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市场现状实用13篇

新能源市场现状
新能源市场现状篇1

(一)供给方因素1.加大核心技术开发力度,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国内生产商多是小投资、小规模,而因为成本、技术等原因,新能源汽车转向国外配套已成为趋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着在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上核心技术“空心化”的现状。这些都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要想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加大相关技术的开发力度。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形成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优势。2.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多样化,提高产品安全性能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处于生命周期早期的产业,存在着产品单一化、车型选择少等问题,需求偏好是消费者进行消费选择的重要依据,各汽车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资源占用情况、区域性的文化习俗等,因地制宜地研发相应的新能源汽车,促进产品的多样化,努力提高产品安全性能,消除消费者的顾虑,提高消费者的认可度。

(二)需求方因素1.制定政府采购计划,推动私人购买和政府采购相结合政府购买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能源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充当着新技术“最早使用者”的角色。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使得政府采购不仅可以直接形成需求,对社会成员也有一定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从而起到扩大市场的重要作用。根据各地区的现实情况,制定政府采购计划,致力于推动私人购买和政府采购相结合。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度据调查,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程度已成为影响消费者选购决策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众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仅停留在“环保”这一粗略的认知上,而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价格、使用成本、产品性能、安全系数了解甚少,这必然制约着他们的消费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宣传普及要注重结合消费心理,不仅强调环保性,更要综合产品安全性、便利性、经济性等因素,以强化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态度。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的消费文化和社会风气。

(三)市场因素1.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存在着种种进入壁垒,如在有的城市实行的“只有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企业才允许进入充电桩建设”或“允许进入电动车租赁业务的投标”。此外,行业标准不统一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接受度。因此,要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之上完善市场准入,规范材料和技术要求,采用标准化的配件和接口,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2.推动充电网络建设,完善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完善与否是影响市场构建和推广的重要因素。配套设施不足是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大城市的用地紧张,充电桩被修建在人口流动性较低的地段,严重降低了其使用便利性。政府应结合城市发展规划,规划好充电桩的建设用地,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网络建设,同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投入到配套设施的构建当中。

新能源市场现状篇2

一、中国热电联产的现状 1、目前热电联产发展的特点 最近几年中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经过40多年来热电建设的经验积累,目前已 形成一条中国式的热电联产发展道路。 (1)最近几年热电厂的建设主要是在已有的工业区内搞热电联产,代替分散运行的小锅炉 ,因而热负荷比较落实,资金易于筹集,建成后能较快的形成供热能力,发挥出较好的经济 效益。 (2)热电厂建设强调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热力规划,并明确没有城市热力规划的热电 项目不予审批,因而现在很多城市和县镇均编制有热力规划。将热电建设纳入长期发展计划 。 (3)热电建设中以区域热电厂为主,也发展一个企业为主兼供周围企业的联片供热的热电厂 和企业自备热电厂,以发挥各自的优越性。 (4)热电厂的建设已由电力部门独家建设,发展为电力部门、地方政府和各部门企业共同建 设的兴旺发达局面。 (5)1949年前后建设的中低压凝汽电厂,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电厂已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 ,而机组老旧煤耗高,有的已拆除,周围有热负荷的厂改建为热电厂向城市供热,使老电厂 恢复了生机。 (6)随着城市供热规模的扩大,开始采用20和30万千瓦抽汽冷凝供热机组,这些高参数大容 量机组,在非采暖期与凝汽机组效率基本相同,在采暖期明显的节能,因而在热电联产集中 供热中发挥巨大作用。现在也进口一些大型供热机组代替原有小型供热机组。 (7)一些地区由于乡镇工业的发展,形势需要统一解决电和热的供应问题,因而一些县、镇 形成建设热电的趋势。 (8)各城市新建开发区的建设,都将建热电厂做为招商引资的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热电联产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中国21世纪 议程》、《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与《当前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 、产品和技术目录》中均提出鼓励、支持、发展热电联产。1998年又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 委、 电力部、建设部联合公布了《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若干规定》。目前正在起草新的文件,坚 持发展热电联产。 2、现在热电联产已达到的水平 到1998年底,中国热电联产的情况: 6000千瓦及以上供热机组共1313台,总容量达2493.85万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机总容量的1 2.7%。年供热量103599万百万千焦。 1998年新装了一些大型供热机组,新增供热机组的平均单台容量由1997年的1.28万千瓦 /台增加到1998年的3.53万千瓦/台。 在运行的热电厂中,规模最大的为太原第一热电厂,装机容量138.6万千瓦,在北京、沈阳 、吉林、长春、郑州、邯郸、秦皇岛、天津和太原这些中心城市已有一批20万千瓦、30万千 瓦大型抽汽冷凝两用机组在运行,星罗棋布的热电厂不仅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迅速发展, 就连黑河、海拉尔、石河子和海南岛这些边疆城市也开花结果,区域热电厂也从城市的工业 区,蔓延到了乡镇工业开发区,苏州地区一些村镇办热电厂 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负责城市集中供热的热力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为北京市热力公司,现有八座热源厂,有供 热管网328公里,供热面积4145万平米,供应蒸汽105个工业用户897t/h,大小热力站1015个 。已建成的热力管网:蒸汽管直径DN1000,热水管直径DN1400。 到1998年底,全国共有668个设市城市,其中已有286个城市建集中供热设施,占42.18%,供 热管道34308公里,其中蒸汽管道6933公里,热水管道27375公里,1998年底集中供热的供热 能力 :蒸汽66427吨/时,热水71720兆瓦/时。供热量:蒸汽17463吨/年,热水64684百万千焦/年 。1998年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为86540万平方米。目前北京集中供热面积已达6411万平方米 。集中热化率已达34.6%。 在总供热量中热电联产占62.9%,锅炉房占35.75%,其它占1.35%,城市民用建筑集中供热面 积增长较快,并向采暖过渡区发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中,公共建筑占33.12%,民用建筑占 59.76%,其它占7

新能源市场现状篇3

财务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利,企业将陷入困境,导致无力继续经营,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规避,了解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时发现财务风险的可能动向,调整经营策略和财务策略。控制和规避财务风险的方法之一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本文以新能源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帮助新能源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预警,以保持长期持续发展。

一、新能源企业的现状和特点

分析新能源企业的财务风险,首先要了解新能源企业的现状和特点。

(一)新能源企业的现状

新能源企业是相对传统能源而提出的概念,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海洋能等多方面的能源资源。环保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使新能源产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和支持。

十一五期间,风能和太阳能在我国呈现飞速发展的势头。至2008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 200千兆瓦以上,正在并将继续在我国甘肃河西、新疆哈密以及内蒙古打造“风谷”。以江苏无锡尚德为龙头的光伏产业是太阳能产业的代表,201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8GW,占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的53%。其他的新能源产业,如生物质能、地热能、小水电等,在我国也呈现不断发展的势头。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起始年,了解《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发现:十二五期间,我国太阳能利用将继续并扩大开拓工程市场、农村市场和国际市场;光伏产业将继续保持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的地位;风电装备制造能力将得到很大提高,“质”与“量”并重是风电发展的基调,十二五末,装机规模将达到13 000万千瓦;针对生物质能产业的政策和标准将陆续出台,预计到2015年,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20万千瓦,生物质液体燃料达到7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240亿立方米,生物质固体燃料达到120万吨。

新能源产业是人类未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契机,尽管我国起步较晚,发展势头仍受到世界瞩目,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1.缺乏政策支持。相对传统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成本高,没有政策扶持,让所有人用得起新能源目前是不现实的。2.无序竞争严重。新能源产业的光环吸引着大量资金的进入,一些行业已经由垄断竞争向充分竞争发展,一方面丰富了新能源市场,降低了相应成本,但另一方面,将整个市场带入一种低技术的重复生产状态,不利于整个行业的高端发展。3.创新意识缺乏。由于大量民间资本的进入,利益因素占据了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空间,而新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生存的根本,而可持续的关键是不断创新,缺乏创新意识的新能源企业是可怕的。4.环保意识缺乏。新能源产业并不是无污染产业,只是相对传统能源产业,对人类的危害范围小,但从长期看,缺乏环保意识的新能源产业会给人类未来带来更大的危害。

(二)新能源企业的特点

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集中在近十几年,因此,我国的新能源企业目前主要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这一阶段正是企业寻找着眼点、突破点,寻求企业生存的关键时期,加之新能源自身的特殊性,新能源企业有许多区别于其他产业企业的特点。这些特点有些能促进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有些会阻碍发展。

1.产业优势。一方面是传统能源的短缺及我国经济高速迅猛发展,一方面是人类自身可持续生存及发展的需要,双向地催促着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产业优势是其他产业不具有的或曾经具有,以后不具有的,而新能源产业的这一产业优势是与生俱来的,并将持续拥有的。

2.创新空间。人类的进步,一方面是人类需求的产物,一方面是人类不断创新的产物。新能源产业是人类持续生存要求的产物,同时也需要人类不断地创新,因此,新能源产业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

3.潜在资本与市场。从长期可持续发展看,未来的能源市场必然是新能源企业的;由于新能源产业良好的前景,财政资金、金融资金、风险资金等将纷纷进入,因此新能源企业具有大量潜在的资本与市场。

4.落后的技术。尽管新能源产业有美丽的光环,有无限的创新空间,有大量潜在的资本与市场,但落后的技术仍然是新能源企业现阶段不容忽视的特点之一。

5.较高的成本。处于初创期和发展期的新能源企业,大量工作处在摸索中,落后的技术、高额的研究开发费用、大量进口的设备,无不导致了新能源企业的高成本,阻碍着与传统能源的竞争。

新能源企业在我国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及对我国传统能源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但技术障碍、高成本及人才的缺乏,使得新能源企业缺乏价格优势及产品质量优势,难以进入一些传统能源市场,并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同时,由于行业发展时间较短,缺乏标准的商业模式,加之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处于或准备进入这一产业中的新能源企业应充分认识并了解这些特点,把握自身优劣势,不急于求成,科学地进行管理,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财务风险预警是科学管理中的重要一步。

二、引发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现象

通过第一部分的分析,了解了目前我国新能源企业的优势及劣势。优势与劣势本身是相对的,另外,在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上,优势与劣势也是不断变化的。影响新能源企业生存的关键是流动资金的断裂,这是企业财务风险的狭义表现,而这种狭义表现,往往是前期生产经营中风险积累而成的最终结果。因此,新能源企业不应仅关注短期狭义财务风险的表现,更应关注长期动态的财务风险表现,才能防患于未然,保持企业长期持续发展。

一般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有两类: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市场变动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内部因素是企业特有因素,是由企业自身事件产生的因素,包括管理因素,财务管理因素,财务因素和经营因素。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也主要是这些方面,由于新能源企业所处产业的特殊性,新能源企业所处产业的市场变化及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总体趋好,但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尽管企业无法回避,仍应进行监控,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较大危机和损失。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引发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成因及其现象。

(一)管理因素

管理包括内容很多,有管理层的设立、管理职能的定位、内部控制的设置及执行、财务计划的编制、财务预算的执行、管理文化、管理理念等多方面。有一环节设置不当、执行不力或发生缺乏,都将在或长或短的时期内引发企业财务风险。

而引发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管理现象是管理理念中的管理短期意识,由于利益驱使,如果管理层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忽视新能源企业不断创新的要求和特点,将很快被置身于低端市场行列,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导致企业的不可生存;另一个现象是缺乏环保意识,很多国家也将新能源定义为清洁能源,但并不是新或清洁,就没有污染,新能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缺乏对所用材料及工艺过程等的环保处理,从长期看,将对人类造成新的危害,同时危及企业自身的生存。

(二)财务管理因素

财务管理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资金回收管理三部分。筹资不足或过多,不能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筹资过早会加大资金成本,不及时会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投资不当,会影响投资效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回收,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引发财务风险。

从发展趋势看,新能源企业不缺乏资金,但仍然存在饱饿不均的现象,初创期的企业有项目缺资金,表现为筹资短缺;成长期的企业潜在资本多,而缺乏创新项目,表现为筹资过剩,如果盲目投资,又表现为投资不当。无论是筹资短缺还是筹资过剩,都是引发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现象,只是不同阶段的企业表现不同,但所关注的都应是筹资成本及投资回报。

