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实用13篇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1

首先是职业决策精神观。RichardS.Sharf在其著作《应用职业发展理论到咨询》中,把Miller-Tiedeman的毕生职业理论(LifecareerTheory)和Bloch和Richmond的相关概念结合起来,认为他们的理论代表了职业决策的精神观。持有精神观的研究者把工作看成一个能滋养一个人的精神和发展自己的场所。Miller-Tiedeman认为,个体应该重视来自选择的各个方面的信息,而不是关注对与错的答案。其次是职业决策的认知信息加工观。Peterson及其同事将信息加工理论应用到职业决策中并提出了四种假设。他们用信息加工金字塔来说明个体职业决策中的信息加工过程,认为个体的信息加工包括三个成分:知识领域、决策技巧领域和执行加工领域。最后是职业决策的PIC模型。PIC模型中涉及7个基本概念,即职业的有关方面、可选职业的核心方面、方面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方面内水平、方面内偏好、有结构和无结构信息、敏感性分析。

Gati等人认为,职业决策过程的本质是找到与个体的偏好和能力最兼容的可选职业。在多数情况下,广泛尝试所有的可选职业是不实用的。所以,他们把职业分成具有不同目标、过程和结果的三个主要阶段:(1)预先筛选可选职业;(2)深度探索有希望的可选职业,该阶段目标是确定一些既有希望又适合个体的职业;(3)选择最适合的职业(ChoosingtheMostSuitableAlternative)。

2.影响职业决策困难的因素

2.1职业决策专业影响

职业决策受毕业生自身专业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已经接受了大学为其规划安排好了的课程教育,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为大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做好了充分准备,有利于大学生从事相关专业,并在其相关领域有所发展乃至促进相关专业的发展。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大学专业教育直接影响大学生在走_L岗位前的实际拥有的能力。毫无疑问,拥有较高能力的大学生有更强的职业竞争能力,在职业决策上也有更广的选择余地,而能力较低的大学生则会因缺乏竞争力难以让自己获得专业对口的职业甚至要被迫选择专业不对口的职业,继而影响其对职业的决策。不同个体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喜好不同,并且客观的社会需要也更是不尽相同,比如,有些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是就业冷门,不易就业,或者同期毕业生太多,竞争压力过大,等等。

2.2择业心理影响

大学毕业生择业受其择业心理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在一般情况下,有些大学毕业生会希望寻求一个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待遇优握且有发展前途,让其“有面子”的工作职业;有些大学生则是希望可以回到家乡.或者是到西部地区.利用所学促使一方发展。总而言之,这和大学毕业生自身的职业价值观不同有重要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到其职业价值观,影响到自身的职业决策。并且,不同的人择业要求不同。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职业认识及态度不同,进而择业要求不同;同时,即使面对同一个职业,不同的人也会因为自身的种种因素而有不同的认识或态度,继而择业要求不同。另外,不同的人对其自身的认识评价不同,即每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不同。自我效能感最初被定义为,人对自己为获得预期结果所需施行的行为能力的信念,之后又扩展为:“人们所具有的,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施加控制所需能力的信念。”因此,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并不是指大学生实际拥有的能力,而是指其自身的情绪调控、学习潜力、自我调节及自律能力等。Taylor和Betz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不仅包括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而且包括对一些具体的职业决策能力的信心,后者更为重要。即个体的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阻碍了个体的职业探索行为和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使得低职业决策效能者无法作出有效的职业决策。一些研究还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还调节着职业决策中的焦虑水平,应付职业决策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决策水平就越高,焦虑水平越低。

2.3社会环境影响

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大学生还要考虑一些外在的环境问题,比如歧视问题中的性别歧视。职业类型按性别分类,反映了社会对两性应该从事相应工作的传统观点。虽然现代的性别歧视不像几十年前那么严重,但不少职业本身带有一定的性别选择,比如多数要求重体力劳动的职业多偏向选择男性;另外,某些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时也会有性别选择,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又如乙肝歧视,一些用人单位或者职业拒绝患有肝病的大学生就业,甚至为大学生职业决策造成一定困难。并且,不同职业其本身的工作环境有所不同,某些职业本身的工作环境较为严苛,比如喷漆车间等,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而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大学生难免遇到向往职业和工作环境喜好相悖的矛盾,这也会成为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困难。另外,家庭或重要他人的意见、社会重大事件的影响,以及当下社会总体经济的景气程度,等等,都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决策。根据EliGinzberg的观点,早期个体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或职业培训,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也就是说,人们根据自己的不断学习和了解,慢慢熟悉相关职业直至具体化,并缩小自己的实际选择范围,最终确定自己的职业。但是,如何整合已有的知识元素并帮助自己确定职业,也就是理想的实际化过程,也会给多数大学生带来相当的困难,影响职业决策。

2.4择业动机

人们找工作不仅仅只是为了谋生。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很显然,工作可以换取各种具体的奖赏,如薪水、职称、名誉等,这些组成了影响职业决策的外在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比较认可清教徒式的工作伦理,即“工作本身就很重要”的观点。鉴于这些看法,工作被认为是一种有意义的东西,它本身就能给人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等等,这些组成了影响职业决策的内部动机。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产生一定的交互作用,同时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决策,甚至使其在其职业决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矛盾,继而成为职业决策的阻碍。

2.5焦虑对职业决策的影响

近二十年来,焦虑对于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成为了职业决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Goodstein(1965)提出,作出职业选择需要特定的信息和技能,面对所需信息和可以培养特定技能的机会时,焦虑可能会妨碍个体获取信息以及利用这些机会来培养所需的技能,从而影响个体作出有效的职业决策。

3.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方式

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有几种方式,概括地说,学校职业指导的主体干预方式有三种:一是职业指导课程,二是职业发展团体辅导,三是个别咨询。叫职业指导课程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常用的职业决策干预手段,由就业辅导老师介绍当前的职业现状与前景,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总体的认知,但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个体的差异性无法兼顾。职业发展团体辅导则是由专门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与职业规划的指导,对师资要求较高,只有少数高校才能做到。个别咨询是最具个体性、独立性的职业决策干预方式,它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职业指导老师要对学生个体的兴趣、职业倾向、性格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能够提出一些实际且有效的职业指导意见。这种干预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与财力,高校无法普及。且个别咨询的干预方式已经市场化,如职业决策分析师、职业规划师等职业的出现。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2

一、卡尼曼教授的预期理论

大学生所进行的职业决策,是要在各方面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在多种可能的方案中寻找自己最满意的方案,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心理学家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先后有西蒙和卡尼曼两位教授由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西蒙教授的研究表明,在对一个复杂问题进行决策时,人们不可能搜索到最优方案,而只能寻找到满意的方案。

卡尼曼教授对人在不确定情况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问题进行了深人研究,他和特沃斯基根据心理实验的结果提出了著名的预期理论(或称前景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由于感知觉和思维加工能力的缺陷,不可能对问题作出符合实际的概率推断,他们通常只是按照经验或直觉来进行判断,其结果有可能偏离理性的假设,从而出现下列的认知偏差,它反映出人们在决策中的非理性成分。

1.代表性启发式错误。这是指人们在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只考虑到它的典型特征,而忽视了它在总体中出现的概率。例如,卡尼曼从由工程师和律师组成的百人团体中随机抽取若干成员,将他们的性格特征简单地介绍给被试,每介绍一个人时,就要求被试判断其属于工程师的概率。在该实验中,卡尼曼将被试分成两组,告诉一组被试在百人团体中有70人是律师,30人是工程师;告诉另一组被试在百人团体中有30人是工程师,70人是律师。实验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对所介绍成员判断的结果是基本相同的,并没有受到百人团体中工程师和律师基本比例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们在作出判断时只考虑了对象是否符合工程师的典型特征,而没有考虑他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显然判断的结果就可能和实际情况有所偏差。

2.锚定现象。这是指人们根据某些初始信息所作出的初步估计(被称作锚定)对于最终的决策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最初的锚定不切合实际,那将给进一步的决策造成麻烦,但人们又很难意识到这个问题。例如,让两组学生凭直觉分别推断下面两个算式的结果:1×2×3×4×5×6×7×8和8×7×6×5×4×3×2×1,学生对于第1个算式的估计值明显要低于对第2个算式的估计值,这是因为两个算式的起始值(1和8)在估计中产生了锚定的作用。

3.框架效应。这是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如果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述,那么,决策者作出的选择也会不一样,即问题的构造方式不同会影响决策者的选择,例如,在手术前征求病人意见时,告诉他该手术成功的概率为80%,或者该手术的失败概率为20%,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于病人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是不一样的。

4.小数定律。这是指人们在对期望值作出判断时,往往会忽视样本的大小,认为小样本中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总体中事件发生的概率相接近。例如,在抛投硬币的游戏中,人们都知道如果抛投次数足够多的话,那么,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是非常接近的,显然这是在大样本时的结果。但是,如果在某次游戏过程中,连续出现了5次正面,许多人会认为下一次将出现反面,其实由于硬币是质地均匀的,每一次抛投硬币时,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都是0.5。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上述判断错误呢?就是因为人们把小样本看作和大样本具有相同的期望值。

5.损失敏感。这是指在不确定决策中人们对于损失的感受性要大于对收益的感受性,例如,被小偷盗走200元造成的痛苦比单位发放200元奖金带来的兴奋要强烈得多。

6.可获得性偏差。这是指人们在作出判断时往往对显著的、易于记忆的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例如,你的某个朋友在某城市被抢劫了,这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你就可能认为该城市的社会治安是很差的,而不管该城市有关治安情况的统计数字究竟如何。

二、职业决策中的认知偏差

卡尼曼的预期理论揭示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时的一些认知偏差,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也是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那么,出现认知偏差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1.职业决策中的代表性启发式错误。对于某些待遇高、条件好的工作岗位,许多毕业生都认为是非常典型地和自己的兴趣、个性及能力相匹配,认为自己最适合这些岗位的工作,于是都涌向这些单位。而实际上这些岗位所需人员很少,在人才市场上所占比例也很小,因此,大学生求职的命中率就很低,这正是由于代表性启发式错误使得大学生在投递求职信时忽视了该岗位在总体中的基本概率。

2.职业决策中的锚定现象。大学毕业生在开始寻找工作时所设定的目标,对于整个求职过程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某些心理专业的毕业生,开始就把目标设定在到条件较好的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于是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的几个高校,但是高校的心理咨询岗位毕竟有限,因此,就在所难免地屡屡碰壁,这就是锚定现象造成的认知偏差。如果他们能够跳出高校这个圈子,尝试到其他领域去寻找心理咨询的岗位,就可能会遇到更大的求职空间。

