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钢铁产品质量信息系统将会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数据仓库技术的发展,使得钢铁企业产品质量决策支持系统向着智能化发展成为可能,从已有的规律出发,制定计划加以严格执行,将会推动钢铁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逐步向智能化发展,也将加快我国钢铁事业发展的步伐。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论怎样强化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现代国际社会,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质量上。世界著名企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们始终围绕产品质量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一主题,改善经营管理,发展新技术,从而生产出质量更高的产品。(1)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运用西格玛公式控制产品质量。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80年代中期将西格玛管理公式应用到质量管理之中。西格玛是一个统计学符号:标准偏差值。把这一概念应用到质量管理上就成了:西格玛指标越高,则达到质量标准的产品所占比例越高或次品所占比例越低。例如,假设公司要生产1mm厚的锡盘,误差不能超过0.1mm,再假定有95%的锡盘达到了这个标准,按常理说已经很不错了,但却只达到2个西格玛,即每100万个锡盘中有4.5个厚度误差超过了0.1毫米,而要达到6个西格玛,不达标的锡盘只能有3.4个,这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质量管理上的巨大飞跃。目前摩托罗拉质量管理已达到6个西格玛,也就是说它们生产的每100万个产品只仅有几个次品。实行6个西格玛管理方式的关键是收集两种信息:即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公司产品的构成。及时项工作一般是通过调查来完成;第二项工作则需要把一个组织的工作分解为具体的过程,然后再测定每一过程的残次率。摩托罗拉公司在应用西格玛管理公式中,先培训一批工人骨干,教给他们先进的统计技术,然后再由这些工人把这种管理方式推广到整个公司。西格玛管理公式使摩托罗拉质量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是通过检查最终产品来本资料权属文秘站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站网更多资料测定产品质量,而西格玛管理公式旨在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用企业管理的术语来讲,实行西格玛管理意味着从“可接受的管理水平”上升到“统计过程控制”的水平上。摩托罗拉产品是由成百上千个元件构成的,把质量控制的焦点从最终产品转向整个生产过程,大大减少了次品数量,提高了电子产品的精度要求。

(2)杜邦公司的1%=100%质量管理公式。

在杜邦公司的高层决策和经营人员中,流传着一个公式:1%=100%。这一看似荒谬的公式,却直接道出公司对待产品质量的严谨态度。他们认为,如果企业100只产品中99只优良,只有一只有差错,只能算一等品(在杜邦的质量等级上,一等品是列为不良品的),那么,在买到这1只有差错产品的消费者的心目中,你的产品质量并不高,经过他的宣传,就会有更多的人认为你所有产品都有问题。为此,杜邦公司不断升级产品质量实现目标。80年代后,杜邦公司提出了实现质量“零差错”目标,要求以消灭不良品为原则,使所有的杜邦产品100%地达到优良等级。从那以后,他们借助科学管理,运用先进机械设备,特别是注重引入电脑控制机制,使产品质量优良率不断上升,很快就实现了“零差错”的质量目标.

(3)美国%⿵公司提出“宁愿不当及时,但是质量要及时”的质量口号。“宁愿不当及时,但是质量要及时”口号的意思是说,在产品开发上,可以不争先,不超时髦,但是产品的质量一定要保持优良。美国HP公司深深懂得产品的优良是赢得信誉、提高竞争力、占据市场的最有力的武器。为此,公司的质量管理是从产品的设计、研制阶段开始抓起,贯彻到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中去,并反馈回设计部门。这种闭路网络状的管理,要求设计、生产和销售部门共同对质量负责,绝非检验部门一家之责。在设计与生产阶段,技术人员常把产品正常工作的温度、湿度、振动等极限参数加在产品上,有意使产品出现故障,然后分析失效过程与机理,获得排除产品隐患的重要线索,采取正确措施,使产品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质量得到长期的保障。HP公司在世界60多个国家设有180多个经销处,公司规定必须定期报告对产品质量的反映,提供有关质量分析报告,这些信息很快反馈回设计部门,使新型号产品在质量上更上一层楼。

(4)美国西方电讯公司从客户的眼光中寻找产品的质量缺点。西方电讯公司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所属的电话设备制造公司,公司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之高,令人难以想象。产品检验经理布雷斯直言不讳地说,必须从产品上找出缺点,才算尽到职责,所谓产品是否有缺点,是由客户的眼光来决定的,而不是生产者。为此,电讯公司专门雇用1100名检查人员,监督生产线上的质量管理工作。监察人员定期检验产品零件的生产设备,把不合格的送回重修,并把所有发现错误的数量,列成统计图表,以了解产品状态。如果错误太多,监察人员就把这些情形报告督导,督导可以立刻停止生产作业,直到找出症结,加以修整后才恢复生产。监察人员随时了解生产线上的作业情况,向督导作详细确定的报告,督导则须负起维护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双重责任。质量管理人员检查过的产品,由产品检查人员再次做最彻底的检验,除质量管理部门外,在佐治亚州的首府还设有维护中心,负责修理和检验产品。每5个星期,产品检验部门根据检验经过,写出2份报告,一份送工厂主管和执行厂务经理,一份转送公司总裁。由于产品检验制度的完备,客户们对产品根本不需再次验收。西方电讯公司本身由于重视改进质量,从而在客户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

(5)奔驰汽车公司“精益求精”的质量原则。100多年来,“精益求精”一直是奔驰汽车公司的经营宗旨。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从产品构思、工艺设计、样车研制、批量生产直至售后服务,“精益求精”四个字一直贯彻始终。为保障产品质量,真正做到不合格的零部件坚决不用、不合格的成品坚决不出厂,在奔驰汽车公司,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质量控制、监督网,各厂、车间、班组层层设立了质 量保障机构,派有专人检验质量。在奔驰汽车公司的工厂中,搞生产的工人有1炖7是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的,单一个引擎就要经过42道检验。随着专业化协作的加强,奔驰公司许多零部件由协作厂提供,而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质量,为此,奔驰公司检查协作厂商所提供零配件的工作人员有1300多名,并规定:如果一箱里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就全部退货。由于长期严格坚持这一制度,协作厂商都能自觉地提高零部件质量。为帮助协作厂共同提高质量,奔驰公司也经常组织技术力量对协作厂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还体现在奔驰汽车公司高质量的售后服务上。

(6)日本精工企业集团的“全球质量保障书”。人们都知道精工牌产品质量好,这与精工企业集团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精工电子工业公司常务董事长永田保洁说,竞争越激烈,越需要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否则就无法生存。精工企业集团从50年代开始实行质量管理制度,各个公司和工厂都设立了质量管理机构,从总经理到一般职工,从生产领域到销售部门都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在车间,每8个人组成一个质量管理小组,小组有好的建议,可随时填写卡片上报,一经采纳,就根据经济效益给予一定奖金。精工手表组装后,要送到实验室反复进行耐高温、耐低温、耐光、耐热、抗冲击、防磁、防震、防水和防尘等700多项实用模拟试验,各种试验全部通过才算合格。精工企业集团销售的精工牌产品均附有“全球质量保障书”,它通过世界各地的钟表维修网点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7)日本松下公司的质量管理系统工程。1984年,英国对欧洲市场上的电视机进行了一次抽检,结果日本松下公司的产品荣获及时名,开箱合格率100%。拥有20万员工、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国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把公司的各子公司、各事业部、各部门、全体职工组织起来,围绕公司的质量方针,制订质量计划,确立质量目标体系,在产品形成的全过程中实行系统管理,从而有效地建立了质量管理系统工程。松下公司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一般企业都从经济意义上来对待质量问题,当次品率从10%降到5%时,经济效益会大大提高,但从5%降到1%时,经济上就不一定合算了,可是松下公司却在达到1%后还要想方设法降到0.1%、0.01%、直到0。松下公司墙上的质量图表,废品率不是以百分之几表示,而是以万分之几表示的。松下公司目前的废品率为0.03%~0.05%,近期目标为0.01%~0.02%,而长远目标是0。松下公司还始终把产品开发中的质量保障放在极重要的地位。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谈复混肥料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检验管理要求

摘要:本文针对复混肥料生产企业质量检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八个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复混肥料 要求 质量检验

0 引言

复混肥料产品质量检验是复混肥料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复混肥料生产企业综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主要职能是“鉴别、把关”。复混肥料产品的质量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合格品,确保产品质量符合产品标准、合同规定,复混肥料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检验部门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质检部门的设置、检测条件和检测人员的素质等应达到一定的要求。

1 质检部门的设置要求

企业根据需要可设质量检验机构或专(兼)职人员负责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或人员的设置应满足企业产品检验工作的需要,能够独立行使检验职权,以保障对产品质量检验结果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客观评价。

2 化验室的布局要求

化验室布局要合理,应设有仪器分析室,理化检验室,天平室、高温室等,同时相应的设施如水、电、通风等要齐全。

3 检验人员要求

应有两名以上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应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掌握产品标准和检验要求,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能熟练地按规定进行检验。

4 检测设备要求

应配备必要的检验测量设备,包括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5g的天平、电热干燥箱、定氮蒸馏装置、恒温振荡水浴锅、卡氏水分测定仪或真空干燥箱、真空泵、试验筛、玻璃干燥器、50ml滴定管、通风橱、样品缩分器、取样器、样品粉碎机及其他常规玻璃仪器。能够对生产全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监控。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企业可配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无菌操作室等,用于对型式检验项目(重金属及卫生指标)的检测。没有大型精密仪器和无菌室的企业,应委托有资质的质检机构代检,应有委托书或协议书,并且真正定期履行委托检验,不应让委托书或协议书成为一纸空文。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应在检定有效期内,并加贴标识。

5 制度要求

5.1 企业必须建立一整套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规定质量检验部门、质量检验人员的职责权限、检验项目、检验内容、检验工作程序和检验技术要求等。从原辅材料的进厂检验、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检验直到最终成品的出厂检验,都要严格按照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中规定的程序和方法予以实施。

5.2 企业应建立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的管理制度,并对以下内容做出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责;采购流转要求;使用前控制要求;配备、使用、维护、保养、搬运要求;检定或校准的要求;检定状态的标识要求;偏离校准状态的控制要求;检定证书、档案的管理要求;操作人员的培训及资格要求;停用、报废设备的控制要求。

5.3 为了真实反映产品质量状况、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产品具有可追溯性,并为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企业应对检验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的形成、传递、归档和利用等作出规定并进行控制。

6 检验文件要求

检验文件是指导检验人员正确完成检验活动的检验作业指导书,主要有:工序检验指导书,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各检验过程的检验、验证标准或规程等。

检验文件应具有可操作性,应能指导检验员正确完成检验工作,应对检验的依据、检验的项目、检验的频次、检验的方法、检验的仪器设备、检验数据的处理、检验结果的判定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7 过程检验要求

为了及早发现不合格品,避免产生大量不合格品或将不合格品转入下道工序继续加工,企业必须进行过程检验。即企业按技术文件规定设置产品质量检验点(例如粒度的检验)并根据检验规程对在制品进行质量检验,以达到在加工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的目的。

8 出厂检验要求

出厂检验和试验是企业对其交付产品出厂前的最终检验,复混肥料产品必须经出厂检验合格才能出厂交付。复混肥料、掺混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应分别执行gb 15063-2001、gb 21633-20

08、gb18877-2002标准要求进行出厂检验和试验,做好检验、试验记录。对合格品出具产品检验合格证,由检验员签章后方可入库、出厂;对不合格品应做返工、报废等处置,切不可让步处理。

出厂产品的包装和标识应符合gb/t 8569-1997《固体化学肥料包装》及gb 18382-2001《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标准要求。

以上是笔者经过多年实验室工作实践和生产许可证实地核查总结出的对复混肥料质检方面的—些基本要求,供复混肥料生产企业质检部门参考。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提高煤炭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摘要: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企业品牌已成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增强企业职工凝聚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质量与效益紧密相连,质量永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根固本的关键之举,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之策。

关键词:煤炭产品;质量;竞争力

在现代商业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已使市场竞争由过去的产品价格竞争、数量竞争上升为产品质量和品牌的竞争,谁拥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品牌,谁就有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绿卡”。所以,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企业品牌已成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增强企业职工凝聚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在煤炭企业由过去的粗放式生产到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进程中,已使我们逐步认识到,煤炭产品质量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企业安全生产同等重要,质量与效益紧密相连,质量永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根固本的关键之举,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之策。

结合霍州煤电集团汾河焦煤公司的实际情况,当前在质量管理、品牌建设方面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落实《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级煤炭产品品牌建设与质量管理体系,加大煤质检查与考核力度

矿业公司要在重新修订完善《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办法》的条款内容,建立健全质量事故追查制度,将品牌建设作为煤质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从公司到各生产矿井要成立以行政一把手为首的品牌建设与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职责,做到机构、人员、任务三落实;建立煤炭质量考核体系,定期由公司对矿井、矿井对区队进行检查考核,实行重奖重罚,调动各生产环节加强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层层把关,提高煤炭产品质量。

