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源监测实用13篇

大气污染源监测
大气污染源监测篇1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过度重视济济利益的提高,从而导致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到了人人都“谈霾色变”却又无可奈何的地步。全国各地的空气质量纷纷突破历史极值,黄色预警频频出现,人们已经开始觉醒和深刻的意识到了大气污染给生存和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大气污染防治已然成为新闻焦点和网络热议话题,“消除雾霾危害,重现碧水蓝天”成为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如何在面对治理污染管理方面做到“零容忍”、废气治理“零排放”做到监管到位,治理到底,法律责任到人才是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1 目前大气污染监测实时状况分析

1.1 政府监管大气污染缺乏“力度”

政府管理存在弊端,管理措施不到位,个别地方政府为了扩大招商引资,和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盲目引进高耗能,重污染项目,对节能减排执行力度不够坚决。视相关法律而不见,或者ο喙胤律制裁不够严格,惩罚力度不足以起到法律的威慑作用。甚至更有相关职能部门执法和监管不严格,谎报和随意篡改大气污染测数据,导致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治污抓不住重点找不到“源头”。

1.2 法律监管“空白区”被无情利用

政府部门“各扫门前雪”,没有明确职能部门的权责关系和相关部门缺乏沟通联系,不能做到联合执法,导致执法力度不严,执法效果不明显,遇到责任相互“推皮球”,给环境污染制造者带来可乘之机。甚至有的个别管理和审批部门“监守自盗”、“蒙混过关”情况严重,利用法律“空白”打球,为了自己的私利,走关系、开绿灯,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违规审批。最终危害了空气环境,导致了大气污染严重化,损害了大家的利益。

1.3 对“清洁型”新能源开发利用不足

当前经济发展迅速,我国政府过度依赖煤炭、石油等易污染能源,对煤炭燃油的高效清洁利用率低。过度依赖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的税收,从而忽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高污染源头没有得到严格控制。大量低产能、高污染的企业和设备改进和淘汰缓慢滞后,对相应的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电能等开发利用利用率相对滞后和科研的投入经费不足,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做到深入研究,导致大气污染逐年加重。

2 狠抓治理根源大力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2.1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树立污染防治“红线”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确定治理环境一把手责任制,出台和修订新的《环境保护法》并环境保护列入《宪法》要求,对违反法律进行严惩。对相关责任要具体,实行一把手环境治理一票否决制,加大治理大气污染保护环境的力度。对在环境保护治理中出现的腐败问题,严格按照法律严惩,树立法律的威信和威严,强化了环保部门的权利责任,加强处罚力度做到源头治理对症下药,让大气污染成为不可逾越的“法律红线”,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2 加强治污“源头治理”杜绝“治标不治本”

政府要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重拳出击,做到多部门联合执法责任明确、执法严格。审批严把源头审批质量关口,做到各部门职责明确,审核严格,责任终身制,杜绝在项目审批和环保验收时找路子、走关系的现象发生,让环境污染制造者无可乘之机。对污染企业和项目进行严格处罚和停产处理,并限令期限整改,并对其进行随时检测,对环境监测的结果向公众公开,防治其污染排放死灰复燃,从而体现了源头治理避免了以前末端治理的弊端。

2.3 逐步淘汰高耗能产业加强新能源广泛利用

逐步加快淘汰低产能,高污染的企业和作坊,对供暖和热电等重点耗能企业实行集中管理和排放标准的整体改造升级,严格控制废气排放。对汽车制造和炼油企业严格把控和提高燃油效率,严格排放标准,加快对现有机动车尾气排放升级改造做好节能减排。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新工艺,改进新设备,实行清洁能源生产,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来逐步代替和淘汰火力发电。加大清洁能源产品的研发投入,引导人们低碳出行,提高环保意识。

3 小结

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也为生态发展带来挑战。而且大气污染呈日趋复杂的趋势,因此控制大气污染势在必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只有采取可行的防治对策,政府、法律和环保等各部门充分发挥执法监督职能作用,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积极配合,才能杜绝以往治污中“亡羊补牢”的做法。合理优化能源结构、做好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不断加强环境监管力度、积极做好大气环保宣传工作、开发清洁能源、搞好环境监测、植树造林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才能从根源治理大气污染,也是我国维持生态发展的长久之策。

参考文献:

[1]林毅伟.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研究[J].低碳世界,2016(22):15-16.

大气污染源监测篇2

1浅谈空气污染监测

1.1空气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都伴随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水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森林面积减小三方面上,其中,空气质量下降是对人们影响最为广泛的,例如:pm2.5、二氧化硫等可吸入颗粒物以及有害气体可以进入人体,对人的消化道以及肺造成较大的损害,而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会使空气能见度降低,严重威胁人们的出行安全。由此可见,空气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必须要治理空气污染,而要治理空气污染,就必须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这样才能对空气质量有较深入的了解,相关部门才能正确做出决策,选择正确的方法来改善空气污染的现状。

1.2空气污染监测的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工业,综合国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却严重的污染了环境。为了改善环境污染,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环保条例,并将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形成了较全面的监测范围,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目前,我国已经在各地方设立了环境监测站,引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对空气污染进行监测。主要是对环境空气进行监测,测定空气中污染物的成分、含量等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对空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现阶段,我国的空气污染监测主要分为环境空气污染源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特定目的应急监测等三种,在整体的环境监测上并没有漏洞,但是由于采取的一些监测手段,设备等较为落后,导致监测结果不够准确,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更为科学的监测措施进行弥补,同时还要加快对监测技术的革新。

1.3加强空气污染监测的方法

空气污染监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做好空气污染监测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的是明确监测内容,当对空气污染源进行监测时,主要监测的是烟尘、粉尘、二氧化硫等物质;当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时,主要监测的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可吸人悬浮颗粒物等物质。其次,工作人员要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定期的护理,防止因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无法收集数据或监测结果出现偏差。除此之外,监测工作的准确度还取决于使用设备的先进程度,所以环境检测站的工作人员要注意引进先进的空气污染监测仪器和空气质量分析设备,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地总结出空气污染指数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等数据,这样才能切实加强空气污染监测工作的准确度。

2空气污染数据建模的概述

2.1空气污染数据建模的必要性

首先,对空气污染数据建模是对空气污染监测工作的补充,因为一组空气污染数据只能代表该地区在某一时间的空气质量,而不能反映出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但是空气总是相对流动的,每个地区的空气质量变化都会对其他地区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这就体现了对空气污染数据建模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进行建模会大大的提高空气质量检测工作的效率,建模得到的数据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大片区域在近些时间段内的空气质量变化。这样虽然在前期的工作量会加大,但是在建模之后,就会大大减少监测工作的工作量。

2.2空气污染数据建模的注意事项

空气污染数据建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不同的因素,这其中最应该注意的是要明确空气污染监测的监测对象,空气污染监测主要包括污染源对环境影响的监测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这两种应该分开进行讨论,如果是前者,建模所考虑和调查的主要因素就是污染源,从污染源出发讨论对空气造成的影响;如果是后者,应当监测的数据就变成了空气质量,通过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探讨该片地区污染物的分布规律,从而进行治理。除此之外,还要确定污染源的状况,不同的污染源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建模工作,相关人员应该事先调查清楚污染源的状况和分布,确保建模工作的顺利进行。

