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媒体实习生自我总结实用13篇

新媒体实习生自我总结
新媒体实习生自我总结篇1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孟庆涛(1983-),男,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王春婷(1985-),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拜泉县第二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1 基础理论

1.1 新媒体及其特性

大学生运用新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其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如今的互联网、搜索引擎、智能手机、有线数字电视、CD/DVD、MP3、网络视频、博客、QQ等被人们习惯称之为新媒体。

新媒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发表于“人民网”的《清华大学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的文章指出:所谓新媒体的 “新”是相对“旧”而言的。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当今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同时新媒体也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上海东方宽频总经理张大钟)。由此可知,新媒体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提出的概念,它是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通过互联网终端或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接收的传播工具;其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体现出受众的主体、促进民主、隐蔽性、分众性、高科技性等特性。

1.2 自主学习及其发展现状

自主学习的横向角度指综合学习的各维度与各个方面,纵向角度指从整个学习的过程来阐述自主学习的实质。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要有自我确定的学习目标、计划、学习作准备、学习过程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结束后能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检查并作出一定补救等。因此,自主学习既可以理解为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强度、学习结果评价的学习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学生能够指导、控制、调节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与习惯。[1]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外在目标动机较强,外在目标动机更容易促使大学生自主学习,但学习持续性较差;大学生有充裕的自主学习时间但学习的积极性较。总之大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被广泛接受,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上较弱。[2]

2 新媒体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如今运用新媒体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首选,2010年一项以武汉大学和山西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显示,有85.8%的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电脑及MPX系列产品则以75.6%、51.3%的拥有率紧随其后,半数以上学生同时拥有以上产品,互联网占有率达97%。大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前5位媒体为:QQ、搜索引擎、新闻资讯网、手机、杂志、电视,其中前3位均为新媒体[3]。

2.1 新媒体改变传统自主学习内容获取方式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单一,承载学习信息的载体较少,学习者通过新媒体工具可获得更多学习资源,如:虚拟学伴、在线专家、网络社团、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数字图书馆、网络资源库等。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多媒体化[4]。从以前学习找书本成为如今学习找网络、找手机、找电视等多种手段,学习者选择方式多了,学习内容也多了,自主学习的内容态式呈现多元化。

2.2 新媒体提高大学生个人协商能力,扩大交互协商范围

个人协商主要指人们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分析、综合、记忆等智力活动,通过新媒体工具,学习者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协商能力。个人协商发生在大脑内部,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隐性过程,但是可以通过对使用新媒体学习前后的效果看出个人协商能力的变化。如: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播放文本材料,随着播放速度的加快,学习者的阅读速度明显提高。此外,学习者使用网络新媒体实现人机互动、人人互动,在自主学习的“虚拟环境”中自由选择、组合和探究,不受课堂、学校、教师以及教学进度的制约和限制[5]。当下比较流行的可汗学院(http://)则是一种典型的交互式学习,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不断地进行社会交往,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对自己的语言和思路不断调整,以便使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更加清晰、精确,最终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图。

2.3 新媒体工具促进移动学习更好发展

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进行的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很多学习者的现实选择,当代大学生也身列其中。根据非正式学习理论对学习的理解,我们把大学生在移动过程中,通过用手机、IPAD等移动通信工具与他人的交流、讨论、网站浏览等过程中受到的信息影响都认为是自主学习;基于移动学习理论可以将移动学习理解为大学生根据已有兴趣或任务,利用已有移动通信设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并与已有境脉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知识。

2.4 新媒体改变大学生自主学习态度

新媒体环境下可以选择更多的学习方式、获得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学习也不仅限于固定的空间。尤其是在移动学习理念产生后,随时随地的学习使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由传统的储存知识演变成查找知识、再应用知识。比如:当制作一根网线的RJ45接头时,不再需要记忆8根网线的排列顺序,只需要百度一下,按照搜索结果操作即可制作成功。如今社会发展要求其成员掌握大量知识,传统的学习速度已不能完全满足对知识的需求,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学习也就应运而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学生对待学习结果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的学会知识,转变为学会寻找知识。

3 新媒体支持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自主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因此,自主学习这一范畴本身就昭示着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体现着“主体”所具有的“能动”品质;学习是“自主”的学习,“自主”是学习的本质,“自主性”是学习的本质属性。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3个特性,这3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3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基于这3种特性,从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方面提出对策。

3.1 加强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提高元认知策略应用水平

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策略。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学习者应对自身有一定的认识,使用新媒体学习时应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针对学习问题及时总结。例如: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自主学习英语时,首先应扩大交互协商范围,锻炼个人协商能力,组织学习内容,系统考虑自身对新媒体的实际应用水平及利用新媒体想要获得的学习资源与呈现方式;其次,在自我监控能力方面,根据学习目标及英语的识记特点,随时调整新媒体使用方法,促进英语的有效学习,充分发挥新媒体资源的多样性优势,实现英语学习的最佳效果。具有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灵活运用认知策略的、对信息获取与筛选的能力以及运用新媒体的学习理念,才能更好地运用新媒体进行自主学习。

3.2 提高对新媒体资源的加工及管理能力,转变学习方式

认知策略一直被认为是学习者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术,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①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②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所以在使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学习时,大学生学习者备信息筛选、加工整理及存储能力。同时,针对学习计划、目标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这些学习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加工并存储。新媒体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更加注重合作学习与探究能力,学习者通过互联网和其他人进行合作、交流、研究,这其中教师的指导非常关键,没有教师的沟通与引导,学习者虽然可以自主学习,但也可能演变成“放养式”的学习,当学习者遇到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还有可能挫伤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学习的主动性。“应由独自学习转变为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相同的爱好、兴趣下更容易形成合作式的学习,大家围绕一个共同点,分工不同,共同合作完成学习[6]。”

