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实用13篇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1

会议强调,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加强青少年体育的政策保障措施,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促检查,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教育、体育、卫生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组织要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卫生、健康工作的组织、指导、服务,加强家庭和社区青少年体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学校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体育工作的落实。

会议指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会议强调,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坚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会议强调,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要在网上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文化传播平台,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大力弘扬体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文化,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遏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传播,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2

【Abstract】In the recent decade, the Macau Government, community associations and schools have been making concerted efforts to initiate sexual education. Nursing professionals in Macau, being the largest population of frontline health care providers,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promoting adolescents’ sexual health. Nurses in Macau have been promoting sexual education in three aspects, namely (1) nursing students initiate sexual education projects under supervisors’ guidance, (2) nurses in schools promote sexual health to school students on a regular basis, (3) apart from launching relevant promotion activities in communities,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of nurses also provide consultative services on physiological and sexual knowledge to adolescents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Moreover, by organizing academic symposia, the associations initiate discussions on relevant topics and offer suggestions to the Government to consummate the relevant policies. In terms of the role in sexual health promotion, in addition to offering disease assessment, examination and nursing care, and arranging sexual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in communities and schools, nursing professionals are suggested to also take up the responsibilities from the leadership aspect by monitoring and 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relevant services. Furthermore, from the research aspect, nursing professionals may initiate relevant researches and capitalize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o elevate service quality.

【Key words】Nurses; Promotion; Sexual education;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志码】A

1背景

WHO[1]指出,基于护士在医疗体系中占的一定比例,加上护理知识上的优势及护理角色发展的多元性,他们在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上扮演着独特的角色。青少年一般是指儿童过渡至成人生长发展的重要时期[2]。虽然青少年一般被视为健康的群体[3, 4],事实上当他们踏入青春期,他们无论在生理、心理及行为上都有很大的改变[2],而这些改变往往导致他们作出高风险行为,例如危险[2, 5-8],而这些行为对青少年期甚至日后的健康都有深远的影响。

2文献回顾

近十年,澳门政府、民间机构、学校共同合作开展性教育。澳门特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设性教育导师和教学辅助资源培训课程,主要对象以培训教师、学生辅导员和学校医护人员,以及社会服务机构社工。同时出版不同教育阶段的辅助教材,资助民间组织和学生活动。因为澳门现时有关学校性教育中不同部分的内容选择性地渗透在个别的学科中,也会邀请护士团体及相关机构就特定的议题在不同时段进行讲座,但~少会把性教育独立地视为学习中重要的一环。

根据调查[14]31.2%澳门中学生认为澳门所提供性教育是不足够的,但有36.7%认为自己接受的足够,当中存在距离,而他们的知识主要来源为老师、朋友、网络,学校医护人员只排第九位,反映中学生从规范性教育外获得信息较多。朋友及网络之信息未必完全正确,作为护理专业人员,在这方面可考虑从多方面入手,以使学生能获得正确讯息。

3护士展开性教育的优势

本澳的护理人员作为前线健康服务提供者中最大的群体[9],在青少年的性健康上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暂时未有针对本澳临床护士的性健康知识水平的研究,但综合本澳甚至国外的护理课程的设置,青少年及性生殖健康一直是护理教育中的重点之一,加上在护理的全人照顾理念下对服务对象的护理照顾不止是生理层面上的照顾,而且更会考虑心理、社会及灵性上的需要[10],而这与世界卫生组织在性健康上强调各层面的健康相符合[11]。

4澳门护士推行性教育现状

4.1积极在中学开展性教育

澳门学校护士主要提供学校健康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等方面工作。在学校的护士会定期推广性健康,进行性教育。然而性教育并没有被列入学校的正规课程,学校多按其办学方针、教学日程的紧张度、人力资源来推行性教育,其内容多寡有差异,某些有宗教背景的学校在推行性教育方面显得较保守。在过去一年,大约有13所澳门中学的校护进行了性教育,内容主要以生理知识、心理改变与应对、如何预防性传播疾病及两性相处技巧为主,接受讲座人数达1100人。除了讲座外,还提供校内咨询服务,支持学校导师在处理学生涉及性健康方面的问题。校护具有专业知识,并参与教育暨青年局举办的性教育导师培训班,因此,除教育内容具准确性外,技巧上有能迎合青少年的特性。除驻校护士进行有关推广外,澳门护士学会受邀到学校及社团进行性教育之主讲。由此可见,性健康之议题在学校及青少年团体中受到重视。

4.2青春热线护士接听

澳门特区政府关注到青少年的需要,自2002年7月1日起,教育暨青年局与澳门护士学会合作开设了“青少年生理热线”咨询服务,每逢星期一及星期四下午黄昏时段提供两小时的电话咨询,由专业护士当值,透过电话热线为青少年提供生理知识及性知识的咨询服务,主要内容包括梦遗、月经、体毛、体臭、、避孕知识及怀孕知识等。

4.3护士学生在导师带领下开展性教育项目

除了护士在参与推行,新力军的参与更是重要力量。护士学生在护理课之导师指导下推行健康教育计划,透过讲座、游戏、话剧、分享、角色扮演等方法,推广有关性生理与心理,态度,性传播疾病,性所牵涉之法律问题。由2010年起,每年均有数名学生主动提出到小区进行有关性之健康促进计划,同时也得到学校及小区的积极参与,共于4所中学及一个青年活动中心进行,受干预对象352人,每项计划在计划前及计划后均使学生在性知识等各方面有所提升(见表1)[15],唤起中学生、中学教师及社会人士对青少年性健康之关注。期望透过有限资源,由自身做起,把事情由小做起,逐步形成大计划、大改变。表12010~2014年受接受干预人数及计划前后性知识答对率年份干预人数计划前平均分(%)计划后平均分(%)201015252.879.820114459.384.720127154.486.020137419.770.220141162.086.0

