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传播学研究

摘要:本文以传播学教育较为发达的美国为例,在归纳总结其传播学硕士课程设置特色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传播学硕士课程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相关教育主体提供有益思考。
传播学研究

传播学研究1

传播学作为跨学科性较强的专业,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其时代性、时效性也在不断增强,尤其是与其他技术、行业的交互性日益深化,进一步对高校传播学课程设置提出了全新要求。美国传播学教育历史较为悠久,全美有超过3000所高校设有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且基本全部设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其中,传播学硕士学位的就业范围最广,也是美国高校教育投入最大的部分。因此,人才培养体系十分成熟,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上,还是考核机制上,都有着非常强的开放性和示范性。尽管我国新闻教育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但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着学科局限和体制局限,阻碍了传播学教育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有必要对美国传播学硕士课程设置的特色进行归纳分析,以进一步拓展我国传播学硕士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

一、美国传播学硕士课程设置的特色在美国传播学教育发展中,也曾出现过学科归属混乱、课程设置脱节、理论框架不完善等问题,但经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当前美国传播学硕士教育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突出学习方法与思维模式的培养。目前,美国高校传播学硕士专业普遍开设理论与方法类课程,包括研讨会类、社会调查类、基础理论类、深度研究类等,且在总课程中的占比最少在30%以上,威斯康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的占比甚至达到了70%以上。调查发现,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开设了定向研究、沟通研讨会等课程;德克萨斯大学开设了多角度思考、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知识交流研讨会等课程;加州大学开设了多种课程衔接性的研讨会;密西根大学开设定向研究、独立研究等课程等。可见,美国高校传播学硕士教育非常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的培养,这无疑是对于高层次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一种核心素养培养,而且通过方法论、基本原则、核心逻辑、技能方法的层次性养成,能够确保传播学专业硕士综合素养的提升。

2.研究方向的垂直细化。美国高校传播学硕士课程设置十分多元,基本每个研究方向都有着成熟完善的课程体系。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传播学硕士对专业进行垂直细化,分为传播数据与科学、传播管理、数字社交媒体、全球传播、公共外交和战略公共关系六大方向,并分别开设了一系列相关课程。再如,密歇根州立大学同样将传播学分为六个研究方向,包括广告与公共关系、传播学、传播科学与障碍、健康传播、媒体与信息和战略传播。这种专业方向的垂直细化,有效增强了课程设置的精准性,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传播学专业的全面把握与深层理解,而且能够深化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充分凸显科学的多样性。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研究方向下的课程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关联衔接的统一体。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六个研究方向,都设有相应的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但学生还需要选修其他研究方向的部分课程才能取得毕业所需的学分。以传播数据与科学方向的课程设置来讲,学生要修满32学分,其中基础课程需要修16学分,信息技术核心课程需要修4学分,传播学方向的核心课程需要修12学分,其他方向的课程学分设置同样如此。如此,所有研究方向的课程就会形成有效衔接,这对于美国高校传播学硕士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学术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美国非常强调新闻传播学垂直领域的技能训练和特定方向的深化研究。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分别设置了理学硕士、文学硕士、数据新闻硕士项目,针对性培养垂直型、实践型新闻人才。

3.独具特色的专业定位。美国高校在传播学硕士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非常注重特色化建设,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有着既定的侧重方向和培养模式,这不仅拓展了美国传播学硕士教育的视野格局,而且强化了其实效性与长效性。例如,威斯康星大学的传播学硕士课程,主要分为核心课程和专业相关课程,但基本都是倾向于大众传播这一细化方向的内容,包括大众传播史、大众传播与社会、大众媒体与消费者、大众媒体与青年等。这种以传播学专业为主导的垂直细化课程,更有助于开展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与学习,为培养专业型传播学硕士人才创造了良好环境。再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传播学硕士课程,强调对基础学习方法与思维模式的培养,主要分为规定课程、额外课程和研讨会类课程三类,囊括了研讨会类、统计学类、方法论类所有培养学习方法与思维模式的课程。其中研讨会类课程主要针对不同研究课题的研讨,不仅能够有效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拓展专业学习的知识面向。4.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统一。美国传播学硕士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通识教育的深广度得到全面强化,通识课程学分占比约为20%,广泛涉及历史、政治、经济、语言、艺术、数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有效确保了素质教育的全覆盖。另一方面,专业课程更加注重特色化和精准化建设,学分占比约为50%,虽然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课程结构和专业定位,但基本围绕基础课程、实践课程、职业素养三类展开。基础课程中除了传统的传播学、语言学等课程外,还增设了技术媒介等新兴课程。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写作、信息搜集、数据分析、社会调查等。职业素养课程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需要指出的是,美国传播学硕士课程设置中,选修课占比要大于必修课占比,部分专业课也是选修课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与方向自主选择课程。当然,这种自主选择与学习是有附加条件的,要结合选修时间、研究方向、课程成绩、导师意见等,而这种有序规则的设置则充分确保了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和个性化培养的科学性。