2.3空气质量监测点的选取原则

合理地选择空气质量监测点是空气污染建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同的监测点应当具备不完全相同的地质地形条件,每个监测点都应当由其代表性,例如:不同的污染源、不同的海拔高度、不同的土壤条件等等,只有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进去,建模的结果才会更加准确。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建模工作的实际情况,如果只是间实行的进行监测,就需要多设置一些监测点,防止出现偶然情况,使得建模结果出现较大的偏颇;如果是要进行长期的监测,就少设置一些监测点,毕竟过多的监测点会消耗掉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考虑监测点的选取,形成一个覆盖全地区的监测点网,更好的完成空气质量监测工作。

3结束语

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的空气质量监测工作虽然也在迅猛发展,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工作人员对于空气质量的预报总是不那么准确,但是,相信当空气质量的监测部门做好空气质量监测与建模工作以后,我国的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度会逐步提升,只有这样,环境保护部门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定措施来治理空气污染,使得我国的空气污染程度得到控制,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大气污染源监测篇3

1.3加强空气污染监测的办法空气污染监测工作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息息相关,做好空气污染监测工作才能制定出更为有效地保护环境方案,因此,如何提高我国空气污染监测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为了能够提高污染监测质量,监测人员首先需要对有关空气质量的法规、技术标准、污染测定方法及对测定仪器有着足够的了解。其次,监测人员要规范空气监测手段,在进行监测时一定要秉着科学的态度进行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及时、准确、可靠。另外,空气质量监测人员要掌握进行空气污染建模的步骤,只有科学的空气污染建模,才能使污染检测更加科学、高效。影响空气污染监测的因素有很多,这需要监测人员有着足够的监测工作经验,并在工作中能够积极学习优秀的污染监测案例,总结经验,尽可能的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

2浅谈空气污染建模

2.1进行空气污染建模的意义科学、合理的布点建模工作可以大大地提高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的效率,得到的监测的数据也会更加准确,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大气的污染状况。进行空气污染建模工作的重点就是合理选择空气污染监测点,它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精度,合理的检测地点可以减少监测工作的工作量,也可以提高所得数据的精准度。因此,合理的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科学的选择检测地点是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

2.2进行空气污染建模的注意事项

2.2.1明确监测的目的,在空气污染监测体系中,包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污染源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目标不同,它们的监测目的是不同的。这需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主要是为了调查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对敏感体的暴露情况,进行污染对环境影响的监测,主要是为了掌握污染源的变化趋势以及排放污染物的规律。

2.2.2确定污染源的状况,不同的污染源的建模方法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分布建模之前,需要相对调查范围内及附近范围污染源的分布、排出量等因素进行综合的调查及分析,确保空气污染建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3空气质量监测点的选择合理的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点的选择是科学的进行空气污染建模的重中之重,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监测点的代表性,其二是检测点的数量。从代表性来讲,由于每个监测点所代表的作用是不同的,每一个监测点都有特殊的作用如是代表一定的功能区,代表污染源的影响、代表区域环境背景等,因此,进行监测点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当地的空气污染源、污染度、地形地势、监测任务的周期等众多问题。从检测点的数目来讲,如果监测任务是暂时性的,同时需要得到精度较高的监测数据,就需要增大样点的布设范围,对于需要布设众多监测点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各种布点方法,例如规格网格法、扇形布点法等。对于长期的定点监测,则不能够设立过多的监测点,这将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因此需要采用按人口和功能区布点法。以上所述的两点因素对监测工作后期的布点建模有较大的影响,还有一些次要因素如地形特征,风力情况等也会对检测工作造成影响,。因此在监测工作中监测人员必须考虑全部因素,才能形成有代表性的布点建模,更好地完成空气污染监测工作。

大气污染源监测篇4

2013年以来,我国开始推行重点企业自行监测,水泥工业作为先行先试的排污许可制度覆盖行业,需要对其主要污染物-废气污染物自行监测提出明确监测要求。目前监测技术标准与规范对水泥工业废气的监测内容做出了规定,但发现在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等问题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水泥工业废气污染物自行监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为制定自行监测方案提供参考。

2 水泥工业自行监测必要性

水泥工业是主要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行业之一[1]。水泥工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污染物与雾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现象密切相关[2]。为更好掌握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情况,水泥企业应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开展自行监测活动。自行监测是企业自证守法的基础,企业自行监测方案是排污许可证的重要载明事项,水泥工业作为先行先试的排污许可制度覆盖行业,需要对水泥工业企业提出明确的监测要求,作为自证守法的重要依据。

3 水泥工业主要废气污染物来源

我国水泥生产线主要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3]。废气污染物主要产生于水泥生料烧制成熟料的过程,水泥窑、窑尾余热利用系统及无组织排放是各类污染物的主要来源[4]。粉尘主要由水泥生产过程中原料、燃料和水泥成品储运,物料的破碎、烘干、粉磨、煅烧等工序产生的废气排放或外逸而引起。水泥回转窑的窑头、窑尾是水泥厂最大的粉尘污染源。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煅烧窑与烘干机,主要是燃料煤中的硫分在高温氧化条件下所生产的,还有一部分来源于水泥原料中的含硫化合物在煅烧条件下的高温氧化[5]。回转窑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6]。水泥行I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量的

10.79%[7]。

4 废气污染物自行监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结合水泥工业废气污染物来源、执行标准及企业自行监测办法的相关要求,通过查阅全国各地区水泥工业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平台及现场调研发现,部分水泥企业废气自行监测存在一些问题。

4.1 自行监测方案不够完善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8](以下简称办法)第四条规定,自行监测方案内容应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指标、执行排放标准及其限值等。通过查阅及调研发现部分企业自行监测方案包含内容多少不一,存在废气监测点位缺失及废气排放的执行标准错误等问题。

4.2 监测指标不够全面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9]要求水泥工业企业废气监测项目包括6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NO2计)、氟化物(以总F计)、汞及其化合物和氨。目前大部分水泥企业监测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而氟化物、汞及其化合物和氨监测因子缺失严重,只有很少部分企业采取手工方式监测氟化物和汞及其化合物。

4.3 监测频次不够清晰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10]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应当每个季度至少开展1次,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指南 总则》[11](以下简称总则)中提及主要污染物的监测频次高于主要污染物以外的监测频次,同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监测。通过调研发现自行监测中未考虑到协同处置非危险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差异性,在监测频次上未进行区分,混淆监测频次。

5 废气污染源自行监测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完善自行监测方案。办法中第四条规定,企业应按照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及其批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自行监测方案。所以水泥工业企业按照办法要求并结合自身工艺特点,分析产排污节点、确定各污染物排污口及特征污染物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自行监测方案。

二是监测指标要全面且突出重点。总则要求应针对监测点位特点确定每个点位的监测指标。例如对于采用了SNCR脱销工艺的水泥项目窑尾废气有组织排放和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测因子还应考虑氨气。办法中也规定企业应当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要求,加强对其排放的特征污染物的监测。但在确定废气监测指标时不能生搬硬套,应该结合环评和项目生产特点充分考虑特征因子。例如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水泥工业企业要考虑监测氯化氢、氟化氢、总有机碳、砷及其化合物、臭气及二 英类等特征指标。

三是监测频次要反映特征避免重复。在水泥企业制定监测频次时参照总则,重点排污单位及其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应增加监测频次。例如对水泥窑的窑尾和窑头产生的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建议采用自动监测,氟化物、汞及其化合物监测频次为季度;对于烘干机、烘干磨、煤磨排气筒的废气污染物量少也相对简单,建议按季度监测;例如对于主要来自厂区内、外物料扬尘以及排放源管线、阀门等的“跑、冒、滴、漏”的无组织排放废气建议监测频次为每季度一次。

6 结束语

针对水泥工业产生的废气污染物,结合执行排放标准、自行监测办法及总则的要求,对水泥工业废气污染物自行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编制水泥工业废气污染物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提供参考,对企业开展自行监测起到规范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冬梅.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和新设备介绍[J].硅谷,2008,22:99.