4.4护士学会建立交流平台

澳门护士学会于2014年主办第二届学校医护区域双年度会议,推行性教育之护士在会上汇报共同分享推动之经验。护士学会协办多场由澳门健康促进协会主办之青少年性与健康之研讨会、圆桌会议等,组织学校护士、老师、临床护士参加,在研讨会及圆桌会议上护士均勇于发言,表达在推行性教育及性关注议题上之问题与建议。

4.5参与性教育健康策略之制定

护士也获邀参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防治艾滋病委员会工作,制定防治及宣传安全之健康策略,并主办不同形式之有关预防艾滋的比赛,定期开展有关中学生性议题之研究,护士在会上给予护理角度及健康促进上之建议。

5建议

5.1以护士为核心构建跨专业师资队伍

以护士为核心培养一批专且精的师资队伍,系统拓展专业人士和组织的支持网络,鼓励医护机构、社会工作机构及教育机构等人士成立性教育工作委员会。鼓励学校、社团及家长设立沟通渠道,并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实际的支持服务,如专业人士多往学校主讲性知识讲座,听取青少年对性的疑问及解答问题,设立求助或青春热线等。

5.2开展系统研究及指导教育及服务

系统研究澳门护士掌握性知识及青少年性知识、性态度及现状;探究其性态度及相关文化与现象;了解青少年性健康危机及需求的服务。同时鼓励其研究结果与国际共享,互相提高,互相促进。由于青少年所身处生活环境不断变化,讯息的传播途径也不断更新,校园、小区及家长均有随着需要而调整性教育策略及内容,故有需要定期进行系统性研究并跟进。

5.3提供关心性健康的医疗及辅导服务,保健检查及疫苗注射,协助转介的需要应该让青少年清晰知道未婚怀孕、奉子成婚、单亲抚养、人工流产等一系列问题所衍生的后果。鼓励护士开展更多咨询服务,接受咨询时要考虑范畴及对象需要,保健检查及疫苗注射,协助转介的需要,而更重要的是在提供服务时鼓励社会应有良好的家庭氛围,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及选择。提供服务者应考虑伦理及保密原则。

5.4深化服务-管理-研究工作

护理人员在性健康的角色上除了深化服务外,如可提供相关疾病的评估、检查及护理照顾、小区及学校的性健康推广外,在领导层面亦能负责相关服务的质量及安全监管与提升等管理工作[12, 13],并在研究方面可开展相关研究,以运用研究结果来提升服务的质量[12]。

参考文献

[1]WHO. Adolescent health and developmentin nursing and midwifery education, Geneva: WHO. 2004.

[2]WHO. Adolescent development,http://who.int/maternal_child_adolescent/topics/adolescence/dev/en/,2014.

[3]UNFPA. Adolescent and youth demographics: a brief overview,https:///webdav/site/global/shared/factsheets/One%20pager%20on%20youth%20demographics%20GF.pdf, 2014.

[4]WHO. Adolescent health, http://who.int/topics/adolescent_health/en/,2014.

[5]UNICEF.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 2011, New York: UNICEF. 2011.

[6]CDC.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United States 2011.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012,61(4), 1-162.

[7]Mahalik JR, Coley RL, Lombardi CM, et al. Changes in health risk behaviors for males and females from early adolescence through early adulthood. Health Psychology, 2013 ,32(6), 685-694.

[8]Ong J, Wong W, Lee A , et al. Sexual activity and adolescent health risk behaviours amongst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ree ethnic Chinese urban populations.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013(22):3270-3279.

[9]澳门统计暨普查局. 医疗统计. 澳门,2013.

[10]De Wit SC, O'Neill PA.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skills for nursing. St. Louis: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3.

[11]WHO. Sexual health, http://who.int/topics/sexual_health/en/,2014.

[12]NHS Education for Scotland. Career framework for nursing in sexual & reproductive health. Edinburgh: NHS Education for Scotland, 2014.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3

1.3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设备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采用SOA、Ajax、Java、XML、Web3.0、SaaS等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可视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以保证系统的功能实现与性能的稳定可靠,全面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管理和办公自动化,为各级部门利用平台电子资源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无处不在,为学校、学生和家长查询、使用相关医学信息提供了便利。

2网络平台在青少年防近健康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健康信息管理的任务是处理卫生保健机构的信息需求,具体包括卫生保健领域健康信息系统的开发、整合、评估和质量保障[7]。而一个好的健康信息平台标准为能够有效缓解社会健康信息供求失衡、能够整合医疗信息资源、能够严把健康信息质量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健康观、能够通过信息获得减轻患者医疗负担、能够普及健康知识,利于医患沟通和能够发现和挖掘有用信息[8]。本网络平台通过构建健康管理、系统管理和宣传平台,较好的完成和实现了健康信息管理的要求。

2.1构建健康管理平台平台为中小学生和家长提供近视健康管理服务。以信息采集、个体化评估指导、系统干预,包括多套干预措施,尤其是中医特色的经络按摩、梅花针等干预措施,学生可通过回答问题,实时了解自己的眼部症状表现和用眼习惯,并根据给出的保健预防措施及时调整不良习惯、按照规范进行眼保健操、体育活动、功能训练等健眼措施,指导学生和家长掌握护眼爱眼知识,养成健眼防近好习惯。数据库保存学生历年眼科检查档案和学生和家长定期填写的护眼日志,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和挖掘,观察学生个体化视力变化,评价诊疗方案。同时,对北京市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年龄、性别等情况进行分析,全面掌握青少年近视的综合信息,实现总体评估、状态评价、预警。各级领导可以通过统计分析的数据、报表了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青少年近视情况。同时可以了解到政府指令在各级单位执行的情况,便于逐级监管。

