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学习材料实用13篇

英语口语学习材料
英语口语学习材料篇1

目前,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相对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例如:知识面狭窄;口语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口语表达能力差;语音语调不自然等。

因此,根据Swain输出假设理论中可理解输出的三个功能:注意触发功能、假设验证功能和元语言功能,我们探求了一种新的英语口语学习方式――“英语口语集训基地”。

二、“英语口语集训基地”是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学习的必然选择

“英语口语集训基地”是通过学生自主举办、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用来辅助课堂口语教学,从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一个课外活动。本“口语基地”根据高、低年级学生口语学习的不同需求选用与之相适应的,趣味性强,类型多样的输入材料, 既是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巩固、补充和延伸, 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课外交流的平台。

1.丰富多样的输入材料是口语输出的基本准备。和传统的教学不同,“英语口语集训基地”采用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和材料进行口语知识的输入。训练基地的输入材料要贴近学生的业余生活,在质量和数量的选取上符合学生的认知。

输入材料具有趣味性、广泛性、代表性。训练基地的输入材料是通过网络或者电子书籍的形式为学生收集的,具有趣味性。广泛性体现在输入材料的多种多样,涵盖了不同的题材和形式。输入材料的代表性要求输入材料符合社会和教学的发展。

输入材料具有时效性和难度适宜性。口语基地不仅对最近发生的热点话题进行了输入,同时结合近来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和课后题也进行了输入。输入材料的选取既要考虑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发展,也要保证其他学生对知识的夯实和把握。

输入材料具有鼓舞性和普遍动员性。口语基地的开展旨在鼓舞学生能够主动张开嘴巴将英语,因此输入材料的选择要避开学生的恐惧心理,将语言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表达能力。

2.活泼多彩的口语活动是口语输出的便利条件。克拉申在输入假说中明确了可理解性输入的重要性,而Swain的输出假说与之不同。Swain一方面承认了输入假说在语言的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又认为可理解性输出比可理解性输入更为重要。

丰富多彩的口语活动是学生主体地位提升的重要表现。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学生拥有更多的口语输出机会,学生们实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搭配,使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地位。

3.留学生定期点评是规范口语输出的必经阶段。Swain输出假说的可理解输出有三个功能:注意触发功能、假设验证功能和元语言功能,而留学生和外籍教师的定期点评是后两个功能的重要体现。良好的语言表达应该包括语言表达流利顺畅、语法标准、用词准确、语言表达的地道和标准。

留学生和外籍教师的定期点评使英语口语的表达更加规范化。学生不但可以学习到外国的日常生活表达,还能使不规范的表达得到及时的纠正。同时留学生和外籍教师的定期点评使两国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加快了语言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三、“英语口语集训基地”的创新之处及自主学习的发展方向

克服盲目性,加强指导性。在为期三个月的“英语口语集训基地”的学习和训练下,作为参与者和组织者,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进行口语自主学习,能够有组织性和针对性地练习口语。在前期准备中,通过调查走访并结合当前口语学习的现状,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学习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充分地反映,这使得输入输出的科学有效结合有了现实意义。

增强规范性,提升文化性。外籍留学生的定期点评与指导是本项目的又一创新点。留学生的互动点评作为定期的活动环节,不仅可以改善英语口语学习中的中式思维和语言,还能够加强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

此次项目的开展与研究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自主学习仍存在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首先,合作式学习是实现优劣互补的重要手段。广泛吸收高低年级学生的共同参与是提高口语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其次,打破思维定式是提升学习兴趣的关键,彻底改变了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学习的传统模式。最后,学予于乐、乐反促学是外语学习者的必然选择。将学生社团活动与英语口语集训基地相结合,采用最佳的运行机制,使口语学习的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英语口语学习材料篇2

一、克拉申输入假说及其特征

克拉申输入假说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内容,在克拉申看来,学习资料无限接近可理解性输入的情况下,学习资料水平比学习者水平略高,此时如果学习者能够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掌握信息而非理解形式上,就会在学习者与学习资料之间产生习得效应,使学习者获得相应的知识。为了解释输入假说,克拉申提出了一个“i+1”公式,其中,i代表学习者在产生习得效应之前的学习水平,1代表知识水平略高于学习者学习水平的学习资料。

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说是一种理想情况,因此,输入假说具有以下特征:①输入假说具备可理解性,也就是学习资料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可理解的,同时具有学习的必要性;②输入假说应当具备趣味性,只有富有趣味性,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③输入假说的基础并非语法知识,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来说,输入假说强调可理解性,如果学习者是出于语言习得的目的,则没必要过度依赖语法教学;④输入假说的学习资料应当具有充足性,少量的练习并不足以支撑语言学习者获得新的语言知识与语言结构,只有通过大量的学习资料尽心练习才能够不断获得输入资料。

二、输入假说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 对英语听力材料的合理选择。在进行英语听力资料的选择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平均学习水平,选择适当的听力材料,以便突破枯燥、无聊的听力材料及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限制,同时也可以提高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听力资料的理解能力,提升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以下方法:

第一,在选择听力材料时,需要从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加以考量,选择难度适中的听力材料,并确保听力材料的难度稍高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在听的过程中产生语言习得。要避免选择难度过高的听力材料,以防止学生由于听力材料难度过高而受到打击,产生焦虑心理。

第二,在选择英语听力材料时,应当充分考量时代性因素,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与时事热点相关、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听力材料,确保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全部放在听力材料上面。例如,现阶段的年轻人普遍十分喜欢美食,在选择英语听力材料时,就可以选择与美食相关的内容,如以江苏美食特产为主要内容的英语听力材料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听力材料的亲切感与关注度,进一步提高英语听力训练的效果。

第三,英语听力材料的选择应当保证其多样化与大量化。克拉申在输入假说中阐述,语言习得需要大量的输入材料作为支撑,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英语听力训练,而教师也需要尽可能地选择不同功能形式与不同内容的英语听力材料,如英文影视剧、TED演讲、英语脱口秀等,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英语听力材料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

2. 对英语听力训练方法进行创新。在英语听力训练的过程中,多样化与富有新鲜感的听力训练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通?^运用不同的英语听力播放设备,以丰富英语听力训练形式,如音频、无字幕视频等,从而避免学生因长期进行单一形式的英语听力训练而产生疲劳感。另外,多种英语听力训练方式的应用也可以为学生创建更加丰富的语言环境。

笔者认为,英语听力训练方法的创新,还可以通过听力训练与口语训练、阅读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展英语听说训练、听读训练等。在听说训练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或者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由此,使学生在训练英语听力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在After-school Activities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不同课后活动的参与者,要求他们用英语对自己参加的课后活动进行介绍。活动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及语感等,同时也便于学生了解各种英语语调,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英语听力训练的关联性。克拉申对于输入假说的阐述,强调语言学习资料与学生的既有认知保持一致,以消除学生对于英语听力训练的恐惧心理,而当英语听力训练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之后,学生的恐惧感就会大大减少。例如,在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英语听力训练中,要求学生为该故事撰写开头与结局,对此,教师就可以首先播放一段英语听力,再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他们自行构建听力训练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听力训练效果。

3. 进行泛听与精听相结合的听力练习。高中英语的听力教学应当采取泛听与精听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确保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力水平之后,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语调、不同类型乃至不同口音的英语对话,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其中,精听训练是常规的英语听力训练,语言规范性与标准性较强,且难度适中,对于学生的听说能力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便于学生理解,可以满足克拉申输入假说的可理解性需要。

英语口语学习材料篇3

一、二语习得“i+1”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

语言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是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克拉申)提出的二语习得理论之一,是当今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Krashen认为单纯的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的是“可理解输入”,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所谓“可理解输入”是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的难度应该稍微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如果语言材料中仅仅包含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语言材料太难,它对语言习得都没有意义。

Krashen把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义为i+1。这里的1就是当前语言知识与下一阶段语言知识之间的距离。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属于i+1水平的语言材料,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他说:“当你对学习者讲话,使他们能理解其中的信息,并且让输入多少包括一点超过他们能力的语言时,习得就实现了。”可见,输入的语言要产生一种信息差异,才能促进语言习得。如果输入的语言全都被学习者理解,习得就不能向前进。输入假说解释了习得是如何进行的:只有当我们理解的语言结构能“稍微超出我们现有知识的时候”,习得才会发生。

二、二语习得“i+1”理论在口语教学中的案例

从我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来说,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口语教师,针对英语基础整体比较薄弱,口语水平一般的高职院校学生,尤其不能只顾把现成的教材拿来就用,而不管它的难易度如何。相反地,要很明确地了解并且接受学生已有的口语水平,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高职英语口语课堂里经常所见到的情况,要么是教师自己在课堂里从头到尾唱“独角戏”;要么就是学生随便说几句不愿意再说或者说不下去了的时候,教师再接着唱“独角戏”。

以上情形,不外乎两大主要原因:一是输入的材料过于简单,也就是说教师所选的口语材料过于简单,在这种情况下,输入就是“i”,也就是等同于学生已有的语言水平。甚至是相当于他们初高中阶段的水平,学生从中学不到新知识,上课时不会产生兴奋点,容易在课堂上产生懈怠的学习情绪,不愿意张口,或者像小学生朗读课文一样“众口一辞”,二是所选材料过难,即输入为“i+2”甚至“i+3”“i+4”……学生觉得所学知识超出了自己现有的知识和能力范围,上课时不知教师口中所云,无法进行模仿和吸收,导致的结果是英语口语课成了教师个人独角戏式的“脱口秀”(talk show),从而给英语口语学习带来很多负面的效果。对于口语教师而言,对将要教授的口语材料必须精挑细选,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并且能结合时代特点下的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出学生们愿意说并且能够说的英语口语课堂环境,确保达到最佳的输入效果,只有这样才会有较好的输出效果。

