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摘要: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地,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因此,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探析: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生态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良好的金融生态是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县域金融生态直接影响着县域金融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县域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促进县域金融生态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 金融生态 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4)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引入金融领域,提出了金融生态这一名词,它是一个仿生概念。本文利用已经存在的金融生态概念对县域金融生态进行界定,所谓的县域金融生态是县域经济中各种金融主体与其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因此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环境和文明程度,而且也直接影响到该经济体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金融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县域金融作为我国金融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对其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解决其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县域金融生态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金融主体缺失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虽然存在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多极并存的局面,但实际上商业银行由于商业化的改制,作为“理性人”受利益的驱使而逐渐撤并营业点,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资金来源;信用社由于规模小,资本金弱、融资能力差,使其对县域经济发展力不从心。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将吸收的资金转向大城市或者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从而分流了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由于正规金融机构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因此就出现了非正规的金融融资,但是由于政府缺乏对这些非正规金融的合理引导,只是进行严厉管制,致使其组织松散,运行不规范。另外其他的配套措施也不够健全,比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等。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了县域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很难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而只能使县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资金逐渐流向发达的城市,出现县域资金“城市化”的现象,致使县域金融运行的整体生态环境恶化。

(二)地方政府过分干预

县域金融生态状况受政府行为的严重影响,目前由于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依然缓慢,政府职能转换依然没有到位,习惯用计划经济的思路以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对金融的理解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仍以财政划拨看待银行信贷资金的供给;依然片面追求单纯GDP目标的实现,急功近利,普遍存在行政力量介入和干预金融的现象,影响了金融机构正常业务的开展。

雷和平、林之诠(2005)调查说明:陕西省周至县2004年底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716亿元,不良贷款117亿元,不良贷款率近25%,而其中的十三类突出的不良贷款余额为4608万元,党政干部和政府的贷款(或担保贷款)1656万元,占近36%。行政力量利用直接或间接方式介入农村金融占用资金进行非财政性运作,使得原本有限的资金创造出现断层,不利于县域金融业的正常发展。

(三)法制不健全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缔造、交易规则的确立、交易秩序的维护,均需要依靠强有力的法制环境为后盾。但是在基层县市法制建设严重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如在银行信贷资产管理方面,对企业改制、重组、市场退出的金融债务处理没有明确规定,导致企业借改制大量逃废金融债务;对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普遍,执法行政主导和行政干预的现象较为严重,司法独立性不强,执法效率低下、司法执行难、执行周期长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四)道德风险普遍存在

我们一般地从伦理道德和制度层面把诚信理解为诚实守信,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市场契约论,也可以将诚信理解为签约双方对契约和保障的遵守。在基层县市对于这种契约的履行更是不到位,对经济建设和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危害。

我国基层县市征信系统建设不完善,社会信用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中介服务极不规范,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甚至协同贷款欺诈,严重破坏了县域金融的信用环境。此外,社会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淡漠,部分失信者存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思想,失信效仿现象比较严重,使金融机构处于一种被动的尴尬境地,产生了“怕贷、惜贷”思想,制约了信贷资金的有效投放,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在安徽省68.39亿元的基层政府金融债务中,不良贷款占比高达51.6%,已形成区域金融风险。地方政府拖欠金融债务,不仅损害了地方政府在公众和金融机构中的形象,而且引起了社会上其他欠债主体的效仿。如果听任这种失信行为风行下去,由于失信行为自身的“外在性”和“ 传染性”,县域经济将会陷入“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即霍布斯丛林。

(五)县域经济基础薄弱

县域经济是县域金融生态系统的繁衍和生息的物质载体,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金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县域经济总量小,支柱产业少,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致使金融生存空间狭窄,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推进金融部门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相关金融制度的完善,降低了金融生态系统的内部运行效率,导致了基层金融资产质量低下,出现大量不良贷款。

对安徽、江西、河南、江苏、浙江、山东六省1995~2004年期间的县域金融生态状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显示,县域GDP占全省比重呈下降趋势,县域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自1995年以来,无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还是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安徽、江西、河南三省,县域经济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县域GDP占全省GDP的比重均呈现出长期下降的趋势,安徽、江西、河南、江苏、浙江、山东县域GDP占本省GDP 的比重分别下降了8.81、12.35、6.62、5、3.05、0.31个百分点。