二、美国传播学硕士课程设置的启示受教育体制、专业类别、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传播学硕士课程设置存在较大局限,需要积极学习借鉴美国成功模式,在本土化创新的过程中逐步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硕士课程体系。

1.突出研究方法的课程开发。美国传播学硕士课程的设置中,研讨会类课程是基本构成,其强调对学生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能力培养,在促进学生自我研究与创新发展的基础上,确保其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或内涵式经验。因此,在我国传播学硕士课程设置上,应加大研究方法相关课程的开发力度,提高其学分比例,强化师生认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传播学硕士人才的综合素养,顺应时展对传播学人才的高要求,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学术规范问题,促进传播学专业理论研究的深层次发展与国际化提升。特别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课程的创新开发,注重相关项目的培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与新闻信仰。如西安外国语大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新闻著作选读”等课程列为指定选修课,并定期开展国情调研项目,即在专业教师带领下,深入基层完成相关采访拍摄任务,最终形成的作品在CGTN网络端、新华社客户端、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进行多平台。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并全面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提升综合素养。

2.突出院校专业特色。国内高校在传播学硕士课程设置方面,无论从知名高校的课程改革结果来看,还是从具体的课程内容和研究方向设定来看,目前都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传播学专业品牌和课程体系,传播学硕士教育缺乏精准性和实效性。对此,可以借鉴美国高校模式,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专业特色定位,在打破自身与新闻学“胶着”状态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传播学硕士专业优势,打造个性化专业品牌,开发特色化专业课程。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优秀传播人才,满足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全面释放传播学硕士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效能。在此基础上,高校要结合整体定位和学科优势进行学科资源整合,形成独特的传播学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如西安外国语大学利用外语优势资源,全面推动双语种、多语种的国际化传播学课堂,如“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英语特稿阅读与写作”等,并在专门性案例教学课程中,积极融入国外最新法规、伦理、舆情、智库报告、学术动态等,形成了具有较强国际视野和本土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也就是说,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院校、综合性院校等具有不同方向定位的高校,在传播学硕士课程设置上要立足实际,积极寻求人才培养及专业特色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国际新闻模式”、中山大学的“大数据传播”、北京大学的“健康传播”等。

3.突出课程跨学科性。在美国高校传播学硕士培养体系中,学生除了进行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习外,还需要进行其他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学习,才能获取足够的毕业学分。这种开放式的课程机制,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课程。为此,我国高校在进行传播学硕士课程设置时,要坚持跨文化性、跨学科性原则,积极开发新闻与政治、社会、心理、美学等学科交叉的课程,确保学生快速形成广泛的知识面。一方面,高校要以国家、社会对传播学硕士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明确跨学科特色研究方向。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点,积极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明确了大数据与新闻传播跨学科研究方向,依托“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契机,与外交部联合开设“一带一路”全球传播全英文项目,为跨学科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支撑。另一方面,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打造贴合性、适切性强的跨学科课程,与跨学科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互补,提高跨学科人才培养效力。如中国人民大学在大数据与新闻传播的跨学科研究方向之下,开设了计算广告与媒介策略、数据新闻与数据可视化等课程。

