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艺术与文化论文实用13篇

艺术与文化论文
艺术与文化论文篇1

2矛盾黑桥

黑桥是一个矛盾体,他的矛盾来源于其中各个方面的差异。大量的现居人口和恶劣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是杂乱的村落,退一步是繁华的望京城市;接受过高等教育思想前卫的艺术家与来源于乡土思想保守的务工人员这一对对差异促成了黑桥社会关系中的复杂性于多元性。黑桥村与其他的城乡结合处有着相同的特点,只不过与它比邻的是北京这个巨无霸的世界大都会,因此各方面的对比会显得更加尖锐。前文笔者描述了黑桥的人口分布,而巨大的生活消耗也促使黑桥村出现了大量的生活垃圾,通过雨水的渗透导致地下水资源污染,从而进一步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日益增长的社会人口与不断下降的生存环境成为了黑桥村的客观矛盾。除此以外,房地产开放商的风吹草动,也成为黑桥人民最关注问题,一方面看重房租便宜,文化集群努力的挤入黑桥。另一方面,因担忧随时可能发生的拆迁而惴惴不安,这似乎加重了黑桥人民生活中危机感,也成为很多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因此,希望长期稳定的居住诉求和国家频繁的房地产开发成为了黑桥村更大的现实矛盾。

艺术与文化论文篇2

一、作为符号的艺术作品

在社会传播中,任何信息都携带着意义,而任何信息也都必须通过符号才能得到表达和传递。作为非语言符号的艺术作品,也必然担负着符号的基本功能——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卡西尔认为:艺术是一种承担了特殊“表现”意义的符号,是一种在激发美感形式媒介中的表现,是大不相同于一种言语或概念的表现[1]。艺术家将其所要表达的思想赋予艺术作品,那么艺术作品就成为了承载着艺术家艺术思想的符号。而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或艺术家的艺术思想如果不转换为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符号——艺术作品,是不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保存的。

二、艺术与文化

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中提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2]。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人类文化乃至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联美学家卡岗认为:艺术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从这种意义上讲,艺术起到了“文化自我意识”的作用,因为艺术仿佛是一面镜子,文化从中照见自己,从中认识自己,并且只有在认识自己的同时,才能认识它所反映的世界[3]。

三、艺术作品与传播

传播活动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即传播者将其所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化为符号,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过程。那么艺术家从创作作品到艺术作品被呈现在大众视野并被大众所解读的这个过程就可以视为一种传播行为。有些事物由于过于熟稔,大众已经对其失去了应有的感觉。而艺术能够捕捉到这些司空见惯的美好,海的声音、声调的韵律、人脸的轮廓、风景中光线的舞动,并将这些融入到艺术作品中,同时注入作者的思想。艺术作品常以这种鲜活的呈现去传播意义。

四、艺术作品与文化传播

从19世纪传播一词进入公共话语,美国文化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传播概念: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传递观很容易理解,即一个讯息在空间传递和的过程。仪式观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4]。在这里,我们将不去探讨和追问这两种观点的对立与偏颇。因为本身这两种对立的传播观并不需要彼此否定。大众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就是讯息—艺术文化在空间传递和的过程。艺术作品除了能体现出作者本身的思想之外,在某种程度上,它呈现着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态势。从仪式观的角度来看,传播的起源与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5]。艺术作品通过自身被附着的意义所建构出来的艺术文化世界,来吸引大众参与,并不是单纯的传递与获取信息,而是一种对现实的呈现。艺术作品的这种对文化的呈现以及大众对其的解读过程,就是一种艺术文化的传播。

五、艺术文化传播的框架

所谓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基模,所有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于一定的框架,框架能使我们确定、理解、归纳、指称事件和信息[6]。《传播关键词》这样来定义框架:框架就是选择的原则——刻意强调的、阐释的和呈现的符码。艺术作品的传播过程必然会涉及到框架的选择。只是艺术作品的框架是隐晦的,不易察觉的,这种艺术文化的传播是通过看似不经意的框架来建构意义的。简单说来,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对主题、作品的表现形式(包括造型、线条、色彩等)、作品元素等的选择就是一个框架选择的过程。不同的主题所表达出来的内涵与意义必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主题,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颜色、造型的不同,或是元素的不同都会表达出截然不同的意义。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框架选择的过程,不同的框架折射出不同的思想内涵,通过框架来凸显作者想要表达的艺术思想。这种艺术文化的内容是艺术家刻意强调和阐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作品的文化传播是一种带有选择性的传播。

六、结语

无论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亦或是生活大众,我们都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艺术作品对艺术文化传播的意义。艺术作品,以鲜活的形式为我们建构了一个艺术的殿堂。这个虚构的世界,却折射着社会现实与文化历史,更通过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形式,将艺术文化世代传承。

【注 释】

[1][德]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98.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5.

[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编选.美学文艺学方法论(下).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368.

[4][5][美] 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P5,P7.

[6]Owen Goffman Frame Analysis[M]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4.10-11.

【参考文献】

艺术与文化论文篇3

从总体情况来看,宋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其主导性的经济模式仍然是自然经济,而处于次要地位的城市商品经济却获得长足的发展,呈现空前兴旺的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坊市合一”是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宋以前的城市一般都是某一行政区域的政治中心,长期实行“坊市制”,将坊与市分隔开来。坊是城市居民生活区和行政管理单位,市是交易场所。市场管理极为严格,周围有高墙环绕,营业时间以市场大门的关闭为准。一般日落市门就关闭,交易时间受到限制,极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唐末五代战乱,“坊市制”被破坏,宋初虽有所恢复,但无法重现旧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东京开封的商业活动开始出现“侵街”的观象①。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临街摆摊,坊中开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打破了旧的坊市分隔的城市格局,突破了交易时间和区域的限制。朝廷对这种现象虽然干预过,但屡禁不止。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和咸平中(998—1003年)曾两次试图恢复坊市制,都终归失败。宋仁宗登基之初,只得认可这一事实,干脆将坊墙和市墙统统推倒,宣告旧的坊市制彻底崩溃。商店与作坊临街而立,坊与市合为一体,标志着近代城市的雏型已出现。当时的东京开封已是“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所谓花阵酒池,香山药海。别有幽坊小巷,燕馆歌楼,举以万数。”②可想见其商业繁荣的情形。由于坊市合一、近代城市雏型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当时的东京开封已废除了传统的“宵禁”法令,商品贸易已没有时间的限制,夜市普遍出现。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记载:马行街的“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鬼市子”也是夜市的一种,在潘楼街,“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③东京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必然波及全国各地。当时,南方城镇的草市也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有镇市近2000个,而南方诸路就有1300多个。这些新兴的商业镇市已改变了旧的州郡规格和性质,由区域的单一政治中心变为政治、经济双重中心。这类本设于城镇之外的草市,随着“坊市合一”的历史进程也逐渐融于都市之中。许多市民为交易方便,便迁居于草市之中,使草市成为新的商业城市。

坊郭户籍的出现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特征。宋代以前,城市与乡村在户籍上没有多少差别,也没有“坊郭户”这一专用名称。北宋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市民阶层空前壮大。据周宝珠先生考证,北宋崇宁时(1102—1106年)东京开封约有十三万多户(不含属县),总人口当在一百五十万左右。④而吴涛认为当时东京主客户合计应是二十六万余户。⑤可见当时东京开封城市居民的数量之庞大,它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都市。城市人口的剧增,户籍管理遇到新的问题。宋太宗几次下诏整理户籍,都未解决户籍混乱的问题。因为当时无不动产的人口(客户)太多,不容易注册定籍。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二月,“命都官员外郎苗稹与知河南府薛田,同均定本府坊郭居民等。从户部尚书冯拯之请也。”⑥宋真宗依准户部尚书冯拯之奏请,委派苗稹为钦差,与河南府知府薛田一道在洛阳进行坊郭户列籍定等的试点,然后推广于全国。当时全国大约共有坊郭户九十八万户,人口约五百万之众。⑦这些坊郭户被单独列籍,按财产多少分为十等。坊郭户就是今天所谓的城镇户口,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不仅表明北宋城市商品经济呈现出繁荣之势,而且标志着市民阶层的正式形成,在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发展了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都以城市与乡村分裂为基础。”⑧坊郭户籍的建立,将城市与乡村分离开来了,进一步地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交换的分工。

同业行会组织的形成是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特征。行会又称“行团”,简称为“行”或“团”。每一个行会都有“行首”或“团首”,一般推举行会中经济实力雄厚者充任。北宋共有行会160多个,南宋行业分工更细,行会更多。有的改称为“市”、“作分”。后不断合并,其组织越来越大,在商务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行会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变化来重新规定统一的价格;能够保护本地区商业的利益,抵制外地商人抢占本地市场;能够调节行会成员与官府的关系,在应付官府的“科配”和“供行”等赋税的问题上,尽可能地保护本行团的商人利益。正如美国经济史学家汤普逊所说:“行会控制资本并管理劳动;它们支配生产分配;它们规定价格与工资。但在它们的组织里,也有着一种社会的影响。行会的目的部分是社会性的,部分是互相的。”⑨行会是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因共同的职业和利益而组合成的一种社会群体。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又在商品经济发展中产生影响、发挥作用。

二、商品意识渗透到文化生活之中

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意识在宋代城市社会中滋长和蔓延,并无孔不入地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又由于都市制度的变化——坊市合一、宵禁废弛,作为城市社会主体的市民阶层表现出旺盛的生活热情和欲望,创造出带有明显商品化色彩的都市文化生活。正如日本学者加藤繁在《中国经济史考证》中所说:“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不用说这种变化,是由于都市人口的增加,它的交通商业的繁盛,它的财富的增大,居民的种种欲望强烈起来的缘故。”⑩正是市民阶层的“颇为自由、放纵”的生活和种种强烈的欲望,导致了新的都市风情、文化娱乐的产生,导致了市民意识的形成。宋人极重传统节日,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些传统民俗文化已被商品意识所“侵蚀”。商人们利用传统节日,销售节日用品和纪念品。如端午节,东京开封“自五月一日及端午节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紒紜矠由此可见,商品经济已渗透到了传统民俗节日中。许多本来是自产自给的民俗物品都已转变为商品,在相当的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过去一向表现为清净、庄严、神圣的寺庙道观也不能幸免于商品经济强有力的冲击。庙会,又称“庙市”,是我国商品交易的集市形式之一。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在佛教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庙会兴起于中唐以后,在宋代十分盛行。北宋东京开封的相国寺是当时一个十分著名的佛教圣地,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它的神圣灵光变得黯然无彩,成为商品交易活跃的场所。相国寺前门是汴河的一个码头,商贾、货物上下频繁;寺内场地空阔,游人众多,是商品交易的极佳场所。因此,它渐渐成了一个市集中心。相国寺的和尚在商品经济熏陶下,在利益的驱动下,无法稳坐禅床、念好经卷,也直接参与商业活动。有的竟然违背佛教戒律,开办了一个烧猪院,经营猪肉生意。和尚惠明成了名闻京城、专门烹调肉类菜肴的厨师。紒紝矠商品经济使妙相庄严的佛祖、菩萨难堪,寺庙与市场简直同辙接轨,成了逐利趋财之场。

