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实用13篇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篇1

金融机构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最近,总理强调金融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配置金融资源。

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从社会融资总量来看,到2011年为止,我国信贷规模仍占社会融资总量的50%以上,体现金融机构在我国社会融资环节中的重要程度,而资金融通是推动整个经济健康循环的核心。

和西方的金融机构不同,我国金融机构主要资金均投向了和实体经济发展相关的各个产业,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我国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企业“走出去”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加快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措施

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可分为五方面:

支持扩大内需、保障民生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保障民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等一系列目标的基础。

要深掘消费信贷市场,推出灵活方便的消费信贷产品。应加大开展个人信用卡业务及个人耐用消费品消费贷款业务力度。同时要支持信用体系建设,开发多元化的消费新产品。针对不同的个人信贷消费需求,可以在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方面进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要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采用在建工程抵押、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担保方式,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支持力度。

要加大对教育发展的支持。通过直接提供金融支持、合作开发等方式促进教育产业做强做大,加大助学贷款发放力度。

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以医疗卫生机构为服务载体和对象,对医院发展、医疗数字化信息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民营医院发展、医院采购等环节给予信贷支持。探索医疗金融租赁业务。

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责无旁贷。这不仅是落实监管机构要求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更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以产品创新助推中小企业业务发展。产品创新应根据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业务性质和经营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在研究中小企业公司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研究中间业务产品和针对企业主个人金融服务方面的产品组合,实现公司金融、贸易结算和个人金融业务共同发展。

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构建服务中小企业的长效机制。目标是将资源整合并集中服务于中小企业市场,提高业务效率和运营水平,保证银行人力资源和信贷资源投入于中小企业细分市场。而且,专营机构本身也具有更强的身份识别效应,有利于中小企业客户便捷地找到合适自身需要的金融服务机构。

通过流程和风险管理再造助推转型。大型银行在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过程中必须实施变革,建立服务于中小企业业务的“流程银行”,通过再造业务流程、组织流程、管理流程,突破传统的服务大公司业务的既有运作模式,形成以服务中小企业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全新业务体系,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商业银行要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配置专门的人、财、物资源,用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具体措施如下:

要创新服务模式。商业银行传统的运行模式是信贷管理服务模式,主要与传统成熟产业相适应。比如,需要客户有稳定的现金流、大量的固定资产、清晰的赢利模式等等。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常常难以符合上述标准,如果不进行服务模式创新,商业银行就无法为新兴产业服务。

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一般来说,股权融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设立和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直接投资新兴产业;还可以与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等在资金托管、新兴产业客户推介等业务领域加强合作。

要建立合理的评级授信体系。商业银行在设计内部评级和授信体系时,应充分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具体特点,充分认识到企业和项目的成长性,客观测评企业信用等级和核定授信额度。

促进和推动企业“走出去”

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和“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2011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601亿美元。商业银行在提升“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服务方面,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要支持企业的海外并购。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数量达到207宗,金额达到429亿美元,创造了新的纪录。商业银行应着眼于未来的综合化经营趋势,与海外并购企业建立全面、长期的合作关系,向企业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如在并购中提供并购顾问、融资方案、过桥贷款以及国际结算、业务等金融服务。

要加大产品创新的力度。要加快发展ODI、FDI资本项目跨境业务,支持境内企业赴海外上市、发债以及海外发债回流内地的项目。积极发展跨境项目贷款、买方信贷等产品,创新海内外行合作贸易融资产品。加快海内外联动,在金融市场工具、理财、投资、汇率与利率风险管理产品的综合服务和联动服务上下功夫,为企业海外发展提供全领域服务。

要提升服务的质量。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业务流程、产品设计和管理架构等方面紧紧围绕客户的需求,简化流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特别要增强海外和国内的业务联动,加强与国外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快捷和便利的跨境服务。

要加强人才培养。服务企业“走出去”需要拥有丰富海外工作经验、具备较高跨国经营管理能力的国际性人才。商业银行应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鼓励国际化人才的培育和引入,加快跨境人才培养、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另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提升商业银行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能力。

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

人民币“走出去”是我国全球金融战略布局的核心内容。商业银行作为跨境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必须主动顺应人民币“走出去”的发展趋势,针对企业的需求量身打造跨境人民币综合服务方案,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要顺应客户需求,加强产品创新。随着人民币在国际上接受程度的不断提升,企业也不断提出对各类人民币金融产品的需求。商业银行要根据未来的政策发展和市场变化,不断提高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要继续大力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加快推进海外人民币存款、贷款、资金、理财、发债、衍生产品等各项业务的发展,提供跨境人民币项下的供应链产品、结构性投资避险产品、资本项下配套的产品、基金托管产品以及海内外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节省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篇2

《若干意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准确地贯彻了中央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若干意见》着眼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始终把握八个字,即“鼓励、引导、监管、服务”,其核心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继续大力鼓励、支持;另一个是积极引导、改进监管、加强服务,二者结合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其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按照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宪法修正案要求,《若干意见》提出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即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管和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四个进一步”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有利于克服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的某些片面做法,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提高自身素质。

二、《若干意见》着力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若干意见》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就是确立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一视同仁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一些地方和部门观念转变滞后,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和配套,市场准入存在不适当的限制,企业融资渠道窄,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素质有待提高,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监管和服务尚未到位等体制性、政策。针对这些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我们认为,《若干意见》的制定和落实,并不是要给予非公有制经济特殊政策待遇,而是要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加快“形成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按照平等准入原则,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国家第十个五年计划指出,凡是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内资均可进入。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在实践中,上述“两个允许”还没有得到完全落实。《若干意见》按照平等准入的原则,提出了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垄断行业和领域、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社会事业领域、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以及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原则方向和具体办法。《若干意见》注意与现行法律法规的衔接,强调了放宽市场准入要在“加强立法、规范准入、防范风险、严格监管”的前提下进行,并强调 “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管,维护公众利益”。放宽市场准入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进一步明确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准入标准、资质条件和程序要求,确保非公资本依法有序进入。

《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实行同等待遇。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在获得公共资源、项目审批条件等方面理应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若干意见》体现了这一基本要求,如“允许具备资质的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取得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扩大出口和‘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兴业,在对外投资、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非公有制企业在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和政府奖励方面,与公有制企业实行同等政策”等。上述一系列表述均体现了为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平等竞争环境的要求。

三、《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完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若干意见》提出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这既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通行做法。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政府职能归结为四个方面: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促进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看,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各类机构提供创业辅导、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筹资融资、政府采购等服务项目,在弥补中小企业获取资源不足、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又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尤为重要。《若干意见》对完善金融、创业等社会服务作出了具体政策规定,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基本定位,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和创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

《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针对中小企业税收负担重、获得公共财政支持少的状况,《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省级人民政府及有条件的市县要在本级财政预算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研究完善有关税收扶持政策。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若干意见》提出了四方面的政策措施。在扩大间接融资方面,明确提出改进信贷考核和奖惩方式,鼓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在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方面,使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板块,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健全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功能。在鼓励金融创新方面,要求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开展金融创新,开发满足非公有制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规范发展信用担保方面,强调要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

《若干意见》提出要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原则,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目前,面向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规范中介服务行为,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积极开展创业服务,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鼓励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支持建立面向非公有制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新服务;鼓励高等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对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教育培训;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到境外投资兴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建立适合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体系、评级制度以及失信惩戒机制,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四、《若干意见》强调要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同时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

《若干意见》落实宪法修正案要求,切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新的宪法修正案指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宪法修正案为保护私有财产权和企业合法权益提供了最根本的法律保障。《若干意见》提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财产,不得非法改变非公有制企业财产的权属关系”,“非公有制企业依法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若干意见》还要求“加快清理、修订和完善与保护合法私有财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若干意见》在强调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利的同时,十分强调切实维护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日益突出的问题,《若干意见》提出,非公有制企业要尊重和维护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与职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依法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保障职工依照国家规定享有的休息休假权利,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禁止使用童工等,切实维护好企业职工合法权益。《若干意见》还就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关系协调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若干意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努力提高产业层次和自身素质。目前,有些非公有制企业行为不规范,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存在缺乏诚信、帐目不实、偷漏税款、逃废债务、制假售假和不正当竞争等违规违法行为。非公有制经济产业层次整体不高,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任务还十分繁重。《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非公有制企业要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法规,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有关规定,主动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要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企业组织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者素质。《若干意见》还要求各有关监管部门改进监管办法,提高监管水平,将有效监管与积极服务结合起来。《若干意见》提出上述要求的目的,就是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和自身素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切实抓好《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已定,如何在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强调查研究,抓紧制订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及配套办法,切实把中央的精神落到实处。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篇3

市场经济制度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明,其对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贡献举世瞩目。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人口老龄化、社会压力、信仰缺失等问题也在以不容小觑的速度持续恶化,并逐步侵蚀着全人类的身心健康。据统计,2012年全球约有1260万人的死因是“在不健康环境中生活或工作”,约占全球死亡总数的1/4;①每年全球有1/10的人因食用受污染的食品而患病,并导致42万人死亡;②1990年到2013年期间,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人数上升了近50%,全世界近10%的人口受到影响,精神疾患占全球非致命疾病负担的30%。③可见,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经济发展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关于人类健康的经济学分析,最早可追溯到196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的演讲,他指出健康的改善也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一种方式,并认为健康和教育是最核心的两类人力资本形式。④此后,关于人类健康的经济学研究不断丰富,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从主流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探讨人类健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部分学者将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一部分引入经济增长模型,继而通过模型和实证得出健康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①二是分析经济增长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这类分析大多认为经济增长会带来收入和健康投资进而提高健康水平。②三是研究人类健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部分学者通过实证检验得出经济增长与健康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③也有部分学者认识到健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陷阱”,阐明了健康—污染—增长之间的恶性循环。④与主流经济学普遍认为人类健康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观点不同,马克思则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导致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必然性。沿着这一思路,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者从诸多视角探讨了人类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主要从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与经济的矛盾关系、摆脱生态危机的路径等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

