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新政实用13篇

高校自主招生新政
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篇1

自主招生考些啥

对理科生而言,数学和英语几乎是每所高校的必考科目,有些高校会涉及物理、化学两学科,少数高校要求学生测试生物学科,个别高校要考语文。不过各科的难度都会高于高考水平,真正体现选拔功能。学生要注意的是,英语难度最大,有些高校的英语试题达到四级水平,有的甚至接近六级水平。其中,英语试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考查学生的词汇量。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注意知识的积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四类考生最受欢迎

从42所试点高校的实施方案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四类考生最有可能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的“幸运儿”:

第一类是“特优生”,指在中学阶段一贯表现优秀,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

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篇2

一、自主招生政策目标的确定

自主招生制度要解决的问题是高考“一考定终生”和机械的“惟分数论”,解决这两个问题是对高考招生方式的一个多元化的有力补充,一方面给高校招生更多的自,有利于其选拔更多适合自己人才培养目标的优质生源;另一方面,自主招生给了有创新潜质和有学科特长的学生上更好的大学的机会,同时也为中学切实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支撑。自主招生制度作为教育政策的一部分,其价值判断也离不开这两个标准:是否尽可能地做到机会公平和政策内容及过程与目标紧密契合,即是否有利于解决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

二、自主招生受众群和择优原则界定

纵观这七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于受众群和择优原则的认定,具有显著的受众群明晰化和择优原则具体化的特点:在资格的认定上,由最先认定的“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等学科竞赛获得省级赛区二等奖及其以上者”,逐步变更为“高中阶段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物理竞赛获得部级三等奖及以上者”,并且包含“在外语或财经领域有突出表现,具有特殊培养潜质,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中获一、二等奖者”;取消了“综合成绩始终排名在年级前20%”的报考条件。突出选拔符合财经外语类高校学科要求、具有学科创新潜质的人才。通过政策变更直接影响了自主招生政策的受众群体。从资格认定的变化可以看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于自主招生的选拔目标更加清晰,受众群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合,并且对于选拔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具体化并具有针对性,这不仅有利于选拔与自己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学生,而且如此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要求将有利于遏制某些考生将自主招生当成“保险栓”,以及刻意追求五花八门的奖项来增加自己通过自主招生的可能性的行为;自主招生报考资格限定为学科特长突出和有创新潜质的人才,顺应新课程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人才的任务,有利于从更深层次改变中学阶段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给了更多中学生选择的机会。

三、自主招生的选拔手段分析

在选拔方式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直采用“材料审核+现场测试”两种方式相结合的选拔方式。在材料审核阶段注重考察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在现场测试环节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材料审核环节根据考生的报考条件,按照“同一奖项同一组专家,相同类别同一原则”的方式进行多轮评审,评审注重考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甄别,注重考生的学科特长与所报专业学科的相关性,注重考生的创新潜质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现场测试环节采取“笔试+面试”的方式,所有通过材料审核的考生均需参加笔试和面试,对这两项的成绩按总分由高到低顺次录取。全国统一考点的做法,一方面减少了分设考点大额开销,提高了成本效益比,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办学规模相适应;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考试过程的一致性和公平性,避免了不同考点由于制度设计或执行过程中的差别而造成的不公平现象,也与最后所有测试考生统一划线的评定标准相契合。每个通过材料审核的考生都有机会参加笔试与面试的考察方式,给了考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使自主招生真正成为了高考招生的一个有力补充,单纯的笔试考察实质上与高考并无差别,也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潜质,无疑“笔试+面试”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考察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主招生测试的考核内容七年来也在不断变化和改进中。首次开展自主招生工作的2009年,笔试考核内容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在2010年笔试环节增加了对英语听力的考察,2013年笔试科目调整为数学和英语(含听力)两门科目,2015年笔试改为机考,测试内容调整为与报考条件相一致的语言能力测试,注重考察学生中英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就面试而言,首次开展自主招生工作的2009年,面试方式为单一面试,2010年起调整为无领导小组面试方法,由多名老师面试一组八名学生,这种方法可以依据情景模拟下考生的行为、言论,从而对考生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评价,能使考生在相对无意中展示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创新能力,有利于考生展示真实的表现,平等的发挥个人能力,从而很快地表现出个体上的差异,检测出笔试和单一面试法所不能检测出的创新潜质或者突出素质。测试内容的改变,说明该校不断探索选拔方式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追求自主招生政策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特点。

综上所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主招生政策目标清晰,在对象界定和选拔手段上,体现出了对象具体化、针对性强、与目标契合度高、与时俱进这四个特点。这也是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发展趋势,只有结合时代背景不断对政策进行调整、补充,才能使自主招生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高校特色,也才能让自主招生政策真正发挥出它在高招补充和人才选拔探索中的作用,使自主招生选的人才更加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推上新的台阶。在七年自主招生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前自主招生工作仍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一是不同类型的高校如何根据高校自己的使命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自己的自主招生报考条件。二是高校如何通过考生的报考材料甄别出真正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人才,这有赖于一支专业性强的招生评价专家队伍参与到高校的自主招生工作中来。三是高校需要进一步探索适合自己的选拔方式和测试内容,不同高校人才选拔的目标具有差异性,如何在选拔中更好地体现选拔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是下一步高校需要面对的课题。四是高校需要追踪入校后的自主招生学生发展情况,将这部分学生入校后的情况反馈给招生评价专家,改进招生选拔工作,提升自主招生选拔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总体而言,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政策调整和实践改革,顺应并体现了当今时代背景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为高校人才选拔工作,尤其是特殊人才的选拔提供了探索的途径,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深入思考如何进行科学选材、针对性选材的任务。

作者:李永乐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宋歌.教育政策分析法的框架、范式及发展趋势[J].科教导刊,2013(6).

[2]康翠萍.标准、方法与程序:高等教育政策分析若干规范旨要[J].现代教育管理,2011(7).

[3]孟卫青.教育政策分析的三维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8(Z1).

[4]张晓鹏.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复旦教育论坛,2006(3).

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篇3

一、当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意义探讨

1.开展高校自主招生,深化完善高等教育改革

我国现在推行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给予学校更多的发展空间,切实增强高校的人才选拔力度与自主意识权利,符合高校的自身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及人才需求,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结合,为高等大学的建构提供了必要的补充条件,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开展高校自主招生,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开展

高校进行自主招生的最直接目的是选择一批符合高校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指导当前的基础性教育。高校在进行自主招生时一方面要考核学生的基础文化课水平,在达标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就是兼顾学生的独特性。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创新能力进行考核,选拔一批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充分体现了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更好的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充分的关注与理解,让学生拥有更多自我选择的机会,这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与既定目标,高校的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之契合。

二、当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新亮点分析

我国在2008年对高校的自主招生进行了规范与改革,使之呈现出几大亮点。首先高校的自主招生范围有所扩大,在确定参加自主选拔考试的生源范围内,高中新课程实验区的中学与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学成为重点选拔区域。其次开通了免费师范生的高校实现了自主制定选拔计划招收免费师范生。其对部分表现十分优秀的考生进行了分数线的适当降低,不拘一格选择人才,更注重人才的综合型发展。接着,为了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在进行高校自主招生时要充分保证公平、公正,在透明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拔,严格审查现象。对自主招生的全过程进行审核与监督,确保整个环节的公正、合法。最后,进一步增加自主招生高校名额,由原来的59所上升到百余所。学生的选择性更大。

三、当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弊端分析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实施推广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主招生的比例有所扩大,政策逐渐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违法犯罪行为。这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招生状态,而是对个别有后台的人开绿灯的方便。针对广大考生来说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虽然表面上增加扩大了选择权限,其实是公平竞争机会的日渐缩减。因此对于在自主招生中出现的现象,一经查出必加以严惩,对于责任属于自主招生高校的,取消去招生资格,对于责任属于学生一方的,取消其参加考高机会并记录档案伴随一生。其次,当前的高考制度在大多数考生与学生家长中比较容易接受,而作为一种新的招生模式,自主招生因为存在的弊端很难获得普遍的心理认同感。最后面对众多的自主招生,其更多的将招生重点放在了重点中学上,这在无形之中剥夺或者缩减了非重点学校学生的入学机会,有失教育公平。

四、当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建议分析

面对高校自主招生的利与弊,需要家长充分理解孩子的学习实际,结合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慎重选择,对于学习抛出的优惠条件与照顾政策要学会理性看待。综合分析当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有几种类型,有的是出于好奇参与到自主招生中,有的是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稳操胜券,为自己步入理性大学而尝试。还有的报有侥幸心理,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有的是因为跟风影响。不同的心态要采取不同的对待措施,尽量避免盲目选择,多而不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选择高校,即使没有成功也不至于十分沮丧失落,影响后期高考的心情。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自主招生政策,不仅能够为莘莘学子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意义重大。

五、结束语

高校自主招生具有积极意义,是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体现方面,推行高考自主招生政策不仅仅是推行一种制度,更是推行一种理念,一种选拔人才的合理方式,其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弊端,对当前的高考教育制度起到一定的干扰作用,这需要我们深入分析,不断完善现有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及时补充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的不足与漏洞,使其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契合,实现自主招生制度的良性发展,服务于我国的高校招生事业。

参考文献:

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篇4

关键词: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网络;差异性执行

在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执行中,由于各试点高校对于政策的解释、组织和实施不同,政策执行力与执行效果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虽然有人把“降分录取模式”和“面试录取模式”作为两种不同的政策执行模式进行过分类[1],但是,即便是同一种类型,各校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的个性化仍十分突出,这种政策的差异化执行已经成为当下高校自主招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何理解、把握和运用这一特征?已是高校开展自主招生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做得好,高校的自主招生将别开生面;做不好,高校极易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为此,本文选取了南方某Z大学作为典型案例,与北京的B大做比较(同属降分录取模式),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的前沿趋势,揭示其差异化的客观必然性及其内在规律,探索政策改进的突破口以及理论支撑点。

一、两校在自主招生政策执行中的主要差异

Z大与B大均为部属高校,都是2003年开始自主招生的试点,均采用“降分录取模式”,即考生需要经过申报资料初审、笔试、面试等程序,最终再根据高考成绩决定是否享受降分录取的优惠。在推荐形式上也都遵循“中学推荐为主,自荐为辅”的原则,即便如此,他们在政策执行上的差异仍然较大。

1.生源甄选

先看两校对考生申请条件的要求。B大要求考生是“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而且“热爱B大、心系天下、人格健全、学业优秀”。Z大的考生人选自2008年以后分为A、B两类。A类要求(符合条件之一)“具有优异的学习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地市级以上奖项;具有高度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参与社会活动、公益事业中获得表彰或做出较大贡献”。B类要求是“极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某一学科方面或相关领域具有显著特长及培养潜质的学科特长生”。相比之下,B大不仅强调考生的综合素质优秀与学业特长突出,还伴有强烈的“B大情结”——即成为各行业领袖的情结。

