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水利工程治理研究3篇

摘要:中国目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生产离不开淡水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节约淡水资源,是保证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特别是中国农业人口占比较大,水利工程建设能够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解决人们口粮问题。所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奠定了中国农业持续发展基础,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水利工程治理研究3篇

水利工程治理研究1

1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

1.1农田水利建设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问题始终是社会各界所关心的重大问题。由于初期中国经济水平较低,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缺少经验,工程建设标准相对较低,整体而言,农田水利工程质量不高。但随着中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中国历史发展问题与现代国情的历史背景下,需要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物质需要,保证国家农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1.2促进国家稳定发展

社会稳定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实际的调查与研究,现阶段中国乡镇农业人口占据了中国总人口的50%以上,所以唯有完善农业产业建设,并进行农田水利的合理建设,才能提高中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同时经济繁荣发展还能促使人口进一步增长,从而保证中国社会经济的稳定。

1.3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中国目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生产离不开淡水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节约淡水资源,是保证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特别是中国农业人口占比较大,水利工程建设能够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解决人们口粮问题。所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奠定了中国农业持续发展基础,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问题

2.1前期规划设计不足

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是为农田生产提供服务,一旦前期规划设计工作考虑不全,必然会导致后期工程灌溉无法满足农田生产需求,尤其是对于高标准农田来说,其不仅要求水利工程具备灌溉功能,还需要其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工程性能和质量。当前期中国大多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标准较低,存在规划不合理的地方,设计变更没有依据等,导致后续建设埋下诸多质量隐患。

2.2运行过程管理缺陷较多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较大。但是实际上工程在建设投运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较多,其中主要是项目管理漏洞较多,限制了工程正常功能发挥作用。此外,由于目前中小型农田水利具有惠民工程特征,整体以承包私企建筑主体进行施工的工程管理模式呈现,在管理过程中承包人往往仅注重施工问题,对后续各项工程建设投运期间的维修管护并不承担,从而导致在整体工程项目后续运营时,导致管理缺少可借鉴的标准规范,整体工程管理机构工作逐渐流于表面,从而导致了整体中小型农田水利施工的运营效果较差。

2.3工程建设资金缺乏

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在开展工程建设工作时主要依托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提供的专项资金,受资金额度有限的影响,易出现因材料质量不过关或盲目追求施工进度而导致工程建设质量无法保证的情况。

2.4工作人员职责不明及使用者产权不清

目前中国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建、运行、管理等工作,作业过程形式化现象较为明显,整个工程管理权责很难清楚的划分至个人。如在进行相应小型水利工程各分项环节建设时,工作人员基本各自施工,实践管理期间实时沟通交流不通畅,一旦岀现工程问题,各部门、各人员之间相互推诿。另外,水利工程使用期间,使用者产权划分笼统,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护保养不达标;直接对整个小型农田水利--84工程的运行效果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2.5新兴节水技术落实效果不达标

节水技术落实效果不达标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问题,作为当前备受推广的节水技术,其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是“科技兴农”的直观体现,利用高新技术达到节水目的也是今后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然而,节水技术推广使用对农业生产人员的要求极高,需要复合型的人才才能发挥其作用,同时在实践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的特点,也进一步增加了其推广难度。从当前中国西北地区情况来看,其大力推广应用新兴节水技术难度较大,且整体应用效果具有局限性;部分偏远地区农民自身经验与文化程度较低,主观认为农田应用节水技术会造成整个农田灌溉力度不足等,使整个节水技术落实效果很难达到预期,降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实效性。

3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策略

3.1重视前期规划设计

在开展农田水利工程之前,必须要安排专门技术人员对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地下水资源深度、耕地质量现状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中国高标准农田的灌溉要求,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了统筹规划和合理设计,以提高工程效率,从而使得新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更良好地适应农业生产的灌溉要求。制定了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实际灌溉需求和未来发展,重点考虑沉砂池、引水渠、节水灌溉设施等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另外,对已经存在的不合理设计方案,要进行合理优化与变更设计,确保后续工程能够发挥最佳的灌溉效果。

3.2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机制

通过对新农村振兴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小农田水利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剖析,对其实施管理策略时,应先从创新理念、建立健全的管理运营机制入手。以实现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自身功能为前提,采用创新管理手段,基于新管理理念进行开展管理工作。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营机制如下图1所示。由图1中所示,新的管理机制确定了“谁投入-谁收益-谁拥有”的管理原则,在明确了相应区域内中小型田间水利基础设施的全部产权情况后,再根据与管护责任主体相对应的管理理念,实施管护。关于部门集体所有工程项目,则通过联户分管、股份合作、建管共同、竞标承包等多种形式,对其使用权、拥有权、监督管理、经营权等作出了合理界定,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建立规范、系统化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机制。

