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

摘要: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成为国家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该行业出现了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不断提高行业的创新研发能力、调整产业的布局、加强技术引进力度,进一步提升国内产品科技附加值,整个产业才能健康快速发展,在治理我国大气污染问题上作出贡献。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大气污染治理研究

1工业与城镇化发展下的大气污染问题

1.1大气污染问题的原因分析

1.1.1城镇化发展失衡导致人口过度膨胀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也明显加快。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一味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张,过于片面的城市规划导致城市结构体系发展不均衡。中心城市无序地持续扩张,导致大城市的城市功能过于集中,从而导致人口过于密集,使得城市趋于饱和,资源消耗速度过快,废气排放量巨增。大城市产业的发展并未抵消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管理水平未能跟上大城市发展扩张的速度。而此种现象并不是大城市应存在的普遍现象。据调查,与其他国家大城市的大气污染程度相比较,我国大城市的污染程度明显过高。

1.1.2环保制度不健全,污染治理效率低

持续恶化的大气污染治理问题需要健全的环保制度调动各方主体,形成合力对大气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在当前严峻的环保形势下,积极调动各方主体共同治理大气污染问题迫在眉睫,但由于当前我国对大气污染问题制定的相关制度还不完善,现有法律保障制度体系也未能覆盖,导致现行环保法在执行过程中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大气污染的治理水平。加强对企业排污行为的制约,积极提升企业自主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并帮助企业完善自主节能减排的经济手段。

1.2某地大气污染问题治理的分析

某地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粉尘和一氧化碳含量超过环境负荷引发了雾霾事件,当地人意识到了雾霾的严重性,开始从各个方面研究如何治理大气污染。

1.2.1国家立法治理废气排放

国家立法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基本方略。在某地雾霾事件发生之前,当地政府就已经颁布《工业发展环境法》与《制碱法》,其中包含了一些需要严格监管的行业,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均会产生各种有毒气体。同时,这也是法案中及时次规定了氯化氢的较高排放量。20世纪50年代某地烟雾事件后,当地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此法案中着重提出了无烟区的设立,并且无烟区中的居民必须改造自己的锅炉、燃料,并使用集中供暖的方式。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有毒雾霾终于从当地消失不见。而当地政府继续颁布了《污染防止法》,这个法案对大气、河流、海洋、土地各方面都有了、系统和有针对性的条款。

1.2.2控制重点变为机动车尾气排放

某地的机动车数量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迅速增加。当年的监测报告中显示,某地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已成为机动车尾气排放,其占大气污染物含量的比例也在持续增加。于是,当地对大气污染的控制重心向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开始转变。政府还是推出各项政策,比如宣传公共交通、自行车等无油耗、无污染的出行方式;改变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降低对私家车的依赖;改进机动车燃油机的基础设计和燃油结构;建设自行车道路系统等。

2对大气污染进行标本兼治的治理研究

2.1实行城镇化发展均衡化策略

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应实行均衡化的发展策略。一方面,为了解决中小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过程中的资金问题,通过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达到使流动人口在中小城市充分就业的效果。并在依托县城的基础上带动发展一批有实力前景的中小城市,通过利用现有的地方产业基础和基础设施吸引更多人实现就地城镇化,使得人口聚集起来,共同发展中小城市。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大城市的凝聚力和扩散效应,形成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合理化的城市群,将中小城市融入城市发展体系内。

2.2加快建立绿色产业体系步伐

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调整不均衡的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型的工业化发展模式,通过积极地控制产量并调整存量的方式提升产业健康发展的水平。在产量增加问题方面,在进一步提高化工、石油、钢铁等耗能量、排放量较高和产能过剩等行业的基础上,建立差别化的产业准入机制,有区别地对待和要求不同产业,以达到调整过于偏重的产业结构的目的。在积极、有效遏制地方企业扩张规模的基础上,提高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对于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实行严禁批准高耗能、高排放新增产能项目的核准和备案。

3结束语

在工业与城镇化发展背景之下,大气污染的治理研究工作应从提升中小城市吸引力及其与城市群协调发展着手,积极优化城市结构体系,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有效长久的治理机制,以提升整个城市群的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为目标,以建立均衡化的城镇化发展体系。为走上均衡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必须避免人口过于集中在大城市,应当积极调节人口比例,使之与大气承载能力相协调,解决大城市中人口膨胀所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在工业与城镇化发展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同时,有效治理大气污染问题。

作者:韩文 单位: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措施

一、淘汰分散燃煤锅炉

——加快县城建成区燃煤取暖锅炉淘汰。2013年淘汰6台燃煤锅炉,2014年淘汰2台燃煤锅炉,2015年淘汰机关事业单位采暖燃煤锅炉,2017年底前基本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在供气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改用电力、新能源或洁净煤等清洁能源。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环保局、县质监局、县科技局

——取缔和淘汰县城建成区生产经营性燃煤锅炉。2017年淘汰县城建成区内所有生产经营性燃煤锅炉,进行集中供热或清洁能源改造。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环保局、县质监局

二、深化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治理

——加快脱硫脱硝设施建设。相关企业建设脱硫设施,并进行高效除尘设施改造,烟尘排放达到新标准和特别排放限值。干法水泥企业生产线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及脱硝设施建设。

责任单位:县环保局

——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进一步完善相关重点企业现有治理设施,不断提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水平,确保达到治理效果。对治理无望的企业,坚决实施关停、搬迁措施。

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工信局、县环保局、县发改局

三、开展“土小”企业专项整治

——开展粘土砖窑专项整治。关停粘土砖生产企业,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对全县范围内的所有粘土砖窑进行关停取缔。2014年11月10日,对粘土砖企业的机械制坯设备进行拆除,2014年12月15日前,完成对所有粘土砖窑的关停淘汰。

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县环保局、供电公司、县工商局、有关乡(镇)政府

——开展小矿山专项整治。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对山区乡(镇)和县城周边及高速公路、交通干道两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可视范围内的小矿山、砂石料加工企业全部取缔。对其它不符合要求的矿山开采和加工企业进行停产整顿,达到够规模、有手续、达标排放的方可生产。对治理无望的企业坚决关停取缔。同时,大力推进矿山修复,改善植被状况。

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县环保局、供电公司、县工商局、有关乡(镇)政府

四、加快油气回收治理工作

2014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县所有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治理工作。

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县交通局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大气污染治理的环境工程论文

1污染程度

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以及稳步提高的国民生活水平,导致人民对机动车的拥有逐年增长并达到一个相当庞大的数目。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成为大气污染中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虽然机动车便利了人们是生活、缩短了区域之间的距离是其具优势之处,但汽车制造商以及相应的监管部门并没有针对尾气的污染现象做出具有明显成效的治理措施。全国各处的酸雨与近来覆盖极广雾霾天气频繁出现,这是极为严重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程度,甚至已经极大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时期污染所达到的较高程度。火电厂以及塑料厂等工业企业昼夜不息的产生这大量的工业废气。这不仅是度当地环境的破坏,而且会在气流的影响下,对相邻大片区域造成危害,有些严重的污染甚至会走出国界,造成国际性的大气污染。中国发展正处于上升期,重工业对发展的支撑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无法取代的。但是缺乏应有的限制和规定,并且无人监管,长期无节制的排放成为环境污染的沉疴。作为人口大国,原本细微的东西,在与庞大的基数相乘之后就会成为极为严重的问题,大气污染正是如此。但是缺乏有效处理在人口作用下形成问题的手段,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较为落后的处理技术,成为了治理环境问题的掣肘,同时也成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掣肘,因此,解决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主要防治措施

2.1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在区域内全局调查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等方面,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控制污染方案。整合产业构成,从源头抓起,对已无力整改的企业要采取关、停、并、转、迁等措施。应将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区域作为工业生产区,并在工业区与城市生活区域之间设置间隔区域。疏密有致,减少单位区域内的污染排放。

2.2合理使用能源煤炭是我国当前主要能源结构,燃煤过程也就是大量排出污染气体与污染物质的的过程。因此推广工业型煤及洗选煤的运用,以及广泛使用相对清洁高效的能源,如天然气、煤气和石油液化气等,才能有效控制污染气体和污染物质的排放量。

2.3处理尾气排放机动车经过燃尽燃料之后会排出很多有害物质,如碳氢化合物以及SO2等。而随着我国机动车的急剧增多,尾气排放的广度以及数量极为庞大,成为了城市中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发展清洁燃料机动车以及优化发动机的燃烧设计,成为了减少这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主要手段。与此同时,加大控制力度,完善监督检测制度,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体系,是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又一重要手段。

2.4绿化造林植树造林是一种防治大气污染的极为有效的措施,树林可以起到降低风速、沉坠灰尘、吸附粉尘等多方面的作用。同时植物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CO2的并且同时释放出氧气,达到进化空气的效果。因此,改善城市大气质量一个极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大城市绿化的建设、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质量,从而使得城市大气环境变得相对清洁。

3结语

在牺牲环境发展经济之后,大气污染的治理成为了当今我国无法回避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重大课题,不解决环境问题则无法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实现国家的永续进步。因此,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是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只有将其克服,才能继续走下去获得长远的发展。

作者:周林平单位: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研究

[摘 要] 大气污染问题是我国目前最为头疼的事情。不断加大对该领域治理的关键措施就是引导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不断壮大他们的实力,增强产品的实力,才能有效控制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国内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对该行业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该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气污染;创新研发;合理布局;政策补贴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雾霾天气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交点问题,成为现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最为主要的驱动力。现在很多人开始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起始点就是雾霾。国家层面也在不断修改相应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加大对制造污染的企业进行最为严厉的处罚,2015年,新的《环保法》已经出台,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处罚力度最为严苛的一项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对那些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的人员、企业进行最为严苛的制裁。

一、发展前景

大气污染治理的行业主要就是针对现代大气污染,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升级降低对大气污染、处理对大气的污染等方面的企业集群。我国近年来对大气防治工作不断提高的重视程度,这个行业也不断发展起来,出现了很多新兴企业,截止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国内的大气污染治理的企业整体的产值已经超过了千亿大关,这种增长的态势还在不断加速提升。这个行业进一步细化可以分为脱硫、硝及除尘的三个分支领域。例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的污染是巨大的,在汽油的脱硫方面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在汽车生产领域也有很多发展空间,例如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等都是大气污染治理所涉及的行业。大气的污染威胁到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对环境的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现在PM2.5、臭氧空洞、酸雨等问题直接摆在人们的面前,只有不断发展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增加政府的扶持力度,才能有效控制这种不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大气发展趋势。因此,在大气污染治理行业领域,存在很多潜在的发展空间。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大气污染治理的行业发展存在很多利好的条件,不仅在国家政策方面存在一定的优惠和扶持,还有社会经济需要的客观存在空间,但是看到该行业发展的前景的时候,也要进一步正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创新研发的实力有待提高

