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艺术论文实用13篇

动漫艺术论文
动漫艺术论文篇1

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动漫艺术应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对象

接受美学为将动漫艺术作为艺术教学载体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接受美学的出发点或原则性立场是,读者(接受者)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他在文本含义生成时扮演主动角色,并对作品的历史生命具有决定性影响。”一件艺术作品,如果缺乏了接受者的主动参与,并不被接受者从心底感受和认知,其审美功能毫无疑问会大打折扣。从此角度来看,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无疑是被接受度最高的一位动漫大师,其作品被人们评价为“将动画艺术上升到了人文的高度”。他的作品内容大多涉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平主义及女权运动等宏达的叙事主体,所采取的表达方式是将唯美的二维绘画艺术、天马行空的梦幻世界、离奇的童话故事和温情的人类情感相结合的动画叙事手法。其作品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以及有着纯净心灵需求的成年人心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风之谷》中人类的暴行对于自然生灵残酷的伤害和最终自食其果的画面,让观者无不为之动容;《龙猫》中那憨态可掬的龙猫形象以及与小姐妹和母亲之间的点点温情更让人重温了童年时光;《千与千寻》中千寻的坚持和自我成长启发了无数少年在成长之路中自我探寻……从1984年创作成名作《风之谷》一路走来,宫崎骏用其动画人的坚守、人文者的思想力和艺术家的表现力,为广大观众创作出了一部部动画经典杰作。正如1922年法国影评家埃利•福尔满含感情所预言的:“终有一天动画片会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会有德拉克洛瓦的心灵、鲁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开朗基罗的活力。一种视觉交响乐,较之最伟大的音乐家创作的有声交响乐更为令人激动。”宫崎骏在创造一个个票房奇迹的同时,无疑也实现了这一预言。他用他的作品启发了一代代青少年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命运,体味友情、亲情以及青涩的爱情,理解成长与坚持;他也用其作品精致优美的画风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一个个细节的美感存在和创想创意的魔幻之境。奥尔德里奇说:“将客观事物分成两种:物质对象和审美对象,同一事物能否成为审美对象关键在于这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事物的这些基本特性决定着知觉的主体采取何种知觉方式(观察的方式还是领悟的方式)。如果事物的基本特性引起主体对它采取领悟的方式,那么该事物就将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反之,观察方式下对应的就是物质存在。”被人们广为传颂、激发了一代代青少年的宫崎骏动画带给了人们太多感悟和赞叹,完全符合审美对象的特质。而且其作品广泛的接受度,为激发学生审美兴趣和深入解读作品的审美情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动漫艺术论文篇2

利用辩论法提高学生对动漫艺术欣赏的认识能力。那么,何谓辩论呢?辩论是辩论双方用一定的理由及观点来说明自己对问题的见解,相互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美对我们是一种现象,是一种情感,而辩论可以很好的强化这种情感,提高欣赏动漫艺术作品的水平和能力。利用动漫艺术作品欣赏,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可以找出该作品的艺术特点与课程内容的核心问题,采用以辩论的形式进行动漫艺术评述。

2.动漫艺术作品解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具体分析国外动漫作品中的审美风格,引导学生对动漫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进行分析,包括构图形式、色彩表现等,并感受作品中含有的独特艺术元素。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思维的主体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思考的独立性,教育过程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一起平等地、民主地共同研究、交流、讨论、探索的过程。

(二)动漫艺术教学在“欣赏与评述”学习领域的目标与价值分析

1.目标

第一,激发学生参与“欣赏与评述”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动漫艺术的美术素养,引导学生主动探讨深藏在形形的动漫艺术影像背后的不同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培养学生对不良动漫艺术现象与作品的批判和反省的能力,通过批判和反思,进一步建立对优秀动漫艺术的认同。第二,激发学生参与“欣赏与评述”动漫艺术教学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动漫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了解中外动漫艺术发展概况。通过动漫艺术欣赏逐步培养学生崇尚文明、珍惜中国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责任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第三,逐步提高动漫艺术的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对动漫艺术的真实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动漫艺术审美能力,并能独立对动漫艺术作品进行简短评述。

2.价值定位

在基础美术教育“欣赏与评述”学习领域的动漫艺术教学,不仅仅要“欣赏”,更重要的是“评述”。这里的“评述”是建立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上共同参与,并在相互尊重、信任与平等的气氛中,学生以自己欣赏动漫艺术的真实感受与教师及其他同学坦诚的交流,进行心灵的沟通,以此加深学生对动漫艺术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不断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培养学生对动漫艺术作品的批判意识,建立属于自己的动漫艺术审美价值观,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动漫艺术作品的艺术审美精髓。

动漫艺术论文篇3

动漫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文化大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诞生之时起就参与和推动着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并且必然受到本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制约。在文化大系统中的民间文化,是立足于民众的生产生活,以一种通俗活泼的形式创造出来的用以娱乐民众的文化形态,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在民众之中并身为民众一员的作家、动漫家、读者、观众的“文化心理结构”,对动漫创作与动漫欣赏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动漫的显著特征是创意性,而文化积淀是创意的源泉。动漫创作必须对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元素进行改造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有机结合,才能激发人们对本民族本区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走产业化道路同人文坚守之间的相融相生,并在动漫形象的塑造、动漫产品的研发、动漫品牌的树立、动漫企业的崛起中展示出中华文化的魅力,使动漫产业走上生生不息的创新之路。 

 

一、民间文化传统决定动漫文化的生命基因 

 

首先,从美学角度来看,民间传统文化涵养了原创动漫的美学品质:在审美风格上,倾向于意境美、道德美、意味美;在审美价值上,是寓教于乐、注重写意、质朴阳刚、内敛含蓄的中和之美与朴素之美;在艺术思维上,追求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永恒秩序以及和谐统一;在塑造形象上,崇尚“神似”、“神韵”和“会意性”。这一切都构成了中国原创动漫的基本美学气质,《大闹天官》就是最好的例子。其人物造型风格以古雅和神奇致胜,追求的是灵动飘逸、超凡脱俗的奇幻风格,引入了脸谱艺术、民间彩塑、戏曲表演、壁画年画等设计元素和色彩配比,并从先秦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六朝造像以及皮影、木刻等多方面汲取营养;在场景设计上借鉴了民间艺术造型元素并发挥想象创造力,虚实结合,简练而变化有致,鲜明地突出了神话中的幻境,艺术风貌凸现出民间艺术极强的写意性和装饰性。这传达出中国人特有的哲学观、宇宙观、审美观,并将人民性和民间性表现得浪漫而神奇,民间文化与动漫形式自然交融,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 

其次,民间艺术凸现出的人文内涵和人文价值,是中国人观念体系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动漫创作应从中国人爱国爱民的民本精神,自强自立的开拓精神,惩恶扬善、反抗强暴、见义勇为的道德精神,善良质朴、勤劳智慧、诚实谦虚的传统美德等人文精神中,集英纳萃、提炼浓缩出作品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地展现民众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采取主动的姿态吸收传统文化并与世界现代文明和谐相融,形成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追求。如《葫芦兄弟》讲述七只神奇的葫芦,七个本领超群的兄弟为救亲人前赴后继,同法力无边的妖精进行了一场场扣人心弦的较量,宣扬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一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其中老翁与穿山甲代表了正义与奉献;绿色的仙草代表了生命和希望;蛇精和蝎子精象征“邪恶的智慧”和“阴毒的力量”;葫芦种子则是上天为了克制恶的力量而赐予人类的宝物,用七种颜色分别代表人类的七种品性:勇敢无畏、温柔宽容、刚强坚毅、平和慈善、嫉恶如仇、活泼自由、沉郁思辨。七兄弟的故事如同七个生动的寓言寓示受众:优点可能同时也是缺点,长处有可能转化成为短处;放纵单方面特定的优势或夸大个体的力量,势必会导致整体的失衡与失败;唯有“七子连心”的融合、凝聚与团结,才能最终战胜阴险、黑暗、诱惑和背叛。而结尾那充满生机的美丽的七色峰,象征了中华民族追求美好、向往和谐的人文追求。《葫芦兄弟》成功地将传统表现手法与动漫审美特征、民间意象与现代内蕴、鲜明的民族价值观与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完美地融为一体,成为国内原创动漫中的经典。 

 

二、民间艺术为动漫创作提供广阔的生命空间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程中,诞生了浩如烟海的优秀民间艺术作品。民间艺术题材广泛而丰富,囊括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浓郁的地域化色彩,体现了民间特有的风土人情,是动漫原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现代的动漫创作虽然是专业创作者

[1] [2] [3] [4] 

艺术思维的结晶,但根据创作意图,在创作中采用民间艺术的形式或从民间艺术中撷取素材,从民间艺术传统的宝库中挖掘精彩的“动漫原型”,用现代的设计语言重新组织以达成新的意境和情趣,创作出具有中华风格气质的动漫形象,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是原创动漫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动漫艺术和民间艺术难以割舍的源流关系,首先表现为动漫作品取材直接源于民间,是在采集整理民歌、民间故事、野史传说等的基础上,对民间叙事原型进行整体重现、改编和创新而成的。如中国的《哪吒闹海》、《渔童》、《人参娃娃》、《阿凡提的故事》、《九色鹿》、《金色的海螺》、《孔雀公主》等,国外的《白雪公主》、《埃及王子》、《大力士海格力斯》、《小美人鱼》、《阿拉丁神灯》等,这类成功的动漫作品比比皆是。其次还表现为对民间叙事类型的借鉴与生发。民间艺术具有自发性、传承性、实用性、娱乐性、民俗化和程式化等特征,民间叙事因出自集体口头创作,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长久地传承下来,使得同一“故事核”在不同时间、空间、背景中的人群里流传时,组接故事的元素既保持了原有的基本形态,又会发生丰富的变异,进而形成“叙事类型”,如灰姑娘型、小红帽型、魔法宝物型、王子复仇型、异域探险型、三兄弟型、两姐妹型,等等。情节类型跨越时间和空间流传于世界各地,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这种稳定性来自它具有人性共同的心理构架、情感需求和艺术鉴赏基础。在原创动漫中,民间故事类型中的人物形象及人物关系经常是以现代的演化形式而出现,不禁让人感叹民间叙事永恒的艺术魅力。比如近年来风靡世界的魔幻潮,就有千年的民间魔幻文化根基,将善恶冲突设置在神话、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原型中,对魔法、精灵和怪物等幻想元素进行整合、改造,引起了当代观众渴望打破平庸、超越现实、追求奇特的心理共鸣。 

