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培训建议实用13篇

线上培训建议
线上培训建议篇1

(一)2020年教育培训计划完成情况说明

2020年以来,XX分公司各项目部按照公司战略发展要求,坚持“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知识型员工”的培训理念,围绕2020年的培训工作计划,紧扣公司“35131”重点人才培养工程实施规划要求,有序开展各项培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员工业务素质。片区三个项目部积极响应公司培训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参与送上级单位、送外培训和内训,培训考核效果良好,培训教育质量较高。

具体情况如下:一是培训参与度高,覆盖面广。截止2020年12月1日,2020年共完成培训项目105项,计划培训项目63项,已完成的培训计划内的培训项目62项,计划外培训项目数量43项。XX 项目公司员工32人,开展83次培训,参训人员达754人次;海南工程项目公司员工11人,开展21次培训,参训人员695人次。培训教育做到了全员参与全覆盖。二是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基本满足各层级员工需求。在外部培训上,既有中层管理人员培训、项目经理培训、安全总监培训、青年骨干培训等为项目中层管理人员开展培训,还有税务培训、起重设备安全管理培训、轨道梁桩基施工培训、交建云电商平台推广、隧道爆破安全管控及技术培训等针对各部门岗位技能培训和粤建安三类人员取证、海南建培八大员等各种取证培训,培训内容基本满足了各层级员工的需求。在内部培训上,全面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保密教育、安全教育培训、施工管理、设备管理、工程质量管理、试验管理、工艺技术、采购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学习、合同管理、党组织与企业文化建设、治安保卫管理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内容,也有有限空间应急演练、群体性突发事件演练、消防演练等实操性培训。

(二)年度教育培训工作完成情况(亮点、创新点);

1.对年度工作中培训项目开发、培训体系建设等工作综合盘点

在培训项目开发上面,通过对项目部员工培训需求调研、策划,结合片区项目特点,XX分公司项目主要开发了以下培训课程:一是针对保密工作要求,结合集团和公司教材以及国家保密法制法规等开发和完善了一系列保密教育培训教材,包含防间保密教育视频(9个培训课程)、编写保密宣传手册、进退场保密教育等保密课程,对参建人员进行常态化教育,多种形式并举,效果明显。二是开发了一系列安全培训课程,包含安全体验馆工人劳保用品使用学习、现场起重吊装运输安全教育培训、塔吊安装班组专项安全教育培训、防暑降温专项安全培训等8项安全教育培训课程。

在培训体系建设方面,XX分公司各项目都对自身培训体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一是结合公司相关制度,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XX 项目部技术培训管理制度》,明确了各层级培训管理人员的职责及定位,细化培训工作流程,规范化开展施工技术培训。二是有效整合各项培训资源,围绕员工岗位能力提升目标,进一步挖掘和培养合格的内部培训讲师。按不同的职位序列和不同类别的培训项目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开展内部培训课程的研发。 三是加强培训效果评估和跟踪工作。通过课后填写培训效果评估表和对培训开展一段时间后员工工作表现追踪,了解培训课程实际效果,从而进行进一步完善。

2.本单位年度开展重点培训项目,对相关培训项目进行客观评价

2019年,XX分公司开展重点培训项目主要有:一是面向全体参建人员的保密教育,包括进退场保密教育、保密法制宣传教育、防间保密视频学习。二是安全教育,包括进场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安全继续教育、高处作业培训、施工用电安全培训、起重作业安全培训等。三是面向项目部各层级、部门人员进行的岗位技能培训,包括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税务培训以及各种取证培训。这些培训项目覆盖范围广、针对性强,有效结合了业务需求和岗位要求,有利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团队。

3.本单位安全质量教育培训开展情况

本年度项目部计划开展安全教育类培训15项、实际完成,计划开展质量管理教育培训15项,实际完成项。其中理论知识培训内容有项,参训人,实操类培训项,参训人。通过本年度开展各项安全质量教育培训,项目部和参建队伍管理人员安全质量意识普遍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明显提升,促进了项目部安全质量文化建设。项目部全年组织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累计611人次,各类专项安全培训302人次,其它安全培训61人次。其中专项安全培训包括起重作业专项安全培训、现场施工用电专项安全培训、高处作业专项安全培训、爆破作业专项安全培训、安全文件学习专项安全培训、大临设施施工专项安全培训、消防安全专项安全培训、节前节后安全注意事项专项安全培训等。培训形式主要包括会议形式、张挂形式、音像制品、现场观摩演示形式等。通过培训课程评估表反映情况,各项安全培训均达到了预期效果,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为项目施工安全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4. 培训工作中的亮点、创新

XX分公司培训工作中的亮点主要有:一是培训内容针对性强。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切实加大培训力度,使各级、各部门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够满足任职岗位的需要。一是通过座谈会形式,邀请外部单位进行培训学习。如为了提高保密工作专业性,多次与业主单位、公司开展保密座谈交流会,切实提升项目部保密工作经验有效提高了保密办人员的保密工作能力,提升了项目部保密工作开展水平的发展。二是开设图纸学习培训班。利用每周一、二、四、七晚上7:30-10:30,组织工程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集中讨论和领导班子专题讲解形式,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提高现场施工作业管理水平。三是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方式不只局限于会议室的PPT讲解授,还包括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消防安全演练等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培训项目,有效提升了参训人员实际操作能力。

5. 针对培训流程及培训档案管理、培训资源、关键群体教育培训、延伸性教育开展、培训记录的反思

为促进人才结构的优化和培养高素质人才,XX分公司各项目均以334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人才培养。这一年以来,培训流程还不够完善,缺少对培训结果和质量考评和后续工作产出的持续关注;培训档案做到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整理、归档和汇总,存放有序;利用局、公司和项目部现有资源,对领导班子、专业技术人员、青年骨干都开展了多次培训,基本满足了各个群体的培训需求。

6.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单位如何适应防控需求并开展培训工作,做了哪些工作和创新,效果如何

2020年初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现场培训难以正常组织实施。但在此期间,项目部不忘加强员工培训,停工不停学,努力开拓培训方式方法,积极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培训,坚持以考促学,以使培训工作有序进行,真正做到防控和培训两不误,确保全年培训计划的全面完成。

一是录制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录音,在项目部门口、工人营区和施工现场入口反复播放,有效提高防疫意识和技能。

二是分批次开展培训工作,精简培训时间,降低培训人员聚集交叉感染风险,提升了培训效率的同时也推进了培训工作开展。

三是建立网上学习群,及时收集推送最新政策和解答工作中疑难问题,共享学习资料,提高了OA网络学院和公司培训课程资源利用率。

四是依托现代化教学媒体,开展线上互动培训。应用腾讯会议室等平台组织在线直播授课,通过在线直播授课,加强培训交流,提升培训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三)存在的不足、困难及对策、措施

1.培训计划与施工生产工作冲突,效果打折。由于工程项目特点,在施工生产、迎检工作等存在冲突时,许多培训需要缩减培训时间或者不得不取消,影响力培训效果。面对这种情况,项目部根据生产工作计划,提前谋划,不定期调整培训计划,利用周末、周例会、雨天等施工生产任务较少时期,安排培训项目,确保培训计划有效落实。内部培训时间过于紧凑,员工没有充分的消化培训内容;

2.部分员工参训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学习意识。针对这种情况,一是及时约谈,消除员工负面情况,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二是加强培训考核,对出勤情况、员工参训后工作表现等进行跟踪,在季度绩效评价和评优评先时把培训态度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三是进一步完善培训课件和改善培训方式,增强培训吸引力。

3.网络学院的建设及推广存在哪些问题;有何建议或者解决对策、措施

今年以来公司网络学院推广极大丰富了公司培训课程,给员工带来了学习专业知识新渠道。但是网络学院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网络学院稳定性不够,部分视频课程清晰度不高,使用体验不佳,建议公司加强网络硬件设施优化,提高使用体验。二是网络学院课程较少,而且大部分是以前课程,希望公司引进更多优质课程,并及时更新最新课程。

