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思政课教师推进先进文化传播的运用

摘要:思政课教师在先进文化宣传上贯彻“知、理、信、行”教育理念,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展“知、理、信、行”的影响力,放大“同心圆”教育范围,积极拓宽传播路径,树立责任意识,助推文化自信,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地融于人民群众生活中,夯实精神食粮。
思政课教师推进先进文化传播的运用

文化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精神现象。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已成为凝聚人心、激发信仰的重要动力。先进文化更能引领社会风尚,社会风尚是社会经济的反映,同时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应,而社会发展在本质上是文化现象和文化发展过程[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基因,继承了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始终代表着当代中国发展前进方向的文化。党的五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塑造现代人精神情操,提高人文素质和法律素质。作为思政课教师,既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又要意识到替党分忧的应然性,以实际行动在课内外拓宽先进文化传播路径,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助推文化自信,践行使命和社会责任担当,认识到思政课先进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并重视传播路径创新。

一、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传播先进文化的必要性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不仅是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更是传播先进文化、遵纪守法弘扬正能量的人师,也是党执政的坚定宣传者。

(一)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建设,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不断强化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内容建构与传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创造性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及“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重要论断。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加强先进文化的传播与教育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3]。提倡文化自信的立足点是促进中华民族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4]。

(二)新时代转型发展对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文化永远都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感召力,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进的动力源泉。随着对外开放和交流的不断深入,西方错误思潮不断渗入,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西方国家“甩锅中国”“打压中国”,以及社会上一些暴力行为等事件,使缺乏辨识能力的青年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同时,国内一些制约先进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未得到完全解决,如为了一时之利过度炒作西方“洋节”等,淡化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文化观及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互联网时代,文化战场有着更加隐蔽的重要场域与迅猛传播的渠道,极容易使青年学生在虚拟世界中片面地看待问题,不自觉地接受一些错误思想和认知,扭曲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三)传播先进文化是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与责任担当

当今世界各国文化交融已经成为常态,因此,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在多样文化中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应积极引导舆论,主动致力并投身于加强先进文化宣传中,永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最基本、最持久的根。思政课教师不仅是先进文化的研究者,还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除需要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外,更应当积极主动融入社会,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探究传播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在不同场所自觉延伸教育范围,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教育和影响身边的人。

二、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传播先进文化的路径分析

(一)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传道授业,将校园工作作为引导先进文化的核心“望远镜”

大学生成长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活跃,个性独立,纪律观参差不齐,价值观多元未定,行为观务求实效,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但其认识不足,特别是基本理论掌握不深,这种信心往往只流于表面,无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政课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平台。思政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主渠道,必须与时俱进地加强学科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5]。第一,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因材施教,主动推进思政课供给侧教学改革,探索适合思政课教学的“知、理、信、行”教育教学方式,真正讲出适合学生需要的“知”,让学生在“知”的基础上提高升华,还要加大内容的形象度分析比较,特别是适合本科生特点的以“理”服人分析,认清思政课理论内容的“理”,做到以“信”增“行”,从而逐步形成内心的“信”,更好地落实到具体生活的“行”上,积极发挥思政课教学“大水漫灌”的实效。第二,思政课教师要拓展创新第二课堂,推进“大思政”教育,把天下事与身边事结合,课间聊天与组建演讲小组结合,设计宣传海报与组织主题竞赛相结合,做实做细,针对个别意志消沉的学生,应有的放矢,精准扶志,发挥“滴水精灌”作用;将专业特长与学生管理和指导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如主动进行党课、团课的学习等,也可以将入党入团的条件更倾向于思政课考核成绩较好的学生,确保其思想理论过硬;与此同时,宣传教育要更积极地走出去,广泛与组织部门、学工部门及团委等合作;结合课程思政平台,把专业课中的相关知识点与先进文化宣传有机结合,在具体课程的细微之处发力,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注重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6]。开发多渠道,让所有课都上出先进文化的味道,努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宣传先进文化教育的同频共振、同向育人格局。第三,同事之间、党员干部之间、领导与同事之间进行各种先进文化的宣传与讲解同样意义重大。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应当积极与上述人员进行主动沟通和交流,寻求宣传先进文化的合理方式和途径,发挥“望远镜”的作用,防患于未然。比如,每周部门例会,或者学校学习会议,都可以将先进文化主题适时融入,阅读最新时政要闻、学术文献;组建教研室读书小组,定期举行阅读交流会,每个学期每个人分享一本健康有益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第四,教师团队只有自己具备了先进文化理念和水平,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和外界服务,所谓“正本清源”“本立而道生”。

