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实用13篇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1

这是我们对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真实体会。

在杨老师的策划组织下,我们组员参与调查研究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这一研究课题。由于研究性课题的主要内容涉及到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真正对这本书有研究或是看完的同学也不多,因此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组员们都抽出时间去阅读这本名著,而且十分投入,加之此次研究性学习中还要去总结一些前人对这部名著的评价,所以我们也就更加努力和配合,以求获得更多的收获。正是这种积极高昂的态度以及杨老师正确细心的指导,使我们最后的研究取得了成功。

下面我们就将联系实际情况,具体谈一谈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准备充分目标明确

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阶段,我们组员都感到有点不耐烦,毕竟要读完一本文言文名著,又不能粗略地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时杨老师一直在我们身边鼓励我们,并且耐心地为我们解读书中的相关句子,还告诉我们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调查什么内容,调查的具体对象是谁,调查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想取得什么样的调查结果,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等等这些具体的事项,才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调查研究。这令我们顿时恍然大悟,于是收拾好心情,调整好心态,安下心来做准备。终于,过了近一个月,我们组员都把这本名著读完了,期间遇到的困难不少:不能理解的句子多,待分析的内容多,分析的难度大……困难重重,使人望而生畏!

但我们依然挺了过来!

二、团队精神合作至上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比如这个组员负责找关于贾宝玉的,另一个找林黛玉的,还有一个又找薛宝钗的,等等。如果有的组员提前完成任务,也会热心主动的帮助别的组员。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在四个人之间,合作的关系依然紧密,如果查找到与其它组员要找的有关的资料,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多学习时间。

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三、体会其中的好处

原以为高中生活只是紧张的学习,其实非也。

高中生活原来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学习”这个课题来说吧,开始还不知道它有何意义,自开学到现在,这个过程带给我们许多学习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

从一定角度看来,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性局部性和机械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与多样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等特点,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特点恰恰可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宽松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2

在探究下坂厝历史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我们想采访下当地居民对下坂厝这一古名居的看法,一问才知道除了下坂厝的负责人对下坂厝的历史有所了解,其余的人都不是很了解而且也没有刻意的去了解有关的历史,这导致我们的采访任务很难进行。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3

1. 合作学习重内涵。“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在教学中,我本着务实发展的原则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工研究事项。这项活动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不仅明确了各自的研究目标,而且交流了研究的方法途径,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如何加强信息沟通等。这一活动让学生懂得合作是做人的基础要素。

2. 研究学习自主化。我和学生一起将《品德与社会》研究学习的实践过程设计为:根据分工制订个人研究计划――自主与合作探究――整理资料,深化认识――汇报学习成果。

这一系列活动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与总结研究学习成果的能力。探究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学生立足自身生活体验、网络、书籍及本土资源优势,结合具体的生活环境,依托学习的内容,在近似于“游玩”的过程中体会、掌握并运用研究学习的方法获得研究收获的体验。

学生实践活动坚持自主研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要让学生懂得:连接他们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活动的就是每个人的责任心。有了强烈的责任心,才能把每个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获得研究学习的大成功。

二、展示成果再深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展示研究成果,是学生深化对所研究专题的认识,体验研究成就感的过程。

1. “三级”展示多体验。研究学习成果的展示分为个人、小组、班级三级进行。这样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相互启发,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学生体验活动成功的乐趣。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重要保障,也是树立信心、保持研究兴趣的最好办法。

最后的成果展示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过程中,各小组采用多样化的展示方法:有的借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PPT课件展示;有的将成果按文献资料、图像照片、实地调查、个人感受等进行归类,然后用文字、绘画、视频等形式展示。看后让人对本课的内容有了深刻全面的把握;有的将自己在研究中的收获及真实感受,用小品、情景表演、诗歌朗诵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示。

2. 文化丰富自信强。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学习成果展示活动,每个学生的社会、生活知识都会有所增长。心灵丰富了,自信心也不断增强。五年级一班的辛语在《圆明园在控诉》研究性学习后写下这样的日记: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4

多媒体技术是用计算机组合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来传播知识和信息的新型技术。这种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因为它时效性和操作性强,传播范围广,信息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对多媒体学习了解还不深入,探讨研究不多,基本上还是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不是很适合我国的多媒体发展,所以多媒体学习的研究是国内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媒体虽然提供的信息丰富,传播方式多样化,但学习者的信息获得量太大的话,就很可能会产生认知负荷。要多利用多媒体的互动性,它能在学习上调动学习者得学习积极性,形成学习者的短时记忆。一、多媒体学习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多媒体学习的概念就是,通过两种以上信息形式,如视觉和言语的解释,让学生去学习。研究多媒体学习就要从学习和多媒体这两个方面下手。研究人类的学习行为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多媒体则属于教育技术的范围。就多媒体学习的特性而言,目前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对它的发展和研究比较关注。研究多媒体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渠道,对学习产生更大的热情,对所学的记忆更深[1]。

二、多媒体学习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2.1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做过用不同类型材料进行学习研究是实验。用应用文、抽象文、记叙文来试验,得出实验后抽象文的文章报告没有其他文章多的结果。通过各种不同实验反复验证,当更换其他文章类型而保持记叙文固定不变时,发现记忆理解内容抽象的文章没有有具体内容的文章容易。

2.2心理学家对多媒体的不同材料的表现形式,也用了各种不同的方式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只有画面与文字的文章没有声音与画面文字结合的文章学习效果好。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视觉呈现也会显得枯燥无味,学习效果差。所以在多媒体学习上要让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更易理解专业知识[2]。

三、未来多媒体学习研究的方向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两个领域对多媒体学习的研究关注密切,使得多媒体学习的研究发展加快。现在的发展阶段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多媒体教学设计怎样与学习内容更好地配合,学习和媒体怎样更好地相融;在心里资源中信息量会形成认知负荷,消耗资源,阻碍学习;及时对多媒体学习研究质量的评估计量等等。多媒体研究在基于迈耶研究基础上,更深入地研究学习者差异和认知负荷。多媒体在网络学习多媒体材料和具体学科教学材料的设计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多媒体学习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学者们也开始更多研究相关的知识理论,做了许多实验。现在是信息网络时代,多媒体因为传递信息速度快,信息知识多样化,形式新颖有趣等优点,被大家广泛应用。未来的多媒体会发展得更先进,多媒体学习研究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学者们的研究也开始侧重多媒体学习的研究,开创新局面[3]。

四、使用多媒体学习的优越性

(一)互动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计算机的优点是即时反馈,人机互动。多媒体技术把计算机的优点与信息视听相结合,让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产生互动。传统教学的“填鸭”模式,是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会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时要与学生互动,让他们产生学习动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培养他们的学习责任感。

(二)互动对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非常有利。没有停顿的把图画和文字一直传输给学习者,会使学习者因超过自身记忆容量儿产生认知负荷。这种大量的知识输入,会让整合信息的能力下降,产生认知负荷。在学习中多互动,分层理解,认知负荷就会降低。

五、结束语

多媒体学习发展飞速,许多领域都广泛应用。多媒体学习的研究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不断地实验中,建立属于我们的理论体系。未来多媒体的研究会发展的越来越高科技,要重视其科学研究。让学生在多媒体学习中更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增强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陈亮.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心理学原则[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07).

[2]胡卫星,王健,宋菲菲.欧美地区多媒体学习研究的新进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1,(02).

[3]崔巍.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01).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5

一、新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仅是研究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还应是研究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亲密伙伴。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及时调控,通过启发诱导,鼓励肯定,指出偏差与不足,保证研究有序,有效展开。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资源”的发挥,要注意激活“冷场”,控制“热场”。使全体学生“动”起来,引导研究向纵深发展。教师要掌握研究进程,控制研究时间,以提高研究效率。

二、让学生在探究和体验中获得知识、获得健康

在中学体育与健康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主背景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能力。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一种充好奇和向往的情景中主动设问和探究,从中发现规律,获得知识和各种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学会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起能应对急剧变化环境的能力和创造力。

三、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更加准确的说,不是研究性学习课程,而是研究性学习方法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它要求学生通过高级思维活动米学习,学习者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基于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和概括,解释有关的现象,形成新的假设利推论,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此作山检验。这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实践.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条核心思路足以“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来没计教学.在理论课上,通过师生配合、师生互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获取相关知识;实践课上同样是师生配合、师生互动,不同的是组织学生先进行辅的特定悄境下的运动体验.

