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实用13篇

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

篇1

一、 社会资本: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1. 传统资源配置二元结构的观点。经济学研究中的“资源稀缺性”问题是相对于人类需求供给的相对不足而言的。资源的稀缺性要求人们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机制做出有效而合理的资源配置,即把相对稀缺的社会资源进行有效而合理地分配,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与政府。市场对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依靠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功能的发挥来实现。

政府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是针对“市场失灵”而言的。市场配置方式不可消除的弊端如不完全信息、公共物品供给、外部性与垄断等,从而导致“市场失灵”。政府通过强制性权力来安排社会资源的分配,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承担起纠正“市场失灵”的职责,从而维护最广泛的公共利益。

2.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基于信任的资源配置方式。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基本逻辑是:由于处在一个网络结构之中个人或组织通过频繁的接触、互动,通过惯例、制度性规范等,彼此之间建立起义务与期望,形成各种信任关系,从而能够动员互动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源,最终实现对资源的配置。就社会资本概念而言,具有较大的包容性。本文研究中,社会资本是指嵌入于特定社会结构中并能产生投资回报的资源。嵌于社会结构或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社会资本,通过处于网络内的个人或组织彼此互动形成动员和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或机制,并成为市场与政府之外又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和政府有效配置资源都有其局限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局限在私人领域里。即使是在私人领域,市场机制也不是万能的,它会产生垄断或过度竞争,从而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市场也无法解决在资源配置中所发生的一些交易关系问题。政府配置资源方式通过计划、命令等形式来分配、调节社会资源。由于政府干预不当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无效的状况也是很常见的。

帕特南用实例证明了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的有效性。帕特南对意大利改革所进行的长达20年的调查研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从1970年开始,意大利政府进行了一场制度变革实验,打破了统一后形成的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中央集权模式,把权力下放到全国各个地区政府。20年过去了,意大利南北行政区所取得的改革成效却大为不同。北方行政区政治稳定、社会运转和谐、经济发展迅速,而南方行政区却政治上腐败盛行、人们对政府普遍不信任、经济增长缓慢、社会发展不和谐。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呢?帕特南经过一再的调查分析,他发现这是由于北方地区存在着广泛的公民参与网络,民众通过它们能广泛地与政府一起参与到对社会事务的治理中,而南方却由于缺乏公民参与网络,人们极少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政府与民众之间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正是由于意大利南北方公民参与网络的差别决定了它们改革的成效与进行社会治理的质量的不同。

当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社会资本并不是万能的,它也内在地存在着许多局限。它既没有国家的政治强制力,也不可能代替市场而自发地对大多数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因此,有效的社会资本在资源配置上的合理定位是对国家和市场手段的补充。

二、 社会资本资源配置的作用机理

1. 社会资本:再造治理结构。吉登斯关于结构的定义是:结构是一种各种关系脱离了时空所构成的虚拟秩序。只有在处于具体情境中的人类主体运用各种知识完成的活动中获得了具体体现,结构才能得以存在。关于结构,在吉登斯看来,人类社会具有结构特性。在其结构化理论中,结构在最基本的意思上是规则与资源。规则不仅是对于行动的解释,而且是行动的程序。资源包含了配置性和权威性两种类型,是对各种物质现象和行动者产生控制的各类“转换能力”,是权力得以实施的媒介。作为规则和资源的结构具体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行动者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利用了各种规则和资源,并且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生产和再生产出规则和资源。在治理过程中,社会资本的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将所有的参与者置身于一张关系错综复杂而又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网络之中。任何一个行动者,为了特定目的,都有可能对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进行运作。并且,社会资本在运作过程中往往能够根据现实行动的背景进行结构的再生产。

以社区治理为例,正是基于治理主体运用各种知识所构建的一整套治理网络、规范和制度促成了治理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例如从原来的不信任、敌视转变为相互的信任和认同,从原来的不公开、无规则转变为信息透明公开且有规则可循等等。结构是信任和规范的载体,这种结构的变化在社区社会资本培育和积累的过程中屡屡获得见证。正是通过结构这种虚拟秩序,社区处在某一时空之中的无数的日常实践活动得以组织起来。社区居民们在经常性的互动中所形成的共享知识、理解、规范、规则、信任和期望嵌入在社区治理网络之中,并成为提升了社区治理绩效的重要的无形资源。这种结构具有社会资本被不断地培育和积累的特点,治理主体通过对于社会资本的运作,促使了治理绩效的提高。因此它构成了一个区别于其他社区,成为可识别开来的社会系统。

2. 社会资本:基于信任的资源配置。资源包含了配置性和权威性两种类型,是对各种物质现象和行动者产生控制的各类“转换能力”,是权力得以实施的媒介。而资本最初只是一个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一般来说,它代表自然的或已被生产出来的生产因素的存储,这种存储被认为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能够产生效益。社会资本概念基于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而提出,它基于这样一种基本思想,即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经济的要素(如网络、信任、规范等)可以提升组织或者个人实现目标的效率。“信任关系”是社会资本中的核心元素,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信任而获得 对各种物质现象和行动者产生影响的“转换能力”,从而实现资源配置。

3. 社会资本具有自我生产能力。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将社会资本这一特性非常经典地表述为:“社会资本不会因为使用但会因为不使用而枯竭”。社会资本越经常使用,它的供给越丰富。社会资本的自我生产能力与物质资本的有限性形成对抗性。社会资本的使用过程不仅不是一个不断“折旧”的过程,反而具有自我生产能力。社会组织中良性循环会产生社会均衡,形成高水准的合作、信任、互惠、公民参与和集体福利。路径依赖是制度演进中存在着一种自我强化的机制,也是社会资本演进中的一种自我强化的机制。由于路径依赖、不良制度长期存在等原因,社会资本形成与发展在一些社会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反之,社会组织中的良性循环会促进社会均衡的生成,从而形成高水准的合作与信任。

三、 社区治理中社会资本的运作

在对吉登斯的结构主义方法论吸收的基础上,笔者从行动者、行动和结构三个维度进一步认识社区治理中社会资本的运作机理。

1. 行动者:社区治理过程中引发社会资本运作的主体。在治理过程中,行动者往往会动员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网络进行社会资本的运作。社区治理精英作为社区社会资源的动员者和公共生活的组织者,既整合社区内部的社会资源,又可以承接社区外的资源输入,这样使得社区合作自主提供社区公共产品成为可能。社区治理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批以追求社会报酬为动力的社区治理精英。这里的社会报酬相当于奥尔森所说的选择性激励,这种选择性激励是基于社区特有的价值评判机制而存在。社区治理精英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为并不以是否能够获得直接经济利益为动力,他们在乎的是社区成员对于他们的评价和社区主流价值的认同。

2. 行动:嵌入于社区结构资源的资本化过程。嵌入于特定社会结构中的资源是怎样形成为社会资本的?“资本化的过程”一般表现为:社会吸引——审视——动员、投资——社会资本的形成。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行动者能否有效运作社会资本,往往不仅仅在于其各自有多少资源,同时还在于社会资本运作转化的能力。依托于社区网络,嵌入于特定社区结构中的资源如何被有效地动员起来?

作为一种“资本”,社会资本具有一般“资本”形式的特征与意义。它需要“投入”,需要“经营”,然后它可以“增殖”,并带来“收益”,促成更有效地实现集体目标和公共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社会资本是一个组织、共同体或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公共物品”或“公共基础设施”。 社会资本对于社区治理过程中集体目标和公共利益实现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对于潜入在治理网络结构之中的资源动员潜能和动员能力的再生产又影响着社会资本的存量。

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行动者能否有效运作社会资本,往往不仅仅在于其各自有多少资源,同时还在于社会资本运作转化的能力。因此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要关注动员的“过程”和动员能力。社区动员能力即社区权威为了实现既定的治理目标所拥有的发动社区成员响应、支持并按照其意愿行动的能力。笔者通过社区调研资料归纳了社区治理过程中的这种动员能力的影响要素主要有:(1)非经济人价值理性主导的社区治理精英;(2)社区成员的参与网络;(3)参与渠道和参与的便利性等等。“社会动员是一个过程,通过它,一连串旧的社会、经济和心理信条全部受到侵蚀或被放弃,人民转而选择新的社交格局和行为方式。它意味着人们在态度、价值观和期望等方面的变化”。

此外,动员能力本身具有再生产性的特性。信任带来合作,合作又增进相互信任,破坏信任关系的人或行为会受到惩罚。动员的过程是一个经营式的社会资本运作过程,在动员过程中它在不断创造、强化其动员能力。

3. 结构:社区治理中信任与合作的载体。有效的社区治理与社区治理网络的运作及其嵌入在其网络结构中的社会资本不可分离。存在于社区治理网络结构中的信任、规范是社区治理的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正是社区治理体系结构中的信任、规范所构成的社会资本促进了社区合作,促进了社区治理的绩效。

(1)重建信任:基于相互认同和社区规范而积累的信任。“信任关系”是社会资本中的核心元素。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分别构成了两种不同的信任结构: 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特殊信任是根据血缘家族关系和社会交往关系确定的有选择倾向的信任,只应用于与自己有特殊关系的人们身上。普遍信任相对于特殊信任而言是一个更为宽泛的信任结构,它源于制度、法律等对社会成员的普遍约束力。这里所涉及的制度不仅仅是指法律、规章等正式制度,也包括社区规范性等非正式制度。如果当事人未按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去做,则会受到惩罚。普遍主义信任有利于促进制度性社会资本的积累,它使得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生成宽容、包容和妥协的品格,允许不同的信仰和意见的存在。

社区基于相互认同、社会道德、社区归属感以及社区规范积累了社会信任和社会资本,这种信任改变和影响着社区治理结构。这种相互认同以及社区归属感主要是通过持续的沟通、社区成员参与以及社区规范来实现的。社区成员获得的一些合作的经验,形成自组织的习惯,为将来更大范围的集体行动打下基础。

(2)治理结构中资源的变化:社会资本在行动和结构层面的过渡。从社区调研案例中可以发现尽管是一些社区治理中日常管理的一些小变革,如“社区文明家庭”的评比、“社区规范”的制定、“社区学校”和“社区医院”等等。但是这些变化蕴含了社区治理结构以及嵌入在治理网络结构中资源——社会资本的变化,以及对社区治理过程中社区成员个人人格的培养和社区成员价值观念形成的社会化过程的关注和努力,从而实现了社会资本在行动和结构两个层面的过渡。保罗·怀特利的研究把我们关于社会资本产生来源的思考引向个人人格的培养和社会成员价值观念形成的微观层面上,它告诉我们,家庭环境、社区氛围、社区教育等社会化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由社区内部的社会化过程形成了社区特有的“人格特征”。

