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效率论文实用13篇

英语教学效率论文
英语教学效率论文篇1

大学英语是一门把语言内容转化为具体行为能力的课程,它潜意识地把语言的学习和语言的运用结合在语言的整体行之上,它是一种特殊行为和能力的结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愈加感到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化交流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这一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从小学到大学,虽然教师、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英语学习上,但效果却不如人意,究其原因:

1).教师和学生就如何“教书”和如何“学习”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重知识传授与学习,轻能力培养与训练,结果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再精彩,学生充其量只是装知识的“容器”,被动地听,被动地记笔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形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状况,其结果是教师愤然,学生茫然。

2).随着招生数量逐年增加,生源质量每况愈下,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能力也差。导致了学风方面的种种问题。

3).学习与运用脱节,导致了教学双方的消极互动,使学生经历了学习失败的消极体验,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使教学难以获得满意成效。

4).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手段传统单一,抽象化,程式化,缺乏语言学习的氛围,激发不起语言学习的兴趣。

5).教学缺乏研究,“重教学,轻教研”的倾向在教师中普遍存在。他们只注重埋头上课,不重视教学理论、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总结和研究。

上述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对策

当前,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扭转大学英语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不良局面,我们的思考与对策必须围绕“教”与“学”的问题展开研讨,应从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质量管理五个方面入手深化教学改革,从根本上实现“五个转变”。

3.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强调教学对象是“人”,而不是“书”,因此,我们认为转变思想,转变学习观念首先应从新生抓起,新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努力拼搏,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跨入大学校门,大学生活对他们来说,既新鲜又陌生。不少新生进入大学时有一种如释负重的感觉,他们想当然地认为“金榜题名”就是成功,再也不用像高中那样苦读了,从此可以松口气,在大学的学习中表现得松懈茫然。由于在中学阶段,学习在家有父母管着,在学校有老师压着,养成了一种依赖性。学习缺乏主动性,进入大学以后,情况都变了,他们需要独立地面对生活,面对学习,面对各种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学的学习更强调自主性,具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这使得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具体表现在:

(1)对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目的和目标不明确;

(2)学习的主动性差,对教师的依赖性强;

(3)英语基础差,语言运用能力弱;

(4)不知道如何合理支配学习时间;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对于新生来说,入学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时期,过渡得好,为他们四年的大学生活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把握好这一时机是完成中学向大学生活过渡的关键。抓好入学教育,帮助新生上好大学第一课至关重要,大学英语教师应围绕转变学生的观念,调整学习策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组织学生认真学学英语《教学大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要求每人针对自身的情况,制定大学英语学习目标和阶段学习计划;

(2)要通过摸底分级考试,摸清新生的“家底”,获取新生英语基础水平的第一手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因人施教。

(3)增强新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强调英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改变一部分新生把英语学习全部寄托在教师身上的依赖心理,对学生强调要做学习的“主人”,不要做学习的“奴隶”。

(4)积极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调整学习策略,养成“课前预习——课上练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变“消极被动地接收知识”为“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

3.2坚持“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从重“语言知识”向重“语言运用”转变。

语言是社会交际需要和实践的产物。语言只有在交际中、在使用中才有活力,才有生命(王奇民:2002)。掌握语言是通过实践逐步培养习惯的过程。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这一语言,也就是说运用是语言学习的归宿,同时又是语言学习成功的保证。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道并不意味着会用。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了几年英语,掌握了一些语法规则和数千个英语单词,就已学会使用这种语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精讲多练,一个动词、一个短语、一种句型要通过学练结合、考练结合、练用结合,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通过以语言知识的训练为手段,培养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的实践反复证明,要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率,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用法”与“运用”的关系,要认识到“用法”作为“运用”的必要组成部分,并不一定能保证“运用”,而“运用”则可以促使“用法”的掌握。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领会和摆正“知”和“行”、“懂”和“会”、“课堂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关系,实现从学“用法”到“在运用中”学的转变。

3.3坚持“互动型”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并非教而会之,需要大量的、反复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掌握,因为语言的社会性和交际性本质使英语学习有别于其他课程。就语言学习而言,“教”与“学”实际上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的结果最终得由“学”来体现,抓住了“学”,就是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了“学”,就是明确了英语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以语言学习规律为基础的,它把学生从被动引向主动,从消极接收引向积极参与(王超英:2003)。语言知识尽管有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但语言知识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转化为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使课堂变为交际活动的场所。教师应从传统的主导地位向指导地位转变,课堂教学应从传统的“单边灌输型”向“双边交互型或多边交互型”活动转变。通过平等参与和学生的主角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听读,提高学生的接受性技能;通过说写,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技能;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努力形成课堂教学的整体活力,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保证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本领。我们设计教学活动不仅要有益于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学会”具有一定的时限性和被动性,而“会学”能使人终身享用,符合“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会学”更具有主观能动性,效果更佳,所以,教师要给学生送金子,更要教学生点金术,使之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只有“会学”,才能学好,才能创新,才能有所作为。

3.4坚持营造“多维度”的语言交际环境,使教学手段从“黑板-课本-录音机”向“多媒体化”转变。

外语学习和母语学习的不同主要在于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而语言环境是语言存在的条件,离开具体的语境,语言只能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王奇民:2002)。大学英语之所以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传统的“黑板-课本-录音机”这种单调、抽象、刻板的语言教学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讲,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环境的创造,一种能创造出激发、高昂、活泼的教学场景,使教与学双方始终处在“活化”的动态之中,使死气沉沉的课堂转变为生动活泼的舞台。多媒体技术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好教学手段,它能创造一种融真实性、交际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互动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然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许多工作要求教师“幕后”准备,教师需要学习,掌握诸如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备课量大,工作量更大。但是多媒体教学为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课堂局面带来了契机,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

3.5坚持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制度,使大学英语教学从注重“目标管理”向注重“过程管理”转变。