四、开展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实践课研究性学习

1、理论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应该有多种方式.例如,探究式、辩论式、课题研究式等,其中课题研究式可以涉及所有的方式.课题研究的方式从组织形式上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研究的课题自由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从研究内容上看是从生活和社会中选择或确定有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从性质上看,是用已有的各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或用单科知识进行分科研究;从形式上看,可以是社会调查、小组讨论、亲身试验,也可以理性辩思等。

2、实践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也有多种方式,例如,探究式、讨沦式、体悟式等,不过,我们觉得“体悟式”可能是目前能够选择的最佳方式。

“体悟式“教学法其的核心是引导学生通过“体验一思考一启发一顿悟一掌握一体验”最终学到所学的知识和能力。以“篮球”为例来诠释“体悟式”教学,其方法是先让学生感受球类运动的文化内涵、方法及战术,而不是技巧动作本身。

五、创设问题情境,体验体育的快乐

教师应多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情境中的问题开展思维,引导学生围绕情境提出问题。如教材实心球的抛、掷、推教学,可以利用游戏“炸碉堡”,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①抛、掷、推三种投掷重(轻)物方法的主要特点?②“出手角度”、“工作距离”与推准度和远度有什么关系?③最适合你的投掷方法是哪一种?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知识的构建者。并且学生的研究意识、创新意识、研究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六、实施有效“合作研究”的策略

实施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研究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组建合作研究小组。合作研究是通过学生间合作交往互动来达成目标的。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认识基础、认识方式和身体素质水平上的差异合理安排合作伙伴,小组长人选不要固定,成员间有明确分工,每个担任不同角色。在一定时间内互换角色,使每个人在不同位置上得到锻炼与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奠定基础。

2、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教师的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努力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设计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适合合作研究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3、应给学生“合作研究”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合作中有充分的展示或演示机会,使他们都能在合作中当起应尽的职责,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去相互评价,并逐渐体会到合作研究的成功乐趣。

总而言之,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意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从社会生活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能力,这是所谓的“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

纵观我校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教育实验校本化实验的心路历程,我们感到,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还急需要解决三问题:

1、认识问题

体育与健康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构建主义理念指导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这次是学习方式新的革命。但,不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目前一些同志对此混淆不清,给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2、方法问题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其核心思路是“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即,理论课中开展探究式、辩论式、课题研究式学习;实践课中开展探究式、讨论式体悟式学习。具体的操作中,为了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有时会出现把握不住教学规律让学生跟着感觉的现象对此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教师素质问题

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家长式的教育框架.使教师的工作从学术的权威走向了学习的合作伙伴,从而对教师的组织能力、科研水平、人文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6

引言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普及,研究性学习正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和热点。研究性学习是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变化在教育教学上的体现,是时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的解放。本次国家新课程改革确立了一以贯之的基本理念:转变学习方式,崇尚创造。这里的“学习方式”不是强调关于学习的方法和技能的思考,而是关于学习的价值思考: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每个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研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自此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国家基础教育中的必修课程的地位已牢固确立起来。本文结合自身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经历,谈谈对初中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初步认识。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

在应试教育阶段,教师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学生尽力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体现教师满堂课的问、讲、分析,教师期望通过个体多讲、多问、多分析,让学生迅速形成解题的经验。在教学评价中,利用考试单一的评价体制把学生的分数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划上了等号。在这种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不得不注重知识传授的“质量”,为了努力保障这个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量”,教师只能通过灌输,把学生带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中去。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而本次国家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体现了通过学生的亲身的实践,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应用的乐趣,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的这些理念促使广大一线教师对以前的教育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和总结,借新课程改革的良机,更新教学思想和转变教学观念是当前教师面临一个重要任务。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且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展开创造空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说明人的知识既有传授的,又有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感悟而得到。过去,我们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完全忽视和抛弃了不可传授的知识。而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促使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完善人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学生只有实际亲历了认知的道路,才能获得知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从直接面向简单规则和知识结论转向面向“复杂本身”,在丰富的、复杂的真实情境中体悟知识、生成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倾入自己的热情、困惑、烦恼、欣喜等个人情感,用大量的附着知觉等隐性知识系统作支撑。在不确定的、复杂的情境中亲自探究,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喜悦,而不是传统数学学习中直奔主题的简单结论的记忆。表面看知识是简单的、清晰的、可言传的,但传统教育、教学所言传的所谓“焦点知识”,其实是 干枯的、僵化的知识,失去了活力和生机的。今天,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旁观者的地位。

二、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成为了知识的权威,传统的课堂教学始终围绕“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开展灌输式教育。教师是教材的“奴隶”,是教材、教参的“忠实的执行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教学的“接受器”。单一的教学模式和风格,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传授者,而是作为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平等的参与者。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失去了垄断地位。同时学习的内容的开放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信息化的社会里,课本已不再是人类经验存在的唯一的形式,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学校以外的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多种途径,获得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样化,教师也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垄断者。教师的地位由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授者向参与者等角色转换。当然,长久的“权威者与传授者”的思想还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还需教师彻底放下架子。

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关系将更少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群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在这一框架下,学生可以质疑教师的权威,通过共同学习和相互合作,学生的潜能将逐渐被激发,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师生关系的交往不再体现教师居高临下的命令者,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应体现平等主体间的对话与合作。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好的讲解者。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倾听学生的想法,重视和观察学生心理变化的过程,消除学生的紧张、害怕的心理,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是他们中的一员,建立起一种新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好奇、喜探究的天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乐于学习。教师倾听的意图,不在于证实学生的见解和观点的正确性,而应将学生不同的观点联系起来,积极地与学生的想法共舞,让学生从自己的探究过程中悟得知识。当然,学生也有惰性,心理、生理还不成熟,在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中遇到困难时,逃避困难、选择玩乐的弱点就会充分暴露出来,这也是教师对于研究性学习是否真正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心头之患吧。

因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不但应在资料信息来源、思路点拨、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还要做好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协调者,创设轻松的活动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同时教师要成为学生共同求知过程中的伙伴和“竞争对手”,“大家一起做,共同探索”,当学生真正体会到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时,学生就会敢于面对问题,迎难而上。在学生开展研究性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参与,努力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当然,教师不可能做到全能全知,事事都懂,碰到实际问题,应指导学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寻找答案,教师从中也可以学到很多新的东西,做到既培养了学生,又充实了自身,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我个人认为,在实施和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怎样学会思考和怎样学会学习。 三、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知识特征,合理确定研究性学习内容

初中学生恰好处在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青少年时期的初期,这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心理发展的节奏很快,情绪波动起伏的落差很大。在应试教育的阶段,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压力,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久而久之,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动力,逐渐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同时由于生活是个体存在的基本方式,由经历和阅历所得的体验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体验塑造了人的性格,并进一步制约人的命运。丰富的生活体验意味着一个人可能见多识广,人格成熟而且富有智慧。而好的研究性课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取得可贵的进步。因此研究性课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它不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更能确保研究性学习不流于形式,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的目的。虽然,数学新教材中也提供了一些课题,但这并不完全适合于所有学生。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不仅要使学生力所能及,符合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发展有价值,也就是说通过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真正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并将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问题解决的方法运用于数学学习,使之拓展和加深。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十分淡薄,提出问题的能力相当欠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初期,教师不能简单、一刀切地将教材中提供的课题掷给所有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作为教师应认真分析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认知差异和兴趣爱好,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所处社会环境及家庭背景,针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设置结合学生实际的研究内容。

如我校外地籍学生较多,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结合这个有利条件,我让学生收集父母亲友的身份证号码,研究身份证号码的编排方法,让学生通过走访派出所、上网等途径搜集身份证号码编排方式的信息,使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地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好奇和喜探究的天性。使学生明白数字编码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邮政编码、车牌号码)。又如学习认识几何体时可以让学生去研究:为什么酒瓶、热水瓶、饮料中的易拉罐、矿泉水桶等容器大都是圆柱体的?这些容器为什么设计成圆柱体的形状?它们有哪些优点?圆柱体容器的底面半径和高之间的比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商家是如何选择易拉罐的形状、大小的?等等。这样课题既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又紧紧围绕着数学的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设计中的重要性。再比如,学习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的知识后,结合我校的各个小花坛,让学生去研究从数学美的角度设计花坛布局的方案,让学生充分体会平移、对称、旋转的几何知识在建筑标志中的设计应用,通过对美的欣赏,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四、变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保障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生一直处于评价的客体地位,受制于教育管理者的强制性评价,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体现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从而导致扼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研究性学习倡导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的实践与体验。在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使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同时,学习的过程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重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活跃的状态,从计划的制定,资料、信息的收集,解决问题方案的确定,到最后探究结果的呈现,都能折射出学生积极的进取精神。因此,评价应注重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方法在学习中的运用。

