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中医理论论文

摘要:中医骨伤科的患者伤处虽属局部,但与整体关系密切,在肢体遭受损伤的同时,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随之紊乱,一系列临床症状接踵而来。在施护过程中,从整体出发,找出致病的原因,提出的护理问题,制订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整个疾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理论论文

中医理论论文:中医理论美学论文

一、中医起源——药物与身体的“和”的初探

在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人类依靠采摘植物和渔猎生活,神农氏便生活在这一时期。通过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人们认识药物的过程。在人们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就常出现有误食有害的“食物”产生呕吐、腹泻等反应甚至中毒,人们也偶然间因为吃了某些“食物”而使本有的腹痛、便秘等病痛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经验与实践的积累,人们逐渐对一些植物的治疗功效有了一定的了解,便能在觅食时有意识地进行辨别、选择,便开始在出现一些病症时尝试着用某些植物来帮助解除这些病证,这便是药物的萌芽。古人通过积累,从最初的无意识的体验,到有意识的尝试及观察,逐步形成了后来治病的药物的认识和理解。中药都是来自于自然界的自然之物,中医的理论便是来自于对自然的认识;中医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各种之物来纠正人体与自然不和谐之病的,人们在通过对自然之物的了解,探索沟通身体与自然药物之“和”的过程。

二、中医整体观——强调人与自然“和”的状态

古人发现了“天人相应”的时空观,表现在《灵枢•岁露论》中:“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一理论地揭示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的生理变化及疾病的发生的相互影响。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体各部分是共同合作的,构成一个整体。中医学理论充分体现对人与人的生命尊重,同时,“天人合一”的理念显示敬重人就是尊重大自然的规律,这是中医学的出发点。博大的中国古代文化为中医药文化的蕴育提供了温床,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奠定了中医的基本思想整体论。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强调四季与昼夜的变化与人体的生物钟是相对应的。中医认为人的作息及行为必须与自然节律相协调一致。中华民族自古推崇生活规律,勤劳又有节制。平民百姓对中医养生之道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崇尚饮食劳作皆有度。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手段也是中医在诊断疾病的时候也非常重视的,它能通过较大限度地从病人身上收集“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机体的特殊状况及机体与环境的相关信息。比如,生活在较潮湿、寒冷的南方,易得痹证、湿证容易表现为消化系统的病症如腰腿疼、腹泻、恶心等;生活环境干燥的北方易上火出现口腔溃疡、痤疮、便秘等病症,这是从人与环境着眼看中医的“和谐观”。总之,中医以其独特的人与自然的“和”美学观,在疾病治疗、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大众健康做出了贡献。

三、治疗原则——阴平阳秘之阴阳调“和”美

中医理论中一个重要治疗原则是以“阴阳”的相互关系为指南,同时讲究寒热、虚实和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它将疾病看作是身体各个部位机能失衡的结果。阴阳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辩证关系。“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盛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这一句话则概况了中医理论的根本原则是以阴阳的关系为基础的调和之法。从阴阳的关系入手,使阴阳调和,机体恢复常态。同时强调人与外界的自然环境也是一个阴阳调和的整体,因此中医治疗需考虑除人体自身之外的地域、时间、季节等等关系的阴阳关系,最终使阴阳达到“和谐”。《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谨察其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个“平”就是阴平阳秘,就是“和谐”,就是机体内部的和谐。机体出现病态就是人体内部“不和谐”造成的结果。阴阳之和还体现在中药的升降、散收、寒热、攻补关系中。在方剂配伍中,常常注重药物的升降配伍,如四逆散,方中用柴胡疏肝透热,只是泄热行气,以此一升一降调畅气机,透解郁热。又如升中有降的补中益气汤、升降通用的清胃散、降中有升的参苓白术散等。寒热通用一般用于治疗寒热错杂之症,如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定喘汤、九味羌活汤等都是寒热并用的方。攻补兼施也是中医治疗法则中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药物的布艺与祛邪配伍,从而达到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的目的。如参苏饮、人参败毒散、乌梅丸等都是攻补兼施的代表方。

四、组方法则——“君、臣、佐、使”之“和”谐美

中药组方配伍讲究“君、臣、佐、使”,通过君臣佐使的关系来控制各药在整个方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形成特定的整体关系与效用。以中医理论之“整体观念”为指导。中药组方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各种功效的药物的对其,而是充分的发挥药物在整个方中的协同、制约作用,以期达到使药物通过个体的身体吸收达到最终的身体阴阳“和谐”的目的。以麻黄汤为例,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及甘草组成。方中,麻黄发汗解表散风寒,且还可以宣理肺气以平喘,此为君药;桂枝重在助麻黄发汗解表之用,亦可解除四肢的疼痛,为臣药;杏仁降利肺气助麻黄以平喘,为佐药;甘草则祈祷调和药性,同时缓桂枝之辛这种燥之气,为使药。由此可见,中药方剂中的组方无不体现“和”的美学观。中医组方法则其实就是“调和”,即把身体中“不和谐”状态通过解表祛寒、泻热渗湿、活血化瘀、化痰祛邪、理气散结、养血益气、滋阴温阳、扶助正气等方法调整为“和谐”状态。

作者:傅斌范姝单位: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理论论文:运用中医理论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关键词】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原则是建立在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有着十分相似的内涵,在中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目的就是要将现代的护理观与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护理,以进一步丰富整体护理的内涵。

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是指肢体在创伤后发生的肢体的骨和筋膜封闭的筋膜间室内因组织压升高,导致间室内容物,主要是肌肉、神经、血管发生病变和缺血性破坏的综合征,是临床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创伤综合征。

通过理论联系具体病种,笔者浅谈运用中医理论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民工,因骑自行车过马路时与摩托车(车主发生事故后逃逸)相撞致左胫腓骨双骨折1天,未及时就诊而导致左小腿极度肿胀疼痛,入住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9.3 ℃,血压90/58 mmHg,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 min,轻度营养不良,左小腿极度肿胀,其外后侧各有10 cm ×3 cm 皮肤缺损,部分组织变性坏死,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左下肢活动受限,左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诊断为左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左胫腓骨骨折。入院后行创口扩大清创+石膏托外固定术、抗感染、脱水、高压氧等治疗28天,创面瘢痕愈合,左下肢能主动活动,申请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护理评估 根据Gordon的十一种功能态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及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找出健康问题的反应,制定护理计划,因人而异地实施护理。对于该患者,重点是评估患者小腿肿胀和疼痛程度、体温升高及经济情况等,根据收集的资料,确立护理诊断主要是:(1)疼痛;(2)体温过高;(3)焦虑、恐惧;(4)躯体活动障碍;(5)组织完整性受损;(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7)知识缺乏;(8)自理缺陷;(9)有废用综合征的表现:OCS。

2.2 护理目标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疼痛及身心不适减轻或消失;(2)体温降至正常;(3)焦虑、恐惧减轻或消失;(4)患者躯体能自主活动;(5)皮肤缺损能愈合;(6)维持足够的营养以促进创面愈合及骨质生长;(7)增进自我护理及保健知识;(8)患者生活能自理;(9)患者OCS症状消失。

2.3 护理措施

2.3.1 生活起居护理 古代医家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就提出“三分治疗,七分休养”,休养包括生活、起居、饮食等多方面因素。对于该患者,就需要做到:病室环境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制动患肢,减少伤肢活动,患肢不能抬高,不能按摩,以免加重缺血。术后由于伤口敞开不缝合,有条件应住单人房间,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同时,应嘱患者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做到起居有常,以增进病人机体正气,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2.3.2 情志护理 由于患者突然遭受强烈的创伤,对以后的工作、生活有较多顾虑,思想包袱沉重,精神、经济压力很大,甚至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历代医家强调心性的修养、情志的调适,因此,做好情志护理,调畅情志气机,对疾病的康复非常重要。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以安慰、鼓励和支持,并解释病情,说明情志、气血与疾病康复的关系,鼓励患者排除杂念,通过各种方式调节生活,转移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一切不良因素的刺激,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2.3.3 饮食护理 《金匮要略》曰:“所食之品,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也就是说,根据疾病选择食物,促进机体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疾病的早期,应指导患者合理安排膳食,宜食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的食品,多食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奶制品,少食多餐,忌油腻,少食酸辣及刺激性食物;在疾病的后期,可以通过饮食加以调养,以助早日康复,《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谷肉果菜食养尽之”也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在病人出院时,应向患者解释饮食调理与骨折愈合的密切关系,强调“食药同性”,以促进骨折的早日愈合。因骨折后期,久病必虚,根据中医虚则补之以脏养脏的原则,又肾主骨,肝主筋,因此,应指导患者适当多吃一些动物肝(肾)脏和胡萝卜、禽、蛋、瘦肉、水果之类以滋养肝肾、补益气血。

2.3.4 病情观察 入院后仔细询问病史、症状,并详细检查。局部观察的方法包括:望、触、动、量。望:患肢有无肿胀、瘀斑及张力性水疱,足部是否存在红肿、青紫及大理石花纹;触:小腿皮肤张力,足部皮温,足背部、足底部感觉,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动:足趾有无被动牵拉痛;量:测量小腿周径,每30 min 1次,观察肿胀是否加重。全身观察: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尿液,尤其是尿液的量、颜色,并定期测体温每日4次,记录血常规、尿常规、伤口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合理使用抗生素。密切观察动脉搏动和趾端血运、感觉、活动及皮肤温度。如发现患肢末梢温度降低、发绀、麻木、疼痛等逐渐加重,首先应考虑是手术减压不彻底,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延误治疗时机而造成截肢,甚至危及生命。注意石膏托敷料的松紧度,每天检查露在石膏托外面的皮肤。观察石膏托敷料上的渗血,若有血迹用笔作标记并注明时间,发现血迹扩大报告医师,每日用手指蘸50%红花酒精按摩骨突和石膏边缘处。

2.3.5 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OCS最早出现的症状,临床上患肢疼痛的主要特征是深部、广泛、无定位、进行性剧痛、烧灼样传向肢体远端,肢端的趾关节被动牵伸痛,术前应充分做好切开减压的准备并使用镇痛剂;术后切口疼痛剧烈者可针刺足三里、内庭、合谷等穴,还可使用镇静止痛药,评估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

2.3.6 功能锻炼 加强肢体锻炼,注重功能恢复。护理人员应认真指导患者在疾病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功能锻炼,这也是出院指导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吕氏春秋?季春记》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功能锻炼就是通过合理的运动以促进机体的气血运行,经络的通畅调达和脏腑的功能协调,达到筋骨强壮,加速骨折愈合的目的。本病的功能锻炼以治疗性运动为主,维持及恢复关节功能,防止肌萎缩,预防后遗症。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先做伤处上下关节处的活动和肌肉舒缩运动,这既有利于消肿,又可为将来的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术后当天即进行锻炼,主动活动为主,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采用“Tens法则”,收舒各10 s,10次为一组,10组/d[1],并根据病情的逐渐好转适当增加力度与数量。

2.3.7 健康教育 在整体护理中,将健康教育贯彻于护理活动的各个阶段,体现在患者从入院、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康复锻炼到出院都有责 任护士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做到防治结合,以防为重。帮助患者寻找健康较高水平的行为,以改善、保持和促进身体的健康,避免生活中的失衡、疾病和意外,祖国医学强调“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所谓“未病先防”是指通过精神调养、合理饮食、良好的环境,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防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就是对疾病变化要有充分的估计,如患者骨折后就要及时就诊,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这样才能尽量减少伤害。

3 护理评价

中医骨伤科的患者伤处虽属局部,但与整体关系密切,在肢体遭受损伤的同时,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随之紊乱,一系列临床症状接踵而来。在施护过程中,从整体出发,找出致病的原因,提出的护理问题,制订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整个疾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中医理论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28天以来,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病情及病患的个体需要施护,做到重点突出、易懂易记、因人施护、因人施导,使患者懂得自我护理的科学理论,并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中医理论论文:中医理论教育中的思维剖析

人体通过经络的联络沟通将各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故通过外在的局部的治疗调理也可发挥整体作用。中医治疗学中耳针疗法及上病下取等,都是中医学注重整体调整的具体体现。中医学注重整体研究的另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即“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中医哲学思想认为,精气是构成宇宙天地万物的本原,精气的运动变化产生了阴阳二气,天地阴阳二气交感产生了宇宙间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故作为宇宙万物这个大整体的一部分,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必然受自然界的影响。所以,中医学在研究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乃至养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都把人体放在自然界中去考察。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等防治和养生思想都是中医天人一体整体思想的体现。

强调功能联系

人体是一个各组成部分完整的个体,更重要的是有生命活动的个体,而生命活动是依靠脏腑形体器官的机能体现出来的,故中医对生命活动的解释主要不是分析形态结构,而是采用功能联系的思维来认识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学藏象理论,其形成主要是通过对脏腑的生理、病理功能活动表现于外的“征象”进行整体观察而得来的。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了五脏与形体、外荣、官窍的关系,即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主皮,其华在毛;脾在体合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中医的藏象其实质是由脏腑形体官窍构成的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五脏各藏精,精化脏气,气分阴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实现其生理功能,五脏功能正常则以其为中心的系统内形体官窍的功能和表现亦正常,进而生命活动健康有序;否则脏腑功能失常,则与其相关的形体器官亦会有异常的征象,导致疾病发生。因而中医学的脏腑早已超出了西医解剖形态学的范畴,演变成更加重视人体功能系统的特殊单位。

擅长取象比类

因为对人与万物同源的认识,中医学常以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和现象与人体内的事物和现象相类比,以探索和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规律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问题。中医的哲学基础,就是用古人认识自然的方法类比用于人体。精气学说认为,精或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的发展变化依赖于气的运动。类比人体,人体是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化生而成的,并且人体的生命活动,由气的运动变化所维系。气的运动规律有序,则生命活动健康;气的运动失常,则疾病发生;气的运动停止,则生命活动终止。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促使自然界万物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类比人体,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所维系,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维持平衡状态,则生命活动正常,各部分功能稳定有序;若阴阳二气离决,不相维系,则生命活动结束。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五行学说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依据木、火、土、金、水的特性归为五大类,并以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解释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类比人体,把人体的脏腑组织等根据其特性和功能活动归属划分,形成了人体的肝系统、心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等五大生理病理系统。五大系统按照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运动变化,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的动态平衡,保障人体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另外中医学还将自然界气候的气象和物象与人体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类比,形成了“六淫学说”、“内生五邪”等理论。例如:自然界的风使物体动摇不定的特性,类比到人体的病理变化,凡是机体出现异常的运动,如动摇、震颤、抽搐等症状,中医可认定为风。若是自然界的风引起,则称为“外感风邪”,病因即是风邪;若是机体病变过程产生的病理变化,则称为“风气内动”,如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等。

重在辨证论治

中医强调辨病为先,辨证为主诊疗思想。中西医虽然都有对疾病的认识,但是各不相同。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借助各种检查用定性定量的直观数据,从微观角度阐明疾病的致病原因、局部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及损害和疾病发展过程,治疗时强调一种疾病对应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药物。中医认为疾病是对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的把握。强调疾病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疾病的发展其病变的本质即发病原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等均可发生改变。所以在诊疗过程中特别强调对疾病特定阶段的病理本质的认识,即中医所谓的“证候”,这是中医治疗的前提和基础。中医治疗疾病应先对疾病有总体的认识,后具体辨清疾病在当前阶段的病理本质,即辨病辨证相结合,辨病为先,辨证为主。

善用中和思维

“中和”即平衡、和谐,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人的生命活动要想正常进行,就需要人体内外环境保持平衡与和谐,既不能“太过”,亦不能“不及”。如阴阳平衡、五行生克制化、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人的情志活动、气血津液等,只有保持在无太过、无不及的“中”的状态,才能使人体各机能正常,机体处于的“和”的生理状态。当人体内外环境处于“太过”或“不及”的不平衡状态时,各机能就会失常,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在中和思维的指导下,中医治疗的总体原则就是将不平衡的状态调整至平衡状态。中医学理论中的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辨证论治思想、生命观、发病观、防治思想等,都是在“中和”思想的指导下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上中医思维的培养,同时学校方面也应采取措施,如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调整中西医课程的顺序(先中医后西医)、尽量为学生多创造接触中医临床的机会等举措提高学生对中医的兴趣,多方努力,使学校能培养出更多的中医思维下的中医人才。

中医理论论文:对中职生中医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教学、实验、医疗等仪器设备在中医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实施中医院校设备管理是发挥中医院校设备作用的关键。要实现中医院校设备的科学、高效管理,必须建立一支品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管理人员队伍。与其他类型院校相比,中医院校的一些设备具有技术含量高、使用与维护成本高、操作环境与技术要求高和购置价格高等特点。因此,中医院校的设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要比其他类型院校任务重、难度大、周期长,需要建立起设备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中医院校设备管理人员队伍的现状