3.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需用到的物资、机械设备、人员等均需要足够的财力保障,在建设中如果存在经费不足的现象,会造成工程建设物资标准难以得到保障,甚至出现盲目推进施工进度的问题,给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带来不良影响。不仅如此,资金不足还会制约水利工程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并缩减工程使用寿命。所以,政府要适当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投入力度,除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对农田水利工程专项资金进行投资之外,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激励政策,以吸纳更多社会投资参入进来,进一步扩大对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的渠道,妥善解决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并带动当地民众广泛投入农田水利建设中,形成财政投入为主、农户集资建设为辅的局面,切实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3.4管理职责权益明确划分至个人

对工程实施全面管理,需要先将管理职责落实到各地方乡村,并以村为单元,规定其对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定期日常管理与维护的服务内容,而具体实施方案要根据当地情况而定,由相应的地方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民群众共同讨论制定。通过此项措施,使得所有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责任与权利都能具体化,并分配到各个“用户”群众身上,从而使得相应的农田水利工程投运管维责任得到了充分体现。另外,还要根据目前多数乡村水利设施(仅限于个体蓄水池)产权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细化,从而使农村区域的堰渠、管线等的使用权逐步细化至个人,有效提升了整个农村振兴规划布署和实施的流畅性,以此实现提高农村地区经济效益的目的。

3.5利用科技力量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从西北地区农村农户节水灌溉观念培育的新视角入手,使其了解科学技术力量才是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的关键,是保证水利工程发挥高效益的前提。因此,政府部门要积极组织农户参加在有关战略政策和节水灌溉理论的培训等活动,让农户全面认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给农业生产所提供的效益,以此促使其逐渐认可节水灌溉理念。针对地方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等关键技术管理措施,应当在确保其有效提高地方农作物产出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其多样化治理功能。节水灌溉实质上是对农村自然资源的最佳开发与利用,在减少农村自然资源耗费量的同时提高农民收入,而与此相关的科技设施和标准化的作业过程,可以有效相关区域整体生态环境。所以在工程实施阶段,应当对节水灌溉新技术实施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相应工程的配套设备,并适当采用了喷灌、滴灌等新技术,减少西北甘肃地区水资源的浪费,让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应用实践”得以有效发挥,从而最大程度实现水利工程的价值。从中国农业步入21世纪开始,国家对农业生产力建设工作的重视力度也在逐步增强,从一个视角上来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既是促进社会主义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时期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石,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就必须树立科学合理的农业规划理论,创新农田水利工程的核心要义,为推进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发展振兴服务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陈克武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水务局

水利工程治理研究2

1盐环定扬黄灌区基本概况

1.1盐环定扬黄工程基本情况

盐环定扬黄工程自运行以来一直由宁夏盐环定扬水管理处管理其共用工程,共用工程于1988年7月开工建设,1996年9月通过国家组织的竣工验收。2016年9月,盐环定扬黄工程更新改造项目开工建设,2018年4月投入运行。改造后共用工程现有泵站8座,安装主机组53台(套),总装机容量7.22万kW,干渠总长122.6km。设计流量11m3/s,分配宁夏流量7m3/s,陕西和甘肃两省各2m3/s。供水范围辐射陕甘宁三省六县(区),面积达1万km2,向人饮、城镇、农业、工业、生态等多领域全方位供水,有效解决了受水区61.2万人及13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灌溉面积39.8万亩。

1.2灌区基本情况

1.2.1共用工程管理单位宁夏盐环定扬水管理处成立于1989年4月,是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的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承担着共用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任务。1.2.2专用工程管理单位宁夏专用工程设专管机构,由灌域所在的各县(区)水管所管理,主要负责灌域内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水量调度、供水服务等工作,所辖灌域由利通区五里坡,盐池县城西滩、三道井、惠安堡,同心县韦州5个水管所和太阳山镇水利站直接管理,在编管理人员36人、聘用人员27人。