由于市民阶层的壮大,以满足市民生活和审美需要而出现的文化娱乐也兴盛起来,而这些文化娱乐活动带有明显的消费性和商品化的色彩。宋代市民娱乐的场所主要是瓦舍。吴自牧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是。”紒紞矠对这一解释有不少学者不以为然。戏剧学家周贻白认为瓦舍“实则指为旷物,或原有瓦舍而被夷为平地。”紒紟矠谢涌濠认为瓦舍“是简易瓦房的意思,其含义即指百戏杂陈、百行云集的娱乐兼商贸市场。”紒紡矠其实,吴自牧是从“瓦舍”的性质而言的。“瓦”本义是指房顶如覆瓦形状的建筑物,是专供文化使用的场所,其作用是遮日晒、蔽风雨,故称“瓦子”或“瓦舍”。后来,商人利用这种娱乐场所做生意,使之成为娱乐与商贸合一的场所,故称之为“瓦肆”或“瓦市”。从这个名称上就可见宋代市民文化娱乐的商品化性质。瓦舍中的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可谓百戏杂陈,伎艺繁多。市民们可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和娱乐。不过,这种观赏和娱乐属于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从瓦市艺人来说,他们的表演是一种消费服务,他们靠卖艺来谋求生计。如北宋著名的瓦市艺人张山人所说:“某乃于都下三十余年,但生而为十七字诗,鬻钱以糊口”。紒紣矠又如《金鳗记》载歌妓庆奴“出去诸处酒店内卖唱,趁百十文把来使用。”由于伎艺表演已成为商业性的文化服务行业,其收入与服务质量密切相关。因此,瓦肆艺人十分注重自己的表演技巧,努力加强自己所演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苏轼的《东坡志林》卷一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当时说书的技巧之高、感染力之大。瓦肆伎艺是市民文艺,它所表现的是市民阶层的生活愿望和审美趣味。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这些愿望和趣味肯定有悖于传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瓦舍的伎艺表演又是有偿服务,其表演的内容也肯定是纯感性的、纯娱乐的,它不可能也没有义务去为政治教化服务。因此,它成了市民和一些士子尽情享乐、放纵的地方。许多年轻人因经常出入其中,深受新兴市民意识的熏拂,导致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变化。可见这种充满商品化色彩的瓦肆伎艺——市民文艺对传统意识的冲击作用。

无论是宋代的民俗、宗教,还是都市文化娱乐,都充斥着浓烈的商品意识。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市民阶层创造的一种新的都市文明。

三、文学艺术呈现出商品化趋势

宋代以前的文学艺术,尤其是士大夫文人创作的文学艺术,一般都是高雅的、非功利性的精神产品。而由于宋代商品经济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之中,产生于社会文化生活这块土壤上的文学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所谓“商品化趋势”,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有些文学艺术作品开始直接参与到商品交换之中;二是指文学艺术的创作开始遵循商品生产的法则,并反映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的都市风情和都市意识。

宋代重要的文学体裁有文、诗和词。诗与文是传统体裁,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言志”、“明道”的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商品化的趋势不太明显。不过,诗歌已被市井艺人所利用,变成了他们挣钱谋生的工具。北宋中期,东京开封有一位以“说诨话”而著名的艺人——张山人。诨话即十七字诗。其诗诙谐滑稽,意含讽刺,观众在开怀大笑中获得启示,领略褒贬之意。十七字诗类似现代民间文艺节目——“三句半”。张山人创制这种诗体“鬻钱以糊口”。宋代民间伎艺中有“合生”。所谓“合生”,就是艺人根据他人临时出的题目,当场作诗,以博求酬劳的一种伎艺。要想博得酬劳,就必须具有娱乐性,所作的诗歌就必须贴题、幽默、让观众产生审美愉悦。从以上所述可以发现,作为正统文学的诗歌已成了市井艺人的衣食之资,诗歌创作的技能也当成商品来出售。

词是宋代的代表性文学,是一种音乐文学。它从唐代“声诗”发展而来,兴起于中晚唐,流行于五代,繁荣于两宋。词本是尊前宴边娱宾遣兴的工具,由士大夫文人在宴会中即兴创作,由歌妓当场演唱。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形成,词从士大夫的尊前开始走向市井,成为士大夫文人与市井细民共同享受的娱乐性伎艺——小唱。小唱又称“浅斟低唱”,是宋代十分流行的一种表演艺术,无论是歌楼、酒馆,还是瓦舍、私宅,都能见到它。谢桃坊先生认为:“小唱是由简单的方式演唱流行的通俗歌词。宋词中的绝大多数作品便是供小唱艺人演唱用的。”紒紤矠此说甚是。由于词大多数是供小唱艺人演唱的,必然具有市民文学的艺术风格。首先,它是为有偿的娱乐服务而创作的,是一种文化消费品,是一种具有商品性质的精神产品。这就决定了它从语言到题材、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迎合消费者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平。因此,词表现出极为明显的艺术特征:通俗性、娱乐性。其次,词是一种商品化的精神产品,它就必须遵循商品生产的规则。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的“修齐治平”之志和喜怒哀乐之情,而是去表现它的精神产品(作品)的消费者(读者或受众)的愿望和情绪。因为词人创作的目的不是自我欣赏,而是要让更多的读者乐意欣赏。宋词的题材多为情爱离别、伤春叹老、歌酒游乐,就是为了揭示广大市民的生活愿望和人生情绪。因为追求个性解放、自由,追求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享受,是市民意识的深层底蕴。第三,词既然是商品化的精神产品,那么,流通(传播)便是它实现文学价值的重要环节。只有流通(传播)渠道畅通,它才能占有更广阔的文学市场,才能获得更好的社会效果。歌妓是词的传播媒介。词由她们“推销”给消费者,并通过她们去实现词的文学价值。宋词的繁荣,歌妓与有功焉。南宋后期,词的艺术精神发生蜕变,向“诗化”(追随辛弃疾的“辛派”词人多抒发进取或超然之志)、“雅化”(推崇姜夔的“风雅派”词人主张雅正)方向发展,广大市民不乐意听,也听不懂,歌妓出于“票房价值”考虑也不愿唱,而改唱“缠令”或其它俗曲,导致了词的流通环节断裂和文学市场萎缩。词因此而走向衰落。

词人的劳务费是由歌妓来支付的。词是精神产品,无法具体核定其价值。歌妓只有根据演出的创收情况来酌情支付。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深受市民的喜爱,一般的歌妓虽用重金支付“润笔”,也难以得到他的新作。如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丙集卷二记载:“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商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惜其为人出入、所寓不常。”因为一首名人的佳作不仅能让一位歌妓获得可观的收益,而且能让她一曲唱红,一举成名。对于好的作品,歌妓是愿意支付昂贵的报酬的。

绘画艺术在宋代十分兴盛,北宋皇帝大多喜爱绘画艺术。宋太宗特置翰林图画院,将各地的著名画师罗致于京师。宋徽宗在国子监设置画学,专门培养绘画人才。因此,北宋的绘画艺术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绘画艺术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商品化的趋势。绘画作品一反过去那种高雅的姿态,成为街肆买卖的商品。如相国寺庙会日,“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紒紥矠又如前面提到的潘家楼的“鬼市”上也有“衣物、图画、药环、领抹之类”的物品出售。北宋著名画家燕文贵初入东京开封时,曾在天门道上出售自己的山水、人物画。另一位著名画家许道宁也曾在东京开封端门外将自己所作的画随药卖出。紒紦矠

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市风情焕然一新,为绘画艺术提出了丰富的题材,“市肆画”也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新的题材类型。北宋时擅长于“市肆画”的著名画家有燕文贵、张择端、高元亨等。燕文贵有《七夕夜市图》,高元亨有“有琼林苑、角抵、夜市等图传于世”紓紛矠,张择端有《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不仅是宋代“市肆画”中首屈一指的杰作,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市肆画”本身虽不一定是商品,但它兴起于商品经济的社会土壤上,是商品经济文化哺育出来的一种新的美术品种。它的出现,说明了绘画艺术在商品经济的渗透下开始发生变化。

四、文化艺术商品化的意义和影响

从以上所述可知,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宋代的文化生活和文学艺术开始步入商品化的进程。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对当时或后世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人们(尤其是读书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因此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古人在思想意识中形成了一种十分顽固的价值观念:“学而优则仕”,“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政治价值成为至上的人生价值。其它的人生价值取向(如经济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都不为社会所看重。因此,莘莘学子为了博取功名、踏上仕途而不得不寒窗苦读、悬梁刺股,甚至不惜皓首穷经。到了宋代,随着商品意识的兴起和文化艺术的商品化,传统的官本位意识开始发生动摇。因为在文学艺术商品化的社会中,知识能够真正被尊重,文人的创作才华能够被赏识,作品能够获得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人的艺术价值能够在创作中获得实现并为社会所承认。因此,有不少士子在科举场上失败之后,不再醉心于功名了,而是投身到文学艺术创作中来,通过创作之路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艺术价值)。前面曾提到过的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就是一位在艺术中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士子。他年少时就才华横溢,但在科举考场上却不顺利,曾在殿试时被宋仁宗黜落。从此,他放纵于市井二、三十年,为歌妓度曲作词。他的词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获得了“天下咏之”的社会效果。他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宋代出现的“书会”,就是那些不能或不愿走上仕途的士子,因生活的需要而组合的文人群体。这个群体是以创作为职业,以创作来获取生计。宋元时有九山书会、古杭书会、武林书会、玉京书会等。书会先生都是职业的作家。南宋瓦舍中的伎艺脚本大多都是出自他们之手。流传至今的宋元话本和戏剧也有不少是他们的杰作。他们为当时和后世提供了大量的精神产品,以满足人们审美娱乐的需要。除了“书会”之外,宋代还出了文人与艺人组成的“社会”,如表演杂剧的绯绿社、表演清乐的清音社、小说艺人的雄辨社、影戏艺人的绘草社、表演吟唱的律华社等。社中的文人和艺人都是专门化的职业作家和表演艺术家。职业作家和艺术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文学艺术商品化就是文学艺术走向世俗、走向大众。在自然经济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社会中,文学艺术基本上是上层社会审美娱乐和传情达意的工具,而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娱乐功能被政治和道德所削弱,出现了“教化说”、“言志说”、“明道说”、“比德说”等。宋代的文学艺术开始通过商品化的形式走向平民大众,成为士庶雅俗、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共享的娱乐品(当然,这里只就词、话本小说、市肆画及瓦舍伎艺而言)。由于受到以下层民众为主体的消费对象娱乐需要的制约,文学艺术必然要去反映更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生活,去揭示人人心中共有的人生情绪,以赢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宋代以后,都市通俗文艺(市民文艺)不断兴盛,词、话本、诸宫调、戏剧、章回小说、弹词、评书、时调俗曲等文艺样式相继或相竞出现,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最后繁荣。这些文学艺术以家庭生活、男女情爱、人物传奇、历史故事、魔鬼神怪为重要的创作题材,故能拥有广阔的文艺市场。由此可见,文学艺术商品化,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审美观和文艺观的变化。

随着文化娱乐的发达,下层民众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娱乐需要不断扩大。篇幅短小的文艺作品(如词、散曲等)已不能满足下层民众的审美要求,鸿篇钜制的戏剧、小说、评书等文艺作品应运而生。从此,诗文主宰文坛的历史宣告结束,戏剧、小说成为主导的文学艺术样式。这一结果虽然是文学发展的必然,但文学艺术商品化加快了这一结果的出现。

总而言之,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文学艺术商品化,而文学艺术商品化又对社会文化生活、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是一种良好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多重因果关系。

——————————

注释:

①宋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零四。

②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

③《东京梦华录》卷二。

④《宋代东京开封府》,《河南师大学报增刊》,1984年,第29页。

⑤吴涛:《北宋都城东京》,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页。

⑥《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九》。

⑦王曾瑜:《宋朝的坊郭户》,《宋辽金史论丛》第一辑。

⑧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24页。

⑨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社馆,1963年版,第438页。

⑩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一卷,台湾华世出版社1981年9月版。

紒紜矠《东京梦华录》卷八。

紒紝矠宋代张舜民:《画墁录》。

紒紞矠《梦粱录》卷十九。

紒紟矠周贻白:《中国戏剧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72页。

紒紡矠谢涌濠:《艺术研究论丛》,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01页。

紒紣矠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十。

紒紤矠谢桃坊:《中国市民文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艺术与文化论文篇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提法,无疑是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也是将其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于文化产业称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提法,更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艺术生产”这一重要概念。马克思把“艺术”和“生产”联系起来,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生产形态,看作是人的一种生产实践活动。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一方面以物质生产为基础,有着一般生产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又有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不同于一般物质生产的特殊性,它本质上是精神产品,审美属性是它的主要属性。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艺术作品在进入流通领域即市场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所以说,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使得文化有了得以发展成为“产业”的前提。关于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可以说是要将艺术与经济的关系联系得更为密切,推动上层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积极促进作用,并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效益,纳入可量化范畴。

简单来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在于二者中前者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后者是以营利为目的,前者重社会效益,后者重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充分体现了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性,文化事业是与艺术生产的精神属性相对应的,是基础和根本,主要是原创性文化创造和公共文化建设,只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从源头上保证文化生产的高品质,才有可能出现更具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之上通过经济的手段使文化增值。所以说,没有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更谈不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了。而钱钟书先生提出的“艺术的非商化特制”也是突出了对艺术的精神属性的重视。尤其在现当今全球化语境下,频繁的文化的交流更加需要各民族各国家在文化上的独立,有着自己的核心精神,文化凝聚力,因此文化事业的发展作为精神形态上的建设尤为重要。

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它及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尤其是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艺术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更加值得引起关注。它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愈加显得重要,怎样使得它对经济基础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艺术与文化论文篇5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主宰性理论视角是社会建构论,并在本世界迈向文化动态建构论。文化动态建构论关涉每个个体的文化命运,如文化认知和知识激活、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合等重大主题。1我们每个个体宿命地生活在某种在地文化脉络而不是某种文化实体中,假借地方性的文化资源,我们成长为有地域烙印的人,依靠不断修补和提升的认知力,人逐渐穿越地方性的文化场景,加工异文化的体系,建构生动而动态的“多元文化的心智”(multiculturalmind)。

江汉路是指汉口江滩上,南起沿江大道,北至解放大道,贯通中山大道、京汉大道,全长1600米,宽度为10至25米,是武汉具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汉口江汉路是武汉城市的文化缩影,对于老江汉路的记忆,《汉口竹枝词·歆生路》有记载“前花楼接后花楼,直出歆生大路头,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歆生路即现在的江汉路,由此可见,江汉路作为商业街由来已久,现在的江汉路更是时尚的聚集地。这里是老汉口文化与现代时尚碰撞的地点,在这个特殊的地区,公共艺术穿越时空将两个时间段的文化,连接柔和在一起,组成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和谐景象。对江汉路文化社会心理的分析研究,对于创造更贴合武汉市民的故乡情节,又能对出来武汉的人讲述汉口昨天和今天故事的公共艺术意义深远。

二、公共艺术建立的江汉路市民的自我认同与文化自觉

1.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以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

所谓认同是个体认同自己属于哪个群体、那个社会位置、哪种文化的过程。勒温(Lewin,1948)曾提出:为了保持一种健康感,人需要一种强烈的群体认同意识,成为某个群体的成员可以给个体带来一种有助于促成正面自我概念的归属感。文化认同是社会认同的重要内容,它将个体所属的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艺术认同是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在江汉路设置公共艺术作品的初衷亦是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通过公共艺术提升归属感。2公共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参与性,这种互动的特性正好暗合了认同的来源,即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以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

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必须具有三个重要因素:鲜明的地域性、构思的独特性、艺术的惟一性。鲜明的地域性是指作品具有的丰厚文化内涵与底蕴,深刻地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作品成为该地域一种精神的力量象征与展示。

由于在历史上曾经是租界,江汉路的老建筑多为近代租界建筑,在当代统称为“海派建筑”,江汉路上的“旋宫饭店”、“花旗银行”等建筑就是此类风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沦为租界,江汉路作为汉口最繁华的区域之一,集结了璇宫饭店,孙中山亲笔所书“精益求精”店名的精益眼镜店,为抵制日货而开的国货百货大楼等老字号。在2000年2月开始动工,改建步行街至今,江汉路就在项金国等公共艺术家的努力之下,进行的不只是俞孔坚讲的那种城市化妆运动。营造属于汉口人的公共空间,就不能是“领导说了算,专家靠边站,老百姓门外看”的态度。

2.汉口的老市民生活片段与公共艺术产生的文化自觉

江汉路步行街上众所周知的公共艺术《热干面》、《挑水》、《验光》、《纳凉》由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项金国教授设计,每个都以真人大小铸造,取材于老汉口的普通人。摆放在蔡林记附近即现在佳丽广场旁的,透着浓浓武汉味的《热干面》(图1)是老少皆宜的早点,是武汉独一无二的生活,与每个武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挑水》(图2)则再现了武汉缺水时期,家家户户需有“水牌”才能担水回家洗衣做饭的历史。《纳凉》则是30年前至今武汉在炎热的夏日,特有的“竹床阵”的景象,在没有空调的日子里,武汉家家户户都将竹床搬到马路上,竹床的长龙就是“竹床阵”,特有的纳凉方式从地域的生活方式,渐渐变成市民文化的一部分。这样的取材,才是能体现公众本地情节的取材。这组公共艺术中那些具有历史感的、为人熟悉的因素,会给行走在步行街上的人们带来平衡感和归宿感。

武汉人对自我城市的认知,往往来源于对城市表象的摄取,同自我的主观意识,文化习俗等相结合得到的总体认知。这种认知与地脉文化有着及其紧密的联系,正是飘香的热干面、长龙竹床阵,让武汉人有家的感觉。虽然人的认知因个性心理特征有所差异,但是同为武汉人,相同的生活经历,让我们透过热干面有了对武汉这个城市准确的认识。正是江汉路上的这些公共艺术作品,让人们对于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有了更直观的认同。同时,江汉路也通过这些公共艺术结合街道两旁的古典建筑、江滩及武汉特有的凤鸟纹等楚文化特有的元素符号一同体现武汉无与伦比的魅力。并通过公共艺术在提升江汉路的美誉度的同时,让在江汉路上漫步的市民获得地域文化认同感,并经由认同产生的归属感得到个体幸福的。

三、江汉路公共艺术的社会情绪与情感分析

艺术与文化论文篇6

一、文化艺术的教育性和审美性

教育作为文化深层次发展的前提,首先是由文化艺术“产品”在创造和“消费”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性和审美性所决定的。与普通商品的流通和消费方式不同,文化艺术品的“消费”往往不是作品的简单购买和使用,而是人脑的艺术鉴赏,视觉和听觉的享用,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上的感染和经历。比如人们在参观博物馆里的青铜器、石刻、绘画等艺术展品时仅仅就是一次欣赏的过程而已,并不形成任何实质性的“商品交换”。我们观看戏剧或舞蹈节目,聆听音乐会,目的也只是一次审美的感受,达到一种愉悦情感、陶冶性情甚至开启心智的精神满足。

文化艺术作品的这种独特的教育性“交易”方式决定了文化艺术“市场”不可能是一般概念上的商品市场。文化艺术品的“消费”需求也不全在于老百姓购买能力的高低或艺术品供应量的多寡,而主要在于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文化艺术熏陶的程度和他们的教育水准。这就需要通过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培养美感、陶冶情性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才能逐步实现使大众从生活性的初级消费提升到文化艺术层次的“消费”。可以说,教育是唤起文化精神“生产”和“消费”的前提和根本基础。学校的教学和学术性研究既可以进一步提升文化艺术产品的美学价值,又可以带来大、中、小学以及社会其他各界的“学习型”观众,唤起宝贵的市场效应。

文化艺术的教育性和审美性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持久不懈地对人的耐心引导。这是一个持久的、逐步递进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振兴行为,也不是短期内筑造起各类不同层次的文化场馆、创作推出一些文艺大作、音乐舞蹈演出、绘画书法展览等所能迅速成就的。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各种形式的“文化大餐”或热火朝天的群众文化运动,虽然能够活跃气氛,但对提高民众文化艺术水平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老百姓在享受了休息娱乐以后,往往会依然故我,难以因此而成为博物馆或各种专业艺术演出的有心观众。

很明显,如果不能形成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氛围,也就无法建立一个有规模、有素质的观众群。那么,在现代传媒业的挤迫下,我们的多数文化机构和文艺团体就难免要面对一个市场日渐萎缩的窘境。其出路要么坚守艺术的阳春白雪而被束之高阁,要么只好放下身价去迎合“市场”需求,使自身降格为商业消费场所。从2008年初开始,全国的公立博物馆都实现了免费开放,以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然而,根据各方面的报道和笔者的观察,观众的增加并不像预期的那么乐观。免费并不就意味着更多的观众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只有在一个普及的文化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全国的各种文化机构才能吸引足够量的、有品位的观众,进而发挥其特殊的文化效应。

二、文化艺术教育应以学校为核心

笔者认为,只有在学校教育的核心框架下,在严谨、系统、水平不断递进的艺术教育课程中,学生和普通的民众才能得到真正深刻的、有长久效应的艺术熏陶。有了学校教育的良好基础,又在社会各种文化设施和活动的交互作用下,普通老百姓的艺术欣赏就能逐渐变得眼光高远,具备高尚的鉴赏品位。久而久之,他们就有可能形成自我教育的兴趣和习惯,就能产生对艺术的主动渴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正规的专业教育又是滋养艺术创造能力的土壤和源泉。有了学校教育给予的宽阔视野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艺术家的创造能力就可能登峰造极,普通民众的鉴赏水平也就能水涨船高。

因此,普及文化艺术教育必须要以学校为核心,并以学校严谨的课程为中心导向。而且教育本身就是潜力无限的市场,就是源源不断的观众。教育可以带动知识精英们深刻的研究和严谨的教学,又会有中小学等各种不同层次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家长们的参与。在实现了遍及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的、系统性的文化艺术课堂和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之后,当一代又一代人将参观博物馆、观看文艺演出等高雅的文化艺术经历视同完善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时,国家文化的大繁荣也就能水到渠成、长盛不衰。

中国艺术教育的里程碑之一是由王国维和蔡元培等人从德国传入的“美育”,这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可以说有开启之功。但是,“美育”作为一项教育方针尚且可以,作为一门具体的教育学科,就一直陷于理论和实践上的许多困扰,至今难有定论。为了确切“美育”的定义和内容,几十年来教育界一直争论不休。1985年的中国第二次美育座谈会认定“美育”即“审美教育”。这样,“美育”也就常被理解成“美学教育”,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对美学学科发展的倾斜,对艺术学学科的忽视,会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地指出艺术教育的重大意义,直接推动了各级学校的艺术教学。可惜在严酷的高考指挥棒下和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中,艺术教育仅有一些量化的限定,还没能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未能改变被边缘化的状况。很显然,仅仅基于“美育”这一理想化的概念,没有一套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方法和措施,艺术教育还是难以成功的。我们需要学习西方的经验,尤其是美国实行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四学科交叉重叠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的经验,①推出一套综合性、多层次、相互递进的艺术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欣赏艺术、理解和评判艺术,并具有良好的创意,而不只是掌握一些应付考试的基本概念。