[2]谢庆裕.火电脱硝,为PM2.5降压[N].南方日报,2012-5-18.

[3]高坤龙.新型干法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7.

[4]薛亦峰,曲松,闫静,等.北京市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37(1):201-204.

[5]李春艳,施寿芬.水泥工业环境保护概论[M].2015.

[6]祝百东.SNCR烟气脱硝技术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7.

[7]Energy U O.CDIAC[R].2012.

[8]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发[2013]81号)[Z].

[9]GB 4915-201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S].

大气污染源监测篇5

1.1系统的结构系统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通过集合重点锅炉烟气、污水处理厂和地表水的在线监测系统,根据各排污单位和水系的空间数据信息,建立污染源的动态数据库,搭建基于GIS的软件平台,将区域属性和河流水系的空间数据库与环境信息数据相结合,实现了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环境信息展示、统计、分析和数据报警等功能。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方便多用户在不同地点更便捷、高效地获取和处理各类污染源信息,系统配置3台服务器分别用于监测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和软件平台部署。

1.2污染源数据库污染源数据库结构设计参考美国EPA的NIF3.0(NationalInventoryFormatVersion3.0),并结合国内排污申报和收费软件系统的数据要求,根据污染源的空间特性进行设计。首先确定排放源地理位置,然后由其地理位置来关联点源的属性表,可以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例如排放源的位置关联点源信息、点源装备信息等属性表。通过排放源的位置信息(如地理位置、位置名称、区县的位置名称、污染源类型等)就可以关联点源信息(单位法人代码、企业规模、生产日期等)以及点源装备信息(主要有排放装备类别代码、装备数量、设计生产量、设备状况、安装时间等)的属性信息表。地表水的数据结构与污染源的类似,也是根据水系的名称和空间属性信息进行关联,再录入相应的在线监测数据。污染源数据库目前主要收集北京市重点锅炉烟气、污水处理厂和地表水三大类的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包含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动态变化、物理参数和在线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实时数据。其中北京市锅炉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监控北京市锅炉功率为20蒸吨/小时或烟囱高度大于等于45m的重点污染源,该系统监测的数据包括锅炉烟气的排放量参数(流速、温度、压力、含氧量)和污染物参数(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不透明度等),锅炉烟气在线监测数据的时间分辨率为5min。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针对北京市各污水处理厂出入水口进行在线监测,监测项目主要有pH、水温、CODcr、氨氮、TOC等水质参数以及自动监测仪器设备运转状态,由于水质仪器的自动分析和处理耗时较长,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数据的频次为每4h一次。地表水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包括北京市主要水库、河流断面自动监测水站的数据,涵盖pH、水温、溶解氧、浊度、电导率、COD、氨氮、TOC等参数,地表水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频次与污水处理厂一样,为每4h一次。

1.3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如表1所示,分为北京市的行政区划、水系、遥感影像、道路交通等5类。本文运用1∶50000的数字高程数据(DEM)与30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TM)叠加,作为基础地形数据图层,实现了三维地形的展示。水系数据包括分辨率为1∶50000的北京市各大主要河流和水库数据。系统利用这些基础地理数据,根据锅炉烟气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的地理位置、地表水的水系经纬度信息制作污染源点位图层以及地表水系的空间分布图层,从而将空间信息数据库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管理,为污染源管理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支持。

1.4基于GIS的软件平台设计系统的软件平台基于B/S架构进行建设,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WebGIS系统[1],主要采用Java和JavaScript语言进行开发,数据库选取Oralce10,体系结构参照业界标准的3层体系结构,分为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层(如图2)。

1.4.1表示层表示层是用户使用应用系统的接口,系统表示层的页面查询使用Ext类库中的Ajax组件[2],地图上的信息绘制采用了VML语言,曲线图使用了flot组件,用户可以将鼠标移到图片上即可显示该点相对应的数值。通过这些技术,可以使用户在Internet浏览器端不需要安装任何插件的情况下更快速地使用系统的所有功能,而且大大减少了软件与数据库服务器间的交互操作,提升了服务器的运行效率。

1.4.2业务层业务层是实际业务规则的执行部分,数据的录入、查询、统计都通过业务层(数据访问层)完成。本系统在业务层地图访问部分选用ESRI公司的ArcSDE9.2及ArcIMS9.2。ArcIMS[3]是新一代的WebGIS软件,可以在服务器和浏览器或其他客户间建立“数据流”,使用户可以将本地数据与Internet上的数据结合起来,从而在万维网即可稳定地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各项功能;ArcSDE则可以有效地对空间地形数据进行管理,能够实现各种GIS软件所具备的放大缩小等基本操作,还能快速实现各种复杂的空间信息查询功能。业务层中的数据库访问组件部分选用通过JDBC封装访问Oracle的数据,为数据访问提供统一的访问规则。

1.4.3数据层数据层是空间数据和污染源数据的存放地。污染源数据在Oracle数据库中存储,访问污染源数据通过JDBC来完成。而地理数据则通过ArcSDE存放在数据库中,供ArcGISServer进行访问。

2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应用

2.1环境信息展示和超标报警功能北京市重点废气污染源具有明显的季节特性,除了常年生产运行的工业企业外,还有大量只在采暖季节运行的采暖锅炉。针对此特点,本系统增加了分组方式来控制展示的污染源数量,如锅炉烟气分为电厂、采暖锅炉、固废焚烧、工业锅炉等类别,这样可以在更便捷、直观地表征污染源的排放状况的同时有效地减少服务器的负荷。在系统的展示功能界面(如图3所示)上,用户可勾选分组面板的复选框控制地图上污染源显示的数量,当选中后,即可在页面上显示污染物的实时排放信息和地图信息,系统还在页面上将污染物浓度的实时数值用柱状图等形式在污染源点位上实时展示,同时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针对各类污染源企业排放的每一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进行设定,以不同颜色对污染物排放的级别进行区分,并将结果渲染到地图上。当监测数值超过排放标准或通信异常时,系统将通过短信的方式向相关负责人进行报警。