为了他们能顺利地接受输入的材料,我花了一定时间来耐心教学,采用俩人一组、多人一组等课堂活动形式,让他们做好说话前的必要的准备,这样再轮到个别说话时,学生表现得信心充足,虽然在表达的流畅度上还不完美,但是语言结构丰富,内容充实,课堂气氛相当轻松活跃。学生在课后的反馈时也提到,如果每节口语课都能这样,他们会很喜欢,因为我给他们提供的口语素材既不是他们早已烂熟于口的“小儿科”英语口语内容,也不是让他们觉得难以到达的文学经典长句,他们认为学到了新知识,口语技能也能逐渐得到提高。

三、结语

根据“i+1”理论,英语口语教师,要对所选口语教学材料的难度要进行正确的估计和评价和把握。从我个人来讲,我一般采用的具体应对措施是:对于教材中超出学生可接受范围的内容,我努力在授课前多做功课,对那些晦涩难懂的口语内容添加必要的词汇注释或者专门的语音学习,补充背景知识,或者干脆进行一些删减。当然,由于学生本身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课堂教学中实际上是不可能找到一个适用于所有学生的“i”值的。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的“i”值应是对一个班级学生整体英语水平介乎其中的定位。“i+1”是针对整体的课堂教学,对于原有英语水平在“i”值以上或以下很多的学生,有的语言学家建议一是应从“完全习得”、“指导下的习得”和“自学性习得”入手,二是多管齐下,几方面同时入手,才可使学生都能够做到拾遗补缺、各有所得。口语具有反馈性,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做出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另外,在课堂外,英语口语教师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开辟旨在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第二课堂(英语角,口语竞赛,英语短剧表演等),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接触到英语口语,使学生带着热情、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口语学习。

英语口语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并且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实践,在口语课堂内,保障最佳输入。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增添竞争力。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 Pergamon, 1982.

[2]Krashen 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英语口语学习材料篇4

一、朗读和背诵对英语学习的作用

1. 培养语感,养成外语思维

在进行英语朗读和背诵的时候,除了直接相关的感官——嘴处在最积极的状态外,其余的器官如眼、耳、脑等也都在参加工作。学生朗读的次数多了,背诵的材料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英语的语感。语感在使用英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语感能让学生不必意识到英语的语法规则或其他基本知识而实际掌握英语语言。语感可以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率。

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背诵英语材料的过程中,会密切注意英语的表层细节,因此在不断强化英语标准的表达方式的同时,必定会理解并掌握对同一种客观现实在把英语作为本族语的外国人思维中形成概念和判断的不同。因此,也必定会形成外语思维。

2. 训练语音、语调,提高口语表达

持之以恒地坚持朗读和背诵英语也是训练语音、语调,提高口语表达流畅性的有效方法。通过朗读,特别是模仿朗读,听标准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并进行模仿,可以纠正和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其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英语语音规律,如重读、弱读、连读、语音同化等。再次,能够训练恰当的语流语速。这样,学生能够从中慢慢学会用标准地道的英语进行交流。

3. 积累英语素材

英语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英语素材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没有英语的语言环境,而在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输入也是有限的,另外,即使在课堂中学生得到了英语素材的输入,但是由于缺少使用英语的环境,要巩固和运用英语素材的机会就大大减少,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效果。朗读和背诵这种言语实践不受任何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一种很有效的英语素材的输入和积累。学生反复朗读甚至背诵英语素材,就能够不断地增加词汇量,掌握高层次的句式和优美的句子,丰富自己的语料库。

4. 培养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部分学生不敢说英语,怕出错被同学们嘲笑。首先,他们没有养成说英语的习惯,觉得自己说出的英语很别扭。其次,他们没有内在积累的英语语言材料可说,没有足够量的词汇来供使用,也不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朗读与背诵,当语言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自然就有话题可以说。并且通过朗读与背诵,学生的口腔肌肉经过疯狂的训练,已经养成说英语的习惯,自然对英语感到亲切,那么也就消除了心理的障碍。当学生经过训练能够用标准的英语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时候,自然就会获得别人的赞赏而增强自信心,那么对于英语其他方面的学习也无疑是一种动力。

二、朗读和背诵的方法

1. 跟着录音去模仿

英语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母语,他们并没有说英语、讲英语的语言环境。有些学生的英语发音也不标准,容易忽视英语发音规则,甚至带着严重的地方方言。所以,如果学生脱离录音而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盲目练习英语,就可能出现不断地强化自己错误的英语的现象,造成自己本来就不标准的英语更加地不标准。因此,学习英语者一定要跟着标准地道的录音去模仿。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录音材料,反复细听,听清楚语音、语调及发音技巧,并进行揣摩体会,然后一遍遍地跟读,并有目的、有意识地模仿。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把自己的英语录下来,与录音材料对比来纠正自己的发音。

2. 发音清晰正确

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语流语速上的快或要达到背诵这个程度,而应该一步一脚印,慢慢来,认真地发音,把每个音都发到位,并做到发音清晰,吐字清楚,不吞音、不省音、不添音等。

3. 注意语调和其他发音技巧

英语中不同的语调暗含不同的含义,朗读要注意语调。英语朗读不能够一口气读完整篇文章,也不能随意停顿换气,要注意轻重、连读、停顿、节奏等。本身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就富有韵律美和旋律感。作为英语学习者,不能把它的美感淹没在毫不悦耳的连珠炮似的猛劲读或者有气无力的拖拉读。

4. 大声朗读和不断重复相结合

张大嘴巴,大声朗读,才能充分调动口腔肌肉,改变学生说汉语的传统口腔发音方式,并运用到胸腔、腹腔进行口语训练,养成说英语的习惯。不断地重复正确标准的英语,才能不断强化正确的记忆,并形成英语语感。录音听一遍,自己跟着念上10遍,20遍,甚至上百遍,语音语调才能模仿得跟录音材料上一模一样;英语素材练到滚瓜烂熟,才能在必要的情境中脱口而出。

5. 背诵并且再创语言

背诵可以加深对英语材料的理解,只有理解透彻了,才可以把它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英语。因此,首先要求学生会背诵英语语言材料。但是,会背诵英语材料,实际上只是达到了复用式掌握英语的程度。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记忆保持高度紧张程度,并且容易出现眼神向上的面部表情。其次要求学生在背诵的同时,深刻揣摩和理解所背的材料,并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所背诵的材料,也就是再创语言材料。

朗读与背诵作为言语实践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无疑对英语语言的掌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要掌握并灵活运用英语,那么就要运用恰当的朗读背诵方法进行英语口语训练。

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英语口语学习材料篇5

现代外语教学思想认为口语是第一性的,交际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学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在当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评价中,听说能力是重要内容。而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普通人才所提出的英语水平要求中,英语听说能力也是重点。

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听说能力呢?笔者以为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去锻炼提高。

一、精听

(一)巧选范本

精听的第一步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必须选择合适的好材料。学中文,都选择普通话,学英文,也要选择“英语普通话”。“英语普通话”即标准英语,其定义是:“居住在伦敦和英国东南部受过教育的人听讲的话,以及其他国家和地方的人按此方式讲的话。”这里的“话”其所指并不是人们在表达和交流思想时的用词,而是运载和描述那些词所用的语音和语调。

英语标准发音是在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典范发音。英语是rp(received pronunciation)。很多人称它为bbc英语或牛津英语。在选择听力材料时通常也要注意选择如bbc新闻的标准英语。WwW.133229.COM但英语有许多变体,目前被接受较广的是美国英语,因而voa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由于voa还专门推出了慢速英语——专门为非英语国家的、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人提供。

如今网络上的英语音频材料很丰富,有很多可以下载英语听力资料的网站。如:听力特快网站 /">listeningexpress.com/,沪江英语网站/down/。在找这些音频资料的同时,最好要找到对应的听力原文。

努力听懂精听材料。听力基础差的学生不要追求高难材料,要从基础的适合自己水平的听力材料入手。简单地对音素、词和句子进行听力辨认训练是必需的(文秋芳,2003:20) [3],因为你听到的声音,只是你所理解的东西。尤其是当你本身对单词的读音把握不准时,更容易出现错误。

(二)精练细想

在聆听精听材料时,要利用好其听力原文。第一遍听,把握大意,能听懂多少是多少。当第二遍听时,利用视听双感官,边听边看听力原文,听完后,将生词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学会其读音,及其在此语境中的意义。——通常,词汇量是妨碍听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力,2006:146) [1])。既提供标准读音,又具备上下文的精听材料称得上是拓展词汇库最好的途径之一。理解通篇文字后,对照听力原文听第三遍,充分理解全文意思,做到音义完全匹配。第四遍听,舍弃听力原文,仅用听觉感官再次理解此英语声音材料。第五遍听,调动耳、眼、口三方功能,边听边看听力原文,边紧随原声模仿朗读。跟读有利于听说能力的提高。

因为,一方面可以训练标准语音语调;另一方面听力材料中出现的一些惯用搭配,可以以语块结构记忆,用于说写,形成语感。

二、泛听

(一)听己所好

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 认为最好要让学生听他们自己想听的内容(the best methods are therefore those that supply 'comprehensible input' in low anxiety situations, containing messages that students really want to hear. (stephen krashen,1988)泛听材料可以结合个人兴趣,有人喜欢唱歌,有人爱看电影,也有人钟情于体育比赛。这些兴趣都可以转入学习外语听说的兴趣。另外要让学生听各种形式的英语,多接触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语言。例如电视节目,日常交谈等,不拘一格。听力的提高来源于交际性的、综合性的材料,而并非那些强迫听的,完全正确的东西。(improvement comes from supplying communicative and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not from forcing and correcting production.(stephen krashen,1988)

