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农业毕业论文

摘要:农业信息化需要以网络为基础,然而网络的使用及设备的维护费用对农民来说是一项成本较高的投资,并且由于缺乏指导再加上农民知识、意识的缺乏,即使实现了农业信息化,总体来说使用效果却差强人意,从而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不仅未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完善维修体制下的农业机械论文

作为我国的及时产业,农业发展关系着我国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现阶段,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农业发展要求,需要突破陈旧的农业发展方式,寻找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要求的有效措施,从而保障我国农业生产质量。在新环境下,农业生产必须引入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农业生产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产量,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生产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此,要完善农业机械维修体制,确保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农业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从而充分发挥农业机械设备的功能。

1我国现阶段农业机械维修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维修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其主要问题:一是农业机械维修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从业人员数量比较少,维修技术还有待加强;二是未重视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没有配备先进的农业机械维修设备,而且每个维修网点的经营状况都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导致农业机械维修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农业机械的保养工作也不够完善;三是农业机械市场不够稳定,市场秩序也不稳定,常常会因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问题而引发矛盾,维修不当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负责人员和部门并未重视对农业机械市场状况的管理,未能定期对农业机械的质量进行审核。

2完善农业机械维修体制的有效对策

2.1加强对农业机械维修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维修体制

为提高我国农业机械维修水平,必须加强对农业机械维修的管理,严格按照农业机械维修的相关制度来实施,以保障农业机械维修的规范性。要结合相应的政策来细化农业机械维修工作中的要求和规定,从而制定出最科学和完善的农业机械维修体制。在完善农业机械维修体制的过程中,要严抓无证经营和生产现象,对农业机械的维修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以保障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农业机械完好无损,符合质量标准。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和工商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能,严格按照流程办事,加强对农业机械维修站点的审核,以确保其合格性。要管理好每个农业机械维修地点,使其维修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要建立健全审查制度,重视对农业机械维修工作的质量管理,从而确保农业机械的实用性。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政府对农业机械设备维修的补贴力度,从而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2提高农业机械维修技术水平

在农业机械维修过程中,维修质量的好坏离不开技术水平的高低,为确保农业机械维修工作的有效性,则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维修设备,为完善农业机械维修体制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农业机械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以提高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使其能够掌握现代化维修技术,提高其业务能力,从而提高农业机械维修工作效率;要定期对农业机械维修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加强对维修技术人员的管理,以保障农业机械维修体制的有效实施;要培养维修技术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规范其维修行为,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农业机械维修服务。要将农业机械维修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维修技术人员身上,以激发其对维修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主动投入到机械维修工作中。

3结语

21世纪是一个科技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为我国各领域的生产工作都带来了便利。在这种环境下,农业生产也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发挥现代农业机械化设备的作用,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为此则必须完善农业机械管理和维修制度,提高农业机械维修技术水平,贯彻落实国家所颁布的相关政策,以规范市场秩序,改善农业机械维修现状。总而言之,对农业机械维修体制进行研究,使其更加完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有利于约束农业维修人员的技术行为,调动农业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保障农业机械维修的质量;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

作者:陈尧刚 单位:公主岭市秦家屯农机技术推广站

农业毕业论文:渠道防渗农业灌溉论文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建设是关乎人民幸福、社会安康的大事。其中,水利渠道建设在保障农业生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我国农业灌溉原来采用的土渠等渠道虽然能够完成输水作业,但是在水资源的利用率方面则较为低下,拒不统计,使用土渠每年在输送过程中会损失大量的水资源,绝大部分都被沿途渗漏进土壤中了。下文将就在现浇混凝土防渗渠道衬的施工技术方面进行介绍。

1施工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需要及时对农业灌溉渠道的施工线路进行勘察,确保施工图纸和世纪施工条件相符,下文将就施工准备阶段需要注意的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1.1做好地基的开挖和处理工作

地基是一项工程的基础,如果水利工程的地基做的不到位,将会对后续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对水利渠道进行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渠道开挖区域进行施工放样,用白灰对需要放样的区段进行标记,标记的尺寸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标记。一共需要做好渠道底脚线和渠口线等4条放样线的放样工作,当放样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开挖作业了,在对地表土的开挖工作可以先期进行,从而使地基土能够在空气中进行一定时间的晾晒,从而减少地基土中的水分含量,从而使地基土的强度有一定的增强,从而避免地基土中水分含量过高时在冬季受冷结冰形成的膨胀损坏。

1.2在模板安装浇筑时的注意事项

由于在安装时采用了拼装模式,因此,在进行模板安装时需要首先按照图纸标注的尺寸进行测量放样,对关键技术指标需要多设控制点,便于后期对其进行检查控制。在对模板进行拼接安装时需要做到严丝合缝,在进行灌浆时要做到不漏浆,同时浇筑完成后渠道的表面光滑平整,不能产生较大的变形,其中现浇砼模板安装净距沿渠道纵向的答应偏差为±10mm,沿宽度方向的答应偏差为±30mm。

2在混凝土的配比控制方面的注意事项

2.1对于混凝土搅拌用水质量的控制

在选用用于混凝土搅拌用水时,一般意义上的水,例如自来水、井水、干净的河水等都可以进行使用,避免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及水中含有大量杂质等不利于混凝土搅拌的水等。

2.2对于拌合水利质量的控制

由于水泥具有不同的品种和强度等级等,在进行水泥的拌合时需要注意不同标号的水泥的性能,结合渠道工程需要的水泥强度对水泥进行拌合,同时还应根据工程量大概估计水泥的使用量,做好水泥拌合量的控制工作,避免浪费,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水利渠道施工的工程质量而且能够节约水泥的用量,同时在进行水泥配比拌合时优先使用已经拆封的水泥,避免拆封后的水泥长时间放置后结块。

2.3对于混凝土骨料的质量把控

混凝土骨料是指在混凝土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的粒状松散材料。分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包括卵石、碎石、废渣等,细骨料包括细砂,粉煤灰等。(1)骨料料场选择。骨料料场需要选在开阔的场地,且高度必须要适宜,料场的储量需要能够满足工程所需,且料场的骨料在质量上能够达到渠道建设对于混凝土质量的要求。料场的储量不能刚刚够,需要在满足所需的基础上还有一定的多余量。(2)骨料的质量控制。粒径大于4.75mm的骨料被称为粗骨料,在选用粗骨料时需要注意:粗骨料的料径需要小于钢筋净距的2/3且应同时满足小于构件断面最小边长的1/4、素混凝土板厚的1/2的要求。当混凝土未使用钢筋或者是少量使用钢筋进行构件时,需要选用料径较大的粗骨料,应由实验确定采用连续级配或间断级配,表面应洁净。粒径小于4.75mm的骨料被称为细骨料,俗称砂,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2001》中对细骨料做出的详细规定:细骨料质量要求: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4~2.8范围内,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2~3.0范围内。使用山砂、粗砂、特细砂应经实验论证。

3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的控制

在确定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首先经过一定的试验来确定,只有在一定的混凝土配合比条件下得到的混凝土满足渠道建设的设计指标和工程强度后才可投入使用,在使用混凝土配料时需要对配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并且要保障混凝土配合比不得随意更改,在配料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配料配比不全或者是配料配比错误将不得使用。

4在混凝土进行拌和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混凝土的拌和

在确定了混凝土配合比的情况下,应该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中的比单、顺序、时间等需要严格遵守,避免随意进行更改,从而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

4.2配合好的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混凝土在混凝土搅拌站搅拌完成后需要即时运输到工地上,避免中间放置而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流失从而造成混凝土的结块,混凝土需要做到随拌、随运、随用的要求。在运输时需要使用专用的混凝土运输车,从而使混凝土做到不初凝,不分离,不漏浆,无严重泌水,且温度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

5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浇筑的表面进行处理,将浇筑面的杂物进行清除,并对浇筑面进行麻面处理,确保浇筑的顺利进行。在浇筑时,如果渠床干燥起土则首先需要用水对渠床进行湿润,从而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避免过快失水,同时混凝土衬砌渠道的施工多采用按伸缩缝分块浇筑,渠底、渠坡一般都采用跳仓浇筑。在确定施工顺序时需要综合考虑施工要求和施工方便,如有冲突则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一般浇筑顺序是先浇渠底,后浇渠坡,浇压顶。而后浇筑水泥石时在平仓方面不得堆积,人工平仓,刮杠刮平且需要通过振捣器对水泥进行充分振动,将水泥间的空气等排出。浇筑完成后进行表面的收面工作时需要尽量做到表面平整光滑,无石子外漏,无蜂窝麻面。同时在混凝土的凝固过程中要注意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通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草帘、湿芦席等并根据需要进行浇水,避免表面出现裂缝等。

6结语

该文主要对农业灌溉使用的现浇混凝土渠道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防渗施工进行了进行。

作者:张丛风 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水务局

农业毕业论文:低碳技术博弈农业产业化论文

一、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得益分析

(一)农户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收益

低碳经济要求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农户应采用低碳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少地投入化学用品,保护环境以及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这些都需要农户尽可能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减少农药的施用。生产投入的减少,可能导致产出的减少。因此,农户采用低碳技术的相应成本是技术上的投入,以及可能带来的产出减少。相应的收益是:从长远看,产品需求可能增加,农户最终是盈利的。当然,这也取决于其他利益主体的行为。

(二)龙头企业实施安全低碳技术与管理的成本收益

对于龙头企业,实施安全低碳技术需要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标准化程度,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在产品的包装、运输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技术、安全卫生的包装材料,以保障流通环节的产品质量安全[2]。对于产品定价,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水平,以合理定价。技术上的规范与质量管理均需要投入成本,而产品竞争力与良好的社会声誉则会给企业带来收益。

(三)政府加强安全低碳监管的成本收益

目前这种污染环境的“化学农业”难以在短期内有效改善,“低碳化”的整体规模也很难迅速扩大[3]。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户与龙头企业面对“安全低碳农业”缺乏积极性,低碳技术需要的大量投入阻碍了其产业化发展。保障投资和融资,确定农产品的“低碳”标准立法,建立有效的预警、监督与惩罚机制,这些都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但是,“低碳农业”有效运行之后,政府的整体成本会显著下降,运行效率会更高。

(四)消费者选用安全低碳产品的成本收益

显而易见,安全低碳农产品的投入成本高,其定价相应也高。消费者会在“安全低碳”与价格之间进行权衡。高价格的安全低碳产品会让消费者更放心,但会损失消费者的一部分经济利益。但大多数时候,消费者不得不选择生活中的某些必需品,即便知道存在劣质危害,这使得一些生产者去冒险违法生产劣质不合格的产品,这一问题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

二、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行动策略博弈分析

(一)政府与农户之间低碳博弈分析

在目前我国农价稳定的政策环境下,农户采用高碳技术得到的收益很高,例如化肥等的施用,少量的投入即可以带来大量的产出。而采用低碳技术,虽然一方面农产品最终收获的价格较高,这个价格高于采用高碳技术农产品的价格,另一方面采用低碳技术的投入成本也可能较低,但是采用低碳技术所对应的农产品产量也很低,例如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综合分析考虑,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相应是较低的。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基地农户不愿意采用低碳技术,这形成了一种均衡。打破这一均衡的方法是引入政府对农户采用低碳技术的财政补贴。一方面,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农户、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农户给予财政补贴,或者对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给予补贴,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术农产品的收益;另一方面,对采用高碳技术的农产品予以处罚性的政策和法律,例如征收碳税、环境治理费用等等。在政府财政补贴的参与下,农户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减少。导致的结果是农户会选择采用低碳技术,这就因此打破了原有均衡,形成了新的均衡。

(二)政府与龙头企业之间低碳博弈分析

对于龙头企业来说,在目前农产品价格较稳定的背景下,龙头企业采用技术化的生产方式、“化学农业”等得到的收益很高,其付出的相应成本则很低。目前发生的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加工者的生产成本低,其收益远大于成本。生产加工者通过使用农药、添加剂等改善了产品的外观和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结果却得到了更高的效用,于是很多生产加工者甘冒风险。若龙头企业提供低劣产品,这种行为会对消费者产生负外部性,这种负外部性会影响社会稳定、增加政府监管成本。龙头企业若没有采取安全低碳技术及管理,最终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就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对消费者及政府的利益都会有损害。虽然采用低碳技术得到的价格可能高,但是一方面采用低碳技术的产出很低,另一方面采用低碳技术本身需要成本,例如循环经济中的人工成本、农家肥等等。综合分析,龙头企业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很低,因此龙头企业不愿意采用低碳技术。为打破这种均衡,需要政府一方面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龙头企业、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龙头企业给予财政补贴,或者对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予以补贴,以便降低龙头企业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因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另一方面,需要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质量监管制度等政策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是指法院判决侵权行为人应承担的赔偿额高于其侵权行为引发的实际损害额的一种民事赔偿制度[4]。惩罚性赔偿制度则会使这些生产加工者在其原有成本的基础上,考虑惩罚性赔偿所带来的额外成本风险,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种行为。质量监管制度也是如此,质量监管制度的推行会促使龙头企业严格按标准进行生产、检验、包装、运输和贮存,进而产品质量得到保障,也给龙头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成本。惩罚性赔偿制度、质量监管制度等政策制度的推行,都使得龙头企业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使龙头企业充分考虑成本收益,放弃使用高碳技术,选择采用低碳技术,因此打破了原有均衡,形成新的均衡。

(三)龙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低碳博弈分析

在农业产业化利益相关者之间:一方面,若龙头企业向消费者提供低劣产品,使消费者的相关权益受到损害,即这种行为会对消费者产生负外部性。若龙头企业没有采取安全低碳技术及管理,最终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对消费者的利益会有损害。另一方面,如果龙头企业采用安全低碳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高、产量少。结果导致龙头企业不愿意采用安全低碳技术,即使采用安全低碳技术,因为低碳产品成本价格高,虽然低碳产品质量,但是考虑到价格因素,消费者对高价格安全低碳产品的购买量也很少,这形成了一种均衡。

打破这种不利均衡,需要政府的参与,需要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龙头企业予以补贴,才可能使采用低碳技术的产品降价、消费者愿意购买;或者对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龙头企业予以财政补贴,给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予以财政支持,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或者对购买和使用低碳农产品的消费者予以补贴,降低因购买低碳技术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政府官员问责制度、社会责任监管制度的建立等,都有利于打破原有的不利均衡。政府官员问责制度有助于减少和抑制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的行为,减少带来的相应损失,也有利于明确相应的责任主体;严格按标准进行生产、检验、包装、运输和贮存,产品质量就可以得到保障,这有利于提高竞争力,保护人身安全、生态环境以及合理利用资源,也有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社会责任监管制度的推行,意味着除政府外,社会公众的参与对龙头企业采用低碳技术成本收益的影响。因采用低碳技术对龙头企业社会声誉信誉、媒体社会形象、以及企业品牌价格等都会带来影响。总体上,会使龙头企业采用高碳技术的社会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术的社会成本减少。在此基础上,龙头企业进行选择时会充分考虑社会责任带来的成本收益。

综上,在政府财政补贴和社会监管的参与下,龙头企业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减少;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的成本减少。这会使得龙头企业愿意选择采用低碳技术,消费者愿意购买低碳技术产品,因此打破了原有均衡,形成了新的均衡。