三、文化部门在艺术教育中的作为

学校是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但学校教育还要依靠校园以外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国外成功的艺术教育说明:教育的课堂并不只是在学校,还应该在剧院、音乐厅、画廊和博物馆等实践场所。喜欢某一门类艺术的人可以通过各种欣赏的机会提升和强化自己的艺术品位;而对某些艺术门类不甚了解的人通过对相关艺术品的反复接触和观赏,也有可能会得到有益的启发并培养起新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各种文艺团体和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支持和直接介入是艺术教育普及和成功的必要条件。毫无疑问,文化机构工作的重心之一是要立足于教育、满足教育的需要。

根据2007年上海美术馆历时5个月的问卷调查,上海有76%的中小学生从来没有进过美术馆。从我们的大学课堂里也可以轻易了解到多数学生都没有去过博物馆。就是北大、清华的学生参观的比例也很低。可以想象,在文化资源极为缺乏的广大其他地区的学生呢?中国的其他人群呢?在西方,没有去过博物馆、观看文艺演出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而且多数人是反反复复地去。中国人不去参观恐怕主要是艺术场馆跟他们的生活没有关系。没有艺术教育的基础,人们走进艺术场馆时不太可能与展品发生多少有意义的交流或互动,这样也就失去了走进艺术的必要性和意义。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各种艺术场馆就只会是一个个被遗忘的角落。一方面,目前各级学校还没有一个能够让文化机构直接联系的部门和运作机制,也没有一个能够充分地利用校外各种文化艺术资源的开放的教育体系。虽然有许多中小学和高校为活跃校园文化,成立了一些艺术兴趣小组如京剧社和舞蹈队等团体,但是,这样的小范围作业跟我们庞大的教育人口相比,只能是杯水车薪。何况这样的活动既没有教育上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也缺乏学术上的研究性和深入性。2008年初,教育部发文开始施行传统戏曲进课堂,但鉴于目前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十分有限的教学条件,如果不能获得文化艺术部门的广泛支持和参与,这一类教育措施恐怕既不能解决我国文化艺术教育的欠缺,也难以普及持久。另一方面,我们的多数艺术场馆和文艺团体大都还没有充分面向教育的设计和活动安排,没有让各级学校和普通观众能够前去参观利用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机会。许多博物馆的艺术品仅仅就是有一定艺术性和专业性的陈列展览而已,并无很强的教育性的思考和编排;文艺演出也只是以舞台的呈现为限,没有前后期的教育铺垫和跟进,不能走进大、中、小学校园和各种群众团体,开展各种面对学生、面对民众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以实现更为有效、更为普及的文化艺术传播。

现在许多博物馆和文艺团体都设立了教育部、科,承担起教育组织和宣传工作,提供一定的教育资源;文艺团体也时有送戏到校、送戏下乡的义举;有一些艺术家还应邀亲临各类教育机构,开课开讲座,现身说法。可以说,文化部门中热心教育、并有潜力执教的大有人在。但是,没有一个长期固定的、有完整教学大纲和计划、有足够资金支持的艺术教育机制,这样的活动只能是个例化的、一时一事的短期行为,难以使之制度化并持之以恒。我们需拿出必要的时间和资金来保证系统化的教育项目的进行,以得益于每一位学生。

此外,各种文化产业,包括动漫制作、影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企事业单位也都是艺术教育的生力军,应该由政府主导牵头,确立他们的教育义务和要求,并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涉及经济利益的奖惩措施,如税收的增加或减免等,以便创造条件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和大众艺术教育联姻,腾出必要的资源给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艺术教育提供有益的服务,从而在社会的多个层面形成应有的艺术诱导力和冲击力,更有效地实现高雅的艺术传播和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

四、教育与文化部门的双重领导

鉴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意义和发展要求,文化和教育两个部门需要紧密联系合作,共同承担起艺术教育这件事关文化建设成败的工作。其实中国的文化部原本就是艺术教育具体的组织者和直接的领导者,掌管着中国最好的、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艺术专门院校,甚至直接关注艺术教材的编写和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等。可惜在部属院校制度被废除以后,小孩与洗澡水一同被倒掉,最终使文化界与教育界分为不相往来的两家人,使文化界与教育渐行渐远。当前十分紧迫的是我们的文化部门,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剧院、文艺演出等团体,应从观念上和体制上确立作为文化和教育部门的双重定位,或至少是准教育机构或团体的地位,以改变目前这种基本上远离教育的状况,大力提升自己的教育功能,重新承担起引领全国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重任。而广大的教育部门应该欢迎这支重要教育力量的复归,并努力促成这样的转变。

文化部门与教育机构无论在行政定位上还是工作内容上都不应该是两个世界不同行业的人。文化界如果不能够同时把学校以及民间的艺术教育作为自己的当然义务和职责,其无限的教育功能和潜力也就会停止于有限的日常工作或某些短期的行为,这在客观上将造成国家大量现成的优秀艺术教育资源的闲置,也导致潜在的观众和艺术赞助人的流失。其结果就是文化市场的疲软和缺损,艺术团体及各种文化机构生存的困难或为了生存而不务正业。文化部门应该形成一种艺术教育的思维和系统性的持久努力,建立起一个相应的工作机制来推动各个层面的艺术教育。文化艺术部门必须走进校园,成为大、中、小学艺术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各界进行文化艺术教育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文化艺术教育政策和规章的共同制定者。只要是有关文化艺术的活动和项目,无论大、中、小学都有请求文化部门给予协助的权利,而各文化部门都应该义不容辞,担负起给予直接帮助的责任。

笔者认为,为了促成这样的有利局面,国家应该创造政策条件,建立起全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类院校由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双重领导的行政格局,从而使文化部门能够主动地、名正言顺地介入大中小学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有职有权地参与有关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如文化艺术教育的计划和指标、文化艺术培训的规定或要求,授予艺术教育证书、学习证书、资格标准等等。国家还应该给文化部门发放专门的教育经费或设立专项教育基金等,使他们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直接承担起一些艺术教学工作,如提供兼职师资、开设某些课程、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协助开设各类面向学校和社会的艺术类专题讲座,甚至提供一些必要的艺术教育资料和设施等等。此外,也应使文化部门能够与教育部门合作组织各种演出和展览、开展文化艺术的专题研究、重点扶植发展一些特殊的课程或专业等。

由于一直以来的行政管理传统和现行的政府机构设置和分工,普及文化艺术教育这样的重任和跨行业的事业是无法由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自发自愿地协作完成的。我们有必要参照过去成立跨部门的特别委员会的形式,如体委、经贸委那样的机制,成立由两个部门共同组成的“文化艺术教育委员会”来牵头和协调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之间的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以克服部门之间的种种障碍,调动起共同的教育积极性,联合各大、中、小学和各类博物馆、文化馆、艺术团体,以及其他各种文艺演出和展览机构等,逐步建立起一个不同层次和门类,相互沟通协作的大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可以说,一个跨部门的领导和协调机构也是实现一个普及的艺术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结语

最后还应该明确的是,内容包括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的文化艺术教育远不只是为了大众的娱乐欣赏及生活品位的提高,也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大众的文化知识和审美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全能的人,是智育,是为了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发展人们的视觉、触觉和敏捷的手法,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周围的世界。

因此,普及艺术教育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的本身。艺术教育是要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并不管这种创造力用于何处。艺术教育也远不只是为了培养各行业急需的艺术人才,满足大众的职业或工作的需要,而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的必要手段,最终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是我们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基础和根本保障。显然,艺术教育应当成为我们改革大众教育和学校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一项主导策略。我们的教育和文化部门须下大力气建立起一个普及和完善的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实现艺术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上的普及和质量上的稳步提高。而且应当认识到教育也是文化部门存在的理由和依托。

艺术与文化论文篇7

古往今来,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离不开文化,文化能够促进世界各个民族的不断繁衍生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虽然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影子,然而它却是真真正正的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发扬和传承,经过了时间的洗礼之后,能够留下来继续影响真人们生活的传统文化能够充分展现出我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精髓还能够及时适应社会和环境发展的需要,同时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之内,我国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都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后来,在经历了清朝末年的腐朽之后,我国的整个社会开始落后于世界各国,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和反压迫,人们开始意识到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伴随着这种认识的上升,人们开始通过各种革命来改革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等的打击之后,我国的传统文化仍然屹立不倒,并迎来了文化发展的新时期,继续对世界起着影响的作用。伴随着现代社会不断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等,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尤其是当新的传媒手段电视产生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当中新的思想和文化都能够通过电视产生更加强烈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着能够与时展相融合的功能,正因为如此,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与电视表演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二者之间能够产生相互影响和推动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艺术对电视表演艺术的影响

1、丰富电视表演艺术的内容

电视表演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发挥其自身职能的过程中需要拥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电视这一传播媒体;第二,表演内容。这就决定了电视表演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现阶段,中国的电视表演艺术通过电视这一媒介所传播出来的基本内容通常都是我国国内的种种事件和知识,而观看电视表演艺术的大多数也都是中国人,进行电视表演艺术的制作者和表演者也大部分都是中国人,种种迹象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表演艺术内容上的丰富作用。当我国的电视表演艺术最初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的时候,首先是受到其他国家表演的影响的,电视表演艺术主要是对外国电视表演艺术的一种模仿,其中受到苏联电视表演艺术的影响较为深刻。我国的电视表演初期虽然没有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入到现代科技发展当中,我国的电视表演艺术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充实了我国电视表演艺术的内容。

2、促进电视表演艺术的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视表演艺术的观众。观众的增加使得电视表演艺术的制作者和表演者开始意识到增加表演内容的重要性。于是电视表演艺术开始逐渐吸收和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来丰富自身的内容,促进自身的发展。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电视表演艺术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充分促进了表演题材、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的转变和丰富,电视表演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完善,并且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个性。近年来,中国风的盛行中国派的文化得以兴盛不能够离开传统文化艺术对于电视表演艺术的推动。我国民族化的电视表演艺术是中国特色电视艺术的特点,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视表演艺术形成了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将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的意境美和气韵展现的淋漓尽致,将中国传统美学充分的展现了出来。有效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到电视表演艺术当中,提高了我国电视表演艺术的层次,丰富了电视表演艺术制作的形式和手段,同时也更加符合我国观众的审美。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效促进了我国电视表演艺术的发展。

四、电视表演艺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

1、宣扬中国传统美德

电视表演艺术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一度在历史上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国电视表演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极大地吸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利用其将自身的表演形式、内容和手段进行了充分的丰富,与此同时,也极大的宣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我国无数优良的传统文化在经过时间的洗礼过后,至今仍被人们所接受和赞扬的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电视表演艺术将这些精髓展现给观众,能够很好的促进我国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使其得到传承,不断的对我国的下一代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我国的一个电视表演,《家》的摄制,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农村的留守老人,这些老人都是常年无人照拂的孤寡老人,他们生活在各种条件和设施及其不健全的农村,节目组在拍摄《家》的过程中主动赞助这些孤寡老人去各个有名的城市进行旅游,而当前的明星则要留下来为老人做好地里的农活,要帮助老人喂猪、挖菜和剥大蒜等,通过为老人做这些工作来表达自身对老人的敬爱和尊重。在中国,这类的节目还有很多,能够有效的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朴实等传统美德充分的展现出来。这类电视表演艺术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入,能够不断的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扬,还能够有效的为我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这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有效展现,促进了我国电视表演艺术的中国特色的形成。