1.3灌区效益

灌区各县(区)大力宣传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压减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采用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成规模种植玉米、优质牧草、青贮饲料、黄花菜等,逐步实现了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使灌区直开口亩均配水量由2010年的306m3减少到2020年的215m3,灌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经济效益显著。盐环定灌区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8.45万亩,占设计灌溉面积的90.5%。设施农业、黄花菜、药材等滴灌、喷灌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快速发展,灌区现状较项目开发前,粮食产量由0.4万吨增加到22万吨,增长了55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28元增加到12127元,增长了37倍。同时,依托盐环定扬水工程,盐池县200多万亩沙化土地全部得到有效治理,50万亩流动沙丘基本固定,300万亩以上的明沙丘基本消除,林木保存面积达到425万亩,昔日的荒漠变成了阡陌纵横的绿洲,生态环境发生了人进沙退的根本性逆转[1]。

2现代化灌区建设

2.1工程建设数字化

2.1.1骨干工程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盐环定扬黄工程历经初期建设、续建改造、泵站更新改造三个阶段,工程“脱胎换骨”,插上了数字化“翅膀”,跻身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扬水泵站之列。借助政策红利和主体工程最大效益的发挥,管理处优化供水服务,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夯实工程发展根基,保障灌区各业用水需求。十年来,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56亿元,引水11.9亿m3,受水区61.2万群众持续受益,40.8万亩农田实现连年丰收,灌区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倍增。盐环定扬黄工程更新改造项目在保持设计引水流量、泵站装机容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新建调度中心1座,12座泵站合并为8座,主机组设备由101台(套)减少为53台(套),敷设压力管道68.4km,砌护渠道39.5km,翻建改造建筑物63座,彻底解决了30年来遗留的工程设备老化失修等突出问题。工程现状较改造前,总装机容量由6.59万kW增大到7.22万kW,开停机次数由1948次减少到289次,能源单耗由4.18kW·h/(kt·m)降低到3.7kW·h/(kt·m),干渠水利用系数由90.3%提高到91.8%,年节省用电量近1600万kW·h,工程安全保障率、供水保障率、设备效率大幅提升。管理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发展,加快完成网络、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建设,将干渠70座直开口全部改造为测控一体化闸门,在干渠沿线建设视频监视点184处,敷设光缆158km,与原有200km地埋光缆形成环网布置,实现了远程操控、调度运行、信息采集、信息监测、视频监视等功能以及水量精准控制调配、机变电设备、水工建筑物、干渠沿线监控的全覆盖、泵站流量、干渠水位的全监管。

2.1.2田间管理信息化,节水灌溉自动化自2010年以来,通过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高新技术补灌、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灌区各受水区累计投资5.7亿元,对灌区工程及农田灌溉设施改造,先后建成利通区五里坡、红寺堡区牛记圈、盐池县花马池、王乐井、青山、马儿庄、惠安堡等44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覆盖率90.5%,灌溉水利用系数0.67。建成调蓄水库4座,调蓄水池68座,蓄水总能力达2181万m3,并实现调蓄水库、水池的互联互通,灌溉高峰期错峰供水[2]。

2.1.3设施建设完善,灌溉计量精准干渠交接水自动测量。共用工程8座泵站53台(套)机组全部安装管道电磁流量计计量。采用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处站联合调度、自动化采集和数据共享,水量测配计量精准可控、高效可靠,为推进现代化泵站和生态灌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干渠直开口测控一体化。借助盐环定扬黄工程更新改造项目和盐池县牧区水利项目,在干渠直开口、支渠口安装测控一体化闸门70座,实现现地、站所、水调中心三级控制,数据自动监测记录,水量计量精准。对8处压力管道取水口全部安装管道流量计计量。高效节水灌区精准计量。高效节水灌溉水量全部使用电磁流量计或水表计量,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供水到田间,用水计量率达到100%。特设量水设施计量。其它灌域采用畦灌、沟灌等灌溉技术,安设无吼道量水槽、巴歇尔量水槽等特设量水设施,实行人工每四小时测报一次,经农户现场确认流量水量,并录入用水统计台账。

2.2灌区管理集约化

为解决制约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短缺瓶颈,盐环定扬水管理处和灌区各县(区)水务局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扎实践行国家节水行动,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在灌区先后实施水权到户改革、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持续开展现代化升级改造,建成高效节水灌溉38.45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90.5%。依托扬黄水,盐池县以青储玉米、黄花、药材等为主的滴喷灌技术快速发展,成为全区唯一的“全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着力打造绿色产业、绿色村庄、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建成林网达10万亩,55万亩沙化草原得到控制,灌区阡陌纵横、碧草如茵,已从昔日“黄沙窝”变成了现在的“绿家园”。