(六)金融中介机构发展不足

县域中介组织不全,信用担保公司实力不强,创业基金规模小,融资担保能力未能充分发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不真实,大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手续费,采取银行内部评定,没有让企业交给真正的中介机构去做;资产验资、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缺乏行业约束,报告失真,少有问责,没有形成应有的市场淘汰机制与行业品牌,公信度不高。

建设良好县域金融生态的建议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应该是投入较少的金融运作成本,而获得较高的资金运行效率,并且对金融生态主体的行为要有良好地激励和约束功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来实现,而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又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理想的金融生态:

(一)健全金融体系

适应县域发展多层次需求,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社区互助金融相结合的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应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贷款审批程序、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农发行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在条件较好的县创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鼓励其通过市场运作、自由组合方式对周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进行兼并和重组。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切断邮政储蓄资金强制性回笼渠道和农村资金外流渠道,将吸收的资金反哺县域经济。在有一定市场经济基础、信用环境较好的县域组建社区银行,补充现有县域金融体系的不足之处。

(二)地方政府发挥对金融生态建设的积极作用

地方政府应克服政府行为的本土化、行政化、企业化的倾向,使自己的行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市场化。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经济环境建设,提高服务意识,优化地方投资软硬环境。

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在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会同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地方经济综合部门、公安部门、司法部门、新闻部门等共同参加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改变过去单纯靠GDP衡量政府政绩的标准,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纳入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考核内容,打造“诚信政府”。

(三)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以县央行建立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为基础,整合县域内金融机构信用交易信息,加强基础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完善银行信贷征信系统。由当地政府协调法院、公安、工商等单位部门,开展非银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为实现向社会提供多方位的信用信息服务打下基础。健全信用服务监管体系和完善社会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披露和惩戒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鼓励诚实守信,惩戒失信行为。

(四)加快县域信用中介机构建设

针对县域内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少,资质低的现状,应积极发展具有较高执业资质和道德水准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开展专业化信用服务。广泛开展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征集、资信评估、资产评估、市场调查等信用服务。巩固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为信用交易提供担保服务。由政府牵头,引进和发展担保公司,创新担保业务品种,扩大担保服务范围。同时依托现有金融体系,推进信用业与保险业的结合,为转移信用风险提供信用保险服务。

(五)构建优良的金融法制环境

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法力度。地方政府应积极协调人民法院,加强金融案件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提高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维护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简化金融诉讼案件审判程序,加大不执行金融债权的惩罚力度,提高执行回收率;降低金融维权成本。加大对各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各金融机构应与公、检、法机关密切配合,并建立长期协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方式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金融秩序。

总之金融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地方政府作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应当意识到推进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吸引信贷资金和外来投资,增强地区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县域经济处于实施“十一五”规划起步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重要时期,实现经济加速发展,需要有持续、有效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优良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和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县域经济金融良性互 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探析:略论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地,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分析当前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其跨越式发展,对促进我国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无论是从经济总量、经济集中度,还是财政收入和整体竞争力上,与东部比都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经济总量不到东部的二分之一。××年,东部地区县平均规模为亿元,是全国县域平均规模亿元的倍;而中部县平均只有亿元,比全国平均规模少亿元,仅是东部地区的%。二是经济集中度不及东部的三分之。××年,东部县超过亿元的个,占全国总数个的%;而中部县超过亿元的只有个,仅占全国总数的%(附表一)。此外在去年全国百强县评选中,中部仅获席,而东部达到席。三是财政收入仅为东部的三分之一。××年,东部县财政平均收入亿元,是全国平均水平亿元的倍;而同期中部县财政收入只有亿元,与全国基本持平,与东部相比差了近倍(附表二)。四是整体竞争力只有东部四分之一,根据第三届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果,东部地区县竞争力评为级达个,占全国总数的%,而中部只有个,仅占%。由此可见,中部县域经济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竞争力,相对东部都处于明显劣势。

⒉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一直以来,中部地区是全国商品粮的重要生产基地,县域经济及时产业占有很高的比重,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明显,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资源性加工企业规模小,能力弱;现代高科技企业起点低,数量少,产业的技术含量仍然较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规模小,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目前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正处于工业化早中期阶段;而东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表明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开始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由此可见,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相对东部地区而言,整整慢了一个阶段(见附表四)。附表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与全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对比