二、做好品牌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争创名牌产品

当前要以打造品牌为主。对于已经注册的煤炭要制定出各自品牌的质量标准,并加强生产和销售,要通过进一步加强管理、维护,使品牌形象在市场上更加巩固稳定,并且做好商标到期后续申请工作;对于没注册的煤炭,要在年底完成商标的申请和注册,并制定出质量标准,正式启用。要在上级及矿品牌建设与质量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制定品牌实施方案,对产品生产、加工、装车销售等环节进行规范,加大广告宣传力度,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实现向大品牌的跨越,加入“山煤”品牌,并进一步将汾河焦煤着力打造成为省优名牌产品。同时,根据山煤集团大品牌战略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将汾河焦煤进行整合,迅速向“山煤”品牌质量要求靠拢,对新增加的煤炭产品品种进行培育建设,如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的中块和大块,经过洗选加工,品质优良,也可以实现品牌销售。

三、根据产品属性,找准定位,制定品牌建设之路

汾河焦煤所处地方由于地质赋存原因,含灰含硫高,发热量低,且煤质极不稳定,在创建产品品牌中,难度十分大。创建品牌之路值得探索。我们应当根据产品自身属性,找准定位,找到适合自己品牌的市场,创建一个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品牌。由于其煤种属焦瘦煤,煤的粘结指数较高,可生产较紧缺的炼焦配煤。在品牌创建中,要在降灰降硫、稳定煤炭质量上狠下功夫,使煤炭产品既符合环保要求,又有稳定的产品质量做保障。因此,各生产矿井要通过科学开采,强化工序管理,加强筛选工艺改造,加大风选、洗选生产投资等措施,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煤炭产品质量,稳定煤炭产品质量,以满足用户需求、适销对路为原则,来创建自己的品牌。

四、加强煤质基础管理工作,筑牢质量防线

一是要从生产源头抓起,各矿井要推行煤层“搭配开采”,炮采工作面做到“三不打”,机采做到“两不割”,装煤实行“三捡四不上”和煤矸分装分运,脏杂煤单独处理等技术措施。煤炭运到地面后,加强筛分、煤矸分运、分储,降低灰分,减少含矸率。二是化验室要坚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商品煤抽检化验,落实煤质每日调度制度,通过抽检、采样化验,及时发现影响煤质的问题,把影响煤质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紧密跟踪煤质波动大的矿井。凡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煤质起伏变化的矿井,要安排专人紧密跟踪监测变化情况,掌握变化规律,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四是加强对各矿煤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把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到与抓煤矿安全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将质量管理纳入经营业绩考核范围,公司对矿井、矿井对区队都要明确下达质量的年度计划指标和月度控制指标,实行月度通报、季度考核、奖罚兑现。通过各种措施,层层把关,稳定提高煤炭质量,为品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建设一支业务精、责任心强的质量管理队伍

当前,汾河焦煤公司煤炭管理队伍中,专业人才少、业务素质差、年龄结构偏大,与煤质管理品牌建设的要求很不适应,亟待培训提高。我们要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委托专业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加强煤质管理队伍的建设;各矿井都要按照专业化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完善队伍,配齐人员,为强化质量管理、加快品牌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六、大力宣传品牌建设的意义,重视品牌文化建设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使各级组织和广大职工清楚品牌与质量、品牌与企业、品牌与效益的关系,深刻认识到建立品牌就是提升质量、维护品牌就是维护形象、追求品牌就是追求效益的重要性,增强全员品牌质量意识。同时认识到品牌理念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体现,是企业文化价值观念系统、组织行为系统、形象识别系统的集成,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灵魂;没有品牌,企业文化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各生产矿井要重视品牌文化建设,把品牌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发挥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作用,围绕品牌建设做好品牌文化建设工作。

我们把着力提高煤炭销售运行质量作为2011年工作的重点,提出了“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只要我们切实将加强质量管理和推进品牌建设措施落到实处,各项目标任务就一定能够圆满实现。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产品质量与企业发展

质量管理水平上不去,终究是因为实践中有许多问题没有想清楚,理论水平不够,缺乏系统完整的思考,缺乏总结

质量管理的其目的和意义何在?

1、要弄清质量管理是做什么的,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质量?质量是包含在产品或服务当中的固有的一种属性。它包括:产品或服务提供的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性、方便性等。

2、什么是好的产品质量?

现代质量管理学认为:质量就是满足顾客的期望的程度。所谓好,就是充分满足顾客的期望。

3、顾客的期望是什么?

一般来说,顾客的期望是:快速、物美、价廉、方便(服务)。

4、产品质量由什么决定的?

产品质量是由过程决定的,它包括:

工作质量:研产销各阶段输入输出的正确性;尤其是产品规划和立项工作的前瞻性和正确性;

设计质量:设计成熟度;标准化通用化覆盖率,达标率;

部品质量:部品的性,不良率;

工艺质量:制造的工艺水平,直通率;

因此,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和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内外顾客期望的目标;确保公司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这个目标;确保产品开发、制造和服务的过程是合理和正确的。

其意义在于组织中建立一种保障体系,使产品和服务在可预见的范围内,满足内外顾客需求,树立品牌忠诚度和美誉度,从而实现公司的经营和战略目标。

研发的质量管理是各阶段管理的龙头,产品质量80%是由设计决定的。因此,做好研发的质量,也就为保障产品的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质量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质量管理的目标:多、快、好、省。具体量化指标可以参照标杆或是纵向对比,制定当年的目标。

研发的质量管理目标:“及时次就把事情做对”。量化指标是BOM更改率或更改次数。研发的设计更改次数是很多的,这个目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思想和流程的变革和创新才能达到。

质量管理重要的准则是行动!所遵循的原则是:流程管理,闭环管理,从一而终。有检查,有落实,有跟踪,有反馈,有结果,有始有终。研发质量管理的特点和难点:

特点:新产品、新技术、新知识、高密度、高强度、高标准;开发人员进度意识远大于质量意识,争分夺秒用来形容产品开发过程一点不过。所以,要严格贯彻质量流程和标准是很难的,需要不断优化,不断摸索新方法来满足开发任务的需要。

难点:难点是如何预防以及快速高效地发现问题,并解决和跟进问题。经常是问题到后面才发现,结果抱怨DQA工作没有做好。也有的是尽管前面发现了问题,开发人员也承若解决问题,但没有落实,也没有人继续跟进,造成不了了之,到后面又发现来改正。说到底,这方面是系统运作的问题,如何保障体系运行的效率、效果,这是一个非常的大的问题,需要一个专家组进行规划和实施。这也是一个战略层面重点关注的问题,需要高层来解决。

研发的质量管理不能脱离整个质量管理的系统,必须延伸到制造和售后服务。了解产品各阶段中存在的设计、工艺、部品方面的问题,为改良设计,优化流程,收集必要的信息。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集团型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探讨

1当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通用模式

1.1通用抽查模式。集团型企业产品质量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自产产品质量监督和采购物资质量监督。由于集团型企业产品涉及类型较广,企业在产品质量监督方面的投入较大,一般都成立多个专业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按照产品类别对产品进行大量的监督抽查。在开展监督抽查工作的同时,一般要按照年度或者季度编制监督抽查计划,按照拟定的抽查计划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检验机构前往下属企业进行抽样、检验,定期向质量管理部门上报监督抽查结果,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对下属生产企业的抽查批次和抽查合格率进行统计,定期通报,对监督抽查不合格进行处理[1]。1.2通用抽查模式存在的问题。1.2.1抽查计划针对性不强。抽查计划的针对性不强,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往往年初就制定了全年的抽查计划,且多年来,抽查计划基本维持不变。集团型企业自产产品类型多,质量监督覆盖面较低,抽查代表性不强,往往抽查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本集团公司产品质量状况。在抽查经费总体受限的情况下,采购产品抽查覆盖面窄,按照拟定计划抽查产品,多年来重复抽样,一些供应商年年样品被抽到,一些小的供应商多年来没有被抽到样品,抽查没有真正覆盖该类产品所有供应商所有规格型号。1.2.2问题发现率低。集团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监督抽查工作,监督抽查合格率逐年上升,合格率的导向导致发现质量问题越来越少,问题发现率逐年降低,其实是监督抽查的作用和实际效果越来越小,为集团公司挽回经济损失越来越少。1.2.3下属企业积极性不高。集团下属企业配合集团公司开展监督抽查的积极性不够高,集团公司监督抽查发现不合格时,往往对下属企业惩罚较多,严重影响了下属企业的积极性,集团公司在监督抽查通报时,往往对下属企业进行合格率排名,通报不合格时,明确了下属生产企业及详细抽样地点,并在通报中对下属企业提出批评,严重影响了下属企业配合抽查工作的积极性。1.2.4监督抽查工作时效性不强。集团所属检验机构发现不合格,按要求及时上报,有的下属企业也没有及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通报后较长时间才进行退换货及索赔处理,给集团公司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在集团公司通报不合格后,不合格自产产品往往已经流向社会并且已经销售完毕,质量投诉风险随时存在;不合格采购物资已经使用完毕,给退换货及索赔带来一定困难[2]。1.2.5下属企业频繁配合监督抽查。检验机构按照监督抽查计划实施抽样,集团所属各机构自分散式前往下属企业进行抽样,下属企业质量管理部门人员编制较少,每年分批频繁配合集团公司抽样人员开展抽查工作,影响本企业质量工作的正常开展。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式转变

2.1突出问题导向。监督抽查的目的就是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目的是发现问题,通过质量改进,提升质量,而不是单一追求抽查合格率。集团型企业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目的其实就是发现更多质量问题,保障生产经营顺利进行,保障现场质量安全,为集团公司挽回经济损失,确保集团公司品牌形象。2.2创新监督抽查计划编制方式。创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编制方式,加大不定期监督抽查力度,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开展自产产品质量抽查和采购物资监督,保障公司安全生产和正常经营。在抽查计划总体策划上,坚持重点自产产品质量监督和重点采购物资全覆盖监督,在一定周期内,比如2年或者3年,对重点自产产品的品种和销售区域实现全覆盖监督,对关键采购物资的供应商和所有规格型号的产品实现全覆盖监督[3]。2.3调动下属企业监督抽查积极性。针对抽查发现的问题,客观分析不合格原因,不再对下属企业进行处罚,鼓励下属企业积极配合检测机构发现不合格,如果所属企业不配合抽查,把质量问题隐藏,或是将可能不合格的产品转移,往往抽查都是合格的产品。质量问题就不容易被发现,一般质量问题的发现是由于发生质量事故才暴露出来的。集团公司不再按照抽查合格率对下属企业进行排名,应该统计问题发现率,对监督抽查问题发现率高的企业进行鼓励和表扬。针对不合格自产产品积极整改,把质量问题截留在内部解决,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向社会。针对不合格采购物资,不再通报所涉及的下属企业质量部门和采购部门,仅仅是对不合格供应商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罚,加强对不合格供应商的后处理,为集团公司挽回经济损失。

3新的监督抽查模式

3.1集中抽查模式。集中抽查模式是根据公司产品质量监督工作需要,或者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工程建设需要,集中多家检验机构人员,组建抽查队伍,选择时间节点,不给所属企业留有太多时间准备,对某一下属企业随机开展产品质量抽查工作。在前往下属企业集中抽查时,明确参与集中抽查的机构,组建集中抽查队伍,向下属单位下发集中抽查任务通知书。集中抽查首先解决了下属企业过去频繁配合抽样人员开展抽查的问题,新的集中抽查模式,下属企业只需一次配合集团公司派出的抽查组,集中了多家检验机构的人力和物力,加大了对所属企业的抽查力度,在重点自产产品方面,抽查覆盖该企业重点自产产品所有规格型号,在关键采购物资方面,覆盖所有供应商所有规格型号产品。3.2抽检分离模式。抽检分离就是集团型企业在开展集中抽查时,对所抽查的样品,实行抽样与检验分离,即参与抽样的机构不承担本机构所抽样品的检验,抽样人员现场完成抽样后,对样品进行盲样处理后,直接快递到检验机构,检验机构接收样品后立即开展检验工作。实行抽样与检验分离后,对于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集团公司统一产品标准的重点产品,实行统一的抽样单,统一的样品标签及封条,用统一的盲样处理标签对样品实施盲样处理,盲样处理仅需进行盲样编号即可,集团公司掌握盲样对应产品信息,承检机构不知道样品来源信息。这样,检验机构收到样品后,无法获取该样品的生产企业信息,避免下属企业或者产品供应商找到检验机构。检验人员对该产品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检验,提高了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检验结果反映了产品的真实水平[4]。

