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硕士论文实用13篇

哲学硕士论文
哲学硕士论文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4-0142-02

任何哲学与哲学教育是有着自身规律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生的实际培养工作中,揭示和遵循这种规律恰是我们这些哲学教师的主要职守之所在。进入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硕士生教育在不断强调创新的同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愈来愈重视,学术视野愈来愈开阔,授课方式愈来愈灵活等,但这些现象背后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危机。其中,问题意识的匮乏是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短板之一,如学生会写很多的论文但却没有很多的问题,而“问题就是研究活动的出发点,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只能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因此,问题意识成了一个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培养的重要因素,笔者也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剖析,并试图探寻养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问题意识的路径或方法。

一般而言,问题意识是对主体知觉、揭示矛盾内外部诸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如果仅就心理层面而言,它通常是个体在认识活动中因遭遇到疑难而产生的困惑、怀疑和欲求解决的心理状态,进而促使个体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见,问题意识虽源于问题,但却是对问题本身的超越。问题本身是多样的,是经验层面的;问题意识则进入到了理性及理论层面。问题意识的提出,即意味着学习者与研究者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自觉,且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与把握问题的能力。因此,遵循问题意识的内在理论,必然要求实现相应的理论自觉。然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教育活动中,问题意识的凸显常常停留于经验层面,呈现为简单化的分析框架,学生们往往不会提出“真问题”。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

首先,哲学教育的理想性正日益被社会对哲学的功利性要求所侵蚀。当很多报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硕士生只是将对之作为改变自己未来处境的跳板时,当哲学无法变成以“思”与“问”为特征的、令人向往与痴迷的职业的时候,他们不再相信精神的力量,亦不再追求思想的乐趣,“理想的逐渐消失可悲地证明了人类的努力遭受了挫折。在古代的学园中,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而在今天的大学里,我们卑微的目的却是传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这标志着在漫长的时间里教育的失败”。

进而,哲学本应具有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功能日益片面化为单一的授业功能,进而丧失了哲学的最大之“业”即思想的意义。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训练是一个纯粹理论思维的训练,它需要拒绝哲学教育的实用色彩和庸俗化倾向,需要人们尊重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但近年来,尤其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变成是知识教育,本专业的很多学生也变得懒于思考甚或害怕思考,他们更为关心的是课程分数以及能否顺利毕业。

此外,线性的知识体系、单薄的知识储备以及教科书式的思维模式是问题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还要求学生对西方哲学的背景知识有专业储备;同时,它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哲学素养,同时要求学生具备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与宗教学等多学科知识;此外,它还要求学生打破过去以主/客二元对立为特征的近性思维模式,建构一种主—客体的现代哲学思维模式。而现状是,学生知识结构的突出缺陷就是狭隘性和封闭性,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意义发生漂移,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理解流于表面,进而造成一系列困境:不能透彻理解经典作家们的写作意图,不能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亦不能建立起与问题情境的有机联系,更无法形成问题意识。

由上可见,问题意识的缺失一方面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的浮躁焦虑感,另一方面也凸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教育工作中的困境。基于此,大力倡导并促进问题意识的养成,将十分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准。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关于问题意识养成的路径,至少可从两方面加以思考。

一方面,在抽象的意识层面,需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重新恢复哲学教育的理想性。批判精神是哲学教育的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更是需要养成学生的批判精神。因为,批判精神使得我们不故步自封,不囿于偏见,不盲从权威,它是学术创新的前提。当然,这种批判精神并不是对已有的思想进行无根基、无文本依据以及无内在逻辑的纯粹否定,也不是对现实的犬儒主义抵抗。其内涵应主要包括:首先,是对对象的研究性介入,并对这种介入本身与研究缘起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发问,始终在肯定的同时抱有怀疑精神的否定性姿态,从而意识到视角的多维度、视野的开放性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批判中产生的,也是在批判中发展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正是这种批判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化的进程中始终保持一种开放性。其次,批判精神要求我们以批判的方式去对待批判自身,“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恰恰说明了对批判本身进行批判的必要性。批判之所以可能和必要,在于它意识到了批判对象与批判自身的有限性。进而,批判的存在也基于批判对象及批判自身的超越性。前文已提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定意义上可视为一部批判史,它是认识批判、社会批判和自我批判的历史,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本性所决定的。众所周知,“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显然哲学家要关注自己的时代,但哲学家关注时代的方式不是简单的镜像式反映或反射,他/她需要的是中介性的方式,即在关注时代的同时要与时代保持一定的距离或张力,因此在这一意义上“哲学的一切根本性问题必定都是不合时宜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哲学或者远远超出它的当下现今,或者反过来把这一现今与其先前以及起初的存在联结起来。哲学本质上是超时间的,因为它属于那样极少的一类事物,这类事物的命运始终是不能也不可在当下现今得到直接反响。”可以说,当哲学家们仿佛总是以不合时宜的姿态出现在时代中时,事实上他们却是时代的真正的而清醒的观察者、诊断者和批判者,同时哲学也在批判与自我批判中不断重铸其传统。

另一方面,就具体操作层面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至少可以从以下层面进行:其一,拓宽学术背景,完善知识构架。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学习,不能仅仅只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原著,更需要涉猎与通晓中西方哲学史,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与民族化的进程,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与此同时,我们的思维方式需从理性哲学的近代知识论传统转向现当代哲学的存在论传统,对哲学的理解也需与政治经济学、文学、艺术、历史学、政治学、地理学、生态学、宗教学和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进一步开阔学术视野。其二,应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很重要的是就“问”本身提问,发展创新性思维。海德格尔曾言,“进行哲学活动意味着追问: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而这种询问则意味着,通过澄清所要询问的东西去冒险探究和穷尽在这一问题中不可穷尽的东西。哪里出现了这样的活动,哪里就有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研究生而言,这种哲学之问不是虚假问题之问,而是对生命之根本的思考与提问,是对人的解放与自由何以可能之问。同时,提问方式本身也就决定了问题的意义与价值,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其敏锐的问题意识,掌握理论思维的工具并对我们周围的世界进行反复追问,进而“改变世界”。其三,通过以研读经典为主要方式的学术训练,培养学生对学术问题的敏感性,对文本和材料的判断力,以及思维的逻辑性和对生活世界的洞察力。通过研读经典,可以让学生以历史主义的眼光去理解过去的哲学,并从中领悟到事实上过去哲学所提出的问题往往以新的形式出现。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或原典,它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留下来的思想资源,又是有待于我们进行创造性诠释的文本。也正因为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一直保持着它的开放性,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20世纪东西方世界的发展,直到今天并仍将继续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硕士生教育,一定要注重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哲学和哲学教育应使我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直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所以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不仅是学科创新的重要前提,而且也是重新恢复哲学理想、赋予哲学和哲学教育以生气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7:184.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5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0.

[6]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

哲学硕士论文篇2

人们在没有研究语言之前已经在言语了,人们在没有研究思维之前已经在思维了,但这种言语和思维是自发的,只有对言语和思维有了反思,人们的言语和思维才变成了自觉的。时光荏苒,犹白驹过隙。转眼之间笔者已经从一个研究生变成了培养出多名研究生的导师,毕业的硕士生已过半百,博士生近20人,指导的硕士论文有3篇获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多篇硕博论文获学校优秀硕博论文。反思自己20余年来走过的指导研究生的历程,的确有一些虽具普遍性但也有特殊性的体会,主要是早确定培养重点、早定题、早出成果的“三早”模式。相信对这些体会的反思和总结会使自己从培养研究生的自发状态渐入自觉状态,从而为以后的研究生培养提供一面理性之镜。

一、早确定培养重点

中国最早的大教育家孔子虽然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但也根据人的智力和学习态度把教育对象分成“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学”等不同的类型,此种划分虽然包含有先验论的色彩,但也指出了人在智力和后天学习方面的差异。先秦儒家和墨家都讲爱,墨家讲的是兼爱,儒家讲的是差别爱,而由近及远、由亲至疏的差别爱才是现实的爱。所以,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底蕴形成有差别的针对性培养思路,从而突出重点应该是合情合理的。自己所在的黑龙江大学哲学学科是一级博士点学科。由于每年本科的招生数量有限,又地处偏远,多数本科生的考研目标是国内著名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等,因此硕博的生源比较复杂,科班出身的考生较少,多数都是跨专业的学生。