(三)财务因素

财务支付方面和财务结构方面因素是引发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两大财务因素。由于新能源产业的经营时期较短,虽然潜在市场前景良好,但较高的成本特点,一方面导致目前市场有限,另一方面使得新能源企业的盈利空间较小。由于市场有限,如果开足机器大量生产,容易造成存货的积压,资金流动能力差;如果谨慎小量生产,设备闲置较多,资金利用率低。同时为了培养客户及保持顾客忠诚度,企业的资金回收不畅现象较多,应收账款比例过高,资金流动能力差,资金利用率低,企业的财务支付能力差,容易引发偿债危机;应收账款比例过高,企业的财务结构不合理,最终引发偿债危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财务因素方面,引发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现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存货的库存表现,二是应收账款的账面表现。存货的库存表现会有两个不同的方向,存货积压严重和存货储备不足,积压严重对新能源企业短期经营影响较大,应特别关注,储备不足引发的资金利用率低,短期不会影响企业经营,但会影响企业的潜在筹资,也应当予以关注。应收账款应时刻关注,如果挂账严重,企业应积极应对。

(四)经营因素

经营是个很大的范畴,由于对前面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这里所指的经营因素主要是指由于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市场预测能力高低引起经营风险,最终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由于新能源企业现阶段技术落后的特点明显,进行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是新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点,但如果研发投入过多,人才储备量过大,而成果转化率较低,投入产出率较低,会直接影响货币回笼,导致现金短缺,因此要求新能源企业具有巧妙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精确的市场预测能力,把握技术研发的方向和关键点,做到有的放矢和精确的持续经营,否则将引发财务风险,导致经营危机。

因此,从经营者角度看,引发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现象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研发的投入状况,一方面是研发方向,另一方面是研发经费的多少;二是人才储备状况。

引发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和现象在不同行业的新能源企业不尽相同,企业应仔细分析,查找原因,才能及时防范财务风险,避免财务危机。

三、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构建

危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企业只有构建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才能及时发现风险,采取措施进行规避,而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关键是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构建。文中第二部分阐述了引发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现象,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管理状况指标

新能源企业管理状况,可通过企业长期决策占有率和环保投入成本率指标进行财务风险预警,为新能源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好准备。

长期决策占有率=某期长期决策数/本期总决策数

环保投入成本率=某期环保投入成本/某期总经营成本

(二)财务管理状况指标

新能源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可通过资本利用率及资本收益率来反映。无论是初创期的新能源企业,还是发展期的新能源企业,合理的资本利用率都是风险预警的重要指标,初创期企业资本利用率合理代表着所筹有限资金的未来趋势良好,将给企业带来潜在的资本,反之则意味着企业进入更加艰难的筹资期,如果措施采取不力,企业将夭折;成长期企业资金利用率的合理及资本收益率的合理将会为它保留现有的投资人及吸引潜在投资人,否则意味着企业的投资不当或项目缺乏,预警着企业未来的资金困难。

资本利用率=某期所筹资金的投入总额/某期筹集资金总额

资本收益率=某期所筹资金的投资收益/某期筹集资金总额

(三)财务状况指标

新能源企业财务状况,可通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来反映,尽管这两个指标是短期财务指标,但直接影响新能源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应当予以关注。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四)经营状况指标

新能源企业经营状况指标可通过技术研发转化率、研发投入成本率及人才储备率指标来反映。技术研发转化率过低,意味着企业研发方向错误率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扭转,否则对企业长期发展不利;研发投入成本率反映了研发成本所占比重,如果研发成果转化率高,研发投入成本率可适当高,反之,如果研发成果转化率低,则投入成本高,企业应从技术角度寻求突破,尽早解决,规避风险。人才储备率也是个相对预警指标,应与研发投入成本率一致,否则将导致过度人才储备,引起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当然,这三个指标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没有人才储备,就不能保证研发的进行及投入,更谈不上研发成果的转化,因此,这三个指标应注意相互协调对经营状况进行预警。

技术研发转化率=某期研发项目的转化数/某期研发项目总数

技术研发投入成本率=某期技术研发投入成本/某期企业经营成本

技术人才储备率=某期技术人才总数/某期人才总数

以上构建了新能源企业财务预警的九个指标,列示见表1。

新能源产业是影响人类未来能否生存及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保护新能源企业,帮助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新能源企业,自身也应当正确、谨慎地认识、了解自身,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 刘柯.浅谈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环境与前景[J].企业导报,2009(9).

[3] 朱开悉.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及其报告[J].会计研究,2002(2):41-44.

新能源市场现状篇4

1),市场营销观念较为陈旧;市场营销观念大致分为推销观念、产品观念、生产观念、市场营销观念以及社会营销观念共五种类型。事实上,大都企业依然将生产产品视为中心,而忽视了市场环境与消费者实际的要求,致使企业销售和生产之间脱节。

2)忽视营销人才;许多企业根本不重视营销人才,致使缺乏营销人才,严重制约着企业市场营销活动。

3)轻视营销创新;很多企业将精力放在创新产品上,认为只要有了过硬产品就能够占领市场,却轻视了营销创新重要性,导致开发市场不得力。

4)忽略了服务营销;大都企业实施营销时,一味地强调营销结果,而没有看中产品售后的服务,这样势必会反过来影响到营销。

2.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企业市场营销必须要从现状中挖掘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策略,进而确定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市场营销发展方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实施绿色营销

随着环保被全球所重视,消费者也逐步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选择产品时大都优先考虑绿色产品。目前,人们追求健康、环保的绿色产品,为营销带来了新的营销方式。而企业必须要树立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营销理念,大力拓展绿色营销,将研发的绿色产品推向市场。因此,企业在重视产品质量与安全之时,要好关注产品的差异化,以及研发有益于消费者的产品,才能够在市场竞争取得发展。

2.2加强关系营销重视力度

为了建立与维护和顾客间稳定、长期的关系,为双方带来盈利,企业就会实施一定战略目标来展开营销活动,这种营销即是关系营销。尤其是新形势下,竞争越来越激励,统一的产品市场上各式各样都有,这就更需要构建好关系营销。因此,企业在开发新客户同时,还要关注彼此间的关系,加强彼此之间友谊,为日后继续合作打下基础。事实上,企业能够在对手之前与客户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就能够取得较大竞争优势,从激烈竞争之中脱颖而出。

2.3加强品牌战略

新形势下,品牌效益愈演愈烈,已经进入到大都的消费者脑海中。因此,世界上的品牌之战是日渐剧烈,加之消费者认识产品的意识也在逐渐加强,对产品质量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许多消费者都愿意选择、相信知名品牌产品,总认为这些产品的质量信誉就比较过硬,对品牌具有较高忠诚度。这种现象,导致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也为市场营销带来了制约。因此,企业就要提升产品质量,创建出自己品牌,制定出真正品牌战略,为企业带来较大利润,这是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之一。

2.4实现网络营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普及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将大量时间花费在电脑和网上,很多人购物直接在网络上的店铺选购。因此采用互联网实施销售是市场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市场营销未来重要渠道。通过网络营销不但能够有效宣传企业产品,还能够节约到大量人力与成本,有效减低了企业成本,增大了经济效益。而且网络营销是新形势下催生的一种新的有效渠道,能够有效地为企业带来较多利润。而且网络营销只会对传统营销模式带来一定冲击,但断然不会取而代之。新形势下市场营销必然要实施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模式并存局面,也只有这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5节约能源与资源

一直以来,由于没有节制的开采能源,导致世界上各地自然资源以及能源都被大量地消耗掉,甚至有一些能源已经处于枯竭。因此,节约能源与资源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事情。在国外,某企业大力营销“非木材纸”,一上市就得到了环保上的认可,成为了环保与节约资源典范。

3.结束语

总之,新形势下企业必须要认清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任务和挑战,进而改变传统营销观念,搞活企业经营活动,开发出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产品,进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还要通过企业市场营销现状挖掘存在问题,采用合理措施确立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只有明确了市场营销发展方向,才能够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清河.新形势下中国烟草行业现状及其市场营销发展趋势探析[J].科技资讯,2010.35

新能源市场现状篇5

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在企业要素构成中具有核心支配作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公司发展改革任务繁重、国际化进程加快,对公司组织模式、运营机制、人工成本管控、考核激励、队伍结构优化、人才竞争等提出了严峻挑战。记者获悉,新的一年,公司将坚持“四个引领”带动人力资源工作。

战略引领。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认真研究外部政策和市场环境,综合考虑单位之间、专业之间、各类用工之间、内外部之间的关系,集中力量打攻坚战、“啃硬骨头”,解决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要素配置中的核心支配作用。

市场引领。重点围绕“四个市场”(电力市场化改革、金融和产业单位市场化运营、国际市场开拓、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市场规则,优化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加快形成市场化劳动用工和薪酬分配机制,实现“六能”(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调动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组织快速响应能力、市场开拓竞争能力。

人才引领。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弘扬“工匠精神”,创造人才选用育留一体化成长环境,形成系统完整的员工成长“路线图”,确保员工“扑下身子钻技术”“衣带渐宽终不悔”。重点选拔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创新精神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一批全球能源互联网、特高压、智能电网、大数据、云计算、金融、国际化等方面的高端紧缺专业人才,一批技术高超、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打造和稳定企业核心骨干力量。

“三全”引领。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动态优化提升“三集五大”体系,拓展人力资源集约管理广度和深度,打造纵向“串联”与横向“并联”相统一的网格化人力资源管控模式。

二、国网企业建设集约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实践

(一)加强“制度化”建设,构建人员流动常态机制

通过建立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的组织、运行及保障体系,完善人员流动的政策指引和制度保障,促进了员工的有序合理流动,优化了现有人力资源配置。

(1)建立在公司领导下的各单位为主体的分层级管理架构,公司总体组织协调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工作,统筹配置人力资源。各单位根据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成立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建设和运营本单位人力资源市场,组织内部开展人力资源配置工作。

(2)制定出台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方案和暂行管理办法,加强人员流动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通过规范市场运行规则,明确市场运行流程,规范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初步建立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运营机制。各单位结合岗位和人员特点,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相关管理制度。

(3)建立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考核机制,引入单位内部专业配置均衡度指标和跨单位(地域)人员流动贡献度指标,全面监督管控各单位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及运营管理状况。将超缺员及用工结构优化、内部市场配置等情况与“三定”管理、用工计划、毕业生招聘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任务落实不好、存在严重问题的进行通报批评。

(4)完善市场建设激励机制,对超缺员解决较好的单位进行激励,对支援艰苦偏远地区生产建设的人员给予补贴,对待岗人员实行上岗培训和考试考核。组织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激励措施,加强内部市场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拓展全员绩效考核结果在市场配置中的应用,提高对市场的保障支撑作用。

(二)推行“多样化”举措,优化员工配置

通过推行岗位竞聘、人才帮扶、劳务协作、临时借用、挂职锻炼、组织调配6种配置方式,丰富员工流动途径,探索跨地区、跨单位、跨专业的人力资源协作和配置。

(1)规范人员“硬流动”方式,明确组织调配、公开竞聘实施要求及流程,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和生产岗位补员可以通过组织调配或岗位竞聘方式进行人员补充。由低层级岗位调整到高层级岗位、由基层单位调整到管理机关的,一般均应以岗位竞聘方式通过考试考核择优录用。

(2)推行人员“软流动”配置,实现人力资源共享。规范挂职锻炼、劳务协作、临时借用及人才帮扶等配置方式的适用范围、基本要求和实施流程,明确各单位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配置方式,有效管理和配置现有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共享,降低人力资源管理和使用成本。

(3)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等方式,使发展意愿强、岗位能力突出、工作业绩优秀的员工得到合理的待遇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对不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转岗培训或进入内部人才市场待岗安排,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随岗变化的动态管理机制。

新能源市场现状篇6

所谓电力营销管理实质上是以市场营销学为理论指导,通过各种营销管理手段对电力资源和电力资源相关的产品进行系统经营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1]。随着社会经济技术和电力能源市场的发展,电力营销管理经历了从电力生产、电力产品、电力推销到现在的电力市场营销阶段的演变[1]。时至今日,面对供过于求的电力市场,最大程度满足市场需求已经成为各大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基本出发点,电力营销管理也不断朝着重视用电质量、服务质量等现代化营销理念方向发展。

3我国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

3.1市场营销管理意识淡薄

虽然21世纪的电力营销管理已经进入到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新阶段,电力市场营销管理已成为各大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经营效益。但受到长期市场垄断的影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还不能适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现代电力营销市场的竞争模式。企业仍停留在重发电、轻用电,重电力资源分配、轻电力能源质量,重收取电费、轻服务质量这种重生产轻管理的落后运营模式上,没有过多地关注和研究现有电力市场对供电企业提出的市场营销需求,如电力产品质量、供电服务水平和质量、服务体系是否健全、电力产品是否具备多样性等[1][2]。加上很多供电企业缺乏创新意识、欠缺市场营销管理专业人才、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导致我国很多供电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意识淡薄。