原创动漫的核心竞争力是新颖的形象和独特的创意,这依赖于角色设定、画面效果、拍摄手法以及在叙述时对节奏的控制和把握。从根本上讲,一个好的剧本是这一切的基础,没有好故事、好形象,再高明的技术制作也不能创造经典。随着技术的发展,动漫艺术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一些动漫创作者片面夸大科学技术的含量,在人物设计和故事情节方面存在着幼稚化、雷同化、性格特征不突出、模仿意味较重、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问题;不论在文化定位的整体把握上,还是对人物性格的动态刻画上,都缺少感人至深的人文内涵和艺术生命力。科学技术是动漫发展的血脉,人文主义则是其灵魂。只有将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相结合,才能使动漫发展处于协调状态。曾在国内外获得极高声誉的优秀动画片《三个和尚》,取材于一句古老的民间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它采用最简单的故事、线条、结构、形式来表现,无人物语言,寥寥几笔就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连音乐都被精简成了几声木鱼,制作的技术简单到最普通的逐格摄影,但它却成为中国动漫的原创精品。究其原因,就在于民间文化和民族传统激活了原创动漫的生命。场景具有水墨山水画的味道,气韵生动,达到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传神写意的艺术效果;在角色塑造中,将西方现代漫画表现手法融合在本民族风格中,随意洒脱却又神情具现;在音响效果上,把佛家色彩与现代风格结合在一起。作品的故事取材、人物设计、场景设定、背景音乐和叙事表现手法都极具民族性,将民间生活的哲理在动漫的写意与诗化氛围中充分表述出来。

三、民间文化构成了动漫艺术的生命画卷 

 

动漫艺术论文篇4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感受着色彩也依赖着色彩,并且还要创造出更丰富绚丽的颜色。在电影表现中,色彩是有意义的,它能触动人的心灵,就像文字一样能传达信息,因此,色彩就是一种语言,是动漫电影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觉元素,也是观众对一部电影最直接最快速的印象,作为一种优美的绘画和设计语言,色彩的魅力在于它对心灵的渗透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情怀,传达着电影艺术的灵魂与精髓。

一、整体的色彩基调营造独特的意境美

在电影创作中,色彩是造型语言中最具情感特征以及艺术感染力的元素之一,它能引发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心灵沟通,反映出作品的情感基调。一部动漫电影的色调愉悦感至关重要,一切技术环节似乎都由色彩统顾并决定着对观众情感的走向。色调指的是一部电影中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和总的色彩配置组合,是大的色彩效果组成的有机统一体。色调作为影片内在精神的外在体现,是一种信息的传递方式,在动漫电影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支配作用。色调的形成包含了创作者大量的主观成分,但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照搬,艺术家常常借助色调对电影进行意境的表现和情感的传达,构成电影的总体风格。“意境”是情与理、形与神的完美统一,具有东方特质的审美特征,属于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一部优秀动漫电影的审美意境可以使人们产生无限的想象,感受画面传达的精神状态,产生共同的呼唤。具有意境美的、富有艺术气息的色彩画面容易获得观众的青睐,体现出虚实相生的美学理念。

(一)耐人寻味的意义符号

每一部作品的主色调决定着空间环境的总体氛围,关于色调主要有两种情况:局部色相常以一个段落出现,主色调贯穿于整个影片,局部色相与主色调相辅相成。《幽灵公主》这部“站在世纪末的历史视点上而创作的现代神话”[1],以宁静的色彩空间引人入胜,不仅着意于对整体色彩的抒情和营造,“更多的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去反思现实中的问题”[1]:幽深苍茫的原始山林掩藏在云雾之中,连绵的群山置于一景,整体色调以绿色为主导。绿色是大自然的色彩,象征安宁、自然的环境,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健康,具有平衡人类心理的作用,黄色的明朗与蓝色的沉静相糅合,使山林显得既平和又富于活力。不同色彩的树木和生灵被笼罩在一片轻纱薄雾似的、浅绿色的晨光之中,游弋在山林里的绿色小树精,巨大体型的白狼神在金色的光芒中现身,五百岁寿命的关酉猪神隐身于山林深处或某个山夷之中,浓雾的笼罩下隐约可以看到几个闪动的黑影,一幅生机勃勃、绿色盎然的原始森林景象出现在人们面前。画面色调整体晦暗,没有高调渲染,体现出山林的古老神秘,华丽又不失内敛和精巧。画面色彩关系协调统一,富有对比变化,既有统一的色调,又有丰富的细节色彩变幻。

(二)夸张的色彩表达

宫崎骏对于局部色相的色彩搭配十分讲究,局部色相的色彩往往与主色调的色彩构成类似色或互补色配置。《悬崖上的金鱼姬》在色彩设计上采用的是相反色相、类似色调的配色方案。电影选用了明快的色彩,局部与主体使用的都是彩度比较高的亮色的调子,多种不同的亮色调制造出具有鲜明对比感的效果。电影的开端是一群色彩斑斓的金鱼在深蓝色的大海中游荡,画面色彩以蓝色为主基调,背景处理简洁明了,与人物造型形成鲜明对比。在色彩表达上,整体用色精炼、限制,在蓝色调为主体的前提下,少量的粉红色为画面色彩起到了调节和丰富的作用,表达方式既舒缓轻松又含蓄婉转,显得朴素雅致,加强了色彩的表现力。蓝色属于冷色系,它沉静、平和、清流澈净,具有理智的特点,无垢清澈的蓝色大海体现了自然界能量的感觉和神秘感,带给人空灵、高远、凉爽、清静超脱、远离世俗的感觉,新鲜水嫩的色相令人感受到希望,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印象。红色一端的色系总是和温暖、热烈相联系,一大波鲜亮的红色鱼群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对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使人产生兴奋的感觉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气氛轻快富有朝气,体现出生命的热情和活力,有蓬勃向上的诱导力。背景中的粉红色与主体的蓝色构成相反色相,主体形象也由此与画面背景在色彩上有了延伸和呼应,蓝色的大海里游动着红色的鱼群,加强了动态的对比效果,又给冰凉的大海增添了暖意,提高了整体画面的“色温”,虽然采用的是冷色系,却没有寒冷的感觉,明快清透的色彩,反而带给人一种清凉之感。亮丽的色彩基调和明显的色彩倾向使色相的效果更加突出,形成电影稳定的效果风格。宫崎骏以最简洁的色彩基调,赋予了影片独具特色的观念特征,体现出电影的内在品质,深化了电影的主题内涵。色彩是人眼感知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审美情趣的外在体现,为充分表达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服务,这就需要在客观色彩的基础上进行主观性的概括与强化,用色彩表达情绪感受,渲染意境。一部成功的电影存在一个普遍意义的主题,色彩的处理必须根据电影的主题和题材而定,为了直观有力地表现这个主题,必然有一个与其相符合的色彩基调。色调的统一并不意味着色彩的单调表现,也不仅仅是色彩的拼凑,而是让作品的色彩丰富且有变化,以此来概括影片的思想内涵。不同色彩自身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带给人不同的情绪与视觉感受,由此引发的联想更是不同:冷色调给人清幽凉爽的感觉,清淡柔和的暖色调给人温暖的感觉,深色调给人端庄成熟的感觉,轻快的色调让人感到心情愉快,凝重的色调让人感觉压抑,简简单单的色彩表现随着画境走了出来,唤起人们对影片中意境的联想。情景交融的意境与合理的色调运用将艺术家的情感恰当地表现出来,为电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加强了视觉的传播效果,产生了独特的风格韵味。

二、明丽清新的色彩形成电影的诗意美

色彩作为动漫电影中一项重要的视觉元素,与其在绘画中的作用一样,存在于纯粹的二维空间内。由于二维空间的特殊限制,它以图形构成和色域配置为主要支撑,生动的气韵似一股清泉沁人心脾、意味悠长,艺术的美感和价值得到释放。神秘而富于东方韵味的画面美感流露出无声的震撼力,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

