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实用13篇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篇1

作为一所成立仅两年的新学校,由于学校创办时间短,扩张速度快,师资队伍在不断扩充之中。为尽快整合师资队伍,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项目,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稳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理论依据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实际上就是一种“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研究者,即教师,以改进教学实际工作为主要目标,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并解决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本身就是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一个过程,其哲学原理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研究,找到问题所在,有目标地学习并运用恰当的策略,以改进这些问题。其核心理念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行为跟进”,核心目标是构建学习型团队、反思型教师。

所谓自我反思,不仅指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也是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使用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困惑,这也是制定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起点。所谓同伴互助,强调的是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由于惯性思维,教师对自己已经形成的教学习惯往往难以发现其不足之处,而通过组内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可以更明确地发现自身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并可以与同行进行对比反思,从而做到博采众长。而专业引领,要求教师既要多读专业书籍,学习先进的专业理论和方法,也要不断向同行中的佼佼者学习,更可以在自己学校内部平等交流,能者为师。

在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时,每一位教师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自己看到的具体问题起步。但改进目标要集中,应选择自己迫切需要改进的,或相对容易改进的一、两点入手,带动全面提高。从表面上看,改进的是某一方法、手段、行为、操作,从本质上说,改进的是工作态度、思维方式、教育理念,而绝不仅仅是一、两个具体问题,而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行动目标

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动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优势分析,可以使一些无意优势变为能动优势,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保持,有利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同伴的意见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做出客观分析,并制定出改进目标,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改进措施和对策,还要在改进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随时记录典型案例、自身的收获与体会等。通过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个项目进一步建设、完善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教师制定“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并予以切实落实,是改变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有效措施,通过推进这项工作,将可以达成以下目标:

1. 教学模式转变。通过“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推进,教师将更加主动、有目的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将其落实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去,从而实现从教改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化,使学科教学的研究走向深化。

2. 教师自身的反思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将推动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明确得失,寻求改进策略。教师将在不断地分析、研究、讨论中获取知识、获得技能以及相应的体验,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理性思考的深度。

3. 教师的集体研究意识增强。“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要求教研组、备课组对每位教师的自我分析进行集体讨论,并在每位教师个人改进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这样将会大大推进教研组或备课组集体讨论研究的氛围,教师们相互学习,彼此沟通,经验共享,形成智慧交融的合作主体。

三、措施及行动

1. 高度重视,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推进。要做到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项目,学校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为此,学校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由校长直接领导,分管教学副校长带领教务处、各教研组具体负责推进这项工作。

2. 准备充足,分步推进。为了做好项目推进工作,学校专项工作小组首先进行了相关理论的学习,并借鉴其他兄弟学校的经验,制定了《课堂教学改进目标要求》、《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表》、《课堂教学改进记载手册》、《课堂教学改进评估表》等文件,为项目的有效推进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项目的实施以学期为单位,每学期初,学校请每位教师填写完成《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优势与特点、问题与不足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针对分析结果,从某个具体问题入手,制定自己本学期的改进目标和改进措施。教师个人的改进计划制定完成并经教研组讨论修改、教学分管领导审核后开始执行。

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后,学校还会为每位教师提供一份《课堂教学改进记载手册》,用于进行改进措施的具体落实情况记录、改进案例记载、学校评价记载和学期小结。这本手册的主要作用是让教师的教学改进过程有规范的积累,从而促使教师逐步养成记录自己教学研究过程的习惯,为教师专业化的长效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学校也可以把教师的这本手册作为工作交流、教学研究的资料。

在学期末,教师、教研组、教务处要分别针对每位教师完成《课堂教学改进评估表》的填写,通过教师自评、教研组评价及教务处评价,对教师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反馈,并引导教师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3. 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确保项目扎实有效推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校长室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起到引导、服务等重要作用,通过精细化的管理,规范化的操作,确保项目的实施不会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要确立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总体目标,逐步形成并完善“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评价指标”,建立配套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实施情况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及教研组、备课组评优的重要指标,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改进工作起到引导和推进作用。对于改进计划落实较好的教师,学校应组织他们进行经验介绍、优秀课例展示等活动,从而起到示范、辐射效应,以点带面,推动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经验体会

通过项目推进,学校以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为抓手,加强校本师资队伍的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育人能力。通过此项目的推进,学校还进一步完善了校本研训体系,创立了“教师文化讲坛”,定期开设由专家和本校教师主讲的文化讲坛,为教师展示个人独特的文化品位,高尚的生活情趣提供舞台,以“文化讲坛”为载体,推动教师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进而推动教学工作的有效性。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制定、实施及优秀课例的展示、点评,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教师的学习热情,做到了师资队伍建设有层次、有重点、有创新。

当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学校管理层面需要改进的问题。学校自身需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如在校园网上开设“教学论坛”,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加强图书馆建设力度,为教师提供更丰富的研究资料;在管理制度、奖励措施等方面对此项工作予以强有力的支持等。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强与区域内外学校的互动,加强与市、区学科教研员的联系,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与教研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M].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

[2]连建华.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概论[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篇2

一.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优势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自主阅读的能力,初步掌握了阅读方法。

不足但由于家庭条件以及阅读习惯的原因,学生阅读量太少,而且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因此知识面太窄,从而影响到语文综合素养。

二.课堂改进行动目标

通过加强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教学改进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

夯实基础:优化课堂教学的系统设计通过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有阅读环境,教给学生自己阅读的方法,从而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互动质量通过阅读打卡,做好阅读笔记,积累知识,提高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从而提升课堂互动效果。

落实重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通过长时间的阅读积累,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积累丰富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素养的重点。

四.分阶段实施步骤

第一步:建立图书角,创设阅读环境。

第二步:提出阅读要求,建群打卡,教师和家长共同监督。

第三步:提升阅读要求,做好读书笔记。

第四步:结合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第五步:通过阅读分享,提高学生阅读带来的成就感 ,从而爱上阅读。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篇3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是指教育者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沟通和交流(Brian Gonzalez,2011)。不可否认,这样的教学模式确实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课堂讲解知识点、学生课后完成作业;也符合新课程理念提及的“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因此,我们大力引进并且推崇这种教学模式,期盼它能在我国开花结果。然而,“人家的文化根基生成了人家的教学思想,人家的教学思想创造了人家的教学模式,简单地移植过来是否就能存货?像引进流水生产线一样引进教学思想,是否会凝固讲话人家的文化,同时也约束本土教学思想的生命力?”(杨启亮,2011)

一、翻转课堂中国热的原因

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2011年重庆聚奎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偶然看到相关文章,遂被其理念吸引,经学校同意,在该校率先开展实践研究。随后的几年里,它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呈现“燎原”之势。

(一)翻转课堂革新了传统课堂

综观翻转课堂的概念界定,不难得出,它是对传统课堂的全方位改革。首先,翻转课堂颠倒了课堂教学的形式结构,由先教后学颠倒为先学后教;其次,翻转课堂革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师由传统课堂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我国长期以来进行的课堂改革主要强调“课上”,对“课上+课下”进行的改革尚未普遍触及(李允,2014)。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指引了新方向,顺应了时代潮流。

(二)翻转课堂具有“高效”表征

国外翻转课堂的实践成效的确很明显,林地公园高中于2007年一经尝试就取得了良好成效,随后吸引了诸多学校效仿。它的这种改革成效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极具诱惑,符合我国追求高效课堂的发展方向。翻转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其更加现代化,顺应了时展。

(三) 中国教学改革具有“引进情结”

学习、引进、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是促进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之一。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教学思想,让我们产生了引进的兴趣,其在国内的火热程度让我国一些教育学者感到惊讶。“引进情结”推进了翻转课堂中国热。

二、翻转课堂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试行

笔者在对翻转课堂理念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将其运用于自己的一堂英语教学,以期为翻转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总结一些启示和建议。笔者将这一次试行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分。

(一)课前

1.笔者将自己录好的微视频及话题资源放于网站,布置学生回家进行自主学习;2.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关于假期旅游计划的微课,思考旅游计划的内容有哪些,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旅行计划的四要素:Where are you going?When are you going to leave?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here?What are you going to do?3.学生根据笔者设计好的学习任务单,选择学习资源,开展个性化学习。笔者设计的学习任务单包括:了解著名景点,能说出交通工具,能准确表达时间,能灵活运用一些句型,能设计旅行计划。笔者提供的学习资源有关于用英语表达著名景点和交通工具的微课,有用英语表达时间的微课,还有用英语谈论旅行计划的微课。4.笔者在线为学生提供帮助。