三、政策建议

首先,政府应对农户采用低碳技术进行财政补贴。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农户、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农户给予财政补贴,或对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给予补贴,以降低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术农产品的收益;对采用高碳技术的农产品予以处罚性的政策和法律,例如征收碳税、环境治理费用等。使农户在政府财政补贴的参与下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减少,让农户选择采用安全低碳技术。

其次,应建立一个能够促使龙头企业选用安全低碳技术的激励约束机制、风险机制、合同机制、责任机制和声誉机制等机制的制度安排,促使龙头企业在充分考虑其成本收益的基础上,选择实施安全低碳技术。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龙头企业、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龙头企业给予财政补贴,或对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予以补贴,以便降低龙头企业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因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推行惩罚性赔偿制度、质量监管制度等政策制度,让龙头企业通过惩罚性赔偿等制度充分考虑法律成本,使其不采用安全低碳技术和管理的成本上升、收益下降、风险提高,采用安全低碳技术和管理的成本下降、收益提高。使龙头企业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让其放弃使用高碳技术,选择采用低碳技术。

再次,对采用低碳技术和生产方式的龙头企业予以补贴,使采用低碳技术的产品降价、消费者愿意购买;或对采用低碳生产资料的龙头企业予以财政补贴,给提供低碳技术的科技服务企业予以财政支持,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术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术的收益;或对购买和使用低碳农产品的消费者予以补贴,降低因购买低碳技术产品的成本。使龙头企业在政府财政补贴和社会监管的参与下采用高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术的相应成本减少;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的成本减少。最终让龙头企业愿意选择采用低碳技术,消费者愿意购买低碳技术产品。

,政府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在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上,给予资金方面的扶持,引导各利益相关者结成利益联合体;在监督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监督力量,保障各机制和制度的实施,帮助各利益相关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明确责任,降低交易成本。从长远来看,应积极引导各利益相关者采取互惠互利、长远发展的行为,采取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模式。转换思路方式,不应只谋求短期利益,而应追求长远利益;不只是追求自身利益,而是谋求互惠互利,这样才能达到共赢。

作者:曾小艳 鲁德银 单位: 湖北工程学院

农业毕业论文:节油技术下的农业机械论文

1农业机械的选型

农业机械的选型对于节油来说非常重要,合理的选型,才能发挥农机的较大效能,提高工作效率,节油降低成本。在选择时要根据工作任务的强度来选择适合的农机,避免型号过大或过小,如果过大,工作量很小,在启动或移动过程中都会耗费燃油,增加成本;如果过小,小马拉大车,难以胜任超负荷的工作量,同样也会增加油耗。在机械性能方面,要选择动力好、性能稳定、技术相对成熟、配件齐全、售后服务到位的机型,要注重大品牌,正规厂家的产品,这样的产品质量上有保障。

2农业机械的保养

农机的节油与否同良好的保养是分不开的,因为机械在运转时,各部件的摩擦不可避免,长时间运行,势必要产生磨损,降低零部件的寿命,磨损到一定程度,就要更换,否则会影响机械的整体运转,产生故障,而且一些与燃油有关的部分会产生漏油现象,机械的保养工作对于机械的平稳运行十分必要,也是节油的一项关键措施。

2.1新车磨合

新购买的机械,一定要经过磨合阶段才能正常进入负荷工作状态。首先要按照说明进行空车运转,磨合期间要注意车速不能过快,要平稳行驶,另外要避免急加速或者急停等操作。新车没有磨合好时,如果就进行大负荷运转或急驶急停,很容易造成零部件损坏或产生以后耗油的隐患。

2.2检查轮胎气压

轮胎的胎压都有一定的标准值,胎压在标准值情况下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降低油耗。但在农机实际的使用中,环境多变复杂,而且很多时候相当恶劣,导致胎压变化及对于轮胎的磨损、破坏相当严重,导致摩擦力增加,油耗升高。胎压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节油,要定期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观察轮胎的有无偏轮或是方向盘不居中的情况,如果发现异常,要尽快修理或是更换新轮胎。

2.3定期清洗滤清器,使用洁净的柴油

农用机械基本都是使用柴油作燃料,其工作原理是把油雾和空气混合体进行压缩,使柴油燃烧,达到做工的目的,燃烧的质量取决于空气的清洁及燃油的质量,所以要尽可能使用空气清洁和柴油的洁净。要定期更换空气滤清器、柴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使这些滤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给机车的燃油及空气清洁提供保障,确保燃烧充分,功率输出正常。

2.4加适量机油

机油是保障活塞及缸套间润滑的必要保障,但在加注机油时,并不是越多越好,一定要适当,如果过多,机油会淹没曲轴,导致阻力增大。但也不能太少,太少则无法达到润滑和封闭效果,导致发动机润滑不够,效率降低。要根据季节的不同使用不同型号的机油。

2.5防止燃油滴漏,注意部件润滑

要经常检查油箱开关、油管及接头、柴油滤清器、高压油管等处的渗油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处理,避免机车运行时加重,导致渗漏越来越严重,造成油耗增加。另外也要注意保障各部件的良好润滑,减小阻力,各部件的配合要恰到好处,不能过紧,也不要太松,要随时紧固各连接部位螺钉。据测定,如发动机支架和变速箱之间的螺钉松动,油耗就会增加。

2.6切忌带病作业

机车带病作业,不仅会造成零部件的损坏严重,而且会增大油耗,一般情况下,要通过观察排烟的颜色来判断是否有故障。通常柴油机在工作中如果持续异常冒黑烟、蓝烟、白烟,则说明机车出现了故障,要停车检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排除故障后再继续作业。

3农机操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

3.1尽量保持匀速行驶

在机车平稳运行时,不要急加速和急转弯,也不要猛加油门,猛加油门会使燃烧室中的油量增加,来不及燃烧就被排出,冒黑烟,一般情况下,发动机要尽量保持在2000~3000转之间,使机车处于匀速行使状态,这时的燃油最省,发动机处于最经济的工作状态。

3.2选择时机换挡,减少怠速

换挡时机的把握对于节油来讲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在发动机处于2000~3000转之间换挡,不能过高换挡,也不要过低换挡,高挡起步或低挡高速都会导致油耗增加。另外,如果机车不工作,要熄火关机,避免长时间怠速,在启车时,也要注意适度热车,长时间热车也是油耗增大一个原因,热车可以通过慢速行驶一段距离来完成。

3.3合理运行,正确操作

在实际的作业中,合理运行也十分重要,在农耕作业中,要根据地块的分布情况,合理安排行车路线,尽量减少空行及转弯,要做以最小的行驶路线来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另外也要结合土壤的湿度适时作业,因为各种土壤的不同湿度下,阻力是不同的,如果土壤湿度过小,出现大量板结,这时阻力会增大,如果湿度过大,土壤会发粘,阻力也大,所以要掌握好湿度情况,适时耕作,达到节油目的。在农田作业时,也要考虑农艺要求,比如耕地深度、土壤板结程度等不同,来控制油门大小,选择适当的行进速度等,都能达到节油的目的。

3.4不超载不空跑

机车超速行驶会增加前进阻力、空气阻力,造成不必要的耗油。因此要正确选择牵引负荷,做到不超载、不超速、不空跑。经常使发动机水温保持在70℃~90℃,并做到起动预温、防止跑偏、停车熄火等,都能起到节油的效果。

作者:杨爱东 任学志 蒋晓旭 单位: 东丰县东丰镇农机站

农业毕业论文:农户诱致性创新农业技术论文

1文献综述

根据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及其对技术类型分析结论[1],农户在不确定性条件和制度环境约束下,根据要素价格相对变动和产品市场供求变化,形成以劳动密集型技术和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的两类技术创新偏向,以获得总要素投入边际收入较大化。近20年,国内外学者针对具体技术特征和采用不同方法,对农户技术创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展开丰富的实证研究,在验证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合理性的基础上[2-4],证实通过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渠道获取技术信息,是农户技术创新的关键外部因素[5-6]。同时,根据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农业技术创新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不能通过市场交换,其供给需要公共部门通过制度变革来保障,后来的实证研究也有效支持该观点。如,Jaffe等[7]分析证明,由于技术市场具有公共品特性和外部性而导致技术市场失灵,进而强调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政府职能的重要作用。可见,农户技术创新行为受到技术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市场中,常常会发生农户的个体理性与政府的集体理性之间存在不一致性,因而技术创新是政府为主导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与农户共同博弈的结果。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及技术市场的特殊性,关注技术市场对农户技术选择行为影响的研究。讨论焦点集中于农业技术市场的概念界定等方面,并重点验证以技术推广机构为渠道获取的技术信息对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影响及其差异。其中代表性的文献认为,农业技术市场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农业技术市场的狭义概念是指农业科技成果流通交换的场所。农业技术市场的广义概念是指农业技术商品交换中供求双方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是实现农业技术商品开发、流通、应用环节的总和[8]。农业技术市场的客体是农业技术,主体是农业技术的供给者和需求者[9]。而且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决定农业技术市场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10],并且是诱致性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8]。在实证研究方面,学术界侧重于针对具体的某类生产技术,探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农户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认为技术信息[11]和技术培训[12-13]是影响农户技术创新意愿的关键因素。然而以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于将农业技术市场视为“黑箱”,仅仅分析农业技术市场中的个别因素对农户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并未从理论上系统、深入地阐明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供给主体行为特征对农户技术创新行为的具体影响机理与影响途径。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基于其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背景、优良的农业科学研究及技术市场环境,以及现代化的农业,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户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其市场经济环境、技术创新体制与技术扩散机制、农业生产力发展状况,均与我国农业发展环境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市场化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相比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多年生、高价值农产品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其在生产过程中凝结更高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市场附加值。这就诱导经营多年生、高价值农产品的农户根据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供求变化进行农业技术创新优化决策。但政府主导的、供给导向型的农业技术市场,容易忽视农户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调节和诱导下的技术需求,技术创新存在错位、技术供给存在扭曲,从而对具有有限理性特征的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创新决策产生约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农业技术市场供求关系视角,构建基于农业技术市场约束下的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创新行为分析框架,揭示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对农户技术创新决策不同阶段(包括技术认知态度、技术决策实施、技术集成采用)的影响机理,为政府制定改进农业技术市场效率的制度安排,形成技术有效供给与技术有效需求相匹配的有效市场机制提供理论借鉴。

2农业技术市场供求主体及其特征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本文界定的农业技术市场是指,在以生产要素为载体的生产技术交换过程中,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行为与技术需求主体,即农户技术创新行为决策之间形成的经济关系的集合。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行为与农户技术创新行为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以促进农业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达到有效均衡、投入要素达到有效配置。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行为既为农户技术创新行为达到预期目标提供激励和引导作用,又对农户技术创新行为实现预期目标产生约束和制约作用。

2.1农业技术市场供给主体构成及特征

2.1.1主体构成

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是对农户技术创新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及其关联关系机制的集合。按照供给的农业生产技术属性,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主要包括以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为代表的公益型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以涉农企业为代表的商业型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俱乐部式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以政府技术扶持机构为代表的基础服务式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在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下,遵循官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制度安排,依托具有农业技术创新优势的中央和地方科研资源,对农业产业链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在此基础上,开展农业产业综合集成技术的实验、示范,并为农户提供公益性、公共性的技术产品,以及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和培训咨询服务,属于自主创新模式。涉农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在自身利益驱动下以开拓农资销售市场或是获取农产品为目的,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方式与农户建立合作关系,按照市场制度安排提供商业化的技术产品及服务。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目前涉农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以一次性买断利益模式为主,合同式、订单式利益联结模式为辅。因此,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及推广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农户出售农资产品,并从促销视角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和培训咨询服务,属于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兼有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户社员技术需求的联合体,按照合作经济制度安排在其社员内部主要提供俱乐部式的技术产品及服务。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组织制度及治理结构不完善,人力资本不足,自主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使得其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根据其农产品属性、区域特殊性,对政府、科研机构等组织的技术创新进行选择性吸收、应用,属于模仿创新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在社员中实现技术信息集成、传递。此外,社员接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资采购服务,如品种、化肥等统一采购,统一使用,实现生产作业、经营环节协调。中央及地方政府技术扶持机构则是以信息传播、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和基础设施投资为核心开展技术公共服务,引导农户技术创新行为。其中,政府技术扶持机构通过电视、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向农户传递技术信息;通过生产资料财政补贴和小额信贷优惠来引导农户技术调整;通过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来为农户技术创新提供物质条件。此外,政府技术扶持机构通过科技投资、科技政策、科技服务来指导和引导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供给行为,创造技术市场运行条件,促进技术市场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除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产业扶持机构外,其他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者还有由生产、加工、储运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企业、有关科研及技术推广服务等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民间科技推广型专业协会。民间科技推广型专业协会以技术服务为扭带,联合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依靠科研机构,以培养“农民老师”的技术推广新模式,补充了部分产业技术创新及推广服务。由于这些民间科技推广型专业协会可分为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主导型、涉农企业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型的技术创新及推广模式,因而本文在以下分析农业技术市场对农户技术创新影响时,未包括民间科技推广型专业协会。

2.1.2特征

成熟的、有效的农业技术市场应该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具有自组织和运行机制的有机系统。笔者认为,农业技术市场的发展驱动力是价格机制,并促进技术创新的供给与需求有效均衡,投入要素达到有效配置。一方面,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提供了可供农户进行选择的创新技术集合,即技术供给。另一方面,在趋利性和风险规避性导向下,农户以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和产品相对价格变动作为市场信号,形成自己的技术需求倾向。当技术供需不相匹配时产生技术创新要素流动的势能,通过调整制度安排,驱使技术供需实现有效均衡。而这个过程又会促使农业技术市场内部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行为特性(组织方式、管理机制)及其关联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农业技术市场出现新的状态并要求新的技术创新供需均衡。由此,技术创新供需曲线的变化推动整个农业技术市场不断发展进化。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在组织特点、运作机制和职能作用方面存在并列和重叠,使其在技术创新及推广中具有独立、耦合和互斥的相关关系特征。

首先,农业生产技术特性决定了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行为具有独立关系。具体表现为:由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的运行成本主要由财政支付,其供给的农业技术表现出公共产品特性。这类农业技术(如栽培管理技术)具有经验型特征,容易被模仿,因而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涉农企业在自身利益导向下,其技术供给行为的驱动力来自对利益的追逐和对自身形象、品牌状况的改善。因此,涉农企业供给的农业技术具有较强的私人物品特性。这类技术(如种苗、化肥、农药)在应用时难以被模仿,不存在明显的外部性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具有相同或相似技术需求的农户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的自组织。其供给的农业技术表现出俱乐部产品特性。这类农业技术(如合作社社员共同出资购买,或合作社运作过程中积累的技术经验)具有地域特征。合作社社员消费其技术不具有竞争性,而对非社员具有排他性。

其次,由于农业技术体系是众多技术因关联性形成的产业技术群,技术之间具有不可分性。因此,不同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在向农户提供创新技术时,会形成耦合关系,即不同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对同一农户的技术创新行为的约束相互配合。例如,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服务优势,将生产经验丰富的合作社能人吸收为示范户,在技术上进行重点指导,并给予一定物化补贴。通过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提高了技术创新及推广的效率和规模。再例如,政府农技扶持机构的政策导向、投资力度等因素决定着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的方向,进而对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供给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利益机制及运行目标不同,政府主导的公益型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对以涉农企业主导的商业型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具有排斥性。这是由于涉农企业利润较大化的决策目标与公共性技术的本质相悖,因而其技术供给行为会忽略对社会利益的影响。