由于现代社会中,从事该行业的主要企业也是从不断转型而来的,在这个领域的创新能力,科研攻关能力还是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产品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发明专利,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同时,还存在这样一些企业,他们对新产品的研发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对他人企业的创新产品有想法,不断仿照他人的产品,套取国家优惠政策和相应补贴,在一些政策的漏洞研究上大下功夫,不断钻政策上的漏洞,骗取国家的补贴。一些关键设备、关键部件主要还是依靠海外进口,这种技术的引进大大提高了该行业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行业的发展构成不够科学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的大气污染治理行业逐步在壮大,但是仔细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整体行业的经营规模在不断壮大,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发展问题。现在虽然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众多,但是成规模的企业不多,大多数都是小规模的发展,家族式的发展,产业的集中优势不是很突出,还有一些小规模企业存在资金链紧张,经营困难等问题。很多企业还保留了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经营理念、产品研发能力、产品生产工艺都存在资源的浪费,对环境也存在一定影响,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其竞争实力的增强,对资源的浪费将不断,提高企业的运行成本,增加企业负担。国内该行业的整体实力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评论,缺少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竞争能力缺位。

(三)国家层面的政策补贴存在漏洞

近年来,国家在大气污染的治理上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对该行业的补贴力度也逐年增加,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很多企业出现的钻国家政策漏洞的可能。企业千方百计地改造自己已有的产品,来迎合国家在政策优惠、项目补贴上规定,但是这些改造的产品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作用微乎及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国家的很多资金浪费。

三、对策

通过进一步分析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深层次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不断提高该行业的创新研发能力

“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没有科技,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不断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行业企业科技投入,引导科研院所、企业自身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科研,不断增加研发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不断提高企业消化吸收这些创新技术融入企业产品的能力,在研发团队的打造上不断加大投资,引进高层次人才。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自主研发大气污染治理产品的政策支持,相应的项目资金的投入,在税收、补贴等方面加大优惠力度,鼓励企业提升创新研发的动力。同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不仅要进一步加大科研院所对创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对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的实践培养效果,为我国培养更多这个方面的技术人才。

(二)合理布局,进一步调整该产业的布局

转变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有效降低无序竞争,对产品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行业的发展需要有政府在全局进行相应的调控。国家可以运用政策这一杠杆,对大气污染治理行业进行局部的调整。对一些产业结构老化,经营理念陈旧,产品研发滞后,生产过度粗放的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他们的经营理念,转变自己的发展模式。在一些区域内调整形成一些产品集群,不断推进相关工业园区的发展,形成一个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实力。

(三)加强技术引进力度,进一步提升国内产品科技附加值

不得不承认我国该行业内的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只有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增加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科技含量,在一些关键领域,积极引入国外的企业进入,与之合作。对国外该领域的资本进入可以进一步放宽政策,引领国内企业的发展。

四、结语

2015年是“十二五”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之年,作为环保产业的一部分,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成为国家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该行业出现了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不断提高行业的创新研发能力、调整产业的布局、加强技术引进力度,进一步提升国内产品科技附加值,整个产业才能健康快速发展,在治理我国大气污染问题上作出贡献。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大气污染治理的建议与措施

摘要: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极大的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环保问题的讨论。特别是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大气污染问题更是受到居民的热烈关注,其中又要以“北京雾霾”为代表的大气污染现状为代表。大气污染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还直接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治理与预防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成为环保部门及众多专家学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气污染;雾霾;防治

引言

由于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污染物的排放量也逐步增加,给大气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使得复合型环境问题逐渐表露出来,导致环境的空气质量不能得到保障。近些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并持续较长时间,其危害关键在于霾。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使得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有着重要影响,同时还会造成人心理上的压力与沉闷。由于雾霾天气降低能见度,空气质量变差,也会严重影响正常的交通安全,进而对经济发展有着较为严重的限制,导致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受到抑制。

一、大气污染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经济发展方式、能源结构和相关的产业结构对环境的影响;主观原因则反映出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控方面的不足,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法制以及相应机制等。主观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我国长期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产生大量污染物,不仅使经济发展质量难以提高,资源环境也不堪重负。能源结构缺乏合理性。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我国煤炭消费量从2005年的21.4亿吨增长到2012年的36.5亿吨,煤炭消费量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0%。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污染日趋严重。这不仅是造成城市灰霾、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有限的大气环境承载条件。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内城市连接成片,人们生产生活高度集中,燃煤、交通、建筑等活动带来大量污染物的集中排放。

二、大气污染的治理办法

1、提高废烟废气的控制技术和效率

从大气污染的形成的重要原因来说,城市建设中带来的废烟废气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治理大气污染,就可以从提高废烟废气的控制技术和效率的角度进行。首先,可以利用多种的除尘设备对大气中的烟尘和工业粉尘进行处理。目前较为流行的颗粒状大气污染物处理技术主要有:离心力除尘技术、湿式除尘技术、电除尘法、惯性力除尘法等等。其本质就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大气中的颗粒状污染物进行收集或处理。其次,可以提高废气的二次利用率。目前,随着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对废气进行二次利用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方向和趋势。汽车或工业所排放的废气中不全是有害物质,还包含了一定量的有价值气体,可以进行循环利用。针对于此,应该大力发展废气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真正变废为宝,既达到治理大气污染的目的,又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2、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

大气环境容量就是指在满足大气环境目标值(即能维持生态平衡并且不超过人体健康要求的阈值)的条件下,某区域大气环境所能承纳污染物的较大能力,或所能允许排放的污染物的总量。合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就可以在一定的限度中进行合理的排放,做好合理规划,减小对大气的污染。可以根据大气的自净率规律定时定量的向大气排放废烟废气。这就可以充分利用大气环境自身所带的承受力和净化功能,利用大自然的功能对大气污染进行自动的治理。

三、大气污染的防控措施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大气环境的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并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大气污染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宣传《大气十条》

《大气十条》为大气污染的防控提供了指导,制定了相关的方针与措施,而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与其落实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党的指导方针,认真落实有关《大气十条》的相关任务与措施,与各省签订大气污染防控目标责任书,以确保地方政府切实落实与实施。同时,要制定系统的考核指标,以构建完善的大气质量考核体系,确保大气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2、制定相应的规范

制定相应的规范与法律,以明确相关的责任与义务,重点是排污许可、法律责任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并且要进一步加大相应的处罚力度,以减少对大气污染的不法行为,进而提高大气环境的质量。同时,加快有关机动车和排污的相关规范的制定速度,以较好控制机动车尾气和排污对大气的污染,有效降低大气的污染程度。

3、进一步加强监测能力

进一步加强监测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快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以完成全国统一布局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实现对全国大气质量的实时监测;二是确保监测数据的质量,监测数据的质量高低直接反应了全国监测的情况真实程度,是监测工作最为重要的一环。

4、加快预警应急体系的建立

进一步加快预警应急体系的建立,特别是雾霾天气的预警应急系统,以确保对重度污染环境的趋势分析,并提前做好预警应急工作的准备。对于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城市应积极制定相应应急预案,以遏制大气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并根据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5、落实机动车的防控工作

在机动车的防控工作落实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机动车的排放标准,并鼓励部分地区进一步落实第五阶段标准。同时机动车用油方面也有明确规定,严格控制油品升级的时间,并进一步加快燃油清洁化的改进过程的速度,以减少机动车排放量,进而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环保标志的管理力度,完善环保型机动车的考核标准,进而提高机动车的排放水平,以减少机动车给大气造成的压力。

6、鼓励开展全民行动

大气污染的防控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大工程,需要全民行动与政府、企业形成大气污染防控的社会格局。政府要引导公众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只有鼓励并开展全民大气污染防控行动,才能进一步促进大气质量的改善,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生活环境水平。

7、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绿色植物可以使大气中的氧气不断更新,以此调节空气成分,净化大气。大批植树造林,充分利用森林及绿色植被对温室效应的调节作用。扩大生物链中的碳量,使大量碳不能转化为CO2进入大气中;适应气候变化,培育出适宜气候变化的农作物新品种等,种种措施都能减缓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

结束语

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而后针对大气污染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因此,要想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不仅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措施,更重要的是政府的落实情况,只有将相关的方针措施落实到位,才能提高城市大气环境的质量。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大气污染治理中公私合作的国外经验及借鉴

摘 要:大气污染治理,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通力合作,国外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公私合作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本文选取了美国、英国、新加坡与日本四个国家,他们的经验分别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民间参与和“污染者付费”原则,3P网络部门,环境税、科技支持和诉讼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是:完善公私合作的法律法规,成立公私合作的专门机构,对污染源精细化的分类和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 公私合作 公共部门 私人部门

一、引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大气污染定义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到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大气污染由于其存在时间长、流动性大、治理困难等特性,其治理是长时间、跨区域、跨部门的过程,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不能够有效治理,因此要利用私人部门的力量,也就是公私合作。许多学者和机构探讨了公私合作的定义,但目前还没有官方的定义,本文主要采用了欧盟委员会的定义,“公私合作是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传统上由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项目或服务”。[1]在我国,2010年国务院“新36条”中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可以看出公私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公私合作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发展还很不完善,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二、国外先进经验总结

美国加州和英国伦敦都曾发生过严重的雾霾事件,日本曾爆发过大型的公害事件,这些大气污染问题都被成功解决,新加坡因良好的空气环境被称为“花园城市”。这四个国家在进行大气污染治理时,都进行了公私合作的有益尝试,有了成功经验。因此本文主要选取这四个国家的大气污染治理经验进行分析。