(二)课中

1.笔者创设旅行情境,让学生回顾旅行计划的四要素,让学生谈论课前学习的收获和困惑;2.学生分组讨论景点、时间和交通工具的表达;3.笔者和学生一起总结旅行计划四要素;4.笔者请学生谈论暑期旅行计划,并要求写下来。

(三)课后

学生将设计的旅行计划放置于网站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三、启示与建议

(一)优点

这样的授课把知识传递放在课前,知识内化放到课中,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教师通过微课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通过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了解了旅游计划的四要素,时间表达的知识难点也通过微课事先对学生进行了引导。课前的学习为课中的创设情境及学生的交流、设计旅行计划奠定了基础。课后的运用也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

(二) 挑战

1.翻转课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持。随着教育技术的普及,学校的电脑设备也开始齐全,但是除了电脑,翻转课堂还需视频录制设备、路由器、云平台和学习系统软件,这就需要大量经费投入,因此,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翻转课堂无法施行。

2.翻转课堂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大大提高了。翻转课堂是对我国传统课堂的全面改革。然而,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实施教学和保证达到目的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3.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监控有一定难度。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弱,课前学习效果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师的监控依赖于家长对学生的监督,而家长的文化程度影响学生课前学习英语的效果。

结语

翻转课堂兴起于美国,作为改革的关键人物,教师应对其首先进行全面且深刻的了解,然后根据课程及学生特点进行调整,使其适应并服务本土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启亮.释放本土教学思想的生命力[J].课程・教材・教法,2011(2):29-35.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篇4

2、进一步构建生活化德育体系。第一,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对学校日常德育工作的指导、管理和评估;第二,进一步研究“家长学校”工作,开展班主任论坛、家长学校经验汇报、先进学校现场会。第三,加强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第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继续抓好课堂教学和辅导室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师。

3、继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第一,举办新班主任培训班,颁发班主任资格证书。举办主题为“我幸福我是班主任”的师德演讲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决赛期间同时培训新班主任;第二,继续实施“五个一”实践活动。

二、进一步加强教学规范,抓实抓细常规教学

(一)改进教学设计

1.准确把握课标和教材

(1)开展对课程标准的再学习、再研究

①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的目的、目标和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教学标准和目标,准确把握学科的本质和教学理念,从学科教学的操作层面正确把握教学的基本要求。

②把自己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和体会与课标进行对照,按照课标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与改进,自觉以新课改理念优化教学行为。

(2)开展对教材的学习研究

①通盘学习、理解和掌握教材

a.明确本学科、本册书的教材特点、知识结构,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b.总结本学科、本册书的知识、能力、价值体系,准确确定学科的三维目标,以便从学科结构的角度规划每一节的课堂教学。

②深入分析单元、课时教材

a.明确教材的地位、作用、编写意图

b.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资源开发,用好、用实、用活教材

2. 认真研究学情,明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能力水平等,以便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3. 改进教学设计

(1)要树立质量意识,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日常的教学设计,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策略,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明确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克服形式主义的做法。教学设计可参照现成的教案,但必须规范、项目齐全,不允许不写教案上课,不允许在书上写教案和用购买的不经改造的现成的教案,照搬照抄教学设计上不出有效的课。

(2)备课组或教师个人进行单元备课。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结构和重难点、教学方法策略、课时分配、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分任务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同一备课组集体备课,教师上课前再进行个性化的改造。乡镇中心校统筹村小同一年级、同学科集体备课。

(4)加大名优教师优质资源的辐射力度,引领带动其它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5)使用农远光盘的课可只备光盘使用策略。

(6)教研组进行公开课的集体备课。

(7)小学同一学年的班主任可根据实际情况尝试两个教师一个组合,分别教语文、数学,互为班任。

(8)同一学年、同一学科的教师可尝试根据自己的特长各选择一部分教学内容,分别承担自己选择部分的全部班级的教学任务。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磨务实高效的课堂

1.课堂教学必须遵循新课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和本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使教师掌握本学科教学的基本课型、基本技能,切实提高教学的基本能力,有效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2.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推进启发式和体验式教学,积极推进探究式学习,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具体教学中要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Ji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和感知体验、充分展示表达、大胆质疑问难、深入交流评价、自主发现和建构知识、应用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和快乐学习,变学生单纯的背诵、记忆为多元化的领会和理解。

3.提倡发挥教师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4.各中小学除毕业班外每一学科抓一个典型,研究实践新课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和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5.有机器人的学校要按照市教育局下发的课程标准开满机器人课程,并做好学生参加市机器人大赛的培训。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篇5

以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动力,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围绕进一步优化集体备课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扎实开展高年级数学备课组研训活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利用每单周三的备课组(教研组)活动时间,配合教导处组织备课组老师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新理论和先进经验,学习阳光课堂的相关理论,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倡导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的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二)抓好课堂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在日常教学中,要借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认真研究"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不断改进备课方法,提高备课质量,把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色溶于一体,积极采取集体重点准备、个人能根据班级实际加以调整、教后能及时地做好教学反思。尤其是要以教导处提出的建立阳光课堂为重点,切实做好自身备课。合理安排每一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有针对性、教学有成效。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新教材所蕴含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充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自主地学、能动地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和发现,真正让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实施。打造阳光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学期高年级数学备课组研训活动以集体备课为主,穿插组织一些集体备课后的实践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以及反思性教学交流、研究活动。

集体备课实施程序:

(1)分工协作:由主备教师要提前对后一周(5课时)的教学内容精心备课,备课组其他教师在集体备课前,也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形成基本的教学思路,为讨论交流作好准备。

(2)交流修改:由备课组长组织好本组教师,按照已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开展活动。先由主备教师就预设的教学设计作详细地介绍,供其他教师学习、思考。后备课组其他成员对"主备人的教学设计"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优化方案,达成一定的共识。

集体备课活动要求:

(1)集体备课的教案可以借鉴优质教学资源,但须杜绝将网上下载或往年备课直接打印的"拿来主义";主备人须依据自身教学素养,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可操作的教学预案。

(2)集体备课"交流修改"前,由主备人确定每次交流5课时中的"1至2个重点课时内容",并告知其他成员认真准备,以利于"交流修改"时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每一次集中交流的时间有限,期望通过此举措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交流的效率与质量。

(3)建议备课组成员加强教学反思性研究,鼓励教师以"教学问题记录表"的形式将"备课、上课、作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时与年级组其他教师探讨、反思,寻找归因。从而能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补救措施。

(四)重视教学管理

本学期,高年级数学备课组将继续加强"教学五认真"工作管理。备课组长配合学校领导承担对数学教学的指导和管理,以抓"集体备课效益"为突破口,做好教学的各项常规工作。

(1)备课:以集体备课活动为抓手,加强交流研讨,突出个性修改,切实提高质量。

(2)上课:围绕集体备课教案,扎实组织课堂教学;继续关注学生"双基"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成长;关注教师教学水平地提升。

(3)作业批改:严格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规范作业格式和教师批改行为,确保一课一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课后反思:认真写好课后反思,将课后反思与集体备课活动、数学教研活动等结合,规范研究的过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对以上教学常规工作要求的强化,努力在数学教师中树立优良的学风,刻苦钻研业务,加强研究性学习,强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意识。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2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务教研处和数学教研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新版《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规范教学行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积极开展备课组活动,认真学习,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备课组中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年轻教师的研讨研修作用,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提高备课组每位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研能力。

三、工作措施

优化备课组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讨、校本研修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四、工作安排

1、集中学习,制定本学期年级组数学教学计划,落实组内活动安排。

2、组内集体备课:《认识人民币2》——主备人王群。

3、主备人执教组内公开课《认识人民币2》,组内数学教师深入课堂听课观课,评课研讨。

4、主备人执教校级公开课《认识人民币2》。

5、期中考试及质量分析。

6、商讨家长会交流事宜。

7、网络晒课:制作课件、撰写教学设计、上课录课。

8、组内商讨,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9、撰写三个一评优教案、论文。

10、学科教学总结,期末检测。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3一、指导思想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本学期将继续围绕学校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数学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备课质量的稳步提高,并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工作思路

