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的好处实用13篇

全民健身的好处
全民健身的好处篇1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灾后重建以及区委“四区”建设等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为出发点,以多层次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为载体,以增强群众科学健身意识和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进我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一体化发展,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

“文明*、运动*、活力*”,“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文明伴我行,健康伴终身”。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活动有序、有力开展,成立“文明*、运动*、活力*”*区全民健身活动领导小组(名单详见附件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体育局。

四、主要内容

(一)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

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要认真做好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的安排部署,广泛开展健身宣传、教育和组织活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结合自身条件积极参与。区属范围内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所管辖的所有体育场馆在“全民健身日”当日向公众免费开放,并免费提供健身指导服务,引导、鼓励全区其他体育场馆和设施在“全民健身日”当日向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

(二)积极参加省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突出“全民健身、重在参与、奋力拼搏、争创佳绩”的指导原则,通过组织参加省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各个参赛项目的比赛,倡导“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的健身理念,吸引广大居民群众踊跃参与,掀起全民健身活动热潮。

(三)举办好区第三届运动会

为纪念新中国六十周年华诞,充分展示全区人民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生动活泼的精神风貌,以举办喜庆、团结、和谐的运动会为目标,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高标准、高规格地举办好区第三届运动会。

(四)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

坚持“科学、文明、安全、自愿,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广泛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区体育局要根据实际情况,举办区域内的群众性体育比赛。各街道办事处、社区要因地制宜组织辖区群众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全民健身运动,同时支持和推动辖区组织和个人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各类学校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开展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障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要组织本单位人员开展工间(前)操和业余体育锻炼等健身活动;有条件的可以举办单位运动会,或组织本单位人员进行体育锻炼测验、体质测定等活动。各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参与面不低于50%。

五、工作重点

全民健身活动的工作重点是基层,参与主体是群众,活动落实是保障,将活动放到群众身边是要求,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是关键,加强大众健身项目的推广是基础。因此,要认真抓好以下三个环节的工作。

(一)抓组织

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领导,完善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工作体制。区体育局和区级体育协会要加强对全民健身活动的总体指导,指导配合有关单位组织开展活动。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学校及各类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全民健身活动计划,落实活动开展。

(二)抓活动

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要结合区第三届运动会、区“统筹城乡共发展,全民健身促和谐”社区系列全民健身活动和8月8日全国首个“全民健身日”活动的开展,统筹安排,扎实推进群众健身活动,形成区级、部门系统级、街道社区级、群团组织及企事业单位级的多层次全民健身活动体系,使本次全民健身活动参与面广、活动量大、亮点数多。

(三)抓创新

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社区要努力创新全民健身活动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参与和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动员更广泛的基层群众参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有组织、有投入、有参与、有氛围,进一步彰显“文明*、运动*、活力*”的本色。

六、工作职责

(一)区政府相关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要结合本实施方案,制定本部门、本辖区、本行业全民健身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效开展。工作方案和活动计划务必于6月12日前报区体育局。各街道办事处于6月20日前完成对辖区内所有体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全区健身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二)区体育局负责全区全民健身工作方案的制定、实施和检查,切实组织、指导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社区的全民健身活动。负责指导体育协会和街道、社区组织群众体育活动不少于60次,参与人次不少于20万人次。完成省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的选拔和参赛,承办区第三届运动会,举办区“统筹城乡共发展,全民健身促和谐”社区系列全民健身活动。同时,整合社会体育资源,积极发挥社会办体育、参与体育、支持体育的积极性,探索群众体育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子,调动企业支持参与活动赛事和体育场馆建设的积极性。

(三)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等要精心制定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计划,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负责辖区内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所管辖的所有体育场所免费对公众开放,要提前做好对接协调工作,保证活动有序开展。

(四)区级各体育社团组织要加强对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为各街道办事处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方便和支持,积极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和工作责任制,积极开展本单位、本辖区的全民健身活动。

(二)明确工作职责。要加强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协调,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项活动的责任单位、协办单位、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活动顺利推进。

全民健身的好处篇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宗旨,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以推动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为抓手,实施“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的建设战略,大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的基础需求,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全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格局,实现全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全覆盖。

二、目标任务

(一)着力加强我市城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以鲁城街道、开发区为主体,抓好城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一是每个村街建设1处文体活动室。二是每个社区建设1处社区健身苑。三是每个生活区建设规模适中的小区健身园。

(二)全力推进各乡镇(街道)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主体,全面完成本辖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任务。一是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每个乡镇(街道)建设1处文体活动中心。二是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单位,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1处社区健身苑。三是以行政村为单位,每个行政村建设1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三、职责分工

(一)市规划局负责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建设8分钟市区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平方米的标准,以体育公园、沂河健身广场和新建公共休闲场所为重点,以乡镇(街道)文体活动中心、社区健身苑、小区健身园为补充,合理布局,总体设计。

(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按照我市城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和发展规划,对新建生活小区,制定明确的体育健身场地面积和设施标准,切实抓好督促落实,对不符合体育健身场地配建要求的新建生活小区不予验收。

(三)市城管执法局负责按照我市城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加大执法力度,杜绝侵占体育场地、更改体育场地用途、损坏体育设施等现象的发生。

(四)市体育活动中心负责按照我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求,做好计划布局、检查验收和扶持项目资金的调拨、以奖代补资金的发放工作。

(五)市财政局会同市体育活动中心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按照奖励标准下拨奖励资金。

四、管理要求

(一)实行属地管理制度。乡镇(街道)文体活动中心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社区健身苑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由行政村村委负责。

(二)建立巡查维修制度。每个管理单位明确1名管理人员,做好日常管理维护,防止器材损坏或丢失。

(三)制定具体的器材维修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市体育活动中心每年按体育公益金的一定比例列支维修资金,确保健身器材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五、组织实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关系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全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二)强化宣传引导,营造社会氛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宣传全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先进典型。通过广泛宣传,层层动员,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的重视程度,营造人人拥护、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全民健身的好处篇3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使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全民健身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科学文明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事业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

体育公益金应当按照规定比例用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等,其收支情况,应当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全民健身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的全民健身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全民健身活动。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全民健身工作,支持辖区内的单位、组织和公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第六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应当结合各自特点,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各级各类体育协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章程,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并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七条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人投资兴建公共体育设施,举办全民健身活动,为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和赞助。

为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的捐赠人,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八条 鼓励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体育健身科学研究,推广科学的体育健身新项目、新器材、新方法。

第九条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应当加强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报道,普及科学、文明、健康的全民健身知识,增强公民健身意识。

第二章 全民健身活动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全民健身活动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和监督全民健身活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适宜青少年、职工、农民、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各类人群的健身活动,并根据国家规定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第十一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开设体育课,并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年进行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鼓励中小学校开设体育特长班,发展传统体育项目;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

第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健全文化体育指导站(室)等基层文化体育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工作人员,建立体育健身骨干队伍,组织开展适合当地居民特点的全民健身活动。

第十三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结合各自特点,制订体育健身计划,建设体育活动场所,配置相应的体育设施、器材,定期对本单位职工进行体质健康监测,组织本单位职工开展工间操、单项体育比赛、运动会等体育活动。

第十四条 鼓励开展适合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健身活动,体育健身场馆应当为残疾人开展健身活动免费开放并提供方便。

第十五条 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和表演,鼓励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武术、龙舟、赛马、腰鼓、太平鼓、自行车、健身秧歌等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传统体育健身活动。

少数民族聚居区应当注重发掘和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举办综合性运动会、城市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少数民族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和老年人运动会等体育比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省教育、体育行政部门每四年组织一次全省综合性大学生运动会,每三年组织一次中学生运动会。市(州)、县(市、区)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每三年组织一次本市(州)、县(市、区)中学生运动会。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校综合性运动会。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体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举办游泳、攀岩、蹦极、滑雪、滑冰、射击、射箭、潜水、漂流、卡丁车、热气球、滑翔伞、动力滑翔伞等关系人身安全的体育项目和活动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行政许可,所使用的场所和设施器材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以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进行健身指导为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举办攀登海拔3500米以上独立山峰的活动,应当经国家或者省体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健身气功活动,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健身活动宣传封建迷信、邪教、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和进行等违法活动。

