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园艺师论文实用13篇

园艺师论文
园艺师论文篇1

1.艺术教育观念较为明确但差异明显

对于艺术学习和教授的目的,将“提高素质”视为艺术的最主要功能是绝大多数受访对象的选择,其中在校大学生对于艺术目的观的认识基本一致,而幼儿园教师的某些看法与在校大学生相差较大。如在学校艺术培养的最主要作用问题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选项比较集中的依次是提高素质(62.5%)、丰富学生课余生活(20%)、增长知识(7.5%),而幼儿园教师的选项比较集中的则是提高素质(36%)、增长知识(18.7%)和迎合社会潮流(18.7%),除了关注于提高素质外,在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关注于课余生活的丰富和知识的增长,而幼儿园教师则较关注迎合社会潮流和知识的增长。在个体学习艺术的目的观方面,除了普遍关注提高素质外,幼儿园教师还比较重视增强幸福感(18.7%)、增长知识(17.3%)、迎合社会潮流(12%),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则关注于增长知识(22.5%)、丰富学生课余生活(17.5%)。在艺术的最大功能观方面,除了关注提高素质外,幼儿园教师还比较重视增长知识(16%)、迎合社会潮流(16%),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则关注于增强幸福感(23%)、增长知识(5%)、丰富学生课余生活(5%)。这应该与她们分别所处的教育情境有着巨大的联系。即在校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属于受教育者的角色,课余时间较多,且以学习知识为主,而幼儿园教师则属于教育者的角色,尤其是幼儿园学生课余时间自主管理能力较差,但为了迎合社会、家长的需求,在学校教育中除关注于学生素质提高外,更关心增长知识和对社会潮流的迎合。值得关注的还有一点,即在以上三个问题上均有个别幼儿园教师持有“艺术毫无用处”的观念,虽然人数不多,但在校大学生却没有任何一人持此类观念,此种苗头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与反思。

2.艺术能力的自我评价相对较低

为了更好地比照各类不同受访群体艺术展现能力的差异,在调查问卷中共设计了10道关于艺术能力的题目,并以量化的形式进行得分,分值区间为0-50,得分越高,则说明对自我的艺术能力评价越高,分数越低,则说明对自我的艺术能力评价越低。从上述数据可知受访对象均认为自己拥有一定的艺术能力,而在三个类别受访对象中,幼儿园教师自我艺术能力认知所得平均分最低,为29.40分,而在受访对象中极小值也在幼儿园教师中出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得分相对较高一些,可以表现出在艺术能力方面在校大学生自我评价相对较高,而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我评价最高。然而,在某些个案的访谈和实际观察中,却发现幼儿园教师在艺术能力的自我评价方面往往比较客观,比如说第66题“对于五线谱或简谱,你很熟悉”,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幼儿园教师均能做到较好地识谱且能唱谱,而在校大学生无论是学前教育专业还是其它专业,很多选择了“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却不能真正地做到识谱和唱谱,这可能与实践机会的欠缺有一定关系。

3.艺术实践活动参与相对较少

为了更好地比照各类不同受访群体艺术参与和实践活动的差异,在调查问卷中共设计了8道关于艺术实践的题目,为了更好地量化分析,将每个选项进行赋值,分值区间为0-40,得分越高,则说明艺术实践参与越多,分数越低,则说明艺术实践参与越少。其中类别1指幼儿园教师,类别2指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类别3指非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在艺术教育素质方面,首先幼教师资普遍具有较正确的艺术教育理念,能够正确地看待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但与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相比差异不大,可知在艺术教育理念培养方面还应适度增强;其次幼教师资在艺术实践方面参与度较低,尤其幼儿园教师在阅读、艺术鉴赏、艺术表演等方面参与更少,这一方面与幼儿园教师的实际职业状况有关系,与其个人的艺术教育理念也有一定的相关;再次幼儿园教师的艺术基础知识掌握的广度和准确度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营建文化艺术氛围

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在校大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现在的社会是多元性的,充满了多种多样的信息与诱惑,虽然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公共设施建设也愈来愈健全,但相对于购物中心、娱乐场所、网络来讲对于社会公众的吸引力相对不强。为此,政府和某些宣传媒体应充分发挥其功能,借助报纸、图书、新闻、媒体节目等营建文化氛围,并刻意增加艺术因素在社会引导方面的作用,如增加免费的艺术展览,借助各种活动扩大图书馆、博物馆等的影响,让艺术实践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而在幼儿园和高校中,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并由专人负责各项艺术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可将艺术实践参与活动作为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和在校大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切实增加幼教师资艺术实践参与兴趣的提升。只有艺术实践参与度高了,艺术教育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升,并可以潜移默化地将这种艺术实践的兴趣和热情传递给幼儿,这也应是艺术教育素养的应有之义。

2.加强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

伴随近十来年高校扩招和近五六年来学前教育师资的急缺,有相当数量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教师资培训机构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且片面地强调培养学生外显性的艺术表现能力,如吹拉弹唱等,且在课程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大量音乐、舞蹈、美术类课程,而其课程模式则与音乐专业、美术专业完全雷同,无法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性。更有甚者,某些幼教师资培训机构以赢利为目的,缩短教学时间,压缩某些理论类课程,让受培训人员仅用一年或半年的时间学习一些简单的儿歌、舞蹈、美术知识后就推向教学一线,而像《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等基本课程根本未开或仅让学生买书后自学,导致某些在职幼儿园教师学科知识严重欠缺,而艺术教育素质甚至不如某些非学前教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兼之某些幼儿园教师在职业发展上遇到各种问题,对于学前教育事业信心不足,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混日子,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不仅无法关注到幼儿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甚至无法胜任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为此,加强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教育迫在眉睫。最近政府机构也采取了大量措施增加了幼儿园教师的轮岗培训工作,并且付出了较多的财力、物力,在此基础上还应改革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定模式以促进其职业长期发展。幼儿园教师虽有专业的教师资格证书系统,在过去的职称评定中却只能评小学高级和中学高级职称,造成大部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发展困境。此外还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和监督,切实控制好班额,增加幼儿园教师的编制,并为每班配足配好专任教师和保育人员,适当减轻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强度,只有这样幼儿园教师才能有时间和精力来改善教学状况、增加艺术实践活动参与度,就此而提升艺术教育素养。

3.改革高校教学培养方案

幼教师资所面对的对象是幼儿,他们接受和模仿能力高,好奇心强,对各方面知识均充满了兴趣,尤其是好跳好唱,好写好画。为此,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应能充分体现全科教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特点,除了像《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学科基础性课程外,还应开设《幼儿音乐教育》、《幼儿美术教育》、《幼儿舞蹈教育》等艺术类技能课程。然而有很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对于过去一味强调理论教学模式的弊端矫枉过正,在加强实践教学的幌子下过多开设艺术表现类课程,如《声乐》、《键盘》、《舞蹈》等,而最关键的问题是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乃至教学理念都是和音乐系、美术系高度一致的,造成了当下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艺术表演能力上不如艺术类专业学生,而在理论知识积累上则不如其他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尴尬处境。鉴于此,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应适当缩减培养艺术表演能力的课程而增加幼儿艺术类课程,而将过去占据课堂主导的艺术表演类教学放到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中进行,这样做既为其他课程的开设腾出了必要的课时,也能真正做到以兴趣为指向,让学生真正能够做到以兴趣为师。还有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素质提升,除了技能类课程外还应开设《艺术概论》、《美学常识》等课程,以更好地弥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类课程知识,尤其是此类课程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于艺术理论的了解和艺术观念的形成,并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艺术现象的整体感知,间接地也能促进其参与艺术实践如阅读、欣赏、评鉴等活动的积极性。而现在实际情况是仅有极少数的学校开设有此类课程,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此类课程开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4.完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模式