4. 受疫情影响,培训项目的策划、实施和效果存在哪些问题,哪些需要改进,哪些是本单位暂时无法解决的实际困难及对策、措施

受疫情影响,部分项目采取了线上视频培训方式,主要采用好视通、交建通和腾讯视频方式,但是由于培训硬件网络设施条件限制和项目部网络约束,导致部分培训效果不佳。后续希望公司加强网络硬件设施和拍摄设备投入,提升培训体验。项目部也一直在想办法,在保密原则下积极参与线上培训。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2021年教育培训主要思路。(2021年工作思路必须结合公司司务会及生产会精神、各单位年度工作重点,重点关注管理人员、主营业务和新业务人员培训项目)

1. 重点、关键群体培训项目

一是做好领导班子培训,提高领导班子经营管理能力。积极动员领导班子参与中层管理人员培训、项目经理培训、安全总监培训、TFO鹰击长空管理培训,增强领导班子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二是做好专业技能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针对项目部各部门人员,积极组织参与局、公司的相关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鼓励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报名建筑师、八大员等各类考证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三是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和新员工培训,针对这类人群主要是做好公司企业文化宣贯和基本制度讲解,让其尽快融入工作。四是做好农民工队伍培训教育,包括保密教育、安全教育和三级交底培训教育,提高参建队伍保密和安全意识,增强施工专业技能。

2.培训课程体系建设

一是继续完善项目部培训管理制度,打造符合项目部特点管理制度,确保培训计划有效落实。二是开发一批优质培训项目。通过培训调研和严密策划,组织管理骨干和技术人才编写内训项目,提升项目部内训水平和质量。三是积极搭建学习平台,培养让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走上讲台,以项目部技术骨干、各部门主管和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为主,不断丰富专业培训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科学合理的设置培训课程,切实有效的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开展读书分享会活动,鼓励员工读好书,好读书。将技术比武、劳动竞赛与培训相结合,在生产工作中提升专业技能。

3.培训运作思路

2021年,项目部培训工作将通过调查员工培训需求,做好培训计划的基础上,以内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派送人员外出培训学习的同时,做好内部培训体系的建设:在完善培训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做好内部培训师的培养,打造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做到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和吸引力,激发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打造学习型组织,培养知识型员工。

4.针对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如何保证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是做好线上和线下培训有机融合。线下培训可以因材施教,同时有助于观察受训者的情绪,促进受训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这是现阶段线上培训无法做到的,同时线上培训受空间等因素的影响,要想保证培训效果落地,就必须在开发线上培训的同时,加强与线下的沟通融合。可以在线上培训结束后开展培训效果调查,采集与线上培训相关的信息以及受训者的意见和建议,对线上培训进行全面评估,以期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可以将理论知识类课程做成“微课”通过线上平台供受训者学习,也可视情况进行“直播”,而技能提升或经验萃取类的课程可以放在线下,避免线上线下“两张皮”;可以充分利用线上资源的丰富性和易得性,对不同平台的相关资源进行收集、整合,构建一套完整的线上培训系统,使受训者不受时间、地点影响,做到随时学、随地学;重视一线员工的经验积累,各个岗位的员工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在发展内训师的同时,将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提取,不但可以丰富线上内部培训资源,而且内部培训师逐渐成长起来后也为企业降低了培训成本。

二是建立长效的线上学习机制。在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线上培训系统后,企业还应考虑线上学习监督机制的打造,若没有科学性、规范性、激励性的学习机制,线上培训可能只是空中楼阁,或者培训效果大打折扣。长效的线上学习机制,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线上培训模式深入人心,达到员工认可、员工常用的程度;其次要配置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内容,高质量不仅要注重质量,更要贴近员工需求,通俗易懂、乐于接受;第三可以在线上培训系统中设置积分及考评检验模块,定期对积分及考评情况进行公示及奖励,提高员工线上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四航局、二公司2021年教育培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对本单位及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建议

线上培训建议篇2

二、本次培训班的主要做法和收获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安排。今年是干部培训教育工作中首次针对退二线领导干部开设培训班,县委领导和组织部对这个班高度重视,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此,县委党校进行了充分酝酿,广泛征求了县领导和有关部门意见后确定了办班计划和方案,并认真抓好落实。县组织部部长李建龙做动员,并做中心发言,组织部副部长潘立平及校常务副校长黄时卿都在培训班上作了中心发言。此外,组织部和党校在日程安排、教师授课、外出考察等方面都作了周密细致的安排,确保了本次培训班的顺利举办。

二是立足班级实际,注重培训实效。就当前我县县情来看,全县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进入大发展阶段,推进“两区”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发展难题亟待破解,合力仍需进一步增强。就退二线领导干部队伍现状特点来看,退二线领导干部都在领导岗位工作多年,其作为一线中坚力量长期处于工作的最前沿,兼具“指挥员”和“战斗员”双重角色,政治敏锐性和组织协调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好,善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虽然已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但是仍是干部队伍中的宝贵资源。因此,退二线领导干部培训班的举办,意义重大。但另一方面由于退二线领导干部大部分年龄处于50—55岁,其身体状况是保证其工作的革命之本,因此,在本期培训安排上,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从政治理论、县情分析、保健养生等方面设置了课程,并组织了学员到上海世博会、周庄进行考察学习,培训工作扎实有效,达到预期效果,得到了组织部门和学员的好评。

线上培训建议篇3

同时,在全省各地的培训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与“新动能”不太匹配的现象,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部分干部员工对创新业务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关注点仍然停留在传统业务指标。

2.一线营销人员对创新业务的产品知识理解不足,只知道一些简单的概念。

3.部分一线营销人对创新业务的销售方法掌握不熟练,大部分还在使用传统通信产品的销售方法销售创新业务,营销方式主要靠关系和靠低价。

4.部分团队管理者对创新业务的管理方法有待提高,大多数仍在关注传统业务的量收,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方法管理创新业务项目。

为积极应对以上问题,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并提出相关建议并开展自身业务工作:

1.建议增加创新业务的培训覆盖级别及覆盖率,现有的创新业务培训往往是营销一线员工参与,应扩大至创新业务团队长及分管领导一级,2019年确保团队长以上级别参加培训的覆盖率达100%。同时要注意培训内容分级,对于团队长和分管领导的培训,应该更着重于创新业务的意识和销售管理方面。

2.建议增大创新业务培训的深度,创新培训方式。在做好创新业务产品普及型培训的同时,增加一些IT信息化技术的基础培训和产品营销场景以及话术的培训,帮助一线员工更好的理解创新业务。同时创新培训方式和方法,增加线上培训课堂,邀请创新业务发展好的员工进行经验分享,组织发展好的优秀销售人员,定期进行创新业务发展经验萃取和推广。另外,加强“请进来“和“走出去“,创造机会一方面邀请兄弟单位的优秀标杆来我省传经送宝,另一方面也组织我省的优秀内训师和销售人员到其他发展好的省分进行经验学习。

3.计划组织专业线的内训师团队,共同开发针对单项创新业务产品的销售方法课程,比如:云计算产品销售技巧、大数据产品销售技巧、物联网产品销售技巧等。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既要紧贴一线客户经理的实际工作情况,做到实用性、接地气,又要做到有一个的前瞻性和理论高度。争取在年内开发完成,并进行试点授课,看实际效果决定推广与否。

线上培训建议篇4

【南方电网公司培评系统通过初步验收】8月22日,南方电网公司网络培训和评价系统设计项目初步验收会在广州顺利召开,验收专家组对系统设计项目交付的13项成果进行了认真质询和审核,一致认为该设计项目在国内外同类系统中具有领先性,同意通过初步验收。培评系统承接公司人力资源职能战略和“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定位为公司人力资源域信息化“1+2”体系的专业系统之一。系统设计基于岗位胜任能力,面向31万员工的学习发展而设计,未来,公司所有员工都可以通过培评系统,开展岗位在线培训、在线评价和学习交流,实现了员工的定制化、菜单式学习,具有较好的驱动力和吸引力,有效促进员工的学习交流与能力提升,为公司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学习平台支撑。(南方电网报)