2.2构建系统管理平台该平台是一个面向全北京200多万青少年的大型健康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功能齐全,通过角色、权限、功能,系统配置、资源的绑定实现系统的可订制化。主要包括:数据维护备份功能;多种主题的统计报表与图形化分析;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展示区县近视分类、分层汇总信息;利用知识库,实现知识编辑、,导航、搜索;利用智能问答技术,实现常见问题自动回答;利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实现每个学生健康评价、预警、建议,提供个性化近视预防服务。

2.3构建宣传平台平台利用网站不同栏目和多层次网页,进行近视防治知识的宣传。主要包括:1)北京市各级政府关于近视防治的政策法规;2)医学知识,主要有眼科知识、近视防护、近视防治操作技术规范;3)互动交流;4)通过专家问答的形式提供近视防治指导;5)宣传政府推动眼睛健康活动;6)就医指南,提供干预建议、设备推荐、医院推荐等;7)提供分析数据,动态展示北京青少年近视发病和防止情况。在健康领域,可将健康信息归于三类,一类是与学生的健康相关的信息,也是健康信息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一类是指能够被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利用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会具体到某个人,相对而言是一个群体的健康信息,卫生管理部门根据这些信息做出相应的行政决策;第三类是与每一次的健康信息都相关的财务信息[9]。本网络平台的构建整合了前两类类信息,实现了北京市青少年近视的实时监控和长效管理。

3构建青少年防近健康管理网络平台的社会效益

3.1整合资源,节约成本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通过网络平台的手段能够实现个人近视健康信息在线查阅、在线防近教育和近视相关信息的推送服务,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达到主动、自我近视健康管理的目标。此外,通过提供准确、全面的个人近视健康信息,就诊建议和就诊记录,有助于视光医生了解学生近视防控和发展信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支持。如此则有效地整合了卫生信息资源,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了医疗成本。对于政府和医院来说,通过有效的管理近视健康信息,能够追踪学生的视力变化、防近措施的实施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获取更全面、更深层次的信息,不仅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防治手段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同时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4

1.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取得很大成绩,青少年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提升了全民健康素质。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近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二、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

4.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积极推行在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普遍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公告制度和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

5.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达到体质健康标准。对达到合格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证章”,优秀等级的颁发“阳光体育奖章”,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6.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加强素质教育,努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中小学要切实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7.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具体要求并抓好落实。因地制宜地组织广大农村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支持残疾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活动。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

8.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积极开展竞技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各级政府要定期组织综合性或专项性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进一步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充分发挥其对群众性体育的示范带动作用。完善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生军训制度,丰富军训内容,开展“少年军校”活动,发挥学生军训在增强体质、磨炼意志等方面的作用。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9.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都要关注学生的用眼状况,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确保照明、课桌椅达到基本标准,改善学生用眼卫生条件。

10.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积极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禁毒控烟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并保证必要的健康教育时间。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使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对城乡青少年及其家庭加强营养指导;通过财政资助、勤工俭学、社会捐助等方式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伙食补贴标准,保证必要的营养需要。建立青少年营养状况监测机制,加强青少年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检查。根据新时期青少年青春期特征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服务网络。

11.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特别是体育场地建设。城市和社区的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青少年体育锻炼设施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设施和条件。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要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统筹考虑、综合利用。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条件。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应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

12.加强体育安全管理,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学校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学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安全运行。完善学校体育和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完善安全措施。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加强对大型体育活动的管理,做好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群体性安全事件。所有学校都要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推行由政府购买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的办法,具体实施细则由财政部、保监会、教育部研究制定。要加强体育科学研究,积极开发适应青少年特点的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

三、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

13.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体育事业尤其是中小学体育设施的投入,正确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建立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教育、体育、卫生部门和共青团组织等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青少年体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14.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实行督导结果公告制度。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加大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并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

15.制定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通过制定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卫生条件和师资的基本要求。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法律法规,并加强督促检查。对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不达标的,要限期整改。

16.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妇联组织的优势和特色,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中心和其他校外教育机构要把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作为重要职能。积极倡导和鼓励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体育活动和团、队活动,充实课外生活,努力把更多的青少年吸引到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中来。

17.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的监督与指导。学校卫生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要把城乡中小学生作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点覆盖人群。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相关卫生医疗机构要明确专人负责指导和协助学校的卫生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行政区域内学校提供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定期对学校的食品卫生、饮用水、传染病防治等开展卫生监督、监测,依法进行免疫预防接种,所需费用纳入公共卫生经费支付范围。中小学要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设立卫生室,配备校医或专(兼)职保健教师,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开展学校卫生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巡查制度,加强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卫生管理。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5

中国计生协作为中国在性与生殖健康领域最大的群众团体,有责任有义务为青少年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为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国计生协于2008年制定了《生育关怀一青春健康工作五年规划》。青春健康工作是以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是中国计生协基于十多年来与相关国际合作项目经验打造的一个优秀的公益品牌。