首先,基于社区网络的互动与沟通,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其次,政策宣传、社区规范为社区成员提供了共同的规范和价值,提高社区成员对社区治理的认同程度。第三,由于社区参与网络之中的合作同步促进了共同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并且有着一定的规范作为保证,这使得网络成员以后在解决同类问题时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使网络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够长久维持下去,并且使这种自发形成的合作秩序逐渐在共同体扩展开来,从而促进社区内治理效率的提高。第四,社会资本无论是作为人际关系资源,还是作为组织资源,社会资本的存量,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往往具有自我再生产性和可累积性。就个人所具有的人际关系资源而言,得到使用的机会越多,就意味着围绕个人所结成的社会网络越密,资源交换的可能性越大;资源交换的可能性越大,就意味着个人可以更多地使用人际关系资源,编织更加缤密的社会网络。就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组织资源而言,信任、合作、诚实守信等组织规范和美德,是人们在社会行动中反复博弈的结果,一旦形成就具有良性互动的效果。

篇2

一、审计资源配置的动态平衡性

要探讨审计资源配置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资源配置的概念。资源配置的重点在于“配置”二字。所谓资源配置,应是指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或者方式根据资源的需求,有目的地将有限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方向、部门或者企业等的一种活动。

结合对与资源配置概念的理解,所谓审计资源配置则应为:审计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或者方式根据审计资源的需求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以保障审计资源有效供给,最终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活动。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资源配置不单纯是指资源在不同生产方向、部门或者企业之间的配置,更重要的而且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已配置到不同生产部门间的资源还经常进行同市场需求方向与强度相适应的再配置,故资源配置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概念。资源配置在一定时刻是已定的、静止的、满足需求的,但在不同时刻,又是未定的、流动的。其中所谓已定、静止、满足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而未定、流动、需求则是绝对的,长期的,无条件的。审计资源配置是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的审计主体之间必要的平衡和相互联系,也是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的审计主体内部的分配或者流动的过程。在一定时刻建立的这种相对静止或者说审计资源供求平衡,经常被新的客观事实变动所打破,于是又会引起新的资源配置结果的再建立。也就是说,审计资源配置不仅包括审计资源在不同主体、范围和重点之间的分配,更重要的而且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已分配到不同方向的资源进行同审计资源需求方向与强度相适应的再分配和再调整,这是对同需求相比审计资源配置不协调的经常平衡。

二、审计资源配置的目标

审计资源配置是一项牵涉面广、工作量大、事情繁杂的工作,在审计工作中,审计资源配置工作要始终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审计资源配置目标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效益性为核心,将审计资源配置到最恰当、最重要、效益性最好的地方,使其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以保障审计资源供给,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资源利用效率,最终实现审计目标。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保障审计资源供给

目标是局部性和阶段性的,它应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审计资源配置目标应直接反映社会需求对于审计职责的变化来满足这种要求,并以此指导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以求得审计自身的长远发展。可以说,审计资源配置目标是联结社会需求、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审计与外部环境的纽带。不断调整审计资源配置的内容与方式,是为了最终适应审计的社会需求,引发审计资源的再配置,最终推动审计实践的变革。

以目前我国要大力开展的效益审计为例。在以往的审计实践中,由于受审计资源质量和数量的限制,因而要同时实现审计的真实、合法、效益三类审计目标是不现实的。审计机关一般根据审计法律法规的要求、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社会法制环境状况和审计机关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资源等具体情况,确定审计目标的侧重点,亦即明确审计资源配置目标的侧重点。在会计资料和经济信息失真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审计机关往往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把真实性的资源配置目标放在重要地位,在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上下功夫,坚决打击各种弄虚作假行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基础上,揭露和查处各种重大违法行为,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实审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的变迁,使得审计机关在21世纪的第三个年头提出了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一半左右的长远规划,以实现效益性审计目标。这正是由于受社会需求(审计环境)变化的影响,我们不得不调整审计资源配置的目标,调整审计资源配置的内容与方式,为效益审计的落实与开展而努力。

(二)以效益性为核心:提高审计资源利用效率

对效益的追求是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是资源合理配置追求的目标。因此,效益最大化不仅是审计资源配置追求的目标,并且是核心目标。效益性目标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部分。

效益即产出和投入之比,审计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目标是指审计资源配置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使有限的审计资源产出最大的收益;二是为取得预定的效益尽可能少地消耗审计资源。也就是说,不仅要求最有效地进行审计,同时也要求最有效地分配审计资源,实现最有效的利用。

审计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益目标是资源配置中效益追求的最高层次,它包括生态环境方面的效益,即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还包括经济方面的社会效益,如不同阶层、不同社会集团之间财富的是否公平分配,社会不公分配的调整,不同地区间的发展水平的协调,充分的劳动就业,社会在文化、卫生、体育、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社会安定感的维护、社会新风尚的树立等等,都可以视为审计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益。

(三)审计资源配置的终极目标:实现审计目标

审计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审计目标,否则审计资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目标性也是审计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系统的根本之所在。审计目标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行为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最终结果(石爱中,2002),是评价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对审计目的在不同的审计环境下的不同要求和不同理解而呈现出来的具体审计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前款所列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可以看出,我国审计法律法规确定的审计目标主要有三类:一是真实性,二是合法性,三是效益性。

三、中国审计资源配置方式的特殊性

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包括计划和市场两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计划与市场方式不断协调的历史。要么通过计划配置,要么通过市场配置,要么通过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配置。从形式来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应是一种最佳选择,事实上也是目前各国资源配置方式选择的趋势。

篇3

一、对当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分析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问题。任何社会都以最优化作为资源配置的目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一般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即资源配置的方式选择和配置方式作用的范围。不同的生产方式或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阶段对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是有所不同的。就目前而言关于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着三种理论:一种是以决策的集中性、信息传递的纵向性以及行政性为特征的计划形式,另一种是以决策的分散性、信息传递的横向性以及市场性为特征的市场形式;第三种是伦理道德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力量对资源配置的形式,它是除市场和国家以外的由习俗、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等组成的力量对资源进行的补充性配置,该配置虽然作用巨大,但相对于市场配置和计划配置来说,其所能是补充性的。农村教育资源应以什么作为教育资源配置手段?笔者认为,选择什么作为教育资源配置手段,关键是看农村教育目的定位。

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需要改善传统的、较为单一的结构与低层次模式,应当采取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整体发展模式,向着多层次,多形式,综合化,整体化的教育转换,不仅要发挥基础教育的服务功能,而且也要拓展与增强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为农村发展的服务功能,着眼于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开发农村,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农业社会的转型。基于此农村教育目的应从培养传统的劳动者和传授简单的农业劳动技能,转向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人,为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创业能力的形成服务,这就要求既要考虑社会发展对人的需求,也不忽视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明确农村教育目的是我们考虑以什么形式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出发点和标准。

计划配置教育资源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根据现实状况预测的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确定国民经济总支出中分配给教育部门的经费,并从宏观方面确定教育布局,根据各地区的教育资源状况和公民素质水平的差异,制定出相关政策,消除各地区教育、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能够根据一定时期内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搞重点学科建设、薄弱学校建设和义务教育的发展,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社会公民素质的提高。但计划是以上级高度集权、行政调节的资源配置方式,容易造成学校教育自身能动性的缺乏,不能及时满足民众和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导致教育僵化、死板。市场配置教育资源的明显优点是,由于社会投入到教育系统中的各种资源总是有限的,教育各种供求关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直接指向市场。它从外部造成压力,推动学校布局的合理和教学、管理效益的提高,自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完全的市场配置方式容易造成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机会不平等、教育的社会效益难以充分实现,从而偏离教育目的。伦理道德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力量配置教育资源的形式,它是建立在计划配置教育资源或市场配置教育资源基础之上发生作用,它始终都伴随在计划配置或市场配置左右,作用虽然巨大,但很难单独发生作用。很明显,要达成农村教育目的,任何单一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都不可能实现。实际上在现实中,纯粹的计划配置方式、纯粹的市场配置方式或纯粹的伦理道德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力量配置都是不存在的,只能是计划、市场与社会文化在某种程度的结合。教育资源配置应是三种配置方式的结合,这种配置方式的结合作用范围,不仅应体现在宏观方面,还应落实到微观层次上。

二、在社区内统合配置教育资源形成社区教育分析

在现实中,计划、市场与社会文化在某种程度的结合,更多是从在宏观考虑教育资源的分配。实际上,当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微观具体上如何落实三种配置的结合,解决当前农村教育资源既不足又结构性浪费的问题。一句话,就是要解决在具体的教育环境中三种配置如何实现。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又要关怀个体成长的内在要求,所以农村教育在具体环境中的实现往往表现出很强的区域性与特殊性。因此讨论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在具体的教育环境如何实现很有必要。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具体教育环境的范围,笔者认为,可以引入社区这一概念。

社区(commmunity)是来自腾尼斯(F.J.Tonnies)提出的Gemeinschaft一词,是社会学中一个从空间形式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概念。判定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的存在,应特别注意成员间的互相关系的特点,包括社区成员间彼此交往的频率、范围,以及社会心理(情感、意向)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特点和一致性程度。这是社区成员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共同经营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结果,又是将社区成员凝为一体的粘合剂和纽带。从社区具有的特征来看,农村社区应以自然地理区划为基础,而不是行政区划,这是因为自然地理区划的社区成员间社会心理和价值倾向等方面一致性程度较高,利于取得共通的认识,这有利于调动社区民众关心社区发展的积极性,而社区发展强调的就是成员的参与。以社区为范围进行教育资源配置可以克服单纯从宏观方面进行计划配置带来的学校教育自身能动性不足,市场配置带来的教育社会效益难以充分实现的不良后果,同时可以很大程度调动伦理道德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力量参与到配置中来,而不仅仅只是“搭便车”的角色。在社区范围内统合三者,有效地配置农村教育资源,形成适合各地域的农村社区教育,最终使农村

社区教育成为农村教育主体。以农村社区教育整合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这样做既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可以满足农村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而整体上提高农村发展水平,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在这里有必要对本文所指的社区教育与通常意义的社区教育进行区分。

社区教育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国情的国度,对社区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社区教育理解为“成人教育”,认为社区教育的管理应归属于国家的成人教育管理部门;社区教育理解为“非正规教育”,认为社区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属于传统正规学校系统之外的时空范围;社区教育理解为学校教育的开放过程和结果,认为社区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修正,把学校当作社区教育的主体;社区教育理解为“社会教育”,认为社区教育是除学校教育以外所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我国对社区教育的理解倾向于第一种解释,即将社区教育归属于“成人教育”,用成人教育的模式和规则来规范社区教育。本文中在社区范围内统合三种教育资源配置,形成的农村社区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它也不是单纯的某类型教育,而是整合教育。它既不同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成人教育、非正规教育,也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的开放过程和结果,它是农村教育在达成农村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在实践形式上的发展。农村教育之所以面临今天的困境就在于农村教育的板块林立,互不相干,产生教育的内耗,消耗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社会和民众的要求。本文所指的社区教育就是力图通过整合教育消除教育内耗。需要指出的是,实现本文所指的社区教育的前提条件是在社区范围内统合三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