3.2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淡薄

近年来,随着天然气、太阳能等新型绿色能源的不断出现和能源市场对产品质量和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能源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3]。这时候以传统电能为主营产品的供电企业面临的调整越来越多,严重威胁到其市场地位。而我国很多供电企业是国有经济属性,或者前身是国有经济团体,由于长期居于市场垄断地位,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都比较弱。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下,供电企业这种竞争和风险意识相对淡薄的现状对其进一步拓展或者守住市场占有极其不利。因此,供电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目前自身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防御风险的能力。

3.3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

当今已经是一个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时代,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信息系统是否完善将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我国很多供电企业现有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还相对不够完善,仍存在很多技术风险和安全漏洞,并且缺乏专业化的信息管理人才。这就导致常常会出现信息数据丢失、系统失常甚至瘫痪。这些状况的发生不仅会给供电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会严重影响供电企业的形象,极大地影响电力营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4改善我国供电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现状的策略

4.1创新服务理念

我国供电企业要想在能源市场中取得长远发展,首先需要摒弃那些传统落后的营销管理理念,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把市场需求、市场竞争、风险、产品质量、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等以市场为需求导向的要素融入到平时的电力营销管理中,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预测工作,并实施调整电力市场营销管理计划。除此之外,供电企业还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平时的服务当中,坚持以用户为企业服务的核心,积极主动地争取用户和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还应加强产品服务的个性化和特色性设计,力争在产品服务上取胜。

4.2实行精细化管理

所谓精细化管理是指通过规范企业业务管理流程,建立秩序化的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的管理方式,从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理念。供电企业进行精细化的电力营销管理可以通过开拓用电市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建立健全精细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细化业务流程等途径加以实现[4]。如可以通过采用现代化先进技术提高电力设备使用效率通过加强用电安全、打品牌战、加强宣传等途径来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以不断开拓新的用电市场;通过不断完善供电服务体系、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等途径来逐渐树立供电企业的市场形象,以争取更多的潜在用电用户。精细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供电、电力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绩效管理制度、奖罚体制等,只有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才能为提供更多优质的用电服务提供保障;供电企业应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结合现代化网络信息平台,不断细化业务服务流程,始终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实时为用户考虑,全面实现业务的自动化和标准化管理[4]。

4.3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加大科技信息投入

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把更多的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引入到电力营销管理中来已经成为今后我国供电企业营销的主要方向。为此,一方面可以不断完善和更新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技术信息系统,可以开通多渠道的信息服务平台(如固定电话、手机、网络、邮箱等)来方便地满足用户对自己用电信息的跟踪、查询,实现足不出户就能缴交电费、查询余额、联系售后等;另一方面,供电企业要做好营销管理系统的维护管理,通过对用户需求情况的市场调研,及时调整改进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开发新的服务平台和服务功能;此外,供电企业还要加大营销管理信息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5结语

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我国供电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供电企业需要不断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方能在能源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李彬彬 单位:国网河南西平县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王运明.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198~201.

新能源市场现状篇7

一、智能电网的内涵

智能电网在近年来刚刚兴起,至今在国际上还未形成统一且明确的涵义,但是已经得到了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认可,同时也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工作。

在欧盟理事会的能源绿皮书中明确提出把智能电网技术作为解决欧盟能源安全、电能质量的重要方向,它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起灵活、经济、可靠、高效的智能电网。

与此同时,美国考虑到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电力设备老化等因素,迫切想要建立起基于电力市场基础之上的全新智能电力系统,致力于建立起高效能、低投资、灵活性强的智能电力系统。

为了顺应时展潮流,我国也展开了对智能电网的研究和探索,在2009年召开的特高压输电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集团提出了规划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宏伟蓝图,包含了所有电压等级的智能电网,同时还明确提出了将输电网的智能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目标。

由于不同的国家拥有的可再生资源、电网发展状况以及基本国情不相同,各个国家所提出的智能电网的定义、标准及发展规划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所提出的内容都体现了智能电网的本质,也就是说通过配电网和用电设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及市场来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以及能源的高效运用。

二、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的影响

智能电网的提出对电网结构和系统运行方式进行了深刻变革,不但促进了欧美电力市场的发展,还深刻得改变了我国电力系统运营模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力市场化发展进程。智能电网对电力市场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电力市场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一般而言,电力市场安全可靠运行得益于电力系统的充裕性和安全性。当前电网是依照潮流从集中大电源流向固定可预测负荷设计的,所以电网拓扑以及运行方式都不能够满足今后双向潮流发展需求,。除此以外,由于未来电力系统具有分布范围广等特点,未来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较强。未来电力系统运行在充裕性和安全性面临着严峻地挑战,而智能电网就很好地解决了存在的问题:一、在长期投资方面,智能电网的建设就意味着要加大输电投资,提高电网传输容量,这样才能够满足电源的接入和输送,与此同时,电网的运行方式也大大提高了发输电的充裕性;二、在中期计划方面,运用智能电网主动监测以及输电设备,不仅可以减少不合理的计划检修申报,还可以提高状态检修的质量,从而有效地避免产生的不利影响;三、在实时调度方面,为了及时处理设备出现故障或者系统停电,信息通信设备装备了全方位配置,可以及时、准确、全方位地检测到信息,而且充分运用输电设备,提高调度机构的灵敏度,预测事故隐患,采取有效地措施。此外,监测数据还可以促进电力系统的自我调节作用,维护电力系统的最佳运行状态。

2.改变电力市场系统运行方式和供需关系

智能电网为分布式发电和用户向电网输电提供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公用电厂发电、用户用电的传统电力运行模式。由于智能电网采用了“双向通信”和“双向电力传送”技术,运用科学技术解决了普通电力用户参与市场的难题。这样用户还可以在满足自身用电基础上,利用储能设备将剩余的电力输送电网,这样不但改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还改变了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且电力市场的价格也是电力市场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信号。除此以外,分布式发电成熟后,就会出现一种新的电网运行方式,即孤岛运行模式。由于智能电网是由很多不同的孤岛组成,若将这些可再生资源和负荷结合在一起进行控制,就会消纳可再生资源的电量,剩余的电量就会及时进行存储或者向其他地区输送,这样不仅缓解了电网压力,还促进了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倘若主网发生状况,具备独立运行条件的配电网就可以自行解决;若配电网发生状况,那么安全孤岛就可以自行运行。

3.改变了当前独家供电的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当前所实行的电力交易模式是电网集中供电以及部门大用户集中供电的模式,而由电网集中供电占据着主要地位,形成这样的局面也是由我国电力结构原因造成的,当前我国大部分用户购买的电力是火电,长此以往,我国也形成了以火电为主导的电力结构。我国火电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主要电力负荷中心不是煤炭资源集中区,在我国煤炭资源多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受经济发展因素制约,这些地区用电有限,但是东部沿海地区是重要电力消费区。从而就形成了长距离输电的局面,从这个角度出发,国家电网的供电和输电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智能电网建立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具备分布式清洁能源。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在我国实行智能电网,重点发展分布式清洁能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我国具备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这些优势都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了便利。而且分布式能源缩短了发电中心和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为用户购买电提供了很大的便捷,还为用户提供了不同的选择途径,努力为用户提供最低的供电成本。此外,智能电网具备的双向、高效的特点可以让用户及时知道自己的用电状况,以便科学地进行电力消费。

4.改变能源的配置形式

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等新能源的广泛应用,通过智能输电网系统将能源输送到用户终端。所以,我们可以认识到,随着各项生产技术的日益完善,未来能源将会以智能电网配置为主,促进各种能源之间的优化。而且多数终端用户获取电力都是通过智能电网,仅仅存在少数家庭和企业可以自给自足。

同时,智能电网的实施多是依据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发展,而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广泛发展可以促进不同能源的充分利用,还大大减少了发电厂和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距离缩短带来了很多便利,不仅降低了电网的输电成本,还为各用户输电提供了条件。同时还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用电选择权,冲击了多年以来火电占电力市场的主导地位,促进了清洁能源的普及和发展,而且输电距离的减少,降低了供电成本。

除此以外,促使智能电网得以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就是超导输电技术。超导电缆就是超导输电技术的此阿里,它是采用高温超导材料制作而成,具备输电过程能耗低、体积小、容量大优势,据有关试验表明,在相同的截面状态下,它的输电能力能够达到常规电缆输电能力的3-5倍。超导输电技术严重冲击了高压与特高压输电方式,降低了输电领域的壁垒,这样就可以促使中小型电厂为客户输送电力,不仅打破了电力市场的垄断地位,还提高电力市场的竞争。

5.建设和完善了实时电力市场,提高电力市场效率

实时电力市场是建设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条件,与此同时,智能电网的发展也为电力市场的发展奠定了技术条件,势必会促进电力市场的建设和完善。除此以外,智能电网采用了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网损,还降低了输电网的成本以及输电网的灵活性。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智能电表的应用,将最及时、准确的电力市场信息提供给发电商,大大提高了电力市场的实效性,同时也提高了电力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性。

三、电力市场发展前景

智能电网的建立与发展对未来电力市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新技术的发明以及清洁能源的应用。笔者就简单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阐述电力市场发展前景。

1.市场交易主体多元化,市场集中度降低

智能电网的建立与发展,促使未来电力市场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新能源的普及和应用,市场集中度降低。从需求角度来分析,更多的电力用户能够直接参与到市场中。

从世界上发达国家将电网私有化之后,我们可以看出分割网状态的输电网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长距离、跨地区的电力交换,发展受到了严重障碍。随着能源资源和电力需求不平衡性日益显著,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为未来电力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以智能网为主体的电力市场中,更多交易主体参与到市场中。

2.增强市场鲁棒性

以智能网为主体的电力市场,为需求相应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经济激励机制,从而也向我们说明了电力调度技术不仅仅限于发电技术,还包括参与市场竞争用户实时供电计划、实时负荷控制等。所以,实时需求应该与发电控制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强市场鲁棒性。

3.电力市场更加透明和公平

由于智能电网可以为市场成员获得及时、准确的电力信息提供了技术保障,降低了市场参与者门槛,从而就促使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促进电力市场的公平竞争。

4.电力交易品种日益多元化和金融化

众所周知,智能电网依托于实时电力市场,能够形成合理价格的实时市场是以完善的电力金融市场做支撑的可再生能源交易市场,因而,电力交易品种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电力交易的金融化为市场交易主体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市场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四、结语

尽管智能电网和电力市场兴起于不同时期,两者的使命也不相同,由于能源、环境和经济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与电力市场相比较,以智能网为主体的电力市场有望成为可再生资源并网和实时需求相应经济激励政策,同时智能也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撑。智能电网的深刻影响到电力市场发展模式,同时也促进了电力市场多元化和交易品种金融化提高市场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新能源市场现状篇8

一、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含义、机制、意义和理解

(一)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含义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指在所有社会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市场都处于主体地位,市场对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商品价格具有直接决定权。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只要不损害社会公平和正义,就应该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高效率和效益,不要进行不当干预。

(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以及约束和激励机制。具体而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通过以利润为导向配置生产要素,通过市场竞争来决定商品价格,并以价格为杠杆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最终达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另一方面市场通过价格信号引导各个市场主体以技术革新、提高管理水平、创新产品等手段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使其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三)对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理解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决定性地位,对该提法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强调了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但也不是就此否认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存在意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和政府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只是其作用的内涵存在着很大差异。以资源配置为例,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应该起到引导和影响作用,而不是直接决定资源配置。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就此否定和忽略了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只是要求政府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只有进一步明确和理清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及权力,才能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政府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资源配置和微观经济运行中可以直接进行干预,也不是表明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相同。从目前来看,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不清、政府职能错位、缺位等问题的突出,是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定位,该提法有利于转变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角色,改变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当然,强调市场在资源配中的决定作用,不是宣扬市场“万能论”,就此认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应当起全部作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在有效配置资源的同时也存在着先天缺陷。市场的趋利性、滞后性和盲目性会使其自身的运行中出现失灵现象。为此,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既要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正确发挥政府的控制、调节作用。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有序运行。

二、以深化价格改革来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价格机制不仅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之一,更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从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来正确理解市场价格机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分析深化价格改革的现实要求。这不仅能够使我们认识到市场价格机制的重要性,也能够使我们感觉到当前以深化价格改革来强化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作用的紧迫性。

(一)市场价格机制作为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方式的理论依据

1.政治经济学角度的依据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就讨论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问题时曾涉及到这方面的相关论述。马克思认为,在市场中,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竞争可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以适应市场价格波动,进而达到市场供求的平衡,所以市场能够起到调节生产的作用。与此同时,价值规律的存在可以有效的调节生产比例。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方面表现为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调节生产条件进而调节市场价值。这实际上就是在阐述了市场价格对社会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的重要调节作用。马克思在论述生产价格规律对社会生产的调节作用时还指出了社会生产部门之间利润的平均化。实际上就是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使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发生部门之间的转移,最终达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市场价格机制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但是我们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已经明确强调了市场价格机制作为市场配置资源方式的重要意义。