3.3 善于运用“努力管理策略”促进有效自主学习

努力管理策略是指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标,对自身信念、意志、内省、动机等努力因素进行激发、实施、维系与调控的过程。如进行自我强化学习,应事先安排好学习进度和奖励计划,达到预期的结果后奖励自己,否则不予奖励,直到完成学习任务。如今大学生自主学习时可选择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但学习效果并不是都很理想,使用新媒体进行学习虽然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但是使用不当又会降低学习效率、加大学习负担。例如:利用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教学视频的搜索,可以搜索到大量学习资源,如果不能对资源进行筛选与整理就会加大学习强度,浪费学习者的时间与精力,降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十分新颖,很容易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同时学习者注意力也易被其娱乐功能所吸引,从而弱化学习动机。因此,学习者应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物极必反,一味地追求使用新媒体容易形成依赖,缺乏主动性思考,不利于形成个性化学习。在新媒体环境下

学习者应努力管理自我,合理使用新媒体,避免新媒体中不利于学习的干扰因素。

3.4 灵活运用资源管理策略,提高新媒体环境下自主学习水平

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寻求支持策略等。新媒体可以有效促进自主学习,但是很多新媒体也给自主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很多新媒体软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学习要求。例如一些英汉翻译软件,本应将“I am a big frog in a small pond”翻译为:“我是一个小地方的大人物”,却翻译成:“我是一个小池塘里的大青蛙”等。此外,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合理利用时间、找到适合使用新媒体的学习环境、有效运用新媒体等都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学习者的外部动机偏强,则较容易偏离学习目标。所以在利用新媒体进行自主学习时,可以根据现实情况灵活运用资源管理策略,根据学习过程中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炎根,桑青松.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1):100104.

[2] 李媛,潘舰萍.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调查分析和培养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130131.

[3] 高爱芳,高卫松.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调查分析及德育引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132134.

新媒体实习生自我总结篇2

一、研究内容

(一)投影仪+黑板的使用与原来单一使用黑板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制作不同的问卷调查表,分别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建议被调查教师人群年龄在40岁以上,被调查学生最好是小城镇或农村中学以上人群,因为这些人应该同时经历过使用投影仪+黑板和单一使用黑板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研究结果更具有客观性。

(二)MOOC的产生对自主学习、成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带来的影响;针对MOOC对自主学习理念带来的影响同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针对MOOC对成人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带来的影响则采用访谈或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可使调查的范围扩大,有利于结果更接近现实。

(三)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应具备怎样的特征,采用采访的方式,调查学习者对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使用的优缺点的观点和是否会使用这些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的原因,找到已有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应该改进的地方,提出对改进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自己的建议和对未来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的预测。

二、研究思路

(一)被调查地区教育局统筹、领导,专业研究机构具体指导、组织实施。教育局和专家的指导能保证研究调查内容更加合理和科学化,调查表更加完备,被调查人群更加全面;学校的参与则保证了调查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分别制定投影仪+黑板和单一黑板学生表、投影仪+黑板和单一黑板教师表、MOOC对自主学习学习理念影响表三个不同的调查表,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问卷调查表。并按照一定的比例针对各个年龄段、各个人群采取调查,保证调查结果不片面,不真实。

(三)在进行采访和访谈的调查方式时对不同职位的人群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至少应包括20种不同职业的人群,每个职业应调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大于或等于20个。才能保证调查结果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可参考性。对于一些职业的被调查者我们应该提前预约,在保证不影响他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才能把调查更好的进行下去,这也是我们对别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本礼貌。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指在实际情景中,有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在三个不同的问卷调查表的制作、改进和访谈问题的制定,被调查人员的范围选定等方面采用行动研究法。

2.质的研究:质的研究是一种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自身的洞察力在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研究行为和意义建构。整个研究过程在自然情景下以多种方法收集资料,最终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形成理论或描述并呈现一个情景,达到对教育问题进行整体性探究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选择符合条件的20种不同职业的不同人群进行访谈、观察等手段收集的研究资料,对此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解释,从中归纳总结出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

3.量的研究:量的研究指通过实验、调查、测验、结构观察以及已有的数量化资料,对教育现象进行客观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相应的统计推断,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一种活动。在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量的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对投影仪+黑板的使用与原来单一使用黑板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和针对MOOC对自主学习理念带来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中。

(二)研究步骤

成立课题组,对各个城镇及农村进行调查分析,和当地政府、教育部、学校等教育机构进行沟通,确定被调查人群的区域;绘制问卷调查表的初步模型和问题类型,讨论要调查的问题并记录。大致绘制好问卷调查表后向专家请教,请专家对问卷调查表进行改进;课题组内所有成员一起根据被访谈人员的划分,制定出问题;根据课题组成员的工作划分,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工作任务分别同时进行不同工作的调查,对于调查中出现的突发状况能立即解决的就立即解决,但最后需要把突发状况及解决方案记录下来,对于自己无法解决的突发状况,在小组内总结时提出并进行全员讨论解决,必要时请教这个方面的专家或自己的导师进行解决;将调查完成后的问卷调查表数据和访谈结果进行整理,总结中各种情况的问卷结果,对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根据数据整理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把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划分为几个方面进行记录;总结性评价,总结这个调查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调查中干扰变量可能会对调查结果造成的影响分析,还有就是对以后再进行研究调查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不足。

四、预期研究结果

总结新媒体与新媒体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怎样合理利用和开发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的变革。人们愿意接受和使用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的原因就是因为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具有以下特征: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该研究最终将总结出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的优缺点及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对教育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为人们今后创造和使用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新媒体实习生自我总结篇3

二、运用电教媒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导课时,教师设计问题情境作适当的知识铺垫或引导是相当重要的。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情景,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多种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数学知识的表象和本质,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和改善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例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幅画面:美丽清晰的地平线上,太阳开始露出了可爱的笑脸。并将这一美丽的景物形象地比喻为直线和圆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悟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然后教师提示学生去发现,去归纳。这样,使学生学会运用联想,化归、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探索问题实质。实验发现,学生在电教媒体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探奇觅胜的心理。因此,教师在多媒体的设计和使用时就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要求,设置问题情境,这是非电教手段中任何教学法无法比拟的。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讲解,仔细分析,学生规矩听讲。但数学知识往往枯燥乏味,学生听着厌倦,大部分学生几乎上课不能认真听讲,如有的做小动作,有的看课外书,有的在练习本上乱写乱画,根本不听。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使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自己思考,学会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之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但创新需要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充分思考的自由,发挥他们奇特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欲。多媒体教学恰好提供了这么一个氛围。利用多媒体,能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动画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不同的带个性的答案来,敢于学习。例如:第七章可能性中的《转盘游戏》。可制作转盘,利用旋转使转盘动起来。让学生亲手操作,使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学生参与其中的兴趣。所以,作为教师必须站在为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的高度,在使用电教媒体的同时,要“适时、适度、适当”,当用则用,不当用是尽量不用。要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之处,用在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之处。切不可以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人文性,充分认识其“辅助”地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电教媒体才能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发挥教师导和学生“探”的互补作用。