面对复杂的生源现状,笔者确定了差别培养的原则,即在学生和导师互选之后即确定重点培养的对象,而确定重点培养对象的依据主要是学生的未来志向。有的考公务员,有的直接工作,有的考博或未来专注学问,后者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对象。已经毕业的重点培养对象中,有的已经获得北京大学的博士学位,也有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的,从事教学科研的学生多数都已经晋升副高职称,其中一些人已经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为所在高校的学术骨干。如已毕业的博士康宇已经完成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出版3部专著,在《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文史哲》等杂志发表数十篇论文。已毕业的博士郑秋月、曹威也都承担有中国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并出版有自己的专著,在《哲学研究》等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他们都已经成为本单位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目前,笔者依然坚持差别培养的原则,对于将来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相信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早定题

哲学硕士论文篇3

二、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原因分析

1.自然辩证法课程学科属性不明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的首要原因应是该课程学科属性不明。“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名称源于1925年在苏联首次公开出版的恩格斯著作《自然辩证法》。1956年我国在制定全国十二年(1956—1967)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时,首次确认恩格斯所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处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一门独立科学,暂定名为“自然辩证法”。自其诞生以来,关于其学科归属一直争议不断。主要是三种意见:一是认为应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其基本依据为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由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与思维辩证法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二是等同于哲学学科门类中“哲学”的“科学技术哲学”,其基本依据是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内容和观点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自然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当代形态。三是认为“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并不是作为一个学科而是作为一个“学科群”在发展,其基本依据是这门课程具有“马列、哲学与政治”三门课程的属性。而根据《意见》制订的教学大纲则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的学科分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面并没有“自然辩证法”二级学科。

2.学科组织体系不顺,师资队伍水平偏低由于学科属性不明直接导致学科组织体系不顺,表现为自然辩证法课程在《意见》中明确规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其课程应归属于承担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独立教学实体二级单位,一般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但许多重点大学一般都有专业的哲学院系,甚至设有科技哲学专业,这些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一般由这些哲学专业院系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科技哲学相关内容展开,大大削弱了该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由于“自然辩证法”学科有明显的“大口袋”特色,即该学科具有开放性、动态适应性、交叉性、跨学科性等特点,这实际上对任课教师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自然辩证法教师大都是文科背景出身,自然知识匮乏,更谈不上紧跟最新科技前沿成果。

3.课时数较短和教学内容丰富性之间的矛盾自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学已按照《意见》和新的教学大纲全面展开。《意见》规定将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从必修课(3学分,54学时)调整为选修课(1学分,18学时)。经过2012年、2013年两个教学周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明显感觉到与自然辩证法课程丰富的教学内容相比,18个课时过于短少,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而在2013年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的过程中又增加了十精神的相关内容。主要是在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三个方面,将十的新观点、新提法体现在大纲的各个章节中。[1]65这使得两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有效性路径分析

1.加强自然辩证法课程学科建设是基础当前“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学科定位。学科定位的基本依据在于准确理解学科的研究对象。2012年版教学大纲将“自然辩证法”定义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虽然在表述上同1979年版、1991年版以及2004年版全国统编讲义或教材略有不同,但其基本观点都是一致的,即“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的方法。这种观点显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板块化理解的产物,即将马克思主义简单的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规律)、科学社会主义(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界的认识规律)。实际上,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著作中所阐释的“自然”其内涵绝不仅限于自然界,是包含“社会和思维”意义上的自然,是全部现实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全书内容的安排上,既讲“各门科学的辩证内容”,也讲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原因。如这样理解自然辩证法,是不是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相混淆了呢?显然不是,前者强调的是对全部现实世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后者则强调的是在掌握前者的基础上,对全部现实世界能动的改造,即社会实践。这同科技哲学的研究对象———人们对自然、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根本不同的。所以,为了自然辩证法和科技哲学的共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再设一个“自然辩证法理论”二级学科,哲学门中保持现有“科学技术哲学”二级学科,是个不错的选择。

哲学硕士论文篇4
哲学硕士论文篇5

阿错和著名语言学家邢公畹先生(中)、曾晓渝先生在一起。

小阿错在班上虽然年龄最小、个子最矮,但他的成绩却是最好的,每次考试都是第一。9岁上小学四年级的他,试着提前报考中学,不想在许多应届生都落榜的情况下,他顺利地考进了县中学。然而,当父亲送他到学校后,发现儿子的身高还不及食堂打饭的窗口。而中学离家有一整天的路程,不可能走读,没办法,父亲只有将小阿错又领回了家。第二年,阿错又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再上县城初中。

他的大学是从偏僻乡村小学读出来的

1982年7月,阿错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自治州首府的康定师范学校,4年后又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被分到一个当时还不通公路、离县城需要徒步4天路程的乡村小学教书。阿错任教的地方,在深山峡谷,人烟稀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艰苦程度用三言两语很难描述清楚。但是,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清贫的生活可以使人奋发向上。更何况,神秘的雪域高原是养育勤劳、智慧藏民族的摇篮,朴实善良的藏民是无数优秀后生的良师益友。阿错生活在清贫艰苦,然而却淳厚温暖的同胞关怀之中,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意义。

历代的藏族精英才子,无不重视广泛知识的学习,往往都是集诗文书画音乐医学乃至各种工巧技艺于一身。阿错深受先祖余风的熏陶,在教学之余,也广泛学习哲学、文学创作、绘画雕塑、器乐演奏,以及裁缝、木工、石匠和电器修理等等种种知识技艺。他的泥塑作品《本教师祖登巴西绕像》、《四臂观音像》、《文殊菩萨像》等被请进了佛寺庄严之堂;他在松枝光和煤油灯下写出的小说、散文和诗歌在《文学》、《四川文学》、《贡嘎山》等报刊上发表。甘孜作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名单上很快有了阿错的名字;阿错还经常为家乡和工作地的乡亲义务修理收音机、录音机,甚至缝制衣裳等等。为了知识更新和继续深造,阿错参加了国家举办的自学考试。每一次考试,从乡村小学到州府康定,他要先步行翻山越岭4天、然后搭拖拉机一天、再转乘汽车一天,仅来回徒步行走得都得八天时间。四年如一日,最后他取得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位,成为一名在山村里读出来的大学生。

有人计算了一下,阿错徒步赶考的路程竟然有了5000多里。1995年《四川日报》以《阿错徒步赶考2600公里》为题报道这一消息。徒步赶考5000里,这也令他十分自豪:这个距离正好是从他家乡到拉萨朝圣的来回路程,那感觉就像是真正徒步朝圣了拉萨一样,感觉自己的意志在某种程度上接受并通过了一种考验。

然而,在阿错的记忆里,这段日子最令他感动和难忘的是,同事们对他的支持、质朴善良的乡亲对他心灵的感染和熏陶、家人对他的关怀和期望,以及赶考途中借宿给他的老乡们,还有独自穿越雪山、草原、峡谷、密林时从大自然中获得的体悟和感动。1994年,阿错从乡村调进县委从事宣传工作。工作的需要让他承担起从未接触过的电视新闻报道,阿错又很快熟悉了影视拍摄和编辑工作,一个人独立承担编剧、采访、摄影、解说词撰写与后期编辑制作工作。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他不但采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还独立创作了极富特色的电视专题片:《自强不息雅曲卡人》、《程章是一座山》、《春风化雨甘露来》、《雅江县贫困乡调查纪实》等。这些专题片陆续在县里播出,有两部还在地区电视台播出。这一切为所在单位赢得了省州有关部门的嘉奖,同时也为他五花八门的爱好和作品增添了新的内容。

不畏劳苦才能有丰厚回报

藏族有句谚语:只有付出房屋大的辛劳,才有希望得到桃仁大的收获。马克思说得更精辟: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援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l997年对阿错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个走路走出来的大学生,终于第一次真正走进入大学的殿堂:到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进修经济哲学课程。阿错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一年的进修时间里,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他还自学了日语。阿错的自学进度神速,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开始一点都不懂日语的阿错居然通过了全国硕士生入学公共外语统考。

进修一年后的阿错,参加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打算以此来检验一年的学习。结果,本科学习汉语文专业的阿错,跨专业报考,竟然以哲学专业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被西南师范大学录为“计划内统招”硕士研究生。其成绩不仅在所报专业是第一名,在整个各地报考西南师大的近千名考生中,也是屈指可数。从深山走出来的阿错,轻而易举地挤过了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由哲学硕士到语言学博士

两年后,阿错以优异的学习和科研成果提前一年获得硕士学位。当年数百名毕业研究生中,只有3名是提前毕业,而阿错是其中唯一的文科类提前毕业生。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他不但在哲学专业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且在语言学研究、文学创作等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西南师大导师们的指导下,写出了36000字的语言学论文《语言自然接触下的“克里奥耳语”》,后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语言研究》上。他成为在读期间在两个不同学科的核心期刊上都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的硕士生。