第二十条 公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和健身活动场所的规章制度,爱护设施,保护环境,不得影响其他公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第二十一条 每年8月8日所在周为本省全民健身周。在全民健身周期间,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管理使用的全民健身场馆应当向公众免费开放,并延长开放时间。

第三章 全民健身设施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县级人民政府的统一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建设实用的公共体育设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免费提供公共体育设施。

第二十三条 已列入规划的公共体育设施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擅自改变其用途。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公共体育设施用地的,应当先确定新的用地,新的用地面积不得少于原有面积。

第二十四条 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实用和方便群众的原则。

设计、建设、安装公共体育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质量和安全标准,标明使用说明和安全警示,符合安全、实用、科学、美观的要求。

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特殊要求,采取无障碍和安全防护措施,满足各类人群参加体育健身的需要。

第二十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居民住宅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规划相应的公共体育设施用地。

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应当与居民住宅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组织验收时应当有当地体育行政部门参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项目和功能,不得缩小建设规模和降低建设标准。

已建的城市居民住宅区没有公共体育设施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单位补建公共体育设施。

第二十六条 利用体育公益金和社会捐赠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由管理单位或者受赠单位负责维护与管理;没有管理单位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指定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单位负责日常管理与维护。

第二十七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的学校体育设施配备标准,建设配置体育场地、设备、器材,保证体育教学和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需要。

第二十八条 公共体育设施场所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场所的卫生环境和安装的健身设施、设备、器材应当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制定的标准。

安装的健身设施、设备、器材应当标明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警示标志,设置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并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施、设备、器材完好。

第二十九条 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社会开放,每周不少于五天,周六、周日应当开放,并公布开放时间。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当延长开放时间。

由政府投资兴办的全民健身场所,应当逐步向公民免费开放,公园、广场应当向公民免费提供健身活动场所。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生产、教学秩序和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学校的体育设施应当在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向学生开放。

第三十条 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需要消耗水、电、气或者损耗器材、支付体育指导人员薪酬和相关保险费用的,可以适当收费或者由同级财政补贴,但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发展和改革部门会同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示。收费收入全部专项用于水、电、气、器材损耗及支出体育指导人员薪酬和相关保险费用。

有偿使用的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实行优惠,或者在规定时间内免费开放。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和擅自拆除公共体育设施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或者改变公共体育设施的功能、用途的,应当依法办理批准手续。经批准拆除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择地重建,迁建工作应当坚持先建设后拆除或者建设拆除同时进行的原则,迁建所需费用由造成迁建的单位承担。

第四章 全民健身服务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当为从事全民健身服务的单位、个人提供信息服务,指导监督从事全民健身服务的单位开展标准化、规范化服务。

各类体育教育、训练机构可以利用现有的场地、设施、器材和体育专业技术人员,组织举办各种体育健身培训,传授、推广、普及科学实用的体育健身知识和方法。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并将监测结果纳入社会统计指标。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由体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实施。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对以健身指导为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可以申请相应的技术等级。

技术等级和职业证书的认定标准及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实行强制性体育服务标准的体育运动活动场所,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服务标准,并配备具有相应执业资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第三十六条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兴办体育健身服务业。从事公益性体育健身服务业的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税收、收费以及用水、用电、用气、用暖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批准,擅自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或者取得许可证后不符合国家规定条件仍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三万元或者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三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批准举办攀登海拔三千五百米以上独立山峰、健身气功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停止违法活动,处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罚款;给参与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擅自拆除公共体育设施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造成设施损坏的,应当赔偿损失;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规定的,由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一)未按照规定的最低时限对公众开放的;(二)未公示其服务项目、开放时间等事项的;(三)未在醒目位置标明设施的使用方法或者注意事项的;(四)未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的。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举办全民健身活动所使用的设施器材未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处理;给参与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活动的举办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超出技术等级证书规定范围从事社会体育健身指导服务,或者未取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从事经营性社会体育健身指导服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不依法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自20xx年8月1日起施行。

全民健身的对象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

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要发动全社会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继续搞好升学考试体育的试点,不断总结完善,逐步推开。盲校、聋校、弱智学校要重视开展学生的体育活动。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解决学校体育师资、经费、场地设施等问题。

全民健身的好处篇4

生活中每一天都是一年之中锻炼的最佳时间,长期坚持运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组织器官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磨练人的意志品质。其实,只要我们能够遵循体育运动的规律,讲究科学的锻炼方法,重视运动中的卫生保健等方面问题,减少盲目性,加强自我监督保护意识。那么任何一项运动都会成为我们日常锻炼中有效的锻炼手段。运动处方的科学合理发展,对我国大众体育事业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运动处方作为全民健身的理论基础,对人们科学的从事体育运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运动处方的科学性,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1 发挥运动处方的科学性,促进百姓锻炼的科学化

“生命在于运动”这一观念可谓大众健身的“真理”。在2008年,随着“科技奥运”的渲染以及体育科研力量的不断彰显,“运动讲究科学”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以人为本,关注健身质量,倡导更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体育科技力量在其中积极干预,促进了老百姓健身的科学化。2008年新年伊始,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31个省区市对16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在2007年中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年底《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这是我国群众体育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基本状况,将对下一步全民健身政策制定、工作安排等提供有效的参考,必将惠及广大老百姓。 除此之外,科技助力让全民健身的活动在2008后“全国开花”全民健身网络的构建层层展开,“国民体质检测车”开到群众身边,大大小小的健身科普宣传、讲座等贯穿全年,这些都大大促进了群众健身的科学化,深受老百姓欢迎。例如:如果不是“国民体质检测车”开进村里免费服务,广西阳朔的庄稼汉莫大叔一定还“蒙在鼓里”,他平时走路老是“踉跄”,总摔跟头。以前他以为要么是自己的鞋滑,要么是地不平。而当参加完这次体检拿到“运动处方”,他“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大腿和踝关节力量太弱,再不锻炼还得摔跟头,这一场景发生在2008年年底。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的杰出表现给了国人莫大的惊喜,体育科技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在全民健身大舞台,体育科技一直以来同样默默居功至伟。在后北京奥运时期,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不断高涨,体育科技将更多地向群众体育“倾斜”,让“金牌选手”与老百姓共享体育科研的成果。

2 体育和和科研部门不能仅仅为金牌服务

北京奥运会之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成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而全民健身则是成为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体育部门不是只搞体育运动,体育科技也并非只为金牌服务。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群众体育研究中心的职能就是:为群众体育的体育科研工作,追求一种“铺开”的效果,与竞技体育科技追求高精尖不同,更要追求平均化,挖掘竞技潜能不是该部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更要关注的是老百姓的体质状况,为老百姓的健康和健身服务。

3 全民健身的力度要加大

2008年过后,体育科研向全民健身明显的倾斜加大。在科技部“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重点领域的体育方面,研究增强国民体质和运动促进健康的关键技术,建立全民健康评估信息系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在国际上领先的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和服务体系位列其中。该研究涉及了体质检测系统关键技术、能量代谢关键技术,老百姓的运动健身效果评价,健身指导、全民健身信息系统的建立等方面,与老百姓的健康与健身息息相关。此外,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深入,群众体育也呈现出竞技化趋势,不少健身爱好者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运动水平和技术。针对这样的人群,吸纳竞技体育中的科技成果也是顺理成章。针对更多的普通健身者,一本《中国居民日常锻炼指南》也有望在不久后面世。全民健身绝不仅仅是老百姓自已的事情,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注。比如,鼓励全民健身,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锻炼意识和锻炼时间。如果说锻炼意识是个人的,那锻炼时间就不只是由个人能做主了,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协商。