中医院校设备管理人员队伍一般包括领导、采购管理人员、日常管理人员、台账与档案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和仪器操作指导人员等。从总体上看,这些人员由于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的不同,对其自身的学历、专业和能力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要求,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从中医院校设备管理的功能和目标来看,中医院校设备管理人员队伍与其他部门管理人员队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职业特性。在中医院校发展过程中,中医院校设备管理队伍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一只基本适应中医院校设备管理要求的队伍。综合与比较国内几所中医院校,目前中医院校设备管理队伍的现状基本如下:

(一)人员队伍来源

中医院校设备管理人员队伍的来源基本可以分成三种:一是院校内部转岗人员,一些由于院校发展而不能适应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人员,被转岗安置到设备管理人员队伍之中;二是退伍安置人员,中医院校为响应并完成国家的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将一些退伍军人安置到设备管理工作岗位,成为设备管理队伍的一部分;三是新进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随着中医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需要提高各种设备的装备水平,进而需要相应的专业管理人员,因此公开招聘了一些人员,充实到设备管理人员队伍。

(二)人员队伍结构

1.学历结构。中医院校设备管理人员队伍的学历从初中层次到硕士研究生层次都有,以本专科学历居多,初高中学历人员相对偏少,而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更少。在具有学历的人员中,及时学历一般为专科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一般都为后期进修的学历。从学位看,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所占的比例偏少。相比中医院校教学与科研等部门人员普遍的研究生学历和学位层次而言,设备管理部门的人员学历和学位层次是偏低的。

2.专业结构。在中医院校,从事设备管理的人员由于其来源的不同,自身的专业结构也不同。总体上看,设备管理人员学历专业表现出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要多于自然科学类专业,学术性专业要多于职业类专业,专业与工作岗位相关度不高的特点。在具有理科和工科专业的人员中,直接与设备管理相关的专业很少,只有在新进的人员中存在一部分与岗位职责相关的专业。

3.年龄与性别结构。目前,中医院校从事设备管理工作的人员,以中年工作人员居多,中青年工作人员比例较小,没有形成老中青结合的管理队伍。在基础管理人员中,男性工作者要明显高于女性工作者,特别是在直接从事仪器设备管理的人员,以男性工作人员为主。

(三)人员队伍岗位技能与综合素质

按照高校设备管理的制度要求,各岗位工作人员应该具备岗位所需的各项技能,胜任工作岗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但是就目前看,中医院校设备管理人员的岗位技能不够,也不够精湛。随着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在高校设备管理中日益重要,但是一些中医院校设备管理人员并没有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岗位技能不足。由于部分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基础不高,因而在从事实际的设备管理工作中,自身的职业技能发展较慢,有些人员尚不能达到中医院校设备管理的技能要求。

(四)人员队伍服务意识

从管理到服务,从管理者到服务者,是现代管理观念的深刻转变。中医院校的各种设备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因而设备管理人员在加强对设备管理的同时,必须提高设备管理过程中的服务意识,努力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服务。中医院校设备管理人员作为学校仪器设备的管理者,在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权力,在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下,适应了管理者的角色,注重管理,忽视了作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者的角色,忽视了服务。总体上看,中医院校设备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比较淡薄,从服务态度到服务行为上都较差。

二、中医院校设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人员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

中医院校设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从人员的引进、培养、使用、培训和退出等方面形成一个合理、高效的运行体系。当前,中医院校人员队伍建设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在人员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人员引进不科学。中医院校各种设备一般比较精密、技术含量高、操作难度大、维护要求高,因此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也高,但是由于设备管理部门在中医院校属于辅助部门,因而对其人员引入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因人设岗,而不是因岗求才,特别是在院校改革过程中增加的内部转岗人员以及军转安置人员等,都不是按照岗位需求来 引进的。

2.人员管理不到位。设备管理人员的培养和使用、培训与提高是人员队伍建设的关键,但是目前中医院校设备管理人员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或者只使用、不培养,未能为设备管理人员建设一套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制度,使得设备管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不能与时俱进,思想落伍、技能落后。

3.人员流动不充分。一些中医院校的设备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但是并不充分。有能力的留不下,留下的能力不足,这是一些中医院校设备管理人员流动的显着特点,而不是人员流动充分性所要求的在内部岗位之间、部门之间、校企之间的合理交流以及不胜任人员的合理退出。

(二)结构不合理

伴随着中医院校的发展,中医院校的设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目前仍存在着结构不尽合理,仍需进一步优化的问题。首先,设备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较低,以本专科学历为主,其中专科学历者居多,在中医院校的教学和实验等设备的新技术含量日益增强的形势下,这样的学历结构渐渐开始不适应各种设备的管理工作。其次,设备管理人员的职称以初、中级职称为主,职称结构不合理,且晋升空间小,既不利于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的提升,也影响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期待,降低了工作效率。再次,高校设备管理日益专业化,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需具有广博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而现实是大多数设备管理人员的知识既不广博也不精深,且相互之间也不能互补,无论从个体还是集体而言,知识结构都不够合理。,设备管理人员的年龄和性别结构也不尽合理,既没有形成年龄梯队,也存在着性别不均衡,女性管理人员偏多。

(三)在职培训不足

据了解,大部分中医院校的设备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和定期的业务培训,没有获得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机会。大多数人员只能通过自己学习和经验积累来提高自己,出现了一部分人员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的情况。在一些开展在职培训的中医院校内,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简单,针对性不足,很少依据员工个体和岗位功能实施培训。

(四)个人发展受限

由于设备管理部门在学校各部门中的从属地位以及部门工作的特点,设备管理人员的个人发展空间相对较小,所谓的前途受限,尤其是在职称聘任方面,由于高校的职称评定侧重于教学和科研人员,使得一些设备管理人员晋升机会少、空间小,对自身的未来发展信心不足,缺少工作动力。

(五)服务意识较差

中医院校的设备管理总体上属于物资管理,是对物的管理,因而一定程度上掌握着设备资源分配权,在传统的管理理念的影响下,着重于管、轻于理、服务意识较差。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不是作为服务者而存在,而是作为设备的所有者而存在,对设备的使用时间等进行控制,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教学与科研人员的工作效果。

三、加强中医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一)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设备管理人员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基础,必须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中国院校设备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一是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理论学习和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等方式,提高人员的思想意识。二是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以工作中的人和事为案例,不断发现设备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及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所有人员时时处处以职业道德审视自己的职业行为,逐渐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

(二)转变角色,确立服务意识

转变设备管理人员的角色,从其服务的对象出发,逐步建立起服务者的角色,实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树立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意识。通过聘请教学和科研人员做讲座等形式,明确教学和科研对设备管理人员的服务需求,编制设备管理人员服务手册,使各岗位的设备管理人员明确谁需要、需要什么、何时需要、怎样及时满足需要,把服务工作落到实处,逐步树立起服务意识,最终确立起自己的服务者角色。

(三)加强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面对设备管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现状,要进一步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岗培训、按需培训,把培训与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培训的效果。针对设备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聘请设备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设备管理理念和技术培训,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理论和技术素养。针对不同的设备管理岗位,从国内其他中医院校或其他类型高效聘请具有优良设备管理工作业绩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切实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于特殊岗位,可以采取派出学习的形式,有针对性的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对于那些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人员,采取离岗学习的形式,直至能够有能力上岗为止。

(四)建设合理人员结构和人员梯队

要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设备管理人员队伍,首先要做到设备管理人员队伍的结构优良和梯队合理。在人员结构上,首先要做到学历层次与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相适应,根据岗位要求确定学历层次,提高学历较低人员的学历层次。在人员的专业结构上,从领导和管理服务工作出发,搭配合理的专业结构,以理工科专业为主,辅以管理等社会科学类专业,构建起从决策到操作所需的专业结构。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初中高级职称人员的比例,合理定岗,按岗聘任。在人员梯队建设上,要做到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为主,形成合理的年龄梯队。按照设备管理工作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从专业和学历上建立以后备梯队,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五)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制度是组织运行的保障,也是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依据之一,要进一步完善中医院校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岗位工作手册,使各岗位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工作事项,避免工作推诿(文秘站:)和服务缺位。完善设备采购、日常管理、设备使用、设备维护等各项制度,使设备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管理规范,保障设备管理工作分工明确,权责清晰,严格依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服务。

总之,建立一支品德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中医院校设备管理人员队伍,是中医院校发挥各类教学、实验设备的功效,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获得优异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基本保障。今后要针对中医院校设备管理人员队伍的现状,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人员队伍,保障人员不落伍,工作不落后,切实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

中医理论论文:论中医理论的第二次主体型发展

一、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小"理论问题

1.旨在把中医学融入现代科学之林的中医现代化事业是150 多年来一个连续不断,并已取得很大进展的进程。

尽管中医现代化有多个侧面,如教育体系现代化,科研体系及程序现代化,诊疗技术现代化,临床病种现代化等,中医理论现代化却是其决定性部分。

传统中医理论是具有自然哲学特征的非实证性为主要表现的理论,这种理论只有形式上的意义,中医学的实质是长期积淀的经验,中医理论现代化就是建立新的与现代各种科学理论有共同特征的以实证性为主要表现的中医理论,使中医从自然哲学、经验科学成长为理论科学。简言之,即"夫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王清任)

理论科学相对于经验科学的优势,一是真理性强;二是在发展上常呈质的飞跃的加速型发展。就医学而言,即"基础医学每前进一步,临床医学就会前进十步。"这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的意义。

2.经验和理论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两种知识类型。经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观察体验,属感性认识。经验蕴含着真理,但具有表象性,主观性,偶然性等缺点。理论是人对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规律的认识,属理性认识。

理论科学以"大"理论为标志。即①学科的知识体系以理论为中心构成 ,理论是学科的代表;②理论发展是学科发展的动力【1】。经验科学则相反。

自然科学发展史表明,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经验性知识为主,如灌溉技术,造纸术,历法,火药及指南针的发明,铁的熔炼法,丝织技术等;而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主要则是理论,如太阳中心说,万有引力定律,光的波动与微粒说,氧化理论,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相对论,量子力学,板块构造理论,系统论等以及在理论指导下的技术如电力技术,放射线技术,原子能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2】。医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古代总结了许多治病经验, 而近、现代医学则是从《论人类机体的构造》开始【3】。

3.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已完成了相当大的工作量,①研究多方位采用了从现代哲学、科学哲学、现代科学各学科的原理及技术、方法。如80年代初兴起的中医多学科研究;②研究在中医学各领域如生理、病理、治则、药理、经络等多方位展开及发展;③研究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符合现代科学理论实证性特征的多种现代中医理论;④上述理论已有相当成熟度而有大量现代中医理论专著出版。如:《现代中医生理学基础》(季钟朴)、《中医免疫》(刘正才),《中医病理研究》(匡调元),《中医体质学说》(王琦),《祖国医学肾的研究》(姜春华)、《中医理论现代研究》(沈自尹)、《舌诊研究》(陈泽霖)、《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危北海)、《中医药药理毒理与临床》(李广勋)等。上述几方面表现甚至在现有水平上出现了"饱和"迹象。这些工作无疑是中医现代化事业的最重要进展。

但是,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并未使中医学出现从自然哲学、经验科学向理论科学的转变,①中医学框架没有改变,显示其知识体系仍以经验为中心;经验是学科的代表。②中医学的发展动力仍是经验的总结。新的辨证方案、新药的产生仍靠临床医生个人经验积累。中医学仍呈缓慢的经验积累型,而非理论科学的变革、加速发展型。

总之,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产生的现代中医理论呈现与其学术性质、成就不相称的"小"理论特征。

"小"理论特征损害了对这一事业的信任。理论研究可有可无的想法带有普遍性。在证候实质研究领域,出现了以"药方法理"研究及"病-方"研究取而代之的想法,经络实质研究的必要性更经历了大的波澜。证候发生机理研究在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中未受重视。中医多学科研究转入低潮,等。

"小"理论问题直接阻碍中医理论现代化及中医现代化进程。

二、现代中医理论发展的非主体定向

1.现代中医理论处于上述从理论上应该发挥作用而实际上并未发挥作用的困惑之中。对这一现象之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习惯上从三个方面进行:应用现代科技,接受实证性方法论,中医特色与优势。但在这三个方面上,现代中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已与现代科学理论同步,而问题仍未解决。这是因为这三个方面涉及的分别是形成理论的新、老方法关系,新、老方法论关系,中、西医理论关系,而未涉及这一现象的实质--理论与经验的关系。

2.现论科学之所以具备"大"理论特征,是因为在理论与经验的关系上,理论发展具有主体性。表现在:①理论发展的目标是无止境地追求对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其起点是这种认识的不完备性的存在。理论发展的目标、起点包含但又不局限于对经验的解释和经验提出的问题。例如:对大西洋两岸地形的相似性这一现象的解释在大陆漂移说受证实以后已完成,但大陆漂移说的内在逻辑要求把其研究扩展到海底,从而形成海底扩张说。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整合、统一则形成板块构造学说。而板块构造学说今后又面临着自身运动机制及运动历史两个理论问题。从狭义相对论到广义相对理论的演变则起源于把相对性原理推广于非惯性系的逻辑合理性。广义相对论更提出了引力波、光线在引力场中偏转、引力场影响时间快慢、物质场统一理论等超出当时或现在经验、实验可及范围的预测。②由于经验具有表象性和理论具有本质性,对同一事物所形成的经验知识体系和理论知识体系必然不同且以后者为判断标准。所以,理论知识体系对于经验知识体系关系的本质是改造而不是证实。例如:进化论的产生改变了生物的人为分类法。

3.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之所以有"小"理论的困惑,是因为在理论与经验关系上,理论发展失去了主体性,成为经验的附属。①把理论发展的起点和目标局限于对经验的解释;②以经验知识体系作为取舍理论知识体系的标准,认为后者对于前者关系的本质是证实。

对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一贯、较高要求就是理论解释、证实经验。汇通学派的恽树珏鉴于"中医尽能愈病,总无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而倡"若要捍卫中医,则需将其晦涩之处诠释明白,使举国皆能明了,然后能伸其说。"至当代之研究,虽所用科学技术与恽氏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指导思想却无有出其右者。如"把中医黑箱变成白箱","用现代语言阐明中医科学内涵",经络研究上"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实质"方针,控制论证明了"中医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环核苷酸研究"证实了阴阳学说",证候理论研究均称为"实质研究","机理研究","药理研究为'通里攻下法'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医急症研究上"临床提要求,剂改走在头,全力夺高效,说明跟在后","宏观病理微观化"等,均是仅仅把理论作为一种说理工具。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公认地在很大程度成了一种解释,证实性研究。阴阳学说研究,肺与大肠相表里研究,中药理论研究,复方药理研究,治则原理研究等,述其要者均只是对中医已发现之经验,做出"从现代科学技术来看也是有道理的"这一说明。

对现代中医理论与经验不相吻合之处则认为不宜接受。如在证候实质研究中微观指标的低符合性一直是导致否认这一研究的重要理由,而不认为这正是理论超越经验的起点【4】。或是以"求同思维",避而不谈。

这就使现代中医理论失去其理论意义,而成为经验之现代训诂。

三、中医理论的第二次主体型发展

1.所以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应建立主体性,从而使中医具有"大"理论特征而成为理论科学。

2.中医理论的主体型发展并非于今斯有。《内经》即是典型的及时次。《内经》的阴阳五行、精气神学说、脏象气血学说、经络模型、术数理论均直接移植自古代哲学【5】,这种移植所考虑的是理论本身的逻辑自洽及完善, 并不囿于对医学经验的解释,甚至并不考虑多少医学经验。并依理论体系而重构其经验。

《内经》理论的主体性使其能发挥理论的作用。后世之医学经验(如《伤寒论》均依靠与此理论建立联系而被纳入中医学体系,经验的变革与发展(如金元四大家,温病学说,当代之肾实证,肝阳虚论)均要先在此理论中找出依据。

但《内经》之理论缺乏实证性,故其主体性及作用仅是形式上的。这也是中医理论现代化工作之缘由。

3.现代中医理论的主体型发展是中医理论的第二次主体型发展。这种发展即:从发展的起点看,不受经验范围之限制,可启于中医经验未达之任何领域,可启于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可启于解决理论在逻辑上不完善性之需要。从发展的目标看,不受解释经验之限制,而在更深更广地把握医学有关事物的内在、本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超出经验范围的预测,产生超出经验范围的应用技术。故研究主题也不限于"××证(药、治法、经络等)机理研究",而多是"人体生理(病理、药理、遗传等)学研究"。在理论知识体系对于经验知识体系上,应着重在"求异",并发挥前者对后者的判别,改造功能。