园艺师论文篇2

一、大学校园文化内涵与艺术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大力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发挥艺术教育功能,首先必须全面理解校园文化内涵与艺术教育的功能,只有从理论的层面上认识其本质内容,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1.大学校园文化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形态,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层次,表现为一定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氛围,它以校园环境和各种教学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具有大学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以及报刊、讲座、社团和沙龙等文化活动为表征,具有导向、激励、约束、凝聚、辐射和塑造等功能。校园文化的建设,包括大学的发展目标、思想精神、办学特色、校园活动、各种行为规范制度以及学习生活氛围等方面的建设。

人们普遍认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对象为在校大学生,笔者以为应理解为在校广大师生员工,即包括教职员和学生。因为作为一所大学,它的人文精神、大学精神、规章制度、行为文化等均体现在全体师生――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之中。只有将校园文化建设观念形成群体共同意识,通过这样的“人”的载体,大学校园文化才得以开展,并发扬光大。

2.艺术教育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具有审美、教育、认识世界的三大社会功能,席勒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中心内容,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克服理性与感性的分裂,可以使人的情感得以升华。大学校园文化从本质上讲是育人,表现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而艺术教育具有人文教育的基本特性,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艺术教育在广大师生实现社会责任、完善人格,追求真、善、美中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艺术教育在提高师生道德素养,塑造完全人格上的促进作用。1869年,查尔斯・W・艾略特就任哈佛大学校长时,曾提出著名的“塑造整个学生”的教育理念。1945年,哈佛大学提出《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俗称“红皮书”,将人文教育正式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朱光潜在《论修养》一书中主张通过美育“复兴民族”,并要求青年彻底觉悟起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人文精神缺失、审美贫乏现象严重,大学师生道德及人格上的健全亟需加强。艺术的真善美教育功能可以起到审美补缺的作用,促进师生的完全人格的塑造,通过开展内容高雅、艺术性强的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师生不仅欣赏而且参与艺术创造之中,在耳濡目染中提高道德素养,塑造完善的人格。

第二,艺术教育在师生科学研究,开拓创新中具有促进作用。艺术教育以形象思维为主,而科学以逻辑思维方式认识和改造世界,艺术的形象思维有助于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的展开,帮助科学家建设理论模型和形象类比,使不同种类的思维自由和谐地统一起来。钱学森提到“要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艺术教育培养和帮助师生进行创新性形象思维,促进他们想象力的丰富。

第三,艺术教育能培养师生审美意识,增强师生的校园文化群体责任感。艺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通过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师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师生认识美并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广大师生有了一定的审美意识,对周围的校园环境如建筑、绿化、雕塑、标语等均有了关于美的进一步要求,因而更能增进校园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将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统一到个人的言行之中。

第四,艺术教育能增进校际交流,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化发展。艺术作为国际交往通用语言之一,无国界之分,尤其在促进国际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国内外很多大学间常以美术、音乐、设计、表演等艺术形式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实现了文化的多元碰撞。通过艺术交流,师生们不仅能体会到各自的校园文化,还能从中学到其他高校优秀的校园文化,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

二、发挥艺术教育作用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体系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创建一种以陶冶师生情操、构筑健康人格的氛围,积极探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这种“人的教育”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校园文化体系成为当前高校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

1.大学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大学各级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开发师生潜能、愉悦师生身心、提高综合素质上起到的重要促进作用,并积极开展深入探讨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活动。

2.全方位多渠道构建科学合理的校园文化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

构建科学合理的校园文化体系,健全和完善艺术教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新机制,首先应成立校园文化创建工作领导组织机构,成立“艺术教育中心”。从组织层级到具体的活动开展,特别是组织好艺术教育第一课堂工作,设置合理的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如将大学音乐、美术、陶艺、影视欣赏等课程作为选修课,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

充分发挥代表教职工利益的工会组织机构作用,根据教师各自的爱好成立各种美术、摄影、书法、舞蹈、音乐等协会。学校给予最大支持开展这类组织活动,特别是经费的支持,组织艺术沙龙、作品展览、外出采风、讲座报告等活动,活跃教师的思维,加强大家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充分发挥大学团委、学生会组织机构作用。团委、学生会对具有非组织文化特性的寝室文化和组织文化中的社团文化进行引导支持,组织开展具有积极意义的高雅艺术活动,以及合唱团、交响音乐队、舞蹈表演和美术等艺术团体。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公益组织,充分利用各自的艺术特长为所在社区服务,不仅能丰富学生第二课堂,还能加强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同时注意专业学习与课余活动之间的时间配置关系。

充分发挥艺术教育专业特长,加强艺术师资队伍建设。很多大学都有专业的艺术院系,将艺术教育中心设置在艺术学院(系),全校具体的艺术教育工作放在艺术学院,做到责任明确。学校校园文化开展工作由艺术教师承担,不仅能充分利用资源,发挥艺术教师的积极性,而且因工作量的计算易于统计,还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及校园文化特色,注重艺术师资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教学创新的探索,探索具有大学特色的艺术教育工作及校园文化活动。

三、结语

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彰显大学特色、大学精神和大学责任的功能,通过具体活动将校园文化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之中。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充分发挥特有的真善美教育作用,使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在相互关爱中共同成长,达到理想的教育状态与境界。在大学品牌竞争的今天,高校应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文化体系,充分发挥艺术教育作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办公室主任)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舒予译.艺术:让人成为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钱理群.现代教师读本:艺术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4]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5]索尔仁尼琴.为人类而艺术.现代教师读本艺术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6]陈于仲.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6期.

[7]陈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第6期.

园艺师论文篇3

本文基于对幼儿园艺术特色创建方案进行实践研究,有望从中找到幼儿园艺术特色创建方案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期望幼儿园艺术特色创建方案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是能够对其它具有相同状况的幼儿园产生价值和参照意义,为其他地区的学前艺术教育所借鉴和吸收,为创造适合地域特点的园本课程作出实际贡献。同时笔者也期望从中发现教育实践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三、背景分析

(一)优势

本研究对幼儿园艺术特色创建方案的研究注意到了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来研究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有效性。这一研究能够为丰富和完善幼儿园教育教学理论作出贡献;有助于深化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对幼儿园领域课程之间的合理共生具有理论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通观幼儿园教育的内在意义,从而为设计和组织更好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最后,本研究对幼儿园艺术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具有规律性经验性的价值。

(二)不足

幼儿园的艺术特色教育尚在实验和摸索阶段,我们对艺术教育的理解、把握和实践都还十分有限。但我们幼儿艺术教育对幼儿艺术素养的形成、艺术潜能的开发,一定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未来,经过我们不断的探索,一定能寻求出一条更为科学合理的艺术特色幼儿园的发展之路。

四、艺术教育特色的理论依据及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一)理论依据

艺术教育特色方案的创建能够符合当地地域实际的教育的载体,它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计划,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幼儿身心产生影响的系统的教育内容和过程。在幼儿园中,艺术教育是儿童获得发展的重要途径,艺术课程也是整个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方面,是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艺术课程中艺术思维的表现和表达,与幼儿的思维、身心发展是一种同构的教育形式,因此是适合幼儿园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就在于它是幼儿的课程,是幼儿的活动,应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选择内容。幼儿园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以幼儿自身及幼儿经历着的生活为其内容,就是将幼儿推到了课程的前台,通过开展与幼儿生活相贴近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自发主动活动的氛围,为幼儿提供各种互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与其发展相应的帮助,从而更好的把握幼儿园艺术教育实施的关键。