在数学学习中如何提问,怎样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怎样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只要通过学习使得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不管结果是否正确,有多少社会价值,我们首先应给予积极肯定的形成性评价。评定的价值去向不仅应停留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更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所以,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能再演绎过去僵化的评价模式,要坚决反对通过考试等量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鉴定式评价。大力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充分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同时,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体现于学生在学校情景中的表现,更体现于学生在非学校情景中的表现,体现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充分体现真实性、情景性,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

结束语:

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兴未艾,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策略的研究任重而道远。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它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否真正有效转变,关系着国家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有效地实施,这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扬起改革之风帆,屏弃僵化、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践行,奋力创新,配合课程改革,积极探索课改之路,保障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7

1. 增强学生的社会性需要

(1)激发学生求知的需要。学生从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会感觉到它几乎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学习特点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性等一般学生都是比较陌生的,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需要。

(2)培养学生的交往需要。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这一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交往需要的满足不仅可以使其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且可以使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乃至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增加相互了解与相互信任,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而合作意识和能力只有在小组合作、与人交往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合作探究的要求都能够促进学生交往需要的培养。

(3)增强学生的成就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就需要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做他们认为对于自己是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并努力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成就需要的体现。学生持之以恒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就会不断增强成就需要。

2. 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使学生的求知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得到满足,因此,这一学习活动本身就会成为学生追求的目的,这其实就是学生从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在动机。

3. 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树立语文学习的研究态度。研究不是一个领域,而是一种对待未知事物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学习中就会永远充满着好奇、怀疑的因素,永远洋溢着探究、揭秘的热情,永远享受着创造、成功的喜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高中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该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学习探究方法,学习科学思维、学习科学精神、激发探究的潜能,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为其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打下了基础,因为兴趣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

4. 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它通常是充满着情感和意志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十分强调学生重视感受、重视鉴赏、重视思考、重视领悟,在这一学习活动之中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情意活动,在学生自主探求研究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合作探究及全班交流汇报以至争论辩驳的氛围中,学生的就会逐渐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品质 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这一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能够不断发展注意的高级形式——有意注意。学生一般对自己参与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意义、目标、具体任务有着比较清醒地认识,这极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良好的有意注意是适应当今社会,提高学习、工作、生活效率的必备条件。

6. 提高学生的知觉水平 在语文这门学科中,知觉主要表现为感悟。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以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独特感悟为前提。学生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会根据选题的需要主动阅读大量的文本,其整体感悟的能力会不断增强。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25-05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高职高专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据教育部官网数据,2012年我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297所,占普通高等学校的53%,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上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普通专科在校生数9 642 267人,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23 913 155人)的40.32%,高职学生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大主体。随着高职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日益显现。虽然我国对学习倦怠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研究对象一般为中小学生、高中生和普通本科生,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关注却比较少,这与高职学生的重要主体地位不相符。因此,分析总结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归纳学习倦怠产生的原因,对促进高职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统计数据分析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高职生”和“学习倦怠”为主题,对2007—2014年(2014年只统计到1月)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精确检索,在剔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后最终选定45篇,其中包含期刊论文36篇,硕士论文7篇,会议论文2篇。本文以此45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度分布、研究主体分布、研究专题分布进行分析统计,以期在对目前已有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目前已有研究成果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性意见。

(一)文献年度分布情况

根据图1可知,以此为主题在2007—2014年共公开发表了45篇文献,年均文献量约为6篇(因2014年只统计1月份数据,故此处数据依据2007—2013年数据得出,即文献总数为42篇)。其中,2007—2010年的年产量等于或低于年均数量,说明这段时期人们并未对我国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产生足够的重视。但自2011年起,文献年产量出现大幅度上涨趋势,并且在2011年达到14篇最高值,但之后却出现大幅度回落现象。

总体而言,研究文献年产量上下波动较大,呈现倒U型曲线,研究稳定性不够。研究此问题在2011年迎来最高峰,这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文件的出台有着重大联系。2011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部特制定了《基本要求》。虽然《基本要求》是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文件,但反映出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而学习倦怠作为一种心理问题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关注,故而许多职业教育界的学者积极开展了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但随后年产量的急剧下降反映出研究稳定性不够,对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政策的出台,研究自觉性缺乏。

(二)研究主体分布情况

对45篇文献进行整理后发现,研究主体大致可分为高职教师、普高教师、在读研究生和其他人员四大类,研究主体具体分布情况见图2。

从图2可知,研究主体在整体上呈现以高职教师为主的研究主体多元化特点。在所有主体中,高职教师以29篇论文成为第一大研究主体。这表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已经引起了高职教师,特别是高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许多教师从自己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大研究主体为在读研究生,文献占总数量的20%。这说明,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许多研究生把关注点放在该问题的研究上,为该问题研究注入了新思路、新方法。不难看出,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主力军是高职教师、在读研究生和普高教师这些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素质研究者,他们能科学合理地运用研究方法、开展实证研究,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信服力。

在对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在45篇文献中,有16篇获得专项资金资助或者是立项课题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这表明,不仅研究主体具有高素质,在研究层次上也是极具水平的,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的同时有经费保障,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权威性。

(三)研究专题分布情况

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专题分布情况,见表1。

通过对文章专题进行整理后发现,大部分学者把关注点放在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宏观研究①和学习倦怠与其他因素关系上,对学习倦怠影响因素②和单科倦怠研究较少。

根据表1可知,从宏观上进行论述的共有16篇文献,反映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学者对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还处于整体把握阶段。与此同时,研究者已经逐渐意识到学习倦怠问题的复杂性,开始从学习倦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讨论,反映出目前该研究的科学性、全面性、严谨性。除此之外,有20%的文献论述了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说明随着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外部表现越来越明显,许多研究者开始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求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也有少数学者,一般为任课教师,从自身所教的学科入手专门研究某一学科的学习倦怠问题。从表1可以看出,共有6篇论述了单科倦怠,且集中于数学、英语,可知目前高职学生在英语和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倦怠现象最严重。这与高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以及学科间的联系性有关。许多高职学生因为在高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无法做到高中与大学知识的衔接,久而久之导致了学习倦怠的发生。总而言之,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专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述,丰富了研究体系,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

学习倦怠概念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

国外对于学习倦怠的研究是基于对工作倦怠的研究。“倦怠”一词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洛伯格(Freuberger)和马斯勒(Maslach)提出,最初他们对“倦怠”的定义局限于职业研究范围内,强调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因长期的工作压力而导致的不良体验。随后学者们把研究视角由职业领域转移到教育领域,派因斯(Pines)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产生的精力耗损过度、丧失学习热情、感情冷漠疏远和成绩不如预期的一种现象。此外,凯尔尼斯(Cherniss)还试图从动态的角度来定义学习倦怠。

(二)国内研究

台湾学者张志遥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耗竭、缺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鲁正火等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产生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王晓丽在其硕士论文中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或负荷而产生精力耗损,对学校课业及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对同学态度冷漠和疏离的行为,及成绩未如预期好而对学校课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杨丽娴则认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

从上述学者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学术界并未对学生学习倦怠有一个较为一致的定义。但综合上述学者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大多强调:(1)学习倦怠的来源是学生长期的学习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2)学习倦怠会伴随身心的一些不良体验,例如会感到厌倦、沮丧、挫折,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如厌食、头疼、胃痛等生理不适。(3)就学习倦怠产生条件而言,学者们比较偏向于认为学生在无兴趣学习但又“不得不”学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学习倦怠。(4)学习倦怠基本可以分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不论何种定义,学习倦怠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意义重大。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研究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许多因素相互交织共同起作用的。纵观45篇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比较认可把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分为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两大类。