4.现代中医理论的主体型发展已有一些例子。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自序》中开宗明义的说:"余著《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即说明其研究主旨是不受临床经验束缚之纯理论研究。

一些"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概念"如微观辨证,潜隐性证,生理性肾虚等,均在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扩大了经验性诊断的范围,虽然这种扩大并未改变原有经验性知识框架。

证病结合研究提供了单纯证、病研究所不能揭示的许多信息,据此有人提出应建立中西医统一之"疾病状态组合学",研究中医病、中医证、西医病、西医证之分期或分型等疾病状态自身及相互之间更广泛组合之病理意义。这是现代宏观中医理论研究对辨证施治体系之改造和扩展。

从证候机理研究成果看,证候间各微观指标之改变互有交叉,因此可依据微观指标改变对原有的证候体系进行多角度重新分类,以辅助或代替原有分类。

从经验表象而言中医证候与西医病之间似有明显区别,但多年来对此之证实性理论研究并未给二者建立具有本质性差异的定义。这从反面推动了对证、病的统一认识。

5.现代中医理论与现代西医理论必然是一体的,或:只有的现代医学理论。所以,现代中医理论发展除了无止境的创新外,一大方面工作就是引用已有之现代西医理论。后者同样存在理论主体性问题。

中医理论论文:从中医理论渊源探讨心肾关系

【关键词】 中医理论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中医学中的心肾关系反映了五脏重要的生理机制,心火下降,肾火上济,二者的平衡协调是五脏气化的重要内容,亦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本文试从中医理论的历史渊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1 发端于《周易》

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交即是水火相济,而“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故心肾水火相交的理论发端在阴阳。阴阳理论奠定在《周易》。水火之象对应在八卦,故而水火相交既济当源出于六十四卦,阴阳原本是一对朴素的概念,最初不过指示日光的向背而言,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作为哲学上可以概括自然界相关联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念,乃由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通过发表阴爻(--)阳爻(?)排列组合成八卦以后才形成,故《易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伏羲先天八卦是讲阴阳对峙的,因此八卦有天地水火雷风山泽的对立之象,水火自列其中而坎属水离属火,二者对应成象,水火相感殆其发端于《周易》。

八卦是通过大量事物和现象概括抽象出来的。它讲运动变化,讲中和平衡。既济卦象不但指出水火相济因其“刚柔正而位当也”,所以能保持中和平衡的正常运动,同时还指出这种平衡是相对的。水火二者相交不可能永远势均力敌。故云:“享小利贞,初吉终乱”并提醒要“思患而豫防之”。这一种阴阳水火相交平衡是心肾关系的主要渊源。

2 肇启自五行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是古代的哲学概念,最初代表古人对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的认识,故《左传》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尚书大传》具体指出五种物质的用途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其后进一步认识到五种物质乃构成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它们之间交互运动于繁纷复杂万千变化的自然界,并由此抽象出五行哲学的一般特性。如《洪范・九畴》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按五行的一般特性将五脏分属五行,心肾归属水火而亦有南北之方位,水火之特性。

五行的运动变化即为五行气化,气化以中和平衡为目标,而水火二者火在上水在下,火居南水居北,南北上下必然相交升降以中土为本枢纽以保持气化平衡协调。且水火之中复有阴阳水火,引申出心肾二脏生理上的相交关系,心属火,心火须下降以温肾水;肾属水,肾水要上济以滋心火。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理论其不离五行者信然,可以说是五行气化运动的具体化。

3 源出于《内经》

《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巨著,它的成书直接受古代哲学的影响,是古代医家以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为工具来说明医学原理的集大成者。《内经》论阴阳则曰:“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论五行则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始终也。”“中央土以灌四旁”,可见“五运阴阳者,天发之道也”是中医学论述人体生理立论之基础。

按阴阳一行运动规律,五行必相生相克始得维持其平衡协调,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据此观点火性升炎,须伏之以水才能防止其过炎过旺,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又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曰:“心……其主肾也。”张志聪注云:“心主火,而制于肾水,是肾乃心脏生化之主。”这是从五行水火相克的观点中对心肾关系的阐述。

《内经》还从五味相关上指出:“咸走血……苦走肾”的观点,咸属水,苦属火,心主血,肾主骨,心肾水火互济相交的理论亦直接源出《内经》,其所论乃心肾相交的雏形。故皇甫士安注云:“苦走心,此云走骨者,水火相交,故骨气通於心也。”这是从心肾相关的联系上对心肾相交的阐述。

《素问・阴阳类论篇》曰:“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腕下”,指出病理情况下通过心肾相交的关系,肾病可能影响到心,从而在病理上反证了心肾相交理论的存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阐明天地上下阴阳水火之间相互关系。《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从宇宙范围说明天地之间阴阳水火升降的自然规律,为以后的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奠定理论基础。《中藏经》提出“水火相交,阴阳相应,乃为和平”的观点,指出阴阳相交相应才属正常,此观点进步于《内经》。

4 确立在《千金》

心肾相交即是指生理状况下,心与肾所保持的上下、阴阳、水火相交既济的状态。这种心肾相交主要表现在心阳下交肾阳和肾阴上济心阴两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心的阴阳平衡,除心本身的功能正常外,还需肾的协助以加强其阴阳平衡的维持,同样的肾中阴阳的平衡亦需得到心的帮助。这其中心阳下注肾阳,使肾水不寒,肾阴上济心阴,使心阳不亢又起着主要的作用,这种阴阳的侧重正是反映出心肾阴阳的总体特点,而首次论述并明确立论者当推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他说:“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心肾水火间阴阳上下交通,互相既济的“心肾水火”理论,可以说由孙氏及时次加以确立。在《千金方・卷十三》还曰:“心气通于舌,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左耳丙,右耳丁,循环炎宫。上出唇口知味,荣华于耳”。不仅将心肾相交理解到本脏相关,而且还延伸到所属五官九窍的联系上,扩展了心肾相交的内容。

5 发展于后世

自《内经》、《千金》认识到心肾水火以来,后世医家大有发展。如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进一步以升降理论明确指出:“人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也。”《吴医汇讲》则从水火二脏各有水中之火,火中之水以升降相济的观点阐明心肾水火之内涵,指出:“心本火脏而火中有水;肾本水脏而水中有火;火为水之主,故心气曰欲下交;水为火之源,故曰肾气欲上承。”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心肾之间的关系大有裨益。针对水火升降心肾相交的重要性,刘河间研究后指出:“坎中藏真火,升真水而为雨露也;离中藏真水,降真火而为利气也。”后世医家对心肾关系的探讨亦有所发挥。明代周慎斋曰:“肾水之中有真阳,心火之中有真阴。”心肾中真气理论用于临床得出“欲补心必先实肾,欲补肾必先宁心”经验。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曰:“人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矣,故生意存也。”清代《傅青主女科》曰:“肾无心火则水寒,心无肾水则火炙,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具体指出心肾之间上下交通水火相济,方能维持机体的协调平衡。

心肾水火源出于阴阳五行,其理论雏形在《内经》,确立于《千金》[1]。经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发展已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并直接指导着临床运用,随着医学科学和临证实践的发展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充实。

6 心肾相交的机制

经络相连心肾相交是基础、气化相通是媒介、三焦是场所等。(1)经络相连:心肾同为少阴经所属,经络循行路线上心肾互相交通。足少阴肾经循行,一分支从肺出入心注胸中,足少阴肾经夹舌本,舌为心之苗,肾经连心,肾阴元阳温煦气化,通过经脉上升至心。唐容川《医经经易》云:“足少阴肾,其支出入心,以见心肾相交坎离互济之易耳。”手少阴心经循行上看不出心肾有直接关系,但手少阴之脉从心系上肺,足少阴之脉入肺中,心肾两脉在肺中呼吸升降清浊交换时,则心肾水火阴阳得以交流。(2)气化相通:心肾为有形脏器,功能活动表现在气化上。心血为体,心气为用,肾水为体,肾气为用。心气入下焦,肾水上济,在下的水须肾阳蒸动才能上腾;在上的火热须水津滋润制约其偏亢。上下交换的关系即气化表现形式。(3)三焦场所:唐容川曰“三焦根于肾系,上连肺系,下入为心包络”,肾中元阴可依靠元阳的帮助,从下焦上升至心为心阴。三焦下络心包络,心包络为心之臣使,心火沿此路入肾,生肾中精气。

7 心肾相交的意义及内涵

心主血藏神,肾主骨生髓藏精,心肾二脏正常相交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精与神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且精神互用,心肾水火内容很多[2]。(1)心肾精血同源互化。精血同源指精和血同出于水谷精微,心血循行流注于肾中,与肾精化合为精;肾精入冲任上交于心,与心血化合为血。(2)心神肾精相互为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肾藏精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肾藏精舍神,精能生髓,髓上聚于脑养神。精为神之宅,神为精之象,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二者相互为用,精神相依。(3)君火命火相得益彰。心主君火,肾主命火,君火在上为阳气之用,命火在下为阳气之根。君火为命火之统率,命火为君火之根基。人体五脏六腑组织结构的正常功能活动,一靠君火统率,二靠命火的温煦激发。(4)心火肾水相互制约。心居胸中属阳,在五行属火,肾在腹中属阴,在五行属水。心与肾的关系即上下阴阳水火的关系。生理状态下,心火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5)元气与心血相互为助。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是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肾中精气所化生。心主血脉,不仅需要心血的推动,还赖于元气的推动激发。心肾相交实际包括心肾水火相济,气血相济,阳气相济,阴精相济,阴阳调节等多方面的内容,是整个心与肾的相互交通。

8 临床应用及研究

在临床上,无论患者有无肾虚表现或心功能异常表现,是否心肾相交功能失调,心肾相交作为一个重要的生理调节机制,在保持人体内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心肾关系[3],若心肾阳虚,可温肾阳振心阳,交通心肾之阳;心肾阴虚可补肾阴养心阴,交通心肾之阴精;心肾阴阳失交可益气养阴交通心肾之阴阳。心肾关系在临床上用来指导对心肾失交病因病证的辨证和治疗,心肾失交指因心肾两脏协调关系某种程度的破坏而表现的病理变化。在《伤寒论》中载有肾阴虚、心火旺,用黄连阿胶汤;《韩氏医通》肾阳虚,心火旺,用交泰丸;《医法圆通》肾阳虚,心阳虚,用补坎益离丹;《辨证录》肾气虚,并心气虚,心肾两交通汤主之等。

祖国医学的心肾不仅包括解剖上的心血管和肾脏,还涉及神经、内分泌生殖、造血、免疫等系统的气化功能,关系是复杂而多方面的。研究表明[4]:肾脏通过对细胞外液容积和渗透压浓度的调节,影响心血管的功能。肾脏通过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垂体系统,分泌抗利尿激素,控制血浆渗透浓度和心血管系统中的各种变数。肾脏还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控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钾的重吸收,血管紧张素Ⅱ在肾内可使出入球血管收缩,血液重新分配,同时促进钠钾活性,具有抗利尿利钠作用。血管紧张素Ⅱ进入循环,使血管收缩,血液重新分配,血压升高,与醛固酮协同作用,最终使血压和血容量恢复正常。同时心肌中有一种心房肽因子,能排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肌血流量等作用。对肾脏作用尤其明显,可舒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改变肾血流动力学、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促进排钠排水。另一方面,心房肽因子还抑制肾素醛固酮的分泌,减少血管中加压素的浓度。

中医理论论文: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中医理论诠释

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中医理论诠释

中医认为,太极养生杖取意“太极”阴阳和合、天人合一、内外相谐的传统文化理念,以杖通阴阳表现功法特征,有利于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增强体质、协调各脏腑的功能。本文旨在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对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功法及健身效应进行诠释。

预备势

本式能起到精神集中,安定神意的作用。两脚与肩同宽站立,两腿自然伸直,百会向上虚领,有利于督脉的气机畅通,从而达到全身放松的状态,《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导引锻炼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理。下颌微收,沉肩、虚腋、松腰、敛臀、凝神静气、思想专注这些技术要求有利于体内气机正常有序的升、降、出、入,给体内创造一个稳态的内部环境,为正式练功做好准备。

及时式 艄公摇橹

本式具有养心安神,疏通上肢经络的作用。随着手腕有节律屈伸运动,可以有效的刺激腕部的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原穴一方面可以判断脉气的盛衰现象,可以诊断脏腑病情,另一方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对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有一定的刺激和疏导作用。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因此,此动作有助于收到养心益肺、润肠化结、通调三焦的疗效。

有节律地,柔和地屈伸手腕动作,还有利于缓解腕部肌肉的过度紧张,减少因工作、生活造成腕部周围肌肉或肌腱产生劳损的程度,达到疏通上肢经络、缓解疲劳的作用。

第二式 轻舟缓行

本式具有促进水谷运化、消食导滞、疏肝利胆、通调膀胱、防治肩周病的作用。划桨撑船突出了手腕的旋转,进一步加强了对手三阴、手三阳经络的刺激程度。对肺经、心包经、心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的经气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踝关节的屈伸动作有助于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络的刺激程度,对肝经、膀胱经等经气有调节作用,有利于疏肝利胆,通调膀胱等。此外,肩部的圆转运动有利于防治肩周病、缓解肩部病痛。

第三式 风摆荷叶

本式具有疏肝利胆、平抑肝阳、促进全身气血通畅的作用。风摆荷叶主要是通过身体侧屈对胆经、冲脉和任督二脉等重要经脉进行有效的刺激。胆经循行于人体的两侧,肝又和胆相表里,随着杖向体侧屈,所以可以疏肝利胆,平抑肝阳。“腹为阴,背为阳”任脉循行人体前正中线上,有“阴脉之海”之称,刺激阴脉有调节人体阴经气血。督脉循行人体后正中线上,有“阳脉之海”之称,刺激督脉对全身阳经气血有调节作用。疏通任督二脉可促进全身气血通畅,人体更加健康。根据中医整脊学实践及理论,脊柱左右侧屈动作可以有效的预防或调理脊柱生理弯曲度的不对称、不平衡等问题,有效地避免脊柱在形态上的不良变化,从而提高人体的生活质量。

第四式 船夫背纤

本式具有祛风散寒,有效的解除颈、肩、背痹痛,调理脏腑机能的作用。“船夫背纤”左右转头,可以有效刺激人体的大椎穴(大椎穴为六阳经的交会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后背正中线上)。人体自然站立,两手环握杖置于肩上,从大椎穴沿颈椎向上滚动至玉枕穴,再滚动返回大椎穴,具有益气壮阳的功效。左弓步背纤时,重点按压右肩井穴;右弓步背纤时,重点按压左肩井穴,同时上下肢动作和呼吸协调配合,有利于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拧腰、伸膝、蹬脚的背纤动作,既可以增强腰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活动度,又可以加强腰腿肌肉的弹性和灵活性,使得人体的机能更加强壮。从中医学角度看,可进一步有效刺激任督二脉、带脉以及足三阴、足三阳诸经络,加强全身气血运行,强腰固肾。“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所以说腰好了,肾自然就好了。

第五式 神针定海

本式具有益气养神,培元固本的作用。《易筋经》指出:“精气神无形之物也,筋骨肉有形之物也,必先练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若专培无形而弃

有形则不可,练有形而弃无形则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依而不相违,乃成不坏之体。”对气的导引和调控应遵循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规律,即升降出入。此外,手腕随杖的旋翻运动,弥补了日常工作中多是屈伸活动不足,对预防手腕损伤有积极的作用。

第六式 金龙绞尾

本式具有强腰膝,疏导肾水代谢的作用。本式高歇步时,后交叉腿膝抵压前小腿后的承山穴(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主治痔疮、脚气、便秘、腰腿疼痛等病症),可重点刺激膀胱经。中医经络学认为,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故此式有利于疏导肾水的代谢,有排毒的作用。以腰为轴左右转体,有效地刺激了带脉。带脉循行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带脉能约束纵行的足之三阴、三阳以及阴阳二?脉。因此,此动作有利于全身经脉之气的调畅。

由于低歇步对下肢柔韧、平衡、力量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此式对加强中老年人下肢肌肉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对减少小腿肌肉痉挛有一定作用。

第七式 探海寻宝

本式具有温补肾阳,疏通任督二脉的作用。“探海寻宝”左右转体、转头以及体前屈的抬头、塌腰的动作,可以有效的刺激任督二脉和带脉。根据中医理论,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任督二脉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任督二脉若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达到健身目的。两膝伸直、俯身前驱、塌腰的动作,可以有效的拉伸大腿后部肌肉群,提高下肢柔韧性,有利于缓解腰背部肌肉的疲劳和肌紧张。