20世纪,语言哲学在西方哲学中异军突起。作为哲学专业的阿错,由哲学而语言哲学,由语言哲学而语言学,他逐步对语言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语言学曾被视为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从事和理解的深奥而生僻的学问,其研究方法更接近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又被称作文科中的理科。阿错对此似乎一点也不畏惧,他又开始自学语言学的课程。于是,硕士生期间,他不但出色地完成了哲学硕士学业,还进一步自学了《音韵学》、《历史语言学》,以及古今汉语词汇、语法和方言方面的知识。在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的当年,他跨专业报考了南开大学语言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在该年度报考南开大学此专业的二十余名考生中,有研究生导师、教授、副教授,只有阿错一人是应届硕士研究生,自然也是唯一一个跨专业报考的考生。然而,成功仍然是青睐阿错的,他以第二名(平均85分)的成绩通过了博士入学考试。这个成绩只比第一名低4分。要知道,和这些在相关领域学习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佼佼者相比,阿错只是个从其它专业跨转报考的应届生。他最终以高出统招线24.6分的优异成绩,被南开大学录为计划内统招博士研究生,成为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一流名校的第一位藏族博士研究生,也是中国第一位藏族语言学博士。

南开大学优秀博士生

南开大学中国语言学博士点,是著名语言学家邢公畹先生所开创的、国内第一批批准设立的博士点之一。邢公畹先生在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领域成就斐然。如今的南开语言学专业,更是拥有强大的一流学者阵容,和先进的软硬件设施条件,是国内汉藏语研究的重镇。阿错直接受业于邢公畹先生的嫡传弟子、王力语言学奖获得者和教育部首批“跨世纪新人”学者曾晓渝教授。南开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条件,严格的专业训练以及高水平的专业指导,使得阿错如虎添翼,更加奋发向上。博士在读仅两年,就有了9篇学术论文共12万余字发表,连续两年获得南开大学三等、一等奖学金。

语言接触研究,被认为是打开一些普通语言学难题,尤其是历史比较语言学难题的关键之一。阿错在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项目,就是语言接触研究,重点是藏、汉语言接触。他第一次发现和报道了分布四川境内的一种极其特殊的藏、汉语言混合语言――倒话。又深入青海调查了另外一种藏汉混合语桑格雄语(五屯话)。

哲学硕士论文篇6

一、政治

1.《辽朝政治中心研究》,肖爱民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

2.《契丹史论证稿》,陈述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

3.《契丹辽文化论集》,孙国军、李春林主编,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4年。

4.《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日)杉山正明著,乌兰、乌日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5.《横扫千军如卷席:女真灭辽的故事》,赵永春、赵丽著,商务印书馆,2014年。

6.《宋辽风云》,林林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年。

7.《刀锋上的帝国:宋辽夏金元乱史》,马兆锋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

7.《辽金史研究中的正统观》,景爱,《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期。

8.《坚持多民族的大一统观 摒弃偏颇的“正统观”――以辽金史研究为例》,何天明,《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期。

9.《试论清人的辽金“正统观”――以辽宋金“三史分修”“各与正统”问题讨论为中心》,赵永春、张喜丰,《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10.《辽金史研究理论方法的回顾与思考》,张志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1.《辽宋夏金政权历史地位辨》,梁斌、石艳,《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2.《“辽”国号新解》,姜维公、姜维东,《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3.《大辽本非契丹国号说》,林鹄,《中华文史论丛》,2014年第4期。

14.《辽天祚朝“皇太叔”名号的政治文化解析》,邱靖嘉,《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

15.《论辽朝的政治中心――从中国古代北方行国政治中心谈起》,肖爱民,《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6.《〈辽史〉、〈金史〉中的老人星》,何慕,《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7.《辽朝“因俗而治”统治政策的实现方式及存在论意义》,吴纪龙,《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8.《契丹的社会构造和两种支配体制的确立》,(韩)罗永男,《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9.《辽金时期自然灾害的统计分析与政府的防灾救灾措施研究》,刘玮玮,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0.《辽代社会保障救助事业研究》,朱蕾,《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21.《辽代后期契丹腹地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原因》,张国庆,《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22.《辽金元时期生态保护举措初探》,毕季菡、李莉,《河北林业科技》,2014年第2期。

23.《辽初汉官群体研究》,李月新,《兰台世界》,2014年第25期。

24.《试论辽代汉官集团的地域性特征――以考古发掘墓葬为中心》,齐伟、都惜青,《苏州文博论丛》(第五辑),文物出版社,2014年。

25.《辽初汉族集团的形成与演变》,郑毅,《学理论》,2014年第11期。

26.《辽朝统治者的“崇儒”理念与政治实践》,郑毅,《学理论》,2014年第12期。

27.《论辽代后族与辽代政治》,路F,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8.《辽金时期辽阳渤海人政治活动轨迹考》,刘肃勇,《东北史地》,2014年第5期。

29.《辽圣宗朝统治阶层中的契汉矛盾》,冯科,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0.《试论东丹国及其政权的性质》,唐烈,《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31.《辽世宗、枢密院与政事省》,林鹄,《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2期。

32.《辽代大理寺探讨》,杨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6期。

33.《从〈辽史〉看契丹的基层组织管理》,程嘉静,《兰台世界》,2014年第11期。

34.《契丹辽朝州县行政管窥》,王明前,《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35.《辽代五京留守研究》,王旭东,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36.《辽代上京留守选任研究》,王旭东,《学术探索》,2014年第7期。

37.《也谈辽宰相的南、北与左、右问题》,王曾瑜,《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38.《辽代地方要员选任方式浅议》,康鹏,《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39.《辽代职官考核制度探析》,武玉环,《史学集刊》,2014年第3期。

40.《辽代职官考核与升黜制度研究》,朱良娟,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41.《辽朝供奉官考》,孙伟祥,《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42.《辽朝官员的丁忧与起复》,张国庆,《东北史地》,2014年第1期。

43.《石刻所见辽朝捺钵“随驾”官考探》,张国庆,《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44.《辽代于越职官研究》,陈耀宇,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45.《辽朝监察制度的民族特色及作用》,付文武、杨发源,《兰台世界》,2014年第27期。

46.《辽代再生礼小考》,李月新,《北方文物》,2014年第1期。

47.《契丹祭山礼仪考论》,吕富华、杨福瑞,《北方文物》,2014年第3期。

48.《辽朝辍朝制度研究》,崔学霞,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49.《碑志所见辽代高官丧葬述略》,谷丽芬,《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50.《文化认同视阈下的辽代立法与司法实践》,李玉君,《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1期。

51.《辽代法律中的酷刑》,付爱云,《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52.《辽代东北路统军司考论》,王雪萍、吴树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1期。

53.《府州折氏与辽的关系》,高建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5期。

54.《辽宋对界河越界行为的处置》,张宏利,《东北史地》,2014年第3期。

55.《论“澶渊之盟”后的契丹跨界入宋者》,徐世康,《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56.《论白沟的宋辽历史文化遗产》,丁建军、张冲,《河北学刊》,2014年第3期。

57.《辽朝使宋国信使研究》,苏丹,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58.《宋朝遣辽使臣群体出身研究》,王慧杰,《北方文物》,2014年第3期。

59.《北宋使臣监察启示录》,王恩山,《辽金西夏研究2012》,同心出版社,2014年。

60.《北宋使臣监察启示录》,王恩山,《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61.《由澶渊之盟看宋辽交聘制度》,郭松雪,《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62.《宋代出使文学研究》,陈大远,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63.《两宋与北朝交聘诗之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白金,《文学评论丛刊》(第十五卷第二期),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64.《试论苏颂“使辽诗”中的爱国情怀》,胡彦,《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

65.《宋辽战争中武将的便宜行事权》,王轶英、史改侠、李娜,《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7期。

66.《北宋熙丰时期二府与对辽关系决策》,陈朝阳,《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9期。

67.《地缘政治视野下高丽和辽、宋关系探究》,胡婷,《东北史地》,2014年第4期。

68.《辽朝海军考述》,张宏利,《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69.《辽朝军队的军兵种研究》,刘雄,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0.《辽朝边防研究》,杜鹃,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1.《北宋对辽军事策略的三次转变(974―989)》,马萌,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2.《论北宋对辽间谍政策》,王轶英,《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73.《辽宋时期谍战的运用》,屈罗木图,《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74.《宋辽战争:宋初军旅诗的内核》,袁君煊、肖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75.《“驱驰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杨家将〉中辽宋边疆民族关系探析》,吴景山、强进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76.《“驱驰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杨家将〉中辽宋边疆民族关系探析》,吴景山、强进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77.《论辽初经略燕云十六州及其历史意义》,郭丽平,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8.《试析契丹与刘仁恭政权的幽州博弈》,,《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79.《辽金争夺兴中府及其影响》,吴凤霞、王彦力,《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80.《辽对高丽的第一次征伐新探》,陈俊达,《邢台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二、经济