对于兴趣浓厚的内容还可以选择半精听。歌曲配上歌词,影视节目配上字幕对白,音文结合,内容听全。

(二)广种博收

泛听时,只听一遍,精力主要放在内容上,但不忽略语言形式,无需听懂每一个词,只要能懂大意,把握中心即可。

多泛听各方面的材料有助于增加英语语言或时事政治方面的背景知识,这对听力理解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中国学生非常缺乏背景知识。 (李力,2006:146) [1])。要真正提高听力水平,还需要学习者在实际使用语言过程中逐渐地提高听力感知的敏感性和丰富语言的社会文化知识。(文秋芳,2003:20) [3]

三、勤练口语

(一)勤于模仿

中国学生听力能力不强的原因还在于语音知识的不足。(李力,2006:146) [1])。英语教学方面专家许国璋老师曾强调英语学习的突破口在于听说。听说的突破口在朗读。而朗读的突破口在语调、语音。对读音的掌握最好的方法是模仿。录下你想学的单词或发音,然后把你模仿跟读的声音录入磁带,辨别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当你能听懂时,你就能理直气壮地说英语。如果你只听自己明白的词,那你的词汇量就不会增加,还会因此而误解讲话者的意思。所以学习中应尽量多地模仿。

有时也可以有意选择听自己不感兴趣的语篇,不去在乎语篇的内容,而把精力全部集中在辨别、聆听每个词的发音上,边听边模仿。

(二)练习说话

不少学生因为自己说得不好就拒绝开口,这样就永远不会说得很好。不管你的口语有多糟,只要你开口说,通过练习来改进,总有一天会成功。大胆地开口,大声地说英语,这样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努力从错误中学习,从学习中纠正错误,从训练中学习,从学习中得到培训,日积月累,不断提高。

你的声音就像你的工具。你可以读、写、记英语,但如果你不会磨砺自己的工具,你的口语水平就不会得到提高。你在课外说得越多,你的口语水平就提高得越快。这包括大声朗读,运用新单词,用英语交谈、提问、演讲,听自己的录音。一开始时可多用英语进行简短的会话,慢慢地增加长度和深度。

(三)交流升华

交流就是准确地交换各自的观点。能听到对方说的话,却不明白对方要表达的意思。这就不是交流。通过交流,就把英语学习从英译汉的练习转化成一种有用的技能。交流是任何语言的终极目标。若某人必须把所听到的一切统统翻译成中文才能理解,那他的英语水平就会停留在最基础的等级上。

语言学家的实验证明,能够在当天多次运用学到的单词会帮助记牢新单词。很多中国学生英语课下课后就不再说英语,这是很不好的习惯。我们可以自己创设情景,用新单词口头造句,自己说给自己听。对于很多内向的中国学生,这值得一试。

不少学生开始学英语时,感到很困难、进展缓慢或令人沮丧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时学生应树立信心和增强毅力至关重要。满怀信心,相信自己即将成功,必然会帮助你渡过难关。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拥有出色的听说能力要花很长的时间,太急躁了反而会令人生厌。学习是苦根上结出的甜瓜,不断提醒学生明白这一点。《论语》里说,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之”,学生要自己从中发掘乐趣。宁可学得慢一点,也要扎实一点,围绕精听、泛听,勤练口语三个环节,一步一个脚印切切实实自我培养听说能力,促使英语应用技能的成长。

参考文献:

英语口语学习材料篇6

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听说能力呢?笔者以为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去锻炼提高。

一、精听

(一)巧选范本

精听的第一步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必须选择合适的好材料。学中文,都选择普通话,学英文,也要选择“英语普通话”。“英语普通话”即标准英语,其定义是:“居住在伦敦和英国东南部受过教育的人听讲的话,以及其他国家和地方的人按此方式讲的话。”这里的“话”其所指并不是人们在表达和交流思想时的用词,而是运载和描述那些词所用的语音和语调。

英语标准发音是在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典范发音。英语是RP(received pronunciation)。很多人称它为BBC英语或牛津英语。在选择听力材料时通常也要注意选择如BBC新闻的标准英语。但英语有许多变体,目前被接受较广的是美国英语,因而VOA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由于VOA还专门推出了慢速英语——专门为非英语国家的、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人提供。

如今网络上的英语音频材料很丰富,有很多可以下载英语听力资料的网站。如:听力特快网站 http://www.listeningexpress.com/,沪江英语网站http://www.hjEnglish.com/down/。在找这些音频资料的同时,最好要找到对应的听力原文。

努力听懂精听材料。听力基础差的学生不要追求高难材料,要从基础的适合自己水平的听力材料入手。简单地对音素、词和句子进行听力辨认训练是必需的(文秋芳,2003:20) [3],因为你听到的声音,只是你所理解的东西。尤其是当你本身对单词的读音把握不准时,更容易出现错误。

(二)精练细想

在聆听精听材料时,要利用好其听力原文。第一遍听,把握大意,能听懂多少是多少。当第二遍听时,利用视听双感官,边听边看听力原文,听完后,将生词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学会其读音,及其在此语境中的意义。——通常,词汇量是妨碍听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力,2006:146) [1])。既提供标准读音,又具备上下文的精听材料称得上是拓展词汇库最好的途径之一。理解通篇文字后,对照听力原文听第三遍,充分理解全文意思,做到音义完全匹配。第四遍听,舍弃听力原文,仅用听觉感官再次理解此英语声音材料。第五遍听,调动耳、眼、口三方功能,边听边看听力原文,边紧随原声模仿朗读。跟读有利于听说能力的提高。

因为,一方面可以训练标准语音语调;另一方面听力材料中出现的一些惯用搭配,可以以语块结构记忆,用于说写,形成语感。

二、泛听

(一)听己所好

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 认为最好要让学生听他们自己想听的内容(The best methods are therefore those that supply 'comprehensible input' in low anxiety situations, containing messages that students really want to hear. (Stephen Krashen,1988)泛听材料可以结合个人兴趣,有人喜欢唱歌,有人爱看电影,也有人钟情于体育比赛。这些兴趣都可以转入学习外语听说的兴趣。另外要让学生听各种形式的英语,多接触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语言。例如电视节目,日常交谈等,不拘一格。听力的提高来源于交际性的、综合性的材料,而并非那些强迫听的,完全正确的东西。(Improvement comes from supplying communicative and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not from forcing and correcting production.(Stephen Krashen,1988)

对于兴趣浓厚的内容还可以选择半精听。歌曲配上歌词,影视节目配上字幕对白,音文结合,内容听全。

(二)广种博收

泛听时,只听一遍,精力主要放在内容上,但不忽略语言形式,无需听懂每一个词,只要能懂大意,把握中心即可。

多泛听各方面的材料有助于增加英语语言或时事政治方面的背景知识,这对听力理解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中国学生非常缺乏背景知识。 (李力,2006:146) [1])。要真正提高听力水平,还需要学习者在实际使用语言过程中逐渐地提高听力感知的敏感性和丰富语言的社会文化知识。(文秋芳,2003:20) [3]

三、勤练口语

(一)勤于模仿

中国学生听力能力不强的原因还在于语音知识的不足。(李力,2006:146) [1])。英语教学方面专家许国璋老师曾强调英语学习的突破口在于听说。听说的突破口在朗读。而朗读的突破口在语调、语音。对读音的掌握最好的方法是模仿。录下你想学的单词或发音,然后把你模仿跟读的声音录入磁带,辨别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当你能听懂时,你就能理直气壮地说英语。如果你只听自己明白的词,那你的词汇量就不会增加,还会因此而误解讲话者的意思。所以学习中应尽量多地模仿。

有时也可以有意选择听自己不感兴趣的语篇,不去在乎语篇的内容,而把精力全部集中在辨别、聆听每个词的发音上,边听边模仿。

(二)练习说话

不少学生因为自己说得不好就拒绝开口,这样就永远不会说得很好。不管你的口语有多糟,只要你开口说,通过练习来改进,总有一天会成功。大胆地开口,大声地说英语,这样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努力从错误中学习,从学习中纠正错误,从训练中学习,从学习中得到培训,日积月累,不断提高。

你的声音就像你的工具。你可以读、写、记英语,但如果你不会磨砺自己的工具,你的口语水平就不会得到提高。你在课外说得越多,你的口语水平就提高得越快。这包括大声朗读,运用新单词,用英语交谈、提问、演讲,听自己的录音。一开始时可多用英语进行简短的会话,慢慢地增加长度和深度。

(三)交流升华

交流就是准确地交换各自的观点。能听到对方说的话,却不明白对方要表达的意思。这就不是交流。通过交流,就把英语学习从英译汉的练习转化成一种有用的技能。交流是任何语言的终极目标。若某人必须把所听到的一切统统翻译成中文才能理解,那他的英语水平就会停留在最基础的等级上。

语言学家的实验证明,能够在当天多次运用学到的单词会帮助记牢新单词。很多中国学生英语课下课后就不再说英语,这是很不好的习惯。我们可以自己创设情景,用新单词口头造句,自己说给自己听。对于很多内向的中国学生,这值得一试。

不少学生开始学英语时,感到很困难、进展缓慢或令人沮丧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时学生应树立信心和增强毅力至关重要。满怀信心,相信自己即将成功,必然会帮助你渡过难关。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拥有出色的听说能力要花很长的时间,太急躁了反而会令人生厌。学习是苦根上结出的甜瓜,不断提醒学生明白这一点。《论语》里说,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之”,学生要自己从中发掘乐趣。宁可学得慢一点,也要扎实一点,围绕精听、泛听,勤练口语三个环节,一步一个脚印切切实实自我培养听说能力,促使英语应用技能的成长。

参考文献:

英语口语学习材料篇7

H319.3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推动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英语的实践运用效率。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缺乏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重知识而忽略交际技能,重视语法和词汇,而忽略英语综合素质提升。同时英语课程设置不十分合理,重读写而轻听说,针对四六级授课,导致学生的听说基础相对薄弱,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被忽略,无法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机会。本文拟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分别论述不同的课程应当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课堂让位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断探索大学英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改革方向的可行性。

一、从英语口语教学挖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英语口语的发展困境

鉴于英语基础教育阶段对口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口Z基础薄弱成为大学生的英语发展的主要困境。“哑巴英语”成为当前大学生英语口语的主要状态,学生口语发音不标准,中式英语表达方式屡见不鲜,学生缺乏英语交际环境和交际信心,学生的“说”与“写”割裂开来,“教”与“学”割裂开来,其主要原因在于英语课程结构的不合理,以及缺乏对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挖掘和凸显。

2.以学生为主体的口语教学策略

第一,应当调整英语学科课程设置,重视英语口语教学,加大口语课程比重和课时量,口语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他课程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实践运用性,但口语交际实践也应当以知识储备为基础,不断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训练,有步骤地将课堂逐渐让位于学生。

第二,应当充分重视教师在口语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口语发音的训练,从发音的准确性的单词重音以及句重音,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调整发音问题。同时,教师应引导和组织口语话题的开展,同时对话题可能需要运用的语言知识能进行正确地引导,对话题进行简单的介绍,以便于保证学生对话题的正确认识,以及口语交际过程中的准确性。

第三,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升学生的口语教学参与度。学生主体的参与度是判断口语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学生应当积极地参与话题的讨论,不断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口语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基础的把握,聆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实现师生身份有效沟通和转换,师生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全面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推动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学生还应当根据口语课堂话题提前准备语言素材,对语音、词汇、语法、背景文化知识以及语境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收集和积累素材,对知识背景有相关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口语交流,需要教师提前进行任务分配,引导学生去关注和了解相应的语言知识背景,才能更好地在口语课堂上发挥自我主体作用。

二、从英语阅读教学挖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英语阅读课程的发展困境

阅读课程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主体,以文本为中心,而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的阅读量匮乏,知识面狭窄,阅读技能和策略缺乏,缺乏对英美背景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了解。而教师将阅读材料分割开,挑选重要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知识等写作特征进行讲解,阅读材料也以课本文中心,材料相对陈旧而缺乏时代性。学生阅读技能的提升瓶颈主要归因于阅读过程中缺乏对阅读文本的多层次解读,仅就语言知识结构层面进行解读,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阅读信息和技能,制约了学生主体性阅读能力。

2.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策略

第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包括筛选阅读材料、介绍阅读技巧、巧妙地设置问题,丰富阅读形式、引导课外泛读。1、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基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材料的话题应当具有广阔的覆盖率,依据克拉申“i+1”理论,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增加难度,引导学生不断提升阅读经验。学生可以阅读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阅读材料,或依据学生的专业背景,选择与专业基础相关的阅读材料,实现知识内容互补。2、传授阅读技巧,如何分析长难句,文章构架,根据不同阅读要求(精读和细读),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案。3、有效地设置问题,为了引导学生充当教学主体,应当多设置问域(题设范围)较广的问题,引导学生话提升语输出量,实现口语与阅读的结合。4、巧妙地利用评价机制,对学生在课程中参与效果给予鼓励评价,并引导学生对课堂答题的相互展开评价,实现互评与自评,学生对阅读材料问题认识角度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和答案,教师应当对学生阅读答案进行不同的解读,而不是采取非对即错的标准化评价态度。5、为学生推荐丰富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习惯。6、将阅读课程以丰富的形式呈现,并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阅读。

第二,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内化学生英语阅读课程的主体性作用。1、树立主动学习意识。学生主动与教师建立良性互动,教学相长,不断主动去探索和思考阅读文章的内容结构,主动参与教学环节,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和体会,不断树立自我主人翁意识,同时不断增强自我英语阅读信心,在教师所组织的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建立自主阅读意识,不断积累自我阅读兴趣。2、小组合作学习,创设开放式学习氛围。英语阅读课程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升阅读兴趣,当然这必须以合理化小组分配为基础,实现小组成员的异质性,以及小组间的同质性,小组的规模与小组成员的组合依据班级同学基本情况而定,包含学生能力特长、性格、成绩等综合因素,让小组成员在解读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特色,相互取长补短。根据教师的问题和任务设置,发掘阅读材料的核心价值,实现整体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从英语听力教学挖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英语听力课程的发展困境

听力课程教学主要由教师掌控教学进度,以听力课本为材料,根据听力材料的设问,以学生根据听力材料作答,教师核对答案为主要教学模式,听力课程强度大,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听力材料,保持高度集中的紧张度和注意力,各自对着电脑,彼此隔开,师生以及学生彼此缺乏沟通,教学模式的单一,导致学生主体性作用受限,课堂氛围沉闷。

2.以学生为主体的听力教学策略

听力教学要想挖掘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需要教师调整教学状态,丰富教学形式,并且从课程阶段优化教学模式。

第一,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创建轻松的听力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适时增加与内向学生的互动,并给予鼓励性评价,消除学生的语言“焦虑感”,提升学生的整体课程参与度。采取多样化的听力教学形式和内容,比如通过英语演讲,歌曲比赛,知识竞答等趣味性形式,摆脱单调的听力教学模式,不断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和交际能力,提升学生对听力课程的兴趣。

第二,根据课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1、听前,以听力材料为基础,提出引导性问题,并结合材料创设听力情景,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以小组为单位,对听力内容进行分析和共享,选派代表进行回答。2、听时,根据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判断听力材料的循环次数,让学生通过多次听,增加和核实听力内容,捕捉问题的关键信息,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讨论和交流,互补信息差,进行组间讨论和交流,提升问题答案的准确性。3、听后,引导学生进行文章复述,梳理和回忆听力知识要点,把握听力材料的大义,并结合学生小组的听力课程的问答和参与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并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引а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听力课程,呈现学生主体化身份。

四、从英语写作教学挖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英语写作课程的发展困境

当前高校英语写作课程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很多高校尚未开设专门的写作课程,而开设的写作课程课时短,导致写作教学难以系统化。学生以课本为依托,课外阅读量和词汇积累不足,导致写作过程中的词汇输出不丰富,内容干瘪,表达方式偏向中式英语风格,文章的结构层次也不尽合理。另外,写作教学模式采取课本知识讲解和作业布置为主,学生的学习模式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写作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策略

英语写作教学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需建立“学习共同体”,即学习者居于教学过程中的主位,通过自我组建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学生主体主动加强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建立良性互动。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主体加强彼此交流,互相分享和借鉴写作过程中的语言表达与应用方式,并实时进行自我反思,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学生自主向教师寻求指导与帮助,向老师讨论写作内容和结构生动化的方案,建立良性协作的师生互动关系。

第二。加强英语学科之间的相互协作沟通,全面加强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实现课程间的配合。1、教师应简明扼要地讲解知识点,设置写作任务,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2、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建立彼此的协作关系,围绕写作主题,分工进行材料收集,广泛阅读与写作主题相关的材料,实现读与写的结合,教师及时地反馈学生素材收集的优劣;3、学生对收集的信息材料进行讨论筛选与共享,通过对成果的内容结构等信息相互分享,评价和反思材料的有用性,并在探究过程中针对主题进行构思与写作以及后续修改,完成写作。

五、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不应当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发挥主体性作用的平台,教师作为主导者应当积极引导和配合学生,让学生在大学英语不同课程中都能找到自主参与意识,才能突破英语学习的壁垒与束缚,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知识技能与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梅红.例谈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有效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1(5):9-11.

英语口语学习材料篇8

从国内一些教师对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语言材料使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来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目前用于课堂教学的听力材料,一般是按特定的语法规则编写的,是把生活语言加工改制了的书面语言材料,正是由于它的规范、刻板、脱离实际,反而使学生的听力训练受到了局限(赵晓梅、李国芳,2005:192)。

经过十多年的课堂英语学习,即使是有些成绩很好的学生也不能在真实的交际场合中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有效的交流,无法很好地领会他们话语中的含义。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堂听力练习过程中接触活的语言太少,他们习惯了听力教材中人为、清晰、慢速和规范化的非真实语言材料。课本与现实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交际的失败(周晔昊,2006:60)。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听力教材所用的口语语料以人为编辑、修改过的非真实语言材料为主。仅仅依靠这些材料进行教学的话,难以帮助学生真正听懂现实生活中的英语日常交际交流内容(陈冬兵、苏理华,2007:46)。因此,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改变听力教学现状,就必须在听力理解训练中使用真实的语语言材料。

2.真实语言材料运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必要性

2.1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的要求。

采用真实语料进行听力训练符合教育部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中所提出的规定和要求。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对大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一般要求,即“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慢速英语节目……”;较高要求,即“能够基本听懂来自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和讲座,能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更高要求,即“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能听懂自己专业方面的讲座……”。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体现了对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中听力理解能力的重视。既然我们要提高的大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是在真实交际场景中进行信息交换和意义建构的能力,那么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真实语言材料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2.2口语的自发性特点。

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具有自发性(spontaneity)的特点,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事先计划好他们所要说的话,这就决定了口语并不像书面语那样规范、严谨、准确无误,而是带有口误、起句错误、重复、不完整句和短语等(王蔷,2006:156―157)。另外,在实际生活中语言的传递往往伴有各种干扰因素,如噪音、口音、语速、语音差异等,只有运用真实语料对学习者进行听力训练,才能使其了解并熟悉口头语言的这些特点,从而有意识地弥合言语交际中的信息差,提高其听力技能,为其进行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真实语言材料实施途径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使用什么样的真实语言材料呢?如何合理运用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三个途径来探讨。