(一)外源性因素

外源性因素主要是指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来自学校的因素主要包括不严格的规章制度、不合理的课程体系、不准确的专业定位、落后的教学理念、不健全的激励评价机制;来自社会的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社会思想的影响、社会对高职的偏见、激烈残酷的社会竞争;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宽严不当的管理方式、错误的学习期望则是导致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家庭因素。此外,郑荣奕还认为,就业因素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对高职学生情绪低落、成就感低有直接影响。

(二)内源性因素

相比于外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的分类比较复杂,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也反映出以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概括而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杨丽娴、连榕在综合已有的关于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后认为,影响学习倦怠的个体因素包括人口学变量和人格因素。人口学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而人格因素则包括自我效能感、内外控信念、情绪稳定、焦虑等。

张清雅把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个人因素归纳为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她认为,高职学生因高考的失利对自己进行了不恰当的评价,造成自我效能感低,低自我效能感使得高职学生常常放大困难,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降低自己的学习信心,逐步造成学习倦怠。此外,她还基于尹淑霞的硕士论文认为专业承诺是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以上观点是基于宏观整体进行论述的,那么贾丹的着眼点更加细致。她认为:学习没目标,人生没方向;缺少拼搏精神,缺乏成功体验;专业知识淡薄,学习兴趣缺失;情绪低落,人生态度消极,是造成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内源性因素。

尽管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学者们未能达成一致,但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已经得到共识,如果单独研究某一因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显然是不全面的。故而在以后研究中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切勿单纯认为学习倦怠的产生是某个或某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研究

在高职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问卷的选择上,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是福建师范大学连榕教授所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或杨丽娴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而两位老师在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方面有过合作,产出不少成果,因此两份量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一致性的。调查量表的一致性保障了各研究之间的可比较性,因此以下各数据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一)总体倦怠水平高,倦怠各维度存在差异

肖艳双、徐大真对810名高职学生(有效问卷705份)进行调查后发现:高职学生轻度学习倦怠检出率为28.94%,中度检出率为17.02%,高度检出率为7.94%,学习倦怠的累积检出率为53.9%。刘婷通过对无锡职教园355名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40.56%的高职学生存在学习倦怠现象,55.77%处于不确定的中间状态,只有3.66%的学生学习状态良好。此外,周丽玉等还对浙江四所高职院校中534名学生进行调查(有效问卷510份),结果显示:有明确学习倦怠者265名,占52.96%;不存在学习倦怠者5人,占0.98%;不确定者239人,占46.95%。这与刘婷的研究结果大体上是一致的。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有将近半数高职学生存在学习倦怠,甚至有些已达到厌学、逃学程度;处于中间状态的不确定学生数量也将近一半,这种不确定状态隐藏危机,随时可能转换为学习倦怠;而明确不倦怠者只占少数,与倦怠和不明确者数量相差甚远。由此可见,从总体来看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象严重,学习倦怠问题不容忽视。

此外,除了总体倦怠严重外,学习倦怠各维度之间存在差异,三个维度的倦怠程度不同。

(二)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目前,学者们比较关注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关系。纵观45篇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在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时,习惯综合多变量来解释倦怠现象。下面主要阐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朱小麟对上海8所高职院校的1 794名学生(有效被试1 743人)以三维度为因变量,年级、性别、家庭经济背景为自变量进行3(一、二、三年级)×2(男、女)×2(家庭收入高、低)多因素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在情绪低落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家庭收入差异,具体表现为三年级情绪低落水平显著高于一二年级,女生显著高于男生,高收入家庭学生显著高于低收入家庭学生;在行为不当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家庭收入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低收入家庭学生显著高于高收入家庭学生;在成就感低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表现为三年级学生得分明显高于一二年级学生,但一二年级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肖艳双等的研究认为,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学校、独生与否、居住地等人口学变量上有显著差异。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具体差异如下:在情绪低落维度上,男生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生源高于农村生源;在行为不当维度上,独立院校学生高于附属院校学生;在成就感低维度上,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生源高于农村生源。同时,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肖艳双等罗列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使得该研究极具科学性。

此外,尹延芳根据其调查结果认为,在情绪低落、成就感低落维度上男女生之间有较明显差异;在情感低落、成就感低落维度上也因家庭收入高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方敏的研究也认为,不同性别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维度上存在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成就感和情绪低落上有极显著差异。

不难看出,围绕人口学变量的相关因素,学者们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虽然每个研究者考虑角度不同,但也能发现一些共同的因素。如以上研究都发现在情绪低落维度上男女生之间存在差异。这些相同点说明,有些现象不仅仅是某一地区特有的现象,可能是一个省甚至是全国性的现象。这种现象尤为值得我们注意,也是我们开展深入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三)其他因素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除了与人口学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外,有些学者还从其他因素与学习倦怠关系的角度出发进行论证。例如,徐大真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王嫦娟等的研究认为:高职学生成就归因与学习倦怠存在相关,对成功的外归因和对失败的内归因与学习倦怠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而对成功的内归因和对失败的外归因与学习倦怠各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除此以外,胡晓琳在其撰写的硕士论文中专门论述了社会支持、自尊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关系。她认为:社会支持水平与学习倦怠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越低,其学习倦怠水平越高;自尊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自尊水平低者,学习倦怠水平高。

可见,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研究该问题时要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综合考虑,从整体上找出原因。

对目前研究的反思与建议

对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高职学生学习情况,也为研究高职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该领域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在目前已有研究基础之上,今后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考虑。

研究缺乏心理学家参与 在研究主体上主要以高职教师为主。诚然,高职教师可以依据工作之便了解学生最直接的行为反应,此乃其优势所在。但学习倦怠作为一种心理问题,如果要从根源上进行解决,还是需要专门的心理专家参与研究。缺少心理专家的参与,使得研究偏向于单纯问题和现象的描述,无法挖掘深层次的信息,故而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只是“治标”而不“治本”。所以,在以后的研究团队中,如果能吸纳专门的心理学专家,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施测问卷的适用性有待研究 上文提到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施测问卷大多采用两位老师所编写的问卷,但该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针对本科生。高职学生虽然也是大学生,但是具有不同于本科生的特点。鉴于此,如果采用以本科生为主要调查对象所编写的问卷,其适用性如何、其结果是否同样具有等效性值得考虑。同时,如何编写一套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调查问卷,也可作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针对性措施缺乏,理论性过强 纵观45篇文献,大多是对现状的描述,很少论述解决对策。而研究某一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该问题,如果没能解决问题,该研究是不完整的。所以,解决对策的缺乏是现有研究的一大漏洞。此外,即使在文献中有专门部分阐述解决对策,但所提观点理论性过强,可操作性不大。学习倦怠因人而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高职学生有其不同的特点。所以,如果提出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观点显然是不合适的。故而,在以后关于对策的研究中,学者们如果能针对某一具体地区的具体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个人看来,远比提出一些全国皆适用的观点更具有科学价值。

注释:

①主要指从整体上对问题进行论述的文章,偏重于对于学习倦怠现状的研究。

②主要指进行影响因素论述的文章,如在文章中把影响因素作为一小部分进行阐述的不计入其中。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78.

[2]陈传锋,陈文辉,董国军,等.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课业负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8.

[3]郑荣奕,邢强.影响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外源性因素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47-50.

[4]张清雅.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3-125.

[5]贾丹.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31-132.

[6]肖艳双,徐大真.高职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干预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1(33):88-92.

[7]刘婷.高职生学习倦怠调查研究[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90):60-62.

[8]周丽玉,陈琦.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8(5):41-43.

[9]朱小麟.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归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70-71.

[10]尹延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11]方敏.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3):130-131.

