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调查报告实用13篇

电视调查报告
电视调查报告篇1

1.调查全班同学的近视人数――全班52位同学,其中有9位是近视眼。

2.随机调查5位近视眼的同学,他们每周看电视的时长分别为:16小时、12小时、14小时、14小时、10小时。

班上已经有了好几个“眼镜先生”和“眼镜女士”。欧阳宇航的妈妈已经不允许他看电视了。因为他的视力实在太差了,眼镜的度数不断攀升。这与他从小就守着电视、电脑不无关系。(邓慧方)

3.随机调查5位视力正常的同学,他们每周看电视的时长分别为:6小时、5小时、8小时、13小时、2小时。

调查结论:

调查对象中,近视率为18%。近视眼小组和对照组相比,看电视的时长每周人均长7小时左右。由此可见,长时间看电视对视力有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调查目的二:小学生看电视的频率和对此事的态度

1.随机调查20位同学,其中10位几乎每天都看电视超过两个小时,8位除了周一和周五,周末的休息时间全部用来看电视,有两位几乎不看电视。

2.随机调查20位同学,他们对待看电视的态度大致有以下三种:

其中两位觉得电视是生活必需品,一天不看就心痒痒。

我特别喜欢看电视,只要一回家就往电视机跟前凑,平时和朋友一起的时候也是说电视里谁最厉害。(许云轩)

只要一放假,我家的电视就没有一点时间休息。我整天围着它转。妈妈老是批评我“尽看一些没有价值的节目”。是的,因为没有价值的节目往往比有价值的节目好看。(许渤东)

16位觉得可看可不看。

虽然大部分同学爱看电视,但他们看的都是一些没有意义甚至有害的电视节目。我有一个表哥爱看鬼故事,经常晚上把自己吓得大汗直冒,全身都湿漉漉的。(刘果)

还有两位表示无所谓,不喜欢看。

我已经是个“眼镜先生”了。爸爸经常建议我出去和小伙伴玩。他常说:“电视对身体有害,特别对眼睛有害。如果觉得乏味的话就出去和朋友玩,既收获了友谊,又锻炼了身体。”我喜欢和朋友到外面打篮球,打着打着就忘了看电视这件事。(徐粤)

我们的眼睛很脆弱,一旦戴上眼镜,就可能一辈子也取不下来。除了电视,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下棋、看书、运动等。(徐水灵)

3.随机调查20位同学,他们对待“看电视是利是弊”这个问题有以下三种观点:

其中12位表示,看电视很无聊,对视力也不好,但是没有其他事情可做,爸爸妈妈也经常看电视,或忙于工作。

下雨天,我只能呆在家里。爸爸妈妈不和我玩,朋友又不在身边。对我来说,家中唯一的朋友就是电视机了。(欧阳宇航)

有7位认为看电视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有利无弊。

有一次,我在看湖南卫视的《好好学吧》。爸爸妈妈也坐拢来,陪我一起看。我很高兴,因为全家人一起看电视让我觉得这是真正的温馨、真正的幸福。这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杨建乔)

《好好学吧》这个节目让我感到知识是有力量的。我对那些守擂的选手很敬佩。我非常尊重前来挑战的选手,他们虽然已经步入了社会,走上了工作岗位,但他们坚持学习,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黄可欣)

还有1位彻底反对看电视。

电视既是视力的“杀手”,也是母子感情的杀手。因此,我们要远离电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电视节目上。(徐科裕)

调查结论:

1.小学生看电视的时长和频率与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约60%的家庭晚餐后,全家老小一起看电视。

2.两位很少看电视的采访对象表示,家长几乎不看电视,所以业余时间的消遣是阅读和游戏等其他方式。

3.大多数同学对选择电视节目比较盲目,经常和大人一起看电视连续剧,30%的采访对象不清楚什么样的节目适合儿童观看。

总结:

对小学生看电视的建议

1.看电视时,眼睛跟屏幕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坐姿要端正,不可躺在沙发上看。

2.制定计划,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勤做眼保健操。

3.时间段有所控制。写作业、吃饭时不能看电视。

4.对电视节目要有所选择。不要看暴力、恐怖、色情等不适合小学生观看的节目。可选择《动物世界》《好好学吧》《我爱发明》《新闻大求真》等节目。

5.晚上看电视不要关灯。近视眼看电视的时候要戴眼镜。

(指导老师 黄红兵)

在法国,有一个“星期三现象”,指的是很多小学星期三学校不开课,而是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提出一个有意义的主题,进行细致而丰富的调查,拟写详尽的调查报告――通常会成为法国小学生的假期作业之一。

电视调查报告篇2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的媒体对象

这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在广东地区公开落地、没有加密的7个境外频道,包括香港无线翡翠台、明珠台、亚视本港台、国际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华娱台、星空卫视。从频道使用的语言来看,国际台是全英文频道,翡翠、本港和明珠是粤语频道,凤凰卫视中文台、华娱台、星空卫视是普通话语言频道。从内容上区分,翡翠、本港、明珠、国际、凤凰都是综合频道,而华娱和星空则是纯综艺频道。从落地时间看,同样在广州市区,广东省网有线和广州市网有线对境外频道的收视数量是不同的,广东省网有线用户可接收到7个境外频道,而广州市网有线用户只能收到除星空卫视以外的6个频道。凤凰卫视中文台、华娱台、星空卫视在广东地区落地时间较短,星空卫视落地时间只有半年。香港无线和香港亚视的4个频道在这7个境外频道中,处于比较特殊的地位。它们在广东地区落地多年,随着有线电视的普及,其收视率一路飙升。而3个普通话背景的频道更值得关注。2001年,AOL/时代华纳将华侨娱乐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华娱电视)收购,AOL/时代华纳持股华娱达90%。星空卫视的股东——星空传媒集团是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同时星空传媒还对凤凰卫视持股37.6%。可以说,这3个普语频道的背景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传媒公司。就目前的市场占有情况来看,华娱和星空,至今还没有出现惊人表现,但它们存在的潜力和特殊的发展前景却不容忽视。

2.调查的观众构成

本次调查将地点选取在广州和肇庆,因为星空卫视获准落地的第一年仅限于广州和肇庆两个城市(以下简称广州地区)。调查以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形式展开,对在广州地区有固定居住场所,且居住时间满一年以上的市民进行调查。发放问卷的总数为600份,经整理后得出有效问卷558份。

问卷的具体内容设置包括4个方面:样本人群的数据范围,如何选择所收看的电视频道,对境外频道落地广东的态度,最喜欢的境外频道节目。在对样本人群的选择上,以19-40岁的普通职工为主,其他年龄段为辅,整个年龄架构趋于年轻化。

这次调查的人群信息包括被访者的年龄、被访者的文化程度、被访者职业3个部分。被访者年龄选择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是目前境外频道的收视主力军,占被调查对象的88.8%。被访者的文化程度以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人群为主,其中受过中等教育的比例是44.6%,与受过大专以上高等教育的比例44.3%几乎持平。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被访者在问卷回答中的理性成分。被访者的职业构成上,特别体现了广州地区社会构成状况,以公司职员和商业、服务业职工为主,共占被访者成员的59.3%,其中蓝领阶层和白领阶层的比例适当。

二、调查的现状分析

1.观众经常收看的频道

本次调查,通过对问卷及相关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得出了一些观众收视倾向的基本结论,以及在广东本土,境外频道的市场占有分布情况。

从图表1、2可以看出,在观众最常收看的电视频道中,境外频道处于首位,其次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而在境外频道中,香港的两大粤语频道翡翠台和本港台在被访者中受欢迎的程度最高,这一点与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提供的收视数据是吻合的,这说明这两个频道在观众心目中的欣赏度指数很高,观众在实际的收视行为上给予两大粤语频道最大的支持。



2.观众最爱收看的节目

根据调查,娱乐与新闻资讯节目最受欢迎。娱乐节目的可看性、轻松性,迎合了广州地区观众追求娱乐的心理;加之毗邻香港,可以比较方便地接收境外电视节目,因此,广州地区观众对于娱乐节目的喜好得以强化。同时,香港电视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的政策环境较为宽松,其新闻报道时效性强,涉及面广,有深度。(见图表3)

以星空卫视和凤凰卫视处于前两位的栏目内容为例,我们大致可以看出观众最喜爱境外电视节目的原因。《拍案惊奇30分》,是一个以真实生活为例,以真实法官为基础,并赋予戏剧化情节的法律节目。在短短的节目时间内,展现了原、被告之间的矛盾,体现了情、理、法的冲突。而《星空热舞俱乐部》则通过来自全国的“舞林高手”的角逐,使节目现场光芒四射,到处迸发出欢快、向上的激昂情绪。凤凰卫视的《非常男女》是台湾中视制作的一个十分受欢迎的综艺节目,推出以来已成为风靡一时、街谈巷议的话题。而《时事开讲》则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时事评论节目,该节目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当前最热门的新闻事件作出分析评论,让观众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事件的真相及内幕。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从“观众喜爱收看境外频道的原因”回答情况看,占前几位的因素是“频道节目有特色、有创新”、“娱乐节目吸引人”、“新闻节目及时”、“评论节目有深度”,这也证实了以上分析。

在较有影响力的境外频道中,华娱和星空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华娱是华侨娱乐电视广播有限公司(China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的简称,由新加坡华人蔡和平于1995年3月创设,其总部设在香港。华娱的最初定位是“无色情、无暴力、无新闻”的家庭娱乐节目,经营状况一直不好。在2000年,AOL/时代华纳斥资1亿美元入主华娱,控制了华娱90%的股权。2001年2月开始,华娱全力出击全新改版,对过去的家庭定位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新华娱强调做成一个具有国际角度的资讯娱乐台,制作也从香港扩大到内地、港、台三地,并将主要的收视对象确定为内地的新生代,年龄层从20岁到45岁。改版后的华娱推出了“华娱新视界”、“潮流指标”、“天南地北脱口秀”等栏目,从台湾购买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TV三贱客”等节目,获得不错的收视率。在今年7月,它还从台湾引进了“性爱学分”。可以说,华娱的节目形态已经非常完备,节目质量也比较高,它对广州地区的年轻观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它的频道宣传紧紧围绕一个“酷”字,而且主打的节目都是迎合年轻人口味的。在接受调查的年轻人里,华娱是非常受欢迎的。华娱的潜在实力通过它的改版正在得到显现:“通过一系列举措,华娱在华南地区的收视率一路飙长,最高竟达18点。目前华娱自称在亚洲拥有约3300万用户,在中国大陆则拥有了1000多万的收视观众,华娱高层更是‘放风’要争取进入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有线网络。”

同样,对于今年5月才正式落地的星空卫视而言,它的娱乐节目也是其全力打造的品牌。在对星空最喜欢的节目调查中,《星空热舞俱乐部》、《美人关》这两档娱乐性很强的节目都受到了观众的最大欢迎。在目前的政策下,境外全外资的电视频道一时间很难涉足新闻领域,娱乐节目是开路的先锋,为电视频道树立了好的形象,培养了更多的固定收视人群。目前看来,娱乐节目还是境外频道抢夺中国电视媒体市场的法宝。看清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在应对策略上与时俱进。

