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论文实用13篇

思政元素论文
思政元素论文篇1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目前,部分高校正积极着手加强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实际运用,但这项工作仍有欠缺,仍需进行全新、全面的构建。首先,各方的重视度不足。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思政工作者难以转变固有观念。部分高校由于教学资金、资源等方面顾虑,无法全面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门也缺乏有针对性的强有力的方针,未形成机制保障;其次,在思政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通过“两课”开展,课程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尚不完善。尽管部分高校开设了《国学经典解读》《传统文化导论》等选修课程,但仍存在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在思政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方法相对陈旧。各类现代教育手段未能广泛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部分高校只是直接搬用教育手段,没有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也“没有形成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覆盖网络”。

二、拓展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一)立足传统文化完善教育理念

首先,在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并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吸收。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也不能颂古非今,要以辩证的、发展的态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进行时代性的解读和运用,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与大学生实际相结合;其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传统文化讲求以“德”为立人之本,这与当前以德育人的教育方针相契合,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方向。思政教育者应充分了解传统文化中对立人、育人、树人的要求,结合人才发展需求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其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较高社会价值的人才;最后,要做到现代教育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例如,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建构。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实现其对传统文化的自主建构和应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丰富和创新教育形式及内容

第一,从形式方面讲应寻求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例如,以传统节日、学校重大事件为契机,通过文艺节目、典礼活动、演出、论坛等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思政教育中。还可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展示、文学作品创作、网页制作、网站设计、宣传片设计等竞赛,促进大学生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其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另外,运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介展现和传播传统文化。例如,可组织大学生收看“百家讲坛”等电视栏目及反映传统文化的影视剧、纪录片、宣传片等。教师也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等向大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形成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的合力;第二,从教学内容方面讲,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思政教学内容。例如,“儒家讲求‘人不知而不愠’和‘吾日三省乎吾身’的内修和内省,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这些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琴棋书画礼等文化技能以及传统文学、古典戏剧、古代建筑、中医养生等文化知识,都应作为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

(三)全面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首先,各高校应围绕思政教育目标及自身办学特点,结合传统文化构建,激发大学生爱国感情、爱校深情、学习热情和生活激情的大学精神。在大学精神的构建过程中可聘请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结合教学实情和人才培养方案将传统文化创造性地体现在大学精神中;其次,通过高校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从校园建设、建筑布置、校园管理等角度着手为大学生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使学生树立向往美好生活、热爱自然、追求崇高理想的心态,对学习传统文化起到寓学于情、寓教于景的效果。例如,北京大学的建筑物多为古式建筑,校园的湖泊、拱桥、楼阁等也具有传统文化元素,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情感认同;最后,通过校园文化宣传系统,加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力度。可充分利用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场所,建立集校报、校刊、校园电视、校园广播、校内网、报栏、展品等宣传设施于一体的传统文化宣传系统。

思政元素论文篇2

要对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进行研究,首先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概念清晰明了。这些年来,对这方面的研究多见于一些学术论文和著作中。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定义。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主导性这一基本含义。石书臣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这本著作中,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历史追溯入手,系统的研究了社会多样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的概念内涵、生成根源、历史发展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本质特征、价值表现、要素创新、实现方式等内容,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导性应包含两个层面的主导性:就其本质层面而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引导、选择的主要方向、方面和重点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具有主导目标、主导内容、主导方法等;就其功能层面而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保证作用、价值导向作用、目标激励作用等(1)。李辉在《现代性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探析》一文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的内容以及现代性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影响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和论述,并提出了应对策略,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主要包括思想主导、政治主导、文化主导、价值主导等。在这些概念中,目前石书臣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两个层面的阐述受到广大学者的引用认可。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要素

在此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要素即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的主导性,但是不同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有不同的理解。王忠桥、张宏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一文中,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主体、客体、个体和环体四大要素。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要素即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基本要素的主导性。石书臣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一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六个基本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为此,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要素即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五个内部要素。

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和探讨,涉及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许多方面,为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很多观点存在争议。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在不同背景环境中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益多元化、后喻文化、信息现代化等这些背景下进行研究,其中信息现代化的著作偏多。李维昌、盛美珍在《论利益多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建设》中,从论述利益多元化的内涵入手,认为在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建设,就要分别考察利益观念多元化、利益活动多元化、利益关系多元化、精神利益多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分别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在利益范畴实践形态诸变化中的主导性建设问题。陈殿林、吴晓霞在《后喻文化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中认为我国社会整体上已经进入了后喻文化时代,文化反哺的特点非常明显。在这一文化信息易得、文化传输渠道庞杂、教育对象主体性意识增强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角色定位准确以实现主体主导;增进主文化亲和力以实现内容主导;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以实现功能主导,从而总体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2)。张小链的《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提升》、石书臣、唐海玲的《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政教育主导性的影响及应对》、张俊的《基于网络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研究》等等,都提到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一方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带来了机遇:开辟了新阵地、提供了新手段、增强了时效性、呈现了新特点。另一方面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带来挑战:淡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和主导价值取向的主导地位,弱化了教育者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冲击了大学生的控制力和主体性。为此应当积极占领网上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③。微博作为新起的网络形式,其所具有的新颖性、快捷性、方便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也具有重要影响。梁启经在《微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探析》中,通过对微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困境分析,提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应对策略。总之,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置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研究较多,基本上形成了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的理论体系。但是对其它背景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不够深入系统,提出的对策相对比较概括理性,离实践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还有待于发掘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所涉及的其他背景的研究探讨。