[12]徐大真,肖艳双.高职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及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2011:1.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9

一、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概述

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一定的群体特征,首先研究生虽然主要在校内活动,其人员结构相对复杂(如包括已婚的、未婚的;有工作后再接受教育的,也有应届直接考取的;年龄差异较大;经济状况参差不齐专业基础深浅不一等等),培养目标定位较高(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习任务逐步转化(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相结合),诸多因素决定研究生在生活学习等各个领域内存在自身的特点;其次,研究生知识层次相对较高,对精神追求更为注重,对现实生活感受更深,对理想社会期望更高,当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现实与理想呈现巨大反差时,往往会因对社会现实极度失望而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再次,现代社会的特性,人们的知识层次或社会地位越高,就越容易自我封闭,拒绝与外界的广泛沟通,从而因缺乏良好的压力宣泄途径而产生心理问题。 根据目前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研究表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人际交往障碍和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孤独、苦闷、情绪低落、思想消沉、冷漠、偏激、反感和厌倦等。做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看上去好似泰山压顶,包袱沉重,在行为上轻则无精打采;重则悲观厌世,长期失眠,精神错乱,甚至在一些高校出现了研究生自杀行为等。究其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压力。(2)人际交往压力。(3)经济压力。(4)就业竞争压力。(5)恋爱和婚姻压力。(6)群体内部差异。(7)研究生个体自我管理教育的缺失。对自己和目标缺乏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调适机制;学习和生活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自我目标要求;(8)社会(尤其是学校)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缺失。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的分析学术界研究已比较成熟,在此不再展开论述。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它认为,心理学的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这在二战之前均得到研究者同等程度的关注。而二战之后,心理学成了一门大力致力于治疗的科学,它的研究焦点集中于测评并治愈个人心理疾病,出现了大量对于心理障碍的研究以及对离婚、死亡、待等环境压力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研究。Seligman曾注意到在对人类情绪的研究中,就有约95%的研究是关于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的研究。在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和疗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心理学却忘记了它的另外两项使命,逐渐成为一门受害者科学。注意到这种现象,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上;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从只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加大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使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核心所在。那么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就应该从研究生的自我积极教育、培养积极的个人特质以及构建积极的社会机构对研究生的关注层面进行研究。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开辟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的探索:

(一)正确认识自我,调整人生目标,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正确认识自我是培养个人积极特质和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大多是源于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识,进而也就失去了对自我和目标的正确认知和评价。在面对困难、压力以及心理问题时造成主观上的迷失和无助感,使得心理问题得不到很好的纾解反而越积越重。研究生在年龄上分析基本上处于成人前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精神和自我关注普遍提升。成人前期的自我体验(或自我情感体验)具有独特性,其特点为:①自我体验的多样化。成人前期出现了一些以前很少体验到情感,如:自怜、自惭等,对内外刺激都有更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反应。②自我体验的敏感性。随着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加,这个时期的个体对他人的言行和态度极为敏感。涉及“我”相关的名誉、地位、理想、人际关系等问题,尤其容易引起比较强烈的情绪体验。③自我体验的深层性。与外部生理有关的体验更多地转向内心的思索等内心深层体验。所以,成年前期自我体验的敏感性、深层性和对自我内心的关注等等特点也是导致研究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因素。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定位和目标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影响至关重要。正确客观的分析自我,检视自己的优缺点和取得的成就,以优点集束和成就为基点加强个人的主观体验,强化积极个人特质的感受培养;同时正确客观的看待缺点和存在的问题,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去着力解决,形成积极健康的面对理念并转化成积极的个人特质;以以上两点为基,结合社会现实的竞争实况梳理自己的人生路线并树立正确可取的人生目标。

(二)培养积极的个人特质。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个人特质主要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这些能力对人积极品质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将会产生巨大的助力,进而形成积极的生活体验并进一步促成成就的取得。积极的个人特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研究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上。研究生进入到更高的学习层次就意味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和更高的社会要求,那么进一步加强自我的管理和自我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也是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要求。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激烈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本已快速增长的研究生群体在自我教育和管理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缺失。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缺失使得研究生群体中大多数个体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学习生活处于无规律状态。在外在和内在压力的作用下研究生个体的心理就会显得十分的脆弱,对于自我面临的各项事务不能很好的处理解决。这就造成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滋生。而具有良好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意识的研究生个体就能够很好的处理研究生生活中的各项事务,并注重自我能力和修养的培养。面临各种压力时能够很好的进行自我解压和调适。所以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注重外部环境的构建更要加强研究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引导。

(三)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的理念和交际方法。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就决定了研究生的活动范围基本被束缚在校园范围内,与社会活动的交集不大甚至说很小;其次,研究生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教育群体与本科生的教育大为不同,这也就把研究生的人际交往的范围和方式压缩到了很小的范围;研究生群体内部的复杂性以及研究生环境的转换造成的不适应性(研究生进入学校生活、学习也就脱离了原来的社会关系而在新的交际关系未形成前和正在形成中基于新的环境难免会产生各方面的不适应性)使得研究生心理造就很大的压力和隐患,在外部压力加大时使得个人感受倾向于孤独无助,心理苦闷得不到合理的排解就难免形成心理问题。那么针对这种特殊的情况而言研究生个体树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理念和正确开放的交际方法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积极的交际理念和方法源于它的开放性和主动性。研究生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拓展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交往动机,形成良好的交往方法和品质。

(四)培养积极健康的娱乐休闲习惯。积极健康的娱乐休闲活动和习惯是成熟人格的表现之一。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健康的娱乐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形成健康的身心,健康的身心既是积极个人特质的表现同时也是个人特质赖以发展的基础。在积极健康的娱乐休闲活动中,能够使得个体的身心得到很好调节;同时娱乐休闲的过程也是主观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积极情绪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研究生不同于大学生的教育模式也就造成了研究生的集体娱乐活动很少几乎没有,基本上处于个人或几个人的自娱自乐状态。学校对于研究生在这方面的缺乏管理(认为娱乐休闲是研究生个人的事情,不重视甚至不关心)也就造成了研究生群体内形成了不健康的娱乐休闲活动习惯,造成了研究生群体生活学习不规律,身心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等。自我放任的生活学习氛围一旦形成对研究生教育将是很大的冲击,所以学校教育应该加大对研究生加强生活习惯上的引导和教育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五)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进取心。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进取心是个人特质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抵御不良情绪和习惯滋生的良药。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进取心是一个人精气神的重要体现,它的形成和培养将能强化个人的学习工作的热情。具备乐观心态和进取心的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能够很好的认识现实、坚定自我,更能激发斗志;具备这种品质的人更易于成功。同时这种积极面对的过程也是积极主观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个体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使得负面情绪在心理方面无立足之地。作为研究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进取心将能更好的规范学习生活、完善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专注学习研究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这样在面临挫折和压力时就能够有信心、有能力、积极乐观的去面对。这样的精神面貌才能使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充实,使得研究生能够立足专业发展个人实现人生目标的追求;不至于学习荒废在碌碌无为中随波逐流,在面临压力挫折时逃避、不知所措。

(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给自己的心灵开辟一片乐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习惯爱好的养成与运用能够很好的引导个人的发展,同时有能够给自己的心灵开辟一片净土,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在面临心理压力时能够很好的调试人得精神状态。积极心理学认为良好兴趣的形成和发展能够促进个人积极特质的形成,强化个人主观幸福感的体验,进一步促进个人成就的取得。研究生个体大多存在兴趣寥寥或者存在不良兴趣爱好的情况,那么通过加强对研究生个体的兴趣爱好的引导来进行

心理健康的教育,将能够很好地减少研究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抵触情绪,良好的兴趣爱好的形成与发展将能够为研究生的枯燥学习生活开辟一片心灵的乐土,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培养合理的心理调适机制,注重自我教育和心理调节。

在面临心理问题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宣泄方式来疏解心中的压力和苦闷,但是不是每个人的方法都是有效的。培养合理的心理调试机制,注重平时的自我健康教育和心理调节就显得十分的必要,不要等到压力大了才调节那就晚了。培养合理的心理调适机制首先作为研究生个体要了解心理卫生的相关知识,检视自我,做好针对性的预防,按照自身的情况培养合理的心理调适。合理宣泄负面情绪,适当回避挫折;同时注重自我积极品质的培养。这样防治结合将能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能够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成绩的取得形成良性的循环。

积极心理学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将是一个促进发展的良好锲机,它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对于个人能力的培养、成就的取得,使人们能够更好的生活方面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和意义。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也是处在一个不太完善的处境,很多的

现实运用基本处于探索阶段。上文主要是基于研究生运用积极

心理学的知识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方面的探讨,当然积极

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不仅限于此,比如还可以从积极的社会机构(学校、企业、舆论媒体等)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积极心理学.http:///view/911556.htm

[3]李丽荣,李世珍.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云梦学刊,2008,01.