3、职业决策中的框架效应。大学生进行决策时,对于每个职业和岗位都有自己的不同表征,这对于职业选择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对于到基层和艰苦地方去工作,有人认为是国家的需要,对自己也是很好的锻炼,有人却认为那里条件太艰苦,又很难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不是自己的理想岗位。对于同样的职业,不同的大学生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这正是由于框架效应产生了认知偏差。

4.职业决策中的小数定律。毕业生在寻找工作岗位时,往往会搜集有关企业的业绩状况,如果近年来该企业的业绩较好,就认为这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其实仅仅根据该企业“近年来”的信息所得到的只是小样本的数据,是不能像对待大样本数据那样进行推断的。毕业生之所以从该企业近年来的较好业绩就断定这是一个有前途的企业,正是小数定律发挥了作用。

5.职业决策中的损失敏感。许多大学毕业生对于待遇低、条件艰苦的地方不愿意去,主要是认为在这些地区工作会给自己带来损失,并且过分地看重了这些损失,这正是损失敏感造成的认知偏差。

6.职业决策中的可获得性偏差。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总是要参考各方面的信息,其中最容易得到的信息是来自于亲戚朋友或媒体宣传。例如,熟悉的朋友经常说起某个岗位的工作条件比较好,人们就会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岗位。再如,演艺界的明星们经常被各种媒体大肆宣传,使人们很容易获得关于大牌明星的各种信息,于是人们就误认为演艺界到处都是明星,在那里获得成功的概率很高,于是报考艺术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其实他们成为明星的概率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高,只是人们很容易就能得到有关的信息,并且会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

三、卡尼曼预期理论对职业指导的启示

根据卡尼曼的预期理论,大学生和所有的人一样都可能发生认知偏差,在职业决策时也不例外。那么,学校的职业指导者怎样帮助大学生减少这些偏差呢?

1.尽量多地掌握有关的信息。在进行职业决策时,首先要尽可能地搜集有关单位和岗位的各种信息,不仅要了解该岗位的典型特征,而且要知道在人才市场上该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在了解信息时,不要以偏概全,不能仅仅根据最容易获得的信息就作出判断,也不要从小样本的信息来推断出总体的情况,在初始判断时特别要谨慎。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代表性启发式错误、可获得性偏差、小数定律和锚定现象所造成的认知偏差。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3

一、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与职业选择特点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征、性别歧视等原因,就业更加困难。据麦克斯研究院的调查显示:截止2010年2月底,女大学生的就业率比男生低8.5%。

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表现为:求职经历艰难;择业的时间较长;择业的工作单位较差;职业选择成本高;选择职业的范围、机遇不如男生,对所得到的工作的满意度也相对较低。同时女大学生职业选择也呈现出与男生不同的特点:

(一)选择行业集中于传统女性职业,职业范围窄

(二)职业选择追求的工作层次、职业声望的地位低

(三)受从众心理影响,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存在盲从现象

(四)职业质量低

二、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于以上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和职业选择的特点,本文就女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4个维度:

(一)个人因素

帕森斯(Parsons 1909)在《职业选择》一书中指出,“明智的职业选择”必须考虑三个主要的因素:“第一,准确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志向、限制及其原因;第二,懂得在不同领域获得成功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即在各种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各种职业的利弊、报酬和晋升机会;第三,对以上两部分事实相互关系的明智思考与准确认知。”

因此,在职业选择中,个人因素包括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感、能力、性格等。

1.职业兴趣

多项研究表明,不同职业的从业者具有不同的职业兴趣,二者相匹配的从业者,能更加积极思考和探索,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更容易取得成绩,并且能较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1959)认为职业选择是一个职业与人相匹配的过程。而人们在选择职业时总会表现出自己自己的个性,人们会选择与自己的职业兴趣相匹配的职业。胡艳红(2003)指出,大学生职业兴趣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具有现实型兴趣,女生比男生更具有常规型和艺术型职业兴趣。正是由于女大学生在职业兴趣上的特殊倾向,使得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更倾向于常规型和艺术型的职业,如会计、秘书等。

2.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职业活动所带来的利益的社会判断取向,职业价值观不同,所选的职业也不同。杨贞(2011)通过对北京市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问卷调查发现: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是1.职业价值观上强烈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2.职业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3.职业评价标准越来越来利益化;4.就业期望较高。相应地在职业选择时表现为:不单追求工作的稳定性,更多的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因素。同时经济收入作为社会职业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也影响着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对企业的薪酬待遇较为看重。

3.职业自我效能感

在职业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表明,择业效能感与职业选择有很大的相关性。职业自我效能感是Betz和Hackett于1981年根据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来的,是指个体对实现与职业选择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知觉,是自我效能感在职业选择中的体现。

由于本身的生理特征、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和偏见等其他社会原因,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长期不如男大学生理想,就业的质量较差,工作受到限制等现实情况的存在,导致女大学生择业时的压力较大,对自我评价较低,自卑心理较重,最终自我效能感也较低。同时教师的期待也会影响女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早期的研究表明,大学教师对女生的职业期望相对较低。较低的职业期望,一方面使得老师在对女大学生提供求职指导信息和职业忠告时会更多的倾向于一些传统职业方面的;另一方面,这会传递给女大学生一些负面的信息,“老师对我的期望不高,是不是因为我能力不够呢?”这就可能会影响其自信心,降低其职业自我效能感。

较低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使得女生在职业选择中对自我的评价低,不敢于尝试非传统的女性职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选择的范围。

4.能力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成功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条件。每种职业都有相应的能力要求。而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弱点就是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忽略能力的培养,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知识与能力脱节,工作能力、社会实践和适应能力与男生存在一定差距。而且,由于女生在择业时思想较悲观、成就动机较低,导致其获取职业信息的积极性不强,在职业信息的收集能力上也较男生低。

5. 对将来生活方式的选择

由于女大学生生理上的特殊性和大学毕业后的年龄也达到婚育阶段,因而,女大学生对未来生活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处理好婚姻家庭和工作之间的问题。如今,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突出,女大学生的对待婚姻和工作,呈现出“曲线就业”的倾向:“毕婚族”、“校园妈妈”、“急嫁族”等现象。相关研究表明,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有可能预见将来工作和生活的矛盾,这种预见会削弱女性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动机。从而会把女大学生引入低水平、低声望、以女性为主的职业中。

(二)家庭因素

1.家庭的经济状况

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条件影响女大学生毕业去向、工作地、就业途径的选择。首先,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女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的高低,进而当女大学生在考虑职业选择时对薪酬的预期水平就会有所差距。其次,经济状况好的家庭一般社会地位和人脉资源较贫穷家庭有优势,对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够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的支持,而且女大学生在就业时也较为依赖父母。最后,家庭的经济状况还会影响女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研究表明,在女生中,城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农村学生。

2.家人的支持

家庭作为大学生在职场求职的后盾,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父母的支持对于女大学生选择非传统职业的影响极大。从事非传统职业的女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更不利的工作条件和较低的工作满意度,而且由于性别歧视的影响,女大学生在社会上得到的支持也较少,这就需要家人的支持与鼓励,帮助女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和增强勇气。很多研究成果都介绍了职业成功的父亲是如何成为女儿确定自己职业时的榜样和信心源泉的。

(三)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职业传统

性别刻板印象是社会对男女两性的概括的印象。社会观念认为女性应该爱交际、天真、温暖、温柔、依赖、富有同情心、言语流畅,这些理想特征与人际关系、情感表达有关。这种性别刻板印象,一方面会使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社会对女性的认同模式的作用,使她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了女性的刻板印象,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也会调整目标和方向以选择与这一刻板印象相符的传统女性职业。另一方面,这也会形成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偏见。如认为女大学生更适合传统女性职业,在招聘一些非传统女性职位时就会更倾向于招聘男性。

而且由于在非传统女性职业领域缺少成功女性的榜样,女大学生就更加倾向于传统职业。

2.社会就业政策

随着国家的就业政策由“统包统配”转变为“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这一政策增加了女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机会,但是同时也给用人单位选人的自,性别偏见等歧视现象突出,更加不利于女大学生的就业。2010年《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指出:被访的女大学生中,有56.7%的女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的就业机会少”,更有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存在明显的性别偏见。

同时国家积极鼓励女大学生创业。2011年9月29日由全国妇联、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共同主办的 “女大学生创业扶持行动暨女大学生创业季”在北京启动。今后,女大学生创业将会得到更多的扶持。

3.朋友和同龄群体的影响

从女大学职业选择的特点第3条,已经谈到了朋友等同龄群体对女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这些同龄群体的职业目标和职业选择的结果会给女大学生择业时产生影响。

(四)职业信息

职业选择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职匹配的过程。在进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对职业进行信息搜集和认识,综合考虑作出职业选择。职业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的供给和需求、工作责任、工作前景、收入、福利等。

肖盛阳(2008)对湖南省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工作特性、工作岗位的如意性对女生的影响大于男生,而且男女差异显著。而在对单位条件的考察方面,收入和福利待遇,工作前景、自身能力的发挥和组织的人际关系所占的比重较高。刘继亮等(2003)通过对华东师范大学的300余名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十分在意工作的稳定性、福利保障和压力的大小。可看出,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较为看重企业的工资福利、工作的稳定性和实现自我发展。

综上所述,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受到个人、家庭、社会环境和职业信息等4个方面的共同影响,据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女大学生要增强自信心、调整期望,家庭给予更大的支持,学校开设专门的女大学生就业辅导等,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参考文献:

[1] 格林豪斯等.职业生涯管理[M].王伟,译.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7-118.

[2] 闵君.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9.

[3] 王沛.大学生职业决策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0-11.

[4] 胡艳红.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23-24.

[5] 杨贞.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5-18.

[6] 纵瑞雪.男女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源动力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8-29.

[7] 陈书崇.浅析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分析[J].内江科技,2009(10).

[8] 肖盛阳.湖南省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3-43.