三、以多元文化为背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面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元文化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对策研究。杨永清、景志明、唐仕琼在《论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举措》中系统的研究了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主渠道的影响,提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思想上的一元性、引导方法上的民主性、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性。张国钧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文章作者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两种错误倾向的反思和批判角度出发,得出了如下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提高开放意识、优化和创新教学内容;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为基石的大学文化(4)。吕清《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王学风《论多元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这两篇文章都阐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主流文化、青年道德观念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冲击,并提出了开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总之,这些理论都论述了多元文化背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对的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另外对于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同学者给提出了不同观点,可谓见仁见智,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提供了多样的研究视角。但是,这些研究大多着重于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策研究,忽视了对多元文化的含义,现状的研究探讨;只重视了对受教育者和高校本身的影响,忽视了对教育者本身的影响,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思政元素论文篇3

在新时代文艺思想理论的推动下,高校教育者逐渐意识到艺术教育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且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更新艺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开辟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相渗透、融合的崭新空间。本文力图把握艺术理论教学的特殊性,探究如何在高校艺术理论教学中深挖思政元素,改善当前高校艺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板性和局限性,充分发挥艺术理论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高校艺术理论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先后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等一系列理念和精神的指引之下,“课程思政”已成为今后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模式发展的基本趋向。这一全新理念既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理论的具体体现,又是顺应高校教育体系课程改革与建设需求,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探索。在高校所有学科门类中,艺术类课程相较于其它课程而言蕴含着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其在激发和提升大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同时,凭借艺术特有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兼具培养和塑造大学生正确政治意识、道德观念、人格品质的独特教化功能;即有助于大学生活跃思维创造力的建立,又易于其健全人格的塑造。科学认识和发掘高校艺术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利用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注重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的引领,助力高校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亦具有特殊且深远的意义。

(二)现实意义

首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助力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趋势,顺应社会主义教育规律提出的教育新理念的导引之下,由于德育与美育的内在同一性,高校艺术理论课程也应主动承担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课程思政”意识,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充分提炼、梳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发挥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镜像和协同效应,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全面实现德艺双馨的育人目标。

其次,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创新。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在保存、传播和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更应肩负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创新、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时代重任。在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科学认识和发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利用艺术教育的独特形式,以“入脑入心”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引导学生运用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艺术作品的解读和艺术创作,全面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达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栋梁之材,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最后,有利于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类大学生普遍重专业,轻理论学习,存在政治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偏低等问题。因此,需结合专业特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润物无声’中将思政元素渗透在教学中,以提升其政治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及参与的热情,打破重艺轻德的现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等,理顺艺术与思想政治的辩证关系,在大力提高专业素养及基本技能的同时提升其政治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潜能,使其成长为德艺双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高校艺术理论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路径

(一)优化教学理念,深化课程观。

艺术理论课堂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时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工作。因此,高校艺术理论教师应树立课程思政理念,自觉挖掘艺术类课程与思政元素之间的共通共融之处,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编写教案。在课堂设计环节中,将“红色”理念赋予课程中,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首先,通过修订现行教学大纲,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理融入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之中,使之有相对统一的规范性要求。其次,科学设置课程,充分体现全面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及艺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具体要求,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注重导引功能和艺术手段的应用。

(二)调整师资结构,构建艺术专业与思政教师的合作机制,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艺术专业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学习,搭建相应平台促进其与思政教师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如定期举行两学科教师集体备课、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改革探讨、共同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等措施以促进两学科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

(三)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主题活动,推动艺术与思政教育实效。除课堂建设外应注重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通过创建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建立课堂内、外互动式的双向教学模式。如校园艺术文化节、专业技能设计大赛、工艺品设计大赛等专业设计作品的展示表演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属性。

高校艺术理论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希冀更多教师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和积极探索,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达立德树人的宗旨。

参考文献: 

思政元素论文篇4

一、深入挖掘课本思政元素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在中学语文的教材中,很多课文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教师在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不断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一)依据单元主题,梳理思政内容。语文部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为思政内容的梳理提供了便捷,每个单元都设有一个人文主题,主要包括人生、社会与自然三个方面。人生类文章可以带领学生领悟人生哲理,学会修身正己,为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为“杰出人物”,有“两弹元勋”邓稼先、“爱国学者”闻一多、“文学家”鲁迅等,带领学生学习这些各领域杰出人物精神品质,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榜样,激发他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社会类文章中可以学习到孝亲敬老、无私奉献、遵规守纪以及为人处世。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主题是“社会生活”,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来领悟古人对生活的哲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其中对学习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主题类文章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关爱动物以及探索精神。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是“人与动物”,在学习《猫》《鸟》和《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人和动物相处的情形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善待自然万物的思想意识。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需要认真梳理各个单元主题以及具体课文内容,深入探索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建构出全面的思政教育体系。(二)依据课程类型,设计思政元素。阅读与欣赏类,教师可以在教材文章中探索关于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艰苦奋斗精神等思政教育内容,将其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教学目标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表达与交流类,可以将思政内容设置为主题,例如教师设定“诚实守信”为主题,引导学生在互相交流沟通中加深对“诚信”道德情感认知,在写作中抒发“诚信”高尚的情操,让学生在提升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的同时增强思政素养。综合实践活动类,可从教材中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主题,设定具体实践活动方式,融入具有情感价值的思政元素。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可以通过制作公益海报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会体谅关爱父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二、更新传统课程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师转变只注重专业知识与能力传授的传统教学观念,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纳入具体教学活动中,更新育人理念。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转变“应试”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合理高效的课堂教学,运用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路径,提升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育人成效。(一)理论加实践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传统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进行参与体验才能产生深层感悟,真正使学生领悟到课程所传递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阶段,许多老师在进行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时,只关注具体教育方法转变,忽略了学生亲身实践的重要性。语文教师需要拓展教学空间,设定具体思政教育内容,为学生搭建起课程实践平台,积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家国情怀”,学生品味了祖国的语言文化、乡土风情与大好河山,在本单元学习完成后,可以举办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情景剧表演活动,抒发爱国热情的诗歌朗诵会,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的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将相关道德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二)拓展课堂教学路径。学生在学校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要想提升育人效果,教师必须积极拓展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可以结合具体思政教育的目标,为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水平,同时又深化学生对于某一思想道德品质的理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导向。正所谓生活处处皆语文,社会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可以让同学们学习到在课本、课堂和学校中接触不到的东西,教师要积极将社会生活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为学生创造与社会生活相互融通的课堂情境。

