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论文实用13篇

任务型教学论文
任务型教学论文篇1

(二)外在条件的制约此外

还有一些外在的条件制约着任务型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在职业英语写作教学中

教学的时间受到了限制。通常,一周安排的英语只有有限的3-4节左右的课时。而教学改革更是提出了缩短课堂教学的时间,将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在课外学习,确保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够有效地发挥出来,这样就更加减少了教学的时间。而教师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在如此短的教学时间中,能够全部完成是非常困难的。

2.英语写作教学中

存在着“大课堂”的教学现象。现在,学校的招生规模都在扩大,职业院校也不例外,这样就导致英语课堂中的人数大量增加。随着人数的增多,教师要想保证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交流就显得尤其困难了。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的语言交流与学习机会的丧失,同时也加大了教师有序组织教学活动的难度。

3.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缺乏专业的任务型教学的教材。虽然目前的一些教材有涉及到任务的设计与材料的准备等内容,但是却不能满足当前任务型教学法在职业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需求。此外,相关的书籍中也只是关于教学法概念的介绍,缺少关于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听、说、读以及写的进一步讲解与运用的介绍,这样也就影响了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程度。

二、有效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若干建议

(一)教师应系统学习

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教学方法确保任务型教学法能够在职业院校英语写作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必须注重教师对于任务型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学习。教师应该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与教学方法都一个细致且深入的了解与学习,确保对这种教学法的概念、特点、模式以及原则都有清晰明确的认识。此外,还需要多开展这方面的讲座。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邀请过来对这种英语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介绍与说明,并且将自己的成功教学经验分享给学校的教师。同时,教师还需要合理地设计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任务的完成工作中去。例如,教师可以对相关英语考试的作文类型进行归类,然后设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既掌握了某种类型的写作方法,还能熟悉考试的题型设置技巧。

(二)合理运用小组活动

提高大课堂教学效率由于当前职业院校中,英语写作教学都是大课堂的教学形式。因此,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小组活动,确保大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每节课选取不同的几个小组进行重点辅导活动的实施,对学生能够进行单独的、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并且,教师还需要对每个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做好总结与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再次练习,提高教学的效率。此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任务型教学论文篇2

把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通过对于任务的探究认识不断地深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和“填鸭”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任务”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明确目标,有利于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学生通过对于任务的学习,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发现问题,通过学生不断地探究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任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究,让学生在这里展开探索和合作学习。在任务情境中,教师指导和点拨学生,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了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动起来,通过自主探究实现知识的习得。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问题任务、故事任务、讨论任务、练习任务、作业任务等不同形式的任务。

1.问题任务,促进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疑问的产生,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知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激励学生产生完成任务的欲望。例如在学习《成长在社会》中关心社会发展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亚维伦的野童回到人类社会也难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而“鲁滨逊”却能很快适应社会生活?问题任务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让学生知道了该去探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由此会想到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社会,应该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己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并且学会关心时政。通过教师的问题任务,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地发散,了解相关的知识,促进了学生对于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

2.故事任务,激发兴趣

故事任务就是教师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融入故事情境中,从而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和思想品德知识。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在故事情境中,学生会产生一种愉快的心情,从而主动地进行学习。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生会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情境中主动地进行探究。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设计这样的故事情境,以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例如在学习《融入民族文化》中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讲授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让学生关注课堂学习。之后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之间相互讲授他们所知道的优秀人物或事迹的故事。学生会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讲诉故事,探究思想品德知识。并且从这些故事中,感受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了解到他们是民族赖以继续和发展的推动力,领悟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故事任务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可以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究,给课堂带来了快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想象。

3.讨论任务,鼓励合作

新课改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讨论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讨论任务的情境中,学生会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并且进行积极探究,不断地解决问题,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任务让学生产生一种主人翁的意识,促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例如在学习《学会与人合作》的时候,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锻炼学生合作能力与技巧,使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计讨论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感受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形成合作技能,而且还会体会到在合作中需要同学之间的宽容、欣赏。通过讨论任务,学生生对于“与人合作”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了,让学生在任务中提高能力,深化认识。

4.练习任务,反馈巩固

学生通过学习对于知识是否掌握还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练习任务,对学生进行检测。练习会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内化知识,加深对于知识的认识。练习任务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地利用练习会对学生起到很好地检测作用,让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进度,促进学生的不断提高。例如在学习《发展人民民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置丰富的练习任务,比如选择题、判断题、简析题、时间探究题……不同的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探究问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了让学生掌握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权,教师就可以以中国博客发展为背景,让学生理解博客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新途径,并让学生思考它为公民的哪一项政治自由提供了平台?练习形式还让学生以不同方式去探究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规律,在头脑中构建出一个知识框架,形成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内化知识。

5.作业任务,加强提升

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学习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作业任务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了。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任务是多种多样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探究和思考,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进步的更快。例如在学习《维护合法权利》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比如“蓝色风暴”商标案宣判百事可乐被判赔300万,中国商标在海外被抢注等,让学生思考结合案例思考,这些事件反映了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着什么现象?这些现象有什么危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对于作业的思考和学习,让学生去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加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任务型教学论文篇3

按照教育部下达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文化修养。因此,新时期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型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特别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传统的3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在教学中强调语言知识的操练,教师主要对英语单词、词组、语法以及句型进行详细地讲解和练习。“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是传统英语教学留给大家的印象。这种模式将学生至于被动的位置,这不能适应时代英赋予英语教学的要求。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新时期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和目标的最佳方式和途径之一。