2011年,中国计生协聘请专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规划》实施三年来,青春健康工作已经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全面铺开。仅去年一年,全国各级计生协为青春健康工作投入和动员的经费达5683.78万元。2008年至今,各地开展的青春健康同伴教育活动惠及青少年300多万人。中国计生协和各地计生协在宣传倡导、资源开发、机制探索、活动开展、人员培训、阵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北京大学甄宏丽副教授做了《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中国社科院郑真真教授、中国计生协洪苹部长、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专家组成员刘莹分别就“青春健康工作的挑战和对策”、“国际上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工作的做法和经验”、“青春健康师资队伍的建立和管理”做了专题报告。上海、浙江、广东、深圳等10多个省市就“青春健康工作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和能力建设”、“校内外目标人群”等方面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国家人口计生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书记、《青春期健康》杂志社社长王利民作了“加强人口文化建设从青少年抓起,努力打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为题的专题讲座,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青年代表还就如何“推进青春健康工作可持续发展”和“加强青年人和成年人合作”为主题发言,并现场展示了青春健康培训工具包的使用。此外,来自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专门展示了青春健康全国巡演的话剧之一《疯狂的性病王国》,用生动拟人的形式,别开生面地宣传了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

中国计生协常务副会长杨玉学充分肯定了《规划》实施三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对计生协下一步推进青春健康工作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他在讲话中指出

青春健康工作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中国计生协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计生协要将青春健康工作常态化,让青春健康工作成为协会开展创建幸福家庭工作和生育关怀行动的突破口。各地各级计生协应当在开展外部合作和内部协作的过程中树立青春健康工作的主体意识,做好项目,抓好典型,不断深化,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保护、发展青春健康工作这一优秀品牌。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6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句话深刻表明了体育教育属于健康教育的一部分,而健康教育的发展需紧紧围绕体育教育开展。而在体育教育范畴内,高校体育教学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不仅可把高校体育教学看作是青少年健康教育的一部分,而且可以把高校体育教学视为青少年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从1985年以来,我国大学生有关体质和健康状况指标如身高、体质指标呈上升趋势,而心肺功能等相关指标却呈现下降趋势。在生理疾病方面:胃病、慢性肝炎、贫血、肥胖等疾病正在侵蚀着高校青少年的身体。在心理疾病方面:抑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症等疾病也使得高校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除了各种疾病层出不穷之外,高校青少年的生活习惯与健康意识也令人担忧。吸烟、熬夜、酗酒、沉迷于网络等不良习惯司空见惯。毋庸置疑产生这些疾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承载着对高校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重担。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来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在学校领导指导思想层面上,忽视体育教学在对高校青少年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他们看中的是学生在文化、专业以及科研上的成绩。体育教学在他们看来仅仅是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的一种硬性规定,开设体育教学课程已是迫不得已。因此,他们在体育设施、经费、人员投入等方面是十分寒酸的。现如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多高校的学生与体育教师的人数比例严重失调。其次,在体育教学内容层面上,过于硬性规定,过于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达标和竞技技术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因此,割裂了体育教学与健康体育的联系,忽略了对学生健身意识、健身能力、健身习惯的培养。最后,在体育教学考核评价层面上,注重终结性的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实践的积极性,并且也没有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因此不够科学。

为了使高校体育教学更好地贯彻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

该思想是关于中国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中树立的指导思想,是关于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决定。《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中的体育健康性质,也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程的性质明确表明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基本理念是要求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的思想决定正确的行动,只有“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才能指导高校学生正确地自觉地去进行与体育健康教育有关的活动,才能对高校学子的身心健康起到更明显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使之建立终身体育意识

兴趣爱好是学生从事健康教育的最好老师,只有学生打心底里喜欢上了某项运动项目才会使得他们更加自觉地、乐意地去参加体育活动,当某项体育兴趣爱好在一个人身上建立后,他的体育技术水平必将会上升,这样就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起到基础作用。但是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时,务必注意几点:(1)教学要讲究趣味性。(2)教学难度要适中。(3)教学要注意实效性与时效性。(4)体育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合理结合。(5)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帮助。

3.突出高校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体育教学

生活节奏的加快、人才竞争程度的加剧、高校招生人数的猛增导致高校青少年对于今后就业的严重担心,从而致使很多学生在心理健康上出现了问题,比如,近些年来大学生沉迷网络等现象愈加严重。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且竭尽全力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特别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组织内容去培育学生的敢于拼搏、团结互助、乐观开朗的良好品质。

4.加快体育课程教学向体育健康课程教学转轨

具体包括:(1)改良原有的教材体系,挑选合适的教材内容。我国原有的体育教材体系陈旧、落后,过度强调竞技运动技术。而当今教育要以实现“健康第一”为宗旨,重视学生主体的兴趣爱好。教材要符合“健康、娱乐、实用”的要求。(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体育教师要从当前我国体育健康教育的实际出发,遵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不同学生的特异性,尽量做到既照顾总体也不忽视个人。(3)对体育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生的身体能力,而忽略了教学评价中督促与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及通过反馈改进学习的功能,也忽略了身体差异,存在只追求分数的局面。导致客观上的分数与实际能力脱钩,因此不利于发现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不利于了解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确立自信。因此,在评价主体上要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自身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高校青少年的健康教育事关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全面深化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加强与健康教育的紧密联系,全面提升高校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从而造就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7

1 “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2006 年12 月23 日,我国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会议通过了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07 年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达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并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落实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主要措施。2007 年5 月30 日上午10 时,我国亿万学生在同一时刻举行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仪式。同年5 月,在总结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 的基础上,正式命名颁布并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国务院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活动和标准,显示了国家和政府要大力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的决心,并以此作为学校教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突出了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明确了学校体育改革的要求和措施,必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对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6年12月23日,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其宗旨就是号召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体育锻炼的高潮,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2 “阳光体育”的内涵

目前,对于阳光体育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苏端飞将“阳光体育”界定为:“阳光体育”是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普遍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为目的,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主动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体育行为,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在学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可以改变青少年学生的体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笔者认为,所谓“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沐浴阳光的温暖,享受运动的快乐,满足青少年在自然环境中快乐与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其开展的目的主要是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重脑轻体”的教育观念及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令人担忧的现状而采取的措施。

