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综合部工作总结实用13篇

银行综合部工作总结

篇1

本年度随着业务发展机构人力方面也逐步增加,建行人力资源系统也根据人员的变动及时更新跟进。结合分公司基础管理规范的要求,新制定了临沂中支日常工作管理规范,对中支转型发展、业务规范发挥重要作用。

(二)财务工作

合理控制业务管理费及中支整体费用,努力保证费用打平。税务工作在每月第一时间完成税务申报,杜绝遗漏机构及个人代缴的各类税金、杜绝延迟报税的情况发生。发票管理工作,对于各部门提出的开票要求能够及时完成,方便业务员、客户完成整个投保流程。

(三)综合工作

本年度顺利组建党支部,组建党员之家,为将来党员发展、机构核心力量组建至关重要。合规工作及时有效布置宣传,落实到位;IT工作确保后勤正常运营。OA文件的上传下达、公章的用印、签报请示的发起,各类权限的开通等,能够确保及时、效率的完成。本年度开展了各类检查工作,如审计检查、反洗钱检查,结合检查底稿,对机构日常运营中的暴露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确保合规经营不出漏洞,确保平稳发展不出风险。

二、工作中不足

风险管控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程度仍需要进一步规范,尤其作为大综合人员,繁杂的事务要求我们处理问题既要合规、也要规范。

三、2019年工作计划

1、综合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出入库管理、各类台账的完善、本年度争取发展1-2名预备党员后备力量。

篇2

忙忙碌碌中一年时间就这么一晃而过,而这只是一个时间的节点而已。不管今天是几年几月几日过了今天,明早我一样会骑着摩托赶到单位,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认认真真的完成每一项工作。我一直觉得工作就好像基金定投,踏实肯干的工作,无止境的学习就提高收益率的途径,通过不懈的坚持某一天终会成为一个富翁。现就一年来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及同事们总结汇报,不到之处,请领导和同事们批评、指正。

通过在贷后管理岗位上一年多的工作,对这个岗位的日常工作也日趋娴熟,但是到精的境界还远远不够,我时常都会在思考工作中如何既能把控住风险又能做到工作效率的提高。风险的把控这点对一个银行从业经验较为浅薄的人来说堪称难点,但是我相信从零开始或者从一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终点能够达到那里,平日闲时我积极认真地学习业务知识,先就自己读阅总行的相关制度文件和外界的法律法规,有疑问自己琢磨不透的地方虚心向领导及同事请教。我清楚一个道理专业才是王道,本年里我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资格考试,通过学习取得了统计从业资格、保险代理资格、个人贷款从业资格等证书,虽然现在我谈不上专业但是我一直在努力让自己专业。对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我通过对事情步骤的合理安排,一些小细节的改进,一些便捷表格的设计等方式让做以往同样的事时更快更好。

在今年8月份综合部经理调离垫江支行, 支行条件具体人手紧,我积极服从安排兼任了综合部的工作。面对工作量大、事情杂、很多工作初次接触等压力我硬着头皮顶了上去。我把综合部定位是一个服务和管理并重的工作,综合部就应该为营业网点的正常运营以及员工的正常工作在 勤俭节约的前提下 在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并要把支行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熟知所有固定资产的状况;综合部就应该准确及时的做好员工工资、奖金、福利的发放工作,当员工薪资、统筹出现问题是就应该像是自己的事情一样及时处理好让员工放心;对员工个人档案重新进行了整理,对k3人力资源系统及时进行维护,做好了支行员工人事管理工作。对于 内控管理、安全保卫责任重于泰山,加强了单位员工和保安的 安全制度学习,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完善支行安保消防制度,制定以及成功演练了支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不定期的 对网点安防设施、监控设备、消防设施进行检查,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深入开展“平安重庆银行”活动。 平时 积极 协助行领导组织推动各项工作的实施和落实,身体力行 的去做好每一件事。 兼任综合部四个多月了,虽然我尽心尽力了但是有很多事情我做得还不够好,我 自觉地接受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与监督,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弥补不足,争取进步。

通过一年的工作我成长了,但是对世界的了解越多,做的过事越多,越会发现自己知道的太少、会做的太少。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制定自己新的奋斗目标,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的挑战。 不断总结过去失败和成功经验,争取更大进步。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积极配合领导同事们把工作做得更好,努力让自己胜任从事中和将要从事的岗位工作。

XX年精选银行综合部经理工作总结范文

篇3

篇4

 

会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与技术性较强的学科,而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在账务组织以及账簿设置等方面都与一般企业有显著区别。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金的总枢纽,要求其会计核算必须准确、及时、真实、完整,因此,为确保账务记载和账务核对的准确性,在手工记账条件下,银行账务组织按照双线核算的原则设有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根据同一会计凭证平行登记,分别核算,共同构成了一整套科学、完整、严密的账务组织体系。

 

然而,在当前计算机记账条件下,双线核算实际已名存实亡,综合核算无需再另外输入原始凭证信息,而是根据明细核算时录入的凭证信息自动汇总生成,明细核算与综合核算的数字总是相等的,从而使总分核对失去实际意义。

 

因此,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对账实为“人机核对”,即营业终了用现款与总账余额核对。同时,当前的计算机记账使得银行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的各个组成部分全部由系统自动生成,掩盖了其内部各账表之间在数据上的紧密联系,即使银行员工也无法看到其具体生成过程。

 

因此,有必要使学生掌握手工记账条件下明细核算与综合核算的具体操作,在加深理解银行会计基本核算原理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缩小与银行等就业部门的差距,培养更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现有银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银行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性与风险性,使得学生很难到银行柜台进行实习,导致银行会计的实践教学只能选择在校内以建立实验室的方式进行。因此,长期以来,银行会计实践课程的设计多采用各公司开发的实训教学平台。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软件模拟银行的各项业务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写出实验报告。通过这种实验模式,学生虽然能够掌握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但仍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一)实践教学以单个模块为主,缺乏整体性

 

作为《银行会计》理论课的配套实验课程,《银行会计实践》目前可选取的软件一般包括网中网公司开发的银行会计实训教学平台、国泰安银行会计实训教学软件等。这些教学软件设有大多数银行业务的单独处理模块,如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联行往来业务、支付结算业务以及外汇业务等,学生可以根据理论课程的讲解进行单项训练。但是软件设计中却缺少账务组织里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相应的实训内容,无法进行建账、登帐、结账一系列系统性的实训操作,割裂了单项业务与账务组织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使得学生对银行会计的核算程序理解模糊,缺少整体观念,造成学生单项业务掌握较好,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以计算机手段为主,忽略原理性

 

目前,无论是银行的实际记账,还是实践课程的记账练习,采用的都是计算机记账的方式,手工记账由于其耗时长、易出错已被淘汰。在银行实际业务中,其各种账簿均在营业终了后自动生成,在课程实践环节中,却缺少这部分的实训内容。但是,银行会计基本原理表明,银行账务组织中明细核算与综合核算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明细核算中的各科目余额表金额由分户账余额合计而来,综合核算中各科目的总账发生额依据科目日结单抄录,并结出余额,日计表中各科目的发生额与余额均依据总账抄录。计算机记账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却掩盖了银行账务组织的基本原理,不利于学生对银行账务组织生成原理的理解与运用。

 

三、基于手工记账与计算机记账相结合的银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一)建立各项业务的单项数据库

 

银行的业务种类繁多,为了全面实践银行各项业务的会计操作,首先,需要建立各单项业务的数据库。鉴于目前大多数银行的操作系统由对公和对私两部分组成,因此可将实训内容也对应分为对公业务和对私业务两大类。业务种类涉及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外汇业务等。同时,每种业务的样本容量至少为20个,并规定学生在实训时每种业务必须至少选择一笔,以解决在实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投机取巧,直接抄录他人账表的情况。具体操作上,还可借鉴银行一人记账,1人复核的做法,将学生分为2人一组,确保记账的准确性。待所有业务处理完毕后,两人可进行角色互换。

 

(二)采用计算机记账方式登记明细核算

 

明细核算包括现金收付日记簿、登记簿、分户账和余额表。在具体记账时,采取和当前银行操作一致的做法,在每种业务发生的同时,分别在计算机中同步登记不同的账簿。凡是涉及现金增减变化的业务,登记现金收付日记簿及对应的分户账,凡是涉及转账的业务分别登记各自的分户账,凡是不涉及资金增减变化的业务登记登记簿。营业终了,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各科目的余额表及现金库存簿。具体设计上,将余额表金额设置为各科目分户账余额合计,将现金库存簿中的发生额设置为现金收付日记簿金额合计,并根据当天期初余额结出现金余额。这种设计既保证了实训的目的,又与银行当前实际操作统一,有利于缩短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距,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采用手工记账方式登记综合核算

 

综合核算包括科目日结单、总账和日计表。虽然银行在核算时是由计算机系统统一自动生成,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双线核算的原理,在实训时采取手工记账的方式操作。具体做法是:当天营业终了后,根据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将每个科目的凭证分为现金借方、现金贷方、转账借方、转账贷方四种,分别汇总每个科目每种凭证的张数和金额,填制科目日结单。

 

由于总账和日计表的数据均来源于科目日结单,所以,科目日结单的准确与否十分重要,如果科目日结单出现错误将直接影响总账和日计表的准确度,进而导致对账不平衡。因此,在填制完科目日结单后,务必要以“各科目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贷方发生额合计”为标准进行检验,若不满足上述等式关系,则需要重新审查科目日结单的填制,发现其中存在的错误与疏漏,进行修正。若符合标准则可进行后续操作,即采用计算机方式自动生成总账和日计表。将总账中的发生额设置为科目日结单的金额,并根据期初余额结计期末余额,将日计表中的发生额和余额分别设置为各科目总账的发生额与余额。这种设计虽然与银行当前实际操作不符,但是却可以明晰的分辨出银行账务组织中各账表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清楚地了解银行账务组织的来龙去脉,掌握其基本原理。

 

(四)构建基于手工记账与计算机记账相结合的对账体系

 