3.1新闻广播。

BBC,VOA,CNN等一些广播电台每天都播放着大量可供选择的听力训练材料。听力教师可通过网络下载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新闻语料。由于新闻报道是连续的、动态的,尤其是对于热点地区、热点事件,常常会进行连续的跟踪报道,而每一则报道都构成了其后续报道的背景材料,教师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为学生集中提供某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以引起学习者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帮助他们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就某一新闻事件让学生在课后通过不同的途径收集听力资料,在课上以不同电台的名义进行报道。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英语新闻在词汇、结构、语法等方面的特点,丰富他们固有的英语新闻知识的图式,从而在收听英语新闻时,快速地激活大脑中的相关图式,参与对外部语音信息的解码和编码,准确把握语料。

3.2英文歌曲。

英文歌曲也是学习者进行听力训练的良好素材。在听力教学中适时地插入英语歌曲欣赏环节,设计歌词听写、跟唱等形式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可理解的有趣的口语输入,培养学生语感,同时也为语言的输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电视访谈节目。

电视访谈节目也是有效的真实的听力材料。教师可通过网络下载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语料。教师可以在听前就访谈的主题进行班级讨论,以头脑风暴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发表意见,在听第一遍时,让学生记下访谈者或主持人的问题并思考被采访者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在听第二遍时重点听被采访者回答中的一些细节。对于比较专业或复杂的话题,教师可在学生听之前先提供一些有关的背景知识和相关词汇,有利于学生对语料的理解。听后活动可以设计模拟访谈、集体讨论等活动,在内化语言输入的同时实现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4.结语

本文从听力材料角度对我国外语听力教学现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将真实语料运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必要性,以提高学习者对英语语音信息的敏感度,激发他们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有效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冬兵,苏理华.从新托福听力测试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2007,(5):46-48.

[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英语口语学习材料篇9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译曾被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进展最为滞后的方面”(施光亨,2003),但其作用不容忽视。生词英译能帮助英语背景或以英语为媒介语的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词汇的词义,它直接影响到汉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效果。因此,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译质量至关重要(徐品香,2010)。为了方便汉语学习者,不管是线下教材还是线上课程材料,对汉语词汇普遍都标注有英文译释,以帮助学习者理解词义。我们发现,线上课程材料的生词英译存在不少问题,忽略了线上课程材料的实时性、多样性以及情景虚拟性等特点,因而会对汉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造成误导。目前,学者们已对线下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译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对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研究较为鲜见。本文选取Chinesepod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语义不等值问题,并探讨在生词英译中更好地实现语义等值原则的方法,以提高线上课程材料中生词的英译质量。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一)语义等值研究概况

张亚非(1987)提出,在语句翻译时要做到“语义等值”。语义等值的具体内容是将两种不同语言的表层形式和一个共同的深层结构相联系,而这一深层结构所代表的正是这两种表层结构所共有的语义内容。虽然张亚非研究的是句子层面的翻译,与词汇层面的翻译有所区别,但其提出的语义等值原则对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也具有指导作用。

对于线下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英译的探索,学者们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多数只是分析具体教材中的生词英译问题,提出指导生词英译的策略。许多学者尝试从对等角度(鲁洁,2009;唐智为,2014)、偏误角度(鲁健骥,1987;周国光、徐品香,2009)和词汇教学角度(徐品香,2010)等来分析线下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译问题。鲁洁(2009)提出可以从对等(等值)翻译的角度出发,对生词英译的不足进行重新分类,并探讨翻译问题产生的原因。但其并没有对对外汉语教材生词在翻译过程中如何遵循语义对等原则进行具体的分析,只是提到词汇的对等(等值)只有最近似的,而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唐智为(2014)认为,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中的语义对等(等值)并不是简单的词汇对等。在多数情况下,因为汉英语言中许多词是一词多义,两种语言的词汇完全对等是很不常见的。因此,他提出生词要做到语义对等,不能只看生词的字面意义,还要把生词放进上下文中分析其具体意义,灵活地处理词汇间的对等。

我们未发现关于线上对外汉语课程材料中生词英译的研究。对此我们作出分析:第一,线上对外汉语网站形式多样,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学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网站建设以及国内外汉语学习网站对比上,对线上对外汉语课程材料不够重视。第二,线上对外汉语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问题与线下教材中的相似,因此,线下教材研究中的部分生词英译原则和策略同样适用于线上对外汉语课程材料。但我们不能忽略线上教学的一些特点,即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等(祝智庭,2001)。这些特点使线上对外汉语课程材料不再局限于像传统线下教材那样的文字材料。在很多对外汉语网站中,线上课程材料还包含音频和视频材料(以下简称音视频材料)。我们认为这为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遵循语义等值原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要充分利用音视频材料的优势,以求更好地达到生词英译的语义等值。

(二)Chinesepod研究概况

ChinesePod()是一家采用网播为主要教学媒体,辅以博客、社区、维基等产品,从事在线汉语教学的网站(沈孝亲,2009)。根据Chinepod官网提供的数据,目前其注册用户数量超过100万人,课程总数已超过3500个,并且每天都在更新。ChinesePod课程特色是一中一外两位主播搭配(只有高级课程是两位中国主持人),这样的搭配模式为跨文化对比提供了契机。两位主持人常就某一个具体的语言点或其背后的文化因素进行对比、讨论和分析,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文化对比视角,并将汉语背后的中国文化、理念、价值观传达给学习者(沈孝亲,2009)。其课程内容主要采用阶梯型递进模式,分为入门级、初级、中级、中高级、高级、媒体课程,主题时效性极强,内容多样。此外,网站中还设置讨论、对话、词汇、扩展、语法和练习区域,以配合课程教学。

Chinesepod的课程材料除了类似于线下教材的文档材料外,还包括音视频材料。线上课程材料以音视频材料为主,文档材料包括音视频材料中的原文对话,以及从原文对话中提取出来的生词和扩展生词。课程结束后,学习者可以在其网站上下载四份课程材料:节目音视频、对话音频、词汇复习音频以及文档材料。因此,选择这一发展较为成熟的线上对外汉语教学网站来研究更具有代表性,研究材料更全面,对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也具有指导作用。但研究中我们发现,Chinesepod的课程材料仍沿用线下教材中的生词英译方法,没有突出线上课程材料的特点。在生词英译中实践语义等值原则只是一味地在课程提供的原文对话语境条件下寻找与生词概念义相等的英文释义,而忽略了生词的附属义,并且没有发挥音视频材料对其生词英译的辅助作用。

三、Chinesepod课程材料中语义等值方面的生词英译问题

词汇的意义是极其丰富且复杂的,英国语言学家Leech把词义分为“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七种类型(Geoffrey Leech,1974)。黄伯荣和廖序东认为,词义可分为概念义和色彩义。概念义是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色彩义附着在词的概念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也可称为附属义(黄伯荣、廖序东,2011)。综合上述学者所述,我们将词义分为概念义和附属义(除概念义外词汇意义的其他成分)两部分。下面分析Chinesepod的n程材料特点造成的生词概念义和附属义的英译问题。

(一)课程材料中生词概念义的英译问题

在Chinesepod中,线上课程每周的更新进度保证了其课程与材料的实时性。部分课程主题涉及国内最新实事以及社会热点话题,因此,这类主题的课程材料中出现的生词往往带有中国特色或是时下最新最热的一些词汇,其含义涉及中国的社会背景及文化。要让英语背景的学习者通过生词英译对这些生词的实际理解与在原文对话的语境下以及音视频材料的模拟语言交际情境下要求学习者所达到的理解相当,英译不仅要准确、简明地传达生词的意义,必要时还需要作出一定的解释说明,避免学习者在理解过程中出现偏误。

1.新词热词的英译不准确

张元(2007)指出,新词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余义勇(2010)也指出,热词是通过旧词翻新、词义引申或是利用某些修辞手段创造出来的,这就意味着不能从其字面去处理,也就注定了不能直译。但Chinesepod课程材料中部分新词热词的英译只专注了其字面上的含义而忽略了其深层语义,这样的英译显然不够准确。

(1)宅男 shut-in(male)(来源:中高级课程材料A Gamer's Collectibles)

“宅男”一般指长期足不出户的人,课程材料中将其译为“shut-in(male)”,但“shut-in”指的是因病(或残疾)外出困难的人或卧病在家的人,与“宅男”的意思不符。吴光华主编的《汉英大词典(第3版)》(2010)收录了“宅男”,并将其译为“Otaku”。因此,建议将“宅男”译为“Otaku,indoorsman”。

2.中国特色的生词译释不完整

课程材料中明显带有中国特色的生词对于英语背景的学习者来说是陌生的,因此过于简单的英文释义不利于学习者的理解掌握。要达到语义的等值,对生词需要加上一定的解释说明。

(2)委员 committee member,leader(来源:中高级课程材料A Formal Apology)

“委员”来自于原文“不愧是学习委员”。根据对话内容,这里的“委员”指“班委”中的一份子,这对于英语背景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是在他们的生活中所没有的。课程材料简单将其释义成“committee member,leader”不够准确,将这个词在对话语境下所包含的含义扩大了。在整体语境下,译为“member of class committee”更为准确。

