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艺术领域论文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表现,现代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带来诸多便利。计算机强大的计算、绘图和软件制作能力在艺术设计领域发挥巨大作用,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计算机技术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意义作出研究与分析。
艺术领域论文

艺术领域论文:谈戏曲舞蹈在舞蹈艺术领域的衍生与发展

摘要:在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不一样的发展轨迹,不一样的发展历程。戏曲舞蹈在舞蹈艺术领域的衍生与发展,堪称舞蹈艺术发展史上令人瞩目的又一朵奇葩,它带动着戏曲艺术与舞蹈艺术两者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舞蹈艺术;戏曲舞蹈;衍生;发展

一、戏曲舞蹈保存古代舞蹈的传统

戏曲中的舞蹈,是中国传统舞蹈的精华,它保留了古代传统舞蹈的许多动作程序、技术技巧及表演手段。戏曲舞蹈中各种身段动作,人物姿态造型,大都源自人们生活动作的发掘、提炼、加工,甚至夸张与变形,既能反映社会生活,又能达到美化人物造型与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戏曲舞蹈在继承前代传统舞蹈与吸收融合当时当地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身舞蹈语汇,使之更深层次的凸显民间舞蹈风格样式与文人艺术的意趣旨归。

(一)戏曲舞蹈发展与中国舞蹈的从属关系

中国舞蹈源远流长。通过记载原始舞蹈传说的古文献,描绘原始舞蹈的文物、岩画、以及流传至现今的原始舞蹈形态都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舞蹈产生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及时需要,舞蹈作为反映社会生活审美形态之一。无疑,人类的劳动生活是它最主要的起源,模仿、巫术等从其根本来说,他们都从属于劳动。所以就有很多人认为舞蹈是艺术之母,是艺术最古老的形式。笔者通过自身的学习也充分认同其观点。我们可以想象原始人的发展如果不是通过模仿学习,就不可能出现反映劳动生活的舞蹈《扶犁》、《葛天氏之乐》等作品的产生,原始人只有通过模仿学习,才能促进整个群体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发明、发现更多的有价值的事物。这些都本源的孕育了舞蹈的发展的因素。

在舞蹈艺术不断发展的道路上,由于人们审美趋向、审美价值观念的改变,所以艺术的发展就会出现“偏科”的走向。在周代的《六代舞》、《六小舞》的出现,最重要的还是《大武》的出现使舞蹈艺术渐渐的结合着故事情节来更好的抒发人的感情与性格趋向。从而孕育了戏曲艺术的萌芽,从《中国古代舞蹈史纲》中了解到戏曲艺术的起源在西周时期。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艺术的发展道路可以用“坐标”的形式来呈现,横坐标是各姊妹艺术的发展走向,而纵坐标则是年代,这样我们就可以产生出各艺术的发展的先后顺序。比如:我们的影视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发展,如果没有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影视艺术就不可能广在人们视野上出现,更不可能得到普及,得到人们的认可与喜爱。所以戏曲艺术的发展也是同样的一个过程,同样的一个趋势。艺术不同形式的产生与发展都在循序渐进的道路上慢慢演变而来。

(二)戏曲舞蹈蕴含了中国舞蹈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舞蹈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舞蹈艺术的高度发展衍生出了戏曲舞蹈,戏曲舞蹈的发展展示出了舞蹈艺术的多样性与多元性,它的多样性产生于舞蹈艺术本身独特的表现形式,如我们可以通过舞蹈表现自身的情感,表现自身的经历,甚至表现自然界的方方面面,这些充分显示出了舞蹈艺术所具有的多样性。而其多元性则是在舞蹈艺术不断发展下,各姊妹艺术(如:杂技、幻术、滑稽表演、武术等)也不断的吸收着舞蹈艺术的肥沃土壤,戏曲艺术中戏曲舞蹈的发展就是根据舞蹈艺术繁衍而来。戏曲舞蹈作为中国舞蹈文化的一个分支,它的发展在不经意间不断的丰富着中国舞蹈文化。近代着名学者、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通过对中国戏曲的历史进行深入的考察得出的结论。他在《戏曲考原》一书中指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里充分说明舞蹈在戏曲中的重要作用,其中戏曲舞蹈在这其间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这样说没有戏曲舞蹈的发展成熟就不可能出现戏曲艺术的繁荣与兴盛。作为中国舞蹈文化之一的戏曲舞蹈,它的来由一直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参考了《中国古代舞蹈史纲》,戏曲舞蹈的来由:其一,来自前代的宫廷表演性舞蹈;其二,来自民间的舞蹈表演;其三,来自民间武术的竞技;其四,将特定情境中的特定生活动作加以“舞蹈化”。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戏曲舞蹈作为一种舞蹈的存在方式,而戏曲是以歌舞来演故事,演故事就成为了戏曲舞蹈的最基本的特征。在戏曲中,烘托故事的场景氛围和描绘人物性格的特点就靠演员对角色的理解程度和表演水平的高低。所以,在前面对戏曲舞蹈的阐述中,戏曲舞蹈作为中国舞蹈文化之一,它不但为戏曲艺术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又提高了舞蹈艺术的表演水平,使舞蹈在叙事与抒情上都“更上一层楼”了。所以就有学者认为戏曲舞蹈是蕴含在中国传统舞蹈里的“活化石”,研究戏曲舞蹈对当代舞蹈舞蹈的发展起到一种引导作用。

二、舞蹈艺术在艰难中发展,戏曲艺术在滋养中升华

(一)辉煌的独立艺术形式,后成为戏曲艺术的表演工具

自唐代以后,舞蹈作为一种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慢慢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戏曲艺术的发展与普及,而舞蹈只是作为戏曲艺术的表现工具。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戏曲艺术的发展兴盛有其自身的历史必然性。在唐代以前歌舞艺术是其主流,在宋元明清时代,戏曲艺术适应了人民群众的需求,这是其主要因素。“时势造“英雄””,“英雄”的出现在客观上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主观条件等的因素。戏曲艺术在唐代以后就具备了这几个方面的特点。在历史条件方面,随着唐代的覆灭,宋代的国力虽然没有唐代强盛,但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演变着,那时的民间歌舞盛况可谓是“风起云涌”。在唐代盛行的歌舞戏《踏摇娘》、《兰陵王》、《西凉伎》等成为唐宋元明清时代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在宋代也广为流传,不断的在元杂剧和南戏中表现。如:元代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整个剧的表演虽然以演唱为主,但该剧第二折中的杨贵妃在盘上做霓裳羽衣舞,就是通过舞蹈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所以舞蹈在其戏曲艺术中主要起到了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在社会背景方面,自唐以后的宋代,文化也在政治经济稳步发展的条件下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剧作家,他们分布在不同的阶层,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方面诠释着当时的社会状况,从而创造出了许多内容丰富、思想深邃的作品。从而加快了戏曲艺术的发展以至成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随着文学艺术领域的发展,人们对戏曲艺术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大,所以这时的艺术家就通过与文学的结合,慢慢的把各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共同来表现故事,渐渐的各种艺术形式慢慢地成为戏曲艺术表现的工具,从而使戏曲艺术慢慢地成熟。在主观条件下,戏曲艺术更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因为在戏曲艺术世界里,既能欣赏到舞蹈、音乐、武术、杂技、幻术等的表演,又能看到故事的情节,因此人们普遍都倾向于戏曲艺术,这就是它的主观条件的产生。所以自宋代至清代,戏曲艺术一直成为着人们精神娱乐最主要的艺术形式。

(二)辉煌汉唐舞蹈对戏曲艺术的影响

汉唐作为我国舞蹈发展的顶峰时期,舞蹈在那时虽然包括在“乐”的统称中,与音乐、诗歌相互融合在一起,但是,它又是一种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风靡于当时大街小巷,人们把它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汉代时的“百戏”,如《盐铁论·崇礼》篇记载:“夫家人有课,尚有倡优奇变之乐,而况县官乎?”可见在一般家庭都要以“百戏” 来娱乐客人,何况是当官的人啊!在这里我们可见联想到当时“百戏”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百戏中的各种表演项目,不仅在民间盛行,还在当时最能显示汉王朝表演艺术水平,这些都经常出现在宫廷,还出现在皇帝招待域外使节和少数民族首领的宴会中。如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这也充分证实了当时统治阶级对“百戏”的需求,以此手段达到统治阶级的政治目的。

艺术领域论文:对幼儿园地方民俗文化艺术领域中的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幼儿园教学与课程的研究已从学科(领域)教学走向多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进而趋向以园为本,发展特色课程的构建,从而推动幼儿园课程内容向综合化、多元化、现代化、个性化方向的发展。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各地园本教研活动持续深入的开展,幼教界提出有能力的幼儿园应建立自己的“园本课程”的建议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幼儿园已经开始了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尝试构建凸显本园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主要是结合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人文历史等资源,进行了一些零散的不系统的尝试活动。目前我市的大部分幼儿园选择使用的是外地课程(教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依样画葫芦,还不能真正消化外来教材的内容,不善于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及本地、本园情况进行选择、改造;大部分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对近在身边的丰富的传统民间地方民俗文化教育资源缺乏应有的敏感性,不善于去抓住身边的民间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开发出具有本地区特色、适合本地区幼儿的园本课程做好带头引领示范作用。

二、研究的意义

(一)对于促进幼儿健康个}生发展的意义。适合幼儿心理特点,为幼儿能接受的地方民俗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幼儿艺术教育,建构富有特色的幼儿园课程体系。

(二)对于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的意义。通过学前教育专家团队与幼儿园教师的合作,积极探索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研究,开发适合本地区、本园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