2.2农业技术市场需求主体及特征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认为,农业技术是一种在投入和产出之间转换的生产函数,农业技术创新实质上是现代生产要素增加、减少或改变的结果,即农业技术创新是现代生产要素的组合。借鉴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本文将农户技术创新行为的内涵定义为:从事市场化、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户在不确定性条件和农业技术市场约束下,以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即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和产品市场供求变化(即产品市场价格变动)作为市场信号,对各类现代生产要素(劳动力、化肥、农药、机械等)进行不同组合、调整的多元选择决策过程,以获得家庭收益较大化。

由上述定义可知,农户技术创新的行为动机符合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即农户作为“有限理性小农”,其技术创新动机及行为倾向具有趋利性和风险规避性[14]。受到农业技术变迁和农业技术市场的影响,农户技术创新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机制完善,在竞争导向和效率驱动下,农户技术创新行为的专业化、市场化导向特征更加突出。即要素价格和农产品价格作为市场信号,是农户技术创新决策的依据。

(2)农户技术创新行为是一个包括技术认知、技术决策、技术采用在内的多阶段、连续性决策过程。在每一个阶段内,农户从农业技术市场中获取技术信息和物质能量投入。

(3)农户技术创新行为呈现市场化整合趋势,即农户会对同一技术体系内的各子技术进行联合决策。

3农业技术市场对农户诱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分析

根据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农户作为“有限理性小农”,在趋利性和风险规避性导向下,会以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和农产品价格变动作为市场信号,遵循技术认知态度、技术决策实施、技术集成采用的过程进行技术创新。也就是说,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供求变化是诱致农户技术创新的需求因素。由于农业技术市场是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与农户技术创新行为决策之间形成的经济关系集合。有效的农业技术市场能实现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达到有效均衡,投入要素达到有效配置。因此,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行为是诱致农户技术创新的供给因素。以下将从农户技术创新的决策过程,就农业技术市场对农户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展开分析(图1)。

3.1农业技术市场对农户技术认知态度的影响

农户技术创新行为是一个多阶段、连续性的决策过程。其中,技术认知是影响农户技术创新决策的首要环节。在技术认知阶段,农户在根据前期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和农产品价格变化,在已有技术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对创新技术的存在进行认识并理解其功能,因而农户技术认知在本质上是对创新技术属性信息进行搜寻、加工,以降低创新技术因果联系(即技术是否取得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的行为。也就是说,农户在技术认知过程中,主要围绕“这项创新技术是什么?”、“这项创新技术为什么有效?”以及“这项创新技术怎样操作?”这3类问题进行技术属性信息搜寻及加工。这3种认知类型中的第1种是关于创新技术存在信息的意识认知,第2种是关于创新技术原理信息的认知,第3种是关于创新技术正确使用信息的认知。农户依据其在认知阶段获取的技术信息,会从心理上对创新技术的特性形成主观赞成态度(即潜在技术需求)或否定的态度。这个农户技术认知技术说服(态度)潜在技术需求的过程受到农业技术市场的影响。这是因为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的职能之一是通过技术信息披露和技术公共服务,向农户传递关于上述3类技术属性信息,以此来引导农户技术认知及潜在需求意愿。在农业现代化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多重背景下,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在运行目标和功能方面呈现出独立关系。具体表现为,政府主导的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提供的技术创新产品及服务,连同政府技术扶持机构提供的技术公共服务,表现出公共产品的特性和政府意志。涉农企业在自身利益驱动下供给的技术创新产品及服务具有较强的私人物品特性。以规制社员行为和优化社员利益为目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推广的技术产品及服务,表现出俱乐部产品特性。这导致不同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通过技术信息披露和技术公共服务,传递给农户的创新技术属性信息从数量和质量方面均缺乏一致性,进而导致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认知产生分化。

3.2农业技术市场对农户技术决策实施的影响

在完成技术认知阶段,即农户将技术认知转变为潜在技术需求之后,进入选择采纳接受或拒绝技术创新的决策及实施阶段。在技术决策及实施阶段中,农户通过搜寻当期要素相对价格信息和农产品价格信息,对是否将技术潜在需求转化为技术真实需求进行决策。此时,采用某创新技术预期后果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而农户在该阶段需要继续对创新技术信息进行搜寻、加工。而这一阶段农户主要围绕“从哪里以及如何获取这项创新技术”、“如何结合自己生产经营模式运用这项创新技术”等问题进行创新技术应用信息搜寻及加工。而这些创新技术应用信息主要来源于技术交易市场,因而农户在进行技术决策及实施时,会与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形成不同的技术交易制度安排,即“涉农企业+农户”模式、“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农户”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在这些技术交易制度安排下,农户与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进行技术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对农户技术创新决策及实施产生影响。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当农户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涉农企业+农户”模式,涉农企业主要采用一次性买断利益模式,按照市场交易价格与农户进行技术交易,因而农户面对的是公开市场交易制度安排。当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时,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社员需求提供技术交易服务,农户遵循内部交易制度,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完成技术交易。而“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农户”模式的技术交易市场化程度介于“涉农企业+农户模式”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之间,即当农户参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农户模式”时,按照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协定,由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提供技术交易服务,农户遵循准内部交易制度,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之间完成技术交易。由于这3种技术交易制度安排的契约稳定程度不同,农户在技术交易信息搜寻、技术合约谈判及执行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不同,导致农户面临的技术交易成本有差异,从会对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决策及实施产生约束。

3.3农业技术市场对农户技术集成采用的影响

根据小农技术创新理论[15],农业技术可划分为可分割和不可分割两类。具有不可分割性的技术主要以技术包(technologypackage)的形式进入技术市场。一个技术包包括了多个可辨别的技术元素(子技术),并且这些技术元素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综合体。农户在采用技术包内的某一项子技术的经历必然会影响其对同一技术包内其他子技术的态度,即农户具有技术集成采用倾向。而农户技术集成采用的过程受到农业技术市场的影响。这是因为农户在该阶段主要围绕“这项创新技术与已有技术存在什么关联?”、“这项创新技术与已有技术如何交叉融合?”等问题,进行创新技术集成信息搜寻及加工。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的职能之一是通过技术推广培训和技术公共服务,在品种选育、种植模式、土壤管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中向农户传递技术集成信息,以此来引导农户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是,由于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在组织特点、运作机制和职能作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同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在农户一系列生产环节中传递的创新技术集成信息存在冲突和矛盾,进而对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集成采用行为产生制约。

从农业技术市场对农户技术创新认知、技术创新决策实施和技术创新集成采用的影响机理分析看出,由于农业技术兼有公共产品性质、私人产品性质和俱乐部产品性质,需要由私人部门(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公共机构(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政府农技扶持机构)共同向农户提供商业性和公益性的技术创新产品及服务。即在农业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及科技政策等制度诱导下,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通过技术信息披露、技术交易、技术培训、技术公共服务等传播方式,在农户根据要素市场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进行技术认知、技术实施和技术集成采用的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提供创新技术属性信息、创新技术应用信息和创新技术集成信息。当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根据自身组织特点、运作机制,在农户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中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的技术供给与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需求之间达到有效均衡时,农业技术市场具有有效性。此时,在真实、公开的农业技术市场信息(包括创新技术属性信息、创新技术应用信息和创新技术集成信息)引导下,技术供需水平及结构均衡,农业技术市场运行机制能对技术创新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当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由于农业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及科技政策等制度不适当干预,未能在农户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中有效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导致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的技术供给与农户的市场诱致性技术需求之间产生扭曲、错位时,农业技术市场缺乏有效性。此时,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与农户均因无法及时获取真实、必要的农业技术市场信息而产生无效供需或过度供需等行为,农业技术市场运行机制无法对技术创新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4结论与启示

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生产经营多年生、高价值农产品的农户会根据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供求变化对技术创新进行优化决策。但供给导向型的农业技术市场对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创新产生制约。我们认为,要素价格相对变化和产品价格相对变化传递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信号,对农户包括技术认知、技术决策实施和技术集成采用在内的技术创新过程产生诱导作用。而农业技术市场中,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在农业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及科技政策诱导下,以技术市场信息为载体(包括创新技术属性信息、创新技术应用信息和创新技术集成信息),对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创新行为产生约束,进而影响农业技术市场的有效性及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形成农业技术创新供需匹配的有效市场机制的关键在于,从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层面改进农业技术市场效率。具体来说,一是培育信息不对称校正机制和技术需求反馈机制。通过扩大技术市场信息有效传播途径,提高技术信息传播速度和透明程度。二是建立农业技术创新协调联动机制。通过积极引导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创新及推广环节充分发挥其职能。同时,在技术创新活动交叉部分通过政策和制度设计实现合作创新,依靠技术转移和创新知识溢出,推进技术创新资源在技术供求主体之间实现有效配置。

作者:王静 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

农业毕业论文:坡改梯振兴山丘区农业经济论文

1坡耕地是制约山丘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1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大量坡耕地的种植,造成土壤侵蚀加剧,土地资源退化,地表涵养水源能力减弱,从而引起区域小气候变化,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汝州市1982年7月29日至8月4日连降暴雨,受灾面积5180hm2,耕地被冲毁1412hm2,其中冲毁坡耕地1130hm2,占被冲毁耕地的80%以上。在一些土石山区,由于坡耕地的广种薄收、粗放经营,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进而造成土壤“石漠化”,有的甚至撂荒。据2013年4月河南省林业厅调查,南阳市淅川县“石漠化”面积达13.33万hm2,潜在石漠化面积达16.67万hm2,严重的“石漠化”还直接威胁着南水北调水源的水质安全。坡耕地大量土壤流失不仅使其丧失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所必须的条件,也给当地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2淤积水库,堵塞河道,缩短水利工程寿命

坡耕地水土流失量大,是流失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一遇暴雨,水沙俱下,冲毁庄稼,压盖良田,淤积水库、河道,缩短水利工程寿命,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据《河南省水利统计年鉴(2010年)》,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陆浑、白沙、薄山、昭平台4座大型水库,库容已淤积1.72亿m3,占其兴利库容的14.48%,相当于一座大型水库;信阳地区24.2万个塘堰坝中淤积严重的占将近一半。另据《陕县志(1986—2000)》记载,陕县1956年在三门峡上游修建的16座小型水库,已全部淤平报废。泥沙不仅淤积水库,还抬高河床,使不少地下河变成地上河,出现了“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的严峻势态。黄河流域的伊、洛、沁河河床已淤积抬高1.80m;淮河流域的沙河、澧河等河床已淤积抬高0.90~2.25m。

1.3降低土壤肥力,使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坡耕地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分大量流失,土壤养分比例失调,造成了“种一大坡,收一大锅”的广种薄收惨状,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形成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据嵩县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分析测定,15°—25°的坡耕地年均每公顷流失掉土壤451.8~603t,流失掉的土壤中仅N的含量就达22.5~45.0kg,相当于3.75~22.5t草粪的含氮量。据调查,截至2010年底,全省坡耕地粮食种植面积62.18万hm2,占坡耕地总面积的78.75%,坡耕地粮食年总产量230.59万t,占调查区域粮食总产量2467.97万t的11.2%,坡耕地粮食平均产量3705kg/hm2,仅占同期全省粮食平均单产5580kg/hm2的66.4%。

2坡改梯是振兴山丘区农业经济的有效措施

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主要治理措施。它既是开发山区使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也是整治山河,防治灾害,重建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

2.1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为山丘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把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可以改变地形坡度,减缓地表径流,有效拦蓄雨水,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增加土壤肥力,从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据淅川县闹峪河小流域梯田与坡耕地耕作层土壤化验分析,梯田中有机质、全N、全P含量分别是坡耕地的2.28、1.8和1.51倍。河南省兴建的大批坡改梯工程,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基本解决了山丘区群众的温饱。基本农田的增加,还为山丘区群众发展经济林果,增加经济收入提供了保障,为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2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提高农业抗御灾害能力

坡耕地退耕后,25°以上恢复植被,植树种草,25°以下改造成水平梯田,可提高土地的涵养水源能力,保持水土,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平衡,抗御一定程度的水旱灾害威胁。如舞钢市尹集水土流失连片治理区,经过7年综合治理,坡耕地减少1189.60hm2,耕地虽较原来减少36.50%,但粮食产量却稳步增长,总产量由治理前的420万kg增加到620.30万kg,增加47.70%。同时,水土流失明显减轻,昔日一遇暴雨泥石俱下的现象基本得到遏制,自然生态景观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出现良性循环。济源市王屋河水土流失连片治理区,共修梯田7300hm2,加上其他措施的实施,形成了完善的综合防护体系,蓄水效率达到58.40%,保土效率达到84.70%,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2008年冬至2009年春河南省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坡耕地减产1800kg/hm2以上,有的甚至绝收,而新修梯田仅减产300~450kg/hm2,夏秋两季平均产量为5205kg/hm2,大旱之年仍有较好收成。

2.3提高生态、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可以合理利用土地,提高生态、经济效益,使山丘区水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山丘区经济发展。据测验,按设计标准修筑的高质量水平梯田,可有效地拦蓄天然降水,且保障在日降雨不超过250mm的情况下,田面不产生径流(由土壤入渗测定),田间活土层毛管持水量达224mm。一般情况下,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后,减少径流60%,减少泥沙85%,可以达到土不下坡,水不出沟。在增产增收方面,据淅川县嵩坪河流域调查资料,坡改梯一般小麦增产71.85%,花生增产78.81%,红薯增产64.16%(详见表1)。

3坡改梯高效利用途径

坡耕地改造后,可根据当地条件,灵活选用优良品种,在梯田内栽植经济林或套种经济作物,实行立体种植,这样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具有较强的蓄水保土作用。

3.1种植粮食作物

据河南水利厅2012年坡耕地调查,河南省坡耕地面积占山丘区总耕地面积的23%,但粮食产量仅占总产量的10.11%。坡耕地作为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粮食生产潜力巨大,全省现有5°—15°的缓坡耕地55.83万hm2,占坡耕地总面积的70%,经高标准综合治理和灌排设施配套后,可全部用于粮食生产,按3000kg/hm2增产指标计算,则坡耕地改造一项每年可增产粮食16.75亿kg,对河南省乃至全国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3.2发展经济林

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休闲3~5个月,使生土熟化后,即可栽种苹果、山楂、板栗等经济林。造林前,在已整好的梯田内深挖1m见方的大穴,既有利于加快土壤熟化,增加降雨的入渗和土壤的保水,又有利于果树生长。幼树栽植后的头几年,自定植穴边缘开始,每年应向外扩展,挖宽50cm、深1m的环状沟,把其中的沙石、劣土掏出,填入好土和有机肥料,以促进果树根系的生长,增加土壤养分,达到改良土壤和果树高产的目的。

3.3种植经济作物

为提高经济效益,梯田修筑后的前几年,也可种植花生、豆类等需水肥较少,具有固氮作用的经济作物,以培肥地力;或在幼龄果园及果树覆盖率较低的梯田内,选择短秆作物,实行间作套种,这样不仅可以以短养长,提高收益,而且能对地面起到覆盖作用,防止发生面蚀,减少杂草危害,增加土壤腐殖质和提高土壤肥力。