三、实现统合配置教育资源形成社区教育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农村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过配置各类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本地区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它是我国在农村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要实现在社区内统合配置教育资源形成社区教育,应做好以下方面:

1.加强农村社区、社区教育的法制法规建设。应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农村社区的法人资格,在此基础上理顺与政府、教育机构的关系。通过相关法规与配套措施,为三种教育资源配置在社区范围内实现扫清障碍。通过“政府授权”模式,给予成立的农村社区教育中心以制度化的财政支持,并使社区教育中心具有法人资格,承担法人责任。

2.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发挥社区的综合实力,构建农村社区教育体制。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具有法人资格,承担法人责任,通过网络式的办学方式整合教育资源。在紧抓基础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对社区内各类人员开展社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一培训一教化活动。这种中心应通过“新建、重组、合并、共建”等方式加以组建,使其包容中小学和原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学校,有条件的地方还应成立社区学院。该中心在社区直接领导下工作,通过设立在各个自然村的学校,将触角伸人到全社区,并形成网络。

3.农村社区教育应以“依法、自治、参与、协调”为原则的管理运作系统,强化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和行为从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转变为社区居民依法自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主。力求满足各种不同类型人群的学习需求特别是进城务工的人群,充分发挥社区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补偿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开辟社区学习、网络学习和自学等多样化学习渠道。经济的发展与民众素质的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基础,因此农村社区教育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着眼于农村社区发展目标来确定教育目标,从中推动本区经济向前发展;二是要紧密配合本区两个文明建设,使属地居民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4.加强农村社区教育师资建设。师资的培养应该考虑结构完整,形式多样,既要有普通教育师资,又要有职业教育师资,既要抓新师资的培养,又要抓现有师资的培训。需要强调的是在社区中教育的师资不应仅局限于正规院校培养的人才,特别在职教和成教方面要做到能者为师。

综上,我国农村社区及农村社区教育应结合世界社区及社区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农村社区及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将实践经验做理论上的概括并提升为理念,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4

1 社区体育资源概念的界定

资源是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体育资源是投入到体育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或者说是体育生产所利用或可以利用的各类条件及要素。从以上对资源和体育资源的概念界定来看,资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的外延既要考虑社会的经济因素还要考虑到劳动力因素。基于以上对资源和体育资源的概念的界定,我们认为社区体育资源是指在特定的社区范围内,满足社区居民进行体育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其中物质要素主要包括体育设施、体育商品、体育仪器设备等,非物质要素主要包括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娱乐服务的相关信息及技术。

2 城市社区体育资源的配置原则

2.1 公益性的配置原则 城市社区体育资源的配置原则首先应遵循的原则就是公益性原则,体育创造的是社会公共产品,发展社区体育事业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一个社区居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社区体育资源是宝贵和有限的,是全体社区居民享有的。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于1993年公布的《国际体育与运动》也明确提出:“体育与运动实践是所有人的基本权利。每个人享有对于其个性全面必须的参与运动的基本权利。由此可见,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公益性配置原则是社区居民获得公平享有社区体育资源的前提,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理念,使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参与感)不断增强。

2.2 计划与市场协调配置的原则 计划与市场协调配置原则是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个基本规律。公益性原则与计划与市场协调配置原则是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两个不同层面,公益性是保障社区居民公平享有社区体育资源的权利,而计划与市场配置则是为了更好地优化社区内部体育资源的配置,让社区居民更多、更好地享有社区体育资源。计划与市场相协调的资源配置主要是以市场机制作为体育资源的配置的基本手段,同时采取社区政府计划干预的配置方式,使体育资源的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区体育消费就是目前一种主要的体育资源方式,它主要包括体育保健康复咨询、购买体育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这些资源在配置时有必要导入市场机制。城市社区体育资源的调配应以市场机制为主要力量,社区居委会对其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这样可以使社区体育资源的配置更趋科学、合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目标

3.1 健康目标 健康目标既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目标,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健康目标既满足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又满足居民娱乐身心的需要。健康目标是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理性需要,是资源配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资源配置的出发点,在这一点上既要体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又要体现其科学性。城市社区体育资源的内容丰富,一般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具有比较浓郁的文化内涵,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能满足居民心理健康的需要,有利于居民形成健康的体育锻炼生活方式。城市社区体育资源中文化资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居民健康心理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健康目标是基于社区居民身心需要而提出的资源配置基本原则,其目的是最大限度满足社区居民身心的全面发展。

3.2 政治经济目标 政治经济目标是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应兼顾的目标。社区是我国人口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今城市社会发展比较迅速,社区居民作为城市的主体,理应重视和发展。社区的政治经济是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不可忽视的一个层面,从体育的意识形态来看,体育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振奋民族精神和激发爱国热情两个方面,作为城市社区体育资源的配置目标应该考虑如何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来更好激发和振奋社区居民的爱国热情。经济通常是衡量社区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在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目标的建立过程中,既要考虑社区当前的经济水平又要考虑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配置社区体育资源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把提升社区居民人力资源的水平,作为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目标。

4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模式

4.1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模式结构 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模式结构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细化,主要分为社区体育资源的主要构成方式、社区的基本特征和资源配置终极目标三部分(目标模式结构见图2),其中资源结构中包含的实物、人力、文化、信息等资源基本上涵盖了社区的体育资源,这四大类资源中,实物资源指代的是社区的体育健身娱乐基础设施,它是目前我国社区体育资源的主体,此外,人力、文化、信息等资源是目前和今后急需开发的潜在资源。在整个资源配置模式结构中,社区居民是主体,也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无论是现有社区体育资源还是潜在尚未或正在开发的资源都要以社区居民为中心进行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结构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层面就是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它是进行资源优化应把握的中心,其中社区的地理位置、人口结构、居民的兴趣爱好、社区居民经济状况都是资源优化配置应考虑的,只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处理好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体现资源的配置的优化。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终极目标是更好地让社区体育资源服务社区居民,但是终极目标实现的前提是要做到社区体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合理开发以及资源的可持续性,在整个目标配置模式结构中,每个环节都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须考虑的因素。

4.2 社区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流程 社区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流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图3):1)全面了解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对社区体育资源以及居民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掌握

资源和居民的真实状况。2)资源优化配置细化阶段。根据社区基本情况对社区体育资源进行具体配置,其中资源分配是综合诸多因素而进行的,是否真正体现配置的合理与否关键取决于资源分配过程中对现有资源、潜在资源以及居民现实情况的合理把握。3)资源配置优化评估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第二阶段中资源分配合理、科学与否的评价,其评价的内容体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居民对体育资源利用满意感的评估。其中评估内容主要包括:①身体锻炼的舒适感;②文化娱乐的满意感;③资源享用的满足感;④工作学习的愉悦感等;第二部分是资源利用合理性的评估。其中评估内容主要包括:①资源分配的人口结构比例;②资源浪费度;③资源分配的目标权重;④资源分配的经济程度等;第三部分是对社区体育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评估。主要包括:①潜在的社区文化资源;②潜在的体育信息资源;③潜在的体育设施资源等。这三部分的评估结果用来最终确定资源的配置目标,也就是第四阶段。在目标确定好之后,马上要进入的是终极阶段即资源配置目标的实施。

篇5

审计资源配置,是指当审计资源一定时,我们根据审计的需要来采取有效的方式,将审计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来保障审计工作有序的进行下去,最终实现审计工作的目标。同时,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审计资源配置具有动态平衡性。因为审计资源配置是在不同的审计主体内部不停的流动的一个过程,当一个审计资源供求平衡被一些事物打破后,就会在重新又引起一个新的平衡建立。

二、审计资源配置的目标

审计资源配置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所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范的,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审计资源配置的工作,就必须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在社会需求和效益同时达到的情况下,使审计资源配置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

首先,我们要保证审计资源的社会供给是充足的,要完成这个工作,目标就是把社会需求、审计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其次,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提高审计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效的利用审计资源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努力做到的,至于如何做到提高利用效率,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个目标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经济效益目标,是指对审计资源进行有效地分配,实现最大化的利用;另一部分是社会效益目标,它包括社会的各个方面,是资源配置中效益的最高追求。最后,审计资源配置的终极目标便是实现审计目标。这个目标是所有的审计人员都希望达到的。

三、中国审计资源配置方式的特殊性

现在我国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从目前的形势看来,这是最好的方式。在早期,我国整体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于是审计资源配置也是通过计划进行,一些政府部门便利用行政手段来瓜分市场,以至于全国审计市场不能很好的形成,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率无法提高。后来,我国也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开始出现,并且不断地探索发展。逐渐的,在市场资源配置的条件下,由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组成的审计体系也逐渐的完善。但是,在进行市场的审计资源配置时,国家调控要与之相结合才能取得好的结果。

四、审计资源配置的优化

审计资源配置是由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构成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其中,宏观配置主要包括如何调节好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以及内部审计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微观配置则只是从技术方面来考虑的资源配置。总而言之,我们要优化审计资源配置,使审计资源配置工作可以更有效地完成,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一)在宏观上协调各种资源配置

第一,我们要审计资源配置与其他监督资源的配置相互配合。审计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然而在市场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审计部门要与监督部门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审计的作用。第二,要充分的和市场经济融合在一起,然后根据不同的审计主体配置出相应的审计资源。其一国家审计监督,这一部分我们可以采用公共财政改革来进行国家审计资源的重新配置;其二,由于国家审计资源逐步的推出,审计的范围越来越大,社会审计资源、内部审计资源等方式慢慢地出现和发展,逐步地发展为微观企业审计的主体。第三,为了资源配置的顺利进行,我们要充分做好协调工作,协调好国家审计资源配置与社会资源配置以及内部审计的关系。

(二)在微观上优化审计资源的配置

首先,我们要根据现行的审计组合类型,合理的配置审计资源。纵观审计的整个发展历史,财务审计出现的最早,然后逐步转化为效益审计。现在,在国家审计资源配置中,效益审计已经占据了核心位置。其次,为了使审计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我们改进审计组织方式。所以,在我们想要选择一种组织方式时,在确定一定的审计目标后,然后选择耗用资源最少的一种方式来满足既定的审计目标。再者,为了节省审计资源,我们要选择先进合理的审计取证模式。这是我们研究的关键性问题。最终,我们可以采用质量控制的方法来进行优化审计资源配置。质量控制是优化审计资源配置的保障。质量控制不仅可以提高项目的审计质量,还可以督促审计人员行为,增强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审计风险,避免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曾建光. 会计师事务所的属性重要性与非标准审计意见――基于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百家信息的证据[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06)

[2]毛洪涛,周彦,任旭林,张正勇. 管理会计与控制技术、核心能力建设与企业业绩――基于中国施工企业293个工程项目的调查分析[J].科研管理. 2014(02)

篇6

一、人才资源配置的两种制度比较

人才资源配置合理与否以及配置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配置制度的选择。从经济体制的角度分析,资源配置主要有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