81.《中国农业通史:宋辽夏金元卷》,曾雄生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

82.《辽宋金时期的水旱灾害、水利建设与经济重心的转移――以黄淮海地区和东南江淮两浙地区为考察对象》,关树东,《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83.《辽金时期依附关系研究――以官户、监户、驱、二税户为例》,高玉平,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84.《宋辽金时期赋税――中国税史之四》,蔡昌,《财会学习》,2014年第6期。

85.《从出土的铁制农用工具探讨辽代朝阳地区的农业经济生产状况》,王冬冬,《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86.《从辽代窖藏古钱看辽代货币制度的特点》,王彦力,《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87.《一种鉴定西夏、辽、金、元代钱币辅助方法的探讨》,万泉,《中国钱币》,2014年第6期。

88.《从辽王朝货币制度看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李芳,《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3期。

89.《浅谈辽代钱币的流通问题》,任雁,《文物世界》,2014年第3期。

90.《从辽代的政治制度演进和经济发展谈辽钱的种类和版别》,唐武云,《金融经济》,2014年第4期。

91.《辽金元代白银的使用及货币化的逐步确立》,苏利德,《内蒙古统计》,2014年第6期。

三、民族

92.《契丹古代史研究》,(日)爱宕松男著,邢复礼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年。

93.《金代契丹人研究》,夏宇旭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94.《辽朝人口总量考》,杨军,《史学集刊》,2014年第3期。

95.《契丹始祖传说与契丹族源》,杨军,《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96.《蒙元时期契丹民族的分布浅述契丹民族的走向》,包乌日斯嘎拉、塔娜,《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97.《亡国遗民的军功:金朝对外战争中的契丹将士》,夏宇旭,《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98.《金代契丹族地方官的政治活动及作用》,夏宇旭,《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99.《论金代契丹人反金斗争及其特点》,夏宇旭,《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00.《试论施甸长官司的文化价值取向》,陈世装,《金田》,2014年第11期。

101.《云南保山地区契丹后裔乙肝危险因素分析》,林牧、蒋锡超、申元英,《大理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102.《达斡尔族起源不容歪曲――驳“大宛、大夏、吐火罗就是达斡尔”说》,景爱、陈志贵、吴丽华,《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103.《达斡尔族歌舞的产生和演变》,景爱,《东北史地》,2014年第5期。

104.《达斡尔族文化形态概述》,刘丽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05.《传承千年的达斡尔族曲棍球文化》,孙岩,《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第10期。

106.《达斡尔族“颇列”渊考》,鄂金伟,《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23期。

107.《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文化探骊》,白志忠,《山东体育科技》,2014年第4期。

108.《也谈辽代的乌马山奚――兼与任爱君先生商榷》,葛华廷,《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09.《辽代奚境变迁考论》,毕德广,《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3期。

110.《略论辽朝部族的范围》,张宏利,《湖湘论坛》,2014年第6期。

111.《辽五国部族属探微》,杨海鹏,《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12.《〈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再释――兼论辽宋夏金时代的“回回”》,汤开建,《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13.《论辽金时期朝鲜半岛女真人分布》,沈岩,《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3期。

114.《辽金时期的弘吉剌部及其与乞颜部关系》,康建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15.《说“舍利”――兼论契丹、H、突厥的政治文化互动》,孙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4期。

116.《奚与契丹的关系探讨》,王丽娟,《北方文化研究》

(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117.《打破鄂尔浑河传统:论公元840年以后黠戛斯对叶尼塞河流域的坚守》,张国平,《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18.《宋辽金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侯胜一,《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8期。

119.《海东青与辽灭金兴――以“鹰路斗争”为中心的考察》,聂传平,《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20.《金代女真的政治认同与对辽政策的转变》,王耘,《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21.《论入金辽人、宋人入金后的遭际》,孙明材,《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5期。

122.《降金辽人、宋人降金原因探析》,孙明材,《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6期。

123.《论入金辽人、宋人的理政措施及实效》,孙明材,《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第9期。

124.《契丹与高句丽关系考述》,孙炜冉、李乐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125.《契丹与突厥的关系及影响》,刘治川,《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26.《论唐朝对契丹的政策》,刘治川、肖忠纯,《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9期。

127.《辽代末期渤海遗民起义及反抗活动探析》,仉惟嘉,《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128.《辽代契丹人汉化问题研究――以风俗文化为中心》,陈程程,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29.《滇西契丹后裔民族融合原因初探》,蒋新红、杨庆玲,《保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四、人物

130.《辽金西夏风云人物》,《辽金西夏风云人物》编委会编写,沈阳出版社,2014年。

131.《铁马红颜:萧燕燕》,姜正成主编,中国财富出版社,2014年。

132.《阿保机之“龙眉宫”及相关问题浅探》,葛华廷,《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33.《阿保机建立契丹的主要途径》,任爱君、王飞,《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34.《到白城春捺钵的四位辽皇帝》,戴丽娟,《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35.《自我的退缩、迷失、放逐――辽穆宗精神人格分析》,岳淑丽、,《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

136.《关于辽长寿公主和延寿公主的几个问题》,史风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1期。

137.《关于辽朝后族室鲁的几个问题》,史风春,《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5期。

138.《耶律和鲁斡、耶律淳父子与辽末政治》,关树东,《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39.《试论“耶律倍请兵后唐”之乌有》,耿涛,《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第3期。

140.《浅析耶律倍未能继位及其被封东丹王之因》,耿涛、李佳桧,《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41.《耶律大石西迁对中亚地区的影响》,杜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142.《走进契丹汉人耿崇美》,李月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1期。

143.《悲剧型的契丹名将耶律余睹》,都兴智,《东北史地》,2014年第5期。

144.《辽末金初人物耶律余睹研究》,侯震,《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45.《大小武州城与辽国宰相虞仲文》,彭图,《五台山》,2014年第7期。

五、社会

146.《辽金社会与文化研究》,武玉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47.《契丹巾帼:辽代契丹族女性研究》,张邺主编,民族出版社,2014年。

148.《从石刻史料看辽代社会生活》,赵芮彬,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49.《辽代皇家鹰猎之海东青》,邵连杰,《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50.《辽朝宗教文化之契丹人的原始》,孙国军,《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51.《论巫教在契丹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孙国军、杨福瑞,《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

152.《辽代人丧葬观念刍议――以石刻文字资料为中心》,张国庆,《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53.《从辽金至今的巫术演变考察》,(韩)赵容俊,《中国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

154.《论巫术在契丹对外战争中的作用――以契丹与中原政权的战争为中心》,马驰原,《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55.《契丹族社会生活中萨满文化研究》,杜美林,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56.《辽时期吉林西部草原契丹民族的信仰习俗与传承》,张树卿,《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57.《从考古发现看辽上京地区契丹人习俗》,杨婷婷,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58.《辽代阜新的契丹文化》,李琳、张慧,《兰台世界》,2014年第6期。

159.《再论契丹射柳习俗之起源》,张强,《兰台世界》,2014年第7期。

160.《飞翔的图腾――海东青》,宋晓君,《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20期。

161.《契丹国舅别部世系再检讨》,苗润博,《史学月刊》,2014年第4期。

162.《萧和家族在辽代社会的地位与影响》,张志勇、齐伟,《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63.《辽代汉人四大家族仕宦问题研究》,吉孝青,长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64.《辽代玉田韩氏家族研究》,于超,长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65.《辽代刘祜家族研究》,马春红,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66.《辽代萧孝恭家族的族属及其文化特征》,任大卫,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67.《从东平吕氏家族看辽金时期的社会变迁》,苗霖霖,《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68.《北方游牧民族收继婚俗中的女性――以辽金元为例》,贾淑荣,《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5期。

169.《时新花样尽涂黄――辽代契丹女性“佛妆”考》,王子怡,《装饰》,2014年第3期。

170.《从辽代石刻看辽代社会中的贤妇观》,张敏,《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71.《辽代石刻中所反映的辽朝母仪规范》,张敏,《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172.《论辽代的捺钵文化》,王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73.《契丹捺钵文化研究》,汪澎澜,《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74.《辽代四时捺钵体制及其影响试析》,孙雪江、张博程,《考试周刊》,2014年第45期。

175.《浅析契丹服饰对中原服饰的影响》,靳运洁,《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年第10期。