再看两校生源地的分布。两校都面向全国招生,B大在北京地区的招生人数占总招生数的17%,在全国各省的名额分布较为均匀。而Z大在2012年面试的考生中,53.72%来自于广东省,22.1%来自广州市。在生源的地域分布上,B大突出全国性,Z大则体现区域性。

又看两校生源的城乡比例分配。两校都公开强调其自主选拔政策要向农村地区的考生和中学倾斜。B大在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候选人中,农村户籍考生的比例不低于20%,并设立了专门的招生通道。Z大自主招生面试的考生中,城镇户籍的考生占总数的89.9%,农村户籍的占10.1%。

2.选拔程序

B大实行的是“外双轨制”,即中学校长推荐渠道和普通渠道并行。由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考生经由B大自主选拔录取专家委员会的审核后可直接进入面试,通过了面试即可确定其录取资格。而普通渠道申请的考生则要先通过专家委员会的初选,初选合格后再参加笔试,笔试成绩合格才能进入面试,最后根据笔试加面试的综合成绩确定该考生的录取资格。同时,普通渠道与保送生的渠道保持贯通。Z大则实行“内双轨制”,即A、B两类经同一渠道申请报名,再由学校自主选拔录取专家委员会,对考生资料进行初选。通过初选的A类考生还要参加笔试,笔试合格后再面试,学校根据笔试加面试的成绩确定考生的录取资格。B类考生则直接进入面试,根据面试成绩确定其录取资格。

3.录取优惠

B大的录取优惠分为两种。对于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审查合格的考生,且通过面试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可降至当地本科第一批控制分数线。未通过面试的考生,高考可享受降30分录取该大学的优惠。对于获得资格的普通考生,可享受降60分录取优惠。此外,高考成绩达到B大录取分数线的考生,还可在专业录取时享受降10分的优惠。

Z大也分两种形式。B类资格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低于当地重点线即可录取。A类资格考生未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可降20分录取,达到的考生可加5分进行专业录取。比较而言,B大的优惠幅度要更大些。

4.录取资格人数的增长情况

近年来,虽然两校自主选拔录取资格人数都在增长,但各自增长的幅度有所不同。特别是2008年以后,他们的差距在拉大,详见图1,这直接反映了政策执行差异化的效应。

5.政策执行的趋向

B大有三个趋向:第一,给高中授权。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B大的创举,目的是让高中为大学的生源质量担保。经过几年的探索,具有推荐资格的高中数和推荐人数都在逐年上升,详见表1。第二,高校自得到深化,学院在自主招生过程中的实体性作用开始显现。2012年,B大的光华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经授权开始自主招生,这种直接由学院自主选拔学生的方式在全国尚属首例。第三,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规范化和常态化,促进大学与中学联动机制的形成。2012年,B大向获得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的高中发放了《优秀中学生素质养成手册》,不仅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规范化和常态化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也为中学与大学的协同改革创造了契机与条件。

Z大的自主招生政策执行则更倾向于精细化。首先是报考分类的精细化。自2008年起,通过A、B两类学生的分类申报与选拔,为学科特长生和有特殊天赋的考生设立了单独的通道。其次是考试组织的精细化。Z大由一百五十名各学科知名教授和具有丰富经验的学生管理教师共同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对考生进行分组面试。为确保公平、公正的录取,整个面试过程都严格按照考官、考场和试题“三随机”的方式进行。最后是考试题目的精细化。Z大的试题一向关注 “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有争议”的话题,答案通常不受学科限制,但要求考生要有综合的知识结构,能多角度、系统性地回答问题,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民族观念。

综上所述,不论是政策执行的过程,还是执行的方式,或是执行的结果,Z大与B大都有较大的差异。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差异?这些差异又能给我们怎样的政策启示?

二、校际差异的政策网络分析

为了说明这些差异的由来,本文借助了政策网络分析工具。[2]此工具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突破线性分析的局限,让我们得到更加客观与全面的认识。[3]

1.政策执行网络结构的建立

建立政策执行的网络结构可以直观地反映政策执行相关方的互动关系。按规定,结构上的每一个支点即为一个政策行动者,由于他们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因此,不同的政策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决定政策执行的走向。在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的网络中,政策行动者是政府、高校、考生及其家长、高中和社会。Z大与B大都是核心行动者,虽然两校都在执行同一项政策,但是由于各自的政策网络不同,注定了他们的执行方式与结果的差异。图2展示了这个框架。

2.两校在政策执行网络环境上的差异

环境对于政策执行的影响是背景性的,Z大与B大各自的政策执行网络是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发生作用并影响到执行。

B大位于北京市,这里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2011年北京市的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发达的经济为B大的发展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同时,北京又是党中央等决策机构所在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使B大对中央意图等政策信息理解深刻,行动果断。又由于B大的特殊身份,既是高校的领军者,又是中央的智囊团,因此,在自主招生中,具有引导性和全局性的身份特征。

Z大地处广东省广州市,2011年广东省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由于地理位置离国家政治中心相对较远,而且,每年培养的毕业生多数都在当地就业。据Z大年鉴记载,2010年,毕业生中87.92%是在广东省内就业。这些因素都给Z大的自主招生贴上了区域性的标签。

3.核心行动者的差异

核心行动者是整个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网络的中心,是一切政策执行差异产生的源头。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等教育供求市场由“买方市场”转向了“卖方市场”[4],生源是大学的原材料,好生源的稀缺性决定了高校之间生源竞争的长期性。

Z大与B大有不同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B大一直是我国高校中的领军者,起着引领性、开拓性和示范性的作用,全国高校改革都有“望向B大”的习惯。B大作为中国的第一学府,其目标定位是创造世界一流大学。中央赋予B大的目标任务是“力争走在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因此,B大自主招生量身定制的目标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Z大作为全国一流重点大学,其发展目标定位是创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既要培养综合性的精英,又要培养各行各业的专业化优秀人才。当然,自主招生的政策目标也要为学校发展目标服务。

在自身资源方面,B大历史悠久,一直保持着“中国最好大学”的地位。B大毕业生在国内的政界、商界、学术界独领,这些因素为其执行政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社会资本。在学术资源方面,Z大与北大相比,差距是明显的,详见表2。

由此可见,学校不同的定位、培养目标以及资源禀赋,决定了各自在自主招生政策执行中不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Z大与B大都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对自主招生政策进行了不同的解读,确立了不同的执行目标;而且,资源禀赋的差别也影响到他们政策的执行能力、执行策略和执行方式。

4.与政府互动关系的差异

我国高校的政府附属地位,决定了本轮自主招生政策是有限度的“下放”权力[5]。因为政府自身也有利益诉求,一方面,自主招生可以缓解由高考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改善“一考定终身”的极端化倾向,为国家建设提供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的社会“维稳”功能,中央政府不会轻易放松对高校的管制。因此,高考改革必须是渐进式的。

即便是相同的附属关系,Z大与B大各自在执行自主招生政策的过程中与政府的互动关系仍有差异。由于地位的不同,B大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为紧密,对政府影响的渠道也更为通畅。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推行自主招生政策有其现实的必然性,既然如此,就要允许少部分高校对自主招生进行有益的尝试和大胆的创新,以便提供经验,找准方向。B大自然是这“少部分的高校”之一。同时,为了和谐稳定,推行自主招生政策又必须是中央可控制的,大部分的试点高校只能在政策的框架内执行政策,Z大就属于这“大部分的高校”之一。在地位上以及与中央政府关系上的差异,使得B大的自主招生更灵活自主,执行空间更广阔。在资金方面,自不用多说。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一直是向B大倾斜,这自然加大了B大所承载的部级高校的责任。由于两校与政府的互动关系上存在着差异,在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的过程中,B大比Z大有更丰富的学术资源、资金资源与执行空间,因此,政策执行的力度自然也会更大一些。

5.与其他自主招生高校互动关系的差异

我国高校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在高考招生按照一本、二本等顺序依次录取方式的作用下,不断地加深高校等级之间的鸿沟。这种按照僵化的高考分数划分生源的方式,不考虑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契合度,高校已陷入结构性固化的境地。因而,越是等级高的大学,越能招收到成绩好的学生;而等级相对较低的高校只能是“退而求其次”,或进入一种恶性的循环。

从表面上看,实行自主招生政策是对这种制度安排的一次挑战。因为只要是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都会接触到比平时更优秀的考生。高校有了这个资格,就多了一个优先进入生源竞争的机会。

然而,这种优先机会很快会被其他因素所抵消。显然,B大没有这样的烦恼,由于位处高校金字塔等级的顶尖,是所有高校所仰视的对象,凭借着自身雄厚的权威、信息、资金、学术等方面的优势,在高校生源的竞争中,处在绝对优势的地位,每年全国的高考状元们都非B大莫属[6]。

Z大虽然作为全国的重点大学,处于金字塔结构的上层。但是在自主招生政策执行过程中却要三面作战:既要向上,与B大这类顶级高校进行强势竞争;又要向左右,与同等级高校进行特色竞争;还要向下,与等级较低的其他高校进行优惠条件竞争。据2012年参与Z大自主招生面试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考生中有57.87%的人报考了多所高校。外省考生中,既没有来自上海、天津等教育发达地区的考生,也很少有来自北京、山东等地区的考生。这意味着Z大与其他自主招生高校的竞争关系比起B大与其他高校的关系来说,要被动得多。

6.与高中互动关系的差异

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教育体制下,分数是衡量好学生的标准,升学率是衡量好学校的标准,大家都不得不围着高考转。这次高校的自主招生为打破这一僵局提供了一次机会,如何把握住这个机会,就要看高中与高校如何互动。

B大在与高中的互动关系上做了不少努力,从保送生制度到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B大总是在不断地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双赢的局面,详见表3。

Z大与高中的互动关系目前还在探索中。据广州市的几所知名高中校长反映:“在广东省的自主招生中,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之间没有衔接。高校与高中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基本上是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因为高中从自主招生上既得不到资金上的支持,也没有任何政策上的动力,所以,积极性并不高。况且,自主招生是一项优中选优的政策,这一政策对高中的意义目前还有待观查。”表4反映了Z大从2003年至2009年自主招生加分录取情况,平均每年有30%左右的资格考生得到了这一加分优惠。

由于高中是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中生源的输入口,所以,高中与高校的互动关系不可小觑。如果高校与高中互动关系上就拉开了距离,定为日后的差异埋下伏笔。