【国网管理学院:完善国际人才课程体系 提供系统培训解决方案】在近期的研究过程中,国网管理学院课题组系统构建了国际人才培训课程体系,在整个培训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按照由“标准”到“课程”的研究逻辑,课题组对国际人才培训标准FLV(领导力、专业力、文化力)模型进行了系统解析,并分别对解析后的培训标准进行了课程内容匹配。同时,课题组形成较为完善的《国家电网公司国际人才培训课程手册》,为将来课程体系的实施推广打下了牢固基础。另外,课题组遵照成人学习的基本规律,按照学员特征、学习内容和现实条件三个维度对各项课程的学习方式进行了筛选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建议,使得国际人才课程体系的建设发展更趋完善。(国网管理学院)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微博体系建设培训推进会议】10月17日,黑龙江电力有限公司在管培中心召开微博体系建设培训推进会议。公司各单位品牌建设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会议重点培训了当前舆论环境、公司微博体系建设要求和官方微博运营知识。哈尔滨供电公司、大庆供电公司、绥化供电公司和供电服务中心四家试点单位汇报了微博体系建设试点经验。会议要求,要加强对微博系统运营的全过程管控,建立内部协同工作机制、横向考核评价通报机制等四项机制,强化内部协调联动,提高信息、答复事项时效,确保与社会各界实现有效互动,传播公司价值理念,树立良好品牌形象。(黑龙江电力有限公司)

【中广核成立中国首家核电产业链培训联盟】中国首家核电产业链培训联盟11月21日在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成立,该联盟旨在提升核电建设者素质,以保障核电建设的安全与质量。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表示,此次号召核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立培训联盟,将有力促进各单位实现培训技术协同、管理协同、资源集成;通过统一培训理念、加强培训专业化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及专家队伍,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将得到有效提升。根据联盟组建协议,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等23家单位加盟,并成为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单位。(中新网)

线上培训建议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及党委《20xx年全员培训工作方案》精神,全面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确保实现全年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我分公司从元月份开始对分公司所有员工进行培训,大力弘扬“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通过半年制度化、系统化的培训,分公司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现将分公司全员培训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是全员培训取得成功的保证 全员培训作为公司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早日实现公司“三赢”和“五个一流”目标的重要手段。分公司领导对培训工作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了各线路负责人会议,制定了培训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成立了由分公司党支部书记为培训领导小组组长,各线路负责人及分公司相关管理人员为组员的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线路积极配合培训工作的展开,督促线路员工参加培训,责任到人,培训过程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有了领导的支持和合理的培训计划做基础,整个培训过程中,员工积极响应,培训热情很高。 分公司共有22个小队,成立了5个学习小组。今年分公司的全员培训主要由xxx、xxx等五位教员负责。按照公司培训要求,我们认真编写了8篇教案,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管理人员集中培训时间为25个课时,员工培训过程共开展了20场培训课,共60课时的课程,共有362名员工参加,参训人数达到了在岗人数的100% 。

二、培训内容实在,形式多样,突出线路特点 这次培训的教材以公司下发的《xxx基础知识读本》为主,针对不同的岗位讲授不同的内容,各取所需。同时结合《没有任何借口》、《智慧集》、《群星谱》等书籍等作为补充教材,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的培训,进行政策法规的学习,丰富教学的内容。另外结合“星级小队评比”“百日安竞赛”“文明创建”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活动,为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分公司还为各线路定做了针对这些竞赛评比的板报,很好的宣传安全生产意识,让安全行车更加深入每位驾驶员心里。在培训授课中,教员还买来电教碟片,通过生动的画面,详细的介绍交通法规,讲究职业道德,提高服务质量,并结合一个个真实的案例,给员工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大家规范行车,减少事故和违章的发生。 xxx、xxx路是分公司所属的两条文明创建线路,为更好地服务于乘客,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继续落实和深化公交文明创建,“五一”节前,分公司特邀xxx路行风评议员、市委党校教授xxx来到xxx会议室,为分公司全体驾驶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服务技巧培训课。xxx教授采用以身说法的形式,将他平时乘坐公交车时留意观察到的部分驾驶员不文明服务现象和乘客中的几种不文明乘车、不诚信投币等行为,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同时针对分公司所属的空调车线路遇到的一些新情况,他从服务者的角度提出了几套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让司机们大受裨益。课后严教授还与驾驶员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回答司机们的提问,收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严格考核,结合文明创建工作检验培训成果 半年的培训过程中,分公司培训领导小组不定期的对各线路的培训工作进行考核,抽查员工的学习笔记及学习效果。培训结束后,6月初我们开始进行全员培训考试。我们将考试时间定在6月7、8号两天分上下午进行,做到紧张有序。理论考试分为公共知识部分和专业知识部分,理论考试统一使用集团教育培训中心拟定的试卷,考试成绩和员工的绩效挂钩,这次培训考试的参考率及合格率均达到100%。在理论考试中,有几名员工的试卷在论述题的回答上,通过详实、客观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分公司在考试结束后,从试卷中选取了几分具有代表性的试卷送到集团参展。 通过全员培训的学习,员工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四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培训的半年中,分公司的各项竞赛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xxx路以小队竞赛为契机,以安全生产为目的,每个小队长自发地向其他小队发起挑战书和应战书,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线路“青年文明号”司机xxx和xxx还在公司组织的技术比武中分获综合成绩第一、二名。xxx路结合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做好车厢文化,他们收集一些警句格言,做成标语,固定在车厢内醒目的位置,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突出xxx路校园文化共建线的这一特点。xxx、xxx等线路结合全员培训,在线路员工中开展职工篮球、足球对抗赛,卡拉ok比赛等一系列文体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加强了企业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了员工的集体意识,培养了员工敬业爱岗的精神。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本次培训工作虽说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许多进步,但离公司的目标还有差距。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做好今天和明天的工作,在本次全员培训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培训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还有一定差距。 2、培训对象的针对性不强,内容形式还有待充实。 3、个别员工对培训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培训重视不够。 建议在今后的全员培训中,增强对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增强培训工作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强化培训纪律要求。加强各个分公司在培训工作中的经验交流,可以实行换教制度,各个分公司的教员可以到不同的分公司任教,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优势。 全员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今后分公司全体员工应发扬与时俱进、务实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使分公司的全员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线上培训建议篇6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2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甘肃省适应时展的潮流,积极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全面阐述甘肃省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当前存在的瓶颈问题,并以“互联网+”思维为视角,为甘肃省干部教育培训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对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1 甘肃省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甘肃省委组织部依托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建立了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甘肃干部网络学院,大部分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及相关高校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网站,内容日益丰富,功能日趋强大,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网络基本覆盖各地各部门各领域,作用日益显现。目前,该平台具备信息、在线学习、教学考评、培训管理、课程共享与交流互动等功能,汇集国内相关课程1 000多门。2016年3月份以来,举办了“四个全面”“全省精准扶贫”专题网络培训班,先后培训干部10万人次,在助力全省大规模培训干部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是,与我国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大连)的干部网络教育培训相比,与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无论是硬件投入,还是软件建设,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顶层设计重视不够。2016年8月2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作为甘肃省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并未提及甘肃省干部教育培训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当前的主要任务,也未将其纳入到相应的政策与工作体系中去,忽略了信息化建设对甘肃省干部教育培训的重大作用,这在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缺憾。第二,资源共享机制尚不完善。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一方面各地区、各部门培训单位相对独立,形成了各自办学、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另一方面各单位在资源开发立项时少有查新,没有充分调研其他相关单位同类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情况,从而导致重复建设和优质资源得不到推广应用的现象。第三,重硬件,轻软件和数据库建设。部分单位对自身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实际需求模糊不清,过度采购硬件设备和搭建网络,重复建设,轻软件和数据库建设的误区,导致软件开发利用不够,数据库建设缺乏,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等问题。第四,技术管理高素质人才短缺。各相关部门现有的信息技术人员信息素养普遍不高,大部分技术人员只能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应用,没有熟练掌握信息化、数字化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信息认知、网络建设、资源管理等方面存在短板。

2 推进甘肃省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总结甘肃省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其发展现状,就如何推进甘肃省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2.1 顶层统筹,倾力打造全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

虽然甘肃省委省组织部建立了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甘肃干部网络学院,但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课程资源建设尚不完善,截至目前,上线课件数量共有1 169个,存在课程资源建设模式单一、统筹规划不够、微课程匮乏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强化顶层统筹,完善工作机制,整体推进全省干部教育智慧网络培训平台建设。第一,要加大内容研发。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开发或购买课件资源,建立门类齐全、内容全面的培训师资库和在线课件资源库。及时更新网络课件,制作10分钟以内的微课程,有针对性地满足碎片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丰富和完善更加适合于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课程资源体系。第二,要注重高效管理。要对面授培训的需求、计划、考勤、评估、档案和师资进行全面管理,支撑各级单位培训管理、组织、实施、评估工作的无缝协作与流程化管理,全程记录培训过程,辅助干部教育管理部门提高培训管理水平,使培训管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第三,要优化平台性能。网络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是“连接”,只有“连接”才能实现干部培训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全员覆盖、资源共享。甘肃干部网络学院要按照权威标准,不断改进技术,设计和研发超大规模智能化云平台,以支撑大规模干部学员同时在线学习,满足新时期全员在线学习的需求。

