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商品流通会计论文实用13篇

商品流通会计论文
商品流通会计论文篇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和突破改革开放以前

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到1978年底,我国的经济体制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反映到经济理论上,就是以“苏联范式”为基础。这种经济理论的生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其弊端逐步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它只注重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忽视了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研究。其二,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分析和设想作为唯一的理论来源,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排斥与市场经济相关联的经济范畴、经济机制和经济规律。其三,它排斥和否定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性,把一些本来是现代市场经济共有的东西归结为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进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割断了社会经济运动的连续性和相关性。这一点对近现代经济史研究有直接影响。其四,它从生产关系出发来研究生产关系,使研究概念化和抽象化。理论体系从生产资料公有制出发,推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并且引伸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劳分配规律,而这些推论和引伸,又都是为论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这个宗旨服务的。这样,在客观上,它就难以对社会生产实践产生有益的和有效的指导作用。[1]

在改革开放以前,对于商品流通与市场,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一种商品经济?对此,理论界曾进行两次大讨论。第一次是1956年和1957年在党的前后在“以苏为鉴”的思想指导下展开的;第二次是1959年在总结“”历史教训的背景下,围绕对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等问题再次展开的。在粉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进行了第三次大讨论。

前两次讨论中形成的主要观点大致有以下三种:

1.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商品经济

由于经济生活中实际上存在着交换关系,在认识上又有以下几种不同看法:

(1)商品形式说。如王思华认为:“调拨物资是国营企业内部的产品分配,它们是由国家统一地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它们既不改变所有者,又不是自由买卖的对象,……但是为了估价,为了进行经济核算,它们还不能不保存着价值形式,也就是不能不保存着商品形式。如果把这种新的产品分配关系,仍然看作是旧的商品关系,那就是只从形式上看问题,而不是从本质上看问题”。[2](2)产品交换说。如骆耕漠认为:“可以把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这个非商品交换称为‘产品交换’,这就是社会产品可以不再特殊地作为商品来交换,而只作为单纯的产品(回到本来面目)来交换。这种产品交换是不同于商品交换的更高一级的交换,在社会主义阶段,是在劳动直接社会化的基础上,直接遵照按劳分配和按劳换算的关系,采取‘等价交换’的形式进行的”。[3](3)内部周转说。论者认为,国营企业之间的交换,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交换,是生产条件的交换,是属于生产内部周转的性质,它们之间的交换关系,既不是两个各自占有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所有者在进行交换,而且也根本不发生产品所有权的转移,因此,国营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实质上不是商品交换关系。骆耕漠在1959年就比较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了这一观点。[4](4)统一支配说。如雍文远说:“有一些人,力图使国营企业有权转让或出卖这些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否认物质技术计划供应的任何必要性,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这些供应统统纳入一般商业轨道,以便让他们自由买卖。如果这种意图得逞,那么,不仅统一的生产计划,由于没有生产资料计划供应的相应保证,而必然要受到破坏,而且社会主义国家将因此而失去生产资料的统一支配权,为资本主义的复辟活动打开大门”。[5] (5、6两条是改革后的?)

2.社会主义经济是从商品向非商品过渡的经济。如张翼飞说:“商品量的方面的发展过程是和商品质的方面的消亡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他认为商品的质将随着每一步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不断改变,随着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地改变着。“到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时,商品也就最后趋于消亡了。”[6]薛暮桥也认为,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是商品生产的发展和逐步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交换在数量上仍将继续增长,但这时候,在质量上则正从商品过渡到非商品,商品所包含内容正在逐步消失。”[7]

3.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已故经济学家卓炯和顾准,是中国老一辈经济学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者的重要代表。卓炯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初创于60年代初,形成于70年代末期,成熟于80年代中期。1957—1964年,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等一系列范畴,奠定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他在1961年11月18日写道:“商品经济的集中表现形式是市场,而市场是人类经济生活一种进步的表现,从市场的大小和规模,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我觉得建设共产主义的任务并不是要消灭市场,而是要把无政府状态的市场(也就是自由市场)改变成为有计划的市场。”[8]在1957—1964年期间,他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计划市场、自由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规律、资金循环等属于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9] 顾准早在1956年就已经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进行了研究;1957年撰写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10],同时孙冶方也发表了著名的《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于光远也于1959年对于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国营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也是商品关系,加入这种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因为“企业之间的交换还有一定意义的所有权的转移,……各个企业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你我界限,在各企业之间进行交换时的条件对各个企业的职工还发生物质上的利害关系”。[11]樊弘也认为:“物质的鼓励在社会主义的现阶段仍不失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为了贯彻鼓励,……,在国营企业内部的物质调拨的关系上也要继续保存商品的关系。”[12]

在高层决策圈内,历史上关于经济管理体制方面最富创造性的思路,是陈云1956年在党的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模式。

尽管认为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的看法由来已久,但是在国内理论界不仅长期不是主流,而且时时处于受批判的地位[13]。这种状态桎梏了经济制度的改革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逐步解放,对于传统理论的认识,在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市场经济下的流通理论的过程中,有所发展并有所突破。总的来说是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再到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

从1979年到1980’前半期为第一阶段。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11届3中全会对人们的思想解放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经济理论研究也随之趋于向活跃。在这个时期,经济学界先后开展了有关价值规律、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以及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大讨论,澄清了一些被颠倒的理论是非,出现了改革国家所有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主张。但在当时,“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观点还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因而经济理论研究的整体突破还没有完成。

其中的观点包括:(1)计划经济说。如李震中说:“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应该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经济‘这是两个不同的命题。[14]姚耐则批评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法。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落脚点应放在计划经济上,而不应放在商品经济上。[15](2)商品经济子虚乌有说。张理智认为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存在什么商品经济。他说,“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并不存在与产品不同的商品。而产品,并且唯有产品,才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在我国现阶段,所谓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其本意不过是指: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分工来大力发,展用于各行业之间相互交换的各种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以便提高劳动生产力,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16] (3)3.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产品—商品”经济的统一体。如80年代初期,张仁德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细胞形态应当是“产品—商品”,而不是商品或产品。“产品—商品”范畴可以把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性和商品性两个方面的属性都包容进来,从而比较准确地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一般特性。他认为,生产资料全民所有权的统一性,利益的一致性,使劳动产品具有了‘产品性’,而生产资料归企业占有的分散性,利益的差别性,则又使它具有了‘商品性’。这二种互相对立的属性是由同一经济条件,同一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产生的。它们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结成不可分离的伴侣。[17]

4.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的统—体。袁恩桢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完全的商品经济,因为人们的社会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能够直接地表现出来,而不需要通过商品的媒介;社会主义经济也不是完全的产品经济,因为商品生产还存在。人们的社会关系在相当程度上还必须通过物的媒介才能体现出来。因此说,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商品经济又是非商品经济、既是产品经济又是非产品经济的“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的统一体。”[18](3、4两段也是改革后的?)

从19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为第二阶段。党的12届3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这就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最重大的。在这个阶段,理论界的争鸣与交锋异常激烈,几乎每一种新观点的提出都会引发一场论战,而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进展也都要冲破重重阻力,并且会伴有反复。经济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对经济理论的“苏联范式”开始了反思和批判;2、对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宏观经济管理从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这样“三位一体”的改革任务;3、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深入讨论了改革过程中出现股份制、资本市场、产权改革和市场经济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观点。

从1992年开始,我国经济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经济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以1992年年初“南方讲话“为标志,特别是“三个有利于”观点的提出,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党的14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而正式宣告了计划经济及其理论在我国的终结,为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扫清了道路。在这一理论指引下,资本及其和资本机制被引入经济运行,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证券市场发展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出标志。3、随着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相继展开对过剩经济、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的研究。这一切,都标志着中国经济学界开始从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来研究社会市场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规律。[19]

理论上的突破这就为中国经济的实证研究开辟了道路,也为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流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的地位和作用

以上是经济体制方面的理论演变,与此直接相关的是对经济运行的理论认识和发展,即流通理论的演变。

(一)市场流通概念

首先,学术界从马克思流通理论到前苏联和新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探讨了什么是流通、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流通以及如何实践等问题。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与流通进行了精辟阐述。一般认为,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是不存在商品和货币的社会,因而不存在商品流通,只有产品的分配,生产资料的有计划按比例分配,生活资料的按需分配,分配过程就是流通过程。而杨承训、余大章在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研究中认为,新经济政策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列宁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标志着列宁对社会主义与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折,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史上的重大转折”[20]。不过,列宁将社会主义下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仅看作是暂时的。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提出了社会主义下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必然性,但只承认商品市场,而否认要素市场的存在,将其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原因解释为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二种公有制形式,存在国营经济之间的物资调拨,集体经济之间的商品交换,以及消费者同国营商业之间的交换关系。以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基础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流通,至多存在消费品的商品交换,把交换等同于流通。苏联的经济理论对新中国商品流通关系和商业体制的建立产生了很大影响。

新中国商业的计划管理和计划体制的初建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开始,1953年以后逐步确立。孙全认为,苏联消费品商业的整个体制就不是商品流通体制而是分配调拨体制,与生产资料的分配调拨体制之间,只有集中程度的差异,没有实质性区别[21]。夏春玉等认为,新中国的流通理论和商业体制基本上是以《苏维埃贸易经济》一书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50年代根据苏联理论并结合中国实际编写的《贸易经济学讲义》、《商业政策》等书,基本上是政策解释学,颠倒了理论和政策的关系,这种学术传统在改革后的很长时间里还在产生影响,阻碍了我国流通理论研究的更快发展[22]。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解放思想,1984、1985连续二年召开了孙冶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讨论会、第二次全国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讨论会。会上就马克思的流通理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流通、流通体制改革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如张卓元说,长期以来,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片面认识,由于自然经济论、“无流通论”和产品经济论的深重影响,致使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这块园地,显得既荒芜又贫乏,即使有一些,也把它的范围局限在狭义的商业部门的活动和商品流通方面,他提出应当从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出发来考察流通过程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提出市场范围不仅包括物质产品市场,也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外汇市场等。[23]董辅?在为《社会主义流通过程研究》[24]一书所写的“序言”中说,社会主义流通问题,在几年以前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因为那时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是一种自然经济,整个经济就是一个“大工厂”。80年代后期关于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的研究增多,但这些研究还受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局限。

90年代以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流通理论有了很大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流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80年代改革初期提出的只是解决“三多一少”(即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减少流通环节)问题,到90年代前期提出了“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概念。“大商业”包括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不动产等,“大流通”包括商流、物流、劳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大市场”包括国内城乡市场、国际市场等。人们认为,如今应当比马克思对工业化初期的生产和流通的认识更进一步。如说:“无论从马克思流通的理论,还是从我国经济建设的现实出发,都迫切需要重新评价流通的地位和作用,真正把流通作为一项产业,像重视抓生产那样重视抓流通。”[25]柳随年提出:“实践越来越清楚地表明,流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对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某个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6]刘国光提出:“要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的流通理论。”,要下功夫研究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大流通理论,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27]。陈文玲等通过对我国近20年的消费变化、商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商业对就业的作用等方面的数量统计分析,说明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正在加强,并与发达国家同类指标比较后指出,由于历史因素,我国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整体地位偏低,应该继续加强和发挥商业作为启动市场的助推器作用。[28]

(二)流通与生产的关系

与流通的地位作用密切相关的是流通与生产的关系。传统的商品流通理论在流通与生产的关系方面是重生产轻流通。指出,其重要原因,“是不少同志认为流通不创造价值,从而忽视流通产业的重要性。”。[29]80年代后期关于生产和流通关系的讨论较为热烈,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分歧。1986年召开的全国首届中青年流通经济理论讨论会上,对此提出了“生产流通相互决定论”、“生产流通相互转化论”、“生产流通并重论”、“流通中心论”等不同看法[30]。当时多数人持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反作用于生产,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生产的传统观点。但也有人提出了“流通决定论”。如冒天启认为,流通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生产的说法含混不清,就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来说,如果用“流通决定论”来加以概括,也没有什么错误[31]。陈学工提出了“流通决定生产论”[32]。

在关于生产与流通的关系的讨论中,吴承明的《试论交换经济史》则从经济发展史的更广阔的视角,论述了交换对生产的促进和决定作用。他指出,在传统政治经济学里,常是重生产而轻交换,或把交换从属于生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这两种社会职能都有自己的特殊的规律,但另一方面,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中国在经济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流通方面的问题,使人们感到,以往对恩格斯的见解研究不够,还应当扩大视野,不仅研究商品交换,还应研究劳动交换、“智能”交换,及其相互关系,即从广义上来研究交换这个“坐标”对发展国民经济的作用,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史的实际,找到一两个交换的“自己的特殊的规律”。[33]

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通决定生产”的理论得到充实,并进一步提出了把流通业从末端行业转向先导行业的观点。蔡宁林提出:“流通对生产、分配、消费不仅起被动的‘联结作用’,更重要的是起能动的‘调节作用’”,“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流通看作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现在看来,……需要把流通作为一个先导性、主导性、支柱性的产业,并需要使流通产业超前发展。”[34]贾履让等指出,随着“市场开始作为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主要手段,流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35]刘国光提出,目前我国商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还不到10%,商业劳动力份额在整体劳动力中只占7%左右,这些指标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说明我国经济商品化、货币化、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必须深刻认识到流通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一个窗口,是观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是不断启动市场、促进需求和消费不断升位的一个助推器”,“商业作为启动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将会转化为周而复始的经济增长的新起点。……商品流通业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个末端行业,升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个先导行业。”[36]

近年来我国引入了“物流”概念,主要是指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储运、保管、处置等许多环节的相关活动所形成的集成的、一体化的系统。“物流”的组织状况影响流通费用,对于生产的作用表现在它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盈利,在一些国家被称为利润的“第三源泉”。我国以往由于对流通本身的不重视,也就谈不上对于“物流”的研究。近年来建立近年来物流产业已列入日程。[37]

传统的流通理论使以往经济史研究不敢强调流通的决定作用,对其的重要作用总是要加上一句“在一定条件下”的帽子,不能从历史实际出发作出评价。流通经济理论的发展与突破为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基础。

2001年来出版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不仅引用了陈云关于城乡交流,“是目前活跃中国经济的关键”的论述,而且以大量篇幅实证阐述了建国初期党和政府以扩大市场流通为先导,以流通作为推动生产,将大力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与开拓市场、活跃经济的关键的经历。

(三)商品流通在经济体制转换中的作用

吴承明:《在“传统市场与市场经济”讨论会上的发言》[38]中指出:马克思是十分强调生产的。但在传统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变上,人类受个人能力和环境的限制,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获得经济上的增益。亚当,斯密的交换导致分工、分工增进社会生产力的观点,至今有效。但古典学派都是强调生产的,“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深入人心。新古典学派马歇尔首创需求论,但认为短期内是需求起作用,长期间仍是生产决定市商场(?)。直到凯恩斯主义,需求变成第一位了,生产的发展要看市场,也就是有效需求的大小。他提出那是始于16世纪“商人阶级”的出现,然后经过二百多年社会、阶级的演变,最后导致大机器工业的建立。因此,他认为,要重视商品流通在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中的作用。

三、资料整理的进展[3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及其地位的上升,使得现代经济史对商品、市场的研究迅速加强。首先,作为研究基础的资料整理工作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各有关部门,陆续整理出版了一批历史档案资料、经济资料,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素材。其中主要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央档案馆合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其中1949-1952年共12卷;1953-1957年共9卷;总计约2000万字,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的。这些资料涉及新中国建立初期经济体制、投资、流通、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的运行和数字,对于研究当时中国的商品经济与市场流通提供了翔实系统的资料。还有《当代中国商业》编辑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大事记》三卷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1990);商业部编各年《物价文件汇编》,专题组编《新中国若干物价专题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编《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中国财经出版社,1986),《中国供销合作社大事记与发展概况(1949-1985)》(中国财经出版社,1988);商业部编《集体和个体商业文件选编》(1981年),《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文件选编》(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国家统计局编纂出版的《中国贸易物价统计资料》,以及有关商业贸易的各种年鉴等等。

对新中国商业和市场史的研究探讨已有诸多成果。但从经济史的角度进行专门的研究相对较少,许多是在讨论当前改革问题时回溯历史,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就专题史的研究看,1980s年代以来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编著《新中国商业史稿(1949-1982)》(中国财经出版社,1984),赵玉芝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苏志平主编《中国商业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万典武主编《当代中国商业简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价格方面的较多,如严瑞珍等著《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李子超等著《当代中国价格简史》(商业出版社,1990),叶善蓬编著《新中国价格简史(1949-1978)》(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成致平主编《中国物价50年》(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农村供销社史有迟孝先著《中国供销合作社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杨德寿主编《中国供销合作社发展史》(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此外还有当代中国丛书中的《当代中国的商业》、《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当代中国的物价》、《当代中国的供销合作事业》、《当代中国的工商行政管理》等各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1988-1997)。近年来出版了数种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其中都有关于商业的考察。有关商业和市场史的专题论文更加丰富。上述著述中有一些看来属于商业工作史或教科书体裁。总体上看,专就新中国商业和市场史的研究还显薄弱,有待更多的研究,并进一步拓展深入。