一、任务型教学的概念及其特点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TeachingApproach)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英美国家外语教学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人员在做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一种语言学习模式,也是对交际语言教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成果。在我国,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英语教学标准以来,各地的教师在探讨这一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特定的语言目标设计出明确而又具体、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询问、交流、协商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习得语言,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Nunan,1989)。

二、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及其实践

1.任务设计的几点要求

Nunan(1989)认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它由教学目标(goals)、信息输入(input)、活动方式(activity)、师生角色(teacher&studentrole)、教学环境(setting)等要素组成。首先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型教学以任务为中心,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和需要决定每一课的目标任务。其次,输入材料应该源于现实生活,任务必须尽量真实、实用、有趣且形式多样化,这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这些任务活动可以直接来自于教材,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将教材内容进行改编、重新整合,或是补充网络教学资源,加以融合拓展。再次,在设计任务时应该从学的立场出发,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设计合适难度的任务,使学生乐于参加,(任务太简单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太难则会挫伤其自信心,打击其积极性)。此外,任务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主要担任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的角色。活动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是强调学生使用何种形式,重点应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完成。总之,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培养用英语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任务型教学的实践

根据任务型教学理念,我将我的课堂教学设计了六个基本步骤:

(l)Warm-up(引起学生兴趣的热身):通过热身让学生逐渐进入状态,感受英语的氛围,如讲小故事,做小游戏等等。

(2)Pre-task?(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具体步骤):向学生介绍学习目标和活动任务及其要求。

(3)While-task?(设计出数个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俩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让学生自行开展具体活动。

(4)Post-task?(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各组选派代表展示任务

(5)Check(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最后评价反馈

(6)Homework(布置课外作业,根据课堂任务内容,以个人或小级组形式做相关项目)。:

任务设要计好就一定把握好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及所需要的辅助材料,进行总体规划。然后思考如何设计各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较为真实的活动情境提高语用交际能力,但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离不开语言的形式。也就是说,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既依赖任务的完成,也依赖语言形式的学习和操练,如学习有关任务的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或通过特别设计的语言练习为任务的完成做铺垫等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任务过程中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困难,,增强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另外这些不完全是真实生活的“语言学习任务”,操练对完成真实任务亦有很大帮助。例如,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第四册Unit2,是关于人与技术的话题:技术与幸福之间的关系。首先我设计了一个预习方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重点词汇(如:关于科技发明产品的词语、理解文章须掌握的词语)以及重要的表达句式、句法等;通过阅读需把握的重要信息(answeringthequestionsaboutthepassage/findingthekeysentenceofsomeparagraphs/thepassage)。在课堂上,任务的引入我设计的是一个情境剧:Thereisanewanewtechnologicalinventionthathaspromotedrecently.Oneofyourclassmatewantstogetone,soyouaccompanyhertotheshoppingcenter.Workoutadialoguebetweenyoutwoandthesalesassistantabouttheproduct.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谈论生活中的技术产品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positive&negativeeffectsontheirlives),讨论结束时须形成书面报告(report),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对各小组表现给予评价;之后进一步检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掌握情况;最后就是课后作业布置:1)以6人小组为单位,发挥想象,设计一个大约10分钟的情境剧:(给优胜组给予奖励)2)记忆重点词汇,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的相关练习。

三、任务型教学的意义

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任务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体现了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很多的优势。但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仍处于探索阶段,要更大地发挥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越性还需广大教师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在自己的教学中摸索实践,总结经验,使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任务型教学论文篇4

语言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语言不是能够学会或教会的,而是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而自动习得的。如果语言学习活动只停留在对语言的教与学的层面,而没有参与到实际运用该语言的活动中去,一个人要想掌握甚至精通这一门语言特别是外语,那是很难想象的。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将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与实际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将生活引入课堂,将课堂延伸到生活。学生只有通过课堂内外反复大量真实的交际与实践活动,才能掌握好一门外语。这就是语言习得的最基本规律。

近些年,我国教育部出台了英语教学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英语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计以及实施建议。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1]

一、“任务型教学”概念的提出

第一位将“任务型”的语言教学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中的是普拉布(Prabhu)教授。他在1979年,在印度中南部的班加罗尔(Bangalore)开始了把当时看来很激进的理论假设付诸于实践的大胆教学试验。他认为:当学生注重于任务而不是他们所用的语言时,他们会学习得更有效(Studentsmaylearnmoreeffectivelywhentheirmindsarefocusedonthetask,ratherthanonthelanguagetheyareusing)。[2]因此普拉布(Prabhu)被认定为任务型学习活动创始人。

目前比较成熟的解释为: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3]简单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那么,任务型教学设计有哪些特点呢?