新媒体实习生自我总结篇4

一、运用多媒体设计好课堂导入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前提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教师应精心设计授课的开头,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有听头、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1.歌曲导入。运用多媒体设计大家熟悉的歌曲作开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到《有朋自远方来》时,我在课件上插入《朋友》这首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后练习导入。教师运用多媒体设计教材课后练习,使学生带着疑问听课,积极性就提高,待讲课结束时,再让学生回答刚上课时提出的这一问题。例如:在讲到“学习新天地”时,我设计课后练习“比起小学学习,初中学习的新特点有哪些?”这使学生带着疑问听课,积极性就提高,课堂效果很好。

3.课本插图导入。运用多媒体设计课本插图,可激发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例如:在讲到《生命只有一次》时,我在课件上插入课本插图“漫天沙尘”,让学生感受沙尘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从而自觉保护环境。

4.观看录像、电影片段导入。运用多媒体设计录像、电影片段,激起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抵制不良诱惑》时,我给学生观看有关“”组织毒害人民的录像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的危害,从而在行动上远离。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不明确,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计算机做辅助,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人不能选择父母》这一课时,学生对“怎样孝敬我们的父母”这一重点问题七嘴八舌,纷纷发表议论。我没有及时给予评价,而是先利用多媒体投影和自制的Flash漫画:

1.调查反馈:看看你对父母的关爱程度如何?

2.案例分析:给母亲洗脚。并提问:给父母洗脚跟招聘有联系吗?如果让你选择为父母做一件事,你会选择什么呢?

3.漫画两则:“妈,我们为你献歌一首……”二十四孝之“埋儿奉母”。并提问:这两则漫画反映了什么?……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很快明白了孝敬父母不仅从了解父母、关爱父母开始,而且要有行动,“言行一致”;更要有是非观念,不能盲目愚孝。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动画及视频图等进行实时处理,形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诱发学生思考问题,以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拓宽教学的时空维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强化记忆,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例如新课标下,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尤其是一些多媒体展示的小栏目,如“交流”“感悟”“探究”等便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

四、运用多媒体设计好课堂结尾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精心设计恰到好处、耐人寻味的结尾,使学生体验到思想品德课“言虽尽意无穷”的魅力,对所讲授的知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促使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本人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几种结尾方式:

1.教学反思式。在新课终结时,运用多媒体设计教学反思环节,对教学目标中的思想内容、知识要点、能力要求,做一个简明扼要的浓缩,梳理知识,强调重点、难点,帮助理解和强化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这种结尾让学生自己进行,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以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到《抵制不良诱惑》时,我运用多媒体设计教学反思环节:一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二是在这节科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三是你打算怎样运用所学知识来指导日常学习生活?

2.首尾呼应式。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设计引人入胜的开头,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往往采用歌曲导入。那么在授课的结尾,运用多媒体设计歌曲结尾,这样首尾呼应,在答疑点题中使学生豁然天朗,留下深刻的认识。这种结尾提问点题善始善终,使整个教学过程和谐自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验自己的学习成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到《磨砺坚强意志》时,我的课件前后分别插入《男儿当自强》《真心英雄》这两首歌,让学生感受到从小培养自强品质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绘图列表式。图表是一种直观教学形式,具有简明、清晰的特点。依据授课的内容,通过图表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形象化、条理化,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加深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结合图表特点进行结尾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全面地系统地总结新学知识,了解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做情绪的主人》时,我运用多媒体设计表格结尾:

通过这一图表演示,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便于比较,利于归类,易于记忆,从而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在学有所获的体验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

新媒体实习生自我总结篇5

当前,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内涵、新的教育热点,成为我们迎接知识经济的最佳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正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学生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了。思维因问题而发动,因问题而深入,并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课前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节约了大量的板书时间,使得教学过程紧凑,课堂容量大,知识的时代感强。学生既可以多学到至少三倍的材料,教师可以节约大概20分钟的教学时间。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最新信息,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拓宽教学的时空维度,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强化记忆,增强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媒体实习生自我总结篇6

一、教学目标与内涵

融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使全球的发展与协作呈一体化的趋势,信息环境高度开放,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传媒行业作为宣传与舆论的重地,与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融合型新闻人才,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新需求,这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融媒体环境仍有很多问题,媒体环境污染、诚信问题,媒介垄断、外国媒体肆意捏造事实,信息侵犯,谣言四起,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在这种环境与格局之下,如何在提高新闻理论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新闻媒介素养,“软”与“硬”两种实力共同进步,培养高素质的融合型新闻人才成为现阶段高校新闻思政教育的主要要求。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的专业必修课,通过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融媒体意识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立具有“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二、课程思政元素教学实践途径

(一)教学内容

在新闻学概论中因其理论的特殊性与案例的丰富性,更新较快且常与时政内容相结合,故在教学设计中应使用恰当的方式寻找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知识的传授”与“价值的引导”,拓展爱国主义、人文情怀、创新意识,激发新闻学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力。

1.新闻学与新闻事业发展史

新闻活动是人们应对外界变化,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媒介形态的不断更新,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都是与人类的创新和开拓意识密不可分的。通过对新闻事业发展中科学的分析和总结,让学生了解到我國新闻事业的灿烂与我国的技术和文明对整个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一份贡献。“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比罗马帝国的《每日纪闻》大约早一个世纪;造纸术和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文明创造,早于后期古登堡发明轮转印刷机,为世界文字的传播和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动力支持;中国特色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重要支撑,这些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2.新闻的特点