2.2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系统提供了两种查询方式:一种是在地图上直接框选一个或多个污染源,另一种方式是输入污染源企业名称查询。以地图查询为例,当用户选中某一污染源企业后,地图上自动弹出包含该污染源单位属性和污染物即时监测数据等常用基本信息的小窗口(如图4所示),单位属性信息主要包括监测企业名称和企业负责监测设备运行的联系人信息,即时监测数据主要是各类污染物和物理参数的监测数据,系统对超过标准限值的数据以较明显的颜色进行区分。当基本信息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或者用户欲查询污染源企业相关的统计报表时,用户可点击基本信息页面中的详细信息,即可获得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信息,系统可提供各类污染物排放变化曲线图、当日排放情况统计表以及日、周、月排放的统计信息(见图5)。

2.3扩散模型模拟展示在系统中加入高架点源高斯扩展模型,根据气象条件的变化,模拟计算锅炉烟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情况,按照指定的污染物和时间,在地图上将模拟结果绘制出污染扩散信息的效果,模拟结果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在空间上进行动态展示(如图6)。根据污染扩散模型,可以评估污染源对不同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为制定重点锅炉烟气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大气污染源监测篇6

1 大气污染物监测的主要内容

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是车辆排放的尾气,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车辆的数量也逐渐在增多,尾气排放量也大幅度增加,城市中的氮氧化物数量也呈现增长的趋势。此外,石化燃料燃烧、化肥燃料排放等都会产生氮氧化物,使得大气环境污染更加严重,这也是导致现如今雾霾天气增多的重要原因。在大气环境监测中,主要是监测煤炭、石油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细小颗粒物等,[1]影响大气环境的因素中,二氧化硫是最为严重的,如果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超过标准,就会引发人类的支气管炎、结膜炎等,由于对于一些体质比较差的人影响更为明显,容易使其患上各种疾病。通过光照,二氧化硫与大气中的氧化剂发生作用,就会产生硫酸盐气溶胶,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大气环境监测中也需要对硫氧化物进行认真的监测。

2 大气环境污染物治理的有效措施

2.1 进一步完善监测制度体系建设

在对大气污染物进行治理时,需要明确其污染源,了解大气污染物的监测范围,使得污染物的监测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完善监测站的建立,使得大气监测技术得以优化和改进,实时监测当地环境的变化情况,了解污染源,使得监测工作更加针对、科学。加强无线传感器技术的网络环境监测,重点监测重污染地区以及人工监测难度大的地区,了解污染物的分布和迁移。[2]对于重工业地区,可以将永久性的监测平台设置在这里,相关部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监测的结果明确大气排放的具体标准。

2.2 实现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当前我国的工业生产中依旧大量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将煤炭作为主要的燃料,这种燃料的能耗高,会造成极大的污染。要想使大气污染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就需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集约式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使得资源能够高效利用。大力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使得我国的能源结构得以优化与完善。

2.3 加强大气污染的监督管理

为了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的效果,需要加强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健全大气污染的治理条例,对于环境污染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对于不达标的重污染企业需要停业整顿,对城市工业区进行合理划分和布局,使得污染物能够有组织的排放。实现城市各管理部门的合作,对露天施工以及车辆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督和治理,借助于新媒体的作用,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保证大气环境污染得到有效地解决。

3 大气环境污染物监测的方法

3.1 红外吸收光谱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不同的气体有着自己相对应的光吸收频率,即使是将不同的气体混合在一起,气体也会独立的吸收自己对应的频率光谱,并不会干扰其他气体吸收自己的光谱。在监测混合气体就可以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方法。

这种红外吸收光谱法对气体的浓度监测时,主要是依靠频率的不同进行的,相比于实际的仪器,这种监测方法不会轻易老化,也不会轻易出现中毒的现象。实际的监测仪器有着自身的测量的限度,测量的结果并不准确。使用红外吸收光谱法能够防止出现这种问题。红外吸收光谱法测量时需要在低电压下进行,防爆性比较好,在矿井、煤气站等容易爆炸的地方使用这种监测方法是比较安全的。红外吸收光谱法的监测准确性也比较高,能够长时间使用,受到信号干扰的程度比较小,因此使用比较广泛,在军事领域中也能够体现其优势。

3.2 计量法

对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的浓度进行监测,通过具有切割特点的采样器,在稳定的速度下抽取待监测的气体,将不满足监测条件的固体颗粒物进行筛除掉,利用滤膜截流需要监测的颗粒物。在平衡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采样前后滤膜的质量以及气体采样的体积进行测量,从而对固体颗粒物的浓度进行测量,处理滤膜之后,可以进行组分分析。[3]

3.3 电化学法

利用传感器的化学原理,将与气体浓度相关的电信号输出去。这种测量的方法与物质的化学性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不同气体使用的电化学装置也是存在差异的。电化学法主要是对大气污染物中的有机、无机气态污染物进行监测,如甲醛、二氧化硫等,就可以使用电化学方法进行监测。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气环境污染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一定要提高重视,加强治理。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中需要先做好污染物的监测工作,明确大气中污染物的成分以及比重等,了解大气中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对监测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污染物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预防和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大气污染源监测篇7

上述之间的关系是:由于大气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过度的排放,对大气环境所容纳的饱和度进行超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气污染,由于大气污染吧的发生是不利于人们的工农业生产以及生活的,所以需要对大气环境污染物总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目前,屡屡发生的大气环境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并不是监测力度的不够,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大气污染无产生的源头改善以及控制力度不够。第二是大气污染以及常见的一些大气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从污染物产生的性质以及影响的范围来看,其污染源主要是点、线、面以及体等这四种来源,结合烟囱为代表的废气排放就是大气污染源的点,结合根据道路交通机动车、等所排放的废气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大气污染源的线,根据一定区域之内近地面的随意排放的废气就是等于大气污染源的面,由焦炉炉体以及工厂天窗等所产生的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大气污染源的体。

一些比较产奖的大气污染物是二氧化硫、PM2.5为主的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重金属以及光化学氧化物等,将会引起大气污染物产生的因素主要是由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大气环境的饱和度、污染物的距离以及大气自身的净化能力等。1.2关于环境监测的概念以及特征

第一是关于环境监测的有关概念,环境监测主要是指为了预测环境问题并加以防范环境问题的出现,由环境监测部门对大气污染物以及污染源等各项内容进行间接的监测。

第二是环境监测的特征。总体来说,环境监测具有着准、快、全以及法律效力的特征。首先环境监测主要是以准作为根本的标准,只有进行准确的监测才能够提高准确的监测结构和数据。其次环境的监测要根据快作为根本的要求,大气环境的变化瞬息万变,因此在对大气环境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要做到快,能够对突发性的事件作出及时的反应。再次环境的检查要根据全作为基本指导,全方位的监测能够满足每个部门不同的需求,最后环境监测要根据法律效力作为基本的前提,监测的数据要具有着法律效力,这样才能够为环境保护的执行提供以及和树立权威。2.关于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布点原则和方法2.1关于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布点的原则 结合国内外对大气环境污染物监测布点的设置,根据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在对大气环境污染物监测布点的过程中,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是要进一步的坚持科学性原则。这就要求有关的监测部门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结合污染物的不同,进一步的采取有关的监测方法。