(一)水色美感与彩的亮丽

审美本身意味着“更为有力的感觉、更为有力的知觉”[2]42。水彩从美学内涵来说是一种诗化性,它的丰富性和神秘性使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用来表现电影艺术的独特视角,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它更适合在动漫背景的创作中运用。水彩效果的绚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画面水味和彩韵的把握和处理,宫崎骏通过把握水彩的材料特性,在处理形、色、韵方面展现出自己的直觉感受,充分利用水彩中水的灵动之美、笔的自由之美之间的搭配成就了美妙绝伦的视觉风格。画面质朴平和,浓重厚实却不沉闷,充分展示了水彩的艺术魅力。简约的构图和色彩的把握构成了虚实相生的意味和通透灵妙的趣味,一花一草都给人一种悠闲自在、宁静畅快的享受,细致多变的色彩呈现出不拘一格的审美个性,流露出文人的审美情趣,赋予了影片空灵雅致的诗意气质和东方文化韵味。“动画电影最大的魔力就是想象力的无限驰骋,宫崎骏的动画更是充满魔幻、童话的色彩。”[3]6《悬崖上的金鱼姬》的水彩世界色彩单纯却不单一,明暗层次千变万化却不凌乱,许多色彩的微差耐得住咀嚼和品味,浑厚生动、幽谧深邃,充满了诗意的柔美。有一幕海水吞没了小岛,在以蓝绿色为主色调的画面中,海水与天空相映生辉,青青的绿树和洁白的云朵统一在柔和而又鲜活的画面之中,红色砖瓦的房屋点缀其间,小比例的红色提亮了画面,形成了在青蓝色调下色彩对比与多样性的统一。蓝色、绿色等中间色系的相互搭配,融入了自然的纯朴。质朴、畅快的色彩接近自然植物生命的原始本色,天空与海洋的连接用笔随意自如,色彩过度轻柔而洒脱,虚实的处理清新舒雅,自然的变化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成分。海天相接处色彩微妙,大面积的色块淡雅浪漫,在水与色的混合下似乎融为一体,达到了更纯净的透明感。色彩在水的冲刷下湿润、淡化、沉淀,在水体的状态下表现出浓淡有致、虚实相间的层次美感,产生了纯净、舒畅的视觉韵味和千变万化、绰约多姿的无穷韵味,呈现出简约朴素的美学风格和生动传神的变幻效果,显示了水彩柔和轻快、晶莹剔透的本质特征,将画面达到一种迷离的诗意境界。水色交融的美感直达人们心灵深处,优美灵动的氛围得到了彻底的体现,使画面既具有西方绘画的明快,又具有东方文化的神秘,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水彩具有清雅莹润、朴素而不落入俗套、秀美而不艳俗的特点,以其清透灵动、畅然自如等特点被称为绘画中的轻音乐。水具有十分活跃的流动性,水分湿度的变化使色彩的分布富有节律,从而产生了层次、空间、虚实等独特的视觉效果。水彩颜料的色泽本身的透明性,会使得画面显得斑驳陆离,产生明净的效果。水分与色彩互相渗透,反映了互为包容、无时不变的整体涵量关系,透视出色彩的明快与娇艳,产生了与诗词韵味十分相似的特点。正是由于宫崎骏对水彩的热爱和深情,恰当地运用水彩画的本体语言,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理想寄寓其中,与自己独特的审美理念与表现性、精神性相融合,捕捉生活细节中的感受,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借助水彩造就的清透润泽以及特有的肌理效果,使画面既有泼洒的大面积铺调,也有工整的细节刻画,散发出鲜活的感情色彩。当人们欣赏这些杰作时,不禁迷恋在水彩带来的感动里,令人沉醉的风韵安静温暖而惬意,心灵与情感都得到了净化,以至忘记对景物细节和质感的描绘,而把注意力转到对色彩形式的组织和意趣的表达上来。

(二)水色交融

宫崎骏对画面的要求十分精致和逼真,色彩表现寻求一种诗化的距离。水彩是其画面形式的符号象征,他的电影没有刻意围绕“意境”“境界”等词语展开,而是注重色彩与水、墨材质之间的关联性,将水分与色彩融合在一起,在游走的、不断变幻活动的水与色中,创造出富有鲜活生命力的“自然的诗意”空间。画面古朴优雅,韵味十足,简练而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背景处理呈现出个性化的现代面貌,明丽清新的色彩为观众涂抹出了诗情画意般的宁静和唯美,朴素真挚而充满生活趣味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实现了意境美的突破与哲学思想的融合。《天空之城》中风暴散去后出现的城堡仿佛置身于天堂,古老的废墟和长满青苔的石头,机器人肩头的小鸟,用细腻的笔触表现气势恢宏的画面,俏丽明朗的画风和故事情节的发展相互映衬,纯净清澈的画面进入到心灵深处,似乎向观众诉说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往事,让人体会到不同的情感反应,回味无穷,意境深远。水与彩干湿结合描绘的风俗画安静且耐人寻味,呈现出诗的意趣。《龙猫》中的景色还原给人们世外桃源般的梦:柔和温暖的光线下农场里劳作的妇人,优雅的女性被光晕围绕,形体和质感都恰到好处,再加上光线的鲜明对比,使得形体响亮稳定又不失松动的美;家门口的林荫小道,色彩的组合安排突出,明亮的光线和恰到好处的色彩在昏暗灯光的笼罩之下,弥漫着温馨恬静的情调;让人心生神秘的树洞,将光影演绎成大面积的黑白色块,树洞的光影如梦似幻,消解了树洞的沉重,几缕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投射下来形成的斑驳树影,有着超乎自然的光影趣味。独特的光线处理、特殊的色彩表现,细致的形体刻画和巧妙的空间处理,在华滋苍润、光色交织中激起诗意的心理反应,赋予作品诗一般安静恬淡的氛围和宁谧幸福的情调,产生了生动浑然的效果。“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动画在色彩方面都有着其自身的特色,这些色彩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人民大众的审美内涵,更表现了一个国家丰富的民族文化。这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导致了人们对色彩认知的差异性,了解这一点,对于色彩的应用和表现有着指导性的作用。”[4]75宫崎骏擅长运用水彩的艺术特性描绘自然界的物象,以诗境为灵魂表现诗化的美感,在婉约的情韵和豪放的气度之间探索诗意的画面表现:用高纯度的色彩表现坚实挺拔的树木,色彩之间的搭配和谐而不突兀;朴素陈旧的日式老屋以富有情绪感染力的水彩技法营造着独特的气氛;茂密新生的树叶和平坦厚实的黄色土壤以不同色调的对比营造出明快的画面效果……美丽的田园景象质朴而不失情趣,中灰色系的色彩中和了画面的张扬感,富含深深的诗情画意,丰富而不单调,华丽而不艳俗,体现了东方传统绘画的气韵和抒情。明快清润的视觉效果使人感受到静默的感悟和幽静平和、素朴淡雅的东方神韵,在色彩中调和了水的纯净清澈,赋予了画面滋润感。简略概括的色彩表述形成了空灵的诗化美,使作品既有传统的民族风貌又有西方水彩的表现样式,充分表现了自然景物的客观美感,呈现出亮丽明澈的诗意风格,引发出如诗如歌的审美意趣,给人以诗的回味,悠远而清灵的诗意境界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宫崎骏的电影作品经常以水彩写意的方式呈现,在水与色的组合中注入传统的审美元素,将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和诗意化特点融入画面的表现当中,以水意酣畅、色彩简练和用笔洒脱为特征,营造出风韵优雅、流畅轻快的诗意般优美画面,构筑了扣人心弦的诗境,呈现出洁净、明快的画面效果,强烈的抒情意味展现了生动的活力和生命力,成了观众与创作者精神之间的纽带,给人乐观愉悦之感,促使人在静思默想中感受到那种淡泊自然、幽深清远的神韵,并引发出如诗如歌的意趣,这种以静寂为底流的枯淡和朴素的自然之美造就了影片画面的动人之处。

三、简单色彩涂抹出丰富细腻的形式美

绘画与动漫电影有极其紧密的联系,宫崎骏一直坚持传统的手工绘画,他用简练的笔触和单纯的色彩自然地彰显出一幅幅温情的画面。这些景象多以水彩画为背景,并吸收了其他有关画种的多种技法和风格形式。其中融入了印象画的色彩,水墨画的洒脱,版画的概括,油画的细致和中国画的用笔等。浓郁滋润、艳而不俗的色彩丰富却不失协调,内敛而不失华美,朴素中蕴藏着十足的韵味,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和返璞归真的效果,达到一种自然天成、难以言传的境界,流露出艺术家细腻的情怀和对生活中微妙细节的感悟力,创造出运用水彩语言传达自己真实感受和理念的优秀作品。

(一)西方油画的诗情画意

宫崎骏具有浓厚的东方艺术情结,力图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用民族化的油画技法表现自然景色,自由地发挥油画的艺术表现,把东西方的表现形式糅合起来,在东西绘画的中间地带寻找画面表现的优势。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不拘一格的油画技术,结合平涂、厚抹、勾勒等技法,配以真实华丽的色彩,给人无拘无束的感觉,极大限度地拓展了油画的功能,唯美的涂饰效果打动着每一位观众。《千与千寻》的画面制作极其精良,宫崎骏“把神奇而荒诞的幻想与新闻报道般的写实原则相结合了起来”[5]85,他立足于西方的写实理念,继承了油画的绘画技巧,以深厚的油画功底展现奇异的世界:油屋的主楼是具有唐朝风味的日式古老建筑,以红色作为油屋的主要颜色,大块的色彩活跃又显得华丽,红色的墙面上涂有一层均匀的绿色,顶端阁楼加上半透明的亮黄色调,使后面的蓝天和白云能够部分显露出来,透出一股动感和视觉扩张,以灰色的窗格轮廓线勾勒在纯度较高的画面背景中作缓冲,表现性的线条与造型结合取得了色彩间的和谐,给人以古朴、柔和、高雅和稳重的美感。客房以带有浓重装饰意味的形式出现,在具备西方现代绘画的写实性技艺的同时摒弃了油彩的浓与厚:拉门上的几笔简单线条勾勒出花卉的外在轮廓,行云流水般的笔触传达出牡丹的内在神韵,暗部的色彩较为浓厚,亮部一边用色明亮丰富,流云的造型借鉴了中国敦煌壁画中流云的特质,流畅圆润线条体现出云朵的飘逸,以透明色加光,保持了色层的薄而透明,整体画面为暖色倾向的调子,以色彩的明暗、对比变化绘制了建筑物体的真实质感,充分表达了绘画艺术中的张力和表现力,给人美妙的视觉盛宴,使画面在电影中展现了不一样的艺术魅力。