(三)艺术教育特色的基本内涵

艺术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艺术教育包括学校艺术教育和社会艺术教育(又称公共艺术教育),狭义的艺术教育仅指“学校艺术教育”。所谓学校艺术教育主要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内所进行的艺术教育活动。《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包括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内容,涵盖了唱歌、舞蹈、手工制作、绘画、乐器等多种艺术形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的塑造和情感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特色创建的目标

通过艺术教育特色方案的创建,旨在培养幼儿听说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凋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学前教育教学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教育的总目标,培养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让幼儿体验艺术的多样性,乐意参加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在艺术活动中,我园让幼儿接触多元文化和艺术形式,积极参与本地的地域风俗艺术活动,能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和欣赏地域风情,感受在艺术活动中表现、交流、合作、创造的快乐。

六、特色创建的基本内容与措施

(一)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

探索研究艺术教育特色方案的创建,发现我园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使用南京鼓楼幼儿园单元教程。另外还辅助配备自己幼儿园集体编写的园本课程中的艺术领域内容;以预设的单元主题活动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园本特色课程,同时在每天的区域活动中、一日生活环境中渗透艺术教育内容。这样的教育内容不仅涉及广泛的艺术内容,也涉及较多的艺术形式。包括当地幼儿园所在地域典型的艺术表达形式,如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小马夹、毡房等。还有与综合主题活动整合的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如服饰欣赏、命题绘画、手工制作、节奏律动等。在表演实践活动中,有外出养老院表演、庆祝节日表演等,每学期都会有一到两次的全园大型表演活动。

(二)园所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创设

1、园所环境

物质文化环境是一所幼儿园独特的文化气息的真实反映,它理应包括幼儿园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设备、生活设施以及园所环境,它应该是能够对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提供良好物质环境的一个活动场所。笔者认为,我们的幼儿园物质文化环境应以体现幼儿团结友爱、共同生活学习的设想来布局,应该在幼儿园教师与全体幼儿的共同努力下,创设出体现自己园所特色的物质文化环境。

2、文化氛围

幼儿园的精神文化环境体现一所幼儿园的个性、本质以及全园教师与幼儿的精神文化风貌,在幼儿共同生活学习的教育大背景下,我园的精神文化环境应体现被当地绝大多数人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及信念,不仅要有园长的身体力行对全园教职工的影响,还要包括教师相互之间的专业学习与发展、幼儿的团结互助,只有建立全园上下统一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意识环境,才能更好的在教育教学道路上形成教育合力,寻求共同进步。

(三)开展专项特色活动

我园的课程设置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预设的单元教育课程和生成的园本特色课程。其中,前者是依托南京鼓楼幼儿园的《幼儿园单元教育课程》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月主题的形式呈现,以单元小分题的模式展开,以五大领域活动手段为支撑,同时创设与主题相适宜的环境辅助教学,它的内容是依据幼儿园总的教育教学方向,通过各教研组开会讨论细化梳理,由班主任老师做具体内容上的选择;后者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捕捉孩子的兴趣点,以教研组为单位,挖掘、开发本土化教育资源,开展为期一学期的主题教育活动,参照引用园本教材中的适合本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形成园本特色课程方案。

1、鼓励幼儿家庭通过一些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途径和方式来参与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如家长和儿童一起完成艺术作品;在幼儿园学的歌曲和家庭积极的反馈交流;邀请家长亲身参与幼儿园艺术表演活动,向家长建议,积极开展家庭艺术类教育的亲子活动,如与幼儿一同收集美工活动的材料,合作完成;与幼儿一同完成生成课程的活动前测表等(活动前测表是我园在生成的主题活动开展之前检测幼儿对即将开展的主题的认知和发展情况,以便教师能够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更加有口的、有计划的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并作出适当的调整和安排)。

2、从幼儿课间活动的广播操入手,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如广播操里会有维吾尔族音乐响起,全体幼儿伴随着音乐的律动进行维吾尔族基本舞步的学习,如动脖子、翻腕、耸肩、踞步、进退步等典型舞蹈动作,加上男女幼儿动作的相互陪衬,使律动更具有地域风味,同时也让幼儿深刻感受了维吾尔族麦西来甫这一舞蹈形式的欢乐气氛。这样渗透幼儿园所在地域的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幼儿进行地域特色文化的影响,使幼儿在生活化的艺术教育活动中真正感受幼儿园所在地域艺术形式的魅力。

3、我园艺术教育活动还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环境的布置和创设中。不仅在游戏活动中丰富可供幼儿自己选择的活动环境,同时还增加环境的视觉刺激和氛围;不仅伴有丰富多彩的墙面文化如当地的幼儿园所在地域标志性建筑、服饰以及凸显地域文化的图片,另外还有世界一些著名建筑,如北京的故宫等,从而扩大幼儿眼界,接受艺术教育方面多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4、我园艺术教育活动还与区域游戏活动相结合,在活动室区域游戏中为儿童提供了可欣赏的民俗及风景的图书、杂志等,在美工活动区域为儿童投放了多种操作材料,在角色游戏区域为幼儿提供地域花帽、服饰以及律动打击乐器。可见我园游戏、教学呈现一种互为补充的状态。

(四)加强教师特色创建能力的培养

1、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基本的文化知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专业的教育技能。还要涉及到对课程标准、教材的把握能力,包括在进行课程计划、组织、实施、评价过程中的能力。这些影响和决定着教师能否更好的组织幼儿进行研究性和探究性学习、能否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当调整教育教学的结构和内容、能否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探索活动、能否多样化的组织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评价等。因此笔者认为幼儿教师要在具备基本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如绘画、唱歌、跳舞、弹琴等的基础上还要具备一些专业教育教学能力,如观察组织能力、创设和利用幼儿园环境的能力、与幼儿沟通交往的能力、协调与开展家长工作的能力以及不断自我提高的能力。

2、在幼儿园中,最常见的人际关系就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教师对幼儿产生的是一种怎么样的影响,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幼儿教育中的师幼关系与传统教育中大不相同,我们反对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权威、教师中心、做知识传授者等师幼关系,强调尊重幼儿个性以及主体性,全面提倡民主、平等、儿童本位的新型师幼关系。幼儿园课程改革也要求幼儿园教师“从单一角色到多重角色,从跟随课程到参与课程,从适应教学到提升专业。

七、三年达成目标

园艺师论文篇4

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1] [2]江西省是园艺大省,2011年全省果蔬面积约1791.9万亩,产量1913.2万吨,园艺产业是我省种植业中的第二大产业。同时,随着江西省生态农业的建设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推出,园艺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协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江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是江西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在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等方面具备了鲜明特色,是江西省园艺人才培养的基地,多年来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性教学改革、教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许多探索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园艺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及任务

(一)园艺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我校依据江西省园艺产业发展需要,努力培养高素质园艺人才,力争将园艺专业建设成在江西生态建设和园艺产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级人才基地;专业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手段,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实践性教学为教学特色,始终保持在江西省“园艺高等教育、园艺科学研究、园艺科技推广、园艺社会服务”的领先地位[3] [4];紧密结合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攀高,不求大,不趋同,立足自身特色,推进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江西振兴园艺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建设成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和优势、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园艺本科专业,为江西省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为江西省农林类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 园艺特色专业建设任务