4新的抽查模式的实效

4.1得到了所属企业的积极配合,抽查覆盖面大幅提升。集团公司集中抽查组在到达集团某下属企业后,抽查组认真细心向所属企业说明集团新的抽查模式转变思路,得到所属企业大力理解和支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得到了所属企业的积极配合,减轻了所属企业接待负担。所属企业质量部门一般也就2~3人,过去所属企业每年至少接待集团公司总部安排的抽样工作10次以上,新的抽查模式一年只接待一次。集团公司不再对所属企业进行处罚;通报不再处罚所属企业,得到了所属企业的积极配合。抽查结果的关键是帮助所属企业把好产品质量关。所属企业在采购物资入库验收方面,针对很多产品,下属企业不具备全项参数检测能力,仅检验一些常规参数就入库。以前担心集团公司抽到不合格被通报处罚,按照新的抽查模式是鼓励所属企业配合集团公司发现不合格,所属企业也改变了思路,充分利用集团公司集中抽查的机会和集团公司检验机构的力量,帮助本企业把问题查深查透,切实提升本企业自产产品质量和采购物资质量。2)抽样覆盖面大幅提升,抽样效率更高。集团公司开展的集中抽查模式,抽查工作通常3天内结束,抽查组基本上每天可以完成抽查样品40批次以上,抽样效率高。按照新的集中抽查模式抽样,要求对所属企业所有总库房、二级单位库房、重要施工项目现场库房实现全覆盖,抽查基本覆盖了所有供应商所有规格型号,抽样覆盖范围更广。4.2提高了问题发现率,为集团公司挽回经济损失。实施集中抽查模式和抽检分离模式,抽查的样品量大且样品不重复,突出问题导向,鼓励所属企业配合集团公司抽查,切实提高了问题发现率。在自产产品问题发现方面,过去的监督抽查模式对自产产品抽查发现不合格较少,实行新的抽查模式后,加大了对所属企业的集中抽查和盲样检测,更多地发现了集团所属企业在自产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重点产品实施盲样处理,督促下属企业积极有效整改,确保向社会提供合格产品,维护集团公司大品牌形象。在采购问题发现方面,发现了更多供应商的不合格产品,及时进行了退换货、索赔等处理,为集团公司挽回经济损失。实行新的抽查模式转变后,集团公司组织对下属企业进行集中抽查,抽取了更多采购产品进行了检验,发现了更多的不合格供应商的产品,减少了安全、环保及生产事故,从一定程度说明了新的抽查模式实际效果明显[5]。

5结论

分析了大多数集团型企业监督抽查模式存在的针对性不强、积极性不高、问题发现率低、时效性不强、下属企业频繁配合抽样等问题,从突出问题导向、创新计划编制方式、调动积极性等角度,探讨了适用于集团型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新模式,即集中抽查模式和抽检分离模式。实行新的抽查模式,得到了下属企业的积极配合,抽查覆盖面大幅提升,提高了抽查问题发现率。针对抽查发现的自产产品质量问题,截留在内部解决,通过积极有效整改,确保向社会提供合格产品,维护集团公司品牌形象。针对抽查发现的采购物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退换货、索赔等处理,为集团挽回经济损失,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和安全生产。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议提高煤炭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摘要: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企业品牌已成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增强企业职工凝聚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质量与效益紧密相连,质量永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根固本的关键之举,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之策。

关键词:煤炭产品;质量;竞争力

在现代商业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已使市场竞争由过去的产品价格竞争、数量竞争上升为产品质量和品牌的竞争,谁拥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品牌,谁就有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绿卡”。所以,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企业品牌已成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增强企业职工凝聚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在煤炭企业由过去的粗放式生产到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进程中,已使我们逐步认识到,煤炭产品质量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企业安全生产同等重要,质量与效益紧密相连,质量永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根固本的关键之举,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之策。

结合霍州煤电集团汾河焦煤公司的实际情况,当前在质量管理、品牌建设方面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落实《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级煤炭产品品牌建设与质量管理体系,加大煤质检查与考核力度

矿业公司要在重新修订完善《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办法》的条款内容,建立健全质量事故追查制度,将品牌建设作为煤质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从公司到各生产矿井要成立以行政一把手为首的品牌建设与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职责,做到机构、人员、任务三落实;建立煤炭质量考核体系,定期由公司对矿井、矿井对区队进行检查考核,实行重奖重罚,调动各生产环节加强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层层把关,提高煤炭产品质量。

二、做好品牌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争创名牌产品

当前要以打造品牌为主。对于已经注册的煤炭要制定出各自品牌的质量标准,并加强生产和销售,要通过进一步加强管理、维护,使品牌形象在市场上更加巩固稳定,并且做好商标到期后续申请工作;对于没注册的煤炭,要在年底完成商标的申请和注册,并制定出质量标准,正式启用。要在上级及矿品牌建设与质量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制定品牌实施方案,对产品生产、加工、装车销售等环节进行规范,加大广告宣传力度,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实现向大品牌的跨越,加入“山煤”品牌,并进一步将汾河焦煤着力打造成为省优名牌产品。同时,根据山煤集团大品牌战略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将汾河焦煤进行整合,迅速向“山煤”品牌质量要求靠拢,对新增加的煤炭产品品种进行培育建设,如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的中块和大块,经过洗选加工,品质优良,也可以实现品牌销售。

三、根据产品属性,找准定位,制定品牌建设之路

汾河焦煤所处地方由于地质赋存原因,含灰含硫高,发热量低,且煤质极不稳定,在创建产品品牌中,难度十分大。创建品牌之路值得探索。我们应当根据产品自身属性,找准定位,找到适合自己品牌的市场,创建一个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品牌。由于其煤种属焦瘦煤,煤的粘结指数较高,可生产较紧缺的炼焦配煤。在品牌创建中,要在降灰降硫、稳定煤炭质量上狠下功夫,使煤炭产品既符合环保要求,又有稳定的产品质量做保障。因此,各生产矿井要通过科学开采,强化工序管理,加强筛选工艺改造,加大风选、洗选生产投资等措施,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煤炭产品质量,稳定煤炭产品质量,以满足用户需求、适销对路为原则,来创建自己的品牌。

四、加强煤质基础管理工作,筑牢质量防线

一是要从生产源头抓起,各矿井要推行煤层“搭配开采”,炮采工作面做到“三不打”,机采做到“两不割”,装煤实行“三捡四不上”和煤矸分装分运,脏杂煤单独处理等技术措施。煤炭运到地面后,加强筛分、煤矸分运、分储,降低灰分,减少含矸率。二是化验室要坚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商品煤抽检化验,落实煤质每日调度制度,通过抽检、采样化验,及时发现影响煤质的问题,把影响煤质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紧密跟踪煤质波动大的矿井。凡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煤质起伏变化的矿井,要安排专人紧密跟踪监测变化情况,掌握变化规律,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四是加强对各矿煤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把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到与抓煤矿安全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将质量管理纳入经营业绩考核范围,公司对矿井、矿井对区队都要明确下达质量的年度计划指标和月度控制指标,实行月度通报、季度考核、奖罚兑现。通过各种措施,层层把关,稳定提高煤炭质量,为品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建设一支业务精、责任心强的质量管理队伍

当前,汾河焦煤公司煤炭管理队伍中,专业人才少、业务素质差、年龄结构偏大,与煤质管理品牌建设的要求很不适应,亟待培训提高。我们要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委托专业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加强煤质管理队伍的建设;各矿井都要按照专业化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完善队伍,配齐人员,为强化质量管理、加快品牌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六、大力宣传品牌建设的意义,重视品牌文化建设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使各级组织和广大职工清楚品牌与质量、品牌与企业、品牌与效益的关系,深刻认识到建立品牌就是提升质量、维护品牌就是维护形象、追求品牌就是追求效益的重要性,增强全员品牌质量意识。同时认识到品牌理念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体现,是企业文化价值观念系统、组织行为系统、形象识别系统的集成,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灵魂;没有品牌,企业文化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各生产矿井要重视品牌文化建设,把品牌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发挥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作用,围绕品牌建设做好品牌文化建设工作。

我们把着力提高煤炭销售运行质量作为2011年工作的重点,提出了“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只要我们切实将加强质量管理和推进品牌建设措施落到实处,各项目标任务就一定能够圆满实现。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浅谈河南省服装企业产品质量问题

服装是河南省重要的纺织工业产品。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还是以国有企业为主的产业模式,现已发展成为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装工业的发展,把其列为全省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产业。特别表现在郑州女裤的全国崛起,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形成以新密市曲梁服装工业城、郑州元通纺织工业城、荆胡村、锦荣服装工业园、西岗服装加工区、五龙口村、老鸦陈村等服装生产集散地、下坡杨郑州服装生产工业基地;除郑州市外在安阳市也已形成了以针织内衣为主的大型生产基地。不少企业在国内也有了一些知名度,例如梦舒雅;雅丽达;黑贝等。省内的服装产量在全国也占了相当的比重,年生产女裤及男裤4亿条以上,年产值在300亿元左右,在全国排名第十位。尽管我省近几年的服装行业发展较快,但是少有国家知名品牌。目前,省名牌企业共有11家,没有一家中国名优产品,总体质量不高。

2009年四季度服装

检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

2009年第四季度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委托,省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全省男女裤进行了定期监督检查。本次抽查依据GB 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 18401―2003《国家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进行检验,主要包括理化指标和外观指标。涉及的理化指标为:纤维含量(面料、里料)、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外观指标主要是产品的标识标注。共抽查69家服装企业的106个批次产品,合格75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70.8%。在检查中发现多数纺织品和服装的使用说明,纤维含量及染色牢度不合格率较高, 服装产品标识标注也极其不规范。

服装企业及服装

产品监督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企业产品质量意识较强,自身能够对其产品原料进行把关,并对加工成品进行主动送检。而这些企业往往对政策及其标准较为关注,希望能够通过政府或质监部门获得相关知识,对这类企业应多采取服务为主的监管手段。

2.部分企业也有主动获取各种相关知识的愿望,但大都没有主动把控质量关的意识。监管机构对这类企业应采取服务与监督相结合的监管手段。

3.部分小作坊式、没有任何质量保障的企业,要对其采取以监督为主的管理方式,不合格产品要坚决予以查封,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

4.企业对于服装各类标准知识匮乏,部分企业把单、夹服装标准标注为FZ/T 81007―2008,有的则标注为FZ/T 81007―2009,以年份的改变而改变,在标准的理解和运用上存在较大误区。更有不小比例的企业对GB 18401―2003知之甚少,不能理解和把握A类B类C类的真实含义。

河南服装业的现状可以总结为“四优”与“三劣”。“四优”是:(1)河南服装业品牌化经营模式已经出现,品牌化经营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叫响全国的品牌已开始出现;(2)人才已逐步得到大多数河南服装企业的认同;(3)企业生产经营的大环境逐步得到优化,行业发展的上升趋势迅猛强劲;(4)产业价值链的拉大与良性互动已初步形成,如面料、辅料商(外地),咨询管理业、广告业、印刷业、教育培训业、商业等已形成呼应态势。 而“三劣”则是:(1)大部分企业产品质量意识较差,企业对于国家相关服装纺织品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对于国家的强制性及推荐性标准普及率较低,企业没有主动送检意识;(2)产业基地相对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整体布局较散,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各自为战;(3)服装质量监督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对企业质量状况了解不足,没有建立企业质量档案,没有对其实施有效的服务与监督。

质量问题与企业

监管的几点建议

1.希望通过中纤局和全国纤检机构的共同努力能够尽早将纺织服装产品纳入监督管理范围,充分发挥纤检的专业优势,运用专业知识和大量的基层工作经验出具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源头到成品的一条龙监管,避免和杜绝了多头管理所带来的弊端;使纺织服装企业走上以质量、设计、品牌为上的良性发展道路。

2.提高服装生产企业的门槛。目前服装生产企业门槛过低,几间民房,几个工人,几台缝纫机就能够成为生产加工基地。因此,要制定相应的企业技术及管理规范,通过这些专业的管理和技术规范对服装企业质量技术保障能力进行复核,并对服装企业的工艺技术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切实将服装生产企业纳入纤检机构的管理之中。

3.纤检机构要与企业建立实验室共享的平台,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出产必须要进行出厂检验。企业自身也要建立自己的产品检验室,但对于大多数服装企业来说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实验室,投资之大是始料未及的。针对这一现状,为提升河南服装的产品质量使企业做大做强,这些企业均可与具有专业设备、专业人才的国家认可的质检部门签订质量检测服务协议,将质量把关前移。例如,在买进布料之前可以进行成分含量的检验,对多家布匹商产品进行对比避免服装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依据检验结果进行标注,也避免了成分含量明示与实际不符的现象。

4.建立企业质量档案。“质量档案”是质监部门为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现状,监管企业守法生产经营行为的一种监管模式。只要进入质监部门建立的企业“质量档案”数据库,企业名称、地址、从业人员数量、年度监督检查合格率、不良行为历史记录以及资产总额、年销售收入等信息便可一目了然。按照质量信誉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5.应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帮助企业检验人员、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为企业检验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业务培训,讲解纺织服装的有关基本知识、纺织服装的检验知识和产品的标准要求,国内外纺织服装方面的技术法规等。加强标准宣贯服务工作,对新出台的标准及时进行标准学习并对生产企业、经销单位进行宣贯,使企业能尽快掌握新标准,按新标准组织生产。协助帮扶企业自身建立健全服装生产质量管理制度(质量分析制度、裁剪工序质量管理制度、产品整洁保护制度、缝纫工序质量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加强产品质量。

