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电视体育论文实用13篇

电视体育论文
电视体育论文篇1

二、现阶段大学生体育信息需要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每一位学生都有着与媒介接触的经验,无论是媒介的基本性质、媒介的主要作用,还是媒介在不同程度所带来的影响,都可以进行表达。

但是,大学生的经验较少,显然无法利用准确的语言将其进行表述。根据传播学理论,可以将受众与传媒的关系定位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自我理解、行动定向以及娱乐。首先,自我理解作为现阶段大学生体育信息需要的主要特点,主要是指在利用媒介体育信息的基础上,对个人的体育知识、体育文化、体育行为以及体育情感进行维持与扩充,使媒介能够对自身有所了解。大学生在对媒介的依赖程度上,能够对社会、对电视体育类节目产生一定的依赖关系,并在依靠多种途径中将体育现象进行表达,并加强自身与体育文化、体育知识的联系。其次,行动定向则是指受众在传媒的因素中对自身体育行为进行指导,加强自身的认识。其中,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最为重要的媒介影响便是媒介所带来的宣传,媒介的宣传内容能够促进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的了解,加强对电视体育类节目的认识,从根本上带动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最后,娱乐是社会发展的形态之一,也是电视体育节目、体育教学发展的形式之一。在娱乐的影响下,媒介能够通过各种美学因素、文化因素、轻松因素将体育的魅力传达给大学生,引起当代大学生的认识与理解,使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选择体育知识以及体育运动。

三、电视体育节目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与作用

(一)电视体育节目改善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环境所谓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环境是由体育参与者的体育观念、体育行为、体育意识、体育道德、体育文化素养等方面所组成的。在体育教学中,人文环境是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环境,不仅能够使学生对人文知识、体育文化进行学习,并且还能促使学生产生正确的人文理念,培养成规范且严格的体育道德素养,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体育水平。而我国电视体育类节目在发展的过程中,以普遍性以及渗透性为体育教学营造了良好的“体育信息环境”,在该环境中,高校体育教学的方式与模式发生改变,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以及行为方式也产生了变化,并且对体育有了正确的看法,从根本上促进当代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对体育行为作出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体育人文观念。比如像央视推出的《体育人间》,作为一项体育纪录片,该节目的主体便是人,并且在2002年,湖北电视台所拍摄的乙烯类人文关怀电视体育节目,对体育教学中所蕴藏的人文关怀进行了探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我的同桌》,该作品选取以为小女孩与一位运动员作为主角,将同桌之间的体育活动进行阐述,在突出人文关怀的同时,也促进大学体育教学中人文意识的加深。

电视体育论文篇2

在传媒多元化、全球化和实体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电视体育频道成功地走向市场经济的运作与营销,成为传媒经济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数字电视(DTV)是指从电视节目采集、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1]。但在电视资源垄断的恶质竞争环境中,①数字电视体育频道面临运营资金的匮乏、数字技术的冲击、节目制作费用高涨、受众流失等重大问题。

中国电视体育频道正向数字化频道转向,遭遇“电视是免费公共服务产品”的传统传媒消费理念的挑战,被质疑为市场区隔,受到受众的质疑和诘难。中国数字电视体育频道始终缺乏具体有效的营销策略,扩大收视群体,与他们建立长久稳固的关系,影响他们的信息接收习惯,得到他们直接的收视回馈。

在数字电视体育频道的营销过程中,数字电视体育频道应建立传媒与受众双向互动的管道。有了双向交互式环境,数字电视体育频道的节目和信息可经交互式的设计,直接传输给顾客。顾客可采用小额付费方式,支持电视体育频道。

一、第二现代:电视体育频道的生存图景

电视体育频道所能提供的节目形态和内容相当有限,受到广告量、收视率、市场区隔等因素的左右。数字电视体育频道优化体育资源配置,提供优质体育节目文本,落实人类社会对“杰出”、“超越”、“多元”等体育文化理想的追求。

数字电视频道整合不同的传播形式,跨足其他媒介,加深跨媒介竞争的激烈程度。数字化后的体育资讯可以任意地切割,再加以组合,吸引收视大众。电视体育频道数字化还可使得资讯传递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网络得以建立,资讯传递者可先倾听接收者的需求,再修正资讯后送出。

数字化技术在电视领域的应用,代表着社会已进入第二现代,集体的关系产生质变。电视体育频道的政策原则与哲学基础,需要反思现代电视体育频道的生存状态。

Beck用第二现代说明社会变迁,第一现代是指依线性逻辑运作的社会系统,内部形成固定且平衡的结构,唯有外在的力量才能破坏它的结构[2]。第一现代是以国家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人因而被称为公民。在第一现代的社会逻辑中,电视体育频道运作的经费来自于纳税人的税金,节目的生产都是为公民服务,属于公共福利产品。中国电视体育频道长期以免费电视为主,体育赛事转播是主要依靠广告费支撑。“中国观众习惯于免费看电视,要转向付费看电视难度很大。”[3]2007年2月13日,数字电视运营商天盛传媒获得了中国大陆地区2007—2010赛季英超全部380场比赛,包括手机、互联网、电视的全媒体转播权。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三年之内,中国大陆地区将不会在公共频道看到英超电视的转播,英超赛在中国大陆将正式进入“收费”时代[4]。这种数字付费电视模式能否在中国大陆取得成功还面临着重重困难,传媒界持观望和保守态度。

电视体育频道面对第二现代的科技环境——数字化,强调频道的多元化、分众化、差异化,节目内容可以切割重组,竞争对手来自不同媒介,甚至引入跨国公司,让始终坚持服务所有公民的传统电视体育频道措手不及。电视体育频道数字化给电视市场带来的影响包括:(1)需求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创新的服务出现,除了频道和节目的组合方式千变万化外,内容可以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族群设计,提供他们不同时间、地点的特殊需要。(2)竞争加剧,不仅新竞争者投入市场,即使原来的业者也因为害怕竞争,不断地扩充频道,增加服务的范围,例如BBC就增加好几个数字频道,以维系其主宰的地位,但无论如何,数字电视市场已不可能再回到过去寡占的状态。

“北京配合申奥,提出了建立‘数字北京’的口号。北京计划投资的2800亿中有300亿用于信息化建设,奠定‘数字北京’的基础。……‘数字北京’的建设,将大大促进媒体的发展,进而推动数字电视的发展。……广播电视要实现从模拟向数字的技术转变,提供数字电视及其增值服务,这是奥运广播电视转播中最重要的方面。”[1]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数字电视普及和发展将变成现实。面对复杂多变的数字电视市场,数字电视体育频道应该如何回应?电视体育频道应将体育电视传统价值嵌入新发展的数字模式,产生双向交流的互动性,使得受众参与的机会增加,促进节目内容的“个性化”,并将观众连结成网络使其相互建立关系。电视体育频道已进入“后现代”的时空环境,不进行营销策略变革,数字电视体育频道营运将更加困难。

二、个性化营销:电视体育频道的“蓝海战略”

数字化说明媒体的第二现代已经到来,中国电视体育频道必须面对国家支持的滑落、竞争市场的扩大、节目支出的增加等外在环境的挑战。数字电视体育频道要实现营销的革命性发展,应完成“大众化”、“分众化”向“个性化”营销策略的演进,而“个性化”营销奠基于顾客忠诚度为本的信赖机制。大众营销推销产品,使用抓住顾客注意力的宣传工具,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而个人化营销则长期经营与消费者的关系,多应用传统直效营销的策略。大众营销走市场分割路线,将目标市场看做一块大饼,根据营销需求进行切割,个人虽是市场的消费主体,却隐身市场区隔背后,以数字代表,其身份反而不被认知,最多使用人口学的基本变项,如年龄、性别、收入、地理区域等加以归纳,难以准确评估日益多变的市场;而个性化营销从“可验证身份的个人”着手,将市场中交易行为类似的个人聚集成群,视为营销标的,针对他们的购物习惯、浏览行为、过去历史等进行记录和分析,再由所得信息重组顾客群,将其“视为活生生的人(people),不是人口区块(censussegments)。”[5]个性化营销重视验证个人身份,企业数据库内为每位顾客个别设定编号,有关其个人的数据无论是来自信用卡交易、网络购物、客服部门、问卷填写、甚至人口统计等渠道,都会收录在编号的档案内,经过一系列科学化管理程序,分门别类存放,随时供企业取用。中国数字体育电视巨头——天盛传媒希望通过以数字付费电视为主,手机媒体、互联网为辅的模式来尝试体育赛事的转播运营新模式。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的分析数据表明,中国的英超球迷数在2700万到3250万之间[3]。这些球迷每年只要有1%~2%能成为天盛的用户,天盛公司的运营前景就很可观。天盛对于不同的用户,必须建立有效的互动沟通渠道,实行收视实时监控,建立用户数据库和信息交互平台,随时提供个性化服务,以确保一定的用户规模。

“整合营销传播”[5]勾勒了个性化信赖机制的雏型,也是个性化营销的重要形式之一。相对于其他的个性化营销理论,整合营销传播提供了更完整的架构。“整合营销传播”不仅规划一套与顾客建立稳定关系的方式,让彼此的信赖长久发展,更注重关照企业本身如何能借经营顾客所产生的回馈,持续成长。针对“信赖机制”命题的社会性,“整合营销传播”完善了建立信赖机制的步骤与方法,建立了信赖机制的回馈路径,提高其对用户回应的反馈灵敏度。

“整合营销传播”定义的“整合”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数字电视体育频道内各部门的整合,用单一的传播资讯与顾客对话,其优点是能够集中体育频道所有资源,使顾客获得整体频道品牌形象。二是使用媒介的整合,根据数字电视体育频道资讯规划营销策略,选择最符合需求和经济效益的媒体。这样的观点已经超越传统营销的范围,是要建立数字电视体育频道经营综效与顾客忠诚度的直接关系;数字电视体育频道不但知道顾客的个别需求,且能够统合整体力量,提供商品或服务,以满足其个别需求,之后顾客要立刻将其感受和建议回馈给数字电视体育频道,让体育频道有机会修正策略,持续高质量的服务。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敢于推动个性化信赖机制,主要的是因为近年来,取得、操控、诠释顾客资料的工具,发展快速且价格低廉所致,不过数字电视体育频道要整合来自不同渠道的顾客相关信息,开发有效的营销策略,仍具有相当的困难度,需要更精确的操作模式。

1992年以来,默多克美国新闻集团旗下的英国天空卫视(SKY)就开始意识到整合营销的重要性,以1.91亿英镑的价格击败竞标对手ITV,拿到了英超前五年的独家转播权。SKY买下转播权后开始大力推广收费电视,免费为家庭安装卫星接收器,发送电影、体育、新闻等节目,然后收取月租费。英超也因为天空电视台的介入,成为当今国际足坛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足球联赛。

结语

数字电视体育频道在第二现代的媒介生态中,面临着受众频道多元选择的市场压力。第二现代的媒介环境虽然带来了多元选择,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但对于数字电视体育频道来说却是最好的机会去开创与观众互动的渠道,而不是将他们视为抽象的受众,喂养他们所谓优质节目。有了互动渠道,数字电视体育频道能够针对观众的需求,将资讯个性化,获得他们的信赖。无论频道增加多少,信息呈现的方式如何变化,数字电视体育频道都能靠观众而生存,尤其是未来多次的小额付费制度,能帮助数字电视体育频道累积人脉和忠诚度,让这个媒体得到充足的经费赞助和运营绩效。

参考文献:

[1]高飞.体育报道将成为推动数字电视发展的先锋力量[J].记者摇篮,2007,(11):44.

[2]Beck,U&Beck-Gernsheim,E.Individualization:InstitutionalizedIndividualismandItsSocialandPoliticalConsequences.Sage:

London,2002:148-151.

[3]王晓东.英超转播权开发与中国付费体育电视发展[J].传媒观察,2007,(11):49-51.

电视体育论文篇3

近日,在百度搜索栏里,以“影评”“电影评论”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分别得到约六千九百八十万和七千八百七十万个搜索结果。在这些搜索结果中,既有专家、学者的理论性评论文章,也包含媒体人、电影爱好者的评说言论。由此可见,相对于《中国电影报》《大众电影》《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传统纸媒,后窗看电影、网易博客、新浪微博、豆瓣电影、Mtime时光网、猫眼电影、格瓦拉@电影、今日影评、360电影评论、“非一流评论:左岸影视,右畔文学”、后窗、虹膜、迷影网、毒舌等互联网站、自媒体、公众号已成为当下中国电影评论的新平台,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对正在院线上映或从前看过的电影发表观赏、反思、探讨、评价的言论和文章,短、平、快的电影评论应运而生,打分、一句话影评最为普遍,弹幕也一时风靡,昔日鲜有机会在大众平台发出自己声音的普通观众俨然成为中国电影评论的主角。人员更加广泛,队伍更加壮大,文章更加海量,数字环境下的电影评论在中国文艺评论园地里形成了一道特殊而靓丽的文化景观。

然而,在这样一个张扬个性、自由表达的数字化时代,电影评论繁荣景象背后的隐忧和短板其实也值得注意。一是影评文本上与日俱增的多为碎片化、感想化乃至戏谑化、浅显化的文字,或为吐槽言论,或为赞美话语,甚至是一些夹杂着一堆图片、表情包而与电影无关的文字垃圾,缺乏电影理论的有力支持和系统、理性的深入分析,质量参差不齐,品格高低不等;二是评论人员上虽是全民影评,但频繁现身的多是一批凭着浓厚兴趣和满腔热情进行影评写作的电影发烧友,虽有一定理论基础,但多非电影科班出身;三是收受红包、恶意评分、影评失真、水军泛滥之类的恶劣现象,更在不断让电影评论界蒙受羞辱。

面对数字化时代纷繁复杂、众语喧哗的电影评论,无论是严肃的影评人,还是热心的爱好者,尤其是政府有关部门,都应对新时代影视教育保持一种重视和敬畏的态度,才能够在数字化时代中共同营造健康良好的电影评论风气,建构风清气正的电影文化氛围。

首先,日益普及的影视教育可以为电影评论培养人力资源。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南京、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就建立了电影学校开展影视教育。改革开放四十年尤其是2000年以来,中国影视教育在高科技时代背景下更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中国教育的后起之秀。随着2018年11月21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这一文件的联合印发,今后中国各类学校将基本普及影视教育。因此,大凡进入学校受过教育的人员,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抑或基础教育,都将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国影视教育的熏陶和洗礼,影视教育则会从不同层面为中国电影评论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大量的人才资源。事实上,当下中国电影评论队伍之所以能够茁壮成长,早就在受惠于中国影视教育所作的重要贡献。互联网时代虽然人人都可以是电影评论家,但接受過影视教育的人从事电影评论毕竟会棋高一着!