3.4地边埂综合利用

梯田地边埂面积一般占梯田总面积的10%左右,是不可忽视的土地资源。许多典型经验证明,在土质梯田埂坎上密植经济林果,不但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而且防风护埂作用明显。据嵩县水保所1983—1989年进行的梯田埂坎保护与利用研究,梯田埂坎植物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十分显著,经济效益可观,每公顷坎坡年净收益达1677元,效益费用比达6.38,且随着栽种利用年限的延长,收益还能不断增长。

4坡改梯保障措施

河南省坡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9.67%,占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8.3%,通过坡改梯改造搞好全省坡耕地的高效利用,不仅是山丘区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广大山丘区粮食生产和全省粮食安全、搞好水土保持和江河治理的战略需要,为此要做好以下保障措施:及时,要把治理水土流失与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提高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相结合;第二,研究和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争取国家支持,启动坡耕地综合治理专项工程,同时进一步拓宽治理开发坡耕地的方法和思路,建立健全治理开发坡耕地的优惠政策及相应规章制度,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企业、集体、大户等投资实体参与治理与开发坡耕地;第三,加强水利、土地、林业及农业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做好区域坡耕地综合治理规划,明确治理目标,建立坡耕地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实施有规模的综合治理;第四,提高坡耕地综合整治标准,尤其是单位面积投资标准,做好灌溉工程、坡面蓄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及植物护埂综合配套。建立健全相应的管护机制,落实好管理责任,对因自然或人为因素损坏的梯田应及时维护,巩固坡耕地整治成果。

5结语

实践证明,坡改梯是振兴山丘区农业经济的有效措施,是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是保障河南省粮食安全、搞好水土保持和江河治理的战略需要。梯田工程可有效地纳蓄天然降水,增加土壤含水量,为作物生长提供较多的水分,同时也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交换,加速土壤的改良和养分的积累,从而能起到改良土壤、增产增收的作用。再加上梯田埂坎的合理利用,不仅可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能大大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值,特别是具有系统生物措施配套的水平梯田,蓄水保土效益更高,经济效益更显著,是山丘区群众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工程,是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也是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应当在河南广大山丘地区,加快坡耕地改造步伐,提高治理标准,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山丘区经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屈建钢 赵胜朝 单位: 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

农业毕业论文:县区生态农业发展论文

一、现状分析

1.土地资源不足

梁平土地资源可以概括为边缘性、稀缺性、脆弱性和碎片化等特征,具有典型的西南山区特色。即土地资源在空间上远离都市经济中心,信息闭塞;量上不足,人均占有量少(全县宜农耕地106.35万亩,人均耕地仅1.15亩),加上梁平每年平均4.02‰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各种建设用地的增加,将进一步激化人地矛盾;质上劣化,耕层变浅,肥力下降,有机质不高,pH值降低;分布上零散,成片开发难度较大。这种特殊的土地资源状况决定了农业产出率低、劳动强度大和劳动成本高,构成对传统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制约。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梁,必须发展生态农业。

2.水土流失严重

据统计,梁平水土流失面积已达673.27km2,占幅员面积35.6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382.15km2,土壤平均年流失总量422.86万吨,年平均侵蚀总量227.35万吨,年均每平方公里侵蚀模数3376.83t,年流入江河泥沙达11.84×105t,每年随泥沙带走19.67×103t氮、磷、钾物质,水质富营养化,生态环境恶化,使坡耕地普遍簿瘦,保水保肥能力逐年降低,塘库河道淤塞,河床升高,可利用水资源减少。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来缓解或解决。

3.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梁平现有的农业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以“以粮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和“粮—猪”型的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属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结构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经济环境及新阶段梁平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可以看出,未来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结构调整是在生态、环境背景下的适应性调整。基于这种调整,梁平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品质、高效、低耗的新型生态农业结构。

二、总体方向

梁平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呈现“三山五岭,两槽一坝,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观,山、丘、坝兼有而以山区为主,土壤类型多样。鉴于该县地形地貌、土壤立体分布明显,故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设计在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应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避灾减灾功能。因此,梁平生态农业产业模式应由中低山立体开发保护带、低山丘陵林果粮畜复合生态农业带、平坝综合生态农业带及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等有机构成,其中每个产业带又由若干关联性强的生态模式复合而成。

1.中低山立体开发保护带

中低山区,主要分布于县内东、西、中山的中上部及其岭脊部分,包括蟠龙、铁门、竹山及屏锦等乡镇的部分区域。本区主要以合理开发利用山地生态资源为出发点,以发展山区特色农业为切入点,改变传统的用材林、经济林等单一开发模式,发展生态林和山地名优特产,建立以特色种植业为主体的山地垂直绿色产业带。海拔在500~1000m地区,耕地较少,植被覆盖率高,立体地域优势明显,农副土特产种类多,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是油桐、柑桔、猕猴桃、板栗、核桃、竹子、牛羊等主产区。针对这一特点,该区在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农林牧复合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采用轮作、间作套种等方式,以发展玉米、杂粮、薯类、魔芋等农作物为主,以农作物及其副产品来发展草食性畜牧业和加工业,建设小片商品杂粮基地、品质薯类魔芋基地、人工牧草和草食性畜牧基地等。同时,打造以干果、中草药为主的林药果蔬立体开发模式,重点发展板栗、核桃等为主的干果林和品质用材林,开发银花、杜仲、黄柏等中药材,利用海拔较高的优势种植具有比较优势的山地反季节、中晚熟蔬菜,建成品质中药材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海拔1000m以上区域,地势陡峻,植被好,是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应以森林保护为重点。主要是在疏林地带栽植松、杉等,采取封山育林、涵养水源。

2.低山丘陵林果粮畜复合生态农业带

低山丘陵区,分布于县境中西部的高滩河、新盛河、普里河和西北部的波漩河沿岸,地势起伏,森林植被率低,水土流失较严重。该区是蚕桑、油桐、梁平柚、柑桔、花椒等经济林木和小麦、油菜、玉米、红苕、花生、水稻等粮油作物的适作区。针对以上特征,本区应以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产品品质为出发点,以实施生态工程为切入点,建立以品质粮油作物基地为主体的林果粮经生态农业带。粮食种植推广保护耕作模式,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通过减少耕作防止土壤结构破坏,有效保持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林果间放养牛、羊、鸡、鸭等,增加农业产值,发展间套作农作物等粮经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开发林间药材、稻田养鱼、果园种菇等,形成农林牧渔复合生态系统,建成品质谷物、经济林和品质经济作物基地。

3.平坝综合生态农业带

平坝地区,分布于县境内中部腹心地带,部分零散于丘陵、低山沿河两岸和漕谷内,地势平坦,条件较好,是粮油蔬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然而,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一些养殖场粪便处理不当,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因此,本区域应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治理污染为重点。针对上述特点,该区应在推广生物农药、无公害有机肥、可降解农膜及回收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前提下,发展以粮—油—猪—沼气—菜以及稻田养殖等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以粮—油—蔬为重点,发展菜园、生猪、沼气等,建成品质粮油、蔬菜和生猪基地。在生态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城郊以“菜篮子”和“米袋子”放心工程建设为中心,建立城市服务型和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点,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如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观光村、生态农庄等。同时,充分利用梁平旅游文化资源,如西南佛教圣地双桂堂、百里竹海、梁平竹帘、梁平年画以及挑花、刺绣、皮影、灯戏等。这些资源为梁平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底蕴,把梁平民俗文化和观光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推销本地特产,增加产业链环节,达到增收的目的。

4.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

梁平在选择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基础上,发展具有地域资源优势、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加工业,实现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本县绿色产品资源优势,可选择以下四方面作为农林牧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突破口:一是中药材加工,如白术、银杏、杜仲、黄连等系列产品开发;二是精瘦猪肉、牛羊肉、鸡鸭肉系列产品开发;三是某些有资源优势的林果系列产品开发,如竹、柚、脐橙、柑橘、板栗、核桃、油桐等;四是加强特色生态示范农业园区建设,如城郊现代农业园区、鸭柚循环生态农业园等。通过以上措施达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保障生态涵养的目的,更好地实现循环经济和谐共生的要求。

三、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其建设要求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农村经济发展观,坚持“统一规划、分部实施、点面结合、示范带动、突出特色、科技创新”的方针,紧紧围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总体要求及梁平“137”总体部署,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要使其建设持续、健康地推进,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十三五”计划与2030年远景目标,对国土资源进行新的科学规划,制定一个既切合梁平实际,又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生态农业发展总体方案;二是未来县内的农业工程与开发项目,必须在全县的总体框架内实施,做到其建设有章可循,防止各部门、各地方从眼前利益出发,忽视整体利益或是只强调经济发展而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重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覆辙。

2.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有效资源

梁平由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资源配置、经济基础等的多样性,因此,必须遵循自然条件和生态规律,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首先,在建设生态农业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基本条件,力求达到区域条件与引进项目的组合。其次,梁平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因此,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其优势资源,确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再通过股权融合、利益共享把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独特的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次,梁平要利用重庆加快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良好时机,积极发展一批目前区域稀少的、有优势的特色新产品,确立自己的品牌和名牌。

3.优化结构,促进快速健康发展

梁平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一是要积极推进其产业化发展和无公害生产,发展多种生产类型和经营模式、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商的有机结合,构建农、工、商的有效链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体系;二是推广品质稻米、名优特色水果和茶叶、中草药、品质蔬菜、名优特新稀杂粮等,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在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同时,大力推进梁平工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农村人口从及时产业分流到二、三产业中去,降低农业人口比重,优化调控农村人口及其就业结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其持续快速发展。

4.依靠科技,加快技术推广步伐

梁平在高科技人才不足、条件相对较差、任务艰巨、目标要求高的环境下发展生态农业,只能依靠科技支撑,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首先,要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对其关键技术及体系的研究,针对该县发展生态农业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研究,研发并应用高产高效的生态种养技术,建立具有梁平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技术体系。其次,要选择自然条件不同的区域进行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建立一批高科技、高效益、高水平、易操作、强辐射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再次,引进、推广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到梁落户,促进梁平生态农业的发展。

5.争取资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梁平作为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当地政府应按“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培育特色”的要求,从政策和资金上尽量争取更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及时,应进一步争取重庆加快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资金的支持,无论是基本建设投资,还是财政支农资金,都应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第二,县财政应设立生态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水利、交通设施及生态环境的建设。第三,依托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服务行业,在农村建立完善金融和保险服务体系,为生产经营者提供的信贷服务,减少生产经营中的风险损失。

作者:刘君红 易文灵 单位: 庆市梁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业毕业论文:绿色有机农业技术论文

1无质果蔬生产模式及农业技术

目前,绿色有机农业生产都会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即病虫害防治问题。由于反季节生产温室内湿度大、空气不流通,以及轮作期限的缩短、连作,适宜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持续建立,导致温室土传、气传病害传播频繁。

设施栽培中植物全生育期病虫害的多方位物理预防体系,从种到收全程物理保护,包括对土传病虫害、气传病害及飞翔类害虫的物理控制,即对看不见的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和能够看到的微小害虫、大型害虫实施系统的物理控制。1)土传病虫害的控制主要包括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大丽花轮枝孢菌引起的黄萎病等通过土壤、灌溉水、施肥引起的植物病害和根结线虫病。采用的物理农业技术装备为3DT系列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2)气传病害的控制主要包括植物的霜霉病、灰霉病、疫病、锈病、黑痘病、白粉病、炭疽病等通过气流传播的真菌、细菌病害。采用的物理农业技术装备为3DFC系列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3)微小飞翔类害虫的控制主要包括白粉虱、蚜虫、斑潜蝇、蓟马等害虫。控制设备主要是3DJ-2A型介电吸虫板/筒,表面包括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4)大型类飞翔害虫的控制主要包括食心虫等果树害虫,小菜蛾等蔬菜害虫,以及蝼蛄、金龟子等地下害虫。控制设备主要是3DS-15型多功能静电灭虫灯和防虫网。

品质调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长调控。采用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利用空间电场和二氧化碳增施农业技术的配合使用可获得产量倍增效应。二是成熟度控制。在果实类蔬菜生长接近常规商品质量时可采用声波农业技术进行促早熟控制。通常采取的农业技术及生产模式为: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温室电场除雾防病促生系统+介电吸虫板+多功能静电灭虫灯+声波仪。该农业技术及生产模式中,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的作用是控制土传病虫害;温室电场除雾防病促生系统的作用是控制气传病害,以及提高植物的低温吸收(钙、磷)与合成营养(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的能力;补光灯的作用是补充提供必要的光照;多功能静电灭虫灯的作用是控制飞翔害虫;声波仪的作用是控制植物的成熟度。

2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生产农业技术及模式

疫病预防是养殖业的生命线。据调查,在已发生的疫病中,有40%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另有40%多的疫病是通过流媒接触传播的,近10%的疫病与粪便高度关联;而在突发的烈性疫病中有70%多与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所以控制空气安全和粪便安全就能控制住50%以上的疫病发生。为此,提出和强调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的概念、设计及建设是极为必要的。环境安全型畜禽舍是一种可以自动防疫而且无臭的畜禽舍,其关键之处在于采用了整体空间的空气净化农业技术,即上层空间设置了畜禽舍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系统,粪道则采用了粪道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器或粪道等离子体除臭灭菌系统。因此,进行畜禽舍物理保护、空间电场防疫、牧场无臭化建设,主要目的是降低病死率、粉尘与氨气浓度。可采用的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生产农业技术及模式有两种:一是每栋布置300型畜禽舍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系统和粪道等离子体或臭氧灭菌除臭机;二是每栋布置内循环空气净化消毒机和空间电场自动防疫系统。

畜禽舍空间电场防病防疫系统可对畜禽舍的粪道及粪尿出口、地面至屋顶的空间、进气窗、排气窗、操作间等部分,进行气体的粉尘净化、病原微生物的灭杀、有害气体的分解与抑制。试验证明,此项农业技术在温室可有效去除空气病菌40%~90%,降低空气湿度5%~20%,除雾50%~99%,使室内空气清洁无异味,对生物气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对畜禽舍内有害气体的分解率为硫化氢(H2S)50%~80%、氨气(NH3)40%~75%、有机臭气72%~98%,可防止高浓度氨气、硫化氢引起的畜禽呼吸道系统、消化道系统、眼结膜、眼角膜炎症等病变的发生,增强了畜禽对疫病的抵抗力。

3磁化处理种子农业技术及模式

种子处理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方面,种子处理可以减少在生长、收获、贮藏过程中所造成的种子活力下降,使种子的活力得到一定的恢复;另一方面,种子处理能杀灭种子所携带的病菌,防治苗期病虫害,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加幼苗营养,促进生长发育,实现苗全、苗齐、苗壮和增加作物产量的目的。常规的种子处理方法有包衣、拌药、化学脱绒、药剂浸种等。但化学处理方法存在易产生药害,破坏土壤环境,某些防治病虫的药剂不能与根瘤菌、植物生长调节剂同时用于种子等问题,并且化学处理不能真正提高种子本身适应环境的整体抗病、抗寒、早熟等性能,而这些效果可以通过以光、声、磁、电、热为代表的物理农业技术处理种子的方法达到。种子经过特定的物理农业技术处理后,除了可以减少或杜绝农药化肥的使用,改善并提高农作物品质外,种子自身的发芽率、发芽势也得以明显提高,后期表现为出苗齐、苗壮、叶厚,抗病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提高。辽宁地区有机磁化处理玉米种子,增产幅度为10%~24%;磁化处理水稻种子,增产幅度为12%~26%;磁化处理蔬菜种子,增产幅度为5%~25%。