四、若干专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关于新中国商品流通的体制演变[40]

在关于新中国商业史的著作中都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新中国初期商业体制的建立及其逐渐被纳入严格的计划管理的过程。一般认为,改革前新中国的商品流通体制基本上是仿照前苏联商业模式,在对私营商业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流通体制的特点是包括单一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形式的单一公有制,商业机构按照行政系统层层设置,将市场人为地进行按部门、地区分割,商品流通和商品价格受国家指令性计划控制,商品经营按是一、二、三级批发加零售的固定的纵向进销渠道,按计划层层分配调拨,财政分配上“统收统支”等,既影响商业工作效率,也违反商品流通客观规律。从70年代末起,关于商业体制改革的讨论与争论即不断在进行。

近两年有人考察了我建国20世纪后半叶50年来的商品流通体制的演变历程。李家祥等从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措施的出台及其背景变化角度将建国50年来商品流通体制的沿革分为四个阶段:1949-1977年为旧流通体制形成中的探索阶段;1978-1984年为新流通体制的产生阶段;1984年末-1991年为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流通体制改革阶段;1992年至今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流通体制改革阶段,文章阐述了各阶段商品流通体制的状况与改革情况[41]。有关研究还有肖怡的《建国以来流通领域变革的成因与深化思路》[42]。

关于对改革前商品流通体制的评价问题,以往多是在承认其缺点问题的同时,也给予一定肯定。肯定意见从建国初期以致后来的物资匮乏角度,认为这种计划供应的商品流通体制的建立有其必然性,保证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后又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充实,与当时的经济形势是相适应的。

近年来对改革前的商品流通体制的基本评价没有更大的变化,但对以往较为模糊或涉及不深的一些问题开始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关于1956年完成对私营商业改造以后的单一公有制问题,万典武认为,中国在1956年放弃“公私兼顾”政策而迅速取消资本主义商业进而基本取消个体商业,实行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是错误的开始,中国在1956年放弃“公私兼顾”政策而迅速取消资本主义商业进而基本取消个体商业,是违背了历史的阶段性和经济规律。;当时中国基本上还是“一穷二白”,正需要执行“公私兼顾”政策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发展经济,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商业尤其要执行这一政策,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商业和个体商业来扩大商品流通,活跃城乡物资交流。关于“一五”时期的商业政策,万典武他认为,一般的说法是说“一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状况最好的时期之一,这是正确的,但全面评价“一五”时期商业政策的历史功过,应同时说两句话:这是中国商业最好的时期之一;也是一些“左”的重大政策的开端。[43]

国有商业的地位作用是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中重要问题之一。对于新中国国营商业的建立及其在建国初期稳定市场、保证商品供应方面的作用,一般持肯定意见。谢洁萍考察了1953-1997年间国有商业的效益问题,以1980年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为标志,分为二个阶段:1953-1979年,国有商业企业市场占有率达97%以上,纯销售增长,劳动效率提高,流通费用下降,但利润率呈下降趋势;1980-1997年,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利润率大幅下降,亏损增加,国有商业企业总体效益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体制问题[44]。关于国有商业的改革,理论界经历了一个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关于是否坚持“国有商业的主渠道作用”的争论一直延续到90年代。直到党的“十五”大以后,关于国有商业的改革问题形成了新的理论和政策思路,商业所有制结构调整,商品流通体制的总体改革也正在深化。[45]

(二)关于市场与市场化问题

近年来,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市场问题的研究也引人注目。有的是研究改革开放前的一个阶段的市场状况问题,有的则贯穿通至今。近年来关于这一时期市场问题的研究主要考察了市场与市场管理的变化过程。龚建文针对90年代初的市场疲软问题,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迅速制止通货膨胀后出现的市场疲软及其解决措施[46]。陈廷煊考察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城乡物资交流、物价政策与市场管理等[47]。董志凯的《论“一五”工业建设中市场的作用》[48]认为,“一五”时期国家既有抑制市场作用的方面,也有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物资供求,稳定物价的的方面,那种认为这一时期形成了既没有市场也没有企业的社会的认识是对历史的误解。赵学军考察了建国初期的金融市场,他的《建国初期的投资公司初探》[49]一文利用档案资料考察了建国初期投资公司的兴办过程、经营情况、停办原因,总结了历史经验。

学术界就对于50年代市场衰落的趋势消亡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赵凌云认为1949-1956年间是市场因素消亡、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时期,他提出市场消亡的根本原因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将市场与计划对立起来[50]。武力的《论50年代市场式微的原因和后果》[51]一文通过分析当时中国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认为50年代由计划与市场并重转向以行政管理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与其说是推行苏联理论模式的结果,不如说是当时中国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和国际环境造成的,其后果是快速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高积累下社会基本稳定,但经济运行成本增加。[52]

市场中介组织是沟通企业与市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国家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也是测度市场化水准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代商会与商人团体是时下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现代经济史这方面的研究要逊色得多。初步的研究有:徐建青对建国初期的商业组织与城乡交流进行了研究。[53]董志凯就1978年以来我国各类市场中介组织的研究。[54]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介组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在现代经济史在的位置也会显著起来。

(三)关于粮食流通体制问题[55]

在农产品流通问题中以粮食流通体制问题的讨论最为集中,所论涉及粮食购销政策、粮食流通、粮食市场等方面。一些研究突破了以往单纯的批判方式,从实证分析出发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决策建议。崔晓黎通过分析对以往的看法提出质疑:不同意那种认为认为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是为工业化初期积累资金所采取的必要手段的看法提出质疑,认为中国的统购统销政策不同于苏联的义务交售制,不存在以牺牲农业保工业的决策意图,中国明确认为工农业必须同时并举,在工业化过程中始终兼顾农业,中国的统购统销没有实现为工业积累超额资金的目的,在1953-1984年间从农业积累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绝大部分又返还到农村,真正从农业积累并用于工业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在此分析基础上,从工农产品交换关系、城乡市场演变等方面研究了新中国的城乡关系问题[56]。郑有贵等深入研究了1949年以来南北两个区域粮食流向流量的变化,分析了从南粮北调向北粮南运演变的阶段划分、历史成因、转变特点和启示、粮食流通政策的演变与绩效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粮食区域间流动对策建议[57]。苏志平等将1949-1997年粮食流通体制变化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2年粮食自由购销阶段;1953-1984年粮食统购统销阶段;1985-1993年粮食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阶段;1994以后,宏观调控下粮食市场流通阶段,并分别考察了各个阶段特点,提出了40多年总结的经验性结论(前述《中国商业发展报告》)。徐建青利用档案资料考察了1953年到1957年间农村国家粮食市场从建立到关闭的整个过程,考察了我国探索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曲折过程[58]。赖睦的《我国粮食流通体制50年的历史演变》[59]将这段历史分为4个阶段,并提出进一步改革的对策建议。

(四)关于工农业产品价格问题

近年来价格理论和价格改革是一热点问题。其中关于新中国物价史的研究也涉及了方方面面的问题,有关论著众多。这里仅略述其中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的研究。剪刀差问题之争产生于前苏联,我国关于剪刀差问题的研究讨论时间最长也有很久了。近年的争论涉及剪刀差概念、问题的由来、剪刀差的变动趋势、剪刀差政策的后果、剪刀差的消灭等等。

关于剪刀差概念,历来有比价剪刀差、比值剪刀差、价格与价值背离形成剪刀差的几种认识,这一争论一直在延续。至于剪刀差问题的由来,一种看法认为,剪刀差的形成是人为的,是长期主观失误的结果,剪刀差不是促进工业化的最合乎理性的手段[60]。持相同看法的还认为,剪刀差源于“超额税”,是前苏联政府通过行政强制压低或抬高工农产品价格而产生的,目的是为工业化积累资金。我国的剪刀差问题存在于1953-1985年期间,解放前及1949-1952年间不存在剪刀差问题[61]。另一种看法认为,无论何时何地,剪刀差总是一个价格现象,不能脱离工农产品价格水平及其比价关系去认识剪刀差,不存在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因而剪刀差不是传统计划经济的陪葬品[62]。

关于我国1949年以后的剪刀差及其变动趋势问题。李子超等认为,新中国的剪刀差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是历史上的三大差别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价格上的表现形式,建国初期为了迅速恢复工业生产,适当保留剪刀差是必要的,剪刀差是农民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种形式,这个问题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逐步解决;从比价关系看,“一五”时期剪刀差是在缩小(前述《当代中国价格简史》)。关于新中国剪刀差的变动趋势,李炳坤从价格价值关系方面看1952-1977年的剪刀差变动情况,认为这一时期从价格变动关系看是缩小了,从价值变动关系看则扩大了,剪刀差扩大的结果是对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造成不利影响[63]。严瑞珍等从剪刀差的概念及形成、计算方法、1952-1986年间的动态变化、国外发达国家剪刀差的变动情况等方面较为系统地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剪刀差问题的对策;该研究认为剪刀差现象存在于工农业产品交换的一定阶段,从历史上看,是在大工业产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逐渐趋于消灭;1952-1985年间,1979年以前从工农产品综合比价比值指数看,剪刀差是在逐年扩大(其中“一五”时期仅是比价剪刀差缩小,比值剪刀差实际扩大),1979年以后在逐步缩小;从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上看,剪刀差政策直接损害农业,间接损害工业,不是上策(前述《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刘素阁研究了1949-1956年间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演变情况,认为这一时期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呈总的缩小趋势,其存在是为了从农业提取工业化的建设资金,其结果对农业造成不利影响[64]。前述《中国物价50年》一书认为,新中国缩小工农业产品交换价格剪刀差实际从恢复时期已经开始,“一五”时期显著改善,以后到1978年前又多有反复,1978以后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到1998年,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已接近市场水平,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的提高大大低于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幅度,工农业产品交换比价有很大缩小。[65]看来,由于对剪刀差概念本身的不同认识,导致在剪刀差变动趋势认识上的差异。徐建青在《建国前期的市价与牌价》一文中,以粮食类和花纱布两类商品为典型,从市场运行及其成本的层面上,探讨了这一时期国内商品市场的变迁。认为,建国前期国内市场上存在着市价与牌价两种性质的价格,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了这一时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市价与牌价并行这种价格运行机制本身是一种高成本的机制。而这个时期各个利益群体的存在及其市场行为与国家计划目标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增加了国家在市场管理与市场交易中的成本。以较低的预期成本迅速实现国家的计划目标,是这一时期国家进行制度选择的依据这可能是导致市场萎缩关闭、制度变迁的更为直接的原因。[66]武力在综述各家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剪刀差”是统制或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农产品价格比在短期内的扩大是正常的,不必人为地改变它。建国以来工农产品价格比的波动,如果说有剪刀差的存在,也是从1953年农产品统购统销到90年代初完全放开工业品价格和农产品购销价格之前这段时间。在此期间,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民那里拿走的农业剩余也没有许多人估计的那样多。此外,改革开放以前农民收入增长过慢和收入水平太低,主要原因不是剪刀差,而是国家限制了农民的农业生产自和发展非农产业。[67]

关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商业和市场问题的研究成果还有很多,但是跨阶段的研究、系统深入的研究有些刚刚起步,有些还在酝酿之中。总的来说,还有待于深入。

近年来关于新中国商业和市场史的研究还有很多,这里不可能面面俱到,总的看研究是在走向深入。同时,综观近年来的研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中国5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是我国探索走出一条适应中国情况的建设道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曲折历程,贯穿始终的是理论“探索”与实践摸索与理论探索相辅相成“奠基”,罗螺旋式上升的进程。看来这是我们研究的主线。我国尽管学习和借鉴了苏联的理论和经济模式,但并不是完全照搬和采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从计划与市场并存到计划经济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经历了长期探索和曲折前进的路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个探索和尝试过程还没有最终完成将长期持续下去。中国经济学的创新立足于中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对中国经济史的科学研究。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更好地总结过去,从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探讨和开创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将是经济史学界和理论界的长期使命。

注 释:

[1]参考了韩志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新中国50年经济理论研究评述》》,载光明日报1999.10.01。

[2]王思华:《我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法则的几个问题的一些看法》,《经济研究》1959年第l期。

[3]骆耕漠:《论商品和价值》)《经济研究》1959年第10、11期。

[4]骆耕漠:《论商品和价值》)《经济研究》1959年第10、11期。

[5]雍文远:《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1961年第6期。

[6]张翼飞:《社会主义阶段商品的发展和消亡问题》,《经济研究》,1959年第1期。

[7]薛暮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红旗》1959年第10期。

[8]卓炯著:《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6页。

[9]李炳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39-41页。

[10] 载《经济研究》1957年第3期。

[11]于光远:《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问题的讨论》,《经济研究》1959年第7期。

[12]樊弘:《关于社会主义下商品生产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18—419页。

[13] 如1964—1978年,卓炯被当作“广东孙冶方”而遭批判(见卓炯著:《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第6页)。顾准于1957年被划为,1965年再次被戴上分子的帽子,1964年下半年开始,孙冶方与顾准、一起在经济研究所的四清运动中被批判,中接着被批斗(见邢小群:《我与顾准的交往??吴敬琏访谈录》,载《百年潮》1997年第4期;罗银胜编:《顾准-民主与“终极目的”》,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第64-65页。我们应该感激顾准等一批经济学家和陈云等领导人,他们凭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良心和信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羁绊。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

[14]李震中:《也谈计划和市场问题》,1981年12月26日 《光明日报》。

[15]姚耐:《也谈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1982年7月18日《光明日报》。

[16]张理智:《“商品”和“商品学”质疑》,《天府新论》1988年第8期。

[17]张仁德:《现论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方法沦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18]袁恩桢:《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的统一体》,《学术月刊》1982年第11期。

[19]参见韩志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新中国50年经济理论研究评述》》,载1999年10月01日光明日报。

[20] 杨承训、余大章:《新经济政策理论体系》,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21] 孙全:《再论清除无流通论对商业的影响》,载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河南社科院经济所编:《社会主义流通理论问题》,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22] 夏春玉:《流通经济学的贫困与构建设想》,《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第1期。

[23] 《财贸经济》编辑部编:《社会主义流通理论探索》,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前述《社会主义流通理论问题》。

[24]高涤陈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5] 《经济参考报》1992年1月28日。

[26] 《人民日报》1992年4月13日。

[27] 刘国光:《推进流通改革,加快流通业从末端行业向先导性行业转化》,《商业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28] 《经济参考报》1992年1月28日。[28] 刘国光:《重新认识中国商业的地位和作用》,《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有关讨论还有:洪奕谋等:《必须十分重视流通在再生产过程中的特殊职能》,(《福建论坛》经社版,1995年第8期);周时昌:《谈谈流通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财贸经济》1998年第1期);童年成:《商品流通功能新说》(《中国流通经济》1998年第6期);赵国柱:《新时期商品流通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年第5期);谢洁萍:《浅论我国商业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年第4期)。

[29]见会议综述,载《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30]见会议综述,载《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31] 冒天启:《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探讨》,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

[32] 载《商业经济文荟》1989年第1期。

[33]吴承明:《试论交换经济史》,《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

[34] 《经济日报》1992年5月26日。

[35] 贾履让等:《中国流通产业及其运行》,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36]刘国光:《重新认识中国商业的地位和作用》,《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有关讨论还可参见:杨昌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和流通》(《商业经济文荟》1987年第3期);肖灼基:《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引导作用》(《商业经济研究资料》,1988年第15期);梁世锡:《应明确提出流通决定生产的理论观点》(《广西商业经济》1997年第1期);丁俊发:《商品流通热点探索》(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郭冬乐等:《中国商业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张光忠:《21世纪??复合商业时代》(《商业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郭冬乐等:《中国商业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7] 有关研究如:王之泰:《构筑中国的物流平台》,载《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1月26日。

[38] 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39]以下参见徐建青:《社会主义流通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1。

[40]参阅徐建青:《社会主义流通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1。

[41] 《建国50年来商品流通体制的沿革与启示》,《天津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

[42] 《商业经济文荟》,1999年第5期。

[43] 《当代中国商业简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

[44] 《关于国有商业45年经济效益的基本评价》,《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年第3期。

[45] 参见《国有商业深化改革的途径研讨会观点综述》(《商业经济研究》,1998年第12期);《1998年中国商业研究领域的新进展》(《财贸经济》1999年第4期);《“羊城杯” 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观点综述》(《财金贸易》1999年第7期)。

[46] 《1950年市场疲软的历史回顾与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

[47]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商品市场与物价管理》,《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48]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4期。

