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战略管理论文实用13篇

战略管理论文
战略管理论文篇1

环境学派把战略看作是一个反应的过程,其起源是1977年Hannan和Freeman发表的论文中提到的“种群生态学”理论。种群生态学源于生物学,主要是针对设计学派、计划学派缺乏对复杂性环境的考虑。在种群生态学中,学者们主要研究组织的成长、衰亡问题,以及组织的多样性问题。Hannan和Freeman在《组织生态学》一书中,对组织生态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且从组织惯性及竞争力量等方面解释了组织的生存发展。当时的理论提出,主要是因为工业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组织与环境的联系更加紧密,组织的生存必须要依赖环境。种群生态学认为,组织在环境面前是被动的,这里的环境是指大的环境,而非局部的环境。如果组织无法适应环境,就会被环境淘汰。这段时期的理论吸收了制度经济学中的成分,认为是外界的制度,限制了组织的竞争和发展。种群生态学把组织进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变异,即种群中不断出现新的组织的过程;二是选择,即优胜劣汰的过程;三是保留,即被选择的组织逐渐形式化和制度化的过程。从这个演化的过程中可发现,环境的选择机制,对组织的生存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在转变的过程中,老的组织可能无法及时做出调整而被淘汰。由此,学者们提出了组织惰性理论。Hannan和Freeman认为,组织惰性,是企业保持现有结构不变的状态,是由于组织对环境的反应速度,跟不上环境变化的速度造成的,而组织的规模、年龄及其复杂程度,都对组织惰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新时代,环境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些惰性高的企业面临的风险可能更大。这段时期的理论研究侧重于组织的演化,并且将组织生态理论运用到战略管理、技术创新、产业经济学等领域,形成多学科交叉的形式。根据以上论述可发现,早期的学者们对组织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群问题,随后,将其拓展到了产业层次;在实证研究中,主要关注企业的生存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等问题。还有一些学者将其运用到高科技园区、生态园区等进行实验分析,这其中包含了仿真技术、生物分类等方法。总之,在组织生态学中,学者们认为,企业必须依赖环境及环境中的资源才能够生存,但是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企业之间必定会产生竞争,从而产生优胜劣汰,这既是自然法则,也是商业规则。竞争的最终结果是,改变了一个种群中的组织数量,即种群密度。而同时,不同密度下的种群,会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产生不同的影响,以保持整个系统的平衡。结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组织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起源于生物学中的生态概念,并且遵循“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理念。同时,在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学者们注意到了组织惯性问题、种群的密度依赖性问题,并把这些现象和理论加入到生态学理论中,使其更加完善。笔者注意到,在经济转型和变化的时期,随着日本的家族企业集团、韩国的财阀等企业集团形式的出现,战略联盟、合作创新、技术协同创新等理念开始受到重视,而我国企业在转型时期制度环境的变化,也为学者们研究产业规制、制度激励等提供了支持。这一系列的变化,都体现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而环境是具体的,不同国家、地区的环境是不同的。环境的差异,改变了一些要素对企业战略行为的影响,甚至使得同一个理论在不环境下实践的效果大相径庭。这个具体的环境,就可以具象化为情境。环境,是指企业内外部的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各种相关因素。而情境强调的是,环境、组织与人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作用。要想研究情境化的管理理论,就必须要从实际的情境出发,发展出特色的管理理论。

三、战略管理理论的情境化及其要求

1.关于情境化的描述

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是应用型研究,但是学者们经常忽视了情境性因素,而不考虑情境因素,那么,其理论的发展空间必然有限。战略管理本质上还是人的活动,这种活动与社会息息相关。在西方产生的战略管理理论,是基于特定的西方组织环境的,仅仅意识到了情境的差异性并不能解释当前企业的战略行为。情境是一个整体,是从文化、历史及环境的互动作用中演化出来的,单一的理论仅能从一个层面进行解释。因此,学者们需要思考不同国家企业的独特性,是否能用已有的理论,来解释并得到实证的支持,以及这些理论对于指导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又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对于情境的定义与层次,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Johns将情境定义为,围绕着现象并对现象发挥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并且描述了两种层次的情境效应———综合的与分立的。其研究结果显示,情境是具有调节作用的。情境包含了物质系统与理念系统,并且提到了情境的动态性。研究情境,需要对其进行概念化或分类。大多数学者认为,可将一国的文化、社会、法律等因素作为情境的预测变项,将组织因素作为依变项,同时加入制度因素作为衡量。总之,不论怎样,只有保证情境的结构和概念维度的准确性,才能够保证理论研究的可靠性。

2.战略管理理论情境化的要求

战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它必然要与实践相契合,要因地制宜,而不是照搬教条。这与战略管理中的环境学派的观点相仿,即组织必须适应环境,而领导者负责观察了解环境并保证组织完全与之适应,而且组织应是灵活的。我国的情境与西方的情境存在固有的差异性,而现有的战略管理理论大都是从西方借鉴来的,将这些理论放在我国,需要对其进行检验、延伸、拓展甚至修改。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如果现有的理论不足以解释当前的问题,那么,可能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理论。这也是战略管理理论历经多年的发展而形成丛林般体系的重要原因。不过,尽管西方的理论有诸多独到之处,但是我国的学者在战略管理实践中发现,一些中国企业的现象无法或不能完全用西方的理论解释,而是需要独特的中国方式来解决。这些现象也蕴含着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对战略管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影响超越了制度,是一个集体性的适应过程。但是在研究跨文化管理问题时,学者们停滞于只了解“是什么”的层次,而没有将其拓展到“为什么”的层次上去。要想有效地对战略管理进行情境化的研究,就需要改变原有的思维范式,要跳出战略管理学科之外,结合其他学科的力量。不仅要寻找特定企业行为的特殊性,还要对这种特殊性的现象进行实证分析,看其是否能够拓展到其他领域。由于情境因素具有动态性,因此,战略管理理论也必须随之演化,即理论与组织的共同演化。

四、战略管理情境化

1.对企业战略管理情境的思考

目前,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背景,大都是基于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市场经济环境,而我国的市场经济既包含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主体,又囊括了其他多种非公有制成分。在这种情境下,有必要从企业战略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探讨。在外部环境中,政府规制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很大,政府对管理者的评价标准也大多仅以当期的绩效来考察,即经济效益指标和就业指标等。这种考察方式使得企业一味地防守,重视短期利益,致使企业的行为过于被动,从而限制了其他的选择。环境学派强调环境对企业的决定性影响,在环境的影响下,企业本身的能动性是很小的,企业过度作为的结果,是其被淘汰的可能性的提高。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来看,企业坚持原有的战略,是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不过随着经济环境的演变,企业战略和环境的关系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逐步成熟,外部环境的动荡性和不确定性开始降低,政府逐步放开管制,企业开始从被动地接受环境到主动地适应环境,一些新兴企业开始采取进攻性和创新性的战略,有时候,企业还主动改善自身所处的环境。企业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演进,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及全世界跨国贸易、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通过现有的制度安排,进行经营环境的重构和更新,构建了一个更加竞争有序、高效的市场环境。再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的战略问题上升到了全球市场。全球战略、全球经营,是应该值得关注的领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突破了原来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未来企业的战略应该更多地考虑以互联网为基础,企业家也要具备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企业价值链的整个环节,乃至整个的商业生态系统,主动适应互联网的环境,应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大胆的进行创新。企业需要重构自己的战略目标,把握多变环境中的机遇。互联网技术带来的跨界问题,颠覆了传统的组织边界、产业边界的约束,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范围逐步扩大,因此,需要从战略与环境共同演化的角度来看待战略问题。

2.情境化研究的理论

脉络将环境学派的理论应用于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即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企业跨界竞争问题、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问题、战略层面的协同创新问题等。以种群生态学为例,可研究在特定空间中的企业分布密度对其战略行为的影响、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等(具体见下图),也可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优势、运行机制、系统内部成员之间的竞合关系等。

战略管理论文篇2

【本文作者】:张学文周浩明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200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战略管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德-博诺,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misableValue)。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博诺(E.de-Bono,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zero),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战略逻辑扩展和超越了传统战略理论的内容,这时的顾客价值就成了企业间的竞争规则,制定规则者比遵守规则者知道的信息和拥有的相关资源要多得多,战略逻辑起点决定了胜负。企业可从培育产业先见、转移战略的核心(顾客)、超越资产和能力进行战略决策、为顾客打破惯例等方面围绕顾客价值重组自己的战略逻辑框架(石军伟,2002)。

但这种顾客导向的战略理论主要适用于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之中,要准确、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并非易事,顾客导向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追赶、防御策略,所以要想取得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企业就必须超越顾客导向,而非仅把目光聚焦于顾客需求,变被动、追随为主动、创造(孙晓岭,2004)。

2.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美国学者穆尔(JamesF.Moore)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后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似乎仅仅表现为最合适的公司或产品才能生存,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驱逐弱者。

穆尔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在作者理论中的组成部分是非常丰富的,他建议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贡献者联系起来,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作者认为制定战略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即以发展新的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汪涛,万健坚,2002)。

3.应用组织生态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企业战略的理论。当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思路被引入到组织演进与进化的研究中时,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Econogy)便产生了,其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Nelson和Winter主要是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对组织的演进进行分析。随着近年来理论界对组织成长的特别关注,在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组织生态学展开研究将成为一个日益成长的方向。

与社会学相交融的研究思路带动了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分析方法的兴起。这派研究认为组织镶嵌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网络关系,企业的内部结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企业集团以及其他一些被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网络形式。社会关系(SocialRelationship)是网络分析的的基本概念,目前有两种研究思路,分别是以Coleman为代表的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理论和以Burt为代表的社会空洞(staucturalhole)理论。社会资本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社会关系数,而结构空洞则代表了网络内社会关系密集与稀疏地带之间的需要开发的区域。简单说,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拓展与积累其社会资本,而结构空洞理论则认为企业发展倚赖于对其所处网络中的社会关系空白地带的开发(姚小涛,2003)。

二、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遵循着如下的规律:从战略理论的关注点来看,存在如此的发展轨迹,即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与产业环境的分析相结合)———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从竞争的性质来看,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直至对抗,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从竞争的持续性来看,从追求有形(产品)、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未来)、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从战略管理的范式来看,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在企业面临新的经营环境的条件下,战略管理理论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制定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从无边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

2.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是战略弹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难以模仿性,战略弹性一旦建立,就确立了企业的战略优势。

3.不过多考虑战略目标是否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企业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而是要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通过与知识的组合来克服资源的限制,从而为顾客多创造价值。

4.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未来的竞争是不同商业群落之间的竞争。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个体来讲,竞争更体现在加入或营造有影响力的、能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企业生态系统,在竞争与合作的和谐环境中,寻求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

5.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他们具有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6.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企业会有意识地制造变革、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手或企业联盟共同合作,创造和制定指导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是竞争规则。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确定优势地位。

7.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化。由于战略管理中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研究战略管理理论。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管理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和变化的最有效的手段(Iackson,2002)。

三、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管理的。国内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多元化、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理论、高度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

朱江(1999)、尹义省(1998)等人对我国企业的多元化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实证研究;(2002)、陈劲、许庆瑞(1999)、刘冀生(2002)等人对于目前企业战略发展所强调的归核化(Refocusing)问题展开了一定研究,例如将核心能力具体化,设计了相应的测量指标,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虽然这种研究指标以及样品的选取还有待于进一步精确,但已开辟了国内相关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由于数据易获取、资料较齐全,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战略管理实证研究的重要对象;徐二明、许可(2002)、王开明、万君康(2001)、陈劲(1999)等研究了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顾乃康(1997)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边燕杰、丘海雄(2002)、姚小涛、席酉民(2003)等人从社会网络这一新视角对社会网络与企业发展、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沈艺峰(2003)、贾生华(2003)、王凌云(2003)等人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简汗权、李恒(1998)、单汨源(2000)、徐飞、徐立敏(2003)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史占中(2001)、董川远(2003)、王光庆(2003)等对虚拟企业战略进行了研究;黄江圳,谭力文(2002)等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席酉民1989年提出了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和谐管理理论,在其后的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中,他及其带领的研究群体形成了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该理论下的战略分析框架即和谐机制的要义是:“和则”用于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人的不确定性的削减,“谐则”用于确定性环境下物化要素的优化;赵国杰、于海洋、冯石岗(2000~2002)等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由企业的整体进步和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体系构成;姜振寰、刘艳梅(2002)、徐全军(2003)、刘洪(2003)、蓝海林(2001)、宋学锋(2000)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管理。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在理论上基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已开始注重一定的规范性,从理论推导、命题建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以及命题验证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技术路线。

战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使得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的解释方面不完全类同于西方。不存在所谓的普适通用理论,因此在战略实践中必须注意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钟映弘、杨建梅,2003)。展望国内战略管理研究未来的趋势,应是在借鉴国际上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上,突出战略管理的环境依赖与问题导向性,在测量变量尤其是控制变量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即战略研究在中国环境背景(ChineseContext)下如何较好地实现本土化。可以强调背景与问题的中国特色,但不能强调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

在重视战略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还要突出强调战略主体在理论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民,刘鸿渭,2003)。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国内具体的企业战略问题,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乔晓东等译.竞争战略[N].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

[2]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陈晓红.战略型资本运营[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6.

[4]王方华.企业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版,1997.