2.现代西方经学角度的依据

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于市场价格机制与资源配置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就是研究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解决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价格理论作为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运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向我们刻画了两者均衡时的市场均衡价格,同时也向我们刻画了在市场中市场价格对于有限资源的配置。与此同时,西方经济学还用社会福利状况来衡量市场资源是否达到配置最优状态,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帕累托原则”。所谓“帕累托原则”就是说,如果经济状态的任何改变(资源的重新配置)都不能使此状态中的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其他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坏,或者说如果不使其他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坏,就无法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得更好,这种经济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传统的西方经学理论认为,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可以使市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市场最终会达到一个均衡状态。在这个均衡状态下,市场资源是最优配置的,社会成员的福利状况也是最大化的,如果这种均衡状态被打破,那么,市场会通过新一轮的价格机制调节使市场重新回到均衡状态。

马克思的政治经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虽然在研究市场价格机制与资源配置的目的存在很大区别,但是思想却有很大的共同之处。因为资源最优配置问题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都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与社会制度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问题。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再一次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仅符合现有的经济学原理,也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实相符合。

(二)深化价格改革,完善市场价格机制的现实要求

第一,当前的价格放开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价格开放只解决了市场能够配置资源的前提条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市场能否在不受不当干预下通过竞争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最终使市场配置资源所形成的市场价格真正反映“市场价值”。为此,还必须在市场价格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对市场形成价格确定内部规则以及对影响市场形成价格的外部条件确定行为规范。具体来说,就是要制止价格垄断行为,防止价格欺诈,确保市场的正常运行。

第二,深化价格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价格手段作为资源配置诸多手段中最有效、最灵敏的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价格扭曲现象,使价格没有最大限度有效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转变当前经济发展方式,从深化价格改革,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入手,可以有效的改变当前的经济发展问题。

第三,深化价格是稳价安民的必然途径和选择。价格合理配置资源,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稳定物价夯实长远可靠的物质基础。这一方面突出了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中政府调控、监管价格的重要作用。加强政府对市场价格的监管和调控,有利于应对国内外市场复杂多变的环境和突发事件的发生,为价格总水平和主要商品服务价格的基本稳定奠定基础。

三、深化价格改革,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相关对策建议

在深化价格改革,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中,我们既要看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管工作。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际,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市场决定价格作为价格形成的常态机制、普遍机制

从我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市场形成价格的功能不断得到加强。然而,从当前经济运行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更加尊重市场价值规律,进一步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具体来看,这要求我们把市场形成价格贯穿于价格形成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在不必要干预的领域不做不当干预。由于我国特殊国情限制,不能开放价格的领域,应当积极探索符合市场导向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把市场形成价格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价格形成的常态机制和普遍机制。

(二)严格限定政府定价和规范政府定价行为

根据价格法,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范围主要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重要的公益价格。按照价格法的要求,中央和地方都制定了相应的定价目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具体来看,为进一步贯彻《决定》的精神,政府定价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首先,要在科学论证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政府定价的范围和品种;其次,要进一步实现下个制定权下放,只要能够由地方政府实现商品和服务价格制定的,就应该由地方政府部门制定价格。只有这样,才能使商品和服务价格更好的反映当地实际情况,使价格形成更贴近市场运行实际。最后,在政府制定价格方面,还应该进一步规范政府定价行为,使政府定价更加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和透明性。

(三)不断改进政府价格管理和监督

我们强调对市场形成价格政府不得进行不当干预,并不意味着政府只能被动接受或无所作为。政府在价格行为上既要克服“越位”、“错位”,也要弥补“缺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需要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开拓思路,切实提高价格管理和监督的水平,以正确应对现实经济运行中政府价格行为中的缺位问题。具体来说,提高政府价格管理和监督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政府应该加强价格监测与预警,正确防范和及时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第二,政府需要加强民生价格管理,正确区分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稳定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价格,开放非基本需求的价格;第三,政府要协调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充分发挥价格手段对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调节利益分配结构的作用;第四,政府要完善价格监管,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加强价格反垄断工作,依法严厉处罚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的有效发挥,维护正常的市场和价格秩序。

参考文献:

[1] 郭莉.市场价格机制与资源配置.价格与市场[J].1994(1):13-14

[2] 中国价格协会课题组.关于深化价格改革的一些看法与建议.价格理论与实践[J].2013(9):5-8

[3] 龚秀松.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价格理论与实践[J].2013(12):9-10

[4]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监局、中国价格协会联合课题组.加强和改进市场价格行为监管的对策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J].2013(4):5-10

[5] 刘树杰.价格机制、价格形成机制及供求与价格的关系.中国物价[J].2013(7):69-73

[6] 周文宣.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理论与当代[J].2014(2):24-25

新能源市场现状篇9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供应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供用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要来越高,这些都促使着电力事业迅速发展,电网不断扩大。“电力法”的公布和贯彻执行,更要求电力企业能够提供安全、经济、可靠、和高质量的电力能源。这一系列发展的同时,电力市场也从被动运作逐步被推上了必需主动营销的层面。

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份额逐步在增长,如果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我们营销的策略,开拓电力市场不但可能,而是势在必行的趋势方向。首先,大中型工业企业仍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在我国,工业企业用电比重占30%以上,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用电比重占80%,他们的用电变化,直接会影响到整个用电市场。其次,商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是一个有力的增长点,城乡居民用电近年来虽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居民用电水平还比较低。再者,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可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负荷预测;低谷电力的开发很有潜力,如果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刺激和引导措施,开发低谷用电项目,如蓄冷、蓄热等环保项目,对改善电网的运行状况,提高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最后,农村用电依然是长远的用电市场,随着国家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加快,农村生活用电等用电需求将会逐步转变为持续的用电增长,这也是一个长期的广阔市场。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优先发展的行业。市场,是企业生存的空间,发展的条件和竞争的阵地。近年来电力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性电力买方市场的宏观环境已经形成,其特点也逐步形成,由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电力发展的对加速,供需矛盾相对出现比较频繁,一些地区表现出暂时过剩的状态,而相对另一些地区出现了电不够用的情况,这就出现了供需相对不平衡的问题。还有,天然气、煤气、液化气、燃油等可替代能源对电力市场的竞争也逐日的白热化,电力非进则退,电网运营的困难,购售电的成本的增加,电费回收形式的严峻,巨额欠费已经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加之我们部分员工对电力供需形势所发生的变化缺乏清醒的认识,市场观念,服务意识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这一系列的因素直接影响了经营市场的现状。

新能源市场现状篇10

“块状经济”是“浙江现象”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破解“浙江现象”的一把钥匙。由“块状经济”的讨论,我们会进入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最精彩的部分,而这种讨论还有可能意味着对传统区域经济学的挑战和创新。

一、“块状经济”现象“块状经济”的历史十分悠久,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手工业时代“块状经济”就已出现,而且已是手工业发展过程中十分突出的现象。工业革命之后,“块状经济”更加明显。现代工业城市的产生就是“块状经济”的集大成。当然,现在人们所突然注意到的“块状经济”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城市大工业而言的,它更多的是指“乡村小工业的集聚”,或是“城市边缘新兴产业群落的快速崛起”。前者如意大利北部地区,日本大田,德国巴登,中国的浙江,珠三角的个别地方(顺德古镇灯饰,东莞厚街家具、虎门服装、长安电子等);后者如美国西部的硅谷,印度班加罗尔,北爱尔兰,中国的东莞、苏州、昆山,台湾新竹等。各类科技“园区”、“开发区”“工业小区”就是由此而来。意大利的人文历史底蕴十分深厚,但这个国家在工业革命中落后了半拍,以大机器为标志的重型制造业比不上其他发达国家,所谓“福特式工厂”并不占主导地位。尤其意大利北部山区,交通不便,治安不良,大工业的发展几乎是一片空白。但这里以日用品、小商品为主的传统加工制造业近几十年来却不声不响地发展了起来,意大利西北和东北的许多小镇,成为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诞生地和出口创汇基地。在中国浙江,除杭嘉湖宁绍的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差,国家投资少,大企业少,人均耕地少,资源更少。尤其温州,78%的山地,5%的河流海岛,只有17%的平原。但浙江以“轻、小、私、加”起步,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由一个“资源小省”成为“经济大省”。“浙江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浙江现象”除产权清晰的微观主体外,最引人注目者当属“块状经济”。在这一点上,浙江和意大利很相像。现在浙江人干脆提出“工业学意大利,农业学荷兰”。浙江省委政研室课题组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块状经济,年产值超亿元的区块519个,块状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吸纳就业人员380.1万人,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在519个区块中,总产值10-50亿元的区块有118个,50-100亿元的区块26个,100亿元以上的区块3个,有52个区块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见《浙江经济》第9期,浙江省委政研室课题组,《快速成长的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块状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另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532种主要工业产品调查,浙江有56种特色产品产量全国第1,居前10位的有336种,占总数的63%。这,或许就是“浙江现象”最大的奥妙所在。今年7月,我们去浙江考察,短短十天时间里,对其“块状经济”印象深刻且耳熟能详者就不下数十种。如,温洲鹿城区的鞋、服、眼镜、打火机;永嘉桥头钮扣;瓯海泵阀、阀门;柳市低压电器;仓南金乡标牌、包装;钱库印刷;湖前塑料纺织;宜山再生纺织;虹口电子元件;萧山轴承、冥币;湖州织里镇的童装;上虞崧厦制伞;嘉善木条;濮苑羊毛衫;分水制笔;绍兴柯桥的轻纺、化纤;永康小五金;海宁皮革、服装;余姚轻工模具;鄞县服装;奉化服饰、塑胶;慈溪鱼钩、长毛绒;嵊州领带;诸暨店口的铝塑复合管;大唐袜业;牌头蚊香;义乌小商品;东阳木雕;椒江精细化工;温岭摩托车配件;路桥日杂百货;玉环小农具;新昌胶囊;安吉转椅等等。