⒊经济自主增长乏力,县级财政运转困难。经济自主增长乏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县域投资面临困境。中部县域自然资源相对东部丰富,但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限制,年中部地区社会投资总额只有亿元,而东部地区达亿元,其总额仅为东部的%、占全国的%。二是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目前中部县域工业大多是一些传统工业,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大众产品多,名牌产品少,××年中部地区驰名商标在全国的占有率只有%,市场活力明显不足。三是县域消费市场低迷。××年中部县实现社会商品消费总额亿元,仅为全国的%;而东部县达到亿元,占全国比例高达%。由于以上原因,当前中部县级财政运转比较困难。财政收入占县比重比东部地区低了个百分点。而中部县财政刚性支出直线上升,目前有半数以上县级财政入不敷出,运转十分艰难。附表五:(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商报期刊网、中国统计信息网和国家商标信息网数据整理)

⒋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一是资金严重短缺。由于县级财政拮据,加之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以下业务,使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深受“失血”之痛,××年中部地区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只有亿元,而同期东部地区县级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高达亿元,贷款余额仅为东部地区的%。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受中部地区县的待遇、人居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大中专学生回县率很低,到县级企业工作更少,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强久吸引力,%的人才去了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三是产品科技含量低。年中部地区科技产品总产值的全国占有量只有,而东部高达%,与东部相比差了个百分点(附表六)。四是对外开放度偏低。××年中部地区县域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占全国的;××年中部地区县域出口总额亿美元,仅为全国的,只有东部的%。由此可见,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国际联系及其产品国际市场依存度是相对比较低的。

二、推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中部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相差巨大;与西部相比,优势并不突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目前,东部县域经济有民间投资的高速增长,西部有国家投资和政策的强力推动,而中部地区由于缺乏内外推动力量,县域经济发展呈明显劣势。客观地讲,中部县域经济落后东部地区既有自然方面的因素,又有历史方面的原因,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任何单一的发展思路对中部县域经济发展都是无能为力的。发展中部县域经济必须要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眼光,要立足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实施整体战略来解决。

⒈以现存优势资源为依托,开展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产业。无数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获得关键在于对自身优势的认识和把握,因此中部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决策中,应始终注意自身的比较优势。总体上来看,在中部县域经济中,农业资源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各县所处地理环境、自然和资源禀赋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比较优势千差万别。如有的县矿产资源储量较大,有的县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的县劳力资源丰富,因此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方式上不能强求一致,其关键是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通过提倡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中部地区县而言,在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化的前提下,由于资本的趋利性,不可能发展多方位、全门类经济,只能依托本地比较优势来发展和壮大特色经济。只有这样,中部县域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⒉以区域 经济合作为支点,加强东引西联,扩大对外开放。资金是制约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中部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紧紧抓住“泛珠三”“泛长三”等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加强“东引西联”,扩大民间投资。所谓“东引”,就是要引进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资本,发展民营经济。目前东部地区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土地、人力要素成本大幅上升,东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成本,开始大量西进寻找商机。中部县域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要抢占“地利”先机,尽可能引进更多的东部民间投资。同时还要按照各自县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资投向,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开发、能源、重要原材料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能够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和提高产品档次的项目,力求走出一条县域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所谓“西联”,就是要利用西部建设东部大通道的契机,极力争取国家投资,搞好东西对接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中部区位优势,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硬环境。

⒊以转移农村劳力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在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大量剩余劳力的转化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发展中部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农村剩余劳力的成功转移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同时还可以培育一个新的较高层次消费群体,对扩大内需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中部县域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方针。“治标”就是现阶段要组织好劳务输出,通过加强劳务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搞好劳务服务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农民眼前经济生活来源。同时通过鼓励农民外出务工,使农民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学到技术,积累资金,为人口城镇化建设准备物质条件和思想条件。“治本”就是进一步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要做好县城和中心城镇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加强县级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县域产业聚集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入区,发展餐饮、商贸、旅游、交通运输、房地产开发、科技信息等服务业,完善城镇功能,发挥小城镇地域性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作用。“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只有减少农民,把农民问题解决了,中部县域经济才会健康快速发展。