6.建议由中纤局牵头组织纤检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一些工作经验业务技术的交流。为各省市搭建信息共享、经验互通的平台,建立健全各地企业产品质量互通、企业管理信息互通机制等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使全国纤检机构能够真正成为全国上下一盘棋的局面。

7.应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执法力度,攻克工作难点,将打假治劣推向深入。一是对生产条件简陋、人员素质差、缺乏产品质量意识的家庭作坊式不合格企业,限期责令改正,逾期达不到要求的关闭和取缔;二是对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责令收回不合格产品,并按有关法律法规作出处罚,坚决杜绝使用不符合《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各项指标的原材料和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出厂销售。

8.引导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不仅要关注外在质量,还要对服装的内在质量安全指标进行关注,同时要求服装企业提供本批次的检验报告。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只注重服装的款式花色时尚元素等外观质量,而对服装应该遵守的标准安全技术类别知之甚少,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服装生产企业不检验也能出厂销售的弊端。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围绕质量这个核心开展生产,加强产品检测,借以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要保障产品的质量,服装企业就要强化质量检验意识。专业纤维制品监督部门责无旁贷地要帮助企业把好质量关,做到坚决不让不合格的产品出厂,不让市场出现不合格产品,让企业收到较大效益,赢得最强信誉,让消费者买着放心,穿得舒心,促进河南本土服装品牌走向全国,走向国际。

(作者单位:河南省纤检局)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联想服务器护航企业产品质量监管

本报讯 联想日前宣布,基于万全R515机架式服务器和Lenovo-HDS AMS500磁盘阵列存储,联想成功为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的核心应用打造了定制化解决方案。

据联想介绍,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是相关政府部门对国内企业产品实施电子监管而搭建的全国性网络系统。该系统为每一件产品赋予惟一的“监管码”,跟踪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联想为其核心业务打造的应用平台采用全链路冗余设计,加之基于服务器端的GUI解决方案――HDLM,大幅提高了服务器端数据访问的安全性和应用系统数据访问的性能。

企业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失信惩戒与正面引导相结合的工作原则,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突出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狠抓大案要案,加强以食品为重点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产品质量、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通过专项整治,认真解决当前产品质量,尤其是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取缔产品制假制劣窝点;关停无证生产加工企业;规范食品小作坊的生产销售行为;减少和消除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上的盲点盲区;曝光制假制劣不讲诚信的单位和违法分子黑名单。在开展集中打击和整治工作同时,创建一批食品生产放心园区、乡镇和品质产品生产基地;宣传一批质量管理和区域性质量安全整治先进典型和经验;促进我县产品质量,尤其是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优势产业健康发展;增强我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通过加强新闻舆论宣传,切实维护我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质量信誉,推动我县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增强消费者信心,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整治工作重点

1、重点产品。重点产品,即食品、农资、消费品。消费品要突出实施生产许可证和3c认证管理的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10类产品。

2、重点单位。即有过质量违法行为、消费者投诉、媒体曝光过的企业、生产假冒伪劣的黑窝点。凡涉及安全类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的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一律作为重点查处对象。

3、重点区域。即假冒伪劣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地区,无证生产问题突出的地区,监督抽查合格率较低的地区,安全类产品存在区域性问题,以及容易出问题的生产、加工比较集中的地区。狠抓特种设备整治,重点治理近年来机械事故频发的冶金行业以及房屋、市政、交通、铁路、水电等建设施工起重机械,加大车用气瓶、危化品气瓶,以及游乐设施的专项整治力度,消除事故隐患。狠抓煤炭整治,重点打击流通领域煤炭掺杂掺假违法行为,确保电煤质量。

三、整治工作任务

(一)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开展对食品企业和小作坊依法进行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等违法生产加工企业,严肃查处获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和不能确保必备生产条件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小作坊的监管,推行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书制度;严格食品市场准入,组织开展强制检验和专项抽查,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添加剂备案制度。到今年年底,促使“三证”(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齐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书。

1、严格食品市场准入。积极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对实行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等管理的产品,严格企业生产条件审查,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严格产品出厂检验,严把市场准入关。

2、开展以小麦粉、大米、酱油、食醋、食用植物油、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白酒、糕点、豆制品、米线、饵块等13类食品为重点的产品质量专项整治。

(1)突出对“辣子鸡”及高风险食品的整治。一是开展对xx辣子鸡生产加工企业的整治。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对辣子鸡质量、计量、生产许可证标识等专项执法检查。开展辣子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对质量安全指标不合格(如:苏丹红、亚硝酸盐、重金属等),一律严厉查处。二是针对白酒生产销售企业多、分部广、风险大的特点,加大对白酒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对证照齐全尚未达到市场准入条件的小企业、小作坊,有检验能力的严格实施产品出厂强制检验,没有检验能力的企业,必须送法定检验机构开展委托检验,经检验合格的产品,限定在所在乡镇区域内销售。

(2)开展对获证企业的督查,对存在生产不合格产品和不能确保必备生产条件的生产企业,依法进行严厉查处。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巡查、回访、强制检验、定期检验、监督抽查的频次,凡是在检查中发现获证企业不履行出厂强制检验或不能持续保持生产合格产品的,必须暂扣证书并限期整改;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符合吊销证照条件的报上级主管部门依法吊销证照。

(3)对证、照齐全,但尚未列入无证查处阶段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督促企业限期取证;对已列入查处阶段的产品,严厉查处无证生产违法行为。

(4)对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要将企业名单报告当地政府,并分别通报工商、卫生等监管职能部门,建议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照;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

3、开展对危化品工业甲醇产品生产、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的专项检查。严厉查处无证生产,对违法销售、使用的企业或个人,分别通报监管职能部门依法查处;对使用工业甲醇作原料勾兑白酒的生产企业或个人,一经查实,一律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责任。

4、加大食品质量监督(定期)抽查力度。严格按照《2007年xx省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验)产品目录》和《2007年xx市重点产(商)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计划》规定的产品范围和抽查频次,以婴幼儿配方乳粉、小麦粉、大米、酱油、醋、灭菌乳、巴氏杀菌乳、碳酸饮料、矿泉水、纯净水、方便面、饼干、冷冻饮品、白酒、葡萄酒和啤酒等16类食品为重点,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抽查。到年底,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定期监督检查率达到100%,其他食品企业定期监督检查率达到95%。

5、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用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过期变质食品、病死畜禽用于生产加工食品,滥用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篡改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包装材料,有毒有害杀虫剂,掺加吊白块、苏丹红等违禁物品,伪造冒用质量标志等违法行为。坚持治理整顿与扶优扶强相结合,通过整治,关闭一批不具备产品质量安全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关停一批无证生产食品的生产加工企业,查处并移送一批涉嫌犯罪的大案要案,曝光一批制假制劣企业黑名单,创建一批食品生产放心园区和乡(镇),保护和扶持一批品质产品、优良品牌和企业,使突出的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使优势产业得到健康发展,增强我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6、建立健全“小作坊”监管制度。一是完善“食品添加剂”登记备案制度。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到当地质监部门登记备案;二是建立基本质量安全卫生条件改造制度。小作坊必须达到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最基本质量安全卫生要求,才能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三是限制销售范围制度。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以方便当地群众日常生活需要为主,其产品销售范围不得超出乡级行政区域;四是公开保障制度。小作坊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向社会公开保障并履行食品安全及时责任人的责任义务,保障不使用非食品原料、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不使用回收食品做原料等。

7、深入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千万工程”。对全县食品生产比较集中及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一地一品、一地多品、多地一品等重点区域,作为开展整治的重点,在整治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乡(镇)活动。

(二)开展对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质量安全整治

重点整治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10类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产品。严厉查处无证生产及使用不合格原料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扩大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覆盖面,增加抽查频次;严格发证后管理,严格监督检查后处理。到今年年底,10类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基本解决无证生产的问题;监督抽查合格率明显提高。

一是抓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3c认证及涉及安全、能源、环保产品等重要工业产品的监管工作。摸清生产企业的数量、生产规模、生产品种、生产条件、产品质量状况等底数,强化证后监管,建立生产许可证、3c认证企业质量档案;加大对企业产品质量抽查、巡查、回访和监督抽查力度,使获证企业生产的产品抽查合格率达90以上,重点区域的制假售假重大违法案件基本得到遏制。

二是严厉打击无证生产行为。重点开展对涉及安全、能源、环保产品的无证查处。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吊销证照、断水断电等手段,加大对无证生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今年底基本消除无证生产行为。

二是严厉打击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生产、销售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经营活动中使用无证产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

三是强化对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对在有效期内的中国名牌、云南名牌产品特别是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对出现产品质量严重下降或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报请上级批准机关取消其名牌荣誉称号。

(三)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整治

抓住秋播秋收农忙时,集中力量开展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及零配件专项打假工作。严厉查处制售有效含量不足的化肥、国家明令淘汰农药、安全性能不合格农机,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及利用标识进行质量欺诈等违法行为。同时,把农资整治与秋季“农资打假下乡”结合起来,会同有关部门在农资销售使用的旺季,加大对重点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与打假活动。尤其要深入乡村、农户,扩大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覆盖面,保障秋季农业生产。到今年年底,制售假劣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及零配件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假劣农资坑农害农案件大幅减少;对辖区内化肥、农膜生产企业产品抽检率达100。

(四)开展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整治

按照省局《起重机械专项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要求,突出抓好重点设备、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的监管。继续深入开展电站锅炉、危化品气瓶以及游乐设施等专项整治,消除事故隐患;开展对机械事故频发的冶金行业、建筑行业、交通、铁路、水电等建设施工起重机械进行治理攻坚,对非法生产起重机械等三种严重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坚决取缔并追究法律责任。到今年年底,起重机械注册登记率、持证上岗率、定期检验率基本达到100;电站锅炉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作业人员持证率达到100;车用气瓶和危化品气瓶充装人员持证率和罐车充装单位设备使用登记率达到100;游乐设施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五)开展煤炭质量安全整治

严厉打击流通领域电煤掺杂掺假违法行为,对煤质发热量低于3000大卡的,一律按掺杂使假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到今年年底,确保电煤质量有较大好转。

四、整治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整治工作从2007年8月下旬开始至12月底结束,具体分为宣传动员、调查摸底、集中整治、总结验收四个阶段。

及时阶段:宣传动员(8月25日—9月5日)

一是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全国和省、市、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宣传《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提高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遵法、守法意识,营造政府重视、企业参与、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迅速掀起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高潮。

二是组织学习。重点学习全国和省、市、县质量工作会议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通过学习,让干部职工做到“四个明确”:一是明确抓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意义;二是明确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严峻形势;三是明确上级抓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措施办法;四是明确自身在抓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上的责任和义务。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上,统一到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市、县委、县党委、政府的目标要求上,动员干部职工自觉、积极投身到专项整治行动之中。

第二阶段:调查摸底(9月6日至9月30日)

按照本方案确定的“五个方面”质量安全整治的内容,组织力量,对整治区域、重点单位、产品进行一次“拉网式”清查,调查、清理、核实、登记,掌握真实情况,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在此基础上,明确责任区域内整治的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第三阶段:集中整治(10月1日—12月6日)

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切实开展好“五个”方面的专项整治。要充分行使《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赋予的进入生产场所实施现场检查,查阅、复制、查封、扣押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查封、扣押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违法使用的原料、辅料、添加剂、农业投入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查封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重大隐患的生产经营场所等监管职权,坚决铲除制假窝点,彻底摧毁其制假能力。突出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组织力量对16类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安全整治。关停无证生产加工企业,与食品小作坊签订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书;完善家电等10类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的质量档案;加大对重

点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坚持覆盖与重点攻坚相结合等方法,以使用环节为切入点,重点对起重机械、车用气瓶和危化气瓶,以及游乐设施进行专项整治;曝光制假制劣不讲诚信的企业和违法分子“黑名单”;对生产、销售存在安全隐患和可能对人体健康、生命造成损害的产品,严格实行产品召回制。

二是狠抓大案要案的查处。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用非食品原料、病死畜(禽)生产加工食品;严厉查处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用劣质原材料生产加工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安全类产品以及数额较大的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案件。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执法犯法等行为的发生。对大案要案要做到“五不放过”:案情没有搞清的不放过,假冒伪劣商品的源头和流向没有查明的不放过,制假售假责任者没有依法处理的不放过,该移送司法机关没有移送的不放过,支持或参与制假售假的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受到追究的不放过。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12月7日—12月30日)

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针对本辖区产品尤其是食品、消费品和特种设备生产、使用企业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和办法,强化监管力度,巩固整治工作成效,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迎接上级有关部门对我单位专项整治工作的专项检查和验收。

五、保障措施与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及时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制定确实可行的整治行动方案,成立办事机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在专项整治工作中设专人负责、专人联络,做到任务明了,职责明确,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确保整治工作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

2、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专项整治行动期间,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按照统一部署,把专项整治行动与富民惠民措施相结合,与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相结合,敢于创新执法打假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局面,敢于创新执法打假工作的传统方式方法,勇于探索工作方式,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和能力。

