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科学管理论文实用13篇

科学管理论文
科学管理论文篇1

2.设施层面。

(1)案例资源有限。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依赖于丰富的案例资源。目前管理学教学案例主要来源于部分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编写的相关案例教材。案例内容涉及国内外企业,国外企业主要是美国、加拿大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内企业主要是一些知名的大企业。虽然利用国外现成的案例资料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管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但国外企业文化背景与中国差异较大,不利于学生的案例讨论。而国内企业案例又主要是国内知名的大企业比如海尔、华为等,普遍缺少中小型企业的案例。总之,国内现有的管理学案例资源不能很好地满足管理学案例教学的需要,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2)教学设施落后。一般而言,硬件设施主要包括专用的案例教学场所、幻灯片演示设施、电视录像演示设施和多媒体演示设施等;软件设施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数据库、定量分析软件等。然而,目前许多高校扩招后,因建设新校区等原因,导致“负债”运营。因而在各方面都投入不足,教学设施的落后,影响到案例教学的开展和最终的教学效果。(3)激励制度不全。有效的激励,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既定目标。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激励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制定相关制度以提高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是教师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从目前许多高校的现状看,这两方面的制度都很不健全。最终导致教师不愿意主动进行案例教学,即使进行了案例教学,积极性也不高。

二、本科管理学案例教学困境突破

1.建立健全案例教学相关制度。

(1)激励制度。激励机制是否合理,直接会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案例教学需要授课老师比理论讲授投入更多的精力,编写或选择案例、备课、组织开展案例教学等。因此学校要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以体现对教师劳动的尊重,从而激发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教学评价制度。案例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教学,因而从评价体系上应区别于理论教学。因此,从学校层面上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形成相应制度。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可以在该制度的引导下有效开展教学活动。(3)考核与考试制度。案例教学是一种体验式教学,主要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能完全依赖于最终的考试成绩,而更多地应关注和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的参与主动性、发言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性等方面。因此,应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考核与考试制度,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加大考核成绩在最终考试成绩中的比重等措施,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加大投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1)软硬件设施。软硬件设施是教学的媒介,直接关系到教学的顺利开展与效果。目前,大多数高校软硬件设施比较薄弱,因此应该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完善教学的软硬件环境。有条件的高校应建立专用的案例教学场所,比如“管理学案例教学实验室“”管理学模拟实验室”或“管理仿真模拟室”等,同时完善和更新多媒体演示设备、录像演示设备、幻灯片演示设备和案例教学用具等。软件方面购买或鼓励教师编制多媒体授课软件,购买管理定量分析软件、企业管理相关数据库等。有了良好的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就能使学生不出学校,模拟仿真企业的运营过程,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案例教学的效果。(2)教学案例库。案例是实现案例教学的重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直接效果。因此,鼓励授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构建教学案例库是一项必要而紧迫的工作。案例库可以是电子形式,也可以编写案例教材。目前寻找的案例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种从国外引进管理案例,第二种是近年来国内编写的案例教材,第三种是新闻报道、报纸、杂志摘录改写的实例。这三种案例,各自有优缺点。国外案例比较成熟、比较经典,但有文化环境不同的缺点;国内案例大多来自于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和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三大中国案例研究中心,但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缺点;第三类案例在兼具紧跟时代,把握管理学实践与理论前沿的优点的同时,也具有因时间紧、编撰不全面的缺点。因此,教师在构建案例库选择案例时要考虑案例的本土性、时效性、典型性、针对性、实用性、适应性、理论性和启发性等特点,以使所选择的案例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

3.加强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案例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案例教学成败。但高校绝大多数教师都是走出校园就走上讲台,成了授课教师。学历虽然很高,但缺乏企业实践经验。而且许多讲授管理学的教师大多数是经济、管理类研究生毕业,不同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接受过教学法等方面的培训,在授课经验方面也比较欠缺。因此,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多途径培训教师,以提高其教学水平。可以组织进行教学观摩活动,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可以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内知名院校进行短期的培训学习;可以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共同来开展案例教学活动;还可以选派教师到企业,在管理的实践中收集典型案例以丰富管理案例教学内容,提高案例教学质量,达到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双向沟通、优势互补,以丰富教学经验。

科学管理论文篇2

管理科学的发展按照时间的划分可归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核心内容就是科学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过程和职能分析、组织理论等;第二阶段就是20世纪的30到50年代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关系学说,后来发展到行为科学理论;随后,20世纪60年代管理科学进入现代管理科学阶段,也就是被孔茨所描述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这其中包括了决策理论、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权变理论等。

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管理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古典管理侧重于对物、财及管理组织过程的管理,研究方法是以工业工程研究方法及经济学方法为研究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而现代管理阶段则移植了数学、计算机技术学、统计学等诸多科学的方法论,形成了“管理丛林理论”,而在丛林理论中的各个学派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科学的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特征就是管理理论的发展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联。可以说是这些因素决定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变化。现代的管理科学是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发展,并阐释实践,引导实践的。

3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谈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管理科学与其他科学的差异与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为管理科学进行学科定位,通过课程学习我们了解到管理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又同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差异,其核心差异就是对人的研究方面。社会科学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而不涉及人类活动本身的意义。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及其形成的系统。它是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提炼和概括,是关于对有组织活动的管理的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管理科学是在对多种不同性质学科的理论兼容并蓄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不同学科理论及方法系统集成的结果。一般地说,管理科学的成长要综合运用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这四个学科构成管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手段的创新以及经营方法的革命。管理科学的未来发展仍要依赖多个不同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依靠相关学科的支撑。

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实际存在的一般性的管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由现象而本质,由具体而一般,抽象出科学问题并形成研究目标。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毫无科学价值。同时,在管理科学研究中还应注意规范研究方法,多运用实证的、实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而少使用科学性不强的思辨的、归纳的、定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的价值。

4《理解现代经济学》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中试图说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解释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并通过介绍现代经济学近年来的一些新发展来澄清常见的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误解。该文从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人手,引入了被当今社会认可为主流的并代表一种研究经济行为的方法框架——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分析工具(analyticaltools)这三方面的理论就是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首先是由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视角”,这基于经济学家的三项基本假设即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和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其次是运用多个理论作为“参照系”,使之能够成为人们能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利用各种图像及数学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帮助分析繁杂的经济行为。

而在管理学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分析框架,首先是管理科学的“视角”,管理学的视角应该就是观察、理解或研究管理学理论问题的角度,钱教授在文章中指出通过经济学家的基本假设,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做经济决策时出发点基本上是自利的,即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自身利益越大越好。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都是很自然的。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经济学家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管理学不是没有视角,但是,迄今为止,管理学确实还没有象经济学这样的一种普遍为人接受的视角,所以当今的管理学还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

接下来是“参照系”,管理学的参照系更多地体现了经济、社会、心理和工程学等相关学科在管理中应用之成果,故必须研究各准则之间的权衡问题。根据西蒙的观点,科学可以分为两类:实用科学与理论科学。实用科学采用的是“如果一则一”的科学命题;而理论科学采用的是纯描述性的与验证条件等价的伦理命题。科学命题关注能得到验证的事实而理论命题强调偏好的表述。管理欲成为一门科学,显然应加强实证研究的建设。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也即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模拟、对策建议等构成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管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西蒙提出了以“有限理性”和“满意的准则”这两个基本命题为前提的“管理人”决策模式。他指出,在实际中不存在“完全的理性”,因而“最佳的准则”是行不通的。实际上人们只能追求“有限度的合理性”,遵循“满意的准则”行事。西蒙还强调“刺激一反应”的行为模式和与此相关的决策程序化的重要意义。在运用经验加以慎重处理并使之合乎目的的条件下这种“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能够显示出一定的合理性。钱教授在文章中提到他在美国时的教授问过他受过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受过这种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区别是什么?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就谈到了。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他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具有一致性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同样,受过管理学系统教育的人头脑中也应当有几个参照系,比如,在分析组织结构时我们就应当以韦伯的官僚行政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管理的职能时就应当拿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决策问题时,就应当想到西蒙。只有这样,分析管理问题时才会有一致性。

最后我们来看“分析工具”。在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文章中谈到的是经济学中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并被经济学家证明是极其有用的。同样,管理学也有许多研究工具,对于管理学来说管理学研究的是经济组织的管理如何使组织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大的效益,研究管理人价值的体现问题,这就需要对经济学的很多理论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工具,因此,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本身就是管理学的研究工具。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许多决策支持系统,也都是研究和分析管理问题的有用工具。数学和统计学甚至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在研究管理学时确实有用,管理学前辈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比如市场附加值与经济附加值、平衡记分卡、SWOT分析法等等,它们也是研究管理学的有力工具。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借助数学模型分析会使推理更加严密精确,理论研究中运用数学可以减少争论,而实证研究中运用具有一般性系统性容易被学术界所认可。在管理中数学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泰勒管理学派的管理科学学派就认为所谓管理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解出最优的方案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管理者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得本来难以辨别优劣的备选方案变得明晰“直观”了,诸方案因被量化而变得可比了。管理科学的研究恰恰需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是认识的起点,定量是认识的深化。数学无疑会为管理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一种抽象的工具,数学模型有助于人们对一个复杂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的决策。但它毕竟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的简化与抽象,任何一种抽象都不得不舍弃对象本身的丰富性。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提出某些前提性假设,他们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模型的运用就是对某些假设的检验。检验的正面结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检验的负面结果却表明必须加以修改。有这种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学要成长为一门科学离不开数学这一有益的工具,在对待管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明白,数学仅仅是管理学不断完善自身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单凭数学是不够的,作为一门研究人们的管理行为的学科,它首先必须面对的是人,它需要那些关于人的学科的支持。