手工记账的特色在于根据同一凭证分别登记明细核算与综合核算,并加以对账,而计算机记账由于根据同一凭证自动生成各项账表,因此,明细核算与综合核算的对账则毫无意义。为了更好的理解银行账务组织的形成机理,实践环节特别设计了对账环节。以总账为基础进行全面对账,各科目分户账余额合计与总账余额核对相符,各科目余额表余额与总账余额核对相符,现金收付日记簿与库存现金总账发生额核对相符,现金库存簿与库存现金总账余额核对相符。虽然在银行的实际业务操作中这一环节已被现款和账簿对账所取代,但是这种设计却更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双线核算系统下对账的目的和意义。

 

篇5

会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与技术性较强的学科,而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在账务组织以及账簿设置等方面都与一般企业有显著区别。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金的总枢纽,要求其会计核算必须准确、及时、真实、完整,因此,为确保账务记载和账务核对的准确性,在手工记账条件下,银行账务组织按照双线核算的原则设有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根据同一会计凭证平行登记,分别核算,共同构成了一整套科学、完整、严密的账务组织体系。然而,在当前计算机记账条件下,双线核算实际已名存实亡,综合核算无需再另外输入原始凭证信息,而是根据明细核算时录入的凭证信息自动汇总生成,明细核算与综合核算的数字总是相等的,从而使总分核对失去实际意义。因此,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对账实为“人机核对”,即营业终了用现款与总账余额核对。同时,当前的计算机记账使得银行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的各个组成部分全部由系统自动生成,掩盖了其内部各账表之间在数据上的紧密联系,即使银行员工也无法看到其具体生成过程。因此,有必要使学生掌握手工记账条件下明细核算与综合核算的具体操作,在加深理解银行会计基本核算原理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缩小与银行等就业部门的差距,培养更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现有银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银行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性与风险性,使得学生很难到银行柜台进行实习,导致银行会计的实践教学只能选择在校内以建立实验室的方式进行。因此,长期以来,银行会计实践课程的设计多采用各公司开发的实训教学平台。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软件模拟银行的各项业务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写出实验报告。通过这种实验模式,学生虽然能够掌握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但仍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一)实践教学以单个模块为主,缺乏整体性

作为《银行会计》理论课的配套实验课程,《银行会计实践》目前可选取的软件一般包括网中网公司开发的银行会计实训教学平台、国泰安银行会计实训教学软件等。这些教学软件设有大多数银行业务的单独处理模块,如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联行往来业务、支付结算业务以及外汇业务等,学生可以根据理论课程的讲解进行单项训练。但是软件设计中却缺少账务组织里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相应的实训内容,无法进行建账、登帐、结账一系列系统性的实训操作,割裂了单项业务与账务组织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

(二)实践教学以计算机手段为主,忽略原理性

目前,无论是银行的实际记账,还是实践课程的记账练习,采用的都是计算机记账的方式,手工记账由于其耗时长、易出错已被淘汰。在银行实际业务中,其各种账簿均在营业终了后自动生成,在课程实践环节中,却缺少这部分的实训内容。但是,银行会计基本原理表明,银行账务组织中明细核算与综合核算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明细核算中的各科目余额表金额由分户账余额合计而来,综合核算中各科目的总账发生额依据科目日结单抄录,并结出余额,日计表中各科目的发生额与余额均依据总账抄录。计算机记账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却掩盖了银行账务组织的基本原理,不利于学生对银行账务组织生成原理的理解与运用。

三、基于手工记账与计算机记账相结合的银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一)建立各项业务的单项数据库

银行的业务种类繁多,为了全面实践银行各项业务的会计操作,首先,需要建立各单项业务的数据库。鉴于目前大多数银行的操作系统由对公和对私两部分组成,因此可将实训内容也对应分为对公业务和对私业务两大类。业务种类涉及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外汇业务等。同时,每种业务的样本容量至少为20个,并规定学生在实训时每种业务必须至少选择一笔,以解决在实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投机取巧,直接抄录他人账表的情况。具体操作上,还可借鉴银行一人记账,1人复核的做法,将学生分为2人一组,确保记账的准确性。待所有业务处理完毕后,两人可进行角色互换。

(二)采用计算机记账方式登记明细核算

明细核算包括现金收付日记簿、登记簿、分户账和余额表。在具体记账时,采取和当前银行操作一致的做法,在每种业务发生的同时,分别在计算机中同步登记不同的账簿。凡是涉及现金增减变化的业务,登记现金收付日记簿及对应的分户账,凡是涉及转账的业务分别登记各自的分户账,凡是不涉及资金增减变化的业务登记登记簿。营业终了,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各科目的余额表及现金库存簿。

(三)采用手工记账方式登记综合核算

综合核算包括科目日结单、总账和日计表。虽然银行在核算时是由计算机系统统一自动生成,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双线核算的原理,在实训时采取手工记账的方式操作。具体做法是:当天营业终了后,根据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将每个科目的凭证分为现金借方、现金贷方、转账借方、转账贷方四种,分别汇总每个科目每种凭证的张数和金额,填制科目日结单。由于总账和日计表的数据均来源于科目日结单,所以,科目日结单的准确与否十分重要,如果科目日结单出现错误将直接影响总账和日计表的准确度,进而导致对账不平衡。因此,在填制完科目日结单后,务必要以“各科目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贷方发生额合计”为标准进行检验,若不满足上述等式关系,则需要重新审查科目日结单的填制,发现其中存在的错误与疏漏,进行修正。若符合标准则可进行后续操作,即采用计算机方式自动生成总账和日计表。将总账中的发生额设置为科目日结单的金额,并根据期初余额结计期末余额,将日计表中的发生额和余额分别设置为各科目总账的发生额与余额。

(四)构建基于手工记账与计算机记账相结合的对账体系

手工记账的特色在于根据同一凭证分别登记明细核算与综合核算,并加以对账,而计算机记账由于根据同一凭证自动生成各项账表,因此,明细核算与综合核算的对账则毫无意义。为了更好的理解银行账务组织的形成机理,实践环节特别设计了对账环节。以总账为基础进行全面对账,各科目分户账余额合计与总账余额核对相符,各科目余额表余额与总账余额核对相符,现金收付日记簿与库存现金总账发生额核对相符,现金库存簿与库存现金总账余额核对相符。虽然在银行的实际业务操作中这一环节已被现款和账簿对账所取代,但是这种设计却更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双线核算系统下对账的目的和意义。

四、结语

总之,账务组织部分是银行会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由于缺乏配套的实训模块,加大了学生理解账务组织的难度。因此,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上,既要注重与实务部门接轨,又要注重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综合来看,可以采取手工记账与计算机记账相结合的方法,明细核算采取与银行相同的计算机记账方式,综合核算采取手工记账方式,既可以保证与当前银行业务操作的一致性,也可以解决银行账务组织生成过程中的隐蔽性问题,使各账簿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作者:卢紫珺 王淼 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篇6

所谓两管理是指开业管理和营业管理。开业管理要求新设立的金融机构必须到人民银行申请加入金融管理与服务体系;营业管理是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为依托,对金融机构应报重大事项的时间、内容作出具体规定,以便于审查分析。所谓两综合是指综合执法检查与综合评价,综合执法检查是通过整合监管力量、统一综合执法检查,督促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综合评价是依法对金融机构执行金融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管理规定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促进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

对于“两管理、两综合”管理体系,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建立有关指引性文件,出台各项工作的实施细则,对开业管理等工作做出详细、明确且具有地方特点的规范性要求。开业管理与综合执法作为“两管理、两综合”实施比较早的两项工作,现阶段开展较为成熟,推进较为顺利。而营业管理工作,目前部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只对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进行部署,具体由金融稳定部门负责,没有就其他内容进行拓展。综合评价作为“两管理、两综合”中的创新工作,尚处在研究和摸索阶段,很多地方有待改善。

(二)开业管理方面

开业管理的办理过程可以分为受理、办理、核验和反馈四个阶段,各地均采取“集中受理、分项办理”的方式,而核验和反馈阶段,有的行由业务部门各自分别进行,有的行采取统一核验与反馈,其中采取统一形式的占多数。目前各地开业管理的主要差异在于对金融机构提出开业申请的“时间点”界定方面。金融机构的新设分为筹建和开办两个阶段,主要根据银监会对其作出同意筹建和同意开业批复作为划分依据。而各分支机构在开业管理中对于受理金融机构开业申请的“时间点”界定各有不同,有的要求金融机构在筹建阶段就向当地人民银行提出开业申请,有的则要求在取得《金融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即进入开办阶段再提出开业申请,还有的要求在筹建阶段即与人民银行接触,提出初审申请,在开办阶段正式提交开业申请。

(三)营业管理方面

绝大部分分支机构目前重点开展了重大事项报告工作,由金融稳定部门承办。部分分支机构将重大事项报告的对象范围拓展到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对营业管理中的日常管理和非现场监督工作,各地的整合程度不高,少部分有涉及,但基本停留在制度和内容的梳理层面。

(四)综合评价方面

此项工作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从评价对象、评价程序以及评价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分支机构采取的做法较为相似,评价对象目前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A、B、C、D四类对金融机构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有的采取全部通报的方式,有的采取分别通知的方式,有的还将评价结果抄报给被评价对象的上级单位。评价的内容主要由各业务部门结合其管理的内容、权限以及相关工作要求来决定。评价工作主要在沟通协调机制、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改进。

(五)综合执法方面

综合执法工作实质是对检查资源的整合,以形式创新为主,各地开展此项工作共性较多,如检查与处罚的程序等。从审计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差异有以下几点:一是检查的规模与频率。有的分支机构每年选取1到2家金融机构开展综合执法检查,执法检查队伍平均在10至15人之间;有的每年选取3家以上金融机构开展综合执法检查,执法检查队伍由30—40人组成。二是检查对象的范围。目前绝大部分分支机构开展综合执法的检查对象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个别行延伸到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三是检查对象的选取。部分分支机构在选取检查对象时,依据综合评价的结果,对评价排名靠后的金融机构开展综合执法;部分采取轮流方式,每家金融机构在同一轮次中只被检查一次。