(二)课程材料中生词附属义的英译问题

1.英文译释忽略生词的语体色彩

Chinesepod课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内容新颖,主题多样,涵盖生活、工作、学习、政治、文化、经济、旅游等各方面。主题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课程材料中带有不同语体色彩的生词的分布。部分主题的课程材料中,带有口语色彩的生词多于书面语色彩的生词,如学习、生活等主题;在其他一些主题的课程材料中,则是书面语色彩的生词多于口语色彩的生词,如政治、经济等主题。此外,Chinesepod的课程内容主要采用阶梯型递进模式,分为入门级、初级、中级、中高级、高级、媒体课程。入门级、初级以及部分中级课程将多数课程主题设置于日常生活情景中,涉及内容偏生活口语化,因此课程材料中带有口语色彩的生词占多数;随着课程难度加大,课程材料中口语色彩的生词随之不断减少。口语色彩的词用在书面语体中并不合适,同样书面语色彩的词也不适合用在口语语体中。但课程材料在生词英译过程中,却常常忽略了生词的语体色彩,导致生词的英译与生词的语体色彩不对等。这可能会导致学习者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词误用的现象。

(3)要不然 otherwise;perhaps,how about(来源:中高级课程材料Employment Permit Issues)

“要不然”在汉语中常用作口语表达,而释义中的“otherwise”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常用“or”来替代。而其余的两个释义常用于口语表达。课程材料在编辑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生词的语体色彩。

2.英文译释忽略生词的感彩

在Chinesepod课程中,生词的英译不仅是在原文对话的具体语境中,也是在音视频材料的模拟语言交际情境下,因此其课程材料还具有情景虚拟性的特点。原文对话语境提供了生词的具体搭配、感彩等语用方面的信息,音视频材料则通过两位主持人将原文对话绘声绘色呈现出来的方式留给学习者对部分生词感彩的一个初印象,并在解释过程中根据课程难度以及学习者程度给出了适当的词汇搭配和具体适用情况。这都为学习者理解生词的感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课程材料只是简单地通过英译将生词的意义传达出来,却忽略了生词所包含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拒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会导致学习者在生词使用过程中出现偏误。

(4)谦虚 humble(来源:初级课程材料Your Turn at KTV)

“谦虚”在汉语中是褒义词,义为“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英语释义“humble”虽也有“谦逊的、虚心的”这一层意思,但其表示的态度却不够真挚或认真,汉英两个词所含的感情略有不同,可能会使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些误会。建议译为“modest”。

总体来说,Chinesepod的课程材料仍沿用线下教材中的生词英译方法,没有突出线上课程材料的实时性、多样性以及情景虚拟性等特点。在生词英译中实践语义等值原则只是一味地在课程提供的原文对话语境条件下寻找与生词概念义相等的英文释义,而忽略了生词的附属义,这会对汉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语义等值原则对线上课程材料中生词英译的启示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中的语义等值并不是简单的词汇对等。在多数情况下,因为汉英中许多词是一词多义,两种语言的词汇完全对等是很不常见的。因此,词汇要做到语义等值,不能只看词汇的字面意义,还要把词汇放进上下文中分析其具体意义,灵活地处理词汇间的对等(唐智为,2014)。同样,线上课程材料中生词英译实现语义等值的前提是译文要准确反映出生词的概念义,同时也要反映出生词在特定语境下的附属义。为了更好地达到词汇间的语义对等,线上课程材料要结合其自身的优势与特点,以补充单纯的词汇翻译所不能达到的完全对等效果。

(一)合理利用音频、视频和文档材料所提供的语境条件

在线上课程材料中,音视频材料已完成了大部分文档材料中所罗列生词的解释翻译,并在其中根据课程难度以及学习者的学习程度给出了适当的词汇搭配和具体适用情况。此外,文档材料中还提供了原文对话及其对应的译文。因此,音视频材料为学习者营造了一个逼真的语言交际情境,同时文档材料中的原文对话为学习者提供了语境以补充释义不足,并提供生词的搭配信息和用法帮助学习者理解释义。因此,线上教材生词材料有着明确、丰富的语境条件。语境条件下的学习可以提供与第二语言词汇相关的多种联系,从长远效果来看,语境条件有利于深入地理解词汇,因而有助于记忆效果的保持及词汇的灵活运用(孙燕青,2000)。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这一优势以求更好地达到生词英译的语义等值。

刘佩斯(2013)认为热词的英译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我们认为新词以及中国特色词的英译亦然。此外,新词、热词和中国特色词的译释如果简单地采用“直译”法,可能导致学习者理解困难,使生词的翻译不为学习者理解接受。而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这些词最重要的是理解其内涵意义,因此在Z境条件下还需要一定的解释说明,为学习者的理解提供便利。

(二)利用听觉和视觉的多渠道输入

李黎等人(2009)在对词汇学习效果影响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中,通过实验发现,视觉输入和听觉输入均能引起听觉中心和视觉中心的强烈激活,并且视觉输入和听觉输入的处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视觉刺激会导致听觉中心刺激,反之亦然。线上课程材料中的音频材料通过听觉输入刺激学习者的听觉中心,视频材料通过视觉输入刺激学习者的视觉中心,多渠道输入使得信息更有可能进入长时记忆。线上课程材料采用多渠道输入的方式,帮助学习者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以达到词汇语义上的等值。

音频材料的听觉输入刺激和视频材料的视觉输入刺激为学习者理解生词的语体和感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生词的英译若忽略生词的语体和感彩,只会造成音视频材料与生词英译在生词语体和感彩这一信息上的前后矛盾,让学习者感到困惑,也会让之前音视频材料为学习者打下的良好基础功亏一篑。因此,在线上课程材料的生词英译过程中,译释要与生词的语体色彩和感彩一致。

五、结语

本文从语义等值理论出发,以Chinesepod的课程材料为例,分析了线上课程材料的特点造成的生词英译语义不等值问题。研究发现,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仍沿用线下教材中的生词英译方法,没有突出线上课程材料的实时性、多样性以及情景虚拟性等特点。我们认为,在遵循语义等值的原则下,线上课程材料要合理利用音频、视频和文档材料所提供的语境条件以及听觉和视觉的多渠道输入等优势,以提高线上课程材料中生词的英译质量和使用价值,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线上对外汉语课程。由于受到时间和本人研究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仅挑选了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网站作为研究对象,后续研究还可以选择多个网站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在线上环境中最优的生词英译策略。

本文为2015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5R405063]。

参考文献:

[1]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整体设计再思考及其他[A].中国人民大学

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汉语研究与应用(第1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徐品香.教材生词英译问题负面影响的解决对策――从词汇教学

的角度谈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鲁洁.从对等的角度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英语翻译问题

[J].安徽文学(下半月刊),2009,(3).

[4]唐智为.从对等理论看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D].长沙:湖

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7,(4).

[6]周国光,徐品香.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语译释和汉语词语学习偏

误[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7]张亚非.试论双语翻译的结构等值、语义等值和语用等值[J].现

代外语,1987,(1).

[8]张屹,祝智庭.信息时代全球化教育的知识结构[J].全球教育展

望,2001,(11).

[9]沈孝亲.网播Podcasting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

Chinesepod为个例研究[J].湘潮月刊,2009,(4):97-98.

[10]Geoffrey Leech.Semantics[M].London:Penguin,1974.

[1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2]张元,王银泉.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现状及其翻译策略[J].南京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3]余义勇.汉语流行语的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10,

(4).

[14]吴光华.汉英大词典(第3版)[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15]刘佩斯.浅析网络热词“中国式”英译的问题[J].成功教育,

2013,(5).

[16]孙燕青.语境与第二语言词汇学习[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

学版),2000,(5).

[17]李黎,李霄翔,居胜红.感官型学习风格对词汇学习效果影响

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18]Eugene A.Nid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the Netherlands:E.J.Brill,1964.

[19]Eugene A.Nida&C.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the Netherlands:E.J.Brill,1982.

[20]J.C.Catford.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英语口语学习材料篇10

1.兴趣培养

(1)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点选择学习材料作为石油技术人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习习惯选择一套自己相关专业的英语学习材料。一方面,阅读本专业的材料更容易理解,阅读效率更高,利于兴趣保持。另一方面,学习专业英语的过程,也是一个巩固和扩展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过程。在阅读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还可以通过网络等手段找一些最新的技术材料进行阅读。(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当今的网络世界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英语学习材料。借助于搜索引擎,自学者可以找到各种各样感兴趣的材料。不仅有基础英语方面的,石油英语材料也非常丰富。另外,电子版的学习材料加上在线词典,就可以实现高效的无纸化阅读。还有网络收音机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英语自学途径。目前网上有许多英文广播公司,像英国的BBC(英国广播公司)、美国的NPR(NationalPublicRadio)等可以提供地道英语“听”的练习。再或者访问翻译论坛或翻译类网站也是不错的选择。

2.词汇积累

(1)积累系统的专业词汇量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要达到较高水平的英语应用能力,必须有相应足够的词汇量作为支撑。但作为石油技术人员来讲,主要精力是从事自己的专业研究,很难在无限的英语词汇记忆上投入较大精力。因此,词汇积累的主要方向应首选自己从事的专业词汇。专业词汇量的积累要系统,因为石油项目或技术专题内容本身是系统和完整的。尤其是随着中国对海外油气市场的不断拓展,海外勘探、开发及工程服务项目越来越多,零星的词汇无法满足技术交流或翻译的要求。建议精读一本自己专业的英文版专著,专业版的英文教材一般内容较全面,涉及的词汇完整系统。(2)积累词汇时要义音兼顾在石油英语口语自学过程中,积累词汇时要“义音兼顾”。在查字典时,一定要养成看音标的习惯,在阅读材料上标注生词时,不仅要标注词义,还要标注音标或某些音节的发音以及轻/重音位置,并严格按音标朗读出来。此外,词汇的积累,不能仅限于可用的词典,还应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3.听说能力自学