5结语

科学管理论文篇3

(三)完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是管理主体根据管理目标作用于管理客体以实现管理职能的原则、方式、工具和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革新了传统信息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使70年代出现的管理信息系统(MIS)面目一新;而且创造了全新的管理方法,如人工智能方法、虚拟技术等。由于信息网络的发展,政府和企业也在革新管理方法。例如,政府管理将越来越把重点放在跨部门、跨地区的关系到社会和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工作上;企业管理会更注重于员工的培训和学习,甚至强调自学和集体学习,以确立员工的共同目标和协调员工的整体行动。(四)革新管理思想几个世纪以来,尽管管理学派林立,管理理念纷呈,但是新兴的信息革命的巨大影响,十分清晰地使管理思想从物本主义向人本主义演变,从科学理性管理为主向人文价值管理为主提升,从内部管理为主往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相结合而以外部管理为主的方向发展。这种管理思想强调利用团队的知识、经验、技巧、能力、才干和抱负,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首创性,在协同与合作中共同创造未来。新修订出版的《第5代管理》①是体现上述管理思想的代表作。该书作者把管理分为五代,从第二代到第五代都是按计算机的发展阶段来区分的,强调用新的“工作观”和“时间观”来否定工业文明的管理理念,废弃过时的等级制管理,通过建立虚拟组织、动态团队协作和知识联网来共同创造财富。

二、未来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创新管理的发展创新管理有三种互有联系的不同含义,一是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二是管理要创新,三是创新型管理。这里指的是最后一种含义。创新型管理的前提和结果必然是管理创新,同时这种管理的内容理应包括对创新的管理。创新型管理不同于守旧型管理,它把创新贯串于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也要求整个组织及其组成人员是创新型的,把创新作为其活动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赢得竞争胜利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可以预言,创新管理是未来组织(包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创新管理有助于企业促进全面创新,使创新活动由单项创新转向综合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

(二)风险管理的兴起

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市场、金融、经济的全球化扩张,导致不确定因素增长,由于信息不完备与非对称分布,又促进风险加大。人们在管理活动中不能不考虑风险因素,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在捕捉机遇的同时努力防范风险。在风险管理中,不能满足于亡羊补牢,而应加强监督测和预测,以预防为主,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影响。分析风险形成的因素,预测风险到来的时机,积极采取防范风险的对策,以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减轻风险和作好承受风险的准备。风险管理是未来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搞好风险管理,就需要重视信用管理。信用管理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发展市场经济,应讲究信用和信誉。信誉乃是否有信用和信用度高低的保证是一种无形资产。在企业管理中要了解和掌握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的信用,甚至对他们的信用和自己的信用进行评估、分级。象美国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就有专门提供企业信用信息的信息服务企业,如已有120多年历史的邓白氏公司。

(三)信息管理的普及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信息化正在往广度和深度发展,并进入了管理活动与业务活动综合信息化的新阶段。管理信息化的新发展进一步促进信息管理的普及和提高,导致信息管理在整个管理中地位的提升。信息管理渗透于和体现在各种管理无论是政府管理还是企业管理的一切方面和全部过程。可以说,若无信息管理,也就谈不上任何管理了。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出现了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演进的发展趋势。

(四)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出现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它强调由于资源稀缺、环境有限,为求发展而对资源、环境进行消耗、利用时,必须保障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以避免全球不可持续的发展。在未来的管理中,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贯彻于整个管理活动。社会要求企业从趋利性经营管理转向“绿色”的经营管理,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美化环境为己任。在管理理论和方法中,和谐理论即研究各种组织内外和活动过程亲睦、协同、配合关系的理论及其应用,将得到更多的重视。

(五)由硬管理为主向软管理为主的转化管理是人的管理。首先,管理主体是人,其次管理客体虽然兼有人和物,但是对物的管理取决于对人的管理,归根到底还是对人的管理,所以管理客体主要也是人的问题。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都很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近代外国管理思想则与工业文明密切相关。本世纪初有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泰罗的所谓科学管理,30年代后有基于“社会人”假设的梅奥等人的行为管理,50年代又有基于“自我实现的人”假设的马斯洛等人的人本管理,80年代以来出现了现代的文化管理,强调超越自我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管理发展史表明,明显地存在着由理性的科学管理即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即人本主义的“软”管理的转变。“软”管理的发展是以“硬”管理的存在为基础的,而“硬”管理又靠“软”管理来提升,需以“软”管理的指导为前提。“硬”管理主要是高扬理性、崇尚科学的西方管理思想,要洋为中用。“软”管理中含有“天人合一”、人际关系融洽的我国古代管理思想,要古为今用。在中西管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软”、“硬”兼有和融合而以“软”为主的中国式管理,乃是当今时代向我国管理界提出的历史任务。

三、知识管理日趋重要

迄今为止,人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仍未统一。最宽的理解认为知识管理就是知识时代的管理,最窄的理解则认为知识管理只是对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的管理。介于上述理解之间的认识,又有两种,一为对知识的管理,另一为用知识来管理。尽管理解不同,但是对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长因而需要加以管理的认识却是相同的,对知识管理日趋重要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一)从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演进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如果说信息管理使数据转化成为信息,并使信息为组织设定的目标服务,那么知识管理则使信息转化成为知识,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管理经历了文献管理、计算机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性情报管理,演进到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同信息管理以往各阶段不一样,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除显性知识外还包括隐性知识)的共享,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二)知识管理的作用在于培育集体创造力从土地、劳动、资本到知识,这几种生

手机号

产要素中知识与其他要素不同,还可以调动别的要素。知识可渗透到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力以及科技、教育等各种因素,其作用越来越强化。知识作为无形资产日益变得重要起来,声望、商誉、商标、专利、注册设计、联系网络,以及员工的经验与技能等等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都需要评估和管理。知识密集型的产品、企业、产业和经济,不仅在增加,而且不断显露出它们的相对优势。一个国家未来的兴衰将决定于它发展“头脑型”产业以否取得成功。知识的增加来源于不断学习。基于实践的学习尤为重要。靠权力来组织、实施活动的权力型组织将由通过学习来实施活动的学习型组织所补充,并且部分地被取代。知识管理是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它的作用在于培育和提高组织内部个人和集体的创造力。

(三)知识管理的目标是要推动创新创新是技术行为与经济行为有效结合。它表现在技术上有改进,经济上有效益。创新主要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前提,技术创新是动力,管理创新是保证。企业把一种好的想法,变成有市场的商品生产出来,能获得高的回报,有了回报可进一步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更多更好的商品,赚取更多的钱。这一过程就是企业的知识创新。现在,强调要建立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这很重要,但创新体系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有真正的活力。知识管理就是要促进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之间的联系,加强知识联网,加快知识流动,其目的就是要推动创新。知识管理应创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四)企业的知识主管(CIO)与信息主管现代企业有首席执行官(CEO)。80年代初,在首席执行官之下增设了信息主管(CIO)。进入90年代后,在信息主管之前又增设了知识主管(CKO)。知识主管与信息主管有明确的分工,其工作重点不在于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在于培育集体创造力和推动创新四、管理科学正在变革中管理与技术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两个重要轮子。在我国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的情况下,改进管理就比发展技术显得尤为紧迫。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中客观规律的,它源于管理但又用于管理。讨论21世纪的管理问题,不涉及管理科学的变革,就难以把问题搞透彻。

(一)管理科学乃是兴国之道管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部,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突破口。管理科学的重要性既与科学的重要性紧紧相依,又与管理的重要性密切关联。朱基指出:“今天到了要大力提供改善中国的管理和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的时候了。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方针,这个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当然也包括了管理科学。现在,确实需要强调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也是兴国之道。”②

(二)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新进展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管理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的调研报告,管理科学可分为基础理论性学科、技术方法性学科、实际应用性学科。近十多年来,这三类管理学科在我国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设立管理学院的高等院校就已达200多个。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看,近几年来融会古今中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研究成果有突出的进展。例如,关于东西方管理的比较研究,有人提出中、日、美三国管理模式的差别,中国以“情”为特质,日本以“理”为中心,美国以“法”为重心;关于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结合,有人认为东方管理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关于集成管理问题,有人强调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其核心是运用集成的思想指导企业的管理行为,其实施应做到战略柔性化、市场内部化、技术群集化、组织网络化、信息高效化、文化整合化。③由于21世纪管理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管理科学的发展为培养和训练一个新型的管理阶层服务,并通过这一阶层进而为改进和完善管理实践服务,这将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四)管理科学在交叉、融合中大发展21世纪管理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进一步交叉和融合。所谓交叉是指多学科渗透交叉。管理科学的基础本来就包括数学、经济学、心理学,三者在管理科学中相互渗透交叉。管理科学从古典学派到现代学派发展的特点之一乃是向管理科学渗透和交叉的学科越来越多,其中就有统计学、社会学、工程技术学、决策科学、系统科学、控制论科学、信息科学等。著名管理科学家孔茨把这种现象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归根底是由于管理这一复杂问题需要运用诸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共同研究才能解决好。所谓融合是指理性管理理论与人性管理理论、西方管理思想与东方管理思想的融合。不同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的融合统一,意味着它们之间相互借鉴、吸收和扬弃,达到更完美地整合的目的。这种现象的产生,则与复杂的管理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智商(IQ)而且需要情商(EQ),特别是两者的结合有关。

注释:

科学管理论文篇4

就我国而言,酒店行业最早出现在1980年左右,而随着酒店业的不断发展,科学性和人文性相互穿插在酒店管理当中,最终自成一体。本文就酒店业发展的主要阶段来分析科学性以及人文性在酒店管理中所处的地位。

1.酒店起步阶段

我国酒店业第一次发展机遇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程度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国内的酒店数量明显上升,合资或者内资是此时期酒店的主要模式。特别要提到的就是合资酒店,合资酒店是指酒店的资金是中外方共同提供,这为外国酒店管理理念的流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国内缺少酒店管理人才,因此此时期酒店的经营者基本都为国外招聘来的专家,这些管理者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因此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为我国传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内资酒店为了与合资酒店相对抗,也改变酒店体制以及酒店的设置,包括岗位责任制、工作制等一系列制度相继出台。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我国酒店业主要是探索制度方面的问题,毕竟酒店制度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因此科学性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人文性也展露的头角,但还未能完全掌握,处于模仿、研究阶段。

2.酒店发展阶段

随着科学管理发展到一定程度,酒店已经能够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体现在1990年左右市场出现了众多的酒店管理书籍,这正是科学管理不断发展的产物,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为酒店业的规范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主要包括管理制度以及从业人员的规范化。此时期人文性也有所表现,正如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便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一样,但是此阶段的人文性尚未成为管理的中心理念,但是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当前酒店业现状