三、提升教师政治素养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主导作用,其自身素质的高低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只有具备高水平的教师水准,才能产生高效率的教学效果[3]。中学语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德育能力直接决定了其课程思政建设水平,高素养的老师会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中,“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一)加强理论学习。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引导者,不能可以当一个“对很少的东西知道很多、对很多东西知道很少”的“专家”,扎实的政治素养和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同等重要。拥有高政治道德水平的教师,才能甘于奉献,以高度教学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真正热爱学生,为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带来正确的引领。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政治理论学习,逐步提升自身政治思想觉悟,以高尚师德言传身教来感染学生,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二)提高德育意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习成绩成了评定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这种“唯分数论”使许多学生缺乏认同和自信,没有尊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性格与发展,违背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作为新时代教师,更应该转变“应试教育”模式,提高道德教育意识,以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为导向,教好书,育好人。要让教学和育人“同步走”,不能先教书后育人,更不能只教书而把育人育德看作是“专人专课”之事,要自觉树立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意识,更好地发挥德育元素挖掘的主动性、创造性[4]。(三)增强育德能力。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素养,育人能力同样重要。让语文课程的专业知识与道德品质教育协调发展,学生在学习语文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这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育人能力有了更高需求。例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及时关注到每位学生的思想认知变化,加强正面引导,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深入探索课文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巧妙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爱国精神、制度优势、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以实现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中学语文课程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时,要注重将语文要素与思政要素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中学语文教师肩负人才培养的重任,要不负时代所赋予的光荣使命,时刻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有道德、有学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汪瑞林.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1):77-83.

思政元素论文篇5

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规定性决定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必须站在教育者的高度,以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提出了针对性的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构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素质是指人以先天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我修养和社会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主要素质

1. 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指“一种特殊的素质,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根本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必需的政治条件和政治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品德、政治鉴别力和和政治敏锐性的综合表现。

2. 道德素质: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而且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3. 知识素质:知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的跨学科理论知识;根据教育对象改变而改变的相关知识等。

4. 思想素质:思想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内容之一,思想素质主要以三方面构成: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思想作风素质。

5. 能力素质:能力是知识的综合体现,是实践活动中的技能和艺术,是胜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

6. 生理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劳动具有时空上无限量的特点,要求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与重任相称的强健的生理和心理素质。

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的因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及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所特有的内容,其所特有的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更应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崇高的道德品质等,这正是区别于其他专业素质的显著标志。

(二)社会政治文化的多元存在

社会政治文化的多元存在导致教育主体出现政治文化选择吸收和内化的困难;西方国家政治体系和政治文化的强势传播,封建政治文化的积淀于现实政治生活之中,与主导政治意识形态交汇激荡形成政治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三)专业划分太细,知识陈旧

专业划分太细导致缺少相关专业的知识及一些边缘学科的知识,使得教育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也应该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更新,陈旧的知识只会阻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四)理论与实际脱节

“人才的成长必须经过实践活动的长期锻炼,人的才能来自实践,离开了实践任何人才都成长不起来。”教育主体与实践活动脱节就不能体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者的素质就形成没有实体的理论,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途径的探析

(一)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稳固政治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社会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首要具备的素质就是政治文化素质。而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政治素质必须通过运用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贯穿于其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以坚定其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从而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

(二)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提升知识文化素质

思政元素论文篇6

课程思政是基于各类课程,如专业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实践类课程,并将课程知识、技能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相结合,形成协同合作的效应。将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热爱党热爱祖国,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塑造学生在道德情操、人格及人文素养、智力思维方面的品格,以及对专业伦理方面的职业道德、行为、精神等的认同感与责任心。

2《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概述

《手工印染设计》是服装与服饰设计的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该课程既具备服装与服饰设计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特点,同时融合了传统非物质文化的家国情怀、实践劳动的素质养成。

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教育意义

《手工印染设计》课程在知识技能目标、文化情怀目标以及素质目标上一方面强化文化基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化职业素质养成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强化大学生创新探索精神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实践实训无缝对接。因此,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教学,教师首先梳理知识点及实训点所对应的思政元素,以点连线,以“隐身”的方式贯穿整个课程内容、项目训练等环节之中。通过课程教学设计,深化学生对传统非遗文化的理解,从而促发学生进行更好地创新及表达,提高人文情怀及民族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对待职业、专业的匠心精神。

4《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路径

4.1从“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

知识点是教学环节的基本单元,也是课程思政元素的基本承载点,要通过知识点的连接,合理拓展专业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与温度。《手工印染设计》可分为手工印染艺术理论部分与染色技术实训部分。在理论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体现了如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美学精神等思政内容;在技术实训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体现了如创新思维、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匠人精神等思政内容。

4.2结合具体知识点建设思政案例库

在授课过程中,单纯地对知识点进行理论性、机械性表述,会使课程内容呈现呆板、无生机的状况,同时将会导致学生学习单调且无兴趣。若在课程知识点授课过程中将主要知识点结合故事、图片、视频等来呈现,会使得整个课程内容丰富、具有趣味性且充满生机,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及知识吸收度。案例形式上可以以图片、视频、故事讲述等为主;内容上可以以学术发展史、大师、民间匠人、教师个人经历和感悟为主。课程思政的重点要通过挖掘其案例背后的意义,呈现和升华出内在价值观,从而建立一个较为丰富、具有思政导向的案例库。案例的类型不但有正面示范案例,也要有失败案例,从失败的教训中提炼警示性问题。《手工印染设计》课程的案例库主要以图片、工艺美术大师故事、民间匠人故事为主。分别体现出中国美学精神、文化自信、匠心精神、职业责任、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润物无声的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如图2)。