176.《辽朝的宴饮活动》,周洁,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77.《辽金西夏少数民族天然材料包装》,彭建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178.《辽金西夏少数民族天然材料包装研究》,彭建祥,《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179.《从河北宣化辽墓文物看宋辽家具的发展状况》,刘显波,《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1期。

六、文化

180.《契丹辽文化论集》,孙国军、李春林主编,现代出版社,2014年。

181.《契丹小字词汇索引》,刘浦江、康鹏主编,中华书局,2014年。

182.《儒风汉韵流海内: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刘扬忠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

183.《辽代沈北地区契丹人物质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以辽墓考古资料为中心》,张国庆,《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84.《10―12世纪宋辽金服饰文化的交流》,郭志伟,《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85.《辽朝腹地城镇的文化特征考》,张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86.《辽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高福顺,《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87.《辽代释褐进士群体的文化使命――以翰林院、国史院、起居舍人院考察为中心》,高福顺,《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188.《辽朝科举考试年限考论――以圣宗统和六年以后为中心》,高福顺,《东北亚研究论丛》(第七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189.《辽朝的教育与科举》,黄凤岐、燕煦,《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90.《探寻辽代儒学教育的发展、兴盛及其衰落成因》,贾云飞,《兰台世界》,2014年第9期。

191.《辽朝私学教育对当时教育的影响》,程清旭、石茶、胡凤娟,《兰台世界》,2014年第12期。

192.《浅析辽代的官学、私学及科举制度》,李向东,《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年第6期。

193.《儒学在辽代的传播及其影响和作用》,丛溆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94.《论辽代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建树与儒学发展》,马燕茹,《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年第3期。

195.《从辽代考古资料看儒学在辽代的发展》,许宁宁,《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第1期。

196.《〈古俗字略〉与〈龙龛手镜〉注音释义对比研究》,叶穗、郑贤章,《怀化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197.《契丹小字〈故耶律氏铭石〉考释》,刘凤翥,《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0期。

198.《内蒙古大学所藏契丹字文献》,高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99.《读谜谈解――补说〈刍拈墓志〉》,即实,《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0.《再论契丹文天干阴阳之别》,吴英矗《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1.《契丹语“那可儿”考》,吉如何,《北方文化研究》 (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2.《契丹语“那可儿”考》,吉如何,《蒙古学集刊》,2014年第3期。

203.《A Supplementary Note on“Khitan”in Tangut Historical Records》,Nie Hongyin,《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4.《Reign Titles of Jin Dynasty in Khitan Small Script Inscriptions》,Sun Bojun,《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5.《The Khitan Lexical Tetrachoricism》,John Tang,《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6.《辽圣宗时代契丹大字官印考证》,陶金,《华西语文学刊》(第十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

207.《辽圣宗时代契丹大字官印考证》,陶金,《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208.《契丹大字〈耶律昌允墓志〉研究》,白明霞,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09.《试论鲜卑语、契丹语和满语的关系》,戴光宇,《满语研究》,2014年第2期。

210.《Koreanic―Serbi-Mongolic ethnolinguistic contact before the Mongol Empire――Two possible Early Middle Koreanloanwords in Kitan》,Andrew Shimunek,《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11.《从最新研究成果谈起契丹文字概貌》,武内康则撰,德力格日呼译,《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12.《探究辽代音乐的风格》,谢建洲,《大舞台》,2014年第9期。

213.《辽金散乐初探》,安晓霞,《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214.《唐宋音乐对契丹民族音乐发展的影响》,蒋诏宇,《兰台世界》,2014年第30期。

215.《辽代散乐的文化特质研究》,卫丽军,《兰台世界》,2014年第33期。

216.《试论契丹音乐与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交融》,贾增辉,《音乐时空》,2014年第8期。

217.《东北地区辽绣艺术的发展历史与市场开拓研究》,张烁,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18.《浅谈辽绣艺术的历史沿革和表现技法创新》,白丽,《时代漫游》,2014年第3期。

219.《辽代契丹族男性服装研究》,闫献冰,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0.《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辽代彩塑服饰研究》,杨俊芳,《美育学刊》,2014年第2期。

221.《大同华严寺辽代彩塑菩萨服饰特点初探》,聂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222.《大同华严寺辽代彩塑纹饰类型及特点研究》,聂磊,《美术界》,2014年第5期。

223.《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金佛造像服饰艺术浅析》,武丽、彭景跃,《艺术评论》,2014年第12期。

224.《辽代后族墓葬艺术研究――以关山、库伦辽墓群为中心》,魏聪聪,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5.《辽代汉人墓葬兼容并包的艺术特征――以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为中心》,张楚翘,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6.《以岩山寺壁画为例浅析辽金时期寺观壁画绘制方法与材料运用》,董卓,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7.《辽代花鸟画研究》,张雪婷,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8.《水彩画与辽代壁画的比较研究》,李宇亮,《美术界》,2014年第6期。

229.《辽代壁画及其高仿作品》,阿敏布和,《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

230.《耸立千年的辽代佛塔建筑之艺术探源》,张琳琳、陈春伟,《兰台世界》,2014年第34期。

231.《北京天宁寺塔的型制与装饰艺术研究》,李烽,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32.《北镇崇兴寺双塔砖雕艺术研究》,张睿,《文教资料》,2014年第21期。

233.《抚顺高尔山辽塔雕饰的艺术研究》,李焕,《美术大观》,2014年第12期。

234.《下华严寺菩萨造像的艺术特点》,许韶华,《雕塑》,2014年第4期。

235.《辽代佛教造像艺术浅论》,任丽俊,《美术界》,2014年第6期。

236.《辽代真寂之寺石窟佛像造型风格与契丹文化的融合研究》,魏凤岚,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37.《辽金时期佛教造型艺术的演化》,亢楠,《文学教育》(下),2014年第11期。

238.《内蒙古扎鲁特旗大黑山人面岩画》,闫洪森、娜木罕,《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7期。

239.《从晋北宋辽金寺观壁画的遗存看山西寺观壁画的历史文化价值》,魏卞梅,《包装世界》,2014年第5期。

240.《辽朝体育活动考略》,李际麟,《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

241.《以契丹族为主体的辽代体育文化特色研究》,王修方,《兰台世界》,2014年第3期。

242.《“策马草原”的辽金时期马球运动溯源》,赵涛,《兰台世界》,2014年第15期。

243.《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射猎军事体育活动探源》,吕星云,《兰台世界》,2014年第24期。

244.《五代时期契丹辽朝军事体育研究》,赵涛,《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245.《我国古代契丹族斗鸡分析》,漆琼,《兰台世界》,2014年第9期。

246.《辽代的图书出版与书籍传播诸问题论析》,施国新,《理论月刊》,2014年第6期。

247.《简论辽金时期的山西刻书业》,裴兴荣,《辽金元文学研究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哲学硕士论文篇7

一、引导硕士生继续保持刻苦、认真的学风

当前,不少人上硕士研究生只是为了拿张文凭,以便找份较为理想的工作,而不是为了从事研究,因而,读研期间的学研态度非常散漫。在一年多的课程学习期间,一些硕士生上课经常迟到,甚至经常旷课。硕士生的许多课程属选修课,一些授课教师为了吸引足够的学生上自己的课,平时出勤管理和期末成绩考核都不严格,个别学生甚至数月或整年不上课,期末考核仍然过关,甚至还能得不低的成绩。遇上出勤管理较严的老师,一些硕士生为了出去代课或打工挣钱,甚至还找无关的人“替其上课”。基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在酝酿毕业论文开题的半年里,更多的硕士生外出代课或打工,把开题的事儿抛到脑后;待到开题前三五天,才慌忙到优秀硕博士上看别人的毕业论文,把某些论文改造成自己的论文框架――开题报告,蒙混过关。开题后近一年时间里,一些硕士生要么代课或打工,要么忙着考各种证书,而且在最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又四处跑着找工作,很少查阅与毕业论文相关的资料,也不认真考虑论文写作,直到离答辩前一个月左右,才开始上网搜索别人的论文,以拼凑自己的论文;结果拿出的英语论文语言错误到处都是,内容观点或站不住脚,或逻辑漏洞百出,更有甚者,一些人的毕业论文绝大部分是抄来的……