(一)美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美国在大气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市场机制,即对企业颁发排污许可证和进行排污权交易。美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排污许可证制度设计严密,分类细致。针对不同的污染源有不同的排污许可证,因此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对于新建或改建的固定污染源,如果常规大气污染物(六种常规大气污染物是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铅)排放量超过一定值,新建或改建之前需要取得建设许可证。同时,建设许可证分为两大类,针对达标区的PSD许可证与针对未达标区的NSR许可证。针对已存在的现有源,如果常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一定值,需要取得运行许可证。许可证有一套完善的体系,包括污染源的所有者、排放的污染物名称与数量、各种污染源应达到的排放标准、达标实施计划、采取的治理措施、监测、记录与报告等内容。排污权交易的原理是,在一定区域内,政府通过科学的预算,首先确定该地区污染物排放的总量,为各个企业制定相应的排放指标,然后通过发放排污许可证的方式授予排污单位排污权。[2]企业获得排污指标后,可以先规划污染物的数量,将本企业的污染物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若有剩余指标,可以高价卖给其他排污量多、指标不够用的企业,政府不参与企业买卖指标的过程,市场机制使然。

(二)英国:鼓励民间参与和“污染者付费原则”

英国政府在中央层面负责环境事务的机构是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DEFRA),其主要职责是立法,不负责环境政策的具体执行。在地方层面,“地方空气管理”(LAQM)负责地方的环境事务,以及与各地方的环境组织或环保群体进行合作,共同参与到大气污染的治理中。同时,DEFRA也会通过多种方式鼓励私人部门的参与,比如由英国皇室授予某些积极出色的组织或团体“准官方”的地位和“皇家”的称号,或者通过强有力的补贴政策支持环保组织的活动或者环保科学的发展,如皇家铸币局的实验师钱德勒教授进行的伦敦居民住宅煤成分的研究[3]。另外,英国政府对企业采用了“污染者付费”原则,要求所有的污染者对其造成的污染直接或间接支付费用,并有责任进行治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谁污染谁付费”原则。企业若不遵守这一原则,会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此外,英国政府支持民间环境团体的发展,包括一些国际环保组织在英国成立的分支机构。1958年,全国只有200多个团体,到了1975年增加了六倍多。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多,超乎想象。

(三)新加坡:3P网络部门

新加坡进行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实现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环境与水资源部是新加坡负责管理环境事务的政府部门,该部门不仅对工业设施进行巡查,而且还与车辆注册和交通警察等部门一起控制车辆尾气排放,此外,还根据不同环境法律开展环境诉讼。[4]治理成功的关键一点在于,在政府伞形环境治理体系下,还专门设立了3P(Public,Private, People)网络部门,从而建立政府部门、私人部门与民众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不是包干揽干,而是利用了私人部门和民众的力量,即运用了市场化的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新加坡政府主要负责规划性的工作,比如:战略制定、组织统筹、指导实施;而一些具体的执行工作,则由私人部门和民众来负责。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共同进行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比如对工业污染的控制,新加坡政府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引导企业参与到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中,要求企业安装一定的污染控制设施,并对开展环保设计的企业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助。政企合作,二者互惠互助,各取其利。

(四)日本:环境税、科技支持和诉讼制度

日本在大气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公私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对于一些使用燃煤和有气体排出的工厂与施工场所,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对所使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征收“地球温暖化对策税”,又称环境税。征收的税收主要用来激励和补助企业的环保型产品,刺激了企业的转型,也做到了新能源的普及。2010年,日本实施了新一轮的环境税收制度改革,其带来的影响可归纳为三种效应:价格激励效应、政府财源效应、通告效应。[5]其二,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创新,开发不同的减排设施。针对固有污染源,开发脱硫和脱硝设备,针对移动污染源,开发低排放发动机。这些企业新开发出来的实用减排设备,经政府测验可以使用后,会推广给企业和民众。其三,如果民众认为工业污染损害了自身的健康,可以通过诉讼手段维护自身权利,政府若接到民众的诉讼,会对产生污染的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日本制定了《公害健康损害补偿法》,企业为了避免受到环境诉讼、承担大额的赔偿与损坏自身声誉,会选择接受政府的惩罚,而这些罚金用来向污染受害者提供补偿费用,从而解决了冲突问题。

三、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一)完善公私合作的法律法规

公私合作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内的发展还不够完善。法律是一切行为的规范,新事物的引入,更需要法律的约束,不能任其自由发展。公私合作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情况较复杂,目前我国对于公私合作领域并没有相应的立法与规范。法律的空缺,是公私合作发展不健全的主要原因。完善公私合作的相关立法是当务之急,让政府和企业的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二)成立公私合作的专门机构

为了规范公私合作中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行为,应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目前没有关于公私合作的相关立法,可以先成立管理公私合作的专门机构,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制定一定的行为规范,如果这些行为规范被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则可以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

(三)对污染源精细化的分类

许多国外机构在向企业颁发排污许可证与向污染者收取费用时,是分污染源制定标准的。美国在颁发排污许可证时,分为新建源和现有源,同时又在新建源中细分了达标区和未达标区。对于污染源进行分类的做法,体现了精细化管理的细化方法,精细化管理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6]。对污染源进行细分,并对不同的污染源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和收费标准,可以节约社会成本,增加政府治理的公平性,以及更有效地治理大气污染。

(四)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不能事事包干,而应充分合理地利用市场机制。排污嘟灰拙褪抢用市场机制的典型例子,政府只负责制定指标,如何完成指标以及指标的买卖与交换,由企业自行决定。为了不花费大笔费用从其竞争者手中买取指标,企业的逐利性使得他们必须进行改革,减少自身排放的污染。市场机制的自行调节,不仅节省了政府的物力财力,而且比政府亲自执行的效果要好得多。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对策浅析

摘要:指出了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已接连发出红色预警,从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合作方面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现状,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京津冀;大气污染; 治理对策

1 引言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接连发出红色预警,廊坊地区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但在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的合作方面,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集中表现为京津冀还缺乏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的长效保障机制,缺乏区域内财政金融政策的相互配合,存在着治理大气污染的可用资源与承担任务不匹配现象,制约了京津冀治理大气污染的环境效益。京津冀目前还处于跨越碳排放强度高峰的初级阶段,距离跨越人均碳排放高峰和碳排放总量高峰还存在很大差距,还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中的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总量上升的艰巨任务,寄希望在短期内很快跨越人均碳排放高峰和碳排放总量高峰,取得“一蹴而就”的成效是不现实的。

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既要靠行政手段,也要靠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当前京津冀在治理大气污染中,虽然在淘汰落后产能和强制污染企业搬迁改造等方面,利用行政手段能够取得一些成效,但从长期看,还需要利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提供长效保障。

造成京津冀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运用不充分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财税金融制度还不能适应低碳绿色发展需要。一方面,我国还没有按照“税制绿化”和“财政绿化”要求,完善税收制度和财政制度,导致我国现行税收和财政在促进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改造提升方面,缺乏科学的制度安排,不利于发挥治理大气污染的财税制度功能。另一方面,我国在信贷考核体系中,还没有把绿色信贷真正嵌入信贷制度内容中,还没有形成导向清晰、内容完整的绿色信贷体系,减弱了治理大气污染的金融制度功能[1]。

2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治理对策

协同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既要明确考核目标和任务分工,又要注重协同合作,必须在协同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牢固树立区域环境效益至上的理念,创新体制机制,较大限度地克服各种阻碍协同合作的制度障碍和行政体制障碍,必须针对京津冀治理大气污染的任务和三地客观存在的财政金融资源差距,密切财政金融政策协同配合,在注重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力和财政投资吸引作用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多渠道引导商业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社会资金积极投入节能减排行动中,为治理大气污染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

2.1 近期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完善跨区投资税收征管体制。对于总部经济所在地与分支机构所在地之间存在区域内的“飞地经济”现象,应按照地域管辖权优先征税,居民管辖权补征税款的要求,制定国内跨区域的统一、规范的企业所得税核算标准和分享办法,以抑制各地为争取分支机构项目落地而乱施税收优惠和任意让渡税款行为。同时,还应统一税收征管的执行标准,以解决京津冀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存在的三地执行标准差异和由此造成的纳税人为减轻纳税义务而产生的跨区域报税问题。

(2)加大中央对环首都地区环境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重大国家战略,中央财政应承担更多事权和支出责任。在涉及减少污染排放的能源节约和能源替代项目、淘汰落后产能、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促进消费节能和消费减排等综合治理京津冀大气污染内容方面,加大中央京津冀环境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支持力度,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环首都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

(3)信贷管理体制创新。在京津冀协同治理污染的发展过程中,应通过金融管理特别是信贷管理体制创新,增加绿色信贷权重考核体系等举措,对承担治理大气污染任务重、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的相关区域,增加其鼓励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绿色信贷指标,提高其金融机构存贷比水平,使京津冀资金保障与京津冀承担的治理大气污染的产业结构改造任务相一致。通过增加和调剂京津冀区域的信贷指标,支持其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4)协调京津冀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布局关系。按照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要求,借助区域合作协调平台,协调京津冀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布局,有利于促进京津冀产业的吐故纳新,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引进和布局新的l展项目,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节能减排。在布局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方面,不仅要杜绝各行政辖区采用非市场竞争手段,争夺和拦截外商直接投资现象,还要通过京津冀协商合作,把外商直接投资项目重点布局在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重、节能减排压力大的区域。

2.2 中长期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制度保障条件,提供长效保障机制。主要体现在财税制度保障方面,一是需要按照绿化税制,完善税收体系要求,及时征收包括碳排放税在内的环境保护税,通过完善消费税制度,把“两高一资”产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发挥其抑制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功能。二是实施汲水财政政策,加大对节能减排导向型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利用的财政投资、财政补贴支持力度,在鼓励和支持产业改造升级、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的同时,吸引商业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社会资金积极投入节能减排行动中,发挥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三是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严格政府采购的“绿色”标准,完善政府节能减排的制度保障体系,通过制度化的政府绿色采购,发挥政府节能减排的示范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提供节能减排产品和社会提供节能减排服务[1]。

(2)加执法整治。保持执法高压态势,以整治非法排污、超标排污、恶意排污为重点,铁腕执法,严查严管,开展环境专项执法整治,从重从快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让污染企业切实付出高昂代价。并采取督导检查与纪检监察联合督查等,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

(3)严格规划区内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项目的审批。加强对各个辖区的督导,对广阳区、安次区、廊坊开发区空气质量进行认定和,强化督导和技术指导,做到责权统一,确保不留死角,确保市区空气污染综合整治取得实效。