在融媒体时代,人人都拥有媒介,却弱化了“核实功能”,忽视了信息的真实性,大量不实信息、谣言通过融媒体平台散布开来,这与新闻本身的特点——真实,是背道而驰的。在教学中,从经典的“华南虎”事件、“纸包子”事件讲到2019年“部分字词改读音”等事件,强调其关键性,从这些虚假新闻中学习基础的新闻知识,树立正确的新闻生产原则,坚持真实性导向,反复核实信息源,对所发信息负责,对所传信息负责,对受众负责,客观如实地反映现实所发生的情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诚信待人待物,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坚持理想信念,共创和谐的生活。

3.新闻事业的功能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是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是一切功能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新闻事业还具有宣传、舆论引导与监督、赢得利润、提供娱乐等作用。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尽享世界各地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青年群体过分崇拜西方与外媒,不假思索地完全认同外媒的观点,却排斥我国媒体的宣传报道,例如香港的暴动事件,参与的大部分都是青年人。分析这些报道和事件的具体做法,帮助学生区分传播与宣传,识别外媒报道中的不良意图,理解西方的宣传概念已经“污名化”,换用一些其他的形式代替宣传,莫要无端拒绝我国的宣传报道形式。另外,外国主流媒体在报道过程中的偏颇与不实,特别是涉及少数民族和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他们运用“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等方法,传播了大量对我国产生负面影响的报道。如何帮助学生合理辨析报道中的不实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不跟风,不盲从,如何引导利用对外宣传,表达我国对公共事件的看法,做一名合格的、理性的中国大学生也成为教学中的重点。

同时,举例分析不同时期我国优秀的宣传报道作品,在作品中,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所做的努力和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了道路,带来了希望,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勇敢、勤劳及智慧,应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自信、自豪。

4.新闻的受众

融媒体时代,受众具有普遍性,作为未来新闻从业者的学生,要关注到新闻受众地位的变化,这就需要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运用PBL模式(问题驱动教学法)教学,积极引入前沿理论内容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进行讲解,例如,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从“把关人”到“守门人”到“寻路人”,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跟受众地位的变化有没有关系,同融媒体发展关系是什么,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和思考,在关注地位变化的同时,考虑到时代背景的改变给受众地位带来的影响,辩证地分析问题,创新性地解释与回答。而作为普通的受众一员,要根据变化作出适时的反应,勇于接触新事物,学习新事物。

5.媒介融合的发展与趋势

媒介融合的概念是近期新闻研究关注的重点,在最新一版由李良荣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的《新闻学概论》教材中,直接把“中央厨房”式的管理模式单独成章,其重要性可想而知。2014年8月,媒介融合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势不可挡,传统媒体的转型势在必行。媒介融合在西方推行较早,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方法,但是推进媒介融合要立足于中国现实情况,解决中国问题,不能生搬硬套,需结合中国实际。

在教学中,选取了两次的讲话节选进行讲解和分析,一则是2019年1月21日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我国现阶段的几种风险和应对方法。通过认识这些风险,大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与我国的风险,更要培养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风险意识,问题意识与批判意识,做一名合格的好学生。

第二则是2019年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更是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多次强调了融媒的重要性,要强化互联网思维,维护网络安全,在网络空间里凝聚共识,传递正能量,用好媒介,做好媒介融合,最终建立“四全媒体”。作为有专业理想的学生,更是要从专业的角度解读的讲话,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因为媒介与政治是息息相关的,不能脱离政治去谈媒介融合,这是不切实际的,结合我国的媒介融合的目标,在了解世界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的同时,深切地为我国媒介融合贡献自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媒介观,逐渐提升自身的新媒介素养。

(二)教学方法与技巧

1.结合网络智媒新技术,开启多元教学模式

融媒环境下,新媒体与其App的不断开发,新平台和新技术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生动形象的有效传达成为关键。新闻学概论的课程内容理论内容居多,枯燥无味,但胜在时政案例颇多,且含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例如,我国的宣传有多种方式,很多县村在宣传国家政策时常用标语、条幅,还有一些地区为了反腐倡廉专门建立了警示基地,但这些地区通常距离较远,学生在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展现,也可通过3D和VR技术,大大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也缓解了教学资源的紧张,拓展教学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課堂后,对于难理解的和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通过网络直播平台现场答疑,既解答了问题,又寓教于乐,拉近了师生距离,培养学生健全的交往观。还可利用空余时间录制微课,将思政知识点蕴含其中,放入固定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点拨,加固知识点,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

对于教学效果的验收,在课程进行中,采用全新的测试模式,设置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结合的题目形成问卷,每题分数、总分、答案固定,采取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学生可自行检测,查缺补漏;教师也可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分数,观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和思政教育能力。

2.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益于知识的主动吸收与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教学主题的不同,可选择主题辩论赛、现场采访模拟、新闻播报与点评等多种形式的课堂与课外活动。增设热门话题的“新闻会”,学生自主演绎与研讨,争取覆盖每一位学生,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与活跃度,理性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中的矛盾问题,洞察社会形态,观察社会冷暖,提高社会自知力和社会的责任感。

3.关注个性化成长,定制个性化课程

全新的融媒体时代,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对待课堂的态度均有所变化。传统的课堂在既定的框架下授课,单一的教材、内容、形式,学生虽共同完成了课堂内容,却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接受程度与需求。在教学中可以多构建板块兴趣模式,通过网络或者学习兴趣小组呈现,学生可以因人而异地选择学习,增加群体课程之外的个性化教学活动,教师进行个性化的点拨。

三、结语

融媒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任重道远,探寻新闻学概论课程中思政元素路径的意义在于,学习新闻学概论课程的学生大多是未来新闻从业人员,肩负着新闻宣传、引导社会舆论、向社会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职责,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基地,更是社会教化的场所,通过专业知识的有效传达,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式引领,做到专业中育人,将专业知识与个人的发展、国家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而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新形势寻找多元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专业课内容的热爱,进而达到良好的思政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新媒体实习生自我总结篇7