[49]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

[50] 《1949-1956年间中国经济体制中市场因素消亡过程的历史考察与启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2期。

[51] 《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1期。

[52] 关于市场史的研究还有:吴育频:《50年代党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的初步探索》(《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年第5期);陈清林:《论建国以来党的市场改革与市场建设》(《党史研究与教学》1995年第2期);陈乐一等:《中国市场周期波动的实证研究1953-1990》(《湖南商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53] 郑成林:“经济组织与市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4。

[54]董志凯:《1978年以来中国市场中介组织的成长》,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4。

[55]参阅徐建青:《社会主义流通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1。

[56] 《统购统销与工业积累》,《新中国城乡关系的经济基础与城市化问题研究》,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1997年第4期。

[57] 《当代中国农业变革与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58]胡逢祥:《剪刀差理论与价格改革》,《中国农村经济》1991年第5期。[58] 《50年代农村国家粮食市场的建立和取消》,《当代农史研究》1998年第2期。

[59]王忠海:《走出“剪刀差”的误区》,《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59] 《湖北财税》1999年第10期。

[62]张西营等:《新时期的剪刀差及剪刀差研究的新时期》,《经济研究》1993年第5期。

[63]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农业出版社,1981。

商品流通会计论文篇2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是继会计理论教学以后的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应该完成对学生专业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务操作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达到专业会计教学的双重教学目标。本文通过整合《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偏重理论

目前,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先理论、后实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纯理论内容讲解颇多、实务操作缺乏等问题,造成学生学习思维模式呆板、与商业会计实务判断灵活性相背离的现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是先将商业会计理论内容讲授给学生,再另行安排时间集中实训,课堂缺乏随堂实训,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二)教材内容陈旧

目前,商品流通企业流通营销模式灵活多样,如多种所有制组织及个体经营者共同组成的厂家直销、零售商经销、区域商分销、代销和联营等。商品流通领域组织体系构成、企业在组织商品流通活动中的商业运作模式和会计核算手段与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决定了教材应顺应市场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做到推陈出新。但现有的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材,新知识介绍极少,还是较大篇幅地介绍传统的批发商品流转、零售商品流转的核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交叉重复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绝大部分课程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如货币资金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应收预付款项核算、负债核算、投资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等。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内容也不例外,存在着内容划分过细等问题。若再按这些章节学习,不但没有突出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特点,还会出现教学内容严重重复等现象。一些院校还开设了物流企业会计、外贸企业会计和连锁经营企业会计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与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有相似之处。

(四)教学方式死板单一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单一教学模式不能满足该课程的教学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问题的主动参与,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会计知识,不能很好地掌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管理知识和核算方法,从而影响教学的实效性。

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整合策略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内容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教学模式的变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必然要与课程内容的改革相适应。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改革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材

改革教学内容体现在教材各章节的设计安排上,要突出体现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特点和核算要求,改变现有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材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实务中的新内容进行补充与完善。

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商品流通核算概述、零售商品流通、批发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企业核算方法的基本业务应用、商品流通企业核算方法的其他业务应用、连锁经营总分店的核算、商场的管理与核算和进出口贸易的核算十个内容体系,改变传统课程内容结构。传统课程内容结构与创新课程内容结构对比,见表1。

创新教学结构,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

1.为适应灵活多样的流通营销模式,教学内容除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流通外,还需在零售商品流通部分补充鲜活商品的核算和图书发行企业商品的核算内容。

2.商品流通企业的基本业务核算部分应涵盖一些特殊的核算业务,包括农副产品购销业务核算、商品挑选整理业务核算、销售折扣和销售折让核算、退货业务核算、商品退补价业务核算、拒收商品和拒付货款核算、直运商品销售业务核算。在对上述业务进行讲授的过程中,要先从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角度出发,再从购进方和销售方的账务处理入手进行阐述,以增进学生学习知识的灵活性,拓宽商业会计的实践操作性。

3.商品流通企业其他业务核算部分,要介绍各类商品流通企业的差异性经济业务,如委托代销核算、加工商品核算和出租商品核算等业务。

4.为适应商业实务的变化,应在商场管理与核算部分除讲授商场自营经营、专柜出租、专柜经营和商场向供应商收取费用的核算外,增加商场多种促销活动核算,如图1所示。

(二)转变教学方式,采取启发式教学

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各环节的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启发式教学一般采用课前导入、课中讲解和课后思考3种模式。如在讲授第一章绪论时,可在课前导入时提出问题“什么是会计”,继而引出“何为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人员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完第1章后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做好一名商品流通企业会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由已知向未知渗透,做到对同一问题举一反三,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向广度和深度思考。如,出口退税业务分全额退税和部分退税,可启发学生思考,假设出口退税率降低会对企业带来何影响?这能使学生的思维不只停留在业务核算上,更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提高。

(三)结合基础理论教学,构建立体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代之以一种“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即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课堂理论教学”、“音视频教学”和“模拟实习教学”三种教学手段,形成多层次的立体化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体系。具体做法:进行课堂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商业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音频、视频等先进的教学技术,充分利用音像教学片或计算机模拟等手段;设计仿真模拟实验,由学生承担具体角色进行操作,选取典型的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资料,从取得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对账和结账,到最终编制会计报表以及纳税申报的全过程进行仿真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建立立体化教学模式,完成从专业认知实践、课程渗透实练、角色模拟实训等多个过程,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商业会计技能在分层教学中获得梯次提升。

三、结束语

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整合研究过程中,应按照教学规律分析该课程在教学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系,明确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要实现局部目标,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相互呼应而不重复,使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与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1):14-15.

商品流通会计论文篇3

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到1978年底,我国的经济体制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反映到经济理论上,就是以“苏联范式”为基础。这种经济理论的生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其弊端逐步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它只注重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忽视了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研究。其二,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分析和设想作为惟一的理论来源,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排斥与市场经济相关联的经济范畴、机制和规律。其三,它排斥和否定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性,把一些本来是现代市场经济共有的东西归结为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进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割断了社会经济运动的连续性和相关性。这一点对近现代经济史研究有直接影响。其四,它从生产关系出发研究生产关系,使研究概念化和抽象化。在理论体系上从生产资料公有制出发,推论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并且引伸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劳分配规律,而这些推论和引伸,都是为论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这个宗旨服务的。这样,在客观上,它就难以对社会生产实践产生有益的和有效的指导作用。(注:参见韩志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新中国50年经济理论研究评述》(《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日)。)

在改革开放以前,关于商品流通与市场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一种商品经济?对此,理论界曾进行两次大讨论。第一次是1956年党的前后在“以苏为鉴”的思想指导下展开的;第二次是1959年在总结“”历史教训的背景下,围绕对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等问题再次展开的。在粉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进行了第三次大讨论。

前两次讨论中形成的主要观点大致有三种:

1.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商品经济

虽然当时学术界一致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商品经济,但由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实际上存在着交换关系,学术界在认识上又有以下几种不同看法:

(1)商品形式说。如王思华认为:“调拨物资是国营企业内部的产品分配,它们是由国家统一地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它们既不改变所有者,又不是自由买卖的对象,……但是为了估价,为了进行经济核算,它们还不能不保存着价值形式,也就是不能不保存着商品形式。如果把这种新的产品分配关系,仍然看作是旧的商品关系,那就是只从形式上看问题,而不是从本质上看问题”(注:王思华:《我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法则的几个问题的一些看法》,《经济研究》1959年第1期。)。(2)产品交换说。如骆耕漠认为:“可以把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这个非商品交换称为‘产品交换’,这就是社会产品可以不再特殊地作为商品来交换,而只作为单纯的产品(回到本来面目)来交换。这种产品交换是不同于商品交换的更高一级的交换,在社会主义阶段,是在劳动直接社会化的基础上,直接遵照按劳分配和按劳换算的关系,采取‘等价交换’的形式进行的”(注:骆耕漠:《论商品和价值》,《经济研究》1959年第10、11期。)。(3)内部周转说。 有学者认为,国营企业之间的交换,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交换,是生产条件的交换,是属于生产内部周转的性质,它们之间的交换关系,既不是两个各自占有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所有者在进行交换,而且也根本不发生产品所有权的转移,因此,国营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实质上不是商品交换关系(注:骆耕漠:《论商品和价值》,《经济研究》1959年第10、11期。)。(4)统一支配说。如雍文远说:“有一些人,力图使国营企业有权转让或出卖这些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否认物质技术计划供应的任何必要性,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这些供应统统纳入一般商业轨道,以便让他们自由买卖。如果这种意图得逞,那么,不仅统一的生产计划,由于没有生产资料计划供应的相应保证,而必然要受到破坏,而且社会主义国家将因此而失去生产资料的统一支配权,为资本主义的复辟活动打开大门”(注:雍文远:《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1961年第6期。)。

2.社会主义经济是从商品向非商品过渡的经济。如张翼飞说:“商品量的方面的发展过程是和商品质的方面的消亡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他认为商品的质将随着每一步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不断改变,随着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地改变着。“到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时,商品也就最后趋于消亡了。”(注:张翼飞:《社会主义阶段商品的发展和消亡问题》,《经济研究》1959年第1期。)薛暮桥也认为, 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是商品生产的发展和逐步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交换在数量上仍将继续增长,但这时候,在质量上则正从商品过渡到非商品,商品所包含内容正在逐步消失。”(注:薛暮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红旗》1959年第10期。)

3.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已故经济学家卓炯和顾准,是中国老一辈经济学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重要代表。卓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初创于60年代初,形成于70年代末期,成熟于80年代中期。1957至1964年,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等一系列范畴,奠定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他在1961年11月18日写道:“商品经济的集中表现形式是市场,而市场是人类经济生活一种进步的表现,从市场的大小和规模,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我觉得建设共产主义的任务并不是要消灭市场,而是要把无政府状态的市场(也就是自由市场)改变成为有计划的市场。”(注:卓炯著:《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页。)在此期间, 他已建 立了社会主义市场、计划市场、自由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规律、资金循环等属于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注:李炳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9~41页。)。顾准早在1956年就已经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进行了研究,1957年撰写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注:《经济研究》1957年第3期。),同时孙冶方也发表了著名的《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于光远也于1959年对于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国营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也是商品关系,加入这种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因为“企业之间的交换还有一定意义的所有权的转移,……各个企业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你我界限,在各企业之间进行交换时的条件对各个企业的职工还发生物质上的利害关系”(注:于光远:《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问题的讨论》,《经济研究》1959年第7期。)。 樊弘也认为:“物质的鼓励在社会主义的现阶段仍不失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为了贯彻鼓励,……在国营企业内部的物质调拨的关系上也要继续保存商品的关系。”(注:《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418~419页。)

在高层决策圈内,历史上关于经济管理体制方面最富创造性的思路,是陈云1956年在党的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模式。

尽管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的观点由来已久,但是在国内理论界不仅长期以来不是主流,而且时时处于受批判的地位。这种状态桎梏了经济制度的改革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逐步解放,对传统理论的认识,有所发展并有所突破。总的来说是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再到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

从1979年到80年代前半期为第一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人们的思想解放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经济理论研究也趋于活跃。在这个时期,经济学界先后开展了有关价值规律、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以及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大讨论,澄清了一些被颠倒的理论是非,出现了改革国家所有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主张。但在当时,“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观点还占统治地位,经济理论的整体突破还没有完成。

这一阶段的大讨论的观点包括:(1)计划经济说。如李震中说:“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的,应该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经济”是两个不同的命题。(注:李震中:《也谈计划和市场问题》,《光明日报》1981年12月26日。)姚耐则批评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法。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落脚点应放在计划经济上,而不应放在商品经济上(注:姚耐:《也谈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光明日报》1982年7月18日。)。(2)商品经济子虚乌有说。张理智认为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存在什么商品经济。他说,“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并不存在与产品不同的商品。而产品,并且唯有产品,才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在我国现阶段,所谓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其本意不过是指: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分工来大力发展用于各行业之间相互交换的各种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以便提高劳动生产力,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张理智:《“商品”和“商品学”质疑》,《天府新论》1988年第8期。)(3)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产品—商品”经济的统一体。如80年代初期,张仁德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细胞形态应当是“产品—商品”,而不是商品或产品。“产品—商品”范畴可以把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性和商品性两个方面的属性都包容进来,从而比较准确地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一般特性。他认为,生产资料全民所有权的统一性,利益的一致性,使劳动产品具有了‘产品性’,而生产资料归企业占有的分散性,利益的差别性,则又使它具有了‘商品性’。这二种互相对立的属性是由同一经济条件,同一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产生的。它们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结成不可分离的伴侣。(注:张仁德:《现论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方法论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袁恩桢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完全的商品经济,因为人们的社会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能够直接地表现出来,而不需要通过商品的媒介;社会主义经济也不是完全的产品经济,因为商品生产还存在。人们的社会关系在相当程度上还必须通过物的媒介才能体现出来。因此,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商品经济又是非商品经济、既是产品经济又是非产品经济的“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的统一体”(注:袁恩桢:《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的统一体》,《学术月刊》1982年第11期。)。

从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为第二阶段。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这就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最大。在这个阶段,理论界的争鸣与交锋异常激烈,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进展都要冲破重重阻力,并且伴有反复。经济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对经济理论的“苏联范式”开始了反思和批判;2.对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宏观经济管理从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这样“三位一体”的改革任务;3.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深入讨论了改革过程中出现股份制、资本市场、产权改革和市场经济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观点。

从1992年开始,我国经济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经济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以1992年年初“南方讲话”为标志,“三个有利于”观点的提出,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经济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宣告计划经济及其理论在我国的终结,为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扫清了道路。在这一理论指引下,资本及其机制被引入经济运行,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证券市场发展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出标志。3.随着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学术界相继展开对过剩经济、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的研究。这一切,都标志着中国经济学界开始从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来研究市场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规律。(注:参见韩志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新中国50年经济理论研究评述》(《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日)。)

理论上的突破为中国经济的实证研究开辟了道路,也为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流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上是经济体制方面的理论演变,与此直接相关的是对经济运行的理论认识和发展,即流通理论的演变。

(一)市场流通概念

首先,学术界从马克思流通理论到前苏联和新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探讨了什么是流通、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流通以及如何实践等问题。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与流通进行了精辟阐述。一般认为,马克思设想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和货币的社会,因而不存在商品流通,只有产品的分配,生产资料的有计划按比例分配,生活资料的按需分配,分配过程就是流通过程。而杨承训、余大章在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研究中认为,新经济政策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列宁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标志着列宁对社会主义与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折,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史上的重大转折”(注:杨承训、余大章:《新经济政策理论体系》,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不过,列宁将社会主义下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仅看作是暂时的。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提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商 品货币关系存在的必然性,但只承认商品市场,而否认要素市场的存在,将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原因解释为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二种公有制形式,存在国营经济之间的物资调拨,集体经济之间的商品交换,以及消费者同国营商业之间的交换关系。以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基础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流通,至多存在消费品的商品交换,把交换等同于流通。苏联的经济理论对新中国商品流通关系和商业体制的建立产生了很大影响。

新中国商业的计划管理和计划体制的初建是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开始的,1953年以后逐步确立。夏春玉等认为,新中国的流通理论和商业体制基本上是以《苏维埃贸易经济》一书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50年代根据苏联理论并结合中国实际编写的《贸易经济学讲义》、《商业政策》等书,基本上是政策解释学,颠倒了理论和政策的关系,这种学术传统在改革后的很长时间里还在产生影响,阻碍了我国流通理论研究的更快发展(注:夏春玉:《流通经济学的贫困与构建设想》,《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第1期。)。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解放思想,1984年、1985年连续二年召开了孙冶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讨论会、第二次全国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讨论会。会上就马克思的流通理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流通、流通体制改革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如张卓元指出,长期以来,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片面认识,由于自然经济论、“无流通论”和产品经济论的深重影响,致使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这块园地,显得既荒芜又贫乏,即使有一些研究成果,也把它的范围局限在狭义的商业部门的活动和商品流通方面。他提出应当从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出发来考察流通过程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提出市场范围不仅包括物质产品市场,也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外汇市场等。(注:《财贸经济》编辑部编:《社会主义流通理论探索》,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前述《社会主义流通理论问题》。)董辅réng@①在为高涤陈等著的《社会主义流通过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一书所写的“序言”中说,社会主义流通问题,在几年以前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因为那时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是一种自然经济,整个经济就是一个“大工厂”。80年代后期关于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的研究增多,但这些研究还受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局限。