3.观众对境外频道的态度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被访者对境外电视频道落地广东表示欢迎,只有极少数(14%)的被访者持反对态度。有占864%的被访者认为境外电视频道落地广东有利于观众获得信息和娱乐,但也有少数被访者表现出忧患意识(136%)。在问及境外频道能否播新闻这个问题时,被访者表现较为理性。在有前提的肯定答案中,有755%的被访者对此项进行了选择,还有225%的被访者表示很难做出“是否”判断,只有2%的被访者认为境外频道不能播新闻。整体来看,被访者对境外频道在心理上呈现为开放的态势。

4.广东境内外频道市场占有比率比较

(1)市场占有率分析境外电视频道的落地虽然分割了广东电视媒体的很大一部分市场,但从“占有图”看,广东地区电视媒体在总量上仍占有最大份额,本地媒体还有很大的生存空间,有的本地媒体也正在悄然崛起,还略有上升。如南方电视台7月份的市场占有率比6月份上升了24个百分点;广东电视台在6月份的市场占有率已逼近了居于霸主地位的香港无线,这说明本土电视台还是具有竞争实力的。(见图表4)

(2)观众收视率分析境外电视频道对广东地区媒体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这一点通过今年6月份的广东地区各频道收视走势图就可略见一斑(图表5)。这份收视走势图说明3个问题:一是翡翠、本港在广州地区的强势收视地位多年来无以撼动;二是落地时间不长的3个普语境外频道表现尚未突出;三是本地频道正在努力崛起。

三、调查的理性思考广东电视媒体经过20多年的冲击与挑战,已基本度过了“适应期”。通过这个特定运作的经验,可以使全国的媒体学到境外先进的传媒运作方式,也可以吸取广东本土媒体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增强抵御国外文化对我国文化冲击的能力。在这次调查中,我们课题组除了采用问卷的方式作广泛的研究外,还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先后采访了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的有关负责人,认真听取了他们对境外频道落地广东的意见和分析,这对本课题的理性思考大有裨益。

1.“语言是堵防火墙”

在这次调查访问中,使我们感到非常惊讶的是,当内地业界及理论工作者普遍对境外媒体落地广东感到极大威胁时,广东媒体从业人员及领导对此的反应却异常平淡。他们说,广东媒体事实上与跨境传播的翡翠等电视媒体竞争了20年,早已度过了“适应期”,因而对此并不感受到特别压力。在访谈中,我们听到较多的一句话,就是“语言是堵防火墙”。香港翡翠等电视媒体之所以能在广东立足,就因为其使用了与广州地区相同的粤语传播。而去年以来相继在广东落地的华娱与星空等频道,至今在当地还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运用了“普通话”这个非地方语言传播。

作为世界级大传媒集团,对中国市场窥视已久,他们完全知道如何动作才能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可是他们为什么还要用不太适合广东受众收视习惯的“普通话”落地呢?可见,新闻集团与AOL/时代华纳的发展目标并不在眼前的广东范围内,其战略意图应当是整个中国。在2001年新闻集团举行的庆祝频道落地中国的酒会上,STAR集团(新闻集团全资子公司)就称之为“一个历史性的协议”。新闻集团常务副总裁,负责在中国的政府事务和公共关系的刘香成也说过:“这个协议具有深远的影响。”“深远的影响”在哪里?不在广东,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华娱的高层已经放风要进入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星空传媒的中国区总裁戴杰明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也表示星空的目标将是整个中国大陆,而不仅仅是一个广东地区。如果说,“语言是堵防火墙”是广东电视媒体保护的一道屏障,而对从未直接感受境外媒体影响的内地大多数电视台来说,其冲击与影响就将是前所未有的。

“防火墙”这个概念本来是使用在网络里,发挥着有选择性地让网络信息通过的作用。在此引用,是为了凸显广东地区粤语的特殊作用。这在问卷调查中得到印证和反证。在回答选择频道的原因时,在被调查者的回答中,“频道语言为粤语”占到了11.6%,居于第4位。这反过来说明,语言也是一座“桥梁”。以深圳地区为例,收视率最高的是当地主力频道的电视剧节目,而不是香港的某个连续剧。这是因为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它的市民对香港的粤语频道不能在语言习惯上接受。就是在广州城市扩建后的新区,比如说天河区里,其外来人口会相对老城区多得多。他们在接受调查时的回答体现出不同的收视习惯,他们对粤语节目的收视常处于一种随机的状态而非惯性收视。但整体的调查和收视率数据表明,粤语频道在收视上独占鳌头。根据一份广东地区卫星频道收视排行表显示,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在广东卫视6月3日至6月9日这6天的播出情况来看,平均收视率达到7.02%,收视人数达到421万;同样内容的该剧,在6月3日至6月9日在使用粤语为频道语言的珠江频道中播出,其收视率达到了11.73%,收视人数达到了704万。

2.传媒市场的开放利大于弊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已由改革促动开放阶段发展为由开放推进改革的重要时期,中国经济正进一步融入到全球经济竞争之中。中国的媒体也是如此,如何打造自己的世界品牌,以强大的实力和良好的声誉参与到国际传媒竞争中去,这是21世纪中国传媒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当中国政府允许新闻集团和AOL/时代华纳在广东地区有线网落地后,随之还将允许包括CNN在内的30多家境外电视在珠江三角部分落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境外电视媒体的引进,对中国传媒尽快融入世界传媒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由于境外媒体的进入,广东地区电视媒体在一定时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观众的分流、广告市场的分割、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等,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广东媒体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这种竞争与挑战又激活了广东媒体的回应能力。从观众角度看,观众通过收看境外电视频道,获得更多的资讯、娱乐。至于文化价值观影响,经过20多年的境外媒体的收视经验后,广东观众更具理性,不盲从。同时,由于广东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造就了广东人的特殊行为方式。广东人喜欢追求个性,不热衷于与自身利益不大相关的事情。在对待电视媒体的态度上,也形成了理性与惯性相结合的收视习惯。如果说一个文化市场,它从未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挑战的话,那么它自身必然会出现封闭停滞状态。香港媒体多年的冲击与影响,对广东媒体也是一种促进。我们可以学习境外媒体许多先进的运作方式,比如节目制作方式的不断变化出新,明星效应的充分炒作运用,商业化操作的运行方式等,对于广东媒体发展都有很大的启示和促进作用,这从广州地区630新闻的竞争中初见端倪。

长期以来,香港电视在广东地区的收视率居高不下,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2002年7月的调查,在珠江三角地区,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和亚洲电视本港台两台的收视率之和,占据了过半的市场份额。其中新闻资讯类节目在珠江三角地区拥有稳定的收视人群。为了赢得市场,广东电视以新闻为突破口,借鉴香港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经验,抓住18:30的主打新闻首先进行改革,在内容上增加社会新闻,尽量接近群众;形式上更为活跃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这个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收视率已经超过了境外翡翠台。(见图表6)

从表6看出,香港翡翠台的《六点半新闻报道》在6月的第一周没有进入前40名。在7月份的排列中,香港翡翠台虽进入了前40名,但在排名位次中,仍然落后于广州台7位,收视率也低于广州台的08个百分点。

广东人都知道,《六点半新闻报道》是翡翠台最主要的一档新闻,其节目质量可以代表香港电视新闻的制作水平,长期以来在香港和广东的收视率都处于较高地位。而今年以来,广州的“630新闻”收视率一直处于翡翠台的前列。这有力地证明,境外电视频道进入广东,本土电视媒体没有萎缩和被击垮,相反在竞争中获长足发展,广东“珠江台的新闻也在逐步上升,超过了亚视”。

在我们对广东观众“收看本地频道的原因”的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被访者(52%)认为收看本地频道的原因是出于获取信息的需要(本地新闻、天气预报)。所以,以新闻为突破口争取观众,无疑是一种正确的竞争策略。

3.“本土化”是境外媒体进入的基本策略

境外电视媒体进入中国的策略,和其他产业是有共通性的“无非是用本土化的人才,吸纳本土独有的素材资源,做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作为新闻集团子公司的STAR在亚洲市场也逐渐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总是努力地实现在亚洲各个国家的本地化。他们在印度,制作了印度版的“谁要变成百万富翁”;当收视率降低时,STAR就又推出在印度最受欢迎的以婆媳关系为题材的肥皂剧。杰智·默多克就曾经说过:“假如你认为美国文化适合所有的国家,那你简直就疯了。”境外媒体的进入未必以泯灭我们的民族文化为诉求,他们为了赢利,必定吸取中国本土优秀文化,打造境外媒体品牌。

文化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是以民族为单位形成的。由此产生我们的民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排异”功能。基于此,中国的电视媒体才有了与境外媒体抗衡的空间。无论是广州地区还是整个中国的电视媒体,本土化都是我们的优势。

有观点认为,本土化战略对于电视制作而言影响较弱,美国影视文化横扫世界就是最好的明证。其实,美国人刚开始在印度做传媒市场的时候是失败的,他们发现,即使是美国顶尖节目也敌不过当地的三流节目,于是起用本土演员、包括本土的制作公司。“他们做的就是剥离意识形态,剥离文化的某种排他性,最商业化的进入到这个市场。”本土化留给媒体的空间还很大,广东电视台低成本制作的一部反映普通广州家庭生活的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在广东地区掀起收视率高潮就能说明一些问题。因为境外电视媒体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本土化,所以,坚持走本土化道路才是我们与境外媒体竞争的最有效的策略。

本土化战略的提出,主要探讨的是电视节目的文化构成问题。电视的文化构成,按照通俗意义上划分,无外乎三类——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中国的电视媒体文化的取向都是以主流文化为主的,即以主流文化的宣传为主。广州地区的传媒当然也不例外,与广州本地媒体不同的是,境外电视媒体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对讯息的传播。相对于广州本地电视媒体而言,境外电视媒体向观众传输的就成为一种另类讯息。这种另类讯息可以细分为“另类新闻讯息”和“另类娱乐讯息”。香港的娱乐节目形式上并不“本土”,它们往往都是翻制西方的模式,甚至斥巨资买版权,如亚视本港台的“百万富翁”。但它的内容却是本土的,而且这些娱乐节目以巨大的成本精制而成,内地的低成本制作当然不具备竞争力。它在节目内容的选择上,特别是影视剧的选材大量是反映本土的历史、本土的文化、本土人的生活状态。香港电视的古装剧虽然离奇、夸张,但它的吸引力大于国外的影视剧作品。广东电视台制作的反映普通广州家庭生活的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就是比较成功的本土化作品,也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本土化战略的提出,牵涉到另一个问题的解决,那就是港台文化问题。在真正意义上来说,“港台”这一说法是不应该并列的,因为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香港和台湾的文化并不共通,二者的语言也是完全不同的,两地的居民在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上都不具备某些天然的联系。所以,台湾的电视节目在广东地区只能以普通话为电视语言播出,在粤语这个天然“防火墙”面前,台湾电视节目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了。而其他的境外频道,比如凤凰卫视、星空卫视,它们所走的又是什么路线呢?星空卫视中国区总裁戴杰明宣称星空将走一条本土化的路。这些普通话频道的目标显然不仅仅局限在中国的一个广东地区,它们的本土化战略就是一个走中国“大本土”的战略。