(4)加大对市民的宣传引导。继续与市主要媒体密切协作,播发环保公益广告,向市民群发环保公益短信,在市环保局门户网站开辟空气污染防治科普专栏。同时,加大社区、学校等的雾霾知识普及宣传,消除大众的恐慌情绪。

(5)大气检查结果将与地方政府考核挂钩。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介绍,专项检查以京津冀为重点并兼顾周边地区,环保部将组织10个督查组对重点地区进行督查,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飞行等方式锁定污染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说, 各类大气排污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制定及执行情况、群众投诉案件和热点环境问题的办理情况是此次专项检查的重点,检查结果将作为对地方政府考核的依据。

(6)积极发展环保产业。鼓励引导相关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布局,在实现公司盈利的同时,实现污染一体化治理。到2017年底,北京市要调整退出高污染企业1200家,天津市钢铁、水泥产能控制在2000万t和500万t,河北省钢铁产能压缩淘汰6000万t以上。产业结构优化、高污染企业搬迁等工作,既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也是倒逼产能过剩行业进行调整的路径。而当下环境,往往能找到可以变通的方法,理由就是环境违法成本低,处罚轻,而环境违法后换取的经济效益极高。环境立法必须先行,一系列可为的促进环境守法的手段和机制也应该尽快完善。其中,应促成相关信息对全社会公开,交由全社会共同监督,这就有可能促使这些问题受到重视,法律法规贯彻和执法干预都将更为顺利。环境执法如此,京津冀一体化在环保领域的一体化,同样可以遵循这样的路径,加以促进[2]。

3 结语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反复的环境治理过程,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大气污染来源分类,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双管齐下、科学治理的重要基础。赵颜颜列举了几种大气污染源的分类,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实际情况,分析出其主要污染源,针对污染源的不同提出了治理大气污染问题的建议和对策[3]。当前,河北在水资源、大气环境、能源供给和总体生态体系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与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河北省应着力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重点建设京津绿色生态屏障[4]。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探究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 要: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但是大气污染问题却没有任何进展,甚至越来越糟糕,尤其是前段时间的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甚至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 本文详细分析了大气污染的来源及其治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以期切实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大气污染;解决措施;危害健康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 GDP 在不断攀升,但与此同时,大气污染也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为了中国更好地发展,要努力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重视大气污染问题,提出有效改善大气污染的意见。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

大气污染是指人类因生活、生产等活动向自然界排除各种污染物,而该污染物超出了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由此而引起大气质量发生恶化,最终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污染源有两种,一种是天然污染,另一种是人为污染。天然污染指的是自然界排放出的污染源,例如灰尘、活火山排除的二氧化碳、森林火囊约暗卣鹋欧懦龅奈廴疚锏取H宋污染是破坏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例如交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二、治理大气污染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虽然很重视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地改进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案,但是效果都不太明显。大气污染仍然很严重,笔者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规划过程中缺乏科学依据

政府工作人员在规划城市建设时,缺乏科学依据,忽略了环境的重要性。如今在大城市中看到的都是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居民住宅之间离得也很近,这不利于空气的流通,容易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此外,城市周边如果还有化工厂或者垃圾处理厂的话,后果更严重,这些污染物质会向市区进行辐射,从而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

(二)对大气质量管理不重视

目前的大气污染基本政策是控制污染物总量,而总量控制很难兼顾质量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大气污染控制管理的设定目标,因而忽视了大气环境质量的排放量控制。然而污染物排放量并不是根据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的标准来管理的。例如燃煤电行业,它的主要管理目标是二氧化碳,但是燃煤电行业不仅仅是排放二氧化碳这一种气体,还有氮氧化物、细颗粒物以及温室气体等物质的排放,这些也是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不强

很多城市的环境质量监测指标不全,对细颗粒物、臭氧等方面的指标都没有进行检测,数据信息不完善,很难正确反应大气污染状况。虽然有些重点城市采用了自动监测系统,但是其显示的数据的性和代表性都没有达到要求,有些地方甚至还存在人为操纵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现象。

(四)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强

近几年,虽然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具体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完备。此外由于政府缺乏严格的约束力和执行力,而各地又受到经费的限制,导致对大气污染的监督力度大大降低,从而消弱了环保部门对大气污染的日常监督。

三、治理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一)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必须考虑城市环境的发展,合理布局建筑之间的距离,确保空气的流通性。合理规划城市周边的化工厂和垃圾处理厂,建立专门的工业基地,远离居民的居住环境。此外,在建设过程中还要加入绿色环保的理念,加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共同营造一个舒适环保的生态环境。

(二)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基础工作

深入研究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及形成机制,了解大气污染的污染特征,重点研究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开发大气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技术和控制二次污染物的技术。建立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清单,全盘了解细颗粒物排放源的构成情况,并且收集相关数据,确定污染物的排放源头。

(三)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控制,减少工业大气污染

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要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加强监督汽车燃油的使用质量。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要尽可能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可以代替石油和燃料的能源,这不仅能够节约能源的使用量,还不会污染环境。同时,做好城市交通工作,控制摩托车和出租车的使用量,增加公交车的数量,提倡环保出行,从而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另外,工业气体的大量排放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火电厂、钢铁厂等。这些工厂排放的气体污染源很严重,为了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企业在排放该气体时要先进行清洁处理,对于二氧化硫超标的烟气,应该制酸或采取其他方式回收处理,对于常规的火电厂,应采取布袋除尘等方式加大其颗粒物的的处理,而对于低浓度烟气和排放超标的制酸尾气,应该进行脱硫处理。

(四)加强大气污染的法制建设

为了强化大气污染的监督管理,需要进一步扩大大气污染的监管范围,在行为规范、法律程序方面尽可能地做到规范具体,完善配套的法规,增强其可操作性。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执行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完善数据监测的质量体系,提高监测大气环境的技术水准,并且提升监测质量和监测频率。

四、结语

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在规划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将环保理念贯穿其中,从而建立一种多样化、多渠道的环境保护机制。同时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理念,让人民群众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为建设健康舒适的绿色生态环境共同努力。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纳米光催化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摘 要:现如今,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大气污染作为环境污染中的一种,加大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缓解温室效应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难题,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基于此,文章主要对纳米光催化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纳米光催化技术;大气污染;治理应用

纳米光催化技术在大气污染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大气污染的治理水平。由于纳米光催化技术的光敏效果较好,容易达到其反应条件,效率高,对环境及人体具有无害的特点,所以,纳米光催化技术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空气净化技术。对纳米光催化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充分了解其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有利于解决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纳米光催化技术理论

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之一,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其有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而光催化污染物降解技术既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又能解决大气污染物的处理难题。纳米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大气污染物治理方法,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与传统的物理吸附法(活性炭)相比,利用纳米光催化技术净化空气具有以下优势:催化降解反应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操作简便;在太阳光的激发下,能有效去除大气中的污染物如NOx和VOCs,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光催化技术理论主要基于“Fu-jishima-Honda”效应,20世纪70年代后期,Frank和Bard关于水中氰化物在TiO2表面的光分解研究及Carey等关于多氯联苯在TiO2紫外光下的降解研究,极大推动了光催化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半导体材料的催化氧化机理如下:当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光照射半导体催化剂时,价带(va-lence band,VB)上的电子被激发,跃过禁带进入导带(conduction band,CB),而在价带上产生与电子()对应的空穴(),即产生自由电子-空穴对,活泼的电子、空穴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分别从半导体的导带、价带迁移至半导体/吸附物界面,而且跃过界面,使被吸附物还原和氧化;同时也存在着电子、空穴的复合。价带空穴()将吸附的H2O氧化为羟基自由基(),导带电子()将空气中的O2还原为超氧自由基()。这两个自由基(),是降解污染物的关键活性基团。其反应原理如下:

二、纳米光催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纳米光催化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比较广泛,TiO2作为应用效果较好的光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酸碱性、耐光腐蚀性,其化学性质稳定性较好,来源丰富,能源较大,具有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的电势电位较高等优势。但是,在实际的纳米光催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催化剂、有机物浓度的影响。因此,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重视这些因素对光催化技术的影响。

(一)催化剂对纳米光催化技术的影响。纳米光催化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催化剂净化大气的。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表面积、粒径等等,都会影响纳米光催化反应。如:当催化剂的粒径不断缩小时,溶液中的单位质量粒子就会增多,虽然光的吸附效率有所增加,但是,光吸收不易饱和;当催化剂系统的表面积增加时,就意味着催化剂参加反应的面积增大,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反之,则不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另外,催化剂的表面羟基及混晶效应,也是影响纳米光催化反应的另一因素。

(二)光源与光强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纳米光催化技术常用的光源有黑光灯、高低压汞灯、紫外灯、杀菌灯等,波长在200-400nm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在纳米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其光的强度越强,催化反速度就会逐渐趋于常数,但是,光量子效率则会随着光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此外,PH值不同,外加助催化剂及无机盐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纳米光催化技术的反应。

三、纳米光催化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用

(一)室内污染控制与通风技术。目前常用室内环境净化与通风技术有主动式和被动式2种。前者是将室内环境净化装置与机械通风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而后者采用空气净化过滤器结合自然通风系统。这两种技术均涉及高效通风技术,前者主要针对外源性污染,可采用高效低阻过滤的方式;而后者主要针对内源式污染,比较有效的方式为各种室内净化技术。目前主要通风方式包括混合通风、置换通风和个性化送风。混合通风和置换通风均以营造室内可感风环境为目的,若将空调设定温度调高必然会引起室内人员热舒适性的降低;个性化送风由于其实际使用中制约较多,在实际工程中较少。

(二)过滤技术。过滤技术主要包括纳米纤维过滤技术、光催化纤维过滤技术、膜过滤技术。纳米纤维过滤技术具有一定梯度结构的复合过滤材料可大大提高过滤性能,已用于室内空气净化、水体有机物净化等领域,有望实现大规模工程化应用;纳米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处理大气污染物的方法,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四、结语

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单独利用纳米光催化技术的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在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将纳米光催化技术与其他先进的大气净化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效果,保障人们生活健康。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浅析如何做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工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对大气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其中城市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比如我国东部城市出现的雾霾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现象及原因,接着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字】大气污染;城市;治理措施

近些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被雾霾席卷,有的城市甚至遭遇6级以上的严重雾霾。随着城市大气污染的加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城市空气质量,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也给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观念敲响了警钟。因此,要分析导致城市大气污染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为人们创造宜居城市。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大气污染的概念和成因,接着就如何做好大气污染治理展开论述。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以及成因