[4]沈玉,陈阳.研究生心理问题透视.[J].观察与思考,2001,10.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10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高职高专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据教育部官网数据,2012年我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297所,占普通高等学校的53%,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上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普通专科在校生数9 642 267人,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23 913 155人)的40.32%,高职学生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大主体。随着高职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日益显现。虽然我国对学习倦怠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研究对象一般为中小学生、高中生和普通本科生,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关注却比较少,这与高职学生的重要主体地位不相符。因此,分析总结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归纳学习倦怠产生的原因,对促进高职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统计数据分析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高职生”和“学习倦怠”为主题,对2007―2014年(2014年只统计到1月)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精确检索,在剔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后最终选定45篇,其中包含期刊论文36篇,硕士论文7篇,会议论文2篇。本文以此45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度分布、研究主体分布、研究专题分布进行分析统计,以期在对目前已有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目前已有研究成果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性意见。

(一)文献年度分布情况

根据图1可知,以此为主题在2007―2014年共公开发表了45篇文献,年均文献量约为6篇(因2014年只统计1月份数据,故此处数据依据2007―2013年数据得出,即文献总数为42篇)。其中,2007―2010年的年产量等于或低于年均数量,说明这段时期人们并未对我国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产生足够的重视。但自2011年起,文献年产量出现大幅度上涨趋势,并且在2011年达到14篇最高值,但之后却出现大幅度回落现象。

总体而言,研究文献年产量上下波动较大,呈现倒U型曲线,研究稳定性不够。研究此问题在2011年迎来最高峰,这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文件的出台有着重大联系。2011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部特制定了《基本要求》。虽然《基本要求》是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文件,但反映出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而学习倦怠作为一种心理问题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关注,故而许多职业教育界的学者积极开展了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但随后年产量的急剧下降反映出研究稳定性不够,对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政策的出台,研究自觉性缺乏。

(二)研究主体分布情况

对45篇文献进行整理后发现,研究主体大致可分为高职教师、普高教师、在读研究生和其他人员四大类,研究主体具体分布情况见图2。

从图2可知,研究主体在整体上呈现以高职教师为主的研究主体多元化特点。在所有主体中,高职教师以29篇论文成为第一大研究主体。这表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已经引起了高职教师,特别是高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许多教师从自己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大研究主体为在读研究生,文献占总数量的20%。这说明,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许多研究生把关注点放在该问题的研究上,为该问题研究注入了新思路、新方法。不难看出,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主力军是高职教师、在读研究生和普高教师这些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素质研究者,他们能科学合理地运用研究方法、开展实证研究,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信服力。

在对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在45篇文献中,有16篇获得专项资金资助或者是立项课题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这表明,不仅研究主体具有高素质,在研究层次上也是极具水平的,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的同时有经费保障,大大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权威性。

(三)研究专题分布情况

关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专题分布情况,见表1。

通过对文章专题进行整理后发现,大部分学者把关注点放在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宏观研究①和学习倦怠与其他因素关系上,对学习倦怠影响因素②和单科倦怠研究较少。

根据表1可知,从宏观上进行论述的共有16篇文献,反映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学者对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还处于整体把握阶段。与此同时,研究者已经逐渐意识到学习倦怠问题的复杂性,开始从学习倦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讨论,反映出目前该研究的科学性、全面性、严谨性。除此之外,有20%的文献论述了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说明随着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外部表现越来越明显,许多研究者开始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求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也有少数学者,一般为任课教师,从自身所教的学科入手专门研究某一学科的学习倦怠问题。从表1可以看出,共有6篇论述了单科倦怠,且集中于数学、英语,可知目前高职学生在英语和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倦怠现象最严重。这与高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以及学科间的联系性有关。许多高职学生因为在高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无法做到高中与大学知识的衔接,久而久之导致了学习倦怠的发生。总而言之,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专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述,丰富了研究体系,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

学习倦怠概念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

国外对于学习倦怠的研究是基于对工作倦怠的研究。“倦怠”一词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洛伯格(Freuberger)和马斯勒(Maslach)提出,最初他们对“倦怠”的定义局限于职业研究范围内,强调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因长期的工作压力而导致的不良体验。随后学者们把研究视角由职业领域转移到教育领域,派因斯(Pines)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产生的精力耗损过度、丧失学习热情、感情冷漠疏远和成绩不如预期的一种现象。此外,凯尔尼斯(Cherniss)还试图从动态的角度来定义学习倦怠。

(二)国内研究

台湾学者张志遥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耗竭、缺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鲁正火等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产生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王晓丽在其硕士论文中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或负荷而产生精力耗损,对学校课业及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对同学态度冷漠和疏离的行为,及成绩未如预期好而对学校课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杨丽娴则认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

从上述学者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学术界并未对学生学习倦怠有一个较为一致的定义。但综合上述学者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学者们大多强调:(1)学习倦怠的来源是学生长期的学习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2)学习倦怠会伴随身心的一些不良体验,例如会感到厌倦、沮丧、挫折,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如厌食、头疼、胃痛等生理不适。(3)就学习倦怠产生条件而言,学者们比较偏向于认为学生在无兴趣学习但又“不得不”学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学习倦怠。(4)学习倦怠基本可以分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不论何种定义,学习倦怠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意义重大。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研究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许多因素相互交织共同起作用的。纵观45篇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比较认可把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分为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两大类。

(一)外源性因素

外源性因素主要是指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来自学校的因素主要包括不严格的规章制度、不合理的课程体系、不准确的专业定位、落后的教学理念、不健全的激励评价机制;来自社会的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社会思想的影响、社会对高职的偏见、激烈残酷的社会竞争;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宽严不当的管理方式、错误的学习期望则是导致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家庭因素。此外,郑荣奕还认为,就业因素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对高职学生情绪低落、成就感低有直接影响。

(二)内源性因素

相比于外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的分类比较复杂,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也反映出以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概括而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杨丽娴、连榕在综合已有的关于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后认为,影响学习倦怠的个体因素包括人口学变量和人格因素。人口学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而人格因素则包括自我效能感、内外控信念、情绪稳定、焦虑等。

张清雅把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个人因素归纳为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她认为,高职学生因高考的失利对自己进行了不恰当的评价,造成自我效能感低,低自我效能感使得高职学生常常放大困难,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降低自己的学习信心,逐步造成学习倦怠。此外,她还基于尹淑霞的硕士论文认为专业承诺是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以上观点是基于宏观整体进行论述的,那么贾丹的着眼点更加细致。她认为:学习没目标,人生没方向;缺少拼搏精神,缺乏成功体验;专业知识淡薄,学习兴趣缺失;情绪低落,人生态度消极,是造成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内源性因素。

尽管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学者们未能达成一致,但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已经得到共识,如果单独研究某一因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显然是不全面的。故而在以后研究中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切勿单纯认为学习倦怠的产生是某个或某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研究

在高职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问卷的选择上,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是福建师范大学连榕教授所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或杨丽娴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而两位老师在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研究方面有过合作,产出不少成果,因此两份量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一致性的。调查量表的一致性保障了各研究之间的可比较性,因此以下各数据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一)总体倦怠水平高,倦怠各维度存在差异

肖艳双、徐大真对810名高职学生(有效问卷705份)进行调查后发现:高职学生轻度学习倦怠检出率为28.94%,中度检出率为17.02%,高度检出率为7.94%,学习倦怠的累积检出率为53.9%。刘婷通过对无锡职教园355名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40.56%的高职学生存在学习倦怠现象,55.77%处于不确定的中间状态,只有3.66%的学生学习状态良好。此外,周丽玉等还对浙江四所高职院校中534名学生进行调查(有效问卷510份),结果显示:有明确学习倦怠者265名,占52.96%;不存在学习倦怠者5人,占0.98%;不确定者239人,占46.95%。这与刘婷的研究结果大体上是一致的。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有将近半数高职学生存在学习倦怠,甚至有些已达到厌学、逃学程度;处于中间状态的不确定学生数量也将近一半,这种不确定状态隐藏危机,随时可能转换为学习倦怠;而明确不倦怠者只占少数,与倦怠和不明确者数量相差甚远。由此可见,从总体来看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象严重,学习倦怠问题不容忽视。