在课程建设上,我校加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实施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建设工程,以园艺专业必修课程为核心建设精品优质课程群。在实践性教学上,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建立一个融课堂实验、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农业推广于一体并互为补充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团队建设上,建设一支结构更加合理,教学质量好、科研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并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肯于创新,且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显著及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在教学条件建设上,加强校内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园艺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在科学研究上,坚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课题为载体,为学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加大科研转化教学工作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在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上,加强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专业自评体系,建立起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机制。[5][6][7]

二、园艺特色专业建设成效

(一)形成了一套具有江西地域特色和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

我们将园艺专业建设立足江西,坚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主要教学、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等方面具备了鲜明特色,按照培养专业知识全面而系统、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思路,以我校园艺学科为支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改革、促进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结合,实现“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突破口”的目标,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主要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新增专业方向观赏园艺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方向特点和要求,既在基础课程上与园艺专业保持一致,又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面向本省产业发展需求,为本省园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专门人才。其次,加强园艺专业实验室和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在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从“以校内园艺实验平台和实践基地为依托的课程实践教学、以教师校企合作项目及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为纽带的毕业实习、以省内园艺相关生产企业为依托的顶岗生产实习”三个阶段,多层次、渐进式地构建了与都市农业和园艺产业化发展相衔接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再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努力开展对外服务,为学生实践提供机会,提高教师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并且进一步聘请校外创业导师,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促进学生更多、更深入地了解现代园艺产业的发展态势,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最后,改变本科生论文选题完全来源于老师的科研课题的传统,根据企业和生产需求,为本科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并将相关试验全部或大部分安排在企业完成,着力解决生产上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

(二)组建了省内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平台

我校园艺学科立足江西,坚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针对赣南脐橙、南丰蜜橘、奉新猕猴桃、上栗黄瓜、瑞昌山药等特色果蔬种质资源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创新、园艺植物发育生物学、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处理技术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为江西园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学科点骨干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近五年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百余篇,获各级各类项目40余项。此外,通过选育,获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及认定的品种有4个,并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江西省科技进步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等多项奖项。

我校园艺学科目前组建了“江西省果蔬保鲜与无损检测重点实验室”、“南昌市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部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点―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等科研教学高水平平台,建成了园艺作物标本馆,建立和完善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实验室总面积达4000m2以上,仪器设备总价近2000万元。有内容系统、设施完善的校内实习基地200余亩,有各类固定校外实习基地10余个。

(三) 打造了一支知识新颖、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根据园艺专业现有教师状况,我校结合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本专业建设成功的关键。经多年建设,本学科拥有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职称结构均较合理的学术队伍。通过与国家重点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选送访问学者,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青年教师蹲点锻炼、实行导师制、采用以老带新的培养方式等,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通过校企结合办学,加大“双师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等,加快造就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骨干教师为主体,双师培养为重点,企业兼职教师为补充,提高素质为核心”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教师学术水平有较大提高,能更好地参与当地经济建设和行业重大技术难题攻克,并取得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我校已获批准“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在近三年内,获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我校教师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推进了精品课程《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等课程的建设和教材建设(《果树栽培学各论》、《蔬菜栽培学总论》、《蔬菜栽培学各论》、《园艺学实验教程》等)。此外,我校还新增校外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3个,组建了校内实训基地。这些平台的建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探索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园艺专业学生培养模式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园艺专业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训练计划”,以课题立项的形式,每年资助10个“园艺专业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训练计划”项目,带动100多名学生参与,以鼓励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制订和完善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建立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大学生英语竞赛、职业技能竞赛等校内大学生科技竞赛基地,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发明和创造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和鼓励广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力争园艺专业有1~5项省级以上获奖项目,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五年来,我校园艺专业招收本科生300余人,本科生学士学位获得率达96.1%,考研录取率为30.8%,平均一次性就业率为87.7%。近五年来,园艺专业4次评为省级社会实践先进营队,有1人次获第四届“挑战杯”校外学术科技竞赛江西赛区特等奖,1人次获江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1次获江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奖,2班次被评为“五四”红旗团支部,1人次获江西省大学“谈科学发展观”征文一等奖,2人分别获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二等奖、三等奖。

(五)构建了一套符合现代园艺生产要求的课程体系

江西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作为江西省特色专业,特别强调突出区域特色,立足地方,面向江西园艺作物生产,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思路和特色。通过对农业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按照“拓宽专业口径;减少计划总学时,减少必修课程;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选修,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的原则于2010年重新构建了园艺专业课程体系,将所有园艺专业实验课程重新进行了整合,避免了不同课程实验重复做的弊端,并依托我院部级植物生产实践教学中心编写了《园艺学实践教程》一书,目前在所有园艺相关课程教学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六)建设和完善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自项目建设以来,先后建成了园艺作物标本馆、园艺作物标本园、园艺作物展示馆,三年来园艺实验室共投资275万,更新与配置了实验仪器,建造了1000m2的智能温室1座,使校内实习基地和实验田室更现代化。在江西华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农望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原野食用菌公司、江西中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学生实训基地,以项目为依托,在江西樟树、新余建立了长期试验示范基地,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到这些单位进行毕业实习。

三、园艺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园艺业建设发展趋势尚有差距,建设的视野还不够宽广

园艺产业已充分表现了全球化的特征。因此,作为培养园艺作物栽培、育种、加工、销售的高级人才的园艺专业,其特色应“立足当地,放眼全球”。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而园艺又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果树、蔬菜产区,如赣南脐橙、南丰蜜橘和遂川金柑等都是我国主要的名、特、优柑橘。1995年南丰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南丰蜜橘之乡”的称号,2003年南丰蜜橘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原产地保护产品。2002年赣南脐橙已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九大优势农产品之一,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项目和品牌。因此,建设园艺特色专业,培育特色专业都必须站在全球园艺大环境、全国园艺生产的高度来认识,并且还应深化和提高认识,不断提高特色专业建设水平。

(二)园艺实验室、实践基地硬件建设还需要完善

实践性强是园艺专业的专业特征,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已形成了重视实践、实践教学效果突出的经验和教学方法。但是,随着园艺产业作用和效益的不断深化,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园艺学科对实践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符合时展的要求。实践性教学过程需要继续完善和提升其理论高度。目前,由于经济投入有限,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硬件建设、实践条件与现代化教学实践的需要仍有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特色专业建设是长期目标,需要在阶段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深化完善和提高

园艺专业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初步显示了办学特色。本项目获批后,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全面,指标更加具体,措施更加可行,成就更加显著。但是,特色专业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它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随着园艺产业发展而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建设过程。我们将在完成本项目任务的基础上制订长、中、短期规划,制订年度计划,为把园艺特色专业建设不断推向新水平而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俊龙,林江辉,胡锋.对高校如何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9-61.

[2]王平祥,陈晓琳.试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142-144.

[3]林江辉,李俊龙,胡锋,顾南.建设品牌与特色专业,切实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南京农业大学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7(3):44-45.

[4]谭豫之,刘为民,白菲.中国农业大学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5):44-46.

[5]郑先哲,李文哲,冯江.特色专业建设中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98-99.

[6]司,武艳艳,孙志颖,邵宝健,杨学举,董金皋.“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2):161-163.

[7]廖明,黄大乾,姜峰,朱蕾.基于差异化竞争战略的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8):111-113,127.