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要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就要分析成因,制定完善的大气治理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空气环境。

1.大气污染的概念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 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2.大气污染的成因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污染了大气环境,导致城市雾霾现象不断加剧。下面就针对大气污染的成因展开论述。

(一)燃料燃烧。随着工业行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和燃料,尤其是在工矿地区和工厂比较集中的崎岖,污染浓度很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的企业没有采用新的节能技术,仍然采用高硫煤作为燃料,尤其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还有一些化工企业,产生了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了严重空气污染,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交通运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数量出现成倍的增长,不仅造成了交通的阻塞,而且车辆排放的尾气,同时夹杂着大量的可吸入颗粒,对大气产生极为严重的污染。

(三)生态环境破坏。随着人口不断增加,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间,就会无休止的破坏自然环境,出现很多滥砍滥伐的情况,植被遭到破坏,增加了水土流失,导致有的地区出现扬沙和扬尘,对人的身体也会造成损害。

(四)工业布局不合理。在有的城市,是依托资源建立起来的,但是整体布局不合理,导致市区空气污染严重;还有的新型的城市,没有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环保绿化没有跟得上城市发展的步伐,绿化标准远远达不到城市实际发展的需要。

(五)环境意识薄弱,经济发展没有做好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只顾盲目的追求区域的经济发展,在进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或者在进行城市或者产业规划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对大气环境保护的内容,造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这造成的环境危害和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二、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为了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保部门要协同其他部门,认真分析大气污染出现的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城市发展,制定出长远的控制防治规划,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下面就如何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展开论述。

1.做好大气防治的措施

就目前而言,治理大气污染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具体包括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合理使用煤炭资源、强化大气环境管理、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应用绿色植物净化大气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使用清洁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以及水能。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要不断采用高新的节能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煤炭燃烧方式;还要健全城市大气污染管理法律,对大气污染进行监控。

随着城市空气污染不断加剧,大气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因此,为了更好的控制空气污染,要根据大气污染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大气常见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悬浮颗粒、浮沉、可吸入式颗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铅、氟化物等。

2.综合整治方法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大气污染整治计划,控制好较大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同时要根据城市发展结构和交通情况,确定污染城市大气的污染物,做到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因此在实际治理过程中,要改进落后的燃料方式,广泛普及气体燃料、太阳能以及地能等能源,通过综合治理的方法,建立无烟控制区;另外,要做好城市发展规划,调整工业布局,加强城市空气污染源的质量,降低尾气和废气的排放量;还要做好城市绿化工作,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净化城市空气。

3.利用气象条件防治大气污染

在污染源变化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大气污染状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在实际过程中,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和扩散受气象条件的支配非常明显,因此,利用气象条件来制约污染源是防治大气污染现实而又有效的途径,而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则是其中的关键。气象部门不仅要提供大气污染预报,还可以为政府规划部门搞好城市建设的合理布局和城市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所以气象部门可以通过人工增雨、增雪、消雾等技术来净化大气、消除污染。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法治化问题探究

摘 要:当前,京津冀三地正在积极探索区域大气污染合作治理的有效途径。从法治的视角研究京津冀大气污染的治理,有利于加快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法治化进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体应当从京津冀区域联合立法、京津冀地方立法以及京津冀统一执法等层面为京津冀大气污染合作治理提供多方位的法治保障。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 京津冀区域 环境法治

尽管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制度,但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仍持续出现雾霾频率高、时间长、影响范围大、污染物浓度高等特点。究其原因,从以下的画面可探究一二。某京津冀城市霾重度污染城市,超大混凝土车白天在城区在主干道路上经常呼啸而过,满条街黄土飞扬,等黄土散去市民才敢入街行驶。还有些治标不治本的行政手段,为了降低霾报告指数,市政洒水车每天反复喷洒设立污染监测点的街道,导致设立污染检测点的街道满水横流,而相邻街道却干如死灰。这些滑稽画面屡见不鲜。可见区域联合立法和地方立法执法的严重缺失。这说明京津冀三地政府在协作治理污染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各政府缺乏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详细立法和标准执法,并且政府之间并不能有效进行协调,从而致使很多治理措施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依然需要三地政府进一步探索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的治理的有效的法治化路径。

一、京津冀大气污染的治理的立法问题

(一)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与《环境保护法》之间的衔接不紧密

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在我国环境保护领域起到是基础和综合性作用。《环境保护法》从环境的全局领域出发对环境保护的目标、原则、方法、罚则做出了规定,而大气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环境保护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环境保护法》中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中自然无法忽视,所以《大气污染防治法》应当与《环境保护法》进行有效的协同,并且该协同并不是基于法律之效力,而是基于大气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点面关系。

虽然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成为《环境保护法》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内的突破,但其依然秉承了 环境领域的部门法具有相对独立特性的传统,并没有和《环境保护法》进行更紧密的融合。并且《大气污染防治法》 的修订是应当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而适时进行调整,从国外的立法经验和时间看,针对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类法律是需要进行频繁修订的。所以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通过更有效的区域立法和强有力的执法工作来提高这部法律的,丰富深化这部法律的内容和价值。

(二)京津冀大气污染的区域联合立法问题

根据区域法治形态理论,探索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合立法路径。这是一条既不同于中央立法又不同于地方立法的第三条道路。京津冀大气污染联合立法是指京津冀三地立法机关在各自的大气污染防治实践基础上联合制定的跨区域法律规范性文件,目的在于共同治理区域内的大气污染。在性质上,京津冀大气污染联合立法类似于区际协定、州际条约等法律规范,具有“软法” 的属性。京津冀大气污染联合立法的功能在于统一京津冀三地的地方立法目标、保持三地地方立法的一致与协调。在规则制定上,京津冀大气污染联合立法应当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力求以问题为导向,应努力减少和删除无意义的、宣誓性的、符号化的法条。” [1]

京津冀大气污染联合立法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解决三地立法的一致性。一是立法时间的一致性问题。京津冀三地在大气污染地方立法上必须保持启动时间大体一致,不能有的立法,有的不立法。比如混凝土车如城区时间问题,北京市就一直有明确规定,但河北城市并未一致规定。二是立法目标的一致性。三地应当确定一致的立法目标,明确规定共同的年度减排任务、各自的年度减排任务、年度大气污染治理成效等内容,并尽可能量化。三是法律责任的一致性。京津冀三地对大气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应当具有一致性,处罚手段、罚款标准要保持一致,处罚数额要按地方收入比例保持一致。[2]

(三)京津冀大气污染的地方立法问题

京津冀大气污染区域联合立法作为介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第三条路径,其最终实施仍然要立足于地方立法。

尽管《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在制度设计上具有很多亮点,建立了许多新的制度,但是很多制度仍然只是搭建起一个初步的框架结构,还需填充很多必要内容。如果行政机关不积极推进相关实施办法,立法规定只会沦为一直空文。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如果法律责任模糊不明确,法律执行者便无法实施。因此,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地方立法要发挥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规范作用,关键在于将法律责任明确化、具体化。首先,要明确责任主体。地方立法要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进行精心设计,明确地方政府及各主管部门尤其是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责任。这样就容易发挥和调动相关组织机构的积极性,多部门联合,共同治理大气污染。其次,加重处罚措施。为了起到更强的法律制裁效果,在立法时可以适当考虑增加人身罚的规定,对侵犯环境违法者予以镇慑。,把处罚措施具体化。地方立法应在《立法法》及相关法律的授权范围内,对违法行为规定具体的处罚措施,使条文设计符合法律规范的内在结构。立法如果对处罚措施模糊化就会给执法者留下空间,导致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变差。

二、 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统一执法问题

除了建立统一的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立法制度,还应当探索建立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统一执法机制,因为只有公正执法才能真正实现京津冀大气污染合作治理的法治化。建立京津冀大气污染统一执法机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首先,统一执法主体。明确规定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机关的职责权限,整合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深入推进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跨区域综合执法。比如混凝车入城区的行驶应当赋予环境部门和交通部门联合执法。其次,统一执法标准。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统一执法,关键在于区域内的执法标准要统一。对于同一个违法行为,如果北京地区处于高额罚款,而河北地区仅处以警告,那么就会造成违法主体向河北地区集聚。比如有的混凝土等污染车辆受于北京地区的限制而转而绕行河北地区的路径,这依然会造成这个区域的污染,这就无法实现共同的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再次,统一执法程序。针对大气污染防治行政检查、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处罚、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强制等执法行为,京津冀三地应当制定统一的执法细则,明确权力运行的步骤、期限等程序等要素。

京津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政府协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京津冀以协同发展为契机,以法律法规制度为基础,制定配套政策为保障,政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政府间协作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科学传播规范科技名词,助力公众认知大气污染治理

2016年11月26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与未来论坛联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办主题为“守望蓝天:决战阴霾前线”的科普讲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王跃思以“我国(北京)大气霾污染现状、防控办法和面临的挑战”为题,围绕霾的诸多相关议题为到场的近300名观众进行了生动解读。笔者借此契机,围绕科技名词审定公布与科学传播采访了王跃思老师。

王跃思老师和科技名词工作可谓渊源深厚,他曾参加《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的词条撰写工作,对全国科技名词委名词审定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点颇为了解。新版《大气科学名词》目前正在审定中,王老师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一直在关注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尤其是不同版本之间的变化。所以,谈到科技名词审定公布与科学传播工作,王老师有很多自己的思考。

一 科技名词是公众科学认知的基础

谈到科技名词工作的重要性,王老师表示,作为一线科研人员,每天的工作都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尤其是在跟国外的一些科研同行进行交流过程中,术语对接如果出现问题,会造成很多无用功。王老师认为:“科技名词是科学研究工作和成果交流的基础,毋庸置疑是需要统一的,否则会造成公众认知上的错误。”