90年代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流通理论有了很大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流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80年代改革初期提出的只是解决“三多一少”(即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减少流通环节)问题,到90年代前期提出了“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概念。“大商业”包括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不动产等,“大流通”包括商流、物流、劳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大市场”包括国内城乡市场、国际市场等。人们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今我们应当比马克思对工业化初期的生产和流通的认识更进一步。如说:“无论从马克思流通的理论,还是从我国经济建设的现实出发,都迫切需要重新评价流通的地位和作用,真正把流通作为一项产业,像重视抓生产那样重视抓流通。”(注:《经济参考报》1992年1月28日。)柳随年提出:“流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 对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某个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注:《人民日报》1992年4月13日。 )刘国光提出:“要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的流通理论。”要下功夫研究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大流通理论,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注:刘国光:《推进流通改革,加快流通业从末端行业向先导性行业转化》,《商业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二)流通与生产的关系

与流通的地位作用密切相关的是流通与生产的关系。传统的商品流通理论在流通与生产的关系方面是重生产轻流通。指出,其重要原因,“是不少同志认为流通不创造价值”(注:《经济参考报》1992年1月28日。)。80年代后期关于生产和流通关系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分歧。在1986年召开的全国首届中青年流通经济理论讨论会上提出了“生产流通相互决定论”、“生产流通相互转化论”、“生产流通并重论”、“流通中心论”等不同看法。当时多数人持生产决定流通的传统观点,但也有人提出了“流通决定论”(注:参见会议综述,《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如冒天启认为,流通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生产的说法含混不清,就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来说,“流通决定论”也没有什么错误(注:冒天启:《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探讨》,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年。)。陈学工提出了“流通决定生产论”(注:《商业经济文荟》1989年第1期。)。吴承明的《试论交换经济史》则从经济发展史的视角,论述了交换对生产的促进和决定作用。他指出,在传统政治经济学里,常是重生产而轻交换,或把交换从属于生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这两种社会职能都有自己的特殊的规律,但另一方面,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中国在经济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流通方面的问题,使人们感到,以往对恩格斯的见解研究不够,还应当扩大视野,不仅研究商品交换,还应研究劳动交换、“智能”交换,及其相互关系,即从广义上来研究交换这个“坐标”对发展国民经济的作用,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史的实际,找到一两个交换的“自己的特殊的规律”。(注:吴承明:《试论交换经济史》,《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

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通决定生产”的理论得到充实,并进一步提出了把流通业从末端行业转向先导行业的观点。蔡宁林提出:“流通对生产、分配、消费不仅起被动的‘联结作用’,更重要的是起能动的‘调节作用’”,“需要把流通作为一个先导性、主导性、支柱性的产业,并需要使流通产业超前发展。”(注:《经济日报》1992年5月26日。)贾履让等指出, 随着“市场开始作为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主要手段,流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注:贾履让等:《中国流通产业及其运行》,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刘国光提出,目前我国商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还不到10%,商业劳动力份额在整体劳动力中只占7%左右, 这些指标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说明我国经济商品化、货币化、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必须深刻认识到流通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一个窗口,是观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是不断启动市场、促进需求和消费不断升位的一个助推器”,“商业作为启动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将会转化为周而复始的经济增长的新起点。……商品流通业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个末端行业,升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个先导行业。”(注:刘国光:《重新认识中国商业的地位和作用》,《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近年来我国引入了“物流”概念,主要是指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储运、保管、处置等许多环节的相关活动所形成的集成的、一体化的系统。“物流”的组织状况影响流通费用,对于生产的作用表现在它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盈利,在一些国家被称为利润的“第三源泉”。近年来建立物流产业已被列入日程。(注:有关研究如王之泰《构筑中国的物流平台》(《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1月26日)。)

传统流通理论使以往经济史研究不敢强调流通的决定作用,对其重要作用总是要加上“在一定条件下”的帽子。流通经济理论的发展与突破为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基础。

2001年出版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不仅引用了陈云关于城乡交流,“是目前活跃中国经济的关键”的论述,而且以大量篇幅实证阐述了建国初期党和政府以扩大市场流通为先导,以流通作为推动生产、活跃经济的关键的经历。

(三)流通在经济体制转换中的作用

吴承明《在“传统市场与市场经济”讨论会上的发言》(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 2期。)中指出:马克思是十分强调生产的。但在传统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变上,人类受个人能力和环境的限制,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获得经济上的增益。亚当·斯密的交换导致分工。分工增进社会生产力的观点,至今有效。古典学派却是强调生产的,“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深入人心。新古典学派马歇尔首创需求论,但他认为短期内是需求起作用,长期间仍是生产决定市场。直到凯恩斯主义,需求变成第一位了,生产的发展要看市场,也就是有效需求的大小。那是始于16世纪“商人阶级”的出现,然后经过二百多年社会、阶级的演变,最后导致大机器工业的建立。因此,吴承明认为,要重视商品流通在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中的作用。

三、资料整理的进展(注:参见徐建青《社会主义流通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及其地位的上升,使得现代经济史中的商品、市场问题的研究迅速加强。首先,作为研究基础的资料整理工作逐渐受到重视,一批历史档案资料被陆续整理出版。其中主要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央档案馆合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其中1949至1952年共12卷;1953至1957年共9卷; 总计约2000万字,绝大部分资料为首次公开发表。这些资料涉及新中国建立初期经济体制、投资、流通、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对研究中国的商品经济与市场流通提供了翔实系统的资料。还有《当代中国商业》编辑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大事记》三卷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1990年);商业部编各年《物价文件汇编》,专题组编《新中国若干物价专题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编《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中国财经出版社,1986年),《中国供销合作社大事记与发展概况(1949-1985)》(中国财经出版社,1988);商业部编《集体和个体商业文件选编》(1981年),《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文件选编》(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国家统计局编纂出版的《中国贸易物价统计资料》,以及有关商业贸易的各种年鉴等等。

对新中国商业和市场史的研究探讨已有诸多成果。但从经济史的角度进行专门的研究相对较少,许多是在讨论当前改革问题时回溯历史,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就专题史的研究看,1980年以来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编著《新中国商业史稿(1949-1982)》(中国财经出版社,1984年),赵玉芝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苏志平主编《中国商业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万典武主编《当代中国商业简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年);价格方面的研究著述较多,如严瑞珍等著《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李子超等著《当代中国价格简史》(商业出版社,1990年),叶善蓬编著《新中国价格简史(1949-1978)》(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年),成致平主编《中国物价50年》(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农村供销社史有迟孝先著《中国供销合作社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年),杨德寿主编《中国供销合作社发展史》(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年)。此外还有当代中国丛书中的《当代中国的商业》、《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当代中国的物价》、《当代中国的供销合作事业》、《当代中国的工商行政管理》等各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1988-1997)。近年来出版了数种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其中都有关于商业的考察。有关商业和市场史的专题论文更加丰富。上述著述中有一些看来属于商业工作史或教科书体裁。总体上看,专就新中国商业和市场史的研究还显薄弱,有待研究进一步拓展深入。

四、若干专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关于新中国商品流通的体制演变(注:参见徐建青《社会主义流通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在关于新中国商业史的著作中都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新中国初期商业体制的建立及其逐渐被纳入严格的计划管理的过程。一般认为,改革前新中国的商品流通体制基本上是仿照前苏联商业模式,在对私营商业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流通体制的特点是包括国营和集体两种形式的单一公有制,商业机构按照行政系统层层设置,将市场人为按部门、地区分割,价格受国家指令性计划控制,经营按一、二、三级批发加零售的固定的纵向进销渠道,按计划层层分配调拨,财政“统收统支”等。这种流通体制既影响商业工作效率,也违反商品流通的客观规律。

近两年有人考察了我国20世纪后半叶商品流通体制演变历程。李家祥等从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措施的出台及其背景变化角度将建国50年来商品流通体制的沿革分为四个阶段:1949至1977年为旧流通体制形成中的探索阶段;1978至1984年为新流通体制的产生阶段;1984年末至1991年为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流通体制改革阶段;1992年至今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流通体制改革阶段(注:《建国50年来商品流通体制的沿革与启示》,《天津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

关于对改革前商品流通体制的评价问题,以往多是在承认其缺点问题的同时,也给予一定肯定。肯定意见从建国初期以致后来的物资匮乏角度,认为这种计划供应的商品流通体制的建立有其必然性,保证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后又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充实,与当时的经济形势是相适应的。

近年来对改革前的商品流通体制的基本评价没有更大的变化,但对以往较为模糊或涉及不深的一些问题开始提出了不同看法。关于1956年完成对私营商业改造以后的单一公有制问题,万典武认为,中国在1956年放弃“公私兼顾”政策而迅速取消资本主义商业,进而基本取消个体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是错误的开始,违背了历史的阶段性和经济规律。他认为,说“一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状况最 好的时期之一是正确的,但全面评价“一五”时期商业政策的历史功过,应同时说两句话:这是中国商业最好的时期之一;也是一些“左”的重大政策的开端。(注:《当代中国商业简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年。)

国有商业的地位作用是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中重要问题之一。对于新中国国营商业的建立及其在建国初期稳定市场、保证商品供应方面的作用,学术界一般持肯定的评价。谢洁萍考察了1953至1997年间国有商业的效益问题,以1980年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为标志,把它分为两个阶段:1953至1979年,国有商业企业市场占有率达97%以上,纯销售增长,劳动效率提高,流通费用下降,但利润率呈下降趋势;1980至1997年,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利润率大幅下降,亏损增加,国有商业企业总体效益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体制问题(注:《关于国有商业45年经济效益的基本评价》,《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年第3期。)。 关于国有商业的改革,理论界经历了一个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关于是否坚持“国有商业的主渠道作用”的争论一直延续到90年代,直到党的十五大以后,关于国有商业的改革问题形成了新的理论和政策思路,商业所有制结构调整,商品流通体制的总体改革也正在深化。(注:参见《国有商业深化改革的途径研讨会观点综述》(《商业经济研究》1998年第12期);《1998年中国商业研究领域的新进展》(《财贸经济》1999年第4期);《“羊城杯”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观点综述》(《财金贸易》1999年第7期)。)

(二)关于市场与市场化问题

近年来,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市场问题的研究也引人注目,有的是研究一个阶段的市场状况问题,有的则贯穿至今。研究主要考察了市场与市场管理的变化过程。龚建文针对90年代初的市场疲软问题,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迅速制止通货膨胀后出现的市场疲软及其解决措施(注:《1950年市场疲软的历史回顾与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 陈廷煊考察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城乡物资交流、物价政策与市场管理等情况(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商品市场与物价管理》,《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董志凯的《论“一五”工业建设中市场的作用》认为,“一五”时期国家既有抑制市场作用的方面,也有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物资供求,稳定物价的方面,那种认为这一时期形成了既没有市场也没有企业的社会的认识是对历史的误解(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4期。)。 赵学军考察了建国初期的金融市场,他的《建国初期的投资公司初探》一文利用档案资料考察了建国初期投资公司的兴办过程、经营情况、停办原因,总结了历史经验(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

对于50年代市场衰落的趋势,赵凌云认为1949至1956年间是市场因素消亡、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时期,他提出市场消亡的根本原因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将市场与计划对立起来(注:《1949-1956年间中国经济体制中市场因素消亡过程的历史考察与启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2期。)。武力的《论50 年代市场式微的原因和后果》一文通过分析当时中国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认为50年代由计划与市场并重转向以行政管理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与其说是推行苏联理论模式的结果,不如说是当时中国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和国际环境造成的,其后果是快速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高积累下社会基本稳定,但经济运行成本增加(注:《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1期。)。

市场中介组织是沟通企业与市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国家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也是测度市场化水准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代商会与商人团体是时下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现代经济史这方面的研究要逊色得多,初步的研究有:徐建青对建国初期的商业组织与城乡交流进行了研究(注:郑成林:《经济组织与市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董志凯对1978 年以来我国各类市场中介组织的研究(注:董志凯:《1978年以来中国市场中介组织的成长》,《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介组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在现代经济史中的位置也会显著起来。

(三)关于粮食流通体制问题(注:参见徐建青《社会主义流通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在农产品流通问题中以粮食流通体制的讨论最为集中,所论涉及粮食购销政策、粮食流通、粮食市场等方面。一些研究从实证分析出发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决策建议。崔晓黎对以往的看法提出质疑:不同意那种认为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是为工业化初期积累资金所采取的必要手段的看法,认为中国的统购统销政策不同于苏联的义务交售制,不存在以牺牲农业保工业的决策意图,在1953至1984年间从农业积累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绝大部分又返还到农村,真正从农业积累并用于工业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注:《统购统销与工业积累》,《新中国城乡关系的经济基础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1997年第4期。)。郑有贵等深入研究了1949年以来南北两个区域粮食流向流量的变化,分析了从南粮北调向北粮南运演变的阶段划分、历史成因、转变特点和启示、粮食流通政策的演变与绩效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粮食区域间流动对策建议(注:《当代中国农业变革与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四)关于工农业产品价格问题

近年来价格理论和价格改革是研究热点问题,其中关于新中国物价史的研究也论著众多。其中对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的研究讨论时间最长。近年的争论涉及剪刀差概念、问题的由来、剪刀差的变动趋势、剪刀差政策的后果、剪刀差的消灭等问题。

关于剪刀差概念,历来有比价剪刀差、比值剪刀差、价格与价值背离形成剪刀差的几种认识,这一争论一直在延续。至于剪刀差形成的原因,一种看法认为,剪刀差的形成是人为的,是长期主观失误的结果,剪刀差不是促进工业化的最合乎理性的手段(注:胡逢祥:《剪刀差理论与价格改革》,《中国农村经济》1991年第5期。)。 持相同看法的还认为,剪刀差源于“超额税”,是苏联政府通过行政强制压低或抬高工农产品价格而产生的,目的是为工业化积累资金。我国的剪刀差问题存在于1953至1985年期间,解放前及1949至1952年间不存在剪刀差问题(注:王忠海:《走出“剪刀差”的误区》,《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另一种看法认为,无论何时何地,剪刀差总是一个价格现象,不能脱离工农产品价格水平及其比价关系去认识剪刀差,不存在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因而剪刀差不是传统计划经济的陪葬品(注:张西营等:《新时期的剪刀差及剪刀差研究的新时期》,《经济研究》1993年第5期。)。

关于我国1949年以后的剪刀差及其变动趋势问题。李子超等认为,新中国的剪刀差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是历史上的三大差别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价格上的表现形式,建国初期为了迅速恢复工业生产,适当保留剪刀差是必要的,剪刀差是农民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种形式,这个问题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逐步解决;从比价关系看,“一五”时期剪刀差是在缩小(前述《当代中国价格简史》)。关于新中国剪刀差的变动趋势,李炳坤从价格价值关系方面分析1952至1977年的剪刀差变动情况,认为从这一时期价格变动关系看剪刀差是缩小了,从价值变动关系看则扩大了,剪刀差扩大的结果是对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造成不利影响(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农业出版社,1981年。)。严瑞珍等从剪刀差的概念及形成、计算方法、1952至1986年间的动态变化、国外发达国家剪刀差的变动情况等方面较为系统地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剪刀差问题的对策;该研究认为剪刀差现象存在于工农业产品交换的一定阶段,从历史上看,是在大工业产生以后逐渐形成的, 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逐渐趋于消灭;1952至1985年间,1979年以前从工农产品综合比价比值指数看,剪刀差是在逐年扩大(其中“一五”时期仅是比价剪刀差缩小,比值剪刀差 实际扩大),1979年以后在逐步缩小;从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上看,剪刀差政策直接损害农业,间接损害工业,不是上策(前述《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刘素阁研究了1949至1956年间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演变情况,认为这一时期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呈总的缩小趋势,其存在是为了从农业提取工业化的建设资金,其结果对农业造成不利影响(注:《过渡时期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演变情况与历史启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前述《中国物价50年》一书认为,新中国缩小工农业产品交换价格剪刀差实际从恢复时期已经开始,“一五”时期显著改善,以后到1978年前又多有反复,1978以后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到1998年,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已接近市场水平,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的提高大大低于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幅度,工农业产品交换比价有很大缩小(注:有关研究还有梁无瑕《评新剪刀差论》(《财政研究》1982年第3期);黄道霞:《论剪刀差》(《中州学刊》1988年第5期)。)。看来,由于对剪刀差概念本身的不同认识, 导致在剪刀差变动趋势认识上的差异。武力在综述各家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剪刀差”是统制或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农产品价格比在短期内的扩大是正常的,不必人为地改变它。建国以来工农产品价格比的波动,如果说有剪刀差的存在,也是从1953年农产品统购统销到90年代初完全放开工业品价格和农产品购销价格之前这段时间。在此期间,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民那里拿走的农业剩余也没有许多人估计的那样多。此外,改革开放以前农民收入增长过慢和收入水平太低,主要原因不是剪刀差,而是国家限制了农民的农业生产自和发展非农产业。(注:武力:《1949——1978年中国“剪刀差”差额辨正》,《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