第二是要监测一致性的原则。要求在科学性的指导下,对监测结构要具有着可行度,并且要使监测数据不管是在地形或者是不同条件之下具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第三是要监测代表性的原则。要求有关检测部门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必须要重点的进行监测,同时要使监测数据能够反映出未来大气环境的发展趋势。第四是要检测经济性的原则,要求检测单位在保证检测科学性的条件之下,来对监测点的设置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将主要资源集中在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2.2关于常见的污染监测布点的方法

大气污染源监测篇8

社会工业的飞速发展,各种燃料和化学制剂的使用产生的污染物使大气环境受到了影响。大气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成为现今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大气环境进行检测,主要是对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进行布点采样,观察和分析污染物的变化和影响,以适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污染物对大气造成本质上的破坏,对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

1大气环境监测概述

大气环境监测主要是针对大气中的污染物的监测,对其种类和浓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实时掌握各种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已经它们对环境的影响。大气环境监测对象主要是分子状的污染物,如:一氧化碳、臭氧、碳氢化合物以及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还包括飘尘、悬浮微粒等颗粒状的污染物。对这两种状态的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进行布点、采样、观察和分析等一系列质量监测工作。监测项目通常根据地区实际的区域特点,气候特点、污染源的分布情况来进行规定。其中对大气污染物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悬浮颗粒物加降尘的监测是国家规定的大气监测项目,另外可根据地方特点和污染源特征增加对碳氢化合物、二氧化氮、铅等污染物的监测项目。

2 大气环境监测的具体应用

在我国,大气层中的污染物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已经浮沉为主,对大气环境的监测和质量控制,是对大气质量合理进行评价的前提条件。我国在大气环境监测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影响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在一个时间周期内进行连续的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分析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浓度是否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以此结果数据来作为基础依据,进行大气环境质量报告的编写,提供给环境管理部门进行大气质量控制;

2)对大气质量监测的结果数据为大气质量的监控和分析提供可靠性依据,以此为前提条件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从而掌握大气质量变化状态及其发展规律,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做以预测,发出预警信号;

3)对大气环境监测的数据和结构及分析报告为我国环境保护监测部门提供了较为科学准确的参考材料,以此为参考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预防和解决环境污染影响的新方法。

3环境大气监测中的布点采样原则

对大气监测的布点采样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要根据污染程度对监测的区域进行区分设置。通常按低、中、高三个层次进行划分;

2)布点的选择要具有污染代表性,即能够代表一定范围内的大气污染程度,使此范围内的污染状态和变化规律通过此个布点突出的反映出来。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可根据污染源的集中度来选择布点,同时要对风向因素加以考虑,在下风向设计的大气环境污染采样点要多于上风向;

3)根据污染区域的工业区密度来设置采样点,对于工业区密集的地方要多设置采样点,以高污染区多设,低污染区少设为基本原则;

4)对于采样点的设置,样点周围环境开阔,不能影响空气的流通。对于其他局部的污染源和有吸附力的树木建筑等要避开,以排除外部环境对样点大气采样的影响,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同时,尽量将各样点设置一致的外部条件,这样得出的数据信息互相可以有参考性和可比性,便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索其中的变化规律;

5)根据测定的目标来设置采用点的高度,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环境大气监测的布点方法和意义

对于大气质量监测的布点,要综合考虑污染物的种类以及要达到的监测目的来进行实际的设置,尽量做到监测网络布置的优化。

4.1 功能区布点法

功能区布点法是在不同功能区域内进行先进行踩点,根据区域的功能,对其实际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讨论,将此区域的功能和此地区的人类活动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虑而进行布点设置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属于一种常规性的布点方法,比较适用于大气环境监测的初级阶段,可以将区域功能布局和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表现出来,便于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4.2 网格布点法

网格布点法是将监测采样点以坐标的形式进行将监测的区域进行网格化的划分,对其进行采样点的均匀布设的一种方法。对于网格的划分不仅要考虑污染的程度,还有将社会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加以考虑,适合在污染源较多的区域采用此种方法进行布点。这种方法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以一种直观的空间分布方式进行设置,受条件的约束较少,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4.3 同心圆布点法

此种方法比较适合污染比较集中的区域使用。此方法确定圆心后按不同的半径进行同心圆的划分,同时按圆心画出射线,取交点为布点处。这种方法受风向影响较大,因此在使用此种方法时要充分考虑此区域的风向问题,以上风处少,下风处多为布点的基本原则。同心圆布点法对污染集中,污染浓度较大的地区有很大优势,可以防止重污染区被漏掉而影响采样的准确性。

4.4 扇形布点法

此种方法适应于主导风向明确的高架污染源的地区。以污染源点为基本点,以主导风向为轴在下风向画出角度为45°到90°的弧线范围,在弧线上采3~4个点作为监测的采样点。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测,可以使大气中的污染物得到实施的监控和观察,对其变化和发展的趋势及时掌握,便于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和解决。对于大气环境的监测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所有环境工作者的努力探索,找个更新更有效的方法。同时更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参考文献

大气污染源监测篇9

随着经济地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迅速提高,现在的物质生活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将更加注重居住环境与空气质量。工业地快速发展加剧了环境的污染程度,相关部门为了提高环境的监测能力,将采取有效地空气污染监测措施并进行布点建模,这样可以快速地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大气质量标准,随时可以作出调整政策如对污染环境重的工业实施监控等,来缓和空气污染局面,因此研究空气污染监测与建模具有重要意义的。

1 加强空气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现在的环境空气的质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外出如购物、工作、旅游等,因此人们又权利去关注外界环境空气污染的程度、环境保护措施等,随着经济地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地增强,都希望目前的生活环境能够得到改善。只有加强空气环境监测工作才能够真实地反映大气的污染状况,便于相关环部门作出正确地决策,这样生活的环境才会从根本上得到缓解甚至改善。因此。从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角度看,开展空气污染监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2 浅析我国空气污染监测现状

自从建国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工业,虽然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地提高,但是却严重污染了环境。近年来,我国已经将颁布了关于保护环境的种种条例,相关部门也制定了有效地措施,现在分析下国内空气污染监测现状。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和投资大等特点。现在国内环境部门将在全国组织监测网络,建立一个网络模型,希望能够提高国内空气监测质量。目前,国家已经制订了统一的监测原则,在各地方设立了环境监测站,充分发挥了各方面的技术人才与设备,应用了科学合理地监测与测试数据的技术,国家仍在不断地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促进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进一步地展开与加强。现在空气环境监测主要是运用各种方法连续或者间断地测定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性质、浓度、影响范围,观察、分析其变化及对环境影响,并评价空气环境质量的过程。其实,空气环境监测不单单地监测环境数据,而是通过数据能够发现人们生活对环境影响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地找到控制环境污染程度的办法。现在国内监测环境主要分为环境空气污染源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特定目的应急监测等三种,虽然整体环境监测工作并无漏洞,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需要提出更为科学有效地空气质量监测措施来弥补。