3、严明纪律,严格执法。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的要求,严格执法界限,严明执法纪律,明确执法规范,强化对生产经营者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的惩处力度,该重罚的要重罚,对触犯刑律的,要坚决追究刑事责任,决不能以罚代刑、一罚了事,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加大力度,务求实效。一要狠抓制假源头,铲除制假窝点。对发现的制假制劣窝点,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取缔,铲除不安全产品的生产加工源头。对发现有证有照企业造假的,该吊销生产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的,坚决建议吊销相关证照。在监督检查中,实施精准打击,各个击破,做好源头管理工作。二要查办大案要案,切实做到“五不放过”,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配合,够移送条件的案件,坚决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三要建立名优企业联系制度,加强与名优企业联手打假。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机制,保护名优企业合法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坚决遏制制假售劣违法行为。

5、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切实落实责任追究。在整治工作中,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对失职渎职、包庇纵容制假售假行为的,要依法严格责任追究制。对措施不力、整治不到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区域,将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要结合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严格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即:一是没有按要求对辖区内企业和小作坊普查建档的;二是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予以许可的;三是未按法定职责实施检查的;四是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和处罚的;五是擅自降低处罚幅度和种类,以罚款代替其他处罚的;六是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而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的;七是重点地区没有开展区域整治或整治效果不明显的;八是接到举报不及时受理和调查的;九是瞒报、迟报、谎报监管信息的。

6、加强信息沟通,确保信息畅通。对本单位和全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情况要做好收集、整理,及时向县政府和市整治办以及有关部门报告和通报;每天上午9:00以前,向市局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上24小时所在单位专项整治行动情况,每周五报一次动态信息。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事故突发事件,要立即上报县政府和市整治办。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浅析中天粉皮加工企业产品质量问题及对策

【摘 要】尽管现代科技己相当发达,但食品安全问题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仍然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的健康,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最关注的卫生问题之一。本文以中天粉皮厂为例,分析粉皮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以此提出有利于粉皮食品加工企业质量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粉皮食品加工 食品安全 质量改进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渐渐意识到食品营养、卫生、安全的重要性。但是,近年来媒体所披露的食品中毒事件屡见不鲜。深入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微生物、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的影响。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农产品和食品原料品污染。三由于部分食品生产经营条件落后、操作人员卫生意识差和卫生管理水平低,致使食品受到交叉污染而引发食物中毒。在大的社会环境中,个体企业难以对前两点加以控制,质量控制的重点放在第三个方面。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粉皮加工企业的食品质量问题并加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中天粉皮厂产品质量管理问题

中天粉皮厂是一家集粉皮和粉条于一体的食品加工企业,主要业务是粉皮加工,辅助业务是粉条加工。公司规模不大,40人左右,注册资本为100万元。该企业采用的是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一)粉皮的检验环节以及存在的问题

食品质量要求做到每一箱、每一袋、甚至是每一张粉皮的都要通过安全检验,力求做到零缺陷。该厂由于人力和技术的局限对产品实行抽检,不能做到检验。在检验过程中,对原辅料的检验有感官指标的和理化指标,感官指标主要包括:色泽、形态、手感、口感、杂质等。这些方面的检验主要依赖检验人的经验,人为影响因素较大。并且在对员工生产食品质量安全知识上普及的力度不够。国家严格规定:凡是从事食品生产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否则企业不能聘用。该公司30%的人员没有健康证,这对食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对安全管理检验的力度不够大,企业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二)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比如:该公司员工工资标准全部按照天数计算,这样就会出现工人“磨洋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阻碍生产的正常进行。通过实地考察,该企业在管理制度上有两点需要改进:

1.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贡献大小与工资高低紧密挂钩。在生产中,许多工人认为自己劳动多,拿到的实际工资太少,同时还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工作量。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劳资双方进行密切合作,关键不在于制定什么制度和方法,而是要实行劳资双方在思想和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进而建立全员注视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从而可以实现双方“较大限度的富裕”。

2.企业如果在管理方法上科学规范,这样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并且科学的管理方法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快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改善粉皮食品加工企业质量的对策

(一)企业制定内部食品安全管理标准

只有安全的健康的食品才被广大消费者喜爱。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虽在初期看不到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能给企业带来的直接利润,企业要立足长远发展必须要加大食品安全监督,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督的投资,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

(二)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企业制度,是企业员工工作的指导,起到规范员工工作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在质量管理中必须制定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并且必须落实到个人,质量问责到个人,制定奖罚措施。这样,才能在食品安全的管理中保障每个人都有责任心。良好的制度是建立安全管理的基础,必不可少。

(三)加强员工培训

要提高产品竞争力,人才是关键,培训是方法。所以应大力发展质量管理教育,培养专业的质量管理人才,才能促进企业对自身的食品安全监管。

(四)加强自查 促进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提高管理者的思想意识,改善厂房条件(符合标准的科学合理的布局,合乎卫生 要求的室内设施,如温度、通风、地面们窗等),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取代落后的人工操作,自觉运用过程方法和PDCA方法。

(五)落实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食品安全事故可能会对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要对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给予相当的重视。预防首先要做到充分了解,分析可能影响到食品安全的所有隐患或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改进。在后续的管理工作中,对这些分析、改进和发现的新问题隐患进行不断完善。事故处理工作要做好与消费者的协调工作,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容易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所以企业应当做好对消费者的安抚工作。企业的冷淡态度和对消费者利益的忽视会导致危机的加重,所以,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应当及时时间将事件解决与无形之中,避免事件的扩大化,否则会给企业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四、结束语

对于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来说,食品安全监管虽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利润,但却是一项利国利民且有利于自身的措施,社会监督是约束,自身监督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中小企业应该落实食品安全政策,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做良心企业。

作者简介:

谷清海(1970-),男,汉族,内蒙古通辽人,硕士,内蒙古霍煤鸿骏高精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白布赫(1982―),男,蒙古族,通辽市人,硕士,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工业园区内蒙古霍煤鸿骏高精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科员,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对我国品牌食品企业应对产品质量危机的管理策略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对品牌食品企业的产品质量危机现状特点、危害,及危机产生原因的进行了调查研究,找出了品牌食品企业在产品质量以及危机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品牌食品企业产品质量监管及其危机应对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光明乳业 品牌食品企业 产品质量危机 危机管理

1.光明乳业频陷质量门事件过程及特点

光明乳业是我国部级重点龙头企业,旗下牛奶、酸奶、奶酪的市场份额一直居全国首位,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品牌食品企业也难以把好质量关,5个月里发生6起食品安全事故,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首先事件发生在安徽两所小学里,学生们在食用了学校发放的营养餐后出现呕吐等不适现象,经检查发现是由于喝了光明乳业配送的牛奶而出现食物中毒现象。十天左右的时间,光明又发生清洗液用碱水渗入旗下“优倍”奶中,光明解释说是由于生产设备发生故障才发生这一事故,企业已开展对问题产品召回工作,并公开发表致歉信。时隔一个月后,在广州市的季度乳制品抽样检查中,发现光明乳业奶酪中黄油菌落超标,产品再登“黑榜”。一个月左右连发三起食品安全事故,对企业本身,对社会,对群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光明乳业在官网致歉信中表示对于这三起事件分别采取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由专业部门监管小学生的牛奶供应,在广州市场上销售的同批次产品进行下架回收。之后,光明乳业又发生类似事件,上海某一批次牛奶出现酸败口感现象,消费者投诉1.5升纯牛奶中发现固体颗粒物,光明乳业未依照规定在小小光明宝宝奶酪违规添加含有乳矿物盐的食品添加剂。虽然企业一再的对外道歉,可是消费者和资本市场对此并不买账,企业再三道歉却没有改观,不仅暴漏出企业在管理方面漏洞百出,更凸显了企业不顾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诚信缺失。光明乳业由于频陷质量门危机,股价已严重下滑,损失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对消费者对社会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以光明乳业频陷质量门事件为例,我们可得知,品牌食品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导致产品质量危机也有自身的特点。品牌食品企业自身规模大,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等特点使得爆发的产品质量危机的影响同样具有涉及范围广泛,危害深远的特点。

2.我国品牌食品企业产品质量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1原辅材料采购环节及食品加工生产环节不规范

我国品牌食品企业同其他所有食品企业一样,产品的生产首先源自于原辅材料的采购,虽然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原辅材料也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均应无毒无害,并符合国家的各项质量安全标准。据调查,许多食品企业产品质量危机都是因为食品原辅材料不合格引起的。另外一个造成食品安全质量问题的因素是生产加工环节的漏洞,因为是国内知名品牌食品企业自然不存在生产技术水平和设备落后的问题,但各种不合格的添加剂,生产工艺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生产加工环境的污染或是生产者工作过程中的玩忽职守等因素都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光明乳业有三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就是因为牛奶保存不当,清洗液混入产品中以及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归根到底,我国品牌食品企业会产生产品质量危机归结为企业的内部监管工作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同时也缺乏健全和完善的监管机制。

2.2企业危机意识淡薄,企业管理者缺乏社会责任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企业必须具备危机意识,居安思危的意识才能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而我国许多大型的品牌食品企业偏偏缺乏这种意识,光明乳业5个月连续发生6次的食品安全事故,自认为企业有足够的资本,对任何问题不以为杵,即使发生危机以企业的能力也足以应对,因此也就不会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往往企业就是存在这样错误的观念才会在危机中损失惨重。另外,时间原则从来就是企业进行危机管理要遵从的首要原则,在发生一连串产品质量危机后无动于衷,置之不理,而错过了危机管理的时间,没有认清危机的严重性,它承担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2.3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失职,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到目前为止,仍有许多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并未建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无法有效遏制行政人员的自利行为,置公共利益于不顾,消极执法、行政不作为,出现监管上的空白。监管的缺位也是导致光明乳业食品安全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有些地方地方保护主义作祟,政府对当地品牌食品企业“关爱有加”,形成一道无形的“保护伞”,导致地方监管失控。虽说应该加大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但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仍是以政企分开为重点,所以我认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应以适度恰当为主,防止在监管过程中擅自越权和滥用职权等问题的出现。

2.4企业运用信息传播媒体不当

在当今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任何事件一经网络媒体就会变成千人知万人晓,直到家喻户晓,所以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食品企业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想不被关注也很难,大众媒体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品牌食品企业又自恃过高,常常忽略了网络媒体信息传播和引导舆论的力量,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在处理与社会媒体的关系上决策不当从而酿成大危机。网络媒体着重散播信息和产生评论,品牌食品企业一旦运用不当,就会产生大量的负面新闻,而失真错误的报导就如同一把利刃,刺得企业体无完肤。就如同前面说到的,众多网民的背后也是无数的家庭,是整个社会,如此庞大的舆论人群对企业来说不可不重视。

3.我国品牌食品企业应对产品质量危机的管理策略

从光明乳业频现质量门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针对我国品牌食品企业提出的几点产品质量危机管理措施。

3.1加强企业内部监管,优化产品生产流程

任何食品企业要想防范危机的产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障不会出现任何产品质量问题,无风自然不会起浪。加强品牌食品企业内部的监管,应该是完善企业内部监管体制,加强对企业工作人员的监管,即培养工作人员尽职尽责、认真谨慎的职业素质,加强对产品生产流程的监管,即推行质量管理来保障食品的安全,优化企业产品生产流程,规范企业食品生产秩序。我国品牌食品企业更加不能掉以轻心,应该秉持自律的原则强化监管力度,增加监管频次,对保障产品质量工作常抓不懈。

3.2培养企业人的危机意识,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

只有培养了企业人的危机意识,企业才能有效的遵循速度及时的原则。这一原则由著名公关顾问专家、危机管理专家游昌乔先生提出,他认为在危机出现的最初12-24小时是危机管理的时间,一旦爆发严重的危机,企业的高层领导所要做的事24小时内不要睡觉——错过这24个小时,也许接下来的24个月你都睡不安稳。因此,我国品牌食品企业在发生产品质量危机时应当当机立断,快速反应,果断行动,从而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另外,建立危机预警机制也是一项有效合理的措施。品牌食品企业有能力用资本建立一套内部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形成网络,制定统一规划,充分整合和有效利用自身的资源,对产品质量进行、系统、持续的监测,达到预警目的,才能将问题消灭在源头。

3.3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化解危机

食品企业产品质量标准不仅需要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更需要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严格检查和监管,政府组织的性、强制性和纪律性能帮助企业严把质量关,我国品牌食品企业在发生危机后能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与政府部门相互合作,无异于如虎添翼,也能帮助企业及时化解危机,减少危机带来的伤害,前提是企业对待政府也应是诚信坦诚的态度,如实报告事件真相。在这样一种政企合作的过程中必须秉持适度原则,政府相关部门不能过分干预企业经营管理权力,企业也不能用非法贿赂手段干涉政府行政。作为我国品牌食品企业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调查,要求主管部门的监督,在双方合力下化解危机。