计划配置方式下,人才资源主要通过政府的行政权力、行政手段和行政机制自上而下地实现配置,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的偏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配置有着明显的缺陷:首先,计划配置忽视人才资源特有的规律,漠视人才自身特点和主观要求,使得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地发挥,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其次,计划配置无法科学准确地反映和调节人才经济活动,客观上造成了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观随意性以及人才资源配置的非优化。第三,计划配置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接收不灵、反馈不快,无法反映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快速变化,目前存在的人才管理制度的刻板和人才流动难等问题正是这种方式的现实反映。

市场配置方式下,人才资源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配置,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所引起的人才市场价格波动而自发地实现配置资源。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方面的优点有:第一,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激励了经济主体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追求效益最大化是各类经济主体(如企业)的最终目标”。因此,经济主体将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通过人才的数量、结构等诸多因素的比较而计算人才资源的成本收益,进行切合实际的选择,以确定人才资源的有效组合,从而有效配置、合理使用人才资源。第二,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有效配置。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实现,是通过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来实现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是其市场法则,而这种竞争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稀缺的人才资源流向高效率、富有竞争力的行业、地区和部门,保证这些行业、地区和部门有权支配较多的资源,最终促成人才的自由流动、有效配置。第三,市场经济的信息灵敏性提高了人才资源配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纵横结合、错综复杂的市场信息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在人才资源的配置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各经济主体及人才自身可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接收、处理,及时做出反馈并调整配置的流向和趋势,使人才资源有可能做到流动自由,配置高效。

因此,市场配置方式是一种促使人才资源实现有效配置的配置方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二、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需要的制度环境

1、人力资本个人所有的产权制度

这是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前提条件,也是我国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要解决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人力资本产权是人力资本的所有关系、占有关系、支配关系、利得关系及处置关系,即存在于人体之内、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智力、技能乃至健康水平的所有权。界定人才劳动力产权对有效配置人才资源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中,人力资本的个人所有的制度安排在于界定人们的权益、权限和责任,建立长期的利益激励机制,它不仅能保护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而且可以保持其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因而可以促使人力资本所有者着眼于长远、着眼于未来。只有完成人力资本所有制由国家所有、国家占用向人力资本个人所有、社会化使用的方向转变,人才资源才能成为人才资源市场上的决策主体、行动主体、收益主体和风险主体。

2、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法制保障体系

完善的法制保障体系是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制度环境的手段和依据。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要求人才资源的配置活动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来运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制。这样一方面可赋予人才资源配置主体有效使用稀缺资源的动机,即具有事前资源配置的功能;另一方面可对人才资源的扭曲化配置结果进行诊断和修正,即具有事后资源配置的功能。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分工、协作和交易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迫切需要法律制度给人们提供一个有效的裁定机关和裁定规则,从而使冲突及竞争能以双方都可接受的方式解决,使人才资源重组和整合成为可能。

3、统一、开放、竞争、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这是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主要载体,是我国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制度改革的方向。人才资源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实现自我、实现增值与扩张。但是,目前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劳动力市场运行受到旧体制的约束,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还未形成全国统一、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4、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是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制度环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基本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安定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调节社会主义的市场竞争机制、效率机制、动力机制与社会公平机制、均衡机制、稳定机制之间的种种矛盾。如果这些矛盾不加以妥善解决,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也无从实现。只有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彻底打破福利、保障与就业三位一体的刚性结构,变“安全就业”为“安全失业”,才能在人才资源重组、人才资源整合以及人才资源扩张中保持社会稳定,从而减少人才资源配置的阻力,为人才资源的自由流动解除后顾之忧。

三、制度创新优化我国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

目前,我国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才资源层次配置不平衡,各层次人才配置比例不协调;二是人才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人才相对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直接从事技术应用和生产的人才较少;三是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归根结底,阻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深层次原因是体制和机制上出了问题。直接表现就是人力资本个人所有制不建立,使得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失去微观基础;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使得人力资源配置以扭曲的方式张扬;劳动力市场体系发育不全,使得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失去载体;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使得国企下岗职工不愿转换职业、国企人力资源不愿流动。制度创新就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因此,优化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使人才资源得以最有效配置关键是要进行制度创新。

1、建立人力资本个人所有制的产权制度

主要应从三个层面上来考虑:首先,人才资源作为生命存在所应享有的人权;其次,人才资源使用其拥有的人力资本产权时享有的经济权利;再次,人力资本天然只能属于个人和只可“激励”而无法“压榨”的独特产权特征。因此,人力资本产权至少应包括劳动者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维持劳动者再生产的权利、劳动力自主支配权以及一部分剩余索取权。这就是说,人力资本产权的经济收益表现为工资和一部分企业剩余。

2、建立健全人才资源配置法制框架

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意味着人才资源必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果没有对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定,就可能使人才资源配置扭曲,影响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首先要加强人才市场法律制度的供给,人才市场是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没有完善的人才市场机制,人才资源有效配置也就无从谈起。其次,必须加强人才资源流动法律制度的供给,因为人才的自由流动是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再次加强人才资源保护与保障法律制度的供给,充分保护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人才供需主体参与市场的积极性,这是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实质。

3、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化就业制度

首先,要打破城乡户籍壁垒、身份界限及所有制界限,实行劳动力自由流动,劳动者自主择业。其次,真正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管理,企业自主用工,职工竞争上岗,逐步实行国家指导下的市场工资制度。第三,建立准确及时的劳动就业信息系统、规范有序的劳动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劳动就业法律监督制度,为市场化就业制度提供机构和制度方面的保证,使劳动力市场健康运行,保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4、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不同所有制单位的覆盖问题,这不仅是企业公平竞争的需要,更是消除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流动的后顾之忧的需要,关系着再就业工程的效率;二是个人帐户流动性问题,必须尽快解决职工在变换工作单位甚至地理区域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社会保险个人帐户的转移以及累计问题;三是如何对下岗职工在计划体制下积累的社会保障权益进行补偿的问题,它是国企人才资源能否合理流动、市场化配置的关键所在。此外,要不断将人才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扩展到各个行业、各个地区,并在人才社会保障方式上要实现人才社会保障由国家“全部包揽”向“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转变,由“现金收付”向“部分积累”转变,逐步与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接轨。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006y185)(D20071900

7)。)

【参考文献】

[1] 符战刚: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篇7

按照约定俗成的界定,在交通运输行业中,交通资源是各种技术条件下所有交通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及其组合,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被直接考虑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基础设施的优化组合。这种思维是基于完成政冶经济及社会发展派生的交通运输任务、满足物资及人的空间位移需求而言的。但是,这种思维模式放在优化配置交通资源的系统工程观念中,就出现了认识偏差。而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化组合是一项决策,是决策方案的优化组合结果。

在笔者看来,交通资源是指形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实体及其与运营相关的所有外部要素的组合,这些要素及其组合决定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关系和约束条件。这是交通资源最合理、最恰当的定义。

在这个定义下的交通资源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市场资源:即经济及社会需求。由经济活动及社会活动派生的交通运输需求属于市场资源的范畴。每一种活动都有其独特的需求属性,即空间、时间、成本及质量的选择倾向,是形成匹配或耦合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带来经济循环的根本动因。

2.技术资源:包括构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运载工具的技术资源,决定了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参数、等级、水平及类型。经济及社会需求与技术要素的匹配决定了运输效率,决定了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

3.财力资源:即资金。 中国 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需要全面发展,如何将有限的可支配资金投入到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及运行之中,提高社会运输效率及保障社会公平,是典型的资源配置问题。资金要素的配置包括资金来源、分配渠道与运用等 内容 。

4.空间资源:包括地形、地面(土地及国土资源)、地下、水面、水下及空域。每一种交通运输方式需要占用一定形式的空间资源:铁路和公路交通主要占用土地空间资源。水运交通主要占用水面、水下和土地空间资源;民航交通主要占用空域和土地空间资源,管道运输主要占用地面、地下和水下空间资源。空间已经成为社会、国防与经济建设的稀缺资源,必须优化空间的资源配置效率。

5.动力资源:即能源,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内容。交通运输是消耗能源的大户,能源不但稀缺,而且关系着国家、社会及经济运行的安全。交通运输规划必须优化能源的资源配置效率。

此外, 自然 生态环境及交通安全是制约交通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即资源制约要素。交通运输排放废气、废水、废料, 影响 自然风景及生态安全,造成交通安全事故。交通运输已经成为全社会最大的污染源,也是全社会最大的安全事故祸首。交通运输项目的规划及建设必须顾及生态自然环境及交通安全的承载能力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资源具有这样的一些类型及特性:

1.交通资源可分为直接要素及间接要素。经济及社会需求、技术、资金与空间是影响交通运输规划及建设的直接要素,在主观上能够引起我们足够地重视,能源、生态自然环境及交通安全是影响交通运输规划及建设的间接要素,在主观上难得引起我们足够重视。要维系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交通运输与此六种要素的关系。

2.交通资源可分为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要素。经济及社会需求、技术与资金是可再生性要素,它们是进入到循环经济体系之中的。能源是准再生性要素。运用循环经济,能源是可再生的,不运用循环经济,能源就是不可再生的。空间和生态自然环境及交通安全是不可再生要素,其供给是完全刚性的。

3.交通资源可分为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要素。经济及社会需求、资金与空间是不可替代性要素,是建设交通系统必不可少的要素投入,必须集约化利用。技术与能源是可替代要素,可以随着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生态自然环境及交通安全是准替代要素,需要在它与经济增长之间取得一种平衡,维护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二、按什么标准配置交通资源

按什么标准来配置交通资源,既体现国家及决策人的意志,也体现参与人的行动准则,更体现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化组合及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配置交通资源是一个多目标规划及评价问题,任何一个方案的优劣比较,必须依托于一定的评价标准及体系。我们考虑,交通资源配置的标准可以分成五个基本维度:

1.区位标准:包括时间、成本及距离等基本指标。我们总希望交通运输设施及运行能以最小成本、最少时间与最短距离来改变空间区位,最大程度地提高物资及人的空间位移效率,形成最有效的物流及客流聚集地,产生最大化的经济聚集效益。但是,由于受运输工具、空间及地形的限制,最小成本、最少时间与最短距离很难完全保持绝对占优的一致性,这就需要根据运输活动的定位来进行平衡。区位标准是最基本的维度变量,是交通运输存在与运行的基本规律,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给予优先考虑。

2.服务标准:包括可及性或连通性、通畅性、机动性、质量特性等指标,体现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或体系的基本定位。可及性或连通性是一种普遍性服务的法则,保证每一个交通出行用户都拥有某种机动出行的最基本权利。通畅性是一种效率法则,保证特定的交通用户能实现他们的及时性或准时性要求。机动性是保证特定的交通用户实现他们采用某种交通工具机动出行的便利条件。质量特性是保证特定的交通用户可以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满足他们采用某种交通工具机动出行的质量条件,包括可靠性、数量、时间、舒适性、运输损耗与损失等内容。例如,在现阶段我们认为,公路的基本定位是普遍性服务,铁路的基本定位是大规模运载服务,水运的基本定位是低成本与特种服务,航空的基本定位是三维快速机动服务。