针对如此的读研风气,硕士生导师在其指导学生入校之日起,就应严格要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其珍惜读研机会,鼓励其继续保持准备考研阶段的刻苦、认真的学风,并让其明白,若不踏踏实实地学习,达到最基本的学业水平,毕业时连按时拿到文凭也会成问题。其次,导师要根据所指导硕士生的研究方向,给其推荐一些必读书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与所带的硕士生就其最近学习的内容、研读的书籍等进行座谈。这样不仅可以适时地答疑解惑,避免一些硕士生“常年见不到导师的面”的抱怨,又可以督促硕士生,让其不敢偷懒,以避免一些硕士生该毕业了导师推荐的书还“没来得及”看的现象。第三,导师不仅自己上课要加强考勤管理,而且要与其他授课导师经常沟通,了解所指导硕士生的课堂出勤情况,及时发现个别学生经常缺课的原因,以便及时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四,导师要至少提前半年开始指导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开题,在开题之后一年左右的毕业论文写作时期,要督促其继续认真查看相关文献资料,尽早动手写论文,并经常了解和帮助解决他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五,相关授课教师和培养单位要严格硕士生的课程考核、开题和答辩管理,使任何不合格的硕士生都不能毕业,以对下届硕士生起警示作用。

二、指导硕士生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

在本科阶段,许多学生只满足于学习几本相关教程,考研时,又只是反复复习几门必考课程,因而成为硕士生后,知识面非常有限。有的导师在其硕士生入校后,就给其确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仅推荐了与其毕业论文直接相关的书籍,完全忽视许多硕士生实际上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缺乏全面、透彻的了解这一事实。就英美文学专业来说,不少硕士生连“什么是文学”都说不清楚,别说用英语就是用汉语写文章也不完全能写通顺,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完全能恰当运用。鉴于此,硕士生入校后,英美文学专业的导师应引导其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应让硕士生清楚,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史哲“不分家”,研究文学有看不完的书籍;同时,应围绕“英美文学”既是“英美”的文学,又是“文学”,且是“西方”的文学这一特质,给硕士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籍。这些书籍可涉及以下类型:

第一,英美文学背景知识类。包括外国文学史(或欧美文学史);世界文化史(或文明史),英国通史(或文化史),美国通史(或文化史);西方哲学史,西方美学史。这类书籍导师可鼓励硕士生读英文版的。

第二,文学原理、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理论史类。这类书导师应要求硕士生读英文版的,例如Rene Wellek等所著Theory of Literature,Jean Paul Sartre的What is Literature?,I. A. Richards的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Wilfred L. Guerin等所著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Richard Harland的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Raman Selden等所著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英美作家从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西方文化(包括文史哲)的影响,较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西方文论史,可以深化研究者对有关作家、作品的理解。而较全面地了解西方现当代文论,可以增强研究者的洞察力,为评论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提供适宜的理论基础。

第三,中国文学作品、中国文学史、中国美学史(或文论史)类。鉴于国内绝大多数外国文学论文是用汉语写作和发表的,倡导英美文学专业的硕士生读一些中国的文学作品、文学史、文论史,不仅可以使其开阔视野,加深对文学的认识,提高文学欣赏水平,而且可以使其具有较好的文学功底和汉语文学水平,使其在文学鉴赏和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第四,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关的文学理论和作品类。比如说,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般就要给自己的硕士生推荐较多的女性主义批评论著,及女性主义经典文学作品和最新作品。硕士生多看一些与其导师研究方向一致的书籍,研究方向或毕业论文选题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或接近,将有助于导师发挥其特长,提供更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三、培养硕士生的科研选题和进行研究的能力

一些硕士生毕业论文该开题了,还没找到题目,让导师给找题目;题目确定了,却不知如何写,反而轻信“天下论文一大抄”的谬论,东抄西拼,整篇论文没有自己的观点。为此,导师应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第一,引导硕士生在了解背景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一个切入点,然后围绕这个点有针对性地、以批判的眼光去看书。比如说,引导硕士生把英国或美国文学的某一体裁的某一个作家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以便集中精力,阅读该作家的代表作、其传记、可行的文学理论及相关文献。同时,要提醒硕士生摈弃“印在书本上的话都是完全正确的”观念,看书时要敢于质疑。如果硕士生对某一作家的作品以及相关文献非常熟悉,又具有质疑精神,他们就会发现,他人的相关评论并非“定论”,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自己有很多的话可说。

第二,要告诫硕士生,他们所选定的研究课题应是自己有独到见解可陈述的――要么是没有人研究的作品,要么用独特的视角去研究经典性作品,但无论如何,要有一些新发现,要得出一些独到的结论。这一点以第一点为基础――只有集中精力,基本读遍某一特定领域里的相关文献,才能掌握该领域的国内外动态,确定既富创新性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第三,引导硕士生进一步广泛地收集、有效地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除从本地图书馆和从网上收集文献外,导师可告知硕士生从我国的国家图书馆收集资料的便捷方式(实际上,不用去北京,就可通过一些机构,获得相关材料的复印件);如果导师的科研经费较为充足,也可资助硕士生通过“卓越亚马逊网”直接从美英两国购得最新英文原版著述。要建议硕士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收集来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一部分需反复细读,大部分只需有选择性地阅读,比如说,可通过相关著述的“索引”,查到并阅读和自己研究内容直接相关的页码的内容。阅读文献时,对他人的观点应始终秉持“批判扬弃”的态度:面对有瑕疵的论断,可做些修正,从而提出自己的论点;对自己同意的观点,可拿来引用,但要作为自己提出更高一层论断的论据。

第四,鼓励硕士生在鉴赏作品和研读文献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练就既能充分论证、合乎逻辑,又做到条理清晰、不乏文采的文学论文写作能力。要正告硕士生,搞科研、写论文,只要能提供充分的证据,在真理面前,没有长幼,没有尊卑,在文学欣赏和批评领域更是如此。要基于反复细读所研究的文学作品的感悟,并以相关参考文献为佐证,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然后就是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过程――此即论文写作。论文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层次分明。同时要建议硕士生,既然学文学专业,自己写论文时就要发挥平时阅读英、汉文学作品所积聚的文学能量,尽量使论文文笔流畅,且不输文采。

总之,硕士生招收院校、负责培养的院系、所有授课老师,尤其是责任导师,要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严格管理,善于引导,使硕士生能继续保持刻苦、认真的学风,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培养独立地进行选题和从事研究的能力。通过这样有针对性、有步骤的耐心、艰苦、综合努力,硕士生才能培养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毕业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聂珍钊.“中国的英美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闭幕词[J].外国文学研究,2004(5).

[2] 束少军.弱势族群的崛起与中国学者的学术自觉――记全国英语文学研究高层论坛[J].当代外国文学,2013(1).

哲学硕士论文篇8

台海网11月22日讯国民党“立委”邱毅等人今天上午质疑民进党台中市长候选人苏嘉全硕士论文涉嫌抄袭,民进党“立委”王幸男、蔡同荣、黄伟哲等人反击表示,硕士论文文献探讨本来就可引用出处,邱毅选在此时出招,是不是国民党候选人胡志强选情告急了,才会这样?

据中评社报道,蔡同荣、王幸男都表示,只有博士论文不能抄袭,但是硕士论文可以引用出处,依照邱毅出示的资料来看,苏嘉全被指控的部份是文献探讨的部分,如果有必要,他可以跟邱毅辩论。

黄伟哲也认为,邱毅质疑抄袭的部分,在苏嘉全170几页的论文中只有占了几页,不管是学术领域,还是大众认知,苏嘉全论文离抄袭很远,邱毅选在此时出招,是不是胡志强选情告急了,才会这样?

哲学硕士论文篇9

天津财经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财经大学之一,是一所以应用经济和工商管理学科为主干,兼有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等7大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我国最早设立国际贸易、企业管理、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硕士点和会计学、统计学博士点的院校之一。学校现设有商学院、经济学院、理工学院等12个教学系部,并设有现代经济管理研究院、房地产研究所、金融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

学科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工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统计学为天津市13个重中之重发展学科之一,金融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为天津市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学为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14个博士点、24个硕士点和工商管理(MBA)、会计硕士(MPAcc)、公共管理硕士(MPA)等专业硕士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00余人,包括教授117人、副教授226人。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4个学院,56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全部12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8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6220人,其中教授1604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032人。学校拥有221个具有现代化研究手段的实验室,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985工程”二期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5个,“985工程”二期建设科技创新平台8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其他部委重点实验室14个。

华侨大学是1960年创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是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

华侨大学现有21个学院,9个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6个硕士点,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工程硕士、建筑学硕士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2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哲学、历史学、农学、教育学10大门类,形成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华侨大学有教职员工2115人,其中专任教师1186人,正、副教授569人。

中国人民国防大学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是中国军队唯一的一所高级合同指挥院校,直属中央军委领导,担负着培养陆、海、空军军以上指挥干部,地方省级领导干部及中央国家机关部以上负责干部,并从事有关战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问题的研究,为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各总部的决策起咨询作用的任务。