3 探析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方案

3.1 采取一系列有效地空气质量监测措施

为了便于准确判断区域空气污染状况及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并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为后期制定保护环境的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对空气污染源和空气质量进行监测时,需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来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第一是规定各类监测工作的主要污染物,对空气污染源监测时,主要监测的污染物有烟尘、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对空气质量监测时,主要监测的目标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降尘等。第二是对有关空气质量的法规、技术标准、污染测定方法及对测定仪器等进行抽查与监督,这项工作应该由我国的环境部门与地方政府相关单位组成督查小组负责,这样可以确保监测数据的精确性;第三是规范监测手段,监测过程中一定要秉着科学的态度进行该项工作,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第四是由国家空气质量监测部门对空气污染物的趋势分析,对各分部门的监测数据进行校正分析,另外在自动空气质量监测中,要进行时刻地监控,防止监测设备出现故障,影响收集数据;第五是运用传感器,监测工作质量的好坏完全依靠先进的监测技术与设备,传感器是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等活动中对信息资源的开发获取、传输与处理的一种重要工具,现在的监测系统还需引进空气自动监控系统、先进的空气质量检测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实现连续实时监测数据,随时就能处理出空气污染指数,空气污染指数及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一级,规定为空气质量优越,无法给人带来健康威胁;二级,规定为空气质量良好,对人体健康无明显影响;三级,规定为空气质量受到轻度污染,正常人群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四级,规定为空气质量受到中度污染,正常人群普遍出现刺激症状;五级,严重污染,健康人群出现严重刺激症状。从上可以看出,环境监测工作可以预测空气污染指数,不但可以为环境部门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以为人们的外出提供准确地信息。

3.2 空气污染监测布点建模是提高监测效率的重要方案

布点建模工作可以大大地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监测的数据也会更为准确,能够真实地反映大气的污染状况。本项工作的重点就是选择好空气污染监测点,它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精度,是空气污染监测质量控制首要工作,也是监测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环节。环境空气污染监测中样点的布点建模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影响,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第一是监测的目的,在空气污染监测体系中,包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污染源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目标不同,它们的监测目的是不同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主要是为了调查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对敏感体的暴露情况,进行污染对环境影响的监测,主要是为了掌握污染源的变化趋势以及排放污染物的规律。前者在布点方法上多采用网格法和功能区划法,而后者多采用扇形布点法和同心圆布点法;第二是污染源的状况,调查范围内及附近范围污染源的分布、排出量等因素,都影响监测布点方法的确定。例如,对子污染源分布比较均匀的范围,宜米用规格网格法布点,而对子污染源相对比较集中的范围,宜采用扇形布点法或同心圆布点法;第三是地理环境如地形特征,风力情况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监测点的选择。如对于山坡区域、山谷风规律明显,布点要考虑风向主轴;在静风频率大的区域,就可以按规格网格法布点;第四是监测点的代表性,每个监测点所代表的作用是不同的,每一个监测点都有特殊的作用如是代表一定的功能区,代表污染源的影响、代表区域环境背景等。功能相同的代表点,需要去掉,如果漏掉具有特殊功能的代表点需要及时地补上;第五是监测点的数目,如果该监测任务是暂时性的,需要得到精度较高的结果,可以增大样点的布设范围,对于需要布设众多监测点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各种布点方法,例如规格网格法、扇形布点法等。对于长期的定点监测,则不能够设立过多的监测点,这将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因此需要采用按人口和功能区布点法。这五种因素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布点建模,在此工作中必须考虑全部因素,才能形成有代表性的布点建模,更好地完成环境监测工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空气污染监测工作是保护环境的基础,只要更为准确地监测数据,才能制定出更为有效地保护环境方案,这将会使环境污染程度得到了控制,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得到了保障。

大气污染源监测篇10

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而且对土壤、植物和动物造成损害时的状况。土壤污染物大体可分为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包括重金属Hg(汞)、Cd(镉)、Cu(铜)、Zn(锌)、Cr(铬)、Pb(铅)等非金属As(砷)、Se(硒)、放射性元素等;有机污染物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有机物、氰化物、石油等。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难恢复性、持久性、判定的复杂性等特点。煤矸石属煤矿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微量有害元素,包括As、Cr、Cu、Zn、Hg、Cd、Pb等。大量露天堆放的煤矸石,会迅速风化,并通过降雨、风扬等作用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重金属环境污染问题。重金属可迁移性差,不易降解,并可通过食物连的富集作用危害人体健康。煤矸石土壤污染监测,主要是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中的重金属(Cd、Cr、Zn、Pb、82Cu)含量。我国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是1995年7月份颁布执行的。标准中规定了土壤中Cd、Hg、As、Cu、Pb、Cr、Zn及Ni总量和BHC、DDT的三级环境质量标准。如兖州矿区某煤矿,根据污染源的分布,在矸石山周围各个方向上布设采样点。其中,土壤采样点21个,矸石山表面2个,剖面采样点1个。监测结果表明,矸石山周围200m范围内的土壤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Cd的平均含量是其背景值的23.8倍,Zn为1.4倍,Pb为1.5倍,Cu为1.4倍。

3煤矸石环境污染水体监测

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对地表和地下水水质的污染,依排放方式可分为点源和非点源。点源主要是由工矿企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形成;非点源也称面源,指在较大面积内,溶解性或固体污染物在降雨径流等作用下,通过地表或地下泾流进入受纳水体造成的污染。矸石山污染属于非点源。煤矸石露天堆放,经日晒、雨淋、风化、分解,产生大量的酸性水或携带重金属的离子水,下渗损害地下水质,外流导致地表水的污染。在煤矸石中,除含有SiO2和Al2O3以及铁、锰等常量元素之外,还有其他微量的有毒重金属元素,经过风化及大气降水的长期淋溶作用,这些元素会形成硫酸或酸性水及离解出各种有毒有害元素渗入地下,导致地表水体及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形成淋溶酸性水,从而影响水环境。根据煤矸石的性质及其对水体污染的特点,在矸石山周围进行水体污染监测时,监测项目主要包括pH值、F和重金属含量。监测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标准分析方法,这是较经典、准确度较高的方法。其中,对水体中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测定,主要是采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如兖州矿区为了研究煤矸石中有害微量元素对塌陷区水环境的影响,对矿区充填煤矸石的塌陷区内水样进行了采集。测试结果表明,除Pb元素在个别区域超标外,其余均不超标;F元素明显超标。但与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相比,重金属元素和F均不超标。全部水样pH值均大于7,显碱性。

4结语

(1)对煤矸石空气污染的监测,宜与矿区空气污染监测一起进行,从宏观上监测矿区的空气质量。监测方法以常规方法布点监测为主,有条件的可采用自动监测系统,甚至采用遥感遥测技术。

大气污染源监测篇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13902

1引言

在污染治理过程中,如何选择空气污染监测点非常重要。监测点的布设是否合理对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有直接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存在着很多问题,研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空气污染点布设的科学性、准确性,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环境监测水平的提高。

2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基本原则

在布设空气污染点过程中,想要开展一系列的布设工作,需结合整个区域实际状况着手实施,在布设中分为低污染、中污染、高污染三个等级。通常情况下,还需考虑到结合地域条件、风向进行设置。针对两个风向点所设置的空气污染监测数量、监测类型也是有差异的。通常在实际工作中都是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布置下风向的空气污染监测点上,综合对比这两个监测点的数据,最后得出科学、精确的监测数据。在布置中,还应结合城市人口进行实施,在不同密度下进行相应的调整,为准确采样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设计置点时,应选择最佳的设置地带,特别是地域范围的宽广性,但也要防止在监测点周围内出现成片、大范围的草地及森林,如果一旦存在大规模、大范围的植被、绿化带,那么肯定不符合设计的要求及标准,因此要避免在大范围的森林或者草地上布设监测点,以免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基本问题