第八式 气归丹田

本式具有引气回收,培补丹田,增补元气的作用。《仙经》曰:“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视丹田的意义,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意守丹田,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并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练功方法,是众多意守方法中的一种。更确切地讲,这种方法属于意守自身部位类中的意守穴位法。但实际练功时,人们是无法将意念仅仅守在一个穴位上,只能意守在以穴位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内。因此,本式具有以意行气,引气回收,壮元气,调和阴阳的作用。

收势

以上八节功法,通过以形带意,以意领气,引导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促进机体协调运动,精神集中,意念人与天地交流乐融融,由动复静,巩固丹田元气,使身心调节到的放松和平衡的状态,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总之,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通过以杖导引,引气运行,养神为先,以形相随,形神统一的锻炼,从而达到形、气、神三为一体的练功境界。在运动的过程中主要强调以腰为轴进行拧、转、屈、伸等多方位运动,并通过腰部动作有效刺激任督二脉进行运动。腰为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通过正确的腰部运动,并配合呼吸、意念,可以有效的强腰固肾,健脾和胃,扶元正本,促进全身气血流畅,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健身、健美、健康的目的。

中医理论论文:中职生中医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中职生中医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由于受时代变迁、环境变化、人们观念及思维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医学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的祖国医学,如今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地位,已经逐渐被西方医学所代替。学生在学习中医理论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误解、怀疑,甚至排斥中医理论的现象。下面,笔者根据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多年中医理论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坚定对中医理论的信心

面对中医和西医两套不同的医学理论,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西医的理论,因为它更贴近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而面对于中医理论时,学生多是感到困惑,很难理解,无所适从,认为中医“太玄”了,从而在学习中很容易对其产生误解、怀疑甚至排斥态度。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坚定对中医理论的信心。中医理论是在大量的“以人为本”的临床实践中形成、发展、成熟起来的,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还没有西医理论出现的情况下,为人类的健康、种族的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在20世纪初叶,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甚至有人提出要“废除中医”的谬论,但是,中医仍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以大量独特、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向人类证明了它存在的道理,展现出极大的魅力。因此,要学中医,首先就必须相信中医的理论。因为只有相信,才有可能产生学习和研究的动力,才会有所作为。

二、重视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学生之所以容易对中医产生误解、怀疑,甚至排斥的现象,是由于他们从小培养出来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与中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学生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是以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现代自然科学为主的教育,而这些知识,恰恰是西方文化的主流。对于在东方文化环境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医理论,则很难被当今的学生理解和接受。加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西医与中医课程是同时开设,这又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中医的思维。因此,在中医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不急于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更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中医与西医理论较大的差别,在于中医理论是在长期对“活人”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进行观察,以及中药直接作用于人体后所反映出来的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西医则是应用现代的生物、化学等理论,对实验室里所观察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到的微观现象以及动物模型的药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而形成的。因而在思维上,中医是宏观的、整体的,而西医则是微观的、还原的。比如在中医理论中,心有藏神的功能,主宰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如果按照西医的认知思维,就会提出:“为什么心会有藏神的功能?”其研究的方法就是对人体进行解剖,利用现有的设备对心脏分解、测验……最终得出结论“心脏没有藏神的功能”,而认为真正“藏神”的是人的大脑。但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对“心藏神”的功能却很好理解,因为人的神志变化,可以通过心的活动表现出来;而心的问题,又可以通过神志来反映:当人受到惊吓或感到紧张时,就会不自主的感到心跳加速;当“心气”不足时,人也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等神志的改变。这些病症如果运用中医的镇惊、养心安神等方法进行治疗,往往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可以看出,同样是研究“心”,中医是把“心”放在“活人”这个整体上,从“活人”的外在表现这个宏观的角度来研究;而西医则是把“心”从人体标本或动物中分离出来,再将“心”分解成细胞、分子甚至更细微的成分,从微观的角度去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在人体的器官组织结构及功能的认识上,中医跟西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中医的这种思维,或者用西医的思维来理解中医,是学不好中医的。

三、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生活”

中医理论,源远流长,其中的很多术语,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经过数(下转第81页)(上接第77页) 千年的传承,如今还有很多在我们的口语中流行,只是人们往往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但如果懂得用中医理论来解释,却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当我们在讲自己的想法时,总是会说“心想” “我心里想……”等等。如果依照西医的研究结果来认识这个问题,就会感到很难理解。但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则是无可非议,因为我们前面讲到,心有“藏神”的功能。

又如,在形容很生气的时候,人们总会讲“被气得吐血”,因为生气则怒,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肝“主疏泄”,有主升、主散、主动的特性。过度生气,则会使肝气升发太过,血随气涌,上逆而致吐血。再如,我们在形容惊恐过度的情形时会说“被吓得屁滚尿流”,因为吓则是恐,中医认为“恐伤肾、恐则气下、肾开窍于前后二阴”,因此,受恐吓过度,会使人的“肾气”下陷而致大小便失禁。像这些例子,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加以留意、收集,以加深他们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他们对中医理论的兴趣。

四、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

从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结构来看,现在的学生所拥有的传统文化知识是非常薄弱的。而中医的理论,与祖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却十分密切。因此,在中医教学中,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对提高他们对中医理论的正确理解是非常必要的。俗话说“秀才学医,笼中抓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古代秀才所接受的教育,正是祖国的传统文化。他们熟读四书五经,熟悉阴阳五行,熟知天干地支……所以他们学起中医,就象在鸡笼中抓鸡一样容易。虽然这种说法在有些人看来有点夸大其词,但确实是反映了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性。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对学医者的文化素养,也有过以下要求:“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至于五行休壬,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可见,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是很难学好的。

总之,在中医教学中,理论传授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结合当今的文化环境和学生的特点,建立学生对中医理论的信心,培养他们的中医思维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是学生提高学习动力和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能否学好中医理论的关键所在。

中医理论论文:从肝从风论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中医理论研究

从肝从风论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中医理论研究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我国发病率为8人/10万,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确切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迄今西医尚无有效药物,重症肌无力是who公认的疑难病症之一。中医药治疗该病多数医家补中益气为主,临床报道多数为个案报道,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尚尔寿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带领他的研究生团队从肝从风论治眼肌型肌无力,取得较好疗效。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从肝从风法治疗重症肌无力有其充分的中医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如下。

1 祖国医学关于重症肌无力的认识

重症肌无力是现代医学病名,祖国医学虽无重症肌无力之病名,但是,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重症肌无力症状的记载。如《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经散则视岐、视岐则见两物”。这里的“视岐”即是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主症之一“复视”的最早记载[1,2]。中医认为肾藏经、肝藏血、肝肾同源、不能上承于目,以滋神光,阳光失其主倚、精气散乱、约束失权,则出现视岐。所以,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七窍门》中指出:“谓一物而目视为二,即内经所谓视岐也,乃精华衰乱,偏隔败坏、病在肾胆,肾胆真一之精不足,而阳光失其主倚,故视一为二”。此外,《诸病源候论》、《原机启微》、《沈氏尊生书》等著作中也都有关于“复视”一症的记载。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病诸侯》记载“目是五脏六腑之精华。凡人脏腑不足,精虚而邪气乘之则精散,故视一物为两也”[3]。可见,肝开窍于目,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承于目,或人体正气不足,风邪乘虚而入,是“复视”形成的主要原因。

其次,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另一主症眼睑下垂一症,历代医家也有所论述,如《诸病源候论·目病诸侯》记载:“目是脏腑血气之精华,肝之外候,然则五脏六腑之血气皆上荣于目也。若血气虚,则肤腠而受风,风客于睑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肤之间,所以其皮缓纵,垂覆于目,则不能开,世呼为睢目,亦名侵风。”这里的“睢”(sui)是指仰视貌[4]。睢目是指患者因上睑下垂,不能举起,以致睑裂变小、视物受阻常借助仰首使瞳孔显露,以便视物,故称睢目。隋朝巢元方认为:睢目一症是因血气虚、肤腠开疏、易受风邪、风邪逗留于睑肤之间,致使眼皮弛缓,下垂覆于目珠之上,眼睛不能张开,而成睢目之症。巢元方的论述与临床所见非常符合。此外,宋代的《圣济总录》将眼睑下垂成为“眼睑垂缓”。《银海精微》又将眼睑下垂成为“胞垂”。而明代黄庭镜所注的《目经大成》则对眼睑下垂之重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该书卷2中指出:“视目内如常,自觉亦无恙,只上下左右两睑,日夜长闭而不能开,攀开而不能眨……以手抬起眼皮,方能视”,故该书将以上症状称为“睑废”。

第三,关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斜视”一症,祖国医学也有类似记载:如《诸病源候论》说:“人脏腑虚而风邪入于目,而瞳子被风所射,睛不正则偏视。此患者有从小而得之者,亦有长大方病之者,皆由目之精气虚,而受风邪所射故也[3]”。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则对斜视一症论述的更为详细。该书谓:“目珠不正,人虽要转而目不能转,乃风热攻脑,筋络被其牵缩紧急,吊偏珠子,是以不能运转”。这就不仅论述了“斜视”,而且还论述了“眼珠活动受限”的症状,王肯堂将以上症状称之为“神光将反”。由以上论述可知,祖国医学的历代医著中关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症状的论述较为详细,而且与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也比较符合,但是关于重症肌无力的其他的临床类型的主要症状的论述却不是很多,这主要是由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征所决定的:重症肌无力临床最主要的特征是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休息后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因此,该病患者尽管出现四肢肌肉软弱无力等症,但其特点却不是“不用”,而是“不耐用”且四肢肌肉很少有萎缩,因此,重症肌无力于中医的“痿证”及“中风”有明显区别,尽管如此,中医历代医家有关痿证及中风症的病因病机的论述对理解和分析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是十分重要的。

2 从肝从风论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机制探讨

从近年来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概况可知,目前多数医家认为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是脾虚下陷或脾肾亏虚而致,治疗上多以补益脾肾立论,而我院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尚尔寿教授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及研究认为,重症肌无力其病位主要在肝;其病因病机主要与风(外风、内风)有密切关系,临床从肝从风论治各型重症肌无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尚尔寿教授从肝从风论治本病的机制探讨如下。

2.1 从肝论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理论研究

2.1.1 论肝于目的关系 临床研究表明,在重症肌无力患者骨骼肌受累范围中,以眼肌受累最多,占成人患者的90%以上,而儿童肌无力患者,几乎的病例均以眼肌受累为主,并且,80%~9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是以眼睑下垂,复视等眼肌受累表现为首发症状。祖国医学认为,眼于肝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1 目为肝之窍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这里“窍”的含义:《说文》曰:“穴也,空也”。《礼运》曰:“地秉窍于山川”,《疏》曰:“谓地秉持于阴气,为孔于山川、以出纳其气”。可见,窍为孔穴,是内外气交换的通道。五脏六腑,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鼻,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舌、目、口、鼻从形态上为孔窍;功能上则是体内外之气出纳交换的通道。一方面五脏的精、气、血、津液分别通于五窍以营养之,故五窍能反映内脏精气和功能的盛衰,即内气之出;另一方面五窍也是外环境影响机体的通道和途径,如:呼吸之气,饮食的摄取,感受自然界气象因素的变化等等,为外气之入[5]。目既为肝之窍,肝所受藏的精微物质,便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眼,使眼受到滋养,从而维持其正常功能。因此,目能反映肝脏精气和功能的盛衰;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眼,另一方面,目也是深藏于体内的肝脏与外界之气相通的窍道,故当外邪侵袭肝脏时,自当首先侵犯于目。所以,宋代医家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中指出“目者肝之外候也”。

2.1.1.2 肝受血而能视 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故王冰说:“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人体全身各部血流量的盈亏与肝的藏血功能密切相关,而肝藏血功能正常,又全赖肝气之疏泄作用。气能生血,又能行血肝气舒畅、肝血充盈,则目得其养而视物精明,故《灵枢·脉度》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辩无色矣”。《银海精微》又指出:“肝肾元气充则精彩光明”,此言其气;在血的方面,《河间六书》曰:“目得血而能视,其证足厥阴之经络所生也”。《审视瑶函》亦云:“真血者,即肝中升运滋目经络之血也”。可见,目以肝血的滋养最为重要。所以《素问·五脏生成》说:“肝受血而能视”。

2.1.1.3 肝脉上连目系 《灵枢·经脉》说:“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连目系,上出额”。《东垣十书·瞳子散大篇》亦云:“足厥阴之脉连目系”。在十二经脉中,唯有肝脉是本经直接上连目系的。因此,肝脉在眼于肝之间起着运得气血,沟通表里,联络眼于肝脏的作用,从而保障了二者在物质上和功能上的密切联系。故《审视瑶函》说:“五脏六腑之精华为肝胆发源,内有脉道孔窍皆上通于目而为光明”。

总之,目为肝之窍,须赖肝脏所藏精血的濡养,以及肝气的条达舒畅,才能维持其正常的功能,而且目于肝之间,还有肝脉直接相通。因此,肝脏的病理变化可以从眼部反映出来。观察眼部所显示的症状,即可测知肝脏内在的变化。既然重症肌无力患者以眼肌受累最多,且绝大多数的患者,又是以眼睑下垂,复视等症为首发症状。因此,根据以上理论可知,该病患者是以肝脏的精气和功能的衰退为主要病理变化,因此,本病应着重从肝论治。

2.1.2 肝主筋,为罢极之本

2.1.2.1 筋在人体中的作用 筋即筋膜,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筋者,皆属于节”。而《灵枢·经脉篇》 又说:“人始生、先成精……筋为刚”。这里的“刚”又同“纲”。即维系络属、刚劲有力之义。可见,筋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维系络属诸关节,司其运动,并使之活动刚健。因此,筋强则人动作强健有力;筋弱则活动无力,筋萎,则诸节不用,运动不能。因此,重症肌无力患者出现的肢体软弱无力之症,就是筋弱的一种表现。

2.1.2.2 肝主筋的含义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张介宾注曰:“肝属木,木曲直而柔,筋体象之,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故合于筋”。可见,筋气通于肝,故为肝之合。筋体以柔和为贵,赖肝血的充养为本,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食气人胃、精散于肝,淫气于筋。”肝血充盈,才能养筋;筋得其所养,才能使全身肌肉运动有力而灵活,故《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肝主筋”。重症肌无力患者之所以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就是由于肝的阴血不足,筋失所养而致,故治当求肝。

2.1.2.3 肝为罢极之本 《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中“罢极”一语、历代医注家所论较多,主要的注释有:一、作“疲倦、劳困”解释,如《素问注证发微》云:“肝主筋,故劳倦罢极,以肝为本”。其二,作“能极”、“耐受疲劳”解释。如《读古医书随笔》云:“罢极之本的‘罢’当为‘能’字而读为‘耐’,其‘极’字则训为‘疲困’。所谓‘能极,就是‘耐受疲劳’。”其三、“罢”作“罴”解释[6]。如高士宗《素问·直解》云:“肝者,将军之官,如熊罴之任劳,故为罢极之本”。由以上论述可知,肝主司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且是人体耐受疲劳的根本。而重症肌无力临床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而休息后则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该病这种不耐疲劳的特点。说明其病位在肝。

2.2 从风论治重症肌无力的理论研究

2.2.1 风的概念 从病理而论,风有外风和内风之别,外风是指外界六淫之“风”,而内风则是指人体脏腑病变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即肝阳亢盛化风、或热极生风,或真阴耗竭、阳失潜藏、虚风内动等各种病理变化,因其临床症状有动摇、眩晕、抽搐、震颤、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乃至猝然昏倒等症,这些表现都具有“动”、“变”、“突然”等风的特征,故取类比象,称之为内风,又因“内风”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

2.2.2 风与肝的关系

2.2.2.1 外风与肝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气通于肝”。这就是说自然界的风气与肝有密切的关系:从生理而论:风为木气所发,其性柔而发散、善于升发、能生长万物,肝属木,其性曲直、主升生、化化、内偶一阳生发之机,天人相应,故风与肝木之性相合,若风令正常,则肝木之气和顺舒达,这是风气养肝的表现;但是,从病理而论,若风为淫邪,侵犯人体,同气相求、风邪也首先容易侵犯于肝,故《素问·宣明五气篇》、《灵枢·九针论》都说:“肝恶风”,即说肝畏四时不正之风。此外,《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可见,外风不仅容易伤肝,而且风为阳邪,最易化热伤阴竭精,从而引动内风。因此,内外之风邪往往相互感召以客于人体。