国防大学是1985年12月24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人民创建初期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该校后改编为红军大学。抗日战争时期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全国解放后,为适应和平时期培养高级军事人才的需要,于50年代先后成立了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和高等军事学院,后于1969年同时撤销成立了军政大学。1985年12月,军事、政治、后勤学院合并成立国防大学。

国防大学设置有合同的战役指挥、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国防研究、院校教育管理、军事与政治理论和研究生教育等十余个专业。其中“国防研究系”国防研究专业主要培训军队正军职以上领导干部和地方省级领导干部及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正司局级以上负责干部,学制半年以内。

军事经济学院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高等军事技术院校,成立于1946年10月,是中国人民创立较早的院校之一。

哲学硕士论文篇10

引言

近几年,在社会各地高等院校扩招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数量随之上升,而就业市场的饱和不能使毕业生找到自身位置,就业面临的考验极为严峻。如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让女硕士的择业行为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择业行为研究概述

国内外各学界学者、专家都对高校毕业生的择业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国外对择业行为的理论研究集中在人职匹配理论、人格类型理论、人格发展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等。这些理论重视研究对象的主观需要、自身能力、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等内在主观因素对职业选择的重要影响,研究成果集中在个人会根据主客观条件选择职业,强调心理因素对择业行为的影响支配作用。

国内对于择业问题的研究多以择业观、择业心理、择业意愿的现状描述研究为主,而对这些行为的原因分析则侧重于对研究对象的个人因素进行分析,对于解决对策的提出则普遍以鼓励研究对象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调整心理状态以适应社会现实为主。

二、山西省女硕士择业行为特点

本研究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spss统计软件给问卷数据进行编码,总结山西省女硕士研究生择业行为的特点如下。

(一)择业心态积极性

人的心态决定人的行为。拥有怎样的择业心态决定了女硕士研究生拥有怎样的择业行为。笔者2014年10月在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师范大学发放回收的290份问卷来看,山西省女硕士研究生当时的择业心态普遍呈现乐观、积极的特点。

(二)择业价值自我性

笔者对于山西省女硕士研究生择业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女硕士研究生的择业价值观更多注重自身的发展,追求自身的利益,体现很强的功利性。

(三)择业规划盲目性

在对山西省女硕士研究生择业行为的实证研究过程中发现,女硕士研究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对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很不明确,只有少数在读研以前有过从业经验的女硕士对自身的职业规划很明确,而大部分女硕士研究生都是盲目、被动地在寻找工作。

(四)择业目标单一性

从山西省女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行为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女硕士研究生的择业目标很单一,表现在期望的择业地点、就业单位的选择结果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女硕士研究生不愿意到西部偏远地区工作,缺乏积极性、缺乏社会奉献精神,服务意识也很差,女硕士研究生的集中趋势选择是“回生源地”,靠近家乡,有亲戚朋友相互照顾,靠社会关系寻找工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本。

三、理性选择理论下山西省女硕士择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着重分析行动系统中的“资源”和“利益”两个要素,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分析山西省女硕士研究生择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中微观层面是“个体行动者状况”,中观层面是“资源控制”和“目的及利益导向”,“规范与社会制度”是宏观层面的基本因素。

(一)“个体行动者状况”对山西省女硕士择业行为的影响

择业行为的主体是山西省女硕士研究生,从问卷回收资料和访谈资料的综合分析中可以发现,女硕士研究生在就业选择上,大部分都会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自身的价值观念等因素。

1.女硕士的个人价值影响其择业行为。问卷回收的资料中,“实现个人价值”这一因素是“择业因素”排序中的最后几个因素,但对于访谈提纲中第10题“在工作中追求的是精神满足还是物质满足”的回答中,山西大学哲学专业的小L认为哲学专业很适合她,在一般人看来哲学可能没什么实际用途,找工作也频频碰壁,但她认为“无用即大用”,哲学专业给了她极大的精神满足,将来选择职业时,坚持自己所想,选择并坚持,人生才有意义。

2.女硕士的个人意愿影响其择业行为。根据访谈资料,笔者发现,山西大学的女硕士研究生在择业时都会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个人意愿进行理性择业。生命科学学院的食品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小Y是一名专业硕士研究生,面临毕业的她很了解自己专业就业前景十分惨淡,食品公司的市场工作或者其他工作都不需要研究生这么高学历的毕业生,若从事食品研发工作,自己是应届生又不占经验优势,但她仍然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是最好的选择。她喜欢研发食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美味、营养的食物,拒绝地沟油,拒绝染色馒头,做安全食品。

3.女硕士的自身情况影响其择业行为。本研究所用的“自身情况”是指女硕士的户籍状况、恋爱婚姻情况对女硕士的择业行为的影响。从问卷回收资料中可以看到,山西省户籍的女硕士研究生普遍“恋家”,不愿意去离家太远的地方工作,而他们所谓的“离家远”即离开山西省,所以,她们一般都选择回自己的生源地等地级市工作,相应的,也愿意找同省的男性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这样,即使嫁到婆家也不会离得太远,都在山西省内。山西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小W就是典型的案例:她是清徐人,有一个远嫁江苏的姐姐,还有一个待嫁妹妹,所以,她为了照顾父母,只会在太原选择自己的工作。这样的自身情况就限制了更多的选择工作的机会,影响最优择业。

(二)“资源控制”对山西省女硕士择业行为的影响

择业行为在理论上也是一种交换行为,女硕士生掌握本科生没有的高学历资源,拥有与男硕士生不同的人格魅力,通过与用人单位的交换行为,换取自己想得到的物质利益、精神利益或者实现社会利益。但在实际生活中,择业行为并不是这么公平公正的交换行为,女硕士研究生自身的资源是否如她们所愿能帮助她们实现公平交换呢?

1.女硕士的时间成本影响其择业行为。即将毕业的女硕士研究生年龄多在23-30岁之间,在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本应该已进入人生下一阶段――为人妻,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在家人亲戚施加的压力下,女硕士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首先要考虑自己的“人生大事”,起阻碍作用的工作,即使在别人眼里看来很好,也不能入恨嫁的女硕士法眼。

2.女硕士的物质成本影响其择业行为。没有人完全追求物质,但不能满足物质需求的工作不能叫作工作。被访者小F在读研以前曾经有过工作经验,本科毕业以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文秘工作,但这份工作薪资很低,虽然是符合行动者小F的兴趣爱好,可以实现个人价值的工作,但小M依然辞掉了这个工作,选择读研。

3.女硕士的社会资本影响其择业行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集合体,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女硕士利用自己在社会关系网中所占有社会资本的多少来选择职业。

(三)“目的及利益导向”对山西省女硕士择业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从女硕士择业过程中追求的不同利益来分析他们的择业行为,因为追求的利益导向不同,体现出来的择业方向也大有区别,行动的目的决定行为的外在表现。

1.女硕士的物质利益影响其择业行为。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择业行为者就要考虑选择的职业带来的经济收入能否与生活成本相抵。问卷资料中也可以发现,“薪酬与福利”是大部分择业者首选的择业影响因素。

2.女硕士的精神利益影响其择业行为。本研究所用的“精神利益”主要含义是行动者为了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利益,可以表现为职业成就感、社会声望等。有很多行动者忽略物质世界的生存需求,只追求精神世界的文化满足。

3.女硕士的社会利益影响其择业行为。社会利益是使社会中大部分或者全体成员的需求实现的途径,有很多选择从事公共服务、社会福利事业的择业者就属于这种情况。

(四)“规范与社会制度”对山西省女硕士择业行为的影响

前文分析的是行为主体,下文将分析客观环境对择业行为发生的影响。

1.户籍制度影响女硕士的择业行为。户籍制度最初是为了保障本区域内居民权利实现,而实际上,发展越来越成熟的户籍制度不仅没有保障公民的就业利益,而且还对来自外地的毕业生想跨地区就业的实现起到制约作用。

2.性别歧视影响女硕士的择业行为。“性别歧视”是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普遍认同的规范,把女性求职者拒之门外。用人单位受传统观念“男强女弱”的影响,认为学历层次相近的情况下,男性的能力要高于女性,在招聘时宁愿选择本科男生,也不愿意选择研究生女生。还有一个原因是面临毕业的女硕士研究生,已经到了婚育年龄,我国法律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女性员工生育期间要照常支付其工资,因此,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公司效益,就秉持“不用女硕士研究生”的观念,要用也是用那些已经结婚生子的女硕士研究生。

四、结语

影响女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理性选择理论也是很深奥的理论,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很多领域。通过本研究,笔者深感本论文探讨的问题还未涉及理论的核心内容,有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一是实证数据收集得不够全面,只有硕士生群体方面的数据,没有结合用人单位、高校就业服务指导机构等其他主体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收集的广度有待加强。二是对于理性选择理论的精髓没有深刻把握,也没有结合理论对用人单位、高校就业服务指导机构进行原因探索分析,理论解释的深度也可以继续加深。