3.社会标准:包括公平性、行政性、安全性及国防性等指标,体现了交通运输服务于社会稳定、国家治理及公共安全的一类要求。公平性保证了每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交通出行权。它还是避免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恶性经济循环的基本措施,也是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基本要求。行政性与安全性是政府治理国家的需要。国防性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与安全以及军队机动作战的基本要求。

4. 经济 标准:包括适应性、财务性及国民经济性等指标。适应性反映了 交通 运输适应 社会 经济 发展 的程度及水平。财务性反映了交通运输投资项目的财务效益,是市场经济或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国民经济性反映了交通运输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考虑了交通运输产生的外部经济效果或外溢效果。一个交通运输项目的财务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都好,在经济及制度设计上是最合理的;财务效益好而社会经济效益不好,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不合理因素,项目不可行;财务效益不好而社会经济效益好,项目有公益性特点,此时如果项目必须执行,项目运行则需要国家及政府提供经济补偿或补助。

5.消费标准:包括休闲娱乐、观光旅行及探险等内涵,将交通运输作为一种直接的消费需求而非派生需求。例如,游艇、观光火车、观光飞行等。

区位标准与经济标准是交通资源配置的绝对衡量基准。从山西向外运煤,煤炭外运通道最适合布局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运输成本最低,大宗运量运输时间最短。从昌都到拉萨或昌都到成都,最适合的旅客运输方式是航空,运输距离最短,运输成本最低,运输时间最短。财务效益好的项目,可采用经营型方式运作;社会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可采用公益型方式运作。

社会标准是 影响 交通资源配置程度最深、 历史 最悠久的一项非经济准则。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加强及交通运输技术水平的提高,其交通运输的保障手段日益提高。所有发达国家都将航空运输列入了国家治理的最重要交通手段,航空运输已经成为政府公职人员公务旅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社会标准中的公平性准则是经济及社会进步的产物,它要求在最低程度上保障每一位公民的出行权。在 中国 兴建 农村 公路,就是给予农民的基本出行权。在美国,这种权利扩展为每一个人都有驾驶小轿车在半小时内上高速公路,在l小时内搭乘民航飞机的权益。

服务标准与消费标准是交通资源配置的相对衡量基准,随经济、技术及社会实力的提高而不断变动,决定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基本定位。在中国,普通公路被列为普遍性服务,而高速公路存在大量收费路段,还只是一种准公益性服务。而在美国,高速公路及机场被同时列为普遍性服务。普遍性服务需要依靠国家及政府按公益性项目运作,配置资源并提供必要的财务补助。

此五组评价维度的权重,根据项目组合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根据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不同而不同。

三、交通资源配置的决策层次及对象

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要落实到交通运输项目的规划、建设及实施上,为此,我们需要为配置交通资源准备、生成并提出一系列的备选方案,提供最后的评选及具体设计建议。要达到这个目标,交通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变量应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来描述或表达,每一层次应能体现一定的决策等级或任务要求。我们建议将决策变量分成五个层次来设计。

第一层次:战略功能层。按照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主要考虑区位标准和社会标准、经济及社会资源的配置,决定发展某类交通运输方式,或打通各经济、社会活动区域的交通通道,布置各种类别的交通聚集区等。例如提出兴建青藏铁路、能源运输专用通道、旅客城际快速轨道等。

第二层次:战略任务层。主要考虑区位标准、社会标准和服务标准、经济及社会资源的配置、空间资源的配置,构造连接各经济及社会活动区域的、基于通道及特定交通运输方式的宏观 网络 ,主要确定网络的覆盖区域、宏观走向及区位特色,适应或引导国民经济及社会的宏观布局。

第三层次:宏观规划任务层。主要考虑区位标准、社会标准、服务标准和经济标准,以及经济及社会资源、空间资源、资金资源和能源资源的配置,构造交通运输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线路、网络节点、场站、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枢纽等具体 内容 ,形成逻辑上的交通运输网络。

第四层次:微观规划或设计任务层。全盘考虑资源配置的标准及资源条件,构造交通运输网络的物理结构,包括线路规模及技术等级、节点类型及技术等级、场站规模及技术等级、枢纽规模及技术等级等,明确网络的具体地理布局、走向、方位、技术水平及建设序列和现金流评价。

第五层次:运输规划层。全盘考虑资源配置的标准及资源条件,确定物流及客流组织与运行的 方法 。例如,确定列车运行图、航班表、旅客枢纽换乘方式、行李货物中转方式、联运方式等。

四、交通资源配置的途径及保障体系

交通资源配置的决策方案主要是解决交通运输的生产力发展 问题 。一方面,我们需要在交通设施建设、运输组织等方面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交通运输的综合生产力,以满足国民经济及社会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另一方面,解决交通运输的生产关系问题,深化体制改革,使交通运输领域的生产关系不至于成为生产力的束缚,并将交通运输生产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真正使交通运输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且紧急的任务。

首先,必须理顺交通资源配置的途径或渠道的问题。优化交通资源的配置,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施:

(1)依托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简称市场配置。关于经济及社会需求、资金、技术及空间等要素资源的配置,最好是完全由市场来导向,受市场经济 规律 的调控。关于能源要素资源的配置,最好是由政府制定行动规则,部分由市场来导向,并受市场经济规律的调控。

篇8

一、社会网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1.为企业获得资源提供捷径

目前,社会网络呈现出新的趋向——资本化。社会网络资本化的社会动因是利益驱动,其现实化的原因在于制度的缺失。谋求建立社会网络被企业当作占有社会资源的捷径。社会资源最重要的特点是稀缺性。要不断的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获得这些稀缺的资源,由于社会资源是嵌入社会网络之中的,因此企业就会将社会网络看作是重要的支持手段,即把社会网络本身当作一种能够带来更多社会资源的特殊的资源。

2.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高度可用的社会网络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开支,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网络的形成降低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由于企业之间长期频繁的合作增加了彼此间的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企业之间将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交易费用,从而降低彼此的交易成本。企业通过社会网络以成本优势获取资源和信息的能力对企业产生极大的影响,低成本优势的资源获取是企业社会网络导向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网络导向战略所带来的重要产出。分工与专业化理论认为企业网络通过分工提高了企业效率,使企业分别从事各自擅长的业务,互助合作,从而使整个企业网络的总收益最高,最终使企业网络中的企业都能受益。

3.有利于降低道德风险

从降低道德风险视角来看,中国人际交易模式主要是建立在社会关系网络基础之上的,通过建立特殊的人际关系来获得彼此间的信任,因为越信任对方,达成交易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人们在交易过程中就尽量利用特殊信任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处在于信息的相对完全性和共享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在此种条件下从事交易不一定是最优的,但可以大大地降低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二、社会关系网络在资源配置中的特点

按照波兰尼对人类经济生产方式的划分,社会资源的配置关系存在着三种类型:权力授予类型、市场交换类型和社会关系网络,前两者属于正式制度安排机制,而后者则属于非正式制度安排机制。

与作为正式制度安排的政府和市场相比,社会网络在资源配置中有着自己的特点。在资源配置中,资源需求方和供给方处于社会网络之中,双方为平等关系,配置通过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在一定规模的网络中,由于信息的完全性,可以避免欺诈等行为使得交易成本降低,这时它可以成为资源配置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时的有利补充。

同时,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也会具有负功能,表现为社会网络的过度使用会使网络成员利用社会资本从网内获取资源时对网外社会成员造成剥夺效应,相应地增加了局外人涉取稀缺资源的成本。

总的来说,社会网络作为配置资源的非正式制度的外部性会增加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社会网络的资源配置方式相对于正式制度而言,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其表现形式上。非正式制度规则是无形的,它一般没有正式地制成条文,也不需要正式的组织机构来实施,它存在于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之中,正是这种无形的表现方式,使得非正式制度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发挥作用。

三、社会网络合理配置资源的措施

社会网络在资源配置中既存在正功能、显功能的影响,也存在负功能、潜功能的影响。政府需要创新非正式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来约束社会关系网络的负功能,同时加强社会关系网络中正功能的发挥。而日益强大的理性认知力量可以促进非正式制度的转化与创新。

首先要重视习俗文化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要很好地发挥对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就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环境。法院等强制机构执行的正式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而市场机制运行所需要的守法观念、契约观念等却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我国社会的这个特点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要克服这种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象,就必须努力树立契约观念。

其次要塑造道德理念。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发现在市场交易中只有利人才能利己,市场交易可以使各方都得到好处或者在不损害他方利益的前提下使某一方得到好处,正因如此才会出现自愿互利交易的场所。维持和优化市场交易秩序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利人利己。市场道德与不道德的分界线,就是市场主体是利人利己,还是损人利己。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治本就是制度建设,特别是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其中突出的是道德规范建设,这实际上就是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篇9

是构成一国经济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一般说来,有何种财产所有制形式。此外,资源配置方式。按照资源配置方式,传统经济模式可以分为计划经济模式和市场经济模式。由于市场经济内部政府对资源配置过程中干预的形式和程度的不同,于是形成计划管理模式和政策管理模式。

(一)印度混合财产所有制形式及其特征

独立后,印度经济中存在三咱主要财产所有制形式。一是以财产公有制形式为基础的公营经济。它主要是通过把殖民政府财产收归国有、大型私营企业国有化、财政政投资和利用外援兴建公营企业等方式而建立起来的,包括直属中央政府的司局级企业、依据议会通过的有关法令建立等我种组织形式。二是独立前就已存在并主要活跃在农业、零售业、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小型企业、乡村企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关系大众基本生活城要领域的财产私有制形式为基础的私有经济。三是主要由城镇企业工人集资建立的工作合作社和农村农民自愿组成的各作社购成的以财产集体所有制形式为基础的全作经济和少量外国资本参与的财产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合营经济。

印度混合财产所有制形式颇具特色。一是公营经济比重较低,但地位重要。直到20世纪80末期,公营经济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也只占4/1左右,但由于其在原子能、铁路、邮政、军工、石油天然气、银行金融、粮食储备等战略性领域占