如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资本的本性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经济根源,因此必须重构传统社会主义;⑤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将资本积累与生态的矛盾引入分析框架,试图探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结构演变方向;⑥法国调节学派则指出资本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粮食、能源和环境的危机,并认为要摆脱生态危机就必须转变调节方式。⑦在人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问题上,国内马克思主义学者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部分学者从劳动异化、人的异化、生态异化、科技异化等方面剖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对人类发展的负面效应;⑧部分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观进行了系统剖析,并认为这一思想能够为解决生态问题、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方向;⑨还有部分学者探讨了促进人与经济和谐发展、实现“全面而自由”的人的设想及实现路径。⑩综上可见,目前关于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但仍存在拓展空间。一方面,主流经济学大多讨论人类健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于经济增长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则论证较为简单,对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辩证剖析则更为鲜有;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相关分析大多聚焦于“人的发展”,并未对人类健康进行具体分析,因此也就无法深入探讨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此外,现有研究对人类健康内涵的界定仍相对狭隘,大多将其与身体健康等同,这一界定已不再符合当前“大健康”的时代背景。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位为“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本文所讨论的人类健康正是以这一定义为基础,并从经济学视角予以扩展和解读,也即人类健康的内涵包括如下四个层次:一是躯体健康,即指机体处于正常运作、没有疾病的状态,这是人类健康最为直观和基础的层面,目前对健康的经济学分析大多局限于这一层含义。

二是精神健康,即“每个人能够实现自己的能力,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从事工作,并能够对其社区做出贡献”①的状态,可进一步区分为心理健康(没有心理或精神方面的病态和疾病)和灵魂健康(积极乐观、心胸开阔、全面发展的人);三是环境健康,包括生态环境(即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的以自然事物为主体的所有外部空间事物是否遭到破坏)和社会环境(即人类有计划和有目的地创造的以人文要素为主体的所有外部客观事物是否良好)两个层面②;四是经济健康,即经济运行模式是否符合人类长远利益,若经济运行完全以资本为核心,则经济主体往往只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此时经济运行相对扭曲;反之,若经济运行能够“以人为本”,则经济主体在行动时会将他人利益纳入思考的范围,此时经济运行与人的发展是统一的。躯体、精神、环境、经济的健康构成了人类健康的四重内涵,且四个层次之间有着重要的相互作用和内在逻辑。首先,经济健康是其他三种健康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且直接决定了环境健康;其次,环境健康是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支撑,其直接影响到躯体健康;最后,躯体健康与精神健康是狭义人类健康的两个层次,其中躯体健康是人类健康的较低层次,精神健康则是较高层次。四个层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健康”视角下的人类健康内涵。如图1所示。基于上述人类健康的基本内涵,本研究旨在系统剖析现实经济中人类健康与以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之间的悖论关系,探讨理想状态下人类健康与“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的良性关系,继而深入挖掘促进人类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因素,即健康的经济观,并提出重构健康经济观的政策建议。

二、人类健康与以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的悖论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获得极大发展,在人均寿命、平均营养水平、健康理念等方面均显著提高,因此不少学者直观地认为人类健康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从现实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便开始逐渐显露其缺陷,全球相继出现的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严重环境破坏现象,已经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食品安全问题、人口老龄化、社会压力、信仰缺失等问题也在日益侵蚀着人类健康。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健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悖论关系日渐凸显,且这种悖论有着其自身的必然性和内在逻辑。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资本为核心的经济运行模式是一种经济的不健康状态。对于市场经济以资本为核心的性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已进行了严密的论证。他指出,“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货币便得以转化为资本,成为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且价值增值的部分由资本家无偿占有,因此“绝对的致富欲”和“价值追逐狂”①必然会促使资本所有者“通过不断地把货币重新投入流通”②而实现无休止的价值增值。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运动和增值是经济运行中最核心、最凸显的内容,而作为经济主体的人则反而成为隐在资本之下的微不足道的影子。经济运行以资本为核心的必然结果是,经济观念、劳动行为、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日益扭曲和异化,也即一种不健康状态。(1)经济观念上的不健康状态。以资本为核心的经济运行使得“越来越多地占有抽象财富”③成为绝大多数经济主体的唯一动机,导致社会中拜金主义、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等现象屡见不鲜,人性的冷漠和丑恶显露无遗。对此马克思也曾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连在一起并发生关系的唯一力量,是他们的利己心,是他们的特殊利益,是他们的私人利益……人人只顾自己,谁也不管别人”。这实质上是人的经济观念的一种扭曲和异化。(2)劳动行为的不健康状态。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精细化、生产过程日趋智能化,人类劳动的扭曲和异化程度也不断加深。一方面,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日益畸形,真正沦为由机器构成的“死机构”中的“活的附属物”。另一方面,劳动进一步成为纯粹的谋生工具,成为高生活成本下不得已、不情愿、不自觉的被动行为。据调查显示,中国劳动者平均每天工作8.66小时,其中47.3%的劳动者平均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30.3%的劳动者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而实证研究表明,这些加班现象并不是劳动者自愿选择的结果,而是在企业压力下的消极被动行为。④(3)技术进步的不健康状态。以资本为核心意味着技术进步的创新和使用纯粹由利益所主导,因此其代价往往是牺牲大部分人的长远利益。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⑤例如,1931年美国杜邦公司将二氟二氯甲烷(也即氟利昂)进行工业化生产,引致长达50年大规模使用氟利昂的时期,导致南极上空出现日益扩大的臭氧层空洞;再如,1993年美国市场率先推出转基因食品之后,转基因食品便一发不可收拾地进入全球市场,成为人们生活中极大的不确定和不安全因素。相反,那些对生态有利、对人类发展有益的诸多进步技术则往往由于缺乏利益驱动而进展缓慢或无法推进。其次,经济的不健康状态必会导致环境的不健康状态,进而通过多种途径侵蚀人类的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以资本为核心的经济不健康状态必然导致环境的不健康。(1)生态环境的不健康。对自身利益的无限追逐总是促使资本所有者采取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度排放污染物等行为,且利益驱动下的技术进步也常常是污染加强型的。尽管这些行为也会损害资本所有者自身的长远利益,但扭曲的经济观念使人们经济活动的眼光相对短视和狭隘。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面临的十大生态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污染、森林锐减、大气污染、海洋污染以及固体废物污染,均与人类破坏资源环境的经济活动有密切关系。(2)社会环境的不健康。以资本为核心、唯利是图的经济观念必然导致资本所有者之间的恶性竞争,使劳动者无时无刻不面临着高强度、高负荷的生存压力,无时无刻不体验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对立甚至仇视,继而也逐渐沦为缺乏同情心、正义感、道德底线的“理性人”。以中国经济为例,2000年以后“地沟油”、“黑作坊”、“毒大米”、“毒奶粉”、“人造鸡蛋”等恶性社会事件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发生着,使社会生存环境变得充满怀疑和不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健康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人类的躯体和精神健康。一方面,生态环境的不健康会直接损害躯体健康。这一点在医学、环境学等领域已有充分研究,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的环境公害事件则是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如日本发生的使近万人受害、上千人死亡的水俣病事件,美国洛杉矶市发生的致使几百名老年人超常死亡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英国伦敦发生的仅在4天之内就造成4000多人异常死亡的烟雾事件,等等。①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不健康是造成精神不健康的重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每年有约4亿人患有抑郁症,超过2100万人受到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每年约有80多万人自杀身亡。

②精神不健康是社会、心理和生理因素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国家政策、社会保护、生活标准、工作条件、社会支持、社会压力等,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最后,人类健康必然会陷入“躯体—精神—环境”不健康的恶性循环,并最终成为遏制经济发展的致命枷锁。躯体健康与精神健康作为狭义人类健康的两个层次,彼此也有着密切的相互影响。有研究显示,躯体健康与精神健康密不可分,两者的不健康状态会相互恶化。此外,躯体和心理的不健康还会使灵魂健康更加难以企及。躯体与精神不健康状态的相互恶化,会反过来加剧环境的不健康,使人类健康陷入“躯体—精神—环境”不健康的恶性循环。躯体的不健康会加重社会医疗成本,普遍降低劳动者的劳动效率,从而压缩资本所有者的利润空间,这会促使资本所有者采取更加不可持续、缺乏底线的生产方式,以挽回其利润的损失;精神的不健康常常使人更加偏激和冲动,倾向采取暴力、报复,这会加剧社会环境的不健康;而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不健康又会进一步恶化躯体和精神的不健康,使三者陷入恶性循环的深渊。更为重要的是,一旦这种恶性循环逐步形成,外部的调控措施将难以取得成效,即使对某一方面有所改善,但趋利性必将促进资本所有者寻求其他路径,因而无法从本质上解决人类健康受损问题。“躯体—精神—环境”不健康的恶性循环必将导致人类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并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遏制力。资本得以价值增值的秘密就在于,劳动力商品能够创造出超过其自身价值的价值这一特殊性,因此劳动力能否得到及时并充分的补充是这一增值体系的根本,也即“劳动力所有者今天进行了劳动,他必须明天也能够在同样的精力和健康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过程”,且“因损耗和死亡而退出市场的劳动力,至少要不断由同样数目的新劳动力来补充”。③也即在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中,当前劳动力健康以及未来劳动力健康是一个重要方面,并且伴随人类健康的持续恶化,很可能成为影响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继而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综上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健康与经济增长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悖论关系。一方面,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这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继而促进人类健康的改善;另一方面,以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又必然会导致经济、环境、躯体、精神各方面的不健康状态,并使之陷入恶性循环,人类健康的持续损失最终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反作用。这一悖论关系如图2所示。