二、“块状经济”的起因第二产业发展的一个特点和倾向就是逐步走向集中。但是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具体是什么产业,集中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集中,为什么是此产业,而非彼产业,为什么集中在此地,而非彼地,这里的原因就值得深究。观察“块状经济”的起因可以有两个角度。一是“企业-产业-市场”的角度,二是“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1、“企业-产业-市场”的角度,即经济学的角度。也就是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为什么企业、产业和市场呈现出“块状”分布。斯密在《国富论》里反复阐明,分工和专业化(产业)程度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但市场容量可以在企业家才能的作用下超乎寻常的扩大,在市场容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加工各环节与前期供料、后期销售自然形成专业化分工的协作体系,产业链也会不断分解、拉长,产品越做越精,企业越做越多,产业越做越强,市场越做越大。大唐制袜被分解成8道工序,金乡徽章则有12道工序。这时,新的技术设备、工匠们的技艺、产品的工艺和质量都能够得以及时发现并被准确定价。特定产品、特定产业和特定市场又不断滋生出只有在这一特定空间里才具备的特定生产要素,这些特定要素的存在如同空气一样,弥漫在一个特定空间里,根植在一块特定的土壤中。“块状经济”便由此而生。马克思对简单商品生产起源与进化的分析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块状经济”的起因。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以家庭为单位的私营手工工场,完全可以依靠市场交换而存在,于是手工业主内部,分化出专业的包买商。在包买商支配之下,一些手工工场内部或各作坊之间开始了简单协作。那些效率较高,资本积累较快的手工业作坊主便率先引进先进动力和自动化机器生产,手工业作坊主再次分化成私营企业主、小店主、帮工、产业工人等各个阶层,乃至随着私营企业间社会分工的深化,商人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货币资本家渐次独立出来。所不同的是,“块状经济”的原始积累,一般是通过在外经商、务工,如台州金华一带的许多老板都是80年代外出,从修鞋、理发、修废利旧、做豆腐、卖豆芽、开干洗店等不起眼的小生意起家。当然,由于短缺经济的存在,也不排除一些人靠假冒伪劣完成原始积累。按照科斯的企业观,企业的存在是由于其内部组织制度能够代替市场价格以降低资源配置中的交易费用。相反,因为信息流通快、竞争充分、资产通用程度高,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交易费用甚至低于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成本,这时,众多同类或相关的企业则更愿意依赖于市场而独立存在,从而形成以外部化交易为特征的企业块(群)状集聚和市场的点状集聚。选择企业群集聚,而非以一体化为特征的企业内集聚,主要是由交易费用的高下来决定。2、经济学的分析,只能为我们给出必要条件。“块状经济”存在发展的充分条件需要要在“社会-历史-文化”中寻找。因为市场扩张快慢、企业家的出现、交易费用高低以及企业集聚的形态等,主要与当地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有关。“地方小传统”和“地方性知识”对认识中国的乡村工业十分有帮助。陈吉元、何梦笔主编的《当代中国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丛书》对此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何梦笔等人对根植于中国农村文化传统中的非正式制度、非正式规则和非正式约束在经济增长及制度变迁中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分享知识,在纯粹的市场经济状态下,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许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在长期的社会制度里可以培植市场,产生长期交流的信任与规则,可能会在社会上稳定知识的利用与创造,进而人们在得不到市场补偿的情况下,依靠他们自己的社会网络而相互得益。”(何梦笔《网络、文化与华人社会经济组织》,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块状经济”是一种人脉基础上形成的地区性商圈。在这个商圈中,有一些“酵母”作为特定要素而起作用,“酵母”的基因决定着商圈内技术持有的方式、学习的过程、信息传递的渠道、企业组织形式及产业氛围。这些“酵母”的渊源大多根植于历史传统和民风民俗中。在温州,私人产权及其产权保护的概念历来比较牢固,民间金融源远流长,私人借贷十分频繁,而且有非常灵活的融资方式。在资本市场发育滞后的情况下,民间融资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过极大的作用;浙南一带的“盟兄弟”、“金兰会”等“抱团”组织十分流行,这种组织既强调互助互利,又强调个性独立和平等,成为日后“商圈”的雏形。至于血缘、学缘、乡缘所形成的经济网络则更是普遍;浙江民众一般都具备出门闯世界的意识和本领。乐清人依托同乡、亲戚关系的裂变来进行市场拓展,形成了十分发达而成熟的制。这种人文网络对经济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亚当·斯密关于“经济人”理性的原始假定,而更接近于人类经济学中“差序格局”等概念。“块状经济”的特殊之处还在于知识和技术的内生性。创新来源于社会化的学习过程,包括文化、制度等非经济因素。集群的产业氛围可以培养生产要素中劳动力要素对该种产业相关知识与创新的敏感性,尤其对于创造性要求高的产业,如计算机软件、高档时装业、工艺品制造业等,技、艺难以严格区分。产业集群内知识与技术通常以隐含类、非编码化的形式传播与扩散,技术创新通过在“干中学”而传承。大多数情况下,“块状经济”中关键性的知识表现为熟练工之间的隐性知识,就如同面包师的发面技术,面点师的拉面技术一样。行业内老资格的工匠都有各自的秘诀、绝活,师徒之间使用特殊的隐语、行话、市语。我曾考察过一个生产祭祀用纸制“金元宝”的小企业群落。这些企业最主要的一道工序是工匠们将一叠32开大小的锡片,用锤子敲成8开大小薄如蝉翼的锡箔,既不能敲“死”(粘在一起),也不能敲碎。老板告诉我,学成这样的技术需要三年才能出徒。三、“块状经济”的发展类型所谓“块状经济”只是一个统称,从不同角度可以对“块状经济”做出各种不同的分类。1、从主导产品的类型上看,分为传统产业延续型、新兴产业型。一般来讲,劳动密集性传统产业较为普遍,但由于对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如新材料、新工具、新工艺的运用,传统产业可以重新激发出活力;新兴产业多出现在大都市边上或航空中心附近,而且多数具备外资背景。2、从起源地和要素的来源上看,分为原生型和嵌入型。对原生地而言,前者也叫就地发展型,对于嵌入者而言,后者也叫异地发展型。北京的浙江村主要由乐清虹口镇的居民构成,兰州的义乌市场主要是浙江义乌人。对虹口和义乌而言这都是一种异地发型。3、从城乡关系看,分为城郊辐射型和村落独立型。因为城市政府的多头管理及地价因素,大城市郊区往往成为异地嵌入者的选择,但那些原生性的“块状经济”多为村落独立型。4、从区域范围看,分为县域集中型、镇域集中型和专业村庄型。县域集中型多以县城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镇域集中型则沿交通干线以带状分布居多,专业村庄型属典型的“块状经济”。5、从发展主体看,分为能人发动型和政府推动型,或者也叫经济精英发动型和政治精英发动型。这种分野从浙南与苏南的比较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来。当然,两种型式也会相互转化,而且也有能人发动和政府推动紧密结合的情况。6、从市场导向看,分为出口导向型和内销导向型。随着外贸自的扩大,出口导向型的“块状经济”在浙江得到快速发展。如浙江的打火机、眼镜、领带、万向轮等等。但多数仍以跨区域的国内市场拓展为主。7、从运行机制上看,可分为市场循环型、技术创新推动型及来料加工型。前者最典型的当属义乌。绍兴的轻纺城、苏南的常熟服装招商城也属此类,其周围遍布成百上千家小纺织厂或服装加工厂;在“块状经济”达到一定规模后,技术竞争与创新获得优势,其发展主要依靠产业区内的技术创新推动;一些先发企业品牌做大之后,尝试发展“虚拟经济”,总公司只抓研发和销售,加工则采用来料、来样加工的方式,或者后发企业购买知名商标冠名权。这一方式多存在于落后地区“块状经济”的初始阶段。8、从地缘与产业的关系看,分为资源开发型、市场开发型。前者如青田石雕、东阳竹艺,都是就地取材,发展成一个自然垄断性的产业。而多数“块状经济”与当地自然资源关系不大,如海宁皮革加工,宜山再生晴龙。一些产业干脆是靠做市场做出来的。比如华东石材市场,在宜兴万石镇,但这个镇并没有石头资源,完全是当地人利用“万石”这个名字“做”出来的石头经济。9、从主导优势来看,分为交通枢纽型和技术人才集中型。前者有所谓“道口经济”的说法,而后者多存在于大都市郊区,有较好的人居条件。四、“块状经济”的基本特征1、地域的集中性。块状经济首先表现为一种厂商的扎堆现象,企业密集,相距较近。按照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的统计标准,构成“块状经济”的企业个数至少要10家以上,且销售总收入超1亿元。“集中”和“扎堆”,这也是集群生成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了的。因为,只有近距离才能使大量信息通过非正式接触得以迅速传递和扩散,只有零距离才不需要库存甚至于可以不建库房,只有集中布局才会出现基础设施利用的邻里效应和共享机制,技术外溢和创新才会发生连带效应。这种生产力要素的集中状态也叫“范围经济”。2、要素的根植性。每个地方都蕴藏着一些潜在的生产力,机会恰当,便如枯木逢春。但特定生产要素一旦生成在某一特定地域,很难向四周扩散。“块状经济”离开的特定的地脉、文脉和人脉就成活不了,它不像竹竿土里,而是像自然而然从地里长出来一样(工厂的英文Plante也即植物的意思,LocalIndustrialCluster也有人翻译成“本土产业群”)。3、起源的自发性。在那些政府力量过于强大的地方,不易产生“块状经济”。“块状经济”极有可能产生于经济最不发达的地方,或者是在夹缝中偷生下来。“块状经济”完全是凭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来起作用,通过自由竞争和民间力量,优胜劣汰,新陈代谢,乱中有致。不断的模仿跟进,不断的创新淘汰。没有“计划”,没有“战略”,歪打正着,但偶然中有必然。制度演进和诚信机制的建设都是按照哈耶克所说的“自发的组织秩序”来不断试错、不断矫正、不断完善的。4、企业的关联性。“块状经济”不是一麻袋马铃薯,而是有机关联,相互配套,同属一个价值链和技术传递链。联而不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横向关联,如台州苏泊尔集团,向小企业下单,购买同类企业产品的优先供给权;也有纵向关联,如飞跃缝纫机有1700人,但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为他们配套的企业有100多家,20000多人。温州正泰、德力西也属此类。现在还有一些关联企业通过股权置换、参股甚至控股,进一步提高关联度,形成稳定的金字塔状企业群落结构。当然,“块状经济”的关联性不仅是指企业,还有为生产企业而存在的服务、中介、政府、金融、行会、学校等。5、生产的专业性。由于专业市场发达,企业间高度依赖,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愿意“小而全”、“大而全”,一切通过交易获得专业化生存。虽然产品成本低,产业进入门槛低,属劳动密集型,但知识和技术、艺术的要求很高,属于低技术行业的高技术;虽然产品比较单一,但专门信息、专门渠道和高等级的工匠及年富力强的技工的作用十分突出,技工与普通工收入差距较大。6、产品的差异性。企业群落中产品的差异性往往被人们忽略,其实即使各同类企业间都是高中低档,错位发展。温州各皮鞋厂经过较长时间的竞争与整合其产品的定位差异十分清晰,分为西装皮鞋、休闲皮鞋、劳保及军用皮鞋等。差异就是创新,差异是制胜的法宝。差异打破了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在永康,世世代代的锁匠没有做出什么名堂,但做防盗门的商人们狠赚了一笔。在永康五金城卖茶杯,每家店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在绍兴轻纺城,很难看到花色相同的布料,流行的都是“礼拜产品”,即“三天出小样,五天成批量,七天上市场”。纷繁复杂的差异性使得其它地方难以拷贝,也难以竞争。7、发展的阶段性。“块状经济”一般都经过萌芽、发育、成熟和衰落的周期更新。由粗放到集约,由模仿到创新,从工艺简单,利润微薄,前店后厂,专业市场,工业小区,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物流配送,市场体系,最后发展成全国性乃至世界性营销网络。一般来讲,由于其低成本优势,都有快速扩张的特点。温州打火机刚开始自产自销,后来为日本韩国知名品牌代加工,再后来,自己创牌子,从而打败了日本韩国的打火机厂商,垄断了世界金属打火机市场。这一过程不过10左右的时间。因此,技术更新和产品的换代像赶潮一般,永康人将此现象称为“浪潮经济”。五、“块状经济”的优势对于加工工业的地理集中现象,克鲁格曼曾提出过报酬递增模型。“块状经济”完全适合于报酬递增模型,并且形成了独特的“集聚优势”。所谓“集聚优势”的核心就在于集聚体的正外部性而导致的规模递增效应(共享机制)以及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互动机制。“块状经济”产生之初,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集聚优势”和外部效益,但人们很快便可以发现并自觉培育它。“块状经济”的优势主要包括:1、基础设施建设与利用的规模经济优势。群落规模越大,信息通讯、交通运输、水电供给、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供给的成本收益均衡点就越高,相同供给水平下的平均利用成本就越低。2、市场拓展的规模经济优势。这种规模经济优势又分别表现在内部专业市场建设和外部市场宣传拓广两个方面。群落集聚的企业越多,相应配套的专业市场的商品吐纳和信息汇聚的功能就越强,对外市场宣传传拓广相同成本花费产生的经济效益就越高。3、群落的形成可以促进民营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与协作,从而对民营企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交易成本的降低带来助益。在信息(主要表现为企业家之间的私人信息)、技术、质量、价格、管理以及劳动力供给上,能及时准确地发现价格,降低交易成本。4、能够形成机械设备和原料的集中供应与配套服务优势以及为客户提供服务和配套能力的优势。集群既可以保持中小企业灵活多变反应快捷的特点,又能集少成多、聚微成著形成产品规模优势和原料、设备供给的规模效益。关联企业布局集中,便于客户的结算、运输、劳务、安装和维修,品种、档次上选择余地大,透明度高,为购买者节约了成本,提供了更多的消费者剩余。5、同类产业集聚能强化地方专业形象,有助于挖掘社会资本,形成新的地方文化。6、由于同业集聚,一旦某企业需要转产,很容易转让自己原有的专业化设备,从而降低转产的沉淀成本和市场退出壁垒,极大的减轻了集群内企业的退出成本。7、最为重要地是,同类产业集聚以后,由于同业竞争和信息交流,能进一步增强群落内各企业的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形成技术管理和创新的规模经济优势。一项技术管理创新在一个企业内部产生的直接经济效应是有限的,但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学习与模仿对群落整体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应却成几何级数放大。尤其是隐性知识由于其收敛作用,虽然扩散上存在困难,但隐性知识的增长却如同掘井一般越掘越深。近距离交流和非正式接触对隐性知识形成极为关键,而专业人才如果离开一定的氛围和交流平台,便会很快出现专业技能的衰退甚至荒废。集群企业的这种技术创新的优势被一些学者概括为三个方面。(1)基于技术轨道的顺轨性创新,如产品特性、形式或技术工艺得到持续改进,由于近距离甚至面对面的竞争,这种改进便很快被得到模仿和推广;(2)基于技术平台的衍生性创新,即,企业群体在某一产品领域内,为追求产品差异化和避开模仿竞争而在设计、生产和制造系列产品所展开的创新;(3)向技术关联领域发展的渗透性创新,即,一旦有新的产品或工艺技术在集群内出现,很快就会在同类或相关企业内传播、溢出和渗透。(参见汪少华、王佳蕾《浙江企业集群成长的创新模式》,《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8期)正是这些优势,浙江“块状经济”的相当部分已成长为出口创汇基地,并逐渐向高附加值和名牌战略推进。六:“块状经济”的理论意义“浙江现象”被吴敬琏称为中国经济最大的亮点。受“浙江现象”启发,人们提出了许多理论上的重大观点,如高尚全提出“民本经济”,迟福林提出“人民市场经济”,董朝才提出“人民社会主义”。对浙江实践的深入研究,史晋川、金祥荣、陆立军、张仁寿等人成为引人注目的中国过渡经济学的“浙江学派”。“块状经济”这个概念是80年代从费孝通教授开始首倡的。当时,更多的是从实践的层面或者社会学角度来讲的。随着浙江经济实践的发展,“块状经济”将会给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源泉。经济学家对“块状经济”一般性的定义是:介于市场和层级之间的空间组织形式。有人也叫“集聚综合体”,“柔性生产体”,“企业群落”、“专业化产业区”、“特色产业区”、“区域生产综合体”、“地方性产业集群”。从浙江的验来看,“块状经济”中,户是基本的生产单元,一个村甚至一个镇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工厂,“厂”与、“户”、“村”、“镇”相互渗透。“块状经济”使集团化和联合生产获得了新的形式,也使文化与经济获得了新的一体化形式。“块状经济”丰富了企业组织理论。1890年,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写道:“工业往往集群(Clusters)在不同的地区,各个城市在一组关联产品上进行专业化生产。”在这些地区有着一种交流与合作的氛围:“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了,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也学到许多秘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面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之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M.波特的国家竞争力理论,特别地注意到了专业化产业的集群现象。M.波特认为,竞争力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构成,而竞争优势主要是由竞争的充分性和产业集聚程度所决定。内生经济增长模式基于发展经济学家罗默等人提出的“新增长理论”。该理论强调的是人力资本和技术的内生化,强调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和动态性,而不是指望以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所形成的比较利益来促进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并解决资本积累过程中收益递减问题的关键是设计思想创新,产品创新;(2)知识的内生作用在于开发新技术,并且促进知识的积累和更新;(3)人是第一位的,人力资本水平(尤其是人的知识水平)将决定经济增长率。假定我国城乡二元隔离状态暂时无法改变,那么,“块状经济”将可能是我国农村工业化的有效模式。它符合我国农村特点,符合我国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须知,先进生产力并不等于高科技,“中”科技、“低”科技,只要能解决问题,照样是先进生产力,而且组织、制度、文化等也是极重要的要素。传统产业,甚至于我们认为淘汰的产业照样能做出大市场。诸暨两个大集团“李字”和“黑猫神”,做的都是传统的盘香,而非电子蚊香,但都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效益。“块状经济”对传统区域经济学中的“经济区划”,“产业政策”,“要素布局”,“主导产业”等概念提出了挑战。浙江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表现为群落整体的竞争力,而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采取群落式的发展格局,是浙江民营企业迎接市场竞争的一项非常有效的适应性制度安排,是浙江民营企业发展过程的一个鲜明特色。对此,经济学家钟朋荣称之为“小狗经济”,一些人也称“百姓经济”,“杂草经济”,“人本经济”。恪守“经济人”假定的经济学家往往忽略了人的能动性和社会性。浙江温州等地区,在以往的经济理论中找不到发展的依据和教条,但就是在这里,依靠温洲人市场意识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成为我国经济充满活力的地区,而且创造了所谓“零资源经济”。浙江省90年代公布的十大产销基地,只有一个在市区。这似乎令人不可思议。胡宏伟、吴小波在《温州悬念》第三章中对全国最大的再生晴龙市场的地理位置有一段非常直观的描述:早晨从县城灵溪出发,坐着中巴车在乡间路上颠簸了差不多2个小时后,眼前淌着一条不知名的小河。登船,两岸山峦十分清丽,没有顶棚、狭长得像条龙舟的小船在弯弯的河道拐过来又拐过去。上岸,只见成串的农民“的士”——这是一种小型的柴油三卡,限定载客6人,实际常常达十几人,有的干脆蜘蛛般半个人吊在车外——极热情地揽客,嘭嘭作响的柴油发动机让你心跳得别扭。又是一条小河,又是一段对生意人来说无暇顾及的风光之旅。下午,当你觉得似乎有点饿过了头的时候,宜山镇也就到了。七、“块状经济”的实践意义这几年,浙江省出现了整体发展的好局面。浙南属于先发地区,浙北已初步完成了转型(“从苏南模式中摆脱出来”)。现在,由于“块状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以金华、台州为代表的“浙中经济隆起带”。义乌甚至被称为“中国商人的延安”,其发展势头直追温州。也由于“块状经济”的自发性和人本性,浙江农民人均收入、人均储蓄等“富民指标”连年居于全国前茅。苏南也有很多特色经济乡镇,甚至苏南“块状经济”的历史比浙南还要悠久。如“丝绸之乡”、“服装之乡”、“羊毛衫之乡”、“小五金之乡”、“教具之乡”。但除个别例外,多数没有发展起来。浙江的“块状经济”都是当年“戴上红帽子”,“穿上防弹衣”才生存下来,这与苏南大不一样。韩国和台湾是两种不同的企业发展模式,韩国是受国家扶持(类似于我国“抓大”)的特大型企业为主,而台湾经济的支撑则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韩国和台湾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有不同的表现,原因也在这里。不仅如此,较之韩国,台湾还因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经济民主化进程,使全社会财富趋于平均,造就了台湾一批中产阶级,化解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就业和社会稳定。“块状经济”由于其基础设施规模效益和第三产业的连带发展,大大促进了城镇化和城市化进程。义乌市区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因为有近30万人在市区经商,近3000外国商人长年居住在这里。常熟在苏南的几个县级市中城市化进程大大走在了前面,也是因为“常熟招商城的存在。义乌和常熟,都是“以商兴市,以商促工”,市场化、民营化、工业化、城市化良性互动,同步发展。从“块状经济”的发展实践中,我们会获得一些极具启发意义的新概念,这些新概念反过来对经济实践又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如:1、“集群战略”。确立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集群战略,正确认识企业大与小的关系。中小企业不仅产权明晰,而且杜绝了大企业的内部寻租,隐性收入和。中小企业,针头线脑,一旦成为集群,则有竞争优势。2、“区域营销”。“块状经济”所获得的区域营销优势十分明显。如“中国鞋都”、“中国皮都”、“中国低压电器之都”、“中国五金城”等等。3、“非正式经济”。“非正式经济”并不是灰色经济,它与“非正式就业”一样,不在我们自上而下的“产业”、“就业”的归类中,属于不起眼的产业和“杂草经济”,往往难以进入“规划者”、“领导者”的视野,甚至不符合“政绩要求”。在这一点上,唐山和温州是一个很好的比较,一个是“规划经济”,一个是“百姓经济”。前者虽然拥有大而全的城市产业布局,但均未构成区域竞争优势。4、“地方小传统”。每个地方都有“地方小传统”,开发得当,就会变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变成经济发展中宝贵的知识、技术和人文资源。5、“民间创新第一位”。不能把发展的希望寄托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总量拉动”上面,对落后地区而言,“民间创新,政府引导”是更加有效的途径。6、“要素粘性”。应当设法塑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粘性,要素与地区之间的粘性。7、“合作大于竞争”。首先,竞争应当是充分的,但竞争中的合作更为重要。温州打火机,靠温州人的小发明,联手打败日本和韩国,就是合作带来的好处。八、“块状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块状经济”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尤其外资进来后,以往“块状经济”的一些优势正在丧失,如,外资也会利用廉价劳动力而获得成本优势。因此,如何认识规律,把握方法,扬长避短,从而继续促进“块状经济”健康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1、发展“块状经济”,政府不是主角。工业小区和园区建设,应注意避免开发主体不明确和政企不分的痼疾。发展的趋势应是企业自己建,或开发商建。如正泰工业园,飞跃工业园,报喜鸟工业小区;我们的基层干部政绩考核机制本身就有问题,要防止“块状经济”变成“块块经济”。不仅要考虑“块”,更要考虑“带”、“圈”,着眼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当注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譬如,苏南的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比浙南普遍要好,不必过分集中。浙江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过度集中的问题,如温州的地价过高,一些企业正在谋求外迁。2、注重综合投资环境建设。不仅提供公共产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普遍的、基本的全民教育,还要有明确的私有产权保护,以最少的经济管制、最少的政府垄断和行政干预来保证自由的企业、廉洁的政府和竞争的市场,以及诚信宽松的融资和税收环境。适当淡化GDP及财政收入等政绩指标意识,以地区小气候造就良好的经济生态系统,形成要素流动的“洼地”。3、“块状经济”对城市化是有促进的,如基础设施、第三产业等。但农村工业存在“散、低、小”的特点,存在社区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应提早考虑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防止淘汰和污染的项目向农村扩散转移,防止“逆城市化”。毕竟我国还是一个城市化滞后、城市供给极为短缺的国家。4、注重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当然,与其说龙头企业,还不如说是龙头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那些成功欲强,意志坚强,见识敏锐,敢于冒险,说话算数,而且有组织领导能力并取得创业成就的人就是企业家。温州“中国鞋都”的形成完全是由见多识广的商人们发动和催生。1987年前后,杭州武林门一把大火烧掉温州皮鞋5000多双,武汉工商局在全市范围内没收温州皮鞋20多万双,几乎全国各大商场都抵制温州鞋,这时,一批温州皮鞋经销商愤而回家乡兴办实业。奥康、红蜻蜓的老板都是那时回家举业并取得了成功。5、重视并扶持民间商会和中介组织,恢复商会、工会等社会组织的正常职能。在市场经济各国,商会作为一个自治组织,它的职能,首先是保护自己的利益,协调和政府的关系,其次是处理与大家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第三是自律,即由自治组织自我执行法律,对违反行规的行为加以惩治。义乌、永嘉各专业市场都有市场协会,温州的眼镜行会、烟具行会,在打击假冒伪劣、应对国际贸易纠纷当中日益发挥着政府难以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新能源市场现状篇11