2.2.2.2 内风与肝的关系 内风的产生虽与各个脏腑均有关系,但其中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是由肝的生理,病理特点所决定的。首先,肝为风木之脏,风性喜动,木性生发,故肝脏主升主动;其次,肝为少阳相火寄居之地,赖阴血之濡养而得以生发条达,若阴血亏损,则龙雷不潜,相火升腾;第三,肝属木、母为水、子为火、木界于水火之间,肝体阴而用阳,体柔而刚,主升、主动、若失条达,则肆其横逆之性,露其刚燥之情,故肝阳易亢、肝风易动[7,8]。总之,内、外风与肝密切相关,并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2.2.3 风与目的关系 风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人的五官上居头面,而眼为肝窍,位置又较高,最易感受风邪,故眼病的发生多与风邪有关。重症肌无力的发生也是如此,当人体正气亏虚,风邪乘虚而入,上犯眼部睑络,邪滞睑络,气血不行,卫气虚而胞睑失用故出现上胞垂缓,难以上提之症。其次,风气通于肝,而肝开窍于目,根据开窍理论,目为深藏于体内的肝脏与外界相通的窍道,故风邪伤肝,首先伤及于目;另一方面,肝开窍于目,还表现在目为肝之外候,即目不仅能反映肝脏的精气和功能的盛衰,而且肝脏的病理变化可以从眼部反映出来,故观察眼部所显现的症状,即可测知肝脏内在的变化[9]。重症肌无力患者,既然出现眼睑下垂,视一为二、目珠偏斜等症,即说明其病理变化是与肝风内动密切相关。

2.2.4 风的特性与重症肌无力的关系 《素问·风论篇》说:“风者善行而数变……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这就是风证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而“数变”是指风证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而这些特征性在重症肌无力中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表现、首先,本病的肌肉无力并非持续性无力,而明显的波动性:多为早轻暮重,劳累后加重而休息后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而儿童患者眼肌无力多为左右眼交替加重。而呈“拉锯”状。其次,本病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常在起病数月之内迅速发展成严重的延髓肌、呼吸肌、四肢肌、躯干肌无力,甚至发展成肌无力危象。而以上这些特点都是“善行而数变”的具体表现,因此,本病的发生与“风”有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发生其病位主要在肝,其病因病机则主要与风(外风、内风)密切相关。因此,本病应重点从肝从风加以论治。

中医理论论文:浅述中医理论对女性更年期皮肤瘙痒症分析体会

浅述中医理论对女性更年期皮肤瘙痒症分析体会

皮肤瘙痒是临床皮肤科常见病的症状之一。如果皮肤瘙痒发生在更年期而又没有其它原因可解释时,最可能是更年期内分泌改变的相关疾病。更年期是妇女从生育期进入老年期的过渡阶段,机体内分泌环境发生了改变,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引起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上以月经不规则或闭经,潮热出汗,心悸抑郁,易激动和失眠,血压波动,卵巢、子宫萎缩、功能衰退为主要表现。

1 现代医学认为某些皮肤病变与机体内分泌变化有一定关系

皮肤是人体较大的器官,当更年期发生内分泌和代谢变化,均可反映到皮肤上而出现一系列更年期相关性皮肤病,临床上主要有黄褐斑、痤疮、脂溢性皮炎、感觉异常、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老年性女阴瘙痒等。现代研究表明更年期情志因素亦可引起皮肤瘙痒,内分泌失调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之间的制约失衡,引起体内某些多功能神经化学物质如儿茶酚胺、乙酰胆碱、组织胺的释放,这些物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皮肤从而引起更年期瘙痒症状,或使原有皮肤病加重甚至反复不愈。

2 中医理论认为更年期皮肤瘙痒症的发病机制与阴阳失衡有关

妇女在衰老过程中出现的疾病,多发生于45岁至55岁之间,平均为50岁左右。《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更年期妇女正值七七前后,天癸属于阴精,肾气由盛渐衰,精血日趋不足,肾的阴阳平衡失调。另一方面,肝与肾存在精血互化,乙癸同源的关系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肾精化生肝血,而肾精亦需肝血的滋养才能保持充足;二者相互滋生,相互转化;同盛同衰,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肝失柔养,疏泄失常,失于条达,则情志抑郁,烦躁易怒。精血不能互化,肝肾之阴皆虚,情志不畅,化火生风,则反复恶性循环,加重皮肤病症状。对于瘙痒的病因,中医认为不外乎风、湿、热、毒、虫、虚、淤、情志导致气血不和,皮肤失养,其中与更年期皮肤瘙痒相关性较密切的病因为风、热、情志。

2.1 皮肤瘙痒症往往以风盛立论,“无风不作痒”,“风盛则痒”。《诸病源候论》日:“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人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瘙痒也”。阴血不足则虚风内生而产生瘙痒。“血虚不荣则风痒”。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天癸渐竭,冲任失养,血海渐空。由成年后期向更年期转化时,妇女经历了胎产和月经的阴血损耗,原本就“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妇女在绝经前后,天癸渐竭,脏腑无力补充冲脉、任脉而血海不足,阴阳二气不平衡,肾阴不足,阴不系阳,阴虚血燥可致虚风内动,肌肤失于濡养,则皮肤干燥或瘙痒、有蚁行感。“阴津不足则风燥"。肾主水,开窍于二阴,阴津不足,失于濡养,风燥内生,二阴受累,可见于老年性女阴瘙痒。绝经后

妇女肾中精气不足,气化失常,开阖不利,当开不开,当阖不阖,而水道莫制,肌肤失润,常可导致皮肤干燥瘙痒。

2.2 由热而致的更年期皮肤瘙痒亦多见《素问·至真要大论》日“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在五行属火。“热盛则痛,热微则痒”。热蕴血分,伤阴耗血,热炽盛可致血热、血燥生风或阴虚内热。潮热是更年期的主要表现,同时,亦见忽冷忽热或烘热汗出等营卫不和的表现,是由于肾阴不足,阴不制阳,阳失潜藏,虚热内生,随人体阴阳之气消长变化则症见潮热汗出、五心烦热等;表现于皮肤则见皮肤反复瘙痒、起皮疹,休作有时,如慢性荨麻疹。

2.3 情志与瘙痒,是越痒越烦,越烦越痒,互为因果,互相关联,“情志作痒,水不涵木,化火生风”。如肾精血不足,水不涵木,肝阴亏乏,木少滋荣,肝阳上亢而致肾燥、肝燥等脏燥。其燥为标,其虚为本。女子更年期天癸竭,太冲脉衰少,无以柔肝,肝失条达,情志常变,化火生风,使不痒致痒,痒而更痒,如神经性皮炎,不良的心理刺激长期存在,就会产生瘙痒、搔抓、肥厚,搔抓的恶性循环。

3 更年期皮肤瘙痒症的中医治疗

3.1 血热生风多因风毒之邪,初客腠理,搏于血络,血热风动。更年期潮热,口渴,汗出,或面红目赤,心烦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黄燥,脉洪数。症见患处色红,甚至弥布全身,伴剧烈瘙痒。临床治以清营凉血、疏风止痒,除治风止痒以外,凉血药可选用石膏、生地、丹皮、赤芍、知母、槐花、地榆、紫草等。

3.2 血虚生风多因病邪久恋不去,伤阴耗血,

营血内虚,致燥生风。更年期精神倦怠,头晕,面色晦暗不泽,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缓。症见患处色泽淡红,或与肤色相同。皮肤粗糙,干燥发痒,其痒感呈阵发性发作,搔抓后有细如糠状鳞屑脱落;反复发作至数年未愈,或劳累后加重。治以养血活血、熄风止痒。治风先治血,精血同源,治血虚生风之常见药如:熟地、白芍、当归、首乌、鸡血藤、阿胶、枸杞子。

3.3 情志动风多因情志不畅,肝郁化火,火热生风;久病易导致肝郁血淤,经络受阻,或卫气不足,使肌肤失于濡养而生风致痒,缠绵难愈。更年期常伴烦热不安,口舌干燥,失眠多梦,易怒易哭,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皮疹随心情变化起伏,每每是越躁越痒。肝为刚脏,非柔和药物不为功。治以祛风止痒、疏肝解郁,除祛风止痒以外,柔肝养肝可选女贞子、墨旱莲、白芍、五味子、生地、枸杞子;平肝阳、清肝热如白蒺藜、夏枯草、桑叶、菊花、柴胡、栀子、龙胆草、丹皮、赤芍;平肝潜阳、镇肝熄风如龙骨、牡蛎;养心安神,疏肝理气加用酸枣仁、柏子仁、郁金、香附、合欢皮。

4 结论

女性更年期与雌激素下降有关,伴随更年期所出现的一系列皮肤病,表现复杂,易诊难愈。笔者认为更年期皮肤瘙痒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是风、热、情志方面,常几种病邪协同发病。如风邪常夹燥邪发病;情志变化易致风邪内动等等。临床治疗上,需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生化制约关系,透过中医药对阴阳平衡的调节,往往达到标本同治的疗效,具有安全、廉价、有效、副作用小等特点。

中医理论论文:运用中医理论使用中药注射剂

运用中医理论使用中药注射剂

1 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历史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第1个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问世,新中国成立后中药注射剂开始正式研制和批量生产,1954年武汉制药厂对柴胡注射液进行了重新论证并大批量生产,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我国研制出“抗601注射液”、“2012(板蓝根)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等20多个品种在临床上使用。20世纪70年代,全国各地研制成功并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 1977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中药注射剂就有“丹参注射液”、“银黄注射液”等23个品种,各省市卫生部门制定的“中草药制剂规范”“标准”中也收载了大量的中药注射剂,据统计,有资料报道的达700多种。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药注射剂的研究再次迎来开发的热潮, 其数量曾一度达到1 400种左右。1985年到1998年,有11个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新药生产上市,如“香菇多糖注射液”、“双黄连粉针”、“康莱特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等。1993年卫生部颁布了《中药注射剂研制指导原则》。1999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了《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要求对化学成分基本清楚,以净药材投料的注射剂要求可测性成分达到20%以上,静脉注射要求达到25%以上;以有效部位投料的注射剂要求可测性成分达到70%以上,静脉注射用可测成分要达到80%。200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又颁发了《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明确提出中药注射剂要建立指纹图谱检测标准,并于同年8月颁发了《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2005年版药典中收载中药注射剂品种4个,另外在部颁标准中收中药注射剂70个品种,目前具有生产批准文号的中药注射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剂达100多种[1]。1999年到2006年全国中药注射剂市场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每年有4亿人次使用中药注射剂,2007,2008年国家药监局分别了《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2009年,启动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2010年制定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生产工艺评价等7个技术原则。这些文件不但从安全性、有效性、必要性三方面提高了研发中药注射剂的门槛,同时也提高了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工艺标准和质量标准,对药材的基原、药用部位、产地、采收期、产地加工、炮制、贮存条件等都有了明确的要求。

2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

2.1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注射剂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中药注射剂是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制剂,保留了原有中药寒、热、温、凉的特性,其组方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中药的配伍原则制定的,因此临床应用时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例如清开灵注射液和刺五加注射液都能治疗脑梗死,但清开灵注射液适用于火热型,而刺五加注射液适用于虚寒型。因清开灵注射液药性偏凉,而刺五加注射液药性偏于温补,若囫囵吞枣不加辨证地仅按说明书上的病名给脑梗死患者随便使用,会使虚寒型脑梗死患者雪上加霜,或使火热型脑梗死患者火上浇油[2]。清开灵注射液组方来源于清《温病条辨》中安宫牛黄丸的前半部分,原方具有清热开窍、豁痰解毒之功,主治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及中风昏迷,小儿惊厥邪热内闭者,属寒凉之品;其注射液主要由人工牛黄、水牛角、金银花等成分组成,常用于治疗高热、炎症及脑血管疾病。清开灵注射液既然属凉药,所治疾病应具有热症之特性;炎症疾病属热证,但热证有湿热、温热、暑热之分,不可混为一谈。脑血管病属中风范畴,中风亦有风、火、痰、瘀(郁)之分,临床应予详细辨证。炎症疾病或中风,如不具备热证特点,或为湿热表现,则不符合清开灵注射液的适应症[3]。李敬道[4]用丹参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分别作为凉性和温性的代表药物,按随机对照的原则将58例脑梗塞患者分成辨证使用丹参或川芎嗪注射剂组、丹参注射剂组、川芎嗪注射剂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辨证用药组与丹参组在中医证候评分、舌象评分上组间虽无统计学差异,但辨证用药组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还显示川芎嗪组在治疗前后中医证侯评分和舌象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说明丹参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均有相应的治疗作用,但在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方面,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更具优势。王平平等[5]在辨证与非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对比观察中发现辨证组患者在神经功能好转的同时中医证候改善出现良性趋势,未出现不良反应病例。而非辨证组患者虽然神经功能出现好转,但出现了4例不良反应病例,其中1例非热象患者使用丹参注射液后出现口淡不渴、手足不温、周身沉重、倦怠嗜卧等不适,3例热象患者经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出现不同程度面赤、口干多饮、口中异味、烦躁易怒、失眠、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不适,换用寒凉之品后好转,这足以体现出中药注射剂药性的客观存在。薛书燕[6]将8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成湿热内蕴组和寒湿瘀阻组,分别用肿节风注射剂和灯盏花素注射剂治疗,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多项病情积分均明显减少,治疗前后2组急性期血清标志物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表明辨证应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临床观察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朱立勤[7]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医生采用宣传教育、行政干预、监督检查等干预措施.针对适应证因素对中药注射剂应用进行干预,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对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中药注射剂使用的适应证更加合理(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临床疗效也显著提高(p<0.01),平均住院费用有所下降,干预有效。

2.2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近10多年,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不断增加[8],2001年到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频繁出现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8个品种,2006年鱼腥草注射液被暂停使用,截止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占整体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的72.64%,其中严重不良反应占中药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76.57%。2010年中药不良反应占药品不良反应总数的13.8%,其中中成药占99.7%,中药注射剂占50.9%,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名前20位的品种中,中药注射剂有17个品种,前3位分别是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中成药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药注射剂占87.2%。

2.2.1 不良反应的类型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常涉及多系统、多器官,报告较多的有过敏反应、心血管、血液、消化、呼吸、神经等系统的损害,如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为溶血性贫血、皮疹、哮喘、发热、肝损害、过敏性休克;双黄连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均为过敏反应与输液反应,包括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穿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有药疹、呼吸困难、寒颤、发热、血小板减少、过敏性休克、血管性刺激疼痛;莲必治注射液不良反应有急性肾功能损害、皮疹、头晕、胃肠道反应、过敏样反应;鱼腥草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均为严重过敏反应导致死亡;莪术油注射液为过敏样反应、皮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

2.2.2 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 王平平等[5]在辨证与非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对比观察中发现辨证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而非辨证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高利[2]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1例女性脑梗死患者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 d后,面部出现风团样皮疹,周身无力,腹泻症状,询问病史患者平素喜暖怕凉,大便偏软。经分析认为面部风团样皮疹、周身无力及腹泻均不能用脑梗死解释,可能与用药有关。根据患者面色萎黄无华、舌苔白腻、舌质淡等表现,辨证应属中风病气虚血瘀型,虚则宜补、瘀则宜化。而醒脑静注射液药性偏凉不宜使用,改用川芎嗪注射液3 d后面部风团样皮疹消退,周身无力,腹泻等症状也均有好转。又1例男性桥脑腔隙性梗死患者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3 d后头晕减轻,却出现了口渴喜饮、胸中烦乱、大便干燥的症状,经分析发现,患者平素体质尚健,无明显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无特殊嗜好,生活中喜凉怕热,偶有大便干燥,结合舌象表现,说明患者正气未衰而邪气壅盛,辨证应属中风病风痰上扰型,宜散风通络活血化瘀法治之。风为阳邪,而刺五加注射液偏热,热加于阳则阳热更甚,故改用药性偏凉的丹参粉针剂静滴,并给予相应的中药汤剂5付口服,调整用药后3 d,患者口渴喜饮、胸中烦乱、大便干燥等症状基本缓解。

3 讨论与结论

中药注射剂是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与其他传统中药剂型相比,具有作用迅速、疗效确切、生物利用度高,无消化道吸收过程等优点,虽然,在临床使用中存在许多不良反应,其药物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但它解决了中药临床急救用药缺乏的难题,是探索中药走向现代化的一种途径,因此笔者认为应肯定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的疗效,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及生产、使用环节的监管,对已上市的品种开展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的再评价。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剂是中药的创新剂型,具有中药的特性,因此,使用中药注射剂必须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严格掌握适应症,才能获得的治疗效果,才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医理论论文:论中医理论的第二次主体型发展

一、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小"理论问题

1.旨在把中医学融入现代科学之林的中医现代化事业是150 多年来一个连续不断,并已取得很大进展的进程。

尽管中医现代化有多个侧面,如教育体系现代化,科研体系及程序现代化,诊疗技术现代化,临床病种现代化等,中医理论现代化却是其决定性部分。

传统中医理论是具有自然哲学特征的非实证性为主要表现的理论,这种理论只有形式上的意义,中医学的实质是长期积淀的经验,中医理论现代化就是建立新的与现代各种科学理论有共同特征的以实证性为主要表现的中医理论,使中医从自然哲学、经验科学成长为理论科学。简言之,即"夫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王清任)