有效的教学质量考核是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建立严格、科学和规范的教学管理保证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就必须强化发展性过程考核,通过这种教学过程的量化考核实施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教学工作的量化考核,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2)加强测试研究,实行教考分离;

(3)建立学生成绩档案,落实教学质量目标责任制;

(4)强化教学研究活动,建立“周情通报”制度;

(5)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建立听课评教制度;

(6)建立教学质量考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教金,奖学金。

英语教学效率论文篇2

1.精心挑选(Selectelaborately)

在学生学完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后,教师要为学生精心挑选深浅适度的练习内容。练习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布置练习针对性要强,可以分为必做部分和选作部分。这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较好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有效训练。

2.专心地做(Doattentively)

要教育学生专心地做练习。练习是学生消化;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专心地做更容易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而专心地做练习是快速;高效掌握知识的重要保证。

3.细心思考(Thinkcarefully)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在做完练习,核对答案之后,对错题和“侥幸”做对的题应作细心思考;分析与自评。

要告诉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先独立思考,查阅工具书,或向同学求助,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再去求教老师。这样,一个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会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反之,遇见问题不经思考就问别人,会出现似懂非懂的现象,在日后练习或考试中再遇见相似的问题,还可能再错。

4.定期总结(Summarizeregularly)

定期总结,就是指导学生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进行综合分析与总结归类。这是有效练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定期总结,学生能够找自己知识的缺陷,明确努力的方向,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加强针对性练习,避免一错再错。

定期总结,相隔时间不宜太长,时间太久,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象会淡化,消失。重新恢复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认真综合分析一段时间内所做错的题,然后对他们进行归类总结。

5.及时调整(Adjustimmediately)

英语教学效率论文篇3

3.教学内容上,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合作探究,应试教育则注重教师的教。

4.教学方法方面,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入手,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应试英语教育则是填鸭式教学,向学生强制灌输思想,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所以,当前的英语教学注重改变教师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将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在英语教学中逐步落实。

二、改变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下英语教学的根本途径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提高思想品德素质,提高智力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等。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前单纯的教知识、重成绩的模式,逐步改变教学方法,尤其是注重从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

1.教师应实施新的注重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知识,使学习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应把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自己只起引导、指导作用。尤其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好各种情景,从培养学生主动性方面努力,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可遵循英语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让他们提前熟悉新课,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一些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和能力。

三、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法

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遗忘,尤其是单词、语音、语句等需要学生有充足的准备去记忆,并多次反复强化。为了使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遗忘的问题,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使学生避免机械的死记硬背,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技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诀窍。教师采用多种科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进而消除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

英语教学效率论文篇4

初中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搞好初中学科教育是教育部门提出的重点要求。面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新课标提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创造多样式课堂学习环境,综合提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针对这一要求,教师要系统性地分析影响英语课堂效率的因素,以课改要求为指导,不断地完善现有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一、影响英语课堂效率的因素

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学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其它国家语言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外国语言知识的乐趣。受到本国语言逻辑思想的约束,中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控能力较弱,主观条件不足约束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进度。同时,教师对于英语课程教材的理解不透彻,编制课堂教学方案未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阻碍了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目前,影响初中英语课堂效率的因素:

1.1 学生方面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当学生理解了英语知识,才能真正地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被抑制,阻碍了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1]。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兴趣,大部分学生对英语知识比较陌生,无法融入到课堂教学情境里,书本教材掌握不全面而降低了学习的效率;二是理解,新英语知识理解程度不深,面对新单词、新句子等无从下手,难以体会到英语词汇的真实含义。

1.2 教师方面

教师作为英语课堂的领导者,理应发挥其指导作用辅助学生学习。因初中学校内部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传统教育思想依旧束缚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实现。

1.3 学校方面

若学校对课程教育缺少必要的管理措施,则会影响到英语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利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学校对于英语课堂效率影响的表现:一是设施,由于教育资金有限,学校没有及时配备专用的英语教学设施,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尚未建立;二是管理,对英语课程教育管理力度不严,放松了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考核,减弱了教师优化课堂的积极性,这些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综合措施

学校是提供文化知识教学场所的教育机构,方便了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英语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阶段,学校管理层应做好全面性的调控工作,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开展教学工作,坚持以提高英语课堂效率为中心,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案,指导学生深入性地理解知识内涵。具体方法

2.1 鼓励式教学

多给学生鼓励,对激发其学习兴致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应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与赞美,而不是只把严厉和冷酷的话用在他们身上。当他们有了一点进步,高度赞扬的话可以给他们,例如“Good job”、“Well done”、“Very good”、“You are clever”、“Wonderful”,或给他们热情的掌声。这样,学生们就会获得成就感并做出更大的努力,也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2 引导式教学

兴趣是带动学生参与英语知识学习的根本动力,坚持“引导式教学”可全面激发学生的热情。例如,上课时,以课前歌曲来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延伸的方式,就能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积极发言,勇于呈现,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快乐。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学习。这样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为下一步学习英语打下了基础。

2.3 互动式教学

为了保持课堂教学的协调性,教师与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就需要借助互动教学的作用,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内容设计的简单明了,生动有趣,学生便乐于接受,才会产生真正的兴趣。如果内容设计的枯燥乏味,深奥难懂,学生自然就会失去兴趣。老师得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花很大的工夫,才能适应和满足学生的要求,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结束语

英语教学效率论文篇5

大学英语改革;词汇;任务型教学法;传统教学法;感知

1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高等教学的工作重点,高等教育司在2014年工作要点中指出需要“积极稳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颁布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1]。为落实高等教育司的指导意见,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在2014年5月开始进行“新一轮《大学英语》教程体系改革”。改革的目的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以语言“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的理论为指导,开展各种课堂活动,减少教师讲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我校在2014级73个大英班级中随机抽取25个班级进行试点改革。针对第一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笔者试图对比改革班和非改革班的词汇教学,探究下列两个问题:一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否影响课堂词汇活动的架构,二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否改变学生和教师对不同词汇活动的有效性和喜爱度感知。