1.细颗粒物,雾,霾

“以此次科普讲座活动的主题为例,公众将PM2.5(fine particles)称为‘雾霾’,这本身就是错误的,PM2.5的中文名为‘细颗粒物’。”王老师从大气科学角度对这一问题予以专业解读:“英文haze一词在《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中对应的中文定名为‘霾’,其定义为‘悬浮在空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大量微粒,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如果翻译人员没有注意到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规范名词,错译为‘雾霾’,会造成读者的疑惑,久而久之会把‘雾霾’等同于‘霾’。实际上‘雾’和‘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中‘雾’(fog)的定义为‘近地面的空气层中悬浮着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降到1千米以下的天气现象’。‘雾霾’这种错误称呼的传播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伴随北京乃至全国大气污染加重,公众的关注度也持续升温。在未来的工作中,全国科技名词委应加大规范科技名词推广力度,尤其是对新词、热词的定名和公布要更加及时,防止公众产生错误认知。”

2.复合污染,逆温

“造成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王老师向我们解读了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和其中的一些术语:“主观因素是人为污染物排放的增加。中国正面临复合型大气污染。‘复合污染’(combined pollution)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污染物或几种来源不同的污染物,在同一环境单元同时存在,并同时对生物体产生胁迫作用的环境污染现象。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煤污染与汽车污染相隔了几十年发生,能够分别去应对。而中国在煤污染还没有治理好的情况下,汽车污染又来了。中国面临的问题更艰巨。客观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高低纬度间的空气流动减弱,造成大气水平风速降低。大气中颗粒物增多,使得大气的温度升高,而地表获得的光能量变少,地表温度降低。这种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叫作‘逆温’(temperature inversion)。当冷空气聚集在地表,空气就不易形成垂直方向的对流。空气流动性差导致了污染物难以扩散。”

3.空气质量指数,首要污染物

从2011年末开始,中国多个城市市民的实际感受与当时空气污染指数显示出的良好形势反差强烈,旧的空气评价标准已不适应新环境,新的空馄兰郾曜己糁欲出。自那时起,专业术语PM2.5(2013年定名为“细颗粒物”)开始成为大众关注的“热词”。王老师解释了目前中国的“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和原来的“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API)之间的区别:“原有的‘空气污染指数’,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只包含‘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三项。2012年上半年,我国用‘空气质量指数’替代了‘空气污染指数’,新增了形成霾的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反映机动车尾气造成的光化学污染的‘臭氧’(O3),以及‘一氧化碳’(CO)三种污染物作为空气评价指标。‘空气质量指数’数值范围为0~500,是各项污染物‘空气质量分指数’中的较高值。这项数值较高的污染物被称为‘首要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

4.“爆表”

在霾严重的日子里,“爆表”一词常被提及。笔者和很多公众一样,曾想当然地认为这个“爆表”的含义就是超出了仪表的较大测量值。听了王老师的一番解释,才知道原来空气质量指数的“爆表”具有特殊的概念。“PM2.5(细颗粒物),是形成霾的主要污染物,当PM2.5的浓度为500微克/立方米时,刚好折算成AQI的较大值500,PM2.5再升高,即便是超过1000,AQI依然只能是500,为‘严重污染’(AQI值300~500),就是说超出了目前标准的上限。这里的‘爆表’有它特定的含义。”

5.精准治霾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总体目标提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在问及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治理大气污染的问题时,王老师说:“这个目标比较艰巨。了解形成霾的各种因素和具体的污染物成分,针对‘源清单’‘源解析’来科学地、精准地治霾十分重要。PM2.5来源包括直接排放和二次生成。二次生成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多种化学物理过程被转化为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等细颗粒物。柴油车排出的‘黑炭’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工业排放都有具体的措施和严格的标准,比如脱硫、脱硝、喷尿素等,重要的是如何加强管理和控制,加强执行力。”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不断增多,社会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为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保障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进而积累更多技术经验,有必要在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背景下,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气污染来源,并提出具体的治理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应用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水平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为了顺应时展潮流,满足日益严格的处理要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转变。其中,大气污染指大气中一部分物质含量超过正常标准,以至于破坏人类正常生存发展条件及生态系统,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按形成过程,大气污染物可分为二次污染物及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普遍由污染源直接排放,二次污染物普遍由一次污染物光化学反应或化学反应后,形成与一次污染物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全新污染物。鉴于此,本文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气污染来源

城市污水处理厂大气污染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控制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排放量及恶臭处理技术。按化学组成,臭气物质可分为碳氢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又可细分为甲硫醚、甲硫醇、硫化氢等物质[1]。有学者经研究表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气污染主要源于污水处理构筑物及污泥处理构筑物环节,特别是污泥处理区域及进水区域,涉及污泥脱水间、曝气沉砂池及粗格栅,特别是粗格栅及曝气沉砂池中氨气及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季节变化明显,存在“冬春低、夏秋高”的特点[2]。

同时,有资料表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气污染主要源头为格栅处、曝气沉砂池、污泥脱水机房、污泥浓缩池、储泥池。一般说恚进厂污水普遍由城市污水管道输送进入,污水于密闭管道内处于厌氧状态,造成臭气多排放于格栅处,并且污泥经厌氧消化区域时产生甲烷及臭气,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大气污染最为集中及严重的区域。

2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2.1 生物除臭法

作为现阶段新兴除臭技术,生物除臭法以微生物代谢原理为依托降解臭气物质,能有效去除污水处理环节中所产生的臭气,是不可逆转的技术发展趋势[3]。同时,现阶段,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生物除臭法主要囊括曝气式活性污泥法、洗涤式活性污泥法及生物滤池法。生物过滤法主要利用活性、多孔及湿润微生物滤层讲解、吸收、吸附气体恶臭物质分解为硝酸、硫酸、水及二氧化碳等简单无机物,其除臭装置由生物除臭装置及加湿装置公共构成,促使恶臭污染物溶解于滤料表面迅速被微生物吸附分解。

洗涤式活性污泥法主要将含悬浮泥浆及臭气物质的混合液于吸收器内充分反应所形成的洗涤液送至反应器再以微生物代谢原理为依托降解臭气物质,不仅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剩余活性污泥,还节约成本投入,缩小占地面积,特别适用于脱除复合型臭气,效果良好。曝气式活性污泥法主要利用曝气形式,分散臭气于活性污泥混合液内,再以微生物代谢原理为依托降解臭气物质。从成本角度来看,使用曝气式活性污泥法只需添置配管及风机,经济性强,适用范围广且操作便捷。

2.2 化学除臭法

化学除臭法主要包括化学剂吸收法、热力氧化法及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其中,化学剂吸收法主要利用试剂化学物质与臭气物质互相反应去除致臭物质。一般说来,常见试剂多为亚硫酸钠、盐酸、硫酸、次氯酸钠及苛性钠等,以苛性钠为例,利用碱性苛性钠可有效去除臭气中硫化氢等酸性物质。

有资料表明,城市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臭气普遍含有大量还原性物质,如有机胺或有机酸等。由此可见,使用氧化法的处理效果良好具备显著价值。按除臭原理,氧化法可分为催化氧化法及热力氧化法,热力氧化法主要利用污泥与臭气厌氧过程产生沼气再高温燃烧后生成为水蒸气及二氧化碳,催化氧化法主要将内含沼气与臭气的混合气体通过装有催化剂的燃烧床后二次燃烧。与热力氧化法相比,催化氧化法借助催化剂不仅能明显降低燃烧温度,还能压缩除臭时间,节约成本投入,但是存在催化剂堵塞及中毒问题,不适用于大面积推广。

臭氧氧化法主要以臭氧强氧化性为依托分解氧化臭气物质。按臭氧形态,臭氧氧化法可分为液态氧化法及气态氧化法。受臭氧性质的限制,化学反应时间长,氧化过程普遍遵循“先液态、后气态”规律,即先使用液态臭氧清洗去除大部分致臭物质后再使用气态臭氧完成氧化过程。

2.3 物理除臭法

物理除臭法主要包括水清洗法及活性炭吸附法。其中,受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物质特殊性的限制,普遍为氨、硫化氢、烯烃、有机胺、有机硫等物质均可溶于水中,但因溶解度有限,无法无限叠加,一旦达到饱和状态严重影响水清洗法的效果。由此可见,水清洗法的经济性良好,成本投入低廉,但是水量大,更换次数频繁,废液必须二次处理后方可排放,客观加剧污水处理工作量,现已被其他除臭法淘汰[4]。活性炭吸附法主要利用活性炭吸附作用处理致臭物质,并且普遍采用多种性质活性炭确保除臭效果,但是受活性炭特殊性的限制,其吸附能力与杂质、灰尘、潮气存在着密切联系,除臭条件相对严格,必须安装除尘去湿装置,不适用于大范围推广。

2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不断增多,城市污水处理厂技术水平逐步成熟,社会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标准。如何增强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依据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背景,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气污染来源,提出具体的治理技术具备显著价值作用。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基于保定大气污染治理的环境审计工作研究

摘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逐步落实和“大保定”发展新纪元的开启,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京津保地区展现全新形象,保定市对大气污染防治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治理。文章从保定市大气污染的治理入手,深入分析了保定环境审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环境审计工作创新方面提出强化环境审计宣传、完善环境质量量化考核制度、建立环境审计组织体系、成立环境审计人才培养和研究机构、学习省内外环境审计经验等措施,努力创出一条适合保定市情、改善京津冀环境的环境审计工作之路。

关键词:保定;大气污染;治理;环境审计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逐步落实,“大保定”发展新纪元开启。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京津保地区联动发展中展现全新形象,保定市对大气污染防治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此进行治理。这些政策措施是否得到了贯彻落实?是否真正发挥了“惠民生”的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环境审计工作来监督检查。保定市长在2016年两会期间表示:保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空气污染,力争用3~5年退出全国空气污染城市后十位。“十三五”期间,保定市将重点实施“无燃煤区”等十大防治大气污染工程,从根本上改变雾霾天气频发的现状。这些工作都需要环境审计工作的跟踪落实。环境审计工作研究对保定大气环境得以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保定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审计状况

保定作为京津保“金三角”大格局中的重要一员,现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节点。面对特殊的区位和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保定选择了一条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绿色生态的发展之路。保定在落实中央和河北关于环境治理政策的基础上,2015年4月,保定市启动大气污染防治三年(2015-2017年)攻坚行动,重点开展集中供热、扬尘污染控制等“十大攻坚行动”。为尽快扭转大气环境连续重污染的被动局面,2016年2月保定在强化现行治理措施的基础上,在全市开展了“十查行动”,严管严查,严处严治,市县联动,防治大气污染。