此阶段酒店的服务成为了经营的关键,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文管理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对此,酒店应该做好一下几点:第一,公平对待员工,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潜力;第二,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第三,合理的薪资待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总的来说,当下酒店的重心已经转换到人文性当中,而人文性是以为科学管理为基础,两者融合共同促进酒店业的发展。

三、酒店管理当中科学性以及人文性研究

1.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

相比人类社会人文性早于科学性产生的事实,酒店管理则是先出现科学性,这主要是因为酒店行业具有特殊性,并且在刚起步的时候并未具备自身的一套发展理念,基本都是照办或者模仿外国先进的酒店管理模式,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服务质量低、经营方式不合理等,在这样的形势下,有必要将科学性融入酒店管理中,以便于尽快矫正酒店的发展方向,而随着酒店科学性的不断完善,心理学等精神学科的深入,人文性开始在酒店管理中崭露头角,并逐渐占据主要地位。总的来说酒店的人文性以及科学性之间的转换取决于酒店的发展以及时代背景,两种理念所着重的管理方向有一定差异性,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在当前的酒店管理中必须要将两者融合,才能实现现代化的酒店管理。现代化酒店的人文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管理模式当中,只有依靠科学性才能保证人文性发挥到极致,而人文性反过来又会使科学管理的水平得到提高。因此两者是相互结合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方式

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科学管理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管理规律,因此其有较强的原则性和客观性,而人文则是抽象的,因为其对象是人这一要素,而主观能动性又较不稳定,因此需要观察酒店内部员工的心理需求、行为特征、价值定位等方面,相对科学性来说人文性更难把握,但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人文管理不断的发展。两种管理理念的研究方法有共同特征,即需要不断的总结工作经验,去粗取精最终实现较为优质的管理方式。其次,即使有科学性管理理念作为指导,酒店在发展过程当中,仍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矛盾,尤其是员工个人利益与酒店利益之间的冲突,这之后就要以人性化的视角看待问题,寻找能够同时解决两种问题的有效方式,应该尽量降低个人利益的被损害程度,因此只有带有人文色彩的科学管理才能实现酒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共赢,同时酒店员工也更易于接受,并将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转换到员工的服务当中,最终提高了酒店整体的服务质量。最后,科学性以及人文性虽然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仍然要分别区分,科学管理主要是利用规章制度来实现,规范酒店员工的工作,因此其管理效果更为直观,但是人文管理需要把握人员的抽象意识,这需要长期的情感培养,而不是一朝一夕才能够达成,从酒店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人文管理在未来势必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果,人文性与时展潮流相符合,并且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论价值,因此酒店应该兼顾科学性以及人文性,实现酒店整体水平的飞跃。

科学管理论文篇5

1.构建和谐的师师关系。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作,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师师关系和谐,可以使学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教师之间协调工作,团结一心,增强凝聚力,可以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时候,必须加强师师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进而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管理的重点,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也没有成形的理论。实际学校管理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意识的制约以及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但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然是大势所趋,所以,在学校管理中,必须逐步改变教师的传统意识,多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对教师的紧张感;另一方面,学生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后顾无忧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

人与人的交往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也有正常的交际圈子,小学管理中必须正确引导生生关系。很多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生生之间的关系紧张脱不了干系,所以,要采用科学方法建立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生生关系的管理。鼓励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健康的交际关系,既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小学和谐校园的构建,对提高小学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实现教育教学网络化,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现代教育必须实现网络化才能保证小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小学学校管理要提高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构建和谐校园。

科学管理论文篇6

基于以上32所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现将其科研及科研管理方面的特点总结如下。

1.、专著出版及项目主持档次偏低近年来,独立学院教师的数量在增多,但基本处于较低层次,发表在各学科权威和顶尖的国内外刊物上的学术论文数量很少,引用率普遍较低。从的类型来看,外文期刊较少,中文刊物较多。这些均反映出独立学院教师基础型和应用型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专业外语能力有待加强,缺少国际化科研视野和勇气。相较与教材教程,专著在出版作品中所占比例过低。教师主持的多为地方项目,在体现水平和实力的部级科研项目中,只是作为项目参与人或从未参与。

2.缺少学术型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独立学院多为教学型,即使开展科研,也多与教育教学紧密相连,绝大多数都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课题或项目,缺少学术类专业性强的科研纵向项目。同时,独立学院也很少与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应用型横向项目。

3.缺少独立申报科研项目的渠道鉴于学校性质与级别,很多独立学院都缺少独立申报部级或地方科研项目的渠道。尤其是限额申报的项目,名额大多分配给各大公办院校;大多地方项目或课题管理部门在通知时,也没有向所管辖的独立学院下达组织申报的文件。如此一来,独立学院只有通过校本部进行申报,或必须通过及时关注信息并主动联系,难免错过许多项目申报的机会。

4.项目立项获批率低在各级项目课题申报中,独立学院的立项率低。这一方面是因为学院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学术专业能力还有待加强;另一方面,科研设施不足,科研氛围不够浓厚,科研能手缺少也使得独立学院在纵向或横向项目立项获批中处于劣势。

5.科研时间少独立学院师生比普遍不高,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因此,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繁重的教学中,几乎很少有时间从事科学研究。部分教师为了评职称才勉强或参与项目。

6.科研经费不足由于独立学院是由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创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实施的本科学历教育,学校大部分经费都用于教育教学、教师聘任、校园建设及举办活动等,用于学院科研管理、教师科研、参加会议、举办讲座等教学及科学研究的经费非常有限。

7.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对于科研工作的不重视,也表现在缺乏完善的科研制度。大多数独立学院只有简单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缺少既结合学院发展现状,又具有一定高度的包括科研发展、科研激励、经费管理等在内的全面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

8.科研资料匮乏部分独立学院图书馆内藏书过少,期刊书籍陈旧,学科覆盖面少,很难满足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需求。在电子资源方面,也有一些院校没有投入经费购买中国期刊网、万方、维普、EI、SCI、SSCI等国内外论文数据库,从而在学术更新、国际化视野上落后于其他院校。

三、解决方案

针对科研这块短板,各独立学院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做到点面结合,注重实效,凝聚优势,切实提高。

1.提高科研质量提高科研成果质量是目前独立学院科研发展的重中之重。科研质量的提高表现在提升论文质量和数量、提高专著出版比例和提高项目级别、立项总数和立项率等方面。例如,科研项目申报从来都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只有自身不断提高,才能在科研领域处于有利地位。独立学院教师可通过联合校本部或其他科研实力雄厚的兄弟院校,共同进行科研。

2.发展横向项目发展横向课题要注重社会需求,注重学院与企业共赢发展。对于横向项目课题,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通过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在企业中建设研究实践基地,从实际项目开发中为教师提供教学科研经验支持。

3.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独立学院自有教师多为青年教师,提高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是推动学院科研发展的关键。青年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积极开阔学术视野,加深对国内国际前沿学术动态的了解。学院应不断优化科研环境,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与保障。例如,邀请有关专家来我院作项目专题报告,解析部级、省部级等项目申报的注意事项,分享项目申报的宝贵经验;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举行讲座、研讨对话等活动,增进国内外学者与我院教师间的交流;定期举办“青年学者论坛”或“科研沙龙”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科研能力,成为学院的科研生力军。同时,独立学院科研部门还可依托国际交流部门与国外大学建立的合作项目平台,根据需求,每年委派数名一线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大学进行学习与交流,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科研理念与研究方法。除了按照科学的安排进度撰写论文、专著外,在项目方面,应通过对科研项目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如在科研项目的立项、计划、执行、结束各个阶段中时间和成本的控制、人员组织的管理及文档的记录等,有效促进科研工作者将自己的科研能力转化成科研成果。

4.减轻教学压力学院各系部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计划,给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减少教学任务,并基于科研制度将科研成果折算为教学工作量,为其潜心研究提供时间保证。

5.打造高素质科研梯队我国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要求,“要大力开展基层科研团队形式及其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推动高校创新科研团队模式,大力开展有组织的科研。”科研梯队是从事科研的核心力量。创造力作为产生新颖性和有用性想法的能力,是科研团队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决定性因素。团队创造力是“团队成员集合起来产生创造性想法和成果的能力”。因此,独立学院各系部都要打造自己的专业科研梯队,培养团队创造力。学院可充分发挥自有骨干教师、外聘教师,尤其是特聘客座教授的模范带头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整合,努力建设3-5个人员与结构相对稳固、有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科研团队,为青年教师成才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6.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制度,是科研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学院要为科研活动提供政策支持,加大投入,鼓励教师们积极争取,平等竞争。具体来说,学院应将把科研成果细分纳入评价体系,作为教师职称评定、晋级奖励、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对不同级别的科研项目成果实行差别化的奖励措施,提供一定比例的配套奖励,及各种形式的精神奖励,以鼓励教师们多获得较高级别的科研项目。

7.建立科研电子平台京津冀地区的32所独立院校中,设有科研相关网页的不到三分之一,专门建立科研管理部门,开设科学研究网页栏目的更是少之又少。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独立学院应设置属于科研的专门网络窗口,包括科研管理系统,便于及时通知等各类信息,也方便教师进行资料下载及在线申报等。“除了后期的升级和维护外,科研管理系统还要考虑和其他管理系统的融合”。

8.以服务意识为主线、推进完善科研管理就独立学院科研管理人才的现状看,无论是专职科研管理人员,还是兼职科研管理人员,真正科班出身的微乎其微,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科研管理人员要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熟悉科研中的各个工作流程,了解项目内容,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具有规律性的经验,以便总结提高,在学院项目申报工作中真正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同时,科研管理人员还应熟悉学院教师的专业强项,做到精细化管理,以“为广大教职工服务”为中心,吸取好的建议,进一步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完善科研管理工作。

科学管理论文篇7

从哲学的视角看管理,其本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人,通过经济、行政、法律、教育等方式,运用数学模型、计算机技术、系统科学等方法和手段,对自然资源、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社会关系等,进行规划、控制、协调等活动,使之从无序到有序,产生良好效益,实现人类活动目标的过程。