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存在的障碍

(一)“两管理、两综合”体系尚不够完整和协调

目前部分人民银行开展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存在工作衔接不到位、程序脱节和体系性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体系设计上偏重各项工作的独立功能设置,但是体系构建整体性不强,各业务之间通路闭塞,无法形成综合管理的统筹效应。二是各环节工作开展不同步,缺乏科学规划和统一部署,比如开业管理和综合执法往往开展的比较早,而且这两项工作由于在“两管理、两综合”管理体系中管理距离较远,联系不多,往往自成体系,然而营业管理和综合评价工作逐步启动以后,各个内设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不清以及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逐步暴露,导致整个体系运转不灵。

(二)个别管理环节的法律属性存在争议

部分监管部门或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开展新设金融机构开业管理工作的法律属性存在不同看法,认为此项工作属于增设行政许可。实际上,目前绝大部分分支机构能够认识到开业管理和行政许可之间的区别。比如在受理金融机构开业申请时向其出具《申报材料审核告知书》,有区别于行政许可的受理通知书,以函告的形式通知金融机构其加入金融管理与服务体系的结果,不体现为决定书。目前这些做法属于各分支机构的自行设计。

(三)业务流程构建不尽科学

比如开业管理,目前绝大部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新设金融机构向当地人民银行提交开业申报文件的时间期限没有做出较为明确的要求。实际工作中存在部分金融机构在临近开业前提交开业申请,短时间内为其办理各项业务,往往影响办理质量。再比如,有些单位在综合执法检查和综合评价之间的衔接方面不够合理。一是某些分支机构将综合执法结果作为当年综合评价指标考核因素,容易造成部分金融机构因综合执法检查被扣分,而其他金融机构因未接受综合执法检查而无扣分的矛盾,评价结果的公允性受到质疑。二是将综合执法检查结果直接纳入综合评价,在检查对象的选取方面存在漏洞。部分地区选择综合执法对象时,以上一年度综合评价的结果作为主要依据,若某家金融机构上一年度接受过综合执法检查,综合评价总分会受影响,可能再一次被列入综合执法检查对象。

(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无法体现监管要求

从综合评价的内容看,绝大部分单位开展的综合评价工作,能够基本涵盖金融机构贯彻执行人民银行有关法规政策和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初步构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但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综合评价的结果客观、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贯彻落实人民银行金融法规政策,还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的评价指标主要关注日常操作性、事务性方面的情况,如何从宏观层面对金融机构执行货币信贷政策、日常管理、风险控制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促进人民银行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提高履职效力,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五)对于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开展综合执法检查有一定难度

首先,人民银行仅在反洗钱和外汇管理方面可对证券、保险类机构开展执法检查。在实施过程中,由反洗钱部门拟定为检查对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却无外汇业务或业务量很少;而外管部门拟定为检查对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反洗钱监测工作中却未发现问题,因此两者往往难以匹配。其次,《人民银行法》对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的管理权限还不够明确。应结合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是否将证券、保险类机构纳入综合执法检查范围。

三、完善“两管理、两综合”体系的思考

(一)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框架

两管理、两综合是一项整体工作,四项业务相对独立却又彼此联系。开业管理作为“两综合、两管理”的前置业务,主要对金融机构进入人民银行金融服务体系进行管理,新设机构进入该体系后,应纳入营业管理的管理范围,在营业过程中接受人民银行的指导与管理。人民银行营业管理应包括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日常管理及非现场监督,营业管理的内容与结果应作为综合评价工作的主要依据,并据此对纳入金融服务体系的金融机构进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的不同结果,应考虑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反馈到开业管理和营业管理中。综合执法主要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综合考虑相关因素,选定执法对象以及确定检查内容、期限等。对上一年度综合执法检查整改情况的后续评估应反馈至对该金融机构本年度的评价中。

(二)完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具体建议

一是加快制度顶层设计的步伐,完善基层行工作制度。应尽早出台“两管理、两综合”有关工作指引,统一规范此项工作,避免出现各地做法不一,风险不可控的现象。建议综合考虑基层行与上级行的业务衔接、属地管理等因素,统一出台相关制度和操作规范,推动央行金融管理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应在现有制度框架体系下,充分考虑并深入研究目前面临的困难以及相关单位和金融机构的意见,在现有政策条件下,通过不断修订工作制度,使该项工作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二是强化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涉及多个人民银行职能处室,每项工作都需要牵头部门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来完成。应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统一思想、明确流程、落实责任,提高各部门的配合程度。

篇7

2003年央行和银监分设之后,人民银行的职能有了新的定位,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在分离监管职能后,人民银行又增加了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然而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近十年的履职经历来看,没有一定监管权限使得人民银行难以有效履行金融稳定职能,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各项政策执行、响应和反馈力度大大降低。为了解决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履职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各地纷纷探索有效履职的途径,系统内逐渐形成了需加强金融管理职能来促进金融稳定工作的共识。为进一步提升对外履职效果,人民银行分支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和总行加强金融管理有关要求,从健全管理制度、理顺工作机制入手,逐步加强和改进了以“两管理、两综合”(开业管理、营业管理、综合检查、综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管理工作。

二、推进“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难点与不足

通过人民银行分支行近几年来的有序推进,“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在基础制度建设、规范化工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也发现推进“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也存在一些难点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法律依据充分但不全面

目前“两管理、两综合”的主要工作中,综合检查的法律依据比较充分,人民银行分支行对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各项检查并进行处罚都有充分的法律依据,而且从已经检查结束的情况看,被检查金融机构业也认可处罚的法律依据。但是“两管理、两综合”的其他几项工作的法律支撑并不充分,如开业管理最终需对新开业的金融机构出具同意办理的批复,然而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业的管理并不属于行政审批的范畴,只是各个相关部门具有审核新开业金融机构业务申请的权限,如何规范整合人民银行对外履职部门诸多分散的业务审核权限,并在宏观层面得以体现是目前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主要困境之一;由于人民银行开展“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人民银行总行规定的相关规定,所以法律依据也略显薄弱,面对具体工作中隐藏的法律风险,如何在法律层面体现对人民银行分支行机构的支撑是“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进一步完善的主要解决途径。

2、制度设计逐步完善但不统一

目前,在认识方面,人民银行开展“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得到了上下的广泛认可。在各地探索过程中,“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氛围日渐浓厚,但统一的思路和模式尚未形成,“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规范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具体的内涵与外延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对工作内容、范围的认识不尽一致,不同地方强调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如“两管理、两综合”中的营业管理所包含的范围与内容以及具体开展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明确。在机制方面,据不完全了解,目前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在分行及省会中支主要归属办公室和金融稳定部门,地市中支层面主要归属办公室和金融稳定部门,有的分支行设立了若干领导小组,实行分散管理,“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缺乏统一性。

3、内部程序规范但效率不高

人民银行分支行开展“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以来,对各项金融管理具体工作制定了操作规程,对开业管理、综合评价、综合检查和重大事项报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流程。并结合实际工作,对金融管理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规范化要求,应该说各项工作的内部程序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和规范。但是从具体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两管理、两综合”部分工作时间期限持续较长,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当然这也可能是由于“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开展时间不长,各项工作还处于摸索探索阶段造成。总之,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程序,另一方面也要熟悉“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规范流程,熟悉各项“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相关业务。

4、外部响应有力但程度有限

从开展“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之后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了解来看,金融机构在了解熟悉人民银行的“两管理、两综合”各项工作后,都能积极配合,在制度安排、人员配置和资料报送等方面上都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来执行各项政策和规定。如开业管理方面,新开业金融机构熟悉人民银行分支行关于开业管理的文件精神后,都能够按照文件要求提交需要审核的材料,并积极与相关业务部门联络沟通,配合各业务部门的审核工作规范各项材料;在综合评价方面,各被评价机构也能够按照人民银行要求按时提交相关材料,配合完成人民银行的综合评价工作。但是工作过程中也发现,各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熟悉程度不高,有些金融机构在综合检查的过程中才初次了解人民银行的开业管理与重大事项报告工作,有些新开业金融机构由于对人民银行开业管理文件理解不透彻,报送的材料不规范,需要进一步详细指导完善各项申请文件和材料,影响了“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效率。

三、推动“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策略探析

1、修订完善相关法规,强化整合“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职责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履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职责的主要依据来源于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相关法规,法律依据稍显不足。另外还有金融管理权限比较独特的地方,如“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可以建议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监督检查”,给人民银行对外履职带来一定的效率损失。上述法规规定的不足给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带来潜在的隐患,也使得规范“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缺乏法律上的直接指引。因此,目前规范“两管理、两综合”工作,需要从法规层面修订完善,对法规中已有的金融管理职能加以强化,对目前分支行开展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诸项内容在法规层面予以确定。

2、调整完善金融管理机构,统一“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负责部门

目前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机构设置不统一。针对这一现象,建议考虑设立专门对口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部门,统一领导考核分支机构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一方面能够统一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认识,加快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机构建设;另一方面为规范各地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机构设置提供了顶层设计的依据。同时,在全面深入推进“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形势下,在人民银行内部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负责“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很有必要。建议允许有条件的分支行现行先试,在现行编制内,对有关内设机构进行适当整合,调整出内设机构编制设立“两管理、两综合”办公室,以加强对系统内“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提高“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组织和制度执行效率,更好地推动“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开展。

3、推动“两管理、两综合”相关工作培训,增强部门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充分发挥“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建议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和使用机制建设。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培训和远程培训的方式,扩大“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培训的覆盖面。通过组织“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专题培训班的形式,加强对“两管理、两综合”工作高级人才的培训。应建立优化“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人才使用的工作方案,创新人才动态管理机制,通过正向激励机制等方式,真正促进才尽其用,提高管理能力,尤其是提高对金融机构检查的实战能力。推动建立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干部交流锻炼的常态机制,使分支行干部能够在金融机构更高的管理层面上进行锻炼,提升分支行干部的金融业务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促进人民银行金融管理人才队伍的全面发展。

4、加大“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宣传力度,提高影响力

为了规范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配合行为,有必要对金融机构进行培训和宣传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内容,告知其如何规范机构、制度、文件等工作,从而提升金融机构对制度理解、掌握和执行的自觉性,做到事前规范金融机构行为。同时,应注重对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反馈,及时了解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政策措施的反映,听取金融机构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方法,规范管理行为,增加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认同感。此外,应充分运用通报、表彰等方法,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的配合意识,尽快发挥管理效应,从而提升金融机构合规经营、贯彻执行人民银行法规政策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李妍:宏观审慎监管与金融稳定[J].金融研究,2009(8).