就湖南而言,近二十年来的影视教育迅速发展。2000年6月,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主要为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公司、动画公司等传媒机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现设有“戏剧影视表演”的“影视艺术学院”“影视动画”的视觉艺术学院和“影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曾被誉为“广电湘军”的摇篮。而真正在电影评论领域产生较大影响的,则是这样几所拥有完备影视艺术教育体系的高等学校。2001年3月,湖南师范大学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现设有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等本科专业。2002年3月,湖南大学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联合创办广播影视艺术学院,设有广播电视编导、表演等本科专业;2010年1月,该院与新闻与传播学院合并组建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2008年8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率先在湖南省内获得影视戏剧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9月,湖南师范大学与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3所高校获准设置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3年4月,教育部批准湖南师范大学在文学院开办湖南省第一个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类)本科专业,后有衡阳师范学院、湖南科技学院相继开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怀化学院、长沙学院等设置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等专业。同时,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湖南女子大学以及省内一些高职高专相继开设了与影视艺术相关的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动漫专业等。所有这一切,无疑为湖南电影评论队伍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系统常态的影视教育可以为电影评论储备知识资源。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集文学、戏剧、音乐、摄影、绘画、舞蹈等表现形式于一体,对这一视听化的文化审美对象展开评论,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累积。当下,影视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已开始成为中小学、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门类,甚至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这样的专业教育链。各类学校纷纷开设《影视鉴赏与评论》《影视文化概论》之类的公共选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对学生进行非专业的影视知识普及;而告别文学门类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一级学科之一的“戏剧与影视学”“戏剧影视文学”这样的专业教育,自2011年以来也有了近十年的历史。系统化、常态化、规范化的影视教育,尤其是高等学校影视教育常会涉及影视鉴赏、影视创作、影视语言、中外电影研读与分析、影视史论、影视编剧、影视导演、影视明星、影视美学、影视理论思潮、影视文化分析、影视批评、影视传播学等内容,多以普及影视知识为前提,更以启思增智和专业培养为宗旨,不仅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要求,更为各色人等从事电影评论供给了系统而丰厚的知识资源。

最后,科学规范的影视教育可以为电影评论提供方法资源。在数字化语境中,中国电影评论的方式、方法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传统纸质媒介影评与综合性门户网站专栏、论坛、博客、公众号等网络影评交相辉映,专业电影评论人员与业余影评齐头并进,开放性、互动性、灵活性、真实性、便捷性和实时性的影评空间激活了无数人开口、动笔评说电影的欲望,这就更加需要广大影评人员重视和掌握恰当的电影评论方法,以确保数字化时代我国电影评论的正确发展方向,而影视教育恰好在这一方面为电影评论做好了扎实的铺垫。

一是强调思想的正当引导。关于文艺工作有过多次重要论述,其中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批评,因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而2016年11月7日、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也明确指出,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和保障电影创作自由,倡导电影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鼓励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电影。因此,作为文艺批评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评论,在评论影片时首先需要讲政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各类学校在影视教育过程中,无不将“立德树人”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无不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影视评论人才培养体系中。早在1996年,原國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的通知》就指出大学影视鉴赏等艺术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而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尤为强调包括影视教育在内的各类专业课程需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彰显出影视教育向来重视价值观的引导,能够保证接受过影视教育的影评人执笔评说电影之际,首先能够坚守真、善、美的审美立场,不受经济利益裹胁,树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论态度,弘扬崇高精神、高尚情操,正确认识影片的思想价值,引导观众透过影片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担起电影评论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

电视体育论文篇4

一、历经30多年的使命担当

中国教育电视台是教育部主办的唯一的部级专业电视台,1986年10月1日正式播出。30多年来,中国教育电视台切实担负起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教育文化素质、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使命,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公益性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是在邓小平同志亲切关怀下诞生的。1977年10月,受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英国有关利用电视等现代化手段创办开放大学经验的启发,基于当时人才的短缺以及教育发展的实际困难,邓小平决定我国利用电视手段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邓小平的倡议下,1985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卫星电视教育领导小组。1986年6月,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利用卫星电视开展教育工作的通知》。10月1日清晨6点,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个电视频道“中国教育电视”(英文简称CETV)正式开播。1987年11月2日,国家教委党组发文建立中国教育电视台。1988年10月29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开通第二个卫星教育电视专用频道。1996年5月1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35频道正式发射播出。2000年10月31日,又开通了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平台(CEBSAT)。2005年10月,中国教育电视台开通面向全国近一亿婴幼儿及其家长的早期教育专业数字付费频道。2009年3月2日,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卫视频道正式开播。2012年11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开办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CENTV)。30多年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早在1995年同志就为时正方兴未艾的教育电视欣然题词:“教育电视,大有可为”。正因为此,中国教育电视台才能在30多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微波传送到微波、光缆、有线和卫星传送并举,从一个频道到5个卫星、地面和数字频道,从模拟到数字再到高清,事业蒸蒸日上,影响愈来愈大。中办、国办联合下发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将中国教育电视台确定为国家“十二五”时期重点支持的十大重点媒体之一。党和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建设和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20世纪90年代,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九五”期间重点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无论是为近两亿人提供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几千万人的扫盲教育,还是为更多的人提供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教育都面临非常繁重的任务。在我国当时“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下,面对如此繁重艰巨的任务,必须采取非常规手段。邓小平所看重的正是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从中国教育电视台开播后的十年间的情况来看,三套节目共播出各类教育教学节目约15万小时,这些节目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到老年人教育,覆盖各个年龄段,是名副其实的终身教育,节目内容包括文化、科技、体育、德育等各个方面,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接受各类教育的不同需要。实践充分表明,卫星电视教育以其迅速及时、生动形象、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等优势,直接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中国教育电视台自创办之日起,就为广播电视大学播出各种教学节目,成为广播电视大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行远程教育的重要技术支撑。当时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两个卫星电视频道,播出的节目基本上是中央电大的电视课程。中国教育电视台超越时空的信息传播,为广播电视大学优化教育要素,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广播电视大学办学向农村乡镇延伸创造条件,开辟了新的办学空间,扩大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规模和教学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建台30多年来,中国教育电视台立足公益性教育电视平台定位,始终为最边远、最广大、最贫穷地区群众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助力教育扶贫。为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电视台于2000年10月31日建成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截至2016年年底,已建成终端接收站点近70万个,先后为中组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育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文化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部队士官远程教育,以及国家开放大学、新疆远程教育、甘肃远程教育等十余个单位提供远程教育传送服务,直接服务于近1亿农村中小学师生、2000万农村党员、数十万基层党员群众、数十万名部队士官,用户人群覆盖我国几乎所有省份,特别是广大西部、偏远农村和边疆海岛地区。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的建成和使用,为广大基层单位、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服务,对于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共享优质资源,提升我国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缩小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助推精准扶贫,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30多年来,中国教育电视台始终把国家、民族赋予自己的使命与自身的价值追求紧紧地连在一起。坚持立足教育,坚持贴近校园、贴近师生、贴近家长,不遗余力地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渴求教育的人们提供教育教学服务,不忘初心,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学生的空中课堂、教师的学习园地、群众的精神家园、党和政府的重要阵地”。

二、扎根教育沃土的阵地坚守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包括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内的新闻媒体做好中华优秀传统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重要遵循。中国教育电视台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主阵地和生力军作用,努力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第一,坚持党媒姓党,确保正确的办台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媒体的灵魂和生命。教育电视台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党管媒体,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教育战线大局,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做到重大教育新闻宣传不缺位、不失声、有特色,打造电视新闻品牌,切实提升教育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党管新闻媒体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党管舆论导向不能变,绝不给错误有害的作品提供传播渠道。严把宣传导向和创作导向关口,全台各载体、各终端、各部门、各环节都要自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选题设置和节目策划,确保“策划、编排、审查、播出”四权牢牢掌握在台里,守住阵地,抢占高地,彰显特色,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传播好中国教育声音。第二,勇于担当作为,抢占教育宣传舆论高地。继续坚持新闻立台,把宣传党的教育方针、营造良好教育舆论氛围作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打造《中国教育报道》《e视界》《长安街》三个电视新闻品牌,推出整点新闻,提升教育新闻舆论引导力,把牢新闻宣传舆论引导权和话语权。发起成立全国教育电视媒体联盟,以《中国教育报道》的新闻品牌为依托,打造全国教育新闻联播。探索“汇天下精华,扬独家优势”的“纵横并行”的新闻战略发展模式,开门办台、做新闻,联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中央主流媒体,以《e视界》《长安街》等电视新闻品牌为载体,整合主流媒体和兄弟教育电视台的优质资源,实现新闻线索互通、采访资源共享、传播平台互动,构建中央主流媒体的教育新闻集散地和电视播出平台,彰显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的独特价值。以新闻节目实现实时直播为契机,在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特性的同时,积极研发新型融媒体新闻栏目,使新的节目一经诞生就带着互联网基因,倒逼新闻传播思维和采编播方式的全面升级。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大编辑部运作模式,借力4G、电视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以内容整合、形式整合、渠道整合为重点,打通两个舆论场,逐步扩大教育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第三,坚持核心价值,服务工作大局。教育新闻宣传是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电视台既是教育部工作的抓手与平台,更服务于国家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服务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于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这是中国教育电视台的核心价值和工作大局。换言之,作为唯一的部级专业电视媒体,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应当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应当在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方面发挥生力军作用。按照中办、国办2015年1月印发的《关于加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需要一批教育电视台这样心有所持、肩有担当的公共媒体,其价值应当被更加重视和放大。使之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视体育论文篇5

关键词

儿童 媒体 媒体识读教育

媒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视透过荧光屏幕日以继夜地传送各种信息及价值观,不但深刻地影响每位观众,更是儿童社会化学习的重要渠道之一。与其担心电视的负面影响,因噎废食地给儿童加上各种被动的媒体保护层,还不如将媒体教育观念传达给我们的下一代。正是在这一积极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国家都有意识地发展了儿童媒体教育。纵观国外儿童媒体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事实上,也是其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对我们今天重新审视媒体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借鉴与启发价值。

一、早期机械主义儿童媒体教育理论

从19世纪20世纪之交到20世纪30年代末,西方媒体得到很大的发展,产生了万能媒体效果理论,强调信息传播完全是根据媒体和媒介内容控制者的意志,以强大的力量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指导人们的行为。这种观点不是建立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报纸、电影和电台这些新媒体的大量普及与观察的基础上,这些媒体同时也闯入了儿童日常生活和识读教育领域。与之相应的主要儿童媒体教育理论是“免疫与区辨”理论和“刺激——反应”机制。前者把媒体看作社会诸种不良影响的罪魁祸首,指责媒体“腐化了一代人”。缺乏辨别能力、易受媒体影响的儿童因为只会直截了当地接收低俗文化的影响,而成为大众化低俗报刊文化的主要受害者。

为避免儿童受到“毒害”,唯有依赖教师给儿童注射“疫苗”,即灌输媒体教育。这一理论主要反映在英国早期的儿童媒体识读教育中。

同一时期,美国儿童媒体识读教育理论主要采用“刺激——反应”机制。这一理论机制与当时西方流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有密切关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本能心理学在美国盛行的时期,这种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本能的“刺激—反应”机制的主导,由于儿童的遗传生理机制大致相同,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便能引起大致相同的反应。因此,美国儿童媒体教育者认为面对万能媒介对传统社会文化规范的强大破坏力;儿童在获得了信息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传统的价值观和行为参照系,失去了传统社会结构对他们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在任何低俗信息面前处于被动或十分脆弱的状态。教育者有责任采取适当保护措施,以免儿童受到媒体负面影响。它采用的方法是“皮下注射法”,本质上属于机械行为主义模式,指的是儿童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向儿童“注射”单一的传统文化、价值和情绪信息,并得到预期的反应,以抵抗媒体的消极影响。例如国内关于电视广告霸权对幼儿不良影响的研究如是说:“电视广告除了向幼儿播放精致的有限的信息外,无论幼儿是否需要,始终把内容强加给幼儿的视觉、听觉。它们从一开始就带有强权性质,把‘你就应该如此’的理念灌输给幼儿,逐步成为一种霸权,‘操纵和控制’幼儿。”这一结论的得出即是遵从了“刺激——反应”的机制。

总之,持机械反应理论的学者认为,儿童对媒介信息的注意主要受媒介信息呈现的知觉特征的控制,实际上是一种习惯性的反应,例如儿童在电视机前只能产生低水平的被动加工。由此,这些学者十分强调电视节目的形式特征,因为只有新奇的形式才能吸引和保持儿童的注意,而只有对电视信息的注意才能导致对内容的理解。这种文化保守主义的媒介预防教育使儿童对信息的接受处于被动区隔的状态中,家长或者教育者既是媒体疾病的诊疗者,又是儿童媒体认知与识读方式的操盘手。儿童在这种媒体教育中实际上完全被机械本能主义的暴力意识边缘化了,丧失了任何主体性。