[9] 李继亮,沈维宇,吴薇.大学生择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性别差异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调查报告),2003(10):50-51.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4

职业 自我效能理论的基础是班都拉在 20世纪 70年代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围绕着职业 自我效能概念的研究也纷纷展开。所谓职业 自我效能,其实质反映的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职业的相关任务或行为的能力的知觉 ,或对达成职业行为目标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职业自我效能并非是个体的一种人格特质,也非个体的行为能力自身,它是一种介乎个体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中介因素,具有动机的行为驱动性质;同时又是建立在个体的综合认知评价之上,具有认知性质;它还是一种主体性因素,是个体的主观感受、知觉、信心或信念。因而在个体的职业行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个体职业的选择和发展 、职业坚持性 、职业成就等。即使个体具备从事某个职业的能力,其他条件也都具备了,但如果个体觉得自己不能成功地完成该职业的活动要求,他也可能不会选择该职业;或在从事该职业过程中,容易在困难面前放弃 目标的达成,现更多的心理问题;或在失业后更难找到丁作。

为此 ,本研究着重探讨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与大学生的择业意向的关系,为大学生职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寻找新的指导和培训途径。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对象

随机选取工科大学生 416人,回收问卷 394份,有效问卷 387。其中大一 79人(男 24/女 55),大二 67人(男 31/女36),大三 132人 67/女 55),大四 109人 83/女 26)。

2.研究工具

职业 自我效能量表。采用姜月飞对 Betz和 Hacker(1981)职业自我效能量表的中文修订版。选择了十个传统女性职业和十个传统男性职业 ,共二十个项 目。对每种职业,被试者要表明他们成功地完成两种任务的信息:教育要求工作职责,并以此构成了两个分量表。要求反应者既要对每个职业做出是/否的回答 ,又要做出 1 10等级信心评估反应。总体 a系数是 0.94,T作职责和教育要求分量表分别是 0.92和 0.89。已有研究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同时效度。

职业价值观量表。含 22条目,分为声望地位 、保健因素和发展因素三个维度。按选择职业的重要性评价,5级记分。总体和三个因子的a系数分别为 0.87、0.84、0.71、0.72。择业意向问卷。选择了十个传统女性职业和十个传统男性职业,与职业 自我效能量表相对应,共二十个项目。对每种职业,既要对每个职业做出是 /否的回答,又要做出1 10等级认真考虑程度的评估反应。a系数为0.83。

3.实施和数据处理

利用课问、晚自习采取集体测试在一周内完成。采用SPSSIO.0软件包进行管理和统计。

二、结果

1.职业

自我效能的性别 、年级特征,以职业自我效能的两个维度以及总分为因变量,性别、年级为自变量 ,进行 2X4方差分析 :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男生在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教育要求、工作职责的均数为 90.0±3,女生为 74.4-4-4。在传统女性职业方面,女生在 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教育要求、丁作职责的均数为 180.8±7,男生为 169.5±7。(注: p<0.05; p<0.0l,下同)。

由此可以看出,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男生的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教育要求、工作职责显著高于女生;在传统女性职业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全部职业总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同时,男女生在传统女性职业上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男女生在工作职责方面得分显著高于教育要求方面的得分。

在传统女性职业的教育要求和工作职责两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进一步平均值比较发现,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在所有方面不存在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

2.相关分析

Person相关分析表明,职业自我效能与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声望、择业意向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19、0.14、0.56。择业意向与声望、发展呈显著相关,分别为 0.11、0.15。

3.回归分析

以择业意向为因变量,以声望、保健 、发展 、教育要求和工作职责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教育要求、工作职责对择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标准回归系数为 0.334和0.236(p<0.01);保健对择业意向有负向预测作用,回归系数为一0.126(p<0.05)。

三、讨论

研究表明,大学生完成 作职责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完成教育要求的。说明大学生在具备了某职业所需的基本教育后再去从事该职业 ,信息会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与国外Hackett等的研究相似,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女生在各自的传统职业领域都表现出很高的职业A我效能水平,反映了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性别刻板现象;女生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的自我效能显著低于男生在传统女性职业的自我效能,可能说明在当前激烈的职业竞争中男大学生选择变得更广泛,倾向很多服务行业,而这些行业以往属于传统女性职业领域。另外,在传统女性职业方面,自我效能随年级增加,大三时达到最大值 ,反而在大四时达到最小值。这可能说明低年级学生对未来抱有很高的期望 ,但在大四时经历了一些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之后,对职业选择显得力不从心,陷入诸多困惑之中。

回归分析表明,职业 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对择业意向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而职业兴趣仅保健因子对择业意向有负的预测作用。这表明职业 自我效能对择业意向的预测作用远远超出了职业兴趣。这与姜飞月的研究相一致,同时以往研究表明职业 自我效能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这对 目前高校的职业教育和指导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构建以自我效能为核心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体制,开辟新的职业培训途径,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

四、建议

增加正面的职业自我效能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的成功经验,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约请成功人士f特别是校友)与学生座谈成功经验 ,通过榜样行为,激发学生的信心;举办培训班,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将成功的经验归于自己的努力,避免将失败归于自己的能力的缺陷,有助于提高职业自我效能;引导学生树立合适的目标,充分发挥成就目标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促进大学生自我效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5

一、研究方法

在家庭因素中,经济因素是基础。即使在大学毕业之际,家庭能否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也是影响许多本科毕业生目前职业选择或者继续求学以取得高学历作为今后职业选择资本的重要因素;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上。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参与学校活动、激发子女求学动机以及捕获并判别有关学校、教师、教育活动、就业机会的信息等方面均有影响,并间接地影响子女的职业选择。社会因素指的是社会关系和人际网络的数量和质量。除了相关因素外,影响职业选择的家庭因素还包括家庭职业传统、个人成长经历、重要他人、父母期望、兴趣爱好、出生次第、教养方式等。

本研究的问题设计主要包括家庭中的经济、文化、社会和其他因素四个维度,具体涉及父亲的月收入、父母学历、家庭居住地、出生次第、教养方式、重要他人、个人成长经历、家庭成员共同兴趣爱好、父母期望等几个方面。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社会因素与子女的就业落实率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表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其中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按大体上由高到低的顺序划分为以下十个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①。

子女就业落实率最高的三个职业分别为:行政管理人员、产业工人、各类经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而就业落实率最低的三个职业分别是商业服务人员、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人员。这与《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中得出的结论“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毕业生就业结果不同,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就业落实率越高”从宏观上来说是一致的,但在微观角度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产业工人”子女的就业落实率,按照从高到低的排序,它排在第二位。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岳昌君博士的确承认,父母学历高、职业好,会让子女在教育和就业上更有利,这种“代际传递效益”在中国很明显,在全世界也普遍存在,但是岳昌君也表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学生的学识、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情和社会关系等的影响在降低。

在接下来的访谈中笔者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根据访谈,东财的L同学和大工的G同学认为就业与否与“家庭背景”关系不大,而主要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及后天的不断努力。G同学的父母都是工人,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没什么背景和关系,但是自动化专业毕业的他上个月签到广东一家外资企业。他说公司承诺,保证他三年之内赚足100万。这对于在北方城市生长的普通孩子来说是想都没想过的“天文数字”;而在辽西北农村长大的L同学也凭借优异的专业成绩和较强的自身素质在沈阳的出版社找到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家庭经济因素与子女的职业选择

通过调查,本文选取父亲月收入作为家庭经济因素的重要指标。通过访谈说明家庭经济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影响巨大。

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相对收入较高,风险较大,父亲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毕业生在择业中更倾向于“外企”、“高新技术企业”,比父亲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毕业生约高十三个百分点。而父亲月收入偏底的毕业生则倾向于收入一般、风险较小的职业选择,如党政机关、学校、科研部门等。这表明递减的绝对风险规避的心态更接近毕业生的择业实际,即证明大学生择业时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多,可能选择更具风险性的职业。

(三)家庭文化因素与子女的职业选择

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的就业落实率从总体上看也越高。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约认为,高等教育实际上是传播一种中产阶级的文化,如果父母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便会成为促使子女这种文化并在现有的教育系统中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②。

在访谈中,辽师的C同学父母都是研究生学历,而且父亲在大学当教授,而他从小便接受了家庭这种文化影响和熏陶,从刚上大学就确定了继续求学最终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的志向,如今他已经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成为本校的一名准研究生。由此不难看出家庭的文化因素实际上作为一种间接的影响,体现在对子女的职业选择上。

在“愿意接受家庭就业安排”的群体中父亲学历在高中以下的毕业生的比例差异不明显,但总体上是随着父亲学历的提高,愿意接受家庭就业安排的人越多。

众所周知,社会流动有一种显规则:教育给人获得好职位提供必需的文化资本,有了好职位就会有高收入,高收入是保证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进入富裕阶层的经济资本,同时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参与学校活动、激发子女求学动机以及捕获并判别有关学校、教师、教育活动、就业机会的信息等方面均有影响,并间接地影响子女的职业选择。

而除了这种教育获得(文化资本)之外,物质获得(经济资本)和关系网络(社会资本)也会同时被利用,于是真正的“再生产策略”(各种实践)得以进行。“个体或其家庭通过这些实践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倾向于保存或改善其遗产,并同时维持或提高其在阶层关系结构中的地位”。因此,在职业选择的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一代人向另一代人传递社会身份的现象③。

(四)家庭其他因素与子女的职业选择

依据访谈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家庭其他因素对子女职业选择影响程度大小的排序:个人成长经历>教养方式>父母期望>家庭居住地>出生次第>重要他人>家庭职业传统>共同兴趣爱好。由此可以看出个人成长经历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影响最重要,在访谈中也得出相应的结论。辽师的Y同学是学法律专业的,她讲述了她的成长经历: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她的爸爸外出打工遇上一个拖欠工人工资的包工头,为此爸爸和工友把他们告上法庭。很多人都说法律之外仍有“人情”和“关系”,官司未必赢得了,但是经过律师的不懈努力和法院公平公证的审判,最终爸爸还是胜诉了,他们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工资。也就是在那时,小Y就对法律专业和律师职业情有独钟,如今她选择在毕业后参加司法考试考进法院当书记员,虽然通过率只有7%,但她满怀信心。成长经历对她的影响非常无可厚非。

在专制型家庭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子女职业选择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这一类型的家庭中,子女的职业大都由父母决定、家庭包办。在访谈中,东财的H同学讲述了她的经历:她生活在典型的专制型家庭,从小到大的一切事情都是由父亲一手包办的。高考时她想报考农业大学学习园艺,但是经商的父亲却为她报考了财经专业,希望以后“女承父业”。如今,快毕业的她在这种家庭影响之下,也只能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自己的职业。

在家庭居住地的影响中,居住在县镇和农村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家庭居住地因素对职业选择影响较大。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岳昌君博士也认为,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在县一级体现很明显。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县镇的毕业生都不希望回到家庭居住地工作,他们往往选择离家较近的大城市。而在大多数在城市居住的毕业生则希望回到居住地所在城市工作。大外的Z同学来自沈阳,她说:“除了考研和准备出国的同学外,我的大多数高中同学都选择回沈阳工作。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毕竟我们的‘人脉’都在沈阳嘛。”