3.4有效利用信息传播媒体力量

在网络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没有秘密”的世界,我国品牌食品企业一旦发生危机,其曝光率无疑比普通企业要高得多,社会各界都关注着它的一举一动,有效运用网络媒体是品牌食品企业控制危机的关键举措。这里说的有效利用不是靠品牌企业的人脉关系利用媒体报道虚假消息掩盖事实,蒙蔽大众,而是首先可以通过新闻会的方式向社会告知真相,表明态度,向公众媒体传达正确的信息,也防止一些记者的非真实报道对企业造成伤害,对记者朋友的穷追不舍不回避,保持友好态度。其次注重网络传播的力量,注重网民评论的力量。及时更新官网消息,让群众了解事态的发展。就像百事可乐等一些品牌食品企业在面对危机时与国内外数十家媒体进行真诚沟通,有效合作,较大范围内澄清事实真相,引导舆论的走向。

4.结论

像光明乳业这类品牌食品企业不在少数,它们应对产品质量危机的管理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应该加入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中去,并且作为企业长期研究完善的一项主题工作,慎重看待。

本文认为品牌食品企业虽是一个强大的主体,但面对危机时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企业在重视自身应急管理的同时不要忽略对外危机公关,最重要的不要只是在关注企业经济利益损失,更重要的是不要忽视了对消费的社会责任,要坚持社会效益优于一时经济效益优先的原则,同时加强和政府、媒体的沟通与配合,由此,全力应付和处理好质量危机。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钢铁企业产品质量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摘 要:

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在现代企业的生存及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许多企业的重视,并开始将这项工作列入到了企业的发展日程上。像其他的企业一样,钢铁企业也不例外,已经在通过计算机手段建立一套完整的业务处理系统。为此,主要论述钢铁企业产品质量决策支持系统中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钢铁企业;产品;决策支持系统;设计;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钢铁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而言,在大量的质量检验数据的基础上开发基于数据仓库的钢铁企业产品质量决策支持系统,已经是现代化钢铁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现代钢铁产品质量决策支持系统,不仅能够进行钢铁产品质量的分析,还能够地掌握产品的质量动态,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由于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比较晚,在数据仓库的应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像钢铁企业产品质量决策支持系统就需要应用到数据仓库,但是对于钢铁企业也不例外,也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够进一步的完善钢铁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推动钢铁企业的快速发展。

1 数据仓库及技术综述

数据仓库是最近出现的一种新的数据库应用技术,是一种用以支持管理决策系统的面向主题的,集成性的,具有稳定性的能够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结合。在数据库技术发展中,一种为了更好地解决数据储存和组织,并支持管理决策系统的数据仓库技术诞生了,它不仅为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开创了全新的方案,同时也进一步地提高了决策支持系统对数据管理、处理的能力。对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模式来提高决策支持系统的可信度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数据仓库是通过对多个异构数据源按照相关主题进行有效组织和集成,来为决策服务的一种数据库系统。对于已经存放在数据仓库的数据(包括历史数据和经过修正的数据)都是不能够进行二次修改的。数据仓库把应用系统中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转换到另外一个新的数据库中,并对新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加以整理和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完善决策支持系统。

2 数据仓库的特点

资源的共享性、独立性及完整性是数据仓库在传统操作环境下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的特点,正是数据仓库的这些特点,使得数据仓库能够应用于产品质量决策支持系统。以下是数据仓库的主要特点:

2.1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集成的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并是原有数据的拷贝,而是从各个子系统中提取的经过统一分析和综合的。把外数据和面向应用的原始数据之间相互重复的资源删除后,再将面向主题的数据结构进行新的组织及变换,然后在进行数据的编码,确保数据仓库数据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够进入到数据仓库中。

2.2 数据是非易失的

在实际业务的操作中,有很多数据都需要不断地更新,这样就使得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不断变化的。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主要是为了方便数据的查询和为企业的领导进行企业效益的分析和决策用的,在通常情况下是不会修改的。当进入到DW后的日常业务处理数据,是不能够进行修改或更正的,一旦DW所存放的数据超过了存放的有效期限,这些存储的数据将会从DW中删除。另一方面DW的用户在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的时候,是不会进行数据的更新操作的。每个数据的生存周期中,数据都是永远不会变的,这样的非易失性也是相对而言,只能保障数据在生存周期内是不会改变,但不能保障数据不再数据生存周期内时,也是保持不变的。

2.3 是面向主题的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主要是面向主题后进行组织的,在逻辑上时对应企业中宏观分析领域的。面向主题的数据组织就是在较高的层次上对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完整的描述,可以统一的刻画出各个研究对象所有涉及企业的数据与数据仓库之间的关系。这种组织方式是需要满足将数据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独立分析领域。

3 钢铁企业产品质量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研究

3.1 系统软件的结构设计

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决策支持系统,不仅可以提高钢铁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增加产品的产量,同时也还可以改善产品的合格率,保障产品的质量,对于提高企业效益是极为有用的。在构建一个主题清晰、功能完善、安全的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是比较容易的,在此基础上再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将隐藏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规律揭示出来,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在结合OLAP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只有发现了这些规律才能将其模型化,这样才能够更好帮助决策。在建立好数据仓库以后,就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利用搜集到的数据,在对质量管理业务分析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完成钢材质量分析预测系统,具体的软件结构如图1所示。

3.2 建立数据仓库

产品质量信息采集管理、客户管理和质量判定管理是钢铁产品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主要模块,模块之间既存在着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并且单个模块在处理数据时和真个系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支持钢铁产品质量的决策信息主要是运用了数据仓库的相关理论,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后得到的。由于钢铁产品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独特性,可以讲系统分为多个子系统,然后再根据建立主题的原则及业务的需求,对钢铁企业产品的质量信息的管理和分析进行综合的查询,进而获得需要的信息。系统中有可以建立多个小的主题数据库,根据各个主题数据库的模式,又可以建立与之对应的数据集市,从而完成整个数据库的构建,为其钢铁企业产品质量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打下基础。

3.3 系统模型的设计

在钢铁企业产品质量决策支持系统中有很多的模型,主要有质量趋势分析模型、合金钢强度预测模型。

(1)质量趋势分析模型。

在质量趋势分析模型中,主要包含月份趋势分析、同期趋势分析和年度趋势分析。在进行这些模型的设计时主要采用加权平均值的数学模型,通过此模型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的偶然性。这个模型的设计可以为钢铁企业产品质量信息管理部门提供不同时期的质量数据,用户也可以通过需求查询不同时间段的钢铁质量信息。最主要的是可以帮助钢铁企业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了解钢铁质量的完成情况和今后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提高企业的效益。

(2)合金钢强度的预测模型。

因为合金钢的强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想的预测出合金钢的强度时很困难的。在进行合金钢强度的预测时采用线性相关模型可以减少误差,提供预测的性。在实际生产中将钢铁中碳元素的含量及合金钢强度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建立了这种线性模型。根据合金钢中碳元素的含量,可以确定出合金钢的强度。在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时,先得知道合金钢的强度,然后在冶炼的时候,根据不同合金钢中碳元素含量的不同,选择适合用户的含碳量的合金钢。知道合金钢中碳元素的含量,就能够知道合金钢的强度。反之,知道合金钢的强度也就知道了含碳量。这些对于判断合金钢的强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知道合金钢的强度及含碳量时,可以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计算机计算出相关系数,然后建立回归预测模型,通过相关的数据就可以反映出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而可以得出合金钢的强度预测值。这个预测值可以给企业的相关领导提供决策的真实信息,确保决策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效益。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钢铁产品质量信息系统将会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数据仓库技术的发展,使得钢铁企业产品质量决策支持系统向着智能化发展成为可能,从已有的规律出发,制定计划加以严格执行,将会推动钢铁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系统逐步向智能化发展,也将加快我国钢铁事业发展的步伐。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浅谈企业如何提高产品质量

摘 要:本文从人的因素、过程控制、质量体系建立与应用、加强内部沟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加强生产各环节的监督与检测、企业文化等七个方面讨论了在企业中如何提高产品质量。

关键词:质量;产品;顾客;全员参与;过程控制;沟通;培训

对制造业来说,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那么企业要想达到好的结果,就必须从原材料进厂到加工成成品的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制造出品质的产品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在产品形成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人的因素在企业中占据主导作用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员工是企业的主人,质量提高需要靠大家共同努力。所以企业内部的各级领导、各层人员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企业内部的各部门之间也需要加强沟通,精诚合作。在人的因素中又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只有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才能生存。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这是管理企业的一个立场问题,是思考其它问题的出发点和前提。在企业(卖方)与顾客(买方、消费者)的市场交易关系中,购买的决定的权掌握在顾客手中,企业竞争的焦点归根结蒂是对顾客的竞争。以顾客为中心,明确谁是顾客,了解顾客的需要,满足和超越顾客期望,实现顾客满意,造就忠诚的顾客正在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基石。在企业外部,产品交付给谁,谁就是顾客;在企业内部,下一道工序或下一个部门就是上一道工序或上一个部门的顾客。只有真正的为顾客服务,才能为企业赢得立足之地。

1.2 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就是要确立企业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企业目标的内部环境,在企业中形成一种上下同欲的状态。并且要明确地设定出为了实现企业的追求所必须地那些关键的少数目标,然后要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当中,使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是如何与企业的目标相联系的。

1.3 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企业的分子,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其才干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收获。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使其巨大的潜能能够释放出来。企业的管理层必须通过营造适当的环境来激发人们的热情和主动精神,使人们懂得并愿意高效地工作,从而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彻底转变。好的企业会让员工有“家”的感觉,为自己家做事情是心甘情愿的。

2 注重过程控制才能加工出品质产品

现代质量管理奠基者休哈特被人们尊称为“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他认为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质量控制重点应放在制造阶段,将质量管理从事后把关提前到事前控制。产品从原材料的开始加工到最终完成,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均需控制才能加工出品质产品。

2.1 技术人员应大胆的进行技术创新以高质量保障产品要求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惟有建立创新机制和具有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发挥出创新技术、创新质量与创新管理的灵魂作用。

当企业要加工某产品时,技术人员首先要清楚设计图纸的各种要求,并查阅技术性支持文件编制相应的工艺文件。产品质量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人员编制的文件相当于加工产品的“法”,如果“法”未立好,那么产品质量何以保障?所以为了有高质量的产品,技术人员立的“法”必须正确,才能保障加工出来的产品最终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2.2 加工者严格执行文件并积极发现实践中的问题

操作者严格按照相应的文件要求加工产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加工联系起来,记录数据,以便于利用控制图来查找偶然波动和异常波动。将可以查明的异常波动运用有效的方法加以剔除。在现场成立的各种质量改进小组应用PDCA循环及各种质量工具,持续改善产品质量。

2.3 产品周转中的防护

产品一旦加工,就要做好防护。防止产品的磕碰伤及生锈问题。不但要在上下工序之间做好防护,还要考虑到产品在外单位的周转及包装运输等环节。这就需要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为产品制做专用的零件箱或者将产品进行独立包装等。

3 建立适应自己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产品质量。

在提高产品质量工作中,没有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不行的。所以公司成立了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基础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公司员工以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为依据展开工作提高产品质量。每年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4 通过在职培训与教育,提高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

人是企业竞争制胜的及时资本。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曾说:“人是企业较大的资产,同时也是企业较大的负债。”如何更好发挥人力资本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已经是现代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所以开展“在职培训”和普及质量教育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5 加强生产各环节的监督与检测

产品是制造出来的,而高质量的产品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加工设备,同时还需要各个检测环节的有效配合。只有把各个环节都把握好了才能真正提高产品的质量,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最终的产品成型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检测,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降低最终产品的废品率从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地保障最终产品的质量。

6 企业文化上升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精神支柱

当今,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已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潮,企业文化对企业质量管理的地位愈来愈加重要,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欧美许多知名企业家一致认为,不断提升现代企业与产品中的文化含量,实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提升产品质量,立于市场竞争不败之地的有力保障。

结语

提升产品质量是多因素复杂的问题,不能用单一的办法来解决,应当多管齐下,才能取得较大的效果。随着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由此提出的质量挑战,人们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必将会更加丰富和完善。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产品质量控制在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产品质量控制是既包括生产质量管理,又包括生产技术的一项系统工程。要想使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得以实现,产品的质量控制是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产品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也就是说,产品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节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在企业领域中,产品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既包含了技术措施又包含了管理措施。

关键词:产品质量控制;中小企业;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控制是既包括生产质量管理,又包括生产技术的一项系统工程。要想使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得以实现,产品的质量控制是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产品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也就是说,产品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节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在企业领域中,产品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既包含了技术措施又包含了管理措施。

近些年来,我国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发生,这些层出不穷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人群的健康和利益,更损害了生产企业的形象和我国整体产品质量的信誉。政府的监管只能从宏观上对产生质量问题的企业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却无法从源头和细节上有效的保障质量安全,确保质量安全要从加强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着手,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盈利的保障。