商品流通会计论文篇4

工商管理和商业经济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所从事的专业不同,工商管理主要是从事工商管理系的,是行政管理方面的;而商业经济主要是从事商业工作的,是企业性质的,专业不同,工作也不同,所以考试的专业科目也不同。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和商业的考试内容及侧重点不同,就业范围也是不同的。

商业经济一般是商会或负责经济促进工作的相关人员报考

商业主要商品流通运行、商品流通组织、商品流通企业战略管理、商品流通企业运营管理、商品流通企业市场预测与经营举出、商品流通企业采购与供应管理、商品流通企业字眼规划与控制、商品流通企业渠道管理、商品流通企业国家商务运营管理、商品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商品流通企业人力自奥运战略管理、商品流通企业财务管理、商品流通宏观调控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等与商业相关的内容。

工商管理主要考查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传营销与品牌管理、生产管理与控制、物流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人力资源规划与薪酬管理、企业投资决策及重组、电子商务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能规范等与工商管理相关的内容。

【2】工商管理和商业经济两个专业有何区别

工商管理研究的是工商企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商业是专门研究商业部门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包括商业的产生和发展,商业的地位、职能和作用,商业主体、客体运行,商业的载体和个体,商业经营类型与交易方式,市场营销,商业经济效益,商业宏观调控与商业企业管理。

【3】工商管理是学什么的

工商管理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运筹学、市场营销、经济法、现代公司制概论、经营管理、公司金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商品流通会计论文篇5

加入WTO后,我国流通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及不利因素有:(1)由于我国商品流通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不强,必然会丧失一部分国内市场;(2)商品流通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流通企业将可能被外资并购;(3)对我国商品流通管理体制、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对于应对战略,他们认为:(1)实施“以全面提高商品流通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我国流通业的国际化、现代化进程的中期战略;(2)实施国有流通资本有进有退战略;(3)实施流通企业集团化、连锁化发展战略。

对于应对措施,他们认为:(1)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有组织地采取应对各种挑战的措施;(2)加大对内开放的力度,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大走出去的步伐;(3)加快流通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4)树立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意识,积极推进流通企业组织结构的战略性重组,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我国流通企业生力军。

对外商进入中国零售市场走势分析,有人认为,“重点对峙、三分天下、立足中小、稳住农村”。所谓重点对峙,即从外资与内资的关系来看,今后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重点地区、重点城市和重点业态。所谓三分天下,即国内连锁超市将形成外资连锁、国企连锁、民营连锁三足鼎立、互相制衡的基本局面。所谓立足中小,即从中国零售业发展前景和自身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来看,本土商业总体上应立足于中小城市,占领中小城市市场。所谓稳住农村,即农村市场外资难以占领,国内商业能够站稳,并有发展空间。

有人认为,入世后我国市场竞争将发生十大变化:(1)市场竞争由国内的局部的,不完整的竞争转向国际化的,全方位的竞争,将由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变为国际市场的国内化;(2)市场竞争将由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3)市场竞争将由生产能力的竞争转向生产能力×流通能力的竞争;(4)市场竞争将由产品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5)市场竞争将由行业存在形式的竞争转向商业存在模式的竞争;(6)市场竞争将由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的竞争转向对市场快速响应能力的竞争;(7)市场竞争将由直接争夺客户的竞争转向争夺销售终端、创造客户价值的竞争;(8)市场竞争将由价格战、广告战等单一形式的竞争转向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层次的竞争;(9)市场竞争将由对货币资本投资的竞争转向对人力资本获取的竞争;(10)市场竞争将由完全决定于企业效率的竞争转向政府行政效率的竞争和政府管理经济能力的竞争。

商业文化

商业文化是一种古老的经济文化现象,但对商业文化的研究和商业文化的创建,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被提出来、重视,90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并曾一度形成“商业文化热”。

1988年有人首倡商业文化,“商业文化是指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商品流通领域各行各业、各个过程、各类商品所创造、反映、传播的具有商业特质的文化现象。”分为商品文化、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商业环境文化4个组成部分。

商品文化是指商品的设计、生产、装潢及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文化价值,它侧重于研究商品的文化特色、审美功能、时代感和适应性、市场形象和社会功能等;

营销文化是指以文化观念为前提,以切近人的心理需要、精神气质、审美趣味为原则的营销哲理、营销艺术。它侧重于研究具有文化品格的营销手段,以消费者、社会利益为中心的营销原则,以竞争意识相统一为核心的营销力等;

商业伦理文化是指在商业活动中,调节商业从业人员之间,商业从业人员与社会各消费领域、消费层次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首先原则和惯例,它侧重于研究商业经济活动中的伦理价值取向、商业活动中的规范、商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等;

商业环境文化是与指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并直接或间接地赋予商业主体以感染力、驱逐力、约束力的各种文化背景的总和,它侧重研究商业建筑的文化意蕴、经商的社会心理环境、城市环境文化,以及商业活动中的人的文化素质等。

这一时期以商业文化、商业道德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有:1989年、1991年首届和第二届商业文化研讨会,以及96’商业道德国际研讨会,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商业经济学科建设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许多商科院所先后建立了商学(贸易经济学)本科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专业,进行了商业经济(产业)学、流通经济(产业)学、贸易经济学、商学等教材建设,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贸易经济这一学科,并不断地完善她。

(一)从未停顿的学科建设

从学科建设角度而言,贸易思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经济学科在中国也有半个世纪了,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科建设处于一种持续低迷疲软状态,研究队伍、水平和情趣不断处于跌势,这里有教育部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客观影响,也有对该学科的主观认识的原因。全国高校商经教学研究会主持《关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思考》课题报告认为:(1)西方理论缺少对交换问题的专门研究;(2)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一般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报告提出了构建贸易经济学科的3点设想:

(1)贸易经济学科学化。贸易经济学所以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是因为具备特定的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研究对象,即它是一门研究商品流通领域交换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也可以将其概括为“关系论”、“规律论”。“关系论”认为,缘于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地位,贸易经济学一方面要研究流通与生产、分配、消费的外部关系,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商品流通领域内的商业内部关系。“规律论”认为社会商品交换过程既受普遍经济规律的影响,同时更受交换过程特有的经济规律的作用。贸易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商品流通活动中的这些特殊规律。

(2)贸易经济学经济学化。一门学科独立存在的条件除研究对象清楚外,还应有属于本学科的一整套概念、术语和理论体系。贸易经济学的研究框架是由本学科所特有的一些核心范畴来支撑的,它们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石,应始终不渝地重视对这些基本范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一般性理论框架,来对流通实践进行描述、分析、解释。该学科的核心范畴应由下列内容组成:①交换;②市场;③流通;④贸易;⑤商业。

(3)贸易经济学的中国化。贸易经济学是不能引进的,因为西方经济体系中没有这样一门独立的学科,贸易经济学发展要始终强调中国特色,使之成为一门本土化的应用经济学。其中国化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继承原来的;二是要借鉴西方的;三是要吸收实践的。贸易经济学还就应注意研究“过渡”问题,对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一系列流通实践问题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和预言能力。

在中国商品流通论坛第30次会议上,会议一致同意中国人民大学等专家向国务院学位办提出的建议:(1)将一级学科中的“应用经济学”改为“商学”或“商科学”;(2)将二级学科中的“国际贸易”改为“贸易经济学”;(3)一级学科为“商学”在二级学科中设立“贸易经济学(含内贸与外贸)、服务经济学、旅游经济学、市场管理学(含工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消费经济学,并建议将此建议提交国家教育部。

(二)商学研究的取向

有人认为,当前商业经济领域应当特别关注的难题有5个方面:(1)对多主体参与的商品流通过程的系统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造企业大量介入流通,当前商品流通过程多主体参与(生产企业、商业企业、消费群体)的情况已相当普遍,应当对商品脱离生产领域到进入消费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正确认识商业“生产”的全过程及各参与者在其中的作用、价值和相互关系。(2)对商业活动服务性质和服务价值的研究。商业生产的直接产品是为商品交换所提供的服务,而服务的价值一方面是商业劳动创造的,另一方面又要得到市场的认同,对商业服务的性质及其市场价值的认定是商业经济研究中的重要问题。(3)对商业生产力组织和效益问题的研究。(4)重视高科技发展对商业组织和流通方式的影响;(5)重视对流通产业竞争与规制的研究。有人认为,应把流通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中去。有人认为,商贸院校应保留贸易经济专业。

(三)商科教育的比较研究

1998年《国际商科教育比较研究》、2002年7月《国际商科教育比较研究(续)――21世纪高等商科人才培养的研究》先后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次有组织(有14所院校参加)、比较系统的中外商科教育比较研究。

20多年是我国商业改革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理论成果最丰盛的时期,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又有一部分商业理论新著问世,仅举例说明:

――2002年出版的中国审计出版社出版的《商业理论创新丛书》,第一批主要有:《交换经济论》、《商业制度创新论》、《国家经济安全与流通》、《物流系统论》、《商品分销体系建立与创新》、《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流通》、《政府采购制度创新》、《商业产业组织创新》、《网络营销》、《市场失败与企业失败》。有三个特点:

(1)适应商业社会的发展需要,填补了社会对商业理论研究的不足,以商业通则和国际惯例为指导,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商品流通的特点、规律和存在形式,针对我国商品流通、商业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新的见解、设想和对策;

(2)在观点、体系和结构上有所突破,对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商业现象做出了一些新解释;

(3)丛书的作者都是经济学博士,甚至是同学科全国学术带头人,即使个别刚走出校门的博士,也是研究生的姣姣者,学术研究颇丰,他们各有所长,形成本书丛书的作者群体,使丛书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读性,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2000年、2001年先后出版的《中国商业理论前沿》、《中国商业理论前沿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组织许多专家学者撰写,涉及加入WTO与中国商品流通业发展、电子商务与流通革命、商业模式及其价值评估、商业增长问题研究、商业制度创新研究、特许连锁经营研究、零售业态问题研究、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公共物品定价理论、信用消费问题研究、商品市场反垄断理论研究。专著具有几个特点:一是“专”都是一些专业性的问题;二是“新”,许多问题都是近两年来商业理论界与实际部门讨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热门话题;三是增加了有关价格、旅游、消费方面的内容;四是以阐明作者的看法和观点为主。

――2001年7月丁孝智《五四以来中国商业经济思想的发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研究了自1919年至1992年以来70年跨越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中国商业经济思想和理论,特别是1919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的商业经济思想和理论,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填补了学术界的一个空白。

――2001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商业发展的规模、规划、规范》,分别论述了城市商业发展的规模、规划与规范问题,各部分既独立成文,又浑然一体,较好地体现了由“三规”构成的城市商业数量、形态、形象三足支撑的关系。

总之,20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还对商业劳动的性质、商誉、商业运行模式、社会主义市场模式、粮食等农产品流通、民族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餐饮服务经济、消费和消费经济、会展经济、期货市场、租赁、消费信贷、假日消费、旅游与餐饮、电子商务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20多年来,中国商业经济研究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硕果累累,但由于篇幅有限,许多成果没有介绍。由于时间跨度较大,许多在当时属于新颖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又被新的观点所覆盖。同时,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即使已综述的观点也难免挂一漏万,恳请学界商界同行予以修正和补充。

展望21世纪的商业理论研究,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国流通产业正面临着进入WTO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商业理论还有许多难点、热点问题需要去探索,如商业基础理论研究、商业现代化、业态结构调整与创新、现代物流与配送、电子商务、流通产业贡献率、商业企业改革与创新、商业行业协会及制度、西方商业理论、贸易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中国商业领域重大对策等。在最近几年,流通理论界应重点研究以下十大问题:

(1)国有控股商业企业产权制度深入改革;

(2)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重要性,现状和规律;

(3)商品流通企业的信息化;

(4)评估城市流通渠道合理化的指标体系;

(5)商品分销渠道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6)中小商业企业现状评价及其发展对策;

(7)农工、工商、商商一体化以及农村流通与城市流通互动;

(8)流通领域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和制度建设;

商品流通会计论文篇6

2.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3.设计(论文)所要设计、研究的内容和实施方案;

4.主要关键技术、工艺参数和理论依据;

5.设计(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等。

一.选题意义

做为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过程,正如一个完整的商品流通过程一样,如果进行细分,可以分解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货币流等4个主要组成部分,任何一次商品流通过程包括完整的电子商务,也都是这四流实现的过程。现在看来,商流、信息流、货币流可以有效地通过互联网络来实现,在网上可以轻而易举完成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但是这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也就是说,尽管网上可以解决商品流通的大部分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物流的问题。我的论文就是想将物流配送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中的物流情况进行浅要的分析与阐述。

二.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简述

在一个时期内,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有些偏差,以为网上交易就是电子商务,这个认识的偏差在于:网上交易并没有完成商品实际转移,只完成了商品所有权证书的转移,更重要的转移,是伴随商品所有权证书转移而出现的商品实体转移,这个转移完成,才使商品所有权最终发生了改变。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个转移要靠取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实现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之后,这个转移则就要靠配送,这是网络上面无法解决的。而目前我过的发展状况却比较令人担忧,中国物流落后发达国家30年,中国物流业是近6、7年才开始起步的,并进入了发展期。中国物流业发展很快,基础设施并不完全落后,但是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落后,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过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的管理体制也很混乱。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和现代物流一体化的产物,想要实现真正的电子商务就必须先解决物流的瓶颈,并完善物流的管理体制,把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当物流业走上正轨时,电子商务的道路也会相对平坦一些。超级秘书网

三. 论文提纲

第一章 传统物流已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

1.1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1.2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第二章 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2.1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的新特点

2.2电子商务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2.3供应链技术

2.4供应链管理的变化

2.4.1供应链短路化

2.4.2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第三章 国外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1](美)佛莱哲利,任建标.物流战略咨询[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9;

商品流通会计论文篇7

1《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现存问题

11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过于拘泥于教材

会计专业作为实用性和现实意义都极强的一门学科,其总是在随着经济形式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应随形势而变,以此才能最大限度保障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但是就当前中职院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而言,其还存在很严重的过于拘泥于教材的问题,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难以结合会计职业实际情况,也不利于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12重教有余,重学不足,课程灵活性有待提高

在教学观念方面,“重教有余、重学不足”是当前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普遍特点。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教师仍是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环节的主要角色,学生在接受知识、获取能力的过程中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教师在进行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往往仅注重自己灌输的教学内容有多少,并未对学生的信息接收能力和知识获取情况进行分析,导致学生将死记硬背作为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难以在会计专业学习过程中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启发不足、灌输有余、课堂教学灵活性欠缺,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13教育理念传统僵化,实践教学不受重视

如上文所述,一方面传统的教学观念导致当前中职院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灵活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僵化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通过“满堂灌”的方式将过去的、现在的、实用的、无用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同学们,但并不重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也就使得学生们难以从实际的角度对所接受的知识进行分析和验证,无法发挥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更好领悟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的作用。

14师资结构不合理,职业道德教育相对薄弱

就当前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而言,其专业任课教师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而且由于学生总量增长而带来的师生数量比不协调现象也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利于会计专业教学成果的有效提高。另外,当前中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还相对比较薄弱,这就导致其所输出的会计人才同社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对提高会计专业整体教育教学成效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2新形势下《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创新方法

21丰富教学内容,改革现行教学方式方法

针对当前中职院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师应通过以下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改革现行教学方式方法:①改变传统板书教学形式,加大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力度,通过利用多媒体信息承载量大的特征向同学们传授更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现代会计形势。②鼓励学生主动通过网络、刊物等渠道收集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工作方式和工作种类,并彼此信息共享,以此加强同学们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现实意义的理解和领悟。③课堂教学应以教材为基础但不应拘泥于教材,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和深化,通过更多的实际案例和知识拓展加深同学们对教材内容的领会能力。

22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应成为现今社会各教育机构的主要教学观念,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也不例外。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堂教学环节而言,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方式中以自我为中心教学习惯的限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就要求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充分考察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掌握能力,以此合理安排自己的课堂讲授内容,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再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通过组织学生自讲自答、举办会计专业知识比赛、小组模拟企业会计实际等活动加深同学们对该课程的理解和领会,同时也能够发挥很好的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作用,有利于更好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23转变育才思路,创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对中职院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的任课教师而言,其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仅注重课堂教学和课本内容教学的习惯,要改变自身育才思路,正确认识实践教学对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接受能力、增强综合素质的巨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所侧重地加强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占比,在进行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也要鼓励学子主动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以便增强学生对课堂理论内容的吸收能力。此外,对校方而言,其也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积极组织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实践,使其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培养自身的会计专业素质和职业胜任性。

24加强师资建设,提高道德教育重视程度

对中职院校而言,为进一步促进《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及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学成果提高,学校有必要加强会计专业师资建设,积极促进专业任课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吸收更多学历、职称较高、教学素质过硬、专业知识丰富的任课教师,更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这样才能实现教师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以此保障学校会计专业教育的教学成果。此外,学校也应提高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操守,使其能够更好满足当今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发展需求,也有利于保障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成果。