2文献综述

词汇是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及基本单位,

曾说如果没有语法,很多信息很难传递,但如果没有词汇,任何信息都无法传递[2]。胡文育在独立学院词汇研究中提到,因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老师词汇教学枯燥,学生词汇量严重不足,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较差[3]。文秋芳认为传统教学法以“课文中心,课文至上”为理念,其目标是学生学会某项语法规则或词汇[4]。董燕萍进而指出,传统的教学法强调词汇的直接学习,最典型的就是背词汇表[5]。课堂基本上以老师为主,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课堂活动多以灌输为主,常用缺少灵活性的练习,如听写、模仿造句、单词解释等[6]。相比之下,任务型教学法则强调词汇的间接学习,即将注意力放在传递信息上,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词汇,在运用中习得语言[7]。Willis把任务型教学法的“任务”定义为学习者运用目的语进行信息交换从而达成某个目标的交际活动[8]。为了促使信息交换,Ellis认为任务设计常需要有一个缺口,这包括信息缺口、意见缺口或逻辑缺口[9]。因此课堂活动常涉及两人或小组活动,李耸等曾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分析大学词汇教学如何利用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完成课堂任务[10]。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的课堂常以学生为主,以任务为途径,而老师则起指导和辅助作用。指出,“一个课程不能被称之为以学习者为中心,除非我们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观需求和感知。”[11]同时,的二语动机理论也认为教师和课堂活动会生成非语言产出,这包括对语言学习的态度[12],Barkhuizen把学生对课堂活动的态度定义为感知和[14]的研究都指出学习态度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影响因素,Grookes和Schmidt认为学习动机强的学生能对语言学习保持较高的注意力[15],且学习效率更高[16-17]。因此,进行感知研究有助于教师了解真实教学情况,改善课堂架构,提升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态度和学习动机,有利于促进外语学习水平。感知研究通常包括师生对活动的喜爱度和有效性的认知,例如探究了南非师生对写作阅读活动的喜爱度和有效性的感知[13],Collins分析了东亚大学学生对课堂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感知[18],而Rao则研究了中国学生对于交际教学法活动的喜爱度感知[19]。

3研究方法

第一,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2014级大学英语班级中随机抽取9个班级,其中大学英语改革班208人,大学英语非改革A班165人。此外7个英语专业综合英语班160人作为任务型教学法的控制对照组。

第二,研究工具。研究采用混合法,包括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和访谈的定性研究。词汇学习调查问卷把班级类型(大学英语改革班、大学英语非改革A班和英语专业班)作为自变量,活动频率和活动感知(有效度、喜爱度等)为因变量。传统教学法活动以老师解释、听写、翻译为代表,任务型教学法则以两人讨论、小组讨论、自由造句为代表。问卷第一部分为个人信息,第二部分研究6种词汇活动每节课和每周的频率,第三部分针对词汇活动频率、有效度和喜爱度感知。为避免学生逃避选择而趋向中间选项,问卷采用封闭式问题和去除中间选项的李克特量表,即4分制,4=强烈同意,3=同意,2=不大同意,1=不同意。访谈设置了15个半开放型和开放型的问题,用于进一步探究影响学生和老师对词汇活动有效度和喜爱度感知的因素,并在调查问卷对象中随机选取11名学生和5名老师进行了一对一访谈。采集的定量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访谈录音转录后通过编码主题进行文本分析。

4研究结果和讨论

第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否影响课堂词汇活动的架构?非改革班词汇活动是否偏向传统教学法,改革班是否偏向任务型教学法?表1是调查问卷中三种班级类型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词汇活动的频率均值与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非改革A班每节课使用2人和小组讨论的频率都小于改革班和英语专业班。每周进行2人讨论的频率均值依次为:英语专业(M=2.88)>改革班(M=2.68)>非改革A班(M=2.31)。方差分析显示A班每周两人讨论次数显著地低于英语专业班和改革班(F(2,531)=12.669,p=0.000)。每节课小组讨论频率均值为英语专业班(M=2.36)>改革班(M=2.29)>A班(M=2.04);每周频率均值为英语专业班(M=2.92)>改革班(M=2.82)>A班(M=2.40)。方差分析也显示A班每节课(F(2,531)=5.818,p=0.003)和每周(F(2,531)=12.773,p=0.000)小组讨论次数显著地低于英语专业班和改革班。但与前两种活动相反,每节课进行自由造句频率均值依次为A班(M=2.39)>英语专业班(M=2.09)>改革班(M=2.03)。方差分析表明A班每节课造句次数显著地高于英语专业班和改革班(F(2,531)=6.842,p=0.001)。这可能由于在英语专业班和改革班,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了更多有目标性的任务给学生进行讨论,在这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已运用新单词做自由造句。而非改革班的课堂可能较少布置讨论任务,因而只能选择自由造句让学生使用新词汇。访谈中非改革班的2名教师对最常用的词汇活动回答,也支持上述的推断:“每次课都有造句翻译,词汇讨论一两个单元一次。”“讲课文时遇到新的词就会解释,造句和翻译常做。”总体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促使教师提高了两人和小组讨论的使用频率,改革班的课堂活动与非改革班相比更趋向于任务型教学。表2是调查问卷中三种班级类型运用传统教学法词汇活动的频率均值与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非改革A班每节课使用老师解释和翻译的频率都大于改革班和英语专业。每节课老师解释频率均值:A班(M=3.52)>英语专业班(M=3.37)>改革班(M=3.20)。方差分析也表示A班每节课老师解释次数显著地高于英语专业班和改革班(F(2,531)=6.774,p=0.001)。而每节课翻译频率均值与上述相似:A班(M=3.17)>英语专业班(M=2.85)>改革班(M=2.70)。方差分析也显示大英A班每节课老师翻译次数显著地高于英语专业和改革班(F(2,531)=11.572,p=0.000)。表2三种班级类型运用传统教学法词汇活动的频率均值与方差分析结果英语专业班N=160改革班N=208非改革A班N=165F(2,531)p老师解释(每节)3.37±0.8393.20±0.8563.52±0.7966.7740.001翻译(每节)2.85±.9322.70±0.9293.17±0.95411.5720.000听写(每周)2.34±0.8532.32±1.0682.05±0.9864.3670.013但每周听写的频率均值则与前两者相反:英语专业班>改革班>A班。方差分析表明A班每节课老师听写次数显著地低于英语专业班和大英改革班。教师访谈中改革班和英语专业班的3名教师都表示,每两至三周有一次听写。虽然听写是传统词汇学习方法,但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词汇习得的准确性[21]研究指出虽然任务型教学强调在运用中习得词汇,但也应注重单词运用的准确性和单词词形,否则学生可能会发展出一种课堂方言,最终导致在较低的语言水平上石化。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新单词完成任务后,背诵单词表可以作为课后作业巩固单词词形,从而提高词汇使用的准确性。总的来讲,非改革班的课堂活动更趋向于传统型教学,改革班则趋向于任务型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教师减少了教师解释和单词翻译的使用频率,逐步从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法转向以运用为主的任务型教学法。并且,教师把传统教学法中的单词听写作为课后巩固与堂上讨论任务相结合,促进学生对词汇的形、意、用[22]的共同提高。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确实对课堂词汇活动的架构有积极性影响。