4.突出大数据的时代背景。目前,对于传播学硕士教育来讲,大数据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技能之一。据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份报告显示,熟悉数据和统计知识、掌握受众分析工具、了解编码知识,已成为新时代传播学人才的硬技能。在美国传播学硕士课程设置中,十分突出大数据的时代应用背景,并设置了一系列相关课程,如视频新闻、数据可视化呈现、LEDE项目等。为此,中国高校在进行传播学硕士课程开发与设置中,要围绕数据科学这一研究方向进行细化,积极开发数据科学、算法与数据结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可视化等课程,以增强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如中山大学开设的社会心态与舆情仿真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可视化数据新闻实践、暨南大学开设的数据挖掘与应用课程、融合新闻制作等,都是具有较强时代性的特色课程。

三、结语

传播学硕士课程设置必须要与本科、博士两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全面区分开来,在注重结构衔接性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展开个性化设置,既要突出硕士课程的独立性,又要强化硕士课程的时代性,同时要确保硕士课程的延展性,这是美国传播学硕士课程设置对我国高校最大的启示,也是未来中国高校传播学硕士课程开发与设置的重要方向。因此,相关主体要加强中国传播学硕士教育现状与课程设置特点的审视,通过全面的对比分析,科学选择可借鉴部分和可凸显部分,在本土化创新中构建中国传播学硕士课程的特色化体系。

作者:山东政法学院 单位:梁军童

传播学研究2

一、引言

近年来,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受到观众广泛欢迎。如《我家那闺女》《我们是真正的朋友》《妻子的浪漫旅行》《令人心动的offer》等综艺节目,在制作过程中,从亲情、友情、爱情、社会等方面捕捉社会热点问题,与观众进行情感互动,结合相应的传播方式,有效吸引了观众,使节目得到快速发展。二、媒体融合下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发展现状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媒体融合背景下,将不同类型媒介融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媒介传播途径。在这种情况下,综艺节目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更是实现了快速发展。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的重点在于情感和观察,设置多个观察视角和现场来完成节目制作,一方需要提供观察素材,另一方通过观察其表现作出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容易引发观众共情,提升观众的观感和体验,进而引发大量的讨论和评价,使节目越发火爆。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的爆火主要受到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观众需求的影响。每个人对事物的观察结果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往节目多为单一观察角度,观众只能在屏幕之外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使得观众的观点往往较为零乱,不能形成系统化的评价体系。设置观察类节目,屏幕外观众的想法能够与节目中观察者的想法达成一致或存在不同,均能够为节目带来热点话题,有利于实现观众与综艺节目之间的良好互动。同时,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的节奏比较缓慢,与当前快节奏的生活相反,有利于人们解压放松。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借助社会热点和观众生活中常见的情感问题,激发观众的兴趣。因此,其受众类型划分较为明显,有利于综艺节目增强粉丝黏性,进一步增强节目传播效果。
三、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的特点

(一)视角多重化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制作过程中,通过多重视角,结合不同媒介完成节目的制作和传播。从多个角度分析节目,同时增强节目的真实性,使节目中的情感信息更加浓厚,有利于调整节目立意,升华节目情感。1.纪录视角多样化在纪录视角中,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的目标为第一现场,通过明星或素人真人秀的方式展示其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节目组往往会设置不同的故事主线,分别设置相应的主体,如在《我家那闺女》第一季节目中,节目中选择6名风格不同的嘉宾,观察其日常独居生活情况。2.情感冲突下的多角度分析在第二现场,观察者在观察叙述者后根据自身的理解作出评价,在其评价过程中,嘉宾、主持人以及观察者等针对同一热点内容,站在不同角度探讨和评论,同时借助场景、画面等镜头语言增加讨论角度的多样性,使其视角更加多样化。3.情感表达变化情况在制作时,通过跨界融合与卡司阵容等方式,为观众展示不同情况下嘉宾的内心情感变化,直观呈现出节目内部情感变化情况,使观众在观察过程中满足了自身的窥探欲[1]。