理论科学相对于经验科学的优势,一是真理性强;二是在发展上常呈质的飞跃的加速型发展。就医学而言,即"基础医学每前进一步,临床医学就会前进十步。"这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的意义。

2.经验和理论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两种知识类型。经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观察体验,属感性认识。经验蕴含着真理,但具有表象性,主观性,偶然性等缺点。理论是人对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规律的认识,属理性认识。

理论科学以"大"理论为标志。即①学科的知识体系以理论为中心构成 ,理论是学科的代表;②理论发展是学科发展的动力【1】。经验科学则相反。

自然科学发展史表明,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经验性知识为主,如灌溉技术,造纸术,历法,火药及指南针的发明,铁的熔炼法,丝织技术等;而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主要则是理论,如太阳中心说,万有引力定律,光的波动与微粒说,氧化理论,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相对论,量子力学,板块构造理论,系统论等以及在理论指导下的技术如电力技术,放射线技术,原子能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2】。医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古代总结了许多治病经验, 而近、现代医学则是从《论人类机体的构造》开始【3】。

3.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已完成了相当大的工作量,①研究多方位采用了从现代哲学、科学哲学、现代科学各学科的原理及技术、方法。如80年代初兴起的中医多学科研究;②研究在中医学各领域如生理、病理、治则、药理、经络等多方位展开及发展;③研究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符合现代科学理论实证性特征的多种现代中医理论;④上述理论已有相当成熟度而有大量现代中医理论专著出版。如:《现代中医生理学基础》(季钟朴)、《中医免疫》(刘正才),《中医病理研究》(匡调元),《中医体质学说》(王琦),《祖国医学肾的研究》(姜春华)、《中医理论现代研究》(沈自尹)、《舌诊研究》(陈泽霖)、《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危北海)、《中医药药理毒理与临床》(李广勋)等。上述几方面表现甚至在现有水平上出现了"饱和"迹象。这些工作无疑是中医现代化事业的最重要进展。

但是,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并未使中医学出现从自然哲学、经验科学向理论科学的转变,①中医学框架没有改变,显示其知识体系仍以经验为中心;经验是学科的代表。②中医学的发展动力仍是经验的总结。新的辨证方案、新药的产生仍靠临床医生个人经验积累。中医学仍呈缓慢的经验积累型,而非理论科学的变革、加速发展型。

总之,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产生的现代中医理论呈现与其学术性质、成就不相称的"小"理论特征。

"小"理论特征损害了对这一事业的信任。理论研究可有可无的想法带有普遍性。在证候实质研究领域,出现了以"药方法理"研究及"病-方"研究取而代之的想法,经络实质研究的必要性更经历了大的波澜。证候发生机理研究在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中未受重视。中医多学科研究转入低潮,等。

"小"理论问题直接阻碍中医理论现代化及中医现代化进程。

二、现代中医理论发展的非主体定向

1.现代中医理论处于上述从理论上应该发挥作用而实际上并未发挥作用的困惑之中。对这一现象之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习惯上从三个方面进行:应用现代科技,接受实证性方法论,中医特色与优势。但在这三个方面上,现代中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已与现代科学理论同步,而问题仍未解决。这是因为这三个方面涉及的分别是形成理论的新、老方法关系,新、老方法论关系,中、西医理论关系,而未涉及这一现象的实质--理论与经验的关系。

2.现论科学之所以具备"大"理论特征,是因为在理论与经验的关系上,理论发展具有主体性。表现在:①理论发展的目标是无止境地追求对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其起点是这种认识的不完备性的存在。理论发展的目标、起点包含但又不局限于对经验的解释和经验提出的问题。例如:对大西洋两岸地形的相似性这一现象的解释在大陆漂移说受证实以后已完成,但大陆漂移说的内在逻辑要求把其研究扩展到海底,从而形成海底扩张说。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整合、统一则形成板块构造学说。而板块构造学说今后又面临着自身运动机制及运动历史两个理论问题。从狭义相对论到广义相对理论的演变则起源于把相对性原理推广于非惯性系的逻辑合理性。广义相对论更提出了引力波、光线在引力场中偏转、引力场影响时间快慢、物质场统一理论等超出当时或现在经验、实验可及范围的预测。②由于经验具有表象性和理论具有本质性,对同一事物所形成的经验知识体系和理论知识体系必然不同且以后者为判断标准。所以,理论知识体系对于经验知识体系关系的本质是改造而不是证实。例如:进化论的产生改变了生物的人为分类法。

3.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之所以有"小"理论的困惑,是因为在理论与经验关系上,理论发展失去了主体性,成为经验的附属。①把理论发展的起点和目标局限于对经验的解释;②以经验知识体系作为取舍理论知识体系的标准,认为后者对于前者关系的本质是证实。

对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一贯、较高要求就是理论解释、证实经验。汇通学派的恽树珏鉴于"中医尽能愈病,总无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而倡"若要捍卫中医,则需将其晦涩之处诠释明白,使举国皆能明了,然后能伸其说。"至当代之研究,虽所用科学技术与恽氏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指导思想却无有出其右者。如"把中医黑箱变成白箱","用现代语言阐明中医科学内涵",经络研究上"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实质"方针,控制论证明了"中医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环核苷酸研究"证实了阴阳学说",证候理论研究均称为"实质研究","机理研究","药理研究为'通里攻下法'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医急症研究上"临床提要求,剂改走在头,全力夺高效,说明跟在后","宏观病理微观化"等,均是仅仅把理论作为一种说理工具。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公认地在很大程度成了一种解释,证实性研究。阴阳学说研究,肺与大肠相表里研究,中药理论研究,复方药理研究,治则原理研究等,述其要者均只是对中医已发现之经验,做出"从现代科学技术来看也是有道理的"这一说明。

对现代中医理论与经验不相吻合之处则认为不宜接受。如在证候实质研究中微观指标的低符合性一直是导致否认这一研究的重要理由,而不认为这正是理论超越经验的起点【4】。或是以"求同思维",避而不谈。

这就使现代中医理论失去其理论意义,而成为经验之现代训诂。

三、中医理论的第二次主体型发展

1.所以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应建立主体性,从而使中医具有"大"理论特征而成为理论科学。

2.中医理论的主体型发展并非于今斯有。《内经》即是典型的及时次。《内经》的阴阳五行、精气神学说、脏象气血学说、经络模型、术数理论均直接移植自古代哲学【5】,这种移植所考虑的是理论本身的逻辑自洽及完善, 并不囿于对医学经验的解释,甚至并不考虑多少医学经验。并依理论体系而重构其经验。

《内经》理论的主体性使其能发挥理论的作用。后世之医学经验(如《伤寒论》均依靠与此理论建立联系而被纳入中医学体系,经验的变革与发展(如金元四大家,温病学说,当代之肾实证,肝阳虚论)均要先在此理论中找出依据。

但《内经》之理论缺乏实证性,故其主体性及作用仅是形式上的。这也是中医理论现代化工作之缘由。

3.现代中医理论的主体型发展是中医理论的第二次主体型发展。这种发展即:从发展的起点看,不受经验范围之限制,可启于中医经验未达之任何领域,可启于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可启于解决理论在逻辑上不完善性之需要。从发展的目标看,不受解释经验之限制,而在更深更广地把握医学有关事物的内在、本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超出经验范围的预测,产生超出经验范围的应用技术。故研究主题也不限于"××证(药、治法、经络等)机理研究",而多是"人体生理(病理、药理、遗传等)学研究"。在理论知识体系对于经验知识体系上,应着重在"求异",并发挥前者对后者的判别,改造功能。

4.现代中医理论的主体型发展已有一些例子。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自序》中开宗明义的说:"余著《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即说明其研究主旨是不受临床经验束缚之纯理论研究。

一些"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概念"如微观辨证,潜隐性证,生理性肾虚等,均在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扩大了经验性诊断的范围,虽然这种扩大并未改变原有经验性知识框架。

证病结合研究提供了单纯证、病研究所不能揭示的许多信息,据此有人提出应建立中西医统一之"疾病状态组合学",研究中医病、中医证、西医病、西医证之分期或分型等疾病状态自身及相互之间更广泛组合之病理意义。这是现代宏观中医理论研究对辨证施治体系之改造和扩展。

从证候机理研究成果看,证候间各微观指标之改变互有交叉,因此可依据微观指标改变对原有的证候体系进行多角度重新分类,以辅助或代替原有分类。

从经验表象而言中医证候与西医病之间似有明显区别,但多年来对此之证实性理论研究并未给二者建立具有本质性差异的定义。这从反面推动了对证、病的统一认识。

5.现代中医理论与现代西医理论必然是一体的,或:只有的现代医学理论。所以,现代中医理论发展除了无止境的创新外,一大方面工作就是引用已有之现代西医理论。后者同样存在理论主体性问题。

中医理论论文:中医理论中的春季养肝

在中医理论中,人的五脏与四季对应,所谓“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素问・阴阳类论》中也特别指出:肝主春,为一岁之首,乃生机之冠,一年万物之生赖于春,而一身脏气之生赖于肝。

近日,本刊记者就春季养肝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山东省中医院肝病内科副主任孙建光。

春季适合大动“肝”戈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传统中医学四季之中春天属木,从“五脏应四时”理论分析,肝脏外应春天,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主疏泄而恶抑郁,所以肝的生理机能比较旺盛的季节是春天。而肝脏在人体内是主理疏泄与藏血,非常重要。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

肝脏被称为“将军之官”,它就像一个中央银行,负责管理身体三大货币(气、血、水)流通。情绪、睡眠、饮食甚至药物等,均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养肝并非把肝脏包起来不让病毒来侵犯,而是含有三种意思:即减轻肝脏负担,增加肝脏营养和改善肝脏供血。

同时,春季是最适合养肝的季节,也是肝病的多发时节。临床统计,春季肝病复发比秋季复发持续时间更长,复发人数也更多,约有47%的慢性乙肝患者因并发各种感染而导致使原有的肝病加重,多数为春季常见的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此外还有腹腔感染、肝炎的重叠感染、肠道感染等。

在山东省中医院肝病科的门诊上,入春后就诊人数有所上升。据其副主任孙建光介绍,“有一部分肝炎患者,大多是在校学生、不卫生环境下的工作人群,以及孕妇、老年人等身体素质较弱等群体”。3月27日的门诊上,孙建光对一位年轻患者谆谆善诱:“每个人都要注意科学睡眠,年轻人更应该如此。11点到2点是肝脏排毒时间,你总是K歌或烧烤喝酒,肝脏不光不能休息还要超负荷工作,怎么能够健康?”

孙建光引经典、列数据:《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而在春季应“夜卧早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春季要想养肝,首先要注重科学睡眠。”

中医的肝病治疗:养肝是个“系统工程”

中医对肝病的记载研究,几乎伴随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周礼”曾载有四时流行病和“五毒”之药;《礼记》则有“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等记载,而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出现一扫之前对肝病的浅显认识。到了晋代的《肘后方》、宋代《太平圣惠方》乃至明清的《本草纲目》,对肝病病理研究、对症施药已经有了臻于成熟的治疗体系。

这些医家典藏恰恰是山东省中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孙建光的教学样本。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医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初中毕业的孙建光入选山东省中医院少年班,因此孙建光在精力旺盛、记忆力颇佳的年纪就已经跟中医典籍打交道。其后,孙建光师从著名肝病专家王文正、尹常健,在专业领域有了自己的建树和理解。

在孙建光看来,养肝并非是“个别项目”,是“系统工程”,而中医治肝病,不仅要辨证施药,也要诊治。肝是蛋白质的代谢中心,并负责脂肪的分解和转化,在分泌消化酶和胆汁帮助消化食物的同时,造血、凝血、净化血液的功能。除此之外,调畅人的精神状态,是肝“扮演”的另一个角色。所以一旦肝脏生病,危害是全身性的,并非单纯的肝病。

这时,一把西药片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中药的优势就显现出来。目前,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医学科已发现许多行之有效的保肝、降酶、退黄、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肝纤维化的中草药,其中部分已研制成中药注射剂,如临床常用的苦参碱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茵黄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等,另有多种复方制剂在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等方面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使大批患者成为中医中药的受益者。“一剂中药可以综合治疗多种疾病,正像当初我们学中医一样,没有分科一说,好的中医都是全科医。”

“千杯不醉”真能护肝?

一直以来,酒与肝似有不解之缘。从古到今,中国人喜欢喝酒。不管是大醉六十天的刘伶还是“斗酒十千恣欢谑”的李白,都没被记载患有肝病。古人少有“一口闷”的狂饮,而是注重节奏。以《红楼梦》为例,书中酒宴那么多,但要么有歌舞助兴,在观赏中慢慢品酒,要么许多人边做游戏边喝酒,这是一种有意放缓喝酒节奏的表现。

此外,古代的酒一定是烫过的。《红楼梦》中王熙凤就嘱咐宝玉喝酒要烫,否则冬天写字手会发颤。而喝过酒还要能写出诗来,这就是所谓的发散之法了。

其实,对于健康的人来说,适度的饮酒促进血液流通,对人的身体是有好处的。“理论上来讲,健康人每天的饮酒应少于40克的乙醇含量,按照白酒来算最多2两酒,但是啤酒红酒酒精含量不同所以好控制在40克的乙醇含量。”但是孙建光也提醒,肝病患者还是一律禁酒得好。

基于中国酒桌文化的繁盛,市面上出现了许多解酒药,大多宣传酒前服用能提高酒量,酒后服用能快速醒酒醒脑。其中一款日本“御酒丸”被宣称为“日本皇家御用”,不仅能促进体内酒精分解,还能让酒量成倍增长,且保护肝脏、肠胃不受损。记者注意到,“御酒丸”的主要成分为姜黄素,是植物界的一种二酮类化合物,具有胃肠保健功效,也常用作罐头、酱卤制品的着色剂。查阅《中华本草》等药典可以发现,姜黄仅是一味常用的中药,虽具“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等功效,但没有提到有解酒的药效。

“理论上讲没有这种药物,解酒药的作用也不比糖水大。人们倒是可以用葛花解酲汤等中药方解酒。”据孙建光介绍,名方葛花解酲汤源自《脾胃论》,将莲花青皮、木香、橘皮、人参、猪苓、白茯苓、神曲、泽泻、干生姜、白术各、白豆蔻仁、葛花、砂仁等研细和匀,用白汤调下。“方中葛花独入阳明,解酒醒脾;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使酒湿之邪从小便而出;砂仁、白蔻仁、青皮、橘皮、木香、干姜温中健脾,行气和胃;人参、白术补气健脾;神曲解酒化食。诸药同用,共奏分消酒湿,温中健脾之功。”

链接

春季护肝养生粥

鸭血鲫鱼白米粥

原料:鸭血100克,鲫鱼100克,白米100克。

做法:煮粥服食

功效:可养肝血,辅治贫血,也可帮助肝癌患者保肝。最宜女性服用。

红枣女贞子花生汤

原料:红枣20枚,花生仁30克,女贞子20克。

做法:水煮,临睡前服。

功效:红枣性味甘温,女贞子性味甘平,花生仁甘平。有柔肝养血、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之功。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的肝炎患者可经常食用,可作为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猪肝绿豆粥

原料:猪肝,大米,绿豆

做法:将绿豆、大米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熬至八分熟时,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熟后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即成。

功效:此粥具有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的作用,适合脸色蜡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弱者经常食用。

桑葚粥

原料:桑葚30克(鲜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桑葚洗干净,与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

功效:该粥可以滋补肝阴、养血明目。适用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须发早白等。

中医理论论文: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理论中的运用

【摘 要】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 中医学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浩瀚如烟的中医方剂,大量的医案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从这些医案之中获得有价值的新发现对祖国医学至关重要。中医医案中的方―药―证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并且中医药的文献分散庞杂,使得对中医方剂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困难很大。数据挖掘技术为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关键词】中医学;数据挖掘;知识发现

1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DM :Data Mining)作为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技术,到目前为止数据挖掘技术到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普遍的定义,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为:数据挖掘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出有用的知识[1-2]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这些复杂的定性描述和隐性知识进行挖掘,揭示其规律并使隐性知识显性化[3]。数据挖掘[4](DM :Data Mining)是一个集合数据库、数理统计、机器学习、可视化和信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新兴的交叉学科。不仅计算机学科由于它的出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也能为过程控制、商务管理、科学研究、优化查询、医药研发等领域提供新的方法和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推进各个学科的不断发展。