[2] 陈h、陈阳:关于人民银行分支行金融管理规范化的实践与探析――以湖北省为例[J].武汉金融,2014(8).

篇8

据悉,为加快推进步伐,人行昆明中支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创新,稳步促进跨境金融合作。拟制个人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办法、人民币跨境双向贷款管理办法,推动境内银行为境外项目提供人民币贷款业务。畅通现钞出入境通道,并稳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跨境使用。推动试验区金融机构柜台挂牌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汇率的直接挂牌,逐步实现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的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加强与周边国家的金融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不断提高跨境金融合作成效。

二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沿边金融服务水平。完善人民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跨境支付体系,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渠道。加强与周边国家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合作,积极支持银行开立境外机构人民币结算账户,办理跨境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拓宽支付结算渠道。稳步推进非现金支付工具在沿边地区的使用。鼓励银行和支付机构创新支付服务手段,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篇9

通过人民银行分支行近几年来的有序推进,“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在基础制度建设、规范化工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也发现推进“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也存在一些难点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法律依据充分但不全面

目前“两管理、两综合”的主要工作中,综合检查的法律依据比较充分,人民银行分支行对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各项检查并进行处罚都有充分的法律依据,而且从已经检查结束的情况看,被检查金融机构业也认可处罚的法律依据。但是“两管理、两综合”的其他几项工作的法律支撑并不充分,如开业管理最终需对新开业的金融机构出具同意办理的批复,然而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业的管理并不属于行政审批的范畴,只是各个相关部门具有审核新开业金融机构业务申请的权限,如何规范整合人民银行对外履职部门诸多分散的业务审核权限,并在宏观层面得以体现是目前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主要困境之一;由于人民银行开展“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人民银行总行规定的相关规定,所以法律依据也略显薄弱,面对具体工作中隐藏的法律风险,如何在法律层面体现对人民银行分支行机构的支撑是“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进一步完善的主要解决途径。

2、制度设计逐步完善但不统一

目前,在认识方面,人民银行开展“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得到了上下的广泛认可。在各地探索过程中,“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氛围日渐浓厚,但统一的思路和模式尚未形成,“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规范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具体的内涵与外延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对工作内容、范围的认识不尽一致,不同地方强调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如“两管理、两综合”中的营业管理所包含的范围与内容以及具体开展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明确。在机制方面,据不完全了解,目前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在分行及省会中支主要归属办公室和金融稳定部门,地市中支层面主要归属办公室和金融稳定部门,有的分支行设立了若干领导小组,实行分散管理,“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缺乏统一性。

3、内部程序规范但效率不高

人民银行分支行开展“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以来,对各项金融管理具体工作制定了操作规程,对开业管理、综合评价、综合检查和重大事项报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流程。并结合实际工作,对金融管理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规范化要求,应该说各项工作的内部程序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和规范。但是从具体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两管理、两综合”部分工作时间期限持续较长,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当然这也可能是由于“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开展时间不长,各项工作还处于摸索探索阶段造成。总之,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程序,另一方面也要熟悉“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规范流程,熟悉各项“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相关业务。

4、外部响应有力但程度有限

从开展“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之后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了解来看,金融机构在了解熟悉人民银行的“两管理、两综合”各项工作后,都能积极配合,在制度安排、人员配置和资料报送等方面上都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来执行各项政策和规定。如开业管理方面,新开业金融机构熟悉人民银行分支行关于开业管理的文件精神后,都能够按照文件要求提交需要审核的材料,并积极与相关业务部门联络沟通,配合各业务部门的审核工作规范各项材料;在综合评价方面,各被评价机构也能够按照人民银行要求按时提交相关材料,配合完成人民银行的综合评价工作。但是工作过程中也发现,各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熟悉程度不高,有些金融机构在综合检查的过程中才初次了解人民银行的开业管理与重大事项报告工作,有些新开业金融机构由于对人民银行开业管理文件理解不透彻,报送的材料不规范,需要进一步详细指导完善各项申请文件和材料,影响了“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效率。

三、推动“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策略探析

1、修订完善相关法规,强化整合“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职责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履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职责的主要依据来源于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相关法规,法律依据稍显不足。另外还有金融管理权限比较独特的地方,如“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可以建议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监督检查”,给人民银行对外履职带来一定的效率损失。上述法规规定的不足给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带来潜在的隐患,也使得规范“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缺乏法律上的直接指引。因此,目前规范“两管理、两综合”工作,需要从法规层面修订完善,对法规中已有的金融管理职能加以强化,对目前分支行开展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诸项内容在法规层面予以确定。

2、调整完善金融管理机构,统一“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负责部门

目前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机构设置不统一。针对这一现象,建议考虑设立专门对口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部门,统一领导考核分支机构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一方面能够统一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认识,加快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机构建设;另一方面为规范各地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机构设置提供了顶层设计的依据。同时,在全面深入推进“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形势下,在人民银行内部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负责“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很有必要。建议允许有条件的分支行现行先试,在现行编制内,对有关内设机构进行适当整合,调整出内设机构编制设立“两管理、两综合”办公室,以加强对系统内“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提高“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组织和制度执行效率,更好地推动“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开展。

3、推动“两管理、两综合”相关工作培训,增强部门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篇10

人力资本可以被视作一种特殊的资本,它可以进行期权交易。人力资本期权的买方即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方,为人力资本的增长而做出投资;期权的卖方即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期权的价格是期权买方在交易当期所支付的权利金,期权的执行价格则为双方约定的在期权到期日买方向卖方所支付的为获得其人力资本产权的报酬,期权的标的物是期权卖方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期权的到期日即为双方约定的日期或某段时期内。通过将商业银行中的人力资源作为一项看涨期权,运用期权定价理论,从全新的角度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绩效评估分析,可以理顺商业银行委托中的资、权、利关系,实现银行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一、某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这里通过实例分析某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现状,探寻如何改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估体系。目前某商业银行是一家地区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拥有员工近2000人,其中中高级管理人员119人,包括总行部门负责人、支行行长及高级客户经理。下面的表格是该银行员工学历的构成情况和各级别职务的学历情况。

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知识型人才。从人才在银行管理中的地位及其与银行的关系、对银行的价值和发挥的作用程度划分,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可分为如下层次:

(1)核心层人才。一般包括各级主要领导、管理者;具有关键知识和长期成功所需技能的人才;对银行的战略能力、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的人才。

(2)重要层人才。即替换代价高昂的人才,如有大量、长期的客户关系密切的人才、高绩效组织的成员、高度的价值流技能的人才、受过昂贵培训的人才等。

(3)辅助层人才。是可以用内部其他人相互替代的人才和能够资源外包的人才,即其所提供的服务完全可由银行外部机构或人员承担。

而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最重要的是核心层和重要层的人才,是中高管理层的员工。如何分析利用这部分员工将是影响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二、商业银行实物期权的绩效评估体系分析

由于环境、收入等原因,商业银行的职工流动性大,对于银行的经营存在风险,特别是中高层的管理层。该商业银行经过三年的统计分析,包括对广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等同业银行的绩效薪酬进行研究,制定了新的绩效薪酬管理体系。该体系中的绩效考核主要依据贡献多少、风险高低、责任大小、劳动强度等因素,将人力资源岗位划分为A、B、C、D四类,对不同岗位实行差别系数和业绩挂钩比例,其中业绩工资按照“按季考核,年终补差”的原则考核发放。

1、按季考核。每季次月(四月、七月、十月、一月)进行“利润工资率”和“利润费用率”考核,决定被考核单位上季度业绩工资和考核费用总额。

2、各单位根据本单位业绩工资总额、员工业绩薪点、员工个人业绩考核结果确定个人业绩工资。

3、上季度考核结果在下季度各月逐月兑现,即对一、二、三季度的考核分别在二、三、四季度各月兑现。四季度直接进行年度考核,实行年终补差。一季度各月按照上年度考核结果实行有差别的预发。

4、年末根据年度考核结果确定年度考核结果确定年度可发放工资总额,如全年已发放的业绩工资超出年度考核允许发放的业绩工资总额,则同比调减次年业绩工资总额,反之则补足差额部分。年度综合业绩考核得分根据以下方式确定:

年度考核综合得分=(一、二、三季度得分之和)×10%+四季度得分×70%

5、管理部门业绩工资参照分行平均工资水平发放,其平均业绩薪点为全行平均业绩薪点值。各部门业绩工资根据季度考核结果确定,部门业绩工资薪点值=平均业绩薪点值×综合业绩考核得分率。

6、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性质,将员工分为支行(部门)负责人、支行副职、市场营销人员、产品经理、会计人员、国际业务B类人员、个人业务经理、大堂副理、管理行政人员、D类人员十类考核。

7、支行、部门负责人的考核,德、能、勤等基本素质占20%,本支行综合经营管理业绩占80%。考核结果实行末位警告制,对部室季度考核最后一名,且业绩不合格的部门负责人,给予黄牌警告,本季度业绩工资下浮10%,该部门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本季度业绩工资下浮10%;对连续二个季度排名最后一名,且业绩不合格的主要负责人,本季度业绩工资下浮20%,该部门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同比下浮。

8、市场营销人员考核创利指标,根据总行统一规定的创利折算标准,将各项业务折成创利。同时根据年度经营计划制定等级创利标准,根据个人创利考核结果直接挂靠相应的行员等级,享受工资、福利待遇。

9、产品经理主要考核产品创新能力和推广能力,根据新产品推广的业务量折成创利考核,考核结果直接挂靠相应的行员等级。

该体系中与绩效考核相对应的薪酬待遇主要根据同业银行的经验,基本工资约占全年收入的40%,比一般银行的30%高,绩效考核津贴占60%,其中季度考核占30%,年终考核占30%。另外对于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在每三年一次聘期考核中达到优秀后,还有额外奖励。