(二)东方绘画的意蕴体现

水彩绘画是宫崎骏手绘动漫世界的另一种主要技法。水彩是指以水为表现媒介调和透明颜料来完成作品的一种绘画方法,是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产生的特殊效果,它讲求画作中色相明朗、干净,同时色彩要透明。宫崎骏在保留水彩画在形式语言、精神意蕴等方面的特有艺术风貌的基础上,依托水彩独特的性质绘制出多部色彩明亮、格调清新的电影作品,不仅表现出湿润、流畅的画面效果,还达到了浑厚劲拔、扣人心弦的艺术境界,丰富和发展了水彩艺术。《龙猫》作为水彩艺术中的至尊经典,电影美学中的最高典范,将水彩的异彩纷呈、精美绝伦展现得恰到好处,集中体现了水彩艺术的魅力。观赏影片中水彩图景的美先从水彩的表现内涵和色彩的传情入手:电影开端小米和五月坐在载满行李的三轮车上欢快地向前行驶,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景色的描绘使用了概括与写意手法,苍茫的青山、碧绿的田野、洁白的云朵、环绕的小溪、别致的石板桥和幽静的林间隧道等景物向后迅速退去,点线面的传递关系富有韵味,不仅表现出一种深远和强烈的透视效果,也诠释了生命与自然的轨迹。近景用色厚重、饱满,与远处的天空和青山浑然一体,富于对比和装饰性,使画面充满了想象和趣味性。片中穿插的一组空镜头也体现了水彩艺术独特的美:午后,阳光在树梢间自然流动,一只接近透明的蜗牛倚着青青的麦秆酣然午睡,湛蓝的天空中飘过一丝云彩,青翠欲滴的麦田里明澈的溪水流淌而过,近似水平的河堤与歪斜的小树形成了动感。乡村与群山交相辉映,森林与草地分离并置,通过对空气、色彩、光线和景色的捕捉以及具有节奏感的色彩部署,构造出灵动、畅快的视觉效果,让空寂的环境变得有了生气,一幅明丽温馨、安详平和的自然风景呈现出透明、轻快的特点,达到了一种空灵与诗意的艺术效果,将人的思绪带到久违的、自然纯朴的乡村田野生活中。诗一般的景色引发出如诗如歌的意趣,观众只有以一种物哀式的情怀去审视这部电影时,才足以领略到它幽深清远的意境和诗意般的沉厚意蕴,一种标准的东方式的古典美。宫崎骏的动漫作品如同诗词表达的美感,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他将东方绘画的意蕴体现和西方油画的直观生动地结合在一起,使画面的色彩关系和谐统一,达到了兼具东西方审美特色的新高度,使观众获得了愉悦的身心体验,在电影中获得现实中不能满足的审美需求。色彩是电影创作中具有特殊魅力和表现力的元素,观众通过电影与艺术家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影片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无论是温暖绚丽的阳光、深沉辽阔的海洋,还是明媚斑斓的花木、清冷阴霾的云朵,钟情于大自然的宫崎骏永远不知疲倦地以色彩来表达内心的童话世界,在奇特的美景中融入自己的审美意识,呈献给观众一幅幅情感充沛、自然优雅的优美画面,充满了表现与想象的空间。内敛、深厚的奇妙色泽和潇洒风雅的格调让人惊艳,绚丽的色彩在动漫影视作品中堪称绝色,色彩的丰富多样化、日本传统美学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理想的融合达到绝美交融的境界,清逸高雅、恬静素雅的意趣和自然、幽远的艺术效果为观众建构了一幕幕清秀儒雅、意境高远的东方式情景。

参考文献:

[1]田瑞平.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刘光耀,杨慧林.神学美学:第2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动漫艺术论文篇5

1.京剧的特点

京剧的表演不能够照搬生活,京剧的表现并不是如实的生活状态,而是从生活出发,因此京剧和动画一样都是来自生活,高于生活,通过夸张化的表现,来达到某种视觉和表现效果。早期的传统动画,例如《骄傲的将军》,不管是从人物造型、化妆,或是舞台设计、场景背景、背景音乐等各方面来看,都是京剧表演的翻版。

2.第一部京剧风格的动画

早期传统二维动画中,受到民族艺术影响颇多,很多经典代表作品受到了京剧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被人们记忆至今。1965年,一部20余分钟的风格独特的动画短片《骄傲的将军》被制作完成。该片的配音运用了戏曲当中的锣鼓唢呐等民族乐器,主人公的形象也完全采用了京剧脸谱的形式:将军采用大花脸的艺术造型,剧中的师爷则是二花脸艺术造型,从传统观念中就分清了人物的地位和关系。

3.京剧动画的特点和特色

与众不同的人物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引起观众的共鸣,卡通形象的设计,在动画片的创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动画艺术家,以及动画工作者们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卡通形象,这些优秀的形象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一个好的动画形象拥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不仅能够为作品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而且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票房收入。如果形象上出了问题,既得不到观众的认可,更不能准确地反映人物的性格,最终会导致整部动画作品失败。中国的动画制作水平以及艺术境界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它独具特色、自成一派,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吸收百家之长,较好地融合民族的文化特色,特别是在动漫作品中融入了传统的剪纸技法和水墨画技法,从而形成了我国独有的动画形式。

三、动画作品中京剧艺术的消失,使我国动画作品失去了文化上的竞争力

1.京剧动画淡出的原因

动画制作是一项非常精密和繁琐的工程,大多数的动画制作流程采取分工制作,在题材的选定和风格的确定上,极少会有人选择京剧风格的动画。因为京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理解和欣赏的艺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领会。目前制作动画的工作者大多较为年轻,对京剧艺术了解甚少,而具有深厚文化功底的老一辈动画制作者大都去世,因此形成了目前动画制作中青黄不接的现象,曾经辉煌过的京剧风格动画,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状况。

2.发达国家的动漫作品对我国发展动漫产业的启示

作为动画大国的日本,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动漫产业与日本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日本文化中的奋斗精神在动漫作品中得到完美的表现。如《备长炭》、《青出于蓝》、《千与千寻》等作品中细腻的画面,场景中总出现传统日式房屋,人物穿着多以和服为主等,处处都表现着日本文化。作为另一个动画出产大国的美国,其动画作品中也带着浓厚的“美式风格”。如《玩具总动员》中,主角一身西部牛仔风格的打扮令人印象颇深:牛仔裤配皮靴,领巾配大帽子,直接体现出了主角的牛仔性格,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美国牛仔的经典形象。而在另一部大成本制作动画影片《埃及王子》中,更是处处体现了传统的艺术和传统的文化。而动画的背景音乐多是以歌剧为主,不仅使这部动画在气势上辉煌磅礴,更容易让人想起美国悠远的百老汇音乐,使过去与现在,经典与科技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动漫艺术论文篇6

从此,三维动画ComputerGeneratedImagery(即CGI)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各种类型的影片中,为创造完美的虚拟世界奠定了基础。

2001年,由彼得•杰克逊执导的影片《指环王1》隆重上映。片中的特效主要由WetaDigital工作室担任,其中的CGI影像留给人们完美的感觉,该片中的万人战斗场面给观众巨大的震撼力。CGI与微缩模型的结合,让人分辨不出动画和真实场景,再一次体现了数字技术的强大实力。片中运用了一种智能化的软件,在演绎双方作战时,每个数字形象都会自动寻找对手,甚至还能做到打不赢就逃跑的场面。该片也获得了2002年度的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3D特效与电影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2009年由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上映了,这部耗时12年制作的科幻大片掀起了电影历史上的第四次技术革命,预示着3D特效时代的来临,也象征着真人与动画技术结合的再次创新,使电影更具魅力。这部耗资5亿美元,迄今为止史上最昂贵的影片,很大部分投入都花在了技术上。卡梅隆团队自主研发的3D摄影系统,将3D特效再次推上一个新的境界。WetaDigital工作室运用为《阿凡达》研发并首次运用的特效技术—“携带式动作撷取设备”,用CG特技制作出了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10英尺高的蓝色类人生物Na’vi族人,并与真人结合,逼真的诠释了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掠夺潘多拉星球的矿产,与当地Na’vi族人大战的场景。该片创下了27亿美元的票房神话,并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2011年8月由导演鲁伯特•瓦耶特携手WetaDigital工作室倾力打造的好莱坞又一部科幻巨制《猩球崛起》上映了。从上映至今,依然保持了如潮的好评和强劲的票房。

动漫艺术论文篇7

2宫崎骏动漫情节设计艺术美

宫崎骏奇幻多彩的动漫情节设计使动漫引人入胜,奇妙多变的情节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多元素融合。宫崎骏的动漫情节设计是多重元素的融合,其故事发生的地方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设计了风格多变的故事情节,将多种元素相融合。动漫总是充满了奇幻的色解析宫崎骏动漫电影艺术美任 艳(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1)彩,宫崎骏的动漫更是这样。[3]《魔女宅急便》中将会魔法的魔女投入到平凡的现实社会中,魔法元素与平静的现实生活相碰撞,创作出不平凡的动漫世界。通过主人公宅急便将平凡的人融入不平凡的事件当中,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动漫世界。

(2)奇妙的转折。每一部精彩的故事都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转折是一部动漫精彩部分的亮点。可能是主工捡到了一件东西、也可能使遇到了一个特别的人。宫崎骏动漫中也存在着奇妙的转折点。在动漫《千与千寻》中通过女主和白龙的相遇展开了一定奇幻之旅,主人公相携到达不同的世界抗争现实的命运,寻求生活的改变。《崖上的金鱼公主》一切故事的发生都是因为主人公捡到了一条金鱼,这条金鱼有着非凡地位,主人公为了帮助其寻找回家的方法展现了一系列的故事。

(3)永恒精神。永恒的精神是一部动漫情节中最不可缺少的亮点,故事的主人公总会因为梦想的追求展开生活的新篇章。宫崎骏的动漫也是围绕着主人公永恒的追求展开的只不过宫崎骏的动漫中这种精神更加温馨。故事的展开是因为主人公心中的守护,守护的可能是一片森林、一个归家的梦、一个值得火种。宫崎骏的动漫中充斥着温情的色彩。这种温情的色彩是观众喜爱宫崎骏动漫的重要原因,观看动漫之后会从中获得力量。走出影院之后会感觉暖暖的。

3宫崎骏动漫人与自然和谐美

作为一位动漫大师宫崎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很深的探索与思考。其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流时代精神,并通过动漫表现出来让更对的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思考。