三、人类健康与“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的良性关系

由以上分析可知,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并不能与人类健康形成良性循环,既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取向。因此,如何推进和实现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关系是当前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对此,可以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论述中得到启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及其对人的束缚之后,也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构想,主要有如下四方面特征:一是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人对人的剥削关系。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源所在,是造成阶级对立和无政府状态的根本原因,因此未来社会必须“废除私有财产,代之以财产公有”。①二是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在未来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因此不再需要为了交换而生产商品,所有个人组成的联合体劳动的总产品就是社会产品,并且“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②社会生产不再呈现无政府状态。三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前提之一,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③同时,社会发展还须以“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④也即促进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四是自由人联合体和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社会有计划地分配劳动时间,那么“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⑤这意味着“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⑥不难看出,所谓“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实际上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本身的全面和谐状态,其与本文所探讨的人类健康概念有着一致的内涵,是最高层次的人类健康状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扭曲和异化”,因此在“未来社会”构想中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其最终目标和夙愿,可见这一“未来社会”归根结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于是便可看到,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自由联合体”完美地实现了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关系。一方面,“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不再以牺牲人类健康为代价,而是与“人的发展”协同提高。在马克思经典作家构想的“未来社会”,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再受到私利的驱使,而是自发地采取对全社会有益的行动,“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少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

①这实际上是一种健康的经济观念,其决定了经济的健康,继而保障了环境的健康,最终促进了人类躯体和精神的健康。另一方面,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健康状态能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意味着更加高效和自觉的劳动、更加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经济行为、更加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以及更加丰富的社会文明。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论述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②。恩格斯还从新型社会分工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认为“在所有的人实行明智分工的条件下,不仅生产的东西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分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会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去获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并加以进一步发展”。③相比纯粹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这显然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状态。基于以上对“未来社会”的剖析,不难发现,要形成人与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其核心所在就是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经济运行模式,而关键环节则是要转变经济观念,也即促使经济主体在行为决策时不再为私利所驱使,而是以社会整体利益、人类长远利益为行为准则。④

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健康经济观的重构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程度均呈现跨越式发展,但这一发展很大程度上以牺牲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代价,使得中国经济发展与人类健康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缓和当前经济发展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并促进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从悖论关系向良性关系转变,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标志着我国的“健康中国”战略正式形成,该纲要也将成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在会议上强调了“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四大原则:一是健康优先,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是改革创新,即加快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三是科学发展,即依托中医药科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健康信息服务体系等科学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四是公平公正,即促进健康中国全民共建共享,加大健康扶贫以及弱势群体健康保障工作力度。可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初步蓝图,其中也不乏诸多可操作性的措施,但要真正落实这些政策并取得显著成效,仍任重而道远。如前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健康与以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之间有着不可避免的悖论关系,如果不能对经济的不健康状态有所改变,政府的外部调控政策很难真正得以落实。对此,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但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却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在这种条件下,要逐步实现人与经济从悖论关系向良性关系的转变,一个十分关键且具有能动性的途径就是,对经济观念进行重构,大力推进“健康经济观”,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保障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健康经济观”,与当前的逐利经济观相对应,其核心在于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不再以私人利益最大化为单一目标,而是自觉自发地考虑社会整体利益。健康经济观作为经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环境健康、躯体健康、精神健康有着逻辑的一致性和正向的互促性,是缓和人与经济悖论关系的有效措施,也是构建人与经济良性关系的重要基础。要构建“健康经济观”,需对“发展”、“公平”、“效率”、“技术”等含义进行重新理解。首先,应倡导“健康经济发展观”,其核心是:以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人类健康不断损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方有可能实现与人类健康的良性互动。健康经济发展观是对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微观层面的扩展,它不仅要求政府作为制度创新主导者将人类健康置于重要地位,还要求每一位社会经济主体逐渐转变其经济发展观念,从原有的逐利发展理念向人类整体发展理念转变。其次,应倡导“健康经济公平观”。其核心是:谁在生产或社会交往过程中损害了他人的健康利益,谁就必须付出同等或更多的健康利益补偿。健康经济公平观包括起点、过程、结果公平三个层面:健康起点公平,意味着同代人之间、代际人之间应享有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健康环境和健康服务;健康过程公平,则意味着对于任何损害了他人健康的行为,行动者须对受损者提供足量的健康利益补偿;健康结果公平,即指在起点和过程公平的条件下,若部分群体的健康利益仍显著低于其他群体,政府须发挥作用,以尽量保证所有经济主体获得大体相当的健康水平。再次,应倡导“健康经济效率观”。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篇4

一、经济发达国家的健康体育发展

经济发达国家的健康体育,一直是以国家的健康体育事业和社会健康体育福利事业为主导发展的。虽然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健康体育产业形式,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健康体育产业规模,但是,真正作为一种产业——健康体育产业来认识并加以发展,却是在本世纪70年代以后。

经济发达国家的健康体育产业,由于长期健康体育事业的影响和雄厚社会经济基础下良好的社会健康体育福利制度,限制了健康体育产业的发展。虽然健康体育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形式存在着,但是,已经失去最佳发展时期,难以创造和职业体育产业(职业体育相关产业)同样的辉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物质基础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和人类自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健康体育作为国家健康体育发展事业的政府行为变得越来越淡化了,并且最终将被社会健康体育福利事业完全取代,进入社会健康体育福利事业和健康体育产业同步发展的新时期。健康体育产业这时虽然已经拥有不可动摇的产业地位,锁定了特殊的健康体育消费群体,但是,这个健康体育群体可能会逐步脱离大众健康体育消费,形成特殊的健康体育高消费阶层。满足这个阶层健康体育消费经营的健康体育产业,很可能就是未来经济发达国家健康体育产业的代表产业或主体产业。而社会健康体育福利的事业化发展方向,将使社会健康体育福利事业更加接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从而处于健康体育产业无法抗衡的特殊地位。

经济发达国家健康体育产业,落后于体育其他产业的缓慢的发展和已经体现出的均速发展趋势,既不能简单地判断为经济发达国家健康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状况,也不能盲目地理解为经济发达国家健康体育产业发展的进步表现。只有将其置于经济发达国家健康体育产业发展所处的社会,结合国家健康体育事业、社会健康体育福利事业和健康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同社会需要进

二、我国的健康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健康体育,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过去,举世闻名的中国武术(功夫)和武术精神,充分证明了我国的健康体育传统。虽然我国的武术在很长时期内(新中国成立以前)只局限于民间,主要作为人的生存技能自然流传,但是,我国武术中这种传统的师徒关系,实际就是现在所说的提供武术指导服务,它客观上孕育了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我国体育产业的萌芽。只是因为人所共知的近代屈辱历史,使我国的体育产业萌芽时期延续了太长的时间。

1995年,我国启动了带有国家健康体育事业意义的、以社会健康体育福利形式推广的全民健身计划;1998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体育总局,标志着我国过去的体育政府职能全面向社会转移。这时国家健康体育发展事业,实际上已经提前开始了向社会健康体育福利事业的发展过渡,进入了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时代相适应的、国家健康体育事业补充(保证在校学生)、社会健康体育福利和健康体育产业同步发展的特殊健康体育发展时期。但是,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全面发展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时期,特别是体育产业整体发展与世界体育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强行对接,使我国的健康体育产业一度出现了领先社会健康体育福利的发展趋势。

三、对我国健康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考

我国的健康体育产业,目前才刚刚起步,无论是健康体育产业规模、健康体育产业市场开发,还是健康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健康体育产业理论研究等等,都还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的体系。因此,我国的健康体育产业能否把握机会,争取更大的发展,关键是能否认真吸取职业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尽快建立一支健康体育产业的理论研究队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健康体育产业经营管理队伍,努力做到理论研究超前发展,坚持理论的指导作用,用科学的方法、思想指导健康体育产业实践,保证健康体育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篇5

(一)健康经济有利于破解发展困局

健康经济以促进生命健康为基础,以发展高附加值健康产业为路径,超越了“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的控制性发展内涵,是一种进取性的新型发展模式,符合党的十提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基本要求。“健康经济”正是适应于这种要求的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并能够成为高邮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

(二)健康经济有益于创新发展

从全球经济发展看,不同时期均有标志性的技术创新引领时展。继蒸汽机、电力、IT技术、新能源之后,健康技术突飞猛进,健康产业附加值和发展潜力巨大,已经呈现引领新时期全球经济的趋势,将有望成为未来经济的领头羊。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加速,健康消费需求正呈现爆发式增长。高邮倡导健康经济,将可以在现代生物技术创新、健康产业发展以及扩大健康需求、促进健康消费等方面抢占发展先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三)健康经济促进全民健康

发展健康经济,保障和促进人的生命健康,本质上是民生工程。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累积了种种矛盾。因此,促进全民健康,仅仅从医疗入手是远远不够的,健康经济着眼于消除经济发展中危害健康的因素,并且大力发展以养生、预防、康复、保健、健体为目的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健康经济是提高幸福指数的惠民之举,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建设美丽高邮、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二、高邮产业现状分析及制约因素分析