在本学期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这习惯一块知识的教学,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为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从而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本学期目标,落实任务。

三、预期目标

1、提升一年级数学教师课堂组织的能力

2、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

3、组织全体组员积极参与新课程研究,勤反思、勤撰写,提高教师的探究能力

四、具体措施

1、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务处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数学教研组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2、严格按教务处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

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3、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4、集体备课的教案,只是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本校教学条件,作出相应的修改。

5、提倡教学相长,平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加强教师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精心准备,把握“优化教学设计、落实教学目标”这一主题,重点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制定上下功夫,集体备课的流程一般为:组长先确定教材交组内老师分散备课,然后在个体备课的基础上集中进行讨论,集体设计一份比较优秀的教案,这份教案由下次上课的老师进行施教,最后进行说课评课等。

7、积极准备一年级的口算比赛。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4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学校的“信息化生态课堂”为基准,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校本培训的高度融合,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课组成员情况分析

我们学科组有两名数学老师,徐时旺老师从教近三十年来一直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对学生严格要求,对数学教学有自己的执教风格,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相信她会带动我们学科组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对待工作善于学习,勤于钻研,但在学生管理方面有些欠缺。我们组两位老师都多次执教区镇公开课,一度受到领导的好评,基于此,我们要发扬“团体作战”精神,互相学习,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坚持集体备课,认真落实不流于形式,贯彻数学组的工作计划,为创先进备课组而努力。

三、教研组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和研究,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工作实践中去,进一步提高课改实施水平,重视对学科课程的研究,加强信息化生态课堂的建设。

2、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有利条件。

3、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

四、本学期活动内容

1、每单元至少一次集体备课。

2、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和研究。

五、具体活动措施

1、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数学教研组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2、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

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3、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4、集体备课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作出相应的修改。

5、提倡教学相长,平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提倡多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报刊资料,努力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率的教学设计,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备课。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5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文化滋养、以雅育雅、自主发展、享受成长的办学理念,以现代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以常规落实,质量为首,主题研究,专业提升为工作主题,开展本期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结合二年级数学组自身实际,重实效、重发展、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工作策略

用心研究、科学实践、确保质量、促进发展

三、工作要点

(一)注重各项常规工作的顺利开展。

1、备课:按不同教龄段的要求进行分层备课。

在备完全册教案的基础上,坚持课前修改和课后反思,教研组长坚持每周检查,并签注意见和建议。教导处每月抽查。

2、听课、评课:认真开展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活动。

特别是听课后的评议活动要落到实处,做好资料收集和记载。

3、作业与辅导:

布置作业的目的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及时收作业,及时批改和发还作业,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

情况。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不按规定交作业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帮助教育。加强对学生问题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4、研究落实的提优、辅差工作计划,对本班本年级的学习困难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早发现,早预防,早落实,及时解答疑难、补习指导。

可以建议:建立错题记录本(随时记载)、学生成长记录本(随时记载,重点是学困生)、知识要点整理本(每单元集体备课整理,教学过程中完善,到期末整理成有序的知识要点)、建立后进生辅导记载。

5、教研组坚持按计划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认真记载,认真总结。

在每周三下午,教研活动时间专时专用,与平时随机的听课、评课、研究等活动相结合,既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全局性,又高质、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二)探索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用心研究

(1)每位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现代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

要求:每位教师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实践计划,本学期应有至少10%的课堂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2)教研组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教研计划,并订出典型课例进行研究,本学期至少应安排5次相关的教研活动。

2、科学实践

(1)结合学科和年段特点,积极探索和实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每位教师在组内展示一节相关研究课。

(3)教研组提供一节相关课例在大组内展示。

(4)本年段结合拟定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从典型课例入手总结提炼出相关模式。

四、本学期特色工作

1、坚持数学实践作业的设计。

2、坚持快乐周末练习的设计。

3、开展小樱桃杯数学竞赛。

五、各学月工作重点安排

第一学月: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参加期初的教材分析,初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学月:继续学习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活动。

第三学月:现代课堂教学展示课,举行小樱桃杯数学竞赛。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篇6

【作者简介】赵贵龙,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210012)教研室副主任,小学数学教研员,高级教师。

“十二五”时期,南京市雨花台区教育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雨花台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升工作意见》,坚持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质量提升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推动了雨花教育教学改革稳步前行。

2013年,区教育局在深入推进“反思性教学策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上,提出“让质量更有生命”的教学改革发展新目标,在小学教学改革方面聚焦创新、强化指导,引领小学发展的新常态。

一、引领与规划:奠定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石

1.顶层设计,思想引领。

教育教学说到底是培养生命的工作,是让儿童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谐地生长的事业。对应这一终极理想,我们所追求的质量也应具有生命的特质:健康的质量、和谐的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为此,我区小学教育顶层设计遵循“育人为本,特色发展”的理念,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把培养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兴趣广泛、个性彰显的学生作为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

围绕“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区教育局提出“五个关注”:关注课堂,让课堂成为学堂;关注教研,让教研落地生根;关注教师,让教师心有所属;关注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眼中看到自己;关注家长,让家长成为合作者。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教学改革强化“四个改变”:一是常规管理改变,在思变中反思和检讨,做到“认真、坚持、激励”;二是课堂教学改变,突出以学生为本,大胆改革,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乐学、阳光;三是教育科研改变,变职称导向为问题导向,变问题为课题,寻找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四是质量评价改变,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促进学校全面和谐发展。

2.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我区以全国“十二五”课题“区域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策略的研究”为抓手,推进区域小学课程规划的制定和完善。指导学校完善课程规划与实施计划,建成小学课程基本框架,分步拓展课程内容。通过专家点评、样本示范和分享交流,让每一所学校形成自己的课程规划,使学生的每一段校园时光都找到存在的意义。在完善学校课程规划的同时,我区全力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突出课程计划实施的规范性、丰富性、学术性,在实践中完善对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改进和激励机制。

3.制度重建,管理提升。

要让顶层设计与规划付诸现实,就离不开科学的制度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10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基于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我区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行学校自主管理,推进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区教育局重建学校考核制度,推动小学教学绩效发展性评估,为学校发展松绑;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平等对话”“合作共享”的工作机制,为教师减压。在教学管理上,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2015年,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教管人员编印了雨花台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手册》,引领区域学校重建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实施细则,推进教学精细化管理,提升了全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实践与反思:在教学改革的“深水区”全面探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课堂教学改革便成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我区课堂教学改革重点围绕“雨花新课堂”的探索,开展了多学科、多层级、系列化、特色化的专题研讨,全区课堂教学改革从区域规划到校本实施再到学科推进,全面展开,呈现出勃勃生机。

1.区域规划。

(1)界定概念,统一认识

为统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思想及思路,区教育局提出“雨花新课堂”的概念。“新”:意味着改革和创新,即要有突破传统、契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生态和教学评价。“雨花”:意味着要注入本土特质,即要有基于雨花情态的文化继承和特色创新。“雨花新课堂”,在形式上从讲授为主走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融合雨花元素;在实质上蕴含雨花本色的、快乐的、美的课堂。要求各校能紧密依托校本实际,深入理解,大力推行,勇于创新,将践行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做到深处。这就进一步统一了对“雨花新课堂”内涵与理念的基本认识。

(2)制定方案,拟定计划

提出和研究“雨花新课堂”是雨花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教师研究力、学生学习力的需要,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在区教育局的部署下,我们确定了“三级五段”推进策略。“三级”,即分三级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细则进行落实,区级层面制定《区域规划方案》,做好统领;校级层面设计校本实施方案,开展研究;组级层面制定实施细则并进行研讨。“五段”,即分五个阶段推进“雨花新课堂”的研究与实践:2014年提出问题,2015年春季试点研究,2015年秋季正式研究,2016年应用推广,2018年汇集成果。