3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建议

3.1 加强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

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养。它对于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锻炼习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校体育理论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教学时间不足,教学内容选择片面、缺乏针对性,教学形式单一、手段落后,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等等。为达到使学生学习、掌握并科学合理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自身锻炼的目的,应实行课内体育理论教学与课外体育健康网络课堂互为延伸和补充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把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课之中,使学生在参与锻炼的切身感受中自然地了解这些知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建立体育健康网络课堂,实行学生自主学习所需内容、自由选择上网学习时间、自由选择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的“三自主”教学形式。该教学模式可拓展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教学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教学形式学生易于接受,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灵活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对于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促进学生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自身锻炼大有裨益。

3.2 在目标定位上,把中职体育课纳入整个学生人才培养体系

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劳动者。然而,很多学校领导对体育的认识只是局限于增强体质的认识上,忽视了学校体育的其他功能,对体育教学并不重视,使得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因此,学校领导和行政部门理应高度重视体育课教育的作用,理应将其纳入整个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中。

3.3 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为出发点,形成终身体育能力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8

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十分关心学校卫生工作。特别是去年,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问题,颁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规格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中央7号文件,强调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卫生工作,为学校卫生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坚持一手抓学校体育,广泛开展了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一手抓学校卫生,积极开展平安文明健康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推动学校卫生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加强了学生的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和安全教育,培养了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习惯;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改造农村学校校舍,农村中小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食堂、饮用水和厕所等卫生设施得到改善;积极推进加强学生营养餐等营养干预措施,向农村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费,促进了学生营养水平和体质健康的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学校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少年学生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的结果,凝聚了教育战线、卫生战线特别是学校卫生工作第一线老师们和同志们的心血和劳动。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新阶段。要实现由“大”到“强”的根本性转变,关键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其中一项重大的任务就是要提高青少年学生健康素质。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把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一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青少年健康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关键。它不仅关系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人成才,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综合实力。全面小康,必须全民健康。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把学生健康成长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基本要求,这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

二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责任。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要完成好这个根本任务,一定要贯彻的指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安全第一、健康第一,责任重于泰山。健康不保,何谈教育。生命不保,何谈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对于教育和学校来说,就是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始终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时刻把学生安全放在心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紧迫程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突出问题。比如学生视力不良比例居高不下;不重视科学营养,肥胖和超重比例上升;学校卫生安全存在严重隐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学校卫生事业依旧整体薄弱,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不适应。解决这些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深刻认识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进一步增强做好学校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 明确任务,切实把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中央7号文件明确了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目标任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加强学校体育与卫生的政策措施,每一条要求都很具体,都有非常强的操作性,都要逐条予以贯彻落实。

第一,要切实加强学校公共卫生管理,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青少年是各种传染病易感人群,做好学校卫生安全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以卫生防疫和食品(饮水)安全为重点,抓好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

首先是要牢固树立卫生安全意识,进一步完善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凡是涉及学校安全的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亲自抓落实。要重点做好学生食堂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要抓好学校饮食、饮水卫生的规范化管理,切实落实各项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措施。要认真落实《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卫生和生活饮用水水源的监督检查和安全防范,严防食品中毒和因水源污染造成的疫病传播等学校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同时,要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因病缺课登记、学生晨检以及新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等项制度,把传染病防控工作做得更细、更扎实深入;同时还要切实落实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通报制度,在各类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高发季节来临之前,及时做好预警工作。要严格执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确保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使患病学生得到及时治疗。

总之,千方百计地把学校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的比例降下来,这是评价学校卫生工作的硬指标,这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第二,要大力加强卫生校园建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为学生提供一个卫生安全、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是教育的职责所在。

要广泛开展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活动,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学校卫生条件,认真搞好校园环境卫生,使学生在干干净净、清清洁洁的校园环境中,体验文明卫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和禁毒控烟教育,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健康意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根据青少年青春期特征,做好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重点抓好科学营养和预防近视工作,促进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确保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当务之急是有针对性地抓好两项重要工作,一是提高学生营养水平,二是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

加强学生营养工作,一是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大力倡导科学营养,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二是要下大力气办好学生食堂。学校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因地制宜,进一步改善学生膳食结构,满足就餐学生生长发育需要。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进学生营养配餐等营养干预措施。三是要认真落实中央的"一补"政策,切实保证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营养。

降低青少年近视率,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原则,落实好《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方案》。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要继续改善教学卫生条件,确保照明、课桌椅达到基本标准,改善学生用眼卫生条件。要及时提醒和纠正学生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确保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养成科学用眼习惯,自觉加强对视力的保护。

第四,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健康体检是加强学生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对学生卫生、保健和营养指导的重要基础。今年5月,卫生部、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对健康体检项目、经费解决途径、体检机构资质、健康检查结果反馈与档案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组织和落实好学生的健康体检工作。今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根据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和体检单位给出的健康指导意见,有针对性地研究制订促进学生健康的措施。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是教育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及时予以公告,并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

3 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努力开创学校卫生工作的新局面

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实现学校卫生工作总体要求,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学校卫生工作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行政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责任意识,密切配合卫生行政部门,通力做好学校卫生工作,确保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第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校卫生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教育发展整体规划,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任务。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密切联系本地区的实际,研究制订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具体方案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职责,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狠抓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主动工作,加强联系,沟通情况,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工作。

第二,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学校卫生工作保障机制。学校卫生设施和条件落后是影响青少年健康和学校公共卫生的重要因素。中央7号文件对学生卫生设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5月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卫生部颁发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卫生设施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卫生设施和条件。中央财政已经将农村学校食堂、饮用水设施、厕所、操场的建设纳入到相关教育工程规划中,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和管理,使学校的卫生设施尽快达到标准要求。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9