此外,除了总体倦怠严重外,学习倦怠各维度之间存在差异,三个维度的倦怠程度不同。

(二)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目前,学者们比较关注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关系。纵观45篇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在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时,习惯综合多变量来解释倦怠现象。下面主要阐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朱小麟对上海8所高职院校的1 794名学生(有效被试1 743人)以三维度为因变量,年级、性别、家庭经济背景为自变量进行3(一、二、三年级)×2(男、女)×2(家庭收入高、低)多因素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在情绪低落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家庭收入差异,具体表现为三年级情绪低落水平显著高于一二年级,女生显著高于男生,高收入家庭学生显著高于低收入家庭学生;在行为不当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家庭收入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低收入家庭学生显著高于高收入家庭学生;在成就感低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表现为三年级学生得分明显高于一二年级学生,但一二年级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肖艳双等的研究认为,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学校、独生与否、居住地等人口学变量上有显著差异。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具体差异如下:在情绪低落维度上,男生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生源高于农村生源;在行为不当维度上,独立院校学生高于附属院校学生;在成就感低维度上,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生源高于农村生源。同时,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肖艳双等罗列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论点,使得该研究极具科学性。

此外,尹延芳根据其调查结果认为,在情绪低落、成就感低落维度上男女生之间有较明显差异;在情感低落、成就感低落维度上也因家庭收入高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方敏的研究也认为,不同性别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维度上存在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成就感和情绪低落上有极显著差异。

不难看出,围绕人口学变量的相关因素,学者们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虽然每个研究者考虑角度不同,但也能发现一些共同的因素。如以上研究都发现在情绪低落维度上男女生之间存在差异。这些相同点说明,有些现象不仅仅是某一地区特有的现象,可能是一个省甚至是全国性的现象。这种现象尤为值得我们注意,也是我们开展深入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三)其他因素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除了与人口学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外,有些学者还从其他因素与学习倦怠关系的角度出发进行论证。例如,徐大真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王嫦娟等的研究认为:高职学生成就归因与学习倦怠存在相关,对成功的外归因和对失败的内归因与学习倦怠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而对成功的内归因和对失败的外归因与学习倦怠各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除此以外,胡晓琳在其撰写的硕士论文中专门论述了社会支持、自尊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关系。她认为:社会支持水平与学习倦怠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越低,其学习倦怠水平越高;自尊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自尊水平低者,学习倦怠水平高。

可见,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研究该问题时要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综合考虑,从整体上找出原因。

对目前研究的反思与建议

对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高职学生学习情况,也为研究高职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该领域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在目前已有研究基础之上,今后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考虑。

研究缺乏心理学家参与 在研究主体上主要以高职教师为主。诚然,高职教师可以依据工作之便了解学生最直接的行为反应,此乃其优势所在。但学习倦怠作为一种心理问题,如果要从根源上进行解决,还是需要专门的心理专家参与研究。缺少心理专家的参与,使得研究偏向于单纯问题和现象的描述,无法挖掘深层次的信息,故而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只是“治标”而不“治本”。所以,在以后的研究团队中,如果能吸纳专门的心理学专家,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施测问卷的适用性有待研究 上文提到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施测问卷大多采用两位老师所编写的问卷,但该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针对本科生。高职学生虽然也是大学生,但是具有不同于本科生的特点。鉴于此,如果采用以本科生为主要调查对象所编写的问卷,其适用性如何、其结果是否同样具有等效性值得考虑。同时,如何编写一套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调查问卷,也可作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针对性措施缺乏,理论性过强 纵观45篇文献,大多是对现状的描述,很少论述解决对策。而研究某一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该问题,如果没能解决问题,该研究是不完整的。所以,解决对策的缺乏是现有研究的一大漏洞。此外,即使在文献中有专门部分阐述解决对策,但所提观点理论性过强,可操作性不大。学习倦怠因人而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高职学生有其不同的特点。所以,如果提出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观点显然是不合适的。故而,在以后关于对策的研究中,学者们如果能针对某一具体地区的具体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个人看来,远比提出一些全国皆适用的观点更具有科学价值。

注释:

①主要指从整体上对问题进行论述的文章,偏重于对于学习倦怠现状的研究。

②主要指进行影响因素论述的文章,如在文章中把影响因素作为一小部分进行阐述的不计入其中。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78.

[2]陈传锋,陈文辉,董国军,等.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课业负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8.

[3]郑荣奕,邢强.影响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外源性因素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47-50.

[4]张清雅.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3-125.

[5]贾丹.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31-132.

[6]肖艳双,徐大真.高职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干预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1(33):88-92.

[7]刘婷.高职生学习倦怠调查研究[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90):60-62.

[8]周丽玉,陈琦.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8(5):41-43.

[9]朱小麟.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归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70-71.

[10]尹延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11]方敏.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3):130-131.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11

1. 刺激教师的求知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源泉。

要适应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需要,语文教师必须要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要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本质、特点、开设意义、学习目标、内容确定、实施原则、实施形式、评价方案、管理办法等等。这无疑会刺激教师对研究性学习尤其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求知需要。“学会求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教师的求知需要增强了,有利于适应当今社会,有利于平衡心理,从而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

2. 增强教师的交往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交往动机指人们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建立友谊关系需要的心理倾向。

“学会分享与合作” 既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目标,又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要引导学生学会人际沟通、与人合作、共享信息和创意以及成果,教师自己得敢于与人沟通、善于与人合作、乐于同他人共享信息与创意和成果。这无疑会激发并维持教师交往动机的心理倾向。交往动机的增强、交往能力的提高,对心理健康发展和适应当代社会是十分有利的。

3. 激发和培养教师的求知兴趣。

兴趣是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以特定的事物、人或活动为对象,并常常伴随着积极的情绪。需要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为了满足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就会不断地钻研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探索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求知兴趣将会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并逐渐得到培养。

4. 形成教师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有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的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自我注意是对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的注意。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要完成研究任务又需要坚强的意志克服不少困难;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时时注意监控自己的行为和意识。不言而喻,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较好地培养教师的有意注意和自我注意能力。

5. 提高教师感知觉的敏锐性。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研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些都需要有敏锐的感觉和知觉参与。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能使教师提高对事物的感受性;增强知觉的对象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具有高水平的感知觉是一个人取得卓著成绩的前提条件之一。具备敏锐的感知觉能力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

6. 训练教师的记忆力。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记忆是丰富知识储备,扩大表象储备的有效途径。

实施和组织语文研究性学习离不开记忆这种心理因素的参与。教师在组织和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提高自身信息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表象储备、体验储备,使自身的记忆力越来越好。 想象力。

7. 丰富教师的想象力。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少不了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的参与,这是由语文学习的特点所决定了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能够极大地增强教师的想象力:会使教师扩大知识的范围,增加表象的储备;会使教师思维处于激活的状态;会在艰苦的研究过程中产生灵感,创造出新的形象。长期进行创造性想象活动,能增强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8. 增强教师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语文研究性学习非常强调培养研究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解决问题必定要进行思维的心智操作,必须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具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自己从事和指导学生开展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将会大大增强教师的思维能力,提高其思维品质。

9. 磨练教师的刚强意志。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又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较高水平的学习能力。在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要达到预定目标,就需要调控意志,注意意志的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等品质。长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定会使教师的意志越来越坚强。

10. 增强教师与人合作的能力。

“学会合作”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也是语文研究性学习设置的目标之一。

在亲身参与及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能使教师进一步培养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学到一些人际沟通技能,注意关心他人,越来越乐意并善于与人合作。这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这些对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适应当今社会非常必要,对确保自己的心理健康必不可少。

11. 激发教师工作生活的热情。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12

二、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与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应紧密结合,其开放性及过程的体验性,能使学生体会到纸上谈兵、苦口婆心式的说教所得不到的快乐。但这种学习方式受到教学目标、课时等限制,特别是年龄、身心、感性经验积累的多少的限制。所以,只能是有限度的开发。因此,一定限度的开放性是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之一。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应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及对科学方法的感悟。如:在研究重力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甲同学用弹簧、钩码,通过在弹簧下加挂钩码时,弹簧形变越大即重力越大,得出结论:质量越大,重力越大。乙同学用天平、钩码和弹簧测力计,在加挂钩码时,分别记录其重力和对应的质量,在处理数据时发现,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从而得出一个定量的结论。这个例子说明甲、乙两位同学对同一问题探究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思维深度也是不一样的,但他们的探究过程与得出的结论都符合教学要求。因此,由于个体能力差异,导致学习研究存在层次性。在获得结果和学会某一方面的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科学过程,感悟科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之二。

在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预先确定的,而是不断开发和生成的,教师要为内容的生成和开发作必要的铺垫,帮助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过程,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实验可探索、有问题可思考、有平台可交流。自主探究是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之三。

三、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1.课题的选择

选择一个好的课题,可以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搭建一个理想的平台,让学生和老师充分感受和体会研究性学习的魅力。