二、实证主义儿童媒体教育理论

随着西方传播学对“方能媒体效果”研究转入实证探索之后,西方儿童媒体识读教育理论的发展也逐步实证化了,其标志是20世纪30年代早期美国“潘恩基金会”(Payne Fund)的一系列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关注电影对儿童和年轻人影响力的问题,例如1938年普林斯顿大学关于 CBS科幻广播剧《星球大战》事件的调查研究。这一研究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主要集中在使用电影和其他媒介达到计划中的说服影响和通识教育的可能性。尤其是当电视在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普及开来后,这类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媒介对儿童可能造成的伤害性效果,例如20世纪60年代罗尔瑞媒介与暴力研究。这一时期儿童媒体识读教育主要以美国模式为典范,主要特点是对主观的万能媒介效果理论寻找客观的实证评判依据,人们开始从动机与需要的角度实证分析媒体与受众的关系,教育领域对大众媒体、流行文化的态度也发生了相应转变。这一时期与儿童媒体识读教育息息相关的主要理论范式包括:

(一)中介条件理论

传播学者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发现,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4种: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的内容(包括语言与表达等,其方法和技巧不同,效果也就不同);受众本身的性质(包括受众的文化传统等)。该理论从儿童社会化的基本原则出发,厘清了媒体识读教育中儿童的主体性地位,认为社会性教育应该从儿童的“自然性”出发。人的自然性包含了人最基本的生理、心理需要,包含了人类生存最原始的本性,社会性教育若失去了与儿童的感性和现实基础的联系,则意味着部分地失去了人性,但社会性教育也要“超拔自然”,让儿童在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和谐、完整的发展,这是儿童构建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根据“中介理论”原则以及信息传播的中介因素与条件,西方儿童媒体识读教育开发了不同层次的媒体识读教育课程,并使之逐步学科化和正规化。教师们已开始利用正规教育时间,与儿童讨论媒体形式及其对个人影响等主题。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

传播学家施拉姆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少年儿童的电视接触行为与她(他)们在家庭、学校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家境不顺或与同学关系不融洽的儿童倾向于喜欢打斗暴力场面多、富于刺激性的节目,而且主要从冒险情节和场面的紧张感中获取“满足”。这种满足感实质是一种“代替的满足”,因为这部分儿童在现实“欲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寻求虚拟世界的满足感,而电视、动画恰好为她(他)们提供了这些中介。

卡兹等人在1974年发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将媒体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媒介满足”的因果连锁反应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1977年,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对这个模式作了若干补充。

“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使之具有较浓厚的功能主义色彩,但它强调了儿童的主体性地位,认为儿童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媒体,主动控制传播过程。这一理论也被用于儿童媒体识读教育的开发,重视儿童看电视是为了满足娱乐、寻求信息和社会学习的需要,电视效果实际上是儿童使用电视的结果。媒体对人的影响有赖于个体差异、特殊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网络。这对解放和尊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意义,但儿童心理的复杂性绝不仅仅是从心理需要出发进行选择的一种随意性活动。该研究片面强调儿童使用媒体的主动性,也未能客观反映媒体与儿童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媒介与暴力研究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关于儿童电视暴力效果的研究内容比较成熟,沃特勒(Wartella)等人提出了儿童电视暴力学习和模仿过程的三种主要假设模式:一种是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儿童从媒体中学到的行为,有的会受到奖赏,有的会受到惩戒;第二种是预示效果理论。当儿童在观看暴力节目时,会激发或引起其他相关思想与评价,导致儿童将来在人际环境中运用暴力的更大倾向;第三种是修斯曼的“脚本理论”。儿童的社会行为受到如何对事实进行反应的“脚本”控制的指引。电视新闻正是儿童游戏的脚本,孩子们模仿电视中的情节,代替自己创造游戏的生活方式。这将窄化游戏想象的方式与范围,并以最刺激的暴力细节和最能引起好奇感的部分作为游戏内容。

诚然,媒体节目如电视节目制作有不断超越的本质,节目必须日新又新,因此暴力和色情泛滥程度也就越来越夸张。根据统计,美国电视平均每47个节目中就会有4703个暴力场景。在这样的环境里,电视脚本教导儿童“暴力与色情是有趣的”。

效果过程是一个反复暴露于行为再现(“电视行动”)的持续流程;效果必须依赖行为的感知方式、来自情境的输出及表现与展现相关行为的机会。因此,美国儿童电视暴力效果研究采用了一种先后次序的形式。这一过程最初产生于“暴露”在电视行为模式中的“电视行动”。这是学习或模仿所关注行为的一种重要的“第一次”输入。其他相关的输入还包括兴奋与刺激的程度(电视刺激)以及其他行为(电视选择)的程度描述。“电视刺激”越多,“电视选择”越少,可能发生的定向认知就越多。两个其他的调节(输入)与后果的描述(电视感知的后果)和现实的程度(电视感知的现实)有关。积极的后果超过消极的后果越多,电视行为对现实生活来说越真实,认知(电视行动)就越可能发生。如果效果产生的条件并未达到(P=0),那么个人就会回到过程的初始阶段;如果效果具有存在的几率(P>0),那么就会产生行动机会的可能。

媒介与暴力研究使许多媒体教育者将暴力事件频仍归咎于电视媒体并得出结论:第一,电视内容充满了暴力;第二,儿童暴露在暴力内容下的时间越来越长;第三,实证研究表明观看暴力娱乐内容会增加攻击行为的可能性。美国政府成立的“全国暴力原因及防制委员会”提出的报告也指出,经常观看电视暴力行为对个人(尤其对于儿童)人格与态度均有负面影响,必须加强媒体内容的管制和媒介伦理教育。

三、现代儿童宏观媒体识读教育理论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传播效果理论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式和假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第一,它们研究的焦点大多集中于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第二,它们不同程度强调媒体影响力的周期性跨度和渐进性;第三,它们与信息高度现代化和社会化的现实结合在一起。与之相适应,媒介教育理论也出现了如下新的理论范式。

(一)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是西方文化批判学派的后续发展。20世纪70年代,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是这一研究的大本营,斯图亚特·霍尔是这一派理论的代表人物。该理论关注信息与公众,通过对社会团体实际社会经验谨慎而批判性的理解来说明和媒介相关的选择和反应模式。1964年,霍尔等人提出了有关媒体教学的建议,认为“文化”不是特定的享有特权的人工制品,而是完整的生活方式,文化的形式是多元的,既有高雅、精英的,也有通俗、大众的,并将这种文化观点传播给学校教师。1974年,默多克等人研究发现年轻教师开始把文化研究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他们不再坚决排斥媒体,而以比较宽容、温和的姿态看待媒体文化,认可流行文化的价值,愿意用文化研究的观点和方法来实施媒体教育,将流行文化引入课堂教学。同时英国官方报告也强调教学要向学生日常文化经验开放,努力架起课堂教学与课外休闲之间的桥梁。

(二)涵化分析理论

涵化分析理论研究起源于1960年代后期,由传播学者格伯纳根据其对电视影响的研究而提出,并于70年代盛行于美国。涵化分析理论一方面强调大众媒介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传统教育和宗教的作用,同时又认为媒体通过锻造新的符号传统使人们认识社会现实,强化现有社会秩序,使社会成员形成统一的社会态度。格伯纳还认为现代人从幼儿起就与电视在一起,很难把电视世界和现实世界加以区分,因为电视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中心地位,它主宰我们的符号环境,并以有关现实的媒介信息代替亲身体验和其他了解世界的手段。传媒提供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影响巨大,是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人们的现实观。据此,儿童媒体识读教育应以无意识的文化模式化为基本途径,也就是说不是成人教会,或者儿童学会的,而是儿童在一定的文化系统里通过媒介传播和与他人的联系、交往来获得对世界与社会的认识。”

(三)“知沟”理论

在1960年代的美国,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巨大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富裕儿童通常在进入小学前就接受了较好的学龄前教育,而贫困儿童因无钱购买启蒙读物,较少机会接触知识读物和媒体,进入小学后,与富裕儿童在学习能力和成绩上自然会产生巨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不断扩大,导致升学率、学历甚至将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两级分化。据此,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提出了“知沟”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比低者能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就有扩大的趋势。

根据这一理论美国政府推出了一个补充教学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手段和其他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条件,其中的重大项目之一就是制作一部名为《芝麻街》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利用普及率已经很高的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但是实施结果说明尽管《芝麻街》播出后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结果,但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的还是那些富裕儿童。这部系列片制作的初衷是为缓解儿童受教育条件的不平等,但实际上扩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这说明在现代社会,尽管大众传播将同样的知识或信息传送到每一个家庭和社会角落,人们在接触和利用的机会上并不存在是否平等的问题,然而它的社会结果却是深刻的、复杂的。

(四)“电视人”和“容器人”的概念

不少学者认为,不仅媒介内容,而且一种媒介出现、使用和普及以及由它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或人格。据此,日本媒体教育家林雄二郎1973年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所谓“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的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这与印刷媒介环境中长大的父辈重理性、重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日本学者野牧也给出了“容器人”的概念。由于收视行为常常在狭小的空间中进行,这种封闭的、缺少与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大多数经常观看的儿童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薄弱。同时他们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虽然他们为了摆脱孤独状态而渴望与外界、同伴接触,但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对方的内部,因为对方都不希望他人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距离是最佳的人际关系选择。

儿童的观察、知觉与模仿能力是超乎我们想象的。电视对孩童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认知发展方面,严重的甚至会形成异常人格或者恐惧症。电视还有可能改变儿童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变得只想被娱乐,而不再喜欢思考。近年西方乃至我国不少人关注这一问题,例如电子游戏对儿童性格和行为的影响以及“网虫”的形成等。“电视人”理论对如何开展儿童媒体教育研究和开发相应课程都十分具有指导意义。

四、当代协商性儿童媒介教育理论

协商性儿童媒介教育理论也称为跨文化儿童媒体教育理论。信息全球化的趋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已成为事实。媒体教育理论在现代性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引导下逐步走向多元化和跨文化协商,即多元文化的承认和协商理论,研究中心也转向了避免文化中心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局限,强调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平等对待,二是差异化对待,三是文化沟通。文化沟通应该说是儿童媒介识读教育实现的基础。文化间的跨越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难的,所以需要用理性、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异己文化。

协商性理论将儿童多元智力理论试图最大范围地扩展到儿童存在的每个领域里的求知途径与知识形式,试图包含被以往认知研究排除在外的智力活动领域。因此,多元协商理论不是脱离认知,而是包含了更为发达形式的认知(如与他人互动的能力、欣赏艺术品的能力,或者参加运动和舞蹈表演的能力)。结合世界各地媒体教育实践,以“能动受众”为核心,从媒体识读、意识、批判、活动、社会和创造性6个相互关联的维度综合探讨媒体教育。它强调受众研究,力图把媒体教育的中心从“内容分析”转向“受众研究”,主张从多维视角来研究具有能动性的媒体受众,强调受众解读媒体文本的差异性,注重社会学方法,坚持多元的跨文化研究。

例如1983年英国教育及科学部进一步指出,学校只提供媒体教育课程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和儿童共同讨沦电视节目。由此可见,媒体教育的重点逐渐由“评鉴区分”转为“欣赏研究”,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品味仲裁者”,而是与儿童一起研究、欣赏媒体的伙伴。按照后现代主义的观点,社会科学是由各种表达组成的异质体,因此试图使一种“元命令”适用于所有语言游戏是不可能的,试图找出一种所有社会科学家都接受的“范式”也是不可能的。多元文化、多种方法和多角度是媒体教育的明智选择,“多维能动受众理论”(The multidimensional active audience theory)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

目前,国外儿童媒体识读教育是有许多文化触角的,如让孩子了解电视、媒体的制作过程,而不单单去认识电视的负面影响;一些知识性的学习,如科学、性知识教育等都可以是触及的一部份;另外,像教导儿童关怀、包容其他国家的文化等价值观念也较盛行。协商性媒介教育理论体现了全球化的现实,综合社会批判、文化研究: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教育学等领域的成果为媒体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多维视角和有效评价方法。

五、对国外儿童媒体教育历史和理论体系的评价

审视整个西方儿童媒体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对它做出如下客观的评价:

(一)国外儿童媒体教育研究的开端是在被动的、不自觉的社会文化道德保守力量的推动下进行的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商业主义的廉价报纸兴起,直至1899-1900年间美国黄色新闻的泛滥,从此西方以高雅和精英文化自居的传统文化教育和以高尚宗教道德教育自命的文化价值体系日益式微,转向为以粗鄙、低俗化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教育的现实。当传统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秩序得到了彻底的颠覆时,最初国外媒体研究者仅仅只关注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从不关心黄色新闻对儿童传统识渎教育环境提出的挑战,而社会教育人士也只是一味地否定、排斥大众文化教育。因此,传统文化和道德的保守主义色彩是这一时期媒体识读教育的主调。媒体识读教育的历史也是一部文化“战略抵制”的历史,它反映了学校对媒体文化的长期怀疑。由于儿童特别容易受低俗文化的操纵,教给儿童有关媒体的知识,使其了解媒体侵害的本质,被认为是帮助儿童获得免疫文化机能的有效途径。于是,机械主义和本能心理学指引的儿童媒体识读教育理论就大行其道,这种态度是传统封建机械主义教育思想的延续和发展。