全民健身首先要抓住青少年,抓住了青少年体育也就是抓住了全民健身的基础和根本。把学校体育做好了,群众体育的社会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基础,终生体育的理念才能得到更广泛的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才能得到保障,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才能得到切实的落实。青少年儿童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2005年,体育总局对全国的体传统项目学校现状进行了调研。根椐统计,目前,我国体育传统校共有2万余所。1988-2004年间,5届奥运会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共获奥运会冠军97个,前三名155个,其中从体育传统校走出来的运动员,分别占全部奥运冠军和前三名的58.76%和49.68%,除此之外,不同层次的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等,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真诚的希望各级体育部门能履行好自身职责,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进一步推动教体结合,共同为青少年体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推动教体结合;不断完善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切实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和社区居民开放工作;不断完善青少年体育组织;组织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实施 “全民健身计划 ”和 “奥运争光计划 ”都离不开学校体育,离不开青少年儿童。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必须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切实把以学校为重点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贯彻好、落实好。

4 加强运动处方的科学性,预防健身的误区

4.1 歇五天练两天≠健身:每到双休日,一些上班族都要约上同事到体育馆打两三个小时的羽毛球,为已“断顿”几天的锻炼“补课”。但是令他们困惑的是,这种健身方式坚持一段时间,而且每次都累得大汗淋漓,精疲力竭,可运动的体力和耐力几乎仍在原地踏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人利用双休日进行集中式健身以弥补平日锻炼的不足。其实这种利用周末的充裕时间,却并非体育健身的最佳时间,这种“暴饮暴食”的锻炼方式无益于健康。

4.2 偶尔的运动不等于健身:比如有的人很喜欢运动,但平常因为工作忙,根本抽不出时间。于是,每到周末闲下来,他们都会约上朋友打打羽毛球、踢踢足球,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然后再洗个澡好好睡一觉。有的人认为周末去健身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通过运动释放一下一周来的工作压力。像这样“平常基本不动、周末基本没空、周一基本酸痛”的“周末战士”已经不在少数。健身俱乐部的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这些健身者一星期的前5天大多是在办公室里坐着的,基本没有运动,身体实际上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周末突然拿出许多时间集中锻炼,反而打破已经形成的生理和机体平衡。周末健身也许能提高某些运动技能,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健康水平也提高了,但技能提高并不等于健康增强。据介绍,健身效果主要是锻炼痕迹不断积累的结果。所谓锻炼痕迹,即运动后留在健身者机体上的良性刺激。若健身时间间隔过长,在锻炼痕迹消失后才能又进行锻炼,每一次锻炼都等于从头开始。科学有效的做法是每周锻炼3至5次,或者说,最适合的锻炼巩固应该在前一次的锻炼痕迹未消失之前,就进行第二次锻炼。因此,专家建议,周末健身族由于时间限制,平时虽不能像周末一样充分运动,但完全可以选择适宜的项目,茶余饭后就地、就近进行适度锻炼,就能使锻炼痕迹像链条一样连接起来。这样,锻炼才能真正获得提高体能,增进健康的效果。

4.3 “周末战士”当心运动损伤:比如在冬天进行滑雪这也是冬季运动的新宠,一些滑雪场在冬天都迎来了红火的客源高峰。在尽享滑雪的刺激、快乐的同时,每年冬天都会有上百人因为滑雪造成的运动损伤而走进了医院。一些医院的医学医师介绍说,春节期间和周末是他们接诊的高峰期,其中最常见的是骨折和韧带断裂。因此,平时肌肉锻炼不够,而仅仅在节假日或周末进行大量的、剧烈的运动,就一定要注意防范肌肉拉伤式关节扭伤等运动损伤。冬季的医院每天都会有因为突然的高强度运动造成伤害的病人前来就诊,其运动伤害还是多以下肢为主,其中以腰部、膝关节、脚踝伤居多。因此,在很多人趁着周末开始到户外爬山、交游,但由于平时运动少,膝盖在爬山的时候上下屈曲角度又大,享了整整一冬天清闲的双腿、双膝突然增加运动量,很容易造成“滑膜炎”。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运动是万万不行的,但运动却并不一定会给人们带来健康。而强身健体的方式很多,如扫地、登楼、打太极拳、健身气功、散步等,新兴的如打门球、跳健身舞等。只要认定其中一项,长期坚持下去,必见成效。如果一味东施效颦,往往会适得其反,生命质量便会大打折扣。尤其是老年人,参加锻炼的运动量一定要适度,贪大反而会导致身心的严重疲劳,切忌今天学这一招,明天学那一招,花费不少,收效却甚微。其实只要人们坚持每天都能轻轻松松的活动,如散步、打乒乓球等半小时以上,不出两个月精神面貌便可焕然一新。

另外,还有几种容易忽视的健身误区。

(1)过于要强:无法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最容易受伤的方法就是举过大的重量。要增加肌肉力量,安全的方法是循序渐进。(2)不注重摄入水分:不要感觉到渴了再喝水,运动中要及时补充失去的水分。在运动前、运动期间和运动后都要补充足够的的水。(3)不做伸展:在进行大量练习前或练习结束后应做伸展运动。为了降低运动伤害,请不要在没有热身的情况下伸展肌肉。(4)忽略热身:举重或做有氧运动器械前需要进行几分钟的热身,你可以选择慢走或骑单车等。出出汗,加速血液循环,让肌肉和韧带得到预热从而降低运动受伤的危险,提高锻炼效果。 (5)依靠扶手支撑:如果利用扶手支撑你的体重,那么尽管能够达到跑步机或登山机的最高水平也失去其意义。可以轻轻地把手放在扶手上维持平衡从而获得满意的锻炼效果。(6)摆姿势:如果你只在镜子前摆姿势或坐在自行车上聊天不骑,是无法锻炼肌肉或消耗脂肪的。你应该鼓励自己多流些汗,令心跳加快。(7)越多越好:停止超强度训练。当你猛推重物的时候,同时也有可能猛拉到肌肉,造成肌肉损伤。(8)饮食过量:健身后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把每天摄入的热量加倍。不要用饮料和广告宣传的“高能量”食品替代正餐。高能量经常意味着“高热量”,有很多种低脂的正餐可以提供适当的热量、蛋白质等。

5 要注重体育人口的培养

在进行群众体育开展情况调查时,我们国家对“体育人口”这个概念是这样定义的;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直接参加各种身体活动,即具有亲身体育实践,是体育人口的基本特征。他们经常通过采取某种特定的身体练习方法,达到体育的目的,即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运动技能,改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完善发展。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达到体育人口所定义的要求,体育运动仅仅是偶尔为之,就不能达到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等目的。

6 结论

总之,运动处方的普及,对全民健身,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1)运动处方能够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避免他们盲目从事健身活动,普通百姓可以在医务人员指导下,科学地从事健身活动,真正使人们在自觉健身活动中受益匪浅,并为人们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2)运动处方的存在,客观上实现了“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使“运动处方”理论有的放矢.通过运动处方人们动态开具“运动处方”,指导人们健身活动,并进行效果评价,理论上丰富了“运动处方”理论,使“运动处方”与实践活动结合的更加紧密。(3)运动处方可以由教师和医务人员开出,人员流动性较大,对指导对象会产生科学合理的影响。当被指导人员数量较大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现场指导和通过远程指导相结合.远程指导包括:电话热线进行心理调整和互联网上进行“运动处方”的案例宣传等。人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参考案例,寻找适合自己的健身“运动处方”。

参考文献

[1] 运动处方.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3.1

[2] 体育课中应用运动处方指导体弱学生的尝试.中国学校体育,1992.5

[3] 安排运动锻炼的原则规律.体育科学,1991.2

全民健身的好处篇5

1.临沂市区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状况与分析

1.1 临沂市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者的基本情况

1.1.1 健身路径使用者性别状况与分析

据统计,参与全民健身路径锻炼的人群中男性占52.4%,总共有137人,女性占47.6%,总共有124人,男女比为1.1:1

1.1.2 年龄结构状况与分析

据统计,20岁以下的人数占 13.7%,21到40岁的人数占7.2%,41岁到60岁的人数占42.9%,61岁以上的占36.2%。

从数据中分析得出:全民健身路径参与健身的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青年儿童比例很少。根据这一特点,再增加针对老年人健身设施的同时也要多增加针对青少年的健身设施,以便增加青少年人群的健身兴趣。

