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潜藏的生物学问题,并且能够用于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同时教师还应科学指导学生针对所学问题加以总结,并能够在学习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唯有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继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应用

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应用:高中生物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摘要:现阶段,生物学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生物教师的职责在于将生物知识“讲深讲透”。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为学生留有单独思考问题的时间,学生也没有提出问题的时间。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探究高中生物学教学实际情况入手,重点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实践研究

一、引言

课堂素质教育,要求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质量,以往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注重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的是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未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而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要求改革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是目前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二、高中生物学教学实际情况

目前,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有利引导,注重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各地中学虽然加大了对生物学教学的资源投入力度,但是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一,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发挥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现阶段,多数学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改有关理念也没有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并不强,学习兴趣偏低。其二,多数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性,注重的是理论教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偏低,无法结合实际,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其三,现阶段,生物学教学难以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的思考时间偏少,分析问题的时间并不多,强调的是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的是传统思想的应用。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学会观察

生物体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观察生物学现象能够获得丰富的学习素材,还能够为学生探究生物学提供动力源泉。生物教师要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从触觉、听觉以及视觉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生物现象,并能够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标本、挂图等教学资源,同时还应组织学生贴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继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出学生对于生物的求知欲,让他们发现出更多的生物问题。例如:在细胞呼吸课上,生物学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秋季运动会上,进行一百米往返跑,定期锻炼的运动员与不锻炼的运动员相比,感受相同吗?肌肉为什么酸痛不止?又如在光合作用课上:路灯道路旁边如果种植水稻为什么会减产或是颗粒无收?利用上述问题与生活实际相关联,引导学生积极感受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能够积极认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以及实用性。

2.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其一,高中生在生物学课堂上,要想提出有效的生物问题,需要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唯有掌握扎实的生物知识,才能够对新的生物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也才能够提出质量高的生物问题。因此,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强调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生物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继而为提出高质量的生物问题打好基础。其二,生物学作为自然学科之一,高中生物学教学强调的是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包括了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同时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提升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学生将会发现一些全新的问题,并加以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巧设情境

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生物教学内容可用问题来呈现,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在课堂上,生物学教师需要精心创设情境,并由学生为主导,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激发探究欲望。此外,笔者认为生物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创设情境,并将生物学问题渗透到教学情境中。例如:在学习“血糖平衡调节”的课堂上,生物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在没吃早餐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感觉?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感觉?早餐吃鸡蛋、面包,身体将会发生什么变化?这又是为什么?上述这些问题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探究欲望大大增强,学习“血糖平衡调节”的兴趣则更加浓烈。笔者认为生物教师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能够自主研究教学材料、学习资料,并且能够在生活中、网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生物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给予学生肯定,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唯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生物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结语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潜藏的生物学问题,并且能够用于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同时教师还应科学指导学生针对所学问题加以总结,并能够在学习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唯有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继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作者:吴天然

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应用:愉快教学法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但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无异于提高学生对教学科目的兴趣,引导学生用一种自主愉快的情绪融入这门学科学习中。本文对愉快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愉快教学;高中生物学;教学方法

对学科拥有浓厚的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大幅度减压,从而保持良好的长期学习习惯。高中生物属于高中必修九大学科中很重要的一门,着重点在于生物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能力考查,特别是知识综合能力、理解分析应用能力和实验能力上,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更需要学生有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所以关于“愉快教学”如何和谐融入并运用在生物学教学中,笔者分析出以下几点。

一、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方式陈旧导致学习兴趣低

高中生物学属于一门靠理解能力进行学习和记忆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意识集中难问题。所以这里建议采取避开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倡导愉快教学,让学生认为教学是一件并没有什么负担的事情,引导和帮助他们了解高中生物的兴趣点,直到他们自主完成对知识点的探究。

(二)学生对科目难点潜意识抵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自己的弱项,有些学生学习细胞代谢、遗传变异和进化这些章节时,会觉得难度相较于其他章节高很多,这时他们有可能采取坐以待毙的心理机制,短时间内放弃对这些章节的深入探究。这时就需要我们采取“愉快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就拿时下流行的漫威漫画来说,里面蜘蛛人的诞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如何将蜘蛛与个人基因结合,最终进化出蜘蛛人这个成功的物种呢?这就牵扯到了上述所说的生物章节难点,遗传变异和进化这个章节。相信结合这些例子讲解,学生的抵触情绪一定会减少大半,而剩下的就只是对这一章节知识点的浓厚兴趣,这就是“愉快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二、理论结合实际制订愉快教学计划