实物期权理论的突破点在于建立了不确定性能创造价值的信念,可以将管理人员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贡献比率与动态的期权进行合理组合,对未来可能具有价值的大小进行相应的确定预评估,减少由于管理人员未来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成本。

三、完善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议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考核目的不明确,选拔机制未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为完善,薪酬结构不合理等。而某商业银行运用了基于实物期权的绩效考核薪酬体系,对吸引人才及降低行业间信息人才的风险,特别是对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挽留有明显作用。我们运用实物期权理论与该商业银行体系相结合,对完善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体系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员工绩效考核结果与所在单位、部门绩效评价结果相结合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今天,所有单位或部门都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个人必须依靠团结协作,才能体现自身价值。因此前面介绍的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时,应与所在单位、部门绩效评价结果相结合。具体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根据所在机构或部门经营目标确定员工工作目标。团队是由员工组成的,只有将团队的经营目标层层分解至每位员工,使部门目标与员工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完成商业银行总体经营目标。因此,在制定员工工作目标时,必须以所在单位或部门的经营目标为依据,如对于吸收存款部门而言,其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吸收存款,对其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时,增加存款也应是每位员工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

(2)所在机构或部门绩效评价结果直接影响员工绩效。所在机构或部门绩效是每位员工绩效的综合反映。所以,所在单位或部门绩效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员工的绩效。因此,在进行员工绩效评价时,应将所在单位或部门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员工绩效的主要考核因素之一,即将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挂钩,但不同层次的员工对所在单位或部门绩效评价结果的挂钩力度不应相同。比如,各级行长、部门负责人的绩效应与所在机构、部门绩效直接挂钩,而对于一般管理人员而言,其绩效与所在部门绩效的挂钩力度显然应低于行长或部门负责人。也就是说,组织绩效对级别越高的管理人员影响越大,对级别较低的管理人员或工作人员影响越小,这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分类考核。

2、实行分类分层次评价

各个商业银行的支行乃至其中员工的岗位都是千差万别,在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必须进行分类考核,找出各类员工的共同点,以便对各类员工业绩进行排序。根据商业银行机构设置情况,目前最好的分类是根据员工的级别层次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相同级别的员工业绩是相互可比的。如对于一线综合柜员,我们可以主要根据其业务量和服务质量来反映他们的工作绩效;对于中层管理人员,如各部门总经理,虽然工作性质完全不同,如信贷部门总经理和工会主席相比,一个负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经营,是商业银行利润的创造者,一个却不能给商业银行带来任何收入,而只能发生各项支出。另外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不一样,各商业银行的支行的完成任务的难度和质量也不一样。用传统的眼光看来,这两个岗位没有办法比较,也没有办法评判他们工作成果的优势。但是,如果我们抛开事物表象分析它的本质时,我们发现他们之间有许多相同的可以比较的地方:由于他们在商业银行同属一个级别,面对同样的领导层及下属机构,银行对他们的能力要求基本上是相同的,他们的业务知识能力、分析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是可以比较的。同时,他们在银行所处的地位相同,他们的工作表现是可以比较的。他们在爱岗敬业、个人品行、廉洁自律、工作态度等方面也是可以比较、排序的。但是如果不处在同一级别,如一名市场营销人员――客户经理和管理部门的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二者进行比较是较难操作的,也没有实质意义。

(2)级别相同的管理人员与其所在单位、部门绩效紧密度相同。应将单位、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紧密结合,并将单位、部门的考核结果作为个人业绩的主要考核因素之一。因此,单位、部门绩效的好坏与员工个人绩效结果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但是,不同级别的员工绩效与单位、部门绩效的相关程度是不一样的。如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各级行长)来讲,由于他们是决策者,在一定意义上,他们的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工作目标是否实现,关系到其所负责的分支机构在同业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从而直接关系到其所在行绩效水平的高低。因此,高层管理人员与其所在组织绩效的关系最密切,很大程度上在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是一致的。因此,在商业银行考核实践中,应在职级分类的基础上,按其岗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分类分级评价。通常可将商业银行员工分为三类:管理人员(经营决策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和一线综合柜员。经营决策人员对整个经营机构的总体目标负责,其评价以综合性经营指标为主,侧重于决策的准确性和领导能力的评价。对管理人员的评价主要是看其工作任务和管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管理制度体系是否健全,制度执行和检查情况如何等;对市场营销人员的评价主要是以市场营销成果和绩效的贡献率为主;对一线操作人员的评价以工作量、合规操作和服务质量为主。

3、薪酬政策的激励作用

薪酬政策是企业支付薪酬的基本原则及其实施的导向和目标,是关于企业薪酬策略的大政方针。薪酬政策的战略导向性主要表现在物质层面因素,它主要是指薪酬政策的导向能够使员工从物质层面,即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薪酬政策的实施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包括公司具有与职业生涯相适应的多种薪酬攀升通道,员工可以获得多种晋升的渠道;公司薪酬分配能够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即要求企业必须真正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同时,对于判断薪酬分配是否公平,不能只看结果,更要看薪酬是否反映了员工个人对企业贡献的大小。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体现按贡献分配原则,使员工能够更加全面,辩证地看待收入分配问题,增强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薪酬分配能适应企业所处的发展周期阶段的要求,即要求企业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对员工的薪酬体系进行调整,这样,当企业发展状况好时,员工可与企业共享收益,当企业发展状况不利时,员工可与企业共患难,当外部环境变化时,员工不至于因为外界环境因素变化而是自己的收入水平下降太多,从而加强企业与员工的凝聚力;公司薪酬政策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能够使员工获得切实的物质利益。

4、实物期权思想

由上可见,商业银行已运用实物期权的基础思想,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政策紧密联合在一起,而且在高管的绩效考核中更能体现出这一思想。本文前面提到员工的能力可以作为一项看涨期权。这样在商业银行中的高管,先获取基本的工资作为报酬,银行根据不同的考核结果给予业绩奖励。然而若基本工资过低,就会影响员工在日常工作的情绪;若基本工资过高,绩效考核奖励过低,则影响员工参加考核的积极性。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基本薪酬待遇上调到40%很好的吸引人才,但现行的薪酬与绩效考核挂钩仅通过历史经验获取的,企业更需要运用实物期权定价模型来评定基本工资及对应的绩效考核奖励,更准确的评估带有不确定性风险的员工价值。所以商业银行完善考核制度,并使得绩效考核更加标准化,更利于运用实物期权定价模型来制定薪酬体系。

参考文献:

[1]邱城,张茂盛.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管理科学,2007(8):39-40.

[2]应洪斌,陈壁辉.绩效考核的十大误区[J].华东经济管理,2005(6):95-97.

[3]石金涛,陈琦.人力资本保留:基于实物期权的分析[J].新资本,2004,(4):21-25.

篇11

日本的综合商社素有“第二银行”之称,有的书刊则称之为“影子银行”或“幕后银行”,这说明了综合商社在日本金融界的地位,综合商社的“商社金融”是指商社所发挥的金融功能,主要有融资、投资、租赁、国际性大宗借款的安排等。但这种商社金融又不是商业银行,它类似英国和西欧的商人银行,它的资金来源不是直接吸收存款,而主要是借自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商社金融的自有资本率是很低的。综合商社之所以能从银行借入大量资金,主要原因是商社拥有一流的情报信息网,在大量的日常业务交往中比银行更加接近告贷的客户,也就更加了解它们的经营状况和资信能力,故由商社贷放较之银行更有把握。同时,商社具有多元经营的优势,可以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承担风险的能力远大于工商企业,所以银行也乐于将资金交由商社贷放,如有意外,也可少受损失。

中国目前的银行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雄踞银行业主干地位的专业银行,由于其改革方向为商业银行,故亦归于此)三类。在建立综合商社的过程中,第

一、二类银行无法参与,主要是看第三类银行。但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还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一种官办商业银行,按照中国目前的规定,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只能算作是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在业务上受到很大限制。发展综合商社,在金融体制上道路有三:一是银行为龙头,兼并商业和工业企业;二是商业和工业企业兼并银行;三是给予商社金融以银行经营权。这对于发展中国的综合商社来说,将面临着一种新的选择。

二、产业资本

承上所述,除了金融资本外,日本综合商社的另一支力量是产业资本。在日本九大综合商社中,名列前两名的三菱商事、三井物产,在日本国内分别拥有三菱重工和三菱电机、三井船舶几家著名工业企业;在海外投资方面,自60年代以后,商社就特别注重向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投资,其中尤其集中于纺织、金属及金属制品和化工等部门。到80年代,商社对印尼、泰国、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地制造业的投资占同期商社在这些地方总投资的53.4%;对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地区制造业的投资分别占19.6%、4.7%和2.5%。

中国目前组建综合商社的基础企业是贸易公司,这与日本综合商社起家和发展初期有相似之处。但我们知道,工业资本的循环公式是G—W……(P)……W—G,即货币—商品……商品—货币,从第一个货币到第二个货币,有增加的价值(剩余价值),这个增加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的。日本综合商社最初是以贸易起家的,但今天它早已不是一般贸易企业了,每一个大型综合商社都有实力雄厚的工业资本在其中起作用。所以,以贸易公司立足建立商社,如没有产业资本支撑,恐难以维持长久。

三、关于“综合商社之谜”

日本的综合商社是一种十分奇特的企业组织形式,难以为其他国家所仿效。虽然韩国、巴西、墨西哥、菲律宾等国都曾企图仿效日本,搞自己的综合商社,甚至连美国国会也于1979年8月和1980年2月分别提出《关于促进建立出口商社的法案》和《反垄断法不适用于出口商社的法案》,但除韩国以外,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由此可见,综合商社并不是专业商社的简单组合,它是日本所特有的经济文化、政治诸因素融为一体的产物。