1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科学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高校近些年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大都是依托本校与新闻传播学相近的学科专业而建立起来的这些专业许多都脱胎于文学院中文系艺术学院音乐系等院系受母体的影响带有较浓厚的原有院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色彩许多课程原封不动地从中文系音乐系等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照搬过来许多高校在办学方向办学类型培养目标办学层次等方面表述不详培养目标大都是笼统表述为野为各大媒体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新闻传播类应用型人才冶培养存在野千校一面冶的情况各校办学特色不够明显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类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模仿国内几所野985冶高校或者野211冶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没能结合本校实际来制订。

2教学内容更新不快

现在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围绕着某一媒体来设置如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着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来设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着广播电视的录编播等来设置相互间缺乏交叉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反过来处于被动地位目前新闻专业的教材内容较陈旧往往滞后于新闻传媒发展的现状教师课堂教学也大都按照教材的内容体系来进行没能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对当代鲜活的新闻传播现象涉猎较少如叶新闻编辑学曳内容至今仍局限于报刊编辑处在报学思维的框框中与新媒体相距甚远学生上课往往提不起劲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3专业实习实训抓得不紧

实习见习实训等专业实践活动是新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近些年由于新闻专业学生大幅度扩招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存在着专业实习见习实训抓得不紧的现象学生要到高校所在地媒体单位实习往往较难主要是因所在市媒体提供的实习见习岗位有限不少高校为省事往往采取自主实习的办法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有些学生会联系媒体单位实习而也有一些学生则根本不去实习到返校时随便找个单位在实习鉴定表上盖个章了事一些学生就是去了实习单位也存在着因忙于考研考公务员等而精力不集中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实习的效果至于有些高校要求的非毕业年级学生的见习也因见习基地建设不足学生重视不够经费少等原因而流于形式而且这些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4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

新闻专业带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办好新闻专业搞好新闻教育实验室建设必不可少目前不少高校因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学校新闻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名不符实仪器设备较少且有些已经老化不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所需有些实验员半路出家对新闻教育的规律了解不透对新闻知识掌握不深导致在指导实验实训时感到力不从心效果不佳从而使得实验室建设水平整体不高师

5资队伍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由于起步较晚教师不少出身于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学科这一方面为新闻学教育提供了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术视野另一方面也导致新闻学处于野杂家冶的境界使其学科具有独特性和独立性不强的特点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教育呼唤野双师型冶教师希望教师既有传媒业的工作经验又有从教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培养出来的缺乏在媒体工作的经验自己动手采访新闻写新闻搞编辑的经历欠缺导致实践能力不强由于不少教师是非正规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其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理论基础也有待夯实。

三顺应传媒业发展潮流认真反思我国的新闻教育大力推进新闻教育改革

1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总纲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就是为了使方案更加切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实际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就要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首先要推动新闻专业与其他学科的适度融合加强一些行业野专业知识冶的学习如可根据学生意愿适当开设一些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等类别的课程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新闻专业的本科生前两年以学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为主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75%后两年才学习新闻类专业课程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25%可见美国新闻院系对行业知识学习的重视这启发我们要加强新闻专业学生行业知识学习以增强与经济学专业法律专业等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其次要推动新闻传播类专业间的融合适度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告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等专业相融合如中国人民大学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进行大胆改革开设了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不但适应传统的平面媒体也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再次要推动专业内部的融合新闻类课程大体上可分为理论类课程和实务类课程两大类我们要善于用新闻理念指导我们的新闻实务促进理论类课程与实务类课程的融合在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中要以新闻编辑课程为中心推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类课程的融合可以试行以新闻稿件的印刷或播出为中心模拟总编室流水线的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和新闻素养。

2不断更新拓展教学内容

我们要顺应媒介融合的新趋势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拓展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在这方面一些知名院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了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同时该校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完善课程结构推进特色办学在本科专业教学中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在学生打牢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发展规划选择专业课程包这6个专业课程包分别是新闻学专业选修课程包传播学渊1冤视觉传播选修课程包传播学渊2冤新媒体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系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每个课程包里至少有5门课程通常每门课程的学分是2分其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专业选修课共需选修16学分同时要求每名学生都必须在本专业方向的课程包中选修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以上其余学分可自由选修任何一个课程包中的课程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方向之外的3个课程包这样就促使学生所选课程的面更广除了开设一些结合新闻实践的新课程外对一些传统的课程也要与时俱进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有关理论知识和新闻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认真抓好专业实习实训

目前新闻传播学子实习实训的途径主要有两种院一是校内媒体实训学生可到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校园网校报编辑部实训了解新闻采写编播等流程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办报纸自制网页等活动让更多的同学有实训的机会二是校外媒体实习主要包括专业见习毕业实习顶岗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杂志社音像制作公司等单位实习在生动的专业实习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主动与有关公司传媒机构开展合作共建共办相关实验室和新闻传播学专业要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实现开门办学争取与有关传媒机构共办相关专业要切实改变大四年级学生实习的野放羊冶状态做到实习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有指导有考核有奖惩特别要严格考核坚持实习不合格的学生不能毕业从而不断提升实习质量增强业务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4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

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较多与纯文科专业相比办学成本较高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要加大投入加强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建设好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播音实验室电视演播厅电视编辑实验室录音室报刊电子编辑及网络媒体融合实验室电话访问渊CATI冤实验室等以满足教学需要要加强管理保证实验开出率提升实验效果要以争创省级和部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为抓手促进实验室建设要鼓励资助学生团队建立野专业工作坊冶充分利用好有关实验室积极参加各种省级和全国性的专业大赛促进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相结合以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新媒体实习生自我总结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6-0076-02

[作者简介]吴艳芳(1983―),女,本科,茂名市第九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都有很大影响,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把前沿、先进的科技带入课堂进行辅助教学,对声、文、图、像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怎样才能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来演绎真实灵动而精彩的数学课堂呢?