2 数据挖掘中的基本概念

2.1 数据集

数据集是从某个环境或过程中取得的一系列测量结果。对于一些基本的情况,我们有一系列的测量对象,每一个测量对象都有统一的t个测量数据,此时可以把这p个对象的一系列测量结果看作是一个p×t的数据矩阵。矩阵中的t列表示对每个对象所作的t种测量,称为变量、特征、属性或者字段。这个数据矩阵中的n行表示被测量的p个对象,亦可称为个体、实例、实体或记录。

1.2 模式

模式是一个用语言A来表示的表达式B,它可用来描述数据集C中数据的特性,B所描述的数据是集合C的一个子集CB。T作为一个模式要求它列举出数据子集CB中所有元素的描述方法简单。举例说明,例如,“如果考试成绩在91―100之间,则成绩”可称为一个模式,而“如果成绩为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则成绩”就不能称之为一个模式。模式有很多种,按功能可分为预测型模式和描述型模式等。从数据集中发现模式是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

3 数据挖掘过程

数据挖掘[4](DM :Data Mining)是一个集合数据库、数理统计、机器学习、可视化和信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新兴的交叉学科。不仅计算机学科由于它的出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也能为过程控制、商务管理、科学研究、优化查询、医药研发等领域提供新的方法和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推进各个学科的不断发展。

图1 数据库知识发展(KDD)过程

4 数据挖掘主要方法

数据挖掘从不同的视角看有几种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发现知识的种类分类、根据采掘的数据库的种类分类、根据应用和根据采用的技术分类分类等[5]。

根据发现知识的种类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关联规则挖掘、偏差分析、分类规则挖掘、聚类规则挖掘、序列模式挖掘、趋势分析等。根据采用的技术分类:最近邻技术、决策树、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可视化技术)等。根据挖掘的数据库分类:关系型、事务型、多媒体、主动型空间型、时间型、面向对象型、文本型、异质数据库和遗留系统等。

5 在中医学研究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必要性

祖国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几千年的发展之中积累了中华民族与疾病斗争的宝贵经验,几千年以来,我国的传统医学积累浩瀚的方剂和丰富的经验,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历代医家遗留了大量的经典方剂,这些方剂之中内中蕴涵着丰富的内容,要继承和发扬这些名医名家的学术经验,就迫切需要我们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研究。而今人类社会正在处在大规模、高速度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和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和基本资源。但是目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尚未能充分利用于中医药学领域,大量宝贵的经典方剂流失,这严重影响了祖国医学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医医学现代化的利用、转化和传播的速度及能力是我国传统医学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果仅单靠“师传徒学”或个人研读古代经方揣摩名医名家经验信息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并且中医学的很多征候还具备很强的辩证性,描述疾病的主观不确切和证候信息所体现出的客观不完整,形成了中医证候信息的复杂性。这就阻碍了祖国医学的快速发展,要实现中医现代化,就要将我国丰富的中医信息资源和现代计算机方法相结合,整理归纳浩如烟海的古代经典中医文献资料,实现中医药信息资源处理、转化及传播的现代化。现有的中医数据库中的大量数据为建立中医学数据挖掘系统提供了充分的基础,通过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建立新的知识体系构建形成新的知识,为我国传统中医学发扬光大提供新的思路。

中医理论论文:光照疗法治疗失眠的中医理论依据探讨

【摘 要】失眠是睡眠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困难、入睡后易惊醒、醒后不易再入睡等。本文主要探讨了失眠的非药物治疗(光照疗法)的中医理论依据。

【关键词】失眠;光照疗法;营卫;跷脉

昼夜节律是生物体与自然昼夜交替大致相同的生理活动周期性改变,是生物赖以生存的需要。人们最熟悉的昼夜节律就是每天的睡眠与觉醒节律。

失眠,则是各种原因打乱了这一生物节律,使患者表现为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从而导致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1]。美国研究学者认为,失眠除与生活习惯、环境因素有关外,最重要与五个方面密切联系:身体的(Physical),指身体疾患引起的疼痛、发热、皮肤瘙痒、心血管疾病等;生理的(Physiologic),指生理节律改变诸如倒班制工作;心理的(Psychologic),指应激反应、重度的疾病、大的生活事件;精神医学的(Psychiatric),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药理的(Pharmacologic),指咖啡因、中枢神经抑制剂、中枢神经兴奋剂等[2]。

最近一期全球睡眠中国区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失眠的人群高达42.5%。睡眠障碍使相当一部分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3]。目前临床治疗失眠主要包括[4]: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继发于器质性疾病和精神疾患的失眠治疗(病因治疗)。三大类安眠药是西医治疗失眠常用的药物,即苯二氮类、巴比妥类和其他非巴比妥类。这些药物有其临床应用的种种限制,且副作用比较大。所以,通过非药物性治疗方法重建被打乱的生物节律并改善睡眠已成为大家迫切寻觅的良方。

光照是影响生物节律的最重要因素。

光线通过视觉信号刺激视网膜,作用于非视锥细胞、非视杆细胞的视觉光受体,通过视网膜丘脑束将光信号传至下丘脑交叉上核内的内派性生物钟,引发松果体节律性分泌褪黑素(melatonineMT),白昼静止状态,夜晚合成增加,褪黑素作用于视交叉上核等部位,诱导睡眠产生。可见光疗法治疗失眠便是基于此依据产生的。通过一定的光强度和适当的时间治疗,抑制褪黑激素分泌、产生视黑激素分泌周期节律的改变,从而调节24h生物周期节律,最终改变睡眠――觉醒节律[5]。

提供可见光疗法光源的仪器迄今为止已经更替了三代[6]:及时代仪器是全光谱或产冷白光的荧光灯,提供大约2 500 lx照度;第二代仪器则在此基础上更趋于小型化,便携,易操作,并且过滤掉了会与光敏药物相互作用产生副作用的紫外线和短波蓝光,提供大约10 000 lx照度;第三代仪器则是用计算机模拟春、夏户外凌晨及黄昏时渐进的朦胧光线,当暗适应后还可依据患者睡眠时的情况提供相对暗淡的动态变化的光照射。

现在临床推广的可见光治疗方法有三种:及时,按治疗的时间分晨间、午间、夜间治疗。晨间治疗可以使24 h周期节律提前,通常应该在早晨清醒10 min后进行,在习惯醒来后进行10 000lx、30 min的治疗。午间治疗效果不及晨间和夜间治疗,但可用于24 h周期节律的调整。夜间应安排在晚上9:00~10:00,即睡前约2 h。为了较大可能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医师可测定患者唾液中的褪黑激素或测定低体温时段的方法来推测其褪黑激素分泌的时间,从而更地调整治疗时间。第二,根据光照度的大小分为强光治疗、弱(暗)光治疗。光照度≥2 500 lx为强光治疗;光照度≤500 lx为弱(暗)光治疗。第三,按照治疗时间的长短分为长时、短时治疗。长时治疗是指治疗时间≥2 h;短时治疗刚指治疗时间≤1 h。一般情况下,光照度越大,所用光照时间就越短。

纵观近些年来中医及西医对失眠治疗的研究,我们发现,光照疗法有其特有的中医理论依据:

1.1 睡眠与营卫关系

《灵枢・营卫生会》有云:“荣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指出营卫的运行与睡眠有密切关系。“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大意是指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内外相贯,如环无端,营运不休,一昼夜周流全身五十周,白天营气运行于脉内,卫气循行于阳经脉外,各二十五周,营气荣养于内,卫气温护于外,人体的阳气充盛,人寤而活动;夜间自然界阴气盛,卫气入里,循行于阴经和五脏,于夜半子时,二者阴阳相会,人卧而睡眠休息。由于营卫之气昼夜的这种循行的变化规律, 人体因而出现寤寐的不同生理活动。

1.2 睡眠与跷脉关系

《灵枢・寒热病》云:“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目,阴气盛则瞑目。”意指阴跷脉和阳跷脉属奇经八脉,阳跷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别,阴跷脉为足少阴肾经之别,平旦阳跷脉气盛,当卫气从足太阳膀胱经开始行于诸阳经时,阳跷脉渐盛,阳气出于睛明穴则寤,故目开而不能睡;夕酉之时阴跷脉气盛,当卫气从足少阴肾经开始行于诸阴经时,阴跷脉气盛,阳气于足少阴肾经之涌泉穴行于阴分,阳开阴合,故目合而熟睡。《灵枢・脉度》亦有云:“跷脉者,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

因此跷脉经气之盛衰决定着人的觉醒与睡眠,并通过其主目之开合的功能来体现这种寤寐的生理状态,阴跷脉气盛则目合而入睡,阳跷脉气盛则清醒而目张。

1.3 跷脉与营卫的关系

跷脉主要运行卫气。《灵枢・大惑论》中说:“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意指若卫气在循行中不能入于阴分而常留于阳分循行,会使外在的阳气盛满,阳跷脉也必因此充盛,外有余而内不足,形成阴气亏虚,便不能闭目安睡。阴阳跷脉主交通一身阴阳之气,其脉气推动营卫二气运行,阳入于阴则寐,阴出于阳则寤,实乃寤寐之兆始。因此,跷脉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的睡眠活动,跷脉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睡眠生理过程正常,如跷脉功能不正常,则出现睡眠生理紊乱,引起失眠。

1.4 跷脉、营卫运行与人体生物节律

如前所述,卫气在昼夜分别运行于阳、阴二十五度,故平人与自然相应而有夜里卧息,日间起作的生理节律。《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旦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人体阳气的一日变动亦具有日节律的周期性规律。《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亦说明天地阴阳的盛衰消长,使24小时有昼夜晨昏的节律变化,而正常人体能按照这种日节律作出适应性变化。反之,一旦卫气的正常运行被扰乱,无法顺应阴阳的盛衰消长,也无法对这种昼夜晨昏的节律作出适应性变化,则必然会导致睡眠的障碍产生。

由上可见,人体24 h生物节律正常与否、睡眠生物钟规律与否,在祖国传统医学中与跷脉及营卫运行理论关系密切。光照疗法治疗失眠,其依据在于通过光照调整人体24 h生物节律,由此可见,光照疗法治疗失眠,不但有其西医学理论的支持,同样被中医理论证实可在临床应用。

中医理论论文:中医理论方法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方法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予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4%,明显比对照组的78.6%更佳(P

【关键词】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出现了退行性的病变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等,导致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从而引发下肢麻木或腰腿疼痛等症状。该症的发病率较高,一般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法和手术治疗法两类。我科主要采用保守治疗法进行治疗,并予以中医辨证施护,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其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在18-74岁之间,平均为40.2岁,病程在3d-25年左右。本组病例均经由CT片或者X线片检查确诊,均无骨质异常症状。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研究,无对推拿、按摩及中药熏蒸等有拒绝或恐惧情况,均无心脑血管疾病等原发性的疾病、精神病、传染性疾病以及皮肤感染性的疾病等。本组56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为中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另外38例为侧旁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有11例患者的突出部位位于腰部3-4节段,24例在腰4-5节段,另21例为腰5-骶1节段。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治疗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卧硬板床进行牵引,并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渗透性的利水药物进行药物治疗,必要时辅以针灸治疗等。并结合中西医联合治疗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观察病情、监测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以及生命指标,并遵医嘱给药、向患者讲解康复中应注意的事项等。具体护理办法为:

1.2.1.1一般护理办法保持病房内的清洁卫生和安静,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和光线充足,并注意控制室内的温度在18-20℃左右,湿度在40%-60%左右,并叮嘱患者注意休息,以保持睡眠充足。

1.2.1.2心理护理相关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情况等,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心理疏导,以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同时,应向患者详细介绍临床护理的目的、意义及具体操作过程等,使患者能积极地配合临床护理工作。

1.2.1.3康复护理向患者讲解康复注意事项及护理知识,指导患者进行腰部以及下肢的功能锻炼,以尽早康复。

1.2.2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实施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2.1饮食调护理叮嘱患者多食新鲜蔬果及富含纤维素且容易消化吸收的饮食,确保营养充足。应注意控制饮食清淡。存在气滞血瘀的患者,应多食健脾胃和行气活血类食物,如当归牛肉汤等;存在肝肾亏虚的患者应多食用温补肝肾的食物,如杜仲猪肾或猪脊骨等;有风寒湿滞的患者,则应多食祛风、散寒和利湿的食物,如薏苡仁粥等;而有湿热痰滞的患者,应多食用清热化痰利湿的食品,如萝卜汤等。

1.2.2.2用药护理口服中药汤剂,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滋补肝肾、清热利湿、强筋健骨、行湿散寒、舒经止痛和温经络脉等。一般应在餐后半小时予以温服,1剂/d,每剂药煎服两次,于早晚餐后服用或者午饭及睡前服用。肾阳虚、气滞血瘀、风寒湿滞者可根据患者的症状适当地予以外用药物熨热,比如可以将白葱头、吴茱萸、肉桂和花椒捣碎并炒热后,用纱布包裹好对患者的疼痛部位进行熨敷,1次/d,每次控制在30min左右。

1.2.2.3中药熏蒸各取30g生草乌和生川乌、50g红花、桃仁、透骨草、当归、独活、威灵仙、没药、苏木和乳香、10g马钱子,置于锅中,并加入3000ml的水,采用中药熏蒸治疗仪(翔宇HY-Z)在52℃左右的条件下,对患者的腰部进行熏蒸。行熏蒸治疗时,应注意保持四周密封,暴露头部。熏蒸1次/d,每次控制在30min左右。

1.2.2.4按摩患有本症者多伴有臀部肌肉紧张和痉挛等现象,应以轻柔的揉法及滚法按摩紧张的腰部肌肉,以舒缓其软组织的紧张和痉挛症状,并以适当的手法予以推拿按摩,力度以患者感觉肌肉组织和腰部皮肤舒适为宜。

1.2.2.5捏脊以拇指的桡侧缘顶住患者的皮肤,并以食指和中指往前按压,用三指对皮肤进行提拿,以双手交替向前捻动。注意控制力度和捏起皮肤的量,不可拧转。进行向前捻动时,应以直线前进。捏脊1次/d,每次控制在15min左右,10天一个疗程,休息3d后继续进行护理,直至病症痊愈。

1.2.2.6后期调养指导患者合理地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炼,以增强患者的脊柱稳定性,从而防止复发。功能锻炼应做到循序渐进,以患者不感觉疲劳以及痛苦等为度。

1.3疗效评价平准治愈:患者的腰腿痛症状消失,且能直腿抬高至70°以上,可从事原有工作等;好转: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且腰部的活动功能明显改善。未愈: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

1.4统计学处理以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并以x2检验计数资料,P

2结果

两组的疗效比较见表1。

3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以肾虚为本,而以跌散挫伤和感受外邪为标。该症的临床病理主要是过度劳伤、遭受外部损伤或肝肾亏虚、经脉濡养失调、气血紊乱、脉络雍塞和血溢脉外等导致机体的局部出现气血不畅、气机紊乱和淤血内停等症状,致使经脉不畅,从而诱发疼痛等。中医辨证施护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实用性较强,主要包括针灸、刮痧、熏洗、拔罐和药浴等,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近年来,随着中医学以及中西医的结合的发展,中医辨证施护技术已成为了临床护士应具备的重要操作技能。在临床治疗时,应注意根据患者的致病原因、临床症状等予以合理的中医辨证施护,以缓解缓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促进痊愈。

中药熏蒸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可加强机体的防御以及免疫能力等,用药直接、见效较快,且用药集中在病变部位,相比于全身用药而言副作用较小,对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推拿、按摩和捏脊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肌肉紧张、痉挛等症状,且有舒缓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本研究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施护,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腰腿疼痛和痉挛等症状,且减少了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医理论论文:从肝从风论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中医理论研究

摘要:本文从肝与眼、肝与风、内风于外风的关系阐述从肝从风论治眼肌型肌无力的中医理论基础。

关键词:肝和眼; 肝和风;中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我国发病率为8人/10万,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确切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迄今西医尚无有效药物,重症肌无力是WHO公认的疑难病症之一。中医药治疗该病多数医家补中益气为主,临床报道多数为个案报道,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尚尔寿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带领他的研究生团队从肝从风论治眼肌型肌无力,取得较好疗效。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从肝从风法治疗重症肌无力有其充分的中医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如下。

1 祖国医学关于重症肌无力的认识

重症肌无力是现代医学病名,祖国医学虽无重症肌无力之病名,但是,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重症肌无力症状的记载。如《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经散则视岐、视岐则见两物”。这里的“视岐”即是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主症之一“复视”的最早记载[1,2]。中医认为肾藏经、肝藏血、肝肾同源、不能上承于目,以滋神光,阳光失其主倚、精气散乱、约束失权,则出现视岐。所以,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七窍门》中指出:“谓一物而目视为二,即内经所谓视岐也,乃精华衰乱,偏隔败坏、病在肾胆,肾胆真一之精不足,而阳光失其主倚,故视一为二”。此外,《诸病源候论》、《原机启微》、《沈氏尊生书》等著作中也都有关于“复视”一症的记载。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病诸侯》记载“目是五脏六腑之精华。凡人脏腑不足,精虚而邪气乘之则精散,故视一物为两也”[3]。可见,肝开窍于目,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承于目,或人体正气不足,风邪乘虚而入,是“复视”形成的主要原因。