(1)人类破坏自然的惩罚。在宫崎骏的动漫中能看到的大师创作动漫的明显的情感倾向。其提倡保护自然,爱护自然。人们对自然的破坏会使人类自身受到惩罚。在动漫《幽灵公主》人们在森林中心的湖畔发现了一只白鹿,人们受到自身贪婪的诱惑借助白鹿的善良将白鹿杀死,在白鹿死去的同时人类受到了自然的惩罚。白鹿是森林的守护神,是自然的化身人类将白鹿杀死疾病像诅咒般蔓延。故事的最后公主安抚了死去白鹿的灵活使人们逃脱劫难。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益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宫崎骏动漫创作的核心思想之一,大师根据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了深刻的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是相悖向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不应该建立在毁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的发展共同的向前。在动漫《崖上的金鱼公主》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表现得尤为明显,大海失去了它的孩子发生了暴动,可爱的主人公因为对金鱼的喜爱决定帮助其返回家乡。从中可以看出人类应该帮助自然发展,为护自然环境。

动漫艺术论文篇8

一、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

自2004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多个省市把动漫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了若干规模较大的动漫产业基地,推出了众多成功的作品。虽然中国动漫产业在最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动漫大国间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相比之下,国产原创动漫作品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困难,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国产原创动漫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难以吸引国内受众的关注。文化是动漫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国产动漫应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吸取经验,寻求帮助。

客观地说,一些取材于传统文化的动漫作品之所以没有获得受众的认可,在于作品流于形式,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借鉴。然而,当下西方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对我国人民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全面的,不但主导着国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还制约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单纯模仿甚至照搬美、日动漫风格创作的中国动漫作品,与国人的文化特征实不相宜,也无法真正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

二、我国原创动漫与传统文化的互动

在文化传播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动漫艺术,从出现起就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作用参与推动着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必然会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原创动漫应当具有自己鲜明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和价值取向。文化是原创动漫的根基,动漫作品则为文化的发展及传播提供了媒介,原创动漫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共生共赢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是原创动漫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原创动漫曾经并不逊色于欧、美、日等动漫强国,并有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除了文学作品以外,服装、器物、饮食、礼俗、民乐等各种文化形态,都能很好地运用于原创动漫作品中。早期的《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为中国赢得了广大声誉的作品,就借鉴过水墨画、木偶剧、剪纸、皮影、泥塑等传统艺术形式。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并能成为原创动漫作品的核心竞争力。

(二)原创动漫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动漫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动漫产业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动漫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的延伸。融会了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原创动漫,必将成为新时期文化传播的有力助推。动漫作品的观众群普遍为青少年,作品中宣扬的文化立场与精神内涵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原创动漫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三)原创动漫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借鉴

民族传统文化决定了国人的行为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借鉴以及创新的表现方式,观众对传统文化会有更形象的了解,也更容易产生共鸣,作品的成功也就显而易见了。原创动漫应该创造性地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加强互动。原创动漫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应该从文化的更深层面进行分析,并从表现形式等方面推陈出新。只有创造性地借鉴传统文化,原创动漫才会赢得观众的认同,才能符合市场的需求,并带动中国动漫持续发展。

三、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艺术创作的影响

创意性是当今动漫艺术的显著特征,而深厚的文化积淀则是创意产生的源泉。成熟的动漫创作应该运用本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元素,并对其加以改造和创新。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有机结合,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本地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才可能使当今动漫艺术实现产业化与人文特色之间的相融共生,并在动漫形象塑造、动漫产品研发、动漫品牌树立、动漫企业崛起中展现出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动漫产业走上生生不息的创新之路。

(一)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美术风格的影响

优秀的民间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同时也呈现出极其鲜明的个性化和地域性特征,从创作手法到美术风格都是如此。有朴素的、华丽的、含蓄的、豪放的,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此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为当今动漫在形象塑造、表现手法等艺术创作上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从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中可以看出,民间艺术丰富的表现形式已经在早期动漫创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哪叱闹海》借鉴了民间年画的风格,《猪八戒吃西瓜》运用了民间剪纸的形式,《九色鹿》则取自于敦煌壁画的造型,《小蝌蚪找妈妈》更是开创了中国动画水墨淡彩绘画风格的先河,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除此之外,诸如刺绣、陶瓷、木刻、石雕等表现形式多样,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和可塑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还有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空间。如果能将优秀民间艺术中的传统元素融入到当今动漫的形象设计上,一定会使观众在获得新颖视觉体验的同时,还能体会到民间传统文化在动漫艺术创作中呈现出的形式多样的美术风格之魅力所在。

(二)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审美价值的影响

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培育了原创动漫的美学风格,形成了意境美、道德美的审美风格和寓教于乐、内敛含蓄的中和之美与朴素之美的审美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艺术思维,崇尚神似、神韵和意会的艺术形象。

经典动画作品《大闹天官》就集中体现了中国早期原创动漫的美学气质与风格。其中人物造型古雅神奇,艺术风格灵动飘逸、超凡脱俗,综合运用了戏曲表演、脸谱艺术、壁画年画、民间彩塑等艺术元素,广泛汲取了先秦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六朝造像以及皮影、木刻等多方面艺术形式。虚实简练而富于变化,有着很强的写意性和装饰性,表现出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特有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在民间传统文化与动漫创作形式的结合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和审美价值。

(三)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创作思维的影响

丰富的民间艺术题材,浓厚的地域民族色彩是当今动漫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宝库中获取灵感、发掘原型,用现代艺术手法创作出具有民间传统风格气质与时代精神的动漫形象,是当今原创动漫创新的必经之路,也是专业动漫创作者应承担的责任。

当今动漫艺术和民间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早期动漫作品的取材就直接来源于民间,多是在采集整理民歌、故事、野史、传说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创新而成的,如《渔童》、《人参娃娃》、《阿凡提的故事》等。然而,由于民间文化具有传承性、娱乐性、民俗化和程式化等特征,这种渊源关系还表现为对民间叙事的借鉴与升华上,同一类型、同一主题的故事会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里流传,构成故事的各种元素在保持原有基本形态的同时,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当今动漫创作中,来源于民间传统故事的情节、人物在对原有元素进行整合演绎的基础上,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民间文化的永恒魅力,引起超越时空、超越现实的心理共鸣。

(四)民间传统文化对动漫艺术发展方向的影响

动漫是一种把复杂的内容、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洁概括、准确深刻地表达其文化本质的艺术媒介。动漫文化是通过动漫形象来表现的,动漫形象以各种传播形式,使观众在感官上获得体验的同时,心理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一系列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融入其间,并通过动漫艺术完美地呈现出来,成为当今动漫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结合当今动漫艺术发展的特点,对优秀民间文化进行创新,使民间习俗和民间艺术中的经典保存与流传,无疑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动漫传播的大众性也使动漫艺术具有了平民化的民间文化特色。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今后传播技术的成熟和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原创动漫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将更为显著。在这样背景下,找准民族文化特色,保留并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便成为当今动漫创作所不能回避的问题,原创动漫也必定会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获得蓬勃而长久的生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下,在我们自己的原创动漫作品中,保留我们的民族价值观和文化思维,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动漫艺术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齐骥.动画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动漫艺术论文篇9

一、《动漫概论》课教学内容创新设计概述

专业教学是学科知识、方法、思路等的传授,不是知识点的复述,与时俱进地创新专业内容教学尤其重要,从教学内容入手,创新课程教学。老师如何教授该课程应该有一定的规律和体系,改变传统考核思路模式,专业教学强化学生通过理论分析问题、对接实践的能力,理论和技能同样重要。新的《动漫概论》课教学知识点设计建立在大动漫范畴基础上,以产业为目标,从理论到理论完全不能适应本校实际,动漫理论应来自于理论实践教学和技能实践,动漫专业建设与本地区产业紧密联系。文化产业――动漫教学――专业建设,从实践到理论再实践,课题或者项目驱动理论教学更有现实意义。

《动漫概论》课教学包括学科本体与文化知识。首先,《动漫概论》教学必须在观念和资料的准备方面占据优势地位,教学内容增加人文学科知识,动漫作品注入文化元素,吸收最新的文化及其产业成果应用于教学,这对于初学动漫制作人员全面理解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很重要。了解中国文化产业与动漫的现状,教学内容增加相关的知识点,如文化产业理论。以学校的学科特色为出发点,加强动漫专业建设,以创建特色专业为目标,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和企业需求,拓展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动漫概论》课教学内容常见问题

近年来,《动漫概论》教学主要存在脱离时代的发展语境、忽视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论述等问题,具体来讲:1、《动漫概论》课程教学面临的许多机遇与挑战,诸如,技术、文化、需求、时代、产业等,动漫教学很难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理论教学对于入学考试文化成绩不高的学生很容易枯燥乏味,学习的乐趣在于循循善诱,理论教学没有与实践结合,教学效果不理想!老师教学如同一个演员在舞台的“表演”,逐步改变“自我娱乐”式的教学模式,促使本学科的深入发展。2、新的时期,按照传统动漫的工艺与技巧解释动漫概念已经不符合现实状况,只能在《动漫史》中出现了。新的工具、技能以及表现方式开拓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大胆的实验创新精神。动漫制作涉及的材料很多,媒介和材料的多样性给动漫创新开辟了广阔的视域,如定格动画可以把材料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方向。如今,传统媒介技术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数字技术促进动漫艺术应用的发展,尽管有的教材在知识体系上增加了动漫创作研究,这也很容易把《动漫概论》教学引向作品鉴赏。3、许多《动漫概论》教材的知识点依旧在动画部分,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行业日益重要,动漫教学应向相关专业延伸与拓展,诸如游戏、漫画与动画的关系。我们在教授新的知识点总是存在着概念、范围、类型、特征的思路,忽视漫画、连环画、游戏、动画的联系,数字动漫产业的相关论述极少,甚至没有;教材内容上存在着“以偏概全”现象,不同版本《动漫史》与《动画概论》内容不分,有教材甚至认为:动画就是文化创意产业。4、由于学科背景、授课时间等差异,纵观国内各种版本《动漫概论》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对于知识点侧重不同,造成了学生对动漫应用与理解的形形差异。也有老师认为:以老师的学识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学大纲、授课内容和规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种思想和观点都应有,认为理论学习应该是“百家综合或者争鸣”,而“放养”学生,任意组织内容进行授课。

总之,教学内容应该有系统性体现动漫学科特点,教学方式不能太死板,也不能完全任由老师自由发挥或者取悦于学生,最好能够体现大师风骨!当然,教学内容也不能是简单的说教或者读课本上知识点,这样做会失去理论对实践的意义!