4.3坚持正反示范性实践内容引发思政思考

《手工印染设计》课程的实践部分主要集中于工艺的印与染的环节中。以手工扎染为例,首先教师要以规范与不规范两种示范操作来引导学生对“扎”的规则进行梳理与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规则在实践操作中的重要性;其次教师以认真与不认真两种示范操作来引导学生对做事态度的认知,让学生们认识到态度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最后以完整及不完整两种操作来引导学生对工作责任的认识,让学生们体会到责任心在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4.4与课程知识理论关联的社会热点与国家战略拓展

《手工印染设计》课程与国家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文化强国战略有着紧密的关联。在染色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植物染色。在非遗文化学习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

5总语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手工印染设计》教学涵盖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职业规范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以当代大学生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本课程为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素质、情感素质、职业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通过对本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路径的研究,使学生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完善了核心素养。

思政元素论文篇7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问题,早在2004年3月,同志就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曾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深入研究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问题,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从培养师资队伍、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模式、改进宏观指导等方面下工夫,力争在几年内使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明显改善。同志的批示,引起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学工作者对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问题普遍关注,并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探讨了提高我国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必要性、实现途径及方法等问题。应该说,近年来,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要求,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与党和国家的新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有必要对近年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研究的背景、所取得的成果等进行一些疏理和思考,从中发现其中一些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商榷。

一、我国高校重视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的时代背景

1.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实施。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哲学、泰勒目标主义教学及我国高校招生考试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从社会、学校到学生家长、学生都普遍出现了片面追求考试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甚至是身体素质都出现了下降趋势。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我们的教育,只是在不断地“生产”一批一批的读书、考试的“机器”,而不是培养我们的教育目标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的高素质的理想社会。没有高素质,就没有高水平的生产力,就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思想境界,“小康”、“和谐”就是一句空话;没有高素质,“社会主义”就只能是虚幻的理想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既然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必然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预期效果。

2.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下降趋势日趋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使素质教育的实施有了相应的思想政治保障,但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我们发现,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下降趋势日趋突出,思想政治教学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保障和基础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①多元文化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特征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改革,引起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重要变化:传统价值观受到怀疑甚至动摇,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复杂性和多元化的特点。一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缺失问题。在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学校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以及家庭、社会教育所认同的传统价值观相互矛盾和冲突。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学校倡导的大学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崇高理想的理念。在现实的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他们重现实轻理想,重功利轻奉献,其价值观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色彩。②信仰危机的不断加深。信仰是人们对认定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某种对象的不变的信赖和执着的追求。信仰在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人们价值观、世界观的核心体现。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信仰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的信仰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信仰多元化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信仰缺失。信仰缺失使当前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困惑,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这种信仰危机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信仰多元化和功利化。信仰的多元化和功利化使得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产生了怀疑。思政课教学受到信仰危机的影响,使其实效性受到严重的考验。③精英教育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变。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这样的转变使我们的教育质量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精英教育的质量观比较重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术成就,是以培养精英为目标的。大众化教育观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及人文素质等,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为目标。教育质量观的转变使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也发生变化。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只是从宏观上制定一些基本要求,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各个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强调围绕就业进行市场办学,为学生就业提供知识和技能准备。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转变使高等教育更为关注培养对象的实际需要,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就必然被人为地忽视和弱化。

二、我国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从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专家学者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理论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如刘小容的《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讨》,重点论述了通过“互动式教学法”,增进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以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从而达到师生间的“互动双赢”。又如林春逸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理念、策略与方法》,重点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标准,并从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高军、侯全生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探讨》,重点提出了要从观念上加强认识,多渠道、多路径加强高校、教育主管部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密切配合,同时,更需要思政课教师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思路。

2.关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技术研究。如李荣梅的《从大学生幸福感提升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三个方面与大学生幸福感关联度进行展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开展调查,进一步探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实践中提高大学生幸福感的途径,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李梁的《基于媒体视阈的“传递―接受”模式设计及有效应用研究――积件式课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效能探索》,主要论述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借助积件式课件,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意义联系并呈现新的学习内容,促进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与迁移,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等方面的内容。钟家全的《关于利用校园网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主要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利用校园网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3.从教学改革角度进行研究。如罗彩云、高明、余建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调研报告》,重点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研究性教学是高校思政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近年来,我国关于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以启示和指导,同时也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三、进一步加强研究,确保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

关于今后一个时期内,对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与实践,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从研究与实践的策略层面考虑,可以考虑面上一般立项研究与重点课题委托或招标研究相结合,面上一般改革实验与在各类型高校中选择若干高校设立大型综合改革试点实验相结合。

2.从研究与实践的原则层面考虑,宜应坚持以下几个主要原则:一是坚持正面教育原则。虽然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失效现象,但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仍然是我们进行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政教育主要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论价值,不但不能因当前大学生的多元价值、多元文化、多元信仰等影响而削弱,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思政课教学特有的育人功能。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思政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在于以人为本是作为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所在,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工作对象的活动,是为了“人”的实践,关涉到的人的观点、思想、精神甚至是灵魂层面的内容,那么我们的思政课教学与研究,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独立的人,从人的全面发展去研究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问题。三是坚持多元评价标准。目前对我国高校思政课实效性评价问题,需要有一个评价标准。我们要制定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使评价适合学生发展的实际。实行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角度、评价途径、评价结果多元化,鼓励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更真实地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从而使得思政课实效性评价观测角度也呈现多元化。四是坚持分层教育原则。根据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行分层教育。对研究型、教学研究型高校的思政教育专业,要加强学术性教学;对研究型、教学研究型高校的非思政教育专业,要加强方法论教学;对应用型高校,要以“够用、会用”为出发点,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型高校,要充分发挥地方文化教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切实提高应用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

3.从理论研究的内容体系的层面,可以考虑:关于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内涵研究;关于思政课教学的质量标准、质量评价标准研究;关于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研究;关于思政课教学的原则、内容、方法、模式研究;关于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研究;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培养研究;等等。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思想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课题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信仰教育问题[J].北京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2):30-34.