3.1监测目的

在监测空气中,无论是监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还是监测乡村环境空气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与整个城市污染存在着直接的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通常重视监测城市空气污染,轻视监测乡村空气污染。调查城市空气质量和空气污染物的分布情况,这是监测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目的,从而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3.2污染源基本情况

在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中,需要提前调查区域内污染源分布、构成等因素。这些因素在影响空气污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在污染源分布较均衡的地方,应利用规格网格法实施分布,还需深入分析污染源形成规律,同时在实际分析中,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后面的工作,确保城市空气监测的有效性,为恢复城市空气质量做好各项相关工作。

3.3条件和地貌差异

在监测环境质量中,影响空气监测点布设有多种自然因素,如风场情况、地貌状况、地形因素等,在选择布设点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这些自然因素,结合地理条件和地貌的差异,因地制宜地选择布设方法,最终选择出合理、科学的布设方法,以确保最终的监测数据满足监测需求,为后续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各准备工作,保障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的一系列相关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监测效果。

4确定采样站的数目

在进行环境监测中,如何进行布设采样站点,应结合实际采样要求实施。如果没有按照当地分布实际热量和人口密度等状况实施布设,那么所获取到的监测数据,是不科学的,也就不能作为保护环境和管理环境的依据。在当前环境监测中,一般状况下,都是结合人口数量的多少而判定出采样站的实际数目,在应用过程中,通常采用两种测控方式来完成收集及整理目标地区空气污染状况的数据,即自动监测、人工连续采样。在设置我国空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数目表过程中,已明确掌握各档监测点数据中所包括的城市主导风向。在国际污染监控管理中,该表应用范围很广,在监测城市环境质量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表1为监测采样点设置数目表,表2为世界卫生组织应用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数目表。

5布设采样站的具体方法

5.1功能区布点方法

功能区布点法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特征,被广泛应用在监测多种污染源实际工作中。在实际布设中,判定采样站的实际数量,应根据工业区密度和人口信息两方面的数据进行,如果只考虑其中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数据,那么采样站所判定的数量可能与实际数量不符,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

5.2网格布点方法

在我国环境监测过程中,网格布点法的运用也是比较多见,主要是把整个监测区域地面划分为多个大小均匀的网状方格,将采样点设置在两条直线焦点处中心上,进而对整体进行布设。在通常状况下,在下风向中应多布设一些监测点,在上风向布设少量的监测点,这样容易对比。同时,在这一方法具体应用中,网格大小也会影响应用效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城市具体数据,对网格大小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如果规划不当或者不合理,那么势必会影响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所以合理规划对于网格布点方法的有效运用也起到关键作用。

5.3扇形布点方法

在监测孤立的高架点源中,可应用扇形布点法,且有明显主导风向的区域。顶点为所在的地区,轴线为主导风向,布点范围在下风向地面上划出扇形地区,以45°扇形角度为准。这样在实际布设工作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控制监测点的距离,最大程度地发挥监测作用。

在应用该布点法中,应全面考虑到高架点源排放污染物在实际传播中所具有的客观特点。如:对于在平坦地面上高度达到50 m的烟囱,表3为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出现位置和气象条件的关系,显然随着烟囱高度的不断增加,最大地面浓度出现位置也会随之加大,两者呈正比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出现这样理想化的应用环境,所以在应用多种布局方法中,应综合考虑各种方法,进而提高整体监测力度,在收集、整理空气污染数据中布点法的应用是比较常见的,从客观意义上来讲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另外,城市空气监测有关部门人员也要从多方面加强环境监测,利用一些技术和新方法监测城市空气,结合各地区环境受污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解放方案,并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力求提高监测城市空气的水平。

6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建设,在监测城市环境中,如何布设监测点是必须要重点考虑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如何布设监测点,无论对于顺利实施城市环境监测而言,还是对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而言,都是一项基本工作。因此,加大力度分析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的布设,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贤勉.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技巧及重点探讨[J].北方环境,2012(6).

[2]宋国君,钱文涛.城市空气质量连续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12).

大气污染源监测篇1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也时有发生。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遥感技术是获取环境信息的有力手段,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极有效的技术。运用遥感技术监测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状况,正确评价环境质量,寻求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遥感技术概述

1.1基本概念

遥感技术是从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它是60年代在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综合性感测技术。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特征。航空航天遥感就是利用安装在飞行器上的遥感器感测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特征,并将特征记录下来,供识别和判断。

1.2特点

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质量高,便于进行长期动态监测等优势,还能发现用常规方法往往难以揭示的污染源及其扩散的状态,因此遥感技术正广泛地应用于监测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其最重要的作用是不需要采样而直接可以进行区域性的跟踪测量,快速进行污染源的定点定位、污染范围的核定、大气生态效应、污染物在水体、大气中的分布、扩散等变化,从而获得全面的综合信息。

2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

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固有特性,远距离不直接接触物体而识别、测量并分析目标物性质的技术,根据所利用的波段,遥感监测技术主要分为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热红外遥感技术、微波遥感技术三种类型.当前,遥感的应用已深入到农业、林业、渔业、地理、地质、海洋、水文、气象、环境监测、地球资源勘探、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和军事侦察等诸多领域。

3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

3.1水环境污染遥感监测

对水体的遥感监测是以污染水与清洁水的反射光谱特征研究为基础的,可以采用以水体光谱特性和水色为指标的遥感技术。遥感监测视野开阔,对大范围内发生的水体扩散过程容易通览全貌观察出污染物的排放源、扩散方向、影响范围及与清洁水混合稀释的特点.从而查明污染物的来龙去脉。

3.1.1泥沙污染及水体浑浊度分析

水体中泥沙含量增加使水反射率提高.随着水中悬浮泥沙浓度的增加及悬粒径增加,水体反射量逐渐增加,反射峰亦随之向长波方向移动,即红移.又由于水体在0.93~1.13μm附近对红外线吸收多,不适宜作悬浮泥沙浓度的判定波段.定量判读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波段应在0.65~0.85μm之间。

3.1.2城市污水监测

城市大量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带有大量有机物,它们分解时耗去大量氧气,使污水发黑发臭,当有机物严重污染时呈漆黑色,使水体的反射率显著降低,在黑白像片上呈灰黑或黑调的条带.使用红外传感器,能根据水中含有的染料、氢氧化合物、酸类等物质的红外辐射光谱弄清楚水污染的状况.水体污染状况在彩红外像片上有很好的显示,不仅可以直接观察到污染物运移的情况,而且凭借水中泥沙悬浮物和浮游植物作为判读指示物,可追踪出污染源。

3.1.3废水污染和水体热污染调查

废水由于水色与悬浮物性状千差万别,特征曲线上的反射峰位置和强度也不大一样。废水污染一般用多光谱合成图像进行监测,有的根据温度的差异也可用热红外方法测定.热污染使用红外传感器,能根据热效应的差异有效地探测出热污染排放源,热红外扫描图像主要反映目标的信息,无论白天、黑夜,在热红外像片上排热水口的位置、排放热水的分布范围和扩散状态都十分明显,水温的差异在像片上也能识别出来.利用光学技术或计算机对热图像作密度分割,根据少量同步实测水温,可正确地绘出水体的等温线.因此热红外图像能基本上反映热污染区温度的特征,达到定量解译的目的。