人才之争,也是境外电视媒体走中国本土化的一个捷径。中国的传媒人才不是富余,而是不足,在某些专业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传媒人才是非常有限的。当国外媒体进来以后,他只要通过猎头公司在这有限的人才中攫取一部分,任何一家的中国传媒公司就很难跟它竞争了。在中国制作节目是利用本土人才的最直接方式,如星空的节目就是依托上海和北京来完成的,启用中国的制作人,或是委托中国的节目制作公司。

因为目标市场的不同,境外电视频道走的本土化道路也是有别的,但无论是走区域文化的小本土战略,还是民族文化的大本土战略,境外电视频道的目的都是明确的,那就是争夺内地电视媒体人才,抢摊市场。而最后的胜出一定是属于最善于把握和利用本土资源的一方。

4.内地媒体需提早进入“适应期”

在调查和访问的过程中,广州地区的媒体从业者大都持这样的一个观点:目前落地的境外频道,对广东本地的电视媒体威胁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它们获准进入内地后对内地电视媒体的威胁不大。广州电视媒体之所以感受冲击不大,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前面所阐述的“语言防火墙”原因,另一个是本地媒体在20多年的境外媒体冲击中,形成了自己的防疫力,并且有了应对的思路。而且广东的观众也从最初的新奇感中摆脱出来,形成了科学的收视习惯。与之相比较,内地观众的收视习惯就更加感性化,当初一个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就搅得大半个中国的观众津津乐道,由此可见一斑。而在广东地区观众的眼里,上述两个节目是非常普通的节目,与香港的娱乐节目相比较,完全没有新奇感,更谈不上什么吸引力。况且广州地区,只不过是境外媒体的一个跳板,它们的目标市场不在一个中国的广东,而是整个中国市场。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电视媒体市场将会逐渐放开,内地的电视媒体将接受严峻的挑战。现在凤凰卫视已经在中国的许多内陆省份落地,吸引了很多观众,这只是个开始。从积极意义上说,它可以使内地的电视媒体较早地进入适应期,充分利用这个缓冲期“强身健体”,做好与境外媒体竞争前的各项应对准备。只有提早进入适应期,营造出公平的竞争环境,打造优秀电视节目品牌,培养观众理性的收视习惯,才能在与境外电视媒体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中国政府现在开辟了“传媒特区”,虽然只在广东,但是全国的媒体都可以通过这个特区学习到境外先进的传媒运作方式,同时,也可以降低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冲击影响,也就是让人们有个“适应期”。广东在20年的适应期里走过来了,也走出了一些经验,比如本土化、频道专业化、频道语言分众等等。内地的电视媒体在面临同样的冲击时,能否也保持住自己的一方领地,就需要实践来检验。当广东媒体在研究“怎样与狼共舞”的课题时,内地的媒体如果还没有寻找到对策,恐怕将来面临的是一个“怎样不被狼吃掉”的课题。

电视调查报告篇3

花垣县广播电视台最早源于1950年10月成立的永绥县(现花垣县)广播收音站,1957年8月成立花垣县广播站,1974年改为花垣县人民广播站,1985年9月改称花垣县民族广播站,1988年8月成立花垣县有线电视台,为湖南省第一家县级有线电视台,有线电视台网合一,电视与广播并存。1997年,经花垣县人民政府批准,花垣县有线电视台与花垣县民族广播站合并成立花垣县广播电视台,为县广播电视局下属二级机构。2011年12月,根据《关于设立花垣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事项的批复》(州编办 [2011] 104号)和《中共花垣县委办公室花垣县人民政府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花办[2011]105号)精神,设立花垣县广播电视台,为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机构。同时台网分离,县广播电视台主要职责为新闻宣传,不再承担广播电视网络建设与维管职责。

目前花垣广播电视台实有工作人员57人,实际在岗37人。在岗37人中,班子成员7人,后勤管理人员3人,一线采编播人员25人;财支人员16人,非财支人事编制3人,劳动编制人员2人,临时聘用人员16人,具有记者、编辑中级职称的3人,记者、编辑、播音员初级职称6人,占总人数的23%;大专以上学历30人,高中及中专7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点总人数的81%;台内人员平均年龄35岁左右,年龄最大的52岁,年龄最小的23岁。

(一)设施与设备情况

花垣县广播电视台办公区位于花垣县花垣镇城北大道文广新局大楼,办公楼资产属县文广新局。台使用九楼、十楼及十一楼(机房)与十二楼(演播厅)部分面积,共约计680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280平米、业务用房260平方米(机房80平方米、编辑室80平方米、演播厅60平方米、库房50平方米),其他(走廊、卫生间、消防楼梯、电梯间等)140平方米。

花垣广播电视台经多年发展,采编播设备得到了更新和改善,摄像机、编辑系、统播出系统等由原来的模拟设备逐渐更新为数字设备,数量也逐年增加。目前全台共有摄像机15台,非线性编辑系统4套,播出机2套,照相机3台,虚拟演播系统1套,摇臂及现场直播系统1套。

(二)全县广播电视村村通情况

近年来,花垣县在国家、省州广电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全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成效显著。截止2014年8月,全县2145各自然寨,已安装直播卫星设备自然寨2126个,户数达3.1241万户。直播卫星入户率60%。农村有线数字电视用户0.3632万户,农村有线数字电视入户率7%。农村无线数字电视用户0.35万户,农村无线数字电视入户率6.73%。花垣县广播电视台自办电视节目除在县城及城郊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传输外,还通过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和农村无线数字网络传输至乡村,覆盖总户数2.6832万户,人口覆盖率为35.8%。

(三)自办节目情况

花垣县广播电视台目前自办节目主要有三大栏目、一个新闻网站:《花垣新闻》、《苗语之窗》、《快乐出发》、《花垣新闻网》。

1.新闻类及社教类栏目

《花垣新闻》:县委县政府各项中心工作日常宣传,全县经济社会及各行业建设宣传、群众生产生活日常宣传。《花垣新闻》实行日播制,星期一至星期六为每日新闻,星期天为《一周要闻》。社教类栏目有《国策园地》、《警坛纵横》,每月一期。同时,根据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推出相关栏目,如《花垣变花园大行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等。

2.《苗语之窗》

《苗语之窗》创建于2008年,是省内唯一一档民族语言综合栏目。《苗语之窗》立足花垣基层苗族群众,以花垣苗语播报县域经济社会要事,宣传苗族群众生产生活。栏目设有《苗语新闻》、《苗家人》、《致富经》、《教你说苗语》等子栏目,该栏目讲苗族群众话,说苗族群众事,抒苗族群众情,深受苗族群众喜爱。《苗语之窗》现有采编人员3人。栏目每周一期,栏目运行经费基本自筹,由于台经费紧张,《苗语之窗》运行极为艰难。

3.《快乐出发》

立足大众生活,以娱乐方式反映群众生产生活,每周一期,现有采编人员3人。

4.《花垣新闻网》

2013年5月,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整合新闻宣传资源的有关精神,《花垣新闻网》划入县广播电视台,现有采编和技术人员3人。《花垣新闻网》主要设有网络新闻、综艺、生活、信息类节目,2014年加入《湖南红网》。

二、受众反馈分析

在花垣期间,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就花垣县少数民族群众收视情况进行了调查,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花垣县少数民族群众对电视媒体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其中男性102份,女性78份;年龄在60岁以上的16人,50―60岁的30人,40―50岁的76人,30―40岁的42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4人,初中文化程度的66人,小学文化程度的70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30人;家庭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4人,2―3万元的14人,1―2万元的90人,1万元以下的72人。

(一)对电视节目的基本态度

喜欢收看电视的占47.8%,无所谓的占38.9%,不喜欢收看电视的占26.7%;每天收看电视3小时以上的占15.6%,收看电视1―2小时的占51.1%,收看电视0.5小时的占8.9%,很少收看电视的占28.9%;收看电视节目的目的为了了解新闻的占53.3%,了解科学文化知识的占24.4%,休闲娱乐占8.9%,与他人交往需要占4.4%,没有明确目的的占17.8%;完全相信电视传播内容的占8.9%,基本相信的占47.8%,半信半疑的占34.4%,基本不信的占4.4%,不确定的占4.4%。

以上数据显示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绝大多数人有收看电视的习惯,且大部分人乐于收看电视,对电视节目传播内容的信任度较高,收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国内外新闻事件和了解科学文化知识。

(二)电视节目收视习惯

在收看的电视节目类型中,喜欢收看新闻节目的占45.6%,喜欢收看电视剧的占33.3%,喜欢收看文艺节目的占21.1%,喜欢收看娱乐节目的占12.2%,喜欢收看谈话类节目的占5.6%,喜欢收看其他类型节目的占33.3%;58.9%的人收看电视节目的途径是随机收看,通过他人介绍收看的占37.8%,通过广告途径收看的占14.4%;平时经常收看湘西州及花垣县电视台的占7.8%,经常收看湖南卫视的占47.8%,经常收看中央台系列频道的占33.3%,收看其他卫视电视节目的占18.9%,无所谓随机收看的占21.1%。在受众经常收看的电视节目类型中,受调查观众列举的法制类节目数量最多,其中《法治在线》《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较受当地群众欢迎;其次是新闻类节目,《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大求真》《新闻当事人》是当地群众经常收看的电视节目;电视剧普则遍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除此之外《中国好声音》《星光大道》《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也是当地群众较喜欢的节目。

以上数据显示出电视已经成为当地群众了解信息、普及法律的重要途径,同时电视媒体在当地群众休闲娱乐生活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电视频道覆盖等技术原因,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多以收看免费的卫星电视为主,例如中央台系列频道、湖南卫视等上星频道,付费收看的频道普及率较低。

(三)对以反映本民族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的态度

看过反映本民族电视节目的占12.2%,没有收看过的占44.4%,不确定的占45.6%;认为民族节目能反映出本民族面貌的占8.9%,不能反映出本民族面貌的占44.4%,不确定的占46.7%;在参与问卷调查的200人中,仅有2人能列举出花垣县以本民族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名称,仅占1%。

这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节目较少,各类节目中对苗族的表现缺乏时代感。课题组在调研中也了解到目前花垣县的民族节目仅有《苗语之窗》,该节目采用苗语播音,是目前湖南省内唯一一档民族语言综合栏目,但由于县级电视台覆盖率有限,仅覆盖到县城附近地区,广大山区群众无法收看到该节目。

三、制约花垣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因素

花垣县曾经是部级贫困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业、农业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脱贫步伐加快,但部分少数民族聚居村寨经济仍然比较落后,总体来说在新闻事业、广播电视事业上的投入也难以到位。

(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花垣县广播电视台的年收入在120万元左右,主要来源为:财政拨款、联办单位宣传经费、广告收入。2008年以后,县域经济下滑、县财政紧张、联办单位减少、广告数量越来越少,正常运转经费捉襟见肘。与此同时,县电视台人员严重超编,全台编制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为29人,但目前全台实际有工作人员57人,超编严重,大大增加了县广播电视台的实际支出。

(二)采编队伍不稳定,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近年来,由于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低和编制限制等原因,采编队伍极不稳定,2008年以来,从广播电视台考出去和辞职的编辑、记者达20多人,仅2014年上半年就有3名骨干编辑、记者辞职。由于花垣县地处湘西腹地,地理位置较偏远,很难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就业,部分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奇缺,特别是编辑、播音主持岗位。近年来,虽持续向社会招聘采编播人员,但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对策