[5]赵国杰,冯石岗.建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

[6]席酉民,姚小涛.复杂多变环境下和谐管理理论与企业战略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2003,4.

[7]姜振寰,刘艳梅.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1.

[8]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3.

[9]严建援,颜承捷,秦凡1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机、形态及其绩效的研究综述[J].南开学报,2003,6.

[10]李梅,金照林.顾客价值创新: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新逻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12.

[11]孙晓岭.企业竞争新思维:超越“顾客导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4,1.

[12]徐全军.企业理论新探:企业自组织理论[J].南开管理评论,2003,3.

[13]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19991

[14]姚小涛.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预测,2003,6

[15]王磊,刘洪涛,李垣1当代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

[16]石军伟.企业战略理论的逻辑比较[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8.

[17]蒋峦,蓝海林,谢卫红.企业战略理论研究[J].科技与进步,2002,3.

[18]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6.

战略管理论文篇3

(一)战略管理会计产生的现实条件

现代管理会计的前身是成本会计。历史上,管理会计之所以取代成本会计,是因为成本会计的理论对经营决策缺乏相关性,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企业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竞争压力的增强,现代管理会计已难以提供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则从更高的起点重新界定了管理会计的内涵,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寻找方向、把握契机,使战略管理登上历史舞台。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源于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及企业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

战略管理会计着眼于长远目标、注重整体性和全局利益。当企业间的竞争已上升到高层次的全局性战略竞争时,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生存空间、追求长远的利益目标已成为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战略管理会计适应形势的要求,从多种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以最终利益目标作为企业战略成败的标准。战略管理会计放眼长期经济利益,以企业管理的整体目标为最高目标,从整体上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长期、持续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提供内外部综合信息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可包括:通过统计的、会计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涉及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数据和资料;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的内外部信息以帮助企业做好战略决策工作。

(四)战略管理会计假设

战略管理会计假设分为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会计计量假设。会计分期和会计计量假设有其特殊性。在会计分期上,战略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不能将一个企业的全部经营期间人为地划分为一段段相等的较短期间。由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是获得长期的、持续的经济效益增长,战略管理会计分期的年限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5年或10年规划,这5年或10年的年限就可作为战略管理会计的会计期间。在会计计量上,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不能单纯地利用货币形式进行计量,还必须广泛使用实物量、相对量和其它计量形式,对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效果进行记录和计算。

(五)战略管理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是会计活动的科学规范,是对会计实践普遍规律的归纳和总结,也是会计工作的一般性指导规范或基本指导思想。相应地,在战略管理会计领域也应制定原则来规范和指导战略管理会计工作,战略管理会计原则应包括真实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及时性原则、横向协调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二、战略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

战略管理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多为政府部门及外资企业所使用。进入90年代后,国内企业才涉及运用战略管理,但大多数为一些经营规模较大、经营意识较先进的优秀企业,如长虹、海尔等。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战略意识仍然是比较薄弱的,更不用说学习和掌握战略管理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了。经营目光的短浅、狭隘的经营意识也是导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一个原因,资源的重复配置、资源的浪费在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比比皆是。在缺乏战略意识、战略思维的企业里开展战略管理会计,显然是比较困难的。

(二)缺乏战略管理会计的内部环境

目前,企业会计工作的重点仍在财务会计上。尽管传统的会计体系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但是在国内企业的会计工作中,仍然是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无论在会计机构的设置还是会计人员的聘用上,大多数企业仍是把会计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投向财务会计工作,而将管理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附属品。这种现状导致战略管理会计工作缺乏实践的内部环境,人员得不到实践锻炼,战略管理会计很难开展。

(三)缺乏战略管理会计人才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企业对战略管理会计还没什么认识,缺乏超前意识,也就无法开展广泛的研究。开展战略管理会计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除会计学外,还要涉及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及企业文化等,这就对会计人员或其它要从事战略管理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依目前我国会计人员及其它管理人员的素质来看,还不能适应战略管理会计的要求,其素质还有待提高。

三、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设想

(一)树立战略管理会计观念

要建立战略管理会计,许多传统的会计观念必将受到挑战和冲击,一些传统的会计概念、原则、方法都要从新的角度加以认识。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分支,无论是其理论基础,还是其对象、内容和方法都与传统会计大相径庭。因此,研究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摆脱传统会计的旧框框,用全新的观点来看待新生事物。在建立战略管理会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力宣传战略管理会计的先进性、优越性,强调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这对明确它在会计的发展、企业行为的调整、会计的转轨变型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还必须在企业界广泛开展战略管理的学习和讨论,使企业经营者树立起战略管理意识。

(二)创设战略管理会计环境

要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实践。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而在实务中,在某些领域已涉及到了战略管理会计,这种理论研究滞后的状况将影响到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要改善这方面的工作,可以成立一些专门机构来负责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比如,可设想成立“战略管理会计专门委员会”,吸收会计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和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参加,对一些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逐步完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

(三)培养战略管理会计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更加强调知识对其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日益重视信息的价值,这在实务中表现为企业对软件(人、技术)和硬件(信息工具、网络)的管理和运用的不断加强。应培养战略管理会计人才,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迁、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管理方法的变革。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以外部性和长期性为核心特征的管理会计形式,是管理会计的发展,是在企业生存环境日益不确定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展望未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战略管理会计必将有长足的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理念将渗透到整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信息,使企业获得持久的战略竞争力。

战略管理论文篇4

【key words】strategic management; model; strategy; culture; structure

【文献综述】

1、目的和现实意义

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中进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在西方,战略管理是续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之后的企业管理高级阶段,其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企业运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企业要求在动荡多变的环境中求得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一客观要求使战略管理应运而生。与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不同 ,战略管理作为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它是一种整合性的管理思想,它强调了企业中研发、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职能的协调一致和有机结合,从而从整体和全面的角度决策涉及企业整体和长远的管理问题,以期获得整体最优的管理效果。

中国企业走进了与西方企业管理大致相同的三个阶段,所不同的是时间上的差别。可以说战略管理在中国企业的引进和实践,对于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整体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也看到,由于我国多数企业管理基础薄弱,加之实践时间尚短,在推行战略管理工作中难免存在一些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如:

(1)重规划,轻实施;战略管理虎头蛇尾;

(2)重局部,轻整体,战略管理整合性差;

(3)两头重,中间轻,竞争战略陷于中庸状态;

(4)重模仿,“走捷径”;展览思维缺少特色;

(5)“用旧瓶装新酒”,组织结构与战略不匹配;

(6)以不应万变,动态竞争下的战略意识不足。

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将影响战略管理的效果,甚至使战略管理流于形式。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按照相关承诺,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市场开放的步伐必将加快,这虽然使国内企业的竞争空间得以扩大,但更主要的是将国内企业推向一个更大的竞争舞台,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对手。

在此前提下作者以分析探讨的精神构建企业战略模型:战略-文化-结构,以求从全局来系统地考虑企业战略管理的问题,把企业战略管理推上一个更高的高度。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该书中将战略管理明确解释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为保证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规划与指导”。他认为,战略管理与以往经营管理不同之处在于面向未来,动态地、连续地完成从决策到实现的过程。

其间,论述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关系的著作还有劳伦斯与罗斯奇合著的《组织与环境》(1969年),提出公司要有应变计划,以求在变化及不确定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卡斯特与罗森茨韦克的《组织与管理——系统权变的观点》(1979年)虽是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作,但其分析的问题亦是从长期角度看待企业如何适应环境,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组织应在稳定性、持续性、适应性、革新性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1980)可谓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书中许多思想被视为战略管理理论的经典,比如五种竞争力(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标新立异和目标集聚)、价值链的分析等。通过对产业演进的说明和各种基本产业环境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战略决策。这一套理论与思想在全球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竞争战略》与后来的《竞争优势》(1985年)以及《国家竞争优势》成为著名的“波特三部曲”,中国的管理学界以及很多实际工作者对此都不陌生。

总的来说,对战略管理的涵义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称之为狭义的战略管理,一种称之为广义的战略管理。狭义的战略管理即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修正进行的管理,广义的战略管理则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狭义的为企业战略的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对象是“企业战略”,是围绕企业战略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过程,广义的为企业的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对象是“企业”,是针对整个企业所进行的战略性管理,目前,狭义的战略管理概念是占主流。按照狭义的理解,企业战略管理似乎是一种管理方法。企业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管理,必须首先制定一个战略规划,然后按照规划进行实施,这就叫战略管理。也就是说,企业不做战略规划,就谈不上是战略管理,然而事实上,很多企业并没有刻意地去制定这样的一个战略规划,但是并不意味着在这样的企业里就不存在战略管理。我们主张按照广义的概念来理解企业战略管理,而不应该把战略管理仅仅看成是一种管理方法。企业战略管理本质上应视为一种管理思路;从战略意义上去管理企业。这一理解并不排斥战略规划,但更强调的是一种战略意识或者说战略性思维的运用。

3、本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对企业战略管理之战略—文化—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第一部分讲述企业管理主题的演变,并由此引出战略管理的历史形成及地位;第二部分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质进行讨论;第三部分对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第四部分讲述企业战略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关系;第五部分从整体上把握战略—文化—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构建模型,诠释模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文章由广义战略管理与狭义战略管理之分论及战略与文化、战略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主张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企业”的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一种延伸。

企业战略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整体谋划,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等 。在环境日益多边的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不管是否要做出书面的战略规划,企业战略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并且还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在企业内部取得统一认识。我们之里以一种模型来表述其中的内在联系,为解决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了可行的依据。并强调战略意识或者说战略性思维的运用,系统的把握战略、文化和结构的区别和联系,为企业的现实问题提供最优解、根本解。

【正文】

一、企业管理主题的演变

自20世纪初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围绕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企业管理经历了几次管理主题的演变,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以生产管理为中心,转变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以营销管理为中心,再转变为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以战略管理为中心。

在以生产管理为主题的时代,由于产品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实行的是内部控制式管理方式,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内部生产效率上。这时,虽然也出现过某种挑战性的问题,但是当时企业管理者并不认为是对企业的威胁,企业还没有谋划未来的需要。只是到了后期,由于各个企业竞相采用新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使整个市场出现生产过剩和供过于求的局面,企业才开始意识到不得不面向外部、转向市场。随着生产过剩和供过于求状况的加剧,企业仅靠内部控制式管理,已无法应付未来的挑战和实现自己发展的愿望。于是,企业产生了筹谋未来发展的要求和行为,采取了推断式的管理方式,如目标管理、预算管理和长远计划等。然而,那时的长远计划是建立在未来可以根据历史推断的假设基础上的,完全依靠历史的推断来确定企业未来的目标和行动,并以此来应付环境的变化。显然,这还不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科学谋划,企业管理的主题只是由生产管理转向营销管理。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企业外部形成了一种特别庞大的、复杂的、不熟悉的、变化频繁的、难以预料的环境,使企业经营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此时,企业仅靠推断型的管理,再也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了,而必须对新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做出新的响应,采用新的管理方式,来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时代,企业管理的某种失误,所导致的不再仅仅是经营成果上的损失,而是要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管理转入以战略管理为主题的,进入到战略管理的时代。战略管理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企业管理的一切工作都应纳入战略管理的框架之下。企业只有强化战略管理意识,按战略管理的思维和方法管理企业,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才能够管理好企业。不重视战略管理的企业,不仅很难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在环境急剧变迁的条件下,企业随时由可能遭到淘汰。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质

学术界关于企业战略管理的涵义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称为狭义的战略管理;一种称为广义的战略管理。狭义的战略管理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修正进行的管理,其主要代表是美国学者斯坦纳。斯坦纳在其1982年出版的《管理政策与战略》一书中指出,企业战略管理是确立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设立企业组织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广义的战略管理则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其主要代表是美国企业家兼学者安索夫。安索夫在其1976年出版的《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中最先提出了战略管理一词,1979年又专门写了《战略管理理论》一书。安索夫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

概括起来讲,狭义的战略管理概念是指企业战略的管理,而广义的战略管理概念是指企业的战略管理。初看起来,这两种表述只是限定语的不同,而本质上它们的涵义是不同的。狭义概念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对象是“企业战略”,是围绕企业战略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过程;而广义概念下企业战略管理对象则是“企业”,是针对整个企业进行的战略性管理。目前,主张狭义战略管理概念的学者占主流。按照狭义的理解,企业战略管理似乎是一种管理方法。企业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管理,必须首先制定战略规划,然后按照规划进行实施,这就叫战略管理。也就是说,企业不做战略规划,就谈不上战略管理。然而事实上,很多企业并没有刻意地制定这样一个战略规划,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样的企业里就不存在战略管理。我们主张按照广义的概念来理解企业战略管理,而不应把战略管理仅仅看成一种管理方法。企业战略管理本质上应视为一种管理思想:战略意义上去管理企业。这一理解并不排斥战略规划,但更强调的是一种战略意识,或者说战略性思维的运用。其实,战略管理并不是一个什么神秘的概念,它就是一种思路,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这种意义上讲,它与我们平常认识问题也要有思路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是 ,战略管理的思路是一种系统思路,强调应站在长远和全局的角度去认识企业管理问题,也不是习惯上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片段式思路。我们认识到,企业总在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停地在解决问题。然而,旧的问题在不断地得到解决,而新的问题却在不断地出现。尤其是在企业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这种现象更加频繁和严重。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没有运用战略性思维来管理企业。一般而言,从战略上管理企业可以从以下思路展开:

⑴ 判定战略问题。 这里所谓的战略问题,是指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全局会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是局部性的,有些问题则是全局性的;有些问题可能是暂时性的,有些问题可能产生长远性影响。对于一个战略管理者来而言,当遇到一个问题时,我们首先应该判断其是不是一个战略问题,如果不是,就应该将其过滤掉;如果是,就列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这些道理其实很简单,关键是能否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似乎事事必须亲历亲为才可以得到解决。这样做不但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会使问题越来越多。战略问题和非战略问题交织在一起,往往会把人弄得晕头转向,心烦意乱,很难还有心思和精力去理出头绪,从战略上把握问题的要领。

⑵ 分析问题结构。 这就是要以解决战略问题为目的,寻求问题形成的结构。问题的结构通常是由相互耦合的多种因果关系环构成,每个因果关系环又由若干因果链组成,而每一个因果链代表一种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它们之间的作用方式可能是实时的,也可能是有时间延迟的。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分析问题,就能寻找到问题的根源,避免就事论事而始终也弄不清楚的现象。这种问题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动态的问题系统,它具有被人们所忽视的反直观特性。彼得?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中谈到系统思考法则时指出:今日的问题来自昨日的解决;愈用力推系统反弹力愈大;渐糟之前先渐好;显而易见的解往往无效;对策可能比问题更糟;欲速则不达;因与果在时空上并不紧密相连;没有绝对的内外等。这些都是我们因缺乏系统思考而反复出现的现象,遗憾的是,我们似乎一直也没有意识到原因何在。因此,在明确了战略问题之后,运用系统思考揭示战略问题系统的结构是进行战略管理的关键。

⑶ 寻求根本解。前面提到,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往往无效或者甚至更糟,也不是力量用得越大越好或越小越好,而是要讲究“巧”,而且特别是要求寻求问题的根本解决。系统思考中有一个被称为“杠杆作用”的原理,有人对此用了一个绝佳的比喻,即“辅助舵”,辅助舵是舵上的小舵,其功能是使舵转动更为容易,船也因此而更加灵活。船越大越需要辅助舵,因为船在行使时,舵四周有大量流动的水使舵的转动困难。用辅助舵来比喻杠杆作用的巧妙之处在于:以它极小的体积和对p它极小的操作力却能产生极大的影响——轻松自如地转动以一定的速度行驶的巨轮。在企业战略管理中,解决问题的这种“杠杆点”也是存在的,并且它常常就是问题的根本解,找出这样的杠杆解以求问题的根本解决正是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

(一)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在战略管理中,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制订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优秀的文化能够突出企业的特色,形成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而且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有利于企业制定处与众不同的、克敌制胜的战略。

2、企业文化使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企业战略制订以后,需要全体成员积极有效的贯彻实施,正是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等作用,激发员工的热情,统一了企业成员的意志及欲望,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3、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必须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严格的讲,当战略制订之后,企业文化应该随着新战略的制订而有所变化。但是,一个企业的文化一旦形成以后,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变革难度很大,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具有较大的刚性,而且它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又逐渐强化的趋势。因此从战略实施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要为实施企业战略服务,又会制约企业战略的实施。当企业制定了新的战略要求企业文化与之相配合时,企业的原有文化变革速度非常慢,很难马上对新战略做出反应,这使企业原有的文化就有可能成为实施新战略的阻力,因此在战略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内部新旧文化的更替和协调是战略实施获得成功的保证。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关系有四种形式,如图1所示。

1、图中第一象限是指企业实施一个新战略,企业组织要素变化不大,而且这种变化与企业原有文化一致。在这种情况下,高层管理者主要考虑两个问题:

⑴ 利用目前的有利条件,巩固和加强企业自己的企业文化;

⑵ 利用企业文化相对稳定及持续性的特点,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实施的促进作用。

2、图中第二象限是指企业实施一个新战略,企业的组织要素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这些变化与企业的原有文化有潜在的一致性。这种情况大多是以往企业的效益就比较好,他们根据自己的实力,寻找可以利用的机会,以求得更大的发展,或者他们总是试图扩大自己的主要产品和市场,以求得发展。总之,这种企业处于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地位,他们可以在企业原有文化的大力支持下,实施新的战略。

在上述情况下,企业处理战略与企业文化关系的重点是:

⑴ 企业进行重大的变革时,必须考虑与企业的基本性质与地位的关系问题,即企业的基本性质与地位是确定企业文化的基础。高层管理人员在处理战略与企业文化关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企业的任务可以发生变化,但这以战略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基本性质和地位,因而仍然与企业原有文化保持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⑵ 要发挥企业现有人员的作用,由于这些人员保持着企业原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样可以保证企业在原有文化一致的条件下实施变革。

⑶ 在必须调整企业奖惩制度的时候,要注意与目前企业的奖励措施相连接。

⑷ 企业高层管理者要着重考虑与企业原有文化相适应的变革,不要破坏企业已经形成的行为准则。

3、图中象限三是指企业实施一个新的战略,企业的组织要素变化不太大,但这些要素的变化却与企业原有的文化不太协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往往在生产经营中,在不影响企业总体文化一致的前提下,对某种经营业务实施不同的文化管理,但同时要注意加强全局性协调。因此,企业要对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因素进行变革时,根据文化的不同要求进行分别管理是一个重要手段。

4、图中第四象限是指企业实施一个新的战略,企业的组织要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与企业原有的文化很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必须考虑采取以下四方面的措施:

⑴ 企业的高层管理层要下定决心进行变革,并向全体员工讲明变革企业文化的意义。

⑵ 为形成新的企业文化,企业要招聘一批具有新的企业文化意识的人员,或在企业内部提拔一批与新企业文化相符的人员。

⑶ 企业要奖励具有新企业文化意识的分部或个人,以促进企业文化的转变。

⑷ 要让全体职工明确新企业文化所需要的行为,要求企业职工按照变革的要求工作。

企业高层管理这应该认识到改变企业文化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原有企业文化持续时间越久,则企业文化变革就越困难;企业规模越大、越复杂,则企业文化的变革就越困难;原有企业文化越深入人心,则企业文化变革就越困难。但不管改变企业文化的难度如何,如果实施的战略与原有的文化不相匹配,就要必须考虑对策,企业高层管理这应该认识到,急剧的、全面的改变企业文化在多数情况下难以办到,但逐步的调整也不是不可能的,当然,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因此有人主张,改变企业文化的最方便的办法是更换人员,甚至是更换企业高层管理者,即当企业确有必要实行新的战略,而渐进式的改变企业文化的措施又不能立即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企业只能作重大的人事变动,更换领导人员,聘用新的工作人员,并对他们灌输新的价值观念。对企业职工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抓住每一个机会不断使职工理解实施新战略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最终使新战略与职工的价值观念达成一致,从而实现企业文化的变革。 四、企业战略与企业组织结构

(一)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概述

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chandler)深入研究了美国100多家公司的发展情况,收集了大量、详尽的史料和案例后,出版了《战略与结构》一书,提出环境决定战略,组织结构适配战略的思想,开创了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关系的研究。此后,组织理论界一大批学者又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了钱德勒的理论,并使其系统化、规范化。

战略与组织结构的有效结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成功的企业就在于制定适当的战略以达到其目标,同时建立适当的组织结构以贯彻其战略。

但是,在目前实际的经营管理中,战略与组织结构的不协调仍然是限制许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虽然也很重视战略的制订和组织结构的设计,但却往往忽略战略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使经营陷入困境。

(二)如何实现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有效结合

1、企业战略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⑴ 企业战略的几个演进阶段

企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战略,不同的经营规模因而也有着不同的结构。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类型、规模、组织结构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

起始阶段:企业往往是一些单一的生产厂家或销售者,执行某个单一的职能。这时常见的是直线型的简单结构,其特点是业主直接控制各雇员,并可根据情况随时改变经营策略,结构的变动也很简单。

第二阶段:随着规模的扩大,各单位间的协调及专业化要求的提高,具有分工协调和技术管理作用的职能组织结构便应运而生。它适用于那些环境稳定、产品和服务单一集中的企业。

第三阶段:企业发展为垂直一体化和相关多元化。此时的企业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多种经营体,组织结构呈半自治状态。在这种结构中,各经营体是一种半独立的分支机构,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这种半独立的分支机构又可分为事业部型、区域型等多种形态。

第四阶段:企业发展表现为多元化,特别是非相关多元化。此时企业往往采取独立经营体与职能部门共存的结构或集团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的特点是各经营体除总战略和资金来源及使用方面受控于总部外,完全独立运作。

⑵ 企业战略影响结构的两个方面

第一:不同的战略要求不同的业务活动,从而影响管理职务和部门的设计。具体地表现为战略收缩或扩张时企业业务单位或业务部门的增减等等。

第二:战略重点的改变会引起组织工作的重点改变,从而导致各部门与职务在企业中重要程度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各管理职务以及部门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

2、组织结构对战略的限制作用

以上我们分析了企业各阶段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战略在两个层次上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中,组织结构并不是完全由战略决定,跟随战略;反过来,组织结构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起着限制作用。

首先,当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已经确立,人员已经配备,规章已经制定时,企业往往会力图避免过多地更改企业的组织结构;因为它会损失组织效率,分散企业的资源甚至造成企业运行的停顿。因此,企业在制订战略时会或多或少地考虑到组织结构的因素。一个完全与现有组织结构脱节的战略不会是一个好战略。

其次,在一个大企业中,重要的知识和决策能力是分散在整个公司之中的,而并非集中于高层管理人员。一个企业的结构将决定,低层的决策者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顺序,把信息汇集在一起为公司战略决策服务——它(结构)为高层管理人员制定战略决策设定了一个议程。

最后,企业的结构,还会影响那些到达高层管理人员的,有关战略实施的信息。从而影响高层管理人员对战略实施的评价,进而影响他们(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战略的修正。

3、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有效结合的措施

在对战略和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做出认真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出五条使战略与组织结构有效结合的措施。

⑴ 对于各种组织结构类型的优缺点进行认真地分析比较,然后根据企业所处环境、企业发展阶段及战略决策的特点选择一种最合适的组织结构类型与企业战略相匹配。例如:地区分部结构适合于战略上需要适应不同地区的用户的不同特性与需求。它可以使管理者参与决策制定并改善区域内的协调。所以,业务范围广泛的abb公司就将其管理结构按欧洲、美洲和亚太三个地域重新进行了设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产品分部结构是需要对特殊产品或服务给予特殊关注时的最有效的战略实施方式。此外,当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有很大差异时,这种结构也被广泛应用。所以,这种组织结构就被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和宝洁公司所采用。

⑵ 对企业的价值链进行认真地考察分析。指出在企业战略中具有关键战略意义的组织单位,并使得这些单位成为企业组织的核心单位,以获得必要的资源、组织影响力及决策影响力,促进企业战略的实施。

⑶ 对企业的价值链进行分析,考虑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对企业战略实施意义不大的活动和能力,是否应采取外购的方式从企业外部获得。以在降低组织运作成本的同时使企业的组织结构更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实施和核心战略能力的培养。

⑷ 如果企业的一项具有关键战略意义的核心业务不能够安排在一个组织单位内完成,那么需要加强分管这项业务不同方面的几个组织单位间的沟通和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常需要设立一个战略管理单位,对这几个组织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以促使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

⑸ 当企业出现经营管理问题,组织绩效下降,需要制定新战略并改变组织结构与之相适。

五、战略—文化—结构

既然企业管理问题是一个系统,就有必要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一种框架来认识企业中的管理问题。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学者曾提出过多种企业战略管理模型。从已有的模型来看,基本上都是根据狭义的战略管理概念而提出来的,也就是围绕如何进行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控制和战略修正而展开的,各种模型之间只是部分细节上的不同。这样的模型当然具有其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从广义的战略管理概念来看,就不再是一种合适的模型。

根据广义的战略管理概念,对一个企业实施战略管理,需要以整个企业为管理对象,是对一个企业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在这一管理过程中,我们认为,不论企业大小,也不论问题多少,都可以围绕战略、文化、结构三个方面去认识一个企业。

企业战略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整体谋划,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等。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不管是否要做出书面的战略规划,企业战略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并且还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在企业内部取得统一认识。正如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为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提供咨询报告而写成的《企业必须面向未来》一书中所强调指出的:“对于没有战略的企业来说,就尤如在险恶的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风雨中穿行,最后很有可能就迷失方向。即使飞机有幸不坠落,也有耗尽燃料之险。如果对于将来没有一个长期的明确的方向,对本企业的未来形式没有一个指导方针,不管企业的规模有多大,地位有多稳固,都将在这场革命性的大变革中失去其生存条件。”

企业文化反映一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决定着企业内在的凝聚力的大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文化力的作用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正是企业文化这一非经济的、非技术的因素导致了一些杰出企业的成功。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在广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个企业要在国际上站住脚,就必须做大。然而,这种“大”是要建立在“强”的基础上的,只有“强”才能保证企业在“大”的过程中不出问题。而使企业强大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企业文化,这应该是一种价值观正确、全体员工都认同的粘合剂,是企业进行管理的一种内在基础。日本政府在总结明治维新时期经济能得到迅速发展的经验时发表过一份白皮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日本的经济发展有 三个要素,第一是精神,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资本。这三个要素的比重是,精神占50%,法规占40%,资本占10%。这说明,资本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文化才是最重要的。