2.2 整合资源,真正实现培训资源共建共享

师资库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是网络教育培训中的两大核心要素。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为其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共建共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

(1)共建。在“互联网+”时代,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根据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干部教育培训的现实需求,研究干部网络教育培训的特点和规律,制定长远规划,做到有计划安排、有领导分管、有效果评价、有考核监管与有分工协作等。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组织协调,整合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建立条块结合的资源共享和流通机制,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服务模式,避免各部门独立采集、独立保管,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促进部门、区域、城乡与行业间信息化建设的业务协同,立足实际,把握关键问题,科学地设置建设任务,提高一站式服务的整体效能,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

(2)共享。要对VPN虚拟专网升级改造,利用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特色课程、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政策解读、地方创新实践最新成果等优质课程资源,采用VPN虚拟专网技术实现甘肃省与全国各类各级干部网络培训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如视频会议、视频直播、远程培训、网上课堂和网络交流论坛等。利用这些信息化手段的优势,推动培训资源向下延伸,让甘肃省干部共享高端优质的培训课程。甘肃省各党校、行政学院及社会主义学院等培训机构要积极采取自主开发、组织征集、合作开发、委托开发与市场购买等方式,加强干部网络培训资源建设,对自主开发、拥有知识产权的培训资源,应积极主动向全国干部网络学院和其他平台推送。

2.3 强化科技支撑,研究开发移动互联客户端系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人,占网民总数的90.1%。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触手可及,分享无处不在。为适应移动互联的集中爆发,建议有关管理部门:一方面要不断加大移动端APP的开发投入,从内容设计、课件形式、学习方法与页面布局等方面继续探索创新,让广大学员用户使用更智能便捷的移动端学习平台;另一方面要根据干部学习时间有限的特点,要充分借鉴MOOC平台的优点,大力开发微课和慕课,用小视频配合相应的在线测试来方便干部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和消化。

2.4 分工协作,多渠道建设教学资源数据库

教学资源数据库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也是干部网络教育培训的最核心要素之一,是信息化工作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教师与服务学员的重要保障。其内容包括媒体素材、题库、案例、课件与网络课程等。为更好地建设甘肃省干部教育资源数据库,省委、省政府应从总体规划,综合考虑硬件配置、人力统筹、内容建设等因素,组织全省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多渠道建设教学资源数据库。

第一,要充分利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上级培训部门提供的各类信息资源,发挥好其远程教学系统的传输功能。第二,制作甘肃省领导干部和外聘专家高质量讲话与授课资料的小视频。鼓励甘肃省广大教师参与到信息资源库建设,强化具有本土特色的数据库建设,丰富和完善藏书库、新疆区情和地方文献数据库,形成以社科图书文献为主,以院校优势学科为重点,体现甘肃特色的馆藏格局,也可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视频课程,充实视频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第三,根据平台学科建设的需要,结合时展特点,通过直接购买等渠道获取授权使用其他商业机构的信息资源,主要是各类文献资料和视频资料。第四,还应建立学校资料数据库,用于存储学校的各类相关文献、照片、视频等资料,以备查阅和使用。第五,根据当前干部教育培训需要,收集和整理已有的中央党校远程教学课程网、全球发展远程学习网、中国西部开发远程网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视频课程,充实多媒体教学资源数据库。

2.5 利用云计算全力打造“互联网+海量在线培训”新模式

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引发教育培训领域的全面变革。培训对象由“数字移民”变为“数字原住民”;教学资源由纸质资源变为在线资源;教学环境由线下课堂变为“O2O”模式;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主导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以学习为主的翻转课堂,“互联网+海量在线培训”新模式已全面启动。

线上培训建议篇7

(二)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11年5月,第七次全国中华文化学院工作会议暨“中华文化与和谐社会”论坛在我省召开,省委罗志军书记会见了参加会议的中央社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同志一行和我院主要领导。罗书记对我院近年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我院各项工作走在全国社院前列,并表示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院的建设与发展。2011年初,时任省委副书记朱善璐同志和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罗一民同志先后到我院检查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学院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并对做好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学院新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朱善璐同志还对我院提出的“十二五”时期的四项基本建设项目及时作出批示,要求省发改委予以关心支持并一次性立项。最近,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江苏省委主委、我院院长赵龙同志和有关部门的关心下,省财政厅又同意自2012年起增加我院教育培训和文化学院专项经费60万元,并纳入财政预算。

(三)召开全省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暨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会议,下发《实施意见》。2011年5月,省委统战部与我院联合召开了全省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暨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会议,对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和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作出部署。会后,省委办公厅还下发了关于《江苏省2011―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

二、开拓思路,扎实推进学院正规化建设

我院坚持以做好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为中心,教学、科研、文化、人才、管理“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整体推进各项工作,在正规化建设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扎实做好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我院党组专门就改进培训方式、提升培训实效进行专题研究。在体制机制上,初步形成了与省委统战部共同印发通知选调学员,共同商定培训内容,共同组织教学活动,共同加强学员管理的计划协商和联合调训机制。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我院组织第14期党外县处级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围绕江苏沿海开发这一国家战略赴沿海地区开展驻点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报送省委省政府后,省委罗志军书记作出了重要批示。我院还及时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纳入主体班次教学计划,邀请省委统战部罗一民部长给学员作专题辅导报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加强了互动式教学,每堂课都要求教师留出半小时与学员交流,回答学员感兴趣的问题,并开设学员论坛,为学员之间开展交流搭建平台。

(二)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动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继续实施开放式科研战略,在现有统战理论和政党制度专业教研室基础上,联合省各派、省统战理论研究会以及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筹备成立多党合作理论研究中心,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积极发挥科研促教作用。科研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我院参与的一项课题荣获中央统战部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完成的一项课题荣获全国社院系统科研项目优秀奖,2011年又有两项课题被全国社院系统招标课题立项。我院还首次面向全国开展了公开课题招标,八个课题立项后将资助一万元。

(三)积极拓展文化学院工作渠道。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华文化学院工作会议暨第四届“中华文化与和谐社会”论坛。创刊出版了集文化性、统战性、可读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刊物《雅集》,这既是我院深化文化交流的新平台、新载体,也是我院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新尝试,出版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我们根据港澳同胞的特殊要求与特殊规律,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连续三年与省海外联谊会举办港澳代表人士国情研修班。2011年我们还首次在深圳举办了第三期港澳代表人士国情研修班。我们坚持以文化学院为阵地,以青少年为重点,联合香港国民教育中心、江苏香港文化促进会等单位开展“”青年学生交流参访活动,形成了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学院工作品牌。

(四)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按照“加强以教学科研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工作。通过公务员公开招考和基层选调等形式,录用了1名博士、3名硕士充实到教学科研等岗位,力争在3到5年内,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专职教师队伍。进一步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注意发挥不同年龄干部的作用,继续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统战部门挂职锻炼,连续三年在全院干部职工中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履职能力。

(五)不断提高后勤保障水平。我院8000多平方米的新教学综合楼已全面落成,即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将形成拥有184间客房、260张床位、300多个餐位的功能齐全的培训中心,接待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同时,我院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培训中心“自我管理、外聘高管”的经营理念,积极探索符合我院特点的经营管理模式。

三、明确目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

线上培训建议篇8

二、培训时间:集中培训从2008年4月上旬到5月下旬。

三、培训方式:

1、播放收看。省远程办在“先锋在线”前端播出平台已开设“抗雪减灾”专栏,集中转播全国远程办有关灾后重建和春耕生产等方面的专家讲课录像和科技光盘,同时播出部分我省组织的培训节目。各乡镇党委要以“先锋在线”工作站、信息点为依托,结合各地实际,合理制定收看计划,积极组织播放收看,并安排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到各信息点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答疑。