第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否改变学生和教师对不同词汇活动有效度和喜爱度的感知?非改革班是否对传统型教学法的有效度和喜爱度更高,还是改革班是否对任务型教学法的有效度和喜爱度更高?如表3所示,在对词汇活动的有效性感知方面,英语专业班、大学英语改革班和非改革班的学生都认为传统教学法的活动如老师解释和单词翻译最有效,而任务型教学法的活动如两人讨论和小组讨论对于词汇学习没有显著效果。在喜爱度感知方面,英语专业学生排序为:教师解释>单词翻译>两人讨论>小组讨论>单词听写>自由造句;大英改革班学生:教师解释>单词翻译>小组讨论>两人讨论>自由造句>单词听写;大英非改革班:教师解释>单词翻译>自由造句>小组讨论>单词听写>两人讨论。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法词汇活动还是更受学生喜欢。方差分析表明,改革班和非改革班对这六种词汇活动的有效性和喜爱度感知没有显著性差异。换句话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学生词汇活动的感知没有显著性影响,未能从根本上减低学生对传统教学法的心理依赖。另一方面,两人和小组讨论在英语专业班和改革班的喜爱程度都位于第三四名,高于非改革班。访谈中改革班学生也表示喜欢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涉及的观点)比较全面,懂的东西会得到拓展,很多人一起意见会更多。”这显示出学生对任务型教学法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有初步的提升。

英语教学效率论文篇6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授课时相比于其他学科具有特殊性,尤其对于高中英语课程来说,由于学生的课程学习压力大,需要学习的科目多,使得分给学生课下学习英语的时间很少。这就需要教师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质感”,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生需要学习的包括四个方面:听、说、读、写。针对这四大方面提高语言授课效率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投入”、“学习”和“运用”。本文通过结合笔者自身的授课经验,认为提高高中英语授课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制定上课规矩,确保良好的学习氛围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方圆”,任课教师需要制定课堂规矩,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活跃而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要制定课堂纪律。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迅速,很多学生具备独立思想,且情绪易冲动、易较真,对此,任课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制定课堂纪律,例如对于某一个问题的争论在教师进行讲解后可以放到课后解决,而不要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以确保良好的课堂氛围,保证课堂任务能够及时完成。

其次,因为授课对象是高中生,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强,因此相比于课堂纪律,重要的是课堂前制定的课堂目标、随堂检测及奖惩措施。在课堂开始前,帮助学生明确该堂课的授课目标,比如该堂课的教学目标是第三章学习,那么单词读写、课文语法等都是学习重点,通过大概介绍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授课内容,尤其是重点内容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听课效率。随堂检测和奖惩措施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课。与学生课前约定好的奖惩措施本身并对于高中生并不具备太大的激励或威吓作用,但是会使课堂整体呈现出你追我赶、唯恐落后的浓厚学习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最后,因为是英语课堂,保证良好的语言环境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一律采用英语授课,对学生们也有语言要求,即尽可能说英语,提高学生对英语的适应性,使学生尽快融入英语语言环境,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二、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保证学生精力的“投入”

因为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生在上课时容易出现疲乏犯困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使得课堂效率低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保证学生的精力投入。

首先,教师要精心准备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高中课程较多,一般而言,白天学生需要上大概8节课,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课堂氛围容易沉闷,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运用幽默故事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活跃课堂氛围,为授课做好准备。

其次,可以进行兴趣教学法。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导师。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习,这是提高学生听课效率的重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本内容与当下比较流行的英文歌曲、电影等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领域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讲解定语从句时,在讲解透彻后教师可以播放英文歌Cry on my shoulder, 其歌词If you need someone who cares for you中包含这一语法,教师可以再对歌词进行简单讲解。学生可能对课堂枯燥的理论产生烦躁情绪,听课状态不佳,而歌曲与语法相结合是兴趣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方式,对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有良好作用。

最后,小组讨论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有帮助。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长期处于教师在讲台上不停的讲课,学生埋头记笔记却一言不发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对于英语这种语言教学来说,效果尤其不佳。语言学科需要学生多开口,多表达,在表达中发现自己词汇的不足,发现语法表达的错误,才能真正达到“学然后知不足”的效果。当然,本文中所指的小组讨论并不是指就某一语法问题的讨论,更主要是对课文理解的相关问题,目的是给学生创造更多开口讲英语的机会,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小组讨论学习能给学生足够的表达机会,相互发现对方英语表达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达到印象深刻的学习效果。