在有了正确的战略的前提下,除了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保证外,还必须有健康运行的企业结构。在这里,企业结构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系统的结构,是企业内部所有关系的总和,它决定着企业的运行效率。具体说来,企业结构包括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流程结构三个方面的基本关系。企业治理结构体现企业中的决策权力制衡关系,这一关系的合理性决定着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水平;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决策的执行载体,这一关系的合理性决定着企业决策执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企业业务流程是指存在于企业系统中的信息流、控制流、人员流、资金流和物质流等流动规程,通过它们将企业的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企业系统呈现出动态的特性,其畅通性是企业结构关系合理性的综合体现。

在上述模型中,企业战略位于三角形的顶部,寓意产生向上发展的张力;企业文化和企业结构位于三角形底部的两个顶点,表示对企业战略起着支撑作用,并产生推动力。一般地,企业战略是针对环境而制定的,其基本出发点是充分利用环境的机会和回避环境的威胁,以寻求企业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为中心。由于环境是企业所不能控制的因素,从这一意义上说,企业战略决定企业文化和企业结构,也就是需要按照战略的要求确定在企业内部应营造什么样的文化和建立什么样的结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战略实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文化和企业结构完全处于从属地位。虽然环境是企业不可控的,但对外环境的选择却会受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结构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企业战略的选择。再从企业文化与企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来看,一方面,企业结构受企业文化的影响是明显的,因为企业结构关系到权力和利益的分配,而这种分配关系又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结构也会影响到企业文化,因为毕竟企业文化是在特定的结构关系中逐步形成的。

我们可以把一个企业类比为一个人,那么企业战略体现为企业的智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而企业结构就是企业的肌肤,三者共同构成一个高级生命体。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战略或者没有好的战略,即智商不高,纵然有美好的灵魂和强健的肌体,也是不会有所作为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因经常迷失方向而耗尽心力和体力;虽然企业的智商很高,能制定好的战略,也有强健的肌体,但如果没有美好的灵魂,那么企业将会由于人心涣散而得不到发展;同样地,企业的智商很高,也有美好的灵魂,但如果没有强健的肌体,也难达成自己的心愿。因此,三者必须互相适应和互相促进,缺一不可。

现代管理理论自诞生以来,似乎一直在追踪管理实践的热点。从把人当成“经济人”的科学管理理论。到把人当成“社会人”的行为理论,再到重视人的作用的“复杂人”的组织文化理论等,都在强调管理实践中凸显出来的某一所谓重要方面。毫无疑问,管理理论的这些进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如果真正回到管理的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其实都是需要的,都在发挥着作用。在实践中,并不因为提出了行为科学理论而不承认科学管理理论的作用,也不因为提出了组织文化理论而忽视行为科学理论的作用,只是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和组合而已。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框架,将这些理论统一在这样的框架中。

这里所提出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型”就是这样的一种尝试。在这一框架中,我们把企业管理问题视为一个系统来看待。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面对现代管理理论所关注的战略、文化等问题,也要面对传统管理理论所论及的人、财、物运用效率等问题。后者不会因为前者的出现而消失,只是退为相对次要的地位。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退位”并不是绝对和永久性的,对于一个特定企业而言,在一定的条件下,次要矛盾完全有可能转化为主要矛盾。因此,只有把它们纳入到一个同样的框架之下来管理,才能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动态和统领问题的全局。

这一尝试对于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上述模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一个企业中的基本问题及其联系,为我们研究和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理论体系。模型告诉我们,一个企业不管存在什么问题和存在多少问题,首先都可以归结为战略、文化和结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把问题分别归为这三个方面之后,在把握三个方面的联系的基础上,再分别去寻求各个方面问题之间的联系,最终求得问题的根本解。

结束语

企业战略管理应该是一种称之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针对整个企业所进行的战略管理,从战略、文化及结构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以三者的互动关系来把握整个企业的战略管理,对于管理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彼得?圣吉.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m]. 上海三联书店,1998

[2] 芮明杰、余光胜.产业致胜-产业视角下的企业战略[m].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3] 王方华、吕巍. 企业战略管理[m].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4] 王德中.企业战略管理[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5] 刘光明.企业文化[m].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6]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企业管理》编写组. 企业管理导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7] 芮明杰.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8] 金占明.战略管理-超竞争环境下的选择[m].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9] 李国津.战略联盟[m].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10] 蒋运通.企业经营战略管理[m]. 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战略管理论文篇5

第二,企业制定战略管理片面追求规模效应。在制定企业战略管理时,往往会进入这样一个怪圈,那就是企业任务陈述与企业实际不吻合,片面追求规模生产的光环效应。在国内企业间流行一种定向思维,即认为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疯狂兼并和购并之风席卷大江南北。通过所谓的强强联合和强弱联合,一夜之间造就了一大批“超级航母”,但这些“航母”就是昨天我们见到的“小舢船”通过强加的外力焊接而成的。“小舢船”之间缺乏协调,难以形成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的战略管理整体,并不能真正发挥出规模效应和协作优势,并且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预期收益不理想或者因为利益重新分配不当导致冲突、矛盾加剧,或者因为风险忽然放大、管理能力欠缺等而宣告失败。

(二)战略管理实施脱离企业实际

第一,新的战略管理与企业旧的组织结构不相匹配。战略管理的变化要求组织的结构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因为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目标和政策是如何建立的,同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决定资源的配置方向。我国许多企业不顾企业经营领域、产品种类和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仍然以旧的组织结构去实施新的战略管理,这种做法往往使战略管理实施的结果毫无效果可言。

第二,战略管理与企业文化不相匹配。由于国内许多企业原有文化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而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是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这些企业目前还没有一个适应市场经济、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文化,所以这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全体员工不能达成共识和步调一致,企业文化就形不成战略管理实施的统一基础。企业文化具有较大的刚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当新的战略管理要求企业文化与之相互配合时,企业原有文化的变革就会非常慢,而旧的企业文化常常会对新的战略管理实施构成阻力。

第三,战略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脱节。国内企业在战略管理制定时,成功实施战略管理所需要的个人价值观和技能往往被忽略,所以在战略管理实施的过程中才会注意到需要的人才短缺。有些企业的决策者在企业经过一段高速发展期、已具有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只看到新的战略管理所能给企业带来的前途是多么远大,而忽略了自己企业是否具有合适的实施这些战略管理的人才,就匆匆将新战略管理付诸实施,结果就出现了没能将个人的能力与战略管理实施任务相匹配的现象,甚至将一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不强的人推上了重要的工作岗位。而另外的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员工的高学历,将这些人才招聘到单位后却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甚至还有高才低就现象发生,使得员工的工作激情颓减。这两种情况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战略管理实施会偏离正确方向,企业不仅实现不了战略管理规划,还有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四)战略管理控制滞后

我国企业战略管理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战略管理控制和评价不能持续进行,评价显得过于迟钝。企业在制定自己战略管理的时候,不管考虑得多么周到,但由于市场瞬息万变,正所谓变化快于计划,因此必须适时客观有效地对战略管理进行控制,采取相应行动使战略管理不偏离方向。但是国内企业习惯在特定时期的期末或在问题发生后才对实施的战略管理作评价和修正,总结出几大错误却又于事无补。此外战略管理评价方法滞后,难于时代接轨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当今的商业竞争如此激烈,战略管理决策者不得不扩大范围并在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中进行战略管理决策,而在各种竞争场合通常是拥有最佳信息的一方获胜。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技术大量涌现,企业只有紧跟时展的步伐,才能快速获取第一手的信息,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但是,我国许多企业的战略管理评价要么是召集几个专家进行研讨,要么是企业内部进行的零散报告,这两种情况都很容易流于形式。并且这种战略管理评价是静态的,完全跟不上当今信息时代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速度,所以企业也无法有效及时地采取纠正的措施。

二、完善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要结合企业实际

企业规模扩大并不等于规模经济。那种认为通过利用各种资产手段将劣质资产大量纳入自己企业并在短时期内迅速膨胀就构成“规模经营”格局的企业领导应该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要老想着实现快速增长,尽快追赶上领先自己的竞争对手。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目标时,应从企业实际出发,不能片面求大。实际上,企业规模只有与其所拥有的资源能力相适应时,才能发挥规模效应。企业决策层如果能用战略管理眼光进行观察分析,最大程度地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和内部优势,同时使环境对企业的威胁和内部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那么企业完全能靠适合本企业的战略管理得到稳定发展。在制定战略管理时,首先要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会的战略管理;其次是发挥优势避开威胁的战略管理;在其次是克服弱点抓住机会的战略管理;最后是尽量克服弱点避开威胁的战略管理。

(二)根据战略管理的需要调整和完善企业组织结构

建立与组织发展战略管理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结构,应本着“适才适用,精于高效,优势互补”。的原则,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在分工和整合上能体现生机和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各方面的显能和潜能,及时对市场经济做出反应,这就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与战略管理相适应企业组织结构还应取决于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管理,一般来说,如果企业面对的是狭小的市场和单一的产品,其战略管理目标是在足够满意的水平上继续经营,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其组织结构就应该有足够的刚性去实行集权式管理,即采取分工细致的职能结构以实现集中控制。反之,如果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是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创新者的地位,并通过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寻求增长,则应该建立相对灵活的组织结构。只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与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达到最佳配合时,才能有效地实现战略管理目标。

(三)建设与企业战略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保证企业文化同企业宗旨、理念、战略管理目标的统一,是企业战略管理实施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把员工统一到战略管理目标中去是战略管理实施的保证。所以,企业文化应适应并服务于企业制定的战略管理。在制定新战略管理时,企业领导应该重视和保存现有企业文化中那些支持新战略管理的方面,当然企业现有文化中与新战略管理相矛盾的方面也应该得以确认和改变。事实上,改变企业的文化使其适应新的战略管理,通常要比改变经营战略管理使其适应现有文化要更为有效.改变企业文化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招聘新雇员、员工培训、调动和提升、榜样示范以及正面加强等。只有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相匹配相适应时,企业文化才能有效地推动战略管理实施,否则,它将对战略管理的实施起到一定的阻力作用。

(四)按照企业战略管理配置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其中尤以人力资源的配置最为重要。如果没有做到将企业的员工的个人能力与战略管理实施的任务相匹配,设计得再好的战略管理都无法顺利实施,甚至会以失败结束。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以前,应该客观正确地评价企业员工的个人能力,避免在战略管理实施中才发现本企业员工的能力并不满足新战略管理的要求,出现一些所谓“赶鸭子上架”的现象。事实上,采用新战略管理或调整现行战略管理的企业正好拥有所需要的恰当的技能和人员是极其少见的。所以企业可以通过员工的调动与培训,扩大工作范围及招聘新的合适的员工来弥补这个不足,以杜绝高才低就和低能高就等现象的发生。

(五)建立科学的企业战略管理评价机制

企业需要时刻监测环境,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持续评价,企业战略管理一经确定并付诸实施,可能会遇到既定战略管理和变化的环境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会导致战略管理实施的过程和结果偏离原来的目标。战略管理评价就是分析在战略管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或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以纠正偏差。企业发生战略管理危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往往有一个潜伏期,如果在这个时候没有能引起企业领导的注意,没有对其做出评价,当企业在外部或内部出现某种诱因时,战略管理危机就会爆发,令人措手不及。这就要求企业应该建立持续的战略管理评价的机制。同样,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评价时,决不能只做定性分析,应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的、统一的分析和经济的战略管理评价活动。利用计算机能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管理者制定各种形式的战略管理报告。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大量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可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将大大提高企业战略管理评价的准确度。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实行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必须而且应该在世界范围内与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竞争,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必须根据外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结合自身内部资源条件,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本文在从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我国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实现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由于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战略管理还仅仅是一个开头。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日益加快和WTO的来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要参与者的企业,是我国实现经济繁荣和充分就业的决定因素,加强企业战略管理,是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竞争能力的有力工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晔.战略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2).