2、专家授课。依托全区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组织区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和远程答疑。各乡镇党委根据每期培训内容,及时组织相关种养殖大户和发展能手到乡镇视频会议分会场接受培训。

3、现场指导。在集中培训期间,区农委将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对群众进行面对面、手把手、零距离的指导和服务。各乡镇要及时收集灾后重建与春耕生产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随时保持与区农委联系,共同做好农技服务工作。

四、培训内容:

4月:1、水稻新品种介绍;2、水稻无盘旱育秧技术;3、茶叶加工技术;4、小蚕共育技术;5、蔬菜气肥实用技术;6、家畜饲养技术;7、网箱养鱼技术;8、动物疫病免疫技术。

5月:1、水稻大田管理技术;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茶园管理技术;4、方格簇营茧技术;5、蚕病防治技术;6、桑园管理技术;7、陆地蔬菜栽培技术;8、鱼病综合控制技术;9、家禽饲养技术;10、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11、果园管理技术;12、食用菌栽培技术。

四、有关要求:

线上培训建议篇9

一、以多媒体教材推动特色基地之培训教材创新

1.纸质教材与多媒体教材

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按照其表现的形式可分为:

其一,普通版纸质教材。多以文字为主或者图片多为黑白的示意图,但作为其主流教材,目前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有所突破或被替代。

其二,图解版纸质教材。以图为主(包括实际图片和绘制图片等)并兼顾文字的彩色教材,可实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目前教材发展和推广的一个方向。

其三,电子版多媒体教材。采用新技术在图解版纸质教材的基础上转化的数字化教材。它具有完整或系统的教学内容以及能独立使用或具有双向互动的功能。多媒体教材的出现不仅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上的新突破,而且配合电脑或手机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图书以及网络版上的各种资源“动态浏览、播放或网络交流、学习和考评”等,是未来教材发展和推广的一个方向。目前比较认同的有关多媒体教材的定义与理解为:

(1)多媒体教材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以及虚拟场景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来呈现教学内容的数字化教材。

(2)目前已广泛在教学中使用的,如多媒体课件、音像教材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并不是现在所指的多媒体教材。课堂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在功能上并不具备教材的特性,在内容上往往是文字教材简明扼要的展示或是幻灯片、文稿、动画、音像片段的集中展示,只能称为多媒体教学资料,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教材。音像教材是单一的视听认知方式,在教学方式上是单向的、灌输式教学,其学习是被动的,多媒体教材则是集成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以及虚拟场景等多种媒体的统一体,在教学方式上是双向的互动式教学,其学习可以是主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则是辅帮助学习的工具、材料,必须依托于文字版教材,而真正的多媒体教材具有内容的完整体系,可以作为一门课程的教材独立存在,不需要依托文字版的教材。

(3)传统纸质教材作为主流教材已经形成了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风格,特别是在知识的完整性和条理性上是目前多媒体教材无可比拟的。而多媒体教材在其知识的载体上、内容学习的多样性及教学形式上的灵活性、生动性、直观性及其共享性则是传统纸质教材教材所无法比拟的。

(4)在推广和应用多媒体教材时,目前需要亟待解决和处理的问题有:如何将多媒体教材与传统纸质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及如何用多种媒体技术呈现各种资源的动态浏览、播放或阅读等。

2.多媒体教材之媒体文件的选用

(1)文字的选用。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文字编排格式,建议文字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学习与阅读、理解与应用,满足职工培训教学需要即可,要特别区分于职前教育中的重“知识”传授,教师贵在“传道、授业”;而职后培训,特别是生产技能人员培训中的重“技能”传授,教师重在“授业、解惑”。有关《配网带电作业发展概述》中的文字编写范例摘录如下:

电能的生产(发电厂)、输送(输配电线路)、分配(变配电所)和消费(电力用户)的各个环节有机地构成了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调度所组成的一个强大的发电和供电系统。2002年,电力体制进行了改革,实现了“厂网分开”,设立了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分为五个区域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分为5个电力公司。

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为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进一步降低设备停运率、提高供电可靠性、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公司系统要大力开展和推进配网带电作业的发展。同年在颁布的《10kV架空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管理规范》中,增加了综合利用绝缘杆作业法、绝缘手套作业法以及旁路作业设备的“综合不停电作业”项目。

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颁布了《10kV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技术导则》并下发了《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配网不停电作业工作意见的通知》。同年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了促进公司配网不停电作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又一并下发了《关于印发河南省电力公司深入推进配网不停电作业实施意见的通知》,旨在安全地开展10kV架空配电线路综合不停电作业的同时,推广10kV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并确保此项工作安全开展。

(2)声音的选用。包括现场同步声音、后期配音以及音乐或特效等,建议整部教材应全部配音,其好处是更有利于学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阅读,并适当调节一下学习方式与教学氛围。

(3)图像的选用。教材中的图像,包括二维图像、三维图像以及一些平面动画等,是形成以图解形式呈现其教学内容的重要表现方式,特别是二维图像建议应重点采用。

(4)视频的选用。包含了所有的媒体文件,目前来看是突出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最好的培训教学方式,建议应重点推广与应用。

(5)虚拟场景的选用。包括3D技术以及软件与硬件设备等,由于其制作过程复杂、开发与投资费用太高,建议应重点取舍与合理应用(适当地秀一下也未尝不可),但它(包括物联网技术)应该是未来技能培训努力发展的一个方向。

3.多媒体教材之资源的动态浏览、播放或阅读

多媒体教材集成了多种媒体文件,必然带来存储量的增加,对转存、携带以及将来要在平板电脑或手机中使用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配备的播放软件增多,不利于使用,特别是教学中老师或学员的使用;多媒体教材在平板电脑或手机中的使用,因操作系统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某些功能”的实现。综合论证后采用以PDF(图片格式)存储,利用Adobe Reader(图片软件)实现资源的动态浏览、播放或阅读。

二、配合多媒体教材建设,加快实现网络一体化数字培训系统,以推动特色基地之培训模式创新以及管理水平提升

河南省电力公司配电带电作业培训基地位于河南省电力公司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内,始建于1998年,2001年开始进行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岗位培训及资质培训工作。目前为国家电网公司带电作业实训基地,主要承担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人员资质培训工作。为了积极响应和配合培训中心提出的重点建设和发展“特色实训基地”的需要,通过相关可行性技术研究和探讨,提出的建设思路是以多媒体教材为基础,利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建立的《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网络一体化数字培训系统》,其功能的实现均由软件与硬件平台所组成的四个分系统来完成网络一体化数字实训室、网络资源交流管理平台、工器具管理和检测中心、资质培训考评管理系统。

1.网络一体化数字实训室

以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建立的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网络一体化数字实训室主要包括:实训系统控制区、会议交流中心区、安全培训展示区、培训基地概述区、网络一体化教学区、室内高仿真培训区和室内低工位训练区。主要是实现室内培训教学与技能训练一体化;重点是解决实际培训教学中的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实际问题现场化、教学内容动态化以及网络一体化培训资源如何共享与再现的问题;目的是通过公司层面的这种大集中式培训示范窗口与平台,加快推进培训向常态化、形象化、规范化、网络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以推动特色基地之培训模式创新。

2.网络资源交流管理平台

以先进的知识共享软件建立的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网络资源交流管理平台包含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其功能主要是通过资源管理平台和教学管理平台来实现,目的是在满足带电作业人员网络培训或考核的基础上,加强公司层面的带电作业资源统一管控,完善带电作业考核评比制度,实现带电作业新技术推广、交流与创新的平台以及带电作业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的管理平台,以推动特色基地之管理水平提升。

其一,配网带电作业应该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实行专业化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推进带电作业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其二,在带电作业项目开展、协调推进等方面应该加强整体考虑和统筹规划,深入研究和推广带电作业新技术、新方法,拓展带电作业应用范围和作业项目,落实带电作业现场标准化作业,满足其带电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其三,统一强化带电作业班组管理,实现带电作业班组标准化管理,开展班组规范化培训,夯实带电作业发展的班组基础。

其四,建立带电作业技术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各地市公司之间的技术交流,积极组织省际间、同行之间的带电作业的技术交流,推动配网带电作业的持续发展。