3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中职院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工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教学机构应首先加强该课程以及会计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同时在此基础上专业教师还应从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才思路等几方面着手,对现行教学方式方法加以改革,同时增强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占比,还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会计职业素质进行培养和提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教学成效,也促进中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输出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商品流通会计论文篇8

3.设计(论文)所要设计、研究的内容和实施方案;

4.主要关键技术、工艺参数和理论依据;

5.设计(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等。

一.选题意义

做为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过程,正如一个完整的商品流通过程一样,如果进行细分,可以分解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货币流等4个主要组成部分,任何一次商品流通过程包括完整的电子商务,也都是这“四流”实现的过程。现在看来,商流、信息流、货币流可以有效地通过互联网络来实现,在网上可以轻而易举完成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但是这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也就是说,尽管网上可以解决商品流通的大部分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物流”的问题。我的论文就是想将物流配送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中的物流情况进行浅要的分析与阐述。

二.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简述

在一个时期内,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有些偏差,以为网上交易就是电子商务,这个认识的偏差在于:网上交易并没有完成商品实际转移,只完成了商品“所有权证书”的转移,更重要的转移,是伴随商品“所有权证书”转移而出现的商品实体转移,这个转移完成,才使商品所有权最终发生了改变。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个转移要靠取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实现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之后,这个转移则就要靠配送,这是网络上面无法解决的。而目前我过的发展状况却比较令人担忧,中国物流落后发达国家30年,中国物流业是近6、7年才开始起步的,并进入了发展期。中国物流业发展很快,基础设施并不完全落后,但是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落后,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过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的管理体制也很混乱。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和现代物流一体化的产物,想要实现真正的电子商务就必须先解决物流的瓶颈,并完善物流的管理体制,把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当物流业走上正轨时,电子商务的道路也会相对平坦一些。超级秘书网

三.论文提纲

第一章传统物流已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

1.1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1.2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第二章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2.1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的新特点

2.2电子商务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2.3供应链技术

2.4供应链管理的变化

2.4.1供应链短路化

2.4.2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第三章国外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

第四章总结

参考文献:

[1](美)佛莱哲利,任建标.物流战略咨询[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9;

商品流通会计论文篇9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4-0084-01

近几年。经济常识计算能力已成为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商品价值量计算

【原题】(2008年全国文综Ⅰ卷25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第一步,计算出2008年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依据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原理,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其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5÷(1+50%)=10(元)。

第二步,计算出2008年该国单位货币的实际价值。2008年该国货币贬值20%,则意味着等量货币只具有原来(120%)的购买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0÷(1-20%)=12.5(元)。

【原题】(2009年全国文综Ⅱ卷24题):某国2008年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为6元,若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国本年的价值总量和该商品的价值量各为多少?

【解析】第一步,计算出2008年商品价值总量为:6x100=600(万元)。第二步,根据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的原理,设2009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x。则600=X・100(1+20%),X=5(元),或用另一种算法:6÷(1+20%)-5(元)。

【点拨】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必须搞清楚几个概念及其关系。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很明显以上两题都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所以2009年24题中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2008年全国文综Ⅰ卷25题难度较大。除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外。还涉及货币的贬值、商品的价格等问题,这些课本只简单提了一下。教师应让学生知道货币价值和商品价格是反比例关系,货币贬值所支付的商品的价格就会越高。

二、纸币发行量计算

【原题】(2007年四川26题)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解析】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此题的计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直接从理论上推导出,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由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则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也增加10%,即为2x(1+10%)=2.2(万亿元)。第二种用公式计算,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某国货币流通次数为16/2=8(次),当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时,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6×(1+10%)/8=2.2(万亿元)。

【点拨】这部分内容学生需要牢记公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数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如本应发300元,而实发了600元,则此时1元相当于0.5元。

三、股票价格计算

【原题】(2006年全国文综Ⅱ卷)股票W的票面金额为1元,预期一年可以获得5%的利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率为4%,一投资者若以10000元购买股票W,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变化,理论上最多能购买的股票数为()。

A.12500股 B.10000股

商品流通会计论文篇10

Abstract: The secondary recycling of produc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cern for manufacturers. The product recycling model has changed greatl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odel.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hree reverse logistics recovery models: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is responsible for recycling(TPT), the distributor is responsible for recycling(DT)and the retailer is responsible for recycling(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ximiz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manufacturer,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ree different recovery models is established and the optimal retail price and profit of the manufacturer under different recovery models are calculated. Finally, the concret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by case study, enterprises in the secondary product recycling choice reverse logistics model provides a theoretical model basis.

Key words: reverse logistics; secondary utilization; recovery mode; select

0 引 言

S着产业的发展向产业4.0的迈入,我国的许多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而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新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快,对产品的更替速度和新产品上市的速度保持在相近的水平,因此导致了许多还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被淘汰。这些具有二次利用价值的产品一旦处理不当,不但会对环境造成重大的污染和破坏,而且还会直接的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采,我国已经逐步面临了资源短缺的现象,对于可二次利用的产品进行回收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之举。二次利用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选择对社会和企业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社会而言,逆向物流可以更加高效的运用资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完全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企业而言,好的回收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回收成本,增加收益,提高竞争力,而且还可以通过环保的角度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影响力。

对于逆向物流模式,Rajesh Piplani[1]对逆向物流的服务网络设计探讨,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对于修复和翻新方面的服务网络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和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为逆向物流的实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Ernest Benedito[2]针对有限库存和随机回收的逆向物流系统下的制造计划,通过将销售与回收进行分开,对处于结束生命周期的产品进行回收,在整个模型中将这一期间回收的产品用于下一期销售,运用启发式的算法进行生产计划的讨论和Markov决策模型进行优化分析,从而使整个逆向物流系统的运作得到优化;吕君、谢家平[3]对于逆向物流回收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的空间相关性上进行了预测研究,通过运用克里金方法建立了用来预测逆向物流的回收量的空间数学模型,结合球状函数、高斯函数和指数函数进行计算分析,并结合实例进行了结果证明,说明了回收量存在着空间相关性。上述文献虽然都从不同的对逆向物流进行了研究,但都是从空间、时间和预测的角度进行的优化分析,都没涉及第三方物流公司在逆向物流中的作用和效益,也没有就二次利用进行深入的研究。

针对二次利用的产品在回收时的逆向物流模式选择问题,魏洁、李军[4]从制造商的角度,考虑到ERP制度下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并且提出了三种主要的回收模式,通过对三种不同模式建立数学模型和实例论证对每种模式下的零售价格和制造商利润进行了具体分析;王发鸿、达庆利[5]在对电子行业再制造上的逆向物流模式决策方面,通过定量分析针对三种不同的回收处理模式,通过建立回收模型和数学模型,从决策的角度分析出受益最大时的零售价格,以及回收努力对回收收益的影响,该文献虽然考虑到逆向物流的模式选择问题,但是基于特定条件下的逆向物流模式的选择,没有将逆向物流过程中的物流成本问题考虑在内,没有针对二次利用的情况进行研究。本文将在非线性需求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回收模式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为制造企业在选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时提供参考依据。

1 逆向物流模型的构建

二次利用回收就是由制造商主动发起的产品回收工作,产品从客户逆向流动到制造商手中的过程,而在正向物流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在逆向物流的过程中参与主体可以分为:第三方物流、分销商和零售商,因此形成了三种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第三方物流负责回收(TPT)、分销商负责回收(DT)、零售商负责回收(RT)。下面将对三种模型进行具体的刻画和分析(之所以没有制造商自己负责回收是以为制造商所能覆盖的范围比上面几方的范围要小得多)。

1.1 逆向物流回收模型

(1)第三方物流负责回收。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从消费者手中回收产品,再交付给制造商,如图1所示:

(2)分销商负责回收。分销商从消费者手中回收产品,再交付给制造商,如图2所示:

(3)零售商负责回收。零售商进行产品回收,交付给分销商,再由分销商交付给制造商,如图3所示:

1.2 参数变量定义

P为零售价;W为制造商给分销商的单位产品价格;r为分销商给零售商的单位产品价格;D为市场需求量D =αp β、α均大于0;θ为回收率;C 为用原材料加工的单位成本;C 为对回收产品的单位处理成本;y为单位产品的物流成本;l为得到的单位转让成本;∏为总收益。

1.3 数学模型和分析

1.3.1 CTPM回收模式。在此模式中,零售商和分N商都只负责产品的正向流动,零售商和分销商所获得利润分别为:

∏ =D p-r (1)

将∏ 对p进行一阶求导,令 =0,可求得:

p = (2)

∏ =D r-w-y (3)

将∏ 对r进行一阶求导,令 =0,可求得:

r = (4)

制造商获得的利润为:

∏ =D w-C +θC -θC -θl -y (5)

将式(4)带入式(2)中,将∏ 对w进行一阶求导,令 =0,可求得:

w = (6)

将式(6)带入到式(4)中得到的结果再代入到式(2)中得到:

p = (7)

将式(7)带入到式(5)中可以得到制造商在CTPM模式所获得的利润:

∏ =α (8)

1.3.2 CDM回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零售商只负责销售,分销商负责回收,则零售商、分销商和制造商所获得的利润分别为:

∏ =D p-r (9)

∏ =D r-w+θl -θy-y-θl (10)

∏ =D w-C +θC -θC -θl -y (11)

运用类似于1.3.1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

p = (12)

w = (13)

∏ =α (14)

1.3.3 CRDM回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正向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参与了产品回收,零售商、分销商和制造商的利润分别为:

∏ =D p-r+θl -θy (15)

∏ =D r-w+θl -θl -θy-y (16)

∏ =D w-C +θC -θC -θl -y (17)

运用类似于1.3.1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

p = (18)

w = (19)

∏ =α (20)

1.4 三种不同模式的分析

通过对在三种不同回收模式下数学模型进行计算,从计算的结果中可以推论出以下结论:

推论1 根据经济的宗旨可以知道,盈利是目标,所以不管是制造商还是分销商所能给的转让价格都要高于物流费用,只有这样中间的各个节点才能获得利润,因此在这三种不同的回收模式当中,在CTPM回收模式下的零售价格最高,CRDM回收模式具有价格优势。

证明: l >y>0

> >

即:p >p >p

推论2 对于这三种模式:

(1)当l >y,1>β>0时,通过上面的p 可知:p >p >p ,而∏

(2)当l >y,β>1时,有p >p >p ,而∏ >∏ >∏ ,所以宜采用CRDM回收模式。

(3)当β=1时,虽然p >p >p ,但是∏ =∏ =∏ ,所以此时运用哪一种回收模式都可以。

(4)当l =y,1>β>0时,有p =p >p ,且∏

(5)当l =y,β>1时,有p =p >p ,且∏ >∏ =∏ ,宜采用CDM回收模式。

(6)当l β>0时,有p >p >p ,而∏ >∏ >∏ ,所以宜采用CDM回收模式。

(7)当l 1时,有p >p >p ,而∏ >∏ >∏ ,所以宜采用CRDM回收模式。

证明: l >y

当1>β>0时,有 > >

即:p >p >p ,且∏

推论3 由于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网点基本可以覆盖全国的范围,所以相对来说,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进行产品回收可以提高产品的回收率。

证明: θ >θ >θ ,

< < , α

即:p

2 实例论证

为了让上述分析更加便于理解,下面将通过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设某厂对生产的产品进行二次利用回收,其产品市场需求为非线性函数Dp=p α=1, β=3原材料生产单位产品C =10元,对回收产品的单位处理成本C =4元,转让给第三方的单位价格l =2元,转让给分销商的单位价格l =1元,单位产品的物流成本y=1元。

将上面的数值带入计算的结果中,如表1和表2所示:

(1)对于推论1,可以从表1中的p 的数值发现p =33.75>p =32.06>p =30.375,CTPM回收模式在价格方面更具有优势。

(2)对于推论2,实例中β=3>1,p ,∏ 如下:p =33.75>p =32.06>p =30.375,且∏ =0.00026

=0.000288

(3)对于推论3,对于CTPM、CDM、CRDM回收模式处于不同的回收率时,有p =33.75

=38.475,且∏ =0.00020

3 结束语

随着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二次利用也逐渐成了各制造企业重要关心的事情。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实例论证的方法,对二次利用的产品回收逆向物流模式下的零售价格和制造商的利润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且得到了三个推论,为制造企业在以后的逆向物流模式选择上面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参考。虽然本文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下对回收的逆向物流模式进行了分析,但是对于直销方面的回收模式却没有加以分析,也没有专门针对回收率的问题进行详尽的探讨。另外,对产品在回收过程中的分离、筛选、分类和加工都将是以后值得思考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Rajesh Piplani, Ashish Saraswat. Robust optimization approach to the design of serve networks for reverse logistic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2,50(5):1424-1437.

[2] Ernest Benedito, Albert Corominas. Optimal manufacturing policy in a reverse logistic system with dependent stochastic returns and limited capacit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3,51(1):189-201.

商品流通会计论文篇11

会计是企业价值运动的计量与激励系统。三层含义:其一,企业的价值运动是会计对象,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是会计的目标。企业价值增值不仅就企业的投入产出比较而言,产出价值大于投入价值;也是与市场或其它企业相比较而言,企业实现了更多的价值增值。其二,会计是企业价值运动的计量系统。其三,会计是价值运动的激励或控制系统。会计信息是有用的或有意义的,信息使用者依信息而行动的动力伴随着传递出来的信息。本文主要研究奠定在会计对象基础之上的会计系统结构、会计运行机制及其与市场价格机制的相互关系。

市场与企业是组织经济的两种形式。企业担当着两种角色:一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二是作为商品生产的组织者。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企业既是商品的需求者(或消费者),同时又是商品的供给者(或生产者),不论是商品的需求者还是商品的供给者,都遵循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参与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活动。作为商品生产的组织者,现代工商企业的管理体制取代市场机制而协调着货物从原材料供应,经由生产和分配直到最终消费的整个流程。企业承担的这两种角色,反映在会计的对象上,决定着会计目标、会计系统结构,以及会计系统的运行机制。

一、会计对象

目前对会计对象的认识有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交易事项论,二是资金运动论或价值运动论。

会计对象的交易事项论认为,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所引起的企业资源及其义务的变化是会计计量的对象。“作为具有广泛意义的财务信息是基于对单个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和事项的近似计量。”[1]我们所进行的交易一般是指商品(含产品和服务,以下同)交换,是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在市场上所从事的商品买卖行为。交易的主要特征是通过签订合同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交易双方出于自愿而从事的等价交换活动。所谓“事项”,是指“可以观察到的,亦可用会计数据表现其特性的具体活动、交易或事件。”[2]按照这一定义,会计的对象,不仅包括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在市场上所从事的交易行为,而且还包括企业内部各当事人(或部门、单位,以下同)之间提品或服务的转移行为等。

为了将企业的这两种行为区分开来,我们将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在市场上所从事的商品交换行为称作“交易”,而将企业内部各当事人之间提品或服务的转移行为称作“事项”。那么企业的“交易”和“事项”有何不同?市场上的交易是两个经济利益主体,将自己所拥有的商品,遵照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所从事的商品买卖行为。市场上的商品交换,其一,其交易主体是两个各自独立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主体;其二,他们对其所交换的商品拥有所有权;其三,遵从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企业内部的转移事项,其一,其主体是企业内部的当事人,虽然他们具有自身的部门利益或单位利益,但更多地受制于企业的整体利益,服从企业目标;其二,他们对其所转移的产品或服务,并不拥有所有权;其三,企业内部当事人之间的产品或服务的转移,并不遵守“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甚至只是一种单向的产品或服务的转移;其四,企业内部的当事人获取企业支付的报酬。简而言之,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其不同之处在于,市场上的交易主体是两个经济利益独立,并且是平等的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商品交换行为;而企业内部的事项是企业存在雇佣和被雇佣的前提下,被雇佣者遵从雇佣者的意志,所从事的生产产品和转移产品的行为。

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论或价值运动论,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中所阐述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为指导,来认识会计对象。资本的流通过程是作为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的总流通过程,实际上是再生产理论,包括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与交易事项论比较两者有共通之处,流通过程就是“交易”,生产过程就是“事项”。然而,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不同,商品流通的公式是W―G―W,即由商品转化为货币,再由货币转化为商品,是为了买而卖。资本流通的公式是G―W―G’,是由货币转化为商品,再由商品转化为货币,是为了卖而买。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虽然它总是和商品交错在一起,而且在市场上遵循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进行交换。然而,商品作为资本的特殊之处在于,在市场上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种商品,不是为了自身的消费,而是为了创造剩余价值。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货币变成了资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出售,与一般的商品并无二致,而且也遵循等价交换的市场法则进行商品交换,然而它是作为资本品,承担着实现价值增值任务。