1.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原则。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2.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Pre-task(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While-task(设计了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

Post-task(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

Check(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

homework(根据课堂任务内容,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做相关项目)

二、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应用

1.教师启动——任务进行的前提。

在这种模式结构中,学生学习任务的进行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没有教师的启动,学生必将无从下手,也就谈不上任务的开始与完成了。教师在新的任务进行前,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如介绍新的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任务的进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扫清学生任务进行的障碍。这是任务开始的阶段,也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或动力的阶段,是任务进行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充分做好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渴望。2、学生自学——任务进行的基础。

新课伊始,教师就应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水平,制定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型任务链(THETASK—DEPENDENCYANDTHETASKCHAINPRINCIPLE),然后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及其所需准备,明确任务后,学生自学(可课前或课后),在这期间,教师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学习新的知识,让他们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为任务进行打好基础。

3、讨论交流——任务进行的关键。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受新材料的基础上,学生开始进行任务的讨论交流。讨论交流一般以小组形式开展。小组一般由优等生、中等生及差生程度各不相同的学生组成,保持同组同质的程度。在课堂中,各小组成员就自学情况向其他人汇报,提出自学碰到的问题,小组长记录后向全班提出。最后,各组就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交流任务准备情况。但教师也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巡视、参与,并对学生无法解决的困难设法引导。

4、汇报总结——任务进行的主体。

在解决基本问题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总结,一般仍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根据自学阶段教师设定的阶梯型任务链,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小到大,从分散到综合,逐一汇报,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总结。

5、巩固评定——任务进行的循环。

在汇报总结后,教师要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任务完成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及时地设计好适量、多层次、灵活多样的练习题。习题的完成也可作为一种任务进行,可在学生自练完成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同时教师可讲解关键点、重要点。这样,任务进行有了良性循环,从另一个角度巩固了任务进行的效果。

三、结束语

语言学习,尤其是一门外国语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逐步熟练、逐步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由感知、模仿到自主学习,再到熟练地运用的过程。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最终结果,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因此,笔者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

参考文献:

任务型教学论文篇5

(一)利用任务型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高校英语口语的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各种形式多样的任务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特殊的形式可以包括利用多媒体等多种展现形式展示与任务相关的图片、故事、小电影等实例来创设仿真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实现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语言表达能力、英语实际水平等方面进行分组。在分组过程中要充分照顾到各个组都能参与到每个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去。让全体成员都能利用自己各个方面的优势来参与讨论和进行展示、表演。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加强和巩固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应用和实际应用技能的提高。在学习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主动完成各类老师提出的由简到难的各项任务,以此巩固语言运用能力,习得英语口语基本知识,并能更加直观和深刻地理解任务主题,完成英语口语训练,以实现教学目的,养成学生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三)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教学过程按照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的程序进行。在设定任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任务的主题要与本次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学内容相一致。任务中,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顺序逐个完成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到小组活动和讨论中去。每个小组的组员之间针对相同或是相异的任务进行合作和讨论。在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一个观众,而不是一个指导者。在任务后,每组选派出代表同学针对本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性发言,表明本组同学针对某一问题的态度、达成的一致意见和得出的结论,或是对于某一特定任务通过表演、讲解、对话等形式进行表现。

(四)评价总结实现知识的提升。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全班同学进行评价,针对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评价的过程既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也包括教师点评等几个环节。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总结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的过程。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更可以对任务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加以说明。

任务型教学论文篇6

一、言语行为理论是任务型教学课堂提问的理论依据

Akmajian认为,“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使用和语言交际进行的研究。”从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语言使用和交际是语用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意义和语境是语用学的两个基本概念。但语用学所研究的意义不是存在于词语、句子本身的静态意义,而是在一定语境中表现为行为的意义因此,语言的意义见诸于行为之中。“语言即行为、会话即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必然之义。语用学强调“言有所为”的语言观与任务型教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任务型教学倡导“做中学”的外语教学思想。把学习活动本身与语言学习目标融成一体。把个体语言习得、行为发展和生活体验有机结合一起。任务型教学主张: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教育传授性的,而是经历性的,在某些情况下学习过程是第一性的,而学习内容是第二性的;任务的过程性和.参与者语言活动量与质有助于学习者语言自动性的形成。任务型教学强调行为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行为决定语言的意义,意义在语言行为中产生。

课堂问答是师生互动的动因之一课堂提问是引动话题的动力。激活课堂会话是课堂提问内在的规定性。依据.Austin的“三种行为”模式,人在说话的时候,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同时实施着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他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言外行为指的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施行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许多事情.达到各种目的;言后行为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首先,言内行为通过说话表达字面意义。借助于课堂提问的这一方法优化学生话语行为,矫正学生的语音语调,熟悉和掌握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使学生说得标准,讲得得体,学得有效。

通过课堂提问改进学生的言外行为。言外行为是通过字面意义表达说话人的意图。言外行为必须满足一定的恰当条件,他的结果是产生符合某种语言的使用规则的具有一定交际功能的话语。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每说一句话都在实施一种言外行为,每一句话所具有的言外之力体现了说话人说话的意图。意义和言外之力存在着三种可能关系。其中一种关系是句子的意义,他取决于可能具有的言外之力。

通过课堂提问激发、维持和发展学生的言后行为。言后行为是指一旦说话人的意图被听话人理解、领会和接受,便带来相应的后果和变化。课堂提问不仅能改进学生言内行为,而且能坚定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接受教师语言的暗示和鼓励,接受课堂学习情感和学习氛围的感染和影响,克服任务型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复杂度、语码复杂度和交际压力所造成的困难,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建构人格的目的。