二、明确工作任务,进一步发挥关工委和"五老"的重要作用

各级关工委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和作用,牢牢把握青少年工作的特点,强化基层基础,提升素质素养,突出维权维稳,提高效率效能,不断创新载体平台,着力打造活动品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努力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创新发展,为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崛起"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1、切实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素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组织老同志结合自身经历、切身体会和生动事例,用青少年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按照青少年不同的需求,结合"春泥计划"的实施,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道德实践活动,开展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的诵读国学经典读书活动,开展以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的科普体验活动,开展以提高身心健康素质为基点的文体娱乐活动。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把感恩、诚信、礼仪等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坚持不懈地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同志要从青少年的实际出发,大力开展帮困助学、帮贫致富、帮教归正工作。要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助学风尚,重点关注贫困大学生、留守儿童、外来民工子女等弱势群体,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要加强与科协等单位合作,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开展送科技下乡、举办科普培训班、"一帮一"、先富青年带贫困青年等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要协调组织文化艺术等群众团体,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引导青少年提高文化艺术素养。要加强法制教育,做好帮教归正工作,挽救失足、失范青少年,做好打击非法使用童工,救助流浪、孤残儿童等工作,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使关工委干部和"五老"人员成为改善民生的参与者、和谐社会的促进者、服务青少年的实践者。

3、着力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各级关工委要以"春泥计划"为载体,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阵地,发挥能人辅导作用,进一步弘扬优良传统,强化"崇文重教"的氛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要积极配合文化等职能部门,组建并逐步壮大"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加强对网吧、电游室等场所的监督,引导青少年正确利用互联网,文明健康上网,提高他们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不良信息侵扰的能力。积极关注并参与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洁净的文化环境和安全的社会秩序,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贡献。

三、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关工委组织网络

加强关工委组织网络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关工委的组织网络建设,确保我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1、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及时选配热心青少年教育工作、有威望、有能力、身体健康的同志,充实到关工委领导班子中来,进一步优化关工委领导班子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县关工委名誉主任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兼任,主任可由在职县级领导兼任,也可由退居二线或已退休的县级老领导担任,同时配备若干名副主任,1名专职副主任和1名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所需编制在现有编制内调剂解决。县关工委专职副主任、办公室主任由在职干部担任,分别享受副科级和部门中层正职待遇。教育、政法等系统关工委主任由分管领导兼任。乡镇关工委主任由党委副书记兼任,也可由其他分管领导兼任,常务副主任一般由退居二线或已退休的老同志担任,其他副主任、委员及秘书长拟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老同志代表组成。各学校关工委主任由校长、副校长或党支部书记兼任。村、社区关工领导小组组长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或村、社区主任兼任,同时根据工作需要选配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来担任常务副组长、副组长和组员。要重视关工委及关工委办公室在职干部的培养、培训、交流和使用,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热情为"五老"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好服务。要根据老同志的身体、年龄等情况和在职党政领导、部门负责人换届调整和岗位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和补充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使关工委组织始终保持活力,保持班子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

2、建立健全组织网络。要进一步健全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关工委组织机构。已建立关工委的,要做好提高和创优工作;活动不正常的关工委组织要进行调整和充实。进一步完善机关部门和中小学校、社区关工委组织机构,加快推进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关工委的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覆盖面。

3、进一步抓好"五老"队伍建设。要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动员更多的"五老"人员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特别要广泛动员新退下来的、年纪相对较轻、热心热情的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形成一支专兼结合、富有活力、进出有序、不断壮大的工作队伍。要按照老同志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专业特长,组建思想道德报告团、校外活动辅导团、家庭教育指导团、文化市场监督团、身心健康咨询团、技术技能培训团、留守儿童关爱团、爱心助学协调团、失足青年帮教团等,指导开展相关工作。要大力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创新务实、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加强对"五老"自管组织的工作指导,保持同"五老"人员的密切联系,及时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发挥和保护好老同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老少"双受益、双提高、双发展"。

4、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各级关工委要按照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的要求,重视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注重调查研究,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办法,探索和掌握关心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规律,为党委和政府加强青少年工作当好参谋助手。要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不断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开展。

四、落实保障措施,进一步形成关心下一代工作合力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10

在2010年年底举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讲到,“教育部准备从明年开始,效仿日本、韩国,建设大型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他说,那里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生存实践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能锻炼学生的抗挫能力,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由此可见,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校外教育的应有之意。

近两年来,山西长治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主阵地作用,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不断尝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内容。在青少年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家长亲职教育及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辅导室建设指导和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作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

二、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内容及方法

1.面向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在欧美及台湾地区早有发展,近几年在我国大陆地区不少学校开展了研究和实践。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就是基于人的生命规律,以生命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按照人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为受教育者提高生命质量和实现终身幸福奠定基础。肖川认为,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所以,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而展开的教育。

在实践中,生命教育可以分以下三个层面进行:首先是生存教育。生存教育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如: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的教育;教会儿童熟悉安全防护标志的教育;教会儿童有效逃离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技巧;使儿童能够具有救护和自我救护的能力等。其次是发展生命的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具体可以包括信仰教育、感恩教育等。信仰就是我们相信并仰望的、生命赖以充实的终极关怀。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意义。感恩教育要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育学生的生命情怀。再次是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就是以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逐步了解、认识和接纳死亡,让学生认识到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并通过认识死亡来感悟生命的可贵,从而使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生命。