高邮三次产业由2013年度16.5∶45.4∶38.1变化为2014年度的15.9∶44.5∶39.6,虽然高邮经济呈转型升级态势,但当前高邮经济发展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传统产业多数处在价值链低端,新兴产业占比较小,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结构调整阵痛逐步显现,传统发展模式和增长路径造成的种种矛盾与问题凸显。

(一)工业经济发展提速,但产业亟待转型待升级

(二)现代农业发展提效,但龙头企业尚不大不强待

(三)服务业发展资源丰富,但产业特色尚不明显

三、发展健康经济的路径

发展健康经济,应摒弃传统追求物质产出最大化的发展模式,颠覆GDP崇拜的考核体系。健康经济的核心动力是改革和创新。只有通过深化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才能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对于高邮来说,应把健康农业、健康制造业、健康服务业等产业作为发展健康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撑。根据高邮实际,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发展:

(一)加快制定健康经济规划

应把高邮放在全省、扬州大市发展的大格局中深入思考,以战略思维和宽广视野,科学谋划战略定位和发展蓝图。立足高邮特有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解放思想,审时度势,重视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健康、养生创新区,力争把高邮发展健康经济作为苏中与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创新转型发展的省级战略来实施;树立“先规划、后建设”的理念,编制《高邮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对功能区进一步细化,明晰各功能单元的空间布局。建议确立“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康复医疗、文化休闲旅游四大主导产业,打造城南健康产业园、清水潭养生谷”发展定位,按照“一环、两线、四板块”的布局,统一规划,使核心区、功能区、各板块之间功能互补、有机整合,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健康产业体系。“一环”是指环高邮湖区域规划打造滨湖养生之都。“两线”是指沿安大线和大运河两线规划健康产业集聚区,安大线重点在健康食品、里下河健康休闲方向规划发展,大运河线可结合邮驿文化、运河文化沿运河发展健康产业。“四板块”则包括了全市四个各具特色的休闲养生区域,由中部人文休闲养生板块、西部湖西民族休闲板块、北部高端生态休闲板块、南部健康休闲养生板块构成。通过新战略定位的实施,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转型升级,使高邮迈出创新发展的坚实步伐。

(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型

一是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制造、加工宜向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优势产业转型,通过招商选资,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知名度和竞争力。二是改善产业组织结构。按照专业分工、产业配套的要求,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软件外包等生产业,实现工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向完善产业链条转型,构建以产业链为纽带、骨干企业为龙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三是提升技术和产品结构。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医药研发、医疗器械;食品产业重点发展营养食品、特殊用途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打造健康产品品牌,向提升产业层级转型,如城南新区可利用现有医疗保健器械制造业、健康纺织业、健康新材料、健康食品以及高邮建筑业总部经济等产业,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打造“城南健康产业园”。

(三)加快推进城市功能转型

坚持走产城融合、产城互动、产城共进之路,完善城市配套功能转型,建设宜居宜业型、生态环保型城市,开发文化项目,提升城市品质。其一,坚持中高端定位。以本地中高端大众和外地高端人口为目标人群,扩大中高人口集聚和产业升级;其二,集群发展与分布式发展结合。利用产业基础,推进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人口聚集,配套发展公共服务,结合发展商业化服务,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其三,避免新的泛产业化。清晰界定健康产业范围,重点引进和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学校、医院、康复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群众对就学、就医的需求。重点以高邮湖环湖湿地和大运河滨水岸线为资源,依托界首芦苇场、马棚清水潭、车逻农业园、龙虬庄遗址、湖西神居山等打造旅游度假区,并设计开发出更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参与活动及旅游休闲纪念品,提升休闲旅游和城市生态功能。通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速汇聚人流,提升人气,繁荣城市。

(四)加快推进服务工作转型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篇6

如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竞争压力、生活方式和慢性病问题等影响国民健康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多,且国民健康水平存在下降的风险。那么,改革和发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让人活得更好、活得更长、活得更健康,这应是一切改革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国家主席指出,“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在人民所有获得感中,获得健康恐怕是最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都应是服务于国民身心健康建设的。

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其实都是为了生存,而生存的基础就是健康。我们的工农业生产及各种商业经营活动,我们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甚至我们研究探索和学习训练,无不与人类追求生存和健康幸福密切相关。因此,我们的改革发展理念和各项政策制定都应该融入“健康”这个要素和目标。

国民健康观念、健康发展理念亟待转变与重建

当前,国民健康的正确观念和维护方式尚未真正形成,国民的健康知识、健康意识严重缺乏,而且,很多健康观念和发展理念出了问题,亟待转变和彻底重建。

从世界各国来看,健康观念基本停留在疾病防治上,其发展也基本是医疗保健服务,尤其是概念比较混乱。比如:健康服务与医疗服务总是混淆不清,以致医疗卫生体系与健康保障体系混为一谈。医疗服务作为健康服务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应该是服务于危急重症患者,而对于亚健康、慢性病和病后康复及渴望养生者则应更多采用非医疗服务,这才是健康服务的主要部分。不可思议的是,世界各国却几乎把医疗服务作为一种福利,以致人们趋之若鹜,甚至没病的也想去 “享受”这种 “福利待遇”。其实,医疗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惩戒”,即人的身体犯错了、出了问题就会被送到医院接受医疗“惩治”和“校正”。可见,医疗服务怎么会是一种福利呢?健康问题绝对不能单靠医院和医疗治病来解决,疾病治疗是取代不了健康治理的,要真正解决健康问题必须靠健康建设和健康治理。医院产业越发达说明整个国民健康治理越差,健康问题越多。现在我们大量建医院,“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这样就能维护好国民健康、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吗?这难道就是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硬性指标吗?结论显而易见:主要靠医疗、医药和医院是推进不了健康中国建设、打造不了健康中国的。

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动医药产业和医疗产业的创新升级,医药的确关系全民健康,但关系的程度有多大呢?WHO(世界健康组织)指出:在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中,现代医疗的贡献率只有8%。医疗和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的真正动因是市场巨大,更多是经济利益驱动。那么,还有92%的“非医疗健康产业”却没有大力推动创新升级,这是为什么呢?还是我们的健康观念和发展理念没有转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其实“非医疗产业”不仅具有很大的健康价值,而且也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不论怎样,未来的大健康产业不应再是由医药产业、医疗产业和医院产业来主导。

同时,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政府和社会都在积极地寻求医疗去应对,大搞“医养结合”。其实,这个观念是很值得商榷的。养老是养健康,是养生、养身体;老年人的身体本是自然的老化或衰退过程,需要做好养护和延缓衰老工作,并不是老了就等死,也不是主要由医疗机构来给老人治病。为此,应提倡的是“健康养老”,而不是“医疗养老”或“医养结合”。

将“健康”融入各项政策和体制的设计及评价

目前,我国不仅没有建立完善的健康影响评估体系,而且连有利于维护国民健康的行政管理体制、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文化管理体制、社会组织体制等方面都还很欠缺,不能有效满足促进国民健康的需要,对于维护和保障国民健康的财政投入机制也尚不建全,不仅投入不到位,投入的方向偏颇,而且投入的绩效也不高,这都是政策或制度所应大力完善的。

我国在整个国民健康保障制度体系方面,首先是缺乏考量,比如我们只有“基本医疗卫生法”,而没有“国民健康保障法”或者说“国民健康促进法”。其次,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而不是“发展国民健康事业”。且长期以来是用“医疗卫生事业”替代“健康保障事业”,其实,“医疗”和“卫生”只是保障和维护健康的一种工具和方法而已,“健康”才是最终目的和目标。所有医学手段都是解决健康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也都应该归到“健康”这个总目标上来。为此,期待在适当时候将宪法相关内容表述为 “发展国民健康事业”或“发展健康保障事业”。同时建议创建“大健康保障体系”,包括大健康学科体系、大健康政策体系和大健康产业体系等。其中,大健康学科体系将统领所有医学学科,它将为大健康政策体系和大健康产业体系提供学理支持;而大健康政策体系则应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资金保障和措施保障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

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目标要有利于国民健康

有一个经济学家说过:“中国人活得太累,矛盾太多。经济发展是为了GDP、财政收入吗?我们加班加点工作,赚钱买房子,由于空气、水、食品遭污染,还得存钱看医生……”其实,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民生活健康幸福,所以,我们一切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目标都应该有利于和服从于“健康”这个根本目标,即建立有利于国民健康的国民经济发展模式,营造有利于国民健康的经济、社会和生活环境。换言之,建立基于“大健康保障体制”的国民经济社会运行机制和国民精神文化生活方式,这也理应成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应该说,“大健康保障体制”的建设和完善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基础,它将以统筹国民经济和国民健康的协调发展为基本手段,实现全面维护和增进国民健康、提高健康公平、促进整个社会健康和谐平稳发展这一目标,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健康更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因为,人的劳动生产力和创造能力同健康息息相关。改善健康无疑能够促进劳动者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造力。因而,随着国民健康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将增进国民健康,节约医疗卫生支出,减轻企业和国家经济负担,同时破解医改难题,消解医患矛盾,也有利于稳定国民对未来风险的预期,保障经济长远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进一步说,大健康产业体系涉及或基本涵盖了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研究认为:除了医疗服务不能完全产业化、经济化或市场化之外,其他的健康产业都可以用市场化的经济方式来发展,且都是最有前景的经济发展领域。要紧紧围绕“健康”这个根本目标来研究和设计大健康产业发展模型。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服从于国民健康建设,应以国民健康为统领来设计新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模式。