(三)对于进一步彰显本园特色,促进本园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未来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唯有具有特色的幼儿园才有可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关于民间民俗文化相关研究。民间民俗文化包括民俗戏曲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工艺文化和民俗饮食文化等,认为幼儿园应根据本园幼儿发展的兴趣与需要以及幼儿园的实际条件,创造性的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多方面深入接触、了解、认识和熟悉民俗文化的环境,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进其对家乡与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关于园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我国对园本课程的研究是在逐步的深入,从开始的讨论园本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到寻找园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再到某些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幼儿园慢慢认识到园本课程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重要性,从无意识地盲目跟风的设置园本课程到根据自己本园的实际情况,运用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到园本课程中,意味着园本课程已经开始逐步的发展成熟。

四、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本研究探讨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有效方略,试图从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构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丰富园本特色课程开发的理论。

(二)实践价值。首先,在把民俗文化渗透幼儿艺术活动过程,不但可以让幼儿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萌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其次,本研究也可以为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五、本研究的技术线路

(一)文献研究法:了解本地相关民俗的背景来源,学习与幼儿美术教育相关的理论,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研究与实施,便于更好地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活动。

(二)调查法: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分别对教师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的困惑进行调查、研究,寻找依据与方向。

(三)观察法:对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班级主题活动环境创设进行了仔细观察与记录,并对幼儿园教师组织开展民间美术教学活动的环节、具体教学活动目标执行的情况以及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四)经验总结法:定期进行阶段小结,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比较零碎的经验进行汇总。

六、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以通过对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研究为契机,从整体上推动本园教师的能力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继续发展,真正发挥示范性幼儿园应有的示范效应,为地方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示范作用。

从宏观上来看,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为导向,纵深推进大冶风华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提高大冶风华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办园水平,加快风华幼儿园的发展进程,开创风华幼儿园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从微观上来看,让老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制定、设计、开发有效的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整体提高大冶风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研究和开发具有适宜于本地域、本幼儿园特色的园本课程等。

艺术领域论文:幼儿园地方民俗文化艺术领域中的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幼儿园教学与课程的研究已从学科(领域)教学走向多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进而趋向以园为本,发展特色课程的构建,从而推动幼儿园课程内容向综合化、多元化、现代化、个性化方向的发展。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各地园本教研活动持续深入的开展,幼教界提出有能力的幼儿园应建立自己的“园本课程”的建议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幼儿园已经开始了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尝试构建凸显本园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主要是结合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人文历史等资源,进行了一些零散的不系统的尝试活动。目前我市的大部分幼儿园选择使用的是外地课程(教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依样画葫芦,还不能真正消化外来教材的内容,不善于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及本地、本园情况进行选择、改造;大部分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对近在身边的丰富的传统民间地方民俗文化教育资源缺乏应有的敏感性,不善于去抓住身边的民间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开发出具有本地区特色、适合本地区幼儿的园本课程做好带头引领示范作用。

二、研究的意义

(一)对于促进幼儿健康个}生发展的意义。适合幼儿心理特点,为幼儿能接受的地方民俗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幼儿艺术教育,建构富有特色的幼儿园课程体系。

(二)对于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的意义。通过学前教育专家团队与幼儿园教师的合作,积极探索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研究,开发适合本地区、本园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

(三)对于进一步彰显本园特色,促进本园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未来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唯有具有特色的幼儿园才有可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关于民间民俗文化相关研究。民间民俗文化包括民俗戏曲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工艺文化和民俗饮食文化等,认为幼儿园应根据本园幼儿发展的兴趣与需要以及幼儿园的实际条件,创造性的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多方面深入接触、了解、认识和熟悉民俗文化的环境,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进其对家乡与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关于园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我国对园本课程的研究是在逐步的深入,从开始的讨论园本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到寻找园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再到某些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幼儿园慢慢认识到园本课程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重要性,从无意识地盲目跟风的设置园本课程到根据自己本园的实际情况,运用本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到园本课程中,意味着园本课程已经开始逐步的发展成熟。

四、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本研究探讨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有效方略,试图从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构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丰富园本特色课程开发的理论。

(二)实践价值。首先,在把民俗文化渗透幼儿艺术活动过程,不但可以让幼儿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萌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其次,本研究也可以为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五、本研究的技术线路

(一)文献研究法:了解本地相关民俗的背景来源,学习与幼儿美术教育相关的理论,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研究与实施,便于更好地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活动。

(二)调查法: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分别对教师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的困惑进行调查、研究,寻找依据与方向。

(三)观察法:对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班级主题活动环境创设进行了仔细观察与记录,并对幼儿园教师组织开展民间美术教学活动的环节、具体教学活动目标执行的情况以及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四)经验总结法:定期进行阶段小结,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比较零碎的经验进行汇总。

六、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以通过对地方民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研究为契机,从整体上推动本园教师的能力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继续发展,真正发挥示范性幼儿园应有的示范效应,为地方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示范作用。

从宏观上来看,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为导向,纵深推进大冶风华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提高大冶风华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办园水平,加快风华幼儿园的发展进程,开创风华幼儿园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从微观上来看,让老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制定、设计、开发有效的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整体提高大冶风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研究和开发具有适宜于本地域、本幼儿园特色的园本课程等。

艺术领域论文:新科技在摄影艺术领域的运用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科学 技术的 发展 以几何速度在增长,短短几十年的 历史 变革通常是之前需要几个世纪才能成的。这种增长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期,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渗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作为社会上层结构的摄影 艺术 领域必然是首当其冲。本文主要分析新科技在摄影艺术领域的运用。

关键词:科技;摄影艺术;影响

一、前言

当代的摄影艺术领域已被各种光怪陆离的视像所包围,各种媒介中充斥着各式的机械复制的视觉影像,海量的图片,广告,电影,3d图片,虚拟电影……人们可以不会用笔墨来写字,但不可以不会读图。影像艺术已由单一的绘画形式过度到摄影,动态摄影,多媒体合成及 计算 机虚拟。同时,各种由科学技术的演进而形成的表现的多样性又让我们观看影像,消费影像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影像由它的本能作用一记录,演进为揭示一揭露一思考。摄影艺术不再是现实的描摹,它的视线探入了多维的角度,灵魂的幽微,隐秘的暴露,极度的体验,幻象的呈现,梦境的回归,影像的语言编制了一个未知世界的伊甸园。

二、艺术视野中多元演化的当代科技摄影

摄影本身其实就是科学过程的结果,无论胶片银盐还是数字成像。新科技的发展,使得影像可以在拍摄之后无需花钱冲洗即可及时显示,自动调焦和自动测光等技术使得人们从大量的技术细节中解放出来,从而可以更加关注于摄影本身,从这个角度说,科技手段促进了摄影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而科技与摄影之间实际上还存在着更多交融的区域,则为影像的产生带来了多元化的介质,同时也导致新型影像形态的出现。科技手段对摄影的影响是无所不至而客灵活多变的,影像在其产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随着相关科技手段的改进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从而导致新影像语言的产生。科技手段上的变化将能够为影像的表现提供新颖的形式,同时也会为摄影提供全新的题材和内容。

传统的摄影技术中,银盐成像以及染料的应用无一不是化学的过程,而新兴的数字摄影则彩ccd或cmos的光电效应来感应光线中基色光(如红绿蓝)的强度,foven、sony、柯达等公司一直在致力于新型影像传感器的开发,推动着数字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此同时,一些人放眼被摄影忽略已久的生物材料,科学家chris voigt使用细菌、科学家 joe davis使用dna分子,艺术家heathetacroyd以及 dan harvey则使用绿草来作为感光材料,他们分别获得了别具一格的照片。

传统的摄影中,光线的感光材料是形成影像的两个基本要素,而可见光则是最早用于摄影的光线,而不可见部分的紫外线则由于能量较高而往往用于照相法生产 电子 线路,而红外线往往被用于弱光甚至黑暗环境下的拍摄,专门设计的红外胶卷则能够产生强烈夸张的色彩表现。不同波长的光“看到”的不同影像。随光线波长的变短能量变大,在从红外到可见到紫外,乃至能量更高的x射线,y射线等。高能的射线能够轻易穿透物体的表面,例如,在 nick veasey的射线影像中,隐藏在物体内部的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

1、温度场影像。

红外线是与物体温度直接相关的光线,但是在传统的红外摄影中,红外线的作用仅仅是使感光材料发生化学变化。艺术家 ted kinsman采用红外成像技术拍摄下了大象的温度场分布,温度高的区域显示为红色,而温度低的背景区域则是蓝色,而在传统的红外摄影中,色彩与物体的温度没有直接的联系。

2、射线成像。

射线(x射线,y射线等电磁辐射和其他粒子)成像是利用射线束通过被测对象(例如不同形状的工件,人体的器官等)投影在探测器的陈列上,通过电子技术读出和计算机数据采集的分析系统,使被测对象的内部结构的图像重现在计算机屏幕上的一项综合性高新技术,它是建立在多学科交叉和渗透基础土的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己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材料科学、 工业 、国防、 交通 、安检等领域。

尼克•维尔赛(nick veasey)采用设计用于安检和侦察的x光成像系统来创作艺术作品,在他的作品中,看不见的东西清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提示了内部元素和辛勤劳作,隐藏在物体内部的东西变得清晰可见。

3、细菌及ona分子感光形成照片。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chris voigt及其团队何用经过基因改造的大肠杆菌,开发出了生物光传感器。这种装置拍摄的图像虽然需要四个多小时才能形成,只有单色;不过细菌极小的尺寸却可以获得极高的分辨率,大约是每平英寸100兆像索——相当一于如今较高分辩的十倍。