(3)强化研究,深入探索

围绕“雨花新课堂”建设,我区小学结合学校实际,基于课堂教学真问题开展研究。区教研室组织现场观摩和典型示范,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每学期,全区至少组织开展“雨花新课堂”大型观摩活动1场,至少邀请2位教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就课堂教学改革作专题讲座;每学年,召开一次课堂教学反思推进会,汇编一本《教育教学论文集》。近两年,我们在“雨花新课堂”建设的区域层面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研究“雨花新课堂”的内涵,二是研究“雨花新课堂”的推进策略,三是研究“雨花新课堂”的场域和课堂教学评价,四是研究“雨花新课堂”建设如何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科特点。

2.校本实施。

(1)校本落实,稳步推进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也是贯彻实施新课改理念的主要载体。区教育局启动“雨花新课堂”研究,推进“质量提升工程”,引领各校课堂教学改革。区实验小学推行“先学后教”,强化对前置性学习的研究,探索出课堂教学“学”“议”“导”“练”模式;雨花外国语小学利用课前三分钟的“苹果讲坛”优化课堂结构;金地自在城小学打造“共享式课堂”,出台共享式课堂的十大标准;小行小学“乐行课堂”活动化的研究与实践喜结硕果,在“全国友好学校发展联盟第八次专题研讨会”上获得教研成果展示一等奖;古雄小学积极打造“和乐课堂”,倾力建设民族吹管乐队,学校多次参加国内、国际艺术成果交流,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板桥小学借百年校庆之机,充分挖掘“灵动课堂”的课程价值,展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新成果;西善桥小学“生态课堂”导学单的研究与实践,彻底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2)组本研究,形成特色

组本教研围绕课堂教学最普遍的问题展开研究,有助于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如,我区小行小学数学教研组深入践行小班化教育全纳性、个别化、差异化的理念,提出“ACE课堂教学策略”,关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业表现和与之相应的能力水平,构建了“乐行课堂”活动化教学范式。又如,共青团路小学语文教研组认真开展“三备课”活动,探索出“课前预习,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异彩纷呈――群策群力,精彩展示――适时评价,激发热情――拓展延伸,巩固应用”的幸福课堂教学模式。

(3)深入反思,改进评价

“生命化课堂”“乐行课堂”“生态课堂”等好课标准的研制,促进了广大教师对于“高质量课堂”的科学审视和个性化表达,细化了对教学行为的描述。“课例研究”“课堂观察”“行为改进”等专题,注重对教师教学反思的操作性指导,帮助教师提高自我评价课堂教学的能力。区教研室提炼出“雨花新课堂”教学评价的三个维度,即以生为本的人文性、学科素养的科学性和情智交融的艺术性,并对各维度赋予新的内涵,应用于区域课堂教学评价之中,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

3.学科推进。

(1)聚焦热点,重点突破

区学科中心组围绕我区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重点问题,逐项梳理,及时发现和确立了区域学科教学中的共性问题,针对共性问题和关键问题,组织研究共同体开展集体攻关,探索问题解决的路径。区名师工作室、“名特优”教师团队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采用“典型示范”“问题剖析”“课堂围观”“沙龙研讨”以及“专家引领”等方式,对学科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探讨,帮助学校和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

(2)合作共享,交流提升

我区积极推进跨区域教学交流,借助每年举办市联片教研、部分城区教研协作年会以及承办省级、部级研训活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教改经验,促进区域小学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区小学承办市级研训活动60余场,主办或协办部分城区教研协作年会5次,承办全国小语课堂教学竞赛、全国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届优秀课评比、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比等活动共5场。这些高端教研活动为提高我区教育教学改革水平带来了资源,注入了活力。

三、总结与提升:探寻具有雨花特色的教改新路径

在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的路上,我们直面机遇和挑战,加快改进和转变,更加关注教学管理与评价,更加着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加注重学科共同体建设,全面推进雨花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探索雨花教改新路径。

1.优化管理,完善评价。

我们追求有品质的教学,探索有品质的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实践,优化过程管理,追求科学发展。在区教育局的统一规划与领导下,区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了质量监测中心,由教研室主任领衔,学科教研员担任负责人,学科中心组成员担任组员,制定学科质量标准,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发展性评价。质量监测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问卷、座谈等多种调研形式精准有效。

2.“三项工程”,发展教师。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篇7

1、做好集体备课常规工作。

本学期集体备课固定在周一晚自习,另外各学科安排一次专业引领性活动,要求做到: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研究学生,研究考纲;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质量分析。教师一起讨论、分析教材内容,剖析重点、难点,探究教法、学法,协商进度,做到二次备课、三次备课,只有在融洽的集体备课氛围中,发挥群体的智慧,互相学习,才能共同提高。教研组也将定期举行优秀教案评比活动,以此促进备课质量的改进与提高。

教研组安排好教学进度和"一人一课";要及时组织听课教师评课,并将公开课教案及听、评材料交教务处存档。教学过程中教研组也要组织教师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写成书面文章,互相交流。

教务处组织和鼓励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研究性课程、活动性课程的研究开发,积极探讨校本课程的组织方式、培训方式。

2、强调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本学期我们继续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落实教学改革的有关措施,以便实现教学管理的有序性和规范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情况。教学计划统率着整个教学过程,是指导和规范教学行为的标准,也是教务处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此,在研究课程标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地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和各学科教学计划已成为搞好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各任课教师要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取舍确定重难点,以增强计划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做到有计划可依,有计划必依,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务处也可以根据计划进行教学检查。

(2)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继续加强和完善教研活动检查制度,对教师教案、作业、学生辅导等教学流程实行常规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教师对学生作业及时批改情况的检查,教务处将把教学检查中所获得信息及时总结、反馈。教务处每月不定期检查和抽查一次备课本和作业批改情况,查看教师备课、批改作业的质和量,并做好记录。

坚持随堂听课,并找学生座谈,了解、掌握教师的教学现状,对做的好的教师及时予以肯定,对出现问题的教师要及时谈话纠正。

大力倡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即课堂上教师制定好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主学习,"当堂训练"即为学生为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当堂完成必要的练习,(教师在作业设计上有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三个层次),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反馈进行必要的讲解,使学生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各年级结合多媒体教学要争取做到课堂教学"15+30",打造高效课堂。

加强早晚自习、课堂教学巡查工作。定时分析课堂教学的情况;不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并及时反馈,了解教学的实施情况和实际效果。

继续坚持推门听课、"一人一课"制度,做到深入课堂一线,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纠正课堂教学偏差、评估课堂教学效果。鼓励教师间相互听、评课活动,提倡教师跨学段、跨学科听课,通过互相学习,达到共同提高。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篇8

然而,众多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表面上轰轰烈烈、热闹无比,实际上却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课堂的教学质量、效率乃至学生兴趣与生命成长等一些关涉教育核心的问题。在应试教育与以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升学率面前,学生依然陷入“读死书、死读书”的困境之中。因此,如何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如何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以及让学生真正体会课堂教学的魅力与乐趣,依然是一个有待探讨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持一种正确的教学立场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艾斯纳(E·W·Eisner)将学校的课程分为三类: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空无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教学内容经过精心挑选并通过编排后向学生讲授的课程;隐性课程,是指那些内容虽没有经过特意选择,但却是通过特定活动或没有设定结果而传授给学生的课程,这种课程不是“教授”的,而是“获得”的;空无课程,则指那些在学校核心内容中并没有涉及但却需要学习的内容。三类课程中,除了计划内的课程之外,潜在的、无意识的“课程”也能影响学生,甚至教师的一些瞬间和短暂的行为都会将他们对教育的态度传达给学生,并对学生产生影响。所谓道德并不是教师刻意“教”出来的,而是儿童对成年人的模仿,说的就是这一道理。因此,对教育是否持有一种正确的立场,能否以教师的模范行为和规范语言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往往关系到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就可能身心疲惫,把教学视为沉重负担与急需摆脱的枷锁。所以,没有教育理念的教育就更如同于失去了灵魂的教育,最终只能沦为一种形式训练的工具和手段。

在我国,传统教学之所以难以改变,最大的阻力就在于视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为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目标这一价值观念,以为只要按照教材和教师参考用书实现教学计划,就算完成了任务。如果只看重教学计划的完成、班级成绩的提升,忽视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全面发展,那么课堂教学改革就依然是“穿着新鞋走老路”,难以摆脱技能至上主义的巢穴。因此,若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教师首先就要彻底改变个人技术主义的教学观念以及对教学的片面理解。