三、重视英语学习的系统性,鼓励学生积极“运用”

语言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语言环境,对学生的外语学习造成一定的难度。汉语是我国学生的母语,对很多学生来说,仅从方言转为普通话都会带有很重的口音问题,更何况在周围全是母语的情况下学习英语。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学生要多表达,不仅仅学习试卷上的“书面表达”,更要能够“口语表达”。

英语教学效率论文篇7

一、目前阻碍高中英语教学效率提升的因素

1.本土文化的输入不够

语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依托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孕育于各种类型的文化土壤中。高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想真正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就必须对英语的文化背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发挥英语学习的实效性。在以往高中英语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对于英语国家语言背景与风土人情的文化渗透是比较重视的,这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高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深入挖掘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的同时,却往往是顾此失彼,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师对本土文化的忽视。一些教师在思想深处认识偏激,认为只要让学生对英语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就足够了,至于对我们本土文化的相关内容了解与否无关紧要,这样的认识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在教学实践中,一涉及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学习内容时,教师就比较重视,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也会充满热情,但是在英语教学中也有许多与我们本土文化相关联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学中对于本土文化的输入与渗透不够,当遇到这样的学习问题时,学生往往会觉得比较困难,教学的效率也因此而大打折扣。因此,本土文化的输入不够是目前阻碍高中英语教学效率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2.高中英语语言教学的实用性不强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的实施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比较严重,在教学实施中,升学成为英语教学实施的唯一目标,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着高考这个指挥棒而进行。在教学的实践中,只要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提升了,就被认为是教学取得了成功。在这样的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对于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这对于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高中英语教学逐渐沦为考试的工具,以至于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突出,高中生英语语言素养的提升并不尽如人意,这样的教学实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高中英语语言教学的实用性发挥,不利于高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这样的教学现状亟须改进。

二、高中英语教学效率提升的措施

1.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凸显实用性

要改变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实用性不强的现状,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而不是以考试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与此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端正英语学习的目的,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英语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应用的价值。在未来的生活中英语的应用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它是未来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因此,学好英语是非常有价值的。除此之外,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实施中,也要改变只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弊端,要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凸显实用性的英语教学取代“填鸭式”的英语教学,这是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2.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突出文化性

要实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所凸显的文化性,就要改变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中“唯知识论”的教学倾向。在以往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多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也主要以死记硬背为主。要突出高中英语教学的文化性就要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挖掘英语文化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本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对接,让英语的“教”与“学”渗透更多本土文化的元素,这不仅对高中生英语语言能力与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大有助益,也可以有效提升高中英语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要在具体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联系更多充满本土文化元素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本土文化的英语语言应用意识,以此提升高中英语教学的效率。

3.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

在传统高中英语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单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于采用单纯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是缺乏吸引力的,这样的教学让课堂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学活动的实施只能够围绕着教师的讲授活动而展开,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欠佳。因此,要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就要求教师要创新原有的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等,它们对于提升高中英语的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英语教学效率论文篇8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有其充分的必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1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高考等考试压力的存在,在当前中国英语课堂,尤其是高中英语的课堂中,应试性和机械化教学是十分常见的现象。讲授法成为教师上课的主要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灌输成为常态。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反而有可能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而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既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高中英语课的整体课堂效率。

1.2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英语能力提高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中需要具备的五大能力,合作学习对于其中任何一个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用英语进行对话,是同时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的最佳途径;合作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讨论中加深高中学生阅读的深度;而写作和翻译,也同样可以采用学生互助合作,探讨研究。总之,合作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又便捷迅速地提高学生的各项英语能力。

1.3合作学习能赋德育于智育之中,实现双重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共同配合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在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同时,团结意识在不知不觉中也得到了切实地提高。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自然地把德育赋予智育之中,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合作学习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之,是十分必要的。高中英语教师要充分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2. 合作学习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得到应用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整个教学中对“合作学习”这个思路和意识予以贯之,并且在行动上切实执行。

2.1课文讲解时,提出协作型互动讨论问题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而讲解课文,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互动教学和情景教学,多采用“问答法”。教师除了针对课文内容和知识点提出的问题以外,还可以需要多名学生合作讨论后回答的问题。比如“学习了本篇课文这封信以后,学生们最想给咱班的谁写信呢?为什么”。这样的问题看似只是对一位学生的提问,但实际上需要学生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共同讨论,是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2.2布置作业时,设置团队型分工合作任务

课文讲解完毕后,进入“练习巩固”环节及“课后作业”。在这两个环节,最适合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应把握机会,多布置团队合作性的任务。例如,分小组讨论教师布置的作业,然后每组选出一位学生代表小组发言。这虽然是传统的合作学习模式,但这种经典的方法最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也最能增强学生们的归属感和团队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小组表演课文、两人一组“你演我猜”单词等游戏和练习方式,寓教于乐,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学到了英语知识,提高了英语能力,又感受到团队互助的优势和合作学习的成效。布置团队分工合作型作业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核心方法。

2.3考试测评时,采用分组竞赛型测试题目

平时以及期中、期末的测验、考试,也是运用合作学习的有利时机。教师可以不拘一格,在试题设置以及评价方法上创新。例如,题目可以设置为“请根据提示写出你能想到的单词,越多越好,并且不能与其他学生重复”。除了试卷题目,还可以设置少数实践型任务题目,比如把全班分成两大组,进行接龙猜词语,比赛的结果在最终期末考试成绩中占据一定的比重。当然,这种方法在口语课及听力课等课型中更适宜也更容易推广。

英语教学效率论文篇9

随着小学英语教学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贴近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小学英语教学就需要得到来自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进而充分的将小学英语教学和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小学生在学习小学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联系,促进小学生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快速提升。