(二)实证主义儿童媒体教育理论的发展是实证主义哲学在儿童媒体教育理论中的运用

在英国,基于道德维护和防范立场的保护主义并不十分突出,这与美国的保护主义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在美国,媒体教育的一种颇为强烈的动力来自对媒体传播中性和暴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担忧,并在某种程度上亦是对媒体刺激消费主义和实利主义方面所起作用的担忧。实证主义儿童理论的发展试图在有限的教育实践领地里发现解决一切媒体识读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似乎发现了许多使用规律,却根本没有发现儿童媒体识读教育问题的文化根源,即大众文化发展需要大众文化的儿童媒体识读教育。这也就是说,除了学校正统的书本教育,大众媒体文化教育也应该是现代教育的题中之义。实证主义仅从儿童个体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集体的层面出发;仅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其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微观的、个体的量化研究出发,而不是宏观文化批判的视角出发,自然无助于把媒体教育的中心从形式转化到内容上来,从外部转到儿童自然发展的规律上来。当然,还是应该肯定实证主义媒体识读教育理论从对媒体影响的关注转向对受众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发展的研究,本质上体现了媒体教育方法由外塑向内塑的转变。儿童媒体识读教育本质上不是实证的,而是能动的、与人分享的,它鼓励发展一种更加开放的、民主的教学方法;鼓励儿童对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享有更多的支配权;鼓励儿童参与课程提纲的安排和调整;鼓励儿童以更长远的眼光对待和审视自己的学习。简而言之,这一阶段儿童媒介识读教育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正如它的教育内容一样,都有诸多新的尝试。

(三)儿童宏观媒体教育理论发现了儿童媒体教育的社会权利和主体作用,但偏离了大众媒体文化的现实

儿童宏观媒体识读教育理论找到了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框架中寻求当代儿童媒体识读教育的钥匙,发现了儿童媒体识读教育的社会权利和主体作用,但其嫁接在精英文化和传统文化中心主义的框架中,拒斥了大众媒体文化的现实。上个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流行的有关媒体教育作为一种破解意识形态密码的手段或免疫工具的观念已受到了挑战。这种挑战既见之于学术研究领域,也出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儿童媒体识读教育植根于一种独具特色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认为,现有的知识不是简单地来自教师的传授或儿童的“发现”,它是起点而非终点;它是一门批评性的调查研究和对话的学科,通过这种批评性的调查研究和对话,新的知识和认识被儿童和教师能动地创造出来。儿童媒介识读教育是一种牵涉整体的教、学过程。理想的儿童媒体识读教育意味着以最佳的方式整合儿童与父母、媒介从业者及教师的多边关系。可见,儿童媒体识读教育应当与时俱进,善于应对周遭情势的变化。

电视体育论文篇6

当代大学生是所谓的“网生代”,他们对电影、电视等视听艺术有着敏锐的捕捉能力和强烈的观赏兴趣。与传统的美育课程相比,影视美育至少具有如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影视美育是提升当代大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毋庸置疑,任何一门艺术都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网络。影视艺术是一种以现代科技为依托,以影像和声音为媒介,通过在银幕上塑造一系列故事来再现生活、表现情感的视听艺术。实践证明,影视艺术与审美教育的结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视觉艺术素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其对社会发展的认知能力。例如,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就是一部集观赏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经典作品,片中既有紧张激烈的打斗场面,又有意蕴深厚的视觉画面。在影片中,张艺谋非常注重运用色彩来造型和表意,让观众体悟视觉画面的深层次内涵。具体言之,电影《英雄》的叙事主要是通过色彩来控制和完成的,红色、蓝色、绿色、白色和黑色代表着不一样的情感和叙事功能。学生通过对电影《英雄》的学习,不仅理解了电影中色彩的造型和表意功能,还提升了自身的视觉文化素养。第二,与其他艺术相比,影视艺术具有视像性、大众性、娱乐性等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高校美育的教学效果。影视艺术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直观的、通俗的内容满足广大受众的娱乐需求,同时也是大学美育实现普及推广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固有的高校美育模式中,大部分艺术门类课程“只强调艺术美却忽略非艺术美,艺术技法教育过于强制性,使受教育者的心灵受到创伤”。[2]然而,真正的美育应该是在自由的心境下,通过对审美对象的体验和感悟,从而达到一种情感的升华。例如,《极限挑战》本身是一档娱乐节目,但导演在第5季中增加了一个“长江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核心话题,不仅展现了沿途各个城市的“文化之美、建设之美、生态之美”,也让观众在娱乐中感受到了“美”的真谛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第三,影视美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视觉认知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视觉认知力是西方视觉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人们对视觉文化的理解力和认知力,其核心意义在于揭示“看与被看的关系”,以及“对不可见世界的觉察和把握”。[3]如今,随着电影、电视、广告、动漫、短视频等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进入了以影视艺术为主的视觉文化时代。影视美育课程通过对具体影视文本的学习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所处的社会,进而梳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深受观众喜欢的电影《战狼2》,不仅获得了50多亿的超高票房,其所彰显的爱国主义和人本主义精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

二、视觉文化时代高校影视美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影视美育工作主要通过开设影视类通识课程或选修课程(包括影视鉴赏、电影鉴赏、中外经典影片赏析等)的模式来实施。由于此类课程比较受学生欢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美育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高校影视美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影视美育课程体系设置比较凌乱,缺乏规范性和针对性。在视觉文化的强劲推动下,不少高校开设了影视类的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具体包括影视鉴赏、电影鉴赏、中外经典影片赏析、中国电影史专题等课程。这些课程基本上是以影片赏析为主,少量课程涉及电影理论、电影史方面的知识。此外,由于学校学科专业的不同,各学校学科对影视美育课程的重视度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影视传媒类的学校和专业比较注重影视美育课程的学科意义,而其他类型的高校和专业的重视度不够。总之,在现有的高校美育课程体系中,影视美育课程的学科地位比较低,而且课程设置也比较凌乱,缺乏规范性和针对性。其次,影视美育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多数教师仍采用“理论知识讲授+影片观摩”的教学方式。目前,不少高校的影视美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有的以放影片为主、教师点评为辅,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师生互动,学生的参与性不强;有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及时的影片案例,结果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阻,教学效果不理想。加之影视美育课程常常被冠上通识课和选修课的“头衔”,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只注重影视作品的娱乐价值,而忽略了其中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最后,影视美育在教学内容上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影视美育都是以影视鉴赏、电影鉴赏、中外经典影片赏析等课程来实施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但此类课程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由于可供选择的影片太多,加之任课教师对影片的选择具有很强的个人倾向和随意性,最终教学内容各自为政或者沦为教师个人“流水账”式的教学。

三、视觉文化时代高校影视美育的实施策略

电视体育论文篇7

一、关于影视文化内涵

在我国,关于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起步较晚,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大多数专著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去研究的,将价值观和影视文化联系起来研究的,大多是期刊上的论文。总体来看,研究较为零散,一般都是针对某一方面而言,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胡智锋的论文《影视文化三论(上)》及其著作《影视文化论稿》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论述了影视文化的内涵及系统构成,他认为狭义的“影视文化”就是以电影、电视艺术作品为主体的影视存在形态,包括电影故事片、电视剧及艺术性的电影纪录片、艺术性的电视“屏幕作品”(如艺术性的电视文学作品、电视艺术片及艺术性的电视纪录片),而广义的“影视文化”,应当是体现为电影、电视全部的存在形态。[1]

孙沛然的《影视文化导论》在绪论中将影视文化定义为“图像+音响+文字+多媒体技术”,并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大部分研究只是对影视文化的内涵作了简单的界定;还有些研究则将电影文化、电视文化和影视文化三者不加区别、混为一谈。但也有些研究者从影视文化的影响出发,将它对人类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全部界定为影视文化的内涵。[2]

二、影视文化功能、特征的研究

曾耀农的《论影视的审美教育功能》从艺术的角度论述了影视的审美教育功能。影视文化对观众的审美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影视文化能够愉悦身心,有益于观众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美育与德育、体育的功利性有明显的不同,它并不仅仅以受教育者的直接收获为唯一目的,使人情感愉悦,身心解放本身也是它的目的。[3]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的压力相当大,更需要宣泄,以求心理生理功能的和谐发展,喜剧性的影视显然能够起到这种宣泄作用,幽默风趣、轻松愉快的影视片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活泼开放的民族性格。

袁智忠、邓翠菊的《试论影视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讨论了影视文化对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功能:影视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爱心培养、人文精神的滋润、想象力、创造力等都有不可轻视的作用。影视文化可以配合某些学科的教学,以美启善;可以配合艺术教育,以美灵性;也可以纯粹是为了放松、娱乐,以美强健身心。观看科技探索片、科学知识片和科幻片等,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科学世界的浩瀚神秘,通过屏幕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来,观众从中所获得的审美偷悦是抽象的数字、公式、符号等所难以达到的,这种审美愉悦能将兴趣转化成动力,丰富人的情感,为培养健康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4]

黄旭东的《关于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现状、前景的分析与思考》中说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园林、建筑、综艺等艺术影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美育重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提高不同于科学知识的掌握,是满含着情感的“悟”,天长日久,逐渐悟得。艺术影片提供的经典艺术不仅令人陶醉,其中也蕴含着艺术的规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会提高观赏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5]戴代红的《对于影视文化的深层思考》中提到经典艺术不仅有形式美,更有内容美,是真善美的统一,经常领略艺术,徜徉在美的海洋里,人的精神境界会美化,向善的本性会得到复苏,就会自觉以美来规范自己,美化生活,从而形成一种修养、一种素质、一种永不满足的创造精神,一种充满灵动之气的融汇贯通的能力。[6]

这些研究大部分仅仅对影视文化的某一方面的功能、特征及其影响作出论述,很少系统、全面的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思考。Carlsons说:“文化最重要的核心是观念,特别是这些观念所附着的价值。”他提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传媒的异常发达使得社会舆论广泛扩张。这种新型的社会环境与舆论环境使得以往的那种群体舆论乃至于组织舆论的社会影响力弱化,只有当它们转换为公共舆论时,才可能对公共事务和公共权力机关产生影响。这使得现代社会的舆论监督更重要地表现为公共舆论监督,尤其是通过影视等大众传媒而进行的媒介舆论监督。[7]表明影视文化同时还具有舆论监督的功能。

三、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一)影视文化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1.有助于大学生明确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

蒋立红在《关于影视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影响的调查报告》中提到,大学生处于成才的关键期,解决人生观的问题十分重要,人生观支配着人们对人生问题的处理与抉择。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看法不同,对荣辱、公私、苦乐、生死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也就不同。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看待人生目的、人生价值,树立科学人生价值观。[8]

王新山在《思想政治工作心理概论》一书中说到大型系列纪录片《中国人》再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人”如何在艰难困苦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光辉的人生之路,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感受到我们时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阔步前进的脉搏的跳动。在《中国人》的所有纪录片中,始终贯穿着主流文化的突出的导向特征,如对为人民服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的热情赞颂,对吃苦耐劳、勇敢无畏、尽忠职守、永攀高峰的品德的充分肯定,可以使大学生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又如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通过对众多知名艺术家的艺术历程和心路历程的访谈,启示人们“人怎么样活,路怎么样走”,对大学生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和激励作用。[9]

2.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加强

孙巧丽,赵康生在《人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其教育对策》指出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大学生有自己的运动、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他们崇尚“肯定自我,坚持自我”理念。[10]而影视文化有助于大学生个性的解放和民主化倾向的加强,赋予他们积极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理性精神,并使他们从单一的政治模式中解放出来,个体的自由与发展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他们不崇拜权威,不一味顺从长辈,不循规蹈矩,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大学生独立的理性精神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当代大学生的创造性,开拓新的道路。茅中平在《试论影视文化与青少年教育》中提到,影片《卡拉是条狗》通过主人公“老二”的人生境遇诊释了这样一种人生理念:作为一个人,抑或是一条狗,也要拥有完整的人性和全部的尊严,“我”不要残破的生活,“我”不必左顾右盼,“我”是为自己而活的。喜剧演员葛优的成功诊释使观众在黑色幽默的背后深刻感受到人的尊严和自我意识的不可缺失。[11]

3.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承担挫折的能力

周星在《21世纪影视艺术教育》中讲到现在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和社会的过度关心下,“自我中心”意识过强,生活的自理能力差,遇到困难承受能力不强。但他们模仿能力极强,言语和行为容易受舆论和同伴的影响。通过观看一些反映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精神的影片,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榜样,有助于改变大学生头脑中的各种不正确的想法,使得大学生可以更好的承受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挫折。[12]胡雪梅在《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影视教育》一文提到影片《生死牛玉儒》,认为影片以牛玉儒同志最后100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线索,艺术地再现了他忍受病痛折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感人事迹,全面塑造了一位心系百姓、求真务实、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当代共产党人形象。同时,通过观影活动之后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之间的讨论,可以监督、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提高对困难的受挫能力,促进大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又如2005年风靡全球的韩国励志电视剧《大长今》,塑造了一个有着远大理想、在各种挫折面前不屈不挠、自主自立、坚强自信、积极进取的医女长今的形象,这一形象为广大青年学生培养坚忍不拔的品质,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示范教材。[13]

(二)影视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影视作品的市场商业化、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模仿、缺乏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影视文化导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个人主义倾向