管理既然是这样一种活动过程,就不可避免会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不恰当的错误的管理之分,因此,笼统地说“管理是生产力”是不科学的,应该说科学管理是生产力。

科学管理理论是基于泰罗科学管理基础之上更为深刻的认识,即按照客观世界内在规律和人性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管理活动,重视定量分析和战略规划,强调哲学思维和方法对管理的指导作用,把管理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发展需要统一起来,按照人类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坚持自然、社会、人本身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管理看成是一个不断和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复杂的过程。

第一,管理是主体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通过自主性活动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社会越发达,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复杂性呈现给我们的也越多,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认识和处理问题难以发现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成功的管理必然是在变化中寻找本质和规律并适应其发展。

第二,管理必须适合和满足人性发展的需要,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管理思想发展史表明:在从一种管理方式演变成另一种管理方式的过程中,生产力发展导致经济组织形式变化是根本原因,人性发展的新需要是重要条件。高等教育的普及提高了人的科学文化水平,网络空间构成的虚拟世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往群体劳动、集中生产基础上形成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的要求,自然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时代开始了。

第三,整体性思维、复杂性思维、过程哲学思想是现代科学管理的哲学方法论基础。管理活动作为一项综合性活动,涉及许多方面内容,自然科学方法、社会科学理论、技术科学成果以及关于人的科学的新认识是科学管理赖以存在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些学科的进步就没有管理学的发展。

第四,坚持自然、社会、人类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管理的显著特征。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过多人口形成的物质需求压力,人类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不合理的分配方式,使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出现了土壤沙化、资源短缺、森林面积减少、气候异常、各种污染加剧等一系列后果。这些结果的出现进一步加大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种族之间的利益纷争,导致国家、地区间矛盾冲突不断,影响人类和平发展。

第五,科学管理要以人类共同利益和价值观为最高准则。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许多问题的解决仅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是不行的,需要全球各国通力合作,从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加以解决。任何个人、组织、国家都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人类共同的幸福。

科学管理是生产力,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传统的生产力概念是建立在牛顿力学机械观线性思维基础上的,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把人放在和自然界完全对立的基础上,忘记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自然,应当与自然界共繁荣,而不是征服自然。二是只看到了物质生产力,忽视了精神生产力和人自身的生产力。固然,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决定政治生活和其他生活的前提。但是,自从有人类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而且,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成为社会越来越重要的内容,成为推动物质生产进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核心。

用系统论观点和复杂性思维方式及过程哲学思想认识生产力。生产力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是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是处在不同生产关系体系中的人,能动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产资料,创造精神财富,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统一体。其中社会生产力包含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人自身生产的能力。

自然生产力,“就是客观存在于生态自然界同时又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并直接、间接影响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的总和,是自然界的自然力和生产力的统称”。自然力就是自然界天然形成的与人的劳动无关,影响和作用于人们生活的力量。在人类早期,自然力对人们的生活和劳动起了根本性作用,决定了国家民族的富足程度。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自然条件的生产率不同,同量劳动会体现为较多或较少的产品或使用价值。”由于人类活动能力的提高,部分自然界成了打上人类烙印的“人化的自然”或称人的思想“物化的世界”,从而形成一种非天然的自然界的劳动生产力。这种非天然的自然界的生产力已经成为制约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外在力量。

社会生产力是以实践着的人为主体和终极目标的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人本身生产力的复合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生产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生命的生产的有机统一,社会生产力因此有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的生产力三个方面。“不应把社会活动的这三个方面看作是三个不同的阶段,而只应看作是三个方面……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三者就同时存在着,就是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

第一,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必须进行物质生产。物质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工具,把自己的劳动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马克思曾经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分,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工具进行生产。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劳动对象的扩大,都离不开生产中人的力量。物质生产力提供的物质财富数量和质量决定社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也直接影响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因此,在人类发展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追求物质生产力发展成为人们活动的最高目标,经济增长是实践活动的中心内容。

第二,当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积累了大量财富,精神劳动从物质劳动中分离出来,真正的精神生产便出现了。精神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发展自己思维、情感、意志、审美、创造性等精神品质的能力,包括思想及其物化的技术形态和制度产品。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认为,“思想与意识的自由对生产力影响很大”;还说,艺术家通过他的作品,对人类精神意志,对社会生产力发生作用,但是要享受艺术事先必须具有购得它的物质手段,因此,艺术家对于物质生产,对于节约行为也具有提供诱因的作用。李斯特提出,生产力主要在于个人的智力和社会条件,一个国家通过改进其社会和智力条件,就能够运用现有的物质资本,使生产力提高十倍。精神生产力的成果表现为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思想、科学、宗教,也表现为制度产品,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公共制度以及社会的公序良俗。精神生产力不仅是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还是促进物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条件。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后,知识和信息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机器代替人的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将越来越少,从事精神生产的人会越来越多,精神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由此推动人的发展,成为人类活动的价值追求。第三,人自身的生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目标。人是社会生活和实践的主体,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以及种的繁衍是人活动的内在原动力。人类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自身生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口的生产。“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人口的生产既是一种自然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作为自然人繁衍后代,受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制约,每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只能提供一定数量人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只能提供一定社会条件下人最大的发展空间。第二,人的社会化。只有经过社会化的人才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社会化的过程是人的另一种生产过程。这种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实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形成人的社会化需要和适应社会的各种劳动技能,以及作为有尊严的人的交往能力、认识能力、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传授生产和生活知识、经验,培养适合特定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教育,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得以继承,新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体系获得广泛传播,新社会的实践主体经过社会化和良好的教育,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第三,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迄今为止的一切社会,由于生产本身不发达、分配制度不合理,导致人总是处在片面发展和异化中。表现为劳动者为社会生产出财富的同时,却为自己生产出贫困。劳动者的各种需求、劳动能力的提高、体力和脑力的恢复、甚至生育和抚养子女,都被看成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被异化成机器的一部分,资本的奴隶,失去了人的尊严、自由和全面性。只有在社会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真正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能产生。

生产力是由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联接起来的有机整体。各种要素的结合方式、结合程度、结合效果反映了人的能动性力量,体现了科学管理的发展水平。如果把生产力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比作鱼网的经纬线,那么科学管理就是使其成为具有捕鱼功能的鱼网的纽结。科学管理不是生产力的硬件——机器、厂房、设备,也不是生产力的软件——先进的科学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是把生产力硬件、软件结合起来的组织件。科学管理是根据生产力总体变化规律,从整体出发协调生产力系统诸要素之间关系,使之达到优化状态的过程。科学管理是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即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人作为生产力主体能动性的实现;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制度文明建设。

科学管理论文篇8

1.科学发展观对成人教育管理发展指明了方向

成人教育管理发展与创新务必要基于深刻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脱离科学发展观谈成人教育管理的发展与创新就失去了导航。同时,我国发展成人教育管理创新的根本方针也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展成人教育严格遵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就是要使成人教育能健康的向前发展。成人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必须要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趋势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必须符合并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这是科学发展观发展的必然规律,全面性、人本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发展所应具备的特性,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内在动力,也是对发展成人教育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

2.科学发展观对成人教育管理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终目标。成人教育要实现长效的生态发展,就必须立足于科学发展观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特色,从而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走出普通教育模式的误区,早日构建成熟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成人教育自身的特长和优势。这就要求成人教育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化成人教育管理的质量,不断改革成人教育管理方法与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性教学步骤,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实践技巧、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建立起符合成人特点和岗位需求、灵活多样、开放的培养模式,更尊重每以位学生的个性需求,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积极主动地建构个人知识结构。”[3]“实际、实用、实践、实效”是成人教育获得全面发展所必须一贯坚持的原则,其追求目标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和人才市场发展所需的职业型、技能型的专业型人才。

3.科学发展观对成人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提供了重要保证

长期以来,我国成人教育管理通常是轻视实践注重理论、轻视能力注重文凭、忽视社会发展需求而一味重视灌输知识。当今成人教育管理发展缓慢以至停止不前其原因就在于这种传统的成人教育管理理念,以往守旧的管理理念必将会被“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管理理念所取代。因此,基于此种条件,科学发展观为成人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成人教育管理必须要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既不能忽视实践环节的培训,又要在必要的知识、理论基础之上做到重视培养各类成人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满足不同成人学习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成人教育必须要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来促进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更新成人教育传统理念的第一步。新形势下成人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引,做到以人为本,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成人教育创新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同时也是其必由之路。

4.科学发展观对改善成人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指导性意义

目前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是:①目标异质化。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功利主义在成人院校的管理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可以说追求经济利益成了他们的首要目标。在这种目标的影响下,成人教育学校在招收学生时往往只从盈利的角度考虑,完全不顾及自身教育资源的承载和分配;同时,在学员作业、辅导等具体环节的管理方面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往往走过程,做形式。②过程机械化。纵观当前我国成人教育管理现状,不难看出尽管社会需求在不断变化,但成人教育管理并没有因此而作调整,改善自身所形成的各种关系。这种机械化的管理方式以及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符合当今时展的要求,更为严重的是阻止了成人教育自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对改善成人教育管理过程中以往存在的多种问题具有指导性意义:可持续发展要求成人教育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放办学、招生的目标市场;全面优化成人教育管理过程,优化资源配置,是整个管理过程总体最优化。

三、成人教育管理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原则的策略建议

1.成人教育管理创新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

成人教育的对象是能够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成人,他们具有了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因而其管理创新模式就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从社会广大成人的学习需求出发来谋划成人管理方案,制定出适合于所有社会成人、有利于所有社会成人积极参与学习的规定和办法,以调动全社会人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以课堂讲授的方式为主是传统成人教育的首要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和即时参与往往被忽略了。这种教学方法的自上而下性,成人学生只是被看做了一个没有情感的客体,十分欠缺人文关怀的考虑,成人学习者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通常被湮灭了,这就完全偏离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鉴于此,就一定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变革与创新成人教育传统的育人方式与方法,用以学生“学”为主取代以往的教师“教”为主,把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与锻炼成人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与路径的能力,从而不断适应与应对新形势下变化发展需求。