二、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提问遵循着会话的合作原则

会话的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会话,即问与答、听与说,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途径。课堂师生提问与回答不是由一系列互不相干的话语组成,成功的课堂对话是师生共同努力与默契合作的结果。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传承文化,造就未来的目的而存在,语言教学也不例外。课堂上师生怀着共同的或相近的目的走在一起,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完成一项又一项的学与教任务。师生课堂对话在共同的目标下产生,在合作中继续,在双方受益中发展。美国哲学家Grice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他把这种原则称为会话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又可以体现为四条准则。他们分别是: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数量准则要求说话人所说的话达到会话的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以及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质量准则要求说话人不要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以及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关联准则要求说话人说话要贴切。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者避免晦涩的词语和歧义,说话要简要和有条理。

课堂提问体现了会话的语用意义。“意义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动态地生成的。利用课堂提问与学生构成语用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对话中准确把握语言意义,逐步地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水平。教师在提问中解惑、授业、传道。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培养学生语用意识,练就语言技能,形成综合语言能力。语言课堂构成的语用合作关系有利于师生发现语言教与学中的问题,也有利于合理地增加语言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依据数量准则,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信息。说话人所说的话语到了极限,有利于听话人推导出话语的上限隐含意义;依据质量准则,课堂语言是真实的,师生间的帮助是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依据关联准则,说话人的语言是经济的,意义是贴切的;依据方式准则,师生在教与学中应该学会如何说话,力免歧义,使说得明了,讲得有条理,用得得体。在使用中学习外语,在做事中培养语言能力,使语言习得与做事能力的培养相得益彰。

课堂语用合作关系融洽着师生的情感,培养着合作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演绎着师生人格的发展与变化。语言是信息传播的媒体,传承文化的载体,也是表达人类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任务型教学理论认为,有效的语言学习是经历性和过程性的。通过师生课堂对话,学生学会逐渐地把握语言的意义,完成教师和教材指定的任务,体验语言学习的过程,提炼学习的方法和思想,探索学习心理的发展,接受教师情感的感染和思想的影响,模仿优秀的学习行为。

三、课堂提问体现关联论的交际观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思想、情感、观点等的一类行为,也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人与境之间相互关联和创造意义的过程。人类交际和认知事物总是遵循着关联原则。“任何明示性的交际活动都意味着活动有最佳的关联性”。课堂提问与回答是师生双方交际的一种形式。维系课堂交际是双方活动的关联性—认知关联、逻辑关联和语境关联。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推理交际,是听话人识别说话人意图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依赖于语境的推理过程。推理模式倡导者指出,交际是说话人提供其要表达的意图的证据,听话人依据提供的依据,结合说话人和听话人“共有知识”或共有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意图的过程。不难看出,语言交际过程主要是一个逻辑推理、认知和语境的相互关联和演进的过程。

认知关联是语言课堂任务实施的必然条件。意义学习中的“图式扩张”理论认为,语言不仅是一个有规则的符号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的信息资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有对语言系统的认知行为,也有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行为。说语言交际过程既是语际语码的转换过程,也是推理认知的过程。

一般而言,学习可分为认知性学习、运动技能性学习和情感性学习。认知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自觉地探求知识的行为,主要表现在知识的积累、意义的获得、知觉的习得和概念的掌握。他常指学习者知识结构的构建和运作。在人的知识结构中,他以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形式,表征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可想而知,语言既是认知的基础,又是认知的中介和载体。语言学习与交际促进认知的发展。认知的发展增强语言学习的意义。认知与言语交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因此,认知关联在语用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逻辑是语言交际意义的规定性。语用逻辑关联支撑着语言交际的全过程。美国哲学家W.V.Quine认为,真理一般依赖于语言和语言之外的事实,科学双重地依赖于语言和经验。真理与科学的陈述直接依赖于逻辑。依托着逻辑,课堂提问和回答才得以持续和发展。借助于逻辑,学生才能逐步深化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学习者对课堂任务才能保持持续的认知兴趣。课堂提问能保证师生课堂语言交际和语言能力沿着语言逻辑的演化而发展。以达到语言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之目的。

语境关联意味着语言在运用中言语使用者的共知语境孕育交际的意义。语境,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常说的语言环境。只要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就会构成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著名心理学家Clark(1977年)把语境分为三种情况:句子中明确陈述的内容;与话语有关的情景;说话者和听话者在句子的使用上达成的默契。语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或抑制对目标词的识别、预期句子成分、消除歧义、约束语义关系、定界搜索范围、易化语言理解和推论新知等。:

任务型教学论文篇7

(1)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特点

高职学生作为开展酒店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全面了解他们的英语学习特点,是解决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着眼点。针对他们的英语学习习惯,合理运用相应的教学模式,才能最终实现学生酒店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录取分数线逐年降低,生源质量大幅下滑。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他们的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动机不强烈,学习态度不端正。在酒店英语学习方面,学生的英语基础整体较差,口语表达及交际能力弱。但他们思维活跃,乐于参与课堂互动活动中,期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肯定,在学习上渴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希望拥有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2)教育部相关指导文件

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其明确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随后颁发的新《英语课程标准》中,教育部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写入教学建议。简言之,高职高专英语的英语教学活动应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相结合。从此种意义上说,任务型教学法是高职英语教学实现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理想选择。