园艺师论文篇5

一、加强学习深化科艺融合课程的理解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深化科艺融合。一是科学活动中融入艺术教育,即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为主体,在科学教育中结合艺术教育内容,将艺术文化中有意义的、有内涵的、有价值的教育因素挖掘、提炼出来,并有机地融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之中。在幼儿感受科学、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以艺术文化作为催化因素,渗透艺术与审美教育,促进幼儿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情趣、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探索欲望,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与创造能力。二是艺术活动中融入科学教育,即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在艺术活动中发现并探求科学奥秘与现象,在发展艺术技能中观察体会艺术科学的完美融合。总之,要按照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及不同年龄段特点,以科学与艺术相统一的教育内容为主体,设计相应的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内容,使幼儿不但了解科学知识,而且通过作品呈现、语言表述、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来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达到科学与艺术相融相合的教育。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质量

“质量就是生命”,对幼儿园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都已掌握了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但在观摩现场活动时,却发现她们并没有将理念在自己组织的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究其原因,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二是怕管不住幼儿,影响教育效果,故在组织教育活动时,不敢让幼儿充分感知,而是草草收场留于形式。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的阵地,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教研活动方法,能使研究更为深入、精确,因而教研组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制度,形成“我要学”的学习氛围。在教师业务学习采用听读式的基础上,观摩各种活动,本学年,我们开展了“说课培训促教研 互动学习共成长”的讲座。为了提高教师说课能力,整体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去年11月28日中午,全园教师认真聆听了潘丽君老师关于“幼儿园教师说课”为主题的讲座。讲座的内容以说课的概念、说课与授课的异同、说课的内容、说课的实施及说课应遵循的原则等方面为切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说课的内涵。同时结合说课的获奖案例,详细介绍了说课前的准备、撰写时的要点、说课中的注意点等等。大家结合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看法,最后形成共识,这样使教师明白,幼儿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凡是幼儿能想的,就让他自己去想;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去做,以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牢固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促进观念与实践的统一。

三、重视对课题的研究提升教科研水平

教科研是幼儿园教育科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前提,通过教科研,能使教师从中获得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培养和锻炼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本学年,我们充分利用我园的传统特色项目—科艺节,开展了《“科艺”我们走向何方》的课题研究。各年级组对本学年实施科艺活动的情况,以PPT的形式进行了展示和汇报,可谓精彩纷呈、各有千秋,可见科艺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想象、联想、审美功能已成为我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幼儿在获得充分学习和大量自主活动与探索机会的同时,培养了实践和创新能力,开发了潜能,促进了身心的和谐发展。大家还就目前我园的“科艺”活动选择、组织实施中存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大家答疑解惑,互帮互助,在园领导的指导下有了更加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园领导还带来了一堂名师的科学绘本教学录像,让老师们一起走进名师课堂,感受名师的风采,学习名师的教学理念,挖掘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感受名师课堂教学中一举一动的仪态美、抑扬顿挫的语言美、呵护学生的心灵美。教师们受到了极大的感染,不仅是名师的语言表达、灵活应对、氛围营造等等值得每个人学习,更要敏锐地发现,原来科艺融合不仅仅在科学或艺术活动中,我们要拓宽视野,探索尝试科艺活动的更多途径。

四、开展系列活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本学年,我们开展了青年教师评优活动,大家都能积极参与活动,精心准备,活动后的个人反思与集体评析,使教师们进一步提高了自身评析能力,同时也帮助教师们认清了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输送青年教师参加市级、省级、部级的公开课、展示课。去年10月25日,我园周晓岚老师,代表张家港幼儿教师,在全国第四届“两岸同课异教”幼儿园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了音乐活动《文明礼貌十字歌》的展示课,好评如潮,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周晓岚老师运用“自由飞翔”歌曲的旋律,自己创编了故事、歌曲,通过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图谱,学习了文明礼貌十字歌,潜移默化中教育幼儿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整个活动环节流畅、幼儿积极投入、兴趣盎然。周晓岚老师以她甜美的嗓音、亲切自然的教态、灵活的教学组织深受听课老师的好评,充分展示了我园教师的风采与水平。教学展示活动实际是对教师的理论、行为、观念转变都有极大的帮助。教师们在教学实践的同时摸索着,对开拓教师的教学思路有很大的帮助。今年二月份我们围绕科艺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开展了智慧科艺,奇妙之旅—机关幼儿园东园大班科艺研讨活动;展现科艺风采,尽显区域特色—打造特色品牌的科艺区域研讨沙龙活动;本园承办苏州市“十二五”教育学会规划课题联合开题论证活动;巧用绘本素材,拓展科艺视野—东园区小班科艺教学课例研讨沙龙;科艺活动中材料的提供与指导—机关幼儿园东园中班举行科艺研讨活动;团结、合作、分享—机关幼儿园举行一课三研园本研讨活动;服装世界,展精彩—机关幼儿园西园中班年级组举行《多彩的服装》研讨等活动。

转变教育理念,深化科艺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是对教师观念、行为、智慧、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充满着挑战、充满着朝气、充满着活力。也是为了下一代健康地成长!

园艺师论文篇6

1园林艺术课程在高职园林类专业中的地位

《园林艺术》课程是园林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素描》、《园林制图》、《园林花卉》、《园林树木》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为《园林艺术》课程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园林艺术》课程同时衔接了后续课程《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造景》、《园林工程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也为考取园林设计员奠定基础。确切地说《园林艺术》课程在整个园林类专业课程体系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2《园林艺术》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园林风格形式、园林空间造型艺术手法、园林设计基本要素的合理运用和园林造景技巧等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园林艺术鉴赏分析能力,并能综合运用于实际的园林方案设计和园林工作中。园林艺术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园林艺术特征分析、园林构图艺术分析、园林风景艺术分析、园林色彩艺术分析、园林山水地形艺术分析、园林建筑小品艺术分析、园林植物种植艺术分析、园路广场艺术分析。内容涉及学科范围较广,是一门相对综合性的课程。

3《园林艺术》课程教学方面的问题

3.1课程本身涉及内容面广、知识点杂,实践操作难度大

园林艺术是融入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是融文学、绘画、书法、建筑、工艺美术、雕塑等艺术门类于一体,涉及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小品、地形、水景等多方面的知识点,内容较为庞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好把握,同时也不便学生们的理解与记忆。再者,该门课程内容本身就偏理论,开设的学期相对较早,在具体的实习操作过程也有一定的难度,单纯的参观欣赏典型园林形式显得太流于形式,让学生绘图设计又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要真正的达到想要实习目的也不简单。

3.2学生艺术修养欠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园林类专业要求学生有开阔的眼界、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审美意识,然后再有意识的培养其对园林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园林岗位实际工作中游刃有余。而对于绝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艺术修养,对于园林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先得有发现美的眼睛,然后去欣赏美,进而创造美。设计师是一个辛苦的职业,作为一名初学者应该要不断的练习、思考并不断的查阅资料充实自己,而对于现在的部分高职的学生相对来说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待培养与提高。

3.3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间内容重叠多

由于园林艺术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和园林类专业的好几门课程的内容有着紧密的关联和交叉,如果在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未能及时沟通的情况下,极容易出现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相似或重复的情况,比如园林植物种植艺术分析与后续课程《植物造景》中的内容有相似处;园林山水地形艺术分析与后续课程《园林工程技术》的内容有重复之处;而园林建筑小品艺术分析与后续课程《园林建筑设计》有类似内容出现。如果沟通不好就会重复讲授,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3.4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一是部分教师教学理念相对陈旧,知识更新速度较慢,由于园林行业发展迅速,艺术设计类课程一直没有较完善的与时俱进的教材,部分教师仍以相对比较陈旧的教材为主授课,会影响教学效果;二是部分高职园林类专业《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师都是年轻教师,他们是从“学校”到“学校”,对于园林企业对人才业务素质需求以及整个设计项目的实际流程不是很熟悉,势必影响到教学效果;再者,高职学生生源多样化,学生素质层次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判断分析能力的同时,还要能结合实际情况分层次因材施教,这个也容易被不少教师所忽略。