1.2 临沂市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者的锻炼情况

1.2.1 健身路径使用者锻炼目的的状况

临沂市全民健身路径使用者的锻炼目的主要分为:1、强身健体2、娱乐休闲3、放松身心4、流行时尚5、打发时间等等。由全民健身路径使用者锻炼目地结构表中可以看出人们参与健身路径活动的目的是多元化的,人们活动的目的以健身为主的占比重最大,娱乐休闲和放松身心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光重视人体的健康,也开始重视心理的健康,健身、健心、健美等价值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8]。

经调查261人显示:目的分别为强身健体、娱乐休闲放松身心、流行时尚、打发时间、其他,所占人数分别是129、85、26、15、5、1,所占比例为49.4%、32.5%、9.9%、5.7%、1.9%、0

2.临沂市区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状况与分析

2.1 临沂市区全民健身路径数量建设情况

8月8日是国家设立的首个“全民健身日”,其意义可谓重大,健身是一项人人都能够参与的活动,以设立全民健身日的方式来号召全民健身,足见国家对推进全民体质发展方面的重视。同样,作为国家公益的中国体育,以服务体育事业和各项公益事业为己任,时刻关注社会民生。

自体育在临沂上市以来,累计销售已经超过10亿元,为国家筹集公益金3.5亿多元,不仅与社会公益事业一路同行,也与全民健身一路同行。近年来,临沂市利用体育公益金在社区、广场、公园、乡镇和农村等地建成全民健身路径400多处,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4处、全民健身基地1处、全民健身特色工程14处、社区健身苑62处、乡镇文体活动中心65处、球类广场8处、青少年户外健身营地11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9处、社区健身俱乐部57处等,使群众的健身环境和健身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2 临沂市区群众对全民健身路径满意情况分析

健身器材是居民进行健身活动的必备条件,全民健身路径数量的多少是其硬件建设的必要指标。是否能满足周围群众的需求是健身路径场地、数量建设的重要标准。良好的体育设施,能促使人们有参与体育的渴望,积极参与,从而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10]。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认为目前全民健身路径场地、器材数量能满足周围居民体育活动需求,对其非常满意的占23.2%,比较满意的占44%,对全民健身路径场地、器材数量不满意的占32.8%。这说明临沂通过这几年对健身路径的发展群众对健身路径的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众对健身路径不满意,全民健身路径的实施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2.3 临沂市区全民建身路径管理情况分析

为加强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工作,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受赠单位要建立全民健身路径管理员队伍,对场地、器材进行日常维护,保障安全和正常使用。但是,据统计对健身器材的管理表示很满意的人占3.8%,满意的人占37.6%,一般的人占50.6%,认为健身器材管理不及时,甚至无人管理,对此表示不满的人占6.1%,非常不满意的人占1.9%。据报道,自健身路径投入使用以来,全国已经发生了几起由于使用健身路径不当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器械管理的好坏关系到锻炼者的锻炼效果,甚至生命安全,是健身路径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健身路径的受赠单位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人员的配备,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做到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器材的安全使用。

3.临沂市区全民健身路径存在的问题

临沂市区全民健身路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健身路径的数量不足。虽然近几年临沂市的健身路径得到的很大程度的发展,但对于临沂这个有1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说健身路径还是很缺乏的。

2、健身路径的质量问题。良好的运动设施是引导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一种必要的物质环境条件。因为一些原因,临沂的健身路径质量不是很好,一些健身器材损坏没人修复,有的器材安装一两年就成为了一堆废铁,不但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在社会上,在人民群众心目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3、健身路径的管理问题。健身路径存在有人建没人管的问题,或是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4、健身路径安全隐患问题。健身器材有许多都放在室外,没有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4.临沂市健身路径的发展策略

1、加强全民健身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鼓动作用,调动广大居民参加各种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居民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及价值,了解体育锻炼的原理,掌握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具体方法,提高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2、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健身路径的建设主要是政府投资或体育建设。投资建设要多元化,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健身路径,群众集资建设等。

3、安排专人管理。政府开设专人负责管理健身路径的使用、管理等问题。争取不会出现有人建没人管,有问题没人说的问题。

4、加大社会体育指导人员的建设。群众体育的人力资源主要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管理人员等。社会体育工作骨干队伍的巩固与发展,对于健身路径工作的开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健身路径的所有者,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与体育院校联合,聘请在校体育教师和学生,有效利用他们的人力资源等;有条件的可培训和建设有专业知识的指导员队伍,他们负责传授健身路径知识技能,指导锻炼方法,为人们的锻炼服务。

5.结论

1、参加全民健身路径的锻炼者性别比例方面差异不大,在年龄特征上,中老年占的比重较大。

2、临沂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努力,使健身路径得到的很大的提高,群众积极参加到健身运动当中,群众对健身路径的建设满意程度很高,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健身路径的建设不太满意,健身路径的管理情况有待提高。

3、作为一个人口过千万的大城市,临沂的健身路径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对健身路径的数量和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社会体育人才的发展和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晓宇.对我国群众体育场地设施投资问题的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3: 75一78.

[2]李相如.李丽莉.群众体育实践探索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

[3]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务院1995年6月20日

全民健身的好处篇6

二、各镇人民政府要将本行政区域内的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当地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本地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县文化体育局负责本行政区全民健身设施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作为全民健身设施的受益单位和产权单位,负责工程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三、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工作要求

1、由县文化体育局根据辖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需要提出建设计划,确定建设项目,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建设。建设项目选址如涉及土地、规划、园林绿化等部门,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协调。

2、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工程的施工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和市有关工程建设规定执行。施工前,必须与施工单位签订合法有效的建设施工合同,并与器材供应厂家签订安全质量、售后服务、使用保险等合同。施工时,要严格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所使用的健身器材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要求。严禁未经检测评审、核价、保险的健身器材用作全民健身设施。

3、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标准执行,县文化体育局应当加强对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依法责令限期改正。

4、县文化体育局应会同建设、财政等有关部门负责对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质量、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

四、全民健身设施的使用和管理规定

1、全民健身设施必须向社会开放。各地要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充分发挥全民健身设施的效益。县文化体育局要定期对全民健身设施管理人员和志愿者进行管理知识及技能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要积极宣传科学健身知识,推广科学健身方法,以促进市民群众身体素质的提高。

2、县文化体育局应定期对本区域内全民健身设施的安全和卫生状况、设施完好程度、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等产权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全民健身设施管理办法,落实长效管理措施;要落实1D2名兼职管理人员,加强对本辖区全民健身设施的管理。各社区、居委会及行政村要落实志愿者或专兼职人员负责对全民健身设施的日常管理。如发现健身设施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向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及时进行修理、确保全民健身设施的安全使用。

全民健身设施建成后,其产权单位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器材标志牌、功能牌和活动须知牌,并标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4、全民健身设施投入使用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占用其场地和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改变其用途。确因规划、布局调整等原因需要改变其性质、用途或场地面积的,须经县文化体育局审核同意,报嘉兴市体育行政部门备案,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在同类地段先行择地新建偿还,并不得低于原有规模和标准。

5、全民健身设施在使用后因老化磨损需要分批更换的,所需经费由镇财政、县体育公益金负责解决。

全民健身的好处篇7

一是制定统计工作实施方案。接到“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总结任务后,体育局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向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作了专门汇报。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我局为做好“十一五”期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和使用情况工作总结,局班子领导极为重视,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为成员的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工作办公室,全权负责辖区内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和使用情况工作总结。并同时要求各有关街道成立相应的办事机构,共同组织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统计工作,做到工程建设信息畅通。

三是落实活动经费。本次统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和使用情况工作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根据国家、省、市体育局有关要求,局里拨专款用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和使用情况统计工作,为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夯实了基础。