近年来,花垣县广播电视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改革中求生存,广播电视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在湘西州处于领先地位,但在湖南这样一个文化大省中,与先进地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仍需多方面提高广播电视传播水平。

(一)重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从政策上予以支持

与广大城市居民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获取信息、资讯途径有限,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广播电视以其信息容量大、生动形象、接收简单的特点,成为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信息接收工具。此次调查中,45.6%的少数民族群众喜欢收看新闻节目,53.3%的少数民族群众收看电视的目的为了解新闻,法制类节目普遍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这充分说明少数民族群众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望。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由于技术、资金、政策方面的原因,湘西州、花垣县电视台的普及率覆盖率十分有限,花垣县电视台的节目仅覆盖了县城及周边地区,广大苗寨群众多半采用卫星天线收看节目,多以收看中央台系列频道和上星频道为主,县电视台节目人口覆盖率为35.8%,很多体现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特点、特色的节目,以及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农业生产的资讯无法传播到少数民族村寨。扩大县级电视台的节目覆盖率显得十分必要。要完善广播电视网络覆盖,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是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根据广播电视行业的特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网络覆盖、人才引进、交流培训等方面予以资金的倾斜和政策的优惠;另一方面,电视台自身也要加强节目管理、提高节目质量和知名度,争取更多的企业、单位的广告支持。

(二)壮大民族采编队伍,办出民族地区特色

电视调查报告篇4

在创业创新的发展大潮中,**区已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现代化都市新区,成为展示实力、繁荣、和谐的重要窗口。在做强“实力板块”、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浓厚的文化积淀。激励机制日益彰显,创业人文氛围越来越浓。以科学发展、率先富强为鲜明特征的创业创新文化已为青山湖人所接受。通过解放思想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传承改革开放初期创业精神,认真挖掘传统创业精神的人文底蕴、总结现代创业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营造了创业创新、勇于争先、博采众长、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日益丰富的创业文化,逐步成为青山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

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日益完善,共建共享格局越来越好。开展全省、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区争创活动,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改善。**区###等等等文化馆、图书馆分别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国家二级图书馆,南昌海洋公园、天香园都市候鸟、区属“之声魅力934”广播电台、星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也逐渐成为构筑文化设施的基础网络,成为与建设现代都市新区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区域文化活动多姿多彩,文化品牌打造越来越响。为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文化,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品牌,**区先后举办了全国村长论坛、全省灯彩艺术展、天香园都市候鸟节、文化旅游节、全省首届花博会和多届艺术节、农民运动会、农民书画大赛等特色活动,还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纳凉晚会”、“送文化下乡进社区”、文化“五个一百”工程等活动,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不断推出文化精品,创作了区歌《###》、小品《天香情》和《搬迁》,自创的“##”灯彩节目获得中华经典龙舞大赛金奖。

二、不断提升旅游发展水平,打造地方旅游独特品牌见成效

20**年,文化旅游精彩纷呈。葡萄文化节、菜花节、植树节成功举办。在葡萄文化旅游节中融入大量文化元素,开展了“葡萄架下看奥运”、“奥运百年图片展”等活动,把最甜的葡萄送给了汶川灾民、武警战士、白衣天使等抗震救灾的英模们,在安徽大剧院承办了“绚丽滨湖———大圩镇第六届葡萄文化旅游节文艺演出”活动。第六届葡萄文化旅游节成了市民摘葡萄看奥运的一次盛会,在全市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形成独特亮点。据统计,20**年全镇共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一时间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大圩镇声名鹊起。从“绿色东大圩,都市田园诗”,到“**大氧吧、滨湖后花园、市民大客厅”,再到“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大圩在内涵演绎中描绘了经典色彩,铸就了品牌张力。为进一步加快我区旅游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区主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尽快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一)旅游业是效益高、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朝阳产业,旅游产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对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市场扩张能力,扩大对外交流,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际旅游业迅猛发展,国内旅游市场蓬勃兴起,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战略,都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旅游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抢抓机遇,齐心协力,尽快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二)进一步加强对发展旅游业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旅游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里成立旅游工作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审查确定重要旅游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市属各县、区政府也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健全旅游管理和领导机构,充实人员力量,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五项原则促建设旅游精品。一是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原则。在以市场为主导配置资源的基础上,政府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规划布局、资金投入、项目立项、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作用。二是名牌精品原则。集中力量发掘和建设一批特色性强、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突出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创意特色,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力和吸引力,并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旅游精品和名牌产品。三是强化市场开发原则。始终把市场开发放在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地位,找准市场定位,注意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工作,把握游客消费需要,及时、全面的旅游产品最新信息,引导旅游消费,重点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四是区域联动原则。积极发展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大胆探索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有效实现形式,实现资源、客源、信息、市场共享,形成景区之间、旅游线路之间的相互呼应,构筑以**为中心的大旅游圈。五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妥善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人文景点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的关系,严格按照旅游业发展规律和景点开发规划,实施有重点、有步骤的开发,促使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科学规划,加快旅游项目开发建设

(一)重点旅游发展规划在旅游开发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旅游开发建设要严格按照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遵循“统一规划、依法开发、体现特色、合理开发、科学保护”的原则,从全市的旅游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全市一盘棋,克服旅游开发建设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各有关部门在编制各类专业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旅游功能和旅游发展空间。旅游景区(点)等建设项目及旅游饭店、旅游专用设施符合《**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对暂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旅游资源,应以保护为主。公益型、标准性建设工程要融入旅游文化内涵。新建、扩建、改建旅游景区(点)项目及旅游饭店、旅游专用交通设施,需征求旅游主管部门意见,按有关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报批。成立重要景区项目专家组,市重大旅游建设项目在立项前须经专家组论证。

(二)加强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市计委、市规划局、市旅游局要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内,尽快建立我市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库,加强重点旅游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加大巢湖、紫蓬山、大蜀山、南淝河、包公文化旅游区、野生动物园、三河古镇、岱山湖、双凤湖景区(点)开发建设力度。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重点建设二到三个拳头旅游项目。积极开发商贸、会展、文化、体育、保健等特色旅游项目以及黄梅戏、庐剧观赏等专项旅游,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充分利用名人效应,打响包公、刘铭传、李鸿章、杨振宁等名人牌。开发与“两山一湖”地区观光型旅游产品具有互补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呼应省委、省政府对“两山一湖”地区旅游的深度开发。积极开发农业观光旅游项目,规划建设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三)重视开发旅游商品。重视工艺美术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生产,选择有市场前景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大力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培育旅游商品市场,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建设完善营销网络,把**建成全省旅游商品集散地。

3、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努力争取各方资金,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积极争取中央、省以国债和金融资金的形式以及其他各项资金增加对旅游开发建设的投入。市、县、区都要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支持,市里从2003年起,五年内,在2002年300万元的基础上,旅游发展基金随着财力的增长要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旅游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旅游规划、旅游促销、重点旅游项目论证和招商及项目开发建设的补助、贴息。充分发挥旅游发展基金的导向作用,引导和带动各类资金不断增加对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旅游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主体,采取低门槛政策,大力鼓励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各种经济成份投资开发旅游资源、经营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多渠道多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发展旅游业。坚持内外资并用的原则,大力培育社会新型投资主体。开展BOT等投融资方式的探索和试点。

(二)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可通过出让、租赁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对利用荒地、滩涂开发旅游项目的企业,免征土地出让金;对成片的旅游休闲度假开发地块,给予政策扶持,公开招商,择优选择投资者。对宾馆、饭店实行与一般工商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进一步优化旅游经营环境。市计委、建委、规划、国土、财政、市容、统计、交通等部门在旅游项目审批、资金审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旅游统计、旅游交通等相关领域要给予扶持。公安、交通、旅游等部门要积极创造便利条件,敞开城门,保证外地组团来肥的旅游车辆方便快捷地进入**,市区除极少数路段外,凡允许公交车通行的道路,原则上允许旅游客车通行,外地旅游客车可在中心城区和风景区道路行驶,直达热点景区。对新开辟的旅游线路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及时开设旅游公交班车和旅游客运专线,保证游客能够顺利地进入旅游景区(点)参观游览。

4、加强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工作

加强旅游宣传促销。结合对外招商,由市旅游局研究制定**旅游的整体形象宣传、市场开发和促销计划。围绕创“**”旅游品牌,进行主题定位、设计包装和宣传促销。要坚持统一对外和整体促销的原则,树立**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支持各单位积极争取国内商务考察会议和各类社会活动承办权,逐步形成会旅结合、商旅一体、体旅联姻、文旅联手的发展格局。宾馆、机场、车站、码头等窗口单位都要增加旅游宣传内容。强化旅游招徕。市旅游局每年要拿出一定的经费奖励旅游招徕成绩显著的旅游企业;在**主要客源市场,有选择地委托一批实力强、信誉度高的旅行社为**旅游产品的销售,普遍推行旅游制;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步伐,发挥旅游网站的宣传作用。各宣传单位要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宣传内容,精心设计,制定计划,开设专刊,加大宣传力度,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5、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创造良好的旅游经营环境

(一)深化旅游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将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形式引导、鼓励有实力、前景看好的旅游企业组建**市旅游集团公司,逐步形成融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旅、工、贸相结合的经营联合体。鼓励发展外商独资及中外合资旅行社,广泛吸纳国内外旅行社在**设立分支机构拓展业务。加快资产重组,鼓励中小旅游企业通过兼并、租赁、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明晰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加强与周边市地旅游企业地联合、协作,积极组建跨地区地旅游营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旅游业都要与其行政部门彻底脱钩,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二)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市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地区旅游企业、旅游度假区(村)、旅游游乐场所和旅游景区景点的行业管理。发挥**市旅游协会的作用,建立健全旅游行业规章制度,加强行业自律,使旅游业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执法监督和检查,维护“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良好形象。严厉打击强买强卖、欺诈游客等不法行为。加强旅游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管理,健全游客投诉受理制度,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引进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的同时,重点搞好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要通过大力发展旅游教育和培训,培养更多的旅游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要加强旅游基础科学研究,注重旅游项目的策划,造就出一支能适应我市旅游业大发展的专业队伍。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构筑文化强区,青山湖区在增强“八力”上下功夫见成效。

三、不断加强广播电视产业

电视调查报告篇5

在创业创新的发展大潮中,**区已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现代化都市新区,成为展示实力、繁荣、和谐的重要窗口。在做强“实力板块”、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浓厚的文化积淀。激励机制日益彰显,创业人文氛围越来越浓。以科学发展、率先富强为鲜明特征的创业创新文化已为青山湖人所接受。通过解放思想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传承改革开放初期创业精神,认真挖掘传统创业精神的人文底蕴、总结现代创业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营造了创业创新、勇于争先、博采众长、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日益丰富的创业文化,逐步成为青山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

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日益完善,共建共享格局越来越好。开展全省、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区争创活动,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改善。**区###等等等文化馆、图书馆分别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国家二级图书馆,南昌海洋公园、天香园都市候鸟、区属“之声魅力934”广播电台、星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也逐渐成为构筑文化设施的基础网络,成为与建设现代都市新区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区域文化活动多姿多彩,文化品牌打造越来越响。为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文化,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品牌,**区先后举办了全国村长论坛、全省灯彩艺术展、天香园都市候鸟节、文化旅游节、全省首届花博会和多届艺术节、农民运动会、农民书画大赛等特色活动,还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纳凉晚会”、“送文化下乡进社区”、文化“五个一百”工程等活动,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不断推出文化精品,创作了区歌《###》、小品《天香情》和《搬迁》,自创的“##”灯彩节目获得中华经典龙舞大赛金奖。