一、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的重视到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重要意义,这就导致小学英语教学过程脱离了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加之英语知识在小学中并没有很好的练习氛围,小学英语的教学效率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与此同时,在进行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重视到了对于英语知识理论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很容易导致小学生产生对小学英语知识学习的厌倦感。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小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元素和小学英语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将本来抽象枯燥的知识赋予更多的内涵,让小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英语知识学习带给她们的快乐。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1.为入小学英语教学过程创设生活教育氛围

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将小学英语学习过程和生活元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效的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生活教育理论可以保证生活元素引进的合理性。具体的来说,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之前,小学英语教师要根据生活教育理论的要求,为学生创造生活教育环境,以便于保证生活元素能够自然的插入到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而保证小学英语教学的流畅进行,让小学生在对生活元素的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小学英语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进行小学英语《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利用“ favourite food”和小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迅速的勾起学生进行《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课程学习的兴趣,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率。此外,在进行《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的教学过程中,以生活中小学生喜欢吃的食物为切入点来导入该堂课程。具体的来说,教师在《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的开始阶段,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食物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进行对于一些基本的食物单词的讲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就可以将学到的小学英语知识和自己生活中经常吃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可以看出,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生活教育理论,有效促进小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的加深,还能够帮助小学生将抽象的小学英语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为小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

通过合理利用生活教育理论进行小学英语课程指导,可以充分的吸取小学生的生活素材,保证小学生能够利用生活素材来加快自身的英语知识积累速度,进而快速提升小学生的英语水平。

例如,在进行小学英语课程《My favourite season》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就要考虑到各个季节的实际特点,并要充分的结合生活教育理论,让小学生通过调查研究“My favourite season”,并使用英语进行对“My favourite season”的介绍,让小学生充分的理解自己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对于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的作用和意义。与此同时,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关的笔记本将自己对于《My favourite season》这一堂课中的相关单词进行记载,让小学生通过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的研究和分析,提升小学生对于“My favourite season”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除此之外,在进行小学英语《My favourite season》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小学生进行“My favourite season”的探索讨论,并让小学生把“My favourite season”的喜欢原因进行总结,加深小学生对于“My favourite season”中所涉及到的英语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通过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在充分的考核学生的实际特点的基础上,充分的利用好小学生的生活元素,制定出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手段,加深小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了解程度,为小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效率论文篇10

研究背景

听外语就是对外语语言的编码进行解读,而大量的语言输入并不能保证这一过程的有效实施。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 S. D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受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其现有语言水平的输入,同时对意义和信息加以注意时,才能够有效地促进语言学习。同时,语言输入必须是有趣的,有相关性的,所选材料应该是学习者感兴趣的。本文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希望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深入了解影响非外语专业学生听力课堂效率的因素,从而寻求一些应对策略。

研究方案

1.研究性质

本研究主要针对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的问卷调查。笔者选择了延安大学二年级3个班的全体同学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以统计数据为主的定量方法进行分析。调查目的在于探讨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以解决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听力课堂上的问题。

2.研究类型和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法, 以百分比的形式记录各个选项的数据。笔者在2013年11月对延安大学会计12、文秘12及工商12,总共202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4名同学未按要求答卷,最后收得有效问卷198份。

3.调查形式和内容

本调查以问卷的形式,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分级模式。主要包括三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因素对听力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如词汇量、语音、听力技巧等;非语言因素对听力课堂效率的影响,如上听力课的情绪、背景知识、心理素质等;教师非语言因素如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以及对学生的关心等对学生听力学习的影响。第一、二部分的选项包括:总是、经常、有时、很少;第三部分的选项有:很重要、重要、一般重要、不重要。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结果与讨论

从三方面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学生语言因素对英语听力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学生非语言因素对听力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教师非语言因素对英语听力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

1.学生语言因素对英语听力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

S1=由于词汇匮乏不能理解语意对听力效率的影响;S2=由于发音不准确而影响听力效率;S3=由于自己语法薄弱导致语意听不懂对听力效率的影响;S4=听音时先翻译成汉语然后理解意思对听力效率的影响;S5=听音时不知重点在哪,导致理解力低下对听力效率的影响。S6=听音时遇到生单词就停下来想意思而错过新的信息对听力效率的影响。

从表1结果看,笔者认为:听力理解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想能够听懂英语,首先听者自己要发音准确。同时, 词汇是英语听力理解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即使发音标准,语法知识掌握得很扎实,但如果词汇贫乏,也会极大地影响听力理解。语法知识是正确理解听力材料的必要条件。

2.学生非语言因素对英语听力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

S7=上听力课时的厌倦、焦虑感等对听力效果的影响;S8=对语意的预测能力差对听力效果的影响;S9=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匮乏对听力效果的影响;S10=听力材料生疏对听力效果的影响;S11=个人心理素质对听力效果的影响;S12=对重要细节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和技巧对听力效率的影响。

从表2结果看,笔者认为,听力提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存在着心理上的障碍,他们害怕跟不上,害怕听不懂,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同时,大学英语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语法、词汇等基础语言知识,还要给学生讲解一些西方文化知识,这样学生就不会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作出错误的判断。教师应当教学生一些听力预测技巧,培养他们获取关键词和重要信息的能力。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边听边做笔记的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3.教师非语言因素对英语听力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

S13=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听力效果的影响;S14=教师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对学生听力效果的影响;S15=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对学生听力效果的影响;S16=教师自身的素质,如教学态度、是否有责任心等对学生听力效果的影响;S17=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对提高听力效果的影响。

从表3结果看,笔者认为,传统听力课堂教师只是播放磁带,核对答案,课堂缺乏互动性,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听力课上,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练习机会,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摆脱传统观念影响,把语言、文化的新元素引入到课堂中来,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应当“把传授语言知识这个观念转变为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这个工具”。

结束语

此研究表明,学生的语言因素以及非语言因素会对外语听力课堂效率产生影响,但相比较而言,教师非语言因素对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效率影响更大。从而得到如下启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英语听力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听力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力求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培养学生自己寻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完善课堂语言环境,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Pergamon),1981.