简而言之,由企业担当的两种不同的角色所决定的会计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商品交换价值,一类是价值增值。商品交换价值与价值增值不同,商品交换价值要求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与其他商品所有者,实行等价交换。价值增值要求企业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商品,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相结合而资本化。资本是能够、且其目的也是为了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资本的价值取决于资本的增值能力。

二、企业的发展与会计结构体系

企业形式有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从以业主制为主发展到以合伙制为主,从公司制发展到现代工商企业,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19世纪早期之前,几乎所有的交易都发生在企业主和企业以外的个人之间:原材料供应商、计件工人、顾客。……交易完全发生在市场中,对成功的评价很容易获得。企业主只要通过销售,从顾客那里获得比其支付的原材料和人工等产品投入更多的现金就行了。”[3]当时的企业规模小且分散,作为市场参与者,其会计的对象具有更多的商品性质,运用复式簿记系统,通过市场价格直接计量其投入价值和产出价值,并通过投入价值与产出价值的比较,便可以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对企业效率予以评价。

然而,从19世纪80年代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的结合,逐步形成了管理层级制的公司,这种企业一开始就是全国性的企业。进入20世纪,新结合起来的多功能的现代工商业企业,逐渐成为美国经济中最有影响力的机构。“现代工商企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已取代亚当・斯密的所谓市场力量的无形的手。市场依旧是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创造者,然而现代工商企业已经接管了协调流经现有生产和分配过程的产品流量的功能,以及为未来的生产和分配分派资金和人员的功能。”[4]现代工商企业的兴起,对组织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与市场并列的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此同时,企业对外部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的依存度不是削弱,而是进一步增强了。使得企业的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和组织经济活动的功能进一步张显,并逐渐分化开来。企业的现实资本运动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分别经历了三个阶段、执行三种职能。企业的经济活动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企业资本分别执行货币资本职能、生产资本职能和商品资本职能,循环往复。资本循环用公式表示:G―W…P…W‘―G’,其中G―W和W‘―G’,是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所从事的商品等价交换,而W…P…W是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组织者所从事的价值增值活动。

交易事项论强调企业主体假设,将企业看成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将会计对象理解为商品交换价值,强调的是企业在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活动。把企业购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当作商品,按成交时的市场价格计量其购入成本;产品完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按售出的市场价格计量收入,成本与收入之差就是利润。

资金运动论虽然已经认识到商品交换价值与价值增值的区别,但是资金运动论者只是将资金循环与周转理论,用于解释账户和账户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相互联系,建立了相应账户理论和报表理论。而对于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增值属性上的差别,并没有在会计计量上得到应有的反映。

企业的发展是由价值增值驱动的,企业家们相信将多个单一业务企业,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多单位的企业进行集中控制与管理,比在市场上多个单一业务企业不断进行交易来完成加工过程,企业效率会更高。多单位企业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在企业内部建立管理层级制,并且建立相应的内部价值信息的生成和传递机制,以代替市场价格机制来协调生产流程。“当企业逐步转向内部导向的过程时,这些目标被改变了,新的管理会计发展了起来。”[5]钱德勒在美国企业发展史的研究中,发现20世纪初期由杜邦公司最早建立的投资回收率成了现代企业广泛使用的评估绩效的标准,而固定资本拨款预算和财务预测则成为分配资源的标准程序。他认为“通过这些方法,才使管理上的有形之手在协调和监督经济活动方面得以取代市场力量的无形的手。”[6]

随着现代企业发展,现代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组织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生产力的释放,现代企业对外部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依赖进一步增强,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称为企业重要事项。财务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企业与外部各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协调的系统。商品的交换价值是财务会计计量基础。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建立在会计主体假设基础之上,将企业看成是一个商品经济主体,通过商品交换与各相关利益者发生关系。不仅将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产成品当成是商品,而且借贷资金和股本也被当成是商品,利息和股利被认为是这两种商品的价格。至于其间的商品生产过程,财务会计实际上将它作为“黑箱”处理,成本会计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分摊至生产对象,只不过是为了结转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以便与已销售产品的销售收入比较,计算期间利润。“从成本管理到成本会计:相关性的遗失”正是强调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忽视企业作为一个商品生产组织者作用,致使与商品生产的组织与管理相关的成本管理,退化到关注存货估价和销售成本计算的成本会计,成为为财务会计目标服务的一个附属部分。

财务会计的最新发展,更加突出了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强化了市场价格机制对企业的调节作用。这可以从会计报表模式从历史成本为主向以价值(市场价格)为主的新型模式转化当中洞察这种变化。FASB将资产定义为“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7]将全面收益定义为“在一个期间内来自非业主交易的权益(净资产)的全部变动。”[8]它包括了已实现和未实现的业益(净资产)变动。以及为了将众多的计量属性奠定在一个共通的基础之上,FASB阐述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自愿交易的双方之间进行现行交易,在交易中所达到的资产购买、销售或负债清偿的金额。最能代表公允价值的是市场价格,如果某种资产并无公开的活跃市场,没有形成能为买卖双方均可接受的市场价格,则可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寻求近似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被普遍看好的计量属性,与将资产的性质理解为“未来经济利益”和定义全面收益的逻辑一脉相承,要是将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市场价格机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更为明显,市场价格机制对企业的调节作用更为直接,更有利于沟通与协调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经济利益关系,向各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信息,以便于各利益相关者作出维护自身利益的相关决策。

总之,企业的双重身份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担当着市场经济主体和组织经济活动两种角色,企业价值运动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两种作用相适应,采用交换价值进行商品等价交换和实现价值增值。基于此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分别执行两种职能。

三、市场价格机制与会计价值机制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的商品交换活动,接受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同时,企业从事价值增值的组织活动,运用会计系统协调生产流程。那么,市场价格机制与会计价值机制是什么关系呢?

科斯认为企业取代市场,并用交易成本分析制度(组织)选择。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边际成本与市场上或在其他企业组织同一交易的成本相等的那一点上,企业便停止了扩张。那么这一点是怎样确定的呢?科斯(1990)指出:[9]企业外部的价格由此成本是明确的(由于其他方面对资源的需求)和被市场运行决定。而企业内部确实基于同样的原因有着明确的成本,但它们是由会计系统提供的,这一内部系统替代了外部市场价格体系。而且组织成本明显主要依靠会计系统的效率。科斯认为在企业内部会计系统替代了市场价格机制,而且会计系统的效率高于市场价格机制的效率,是组织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的原因,并决定着企业对市场的替代。钱德勒(1997)从企业发展史的角度也证实,企业的发展是在会计发展了相应的方法,对企业生产和分配过程的流程进行协调而得到了节约,才使得管理上的有形之手取代市场的无形之手。那么会计系统是怎样运行的,其运行机制是什么,是什么决定了会计系统的效率?

市场价格机制具有两个功能,一是传递信息的功能,二是激励功能,而且二者不可分割。弗里德曼(1981)以“市场经济与中央经济计划”为题在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协会所作的讲演中指出:“价格体系的真正美妙之处――而且我使用‘美妙之处’一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完全在于:依信息而行动的动力伴随着传递出来的信息。”这句话用之于会计完全适用,用会计语言表达,会计传递信息且信息是有用的。所以会计系统与市场价格机制有着同样的功能,即传递信息的功能和激励功能,二者不可分割。也正因为如此,与市场价格机制相对应,我们提出“会计价值机制”这一概念,用来概括会计系统的功能。哈耶克(1945)将价格体系看成是一种交流信息或沟通信息的机制,他认为:“把价格体系描述成一种记录变化的工具或一种电信系统并不只是一种比喻,因为这种电信系统能够使单个生产者通过观察若干指标的运动就可以根据各种变化去调整他们的活动――当然他们所理解的变化也只是反映在价格运动中的那些变化而已。”[10]这与我们将会计比喻成飞机上的仪表,如出一辙。

市场价格机制与会计价值机制的不同之处在于,市场是一个“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秩序”,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市场价格机制形成于长期的市场供求关系,并自发地调节市场经济活动。企业是一个“人之设计的秩序”,是一个他组织系统。市场作为自生自发秩序,它容纳了所有人的目标,但它本身却没有目标。而目标赋予企业以组织的意义,会计系统在企业内部为达成企业目标而形成并不断加以完善。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由于企业在组织形式、发展阶段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会计价值机制在各企业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因为会计为达成企业的目标而形成并不断加以完善,所以有人认为会计只是一种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正像西蒙所指出的:“多数目标和活动的价值都来源于将具有内在价值的目标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手段――目的关系。期望目的的内在价值通过与其过程,转化为手段。”[11]企业是一个层级结构,实现组织的总目标或最高目标所需要的手段,成为了下一层次管理者的目标,这样就构成了与企业的组织层级结构相吻合的目标――手段链,在这一链条上,每一个层次的目标(手段)既是目标又是手段。因此,会计系统成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其有效性由企业目标的实现程度予以评价。同时,会计系统又有自己的目标,各子系统成为实现系统目标的手段;各子系统也有自身的目标,各种方法又成为子系统的手段。由于企业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他组织系统,企业内部管理的职能分工,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专门的部门,专门负责会计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会计价值机制转变成企业管理的一种部门职能,这也是会计价值机制与市场价格机制不同之处。

他组织要遵循自组织规律,这是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苗东升认为:他组织运动归根结底要在自组织运动的基础上进行,应遵循、适应、利用对象的自组织规律。人工系统的他组织,特别是仿自组织设计,必须以充分认识自组织规律为前提,他组织规律是人如何运用自组织规律的规律。[12]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应遵从市场供求规律,自觉地接受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同时,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应遵循生产规律。会计价值机制要遵循、适应、利用市场价格机制,财务会计系统建立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动,及时、可靠地提供与报表使用者的决策相关信息,已经成为财务会计发展方向;实际上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传递和激励,也是尽可能地捕捉与之相关的市场价格信息,并与企业内部成本信息比较,用以评价经由企业内部化的多重、多样化业务相对于市场协调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收益。管理会计实质上是企业内部组织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系统,不仅就企业的最终产品成本与市场价格比较,而且中间产品以至于每一个作业单元成本,都与市场上的其他企业进行比较,以解决“自制或外购”问题,对企业效率和市场效率作出评价。“公司管理会计系统能在计划和控制信息、沟通、激励和评估方面起到上述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一系统在公司成功竞争的策略当中是一个必须的要素。”[13]

目前,对会计系统和会计功能的认识上仍然存在一种倾向,认为会计只提供信息,或再加上提供有用信息,而否认会计的激励或控制作用。何谓“有用信息”?有用信息就是对于信息接收者而言,随着所接受信息的驱动而有所行动,并且是可以观察到的。不能驱动或引起信息接收者有所行动的信息,是无用信息。所以只承认会计提供有用信息,而否认会计信息的激励或控制作用,本身就是自相矛盾。

总之,作为会计对象的价值运动,在数量上表现为交换价值运动和价值增值运动,由此决定着会计系统结构和会计系统功能。会计价值机制是对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具有传递信息功能和激励功能,而且二者不可分割。会计价值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而且是企业在与市场或其他企业的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机制。

――――――――

参考文献:

[1]FASB,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 No. 1,1978,p12.

[2]葛家澍,林志军. 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3]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卡普兰. 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5.

[4]钱德勒.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 商务印书馆,1997:1.

[5]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卡普兰. 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4.

[6]钱德勒.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 商务印书馆,1997:527.

[7]FASB, SFAC No.6, 1985, par.25.

[8]FASB, SFAC No.6, 1985, par.70.

[9]Ronald H. CoaseAccountingand The Theory ofThe Firm.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2(1990)3-13. North-Holland.

[10]哈耶克.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 北京:三联书店,2003:130.

[11]西蒙. 管理行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55.

[12]苗东升. 他组织――系统科学的另一片视野――访苗东升教授[N]. 光明日报, 1999-03-02.

[13]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卡普兰. 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

责任编校:朱星文

On Accounting System and Accounting Value Mechanism

XU Qiang-guo

(Tianjin Business Colege Tianjin 300134)

Abstract: As anaccounting object,the value movement is expressed in terms ofthe exchange value movement and the value added movement, wherebythe accounting 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s determined. The accounting value mechanism is a substitution of the market price mechanism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passing information and offering incentives.省略petition and in completion with other businesses.

Key words: marketmarket priceaccounting value

商品流通会计论文篇12

1.侧重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具有决策性。管理会计不仅要为商品流通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更要侧重于为商品流通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服务,为企业提供内部管理会计需要的数据和资料,参与企业经济决策,协助管理部门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准确有用的财务与管理信息,为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基础。

2.管理会计重点是以未来事件作为控制和决策的对象。管理会计通过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通过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对今后变化情况作出预测,将对事情的管理由事后核算转变为事前分析控制。管理会计借助管理和会计信息,对商品流通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划与控制,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3.管理会计核算管理具有灵活多样性。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形式上多式多样,不受相关的会计法规与会计程式的制约,可以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收集、加工经营中的信息和数据。在计算分析方法、程序方面不受限制,可以运用不同管理会计软件,对企业管理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不受约束,且不承担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责任。

三、商品流通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1.管理会计为企业提供全面管理信息。管理会计通过及时、准确的汇集商品流通企业管理信息和会计信息,以商品流通企业的日常需求为依据,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为企业进行预测、决策、控制与规划提供可靠管理信息。

2.管理会计主动参与经管决策,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部分。管理会计是现代化管理与会计结合体,是建立健全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客观需要,通过信息数据,及时提供可靠、正确、最新的信息,对企业的经营规划决策提供依据,主动地参与到商品流通企业经营决策中。

3.辅助绩效考核,优化企业管理。绩效考核是管理会计的重要构成内容,在对商品流通企业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考评方面,管理会计通过对预期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对比分析,全面监控企业的生产经营,建立完备的控制系统,确定严格的考核措施,随时掌握企业目标与实际业绩的差距,客观公正考评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业绩。

四、商品流通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

1.决策者对管理会计重视不足。现阶段,我国很多商品流通企业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缺少一定的重视和应用,对财务理论知识的认识不够,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滞后。部分企业管理者尚未认识到管理会计对企业的意义,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依旧停留在事后反映和监督核算职能上,未了解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管理职能,严重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

2.缺乏统一、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目前管理会计尚不具备传统财务会计的优势,可以遵守具体的财务准则和规章制度,有固定的格式和流程对外报送报表。管理会计没有相应的具体规则可以参照,实践中缺乏具体详细的规则指引和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由于缺少具体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导致实际的管理会计工作不够规范,不能保证管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缺乏现代化的管理会计手段和方法。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基本上是依靠人工方法进行的,管理会计的现代化手段和方法,在计算机上具体运用不够。管理会计计算分析方法复杂,运用人工运算容易出现人为误差,准确性较差。分析计算使用人工计算的工作量巨大,无法适应现代化市场发展,削弱管理会计功能,企业推广应用缓慢,阻碍管理会计的发展。

4.缺乏高素质、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由于管理会计不像财务会计有会计准则可以遵循,管理会计的实践活动中有很多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评价、运用职业判断进行会计处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参考,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商品流通企业缺乏综合性、高素质管理会计专业人才,以及管理队伍的不稳定导致管理会计不能有效应用到企业中。

五、加强管理会计在商品流通企业中的应用建议

1.增强管理会计重视程度。强化管理意识是商品流通企业管理会计有效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企业管理层必须改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清楚管理会计对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性。管理者要对管理会计的相关观念给予支持,设置和配置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和人员,规范管理会计工作,实现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准的提升。管理会计人员利用管理会计信息,科学决策,充分发挥管理会计预测、决策、控制与规划作用,有效提高了领导层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2.培养高素质、专业的高级会计人员。提高企业管理会计人才素质和能力,优化人才结构,是加强管理会计在商品流通企业中的应用关键因素。商品流通企业要落实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教育培训工作,从思想层面,实际操作方面来提高管理会计的业务技能,定期对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训、学习,鼓励其掌握新的管理会计知识和方法。创新人才引进工作,通过引进综合型会计管理人才,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规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企业财务工作质量。

3.建立规范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体系是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控制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商品流通企业要鼓励管理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技术方法上相互交流。结合商品流通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及特点,从管理会计职能发挥的角度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让制度规范引导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在管理会计应用到企业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按照相关的制度要求出发,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确保管理会计制度和规范的有效贯彻执行。

4.实现管理会计与运用现代化手段方法有效结合。商品流通企业主要是对商品进行采购、存储和销售,以组织商品流通活动为主,将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以获取商品进销差价为主要目的,会计管理中涉及的数据量大,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工作的完善性与系统性强,采用手工计算的方式,容易产生错误,并且计算的时间较长。商品流通企业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方法,应用电算化,由计算机完成复杂计算分析工作,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应用会计软件系统,提高管理会计信息集、整理、传递、反馈的灵敏和准确程度,提炼有效的信息数据。

六、结束语

新形势下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的内部会计,具有使企业战略、业务、财务有效一体化的会计职能,对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制定具有有效的辅助作用,是综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商品流通企业要及时转变传统观念,提升对管理会计的认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提高决策能力,提升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效果。管理会计人员也要加强配合,充分发挥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作用,使管理会计更好地应用到商品流通企业中,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俊婕.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若干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7-48.