[2]刘小容.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54-56.

[3]林春逸.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理念、策略与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42-44.

[4]高军,侯全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0):64-66.

[5]李荣梅.从大学生幸福感提升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126-128.

[6]李梁.基于媒体视阈的“传递―接受”模式设计及有效应用研究――积件式课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效能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2):62-64.

[7]钟家全.关于利用校园网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职业与教育,2011,(3):124-126.

[8]罗彩云,高明,余建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调研报告[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03-104.

思政元素论文篇8

一、《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简介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是机电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项目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在机电、智能控制设备中应用的基础知识,正确使用液压和气压元件、利用元件组装液压和气压传动系统、系统的故障诊断排除等基本知识技能,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素质目标,为学生提升专业技术水平、适应职业岗位变化及学习新的生产科学技术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式学习,结合学生的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从认知→单一技能→综合技能,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快速、全面地学习,深入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与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有机融合,从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三全育人,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滴水穿石,润物无声。

三、《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思政实施举措

(一)教学目标。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将本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与价值引领进行有机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具体如下。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系统地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掌握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控制阀、辅助装置的类别,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掌握液压基本回路。认识到这门技术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逐步形成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打下专业基础。2.能力目标通过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学生达到具备从事液压与气动设备开发设计及技术改造的能力,具备简单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的能力;从事液压与气动设备销售及售后等工作,并具备中、小型液压与气动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和调试能力;锻炼职业素养、理实结合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互助能力。3.思政目标根据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通过对企业、行业的调研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的思政目标调整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按照工程技术员职责,以及新时代职业教育思想,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将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素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与自主学习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互助、协同管理等能力,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推行课程思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用实际生产应用的案例引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图片、动画、仿真、演示等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反复学习,通过视频观看、学生分组讨论、协作等方式,把知识点、技能点转化为案例或项目,以团队合作学习,学做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理实一体教学法、虚实一体教学法,小组协作学习法、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法等。本课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展示教学改革与创新。比如,利用智慧职教、有课等在线课教学平台开展课前预习,利用有课、云班课等教学平台进行在线教学,利用多媒体进行现场教学,利用微信、腾讯会议、QQ等进行课后答疑,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教学,利用教学反馈信息系统等开展教学评价和生师互动。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从思政目标着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以及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团结互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整个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不同的阶段选取不同的思政载体和思政元素,与知识点巧妙融合在一起。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如表1所示。

五、教学效果

以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为例,本课程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3个班级进行了一学期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并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对思政元素的理解与感悟进行反馈,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认为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与往届学生对比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更加积极主动,劳动意识明显增强,普遍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互助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加,心理素质得到强化,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授课班级在弘扬传统文化、树立优良家风、学雷锋、树新风、严班风和考风方面,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团队精神、创新创业等方面多次受到学院及其他部门的表彰,多次被学院评为校级优秀团支部、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本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达到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六、结束语

高校教师不仅担负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还肩负着学生健康成长中引路人的重任。因此,高校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应从多元化、多角度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是高校课程改革的必要要求[3]。本文以高职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为例,展示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在育人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思政元素挖掘还不够充分,今后要不断完善和强化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参考文献:

[1]苏圣儒,刘艳君.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育人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

思政元素论文篇9

一、兼顾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专业教育目标主要包含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两方面。其中知识传授主要指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和现代环境科学发展趋势、学科前沿和环境的热点问题;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科学严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德育教育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加强其生态文明理念和自然和谐的环保意识,增强其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法治意识,使学生把爱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使命,结合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特色案例,使学生立足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提升绿色发展自信。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一)该课程面向广泛

生态环境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思想意识保障。《环境科学概论》不仅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环境教育选修课程,以及面向基层专职、兼职环保从业人员的环境教育培训课程。

(二)该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

该课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政元素:包括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理念,以及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等。

(三)多模式多手段结合

可以将特色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采用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隐性渗透式等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充分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发挥课堂的专业性及德育育人功能。

三、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

围绕环境专业知识传授、专业能力培养、价值观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程教学内容,思政教育设计如下:通过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论,构建人与自然共存的世界观,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如设计表所示。

四、立德树人和示范辐射双重效果

思政元素论文篇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36-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珠海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第四批(2014年度)立项课题“珠海历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4KTG1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胡利琴(1980―),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十年,在以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为标志的现代化的推动下,我国以培养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的创新型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地发展起来。在这期间,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珠海战略性新型产业建设项目,创造性地提出了“双三元”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双三元”办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学院的办学和育人过程中,实施以政府主导、学校为主体、企业为依托的“政校企”三方合作,实施以行业为纽带、学校为主体、企业为支撑的“行校企”三元合作,“双三元”互动,产学研结合协同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模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科学且有效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在“双三元”办学模式下,如何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便成为我院思政理论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双三元”办学模式,从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现实成果及今后努力方向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双三元”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之必要性

教育部颁发的“05方案”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思政课就是一门旨在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看待和科学分析社会和人生,树立科学的“三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课程。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课程的特点及职业教育的规律相应的调整和转变教育思想和理念,尽量拓展思政课教育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做到在实质上参与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结合,用日常所学到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丰富理论,以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1.是进一步落实好上级部门政策的需要。思政课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为目标的高职课程中一门公共必修课,而思政课实践教学又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近年来上级部门一再强调和要求的。因此,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以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既是党的十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精神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神的需要;是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助推“中国梦”的实现的需要。