二、“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情况

通过本次统计,我区共有行政村59个,行政村人数78889人,已建成工程受益行政村人口数达63626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累计建设完成39个,占地总面积达114500平方米,人均面积达1.79平方米。其中达到一场两台的28个,低于一场两台11个。篮球架31副,乒乓球台59个,室外健身器材136件。地区投资31.75万,县级基础建设与配套资金投入139.45万。从工程的分布看:有28处场地建在村委会附近,11处建设在村民居住的小区内,器材完好率达到70%左右。年申请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4处,规模以上社区健身工程5处,工程建设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

三、“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使用管理及活动开展情况

自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以来,基本上能够满足周边村民参与健身活动的需求。个别财政状况好的村在健身工程基础建设、周边环境绿化方面资金投入上力度大,既美化了锻炼场所环境,又为村民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已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地全部对外开放,使农民健身工程设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员逐年增加,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较往年有大幅提升。

四、“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体上来说农民参与健身的场地数量还是较少,特别是缺乏大型、器材数量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场所。现有的农民体育健身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已建工程存在着器材数量较少、维修不及时等因素,建议省、市体育部门在下一步全民健身工程计划中,可以考虑增加器材种类和数量,保证质量,维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五、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中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工作中,我局做了大量工作,敢于创新,探索新思路,积极采取“三到位”措施,圆满完成工程建设工作任务。

全民健身的好处篇8

二、活动原则

坚持和把握“突出主题、公益惠民、广泛动员、因地制宜、节俭高效”的原则,做到主题鲜明,精心策划,突出公益,关注民生,积极发动,社会动员,结合实际,创新特色,厉行节约,务实求效。

三、活动主题

20XX年“全民健身日”主题口号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宣传口号为“我健身,我快乐”、“天天健身,天天快乐”、“全民健身,你我同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参与全民健身,乐享低碳生活”等。

四、活动时间

8月8日为全市集中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的时间,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市直各单位要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日”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科普咨询活动。通过举办健身知识咨询,散发传单、宣传册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等传播方式,宣传《全民健身条例》和“实施计划”,开办全民健身专栏,制作全民健身宣传画、音像制品等,提高群众科学健身素养。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市直各单位要通过开展的“全民健身月(周)”等有效形式,结合自身实际,适当拓展“全民健身日”活动的时空范围。

五、活动内容

一、在文化广场举行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全市各乡镇、办事处、市直各单位组成方队参加,举行万人签名活动。

二、在市文化广场进行体育健身成就图片展,展示有特色的健身项目、优异成绩和群众健身的场景等图片。同时设立全民健身宣传和科学健身知识咨询站,营造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

三、举行徒步行走活动,倡导市民每天坚持徒步行走至少1.5公里;上班人员在距单位1公里范围之内要坚持步行上下班。

四、举办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群众喜爱的体育健身活动,或小型比赛和技能比赛。

五、举办跳绳、轮滑、街舞等对场地面积要求,小的技能、时尚运动。

六、举办太极拳、太极剑、武术演练等适合公园、广场的传统健身运动。

七、举办全市木兰扇、健身舞、健身操、广播体操、秧歌、腰鼓、交际舞等团体健身比赛。

六、活动要求

全民健身的好处篇9

全民健身可以全面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水平以及运动能力,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为了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皇姑区全民健身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沈阳市皇姑区的普通40-50岁中年大众健身者为研究对象,在全区范围内随机选取300名大众健身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和女性各150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本文研究的前期,查阅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与大众健身相关的书籍,并借助中国知网上的文献资料,通过整理,解决研究前期研究方向和目的等问题,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研究方向和目的,制定了《皇姑区全民健身方式的研究调查问卷》。

二、结果与分析

(一)皇姑区全民健身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1.皇姑区全民健身地点选择特点分析

健身地点的选择日益多元化,同时又受到健身者的收入消费水平、业余时间以及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分析数据得到,皇姑区全民健身选择的地点排在前三位的是体育场馆、社区健身处和健身俱乐部,所占比例分别为29.15%、22.03%和22.03%,其中男性健身者主要的选择地点是体育场馆和健身俱乐部,所占比例分别为29.73%和27.70%,女性健身者主要的选择地点是体育场馆和社区健身处,所占比例分别为28.57%和27.21%。

2.皇姑区全民健身项目选择特点分析

在健身项目的选择上,健身者往往根据自身的兴趣、条件以及场地设置等选择恰当合适的项目。目前比较流行的健身项目主要有健步走、跑步、球类、毽子等。分析得出,皇姑区全民健身项目选择排在前五位的是走跑类、球类、毽子、跳绳和游泳,所占比例分别为86.78%、46.44%、40.34%、28.47%和16.24%,比较受欢迎,武术和轮滑所占比例最少,可能与调查对象的年龄有一定关系。男性和女性在健身项目的选择上与总体选择分布一致。

3.皇姑区全民健身时间分布特点分析

对于最佳的健身时间,目前认为是下午4点之后,至晚上正常睡觉前。这个阶段人体关节和肌肉处于非常活跃状态,触觉与嗅觉最敏感,体内激素活性也比较好。分析皇姑区全民健身时间分布特点十分明显,有47.12%的健身者选择在晚饭后进行健身,其次是早饭前和下午,所占比例分别为20%和16.61%,其中男性选择早饭前的比例大于女性,选择晚饭后的比例小于女性。综合分析认为,皇姑区全民健身时间选择能够符合人体节律特征,但是尽量避免早饭前大负荷锻炼。

4.皇姑区全民健身次数特点分析

每周健身次数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健身的质量,如果在保证每次健身运动量的前提下,恰当选择每周健身次数,能够很好地维持健身效果。皇姑区全民健身每周次数大多数集中在3次或4次,所占比例分别为39.66%和30.85%,达到5次以上的健身者仅占5.09%,小于3次的健身者仅占11.86%,男性和女性健身者每周健身次数的特点与总体特点一致。

5.每次健身持续时间的特点分析

据相关研究表明,人体运动时间达到30分钟之后才会动员脂肪消耗。大多数健身者每次健身持续时间在30分钟,占总被调查人数的84.41%,其中持续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所占比例为47.12%,其中一半的男性健身者的每次持续时间在60分钟以上,比例为50.68%,女性稍低,比例为43.54%。综合分析,健身者的每次健身时间的安排比较合理,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皇姑区全民健身效果的调查分析

1.皇姑区全民健身自我感觉的分析

健身后的自我感觉可以用来评价健身选择的负荷量是否合理,健身者可根据自我机体感觉对负荷量进行调整。分析看出,健身后感觉轻松的健身者占总人数的48.47%,有些吃力的人数占30.51%,其他人感觉吃力或者非常吃力。男性健身者感觉有些吃力的人数比例较小,女性健身者感觉轻松的人数比例较大。综合分析认为,健身后自我感觉有些吃力比较适宜,大部分健身者需要适度调整负荷量的安排。

2.皇姑区全民健身对身体影响的分析

皇姑全民健身对身体的影响排在前四位的是精神充沛、睡眠良好、高血压降低和高血脂降低,所占比例分别为70.51%、61.36%、33.90%和28.47%,男性和女性健身者的身体影响特点符合总体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所调查的大众健身者参与健身的目的保持身体状态和健康。

(三)皇姑区全民健身运动类型选择的分析

皇姑区大部分健身者选择的是有氧运动,所占比例为86.1%,其中男性健身者为83.11%,女性健身者为89.12%,依次认为全民健身运动类型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全民健身的好处篇10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取得实效

为开展好本次“全民健身日”活动,在市文体局协助下,成立了“全民健身日”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长跑协会会长刘鹏任组长,由长跑协会秘书长李振伟任总指挥,姜明涛、侯继臣、孙世龙、董兴凯、范静、李财负责活动的组织安排,制定了《全民健身日活动日程》,并以“全民健身、你我同行”为主题,制定了口号:天天健身、天天快乐,全民健身、你我同行,团结友谊、健康向上。

二、统筹安排,内容突出

1、以宣传全民健身,健康和谐为核心。

人员由长跑协会人员、尚志市体校学生及参加健身长跑活动的人员组成,计100余人。全体活动人员排列整齐,两侧高举“天天健身、天天快乐,全民健身、你我同行,团结友谊、健康向上”横幅,其他人员挥舞小旗,迈着矫健的步伐,伴着运动员进行曲,高喊“天天健身、天天快乐,全民健身、你我同行,团结友谊、健康向上”,口号声在尚志中学体育场上空回荡。不时地引来了周围群众的关注,从他们那灿烂的笑脸上显示着振奋与激情。