这种“活相机”是利用经过基因改造的细菌,当光线照射到这种细菌体内的基因时,一种化学物会变暗。voigt研制光传感器的办法是,加入海藻基因,通过编码把感光蛋白质编入大肠杆菌中,而大肠杆菌的dna很容易操纵。光激活蛋自质后,色素会变暗。如果把足够数量的细菌聚在一起,溶液就会变黑,就能得到类似照片的图像。于是黑白图形成就被“印”在培养皿中。

joe danvis则使用特殊的dna分子作为感光乳剂,受到光线照射到部分会发生变性从而实现对影像的记录。

三、高速摄影与低速摄影的魅力

1、高速摄影:高速同步闪光摄影

高速摄影主要有几种手段:一是借助高速摄影机,其优点是明显的,缺点是价格太高。麻省理工学院的harold edgorton教授发明的高速同步闪光摄影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转瞬即逝画面的记录,这种手段往往借助传感器触发相机快门,使普通相机以较高的快门时间对精彩画面进行记录,如波特兰的 艺术 家martin waugh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john hart教授等人都采用这种手段对液滴的形态进行拍摄,将溅起的水花记录成为永恒的精彩。然而这些技术仍然只适合于对小型画面的高速记录,面对赛车道上依次飞驰而过的几十辆赛车,如何记录?摄影师rick graves对此提出了一个别具一格的解决方案:他利用一个高速马达和一个带有狭缝的金属盘子对相机进行改造,马达的速度和赛道上飞奔的赛车速度关联,从而使得赛车在胶片上形成的影像与胶片的卷动速度同步起来。当赛车经过时,照相机每次拍摄下赛道上一英尺宽的一条图像,连拍后的照片通过photoshop缝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图片从而将一系列高速行驶的赛车凝固在一个长条图片上。而慢速快门则可获取别具趣味的影像。

2、液体雕塑

波特兰的艺术家martin waugh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john hart教授等人都来用调整摄影的手段对液滴的形态进行拍摄,将溅起的水花记录成为永恒的精彩。

3、慢速摄影:光绘影像

手持发光器在黑暗的夜空挥舞,通过小光圈和长时间的曝光,将光迹走过的路径记录成为透亮的线形彩带。

4、慢速摄影:摆锤运动的慢速摄影

摆锤下跌的时候,其幅度受到因空气摩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慢速摄影可以致使椭圆形轨道的轴线不断偏移。由于运动的幅度与摆锤的尺度相关,摆锤完成一个往返的周期往往也会增加(非谐振)。由于大轴椭圆形的振幅比短轴的大,主轴和副轴的周期也不同,这使得轴摆的相位发生变换并且旋转。一些艺术家在摆锤上装上光源,使之能够向四面八方发射光线,并且使用长时间曝光进行拍摄,获得美丽的摆锤运动曲线。

5、应用 科学 方法获取的影像

使用软件photoshop将照片处理成为各种新颖的画意效果的作品己经层出不穷,另外一个正在备受关注的领域则是借助复杂的数学算法对影像进行变换。而虚拟现实技术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则使得人们可以凭空地通过数据的描述来合成虽然反映客观事实,但是却不可能被实际的“看到”而仅仅是在概念中存在的影像,如香港的放射学家kai一hung fung对一个患者拍摄了182张ct片,并且经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制作了一张鼻腔的三维地形图,从而获取了一张从患者脑袋后部向上看鼻窦的虚拟影像。

艺术领域论文:环境设计领域中的手绘艺术

环境设计的本质不是简单的拼贴和模仿,而是环境空间的再创新和创造,是对方案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合理的解决方案的设计过程。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很强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并能够把这种带有情感化的感受的表现在设计中。反观我们当前的环境设计领域,充斥着大量的雷同的、乏味的、冰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作品,大部分的作品看起来都差不多,好像都是一个模板自动生成。一个方案放在这里合适放在另外一个地方好像也未尝不可。设计精品少之甚少。毫无创作力和艺术性可言。如果能够把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手绘表现结合起来,在环境设计领域中一定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手绘艺术在环境设计领域的价值体现

手绘艺术对于从事建筑、环境、美术、视觉设计等专业领域的设计师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它也是衡量一个设计师的创新和创造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数码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数字化技术充斥着整个设计行业,在一定时期占据着设计行业的主导地位。但是手绘艺术在大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并没有被摈弃。它以独特的人文主义关怀和艺术审美气息,形式各异的表现风格和艺术特色。反而在环境设计表现领域脱颖而出,成为设计师表达情感思维和方案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大数字化设计的背景下带来了一股清风。给受众的审美情趣带来了新鲜的体验。产生了更具有人文气质的亲和力。充分的传达了受众的情感诉求和审美感悟。同时,手绘艺术在环境设计表现过程中的性、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也能让设计作品体现出无限的艺术遐想和艺术属性。

二、手绘艺术在环境设计领域的情感表达

首先,环境设计领域中的手绘表达是为了满足某种功能上的情感为目的,其作品所传达出来的魅力与人的思维活动息息相关的。而这种魅力的体现并不是单纯从作品的目的性中获得,还要取决于在作品实施过程中作品和受众偶然的灵感创意的迸发。通过人与作品的交流,沟通最终形成的情感表达。作品会影响受众的心理情感,而人同样也会受到作品的感染,产生轻松、愉悦的心理感受。所以说手绘艺术所传达的情感是综合性、交互性的情感的综合体。其次,手绘艺术在环境设计领域中的情感表达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体验。这种体验既包含了人通过简单的视觉体验所产生的情感表达,也同时包含了人对社会、环境、人文等多方面的更深层次的情感获得。比如道德约束、审美意识、理性的认知等,这些因素也会约束着设计师对于手绘艺术作品的创意和表现。从而会产生不同设计类型的体现,不同情感的表达。手由心动,心理因素,情感因素就会不由自主的指挥着手去完成相关的设计任务。所以,手绘艺术实际上是处于设计师、消费者、设计作品之间的综合艺术形式。而手绘艺术却恰恰起到了这三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的桥梁作用。

三、手绘艺术在环境设计领域的探索实践

手绘表现技法是基于设计和绘画两个领域中的结合体,它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运用绘画的表现语言来呈现设计作品,使得设计作品更加具有视觉的美感和直觉性,同时也能够非常快速的表达设计师的创意和灵感。再其表现过程中多种技法的相互结合渗透,可以更加深入透彻的进行艺术的深加工,再创造。数字化展现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在其风格上是稍显单一和呆板的,这是由于其先天条件造成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产生了矛盾,使得设计人员和市场产生了脱钩,市场需求非常巨大,而承载市场的专业设计人员又严重不足,所以,无论有没有绘画基础,无论有没有专业技能,都一股脑的加入里进来。再加上社会上充斥着大量的所谓的环境设计专业培训机构,通过一个月,甚至更短时间的突击性培训,也造就了更多的不合格的设计人员。试想,这样的背景下所产生的设计作品怎么会有精品。而手绘艺术则不然,没有一定的绘画理论,没有专业的绘画和设计基础,没有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和积累,想去用手绘的形式去表现作品,那是断然不可能的。当然这种现状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有利有弊,各有优劣。而我们再次强调手绘艺术在环境设计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就是想改变这种现状,为这个领域培养更多的专业的设计人员,通过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专业设计人员参与进来。满足市场的需要,形成设计行业精英的常态化,充分的凸显他们的设计个性,拓展手绘艺术的设计空间,从而形成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所以,手绘艺术在环境设计领域的探索实践是在设计艺术的发展道路中非常必要的。在数字化占主导地位的今天,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这种快餐式文化的产生直接催生了这种快速化的设计模式。但是,长远看来,当人们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人们就会立刻警觉起来,单纯的复制和粘贴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手绘艺术在当前的设计领域中正好适应了这种文化艺术的异质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无论数字技术怎样日新月异,怎样飞速发展,手绘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设计符号都不会被取代,而会在文化设计产业中承载更多的发展使命。

作者:胡国梁 贺恒珍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 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

艺术领域论文:剪纸艺术中三角洲美术教育领域传承

摘要: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当前社会传统剪纸艺术面临着外来剪纸艺术的侵蚀和内在文化转型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确保其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传承。本文从黄河三角洲剪纸艺术的起源入手,分析了它的艺术特点、表现形式和流传方式,并对其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

关键词:剪纸艺术;黄河三角洲;美术教育;传承

剪纸艺术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民族内涵和历史生活文化,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研究价值,其已然成为我国传统艺术中最为普及和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其他的民间艺术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黄河三角洲由于地域的特点和历史因素,其剪纸艺术有着独特的历史和经历,虽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是剪纸文化发展和传承的关键。

一、生活的艺术

艺术风格的形成,往往与某个地域的自然环境、水文地质、风土人情和历史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邻地域的人文交流也是一个方面。黄河三角洲地区在历史上都曾有众多从河北、山西移居到此的人,这些外来人同时也将其故乡的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带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所以山西、河北的人文艺术风格也影响了黄河三角洲剪纸艺术的风格。黄河三角州同时也是东部沿海与我国北方的交通枢纽,鲁南、浙江和胶东半岛等地的客商进京和往来天津都必须从这里经过,所以,江浙地区和胶东地区的艺术风格也对黄河三角洲的剪纸艺术风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黄河三角洲作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以耕种为主、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根源的社会,加上其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方式,为民间剪纸的诞生提供了基础,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余,通过一张张剪纸描绘工作、生活,表现劳动人民独特的大众艺术。剪纸艺术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同时也是属于劳动人民的大众艺术,原因是纸张容易得到、艺术成本低廉、方便制作、受众面广因而在黄河三角洲受到普遍青睐。黄河三角洲的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在《惠民志》当中有所记载。