杨立在《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及对策》中说当前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是金钱万能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有钱就有了一切。人们想方设法拼命赚钱,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为赚钱而奋斗。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已成为人们的生活目的和生活内容的具体显现,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氛围,渗透、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思想也随着他们的影视作品流传到我国,对我国的大学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14]高鑫在《电视艺术概论》一书中论述了影视对学生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1)思维方式以“自我”为中心。在部分影视片的影响下,很大一部分青年学生以自私自利为人生目的,唯钱是求,唯利是图。有的学生只顾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而不顾他人利益,甚至不惜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从以往的重集体、轻个人的极端走到了无视社会只重自我,无视集体只重个人的极端。这种利己主义的价值观,由于把个人置于社会集体之上,只顾个人成功,不顾社会集体的兴亡。(2)行为方式以个人利益为主导。在部分影视片所宣扬的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事必先言钱似乎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没钱不能办事”“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把“向钱看”作为个人行为的唯一追求和最终的人生价值目标。在“人生为钱”的观念指导下,有些大学生认为人生在世应及时行乐,以至于有的大学生达到了相互攀比,盲目摆阔的地步。有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满足于“六十分万岁”,把时间和精力消磨在打麻将、经商、炒股票、谈恋爱上。(3)职业选择以金钱为第一标准。由于受到部分影视片所宣扬的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根本不考虑专业是否对口,只考虑工资待遇的高低。只要是工资收入高、福利好的单位,就不管专业是否对口,想方设法削尖脑袋往里钻。这也就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学非所用的现象。[15]

2.影视文化导致大学生政治观模糊

陈默在《影视文化学》一书中说:“通过影视文化输入的西方民主观、人权观等观点,虽然是零散的、不全面的,但它通过具体形象容易影响青年学生的政治观念”。[16]这就使阅历较浅、对历史了解甚少的青年学生错误地把西方的经济繁荣看成是西方政治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优越性的表现,从而对大学生的政治观产生了误导。

3.影视文化导致大学生职业道德与婚恋道德观的西方化

饶朔光、袭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提到西方影视片所反映出来的伦理道德观念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职业道德的实利观念。从西方影视节目中可以看出,他们虽然提倡职业道德,要求员工发挥敬业爱岗、尽职尽责的精神,但我们若仔细剖析其实质,可发现其中渗透着浓厚的实利观念。[17]张朝丽,徐美恒《中外电影文化》提到婚恋道德的西方化。从西方影视片中可以看出,恋人及情人之间的交往,在性的方面较少约束,比较随意,婚前及同居现象较为普遍,两情相悦则合,互不适应就分,双方均无歉疚感。这种观念意识对我国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8]

四、关于影视文化建设措施的研究

关于影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建设措施的研究,较早的有蒋立红的《关于影视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影响的调查报告》,用较详实的调查数据论证了影视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8]范国英,龚奎林的《试论<紫日>的人文关怀一兼论影视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影片《紫日》为例,论述了优秀影片在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面的作用;还有一些文章既谈到了影视文化对德育的影响,又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例如,茅中平的《试论影视文化与青少年教育》,[19]胡雪梅的《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影视教育》,这类研究大多以实证调查和定量分析为主,多数设计了详细的调查问卷和调查表格,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得出结论并分析原因。[13]

(一)硬件建设

万国庆在《高等师范院校影视文化教育的几个问题》中提到,影视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文化。但多数高校不具备良好的、应用影视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条件。在新的形势与社会发展的条件下,对这方面进行硬件建设是必要的。在硬件系统的建设中,要考虑到管理者对影视文化信息输入的调控问题,以便使学生能朝着管理者预期的方向发展和变化。大多数高校目前尚不具备让学生收看影视的条件,电影放映活动偏少,学校在影视文化活动方面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必要的引导。[20]姜俊耀在《论大学影视教育课程特点》提出大学生在影视文化活动方面的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有鉴于此,学校有关部门应把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视片纳入学校教育计划。[21]、国家教委、广电部、文化部就曾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国各高校开展爱国主义影视系列教育活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推荐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影视片100部,提供全国各地选用,并要求把这些影视片纳入学校教育计划,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观看。在学生宿舍统一安装电视机,使学生能够及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电视文艺节目。

(二)软件建设

杨少伟在《河南省大学影视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中说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构筑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影视文化的内容体系,则是必不可少的软件建设。对校园影视文化软件系统建设应着眼于影视文化的特点,着眼于受教育者心理及年龄特征,着眼于我们的德育任务和目标,并把这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虑。使校园影视文化内容体系既与高校的德育目标相协调,又为高校学生乐于接受。[22]

万国庆在《高等师范院校影视文化教育的几个问题》中提到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开发影视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1.积极开发影视文化资源。当前,国内外己经出现了许多优秀影视片,对大学生陶冶情操、培育思想品德、提高审美品位很有意义,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大学生能够看到的还不多。这样做,对于开发影视文化资源、优化教育环境很有意义;2.积极开发影视教育资源。现在,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影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但真正开展有益工作的还不够多。为此,高校应当倡导一些社会组织如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大学生发展基金会、社区影视文化站等有关社会组织参与进来,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作用。[20]

(三)建立相应的机构

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系统,都要有人去建设和管理。校园影视文化的日常管理和运作更要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构。杨万江在《论影视文化的德育效应》中提到有组织、有系统、坚持不断的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影视文化的作用。高校中应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建设校园影视文化,管理校园影视文化,使影视文化成为高校德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高校都有类似影视协会的组织,但这些组织大都隶属于社团协会,主要以丰富大学生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开展的活动数量有限,影响面也十分窄小。很多高校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但大都以“堵”为主,创造性、建设性的办法和措施少,因此,要建立专门性的机构来负责校园影视文化环境的建设。[23]

(四)加强与影视管理部门的联系

罗梅,费凌捷在《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中提到:“这既可为高校的影视文化建设积累素材、拓展渠道,又可为繁荣影视文化出谋划策,使学校和影视文化更好地协调,为学校利用影视文化进行德育创造更好的条件。”如邀请著名影视工作者参加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电视节;举办德育工作者和影视工作者座谈会;学校教育工作者参加影视片的审看活动等等。但总的来说,这方面的工作依然是个薄弱环节,为此,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从制度措施和组织保证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使影视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加强交流,真正形成合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24]

(五)加强学校综合治理力度,保持良好的校园秩序和环境。

武锦华在《影视文化与青少年教育》中讲到,扫黄打非是党和政府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保证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要结合扫黄打非工作,对校区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杜绝不健康的东西对大学生的影响。要扭转只顾票房收益、不顾影响和后果的现象,整顿好校内和周边的影视放像点,做好影视片的放映工作,加强管理,保持良好的校园影视文化环境。要引导学生去认识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危害性,激发他们抵制这种思想影响的自觉性。[25]

参考文献:

[1]胡智锋.影视文化论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孙沛然.影视文化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

[3]曾耀农.论影视的审美教育功能[J].嘉兴学院学报,2002(2).

[4]袁智忠,邓翠菊.试论影视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1).

[5]黄旭东.关于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现状、前景的分析与思考[J].广东影视研究会,2006(5).

[6]戴代红.对于影视文化的深层思考[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5(7).

[7]Carlson.Televisionviewing:Cultivatingperceptionsofaffluenceandsupportforcapitalistvalues[J].PoliticalCommunication,1993(10).

[8]蒋立红.关于影视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影响的调查报告[R].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

[9]王新山.思想政治工作心理概论[M].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10]孙巧丽,赵康生.人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其教育对策[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11]茅中平.试论影视文化与青少年教育[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2).

[12]周星.21世纪影视艺术教育[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

[13]胡雪梅.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影视教育[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6).

[14]杨立.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及对策[J].上海文化发展研究,2005(1).

[15]高鑫.电视艺术概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16]陈默.影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17]饶朔光,袭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M].北京:中国广电出版社,2005.

[18]张朝丽,徐美恒.中外电影文化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19]范国英,龚奎林.试论《紫日》的人文关怀一兼论影视对大学生的影响[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5).

[20]万国庆.高等师范院校影视文化教育的几个问题[J].咸宁学院学报,2004(1).

[21]姜俊辉.论大学影视教育课程特点[J].职业时空,2006(6).

[22]杨少伟.河南省大学影视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社科联,2004(3).

电视体育论文篇8

一、电化教育的内涵

电化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改革,推动教育现代化,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的重要教育方式。只有正确认识、掌握电化教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史,了解其对于教学的作用,才能将其正确、充分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电化教育的定义

“电化教育”是我国的特有名词。1936年,针对当时出现的利用幻灯、电影和广播进行教育传播的方式,并根据当时国外的"视听教育"的称呼,提出了“电化教育”一词并延用至今。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们对电化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电化教育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如:1984年教育部电化教育局组织领导的“全国电化教育教材编写组”编写的《电化教育学》提出的电化教育1985年定义: “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1]南国农.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1] 13年后,国家教委组织和领导的“高等师范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材委员会”根据90年代卫星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全国电化教育实践的新情况,全面修订了《电化教育学》,于1998年4月推出了《电化教育学》(第二版),提出了电化教育1998年定义: “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电优化。”[[2]南国农.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

新定义与原有定义的区别:在文字表述上,增加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将“现代教育媒体”改为“现代教育技术”。明确指出,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是构成电化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现代教育理论是电化教育的灵魂,信息技术是电化教育的利剑,失去这两个支柱,或者两者缺一都不能取得成功的电化教育。

上述定义的演化,是在总结我国十多年来电教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反映了我国电化教育的新发展。(二)中国电化教育发展概况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之一的电化教育,最早是以视听教育技术出现的。我国的电化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外来科技的影响下而产生和逐步发展的。电化教育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20世纪初期以来,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依次在中国教育各个领域中得到传播和应用,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电化教育的萌芽、初步发展阶段。1920年,人们开始利用幻灯、电影进行教学,我国的电化教育开始萌芽。同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办了“国光影片公司”,曾拍摄了不少的无声教育影片。如《盲童教育》、《驱灭蚊蝇》等。这是我国拍摄的最早的教育影片。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在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电化教育委员会”。 唱机、录音机、16毫米电影机、幻灯机、幻灯片、唱片、录音带、教学影片开始进入学校,为电教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一批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开展了电化教育,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第二个阶段,是以广播、电视为主的视听媒介作为电化教育手段。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便是这时期电化教育的集中体现。20世纪50年代末,电视进入中国家庭,并且很快被应用到教育上。20世纪60年代初期,教育电视进一步得到发展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建立,在一些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相继创办了面向本地区的广播电视大学。1978年,中国政府创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各种省也陆续建立起广播电视大学。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形成1个中央广播电视大学,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814所地市级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1472所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以及17076个教学点,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系统。

第三阶段,是中国电化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阶段。在此阶段,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除了原有的广播电视大学都在原有基础上相继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手段开展课程教学外,各地建起了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交流平台。电化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文以下所提及的“电化教育”均特指信息化建设阶段的电化教育。

(三)电化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的重要条件。电化教育中多媒体计算机提供信息的多样性和刺激感官的多重性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在动态中调整学生的学习动机

2.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直观

电化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把一些抽象、微观、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真实化、形象化,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突出重点。

3.有利于增大课堂容量,促进素质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既教给学生知识、又训练技能提高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事项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同时通过网络手段打破时间的局限,增强师生间、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使学生在交流的氛围中,怀着浓厚的兴趣去讨论、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形成见解促进个性化发展,全面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4.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

电化教育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新的教育技术不断地被运用于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作为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人民教师,如果不了解和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就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就无力培养符合要求的跨世纪人才。在当前更要看到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挑战,真正认识到现代教师掌握电化教育方式的重要性。

二、少数民族地区电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少数民族地区电化教育存在的一般问题

电化教育由于具有广泛共享性和方便快捷的优势,在西部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中有很大的推广使用价值,也增加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电化教育的迫切性。然而中国的西部是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因素,这些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教育发展程度较低,致使其电化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1.硬件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办学条件差,常规教学所需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与发达省市的学校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信息化的多媒体电化教学的设施更显得落后。学校电化教育所需的设施设备投入基本上只能靠政府,现有的设备无法满足现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的需要。因为经费问题,不能及时更新换代,严重阻碍了电化教育的发展。

2.软件建设

(1)人才缺乏导致技术落后

电教人员除需要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外,还要掌握―些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手段。但是许多电教人员的学历偏低,大都半路出家,没有系统地接受电教专业培训,在职进修的机会微乎其微,致使许多电教工作者工作中颇有力不从心之感;另外,电化教育学科教师和研究人员严重不足,科班出身或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人员结构很不合理;再有,民族地区许多电教骨干由于在职称待遇上难尽人意,纷纷跳槽,导致电教骨干队伍青黄不接。由于电化教育人才的缺乏,便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电化教育技术的落后,使得适用于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族语言软件、资源缺乏,给教师的应用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便。

(2)教育观念、教育改革相对滞后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对新技术、新教育手段的正确认识,在学校的传统教育下,教师大多采取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另外,少数民族地区较为闭塞,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于网络文化认识不够,产生偏见,导致许多家长让孩子远离网络。老师和家长不能正确引导使得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几率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几率。

(3)教育理论相对落后

教师重实践,轻理论。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却很少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提高,经验处于较低层次不能升华。而电教人员仅满足于技能技巧的掌握和娴熟,而忽视了对电化教育理论的掌握和研究,由于缺乏理论的认识和指导,使得民族地区的电化教育长期在低层上徘徊,致使工作成效不大,阻碍了其作用和优势的发挥。

(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电化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要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电化教育存在问题,抓好民族地区电化教育工作,除了要认识到开展电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确保电教经费落实并加大硬件投入外,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优化队伍结构,稳定骨干队伍

合理的结构是培养一些高素质电教队伍的基本前提。既要采取分流办法将一些不适合的人员调离电教队伍,又要严把进人关,利用优惠条件吸引人才,鼓励教师献身电教事业,以优化队伍结构。

2.抓好学科教师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教育现代化教师是关键,要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仅仅依靠少数信息技术专任教师或专业电教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有了先进的电化教育装备,如果不会用也只能成为摆设而已。先进的电化教育装备只有在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手中,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威力,才能派上用场,更主要的是,通过培训、宣传,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教师消除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并让他们明白电化教育的巨大作用与必要性,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从而影响、促进学生及学生家长对于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的观念的转变。