实施生命教育,我们最成功的实践是开展“生命如花绽放”青少年心智成长团体辅导。辅导依托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及技术,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目标,借助体验式游戏、拓展训练等辅导形式,实现青少年团体意识和团体价值感培养、接纳和欣赏自己、珍爱生命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及感恩教育等目标。辅导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发展中存在的迫切需要,分为“结缘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规划生命和感恩生命”五个主题单元,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尤其是“护蛋行动”“种植幸运草”“我的墓志铭”等生命实践活动更是给学生带来深深触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面向广大中小学,积极推广引自台湾的生活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认为,生命的问题一旦发生,会作用于不同的方面,包括人与自己的关系出现问题,如自我价值偏差,人与人的关系会不协调,人与生活环境有冲突,人不能以宏观的角度看待生命整体的问题,陷入钻牛角尖的状态,引发心理问题。所以,中小学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以天、人、物、我四个面向为课程主题结构,设计出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生命四大教学主题,同时配合儿童认知心理发展阶段,有次序、有系统地设计相关联的课程,同时借助与儿童生活经验相结合的绘本及游戏等实施教学。这样的课程设计,应和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切近儿童实际生活,循序渐进,亲切自然,效果显著。为此,我们通过培训教师、推广教材等方式积极引荐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目前,已有几所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心理活动课中实践该课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面向家长,开展亲职教育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因此,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转变家庭教育的行为,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的内容。

为此我们面向家长,通过公益讲座形式,积极传授亲职教育的理念和技术。“绘本阅读,悦读阅美”讲座基于生命教育的理念,借助绘本故事,教授家长亲子阅读的理念和技巧,提升家长和孩子的阅读品味,同时帮助家长找到与孩子沟通的一条好途径;“亲子沟通的态度与技巧”则教授家长亲子沟通的技巧,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等。同时,我们还通过家长联谊会、家长成长工作坊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先进理念和技术,满足家长自我发展的需求。

3.面向教师,开展心育培训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逐渐变得不容忽视。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育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

为此,我们首先组建了“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沙龙”,沙龙吸收各校心理健康教师及有志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参加,通过系统学习,帮助教师们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目前我们已开展了“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学校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技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等专题培训。

此外,我们还面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公益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公益讲座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全体教师,通过“让幸福现身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幸福生活”等讲座,传授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追求的有关理念和方法,帮助教师树立积极的人生信念,掌握自我减压的方法,自觉克服职业倦怠,创造幸福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一种是面向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借助“班级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与操作”“师生沟通的艺术和技巧”等讲座,传授心理学视野下的班级管理技巧,帮助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对师生沟通中的常见困难,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管理技能和水平等。

4.面向学校,开展活动和调查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特别是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分析中小学生教育和成长问题中的心理方面的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体德育工作提供依据,提出建议。”

为此,我们联合广大中小学,先后开展了“中小学心理状况调查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等调查研究,翔实地掌握了我区中小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

此外,我们还策划了“5·25暨‘我爱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方案”,倡议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和教师提升心理健康的自护意识和能力,同时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三、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望

1.面向儿童,开展心理援助

面向特殊需求儿童,如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或离异家庭儿童等开展心理援助服务,是我们活动中心今后要面向社会实施的一项公益服务。我们将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及时排除障碍,走出困境。

2.面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

目前,生命教育理念刚刚走入学校,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也处在尝试阶段,今后,我们将团结我区广大中小学教师,依据我区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写适合我区的生命教育教材,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找到一条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辅导为主的科学心育之路。

3.面向家长,开展绘本阅读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11

1.2008年5月8日,“迎奥运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在江苏张家港召开,国务委员、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提出六点要求,首先要把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进一步增强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第二要把青少年体育作为重要突破口,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第三,要把北京奥运会作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第四,要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第五,要把加强领导作为重要保障,完善青少年体育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第六,要把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作为重要基础,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局面。

2.2009年5月14日,第二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在重庆召开,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公布了2008年对全国近9万所学校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及格及以上标准的学生达到了85.94%,总体情况好于2007年。根据有关机构对15所学校的调查结果,有93.56%的学生感觉冬季长跑能力比以前进步明显;对冬季长跑活动带来的益处,有91.95%的学生认为能够强健体魄,84.32%的学生认为能培养意志力。

3.2010年6月28—29日,“全国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推进会”在西安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袁贵仁强调,我们要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巩固和发展已有成果,抓紧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向新的更高水平迈进。会上,100个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市、区)受到表彰。

4.2011年6月18—20日,由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心手相连、健康成长——2011年全国学生阳光体育展示活动”在重庆市举行,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10个革命老区的260余名中学生代表上演了精彩的跳绳、踢毽和登山比赛。此次活动以“在党的阳光下健康成长”为主题。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出席了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

5.2011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青岛联合举办了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旨在推动全民健身并营造全社会关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等出席了开幕式。体育节主要由体育比赛、大课间体育活动展示、高峰论坛、奥林匹克文化交流四大部分组成,是中国唯一一个由三部委共同发起的全国规模的以青少年为主题的体育活动,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6. 2007年11月6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发起,全国亿万学生参加的“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冬季长跑活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是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顽强意志品质。活动要求各地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全体学生,体育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设施状况,参照小学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初中男生1500米、女生1000米,高中男生、大学男生3000米,高中女生、大学女生2000米的标准,在校园内集体跑完当天预定的里程。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自2007年开始,每年都举办,至今已经举行了5届,超过一亿人次的学生参加了冬季长跑活动。

二、制定下发了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一系列文件

1.为了深入学习、认真贯彻中央7号文件和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2007年6月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体艺〔2007〕14号)的通知”,通知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包括深入学习、贯彻中央7号文件和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等。

2.2007年4月4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认真总结各地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下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并将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与标准结合。2011年,共有15.2796万所学校上报了数据,1.1296万学生参加了测试。

3. 2008年6月9日,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8号);2008年6月27日,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2008年4月3日,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2008年12月1日,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08]12号)。

4. 2007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2010年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规定“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教育部于2011年7月8日下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教体艺[2011]2号)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中小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认真组织实施。

这些文件的制定和下发,对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无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把加强青少年体育摆上了重要日程,纳入了经济发展的规划中。

三、广泛开展教师培训,改进了教育督导评价制度

教育部及时组织开展了教育督导专项检查,不断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力度,积极解决影响青少年体质的突出问题。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执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定和要求,基本保障了学校体育课时。许多地方把学生体质健康和学生体育课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确保了广大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形成了良好的全社会关心学校体育、支持学校体育的氛围。

记者:中央7号文件实施5周年以来,各地取得了哪些成绩?