3.2大气污染遥感监测

大气遥感是利用遥感器监测大气结构、状态及变化。对于水汽、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微量气体成分具有各自分子所固有的辐射和吸收光谱,可以通过测量大气的吸收及辐射的光谱而从其结果中推算出来。

3.2.1有害气体的监测

人为或自然条件下产生的SO2、氟化物等对生物肌体有毒害的气体,通常采用间接解译标志进行.植被受污染后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下降,其颜色、纹理及动态标志都不同于正常的植被,如在彩红外图象上颜色发暗、树木郁闭度下降、植被个体物候异常等,利用这些特点就可以间接分析污染情况.对于地面污染,例如农田遭受污染之后,作物的生长将起特殊变化,地下水的污染也会引起地面植被的变化,与正常生长区的作物有不同的光谱表现.多光谱成像仪能监测这些变化,从而圈定地面污染分布范围,进一步对地面污染预防规划。

3.2.2臭氧层监测由于臭氧对0.3μm以下紫外区的电磁波吸收严重,因此可以用紫外波段来测定臭氧层臭氧含量的变化.在2.74μm处有个吸收带,可以用频率为11083MHz的地面微波或用望远镜来测定臭氧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又由于大气中臭氧含量高则温度高,又可以用红外波段来探测。

4发展趋势

遥感影像获取技术方面,随着高性能新型传感器的研制开发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资源遥感对高精度遥感数据要求的提高,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已是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技术的总发展趋势。雷达遥感技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影像的获取能力以及对一些地物的穿透能力,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系统必将是当前及今后遥感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遥感信息模型的发展方面,遥感信息机理模型的发展和拓宽,特别是不确定性遥感信息模型与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综合应用也将是一个重要研究和应用方向。将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PS)、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ES)技术集成,利用环境污染遥感监测集成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智能化程度,从而大扩展环境监测的应用范围,开发集GPS、RS、GIS、ES于一体、适合环境保护领域应用的综合多功能型的遥感信息技术,也将是今后环境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5结束语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应依托我国的对地观测技术和对地观测系统的发展计划,同时充分利用国际上资源环境卫星系统,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大力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并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监测网点和常规监测方法,采用遥感技术与地面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我国的环境污染遥感监测系统。

参考文献

大气污染源监测篇13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工业企业生产所带来的废气排放量大量增加。城市总的固定污染源除了工业生产的炉窑,还有锅炉、加热炉、民用炉灶等,其中以工业炉窑的废气排放量最大。废气向大气中的排放,使得大气环境中的空气成分和浓度发生变化,大气环境发生改变,污染的大气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为了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有效控制城市固定污染源的废气排放,对废气排放进行监测十分必要。但是对于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进行监测,除了监测点的设置,监测方法的正确使用以及监测数据的分析等环节之外,对监测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也是十分必要的。

1 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监测进行安全防护的必要性

对城市固定污染源的废气排放进行监测是指对排放到大气中的气体中的有毒有害成分进行样品采集,并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用以检验这些污染源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要求,对废气净化的装置的配置、性能进行评估。样品分析结果和废气净化评估结果作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在对废气进行监测时,废气中存在多种污染物,而且通常浓度较高,同时城市固定污染源监测的环境和地点通常是在高温情况下的高空作业,这就使得监测工作中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安全防护措施十分必要。从当前废气监测工作中安全防护措施的应用现状来看,安全防护工作做得并不到位,污染物中毒的事故层出不穷。对此,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安全防护,这不仅是对监测人员人身安全的防护,更是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

2 安全防护的重点问题

2.1有毒有害气体

城市固定污染源中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生产类型的不同,废气中污染物种类烦多,浓度也不同。大多数的大中型企业都对废气的排放采取了必要的净化处理措施,但是资金和技术有限,处理工作不到位使得处理后的气体中仍然含有浓度较高的有害气体。对于监测工作人员来说,如果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废气中的毒害物质即时有少量进入人体内,都会对人的机体组织造成影响,或者发生物理作用,或者发生化学作用,导致机体组织遭到破坏发生病理变化,影响人体的健康。例如SO2、硫酸雾等有毒气体进入呼吸道后会引发呼吸道疾病,烟尘被人体吸入后会引起肺病,苯并芘等物质能够致癌,如果是CO中毒,则所引发的后果将更为严重。

2.2 高空作业

在两米以上的高基准情况作业都属于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根据高度的不同,也有等级之分。在对城市固定污染源废去排放进行监测时,通常高度都在二级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米,处于特级高空作业的范围。在这种高度的环境下工作,一旦发生坠落危险,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更应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对工作人员加以保护。

2.3 高温作业

通常情况下,人体在工作中所处的环境温度,最高不能超过29度。超过此限的温度会对人的正常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人体在高温的环境下作业,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变化,超过人体的生理上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引起人体的病变,其中中暑是最为常见的人身病变。在对固定污染源监测时,烟道排放口的温度很高,远远超过人身所能承受的温度,如果是在夏天则使温度更高。在这种高温环境下工作很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甚至发生更严重的危险。

2.4 用电和噪声

在监测的过程中,不当的用电,一旦发生事故,会对人体造成局部的损害,甚至发生生命危险。监测位置在离高噪声源较近的情况下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损害,引发职业病的发生。

3 安全防护措施的使用

3.1 提高重视,加强安全教育

监测人员要对监测工作中的安全防护提高重视,对危险因素加强认识,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学习。时刻保持安全第一的意识,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安全防护,尽可能的避免任何危险事故的发生。

3.2 监测点位的选择

监测点位不仅要考虑到样品采集的有效性,还要考虑到监测过程中的安全防护问题。监测点位的选择时,在保证监测质量的前提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在负压状态下的烟道开设采样孔。如果采样孔的开设只能在正压状态下的烟道上时,一定要在孔外进行必要的防喷装置的配置。监测人员在采样时,要处于上风口的位置,特别是污染物浓度高的情况下,一定不能在下风口进行采样。

3.3 监测平台的安全防护

监测平台的搭建必须具有牢固的梯子,安全的平台,以及坚固的扶手。在工作平台上设有安全防护栏。同时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如果情况允许,最好在采用平台安装滑轮用以吊运采样设备。

3.4 个人防护

进行废气监测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对自身进行防护,如安全帽、手套、耳塞、口罩等等。尤其对工业窑炉进行废气监测时,因为存在大量高浓度的污染物,必须配备安全防护专用的眼镜、口罩,条件允许最好应配备CO自动报警仪和防毒面具。

3.5 高温防暑

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会排出大量的汗水,要注意防止身体发生脱水或者脱盐,这样极易引起中暑,要准备解暑降温的饮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果条件允许,监测时间尽量避开酷暑的中午时间。

3.6 安全用电和保险

注意安全用电,谨防触电事故,由专业电工进行用电线缆的架设,并使用绝缘用具进行操作。即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如果条件允许,可为监测人员投保人身保险,使工作人员享有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