其五,在带电作业人员激励机制上设立配网带电作业岗位津贴,确保带电作业人员的稳定性和带电作业的创新发展。

其六,在完善带电作业培训考评监督管理机制上,实现动态管理和优胜劣汰机制以及加强带电作业人员储备机制,实现带电作业岗位备用制度。

3.工器具管理和检测中心

以工器具物联技术智能管理为基础,建立的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工器具管理和检测中心,主要是强化公司层面的带电作业工器具(包括带电作业车辆)管理与检测等工作,实现带电作业工器具从申购、领用、保存、试验、使用等直至报废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有效的管控。

健全工器具管理制度,对带电作业用工器具进行对应唯一永久编号,从带电作业工器具的购置、研制开发、保管、作业车辆的维护、保养等方面加强管控,实现配网带电作业工器具绝缘化、轻便化、多功能组合化,以满足配网带电作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以科研试验机构或培训基地成立省公司层面的配网带电作业工器具检测中心,达到规范工器具的检验方法,加强对带电作业车辆的状态检测,满足配网带电作业工器具试验和带电作业车辆检测的需要。

4.资质培训考评管理系统

线上培训建议篇10

社会主义学院在统一战线人才培训中具有独特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和造就一批与我们党亲密合作的党外代表人士,事关统一战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统战教育培训新机遇与挑战,市社院清醒地认识到,坚持“高层次、有特色、正规化”的办学方针,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拓展培训规模为重点,全面推动学院培训工作正规化建设的任务紧迫而重要。

(一)开发办学资源,拓宽办学渠道。市社院发挥天津市统一战线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作用,必须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办好主体班次是扩大培训规模的主要途径,也是市社院的立院之本。教育培训是市社院的工作的中心,主体班教学又是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科学界定主体班次的培训范围与重点,规范班次和学制,充分开发、利用办学资源,是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市社院通过对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与新任务的科学分析、对学院实际情况的重新审视,认识到完全可以通过办好主体班次,扩大培训规模,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时期统一战线教育培训的范围不断扩大,可在市社院进行教育培训的人员包括,派、工商联组织成员,无党派代表人士,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归侨、侨眷、归国留学人员中的代表人士以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代表人士;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党外人士,以及在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及其后备人选;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干部。体现出鲜明的广泛性。

以发展的观念和创新的举措办好主体班次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市社院继续积极配合市委统战部搞好主体班次教育培训,努力使主体班次的设置更加符合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符合统一战线教育培训的特殊要求。与此同时,充分开发和利用学院办学资源,与各派、工商联和统战系统各单位共同搞好联合办班,千方百计扩大统一战线教育培训的规模是我们初步探索。遵循这样的思路,去年市社院举办了22期培训班,培训学员1212人次,创造了我院年办班培训的最好成绩,今年上半年我们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1期,培训学员810人次,办班培训继续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市社院将致力于教育培训经验的总结,着眼于以非中共代表人士为重点,让主体班次的数量实现按需增长,质量全面提升。同时继续畅通培训信息渠道,使教育培训资源信息与教育培训需求有效对接,办好联合培训班,并使联合办班成为统一战线教育培训的重要渠道加以固定,逐步使教育培训覆盖全体教育培训对象。

(二)科学设置班次和学制,改进教学方法。特色立校、质量兴校,是市社院始终坚持的办学原则。遵照总书记提出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要求,市社院的教育培训在发扬“三自”(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新一代派、无党派人士特点和时代要求的自我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根据中央统战部《社会主义学院暂行条例》规定,针对教育培训范围越来越广的时代特点,我们将细化纳入市社院培训的主体班次,以进修班、培训班、研究班和读书班等形式涵盖统一战线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各类培训班的学制设置,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要求,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形式越来越多样性的时代特征,市社院将适应不同对象的培训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多样化,在提高讲授式教学水平的同时,开展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完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丰富教学培训的内容,提高培训效果。去年,我院互动式的教学做法《以人为本引领统战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中央统战部和中央社院召开的统一战线教育培训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大会发言。今年上半年,我们与塘沽区委统战部在塘沽海洋高新区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这些有益尝试,增强了社院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我们将借助全国社会主义学院教学评估办法确定在我院试点的契机,继续实践和完善“短”、“专”、“活”为一体的具有统一战线教育培训特色的教学方法,使教育培训工作增强说服力,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使学员愿意参加乐于参加教育培训。

针对教育培训内容越来越丰富的时代要求,市社院将进一步积极探索和把握统一战线教育培训规律,创新培训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按需施教、坚持教学相长,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培训,把团结、引导、培养、提高作为教育培训的根本着眼点,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促进统一战线成员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教育培训需求。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关键在教师。为此,市社院进一步认识“人才强院”战略的重要性,把建立人才工作机制,加快改变干部教师队伍的结构,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5条途径加强对干部、教师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能力的培养。一是强化岗位锻炼,立足本职工作,引导干部、教师钻研业务,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二是实行“导师制”,采用老师带学生的方法,由院、处室领导或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对新进院或走上新岗位的干部、教师通过签订《导师指导学员协议书》结对子,进行一对一的具体帮助指导。三是选派学习深造,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计划地选派干部、教师参加上级组织举办的培训班,帮助干部、教师更新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层次。四是外派挂职(实践)锻炼,根据工作需要,选派青年干部、教师到上级机关和相关工作部门挂职(实践)锻炼,增加人生阅历,增强实践能力,丰富工作经验。五是搞好轮岗交流,适时进行干部、教师轮岗交流,促进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干部、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面锻炼提高。与此同时,加强市社院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我们已建立起21人的兼职教师信息资源库,并随时进行动态优化,以备统一战线教育培训之急需。

2加大科研工作力度、促进科研出成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作用

作为本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我们必须自觉地把理论研究工作看作是学院工作开拓创新之基。根据我院科研工作的现状和科研力量,科研工作必须与统一战线工作、与学院教学工作、与学科建设工作紧密结合,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形成比较优势,争取多出成果。

(一)明确主攻方向,建立开放式科研体系。根据党的十七大对统一战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工作要突出中国政党理论研究,重点搞好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同时兼顾其他方面教学研究,注重回答统一战线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思想理论问题,形成教学科研成果。为实现市社院科研工作的新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引入竞争机制,建立面向社会的开放式科研体系,新起点上的加强和改进科研工作的重要措施,必须以更加融合的思想,更加开放的姿态,在各派、统战部门、大专院校、区社会主义学校选择合作伙伴,共同搞科研。今年,上半年,市社院制定了面向社会课题招标办法,推出了10个院级招标课题公开招标,收到有效申报书25份,经评审有10个课题组中标,学院已与中标课题组签订了委托协议书。按照委托协议要求,年底各课题组要完成课题研究,这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增强了我们建立开放式科研体系的信心。

(二)整合学院科研力量,实施教学科研一体化制度。科研的组织能力和研究力量决定着科研的成就。我们认识到解决学院人员编制限制导致科研处室力量较为薄弱的科研工作瓶颈问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充分调动本院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强调科研处、教研室、教务处的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都是双重身份,做到教学与科研虽有分工,但是不分家。二是根据市社院科研工作的现状,对科研处室的职能进行调整和明确,充实了科研处室的力量。三是研究加大科研投入机制,今年的科研经费投入比去年增长一倍。四是完善了科研管理制度,靠制度支撑科研工作健康发展。制定了《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工作管理办法》和《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科研立项管理试行办法》,目前正在制定《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奖励资助办法》。五是鼓励教研人员结合教学实践搞科研,积极申报省部级科研项目,支持学术著作出版。去年我院教师申报了6个省部级课题,发表13篇论文,其中两项课题获得天津市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今年我院教师编写的《参政党成员角色转换与参政议政》一书,获得全国统一战线干部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成果奖。

(三)积极搭建平台,促进科研交流。发挥统一战线科研基地作用交流平台建设是重要手段。市社院继续积极配合市委统战部,努力办好两年一届的派自身建设研讨会,使广大派成员继承和发扬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在多党合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精心办好《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坚持学报的办刊宗旨,坚持统一战线特色,努力提高办报质量,提升办刊层次,扩大学术影响,增强学报的可读性,使学报成为开展科研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我们正在积极调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明年建立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政党研究中心,重点进行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为我院已经建立的开放式科研体系搭建一个新的交流平台。

3加强教学规律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宣传基地作用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宣传基地作用,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赋予社会主义学院的新使命,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落到实处,有所作为,努力使非中共代表人士在坚定理想、提高能力素质上有新收获。