战略管理论文篇6

一、战略管理会计基本理论

(一)战略管理会计产生的现实条件

现代管理会计的前身是成本会计。历史上,管理会计之所以取代成本会计,是因为成本会计的理论对经营决策缺乏相关性,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企业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竞争压力的增强,现代管理会计已难以提供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则从更高的起点重新界定了管理会计的内涵,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寻找方向、把握契机,使战略管理登上历史舞台。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源于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及企业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

战略管理会计着眼于长远目标、注重整体性和全局利益。当企业间的竞争已上升到高层次的全局性战略竞争时,抢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生存空间、追求长远的利益目标已成为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战略管理会计适应形势的要求,从多种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以最终利益目标作为企业战略成败的标准。战略管理会计放眼长期经济利益,以企业管理的整体目标为最高目标,从整体上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长期、持续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提供内外部综合信息是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可包括:通过统计的、会计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涉及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数据和资料;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的内外部信息以帮助企业做好战略决策工作。

(四)战略管理会计假设

战略管理会计假设分为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会计计量假设。会计分期和会计计量假设有其特殊性。在会计分期上,战略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不能将一个企业的全部经营期间人为地划分为一段段相等的较短期间。由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是获得长期的、持续的经济效益增长,战略管理会计分期的年限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5年或10年规划,这5年或10年的年限就可作为战略管理会计的会计期间。在会计计量上,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不能单纯地利用货币形式进行计量,还必须广泛使用实物量、相对量和其它计量形式,对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效果进行记录和计算。

(五)战略管理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是会计活动的科学规范,是对会计实践普遍规律的归纳和总结,也是会计工作的一般性指导规范或基本指导思想。相应地,在战略管理会计领域也应制定原则来规范和指导战略管理会计工作,战略管理会计原则应包括真实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及时性原则、横向协调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二、战略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

战略管理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多为政府部门及外资企业所使用。进入90年代后,国内企业才涉及运用战略管理,但大多数为一些经营规模较大、经营意识较先进的优秀企业,如长虹、海尔等。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战略意识仍然是比较薄弱的,更不用说学习和掌握战略管理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了。经营目光的短浅、狭隘的经营意识也是导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一个原因,资源的重复配置、资源的浪费在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比比皆是。在缺乏战略意识、战略思维的企业里开展战略管理会计,显然是比较困难的。

(二)缺乏战略管理会计的内部环境

目前,企业会计工作的重点仍在财务会计上。尽管传统的会计体系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但是在国内企业的会计工作中,仍然是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无论在会计机构的设置还是会计人员的聘用上,大多数企业仍是把会计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投向财务会计工作,而将管理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附属品。这种现状导致战略管理会计工作缺乏实践的内部环境,人员得不到实践锻炼,战略管理会计很难开展。

(三)缺乏战略管理会计人才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企业对战略管理会计还没什么认识,缺乏超前意识,也就无法开展广泛的研究。开展战略管理会计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除会计学外,还要涉及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及企业文化等,这就对会计人员或其它要从事战略管理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依目前我国会计人员及其它管理人员的素质来看,还不能适应战略管理会计的要求,其素质还有待提高。

三、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设想

(一)树立战略管理会计观念

要建立战略管理会计,许多传统的会计观念必将受到挑战和冲击,一些传统的会计概念、原则、方法都要从新的角度加以认识。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分支,无论是其理论基础,还是其对象、内容和方法都与传统会计大相径庭。因此,研究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摆脱传统会计的旧框框,用全新的观点来看待新生事物。在建立战略管理会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力宣传战略管理会计的先进性、优越性,强调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这对明确它在会计的发展、企业行为的调整、会计的转轨变型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还必须在企业界广泛开展战略管理的学习和讨论,使企业经营者树立起战略管理意识。

(二)创设战略管理会计环境

要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实践。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而在实务中,在某些领域已涉及到了战略管理会计,这种理论研究滞后的状况将影响到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要改善这方面的工作,可以成立一些专门机构来负责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比如,可设想成立“战略管理会计专门委员会”,吸收会计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和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参加,对一些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逐步完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

(三)培养战略管理会计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更加强调知识对其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日益重视信息的价值,这在实务中表现为企业对软件(人、技术)和硬件(信息工具、网络)的管理和运用的不断加强。应培养战略管理会计人才,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迁、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管理方法的变革。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以外部性和长期性为核心特征的管理会计形式,是管理会计的发展,是在企业生存环境日益不确定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展望未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战略管理会计必将有长足的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理念将渗透到整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信息,使企业获得持久的战略竞争力。

战略管理论文篇7

摘要:战略管理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阶段。竞争情报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工具之一,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本文在分析竞争战略和竞争战术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企业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研究的相关问题。关键词:竞争战略战略管理竞争情报StrategicManagementofEnterprisesandCompetitiveIntelligenceWangYuefen(Institut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Nanj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Nanjing210094)Abstract:Strategicmanagementisderivedfrommarketcompetition,petitiveintelligenceisoneofthemostimportantcompetitiontool,isfoundationofstrategicmanagement.Basedontheconceptsandtraitsofstrategyandtactic,discussestheproblemsdealingwiththestrategicmanagementandcompetitiveintelligenceindetail.Keywords:CompetitivestrategyStrategicmanagementCompetitiveIntelligence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和制定关系着企业参与市场较量的成败,所以,关于竞争战略制定和实施的现代管理模式——战略管理受到现代企业的关注。竞争战略的选择和制定是竞争情报研究的核心问题,竞争情报的研究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因此,企业竞争情报及研究就是以战略管理为目的的关于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信息活动。1企业竞争战略和竞争战术及其特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来源于军事术语的战略一词逐渐用于经济领域。70年代,以哈佛商学院为渊源的一股战略研究热潮风行美国,80年代,MichaelE.Porter等学者的开拓性工作不仅推进了战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而且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迄今,战略及战略管理在理论界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厚,在实践界的认同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受到企业界的热烈反映。在军事上,战争的胜利既有赖于战略又有赖于战术,良好的战略和高超的战术都是必要条件,仅有其中之一是不行的。在商业经济活动中,战略和战术同样是互不可缺的。但战略与战术是有区别的,为了更好地理解竞争战略情报研究的具体内容,我们将首先讨论两者的概念、区别和特点。1.1竞争战略和竞争战术的概念和区别在经济界关于战略和战术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战略表示重要决策,战术表示次要决策;战略是长期的,战术是短期的。这些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两者的区别,但在实际操作上难于鉴别,因此,我们采用将军事上的概念移植到商业中的作法来界定竞争战略和竞争战术的概念。在军事上竞争战略是关于战役的地点、时间和条件的决策,而竞争战术是在战役过程中有关兵力的分组、行动的决策;或者说竞争战略指明的是在哪里(Where)与敌人作战(竞争),竞争战术指明如何(How)去实施。那么,用在经济活动中,竞争战略就是关于企业在何处的选择,包括地域、产业和部门的选择的决策;竞争战术就是关于企业战略实施如何具体执行的决策,包括有关职能部门的各种事情:管理、科研、生产、营销、会计等等。例如:TCL欲进入新的产业——IT产业的决策就是竞争战略决策。而进入后,在广告宣传上,是通过电视还是通过报纸进行产品推销的决策就是竞争战术决策。竞争战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如何凭借实力进入某地、某产业和某个部门并在其中确定自己的竞争目标与方针,以指导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竞争战术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如何在战略性竞争策略指引下,制定出能够捕获市场机会的能够发挥其竞争优势的一系列措施与计划,最终赢得竞争市场。1.2竞争战略和竞争战术的特点竞争战略的特点是:战略不仅受环境力量和资源可得性影响而且受战略的决策者价值观和期望的影响,作为企业的关键管理资源要素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并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战术的选择或制定。竞争战术的特点是:战术可以是灵活而多样的,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通过战术的创新,不仅可以很好地使企业的竞争目标得以实现,而且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作为企业的动态管理资源要素,连接着企业的竞争目标与竞争市场,影响着战略实施的结果,而且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2战略管理2.1战略管理的含义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复杂多变和竞争战略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的深入,出现了战略管理的概念,70年代开始,美国的一些大公司着手重视战略管理,学术界也积极探索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战略管理的提出和运用,不仅使战略研究更加科学、全面、系统,而且标志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于来讲,战略管理则是研究企业高层管理者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下有效地制定、实施和评价企业竞争战略和战术,以使企业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外部机会和避开外部威胁,达到企业竞争目标的动态过程。2.2战略管理的阶段战略管理过程(StrategicManagementProcess)包括三个阶段:战略制定、战术运用(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战略制定——包括确定企业任务,分析企业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和企业内部优势与弱点,建立长期目标,制定可供选择的战略,以及选择特定的实施战略。战略制定过程所要决定的主要问题有:企业进入何种新产业?放弃何种产业?如何配置资源?是否进入新的地域?是否扩大市场范围?是否扩大经营或进行多元经营?是否进行合并或建立合资公司?如何防止被敌意接管?由于没有任何企业拥有无限的资源,战略制定者必须确定在可选择的战略中,哪一种能够使公司获得最大收益。战略决策将使公司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与特定的产品、市场、资源和技术相联系。战术运用(战略实施)——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公司树立年度目标、制定政策、激励雇员和配置资源,各个职能部门制定具体的战术,以便使制定的战略得以贯彻执行,也就是战略实施阶段。战术运用活动包括培育支持战略实施的企业文化,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制定预算,建立和使用信息系统,制定各种行动。方案和具体计划措施。战术运用往往被称做是战略管理的行动阶段,实施意味着动员雇员和管理者将已制定的战略付诸行动。已经制定的战略无论多么好,但如未能实施,便不会有任何实际作用。战术运用活动受企业中的所有雇员及管理者的素质和行为的直接影响,往往被看作是战略管理过程中难度最大的阶段,因此,在该阶段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关键环节。为激励整个公司的管理者和雇员以自豪感和热情为实现已明确的目标而努力工作,要求每个分公司或部门在战术运用阶段都必须回答诸如这样的问题:“为实施企业战略中属于我们责任的部分,我们必须做什么?”以及“我们能将工作做得多好?”战略评价——这是战略管理的最后阶段。由于外部及内部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所有战略都将面临不断地调整与修改,所以管理者需要及时地了解哪一特定的战略管理阶段出了问题,而战略评价便是获得这一信息的主要方法。战略评价活动包括:重新审视外部与内部因素;度量业绩;采取纠正措施。战略评价是必要的,因为今天的成功并不保证明天的成功,成功总是和新的、不同的问题并存,自满的公司必然失败。3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战略管理属企业高层管理活动,其核心是战略决策。战略决策必须根据企业的宗旨和目标,在对企业的内部优势和薄弱环节、外部威胁和市场机会进行系统化分析基础上制定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竞争情报。竞争情报一般指搜集、处理、分析和利用反映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各要素和事件的状态、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数据或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目的是向企业的管理人员描绘出一个全面的、动态的竞争环境的图景,以使企业充分地准确地估计自身的竞争能力、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外部环境所蕴藏的各种机会和威胁,从而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竞争战略,创建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这一意义上说,竞争情报是战略管理的基础,无论是战略的制定,还是战略的实施和评价,都需要对企业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战略进行基于信息的搜集、研究和分析的过程。3.1战略管理的情报研究过程战略管理的情报研究的目的是能够提供所需的信息和信息加工能力,使企业能够执行其所期望的在市场中取胜的战略。选择和制定企业的竞争战略是竞争情报研究的最关键环节,是在竞争环境及竞争对手的情服研究基础上开展的,关系着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图1是竞争情报的过程和竞争战略管理的关系。3.2战略管理的情报研究的主要问题战略管理的情报研究是体现信息活动价值和效用的重要环节,是体现竞争情报“智力性”、“谋略性”的主要过程。竞争战略管理情报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的问题有:(1)在特定的环境及竞争对手分析的情况下,企业能否进入新的或改变原有的地域、行业和部门?进入的标准有哪些?(2)在企业现有的资源实力的基础上,企业在战略改变过程中如何定位?(3)在战略制定过程中有哪些战略可以选择?(4)在可选择的战略中企业能够和最期盼实施的战略是什么?(5)在竞争策略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监测的环境及竞争对手的因素有哪些?(6)影响战略选择和决策的关键信息要素有哪些?上述这些问题是竞争策略情报研究的出发点,围绕这些问题开展的企业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信息搜集、加工、分析和研究就是企业竞争战略情报研究的具体活动和内容。

战略管理论文篇8

众所周知,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基本的资本形态。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特定的资本形态,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无形资产的总和。因此,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活动时,就必须学会用战略的眼光去开发、运营和管理知识资本,使战略成本管理与知识资本管理密切结合,从而以较低成本的知识资本来获得企业的最优经济效益,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合理选择企业在知识资本上的竞争优势,即进行战略定位决策。在获得知识资本的过程中,存在三种基本战略去选择: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成本领先战略要求我们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知识资本上的优势,标新立异战略要求我们就客户广泛重视的知识资本在行业内独树一帜,目标集聚战略则要求我们在一个或一组细分市场上获得知识资本的竞争优势。实施三种基本战略所需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需要做出最优的权衡。其次,进行知识资本的价值链分析,主要包括供应商价值链分析、买方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以便判断竞争优势并发现一些方法以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最后,分析引起知识资本发生的一系列作业,进行成本动因分析,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加强知识资本的战略成本管理,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战略成本管理应突出人力资本管理

人力资本学说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兹提出的,之后随着知识经济的逐步兴起;人力资本管理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重视。人力资本指的是蕴含于人自身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是以入本身为载体的,不能脱离劳动者而独立发挥作用。由于人力资本本身的上述特殊本质,因此奠定了其在知识经济中成本管理方面的主导地位。

与以往的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不同,在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发生转移,人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最大和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因子,离开人的作用的发挥,各种物质资本、无形资本和信息资本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本就是第一生产力。既然人力资本是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切实实施“人本管理”的思想。

我们在战略成本管理中实施“人本管理”的思想,就是要抛弃过去一味强调重物力成本而轻人力成本的旧观念。“人本管理”的思想应该深化到战略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将成本管理的思想从事中事后管理同事前管理转移,由下游管理向上游管理转移;将人力资本成本控制的空间延伸到产品寿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总之,我们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必须把人力资本管理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个性发展,为员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实现于每个员工的实际行动中,做到全员全过程管理。与此同时,还要做到精细管理;从细节入手,使员工“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战略管理论文篇9

我国战略成本管理现状较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战略管理实践起步较晚,国内的研究较为落后,战略研究成本管理平台不够完善造成的[1]。且迄今为止,专门针对战略成本管理的数据分析是少之又少,已经发表的研究报告更是凤毛麟角。但也有一些研究对企业战略成本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比如美菱集团就曾经实施科技驱动型成本战略管理,在企业改革方面获得了初步成效。事实证明,战略成本管理对企业走集约化经营道路,降低企业成本是极为有利的。进入21世纪,我国加大了对企业营销过程中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和分析,坚持以定性、定量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优化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体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框架。