2、促进我国民族特色的自然流露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电视表演艺术的制作方法、形式和手段等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它能够更好的展现作品内容。现阶段,我国的电视表演艺术当中,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能够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以更加“唯美”的形式展现出来,经过高科技技术手段制作出来的节目,其画面感更加强烈,优美的景色当中还能够适时的加入一些古朴的气息和景象,将大自然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这种电视表演艺术将我国各地的民族特色充分的展现了出来,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有效的增加人们的见闻,提高人们的知识含量,促进人们对我国的了解,丰富了我国人们的精神生活。

艺术与文化论文篇8

(一)加强普及,积极引导,形成潜移默化的渗透力

艺术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即艺术的普遍性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性相结合。在艺术教育中,应自始至终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准。高校应当将艺术教育融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个人修养,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将艺术教育课设为选修课,并不能实现艺术教育的普及,其原因在于部分大学生在入校前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缺乏对文学艺术的理解、缺少在艺术教育工作过程中的兴趣。如果完全采取自愿的原则使大学生对艺术教育课程进行选择,那么很可能导致部分大学生失去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无法弥补艺术教育的缺失,但如果采取强制性机制措施对所有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导致部分大学生因不解、反感而对艺术教育产生厌恶、抵触情绪。因此,高校应当研究合理的教学体系,采取恰当的方法和形式,引导学生接受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艺术教育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个人文化素养。

(二)精心设计,注重品鉴,发挥经典作品的吸引力

高校艺术教育应当改变以往重艺技训练的思想,逐步转向重艺术欣赏和艺术审美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已经不是年龄的黄金时期,在艺术技巧、技法等基本功训练上,要比中小学生费力耗时。然而,大学的艺术教育,又不允许学生投入过多精力。面对这些“艺术技能”训练,显然不能成为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兴趣所在。与初等教育学生相比,大学生知识储备优势明显,他们的认知与思维能力在大学学习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而,对于理性认知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可以尽可能地通过参观博物馆、艺术馆以及各种形式的艺术演出等,更多地去接触和感受艺术。另外,也可以不定期地举行各种艺术讲座、举办艺术活动等,在思想上积极引导,结合现场感受,促使大学生从理论上掌握中华民族艺术的特点,探寻蕴藏在艺术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领略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艺术教育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不断学习和剖析经典艺术作品,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乃至个人修养的目的。

(三)发掘传统,开拓创新,把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力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发展过程中伟大劳动人民的思想精华、智慧结晶。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指出:“我国古代的教育以音乐为中心”,而“乐的正常本质,可以用一个‘和’字总括”。“和谐”一直以来被儒家所推崇,并以音乐为教育的中心主题,在音乐的感化中,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和敬”“和顺”“和亲”,进而呈现出社会的和谐统一。肇始于魏晋时期的中国山水画,是人们将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境界寄托于山水自然、表达于笔墨之下的产物。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更是将人们的居住环境融于自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园林景观艺术。另外,中国的传统艺术器具也渗透着和谐之美,例如竹笛的清脆悠远、古筝的悠韵寂寥、琵琶的轻拢慢捻、二胡的绵邈深沉。当今大学生面对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时,在领略民族音乐、民族绘画艺术时,在感受传统园林艺术时,一定能体味到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依然未变的和谐、温暖、自然以及宏大的精神魅力。高校应当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和特征,开拓创新,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艺术,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品格,并最终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传承下去,将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

艺术与文化论文篇9

首先是艺术主题的核心:人性关怀。

在2000年度出品或放映的影片中,关于人性意识探究的影片并不多见,这固然是商业潮流所左右的现实,也是中国电影艺术主题偏移于社会宏观教化的影响,这的确是导致中国电影发展难以深入的重要因素。人是世界精神的主要体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入性表现的浅尝则止,是中国电影拓展中十分重要的艺术难题。中国电影人在有限的尝试中作出了一些探索,但这一关键问题还是缺少更有力度的表现。由此,看到谢飞教授的《益西卓玛》就不由发出感叹。在这部充满奇异边域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影片中,同样充满了人情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芒,影片人物的一生的遭际不是全围绕政治风云,而是借助男性和女性的情感悲欢离合来表现,在已见的东西方关于这块地域表现的电影艺术中,《益西卓玛》的人性主题所蕴涵的魅力是真挚动人的。这部影片的出现破费周折,也说明传统观念对人性表现某种程度的陌生和局促,实际上,在我们的习惯领域中,对人的认识还较多把守着外在行动人的尺度,对情感动因和心理机缘的探入缺少成功的经验。

于是,黄建新的《说出你的秘密》就是本年度中角度与深度颇值得探讨的影片。在对人性挖掘与心理拷问方面,该片艺术的表现是成功的。影片的心理探索成分占据很大比重,它对人性的认知方式是有别于以往的故事电影或较多心理表现色彩的影片。应该说,中国电影的世纪末忧虑其实多半和观众疏离有关,除了大众化时代必然产生的艺术变迁而导致的分流,和以电视为代表的娱乐传媒对正经看电影方式的冲击之外,电影停留在事件描述层面和粗浅道理的直接说教是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熟悉这一套表现规程的观众已然厌倦了俗套。中国电影除非屈从世俗堕入打打杀杀和脱、透、漏式的泥沼,否则就要在根本的人文精神上下硬功夫。而中国电影的人文艺术味日渐消失是很值得忧虑的大事,人文电影的天地其实很大,而其要害是对人性和人的内在思想与心理世界的剖析。从这一意义说,《说出你的秘密》是较为典型的例子。影片落脚于一对夫妇因妻子造成车祸后隐匿不说,而导致整体生活世界的微妙变化,特别是深入挖掘了人的复杂心理内涵,丝丝入扣,逼真现实。影片直面人的现实困境--心理灵魂境界,毫不犹豫的以审视自我而拷问人生的深度,探入了隐秘的个人内心世界的细微之处,揭示了我们常常不敢正视的心理现实。就此而言,显示了创作者对人生探讨的认识深度。影片的揭密不仅在撞人逃逸者是谁的谜底上,而且更重要的落脚在常人面对这道难题时将如何正视的心理谜底上。在夫妻恩爱和怀疑猜忌之间,在良心谴责的道义感和惟恐罹难的恐惧感之间,影片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真实弱点、本能与人性良知之间的搏斗。着意于生活危难之际人心角逐与良知愧疚搏斗的表现,是创作者对人的认识深入化的体现。丈夫在同情执着寻找目击者的小女孩的道德感和益发产生深重犯罪感的痛苦心理,与惟望不是事实的侥幸心理的角逐,把当代生活中一个清白家庭可能遇到的恐惧和抉择平铺在我们面前,于是,我们会油然联想到人人熟悉的一个关于女性心理中常有的疑问:当丈夫在自己和婆婆同时落水时先救何人上岸?这种源于惧怕失去所爱而执拗式的无理追问就变成了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类似的尴尬处境。

在探究的基础上,影片的思考的确是令人警觉的,一个普通女子,没有犯罪企图,也充满内疚,但在这样一个始料不及的意外之后,将陷在怎样一个心理矛盾之中,而且这种不由自主的抉择和随之的痛苦又可能是常人刹那间都会遇到的,和美的家庭与谐和的夫妻关系在特殊状态中变得异常紧张,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又会如何处置?影片现实主义表现与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从心理层面展开的,这种从现实简单事件推向心理承受极致的人性思考带相当残酷的成分,没有人可以逃避这种在维系亲情和躲避危害时必须抉择的尴尬痛苦。所以,影片比起裸的现实人生表现多了思想的负重,警示人们思考,尽管由此影片某种优美荡然无存,但深刻成为可能。

《非常夏日》深含创作者的人生忧虑,对人性的体验的传达相当真实。影片在男主人公身上不仅集中了人生两极感受,还特别表现了一个人性格的“长大成人”。在经历了永难忘怀的非常夏日后,他懊悔愧疚,却难以弥补,影片着重表现一个青年力图挽回失去的勇气和找回心理平衡的渴求。最终当他被捆绑着却一次次横挡在暴徒的车前,顽强的向绑架者要求放了被俘女子,并爆发出“就是被你撞死也不能被你吓死”的心声时,一个历经心理磨难和挣扎,终于挺立而起的成熟青年完成了他的心理成长过程。《非常夏日》实际上表现的是创作者对人生矛盾的解读,在特定的遭遇中凝缩人生身心矛盾和心理抉择。

对人性挖掘颇有特点的影片还有《过年回家》。青年导演对一个关于家庭情仇和人性心理表现的独特题材,处理得平实细腻、甚至多少显得阴冷可怕的背后,是对人性复杂本性的真切理解,隐藏其间的温情期盼和生命呼喊,其实是相当动人的。中国电影需要这样具有个性化追求意识的创造,因为艺术的本来指向是个性化和创造性,对人性意识的探究和敢于个性理解的表达都是通向艺术之路的。在市场化横亘于前的现实面前,任何艺术的追求都值得赞许。

其次是艺术表现精神的情感表现。

艺术没有情感,犹如花木没有汁液、青草没有露珠一样,将苍白无力。情感表现是艺术不可或缺的精神。这一简单的事实却没有被电影艺术很好接受,导致不少电影干巴死板,丧失生趣。至今,仍旧可以看到电影艺术这一方面的显而易见的缺憾。相比起来,《我的父亲母亲》、《洗澡》、《我的1919》、《一声叹息》、《相伴永远》等就是多少具备情感表现基础的较好创作。

这里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一声叹息》。作为引领内地贺岁片潮流的冯小刚,巧妙借助贺岁片打下的品牌效应和明星阵容,在不是贺岁片的时间创造了本年度几乎最好的票房效应。影片的争议显然是天生的:一个中年人的婚外恋情的周折。作为作家的主人公,既有和美的家庭,又有蓬勃的事业,无论阅历和社会地位都相当不错,却在美貌、纯真的外来诱惑面前心荡神驰不可自拔。影片对中年人跨界感情的直接描绘,显然超出了传统防守的界限,却实在是迈开了艺术直面情感现实的较大步伐。尽管我们不愿生活出现太多多向情感,却不能不承认社会发展导致情感的多样性纠葛,以及开放揭开了原本隐蔽在人的心灵深处的复杂情感欲望,对传统而言,这是难以回避的尴尬现实,也是生活存在的残酷面相。从这一意义上看,《一声叹息》的现代感是明显的,遭致的议论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应该着重指出的倒是影片对感情表现的分寸,人性情感的真实其实就在张、弛和隐、露的矛盾之间。影片中人对家庭的依恋与对情人的冲动,对道义责任的看重与对内心渴求的不可自持,都掌握着较好的分寸感,从而描摹了一幅现代生活中并不少见的情感危机图。影片让人疑惑的主要是结尾悬念式的电话,似乎在显示嘎然而止的艺术效果,也是为商业接续留下接口,但对原本习惯大团圆结局的传统观众,和接受随心所欲但不逾矩的现代气息观众的接受习惯来说,显然是带有挑衅性的表现。我们无意褒贬,但应当承认,《一声叹息》对情感的把握是大胆而细致的,它使我们更加逼近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真实。

再次是现实主义本质精神回归。

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有悠久的历史,从30年代确立,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就始终成为中国电影成功的支柱,梳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大致经历了几个发展变迁阶段:30年代的苦难现实主义电影;40年代战后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50~60年代的浪漫现实主义;70年代现实主义断流,中国电影隔绝于历史传统与世界潮流;80年代现实主义回归,是冷峻现实主义的时期;90年代的现实主义潮流呈现为滚涌起伏的时断时续的状态,纷乱嘈杂、幽默调侃、原生态展示和冷酷揭示是电影人看待现实的基本态度,展现了当代现实主义的最为芜杂状态。但随着现实生活的大众化时代到来,消费、享乐成为文化的重要表现,艺术的现实主义遇到了明显削弱和改变。世纪末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表现为两种形态:揭示性和平民姿态。它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中国电影的艺术审美变迁。后者在“文化走向”介绍,这里重点分析前者。