(3)任务型教学模式概述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它注重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设计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给学生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从而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果。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而且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信息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角色的转变,从原来的单纯传授者变成项目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学生中心”的理念。因此,与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更加有利于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3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在任务型学习中,任务是学习活动的中心,整个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J.Willis在AFrameworkforTask-basedLanguageLearning(1996)一书中发展了该模式。她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分为任务前、任务环和语言焦点三个教学阶段。在“任务前”阶段,教师通常向学生介绍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通过组织听、阅读、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与任务有关的语言输入。在“任务环”阶段,学生计划、实施、完成任务,向老师和同学汇报完成任务的情况,或展示任务成果。在“语言焦点”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语言形式,做必要的巩固性练习,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敏感性。《酒店服务英语》以“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依据酒店的工作流程、典型工作环节或服务情景设计教学项目。学生在对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酒店涉外服务用语,也循序渐进地提高了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技能。通过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以“任务”为引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事半功倍。下面笔者将以模块一中的项目2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怎样开展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论文篇8
任务型教学论文篇9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渐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转变。高校的扩招给作为必修基础课的大学英语教学和承担大学英语教学的老师提出了难题:(1)同一年级的学生数量、自然班的数量增加。(2)按传统的英语课堂将班级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是不可能的。(3)同一班级学生之间的英语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个体差异更加明显。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师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既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要保证教学质量,这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的重大难题。采用大班课型教学这一做法在适应了小班教学的高校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人们普遍担心,班型的扩大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大学英语阅读大班课型的教学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班级学生人数增多,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实践机会减少。(2)老师对学生的个体关注降低,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学习问题增加。(3)课堂气氛难以调节,传统小班课上所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方法不能满足大班课型的需要。(4)传统的小班教学条件不能适应变化。能否保证大班课型的教学效果就成了能否战胜挑战的关键。

二、任务型教学的定义及其特征

(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途径。对它的定义众说纷纭,Long提出:“Ataskisapieceofworkundertakenforoneselforforothers,freelyorforsomereward.Thus,examplesoftaskincludepaintingafence…Inotherwords,by‘task’ismeantthehundredandonethingspeopledoineverydaylife,atwork,atplayandinbetween.”从Long给“任务”所下的定义可以看出,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切事情或从事的一切活动。Numan把Long的任务称之为“目标性任务”。这类任务是学生学习语言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他认为,除此之外,还有“教育性任务”,是课堂内的活动,这些活动来自于真实世界但又不同于真实世界的任务。但这些任务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发展语言能力,最终达到运用语言完成真实世界的任务的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的特征

任务型教学既强调在运用中学习,也强调为了运用而学习。它具有以下特征:(1)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的一种新形态,而不是交际法的替代物。(2)任务型教学强调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进而让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它克服了以功能为基础的交际法不重视过程的不足的缺点。(3)任务型教学仍然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从更广泛的层面强调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能力。(4)任务型教学强调以真实生活任务为教学活动中心活动,修正了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真实性不足的问题。(5)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任务型教学并不反对语言知识教学,而是倡导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的语言知识教学。

三、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阅读大班课中的运用

我们晓庄学院在实现大班化教学后,每间大教室都配备了完善的多媒体设备,可以创造出最真实,最直接,最主动,最优越的英语互动学习环境,有利于教师组织阅读教学。笔者结合实际课堂任务,将任务型教学运用在阅读大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包括三个环节:前任务,任务环和后任务。

(一)前任务(pre-task)

就是在新课未学之前,教师给学生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完成。通过完成前任务,不仅要使学生通过自学掌握课文内容,而且要使学生通过探究,与同学协商掌握与课文相关的其它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Unit6I’mgoingtoBuytheBrooklynBridge为例,这篇文章比较难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并能发现文章题目和内容之间的必然联系,本人设计了以下任务:(1)Question:Ifyouhaveasecondlife,whichonewouldyouprefertobe,amanorawoman?该问题会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而这也是作者要谈的话题。(2)事先布置学生查阅关于的图片和信息,请学生展示。(3)引导学生共同探究文章为什么用作标题(该大桥当时建成时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这和文中不断出现的“folktale”,“fantasy”和“dream”呼应。)通过在预习中设计恰当的任务,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增强了,对课文的把握也更准确了。(二)任务环(task-cycle)

就是要根据课文所提供的话题和素材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辩论,表演来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Unit6LastLeaf为例,本人根据课文小说的特点,结合课件设计了以下任务让学生去合作完成:(1)Howmanycharactersarethereinthestory?Andwhoarethey?

(2)Astoryiscomposedofscenes.Normally,achangeofcharactersindicateachangeinscenes.Accordingtothis,doyouknowhowmanyscenesarethereinthestory?(FinishTextOrganization)(3)Aftersummarizingthemainideaofeachscene,studentswillfindthestoryisdevelopedaroundlastleaf,sowecometoknowitistheclueofthestory.(4)Askthestudentstofindothercluesinthestory.(Thedoctor’s3visits,soup,time,etc.)(5)Whatdoyoulearnfromthetext?(Discussionaboutthemainidea)(6)Role-play:presentationofthestory.(Studentsareallowedtoadapttheplaywiththeirownunderstandingandcreativity)(7)Debate:Isitworthwhiletohelpthosestrangersevenatthecostofourlives?学生在合作中完成任务的同时,逐渐了解了文章的人物,结构和线索,并能根据自己的经历去理解“仁爱始于家庭,但不应止于家庭”这一主题思想。

(三)后任务(post-task)

在课文上完后,教师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对本课的语言知识要点进一步巩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Unit3JobInterview为例,为了加深学生对如何写简历的直接感受,本人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到我院应聘人员的求职信简历的中英文样本,并要求他们每人制作一份简历,本人负责帮他们修改完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态度十分认真,纷纷表示“学以致用”很有成就感。

综上所述,任务型课堂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合作完成各种任务的方式进行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而阅读大班课的独特优点在于班大人多,可以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不同的经历和知识结构,多种多样的意见,广泛的兴趣,开阔的思路,大量的信息以及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设计各种有效的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全面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LongM.Aroleforinstructio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

InKHyltenstamandMPienemann(edsModelingandAssess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ClevedonAvon:MultilingualMatters,1985.