三、《动漫概论》课新增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从动漫艺术本体入手,诸如概念、技术、设计、叙事、流程、审美、功能、时间等动漫语言,了解动漫艺术风格,针对性明显、创新性不强。动漫学科特点与电影艺术的综合性、假定性、视听性相似。笔者认为新增教学内容应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后现代艺术。当代社会审美思潮多元化,个性需求多样性,我们以理性的态度面对它,既不盲从也不随波逐流,而设计应该以自然和人文为基石,动漫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必然受到外在因素影响,涉及广泛的艺术、社会和人文学科,后现代设计艺术还是比较人性和自由,后现代艺术吸收借鉴传统文化艺术,而表现出多元文化价值观,个性元素设计离不开动漫形象的实用价值。很多人认为:后现代主义艺术观颠覆了现代主义观,后现代社会是各种信息充斥的时代。后现代艺术不仅是艺术思潮,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如何创新发展的思路。艺术多元化促进个体精神的释放,突破了时代精神和传统艺术设计视域的压制,更加关注人的全部活动和情感世界,也有人借助大众文化和民间艺术表现力,实现艺术语言的革新,设计美在于表达作者内心真、善、美感受,实现产品应用价值,各民族文化可以采用新媒体技术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动漫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动漫创意融合多学科知识,随着新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冲击,开发、建立本土资源以及数字表现体系,文化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创意设计新的产品。关注国内相关文化产业实践的发展,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成为新的生产革核心,各地区产业集群优势不断扩张,尤其省会和沿海开放城市通过新的经济力量培育文化产业形态。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各地年鉴和产业报告,了解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促使文化产业不断发展,产业政策转换为宏观调控的手段,面向大众消费的商品依靠文化创意力量获得发展动力,真正的动漫创意产业是产、学、研、销一体化,没有创新很难突破产业困局。

(三)工商管理知识。研究商品市场中销量好的动漫设计以及衍生品设计,以市场需求改变设计。经济的繁荣,艺术消费必然走向昌盛,艺术品消费促使新的创作动力产生,经济利益分配促使艺术生产进入良性循环。动漫艺术品设计、生产要适销对路,建立规范的艺术消费市场体系,艺术进入经济市场成为商品,专业教学需要资金运作、商业知识、管理等融入课程理论教学,如,产业集群、资本运营、生a经济效益与人力资源考核等知识。在衍生品的营销中城市、商业、工业、市场结合形成产业优势,如何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四)中国连环画与漫画艺术研究。连环画与漫画来源于绘画,既能表现故事情节的精华,又能表现作者的艺术水准。中国连环画艺术叙事、表现风格多种多样,朴实、熟练的绘画风格更具有艺术表现力,连续的故事情节画面与动漫分镜头有相似之处,如赵宏本、沈曼云、钱笑呆、徐宏达、顾炳鑫、刘继卤、王叔晖、贺友直、汪观清、华三川、程十发、范曾等连环画作品。研究国内外艺术大师的作品,绘画形式如何表现故事以及如何设计角色形象,这些形式对于当代的漫画与动画设计有借鉴作用,许多古今文化知识成为连环画创作的素材来源,人物和场景的绘制证明了设计与美术的渊源,因此,动漫设计可以借鉴连环画的画面设计。

四、《动漫概论》课教学知识点设计

(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体系:1、动漫概念(动漫表现形式分类、动漫与游戏、动漫史上重要的风格流派、动漫创作素养),理论为主开展教学;2、动漫设计与制作流程,如果有条件可以课后考察动漫公司;3、原动画设计,可以进行角色形象临摹或者国内外动漫明星介绍;4、动漫语言学习,如文学语言、电影语言、视觉语言、听觉语言、表演语言、数字技术语言,动漫语言在创意设计的重要性;5、中国连环画与漫画艺术研究,多研究中国连环画以及国内外的漫画作品;6、动漫产业与衍生品的开发(动漫策划与衍生品开发,了解动漫产品的推广流程,可以简单分析国内的动漫产品案例);7、动漫营销策略与市场运作模式(增加动漫设计策划、市场调研、营销与市场需求互相促进);8、文化产业与后现代艺术,如产业视角的动漫文化价值观;9、中国文化产业现状与体制,如国内动漫政策法规。以上教学内容专题和模块特点比较明显,章节知识点没有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模式排列,知识点内在的联系由小到大、由点到面,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学科视野。总之,教学内容体系创新后,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课程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都要有相应更改,以适应教学内容创新。

(二)进度。教学进度中各知识点也不能“照本宣科”地进行,课时应该有弹性,理想的教学时间是40至72课时,每周的课时量控制在4至6节,针对学生的差异突出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灵活应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布置课外作业增加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作业发现产业中的某些问题,体现理论的指导价值。

动漫艺术论文篇10

在动画的学科定位方面,我们已经明确动画是归属在一级学科戏剧和电影、电视学下面的二级学科。“动画”二字,会让我们联想起一部部通过逐格绘制、拍摄和制作的动画影片,想到播放的电影或电视片,如脍炙人口的《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大闹天宫》和《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等丰富多彩的动画片。一部动画电影完成后在电影院中播放,一部或一套动画电视片在电视台播出,这是顺理成章的程序,把动画看成是电影、电视的一部分也是十分合理恰当的。其实,我们今天所遇到的所谓“动漫”的概念也是起源动画,应该说没有动画,就没有动漫的产生;我们今天所创作的、所应用的和所讨论的动漫其实是在动画的引领、诱发下萌生出来的一个新生的另类,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动画在其百年的发展和演变中的独特经历。从主体中衍生出另类,对于动画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已经把动画由英文直译的“卡通片”衍生为“美术片”或“美术电影”,并且建立了中国当时最大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美术片”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得以终结,并从民间起改称为动画片或动画。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的开放与融合,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波波文化、经济浪潮,让人们的思想解放。一系列新鲜的观点、建议和见解纷纷得以表达。由于人们,特别是年轻的一代,第一次看到了迪斯尼的米老鼠、唐老鸭,日本的阿童木和一休等形象———一系列的跨越文化、跨越时空的动画片时,显然对于当时“美术片”这个名称有了不同的认识和新的看法。二是科技的原因,由于新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的工业化及产业化的运作模式进入了从创意到制作到发行的动画全部领域,也促使加快美术片向动画片的过渡。在短短的几年内,“美术片”这个概念已经基本被停用,取而代之的是动画或动画片的概念。但由于文化和技术的缘故,人们发现美术片的名称被废掉之后,所谓的动画也还是不能完全的囊括人们所要表现的手段和理念,于是,顺理成章地衍生出了动漫概念。因为“动漫”这个词既是一个新的概念,又是一种基本可以覆盖电影、电视等艺术与产品和漫画及衍生产品流行的和时尚的思潮。这种思潮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文化现象。

我们可以从卡通片到动画到动漫的演变过程中,比较清楚地了解到动画与动漫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动画还是动画,动画的学科定位归属于一级学科的戏剧与影视学是理所当然,但是动漫是动漫,动漫不能等同于动画。因此动漫的学科定位是应该有所不同。

动漫与设计学

艺术门类下一个重要的一级学科是设计学。每当我们看到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与动漫相关联的文具、玩具、服装、图书、广告、网络媒体等产品时,总是会将动漫与设计的概念糅合到一起,认识上是模糊和互换的。究其原因实在很简单,这是因为当今社会里在某些领域中,设计与动漫已被融于一体。现实生活是如此,就势必会影响到教学以及学科的设置。

在我们的设计教育中,一般会开设动画的前期设计和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设计和教学。就目前规范的学科设置来看,这些与动画、漫画相关联的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是应该属于设计学的范畴之内。的确,动画影片的前期形象、场景设定和艺术风格的设计等的工作理应归类于艺术设计。就以动漫的衍生产品设计为例,其涵盖的概念设计、外形设计和功能设计都是在大的设计学的范畴之内。其实,设计学的原理和设计的方法始终独立贯穿在动漫产品的创意、制作和营销的全过程中。

因此,就能看到动漫与设计在一些领域里被糅合被重叠。但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如前所述,动漫是一个大的概念,它包含了四个主要的方面,自然有与设计相交叉的成分并且十分重要,但是如实地分析,动漫类的设计只是设计学学科的一部分,它有很大一部分是游离于设计学的范围。动漫与设计学中多媒体学科的关系也值得探讨。这里的“多媒体”主要是指在新兴技术下所产生的媒体现象,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全息和激光技术媒体等等,动漫总是一次次的成为新一代媒体技术和手段的实验者和生力军。以手机媒体为例,近十年来,其技术经过了多次改革和提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诞生之日起,手机媒体与动漫就产生姻缘,迄今为止,手机媒体中的主打内容基本是动画短片和漫画图片。何为这样?其第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的原因,其次也有人们的审美喜好原因。再说网络媒体,这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发展一路走来,也与动漫有着不离不弃的关系。就以Flash这种软件为例,它是专为动漫与网络媒体结合而创造出的链接通道和工具。这种Flas在如今已经不再专属于网络媒体了,它已经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迈向了影院和电视台等更广阔的传播空间。新一代媒体,如3D、4D、全息影像等等,无一不是以动漫作为第一载体来到广大观众面前。因此,往往会给人一个印象:动漫就是多媒体,多媒体就是动漫。但是当我们稍加仔细地研究和分析就会发现,多媒体与设计学的其他学科一样,与动漫的关系都是有所关联和交叉,但却不能重叠和覆盖。