2、团结友谊,拼搏向上。

活动的第二项内容是8×200男女混合接力赛。参赛人员由长跑协会和尚志体校人员组成四组,每组8人(男6人、女2人)共计32人。发令声一响,四名女队员组成的第一棒就冲了出去,她们当中有尚志市近年业来包揽长跑、蹬山冠军的,有获得过哈尔滨市中长跑冠军的,更有获得全国冠军的运动员,她们的英姿让在场的男队员都很惊呀,场上队员你追我赶,咬牙坚持,场下互相鼓劲,一时间,呐喊声、加油声,叫喊声响成一片,仿佛大运会已经开始。

3、健身联系你我,共享快乐生活。

活动的第三项内容是全体人员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自由选择活动的内容。有做单杠的、有双杠的、有打篮球的、有踢毽的,有压腿的,有炼腰的,他们叁个一帮、两个一伙,一会儿杠上杠下,一会儿围杠旋转,毽子你来我往,身前背后左右飞扬。年长的精神矍铄,年少的朝气蓬发。闲暇间,闲聊几语,谈谈感受,唠唠家长,相互沟通,同享快乐。远处时而传来悠扬的音乐,树上的鸟儿也在轻轻的鸣唱,整个操场和谐自然。

通过经上系列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人们参与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使群众在参与体育,感受快乐、享受生活中得到乐趣。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活动总结2为使“全民健身日”这个新设定的体育节日为我县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进一步掀起群众体育锻炼和健身的热潮,我县根据湖北省体育局、教育厅等九部门和州政府的决定和要求,扎扎实实开展了全民健身启动仪式。现将我县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启动仪式工作介绍和总结如下:

一、提高对“全民健身日”的重视

“全民健身日”的设立,一是可以以此纪念北京奥运会,永志铭记和谐盛世中国体育的崛起之日。二是有利传承奥运文化,推进群众体育,让北京奥运的“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变为经常性的活动。三是有助强化现代体育理念,让体育就是生活等更加深入人心,让身心更健康。四是体现法制体育建设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既是纪念日,更是活动日,既是动员推广日,更是参与实践日。

为使我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对以上观念的认识,我们确定在我国第一个“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借启动仪式开展有声有色的重大活动。县文体局领导班子在7月26日召开了专题会议,把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的举行纳入8月的工作计划,对全民健身日活动作出了部署,拟订了具体的活动内容,并向县委和政府作了工作汇报。会同有关单位和部门,就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活动各方面的事宜作出了整体安排。

二、“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活动

8月7日在县城的各个主要街道和路口悬挂宣传横幅和标语46条,出动宣传车两台。8月8日下午2:30,我县“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主会场设在县行政中心,宽大的广场可容纳数万群众;前来参加启动仪式有八个乡镇和各单位领导,以及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近3万人,县四大家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活动,由政府副县长魏来良主持,文体局局长岳琼介绍启动仪式的有关情况,县政协主席杨吉富作了重要讲话,村级代表在启动仪式上表决心,最后,县人大常务副主席莫北平宣布全民健身启动仪式开始。之后,举办了自行车环城比赛,有84名自行车爱好者参加了竞技。除主会场外,另设有两个分会场,有近千名体育爱好者,分别在不同的场地同时表演了土家摆手舞、威风锣鼓和腰鼓,观众2万余名。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全民健身观念和体育参与意识在人民群众中进一步得到加强,将在来凤掀起新一轮全民健身活动的高潮。

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在我县还是较薄弱的版块,为进一步加强农村体育工作,使广大农民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全社会对设立“全民健身日”重大现实意义的认识,我县借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营造声势,举办了“来凤县农民健身工程发放仪式”活动。将国家给我县16个村的农民健身工程配套器材,安排集中发放,16辆贴着大红标语的大车,满载体育器材绕城一周后,驰往四面八方。

县广播电视台对“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8月9日至13日晚,在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段,向全县人民播出,使全民健身日活动成果进一步深入民心。

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举行后的一段时间里,各乡镇、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相继举办各种纪念性的大小体育比赛和活动18次,参加活动的1万余人次。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活动总结3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北京奥运遗产社会化、全民化的重要成果。为切实做好“全民健身日”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使设立“全民健身日”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结合我县情况,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贴近生活、方便群众参与的体育健身展示、交流、比赛、辅导、培训活动,提高全社会对设立“全民健身日”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的认识,增强全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健身、参与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二、活动原则

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因地制宜、群众受益的原则,注重8月8日组织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与全年性、日常性全民健身活动相结合,大型集中活动与小型多样的经常性活动相结合,根据本单位、本组织的健身特点,突出全民健身活动的科学性、健身性、趣味性,程度地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三、活动主题

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突出全民参与、崇尚健康的主题。各单位可结合实际,提出主题明确、针对性强的活动口号和特色鲜明、具有广泛感召力的宣传口号。

四、活动时间

8月8日为全国集中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的时间,各单位可以结合多年来开展体育活动、体育比赛等有效形式,适当拓展“全民健身日”活动的时空范围。

五、活动内容与形式

各单位要结合本系统群众健身实际,自行组织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全民健身运动会、职业运动会以及体育休闲、康体旅游等其它形式的体育健身交流、比赛活动等,广泛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六、具体要求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全民健身日”活动取得实效。各乡镇、县政府各部门要精心组织,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活动计划,确保“全民健身日”活动在全县广泛开展。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活动总结4按照区有关全民健身工作的有关要求和部署,我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策划,周密组织,实事求是,讲究实效,工作经费上也给予了积极支持和保障,并将全民健身事业建设纳入辖区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规划,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立了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做到了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工作。确保整个活动安全有序进行。现将整个全民健身活动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统筹计划,建立建全组织机构。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通知》(国发14号)要求,围绕区委“开创新天地、塑造新形象、实现新跨越”发民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群众健身活动需求为出发点,以多层次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为载体,以增强辖区居民科学健身意识和提高健身素质为目标,推进具有成华地域特色全民健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深化成都文明城市内涵,推动“1413”区域发展战略,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营造“文明成都、运动成都、活力成都、现代成华”及“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的运动主题。

印发了《府青街办全民健身活动实施意见》。为响应全民健身活动,我处在府青路社区举办了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大众健身比赛。成立了以办事处副主任陈伟为组长,党政办、社会事务科、各社区、李家沱小学为等科室及单位为全民健身活动组委会。为掀起了全民健身活动高潮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全民健身社区运动会开展情况。

府青路辖区社区大众健身比赛运动会,形式多样不拘,要求参赛项目能突出体育性、参与性、观赏性,有大众健身特点并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和推广价值。参赛运动员积极参与自由发挥、赛出了友谊,赛出了热情。充分展现了辖区群众热爱体育和谐包容精神面貌。

共组织参与比赛的社区运动员463人,比赛设趣味比赛(跳绳、趣味踢毽球、30米袋鼠跳接力赛、50米二人三足跑)、健身秧歌、太极拳、拔河、乒乓球、三人篮球,共6个大项。决出团体冠亚军及单项冠亚军30个。比赛按各单项规程录取前3名,团体总分以各单项成绩积分之和计分。

首届社区运动会加强了群众性健身项目的推广,扩大了活动影响,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整个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落幕。

三、全民健身活动宣传及时有力,成绩优异。

为突出“全民健身活动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主题。街办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发挥街道文化站公益性服务功能,促进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使社区群众文化生活、体育锻炼在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中起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健身意识。并组织社区每月举办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不少于两次。