在进入课堂之前,教师应持有一种正确的教学立场,并将它贯穿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时刻提醒自己从教育本质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每一个教育问题,以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原则。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核心,就要把课堂的关注点从考试成绩转向学生的生命成长。而所谓生命成长则是特指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与体魄的健全与健康发展。要实现这个转换,还必须通过课堂教学的三个维度来推动,即知识技能的主动学习、情感立场与态度的转换、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整体协调与统合。

深入了解每一个具有生命个性的学生

课堂是因为学生的存在而存在,课堂上的主体同样是学生。因此,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就必须坚守学生身心发展的立场,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宗旨,并由此出发思考所有教育问题。“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这一自然现象揭示了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体都有着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特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观、人生观乃至世界观,靠单一的说教并不一定能奏效,唯有深入了解每一个具有生命个性的学生,不用统一标准去强制要求所有的学生,是有效教学、成功教学追求的目标与真谛。

与此相反,教师的刚愎自用或错误分析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境,而且还容易做出与预期教学目的相悖的决策而阻碍学生的发展,所以,以点盖面、以偏概全,或光凭假设来推断学生的状况都是万万不可取的。教师在走进课堂前要全面搜集每一个学生的信息,并且要一以贯之、不断深入,贯穿教学的始终,从动态的视角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发展,而不停留于静止观察。了解学生,要以心灵、品性与兴趣作为切入点,不能以成绩论英雄。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逐渐形成自己的学生观和教学立场。自始至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对他们充满成功的期待,提供他们需要的知识乃至人生指导,是一位好教师的最高思想境界。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相对知识传授而言,爱的力量更强大、更重要,因此,在不断了解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熟知自己的学生,更应把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不应当是浮于表面的,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并随时体现在教学行为、班级管理及各项学校活动之中。具体来说,教师要充满亲和力、约束力和推进力,相对威严,以尊重、鼓励和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则更容易取得教育效果并得到学生的爱戴。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或学习的偏差,虽决不纵容,但也不妄加指责,动辄批评,而是给予积极分析与引导,尤其是做到宽严结合,在给予适当惩罚的同时,辅之以谆谆的教导。为了预防学生不当行为的发生,熟悉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行为规律,预判学生的行为与趋向,在关键的时候给予适切的指导,则是教师的职责之所在。让课堂始终充满学生成长的快乐与欢笑,才是一个有生命的课堂,一个真正充满良性互动氛围的课堂。

制订严谨的教学计划

为了保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制订严谨的教学计划。传统的教学计划是以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目标为中心,其计划内容比较局限于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而缺乏对学生整体发展的综合思考,尤其是目标往往过于抽象、笼统,缺乏对目标实现的具体考量、对课程教学的整体规划,以及对学生个体“量身定做”的针对性策略。而有效进行课堂教学,就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制订严谨的教学计划。

制订教学计划,并不仅仅是针对一堂课,而是应当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的长期计划、短期计划和课堂教学计划。长期计划通常早于短期计划,它为日常教学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也是教学内容的长程设计。教师在安排长期计划之际,要确保安排的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能够反映教学目标和教学目标制定的优先次序。对每节课和每一单元要有不同计划,使课堂教学前后呼应、互相关联。短期计划往往围绕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或技能而展开,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的时间长度可以不等。教师对教材必须有全面的把握,特别是在纵向的维度需要知晓教材的前后联系与内在关系,横向的层面则能把握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衔接与关联,而唯有如此才能做到运筹帷幄、游刃有余。至于课堂教学计划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课前准备(备课),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当前的状态,知道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还欠缺什么,以及从哪方面去予以突破与提升,进而明确每次课的目标,以及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即时评价。应注意的是,制订课堂教学计划,教师需要严格遵循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并使长期计划、短期计划与课堂教学计划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为此教师需要做到:所授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先前学习的知识经验相结合,与现实世界的重要观念相结合,同时贯彻“做中学”的理念,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行为联系在一起。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学生在学习或掌握新知识之际,依赖的是自身知识结构的形成,而这种知识结构需要教师帮助提供建构逻辑思维的工具。在教学中切忌给学生传授“碎片化”的知识,因为现代教育研究证明,任何“碎片化”的知识必须被理性梳理并建构起系统化的秩序,才能显示知识的力量,否则不但不能够给人带来任何帮助,还会成为大脑沉重的负担,而使人成为所谓的“书呆子”“记忆棒”。因此,任何人要想成为自己大脑的主人,就必须建构属于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并在这个可操作的体系里,形成一个逻辑自洽的框架。

有效组织课堂管理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篇9

本学期继续加强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着课程改革的材料和相关理论文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努力锻造课改精品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优化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的作用。

继续加大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常规管理。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做好常规性的工作、规范教师的业务水平。

1、备课:要求教师备课时除了自我备课外,还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教案内容,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教研组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2、上课:上课时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围绕目标组织教学。讲授要精当、精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体差异,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特别是“农远教学资源”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教师时间与学生时间的比大约是1:2),要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布置要适量,每节课要有一次作业,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书写格式要规范。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科任教师要定时间、定计划、定内容地组织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并做好作业批改记录的记载。

5、检测:改进检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形式和手段可以多样化。除笔试外,还要注意运用口试和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还要通过课堂提问、观摩、谈话、学生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时进行单元检测,做好检测分析、查漏补缺工作。

6、听课:本学期各教师每学期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5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实施“推门听课”制度。

(二)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工作。

2、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并做好详细记录。

3、根据本校的研究课题和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方式,在加强教研组的建设的同时,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4、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课题研究与学习资源,,以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要求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5、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每位老师一学期听课、评课达到15节以上。)促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更新与提高。

6、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7、本着以“在借鉴中成长,在探索中提高,在发展中完善”的学习方针,教师要多问、多听、多看,写好记录及反思,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

8、数学竞赛。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数学知识竞赛,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鼓励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9、继续加强毕业班的教学质量调研工作。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教师认真组织检查学生的寒假作业。

2、中心组织了全体教师进行高校课堂的研讨活动。

3、领导进行课堂现状调查。

4、各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5、教研组长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6、收交教学设计参赛文本。

三月份

1、评选优秀教学设计。

2、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检查、指导。

3、组织高校课堂专题讲座。

4、进行学生电脑作品的评选活动。

5、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和高校课堂的理论文章。

6、教学能手上示范课。

7确定高校课堂试点年级和教师。

8组织教师观看优质课光盘。

9、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四月份

1、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技能培训。

2、组织同课异构的活动(四年级数学).

3、高校课堂试点教师上第一轮尝试课。

4、组织高校课堂的现状调查活动。

5、安排课堂技能大赛的报名工作。

6、中心组织期中教学质量抽测。

7、组织期中测查的卷面分析工作。

8、征集优秀案例、试卷。

9、教学常规检查。

五月份

1、组织全组教师观看电教录象课。

2、进行各年级计算技能比赛活动。

3、组织课堂技能大赛预赛。

4、组织课堂技能大赛的决赛,并表彰教学能手。

5、教学能手上示范课。

6、教学管理重点检查月,常规执行情况检查。

六月份

1、组织全组教师观看电教录象课。

2、三年级同科异构活动。

3、组织高效课堂试点教师上第二轮尝试课。

4、组织高效课堂试点教师进行优质课比赛。

3、各任课教师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七月份

1、继续做好期末的复习工作。

2、迎接市级和中心的教学质量测查。

3、各任课教师认真完成教学总结,并组织教学工作总结的交流。

4、完成教研工作总结。

5、认真填写各种表册。

【小学教科研个人工作计划范文二】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xx县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以县局提出的“创强,提质,改课堂”的思路作为工作指南,继续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坚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提升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先学后教,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原则推进有效教学系列活动。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我提升。

二、工作目标

突出一个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抓住两个重点:一是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二是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

强化“三项研究”:一是加强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研究;二是加强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三是加强小专题研究。

三、工作重点与措施

(一)抓好“课程方案”的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教好新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各类课程,加强对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科的教学研究,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确保学生一日不少于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2、落实好地方课程的开设与管理,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

3、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落实“培优转差”配套措施。关注中层生,不断壮大优秀生群体,力争不让每一名学生掉队。