(一)建立师生和谐友好的关系

有时,学生会和家长反映某些老师的性格自己难以接受,从而无法继续愉快的学习过程,所以愉快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开端。古人韩愈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可见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1]。不管什么时候,老师都要把尊重学生放在首位,要有耐心引导和探索学生的潜意识,这样学生才意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才能愉快自主地加入到学习过程中。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上一小节提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学习,是老师们一直以来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其实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有很多方法的。首先,亲和力很重要,轻声细语和温柔的态度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意识。其次就是把一些有趣的话题结合到学习中,拿生物学来说,之前提到的漫画主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漫画主人公大多有超能力,很多还是因为后天遭遇意外造成的,探寻这些人在生物基因方面发生的变化,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吸引点。还有与现实生活中的有趣部分进行结合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如斑驴,是已经灭绝种类,很多学生不知道这一物种的存在,老师可以提问方式询问学生对于这个物种的了解程度,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探讨这个物种的基因结合方式和生物方面导致它灭绝的原因。

(三)结合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新颖程度

现在已经是科技时代。不仅可以从书本和老师接受指导,还可以借助新式科技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2]。目前投影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老师在讲解书本知识的同时,可以用投影播放一些生物知识,从视觉方面让学生更加地了解生物。如BBC的《人体奥秘之细胞的暗战》就是一部讲解细胞知识的纪录片,在生物指导领域可以称之为不可多得的佳作,以腺病毒入侵细胞为线索,很直观地展示了细胞膜、细胞核、染色体,还有各种细胞器、20S蛋白酶体、嘟嘟嘟嘟在微管上走的驱动蛋白。相信这种直观的视觉冲击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愉悦,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收集学生的反馈和体验,做好教学调整

既然“愉悦教学”是以学生的感官体验为出发点的新式教学,就要及时得到学生对这种教学的反馈,得知其中的优缺点,然后加以修正。及时获取学生对老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老师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建议,都要及时向学生反馈,老师学生双方加强沟通交流,不仅对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愉快教学”的成功率有所帮助,更在加强师生情谊方面有所帮助,从根本上符合“愉快教学”理念。

四、结语

生物老师应该在尽量把生物知识讲清楚的同时,做到寓教于乐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体验到学习应有的乐趣。

作者:张宝民 单位:赤峰市宁城县职教中心

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应用:情境式教学法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是生物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本文对高中生物学课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实验情境、社会情境四个方面,探究了“情境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境式教学法;高中生物学教学;应用

“情境式教学法”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自己所学内容,强化理解知识点本身,从而从多个角度去掌握课堂知识及其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环节,可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辅助者。教学实践表明,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一个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吸引学生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并做到学有所乐,学有所获,而且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商与情商的和谐统一。从高中生物学课堂的实际出发,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分析,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情境式教学法”。

1结合生活实例,创设生活情境

在创设生活情境时,首先要挖掘教材中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并将其与日常生活实践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其次,要将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让学生从内心感受生物学科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生物学的目的恰恰是为生活服务,以此让学生认识生物学的重要性,增加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

1.1生活情境创设的方法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实物、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促使学生对生活实践展开联想,提高对教材知识与生活事件联系的认识。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回忆的同时,加强对该知识点的印象和感受,从而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并解决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例如,在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广东惠州的特色美食———梅菜扣肉中的梅菜是怎么做出来的?紧接着问:我们用白糖拌黄瓜或西红柿,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甜味很浓的汁液?然后“趁热打铁”,提出学生都经历过的生活体验:为什么长时间嗑瓜子会感觉到嘴唇干涩?为什么植物施肥过多会导致烧苗?借此让学生理解水分子进出细胞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模型。此外,可应用其他一些教学辅助手段来创设生活情境,如挂图、投影、物理模型、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也可以通过语言描述、肢体描述等方式来激发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从而让学生感受生活情境中的生物之美。例如,讲解“DNA的结构”这一内容时,可以利用教材中有关“北京中关村DNA双螺旋结构生命雕塑”的插图,也可以用多媒体演示“美国冷泉港的DNA雕塑”,或者可以借助实验室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由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空间想象能力有限,很难理解并掌握像DNA分子这种抽象的立体空间结构,通过图片和立体模型的直观感受,加上教师对沃森和克里克这一重大发现进行生动的语言描述,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发现DNA的重要意义,以及直观形象地观察理解DNA的结构特点。教师在课后还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亲自动手构建一个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并掌握这一教学内容。