二、艺术的风格

黄河三角洲剪纸艺术的流传渠道和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外地移民的迁入,他们将外地的剪纸技术和风格带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与当地的剪纸艺术融为一体持续继续发展流传,前文所说的大量的山西、河北移民的迁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其二是黄河三角洲本地的人民通过探访亲戚、探望友人或者赶集的形式流传下来;其三是祖辈、父母辈对子孙后代的传承,这种传承方式特点在于有着明显的个体或者家族的风格特征。黄河三角洲的剪纸艺术经历了长期的生活经历和民俗活动的运用,其艺术内涵已经深入人心,艺术手法已广受青睐,渐渐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财富和审美标准,也形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域文化特征。黄河三角洲剪纸艺术通常以单色为主,偶尔也有套色、分色的形式。单色通常以白纸或红纸为主,红色主要用于制作装饰美化用的墙花、顶棚花、窗花、喜花;而白纸主要用于制作绣花。色彩方面主要以大红色较为常见,其中镂空的部分很少,色块较为明显,内容大多是体现人们所喜爱的事物。红色有热情喜庆的色彩,烘托了欢快火热的氛围,体现了人民乐观开朗的生活方式,虽然形式简单但却给人一种朴实、纯洁的情感。制作方法一般是用剪刀剪,也有用刀刻或者二者并用的,但大部分还是使用剪刀的。黄河三角洲剪纸艺术一般采用折叠对称和部分对称的方法剪刻,表现形式以写意为主,造型质朴,质朴中带有灵韵。

三、发展与策略

黄河三角洲的众多农村妇女曾经一度是剪纸艺术发展的主要力量,各地方也曾出现过不少的剪纸大师。大约在半个世纪以前,由于受到当时左派思想的影响,民俗的剪纸艺术曾经受到过冷落,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黄河三角州的民俗文化和剪纸艺术终于迎来的复苏和发展的春天,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使得剪纸艺术恢复了活力,不少人又重新开始学习剪纸,通过剪纸反映现代化的新生活。剪纸艺术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其重点在于前文说过的低廉易得的材料、简单易学的技术、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风格形式。在目前农村的剪纸艺术濒临失传的现状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剪纸教学在农村学校中的教学,让更多的人从小就培养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和坚持。剪纸艺术正慢慢地被人们发现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并将剪纸艺术认作是一种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同时通过剪纸艺人的不断坚持,剪纸艺术也在与时俱进,传统的剪纸艺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高科技需要与之相称的高情调的艺术协调,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剪纸艺术还将受到更多民众的青睐,为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转型与应用

中国的剪纸艺术经过了不同阶段的传承和发展,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民俗文化对社会的教化、维持和调节的能力,促进了中国艺术文化的不断传承和持续发展,其内在的观念、原则、内涵、情感和风格都是不断的传承和发展带来的结果。虽然目前黄河三角洲的剪纸艺术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在发展,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剪纸艺术也确实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文化冲击,对此我们必须要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确保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一)文化转型

现代社会充满了各种先进的文化和科技,这些给传统的剪纸艺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部分人对剪纸艺术存在着一些误解,对于传统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还缺乏一定的科学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对剪纸艺术的保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投入的时间和资金都远远不够。同时不少的民间剪纸艺人对于剪纸艺术的认识也没有与时俱进,部分剪纸艺人只是单纯的把剪纸当作一种谋生的手艺活儿,甚至害怕被人抢走生意而拒绝传授,这导致了剪纸的技艺无法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发展。目前我国还缺少一套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也还没有成立相关的专门的保护组织,这些都导致目前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遇到困难。

(二)应对措施

剪纸艺术作为黄河三角洲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如今的处境较为困难,我们应该坚持以传承、发展为根本的任务,采取“保护、发展、传承”的策略,对黄河三角洲剪纸艺术进行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从而强化对于黄河三角洲乃至全国的剪纸艺术的重视程度。在政策和制度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鼓励,不断完善相应的剪纸艺术文化保护、发展和传承的相关体系制度,通过政策的扶持来培养更多的、对剪纸充满热情的剪纸艺人,确保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三)创新策略

作为一门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的艺术,我们在保护的同时还应该为剪纸艺术实现相应的创新,比如为剪纸艺术的保护建立相关的专业的研究管理机构,设立剪纸方面的学习课程。对于传统的民间剪纸艺人而言,不仅要孜孜不倦的学习传统的剪纸技艺,还应该积极的改革创新,将传统的剪纸艺术进行充分地改革和发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积极地融合,在弘扬传统艺术文化的同时不断贴近现代生活,坚持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创新型发展道路。同时,在这种创新的路上,要注意时刻保持传统剪纸艺术的艺术核心,在这一前提下让剪纸艺术完成现代化的突破。

(四)品牌塑造

通过发掘各种人力资源,给设立剪纸艺术的专门研究机构、学习课程提供专业人才方面的保障,采用三个整合的方式(剪纸艺术与学科科目的整合,实现教学主渠道的功能;剪纸艺术与德智教育的整合,开辟德智教育的新渠道;剪纸艺术与生活教育的整合,不断的丰富和强化生活经验),为剪纸艺术教育和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提供确实可行的发展方向。如:山东剪纸文化研究中心变固定为流动,以“流动的科普”方式开展剪纸文化社科普及教育活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在黄河三角洲乃至全国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相关人员的重视和改革,通过融合现代艺术和生活元素、结合当下的生活现状对民俗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实现我国传统剪纸艺术与社会发展的融合,从而使剪纸艺术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艺术领域论文:传统文化领域数字动画艺术的发展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等发展也突飞猛进,技术的变革能够有效的推动艺术的发展。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方式的动画,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推广,数字动画的技术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效果,是现代新媒体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一项技术,它不仅在文化技术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还能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方式,采用数字动画来传播信息,可以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具有多样性,同时,通过数字动画特有的极强的感染力,使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本文通过结合数字动画的独特性,就传统文化领域数字动画艺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数字动画;发展;应用

前言:

在数字时代的现如今,动画艺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不仅对动画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机会,而且制约了动画艺术性的形成,对动画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目前有关数字技术和理论的研究都在不断的进步,促进了我国数字化时代的创新发展,所以,基于这种背景,如果不让数字技术与动画的发展有利的结合,就一定会使得动画艺术无法发展的。

一、数字时代给动画艺术带来的机会

(一)越来越丰富的动画创作技巧

“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它集合了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包括有文学、摄影、音乐以及各种绘画和漫画等。[1]”对于人类发展的产物——数字时代,是一场突破性的变革,由于数字技术的崛起,使其与视听设备的密切配合很快的占领了动画市场,对动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由于动画应用了大量的数字技术,这也为动画的创作给出了很为广大的空间。让动画的创作人发挥更好的想象,有助于开发更多的动画产品。具体表现如下:1.数字技术主要是区别于传统的手工制作动画,即主要运用计算机等数字技术制作的动画,大多数的3D动画都在数字动画的范围之内。数字技术让动画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可以使传统技术的动画在有数字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快速的发展。让动画创作具有多样性。传统的动画创作不仅要受到创作主体的限制,而且也会因为硬件设备的不够专业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创作。通过数字技术就可以简而易举的利用计算机的专业软件简单操作就可以成功的完成动画创作。2.通过数字技术来进行动画创作,在创作风格上可以获得更加多样化的选择空间,自从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动画创作以来,就在不断的进步,例如:创作技术的水平不断的在提高,对于创作的难度也在逐渐的下降,为动画创作的迅速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动画创作的水平和质量都在不断的优化,让更多的难以创作的动画得以轻松的创作。形成技术的创新。3.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让动画的艺术与其他多元化的传媒形式得到有机的结合,从而加速动画创作的不断发展。

(二)动画的传播

在数字时代,动画的传播的途径不仅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传播的力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动画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目前,动画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样化,给动画创作的艺术带来了很多的有利条件。1.在数字技术时代,动画的传播途径变成了多样性的发展,数字媒介更加的为动画的传播给出了较为合适的途径,例如:网络资源、移动客户端等都为动画的传播提供了空间。2.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依靠网络,使得网络的传播性也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在传统动画传播中,主要的传播手段就是通过电视,而现如今是网络的时代,通过互联网可以让动画的传播更广、更快。因此,是数字时代让动画的传播增多的。

(三)增强动画的接受能力

通过数字时代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介,让动画的传播范围更广,使不同国家的动画创作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共享,让人们对动画的认知也在不断的提高,通过人们对于动画越来越熟悉之后,人们对动画的接受能力和对动画艺术的理解能力都会不断的提高。通过多样化的动画创作,使得动画已不再仅仅是孩子可以观看的影片了,而是成为了一种有深刻含义,具有激励作用的成人也可看的影片了。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层进行动画创作,收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

二、数字动画的发展

(一)多样化

现如今,动画创作受到了数字时代的多方面影响,决定着动画创作的风格与独特之处。在数字教育的影响下,动画的创作会在未来形成多样化的形式,例如:数字技术在将来,通过不断的发展,会更加的满足动画创作的欲望,在现实生活无法完成的抽象的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数字动画的创作体现出来。在人脑中的抽象想象了会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动画创作而变的具体化。例如:这几天开始流行的三维动画,三维动画独特的画面效果,让观看动画的人可以享受立体的视听效果。

(二)拟物化

在传统的动画艺术中,动画创作具有拟人化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如今的动画艺术越来越趋于拟物化的进展。在传统的动画创作中,由于创作对象的特点,使得卡通动画被创作出来。让卡通人物赋予了人的性质。但是,数字技术的现今,对于动画创作从主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创作过程中对人性的关注越来越少,相反,对于人类的所作所为的反思越来越重视。