不仅如此,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发展都应该服从于“健康”这个根本目标。因为,人类、社会和自然都需要健康地和谐发展演进,而只有每个人的身心健康了,社会才能健康平稳发展,才能创造和谐的社会,也才会保护好自然,大自然也就能健康演化进展。相应地,自然健康和谐演进、社会健康平稳发展也就有利于人类的身心健康长寿。因此,健康自然、健康社会和健康人类是个闭环,当然,这也就是更大的研究课题。 国民健康素养是同舟共济,更是基石

哈佛大学Koh教授以其亲身经历回顾了提高国民健康素养的巨大挑战。“也许我们乘坐不同的船来自不同地方,但现在需要同舟共济。”这寓意着国民健康素养对于这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未来医疗服务模式的基石也是依托于健全的国民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问题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会成为被关注的头条新闻,也不是什么耀眼的研究领域。但健康素养涉及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方方面面。“巨大的机遇往往孕育于艰难困苦之中,而光明也往往被乌云所遮掩着。”此话形象地寓意了美国过去十年来在国民健康素养方面的发展与持之以恒的努力。

作为第二代移民的Koh博士从小梦想成为一名医生。记得还是医学院学生时,他的家人和亲朋好友就开始询问他有关健康方面的问题。直到他成为了医生之后,家人和朋友们仍然依靠他来获得疾病治疗方面的信息。” 而现实中,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似乎永远存在着一道无形间隙,医生总希望讲清楚:病情,而患者和家属也希望听明白同一件事: 病情。问题的核心是: 患者和家属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包括阅读能力、交流能力或经济能力等,才能正确理解疾病和治疗信息,进而具备自我判断能力做出恰当决策?这就是健康素养的核心所在。

“了解病情”,还有比这个要求更朴实的吗?没有,但真的不是医生讲不清楚,是疾病的变化和发展太复杂,有时侯还有难言的事实――医生也不知道。

Koh博士明白了,早年行医时,他过于简单地希望患者能够明白医生所解释的肿瘤疾病诊断、可能的治疗方案。而现实中患者期望医生给出更好的治疗决策,这也许是不现实的。

他意识到了还有更好交流方式。在与患者和家属交流前,首先,需要评估患者是否理解自己的病情。有些患者回答说,已经了解了关于肿瘤的所有相关信息; 也了解有可能的治疗方案,自己已经确定了其中一种是对自己最佳选择。 还有患者表示看到了所有相关信息,并对自己所患的肿瘤感到恐惧无助,到了崩溃的边缘。全身心地期望医生给出最佳治疗方案。还有患者会说,他没受过任何医学教育,也不想再多听任何建议,听天由命了。

这些是多么巨大的差别!Koh博士开始理解了并逐渐尊重患者自己所持有的各种不同观点和抉择。同时,也和持不同想法的患者进行坦诚交流,分享作为医生的体会和感受,就好像我们从以往工作中汲取教训一样,这些对于培养一个医生具有优秀的健康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的健康素养和职业情操也需要从实践中培养。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篇7

体育产业进入市场经济以后,遵循市场经济的要求,体育资源配置通过市场调节得到充分的优化组合和有效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育经济管理办法,用行政手段去管理市场经济下的体育事业,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把群众基础好、吸引力较强的竞赛项目首先推向市场,形成体育经营实体,以经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动作,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及其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特点,运用了市场经济的管理原则,遵循市场规律、法则和基本要求来兴办和发展体育产业。体育成为市场的主体,它们不仅要面对市场的竞争压力,同时也有了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动力和活力。

二、体育产业与体育健康教育的关系

体育的经济功能是由体育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所决定。经济学家认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对生产力进行价格评价时,人的素质往往是最主要的衡量标准。但在人的诸多素质中,身体素质又显得尤为重要,这就使得世界各国都格外重视体育发展劳动者体力的作用,以减少发病率,达到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目的。这表明,体育的经济功能最初是由体育本身的发展,并间接通过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再转化为劳动生产力的。

新世纪国际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人才,正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强大竞争力量,未来人才的开发、培养与使用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党和国家把“人才强国”提高到和“科教兴国”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体现了对人才问题认识的高度。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要加大人才资源投资。要认识到人才的开发过程是资本的投资过程,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本。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开发人才资源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在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日益紧密。经济的发展,要求教育也要随之发展,经济决定教育;反之,教育的发展,也推动经济的发展,教育又制约着经济,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根据国外的经验与近10年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成就可以看出,建立“教促富、富兴教”的良性循环是振兴经济和教育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改革,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体育健康教育思想也在不断地整合。在整合过程中,专家学者们深化了对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一项研究和认识,尽管对学校体育思想有种种解释,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指导思想已成大家的共识,“健康第一”思想成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而被确立下来,标志着21世纪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变化,学校体育将康教育思想核心已经形成。在学校体育新大纲中又明确指出:“学校体育要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健康发展。”这是对传统学校体育思想的又一次否定。随着新的生命观、健康观、娱乐休闲观和生活观的改变,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必然要顺应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想已被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三、体育产业中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

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实质上是习得性教育与养成性教育的结合,它是一种长期的、广泛的、潜移默化的泛教育的过程,长期以来,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一直是以学校习得性教育为主导,而在养成性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养成教育是一种长期的、广泛的、潜移默化的综合性教育,学校单方面是无法完成的。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本身都是教化和内化的统一。教化是一种外力,内化是本体对外力的承接、消化、吸收并形成自身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内化是一个过程,对学生体质健康教育而言,体质健康教育的内化是终其一生的过程。内化也是有条件的,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化的内容、方式、方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上述诸方面的相互影响、协调作用所形成的合力。教化与内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体质健康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人的生存和生活的需要,是生活世界对学生成长提出的要求。要实现这样的要求,仅仅依靠学校的几堂体育课和校园里的体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质健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一种长期的、广泛的、潜移默化的综合性(泛)教育的过程,学校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要克服这些局限,就必须了解影响体质健康教育效果的各种因素,然后从宏观上研究教育活动与社会各个结构之间的互动,把握影响体质健康教育内化的过程。

总之,体质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五个方面的责任主体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比较好的完成体质健康教育任务,因此需要立法来规范大家的行为。建议体质健康教育尽快立法,通过立法来明确体质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制度、标准、计划、实施、调控、评估和奖励等。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如果把这项工作做好,就能使大家在体质健康教育过程中有章可循,与经济同步发展。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篇8

1健康体育的含义

健康体育又可称体育健身娱乐,是健康领域和体育领域结合产生的新领域。以健康和体育有机的结合,把健康包含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健康”等多种基本含义,在健康体育产业的“健康、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体现出来。即含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也含有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目的,还含有结交朋友、广泛社会交流的目的,进一步扩大了健康体育产业的经营范围,更进一步发展了健康体育事业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功能[1]。

2发达国家健康体育业的发展现状

健康体育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类社会自身老龄化的趋向和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特别是从单纯追求物质生活向注重追求精神生活的观念转移,追求自身生存发展的质量而自然兴起。[2]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西方国家开始出现大批“有钱,有闲”的中产阶级,非体力劳动者超过就业人口的50﹪,体育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90年代中期,全世界体育市场年产值约在4000亿美元左右,并以每年20﹪左右的增长率增长,目前已经达到6000亿至7000亿美元左右。

其增长率远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1998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9﹪;1999年为2.7﹪;2000年为3.5﹪;2001年为1.7﹪;2002年为2.8﹪)。目前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占本国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大(见表1)。表1数据可以说明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已成为该国的支柱产业。【见表1】3我国健康体育业的外部环境3.1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每年GDP增长率:1997年为8.8%;1998年为7.8%;1999年为7.1%;2000年为8.0%;2001年为7.5%;2002年为8.0%;2003年为8.2%[3]。可见,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近年来平均保持在8%左右,为健康体育业的发展,扩大市场规模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3.2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和高级化。第一、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幅度下降,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大幅度上升。自我国加入WTO以来,第三产业逐步对外开放,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将是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一个亮点[4](见表2)。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体育产业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正在或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行业,所占比重将会呈现持续稳定地增长的态势,为我国健康体育业的健康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见表2】3.3人民消费指数的改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水平之一。通常恩格尔系数60%表示贫困;50-60%之间表示温饱;40-50%之间表示小康水平;20-40%之间表示富裕;20%以下表示最富裕。我国近几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连续走低[5](见表3)从表3可以看到,恩格尔指数从1991年的53.8%到2000年的43%左右,说明我国居民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在物质生活得到一定满足的基础上,我国居民在服务领域的支出明显增加,尤其是满足精神文明方面的消费支出升幅最快。目前,我国每年消费实际增长率1996为8.4%;1997年为8.1%;1998年为9.6%;1999年为11.1%;2000年为12.2%;2001年为10.5%;2002年为7.0%;2003年为6.5%[6]。以上数据说明,人民消费指数的改变为健康体育市场扩大规模提供了必要条件。

近年我国居民呈现消费特征主要是:(1)消费多样化,多层次化;(2)人们的消费,由以数量扩张为主逐渐转变为质量提高为主;(3)人们的消费,由满足生存需要为主转变为追求发展需要、享受需要的满足。[7]4我国健康体育市场发展现状4.1健康体育消费朝着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我国健康体育发展的初期,消费者定位是以年轻人、高薪阶层为主。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行业竞争的加剧,健康体育业所不得不调整经营策略,工薪阶层、各年龄人群也开始成为其服务对象。只有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良好社会效益,真正做到“双赢”。目前健康体育业消费形式由过去的散乱的、不定期的尝试性消费,向有规律的、定期的习惯性的消费,家庭消费集体消费和节假日消费。1993年,天津健康体育器材的个人购买率已经达到70%;广州达到80%;上海家庭健康体育器材当年营业额提高了200%[8]。到2003年6月底,上海共有各类营业性体育场所4400多家;广东省达到8000多家。这是由于居民收入不断增长、闲暇时间不断增加、体育健身意识的不断加强有关,“花钱买健康”、“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4.2我国健康体育市场发展区域的不平衡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我国健康体育的发展也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一.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健康体育产品较为丰富,高、中、低档并存的健康体育业网络结构基本形成。而中西部健身体育市场还在低水平上徘徊。二.结构和布局发展不平衡。表现为提供高档服务的体育健身娱乐企业不断涌现,而提供中低档健身体育服务的企业相对较少。没有经过科学的市场调查,盲目投资、一拥而上,造成恶性竞争,导致某些项目供过于求,投资无法回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而某些项目却处于供小于求的状况。