3.5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用问题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选择依旧是全程授课采用“黑板粉笔”形式,或者是有投影,也只是普通的幻灯片的形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也仅仅局限于课堂。对于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较少。

3.6考核形式单一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园林艺术》课程的考核一般分为理论试卷考核和图纸作品考核,此考核方式相对单一,理论考试通常是应付型的考试,临考前死记硬背;图纸形式的作品考核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往往都是套用其他的一些优秀设计作品,或没有章法的随意“填充”,缺乏创新,学生的潜能没有完全发掘,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很难准确有效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学生对于《园林艺术》课程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

4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对策

4.1整合、协调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积极与园林类专业别的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适当调整园林艺术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区分不同课程中这些内容的侧重点,作好与专业课程间的衔接,制定好课程标准尽量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与遗漏。通过整合使课程结构更加合理,教学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完善了教学体系。

4.2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平时要增强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的了解和参与度,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国内的园林类博览会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各种艺术形式之间都存在着共性,找到兴趣点,会有助于艺术修养的提高,只有广泛通晓各种艺术流派,才可能采各家之长,培养起高尚的艺术情趣。平时要给学生课余安排、引导和督促,慢慢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4.3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传授现代园林规划知识的教师,都应该不断充实、更新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双师型”教师指的是一专多能、专兼结合的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程度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质量,园林艺术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艺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利用分批去园林公司锻炼、老带新等措施提高在校老师的素质;同时,也可以外聘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专家兼职园林艺术实践课程教学。

4.4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要通过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可以包含有大量园林设计图片、动画、实验实训演示录像等,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其次可以结合一些软件进行教学,实现教学辅助管理、教师操作演示、文件资料发放、学生操作监控、学生作业提交等功能,对课程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再者就是课程网站的建设和使用,课程网站提供了大量教学文件、学习资料、相关网站链接等,学生通过互联网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在线测试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课程论坛、博客等则建立了师生间超越时空的联系,方便师生课下随时的沟通交流,使得该课程学习变得更加方便。

4.5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和考核中贯彻能力本位的理念。变单向教学评价为多元评价,将静态教学评价变为动态评价;变学生被动应对考试为主动参与考核,将结果式考核变为分阶段分层次的过程考核。采用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过程评价50%+期末作品评价50%。

5结束语

在十来年的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具体情况,不断的进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在协调好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采用先进、多样的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和提高职园林类专业学生们的园林鉴赏能力,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汉莉等.“风景园林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高教论坛,2009,(08).

园艺师论文篇7

1.实施园本培训的一体化

以往的教研、教技、教科园本培训,都是各为其政,各条线制订计划。因此,一学期的各类条线活动排得满满当当,每周的集体活动时间被教研、教科、教技等各种学习、研讨、交流挤满,教师忙于应付各条线的任务,常常加班加点,但效率不高。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改变以往做法,将教科工作融入大教研,共同组织全园性教研活动,如游戏调研、教师半日活动组织调研、一课三研、艺术特色汇报课等园内活动,让每个教师都参与,让每个教师都得到锻炼。在活动前,园教科室组织教师推荐好书,由一位教师精读,然后开展读书宣讲活动,将精华与各位老师分享。在理论指导下,教研活动组织课堂教学、教学研讨,教师从理念体现、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研讨,充分体现了教科、教技、教研的结合。最后教师撰写心得,从教师感到畏难的角度进行剖析,有“对游戏材料提供的一些认识”、“对半日活动组织的反思”、“学习性区域设置的感想”,等等,通过各科室的协调,教师对自己的学习认识与实践成果进行梳理,形成一些正确认识,每个教师在学习―实践―提升―再实践中得到了提高,并营造出了浓厚的研讨氛围。

2.实现专题研究的针对性

为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引导教师切实提高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我们积极开展基于行动的园本教研和师资培训,扎实做好教科研,组织小专题研究。比如“版画活动中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读书宣讲、名画赏析、启源课堂、心得随笔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统筹协调,共同提高,使启源课堂研究和艺术特色建设相结合,初步开发出适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园本艺术特色课程。这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加以细化、加以尝试。

二、整合研究力量,将教科管理与文化建设相融合

我们以《发展幼儿艺术潜能之研究》和《“启源教育”园所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两大研究为中心点,抓好艺术教育实践课例、个案跟踪的质量,每月两次课例、两次跟踪,并撰写好理论学习和教科随笔。同时根据课题实施的进展情况,开展好书推荐、课题研讨等活动,帮助教师实现减负增能。

1.优化团队活动

我园充分发挥教师自主性,根据教师自愿报名的形式,组成翰博林苑团队,各团队分别制订切实的计划和措施,保证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文林苑的读书宣讲活动、园刊电子报编辑活动,让青年教师艺术修养全面提升;智林苑在音乐美术特色课展示、课件评比等活动中发挥了聪明才智;艺林苑的策划使我园的环境呈现了浓郁的文化和艺术气息;韵林苑的舞蹈编排、音乐推荐为我园艺术特色发展增添亮色。课题研究与团队的结合,给了老师展示才能的舞台,发挥了大家的长处,实现了优势互补,教师获得了最大的归属感、成就感,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活力。

2.落实启源课堂

依托韵林苑与艺林苑两大团体的力量,我们将幼儿园课题研究课堂化。每位老师将实践课例作为研究的抓手,每月撰写音乐或美术特色教案,在教学活动中实施,使幼儿获得艺术的欣赏、表现能力。手段上注重激趣,采用形象表征及游戏化的手段,引导幼儿调动多种感官,通过情感、思维、想象、动作、语言等多通道参与,反复品味,启发联想,促进理解。如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听听音乐,看看图片,做做动作,想想问题,说说感受,等等,以更好地帮助幼儿认识、把握作品所表现的意蕴。在学期末,韵林苑与艺林苑两大团体分别开展特色课展示活动,效果很好,初步形成一批在启源教育文化引领下的“艺术教育”特色课。同时,根据请年教师一、二、三考核,我园组织了青年教师上好亮相课、比武课、过关课的活动,通过磨研、试上、公开活动,教师对目标的把握有了一定感悟,对教学组织的方法也有了新认识。

3.开展特色活动

我们全面落实特色项目首席制,组织开展各类文化建设活动,如五月“天真烂漫艺术节”、十二月“健康快乐运动节”、每月一次“阳光宝宝评选晨会”等活动。活动前由教师毛遂自荐本次活动的首席,经过讨论最终决定活动首席,然后由首席老师负责策划活动总方案、人员安排、具体活动内容。办园三年来,我们举行了三届艺术节、两届运动节、每月晨会一次。老师、家长、小朋友都积极参与,团结协作,通过开展具有本园特色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以艺载德、以艺促智,充分显示着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幼儿、家园、教师”三个层面,共同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了主题阅读周活动、主题美术系列比赛,组织了家庭才艺秀、家庭摄影赛、教师才艺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家长、老师都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展示了才艺,展现了个性,既活跃了校园文化,又提高了综合素质,体现了我园文化艺术教育特色。