二、营销管理中的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与我国现行的成本管理有很大不同,它最大的特征是在进行成本管理的同时充分考虑企业的竞争地位,也就是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对成本管理进行定位,以改善企业的竞争地位[2]。它的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是描述企业产品或价值的一系列活动,它的表现是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整个活动的结合。在价值链理论中,企业的生产过程包括设计、生产、销售都是企业活动的集合体,正是这些互不相同又相互联系的活动为企业创造了极大的价值。价值链理论将这些企业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种,其中基本活动有五个一般种类,分别是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内部与外部后勤;而辅助活动表现在企业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术开发和采购这四个环节。

(二)战略定位分析

企业战略定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企业要做好战略定位分析,可以通过以下三种基本战略方式来进行完成:成本领先战略、标歧立异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战略定位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营销,同时影响着企业的预算与控制。这三种企业战略定位也是各不相同的,成本领先战略追求的是控制生产成本,通过一系列的生产控制使产品的价格低于其他厂商,在行业中获得成本领先,这种企业战略营销体系的本质是降低营销费用以求获得成本领先。而标歧立异战略更注重品牌、技术和服务等方面,通过人无我有的服务来获得更高的报酬,因此此种战略更加注重保持企业自身品牌和特色,允许在某一方面加大战略投入。目标集聚战略是通过对某个特定的消费群进行主攻,让产品的某一个细分在市场上处于领先,目标集聚战略需要企业为保持局部领先增加一定的营销活动预算。

(三)成本动因分析

成本动因与传统观念中将产品数量作为成本高低的因素不同,它主要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的集合。通过对企业成本动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营销企业的营销费用因素不仅是人员营销活动的开展,同时还有企业产品结构、人力资源的支出、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外部市场环境等一系列的因素。(四)作业成本分析作业成本分析的本质是通过市场营销来实现的,而市场营销则是围绕市场目标开展的一系列设计活动,它反映的是一组可控制的战术营销手段。作业成本分析是从战略层面上进行分析,其方法也有很多中,在这里我们具体介绍两种分析方法:

1.从作业动因角度进行作业分类。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将作业分类为四种:分别是:单位级、批量级、产品级和维持级。这四种作业不同于制造过程的特点,但是也可以将营销过程中的作业划分到这四类中,而且我们都可以用作业成本法的模式进行解析和讨论,对优化成本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2.从作业功能角度进行作业分类。作业功能角度的作业分类主要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开展的影响活动,它也可以分为三类:

(1)定法货类作业,主要是指接受顾客订单,统计好货物的数量,做好包装、签发票据等发货前的准备;

(2)保持与顾客良好关系作业,这类成本的动因有增加与顾客的沟通和售服时间,对客户的各种资讯意见等作出良好的处理;

(3)占领市场类作业,它是企业为保证市场份额进行的促销作业,主要内容有广告、举办展览会、新产品上市等。

三、营销过程中的战略定位及对成本管理的要求

(一)价值创造的过程是强化营销管理的过程

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其实是企业完善的过程,它在企业活动环节中具有导向作用。企业价值是企业的核心,创造价值的思想必须体现在企业的整个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来。企业再通过分析营销活动对价值创造的贡献程度来优化和改进营销策略,通过不断的评价与改进,最终让保证企业价值升高,从而提升市场份额。其实价值创造过程同时也是强化营销管理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到了连接企业内、外部价值链的作用,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营销策略。价值链的升值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企业营销的优化,而企业营销过程作为价值链的环节,二者也是紧密相连的,并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在营销过程中如果发生了费用的产生,这不仅反应的是企业营销成本作业的信息,也反应了价值链的其他环节信息。比如说可能与售服的费用太高、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需要返修、退货等有关,又或是要改进设计和管理的质量等,这些费用的发生对优化企业战略经营有着指导作用,这些问题的改进意义远远大于降低企业的成本质量,这对提高客户心中的产品形象是极为有利的,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所以说,在有关营销过程中费用的分析和处理有利于提高营销活动的管理,甚至对调整企业战略部署也有着深远影响。

(二)通过战略定位获取企业文化竞争优势

企业战略定位是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决定的,企业可以通过SWOT分析法通过各项业务对企业内部能力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战略方案,然后进行市场定位,最终达到成本控制的要求。战略定位必须立足于市场,先确定企业应该开发何种产品,然后在通过竞争战略来保证企业的立足性,最后打败竞争对手,获得行业平均水平之上的利润[3]。当企业采取了战略成本定位之后,企业的整个工作重心也会随之转移过来,接下来的营销过程中,企业就是根据战略及成本定位来完善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同时展开技术创新的运用,这也是战略营销成本管理对传统成本管理重大超越。通过战略定位,企业对市场竞争力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对企业的竞争成本管理战略也做出了如下的规划,分别是成本领先战略管理和差异化战略管理。成本领先战略管理旨在通过加强对生产、销售等产品内部成本的控制,将产品降到最低从而成为行业领先者。差异化战略是通过对产品性能进行优化,生产出区别竞争对手的独特产品,这对提高企业文化竞争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借鉴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改进企业营销成本管理体系

(一)营销成本管理目标

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即企业成本,它与企业管理密不可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服从于企业的战略管理需求,随着企业战略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企业成本管理上,企业必须紧扣营销战略和需求,共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营销成本管理的直接目标是为战略管理提供各种可靠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要具备质量特征,同时还更加强调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原则。通过目标管理合理配置企业的经济资源,调控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评价销售业绩的方式。

(二)营销成本管理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部分的企业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营销成本概念,他们大多是将营销成本控制作为成本控制中的一个组成,并没有将其定位到独立操作的层次,这点就导致了成本管理概念存在一定的狭隘性和短期缺陷。事实上,营销成本管理与分析不仅应该独立出来,更应该借鉴战略成本的管理思想,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其管理思想可以从以下三个特征进行分析:

1.外向性。管理思想的外向性主要表现在管理者要从外部环境着手,加大对顾客需求度的研究,发掘更多潜在顾客。具体是指向对产品的设计、营销环节扩散,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并将之纳入成本管理中来,只有管理思想具有外向性,才能够将整个市场纳入掌控。

2.广泛性。广泛性不仅表现在经营渠道,更表现在企业所属环境,包括财务、非财务信息,企业要对外部环境、竞争对手、客户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客户的需求反映到企业内部中,因此获得第一手资料,将其转化为企业的成本优势从而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体现出管理思想的广泛性。

3.长期性。营销成本管理的长期性是通过控制企业成本从而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在战略目标上也有着长远的规划和发展。当然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战略改进。

(三)营销成本管理方法

传统营销成本管理是将销售成本作为计算成本的主要依据,而忽略成本预算,只是简单的将当期间接费用计入损益,然后按销售量进行分摊,并没有对成本预算加以重视,从而为了获得长期竞争优势。但是在营销成本管理中,成本预算是必不可少的,必须要通过成本运算完成对市场的分析。为此,企业营销中的成本管理可以从战略层面和经营层面进行探讨。

1.战略成本规划层面。战略成本规划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模式,帮助企业在实施战略初期做好成本控制,使企业获得较好的市场竞争力。其来源是通过研究价值链分析而得出的,对制定产品目标和周期有着重要意义。

2.经营改进层面。经营层面的改革是指从企业的经营活动出发,将成本规划积极落实,改善经营思路,加强对竞争对手的成本分析,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当然在分析竞争对手成本的同时也要改进自身,优化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和成本管理。鉴于上述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营销成本管理受到了实践的质疑,不管是目标还是方法都与市场现状脱离,因此必须要进行新的战略管理研究。首先要将营销成本与战略管理结合,运用成本管理的方法体系改善营销面临的困境。其次要进行营销过程中的战略定位,从顾客的需求点出发进行设计和管理,最后从战略层面和经营层面实现管理目标。

五、结语

总之,企业营销过程中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是企业寻找的一种突破成本的最新方法,企业通过战略角度对市场进行分析,对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进行优化,提升产品竞争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形势,企业营销过程中的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显得更为重要。

战略成本管理论文范文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下的低碳经济论文

一、低碳经济

各国专家学者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该如何定义的观点并不一致,所以,到目前为止低碳经济的概念还没有进行统一的界定。英国首相布莱尔虽然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术语,却并没有对其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迄今为止,从2003年开始英国开展的用以促进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的战略计划基金,可以看作是英国政府目前对低碳经济这一涵义的解读。中国在低碳经济领域也在不断的探索,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为《低碳经济论》中所做的序言中谈到: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本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的经济市场环境下,低碳经济被认为是一种经济形态,它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本前提,通过技术方面的不断改革创新,制度法规方面的创新完善,对相关产业进行合理转型,以及积极开发新资源新能源等一系列手段,尽最大努力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化石能源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即使低碳经济发展到今天,它的本质究竟是一种经济形态还是一种单纯的绿色发展模式,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仍没有明确共识。不过,可以明确的是发展低碳经济就是期望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使生态环境保护并存共生的一种发展形态。

二、低碳经济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要求

战略成本管理这一概念最初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提出,20世纪80年代,英美等国家管理会计学者提出了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理念,成为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形成的标志。战略管理是为了保持企业在长期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而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企业为顾客创造的超额价值,对企业来说就是超额利润,而战略管理的重点在于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就是如何通过管理成本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必须在经营管理中做出相应改变,站在战略的角度,将低碳理念融入企业成本管理之中,以求在经济发展中获得竞争优势。为促进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各国政府颁布各种政策规章,例如,美国参议院于2007年7月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倡导低碳技术创新,促使企业提高能源利用率,减碳减排。也因此,企业许多行为受到约束和限制,在企业管理成本中,在低碳环保方面的成本投入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企业内部价值链和企业间价值链发生了重大改变,形成了以碳成本为引导的新的价值链体系,在成本动因分析中出现了碳成本动因。低碳经济的发展促成了战略成本管理模式向低碳导向的转变。首先,从全局性和战略性出发,企业决策者需要考虑的,除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因素,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竞争企业和市场经济环境的多变因素外,还要考虑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和企业所在行业产生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有关低碳环保措施的实施成为一种普遍的约束力,低碳经济下生态环境的改变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是长期的,也是全面的。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将环境保护成本投入降到最低,做到最完善。这就使得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和实施尤为重要,企业要想在实现经济效益方面和保障生态环境效益方面达到双赢,就必须在战略管理发面加大管理力度。其次,实际生产生活中,低碳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不仅仅是各个企业自身,还有各国家政府,以及与企业相关的社会各阶层都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而且,在企业选择成本模式时,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更加全面和广泛,涵盖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再次,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但带来日新月异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在工业化、科学化的进程中,人类是通过不断掠取自然界资源的方式,甚而超出大自然的再生能力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很多资源枯竭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受破坏。所以各国经济学家提出低碳经济这一理念,提倡应积极促进全球经济及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针,而作为企业,这是一项长期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在重视短期利益的同时,更关注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最后,低碳经济下,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最大变数之一,在管理过程中既不能为追求经济效益,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涸泽而渔;当然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影响企业经济的正常发展,为难苟安,毕竟生存和发展是缺一不可的,否则就会停滞不前。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政府也应积极进行宏观调控,不但能对企业一些敏感行为进行监督,还能对企业进行正确及时的引导。

三、低碳经济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具体方法

低碳经济给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衍生出了新的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即低碳战略成本管理,它是一种在低碳理念指引下,借助传统成本管理方法,将碳因素融入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之中,充分考虑碳成本,并将其融入到企业战略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控制、业绩评价及必不可少的环境分析等基本步骤中,扩大了成本核算、控制、考核和规划的时间跨度和范围。低碳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传统战略成本管理的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战略定位分析,三个主要方面,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战略成本管理。

(一)价值链分析

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像一条链条一样环环相扣,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每一环节必不可少,又环环相扣,这一链条被称为作业链,而从价值的角度反映即为一条价值链,企业的价值链可以分为企业内部价值链和企业间价值链,对价值链进行分析时,两者均需考虑。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识别企业的竞争优势、找出增加价值和降低成本的机会,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正确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确定企业在产业链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低碳经济下,赋予了企业价值链分析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一,出现了低碳价值维度,企业的价值链是一系列创造价值活动的链条,而产品的价值维度取决于顾客,低碳经济下,顾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在逐渐加强,会更加关注产品的绿色性和低碳化,产品的价值不再仅指产品功能的货币化,还包括顾客对产品低碳化给予的期望。因此,在进行价值链分析时,应充分考虑产品的低碳价值,例如,对产品进行研发设计时,应尽量研发低碳化产品,满足顾客低碳化期望,同时也能够树立行业技术领先形象和绿色品牌形象,如格力电器推出了利用太阳能的中央空调,这一举措既树立了格力电器在家电行业的绿色技术领先地位,又吸引了更多的顾客,提升了品牌形象。其二,碳成本控制,低碳经济对企业的要求不仅是生产低碳化产品或低碳化服务,还要求企业能够降低碳排放,对碳成本实施有效控制,碳成本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效果,二是,能够追踪碳足迹,减少企业的碳排放。碳成本控制需要借助碳成本动因分析,碳足迹需要从价值链的起点进行最终,直至价值链的终点,包括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也包括生产环节原材料的采购、运输、装卸和仓储,还包括售后环节产品的回收再利用,每一环节都需要对碳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其三,低碳价值链的联动性,价值链环环相扣,每一环节都可能影响到其他的环节,因此既应该注意价值链上每一环节上的低碳化,也应该注意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例如,新能源产品或低碳产品的研发必然要求高额的投入,但他却可以带来销售环节成本的节约、环境治理费用的节约。