作者:赵大为 单位: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农业毕业论文:信息化农业经济发展论文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

如今一些地区发展信息化农业收效甚佳,尽管如此,其应用仍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网络成本较高,使用效果较差

农业信息化需要以网络为基础,然而网络的使用及设备的维护费用对农民来说是一项成本较高的投资,并且由于缺乏指导再加上农民知识、意识的缺乏,即使实现了农业信息化,总体来说使用效果却差强人意,从而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不仅未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

2、管理水平偏低,信息队伍建设不足

管理不到位、信息化队伍建设不完善是另一弊端。例如缺乏专业的信息收集团队,就无法及时获取有效的信息;信息化管理不严格,就无法发挥其高效质优的效用;市场形势分析不、专业技术不达标、经验不足等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会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表示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亟待改进。

3、农民缺少现代化信息意识

据调查显示,如今我国有相当多数量的农村宣传农业信息资料的方式是广播、发传单、开大会等传统形式,而利用网络这一途径的则很少,这一结果与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息息相关,同时也反映出了大部分农民现代化信息意识薄弱的特点,另外,由于农村受封建迷信的毒害相对来说比较严重,固步自封,且农民的素质及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因此推陈出新比较困难,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二、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针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诸多问题,给出相应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如下:

1、提升政府统筹规划意识与执行计划能力

政府必须重视此项工作并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系,强化对农业信息化的组织管理,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并分工协作。统筹规划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升政府的统筹规划意识与计划执行能力能够有效增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做到工作的协调,渗透到农业信息化的各个方面,保障项目的保质保量完成。另外,政府是农业政策的监督者与制定者,各地政府部门拥有强烈的统筹规划意识,才能够在政策的执行与计划的制定方面兼顾到各方各面,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2、建设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

农业信息化是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未来农业的必走之路。人才是一切事情发展的前提,农业信息化建设也不例外,因此在建设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配备一支完备的、多功能的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其中不仅包括专业素质强的技术及服务人员,还少不了素质高的农民等基层人士,于是提升公民的素质培养是必要的措施,这就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将素质培训及文化知识教育重视起来,以培养发展的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为最终目标。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整个农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加快培养信息化人才,制定农业科技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和实施谋划,强化农业科技、教育、经济信息网络建设,用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

3、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农业经济发展

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曾说过,发展是及时生产力,这句话具有前瞻性,同样适用于现在这个时代,只是在信息时代,信息即是发展而已。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先进技术的引入能够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降低农业管理成本。在信息化农业中,将各项新技术融入到计算机技术中,百利而无一害,例如通过环境监测、天气预警等获取外界环境状况,利用数据评估系统做农产品供销数据分析,两者的结合有效地规避了来自自然界以及市场的风险,帮助稳定农产品的物价涨落,因此信息技术的融入是明智的选择。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农业转型的助力剂,其主要表现在六大方面,其一是推动农村迈向小康的步伐——农业信息化广泛涉猎农业的相关信息,形成农业信息网络,有利于农民及时获得农业信息,新技术的引入又促使农业转变等等,即时信息的获取与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快步伐向小康社会迈入;其二是有利于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民的转型——农业信息化的应用注重人才的培养以及农业知识的普及,知识的增长将农民的文化素质大大提升,告别过去的“依经验做事”,做到真正的“懂”,从而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培养转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新型农民;其三是能够合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不仅仅只有实体的东西才叫做资源,信息、知识同样也资源,其属于大众所共有,而农业信息化的实行有效地促进了虚拟资源的利用,提高了整体社会资源总的利用率;其四是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宣传与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从根本上说,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即是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则通过网络这一渠道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宣传与推广,同时农业信息一体化的设计充足的考虑到农作物及农产品的管理、营销等,较大化地实现产品的效益;其五是有利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农业信息化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部分转移,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信息化建设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空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其六是促进农业增收——农业信息化的直接效益就是促进农业的增收,增加农民的收入。

结语

综上,信息化农业属于创新型农业,是时展的产物,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应注意随时纠错以发挥其好的效用。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作用需要长久的时间积累,因此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查漏补缺并纠错,只有这样才会较大程度地发挥其效力,进而收获不可思议的经济效益。

作者:聂宏亮 单位:云南省永胜县农业局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心

农业毕业论文:休闲农业整合营销策略论文

海南岛地处热带,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理想的农业休闲度假胜地。但是,目前海南休闲农业整体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有效营销策略的制定是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休闲农业营销理念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日益加剧的竞争,休闲农业的营销传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充分发挥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的特色与优势,以全新的营销理念和方式来塑造海南休闲农业的整体形象,协调各种传播方式建立一体化营销体系,使海南的休闲农业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与国际接轨,实现海南休闲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协调发展。

1海南休闲农业概况

海南岛自然环境优美、气候条件优越、人文资源独特、民俗风情淳朴,对市场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南已经开始进行发展休闲农业方面的有益尝试[1]。目前全岛拥有一批有一定特色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如万嘉果农庄、兴隆热带植物园、伊甸园山庄、三亚小鱼温泉以及南天生态大观园等。但是,总体来说海南的休闲农业发展与国内先进地区比较还存在差距,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如各园区分散经营,缺少统一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大部分的休闲农业档次不高,海南独特的休闲农业品牌和热带水果品牌没有打出去,特色不突出;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规模小,模式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2]。热带农业和旅游业是海南的2个支柱产业,将二者紧密结合的休闲农业发展将是促进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也是海南建设为国际旅游岛的必备条件。

2休闲农业整合营销策略理论

2.1整合营销的概念

整合营销理论(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简称IMC)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相对于传统的强调由内而外、以产品为导向的4P外部营销模式来讲,整合营销更侧重于由外而内,以消费者为中心,理论核心是4C,要求关注客户的需求和欲望[3]。4P到4C的转变是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品牌为中心的营销转变,由零散战术创意向系统战略的营销转变。这种营销模式通过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价值为取向,制定统一的促销策略,整合各种促销传播手段,发挥不同传播工具的优势,从而使企业的促销宣传实现低成本与强冲击力的要求,形成促销高潮。整合营销运用在休闲农业中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观光景区的知名度,增加游客流量以及大众认知。

2.2休闲农业整合营销的必要性

2.2.1项目市场营销观念淡薄

海南虽然为旅游大省,但是主要局限于风景区的旅游,休闲农业的开发人员营销观念还比较淡薄,没有运用有效的营销手段来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在休闲农业的开发过程中,没有将休闲农业的资源合理整合并入到全岛以及周边的旅游开发大系统中,缺乏设计与规划,未对休闲农业资源和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目前,海南的休闲农业规划大部分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而没有考虑客户的真正需求,在休闲娱乐以及景观修饰等方面依旧偏于城市化,没有融入海南的自然资源与文化内闲农业相比较,依旧逊色许多。海南的休闲农业缺乏引导和管理的主要原因是初期开发人员缺乏对市场的把握,目标市场定位不明确,导致了日后的经营管理陷入困境[4]。

2.2.2项目缺乏鲜明的形象定位

形象定位就是根据休闲农业项目的特点,导入人们熟知的生态、生物、人文、科技的形象概念,提出引人入胜、独特清晰的主题,如合肥城市休闲桃园的“桃花盛开的地方”[5]。尽管目前海南的休闲农业已经发展多年,但是其形象营销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益,政府投入不够大,宣传力度不够强,感知度和知名度也不够高,存在主题不清晰、个性不鲜明等问题。目前的休闲农业大部分是农民的自发发展,缺少政府和企业的规划、引导,导致偏离市场,形象宣传滞后,至今海南的休闲农业定位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南休闲农业的开发、建设和推广。

2.2.3项目主体品牌意识淡漠

海南是一个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其浓郁的名族风情和独具特色的热带风光[6],本身是具有极高的旅游资源和特殊的吸引力的,但海南大多数休闲农业的经营者是以农户为主,他们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生意,没有充分利用海南的优势资源,将文化内涵融入休闲农业的发展中,创造自主特色的品牌意识淡漠,海南既缺乏像湖南“益阳农家乐”这样的休闲农业公共品牌,也缺乏像北京“蓝调庄园”这样的企业品牌。目前,海南的休闲农业亟需打造既有品位又有创意和形象的休闲农业品牌,凸显海南的竞争优势[7]。

3海南休闲农业整合营销策略

3.1旅游和农业资源的整合

海南具有先天的旅游资源,气候宜人,景色迷人,生态养人,同时海南也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物产诱人。将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不仅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利用农业提供的农业景观、农产品保障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高顾客满意度[8]。农业生产应该兼顾分析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根据市场情况主动调整农业结构,根据顾客需要,为旅游者提供水果、蔬菜、旅游纪念品等农副产品,同时为旅游者提供具有特色的休闲农业体验,如台湾的休闲农庄以顾客需求为目的,对产品的潜在经济收益和市场销路掌握得非常清楚,“花开了农场”利用农业资源,种植了大量珍贵的奇花异草与树林,农庄保持持续缤纷创意,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农村乐趣,不定期地举办农业有关的教育活动、比赛。

3.2休闲农业形象的整合定位

休闲农业形象的选取定位应该依托特色鲜明的资源,包括海南特有景观资源、各种农业产品以及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将其进行资源整合定位,提炼出宣传口号,以鲜明的口号提升海南休闲农业的形象,增强游客的感知度和吸引力[9]。各级政府应将海南休闲农业整体形象的市场营销列入当地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使用范围,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于打造海南的休闲农业形象,形成星级休闲农庄示范效应。同时应将乡村服务人员形象纳入休闲农业规划中,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人文因素在休闲农业中的素质和形象[10]。

3.3文化资源与旅游品牌的整合

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互动与整合是提高休闲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海南的文化资源包括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历史文化、民族风情。除汉族外,世居海南岛的少数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各少数民族至今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黎族文化是海南本土文化的代表,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如:橄榄形建筑、船形屋、黎族的纺织、酿酒等[11]。海南的旅游资源更是极其丰富,拥有长达1500多km的海岸景观,绵延起伏的山岳,植被密布的原始森林,火山、溶洞、温泉等更是体现了海南的旅游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将文化资源与旅游品牌进行整合,在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注重挖掘海南岛历史文化传统,开发出具有海南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和农业产品,结合具有黎、苗民族风情的传统工艺旅游纪念品,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才能使休闲农业具有市场竞争力。

3.4营销方式的整合

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整体设计与规划,根据整体形象加大对营销的投入,充分发挥与调动农户与企业营销的积极性,将休闲农业发展作为海南旅游业重要的一部分,让政府,企业以及农户共同宣传和打造海南休闲农业品牌,形成整体营销格局。在促销推广上,除运用传统促销方法外,大型旅游推介活动、旅游节庆热销、旅游交易会、互联网营销等手段被广泛运用[12],尤其是农业旅游电子商务来增加国内外客源。但是营销方式的整合不仅是将同业资源进行整合,比如整合当地或者周边的旅行社、票务机构,甚至与其他无直接竞争关系的园区或景点进行捆绑销售,从而为园区带来更多客源;异业资源整合是营销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资源互补性强,容易合作,成本较低,如婚纱影楼、交友网站、摄制剧组、行业协会、院校学生会、专业爱好团体、会展公司、企业服务机构、汽车俱乐部等等,这些都可以很好地为休闲农业的营销提供媒介和平台,也让休闲农业的宣传多了一个覆盖面。

作者:张晓东 林敏霞 邱美欢 张洪溢 王祝年 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农业毕业论文:效益评价下的农业发展论文

近年来黑龙江省凭借其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等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因此,笔者以黑龙江省为例,在借鉴其他替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16-17]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方面,对黑龙江省有机农业的发展效益进行评价,旨在为推动其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为我国有机农业效益评价提供借鉴。

1黑龙江省有机农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评价指标体系

在分析了有机农业内涵及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性、综合性、可比性及可操作性原则,遵循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包含3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共14个指标的黑龙江省有机农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表1)。及时层为目标层,即有机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A;第二层为包含生态效益B1、经济效益B2和社会效益B33个子效益在内的准则层;第三层为具体评价指标层Cij(i,j=1,2,…,10)。

1.2评价指标说明

有机农业生态效益指标需体现出有机生产在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以及防治水土流失等方面的贡献。农村家庭人均耕地和耕地有效灌溉率用以表征土地与水资源利用情况;土地复种指数及耕地产出水平用以衡量土壤肥力状况;水土流失治理率用以表征水土流失改善状况;农药施用强度为负向指标。考虑到评价数据收集的可操作性,有机农业经济效益评价主要选取以下指标:人均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林牧渔增加值和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年产值。其中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年产值用以反映有机农产品附加值带来的经济效益。发展有机农业带来的社会效益包括增加农民收入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就业机会和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有机农产品的销售运输也一定程度上倒逼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因此,社会效益评价涵盖的指标有:万人拥有农业科技人员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乡村人口就业率以及境内公路里程数。

2有机农业发展效益评价

2.1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对黑龙江省有机农业发展效益评价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6-2013年《黑龙江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以及《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公报》等。由于各评价指标采用的量纲不同,在对各指标数据进行量化综合前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在选取标准化处理方法时考虑到以下三点:其一,当前有机农业相关指标缺少严格的定量评价标准;其二,对黑龙江省有机农业发展效益的评价为纵向评价;其三,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方式。基于以上,本评价采用直线型标准化中的初值化指数法,较大程度的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量。公式如下:Xi=Cijt./Cij0(Cij为正向指标)Cij0/Cijt(Cij为负向指标{)式中Xi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Cij0为评价基年的指标值,Cijt为评价年的指标值,其中本文以2005年为评价基年,得出各项指标的评定系数(表2)。

2.2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是各评价指标在评价体系中重要程度的体现,一般而言,指标权重的确定包括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主观赋权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专家意见确定各指标的顺序,但此方法不仅可操作性较弱,而且主观性较大,不同专家根据自己的经验见解所得出的权重系数会有一定差距,且该情况并不能通过增加专家数量等措施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本文采用客观赋值法中的因子分析法,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指标数据信息来确定各指标权重。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导入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变量组进行KOM及Bartlett球形检验。(2)运用SPSS19.0的ANALYZ过程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份法抽取主成份因子,得出主成份因子方差贡献率和因子载荷矩阵。(3)确定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根据因子分析结果,通过每一个主成份因子的贡献率和每一个因子在该主成份中的因子载荷量之积的累加和来确立该因子对总信息量的影响。公式为:Wi=∑nj=1(Dj×Eij)∑ni=1∑nj=1(Dj×Eij)式中,Wi为指标i的权重,i和j分别表示指标和主成份因子,n为指标或主成份个数;Dj表示主成份因子方差贡献率;Eij为因子载荷量,计算时需要用值。基于以上步骤得出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表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有机农业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展,因此,本文认为三大效益的权重分配应相同,均为1/3。

2.3综合评价及结果

指标的综合评价是运用特定的数学方法把若干指标值最终整合为一个综合评价值。本文采用线性综合评价法来计算综合得分,公式为:∑ni=1WiXi式中,Q为综合得分;W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为第i个指标的值。由上式计算出2005—2012年黑龙江省有机农业发展的各分项效益及综合效益的评价值(图1)。结合原始数据对评价结果做出分析:生态效益呈稳步上升趋势,自2010年后效益增幅略有提高,这源自长期生态维护的积累,符合有机农业生态效益发展的规律;经济效益一直保持高速稳定的发展,并且自2009年后其增速明显加快,从具体指标来看,其主要动力来自于有机食品的高附加值;社会效益虽然逐年有所改善,但增长幅度非常小,由具体指标分析,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反映了政府对农业发展基础设施的投入,但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农业仍是冷门,愿意从事农业的科技人才以及普通劳动者仍是少数;综合效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效益在2005—2012年中对综合效益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66.2%,而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贡献率仅分别为8.9%及14.9%。