2.成人教育管理创新要体现出全面发展的观念

“成人教育管理创新要体现全面发展的观念,就是要在制定办学规划、方案时,以经济建设的需求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允许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办学,尤其是要重视发展农村、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成人教育,以满足全社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成人教育的全面发展。”[4]全面发展既是成人教育发展与创新的根本出路,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具体体现在:第一,服务目标全面。广泛的教育服务对象必然要与之相呼应的多样性和广泛性的培养目标。终身化、多样化和社会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民参与与终身学习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从而满足不同类型的社会成员的教育需求;第二,为培养对象提供全面化服务。全体社会成人都应是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既应包括在职的从业人员,也应包括待业的非从业人员;既应包括拥有学历的人员,也应包括非学历人员;既应包括城市人员,也应包括农村人员,对这些人进行再教育不仅是满足其自身的学习需求,也是成人教育发展与创新的需要;第三,服务类型多样化。这就要求成人教育要拓宽办学渠道,发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都应遵守多层次、多类型和多规格的办学准则,从而满足成人自我提升和完善的不同需求,这就给成人教育增添了繁重的使命与任务,即既要迎合大众化学历教育的需要,又要服务于以更新、补充新知识、新技术为需要的学历后继续教育;第四,服务内容全面,即教学内容的非限定性与广泛性,就是要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教育服务过程的中心地位,以提升个体能力和培养人格取代传统的知识传授。在成人教育的课程开发和建设上,应突出强调内容的广泛性,注重尊重人的个性、培养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以及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3.管理创新要体现协调发展的观念

成人教育管理的创新要全面做到协调发展,即在制定发展方案与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乃至国际的成人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从而促进成人教育各个方面的协调与整合发展。“成人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协调发展,起码要保证两个方面:一是成人教育与外部社会的协调发展。[5]与社会实际需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是学校办学的目标,也是学校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体现。不断深入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成人教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进而产生质变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始终保持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就成为了成人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巨大动力,这是成人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全新使命,也是其获得长足发展的出路所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学习将成为个体最大程度地开发自我潜能、提升生命品质的一项崭新的生存活动,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各种挑战。成人教育作为成人学员的服务者,应准确定位成人学员的学习需求以此作为教育服务的核心内容,紧密连接学员与成人教育学校之间协调发展的纽带,以实现学员与成人教育的共同进步、彼此成长、和谐发展的共同目标。二是成人教育院校内部的协调发展。成人教育院校内部的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类型和层次协调一致,这就要求大力扩宽成人教育的服务类型和办学层次;在服务类型与办学层次上应不断协调个体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广泛性,成人院校不断追求办学层次的延伸与服务类型的拓展是满足个体、社会和其自身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同时,平衡投入与产出也是成人教育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教育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体,数量是经济效益的基础,质量社会效益的根本,成人教育依赖经济效益来获得发展的物质资本,视社会效益为其生存与发展的社会资本,只有在好的质量和好的效益的基础上成人教育才能求得好的全面发展与创新。

科学管理论文篇9

(一)尊师爱生

尊师爱生就是学生应当尊重老师,老师应当热爱学生,这是我们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也是建立良好、协调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实践证明,尊师常是爱生的结果,爱生是尊师的前提。通过数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认识到,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才能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全面关怀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就会失去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就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和知心朋友,全身心地关爱学生,从而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

文科班在刚组建时,大多学生在心理都有一种自卑感,认为在别人眼里,他们是因为理科成绩不够理想才“改换门庭”。这种心态的存在是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极为不利的,所以要尽早将其消除,鼓舞其士气,树立其信心。

我在开学后的第一次班会上,使用了一个“激将法”,说了几句“刺激”的话:“同学们,首先我欢迎大家加入到高二文科班这个集体里来,做为班主任,我将率领大家浴血奋战两年,胜利杀进大学校园。”(听到此话,同学们都面露喜色,突然话锋一转)“但你们知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评价文科班学生的?他们说文科班的学生是成绩不好的才去学文科,是所谓差生的集合。”(听到这里,学生们或埋头不语,或很不服气。刺激见效后,就要树立自信心了)“这是偏见,但面对偏见光用语言去回击未免太无力,我们要用行动去证明,我们是一群有实力的学生,我们大学校园里见!”(然后用历届文科生中的出类拔萃者的事实来说理,鼓舞士气,达到效果)

除了“心理战术”外,教师还需要将爱心融于点滴小事中,高二(2)班有个特点,借读生人数相当多,全班六十七人中,在籍生39人,借读生28人,借读生占全班人数的42%。借读生由于进校分低,往往自觉得低人一等,害怕老师会另眼相看,有同学说在籍生是“亲生的”,而自己是“抱养的”。一旦他们长期得不到重视与关心,加上成绩不理想,很容易演变成“破罐子破摔”心态。这对整个班集体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不能厚此薄彼,应一视同仁。

首先班主任老师有意识地在班级管理中淡化“有籍”与“无籍”,强调我们是六十七人组成的大家庭。其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奖惩”分明,一视同仁。第三,更多地留意借读生中成绩不够理想者的动向,防微杜渐。

我曾经笑谈,班上学生较多,如果每天找一个学生谈话,全班同学要两个多月才能轮到一次。因此一方面鼓励学生主动与班主任交流,另一方面坚持“一天一谈”(每天抽二十分钟时间找一名同学谈话。)这种谈话是平等的交流,班主任以朋友,师长的身份,以帮助学生困难的角度来谈话,效果不错。学生谈完后觉得老师正在关心我,关注我,从而信心大增,积极性增强。此举比多补几节课,多训几次话要成功得多。

例如班上一名女生,一直在学习上漫不经心,对班级活动不闻不问,在“一日一谈”中她说出了心里话:她初中就读于省重点中学,成绩相当好,作为保送生(优录二十分)推荐进入该校高中;但中考中“马失前蹄”成绩大幅下降,以至保送生最低线都未达到,于是心灰意冷,觉得无颜见人高一时便到郊县借读,在哪里未能很快适应,学习更是觉得无回天之力了。不得已高二回来借读,对自己也没有多大信心了。我听完后与她长谈了一个多小时,讲到了人生道路上对待挫折的态度;讲到了如何走出心理阴影区;讲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讲到了她父母为她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她听着流下了眼泪。这一谈对她触动很大,好像变了一个人,学习上开始用功了,个性也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老师和同学们赞许的眼光中她又成为一名自信活泼的女孩。

通过“一日一谈”,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尝到很多甜头,总结出了一点规律:考前找那些学习成绩起伏较大同学谈,提醒他们早作准备,精心备考,增强自信。考后找有进步的同学谈,及时肯定他们,使之一鼓作气。更要找退步的同学谈,及时分析失误,亡羊补牢,防止气馁。

同学们和我的关系都不错,朋友式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亲其师才信其道”这句古话我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二)民主平等

教师的教育应建立在民主、平等、友善的基础上,以说理疏导,循循善诱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业的进步和思想品德的提高,教师决不能以为学生是孩子而以“大人”、“长者”自居,动辄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压的方法来对待学生,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

作为教师,不体罚、不训斥学生是平等、民主的最基本原则,实质上,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还应是教师善于虚心向学生学习,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在发生问题时,师生之间要善于民主讨论,服从真理,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风尚。所以我常对学生讲布鲁诺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产生班干、团干这一关键步骤,他们是班级领导核心。任命班干部,则简单易行,但专制色彩浓些,选举班干部,看似麻烦,但他们代表了学生的要求和利益,使“民主”得以体现。

选举过程大致如下:首先班主任在全班作动员,强调班干部要有为大家服务的意识,要成为班级中的模范。然后由竞选者就竞选职位,自我评价,施政纲领等进行演讲。之后,由全班同学及班主任老师投票表决,产生班委会成员(3名)团支部成员(3名),当场宣布结果。接下来一周时间,由班委会成员、团支部成员“组阁”,任命宣委、文艺委员、生活委员、组织委员等职务人选。再交全班同学审议通过后,临时班集体核心力量产生,试用期半年。半年后经民主评议,作适当调整后正式任命。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这样民主选举产生的班干部、团干代表了全体同学的意志,他们今后的工作也必然会得到全班同学的支持。

班委会、团支部领导下各小组设组长,各学科有科代表,每天有值日生(轮流),目的是让百分之百的同学参与班级管理与建设工作,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如图示:

副班长学习、宣传、文艺、生活、体育委员

班委会:班长组长(五大组)

副班长值日生(全员轮流)

班主任:领导、协调作用

班级管理

机构组织委员①团小组

团支部:团支部书记③

宣传委员⑤

在班级重大决策时,由班委(3名),班主任及团支部成员(3名)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投票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民主与严格管理并不矛盾,在班级管理纳入“法治”轨道的过程中,在民主前提下执法,在执法的过程中体现民主。

首先让全班同学分小组讨论,班委会、团支部研究修改后制定出《班级公约》等班级制度,从而使班级管理纳入“法治”的轨道。

然后坚持督促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检查形式有:

①学生自检。让学生自我反省,如在自检中以现有“违法”行为,可以从以下“自惩”方法中任选一种:a、做一件好事,将功补过;b、在自评表上对“违法”行为作小结,自己保存,以观后效。

②学生互检:互检方式有要好同学自由组合互检,“先进”与“落后”搭档间互检。以起到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作用。

③干部检查:由班干部检查班内同学,发现问题后,作记载,一周一“通报”,使班干部能力得到锻炼,也使班风中充斥着一股正气。

④集体检查:配合校文明示范班评选工作,既检查同学,也检查班主任的工作、言行,评出优秀榜样,激励先进,争创先进集体。

⑤班主任抽检:一旦四种检查落实到位后,班主任抽检工作就会很轻松。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学生如果学会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个班集体就会是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甚至老师“不在”比“在”还好。

(三)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包含三种含义:

(1)教可以促进学,即“教然而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教师虽以教人为主,学生以学习为主,但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能者为师。