4、着眼学生素质,抓好养成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有效方法和良好习惯。

(二)抓好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1、抓好制度建立和完善,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做到制度制订科学民主、措施有力,制度落实到位、执行严格,教学管理务实高效。

2、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狠抓以质量为本、质量立校意识的提升。一切工作务必服从和服务于教学,把教学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做优。

3、加大对教学检查评估力度。根据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考核细则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4、强化质量意识,认真做好阶段性检测,及教学质量分析,逐步规范学生作业,教师批改等常规性工作,探索新课改下的评价改革。

(三)抓好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1、计划重落实。要认真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杜绝假、大、空。突出抓好计划的落实,力戒流于形式。

2、课标重解读。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与解读,把“目标要求”熟记领悟,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3、教材重研读。引导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材中如何体现,准确把握编者意图,深挖教材、用好教材、合理开发教学资源。

4、备课重实效。备课要准确定位学生、定位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方法、定位学法指导。教学设计的撰写做到“书写整洁、眉目清晰、环节详实、进度超前、着眼反思”。

5、课堂重效益。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6、作业重规范。今学期重点是规范作业的格式,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各科作业格式规范、书写工整。作业要精选精编,认真批改,讲评到位,做到精选、精练、精批、精评。

8、常规检查重指导。继续落实常规资料抽查制、月量化制。各校要主动开展有关教学常规落实方面的自查自纠、整改提高。

(四)抓好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提高研究实效。

1、继续落实好学校校本教研工作。通过教师个人反思、同伴互助、教研人员的专业引领等形式,开展好教研活动、理论学习活动,扎实推进校本教研。

2、县兼职教研员和各学科带头人,发挥以点带面的正效应,全面提高我镇师资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本年度将开展送教活动、示范课、外出学习等活动。

3、开展“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引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以中心小学本部和罗小的数学科作为试点科目,以点带面辐射到各学科和各村小学。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篇10

1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表明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行动研究,探索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行动计划,以解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优化大学英语课堂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

2 翻转课堂及行动研究理论

2.1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是21世纪的最新教学理念。2007年,美国两位高中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最先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用录屏软件录制PPT和讲解的声音,并将录制完成的视频在网上,以此来帮助缺课的学生。2012年,萨尔曼・罕想在TED发表“用视频变革教育”的演讲,提出可罕学院将参与K11翻转课堂的实践,推动了翻转课堂在全球的流行。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罗伯特・陶伯特教授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总结。他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有课前和课中两个环节。课前,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相应的课前练习;课中,教师检查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进行探讨,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在罗伯特・陶伯特教授提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国教授张金磊和王颖在他们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一书中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他们在课前阶段的学习中加入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交流平台上讨论完成知识的学习。课中,教师指出问题并创造学习环境,学生进行探索、协作学习、交流成果、并进行反馈评价。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可行性条件。

翻转课堂并不是对课内课外的学习顺序进行简单的颠倒,而是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自主学习,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2.2 行动研究理论

1. 行动研究的起源

1933-1945年间,美国印第安人事务局局长柯立尔在研究印第安人与非印第安人的关系时首次将“行动” 和“研究” 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形成术语“行动研究”。1946年,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在他的《行动研究与少数民族问题》一文中首次对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进行具体阐述。20世纪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科利(Corey)倡导将行动研究引入教育领域,并于1953年出版《以行动研究改进学校实践》,鼓励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进行“教育行动研究”,以改进整个学校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学校管理形式。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行动研究发展缓慢,英国教育行动研究兴起。在斯登豪斯等人的带领下,“行动研究运动”逐渐形成。随着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的逐步发展,行动研究的思想对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1993年,国际刊物《教育行动研究》的出版标志着教育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得以正式确立。

2.行动研究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关于行动研究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影响较为深远的是澳大利亚学者凯米斯(Kemmis)和麦克唐哥(Mctaggart)(1982)提出的定义。他们认为:“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他们对自身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事业、自己的工作过程及工作环境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

英国学者Mcniff提出行动研究具有参与性、合作性、系统性和实验性这四个基本特征。参与性是指教师参与整个研究过程,提出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与研究。合作性是指教师之间或教师与其他相关人员的合作关系。系统性是指行动研究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实验性是指教师教师通过观察和数据调查等方式进行实验研究,获取实验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形成实验报告。

我国学者张正东在他的《外语教育的研究方法》一文中提出行动研究的四个特点:研究的对象一般是研究者自身和研究者自己的学生;研究内容一般是研究者自身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者本身也是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研究方法主要是反思。

3.行动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凯米斯与麦克唐哥认为行动研究由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构成,这四个环节是一个螺旋式盘旋上升的过程,每一环节都相互联系。

计划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第一个环节。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具体行动的方案。

行动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第二个环节。研究者按照计划行动,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行动进行调整。再整个行动过程中,完整记录行动的整个过程,并将数据进行整合。

考察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第三个环节。研究者对行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考察。

反思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第四个环节。对整个行动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计划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这是一个螺旋圈的结束,又是另一个螺旋圈的开始。

3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3.1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W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先学后教,演练展示”,“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从网络自学、互动学习、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形成自主、开放的大学英语课堂。

3.2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根据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如下:

1.教师课前准备阶段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前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大学英语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学情,为学生准备形式新颖的自主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准备的学习材料包括听力材料、教学视频、教学PPT。

教学PPT: 教师制作的PPT包含学生需要学习的语法与词汇,将知识点以简单、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并根据知识点设计探索性的检测习题,让学生对自己的自学效果进行自我检验。

教学视频和音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录制微视频,也可以到国家精品课程网、每日英语听力、爱课程网站、空中英语教室等英语学习网站和学习软件上去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如:TED演讲、特朗普每周电视讲话、VOA、BBC、CNN、名人演讲等。选择的视频应主题突出、情感丰富,避免单调、枯燥与冗长,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入主题。

2.学生课前学习阶段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老师布置的课前学习材料。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自测练习,巩固学习成果。将材料中不明白的知识点和遇到的问题做好详实的记录,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将自己在材料中学到的知识记录下来,为之后课前和课上的学习互动积累知识。

3.课前互动阶段

学生通过QQ群或微信群将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探讨,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学生在完成了课前的自主学习材料之后,可以在QQ群里或微信群里给老师反馈。通过课前在网络平台的互动,学生可以顺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师可以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4.课堂学习和巩固阶段

通过课前学习老师布置的自主学习材料和在QQ群和微信群上的互动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课前互动掌握的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知识吸收内化,使课堂成为学生探求真理、学习互动的地方。

①小组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布置课堂活动安排,让学生交流讨论,练习和应用课前自主学习的知识,用所学语言知识编对话、写读书报告、开展辩论会等。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互相协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活动。老师积极参与每个小组的讨论,了解他们的活动进展,并进行指导与点评。

②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经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前互动和课堂小组讨论,小组成员自由发言,对小组活动的成果及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逻辑思维。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③练习巩固

通过小组活动和小组汇报,师生互动,共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进行练习,以小组检查或老师检查的方式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了解,巩固学习成果。

④反思总结

翻转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在反思与总结中不断提高,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将知识要点吸收内化。

4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行动

4.1 第一轮行动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制定为期16周的第一轮行动计划。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尝试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观察并反思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计划

教师撰写第一轮行动计划方案,准备课前学习包括听力材料、教学视频、教学PPT等,制定第一轮行动观察内容。

2.行动

教师根据本轮行动研究目的和行动计划方案,开展第一轮行动研究。在整个行动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前学习材料,在网络平台上与学生互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和完成巩固练习,详细记录出现的问题,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

3.观察

经过第一轮行动方案的实施,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学习态度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学生在课前学习阶段,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学习材料;在课堂巩固和学习阶段,有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展示,或在展示者展示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这种现象随着行动研究的深入愈发明显。

4.反思

对第一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如下反思:在课前学习阶段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材料的主要原因是材料难度较大,学生无法自己独立完成;小组讨论时,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他们在听展示者展示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课堂展示既可以锻炼口语也可以锻炼听力,并不是浪费时间;小组汇报不积极的主要原因是计划不够完善,没有明确个人汇报的重要性。

4.2 第二轮行动

在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基础上,第二轮行动研究为期八周,以完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为研究目的,提高学生课前学习阶段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计划