⒋以放宽相关政策为基础,推进科教兴县,释放增长潜力。年代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新,极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县域经济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应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在政策上释放县域经济增长的潜力。一是拆除一切有碍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藩篱。在当前户籍一元化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彻底放开户籍的限制,真正实现农民和城镇居民同等国民待遇,加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少数能人集中,从法律法规上保障土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土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二是放开一切制约民资难以进入的投资领域。要重点放开传统上由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投资领域,特别是重点放开城镇供水、供气、教育、医疗、电力、农田水利及道路设施建设等领域,以此来激活民间的投资需求,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三是办好一切有利县域经济发展的社会事务。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县域各类教育,要确保义务教育,强化高中教育,扩展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使农村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另一方面要健全县域科技服务体系,特别是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加强与县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组织与经济发展相关的科研开发、人才培训、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探析: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作为农业大市,只有解决“三农”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顺利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然而,怎样才能增加农民收入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一是调整种植结构。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品质为主题的原则,引导农民围绕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搞调整,抓住消费者对品质安全农产品需求增加的有利时机,扩大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同时扩大多熟套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生产效益。二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处理好种植业、养殖业和林果业的关系,提高畜牧业和林果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形成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农、林、牧协调发展的生产格局。三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变产品生产优势为加工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工业的理念改造提升农业,把农业作为工业生产的“及时车间”,按照面向市场、发挥优势、注重品牌、规模经营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树立品牌和特色意识,抓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按照专业化、区域化的要求,充分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培育和发展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基地和种植大户,使农业产业化发展保持旺盛活力。文秘站版权所有

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农村、农民的富裕,就必须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路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当前看,一要发展乡镇企业。二要大力扶持民营经济,优化政策环境和经营环境,在搞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同时,启动民间资本,让农民依托农业办工业、搞加工,这是农民增收和就业的重要载体。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把发展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科技示范园区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农民走出“农门”,兴办建筑、运输、饮食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产业,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四是做大做强劳务输出工作,提升劳务经济水平。

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的乡级政府,一是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切实解决好非公有制企业市场进入难的问题。要采取措施,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二是把职能定位在服务上。要加强城镇、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使硬环境服务上档次;要落实政策,完善制度、依法行政,使软环境服务上水平。三是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人才、技术等难题。非公有制企业人才、技术缺乏是目前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村基层乡级政府更需要人才。因此,我们要以崭新的观念开发人才资源,创造更加优惠的条件,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探析:河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 要]县城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发展县城经济首先要着力发展工业,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点,同时县城工业的发展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河南省县城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抓住重点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飞跃。

[关键词]县城经济;问题;对策

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包括县级市)范围内,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的区域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以2004年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为例,分析其特点如下:

1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完成gdp596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占全省总量的67.7%。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60.5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占全省的37.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56.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占全省的59.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77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占全省的49.5%。2004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亿元的县市达65个,比上年增加15个,其中超3亿元的11个,增加8个。其他一些重要指标也均占全省的较大比重。县域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对全省迈上人均gdpl000美元的战略新起点作出了巨大贡献,

2 工业经济成为县城经济支柱。2004年,全省县域工业完成增加值263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在gdp总量中,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已达到44.1%。工业经济已成为各县(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全省绝大多数县(市)已摆脱主要依靠农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更多得益于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

3 农村经济成效明显。2004年,全省县域及时产业完成增加值153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总产4260万吨,新增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畜牧业产值1116亿元,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9%。棉花、油料、肉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都有较快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骨干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品牌优势进一步显现,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区域逐渐形成。

4 投资保持强势增长。2004年,全省县域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6.70亿元,比上年增长39%,占全省的29%。其中,投资额超过20亿元的县(市)有20个,超过30亿元有12个,超过50亿元有1个。投资增幅超过全省平均的县(市)有57个,投资增幅在40%以上的有44个。