2.是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其本身就内在地具有既有普通高等教育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其个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它的职业性特征,也就是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社会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二是它的应用性特征,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主要是根据社会和市场岗位的实际需求,为社会广大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它所需要的各种合格的生产、管理、建设及服务等各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三是它的地域性特征,这个特征主要是指高职院校的根本职能就是要为学校所在的本地区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上述三方面的特征,归结起来就是高职教育必须把学生培养成能胜任其将来的职业岗位需要的社会人,这也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的突出地位和特征,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教学必然成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思政课积极开发利用丰富而又生动的实践教学资源,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践教学之路,不仅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也顺理成章的是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客观要求。

3.是适应高职院校思政课特点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需要。在长期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相比其他学科及课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当前的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事业联系最为密切,这门课程既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又强调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涵养的培养,具有突出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性、体系的开放性等特点。思政课的这些特点要求思政课教学无论是课堂的理论教学还是社会实践教学都必须要与社会行业、企业等紧密联系,不仅要充分开发、整合、利用好丰富的实践资源,以把科学的理论付诸于实践、指导实践,还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检验理论、丰富和发展理论,做到在开放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实践中进行思政课教学,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是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 “因材施教”的需要。相对普通本科高校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的高考入学分数普遍较低,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学习科学理论的积极性不高,在过往的经历和比较中,往往容易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受社会消极影响较大,对理论课的学习有一定的抵触、排斥和厌学的情绪。但这个群体又普遍表现出对于专业技术课、实验课等能提高专业实际操作技能与竞争力的课程有比较大的兴趣,且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强,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感性思维强过理性思维,喜欢动手,偏好实际操作类课程,较能接受实践教学的特点,思政课教学不仅要有效整合和利用已有的实践教学资源,还要与学生一起积极创造条件,及时开发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的实践教学资源,以使学生在这种亲身参与的实践教学中体会、领悟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内容,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二、“双三元”办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双三元办学模式是政府、学校、企业、行业之间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方式,实践证明它是一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和趋势的理想的办学模式,在这种办学模式下,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无论在政府、学校、企业、行业这些外在的客观需要方面,还是在学校师生主观因素上,都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1.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倡导和推行。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这些认识既有来自于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的间接经验,也有来自于国内职业教育的从业者的直接经验。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大家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和谋生技能,又要培养学生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在党和国家先后颁布实施的16号文件和“05方案”可以看出,它们分别以中共中央文件和国家教育部出台方案形式,来强化和固定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加强和改革思政课教学并在这基础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的改革不仅必要,而且是势在必行。

2.企业行业的积极响应和学校的全力配合推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另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就是企业和行业的参与和学校的极力推动,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直接的就业岗位就是各类相关的企业行业。因此,培养企业和行业想用又能用的人才,这些学生不仅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及相应的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敬业爱岗等方面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作为培养企业行业需要的人才方面的事情包括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不仅会得到企业和行业的响应和支持,也理所当然的会得到学校的大力推动。

3.师生的积极参与。“双三元”办学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师生的积极参与,“政校企”“行校企”双三元的核心要素在学校,关键要素是师生。因此,为了使自己将来能较好的适应行业和企业的需要,减少社会适应期和工作适应期,从教师和学生主观方面来讲,他们不仅有通过“双三元”模式来提高自己技能的内在冲动,也有提高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双三元”模式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不仅理论上可行,客观上势在必行,而且在我们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也很少有来自师生的抵触和反对。

三、“双三元”办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果和特色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深化、拓展和延伸,是高职办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我院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将上级精神要求与地方特点和学生实际巧妙结合,设计了8个课时,采用两种形式共三大模块开展,即课内实践活动和课外社会实践两种形式,“课内基础实践活动”“课内自主实践活动”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三大模块。内容包括观看录像、读书汇报、时事述评、演讲、参观考察、专题研讨、辩论、社会调查、大学生论坛等实践教学形式。

1.校内实践活动。校内实践活动包括课内基础实践活动和校内自主实践活动。课内基础实践活动是每个学生以小组形式必须参加的实践活动,包括 “时事述评”“读书汇报”。校内自主实践活动则由教师每学期开学之初提出可供选择的实践主题内容和实践形式,由学生以小组形式自主选择和实施,在校内完成的实践活动,包括演讲、辩论、专题研讨等。

2.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校外实践活动包括以学校部门名义统一组织和学生自行组织开展的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参加了实践的学生需提交参加社会实践的作品,包括调查报告、心得体会、汇报课件、参观照片等,部门在每学年结束前后,将这些作品编辑出版《学院学生实践作品集》。

3.建立实践教育基地。为更好地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我们精心组织和建设了校内职业道德教育实践基地和校外15个思政课实训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为我院学生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便利和条件。

4.建立专业项目实训教室。为了巩固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思政部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紧密结合,建立了专业项目实训教室。经过几年的实践,专业项目实训教室的建立实现了思政课教育教学、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提升的巧妙结合,是我院一大特色和亮点。

四、“双三元”办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提高认识和更新观念。双三元办学模式是一种符合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适应社会潮流的全新的办学新理念,学校师生要及时学习和领会双三元办学模式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理念,改变过去教学和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状况。恩格斯说过:“工人在学校里受不到的道德教育,也不会在其它的生活条件下受到”。特别是从事思政课教学的老师更要及时调整和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要及时更新观念,敢于打破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将思政课教学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新时期新青年高职大学生的特点和地方特色,敢于走出课堂,在已有的科学的方法基础上,创新出一套全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切实提高思政课的实际效果。

2.出台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新方案。从学校方面来说,要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和出台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新方案,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的制定和出台,一是规范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需要,二是着眼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双三元”新的办学模式下,学校主管部门、实施单位要通力合作,适时改革和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出台科学的实践新方案,以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

3.建立实践教学的评估新体系。“双三元”办学模式下思政课实践教学如何有效开展,效果如何评价?这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评价体系的建立既涉及到统计学、数学、社会学诸多的学科,又涉及到学校、政府、行业、企业诸多部门,也涉及到学校师生、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企业员工等多方面人员,因此,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新评价体系也绝非易事,但在这个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关键要有企业和行业的参与,因为只有他们参与进来,才有可能形成一套相对科学的新的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N\].教高〔2006〕16号.中国教育报,2006-11-16.