(二)交流多元化媒体融合为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应用媒介平台和网络,为观众和节目组之间构建了更加多元化的交流方式。其不仅能够为节目制作方提供更多的发展方向和节目反馈内容,而且能够提高观众对节目的欣赏水平。借助媒体融合平台与节目制作方进行信息交互,在此过程中,明确受众的内在需求,能够激发受众的表现欲望,为制作方提供丰富的发展建议。此外,在观察节目中,明星嘉宾和观察员在职业和社会背景方面与观众存在较大不同,在身份的影响下,二者之间的对话交流过程与普通观众之间存在差异[2]。在《我家那闺女》中,一边为明星子女,另一边为明星的父母,在观察和交流过程中,明星身上体现出的个性化特点与当代年轻人十分相似,同时明星父母对子女的态度、期盼等让观众产生了较大的共鸣。在交流过程中映射出观众的真实生活场景,如父母与子女关于结婚生子方面的矛盾等。节目通过构建矛盾点的方式提高节目讨论度,同时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凸显节目立意。

(三)立意浅显化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内容包含大量的社会热点话题,使节目的传播度和讨论度得到提升。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为进一步加强与观众之间的联系,在调整节目传播方向和价值观方面须作出改变。目前,在大部分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中,往往随着节目的进行,立意最终向中国式情感方向延伸,如《我家那闺女》等一系列节目,将重心放在亲情和孝道等方面,内容逐渐向父母催婚的方向靠拢。对同一社会热点进行多方位分析,但在实际的交流和讨论过程中,其深度仍流于表面,未涉及问题的深层内涵,使节目的整体立意存在不足。

四、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面临的传播困境

(一)节目内容制作尚不成熟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制作模式最先从海外引进,由于直接引进的是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因此国内制作组对节目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缺乏了解。在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节目传播策略和发展方面的问题浮现出来,影响着节目的整体效果[3]。在内容方面,部分节目内容制作成熟度不足。一方面,大量观察类综艺节目在选材上存在同质化情况,将题材主要放在夫妻或情侣情感方面以及父母和子女交流方面,具体体现在“秀恩爱”“催婚”等热点内容上。大量同质化内容使观众对该方面的情感需求达到饱和状态,进而关注度逐渐下降,甚至产生疲劳感。另一方面,在制作节目内容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当前社会热点话题上,将人们的焦虑情绪放大,企图引发观众共鸣,但随着节目的发展,想要寻找更具探讨性的热点话题难度较大。在此基础上,大部分节目组选择调整节目切入点,主动制造矛盾,引发焦虑情绪,进而获取更多的讨论和关注。但在节目设计中,未能针对焦虑情况设定引导方向和转换方式,使焦虑情绪无法释放,严重影响了节目内容质量。

(二)节目传播推广途径比较单一媒体融合背景下,节目的传播途径越发丰富,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大部分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网络视频平台,在卫视频道播放相对较少,如《做家务的男人》《心动的offer》等综艺节目主要在网络视频平台播放。综艺节目在宣传过程中,宣传途径同样较为单一,大部分节目选择先在卫视播放,再在网络上播放,以获取更多的受众,但在此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观众分流现象,使节目的收视率难以得到提升。同时,不同卫视和网络平台之间竞争激烈,在节目宣传时往往各自为政,各个平台有其主推节目,不同平台之间很少同时播放相同的节目内容。不同媒介平台之间的壁垒制约着综艺节目的宣传和发展,使节目后期发展乏力。

(三)节目设置主体处于浅层结构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在发展过程中,为迎合市场和受众群体,在调整制作内容时,制作单位为获得更高的收视率,将观众的需求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但在网络上关于节目内容的讨论话题中,大量的需求仍处于浅层次,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内涵,节目组在制作节目内容时,过度考虑这些需求,缺乏深度和内涵,严重影响了节目的后续发展,使综艺节目的水平不断降低[4]。一方面,观众在观看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时,主要目的是窥探明星的私生活,观众和粉丝对明星的私生活和情感方面比较感兴趣,节目组充分利用这一点公开明星或素人的私人领域和情感动态,使节目逐渐向低俗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观众对素人参与的综艺节目恶意较大,更期待看到明星或知名人士的情感和生活状态,并且对外表光鲜亮丽的明星容易产生好感,对普通的素人则不关心。因此大部分节目组在选择素人时,往往会挑选生活与普通人存在较大不同的人群,以此满足观众的浅层需求。