(一)突出政治培训。坚持以政治培训为主,是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要求。要通过开展理论政治素养教育培训,增强非中共代表人士思想信念基础,提高理论政治素质,充分体现“社院姓社”的特点。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及时将中央和市委全会精神纳入授课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的头脑。围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这个主题,将基础理论、政治素养、统战知识有机结合,进行统战培训课程设置。深入开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坚持以优良传统教育统一战线成员,特别是要把老一辈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形成的优良传统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确保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正确发展方向。要紧密结合即将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培训,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深刻理解、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二)坚持素质培训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要把提高非中共代表人士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合作共事能力贯穿于统一战线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实现由素质培训向素质培训和能力培训有机结合的转变。围绕提高党外干部的能力,在了解和分析学员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党外干部能力培训板块框架,配套开发相应的教学内容。本着按需施教的原则,密切联系本院教学科研的实际,将统战培训、教材建设和学科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重点加强统战基础理论、中国政党制度、市情国情世情、党外干部素质能力、新社会阶层、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研究,使之成为具有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教育培训特点的优势课程。继续试行“菜单式”教学课程培训,供培训单位和学员选择,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搞好报告会系列讲座。围绕形势政策教育和社会热点问题,搞好报告会系列讲座,充分发挥我院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宣传基地作用。举办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学习贯彻市九次党代会、每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热点以及《改革开放与统一战线》等专题讲座,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充分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认识统一战线在推动改革开放中的巨大作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4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努力推进市社院发展迈上新台阶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三个基地”作用,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为社会主义学院明确的重要职责,也是对社会主义学院提出的殷切希望,市社院决心不辜负党中央赋予社会主义学院的新使命。

线上培训建议篇11

以赛代训、以赛促培的模式迅速盘活了卡中心庞大的内训师队伍,孵化出一批来自一线、懂业务语言的优秀内训师,真正实现“让会做的会说,让会说的会教”。

赛水平

全方位调动学习积极性

以赛事的形式进行人员培养及课程沉淀,能全方位调动参与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为此,卡中心开展了以“燃・备战未来”为主题的首届“金火炬好讲师”内训师大赛(见图表2),这也是“T计划”三期的第一模块,于2016年7月-9月举办。每一阶段比赛之前都设置了相应的线上及线下辅导,让所有参与的内训师在各个赛段都有所收获和提升。

合理规划赛程 确保有序进行

赛水平是项目当中涉及人员最多的任务模块。针对这一模块,卡中心对赛事初期的报名宣传,到决赛后期的收尾工作进行全程把控,以确保大赛有序进行。

宣传造势 炒热氛围

宣传方案是大赛启动阶段的关键。整个项目报名宣传以及各阶段赛事宣传的目标是,在卡中心内部营造内训师大赛的激烈氛围,宣扬内训师大赛的价值和内涵,激发卡中心员工积极性和参与度,引起领导层的关注和重视。关于宣传,卡中心主要采用了三种模式。

第一,制作精美评委电子邀请函,定向发送给片区总及部门总手中。通过这种由上而下的宣传,取得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的重视,并他们了解到“T计划”三期项目中内训师大赛的进程及内涵。

第二,通过运用目前最前沿、最容易传播的渠道――手机端H5的形式,对赛事进行阶段性地宣传,让更多的员工了解、关注“T计划”三期项目进度和项目内涵。

第三,携手《培训》杂志“培伴”直播平台,以开放的态度面向企业外部人士直播企业内部赛事,让更多的人通过了解“金火炬好讲师”内训师大赛来了解信用卡中心企业的理念、正能量态势,起到宣传企业品牌与文化的作用。

四轮角逐 层层进阶

大赛设立了初赛、复赛、特训营选拔、决赛四轮赛程。

初赛海选:通过“硬指标筛选+分中心比赛自评”的形式,筛选150人左右进入复赛。赛前凡是参赛选手,均可通过线上学习获得授课能力的提升。

赛区复赛:设置四大分赛区,通过现场评审选拔33人进入半决赛集训,赛前对参赛选手进行一天授课技能提升训练。

特训营+选拔赛:对选手进行集中面授辅导和线上辅导,提升进阶授课技能的同时产出一批素质类课程,通过评审选拔选出17人进入决赛,参加金牌讲师评选。

决赛:结合教师节活动,评选最终的金牌讲师,赛前进行针对性的技能提升训练。

创新赛制 学习与竞争双管齐下

“金火炬好讲师”大赛参与者主要包括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内训师,以及具备一定授课经验的员工。为使参赛人员的课程设计及演绎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使评选能够公平、公正进展,卡中心对于赛制安排和辅导工具做出了许多创新尝试。参与其中的内训师学习意愿度非常高,在赛事进行过程中与其他选手互相学习、帮助、竞争,形成积极、正向的氛围。

现场呈现 综合评审

为了从众多内训师人员中甄选出一批精英加以培养,卡中心在最初制定评选标准时,就以衡量外部优秀讲师的标准来确定本次大赛的评选维度――形象、演绎、内容和场控。其中,演绎呈现占比50%,课件内容占比50%。

整个大赛中,都由选手现场呈现课程,接着卡中心内、外部专业评委进行现场点评打分,对内训师的专业能力进行综合评审。

多种方式支持赛前辅导

卡中心在大赛中聘请了外部专家开启赛前线上、线下培训,引导选手思考、练习如何设计和演绎课程或把握课堂等内容,从而提升参赛选手们的内训师技能,助其在各赛点取得优秀的成绩。同时,为了帮助评委们统一评选标准,卡中心还针对评委们安排了关于赛事评选维度解读的培训。

此外,本次大赛的赛前辅导充分运用了网络平台与工具,特别设立中高级内训师网络版“绿色直通问卷”。所有中高级内训师均可登录指定网址,进入直通问卷答题,分数合格者均可直接进入复赛赛程。

从成本、效益角度出发,本次大赛在初赛段采用线上微信群辅导的方式,开启移动课堂;在辅导课程结束后还安排了“朋友圈内感受分享、集赞活动”,此活动激发了选手们的活跃度,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建标准

为选拔精英打下良好基础

在卡中心数量庞大的内训师队伍中,助理级别的内训师们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由于地域及资源的限制,助理级内训师主要依靠各地分中心内部的培养,有时未能掌握标准的授课技巧,甚至站姿、持麦方式都未能统一和达标,基本功亟待提升。因此,在他们加入内训师队伍之初即建立标准化的技能要求、授课规范等,极为必要。

为提升广大助理级内训师的能力,为今后卡中心持续选拔精英内训师打下良好基础,在大赛进行过程中,卡中心也同时招募了有意愿、有经验的优秀内训师,在专业讲师的辅导下撰写内训师标准化文件――《内训师宝典》。这一宝典适用于卡中心全国内训师,将快速普及内训师基础授课技能,其开发流程包含五个步骤。

招募令

宝典撰写任务,并面向卡中心优秀内训师进行团队成员招募,组建宝典任务组。项目启动后,卡中心面向全国范围内人事培训岗任务征集令,成功招募到五位人事培训岗的工作人员加入任务组。

任务组启动会议

在专业老师的辅导和教练下,启动宝典任务会议。卡中心聘请内容专家发起视频会议,陈述宝典撰写的目的和作用,并引导任务组成员讨论宝典风格、形式(见图表3),梳理宝典涉及的内容及结构大纲。

分工撰写

根据宝典结构大纲设定,任务组组员各自收集宝典内容素材,进行初步的分工撰写。随后,邀请内容专家就各组员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调整意见,以确保整体文案风格一致、内容协调。

合并复审

组员完成撰写后,合并文稿并进行复审,交互检验以确保宝典成稿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终审定稿

由培训与发展中心对宝典进行最终审核并定稿,校验以确保宝典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这将为助理级内训师提供相应标准,以提升其授课技巧及准备度。

活团队

规划内训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选拔精英内训师、树立标杆形象,并不是卡中心的终极目标。卡中心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标杆作用激励更多的人才加入内训师队伍,培养出更多的精英内训师。

从长远规划来看,面对过千人的内训师队伍,必须整w规划其发展,明确其定位并进行持续培养和激励。因此,卡中心完善了内训师能力模型,并依据其为内训师的选、用、育、留制定更为全面、客观的衡量工具;同时,在培养内训师期间,卡中心设立了内训师积分机制,以积分驱动任务,以任务驱动业绩,使内训师实践所学,促进其持续成长。