参考文献:

[1]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周天禄.硕士毕业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哲学硕士论文篇11

在亚洲,韩国的旅游管理学科发展较好,地位较高,国际影响力也较大。在韩国的学科体系中,学科被分为大系列、中系列、小系列和专业。据韩国国家教育统计服务中心的统计显示,从所在中系列来看,旅游学与管理学、经济学、广告·宣传学、金融·会计·财务学、贸易·流通学、经商教养学并列,均为“管理ㆍ经济”下设的小系列。从整个学科体系来看,旅游学与教育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计算机、建筑、医学、药学等是并列的,都是学科小系列。“旅游学”小系列下设124个专业,“经济学”小系列下设106个专业(1)。对比中韩两国的学科设置可以发现,韩国的“旅游学”实际上处于类似中国一级学科的地位。在韩国综合实力排名前20的大学中,庆熙大学、京畿大学、亚洲大学、培材大学设有旅游管理学科。其中,庆熙大学下设的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设置了酒店管理系、会展管理系、旅游管理系等8个系,涉及到国内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3个学科。培材大学设置了全球旅游酒店管理系、休闲服务管理系、休闲运动系;旅游管理硕士、博士学位专业下设旅游与节事管理、酒店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并设置有休闲、服务与运动硕士、博士学位专业。

三、美国旅游管理学科设置概况

在美国,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休闲与公园管理、会议与节事管理,是差异较大的4个学科。大学一般会分别设置不同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相当于大陆的4个不同的研究生专业。

(1)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议与节事管理。这些学科一般设置在商学院/管理学院或其他学院下设的酒店与旅游管理系、会议与节事管理系等。前者如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CornellUniversitySchoolofHotelAdministration),开设培养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酒店管理硕士学位课程(专业硕士学位MasterofManagementinHospitality),以及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酒店管理理学硕士学位课程(MasterofScienceinHotelAdministration)和酒店管理哲学博士学位课程(DoctorofPhilosophyinHotelAdministration)。后者如普度大学健康与人类科学学院(CollegeofHealth&HumanSciences),下设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SchoolofHospitalityandTourismManagement),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提供酒店与旅游管理硕士学位课程(MasterofScience)和酒店与旅游管理博士学位课程(Ph.D.),均设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两个领域。

(2)休闲与公园管理。与北美地区向来重视人类休闲、游憩、公园的研究有关,休闲与公园管理学科一般设置在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社区发展学院等。例如,德州A&M大学的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CollegeofAgricultureandLifeSciences)下设游憩、公园与旅游科学系(Recreation,ParkandTourismSciences)。在硕士研究生层面,设置理学硕士课程(MasterofScience[M.S.],Recreation,ParkandTourismSciences,分“硕士论文”和“非硕士论文”两种);博士研究生层面,设置哲学博士课程(Ph.D.,Recreation,ParkandTourismSciences)。

四、英法旅游管理学科设置概况

在欧洲,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生层面)发展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是英国和法国。

(1)英国旅游管理学科设置状况。在由英格兰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theHigherEducationFundingCouncilforEngland)、苏格兰资助委员会(theScottishFundingCouncil)、威尔士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theHigherEducationFundingCouncilforWales)和北爱尔兰就业与学习部(theDepartmentforEmploymentandLearning,NorthernIreland)联合开展的研究评估(TheResearchAssessmentExercise)中,商业与管理(BusinessandManagementStudies)学科门类(unitofassessment)下设13个一级学科,包括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公共部门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等1。一般而言,旅游、休闲、酒店、会展是4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并开设相应的研究生专业。以英国旅游管理学科排名第一的SurreyUniversity为例。该大学在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开设航空管理、国际会展管理、国际酒店管理、国际旅游开发、国际旅游营销、酒店战略管理和国际旅游管理等多个硕士学位课程(均为理学硕士学位MasterofScience),开设酒店与旅游管理博士学位课程(哲学博士Ph.D.;分酒店、旅游、会展等多个方向)。

(2)法国旅游管理学科设置状况(1)。2015年,法国的旅游类学士、硕士学位,分别单独命名为“旅游学学士”“旅游学硕士”,不再是经济或管理学科下设的学位。目前,法国正在设立“旅游学博士”。

五、澳大利亚旅游管理学科设置状况

哲学硕士论文篇12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专业有:

哲学、应用经济学、金融、国际商务硕士、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社会学、社会学、人口学、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硕士、高等教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设计艺术学、翻译、数学、物理学、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精细合成化学与分子工程、海洋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统计学、心理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固体力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

(来源:文章屋网 )

哲学硕士论文篇13

大会邀请了国际著名音乐教 育家韦恩・鲍曼(Wayne D.Bowan)作了题为《音乐实践的道德意义》的发言。鲍曼的发言围绕两个关键词――“实践”、“道德”展开,他认为音乐教育是音乐和教育这两种实践的交集,作为道德实践的音乐时间的观点。他解释:实践是基于社会的、复杂的、连贯的、合作的行为,随着时间的增长形成自己的道德体系。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这是我们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看到的对实践的定义。鲍曼教授更好地诠释了实践的定义,音乐是多元化实践的群集,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很多种价值和内在事物。他还和我们一起探讨了“作为道德实践的音乐实践的观点――作为塑造个性的极有力的道德资源”、“如何评价音乐教育者的成果”、“音乐教育不等同于音乐教学行为,音乐教育不仅是教授音乐的行为,或成功获得了音乐技巧和概念”、“如何区分教育性的教学和单纯的音乐教学”等观点。

大会还就音乐教育哲学和史学主题邀请国内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做了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全球多样化音乐社区》的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为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哲学意蕴?并从民族音乐传承三个标志性阶段说起,深入剖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哲学意义。并提到:“朝向全球多样化的音乐社区,在哲学意义上多样性的概念突破唯一性或两极论的宏观表述。社区则澄清这一概念在具体时间层面上的存在。哲学观念并不完全是形而上的,它是和具体时间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动态的、多样化的、在具体时间中体现的哲学观念在这个时代是有生命力的。”马达教授从近10年三次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看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10年,通过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其他多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围绕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讨论”、“有关如何建立中国特色音乐教育哲学体系的讨论”五大部分代表性文献的分析与述评,梳理出这期间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特点。此外,管建华教授《新轴心文明时代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文明复归》也极为精彩。

在大会史学板块部分,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马东风分析了中国音乐教育史学的发展态势与趋向。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褚灏从社会转型与文化思想转型,教育转型与音乐教育重新,近代音乐教育思想主体及特征与意义等角度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思想进行述评。中国音乐学院余峰教授作了题为《中国音乐教师教育的苦命与使命》的发言也极为精彩,现场掌声不断。

在专题报告会议上,哲学组张业茂、黄剑敏、吴跃跃、周世斌四人了报告。张业茂《音乐教育哲学的“身体”转向:身体哲学的思考》从当今音乐教育哲学“身体”的转向,探寻音乐教育中自在之身体与自为之身体的哲学意蕴,对身体哲学进行思考。黄剑敏《孔子与老子音乐教育思想比较研究》从乐教的对象、方法、准则、核心、目的和社会功能轮六个方面对孔子和老子音乐教育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吴跃跃《音乐材料、存在方式、音乐释义、主客关系――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哲学思辨》站在音乐哲学、音乐美学的高度,从音乐材料的特殊性、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特殊性、音乐释义的特殊性以及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四个方面对音乐欣赏中的诸多要素进行分析、论证,以哲学思辨的方式帮助人们处理好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探讨审美主体重要性的理论根源。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周世斌作了题为《21世纪中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回顾、反思、创新探索与实践》的发言,回顾了中小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研制与实施,反思了中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版和修订版存在的问题,对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理念与高师音乐人才培养改革理念与实践进行探索,并应用于北川中学支教和北京农民工子弟校援助。

史学组崔学荣、马骁、杨健、陈永四人做了发言。鲁东大学艺术学院崔学荣作了题为《中美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发言,以中美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培养类型与目标、招生考试与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与教育资源、教学方式与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其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培养模式各自特点,为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与提高提供借鉴。马骁《中国近代女子音乐教育发展述评》通过对近代女子音乐教育进行梳理,探寻历史根源,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当代女子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陈永《中国音乐教育制度史研究构想》对“中国音乐教育制度史”这一学术对象的理论基础、学术现状和研究设计等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构建有关音乐教育制度史的学科体系,探究音乐制度在各种外生性志愿影响下的动态形成机制与功能机制。此外杨健对当前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