在样本总体中,在独生子女日益增长的今天,出生次第问题在家庭因素中也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其中,排行老大的非独生子女认为这一因素对职业选择影响较大。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在非独生子女中排行老大的学生往往在做出职业选择之前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大工的S同学来自湖北农村,家中三个孩子,他排行老大,在大四做出职业选择之前他考虑了很多因素,比如工作地点、薪水报酬等等,这都源于他是家中的老大又是男孩,自然要承担起养家的责任,他需要找一份离家较近而且薪水适中的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经常回家照顾父母,另一方面有得为弟弟妹妹积攒学费。

三、讨论

(一)关于教育公平与就业公平

由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状况的分析,自然涉及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而当前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却存在许多不公平现象,比较突出的主要体现为:由于贫富不均所造成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由于家庭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阶层差异;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所造成的男女之间性别差异,等等。在这些现象中家庭因素存在其中。日本一次全国性的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调查曾显示:父亲的职业和学历对个人的教育成就和现职都具有巨大影响,并得出结论――“理应平等的教育机会,事实上随出身阶层而异”④。然而,众所周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没有教育公平就实现不了社会公平。而社会公平也不能缺少就业公平。就业公平是对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求职者的尊重,更是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只有实现公平就业,才会有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而当代大学生也才能凭借能力和知识做出适合自身的职业选择。

(二)关于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家庭因素分析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很多,而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载体,所辐射的范围又覆盖了子女的职业选择。无论是父母的期望还是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这些因素都会在子女的职业选择过程中留下痕迹。这种影响会随着作为大学生的子女的专业知识的丰富、职业意识的明晰、心理的日渐成熟而逐渐降低,但从根本上来说,作为后盾力量的家庭的影响作用并不会消失,尤其当子女在职业选择道路上犹豫不决并寻求帮助时,父母意志的作用又会放大,对子女的职业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有些大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某种职业,有些大学生则被引入了父母正在从事或者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在后者的情况下,子女大学生是被看作父母希望的延伸,或者家庭的代表,他们的使命是实现父母的理想。这种职业选择的效果不能一概而论,不过,这也在无形中隐藏了一种危险,即如果职业实践不如人意,那么子女很可能会将这种结果归咎于父母,让父母来承担职业实践不理想的责任。

四、研究结论

1.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多(家庭经济地位),可能选择更具风险性的职业。

2.宏观上,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毕业生,其就业落实结果不同。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就业落实率越高。但微观上,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也离不开毕业生能力及努力等个人因素的影响。

3.家庭其他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个人成长经历、教养方式、父母期望、家庭居住地、出生次第、重要他人、家庭职业传统、共同兴趣爱好。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5.

[2][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2.5-6.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6

作为著名的职业学家,美国的萨柏(Donald E. Super)在职业研究这一领域的贡献举足轻重。其中,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被大多数职业学家所推崇,这一理论也是萨柏在职业研究这一领域最重要的贡献。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的社会问题,高校也应当重视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本文将简要介绍萨柏的著名的职业生涯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高校在职业指导工作中的建议。

二、萨柏的职业生涯理论

(一)职业生涯显著角色

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萨柏以他对职业选择的内容及过程的区分为基础。职业生涯显著角色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萨柏接触了一些对职业选择毫不在意的年轻人,这一概念是指个体在职业生涯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一生中,作为个体的每个人都会扮演以下六种主要角色: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长。很明显的,年轻人在将入职场的过程中,扮演的是工作者主要角色。若一个年轻人无所谓工作角色,职业咨询师就可以认为此年轻人没有准备好进行职业选择。

(二)职业成熟度

此概念指的是与个人年龄相匹配的职业行为的发展程度和水平,用来判断一个人选择职业的准备状况。它包括五方面内容:1.个人对职业选择关注的程度和运用资料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即职业选择取向;2.收集相关职业资料进而做制定计划的能力,即资料、计划能力;3.个体在发展过程前后选择职业的层次、范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即职业的选择一致性;4.兴趣、性格、独立性等和职业相关特征的定型程度,即人格的特征定型;5、个体的职业选择和其兴趣、能力、社会背景的吻合程度,即职业选择的理智性。

(三)职业生涯探索

萨柏所指的职业生涯探索阶段指的是年轻人由于重视选择的工作角色而有意识地培养自身职业能力。

这一阶段有三个任务:固定偏好、明确选择、实施选择。萨柏提出,两种态度和两种能力会影响职业探索的完成。两种态度即职业生涯规划态度和职业探索态度;两种能力即信息认知能力与决策能力。良好的信息认知能力表示个体能够掌握必要的职业信息且以此为基础明确自己喜好的职业,进而完成职业探索的第一重要任务,即偏好固定化。个体可以将决策的原则应用到选择决策中,以使选择结果与他的兴趣和能力相匹配。萨柏把这种将自身的特点和职业特点相匹配的任务称为“选择的明确化”。在此之后,探索阶段的第三个任务是“选择的实施”,即在选定的职业上获得一个工作岗位并尝试工作一个阶段。

(四)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后期萨柏提出“生活广度”模型,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五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特征都是此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建议采取的应对行为。“成长期”是指学龄前阶段以及中小学阶段,即零到十四岁之间。在此阶段主要任务为发展自我概念、明白工作意义和确定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当个体选定某个职业,且尝试该职业不同岗位之后,该个体已处于职业生涯探索末期,此时约在二十五岁的年龄段。之后则是约持续二十多年的“职业建立期”。在此阶段,个体主要任务则是稳固选定的职业且力求更进一步发展。最后则是维持期和衰退期两个阶段。

(五)职业生涯模式和职业生涯主题

在此之后,萨柏又提出两个命题:职业生涯模式和职业生涯主题。职业生涯模式是客观指标,关注个人从事的具体工作。职业生涯主题,更为主观,反映个人在职业规划时的关注和要求,这是萨柏更为重视的。萨柏认为,职业咨询师应当通过访谈等定性手段认真挖掘从而发现具有心理学背景的职业生涯主题,以便更好的帮助咨询者完成职业选择的发展方案。

三、高校职业指导的工作由萨柏职业生涯理论中得到的启示

(一)高校职业指导不仅要关注毕业时,还要关注毕业后甚至一生的职业规划

目前,就业率成为各个高校完成任务的指标,导致很多高校只关注毕业生毕业时的就业率,而忽略对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毕业生跳槽率增高,耽误自己,也浪费社会资源。

(二)引导大学生增强工作意识

明白个人发展中职业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职业探索和职业规划态度,是高校职业指导的最重要任务。否则,学生择业时将继续处于迷茫状态。另外,对于毕业后既不接受深造,也不参加工作的这部分学生,应当更加加强引导。

(三)要重视培养大学生信息认知能力和以及决策能力

对大学生来说,在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信息认知能力和以及决策能力极其重要。现如今,大部分高校只是注重就业信息的提供,而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需求。

(四)包含职业选择准备的主要方面

职业成熟度指标可以用来测试学生所处的状态,使高校职业指导的老师对学生作出更深一步了解,并帮助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墨守成规,做不到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五)不可盲目依赖职业测试量表

很多高校盲目依赖所谓的测量表,却根本不知道测量表的使用前提。这一类测量表是针对具备职业意识、了解职业知识、明白如何选择职业的受测者。另外,测量表只能参考,不能因此而简单判定学生适合何种职业。

(六)增加职业咨询的工作力度

目前,各高校的职业指导主要是指导课、实习、讲座等,只是单方面的提供信息,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对于各毕业生来说,职业咨询则会更容易走入内心,放大指导功效。通过职业咨询,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抱负。

参考文献

[1]杨晓.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中的心理冲突及其应对策略[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2).

[2]徐璐.大学生就业辅导与社会工作介入[J].经济研究导刊,2011,(07).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7

1研究架构

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研究平台,搭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自我认知就业能力,再通过职业选择相关文献整合后建构出整体性的研究架构(图1),以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行为模式。以下分别就各层面的假设做说明。

2研究假设

2.1行为态度

根据原始的理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模式可知态度是个人对某种行为的信念也是决定行为意图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态度是依据人们对行为结果所产生的知觉偏好或厌恶的研究均支持在职业选择的内容当中,对于目标职务的喜好程度与正反向观感会影响求职者追求工作的强度。

所以本研究提出假设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从事蓝领工作的正向态度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职业的行为意图。

2.2行为的主观规范

个人的主观规范会受到重要关系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已婚的求职者在寻求工作机会时,动机与强度会受到伴侣与家人的压力影响职业选择的权衡,将兴趣与成就感涉及工作满意等考虑因素放在现实因素之后。套用计划行为理论模式在工作搜寻的内容中显示,男性感受到养家活口的压力会促使男性工作者在工作搜寻的态度较为积极。在大学生的职涯选择时。美国大学生往往较愿意从事具有独立创意、冒险性的工作。而相反,中国大学生权衡的因素中,职业选择同时要满足自己的期望与顾及家人的感受。

因此、本研究推导出假设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从事蓝领工作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工作的行为意图。

2.3认知行为控制

在理论建构时曾阐述认知行为控制与自我效能两者关连性,内容上支持若个体的认知行为控制能力愈强,自我效能也会越高,反应出行为者本身自信心的强弱,因此认知行为控制能力越大成就出的行为可能性也越高。而高自我效能面对生涯选择时,焦虑感较低、对自己的认识较深入更比低自我效能者能找出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

所以本研究提出假设三:高职院校毕业生从事蓝领职业的认知行为控制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工作的行为意图。

2.4就业能力

根据文献资料的研究来看,就业力不是保证就业的能力,而是提高工作取得的可能性。主要是以个人自我认知的心理层面(我可以做的)与工作现场愿意提供的劳力缺口(a}司所需要招募的)的交集。这个层面有三个构成要素:

a.工作者对职场现况的认知与自己的因应方式。

h.工作者本身的属性,特质与专长。

c.工作者所拥有选择工作的工作弹性与转换工作的自由度。

在就业力衡量指标的层面当中加入系所专业领域与学校声望排名,保留就业能力的自信心与外部劳动市场因素。本研究欲比较高职院校中,就业能力是否会影响选择蓝领职业或非蓝领工作的行为意图(图2),因此提出假设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外部就业能力越高越会促使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非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

3研究变量的选定

自变量定义:

研究变量包涵了计画行为理论层面(从蓝领工作的意图、态度、主观规范与认知行为控制)与自我认知就业能力层面(包含学业成就、学校声望与自陈式就业能力)。问卷记分方式则依据理论采用liken量表分析,分数越高代表越同意该问项。