3.重视理论提高,抓紧学科建设

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改变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探索适应于本民族发展的教育理论体系。另外,强化电化教育理论研究意识,提高研究水平。电教要发展,科研必先行,只有在研究中才能不断提高电教业务水平,只有通过研究活动,才能使电教理论和方法趋于成熟,也只有广泛开展电教研究,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取得了卓越成果之后才能在学术界有一席之地。需要注意的是,电化教育理论体系本身还需要不断的补充、完善,所以要集中优秀专家、学者编写全国统一的电化教育理论书籍以培养合格的电教人才。

(三)对延边地区电化教育发展的建议

朝鲜族是中国教育水平最高的少数民族,文盲率仅有8.2%[[3]夏仕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3],已经建立了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的一整套朝鲜语的教材,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教师。自延边朝鲜族治州成立50多年来,延边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从八十年代开始,电化教育在州开展以来[[4]延边州教育局.关于加快发展延边州中小学电化教育工作的意见.延边教育信息资源网.2007年12月25日][4],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进了全州教育现代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延边地区自身特点与电化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变思想观念,增强地方交流

少数民族地区受地域的局限性,信息滞后、闭塞,因此,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加强交流就显得格外重要。

(1)州内交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包括6市2县,各县市经济状况又参差不齐,因此其电化教育的发展既要有统一的规划又要有所差别,因此电教机构应积极开办专题讲座,开展岗位练兵,组织县市之间、兄弟院校之间的业务交流和技能比赛,以促进钻研电化教育业务的观念和风气形成。

(2)国际交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面临日本海。朝鲜族以日语作为其主要外国语。由于地理的特征再加上本民族以及所学外国语的语言优势,可以加强向日本这样发达国家的电化教育的借鉴、学习,又可强化与韩国等国家之间的经验交流,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民族电化教育发展道路。

同时,还要加强与国内发达城市及其他民族间经验交流,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以交流促发展。

2.加大计算机辅助教学力度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主要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其

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学习过程的外显行为(即刺激―反应);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它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以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演示给学生以视觉刺激,引起其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可取的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尤其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的特点。延边地区主要采取“民族授课为主,加授汉语”的双语教学模式,无论是汉语授课时还是用汉语授课时,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利用了多媒体手段,使得汉语讲解或学习汉语更直观、更清晰、更具有吸引力。图画、影音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相互联系,以启发式的生动教学替代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学得快、学得活且印象深刻,有助于第二母语的快速形成。

3.加强信息意识培养,强化资源网站宣传、应用及维护

延边于2008年10月开发并开通了朝鲜族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网网站,为朝鲜族中小学师生提供民族语言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交流平台,为延边地区的电化教育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好的基础,因此,要加强教师、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拓宽学习者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吸收,以及与本民族文化的融合。

三、结论

随着电化教育的技术的不断更新,教育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也同受沐浴、共披恩泽。电化教育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共享相同的资源,让学生在兴趣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总之,为了推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加强电化教育的发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周平儒.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简况拾零.电化教育研究,1990年第1期.

电视体育论文篇9

进入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络日益成为各国获取信息最为方便和快捷的通道。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区域之间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这就使得互联网这种现代手段往往只在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得以安装,而在西部等欠发达的地区,互联网还没有得以普及与安装,因此,就我国而言,电视的入户率和普及程度远远高于互联网络。这就是说,在我国,现今人们仍以电视作为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来源。电视作为一种现代电子媒介,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走进了千家万户,近年来利用电视媒介传播教育内容的电视栏目更是与日俱增,这表明大众传播中正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地表现出原本专属于学校教学传播的许多特征。然而各类学校的教学传播中体现大众传播特征的现象却并不多见,且多是手段、资源的利用性融入以及方法的借鉴性融入。

正是基于现今我国学校教育传播中很少应用于大众传播的有效策略这一背景之下,对学校教育传播中融入大众电视传播的有效策略的研究将有着广泛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研究如何把大众电视传播中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应用于教育传播之中,使大众电视传播与教育传播相互渗透和融合,从而让人们在如同观看电视栏目般轻松自在的氛围之中获得学校课堂般获得知识的效果,无疑将为获得更好的教育传播效果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为教育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探索出新的途径。

二、基本概念及其对比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这个词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线电广播普及之后才出现的。美国传播学的先驱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1946年发表的《大众传播的科学》中首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视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大众传播学的研究也日趋活跃。

“大众传播是指职业的传播机构,使用各种印刷与电子媒介,广泛、迅速、连续地传播信息,以期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受传者中收到传播的预期效果,试图在各个方面影响受众的一种行为的过程。”[1]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2]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与人类的一般传播活动相比,除了都是信息传递外,有其自身的特性,即教育传播有其特定的传播目的、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及传播媒介,它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

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划分:

1.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是广泛的,系统性不强,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生物医学、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多方面学科知识,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教育传播传递的则是特定的内容,其内容往往只是针对某一领域或某一年龄段。例如初中英语课程,高中化学课程等。

2.大众传播的受者是随意的,受众可能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学历文化等。而教育传播则有特定的受者,例如大学的教材就是给大学生学习用的,而不能当做高中的教材。

3.大众传播往往趋向于单向传播,而教育传播则更多是双向交流。大众传播在同一时间可以将同一消息传递到世界各地,让成千上万的受众得到信息。而传播的效果如何则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受者的反馈。与之相反,教育传播则往往趋向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例如传统的学校课堂之中,教师讲授完某个问题可以从学生的表情、从小测验中得到及时的反馈,以了解传播的效果,对不足之处可以及时改进。

三、大众电视传播与教育传播相融合的现象分析

(一)大众电视传播中的教育传播现象的分析

1.专门播放教育节目的大众电视栏目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精彩频道,其中专门用于播放教育类栏目的节目逐渐多起来。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就是一档典型的以知识传播为主的教育类大众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发挥了一种巨大的传播作用,承载了一种历史文化意义,特别是这档栏目推出的历史文化知识讲座暗合了近年来广大国人对历史文化知识、中国文化传统的求知热。除《百家讲坛》外,电视上其他类别的讲座类栏目,究其本质来言,都是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在大众传播中的良好体现;《走近科学》是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的一档科普教育类节目。该节目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十年来制作了大量优质的电视科技节目,已成为中国电视科普的一面旗帜。类似的专门用于教育的栏目还有很多,这里只列举几个。

2.融入教育要素的大众电视节目

融入教育要素的电视节目在程度上介于专门的教育节目和增设教育环节节目之间,就是说它虽不是纯粹的教育节目,但却把教育的内容贯穿于节目的始终,而非片面地加入一些具有教育功能的环节。这类节目也有很多,其中以《三星智力快车》《联合对抗》《开心辞典》等一系列竞技类益智答题栏目为典型代表。选手们在紧张激烈的角逐中来展示才华与智慧、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广大的电视观众则在收看之中学到了丰富的各类知识。

3.增设教育环节的大众电视节目

除了专门用于播放教育类节目的电视栏目,大众电视中还有不少具有教育意义,但本身并非专门传播教育内容的电视栏目,而是在节目中穿插了一些具有教育作用的环节。例如,中央一套每周日播出的《正大综艺》,就其本质来说是一档综艺类节目,让现场选手和广大电视观众在娱乐的氛围中领略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而在领略异国风情的中途通过插入一些小问题,起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目的。

四、教育传播中的大众电视传播现象的分析

教育传播中应用大众电视传播手段的一个典型代表当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初期采用广播、电视、文字和音像教材等多种媒体,世纪之交融入了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是面向全国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教育传播中的大众电视传播现象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电视节目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个例子也很好举出。例如,在讲授近代史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老电影《地雷战》《》等影片;在生物课上可以用到科教类电视节目《人与自然》中的相关片段等。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利于日后对相关知识的回忆和熟记。

通过上面对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的概念的分析以及对两者的不同点的区别,我们可以发现现今将二者融合的最佳的产物莫过于教育电视台了。首先,除去收看特定课程的固定人群外,教育台的群体是不固定的,有着极大的随意性。其次,教育电视台播出的栏目基于一个开放的系统,栏目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新变化。这符合大众传播的特点。再次,每期栏目的播出内容又是系统的,有计划的;某一档节目可能是针对某个年龄段人群的,这又符合教育传播的一些特点。这就是说,教育电视台同时具有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的特点,将两种传播优势实现了很好的融合,尽可能既扩大了收视人群,又具有了学校教学般的教育效果和目的。

大众电视的教育化和教育的电视化,使得现代教育从教育体制、教育观念到教学方法都面临着全面的挑战。在没有电视的时代,学校教育可以在自我封闭、自我满足状态中按部就班地“传道、授业、解惑”,而电视的出现,使教室之外的信息和知识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进入电视时代,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

五、大众电视传播手段应用于教育传播的具体策略

通过上述的研究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大众传播中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地体现出原本专属于学校教育传播的特征。而学校教育传播中体现大众传播特征的却很少,且多是手段、资源的利用性融入以及方法的借鉴性融入。可见,研究如何在教育传播中有效融入大众电视传播中的有效策略不仅是未来研究的一个主流趋势,也将为学校的教学传播探索出一条新的实践道路,前景十分可观。

其实上述不少栏目传播教育信息的基本策略究其本质并不是大众传播的独创,而属于教育传播研究的成果,古今中外许多教育专家也进行了相应的论述。然而现实中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却很少采用。反过来,大众电视传播领域可能这样的理论较少,而他们能躬身亲行。因此,下面总结的策略是将学校教学传播的理论和实践与大众传播的技术手段和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其中的有些手段可能是教育传播领域早有的教学方法,但是其在实际的应用之中却往往被忽略掉,而大众传播由于借鉴了某些教育传播的方式却得到了良好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在教育传播中借鉴大众传播的一些技术手段的同时,努力把教育传播中早有的教学手段提取出来,加以应用,不要只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其实际的应用。

总之,今后在学校的教育传播过程之中,教师和学科专家等应该在课堂教学传播中更加注重将大众电视传播的相关策略融于其中。尤其是对于今后在大众电视传播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的技术与手段、新的理论与思考,我们应尽一切努力将其中合理的理论与实践成分融于学校的教学传播之中,更加大胆地尝试将各种新兴的大众传播相关的实际活动融于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使得教育传播中类属于学校的教学传播中常有新的策略注入,为探索出更好的教学传播过程、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奠定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 秦瑜明.电视传播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72.

[2]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7.

[3] 程步,赵宏.论电视教育节目知识厚度之定位[J].电视研究,1995(01).

[4] 陈力.电视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 张冠文.电视教育功能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4(01).

[6] 王甫.社教节目:由社会教育转向社会文化[J].新闻战线,2000(07).

[7] 孙成英.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电视体育论文篇10

ゾ萃臣,截止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数字电视已经超过5 400万用户。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付费频道无论是节目内容和精彩程度远远达不到观众的期待。从理论上说,付费数字电视应该比传统电视更有吸引力,更能吸引特定观众群。但目前数字电视节目制作与节目质量很难与传统电视抗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数字电视处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试想,随着政府及国家广电总局大力推进数字化进程,数字频道的构建、制作就必须给广大观众一个付费的理由,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广大观众对新媒体的期盼。然而,这个理由在很多地方还有所欠缺。

ナ字电视队伍要壮大,观众收视群要扩展,我们从事这方面业务的人们有许多必要的工作要做。

ブ泄数字电视目前需要一面旗帜,引领中国数字电视形成群体规模,进而走出数字电视的低谷,迎接我国数字电视的春天。

ヒ弧⑹字付费频道的构建

ツ壳按统电视与数字电视并存,但并非没有高下的区别。现实是传统电视的收看几乎是免费的;央视,各省卫视逐年增加投入,同时伴随着广告收入逐年提高,高投入高收入的费用支撑频道,形成良性循环,也让电视节目日趋完美。而此时的数字付费电视刚刚起步,既投入过少,也没有广告运营,只是靠额外收取一定的费用来支撑。在这样一个不相匹配的环境中改变人们的收视习惯,其难其艰可想而知。那么面对这样巨大的困境和最大挑战,怎样才能使不可能成为可能,是数字电视工作者在频道策划过程中就要认真考虑的事情。笔者认为,数字电视人只有具备大视野,具有超前意识,深入了解受众,了解国情,才能艰难地摸索出一条上升通道。这样才可以均衡各方面因素,扭转目前数字电视窘境。数字电视在初期构建应具备如下特点:

(一)国际化视野

ナ字化是以容纳更多质量上乘电视节目为技术基础的,如果电视人视野狭隘,只看眼前,仅仅以本国文化为参照,必然造成节目的趋同。目前,我们仍然经常可以看到多家上星省级电视台同一时间播放同一部电视剧,这种局面很难让观众有新鲜感。

ゴυ诘苯裾庋的信息社会,我们应当具有大视野,应当引入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相适应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我们强调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实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是孤立的,它是建立在文明的人文文化基础上的。一个宽容的民族要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应当相信,发达国家不仅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在接触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在大文化的背景下品位和鉴赏优秀文化,同时在生活细节中也能随处感受到高雅的举止、绅士的风度、对他人的关爱等。善于学习的民族易于成为国际竞争的佼佼者,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影响世界文明进程。这一切需要在全球化进程中充分表现出来,新媒体自然应该首当其冲。我们应当具有这样的信念――展示给数字电视观众的不是世界的局部,而是整个世界的文明。

(二)关注社会问题

ッ教迦硕陨缁岬母叨仍鹑胃小⑼情心、爱心决不是作秀,而且是必须。试想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人能够告诉观众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数字电视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既可以为观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又极容易由于编导的素质和疏忽制造无用信息,甚至是垃圾信息。只有深切关注社会,关注人民,才能得到观众的回馈。简单地说,我们只有深爱观众,并且把这种爱心在电视节目中体现出来,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解说词说到观众的心里,观众才能喜欢我们的节目,花钱购买我们的频道。