1、体育资源概念

体育资源是人们从事体育生产或体育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利用的各类条件及要素。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主要是生产服务产品。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需要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生产要素,因而,体育资源既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资源。

2、体育资源的特点

体育资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体育资源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性、体育资源具有发展性、体育资源开发潜力的无限性。

二、体育资源的开发

1、体育资源开发的含义

体育资源开发是指为了充分运用体育资源,提高体育资源利用率,并使体育生产顺利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与活动。体育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挖掘和利用各类体育资源,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满族人们的体育需要。

2、体育资源开发的原则

体育资源的开发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活动,它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还受到社会和科技发展状况的制约。从我国的国情与基本制度出发,为更好地开发体育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以下原则是予以重视并遵循的:适应性原则、健康性原则。

3、体育资源开发的方法

体育资源的开发可分为外延的开发和内涵的开发两种方式。

①外延的开发。指采用各种有效的技术手段,以增加体育资源的种类与数量为主来实现对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②内涵的开发。指对现有的体育资源进行新的发觉,或者重新组织与调配,以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深度和利用效益。例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现有的体育资源进行挖潜,使其具有新的、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在提高利用效益的同时,创造出新的内涵,从而使体育资源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用较低的开发成本满足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内涵的开发是以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创造新的内容为目标的,因而这种开发方式更具有积极意义。

三、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1、体育资源配置的原则

体育资源与其它经济资源一样,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条件下是短缺的。体育资源的短缺型不是指的绝对数量上的含义,而是指相对于人们日益增加的体育需求来说,体育资源表现出短缺。既然体育资源是短缺的,体育资源的配置就是研究如何把短缺的体育资源合理地分配到体育生产中去,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合理使用,使人们的各种体育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合理地配置体育资源,应该遵循下列基本原则:供需平衡原则、结构合理原则、经济性原则、

2、体育资源配置的方式

体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有三种:计划配置方式、市场配置方式、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向结合方式。

新能源市场现状篇12

在2014年年初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凌成兴提出,要千方百计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积极探索在专卖体制内市场配置烟草要素资源的新途径、新举措,并安排先在京津冀三地进行试点。烟草行业的这项重大改革由商业企业发起,也必然给全国工业企业带来深远影响。营销模式市场化取向改革紧紧依靠行业体制优势,按市场规律办事,在专卖体制内做足市场化文章,实现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运作,微观调控下的有序竞争,走出一条专卖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路。

营销模式市场化取向改革,整合了工业、商业和零售终端,是面向消费者的营销模式,工业企业是货源供应的源头,是整个价值链条的重要环节,在赢得公平竞争的同时,市场化取向改革也对工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江苏中烟来讲,如何快速响应市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保持良好的市场状态是当前卷烟营销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苏产烟的销售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1、苏产细支烟成为新品类的领跑者