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自主预习,激发学习兴趣

“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学生没有积极性的课堂绝不是好课堂。”要上好一堂数学课,必须让学生知道这节课学什么。现在倡导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先预习,然后在创设问题的指引下自主学习,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这个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清晰地展现教学要求,而且可以千变万化地呈现出预习提示,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在教学活动中灵活有效地运用电教手段,恰当巧妙地创造一种直观形象的情景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高效的数学课堂打下基础,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变“讲堂”为“学堂”,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学”。

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小组合作,经历探索学习过程

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会完全理解。”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中掌握所有的知识点,也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准确无误地领会教师讲解的要点,这就需要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启迪和引导,让他们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探索中去获得新知。有了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轻松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通过多媒体大胆地进行展示与交流,教师可适时对学生交流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

如在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有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来计算,有的学生还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求证,但也有一些学生一种方法都找不到,此时就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小组合作,可以实现“兵带兵”的效果。整堂课教师仅仅是一个组织者,无需费力讲解,只需要做好指导工作,或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地演示探究过程就可以了。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动手操作而得出的结论,比教师“满堂灌”得来的知识要深刻得多。

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实施自我检测,升华课堂训练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很多有趣的练习,可以将机械、重复的练习多样化,也可以将单一、枯燥的问题神秘化。就像“光听游泳课,我们学不会游泳;只有下水游,才可能学会。光听驾驶课,我们学不会开车,只有动手开,才能开起来。”生活如此,课堂亦如此。学生通过探索得到知识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将成果运用于实践,服务于生活。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将检测题设计为三种类型:一是基础过关题,保证学生人人过关,获得一定成就感。这种题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自己上台操作,进行简单的讲解。二是数学思想检测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这种题,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辅助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实践与创新能力检测题,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现出来,供大家分享。虽然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减少考试次数,禁止按分数给学生排队,但没有否定作业和考试,没有否认展示和交流,只是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而已。在笔者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经常上台当“小教师”,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如何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还在实践中提高了综合素质。

四、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交流,完善评价制度

教学成果如果是教师自己得出来的,那还有什么教学意义?因此,要尽可能给每一位学生展示的机会,采取多种展示交流的方式,如: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操作多媒体展示交流,可以表演、游戏、讲故事等,可以采取自己给自己说、给同桌说、在小组内说、在全班展示等方式,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讨论和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在多媒体上留下学生交流的足迹,以便对学生进行更公正的评价。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通过评价反馈得来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把班级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用电子白板展示出来,供学生参考,使其能够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取长补短。

五、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图、文、声等手段使课堂动静结合、有声有色,这能够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利用课件构建出问题情境,带领学生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验证结论、体验本质、归纳和发现新结论,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提高其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在这些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一些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上,教师运用多媒体将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观形象。通过“变色”“闪烁”等方式来突出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明确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总之,“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应用”是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教学,它对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可融形象、生动、新颖、趣味性为一体,因而具有其他教学手段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对学生更有吸引力,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打破教学只需“粉笔和黑板,实现教学最优化”的传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参考文献:

新媒体实习生自我总结篇9

第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把许多抽象的思想政治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把握。

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比较抽象、深奥,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由于多媒体具有直观性,通过画面、声音、色彩的展示、传递信息。使学习内容由间接变直接,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有趣,由深奥变浅显。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知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能深刻理解,灵活运用,记忆牢固。例如,在高二哲学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统一性”这一抽象的哲学命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视图功能,如用同一根绳子吊在气球两边的两个人都以另一个人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维持生命的系统之中这样一个多媒体的动画演示之后,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矛盾统一性和相互依存的道理了。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多媒体技术不仅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的视听觉材料,而且为学生展现了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可以说,多媒体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

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大大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气息。

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由学习课本、解决课本这个“小社会”的问题,到认识社会、解决社会这个“大社会”的问题,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适度增加有利于教学的信息量,要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新情境、新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可灵活及时地运用各种信息,具有传授知识新、快、全等特点,将这种特点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国内外形势、当前社会热点、时代聚焦点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信息量,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如在纸币发行量的教学中,分别播放1994年消费者抢购商品和1997年市场上商品堆积的画面,使通货膨胀和市场疲软这个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更加形象化,简单化。如讲授“主权国家的权利”时,录放2001年4月1日美国侵犯我国主权,制造撞机事件的有关素材。讲“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时,录放了中国入世协议签订的有关场面,并用多媒体技术加以处理。课堂上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播放相应的片断,引导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经过层层诱导,不仅使学生接受了最新的信息,也使学生从表象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第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可信度。

长期以来,许多人包括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总认为思想政治就是说教,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也是“马列老太太”这是因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为言传口授,学生缺乏真实的感受,可信度低。学生对思想政治的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往往是“背”字当头,思维方式总是处在一个平面上。而引入多媒体技术教学以后,我们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纪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断与思想政治课有机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实现了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例如,过去我们在讲授有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提供的许多材料和数字千真万确,论证也很有力,但学生总有三分怀疑。而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切入一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各方面实际变化的图表数据、98抗洪抢险、反腐倡廉大动作等一系列人和事的视频材料后,学生的怀疑就大大减少了,政治课教学的可信度提高了。又如,在讲授“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批判法轮功”时,仅从理论上讲,可信度不高,而运用多媒体以图象和视频方式再现近些年来法轮功所造成的危害时,学生对法轮功的本质和危害就有了真正正确的理解。因此,只要我们平时做有心人,关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今日说法》等重点栏目,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并加以处理,就可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大增强思想政治课的信度。

第五.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能大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交互性是独一无二的,它可以将授课内容和学生协调、融洽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并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精讲多练”,在此原则指导下,学生在课后要完成大量的作业;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课后去死记硬背,不仅老师不能及时检查教学效果,而且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负担。而选用多媒体技术后,使课堂节奏加快,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信息密度更大,易于突破重难点,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并能通过人机对话,既使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即时得到检验和反馈,又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第六.从教师自身而言,利用多媒体便于延伸教师的基本技能。

教师队伍中不乏多才多艺者,但每个人的风格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只要是一个好的组织者,便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现“全能”。用录像代替口头描述可以更好地调动情感,引起共鸣。心理学实验也证实,外界80%以上的信息通过眼睛进入人脑。如果用板书突出重点,重要部分用明线条、不同色彩、不同字体标示出来,就显得醒目,就有利于突出感知对象,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我校一位老师在讲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时,举了如下一例:即通过对比中国产“六神丸”与日本经过科技加工的“救心丹”,同样的原料价格却相差近百倍。为了强化科技造成的差距悬殊,他采用手工制作的传统葫芦瓶装“六神丸”,用现代精美盒装“救心丹”,并在二者下方分别注明标价、产地,由前者至后者用箭头标明“科技增值”。显然这种对比更加突出,对于作画不太熟练的教师,利用多媒体课前做好,上课时直接用,省时又省心,并且便于长期保存,以备后用。