3经验做法

3.1建立长效机制,保障高效节水灌溉良性运行

不断探索完善高效节水灌溉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优化供水服务,实现了管理规范化、运行透明化、服务社会化。在管理机制上,严格遵循“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基本原则,严格水权管理、计量收费,严格落实高效用水、节奖超罚,促使农业经营主体主动节水。科学划分辖区,实行计量供水,专业群管组织具体负责,计划耕作种植和灌溉,形成了统一的管理机制。在服务机制上,采取委托专业公司进行社会化有偿服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等方式,定期指导、培训基层工作人员、合作社成员及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组织科技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及时解决农户高效节水技术难题,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节水服务体系。在监督机制上,通过村组两级公示栏和微信、手机短信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及时公示阶段用水量、水价、水费,推行“阳光水务”,公开高效节水管理运行,并在有条件的灌区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全程监控施肥、灌溉过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灌区群众用放心水、交明白费[3]。

3.2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农户收益

在扬黄灌区大力推进合作社管理模式,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管理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合作社直接管理,农户全程监督,做到“七统一,四公开”,确保了高效节水灌溉良性运行。通过转变管理模式,实现了“四省、两增”,即省水,亩均灌溉用水由原来500m3减少到现在215m3,亩均省水285m3;省肥,亩均用肥由原来90kg下降到50kg,亩均省肥40kg;省工,由原来的一家一户田间管理模式转变为自动化管理,年均节省劳动力570余人;省机械费,实行农机全程作业,比一家一户自耕自种每亩节省机械费65元。增加面积,用节省的水资源扩大种植面积,灌溉面积由原来的7600亩扩大到10700亩;增加产量,玉米亩产量由1300斤增加到1700斤。

3.3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灌区综合效益

灌区把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与壮大滩羊、牧草、黄花菜、3三种方法优缺点比对针对前文介绍的三种高锰酸盐指数测试方法,分析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比较结果见表3。手工滴定法是实验室最常规的检测手段,实验耗材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测试要求,但检测效率较低、操作繁琐、对检测人员操作要求高,对于样品数量较少的实验室比较适用。连续流动分析法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测定范围广、检测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的样品分析。全自动分析仪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节省人力、检测效率中等,是手工滴定法的良好补充和有效替代,在未来的水环境检测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9-11]。

4结语

水环境治理及水生态修复是国家建设人水和谐的重要内容,高锰酸盐指数作为水环境监测及水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它的检测方法并合理利用十分必要。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高锰酸盐指数的三种测试方法:手工滴定法、连续流动分析法、全自动分析仪测定法,三种方法均能满足水质分析工作中的定量分析要求,准确度达标,但各有优缺点,检测人员可以通过比对分析选出最合适的测试方法,以解决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夏亚平 单位:宁夏西干渠管理处

水利工程治理研究3

一、前言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事关国计民生,意义重大。水利工程应在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根据设计及监理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施工等建设活动;建设时应及时与地方政府水土保持机构建立联系,了解当地水土保持法规对土建、临时及弃渣工程的具体要求,签订有关协议、制订具体措施。竣工后接受严格竣工验收,保证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卓有成效。

二、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水土流失的特点

(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大,对水土破坏程度大

水利工程建设包括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的投入运行三个过程,每个建设环节都可能存在水土流失问题,尤其是施工阶段,土方开挖填筑、沟塘开挖、水闸及水工建筑物施工和大型机械作业等过程对土体的扰动大,开挖量大且面多,弃渣量、填筑量大,对原始地形地貌造成的破坏相较其他工程更大,导致地表土层抗侵蚀性能降低,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地表土与植被之间的生态平衡,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二)水利工程对水土破坏的不可预见性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时可能出现为了抢进度、赶工期导致施工强度大,施工时间集中,造成水土保护不够及时和到位,可能会破坏地面及以下或者周边的水土稳定,而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又导致经过长时间的破坏及侵蚀过程后,各种水土流失问题往往出现在很多年以后,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这给水土保持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三)涉及的面广、损失大

水利建设工程涉及到道路、堤防、河道、建筑物等,水土流失涉及的面广、点多,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投入的资金多、难度高、治理难等。

三、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意义

(一)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维持或增加土壤的入渗量,一些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还可以拦蓄径流,在汛期还可以消减洪峰,提高防洪能力;在枯水季节可以补充径流,减少径流的年际变化。

(二)提高水利工程效益

水土保持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量,还可以拦泥沙,增加水库的蓄水,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减少江河、水库、湖泊河道的淤积等,保证水库的正常使用寿命。