1.2生活情境创设的要点

在创设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1)创设的生活情境要有趣味性一堂生动有趣的生物学课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遗传与变异”知识点的教学中,可以引用一些俗语吸引学生的注意,或通过“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来引出遗传的概念;通过“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来引入变异的概念。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对这堂课印象深刻,流连忘返。(2)创设的生活情境要有启发性所创设的情境能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一步一步地靠近并达到教学的预期。例如,讲到“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时,首先让学生当场演绎“缩手反射”“膝跳反射”,让学生自行总结这些反射所产生的条件,再引导他们将去类比“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成语,从而总结出反射的类型。(3)创设的生活情境有开放性生活情境中的开放性是指所创设的情境给学生带来的生活体验是无限开阔的,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想象空间,而不致于拘泥学生的思维活动。例如,讲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时,应用教材的一道课后习题,让学生讨论“人工合成了病毒,应该是肯定还是否定?”的问题,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既可以从肯定的角度去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从社会的角度对这一项研究提出质疑。

2联系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采用课堂提问的形式来创设一种情境,可通过一连串的具体问题作为媒介,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最终靠近并达到教学预期。这种教学方式是基于高中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如以下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2.1采用“问题链”的形式

教师事先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点串成一个“问题链”,鼓励学生以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将一串问题各个击破,最终达成教学任务。例如,在讲到“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教材“问题探讨”中有关人工脂双层膜的描述为基础提问,“首先观察哪些分子能通过人工脂双层膜,哪些不能通过呢?”,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插图的观察,知道一些小分子物质如O2、CO2等可以自由进出;此时,教师紧接着问,“葡萄糖能不能通过人工脂双层膜呢?为什么不能?”,使学生联想到葡萄糖分子量较大,所以不可以自由进出;接着教师再次追问“甘油、苯等分子量也比较大,为什么又能通过脂双层膜呢?”这些问题的提出正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通过教师的层层设问,不但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的学习,而且可激发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使其兴趣盎然,求知的热情油然而生。

2.2采用“关键词提问”的形式

例如,讲到“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时,教师可以围绕“ATP”这个关键词反复提问:ATP的中文名称、ATP的化学组成、ATP的分子简式、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及ATP中的能量去向等通过关键词提问法,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使得他们在解题时遇到了此类相关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学生将新旧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实现知识的迁移。

3设计实验方案,创设实验情境

教材中的内容大多是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之后得出的结论或总结。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将实验作为依据,精心为学生创设恰当且巧妙的实验情境,在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好奇心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分析实验原理,观察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进而能够充分运用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设计与探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创设实验情境的方法如下。

3.1带领学生在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实验

例如,“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这一实验由于实验材料简单易得,实验过程也较为简单,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相关知识点,亲自动手设计实验,并去实验室亲手完成实验操作,通过最为直观的手段来学习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鼓励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评价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扩展思维空间,提高创新意识。

3.2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建立形象直观的实验情境

以“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为例,教师在讲解渗透装置时,如果仅仅通过教材中“问题探究”的一幅图,很难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实验现象。这个实验材料和实验装置也比较简单,但是考虑到课时有限等多种因素,并不适合去实验室做。因此可以考虑将材料与装置带进教室,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这样不仅紧扣课堂的教学环节,而且实验结果直观形象,让学生产生一种眼见为实的快感,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课堂的兴趣。

3.3将所选的实验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除利用

教材所附带的录像光盘,播放与教材配套的录像带外,可选择典型的实验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科学家曾经做过的经典实验进行实况重演。例如,讲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可以用多媒体,显示从19世纪欧文顿的实验开始,一直到桑格和尼克森的模型构造的经典实验,让学生对这段科学史有更为直观形象的感受,认同生物科学探索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同时也加深对细胞膜结构的认识。

4关注社会热点,创设社会情境

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生物学科接近生活、贴近社会前沿的优势,通过引用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创设社会情境。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在社会情境中体会并领略科学家的创新精神,透过生命本质去理解生命的现象,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创设社会情境时,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看待问题,分析学生的心理,从而更加有效地去解决问题。例如,讲到“病毒”内容时,联系当前社会热点,举例不再拘泥于“SARS”,可以加入近期发现的病毒“MERS”。这是由于学生没有亲身感受过“SARS”曾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灾难,因此对“SARS”的体验并不强烈,但作为广东惠州的学生,他们对“MERS”病毒更为熟悉;在流感病毒种类层出不穷的情况下,以最近出现的流感病毒“H7N9”为情景,就更能让学生感受生物学课堂的与时俱进,让他们的思维快速融入课堂,并促进其学习生物学的热情。我国现代生物技术飞速发展,诸如转基因作物、航天育种、克隆技术、干细胞培养、试管婴儿、人工器官的培养等科学前沿技术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并将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生活。如果在课堂上创设这类社会情境,也将能提升学生爱国情操,并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作者:王丽 单位:广东省博罗县博罗中学