[2]NumanD.Task-basedsyllabusdesign:Selecting,grading,andsequencingtasks[A]InGCrookesandSMGass(edsTasksinapedagogicalContext:IntegratingTheoryandPractice[C]ClevedonAvon:MultilingualMatters,1993.

任务型教学论文篇10

现行的初中政治教科书《政治(新日标)》,围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并感兴趣的话题,提供了许多真实的阅读材料。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使他们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它强调以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必须有思考过程.学生首先要考虑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如何学会某种形式。在政治教学中,我们把“任务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前期活动

给出给出学生阅读午材料(也可以是是书上的材料),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培养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一些有难度的材料,教师适当讲解。学生理解后,给出适当的任务,让学生作准备。

2.第二阶段:中期活动

根据任务,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准备活动完成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成员进行方言。中期活动中曾听过一堂八年级的政治课,教师给出了身边的一些事实材料(上星期发生在我们校的打架事件),让学生指出他们错误的地方,并说出根据。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先讨论,然后推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发言,最后做出总结(法律倡导的,我们应该积极去做;法律禁止的,我们拒绝不做;法律允许的,我们可做客不做。)在这堂课中,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上台发言的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错误的地方予以指正,其到了集体订正的作用)。综观这一课堂,教师注意到了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本体现了“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当然,在新课程改革改革实践中,应紧抓新课程的“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的教学理念,使教学科学,符合教学规律,在实践教学中要吻合“任务型”教学法的某些精要。而在众多的教学法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和材料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论文篇11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任务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要完成一个项目,学生必须从找到现实生活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从分解任务开始入手,将任务分解为多个小模块,找到各模块与所学知识的联系,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同时,实践所得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是这样,是否与书上讲的一样。

(四)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在任务型教学法中,学生要完成任务,必须主动查找资料,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小组成员讨论完成方案。既有小组内部的合作,又有小组之间的竞争,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由过去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二、任务型教学法实施方案

(一)教学内容的分解与重组在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必须把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合理划分成若干知识单元,以满足任务实施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非常熟悉所有教学内容,并对任务需求清晰明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中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划分成若干模块。以余孟尝主编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为例,第一、二章讲解了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以及多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和EDA技术的基础知识,半导体器件特性和分立元器件门电路,CMOS、TTL集成门电路;这一部分中卡诺图化简和分立元器件门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已趋于淘汰,可以根据组合电路的设计需求重点学习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与表达方式的相互转换部分,并将其作为一个任务;每一章最后的EDA技术部分,可以放在一起,作为另一个任务来完成,帮助学生学习课程相关新技术,锻炼自学和创新能力。第三章为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包含多种中规模集成芯片的设计与使用,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任务,利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和比较器等多种中规模芯片完成实用组合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第四、五章讲解触发器与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可以分解为多个任务,利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集成芯片完成实用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第六、七章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和模数数模转换电路,属于电路的实际应用与扩展,可作为一个任务,并与电子技术综合实训课程联系起来,进行先修与后续课程的有机结合。

(二)任务分配与实施教学过程包括学生分组、任务分析、教师引导、设计实施、讨论与改进、成果展示和考核评估几个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教学主体转变到教学引导者,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下面以电子抢答器的设计为例,说明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1.将班级学生分成3~5人一组,每一组都包含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包含学习成绩不好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将动手能力强的平均分布到各组,使整个班级的小组水平都实力相当,实现学优生带动学困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的目的。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讨论并完成分析报告,教师在讨论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将任务需求与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例如设计抢答器需要的输入变量个数,逻辑赋值和特殊情况处理等。3.根据任务需求,小组内可以进行分工与合作。可以由小组长或者组员讨论为每个成员分配一定的任务,责任明确到人,保证所有同学都有事做,可以做,愿意做。教师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全程指导,适时加入理论知识的讲解,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学生可以在实验室或者利用仿真软件实现电子抢答器电路的搭建,让学生看到实际效果,然后设计与改进。在设计过程中注意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鼓励进行思维碰撞与分享,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任务完成后,由小组成员在全班进行成果展示,将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与其他小组成员分享。在展示过程中,学生既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锻炼表达能力,同时可以取长补短,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改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可以由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几部分构成。考核的内容不仅有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包括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同时在考核方法上加大实践操作所占比例,目的是让学生更加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任务型教学论文篇12