三、做好个人课题,推进微型课题管理

我们大力推进园级个人课题,在园级总课题下,个人申报微型课题,不断做好个人课题的管理。

1.网络化管理

我园目前人人都有个人微型课题,在教科活动中现场论证教师的个人课题,对课题方案提出研究目的、方法等方面意见和建议,帮助我园个人课题提升研究质量。同时我们推陈出新,采用大组研讨、小组研磨等各种方式,使老师们在研究中不断自我修正,我园三位教师的个人课题还获得了教育局教科室立项。我们按要求做好课题网络化管理,注意积累第一手材料,将教师课题研究进程、情况及时上传。通过个人课题的研究,实现班班有特色,孩子看到的是优美艺术的环境,听到的是悦耳动听的音乐,他们在翰林真正感受到了美,并创造美。

2.精细化管理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积极带领青年教师做好课题研究,以现场论证的形式帮助青年教师明确研究的意义,个别课题作了课题名称、研究内容的修改,以保证课题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在课题研究中,每位教师根据自己课题的内容,坚持每月上好两次课题实践课,每月做好个案跟踪观察,每学期做好学期汇报。集体教科、小组教科活动的时候,大家相互交流,对课题实践的情况加以讨论,遇到疑难共同解决。在这样的管理下,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进步很大。

四、促进师幼发展,凸显教科成果

课题研究为老师搭建了锻炼与展示的平台,在幼儿及教师的努力下,一批批阳光教师、阳光宝宝等脱颖而出。

1.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提升

在大教研的思想引领下,教科研活动、团队活动、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为老师搭建了锻炼与展示的平台,我们开展了艺术特色展示课,团队展示活动,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展示等活动。通过观摩研讨活动,不仅让教师得到了锻炼,更让教师加深了对艺术教学、对幼儿的理解与认识,提高了新教师的教学能力。依据园内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发展需要,我们分层次提升新手期、三年期和成熟期老师的能力水平。一是重点引导新手期教师顺应教学岗位。新教师开展五课中活动,加深对教学、对幼儿、对课堂的理解与认识。二是关注三年期教师的提升。通过一课三研活动、市级公开教学等,促进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三是注重成熟期教师的发展。通过参加名师工作室、市级公开展示等鼓励教师努力争先,培养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师。我们鼓励教师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养成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记录观察笔记的良好习惯。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一学年,教师文章、教案设计获奖统计上百篇。

2.园所文化得到有效积淀

园艺师论文篇8

Abstract Quality Analysis of Horticultural Products is the key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ed in horticulture at University.With increasing number of horticultural products,the contents of quality analysis are updated continuously so that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annot adapt new demands from society.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old teaching content,single teaching methods,insufficient practical teaching and single evaluation mode,our teaching team proposed a reform scheme accordingly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s for teaching reform.This reform thought was to adapt new education situation,improv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vel,train students to meet the contemporary needs as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Quality Analysis of Horticultural Products;teaching reform;education reform

园艺产品作为我国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类农产品,在我国国民经济及人们生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园艺产品品质的高低至关重要,一方面,园艺产品走向市场后品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价格;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园艺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注重营养,而且更加关心产品质量安全[1]。因此,大多数高等院校园艺专业开设了园艺a品品质分析课程,该课程包括园艺产品品质组成、产品安全、品质分析与检测等内容,理论知识点较多、实践性较强,与食品科学有一定的学科交叉[2],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园艺产品品质的构成、理解品质分析的原理、掌握品质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为学生从事园艺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就业。该课程对任课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除了讲授园艺产品品质分析基本理论及基本技术,还需要介绍国内外园艺产品品质分析新技术,同时需要带领学生开展一些相关实践活动,最终培养出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实用型人才[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园艺产品种类日渐丰富,品质分析的内容也不断更新。在该门课程的讲授上,由于市场形势的改变、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新的需求,这就要求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都要做出相应调整,这是每位从事园艺产品品质分析教学和研究的教师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更是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满足就业市场的要求。为了该目标,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园艺产品品质分析课程教学团队在多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该课程的特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适应新形势。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各农业院校采用的课程教材不一,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充分比较商讨之后,采用叶志彪教授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园艺产品品质分析》作为教材。该教材选题合理、内容详实、课后复习题和实验内容丰富,比较适合三年级本科学生学习。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和新品种不断涌现,教材中部分内容比较陈旧,如“园艺产品质量管理和标准化”一章中,一些质量管理和标准需要更新;园艺产品品质仪器分析方法需要改进,实验内容中部分仪器和方法较为落后,如有机酸和VC含量的测定,现在基本不再采用滴定法,取而代之的是精度较高的比色法和色谱法。这些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陈旧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1.2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该课程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学生接收”[4]。教学形式单一,容易造成教师授课积极性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过程中师生缺少交流,教学效果差。

1.3 实践教学不足

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整体思路上提倡“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专业课教学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5]。园艺产品品质分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偏重理论知识教学,轻视实践实验内容,造成实践教学严重不足。由于缺少实践,学生积极主动性没有得到激发,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而无法对园艺品质分析相关技术形成系统而深刻的认识,缺乏相关的实验实践技能。

1.4 课程涉及的相关内容范围广,部分学生学习存在困难

园艺产品品质分析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一方面,受限于课程教学时数和教材,教师无法大量讲授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只能选取课程核心理论和知识;另一方面,受园艺专业所限,学生自身的知识面存在差异。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困难。如园艺产品品质生化分析和检测一章,大型仪器分析的原理需要分析化学相关知识才容易理解;园艺产品加工和食品添加剂相关内容需要一定的食品专业知识。

1.5 考核模式单一

该课程主要采取以考查理论知识为主的考核方法,即课程结束后仅一次开卷考试,考核模式单一。造成学生平时上课不够认真积极,临考前进行突击复习以应付考试,最终的卷面成绩难以体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水平和技能,可能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这种考核模式不适应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 教学改革方案的提出与评估

针对园艺产品品质分析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教学F队教师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积极思考与实践,从课程内容的更新与优化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都进行了大量探索,努力建立适合园艺产品品质分析课程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

2.1 更新部分教学内容

根据部分课程内容陈旧问题,修订教学大纲,对其进行更新,相应地调整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如园艺产品质量管理和标准化一章中加入新的标准及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园艺产品品质分析方法一节中加入了更多丰富的实例;实验部分内容作出调整,去除部分较为陈旧的实验,加入一些先进的测定分析实验。

2.2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受限,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效果较差。团队根据园艺产品品质分析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应自学内容并进行课堂讲解,讲解过程中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让学生在自学中进行思考,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教材,课前完成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自学,既加深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查阅资料的能力,开拓了视野。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对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同组学生集中就坐,方便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铺垫和引导,提出相关问题,留给学生讨论,讨论后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总结,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做出分析、评价和总结,最终达到学生自己总结课程内容的目的。通过这种以讨论为主的学习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以生动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方式展现出来,将多媒体应用于实际教学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突出了形象化教学,加强了学生的主观感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6]。如园艺产品安全一章,果蔬中有害物质残留相关内容以生动的视频资料展现出来,学生的关注度和学习兴趣均有所提升。

2.3 增加实验实践教学

针对实验实践教学不足的情况,笔者提出在原有实验教学时数的基础上,增加2个实验(即4个教学时数),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提问,要求学生提出解决方法,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增加实验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增加实验内容后,学生的相关实验技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增加实践教学,如参观园艺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观摩园艺产品营养成分、农药残留、硝酸盐及重金属的检测过程,要求学生了解与检测相关的原理及技术。参观园艺产品生产企业或农业生产合作社,并结合企业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提出解决方法,使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为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2.4 建立课程相关支撑资料库,供学生课下阅读和学习