为什么综合商社在日本和韩国能够获得成功?谜底何在?我们已经看到,综合商社既不是一种单纯的商业资本,也不是一种完全的产业资本。从历史上看,日本财阀脱胎于封建的商业家族,综合商社的前身又与财阀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经过长期的演变,特别是经过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的盟军总部对财阀的整肃,日本垄断资本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组合,从而形成今天的综合商社,它一方面插足于国内外的制造业、采矿业和服务业,另一方面又与大银行发生密切的联系,故而使它成为一种以商业活动为核心的多元经营的日本式的跨国公司。它实际上是商业资本、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一种有机结合,但这种结合与马克思、列宁所描绘的由生产集中形成垄断,最后垄断的产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相互渗透融合形成寡头垄断的古典形态有所不同,日本综合商社与大银行虽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彼此仍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的地位。此外,日本的综合商社都分别参加不同的企业集团,每个企业集团都有几家大银行作为核心,但综合商社并不完全听命于大银行,法律也规定银行持有综合商社的股份不得超过商社股本总额的10%,故商社并不受制于大银行。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作为垄断资本的特征之一,其表现形式在日本发生了变化,综合商社以商业资本为基础融合并非紧密的银行资本,不断发展扩大产业资本,加上政府的支持,就使得商社能够不断适应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剧变,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不断作出有效反应,适时伸缩,适度发展,不断前进。

韩国政府自1975年开始推行扶植发展综合商社的政策,凡被指定为综合商社的进出口公司,都能享受官方在税收、金融、外汇等方面的优惠待遇。这一时期韩国政府批准合格的综合商社有13家:三星商事、鲜京、镜湖实业、现代综合商事、双龙、大宇、国际商事、晓星物产、半岛商事、高丽贸易、韩一合纤、三和、栗山实业。这些综合商社虽然起步很晚,但对韩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这些综合商社本身也得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80年代以后,13家综合商社的出口贸易额在韩国的出口贸易总额中就占到了48.6%(1982年),而其中的大宇、三星、现代等公司已进入世界超巨型企业的行列。韩国发展综合商社是与其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带动经济增长模式相适应的,在韩国,综合商社为出口导向型经济服务,并且也分别加入了企业集团或财团,成为这些集团或财团加强竞争、进行扩张的有力工具。韩国的财团在发展中直接得到政权力量的支持和庇护,其综合商社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壮大起来

篇12

Key words: the Yellow River, water quality, urban development ,Yinchuan

中图分类号:X832

1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阶段的快速到来,城市发展所引起的各类环境问题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和制约社会的重大问题。我国每年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8%,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其中水质污染是最为显著的。我国地表水污染中污水排放已达600多亿吨,其中80%以上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的污水。

黄河作为我国第二大河对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废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年废水排放量为18.5亿t,80年代初为21.7亿t,90年代初为32.6亿t,2001年为41.35亿t, [1] 2010年已达到56.6亿t[2],其水质状况随着各个城市的发展在不断恶化,水体功能降低,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黄河五类、劣五类水体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3]。国内现有的对黄河水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污染本身和水环境容量方面,主要在水污染来源、污染水平、污污染物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4-6]。研究城市的社会、经济因素与黄河水质之间的关系较为缺乏[7] [8]。本文系统的分析了银川2006-2010年的城市发展对黄河银川段水质的影响,通过对各个因素的分析,从中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对采取和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黄河水资源的双赢有着重要意义。

2研究区概况

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地域范围在北纬38°25’,东经105°51。东以黄河和明长城为界,与陶乐县和内蒙古鄂托克前期毗邻;西依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为邻;南接吴忠市;北连平罗县。银川市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西部、南部较高,北部、东部较低,略呈西南——东北方向倾斜,平均海拔在1010~1150米之间。银川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东长,昼夜温差大,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风大沙多。

随着大银川建设,先后建成了银川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银川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贺兰德胜工业区、银川暖泉工业园区、兴庆区科技园、永宁望远工业区、灵武羊绒工业园、宁东重化工基地等7大工业园区。银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打造全区特色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目标,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36.26亿元。

2010年黄河宁夏段6个断面的水质全部达到Ⅲ类良好水质,其中Ⅱ类优水质断面占16.3%,Ⅲ类良好水质断面占83.3%。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28.5%和30.0%;“十一五”末与“十五”末相比,黄河宁夏段断面达标率提高了17.5个百分点。黄河宁夏段水质状况进一步改善,水质明显好转。

3 银川市废水污染源排放状况

3.1工业污染源状况

银川市工业废水排放的来源主要集中在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石油化工等行业。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等。废水总量从2006年的5618.56万吨到2010年的5894.7万吨。银川市政府对重点工业废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计划。还对全市排水沟沿线重点污染源和大中型医院展开了大规模的突击检查。目前,全市工业废水达标率达到93.7%。

3.2生活污染源状况

随着银川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给银川市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人口的快速增长、机动车数量的增加、生活用水需求量加大等诸多问题,使得生活污染源的产生和潜在的影响面越来越大。银川市人口由2006年的145万人扩大到2010年的200万人;生活污水排放量也持续增加,由2006年的7600.59万吨到2010年的10523.90万吨。银川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总能力达到每日3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

4 黄河银川段的水质状况

黄河自南向北流经银川市境东,作为银川市最重要的地表水源,黄河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银川的城市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影响着下游人民的生活水平。

4.1监测断面及监测项目

银川黄河监测断面设置在黄河银古公路桥下,共监测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铅、汞、挥发酚、石油类9个项目,每月采样。

4.2分析方法及数值分析

根据2006~2010年黄河银川段监测结果[9],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根据污染分担率和污染分担比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断面。可知2006~2010年水质污染程度变化情况。2006年有接近三分之一项目的监测值高于Ⅲ类标准浓度值,水质状况较差。2007年只有氨氮有部分监测值超出Ⅲ类标准浓度值,水质状况明显好转。2008~2010年监测数据显示黄河银川段监测断面水质已达到三类水质。5年来黄河银川段监测断面的综合污染值也在逐年下降,从2006年的56下降到2010年的46.2。

综合污染值是评价水环境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是综合表示水质污染情况及综合评价水污染的指数。综合污染值在空间上可以对比不同河段水体的水质污染程度,便于分级分类;在时间上可以表示一个河段,一个地区水质污染的总的变化趋势。由图1可知2006~2010年各污染项目不同的分担率,可看出,5年来黄河银川段水质在不断好转,各污染物分担率的变化不断趋于稳定,水质状况在逐渐改善。

5 银川的发展对黄河银川段的水质的影响分析

5.1单因素影响分析

根据宁夏2006年-2010年经济、社会因素的变化,从中选取变化明显的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因素来进行对黄河水质的影响分析。选取因素有银川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率、工业生产总值、年污水排放量。

5.1.1人口变化对水质的影响

根据《银川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6-2010)》中黄河银川断面综合污染指数结果结合银川市人口变化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人口与水质综合指数关系图2可知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大,黄河银川段的水质并没有不断恶化,而是污染程度有了一定的改善,逐渐趋于稳定变化。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环境治理投入的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在逐渐健全,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在不断提高,从而使得总用水量的减少,黄河银川段水质逐渐好转。

图2 2006-2010年银川市人口与黄河银川断面综合污染指数

5.1.2地区生产总值对黄河银川段的水质影响

根据《银川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6-2010)》中黄河银川断面综合污染指数结果结合银川市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分析。发现,2006年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与水质综合污染值的关系是随着银川经济的发展,黄河银川段的水质综合污染值有所下降,并且变化相对稳定。说明银川在发展之初为达到经济快速发展牺牲了环境,使得环境容量急速下降。现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实力的增加,人们意识到不能只注重经济增长而牺牲人们生存的环境,从而加大了对水污染的治理投入,加大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环境质量不被继续破坏,改善了水环境质量,增强了银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图3 2006-2010年银川市地区生产总值与黄河银川断面综合污染指数

5.1.3城市化率对黄河银川段水质的影响

城市化率也叫城镇化率,是城市化的度量指标,一般采用人口统计学指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非农业)的比重。城市化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的改变着水资源,主要表现有三方面: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水资源污染以及城市雨水灾害。据图4可以看出城镇化率对水质污染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变化,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而黄河银川段综合污染指数却在下降。主要是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的同时,对城市污水治理的投入在加大,废水排放量有所减少,同时用水效率提升,减少废水排放。

图4 2006-2010年银川市城市化率与黄河银川断面综合污染指数

5.1.4工业生产总值对黄河银川段水质的影响

从图5可以看出,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黄河银川段的水质综合污染值有所下降,并逐渐稳定发展。最初为了工业快速发展,经济飞速增长,人们选择了牺牲环境。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意识到只有在经济与环境共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够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在人们开始大力保护环境,从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完善以及很多工业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等方面治理并保护环境。从而使得工业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在改善,黄河银川段水污染在减轻。

图5 2006-2010年银川市工业总产值与黄河银川断面综合污染指数

5.1.5五年来污水排放量对黄河银川段水质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银川市全年污水排放量在不断加大,而污水排放量的加大并未造成水质恶化,由图6可看出二者之间的关系。污水排放量虽在增加,但同时在城市建设中对环境治理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污水处理设施在逐渐健全,污水处理率也在逐步提高,河流污染程度逐渐减小,黄河银川段水质状况逐渐好转并趋于稳定。

图6 2006-2010年银川市污水排放量与黄河银川断面综合污染指数

通过上述对各个单因素的影响分析,可以发现所有的影响因素对黄河银川段水质的影响都在下降,水质状况不断好转。标志着黄河银川段水质污染在减轻。单因素的影响分析并不能说明黄河水质好转就是因为各个因素的变化,而是在各个因素变化的过程中,所采取的配套措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政府对其的管理、投入都在加大。通过单因素的影响分析,并不能确定在诸多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所以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对黄河银川段水质影响最主要的因素。

5.2 各因素对水质影响的综合分析

由上述可知城市发展对水质的影响是由多方面因素制约的,是各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因素只能片面的说明一个因素对水质的影响结果,不能全面、系统的说明和解释城市的发展对水质的影响程度,从而无法确定治理水环境污染最有成效的因素。所以,要将城市发展的各因素对水质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各个因素对水质影响的相对大小,从而找出影响最大的那个因子进行重点治理。采取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5.2.1方法原理介绍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灰色系统方法体系中的重要方法之一[10],是根据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关联程度的。关联度是反映这种关联程度大小的量度,关联度越大,说明因素间变化的势态越相近,相互的关系也就越密切。本文把需要确定的银川城市发展的各个社会、经济因素对黄河银川段水质的影响大小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5.2.2方法运用