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应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情境参与的应用

摘要: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为学生构建自主实践和探究的良好环境,将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抽象图像形象地呈现出来,具有积极实践意义。本文就情境参与教学的要求、策略及应用启示作浅析说明,借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关键词:情境参与;教学;应用;启示

情境参与指通过互动、表演、呈现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入真实、切身的情境之中,给学生一个充分想象空间,创造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令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科学图解或现象直观地呈现出来,达成“以情动人”的教学真谛。在情境激发下,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有效认知、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课堂不再是“教”的主阵地,而是“学”的大舞台。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尝试,从情境创设的要求、策略及应用启示等方面浅析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1.1提炼情境的情感色彩

情感是情境激发学生理性思考的感官基础,“以情动人”主要是指情境中的情感色彩。缺乏情感的情境,不但不会为教学增添色彩,反而可能因情境的设置而显得呆板突兀。如讲述“癌变”时,教师将癌细胞无限增殖、扩散的图片作为情境,由于情境缺乏情感色彩、人文气息,学生也只是在感官上对癌变的特点有一定的认知,学习兴趣及效果不明显;而教师略加改编,去掉枯燥的细胞增殖、转移图片,替之学生所熟悉的患癌名人图片或影像,在这种情感色彩丰富的情境激发下,不需教师讲述,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被激发,自己会主动探究癌变的特点,探寻癌变与细胞分化的关系,查找癌变的预防方式。

1.2把握情境的连续贯穿

创设情境时,常存在孤立情境创设的误区,即为引入教学内容,在课前,通过各背景知识、视频或图片,将授课内容与之关联,而开始授课后,摈弃初始创设的情境或又引入其他情境,节奏快如电影场景变换。这样的情境处理,虽然为教学内容的引入、话题的铺设及激发学生对课堂的憧憬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进入正常授课,学生便会发现教师所呈现的内容与教师所抛设的情境并无紧密关联,学习兴趣会慢慢降低。可见,一个有效的情境不是断裂的片段,而是连贯的画面,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情境紧密关联,在情境中推动教学内容延伸。如“遗传信息的传递”一节教学,课前导入情境———诺贝尔奖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引导学生对DNA的结构进行认知;课中探究情境———围绕DNA双螺旋结构探究DNA复制的原料、模板、酶等,加深学生对DNA复制过程及特点的认可;课后反思情境———从DNA双螺旋模型特点与DNA的复制特点,反思遗传信息传递的原因。

1.3突出情境的启发特性

情境是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创设的“微体验”,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启发特性的情境才有创设、实践意义。如“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一节教学,教师通过“舌尖上的中国”制作西瓜酱的片段创设良种西瓜选育情境:通过抗病红果肉和易感病黄果肉西瓜选育抗病黄果肉西瓜学习杂交育种;通过缩短选育抗病黄果肉西瓜的时间,突破单倍体育种;通过大幅改良抗病黄果肉西瓜的性状(如让其获得所不具备的耐旱性状),引出诱变育种;通过无籽西瓜的获得过程,攻克多倍体育种;而通过抗冻西瓜的培育,展开基因工程育种的学习。情境中充满了知识点与探究问题的衔接,富有启发性,学生一节课都会围绕良种西瓜的选育学习变异与育种的关系,探究热情高涨,学习有积极性。

2情境创设的常规策略

情境创设的主旨是帮助学生建立身临其境的思考、探究环境,在合适问题的激发下,促进学生分析并掌握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章节对情境的需求不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及学情进行创设。以“减数分裂”一节教学为例,学生初学时,为将抽象的分裂过程还原为形象化的认知,教师可创设表演情境,引导学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在男女同学“分离”、高矮不同同学“组合”的一系列变化中,明确同源染色体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变化等难点知识,在脑海中形成形象化的印记,教学效率较高;而在该节复习教学时,教师还可创设建模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绘制减数分裂过程的知识模型,通过建模,促进学生理顺知识发生的本源,理解减数分裂实质,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物质含量变化及分裂特点等内容的认知。