4.3健康体育市场呈现专业化趋势我国健康体育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意识到,只提供单一的产品和服务是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必须向专业化、细分化方向发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为市场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避免了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市场专业化、细分化,体现在:一.为了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老龄人口的身体健康和社会交往提供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如我国传统的气功健身、交谊舞等。二.以满足人们健身、健美的需要,提供健美、形体训练等产品,特别是妇女和青年人的健美中心、康乐中心随处可见。三.各种运动技能培训长盛不衰。如游泳、散打、跆拳道等。

四.以惊险、刺激、回归自然的休闲娱乐项目迅速崛起,如登山、攀岩、漂流、极限运动、野外生存、水上、冰上运动游乐项目等。

5加速培育我国健康体育市场

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健康体育市场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要加快健康体育市场发展步伐,必须坚持培育市场和管理市场并举的方针,走边培育边管理,在培育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加强培育的道路[9]。

5.1逐步建立完善我国的健康体育市场我国健康体育市场从形成、发展到成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目前我国的体育健康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体育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供求矛盾较大,市场还存在许多不足,势必会影响健康体育市场的发展。所以,要完善我国健康体育市场,市场结构要完整;分工要明确;功能要齐全,形成统一开放的组织体系。

5.2塑造真正的健康体育市场主体健康体育市场的培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场馆设施的建设,一部分要条件的经营者实行企业化经营的经济实体;二是加强健康体育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者的培养。

5.3加强健康体育法律法规建设

目前我国健康体育市场还不成熟,没有形成规模,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相对制约和限制了市场的发展。加强健康体育市场法律法规的建设,是加快培育和开拓我国健康体育市场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客观需求;也是健全市场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6结论与建议:

6.1健康体育是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良好,市场潜力巨大,应优于其他行业领先发展。

6.2我国健康体育市场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在发展中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使健康体育市场的资源有效配置,发挥最大功效,促其市场规模健康发展。

6.3健康体育市场的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发展的时期和统一的方法。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体育发展规划。

6.4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理论研究队伍,培养一支高层次的经营管理队伍,用科学的方法和指导思想来保证我国健康体育市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6.5改变目前的经营策略和经营指导思想,把握未来健康体育产业与健康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2][8]曲宗湖.体育产业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篇9

1健康体育的含义

健康体育又可称体育健身娱乐,是健康领域和体育领域结合产生的新领域。以健康和体育有机的结合,把健康包含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健康”等多种基本含义,在健康体育产业的“健康、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体现出来。即含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也含有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目的,还含有结交朋友、广泛社会交流的目的,进一步扩大了健康体育产业的经营范围,更进一步发展了健康体育事业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功能[1]。

2发达国家健康体育业的发展现状

健康体育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类社会自身老龄化的趋向和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特别是从单纯追求物质生活向注重追求精神生活的观念转移,追求自身生存发展的质量而自然兴起。[2]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西方国家开始出现大批“有钱,有闲”的中产阶级,非体力劳动者超过就业人口的50?,体育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90年代中期,全世界体育市场年产值约在4000亿美元左右,并以每年20?左右的增长率增长,目前已经达到6000亿至7000亿美元左右。

其增长率远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1998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9?;1999年为2.7?;2000年为3.5?;2001年为1.7?;2002年为2.8?)。目前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占本国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大(见表1)。表1数据可以说明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已成为该国的支柱产业。【见表1】3我国健康体育业的外部环境3.1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每年gdp增长率:1997年为8.8%;1998年为7.8%;1999年为7.1%;2000年为8.0%;2001年为7.5%;2002年为8.0%;2003年为8.2%[3]。可见,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近年来平均保持在8%左右,为健康体育业的发展,扩大市场规模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3.2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和高级化。第一、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幅度下降,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大幅度上升。自我国加入wto以来,第三产业逐步对外开放,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将是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一个亮点[4](见表2)。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体育产业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正在或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行业,所占比重将会呈现持续稳定地增长的态势,为我国健康体育业的健康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见表2】3.3人民消费指数的改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水平之一。通常恩格尔系数60%表示贫困;50-60%之间表示温饱;40-50%之间表示小康水平;20-40%之间表示富裕;20%以下表示最富裕。我国近几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连续走低[5](见表3)从表3可以看到,恩格尔指数从1991年的53.8%到2000年的43%左右,说明我国居民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在物质生活得到一定满足的基础上,我国居民在服务领域的支出明显增加,尤其是满足精神文明方面的消费支出升幅最快。目前,我国每年消费实际增长率1996为8.4%;1997年为8.1%;1998年为9.6%;1999年为11.1%;2000年为12.2%;2001年为10.5%;2002年为7.0%;2003年为6.5%[6]。以上数据说明,人民消费指数的改变为健康体育市场扩大规模提供了必要条件。

近年我国居民呈现消费特征主要是:(1)消费多样化,多层次化;(2)人们的消费,由以数量扩张为主逐渐转变为质量提高为主;(3)人们的消费,由满足生存需要为主转变为追求发展需要、享受需要的满足。[7]4我国健康体育市场发展现状4.1健康体育消费朝着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我国健康体育发展的初期,消费者定位是以年轻人、高薪阶层为主。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行业竞争的加剧,健康体育业所不得不调整经营策略,工薪阶层、各年龄人群也开始成为其服务对象。只有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良好社会效益,真正做到“双赢”。目前健康体育业消费形式由过去的散乱的、不定期的尝试性消费,向有规律的、定期的习惯性的消费,家庭消费集体消费和节假日消费。1993年,天津健康体育器材的个人购买率已经达到70%;广州达到80%;上海家庭健康体育器材当年营业额提高了200%[8]。到2003年6月底,上海共有各类营业性体育场所4400多家;广东省达到8000多家。这是由于居民收入不断增长、闲暇时间不断增加、体育健身意识的不断加强有关,“花钱买健康”、“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4.2我国健康体育市场发展区域的不平衡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我国健康体育的发展也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一.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健康体育产品较为丰富,高、中、低档并存的健康体育业网络结构基本形成。而中西部健身体育市场还在低水平上徘徊。二.结构和布局发展不平衡。表现为提供高档服务的体育健身娱乐企业不断涌现,而提供中低档健身体育服务的企业相对较少。没有经过科学的市场调查,盲目投资、一拥而上,造成恶性竞争,导致某些项目供过于求,投资无法回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而某些项目却处于供小于求的状况。

4.3健康体育市场呈现专业化趋势我国健康体育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意识到,只提供单一的产品和服务是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必须向专业化、细分化方向发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为市场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避免了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市场专业化、细分化,体现在:一.为了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老龄人口的身体健康和社会交往提供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如我国传统的气功健身、交谊舞等。二.以满足人们健身、健美的需要,提供健美、形体训练等产品,特别是妇女和青年人的健美中心、康乐中心随处可见。三.各种运动技能培训长盛不衰。如游泳、散打、跆拳道等。

四.以惊险、刺激、回归自然的休闲娱乐项目迅速崛起,如登山、攀岩、漂流、极限运动、野外生存、水上、冰上运动游乐项目等。

5加速培育我国健康体育市场

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健康体育市场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要加快健康体育市场发展步伐,必须坚持培育市场和管理市场并举的方针,走边培育边管理,在培育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加强培育的道路[9]。

5.1逐步建立完善我国的健康体育市场我国健康体育市场从形成、发展到成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目前我国的体育健康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体育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供求矛盾较大,市场还存在许多不足,势必会影响健康体育市场的发展。所以,要完善我国健康体育市场,市场结构要完整;分工要明确;功能要齐全,形成统一开放的组织体系。

5.2塑造真正的健康体育市场主体健康体育市场的培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场馆设施的建设,一部分要条件的经营者实行企业化经营的经济实体;二是加强健康体育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者的培养。

5.3加强健康体育法律法规建设

目前我国健康体育市场还不成熟,没有形成规模,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相对制约和限制了市场的发展。加强健康体育市场法律法规的建设,是加快培育和开拓我国健康体育市场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客观需求;也是健全市场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6结论与建议:

6.1健康体育是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良好,市场潜力巨大,应优于其他行业领先发展。

6.2我国健康体育市场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在发展中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使健康体育市场的资源有效配置,发挥最大功效,促其市场规模健康发展。

6.3健康体育市场的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发展的时期和统一的方法。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体育发展规划。

6.4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理论研究队伍,培养一支高层次的经营管理队伍,用科学的方法和指导思想来保证我国健康体育市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6.5改变目前的经营策略和经营指导思想,把握未来健康体育产业与健康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2][8]曲宗湖.体育产业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篇10

一、健康人力资本、经济增长、贫困陷阱三者关系分析

1.健康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健康人力资本是近年来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重要概念,它能够有效的体现出个体能力,具体表现在西方等发达的欧美国家,其经济消费和医疗卫生指出所占比重远远高于相对贫困的其他国家,是典型的健康水平体现。当然,健康的人力资本反过来又会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呈现出“高健康、高消费、高收入”的特点。由此可见,健康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