动漫与美术学

美术学也是艺术门类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一级学科。但是近几十年来,当我们提起美术和看到美术作品时,尤其是看到许多展览中所展出的现代艺术作品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美术所面临的、来自现代时尚文化的巨大冲击。当我们欣赏日本现代艺术大师村上隆含有大量日本动漫元素,并且价格昂贵的作品时,自然会想到动漫与美术的结合,尤其当动漫与现代影像艺术相结合并成为现代美术的一部分,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动漫作为美术的一分子早有渊源,如动画片的前身就是“美术片”。我们老一辈的动画艺术家们早就发现了美术,特别是从中国传统美术和民间美术形式中得到灵感并在动画影片中加以运用非常重要,闻名于中外动画行业中的“中国学派”的光辉也是拜美术所赐。从动画片创作的本身来分析,无论是二维、三维,还是定格、剪纸、沙画,这些形式事实上都与美术分不开的。从影片的艺术风格、人物刻画和背景的设计,从原画、动画的绘制和后期合成、校色等等,都离不开美术。这也证明了“动画”中的“画”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动画是动漫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它与美术的外部联系来看,动漫与美术的结合目前出现在几个主要的方面。一是作为展览、展示的动漫创意艺术作品。我们在一些大型的美术展览中,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双年展、巴西的圣保罗双年展、北京美术双年展和上海美术双年展,都可以看到以动漫影像为媒介的各式作品,艺术家们利用动漫的手法来展示他们的情感和创意。二是拍卖或收藏在动漫制作中绘制的画作手稿。以迪斯尼的作品为例,一些40年代迪斯尼出品的动画影片的单帧赛璐珞片画作手稿已经卖到了30万美元一张。还有一些现代的动画和漫画作品的画作手稿也都成为了某些美术收藏家们的最爱。三是动漫中的漫画部分也是与美术相交叉的作品。有许多活跃在这两个领域的画家、漫画家,同时他们也是动画艺术家,像已故的动画大师特伟、阿达等。虽说动漫是与美术学有着不解之缘,但是它们双方还是各自独立的,而不能相互覆盖。

动漫与音乐和舞蹈学

如果说动漫与戏剧和影视学、设计学和美术学等有关,人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把动漫与音乐和舞蹈学这些舞台艺术视为一体,会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但是,生活的现实已经证明动漫与音乐、舞蹈,甚至与戏剧表演等的结合是可观可听的。首先,动漫中的动画影片和多媒体的制作就离不开音乐的配合。另外,由于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的审美与时尚需求的提高,有愈来愈多的音乐舞蹈的创意和演出需要加入动漫影像。

诸如日本著名动画家宫崎骏和著名作曲家久石让联合举办的动漫音乐会,浙江工业大学小和山动漫研究中心与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和中国美术学院合作的动漫交响音乐会,这些音乐会都把动漫作品与音乐作品、故事情节与舞台氛围、音乐元素与声光电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展现在舞台上,使观众在得到听觉愉悦的同时也得到视觉的享受。这些成功的动漫音乐会也充分地证明市场需求多媒体和多元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新演出形式,而它们所彰显的强大的时尚性和观赏性正是当今观众的需求增长点;近些年,动漫儿童剧和动漫戏曲演出也逐渐成为时尚。显然,视与听的完美结合已经成为艺术家们追求的目标。

不过动画诞生不久,有人就把它搬上舞台与真人共舞,动漫与舞台艺术的结合由来已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动漫技术提升和制作成本的降低,令愈来愈多的艺术家、动画家、漫画家、音乐家、舞蹈家和戏剧家都加入到展示多元艺术相辅相成的实验和探索的队伍中。现今,在艺术和商业两个方面都成功的例子越来越多。由此可见,动漫与音乐和舞蹈学虽然结合愈来愈紧密,但是它们之间依然保持着各自的特点和独立性。

动漫与艺术理论学

艺术门类中的唯一的一个理论类的一级学科就是艺术理论学。动漫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与演变,其自身也逐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艺术理论体系。在本质上动漫的理论体系应是艺术理论学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它与艺术理论学有着许多的共性方面;但是在个性方面,动漫的理论体系又有自身的特点。

以动画理论研究为例,动画中的创意理论属于艺术理论学的范畴,但是动画的技术理论大都属于工科和科技理论的范畴。由此我们可以认定动漫理论体系可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动漫的艺术理论部分;二是动漫的技术理论部分;三是动漫的其他相关理论部分。

动漫的艺术理论部分涉及艺术创意理论、影视理论、美术与设计理论、传媒理论、表演理论、配音配乐理论,等等。这些均属于艺术理论学研究的范畴。动漫的技术理论部分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智能互动理论、视听传输技术理论和云计算及储存技术理论等都是与工科的科技理论有关联。动漫的其他相关理论部分中的传媒营销理论、会展经济理论、网络传播管理理论等等是与商业、经济和管理学科理论有关联。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动漫的理论体系与艺术理论学也是相互关联、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甚至相互重叠。但它们都拥有相互独立的特性。

动漫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动漫艺术与动漫技术是一对孪生姐妹,尤其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与动漫的关系最为紧密。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本身也是一级学科,但是它不在艺术门类之下。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在动漫中的应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计算机硬件方面;二是在计算机软件方面。这两个方面在动漫体系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在广大的动漫产业和研究团队中,我们总是需要并发现在科研和技术的岗位上发挥着他们独特的技术作用的一批人。他们的努力使动漫成为在艺术门类中艺术与技术结合最为紧密完好的种类形式。很久前,曾经有人说过,在世间的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中,有两种艺术形式是最需要体力劳动,一种是芭蕾舞,另一种就是动画。如今,芭蕾舞依旧如故,但是动画已经大不相同,改换门庭了。究其原因,正是这些科学技术方面的专才们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和数字技术,使得在动画制作程序方面彻底结束了赛璐珞片动画时期所需付出的高成本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而推进动画迈入了现代动漫的新纪元。在上世纪80年代科技专才们发明了三维动画软件和技术,产生了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这种技术完全能把计算机图形、图像建立在数字化的虚拟空间之中,也使动漫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时代。之后,科技专才们所发明的新技术不胜枚举,各种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我们在每年一度的国际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博览会上都深深地感受到这种新时态。可以说,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参与不但使数字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也赋予动漫更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性格。

动漫与高等教育

动漫艺术论文篇11

1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没有规定在高中阶段开设动漫艺术课;学校应不应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设动漫艺术校本课程。

2 有的学生对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学习上兴趣不浓,不愿意听课,不认真完成作业。

3 在一些课堂上,学生偷看各种动漫书籍或动漫饰物,影响正常教学。

4 在学生的笔记本或教科书上发现他们临摹或创作的卡通形象。

5 学生购买了大量的卡通或漫画书刊,对其他教辅材料不愿购买。

6 有一部分学生靠动漫形象来交流。

7 大量的动漫刊物充斥文化市场。

8 学生在服饰和行为上模仿动漫人物,佩戴动漫形象标志。

9 学生对动漫艺术的兴趣为什么这么大,而不愿意学习其他的科目?

二、分析原因

1 动漫是以简练的手法表现事物本质的平面绘画艺术形式。动漫艺术习惯采用夸张、比喻和象征等表现手法,儿童、青少年的审美观及立体观还都没有形成,所以习惯了看这样的绘画形式。

2 动漫是用连续的画面表现故事情节,具有故事性,在表现人物上有一定超俗的个性,符合学生的好奇心。

3 动漫在表现上是一种理想化的绘画形式,色彩美、人物形象美,注重传神,可表现一些虚幻、理想、超脱、神秘等故事,深受学生喜爱。

4 动漫画是一种国际性的文化载体,这符合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动漫是学生追求世界文化,了解外面世界的—个窗口。

5 现代的传媒有许多动漫艺术,让学生有大量机会接触并了解动漫艺术,有些也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要我们去引导。

三、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所列举的问题及原因,学校应该在开设高中美术课标所要求的课程以外,把动漫艺术引入课堂,根据本学校的情况及学生的需求开设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动漫和正确地欣赏动漫艺术,有利于美术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从而完成以下的教学目标。一是促进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形成,二是促进思维能力和美术创作技巧的获得,三是促进艺术分析的方法和鉴赏力的培养。

根据我的调查与分析报告,学校在美术模块教学中开设动漫艺术,深受学生的欢迎与喜爱,开创了美术教学的新局面,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四、评论

专家评论:把审美文化中心从高雅艺术转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当代美术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所以动漫走向美术课堂已势不可挡。学校教师应引导它向美好的方向发展,促进美术教学。

动漫艺术论文篇12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延安汇聚了大批为追求革命与自由的画家和文艺工作者,中共在1938年建立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由此以“救亡”“启蒙”思想为主题的漫画宣传开展得如火如荼,1942年以蔡若虹、华君武、张谔等举办的讽刺画展更是轰动一时。随后延安开展整风运动,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解决了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确立了文艺工作者的工作主题是服务人民群众。整风之前,延安的漫画主要是反映延安社会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揭露黑暗为主,利用漫画直观、夸张的特点使人民大众认识到社会现状,但是中共党内领导不能够接受这种以讽刺为主的漫画风格,所以运动前后党中央对漫画艺术的指导,使延安漫画家实现了政治和艺术的转变, 并使延安讽刺漫画的风格发生了转变,使能够真实反映社会的“讽刺漫画”逐步发展为革命性质强烈的以人民为主的“革命漫画”,使艺术与政治结合并且服务于人民群众。

漫画作为历史研究的一种特殊史料,史学界对“漫画入史”也做出过有益的尝试。以往对于延安漫画界及其漫画的研究,多是从艺术史、美术史或漫画史的角度,侧重于艺术风格和艺术主题之类的研究。但是历史的发展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在中国革命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探讨政治威权是如何介入和改造漫画艺术的,漫画艺术又是如何接受并发生改变的,以及漫画家思想在改造过程中的挣扎,即探讨延安时期政治与漫画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延安时期漫画界的转向,是中国革命时期政治与文学艺术关系的一个缩影,所以在研究中应为延安漫画研究打开一个新视角,对于进一步深化研究,正确理解中国革命时期政治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不无裨益。