(1)准确掌握音标在没有良好语音环境的情况下,掌握单词发音的主要手段是音标。作为成年人来说,学习英语音标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模仿正确发音。有选择地利用一些有声教材,最好是发音纯正的外教主讲的教学录像(录音)。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的“Grammar,Vocabulary&Pronunciation”。二是有意识地纠正错误发音。首先要重新修正一下自己的发音;其次,正确掌握了音标以后,要改掉“望文生音”的习惯,拿不准的读音一定要查词典核实一下。(2)听力注意力侧重于语音在听力过程中,人的思维优先以母语形式出现,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更是如此。因此,听力训练时,要把主要注意力从语义转移到语音上来。包括单词的发音(每个音素、音节的正确读音,以及重读与非重读音节、声调、单词间的连续)以及韵律性特征(语调、语气等)。将注意力侧重于语音,免除了由于听不懂而带来的心理急躁,利于提高兴趣和持之以恒。(3)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大脑获得的语音记忆通过嘴巴变成自己的声音,再经由耳朵传至大脑,就可判断对记忆的语音模仿的好坏。朗读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初期的时候,可以逐句模仿,然后全篇朗读。对每个单词的发音、单词的连续、语调的模仿要认真仔细。后期则要朗读专业英语材料。目前,尚未见到石油英语的听力材料。自学者可在基础英语朗读的基础上,找一些自己专业的材料来朗读。在朗读专业材料时,要尽量快速反应出语义。

4.笔译训练

作为石油科技人员,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笔译训练,尤其是进行汉译英笔译训练。在笔译训练过程中遇到任何疑点都不要轻易放过,翻译完成后务必请人校对。同时,记录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生疏词汇,以便日后查询。

英语口语学习材料篇11

1.1听力基础能力教学

基础教学需要学生做大量的听力练习,一方面是数量的积累,一方面是听力材料范围的扩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帮学生去找一些规范的英语短文与英语对话,给学生提供锻炼英语听力的机会,不断地积累“实战经验”。另外,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知名的英语广播频道去让学生在平常的时候多接触英语。例如BBC,VOA,这些英语频道常常会播放一些帮助英语初学者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的Special English,这些频道也会对英语文化与西方的思维方式做一定的介绍。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锻炼英语听力的英文歌曲。例如,don't cry―guns n’roses,dreaming my dream―cranberries,imagine―john 等等,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英语听力。

1.2英语听力文化背景的教学

缺少语言文化背景的理解与掌握,常常让英语对话中的言语无法被学生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语言习惯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是有着千差万别的,并且常常有矛盾,这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学生对听力材料的把握与理解的难度。所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要常常插入一些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简要介绍,例如欧美的著名人物,西方的格言如“No one can achieve anything without effort.”等等。

1.3英语听力的应试能力教学

在教学之中教导学生英语听力应试技巧。具体说来,英语听力的应试技巧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听力开始前的准备。这一阶段,学生要对试题有一定的认识,并自己预测出听力内容。举例而言,在试题中如果试题是数量词的听力考察,如A.13,B.20 ,C.30,D.50就可以推断出试题考察的大致内容是数量词后缀的听力考察,就是ty与teen的区别,所以学生就能大致推测出答案是A或者C,其他选项为干扰项。二是听力之中的答题阶段。这一阶段,学生要整体把握材料,并对材料的大意有一定的了解。三是听力第二遍播放时的完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要对试题中的问题还没有答案的材料内容,着重细听一遍,要达到对有针对性的材料完全听明白。例如听力中常常有相似发音词的考察,son/sun、here/hear,这时如果把握不准,就要重新再细听一遍与之相对的材料,结合上下文语境找出答案。

2 利用口语能力带动听力教学

英语的听力培养离不开对学生的口语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对英语发音的纠正,如果学生自己对单词的发音有错误,就不可能准确地听出来听力材料中的单词。除此之外,如果学生的口语能力欠佳,相应的,学生就无法能够听出材料中的英文词句的关键词与中心句,对重读和轻读没有概念。

2.1英语语感的培养

没有一定的英语语感,很难能够在听力中听出材料的大意来,除此之外,没有语感的帮助,学生在听力之中如果没有能够听清楚材料中的一两句就无法靠着语感来猜测。

2.2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表达习惯

英语的听力材料,尤其是对话材料中,常常会出现西方人的口语用词与俚语,如果学生没有能够掌握英语日常用语的表达习惯,就很难理解这些口语用词与俚语。举例来说,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一贫如洗,I'm beat我非常疲乏,dog sleep 不时惊醒的睡眠,You're a lucky dog你真是个幸运儿。如果没有类似的积累,很难在英语听力中猜测出这些英语俚语的意思,甚至还会造成一定的误解。

英语口语学习材料篇12

那该专业的专业特色究竟是什么?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技能,尤其是应用语言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语言学习的质量。老师准确优美的语音语调对初学者会有一种如音乐般的魅力;流畅的口语和地道的表达方式能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提高听力和口语学习的环境;具有一定表演才能的老师能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老师应该是:有过硬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专业知识,较高的听、说水平和跨文化交际的素养;有课堂演示,表演的特殊技能;掌握了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能充分适应孩子的特点,通过开展孩子们喜爱的课堂活动,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了解影响外语听说能力的因素和外语教学理论,采取适当的听说策略等。有了对专业的深刻认识,下一步就要研究听说教学的教法。首先要对比研究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和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部2007年7月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听说能力的一般要求(节选)

(一)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130-150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二)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经准备后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二、小学英语新课标中对听说能力的目标总体描述(节选)

(一)一级(三、四年级):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

(二)二级(五、六年级):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三、对比分析

对上述听说教学的要求和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会发现,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听说教学在达到其一般要求的同时应突出专业特色,增加实用性。现主要从专业特色和实用性方面讨论:

标准的语音。听说课中首先应该让每个学生过语音关。主要教学内容为国际音标的正确读法和发音方法,美式和英式音标的区别,听音辨音能力,重读、弱读,升降调,断句,正确拼读字母和单词等基本语音技能。语音的训练应该列为第一学年的教学重点,因为这是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最基本技能之一,而且对小学生的英语入门和今后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英文教学。要结合小学英语教法课,让学生在听说课中熟练掌握和应用小学英语的基本课堂用语及肢体语言。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就应该让他们在初学时接受全英文教学,在教师肢体语言的帮助下正确理解老师的指令,通过反复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形成自己的语言。这里我强调在听说课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使用肢体语言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去表达有声语言所难以表达的更丰富、更复杂、更微妙的内涵。曾有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动作。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肢体语言的运用比在其他学科中的运用更具发展空间。

能说会唱会表演。根据小学英语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小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得到提高的,其听说的能力也是在语言交际和应用中得到体现的,所以小学英语老师首先就应该具有说唱和表演等多种技能,并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这些能力的培养就应结合教法课在听说课堂中得到体现。一般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采用的形式比较死板单一,如对话和讨论等。为了突出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性和特色,在听说课堂中可采用与小学英语课堂相似的教学模式,如语音模仿,两人及多人对话,讨论,简单评价分析,自编自演儿童短剧,用英文讲童话故事,看英文动画片,英语歌曲演唱和表演,诵读英文儿歌和绕口令等。通过这些形式,未来的老师们在开始教师生涯的第一课中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建议

基于以上对听说能力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操作。对此,还应该研究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因目前还没有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特定的教材,国内很多该专业的学生仍选用《大学英语听力》配套教材或《新视野听说教程》。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应在目前使用的教材基础之上,合理选用,安排教学内容,并适当的增加能突出其专业特色和实用性的材料辅助教学。笔者在此提出一些教材处理建议,以供讨论。

(一)教材结构。《大学英语听力》教材是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专科用)》编写的,与精读,泛读,快速阅读,语法与练习配套的听力教材。其中每课都涉及口语训练,因而可以作为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教材。该教材着重听说的基础技能训练,材料大多以生活题材为主,在培养学生听懂基本语言单位(如语音,字母数字,单词,句型)的基础上,逐步增强学生在语篇的理解能力和熟练程度,提高他们对听说内容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能力,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听内容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基本训练。同时教材所提供的题型与全国四,六级考试题型相似,可训练学生的应试技巧。首先具体分析教材结构:

教材每单元分三部分,包括单项听力技能训练(PART AMICRO-LISTENING),语篇整体听力技能训练(PART BMACRO-LISTENING)和口头练习(PART C ORAL PRACTICE)。

1.单项听力技能训练。该部分主要涉及语音练习,听音辨音,单词和短句等听力基本训练,培养初步的听力技能。结合课本练习和材料,教师让学生学会如何分辨容易混淆的音素,失去爆破,单词和结构;学会对简单的语音信息做出判断和分析,包括对数词(年份,日期,年龄,电话号码,地址等),简单句的听写。同时,教师还应对语音的基础知识进行强化,如音标的发音原理和技巧,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连读,省略,爆破等基本技巧的训练,还可辅以英语绕口令,歌曲等对学生进行训练。该部分要将听说结合起来,听和说所占的分量应该是相同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得到同样的提高。

2.整体语篇听力技能训练。该部分短文的题材多为生活场景类,因而对学生来说内容不是很专业化,对提高口语表达也很有实用性。在教材的处理上,可以分两个方面来安排教学:一是对应试听力技巧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应试技能,如主题句和关键词,猜测问题以及对不同类型问题的答题技巧等。这里就不再详述;二是对提高听说能力本身的训练。影响听说能力的因素包括语言因素(如语音,词汇,语法,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等)和非语言因素(如心理素质听力技巧等)。传统的听说教学把听和说独立教学,或者重听力而轻口语,重口语而轻听力,这些都不能有效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所以两者应该并驾齐驱。该教材的听力材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生活类场景,如问候,介绍,爱好,学习,提供帮助,请求,致谢,道歉,购物,看病,社交活动,体育活动等。这些内容与我们的日常交流谈话密切相关,所以同时进行这些方面大量的听说训练,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性,还和我们以后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衔接。课堂教学可采用先以说为主的热身运动,再精听教材内容,完成练习,为下一步积累语言素材,再就所听材料进行语言再现,之后再听材料模仿语音语调,规范表达。