一般说来,健康投入越多,其产生的结果也就越好,个体收入也会显著提高。Weil在研究健康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将健康因素计入总量生产函数中,模拟出健康水平对人力资本和总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状态良好的工人生产率比健康不佳的工人高70%,而不同国家健康状态造成的生产差异高达17%[2]。为了进一步探究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特做了以下的假设以及理论模型。

假设经济中存在无限生命的个人,瞬时效用为u(.),主观的贴现率是 ,他的效用水平就将是:

(1)

在上述公式中,假设u,(・)>0,u,,(・)<0。同时由于健康人力资本会影响经济增长,故作为生产函数存在,体现为:

(2)

在该式中,y是个人产出水平,k为个人物资资本的存量,h则为个人的健康人力资本水平,l是个人的劳动量。由此可见,健康人力资本对劳动投入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即健康水平越高,投入工作量的时间越长,能承受的工作强度越大,产出水平也就越高[3];反之,产出水平越低。根据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健康人力资本以上述(2)公式带入生产函数是合理的,具有一般性,可继续假设生产函数:

fh>0,fk>0,fhh< 0,fkk< 0,fkk fhh> fhk2

从该式中可以明显看出,物质资本、健康人力资本都具有递减的正的边际生产力,都是关于h、k的凸函数。而代表健康人力资本的h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下图1所示:

图1 健康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模型

2.健康人力资本与贫困陷阱的关系

根据目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知,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与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差距性。而对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更多的专家认为是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且不具提升趋势,陷入人力资本贫乏引起的经济增长贫困陷阱。所谓的贫困陷阱是样子红人力资本、人均产生相对较低的稳定状态体现,它的陷阱重点表现为人们试图打破这一局面的话,很可能造成经济跌进低水平的趋向,因此,成为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一大难题。

用模型来说的话,出现贫困陷阱主要是由于f(h)不是单一的函数。在真正的实际中,人力资本报酬递减不是一定的,相反人力资本专业化也可能带来报酬的递增[4]。假设生产函数h在很低时为递减报酬,中间区域的h为递增,而在h很高时,表现出的报酬则为不变或是递减,它们呈现出的曲线sf(h)/h,如下图2所示:

图2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贫困陷阱的关系

根据上图所示,如果贫困陷阱模型与实际情况相符,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这一局面,提升经济增长水平,必须让物质资本对应的人力资本超过不稳定的临界点hM.。具体可采用引进人力资本、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提升人力资本健康水平、降低物质资本积累等途径,来提升人力资本的综合水平,以摆脱经济增长贫困陷阱。

二、我国人力资本现状分析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积累的人力资本多,在经济增长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在1980年到2004年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占各大要素的8.2%,人力基本存量也由1996年的5.2%上升为2004年的6.4%。可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人力资本存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5]。当然,我国经济增长依然出现贫困陷阱,不仅不具有引进人力资本的优势,还有大量本国人力资本的流失。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分析,我国的留学生,毕业后回国比例为7.6%,大部分学生都选择留在国外发展,人力资本积累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问题。

人力资本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其中知识技能可以通过不断的教育培训来提升,而健康状况则是隐形的关键因素。它关系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健康人力资本工作效率更高,为了改善人力资本的健康状况就必须解决营养和就医问题。而血站作为医疗机构用血的采集、供应中心,对于人力资本的健康具有重大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的健康水平,就必须不断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加快血站的发展,提升采血供血队伍的整体素质,实行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便于提升我国的经济增长,尽快摆脱贫困陷阱。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经济增长模型的假设构建,引入“贫困陷阱”这一概念,说明健康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它推动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通过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的投入来积累健康人力资本,增加我国健康人力资本的数量,也能够有效的让我国摆脱贫困陷阱,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差距。可见,健康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和贫困陷阱三者相互关系,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钱信.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分析[J].中铜陵学院学报,2014(5):26-30.

[2]黄小平,颜丽芳,刘珊.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3(2):22-27.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篇11

(二)卫生不均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指出,健康具有消费品与投资品的双重属性。从投资品属性角度看,将卫生均等化水平的提高看作人力资本投资的一部分,有利于居民保持健康的状态,进而提高其在经济建设中的劳动效率。卫生不均等程度的扩大将一方面抑制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耗居民储蓄,致使居民花费大量可支配收入用于健康维护,导致区域消费、投资的不足,使得经济增长失去动力源;另一方面将恶化居民健康人力资本形成条件,降低劳动能力及效率,导致经济增长中人的活力和贡献度的下降,对经济增长起到阻滞效应。基于民生要素角度研究认为,民生要素的投入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五大民生要素资本对本地经济均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国经济的发展依然处于劳动力和资本驱动经济增长的阶段。医疗卫生作为民生要素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卫生均等化要素分布的不平衡以及区域间卫生要素的负外部性是阻碍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卫生不均等对于劳动力的影响则加剧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综上所述,卫生不均等将制约居民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健康人力资本的有效形成,并最终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阻滞效应。

二、实证研究设计

(一)建模思路与变量说明

基于研究目的与数据获取因素,本文同时构建两个模型:

(1)健康模型

借鉴Grossman的健康生产模型思想,将卫生投入视为民众健康产出的核心变量,显然,卫生投入不均等因素可以构成对区域健康产出的重要影响变量,则可以建立模型(1)。

(2)经济增长模型

根据Lucas(1988)内生新经济增长模型核心思想,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因素,将卫生投入视为重要健康人力资本产出的变量因素。这样,忽略其他人力资本形态,将健康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其主要由卫生投入变量决定。因此,卫生投入不均等因素通过影响健康人力资本禀赋水平进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也构成重要可能性影响。

(二)面板协整模型的分析步骤

以Johansen、Stock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由于面板数据兼具时间序列和横截面双重特征,考虑到数据的平稳性和可靠性要求,可采用基于E-G两步法的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1)判断序列变量平稳性

应用Eviews对上述各变量及差分项进行单元根检验。结合F-ADF、LLC、IPS-W和F-PP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判断相应变量序列是否存在单元根,以满足E-G两步法同阶单整要求

(2)判断模型变量协整关系

采用基于E-G法的Kao协整检验,对面板变量模型进行OLS回归,将获得的回归残差序列进行单元根检验,判断回归残差序列是否平稳,进而推断面板模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3)建立模型短期关系

在面板变量存在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模型短期关系。通过判断所得误差修正项ECM系数是否显著不为零,验证所得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可靠性。

(4)建立模型长期关系

在模型短期关系确立基础上,建立长期趋势静态协整方程,分析模型变量的长期关系。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单元根检验

健康模型(1)中,全省及苏南、苏北通过了协整检验,总体上江苏全省政府卫生财政投入、卫生资源配置和健康人力资本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苏中未能通过检验,苏中地区政府财政投入及卫生资源配置尚未构成对居民健康的长期有效联系,显示了苏中相比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相比苏北经济落后地区缺少政策扶持的尴尬境地,集中表现为政府财政投入及卫生资源配置对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的低贡献效率。经济增长模型(2)中,全省及苏南通过了协整检验,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苏中、苏北均未通过协整检验,表明江苏各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严重差距,苏中、苏北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政府财政卫生投入及卫生资源配置还未形成对经济的有效影响,苏北卫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着相当的滞后性。

(二)江苏卫生均等化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1.卫生均等化水平对居民健康的短期影响效应

根据上述检验结果,剔除健康模型中未通过协整检验的苏中地区,剩余地区建立PVECM模型,进行回归残差自相关性分析。

2.卫生均等化水平对居民健康长期影响效应

构建卫生均等化与居民健康的长期关系,其中政府财政卫生投入对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卫生物力投入与卫生人力投入总体贡献不高。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过度的卫生物力投入和区域内配置不均等对区域城乡民众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负向影响,尤其是卫生物力投入配置的区域内结构失衡将成为目前阶段关注的重点,诸如苏南各中心城市大医院的盲目扩建、扎堆,相比而言,县以下以及乡镇社区等基层卫生服务设施投入的缺乏等,卫生资源过度向中心城市集中问题必须加以关注;苏北等经济落后地区的卫生人才奇缺已加重了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供需矛盾,严重影响区域居民健康水平。

(三)江苏卫生均等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1.卫生均等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效应

现阶段苏南地区卫生物力投入配置状况并不能构成对区域民众健康发展的有效促进机制,从而未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这进一步揭示了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未来在卫生事业发展方面,不仅要重视继续加大总量投入,更要重视加强内部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卫生医疗机构与卫生服务资源布局结构的优化与均衡化,从而为改善民众健康福利水平,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基础。

2.卫生均等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效应

进一步建立长期增长模型并估计卫生均等化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协整方程资本投入因素与劳动投入因素对江苏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长期促进作用。进一步比较两变量系数大小可以发现,劳动因素对江苏全省及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要大于资本因素,说明江苏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特征显著。在促进当地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当地民众民生福利水平的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拉动效应,但值得注意的是,苏南模型却为高度显著负值,说明江苏各区域内部方面还存在显著结构不平衡问题,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医院机构等核心卫生物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长期难以构筑拉动本地区健康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促进机制;卫生资源投入配置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结构不均衡,卫生人力投入均等化水平严重滞后卫生物力投入,进一步拉大了与苏南先进医院的市场发展差距,最终导致江苏特别是苏北、苏中地区长期健康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并构成对促进江苏长期经济增长动力源泉的巨大损害。