二、任务型教学法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任务型教学法指的是通过任务组织教学,学习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参与、互动、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每个学习者的能力,调动学习者的语言资源,从而在实践中听、说、用新型语言,是一种先进有效的外语教学手段。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方法介绍任务型教学法认为,掌握语言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使用,而不是单纯地进行技能训练或是知识拓展。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决定好规定场景和交际语言项目,并设计出具体可操作的学习任务,学生则通过语言表达、交流沟通、问答解释等来完成任务,最后达到掌握所学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没有冲突,各种学习方法科学合理运用,可以更好地进行英语教育。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任务型教学法有很多优点:完成任务,激发学生兴趣;将语言知识和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交流,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有大量小组活动,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可以全面性教学;实践活动内容涉及范围广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活动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及应变能力,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作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学习为中心,这种教学法注重对外语的认知和领会,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多参与交际性质的任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注重语言交际的意义,充分利用已经学到的语言,在交流沟通中获取信息,完成任务,达到课堂预期的目标。

(五)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要素任务教学法的基本要素包括目标、内容、程序、输入材料、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和情景。目标,就像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任务,教学任务首先也要规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目标具有两重性,第一,要通过完成任务达到非教学目的,比如通过语言交流增强语言意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第二,要通过任务本身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内容,每个任务都要有其具体的实质内容,表现为课堂上学生需要做的事情。程序,学习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和步骤,包括某一个任务所处位置、先后次序和时间分配等等。输入材料,执行任务过程中还需要一些辅助资料。材料可以是语言材料,如新闻采访、旅游指南、产品说明等等;还可以是非语言形式的,如照片、图表、时刻表、地图等等。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任务中要明确定好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并且能够具体反映出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点,保证任务顺利有效进行。情景,规定任务情景时要设计好执行任务的环境及背景条件,另外,还包括交际的语境、任务的组织形式。情景要尽量靠近现实,从而加强学生对语言语境的认识。

(六)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有,真实性原则,任务所需的输入材料必须来自真实生活,任务情景也要贴近真实生活;形式/功能原则,在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使学习者充分感受语言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和语言语境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理解;连贯性原则,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要保证任务与任务之间在教学和逻辑上是连贯和流畅的,一堂课的若干任务要有统一的教学目的,同时在内容上要有连接性;可操作性原则,课堂环境中要避免环节过多、程序过杂的任务;实用性原则,任务设计时要保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最大限度让学生互动交流;趣味性原则,要考虑到学习任务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英语教育课程基本采用的都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教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即便学生听懂了课堂上的内容,但是由于缺少活动,课堂上学会的知识也很容易忘记,不能实现学习目标。通过任务型教学模式,学生们分组执行任务、个人演示、集体评价、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出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可以在课前接受任务并查找资料,课堂上互相交流,课下则要编写试题,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任务型教学论文篇13

【Abstract】This paper had an overall review of Task-Based Teaching research on CNKI, finding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relevant paper was unsatisfactory;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lacked innovation; the empirical study lagged behind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refore, researchers in China need further efforts to make innovations as well as to conduct empirical study so as to put Task-Based Teaching into real practice and facilitate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Task-Based Teaching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Empirical study Review

近年来,外语教学改革引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相关学习理论的研究和现行外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其中,任务型教学模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尤其是新世纪的前十年,国内语言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探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论文,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本文以中国期刊网收录的相关文献为线索,对目前任务型教学的研究状况进行整理、归纳,指出其得失,以为今后研究做好铺垫。

一、理论探索

综观相关,65%左右的文章都是关于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介绍或者是关于任务型教学模式、实施步骤以及要素等的理论探讨。

在理论介绍方面,研究集中于对任务的概念及任务类型的澄清(袁玲玲,2006)、对任务型教学的产生及其内涵的回顾(袁玲玲,2006;郑红苹,2006)、对任务型教学特点的阐述(郑红苹,2006)等。除此之外,李亚文(2009)在论述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及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三个方面将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尽管关于任务型教学的综述类论文并不少,但学界对这个新兴概念的了解却仍不全面。就在大多数人将任务型语言学习与交际语言教学混为一谈时,张思武、余海燕(2009)清醒地指出二者的本质区别,即:前者“专注形式”,而后者“忽视形式”,以正视听,振聋发聩。

除了宏观上的理论引进,还有一批学者从Nunan提出的任务型教学六要素出发,对其进行微观解析。李亚文(2009)从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三个方面探究了任务型教学下高中英语教师的角色,并同语法-翻译法教学、听说法教学和交际法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进行对比;张晓勤(2006)则阐述了任务型英语教学中学生角色的四大转变;周树江(2007)就任务型教学实施所需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创设做了探讨。任务设计作为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的核心,受到的关注自然最多。袁玲玲(2006)从“真实性”和“做中学”的角度讨论了任务设计策略;袁利平、袁立擎(2006)探讨了设计与实施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五个原则;韩美竹(2006)则提出了设计任务评价测试题的五条原则,以评价任务型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

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步骤同样引人关注。郑红苹(2006)在介绍了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三大实施步骤的基础上,将其本土化,提出了我国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的六大步骤;欧光莲(2007)则以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步骤为主要线索,以大型英语班为具体授课环境,设计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韩春晖(2007)的讨论更加具体,详细探讨了以任务型教学法为指导的任务型专题讨论的操作步骤。