其次,对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另一主症眼睑下垂一症,历代医家也有所论述,如《诸病源候论·目病诸侯》记载:“目是脏腑血气之精华,肝之外候,然则五脏六腑之血气皆上荣于目也。若血气虚,则肤腠而受风,风客于睑肤之间,所以其皮缓纵,垂覆于目,则不能开,世呼为睢目,亦名侵风。”这里的“睢”(sui)是指仰视貌[4]。睢目是指患者因上睑下垂,不能举起,以致睑裂变小、视物受阻常借助仰首使瞳孔显露,以便视物,故称睢目。隋朝巢元方认为:睢目一症是因血气虚、肤腠开疏、易受风邪、风邪逗留于睑肤之间,致使眼皮弛缓,下垂覆于目珠之上,眼睛不能张开,而成睢目之症。巢元方的论述与临床所见非常符合。此外,宋代的《圣济总录》将眼睑下垂成为“眼睑垂缓”。《银海精微》又将眼睑下垂成为“胞垂”。而明代黄庭镜所注的《目经大成》则对眼睑下垂之重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该书卷2中指出:“视目内如常,自觉亦无恙,只上下左右两睑,日夜长闭而不能开,攀开而不能眨……以手抬起眼皮,方能视”,故该书将以上症状称为“睑废”。

第三,关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斜视”一症,祖国医学也有类似记载:如《诸病源候论》说:“人脏腑虚而风邪入于目,而瞳子被风所射,睛不正则偏视。此患者有从小而得之者,亦有长大方病之者,皆由目之精气虚,而受风邪所射故也[3]”。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则对斜视一症论述的更为详细。该书谓:“目珠不正,人虽要转而目不能转,乃风热攻脑,筋络被其牵缩紧急,吊偏珠子,是以不能运转”。这就不仅论述了“斜视”,而且还论述了“眼珠活动受限”的症状,王肯堂将以上症状称之为“神光将反”。由以上论述可知,祖国医学的历代医著中关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症状的论述较为详细,而且与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也比较符合,但是关于重症肌无力的其他的临床类型的主要症状的论述却不是很多,这主要是由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征所决定的:重症肌无力临床最主要的特征是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休息后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因此,该病患者尽管出现四肢肌肉软弱无力等症,但其特点却不是“不用”,而是“不耐用”且四肢肌肉很少有萎缩,因此,重症肌无力于中医的“痿证”及“中风”有明显区别,尽管如此,中医历代医家有关痿证及中风症的病因病机的论述对理解和分析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是十分重要的。

2 从肝从风论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机制探讨

从近年来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概况可知,目前多数医家认为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是脾虚下陷或脾肾亏虚而致,治疗上多以补益脾肾立论,而我院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尚尔寿教授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及研究认为,重症肌无力其病位主要在肝;其病因病机主要与风(外风、内风)有密切关系,临床从肝从风论治各型重症肌无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尚尔寿教授从肝从风论治本病的机制探讨如下。

2.1 从肝论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理论研究

2.1.1 论肝于目的关系 临床研究表明,在重症肌无力患者骨骼肌受累范围中,以眼肌受累最多,占成人患者的90%以上,而儿童肌无力患者,几乎的病例均以眼肌受累为主,并且,80%~9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是以眼睑下垂,复视等眼肌受累表现为首发症状。祖国医学认为,眼于肝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1 目为肝之窍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这里“窍”的含义:《说文》曰:“穴也,空也”。《礼运》曰:“地秉窍于山川”,《疏》曰:“谓地秉持于阴气,为孔于山川、以出纳其气”。可见,窍为孔穴,是内外气交换的通道。五脏六腑,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鼻,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舌、目、口、鼻从形态上为孔窍;功能上则是体内外之气出纳交换的通道。一方面五脏的精、气、血、津液分别通于五窍以营养之,故五窍能反映内脏精气和功能的盛衰,即内气之出;另一方面五窍也是外环境影响机体的通道和途径,如:呼吸之气,饮食的摄取,感受自然界气象因素的变化等等,为外气之入[5]。目既为肝之窍,肝所受藏的精微物质,便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眼,使眼受到滋养,从而维持其正常功能。因此,目能反映肝脏精气和功能的盛衰;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眼,另一方面,目也是深藏于体内的肝脏与外界之气相通的窍道,故当外邪侵袭肝脏时,自当首先侵犯于目。所以,宋代医家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中指出“目者肝之外候也”。

2.1.1.2 肝受血而能视 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故王冰说:“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人体全身各部血流量的盈亏与肝的藏血功能密切相关,而肝藏血功能正常,又全赖肝气之疏泄作用。气能生血,又能行血肝气舒畅、肝血充盈,则目得其养而视物精明,故《灵枢·脉度》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辩无色矣”。《银海精微》又指出:“肝肾元气充则精彩光明”,此言其气;在血的方面,《河间六书》曰:“目得血而能视,其证足厥阴之经络所生也”。《审视瑶函》亦云:“真血者,即肝中升运滋目经络之血也”。可见,目以肝血的滋养最为重要。所以《素问·五脏生成》说:“肝受血而能视”。

2.1.1.3 肝脉上连目系 《灵枢·经脉》说:“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连目系,上出额”。《东垣十书·瞳子散大篇》亦云:“足厥阴之脉连目系”。在十二经脉中,唯有肝脉是本经直接上连目系的。因此,肝脉在眼于肝之间起着运得气血,沟通表里,联络眼于肝脏的作用,从而保障了二者在物质上和功能上的密切联系。故《审视瑶函》说:“五脏六腑之精华为肝胆发源,内有脉道孔窍皆上通于目而为光明”。

总之,目为肝之窍,须赖肝脏所藏精血的濡养,以及肝气的条达舒畅,才能维持其正常的功能,而且目于肝之间,还有肝脉直接相通。因此,肝脏的病理变化可以从眼部反映出来。观察眼部所显示的症状,即可测知肝脏内在的变化。既然重症肌无力患者以眼肌受累最多,且绝大多数的患者,又是以眼睑下垂,复视等症为首发症状。因此,根据以上理论可知,该病患者是以肝脏的精气和功能的衰退为主要病理变化,因此,本病应着重从肝论治。

2.1.2 肝主筋,为罢极之本

2.1.2.1 筋在人体中的作用 筋即筋膜,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筋者,皆属于节”。而《灵枢·经脉篇》 又说:“人始生、先成精……筋为刚”。这里的“刚”又同“纲”。即维系络属、刚劲有力之义。可见,筋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维系络属诸关节,司其运动,并使之活动刚健。因此,筋强则人动作强健有力;筋弱则活动无力,筋萎,则诸节不用,运动不能。因此,重症肌无力患者出现的肢体软弱无力之症,就是筋弱的一种表现。

2.1.2.2 肝主筋的含义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张介宾注曰:“肝属木,木曲直而柔,筋体象之,故合于筋”。可见,筋气通于肝,故为肝之合。筋体以柔和为贵,赖肝血的充养为本,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食气人胃、精散于肝,淫气于筋。”肝血充盈,才能养筋;筋得其所养,才能使全身肌肉运动有力而灵活,故《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肝主筋”。重症肌无力患者之所以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就是由于肝的阴血不足,筋失所养而致,故治当求肝。

2.1.2.3 肝为罢极之本 《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中“罢极”一语、历代医注家所论较多,主要的注释有:一、作“疲倦、劳困”解释,如《素问注证发微》云:“肝主筋,故劳倦罢极,以肝为本”。其二,作“能极”、“耐受疲劳”解释。如《读古医书随笔》云:“罢极之本的‘罢’当为‘能’字而读为‘耐’,其‘极’字则训为‘疲困’。所谓‘能极,就是‘耐受疲劳’。”其三、“罢”作“罴”解释[6]。如高士宗《素问·直解》云:“肝者,将军之官,如熊罴之任劳,故为罢极之本”。由以上论述可知,肝主司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且是人体耐受疲劳的根本。而重症肌无力临床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而休息后则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该病这种不耐疲劳的特点。说明其病位在肝。

2.2 从风论治重症肌无力的理论研究

2.2.1 风的概念 从病理而论,风有外风和内风之别,外风是指外界六淫之“风”,而内风则是指人体脏腑病变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即肝阳亢盛化风、或热极生风,或真阴耗竭、阳失潜藏、虚风内动等各种病理变化,因其临床症状有动摇、眩晕、抽搐、震颤、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乃至猝然昏倒等症,这些表现都具有“动”、“变”、“突然”等风的特征,故取类比象,称之为内风,又因“内风”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

2.2.2 风与肝的关系

2.2.2.1 外风与肝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气通于肝”。这就是说自然界的风气与肝有密切的关系:从生理而论:风为木气所发,其性柔而发散、善于升发、能生长万物,肝属木,其性曲直、主升生、化化、内偶一阳生发之机,天人相应,故风与肝木之性相合,若风令正常,则肝木之气和顺舒达,这是风气养肝的表现;但是,从病理而论,若风为淫邪,侵犯人体,同气相求、风邪也首先容易侵犯于肝,故《素问·宣明五气篇》、《灵枢·九针论》都说:“肝恶风”,即说肝畏四时不正之风。此外,《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可见,外风不仅容易伤肝,而且风为阳邪,最易化热伤阴竭精,从而引动内风。因此,内外之风邪往往相互感召以客于人体。

2.2.2.2 内风与肝的关系 内风的产生虽与各个脏腑均有关系,但其中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是由肝的生理,病理特点所决定的。首先,肝为风木之脏,风性喜动,木性生发,故肝脏主升主动;其次,肝为少阳相火寄居之地,赖阴血之濡养而得以生发条达,若阴血亏损,则龙雷不潜,相火升腾;第三,肝属木、母为水、子为火、木界于水火之间,肝体阴而用阳,体柔而刚,主升、主动、若失条达,则肆其横逆之性,露其刚燥之情,故肝阳易亢、肝风易动[7,8]。总之,内、外风与肝密切相关,并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2.2.3 风与目的关系 风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人的五官上居头面,而眼为肝窍,位置又较高,最易感受风邪,故眼病的发生多与风邪有关。重症肌无力的发生也是如此,当人体正气亏虚,风邪乘虚而入,上犯眼部睑络,邪滞睑络,气血不行,卫气虚而胞睑失用故出现上胞垂缓,难以上提之症。其次,风气通于肝,而肝开窍于目,根据开窍理论,目为深藏于体内的肝脏与外界相通的窍道,故风邪伤肝,首先伤及于目;另一方面,肝开窍于目,还表现在目为肝之外候,即目不仅能反映肝脏的精气和功能的盛衰,而且肝脏的病理变化可以从眼部反映出来,故观察眼部所显现的症状,即可测知肝脏内在的变化[9]。重症肌无力患者,既然出现眼睑下垂,视一为二、目珠偏斜等症,即说明其病理变化是与肝风内动密切相关。

2.2.4 风的特性与重症肌无力的关系 《素问·风论篇》说:“风者善行而数变……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这就是风证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而“数变”是指风证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性,而这些特征性在重症肌无力中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表现、首先,本病的肌肉无力并非持续性无力,而明显的波动性:多为早轻暮重,劳累后加重而休息后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而儿童患者眼肌无力多为左右眼交替加重。而呈“拉锯”状。其次,本病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常在起病数月之内迅速发展成严重的延髓肌、呼吸肌、四肢肌、躯干肌无力,甚至发展成肌无力危象。而以上这些特点都是“善行而数变”的具体表现,因此,本病的发生与“风”有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发生其病位主要在肝,其病因病机则主要与风(外风、内风)密切相关。因此,本病应重点从肝从风加以论治。

中医理论论文: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基础

【摘要】冬病夏治疗法是中医特色诊疗方法之一。该文论述了冬病夏治的理论渊源、概念,并进一步从气机升降、四季阴阳理论和体质学说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基础。

【关键词】冬病夏治;中医学;理论

冬病夏治疗法即人体冬季易发、多发、复发等相关病症,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施治,从而使冬季将发、要发的病症减轻或消失的一种特色治疗方法,是中医学的疾病预防观和整体观的具体应用。

清?张志聪提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宜用辛热温阳饮食以补阳气;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宜用寒凉养阴饮食以补阴气。”冬病夏治法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春夏养阳”养生法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其意思是春夏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之特点;秋冬顺应万物收敛闭藏、阴气渐生之特点。即春夏养生、养长,以养阳;秋冬养收、养藏,以养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四时用药例中更有具体阐述:“春月宜加辛温之药,如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长夏宜加辛温之药,人参、白术、苍术、生姜之类,以顺化成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四时而养也。”

冬病夏治疗法就是对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或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在夏季气温高和机体阳气旺盛时,给予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从而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阴阳,从而达到阴平阳秘,宿疾得以恢复的目的。“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里、阴病症,长期反复发作导致肺、脾、肾亏虚,具体多为肺、脾胃、肾、鼻、肢体经络等系统的缠绵难愈病症,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泄泻、关节冷痛僵硬、体虚易感等;“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采取顺应自然,借用自然之“温”、“热”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脉,增强机体正气,并在人体的特定穴位进行药物敷贴、艾灸或内服药物以及埋线、刮痧、拔罐、熏洗、气雾剂吸入等方法来治疗或预防上述疾病。

从气机升降论冬病夏治。中医气机升降出入学说与《易经》的卦象相互为用,《易经》震、离、兑、坎等四卦象则具体演示了春夏秋冬四气的气机升降出入变化,秋天燥金肃杀之气,至阴肃肃、自天而降,阳气收敛而沉降,如兑卦之象;至冬天,阳气藏于五脏,内实外虚,如坎卦之象,因此冬天易感受寒邪致病,或阳虚之体寒病易加重。此时因阳气藏于五脏,五脏实,冬天治疗,而致实实之戒,故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春天人体阳气乘肝木升发、疏泄之势由里出表,如震卦一阳奋起于地下,病情减轻;至夏天阳气实于表,虚于里,如离卦中虚外实之象,此时若误用寒凉,则更伤五脏阳气,犯虚虚之戒,以致冬天病情加重;若此时,以五脏阳气虚之时而采用温补之法,虚既得实,正气不亏即能抗邪,治疗效果较好。

从四季阴阳论冬病夏治。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是四时五气之气。当其“太过”与“不及”皆可成为致病因素,加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气当温,今反为寒;冬令当寒,今反为温。凡此等等,不但植物生长受到气候的影响,而且人体将受其伤害。根据《内经》天人合一的学说,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相一致,即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同时在一年的气候变化中,“冬至”与“夏至”是阴阳转化的两个转折点,冬至伊始,阳气渐生,阴气渐衰,经过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到了夏至,阳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阴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夏至开始,阴气渐旺,阳气日衰经过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到了冬至,阴气的胜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阳气的消退也趋于尽头[1]。根据阴阳制约关系,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旺和体内寒凝之气易解之时,扶益阳气,可达到祛寒目的,从而使失衡阴阳趋于平衡。从阴阳互根而论,春夏养阳,是为秋冬储备阳气;秋冬养阴是为春夏养阳奠定基础。正如张介宾所言:“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计。”

从体质学说论冬病夏治。《医宗金鉴》:“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之而生病各异者,何也?盖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盛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因个体体质差异,个体对外邪的抗御能力有所不同。有些人素体阳虚,抗御外邪的能力不足,加之冬季寒气太过而致病,致使夏至阳气至盛之时也未能消退,此时补益阳气则可有效克制体内阴寒之气,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本着中医学“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夏季三伏天冬病处于缓解期,此时人体脏腑功能相对稳定,病情亦稳定,但人体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皮肤腠理相对疏松,采取审因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一、采用内服温补药物以扶助正气,根据患者体质情况,分别采用补肺固表、健脾化痰、益肾纳气等治法,以驱逐寒邪,消除冬病之夙邪;二、运用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热敷、熏洗等外治方法以养其内虚之阳,助生长之能,达到扶正祛邪、促进疾病好转的目的,收到“治病求本”的疗效[2]。

综上所述,冬病夏治疗法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并且也可治疗其他系统疾病,如:冻疮、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该疗法集内外治于一身,融药疗与理化刺激于一体,多位点调节身体机能,同时费用低廉、安全性高,相信随着冬病夏治疗法运用的日趋规范,必将促进其理论基础的不断完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