7.与考生、家长以及社会互动关系的差异

考生及其家长是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网络中的直接接受端,是政策的最终受益者。由于自主招生是学校与考生之间双向选择的过程,因此,高校与考生的互动关系实际上是一种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Z大与B大相比,Z大将面临着更大的选择风险。因为考生在面对多项选择时,往往放弃Z大的几率要比放弃B大的几率大得多。表5证明了这一点。

社会是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的间接接受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使人们对上大学有着特别的关注与情结。社会的利益诉求是公正、公开和透明,把公平摆在第一位。但社会又不能不承认,自主招生政策的初衷并非是为了追求人人平等参与,而是要给那些有特殊才能的考生多一个机会。如果我们的高考既要公平,又要奇才,那么,统一高考政策就要以履行公平的政策职能为主,而自主招生政策则要以选拔特殊人才的政策职能为主,社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只起监督的作用。由于B大的特殊地位,注定要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B大比Z大要面临更加严苛的社会要求与舆论压力。同时,由于B大的代表性较强、社会责任功能突出,所以,它所承担的义务与平衡作用也要比Z大更重些。

尽管如此,考生、家长及社会对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的影响程度,往往取决于核心行动者的政策执行力。这是因为,核心行动者是自变量,而其他相关方都是因变量。

三、 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通过使用政策网络结构分析工具对Z大与B大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对此类高校在执行自主招生政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第一, 这种差异性是一种客观的现象。由于所有高校的政策执行网络结构关系都不相同,所以,他们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所表现的特性和效果自然也不同。这种差异性必将导致其招生形式上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又无不打上各高校自己个性的烙印。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自主招生中,因为有了差异性才有多样性,所谓的差异就是个性,有个性才有自主性。简言之,有差异性才能有真正的自主性,这是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应有之义。因此,我们在自主招生的政策执行中应充分尊重每所高校自己的个性与选择,不能过分地强调各个高校在政策执行上的一致性。我们尊重自主招生的差异性,就是尊重高校的自主性。

第二, 这种差异性的内容是可变的。因为政策网络结构中的每一位相关方都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它们对核心行动者的影响会随着形势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即使两所学校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内容和组成还是可变的。因此,我们要用变化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差异性。从政策的层面上,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需要经常不断地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创新,绝不能使之僵化或教条主义。换句话说,自主招生政策中的自主性,其实也包括了政策执行中各个高校自己对政策掌握的机动灵活性。

第三, 这种差异性是自主招生政策得以存续下去的一个理由。大家知道,统一高考政策的最大缺陷是什么,自主招生政策正是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才出台的。因而,自主招生的价值也就是这种差异性。不同的高校只有根据自己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不同的方式选拔出自己所需要的那种类型的创新人才,才有可能实现国家政策的整体目标。而且,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地使自主招生和统一高考这两项政策取长补短,相辅相成,那么,我国的高考制度才会变得更加合理和健全,这将有利于我们整个国家的人才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我们整个国家的教育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我们整个国家的就业结构趋于合理。

四、结语

本文以Z大与B大作为比较案例,所得的结论对于其他类似高校也有借鉴意义。目前这两所高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走出了独具特色的自主招生之路。他们在自主招生政策执行中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两校的政策执行网络不同。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的差异是客观的、变化的,因而也是可持续的。我们只有尊重其客观性、动态性和可持续性,才能更好的执行该项政策,顺利地实现其既定的政策目标。因此,自主招生政策的差异化执行是高校内在规律的必然反映,而高校自主招生应该走多样性、灵活性和协同性的发展道路,则是高考制度改革理论探索的一个新观点。

参考文献:

[1] 张晓鹏.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复旦教育论坛,2006(4):12-16.

[2] 郭巍青,涂锋.重新建构政策过程: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61-168.

[3] Klijn, E.H. (1996). Analyzing and Managing Policy Processes in Complex Network: A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 Policy Network and Its Problems.Administration & Society, 28(1), 90-119.

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篇5

虽然三个分项计划各有侧重,但是外界普遍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强计划”,有媒体说,这一政策将成就寒门学子。

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的自主招生政策的亮点是关注经济贫困学子的“圆梦计划”。

“圆梦计划”的招生对象是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学校就读、学习成绩优秀或具有某方面培养潜能的应届农村高中毕业生,由中学校长实名向中国人民大学推荐,或者自荐。由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审核,审核时,将对与人大签有省校、市校共建协议的省、市所属中学和中西部及欠发达地区的中学适当倾斜。被推荐的考生原则上要求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而且是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

“三代无大学生”迅速成为新闻热点,不管公众如何议论,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向偏远地区和贫困家庭倾斜的态度是明确的。

促进公平成为2012年高校自主招生的关键词之一。

“偏远地区的孩子虽然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但他们一贯自强的精神和通过努力达到的德才兼备,同样满足了清华选才的基本条件,所以清华希望在进入大学的时候,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支持、帮助他们展翅高飞。”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说。

入选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学生将在高考中享受30分至60分加分,这在一分隔开数百人的高考中,意味着将获得明显优势。

2012年,高校自主招生不约而同注重公平,一方面和之前社会舆论反映寒门学子在大学中的比例越来越少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高校自主招生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我国2003年开始实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近10年来,实施自主招生的学校越来越多。伴随着招生总量的扩大,每年新政策不断被热炒,自主招生的受关注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其中最显著的莫过于招生“联盟”。

2010年,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大学首次实行自主招生“五校联考”,统一命题,考试成绩共享并互相承认。后来,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宣布加入“五校联考”,形成“七校联考”(“华约”)。

不久,北京大学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组成13所学校参加的自主招生考试“联盟”(“北约”),加上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几所理工学科高校的“联盟”,国内形成了自主招生考试的三大“联盟”。

高校认为联盟考试避免学子赶考,是自主招生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公众忧虑这会不会成为“小高考”。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联盟刚形成时表示,高校自主招生设计的初衷是在普通高考之外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和渠道,体现高考多样标准的评价取向,使高校能够把那些学有所长、某个方面很有特长或综合素质很全面的优秀学生选拔上来,不会成为“小高考”。但是,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联盟培训班广告来看,一个多样化选才的方式演变为新版本的应试教育不是没有可能。据记者了解,为了更多的学生考进名校,不少中学都在暗地里办联盟考试的培训班,家长纷纷带孩子前往。

前不久,网络传闻教育部将取消自主招生联盟,但据记者向各校了解,联考仍将按照计划进行,不会取消,联盟也不再扩大。高校自发的联盟“不再扩大”使自主招生的未来走向变得颇为微妙。

虽然考试仍然照常,但是各种网络传言足以令学生家长恐慌。“如果真要取消联盟,那也太随意了吧,政策才执行多久啊!”一位家长说。这位家长的孩子正在上某个联盟的培训班。

这位家长的恐慌,来自于数年来自主招生考试“政策多变”的不争事实。

比如北京大学,2009年将5%的自主招生比例提高到10%,2010年首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2011年又出台“校长实名推荐”遴选细则,其中新增“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荐”条款。清华大学也先后调整笔试政策、创建多校联考、推出“新百年计划”等……实际上,各校均是如此,年年有新意,有变化。

从最初作为选偏才、怪才的高考补充方式,到今年致力于社会公平,加上联盟考试的从无到有,再从有到“不再扩大”,自主招生政策本身在不断调整中,也导致其不断摇摆。明年的自主招生政策会是什么?家长们都在关注。

受高校自主招生政策频繁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备考学子,学生们掌握不住高校招生的风向标,不可避免地会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备考。“他们会很自然地对整体的招生制度产生抵触情绪,并想这些变化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内蒙古自治区某县级中学的一位高中语文老师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媒体坦言,缺乏长远考虑就制定政策,当问题出现又匆忙修改,这种令人遗憾的变化在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屡见不鲜。

2010年,上海市一家机构的市民调查显示,83%的市民害怕自主招生政策的多变遭遇“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

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3-0054-05

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事关大学生源质量和中学教育质量评价,同时也反映了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国民政府自成立以后,便致力於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1938年,国民政府因应抗战形势的变化,开始了我国近代有高考以来第一次统一招生考试试验,然而仅仅进行了短短的3年,便於1941年停止实行。引起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采取统一招考制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历史上第一次统一招生的试水有何借鉴意义?这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重点所在。

一、抗战时期高校统一招考制度的建立过程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战区或靠近战区的大中学校纷纷内迁,许多沦陷区的学生也西迁内地,原有的学校设置格局被打破。1938年6月22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声称基於“以往国立各院校招考新生均各自为政,为节省时间、费用及便利学生起见”,决定国立高等院校采取统一招考模式,并制定、颁发《民国二十七年全国国立各院校统一招生办法大纲》,规定1938年“国立各大学及独立学院一年级新生,除上海各校院外,均照本办法统一招考。录取后由教育部分发各院校。”具体做法:在行政组织方面,教育部设立统一招生委员会,其职责是规划并执行统一招生各事宜,如考试科目的确立、命题与录取标准的制定、各项招生法规的解释、考试成绩的复核、决定及分配取录学生等项。同时,在武昌、长沙、吉安、广州、桂林、贵阳、昆明、重庆、成都、南郑、延平、南康等12处设立招生处(考试区),必要时下设分处。各地方招生处成立招生委员会,其职责是负责考生报名、组织考试等事务,另需要聘定命题委员和阅卷委员若干人,由他们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标准进行命题、阅卷。各处成绩出来后,需报送教育部,最后由教育部按志愿顺序等分发取录学生。在考试科目方面,笔试科目为7门(口试限於报考师范者),由於分组不同,具体科目及内容略有差异。本次统考大致分为文(含文、法、商、教育等)、理工、医农三组进行。除公民、国文、外语及本国史地四门为各组完全相同的考试科目外,第一组(文科)还需考试外国史地,并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中任选一科目,第二组(理工科)另加物理、化学两门,第三组另加生物(若报考地理系则可以外国史地代生物)及在物理、化学两门中任选考一门。命题范围程度及内容方面,规定须以高中课程标准为限,以教育部审定的通用教科书为依据。此外,这次统一招生委员会还对会考优秀学生的报送、同等学力者的录取等办法做了具体规定。

1938年统一招考结束后,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对考试效果进行了评估、总结。在其后的《民国二十七年度统一招生委员会报告》中,充分肯定了统一招考的成绩。於是,1939年继续试行统一招考制度,并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外界批评以及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细节问题,对部分规定进行了调整。其中最主要的改变是由教育部统一招生委员会负责统一试题的命制,以改变各地试题难易不一的问题。