(三)相互结合

“在数字信息时代,作品的互动性可以说是影视动画艺术创作必须考虑到的一个因素,因为现代影视动画艺术成功与否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看它们是不是能真正的进入到各种互动情景之中。”近几年,数字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动画艺术创作的升华,3D技术的普及让3D动画已然成为当今的主流,不同的数字技术的合理应用,使得动画创作变得多样化,并出现了相互结合的现象。例如:照片与动画的结合、平面设计与动画的结合等。这些结合是在数字技术发展的现今实现的,最终实现技术与动画的结合。让动画更好的发展。

结论:

数字技术的提高,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机会,也为动画创作的技术提供技术支持,让动画的创作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数字媒介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大了动画产业技术能力的研究力度,提高了视觉效果,扩大了发展空间,打破了传统的创作瓶颈,凸显了自身独特的发展特点。”动画技术科学合理的利用数字媒介,才能让动画创作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才能使动画创作产业链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王思颖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艺术领域论文:普艺术特征在现代家具设计领域的应用

摘要:波普风格,是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异化、娱乐化、古怪化的形式主义的表现趋势。在设计上,波普风格并不囿于一种形式,常常存在多种形式的活泼混搭,既是艺术的高贵幻想又是追求流行的大众性风味。家具设计在现代设计的发展中常常走在时代的前列,引导设计的走向,亟需波普这类时尚、全新的设计理念来指导生产。波普的设计思潮一经涌起,即被应用于家具设计的具体实践中,波普的几大特征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得到充分彰显。

关键词:波普艺术;家具设计;艺术形式

种种设计思潮对设计的具体实践势必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家具设计的特殊性受现代设计普通性的制约。作为现代设计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波普艺术冲破生活和艺术的界限,运用前卫的表现方法,打破传统艺术的僵局,开创了设计艺术的新纪元。尽管大多数设计史都是以建筑为主线,但必须兼顾家具。家具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具设计是造物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品类[1]。现代设计的发展流程中,家具设计常常走在时代的前列,引导设计的走向。地阐述波普特征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现代设计与家具设计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可以为现代设计提供启示。本文将重点论述波普特征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波普设计特点,可分为两类:显性和隐性的特性。波普设计风格的显性特征主要为形式、解构、原创等方面。波普设计的隐性性状表现在原有的思想内容、主题等方面,往往隐含在设计的作品之中,波普设计的隐性特征表现在其人性化、商业化等方面。下面来重点论述波普的几大特征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

一、形式特征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

波普设计的形式特征与家具设计的形式美不谋而合。波普设计的特征之一即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格,强调产品表面视觉的装饰设计,而且更注重结构、功能方面的结合。波普设计强调通俗的特征,致力于艺术与设计,使日常的生活更舒适、更自然,从而体现物质本身的特征。加之夸张的色彩和流行的装饰突破原有的形式主义美,看似简单,或是任意组合的幻想。波普设计没有现代主义规范的设计技巧,不是首先考虑实用性因素和功能性因素,而是靠设计师较强的主观意识。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流行的设计是不同于现代主义的,其所具备的技巧和青春活力、活跃的设计形式、鲜明的色彩在设计中注重新奇和独特的想法,成就其丰富的色彩和大胆的想法。在索登的家具设计作品中,可以看到设计师在其经典系列《扶手椅》中对于现代主义转型的改造,大量的曲线构成椅子的主要框架结构,外加上浓郁色彩的修饰,使日常生活用具带有了鲜明艺术特征。坎纳建筑事务所所设计的室内空间,其色彩运用表现方式,使人们充满了各种无限的想象空间。手染制作成的紫色椅子,造型上充满朴质的原生态风格,简约而不简单的风格更映射出机械而单调的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感性与丰富。波普特征一经运用于家具设计领域,突破了传统的家具设计理念。波普风格的家具设计一般喜欢采用高纯度的大面积暖色作主色调,如朱红、柠檬黄、络黄等,大量采用塑料与人造复合材料[2]。英国设计师琼斯以写实而逼真的女人体进行构思设计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使波普特征中的形式特征得到充分彰显[1]。波普设计的形式特征违背了工业生产中的经济法则、人体工程学原理等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虽然设计的产品昙花一现,但波普设计的影响广泛,特别是在利用色彩和表现形式方面为家具设计思潮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解构特征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

解构一词被各领域所引入,成为学术界较为多元化的词语。在这些晦涩的概念里明白了解构的实质是一一打破那所谓的条条框框的界限,或表示疑问。流行设计艺术是使用现成的或者重构成不一样的设计来分解或使用复古流派的艺术,以其独特的格调流行于世。美国设计师家费雷比说:“现在的一代人探寻、吸取早期的风格式样并对它们进行分类,从而创造出表现他们独特的生活经验的新风格式样。正如流行式样重复了前代人的风格式样。”波普特征之解构特征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体现在材料方面,即在旧的家具内容上寻找新材料的落脚点。艺术玻璃作为装饰镶嵌到家具上,或者以点的形式成为家具的构件装饰,最早见于明清家具。波普设计思潮是以反主流设计的面目出现的,意大利先锋派设计师设计的“袋”椅和“吹气”椅。“袋”椅是一种观念全新的无形软坐垫,为使用者提供多种不同姿势。“吹气”椅是及时件可批量生产的可膨胀式椅子,成为20世纪60年代大众文化的经典作品之一,是反传统家具和正统现代家具追求高质量和天长地久的观念,以“用完扔掉,以新代旧”的设计态度表现一个短暂时代的心声[2]。这是解构特征对现代家具材料的重要影响。家具市场的复古家具是受波普特征之影响的产物。人们对过往无限怀恋的需求不断膨胀,使得复古家具深受消费者青睐。一些品质家具还采用清式家具惯用的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如紫檀、红木等。在制作上的复古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木连做和榫卯。一木连做不用小材料拼接,可以保障外观的色泽和纹理的一致,坚固牢靠,缺点是原材料的浪费。榫卯这种构件连接方式极为精巧,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家具在样式上的复古主要体现在家具产品多有仿古的榻、皇宫椅、紫檀圈椅、博古架等样式。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融入家具的设计当中,为家具赋予新的内涵,使复古家具设计更加人性化、实用化、现代化。波普艺术设计的解构特征还具有强烈象征性和调侃意识,如把鞋匠铺的工作凳作咖啡桌之类的设计,设计者把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物品组合在一起,创造一种不和谐且令人啼笑皆非的波普形象,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和视觉冲击[3]。

三、原创、人性化特征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

波普设计,更为注重人性化的表达,在设计中强调个人的设计情感与艺术表达,但并不等于将自我的艺术理念强加于流行文化生活之中,认为过度强调自我的艺术态度会影响到艺术对大众的社会性服务。为此,理想的设计应该从某种意义上较高境界地反映出人本思想的光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因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存在不同的需要,艺术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大多数人的需求,并在其中表现出应有的人性关怀。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在其著作《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中即提出设计的三个目标:及时,设计为大多数人服务;第二,在设计中不仅考虑到健康人士也应考虑到残疾人士;第三,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如何利用并保护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波普设计注重人性关怀的设计,这句话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功能主义,是一个对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功能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即把理性的、逻辑的功能发展为既有生理功能,又有心理功能的新功能主义。美国设计师普洛斯说过:人们总是认为设计具有三个层面——美学、技术和经济。但更重要的是“人性”。设计以人为本,当然波普设计就是以人为本,人文主义在波普设计中逐渐被理解,而“文化”作为这种“以人为本”的载体,正是体现人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实际上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创作的。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出什么样的设计。人类的设计由简单到实用之外,它还含有各种人类精神文化不断上升的因素,正是这个层次的需求逐渐增加的反映。作为波普设计对象,它是以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协调、平衡情感等方面是毫无疑问的。现代家具造型设计注重以人为本的个性化追求的设计理念,家具造型是制约其实用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主要因素,在如今市场经济主导的家具市场中,能否吸引消费者关注从而为企业带来了效益,关键在于家具造型特征。可塑性在家具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家具的形态多样化,而且能整体造型,通过新材料的运用,对家具进行弯曲、切割,随意创新想要的造型。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成独立的子系统,称为“模块化分解”;将独立的子系统组合构成复杂系统,称为“模块化集成”。家具功能模块化设计是一种设计将通用化、规格化、标准化的零部件进行组装,最终实现家具形态多样化。家具功能的模块化可以满足现代小户型业主的多元需求。设计师首先考虑家具功能问题。在设计构思的阶段,利用抽象的造型元素,结合家具生产线上标准化和合理化的要求,根据最简洁的工业化元素塑造家具模块。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家具成品的效果,根据家具的功能,组合家具,实现产品功能的多样化。模块化多用途的家具,可以分解成不同的家具。受波普设计风格的影响,模块化造型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应用广泛,根据功能实现造型的多样化,如椅类、柜类家具等等。在现代家具设计中,运用人性化特征设计出的家具往往具有原创性,是对以往家具设计标准的突破与创新。原创性对家具设计的影响还体现在材料造型等方面。20世纪50年代早期,波普流行设计中大量应用了高科技,新材料,球体造型的科幻设计元素,设计师们将好奇心和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与追求巧妙结合起来,关于太空的知识被大胆的应用于设计,人们对太空的无尽想象成为了建筑及内在装潢的灵感,于是大量色彩与形体充满太空氛围,线条流畅的家居用品和器具应运而生。一时间,球形家具、银灰色生活用品大量出现。1966年,芬兰设计师阿尼奥(EeroAarnio)设计的一把“球”椅是宇宙时代设计的典型,打破了传统家具的格局。1969年,德国设计家昆代尔•布斯(GurteiBoss)设计的宇宙风格卧室家具,整套家具由圆形的双人床、圆形的枕垫、圆形的吊灯组成,极力模拟宇航舱式的全新风格[4]。