(1)选越的目的

选择课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环节。选题过程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的过程,问题也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是开启思维大门的钥匙。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选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题成功与否。

(2)对课题的筛选

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他们确实能提出一些有价值也有趣的问题,但他们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适合研究,或作为研究课题不适合本年级学生去研究。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帮助他们对课题进行筛选。一般来说,课题选择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切入口较小的问题为佳,最好是一些较具体的问题。

2.研究性课题的实施

(1)选择研究方法

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研究方法,用什么方法最适当、最恰当,还要根据课题来定。同时,也要在开展研究时及时修正、调整、补充自己最初制订的方案使之不断完善。

(2)研究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13

二、研究视角的靠拢:对交际互动的重视

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当前较为活跃的社会文化派与认知派理论上的最大分歧在于,社会文化派不赞同学习发生在个体内部,而认为人的高级认知来源于社会交往活动,因此特别强调交际和互动在认知及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由于交际本身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这样,身心、内外或思维和交际活动就通过语言符号得到了统一,即交际活动中的语言运用在心智功能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但交流不仅仅只是语言学习的工具,按照Hymes的看法,交际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语言交际能力问题涉及很多因素,除了语言结构、语境文体、跨文化言语行为意识等方面外,还有文化心理方面的因素。1960年代,受人权运动时代的影响,语言问题成了突出的社会问题。基于Fishman对移民语言状况的考察,Bernstein对不同阶层成员,特别是儿童语言的考察,以及Labov对黑人英语的调查,社会语言学在兴起之初已发现三条重要的原理:语言与社会是相互作用的;人们有可能掌握几种结构各异的语言或变体;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语言规划和社会规划加以改变。也就是说,在社会语言学研究者看来,社会中的语言使用者具备使用变体的能力,对变体存有主观态度,可以在交际中加以选择使用。语言系统是异质性的,充满内部变异。语言作为社会现象,与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系统联系在一起,从心理学角度考察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变体的主观认识和态度,以及上述带有社会性质的评判对语言使用者言语行为的影响,是社会语言学主流之一语言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因此从个人角度研究说话人对语言的态度是可行且必要的。语言态度归根结蒂反映了对语言使用者和用法的态度。对社会心理的考察,主要是通过心理实验的方法获取研究素材,如配对变语法测试受试者对操某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态度,并且经常结合使用语义微分尺度,使说话人的特点得到更确切的分析。语言社会心理学对语言态度的研究,大大加深了人们对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在社会交流中的作用的理解。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二语习得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Lambert和Gardner的二语习得中的态度与动机理论,其研究重心主要放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态度、动机对他们最终的成功所具有的影响之上。研究结果表明,二语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态度会影响其习得效果。Giles的言语适应理论是继Lambert方法后该领域在理论上的新进展,也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语境中交际者的心态和言语选择行为。语言使用者趋同或趋异的言语选择,突出强调了社会交流中语言使用者对对方的认同或不认同的态度和行为,解释了言语交际中风格变化的策略背后的主观情感和动机。[6]言语适应理论为语言变体研究增添了动态的角度,体现了社会语言学自身从典型描写到解释预测的研究发展路径。这种解释性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Labov对语言变异描绘精细但局限于静态的不足。另外,这方面的研究也凸现了个人是如何通过语言选择来显示自己的社会文化价值的。在社会建构主义影响下,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与社会因素可以被视为是相互建构的:身份影响语言的使用;语言的使用也是塑造身份的过程。总的来讲,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与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派注重真实语境、身份和体验,这与多种语言互动的主张不谋而合。从理论上讲,当前社会语言学理论框架中语言变异研究的成果,如语言变体的辨识、语域的认知等,为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评价提供了系统的、受社会条件影响的二语变体数据,对二语学习具有指导意义。语码混合、语码转换及言语适应策略等交流中的言语选择,使交际语言运用能力目标得以形象化地表达。对交际中的语言行为,如道歉、赞美、邀请、拒绝、请求等的研究,为二语习得跨文化言语行为意识的培养勾画了发展目标。

三、学习观的认同:基于使用的学习

如前所述,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派主张学习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始于人际交往的。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与人交往,在交往互动中进行意义的建构。比如,学习者很容易注意到词汇的习得伴随着对一定社会文化情境的深入了解,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汇意义可能会发生改变,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并不固定。对范畴的掌握意味着根据交流需要对语言规范遵从或背离。事实上,语言的习得和使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语言是人际交流、社会活动的中介,而言语交流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中,因此语言学习即语言使用。反过来,语境中对于语言使用也可以巩固和加强语言学习。由此可见,社会文化派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习得过程即语言的使用过程,认为真实世界中使用的语言对学习来说是根本性的而不是辅的,使用不是习得的结果,也不是手段。正因为社会文化派坚持在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间划等号,如此强硬的立场招致了认知派主张二语习得研究的对象是二语习得而不是语言的使用的激烈批评,反对把二语习得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二语在真实语境中的运用[7]。在习得即使用这一点上,社会文化派完全可以从社会语言学领域中的最新流派———认知社会语言学那里找到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认知社会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观和经典社会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认知语言学关注语言的普遍原则与人的认知之间的关系,但由于语言意义并非孤立存在,是在人类互动中产生及传递的,因此认知语言学所理解的语言概念及其基本结构也关系到社会和文化情境下的认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学界开始关注从话语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越来越关注语言的社会性。基于用法的主张本来就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立场,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知识来源于使用,说话者为了交际和社会交互的目的识解自身体验,而听话者也为同样的目的识解说话者的话语,因此认知语言学渴望对语言的社会交互性做出自己的贡献[8]。上述原因将认知语言学引向社会变体研究。对于在基于用法的方法论体系中该如何理解语言系统、为什么变体研究具有重要性的问题,认知社会语言学家Geeraerts认为,由于语言使用的行为是语言学的最基本事实,语言系统只被看作是对语言行为中出现的模式进行抽象和概括。他谈到,“Thereisusage,thereistheinteractionbetweenpeople,theinteractionissociallystructured,andthelinguisticsystemisanabstractionoverthatsocialstructure……”[。可见,语言使用者学习语言的过程并不是将自己与所谓的系统进行校正的过程,而是在社会互动中与其他语言使用者相互调整的过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Geeraerts认为,由于每个人的接触范围有限,这些调整都是不完全的,并具有各自的社会结构。因此,在基于用法的方法论里,语言变体研究是语言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互动影响了语言使用者的个体语言知识系统。综上,结合语言习得,可以有如下理解。第一,任何语言的使用者都是学习者;第二,习得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结果,更应将其看作是一个永远的、不间断的过程;第三,应重视真实的语境、不同的参与者、不同的身份,应重视不同的社会语境、交际者、社会群体导致的隐喻变异,重视隐喻背后的文化模式,其重要性可能不次于教室语境。

四、对学习对象的共识:关于规范和标准

语言的变异性和标准化都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面对语言内部变异和动态发展的事实,有必要编撰一整套言语社会遵循的统一规范,来对上述情况有意识地压制,以便服务于国家化进程、国家象征、社会统一、实际需求与学校教育的开展等。这就是标准语产生的缘由。其本质也是一种发生在一定社会和历史空间中的语言变异现象。按照社会语言学的观点,语言变体没有优劣之分。从功能的角度看,语言形式对应社会功能,社会语言学关注的是交际功能和交际任务的完成及其效应。在这个意义上,虽然标准语具有较高的社会威望,能满足适应较高语体的功能需要,但不能由此认为标准语就比其他变体更为优越。从学校教育角度上来讲,课堂教学也需要一套规范,因而标准语是很好的选择。由于学校教育的强化,学习者倾向于认为标准语形式是正确的,而其他方言和变体形式是错误的、不规范的、听起来是不对的。事实上,在交际者感情不认同的场合,如团结模式中,由下而上的力量有可能出现对标准语的趋异和背离,比如,标准语显然难以适应较为低端的语体。另外,标准语虽然保守,其变化虽然缓慢,但是它仍然是有变化的。标准语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的标准化程度是不一致的,其程度最高的是书面形式,较低的可能是它的语音。特别是在当今语言国际化、多元化、多文化、多变体的形势下,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看,二语学习者应尽量了解语境和身份的多样性,尽可能地增长变体的知识和使用变体的体验,以有利于二语学习。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