(二)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以身作则,将家庭生活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贴身“平面镜”

家庭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甚至伴随一生,同样也是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不论时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7]第一,思政课教师自身要做到坚定政治立场并积极践“行”,切实做到一身正气。思政课教师应以身作则,加大“行”的影响力,亲自充当“平面镜”供家庭成员对照。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联系最为密切,互相之间影响最大,宣传效果也最为明显。第二,通过日常交流、家庭会议、教育子女、陪伴父母等多种环节,加大“理”与“信”的教育分析。思政课教师可以就家庭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积极主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和介绍,不断通过自身努力扭转和影响家庭其他成员的文化观,营造良好家庭生活和学习氛围,使家庭成员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积极向善的良好家风。第三,思政课教师也可以通过家族聚会等活动,实时注入先进文化意识并付诸实践。如在与好友交流沟通时,应根据交流群体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切入,不自觉地宣传、解读和引导,做到以“理”服人,避免“庸俗的饭局”“低俗的话题”“偏颇的观点”。第四,思政课教师还应当具备勇于、乐于承担在家庭生活中扮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并辐射带动周边的人,发挥传播先进的贴身“平面镜”作用,营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

(三)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主动作为,将社会生活作为主推先进文化的显性“放大镜”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宣传和捍卫。尽管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引导,但还是会出现一些谣言和虚假信息,甚至错误政治言论。思政课教师应主动有所作为,对于此类问题可以将其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进行分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知、理、信、行”有理有利有节分析,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也可以撰写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文章,引领正确基层舆论方向,与其他部门一起合作积极传播正能量,自觉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宣传先进文化的显性“放大镜”作用。思政课教师应积极主动下基层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注意“信”与“行”的说服,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一些不正确的文化理念,使基层人民树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理念、树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理念、树立正能量的发展理念,以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显性“放大镜”作用。

(四)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无愧时代,将自媒体生活作为捍卫先进文化的隐性“显微镜”

互联网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公众对媒体的依赖度不断增强,导致媒体信息对个人社会认知的影响更加深刻。但网络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挑战如影随形,传播生态复杂。各种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真真假假,虚实难辨。许多信息发表者或因为缺乏判断力,或因为为我所用,要么轻信谣言,要么传播谣言;还有部分人则出于娱乐心态,只顾引发轰动效应,博取关注度;更为严重的是抱有阴暗心理的人,不断在网络上抛出各种所谓的“独家披露”“揭秘真相”“还原史实”,将大量虚假不实的“政治黑幕”“党史和军史丑闻”等作为“信息化子弹”,恶意造谣,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作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思政课教师,应当与其他有关部门一起敢于“亮剑”,积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过硬的政治本领,善于在“知”上说“理”,直接对虚假信息进行回击,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真实信息进行大力宣传和引导,还原历史,告知民众真相,让更多普通民众充分了解党、政府和军队的艰苦奋斗历程,先进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使其懂得并深刻意识到今天社会的和谐稳定来之不易,用实际行动遏制负面效应,引导互联网媒体的正向功能,发挥隐性“显微镜”的作用,牢牢构筑起意识形态主动权的万里长城。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有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在推动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上不仅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影响身边家人朋友做起,还需结合自身优势从深入社会做起,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胸怀,做思政课教学的传道者、做先进文化坚实的传播者,以实际行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2]刘林.和谐社会风尚与先进文化的内在关联[N].光明日报,2007-05-19(7).[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4]陈先达.文化自信是对民族生命力的自信[N].人民日报,2017-07-25(7).

[5]郭华茹,朱忠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与实践教学[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02.

[6]陈宇翔.创新方式,拓展途径,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育人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7(11):54.

作者:宋中发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