3.1行为意图

行为意图是个人想从事某种行为的主观机率也是测量个人想执行某种行为的程度。依据本研究的内容定义行为意图为:“欲从事蓝领工作的意图”。在问卷中共有三题,例如:我会

选择(5分代表非常有意愿、1分代表完全没有意愿;)以技术工人作为我的职业。

3.2行为态度

态度是依照行为结果的喜好而定。在问卷中则转化为符合职业选择内容的题项。例如:我认为成为技术工人是:(5分代表非常有价值的、1分代表非常没有价值的)。

3.3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是测量个体从事特定行为时,重要关系人对该行为的感受与对行为者的压力。因此,本研究对主观规范的题项中包含了家人与亲友的压力,例如:我的家人认为我选择技术工人为职业是:(5分代表非常应该的、1分代表不应该)。

3.4就业能力

本研究采用等学者所建构的自陈式就业能力量表,题项中针对大学生在学校主修的科日与就业市场缺口是否互补、学院声誉对求职的影响力、对于就业市场的与就业现况提问。例如:我认为学校声望会是我找作的竞争优势(5分代表非常同意,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以及我所就读的科系在专业领域中有,:1越的声望(5分代表非常同意、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等等。

4研究过程

根据前文所描述的研究架构,对回收的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4.1问卷回收与样木特点

本研究共发放(400)份问卷,以河南职业技末学院部分学生为问卷对象,在扣除规则性填答、部分未填答之(128)份后,共获得(21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68%)详细样本回收情形见表1

4.2问卷信度检测

研究中所用的衡l量工具,必须具备良好的效度与信度,才能反映出实际的问题与情况,因此本节将就量表层面进行信度与效度两方面的分析,从而说明本研究所使用衡量工具的适用性

4.2.1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一种衡量工具的正确性或精确性,也是指对同一或相似母休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最常用来检定尺度量表的信度方法即为(a),其值乃用来衡量同‘概念下各项日间的一致性、一般来说,当a值介砖0.70一0.90时表示衡最标的之信度为可接受,若a值大般 0.90时表示衡从标的信度相当高 本研究衡%ei变数之a系数值如表2所示,其中“行为意图”层面为0.957 ,“行为态度”层面为0.744, "主观规范”层面为0.780,“行为控制”层面为0.782 ,而“就业能力”层而为0.826;各变数之(a)值铃在0.7以上,显示同一层面中各项目之间的内部一致性,均已达到可接受范围,亦即本研究所采用之变数量表信度大致良好。兹将详细信度分析见表2

4.2.2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一种衡量工具的使用是否妥当或有无偏差,问卷中衡量项目能够涵盖研究主题的程度,取决于研究者主观的判断本研究问卷内容中所有问项,都是依照相关研究文献搜集整理,通过仔细推敲,以及与指导教授反复讨论修改后而形成的在问卷正式发放前,预先邀请多位学生进行预试,以避免任何含混不清或误解之处,与确保问卷的用字、顺序与意义得适切性,因此本研究的问卷的效度应该是比较高的。

4.2.3因素分析

针对大学生对选择职业意图的影响囚索,使用spss14.0作为分析平台,通过主成分分析并配合最大变异法的转轴力一式。从数学的观点看,当问卷的kmo位大于0.5时,该资料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本研究共萃取得到十个因素,累积变异量为67%

4.3研究分析与假说检定

4.3.1相关分析

表3为本研究中行为意图、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与就业能力等变数两两之问的相关分析,由相关分析的结果皆能符合先前的假设1,2,3,但行为意图与就业能力之相关系数则未达显着水准,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厂

4.3.2回归分析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研究的结果是否支持研究模型与相关假设,因此对模型中的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知,本研究结果支持假设一、二、三、但不支持假设四,现将本研究假设得验证结果汇整于表5

5研究结果

根据受试者在问卷的得分情形计算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并以研究法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考验研究假设,研究结果如下:

5.1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正向态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

根据回归分析,1值为10.773,影响结果为显性。因此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正向态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生选择旅领职业的行为意图,早现支持结果研究支持在职业选择的内容当中,对于目标职务的有好程度与正反向观感会影响求职者追求工作的强度。

5.2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

根据回归分析,值为11.596,影响结果为显性。因此,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大学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呈现支持结果个人的主观规范会受到重要关系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发现已婚的求职者在寻求工作机会时,动机与强度会受到伴侣与家人的压力影响职业选择的考量,将兴趣与成就感涉及五作满意等考虑因索项次放在现实考虑因素之后。

5.3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认知行为控制强弱会直接影响大学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8

1 前言

理想职业抱负,是相对现实职业抱负而言的。是指个体在没有现实限制的条件下他们愿意选择做什么,而不是他们预想自己实际上可能会做什么。

Gotffredson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将心理学观点与社会学观点相结合,以性别类型(sex-type)、社会声望(prestige)和职业领域(field of work)作为研究职业抱负发展的3个重要维度。但在整个社会中,人们对职业的印象都是沿着职业的性别类型和职业的社会声望两个维度对职业进行划分的。人们对职业领域(即工作的类型)的印象也坐落在这样一个两维空间中。Gotffredson认为,人们可以沿着职业的性别类型和职业的社会声望这样两个维度将自我与自己对职业的印象相联系,从而构成了一幅职业的认知地图。一个人通过对不同职业领域的两个方面――社会声望和性别类型与他们自我概念的两个方面――自己希望将来从事职业的社会声望和性别类型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价,从而确定自己将要选择什么职业。

国内对职业抱负的研究大多是围绕中学生展开的,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后备力量。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大焦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机制的建立,给高校大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他们提出了挑战。面对各种各样的职业,大学生的理想职业抱负如何呢?大学生对理想职业的选择是否会受到职业的社会声望及性别类型的影响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因此。本研究通过理想职业抱负的问卷,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以考察大学生对不同职业选择的现状。

进一步,从内隐层面来讲,大学生对不同社会声望和性别类型的职业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国内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不同性别类型的职业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也有基于职业的内隐偏见研究,而大学生对不同社会声望的职业的内隐态度却鲜有研究。职业声望是公众对某一职业角色在社会中的地位的一种评价。职业声望反映着一个社会对一定职业评价的高低,每个社会成员对每种职业都会有其自身的看法,这决定了他们对不同职业所表示的尊敬程度和向往程度。那么。在倡导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的当今社会,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不同社会声望的职业是否存在内隐的偏好呢?是否与他们外在对职业的选择之间存在一致性?这很值得进一步探讨。目前职业声望的研究方法。也还滞留在社会现象的调查层面上,大多数在调查描述阶段,少见深层次的探索性研究。因此,有必要采用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工具来探讨大学生对职业声望的内隐的态度偏好。

2 研究方法

2.1 大学生理想职业抱负问卷调查

2.1.1 被试

来自广东、辽宁、上海、湖北、江西、山西、四川、贵州、宁夏回族自治区、北京共18631名大一到大四学生。年龄在16-28岁之间,平均值为20.42岁,标准差为1.402。其中有效问卷中,有11591名被试未填写性别,填写的被试中,男3659名,女3381名。

2.1.2 材料

“你将来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让被试选择一个最符合自己理想的选项,其中选项分别为:(1)科学家; (2)企业家; (3)教师; (4)警察; (5)医生; (6)运动员; (7)农民; (8)军人; (9)工人; (10)影视明星; (11)作家;(12)法官; (13)工程师; (14)国家干部;(15)模特; (16)其他。

2.1.3 施测程序

考虑到我国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按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大类选择了10个省(市、自治区)中有代表性的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共发放20000份问卷,回收了18631份,有效回收率为93.16%。

2.2 职业声望偏好的内隐测量

2.2.1 被试

选取武汉某部属高校的大学生58名,从本科一年级到四年级。其中男性28名,女性30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平均值为21.6岁,标准差为1.98。所有被试均自愿到实验室参加实验,熟悉电脑操作。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2.2 材料和设备

根据IAT的实验要求,采用美国Millisecond公司的专业心理学软件Inquisit 2.0汉化后进行实验,每一反应的反应时及正确率均由计算机自动记录。本实验要考察大学生内隐的职业社会声望偏好。

对概念词的选择,请20名研究生(不参加后续的LAT实验)在开放问卷上分别写出10个高低社会声望的职业。然后分别提取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最终确定高社会声望职业为:企业家、教师、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律师、政府部长、大学教授、项目经理、国家干部;低社会声望职业:农民、工人、保姆、清洁工、勤杂工、搬运工、修理工、推销员、服务员、保安员。

根据胡志海等前人所做研究,经20名研究生进行筛选与补充,最终确定积极词汇为:体面、涵养、富有、舒适、精干、独立、慷慨、尊重、灵活、幽默;消极词汇为:低微、无能、肮脏、落后、迟钝、软弱、艰辛、吝啬、粗鲁、冷漠。

2.2.3 程序

IAT测量内隐职业声望偏好,所有的被试都在电脑前完成。为了平衡学习及疲劳效应,每组中有一半的被试先完成联合任务1(高社会声望职业一积极词语,低社会声望的职业一消极词语),也就是第3、4步为联合任务1,6、7步为联合任务2(高社会声望职业一消极词语,低社会声望的职业一积极词语);另一半被试先完成联合任务2。即第3、4步为联合任务2,6、7步为联合任务l。被试坐在计算机前,注视计算机屏幕,对左边的归类按“a”键反应,对右边的归类按“5”键反应。采用Greenwald等改进的IAT,测验7步实验程序。

2.2.4 数据处理

根据Greenwald等人(2000)的数据处理模式,对所获数据进行必要的整理。对内隐联想测验中反应时大于3000ms或小于300ms的被试以及错误率超过20%的被试剔除。这样共剔除被试3

名被试(2名男生,1名女生),因此有效被试为55名。采用SPSSl 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

3.1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调查结果

3.1.1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情况

当问及被试“将来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被试的选择。可以看出,在所列出的15个职业中。排名第一的是“企业家”。有5498名大学生选择,所占百分比为29.5%。排名第二的是“教师”,选择的大学生人数为2005名,所占百分比为10.8%。其次,有7.8%的大学生选择“工程师”这个职业,人数为1447名。排名后两位的分别是“农民”和“工人”。其中l%的大学生选择“农民”,人数为179名;161名大学生选择“工人”,所占百分比为0.9%。“运动员”和“模特”这两个职业的排名也很靠后。可能是由于这两个职业本身的特殊性所造成的。另外,有16%的被试选择了“其他”这个选项。当进一步访谈,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大多数谈到“公务员”,“网络工程师”等新兴职业。

3.1.2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性别比较

进一步对填写了性别的大学生所选择排名最靠前的两个职业分别进行性别差异比较。结果发现,对于“企业家”这个职业。男生的选择人数显著地高于女生;而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女生的选择人数显著地高于男生。另外发现,在男生中,选择“企业家”这个职业的人数显著地高于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数,而在女生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果,即选择“企业家”这个职业的人数也显著地高于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数。