5 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突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发生重大转换,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角。全省进入2004年全国百强县的巩义、偃师和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的长垣、许昌等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论是对一些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县,还是对一些农业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6 扩权县(市)继续领跑县域经济。35个县(市)扩权试点的实践表明,扩权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扩权县(市)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兵。河南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全省县域平均人口74.16万,gdp平均规模43.19亿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63倍、1.35倍,而地方财政平均收入为1.2亿元,人均gdp6312元,仅为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0.99倍、0.93倍。人口多,总量大,但人均低、实力弱的特点十分明显。二是生产要素聚集困难。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较大障碍是资金、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聚集困难,在不少地方,甚至出现生产要素大量流失,增长乏力。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强县与弱县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在全省108个县市中,gdp和财政收入较高的巩义市分别是低县的12倍和13倍,中原城市群的县(市)发展水平远远高于黄淮地区县(市)。四是县域经济发展缺乏统一协调指导。由于没有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加之个别地方和部门出于局部利益,对发展县域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棚架”现象。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河南省县域经济总体实力还不强,与全国平均水平及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到去年为止,河南省还有31个部级贫困县,13个省级贫困县,66个县财政收入不足亿元,41个县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工资。

二、河南县域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 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影响了县城工业经济的发展。当前的工业化是以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恶化为前提的,每一个gdp的增长的实现,都可能以自然资源的大量减少和环境的严重恶化为代价。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必然出现所谓“先发展,后治理”的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可能彻底破坏自然的平衡,带给人类不可逆转的灾难。近年来,县域中小企业大量涌现,但是由于生产工艺落后,有些企业如耐火材料、净水材料、水泥、铝及铝加工等企业根本谈不上环境保护。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发展的代价是污染进一步加重。这种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给县域的生态环境和县域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样,县域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2 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县城工业经济的发展。目前,由于缺乏高素质人才,无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经济优势。因此,引进人才就成为河南县域工业发展的制高点。人才是实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要不断引进工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管理人才,使县域工业经济得以快速、持续发展;加大县域内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留住高科技人才,也要加强对基础人才包括年轻技工和农民的培训,以提高人才的竞争力。同时建立起灵活的用人和激励机制,使各类人才在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中充分释放出自身的能量。

3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少。总体规模偏小,设备陈旧,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较大的企业难以从小企业获得低成本高质量的部件及中间产品,小企业无法从较大的企业得到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来提高效益,造成人财物浪费大,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低,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尽理想,停产、半停产现象较为普遍,亏损严重,企业下岗职工增多,有的企业资不抵债,濒临倒闭,有的已经破产。

三、加快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重点,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县属国有资产要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集体企业要完成改制任务,盘活资产存量,促使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加大投资力度,强化项目带动,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产品、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搞好产品系列开发,使优势产业尽快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优势企业的分工协作体系,利用大型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所提供的市场份额、技术支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对工业园区进行整合、提升,建立健全质检、技术、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机构,构筑有利于企业集聚的良好平台,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汇集,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 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重点建设一批以品质专用小麦为主的粮食生产基地,提高粮食转化与加工能力,把粮食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抓好绿色奶业产业示范带、中原肉牛肉羊产业带、猪禽规模化养殖等品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把畜产品的生产、转化、加工、流通作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开发和精深加工,提高综合效益。大力发展蔬菜、林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品,集中布局,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培育特色农业。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按照国际标准,调整结构,组织生产,促使更多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各级财政要采取贷款贴息、补贴补助等措施,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抓好品质专用小麦加工、肉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果蔬加工、中药材加工和林纸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搞好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安全监测、质量认证体系,开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与认证,培育品质名牌产品。各级政府要制定完善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3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具活力的增长点。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认真贯彻《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继续清理和修订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措施,尽快制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进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具体办法。要进一步放宽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注册条件和经营范围,凡法律法规未加限制的,可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允许一照多业。积极创造更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投资立项、用地用电、银行信贷、发行股票债券等方面做到与其他企业一视同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查处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切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主动加强与非公有制企业的联系,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沟通渠道,及时传递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信息,搞好服务和指导。引导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从传统商贸业、采掘业、低层次加工业向新型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转变;引导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由小规模、粗放型向规模化、集团化、外向型发展;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讲信誉、重质量、合法经营,提高整体素质。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家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学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