3结论

在充分利用客观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2005-2012年有机农业的发展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结论:总体上,黑龙江省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良好,效益增长较为显著。就有机农业生态效益而言,在发展的初期,效益是不显著的甚至是隐性的,需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才会逐渐体现。因此,在有机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给予有力支持,帮助其顺利进入良性循环发展阶段。有机农业的经济效益虽然增速显著,但这源自于当前有机产品较高的市场价格。高价格将限制有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终成为有机农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扩大有机农业生产规模,逐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具有竞争性的市场定价,培养大众消费需求才是实现有机农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长久之计。有机农业的社会效益增幅较小,社会效益的增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与更多的关注。在注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着力培养应用型农业技术人员,鼓励城乡待业者从事有机农业。对比而言,黑龙江省有机农业三大效益的增长不够均衡。经济效益尤为显著而生态及社会效益相对落后。这种非平衡增长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有机农业发展的导向更偏重于经济效益,原因有二:其一,获得经济利益是有机农业从业者的主要目的;其二,生态及社会效益很难纳入绩效考量,故而被政府及相关部门忽视。但从长远角度考虑,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状况并不利于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有机农业三大效益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长久的处于落后地位则不仅会影响到经济效益的进一步增长甚至阻碍有机农业的整体进步。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树立实现三大效益的主观意识,转变发展思路,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对从业者加以引导、鼓励和支持,从而促进有机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尚杰 刘袁瑶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毕业论文:张之洞与近代农业教育论文

一、张之洞对传统经验农学的认识和反思

中国农业生产技术长期停留在父子相继的经验农学层面,以至到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迅猛发展带来农业技术革新时,我们的农业耕作制度仍“因袭着几千年以来的古法,与近世科学差不多还不曾接触着”[3]。对此张之洞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他说:“近年工商皆间有进益,惟农事最疲,有退无进。”[4]原因何在?是中国的气候、土地不适宜农业发展吗?张之洞说中国“土地广大,气候温和,远胜欧洲,于农最宜。其种植之无不宜,为全球所不能及,故汉人有天下大利必归农之说”[4]。天佑中华,大自然馈赠给中国发展农业的优势,那么近代中国农业落后的原因就只有从农业劳动主体方面找原因了。对此张之洞从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一是中国农民整体素质低,缺乏专门的农业科技人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率皆谨愿愚拙,不读书识字之人,其所种之物,种植之法,止系本乡所见,故父老所传,断不能考究物产,别悟新理,新法,惰陋自甘,积成贫困”[4]。二是政府及官员不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不讲求农学,致使“耕织交病,民生日蹙”[5]。张之洞说:“中国农民向多朴拙,其于地学化学、制器利用素未知晓,而士大夫又多不措意于此”[6]。“学者不农,农者不学”。张之洞从职学政工作多年,职业的本能使他对教育非常重视,对农业教育也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西方国家“一亩之地,种植之利,可养三人”,而中国“一亩所产,能养一人,亦可谓至富矣”[4]。西方农业产量何以高出我们三倍?张之洞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实践,认为化学是农业的关键,只有懂得化学之学,才能知道如何提高土地的肥力、如何辨别种子的优劣、才能利用农作物的光合作用等等;只有懂得机器之学,才能知道如何制造或使用先进的农具,“凡取水、杀虫、耕耘,或用风力,或用水力,各有新法利用,可以省力而倍收”。

然而,“化学非农夫所能解,机器非农家所能办”[4]。所以只有政府出面,兴办农学教育,培养农学人才,才能掌握并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张之洞进而感慨道:农民的愚比惰更可怕,“昔者农患惰,今者农患拙,惰则人有遗力,所遗者一二,拙则地有遗利,所遗者七八。”[7]所以今日中国“欲图本富,首在修农政;欲修农政,比先修农学”。

二、张之洞兴办农业教育的主张与实践

张之洞认为中国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教育,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最终改变“农者不学”的局面。其主张有:及时政府要重视,设立专门的农业管理机构和专门主管农业的官员。张之洞要求在京设立农政大臣,地方各省设立农务局,州县设立劝农局,这些机构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具体负责“督课农务之事”,并且这些各级官员有相应的权利,中央给他们颁有“印信”[4],同时中央根据他们农政的业绩进行奖惩,“以昭示国家敦本重农之意”[4]。第二政府要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引导农民走科技兴农之路。张之洞主张大力宣传西方先进科技的优越性,使农民从心理上消除对西方先进科技的隔膜感和排拒感,“要在切实劝导,使民间晓然于机器之妙用,实能兴利,决不至或夺其利”,一旦农民知机器之大用,“自能闻风仿效”[8]。张之洞进一步指出:“各省先将农学诸书,广为译刻,分发通省州县,由省城农务总局,将农书所载各法,本省所宜何物,一一择要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张之洞又特别注意发挥地方绅士的榜样作用,要求各地绅士“依法试种”,根据种植收成情况,年终按照要求上报,说明本地“何种相宜,何法已能仿行,何项收成最旺”。第三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是大力兴办农业教育,大力兴办农务学堂。为造就一批通晓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的人才,张之洞先后亲自和倡导创办了一批农务学堂,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省官立蚕业学堂、湖北农业教员讲习所、汉阳府官立中等农务学堂等。

令人钦佩的是,张之洞在办学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办学管理措施,主要有:(1)学校定位,不搞“千校一面”。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带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导致对劳动主体能力、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树立“骏马能厉险,耕田不如牛”的差异化人才观。为此张之洞把农务学堂分成三种类型:初等农务学堂“以教授农业最浅近之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培养的毕业生“能从事简易农业”生产的人才[9];中等农务学堂“以授农业所必需之知识艺能,”培养的毕业生“将来首先从事农业为宗旨”[9];高等农务学堂“以授高等农业学艺”为主要内容,培养的毕业生“将来能经理公私农务产业,并可充任各农业学堂的教员、管理员”[9]。不同类型的学校培养目标不同,招收对象不同,学制时间不同,授课内容不同。(2)人才培养重视实践教学,不搞“高分低能”。传统教育使广大学子埋头“四书五经”、“之乎者也”,不经实际。所以张之洞在办理农务学堂时,强调“经世致用”。一方面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有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提高和改进的要求,也有“实习课程”的必修规定和实习工具、实习场所广泛配备的落实。张之洞特别强调,高等农务学堂必须建设“肥料制造场、各种实验室、农具室”,“农科大学当置农场、苗圃、果园……使得练习实业”,并且要求设“置家畜病院,使实究兽医学术。”[10]这些实践教学措施更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很有帮助。(3)走出去,请进来,开放式办学。张之洞主张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先进农学技术,他建议官府予以奖励,“学生有愿赴日本农务学堂学习,学成领有凭照者,视其学业等差,分别奖给官职,赴欧洲美洲农务学堂者,路远日久,给奖较优,自备资斧者又加优焉,令其充当各省农务局办事人员。”[11]同时张之洞根据中国农务学堂缺乏专业师资情况,主张聘请外国教师,并对外籍教师的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4)重学生品行养成,促德智体发展。张之洞在办学过程中,招收学生的前提条件是“品行端谨,体质强健”者。[9]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他要求“各学堂尤重考核学生的品行”[10],以儒家提倡的正直、气节、人品和德行作为培养目标,以儒家的仁、义、忠、孝作为衡量学生品行的标尺,以开设“修身”、地理、历史等课程作为育人手段,使学生“不流于匪僻,不习于放纵”[9]。当然,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还是教师,张之洞为在农务学堂选拔师资时,及时就是考核教师的品行,他要求“膺师范之任者,必当敦品养德,循礼奉法,言动威仪足为楷模”[9]。第二就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日常管理,“不得兼任其他事务,并兼营私利之事业”,并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以确定教师的任职年限。

三、张之洞办学的效果及历史启示

综上内容说明,张之洞提出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农业职业教育的思想,并利用地方督抚大员的权利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张之洞仅在湖北总督任内,兴办各级农务学堂48所,占当时全省各类实业学堂总数的70%,湖北农业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农、林、牧等各类农业人才,有力推动了湖北近代农业的发展,也为全国各地输送了不少农业技术人才。当然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再加清政府国势衰败、帝国主义侵略,使得张之洞近代农业教育的推广很受局限,张之洞的农业教育思潮仅仅为中国农业的近代化作了一个引导。时至今日,中国农业职业教育仍不容乐观,亟待加强。因为“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培养大批高素质的职业农民。为此,我们还要进行许多相应的配套改革,包括高考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要打破农民的传统身份标志,树立农民是一个光荣职业的理念。行文至此,笔者感到中国的农业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因为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大批人才以“跃出农门”、踏入仕途为追求,农村仅存“386199”“部队”,造成农业生产人才匮乏。回顾历史,看看今天,我们的做法有时尚不及前人的水平。所以继承中国职业教育的历史遗产,对于实现中国职业教育的振兴将大有裨益。因为历史的发展有过惊人的相似,更有普世的永恒规律,前人的说教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启示,如果我们牢记,能使后人少走弯路,少受挫折。

作者:张守权 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

农业毕业论文: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论文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83年,最初由七户八人自愿入股,每股1000元,共集资8000元,牵头创办了勒竹畜牧联营公司。1986年鸡场租用榄根乡砖瓦窖,同时扶持榄根乡办的集体鸡场,此鸡场由何风林承包,他便成为“温氏”的及时个合作养户。同年7月温氏先董事长温北英先生制订了办场宗旨“造福员工、造福社会、科技兴场”。次年勒竹鸡场由内部自繁自育自销的养鸡体系,逐步向养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转移。这年底,勒竹鸡场已有合作养鸡专业户36户。1989年下半年,肉鸡市场深度疲软,养户的鸡卖不出好价钱。为了养户的利益,勒竹鸡场采取对养鸡农户保价回收肉鸡的措施,开创了运用综合效益促进产品流通的先河,首创了“公司+农户”的模式。上世纪90年代初,勒竹鸡场开始发行职工内部股票,共发行1万张,每张面额100元。并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1994年新年伊始,温氏集团与新兴县食品公司签订联合创办新兴食品联营养鸡公司。1997年底至1998年初的香港禽流感事件,使温氏集团亏损6000万元,但温氏集团各种鸡场连续三年获得广东省颁发的“无禽流感证”。香港禽流感风波之后,肇庆动植物检疫局注册登记出口肉鸡的一家鸡场——勒竹鸡场,首批154笼2000只新兴品质黄鸡运抵香港。继3月15日后,温氏集团属下又有4家鸡场肉鸡出口。1999年元月28日,温氏集团被广东省政府命名为“农业龙头企业”,享受省政府有关政策支持,并获省“农业龙头企业奖励基金”。这是广东省首批20家农业龙头企业。进入21世纪后,温氏互联网站正式开通,标志着温氏集团进入了E时代。2001年6月23日,360头澳洲良种奶牛乘飞机抵广州,然后运往温氏鼎湖奶牛场检疫。这次引进的澳洲奶牛有176头是世界著名品质奶牛品种——娟姗牛。这批奶牛的引进,使温氏的奶牛存栏量达到1000多头。2006年1月9日上午,由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温氏食品集团等单位参加完成的“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温氏及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真正成为一家以养鸡业、养猪业为主导、兼营生物制药和食品加工的多元化、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现代大型畜牧企业集团,目前已在广东省等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建成110多家一体化公司。纵观温氏集团的发展历程从开始到现在,我们不难看到,首先是将科学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科技兴场”这样的口号,这种开拓意识是难能可贵的。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以科技创新、科技联合等形式支撑着企业发展,如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并协作完成了“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项目等。其发展经营理念也是始终走在了前列,如开创实行了集资入股,早在1986年就合作养殖并逐渐拓展,首创了“公司+农户”的模式等。作为农业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机制的应用上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一、从温氏集团发展历程分析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涵义及其意义

温氏集团从集资创办到实行股份制经营,从企业创办之初提出了“科技兴场”的经营理念到与农业大学实行长久的技术创新联合,我们可以看到:农业龙头企业依据了政府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来从事农产品加工,整个经营过程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为农民提供了服务,成为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市场主体。温氏集团在推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层次和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中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温氏集团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研究、开发或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通过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研究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活动。从温氏集团迅速发展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技术创新是企业经营者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适应效率更高,效能更好的新的生产体系,从而获得更大利润的过程,它包括创新或引进新的技术或工艺,采用新的管理方法与组织形式。是一种能够把握市场和技术机会,正确作出产品和工艺的创新决策,并顺利实施,最终成功占领市场的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依靠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增长,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加强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形成个性化的市场竞争优势;有利于农业参与国际、国内的分工合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利于农业龙头企业走劳动密集型与科技密集型相结合的路子,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实现经济与科技的有效结合;有利于企业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依靠有市场和高质量的产品求发展,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机制。培育一批带动农户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这是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环节。

二、温氏集团发展过程中反映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状况

在温氏集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总的来说发展态势是好的,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扩张很快,但效益偏低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从1985年到1989年的短短4年时间,勒竹畜牧联营公司的产量和产值都增长了600%左右,年平均增长率60%以上。温氏集团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从整个肉鸡生产过程来看,肉鸡育种、饲料营养、疾病防治这些关键环节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由于肉鸡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与公司签订合同的普通农户经营规模不可能太大,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风险。而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国家作出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后,全国农村经济发展上开始着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起步虽然较迟,但扩张势头强劲。销售收入和利税呈递增态势,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涌现出一大批重点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如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欧诗漫集团公司),从而有效地拓展农产品的加工领域,提升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但从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分析,中小型企业销售利税率和净资产利润率以及经济效益水平明显低于独立核算的中小型企业。企业技术创新源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又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势头强劲,但能力不强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温氏集团尽管处于成长阶段,但企业经营者着眼于长远,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视技术创新为企业的生命和发展的原动力,并在技术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上世纪90年代初,勒竹鸡场就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无独有偶,湖州荣凯生化有限公司1999年与农业部茶叶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从茶叶中提取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公司生产的产品80%销往美国、瑞士、日本。67名企业职工中拥有技术人员12人,占18%。总资产1030万元的小企业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750万元,创利税166万元,人均创利税2.48万元。浙江新市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加大对油脂加工的科技攻关,生产工艺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减少了煤耗,仅此一项降低了生产成本20%。长兴艾格生物有限公司开发出从鸡蛋中提取球蛋白,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但从总体上看,温氏集团与其他农业龙头企业同样在技术创新上受到了外部环境和经济实力的影响尚处于相对弱势阶段。一方面科技型企业家匮乏,捕捉技术信息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企业的职工队伍没有经过严格的大工业熏陶,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职工队伍素质较低。据不统计:农业龙头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还不到7%,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技术人员只有163名,平均每个企业还不到2人。农业龙头企业科技人员不足,从总体上削弱了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三是农业龙头企业创新欲求强烈,但资本不足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进展。温氏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先进科技的支持。作为集团创始人的温北英先生1986年就提出了科技兴场,一方面自己努力钻研,总结出养鸡36条,另一方面积极寻找科技合作对象。但温氏集团当时尚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技术创新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概念,是经济与技术统一的,而且往往取决于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由于受客观经济实力的限制,温氏集团引进、吸收、消化、开发新技术的困难较大,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以来,银行按商业银行模式运作,企业贷款难度增加,资金筹集的困难,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信心和能力。企业技术创新由于本身经济实力的不足和固有的弱质性,这就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不可能市场化,必须依靠政府予以扶持或补贴。从温氏集团技术创新上分析,尽管与前几年相比,政府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建立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普遍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氛围,但政府引导和扶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资金相对较少,据有关资料分析及测算,农业发达国家投入农业研究、开发的经费一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而我国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2%,尽管绝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具有强烈的科技创新欲求,但苦于经费上的尴尬,只能将创新项目一拖再拖,严重影响到技术创新的进度。