为了综合分析银川的发展对黄河银川段水质的影响,根据灰色关联理论,本文决定将银川的总人口为X1、地区生产总值为X2、城市化率为X3、工业生产总值为X4、年污水排放量为X5、黄河银川段综合污染值X0作为一个灰色系统。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值见下表1。

表1各因子2006年到2010年基本数值

由于搁置表的量纲不一样,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按初值化的处理,将原始数值初值化。公式,Xi(k)为各因素的原始数值,Si为同一因素的标准差,Xi(k)′为原始数据初值化后的结果,k表示年份,i表示影响因素。原始数据初值化后的结果见表2。

表2 原始数据初值化后的结果

因素数列与目标数列的绝对差值的计算结果见表3,公式:Xi=Xi-X0

表3因素数列与目标数列的绝对差值

由上表可知,最小绝对差值m=0.0706,最大绝对差值=101.9586。由£公式(P为分辨率,P值此处取0.5)。计算可得X0对应与Xi各因素的关联系数见下表4

公式为:

表4 X0与各因素的关联系数

计算关联度:分别求出因素数列Xi对目标数列X0的关联度,并按其大小排列关联顺序见表5。

表5 因素数列与目标数列的关联度

由关联度结果可知,所选取的各因素与黄河水质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年污水排放量>工业生产总值>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化率。根据关联度分析原理,关联度大的数列与目标数列关系最密切,关联度小的数列与目标数列关系较远,从上述结果可知,年污水排放量、工业生产总值、总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对黄河银川段水质的影响较大,关系较密切。虽然上述单项比较显示黄河水质在逐渐改善,但是在各类因素中那类因素对黄河水质的影响最大。分析发现年污水排放量与黄河水质的关联度最大,也就是说明其对黄河水质的影响最大。银川的发展对黄河银川段水质的影响主要是城市污水排入黄河造成的,而全年供水总量和年污水排放量下降,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必然直接减少银川排入黄河的污染物数量,从而使水质得到改善。

根据分析结果显示可以初步认为,黄河银川段水质的调控,要充分考虑年污水排放量。在年污水排放量的控制上,要进一步减少污水排放量,一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企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废水的排放量,二是增加污水的处理效率,增加处理后污水的利用能力,进一步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在达标排放的前提下要充分开展总量控制。

6结论

(1)在2006~2010年期间,银川向黄河排放的废水主要可分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总体来讲工业废水排放量的污染程度随时间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虽然不断增加,但处理率不断很高,处理后水质做到了达标排放。

(2)2006~2010年期间,黄河银川段水体基本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挥发酚。其综合污染值有所下降,水质污染状况有所好转,污染程度在减轻。

(3)黄河银川段总体污染变化趋势:2006年污染较重,综合污染数值为56,逐年降低,到2010年综合污染值为46。而且变化较稳定,2006年黄河银川段水质质量未达到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而到2010年,黄河银川段水质质量全部达到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

(4)随着时间的推移,银川市的经济、社会、人口等方面主要发生了变化: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工业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城市化率提高、水污染治理率不断提高等。这些变化使得黄河银川段水质的综合污染值有所下降,水质状况有所改善,并变化相对稳定。

通过上述对银川市城市化水平与黄河银川段水质的关系研究可以发现,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直接动力,同时也是影响黄河银川段水质的最主要因素。在银川城市经济水平发展中,工业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人口的载荷较大,这对促进城市现代化水平发展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是造成黄河水环境压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该高度重视银川市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减少污染,实现城市发展与环保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大伟,徐辉,王刚.黄河流域水污染问题研究[J].人民黄河,2003,25 (10):12 - 13.

[2]环境保护部.2010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12

[3]姚党生,柴成果、张绍峰.黄河水污染原因、危害及防治对策.人民黄河,2004,26(5):30-32

[4]刘昕宇、杨勋兰、宋国庆等.黄河有机污染物挥发特性研究.水资源保护[J],2007,23(1):31~34

[5]牛静萍、刘亚平、阮烨等.黄河兰州段环境激素的污染水平.环境与健康杂志[J],2006(11):527~529

[6]孔祥磊,黄河山东段河道治理与工程质量控制研究.硕士论文,山东大学,2010,20

[7]火飞飙,兰州的发展对黄河兰州段水质的影响分析.硕士论文,兰州大学,2007,18

篇13

_年,__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__”重要思想和党的_大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等有关文件精神,围绕镇党委、镇政府提出的“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目前我村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总体平稳。全村无重大案件发生,做到了镇党委、镇政府提出“刑事发案下降,群众满意率上升”的要求。主要工作措施有:

一、领导重视,经费保障,保证综治工作有序运作

__村历来重视综治、创安经费的投入,年初就在村级资金不景气的的情况下做出预算。还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需要,全额拨补所需的活动经费及工作经费,从而保证综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齐抓共管,重点整治,着力推进辖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今年,我们通过对辖区学校周边地区、以及公共复杂场所的治安环境进行认真排摸,确定重点整治区域,制定整治方案,落实整治措施。24小时不间断的开展各种巡逻工作,确保能有效的遏制刑事案件的发生。通过几个月来的实效管理,有效的降低了刑事案件的发案案件,大大提高了村民安全意识,群众普遍反映良好,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

我村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和抓稳定,促发展的思想,认真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年初镇党委,政府和__村主要领导签订综治领导责任书后,根据我村的实际,与各村民小组签订综治责任书。通过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把综治职责,任务层层落实到位,分解到各责任区,使综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治安防范工作

面对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状况,__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立足本村的实情,从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入手,逐步建立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一是建立专职的义务巡防队、各种治安信息员力量,并以治保会、调委会等群众组织为依托,形成社会治安防范网络。二是通过完善村级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出租私房的有效管理。

五、深入调查过细工作,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深入排查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化解民间矛盾纠纷,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村治保、调解组织经常性,深入到群众中认真排查,及时发现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民间矛盾纠纷,提前介入调处解决,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维护了社会稳定。

六、加强综治和法制知识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

今年,我们加大对《中共中央、_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的学习宣传传力度,结合“五五”普法的要求,组织和利用黑板报,法制宣传栏,广播,分发宣传材料进行学习、培训。今年累计已发各种宣传材料1500多份。大力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劳动法》、《消防法》《计划生育法》《婚姻法》等各种法制宣传。让群众受到的法制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针对前进道路上出现的社会治安新形式、新问题,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的管理模式,为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根本好转,努力奋斗,不断开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局面。

_年,在县综治委和银监分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监管办高度重视,始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维稳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监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政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大力排查整治,携手共创平安”为主题,以贯彻落实“三大工程”为重点,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切实做好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确保了一方金融平安,为维护的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着力构筑银行安全防控体系,夯实银行业机构综治工作的基础。一是着力推进银行业安全保卫工作机制建设。按照分局制定的《市银行业安全保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银行业重大事项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通过召开季度工作会以及重大节假日和敏感期间的形势分析通报会,密切配合县公安部门牵头建立银行外部案件防控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堵塞银行安全保卫工作中的漏洞,确保辖内银行业不发生重大外部案件。二是大力实施银行网点和自助设备安防设施达标工程。对照公安部安防标准,与公安部门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2012年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评估工作的通知》,并配合公安部门对全县所有银行营业网点、自助设备和金库的安防设施进行一次达标检查评估,促使辖内银行加强安防设施建设,实现全县银行网点现金柜台防弹玻璃安装率达到100%、银行营业场所与公安机关联网报警率达到100%、安装双层通勤门达到100%、ATM数字化远程集中监控建设达到100%的安防工作要求,确保辖内银行业安全防护水平取得重大突破。三是开展专项打击不法分子利用ATM骗盗银行客户资金案件。与公安、银行联合开展一次专项打击行动,对辖内所有自助银行和ATM机实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减少客户损失,有力地打击犯罪分子针对ATM机的嚣张气焰。四是督促银行业深入抓好案件防控工作,进一步落实责任,着力构建案件防控长效机制,确保辖内银行业实现零目标。

二、着力抓好银行客户信访和投诉工作,及时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为防止信访处理不当使小问题上升为大矛盾,经济问题演化成影响社会治安的事件,监管办进一步健全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流程,明确相关责任岗位和人员,及时办理群众来信、来电与来访,切实做到不积压、不推诿,并在“事要解决”上下功夫,确保信访工作取得实效。

三、着力督导推动打击和防范非法集资工作,维护良好金融秩序。为防止非法集资可能引发的影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问题,监管办认真履行非法集协助监管职责,积极推动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国务院明确的有关原则和要求,完善工作组织机制,明晰工作责任,将打击非法集资工作落到实处,严防群体性事件发生。与此同时,切实抓好处置非法集资宣传工作,组织银行业机构利用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等形式开展打击非法集资法规宣传,增强社会公众防范非法集资事件的意识,实现辖内非法集资案件零发生。

四、着力加强源头预防,把改善金融服务摆在银行综治工作的突出位置上来抓。科学发展是稳定之源,改善民生是和谐之本。监管办始终坚持把引导辖内银行提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放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首要位置上来抓,把“保增长、保民生、促稳定”作为银行业监管工作的核心和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大有效信贷投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强力推进小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同时,加强对银行经营管理中不规范、不审慎行为的监督检查,特别是督促有关银行审慎稳妥开展在银行卡和理财业务等领域的业务和产品创新,加强客户投诉管理,对由此可能造成的群体性事件或负面舆情做到早发现、早行动、早消除,从源头上夯实银行社会综治工作的基础

五、着力开展“三个排查”,化解单位内部矛盾。一是强化监管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和工作机制,狠抓排查调处队伍建设,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二是加强对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的研判。针对社会治安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三是抓好员工思想政治稳定工作。定期、不定期召开员工思想分析会、民主生活会、矛盾纠纷排查分析会,及时掌握监管办员工思想,做到及时调处化解。针对网络涉及的反动言论做到不传播、不评论、不跟贴,不参与,正确引导员工自觉约束言行。四是结合平安家庭创建,深入宣传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努力营造和睦邻里关系,从源头上杜绝和减少矛盾的产生。五是积极组织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和化解矛盾的典型案例,切实提升监管办干部职工化解基层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2021村综治禁毒维稳工作总结参考模板2