3.口头练习。这部分主要进行以说为主的巩固扩展(如自编对话短剧,复述,讲故事,讨论等)。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和应用正确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另外,还要通过课外口语练习,让学生熟练地运用课堂上习得的语言素材和拓展学生间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让其意识到自主学习是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

这一系列的课堂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主导课堂。听说活动交替进行,师生间和学生间互动交流。对于学生在表达,交际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和评价,起到交际衔接和促进的作用,并把握时机,适时介绍听力策略和交际策略。

(二)课堂教学方法。要在听说课堂教学中突出该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实用性,笔者建议将听说课的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法的某些内容巧妙的结合起来。首先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天,就要让其充分认识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知道自己应该学习掌握好哪些技能。有了这些了解和认识,在教学中就要让其熟练的掌握这些技能,创设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真切的感受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1.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将来从事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启蒙人,而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对英语语言初步的感知能力。要让我们的学生以后有效的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们就要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深切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形式应该活泼丰富,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选择他们想听,想说的话题和内容。首先要克服学生的畏惧,紧张,羞涩等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先给他们充分的课前准备,再让他们在课堂上做有准备的发言,逐渐养成说英语的习惯。有了习惯,就有信心大胆用英语表达,说英语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浓;其次是帮助他们克服语言表达障碍。通过听和模仿语言材料,先学习别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再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有困难时,学会使用肢体语言。这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加鼓励。具体的说,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之外,以下课堂教学活动可供参考:

(1)材料复述:让学生复述所听材料的关键词,大意,主要情节,细节。不同形式的复述可就具体情况和材料的难易程度安排在听说课堂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要求逐渐提高。课后可以布置故事复述的练习,选材为儿童故事或童话故事,并要求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根据情节做出手势和表情进行复述。以后,逐渐增加难度,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2)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练习情景对话。如在诊所,在车站,在邮局,在餐倌,在商店等。教师还可以提供英语短剧和动画片的音像资料,让学生进行模仿表演。

(3)短剧表演。可以就听说材料进行改编表演,或让学生分组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短剧,并进行小组评比。

(4)英语儿歌和绕口令练习:儿歌和绕口令不仅是练习英语语音的语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而且朗朗上口,节奏明快,便于记忆。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进行听音,辨音练习,培养英语语感,同时还为学生以后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素材。

(5)英语歌曲,歌剧表演:音乐是所有人都乐于接受的东西,所以英语歌曲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2.加强语言基础训练和讲解。每一堂英语听说课都有语言教学重点,教师在每课的听说训练之前,应该详细的向学生讲解在不同场景下应该用什么句型和表达方式,向学生介绍类似的表达法,比较英汉语言的差别,让学生尽量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在学生的口语练习活动中,教师还要及时纠正学生表达是的汉语式英语和语言错误。

3.利用多媒体进行听说教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能加强教学的互动性,这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除了教材上的听说材料可以在多媒体教室里开展之外,主要利用计算机设备来丰富课堂教学材料,将大量知识信息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播给学生。直观,立体,动感的图文音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播放英语歌曲,观赏英文影片,进行课堂语音和听说测试,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给学生提供课后的听说练习等,这些方式都能较快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4.加强课后练习。提高听说能力主要靠平时坚持不懈的练习,因此,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不能让学生的听说得到充分的练习,教师就要有针对性的布置课后练习,安排各种听说活动。上面已经提到了利用局域网或校园网给学生提供练习,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如英文儿歌,英文小故事,英文短剧剧本等训练听说的材料,汇编整理后自主练习,再让学生自己组织参加一些英语晚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和英语角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听说,而且为学生今后组织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五、结语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除了教法课之外,其它的英语专业课目前所使用的教材都无法体现该专业的特色,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应该想办法弥补教材的不足。而听说课是其中最灵活,最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根据笔者在该专业八,九年的听说教学实践,形成了对该课程的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检验和改进,让学生在听说课堂中能听能说,重要的是具备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适应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也知道如何有效的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2007.

[2]郝建平,李静纯.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英语口语学习材料篇13

一、模仿

模仿就是一边听录音一边看文字跟读,是口语练习的基本方法,尤其适用于初学者。模仿的材料可以是各种实用的口语教材,也可以是英语电影、电视剧等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模仿的目的有:第一,提高发音水平。发音是英语口语的门面。发音好才会让别人听得舒服。我们都喜欢听播音员标准的普通话,不喜欢听夹杂方言的普通话,其实就是这个道理。练习发音的好方法就是反复跟读模仿正确的读音。学习者要持续模仿,让自己的语音语调和流利程度尽量接近原来的录音。跟读英语顺口溜对提高发音更有帮助,尤其有助于相近音素的辨别。第二,锻炼口腔肌肉。足球运动员要不断加强腿部肌肉,以保证足够的力量和速度来踢好球。同样道理,口语学习者也需要不断锻炼口腔肌肉,才能让口腔肌肉的运动和大脑的反应合拍,从而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和清晰度。为了增强训练效果,跟读的时候可以在口腔里放一块糖果。第三,熟悉跟读材料里的单词、短语、句型等语言要素,深切理解在特定语境里各种语言要素的用法、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模仿的时候要认真逐句进行,大声地模仿,这样也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记忆力。

二、背诵

在阅读和听力实践中,学习者会不断发现一些优美或实用的句子。这些句子可以给口头表达增添光辉。这样的好句子可以来自教材、试卷、词典、电影、电视剧等材料。影视作品源于生活,其字幕内容比较口语化,是摘选句子的最好来源。学习者可以挑选配备中英两种字幕的影视作品,一边观赏,一边阅读中英字幕。一旦发现好句子,就按暂停键,把这些句子的中英版本都抄写下来。边观赏边摘写句子,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这些句子。这些句子也灵活有趣,能够让学习者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当然,非影视材料中也有许多精辟的句子,也可以用在口头表达当中,不过相对来说要文绉绉一些。无论源于何处的句子,都要强化背诵,做到脱口而出,这样做才能保证句子植根于脑海。大量背诵句子有利于增加词汇、理解语法结构、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增强语感和提高表达的流利程度。学习者若在脑海里储存了大量的句子,在会话实践中就可以不假思索地进行套用,或者在原文的基础上灵活改变个别单词后再表达。

三、复述

复述是语言的再创作。复述分为两种,一种读后复述,即把刚刚看过的文字材料进行再表达;第二种方法是听后复述,即把刚刚听到的内容进行再表达。复述练习的选材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水平来定。根据自己的能力,复述的篇幅可以逐步加大,从逐句复述、多句复述、逐段复述到长篇复述。复述的时候要用自己的话来进行语言再创作,可以使用近义词、相近句型等来替换原文中的语言要素,可以归纳原文大意,也可以在原文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描述或者评论。总而言之,不要照本宣科,否则就变成了跟读或背诵,无创新而言。复述结束后要对照原文比较一下,寻找自己和原文的差异,纠正存在的错误。复述时还要尽量避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也可以在复述的时候给自己录音,录完之后再反复听自己的练习效果,让自己更好地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更方便寻找和纠正错误。

四、口译

通过口译练习口语只需要练习汉译英。口译时要求忠实于原文,不能象复述那样自由发挥。口译方法之一:一边阅读汉语材料一边口译。选用的材料是英汉对照的英语读物。口译时,用卡片盖住读物的英语部分,看着汉语逐句口译,口译完一句就划开卡片对照一下相对应的英语原文。随着口译能力的不断增强,也可以一次性译两句或多句。口译结束后要做相对应的笔记,找出差异,利用词典和语法书解决相关的问题。口译方法之二:一边听汉语或者方言一边口译。比如,学习者可以一边看中文电视剧,一边把听到的内容口译成英语;也可以一边听方言广播节目一边口译;学习热情非常高涨的学习者,也可以走到大街上,专门找有人骂架的地方,把火暴的骂架话恶狠狠地口译出来。边听边译难度很大,很难做到每句都口译出来,因为不能奢望别人把话再说一遍。不过,学习就要不断接受挑战,尽可能多译,只要坚持,加上工具书的帮助,口语自然会进步。

五、口头作文

口头作文是对某一个主题进行逻辑性的口头表达。口头作文的主题选材很宽泛。自言自语和自我介绍都是简单的口头作文。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幅图画都可以成为口语作文的主题。各种英语考试的真题和模拟题里的书面作文题目也可以当成口语作文的主题来使用。学习者也可以自创主题。练习口头作文时,需要从比较容易的主题入手,然后主题难度逐渐增大。检查口头作文效果的方法有两种:第一,一边说一边录音,录音完毕后还要反复听自己的录音,如果发现错误就要进行口头改正。第二,口头作文结束后,也可以把说的内容以书面作文的形式写出来,写作会促使学习者注意英语词法、语法使用的准确性,也容易帮助学习者发现和改正错误。自我检查完毕后,也可以请高人检查相关内容,高人指点迷津比自我摸索的效果更好。

六、英语角

以上五种方法注重自我练习。但是口语的进步也离不开交流。两人或多人在一起说英语就形成了正式或非正式的英语角。在参加英语角之前,应该准备几个热门话题以及相关词汇、句子和背景知识,这样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还可以准备英语脑筋急转弯、故事接龙等游戏节目来活跃气氛。如果没有准备,在英语角可能只会说几句寒暄话了,这样的口语练习是不会有起色的。在英语角要自信,尽可能找高人(比如外籍教师)交谈,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还要切记一点,无论找什么样的人聊天,自己一定要多开口,不要光听,误把英语角变成练习听力的地方。不要害怕出错,犯错误才能为更正错误提供机会。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