针对以上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保定开展的与环境相关的审计主要是政府管理的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审计和相关专项审计调查等合规性审计, 即主要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而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其他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对政府颁布的环境政策等进行的审计监督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由于保定仍存在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缺口较大、部分排污企业游离于环境保护部门有效监管之外等问题,环境治理收效不佳。总体来说, 保定环境审计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环境审计对环境管理应有的制约和促进作用还不明显。

二、保定环境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公众对环境审计的认识不足

社会媒体缺乏对环境审计工作的宣传和关注,公众对环境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缺乏良好的社会环保氛围。由于对环境审计的意义认识不够,导致企业没有对内部环境审计引起重视,许多企业对赖以存在的环境社会责任感不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缺乏深刻认识,企业内部环境审计落实迟缓,极大地阻碍了环境审计的完善和发展。

(二)环境审计主体独立操作性有限

目前我国审计主体中国家政府审计具有很强的的独立操作性,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所审计部门的真实情况,但由于审计机构的领导人都是同级政府的组成人员,受到上一级审计机构的领导,极易受到人际关系和行政干预等外界的影响,环境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受限。内部审计由于存在上下级的隶属关系,独立操作性很难保障。社会组织审计理论上独立操作性较强,但由于经济利益等因素影响,若要从根本上始终保障客观公正实难做到。

(三)环境审计人员技术薄弱

随着“互联网+”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推广,环境审计人员需要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检查全部的总分类账和数据库,充分挖掘数据价值,通过检测被审计单位业务发展和风险变化的趋势,及时捕捉并揭示潜在风险,防范于未然。目前,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风险防范等计算机在环境审计中的运用以及计算机辅助环境审计软件的开发进展,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四)环境审计人力资源短缺

环境审计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它要求审计人员不但要通晓会计知识,而且还要懂得环保、工程、管理、经济、统计、计算机、法学、数学、化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环境审计的实施对审计人员的技术性、专业性和综合性要求很高。目前,大多数环境审计人员是来自会计学或者经济管理专业的非审计学专业的人才,缺乏与环境管理相关的业务经验以及必要的设备、技术和手段。环境审计人力资源数量少、年轻人员比例偏低、高学历人员明显不足,专业胜任能力亟待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环境审计的进一步发展。

三、保定环境审计工作的模式创新

(一)强化环境审计宣传,提高公众环境审计的意识和监督能力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行动。针对保定市大气污染现状,政府首先要从观念和意识上抓起,调动社会各界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审计的意识和监督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危机感,培养企业和公民的环保理念,推动市民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自觉意识;其次必须依法及时通报或公布环境审计结果,真正赋予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利用社会舆论的力量推动和促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注重环境审计,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审计监督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并纳入法制教育计划。

政府积极倡导公众购买环保产品,开展环保社区、环保学校、环保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公众参与讨论环境问题,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在全市形成政府倡导和公众参与的“人人自觉参与、共创绿色家园”的良好环保氛围,达到环境审计适应环境保护工作和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

(二)评估保定区域环境容量,完善环境质量量化考核制度

深入调查、科学论证,合理评估保定区域环境容量,京津保作为一个整体,以区域环境容量为基础,环境质量达标为目标,确定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把污染物排放总量分解到辖区内各级政府并落实到所有重点排污单位。将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削减完成情况纳入环境审计,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环境保护量化考核指标,成为领导干部奖惩、升迁的主要依据。

严格规范企业准入,完善环境质量量化考核制度,明确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责任,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履行国土开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资源科技创新等方面职责的评价比重,加大对资源环境保护责任的追究力度,将生态考核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考核指标。建立领导离任“生态审计”,实行领导干部环境责任终身制。将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列为各级政府党政“一把手”的离任审计内容,消除领导干部急功近利的思想,控制其目光短浅的行为,强化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务实的政绩观;增强其做好生态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使推动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成为党政领导干部自发、自觉的政治责任。坚持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排放标准、实行严格的治理措施和考核机制,促使京津保在环境审计和环境治理方面取得创新。

(三)建立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实施的环境审计工作组织体系

发挥三大主体审计组织的基本职能,政府审计通过与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合作,建立由政府环境审计、环境审计社会组织和内部环境审计共同实施的环境审计工作组织体系,各司其职,泾渭分明,在各个方面发挥不同作用,强化环境绩效审计。

环境绩效审计具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污染的治理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功效。对政府和企业开展合规性和绩效性审计,对企业内部按产品生命周期,即从产品原料的获取、产品制造与生产过程、产品使用过程、产品销售与服务过程、废弃淘汰产品的回收、重复及处理过程开展内部环境审计,促进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发展,使企业充分了解内部环境审计带来的利益,使企业认识到在付出内部环境审计成本的同时也扩大了企业收益,就能使企业对内部环境审计的被动执行转变为自愿主动实施,从而有效预防环境法律风险,促进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发展和完善,促使企业的运作符合政府的环境标准。建立跟踪审计制度,通过对以前的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的处理措施,可以提醒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改进措施,发现需要进一步采取跟踪审计措施的重要事项,帮助审计部门制定审计计划,巩固环境审计成果。对环保工程项目、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措施要进行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保障建设项目得到顺利实施,资源环保工作措施得到落实,促进有关部门和单位改进、完善措施和制度。

(四)成立环境审计人才培养机构,联合驻保高校开设环境审计专业,研讨环境审计工作创新

保定环境审计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环境审计的职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应协调相关部门,利用区域教育资源优势,联合驻保高等院校开设环境审计专业,成立环境审计专门人才培养机构,成立保定环境审计研究机构,针对保定市情培养环境审计人才。联合保定驻保高校研究环境审计的培养方向和工作措施,重视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环境、工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鼓励他们取得注册环境审计师资格,完善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增强环境审计能力和素质,建立经常性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真正使环境审计成为一门技术,形成一种职业,推动保定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完善。

(五)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学习和借鉴省内外环境审计工作经验

加强与省内外环境审计工作开展成熟地方的联系和合作,学习和借鉴省内外环境审计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方法,聘请省内外环境工程技术专家“请进来”指导,安排专家“走出去”学习环境审计的经验和方法,借鉴省内外的先进环境审计技术,减少重复研究工作,进一步直接提高环境审计的研究和实践水平,促进保定环境审计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利用现有的环境审计技术,结合保定市情,研究具有保定特色的环境审计工作模式并迅速应用到环境审计实践中,进一步推动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要提高环境审计的水平。

推进环境审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迫切性。保定环境审计工作必须依托区域协同的帮扶,才能走出环境保护与发展困境,借“一带一路”契机,疏解过剩产能,扶持清洁能源产业,使京津保生态环境保护获得长期稳定的政策、资金、民众资源支持。通过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保定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身区位特色的环境审计之路。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对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对策的几点探讨

摘 要:燃煤锅炉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只有对燃煤锅炉的大气污染问题加强治理,进而改善我国的大气质量,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对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对策进行了几点探讨,希望对相关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对策

1 概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也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进步,但同时也造成了对煤炭等资源的消耗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燃煤的大量消耗也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目前,我国的酸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多个城市也被雾霭问题所困扰,而这些都给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消极因素。在这种背景形势下,对燃煤大气污染问题加强治理变得至关重要。文章以燃煤锅炉的大气污染问题为例,探讨了具体的治理对策,希望对相关工作能够有所借鉴。

2 燃煤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改变,都会对其他环节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因燃煤而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所引起的各种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可忽视,我们必须就燃煤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加强研究。

2.1 大气环境污染

众所周知,煤炭燃烧会生产众多的污染物,如CO2、SO2等有害气体以及一些颗粒和粉尘污染物,而这些污染物的排放正是造成大气环境下降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我国虽然加强了在新能源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国家也大力投建了很多大型的水电站和核电站,但煤炭在能源消耗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现状却依然没有改变。此外,煤炭燃烧排放的SO2在空气中还会形成酸雨,而酸雨则会对陆地自然环境带来比较严重的危害。,煤炭燃烧排放的CO2还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而温室效应又会造成极地温度升高和冰川融化,进而也会给海洋气候造成严重影响。总之,锅炉煤炭的燃烧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不仅局限在大气环境这一个层面,而是会牵连到整个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由此带来的损害十分巨大。

2.2 雾霭影响

近年来,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许多城市都遭受着雾霭的严重困扰,而且这些雾霭的发生强度和频率还在进一步加强,这一方面给城市居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另一方面还会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若想解决雾霭影响,就必须加强对大气环境的治理工作,而燃煤锅炉作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更是治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3 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治理对策

3.1 对燃煤锅炉进行脱硫改造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或单位应在不妨碍自己日常生产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除尘等设备,对锅炉实施脱硫改造以降低燃煤大气污染(如图1所示)。现实中,考虑到脱硫原理和方法比较多,如湿法、半湿法、干法等,所以在具体选用时也应以企业或单位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湿法脱离改造为例,可以在现有锅炉的除尘后烟道上安装脱硫装置,利用碱性金属盐溶液来对SO2进行吸收,然后再通过石灰等物质对吸收了的SO2溶液进行再生操作,将再生的SO2吸收液进行循环利用,最终吸收液中所具有的SO2就会以石膏以及亚硫酸钙的形式被析出来。

3.2 对燃煤锅炉大气污染实行治理责任制

对于环境污染问题而言,应该实行治理责任制,严格落实“谁管理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制度。与此同时,政府的相关部门还应充分认知到自己职责的重要性,掌握好对相关责任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管力度,对于已造成的污染也要敦促甚至是强制责任方加强治理,以确保治理后的大气质量满足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对于那些拥有燃煤锅炉的单位与企业,更需要切实承担起大气污染的治理责任,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就应通过技术和设备引进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3.3 寻找能够代替煤炭的新型能源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础能源主要是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等,我国虽然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更同时身兼着煤炭的生产大国,但我国同时也是一个煤炭资源的消耗大国,每年自产的煤炭资源数量仍然难以解决我国的煤紧张问题,这不仅会给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增加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同时还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在这种背景形式下,我们有必要寻找能够代替煤炭的新型能源。现实中,寻找新能源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加强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如加强对风能、核能、地热能以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3.4 综合治理燃煤锅炉大气污染