3情境创设的教学启示

3.1情境教学令抽象问题形象化

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来自于科学研究的结论,如DNA的双螺旋结构、细胞分裂过程、孟德尔遗传定律等,这些知识较抽象、不易理解,即使教师细致讲授,仍有很多学生无法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形象记忆。情境参与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可以通过相关场景的设置,变乏味讲解为愉悦的尝试,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参与知识的发生和存在,例如,让学生模仿孟德尔,自己对实验过程进行演绎和感悟,必然会成就一段刻骨铭心的学习经历,形象化地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

3.2情境教学利繁杂问题简洁化

生物学科的知识体系庞大、复杂,有的教学内容关联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学习中会不自觉地忽略不同知识点间的关联,影响教学效果,这也成为教学中摆脱不开的症结。情境化教学可以将复杂问题简洁化,用情境串联起一条清晰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节教学,可创设生态瓶的情境,将繁杂的教学内容简化于情境之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瓶中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关系,展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学,教学主线清晰,教学过程流畅。

3.3情境教学使模糊问题清晰化

当前,生物学快速发展,一些内容“日新月异”,教师自身也可能存在认知模糊、解释不清的现象。有时候,一些模糊的问题并不需要解释,只需给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情境,让其亲自实践,模拟重现。如“假说-演绎法”是生物学的经典实验方法,学生在假说与演绎的区别上常存在理解误区,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一系列的情境,让其亲自感受,重走“假说-演绎”之路,在适宜的问题情境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尝试将模糊的问题清晰化,这种收获往往胜过教师的任何讲解。

3.4情境教学促实验教学课堂化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事实为结论的科学,实验教学始终是生物学教学的“生命线”。高中阶段,需要给学生足够的实验学习机会,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也可以看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然而限于教学条件、时间,不可能完成每个实验。而情境参与可以让一些难于完成的实验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步骤[1]。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利用一些基本的器材和实验材料,给学生一种临场感受即可,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和实验思维,而实验的结果教师通过相关的课件呈现即可,如此设置,再复杂的实验教学也可在课堂中完成。

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应用:肢体语言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肢体语言是以身体的动作或姿态表达意义的方式,能弥补有声语言和多媒体课件的先天不足。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介绍肢体语言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肢体语言;生物学教学;应用

肢体语言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立体性的特点,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能弥补有声语言和多媒体课件的先天不足,因而在课堂教学上突破一些微观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时,科学地使用肢体语言能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认识,把枯燥的知识转化成互动的游戏活动,会令生物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1肢体语言的形象性易让学生理解生物体的结构

“神经调节”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较抽象难懂的内容之一,教师基本上都采用讲授的方法,对照教学挂图和模型详细地讲解神经元的各个结构,然后反复强调:兴奋在一个神经元和多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的不同之处。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使教师讲得辛苦,也使学生对知识点难以消化吸收。如将肢体语言运用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则可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在介绍神经元的结构时,请学生将右手五指伸开,表示一个神经细胞。五指就代表多而细的树突,手腕以上代表一个长而粗的轴突。学生马上就能体会到手掌将代表细胞体(图略)。当进入“突触”结构学习时,学生用左手,合成拳状,向张开的右手靠拢,模拟兴奋由轴突向细胞体传递的过程(图略)。

2肢体语言的立体性能帮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学习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时,让学生双手合拳相对,同时伸出中指和食指做“V”字型手势。拳头可代表磷脂分子的亲水头部,“V”字手指代表磷脂的疏水尾部(图略)。安排学习合作小组的6位学生并排站立,同时做出上述的动作就可以模拟出生物膜磷脂双分子层的部分结构。

3肢体语言的趣味性能吸引注意力并强化记忆

蛋白质的结构千变万化,种类不计其数,而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只有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一个微观的知识点。如何让尚未接触过有机化学的高一学生快速地记忆并理解呢?在教师的带领下,全体学生一起做身体运动———伸出左手能代表一个氨基,伸出右手能代表一个羧基,站立的双脚为氢,面部为R基。通过辨别人的面容特征能确定此人的身份,那么同理可得,氨基酸的种类也取决于R基(图1)。有了以上的铺垫,再组织学生进行“脱水缩合”的小游戏就得心应手。一位学生扮演一个氨基酸,同时伸出左手(氨基)和右手(羧基),与相邻的学生手牵着手,手和手摩擦产生汗水。这样,“氨基酸”们就完成了脱水缩合过程,形成了多肽(图2),进而形成多种多样的蛋白质。

作者:毕婉嫦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中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