(四)节目编辑技术仍需提升综艺节目的编辑和制作水平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当前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由于内容的不同,主要的目标受众存在差异。但节目在宣传时仍缺乏重点,且宣传方式较为单一,缺乏新意,难以激发观众的兴趣。其次,大部分节目的场景为实体场景,对全息影像等高技术手段的应用较少,使节目制作成本较高,降低了节目的竞争力。最后,在宣传节目的过程中,未能充分借助媒体融合的优势来增强推广效果,使节目的优势不足,难以有效提高宣传质量,不利于提升节目的竞争力。

五、媒体融合背景下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发展路径

(一)深度优化节目内容媒体融合背景下,为使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的传播效果得到进一步强化,应重点关注节目的内容优化,优质的内容才是提升节目传播效率的关键。在深度优化节目内容时,首先,应创新节目制作理念。在制作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的过程中,目前的重点在于观察,优化内容后,应将重点放在情感上,调整情感观察的切口,使节目的内容和制作理念均得到创新发展。如节目组应关注小众化和个性化情感,重视提升节目的品质,而不是制作猎奇内容,使内容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和把控能力[5]。其次,在节目立意和价值观输出过程中,节目组应深入挖掘社会热点内容,通过社会广泛讨论的问题,引导观众加入讨论和思考中,同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观众排解和释放当前的焦虑情绪,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感到放松。最后,优化观察内容,应不断丰富和创新节目观察题材,在亲情和爱情之外,寻找能够广泛引发观众共情的内容,或根据受众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内容题材,突破原本以爱情为主的情感观察内容。如将观察目标从小爱转向大爱,选择传统文化、教育、养老、助残等方面的情感内容,关注相关的社会热点内容,进一步提升节目品质,拔高节目立意,传播真善美等情感。

(二)立体化构建宣传途径在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传播过程中,为强化宣传效果,应构建立体化的传播渠道,灵活利用媒体融合带来的优势,打破平台之间的壁垒,从而使节目的传播范围得到扩展。在此过程中,应加强台网之间的联动,实现共同发展。当前观众能够利用不同媒介观看节目内容,不同观众的观看习惯存在不同。卫视节目品质相对较高,节目具备完整性,且拥有比较固定的观看群体;观众通过网络视频平台观看节目时,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调整节目的进度和播放速度,同时播放时间和方式具有自主性,其内容更加全面,包括节目的花絮等部分。二者均具有自身的优势,在实际的宣传过程中,应避免平台和卫视之间的恶性竞争,要实现融合发展,增加双方内容,从而实现台网共赢。此外,针对不同视频平台存在的壁垒,应加强不同制作方和平台之间的合作,加强节目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合作,以达到共赢目的。

(三)凸显节目主体的差异化目前,节目制作过程中观察的主体仍为明星,部分明星和素人组合的节目中,大部分观众也将重点放在明星身上,对素人片段选择跳过,长此以往必然对节目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优化节目时,应注意体现节目主体的差异性。针对明星,其作为节目的主要话题引导者,节目组应开发和挖掘明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对观众的吸引力,从而使节目的感染力和传播效果得到增强。针对素人,应注意避开与明星内容的重合部分,增强素人部分的新鲜感,通过创新,挖掘素人的价值和特点。当前节目组在选择素人时,对其外表、职业、家庭情况更为关注,选择的素人本身与普通人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使节目主体差异不大。因此,应结合节目立意特点和内容选择合适的素人参与到制作中,同时提升素人在节目中的话语权,从而使其在节目中展示真实的自己,提升与节目的契合度,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

(四)提升节目编辑制作手段在编制节目的过程中,应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强化节目制作效果,使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在市场中保持明显的竞争优势。一方面,在传播过程中,应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根据节目的发展定位,运用大数据寻找对应人群,并进行定向推广宣传,提高传播效率;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借助高科技手段,提升节目的可看性,提高节目的整体质量,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有效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

六、结语

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在经历爆火期后逐渐进入平淡期,为进一步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应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不断提升节目内容质量,改进宣传方式,从而优化传播路径,为观众带来品质更高的节目.