3.1.3 不同地域大学生职业选择情况比较

为了调查发达地区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有无差异,选取了东部地区的北京、广东、上海作为发达地区的代表,西部地区的贵州、宁夏、山西为相对不发达地区的代表。其中,北京1462人,上海2019人,广东1688人,贵州1846人,山西1867人,宁夏2290人。发达地区共5169人,相对不发达地区共6003人。

经过卡方检验发现,对于高社会声望的职业,发达地区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企业家”的选择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教师”的选择人数显著高于发达地区;对于低社会声望的职业。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工人”的选择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农民”的选择人数显著高于发达地区。另外,对于“其他”这个选项,发达地区的大学生选择人数显著地高于相对不发达地区。

3.2 职业社会声望内隐联想测验结果

将被试在职业社会声望IAT上的概念词与属性词组合的相容性这一变量的两个水平(水平一:相容;水平二:不相容)上的平均反应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发现被试在相容水平的平均反应时均显著的低于不相容水平,t(54)=-8.331,p

另外,对职业社会声望的IAT效应作被试性别差异检验。方差分析发现,IAT效应的性别差异不显著,F(1.53)=1.03,p=0.31,这说明男女大学生在内隐职业社会声望偏好程度差异不显著。

4 讨论

4.1 大学生职业选择调查结果分析

从大学生理想职业抱负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了“企业家”、 “教师”、“工程师”等职业,而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选择了“工人”、“农民”等职业。 “企业家”、“教师”、“工程师”等都是高社会声望的职业,而“工人”、 “农民”等职业的社会声望相对比较低,表明大学生倾向于选择高社会声望的职业。这一结果支持了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妥协策略的特点。即无论何种决策情境。职业的社会声望都是中国大学生优先考虑的因素,符合中国人的特点,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来以久的“官本位”思想影响着中国人的就业观念,而Gotffredson理论中涉及的“职业社会声望”与中国文化背景中“面子”,尤其是能力层面的“面子”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语义重叠。这也与Cotffredson的职业选择的理论相一致,即如果职业的社会声望与个体自身的社会地位不匹配,那么,他们就不会考虑追求这个职业。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在知识经济的当今社会,很受尊重和重视,相对也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往往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声望高的职业。

从性别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具有性别特色,对于“企业家”这个职业,男大学生选择的人数显著地高于女大学生,而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女大学生的选择人数显著地高于男大学生。这可能与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观念有关,社会一般认为男性更适合从事挑战性。具有风险的职业,如“企业家”等,而认为女性则更适合从事稳定的职业。如“教师”等,这表明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符合职业性别类型的特点。前人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着显著的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女两性有截然不同的职业定位,这表明内隐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也对大学生职业的选择存在很大的影响。但调查也发现。同男生一样,在女生中,选择“企业家”这个职业的人数也显著地高于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数。这支持了很多前人的研究,即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性别类型的影响,这些已有的研究几乎都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性别类型对男生的限制高于对女生的限制,相比之下,女生更可能选择那些传统更适合男性的职业,表现出更多的反职业性别刻板。而男生则不太可能选择那些传统更适合女性的职业,表现出更明显的职业性别刻板。

另外,对不同地域的大学生的择业情况的比较可以发现,发达地区与相对不发达地区学生对高声望职业“教师”及低声望职业“农民”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即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教师”和“农民”的选择都显著地高于发达地区。而对“其他”选项的选择。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显著地高于相对不发达地区,经过访谈发现, “其他”选项大多是相对所列举的传统职业而出现的新兴职业。这一职业选择与不同区域的大学生对职业声望的评价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东、中部地区大城市及沿海城市居民对传统职业的声望评分明显低于中小城市:而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涌现出来的市场色彩较浓的新兴职业,却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这可能主要与各地域的经济文化不同有关。

4.2 职业声望内隐联想测验结果分析

从内隐联想测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将社会声望高的职业与积极的词汇联系得更紧密,而将社会声望低的职业与消极的词汇联系得更紧密。也就是说,在大学生的内隐态度层面。他们对“科学家”、 “教师”、 “企业家”等职业存在更积极的态度,而对“农民”、“工人”、“保姆”等职业存在更消极的态度。结果表明,同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相似,内隐职业声望偏好反映了社会历史文化中长期存在的一种无意识,它是自动化的加工过程,处于这种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的大学生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获得这种内隐的态度。从以上大学生倾向于选择高社会声望的职业,可以发现,大学生对不同社会声望的职业的内隐的态度与外在的选择之间存在一致性。

4.3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的展望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9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教育体制和就业体制的变革,择业成为当前很多人面临的一项难题,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面临即将开启新的生活方式时,难免会感到迷茫与浮躁。生活犹如万花筒,工作更是多种多样,所以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会眼花缭乱,不知其思所归,其意所至。

对于当前面临择业问题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应当如何选择,选择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从马克思的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提出的因素出发,加以论证,给当前的青年大学生提出几点建议。

1论证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认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两个方面:第一,所选的职业是我们真正热爱的、认同的,能使我们真正受到鼓舞的,而非虚荣心带来的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同时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包括个人能力、身体条件自身喜好等;第二,在选择职业时应当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以此为指针就应当选择最能为人类进步而工作的职业,即为社会所需要的,这才是最高尚的职业,选择这样职业的人才是最崇高的人,才是人们最敬仰的人。

这些观点都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和认识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喜好、条件及能力这些客观存在,避免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的这些条件来最大的发挥个人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只有选择为人类服务的职业,只有为人类最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工作,才是高尚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才有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西北工业大学杰出校友吴亚军的职业选择便是真正践行了马克思关于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应考虑的因素。

吴亚军1995年参股创建重庆龙湖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职务至今。2012年胡润百富榜以380亿元资产位列第八位。2012胡润房地产富豪榜吴亚军家族以财富350亿元排名房地产富豪榜第二。

她并非一开始就涉足房地产开发工作,她曾从事过机械工程师、记者、编辑等工作。

所选择的职业应该是我们真正热爱的、是我们的兴趣所在,才能长久从事。吴亚军在高中时文科成绩十分优异,但她心系祖国,想为国防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高考报志愿时便报考了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从西北工业大学导航工程系毕业,在重庆一家国营仪表厂做技术人员,一干便是4年。虽然仪表厂的工作在当时已能让她跻身金领阶层,但这并非她兴趣所在,工作起来少有乐趣。只是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她去努力工作,但这终究不能坚持太久。

然而兴趣并不是择业的唯一标准,所选的职业应该是能使我们真正受到鼓舞的。1988年,工科出身的她成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行业报纸的记者,虽然这份工作是她喜爱的,也使她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但在6年的工作之中吴亚军觉得如此平淡安稳的工作没有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

进军房地产业,对吴亚军来说,是机缘巧合。但她的成功也是必然。20多年前,吴亚军第一次买房子,遇到延迟交房,时间长达一年。入住之后,又有一年多的时间天然气不通,房子的设计和采光也很差,电梯也常常遇故障,对她来说,这是一段痛苦的买房经历。就是从这开始,吴亚军有了一个“如果有一天我做开发商的话,一定不会这么差”的梦想,由此她也认定房地产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选定的职业能使我们真正受到鼓舞而且是我们的兴趣所在,还需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评估自身的能力及条件,确定自己能去从事。房地产开发工作并非易事,不仅涉及设计、施工、销售等各方面的工作,在创业初期还要跟进和监督每一个细节。冷静研究之后她了解到所有困难,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但仍然对它充满热情,考虑到自己口才甚佳、对人文艺术的敏感、理科学习的积淀和当记者时积累的人脉等因素,觉得自己可以胜任。于是她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房地产开发工作。事实证明她对于房地产并不是一时的热情,也不是仓促从事。

选择合适的职业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选择后的努力与奋斗。在之后的日子里吴亚军对这份工作投入颇多,她一直在学习,最终在园林、户型乃至工程方面有所造诣,并不亚于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吴亚军对公司所有的应届毕业生、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招聘,她都会一一亲自面试;每一幅新拿的土地图纸,她都要事先去亲自实地考察。

选择职业时应当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才是最崇高的。吴亚军不忘初心,虽然自己没有从事国防事业,但她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国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她为教育事业及科学研究工作投入巨大资金,以另一种方式为我国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她这一路走来,最终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并认同的工作,在这份工作中她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了人生价值。

2 结语

因此,当选择职业时,要先问问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应当认真考虑:想要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选择职业不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虚荣心,也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我们必须清醒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需从个人能力、身体素质等客观因素来评估自己,切忌过高或过低地评估自己的能力,把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紧密结合起来的职业,才是一个有为的青年所向往的。只有这样的职业,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对人类做出有益的贡献。所以只有选择那些让我们拥有尊严的事业让我们趋于高尚,可以充盈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诚然,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一定是最高贵的职业,但总是最可取的职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J].中国合作经济,2006(11):78.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10

我国在20世纪后期引进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短短的20年中,各类学校分别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使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规模迅速扩张,艺术设计专业也成为高校招生和社会就业中的热门专业之一,不少职业高中的专业学科中也加入了艺术设计专业。那么,面对一个如此普及化的专业,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职高学生与其他学历的就业者相比有着怎样的优势?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职高学生的职业优势呢?面对就业与深造的不同需求,职高教育又应该怎样为学生构建面向未来的学习平台呢?