积极组织宣传,做好了参与区全民健身大众运动会。精选社区运动员参与--区首届社区运动会。在全区首届运动会上取得了组织优秀奖及团体成绩第五名的优异成绩。

比赛项目上共夺得三人篮球比赛第五名。羽毛球混双青、壮年组比赛第四名和第六名。乒乓球混双青、壮年组比赛第四名和第七名。太极拳比赛第三名。健身秧歌比赛第二名。跳绳青、壮年比赛第二名第三名和第七名。趣味踢毽球青、壮年比赛第一名和第四名。50米二人三足跑比赛第三名。

通过开展社区健身活动,调动全民健身的积极性,向辖区人民群众灌输热爱体育、热爱健康的理念,增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活动总结5为使全街人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增强全民健身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尚庄街道开展了一系列“全民健身日”活动,现将我街“全民健身日”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确保“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取得实效

为开展好我街“全民健身日”活动,成立了尚庄街道“全民健身日”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党政办、财会所、民政所、文化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结合街道实际,制定了唱响“全民健身,全民共享”活动主题。

二、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我街“全民健身日”活动丰富多彩,特色突出

1、8月8日在中心小学组织全街体育爱好者和社区居民、单位职工举行了运动会,进行了篮球、乒乓球、拔河、羽毛球等项目的比赛。

全民健身的好处篇11

一、 提高广播体操在全民健身中地位的认识

广播体操一直是学生体育的一个重要活动,同时也是最基本、最简单、最普及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当今,也有很多企事业单位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这样,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多做广播体操,有助于身体血液流动,增强抵抗力,天气渐渐寒冷,还可以起到暖身的效果。现在的广播体操节数相比以前已经大大减少,它由预备姿势、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等8节动作组成。勤做广播体操,对身体有多种好处。目前使用的广播体操,每节操动作幅度大,可全面地促进人体各个部位的合理运动。全套体操对人体产生的运动的形成由低渐高,中间隔离的生理轨迹,满足机体生理需求和变化规律。每节即刻心率基本在每分钟120~140次,为发展人的心脏的最佳负荷。全套动作的最大心率为每分钟140次,能对人体产生中等强度的运动刺激,具有较强的健身效果。整理运动后4分钟左右即可恢复到正常水平。

研究和实验表明,锻炼者长期进行广播体操锻炼,可提高肌体主要关节的灵敏性,促进骨骼发育,增强大肌肉群的力量,对增强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传导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成为锻炼者调整心态,放松神经,陶冶情绪的良好方法。不要小看广播体操这短短的几分钟,俗话说:“滴水穿石。”每天坚持锻炼几分钟,换来的是充满活力、健康的身体,何乐而不为呢?大家的广播体操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希望各级学校能够重视起来,甚至能够让全民每天做广播体操,从而能够把广播体操做得更好。

因此,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增加,人民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则都将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健身价值、娱乐价值的认知也将越发深刻,将更自愿地、自觉地通过“体育投资”来谋求健康的体魄,通过体育锻炼这种特殊的积极性休息手段来消除疲劳,愉悦身心,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这样靠我们大家的努力,把广播体操变成一个不是任务的任务,化被动为主动,让广播体操成为我们学生、社会全体人员强身健体的最好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全民健身并不等于全民都做广播体操,全民都做广播体操也不是全民健身的目标和要求,重要的是以推广广播体操为契机,在全体民众中树立注重健身、注重健康的思想。

二、 重视广播体操对全民健身的作用

(一)广播体操对学生健康的好处

广播体操是学校每天学生锻炼身体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广播体操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知道环境对人影响的重要性,环境塑造人。其实学校大力开展广播体操活动会营造一种良好的体育氛围,对学生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广播体操,同学们常称为课间操。为什么要在课间做操呢?从医学上讲,课间操是从人体生理卫生保健角度考虑。青少年是人体生理变化较大时期,人体正处于长身体阶段,同学们上课是用眼看、用脑记、用心思考的学习过程。当人用脑时大脑血液就会明显增加,脑血流如果较长时间增加,人体其他各系统的血液就会相应减少。如果多系统组织较长时间血流减少,就会影响我们青少年的健康发育。如果人体保持一个较长时间的坐位时,身体的相当一部分骨骼肌就会因长时间的紧张而出现疲劳。再加上学习用脑,身体其他组织血流相对减少,就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

课间操是安排在每天学习时间的中间进行,其目的是:针对一段时间的学习用眼、用脑和一定时间的固定坐位,科学地利用课间时间进行做操,是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一次调节。如:通过做操,促进人体肌肉、关节的运动,可增加肢体血流量,使人体的血流重新分配,松弛大脑神经、调节用眼,减轻长时间的坐位而引起的身体疲劳,又可以通过活动,调节人体大脑皮层的紧张度,同时通过做操呼吸室外新鲜空气,对大脑保健、用眼卫生、调节视神经、预防近视或防止近视的加深都大有好处。但学校仍有一部分同学做操马虎、应付,没有按标准动作做,全身肌肉、关节未达到运动锻炼效果,就谈不上通过课间操达到健康保健效果。希望同学们能对“做好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珍惜做操时间,认真、自觉“做好两操”,使做操真正起到应有的保健效果。

(二)广播体操对成人健康的好处

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是顺应职工的健康需要,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的有力举措。“全民健身”活动对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体育工作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调节劳动者的机能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人体在一个工作日中,其机能状态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在上午工作开始时,10~30分钟的“工作入门期” ;接着是保持较高效率的“高效稳定期”,此阶段约可持续100分钟;随后出现疲劳,进入“疲劳期”,生产效率逐步下降。下午情况类似,但“工作入门期”缩短, 只有5~10分钟,“高效稳定期”一般持续60分钟,“疲劳期”出现较早。根据这一规律,组织职工开展广播体操、太极拳等活动,可有效地消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造成的疲劳,调整机体的机能状态,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以坐姿为主要工作形式的中年以上群体,有86%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疾病。社会上所谓“白领”人群中,眼睛近视率达50%以上。不少人尚未到中年,就早早挺起了“将军肚” 。“三高”富贵病,也渐呈年轻化趋势。这些社会现象,向我们出示了黄牌,警示我们群众健身活动应当引起重视,是提到日程上的时候了。这使我们不由得怀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七、八十年代的成人广播体操。按照通常说法,每周参加体育运动不少于3次,每次在30分钟以上,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称为“体育人口”。按照这个标准,如果我们能坚持每天做一至二遍广播体操,做“体育人口”是大有希望的。关键还是对体育健身观念的认识问题。看似占用了一点时间,其实提高了工作效率;看似少干了一点工作,其实却可以使人有更长的时间干工作。要克服工作忙、压力大、条件差等借口,让被冷落的成人广播体操重新再热起来,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体育人口”。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提高国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动,不仅指明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还对指导我国群众如何进行体育实践,促进我国的体育理论建设,全面提高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健康水平,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全民健身的好处篇12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尤其是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和实施,让全民健身运动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加上国家积极修建健身场所和设施,为城乡居民参与健身活动提供了方便;同时,广大群众的健身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

一、我国城乡全民健身的现状

(一)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不均衡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区健身运动参与人数呈递增趋势,但结构不平衡,一是男女比例不平衡,男性参与健身运动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二是参与健身运功人群的年龄结构不平衡,其中,14-30岁的青少年和66-75岁的老年人占绝对比例,呈现出“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另外,一些偏远山区和广大农村的很多人们受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影响,认为日常劳动就相当于参与健身运动,对健身运动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和错误。

(二)经费投入过少,缺乏健身场所和器材

全民健身运动所需的场所和器材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各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与当地的经济状况有直接关系。由于我国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用于全民健身的政府拨款非常有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场所建设和器材维护。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有很大阻碍,这些地区解决温饱问题已很费力,无暇顾及健身活动;二是城市社区建好的健身设施由于缺乏维护而受损严重。

(三)相关职能部门不够重视,公民缺乏健身知识和技能

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在很长时期内没有足够重视起全民健身运动,使得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比较盲目。例如,有些人急于求成,希望短时间内就能改善体质,但健身并非一日之功,这些人就会对健身运动持怀疑态度;还有一些人看到媒体对健身益处的宣传时,会走另一个极端,采取了过量健身的方式,反而适得其反。

(四)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已跟不上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需要