4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组织项目是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各地要立足本地特色,精心筛选一批资源开发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公用事业项目和工业项目对外招商,推出一批资产优、效益好、潜力大的企业向外商转让。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树立多方位开放思想,鼓励企业走出去到县外、省外、国外招商引资,寻求合作伙伴。努力办好现有的外商投资企业,引导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和再投资,发挥其示范效应,以商招商,以外引外。依托劳动力资源优势和现有的制造业基础,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融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条。坚持以质取胜,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多元化、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努力促进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继续实施东引西进,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吸引东部企业到县域建立生产与加工基地。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河南省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不断降低商务成本,着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参与县域经济发展。

5 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发挥城镇的集聚带动作用。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城和县级市可按中等城市、一般县城按小城市规模进行科学规划,中心镇建设要合理布局,突出特色。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健全城镇功能,强化城镇管理,提高城镇品位,优化人居环境。实行以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政策,取消限制农民到城镇居住的不合理规定和收费,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建设要与市场建设、经济园区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引导各类企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发展。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对城镇具有投资效益的土地、市政公用事业实行市场化运作,通过特许经营、项目法人招标、产权转让等途径,吸引支持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建设和运营。

6 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经商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各县(市)要建立培育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组织,建立完善地区间劳务协作机制和信息网络,引导农民走出农业、走出农村、走出河南,提高劳务输出的规模和层次。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取消针对农民工的一切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的限制,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要解决好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工资拖欠、劳动安全等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培训制度,各级财政预算要安排一定资金专门用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整合现有各类教育资源,办好职业技术学校,发展民间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和培训网络,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试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探析: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地,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因此,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县域经济 经济发展 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同城市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

县域经济之间,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的县比较富余,财政资金雄厚;而经济基础较差,资源匮乏的县,财力紧张,有的甚至举步维艰,干部职工工资发放都有困难。不仅如此,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发展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城市经济,并且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二是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两层皮”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辐射的传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客观上仍然存在着城市与县域争项目、争资金、争资源等问题,城市与县域仍然相互独立。三是城市与县域在产业整合、分工协作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和紧密的产业链与配套关系。

2.传统农业的效率低下

传统农业是指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当前,中国县域传统农业可以归纳为6个特征:一是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二是农业发展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的增长,而对市场需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产品质量、农业结构升级和农业效益等关注不够。三是农业的种养、加工、流通相脱节,利益关系不紧密。四是高度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方式。五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下,技术进步水平不高。六是农业仍然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建国以来,尽管中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稳步增长,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足,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停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导致中国农业发展缓慢。

3.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

目前大多数地区县域工业不仅发展缓慢、总量过小,而且档次也比较低,突出表现:一是深加工能力不强,生产经营的基本方式仍然是“收获—初加工—销售”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式经营,真正能够发挥较大带动作用的深加工企业仍然很少。二是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形成积累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制约县域工业的发展。三是县域工业发展仍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迟迟走不上发展的坦途。

4.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主要表现为: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管理上的非规范性和非科学性问题较为明显;自身发展潜力有限,大部分民营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市场前景不广阔;借贷能力低,多数民营企业预期收益不明显,自有资金少,由此导致其偿贷能力低,甚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还贷意识和法制意识,信誉度低。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就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1.解放思想,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在新阶段实施县域新突破,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讲,最缺的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保障。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我们要联系工作实际,要冲破各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约束及体制机制性障碍,彻底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营造宽松良好的软环境。

2.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结合县域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县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找准重点,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培育重点企业,形成特色,创出品牌,促进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要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发展产业链条和特色经济,以此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3.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县域经济要紧紧抓住培育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及时,要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壮大,形成规模经营。重点培育和扶持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带动辐射力也强的龙头企业。要把农副产品深加工作为发展重点,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第二,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兴办龙头企业,兴办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联合式龙头企业。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大型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真正成为龙型经济发展的龙头。第三,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我国农业产业化有多种多样的模式,例如,“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不同的模式。

4.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加快推进工业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转入工业和城镇,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国内经济大县强县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首先要坚持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县乡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坚持工农结合,城乡互动,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走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道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用高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市县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合理的配套协作关系。

5.全力发展民营经济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首先,要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这种主导意识。其次,政府要在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集约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惠的政策、最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同县域国有、乡镇企业改革相结合,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国有经济改革,逐步使县域经济民营化;要同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相结合,引导、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使它们成为中坚和骨干;要同能人带动相结合,以技术能人、经营能人等县域各类能人为核心,支持他们在组织生产经营、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鼓励他们成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