[2]顾永兴:《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与文化知识培养》,《高教探索与研究》1999年第3期。

[3]孔燕平、刘海量:《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模式――综合式教学法》,《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12期。

[4]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英语教学效率论文篇11

前言:

生态英语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效率低的缺点,通过对学生具体的培养,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英语。在生态英语的教学模式下,可以通过观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来对生态英语教学效率进行评价,根据生态英语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效率评价的方法。

一、对生态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综合分析

1. 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通过老师讲授,学生不断练习来完成的,而生态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不断培养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兴趣,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为目标。生态英语课堂在教学的环境上也做出了改进,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投入,发展英语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单位重点工作,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引入了生态英语教学的思想,也促进了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1]。

2. 改善了英语教学效率的评价方法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是需要对学生学习的情况定期进行调查分析的,从而分析出英语教学的效率,在对传统的教学效率评价时,只是根据学生最后的成绩情况来评价,评价的结果不能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态课堂英语进行教学效率评价时,从学习的多个方面出发,可以准确的放映出教学的情况,得出的结果也更有实际价值[2]。英语教学效率的评价过程是根据多方面的反映情况进行调查的,所以,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校要及时配备好学习的工具,保障生态英语教学的顺利完成[3]。

3. 完善了衡量教学效率的特征

教学效率作为反映教学情况的直接结果,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教学来提高的,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的辛苦来准备教学的内容,同时也需要学校的积极配合,通过全方面的改进来提高教学的效率。生态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衡量特征也在进一步的完善,通过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两方面对教学的效率进行评价,时间特征通过学生在固定时间内的学习状况总结,来分析教学效率,空间特征通过在这一个固定的时间内,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以及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从而分析在空间特征影响下的教学效率。所以,生态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完善了衡量教学效率的特征,也使教学效率的评价方法更加具体[4]。

二、分析生态英语教学效率的评价方法

1. 对协变特征的评价

协变特征可以反映出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以及学生的心理变化,情感表达的变化以及教学学习的变化,是反映教学情况的具体内容。通过对学生心理变化的观察,可以使老师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方法。通过对学生情感变化的观察,可以使老师了解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言行,及时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以便更好的疏导。正是这种协变特征可以使老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对协变特征的评价,是评价生态英语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可以准确的评价出教学的情况,评价的结果对教学模式的改进也更加有效[5]。

2. 对平衡特征的评价

生态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非常注重学生学习的平衡特征,这种平衡特征反映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学的环境以及教学的需要与硬件的配备上,讲究以平衡的教学条件来开展生态英语的教学。提高了生态英语教学的平衡特征,可以保障学生的学习有效的进行,同时也是提高生态英语教学效率的方法,使生态英语的教学模式逐渐得到了认可。

3. 对总体的评价

生态英语教学效率的评价不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的,而是根据教育单位的总体教育情况进行评价的,所以评价的方法不能以某一个特征为依据,要对教学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探索生态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生态英语的教学模式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能充分的理解知识以及不断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这也是提高我国教学水平的重要模式。

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英语的普及率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英语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单位的不断实践,把生态英语教学模式逐渐融入到传统的教学中,使英语的教学效率不断在提高。通过对生态英语课堂的具体分析,结合英语教学的情况,对于教学效率的评价方法也做了相关的要求,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分析教育的每个环节,从学生学习的情况出发,不断完善评价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金建生,王黑毅.构建生命彰显生态课堂[J].教育科学论坛,2010,12(10):123-125

[2]周士勤."生态课堂"的基本涵义、特征及认识[J].教育科学论坛,2012,14(15):456-458

英语教学效率论文篇12

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是高中英语学习的关键性的三大要素。对词汇的认知量是英语学习的根基。传统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高中大量英语词汇,采用“朗读、讲授、背诵、检查、练习”的机械教学方法,无形中使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在运用单词过程中生搬硬套,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产生厌倦和排斥心理,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随着语料库的不断研究和深入,词块理论应运而生,词块以固定或半固定的形式建立块状结构,其形式和功能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和运用,打破了传统英语词汇教学“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加灵活、轻松的驾驭大量词汇,大大提高了英语词汇教学效果。

1.极大的加强了学生英语单词的记忆和运用。传统英语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单词和短语,这样的学习方法严重脱离了英语语境,记忆并不深刻,即使能记住单词也不能灵活的运用,词块理论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词块理论是将词汇、短语、句型等知识作橐桓稣体结构进行记忆,这样的搭配方式遵循了词汇用法,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和灵活运用。

2.促使学生培养英语思维能力。英语词块主要包括词语短语、语法结构、惯用语句、句型框架,通过记忆词块可以使学生随时提取模块存储信息,培养英语学习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内化,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养成英语思维习惯。

3.加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词块理论的引用可以加强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通过在实践学习中建立词块意识,在大脑中构建词块模式,建立词汇之间的联系,当某一个词出现时,与之相搭配的词汇就会处于半激活状态,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1.词块理论的教学方法使用不当。高中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主要以课堂讲解为主要手段,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通过教师领读词汇,并对词汇进行讲解,创造一定的应用语境,联系相关的词组,学生在学习过程总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对词汇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层的认识上,缺乏对词块理论内涵的认识,导致学生在词块应用过程中出错率较高。