二、不断提升旅游发展水平,打造地方旅游独特品牌见成效

20**年,文化旅游精彩纷呈。葡萄文化节、菜花节、植树节成功举办。在葡萄文化旅游节中融入大量文化元素,开展了“葡萄架下看奥运”、“奥运百年图片展”等活动,把最甜的葡萄送给了汶川灾民、武警战士、白衣天使等抗震救灾的英模们,在安徽大剧院承办了“绚丽滨湖———大圩镇第六届葡萄文化旅游节文艺演出”活动。第六届葡萄文化旅游节成了市民摘葡萄看奥运的一次盛会,在全市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形成独特亮点。据统计,20**年全镇共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一时间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大圩镇声名鹊起。从“绿色东大圩,都市田园诗”,到“**大氧吧、滨湖后花园、市民大客厅”,再到“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大圩在内涵演绎中描绘了经典色彩,铸就了品牌张力。为进一步加快我区旅游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区主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尽快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一)旅游业是效益高、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朝阳产业,旅游产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对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市场扩张能力,扩大对外交流,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际旅游业迅猛发展,国内旅游市场蓬勃兴起,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战略,都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旅游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抢抓机遇,齐心协力,尽快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二)进一步加强对发展旅游业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旅游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里成立旅游工作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审查确定重要旅游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市属各县、区政府也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健全旅游管理和领导机构,充实人员力量,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五项原则促建设旅游精品。一是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的原则。在以市场为主导配置资源的基础上,政府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规划布局、资金投入、项目立项、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作用。二是名牌精品原则。集中力量发掘和建设一批特色性强、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突出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创意特色,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力和吸引力,并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旅游精品和名牌产品。三是强化市场开发原则。始终把市场开发放在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地位,找准市场定位,注意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工作,把握游客消费需要,及时、全面的旅游产品最新信息,引导旅游消费,重点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四是区域联动原则。积极发展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大胆探索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有效实现形式,实现资源、客源、信息、市场共享,形成景区之间、旅游线路之间的相互呼应,构筑以**为中心的大旅游圈。五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妥善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人文景点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的关系,严格按照旅游业发展规律和景点开发规划,实施有重点、有步骤的开发,促使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科学规划,加快旅游项目开发建设

(一)重点旅游发展规划在旅游开发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旅游开发建设要严格按照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遵循“统一规划、依法开发、体现特色、合理开发、科学保护”的原则,从全市的旅游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全市一盘棋,克服旅游开发建设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各有关部门在编制各类专业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旅游功能和旅游发展空间。旅游景区(点)等建设项目及旅游饭店、旅游专用设施符合《**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对暂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旅游资源,应以保护为主。公益型、标准性建设工程要融入旅游文化内涵。新建、扩建、改建旅游景区(点)项目及旅游饭店、旅游专用交通设施,需征求旅游主管部门意见,按有关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报批。成立重要景区项目专家组,市重大旅游建设项目在立项前须经专家组论证。

(二)加强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市计委、市规划局、市旅游局要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内,尽快建立我市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库,加强重点旅游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加大巢湖、紫蓬山、大蜀山、南淝河、包公文化旅游区、野生动物园、三河古镇、岱山湖、双凤湖景区(点)开发建设力度。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重点建设二到三个拳头旅游项目。积极开发商贸、会展、文化、体育、保健等特色旅游项目以及黄梅戏、庐剧观赏等专项旅游,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充分利用名人效应,打响包公、刘铭传、李鸿章、杨振宁等名人牌。开发与“两山一湖”地区观光型旅游产品具有互补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呼应省委、省政府对“两山一湖”地区旅游的深度开发。积极开发农业观光旅游项目,规划建设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三)重视开发旅游商品。重视工艺美术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生产,选择有市场前景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大力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培育旅游商品市场,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建设完善营销网络,把**建成全省旅游商品集散地。

3、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努力争取各方资金,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积极争取中央、省以国债和金融资金的形式以及其他各项资金增加对旅游开发建设的投入。市、县、区都要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支持,市里从2003年起,五年内,在2002年300万元的基础上,旅游发展基金随着财力的增长要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旅游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旅游规划、旅游促销、重点旅游项目论证和招商及项目开发建设的补助、贴息。充分发挥旅游发展基金的导向作用,引导和带动各类资金不断增加对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旅游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主体,采取低门槛政策,大力鼓励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各种经济成份投资开发旅游资源、经营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多渠道多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发展旅游业。坚持内外资并用的原则,大力培育社会新型投资主体。开展BOT等投融资方式的探索和试点。

(二)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可通过出让、租赁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对利用荒地、滩涂开发旅游项目的企业,免征土地出让金;对成片的旅游休闲度假开发地块,给予政策扶持,公开招商,择优选择投资者。对宾馆、饭店实行与一般工商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进一步优化旅游经营环境。市计委、建委、规划、国土、财政、市容、统计、交通等部门在旅游项目审批、资金审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旅游统计、旅游交通等相关领域要给予扶持。公安、交通、旅游等部门要积极创造便利条件,敞开城门,保证外地组团来肥的旅游车辆方便快捷地进入**,市区除极少数路段外,凡允许公交车通行的道路,原则上允许旅游客车通行,外地旅游客车可在中心城区和风景区道路行驶,直达热点景区。对新开辟的旅游线路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及时开设旅游公交班车和旅游客运专线,保证游客能够顺利地进入旅游景区(点)参观游览。

4、加强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工作

加强旅游宣传促销。结合对外招商,由市旅游局研究制定**旅游的整体形象宣传、市场开发和促销计划。围绕创“**”旅游品牌,进行主题定位、设计包装和宣传促销。要坚持统一对外和整体促销的原则,树立**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支持各单位积极争取国内商务考察会议和各类社会活动承办权,逐步形成会旅结合、商旅一体、体旅联姻、文旅联手的发展格局。宾馆、机场、车站、码头等窗口单位都要增加旅游宣传内容。强化旅游招徕。市旅游局每年要拿出一定的经费奖励旅游招徕成绩显著的旅游企业;在**主要客源市场,有选择地委托一批实力强、信誉度高的旅行社为**旅游产品的销售,普遍推行旅游制;发展电子商务,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步伐,发挥旅游网站的宣传作用。各宣传单位要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宣传内容,精心设计,制定计划,开设专刊,加大宣传力度,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5、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创造良好的旅游经营环境

(一)深化旅游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将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形式引导、鼓励有实力、前景看好的旅游企业组建**市旅游集团公司,逐步形成融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旅、工、贸相结合的经营联合体。鼓励发展外商独资及中外合资旅行社,广泛吸纳国内外旅行社在**设立分支机构拓展业务。加快资产重组,鼓励中小旅游企业通过兼并、租赁、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明晰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加强与周边市地旅游企业地联合、协作,积极组建跨地区地旅游营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旅游业都要与其行政部门彻底脱钩,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二)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市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地区旅游企业、旅游度假区(村)、旅游游乐场所和旅游景区景点的行业管理。发挥**市旅游协会的作用,建立健全旅游行业规章制度,加强行业自律,使旅游业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执法监督和检查,维护“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良好形象。严厉打击强买强卖、欺诈游客等不法行为。加强旅游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管理,健全游客投诉受理制度,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引进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的同时,重点搞好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要通过大力发展旅游教育和培训,培养更多的旅游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要加强旅游基础科学研究,注重旅游项目的策划,造就出一支能适应我市旅游业大发展的专业队伍。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构筑文化强区,青山湖区在增强“八力”上下功夫见成效。

三、不断加强广播电视产业

电视调查报告篇6

问卷结构中的“基本情况”部分,设计了4个问题:单位财政体制、单位收入构成、单位员工总数和节目构成比例,调查结果如下。

关于财政体制,如图1所示。在34份有效问卷中,基本属于“全额拨款”的有12家,占35%;属于“差额拨款”的有16家,占47%;属于“自收自支”的有6家,占18%。这一问题反映出各地媒体的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主管部门对教育电视媒体性质的认知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根据访谈情况,凡是划归为“全额拨款”的单位,其主管部门认为教育电视媒体公益性比较强,以较充足的事业经费给予支持;划归为“差额拨款”单位的占到了近50%,说明其主管部门认为既然媒体有条件开展创收,可适当减少经费支持,并且媒体在内部分配方面也更灵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内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划归为“自收自支”单位的,则对媒体产业属性比较看重,公益属性较为淡化,运营方面基本上按照市场逻辑进行。

图1: 教育电视媒体财政体制

关于收入构成,如图2所示。在34份有效问卷中,财政拨款占总收入50%以上的有13家,为调查单位总量的38%,意味着依赖拨款运营的单位不足一半;广告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的有22家,为调查单位总量的65%,最少的也占到收入的15%,也就是说,一大半媒体对广告收入有较重的依赖;其中,有6家无广告收入;有12家有“其他收入”,大约占到总收入的5%~40%之间,为调查单位总量的35%,即约三分之一的媒体可获得其他经济收入。据了解,此类收入多为政府许可性收费和业务服务收费,主要原因是城市教育电视台与电教馆是一体的,资源可以共享;调查显示,没有一家有赞助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教育电视媒体还没有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公益事业,得不到来自社会的公益资助。

图2:教育电视媒体收入构成

关于员工总数。200人以上规模的有6家,150~199人的只有1家,100~149人的有6家,50~99人的有11家,49人以下的有10家。也就是说,100人以上规模的有13家,占总量的38%;100人以下规模的占到62%。单就规模而言,如果从区域公共教育文化需求角度分析,多数单位规模还是偏小的,仅仅能提供面向学校的资源,难以承担起面向全社会的服务功能。

关于节目构成。电视频道播出的节目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频道定位、特色和服务对象的差异。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统计了节目类型在总播出时数的比例超过20%的调查单位家数,新闻时政类超过20%的所占比例较大,为15家占44%,个别频道新闻时政节目甚至高达50%。笔者认为,教育电视媒体不应当出现这样的情况。调查还显示,社会教育与科教人文两类节目超过20%的各占到四成左右,有些偏低;而影视娱乐类节目超过20%的却占到约三分之一,也是有些偏高的;而仅仅有3家教育教学类节目比例占到20%以上,最多的1家也只有34%,明显偏低;值得注意的是,有约三分之一的单位有“其他”类节目,且比例占到5%~30%之间,这多少有些出乎调查前的预判。据了解,这些节目主要为专题广告和大型活动性栏目等。在教育电视频道中,硬广告所占比例是非常低的。

教育电视媒体运营理念调查及分析

关于运营理念,笔者的调查设计了11个问题,主要了解受访对象对教育电视的媒体属性、功能的相关认知以及发展新媒体的态度等。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的本质属性,被排在首位的各属性所占比例如图4所示。把公益事业作为首位属性的超过50%,把教育事业作为首位属性的超过三分之一,两项加起来超过85%;以新闻事业作为首位属性的仅有15%,所有回答均认为教育电视媒体的属性不是文化事业或文化产业。我们推断,绝大多数频道并没有把教育电视媒体的大众传播属性放在首位,而公益属性和教育功能是最受重视的两个方面。