1 职高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无论专科生、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最终都将面临就业的选择,当今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就如同一场战争,需要应聘者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代价。WWW.133229.Com将文化层次各异的求职者分为职高、专科、本科和更高学历应聘者四类,职高毕业求职者的主要职场竞争对手为专科、本科求职者。职高、专科、本科在职场竞争中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职高学生中,除一部分参加高考选择继续深造外,其余大多选择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就直接参加工作的职高毕业生而言,他们毕业后的年龄相较于专科或者本科等高学历学生更加具有优势,他们相对年轻、有活力,有更多的时间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年轻是他们竞争的资本之一。职高学生多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他们在学习时可能缺乏自觉性,在文化基础上也有别与本科和专科的学生,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思维敏捷,在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下会显示出比专科、本科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他们在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相应的专业学科后,在学习上可以更好的接受和吸收知识。

大学专科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专科学生在专业上更具有指向性,思维上也相对成熟,能够很好的在自身的专业上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缺乏一定的理论教育,和职高一样学期较短,他们中的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学一技之长以傍身,显得更加稳重但是缺乏一定的朝气。

本科生的教育则更多的是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专业应用能力,使他们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但是他们的学时较长,比起一同毕业的专科、职高学生来说在年龄上并不占优势,而且长时间理论知识的学习必然影响到专业技术的扎实程度,在专业技能上来讲优势也并不明显。

相较于专科、本科生而言,职高的学生具有的优势有以下两点:(1)职高学生如果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他们一样可以具备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而且他们相对于本科等学历学生而言更加年轻,有更多的时间去奋斗、拼搏和学习,有更多的时间来调整自身的不足,他们有更强的不为艰辛的勇气。(2)职高学生在毕业时参加高考继续深造的,他们在职高阶段已经学习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在进入高等学府后可以更快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相应课程的知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专业上真正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丰富理论,使个人才能由“专”字变为“精”字。因此,职高学生中的某些“职高生不如本科生、专科生”的看法是错误的,他们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更具大无畏的拼搏精神。

在现今的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了看文凭之外很难看到学生真实的工作能力,因此造成了学历越低越难就业的社会现实。但是由于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商品周期不断萎缩,专业化水平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时代的突飞猛进,更是加速了一线专业操作工的需求,更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素质了,因此,在现在的职场竞争中职高学生也有着自身的不可替代的专业竞争优势,可以与其他学历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用专业能力相抗衡,因此,选择职高也是一条阳光大道。

2 职高独特的特色培养

大专和本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学生教育阶段的两种形式,两者区别主要在学制和学位上,大学本科4-5年,可申请学士学位,而大学专科2-3年,没有学位。职高学生一般经过3年的学习取得中专学历。大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人才,即实用化人才。而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职业高中是承接初中教育,并对高级中学形成补充的一种教育方式。职业高中在不放松高中基本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培养面向社会的技术性人才,使职高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对口专业上更有竞争力。

职高、大专和本科阶段的学习具有不同的特点,职高教育具有独特的培养特色,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为例,职高学生一般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大多数学生在选择艺术设计专业时都缺乏美术功底,在美术基础的学习方面较为欠缺,与通过专业美术考试进入本科学习的艺术类学生相比,职高学生在审美层次上的差距很大。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较好的绘画基础,在构成、色彩等方面,经历过考前培训的本科生更具优势,他们在造型能力、色彩等方面会更加得心应手。相比而言,职高学生缺少在艺术设计中的自我判断和宏观整体把握的能力。但是职高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他们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更强,思维能力会更加缜密、周到细致,而且在文化课、材料课等学习方面占有优势。

可见职高学生与大专、本科学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色,在培养中要针对他们不同的特征进行培养。就职高学生而言,对于毕业即就业的学生和继续深造的学生要选择不用的培养模式,有差别、有针对性地培养以达到最优的目标。

3 培养就业学生与继续深造学生的区别

职高学生从毕业去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毕业之后直接进入社会就业的学生,一类是选择继续深造,通过考试进入高等教育阶段,选择大专或者是本科的学生。在进入职高初始,很多学生就为就业和深造开始左右摇摆,这两种选择在三年的职高学习培养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区别。

很多学生及家长认为就业才是学校培养的最终目的,无论是哪个学校哪种学历,就业是最后学生必须走的路,因此在职高阶段就可以学习实用的专业技术,可以在毕业时就掌握很强的操作能力是非常实际的。针对有些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反感,职高可以提供的东西相对更加有优势。选择毕业就业的学生在职高学习阶段得到了专业技术上的指导和训练,掌握了更加实用的技术,已经足够在毕业的时候找到适合自己满意的工作。而且现在很多用人单位更加需要和注重技能型人才,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如果从职高毕业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是他们所想要的,而且还可以节省几年的时间在非常划算的。

还有一种培养方向是继续深造。这种想法的学生在毕业前夕可以选择报考成人高考、高自考、电大等专科学校,继续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认为现在社会上的大多数单位还是比较看重学历的,而且高等教育可以提供更多的读书的机会,接触更多成功、有涵养有品位的人,可以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提升自身的魅力。另一方面,在职高学习时会学习一些专业的技术方面的知识,在考入更高学府深造时有些课程在职高阶段就有接触,在学习时可以更加快捷,而且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些在深造毕业后有助于找到更加满意的工作。

就此看来,两种培养方式各有所长,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而这两种培养在方式方法上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职高的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选择的学生作出不同的培养模式,以使得学生们都有更好的发展。

4 就业与深造的差别教育的几点思考

职高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进入社会后可以很快适应工作的设计工作者,继续深造的学生则更应该考虑专业基础的学习。因此,把培养就业的学生和培养深造的学生分开有差别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1)尽早选择方向,增强学习目的性。

职高学生在入学时大多已经选好将来时要深造还是就业,因此他们对于将来的规划更加具体,目的性更强,在学习时精力更加容易集中。在教学时要给予他们学习的信心,使他们不要觉得自己不如普高生或其他学历学生,更好的为自己的将来努力。

(2)差别设计就业的学生与继续深造的学生的培养课程。

继续深造的学生在专业课程上相对可以较少,他们会在继续深造时完善自身的实用技术技能。但是就业学生是要毕业就参加工作的,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掌握专业技能以便在毕业后可以快速的融入到各类设计工作中。因此在对于就业学生培养时的课程安排上,要偏重专业技能的教育,使他们可以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和软件操作,以满足社会对其的要求。在注重技能的同时注重文化课程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3)培养继续深造的学生应该从入学开始。

他们最终需要参加高考或者其他形式的考试,需要专业的绘画方面的培训才可以在以后的艺术设计专业上有更深入的成就。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要强化他们的基础课程的教育,以便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文化课成绩。另外在专业课程上侧重于基础美术课程,配合一些专业课程,使他们具备继续深造所需的条件,在继续深造时也有自身的优势,可以更快的习惯和掌握高等教育的课程要求。

5 结语

对于职高的艺术设计专业甚至其他专业学生来说,就业与深造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事情,为了在学校阶段可以更好的有选择性的学习自身需要的知识。因此,就业与深造的差别培养是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因材施教,更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开设相应的课程,而且学生在学习中也可以学到自身所真正需要的东西,快速的满足自身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 武恒.非艺术类生源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10(4):26-31.

[2] 孟庆英.非艺术类高职高专素描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报,2007(2):147-148.

[3] 郑曙阳.设计的羽翼——关于艺术与科学理论的思考[c].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11

我国在20世纪后期引进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短短的20年中,各类学校分别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使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规模迅速扩张,艺术设计专业也成为高校招生和社会就业中的热门专业之一,不少职业高中的专业学科中也加入了艺术设计专业。那么,面对一个如此普及化的专业,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职高学生与其他学历的就业者相比有着怎样的优势?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职高学生的职业优势呢?面对就业与深造的不同需求,职高教育又应该怎样为学生构建面向未来的学习平台呢?

1 职高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无论专科生、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最终都将面临就业的选择,当今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就如同一场战争,需要应聘者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代价。将文化层次各异的求职者分为职高、专科、本科和更高学历应聘者四类,职高毕业求职者的主要职场竞争对手为专科、本科求职者。职高、专科、本科在职场竞争中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职高学生中,除一部分参加高考选择继续深造外,其余大多选择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就直接参加工作的职高毕业生而言,他们毕业后的年龄相较于专科或者本科等高学历学生更加具有优势,他们相对年轻、有活力,有更多的时间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年轻是他们竞争的资本之一。职高学生多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他们在学习时可能缺乏自觉性,在文化基础上也有别与本科和专科的学生,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思维敏捷,在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下会显示出比专科、本科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他们在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相应的专业学科后,在学习上可以更好的接受和吸收知识。

大学专科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专科学生在专业上更具有指向性,思维上也相对成熟,能够很好的在自身的专业上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缺乏一定的理论教育,和职高一样学期较短,他们中的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学一技之长以傍身,显得更加稳重但是缺乏一定的朝气。

本科生的教育则更多的是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专业应用能力,使他们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但是他们的学时较长,比起一同毕业的专科、职高学生来说在年龄上并不占优势,而且长时间理论知识的学习必然影响到专业技术的扎实程度,在专业技能上来讲优势也并不明显。

相较于专科、本科生而言,职高的学生具有的优势有以下两点:(1)职高学生如果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他们一样可以具备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而且他们相对于本科等学历学生而言更加年轻,有更多的时间去奋斗、拼搏和学习,有更多的时间来调整自身的不足,他们有更强的不为艰辛的勇气。(2)职高学生在毕业时参加高考继续深造的,他们在职高阶段已经学习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在进入高等学府后可以更快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相应课程的知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专业上真正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丰富理论,使个人才能由“专”字变为“精”字。因此,职高学生中的某些“职高生不如本科生、专科生”的看法是错误的,他们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更具大无畏的拼搏精神。

在现今的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了看文凭之外很难看到学生真实的工作能力,因此造成了学历越低越难就业的社会现实。但是由于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商品周期不断萎缩,专业化水平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时代的突飞猛进,更是加速了一线专业操作工的需求,更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素质了,因此,在现在的职场竞争中职高学生也有着自身的不可替代的专业竞争优势,可以与其他学历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用专业能力相抗衡,因此,选择职高也是一条阳光大道。

2 职高独特的特色培养

大专和本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学生教育阶段的两种形式,两者区别主要在学制和学位上,大学本科4-5年,可申请学士学位,而大学专科2-3年,没有学位。职高学生一般经过3年的学习取得中专学历。大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人才,即实用化人才。而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职业高中是承接初中教育,并对高级中学形成补充的一种教育方式。职业高中在不放松高中基本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培养面向社会的技术性人才,使职高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对口专业上更有竞争力。

职高、大专和本科阶段的学习具有不同的特点,职高教育具有独特的培养特色,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为例,职高学生一般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大多数学生在选择艺术设计专业时都缺乏美术功底,在美术基础的学习方面较为欠缺,与通过专业美术考试进入本科学习的艺术类学生相比,职高学生在审美层次上的差距很大。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较好的绘画基础,在构成、色彩等方面,经历过考前培训的本科生更具优势,他们在造型能力、色彩等方面会更加得心应手。相比而言,职高学生缺少在艺术设计中的自我判断和宏观整体把握的能力。但是职高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他们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更强,思维能力会更加缜密、周到细致,而且在文化课、材料课等学习方面占有优势。

可见职高学生与大专、本科学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色,在培养中要针对他们不同的特征进行培养。就职高学生而言,对于毕业即就业的学生和继续深造的学生要选择不用的培养模式,有差别、有针对性地培养以达到最优的目标。

3 培养就业学生与继续深造学生的区别

职高学生从毕业去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毕业之后直接进入社会就业的学生,一类是选择继续深造,通过考试进入高等教育阶段,选择大专或者是本科的学生。在进入职高初始,很多学生就为就业和深造开始左右摇摆,这两种选择在三年的职高学习培养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区别。