思政元素论文篇11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政论文的有效翻译对于宣传中国的政治体系、政治思想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了平台。然而,政论文翻译却一直被研究者所忽略,对于党代会报告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对于已有的研究更是缺乏理论支撑,作为政论文一部分的政治词汇翻译更是如此。以色列台拉维夫大学文化研究学院教授埃文・佐哈尔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作为整个翻译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政论词汇翻译可以从多元系统这个新的角度进行探究。

二、多元系统理论

多元系统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把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具体地说是各种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势,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作为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由各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在整个翻译研究系统当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都是其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由此出现了一词多异现象。

三、从多元系统的角度探究影响政治词汇翻译变化的因素

影响政治词汇翻译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如: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赞助商、译者主体性等。通过阅读报告发现,前三种因素对于翻译的影响较大,本文以不同的翻译实例具体阐述影响翻译的三种主要因素。

1.政治因素―党的先进性。2012年以前,该词一直译成the Party’s progressiveness,十报告中却译成 the vanguard nature of the Party。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来看,党的先进性意为“中国共产党是进步的先锋,人民应该学习”。《牛津高阶英语词典》中,“progressive” 意为“特别是在政治和教育方面,支持新思想新方法”。从这个解释可以明确看出,progressive重在通过新的思想或现代的方法来提高,而vanguard 一词强调的是党的领导地位。党的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更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先进性是我党最突出的特点。从我党所作出的各项成就来看,党的先进性正是党的本质体现。党的先进性建设可以更准确地表达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政治词汇的翻译应顺应新的历史条件,适时作出正确的翻译。由此可鉴,后者的翻译更符合当前的政治条件。

2.经济因素―民生。“民生”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报告中分别译为people’s livelihood 和 people’s well-being。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可见,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计、生活。国家统计局已在2012年宣布中国已经实现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牛津高阶英语词典》当中,livelihood一词解释是为了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去赚钱。而well-being指为了幸福和健康而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民生”的翻译变化正是中国经济变化的真实反映。正如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的发展与民生密切相关,必须注重社会发展以确保经济的增长和民生的改善,开展社会重组,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 我党专注于社会建设和民生改革,并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可见人民幸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翻译应该根据当前形势的变化,将翻译以外的因素纳入考虑的范畴。

3.文化因素―生态文明。该词在十七大报告和十报告中分别译为conservation culture 和 ecological progress。《现代汉语词典》中,生态意为在某种自然环境下,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也指生物体的特殊的生理特征和习惯。《牛津高阶英语词典》中,conservation意指自然环境的保护,该定义明确指出conservation更强调的是自然。在英语词典当中,“Ecological”不仅指自然,也指和植物、生物有关的东西。引起生态文明一词翻译变化的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从字面意思,另一个是从社会环境。在中共中央编译局从事翻译与研究工作的刘仁胜博士曾说在过去的20多年间,国内外从事翻译专业的学者认为英语中的ecological正是汉语中生态的对应词。在Conservation所包含的解释当中就有保护自然资源。然而生态文明不仅指保护自然资源,也指调整生产关系。相对于conservation,ecological能更明确地表达“生态文明”的内涵。

四、结论

运用多元系统理论研究政治词汇翻译为翻译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政治词汇进行翻译,时间性、政治感性、翻译规范三方面的因素都应加以考虑。政治词汇的翻译要求译者应与时俱进,站在时代的前沿,根据政治经济的变化适时调整翻译;政治词汇翻译要强调政治,这是根本;翻译规范更应着重强调,遵守翻译规范才能使国外读者更好的了解中国,读懂中国。

思政元素论文篇12

2.多元文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复杂性。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复杂的,工作内容和过程也是复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社会要求与大学生需求,提升和发展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从内容上看,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教育和灌输,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过程看,它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又是一个文化过程。教育者把教育内容传输给大学生,大学生通过思考、鉴别形成认识,相信并接受教育者的观点这一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完全在思想领域内进行,通过思维发生作用,由外化到内化,由他律到自律;同时,受到各种现象和思想理论的影响,大学生要经过长时间的比较、分析、选择之后,才能形成稳定的思想意识,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呈现出多变性、动态性,思想变化的结果呈现出更加突出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反复性。这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握和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加大了难度,也为我们及时、准确地把握和引导这些变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增强的个体选择性强化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意识,导致他们对来自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产生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必然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多元文化并存,使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选择空间非常广阔,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参差不齐,相互差别不断扩大,认识问题的起点、角度和标准也多种多样,甚至大相径庭。另外,在单一文化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主流文化来组织,成为传承单一主流文化的工具。而在多元文化社会,多种文化和道德价值观都是合理性存在,若继续进行单一主流文化的传承,既不符合多元文化社会的要求,也没有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那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取得真正的实效。因此,多元文化背景下,是坚持只传承单一主流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将其他文化和价值观剔除在外,还是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提倡多样化,取代“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感到无所适从。

二、多元智力理论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智力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因对文化的选择不同而造成智力特点不同、认知模式不同,都以自己的方式来认识、理解事物和发展自我,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的自觉选择和认可的特点不同,使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也能够做出多种选择、因材施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具有启发意义。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1999年在《智力的重构》(Intelligence Reframed,1999)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被文化环境激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强调智力具有文化性,即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可以跨越不同文化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的某种特质,而是随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的为特定文化和社会所珍视的能力。加德纳教授特别强调文化环境及文化价值标准与智力的关系,认为智力是与一定的文化环境有关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的能力。在多元智力理论那里,文化被提升到了讨论智力问题的核心要素:文化不仅是人类多元智力发展的背景和源泉,而且不同文化珍视不同的智力模式并促进不同智力的发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其智力组成和智力特色不尽相同,其智力模式和智力发展方向有着鲜明的区别。指出智力的实质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将“智力”从无形的东西发展成为有形的东西,并将“智力”从学校教育的领域拉回到了现实生活中,避免了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脱节,智力具有实践性;指出个体身上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多元智力,在个体的生活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智力结构具有差异性;指出智力的发展方式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建构起来的,智力是可塑的,具有发展性;指出智力的潜能有对后天文化环境进行选择的作用,智力具有选择性。

