实然存在,是生命的合目的性存在;而生命的必然存在,则是生命的目的性 存在。生命的合目的性存在,是整个生命世界所有生命的本来意愿、本来倾向、本来命运; 而生命的目的性存在,则是指人类的生命存在,因为只有人类才拥有其生命的目的性意识和 目的性存在能力。因而,在必然存在的水平上,所屹立的只是人这种生命。对人来讲,其目 的性存在融进了价值意识,包括价值选择意识、价值构建意识、价值创造意识等等。所以, 在必然存在水平上,人的生命获得了意识的、目的性创造的价值方向,并且以自我完美为价 值标志。人的自我完美构成了生命必然存在的价值生态本质。

从实然存在达向必然存在,这是人类的生命本性。然而,人类生命存在本性敞开所必须 经历的恰恰是应然生存。在应然生存的水平上,从达及的方向与目的方面看,生命是以自己 为目的的;但从手段与途径看,生命却更多地是以自己为手段。因而,在生存论的水平上, 生命获得了体用的价值方向。由此,在应然生存的水平上,生命以效用为价值标志;在应然 生存的水平上,生命展开其生存的全部行动,要使所获得的效用价值具备价值生态,则必须 以实然存在为起点,以必然存在为目的。也就是说,当生命以实然存在之生长为价值起点, 以必然存在之自创完美为价值目标时,应然生存才获得价值生态之指引性。

整体地看,应然生存不仅是人类生命,亦是整个世界生命之存在敞开方式。所不同的是 ,自然世界的生命敞开其应然生存是接受自然律的指引;人类生命敞开其应然生存,当然 也要接受自然律,但更多地是接受人力原理的诱导与激励。概括地讲,在生命世界里,除人 类之外的一切自然生命形式,他们的价值生成、敞开与实现只在实然存在和应然生存领域 发挥出来;而人类这种生命存在形式,其价值发挥却在“实然存在应然生存必然存在” 三个领域递相敞开;并且,其价值生态尺度的运用也只限于人类。

从动态生成和整体关联的角度看,在人的生命世界里,其价值生成一旦接受价值生态的 引导和规范,则在不同的存在水平线上分别展开为三个层次的内容:在实然存在水平线上, 生命存在敞开的价值指涉,围绕生长而获得有无利害的内容要求——有无利害,构成了生命 实然存在之价值选择域:有助生命存在之生长,就是利,就是呈正价值;反之,则有害,就 呈负价值。在应然生存水平上,生命存在敞开的价值指涉,围绕效用而获得有无意义的内容 要求——有无意义,构成了生命应然生存之价值选择域:有助于生命存在之效用增长,就是 意义,就呈正价值;反之,则无意义,就呈负价值。在必然存在水平上,生命存在敞开的价 值指涉,围绕自创完美而获得能否安顿其心的内容要求——能否安顿其心,构成生命必然 存在之价值选择域:有助于生命存在之心的安顿者,就是正价值;反之,无助于生命存在之 心的安顿者,或迷失或扰乱生命存在之心的安顿者,则就呈负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louis p.pojman.ethical theory: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 y readings[m].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usa, 1995:145.

[2] bryan wilsons.values 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m].inc. atlantic h ighlands, 1988:1.

[3] 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 01:1050.

[4] 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60.

[5] 李连科.哲学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62.

[6] 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49.

[7] 王玉梁.价值和价值观[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63.

[8] 托马斯•贝里.伟大的事业:人类未来之路[m].曹静,译.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5:89-90.

[9] 夏欣.生命故事: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口述[m].天工,译.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5:95.

[10] 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m].罗悌伦,等译.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7:149.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