商品流通会计论文篇13

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界定

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界定,学术界一直未有明确的结论,多数情况下使用“流通产业”、“流通业”等较为模糊的提法。2007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的明确提法是“商贸流通服务业”,简称“商贸流通业”。根据对流通范畴的认识不同,学术界通常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外延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方法,狭义的定义包括批发业、零售业以及运输业、仓储业,广义的定义包括商业、物流业、信息产业和金融业。

本文认为,界定商贸流通服务业应以流通为基点,应包括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部门和为商品流通服务的部门,前者是批发业和零售业等商业部门,后者是仓储业、运输业、包装业等专门为商业服务的部门。因此本文定义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包括零售业、批发业以及为专为其服务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内学者己经开始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来研究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但多数学者都使用的是“流通产业”的提法,重点探讨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发展、就业、消费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学者对“流通产业”统计口径的处理是不统一的,其中部分学者将餐饮业也列入流通产业的统计范围。

多数学者分析流通产业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使用的基本都是时间序列数据,尽管各位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是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商品流通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例如,冉净斐(2004)运用菲德模型证实了流通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栾晓梅等(2007)用包含流通要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论证批发、零售业对增长的贡献;唐红涛(2009)利用面板数据分析商品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王锦良等(2011)利用面板协整、面板修正方法分析了商品流通业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长期、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王春宇等(2009)利用聚类分析法判断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状态,通过协整检验表明流通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长期原因,但影响程度具有地区差异。李佛关(2012)的实证研究表明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效率高度正相关;王德章等(2007)使用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流通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刘天祥(2012)分析中国256个城市的商品流通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王晓东等(2010)用偏最小二乘法证明了流通业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中部地区就业增长。

部分学者单独针对物流业的影响力开展一系列的实证分析,例如李冠霖(2001)的投入产出分析表明物流业是逐步向中间产品型产业转变的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宋则等(2008)编制四部门投入产出表并据此分析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韩嵩(2011)的实证结果表明北京市物流产业属于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感应度系数高于平均水平,价格波及效应明显,就业吸纳能力强。

事实上,服务业本身对其他产业存在潜移默化的外溢效应,顾乃华(2005)通过实证检验表明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存在显著的外溢效应,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沿着这一思路,国内许多学者纷纷展开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外溢效应的研究。例如,李宏(2007)和袁建文(2009)从投入产出表和协整等角度探讨广东省工业和商品流通业之间的关系;胡永仕等(2011)的实证分析表明鉴于流通产业存在较强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流通产业可能发展为福建省的主导产业;林文炼(2012)的实证分析表明广东省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需求率低于50%同时中间投入率低于50%的行业;谭盟盟(2010)分析了流通产业对服务业的直接与间接贡献;宗颖(2012)发现江苏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王俊(2011)发现流通规模扩大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李晓慧(2011)的两部门模型分析表明流通业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外溢效应;赵霞(2010)的实证结果表明商品流通对制造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存在并呈现地区差异;庄尚文等(2008)的实证研究表明商品流通的结构和效率对工业产出存在多重影响。

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提法,最早始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08),课题组认为流通业在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国民经济流程、增加社会福利、扩大国内需求等方面的间接贡献,远远大于它所提供的直接贡献。宋则等(2009)使用实证数据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制造业增长等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贡献。赵凯等(2009)的实证分析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力低于其间接影响力。赵萍(2008)分析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得出流通产业的间接贡献使其在国民经济中居于基础产业地位的结论。宋则等(2010)认为流通业本身固有的竞争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由此得出产业结构调整应由政府主导型转向市场主导型的结论。

关于流通业对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徐从才等(2000)通过实证测算论证了国内贸易活动对工业化进程的贡献及其影响途径;赵德海等(2004)分析流通业与三次产业的相关程度并据此认为流通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郑凯华等(2011)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论证了流通业发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吴沉等(2000)的实证分析表明流通业对我国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及优化产业结构有重要作用;刘宁等(2007)的实证分析表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我国的商品流通与产业升级之间都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石明明等(2009)的实证分析表明流通部门是介于消费者与生产部门之间、拉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稳定国民经济波动的关键环节。

综合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可见,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已有一定的研究,虽然分析角度和使用的研究方法各不相同,但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是肯定的,并且大部分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认同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存在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但绝大多数研究成果止步于对间接贡献的定性描述,鲜有关于其间接贡献的量化识别分析。在统计口径方面,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并不统一,多数学者使用“流通产业”这一较为宽泛的提法,但是在实证分析方面涵盖的统计范围却偏窄,仅限于批零产业或者物流业。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数是根据单一的截面数据做静态分析,动态分析非常少。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更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量化识别

如前所述,已有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思路,但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现有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为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相对比较少,无法解释商贸流通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变动的情况,无法解释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此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历年来的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经济效应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反映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性质、产业关联、产业波及效应的变化,由此反映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产业性质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主要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和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依存关系、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根据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可以计算单个产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并由此判断其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间需求率是某一产业对某产品的中间需求量与该产品的总需求量的比值。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率越高,表明该产业就越带有提供中间产品的性质。

中间投入率是某一产业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的比值。中间投入率反映某一产业的中间产品投入占该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这一指标可以反映该产业对相关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

根据产业划分方法,以中间需求率为横坐标,以中间投入率为纵坐标,以0.5为分界线,可以将各产业划入4个象限,第Ⅰ类产业是为其他产业提品或服务的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第Ⅱ类产业是自身对原材料投入存在需求同时产品被各产业广泛需求的中间产品型产业;第Ⅲ类产业是处于产业链的下游的最终需求型产业;第Ⅳ类产业是较少需要中间投入并且大部分产品或服务用于最终消费的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

本文的数据来源为我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40或者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突出研究对象,本文对部门进行了归类合并,将“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归总为“商贸流通服务业”,将第二产业划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供水业”、“建筑业”四个部门,将第三产业划分为“商贸流通服务业”、“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餐饮和旅游业”、“信息与其他社会服务业”,由此将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合并为9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根据合并后的9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各年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见表1)。

由表1可见,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中间投入率由1997年的0.4701提高到2007年的0.4725,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中间需求率的指数由1997年的0.6432提高到2007年的0.7211,中间需求率的不断增大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在不断增强。

据此对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性质进行判断,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即商贸流通服务业正在逐渐成长为对上下游产业都存在较强的带动能力的产业。按照产业划分方法,1997年和2002年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投入率小于0.5而中间需求率大于0.5的第I类产业,即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2007年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投入率大于0.5而中间需求率大于0.5的第II类产业,即中间产品型产业,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二)产业关联分析

产业关联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供给和需求、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通常分为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

产业的前向关联是指一个产业对将其产品或服务作为中间投入的其他产业的影响,可用直接分配系数来反映前向关联效应,即某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分配给另一产业作为中间产品使用的价值在该产业总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可用j部门的总产出(Xj)除该部门生产经营中所直接分配给i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xij来计算直接分配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i,j=1,2,3,……n)

产业的后向关联是指一个产业对为其供应产品或服务的其他产业的影响,可用直接消耗系数来反映后向关联效应,即某产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直接消耗其他产业产品的数量,可用j部门的总投入(Xj)除该部门生产经营中所直接消耗的i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xij来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i,j=1,2,3,……n)

本文分别以1997年、2002年和2007年我国40或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分析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如表2所示。通过分析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前向关联指标可知,1997年、2002年和2007年总的直接分配系数达到0.7左右,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存在非常显著的支撑作用,存在较高的前向关联度。

具体而言,1997年与商贸流通服务业前向关联度较高的相关产业依次是制造业(0.3842)、建筑业(0.0841)、商贸流通服务业(0.0841)、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0.0536)和农业(0.0411)。2002年的直接分配系数发生一些变化,直接分配系数依次是制造业(0.3313)、商贸流通服务业(0.0889)、建筑业(0.0793)、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0.0542)和农业(0.0428)。2007年的直接分配系数在此基础上又发生一些变化,直接分配系数依次是制造业(0.3145)、建筑业(0.1013)、商贸流通服务业(0.0890)、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0.0472)、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0.0270)。换言之,199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有53.4%流向了制造业,11.7%流向了建筑业,11.7%流向了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7.4%流向了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有48.4%流向了制造业,15.6%流向了建筑业,13.7%流向了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7.3%流向了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值得注意的是,4.2%流向了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

由此可见,相对于1997年和2002年而言,2007年建筑业以及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的直接分配系数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讲,建筑业相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而言的直接分配系数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扩张以及商业地产的迅速发展存在关联,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的直接分配系数的提高则说明商品和人员流动的速度逐渐加快,消费金融、物流金融等新兴业态和服务的出现导致商贸流通服务业与专业服务和金融服务的关联度迅速提升。

对比1997、2002、2007年各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见表3)可见,1997-2007年第二产业依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略有下降。相对应地,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三次产业的影响也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199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服务和产品主要分配在第二产业,有71.8%分配在第二产业,11.7%分配在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10.8%分配在除商贸流通服务业以外的第三产业,5.7%分配在第一产业。整体而言,2007年的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中,商贸流通服务业主要分配在第二产业,分配了69.5%,说明第二产业的生产需求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分配了13.7%,再次是除商贸流通服务业以外的第三产业,分配了13%,第一产业分配到的流通产品占3.8%,这说明第一产业的生产需求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较小。由此可见,随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分配给第二产业的比例的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相应地下降,同时,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分配给第三产业的比例的上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相应地上升。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分配比例的变化与产业结构比例变化的方向是一致的,这也说明,各个产业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需求的变化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

由表2可见,商贸流通服务业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总的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为0.47、0.3688和0.4725,说明总体上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上游产业的拉动能力并不太强,但仍保持着增长趋势,随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会逐渐加强。与商贸流通服务业后向关联度最高的是制造业,商贸流通服务业有近50%的中间投入来自于制造业。除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以外,第三产业中与商贸流通服务业后向关联度最高的是金融保险与商务服务业,值得关注的是,相对于2002年而言,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相对金融保险与商务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增长了1.2倍,餐饮和旅游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增长了1.8倍,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金融保险与商务服务、对餐饮和旅游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耗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另外,除了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 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第三产业各部门的后向关联均强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其他部门,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强。

综合分析1997-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可见,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前向关联效应普遍高于后向关联效应,且前后向关联均保持增长趋势,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高于带动作用,且商贸流通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在不断加强。

(三)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波及是指某一产业部门的变化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并导致与后者相关的其他部门的变化,产业之间的关联影响逐次传递并消减的过程,产业波及效应通常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衡量。

影响力系数是某产业的影响力与国民经济各产业影响力的平均水平之比,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个产品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可用j部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除以该部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列和的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为列昂惕夫逆矩阵列和的平均值。

感应度系数是某产业的感应度与国民经济各产业感应度的平均水平的比值,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最终使用所导致的某一部门的需求感应程度。感应度系数可用j部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之和除以该部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列和的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其中,是里昂剔夫逆系数矩阵第i行和第j列的数值。

本文分别以1997年、2002年和2007年我国40或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分析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如表4所示。

由表4的测算结果可见,1997、2002、2007年的各年数据均显示,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普遍高于感应度系数,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其本身受到国民经济发展后的拉动作用。通过分析商贸流通服务业感应度系数的变化可以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约为0.8,这说明国民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低于所有产业的平均水平,拉动作用不强,但由于感应度系数本身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感应度指数的下降并不表示商贸流通服务业并非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停滞发展,而表示相对于高感应度的产业而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和速度相对较低。同时,1997-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大约为1.1,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部门产生的产业波及影响程度高于其他产业的社会影响平均水平,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的社会平均影响水平以上,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促进作用。

比较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可以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高于感应度系数,即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远远高于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因此,应采取优先发展的战略来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通过主动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等国民经济发展后来拉动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应将商贸流通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近年来,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感应度一直比较稳定,在三个样本年份均位于国民经济9个部门中的第四位。相比之下,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不仅总体上要高于所有产业部门的平均水平,而且始终要比它的感应度强得多;根据计算结果看出,影响力系数在不同年份波动较大,影响力最强的年份是2002年,位居所有产业部门第二位,另外两个样本年份均位于第四位。鉴于我国在1997-2007年恰好处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大幅扩张的时期,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变化反映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重心的迁移和发展瓶颈的制约状况。

综上,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通过对比1997、2002、2007年的投入产出分析结果可见,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也有较为深刻的影响,因而影响到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的发展,从而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政策建议

(一)商贸流通服务业应采取主动发展和扶持发展的模式

根据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量化识别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大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其本身受到国民经济发展后的拉动作用。因此,商贸流通服务业应在产业发展次序中作为优先发展和主动发展的对象,充分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为促进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在税收制度、规划用地、财政投入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二)着力提升商贸服务业的运行效率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可见,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较高,在各部门中仅次于制造业、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直接消耗较高,效率仍然亟待提高,因此有必要继续提高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运行效率。为此,应采取必要措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事实上,信息化是推动商贸流通服务业高效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商贸流通服务企业自身应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同时借助政府的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实现信息平台的对接来改善和提高运行效率。

(三)切实推动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量化识别研究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存在较为深入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不仅体现为吸收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更为深入地体现为对其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的深刻影响,因而影响到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的发展,从而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对其他产业存在非常明显的支撑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最重要的是,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远远高于其所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为此,应进一步采取技术手段,切实推动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量化识别研究,以更加清晰地展示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四)完善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财政、金融和土地支持政策

积极发挥财政支持作用,加大中央政府的相关投资,通过完善促进消费的财政政策来扩大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投资规模,将投资重点投向商贸流通信息化建设、公益性流通设施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拓宽商贸流通服务企业的融资渠道,发展融资租赁、供应链融资等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改进服务方式,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连锁经营企业实现跨地区发展,通过完善流通业税制、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的方式,切实有效地减轻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整体税收负担。

参考文献:

1.冉净斐.从先导到创新:流通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2)

2.栾晓梅,毛义友.现代流通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分析.经济师,2007(8)

3.唐红涛.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天府新论,2009(2)

4.王锦良,宋国宇.流通产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技术经济,2011(11)

5.王春宇,仲深.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9(1)

6.王德章,宋德军.流通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7(10)

7.王晓东,谢莉娟.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财贸经济,2010(2)

8.刘天祥.东中西部地区商品流通业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分位数回归分析—基于中国地级市市辖区的数据.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2(2)

9.李佛关.流通产业对经济效率提升作用的实证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5)

10.孙畅,吴立力.直辖以来流通业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2)

11.富原.流通竞争力提高对哈尔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商业经济,2006(4)

12.吴航,赵文丽.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发展的动态计量分析—以浙江省商贸流通业的分析为例.浙江统计,2008(2)

13.张建民,张建中,朱晓影.湖北省流通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统计与决策,2010(12)

14.李冠霖.我国物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11(6)

15.宋则,常东亮.现代物流业的波及效应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

16.韩嵩.北京市物流业波及效应研究.中国统计,2011(9)

17.张光明.广西物流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特区经济,2012(5)

18.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外溢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5(12)

19.袁建文.基于投入产出和计量经济方法的广东省流通产业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2)

20.胡永仕,王健.福建省流通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11(9)

21.李宏.广东省流通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动态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5)

22.林文炼.广东省第三产业关联度及波及效应分析—基于2007年广东省投入产出表分析.中国外资,2012(16)

23.谭盟盟.流通产业发展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中国商界,2010(4)

24.宗颖.江苏流通业贡献及其发展的实证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2(5)

25.王俊.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家,2011(1)

26.李晓慧.流通业溢出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商业时代,2011(27)

27.赵霞.流通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7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2)

28.庄尚文,王永培.商品流通结构、效率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8(6)

29.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实证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8(3)

30.宋则,赵凯.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贡献.经济研究参考,2009(31)

31.赵凯,宋则.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作用机理研究.财贸经济,2009(1)

32.赵萍.流通产业影响力实证研究.现代商贸评论,2008(1)

33.宋则,常东亮,丁宁.流通业影响力与制造业结构调整.中国工业经济,2010(8)

34.徐从才,石奇.流通支持工业化进程的实证研究.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0(2)

35.赵德海,邵万清.对流通地位的再认识.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4(1)

36.石明明,张小军.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转换:基于灰色关联分析.财贸经济,2009(2)

37.郑凯华,柏庆国、孙颖慧.基于灰理论的现代流通业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菏泽学院学报,2011(5)

38.吴沉,王传维.流通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12)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