三、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温氏集团技术创新机制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在政府的直接管理下,为传统农业技术进步与促进农业的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都市农业的发展已不相适应。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温氏集团在开展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不得不依靠自主的方式来完成,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上获益期长,从这上面可以看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温氏集团技术创新机制不适应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是研究开发主体布局不合理。现有的农业技术创新科研所职责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研究内容时有交叉和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内容与生产实际时有脱节,不能满足现代高科技农业发展之需要;与上游研发机构和下游推广机构联系不紧密,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在农业中的显示度不高;研究机构与业务管理和技术推广部门职责不清,协作机制不健全,所站、所处、处站之间“争饭”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是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力量薄弱,难以承担新技术普及推广及农民技术培训等职能。表现为,一是乡镇农技部门人员少,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兼职化现象严重;二是县(区)以下推广部门缺乏基本的实验基地,推广手段落后;三是缺乏知识更新,知识老化,对现代效益农业知识知之甚少。推广部门与企业、协作组织的研发推广缺乏必要的联系。

三是民间技术力量薄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协作组织重生产流通,对农村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视度不够,责任心不强,内部技术力量薄弱,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缺乏持续的技术支撑。

四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创新的动力不足。研究推广体制不顺,大多为行政的附属,行政化倾向严重,外部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内部分配、人员考核、人事等机制不活,竞争的氛围不足。

五是技术需求不旺。由于生产规模小,尽管农业企业具备科技创新的强烈欲求,但作为生产主体的农民处于传统生产习惯的影响,缺乏技术投人热情,同时由于农民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低,接受能力弱,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导致生产者的技术需求不旺。

六是投入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目前农业技术创新以单纯的政府投入为主,尚未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其投入少,难以满足农村企业尤其是农村龙头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需要。

七是宏观上市政府至今尚未制订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对技术创新的目标,激励机制等缺乏政策引导,导致研究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一定程度上造成技术资源的浪费。

由于以上创新体系上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创新的意识不强,动力不足,创新人才奇缺,创新成果贮备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使得农业生产单位相对来说规模较小,一般都是以农户为生产单位,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农业技术创新既受经济规律支配,也受生物规律支配,这也是导致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不顺畅的主要因素。

四、温氏集团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实现途径

技术创新是实现温氏集团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从实践看,农温氏集团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针对温氏集团的成功运营模式分析,温氏集团主要采用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等途径实现技术创新。

一是模仿创新。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和破译其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开发。温氏集团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大批量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创新链的中后期投入主要力量,生产出性能、质量、价格方面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以此确立自己的竞争地位,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模仿创新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行为,是温氏集团技术创新方式的有效选择,但温氏集团模仿创新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进新产品和新工艺,是技术嫁接与融合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末期,勒竹鸡场引进当时国内黄鸡良的品种882,通过引种接触到系统的先进养鸡技术,提高了种苗的生产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1991年,勒竹鸡场又引进世界品种AA鸡,吸收到世界种鸡饲养的新技术。这时,勒竹鸡场也开始建立饲料分析室、疫病诊断实验室等,科学配合饲料日粮,及时监测与诊断疾病。通过新技术的引进与吸收,勒竹鸡场的领导者认识到技术在企业创造利润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渴望应用新技术,使产品形成了特色化、规模化、系列化生产,这就为我们在实现农业龙头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二是合作创新。合作创新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合作创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温氏集团于1992年底,以10%的技术股力邀华南农业大学畜牧系加盟勒竹鸡场,对企业作的技术支持。以华南农业大学加盟温氏为标志,温氏集团进入了技术发展阶段。华南农业大学畜牧系以技术入股加盟广东温氏集团后,派出了多位技术人员进驻集团,对生产技术作了的改进,并且在技术研究方向上对集团进行引导与把握,对温氏集团日后能跻身行业的前排起了关键作用。与此同时,温氏集团开始向社会广纳人才,相继有大批的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加盟集团,集团生产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每一个技术指标都基本可控,技术努力方向基本明确,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合作创新很好地实现了优势互补,极大弥补了科技创新中的不足,能够使得企业实现科技创新的整个蜕变过程。

三是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具有技术突破的内生性、技术与市场方面的率先性、知识和能力支持的持久性等特点。自主创新的优点,在于技术开发方面有利于企业形成较强的技术壁垒,这种技术壁垒可通过专利保护的形式而加以巩固,并从法律上确定自主创新的垄断地位,形成企业自主的知识产权。加大科技投入,实现企业自主创新是提高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含量和整体竞争能力的保障。温氏集团的技术随着科研的大规模开展而进入良性的循环,集团建立了肉鸡试验场、肉猪试验场、种鸡试验场等先进实验设施也广泛使用。集团每年从销售值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科研基金用于研究开发,促使技术快速进步。集团每项关键技术都由硕士或博士把握,不但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生产,还可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开展前沿性的研究工作。他们了解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合适的时候引进使用。因此,广东温氏集团各项技术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如4亿只肉鸡成活率达96.5%,100多万头猪料肉比达2.4:1等,这些指标都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成熟的技术保障了集团生产的连续稳定,总体生产成本为全国同行业低,企业很具竞争力。

五、从温氏集团技术创新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从温氏集团开展技术创新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农业龙头企业要实现技术创新,不但要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创新机制、技术联合力度和产品技术含量也是关系到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由此,从温氏集团的技术创新上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是加大政策措施扶持力度,为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营造外部环境。各级政府要把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效益农业发展水平乃至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树立抓技术创新就是抓及时生产力的观念,切实加强领导。以技术创新为主线,加大组织措施和政策扶持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组织科技力量,针对影响农产品加工产业化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开展立项论证和科技攻关,力争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与新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龙头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必要的支持,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尽快形成符合实际和发展需要的政策支持体系,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要从信贷、技术、信息和培训等方面,扶持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实施扶优扶强战略。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这部分农业龙头企业技改投入的力度,在企业技改投入上,可套用市政府扶持重点优势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有关政策,从技改贴息、科技创新补助、减免有关税收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扶持。以有效的制度和体制促进政府管理行为的规范,为农业龙头企业的加快发展营造高效有序的政策环境

二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障。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加快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尤其是规模型农业龙头企业的产权制度的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的进程。根据《公司法》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实际,在调整股权结构,建立出资人制度,落实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制,完善科学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活力等方面进行深化和完善,加快公司制改造的步伐。对上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要努力使其成为具有规范化的公司财产组织形式,要积极探索股份制改造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对产权关联度强、产品协作关系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之间相互换股、参股,将两家或多家农业龙头企业改造成为股份制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品,从而形成一批具有特色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是加强企业人才引进培养,为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提供人力支撑。技术创新是一项开创性工程,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较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加快人才培养的力度,把培养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实施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等级培训考核,举办大量“专升本”、大专证书班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以及选送到高等院校培养深造,促进管理人员提高学历,提高素质。重视对企业技术骨干和员工的培训,有条件的企业可与大专院校联合开设职高班、专科班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造就一代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产业工人,激发企业员工对技术创新的热情。大力引进人才,建立集聚人才的机制和环境。简化引进手续,加快职称、社保、分配等制度的改革以形成有利于吸引和集聚人才的良好氛围及政策环境;强化市场机制,主动出击招揽人才,加快人才市场建设,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加强农技队伍建设,搞活农技推广机制,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创新农技推广组织形式,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为发展效益农业和区域特色农业服务的农技推广体系。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要积极参与产业化经营,鼓励他们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鼓励农业科研单位及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参与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鼓励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举办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研教育培训机构和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促进农业科研与生产、科研与市场的直接结合,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是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为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提供运营平台。当前,企业技术创新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氛围,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总是以技术的发展为前提,一项成功的技术必然会导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的变化,同时又牵动着新一轮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推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技术创新,就不可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就不可能有新的经济增长点。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求得发展壮大,必须构筑自己的技术创新平台,但从目前情况看,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推进技术创新,依靠自身实力还难以做到。比较现实有效的途径是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姻”,大力开展产学研联合,借助外力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农业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联合,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找准定位。项目不在大小,关键在找准一个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对接点,企业应该实事求是地把握适合自己的合作项目,做到合作一个,成功一个,生产一个,实现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互利双赢;二要提高合作水平。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联合,须向纵深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水平,鼓励更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技术入股、科技成果折股的形式参与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行技术和资本的有机结合,增强合作的原动力,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真正结成产学研各个环节的利益共同体;三要营造合作环境。政府要主动热情服务,积极组织协调,为双方排忧解难,创造一个宽松的合作环境,同时要结合我市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切实加大对产学研项目带头人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经营者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政策的鼓励,逐步形成技术创新是硬本领,加快发展是硬道理的良好氛围。

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合作力度,为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提供广阔空间。把招商引资作为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大提高的突破口来抓。紧紧抓住我国新一轮对内、对外开放的有利时机,把握当前国际资本流向的新特点,采取招商等多种形式吸引外商投资。要进行广泛调查研究,摸清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状况和加工水平,并根据加工企业现有合作意向和可能,将其确定为目标合作对象,然后通过招商机构或派出有很强推销能力的人员与外商直接接触,采取大小企业都欢迎的招商策略,在重视大型跨国公司的同时,要努力做好外资中小企业的工作。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预见性,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在积极改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要切实下大力气改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建立一个稳定和开放的经济发展环境,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六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为农业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提供品牌效应。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最关键、最根本的是要生产适销对路、价廉物美、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要加快实施农业龙头企业的产品名牌战略,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农业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知名度的着力点。以实施名牌产品为突破口,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带动产品质量的升级。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联合起来,以产品的质量、技术和经济效益为依据每年组织确认一批“名牌产品”和一批“品质产品”,对确认市、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的企业,政府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支持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扩大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各级政府的扶持奖励政策要向名牌产品倾斜,重点支持对产品进行质量和工艺的技术改进,提高名牌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出一批高技术、品质次、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对粗制滥造产品的企业在经济上给予制裁,特别对假冒伪劣行为要给予严厉的打击,以保障名牌战略的顺利实施。

农业毕业论文:居民认知及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论文

自1970年代美国华裔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将“地方”重新引入到人本主义地理学研究中并提出“恋地情结(Topophilia)”后[1],“地方”以其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意义再次受到地理学及环境心理学界的重视。Relph[2]通过深入研究认为“地方”由物理环境、地方的人类活动、情境和事件以及基于该地方的经历和目的而建立的个人和群体的心理意义三个组分构成。Tuan[3]提出“地方”具有不同的空间尺度,既可以是宏观层面上的地区与国家,也可以是微观尺度中的社区和城市,并倾向于将城市整体视为一个地方,认为“地方”的主要功能在于促使人们对该地方产生归属和依恋。1978年环境心理学家Proshansky依据自我与物理环境之间的认知联结提出地方认同(placeidentity)概念,认为地方认同是通过人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思想、信仰、喜好、情感、价值观、目标、行为倾向和技能间的复杂作用所建立的与物理环境有关的个人认同[4],地方认同偏重于人对地方的情感性依恋[5]。作为关注人地关系的一个基本概念,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地方认同理论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开展了诸多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与地方认同之间的关系[6,7]、居民地方认同度对环保态度及行为影响[8,9]、历史街区居民态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10,11]等方面,而很少涉及文化遗产地尤其是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地方认同和认知态度的研究[12,13]。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tant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简称GIAHS)概念以来,全球已有13个国家的31个传统农业系统列入GIAHS保护项目。我国作为具有悠久耕作历史的文明古国,历代劳动人民在辽阔大地上通过辛勤耕作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文化知识,创造了类型多样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11个GIAHS保护试点,居各国之首。福州作为茉莉花茶的产生源地,栽植茉莉花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窨制茉莉花茶也有近千年的历史。当地农民在长期的栽培管理过程中形成了福州茉莉花与茶区位选择较为系统的知识经验,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茉莉花茶制作、保存以及与茉莉花茶相关的习俗、医药、茶艺方面的文化知识。茉莉花茶是由鲜茉莉花加上茶坯(通常为绿茶)拌和窨制而成,具体窨制程序为:伺花(茶坯粗制、精制和鲜花处理)、窨花(茶花拼合)、静置通花、收堆复窨、起花(茶花分离)、转下一窨或提花、匀堆装箱。南宋时,福州茉莉花最早用于制作茉莉花茶,1240年南宋赵希鹄在其所著的《调燮类编》中对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作了详细记述;明代茉莉花茶加工工艺得到较大发展,开始有“三停茶而一停花”的窨茶经验,茉莉花茶的窨制技术逐渐成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福州茉莉花茶的生产加工进入鼎盛时期,清咸丰年间由福州窨制的茉莉花茶行销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抗战时期,由于战争影响及销路受阻,福州茉莉花茶由盛转衰;新中国成立后,福州茉莉花茶得到长足发展,行销22个国家及地区,20世纪80、90年代,福州茉莉花茶达到鼎盛,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14]。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工业化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方式多元化以及其他茶类的冲击影响下,福州茉莉花种植面积以及茉莉花茶产量迅速下降,花农与茶农的种植热情以及对茉莉花茶的情感也日趋淡化,茉莉花茶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局面,2006年福州茉莉花茶生产降至历史低点。作为具有典型农业文化遗产特征的复合农业系统,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于2014年4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鉴于此,本文以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农业文化遗产地采取调查问卷方式对福州居民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认知及保护态度进行调查研究,以期运用地方认同原理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原产地。茉莉花[Jasminumsambac(Linn.)Aiton.]原产于印度、波斯湾一带,属木樨科,茉莉属,常绿灌木,为热带、亚热带长日照偏阳性植物[14],适于在光照充足且年均温20—40℃,土壤持水量60%—80%的环境下生长[15]。茉莉花在西汉时经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之初就在福州落地生根,这与福州独特的自然条件关系密切。福州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下游,地理位置介于25o15'N—26o29'N,118o08'E—120o31'E之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闽江横贯其中,下游为福州盆地,北部和东部为山地和丘陵,南部为平原。福州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年均温在16—20℃之间,7月平均气温28.6℃,1月平均气温10.5℃,年均日照时数1700—1980h,全年无霜期长达326d。年均降水量达900—2100mm,平均湿度77%[16]。福州在光、热、水、土资源等方面与其他茉莉花种植区相比优势明显,为茉莉花的生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17]。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地主要分布在福州市境内的晋安区、仓山区、闽侯县、连江县、长乐市和永泰县等6个县(市、区),总面积3291km2,其中茉莉花主要生长在闽江沿岸的冲积平原和沙洲上,茶树则主要分布在鼓山等山区。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研究中问卷调查主要包括福州居民人口统计学特征、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地方认同维度测量量表等内容。按照调查对象的性质把福州居民分为福州市民和外来居民。福州居民对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不同事物的地方认同维度测量量表采用从1(表示“强烈反对”)到5(表示“同意”)的5分制Likert量表。参考Proshansky[4]对地方认同所下定义,结合本调查问卷的具体研究内容,以农业文化遗产地作为地方认同理论的应用及研究范围,将地方认同划分不同认同维度:历史认同(historicalidentity)、现实认同(practicalidentity)、情感认同(emotionalidentity)和行为认同(behavioralidentity)。调查小组于2013年5月在福州市仓山区的万达广场、台江区的闽江公园以及晋安区的鼓山3个地点随机对福州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并当面回收有效问卷342份。受访居民基本情况参见表1。受访居民中,福州市民(46.78%)和外来居民(53.22%)所占比例较为接近,男女性别比例相当(51.46%和48.54%)。受访者中以18—60岁年龄段为主(占比92.68%),所从事职业以工人(23.39%)、学生(15.20%)及企事业职工(24.56%)为主,年均收入在5,000元以下、20,001—30,000元、30,001—50,000元的受访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0.17%、22.22%和27.19%,受访者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54.67%受访者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借助Excel进行数据汇总并利用SPSS17.0对汇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2问卷信度与效度