杨贵仁:5年来,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地区。2010年,教育部对全国100个阳光体育先进县进行了表彰。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学校体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建设日趋完善;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课余训练和竞赛活动蓬勃发展;场地设施设备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体育师资的配备和培训得到了普遍重视;科学研究不断繁荣,成果显著。

当然,学校体育在得到加强和重视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学校体育工作与党中央提出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指标持续下滑的趋势得到了遏制,与2005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5年工作要求的目标仍有差距。

记者:您对下一步如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有哪些想法?

杨贵仁: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更加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结合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学校体育,真正把学校体育摆上工作日程,真正使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使学生的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得到落实。

一是要确保两个“时间”:即确保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确保每天的休息、睡眠时间。

二是要全面实施两个标准:即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它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过程中,要实行直属高校新生入学体质测试公告制度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公告制度,通过这两个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推动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重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和学生的体质健康;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育卫生基本标准》,这个标准是国家对学校场地器材设施师资和卫生条件的最基本要求。发达地区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标准。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12

一、学校体育政策

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国家关于学校体育的政策,直接影响我国千百万青少年身体健康素质的形成,而青少年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而且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因此学校体育政策应属于公共政策范畴。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关于学校体育政策的确切定义,我们只能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学校体育开展的相关政策法规来大致形成学校体育的政策体系。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相继颁布了一些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法规。从纵向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从横向看它包括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所颁行的各方面的规章。学校体育的结构为:运动教育、健康教育、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它们当中的每一项都是学校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项都要搞好,学校体育才算完整。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涵盖以上每个组成部分。如为了保证课余体育竞赛的开展,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等。为了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最基本的保证而制定的《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等。制定这些政策是为了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和体育运动水平。

二、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对策

1.转变体育价值观

转变实用主义的体育价值观应借鉴西方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主张培养“完整的学生”,追求“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实现受教育者在身体、精神、情感、理智、等方面的有机统一。表现在体育价值观方面,就是力图通过体育来实现自我价值,强调参与体育过程中自律性、自立性和创造性。表现在具体方式上,就是要通过“快乐的体育活动”,以消除精神紧张,同时实现体育的价值。我国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健康理念,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家长支持学校体育工作,鼓励以及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进一步引导和推动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

2.增加对学校体育的资金投入

在我国增加的教育投入中,专门划拨资金投入给学校建设体育场地设施,要求学校认真按照《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和《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标准的要求,做好规划,配齐体育设施和器材。

3.构建系统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

针对当前的学校体育政策缺乏系统性,不能配套发挥作用的现状,相关部门应抓紧研究并出台系统的学校体育政策,构建完善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

4.加强监督和沟通工作

教育督导工作中要强化对学校教育工作督导的力度,加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学校体育工作状况在综合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并定期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把督导结论作为评价各地各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信息网络和政府上网工程。网站的建立给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官员等一切与学校体育相关的人一个交流的平台,增强目标群体与执行主体的沟通与反馈机会,通过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提高学校体育政策执行效率。

5.加强对学校体育政策执行部门及人员的绩效考评

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工作政策法规制度不落实,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单位,不得评为教育先进单位,其负责人年终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对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严重下降的单位要通报批评,并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行政责任。要重新界定体育教师工作,做到同工同酬,不仅要提高其经济待遇,还要对其工作给予肯定,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对体育政策实施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13

现将有关活动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实施,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增强青年文明上网意识,引导青年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科学上网,文明上网,使互联网能够在青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根据院团委思想道德建设要求,我系决定在全系学生中广泛开展以“倡导网络文明、规范网络言行、践行网络道德、维护网络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活动时间:20xx年5月25日——20xx年6月10日

三、活动内容:

(一)活动项目:

1、参加苏州“青春网上行”绿色活动启动仪式;

2、向全院发出“绿色网络我先行”倡议;

3、举行绿色文明上网千人签名仪式;

4、“践行网络道德、维护网络安全”主题讲座;

5、观看文明网络道德教育专题记录片。

(二)内容简介:

1、积极引领全系学生认真学习和聆听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专家专题讲座。之后举行一个绿色文明上网的千人签名仪式。并不断向全院、向全市发出倡议,掀起一股绿色上网、安全上网的热潮。通过倡议书、宣誓、签名等形式,加大大学生网络文明规范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明辨是非、自我保护和防范不良行为的能力,从自身做起,拒绝“网络”,争作文明网民,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

2、从年级辅导员和学生骨干中聘请优秀人员作为学生论坛的“文明上网引导员”,正确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向上、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加强对网络教室的管理,对网络的使用纳入对学生的管理制度中,确保校园网络安全畅通。同时,专职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保证学生上网质量,对学生操作中遇到的技术性和知识性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并监督和管理学生网上行为,避免学生利用网络玩游戏或浏览、传播、拷贝带有迷信、淫d、反动色彩的网站和网页,保证学生的上网质量。

3、积极走出校园,配合团市委和其他各级单位在吴江市发动绿色上网、健康上网的活动。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年级、班级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对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切实抓好、抓出成效。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