垄断地位,在机器设备制造、电力生产与分配、航空运输、国际贸易等地位极为重要。二是私营经济比重较高,且作用重要。直到1986年,私营经济在全印劳动力就业总数中仍占90%,在全印工业产值中约占70%。活动领域也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农业及相关领域、纺织服装、国内贸易、服务业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可见,私营经济不仅规模较大,而且作用重要。三是政府重视对公营企业的领导与监督。印度许多公营企业实际为政府所有,政府对其主要运用指令性计划和直接控制的方法。在每个五年计划中,对其投资实行行政部门管理方式,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销往何外等均由政府确定;所需原材料由政府供应,财务受同级议会监督,其实为半事业性质的单位。政府与公营企业的关系基本上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四是政府注意对私营经济的指导与控制。在每个计划中政府总是规定其投资规模及其在计划投资中的比例;对其投资领域、投资地点、生产品种、生产数量、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及销售渠道等一系列问题,主要通过许可证法、工业政策等行政法令和经济政策实行控制,并通过价格、信贷、税收等经济手段加以引导,使其为计划规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服务。印度政府既注意对其发展的引导,更重视对其发展的控制。可见,印度经济管理模式既不是纯粹的公营经济形式也不是纯粹的私营经济形式,而是公私并存的混合经济形式;印度的公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都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二)印度混合资源配置方式及其特征

独立后,印度在构成混合经济的基础上,坚持实行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利用经济计划配置重要生产要素;同时,也不放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注意利用价格、利率等经济杠杆进行资源配置。因此,印度实行了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资源配置方式,但更强调政府对市场配置资源行为的干预。一是经济计划配置资源。1950年印度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负责制订全国发展计划;同时,各地方政府要制订地方发展计划,甚至各经济部门也制订部门发展计划,从而形成完整的计划体系。重要的是,全国发展计划需经过议会审查批准,地方发展计划须经地方议会以及国家发展委员会的批准。为加强对经济计划的执行,在印度中央政府内还设立了计划执行部。在每个五年计划文件中,要规定计划期内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包括公私部门、各政府部门和各地方政府的投资额等。印度这种把投资引入所希望的渠道的计划,不同于由市场力量决定资源分配的指导性计划。 二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独立后,市场机制继续在印度经济发展中起着显著的作用。印度不仅存在商品自由市场和期货市场,而且还存在证券市场,劳动力市场也逐渐得到发展。为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印度注意利用价格、税收、利率、汇率等各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三是政府参与资源配置。在决定政府财政对公营企业的投资数量、投资领域和投资地点等方面,印度政府拥有绝对权力;在限制私营部门的投资领域、投资地点和投资数量等方面,以及利用外国投资方面,对外资的投资地点、投资领域、投资比例等,印度政府也拥有极大的权力;印度政府也会对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加以引导甚至给予一定程度的限制。如印度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许多产品的价格实行国家控制的管理价格;对农业、小型工业、乡村工业、出口等优先部门按照优惠利率发放贷款,以扶持其发展。

印度实行经济计划、市场机制和政府参与等多种资源配置方式,且颇具特色。一是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印度特别强调经济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中央和各邦政府内设立的经济计划机构,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政府机构,不仅制订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计划,而且还要制订部门发展计划;经济发展计划不仅要经过各级政府多次讨论,而且在批准前要交社会各界讨论;政府还专门设立经济计划执行机构――计划执行部,以保证计划所规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增长指标的实现。二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受到限制。印度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依然受到诸多限制:各邦市场之间还存在某些隔离,完全统一的国内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石油天然气市场完全为公营石油天然气公司垄断;粮食等依然为政府收购,商品市场也不完善;劳动力市场不很健全,发展受到诸多限制,甚至连就业登记所也数量不多;资金市场、资本市场等也不完善,外汇市场甚至不存在。由此可见,印度市场体系尚待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仍受到极大的限制。三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较大。长期以来,印度政府不仅直接参与资源配置,如对公营部门的投资,而且还利用劳动工资政策、收购价格政策、金融利率政策等等实行间接管理,不仅规定对部分粮食实行收购,而且还要求公营企业购买小型企业的产品;对一些重要的工业品实行管理价格,对重要服务价格也实行政府管理;各银行必须将其吸收存款的相当一部分用于购买政府核准的债券,必须将放款的相当一部分给予农业、小型企业、乡村工业等政府规定的优先发展行业,对发放给优先部门的贷款必须实行低于通行利率的优惠利率。所以印度的资源配置方式既不是纯粹的计划配置的资源配置方式,也不是纯粹的市场配置的资源配置方式,而是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并存的混合资源配置方式,但更重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二、印度混合经济管理模式的调整

(一)财产所有制形式的调整

20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但基本上没有触及财产所有制形式。只是从9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印度政府才逐渐触及财产所有制形式。一是缩小公营经济的垄断领域。80年代后期,拉・甘地政府对公营企业主要实行谅解备忘录制度,扩大其经营自;对病态私营企业不再国有化,不再扩大公营经济规模。90年代初期,拉奥政府实行的重要举措是,大幅度缩小公营经济垄断经营的领域,规定只有原子能、军工等战略性领域由政府垄断经营;对个别严重亏损的地方政府公营企业实行破产处理;规定其重大事务一律由董事会讨论决定;其可利用新增利润自行扩大生产门类,生产创新产品并利用所得外汇进口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等。90年代后期,瓦杰帕伊政府加速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对公营企业所持股份,对其逐渐实行私有化。2004年国大党执政后,私有化的步伐放慢。经过调整与改革,印度公营经济活动领域减少,相对规模有所缩小,但绝对规模仍在扩大。二是放松对私营经济的限制。80年代,英・甘地政府允许私营企业每年自动扩大5%的生产能力;拉・甘地政府允许私营企业在5年内自动扩大25%的生产能力。90年代初期,拉奥政府进行经济改革,逐渐取消对生产许可证的限制,大幅度扩大私营经济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取消反垄断法,使大型私营垄断企业的投资地点、投资规模等不再受到限制。瓦杰帕伊政府进一步放松了对私营经济的限制。经过调整与改革,印度私营经济的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都进一步扩大了。三是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80年代,印度对外国投资的政策基本上没有松动。90年代初期,拉奥政府逐渐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瓦杰帕伊政府进一步放松了对外国投资的限制:不再要求外方必须转让技术,逐渐扩大外国投资的领域,提高外国投资的比例,有的领域甚至允许外商独资。外资参与印度证券市场的条件也逐渐放松。经过调整与改革,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混合而成的合营经济的规模增大了。四是进一步鼓励城乡合作经济,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组织形式,使合作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因此,印度经济在调整与改革过程中,呈现出“公退私进”的状况,即公营经济的活动领域有所缩小,私营经济的活动领域逐渐扩大,但混合经济制度依然存在。

(二)资源配置方式的调整

尽管经过调整与改革,印度的财产所有制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是印度却对资源的配置方式进行了重要改革。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逐渐取消对企业生产的限制。首先放松对私营企业生产投资的限制,在允许其自动扩大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逐渐取消对其生产能力的限制,不再过问其生产多少;通过扩大其生产经营领域,减少对其生产什么的限制。拉・甘地时期,通过与公营企业签订“谅解备忘录”,扩大其生产经营自,对企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等不再干预,让市场更多地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二是逐渐放松对产品价格的控制。90年代初期,印度政府逐渐减少实行管理价格的商品种类,只对钢材、水泥等几种重要商品保持管理价格,其它商品价格都由市场决定;许多服务价格也放开了,只保留对铁路运费等重要服务价格的管理。对货币的对外汇率,也逐渐放开,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其升降。三是逐渐放松对资金来源的限制。各银行按照规定将其吸收存款用于购买政府核准债券的比例大幅降低,按照规定放款的比例也已大幅下降;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来源限制减少了,企业可以到国内外市场筹集发展资金。四是逐渐放松对产品销售的限制。对公营企业产品销售的限制逐渐减少,让企业更多的产品可以在自由市场上销售;逐渐取消对公营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垄断,私营企业特别是外商合资企业可以涉足进出口贸易,从而逐渐放松对产品销售的限制。但是,印度的经济计划依然坚持下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依然存在;政府对商品、资本、劳动力等多方面的限制也依然存在。因此,印度只是在保留政府作用的同时,增强了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

不难看出,经过80年代以来的经济政策调整与改革,印度的财产所有制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依然保持了公私并存的混合财产所有制形式和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资源配置方式,只是实行某些有利于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公私并存的财产所有制形式中逐渐扩大了私营经济的规模,并实行某些有利于市场发育的政策措施,让市场机制在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三、印度实行混合经济管理模式的原因

独立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印度形成了公私并存的混合财产所有制形式和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资源配置方式。经过80年代初期开始的经济政策调整和90年代初期开始的经济改革,印度只是减少了对公营经济的干预,放松了对私营经济发展的限制,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公私并存的混合财产所有制形式和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资源配置方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剖析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我们不难发现,印度所以一直实行混合经济管理模式,是由印度社会的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政治关系及国际经济环境和混合经济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特点所决定的。

(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

经过独立后近60年的艰苦努力,印度社会生产力水平已大为提高。在印度农业生产活动中,抽水机、拖拉机、收割机等现代农业机械已经得到运用;在印度工业生产领域,大型数字化机床、先进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等也已广泛使用;在运输行业中,卡车、电动机车、大型轮船、运输机等的使用都已非常普遍;电灯、电话、电视机、洗衣机等现代文明产品,也已进入印度城市人民的生活。但是传统社会生产力在印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依然广泛存在:牛耕地、人工收割、人工灌溉等传统生产方式在印度农业生产活动中依然随处可见;手工操作、手工作坊等在印度工业生产领域仍占有重要地位;牛车、人力车等人畜搬运方式在印度城乡依然常见;许多边远农村依然不能用电灯照明,更不要说使用电话等现代通讯工具了。因此可以说,迄今为止,印度社会生产力水平依然呈现出多层次性。这种多层次的社会生产力,成为印度混合经济管理模式的基础,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混合经济管理模式的合理性。

(二)社会生产关系的多样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印度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性,也决定了印度社会生产关系的多样性。如前所述,在印度社会生产活动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财产所有制形式:既有纯粹的财产公有制形式和纯粹的财产私有制形式,也有工人农民形成的财产集体所有制形式和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包括外国投资)结合而成的各种混合财产所有制形式。多种财产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印度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实际上,在印度发展的每个领域,都存在多种生产方式。在印度工业生产领域,既有许多运用现代管理方式的大机器工厂,也有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手工作坊;在印度农业生产领域,有组织严密的现代化公司农场,也大量存在以农民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个体生产方式;在商业服务领域,虽然有许多按照现代管理方式建立的股份制公司,但也有大量以家庭甚至个人为经营单位的个体服务机构。因此,印度社会生产关系的多样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印度混合经济管理模式的存在。

(三)社会政治关系的多元化

社会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多样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印度社会政治关系的多元化。不同层次的社会生产力和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政治群体;同时,这些不同的社会政治群体,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不同层次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利益。印度还是世界上政党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印度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政党和政治组织,既有代表大资本和中小资本利益的政党,也有代表工人、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利益的组织;既有代表知识分子群体利益的政党,也有代表失业劳动者群体利益的组织,还有代表各地区利益的政党和组织。这种在利益多元化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关系的多元化,也要求经济管理方式的多样性,以照顾各个层次人民的利益和各个地区的利益,从而保证社会政治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安定的国内政治环境。