经过前两年的统一招考试办,尽管存在各种不同意见,但被一些学者认为总体上看“是一个良好的制度”,教育部亦认定有相当的效果,认为有确立制度的必要。为此,在1940年教育部一改过去所设招生委员会的临时性质,设置了常设机构“公立各院校统一招生委员会”,其内部组织还增设了研究组,其职责也在原来管理招生事宜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於统考各项问题的研究。这一系列举措的出台,标志着国民政府时期统一招考制度的正式确立。

1941年,随着战争进人相持阶段,导致交通异常困难,统一招考难以为继。为此,教育部颁发《三十年度公立各大学及独立学院自行招生办法》,决定统一招生暂停一年,由各院校自行组织招生,但教育部仍对各院校的考试科目、录取名额、命题标准以及录取政策等进行控制。1942年正式撤销教育部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停止统一招生,但将全国划分为10个区,指定区内各公立院校实行联合招考。自此以后,大学招生又回归多元化的招生模式,而统一招生模式直至政府败退台湾前夕,一直未能得到恢复。

二、影响统一招考制度出台的深层次原因

对於1938年开始实行统一招生考试的真实动因,当时官方透露出的信息前后并不完全一致,民间对其意图的猜测也是多种多样,但大致而言不外乎便利学生说、统一标准说、统筹规划说。便利学生说,是指政府采取统一招考方式,乃是基於抗战军兴,道路交通困难,为便利学生节省财力、物力、人力等。统一标准说,是指鉴於过去各高等学校招生过程中各自为政,考试科目与内容不一,录取标准差异极大,这不仅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而且也影响着高中教育的水平衡量,为此,只有由政府出面采取统一招考的方式,帮助统一标准,一方面可以沟通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也将有利於高校生源质量的提升。统筹规划说,是针对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的发展没有计划性而言,认为采取统一招考的方式,将有助於政府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录取数额,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调节。

以上因素,无疑是国民政府采取统一招考的重要意图之一。不过,依据当时特殊的形势,这些理由并非是统考制度出台的全部动因,有些只能属於统一招考可能带来的“果”,而非真正的“因”。如便利学生说,毫无疑问政府采取统一招考确实可以免除学生东奔西走投考各校的辛劳,然而,学生兼投数校出现的时间、金钱的浪费问题,并非始於此时;而且若因此而进行统一招考的改革按理应有先期的准备调研工作的开展,然而,奇怪的是这次统一招考之前毫无先兆,其试行方案的颁发是在当年的6月22日,按当年统一招生大纲规定,9月1日开始高考,二者之间仅两个多月,其仓促性可见一斑。同时,交通困难不仅对考生有影响,对统一招考的实施同样影响很大,加之邮电拥堵,致使教育部与各地联系困难,更加大了其实施的难度。

又如统一标准说,在统一招考之前确实存在部分学校降低门槛,甚至滥招学生的现象发生,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这些问题主要并不只是公立高等学校所为,私立院校中同样存在,可这次统考改革始终没有将私立院校的招生涵盖其中。故从某种意义上讲,当时的统一招生制度至少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或消除所有高等学校自降标准滥收学生的现象。

深究国民政府在这个时期试行统一招考,其隐性的或内在的动机还与政治“合法性”与管理“集权性”的指向有关。

所谓“合法性”或曰“正统性”,是指借助统一招考的政策制度,不仅彰显政府在对高等院校管理方面控制的权威性,而且也从一定意义上去宣示政府的合法性和正统性,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和广大中学毕业生对国民政府的认同感。

抗战爆发之后,虽然有大批专科以上公私立大学及独立学院西迁以躲避战火,然而,依然有部分高校和师生滞留在沦陷区或游击区。同时,日寇在此时急切推行“以华治华”策略,扶持汉奸傀儡政权上台,如1937年12月14日,在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等人的策动下,王克敏等在北平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次年3月28日,梁鸿志又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这些新成立的伪政权为推行殖民教育,开始了对高等学校管理控制权的争夺。伪华北临时政府建立后,他们除新设立了一些学院如“新民学院”外,还接管改组了原有的一些国立高校,如在1938年便开始运作伪北京大学的恢复。新民学院於1938年1月开学,伪“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也在该年5月开学,接着医工理在9月之前开学。

基於政治上的针锋相对考虑,国民政府一方面在政治思想的宣传上,强调“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领袖”在特殊时期的必要性,以凝聚抗战力量和人心,并获得了民众的普遍支持:“国民政府是综揽全国治理的唯一的最高政府,也就是国家统一的寄托,……敌人侵略我国的方法,是企图先将我国分裂为若干部分,然后逐渐吞灭,所以欲树立若干傀儡组织,从破坏我国统一入手,来颠覆国民政府的政权,我们应誓死反对国民政府以外的任何伪组织。”它意味着任何伪政权的所作所为(包括教育权的争夺)都是对国民政府合法性、正统性的挑战;另一方面则是宣示和强化政府对教育控制和管理的权威性,警告所有伪政府政权所办教育机构的非法,如在1938年3月3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战区内专科以上学校处理办法》,规定凡战区专科以上学校未经教育部核准者,不予承认。同时,国民政府推出统一招考制度是在1938年6月,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时间节点,因为它与北京汉奸政权抢夺“国立大学”的时间离得如此之近,可见其举措绝非偶然。它既是抗战时期教育改革的举措,又具有基於政治立场上对合法政府认同感的强化作用。这种认同感的形成,一是可以通过考试内容来体现,如1939年度统一招考的国文科中的现代语译成文言文的试题,便是选择了1938年8月28日在中央训练团第一期毕业典礼上的一段训词作为考试内容,内容涉及今后教育的目的阐述。1940年的该项题依然是选择了的一段讲话作为材料。二是通过对所获高校文凭合法资格的认定来实现。广大考生报考所有列入统一招考的公立院校,本身便是对於国民政府权威性的认同。相反的例证是,在日伪统治时期的北京,一些伪“国立大学”为拉拢更多的学生进入学校进行奴化教育,虽采取了免费政策,但其招生情况仍十分惨淡。如伪教育部直辖的外国语专科学校,1938年3月成立后,原拟招生200名,结果仅100人报名,最后录取80人便草草开学。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学生纷纷以考入辅仁大学、燕京大学等收费颇高的私立大学为荣、为安,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学校终究是要被(国民)政府承认的”。

所谓“集权性”或“统一性”,是指加强中央政府对於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划和控制,包括学校规模、专业设置、招生数额、评价标准等,实施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发展方略。

国民政府对於高考模式管理中所持一贯立场是凸显中央政府在其中的领导角色。南京国民政府自1927年建立以来,便将中央政府主导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高校的招生考试作为改革的价值取向或发展方向。如1929年下半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大学组织法》和《大学规程》,正式规定大学入学资格,须是曾在公立或已立案的私立高中或同等学校毕业,经入学考试及格者;1932年下半年,教育部通令,规定各校招生考试科目与命题的依据是《高中课程暂行标准》;1933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二十二年度各大学及独立学院招生办法》,规定了各类招生名额及比例,以纠正招生中存在的重文科轻实科的现象;1935年上半年,教育部要求各校须将高考各科试题报教育部备查,并规定了各系科新生数额的限制;1937年,教育部令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等校举办联合招生,这被一些学者认为是“试办统一招生的开端”。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大批高校西迁导致学校教育格局大变动,同时过去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暴露出来,1938年4月颁布的由教育部长陈立夫主持拟定的《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中,便对“新教育”进行了猛烈批评。在1938年8月的一次会议上批评过去大学教育的失败:“我们中国近几十年倡行所谓新教育,在表面上似乎是理论方法应有尽有,实际上这个‘新教育’只是盲从、粉饰、凌乱、空泛、无计划、无目的教育,……这种无目的无方针的教育,简直就是亡国的教育,灭种的教育。”改良旧教育,确立合乎国情的教育发展方针,成为全社会的共识。1938年教育部制定的《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中确定的方针之一是“政教合流”,认为“教育为造就人才以备国家推行其政策,完成其政治经济之建设,自应与国家施政方针相吻合,故於自身其目光须远於各部,其联系缜密,以期质量之随时调整而合於需要。”显然要实现这个目标,只有政府主导才能完成,即只有通过政府中央集权型管理体制,才能改变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混乱的、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也是统一标准说、统筹规划说背后的主要预设。故有教育部“为适应抗战时期需要,提高大学生程度起见,於二十七年度起举办国立各院校统一招生”之说。

所谓抗战时期的需要,首先是指抗战政治的需要。“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领袖”的战时政治路线,必然要求强化行政权力。教育行政亦应采取严格的“集权性”或“统一性”的管理模式,以实现“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贯。”1938年4月召开的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曾特别提出:“对於管理应采严格主义,尤注重中学阶段之严格管理,中等以上学校,一律采军事管理方法”。其次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具体而言,一方面是为了统一思想认识,落实政府确定的“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抗战爆发初期,如何确定战时教育政策,曾在教育界引起极大争议,大致而言有三种意见:战时教育无用论;战时教育应维持现状论;战时教育彻底改造论,即废除正规教育而专办应付战时需要的短期训练班。国民政府通过统一招生制度的推出,借此表达和落实政府对於发展战时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方针、质量等方面的观点和立场,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精神具体化。另一方面是调整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不适。抗战初期“高校的内迁同时也是对高校的一次改组和整顿”,而统一招考制度则是通过名额分配等控制手段达到对院校系设置重复、文实比例失调等问题整顿的有效途径。

通过统一招考制度的建立以突显政府的权威,强调中央对於教育资源的统一规划,在抗战的特殊时期,无疑有助於凝聚民心,集中国家力量应对残酷的战争,同时也体现了国民政府对近代以来高等教育发展中流行的自由主义道路的“纠正”。之所以在成立了常年性的统一招生机构之后,第二年却暂停实施,完全是迫於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统一招考实难进行的缘故。

三、统一招考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由教育部主导实施高校统一招考是早有“预谋”,但该时期统一招考制度的出台却是极为仓促。尽管事后教育部相关人员及部分学者认定其成效不错,但因时间、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亦暴露出诸多不足,引起了广泛争议。为此,后两年的统一招考办法的规定中,每年均有所“改善”。分析短短三年统一招考制度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呈现出某些改革特点及趋势。