ビ牍外媒体相比,我们的报道长期以来是以正面报道为主,甚至于我们有机会走出国门,看到或听到别人报道我们,自然有一种习惯性的错觉――仿佛我们自己报道自己大多是好事,别人报道我们大多是坏事。歌颂、赞美是一种爱护;同样,善意的批评劝导也是一种爱护。真正的公正的展示,尝试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同样是一种深爱。

(三)体育教育能够率先成为数字电视关注社会的突破口

ス外数字付费电视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电影、体育节目是最容易在数字付费节目获得成功的两类节目。美国的HBO、ESPN已率先走出一步。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体育节目的政治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所以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我们观看国外高水平体育竞技并非大众体育的最直接目的,更深层的意义是用国外体育的理念,解决中国的体育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身体教育问题。深入到社会的更深层面:青年――健康――快乐教育――家庭和谐。

ザ西方教育各有千秋,经历过东西方两种教育的学生很容易感受到两种教育的巨大差别。我国学生普遍基础教育过硬,应试教育能力极强,小学、高中阶段理科学生与世界教育最发达的美国相比,不是超出,而是远远超出。

ピ诿磕暧谐过250多万的美国标准化满分的2400SAT考生中,美国学生平均分数为1500多分,而大多通过自学的中国学生平均分数为1700多分;每年SAT1超过2140分的考生不足1%,而我们英语好的学生达到这一标准并不吃力,仅仅是我国英语好的学生是凤毛麟角;而 SAT2 的数、理、化得到2400分满分的并不少见。

ヒ桓鲋氐阒醒У难生同样去美国读中学,如果他具备英语交流能力,他的数、理、化不是领先,而是遥遥领先,难怪美国人把考试得A的同学人戏称为Asian,意思是亚洲人。

サ是我们的弱项也相当明显,我国内地学生的国际交流语言英语格外落后,落后于新加坡及香港、台湾。尽管我们花费很多时间,进步还是相对较慢,甚至硕士、博士毕业的学生依然是哑巴英语。国内名校英语专业的高才生出国留学前半年可以在嘈杂的食堂写作业,因为听不懂,旁边的谈话对他不构成干扰。特别是体育、艺术这些增进健康、陶冶情操的课程,由于不在高考范围内,备受歧视。很多家长自己可以明显感觉到我们课程设置的不适当,但没有办法,学生学习压力太大,构成家庭生活的不和谐。我国的高中理科超出发达国家太多,我们的重点学校的实验班很多学生是在小学读初中的课程,在初中读高中的课程,在高中读大学的课程,无止境地超前,导致升学竞争惨烈,学生学习负担太重,这是让孩子身心疲惫,让家长看着伤心、痛心的教育。学校很少有缓解脑力劳动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导致我国学生的近视率达到世界之最,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不良的影响,这时期的学生一旦有机会接触到西方教育,他们自然感受到那里是教育的乐园,父母们则感到那里是“孩子的天堂”。素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目的不是“扬长避短”,而是人的全面、均衡发展,教育培养的人不是考试机器,而是对社会有爱心、责任感,对自然有好奇心,能够影响社会进步的人才。什么样的教育是健康的教育,实际上是负责任媒体需要回答的问题。

ザ、体育频道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ッ教骞刈⒌闹氐闳巳呵嗌倌暄生,他们是数字电视“窄众”之中的大众,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建立和谐社会重点是解决青少年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大部分成人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孩子和父母组成的家庭构成社会细胞。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我们现有的教育体制下,特别是学校体育,仅仅是理论上得到关注,而在强大的中考、高考压力下,不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得到鄙视。体育特长生仅仅是每年一度的运动会上露一下峥嵘,很快就会被遗忘,甚至体育生是学习不好的代名词,我们生活在一个重文轻武的国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奖牌远远重于校运动会第一名。笔者在此无意贬低理科优秀学生,只是想倡导教育的均衡,有时在本国教育很难找到参照物的情况下,以世界公认的美国的教育与我们比较,用比较教育的方法,更具有说服力。

ニ档匠4禾偃嗣亲匀换嵯氲绞澜缫涣鹘逃的代名词,但常春藤的前身是美国东部几个高校的体育联盟,东部名校为吸引体育特长生,树立名校形象,不惜大幅度降低体育特长生的入学文化分数;后来为保证学生的文化素质,几个学校在招生时达成统一的文化考试标准,从这一点上足可以体现美国高校对体育崇尚,后来的常春藤联盟统一体育特长生入学标准,进一步体现了在强调健康运动的基础上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而美国的近邻,被称为美国后花园的加拿大,中学课程每天都有体育课,每周有两次音乐课。课程的多样性,脑力与体力的交互作用,大大缓解了学生的压力,使学生均衡发展,容易产生幸福感。

ト、数字电视使体育频道的拓展成为可能

电视体育论文篇11

作为第二代远程教育支柱媒体的教育电视,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育信息,延伸了人类的视听感觉器官。教育信息得以在较大地域范围内清晰生动快捷地传递,这适应了工业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这种传统的教育电视应用方式是让学习者通过直接收看电视节目或观摩教学录像进行学习,电视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教师的角色。然而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来,这种直接教学应用方式的弊端却逐渐显现,教育电视也随之逐渐失宠。网络媒体已经取代教育电视成为第三代远程教育的支撑媒体,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社会变迁是否对学习的嬗变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是否是造成教育电视陷入发展困境的原因?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究竟信息时代的学习发生了怎样的嬗变?教育电视又该如何应对这种嬗变所带来的挑战?本文将从教育电视的教学应用方式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 诊脉――从教学应用方式视角看教育电视发展困境

1 临床症状:教育电视被逐渐边缘化

翻看任何一本有关教育技术发展史的书籍,教育电视很可能都是一个被浓墨重笔的重要篇章。这是因为教育电视可谓劳苦功高、地位显赫。起源于20世纪中叶美国大学里的电视教学开启了教育电视发展史的序幕。这种在电视上出现主讲者特写镜头的方式,作为与传统教室相对应的授课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越来越多的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1]时值二战之后,社会百废待举,而教师又严重缺乏。教育电视抓住了这次契机,成为了高效率大范围传递教学信息、培养工业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主要力量。生动形象的教育电视节目集画面、声音、文字为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获得了无数学习者的青睐,成为了第二代远程教育的支柱媒体。[2]其实教育电视的应用领域广泛存在于社会教育、远程教育、电大教育以及学校教育中,在工业时代是当之无愧的强势教学媒体。然而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个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强,网络带宽越来越大,信息高速公路越来越宽敞,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造就了因特网的繁荣,计算机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计算机网络很快地成为了学习者和教育研究者的新宠。远程教育进入了以计算机网络的实时双向通信为特征的第三代远程教育阶段。而教育电视却逐渐褪去了曾经的光环,悄悄地退出了远程教育大舞台的中心。一言以蔽之,教育电视陷入了被边缘化的境地,成了“明日黄花”。

2 原因解析:教育电视的应用方式单一无法应对信息时代对学习要求的嬗变

已有不少关注教育电视发展问题的研究从传播渠道视角对教育电视的发展现状、原因以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的说来,这些研究认为教育电视之所以陷入发展困境是由于电视媒体本身在传播渠道上的先天劣势而造成的(最主要的是交互性和个性化选择的缺失)。解脱其发展危机的对策就是教育电视必须走上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的数字化道路,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来弥补其自身的先天不足。其实无论电视节目通过何种渠道传播,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无法脱离课堂教学情境。因此,本文将从教育电视的教学应用视角切入,以时代背景的变迁出发,分析信息时代的学习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教育电视目前的发展处境是否与之存在联系?

20世纪的50年代到80年代是教育电视作为第二代远程教育支柱媒体的光辉年代,也正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年代。而网络媒体的兴起是在90年代以后,这是信息化时代开始飞速发展的时候。因此这里的时代变迁指的正是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变迁。如表1所示,在这个嬗变过程中学习的含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社会要求教育能够高效率地培养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的人才。因此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继承前人已有的知识。知识成为一种客观存在,被人为地“固化”了,被封闭在学生个体和少数人的头脑中,缺少“前瞻性”和“发展性”。[3]学习被认为是“反应的强化”或者“知识的获得”。主要的教学模式就是“传递-接受”式教学。而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大爆炸”引起的知识半衰期变短,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积累的量越来越多。学习者身处这样的信息网络之中,用“传递-接受”式教学所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信息时代需要的是具有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客观上信息时代对学习的要求已经转向了对学习能力和对信息素养的重视。而怎样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最有利呢?答案是建构式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特别强调真实情境、社会协商和意义建构。建构式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认为这样才能够满足信息时代对学习者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培养的学习要求。诚然,教育电视在大范围高效率地传播多媒体教育信息上所具有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快速的传播性、极好的可视性、丰富的艺术性和深厚的人文性等。目前教育电视应用的主要方式是把教育电视作为一种传递和呈现教育信息的媒体。即仅仅让学习者直接收看电视节目或教学录像,让教育电视代替教师去传达教育信息。这属于典型的“传递-接受”式教学。在工业时代,教育电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可以取得成功。但是,但是对于建构式学习,教育电视这种单一的应用方式就显得无能为力。学习者在这种应用方式下,教育电视媒体的交互性缺失、单向线性传播为主、个性化选择缺失等不足之处就会使得其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对建构式学习的要求。学习者只是被动地接受电视媒体呈现的教育信息,无法完成主动的知识建构,更谈不上与同伴进行合作协商。因此,为了契合时代对建构式学习的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考量教育电视技术的教学应用方式。

二 开方――从教育传播媒介到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

基于上文从教学应用方式视角对教育电视发展困境原因的解析,以下将从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含义、由来以及实施三个方面逐层深入阐述这剂解决教育电视教学应用方式问题的“良方妙药”。

1 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含义

人类是复杂的有机体,拥有一个依靠感受器和效应器来保持平衡的感觉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在人类与外部世界交互时,大多数的信息数据(有的研究指出高达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然而,极为特殊的是唯有视觉系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效应系统,也就是说,人类可以接收视觉信息的输入,却不能将各种各样的想法通过某个输出机制视觉化地表征出来,特别是那些很难与他人分享的思维影像(mental image)以及梦像。而思维影像是意义生成的中介。[4]一方面,人类接收的大多数信息来自于视觉系统;另一方面,人类没有将视觉信息输出的机制。因此,使思维影像在人与人之间清晰地传递和共享就非常地重要。可视化的概念正是来源于此。“可视化”一词,来源于英文的“visualization”,原意是“可看得见的、清楚的呈现”,也可译为“图示化”,如计算机编程的可视化界面(VB、VC等)。[5]是指把人类自身难以视觉化表征的视觉信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清楚地呈现出来。顾名思义,可视化学习(learning by visualization)就是指通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将人类自身难以视觉化表征的视觉信息清楚呈现而进行的学习活动。推而论之,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是指通过让学习者录制教育视频进行的可视化学习。具体的过程包括前期策划、稿本编写、镜头拍摄、后期制作以及展示评估等一系列的创造性的设计活动。这不仅使人类自身难以表达的视觉信息得以在人与人之间清楚地呈现和传递,而且学习者在创作视频活动的过程中也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更加主动、情境更加真实、也更需要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从而能够在更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2 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由来

如果从媒体发展角度考量,教育电视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确实能逐渐解决电视媒体在交互性不足以及选择空间狭小等弊病。典型的代表如数字电视,通过建立双向交互通道并提供视频点播和数据广播来丰富个性化的视听体验。然而,从是否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建构学习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说目前的教育电视媒体实在还不能与网络媒体相媲美。很多反对教育电视的研究认为,学生从电视节目中学习到的东西很少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全身心地投入。[6]而学生之所以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很难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如果节目乏味或者不容易理解,学习者很可能更乐意放弃。这对于解决复杂的教学问题和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乔纳森[7]认为,因为观看电视(没有明确的认知目的)本身的主动性或者建构性不强,不足以使学习者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中去。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如果还是让学习者观看电视,应该给他们一个利用电视寻找意义的好的理由;而更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去制作而不再仅仅是观看。这样他们的学习就会更具建构性、目的性、真实性,而且互相合作。从观看电视节目到创作电视节目,使得教学模式从传递式转变成了建构式。学习者从视频信息的接受者转变成了制作者,在创作视频的过程中通过与同伴以及教师的交互获得知识的建构。本文所述的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正是来源于此。

3 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实施

乔纳森在《学会利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一书中提出了技术支持的可视化学习的概念,详细介绍了一些通过让学生录制视频来进行可视化学习的案例。这些案例包括电视记者招待会、新闻编辑室、学生的谈话节目、电视纪录片、电子叙事、个人纪录片、视频戏剧(独幕剧)、视频示范和反馈、教师创建学习境脉、视频会议等电视节目种类。在每个案例中,从学习过程、问题解决过程、教师角色和评估学习以及所需的视频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教师可以参考这些案例开展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但不必严格按照书中案例生搬硬套,而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和课程目标的不同情况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开展多种多样的可视化学习活动。如表2所示,综合分析这些案例并参照George W. Gagnon Jr和Michelle Collay的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框架[8],开展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活动的一般包括3个阶段、12个步骤:①准备阶段:教学设计、技术准备、分组分工;②创作阶段:稿本编写、视频拍摄、后期制作;③评估阶段:视频展示、教学讨论、学习评估。让学习者动手参与制作视频的学习活动,是着眼于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之下通过与同伴的社会协商进行知识建构,促使学习者进行策划、写作、拍摄、剪辑、展示以及演绎等一系列有意义的问题解决活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而要承担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等多种角色。这就对教师在教学理念、技术能力以及教学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学习者也不再仅仅作为教学信息的接受者,而必须主动地参与到视频创作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个人知识。教师必须不断给予情感上的鼓励和技术上的支持,学习者才能很好地完成知识建构的任务。

三 结论

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从传授式教学到建构式学习的转变要求。同时,学习科学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普及为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技术支撑。从单纯让学习者观看电视节目到组织学习者通过创作视频进行可视化学习,教育电视的这种创新应用可以契合信息时代的学习需求。然而,新的技术或理念在教育中的应用总是会受到各种因素与规律的制约,最典型的是受传统的学与教的方式的制约,这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下(特别是基础教育),知识被认为是一种客观存在,强调知识记忆和以教为主的传递式学习还是较为普遍的。因此,教育电视技术的这种创新应用方式的发展尽管前途光明,道路却是曲折的。希望本文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因为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更多关心教育电视发展的有识之士继续深入研究,比如如何把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如何评估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绩效;教师角色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等等。

参考文献

[1] 孙祯祥.论网络教育媒体与电视教育媒体的融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54.