(二)成本动因分析

战略管理论文篇10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来发展及确认能促进公司竞争优势的最优战略。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是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构架的概括与总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

管理成本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管理措施的着力点也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发生的源流包括时间源流、空间源流和业务源流。从成本发生的角度来看,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发生的三大源流的交汇点,是企业可资利用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包括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标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产品的技术标准、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外部协作关系等。这些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构成了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不断降低的源泉,代表了成本管理的源流管理思想,它同时是现代管理“不断改进”思想在成本领域的综合体现。

2、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要以企业战略为核心展开,企业可以采取的基本战略有多种,不同的战略对成本和成本管理有不同的要求。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其目标和战略重点也不同,所要求的管理战略也不同,成本管理措施的构造与选择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成本是多种成本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战略措施对成本动因的影响各不相同,有可能引起不同方面的成本发生反向变动,为了避免战略措施之间的冲突,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战略措施之间要协调配合。

3、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

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措施是那些融入到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活动过程之中的方法措施,只有将成本管理的理念、方法、规章制度融入到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业务过程之中,融入到企业各成员的头脑之中,才有可能变成真正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成本管理的方法才能发挥作用。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应用机制要优先于成本管理措施与方法本身。

(三)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要明确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特点,必须注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与战术成本管理的区别,不应相互混淆。我认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

1、对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分析的全面性和管理的整体性。

战略成本管理是将管理置于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之中,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只有从空间和时间范围上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才能有效地进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2、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确定的长期性与短期性的结合。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企业考虑其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为实现企业使命所确定的在较长期限内要求达到的成本管理结果。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包括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两类。长期目标对短期目标进行控制,短期目标从属于长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执行目标,所以在战略成本管理中要协调好战略成本管理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3、企业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

企业作出的战略成本决策,对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深远性和根本性的影响。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表现在决定企业未来的成本发展方向、竞争优势、协同效应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从总体上看,战略成本决策的项目一般数额较大、影响面较宽、一个项目的成本全部得到补偿的时间较长。

(四)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

在大多数的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著作中,价值链分折、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价值链分析的任务就是要确定企业的价值链,明确各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效率,增加企业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为企业取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提供条件;战略定位分析主要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领先战略、目标集聚战略、生命周期战略及整合战略等;成本动因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微观层次的与企业的具体生产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如物耗、作业量等;二是战略层次上的成本动因,如规模、技术多样性,质量管理等。

二、由成本动因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战略成本动因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成本动因(costdriver)是指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

这些原因构成了成本的决定性因素(determinant)。

所谓战略成本动因是指从战略上对企业的产品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它具有如下特点:

1、与企业的战略密切相连,如企业的规模、整合程度等。

2、它们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更长期、更持久、更深远。

3、与作业性成本动因相比,这些动因的形成与改变均较为困难。

战略成本动因可以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structuralcostdriver)与执行性成本动因(executionalcostdriver)。由于这些成本动因在成本计算中常不予考虑,因此常常被传统的成本管理所忽视。对成本这样研究和划分,就能从经营战略的意义上作出成本决策,为我国企业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思路。

(二)结构性成本动因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结构性成本动因是指决定企业基础经济结构如长期投资等相关的成本动因。其形成常需要较长时间;而且一经确定往往很难变动;同时,这些因素往往发生在生产开始之前,因此必须慎重行事,在支出前进行充分评估与分析。另外,这些因素既决定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也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经营等方面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结构性成本动因的选择可以决定企业的成本态势。结构性成本动因主要有:

1、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在价值链活动规模较大时,活动的效率提高或活动成本因可分摊于较大规模的业务量而使单位成本降低。

2、整合程度:上述规模经济与水平一体化相关联,而整合程度指的是垂直一体化程度。整合(integrate)是指企业为了为自己所负责的业务领域更广泛更直接,在本企业业务流中向两端延伸至直接销售、零部件内制和原材料提供等。

3、学习(learning)与溢出:企业价值链活动可以经过学习的过程提高作业效率从而使成本下降。通过学习降低成本的因素有:

(1)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用户信息的反馈对企业的作用。表现为根据市场的反映改善产品的设计,提高优质品率。

(2)通过逐步改善厂房布置、生产排程、作业进度降低成本。

(3)通过工人活动量的累积使劳动熟练程度提高。

(4)通过对同业和外部专家顾问的学习而不断改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4、地理位置:企业的地理位置可以若干种方式影响成本。主要表现在:

(1)由于工资水平和税率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差异,影响了企业的工资成本和纳税支出。

(2)企业所处环境的交通便利程度及可利用的基础设施的状况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3)企业所处气候、文化、观念等人文环境,不仅影响了产品的需求,而且影响了企业经营的观念和方式。

(4)地理位置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流入。处于拥有优越的生活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较高的生活水平城市的企业往往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5)地理位置对营运成本有重要的影响。相对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商的地理位置是影响购货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相对买方的地理位置会影响企业的促销成本和销售成本如运费。

(三)执行性成本动因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决定企业作业程序的成本动因。它是在结构性成本动因决定以后才成立的。而且这些成本动因多属非量化的成本动因,其它成本的影响因企业而异。这些动因若能执行成功,则能降低成本,反之则会使成本提高。执行性成本动因主要有:

1、生产能力运用模式:生产能力运用模式主要通过固定成本影响企业的成本水平。由于固定成本在相关的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增加而改变,当企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提高,产量上升时,单位产品所分担的固定成本相对较少,从而引起企业单位成本的降低。对于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而言,生产能力运用模式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产量的上升会带来单位成本的明显下降。

2、联系:所谓联系,是指各种价值活动之间彼此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内部联系;另一类是企业与供应商(上游)、客户(下游)间的垂直联系。

(1)企业内部联系。企业内部各种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遍布整个价值链。例如基本生产和维修活动的联系、生产作业和内部后勤的联系、广告和直接上门推销之间的联系、品质控制与售后服务之间的联系。针对相互联系的活动,企业可以采取协调(coordination)和最优化(optimum)两种策略来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

(2)垂直联系:垂直联系反映的是企业活动与供应商和销售渠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主要是供应商的产品设计特征、服务、质量保证程序、产品运送程序和定单处理程序等。

3、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不同的是,全面质量管理强调质量管理的范围应是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的宗旨是以最少的质量成本获得最优的产品质量。故全面质量管理的改进总是能降低成本,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能给企业带来降低成本的重大机会。

上述两种战略成本动因的最主要的区别是,对于结构性成本动因而言,并不是程度越高越好,而是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但对于执行性成本动因而言,一般认为程度越高越好,例如,应尽量加强和鼓励员工的全面参与,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而且就企业而言,执行性成本动因总结的越多,将越有助于企业的成本管理。

总之,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为企业改变成本地位,增强竞争力提供了契机。企业的成本总是由一组独特的成本动因来控制,而每一个成本动因都可能成为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来源,选择于已有利的成本动因作为成本竞争的突破口是企业竞争的一项策略,应引起企业领导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战略成本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夏宽云2000

2、《成本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乐艳芬2002

3、《战略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张士玉王滨有张士宏2002

4、《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陈珂2001

战略管理论文篇11

一、影响企业战略调整的因素

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经营目标的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顾客。”一个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可以有两中基本的战略选择:一是提供更低的认知价格,二是提供更高的认知价值。企业能否及时进行有效的战略调整,决定着企业在未来市场上的生存和发展水平。这种动态战略管理受到企业核心能力、企业家行为以及企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1、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改变或调整企业的经营领域或方向,首先需要分析企业已经形成的核心能力及其利用情况。所谓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在竞争市场上,企业为了及时实现自己的产品并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必须形成并充分利用某种或某些竞争优势。其目的是为了不断争取更多的市场用户,同时也是为客户所能创造的价值。

2、企业家的行为倾向

动态战略管理中的战略调整是企业家行为选择的结果,企业家的行为选择对企业的绩效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家的行为选择直接制约着企业的行为选择,企业行为选择不仅是企业家行为选择的直接映照,甚至是企业家行为选择的直接结果,从而直接决定着企业未来的行动是否有意义。

3、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员工、特别是影响着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着企业战略调整方向的选择及其组织实施。与企业战略制定或调整和组织实施过程中需要采用的其他工具相比,文化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最为经济的有效手段。

二、实施企业动态战略管理模式

1、建立竞争情报系统

企业竞争情报及研究就是以动态战略管理为目的的关于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信息活动,是企业动态战略管理的基础。这一过程的目的是向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描绘出一个全面的、动态的竞争环境的图景,以使企业充分地准确地估计自身的竞争能力、竟争对手的实力和外部环境所蕴藏的各种机会和威胁,从而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竞争战略,创建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2、建立核心能力的动态管理

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效管理应是对核心能力整个演变过程的循环和实时的动态管理,核心能力的动态管理主要包括二方面内容:

一是管理过程的连续性。一个完整的合理的核心能力管理过程应包括核心能力的确定、培育、应用、评价与发展等阶段。核心能力的确定是指根据企业的战略展望等确定出为支撑企业发展战略实施所应建立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培育是指积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能力,通过事先的统筹规划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以一定的方法有效地培育出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应用是指如何寻找核心能力的应用机会,尽可能发挥核心能力的作用,为企业带来优良的经营业绩和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核心能力的评价与发展是指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地评价核心能力的适应性、领先性等,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企业核心能力保持与市场环境相适应的领先性,从而为企业带来可持续竞争优势。

二是管理的循环性。对核心能力的动态管理绝不是在评价完成之后便告结束,而是根据评价的结果再返回培育、确定或应用阶段,即或在原有核心能力基础上的单纯强化提高,或是确定应培育的新的核心能力,或是加强核心能力的应用,通过每一次循环,核心能力的内涵和价值都将得到提升,从而形成一个动态循环并不断提高核心能力的管理过程。

3、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在动态战略管理的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已经从传统的行政和操作角色拓展到了战略角色,被整合到企业的战略、运营等流程中去,并承担起新的职责,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参与战略规划。人力资源部门在参与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应了解整个公司的发展情况,公司下一阶段的战略计划和预定目标,实现这些战略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公司在下一阶段需要什么样的人员及这些人员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等。充分掌握战略信息后,人力资源部门必须紧紧围绕战略和目标展开工作,同时围绕战略目标应对现有的员工重新评估,并根据情况聘请新的专业人才,或者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培训,使其适应新的战略规划。

二是参与组织再造。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就是对组织内容人力资源的优势和劣势等方面现状进行分析,并与经理以及其他管理人员一起,重新规划组织构成,重新在岗位之间分配任务,找到对组织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岗位,并配置合适的人才,这样才能构建起与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

三是参与运营计划。人力资源部在有动态战略管理能力组织中不仅要求为战略和运营配备人员,还要参与运营计划,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与评估,并对其绩效作出评判,还要对人员的去留以及是否调换工作岗位,或者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培养和锻炼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新的职能为提升组织的动态战略管理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企业文化创新

通过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来长期保证企业对环境的主动适应,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一项非常艰苦和持久的工作,必须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科学的人员绩效管理体系,以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和企业整体文化修养。

1、机制创新

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要与创新机制相结合。通过各种灵活务实的绩效管理机制,与核心价值观达到上下理解一致,从而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公司可以开展象征性的企业欢庆仪式、礼仪、纪念活动,也可以通过树立本公司典型的英雄人物、传奇人物以及管理人员的表率作用,通过“树立典型”的方法,明确告诉员工提倡什么、鼓励什么,公司员工也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在打造公司创新机制的同时,要着手修订公司制度上与企业文化建设不相符合的部分,用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另外,按照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花时间来培训管理人员,从而在管理方式上作出相应改进。通过淘汰机制与绩效考核制度建设以及管理改进,逐步形成具有新的价值观的群体意识,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2、过程创新

企业文化的过程创新必须创建基于绩效的部门文化,改变以往的以“德、绩、勤、能”的《基准说明书》为考核指标的总括性的、抽象性的考核体系。在制定工作目标或者任务目标时,应采用SMART原则(S:specific具体的,M:measurable可测量的,A:attainable可达到的,R:relevant相关的,T:timebased时间的),考虑目标与计划是不是SMART化的。只有具备SMART化的计划才是具有良好可实施性。在绩效管理的开始,部门经理就要给员工传达一个正确的绩效概念,采用将“目标设定”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考评系统:在考核表中设定具体执行工作的基准,先让本人就各业务的执行状况作自我检查,然后再由主管发表意见,使每个员工的思想真正统一到绩效上来。

3、策略创新

在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内要将公司的价值观的内容作为考评与激励内容的一部分,其具体做法是将公司核心价值观用各种职业化行为标准来具体描述,通过鼓励或反对某种行为,达到诠释公司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并通过PDCA循环规则(P:plan制定目标与计划,D:deploy任务展开与组织实施,C:check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A:action纠正偏差并对成果进行标准化),通过不断的PDCA循环,来强化公司文化。

4、激励创新

人们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当今许多企业、组织之所以无效率、无生机,归根到底是由于它们的员工考核体系、奖罚制度出了毛病。公司首先应建立自己正确的、明确的价值标准,并通过奖罚手段的具体实施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研究企业动态战略管理的能力构成要素已经成为企业界、学术界关注的重心之一;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需要。因为企业动态战略管理可以让企业在动态竞争的环境中,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拉毋•查兰.持续增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曾仕强.管理思维.东方出版社,2005.