在对国外相关理论进行钻研的基础上,我国研究者还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外语教学环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比如,李绍芳(2009)探讨借助任务教学法把写作课融入到大学英语阅读课或口语课中进行的教学模式。邓杰、邓颖玲(2007)以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为实例,研究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实施视听说任务型教学,并从Nunan提出的任务六要素出发,详细阐释了这一充分体现任务型教学特色的新型内容体系和“视”、“听”、“说”三位一体式任务教学模式。丛爱农(2006)则分前任务、任务环和后任务三个阶段探究以任务型教学法为指导的词汇教学策略。此外,徐丽娟(2005)还指出了基础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重点、难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二、实践探究

正如徐丽娟(2005)指出的那样,任务型教学法“虽然理论模式已比较清晰,但其研究主要涉及课程标准、教材等方面,对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具体如何操作缺乏指导”。正因如此,要想把任务型教学法贯彻到课程中去,仅靠理论上的引进和探讨是不够的,广大英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亲身实践,结合真实的案例对其进行探讨。罗路玲(2006)指出了任务型教学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四大误区,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了醒。刘忠保(2006)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为例,设计了一个融合研究型学习与任务型教学的案例。高义贤、张国艳(2006)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将任务型教学和传统语法翻译法教学进行了一学期的对比研究,发现运用任务型教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闫素萍(2006)遵循任务设计的四大原则,设计了一套包括教学目的、操作步骤和设计理据在内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案例。

除了将国外的理论模式运用到实践中,国内有些学者还从个人实践中归纳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杜秀莲(2006)在多年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归纳出了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几种模式:观点交换型任务教学、做比较型任务教学、做决定型任务教学、创造型任务教学等,并援引实例加以阐释。朱晓东、洪家骝(2006)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构建了一套包含6个环节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并以SEFC Book 1A Unit 10为例,一一列举自己根据这六个环节设计的任务,并说明理由。郑秋秋(2003)介绍了任务型阅读活动课堂教学模式,还以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二册(上)第四单元15课为例,具体阐释了此模式的应用,翔实生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更令人惊喜的是,个别教师甚至开始尝试教学实验,并发表详尽的实验报告。邵向阳(2005)通过为期十周的实证研究调查在初中语法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是否能收到效果以及任务型语法教学是否优于传统语法教学,结果发现:两种教学法均有利于语法习得,但任务型的语法教学对初中生的影响并没有优于传统的语法教学。因此,邵认为,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法为时尚早,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应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文中对实验过程的描述具体翔实,对指导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意义重大。

三、结束语

通过对任务型教学法相关论文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学者对国外先进理论成果的借鉴吸收是积极的,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与此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不论在理论探索还是实践探究方面,国内关于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还存在很大不足。首先,虽然数量可观,但质量不高。从中国期刊网的搜索结果来看,绝大部分相关论文都发表在非外语类核心期刊上,而诸如《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国语》等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收录的相关论文却是凤毛麟角。其次,对任务型教学法进行理论探索的文章泛滥,却难以推陈出新。多数学者只是戴着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堂改革的高帽子,拾人牙慧,把一些众所周知的理论、概念翻来倒去,不能提出新的理解,更未见任何思辨性和批判性。还有部分学者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缺乏做研究的科学、求实精神。再次,关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证研究远远跟不上理论研究的步伐。很多学者提出了很多方案、策略、模式,却大而化之,对具体教学的指导性不强,而且少有人亲身实践检验这些方案、策略、模式的可实施性。譬如,提出任务设计原则的人多,给出具体设计方案的人少;倡导要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的人多,研究具体如何运用的人少;鼓吹其优点的人多,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指出其局限性的人少。总之,喊口号的人多,做实事的人少;想当然的人多,踏实研究的人少。有个别将理论亲身付诸实践的,也只是大而化之,一笔带过,只泛泛地说任务型教学比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好,至于具体好在哪里,也没有第一手的资料来证明(高义贤、张国艳,2006)。由此,研究者们应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积极实践,写出质量更高的论文,将国内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一步加强,早日将其贯彻到教学实践中,提高外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丛爱农.任务型交际活动中的词汇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6(36):127~128

2 邓 杰、邓颖玲.网络环境下英语视听说任务型教学研究[J].外语教学,2007(5):45~49

3 丁 艳.中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7(4):85

4 杜秀莲.高中英语课中运用任务型教学的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06(3):61~63

5 高义贤、张国艳.浅议任务型语言教学在专业英语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6(17):144~145

6 李亚文.任务型教学下的高中英语教师角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9(10):91~93

7 韩春晖.任务型专题讨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7(3):43~44

8 韩美竹.任务型英语教学评价的试题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06(5):89~91

9 刘忠保.研究型学习背景下的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06(9):59~62

10 李绍芳.管窥任务型写作法与大学英语读、说课融合[J].山东外语教学,2009(5):70~74

11 罗路玲.任务型教学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误区[J].教育导刊,2006(9):63

12 欧光莲.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型英语班的应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3):186~188

13 邵向阳.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的实验报告[J].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005(5):214~215

14 徐丽娟.基础英语教育“任务型”教学模式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9):48~50

15 闫素萍.英语课堂教学中交际性任务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6(18):129~130

16 袁玲玲.论英语任务型教学及其任务设计[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11):41~46

17 袁利平、袁立擎.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06(28):62~63

18 张思武、余海燕.论任务型语言学习与交际语言教学的本质区别[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5):136~144

19 张晓勤.任务型英语教学中学生角色的转变[J].当代教育科学,2006(4):61~62

20 张亚伟.基于网络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5(1):4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