学校开展的各项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成长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和锻炼习惯,但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偏好,过于强调增强体质,忽视了学生在运动中的乐趣,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二、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城乡居民形成正确的健身观念,促使健身运动均衡发展

各相关部门应利用电视、广告、报刊等媒体加强对全民健身的宣传,提高居民的健身意识,用科学的理念引导居民提高自身对健身的认识,让健身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结合科学的引导,促进全民的参与,最终实现全民健身运动均衡发展;重视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积极挖掘和开展各种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完善城市社区体育管理机制,使全民健身运动真正走入城乡居民的生活。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健身场所和配套设施

当前,我国还没有固定的资金投资方式用于全民健身方面,形成多渠道筹资机制迫在眉睫。具体说来,一方面政府要加强投入,将全民健身所需的场所、设施等纳入到城乡建设中,最大程度地增加场所、设施数量;另一方面,可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等投资,加强对健身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高健身设施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将收入再投入到全民健身中。

(三)健全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完善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完善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机构是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保障,必须不断扩大其覆盖面,形成健全的机制。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要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在政府的直接指导下,形成一个职责明确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同时,街道办事处也要设立专门的社区体育管理和服务部门,承担起管理和服务全民健身运动的职能;另外,还要加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以更好地引导城乡居民积极参与到健身运动中。

(四)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

青少年的健康状况是衡量国民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必须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开展丰富的学习体育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以期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具体地说,一方面,学校体育教育需要教授学生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促使青少年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学校体育运动要培养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此形成良好的体育风尚。

三、结语

我国现阶段城乡全民健身活动开展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全民健身意识淡薄、场地设施不足、管理不善等,这需要政府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创造一个适于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氛围,从而更好地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全民健身的好处篇13

随着农业转型,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沟通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农村小城镇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土地流转,从以往的土地使用转向土地经营,全面提升了土地本身的附加值;“农民”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成为一种职业,身份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新型小城镇居民在体育健身方面处于迷茫状态,如何正确引导新型小城镇居民科学健身,提高身体素质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豫南地区信阳市处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村人口从上世纪的80.3%下降到现在的67.4%,新城镇由1995年的39个增长到2015年的74个,城镇新增加居民59.08万人。因此,选择该地区作为研究样本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二、影响居民健身参与的 “四个要素”

我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决不能片面理解为“新村建设”,不是把分散居住的农民安置进小区就算建成了新农村。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重点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努力提高现代农民的身体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民随着城镇化建设而转变为城镇居民,身份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他们参与健身的影响有许多主客观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生活方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以前农民在农忙时的真实写照,繁忙的劳作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身体锻炼,多数人存在着“劳动可以代替锻炼”、“农民不需要健身”的模糊思想。长期以来,他们为农村繁重的劳动而忙碌着,心理受到经济和生活的压力,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和转换,对体育健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进行体育健身的次数少,程度低,没有形成体育健身的良好习惯。

(二)经济条件

据信阳市统计局2014年统计:信阳市常住人口67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1,57万人,农村人口457.4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7.4%,而农业总产值只占28.3%;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传统的小农经济缺乏规模效应,乡镇企业分布比较分散,多数还处在起步阶段,导致农民收入过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新型小城镇居民健身的参与度。

(三)身体状况

由于经济原因,该地区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相对滞后,农民医保还没有全面覆盖,医疗检查和体质监测体系不够健全,居民对自我健康的认识严重不足,还有很多人认为生产劳动可以替代体育锻炼,一些隐性的疾病往往被忽略。有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因病致贫的比例平均为22%,而在河南、陕西、甚至北京郊县,因病致贫的居民占贫困户总数的40%-50%,在青海比例高达56%。由于小城镇居民缺乏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了解,这一现象会造成对他们健康的逐步侵蚀,从而进一步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四)外部环境

据国家体育局统计:我国农村体育场地仅占全国体育场的总数的20.2%,与我国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63.9%的比例极不相称。该地区城镇体育场地设施95%分布在所辖区内的学校里,大多数城镇几乎没有公共体育活动场所;严重缺乏有组织的社会体育指导服务,这些严峻的事实成为制约新型小城镇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构建良性循环的健身模式

健身模式的构建包括:首先,通过医学检查、体质监测来评价身体状况;其次,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健身时间、健身内容、健身方法,在体育指导员的引导下实施健身计划;第三,经过一段时间的健身,再次评价身体状况,了解健身效果,修定健身计划,多次反复,直到合理,达到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在整个健身模式的构建中,医疗检查和体质监测体系不够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和健身场地器材的匮乏等是健身模式中的短板,健身的参与度是模式中的关键。居民的生活方式、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外部环境因素对健身参与和健身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随着居民健身效果的改善和体质的增强,也可以促进居民的生活方式、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外部环境等因素得以改善,达到居民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健身活动的良性循环。因此,健身是新农村建设中城镇居民生活中的良性因子。

四、抓好“四个环节”,强力推行健身模式的实施

体育是与大众的健康息息相关的大事,体育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保证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始终是体育工作者的立足点和归宿。构建群众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推行健身模式的实施,全面提高新型小城镇居民的

身体素质,应着手抓好四个环节:

(一)规划建设好公共体育活动场地,方便居民就近参加体育活动

体育场地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调查发现,该地区新型小城镇体育场地设施95%分布在所辖区内的学校里,而学校所拥有的体育场地设施相对封闭,大多数城镇几乎没有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健身路径对小城镇的覆盖还很少。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热情日益高涨与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制约着当地居民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应当建立起由中央、省、地方、社区四位一体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体制,采取以中央和省两级政府为主导,地方财政适当配套的方式,建立公共体育设施的多元筹资机构和多主体供给方式。规划建设好群众公共体育活动场地,逐步改善公共体育好的设施,方便居民就近参加体育活动。

(二)健全体育活动组织,使体育活动常规化目前,豫南地区小城镇群众性体育组织和民间体育组织形式有三类,第一,有一半以上的城镇体育经费较少,社会体育组织人员大多属于爱好者(如:广场舞);第二,有三分之一多的城镇近两年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或比赛几乎为零;第三,除城镇社会体育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外,居民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一些民间体育活动(如:火凌子、旱船、花挑等)。有组织的体育活动相对城市而言非常少,居民多数还是参与自我健身活动。政府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地方特色制定群众体育活动计划、目标、内容、形式等,充分利用节日的欢快氛围设置体育节或运动会,积极调动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对居民自发组织的有益体育活动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支持,使本地体育健身活动逐步走向常规化。

(三)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引导居民积极参与体育健身

体育指导员是开展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是从事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是指导健身活动和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他们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和带领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指导居民科学健身,有效地提高锻炼效果。对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和队伍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国家体育总局2005年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意见》,其中二十二条指出:“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投入,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体育事业经费予以必要列支的同时,应按照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的《体育公益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在本级体育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配额,用于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管理,并保证专款专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组织,应积极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助和捐赠。”各个乡镇要结合本地体育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学校和体育爱好者的作用,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建立社会化的群众体育服务网络,使其在全民健身活动、指导居民健身、维护健身场地设施和倡导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普及。

(四)推进科学管理,促进和谐发展

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科学管理不仅仅是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管理,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精神革命。他的思想精髓是“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社会的最大财富”。发展体育事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事业,人的身体健康是一切发展的基石,政府职能部门必须下功夫管理和服务好这一基石,才能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社会的最大财富。因此,建设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医疗检查和体质监测体系、加强对各种流行疾病的预防措施,是管理层“精神革命”主要保障之一,也是惠民工程的重要体现。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有效地进行科学计划、科学组织、科学控制、科学协调、科学监督等科学管理制度,让居民通过体育健身活动的熏陶,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居民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从而促进城镇的和谐发展。

在我国全民健身体系中,乡镇和农村是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涵盖我国人口最多的地方,城市人口的健身模式对农村的辐射远不及乡镇,因此,构建新型小镇居民良性循环的健身模式是全面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胡庆山,郭小海,黄爱峰等。论村落农民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8,(6).

[2]王维,王健.我国县域体育场地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8,(8).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