首先,确保大学新生质量成为统一招考制度改革的目标追求。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8月,国民政府便提出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否决了社会舆论中要求因应抗战需要而改变现有学校教育制度的主张,认为教育的着眼点不仅在於战时的应急,更应在於战后的建设需要;强调战争发生时,全国各地各级学校“务必镇静,以就地维持课务为原则”,以维持正常的教育和管理秩序。而统一招考的动机之一便是整肃教育质量,教育部所设的招生委员会亦据此精神,在制度设计和实行过程中,对可能影响质量诸因素的控制日趋严格。以对待同等学力报考和录取为例,1938年大学对於招收同等学力者没有任何限制,但1939年则要求同等学力者报考时便须填报详细履历,录取人数不得超过总录取数的10%,且应以每区录取总额的前50%为限,到了1940年,更是将录取数额降为5%,因为在政府部门看来:“(同等学力)考生各项学科未有平均充分准备,入学后往往感受困难,斯宜更加限制,以利教学。”又如对於社会上关於扩大招生名额,降低录取标准,以救济广大失学青年的呼声,遭到了教育部门和部分学者的反对,认为大学是造就人才之所,而非社会救济机构。

虽然对於保证质量方面大家并无异议,然而针对抗战的特殊时期是否应该特殊处理,其实在当时存在着争议,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即相当一部分大学教授和大学教育主管部门对於考生质量的期待或坚持,与现实中考生水平低下的现实之间存在极大反差。一方面政府恪守“战时须作平时看”的质量标准,但另一方面由於战争的影响,学校及家庭处於颠沛流离之中,学生无暇求学、无心读书,考试成绩不理想自是预料中的。故1938年的录取标准一降再降,最后竟然是7门笔试科目平均40分(满分百分)即为合格,其后两年仍无实质性变化。由此遭到许多教育界人士的批评、奚落,“自中国有考试的办法以来,待士之宽,求贤之渴,无疑的要推民国二十七年度的统一招生考试为首屈一指。”致使教育部招生委员会在报告中亦不得不深叹“理想与事实未能吻合”。

其次,维护客观、公平是统一招考改革的价值指向。客观、公平性在这次改革中主要体现在试卷和评分标准的命制、批阅和录取标准、保送免试生等方面。例如,由於统一招考方案出台过於仓促,1938年度的试卷由各区自行命制,导致宽严不一。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939年度便统一了试题命制。然而,由於试卷的评阅无法统一实施,为公平起见,自1939年度起不仅由教育部详定评分细则,而且采取了以各招考区平均中位数对分数进行调整的办法。又如严格保送免试生资格和数额,在1937年度还曾规定高中毕业会考前15%、国立中学毕业生成绩在甲等者(均分80分以上)的前15%可以有资格免试入学,但到1939年度则取消了国立中学毕业生的免试入学资格,将毕业会考成绩优秀者的范围也改为前10%。此外,在录取程序上,严格按照志愿、分数进行派发。

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篇7

2012年上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政策将从四方面进行调整:取消统一高考科目设置中的“综合能力测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在专科自主招生中被应用;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本科分两批次招生;2011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将来高考时的加分政策将进行调整。在昨天市教委举行的新闻会上,市教委副主任印杰对新政策进行解读。减少科目旨在减负上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科目设置中取消“综合能力测试”。本科类别的考试科目定为“3+1”门,即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等3门,以及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等6个科目中的1门。各门科目满分仍为150分,总分满分为600分。高职(专科)类别的考试科目定为“3”门,即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各门科目满分继续为150分,总分满分为450分。印杰表示,减少考试科目旨在为学生减负。明年本市高考时间将从两天半缩减为两天。专科自主招生引入学业水平考成绩2012年,上海高校在其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中将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招收高中毕业生。招生院校将针对不同专业的需要,自行设定成绩等第的基本要求、成绩的使用办法,技能测试或特色面试的具体方式,以及加分优惠录取的相关办法。专科自主招生的时间为2012年4月。凡具备2012年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资格,且获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0门科目成绩的考生均可根据招生院校招生章程中规定的条件报名。招收院校在依据考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基础上,自主进行技能测试或特色面试后完成招生录取工作。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6月的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中职毕业生可继续参加由招生院校于2012年春季组织的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考试。没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或成绩不全的高中毕业生,经市教委认定后,也可以继续参加专科自主招生考试,但招生计划单列。艺体类本科分二批次招生2012年起本市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本科类别招生将分为两个批次。凡是教育部独立设置或参照独立设置的艺术类院校、在本市有一本批次招生计划的院校和具有市级艺体类重点专业的院校,可以被纳为第一批次院校,其他院校一般被纳为第二批次院校。外地在沪招生院校参照这一标准执行。具备报名资格的艺体类考生可以根据高考当年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两个批次具体招生院校名单和相关说明进行志愿填报。印杰分析指出,艺术体育类考生实施非平行志愿,如果考生第一志愿填报不当,未被录取,则极有可能落入专科志愿。改革后,本科分两个批次,增加非平行志愿的艺体类本科考生的录取机会,减少填报风险。新加分政策适用2011级高中生市教委根据教育部等五部委相关文件的规定,从加分项目设置、分值确定、约束条件、监督管理、违规惩处等5个方面,对本市高考加分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后的政策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适用。2010年(含)以前已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不受上述政策调整限制,仍适用调整前的政策。教育部等五部委去年底曾联合发文,对高考加分项目进行调整。调整针对两部分: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加分、体育特长生。对于前者,除进入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外,其余都不再有保送资格;只有获奥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才能获20分加分,省赛区获奖者不再享加分。对于后者,加分将仅限8+2个体育项目。新政策将从2014年高考开始执行。印杰表示,上海高考的加分政策根据这一文件精神加以调整,并在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适用。本报首席记者 李雪林

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篇8

为了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和扩大高校招生自,我国从2003年开始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华中师范大学自2004年开始实施自主招生政策,那些通过该渠道走进大学的学生在专业学习、课外实践等方面的状况如何,与统招学生相比,他们的优势和不足各体现在哪些方面,后期培养是否到位。我们就此对2007年至2009年自主招生的学生进行了一项全面的调查,并选取一定量的统招学生作为研究参照,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获取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力图深入探讨符合华中师范大学实际情况的自主招生培养政策,并为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有关自主招生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自主招生学生共发放问卷353份,回收324份;对统招学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88份。通过自主招生入学的学生与统招生相比,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了评估:

2.1 自主招生学生的学习效能状况

自主招生学生的学习效能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科研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学习态度方面,被调查的自主招生的学生中有12.7%的人认为自己自己学习态度非常端正,71.6%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一般的占11.6%。总体认为学习比较重要或者非常重要,学习动力比较大;在学习效果上,通过自主招生方式入学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效果非常好的占调查人数的2.2%,认为自己的学习效果比较好的占46.0%,而47.1%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效果一般。他们自认为比较好或者一般,说明大多数学生都了解自身的学习的优势和不足,并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在科研能力上,具体体现在获得科研实践方面,自主招生方式入学的学生有10.8%的学生获得过学校的科研经费支持。通过学生群体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自主招生学生获得学校科研经费支持的比例比统招学生的比例相对要大。

2.2 自主招生学生的课外活动状况

自主招生学生的课外活动状况是指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和安排,主要包括课余时间的学习、参与学生工作、参加文体活动、课外兼职四个方面。

课余时间的学习主要包括学习专业课、学习英语或者辅修第二专业课程。通过这些学习第一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就业资本,其次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再次是获取自己渴望的知识。

参与学生工作主要是指担任学生干部和参加社团活动,担任学生干部侧重的是班级学生干部和院级学生干部,大多数学生都参加了社团活动。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原因主要是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其次是锻炼交际能力,结交更多的朋友。自主招生学生参与文体活动比较积极,并获得一定的荣誉和奖励。自主招生的学生有特长的居多,个人才艺比较出众,乐于参加文体活动,展示自己。

课外兼职也是自主招生学生课外活动的一个主要方面,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学生做兼职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锻炼自己,积累社会经验,同时也为了赚取零花钱和补贴家用,减轻家庭负担。

2.3 自主招生学生与统招学生的对比分析

通过自主招生录取进来的学生质量如何,一直是自主招生学校关心的首要问题。学生的质量一般通过专业学习和课外实践这些方面来考核和测量,同时我们需要将其与统招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从中看出自主招收学生和统招学生之间的异同。

从整体来看,第一,自主招生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优势是学习计划性更强,学习动力相对较足,学习效率更高,另外,他们在科研领域的创新能力更突出。第二,自主招生学生在课外实践上的优势体现在他们参与了较多的社团活动和院校文体活动,同时他们对自己的参与目标比较明确,不仅能够从中活动快乐体验,而且能够收获一定的经验,不足之处可能体现在不能很好的权衡学习和实践的时间。第三,在就业预期方面,自主招生学生的优势体现在他们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对自身的竞争优势比较清楚,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有较强的信心面对就业压力。不足体现在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有独特的想法但是在行动上尚待加强,这一点对统招学生来说也是如此。

3 关于改进和完善自主招生学生后期配套培养体系的建议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200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内容来看,国家推行自主招生政策的目的是:创新统考统招的考试招生方式,促进中学素质教育,促进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结合调查结果以及对自主招生政策的理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和改进自主招生学生的后期培养体系:

3.1 进一步推进自主招生政策的价值目标

作为特殊渠道招收进来的大学生,他们的综合素质相对比统招学生的要高一些,但是目前高校自主招生的现状是重选拔、轻培养,自主招生学生与统招学生处于同一种培养模式下,他们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完善培养体制,这样才可以凸显自主招生政策的价值。对于我校而言,自主招生选拔应着眼于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通过加强对自主招生学生后期配套培养体系的完善,以期培养出特殊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

3.2 整合资源,对自主招生学生实行“跟踪式”培养

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篇9

一、自主招生的含义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03]1号),“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自主招生是高校在教育部及其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下,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的原则,以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从自身教育教学资源的条件出发,独立自主地拟订招生计划和组织选拔录取的招生制度”[1]。

自主招生与统一高考不同,不是以高考分数为唯一参照的招生录取制度。高校可以录取那些文体特长生、优秀学生干部,在几个学科大赛中获得奖励者,在科技创新、文学等方面具有突出特长的学生,甚至在某方面特别突出的“偏才”或“奇才”[2]。这些偏科的学生如果参加全国统考,肯定会被高校拒之门外。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体现出“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科学人才观。另外,高校自主招生相比全国统一高考,还具有其他优势:①降低分数线录取。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对被确定为自主招生对象的学生会降低一定的分数线录取。学生就可以通过这种优惠的录取政策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②提供一个互相了解的平台。在高校自主招生的过程中有面试这一环节,正好给了学生和高校教师了解对方的一个平台。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优秀学生报考自己的学校;学生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向高校教师展现自己丰富多彩的才艺,让高校教师充分了解自己。③自主招生在时间上安排合理。高校自主招生一般是在每年的1月中旬进行,为期两天。就算学生没有通过自主招生考核,对学生未来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也没有太多的影响。④创新能力。有些学生单科成绩非常优秀,科技创新能力非常强,具有较强的培养潜力。高校愿意自主招收这样的学生。⑤招生范围扩大,实行双向选择。只要是高三学生就可以报名,高校可以选择学生,学生也可以选择高校。