很多学生及家长认为就业才是学校培养的最终目的,无论是哪个学校哪种学历,就业是最后学生必须走的路,因此在职高阶段就可以学习实用的专业技术,可以在毕业时就掌握很强的操作能力是非常实际的。针对有些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反感,职高可以提供的东西相对更加有优势。选择毕业就业的学生在职高学习阶段得到了专业技术上的指导和训练,掌握了更加实用的技术,已经足够在毕业的时候找到适合自己满意的工作。而且现在很多用人单位更加需要和注重技能型人才,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如果从职高毕业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是他们所想要的,而且还可以节省几年的时间在非常划算的。

还有一种培养方向是继续深造。这种想法的学生在毕业前夕可以选择报考成人高考、高自考、电大等专科学校,继续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认为现在社会上的大多数单位还是比较看重学历的,而且高等教育可以提供更多的读书的机会,接触更多成功、有涵养有品位的人,可以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提升自身的魅力。另一方面,在职高学习时会学习一些专业的技术方面的知识,在考入更高学府深造时有些课程在职高阶段就有接触,在学习时可以更加快捷,而且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些在深造毕业后有助于找到更加满意的工作。

就此看来,两种培养方式各有所长,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而这两种培养在方式方法上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职高的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选择的学生作出不同的培养模式,以使得学生们都有更好的发展。

4 就业与深造的差别教育的几点思考

职高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进入社会后可以很快适应工作的设计工作者,继续深造的学生则更应该考虑专业基础的学习。因此,把培养就业的学生和培养深造的学生分开有差别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1)尽早选择方向,增强学习目的性。

职高学生在入学时大多已经选好将来时要深造还是就业,因此他们对于将来的规划更加具体,目的性更强,在学习时精力更加容易集中。在教学时要给予他们学习的信心,使他们不要觉得自己不如普高生或其他学历学生,更好的为自己的将来努力。

(2)差别设计就业的学生与继续深造的学生的培养课程。

继续深造的学生在专业课程上相对可以较少,他们会在继续深造时完善自身的实用技术技能。但是就业学生是要毕业就参加工作的,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掌握专业技能以便在毕业后可以快速的融入到各类设计工作中。因此在对于就业学生培养时的课程安排上,要偏重专业技能的教育,使他们可以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和软件操作,以满足社会对其的要求。在注重技能的同时注重文化课程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3)培养继续深造的学生应该从入学开始。

他们最终需要参加高考或者其他形式的考试,需要专业的绘画方面的培训才可以在以后的艺术设计专业上有更深入的成就。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要强化他们的基础课程的教育,以便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文化课成绩。另外在专业课程上侧重于基础美术课程,配合一些专业课程,使他们具备继续深造所需的条件,在继续深造时也有自身的优势,可以更快的习惯和掌握高等教育的课程要求。

5 结语

对于职高的艺术设计专业甚至其他专业学生来说,就业与深造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事情,为了在学校阶段可以更好的有选择性的学习自身需要的知识。因此,就业与深造的差别培养是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因材施教,更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开设相应的课程,而且学生在学习中也可以学到自身所真正需要的东西,快速的满足自身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 武恒.非艺术类生源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10(4):26-31.

[2] 孟庆英.非艺术类高职高专素描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报,2007(2):147-148.

[3] 郑曙阳.设计的羽翼——关于艺术与科学理论的思考[c].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12

大学生择业观是在校大学生在读书学习、社会实践、接受教育等活动中逐渐形成并不断成熟的对自己选择职业的看法、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形式。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大学生衡量职业好坏、权衡择业得失的天平和尺子,具有时代性、主体性和差异性特点。大学生择业观主要包括择业理想目标、择业心理动机、择业认知状况、择业价值取向、择业实现途径等五个方面。其中,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包括价值目标、地域选择、行业选择、岗位选择、工作条件选择等因素。

受新时期新的社会条件、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影响,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越来越功利化、理想化、兴趣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倾向于考研或者考公务员,通过深造提升竞争力或找到“铁饭碗”,毕业选择创业的学生非常少;大部分就业的学生选择国有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等,对私有企业的热度较小;初毕业的大学生薪酬期望偏高,尤其是在家庭、攀比等因素影响下,产生了很多过高的薪酬期望;很多大学生择业以市场为导向,而非所学专业、个人能力以及社会需求等方面。

二、“人职匹配”视角下指导大学生择业

人职匹配理论以个性心理学和差异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其理论前提是承认人的个性结构存在差异。人们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可以找到合适的职业,达到人职匹配的目的,以获得个人需要、兴趣及心理的满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人职匹配强调个人先天心理倾向与早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个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强调心理因素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支配作用,认为选择职业包含了个性的实现及进一步发展。

高校运用人职匹配理论指导大学生择业,必须先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从用人单位需求的角度分析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第二,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择业现状;第三,从低年级起,贯穿大学四年,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参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2011-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1.用人单位需求

纵观四年用人单位需求调查问卷的各项数据,不难发现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外语应用能力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期望值。在基本能力部分,用人单位对专业技能、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有较高的期望,但随社会变化和单位发展等变化,各年度的各项基本能力被看重程度有所变化。近几年来,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决策能力等越来越得到重视。

2.大学生择业现状

在南航已就业学生调查中,针对“选择单位和职业时最看重的因素”进行分析,大部分学生偏向就职于收入高、福利好、稳定有保障、地域较为发达、专业对口的企业。相反,社会需求、社会贡献、社会地位等因素被忽视的较多。同时,在南航近四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中,对大学生择业动机、择业认知、择业途径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总结调查结果,南航毕业生中遇到择业困难的学生,主要原因为:缺乏合理的自我定位、择业的自我期望值偏高。同时也发现,大部分学生择业存在择业价值取向功利化。

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择业观

基于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大学生择业现状,在“人职匹配”视角下可以通过高校就业指导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择业观。

一是对低年级学生加强性格分析、兴趣探索、专业介绍,使之形成初步择业方向。进入大学前,大部分学生目标为高考,且较多学生的专业志愿为家长所择,入学后高校应在低年级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兴趣探索、专业探索,尽早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并初步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或在学校规定允许范围内尽早对专业进行调整。

二是对高年级学生加强行业、职业介绍与引导,提升学生求职能力,调整巩固择业意向。高年级学生在学好专业课同时,需要根据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着重提升相关能力,为求职做好准备。高校需要为准毕业生提升求职能力提供相关的培训与指导,提供往年各类毕业生去向等作为学生择业参考,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对学生个体进行择业指导。同时,加大目标行业、岗位的宣传力度,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将优秀毕业生送上重要行业、重要岗位。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篇13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本文所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特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super是美国著名职业学家,他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大学生时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个人将认真的探索各种可能职业,对自己的能力和天赋进行评估,并根据未来的职业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完成择业及初次就业,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①尝试期((1 5一17岁),个人对需要、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就业机会等因素都有所考虑,并通过幻想、讨论、课外工作等方式进行择业的尝试性选择。②过渡期(18一21岁),个人进人劳动力市场或专门的培训机构,该时期的发展任务是明确一种职业倾向。③试验和初步承诺期(22~25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可以划分为出现、定向、执行、稳定四个阶段。本文以浙江林学院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专业共300名毕业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253份。

    职业生涯的出现阶段主要集中大学一年级,核心任务是适应大学生活、唤醒职业意识和适应专业学习。出现阶段的现状主要从专业选择、专业认知、职业定位及对口专业就业面了解程度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在所调查的253个同学中,70.4%的学生为自主选择专业,在这70.4%学生当中,有将近45%的学生对于择业范围没有明确认知;剩下29.6%的学生为非自主选择专业,即由父母做主或学校调剂,在这29.6%的学生当中,对于择业范围没有明确认知的比例高达60%,明显高于自己选择专业的学生。从这里可以看出,自主选择专业的学生职业意识觉醒得比较早。关于专业认知方面,约83.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定认知,但程度也仅为“了解”。

    定向阶段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时间上处于大学二、三年级,核心任务是了解个人兴趣、爱好,进行职业探索,制定职业目标,考虑专业发展。定向阶段的现状主要从社会实践的执行情况,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学生对于职业技能了解程度三方面进行衡量。在社会实践方面,有42.7%的同学在大二和大三学期参加过实习,“没参加,但有这方面打算的”的占了所有被调查者的52.6%。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自主学习行为的同学,已经工作或实习的比例达高51.5%,没有主动学习行为的同学,这一比例为38.1 %。对于将来从事工作所需技能有清楚认识的同学,其就业比例高达56.1 %,而完全不清楚的同学,其就业比例仅为29.4%执行阶段出现在大学四年级,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搜索求职信息,掌握求职技能,进行职业选择。该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包括建立职业价值观,获取就业信息,掌握求职技能进行职业决策。就业执行情况主要通过职业价值观调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求职技能的掌握,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目前工作的获取途径及就业情况六个方面进行衡量。据统计显示,择业时学生比较重视的几个问题依先后次序分别为:公司待遇,发展空间,个人兴趣,工作地点,专业对口。学生签约时对这几个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改变,排序为:公司待遇,发展空间,工作地点,个人兴趣,专业对口。在被调查者中,对于第一份职业执“先实现就业”态度的学生占总数的51.9%。在衡量职业生涯成功标准这一问题上.49%的学生选择了高工资,其次才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各类求职网站及学校网站是大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则是从同学、朋友处得到消息,接下来是在人才市场与报纸上找到信息。在求职过程中,自主意识对职业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和朋友的意见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稳定阶段一般出现在学生即将离校时期,通常指达成就业协议后,适应工作,寻求职业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包括签订就业协议,熟悉工作及寻找更好发展等

    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职业生涯规划不足:专业选择及学业规划意识不足。学生在人学之后一至两年的时间内,对专业发展方向都没有明确的概念。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对于职业技能要求也不甚了解。大学三年级是职业生涯教育的“黄金阶段”,而学校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不足之处,未能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择业观。

    就业指导工作巫待完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缺乏科学的决策指导。大学生面临就业、求职困难时,辅助渠道单一,除了独立解决外,一般求助于同辈群体及家长,相比而言,老师的影响力较为微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软件不足,缺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学生在就业选择上缺乏引导,对于应聘岗位了解不足,在面试技巧方面也缺乏相应指导

    就业指导观念上的落后:目前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大部分仍然采用的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方式。这种纯粹的就业指导,更加关注的是解决学生在求职时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因而更多的指导往往会围绕求职应聘技巧、就业政策等方面进行,千方百计促成毕业生找到工作。这种就业指导只能称作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是就业指导的最低层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