中国电影的不景气似乎和艺术表现的温吞水状态相关。生活纷纭复杂,人民迫切需要正视现实、揭示矛盾、崇扬高尚精神的艺术作品。《生死抉择》的出现无疑是观众心声的体现。这部创造2000中国电影最高票房的影片是很有启示意义的。影片是主流形态的创作,过去人们被这一类影片说教而无甚价值的产生疑惑误解。《生死抉择》的出现应当修正一些传统认识。从市场来看,《生死抉择》的票房表现是令人惊讶的,500万的成本取得了上亿的票房收入,而造就票房轰动的不是娱乐片,却是现实题材片,这是少有的现象。一个国产影片的放映上座率天天达到70%以上的事实的确是令人深思的,多样化的时代需要多样化的观念,对于处在改革过度时期的中国电影发展而言,没有发展的。《生死抉择》的社会轰动似乎是不期然的,探究原因,首先和影片本质内容相关。国企改革的艰难,是影片切近社会生活的基本背景,但影片没有成为克服困难的企业翻身的画片注脚;它的时代内容的现实反映是败家子吃空了大型国企,这又是尖锐时代矛盾的现实主义表现,但即便如此,好人坏人的模式依然没有成为影片约定俗成的框子;令观众始料不及的是市长、书记的矛盾一度剑拔弩张即将进入套路时,殊途同归的事业感和正义力量使他们成为更有法力的上级腐败势力的对立面,更具有生活广阔视野的时代弊病展现出来,观众的紧张随之加深;而工人们的不满和坚韧,艰难和忍从,更让我们感同身受,牵连起最为真实的当下改革时代的生活面影。毫无疑问,影片的魅力首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在人民群众对腐败积蓄了相当程度的抵触不满的情绪,生活困惑需要解答的时候,艺术适时包容了生活的内在要求加以反映,并且以相当的表现规模和深度再现时代,自然具有动人的魅力。从《生死抉择》的轰动中不能不提出一个似乎被遗忘的老话题,电影的社会意义是决定影片价值的内在因素。由于影片的特定意义,使我们得以拂去市场、商业等等时尚的遮蔽,重新认识作品内容意义的价值。实际上,艺术和生活的关系根本上是生活具有第一位的意义,由于大众文化的遮蔽性,人们似乎被潮流时尚、形式感所左右,往往忽略了最为重要的常理。浮躁的心态导致艺术内容的肤浅。从历史来看,出色的影片与社会生活源泉的关系是正比关系,而且在社会历史变动比较频繁的关口,常常有激动人心的现实之作。比如《邻居》、《人到中年》、《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人生》等,类似的直面生活的获奖优秀作品还有《老井》、《野山》等等。这一时期的经验证明,中国电影离开了对世?廊诵牡暮粲Γㄔ戳鞒さ挠帕即尘徒⑹ТP矶嗬频亩槌さ淖髌罚饶忠皇钡挠槔帜志纾成毖鹊南酪澹ㄏ烈澹炙坠庥埃晕蘖姆ξ叮皇侨狈κ侄危敲挥腥诵牡母杏ΑT谝恍┑胤椒庞场渡谰裨瘛肥保毕分惺∥谝皇榧切迹愿芊肿印案米サ淖ィ门械呐校惫壑谕蝗话樽庞捌俺觥案蒙钡纳保保樾鞔锏礁叱保耸保帐跤胧贝羯舱瘢捌挥欣碛刹槐话傩障不丁S捌僖淮沃っ鳎帐踔挥泻粲κ贝诵囊螅啪哂猩Γ嗣瞧诖男率兰椭泄缬氨厝皇欠从成畹挠判愦笃鳎?/P>

从《生死抉择》艺术表现中还可以看到现实主义人物塑造的特点:真实表现。对现实主流形态影片的非议,常和正面主人公的缺乏生活气息相关,举手投足的演戏架子和没有血肉气的人物形象当然让观众产生反感。久而久之,似乎这一类型电影的人物都成了毫无人气的木偶,电影批评也天然排斥这些形象。塑造凛然正气主人公有许多难度,时代英雄不是太多而是严重缺乏,一方面要大力倡导具有生活气息的时代英雄,另一方面也不要因苛求英雄平民化而庸俗不堪。《生死抉择》的主人公未必尽善尽美,但铿然之气是动人的,他的心理复杂面显示和本质上的时代英雄气质表现是比较生动的,影片得到观众的认可也是和人物表现有密切的联系。

二、文化走向梳理

 90年代的文化背景是和大众文化弥漫、市场抉择难以分开的。电影的折射也十分明显,最为显著的是贺岁片为代表的时潮。贺岁片不止是一年中的新年贺礼片,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中国电影绞尽脑汁为各种节日献媚的影片现象。中国电影的大半风潮被贺岁片夺去是确定的事实,这不仅是指票房收益,而且主要是指围绕与此的某种兴奋点集中状况。反思一年稍微具有热点效益的影片,宽泛意义的这一类娱乐影片形成头尾连绵呼应的两个高潮。年初的节庆仿佛是一个筐,以贺岁片为中心点的各种议题和年节延续不休,装筐入箱,新年、春节、情人节、双修日、长假等等吆喝声一阵紧似一阵的贴近,牵连起一些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影片;而上半年的节庆喊声还如雷贯耳,为下一个新年抄刀的新一轮贺岁片又紧锣密鼓的耍弄起来。内地贺岁片的历史并不久远,但抢占传媒风头却兴盛不已,而它的市场效益和投合观众心理却是有目共睹的。剖析贺岁片的来龙去脉,不难看到商业因素在如何侵袭推进并逐渐占据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的演进过程。实事求是地说,贺岁片的兴盛是值得肯定的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说,贺岁片把此前中国电影电视已经掘开的娱乐通道拓展开挖得更加宽阔。这样的电影自然投合时宜,赢取票房也就在清理之中了。所以,初始阶段的贺岁片是电影走出传统老套值得赞扬的现象,而适应市场需求则是转变的根本。贺岁片的先天不足自然是艺术屈从市场的俗套和无聊,为了讨好时令、节庆人心、和大众需求,创作的规则就和商业法则息息相关,喜剧构架的单一化也成为基本规则。绵延几年的贺岁片已经扩展但失去了创造性,俗套导致贺岁片的滥情无聊。贺岁片多为喜剧片,热热闹闹逗人欢欣是喜剧的本务,但事实已经证明,仅有宣泄是不够的,好看而能耐看才是高招。耐看即有嚼头,能让观众不仅图一时之乐,过后还能留下回味余地,成功的分值才能高扬。但在能否使喜剧既好看又富含情感内涵上,是标示着喜剧品位高下与否的。至今的许多贺岁片还没有在这一点上进一步发挥,倒是一味投靠想象中的大众要求,只求欢跃喧闹,导致艺术的庸俗化。所以,市场支配艺术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没有艺术内在支持的电影,无论是贺岁还是其它,都难以实现市场长远价值,更不用说艺术的独立价值。艺术创造力的缺乏和艺术热情的不足,是市场主宰带来的弊端。为跨世纪拍摄的贺岁片已经显露了问题的根芽。一些导演只在欢跃效应上急功近利,喜剧的无聊和情感的虚假凸现无疑。即便努力创作的影片也被陈俗功利弄得不伦不类。在被市场驾御和驾御市?≈洌帐跤Φ庇凶约旱拿魅匪悸贰<热幻挥刑油咽谐〉慕菥叮陀Φ卑盐找帐跤胧谐≈浜托车鞫墓叵怠;乇苁谐。彰旁斐倒倘挥薮溃晃锻逗鲜浪咨ナб帐醺抟墒亲陨薄?/P>

艺术化的影片,其文化走向中值得提及的主要有一些或隐或显的倾向。

一、怀旧感伤趋向。

90年代世界电影中不时呈现怀旧感伤走向,所以,怀旧感伤是创作的一种艺术的世界性倾向,世纪末中国电影的走向中也不免呈现这一状况,艺术和这一类影片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因为对人生的体悟与感怀,伤切与回味是情感的本能,无法避及。在怀旧思忆中寻找美感是艺术难以避讳的方面。值得提及的主要有《我的父亲母亲》、《西洋镜》、《洗澡》等影片。

《我的父亲母亲》在宣传上就标明诸如导演年轻时候的恋爱故事的噱头,“父亲”与“母亲”的浪漫恋爱情节简单至极,凝望、等待、奔跑构成感情接续的连接点,整个影片的诗化结构充溢着久远年代朦胧的情爱光环,从某种程度上看,一个发生在乡村的浪漫故事,渗透其间的感情脉络其实让人想起诸如旧时代大上海都市中青春萌动、家境充裕而悠闲的女孩的情感思绪──也许就是无论乡村还是城市的共同情感──其实也就是艺术创作者对纯洁感情的回味欣赏。这一类影片肯定不是商业饕餮大餐,而更多带怀旧情调,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追随着影片,沉浸在已逝感情的伤悼中,咀嚼在昨日情怀的重温中,流连在浪漫追慕的情境中。就情感抒怀而言,《我的父亲母亲》代表了这一类影片惟恐不够优美的优势。尽管影片和再早一些时候的《那山那人那狗》和《草房子》相比在朴质与精致处理上有一些不及,但本年度依旧是值得嘉许的创作。

而《西洋镜》与《洗澡》则一个是对历史的怀旧,一个是对心灵深处愧疚感的感伤。前者比较厚实,历史的翻检使之具有尘封感,艺术的精心也值得肯定,但需要辨析的是历史钩沉的现实化理解问题。急于参与现实的心理导致创作者做了一些艺术改造尽管可以理解,加之影片的构思比较开放,历史风貌的表现和人的关系处理都有可取之处,因此这样一个难度较大的题材呈现得栩栩如生是付出了很大艰辛的。问题在于,影片过于张扬的东方需要向西方开放,西洋文明对东方艺术的胜利的主线,附加在主线上总让人感到分寸失度,意念的急切和尘封历史感之间的冲突不是以鱼水交融的方式展现,多少破坏了影片的完整形态。影片中主人公身置长城而大发长城功用的哲理意味谈论,对谭派艺术畏惧西洋影戏的着意表现,表现刘京伦为中国世俗社会不容却和外来商人雷门相处得如鱼得水般畅快等等,都生硬打破了艺术的和谐性,令人感到艺术意念化新潮和影片时代之间的距离。艺术不在于追赶时尚,深刻的历史思考可能还在于对历史深入还原哪怕是悲剧式的还原,使历史得以穿过重重迷雾艰难呈现在现代观念的人们面前。

《洗澡》是一部比较出色的影片,影片的现实感很强,沉稳进展颇富张力的情节很为动人,父子三人的亲情比照是和现代文明造就的人生隔阂相连接的,在物欲横流的世俗背景下,关照孝心、舔犊之情、和温爱理解常理,构成影片颇为动人的氛围。影片伤感情调的主要承载,是细节穿插的老爷子陕北成婚的浪漫镜头,他在生命的末期沉迷于往事的怀想中,这一似乎是重笔的表现显得相当不协调,因为现实主义的整体风格使现实人生呈现出世俗生命的可爱自然状态,已经富于魅力,陕北的回忆既破坏了影片格调,也太明显透露出创作者的意念追求,艺术的协调感受到破坏。不可否认《洗澡》仍是艺术追求明显的好片子,但这里警示我们:任何别出心裁的意念创造都应当三思而后行,而往事歌谣的表现是需要水到渠成的真实沉淀。