四、商业化特征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在所谓“富裕社会”的西方国家,人们的消费观念异化,在向求新,求异的方向转变,这使商业设计有了质的变化。设计本身,开始用“形式追随市场”代替“形式追随功能”,这样也是为了服务于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设计,就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产品的形式,包装,广告,等等都是宣传手段。波普设计注重商业表达,利希滕斯坦说到波普艺术时,这么说:“波普艺术可以被视为两个20世纪艺术趋向的产物,其一来自外部——即题材;其二来自内部——即美感。”当然,主题是商业的,属于商业艺术,但其贡献是在于“物”的鼓励和赞美。波普设计更加的生活化,与商业联系更加的紧密。设计出来的产品让人感到更加的有趣,对消费者有吸引力,充满乐趣,唤起感情,传播信息,促进产品推广。家具设计与其他产品设计一样,它是从社会、经济、技术和艺术的角度去处理家具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装饰及处理等要素,使之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5]。家具设计原理与艺术设计原理又有所不同,某些艺术造型规律可以在家具形态的塑造中得以体现,但是家具造型体现还拥有其自身规律,因此,不能生搬硬套地将艺术创作的造型规律套用到家具设计中。现代设计正是在不同设计领域中的相互促进下蓬勃发展的。波普设计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杂,对现代家具设计产生了强烈影响,活跃了设计气氛。

作者:王玉云 王璐阳 单位: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领域论文: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教学模式

摘要: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结合形成。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对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展开讨论,能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艺术民俗学;文化产业;教学模式

艺术与人类的总体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随着人类的文明、习俗发展而不断演变。以艺术为对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艺术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更有学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艺术展开研究。就艺术与民俗而言,有学者从民俗中的艺术展开讨论,另有学者从艺术中的民俗进行探析。不论民俗中的艺术还是艺术中的民俗,都是对艺术与民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探究,旨在深入了解伴随民俗产生的艺术本质以及艺术产生、创作的民俗文化内涵。正如学者钟年在其文章中所述“对于艺术的认识,不能‘止步于对艺术事象的静态分析’,而应该‘以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形式与情感效应为材料,将其置于民族区域社会中生产生活的、社会时尚的、宗教信仰的广阔背景下予以观测论析’”。[1]就此研究视角,张士闪教授首先提出了“艺术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尝试在民俗文化研究和艺术学研究的学科间,建立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理念,旨在研究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艺术进行民俗学的视角研究。学科归属上,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形成。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作为艺术活动背景的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事象和民俗观念。其次,它将以民俗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阐释艺术的源起,本体,功能,以及艺术与民俗的真实关系。”[2]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表象之一,同时还是文化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形态和功能上的演变。文化产业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就“产业”而言,其本源之意为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而逐渐拓展为“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3]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当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事业正蓬勃发展,在此热潮中应运而生了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尤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民俗、民间艺术联系紧密。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对艺术民俗的研究、探讨必不可少,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开设艺术民俗学这门课程也是有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将尝试探讨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从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1教学模式制定的理论依据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功能之一,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正如潘懋元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必受一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人的发展规律相适应。”[4]同样,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教学也应遵循以上的教育规律。由此,制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而且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结合艺术民俗学的教学特征,应该突出区域特征或民族特色

就笔者执教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该地区世居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水族、毛南族、水族、彝族等11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产生所依附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富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领域艺术民俗教学特色,强化学生的优创意识、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在保护和传承该地域中的艺术、民俗类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化产业领域中进行艺术民俗的研究。

1.2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接收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包括艺术民俗学学科所涉及的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艺术民俗学科学专业知识和规范,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论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研究水平。

1.3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专业结构、巩固艺术民俗学专业优势,逐步建立健全该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制定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拓宽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学生的专业视野,是艺术民俗学在教学中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艺术民俗学教学除了遵循专业研究规范外,还要围绕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业教学。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观贯彻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之中”。由此可知,艺术民俗学教学贯穿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应结合该专业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掌握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民俗学、艺术学的专业研究方法,尝试艺术民俗与文化产业等学科理念融合展开科学研究,进行文化创新和传承。

2艺术民俗学教学目标与规格设计

目前高校教学在面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市场与就业需求下,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由此,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要本着“突出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的目的,抓住在文化产业中如何发展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基本点,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的,即掌握艺术与民俗知识又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学生,具体如下:首先,通过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领域环境中教学,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叉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了解并驾驭历史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逐渐加强,作为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在此领域中更应该具有敏锐的触角,而且要意识到艺术民俗学这一交叉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仅纸上谈兵是不能为今后从事的专业服务的,必须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引导学习实践以及学术研究,要注重当下新的形势、政策、信息、思想等,做新型的文化产业与艺术民俗的复合型学者。二是学生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同时掌握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民间艺术的生存需要民间文化的沃土滋养,艺术的创作也离不开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掌握。民间艺术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所特有的审美观念与道德意识,其间更蕴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因此,在艺术民俗的教学中,以艺术、民俗文化为根本,秉承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站在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度,探求如何构建新时期艺术民俗学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和运用知识传播发展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能力。其次,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学习中具备传承及实践创新能力。张士闪教授提及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是从民俗学研究的整体文化观出发,对典范社区内曾经存在的和仍然存在的艺术事象予以梳理,对其中的各个艺术门类进行慎重的微观性分体研究和宏观性综合研究,为社区文化的艺术定位、发展提供出指导性建议;二是注重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三是中国的艺术民俗学研究应注意其自身特色。[5]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以上几点研究原则,还要结合社会文化的发展现实,让学生把社会实践同创新思维相联系,在日常学习的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学习知识,同时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操作过程中。

3艺术民俗学教学模式中的课程教学设计

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所设立的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有别于一般学科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一般课堂教学原则外,还有其独特的课程教学设计,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具体如下:

3.1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综合来看,文化产业专业领域的学生的文化素质一般较高。但就艺术民俗学这个学科而言,涉及了艺术和民俗,具有一定特殊性,尤其是艺术,并非每个学生都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掌握艺术、民俗文化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对艺术基础常识较弱的学生,让其多听、多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对民俗文化常识较弱的学生,可通过消化课堂讲授知识和实地调研体验,增强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文化自觉性,掌握民俗文化基本理论。

3.2把握教学整体性与灵活性

在进行艺术民俗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通常采用纯理论性的授课方式,难免会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冗杂的理论学习中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理论授课分解为理论与实践穿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灵活掌握课程的进度。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选定一个调查对象,在进行前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对其选定的对象进行文化、现状、发展、艺术性、民俗特征等方面的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并做课堂展示。学生的课堂展示不仅要表述清楚所调查对象的具体内容和文化背景等,还要结合文化产业的专业特点进行思考并展开有效的阐释。此类学生课堂展示的教学形式,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策划每次课堂演示,教师为辅助对展示完的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从而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艺术、民俗文化素养。

3.3掌握学生实践学习的合理性

艺术民俗学在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将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由此,将这个研究观念引入其教学模式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尤其在文化产业专业视阈下的艺术民俗学教学更加要关注在变迁的民俗社会中艺术活动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动态的艺术活动所依附的民俗社会大环境。从而,在学生将艺术民俗学基本调查方法运动到实践过程中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调查进度随时给予指导,适时纠正学生在实践中所遗漏的关键信息,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相关学术知识进行实地调研和调查报告写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和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张士闪教授提出构建艺术民俗学这一学科开始,就提出本门学科应该将文献资料、历史考古和民俗调查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学术研究,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存在于各地域、人群中的民俗和艺术。同样,今天我们将艺术民俗学放置文化产业这样的专业领域中进行教学,不仅要遵循以上学术观点进行教学,而且要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结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艺术民俗学,也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依据,让艺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艺术领域论文:艺术教育在艺术领域的创新

一、艺术教育在专业美术院校实践中的体现

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如今美术院校的美术专业相继开设了更多丰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已经和过去纯艺术美术专业截然不同了。它更加适合国际美术专业交流和经济科技发展,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美术专业。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又称通才教育,是当前高等专业美术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对全体学生普遍进行的基础性的专业、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通才教育的目的是改变过去专业过细,过分强调专业而培养“工匠式人才”的教育观念与实践,转而在大学期间注重对学生进行“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的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从近几年美术专业类高校来看,很多高校开设的新兴专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社会发展空间。一些特殊的冷门专业已经逐渐具备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性,逐渐成为当今社会比较热门的艺术专业,如影视动画专业、舞台美术专业、游戏设计专业等,都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既具备一定的高科技,又兼备一定的视觉艺术审美价值,带动着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前高等专业美术教育的基础教学基本上是一种中国传统艺术的延续或者对西方古典艺术的研究,其教学内容和艺术形式都缺乏教育方式的原创性和主动性,所以发展美术教育研究不同门类的美术专业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打破原有的教学观念,抓住特色与热门专业的优势,与相关学科专业相互融合,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艺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通过实施开展“产、学、研”的教学模式,将艺术与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实践中不断学习知识和总结经验,在动画设计专业领域创造出一套新型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中国美术学院探索设立综合绘画工作室,在“大美术”观念指导下,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多学科交叉式综合教育模式,以民族文化为基础,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和实践,创造出一条中西艺术文化相融合的教学道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担了“国家广告设计职业标准”的制订与教学工作,从中探讨出一套广告设计专业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具备的艺术修养的设计人才。如今,创新的“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先锋的创新思路,通过实现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速学科的发展。如,现在很多高校开设的动画专业就是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产业需求,结合自身优势,将动漫人才培养试验区办为“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先锋榜样,拓展教学科目,完善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很多毕业生成为各地动画领域的专家、高级导演、管理人才及参与国际竞赛获得奖项的行业领跑者,部分毕业生成为全国各大高校启动动漫专业的骨干教师。