正因为多媒体有诸多优势,各学校纷纷采取措施推进电化教学,普及多媒体运用。但是,理想的教学媒体并不等于最佳教学效果,教学中媒体的组合是否恰当,媒体与教师的关系处理得是否妥当,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为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必须遵循教学媒体的应用原则。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学媒体演示一般要经历预先演示——心理准备——展示媒体——指导观察——提示要点——反馈调控等阶段。在此程序运行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全面规划,认真准备。教师对媒体的演示程序要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合理安排,并进行认真准备。在课堂上展示媒体之前,要帮助学生作好心理准备,即演示之前向学生说明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以及观察中应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处于积极观察的心理状态。

第二,适时展示,恰到好处。教学媒体的展示时机要建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三维立体关系的基础上,符合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流向。教学媒体受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制约,并为之服务的。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涨,注意是否集中,感知是否清晰,思维是否亢奋等。因此,从学生心理流向看,教学媒体的最佳展示时机应该是:学生学习兴趣淡化之时、思维抑制之时等,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从无序向有序发展。从教学内容与媒体的切入关系看,只有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达到最佳对接、衔接、切入,方可收到好效果。如突破难点时切入,阐释重点时切入,创设情境时切入,归纳总结前面内容时切入等,效果较为理想。

第三.“演”、“讲”结合,指导观察。在进行媒体演示时,是教师不停地讲解代替学生观察,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解决问题,这是传统教学思想与现代教学思想在媒体演示教学中的不同点。因此,“演”、“讲”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现象与本质间的联系,是媒体演示的重点。多媒体能提供生动、直观的视听信息,但获取这些信息并非教学目的。何况单一的演示往往欠深刻,单纯的讲解太抽象。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既要通过演示发挥媒体的优势,又要充分发挥词语的作用,使演示和讲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讲解把直观与抽象,视听与思考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对直观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以形成概念,把握本质和规律。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这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情感,发展想象,启迪思维,形成智能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切不可让媒体演示来代替老师的讲解和引导。

新媒体实习生自我总结篇10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教师提出问题,自己呈现解题思路,主动提供给学生答案,学生认真做笔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最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数学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让学生先自己探索、思考,然后再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发现学习的教学观,不仅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而且能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较高的创造能力。

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我国传统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是教师塑造和控制的对象,是被动的接受者,甚至是知识学习的机器,学生处于教育的边缘位置,对学生的教育有规范性和预设性,强调学习对未来发展的意义而忽视学生现代生活的意义。新课程改革提倡新的正确的学生观,高中数学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的规律。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由于家庭教育、遗传、学校教育和个人活动的不同,学生的发展有自身的独特性,高中生更加具备自己独特的经验,是完整的人,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移情性,从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最后,教师要明白学生是具有独特意义的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讲授和传递知识,而不是强行的灌输,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发起者、行动者和作用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和评价学生的标准,学生陷于应试教育的“题海”中,以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作为学习数学的唯一目的。为改变这种现状,新课程强调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首先,要形成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己知道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掌握,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小组评议。小组学习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小组成员在学习、交流、合作中能加强对彼此的了解。最后,教师评定,客观公正地将学生的现在和过去做比较,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对学生能力的各方面做出准确评价,考试成绩只是一个方面,要看到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总之,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要把评价看成一个系统,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制定多样的评价工具,广泛地搜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渗透多媒体教学。课程目标更加重视三维目标的实现,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反映了课程标准设计的思想是以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现代课程理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多媒体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多样化的形态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有效的教学过程结构,努力形成一种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辨别其中的利弊。发挥多媒体的有利因素,多媒体可以扩大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多媒体的应用能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多媒体能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如果利用不当,会存在很多教学隐患,大量知识重点难点的聚集容易使学生对其模糊不清,盲目利用,教学质量下降;教师更简便备课,不顾实际需求盲目利用多媒体,浪费教育教学资源。因此,针对多媒体教学的利弊问题,教师要提高辨别能力,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高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教育教学活动,总结教育教学经验,逐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和发展。

新媒体实习生自我总结篇11

一、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误区

1、未深挖教材,理解课标,忽视知识的产生过程。《新课标》指出,数学学科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学,更应注重能力的培养。而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把电脑当作活动的黑板,把现成的结论投映到屏幕上,没有真正揭示教学知识产生发现的过程,没有处理板书与屏幕显示的关系,容易使学生缺少感知、理解、记忆、训练的过程。这样的做法,学生虽然容易“记住”,但谈不上“理解”,更没有课堂的“生成”。

2、未周密思考,精心设计,使用和设计不恰当。忽视了教材的课件是没有灵魂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必须与教材相结合,它是为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发展学生能力服务的。所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必须要有教材内容作支撑,教师只有在充分认识了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根据教材内容来确定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应用次数、应用时机、应用时间等。而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有许多不恰当地应用多媒体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备课时没有经过周密的考虑,精心的设计,只是盲目使用,图表面热闹而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使用何种媒体、何时使用、使用多长时间,心中无数。这样,不但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还会造成教学与手段脱节,达不到预期效果。

3、未转变理念,分析学生,师生角色“失位”。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4、未结合实际,生搬硬套,追求时尚的形式主义。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辅助教学的媒体,它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图文并茂的表现手法十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于是也就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同行所肯定。

二、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1、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2、帮助充分感知,促进学生思维创新。

实践表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声音、图像、文字、录像、动画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调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的欲望”。

3、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新课程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正符合新课程这一理念。

4、拓展思维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程标准同时提出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与使用,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机充分展示自我的个性。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强化学生对“若干份”、“一份”和“几份”的理解,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个性的舞台。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些填分母、分子分数的题目,让学生自由填空并说它所表示的意义;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自主练习。于是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尽情飞翔。在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又可以看到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闪现。