作者:王师师 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传播学研究3

当前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期与文化转型期阶段。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在文化传播与发展中面临诸多危机,需重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加基础广泛、深刻持久的自信,[1]坚持文化自信是中华传统武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1传播学视阈下传统武术文化与文化自信

1·1传统武术文化传播与文化自信的概述传统武术文化自信是一种平等的交流,而非东西方体育文化的简单拼凑。传统武术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了文化自信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理念,传统武术文化历经洗礼与净化后重拾文化信心,以更完整、独立的姿态展现其风采。[2]“文化自信”是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基石,是传统武术底蕴的根本所在。传统武术传播和文化自信息息相关,学习传统武术既能增强体质,又能提升文化认同与爱国主义精神。传统武术文化传播一直在发展中自我反省与革新,武术人有宽广包容的心胸,站在“文化自信”的角度,创造性地传播与发展传统武术,传统武术文化在传播途径中实现了更好的发展,为实现文化强国而贡献力量。

1·2文化自信与传统武术文化传播危机的内在逻辑重建传统武术的文化自信,需从根源上破解传统武术在传播学视阈下的危机。传统武术对外遭受着外国体育思潮的侵略,对内表现在自身系统的协调性不足与管理效率低下,突出传统武术传播在过程中的脆弱与危机,直接影响传统武术传播的文化价值观念与体制。传统武术文化渐渐形成“古调独弹”“不入时宜”的危机,拳种流派变得冷清,失去了传承人,甚至拳种灭绝,置于文化危机之中,从侧面体现出传统武术自信心不足,其深层诱因是国家之间体育文化力量差异,陷入了“文化自卑”的处境。传统武术文化自信的重构实质上是传统武术文化主体的诉求与话语权之争。传统武术传播应正确认识自身发展模式,坚定文化自信与增强主体意识。

2传播学视阈下传统武术的多重文化危机

2·1传统武术文化安全危机奥林匹克运动会发展已百年有余,西方现代体育文化以借助奥运会传播平台不断发展,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完整性与独立性造成了严重影响,外来文化使得传统武术文化的主体性与结构性均受到冲击,传统武术的文化安全危机因此而产生,传统武术的主体面临着市场边缘化危机。目前,中学开设传统武术项目课的较少,普及性较差;高校开设了部分传统武术体育通识课,但多数学生仅是为了满足体验感、好奇心或完成学分而学习,学生单纯进行肢体运动,无法从本质上感受传统武术深厚的文化底蕴,难以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同感与敬畏心。尽管传统武术从“体用兼备”走向追求“高难度、勇于创新、迎合大众审美”的“新”传统武术,但在演变过程中,拳种的套路演变、技击展示都缺少了传统武术自身的“战斗意识”,忽略了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实质,传统武术面临着文化安全危机。

2·2传统武术文化信任危机全球化进程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武术迎合了现代体育的规则与审美,致使传统武术的价值观、认同观受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群众在大众媒体的影响下开始对外来体育文化盲目崇拜,传统武术的武德与信任逐渐被侵蚀,如深受世界瞩目的太极拳屡受群众质疑。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文化大国,秉持着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世界各国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多元理解,但对于传统武术文化而言,不能摒弃自身的文化内涵与观念,而采用现代体育的规则去重构传统武术的做法并不可取。因此,以“西化”为核心的文化趋势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武术文化自信心的缺失,传统武术文化面临着信任危机。

2·3传统武术文化认同危机受文化传播的影响,西方体育文化思潮的流动,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原始生存形态与价值观念开始慢慢渗透,传统武术文化内涵开始动摇,致使传统武术与社会群体之间产生了文化隔阂,传统武术的认同危机应运而生。传统武术具有思维完整性与内部逻辑连贯性的特点,在技击上突出“整体性”,兼备“刚柔并济”“兼容并蓄”“张弛有度”等特质,单从现代体育的角度或西方武术体系的层面理解传统武术的特质十分困难,传统武术文化自身出现了认同危机。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传统武术已经形成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理论体系,通过拳法、拳理、意念以及身心合一,理解传统武术的内涵,尽可能的削减中华武术和国际武术认同之间的文化隔膜,使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思想观念得到社会群体的接受与认可,为传统武术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4传统武术文化表达危机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以及现代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出现了群众对传统武术文化表达的危机,使传统武术失去了原本的文化韵味。如今,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主要是依靠非遗传承人,通过传承方式让群众体会传统武术的文化表达,但仅靠传承人表达会导致传统武术文化的后续发展逐渐被群众遗忘,乃至文化消亡的境地。再者,武术媒体平台鱼龙混杂,部分媒体为了博得群众眼球,对传统武术文化传播不规范,散布了许多不真实或虚假的信息,对传统武术在历史演变中所形成的文化特质造成了巨大冲击,从而削减了传统武术的历史性。在多重压力下,传统武术文化在大众之间的认可性与接纳性降低,传统武术陷入了迷茫的景况。