图4:对教育电视媒体第一属性的认知

关于对“公益性作为教育电视媒体本质属性”的认知,如图5所示。认为公益性应该作为教育电视媒体本质属性的占65%,“不好说”和“一定能”的各占15%。肯定的回答比例偏低,而且认为“不可能”的也占到了6%,说明部分频道对教育电视媒体公益性的认知是不够深刻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市场经营行为的热衷或是无奈的选择。

图5:对公益性作为本质属性的认知

关于如何体现公益性,笔者设计了一道多选题,包括“公益理念”、“公益栏目”、“公益活动”和“其他”四项备选,如图6所示,各项选择比例分别为71%、59%、50%和18%。其中,同时选择前三项的占到50%,说明一半的媒体认为应当具备公益理念,播出公益节目,同时开展公益活动等,多种途径并用体现媒体公益性。然而,若对比实际播出的节目比例,可看出这些选项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具体实施的媒体所占比例不大。

图6:对公益体现方式的认知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可否具有产业属性,如图7所示,有一半的回答“应该可以”,而回答“一定能”和“不可能”的各占15%,另有21%回答“不好说”,说明各家媒体对这一问题的认知比较模糊,在实践方面,对教育电视媒体能否大张旗鼓地运用市场手段开展经营活动存有疑虑。

图7:对产业属性的认知

关于对坚持教育电视媒体事业属性的认知,如图8所示。回答“不好说”的只有1家,占3%,回答“必须坚持”的占68%,回答“可以”的占到29%,两项加起来高达97%,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媒体认为教育电视媒体必须坚持事业属性不改变。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基于两种原因,一是留在公益事业体制内稳定;二是对市场经营能力担忧。

图8:对事业属性的认知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与远程教育的关系,如图9所示。有50%和15%的回答分别认为与远程教育“密切相关”或是远程教育的“组成部分”,两项占到了65%,显然,这与教育电视媒体源自远程教育有直接关系,有29%的回答认为“有些相关”,而有6%的认为与远程教育没有关系。

图9:教育电视媒体与远程教育的关系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如图10所示。有56%和12%的回答分别认为与教育信息化“密切相关”或是其“组成部分”;有24%的回答认为“有些相关”,而9%的回答则认为与教育信息化没有关系。本问题的答案与上一题答案倾向性是一致的。

图10:教育电视媒体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运营中,如何对待“收视率”这个经常在业界引发争议的敏感指标,如图11所示。有65%的回答认为可以参考使用,超过三分之一的认为节目评估中要有一定要求,两项加起来有87%,说明绝大多数频道在评估中引入了收视率指标,回答认为收视率没有作用的为零。而对此认为“不好说”的有3%。

图11:对收视率的评价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关系,如图12所示。有53%的肯定教育电视媒体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组成部分,41%的则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两项加起来占到94%,说明绝对多数频道把教育电视媒体置身于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范畴中。认为“不好说”和“不是”的各占3%。

关于对教育电视媒体发展前景的判断,如图13所示。仅有44%的回答“前景向好”,回答“求生存”和“不好说”的分别为21%和29%,合计为50%,更有6%的回答“前景暗淡”,说明多数教育电视媒体对发展状况不乐观,教育电视媒体急需在社会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迁中确立新的定位,找寻新的发展机遇。

图13:教育电视媒体发展前景

关于如何处理教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如图14所示。回答“只搞电视”的结果为零,有74%的回答在发展传统媒体的同时,应当发展新媒体,以拓展新的传播空间和发展方式。有24%的回答新媒体迟早会超过电视媒体,既显示出对电视媒体的担忧,也透露出对发展新媒体的积极态度。有3%的回答“不好说”,显示出一些频道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的茫然和不作为。

图14:教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

电视调查报告篇7

腾讯科技《企鹅智酷》栏目特此推出《互联网电视用户行为调查》,收集并分析了10826个调查样本,为你讲述关于互联网电视的一个可能未来。

(注:由于调查来自网络,因此结论更贴近于网民群体的选择——即互联网电视最大的潜在消费群体。)

互联网电视不再陌生 超40%调查者表示“经常看”

在10826名参与调查的网友中,43.3%的被调查者称经常使用互联网电视,24.6%的调查者会偶尔使用,这也就意味着高达67.9%的调查对象使用过互联网电视,而仅有6.3%的调查者表示没听说过互联网电视。

这组数据说明,互联网电视已经从最初的极客、小众产品逐渐走向更成熟的大众消费市场。

影视节目:互联网电视用户的最爱

互联网电视的硬件门槛其实并不高,内容才是各大互联网电视厂商真正应该关注的事情。调查结果显示,67%的网友使用互联网电视来看电影、电视剧等影视节目,遥遥领先其他类别的视频。

(注:此项调查,已排除没有互联网电视使用经历的用户样本。)

用户时间分布较为碎片化

从这一组调查中可以看到,用户时间较为平均。但依然可以看出移动设备对电视产业的冲击,29.8%的调查者每天花在互联网电视上的时间要少于30分钟,这说明用户更多的时间依旧被其他设备占据着,这也给互联网电视提出了更艰难的挑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用户?

互联网电视:忘掉互联网,先聚焦“电视”吧

互联网电视已经不再是单纯地电视产品,而是有了更多外延的功能,包括玩游戏、K歌、搞笑短视频等等。但有63.9%的被调查者表示,更喜欢在互联网电视上看到高清、超清大片,这说明互联网电视依旧要聚焦于电视的本质功能,并非其他的外延功能。

还有18.5%的用户表示, 只要电视上可以看到的资源,就不会再其他移动设备和电脑上看。

作为厂商来说,“纯粹的”电视内容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近40%用户买互联网电视就是因为屏幕大

你为什么会购买互联网电视?在这1万多名被调查者中,39%的用户称互联网电视屏幕大是促使自己购买的重要原因,毕竟大屏带来的感官体验是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所无法带来的。另外有22.4%的被调查者称,软件和内容免费也被他们所看重。

政策和售后最被用户担心

互联网电视虽然已经被大众熟知,但还没有成为像智能手机或者传统电视一样的普及产品。在这份调查中,42.7%的用户担心政策有变,买来了电视却看不了想看的节目,还有33.3%的人对互联网电视的售后持怀疑态度,对质量不放心的用户也达到了28%。

结论:2015年,如何做一台优秀的互联网电视

1.在功能上,互联网电视还是要遵循“把本质功能做好”的理念,毕竟互联网只是定语,电视才是主语,最终还是要回归电视的功能——观看节目,玩游戏、K歌等只能当成是“增值功能”。

2.在内容选择方面,互联网电视用户最看重的就是能获得比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更好的体验,而获得优质体验的前提就是得保证有足够丰富的内容,内容的取舍或许可多考虑一些高清大片、电视剧等影视节目,新闻类视频、综艺类视频等加以辅助。

电视调查报告篇8

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特别是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深刻改变了广播电视的技术基础。就XX县而言,已建成了覆盖城乡80万人口,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多种技术手段并用的广播影视网络,广播影视的传播能力、覆盖水平大大提高。去年,先电视成了新闻播控中心的升级改造,建立了虚拟演播室和媒体资料库,初步实现了采编制播台内数字化。这为加强电视新闻宣传提供了物质条件。

同时,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宣传部的关心支持下,XX的电视新闻宣传全面加强,社会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各级组织和各有关部门认识电视宣传的作用,重视的运用电视新闻开展工作,人民群众也十分关注电视新闻,寄予期望。这是推进新闻改革的政治优势。

总之,新闻立台是受众所需,竞争所迫,变化所驱,优势所在。

二、推进新闻立台的基本思路

所谓新闻立台,就是地方电视台面对卫星上天、网络落地和网台分离,制播分离等变化和趋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开发和利用内外资源,集中力量办好新闻类节目,在竞争和挑战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在方向上,我们提出改革《XX新闻》,精办专题专栏,试办延伸新闻。在措施上,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精心策划,创新机制,特别是在栏目组制、制片人制、采编筹划机制、节目反馈机制、用人机制、奖惩激励机制上做文章。继续推动市场化手段办社会化栏目。

我们提出,坚持新闻立台,寻求重点突破。近两年,电视台在新闻立台上进行的探索。通过深化新闻立台的理念,改革电视新闻报道,精办XX新闻栏目,举办《大招商》栏目、《名师讲坛》栏目,在节目采访、主持、制作包装等方面全方面实行了突破。

我们认为,推进新闻立台当前要正确处理好三个环节的问题。一是整合新闻采访力量,协调对内对外电视宣传,在质和量上求统一,改革《XX新闻》,精办主打新闻;主要是克服人力不足,改变会议和活动新闻过多,自主采编的新闻过少,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少,筹划性、强化性报道少等状况。二是利用新设备、新平台,发挥媒资库和演播室的功能,扩充延伸性新闻,办好专题和专栏。三是针对台内数字化的新变化,突出技术任用和技术保障环节,适应制播环节的系统性强、关联度紧密的特性,发挥整体优势,实现新设备、新技术功能和效率的最大化。

三、加快新闻立台的推进力度

推进新闻立台的时机和条件基本具备,必须强力推进。在框架设计上,立足长远发展,做足体制和机制的文章。如目前由于总编室的功能部分缺位,造成节目缺少总体规划、统筹、包装,缺少电视台总体形象包装,展示设计缺少;过渡性的播插没有个性、陈旧等。应该在新闻中心、社教中心和总编室三足鼎立的目标上努力。

(一)改革创新内部机制,展现生机和活力

过去,在节目的采编和运行过程中体制僵化,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创造力,比如,新闻节目采取的运行模式是:前勤新闻记者只负责摄像和写稿,后勤制作人员则负责画面编辑成片,这样做记者的思想不能贯穿工作的始终,采编处在一种分离状态,前后勤易脱节,因不熟悉采访情况,后勤往往达不到前勤的工作要求,造成节目质量水平不高。显然这样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要求,在推进新闻立台过程中,必须进行调整改革。

1、在新闻、专题、专栏节目中全面推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采编一体的工作模式。记者负责承担从选题、策划、摄像、文稿到后期编辑等工作,制作人员仅负责新闻稿件的编排、字幕、串接、合成等辅助工作,使记者采访思想的主体性和作品的完整性得以实现。

2、撤消原新闻中心专题部,成立新闻中心社教部。在社教部全面推行栏目组制度和制片人制度,提倡跨部室协作,发挥栏目制片人的自主功能,制片人根据需要可以自主聘人,并在新闻中心总体调度下,负责栏目的策划、摄制、播出安排及创收等相关工作,中心视栏目的性质和工作绩效给予补助奖励。在现有《大招商》、《名师讲坛》栏目的基础上,围绕县委、县政府当前一些中心工作的宣传,拟再开设《政风行风热线》、《计生天天讲》、《阳光直播》、《民生视点》等栏目,重点在对话类和访谈类节目上寻求突破。

(二)在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深入挖掘

地方台永远的服务对象就是当地群众,在实施新闻立台的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贴近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的实际,找准节目定位,突出地方特色,同时注意改革报道方式,提高报道质量,拓宽报道领域,增加信息含量,使节目更具导向性、权威性、时效性和可视性。