高校自主招生是对统一高考和招生的一种补充,可以让一些在某方面突出的学生比较早地摆脱高考的束缚,调整好状态,准备迎接更高层次的学习。随着教育的发展,统一高考和招生的弊端日益显露。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出台给高考改革带来一定的活力,但是高校自主招生在我国是一个新事物,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和挑战,也正原因如此,公众才会对高校自主招生存在诸多质疑。

二、高校自主招生摆脱困境的对策

近几年,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和完善,这对高考制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高校自主招生不但担负着我国考试制度改革积累经验、探索道路的历史使命,而且担负着促进素质教育和不拘一格选人才的重任。然而,公众对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仍然存在一定的质疑,这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想消除公众对自主招生的质疑,就必须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

1.加强高校民主管理,实行透明化操作。

高校应建立健全自主招生的组织机构和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程序。高校的招生录取是一项非常认真严肃的事业,关系到学生、中学、高校、政府和用人单位等多方面人的利益[3]。在自主招生选拔录取的工作中,高校应该向全社会公开自主招生的整个过程,这样能使自主招生的过程处于公开、透明状态中。如果高校自主招生没有透明化的操作,可能大多数人仍然会更愿意相信以高考分数作为录取的标准。另外,高校自主招生的不透明,可能会给有“暗箱操作”想法的人方便,出现腐败的现象。因此,自主招生的标准、规则、程序一定要公开,要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只有这样,录取才能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合理。

2.建立公平与诚信制度,创造良好的招生环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的差距仍然很大。高校在自主招生的过程中,考虑的生源大都是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学生,有的甚至只有重点中学的学生才有资格去申请参加自主考试,这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有些优秀的学生因经济条件不好,不得不放弃参加自主招生。因此,高校应该考虑给那些贫困学生在经济上提供一定的帮助,让他们能享受自主招生带来的好处。同时,高校应该建立诚信制度,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使中学推荐的学生是名副其实的优秀生或有特长的学生。对那些弄虚作假的中学采取取消推荐自主招生资格的惩罚,而对滥竽充数的学生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处罚。

3.建立明确的法律或法规,加大自主招生监管力度。

当以往“清晰的分数选拔”变成“相对模糊的面试选拔”后,高校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保证制度的公平与公正,确保招生部门不滋生腐败,是确保自主招生能够稳步健康推进的重要前提。从理论上讲,自主招生可以保证高校选拔到优质生源,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偏才、怪才因高考发挥失常而名落孙山。但由于自主招生的标准是“不唯分数”的综合指标,实际上降低了分数在招生录取中的决定性作用,制定规则的权力向哪部分人倾斜,哪部分人就会大大受益,教育公平问题势必就会更加突出。正如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所言,恢复高校自和腐败的增加必然是一个共生的过程。在长期缺乏自主和自律的情况下,高校很有可能出现招生腐败。学校内部没有形成健全的民主管理体制,社会监督机制也还不完善,在现有体制和诚信环境中,确实很难从根源上杜绝招生腐败。因此,要保证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仅依靠高校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是不够的,应该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建立由政府、社会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途径的监督机构,进一步规范。

4.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设想。

目前的自主招生改革没有完全达到改革的目的,而且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进一步改革和进行政策调整。

(1)自主招生改革的价值目标。我国高考和招生改革的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应是:人人有机会,获得机会靠个人。这就是说高等教育和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对所有人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但每个人要把机会变成现实只能靠自己的努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向所有人开放,不分出身和地位,无论阶级、肤色、民族、性别、年龄,但接受高等教育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学力,即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和能力。高考和招生改革必须坚持这一价值理想和基本原则。

(2)制度设计。根据这一价值目标,并针对目前招生考试制度和实践中的问题,我们设想了两个自主招生改革方案:一是一步到位,对现行的高考和招生制度进行整体改革,建构一个理想的考试和招生制度;二是保持现行的高考和统招制度架构,只对现有的自主招生制度进行完善。这两个方案的制度设计是一样的,即统一考试,自主招生。

所谓统一考试就是: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统一评分。只有统一考试才能提供一个共同的标准衡量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所有人都是公平和客观的,而且统一考试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时间,减轻考生、中学、大学的负担,节约社会成本,提高考试效率,更重要的是能保证考试的质量,有利于宏观调控考试,并能在纵向和横向上进行教育质量的比较,提高效率和信度。考试不应多元化,多元化的考试无法进行比较,没有共同的客观标准,容易导致不公平。统一考试下的科目、内容、考试的性质可以多样,但也不可太多,以十几门为宜,这样可以全面衡量和评价学生。统一考试可每年实施两次,为大学、中学和考生提供多一次机会。

自主招生表现在两方面:在考试上,设置多种考试科目,有的科目可设两类或三类卷,也可设不同性质的考试,而各大学有选择考试科目和类型的自,自己本校招生的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统一考试的实施机构分别向考生和所报考大学报告分数,以及分析报告。在招生上,高校可自主设立分数线,甚至可以要求单科成绩;更可以将统一考试作为资格要求,划定某一基准,在基准成绩之上的学生都可自主申请,高校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免面试,或要求面试。

两个方案的差别在于,前者是全国统一考试,后者是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联合组织考试,但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自主招生试点高校的考试因为另有高考,而高考考查学科知识,因此自主考试可以是能力测试,重点考查学生的学术倾向,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论何种设计,其目的都是希望能全面测评学生,最终都要有利于大学选拔多样化有特色的创造性人才。高校招生可根据学校性质、人才培养目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来确定自己选拔人才的标准,择优录取符合自己标准的学生,并可在面试时,再对学生进行特定的评价,这不但有利于大学选拔符合自己办学目标的人才,而且可以让不同系科专业挑选到有专长的学生,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综上所述,虽然人们对高校自主招生有着种种困惑,高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新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曲折的。高校自主招生的这条路必定会布满荆棘和障碍,还可能出现与先前预期相反的结果,高校必须正确地处理改革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篇10

由于我国高校招收专业硕士至今仅有20多年的历史,加上管理与运行不善,专业硕士招考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招考管理体制僵化,招考过程中的考试科目实用性不够、考试内容和形式单一,录取程序不规范等方面,严重阻碍了当前我国高校专业硕士招考的公平公正,制约了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选拔培养。

1.招考管理体制僵化目前,我国高校专业硕士的招考管理体制是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各相关高校为主要实施主体,考生被动参与和接受,社会监管缺失、计划体制色彩浓厚的高度行政化运行体制。在这种体制之下,高校专业硕士在专业设置、考试科目设置、招生名额和经费来源等各个方面都取决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对环境变化反应迟缓,缺乏有序竞争和激励机制,不利于高校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改革调整,导致专业硕士招考的制度及程序难以正常有序运转,难以形成创新性强、自我发展势头良好的发展机制。另外,由于各相关高校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唯命是从,缺乏自力,各招生高校之间也缺乏顺畅的沟通机制,招生高校之间存在着无序竞争,致使一部分考生由于扎堆报考而失去深造良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培养。在高校专业硕士招考的内部管理中,也形成了比较固化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当前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本身行政化色彩就较为浓厚,专业硕士招考管理也基本是行政化,从招考制度的、招生的程序运行基本上都是依靠行政指令来实施。二是在招考过程中,相关导师在专业硕士招考中的决策权、自几乎没有,导师与考生缺乏沟通,不利于对考生的深度考察。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高校专业硕士招考缺乏市场参与,导致专业硕士招考管理体制缺乏活力,由于专业硕士招考的组织与管理,考试的科目、内容及形式的设置,录取和调剂方法的设计,基本上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高校主导,向外界透露的信息有限,而且考生都是在固定的操作程序内进行,自主性几乎没有,社会力量对专业硕士招考的监督几乎为零,导致招考组织管理难以满足考生的需求与动机,考试的科目、内容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脱节,所录取的相当一部分考生职业素养与专业硕士培养的目标不相符合。因此,我国亟需出台专业硕士招考的法律法规,并加大专业硕士招考的信息公开力度,促进社会力量对专业硕士招考的监督;二是专门的法律法规缺失。发达国家对考试都有专门的法律,招考制度有严格的制度规范,保障了招生的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的选拔。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考试都没有专门的法律予以管控,专业硕士招考更是如此,由于缺乏相关的专门法律,各个高校出台的专业硕士招考制度五花八门,没有形成行业的统一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招考秩序混乱。

2.考试环节存在较多的不合理因素一是考试科目固化。公共课政治和英语是必考科目,相对而言政治科目的设置较为合理,而英语科目的考试在很多方面不是很科学,以前学英语专业的考生凭其优势,很容易通过考试,那些英语基础较差的考生却被拒之门外,但这些考生可能更适合专业硕士培养的需求,这是一种隐性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就专业科目考试而言,有些专业硕士的招考基本上将考试科目固定在一门或者两门,譬如农业推广硕士的专业科目考试是由高校自主命题,个别高校的题型和参考书目几乎没有调换,与社会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因此,为了适应考生的专业素质及其职业素养,高校专业硕士招考制度中的关于考试科目的内容务必尽快做出调整。二是考试内容陈旧。目前高校专业硕士考试内容一般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二十多年来没有大的调整和改变。公共课的外语考试还是偏重于阅读和写作等,对口语和听力的考核为零,政治科目的题型考察的基本上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题目与社会的实际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而且难度不够,造成考生虽然能考到一定的分数,但对其个体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几乎很难凑效,考试不久后所有的知识基本上被遗忘。专业课的考试内容虽然是全国联考,但是考试大纲几乎数年如一日,内容也十分陈旧,调整力度很少,与社会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对专业知识结构调整、专业潜能挖掘、专业思维创新等品质测验力度过小。这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考生“混学位”的心理态势。三是考试形式单一。目前高校专业硕士招生是由全国统一组织的联考和相关高校主持的复试相结合,联考一般由公共课和少数专业硕士的专业课组成,比如公共管理硕士联考、工商管理硕士联考、法律硕士联考等。而由高校主持的专业硕士招考复试,大部分流于形式,某些专业硕士招考人数较多,每个考生复试时间就只有很短的几分钟,考生大多是敷衍了事,根本无法达到复试的目的。加上专业硕士复试几乎是等额选拔,考生也不会特别重视,参与复试的老师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因此,现行的高校专业硕士招考形式比较单一,很难适应高素质人才选拔的发展要求。