根据第一轮的观察和反思,对第一轮行动计划进行修改,加入访谈活动,制定访谈表,对学生的课前学习互动情况和课堂学习巩固情况进行访谈;制定观察任务,重点观察在行动计划改进之后,第一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是否在第二轮行动中有所改善,是否有新的问题出现。

2.行动

针对第一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这一轮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按照行动计划方案,开展学生访谈活樱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和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课堂学习巩固阶段,灵活组织课堂活动,并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改进;重点关注后进生在整轮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3.观察

经过第一轮的反思,第一轮行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在第二轮行动中已得到改进,但在深入观察之后,发现还有以下问题有待解决:有些同学仍然无法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学习材料;在课前交流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对不明白的知识点做好记录,并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主题不够明确;在小组汇报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完整流畅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4.反思

对第一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如下反思: 课前学习阶段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可以和学生定好一个固定的时间在网络平台上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学习和巩固阶段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该细化小组分工,加强教学评价机制。

4.3 第三轮行动

在第一轮和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基础上,第三轮行动研究为期八周,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效果。

1.计划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前两轮行动研究的观察和反思,制定本轮行动计划方案。在之前行动计划方案的基础上,加入小组自评表和学生互评表;设计观察内容,重点观察学生在本轮行动中学习行为的变化。

2.行动

按照本轮行动设计方案开展本次行动,仔细观察,并组织学生填写学生自评表和小组互评表。

3.观察

经过前两轮行动研究,本轮行动中学生的表现进步明显。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学习材料,认真做笔记,并在网络平台上积极参与互动。课堂学习与巩固阶段,学生能自觉参加讨论并发言,不需要老师和组长的监督。学生的整体表现和水平变化很大,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欠佳。

4.反思

通过学生自评表和小组互评表的督促作用,学生思考并完善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也在互评的过程中汲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完善自我。由于学生个体差异,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融入新模式的教学中,但随着行动计划的继续开展,学生还是有提升的空间。

5 结论

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的三轮行动研究有利于教师通过观察和反思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和完善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篇11

1、继续加强常规工作

(1)备课:继续实行电子备课或者旧教案补充修改使用。提倡老师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教学相关资料,制作使用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有效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培养追根求源的习惯,并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立体、丰富。建议老师们进一步学习学科课标,并通读所教学科的全套教材,以了解自己所教年级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根据区教研室的要求,完成电子工作室的上传工作。

(2)上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不浪费学生的一分时间,树立高效课堂的观念。认真贯彻课改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本学期每人约课一节,并对自己的课进行深入客观分析,以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学校鼓励其他老师也主动约课,倡导自我检测、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风气。教师们通过教学水平的提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上课时请不要锁门)

(3)作业。对于作业的设计、批改,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力求科学、客观、有效,严禁以罚做作业来变相体罚学生,作业要在落实以“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为要求的“四精四必”上下功夫,做到位。对于需要鼓励或者教育的学生,倡导教师进行导语式、启发式、鼓励式批改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听课。听课是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观察学生学习习惯的有利时机。因此,本学期我校继续加强听课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教研组长要定期听教师的随堂课,加强对教师日常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并倡导老师之间互相听课,同时对所听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的评价和科学的指导,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周二听课日,所有课堂面向所有老师开放。(上学期发现了听课记录造假的情况,本学期请老师们不要再这样做。)

(5)教研工作。继续以集体教研和分组教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进一步探索课堂观察模式。每周三下午为固定教研活动时间,除进行听课评课研究课等活动外,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组织学习、研讨,并建议老师们充分利用教师阅览室,发挥学校订购的各种教育教学杂志的作用,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理论或经验学习,以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外出参加教科研等活动的老师,由教研组长统一安排,人员安排报教导处,回来后凭听课记录等资料记录学时。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篇12

在专业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教具有限,只能部分学生参与操作,其他学生无事可做的情况。笔者尝试并探索结合五星级酒店管理标准将管理学中PDCA管理循环运用到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中餐服务》实训课教学管理过程中。PDCA循环管理法是由美国学者戴明首先提出的,又被称为“戴明环”(如图1所示)。

PDCA管理循环的基本内涵是通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阶段的不断循环管理过程。通过不断的教学计划、实践、改进、反思、再实践,PDCA管理循环应用于专业实训课教学管理,有效地提高了专业实训课的课教学质量。以《中餐服务》实训课程为例,笔者将循环管理这样运用:

二、计划阶段(Plan)

(一)制定教学计划

教案的制定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实训课,在课前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师针对每一堂课内容,备好教学计划。教师需注重课堂上的引导作用,计划的准备必须考虑专业课堂教学的程序,准备教学过程问题执行、检查和处理预案,更重要的是体现教师在课堂上主导地位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针对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实训课设施设备有限的情况,必须充分做好分配计划,尤其是小组分配和分工及教具准备,需要提前准备,在实训课上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让每一位学生能动手参与操作,保证学生达到实践训练专业技能的目的。

教具准备计划是中餐服务课程中重点内容之一。以笔者所带的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班为例,每班约四十多名学生,在中餐宴会摆台实训课上,实训室的中餐台可摆放六张,除了考虑教学内容外,如何安排和管理好学生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必须根据设备条件提前作好计划,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约7~8名学生,选出操作较好且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长,以便在操作n上协助进行课堂教学管理和促进操作顺利进行,这样有分工,有合作,也有监督,有利于课堂管理。

(二)制定学习计划

仅仅是老师有计划,学生如果没有计划、没有目标地学习是盲目而没有效果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也要求学生为自己的学习制定计划。第一次上课就将一学期要学的内容大纲告知学生们,每次课后通知学生们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教材,收集与课程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对自己每一次课上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提前认识和了解,需要达到怎样的操作水平等作详尽计划,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执行阶段(Do):执行课堂教学计划,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

再好的课程设计都要通过每一堂课来实施和检验,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详细的实施方案。根据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努力做到“每一堂课都是精彩的一课、充实的一课”,才能保障专业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从而达到控制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目标。因而每一次课堂教学的质量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

要使授课质量达最佳效果,教学计划的实施还需要在课堂上完成,只有将教学计划切实地在课堂上实施才能达到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实践课前,笔者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先派一名小组长。课上笔者与学生们共同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后,引出新的课程内容,向学生讲解、示范中餐服务实训标准,引导学生思考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和细节问题,然后由小组长负责安排成员轮流操作。如中餐宴会服务中,斟倒酒水的服务操作练习,笔者会在课前安排小组准备好相关物品,按宴会标准要求,每围台十个位,每个小组准备十个位的水杯、红酒杯和白酒杯,足够十人位的酒水,小组长可将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四人操作练习,四人协助准备工作,操作完成后,再交换训练。

课堂上,笔者首先让学生集中在操作室统一学习斟酒的基本知识,如宴会开餐前酒水、酒杯、酒具的准备,复习酒水的基本知识,再操作示范并讲解操作的标准、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握酒瓶的方法、斟酒水时手的动作,斟酒的份量,行进过程中步伐的移动,等等。然后将学生分组进行操作训练,小组长协助老师安排和督促学生的操作,轮流练习。每位学生操作完成后需进行自我评价,小组成员再对操作者进行评讲,并通过教师在课前准备的《项目操作评分表》进行打分,最后教师再作总结性的点评,这样每位学生操作完成后都有评价、互相评价,最后小组成员全部完成,将评分表统一汇总,评出小组中操作最好的成员,在四个小组中进行竞赛。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全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达到预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检查阶段(Check):对学生操作细节及效果的检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专业实训课堂上要重视对每一位学生操作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包括对学生操作结果的点评和过程细节的点评。对学生操作效果的检查,笔者通过对操作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来完成:首先操作过程完成后,自己对操作过程自我评价,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由学生们进行互评;第三,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第四,自己再观察别人操作中的优点并向他们学习,每一个环节都尽力做到全员参与。

仅仅是课上的评价还不够,课后需要反思。笔者按照课堂要求设计了操作报告,人手一册,要求学生在每一次上操作课后,认真填写《专业课操作报告》,包括四个部分:准备工作、操作标准和要求、自我评价及改进措施、同学互评及老师点评。课后完成《专业课操作报告》可以再次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还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掌握的操作技巧方法,并找到自己操作中的不足和思考改进的方法。教师认真检查操作报告,对于学生操作时的优点给予肯定,对不足的方面提出建议,多鼓励学生。操作报告也是师生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也会写出自己学习中的疑惑,老师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五、处理阶段(Action):反思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对存在问题的及时改进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篇13