3传播学视阈下传统武术文化自信的重构机制

3·1建立安全保障体系,推动文化安全建设建立传统武术文化传播的安全机制,重塑传统武术文化自信、化解文化传播危机。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可以促进本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保持其传播的完整性与独立性。重建文化自信不能仅靠建设与输出文化价值观,还需要政府支持,政府亟待调整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与传播战略,重新统筹各方面、层次、要素之间的规划,集中有效资源,实现文化重构,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的武术宣传与推广手段,推动传统武术文化的法制建设。可以借鉴日本武道的文化传播方式,以国家意志进行推广,让群众感受到国家对武道的重视,促进文化的发展。[3]同时,日本政府对外来文化采取的是认真评估与审慎评价的态度,循序渐进颁布体育文化的法律法规,实现外来与本国文化的融合,从而更好地保留本土文化。

3·2适应时展需求,重塑文化信任机制文化信任机制对重构传统武术文化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规范的传统武术传播与宣传制度,有利于在群众中建立文化信任。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学会舍弃是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过程,需改善因规模过大、错综复杂而导致流派发展困难的现状。数千年发展,虽然传统武术文化有着“姹紫嫣红”“百花齐放”“博古通今”“各有千秋”的美誉,但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还需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太极拳的发展与革新效果就尤为显著,化繁为简,群众都广泛认同与接受,并能有效的传承与发扬。其他传统武术流派也应向其学习,保留自身鲜明的特点,从技术体系、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优化精简。同时,深挖传统武术文化精髓,建立文化信仰,将地域文化与自然规律两者进行融合,实现“天人合一”。

3·3主动营造习武氛围,提升文化认同影响传统武术文化重构的主体需加强传统武术在传播过程中与地域文化、各群体之间的联系,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认同氛围,使传统武术文化与现代主流文化传播协调发展。现代体育项目中,如泰拳以拳脚肘膝等八个部位技击,跆拳道以腿法开展运动,柔道手足并用进行活动。传统武术既是以攻为守、拳脚并用,又利用器械进行技击,是现代技击项目无法媲美的。在重视传统体育文化的前提下,再着眼于世界,避免盲目迎合,才能实现良好的发展。传统武术的习练与传承涉及到身心发展、人生修行,它蕴含了古代与现代、野蛮与文明的人生哲理与智慧。目前,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构,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与教育,应将传统武术作为部分群众的生活方式,将传习传统武术文化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遵循传统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划分传统武术训练群体,循序渐进地传授群众传统武术技能与知识,赢得群众的广泛认同。传统武术若想取得更大的文化传播空间,应以文化自信为根本,借鉴其他传统文化的成功经验,勇于变革与创新。

3·4结合优秀实践经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传统武术文化自信的产生与创新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基础动力,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报告中强调:“新时代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4]只有通过不断实践,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传统武术的文化自信体系才能不断焕发符合时代的生机与活力,传统武术的文化创新不能以打口号或做标语的形式出现,打着传承与创新传统武术文化的招牌,做着违背伦理制度的事,如刘氏拳变王氏拳、一路长拳到二路长拳等不当创新。[5]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传统武术的文化创新和传播必须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做到始终与时代同步,才能真正为传统武术树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潘敬国·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J]·红色文化学刊,2020(2):106-108·

[2]马振川,张道鑫·传统武术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与提升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1(9):48-53·

[3]王立峰,胡平清,顾春雨·从日本武道俱乐部推广模式浅析我国武术推广及影响因素[J]·中华武术,2014(6):14-19·

作者:杨登鑫 王瑛莉 辛欣 单位: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