(四)国际经济模式的多样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经济管理模式: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坚持财产私有制形式的同时,实行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形成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但是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保留财产私有制形式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财产公有制形式,同时实行了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采用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逐渐形成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新出现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则主要实行财产公有制形式,并同时实行计划配置资源的方式,形成计划经济模式。印度领导人认为,印度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模式,也不能完全采用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因此印度自然采取了混合经济管理模式,只是较多地偏重于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吸取纯粹东西方经济模式的长处,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纯粹东西方经济模式的短处。因此经过经济政策调整和经济改革,印度只是更多地吸收了西方市场经济模式的长处,以抵消东方计划经济模式的短处,依然保留了混合经济管理模式。

(五)混合经济管理模式的互补性

篇10

教育部直属高校是由国务院委托教育部直接管理的一批高等院校,这类学校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在制度、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示范作用。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上都是建国以来国家历次确定的重点大学,因此这类学校的资源配置方式及历史演变过程,很好地代表了自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和走向。从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高校的资源配置方式属于完全的计划经济方式,高校的所有办学费用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教育经费的拨付模式是“基数加发展”,即经费由中央财政下拨,专款专用,高校在年终决算后要将全部结余款交还给国家财政。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家鼓励高校通过自身优势筹集资金,增加收入和经费来源渠道,经过招生体制、就业体制等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全国高校并轨完成,实行了所有新生都缴费上学的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以及科技成果需求不断提升,教育部直属高校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兼顾高等教育的效率与公平,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资源配置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体系的形成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西方发达国家的很多学者对教育体制提出了批评,认为高等教育的大力投资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效率低下、严重,并开始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作出解释。希尔斯和马奥尼、杰弗星和穆尔、霍伊尔、沙托克和里格比、弗兰森、哈克曼等学者对西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进行了研究,推动了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以质量、竞争、效率为核心理念的教育市场化,出现了“特许学校”“择校”“教育券”等改革模式。国外教育经济学界对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探讨如何有效地分配和利用稀缺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经济效益;二是考察和探讨在既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教育的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特征,以及教育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动力机制、作用程度等。国外关于高等教育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组织效率方面的研究,偏重于实证分析和个案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高级统计分析方法,侧重于对各种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的检验。

国内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高等教育的产出―成本和效益(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因素,决定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选择、有效途径以及配置的效率与公平等。康宁等人认为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因素有:政府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影响,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高校管理体制的影响、政府高等教育产业政策的影响、高校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相关利益集团的影响。谢家训等人认为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应采取市场配置方式。对如何配置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国内学者们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李明等人认为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有: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充分执行政策要求;有机利用计划和市场配置模式;增加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改变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分配;重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完善监控体制。

直属高校资源配置问题分析

教育部直属高校作为公共的优质教育资源,理应在国家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中起到中流砥柱和改革探索的作用,相比于地方管辖的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投入产出效益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类高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阶段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突出的问题包括:人才培养质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存在同质化倾向,办学特色不明显,布局结构不合理,缺乏世界一流大学,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够,办学自没有得到落实,行政化倾向严重,投入不足。这些问题虽然体现在高等教育的不同方面,但分析其成因,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不健全

教育资源来源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资源配置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中央财政拨款,高校作为政府的附属部门,在管理体制、理念以及制度方面都存在很浓的行政化色彩,缺乏绩效意识。尤其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受教育部直接领导,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受到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3年,中央财政拨款占直属高校总收入的比重不断增长,与之相应,自筹经费收入的比例却连年下降,因此各直属高校普遍存在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人才培养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研成果转化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虽然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的启动,直属高校间竞争意识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在拨款和资源配置中,缺少与之相应的资源配置机制,导致各高校对内部资源的效率关注较少,对产出价值关注不够,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规划不合理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该根据社会结构的需求进行规划、与之协调,而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没有引入竞争机制,缺乏规范性和公正性,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在连续近10年的扩招过程中,一些高校为了得到更多的财政拨款,竞相扩大招生规模;一些高校进行大规模的学校兼并重组、新校区建设、新专业开设等;一些高校在赢得更多生源、更多财政综合款项的同时,也出现了学生培养质量下降、专业特色不明显、办学模式趋同、追求办学大而全等问题,使得高校本来已经存在的“千校一面”、特色不强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更加严重,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重复和浪费。

3.高校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教育部直属高校虽然在整体上都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校,但是各直属高校在具体的资源配置上依然有着明显的差别,其特点是学校规模决定资源配置的力度,配置没有体现专业特色和地域特色。少数有绝对优势的高校由于其建校历史、认定性重点、现有发展实力等自然性因素,容易获得更多的资源,而一些实力较弱的学校却很难得到教育资源的有力配置,这损害了高校办学积极性。同时,由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分属不同的地域,受当地经济、政治发展的影响,各高校的收入和支出结构有很大差别:如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各学校按照属地化原则必须执行,这无形中加大了学校的经济负担;此外,一些特殊的专业方向,如医学专业的长学制产生的额外教育支出问题,在现有的资源配置模式下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4.高校微观资源配置效率不理想

对于高校来说,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要求。但是,大多数高校普遍面临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体制的原因,内部管理机构设置繁杂,教职员工缺乏流动,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后勤等机构的支出挤占了本就捉襟见肘的办学资源;重大实验设备重复购置、闲置现象严重;校际间资源共享程度低;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科研成本、生均教学成本等核算不合理,这一系列管理上的滞后都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政策机制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任重道远。另一方面,政策性负担对高校资源配置形成了重要影响。如不少政策代替学校分配资源,财政结余回收的政策也加重了经费缺乏等相关性问题。其后果是,由于政策性负担造成的效率低下与高校自身管理造成的效率低下混杂在一起,导致高校资源使用效率不理想。

对策和建议

1.推进绩效评价,完善资源配置机制

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政府应推进资源配置的专业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完善资源配置体系。通过对教学、科研、社会合作方面的专业性评价,提高高校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适应性、就业等学生质量以及科学研究的质量、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能力和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视,在机制上引导各高校向着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需要的方向发展。也唯有通过此途径,使高校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才能使高校走出自筹资金不足、与社会合作不足的困境。

2.加强资源配置规划,引导特色办学

政府应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和现有的教育结构有重点地发展。教育部门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和高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发展纲要,尤其是应该根据各高校的行业、地域特点来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在资源配置上应该有长远的规划,对于传统及特色办学方向应给予资源上的倾斜,包括人员、物资上的扶持,使得同一领域的优势资源可以得到更好的交流和共享,提高资源绩效,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同质化现象。

3.调整资源配置格局,保障资源配置公平

基于我国高校的发展水平距离国际一流大学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资源配置中一方面应考虑各高校的现实发展水平,对于具有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给予重点扶持,争取打造一批世界知名的大学,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另一方面也应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给予那些产出相对偏低,但是绩效水平较高的学校一定的倾斜,这样使得资源配置在宏观层面会有更好的效率。另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到一些特殊需要,如特殊行业的发展需要和一些基础学科的必要投入,不应因短时资源效率的局限性而影响了长远的教育发展及教育公平。

4.推进政校分开,提高学校管理能力

在高校资源配置中,政府应主要发挥制度导向和行为监督的作用。通过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高校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确立自己的办学目标,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要从根本上杜绝机构繁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避免资源的无谓消耗甚至浪费,促进现有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培养符合社会和国家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FRF-BR-09-019A)

参考文献:

[1] 厉以宁.关于教育产品的性质和对教育经营的若干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1999(3): 3-11.

[2] 吴怡兴.也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兼与王迈善同志商榷[J].教育与经济,1999(3): 22-25.

[3] 王红.论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基本内涵及决定因素[J].教育与经济,1999(2): 15-16.

[4] 康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学术力量的回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1): 40-44.

[5] 马哓燕.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供求关系初探[J].教育与经济,2000,(S1):14-17.

篇11

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即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志,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是两字之差,但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上了新台阶,这种认识的提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基本上是“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模式,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过度消耗资源、环境污染严重,投资消费比例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大,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1995年召开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提出,实现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一个转变已经基本完成,但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是粗放型的,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由于干部考核过于追求GDP,使得各地领导干部过分追求速度,着急上项目、铺摊子搞投资,加剧了产能过剩和重复投资。因此使市场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是由政府直接干预投资和资源配置,这违背了市场规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出,使得今后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会深化相关方面的改革,利用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追求资源配置最优效应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及时进行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技术,不断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从而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有利于推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

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进行科学的界定,使得政府治理和市场功能的边界不清晰,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政府主导型经济,政府在行使职能上存在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说要撇开政府的宏观调控,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优势,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对于市场配置资源的重大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作出了很高评价,其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当然不是资产阶级的阶级能耐,而是市场经济的功劳。”目前政府及其部门仍然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比如:政府及其部门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仍然过多,政企不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还在直接干预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甚至包办代替企业的招商引资和投资决策,造成政府职能错位、越位、不到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但阻碍了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而且没有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导致社会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供给受到影响,使政府成为这方面矛盾的聚焦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我国更进一步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力。与此同时,《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政府要简政放权,优化政府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在微观方面要弱化要退出,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要强化要到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政府把重点转到加强市场监管、增强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也有利于铲除滋生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土壤。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是抑制和现象的治本之策,是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3、有利于打破行政垄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直接干预过多,使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因此而受到了影响。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容易造成行政垄断和寻租腐败,从而影响了平等的市场准入和产权保护、公平的竞争条件和营商环境,而这恰恰是市场主体焕发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阻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依然存在。政府控制重大项目的审批权,这就是为什么各地办事处屡禁不止以及“跑部钱进”和企业不找市场找市长等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因为政府手中掌握了土地、资本、能源等资源要素的控制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使得这些要素价格不是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从而形成价格扭曲。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不仅会有形象工程之嫌,还有可能会带来债务风险。再比如,在一些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领域存在明显的或变相的行政垄断。这样不仅妨碍了企业的积极性和活力,企业不再是想着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和积极生产,而是想着如何与握有权力的领导搞好关系,而且往往会造成社会不公,造成腐败泛滥,造成人们的价值观扭曲,甚至可能引起社会动荡。我们必须把凡是能由市场形成的价格都交给市场,通过市场价格来配置资源。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提出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等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能从根本上打破行政垄断,同时也会抑制寻租腐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如何实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我国1992 年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大提出“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十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重大的理论创新,表明我国更加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我们必须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条规律,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必须健全现代产权保护制度

健全现代产权保护制度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前提。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性,产权清晰是市场机制和市场交易能够有效运转的前提。产权不清晰,就不会存在交换关系和供求关系,也就不会产生市场机制,当然更谈不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了达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目的,就必须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以保证各类财产、资源、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使效率达到最优。