四、结论与建议

卫生均等化既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有效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构成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要求。卫生均等化本质上是保证居民平等地享有维系健康与发展健康能力的权利。居民实现健康发展既是个体维系和提升自身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基础,同时也是重要健康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构成了人追求知识人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和制度人力资本等其他人力资本发展的重要基石。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的构成要素和体现人的价值的核心载体,按照人力资本理论之父——舒尔茨的观点,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内在源泉。因此,推动卫生均等化发展不仅是区域民生福利保障应有之义,更是推动区域经济长期有效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本文以人力资本视角,分析了卫生均等化与居民健康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江苏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考察期间江苏卫生均等化水平对区域发展存在短期长期差异性效应;从短期看,江苏区域卫生均等化尤其是卫生投入均等化发展水平有所改善,对民众健康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长期看,江苏卫生领域暴露出总体投入不足、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服务与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以及卫生人才战略滞后等问题,制约了江苏长期卫生均等化水平的提升发展以及对区域居民健康及经济增长的长效促进。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1)构筑卫生人力有效流动与发挥效能的利益激励机制

政府要通过加大专项投入,努力改善卫生领域特别是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各项待遇与工作环境,降低一线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引导卫生人力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特别要重视对经济发展薄弱地区的卫生人力资源培育和人才引进政策扶持力度。

(2)注重区域卫生人才的均衡培养

建立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基层服务实习机制,使在校学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必修学分之一,鼓励广大优秀卫生医疗大学毕业生走进基层,政府要通过减免学费、签订定点培养合同等方式培养服务基层的卫生工作人员。

(3)深化公立医院内部体制机制改革

逐步建立起面向病患者卫生服务效率和卫生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医疗卫生人员绩效考评与分配体系,形成公立医院内部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加强公立医院与地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乡镇卫生院的业务联系机制,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高卫生服务产出效率。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篇12

一、辽宁人口老龄化与健康老龄化

1、辽宁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

辽宁省自1995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后,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比例已高于全国平均线。根据2008年辽宁省统计数据显示,由2007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200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指居住在辽宁境内半年以上的人口)4298万人,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57.3万人,占总人口的10.64%。辽宁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5.68%迅速上升至2007年的10.64%,据预测到2039年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30%以上。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引起经济社会随之发生变化,社会向老龄结构转变,众多经济要素也必然会围绕老龄社会的发展而重新组合,新理念、新需求、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和组织形式等都会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2、健康老龄化的内涵

根据通行的定义,健康老龄化是指个人在进入老年期时在躯体、心理、智力、社会、经济五个方面的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状态。1987年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了“健康老龄化”问题。1993年第15届国际老年学大会的主题是“科学为健康老龄化服务”,提出实现健康老龄化,为老年人提供方便、经济、有效的健康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1995年10月,中国老龄委、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老年医疗保健研讨会。会上,我国人口学与老年学家、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邬沧萍教授作了《健康老龄化的科学涵义和社会意义》的会议主题报告,指出:“可以看出健康老龄化这一词组与我国传统上使用的‘健康长寿’近似,但寓意更深,内容更加丰富。”他进一步指出:“要全面、科学地理解‘健康老龄化’,必须明确六个要点。”这六个要点是:第一,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是老年人口群体的大多数人健康长寿,体现在健康的预期寿命的提高。第二,健康老龄化不仅体现为寿命长度,更重要的是寿命质量的提高。第三,人类年龄结构向老龄化转变,要求有相应的“健康转变”来适应,把健康的概念引申到社会、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第四,人口老龄化是一个过程,要历史地、全面地认识老年人的健康,它同所有人的福利都联系着。第五,健康老龄化是人类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提出的一项战略目标和对策,是建筑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第六,健康老龄化是同各个年龄段的人口,同各行各业都有关系的一项全民性保健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民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二、辽宁医疗保健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分析

面对辽宁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业,以适应市场需求,满足老年人对医疗、预防、保健、护理、康复等方面的需要,是实现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群健康和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老年人群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总量日益增大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老年人群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总量日益增大。根据各地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老年人患病率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虽然,近年来,辽宁省社会保障体制愈加完善,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已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人口迅速老龄化,老龄事业总体上仍滞后于老龄化的需求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庞大的老年群体在入住养老机构、文化娱乐和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籍、心理调适、康复护理、紧急救助、临终关怀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呈不断增长态势。另一方面,老年服务产业中诸如医疗服务设施短缺、服务主体过于单一、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服务质量相对较低等问题日益显现,与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面对中国的医疗保健服务市场的巨大市场需求,辽宁应抓住机遇,适应医疗保健服务市场需求,为实现健康老龄化,大力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业,并使之成为辽宁新的经济增长点。

2、人们的医疗保健需求向多层次、多样化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发展,人均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医疗保健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同时,多层次的社会生活需要,产生了多样化的细分要求,为医疗保健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根据人类对保健的需求,未来医学任务的发展趋势将会以防病治病为主逐步转向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主。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医疗健康服务消费已突破了“有病求医”的观念,医疗消费动机表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美容、整形、康复服务正在火热走俏,健康咨询、家庭保健、保健旅游、健康饮食、运动健身等方面的潜在需求不断增长,以及保健品市场的不断升温、特需服务的需求等,为医疗保健服务业开拓出了更广阔的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在的商机。老年人群需求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和总量的提高,使得老龄产业所涉及的领域和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业大有可为。

3、我国医疗保健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加速

政府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事业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医疗保健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加速,陆续出台新的政策,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是医疗保健服务业发展的“推进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2009-2011年应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这五项重点改革涉及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医疗卫生投入机制、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医药卫生管理体制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投入,为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三、大力发展辽宁医疗保健服务业,实现健康老龄化

大力发展辽宁医疗保健服务业,适应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坚持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医疗资源的配置作用;政府加强行业监管,实行综合调控,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1、建立健全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医疗保健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支重要力量,将极大拉动和促进相关行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要大力改善医疗保健服务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建立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使医疗保健服务业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

辽宁医疗保健服务业的相关企业要抓住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做大做强,建立先进的现代服务企业管理制度,实现科学管理和发展。同时,要尽快建立、完善医疗保健服务行业协会,协助政府制定行业发展规范和相关准则,发挥行会维权作用,使医疗保健服务业企业实现公平竞争,健康、自律发展。通过将政府、企业、行会及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促进医疗保健服务业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

2、建立完善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网络体系

在满足居民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医疗保健消费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健全医疗保健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及社会共同构建的网络体系,提供多样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方面,辽宁各级政府及组织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医疗健康教育,普及老年保健和卫生科学知识,增强老年人自我预防和保健意识及能力,并制定有关政策,在参观、旅游、出行等方面,给予老年人更多的优惠服务和照顾。

另一方面,辽宁各级医疗保健组织机构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并适度增加不同形式、不同档次的老年福利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发展家庭病房,采取定点、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疾病预防、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健身、心理咨询等多方面的服务。同时,倡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开展敬老助老相关社会活动,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医疗保健服务业,着力构建多元化投资和多渠道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业的新格局。

3、创新发展及培养医疗保健业高级人才

目前,医疗保健服务业市场已经由粗放方式发展的阶段,过渡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阶段,应该以技术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制胜。大力发展辽宁保健服务业,要吸收现代医疗保健技术,优化医疗保健服务产业结构,形成产业结构均衡发展,创新挖掘特色服务,形成核心竞争力,建立新的产业模式,以适应现代人的保健需求和服务。

健康医师、健康监护人、营养师等保健服务职业已成为21世纪的热门职业。要积极引进国外技术、资金、管理、经营模式和人才,大力培养医疗保健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从事医疗保健服务,端正服务态度,树立人文精神、调整业务知识结构。对已从事医疗保健服务业的人员要进行再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整体素质,发展形成具有综合功能的医疗保健服务业,真正满足现代人关爱自身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需求。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09A513。)

【参考文献】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篇13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载体。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消费,低经济效益、低生态效益、低社会效益的传统生产方式,对城市这一人类居住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引发了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巨大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城市理念,超越了公共卫生事业从大健康的角度出发,其强调在产业、环境、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通过依靠社会力量、政府部门共同努力的方式,最终实现以健康为指向的城市发展。这种理念对于中国当下城市而言还是一个新事物,人们对这种理念的认识和接纳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目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城市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主要观念。在各种城市病困扰城市发展的当下,转变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建设健康城市在中国的推进正迎来最好的时机。但什么样的健康城市建设模式最适合中国,如何才能走得更扎实、更有效,这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总结。

西方工业文明时代建设城市,主要是为了企业家能够赚钱、能够发展经济。我们建设健康城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从规划设计、管理运作到制订的各种制度和机制都以人的健康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到我国来说,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才能建设中国的现代化城市。这完全是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它不是简单的发展经济,而是有健康的人群、健康的质量环境、健康的社会环境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并且这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够不断地创造和改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断地扩大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充分发展方面能够互相支持,建设健康城市是一个时展的标志。

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健康城市建设在实现党和国家的这项伟大任务中居于主导地位。第一,建设健康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抓手。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检验现代化发展的状况如何,只要抓住人民健康这个抓手,就可以了解现代化发展的全局。人的健康涉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个方面。人的健康如同门的把手,只有抓住把手推开门,室内的摆设才能一目了然。第二,城市是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战场,健康城市建设对国家的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城市是人口集聚的中心,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将来大部分人口要居住在城市。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健康城市建设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最好的形式。建设健康城市是一种世界潮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前景十分广阔。

在北京召开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暨第九届中国自我药疗年会,主要是为了交流经验,推动健康城市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健康城市建设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创新的事业,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潮流,在我国这种理念还未深入人心,但是我们作为健康城市的宣传者、推动者,能够为人类这项伟大的事业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应该感到自豪。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