[3]陈传明.企业战略调整的路径依籁特征及其超越团.管理世界.2002(6).

[4]王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及其发展趋势.企业活力,2002,(1).

战略管理论文篇12

1.2战略管理的执行力度不够

烟草企业的战略管理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战略计划,而且还需要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在实施战略思想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战略计划付诸行动才能最终达到战略管理的目的。我国很多烟草企业已经意识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企业进行调整和完善,但是执行力度还是不够,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执行力度与战略计划不符,进而出现很多困难,阻碍烟草企业的发展。

1.3品牌战略过于相似

现在,我国的很多烟草企业都开始注重品牌战略的发展,但是大部分烟草公司的品牌战略太过相似。例如:很多企业在发展品牌的过程中都强调了要做大做强等方面。这种相似的品牌战略成为了烟草行业的主导与核心,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烟草企业的发展。从表面上看,烟草企业的品牌战略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每个企业都赋予了其不同的含义。企业在制订战略计划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战略的差异性,企业应该制定适合自身发展且不易被模仿的战略。企业在制定品牌战略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认真去执行,使企业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1.4战略管理水平不高

烟草企业的管理成本逐渐增多,原因主要是管理的水平、技术和手段比较落后,进而导致烟草企业的利润低下。管理者比较重视经营而忽视了管理,忽视了企业的战略规划,进而导致烟草企业的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即使在有了战略规划的基础上,烟草企业也不能按照规划进行管理,进而无法达到战略目标。管理人员没有对战略计划和组织结构的实施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中的一些漏洞逐渐变大。另外,战略管理需要企业根据市场发展规律、经营目标、竞争规律和竞争目的来组织经营和竞争活动。目前,我国烟草企业的管理手段比较单一,比较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所以无法在市场中形成全方位的竞争优势。

1.5不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发展

烟草企业所制定的战略管理策略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前的需要,但是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并不能保证这种战略仍然符合未来发展的需要。在环境发生变化之后,企业应该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进而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但是我国的烟草企业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之后,有的企业仍然按照之前的战略计划,不能尽快适应社会的发展,导致企业走向衰败。管理者在决策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而是沿用之前的方案。这种状况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企业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方向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2解决战略管理问题的有效策略

2.1注重企业的战略管理

我国烟草企业对战略管理的地位和处境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虽然企业目前具有较好的资源基础和社会环境,但是还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烟草市场的专卖专营局面受到了跨国烟草公司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局面日益加剧。烟草企业应该对局面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充分认识到烟草企业不能只靠感性管理和经验管理。如果烟草企业想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有较好的发展,那么就需要管理者用全新的理念对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进一步注重战略管理策略的运用。

2.2加强人才的管理

人才资源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所以烟草企业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创建学习型的组织,打造创新型和知识型的团队。首先,要引进高层次的管理人才,进一步的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的加快人才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另外,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吸引优秀的人才,例如高薪聘用、提供重要的岗位、设立一定的奖项、公开招聘和挂职锻炼等方法,加快引进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法律等高层次的人才。其次,要重视人才的利用和开发,加大员工教育培训的投入,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进一步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管理水平和劳动技能等。加强人才的储备,进而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具备产品知识技能和服务技能,建立工作人员积极进取、尽职尽责的态度,提高员工工作方面的自觉性。另外,还要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将员工的绩效和薪酬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要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的奖励措施,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一定的奖励,培养员工的忠诚度。最后,还要进一步改革用人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企业要通过机制创新来造就新一代的人才,冲破经验和资质的束缚,更新人才的选拔标准,使优秀的青年人才担起企业的责任,使其多在困难的环境中进行磨砺,加快他们的成长。我们还要确立业绩取向的人才价值观,使业绩、岗位和能力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人才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2.3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凝聚力、激励力和辐射力等功能,能够有效地影响企业的战略管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战略能够有效地指导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能够依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的改变和调整。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够影响工作人员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企业成员的信念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企业文化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它能够使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充满激情,并进一步贯彻和实施企业的战略计划。如果企业想要得到长期稳固的发展,就需要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建立能够使员工的价值观念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进一步加快烟草企业的发展。

战略管理论文篇13

知识管理绝非新生事物。数百年来,家族企业的商业智慧世代相传;工艺大师们呕心沥血授艺于徒;工人们在一起交流心得和技艺亦由来已久。但直到本世纪90年代,企业领导们才开始谈论知识管理。现代经济的基础已从自然资源转为知识资产,这种变化迫使经理人返身审视企业的知识基础及其利用情况。与此同时,电脑网络的日益普及,也使人们能更加便捷和经济地进行知识的编码、存储和共享。

两种战略模式

对一些企业而言,知识管理战略的核心是电脑。经过精心编码的知识储存在数据库中,企业员工都可方便地调用。我们称此为知识管理的编码战略。而在另一些企业,知识跟开发知识的人员密不可分,知识主要通过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实现共享。在这类企业中,电脑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交流,而非储存知识。我们称之为知识管理的个人化战略。选择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并不能随心所欲,而必须考虑企业服务客户的方式、企业的经济状况以及员工的具体情况。

一些咨询公司研究发现,如果企业在知识管理战略方面重点不当,或试图同时推行两种战略,则企业实力很快就会受到削弱。

安达信咨询公司(AndersenConsulting)和峨扬公司(Ernst&Young)等一些大型咨询公司,在知识管理方面遵循的是编码战略。在过去五年中,它们开发了多种精妙的方法来进行知识的编码、存储和调用。知识的编码是通过“人员到文档”的方式实现的,即知识首先从开发者那里提取出来,使之与开发者分离,再被广泛用于各种用途。峨扬公司商务知识中心主任RalphPoole(普尔)指出:“我们删除那些只适用于特定客户的信息,然后从文档中抽取面谈指南、工作日程、借鉴基准数据、细分市场分析等关键知识,把它们存储在电子数据库中以供调用,由此建立知识‘对象’。”这种做法让许多人能搜寻并调用经编码的知识,而无须接触该知识的最初开发者。这样,我们就有可能通过知识再用实现规模效应,并由此使企业得以发展。

与此相对,贝恩(Bain)、波士顿顾问公司(BostonConsultingGroup)、麦肯锡(McKinsey)等战略咨询公司则强调知识管理的个人化战略。它们注重的是人员间的直接交流,而不是数据库里的知识对象。未经编码,可能也无法编码的知识通过脑力激荡和一对一交谈得以传播。咨询师们就所需解决的问题一起反复探讨,共塑洞见。

为使个人化战略在知识管理方面行之有效,贝恩等公司投入巨资构建人员网络。知识的共享不仅可以通过面对面的形式实现,而且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视频会议实现。麦肯锡公司也通过许多种途径来培育人员网络,如相互调动异地分部职员、倡导立即回复同事电话的企业文化、建立专家目录,以及利用公司内部的“咨询督导”来帮助咨询项目小组。

这些企业同时也建立了电子文档系统。但其目的不是提供知识对象,而是让咨询师通过查询相关文档,迅速掌握特定领域的相关知识,并由此了解公司内部谁曾从事过某一课题,然后直接与其联系。

如何选择知识管理战略

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应该反映其总体竞争战略。比如,企业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如何把该价值放入一种经济模式,企业员工如何实现这种价值和经济模式。

作为企业经理人,必须能够清楚地阐述顾客为什么购买一个企业而非其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顾客期望从企业获取什么价值?企业中内含的知识如何为顾客增加价值?如果企业对上述问题尚无明确答案,就不应该急着确定知识管理战略,否则容易误入歧途。

如果对企业的竞争战略已经了然于胸,经理人还需考虑下列三个问题,以帮助自己选定基本的知识管理战略。虽然答案的含义似乎不言自明,但经理人很有必要非常明确地指出公司的竞争战略与利用知识支持这一竞争战略之间的关联。

你提供标准化产品还是定制产品?提供标准化产品的企业,销售的产品几无变化。尽管戴尔(Dell)按订单组装的电脑比大批量上市的产品差异要大,但戴尔公司的产品仍可视为标准产品。对于生产标准产品的企业而言,采用基于知识再用的知识管理战略较为合适

提供定制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其工作重点在于满足特定顾客的独特需求。由于这些需求存在较大差异,编码知识的作用对它们很有限。采取定制产品策略的企业,应该考虑个人化的知识管理战略模式。

你的产品是成熟产品还是创新产品?基于成熟产品的商业战略,通常从再用模式中受益良多。成熟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过程包含多种为大家所熟知的工作和能够编码的知识。反过来,建立在产品创新基础上的战略,最好配以个人化的知识管理战略。在寻求创新的企业中,员工必须共享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往往会散失在文档中。

员工靠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解决问题?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编码的知识,如简单的软件代码和市场数据。如果企业员工依靠显性知识完成工作,“人员到文档”的方法最有效。相反,隐性知识很难用书面形式表述,需要通过个人经历来获取。它包括科学专长、操作诀窍、对行业的洞察力、商业判断力以及技术专长。如果人们最常利用隐性知识解决问题,人与人直接交流的方式绝对有效。

有时侯,经理人试图把本是隐性的知识变成显性知识。这样做会带来很大麻烦。例如,施乐公司(Xerox)一度尝试把服务和维修技师的相关技能植入专家系统,安装在复印机上。他们希望,接到维修服务电话的技师可以在该专家系统的指导下远距离完成维修任务。但最终结果是,技师们光靠该系统无法解决问题。复印机设计人员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技师们是通过分享自己维修机器的实例互相学习。专家系统并不能再现面对面交谈过程中的微末细节。

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往往可以预示应该采用哪种知识管理战略。但有时候,另外两个因素往往使问题复杂化:即公司内部多个事业部的并存和知识的商品化。

让两种知识管理模式共存于同一企业的不同事业部中,是一种诱人的设想。它们的确能共存,但只限于各事业部象独立公司一样营运的企业中。比如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它的汽车事业部与信贷金融事业部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在这种企业里,各事业部实际上可以施行不同的知识管理战略。但是,在各事业部密切整合的企业中,应该只采用一种知识管理战略,或者将不适合既定知识管理战略模式的事业部分离出去。

一些知识密集型的产品和服务,比如业务流程重组咨询,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日渐成熟,逐渐演变为大众化产品。在一开始,业务流程重组的过程需要独特的解决方案。但不久后,便需要一种按部就班的解决方法。CSCIndex(编者译:CSC指数咨询公司)一开始用个人化的知识管理模式支持定制产品策略,这种组合是正确的。但随着业务流程重组概念的演变,这种做法就逐渐变得不合时宜了。这时,公司面临抉择:要么改变知识管理战略,要么退出业务流程重组咨询业务。该公司在两个方面都无所作为,最后面临时日困难只能以破产告终。

在高效企业中,尽管新的产品和服务日渐成熟,知识管理战略模式仍能保持不变。对致力于提供高度差异化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来说,明智之举是在解决方案变成大众化产品之前,退出业务流程重组咨询这样的领域。重复利用知识和解决方案的公司则刚好相反。这类企业可趁方法成熟之机大加利用。峨扬公司的合伙人PeterNovins(诺文斯)说道:“我们尽可能迅速地使某个领域的技术专长变成大众化产品,使其达到一定规模并重复利用,客户和我们都能从中得益。”

不要孤立看知识管理

一些公司的行政总裁极为重视知识管理,另一些企业则不象对待成本削减、结构重组或全球化扩张那样予以重视。在后一种企业中,即使有知识管理,也只存在于人力资源或信息技术等职能部门。然而,孤立对待知识管理的企业有可能收不到效益。只有当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和竞争战略相协调时,企业才能受到最大效益。

要实现这种协调,需要有总经理的领导。如果行政总裁和总经理积极投入,选择知识管理策略以支持明确的竞争战略,企业和顾客将共同受益。如果高层管理人员未能相应选择,则企业和顾客双方都受损。结果,顾客花钱购买定制方案,而其实一个标准化方案就已足矣。要么是,客户在面临特殊问题需要帮助时,只得到万金油式的建议。在企业组织内部,员工没有了轻重缓急。问题很快演变成权力斗争,人们为争夺资源而不顾大局。这时,只有强有力的领导方能指明企业的前进方向,带领企业克服阻力、选定和实施新的知识管理战略。

有效的激励

人们需要激励,才会参与共享知识的过程。两种不同的知识管理战略要求不同的激励体制。在编码模式的知识管理战略中,经理人必须建立制度,鼓励员工写下自己了解的东西,并把所生文件存入电子数据库。要促使人们采取这些行动,需要真正有效的激励方式,而不是小刺激。实际上,员工向文件数据库所供内容的水准和质量,应该成为他们年度绩效评估的一部分。比如,峨扬公司就是这么做的。在它们的绩效评估中,咨询师要接受五个方面的考评,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对公司知识资产的贡献和利用。”

在采用个人化知识管理战略的企业中,鼓励知识共享的激励手段不尽相同。经理人必须奖励那些直接与别人共享知识的员工。在贝恩公司,每年都会在各个方面对合伙人进行考评,其中包括他们给予同事多少直接帮助。公司合伙人高达1/4的年度薪酬,取决于他与公司其它人员进行了多高质量的人际对话。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