三、多元智力理论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启示

针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相适应的载体,创新是根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过程中,借鉴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把握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任务来开展,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注重载体建设的思想性和选择性,使载体能够适应和承载得起先进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能够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

2.实践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性活动,其载体创新也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它的载体建设决不能从概念、意义出发,而必须立足于现实,从客观实际出发。我们既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失,又要结合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取得新成效。二是可操作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是能为教育主体所操作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和主体性的突出表现。载体必须能为教育主题所把握和操作,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能将教育主题的要求转化为教育客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自觉、有为的要素。

3.相容性原则。大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具有相容性,与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心理需要、发展和完善人格、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相一致。因此,载体建设必须立足于面向广大学生,尊重差异,促进载体的丰富多彩,使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参与,有一个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兴趣、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的大学生,从自己的文化背景出发,以自己的方式来认识事物、理解事物并发展自我,以能够启发和增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注意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真理。

思政元素论文篇13

教师主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的日常教学内容,用学生习惯的话语形式来表达观点。教师既依托教材适度展开,也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针对学生的思想倾向,及时做出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融入思政元素时,教师应尽量做到“短”“新”“近”。“短”即内容短。教师在课堂上不用花费很多时间,只需几句话或几张PPT,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强化他们的担当意识。“新”即材料新。教师互相协作、精心备课,选取的材料生动有趣、时代性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即事例近。在选取事例的时候,尽量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凡人善举和感人故事,学习好人、争当好人,把善举融入日常生活。

二、“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我团队于2020年申报了“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教改课题,并于2021年顺利结题。在“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我团队重点进行了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

(一)师资建设

1.学习研讨为了提高“大学英语B”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我团队首先采取措施设法提高团队教师的思政修养。教师的思政修养包括道德修养、政治素养和执教素养。我团队将教研活动和党政学习相结合,支部书记和积极分子经常在教研活动中分享时政热点,提高教师们的党政素养。教师们互相交流教学心得并提出困惑,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2.思政培训为了提升团队教师的思政教学和研究能力,我团队邀请第一批申报校课程思政教改课题并已结题的教师为团队成员传授经验,答疑解惑。团队教师利用暑假参加全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论坛,加入“外研社·U讲堂”社区,参加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聆听杨鲁新、许家金、盛湘君等专家有关高校外语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通过以上学习活动,团队教师将所学经验运用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就具体的案例、课程设计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优化课程思政教学。3.教学比赛为了再造教师执教新能力、建设经贸好课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于2021年1—7月举办了“课程思政金课堂”大赛系列活动,我团队教师积极参赛并取得了多个奖项。在备赛和比赛的过程中,团队教师积累了大量优秀案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获奖教师在团队中切实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践行育人初心使命,深化“三教”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二)课程建设

1.目标打造目标打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蕴含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模式的转变。长期以来,外语教学重知识技能轻价值培育,把知识和能力放在第一位。近年来,外语教学开始重视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后,教师意识到价值培育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甚至是引领环节;意识到“立德树人”是整个外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把立德树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融入语言教学实践,是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首要任务。以往编写教案时,教师更注重知识或技能的传授,授课重点一般是讲授词汇、提高阅读技巧、提升写作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技能、价值。教师需对三维目标进行梳理,并结合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挖掘课程思政结合点,这是课程思政案例建设的基础。目标打造使教师的思路更加清晰,教学观念更加明确,同时使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化。在打造目标时,我团队特别注意“课程思政不仅要重视普世性人文价值,还要打造特色性学科目标”。“大学英语”是一门通识性课程,普世性人文价值是外语教学的基础,爱国、敬业、守法、友爱等价值取向是培养完整人的一部分。同时,特色学科目标也是设计目标时需要考虑的一环。比如,在为智能工程学院的学生授课时,教师可有意识地融入科学探索精神、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大国工匠精神等。2.元素挖掘首先,思政育人元素要多元化。课程思政涉及的元素很多,例如工匠精神、爱国情怀、传统价值、文化自信、科学探索等,要注意多元化配置思政元素。其次,要注意思政元素的系统化打造,加工思政元素的过程更为重要。加工过程也是教师将思政元素案例化的过程,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课前如何导入,课上如何活动,如何进行师生互动,如何让学生辨析和理解问题,如何在课后进行补充式、拓展式、检测式活动等。最后,还需注重时效性。大学生对于时政要闻和社会热点非常关注。利用这些社会热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进行价值引领,这就是思政元素的时效性。例如2020年春,教师在线教学时引导学生对抗疫、防疫话题进行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并抒发自己在疫情中的感受。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家国凝聚力。2021年,书记提出要努力塑造“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教师也抓住这一热点进行了相关活动设计。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谁能代表你心中的中国形象”,并列举了熊猫、花木兰、孔子、李子柒等,学生可以就这些形象进行评述,也可以提出自己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同时,让学生组队用自己的创新方式去介绍、推广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精神。3.资源整合“大学英语B”课程于2019年12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至今已开设了5个学期。目前,我团队教师正在重新录制教学视频,将备课中整理的思政教学案例引入其中,与在线学习的学生共同分享。同时,我团队还引进了外教社“词达人”词汇学习平台,便于学生利用该平台拓展思政主题词汇,并且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政主题词汇测试。4.评价探索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性意见。该纲要提出了教师、教学、学生、课程和社会等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和153个观测点。我团队使用了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学生互评等方式来检测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效果,但是目前的思政教学评价仍处于探索阶段。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