二、英雄主义复归。

文化意义上的英雄疲软是中国电影在娱乐时代的表现,英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叱咤风云的盖世人物,而是指超脱于环境、在精神上崇高、具有独立不倚品格的人格形象。对英雄的崇尚是艺术积极创造力的理想体现。我们不会强求像新中国电影前17年那样英雄举目皆是,但随着时代演变,人们渴求的时代英雄几近销声匿迹却是不太正常的现象。跨世纪的英雄影像在主旋律影片中的出现,标枳着中国电影还有容纳英雄的天地。在《我的1919》、《横空出世》、《紧急迫降》、《冲天飞豹》等影片中,对时代英雄的理解是多向度的,即英雄不只是具体的形象高大,而是一种人格形象的完满,是精神的崇高坚强。当今时代崇善的早已不是高大全式的形象,表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成为时潮,但实际上,即便如此,呼唤英雄的潜在欲望和渴求救世英豪的普泛要求不是减弱而是增强,在愈是个人化受到重视的年代,主持正义公道的英雄人格和具有舍己奉公情操的为人精神更成为大众内心的需求。我们的电影似乎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现象,创作不是冷落了大众英雄,就是把平庸视为百姓所好,于是,丧失的不仅仅是英雄人格,而且导致中国电影格调的孱弱和感染力的降低。从弘扬时代英雄和人心需求的角度,主流影片的倡导不是没有道理,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也自然更多从这里涌现。不过,长期以来,创作的概念化缺陷使人们的评价带上较多的批评。所以,当《横空出世》、《我的1919》为代表的影片出现时,我们理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这一时期的较为出色的主流影片中,英雄的真实性得到最大可能的表现,性格的多层含义的挖掘有了深度,而值得欣喜的是不再把为了故做多样性而牺牲英雄主义的本质作为目标。

《横空出世》是相对更为出色的影片。影片对艰难时代的背景表现是可信的,它直截了当的为我们重现了50~60时代中国人民面临的重重内外压力,使中国人民期待原子弹创业行动具有了真切背景,影片注重艰难时世中的英雄所承受的重担,少有的把武将的艰苦作为衬托,突出文将(科研人员)的英雄壮举;把为国争光的主线和个人精神忍受作为衬托,强调英雄的多向感情,从而塑造出有血有肉的时代英雄。冯光达的形象是中国电影中最为丰富的高级知识分子英雄形象,在他身上包含着战争年代英雄的献身服从的优点,诸如放弃获奖、隐姓埋名、个人的无所期求、与战士们共享清汤寡水的艰苦等;还格外包含有和平年代知识分子的高尚品德,如执著科研事业、对数据的一丝不苟、对事业建设的不徇私情等。这在我们所见的英雄人物序列中具有相当的独特性。但更为动人的还在于冯光达们的英雄主义是和人性情感的复杂色彩相联系,在他的坚韧、果决、无所畏惧的背后,是浪漫的情爱、是喜爱音乐的情致、是人之常情的眷念朋友旧情。作为服从事业的时代英雄,压抑住个人的喜好,和妻子决不谈及科研机密,近在咫尺却无缘深谈,还要承受家庭出生的牵累和保密机构的怀疑,在一系列对个人而言都多少是委曲求全的牺牲中,特定时代英雄的品格和精神才熠熠闪光。影片为我们渲染的久别夫妻在大雨滂沱中邂逅的激情动人场面,和此前夫妻因保密而默默无语相对场面的呼应对照格外动人。

相比起来,《我的1919》略逊于《横空出世》,但把握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努力也自有特点。作为世纪初复杂国际背景下的外交官顾维钧,代表国家利益的机智,表达民族尊严的慷慨陈词,和对激进的肖克俭行为的不解,与对他牺牲个人幸福为国捐躯精神崇敬等复杂万端情感,都集中连接在巴黎和会的斗争中。顾维钧似乎没有成为横空出世的时代英雄,他作为弱国外交的屈辱代表,承受着强权大国的蔑视,本国政府的矛盾政策和不信任态度,又使他无从为国伸张权益,激进爱国者的误解,还使他被迫承受骂名。在这样动荡多变局势中,顾维钧的身份多少变得混淆不清,但两场精彩的巴黎和会表现,使这一历史人物的主体判断突现出来,一是借题发挥的机智,对日本代表的钱包故事的引申阐述,很难说是史实再现,但对外交官的才华展现却不失为好构思。二是拒绝签字的大义凛然,在列国强权和本国政府双重压力下,战胜国中国却要签署屈辱协约,顾维钧抛开个人荣辱,慷慨激昂发言,这时,这一人物和影片环境氛围的谐和才达到最为接近的程度,影片着眼于他的凛然正气,既包含有憋屈在心的个人愤恨,更是压抑已久的整个民族的愤怒爆发。顾维钧的形象实际上更多符号化,他是代表中国人民向国际社会喊出我拒绝的呼声,在他身上负载着时代民族的重负和中国人民强烈的呐喊,单就艺术表现中中国人喊出“不”的呼声就意义重大。作为一部重心为对重大历史表现的影片,而还能兼顾作为人的较为丰富性描画,代表了现代情形下对时代英雄处理的分寸。

三、偏重平民的姿态。

平民化意识无疑是90年代末期随处可见的现象。艺术在趋近大众的潮流中逐渐学会了平视百姓和随和大众情感。《漂亮妈妈》,《幸福的家》等是具有代表性的影片。它们以小民生活为题材,描绘艰难困苦的生活,强化抵抗困厄的意志力,展现精神世界的崇高感。这一类题材表现形成一些显著的特点。

艺术与文化论文篇10

一、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物质需求越来越高,文化也不断的随之发展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并且具有维系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发展群众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放松之后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工作、学习中。国家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的健康、快乐,因此满足人们的精神层面需求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人们精神方面的满足主要来自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历史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艺术,要想发展群众文化,就要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群众文化的孕育、产生、继承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民俗文化艺术社会活动的传承,这是群众文化活动其中的重要功能之一。我国自古以来产生了许多群众文化活动,其中好的部分一直被人们所继承和发扬,即便是在岁月长河的洗礼下,群众文化活动依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例如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人们习惯在端午节举行赛龙舟,这是对古老文化的传承和沿袭,也象征着文化的传递。又比如各个少数民族在本民族的节日时,会举行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记载着该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传统和习俗,在漫长时间的发展中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了一种民族象征和民族文化,受到各族人民的广泛喜爱。群众文化在基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在抢救、发觉和收集群众文化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国许多古老的群众艺术不仅获得乐新的生命,而且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世界上具有特色、自成一派的一种体现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内涵的文化,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先进文化,促进中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发展和创新的源泉。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民间民俗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必将成为我国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之一。群众文化具有稳定性、共同性和民族性、地域性等特征,具有吸引力、辐射力、约束力、凝聚力和稳定力,这些特点和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会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来。精神文化是所有文化的核心,因此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应该以精神文化为基础,将精神文化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行为规范中,结合物质、行为和精神。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民间民俗民族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一脉相承,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是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功能之一

要想发展群众文化,首先要开展娱乐文化活动。娱乐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结合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人们的需求所产生的,让人们的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得到身心的放松,这样的生活理念随着时间的流失,逐渐产生了具有时代特色和民间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现代的民间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主要表现为,国家安排的法定节假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通过节日让人们得到休息和放松。每一个民族的民间民族文化表现都不同,例如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蒙古族人民的那达慕大会等,但也有许多民间民族文化因不符合时展和人民的需求,因此销声匿迹,如少数民族之间流行的通婚交流等现象,已经鲜为人知。民族民俗文化不仅代表一个民族的历史,也体现着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只有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才能更好的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在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要针对民族之间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各种文化艺术类型加以保护,保护的方式可以通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历史民族文化文物。同时国家可以采取法律的手段对破坏民间民族民俗文化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制裁,以免导致文化文物被损坏、丢失和毁坏,更好的保护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要尊重每一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促进各民族融合发展,丰富的民间民族文化的存在、继承和发展对于群众文化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动力

我国群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具有民族性和民主性两大特征,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过程中,要继续发展和弘扬这种优良传统,并且在继承传统文化优良传统的的同时不断加以创新和发展,促进我国群众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发展群众文化中的继承

群众文化和民间民族民俗文化艺术有着历史沿袭关系。之所以说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基础制约着传统群众文化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群众文化又具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不会因为经济体制的变化而灭亡,其中优秀的部分会不断的被人们继承和发扬。因此,我们必须要尊重历史,不要将历史割裂。我国目前的民间民俗文化比较缺失,这主要是人们对于高科技信息技术和电子产品过于依赖,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和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人,他们出生在互联网时代,从小习惯了接触各种电子设备,因此对于民间民族文化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对民间民族文化艺术的发挥产生了阻碍。与此同时,群众文化发展的方式比较单一,人们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群众文化的发展不好,因此群众文化要想发展得更好,就需要融入和继承民间民族民俗文化,这样不仅能够促进群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助于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民间民族民俗文化,令社会在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长期稳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民间文化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中国的历史悠久,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民间民族民俗文化,对于这些文化要正确的选择,有一些文化是不能借鉴和传承的。例如在历史悠久的商周时期,人们举行封建的大型祭祀活动,虽然目前这种文化已经消失,但也说明我国历史文化具有多样性,因此在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时应该正确的审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创新

群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经历着继承、扬弃、创新和积累,是对社会活动的一种反映。群众文化的更新和创新主要包括创新内容和创新形式两方面,群众文化的形式复杂多变,但内容是稳定的,我们要对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进行不断的更新,以便于符合时展的要求。另外为了更好的表达统一的思想内容,也需要对表现形式进行创新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要想创新必须要继承,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四、结语

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现在的我们也是社会发展中的一员,要想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要对历史进行继承和发展。而群众文化是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活动。将传承民间民族文化和发展群众文化相结合,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更加有助于保证群众文化的多样性,对满足人们增长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能促进社会的长远发展和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艺术与文化论文篇11

一、艺术设计学生创新意识现状 

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其基本特点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即赋予设计物功能和审美的双重作用。设计活动是一项以审美创新为主旋律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就是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审美创新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创新,艺术设计失去了生命活力,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在知识产权已经普及的今天,艺术设计本身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更加受到了社会、企业、以及设计者本身的关注和重视。创新已成为艺术设计引领市场的灵魂,对于身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是他们今后走上社会能否很好生存的法宝。然而就目前高校艺术生的创新能力来看,尤其是民办院校艺术生,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一)主动创新意识不强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 有的学生缺乏创新的欲望, 头脑中未形成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 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现状, 想超越现实, 却又缺乏行动的信心; 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但在生活中又不够主动, 缺乏创新的毅力, 一遇到困难就退缩, 没有勇气挑战新的事物;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 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多。 

(二)拓展创新思维的想法不够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提炼、抽象加工,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和感悟,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和方法的先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 “老师授课, 学生听课” 的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模式, 缺乏必要的启发教育和学习讨论, 学生按照同一思维模式接受教师的教学观点和教学内容,在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拓展新思维。有的学生想去创新, 可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 缺乏指导他们去创新的力量, 传统教学模式所灌输的单一思维方式, 未能为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三)文化艺术知识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滞后 