(3)学生可以超过老师。学生不应“书云亦云”,“师云亦云”,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鼓励质疑。追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在上任三个月后组织了一次恳谈会,请同学们给我提意见,意见收集起来真不少,有听颇为尖锐,大至工作方式上希望我在考试后分析成绩时不要因恨铁不成钢而影响学生心态。小至个人小节上希望我改掉曾随地吐痰的不良行为。虽然我听得有些面红耳赤,但我知道,只有主动听取,学生的批评和建议,教师才可能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恳谈会成为我班主任工作中的常规活动,二到三个月便开展一次。

科学管理论文篇10

2.1政府管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的视野就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公共事务的管理本身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在一定的共同成员范围内对所相关的公共事务进行一定的管理,这是一种社会化的事务,也是一个社会化的流程,具体来讲就是要体现为一定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对群体内部的成员进行普遍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管理。公共事务的管理本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特征:社会性,也就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所针对的对象是一定社会范围内的公众利益共同体,是公共范围内的事物需求的产物;动态性,也就是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公共事务的服务范围也会有一定的差别,同样的公共服务活动再不同的时空范围内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层次性,也就是说根据公共事务本身与不同的利益共同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有相关关联性的,在纵向上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可以在社区性的地域范围内进行公共服务和地方性的公共事务管理;具有一定的公共利益外在表现性,也就是说公共事务本身是与一定的公众利益相互关联的,而且其本身也是公众所追求的共同利益的产物。

2.2以科技管理活动以及政府的公共管理

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政府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改善的重要方式,还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趋势。社会转型。这不仅能有效促进当前国防发展国民教育水平???还可以再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同时国家文明建设,例如工业建设、农业建设和国防建设事业等依赖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依赖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科学技术本身有很强的无法控制的有效性,消费社会,社会的发展也为比较大时,这样做,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提供主体,需要对科学技术进行日程管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贡献的方向逐渐使得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事业中去。因此,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功能范围,政府管理的重要目标。所以科学技术管理都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3合理定位政府科学技术管理工作

3.1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科技管理平衡

政府与企业本身是科技活动的投资主体,必须要分清楚政府在科技管理工作中有效接入的范围才能够更好的发展科技。我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可以从科技产品本身的属性角度区分两者之间的范围问题。科技产品本身可以划分为私人性的或者是公共产品型的。公共产品包含了基础性的,研究周期比较长,研究的收益比较小,研究的规模比较大的科技项目。所以,公共产品本身就是公共性投资产出的。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必须要进行公共决策和公共监督。政府在管理的过程中要表现出比较高的公正性和信息透明性。而反观私人产品,其本身是在科技领域的研究中为了能够使得企业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的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包含了一些专利性的项目和专有性的技术。由于不同的科技研究项目的特点不同,针对的方向也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必要针对市场的力量和政府的力量,作出有效的划分和研究。政府不需要设计的范围,或者是政府可以涉及但是也可以不涉及的范围,都要交给市场去管理。这样的话才能够有效的保证科技发展的自由度,也能够有效的提高科技发展的速度。

科学管理论文篇11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支持、保障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举措,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就总体而言,还是存在着规范化、制度化不足,系统性不强,机制体制缺乏的问题。因此,当前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并重点使以下基本制度规范化、制度化:1.学生议事制度。把学生吸收到学校有关议事机构中去,让学生参与学校有关工作的讨论和决策,用制度明确学生参与学校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以及学生代表的产生。2.学生意见制定。学校在制定和实施规章制度时,要充分尊重和听取学生的意见,明确学生实际需求,完善健全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实现管理辅助教育、管理促进教学的协调发展。3.学生申诉制度。主要规定受理学生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充分保障学生的知情权、申诉权,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基本精神。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权利和意见的情况下,才能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实施,而不是完全“命令式”的制度实施手段。

三、健全教师管理制度,落实高职管理的科学规范

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管理的实施者,教师的管理能动性决定着学校管理的质量,所以,关系着教师自身的制度规章也需要不断健全完善。首先,要合理定编,科学管理,要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和精简、高效的原则,确保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的中心任务,在编制管理上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辅之以流动编制、浮动编制;其次,要科学设岗,推行聘任制。由教师岗位职数控制向结构比例宏观指导转变,向重点学科、学科点等倾斜,同时,要强调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强调岗位业绩,岗位业绩与津贴挂钩;第三,要落实责任分配制度,对于高职院校管理任务分配要实行责任制,将任务分配落到实处,将任务成果与教师的成效挂钩;第四,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通过公正严明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人员的使用和培养、晋职升级、任免奖励、聘任解聘待遇分配等挂钩,以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工作效率;第五,要积极推行用人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人事制度、人才租赁制度、聘用合同制度等用工形式,真正实现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高职学生民主管理意识和能力

高职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要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需要有一支高素质高职院校管理队伍,管理队伍的思想意识和管理决策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的管理质量。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专业管理队伍的建设,实行高职院校管理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和人性化,包括吸取优秀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和先进管理学校的讨论交流,也可以吸取其它国家的先进管理理念,并结合本校的现状,制定出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合理缜密化的同时,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实施手段,促进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因此,专业的管理队伍的建设也是保障高职院校管理行为顺利开展的坚实后盾。

五、以管促用,加强高职院校产研结合科学机制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学生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的管理内容涉及到学生的生活和工作,科学的管理模式是为了既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也便捷学生的学习道路。因此,完善了以上各项规章制度后,学生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也作出了努力,通过深入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积极联系相关企业,实行高职院校产研结合,为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

首先,加强学生职业定位,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根据企业需求及办学优势,建立一批相对长期稳定的服务对象和合作伙伴,以服务地方、服务行业为主,形成优势和特色,密切与行业、地方的合作,这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措施。只有定好位,才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好,激发企业对高职院校的“依靠性”,使“服务”与“依靠”互动,进入良性协调发展。另外,高职院校要认真进行市场调查,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社会和行业的需要,根据需要及时修订培养计划,对一些课程进行整合,压缩课堂教学的学时,增加集中实践和顶岗实习,优化人才培养计划。

其次,大力加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改革课程教学体系。由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学校设置的专业、班级、院系与企业共建或以企业冠名,实现高职人才订单式培养,即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出资金、出设备,共同编写教材和授课等,对学生进行专门培养,包括企业的工作流程、企业文化等,学生毕业后到合作企业工作。另外,高职院校需要强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使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与企业的需求同步。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积极吸纳行业专家的意见,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符合行业最新需求。

最后,加强学与用的结合,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组织教师积极开展与教学相结合的应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除了积极申报国家及省、市项目等纵向课题外,还要努力与行业(企业)合作,争取重大横向课题。教师牵头搭建,学生积极配合,开发出更多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应用型技术。

科学管理论文篇12

科学美是否存在,可能会有人产生疑问。正象在是否存在艺术美的问题上艺术家最有发言权一样,在是否存在科学美的问题上科学家也最有发言权。很多著名科学家都在各自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和发现科学美的存在。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被誉为“科学史上的艺术品”,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和罗素都曾将它作为神奇的艺术品来阅读欣赏[1]。爱因斯坦曾称赞玻尔所提出的原子中的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2],曾惊叹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所使用方法的精湛”和“实验本身的优美”[3]。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被不少科学家誉为物理学中最美的一个理论,玻恩说它“象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作品”[4]。玻尔兹曼曾经把麦克斯韦关于气体动力学的论文当作神奇壮美的交响乐来欣赏[5]。对近现代科学创造史稍作考察便可以发现科学美的存在。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缺乏系统的,但他们对科学美的肯定则是不容怀疑的。

如果说科学家体验到的主要是科学创造本身的美和科学理论蕴涵的美,那么不专门从事科学活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是感受到物化形态的科学设施和科学产品的美,譬如化学实验室赏心悦目的各种器具,现代天文台令人神怡的观测仪器,火箭发射场气势宏大的动力装置等等。我们在观赏这些试验器具、观测仪器、发射装置时,会产生类似欣赏音乐、绘画和其它艺术品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愉悦感和美感。只要不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一个对科学(包括理论形态和物化形态)稍有涉猎和接触的正常人,大概都不会否认科学美的存在和对科学美有过的美感体验。

管科学美的存在不容置疑,但美学家们和美学教科书的编著者们却对科学美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极少数美学论著即使谈到科学美,也是象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一方面,现代生活已使科学美逐渐分化出来,成为跟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平分秋色的相对独立的第四审美形态;另一方面,科学美明显地被美学家们忽视和冷落了,尤其一些现代西方美学家和艺术家,他们在揭露和抨击现代物质文明所带来的社会弊病时,也将科学进步连同科学美作为牺牲品搭了进去。造成上述这种审美事实和审美理论“背反”与冲突局面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传统美学理论局限了人们审美认识的视野和美学的思维空间。从古希腊美学到德国古典美学,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那就是对艺术研究的极端重视,把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界定为艺术。在亚理斯多德那里,“诗学”便是美学的代名词。亚理斯多德以后的不少美学家认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艺术。黑格尔就公开声称真正的美只存在于艺术中,因此,“我们对这门科学的正当名称却是‘艺术哲学’,或则更确切一点,‘美的艺术的哲学’。”[6]就连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一著名论断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对象问题上也未能挣脱西方传统美学的窠臼,他说:“美学到底是什么呢?可不就是一般艺术,特别是诗的原则的体系吗?”[7]就整个西方古典美学来看,重视艺术美的研究是它的优良传统,然而这一传统的确立却是以牺牲对现实美的研究为代价的。19世纪以前,就总体而言,由于科学技术活动尚未完全从社会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科学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审美形态也尚未完全从社会美中分化出来。西方古典美学对现实美尤其是对社会美的忽视,本身就意味对科学美的忽视。传统审美理论严重地阻碍了美学思维空间向科学领域拓展,因此美学家们死死抱住这种观点不放:艺术创造审美价值,而科学则创造使用价值,科学与美无缘。