加强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确保产品工艺条件的稳定和均匀,另一方面是确保工艺的优化,促进产品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在实际的质量管理中,要有机的将两方面结合起来,保障质量稳定是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是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控制产品质量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积极的树立全员控制产品理念,将产品质量控制的培训和宣传等工作做好,将控制产品质量的理念切实的贯穿到产品生产企业全体员工的心底,从产品生产的源头控制产品质量;构建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生产企业的管理作用加以发挥,从根本上保障产品质量管理及控制能够有序进行;严格的将生产原料进口关把好,并且在使用生产原料上将工作做具体、做细致,为产品质量控制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将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以及各个重点生产环节理顺,对产品的质量实时严格的控制;促进生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产品生产企业应当从自身的内部环境、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等诸多方面讲控制制度加以完善,同时将各个生产环节的难点和重点找出来,有针对性的将产品生产所存在的问题解决;加强对低质量产品的处罚力度,对假冒伪劣产品和而已生产低劣产品的部门采取重罚措施。

本文结合以上产品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就产品质量控制在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一、设计控制质量

实践证明,质量控制离成品和用户越近,控制成本越高,质量问题的产生往往是许多生产环节没有显现的小问题的叠加。因此,产品的质量控制务必从生产的最初环节抓起,制定合理的设计产品,对生产中实施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性意义,大量节省质量管理的成本。对于企业的产品,可以用质量特性围绕设计目标值波动大小来描述,较大限度的减少波动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所必须要进行的,而这样的波动,和产品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将产品质量控制的支撑点迁移至产品的设计和研发阶段,消除产品及其生产工艺设计不合理而可能对产品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在产品设计和研发阶段,首先要考虑,综合确定目标产品的指标参数,然后通过充分优化、筛选、验证,确定合理可行的生产工艺。

二、采用国际标准构筑质量体系

质量问题首先是标准问题,标准的数量不在于多,但是需要适用。在我国的生产企业中,许多国家标准和国际水平还是具有较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过多的迁就了一些企业装备落后的状况,并考虑了大多数企业能按照这种低于国际标准的标准生产出合格产品。制定企业的生产标准自然要从实际出发,同时更需要通过采用先进标准来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供更好的产品来占有市场。因此,中小企业应尽力等效或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分等分级,限期达到。为了节约质量控制成本,企业应当首先抓产品标准,有了先进的技术标准,对产品质量就有了明确的具体要求和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帮助企业提高工艺控制水平,提升产品质量。

采用国际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查找质量差距,技术标准也是生产力,也出经济效益,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每一项技术标准都是一项的技术成果,也是评判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技术标准是否先进可行在产品质量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一个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我国的中小企业生产状况受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制约,自身的技术改造缺少整体规划,需要通过采用国际标准进一步加强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并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因此,需要有的技术手段来做保障,促使企业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在严格执行标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控制。

三、生产控制质量

要保障产品质量,必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首先要保障产品的生产严格按照经过验证的工艺进行。产品质量的好坏是生产出来的,只要每批产品的生产都是按照事先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的,则该批产品可为后续的检验控制提供很多方便,从生产中控制质量抓住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综合控制生产环节的质量,比单纯的依靠终产品检验有了很大的质量保障。当然,生产控制质量的前提保障是设计的完善和规范的合理制定,才能保障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的工艺流程进行的生产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因此,生产环节上一定要注重细节、执行到位,按照原则、按照制度、按照程序办事,按照设计、按照工艺、按照技术标准生产。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保障具有统一的管理制度、统一的工作程序,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具体生产事项必须由专人负责,一人指挥,岗位明确,职责明确。此外,生产过程中还需进行有效监督,对产品生产的关键节点进行检验和检查。

对于生产环节的操作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生产操作。接到生产任务,要能先看懂文件或图纸要求,明白工艺和标准的要求,若不清楚有疑问要及时和技术人员沟通弄明白。操作时不急于动手,先想再干,确保关键步骤正确,需要材料工具齐全。并具备初步检查上一步工序合格的能力,自检验设备正常的能力,如实记录工艺流程,提高操作者责任心,防止纰漏,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追溯。

四、检验控制质量

在生产工艺固定的前提下,按照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产品检验就变得必不可少,合格后才能放行出货,检验要做到抽检和统检相结合,进一步保障产品的质量。然而,检验毕竟只是事后行为,产品检验不合格,虽然可以避免产品流入市场,但是同样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生产成本上的损失。而且当产品数量较大时,采用抽样检验,当产品质量不均匀时,受检样品的质量并不能反映整批产品的质量。

五、控制图分析产品质量

控制图是一种用来分析产品质量是否稳定的一种有效工具,可利用常用的数据统计软件Excel软件来绘制控制图,并通过对图形分析及时地发现、消除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异常因素,从而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使用Excel制作控制图非常简单,绘制出的控制图、清晰,为判断产品生产状况提供了有力保障。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无论产品质量特性呈现何种随机分布,其均值总是服从正态分布。以此为基础,在日常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中,可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控制图来随时了解产品的质量情况,控制图的特点是数据量大,性高。控制图通过抽样检验获取样本数据,依据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判断工序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空置状态。控制图分为两类,一类是计量值控制图,一类是计数值控制图。样本数据点落在上、下控制线内,且无规则排列,则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况。控制图的绘制对检验和反馈提供了良好的科学依据,加强了检验阶段的质量反馈,从而能够更具时效的找到产生质量问题的根源。

六、外包产品质量控制

尽管中小企业的外包活动并不常见,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联合一些同等地位的小企业来实现共同生产,将会成为未来中小企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外包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产品质量的性,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外包产品质量控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外包产品质量的影响包括全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供货商的资格和专业能力,技术文件的确立,交流充分、方便、迅捷,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等。为此,必须加强全员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改变合格供方的评价方式,加强对供方的评定,加深对技术要求的审查力度,从严外包合同的管理,加强技术交流和沟通,亲临外包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严格控制外包产品的验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建立质量信息沟通机制,和谐处理反馈信息等。

总之,企业因产品有市场而存在,只有满足使用要求的产品,才能具备市场竞争力,只有得到用户新人的企业,才能生存。质量是市场竞争的基础要素,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企业就没有收益。要提升质量水平,必须从产品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不断改进,才能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论森工企业原木产品质量管理

摘 要:对于森工企业而言,原木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生存与发展。本文就如何开展森工企业原木产品质量管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观点。

关键词:原木 产品 质量管理

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从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向市场提供客户满意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对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是每个企业必须遵守的经营理念。作为以原木产品为支柱产业的现代森工企业,应彻底走出粗放管理模式,重视企业内部的产品质量管理,从量造材、缴库、发运各环节,都要严抓细管,层层把关。通过建立质量责任制、推进质量管理基础工作、推行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完善有效的适应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提供持续合格的原木产品,使用户满意,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企业增收创效。

1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全员对质量负责

森工企业要树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质量观,牢固树立“质量及时”的理念,坚决摒弃“重数量,轻质量”的错误思想,研究市场,掌握质量信息,接受原木产品用户及社会的监督。企业内部开展质量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特别是木材检验工种更应重点培训,向质量要效益。

质量管理要求全员参与,全员关心质量管理,全员对质量负责。企业场长(经理)是质量的及时责任者,对企业的质量工作负全责。要亲自抓质量,不能一劳永逸,并直接领导质量管理机构的工作。

2 建立和完善质量改进的激励机制

企业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职工都应明确规定他们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应承担的责任和权利范围,建立起权责明确的质量责任制。为使质量责任制更加完善,森工企业可以在一些主要工序,建立质量激励机制。量材设计岗位、造材岗位、原木缴库验收岗位尤其应该尽早建立这种机制。分配奖励与质量工作挂钩,奖优罚劣,关键岗位还应加大力度,重奖重罚。如产品质量评优,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质量不合格,责任者应被扣除一定额度的工资和奖金。红石林业分公司质量管理的事实证明,建立健全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相应的考核方法,并坚持运行,是促进原木产品质量工作的有效办法。

3 做好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原木产品生产过程标准体系

标准化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本保障,是质量管理的前提。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原木产品,森工企业不仅要制定和执行产品的质量标准,而且必须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和工作都实现标准化。

森工企业原木产品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原木产品标准,即对原木产品的各项质量特性,如树种、材种、检尺长、检尺径、长级公差、缺陷检量方法及限度指标等,规定量化指标,这是保障原木产品质量的根本规范。二是管理标准,如正确处理原木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重复性事件,发挥如何发挥各岗位的职能作用而制定的标准、规范,这是开展现场管理的依据和手段。经验证明,森工企业的原木生产,质量形成的关键在现场,必须在现场管理上下功夫。只有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以产品标准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为手段,通过标准实施有效控制,以人的工作质量保障原木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4 推行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以向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为目标,组织企业的全体员工,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实行预防和控制所进行的综合的、系统的管理活动。在森工企业原木产品生产中开展质量管理,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4.1 加强岗技能培训

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它的核心是提高职工的素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人人为提高和保障产品质量而努力。一些森工企业职工素质低、技术水平差,管理者应制定出教育培训制度,组织在岗职工学习,激发职工的潜能,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质量关键工序所在的岗位如量材员、缴库检验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使其成为企业的高技能员工。

4.2 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企业应设立一个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如质检科、质量部等,作为质量管理的枢纽。通过该部门综合、控制、协调和监督的作用,增强企业整体质量管理的效果。这种机构目前在各森工企业普遍设立,在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3 建立质量管理点,加强产品生产工序的质量控制

原木产品制造过程是形成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它由量材、造成、选材、检验缴库等一系列工序所组成,工序的质量控制是保障原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手段,是质量管理的最重要内容。它要求在不合格品发生之前,就能予以发现和预报,并能及时地加以处理和控制,有效地减少和防止不合格品的发生。

4.4 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管理总的要求是:根据用户的需要,以最经济的办法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因此,企业不但要为用户提供满意的质量,而且必须使达到这种满意的质量所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尽量地低,即要降低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从宏观上进行分析,提出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所存在的问题,评价和度量企业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4.5 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

它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而组织起来,并开展活动的小组。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组员之间成功地交往联络合作解决共同问题,也是培养团队精神的桥梁。红石林业分公司十分重视QC小组活动,并通过有效地组织、开展活动,在原木产品质量管理、实现提速增效方面受到了明显的效果。

5 尝试运用ISO9000系列标准促进质量管理

ISO9000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质量管理和保障技术委员会的所有标准,也是我国推荐采用的标准。它为企业提供了多种质量保障模式,企业可根据情况考虑产品形成过程的多种因素,从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质量保障模式。森工企业在使用该标准前,应充分考虑质量成本,以及企业的人员、技术等实际情况。盲目采用,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造成企业人、财、物的浪费。

6 结语

森工企业在原木产品质量管理上,既有加工企业的共性因素,也有其行业特殊性。在提高原木产品质量这一共同目标的基础上,最终管理方式的采用,管理体系的运用,决不可照搬复制,必须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企业管理与产品质量问题研究

[摘 要] 本文针对我国军工企业当前的科研、生产形势,分析了企业管理中的诸多要素,提出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军工产品的质量与性。

[关键词] 企业管理; 质量; 性

0 引 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企业面临着崭新的竞争形势和强大的市场压力,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从根本上讲,军工产品还未摆脱计划管理模式,故形成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与传统体制的碰撞,以至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与性。因此,应充分认识目前面临的新形势,正确分析与了解军工产品研制生产的现状,及时慎重地采取对策,增强质量与性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以保障交付部队的装备性能稳定,质量优良。

1 军工产品研制生产与质量管理形势

目前,军工产品研制生产的质量与性基本稳定,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不断加大质量与性管理工作的力度,开展一系列宣传和贯彻落实《十八条》、《三十条》活动,强化质量责任制和质量保障组织,加强型号研制生产的质量与性工作,制定了相应的质量与性管理文件、规章和制度,对确保军工产品的质量与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1.1 军工产品研制生产形势

现今军工产品均在20世纪50-60年代国家定点的军工企事业单位研制生产,这些老军工单位依靠自己严谨的工作制度,严格的质量控制,的专业技术队伍,以及几十年的工作经验,为部队交付了大量的优良武器装备。目前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大部分军工企事业单位人才流失,使军工科技人员出现短缺,虽然各单位采取了一系列质量保障措施,但由于技术上未吃透,工作上还存在差距,致使部分型号研制战线拉长,设计性先天不足,制造工艺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在定型中遗留许多问题,给批量生产带来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1.2 军工产品质量与性管理形势

军工企事业单位发扬了老军工的优良传统,一直保持着较高素质的质量检验队伍和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但总体上还存在不足:及时,抓研制设计少,抓结果多。只有因设计缺陷和管理不到位,工序、过程失控等原因造成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才兴师动众去现场抓问题,解决问题。第二,质量管理体系和研制生产出现“两张皮”现象,虽然企业已经通过ISO 9000族的认证,但实施体系文件不够认真,进行动态管理力度不大,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内部约束机制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行之有效的体系文件在基层组织没得到普遍贯彻。第三,生产过程的资源保障不足,主要体现在人员力量单薄、水平有限、设备落后上,这就很难保障产品质量与性。