[2] 陈清森,孙祯祥.网络教育视频:web2.0时代的网上教育电视资源库[J].现代教育技术,2009,10:103.

[3] 吴涛.从教学技术到学习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8,4:17-18.

[4] D•H•乔纳森著.顾小清等译.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7.

[5]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11(1):23.

[6] 戴维•乔纳森,简•豪兰等著.任有群,李妍等译.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150-151.

[7] 戴维•乔纳森,简•豪兰等著.任有群,李妍等译.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152.

[8] George W. Gagnon Jr,Michelle Collay著.宋玲译.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标准化教学的关键问题[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

A New Perspective of ETV Application in Age of Information: from Educational Media to Learning by Visualization Based on Video Creation

CHEN Qing-senSUN Zhen-xiang

电视体育论文篇12

中国电视体育节目,从1958年中央电视台开播体育新闻算起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体育电视节目是体育新闻和“体育爱好者”专栏。1959年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次体育实况转播。由于种种原因,在其后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电视业发展迟缓,体育节目也十分单调。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电视业的发展和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中国电视体育节目的数量、质量和收视率也有大幅度提高。

中央电视台1978、1986、1993、1997年体育节目播出时数分别为350、730、980、7500小时。“1995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开播,1996年中央电视台开播了加密卫星电视体育频道,1997年起体育频道24小时不间断播出体育节目,体育节目的播出时数不断增加。电视体育节目从单纯播放体育节目,逐渐形成目前的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目前体育节目种类有:比赛直播、录像、专题、专栏、评论、讨论、新闻等。”1996年元旦,中央电视台开播了加密卫星电视体育频道。该频道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电视观众开办了“卫星赛场”“体育商场”等栏目,深受观众欢迎。省级有线电视台开办的体育节目也别具特色,各台都设有1~5个专栏体育节目。上海、福建、广东、四川、江苏等有线电视体育频道既有自办节目又转播美国娱乐和体育节目电缆电视网的节目,收视率很高。

根据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中国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收视率调查专业公司)所调查的全国69个样本县市中,2002年电视观众的平均总收视时间为56140min,其中收看体育节目为3159min,排在电视剧、新闻、专题、电影之后名列第5位,体育节目的收视时间占总收视时间的5.63%,其中15~24岁的青少年人群收看体育节目的时间为2939min,占总调查样本的13.0%,呈上升态势。文化程度为大学以上的观众平均收视时间达4726min,几乎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观众收视时间的3倍。

二、现代电视体育节目发展趋势

1、从政治泛化到大众狂欢

政治压倒一切的语境投射到了新闻媒体的各个领域,电视体育节目的体育报道也不例外。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体现在竞技体育胜负观上就是“胜者王,败者寇”的报道风格。在体育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依然跳不出“高、大、全”的窠臼。进入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经历了急剧的社会转型,市场主导性社会日益成型,媒体市场化的步幅加快,这就在客观上造就了媒体报道模式的转型。体育新闻的制作抛弃了附着其上的意识形态。曾经形而上的、狂热的政治神话悄然退场,消遣式的文本模式受到欢迎。并且,随着消费文化的盛行,电视体育节目娱乐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新的报道模式出现了,无厘头风格出现在后起的电视体育节目之中。电视体育节目中:(1)体育理念流变:“金牌至上”和“锦标主义”的理念根基开始动摇,体育“重在参与”的精神理念开始更多地被提及。体育的娱乐功能更多地被提及,回归到了体育本位。体育被负载的意识形态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和消解。竞技体育观被新背景下的“大体育观”所替代,即超越竞技体育的局限,用多元化的理念报道体育。(2)体育人物形象的转变:运动员的生命和安全被放置到一个空前的高度。电视体育节目开始关注运动员个人的利益和权益。运动员形象逐渐向娱乐明星靠拢,彻底颠覆了中国传统上对体育人物的唯英雄主义论。(3)体育信息透明度的增强:随着媒体的日益成熟,信息报道逐渐替代了宣传报道。受众也越来越关注信息的传播与流通。

2、“唯竞技论”向“人文”的发展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理想,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它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目前的电视体育节目内容还不能满足受众的这种精神需求。大多数体育节目还停留在注重体育比赛竞技性的层面,对“人”的关心不够。

随着电视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受众逐渐成熟,人是运动项目中的主体也随之凸显出来。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人们关注比赛不再只是关注一个输赢的结果,而是比赛的,过程和在比赛过程之中人的情感和精神;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体育运动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受众的需求是媒体的指南针,进入新世纪以后,人们忽然发现,电视体育节目变得更有人情味了,一些注重人文关怀的节目出现在荧屏上。

3、向娱乐化、戏剧化发展

当下电视体育节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体育娱乐”的形式,与那些自称是“来源于现实”的电视剧没什么区别。这一点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的NEC报道中很清楚地表现了出来。NEC通过再现所谓的“看似真实的事实”战略性地创造了娱乐戏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故意控制信息,以便根据自己的意愿构造对事件的描述,即使他们知道这可能与运动员和其他当事人的意愿不一致。他们会优先考虑新闻和信息的娱乐性。

体育运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游戏。但当人们将运动的技巧不断的丰富、将胜负的意义极度地扩张时,体育就开始具备强烈的竞争因素,也就具备了充分的戏剧因子。电视体育节目常常提供很多体育比赛的现场所无法看到和体验到的戏剧性景观:刻画出运动员细微的情感变化、教练员不同的指挥风度以及观众群体的喜怒哀乐,提供某种新的形象或动作的概念,来构造电视体育的戏剧化情境。

三、大学生体育信息需要的特点

每一个大学生都有一定的媒介体育信息接触经验的积累,对媒介的性质、作用和特征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尽管这种认识他们不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根据传播学媒介系统依赖论,受众与媒介的依赖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我理解、行动定向和娱乐。

自我理解依赖关系是指人们利用媒介体育信息来解释、扩充和维持个人体育观念、体育行为、情感和个性等的特征,即依赖媒介了解自己。社会理解的对象对于个人是外在的。当大学生需要依靠媒介了解和解释现在、过去和未来的人们、体育文化和体育事件时,就产生了社会理解依赖关系。人们依靠多种途径来解释体育现象,也依靠大众媒介构筑人类世界的体育生活景象。

行动定向是指个人通过依赖媒介来获得对自己具体体育 行为的指导。在人们的生活中,最典型的媒介指导莫过于媒介宣传对人们体育消费的影响。而媒介还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如支持举办亚运会和申办奥运会的行为等。

娱乐。媒介体育信息是现代人们娱乐的重要源泉。独自娱乐依赖关系是指具有美学、享乐、刺激、轻松特性的媒介体育内容本身对大学生产生了吸引力,使大学生的娱乐需要、情绪刺激需要、缓解焦虑需要等得到了满足。

四、电视体育节目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大学体育教学人文环境的优化

体育教学人文环境则是由体育参与者的体育观念、体育制度文化、体育伦理道德、体育综合素质等因素构成。在体育教学人文环境中学生不仅能学习体育人文知识、体育制度文化,还能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养成规范的体育道德行为、提高体育综合素养。

体育电视节目以其广泛的普遍性和极强的渗透性营造的“体育信息环境”,不断地促成和改变着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意向,使人们对体育的固有看法产生了转变,促使人们对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功能做出新的评价和判断。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体育纪录片栏目《体育人间》,将注意力从比赛结果转移到运动的主体――人上面来。2002年湖北电视台体育频道拍摄制作了一系列注重人文关怀的电视体育节目。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中获得全国优秀电视体育节目二等奖的专题片《我的同桌》比较有代表性。《我的同桌》选取一个9岁的小跳水运动员和他在小学的同桌,用一个普通孩子和一个小运动员相互的目光来细致地勾勒运动员在成长中的喜怒哀乐、追求和理想,在他们之间的对比和矛盾冲突中揭示主题,透过儿童的眼光来展示竞技体育运动员艰辛的成长历程,使得大学生体育人文意识不断加深。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存在“重文轻武”的社会倾向,不仅体育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较低,而且在学校教育中体育也不能与智育和德育并重,甚至从事体育锻炼的人也被蔑称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为了改变社会大众这种错误的体育观,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电视体育节目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对体育文化的传播、体育科研成果的推介、体育制度和法规的宣传、体育明星训练及生活的报道等方面反复的渗透性宣传,逐渐引导大学生形成和加固了正确的体育观。

2、有利于拓展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深度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单纯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向学生阐述清楚,通过电视体育节目中丰富的动态图像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的掌握。如在大学生中开展较为普遍的球类运动中,对一些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和战术的教学,通过电视体育节目中赛事的播放,借助明星的示范,不但能够弥补教师示范讲解的不足,而且能够加强学生对该项技术直观上的认识,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欲望,他们会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去。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这些都是传统体育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3、有利于挖掘体育教学资源

电视体育论文篇13

学院现有一个博士点,五个硕士点,分别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戏剧与影视学硕士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广播影视语言艺术三个硕士点)、教育技术学硕士点、传播学硕士点;另有现代教育技术、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电影四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传媒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副高级职称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7人,另有国内外兼职、客座教授10余人。学院现有本、专科生1700人,研究生249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172人,全日制专业硕士75人,此外还有在职研究生85人。

二、招生专业简介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播音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音像公司、互联网站、电子传媒及其他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能够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采访、编辑和制作以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基础课程: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传播学概论、新闻学理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即兴口语表达、文艺作品演播、形体训练、语言学概论等。

主要选修课程:化妆与造型、公共关系学、影视配音艺术、体育评论解说、活动与会议主持、类型节目主持、音乐鉴赏、现代礼仪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要、中国艺术鉴赏、西方艺术鉴赏、社会热点等。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培养目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以培高素质、高水准的从事广播电视艺术类节目、栏目、频道策划、编导、制作、主持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课程: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外艺术史、中外电影史、中国电视艺术史、艺术学概论、文艺美学、素描、色彩构成、速写与构图、摄影技术与艺术、电视策划学、影视语言与导演、摄像技术与艺术、电视节目编辑、影视特技、数字动画基础、动画艺术技巧、画面造型与影视用光、数字录音制作、电视节目创作、影视美术、影视化装、戏剧艺术、主持艺术、影视表演艺术、音乐基础等。

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五官端正,无形体缺陷,有一定艺术素养;非色盲、非色弱。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与电视剧剧本创作、影视编导与制作、影视产业策划、影视艺术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艺术创造、鉴赏及选题策划和市场推介营销能力,能在电影、电视剧的制作与营销机构、各类媒体、相关院校、文化艺术市场从事电影电视剧的剧本创作、选题策划、影视制片、宣传、营销,以及评论、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基础课程:影视学概论、影视文学创作、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艺术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精要、创意广告文案策划、影像产品的市场营销、影视编导、视频制作、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经典影片解读、中外戏剧名作解读等。

主要选修课程:艺术传播学、美学原理、艺术哲学、信息与网络技术、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鉴赏、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讲、西方文化名著选讲、平面设计、广告创意案例解读、文化人类学等。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掌握影视动画创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影视动画编导设计、影视动画制作的基本能力,能够独立策划、设计、制作动画作品,具有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动画创作人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课程:动画造型基础-素描、色彩、创意造型,动画艺术概论,动画人物速写,动画角色造型,动画剧本创作,动画美术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与数字绘画,美术构成法则,中外艺术史,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分镜头设计,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无纸动画技法,三维动画技法,无纸动画创作,三维动画创作,艺术学概论,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像技术与艺术,动画后期制作与特效,数字雕刻艺术,定格动画,漫画创作,动画衍生品设计开发,广告动画创作,网络技术与网页设计,连环画鉴赏与创作,动画策划与项目推广,插画创作,动画导演等。

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热爱数字艺术事业和动画创作,有一定美术基础;品行端正,身体健康;非色盲、非色弱。

三、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

播音与主持艺术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1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初试3月2-4日,复试3月5-6日。

初试科目:基本素质测试(指定稿件朗读、模拟节目主持)。

复试科目:综合艺术素质测试(指定稿件播读、即兴评述、现场答问)。

广播电视编导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6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3月7日

考试科目:文艺常识、影视创作与评论

1、文艺常识:含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文学、文化热点、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文艺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2、影视创作与评论:(1) 电视编导基础;(2) 命题故事编写;(3) 电视栏目、节目分析。

戏剧影视文学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4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3月5日

考试科目:文艺常识、戏文创作与评论

1、文艺常识:含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文学、文化热点、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文艺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2、戏文创作与评论:(1) 分镜头脚本写作;(2) 命题故事写作;(3) 电影评论写作。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1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 3月2日

考试科目:彩画、连环画

1、彩画

考试要求:根据考场提供的黑白动画截图,绘制一幅彩色动画图像。使用四开横幅素描纸,由考场统一提供;自带画架、画板、三角尺、铅笔、钢笔、毛笔、水粉颜料等。

2、连环画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