会议研讨为主要形式

内训师管理制度和细则的优化通过会议研讨的形式开展。

卡中心召开启动会议,按照实际情况对内训师的能力要求进行梳理。关于内训师管理制度修订的编、审、用,各方需根据卡中心内训师队伍的现状,以及选、育、用、留四方面的需求,详细定义各能力,充实培养方案,在优化方向上达成共识。

搭建能力模型 设置积分体系

会议讨论得出的优化方向帮助修订组梳理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

第一,搭建内训师能力模型,并明确该模型在内训师队伍选、育、用、留各方面得到怎样的运用。卡中心借力外部专业公司的相关成果,根据卡中心对内训师的要求,将内训师能力定义为五大维度――专业基础、研发设计、演绎呈现、辅导沟通、学习转化(见图表4)。该模型与内训师管理制度中的选、用、育、留紧密结合,并针对不同级别讲师的发展都提供了系统规划(见图表5)。

第二,设立内训师积分体系,用以完善内训师激励、评估制度,盘活现有资源(见图表6)。

最后,将达成共识的优化建议融入卡中心已有的制度条例中,形成最新版内训师管理制度。

从整体效果看,卡中心2016年首届“金火炬好讲师”内训师大赛获得了参赛选手和任务组成员的广泛认可,取得了五项重大成果:

・成功盘活了内训师队伍,选拔了33位精英内训师,对每位内训师现有能力进行评估,并给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33位内训师建立档案;

・成功选取了优秀内训师,以线上、线下推广宣传方式打造卡中心标杆内训师;

线上培训建议篇12

xxxx分公司全员培训总结 文章作者:nszml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18日11:51 全 员 培 训 总 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及党委《2005年全员培训工作方案》精神,全面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确保实现全年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我分公司从元月份开始对分公司所有员工进行培训,大力弘扬“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通过半年制度化、系统化的培训,分公司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现将分公司全员培训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是全员培训取得成功的保证 全员培训作为公司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早日实现公司“三赢”和“五个一流”

目标的重要手段。分公司领导对培训工作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了各线路负责人会议,制定了培训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成立了由分公司党支部书记为培训领导小组组长,各线路负责人及分公司相关管理人员为组员的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线路积极配合培训工作的展开,督促线路员工参加培训,责任到人,培训过程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有了领导的支持和合理的培训计划做基础,整个培训过程中,员工积极响应,培训热情很高。 分公司共有22个小队,成立了5个学习小组。今年分公司的全员培训主要由xxx、xxx等五位教员负责。按照公司培训要求,我们认真编写了8篇教案,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管理人员集中培训时间为25个课时,员工培训过程共开展了20场培训课,共60课时的课程,共有362名员工参加,参训人数达到了在岗人数的100% 。 二、培训内容实在,形式多样,突出线路特点 这次培训的教材以公司下发的《xxx基础知识读本》为主,针对不同的岗位讲授不同的内容,各取所需。同时结合《没有任何借口》、《智慧集》、《群星谱》等书籍等作为补充教材,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的培训,进行政策法规的学习,丰富教学的内容。另外结合“星级小队评比”“百日安竞赛”“文明创建”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活动,为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分公司还为各线路定做了针对这些竞赛评比的板报,很好的宣传安全生产意识,让安全行车更加深入每位驾驶员心里。在培训授课中,教员还买来电教碟片,通过生动的画面,详细的介绍交通法规,讲究职业道德,提高服务质量,并结合一个个真实的案例,给员工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大家规范行车,减少事故和违章的发生。 xxx、xxx路是分公司所属的两条文明创建线路,为更好地服务于乘客,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继续落实和深化公交文明创建,“五一”节前,分公司特邀xxx路行风评议员、市委党校教授xxx来到xxx会议室,为分公司全体驾驶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服务技巧培训课。xxx教授采用以身说法的形式,将他平时乘坐公交车时留意观察到的部分驾驶员不文明服务现象和乘客中的几种不文明乘车、不诚信投币等行为,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同时针对分公司所属的空调车线路遇到的一些新情况,他从服务者的角度提出了几套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让司机们大受裨益。课后严教授还与驾驶员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回答司机们的提问,收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严格考核,结合文明创建工作检验培训成果 半年的培训过程中,分公司培训领导小组不定期的对各线路的培训工作进行考核,抽查员工的学习笔记及学习效果。培训结束后,6月初我们开始进行全员培训考试。我们将考试时间定在6月7、8号两天分上下午进行,做到紧张有序。理论考试分为公共知识部分和专业知识部分,理论考试统一使用集团教育培训中心拟定的试卷,考试成绩和员工的绩效挂钩,这次培训考试的参考率及合格率均达到100%。在理论考试中,有几名员工的试卷在论述题的回答上,通过详实、客观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分公司在考试结束后,从试卷中选取了几分具有代表性的试卷送到集团参展。 通过全员培训的学习,员工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四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培训的半年中,分公司的各项竞赛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xxx路以小队竞赛为契机,以安全生产为目的,每个小队长自发地向其他小队发起挑战书和应战书,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线路“青年文明号”司机xxx和xxx还在公司组织的技术比武中分获综合成绩第一、二名。xxx路结合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做好车厢文化,他们收集一些警句格言,做成标语,固

线上培训建议篇13

一、当前电力企业培训教育一线员工存在的问题

1.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缺乏针对性。就目前电力企业培训来看,大多数的电力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机制。在培训的队伍上看,培训的师资队伍并不健全,很多培训教师存在自身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够,技术能力不够强硬的现状,使得一线员工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电力企业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缺少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使得一线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缺乏压力,没有参与培训的动力。同时,电力企业在实施一线员工培训教育的过程中,还缺乏针对性,没有从员工知识水平和技能掌握的实际情况实施培训,采取统一培训的方式。因此,培训的效果也不明显。

2.员工思想认识不足,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在培训的过程中,很多员工认为培训都是搞形式主义,对于自身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提高没有实质化的作用,参与培训的热情不高。一些员工认为自己已经工作十几年了,自己的工作技术和工作水平是相当丰富的,对于岗位的技能也比较熟练,因此,没必要参与培训。没有认识到公司组织培训是员工的福利,是提高安全知识技能、学习新知识的途径,反而认为参与培训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在培训中,也没有认真听取培训的内容,有的员工在参与培训后也是一无所获。

3.培训计划制定不完善,培训内容不健全。电力企业的管理者虽然认识到了培训员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还是没有建立起长期的员工培训计划。很多电力企业都没有建立起员工的培训档案,对于员工只是短暂性的培训。在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过程中,也没有认真对员工工作的实际水平和知识结构进行把握,不了解员工对知识的实际需要,只是把员工培训当做单纯的任务来完成。在培训的内容上,还是采取传统的培训模式。企业实施员工培训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现在的大多数电力企业在培训员工的过程中,培训的内容大多是以岗位知识培训为主,缺少对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培训,也没有把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电力企业的技术标准、员工应有的思想道德素质纳入培训内容。在培训的过程中,缺乏形式的创新,使得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感觉枯燥,提不起参与培训的兴趣。

二、电力企业加强一线员工教育培训的建议

1.制定好合理的教育培训计划。电力企业在对一线员工实施教育培训之前,一定要对员工掌握知识技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员工掌握的知识结构,根据员工对知识的实际需求制定起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同时,在培训之前,电力企业还要制定起系统的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计划一步一步地实施,从整体上提高电力企业一线员工的综合水平。

2.实施多样化的培训手段。电力企业在实施一线员工教育培训计划的过程中,要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其一,对于新招进的人员,电力企业可以采取让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模式,让新来的人员跟着老师傅学习,培训部门对员工学习状况进行定期的考核。其二,可以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员工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让员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调动员工学习的热情,不断地提高自己。其三,电力企业可以聘请外来技术人员对员工实施培训,增强员工的知识技能。

3.完善激励机制。电力企业要想提高一线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获得高效的培训效果,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对员工的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实施相应的奖惩,让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带有相应的压力,促使员工不断地学习,提高员工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电力企业面对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要加强对一线员工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一线员工的综合素质,建设起一支技术过硬、效率高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忱.特大型电力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6(6):4-7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