5、引导主动参与,促进学习效率提高。

新媒体实习生自我总结篇12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技术,或录音机,或电视,或多媒体、把教材中单调的文字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形象、生动、逼真的展示出来,创设出更具直观性、感染力和挑战性的情境。使整个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新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在教学中适当适时地运用现代电教媒体,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向学生介绍课本外,身边的内容,很轻易调动起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中,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吸引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来。“视思明,听思聪”。多媒体教学集视听于一体,使教师的讲解如虎添翼,学生学的如鱼得水,使主导与主体的作用发挥的恰到好处,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实现了愉快教学和成功教学的和谐统一。

二、利用多媒体增大课堂容量,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过去老师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个备课本的课堂,这种教学容量有限,教师如果想在课堂上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是很难的事情。因为仅仅凭教师口授,学生的思维很难跟得上,另外,由于常受到时间限制,教师的板书设计也很有限的。自从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英语课堂之后,这种现象得到大大的改观,教师能利用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补充大量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内容,用这些内容来充分进行分析,理解课本知识。通过阅读学习,让学生选择最佳题目。我运用多媒体并将课文制成课件,用鼠标点击放大于屏幕上,以帮助理解课文。

三、有针对性地设计课件,避免只注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中所起的作用是许多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所以有些人就把传统的东西,不管是精华还是糟粕,一概抛弃忘却。教学走向现代教育技术的极端。事实上,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不能总是站在电脑旁,学生死盯着屏幕,我们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眼神交流;老师和学生不能都成了电脑的奴隶,被牵着鼻子走,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老师独具个性的授课艺术和授课方法不能彻底被遏制,我们需要独具一格的有特殊魅力的英语教师。所以说,计算机多媒体固然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如实物、简笔画、实验、表演、情景对话训练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不可忽视。计算机多媒体不可替代其它一切教学媒体。只有结合使用,才能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所以,教师不应一味赶潮流,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与常规媒体和手段,发挥其各自的长处。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实际,恰当地选用媒体形式是我们不变的原则。

总之,探索和创设信息时代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是我们面临的历史重任。国家教委在新颁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应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作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己在课堂上要身体力行,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优化英语课学习的环境,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课堂的优势是勿庸Z疑的,但我们应合理调配,应以它的优点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的最终目的。

总之,多媒体的运用必须符合英语教学规律,教师必须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更新制作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突出师生互动,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风格。让多媒体成为神来之笔,给课堂添上生动之翼,让我们的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积极地使用多媒体技术,避免一些错误倾向。在使用时,坚持精心制作课件、加强教师的主导地位、多媒体的运用要服务于教学等原则,以使英语课堂教学更高效。让我们响应教育现代化的号召,积极转变观念,接受新事物,运用好多媒体,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活起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无限的精彩。

参考文献:

新媒体实习生自我总结篇13

在公共关系课程的小组合作课题中,我们选取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危机公关”作为研究的主题,目的是通过调查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政府危机公关的处理方式,当前的突发事件,以及媒体与公众在整个事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从而研究在突发事件中政府的危机公关策略以及从中体现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优缺点,最终从政府应当如何与媒体、公众交流的角度探讨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完善。

首先,我们通过搜集大量的资料,从中抽取了有关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危机公关中的作用,并以温州动车事件作为此次研究的典型突发事件。其次,在了解了相关背景资料之后,我们制作了针对高校应届大学生的一份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是从个人信息、从个人角度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核心要素,以及从个人的角度看政府如何处理与媒体和大众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提问。最后,通过对温州动车事件中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具体体现,选取了以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为核心的新闻会,和以总理为核心的新闻会,作为体现当前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不足和亮点的具体案例,并对此进行可分析,从而得出我们的结论。

二、分析总结

针对调查结果,我浏览了大量国内国外的资料,试图从繁多的建议和研究中寻找最佳的问题解决途径,以下是我对问题的分析和总结的最佳解决途径。

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搜集以及对温州动车事件这一突发事件的研究,我们目前主要需要解决的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问题有新闻发言人的选择和发言技巧的培养、新时代下政府公信力的加强、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管理策略。旨在通过完善政府公共危机下新闻发言人的制度,协调政府、媒体与公众的关系,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

首先,我认为,新时代下的中国处于经济发展上升的阶段,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投入的不平衡,以及与各个国家的交流加强,文化冲击加大,不但增加了导致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因素增加,更加增添了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的难度,所以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要与时俱进,然而,在新闻发言人制度中,最为重要的是新闻发言人这一要素,由于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通过提供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来实现官民互动,以达到实现充分交流的目的。

其次,在调查结果中,我们了解到目前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还缺乏公信力。据统计,我国目前有网民近5 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即时化、多样化、便捷化、国际化。在几乎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事件当事人、目击者、受害者及其家属、利益冲突方、民间组织等等,都是天然的民间发言人。而民间表达的意愿在网络平台上持续爆发,更是让不少新闻发言人措手不及。由此看来,新闻发言人背后的团队应当给予新闻发言人足够的信息支撑,最终给公众更翔实的信息。此外,新闻发言人不应只讲官话,只是盲目维护政府形象,并不是掩盖政府处理事件的不足,而是要积极的赢取社会公众的信任,以坦诚的态度积极的处理已经发生的事件,尽力挽回损失,取得遇难家属的原谅。

最后,是政府应当如何在危机事件中进行媒体管理。在危机发生之前,政府应当加强对影响危机产生的因素的监控和预警,利用媒体进行日常监督,尽可能地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在温州动车事件的案例中,其实是由于铁道部疏于对动车的日常监护和管理,才间接地导致这种事件的发生;在危机发生中,政府应当争取舆论主动权,及时地通过媒体向公众最新消息,通过媒体权威的信息,同时媒体吸纳公众的意见;在危机发生后,要积极的和媒体配合,公开事件处理的过程,重获公众的信任。

三、学习心得

在公共关系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问题解决能力,我认为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课题研究的学习方式非常适合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而且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理论,并通过课题研究将理论结合实际,使得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这一课程的精髓。我在其中学习到了团队合作的策略、分析问题的思路、文献收集的方法、课程理论结合实际的应用,以及调查问卷的设计技巧和应用SPSS技术分析的方法等等,同时团队合作中,我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在课题完成后,我们都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精神给我们带来的愉悦。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