良好的问卷结构要求各维度与测量总分间的相关系数在0.30—0.80之间,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在0.10—0.60之间[18]。据此,为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可信性,本研究利用SPSS17.0中scale模块提供的信度分析(ReliabilityAnalysis)及因子分析功能对量表进行信度和结构效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地方认同维度量表的克朗巴哈(Cronbach)系数为0.664,KMO统计量为0.65,球形Bartlett检验发现变量间在0.0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相关,说明量表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处于可接受范围内,可以对量表数据进行后续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福州居民地方认同维度总体特征分析

采用5分制Likert量表对问卷结果进行测量时,通常情况下得分均值在1—2.4之间表示不同意,2.5—3.4之间为一般,3.5—5之间为同意[19]。由表2可知,福州居民对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不同认同维度的总体得分介于2.80—3.90之间。其中,福州居民在历史认同、现实认同及情感认同3个维度上的总体得分分别为2.85、2.80和3.25,认可程度一般。行为认同维度上的得分达到3.90,表明福州居民在保护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对福州居民中的福州市民和外来居民分别进行研究发现,福州市民在各地方认同维度中的得分均高于外来居民。除在行为认同维度上福州市民和外来居民得分均值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外(P>0.05),在其他认同维度中两者得分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

2.2福州居民地方认同维度差异特征分析

以地方认同均值及不同地方认同维度均值为变量,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对福州居民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地方认同及其4个认同维度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年均收入、居住时间、文化程度和调查对象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以研究这些因素对福州居民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地方认同的影响程度。为尽可能地降低某些分组因样本量过少而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干扰,现将职业组别中“科研人员”样本以及年均收入组别中“5,001—10,000元”样本予以忽略,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表3)。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居民对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地方认同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地方认同亦增加,但不同年龄段居民之间的地方认同差异主要体现在历史认同维度(P=0.042)、现实认同维度(P=0.009)及情感认同维度(P=0.004)上,而在行为认同维度上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601);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对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地方认同差异显著(P<0.05),随年均收入的增加而升高,但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情感认同维度(P=0.005)和行为认同维度(P=0.002)上,而在历史认同维度(P=0.164)和现实认同维度(P=0.224)上差异不显著。年均收入在“30,00150,000元”的居民在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上均高于其他收入居民;居民居住时间的长短对其地方认同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居民地方认同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居住时间愈长,地方认同程度愈高。具体而言,不同居住时间的居民地方认同的历史认同维度(P=0.000)和现实认同维度(P=0.001)差异极显著(P<0.01),在情感认同维度(P=0.029)上差异显著(P<0.05),但在行为认同维度(P=0.412)上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地方认同、历史认同维度和行为认同维度分别在0.05、0.01和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其中“大学”和“硕士及以上”受访者的地方认同、历史认同和行为认同高于其他文化程度受访者,说明居民地方认同程度的高低与其受教育水平关系密切,受教育水平愈高,地方认同程度也愈高;福州市民和外来居民的地方认同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具体分析发现,福州市民和外来居民在历史认同维度(P=0.000)和现实认同维度(P=0.000)上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情感认同维度(P=0.019)上差异显著(P<0.05),但在行为认同维度(P=0.087)上差异不显著。福州市民地方认同高于外来居民,表明人口的空间迁移和依存地变化可能对居民的地方认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3福州居民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地方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为研究不同因素对福州居民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地方认同的影响程度,借助SPSS17.0相关分析功能中的Pearson相关系数对受访者的年龄、年均收入、居住时间以及文化程度与其对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地方认同、历史认同、现实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进行相关分析(表4),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年均收入、居住时间和文化程度与居民地方认同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其中,年龄和年均收入与地方认同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居住时间和文化程度与地方认同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受访居民的居住时间和文化程度与历史认同同样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表明在当地的居住时间愈长,受教育水平愈高,受访居民对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历史文化传统了解程度愈高。福州居民现实认同的形成主要受到年龄和居住时间的影响,与年均收入和文化程度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居民的情感认同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年均收入和居住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福州居民的行为认同与其年均收入和文化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更多受到居民文化程度的影响。综上所述,福州居民对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地方认同及各认同维度主要受到居民居住时间和文化程度的影响,居住时间愈长,文化程度愈高,居民对地方事物的了解程度愈高,更有利于提高对当地的认同程度。

3结论与讨论

3.1福州居民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规律

为探究福州居民对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认知及保护规律,按照受访居民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其与地方认同各维度间相关系数大小,将福州居民对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认知保护划分为由低到高的3个层次:人口特征、认知态度和保护态度,其中,依据地方认同各维度涉及的具体调查内容,以历史认同、现实认同和情感认同3个维度指示居民的认知态度,以行为认同指代居民对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态度,据此,构建福州居民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规律(图1)。在地方认同与受访者行为表现的关系研究中,Williams等[20]研究发现当人们对一个特定地方产生地方认同时就会表现出对该地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本研究中,福州居民的认知态度受居民人口特征(年均收入、文化程度等)的影响,而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主要受其对该遗产项目的认知态度的影响,与居民人口特征相关性不强。依据福州居民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规律,在如何有效保护的问题上,应采取积极举措转变居民的认知态度,如政府及相关部门可经常性地组织或举办弘扬茉莉花文化的大型民间文艺活动以吸引市民参与其中,增强居民对茉莉花及茶文化的了解;茉莉花在福州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并因此而成为福州市花,占据“天时”与“地利”而独具特色,政府部门应利用大众传媒及移动互联网多渠道对茉莉花与茶文化进行积极宣传,增强居民的文化自豪感以及对该文化遗产的情感认同;可针对居民开展茉莉花茶保健功效的讲座或论坛,拓宽居民对茉莉花茶用途及功效的理解,进而影响其消费倾向。通过增强居民的认知程度最终影响其行为选择,以实现对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

3.2不同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研究方法及内容对比

为丰富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相关研究方法,以更好地促进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将国内不同农业文化遗产地动态保护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研究内容加以分类整理(表5)。由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农业文化遗产地动态保护在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上存在差异性和多样性。概括来讲,在遗产地动态保护的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运用的主要方法有问卷调查及访谈法、结构方程模型及评价模型、生态足迹方法等。研究内容主要有旅游开发与农业文化遗产地资源/居民态度之间的关系、遗产地资源多功能性价值评价、生态足迹及生态补偿等。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其他农业文化遗产地动态保护的研究方法及技术成果,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取长补短,从而促进遗产地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

3.3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本研究应用地方认同理论以居民对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认知及保护态度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探索及拓展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途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笔者对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研究只涉及该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此单一功能,而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农业多功能性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除文化价值外还有产品生产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景观保留功能等[26],因此,在今后研究中应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2)本文在应用地方认同理论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过程中仅是选取4个认同维度,为更评价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在今后研究中应尽可能拓展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同维度;(3)本文尚未对福州农村居民的农业文化遗产的认同程度进行调查,因此,为反映福州城乡居民在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各功能价值上的认同度,以使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和代表性,在后续研究中应对福州农村居民的认同表现给予足够的重视;(4)在定量化研究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认同度及其影响机制过程中,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任洪昌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农业毕业论文:我国农业生态经济论文

20世纪80年代、能值分析的理论由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Odum创立、可转换生态系统内流动和储存的各种不同种类的能量和物质为同一标准的能值、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留美学者蓝盛芳将能值理论引入中国、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大学以及科研机构等进行了能值研究、后将能值理论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在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以及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亚系统间以及其与外部经济,自然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生态系统研究的根本任务是分析系统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筛选的系统组织模式[1]。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学者专家对此均做出了的研究和分析。Odum等[2]能值评估了美国的环境,资源,劳务,进出口曰蓝盛芳等[3]采用能值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曰严茂超等[4]研究了西藏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指出了西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对进一步开发西藏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和分析曰张耀辉等[5]和刘新茂等[6]分别对海南省农业和广东省种植业系统进行了能值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近年来、全球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尖锐、人们对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总体来说、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中国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综述

蓝盛芳等[7]把农业系统作为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来分析、系统地研究了自然属性和经济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解决了能量分析无法克服的不同能质的能量无法比较和加减的难题、得出一系列反映农业生态的能值分析指标体系、并对系统的能量流,物流和价值流进行综合分析、能量分析只能对系统的部分能流加权计算分析。闻大中[8-11]通过研究描述了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特征的一些指标、并提出建议。陆宏芳等[12]研究认为能值分析方法用生产某种能量或物质所直接或间接耗用的太阳能值量来衡量该能量或物质的价值、能值分析阶段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方法亦有不足、如能值指标体系缺乏统一性及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综合评价指标、能值转换率的计算过于繁复等、上述问题的解决与能值分析和能量及耗散分析的结合,能值较大功率的明晰化,物质分析及景观结构分析的结合等共同构成了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发展的几大方向。陆宏芳等[13]从成本价值结构和产出效应价值出发、以顺德市农业系统改革开放22年的发展动态为研究对象、以能值理论方法为主要手段、结合环境经济学方法、开展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农业系统生态经济动态的分析与评价研究、探索能值方法与环境经济学方法的整合路径、提出一系列生态经济评价指标、认为能值分析方法和环境经济学方法有着较好的互补性和一致性、但在具体指标体系选择与构建及产出端分支的量化上还有待完善。此外、提出了新的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值指标渊EISD冤=渊能值产出率-能值交换率冤/环境负载率、即EISD=渊EYR伊EER冤/ELR。严茂超等[14]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评估中国大陆各省渊市冤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能值及其宏观经济价值、分析比较和排序各省区单位面积产出,人均农产品能值占有情况等指标、综合考虑农林牧渔业主要产品的产出情况、发现山东省产出居全国首位、而通过分析全国农林牧渔业产品的产出指标、发现新疆,西藏等10个省区的土地现实生产力较低。李双成等[15]对中国的经济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院1978要1998年、除1981年,1989年和1990年外、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GDP年增长率都在7%以上。经济总量增幅明显、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然而、用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来衡量、发现中国现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处于下降态势。陈敏刚等[16]研究了中国蚕桑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外界自然,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定量计算反映中国蚕桑生态系统的能值指标、并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比较。结果表明、中国蚕桑生态系统亟须提升科技水平、以促进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2省级尺度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综述

曹志宏等[17]用能值理论分析研究了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特征、并对影响该地区投入产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该省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吴磊等[18]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对2008年湖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反映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指标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院湖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都比较高、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值投入、提高资源产出率、降低环境复杂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使该省的农业产业更趋于可持续发展。王闰平等[19]对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对2005年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进行能值分析、结果表明院该省的农业生态系统仍然主要依赖人力、属于传统农业、畜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果蔬类产值仍然较小。以后的发展要逐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机械化农业。潘安等[20]对四川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分析研究、得出四川省人均农产品占有量持续增加、农业属于石油型农业、因此该地区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保持种植业的稳步发展、大力发展养殖业、开发四川省的农村劳动力、加大劳务输出、从而增强四川省的农产品竞争力。吴伟程等[21]对江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江西省农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环境负载率为0.61、可持续发展指数为1.63、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能值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增大农技推广力度、以促进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张希彪[22]对甘肃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指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院该省的农业发展对本地资源过分依赖、加之购买能力不足、导致该地区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土地生产水平较低、人均能值用量较低、属于高资源消耗型农业。罗昆燕[23]基于能值理论的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现状研究、以及王建源,刘继展,王明全,刘自强等人分别对山东,江苏,东北和乌鲁木齐等省份的农业进行的能值分析、得出以上几个省的农业发展处于石油农业阶段。

3市,地区,县级尺度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综述

熊金林等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株洲市2001要2008年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依赖人力、尚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环境压力大、空间资源利用率低、需根据当地情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孙会东[24]用能值分析法对临洮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产出和环境负载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净能值产出率为1.18、环境负载率为6.1、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91、属于不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韩清延等[25]以都安自治县为例、分析了该县的能值产出指标、结果显示院该县的能值利用率低、技术文化水平低、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环境的依赖程度高、系统的可持续性较差。高红梅等[26]对天津市的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院该地区的能值产出率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工业辅助能值大幅增加、对环境压力较大、应加大科技投入、降低以化肥为代表的工业辅助能投入、以促进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刘富刚[27]运用能值理论研究了德州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了该区的环境资源和经济特征、结果表明院该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应进一步调控工业辅助的能值投入、提高可更新资源利用率及科技含量、保障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岳敏等[28]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院本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现代化程度不高、在生产过程中、科技含量低、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生产效率低、是一种高消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应采取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产出能力。杨松等[29]对重庆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院应加强重庆市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科学技术研究、增加能值投入、增大农业推广力度、优化产业结构。

4其他特殊区域,地形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综述

尚清芳[30]对甘肃武威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动态发展态势进行了能值分析、系统研究1986要2005年甘肃武威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能值指标及其发展态势、定量分析了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靳雪艳等[31]对紫色土区陈家湾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分析、研究了四川紫色土区的投入产出状况、得出该地区的系统生产效率较高、但经济不发达、农业生产经济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应增加能值投入、增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对可更新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提高产出率。周萍等[32]对黄土丘陵区退耕前后典型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能值分析、从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结构角度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政策入手、对环境的资源利用,环境压力,能值指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院退耕还林后能值产出率大大降低、畜产品的能值产出也有所下降、但是系统优势度有所上升。付晓等[33]通过研究朝阳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对比能值评价指标、分析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现状、发现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了对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化、由此产生了对不可更新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张希彪[34]分析了陇东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果表明院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是建立在对环境资源过度利用的基础上、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阶段。该地区的能值投入水平较低、系统生产优势度不高、应采取措施增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产出能力、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5结语

能值分析在理论上开辟了定量分析研究新方法、提供了一个衡量和比较各种能量的共同尺度、统一了综合分析生态系统和各种生态流的标准、使得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更加丰富[35-37]。实践上、应用能值可衡量分析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定量分析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及其真实价值。但是、截至目前、人们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研究尚未引起重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分析在具体操作上还有诸多难点和障碍[38-39]。由此可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研究将是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工作的一个重点和方向。

作者:魏晶晶 方江平 代松家 单位: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