20_年,我社区以平安社区创建为牵引,创新管理服务方式,构建和谐平安社区,辖区内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无集体上访事件发生,总体治安稳定。我们的基本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1、社区党总支书记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综合治理工作,每月专题召开一次综治维稳工作会议,每周星期一召开一次社区工作例会,必讲综治维稳工作,社区书记经常查询综治工作情况,做到了综治工作齐抓共管。

2、建立建全"一中心五网络"组织体系机构,成立了综治维稳管理中心,下设人口管理组、安全防控组、信访维稳组、矛盾调解组、帮教矫正组。

二、加强目标管理落实维稳责任

1、按照上级要求,社区研究制定了综治维稳、安全生产、防范和邪教处理等工作方案、各类重大应急处置预案和领导小组,建立了各种工作制度岗位职责以及一、二、三责任人奖惩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奖惩,做到用制度管人,确保责任制度落实。

2、暑期前召开了辖区综治责任单位、小区、庭院的综治维稳工作动员大会,与责任单位、小区、庭院签定了综治维稳以及上级所要求签定的各类责任状。

3、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对邪教、涉稳等对象严格按照"五包一"的包保措施落实到人,刑释解人员也实行了"三帮一",定岗定责,在重大节假日和特别稳定维护期加强值班督查,严格落实值班制度,确保辖区稳定,并作了值班情况详细记录。

三、加大排查力度及时消化矛盾纠纷隐患

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力度,做到不激化矛盾,矛盾化解调处及时,做到在哪里发生就消化在那里,解决了几起重大矛盾纠纷和上访的苗头。社区公安局家属院小区内居民,因天燃气改造事宜对燃气公司产生强烈不满,多次找到有关单位,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萌发了到市政府上访的苗头,社区知道后马上派专人做其工作、安抚居民,帮他们找区政府、燃气公司协调,居民们看社区如此热情为他们服务,打消了上访的念头。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确保安全稳定

1、、禁毒、禁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社区把禁毒、禁赌工作列入了重要日常工作,建立建全了禁毒、禁赌宣教长效工作机制,组织了专人认真开展禁毒、禁赌宣传教育工作,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法制宣传,提高了禁毒、禁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效果。

2、社区、学校、家长三位一体对学校青少年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社区组织安排专人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了摸底排查、实行了全方位整治,制定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方案,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3、安置帮教工作。社区建立了长效安置帮教工作措施,对刑释解人员进行安置,一对一帮教,与他们交流、深层次地了解,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机,并建全了安置帮教工作台帐。鼓励他们加入到社区志愿者的队伍中来,通过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更好的树立了他们回归社会的爱心。社区为他们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课堂,有效地帮助他们改变了人生发展观,更快更好的回报社会。

4、治安防控工作。社区每月专题组织召开辖区内各责任单位、小区、庭院负责人综治工作会议,重点讲述了安全、交通防控措施,法制宣传教育知识等。对辖区内进行长期不懈地排查,特别对交通要道、公共场所、人员复杂、危险等地进行重点巡防,有效地减少和预防了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在大水季节一天一督,排除隐患,确保了安全,并作了详细的查询记录。

5、加大对辖区单位的督查,确保综治工作的全面落实。加强对辖区内责任单位的综治工作督查,检查他们的综治工作情况和有涉稳对象的包保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隐患、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情况,确保了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综治维稳工作是一项长期性且不可忽视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安定。我们将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布置并结合我社区的实际情况,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街道党委及综治办的正确领导以及社区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将会使我社区的社会治安日趋稳定,居民都在安居乐业的环境中幸福生活。

2021村综治禁毒维稳工作总结参考模板3

今年我综治信访部门紧紧围绕_转型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总体要求,推进平安_、法治_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着力在抓好源头治理、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突出信访问题,为_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真正确保了我镇社会政治治安大局持续平稳。

一、信访维稳工作情况:

1、加强村级社会稳定(信访)中工作责任意识

目前,各类矛盾纠纷跳过村委直接来镇反映的现象较为普遍,为进一步加强村级做好社会稳定(信访)工作的责任意识,明确责任,镇信访办对各村、相关部门每月进行一次信访接待上访情况通报,并对相关问题跟踪督促。

2、多措并举,着力规范我镇信访程序、维护机关内部正常办公秩序。

现我镇的门进行系统和信访接待室的视频监控已全部安装到位,并正常使用,由此我信访接待室就成为我镇的第一窗口直接面对各类来镇办事的群众。在日常工作中,对正常来镇办事的群众,我们热情接待做好联系引导工作,对上访的群众,我们按程序接待受理,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并与属地村及主管部门衔接,引导群众正常反映诉求。对些无理取闹的人员坚决控制在门卫处,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为便了来镇办事的群众,规范了我镇的信访秩序,有效地遏制某些闹访缠访的现象,维护机关正常办公秩序。

3、尽职尽责,做好信访接待办理工作。

我信访部门按照“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的要求,上半年共接待来访群众270余人次,受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120余起,办理人民来信件5件,受理到北京上访群众2人,到_省巡视组驻_办事处4人。目前,对要求办理的信访事项已全部按程序答复。

4、做好重点信访人员的稳控工作,目前我镇有两名重点进京非访人员,从其反映信访事项(涉法涉诉)及两人的思想认识和活动轨迹来看,目前不具备化解的基础和条件。今年来我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稳控上,一是由过去多人接触到目前由专人负责。二是加强与其他乡镇及市级各维稳部门的信息互通,由此做到对两名重点人员行踪的掌控。

5、开展重点不稳定隐患集中排查工作

我部门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排摸要求,对当前可能影响_稳定的突出问题开展深入排查,共排查出不稳定因素10起,重点稳控对象3名,并进行原因分析,落实稳控化解方案,跟踪矛盾的发展,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当地。

6、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上半年我部门对杨店人家安置小区一期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通过对重点工作的风险稳评工作,提高了党委、政府管理经济社会建设的科学性,最在限度地控制社会稳定风险,确保我镇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7、积极妥善处置类发事件情况

快速有效处置2起进京非正常上访事件,确保重大突发事件控制在第一时间,解决在萌芽状态,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8、切实做好全国“两会”、_巡视期组在_巡视期间等敏感时期的重点人员稳控化解工作。

全国“两会”期间、_巡视组在_巡视期间,我部门协调派出所和属地村委对5名重点人员全面落实稳控措施,确保全国“两会”、_巡视组在_巡视期间信访稳定工作目标。

二、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1、认真贯彻落实省综治办《关于做好全省综治信息系统建设相关工作的通知》(苏综治办[_]41号)精神及上级部门工作要求,加快落实我镇综治信息化系统建设。目前镇村两级已全部完成专网的接入安装工作,专职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及基础信息的录入、数据的认领,下阶段将对村级信息员继续加强辅导培训录入工作:1、数据采录工作,2、系统实战应用(开展综治办公、矛盾纠纷排查、实有人口、特殊人群等模块的实际应用,根据系统数据形成分析研判材料),目前我镇工作情况处于全市较好乡镇。

2、为贯彻落实维护平安稳定责任制,切实加强维护平安稳定工作,坚决防止敌对势力插手利用我人民内部矛盾制造事端,坚决防止在我镇发生影响大局稳定的事件,坚决防止发生有影响的去省进京非正常上访,保障我镇转型发展、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与各村、相关部门签订_市_镇_年度平安维稳责任书、_年度_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书。

3、坚守国家安全人民防线阵地。根据上级会议精神,以防范和应对“颜色革命”为重点,加强反分裂、反渗透、反_斗争,全力维护政治安全、政权安全的工作要求。我部门深入开展了情报信息搜集、分析研判、预警防范等工作。6月份,我镇又对16家外资企业、机构,及驻外常驻人员进行了排查统计。

4、深入推进技防建设。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我镇加快推进以技防为支撑的现代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增强驾驭动态社会治安能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推进技防镇升级改造,目前已经完成,并已通过上级对我镇技防建设的初验工作。

5、加强平安文化建设。加强平安文化宣传阵地和平安文化品牌建设,围绕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对公众安全最有影响的因素,有的放矢地开展平安建设宣传工作。利用在集镇拉横幅、借助镇活动开展平安创建宣传教育活动和各种形式的平安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平安创建成果,普及法律知识和自防知识,不断提升群众对平安创建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

三、禁毒和610办公室工作情况:

1、认真做好“610”办公室工作。为成功创建省级“无邪教地区”我部门根据上级部门要求重新对镇、村反邪教警示教育展进行布局改造,对各村进行涉邪人员的排查,并开展了防范和处置_、实际神等邪教组织,做好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等活动。同时做好查堵、拦截取缔各类非法邪教、非法僧仁流串来我镇进行渗透活动,并积极做好宣传及时上报各类宣传信息,目前2篇信息被上级部门录用。(3月份-4月份)对镇村反邪教宣传警示教育阵进行更规范的建设。镇级建设:我们不协调镇文卫办将反邪教宣传警示教育阵地设立在镇文化站,按照省级无邪教地区创建工作要求,配备了影碟机、电视机、宣传挂图、专题书籍、影响资料等。我部门协调对镇门口、龙珠公园等宣传栏放入反邪宣传资料。村级建设:我部门牵头各村建设反邪教宣传警示教育阵地,确保了村级反邪教警示教育室牌、反邪教育宣传板全部挂墙。3月份对辖区内人员进行了涉邪违法工作排查。4月份_市610办、_610办领导对我镇创建省级先进工作进行了初审,对我镇610特色工作进行了肯定。6月1日省委610办巡视员曹_、副调员徐_、_市委610办副主任卜海良、宣传教育处处长丁_,_市委610办主任许_、蒋_等领导来我镇检查指导工作,并参观了我镇反邪教警示教育站,对我镇长期以来在反邪教工作中所做的成绩感到满意,初步验收工作已经完成。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