江苏中烟是国内第一家细支烟的生产和销售企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内细支烟市场飞速成长,已经成为中式卷烟下一个新兴品类,市场上总体消费气候逐渐形成,吸引了目前国内全部十八家中烟公司参与到该品类的竞争中。苏产细支烟在其中扮演着引路人和领跑者的身份,目前占据全国细支烟市场的半壁江山,在技术储备和卷烟销售上暂时掌握了市场的制高点。

2、市场相对畅销品种分布较为平均

目前各工业企业均存在多个在销品牌规格,多数企业以一个品牌为支撑品牌,在全国市场上通常有一至两个畅销规格,全国范围内的市场需求比较单一。江苏中烟采取苏烟、南京两个品牌并行的双品牌发展战略,两个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相差无已。每个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则存在存在两个以上相对畅销的规格,并且各地集中分布情况不一,总体分布上相对平均,因此全国范围内的需求情况比较复杂。

3、长期高位运行带来的滞涨现象

宏观经济环境未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高端卷烟需求总体下降,但高端卷烟的竞争更趋激烈,对整体结构较高苏产烟而言,受此影响比较明显;另一方面,苏产烟长期在高位运行,在国家局计划总量已定的前提下,企业保持高位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部分重点规格在部分市场出现滞涨甚至下降的情况。

4、市场开拓受到非市场因素干扰

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江苏中烟在奠定省内根据地市场的同时,相当一部分省外市场也逐步成长起来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局调控政策等导向的变化,省外各地对烟草行业的重视程度都不同程度明显提高,各种非市场因素明显抬头。多个省份出台相关政策,为同价位地产烟生存发展腾出空间,这一系列政策都直接增大了苏产烟发展省际交易的难度。

三、江苏中烟卷烟销售的应对举措

1、销售目标的制定方法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制定销售目标。销售目标的制定必须以市场实际需求为依据,不同档次产品受季节影响不同,不同销区对各档次的接受程度也有差异,品牌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市场的拓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品牌的市场运行质量将会影响品牌的长期发展。销售目标的制定要兼顾商业公司和零售客户的利益,根据商业公司的发展策略进行适当调整,根据零售终端的社会库存对货源投放进行调整。销售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各地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苏产烟及竞争产品的消费能力,对全国市场进行合理布局,在尊重销区意见、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培育企业品牌做大、做强,实现企业效益增加、结构提升、销量增长的目标。

第二,实行上下联动制定销售目标。销售目标的制定需要发挥业务处室和办事处(片区)的力量,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实行上下联动能够保证销售目标更加合理、科学。根据公司总体目标,对销售目标进行初步分解,必要时可以细化到地级市,根据部分规格的产能,提出指导性意见,各业务处室、办事处(片区)根据市场实际需求,结合商业公司年度目标和品牌培育政策,确定各地市场的目标,自下而上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营销中心根据各种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对汇总目标进行分析、修正,进而再次向下分解、再次汇总,并在每月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持续循环往复。

第三,合理利用资源制定销售目标。目前,行业整体销量的增幅逐步收窄,苏产烟通过增加销量来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空间已越来越小,销售结构的提升是苏产烟营销工作的核心思路之一。经过长期努力,苏产烟部分规格在全国市场已形成较好的口碑效应,受产能影响,部分产品市场供需缺口较大,市场需求在较长时间内不能得到完全满足。与此同时,部分苏产烟成熟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销量的增长上达到一定的瓶颈,尤其是一类烟的核心产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增长乏力,需求不旺,价格疲软,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在此情形下,要充分利用旺销规格良好的口碑效应,支持和鼓励大力发展一类核心卷烟销售的地区,以此刺激非旺销产品的市场需求,并向其周边地区扩散,从而拉动全国市场一类核心卷烟的销售,实现销售结构的提升。

2、建立市场监控体系,提升市场运行质量

行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多渠道收集信息,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构建完善的市场监控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首先科学量化监控指标,如何判断市场运行质量的好坏,关键是市场状态指标的量化与细分。目前最重要的状态指标是市场价格和存销比(包括商业存销比和社会存销比),其次是商业销量、市场份额、协议执行率、订单满足率等辅助指标。

其次合理确定监控对象,指标量化之后,需要确定如何细分与监控。根据品牌市场影响力大小,结合当前重点品牌市场运行质量,选取核心规格作为市场调控重点,根据重点品牌规格的销量及市场特点,结合市场价格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区域市场着重选取重点规格作为调控重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数据采集,经过统一分类、处理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实现状态调控目标。

最后,规范管理监控流程,任何先进的应用系统、工作方法的推广与使用都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制度,良好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新方法、新思路的推行。从信息来源上看,有渠道信息、终端信息、消费者信息等;从信息功能上看,有市场需求计划、卷烟产量计划、生产点产能安排等;从信息处理人员上看,有计划管理人员、销售管理人员、营销业务人员等。对不同的信息使用人员,不同的信息需求,不同的流转方向,制定合理的信息收集规范,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定期、定向规定。责任到人,确保制度落实过程中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并做到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下去。

3、强化市场分析,指导卷烟销售工作

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最终的目的是市场信息的分析和应用。通过市场状态监控体系对市场状态指标进行量化和数据收集分析,其中市场价格是判断市场状态的主要指标,包括零包销售价格、成条销售价格、批量零售销售价格、市场流通价格(流出地价格、流入地价格)等。市场状态研判是根据基础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得出市场状态综合指标,并能够根据本期货源投放、市场推广的进度进行下期市场状态预测,提前做好应对。通过对市场状态的判断,可以直接发挥其对调拨、宣传推广的指导作用。市场、品牌的运行状态,是计划调拨工作的依据,调拨工作要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各品牌、规格在各地市场的货源供应数量和频次。

4、快速响应市场,实现精准调拨

在当前烟草行业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工作中,江苏中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快速响应市场,实现精准调拨。首先,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尊重市场规律,匹配消费节奏,均衡投放货源是现代卷烟工业企业调拨计划管理的基本要求。目前卷烟工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模式也已发生重大转变,从传统的产品竞争、品牌竞争转为服务竞争。市场竞争对快速响应的要求越来越高,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营销模式的市场化取向改革也要求我们,不仅要提供优秀的产品,强势的品牌,还要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其次,实现精准调拨。提高计划的精确性,进一步整合优化现有销售统计报表和市场分析手段,整合简化市场运行质量诊断关键指标,优化计算模型,提高调拨快速响应能力,为实施精准调拨提供支撑。一要提高到货的准确性,根据到货日编制发货日计划。选取部分重点地区进行到货日需求衔接,根据到货日反推货源计划安排试点,协调物流中心加强运输时间的准确性,开展市场化取向改革试点工作。二要改革完善发货模式,将目前当天开票当天发货模式调整为次日或次次日发货,提高物流中心车辆、车型配送安排弹性及送货效率,每日通报发货延误情况。三要沟通渠道多样化,加强计划部门与市场业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增加沟通与联系的渠道和方式,及时完成工商衔接、合同确认等工作。

最后,建立全流程查询系统。目前,关于协议、合同、计划、准运证、物流的信息,分散在各个系统或者模块中,商业企业采供部门和办事处业务人员无法全程追踪,对货源的数量和准确到货日期无法及时把握,大量的沟通是通过计划员、驻厂办工作人员及物流中心工作人员电话联系,且信息不够准确和及时。在计划调拨流程中建立全流程查询系统,使办事处(片区)业务人员,商业公司营销和物流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协议、合同、准运证、发票开具、物流运输的实时状态,及时追踪,实现精准调拨目标。

四、结论

行业市场化取向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全行业商业和工业公司都在积极探讨如何在专卖体制下发挥市场机制的活力,全面推进烟草快速发展。可以预见,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国烟草的品牌将更加强大,零售客户的利益将得到保障,消费者的满意度将进一步提升。

在全行业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大潮中,江苏中烟快速响应,积极参与,销售思路灵活多样,应对举措求新求变。充满活力的市场将推动江苏中烟创造更大的辉煌,江苏中烟在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烟草企业过程中必将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新能源市场现状篇13

[基金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科技品牌创建及其可持续成长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批准号:70372015)成果

[作者简介] 王兴元,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市场营销系主任、品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 担任多家大型知名企业集团战略与营销管理顾问,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创新管理以及企业系 统管理。(山东 济南 250100)

一、品牌生态位内涵及其基本原理

生态位(niche)研究已经渗透到了很多领域,而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将生态位(niche)概念引入品牌研究领域,可有效地描述与解释若干市场现象及品牌发展规律。Moore 于1996年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概念(Business Ecosystem),建立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1998年波特(M. E. Port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群落和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企业群落理论;温科勒讨论了“品牌生态环境”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名牌产品创造发展及其战略管理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批准号:79600013)课题组对最为典型的品牌生态系统――名牌生态系统理论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品牌生态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以产业、企业以及品牌为对象的研究为描述与调控管理系统提供了新途径,对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品牌生态位是指品牌在其生存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利用市场资源的综合状态,是品牌生存条件的总集合体。生态位重叠是生物生态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生物生态竞争演化分析中占有中心位置,因此,在研究品牌生态位时,我们将首先探讨品牌生态位的重叠问题。品牌生态位重叠是指品牌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利用的市场资源存在交集的状态。当两个品牌利用同一市场顾客资源或共同占有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品牌生态位重叠现象。假如,两个品牌具有完全相同的市场生态位,这时候就会出现排他性的恶性竞争,但通常品牌生态位之间只发生部分重叠。品牌的生态位越宽,可利用的市场资源种类也就越多,也就是说它更倾向于一个泛化品牌。相反,一个品牌的品牌生态位越窄,可利用的市场资源种类就越少,即该品牌的特化程度就越强,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市场资源常被许多特化品牌明确瓜分,从而减少了品牌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一般情况下,市场中的大品牌较多采用同其他品牌进行生态位重叠的策略,以保证占有领导地位和占据更多市场资源。生态位宽度可以按照要素资源、空间利用情况以及形态差异加以考虑。不同的品牌类型可以借助于把一种资源分离为许多部分而分别占有它,这种分离可以是空间的,也可以借助于资源特化来完成。空间分离是由品牌的行为和形态特化引起的,这种特化可以使每一种品牌限定于市场的一定部位和利用特定部分的资源。同一品牌的不同产品类别也常有空间分离或占有不同的生态位。一般来说,竞争常常因为市场小生境的利用、获取市场资源的不同和活动时间的差异而大大减弱。在一维生态位状况下,每个品牌在其生态位空间内就只有两个相邻品牌。沿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态位维,各品牌最终的生态位重叠通常会存在差异,不同品牌生态位各维度之间经常会发生互补,如品牌在某个生态位维上重叠较多,而在另一个生态位维上就可能重叠很少。多维生态位关系极为复杂,随着维数的增加,品牌生态位可以在一个维度上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而在另一个维上却完全分离。如果一个竞争品牌从一个市场移走,留下的品牌也会进入以前它们无法占据的市场生境,这种品牌生态位扩展也是品牌生态位释放。大多数品牌的品牌生态位是依据时间和地点变化而变化的。品牌生态位的时间动态可发生在两种时间规模变化上:一是短期的品牌生态规模变化,通常只涉及一个或少数几个品牌产品变化;二是长期的进化规模变化,至少要涉及几个世代品牌产品变化。由于品牌生态位属于拟生物生态,信息远程传递快,商业零售系统规模大,品牌在市场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市场顾客资源生态位的分离难度很大。不同品牌在市场中的生态位状态决定了品牌的发展趋势及整个市场的结构。

品牌生态位原理可以总结为:品牌生态位重叠、品牌生态位分离、品牌生态位泛化、品牌生态位特化、品牌生态位缩放、品牌生态位动态变化、品牌生态位关键因子控制、品牌生态位多维竞争弱化、品牌生态位熟化、品牌生态位协同共生、品牌生态位非平衡发展、品牌生态位最优化以及品牌生态位保护等原理。利用品牌生态位原理可以从一种新的角度对品牌成长及市场竞争规律进行分析与阐释,并为企业品牌战略制定及运作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二、品牌生态位原理对企业品牌战略的启示

1.品牌生态位熟化原理与品牌初创战略

品牌推向市场后,随着品牌经营活动的展开必然逐步形成特定的品牌生态位,由于品牌生态位的形成需要时间,而转换过程需要大量成本投入,因此品牌生态位在形成阶段须相对稳定。这段时间品牌产品销量可能很小,成长率也可能很低,但品牌在用户或消费者的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可能迅速建立,开始尝试并逐步认同,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品牌生态位熟化。之后,品牌生态系统可能迅速扩大并趋于稳定。任何品牌生态位都需要熟化的机理,我们称之为品牌生态位熟化原理。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当初创一个品牌时,必须精心策划、科学安排,掌握品牌生态位熟化周期,切不可求胜心切、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也不可朝令夕改,缺乏定力,变换频繁。由于在品牌初创期内品牌功能、构成要素以及品牌结构等均不太成熟,因而各方面呈现出不规范及不稳定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牌成熟度将会逐步得到提高,采用较为稳定的品牌战略对于初创期品牌至关重要。