在全国高考中每年的美术考生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由于高考对文化课单设了一个艺术类的文化考试科目,所以在高中时就把学生分了类,优秀的学生学理科,次一点的学文科,文科中再次的学生为了找出路,无奈地报考艺术设计,但他们没有绘画基本功,大部分考生匆忙补习三个月的素描,色彩就应对考试,考生中真正酷爱艺术设计的并不多,再加上本身文化艺术底子就差,在大学的设计学习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就比其他一些同学滞后。 

尤其是在21世纪,流行时尚文化的冲击,偏重于用电脑进行各种活动,轻视了书本的知识,忽视对文史知识的提高,尤其对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艺术鉴赏等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去进行启发式联想创意了。曾有教师在一堂广告设计课上布置学生以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设计公益广告,要求文案撰写贯穿古代文人诗词作为烘托。不少学生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案中的诗词文不对题,人非人、事非事,不知其意,错字连篇,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创新谈何而言,思维方式也只能一度的停留在模仿借鉴上了。 

二、文化艺术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一)文化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没有文化根基,驾驭艺术设计时就难以达到纯熟的境界,难以挖掘艺术的深意。在设计作品中注入相应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增强艺术设计作品感染力不可或缺的手法。尤其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特色,创意思维的源泉将会连绵不断。 

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十全十美之意,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之气。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东方文明的传承观念的提炼,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对创意的影响。 

(二)艺术修养在设计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素养是创新灵感的来源之一。艺术修养,属于美育的范畴, 它主要指: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艺术才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具体包括: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美、环境美的熏陶。艺术修养最终体现为审美的感情、判断和鉴赏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优美的画卷、一座造型高雅的建筑,无不给人以美的愉悦、感情的升华、心灵的震颤,让人体会到高尚、优美、庄严、宁静, 不仅能使人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而且在艺术活动中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灵感。 

三、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课堂上综合知识点,积极引导,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艺术教育是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敏锐的视知觉观察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民办高校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在于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自控力和自觉程度上很难把握,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文化理论课时无精打采,更不用说课下读一些有关的专业书籍。对此,我们必须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就应该教会同学们养成多读专业书、多了解当代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的好习惯,引发大家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必须加强整合人文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让大学的艺术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授。还要注意将美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把复杂的艺术评论或者设计史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概括归纳将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调查、收集并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进行ppt讲解,通过比较鉴赏并挖掘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挺高了。 

(二)课堂外给学生提供资源、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激发灵感 

利用我校艺术大楼图书阅览室这一平台,每学期购买一定量的图书学习资料,可以包括文学、史学、绘画、书法、雕塑、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集、杂志期刊等,让学生定期的去借阅,并规定一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书,并写出相应的提纲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一次公开的或者小班的课堂汇报,然后结合汇报给学生提出一设计主题,让其结合所看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贴近生活的设计体验,要紧密结合绘画技法、知识涵养和审美欣赏这三种与美术相关的能力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体现创作主体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化的元素,同时把这汇报和设计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那么这样学生的课外知识量不仅扩充了,而且也加强了思考的主动性,同时在开展设计活动的时候能自觉的引用课外知识,灵感也随着知识的丰富油然而生。 

(三)结合学生要求,举办各种艺术门类的专题讲座 

开办校园专题讲座一直是我设计专业所注重的,并且在这方面一直在做,学生从中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这方面还做的不够好,应该涵盖各个方面,让学生自愿听讲、自愿参与、根据学生反映意见开展相关的讲座,这样无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高水平的专题艺术讲座集学术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艺知识,拓宽视野,扩展知识面,使学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了解的多了就无形中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启发创作灵感。 

(四)走出校门,参与活动、增长见识、激发灵感 

走出校门,多去看看别人的东西,不论纯艺术绘画,还是设计作品,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把知识禁锢于书本或是课堂。可以多参加一些各高校间的作品交流活动,参观一些名人画展,设计展;还可以经常去艺术馆、美术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去取取经;甚至在采风、考察活动中广泛了解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收集素材充实自己的资源库,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都采取了最后一学期外出采风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旅途中将自己所看的,所经历到的用相机或者笔或者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虚心请教,比较观点、提炼精华、学习经验,慢慢的发现自己在多听多看多问中不断进步,从而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为,坐井观天的学习方式不可取,要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寻找设计元素和构成方式。 

四、小结 

艺术设计的灵魂与本质在于创新思维。创新的能力来自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会让你感到设计工作别有一番情趣,让你在今后的职场中游刃有余。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的培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成为目前我国设计教育应遵循的定位法则,也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艺术与文化论文篇12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偏颇,即重技艺而轻人文。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人文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断层,这足以导致人的精神领域极其浅薄与苍白,加之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介入,我们正在加速度地蜕变为“香蕉人”,而我们的艺术教育也增加了“功利”与“竞争”的倾向。过分重功利就会轻仁义,人与人的过度竞争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国与国的过度竞争最终的结果将是共同毁灭。

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比较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科技教育。在科技进步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等。核能的开发本来是可以造福于人类的,但我们今天却随时都要遭受核战争的威胁。因此,人们形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地发展科技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竞争教育。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竞争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教人礼让、互助合作、共存共荣。中国古人并非不懂科技,但更懂得科技发展的弊端,因此,大力提倡发展人文教育,认为这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当前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意开历史的倒车,只是尽可能地让科技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科技好似一匹野马,需要一名睿智的骑手去驾驭。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并非基于一种民族情结去赞美和宣扬自己的文化,也并非基于一种复古的情结而厚古薄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集称为经典,“经”是纵贯通达,“典”是典范、标准,古今一成不变之真理,可以超越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 艺术教育包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之内

马一浮先生在《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文中曾提到:“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举其大概言之,如自然科学可统于《易》,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可统于《春秋》……文学、艺术统于《诗》《乐》。”艺术教育依托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使其理论更加完备、深广,还可使其教育理念达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面,在其空洞的“形式”中摄入更多的人文色彩,使其能够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的前途命运。

三、艺术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

艺术教育不应被认为仅仅是画画、唱歌、弹琴等技艺的传授,艺术教育是要把人类最高的智慧、德能与才艺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造福于人类。

中国历史中的绘画、雕塑、戏剧等大多展示、宣扬的主题思想是“忠、孝、仁、义”,在娱乐之余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无论是过去的君主时代还是现在的民主时代,艺术教育也要承担起一种责任与义务来改善我们的身、心、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集又可称为内典,内典即是内学之典集,其中所盛载的智慧与德能来自心灵的最深处,是人心本来具有而非从外学来的一种亲证的现量境界,不是一种想象、推理构建的理论。通过这些典集可以开启我们内心深处处于休眠状态的智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国学,被马一浮先生称之为“六艺之学”。马一浮先生在《论六艺统摄于一心》的文章中写道:“举网者必提其纲,振衣者必挈其领。”先要识得纲领,然后可及其条目。六艺之教可以统摄一切学术,这是一个总纲领,真是“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一遗。学者须知六艺本是吾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吾人性量本来广大,性德本来具足,帮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出的,性外无道也。”艺术也本是人心中分内的事。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表里的关系。艺术教育中的“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艺术教育中的“教”,左边是“孝”,意思是说老与子、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右边是“文”,其意为文以载“道”。教育是师道,其根本是孝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师道与孝道。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人生宇宙的真理、规律。在人与人之间表现为五伦十义,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人与人的关系应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长惠幼序、朋谊友信、君敬臣忠等关系为原则。思想、行为不违背自然规律,并把这种品德保持、发扬、增长就是“育”,久而久之会有所得,德者,得也。人与人的关系依止于“仁”,仁者爱人,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他人,这种爱是“仁爱、博爱”,而非贪爱,这种博大而崇高的品质正是出自这样的文化背景的熏陶,这种品质可物化、外现于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艺术与文化论文篇13

设计师在考虑其设计对象功能的同时,应先充分考虑对象的文化因子,意识到他所设计的不只是某一对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的文化,一个时代的影子。所以我们在进行艺术设计时,不仅要考虑设计作品本身的使用、审美功能,还要赋予作品以一定的文化魅力。只有这样,艺术设计才不会仅停留在功能实现的满足和审美趣味的体现上,而是一种文化创造、一种文化设计。

一、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基础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艺作品都烙下了人类文化的印章。从人类的发展史看,设计诞生于人类进化到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原始的工具和装饰品的时代,无论是各种劳动工具与生活用具的造型,还是各部落成员的标识,都能体现出人类的设计文化已开始萌芽。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在设计的理念中越来越显现出文化的内涵,好的设计作品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能带来精神享受。现今世界,无论在博物馆,还是在现实生活所能触摸到的艺术作品,无不折射出文化的光芒。因此可以说:艺术设计创造了文明,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基础。例如:古代陶器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决不只是原始人的简陋工具和器物造型、纹饰,而是反映了原始人的生产方式,从中可看到的不仅是原始人对自然的理解,对社会的态度,也看到那个时代的人类社会的缩影,由此可见设计作品反映的是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完美统一。

二.艺术设计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艺术设计属于艺术文化的范畴,从艺术文化的层面看,它既有社会性,同时又是个体性的;既是实用的也是审美的;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承继传统的同时又具有开放性和当下性。艺术设计,作为文化,是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作为存在,它首先是物质文化的存在,其次是精神文化的与物质的总和的存在。艺术设计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所以有理论研究者称艺术设计是“文化类型的标本”。又因为设计贴近人的生活,是在为人而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生活的实用性,是生活的文化又是生活的艺术,而使得所有的人与艺术的交往变成必然的、经

常的、不可避免的。它在生活的变化中发展,并反作用于人的生活方式,引起生活方式的变革与更新。

三.艺术设计与设计文化

时至今日,我们处在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我国的艺术设计该何去何从,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东方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是佛教文化,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进程中,从狰狞神秘的殷商青铜器到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从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到古朴优雅的宋代瓷器,这些数量众多的实用工艺品构成了中华民族工艺设计历程,也构成了一部活生生的五千年文明史。这些工艺品以具体、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然而设计的本土化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肤浅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中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对自己文化身份的一个认同,他将视线投向了中国文化大精深的部分,在传统文化中的道教、儒教、佛教尤其是禅学精华中汲取营养,运用中国的书法艺术,国画的水墨渲染等技法为载体,再运用现代的构成原理设计作品,满足现代生活中人们关注的各种各样的精神需求,以及来表现现代社会的文化理念,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视觉风格样式。所以传统在与文化的对立统一中,也要不断的更新,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视角,才能从传统中获得真正有益于设计的,与设计的终极价值一致的启示,从而不至于在纷繁的文化现象中失去判断力,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文化就不是僵死的传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在现实的设计中就能够体现主体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苟且于传统的文化符号。

西方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有宗教文化与宫廷文化。西方建筑中高耸的尖塔外形、框架式结构使人敬畏;教堂中狭长窄高的空间,彩色玻璃镶嵌的窗户设计使人产生一种腾空而起的感觉。以巴洛克和罗可可为代表性的宫廷文化设计风格,很明显的可以想象到当时宫廷生活的穷奢极欲、豪华、浮夸的特点。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各种哲学思想和艺术流派对绘画、雕塑、建筑以及艺术设计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后出现的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流派的美学原理是对当代文化的一种反叛,他反对一切浮华,烦琐对人们的禁锢,而以崇尚自然,崇尚自由为先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进步,他们的理论也正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基础。

在文化观念时代,现代艺术设计作品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体。因此,艺术设计应是文化在具体设计作品上的物化过程,设计中把作品纳人社会文化的系统中进行考虑,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功能,发挥其文化传播效用,明确所担负的文化责任,这是新时期赋予广大设计师的光荣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