2、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保障。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将市场比作看不见的手,政府则是看得见的手。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微观经济领域干预过多,而在宏观经济领域的作用发挥不够。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作用的提法由“基础性作用”升级到“决定性作用”,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对市场资源配置重大作用的认识都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今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经济的活力、效率也将因此而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政府将会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取消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宏观经济领域的作用,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3、必须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基础。这不仅说明了建立现代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性,而且也为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指明了基本方向。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一方面,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着力消除市场壁垒。必须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另一方面,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明确政府定价范围,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的价格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机制。总之,要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4、必须创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外开放与国内改革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是我国成功经验之一。对外开放不仅使我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大力推进经济发展,而且也为国内改革提供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为促进改革提供了动力,注入了活力。开放型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要素、商品与服务在不同国家之间自由流动,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为了适应今后全球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创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方面,要放开投资准入,建立统一、公平、透明的投资准入体制,使微观主体获得更大的自主投资权限,使政府部门从项目审批向反垄断和安全审查等宏观管理职能转变。另一方面,要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新战略。第一,自贸区可营造进出口增长的良好环境,为我国进出口增长提供制度性保障,还将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地位和话语权。第二,自贸区可打造新的进出口增长点。自贸区可以降低出口成本,增强出口竞争力,提高出口利润,从而成为出口新的增长点。第三,自贸区有助于减少贸易争端和规避技术壁垒。这是因为自贸伙伴都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且可减少和化解贸易摩擦,另外自贸协定还有助于规避技术壁垒。

【参考文献】

篇12

一、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广义资源是指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可以说,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任何社会,人的需求作为一种欲望都是无止境的,而用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确实有限的,因此,资源具有稀缺性。

资源配置是指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

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而是由市场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一般规律,由市场机制通过自动调节对资源实现的配置,即市场通过实行自由竞争和社会实体的自由选择,由价值规律来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双方的资源分布,用市场进行优胜劣汰,从而自动地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简单而言,优化资源配置就是为了让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而做的一些合理配置。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是能够带来高效率的资源使用,其着眼点在于“优化”,它既包括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科技、信息等资源的使用和安排的优化,也包括社会范围内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优化,经常所说的“劳动优化组合”,“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等都是属于资源优化配置的范畴。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优化配置,经济效益会显著提高,经济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明显低下,经济发展会受到阻碍。

工行作为金融企业,其内部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机构资源、人力费用资源、营销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工行资源优化配置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降本增效的原则,结合分行所辖支行的不同贡献,将内部资源进行战略性、选择性和倾斜性向经营贡献度大的重点支行配置,实现工行经营效益最大化,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工行实行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工行内部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工行资源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工行经营利润最大化,是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工行资源优化配置必须以保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前提,必须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社会效益原则。工行属于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的第三产业,在服务社会中追求自身的效益最大化,是其经营目标。社会效益原则是由工行和经济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体现的是社会、经济运行各要素之间的依存性特征,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结构特征。

2.绩效性原则。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业绩和效果最终体现在效益上,没有效益的资源配置和经营管理只能坐以待毙,在激烈竞争中落伍,被淘汰。因此,绩效性原则是工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是工行经营的根本因素,是工行经营动力机制的核心。

3.可持续发展原则。工行的资源优化配置既不能竭泽而渔,更不能寅吃卯粮,而应该树立长远经营意识,统筹兼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工行的发展战略所决定的必然选择。

4.系统性开发原则。工行的资源系统是各种资源要素以一定方式、一定组织结构组成的复合体,资金、人力、财务、信息资源等都是构成工行资源系统的基本要素。工行资源系统是多阶梯系统,它的多级阶梯结构决定了工行是复杂敏感的社会经济资源系统的功能,因此,资源优化配置时一定要注重系统性。

5.重点性原则。工行内部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在经营过程中,资源的配置已经形成比较成型的模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必须打破常规,避免面面俱到作法,要根据各支行、各部门、各项目、各产品的不同发展特点,进行资源的重点性和倾斜性配置,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三、工行实行重点支行资源优化配置的积极作用

1.推动支行内部应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提高。支行作为市场主体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经营活动,在竞争的作用下,劳动生产率较高,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相反,劳动生产率较低,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获得较少的收入以至蚀本。工行实行支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作为市场主体的支行,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从自身利益出发,会主动地提高和采用先进的应用技术,改进经营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2.引导支行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经营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工行实行支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支行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关键之处,发挥事半功倍作用,从而取得最佳效益。市场是支行的“生命”,关系到支行经营效益的好坏和支行的发展。所以,面向市场进行经营,是支行发展的内在要求。

3.发挥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增强综合竞争力。支行从事经营必然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迫使支行在经营中强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激励支行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促使支行增强创新意识和锐意进取的活力。工行实行支行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支行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开发新产品,推出新服务,竞争目标客户,进而增强综合竞争力。

四、工行对重点支行实行资源优化配置措施

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激励、约束和引导作用,着力优化支行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发展能力,从而促进经营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优化支行资源配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是经营中的最重要的资源,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坚持与金融资源、价值贡献相匹配的人力资源配置导向,加大对业务发展快、人均效益高的重点支行人员投入力度。首先,有效开发利用好现有人力资源,继续实施开放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系统和全局着手,通过调整激励机制等途径,积极推动员工从二线向一线、从后台向前台、从管理向营销岗位转移。其次,进一步完善支行人员配备,通过“增一线、控二线、减三线”和业务流程改造、运行管理改革、扁平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释放人力资源,将有创利能力、有创新激情的员工充实到一线从而确保全行的前台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再次,加强网点营销人员配置。以机构扁平化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支行劳动力的优化组合,通过双向选择,促进人员,特别在营销人员在一、二级支行之间的有序流动。将取得AFP(金融理财师)资格的员工在支行辖内进行统一配置,进一步充实网点的营销力量,力促网点由交易型向营销型转变。最后,对于新增人员进行倾斜配置,将新增人员的80%以上投入到重点支行,从而保证重点支行新增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上优化结构,按照盘活人员存量、提高素质、激发活力的要求,提升支行整体经营管理能力,特别是提升整体营销能力。

2.优化人力资源费用配置。完善薪酬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坚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绩定效,将管理者和员工的收入与所在行、部门的经营成果更加直接紧密的挂起钩来,实现人力资源费用向一线倾斜、向营销人员倾斜,倾斜幅度可控制在5%至20%之间,发挥激励机制作用。激励支行整体提升,突出业绩贡献,提高工资投入产出效率。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全辖各项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

3.优化财务资源配置。适应全行经营转型和提升竞争力的要求,在经营性费用和人力资源费用的分配上突出向效益、质量等关键指标和绩效进步的支行倾斜,对某些突出的重点项目或发展较好的支行优先予以考虑,通过提高激励费用与重点产品的挂钩力度引导支行的经营行为。同时,积极完善各支行经营绩效考评办法,增加同业占比、日均指标和业务增长速度等竞争力指标,引导支行以高于系统和同业平均增幅为各项业务发展的底线,将财务资源优先投入到符合政策导向和产出比最大化的业务中,争做市场的竞争强者。

篇13

一、教育资源配置关涉的主要问题

在城镇化过程中,资源配置结构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社会中的普通学校应该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而乡镇学校也要有一定的生存空间,更重要的是,教育资源如何在不同规模不同实力的学校之间流通。在教育领域的资源流通过程中,由于教育费用大幅攀升,教育提供社会机会流动的功能渐趋减弱,由教育不公导致的社会不公以及阶层固化现象日益明显。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地区性差异过大。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差异过大,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市与乡镇、东中部与西部及沿海与内地间的存在教育资源不均现象。第二、教育资源组成不合理。教育人口多,教育资源少;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投入比例不合理;党政人员多,专职老师少。第三、资源分配不合理。国家对教育的经费拨款包含很多项,但比例最大的是对学校经常性费用的拨款,即主要根据在校生和教职工人数,忽略了偏远学校的实际需求。第四、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不高。教育行政部门在配置观念上的主要是,就资源本身的价值与需求相比较,来决定把资源配备给哪个学校。一旦分配下去,资源就落户在一家,很少考虑怎样使资源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更多的需求者服务。

二、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内在要求就是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任何资源配置都必须面临的一对矛盾关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追求一方,必然会损害另一方,两者处于对立地位,难以兼得。只有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两者的统一。追求效率还是公平,是人生选择种的两个不同的倾向。选择效率意味着教育坚持能力至上,选择公平就在于根据个人的能力使其得其所得。能力超群者应该受到优越的教育,能力平庸者和低下者只能受到一般的教育。而平等主义则要求教育向社会大众开放,是社会各阶层都能受到平等的教育,获得均等的发展机会。

现实的说,我们的教育应该坚持效率,还是平等,这取决于教育类型的性质。而我国教育的性质,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政府可以随意改变随意确定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的丰富程度而变化。由于前提的不确定性,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及其原则也不该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与时俱进。在政府主导下坚持公平原则,同时注重效率,在保证教育资源配置均等的情况下,满足部分地区部分种类学校的特殊需求,实现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开发和利用。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一方面经济对于教育资源投入的加大使得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提高,从而促进人开发和培养,经济水平的提升为教育提供充足的资金,高效的资源。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能够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中小学生可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为前提的,正是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才能为每个人提供更加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所有的教育机构和学校都要接受教育制度的规范,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依赖于教育制度的公正。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的教育制度是统一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我国各区域之间的教育制度基本一致,但是具体到各个地区,却总会在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上发生调整和变化。这是因为地方政府虽然执行的宏观教育制度相同,但具体在教育偏向和资源分配上却可能出现不同的格局,而这也会成为影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重要因素。

三、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及划分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教育资源同其他社会资源一样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资源配置方式,但由于教育资源的特殊性,并不能将它完全等同于普通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

首先在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下,过去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决定了教育资源的配置是通过政府配置方式实施的。在这种体制下,政府为主角,通过行使行政指令,运用行政力量对教育资源进行统筹配置,各级教育单位没有选择没有能动性的接受行政分配。不可否认在特殊时期也就是计划经济时期这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是符合我国当时的教育环境的,也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逐渐活跃,教育机构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颇为复杂,首先教育机构逐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变得越来越不适应,但教育机构与市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依然按照传统的形式运行,这不仅形成资源浪费,导致效率低下,更重要的是打击了地方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配置方式要求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市场经济配置方式在进入到教育资源配置领域以后是根据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机分配,只能这样才能不断生产高等教育产品和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在这种环境下,精英人才必定是教育的核心主体,但是人文主义需要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能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让精英人才之外的教育主体无法获取教育资源,所以市场经济配置要求学校适应经济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也制约了教育往好的方面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强国已经成为学界基本共识。在全面推行和完善教育系统工程中,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夯实教育基础,必须深刻反省整个教育系统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文中提到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均衡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仅仅需要政府作为最近本的驱动力,更需要教育者、教育对象、企业、教育部门乃至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个人、政府以及企业乡城合力才能乡城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氛围,推动现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朝着多元化、科学化、合理话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城镇化背景下教育资源配置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981])

注释:

友情链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