2.品牌生态位协同共生原理与品牌可持续成长战略

品牌生态位是一个超体积集合,具有多维生态位变量。相关品牌生态位必须保持协同和谐才能实现这些品牌的可持续成长。品牌生态位协同指不同品牌生态位维度或同一品牌的不同市场维度应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相互协助以及相互和谐的状态与过程。任何知名品牌均具有良好的生态位协同特征,尤其在资源生态位上呈现出正反馈增长的超协同状态。例如,品牌市场生态位中的目标顾客群的协同、产品营销协同以及资源生态位中的资源利用协同等到对品牌成长起到了正面推动作用。在任一品牌的市场生态中,目标顾客、地域、产品相关性等的协同可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放大效应,资源生态中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垂直经济均是在资源生态位协同下产生的。因此,必须实施品牌生态位协同共生战略才能最终实现品牌的可持续成长。品牌持续成长战略从某种意义讲实际上是品牌生态位的多元协同战略。

3.品牌生态位非平衡发展原理与品牌跨越式发展战略

品牌生态位受控于非平衡成长机理,呈现出非均衡发展态势。不同品牌生态位维度及整体品牌的发展常常呈现出突变、阶跃、涌现等形式。而品牌生态位的非平衡发展可能体现为不同生态位维度的发展不平衡,可能表现为主要生态位维度的变化,也可能是生态位整体突然的膨胀或塌陷等。若品牌生态位的构成及状态发生了非线性变化,则品牌必然呈现出非线性的发展态势。而品牌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使品牌生态位得到快速扩张变化,产生正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比如,品牌市场定位由中低向高端的扩张转换或产品的突破性创新等可使品牌得到快速成长。由于整体或局部的非平衡发展都有可能产生品牌跨越式成长效应,因而,品牌跨越式发展战略必须规划好品牌生态位的非平衡变化点与变化机制,或局部推进或整体推进。同时要密切关注品牌生态位的非平衡变化,严格控制不良效应的产生及蔓延,预防品牌出现严重的不可控“多米诺”危机。

4.品牌生态位最优化原理与企业名牌战略

品牌生态位是一个品牌市场资源利用集合状态,因而,不同的品牌总是在一定的自身环境条件下争取形成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最佳生态位。由于品牌生态系统具有拟生态特性,因此可通过定位、规划与抢占有利的生态空间,并随着品牌生态系统的演化而形成优化的品牌生态位――即名牌生态位。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名牌创造的关键是形成最优的品牌生态位。在区域市场中,名牌一般占据主流市场并利用优势资源。对于一般品牌来说,要实现创造名牌的目标就要不断发展并优化自己的品牌生态位。企业名牌战略从根本上说属于企业的高层战略,它以创造与保护名牌为最终目标。要实现创造名牌的目标,企业必须在市场营销、产品创新与制造、人力资源以及财务绩效等方面处于领导地位,这在客观上必然要求其生态位处于优化状态,品牌生态位最优化原理可以为企业制定并实施名牌战略提供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支持。

5.品牌生态位重叠原理与品牌竞争战略

假设两个品牌具有完全相同的市场生态位,这时就会出现竞争型排他现象。拥有完全相同的市场生态位的两个主体必然是你死我活,或你走我在,很难共生共存。这一自然规律几乎主宰了所有生物或拟生物的生态演化,因而品牌生态系统也不例外。纵观国际市场的品牌竞争,只要品牌理念、目标、市场定位、产品及营销策略完全相同,商战便不可避免。尤其在品牌产品同质、目标顾客相同时,排他性竞争就会非常激烈。在一般情况下,两个品牌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生态位,因而排他性竞争只发生在某些环节或某些方面,而在其他一些方面则可能相容,品牌处于竞合状态。企业在制定品牌战略时,一定要高度关注主要竞争品牌的战略动向,尽可能在主要生态位维度上与强势品牌展开正面竞争,同时要与竞争品牌具有一定的生态位重叠,以便保持品牌的高效率运作。当市场容量受到限制时,品牌要采取有力措施打击竞争品牌,迫使竞争品牌退出市场,以便减少品牌的主要生态位重叠。

6.品牌生态位分离原理与品牌差异化战略

当两个品牌利用同一市场资源或占有其他环境资源时,就会出现品牌生态位重叠现象。根据品牌生态位排他性竞争原理,品牌必然会根据环境能力及目标选择竞争或退出,因而产生了品牌生态位变化与转移,导致品牌生态位重叠现象消失。这种变化和转移可能是局部的也可能是整体的。我们将这种生态位分化机制称为生态位分离原理。若品牌生态位处于完全分离状态,则两品牌无竞争关系。不同类型的品牌可以借助于空间分离与资源利用分离把一种资源分离为许多不同部分而分别占有它。而同一品牌的不同品种也会存在空间与资源利用分离的生态位。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当企业安排品牌竞争战略时必须首先弄清楚现有竞争品牌的生态位重叠状况及自身优势,然后确立与主要领导品牌生态位相分离的差异化生态位战略,以便避免恶性竞争。差异化可通过在产品功能、目标顾客群、地域、价格定位等主要生态位维度上的不同加以体现。在市场空间大时,采取市场区域差异化战略;而在空间小时,采取产品及营销策略差异化战略。

7.品牌生态位泛化原理与品牌多元化战略

一个品牌所利用的各种市场资源类型的综合称之为品牌生态位宽度。若一个品牌具有很宽的生态位,那么它是以牺牲对狭窄范围内市场资源的利用率来换取对广大范围内市场资源的利用能力,这种规律即为品牌生态位泛化原理。若市场资源本身不能保证或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很快,作为一个竞争者,品牌泛化将会对品牌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目标顾客群规模很小,产品市场容量就小,因此,要使品牌得到发展必须开拓新的产品线,占据新的市场面,以扩大品牌销售规模。另外,为了规避风险,品牌主动进行生态位泛化,进入不同产业的市场,可以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稳态经营状态。生态位泛化对品牌能力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多为强势品牌所采用。对于众多中小品牌来说,除非具有对某些资源或市场具有相当的控制能力,一般不要采用此种战略。

8.品牌生态位特化原理与品牌专业化战略

若一个品牌具有很窄的生态位,即具有某些特定市场资源的特殊适应能力,当资源能力确保供应并可再生时,特化品牌具有特别优势,则称这种规律为品牌特化原理。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品牌特化可以形成局部垄断的竞争优势。由于品牌特化形成的垄断较高,其他品牌短时间难以进入市场,因而采取品牌专业化战略对于具有经营专长而实力中小的品牌来说意义重大。而某些大型的专业品牌也可通过特化方式取得规模成本优势或专业优势,品牌特化的方法很多,比如专注于单一市场或专注于利用专一特殊资源等,也就是要进行品牌专业化。现实中有许多生态位特化品牌,比如体育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以及劳力士手表等,这些品牌专注于特定领域或专业技能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功。

9.品牌生态位缩放原理与品牌发展战略

如果构成市场的品牌具有很宽的生态位,那么一旦遭到外来竞争品牌的侵入则这些品牌会被迫限制和压缩它们对市场空间的利用;而当品牌竞争减弱或有的品牌转移出市场时,其余品牌就可以利用那些以前不能被它利用的空间,从而放大了其生态位。这就是品牌生态位的缩放原理。品牌生态位的缩放将导致品牌竞争力及其活力的变化。有的品牌生态位压缩后可能成为一个特化专业品牌更具活力,而有的则会变得生存困难。有的品牌生态位放大后可能大大增加了其发展空间,会因过度放大而导致力量分散而失去了竞争力。品牌发展面临着复杂的环境条件,而企业能力也千差万别,因此,在品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品牌生态位的宽度,要有明确的品牌发展战略。品牌生态位缩放过程中要使市场资源与企业能力相匹配,并保持品牌优势的可持续增长。做到生态位压缩可作强主业,生态位放大可使品牌业务关联协调,扩大市场。

10.品牌生态位动态变化原理与品牌创新战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牌市场将发生变化,而品牌自身的变化也会导致品牌本身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生态位的动态变化。品牌生态位动态变化短期内表现在品牌规模变化中,而长期内则表现在品牌演化中。如短期内由于竞争而发生的品牌生态位的缩放变化与移动,以及长期内的品牌生态位根本变化都是品牌生态位动态原理所致。品牌生态位动态变化原理说明,任何品牌均应随着市场及自身条件的变化而对其生态位进行创新,创新的内容及时机应以是否提高品牌竞争力为基本衡量标准。通过生态位重叠与分离、生态位缩放、特化及泛化等的重新设计与改变,实现品牌成长的根本目的。基于品牌生态位变化的品牌创新战略要求品牌企业及时关注市场与外部环境变化,构建动态企业创新体系,并积极推进品牌产品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从而保持与不断增强企业的品牌活力。同时建立有效的企业预警系统,规避品牌创新风险。

11.品牌生态位关键因子控制原理与品牌资产增值策略

品牌生态位是品牌多种资源利用状态的集合,具有多维性。由于不同品牌涉及市场资源的方方面面,要全面详细掌握品牌生态位的所有维度非常困难。但我们可以掌握品牌生态位的关键维度及关键控制因子。一般来说,品牌生态位是由少数资源维度与关键因子控制的,只不过不同的品牌类型、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会存在着不同的品牌生态位维度与关键控制原则。比如家电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生态位关键因子为市场知名度,因此要提升家电品牌价值就必须保持良好的顾客沟通、品牌忠诚度以及品牌知名度。

掌握品牌生态位关键因子可使品牌发现并占据有利的市场空间,找到品牌价值快速增值的影响因素及有效途径,在品牌资产增值过程中事半功倍。一般来说,品牌资产由品牌忠诚度、品牌知名度、品牌感知质量、品牌联想及其他知识产权等品牌资源构成。对某个特定品牌来说,品牌资产价值由上述5个方面的要素组合而成,但不同要素对品牌资产价值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品牌感知质量及其他专利资源要素决定了品牌生态位的状态,而有的品牌则取决于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度及品牌忠诚度等要素。因此,要提升品牌资产价值,就要对不同品牌价值关键因子进行调整与优化。

12.品牌生态位多维重叠弱化原理与中小企业成长战略

一般来说,品牌生态位具有多个维度,因此,沿着2个以及2个以上的生态位维度变化,各个品牌的生态位重叠通常会减弱,这种规律为品牌多维重叠弱化原理。如果2个品牌在一个生态位维度上重叠较多,但在另外一个维度上就可能很少重叠。反之,也一样。因此,品牌生态位多维重叠弱化原理使得品牌生态位重叠趋向弱化。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对许多中小品牌来说,只要做好与主要竞争品牌在市场生态位上的差别布局,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中小品牌的局部竞争优势环境,以便得到迅速发展。比如,有的中小品牌有可能与大品牌相同的产品生态位宽度,但可能在地域维上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完全分离;有的中小品牌则可能与大品牌市场资源生态位相似,但可能在品牌供给资源生态位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些都导致了品牌间竞争的弱化,中小品牌存在着特有的生存空间。

13.品牌生态位保护原理与品牌价值维持战略

品牌生态位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企业不得不为保护品牌而投入成本维护其生态位状态,尤其在生态位的重要维度上。若不采取任何措施保护品牌生态位,则其生态位将因竞争品牌的挤占而失去竞争力。品牌生态位保护原理告诉我们,所有品牌都要至少对其主要生态位维度进行保护,否则其品牌价值就会流失。品牌生态位保护需要有一定的战略安排,并支付一定的预防成本,其目的是通过提高品牌忠诚度、知名度、以及品质感知度,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以巩固其生态位地位,从而维护其品牌价值。现代市场经济中,品牌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获利、发展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企业都对品牌价值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由于缺乏品牌生态位理论指导,采取的措施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只有通过科学的保护与发展品牌生态位,控制品牌生态位恶性压缩,才能最终维持并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James F. Moore,The Death of Competition,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Inc. (USA),1996.

[2]Iansiti.,M,&Levien,R,Strategy as Ecology,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4. 9.

[3]温科勒.快速建立品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美]A・麦肯齐,等.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王兴元.名牌生态系统初探[J].中外科技信息,2000,(6).

[7]王兴元.品牌生态位测度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预测,2006,(5).

[8]巴思金.公司DNA:来自生物的启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9]杨于元,等.业竞天择―高科技产业生态[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10]皮洛. E. C. .数学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