目前关于研究延安时期漫画界的书籍很少,专门性质的著作更是寥寥无几,并且都是以叙述方式,从总结事件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专著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孙新元和尚德周合编的的《延安岁月――延安时期革命美术活动回忆录》(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艾克恩的《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王培元的《延安鲁艺风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刘忠的《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王海平和张军锋合编的的《回想延安――1942》(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钟敬之的《延安鲁艺――我党创办的一所艺术学院》(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这些书籍研究的重点都是延安时期漫画的现状及当时的历史情况,以流水的形式叙述事件,虽然读者可以很明确的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史实,但是不能够深入的了解当时漫画与政治界的关系问题,对于漫画界的转变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探究。

学术界对于延安漫画界的研究也有书籍有所涉及,但是这些书籍所写的范围比较大,对于延安的漫画界基本都是一笔带过,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李松的《20世纪中国美术1900――1949》(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毕克官和黄远林合编的《中国漫画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日)森哲郎著于、钦德和鲍文雄翻译的《中国抗日漫画史――中国漫画家十五年的抗日斗争历程》(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阮荣春和胡光华合编的《中华民国美术史》(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黄可著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美术活动史话》(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朱鸿召的《众说纷纭话延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这些书籍都是在文中的一小部分涉及到延安漫画界的问题,但是很少有把延安漫画界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论述,分析不够明确,有待遇深入研究。另外还有著作例如:宋贵仑的《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陈晋的《文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朱鸿召的《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都是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来分析当时延安漫画界的一些情况,但是研究都不够充分,适合深度挖掘深度分析。

动漫艺术论文篇13

一、通过美术鉴赏,提高动漫专业动漫专业的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动漫专业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开设《美术鉴赏》课来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审美和审美再创造的能力。

审美文化素质的培养包括动漫专业的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审美感知有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也有后天培养出来的一部分,同一物象,为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结果,是因为他们的审美感知的差异。例如秀才和卖烧饼的农夫他们同时看到月亮,秀才会被月亮的审美特征所吸引,处境生情地吟诗感伤,而卖烧饼则会联想到他要卖的烧饼怎么还没卖完。这就说明不同文化素质的人的审美感知是千差万别的。动漫设计的审美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

首先,我们应通过提高同学的文化素质,帮助他们理解动漫设计的内容美的真正内涵,内容美的内涵很宽泛,有社会美、精神美等,主要是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内容美不仅仅指你表现的人或物是美的就可以了,关键是你表现的主题是否是向上向善的。毕加索的一幅油画表现了一位瘦骨嶙峋的老妇,仍然很美很震撼,这是一种凄美,又凝聚了强烈的人文关怀,比很媚俗的性感的女体可能更触动人的心灵。因此,动漫设计要注重内容美的表现,创意上要弘扬社会向善向上的主旋律,中国的许多动画片都是表达惩恶扬善主题的,比如,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九色鹿》弘扬的就是善良和正义终究会战胜阴险和邪恶,九色鹿出于善心救了溺水人,而溺水人后来在利欲的驱使下,恩将仇报出卖九色鹿,九色鹿据理力争,说服了国王,赢得了正义。这样的动画片是以一种视觉语言诉说正义和善良之美。因此,动漫设计的教学要注重创作内容美的表现,选择内容和主题健康的作品让同学来欣赏,使动漫专业的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创意理念。现在有些动漫专业的学生喜欢在动画作品中表现血腥和暴力,这是应该坚决制止的。弘扬动漫创作的内容美决定了我国动漫设计的品位和精神境界,所以,高校教师应倡导动漫专业学生在动漫设计中凸显内容美。

其次,美学是以认识美和评价美为核心的科学。美学是有关认识美和创造美的科学,能提高人文素质。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的审美素质,许多学校开设了美育课,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对于高校动漫专业学生而言,审美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动漫产品的审美品位的高低。因此,美术鉴赏是动漫设计专业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直接有效的方法。美术鉴赏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审美客体美术作品可以把欣赏者带到一个特定的艺术境界,审美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知识及艺术修养拓展艺术形象的内涵,使艺术形象更饱满,更具内涵。美术鉴赏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是培养学生审美再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美、美感和艺术是美学的重要问题,美术鉴赏是提高学生美感体验的重要方法,美术作品欣赏得越多,审美能力提高得就越快,“操千曲而后晓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美术鉴赏是将抽象的审美理念通俗化的重要途径,因为直观的美术作品可以将抽象的审美理念变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利于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审美素质。

美学的理论是抽象的,其中有关优美和崇高的解释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作品比较提高欣赏能力最有效果。比如,将有关维纳斯的作品在一起比较鉴赏,以便充分理解优美和崇高的含义。“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这种审美典范是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共同的审美理想,《米罗斯岛的维纳斯》的震慑力来源于雕塑的优美和崇高,她的形体的曲线是有韵律感的,螺旋上升中又寻求着力的均衡,表象既有西方女性的活力四射,又有东方女性的内敛和矜持。上身的和下身衣裙形成和含蓄的对比,人们看到这一雕塑,已经忘却它是冰冷的大理石,而感到它的温度感和生命力。相比之下,《克尼多斯的阿芙罗底德》虽然自然优美,但缺少活力与生气;《昔兰尼的阿芙罗底德》虽然竭尽全力地表现女性的人体美,丰满的肌体婀娜多姿,但妩媚有余,端庄不足;《巴特列的阿芙罗底德》妩媚迷人、朦胧含蓄,内在的灵性与睿智却微乎其微。它们只能给人以兴趣的玩味、纯粹的感性的形式美,这也是它们与《米罗斯岛的维纳斯》的天壤之别。通过作品比较,学生懂得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区别,明确真正的艺术美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从而进一步理解艺术的真正内涵,理解美学中的抽象理论,并将美学理论与艺术实践――美术鉴赏紧密相连,使美学不再是玄学,而是指导人们艺术实践的重要学科,美学理论也成为对各艺术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基础,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作品比较进行教学,动漫专业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有比较才有鉴别。”马克思曾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艺术的大众。”这就是说:按照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反过来又会对人起着美的教育作用,从而提高人们欣赏艺术的能力。这种欣赏艺术的能力的积累,就是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而这种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艺术鉴赏的实践。欣赏艺术作品愈多的人,就愈能鉴别和欣赏艺术。“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器而后识器。”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因此,多鉴赏一些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是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正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我们在高校美术鉴赏教学中,应该多运用作品比较分析,使美学中的深奥理论形象化,使动漫专业学生在艺术实践中认识掌握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因为美术鉴赏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再创造,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进入一种特殊的审美境界,并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知识及艺术修养,从艺术作品中获得不断更新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享受。这无疑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学好美学的重要方法,更是使美学理论成为指导艺术实践的关键。美学教学还应该注意精心选择作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讲究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这样才具有强烈的美感和审美再创造的可能性。因此,运用作品比较的方法,有利于动漫专业学生理解美学中所讲的三大核心问题:美、美感和艺术。因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美术鉴赏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人对现实即美术作品的一种审美关系,而对于这一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更有利于动漫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当然,普通高校的审美教学,进行作品比较的范围很大,只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就能更好地发挥这一学科在当前审美教育中的优势,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二、引导动漫专业的同学表现动漫设计的构型美

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应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构型美。美术作品的构型包括以线构形和以面构形两种形式,对于动漫设计专业学生来讲,这两种形式都应理解它们的审美特征并加以灵活运用,这样才可以得心应手地创作动漫角色。

理解以线构形和以面构形两种构型形式的不同审美特征。

第一,以线构型具有浓厚的东方情结和中国元素,因为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就是以线造型,线条在中国绘画中是有意味的形式:画家通过线条的长短、曲直、疏密、起伏来表现画家的心境和对生命的体验,甚至可以表现他们对社会的评价。比如:坡的《枯木竹石图》就是利用粗犷的曲直对比强烈的线条来表现怪石和枯树,从而抒发他磊落不平的心境和疾恶如仇的人生范式。我国初唐“画圣”吴道子的线条更是随心流转,在他的作品《送子天王图》中通过线条来表现人物的情态,天王的威风凛凛,皇后的端庄秀丽,侍女们的婀娜多姿,甚至可以表现火光的流动。线条在中国绘画中具有无穷的生命活力,创造了意味深长的意境。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应发扬中国绘画线条的表现魅力,创作具有浓厚中国情结和彰显中国元素的动漫设计作品,例如,用方直的线条来表现刚毅坚强的性格,用柔和的曲线来表现温顺善良的性格。

第二,从事水墨动画设计的学生应掌握运用中国线条的独特韵味。通过线的流转,墨色的浓淡表现不同的意境。中国早期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就是成功运用中国画线条来构型的成功例证。

三、启发动漫专业的同学展示动漫设计的色彩美

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应巧妙运用色彩美。色彩在动漫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对动画片中色彩缤纷的《九色鹿》记忆犹新,对色彩鲜艳的《挪扎闹海》难以忘怀,都是色彩留给观众的余味无穷的艺术表现。中国动漫创作非常注重色彩的装饰美,在装饰色彩的表现中,可以打破常规色彩的约束,随意创作,比如土地可以不是土黄而是蓝色,天空可以不是蓝色而是黄色,根据场景意境表现和角色塑造的需要主观地表现色彩。中国动画片中色彩的运用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理念息息相关,譬如,在中国的京剧艺术中白色象征阴险狡诈,黑色代表忠诚正直,红色代表刚烈勇敢,中国动画片中角色的色彩设计也运用了这样的色彩象征意义,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就是成功的例证。动漫设计专业学生要理解色彩的情感表现特征,在具体的场景和角色塑造上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需要,选择恰当的色彩表现,比如表现阴森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场景需要用蓝、绿等冷色来表现,表现欣喜热闹的场景应用红、黄等暖色来表现。

综上所述,无论是通过美术鉴赏还是表现动漫设计的构形美和色彩美,目的都是让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在欣赏美和创作美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我国动漫设计的审美品位,丰富动漫设计的艺术表现技法,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双.动漫产品的价值延伸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1,(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