2 军工产品质量与性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综合上述军工产品研制生产及质量与性管理形势,笔者认为要做好军工产品的质量与性管理工作应采取以下措施。

2.1 加强军工产品设计研制的质量与性管理

产品的固有性是设计出来的,因此在设计产品时要加强性工程(性设计、试验、分析、管理)的管理工作,对于电气产品的设计,同时还要加强电子元器件的补充筛选、破坏性物理分析(DPA)、失效分析及性增长工程的管理工作。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武器装备还比较落后,因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引进一些国外先进武器装备和国际先进技术,不但有利于研究人员借鉴,而且有利于国产化、有利于自己的开发和创新。但是由于国力与资源的限制,产品研制与试验数量有限,对性问题认识不深,系统的性设计还存在不足,在研制过程中也没有深入地开展性工程管理工作,以及看重功能、性能指标等技术设计,轻视工艺设计和改进,致使仿制或研制型号产品固有性不高,研制周期过长,进而导致电子元器件货源出现短缺的现象。因此,军工企事业单位应该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找出办法,提出措施,抓落实,求实效,提高军工产品质量与性,确保为部队提供产品质量优良,性能的产品。

2.2 坚持“以人为本,创造质量”的理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入世以后大量外资企业的涌入,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展开人才争夺战,单纯靠觉悟和感情留人已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作为军工企事业单位必须在内部形成一种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氛围,营造一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建立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薪酬留人”;同时,还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通过有效沟通建立互信团队,通过对人才授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挥他们的潜能。在单位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奖励制度,如工厂开展“质量标兵”、“质量先进个人进步奖”的评选等活动,为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坚持“以人为本,创造最的质量”的理念,加强企事业单位质量文化建设,提高在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改进中起关键作用的生产管理层的人员素质,尤其是质量意识,同时还要提高生产管理者和生产操作者的质量意识,使生产管理者和生产操作者明确企业发展方向,确定比较对象,完善工作程序,强化绩效评价和坚持持续改进。使生产的军工产品质量与性满足部队服役要求,且追上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与性水平。

2.3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首先,建立质量责任制。坚持“军工产品质量及时”的方针,落实责任制,对质量工作负全责,保障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并把质量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做到各负其责,道道工序把关,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质量责任制,把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和质量责任制的落实作为对企业经营者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权。

其次,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大力推行质量与性管理,积极采用先进的质量与性管理控制方法,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严格对原材料、外协件、元器件的质量进厂把关,加强电子元器件补充筛选、破坏性物理分析(DPA)、失效分析管理工作,加强合格分承制方的动态信息管理工作,保障采购文件的完整性、性和严肃性,处理好需货期与供货期的矛盾,严格工艺操作规程,严格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严格产品出厂质量把关。

第三,建立质量改进和创新机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标准,逐步完善计量和检测手段,把满足顾客需求作为提高产品质量与性的最终目标,制定严格的企业内控标准,通过加快技术创新,加强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性和实用性。

第四,继续加强质量体系的建设,加强基础管理,加大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深度和力度,持续提高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不断地组织开展2000版ISO 9000标准的宣贯及培训活动,开展新版质量体系文件编写的交流活动。建立质量确认制,制定比较完善的、严格的考核制度,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将管理者和生产者的质量责任制落到实处。

第五,从性工作开始,把握产品质量,要认真贯彻执行《武器装备性与维修性管理规定》,对照自身存在的性水平低、性工作不得力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依法做好产品的性、维修性、安全性和保障性工作。做好性策划,加强性大纲的实施和检查;加强性分析、试验和性评审工作;加强性信息的处理和数据积累工作;按照“五统一”的要求加强元器件性工作;做好性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技术精湛的专业队伍,确保武器装备质量稳定,性能。

2.4 正确处理好军工产品生产中的3种关系

及时,质量与性管理和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企业管理有计划、组织和控制三大基本职能,质量管理本质上属于控制职能,它是以管理体系的重新设计和持续改进为目标,以提高管理质量为核心,导致管理系统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根本性变化的重要管理体系,非常适应“企业管理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时代要求,因此,质量与性管理工作今后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工作重点,处理好质量与性管理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质量与性管理的水平与效率、自觉性和务实性。

第二,产品质量与性和产品进度之间的关系。没有进度就没有产品,更谈不上产品质量,抢时间,抓进度是必须的,但是没有质量进度就难以保障,故进度必须服从质量,忽视质量,急于求成,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很多型号军工产品由于没能吃透技术,没有做好充分的研制试验,没有按法规要求扎实做好质量与性工作,发生重大质量问题,造成无可挽回的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必须树立保质量就是保进度的观念,严把质量关,要杜绝讲排场,走过场的做法,要把有限的精力与经费花在质量与性保障上。

第三,产品质量与性和企业效益的关系。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效益决不能以降低质量作为代价。对于普通产品来讲,没有质量就没有顾客,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对于军工产品来讲,没有质量就没有装备的作战性和持续的战斗力。

3 结 论

提高对军工产品质量与性重要性的认识,要从国家的利益出发,着眼于未来,从企业内部的管理着手,做好与军品的质量与性相关的工作。企业整体思路上要坚持保军养民,走投入少、效益高的“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在军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取得双赢。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深化产品质量管理,大幅度提高企业效益

摘要:企业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产品质量的保障,经济效益的提高就无从谈起。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根固本的关键之举,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之策。

关键词:产品质量;企业效益

企业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企业只有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发、技术的改进等,这样更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很多,如产品质量的提高、成本的控制、品牌的维护、建立危机预警系统、科学的管理方式等。

在企业由过去的粗放式生产到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进程中,已使我们逐步认识到,产品质量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企业安全生产同等重要,质量与效益紧密相连,质量永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根固本的关键之举,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之策。

一、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的含义

产品质量指的是在商品经济范畴,企业依据特定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制造、检测、计量、运输、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生态回收等全程的必要的信息披露。产品质量除了含有实物产品之外,还含有无形产品质量,即服务产品质量。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当前经济技术时代,市场千变万化,竞争日趋激烈,国内产品遭到国外名牌产品的严峻挑战,受到消费者货比三家,择挑选购的无情竞争。这些挑战与竞争,焦点实质上是产品质量间的挑战与竞争。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永恒主题。

产品质量又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企业进行生产就必须讲求经济效益,没有任何经济效益的生产本质上就不是一种生产,而是一种消耗。企业经济效益小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占有率的差距;市场占有率的差距取决于产品质量的差距;产品质量的差距取决于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上的差距。所以没有产品质量就没有数量,也就谈不到经济效益。质量既是数量的基础,更是经济效益的基础。

2008年9月,三鹿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污染事件曝光后,全国上下一片哗然。有30万名婴幼儿被检出患有三聚氰胺结石。2008年12月19日,三鹿集团借款9.02亿元付给中国奶业协会,用于支付治疗和赔偿费用。因为这起事件,这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品牌价值近150亿,产品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食品工业百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连续6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的全国著名乳制品巨头轰然倒下。

与三鹿公司截然相反的,1985年,海尔公司从德国引进了世界的冰箱生产线。一年后,有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海尔公司在给用户换货后,对全厂冰箱进行了检查,发现库存的76台存在质量问题的冰箱,时任厂长的张瑞敏决定将这些冰箱当众砸毁,并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的观点,自此,海尔公司用七年的时间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24个制造工厂,10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7万人。2010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品牌价值855亿元,连续9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产品质量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两家企业的不同命运,一个黯然收场,一个蓬勃向上。三鹿奶粉事件再次给企业敲响了警钟,这次事件所带来的损失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所以说提高产品质量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三、产品质量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1.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首先是质量的竞争。质量是企业产品占有市场的关键,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企业才能步入良性循环发展。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的环境下,企业想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获取巨额利润,这是任何一个企业的高层领导都认识到的问题。究竟如何获取巨额利润,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管理部门通常采取不同的手段,如扩大营销,增加销售额;又如,通过合理安排活动降低成本等方法。这些方法固然需要也是必须的。但是,还有一种更好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往往被忽略了,这就是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之方法。此方法为何会被一些企业忽略,是因为他们存在错误的看法,认为提高质量会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样的错误认识导致了错误的行为,不愿在质量方面投入,更有甚者认为保持一定的缺陷率是合理的等。而一些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如海尔、长虹等)及失败的教训(如齐药二厂、冠生园等)都说明了通过更有效地处理对质量有影响的问题、提高质量,会使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很大的进步。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这一点。

2.决定一种产品销售成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包括市场条件、产品的特点及通过广告而树立的形象、用户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信贷工具。除垄断和产品短缺外,在所有的条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产品质量。作为企业,不是生存在真空中,而是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求得生存,就必须注重市场。注重市场,首要任务是将企业的各项战略和投资协调一致,通过科学的分析定位、合理的品牌营销、高质量的服务递送,增加企业效益。只有质量、效益上去了,企业的竞争实力才能根本提升,才有能力培育市场、坚守市场、拓展市场。没有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的绩效,企业就不具备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就会失去应有的生命力。

3.对于很多公司来说,不良质量的成本是非常可观的。这种成本包括能明确计入成本的(如检验、试验活动、废品、返工和投诉等),和未能明确计入成本的(如发生在经理、设计人员、采购人员、监督者、销售人员等身上的)两大部分。如果质量上出现了失败,企业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新计划、改变设计、召开协调会议等。这些成本加起来占销售额很高的比例。据统计,一般来说,低质量的成本约相当于销售额的10%~30%。因此,系统持续地改进流程和管理系统,就可以在无需进一步投入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质量效益型道路。

质量经济分析是研究企业经济效益与质量之间关系的活动。它主要通过质量与效益、质量与成本关系分析,揭示质量-成本-效益之间的变化规律。质量经济分析必然要涉及对产品质量的分析。质量与经济的匹配问题也贯穿在产品质量的生产、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通过开展产品质量经济分析,可以使企业做到以销定产,以需定质,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提供顾客需要的经济性质量水平,从而取得或保障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产品质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石,在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产品质量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产品质量事关人民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只有产品质量好的产品才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进一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深化产品质量管理,大幅度提高企业效益的措施

(一)严格计量、标准化工作,注重质量信息搜集,促进产品质量提高

1.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是从全局的利益出发,以具有重复性特征的事物为对象,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标,有组织地制订、修改和贯彻各种标准的整个活动过程。

2.计量测试工作。计量测试工作(包括测试、化验分析)是判断或控制质量状况,确保技术标准的贯彻保障零部件互换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3.质量信息工作。质量信息是反映产品质量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工作的各类信息、基本数据和原始记录。

(二)建设一支业务精、责任心强的质量管理队伍

当前,企业专业人才少、业务素质差、年龄结构偏大,与企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亟待培训提高。我们要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委托专业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加强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要按照专业化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完善队伍,配齐人员,为强化质量管理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三)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首先提高企业领导者的质量管理意识。企业领导者的认识程度至关重要,因为只有领导者的质量意识提高了,才能带动企业职工的质量意识。其次提高每个职工的质量意识,通过质量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每个职工都懂得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增强质量意识,提高科学文化和技术操作水平,并具体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促进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四)加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企业加强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加工、销售、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1.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设计过程是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起始环节。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标准化工作在制造过程得到普及,“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这句话已形成共识,这就要求企业高度重视研发工作,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各种现代设计技术,如可信性设计、健壮设计、质量功能配置、动态设计、仿真技术等,保障产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研发人员运用质量工具的能力,从而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同时建立以专家系统为核心的设计咨询保障制度,有偿地聘请专家或设计机构,对企业关心的效益问题、方案的伪劣、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合理性等进行评估和优化,从而确定设计方案,提高效益。

2.把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关。原材料入库,严把质量关,质量验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把关,必须由专门的技术检验部门给出结果,发现不合格的原料应拒收。未经检查验收的原料及不合格的原材料不能投产,因为原材料质量差,严重影响到产成品质量。

3.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原材料质量过关,并不能保障产成品质量,还必须加强生产过程中中间产品的检验,中间产品逐项检查,杜绝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避免因半成品质量不过关而威胁到成品质量的后顾之忧。

4.重视售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售后服务工作,既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延续,又是产品销售过程的重要补充,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售后服务也是产品,是整体产品的一部分。通过对顾客的回访、问卷调查,听取客户对产品改进的建议、建立客户档案,同时收集、分析售后服务环节发现的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把这些汇总的信息作为实现产品质量持续改进的起点,实现售后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满足并超越用户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因此,企业要重视售后服务工作,把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延伸到售后服务过程。

(五)加强监管、建立奖惩机制,完善质量责任体系

质量管理涉及到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工作岗位和每位职工,为分清质量工作的职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形成一个完整、严密、高效的质量责任体系,从而保障正常生产秩序和对质量问题的及时查清和解决。这就要求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质量管理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办法,使质量管理人员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综上所述,质量是衡量客户满意程度的标准,是企业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乃至知识经济中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只有我们认清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质量及时”的思想,坚持实行质量管理,建立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健全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的产品质量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便能稳步地提高。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