二、艺术教育在专业美术院校实践中的价值

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曾主张“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教育唯有运用艺术才能解脱人类心灵所受的压制,才能达成民主社会的教育目标——自我实现,完成团体的职分,才能真正为人类的未来带来幸福机运”。如果没有艺术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途径。教育不能够离开情感,情感是最能够打动和影响人情绪的方式,人与人之间需要情感去沟通,需要情感去建立感情的桥梁,艺术中同样需要倾注情感,才能变得丰富饱满,才能让艺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所以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艺术专业知识,更应该在艺术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丰富学生对艺术专业的情感,只有让学生先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使得他们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这种教育模式也是当今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专业艺术院校艺术教育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首先,通过艺术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实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视觉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其次,通过对学生专业情感的培养,使其热爱艺术专业,保持对艺术专业的热情;再次,在学习一定的艺术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精神和艺术实践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和创作能力。

作者:何芳秋子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艺术领域论文:计算机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表现,现代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带来诸多便利。计算机强大的计算、绘图和软件制作能力在艺术设计领域发挥巨大作用,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计算机技术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意义作出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艺术领域;应用;分析

引言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广,包括广告设计、网页制作、动画制作、服装设计和建筑工业设计等。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画面制作、视频加工,辅助设计功能强大,是提高艺术设计效率和质量的先进工具。[1]

1艺术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作用

1.1智能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系统庞大,智能化程度高,能够有效代替人工设计作业。艺术设计内容复杂,无论是建筑工业设计还是动画服装设计,要求画面美感的同时更注重度。要提高设计工作整体效率与质量就要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计算,提高操作精准度。对于艺术设计中比较复杂的部分,也可以利用智能化软件,模拟建设应用模型,检验设计成果。艺术设计中一方面要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另一方面还要突出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与设计创意,由于设计内容较多,要保障作品整体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利用计算机智能系统能够简化操作内容,缩短工作周期,提高设计效率。

1.2操作方便,整体优势明显

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沟通、设计和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系统功能强大,能够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艺术设计工作是一项繁重其延续周期较长的工作,在没有应用计算机技术前,单纯的人工计算、规划和设计,效率不佳、状态缓慢,且人工设计容易因缺乏严谨性影响整个项目设计质量,同时设计效果也难以展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艺术设计领域,实现了技术革新和速度提升。手工设计需要同时兼顾的因素较多,并且可能因计算数据失误导致整体统计差错。但是应用计算机可以通过三维动画演示,整合全部数据资料,提高设计率。对于相同工作内容的设计也可以利用喷绘机实现,提高画面可观瞻性。[2]

1.3展现艺术创新

设计的工作即是汇集创意的工作,是在突破以往工作模式和现有工作内容的前提下,增加新的创意点,将不同的元素予以融合,体现功能性和新颖性。艺术设计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展现了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展示形式,能够将意识内容和想象内容真实展现,与设计作品整合,体现设计的可行性。设计师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会根据已有的经验与现实结合,想象构造新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是否可控或可行,需要在设计模型中体现,验证周期过长,设计效果不理想。利用计算机设计构造效用,能够直接提供设计模拟环境,真实、直观的展现设计意向,创意点一眼可见。[3]

2计算机技术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方法

2.1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是艺术设计关键部分,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呈现效果。艺术设计图像处理是利用计算机将已经采集到的外部图片录入重新修改和创作,是图片再加工的一个过程。在以往的艺术设计过程中,难以做到大量图片的修正和加工,设计人员也无法在原有图片基础上进行改进或增减内容。但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直接将图片信息扫描、复制到系统中,利用图像处理程序进行加工再造。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包括photoshop,photoshop软件在图像处理中功能较多,包括图片复制、有效部分裁剪和尺寸规格调整等,也可以将图片显现形式转化为手绘图。艺术设计讲求图像的展示效果,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导入图像后直接进行二次创作,艺术效果明显且图像重复利用率高。[4]

2.2数字图形设计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艺术设计形式与设计行为,为艺术工作者创造了更好的设计环境与实际条件。计算机设计除了艺术表现手法多样、艺术视觉效果较好外,对数字统计和图形处理效用明显。艺术领域的电影制作、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展览艺术设计等均需要依靠图形数据吧,整合分析后对关键部分进行计算安排,尤其是工业、建筑领域数字要素多,每一项设计内容都需要综合考察相关指标的可利用性,如建筑物标高、地基、梁宽、柱直径等,这些设计要素均关乎工程指标和施工质量,同时在规划制作中也关系到方案选择是否合理。而利用计算机设计,将这些数据统一录入系统,由系统计算、分析、分配,图形设计、数据整合是否与方案匹配,都可以直观看到。

2.3创意与传统相结合

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与改进中,应用软件不断升级、操作程序也不断简化,扩大计算机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范围。但是先进的现代技术应用中也要与传统的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结合,传统设计要求设计流程、工作方法、视觉节奏、视觉中心和色彩相协调,在利用计算机设计时也要兼顾到这些层面,侧重点可以不同,但要求总体设计规律,符合基本的审美需求。传统的艺术设计在创意搜集、版面规划和设计方案制作中,具有反复比较的优势,方案严谨性更强,计算机设计则能够扩大方案和数据的选择与使用范围,能够在原有设计上重复加工和利用,可操作性更高。因而在整体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传统设计方式与现代计算机艺术处理方式的差异,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提高作品质量。[5]

3结语

计算机作为现代生活、工作必备的辅助工具,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领域和艺术设计领域,计算机技术不断成熟,软件、系统的升级为艺术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

艺术领域论文:马克思不平衡理论艺术领域细化

马克思在《<政治批判学>导言》中曾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如史诗来说,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如果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那么,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关系上有这种情形,就不足为奇了。困难只在于对这些矛盾作一般的表述。一旦它们的特殊性被确定了,它们就被解释明白了。”

一、理论探讨的历程与问题的考量缺失

从周来祥先生与李基凯、梁一儒就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是普遍性规律还是特殊现象[1]开始,国内对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理论研究论著汗牛充栋、成果众多。从张怀瑾的矛盾发展观看“不平衡”为“矛盾”[2]到“不相适应”,再到何国瑞回到马克思著作原典,条分缕析出不同艺术形式、不同时期的国与国、同时期的国与国、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四种情况的“不成比例”[3],再到周忠厚从唯物辩证法深化阐释两种生产不平衡与平衡辩证关系[4],以上引自马克思《<政治批判学>导言》的原著文本被众多批评学者“肢解”品评多次。通俗地对于“不平衡”理论的介绍,不外乎两种情况:一如资本主义生产往往“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恩格斯语),物质生产的高度发展非但没有促进艺术的繁荣,反而阻滞和妨碍了艺术的发展或造成艺术的堕落和畸变;二是经济落后、物质生产发展水平低下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却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如20世纪旧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旗、19世界末德国“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及时提琴”(恩格斯语)。对于其产生的原因则多集中于“物质生产同艺术生产的关系不是直接的,中间需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文艺反映经济基础,却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5],或者是“经济基础是文艺发展的决定因素,决不是的因素,文艺发展的直接因素是上层建筑的各因素,特别是阶级斗争的因素,阶级斗争是文艺发展的直接动力”[3]。从以上这些分析可知,长久以来,不论是关于“不平衡”含义的解读还是原因的解释,多围绕于整个艺术本身与社会物质发展领域之间,但是回看原著,其实马克思在探讨“不平衡”问题之时,时时刻刻在提醒着“艺术本身的领域”、“艺术生产的内部”研究,而我们在探讨之时,往往有所忽略。直到本世纪初,李益荪等曾从艺术作为社会生产形式和部类这一新的视点入手,从艺术生产主体分析艺术生产与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关系[6],杨名中、俞兆平等从艺术生产主体出发也对不平衡理论有一定的阐释[7],研究呈现出多视角、批评标准多元化的趋势,艺术生产之于物质生产的独立性、主体性得到认识。与此同时,陆贵山、周忠厚等学者对于“不平衡”理论的原因分析也开始注重文艺自身特性、历史继承性在该命题上的影响。“文艺自身的传统、态势和趋向,也会在相对独立的意义上对文艺自身的发展起到特殊的作用。”[8]但是,本文认为,在众多关于艺术本身领域内的探究中,缺乏关于艺术发展规律中“螺旋式上升”情况的分析、艺术作品生成中阅读者的反馈影响以及艺术生产内部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相互作用的考量。随着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艺术生产呈现出与以往历史上艺术活动不一样的面貌,更有必要来关注当下特殊时代对于艺术本身领域在“不平衡”命题上的思考。