1、突出宣传重点,精办新闻

以时政要闻为核心,同时做足主题新闻和民生民情的动态报道和资讯含量,使其成为地方党政领导和普通观众想看、爱看、必看的新闻节目。重点改革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在创新报道方式,

挖掘报道深度上下功夫,对重要新闻报道配合开辟《新闻背景》、《新闻资料》、《新闻链接》、《记者感言》等子栏目来满足观众对资讯的深层次的需求。

加强对主题新闻的策划,改变等米下锅的现象。主题报道思想突出,新闻性强,反映社会和时代的亮点,具有较强的引导性,新闻中心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制定好全年宣传计划,每月要有宣传方案,对重大事件要作出系列或连续报道安排。

坚持做好民生报道,真正反映老百姓的心声。围绕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围绕老百姓希望解决的,政府考虑解决的问题,创新采编思想和采编视角,做足沟通和服务的文章,使民生新闻更具冲击力、震撼力和影响力,成为我台重要的新闻增长点。

新闻编排要显得新颖,善于把不同的报道形式加以巧妙安排,灵活穿插,对于某些重大事件、典型经验、突出问题,还应配发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评论、编前话、编后语等,以增强新闻的表达力和影响力。同时,注重节目的主持风格、片头、片花、宣传片、字幕等和谐统一,力求形成独特、鲜明的包装风格。

2、拓宽宣传领域,办深专题专栏

专题专栏节目作为延伸和补充新闻,是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另一主导形式。近两年来,我台对市场手段办社会化栏目作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大招商》就是其中一档品牌栏目,该栏目紧紧围绕宣传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三化三集中、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成为服务全县招商引资,营造浓厚招商氛围的最主要的宣传平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进一步拓宽专栏宣传领域。在巩固做好现有专栏节目的基础上,力争在行风政风建设、计划生育和民生宣传上全面开花结果,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品牌栏目,使专栏报道领域更宽泛,内容更丰富,节目更精彩,成为我台推进新闻立台战略另一个有力的支撑点。

创新专栏节目的播出形式。随着我台三机位虚拟演播室的建成,开办访谈类和对话类的节目的条件基本具备,我台将力求在谈话类节目上有新突破,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老百姓关注的话题,进行现场交流探讨,进一步增添专栏节目的发展空间,丰富专栏节目的播出形式。

依靠社会力量办栏目。首先要加强与部门、单位之间的协作、合作,寻求解决办栏目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问题。其次,要与专业人士合作,请专业人士指导帮助我们共同策划做好栏目,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节目水平。第三,要统一整合广电资源,对一些部门和乡镇的通讯员进行培训,把他们纳入广电宣传的大系统,使我们的新闻来源更加广泛。

(三)积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宣传队伍

以人为本,新闻立台的关键也在人。在局(台)致力推进人才化战略,开展人才建设年活动,新闻中心改革机构岗位设置,实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通过岗位调整,让一批能干事、肯干事的同志挑起担子,负起责任,力争达到启用一个,带动一批的效果,改变新闻队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精神姿态不佳,进取心不强,缺少使命感和危机意识的问题,让干部职工正确看待岗位调整,主动迎接挑战,以多干事,干实事,有贡献来体现自身价值。

多渠道培养和引进新闻专业技术人才。制订学习培训计划,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分期分批搞好新闻采编人员业务培训;建立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对优秀人才实行优先聘任和奖励;积极争取各级支持,从大专院校引进适用专业人才,同时,推动合同用工,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在新闻中心和专题栏目试行合同制聘用人员。

电视调查报告篇9

第二、加快网络升级建设。从现有成功经验分析,提高有线电视竞争力意味着有线电视网络必须从单向走向双向、从模拟走向数字、从分散型走向集约化,拓展市场空间、提高收视质量、规范经营管理。所以,县级广播电视网络应在现有网络基础上加强网络升级建设,变单向网络为既有广播信道又有交互信道的双向网络(最好能建立起具有自愈能力的环形双向网),建立高效稳定的回传体系,增加业务范围。

考虑将来要开展vod点播、宽带数据、远程教育等综合性业务,以及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等趋势要求,所以,改造后的县级有线电视网络必须与国家、省、市干线相联,实现资源共享,为电视节目和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增强保障。

第三、加强增值项目建设。县级网络在保证传统有线电视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增值业务,增加经营收入。改造后的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是一个提供视频、数据和语音等业务的综合信息传输平台,我们可以利用广电网络的带宽资源为居民用户提供宽带上网业务,满足企业级的商业接入,满足不同层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以业务多样化、服务个性化、高品质、高品位的最具有增值竞争力的业务,例如,大流量广播类的高清数字电视,可视电话或vod等大流量的交互业务的开展,以及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智能小区联网等的应用。

第四、加强品牌服务建设。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到来,网络升级改造是基础,用户服务是保障。必须完善服务体制、提高服务人员素质,畅快地解决问题,从而树立广电网的品牌形象。

有线电视从模拟到数字,无论是广电网还是广电人都在经历着一场蜕变。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今天,必须做好3个转变:从过去的事业管理型向企业经营型转变、从垄断经营型向服务竞争型转变、从建设(器材、设计、施工)+管理的混合经营型向网络信息服务运营商转变[1]。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进一步严格规范服务流程,加强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及时处理、妥善化解数字化进程中的各类问题,以优质的服务和用户欢迎的各种业务提高性价比,真正让人民群众体会到数字化带来的好处和便利。

电视调查报告篇10

1.前言 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教育司批准立项,自2001年2月至8月在全国范围内对广播电视系统职工进行了体质与健康情况调查。此类关于广播电视工作者体质与健康的调查自建国以来尚属首次,这也是对我国成年人体质监测工作的完善和补充。通过本次调查全面准确地掌握了我国广播电视系统职工的体质与健康情况,经过统计研究发现了广播电视工作者这一职业群体在体质与健康方面存在的共性和特性,获得了客观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此次调查结果可以为广播电视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供决策依据,为科学指导广电系统职工开展体育锻炼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广播电视工作者增强体质保持健康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 2.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2.1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选自全国广播电视系统19个省市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在职职工。 2.2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样本数量:共发出调查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59份,回收率为94.1%,在659份有效问卷之中男性294人,占44.6%,女性365人,占55.4%。学历构成;研究生及以上18人,占2.7%,大学本科171人,占25.9%,大专426人,占64.6%,高中28人,占4.2%,其他16人,占2.4%。年龄构成:最低年龄18岁,最高年龄57岁。职务构成:编辑174人,占26.4%,记者159人,占24.1%,技术人员137人,占20. 8%,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153人,占23.1%,行政管理人员68人,占10.3%,其他33人,占5.0%。样本覆盖区域范围:样本选自北京、重庆、广东、河北、河南、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山东、山西、江苏、福建、安徽、四川、宁夏、甘肃、江西、湖北和湖南等19个省市自治区,覆盖中央台、北京台、凤凰台及省市地县广播电视系统的各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3.结果与分析 3.1我国广播电视工作者健康情况调查与分析 3.1.1健康总体状况与患病情况,被调查者对自身健康总体状况进行的自我评价共设有4个等级,调查结果的排序为:①良好65.0%,②一般20.7%,③优13.6%,④比较差0.8%。评价结果表明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表示满意,优良率达到78.6%,其余21.5%的人认为一般和比较差,这可能是因为患有某些疾病或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某些方面不太满意造成的,这些问题在下面进行的关于患病情况的结果分析中可以找到部分答案。对目前患有疾病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患病率的前5位是:①胃病31.7%,其中1.2%很严重;②职业病23.0%,其中1.5%很严重;③心脏病4.6%;④高血压2.9%;⑤肝病1.9%。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表现出三个显著的特征,其一是患病率前5位的排序与1995年全国职工体质调研中的同类结果对比存在很大差异,位居全国职工患病率前两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病在本调查中排位第3和第4,位居全国第3位的职业病在本调查中排位第二,在全国排位很低的胃病居于本调查结果之首位,这种位置的变化形成的患病情况差异是很大的。其二是各项疾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全国调研结果的水平,如全国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均为2.1%,肝病的患病率为0.8%.,本调查这三类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4.6%、2.9%和1.9%,分别高于全国水平2.5、0.8和1.7个百分点。其他疾病的具体数据对比略。其三是胃病和职业病患病率之高及其排列在本调查结果中第一第二的位置,使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患病状况带有很显著的职业特征。由于工作紧张压力大、工作时间无规律等原因造成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缺乏规律是广播电视工作者中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因而导致胃病和职业病居于患病率之首。综合上述特征可以看到,对广播电视工作者健康产生主要影响的疾病不仅是带有很强职业特征的胃病和职业病,心血管疾病和内脏器官的慢性疾病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3.1.2本次调查对影响健康的正负两方面因素进行的调查,分别列出了7项内容,现将统计结果排在前5位的原因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 排位

电视调查报告篇11

收视率样本户“被污染”的传闻,其实从2002年就开始在一些业内人士中流传。国内某家大型电视台研发部门的人员就对记者明确表示,“这在电视台早已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了。”打着各种名头的“内部人士”在部分电视台高管的授意下篡改收视数据,乃至收买样本户之类的操作,在各方心照不宣中巧妙遮掩了很多年。对此,调查公司有所察觉,广告主有所耳闻,其他电视台也有所回应。

但经由《人民日报》的报道,这个业内“秘密”成了社会话题,引来更多的业外哗然。“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某家卫视的总监对《综艺》如此慨叹。

多年来,调查公司、电视台、广告主三方形成了一个互相博弈又互相依存的复杂生态链。

对于调查公司来说,其一边与电视台有着资产关系,一边还和4A广告公司也有千丝万缕的资产关联。其所提供的数据,一边要客户满意,一边又要平衡成员间的矛盾。虽然名义上是第三方,但真正要做到“第三方”的独立客观现实难度不小。

广告主尽管可以左右投放,但他们对于节目效果的评判,主要支持数据只能从调查公司和电视台得到。所以,他们对收视率只能选择信任。

电视调查报告篇12

因为《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是第一次对中国电影艺术创作推出的研究报告,因此备受关注。参加座谈会的电影界专家学者就中国电影创作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饶曙光强调眼睛要向下看。他认为,中国电影研究的立场要有一个调整,要从精英立场转移到大众立场,不能把电影研究变成空中楼阁。要从重电影票房转移到增加对观众人次的研究,尤其要关注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观众人次。电影票房收入虽然重要,但不是全部的依据,人次虽不能计入经济效益,但对中国电影创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当前中国电影的研究重点还应该放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类型片上,进一步建构主流商业电影体系,推动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侯克明希望敢于面对创作现实。他说,中国电影产量虽然多了,但创作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对创作上的艺术研究还远远不够,创作问题远比产业问题大。《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的出版对电影创作研究会产生很大影响,希望能坚持做下去,更希望这些研究能让创作者看到。因为目前拍摄者、投资者并不太知道中国电影的创作状况,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创作者对自己没有准确的评价。电影批评家要继续解放思想,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电影创作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讲出来,努力加强和扩大电影评论的声音。艺术报告不要追求大而全或面面俱到,要有重点分析,可以有多种写法,要敢于面对现实,面对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发言时先站起来向作者鞠躬,由衷地表示对这两部报告出版的祝贺和对作者的敬意。目前,高校有影视专业两千余个,研究生有三千余人。他认为两部报告为高校大学生、研究生提供了数据和依据。该报告开创了电影研究的新阶段。郑洞天希望报告每年能有针对性地提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类型片的问题,去年中国共生产了526部影片(包括120部电视电影),其中有多少部是类型片?我们的类型片不够成熟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再比如中国大片的问题,是否制作越大越挣钱?大片越拍越没有思想?应通过每年的报告把中国电影的现实真实地报告给创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提出增加未成年观众电影调查。她说,影视文化对未成年观众有哪些影响,应该是报告的内容之一。今年,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就未成年观众价值观的形成、对明星的认知度、对某些电影的暴力倾向的反应等进行了问卷调查,今年的调查对象选择的是都江堰的中学生。5月11日,包括聚源中学在内的孩子们最后交上了答卷,没想到第二天就发生了大地震,很多参与调查的孩子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学院已决定把调查问卷捐给相关的博物馆,作为永久的纪念。黄会林建议,应该重点对未成年孩子们对当下影视文化的看法进行调查,他们才是中国电影市场未来的主力军。