2 翻转课堂及行动研究理论

2.1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是21世纪的最新教学理念。2007年,美国两位高中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最先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用录屏软件录制PPT和讲解的声音,并将录制完成的视频在网上,以此来帮助缺课的学生。2012年,萨尔曼?罕想在TED发表“用视频变革教育”的演讲,提出可罕学院将参与K11翻转课堂的实践,推动了翻转课堂在全球的流行。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罗伯特?陶伯特教授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总结。他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有课前和课中两个环节。课前,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相应的课前练习;课中,教师检查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进行探讨,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在罗伯特?陶伯特教授提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国教授张金磊和王颖在他们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一书中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他们在课前阶段的学习中加入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交流平台上讨论完成知识的学习。课中,教师指出问题并创造学习环境,学生进行探索、协作学习、交流成果、并进行反馈评价。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可行性条件。

翻转课堂并不是对课内课外的学习顺序进行简单的颠倒,而是强调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自主学习,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2.2 行动研究理论

1. 行动研究的起源

1933-1945年间,美国印第安人事务局局长柯立尔在研究印第安人与非印第安人的关系时首次将“行动” 和“研究” 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形成术语“行动研究”。1946年,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在他的《行动研究与少数民族问题》一文中首次对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进行具体阐述。20世纪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科利(Corey)倡导将行动研究引入教育领域,并于1953年出版《以行动研究改进学校实践》,鼓励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进行“教育行动研究”,以改进整个学校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学校管理形式。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行动研究发展缓慢,英国教育行动研究兴起。在斯登豪斯等人的带领下,“行动研究运动”逐渐形成。随着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的逐步发展,行动研究的思想对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1993年,国际刊物《教育行动研究》的出版标志着教育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得以正式确立。

2.行动研究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关于行动研究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影响较为深远的是澳大利亚学者凯米斯(Kemmis)和麦克唐哥(Mctaggart)(1982)提出的定义。他们认为:“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他们对自身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事业、自己的工作过程及工作环境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

英国学者Mcniff提出行动研究具有参与性、合作性、系统性和实验性这四个基本特征。参与性是指教师参与整个研究过程,提出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与研究。合作性是指教师之间或教师与其他相关人员的合作关系。系统性是指行动研究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实验性是指教师教师通过观察和数据调查等方式进行实验研究,获取实验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形成实验报告。

我国学者张正东在他的《外语教育的研究方法》一文中提出行动研究的四个特点:研究的对象一般是研究者自身和研究者自己的学生;研究内容一般是研究者自身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者本身也是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研究方法主要是反思。

3.行动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凯米斯与麦克唐哥认为行动研究由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构成,这四个环节是一个螺旋式盘旋上升的过程,每一环节都相互联系。

计划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第一个环节。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具体行动的方案。

行动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第二个环节。研究者按照计划行动,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行动进行调整。再整个行动过程中,完整记录行动的整个过程,并将数据进行整合。

考察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第三个环节。研究者对行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考察。

反思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第四个环节。对整个行动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计划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这是一个螺旋圈的结束,又是另一个螺旋圈的开始。

3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3.1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W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先学后教,演练展示”,“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从网络自学、互动学习、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形成自主、开放的大学英语课堂。

3.2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根据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如下:

1.教师课前准备阶段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前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大学英语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学情,为学生准备形式新颖的自主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准备的学习材料包括听力材料、教学视频、教学PPT。

教学PPT: 教师制作的PPT包含学生需要学习的语法与词汇,将知识点以简单、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并根据知识点设计探索性的检测习题,让学生对自己的自学效果进行自我检验。

教学视频和音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录制微视频,也可以到国家精品课程网、每日英语听力、爱课程网站、空中英语教室等英语学习网站和学习软件上去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如:TED演讲、特朗普每周电视讲话、VOA、BBC、CNN、名人演讲等。选择的视频应主题突出、情感丰富,避免单调、枯燥与冗长,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入主题。

2.学生课前学习阶段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老师布置的课前学习材料。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自测练习,巩固学习成果。将材料中不明白的知识点和遇到的问题做好详实的记录,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将自己在材料中学到的知识记录下来,为之后课前和课上的学习互动积累知识。

3.课前互动阶段

学生通过QQ群或微信群将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探讨,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学生在完成了课前的自主学习材料之后,可以在QQ群里或微信群里给老师反馈。通过课前在网络平台的互动,学生可以顺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师可以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4.课堂学习和巩固阶段

通过课前学习老师布置的自主学习材料和在QQ群和微信群上的互动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课前互动掌握的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知识吸收内化,使课堂成为学生探求真理、学习互动的地方。

①小组活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布置课堂活动安排,让学生交流讨论,练习和应用课前自主学习的知识,用所学语言知识编对话、写读书报告、开展辩论会等。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互相协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活动。老师积极参与每个小组的讨论,了解他们的活动进展,并进行指导与点评。

②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经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前互动和课堂小组讨论,小组成员自由发言,对小组活动的成果及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逻辑思维。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③练习巩固

通过小组活动和小组汇报,师生互动,共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进行练习,以小组检查或老师检查的方式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了解,巩固学习成果。

④反思总结

翻转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在反思与总结中不断提高,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将知识要点吸收内化。

4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行动

4.1 第一轮行动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制定为期16周的第一轮行动计划。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尝试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观察并反思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计划

教师撰写第一轮行动计划方案,准备课前学习包括听力材料、教学视频、教学PPT等,制定第一轮行动观察内容。

2.行动

教师根据本轮行动研究目的和行动计划方案,开展第一轮行动研究。在整个行动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前学习材料,在网络平台上与学生互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和完成巩固练习,详细记录出现的问题,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

3.观察

经过第一轮行动方案的实施,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学习态度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学生在课前学习阶段,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学习材料;在课堂巩固和学习阶段,有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展示,或在展示者展示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这种现象随着行动研究的深入愈发明显。

4.反思

对第一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如下反思:在课前学习阶段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材料的主要原因是材料难度较大,学生无法自己独立完成;小组讨论时,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他们在听展示者展示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课堂展示既可以锻炼口语也可以锻炼听力,并不是浪费时间;小组汇报不积极的主要原因是计划不够完善,没有明确个人汇报的重要性。

4.2 第二轮行动

在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基础上,第二轮行动研究为期八周,以完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为研究目的,提高学生课前学习阶段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计划

根据第一轮的观察和反思,对第一轮行动计划进行修改,加入访谈活动,制定访谈表,对学生的课前学习互动情况和课堂学习巩固情况进行访谈;制定观察任务,重点观察在行动计划改进之后,第一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是否在第二轮行动中有所改善,是否有新的问题出现。

2.行动

针对第一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这一轮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按照行动计划方案,开展学生访谈活?樱?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和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课堂学习巩固阶段,灵活组织课堂活动,并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改进;重点关注后进生在整轮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3.观察

经过第一轮的反思,第一轮行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在第二轮行动中已得到改进,但在深入观察之后,发现还有以下问题有待解决:有些同学仍然无法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学习材料;在课前交流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对不明白的知识点做好记录,并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主题不够明确;在小组汇报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完整流畅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4.反思

对第一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如下反思: 课前学习阶段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可以和学生定好一个固定的时间在网络平台上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学习和巩固阶段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该细化小组分工,加强教学评价机制。

4.3 第三轮行动

在第一轮和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基础上,第三轮行动研究为期八周,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效果。

1.计划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前两轮行动研究的观察和反思,制定本轮行动计划方案。在之前行动计划方案的基础上,加入小组自评表和学生互评表;设计观察内容,重点观察学生在本轮行动中学习行为的变化。

2.行动

按照本轮行动设计方案开展本次行动,仔细观察,并组织学生填写学生自评表和小组互评表。

3.观察

经过前两轮行动研究,本轮行动中学生的表现进步明显。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学习材料,认真做笔记,并在网络平台上积极参与互动。课堂学习与巩固阶段,学生能自觉参加讨论并发言,不需要老师和组长的监督。学生的整体表现和水平变化很大,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欠佳。

4.反思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