二、“不平衡”理论在艺术自身领域的细化

(一)艺术发展规律中形式意义的“螺旋式上升”的分析在时间轴不断运行的时候,由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有限度,艺术门类的构成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有所增加,而且艺术门类的形成与人的审美能力、生理构成有特定的相关性,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嗅觉艺术等范畴是天然固定的,不可能有所谓的如“第六感应”等方面的能力在审美上生发效果,进而形成一种人类生理要求不可能的艺术门类。因此,无论艺术的娱乐过程在初级的表现如何纷繁复杂,物质生产领域有多么“进步”的成就,但传达到人身心需求时的信号种类与范畴是极其有限的,在漫漫长河中就不可避免地有了形式上的重复,比如远古时候的纸质阅读与E时代的电子阅读本质上在直接对于人体环节的审美是一致的。这也就是笔者所讲的艺术发展的“螺旋式”。而之所以说艺术发展规律的上升性即有多种表现方式。比如说于形式方面的同时可视性的审美要求,上世纪70年代的黑白电视与90年代的彩色电视是不同的艺术享受体验,而于内容、思想方面则类似于“旧瓶装新酒”,西方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可以说是在这个问题上的绝好例证。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螺旋式上升”是圆圈运动(形式的重复)与上升运动(形式的局部要素进阶或者内涵、感染力的提升)的集合,而这并非是同时存在于一个含义中,也就是说,往往会出现仅仅有形式上的“圆圈运动”,而没有任何思想内涵、审美感染力上的提升,甚至于倒退。马克思在谈到“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之后,紧接着提出了一个经典式的论断:“进步这个概念决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9]进步,通常意义是指后者要比前者好,在我们的客观语用中生发出了有“适合时展和人民利益的需求”的意思。虽然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具有固定的规律性和相对的独立性,但是毕竟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因此艺术往往不可避免地是在总体趋势上被动地安排着成为一种“进步”,即与时代反战的求同性。但是,对于“后者好于前者”的定义则针对是“圆圈运动”与“上升”的合成问题。可以讲,我们必须承认在艺术发展领域规律中艺术形式的回归,或者说是一种艺术向上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终归会出现“褶皱”部分,这是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规律的绝好证明与历史必然。而这个“褶皱”部分并非异常的行为,它的出现才是正常的平衡状态。“我们的文学家未必比莎士比亚高明,我们音乐恐怕也并不在贝多芬、莫扎特的水平之上。我们的绘画在很多方面还要向达?芬奇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肯定,艺术有了进步。社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对旧有历史阶段的彻底否定,而艺术的进步则不同,它在现象上是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在本质上则是对人类以往全部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扬。”[10]“褶皱”的存在本身是无可辩驳的,但是囿于往往特殊时代的文论有着“莫谈国事”的隐忧而往往避之不谈或者雾里看花,往往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理论中忽略其考虑,特此补充。

(二)艺术作品生成中阅读者的反馈影响这一点其实是在从艺术生产主体出发对不平衡理论有一定的阐释的启发下,结合接受美学的理论,从而产生的想法。在接受美学中可以推断,文本并不等于作品,阅读者、接受者对于艺术产品的本身也具有生成作用,因而接受者、阅读者内在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不平衡对整个艺术生产具有一定的影响。马克思在导言经常被引用的部分:“困难不在于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同一定社会形式结合在一起,困难的是,它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这句话的解释放在此处不再仅仅是关于真善美艺术魅力的历史永恒性,还在于这些接受者在欣赏希腊艺术和史诗时候出现了物质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需求与所能给予的“落差”。实际上,马克思当时提及的希腊欣赏同我们当下具有的希腊欣赏是不同的,接受者随着时代的变换已经附带于原作者对于作品的个性特征、信仰、悟性及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之上,带来更多的体验和感动,也引发更多的思考,之后改变艺术作品本身。

(三)现代环境下艺术生产内部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的相互作用当代文艺产生发展的特点在于异质性、商品化、易变形等元素。异质性意味着追求差异的增加,极端的表现而成为古典和谐的背离物,越走越远,与此同时于同一时空下文艺门类与作品中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当然不可排除标准的异质性),而商品化则是当下艺术生产领域的一把“杀猪刀”。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制造业。书籍不止是有意义的结构,也是出版商为了利润销售市场的商品。戏剧不止是文学脚本的集成:它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商业,雇佣一些人(作家、导演、演员、舞台设计人员)产生为观众消费的、能赚钱的商品。……作家不止是超个人思想的结构的调遣者,而是出版公司雇佣的工人,去生产能卖钱的商品”[11]。技术的发展导致艺术原创性的降低自不必说,对于艺术功能性的削弱和格调的降低则是“不平衡”理论的又一宗罪状。艺术曾经是一个在日常生活审美级别里的奢侈品,现在其光晕在世俗化和资本的物质领域攻击下褪去,宗教仪式功能淡化,日常娱乐功能增强。马克思所说:“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出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言》)。前后两个“艺术生产”的含义不同,就在于艺术生产的商品化。当然,马克思的预见性并非能到如今,所谓当时的“商品化”与当下的“商品化”含义已经不太相同。这种当下更令人痛心的“商品化”、物质化,其实就是一种从艺术演变规律上形式的转化而导致的“反艺术”的生成,即是艺术内部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相互作用,导致在文艺产生发展中形成的悖论。

三、从不平衡性与“褶皱”论看传统文化回锅与当代青春文学批评

有学者认为,在当代文学中严重存在着事业商业化、精神痞子化的危机,它体现了时下金钱至上的商业化对人文精神的践踏和摧残,暴露了当代人文精神的危机,从而使人们更多地肯定和怀念传统自然人文精神,并渴望重建艺术的文化价值[12]。而亦有人高呼十八种传统艺术门类都结合着各自的地域、朝代、民族等不同特色,从发生、发展、演进到变革中传承着,现代艺术形式出现民族本土化趋势和自然主义倾向,体现在对本土和自然的回归,更深层次的去探寻情感的归宿,追求生活的根源本质[13]。这都不可避免地体现了当代文艺产生发展异质性、商品化的特征,而这种彼此矛盾的艺术评价则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性。在艺术自身领域方面,具代表的就属于当下传统文化的种种回锅风潮,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述、传统国学热的兴起、流行乐坛中国风等社会现象。这种文艺形式的回归是到底是“螺旋式上升”的绝妙体现,还是圆圈运动甚至是一种文艺上的倒退,则是当下关于这些风潮争论的实质。文学艺术作为拥有与其“对应的生产关系”的一部分,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考察。时代在变,“非遗”生产所对应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在变,精神生产总是“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14]。由此而看,让历史永远停滞在某个时点上来完整地保护传统文化是的方法但是不可实现的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显然是“变”,甚至几千年来文化一直在变、在发展。正视这种变,并积极倡导这种变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历史任务。

对于当代青春文学批评,从艺术本身领域角度中的“不平衡性”理论阐发可以看出,我们应该对于其有着更多的宽容与忍让,要放其以自身成长的过程。因为当下80后的青春文学的评价或许同上世纪20年代的人们看五四一代的“精神产品”,有着文学形式内部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更替、接受者本身的艺术加工、时代的激情。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而历史又往往是具有轮回的。因为多一份宽容,不仅仅是从情感上的宽容,更是一种学理上的认知,一种理性上的支持。

艺术领域论文:幼儿艺术领域教育

我国的现代教育重视对儿童的素质教育,《纲要》的制定,就是为了指导幼儿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艺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纲要》中已经谈到,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能初步感觉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它说明了幼儿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人员的练习,它着眼于培养幼儿感觉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及能力。以下各项指导要点均来自这一着眼点。

一.“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吕氏春秋·去尤》曰:“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大意是:从美和丑的比较中明白美和丑的不同,建立辨别是和非的观念。

卡尔·威特,用早期教育的精辟理论,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19世纪德国传奇般的天才,他的教育实践为成功培养孩子提供了及时个范本。在他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他也提出“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他非常重视通过艺术教育来儿子的品德。有一次,小卡尔尝试着用积木来搭一座大桥,但这是相当具有难度的事,每放一块积木都要恰到好处,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小卡尔反复试了好多次,终于,他成功了!老卡尔兴奋地夸奖了儿子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并以此教育儿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具有这种耐性和执着。

所以,用《纲要》上的话来说,我们在实施艺术教育时,“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略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二.“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艺术活动是幼儿充分展示自己个性,表达其创造力的形式,教师的指导要建立在以幼儿为主体的基础上,重视个体的发展,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鼓励他们自由大胆想象和自由表现,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即“成人化”、“标准化要求”)去评价幼儿的创作,不要简单地用“好”和“不好”、“像”和“不像”之类的词汇去框住幼儿的作品,那样只会束缚了孩子的想象力及创造力,甚至扼杀了孩子的创作热情,应该具体地肯定作品的优点,对不足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等,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三.教师的功能:

1.“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艺术活动要给幼儿带来美感体验,在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要重视艺术情趣的功能,切忌把艺术活动变成枯燥乏味的技术练习。

在绘画活动中,我从来不会将画面内容全部画出来,规定幼儿照着范画绘画,因为那样的教学严重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常将幼儿有创意的作品展示出来,并当众表扬该幼儿,以此激发幼儿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2.“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各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在一次新授舞蹈“快乐的小蜜蜂”活动中,我忽然发现玲玲和丁丁在花丛中正嘴对着嘴呢!我以“蜜蜂妈妈”的口吻问他们在干什么,丁丁说:“玲玲的翅膀受伤了,我采花蜜来喂她吃。”我又问,为什么要嘴对嘴呢?丁丁说蜜蜂不是用手采蜜的,而是用嘴。听到这,我没有责怪孩子们“接吻”,而是亲切地说:“嘴对嘴送花蜜不太卫生,表演时只要用嘴对嘴表示一下就行了。”随即做了一个“送”的示范动作,孩子们都兴奋地说:“真好!”倘若我当时当众责备丁丁和玲玲:“你们怎么在接吻?真不害羞!”那么不仅失去了一个教育的好时机,还会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创造意识。

其实,站在孩子的角度,你会发现童心世界是多么地丰富多彩!孩子的创造意识又是多么地强烈!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孩子的创造潜能就会充分地挖掘出来,请相信孩子的创造力真的是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