针对当前名目繁多的各类报告,中国影协在去年《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推出的基础上,以其时效性和指导性俱佳的优势,今年又推出了《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两部。中国影协日前在京举行了两部报告的座谈会。

《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组织撰写,由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浩东担任主编,多位从事电影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参与了这个研究项目。该报告充分发挥影协广泛联络和深入调查的优势,把“一手数据分析”与产业视角的独特研究结合起来,既尊重数据的客观准确,又发挥撰写报告专家的理论分析智慧,对2007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科学而客观的阐述,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综合性等特点,对业界、学界了解2007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作为国内第一部年度电影艺术创作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组织撰写,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主任尹鸿、秘书长刘浩东担任主编,作者由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电影理论评论专家组成。该报告以年度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为研究对象,全书共包括十二个章节和一个专题研究,分别为中国电影创作年度综述、年度热点、年度创新、年度症候、年度走向、导演艺术、剧作艺术、表演艺术、摄影艺术、声音艺术、新技术、港产合拍片的年度分析,以及专题研究中国进口分账影片态势分析。此外,报告还收录了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2007年度十部优秀国产影片推介活动”的片目名单。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推出这部艺术创作报告的目的,旨在让更多的人在聚焦产业喧嚣的同时,冷静细致地思考电影艺术层面的诸多元素,从电影创作本体上把脉国产影片,把理论家、评论家的判断与声音传递给社会大众,以期在电影理论评论中坚持主流文化的声音。该书凸显出三个特点:一是改变了只关注精英和艺术电影的传统角度;二是对实现市场转型做了全面的关注;三是对新形势下的主流电影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因为《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是第一次对中国电影艺术创作推出的研究报告,因此备受关注。参加座谈会的电影界专家学者就中国电影创作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饶曙光强调眼睛要向下看。他认为,中国电影研究的立场要有一个调整,要从精英立场转移到大众立场,不能把电影研究变成空中楼阁。要从重电影票房转移到增加对观众人次的研究,尤其要关注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观众人次。电影票房收入虽然重要,但不是全部的依据,人次虽不能计入经济效益,但对中国电影创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当前中国电影的研究重点还应该放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类型片上,进一步建构主流商业电影体系,推动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侯克明希望敢于面对创作现实。他说,中国电影产量虽然多了,但创作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对创作上的艺术研究还远远不够,创作问题远比产业问题大。《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的出版对电影创作研究会产生很大影响,希望能坚持做下去,更希望这些研究能让创作者看到。因为目前拍摄者、投资者并不太知道中国电影的创作状况,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创作者对自己没有准确的评价。电影批评家要继续解放思想,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电影创作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讲出来,努力加强和扩大电影评论的声音。艺术报告不要追求大而全或面面俱到,要有重点分析,可以有多种写法,要敢于面对现实,面对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发言时先站起来向作者鞠躬,由衷地表示对这两部报告出版的祝贺和对作者的敬意。目前,高校有影视专业两千余个,研究生有三千余人。他认为两部报告为高校大学生、研究生提供了数据和依据。该报告开创了电影研究的新阶段。郑洞天希望报告每年能有针对性地提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类型片的问题,去年中国共生产了526部影片(包括120部电视电影),其中有多少部是类型片?我们的类型片不够成熟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再比如中国大片的问题,是否制作越大越挣钱?大片越拍越没有思想?应通过每年的报告把中国电影的现实真实地报告给创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提出增加未成年观众电影调查。她说,影视文化对未成年观众有哪些影响,应该是报告的内容之一。今年,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就未成年观众价值观的形成、对明星的认知度、对某些电影的暴力倾向的反应等进行了问卷调查,今年的调查对象选择的是都江堰的中学生。5月11日,包括聚源中学在内的孩子们最后交上了答卷,没想到第二天就发生了大地震,很多参与调查的孩子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学院已决定把调查问卷捐给相关的博物馆,作为永久的纪念。黄会林建议,应该重点对未成年孩子们对当下影视文化的看法进行调查,他们才是中国电影市场未来的主力军。

电视调查报告篇13

因为《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是第一次对中国电影艺术创作推出的研究报告,因此备受关注。参加座谈会的电影界专家学者就中国电影创作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饶曙光强调眼睛要向下看。他认为,中国电影研究的立场要有一个调整,要从精英立场转移到大众立场,不能把电影研究变成空中楼阁。要从重电影票房转移到增加对观众人次的研究,尤其要关注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观众人次。电影票房收入虽然重要,但不是全部的依据,人次虽不能计入经济效益,但对中国电影创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当前中国电影的研究重点还应该放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类型片上,进一步建构主流商业电影体系,推动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侯克明希望敢于面对创作现实。他说,中国电影产量虽然多了,但创作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对创作上的艺术研究还远远不够,创作问题远比产业问题大。《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的出版对电影创作研究会产生很大影响,希望能坚持做下去,更希望这些研究能让创作者看到。因为目前拍摄者、投资者并不太知道中国电影的创作状况,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创作者对自己没有准确的评价。电影批评家要继续解放思想,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电影创作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讲出来,努力加强和扩大电影评论的声音。艺术报告不要追求大而全或面面俱到,要有重点分析,可以有多种写法,要敢于面对现实,面对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发言时先站起来向作者鞠躬,由衷地表示对这两部报告出版的祝贺和对作者的敬意。目前,高校有影视专业两千余个,研究生有三千余人。他认为两部报告为高校大学生、研究生提供了数据和依据。该报告开创了电影研究的新阶段。郑洞天希望报告每年能有针对性地提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类型片的问题,去年中国共生产了526部影片(包括120部电视电影),其中有多少部是类型片?我们的类型片不够成熟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再比如中国大片的问题,是否制作越大越挣钱?大片越拍越没有思想?应通过每年的报告把中国电影的现实真实地报告给创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提出增加未成年观众电影调查。她说,影视文化对未成年观众有哪些影响,应该是报告的内容之一。今年,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就未成年观众价值观的形成、对明星的认知度、对某些电影的暴力倾向的反应等进行了问卷调查,今年的调查对象选择的是都江堰的中学生。5月11日,包括聚源中学在内的孩子们最后交上了答卷,没想到第二天就发生了大地震,很多参与调查的孩子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学院已决定把调查问卷捐给相关的博物馆,作为永久的纪念。黄会林建议,应该重点对未成年孩子们对当下影视文化的看法进行调查,他们才是中国电影市场未来的主力军。

针对当前名目繁多的各类报告,中国影协在去年《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推出的基础上,以其时效性和指导性俱佳的优势,今年又推出了《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两部。中国影协日前在京举行了两部报告的座谈会。

《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组织撰写,由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浩东担任主编,多位从事电影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参与了这个研究项目。该报告充分发挥影协广泛联络和深入调查的优势,把“一手数据分析”与产业视角的独特研究结合起来,既尊重数据的客观准确,又发挥撰写报告专家的理论分析智慧,对2007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科学而客观的阐述,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综合性等特点,对业界、学界了解2007年度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作为国内第一部年度电影艺术创作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组织撰写,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主任尹鸿、秘书长刘浩东担任主编,作者由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电影理论评论专家组成。该报告以年度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为研究对象,全书共包括十二个章节和一个专题研究,分别为中国电影创作年度综述、年度热点、年度创新、年度症候、年度走向、导演艺术、剧作艺术、表演艺术、摄影艺术、声音艺术、新技术、港产合拍片的年度分析,以及专题研究中国进口分账影片态势分析。此外,报告还收录了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2007年度十部优秀国产影片推介活动”的片目名单。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推出这部艺术创作报告的目的,旨在让更多的人在聚焦产业喧嚣的同时,冷静细致地思考电影艺术层面的诸多元素,从电影创作本体上把脉国产影片,把理论家、评论家的判断与声音传递给社会大众,以期在电影理论评论中坚持主流文化的声音。该书凸显出三个特点:一是改变了只关注精英和艺术电影的传统角度;二是对实现市场转型做了全面的关注;三是对新形势下的主流电影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因为《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是第一次对中国电影艺术创作推出的研究报告,因此备受关注。参加座谈会的电影界专家学者就中国电影创作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饶曙光强调眼睛要向下看。他认为,中国电影研究的立场要有一个调整,要从精英立场转移到大众立场,不能把电影研究变成空中楼阁。要从重电影票房转移到增加对观众人次的研究,尤其要关注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观众人次。电影票房收入虽然重要,但不是全部的依据,人次虽不能计入经济效益,但对中国电影创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当前中国电影的研究重点还应该放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类型片上,进一步建构主流商业电影体系,推动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侯克明希望敢于面对创作现实。他说,中国电影产量虽然多了,但创作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对创作上的艺术研究还远远不够,创作问题远比产业问题大。《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的出版对电影创作研究会产生很大影响,希望能坚持做下去,更希望这些研究能让创作者看到。因为目前拍摄者、投资者并不太知道中国电影的创作状况,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创作者对自己没有准确的评价。电影批评家要继续解放思想,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电影创作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讲出来,努力加强和扩大电影评论的声音。艺术报告不要追求大而全或面面俱到,要有重点分析,可以有多种写法,要敢于面对现实,面对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发言时先站起来向作者鞠躬,由衷地表示对这两部报告出版的祝贺和对作者的敬意。目前,高校有影视专业两千余个,研究生有三千余人。他认为两部报告为高校大学生、研究生提供了数据和依据。该报告开创了电影研究的新阶段。郑洞天希望报告每年能有针对性地提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类型片的问题,去年中国共生产了526部影片(包括120部电视电影),其中有多少部是类型片?我们的类型片不够成熟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再比如中国大片的问题,是否制作越大越挣钱?大片越拍越没有思想?应通过每年的报告把中国电影的现实真实地报告给创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提出增加未成年观众电影调查。她说,影视文化对未成年观众有哪些影响,应该是报告的内容之一。今年,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就未成年观众价值观的形成、对明星的认知度、对某些电影的暴力倾向的反应等进行了问卷调查,今年的调查对象选择的是都江堰的中学生。5月11日,包括聚源中学在内的孩子们最后交上了答卷,没想到第二天就发生了大地震,很多参与调查的孩子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学院已决定把调查问卷捐给相关的博物馆,作为永久的纪念。黄会林建议,应该重点对未成年孩子们对当下影视文化的看法进行调查,他们才是中国电影市场未来的主力军。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