3.录取过程不透明且周期长录取作为高校专业硕士招考的最后一环,直接决定着考生是否能顺利进入高校进一步培养,其意义可想而知。当前,高校专业硕士招考的录取中,主要是程序不透明、录取周期较大等问题比较突出。录取的程序一般分为复试结束后的拟录取和最终的确认录取两个部分,由于从公布拟录取名单到最终发录取通知书确认录取中间的周期较长,考生在这期间一般只能机械地等待最终录取结果,高校招生单位在此期间一般不会对考生提供任何信息,所以这个阶段的暗箱操作比较多,尤其是一些985工程高校比较热门的专业硕士点。在录取这个环节,其主导权力还是在高校招生的专业硕士点,虽然会给负责培养人才的导师一定选择权利,但是效果甚微,最终决定权仍然掌握在招生单位的负责人的职责上。因此,当前高校专业硕士招考的录取环节存在着较多的隐患,冲击着专业硕士招考的公平、公正。

三、教育综合改革视域下高校专业硕士招考制度改革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教育综合改革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当前高校专业硕士招考制度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行动指南。本文拟从引入市场机制、合理制定招生计划和规范考试制度为对策,探讨我国高校专业硕士招考制度改革的优化路径。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高校招生管理体制一是要以市场需求为高校专业硕士招考的依据。专业硕士学位作为一种针对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而设立的学位,其目的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校专业硕士的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高校必须牢牢把握社会的人才需求动向,社会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应当及时调整增加相应的专业,招考制度的设计就要以市场需求作为依据。同时,在招考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其他市场主体参与到考试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复试流程优化等工作,将专业硕士招考过程中一些可以让市场参与的元素转移出去,探索招考分离途径。二是要科学调控招生规模和招生单位内部指标分配。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加快和社会的进一步分工,社会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在很多领域专业硕士甚至供不应求,因此高校在编制招生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适时适量地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同时,要充分考虑各个专业学位的指标分配问题,不能但凡专业学位就扩招,也不能因为专业冷门就大幅削减其名额,因为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上社会对任何专业都有需求,只是出现一些结构性矛盾,所以一味地对热门专业增加招生名额、大幅削减冷门专业招生名额,经过一段时间后,必然会使社会需求与各专业硕士数量不协调,这也不符合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三是要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与考试相关的法律较为匮乏,与专业硕士招考相关的考试法律制度更是严重滞后。因此,各级立法机关要尽早将相关立法工作提上日程,早日出台与高校专业硕士招考的专门法律法规。一方面可以完善专业硕士招考的法律规章制度建设,支持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手段对专业硕士招考的监督,促成全国专业硕士招考的统一组织与开放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对相关考试制度的统一建构,促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制度的创新,以加大专业硕士招考的信息公开力度,从法律上解决高校专业硕士招考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招收专业人才进一步培养。

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篇11

我国自主招生制度发展经历了雏形期、酝酿期、发展期、稳定期四个阶段,自主招生的雏形追溯到民国时期[1],但当时的自主招生与1979年实行全国统一高考以来现行的自主招生在考试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差异很大;自主招生的酝酿期始于2001年东南大学等三所南京地区高校的试点,次年扩展至南京地区6所高校;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了自主招生的招生计划、招生程序及首批试点22所高校名单,2004年至2014年,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范围进一步扩大,至2014年达90所,这一时期是自主招生名副其实的发展期;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现阶段不扩大试点高校范围和招生比例,自主招生进入稳定期。

随着《实施意见》中“自主招生安排在统一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不得采用联考方式”等新政策的出台,行业特色明显、社会认可度不高的农业院校,如何在与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院校竞争中扬长避短,吸引优秀生源成为一大难题,因此运用SWOT分析法构建自主招生对策是农业院校招生部门应该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高校自主招生概述

自主招生是完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选拔特殊人才的积极探索,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及选材标准多样化而产生的[2]。自主招生通过在高考成绩基础上的降分录取,增加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进入高校读书的机会,打破统一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局面。其独特的优势和吸引力促使近年来试点高校的不断增多(2015年达90所)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自主招生越来越受到考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不同行业类别高校自主招生的开展情况不尽相同,农业院校有其自身的特点。

二、农业院校自主招生SW分析

关于自主招生的制度的优劣势及试点高校普遍存在的优劣势的相关讨论很多,也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本文讨论的优劣势主要是指农业院校与其他参与自主招生高校相比具有的优劣势,通过对比,可以明确农业院校具备哪些优势和不足,以便在自主招生生源竞争中占据主动。2014年参与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共90所,院校类型包括:综合31所、工科35所、师范7所、财经5所、农业4所、语言3所、医药2所、政法2所、林业1所等9类,农业院校4所分别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通过对比农业院校及其他几类试点院校在自主招生方面的优劣势,可以明确农业院校具备哪些优势和不足,以便在自主招生生源竞争中占据主动。

(一)农业院校自主招生优势。

1.具有显著的学科特色。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农业院校均是以农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个学科,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各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前1‰。较其他试点高校而言,农业院校在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拥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得天独厚的行业特色、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稳定的实习就业去向及良好的社会声誉。

2.举足轻重的行业影响力。悠悠农业,华夏之本,农业院校对于中国,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能够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院校更是农业院校中的佼佼者。他们往往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发展历程,长期以来形成独特的文化底蕴,在当地的农业改革与发展中贡献重要的力量,这是任何一所参与自主招生的普通高校或是其他行业院校都无法比拟的。

3.较低的报名门槛。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农业院校报名条件时普遍偏低。江苏省10所非农业自主招生院校中8所报名条件之一就是考生需获得省级二等奖或两个省级三等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而农业院校要求考生获得省级三等以上学科竞赛奖项即可,并且无一例外为学科兴趣浓厚、具备相关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提供报考机会。

4.优厚的录取政策。参加自主招生试点的农业院校对于获得拟录取资格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普遍不高,从农业院校公布的2015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看,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规定学生达本一线即可被录取,仅为教育部文件规定的最低要求。四川农业大学同时认可“报考农林院校农林专业加10分投档”鼓励政策,华中农业大学规定模拟投档线下20分(含)(江苏省10分(含))即可被录取。而作为“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政策是:获取拟录取资格前20%考生达本一线;其他考生投档线下20分且达本一线即可被录取,优惠力度在“985工程”建设高校中同样较大。优厚的录取政策更吸引具有学科特长但高考综合成绩一般的考生。

(二)农业院校自主招生劣势。

1.行业社会认可度不高,考生和家长对于农业院校存在偏见。拥有数千年农耕文明的中国给农业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一些中国人感受到近年来农业、农村、农民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固执坚持陈旧的观念,认为农业就是“下田种地”。这一偏见和认识误区使得以现代化、机械化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见长的农业院校由于校名中的“农”字得不到众多考生和家长的青睐。招生以就业为导向,其他涉及综合、工科、师范、财经、医药、政法等行业的自主招生试点院校所对应职业如工程师、银行、医生、律师、教师等行业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在考生和家长当中广受欢迎。

2.参与自主招生的农业院校较少,自主招生生源数量和质量均不高,自主招生已沦为鸡肋。目前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农业院校仅4所,且分布在西北、华中、华东、西南四个地区,在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中力量薄弱,无法在考生和家长当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录取人数上,教育部规定自主招生计划不超过学校年度招生计划总数的5%,实际录取人数则更少,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2012年至2014年自主年录取人数在85人左右;在生源质量上,自主招生考生入校后在学业成绩、升学情况[3]等方面与普通类考生相比并无明显优势。对于农业院校而言,自主招生已沦为鸡肋,仅是通过自主招生报名、考生参加校考的机会宣传学校。

3.自主招生投放专业与其他试点高校相比无明显优势。为了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农业院校在自主招生专业投放上采取的方式是尽可能宽泛,但部分专业的学科实力并无竞争力,如金融、会计等经济类短线热门专业无法与财经类院校竞争,理工科专业无法与综合、工科类院校竞争,管理类专业无法与综合、师范类院校竞争,因此农业院校在与之相关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当中并不是首选,生源整体数量和质量上不高不足为奇。2015年农业院校为了应对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自主招生进行重新定位,但在招生专业设置时过于强调学校办学特色,学科设置单一,自主招生录取人数进一步减少,2015年农业院校自主招生拟录取资格人数708人,实际录取222人,拟录取资格考生流失率达68.64%。

表:2015年农业院校自主招生录取人数统计

备注:数据来源于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http://.cn/gkzt/zzzs2015。

三、农业院校自主招生OT分析

2014年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在自主招生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新形势对于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带来机遇和威胁。

(一)农业院校自主招生机遇。

1.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国家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2015年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3年至2015年更是连续三年部署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实施,凸显政府、社会对于“三农”问题的密切关注,也向社会展示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中国的农业发展迎来新的“春天”。与此同时,粮食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生命科学问题等社会热点广泛吸引大众的眼球,这些都为农业院校自主招生广纳生源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国家需要农林行业人才。有关部委推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面提高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底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要求努力办好涉农学科专业,着力提高高等农林教育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的能力,其中拔尖创新型专业注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本研教育衔接,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依靠科研平台,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和能力;复合应用型专业则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突出农科教合作、产学研结合,推动与科研机构、企业、用人单位等联合培养人才新途径。三部委于2014年10月公布了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及专业名单,4所自主招生试点农业院校每校均有8个专业入选(拔尖创新型4个,复合应用型4个),可以说,相关专业对于考生和家长将更具吸引力。

(二)农业院校自主招生面临威胁。

1.自主招生测试时间进度紧凑。教育部要求2015年自主招生在高考之后,高考成绩出来前完成测试,不得采用联考的方式,也就意味着全部90所试点高校须集中在6月10日-22日之内完成测试,同一时间开展测试工作高校众多,获得多所高校测试资格的优秀考生势必会有所取舍,农业院校往往是这些优秀考生的末选。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2015年获得自主招生测试资格考生763人,实际参加测试考生499人,考生流失率达34.6%。

2.自主招生高分考生流失更严重。2015年以前,作为我校自主招生重点生源省份的江苏、浙江两省教育考试院于高考前与考生确定自主招生院校志愿,高考成绩达到高校自主招生录取资格后直接投档到院校,意味着锁定了部分高分考生,而自主招生在高考后进行,出分后填志愿,加剧了高分考生的流失。虽然高考成绩并非衡量自主招生生源质量的唯一标准,但是在诸如学业成绩、获奖情况、升学情况等并无明显优势的农业院校自主招生生源中,能够录取高分考生何尝不是一大收获。

3.自主招生选拔机制需推陈出新。随着自主招生生源定位逐渐明晰,其考核内容与形式如何打破唯分数论、如何真正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是农业院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农业院校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这些学科与高中化学、生物科目关联度较大,这些因素如何在制定报名条件和实际考核过程中得以体现,既关系到能否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质生源,又关系到自主招生相关环节是否被社会认可。