2.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随着高中英语教材词汇量的不断增加,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用语,这就要求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准确的将英语教学与生活用语进行联系,加强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但是在高中英语实际教学中,学生大量的背单词,忽视词句的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应用现象还普遍存在,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显得特别孤立和僵硬,学生不能很好的将词汇应用到实际英语学习中,词汇量的储备和积累并没有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三、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词块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掌握两个应用原则,即目的性原则和连贯性原则。目的性原则是指教师通过有效的运用词块理论加强学生英语语言的准确性和标准性,摆脱汉式英语的影响,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逐渐的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和思维。连贯性原则是指有效的把握英语语言教学的连贯性,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日常听说读写译过程中形成稳定的语言形式,逐渐提高英语听说水平。

2.转变传统英语教学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词汇练习,通过搜集和阅读课外教学资料,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准确的把握词块理论的精髓,通过不断积累和拓展词汇量,最大程度的短时间内实现对词汇量的记忆,提高词块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加强词块理论在英语听说读写环节中的应用。必须高度重视词块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听、说、读、写这四大教学环节的应用。英语听力环节中,将词块作为基本记忆单位,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加强学生词汇听力的准确性,进而有效的掌握英语文章的基本框架。英语读说环节中,运用词块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输出的正确率和地道化,教师要强化固定用语和习惯性用语的语言表述方式,引导学生大胆的对词块进行应用,通过语法知识将其有效的连接起来,促进固定英语表述方式的形成。

4.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词块的深入挖掘。词块理论的应用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词汇的使用率和学习效率,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对词块进行深入挖掘,灵活的运用已经掌握的英语词块,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拓展和丰富词汇记忆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将固定词块应用到听说读写环节中,突出词块理论的教学优势。

四、结束语

英语教学效率论文篇13

我国高中使用的英语教材是教育部门根据教育大纲编写的,每个单元都涉及交际方面,便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外国的文化在英语教材中有所渗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了解外国文化,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进而达到提高英语成绩的目的。高中英语教师应当挖掘英语教材深处的内容,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英语教材的作用,将文化交际教学作为课堂的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外国文化的意识,提高其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1.词汇教学,提高高中英语课堂的效率

对于英语来说,其最基本承载信息的载体是词汇,词汇、典故、成语、谚语都与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首先要将词汇的文化内涵将清楚,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汉语中的词语与英语中词汇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例如,在中国,龙是一种吉祥的动物,中国人将自己比作龙的传人;而对于外国人来说,龙是一种十分凶猛的动物,象征着恐怖、邪恶,所以,在翻译四小龙时,英语里用Asian Four Tigers 代替Asian Four Dragons。又如,在学习英语中酒这一知识点时,英语中酒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名称,如wine,brandy,beer,champagne,spirit等;而中文里对于酒没有单独的名称,为区分不同的酒,常常在酒的前面加上不同的词语,如啤酒、葡萄酒、红酒等。英语教师还应当多向学生传授一些英语中的典故、成语、谚语等,让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例如,You are a lucky dog是你是一个幸运儿的意思;Penny wise,Pound foolish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的意思。引导学生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英语,提高英语成绩。

2. 对话教学,提高高中英语课堂的效率

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对话进行教学,将文化形式与语言形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降低因文化差异而出现误解的概率。在对话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反复的联系,然而,要想使学生的交际能力真正的提高,只反复联系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学会交际的技巧,如交流的风格、策略,交流的场景等。高中英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下进行语言交流,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例如,在学习第一册Unit8,Lesson29时,教师可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传授给学生,西方人吃东西比较简单,每顿饭只做一到两个菜,请人吃饭最多也就四个菜;而中国人在招待客人时却会做很多的菜。中国人请吃饭喜欢给客人夹菜,而西方人不会这样,当他们吃饱了或者不喜欢吃某道菜时,会直接的回答:“No,thanks.I’ve had enough”。通过了解西方人的饮食文化,就会使学生在情景对话中降低犯错误的频率,使得情景交际更加的适当、得体。再例如,在讲解第二册Unit7,Lesson25时,英语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说出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不同,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如:the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Englishand Canadian English或者the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Englishand American English;再引导学生说出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让学生运用之前学的英语知识与新的英语知识,回答上述问题,既巩固了之前的知识,又对新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通过处理文化信息,能够使学生顺利地进行沟通、交流,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率,也提高了学生跨语言文化的交际能力。

3. 课文教学,提高高中英语课堂的效率

高中英语教材中含有体裁与题材都相对较多的阅读,大部分阅读短文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有关系。例如,语言(Unit3 American English)、音乐(Unit2 Music;Unit11 Country music)、地 理(Unit13 USA ;Unit22 Britain)、媒体(Unit4 Newspapers ;Unit5 Advertising ;Unit12 English programmes)等等。高中英语教师在讲解这些英语课文时,应当将其文化背景、文化内涵一并讲出,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英语国家。例如,在学习第三册Lesson49 NEW YORK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上课前查阅并整理与美国、纽约相关的资料,当学完课文后,在课堂上进行一个小组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提问自己准备的问题,回答问题又多又好的小组获胜。学生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不光只是课本上的内容,例如:Do you know what NASDAQ is或者Why is New York called a big apple等等,这种相互提问题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增强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的能力;还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外国的文化。英语教师可推荐优秀的英语文章让学生在课下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学到的英语知识,也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英语教师在讲解第二册Unit21 Music时,可利用学校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国外的文化展现在学生眼前,也可以借助VCD、DVD等视频、音频资料,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课堂,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Classical music与Country music的不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Jass、Blues与Rock。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西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还进一步加深了对英语课文的理解。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国外的文化背景、风土文化有所了解,还要结合分析英语语篇模式,使学生对这个国家的英语文化有所掌握。众所周知,英语短文的思维模式是固定的一条直线,都是先将论点提出,再用论据证明提出的论点;而我国的思维模式是在主题外展开论述,不是直接从主题入手进行讨论。英语短文的主要思维模式是,先总体概况全文,再利用细节一点点展开,将论点提出后,再利用论据证明论点,层次相当分明,构思十分缜密。英语教师通过分析中英文语篇模式的不同,使学生了解到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模式也不同,能够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教学,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开朗的性格与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