其次,经院式的研究方法也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丰富多采、异态纷呈的科学美现象进行研究归纳。美学研究者们只重视已有定评的美学经典论著,而忽视近现代科学家们“猜想录”式的谈美片论,更无意对人们的科学审美活动进行深入探讨,因此,也就很难从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中抽象出“科学美”这一范畴来。从西方古典美学家那里,是很难找到科学美是相对独立的美的形态这一现成结论的。例如,哈奇生将美分为“绝对的”和“相对的”两种;狄德罗认为不存在绝对的美,只有这样两种美:“实在的美”和“相对的美”;康德则认为美不存在于事物的实在,而只有“自由美”与“依存美”之分[8]。黑格尔在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前提下承认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存在;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肯定了(社会美)生活美的客观存在[9]。把科学美作为相对独立的美的形态,在美学经典中是找不着“出处”的。然而,对科学美及科学美感的论述却常散见于现代科学家、科学史家和哲学家们的论著。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英国科学史家W.C.丹皮尔、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都有过这方面的论述。但对美学的经院式的研究方法阻碍人们将思维触觉伸向跟科学有关的理论领域。

科学美作为相对独立的审美形态,如果从形态学角度作静态考察,可分为科学理论美(包括科学公式美)和科学产品美;如果从创造学角度作动态考察,又可分为科学理论创造之美和科学实验之美。科学美不仅体现于科学研究成果,而且显现在科学创造过程。

关于科学美的本质特征,笔者曾在有关文章中简述过[10]。这里稍加展开论述。

科学美是来源于自然美并能为我们理智所领会的一种和谐。科学美的实质在于反映自然界的和谐。

科学的对象首先是自然世界。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的奥秘,见出自然的真貌,反映自然的规律。自然界在外观上纷繁复杂,似乎杂乱无章,但在实质上和谐统一,具有规律可寻。形式的多样性与本质的统一性,外在的复杂性和内在的单纯性,构成了自然界的基本特点。换言之,自然是统一的、单纯的,即和谐的。宇观世界如此,微观世界亦然。科学研究就是要力图把握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一种科学理论成果,如果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它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科学的最高境界便是这种真与美的统一。科学史上,欧几里德的几何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论等等被人们称为“科学的艺术品”,看来决不是没有道理的。

科学美是理智所领会的一种和谐。这一点很重要,它揭示了科学美的独特性。科学美决不是“自在之物”,它是科学家的理智对大自然的感知、领悟和发现。科学美所显现的固然是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但它不是外在的、表层的、纯感官即可享有的美,而是内在的、深奥的、凭理智方可领会的美。对这一问题,著名法国科学家彭家勒作过精辟而深刻的论述。在彭家勒看来,科学家并非因为自然界有用才进行研究,而是因为自然界美才进行研究。他说:“如果自然不美没有了解的价值,人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那种触动感官的美,那种属性美与外表美。虽然,我决非轻视这种美,但这种美和科学毫无联系。我所指的是一种内在(深奥的)的美,它来自各部分的和谐秩序,并能为纯粹的理智所领会。可以说,正是这种内在美给了满足我们感官的五彩缤纷美景的躯体、骨架,没有这一支持,这种易逝如梦的美景是不完善的,因为它们是动摇不定的,甚至是难以捉摸的。相反,理智美是自我完善的。”[11]彭家勒认为科学美源于自然美,美的科学大厦建筑于美的自然界基础上,但这种美不是直接打动感官的自然景色(外在之美),而是打动理智的自然和谐(内在之美)。

科学美的实质在于反映自然界的和谐。这一点也很重要,它揭示了科学美的客观性。由于科学活动是以理性为主导的创造性活动,是主体能动性、自由性的集中表现,因此科学与科学美的客观性也就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一些唯心主义者总是把科学与科学美看作脱离自然与自然界的“人类理性的自然创造”,而那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科学家总是强调自然对科学的优先地位。非欧几何学的创建者罗巴切夫斯基说:“人们不依赖世界的事物而试图从理性本身去引出数学的一切原理,对数学是没有用处的,而往往也不会被数学所证实。”[12]在罗巴切夫斯基看来,数学的概念、符号、公式并不象某些唯心主义者所断言的那样,是“人类理性的自由创造”,而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科学(科学实验、理论、公式)之所以美,首先在于它能够把握客观实在,反映自然界的内在和谐。爱因斯坦曾指出: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构造能够掌握实在,要是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如果忽视或否认了自然对科学的客观优先地位,那么就必然会忽视或否认科学与科学美的客观性,最终陷入唯心论泥潭难以自拔。我们认为,是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决定了科学理论的和谐与统一,是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决定了科学理论的和谐之美。

科学美与艺术美一样建筑于自然美的基础之上,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成果。承认自然对科学的客观优先地位,并把科学美理解为对自然和谐的一种反映,这并非意味着否认科学美的审美本性。匈牙利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卢卡奇,把人对客观实在反映形式划分为三种:日常反映、艺术反映和科学反映。他认为日常反映是一种较低级的、被动型的反映,而艺术反映和科学反映则是高级的、创造性的反映。这种看法是正确的。马克思说“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科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的创造活动。科学创造和艺术创造一样,都要遵循和服从美的规律,那种认为科学贵真贱美、重真轻美,甚至认为科学与美无缘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数千年来,人类创造性的科学活动不断地揭示出物质世界内在奥秘及其发展规律,为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开辟了愈来愈广阔的前途。因此科学创造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创造。

科学美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结晶。它是在人类审美心理、审美意识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融、渗透的情况下产生的。科学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创造的科学发现和发明之中,它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

科学是发现,但又不仅仅是发现,它还是创造,是重构。科学要求真,但又不只求真,它还求美,求艺术性。仅就揭示自然奥秘、发现自然规律而言,它无疑是真的;而就其理论创造、思维方式而言,它无疑又是美的。一切伟大的科学杰作,不仅让人见出自然之真,而且使人觉出自然之美。

“美是真理的光辉”。而“探索者最初是借助于这种光辉,借助于它的照耀来认识真理的。”[13]科学的最高境界是真与美的统一。在科学史上,相当一部分科学家同时求真求美,甚至由美求真。物理学家韦尔曾经对人说:“我的工作总是力图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挑选一个时,我总是选择美。”[14]数学家霍姆斯直接把数学比作艺术:“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创造了新概念;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象艺术家一样地生活,一样地工作,一样地思索;数学是创造性的艺术,因为数学家这样对待它。”[15]前苏联哲学家柯普宁这样评价数学家们的工作:“数学家导出方程式或公式,就如同看到雕塑、美丽的风景、听到优美的曲调等等一样而感到充分的快乐。”[15]可见,很多科学家是自觉依据审美价值尺度,按照美的规律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创造的。

科学即选择。“这种选择不可避免地由科学上的美感所支配。”我们知道,科学始于观察,基于实验,成于理论建树。仅就观察而言,科学家首先必须对观察什么做出选择,因为世界是无限的,各种事实无计其数且变化无穷,一个人绝不能毫无选择地观察这一切。那么科学家进行选择性观察的机缘又是什么呢?选择的对象必须是非常诱入、令人感兴趣的,而“指导选择的原则必定是非常好,令人很愉快”。(彭家勒语)不少科学家都谈到,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粗略的选择,往往是通过审美直觉来完成的。

科学追求“简化”。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一团乱麻似的客观事实或现象是不美的,科学不也满足于对世界混沌表象的描述,对各种经验现象的罗列。事实分解或约化得越简单、越清晰,人们越能从总体上、规律上把握自然,而那些能使人“从无序中见出有序”的科学理论毫无疑问被认为是美的(普里戈金语)。自然事物与现象总是纷繁复杂的,而其背后的规律与本质总是相对简单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科学致力于追求“简单性”。“简单性”是科学家谱写科学理论“诗篇”的一条红线,它在科学家的心目中总是美的。当然,科学家们不仅仅追求“简化”,彭家勒毕生追求“简单与宏远”,爱因斯坦更加看重宇宙的“统一与和谐”,而扬振宁、李政道和吴健雄则致力于辩证地描绘“宇称守恒”的世界图景。

科学就是“美的组合”。科学家总是试图向人们提供对于世界及其各部分规律的正确认识,并把一幅幅赏心悦目的、和谐的世界图景贡献给人类。科学家在构思、描述世界图景时,不仅依赖于逻辑思维,而且借助于形象思维。贝弗里奇指出:“有相当部分的科学思想并无足够的可靠知识作为有效推理的根据,而且势必只能凭借鉴赏力的作用来作出判断。”[17]有的科学家把科学构思看作类似于艺术概括的典型组合,并认为“最有用的组合,也是最美的组合”。

科学是人的自由的体现,是人的本质的确证。马克思曾指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体现了人的类本质。科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人类的理性与智慧,直觉与想象,逻辑思维能力与审美意识水平都在科学活动中得到充分表现。而科学活动的物化成果,即科学的理论、公式、发明等,成为人的自由创造的积淀,或者说人的本质特点的确证。由于伟大科学成果体现了人类的自由本性,因此成为“科学的艺术品”,成为一种“艺术杰作”。

由于科学美建立于自然美之上,并体现了人的自由本质,所以它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这里所谓社会性,是指人类的自由本性。科学作品是自然和谐图景的呈现,亦是人类自由境界的表现,它因此和艺术作品一样让人产生一种寻味无尽的审美感受。

美感是人对美的一种主观经验。美感过程是人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感受、体悟、认识过程。无论艺术美感,还是科学美感,都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观感受。不过,科学美感有着不同于艺术美感的鲜明特点。这种特点主要有三:其一,在科学美感过程中,抽象思维处优势地位。而在艺术术美感过程中,则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并不截然分开,往往彼此渗透,相互补充。只不过,在科学观照中抽象思维处于优势,而在艺术观照中形象思维占主导。其二,科学与艺术都需要灵感,前者有灵感是科学直觉,而后者的灵感是艺术直觉。科学直觉与艺术直觉有联系也有区别。二者都根源于人的天性,但科学直觉更多地受到理智的浸染,而艺术直觉更多地受到情感的陶冶。其三、科学美感是理智获得自由的愉悦的体验,而艺术美感则是情感获得解放的愉悦体验。审美是心灵的一种解放,美感是一种自由的主观体验。科学美感所体验到的是理性的自由、智慧的幸福。席勒曾讲“思维啊,幸福!”可以被看作是对科学美感的最简洁的界说。

艺术家和美学家对艺术美感问题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而对科学美感问题则很少涉猎。而科学家在建构自己的科学理论大厦或认同别人的科学研究成果时,对科学美感作过许多描述、阐发和界说。将它们加以整理和概括,可从中引申出如下观点:

(1)科学美感是理智观照自然,思维切近自然,而对自然界产生的一种亲近感或亲切感。

(2)科学美感是人们深入宇宙堂奥,发现自然之秘,而对大自然产生的一种惊讶感和神奇感。

(3)科学美感是人们凭借自己的精神力量,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探索、认识和征服自然,悠然产生的一种人类崇高感和自我超越感。

(4)科学美感是我们从科学作品和谐统一的自然图景,而产生的那种无比愉悦和无限自由的心理体验。

(5)科学美感蕴籍着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这种直觉和灵感往往成为科学对经验事实进行选择、观察、分析、判断和综合整理的一种价值尺度。

面对“科学的艺术品”,有的人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美感,而有的人却不能。这就涉及科学鉴赏力问题。科学鉴赏力是欣赏科学作品尤其纯科学理论所必需的审美力。它实际上是对于科学美的感受、理解、评判的一种本领。许多著名科学家都认为,就象存在着文学鉴赏力和艺术鉴赏力一样,也存在着一种科学鉴赏力。一个人如果缺乏科学鉴赏力,那就不可能领略到科学美的魅力。一个人的科学鉴赏力绝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与科学鉴赏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因此,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比一般人具有更高的科学鉴赏力。法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可从牛顿力学中“感受到数学完美性”;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可从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可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从“数学形式的美”中发现了“物理世界的真”;而划时代的物理大师、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从实验大师迈克尔逊那里感到了“实验本身的优美”。法国物理学爱德布罗认为广义相对论对万有引力现象的“这种解释的雅致和美丽是无可争辩的”[18];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觉得爱因斯坦“有点象艺术领域中的达·芬奇或者贝多芬”[19];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吆秃献髡?美国物理学家费尔德,深感“爱因斯坦的理论在优美、深邃和逻辑的合理性方面远远地超过了其他人”[20]。科学家们所以能够从科学作品中获得比平常人更多、更深入、更强烈的美感体验,是因为他们比平常人具有更高的科学鉴赏力和审美力。

科学管理论文篇13

20世纪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世纪,在短短的100年里,已经形成了很多流派,如经验学派(经验学派又称案例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等等。20世纪的管理学思想活跃、流派众多,为后来构筑管理科学知识体系打了夯实基础,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孕育与发展了管理与管理学科学性的思想,也为管理与管理学发展的奠定了最初的方向—管理科学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西方社会的战后复兴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管理教育和管理研究都有了蓬勃的发展。这一时期,从事管理研究和教育的队伍的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管理理论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

1“和平崛起”呼唤管理与管理学的科学化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期间,记载着中国人的酸甜苦辣,又承载着中华民族太多的责任与使命。从对“黄祸论”、“崛起论”、“”、“崩溃论”等各种评论中“韬光养晦”转变,到2003年中国领导人首次向外界明确提出了让全世界人为之一震的中国将和平崛起。和平崛起理论的提出代表我国治国理论和对外政策的重大战略思维形成,这对于国人也提出了更多希望与要求。无论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都需要积极支撑这一重大理论。

管理是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哪里有人类活动,哪里就需要管理。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对于科学管理及管理学科学化方面要求更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及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到后来建设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丰富的管理学知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国共产党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管理和协调一批受封建思想和近代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压迫而具有“大杂烩思想”的老百姓(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等),需要多么丰富与科学的管理学知识。社会发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综合国力已明显提高,这对于管理与管理学提出了更多新的课题,国家要和平崛起,国家要发展强大,没有科学管理思维的引导是很难有所成就的。

要适应目前这个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需要艺术的微笑、需要人性化的管理、需要有创意的发展模式,这些都有赖于管理的科学化。管理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经济发展、文化积累方面潜在的“指挥棒”。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丰富,成功和失败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人们越来越尊重客观规律,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理论。并且,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系统性市场更加规范,政治、商业、文化数据以及与之对应的逻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拍脑袋决策、赌徒思维”必定失败,这样,管理越来越科学化,管理学科也相应更加科学化。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使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等),使得优质的、科学的管理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工作者所占的比率也相应越来越大,国家和平发展的模式越来越需要创新的管理理论,它离我国发展的目标也越来越近。

2管理与管理学的两大现实属性—社会性、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管理学这个已经发展了百年的学科提出新的要求,也赋予了管理学新时代意义,特殊的社会需求,也给管理学络上了深深的社会印记。30年前的中国改革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时至今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部署新一轮改革,并由农村发轫,而且将在粮食问题、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多方面有所突破,引发人们对于“土地管理”问题的高度重视,这对全国人民、特别是对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生活中最大的喜事。初看起来,这是农业问题,但从深层次去审视,这就是一个管理学逐步运用到实践中的问题。俗语称:“农业稳,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国家强。”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的著名论断,并领导人民开展了,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的改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磅礴之势向全国推广。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是几十年的发展,却暴露了一系列与土地有关的种种管理问题,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化问题受到更多人的质疑,人们在想:中国有这么丰富的土地资源,有如此丰厚的人力资源,为什么会出现当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呢?长期以来,人们将焦点更多放在土地资源的整合和分配上,却忽略了土地问题中的软件问题—土地管理科学化问题。而30年后十七届三中全会却给这片广阔的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也带来了新的科学管理学知识。

同样,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也暴露出食品安全卫生系统的管理体制问题。随着2008年9月,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生产许可证被停止使用,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注销“北京味全食品有限公司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等872家企业、910张食品生产许可证”。“三聚氰胺检测一直是隐患,低价竞争导致添加成风”。甚至,在三鹿事件爆发后,出现了饲料和产品四处送样化验难的局面——因为有限的检测机构内已经“挤满了化验牛奶的人”。同时,“为消除四川广元柑橘大实蝇事件的影响”,不至于“引发消费恐慌”,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封锁扑灭疫情”。但是,摆在首位的应急措施还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大实蝇等植物害虫对人畜无害的科学知识,消除消费者的恐惧心理。”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条无效的欠缺考虑的措施。2008年10月份《扬子晚报》上已有宋桂芳写过《居高临下的专家理论救不了无辜的橘子》,其中的主要观点解释了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实现象,不禁让人深思。在“衣食住行”中榜上有名的“食品”问题,居然已经发展到今天这样尴尬的局面,人类生存问题让人们担忧,在食品的监督与管理上,出现了如此大的漏洞,这不得不让人们想到在社会发展的路程上,国家到底把食品卫生管理监督摆怎样的一个位置。不可否认,国家在食品卫生方面一直都是在努力着,但是传统的管理学或者管理科学化的进程与管理的科学的实践化的速度并不协调。强烈的时代性与社会性提出了更多迫切需要那些有效的管理科学化的成果,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或者防止问题出现的管理及管理学知识才是我们需要的。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或者缓解类似案例的发生,需要上升到管理学的高度,从管理科学化的科学方式上去为老百姓饮食的安全管理等方面去“保驾护航”,从而确保在其他涉及到百姓生活实际问题上的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

3弱科学与淡艺术的综合体——管理与管理学的最终属性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管理的科学性也在于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人们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通过从大量实践并抽象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然而管理在目的性上由于一些“突发问题”而显得弱化;管理的研究过程上由于学科特点而弱化甚至屏弃了逻辑推理;再由于管理流派众多和现实基础很难保持一致的现状,使得管理学只能扣上一个弱科学的“帽子”,最起码在目前而言是这样。

艺术目前有三个定义,一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二是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三是指形状独特而美观的样子。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和创造性,没有实践和创造则无所谓艺术。而当前这种管理的艺术性并非完全的艺术性,从定义到研究层次、方法,管理的艺术充起量是一种淡艺术,而管理者主要靠的是人格魅力、灵感和创新等潜在的管理艺术,管理艺术没有最优解,充其量只有满意解。如何管理,受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更受管理者本身的价值观、风格和偏好的影响。总之,一个人有一种艺术,一个管理者也应有一门淡管理艺术。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的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要将管理工作做好,如果只承认管理是一门艺术,而不承认管理是一门科学,就必然导致管理中的随意性。在很多情况下,管理的艺术性是管理的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在制度不完备的地方,就需要管理者的艺术。可以这样说,管理艺术是对管理制度的补充。只有当这种管理的弱科学性与淡艺术性有机结合,互相补充,才能发挥“1+1>2”的功效,才能超过单一的管理科学性和狭隘的管理艺术性的价值和功效,充分发挥时代管理学的优势。

4管理学面临的世纪挑战

21世纪管理学所面临很多难以逃避的课题。组织的资源由以劳动力、土地、资本为主,转为以知识与信息为主传统的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资本和自然资源,支撑了整个20世纪的发展。但是,21世纪知识与信息将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如果这一说法成立,现行的资源管理模式是否应该放弃,未来的资源管理模式又应该如何?组织的成员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转变,在物质不是很丰富而又在逐步丰富的21世纪里,人民迫于生计更多地扮演着一个追逐利益的经济人角色,学者们以此构造了他们的理论体系和现实的经济管理体系,然而在物质甚为丰富,人类生活有了大步提高之后,人们开始摆脱经济人的头衔,此时不仅经济体系需要重构,对于人们工作努力的驱动源管理体系也需要重构。现在许多管理者在号称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也似乎在寻找一种未来的科学管理范式,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学思想。

21世纪人们的伦理将发生全新的变化。20世纪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20世纪众多约束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这些约束因素在21世纪发生变化之后,作为管理的出发者,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自然都会发生不可预知的大变化。然而,“重利不重义”的20世纪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应该转为全新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以此来构造以后的社会和经济体系。21世纪的管理学必须要覆盖全新的管理伦理、管理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故而探讨未来的管理伦理学,也将会给管理者更多思想上的启迪。信息爆炸将导致信息搜索的困难,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世纪,信息越是丰富,人们就越难及时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信息社会中的人就像一艘孤舟一样,独自在江河中漂流。从所需信息的角度来看,一个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未充分获取信息的拥有者,如何架起沟通的桥梁,如何根据21世纪的信息领域寻找全新观念和体系的拓展方向管理与驾御他们,这些都是管理学需要研究的课题。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