(三)减少灾害、降低损坏

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崩塌、滑坡、塌滑、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频率,降低崩塌、滑坡、塌滑、泥石等对水利工程的破坏,有利于安全施工。

四、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重点

(一)取土场及弃渣场的重点防护

受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填筑、占压等活动影响,地表植被遭受破坏,使有些土地降低或丧失水土保持功能,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开展弃土堆放、土地整理、表土回覆、土地复垦、植物防护等工作。

(二)项目施工过程中及退场前的重点防护环节

面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抢工期、赶进度”问题,尤其是土方开挖和土方填筑工作,要注意土方开挖过程中取土场及周边的防护,渣土运输过程中道路周边及植被的防护,填筑过程中弃渣及机械碾压等对周边及植被的防护,配合建设单位采取植物措施或改善其水保功效,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在水利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前,通过保护和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使土壤侵蚀强度小于规定的范围,施工完工后对施工生产、临时工程设施拆除及场地平整进行恢复,为地表植被恢复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五、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防治方法及措施

(一)施工期间的防治方法

(1)按合同要求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植被和其他环境资源破坏。(2)进行土方、石方开挖施工和临时道路等设施施工时,根据施工现场地形、地质、地貌条件采取相关工程或其他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3)保护施工征地范围内、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历史地形、地貌,在所利用的土地上设置合理坡度、采取绿化等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避免土壤遭受侵蚀,造成水土流失。(4)在工程施工期间禁止施工人员进入山区林地进行伐木、采药、狩猎等活动,合理堆放建筑材料,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一切合同规定必须拆除的施工临时设施和生活设施,并按合同要求进行植被或土地的有效恢复。(5)将含细根须、草本植被及覆盖草等植被的表层的有机质土,机械运到指定地区堆放再利用,并防止土壤被冲刷流失。(6)在施工期间设置有效的临时排水设施,始终保持建设工地有效良好排水系统。(7)冬天、雨季填筑应边挖、边运、边填、边压实,有序依次进行,每层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筑成适当的横坡,防止积水及水土流失。(8)建设工程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材料集中堆放,并在周围设置截流沟,避免对河流、水道、灌溉渠或排水系统产生淤积或堵塞。(9)土方开挖、填筑的边坡采取相关防护措施,防止冬天、雨季到来时水流对坡面的冲刷而影响排水系统的正常使用,防止对附近水域及环境的污染。(10)施工尽量不干扰河道、水道或现有排水沟渠系统的自然状态。若有干扰时,事先报送监理人并取得监理工程师的书面同意。(11)施工过程中弃渣场的治理,按照要求及时进行覆盖、合理利用。(12)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设置水土保持专用资金,由总公司水土保持管理委员会进行监督使用,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水土保持资金到位。

(二)施工期间水土保持措施

1.土地整治措施堆渣及弃渣结束后,根据设计要求,对弃渣场及临时道路坡面及马道进行土地整治。2.表土回覆措施弃渣场边坡及马道土地整治后回覆表土,按照表土存储设计原则,结合施工营地现场实际地形条件,在回填土时做到每层面向坡外做成一定的坡比以利于排水,减少和避免施工区域内形成积水。保证边坡的稳定性。临时用地使用完后及时恢复至原来的地形、地貌;恢复原有功能,与周围地形地貌相符。满足复耕条件后,通知有关建设单位及地方政府共同验收,并交付使用。3.土地复垦措施对于土地的复垦,应与当地土地部门确定其今后用途来回填种植土,还应充分考虑到其防洪排水的设施,且必须与周边自然水系相结合。4.地表耕植层保护措施根据有关部门相关文件要求,对所租用的农业用地,在建设临时设施前,按要求对所有农用地的地表至下30cm范围内的耕植土提前清表挖去,并在专门区域堆积存放。在弃土场低侧采取修筑挡墙。疏通并开挖防护好弃土场周围原有排水沟,以防止耕植土流失;对周边耕植土做好监测和记录。5.植物措施

对水利工程施工点进行防护,对开挖面进行植草,选择合适的坡度、地点及树种种植的植被。6.节约用地保证措施编制可操作性强、设计合理、成本较低、符合当地环境保护的施工组织设计,实事求是地进行施工优化组合,人力、物资、设备各种资源施工组织措施,应落实有标准、有目标、有结果。六、结束语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重视和强化水土保持工作,有效解决工程水土流失问题,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执法、治理和宣教工作力度,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调动群众热情,确保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作者:胡莎莎 单位:安徽省六安市水利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