(一)将招生宣传工作前移,增强生源选拔的针对性。

加强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衔接,提前物色自主招生生源,以生源基地中学共建为契机,从高中学涯规划开始,实施“苗圃计划”,通过“科普讲座进校园”、参与中学科技节、中学校园文化节、校本课程共建等活动,重点宣传学校学科特色和行业前景,吸引有志于未来从事农业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工作的考生关注我校自主招生。

(二)调整招生专业投放范围,分专业制订招生方案。

专业投放时将学校特色优势专业和热门短线专业相结合,避免专业投放过于宽泛或单一,既可以彰显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又可以兼顾自主招生的专业吸引力和宣传效应。为突出农业院校行业特色,可以在报名条件、招生计划及录取优惠政策等方面对热门短线专业加以限制。

(三)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与形式,体现大学专业与高中课程的关联度。

在考核形式上,考生根据报考专业分别进行笔试和面试,尽可能地减少或取消笔试科目,增加基础实验操作、外语口语等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在考核内容上,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根据招生专业所在学科的不同特点,考察与之关联度最高的高中课程相关知识,如农业和生命科学学科专业测试化学或生物相关知识,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测试数学相关知识等。

(四)改革自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资源适当倾斜。

高校自主招生不能仅满足于招录到优质生源,更应着眼于生源录取后的培养,农业院校可以通过对自主招生录取学生进行单独编班、本科阶段实施导师制、增加保研名额、优先参加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等政策,增强自主招生专业的吸引力,让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经过高等农业教育的洗礼真正成为学科领域学术精英或行业领军人物。

参考文献:

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篇12

问:如何评价今年春考各科目试卷?

答:从各方的反馈来看,今年春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的命题紧密对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在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考查等方面保持了鲜明特点。各科目试卷整体结构稳定,呈现出良好的区分度。

通过对考试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今年各科目的成绩和合成总分的均分及分布也与去年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此次春考命题过程对试卷整体难度的把握是成功的。

问:2020年春考招生政策有无变化?有哪些院校和专业会参加春招?

答:春考招生是本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考生重要的升学路径,其“统一文化考试+院校自主测试”的招生模式为考生所认同。2020年的春考招生政策与去年基本一致,保持延续性。

参与春考招生的学校均为市属本科院校,招生专业为学校的特色专业或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考生可以点击查看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专业计划一览表及各招生院校春季考试招生章程,了解今年各招生院校的专业计划及招生要求。

问:2020年春考招生院校及专业有哪些变化?

答:2020年依然是23所院校参与春招,招生专业68个,招生计划2401个。

其中,华东政法大学新增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上海师范大学新增英语(师范)专业,上海电机学院新增计算机类、汽车类以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个专业,上海杉达学院新增软件工程、电子商务(商务数据分析方向)、酒店管理(高级管家方向)、翻译(日语翻译方向)4个专业。

有4个专业往年有招生,2020年恢复招生,分别为上海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3个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上海建桥学院的汽车服务工程(汽车智能技术)、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珠宝商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更名为交通运输(航空器械维修)专业。

有9个在19年有招生计划的专业在今年无招生计划,分别为华东政法大学的侦查学(刑事侦查)和法学(国际金融法)、上海理工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工程)(中德合作)、上海政法学院的法学(涉外卓越律师人才培养试点班)、上海电机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上海杉达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上海建桥学院的新闻学(双语班)和工商管理。

问:春考成绩公布后,想要报考春考招生的考生该做什么?

答:在公布春考成绩的同时,我们还会公布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志愿填报最低成绩控制线。考生的统一文化考试成绩总分(含政策性加分)必须达到志愿填报最低成绩控制线,其中应届高三考生还须取得7门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合格成绩,才能填报春考招生志愿。

志愿填报将于2月17日-18日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上海招考热线”网站(shmeea.edu.cn)上进行,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好好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各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想要填报的院校及专业,特别要注意一些招生专业会设置男女比例、身体条件等要求,要确保自己符合条件才能填报。各招生院校还会在招生章程中注明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办法,考生也应提前查阅知晓。

问:填报春考招生志愿,可以参考哪些资料?

答:为方便考生有效填报志愿,我们汇总以下资料供考生参考: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试点方案》的通知(沪教委学〔2019〕54号)

2.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实施办法》的通知(沪教考院高招〔2019〕41号)

3.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专业计划一览表及各招生院校春季考试招生章程

4.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成绩分布表

5.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成绩分布表

6.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各校招生专业自主测试资格线汇总

问:为何要设定春考招生志愿填报最低成绩控制线?

答:春考招生采用“统一文化考试+院校自主测试”的招录模式,设置志愿填报最低成绩控制线的目的是确保参与春考招生录取的考生达到一定的学业水平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考生春考的统一文化考试成绩达到了志愿填报最低成绩控制线,只是具备了填报志愿的资格,只有成绩达到所填报院校专业的自主测试资格线,才具备参加该院校专业的自主测试资格。

问:今年春考招生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答:具有春考志愿填报资格的考生可以填报2个专业志愿。这2个专业志愿可以是同一所院校的2个专业,也可以是2所院校的各1个专业。

问:院校的自主测试资格线是怎样划定的?

答:根据市教委文件规定,各院校确定自主测试资格线应遵守以下原则:即公办院校通知参加自主测试的考生数不得超过公布计划数的2倍,民办院校通知参加自主测试的考生数不得超过公布计划数的3倍。

各招生院校会根据填报志愿考生成绩及公布的招生计划按相应比例划定自主测试资格线,并在2月20日公布各招生专业的自主测试资格线,考生届时可以登录报考院校的网站查阅。

问:参加春招志愿填报并获得院校自主测试资格的考生,如果不参加院校自主测试,是否会影响后续报考?

答:根据市教委文件规定,参加春考招生志愿填报并获得院校自主测试资格的考生,无论是放弃选择院校自主测试的时间和地点,还是选择院校自主测试时间和地点后缺考院校自主测试,其自主测试成绩均按零分计入总分,并参与院校后续录取排序。所以要特别提醒考生,春考招生志愿务必谨慎填报。

问:考生如果被春考招生预录取了,是否还能参加后续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答:不能。根据市教委文件规定,预录取考生(含列入候补资格名单并最终被预录取的考生)无论是否与院校确认录取,一律不得参加2020年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三校生高考、秋季统一高考。

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篇13

一、样本介绍

本次调研对象分为两部分:一是对考生及其家长(2012年Z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现场830名考生和584名考生家长)做了问卷与访谈,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403份。二是对普通高中(G市属四所部级普通示范高中、Y区属11所普通高中的校长、教导主任、高三级级组长、任课教师以及在校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专访,获得有效问卷536份。

二、分析维度与数据统计

问卷以考生的参与度、考生的选择度、考题与高中课程的相关度以及高校与高中整体改革的关联度作为重点。

(一)考生的参与度。

考生的参与度与他们的认同态度、了解信息的方式、参与情况、报考渠道以及文理科学生的比例呈正相关。详见表1、表2、表3。

表1说明目前大多数人对自主招生政策持肯定态度,考生的态度总体上也是非常积极的。

表2说明学校是传递政策信息的主渠道,由于信息的覆盖面还没有做到100%,所以宣传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从2012年G市Y区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在校高中生报名的情况来看,推荐生占33.68%,自荐生占32.38%。重点高中学生的参与度已经达到了66.06%。

表3说明哪种特长的学生最受自主招生欢迎,调查显示,文史哲特长的考生数量最多,显然这个群体受益最大。

从2012年Z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现场问卷中还获悉,来自城镇的考生占75.9%,农村的占10%。学校成绩排名在前10名的占39.1%,前50名的占44.4%,前100名的占16%。就读学校的等级是部级示范性高中占60.10%,省一级学校占28.2%,市一级学校占8.1%,区一级学校占1.6%。可见,好的学校、好的学习成绩、好的家庭背景、有特长的考生是高校自主招生的主要对象。

(二)考生的选择度。

自主招生给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考生对这一空间的利用程度也体现了他们自身权利的变化。从2012年Z大学面试现场考生报考学校的数量来看,报一所大学的人数占41.46%、两所的占39.19%,三所及以上的占18.68%。这也反映了高校的新困境,因为考生的自由度增大了,高校录取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了。相反,这一点对于高中却是一个利好。从考生们填报的第一志愿来看,第一志愿是北大、清华的占14.77%,一本大学的占80.34%,其他的占4.4%。说明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大家都想通过自主招生,获取录取加分的优惠,从而得到更多的进大学的保障。

(三)考题与高中课程的相关度。

大部分考生认为笔试内容与过去学校所学的内容有较强的相关度,约占84.86%。面试的考核重点在问卷中呈现不同的分布,认为是考记忆力的人数占3.91%,考逻辑分析能力的占42.25%,考口才与表达能力的占70.82%,考理解能力的占22.1%,考阅历的占26.74%,考知识面的占36%,考某一特殊才能的占9.04%,考其他的占2.81%。表面上看,这些能力与高中课程的内容关联度不高。但是,一个人能力的养成,毕竟跟过去的教养是分不开的。

(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力度。

这主要是通过与统一高考做比较而得到的结论,详见表4。

表4将自主招生与统一高考相比较,在内容上确实有很大的差别。这一点与高校的初衷是吻合的,即试题灵活,要考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对知识把握、运用的能力与水平。

(五)高校与高中整体改革的关联度。

假如我们把招收特殊才能的学生作为高校和普通高中整体改革的一个连接点,那么,表5、表6、表7、表8、表9给出了相关的信息。

表5说明高校想通过自主招生招到有特殊才能的考生,这些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成长主要是依靠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努力,中小学校的发掘与培养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高考制度的改革目前基本上还没有触及到这一块。

表6说明在大家的心目中,高校想通过自主招生招到有特殊才能的考生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表7说明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给高中生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

表8说明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对高中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高中会更加重视学生的知识结构的优化,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重视以评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建设等。

表9说明要改变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奇才短缺的状况,从根本上说,只有摈弃应试教育,改革高考制度,解决基础教育过程中的素质教育问题才有可能达到目的。

三、结论

从“考生参与度”来看,在统一高考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自主招生却给考生多了一次加分和选择的机会,给高校多了一项自己拍板定夺的权利,给高中多了一个推进素质教育的理由,由此证明此项政策具有可持续性。

从“考生的选择度”来看,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主动权实际上是掌握在那些通过了面试的考生手里,高校在这个时候恰恰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认识到这一点,高中将因此而更多受益。

从“考题与高中课程的相关度”来看,笔试阶段仍然与高中课程有明显的正相关。面试虽然是在考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是这些能力离不开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养,所以,国家推行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也要顺应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需要。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