对于燃煤锅炉而言,应该从源头上就加强对燃料质量的控制,挑选那些燃烧过程中较少产生SO2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清洁燃料;其次,要加强对煤炭的洁净利用,可以通过洗选、加工、成型、气化、液化等方式来提高燃料的清洁程度,避免锅炉直接将高污染型的煤炭作为燃料使用;另外,对容量较小又存在严重污染问题的锅炉进行淘汰,挑选那些应用了洁净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硫技术的新型锅炉;再次,对于一些当前使用中的大型燃煤锅炉,要积极进行脱硫改造;,高校以及相关的科研单位应该与企业在大气污染的防治方面加强合作和交流,通过技术合作开发具有较高节能效益和低污染特性的新型燃煤锅炉来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4 结束语

总之,燃煤锅炉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只有对燃煤锅炉的大气污染问题加强治理,进而改善我国的大气质量,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模式的转型分析

摘 要: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该区域的焦点话题,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环境治理被认为是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突破口,而大气污染协同防治处在率先发展的位置,文章试图从环境保护治理模式进行分析,为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转型分析

大气污染治理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工作初见成效

1.1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北京市政府设立环境保护督查处,承担对全市环境保护方面的督查任务,专项督查大气污染防治落实情况。天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50余次做出批示,着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河北省与各市签订目标责任状,进一步强化考核机制,各级都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1.2 区域联防联控取得积极进展

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框架下,逐步形成了跨部门、跨省区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京津冀与中石油、中石化、神华集团分别签订“煤改气”保供、散煤清洁化治理协议。北京已与天津、河北廊坊和保定等城市就重污染预警会商及应急联动开展协调,在可能发生大范围空气重污染时及时通报预警信息,会商预测结果。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启动应急预案,加强会商和信息共享,保障了“APEC”蓝。此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信息共享平台也即将上线。

1.3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不断深入

京津冀先后开展了污染源解析工作,并公布解析结果。在PM2.5来源中,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石家庄市占比前两位的分别是:机动车(31.1%)和燃煤(22.4%)、扬尘(30%)和燃煤(27%)、燃煤(28.5%)和工业生产(25.2%)。这些解析结果为精准发力、有效治污提供了科学依据。

2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形势仍较严峻

2.1 区域联控联防联测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

京津冀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待完善,区域排放标准尚未统一,机动车环保监管协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天津自2014年7月起将二氧化硫等4种污染物排污收费平均提高9倍。如果周边区域不实行相应政策,既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又会导致一些企业继续观望,不愿加大环保投入。北京、天津已供应国五标准汽柴油,而河北2014年年底才开始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汽油。

2.2 兼顾治污与发展有一定难度

2014年河北省化解产能过剩、治理大气污染影响全年经济增长约1.75个百分点、影响工业增速约3个百分点。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影响大气污染及其他环境治理的持续投入,巩固提高治污成果压力较大。

2.3 煤炭清洁利用政策相对滞后

当前,随着煤炭清洁技术的发展,燃煤发电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燃气发电排放标准。应根据我国“多煤、少气、贫油”的资源禀赋以及煤、气发电成本,研究制定支持清洁煤发电等煤炭清洁利用的相关政策,这也有利于缓解当前各地供气不足问题。此外,对煤变油、煤变气,鉴于全球范围内尚无成熟、完善的经验,且煤变气污水成分极其复杂,治理难度非常大,应进一步论证其可行性。

2.4 分散用煤污染日益严重

分散用煤占比偏高(约占50%),排放量大,且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其污染是集中发电的20倍,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目前各地主要做法是通过财政补贴更换先进炉具及使用洁净型煤替代,但成本高、执行难,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保定800万农村人口的农村炉具和型煤补贴就需要70多亿元。

3 协同推进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建议

3.1 加强京津冀区域大气联控联防联测协同机制建设

一是联控方面,建立由环保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区域联控机制,定期会商,各地具体负责。同时,继续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促进各地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核实性”原则,认真修编应急预案,并建立完善综合大气污染决策指挥系统。二是联防方面,重视城市规划与建设,优化空间布局,适时从大气动力学、大气化学等有关气象学的角度研究风道规律,并及时运用到区域产业布局和城市建设规划之中。重点研究和解决保定等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三是联测方面,利用科技手段加强联网联控,充分发挥各地联测技术比较先进的优势,对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放企业进行重点监控,任务分解要明确,责任对象要具体。此外,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

3.2 大力推广清洁煤发电和清洁煤燃烧技术

立足我国“多煤、少气、贫油”的资源禀赋以及目前燃煤发电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燃气发电排放标准的现状,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应用先进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对改造后达到燃气排放标准的燃煤机组和锅炉的煤炭消耗量给予折算核减,纳入区域减煤指标,视同完成改燃任务;对相关燃煤电厂给予上网电价支持,使京津冀大型电厂实现清洁排放并在供热方面全部运用清洁煤燃烧技术。

3.3 切实推进气、电代煤工程解决散煤燃烧问题

一是在加大天然气供给力度的同时,将更多的天然气、焦炉煤气用于中小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减少其直接用煤数量。二是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集中式电采暖。特别是在张北地区等清洁能源较为丰富的地方要更加重视以电代煤。一方面要加强统筹、兼顾城乡,新建与改造并举,提升清洁供暖立体化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为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建设推广集中式电采暖营造良好的氛围,在较大限度减少政府财政补贴负担的基础上保障企业合理收益,简化项目审批程序,优化项目投融资环境。

3.4 重视尾气排放污染,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交通

一是解析尾气中PM2.5组成及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二是加快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尽早解决断头路问题。三是加大交通堵点治理力度,提高公共交通效能,加大城市圈地铁密度,使公共交通真正便民、快捷。四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交通工具。要从发展电动汽车是将我国建设成为汽车强国的战略高度出发,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为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环境。加快充电桩建设,推动公务用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城市物流车、工具车、港口机械等的电气化、清洁化。鼓励天津等具有汽车工业基础、电池技术经验丰富的地区,在产业布局及发展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积累有益经验。五是尽快在京津冀区域率先共同开展区域机动车超标排放联合执法。

3.5 完善监管法规并提高执法能力

依照新《环境保护法》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环境监管和环保行政执法的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快环保队伍建设,充实各级环保队伍力量和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同时,统一规范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着装,提高环保执法的性和庄重性。要进一步加大对环保执法资金投入力度。

3.6 推动形成全民环保共识

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促进形成全社会环保共识。二是切实落实新《环境保护法》有关规定,加大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让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论财政投资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也很严重,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措治污所需的资金,其中,财政资金的环保投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财政环保投资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财政支出;环保

一、引言

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都是粗放型经济增长。这种经济的跨越式增长模式一方面使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国家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可是另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由于一些炼钢、煤炭、水泥等重工业的发展以及私家车数量的快速膨胀,煤炭的燃烧等原因,造成了该地区的大气污染尤其是雾霾非常严重。当地政府和国家筹措了大量资金用于雾霾的治理,总体上来说,我国用于大气污染的治理投资与现实的治污需求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多渠道增加环保投资,特别是需要加大财政环保投入。私人部门的环境保护投资,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率,往往取决于政府环保投入的水平和力度。政府的环保投入也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意义。在环境保护资金市场上,政府的环境保护投入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一是强制作用,通过足够的政府投入,建立环境监管能力,保障各类主体履行环保投入的职责;二是引导作用,通过政府的环保投入,创造有利条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环保领域;三是平衡作用,平衡区域间的差异,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环保投资,重点在于平衡区域差异。

二、财政治理大气污染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治污资金投入总量不足,所占比重不高

近年来,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资总量不断增长,但是环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依然较低,环境保护投资的总量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客观上不能满足大气治理污染巨额资金的需要。资金问题已经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要瓶颈。

2.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资结构不够合理

据统计京津冀的大气污染治理投资并没有充分有效地用到环境保护最需要支持的领域,这就造成该地区治理大气污染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我国环保投资主要包括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和建设项目“三同时” 环保投资三部分。从近年来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投资结构的变化情况来看,城市基础设施增长率较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增长带动了整个环保投资的增长,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年均增长率低,而且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波动较大,工业污染源和新建项目“三同时”投资均出现过负增长。

3.地方财政投入少,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

首先,大气污染的治理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风险大、回收期长的项目。这就使得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面临着投入很多但回报很少,不能立竿见影的取得收益。本来地方财政的在满足本地经济建设的前提下就捉襟见肘,环保的巨额投入更加使地方财政雪上加霜,经常出现赤字,入不敷出,不少地方政府甚至出现了较严重的债务危机。这就一方面造成地方政府无暇顾及地方财政环保投资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保护财源,不愿意砍掉重污染项目,不愿意产业调整,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了污染企业的保护伞,从而加剧了地方的环境污染程度。

4.治理大气污染重过程,轻结果

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还存在使用不当,治污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来治污资金的数量投入就不够,这无疑更使大气污染治理的效果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缺乏治污投资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制度,因为诸多原因,把本该用于治理污染的资金挪作他用,即便用于污染的治理,也将治污资金的绝大部分用在治污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上,而不是用在排污设施方面。其二,财政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资也大多存在浪费现象。如财政每年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植树造林以净化空气,但是很多地方植树往往是“管种不管活”,只重过程,不管结果,,从而造成“年年造林不见林”,资金浪费十分严重。

三、完善环境保护公共财政政策的总体思路与建议

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大气污染,改变治污资金数量不足的状况,必须加大治污资金的财政投资力度,完善相关的财政支付制度,使环境保护切实顺利推进。

1.建立健全确保大气污染治理财政支出的制度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环境,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影响环境,所以我们要确保污染治理的财政支出中,污染治理的财政资金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要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目前的预算体制难以保障财政环保支出预算执行的监督,造成了财政环保支出缺乏必要的保障,经常被挪用,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财政环保投资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固定的经费支持,得不到有效的制度保障和监督约束。所以我们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环保经费增长机制。

2.建立环保专项资金

建立环保专项资金,环保专项资金的建立可以保障专款专用,专门用于大气污染的治理,对于加强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专项资金注重节能绿色环保和可再生资源的技术开发,从根源上杜绝大气污染物的产生,控制污染源,做好重点污染的防治,做好区域性污染的防治,做好新技术、新工艺的的开发。

3.提高大气污染治理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根据国际经验,当治理大气污染的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l.5%时,就可以有效的控制大气污染恶化的趋势;当治理污染投资的比例达到国民生产总值2%―3%时,环境质量就会有明显的改善。所以我们要逐渐增加治污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改变过去环保范围过宽,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不突出的局面,投资的重点放到大气污染的治理上来,打攻坚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我们的大气质量得到提高。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