园艺产品品质分析为大学三年级学生的一门选修课,在无法增加教学时数的情况下,笔者提出建立支撑课程相关内容的资料库,供学生课下阅读和学习,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掌握课程的相关内容。教师和学生共同查阅和收集资料,做成短文、图片、课件或者视频资料共享于互联网,让学生课下自行下载学习。通过对资料库中相关内容的阅读和学习,学生普遍反映知识得到了扩展,学习困难度下降,学习兴趣提高。

2.5 增强平时成绩考核

针对本课程考核模式单一的问题,教学团队提出增强平时成绩的考核,将平时成绩占比提高到50%,并丰富平时成绩的评定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安排任务,学生自行选题,要求学生完成课件制作、汇报准备。抽出部分授课时间,安排学生上讲台汇报,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讨论,并参与成绩评定,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积极主动性得到提高。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留课后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完成。最终的平时成绩由实验报告、课堂教学演练和课后作业3个部分组成。增强平时成绩考核有利于客观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力及付出。

3 结语

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提高素质教育、提升教学水平、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专业型人才[7]。对园艺产品品质分析课程的教学要求在不断调整,课程改革也将持续跟进,教师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大胆进行改革,结合学校、专业的实际情况努力推进改革,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教学,都要加大学生的参与度,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

4 参考文献

[1] 王静,王国法,曾凡荣.中国园艺业发展措施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1(2):239-242.

[2] 叶志彪,园艺产品品质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6.

[3] 张国富.园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实践[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4] 何玲,刘树文.园艺产品加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544-10545.

园艺师论文篇9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

《园艺通论》是初级园艺学,主要研究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与栽培管理技术。包括蔬菜、果树、花卉等园艺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栽培、育种、繁殖、贮藏加工和设施园艺等方面的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而近些年,课时量又在不断压缩,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该学到的知识,就必须确定好授课内容。既要重视课程本身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又要突出本课程的重点。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我们结合教材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普及基础、突出重点,强化应用的教学改革。

“园艺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一章,主要介绍园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各部分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这些内容学生在《植物学》课程中都有过系统的学习。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重点讲解园艺植物与其他植物不同的地方,而共性的东西如“各器官的功能”“各器官的基本类型”等就可一带而过,没必要重复。因此,本章重点介绍后半部分内容“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园艺植物对环境的要求”等内容,这些知识也为后面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园艺植物的繁殖”一章,种子繁殖是较常见的繁殖方式,因此主要介绍播种前如何选种、消毒、催芽、打破休眠等。播种方法简单,主要提醒学生掌握注意事项即可,如盖土的厚度要合适,避免出现“带帽苗”等。本章重点和难点是几种无性繁殖方式,特别是在果树和多年生花卉中应用较普遍的嫁接和扦插,要做详细讲解并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使学生掌握技术要领,并了解不同园艺植物各自适用的繁殖方式。

“种植园管理技术”一章,有关种植园的规划作简单介绍,让学生一般了解,掌握总的原则即可。重点讲授园艺植物的植株管理,包括果树的整形修剪和蔬菜的植株调整,并安排实验课,巩固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设施园艺”一章,用4学时的时间要概述一门课程《设施园艺学》的内容,就必须有的放矢,突出重点。主要让学生了解设施的不同类型,重点讲授常见设施如大棚、温室的结构特点及设施内环境特点。另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有关设施园艺发展的新动态。

二、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园艺通论》主要是针对非园艺专业的学生授课,学生基础知识不足,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展示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增加了教学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如嫁接、扦插,操作方法有很多种,实验课课时有限,而通过视频、动画的演示,使每位同学都清楚地了解到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实验课上直接亲自实践,便很轻松地掌握了这些技术,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求学生树立自我学习的意识并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个理论既肯定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又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上,如果老师一味地灌输概念、分类、各种园艺植物的特性等理论知识,容易使学生厌倦,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因此我们采用启发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教材内容,然后分组讨论,再把讨论得出的答案在课堂上反馈,教师进行点评。通过此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会更牢固。此外,还可以根据课程进度,适时安排2~3学时的讨论课。把全班同学分成7~8个小组,课下按照老师划定的选题范围查阅大量资料,制作PPT,然后课堂上由小组代表走上讲台给全班同学讲解,讲解完毕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小组成员共同回答问题,老师进行补充和点评。这种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集体智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作用,也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好评。

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园艺通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增强学生对于园艺作物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010年培养方案修订时将原来的32学时理论课改为“24学时理论+8学时实验”。精选了蔬菜种子的识别、蔬菜育苗、嫁接、组织培养、果树的整形修剪、参观温室大棚等几个实验,根据季节和课程安排选作,并与课程进度紧密配合。学生进到实验室,走进试验地,通过亲眼观察,亲手操作,对课堂讲授的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

四、改革考核方式,将应试教育改为素质教育

考试是用来衡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但不能作为唯一手段,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中。寻求一种好的考核方式,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而且还能在考查学生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应对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进行改革。该课程总评成绩包括两部分,一是平时成绩占40%,包括考勤、实验技能与实验报告、课堂提问与讨论、课程论文撰写等。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督促,同时鼓励学生在课程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扩宽学生的知识面,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期末试卷成绩占60%,题型安排上增加主观试题的比例,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小结

在《园艺通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仅使学生对园艺相关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光晨.园艺通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吴智明,赵春香,周俊辉.《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31-32.

园艺师论文篇10

《园艺通论》是高等农业院校非园艺类专业选修课,包含了蔬菜、果树、观赏植物分类、生物学特性、育种、育苗、栽培、设施园艺及产品采收处理等课程内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有所不同,以石河子大学为例,植保专业课时分配为24学时理论课,8学时实验课;农学和资环专业为32学时理论课。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任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综合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学生为本,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多种教学手法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效果。笔者从事园艺通论教学多年,现将该课程近年来开展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结果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实验课程开设紧密结合理论教学

对于植保专业该课程培养方案制订课时分配为24学时理论授课,8学时实验课程。在教学计划安排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把实验课程的上课时间和理论课程上课时间保持一致,如第一周开理论课同时开设实验课,并且第一堂实验课开设“园艺植物种类识别”,可将学生带到包含园艺植物种类较多的实践基地开展实验课程,建议学生用手机拍照,给植物标注科、属、名做成电子版实验报告,并让学生写出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结束后督促学生尽早完成实验报告。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把学生拍摄到的具有典型性的照片运用到后面的理论课堂上,有了这样的准备,在上园艺通论第二章《园艺植物的分类》和第三章《园艺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这两个章节时,会让学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继而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对理论课堂的学习兴趣。第四章《园艺植物品种改良》内容较为枯燥难懂,开设了“园艺植物花器官识别和授粉”的实验课。这样,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会园艺植物花器官的多姿多态,更好地掌握有性杂交技术,也为其他育种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农学和资环专业,园艺通论这门课培养方案为32学时理论课,农学和资环专业的学生同样缺少园艺植物相P知识背景,如何让学生也能够有更多的感性认识,目前的微课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对于第七章《设施园艺》中设施的类型和结构这个知识点,对于有实验课程的植保专业可以开设“园艺设施种类的识别”实验课,而对于没有实验课的农学和资环专业,以往采用实物图片PPT展示的授课方式,现今采用微课的方式,教师亲自在学校实验基地学生见过的不同设施里讲解设施结构,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微课教学模式在第五章《园艺植物的育苗技术》中的运用既能把扦插、嫁接等难点讲解透彻,也能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实践技能。此外,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原有课件的基础上,通过二维三维立体动画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和直观,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如种子层积处理这个重要知识点,通常以连续图片的形式分步骤介绍,对于非园艺专业背景的学生,课堂上教师除了说明每张图片的内容,还会把每一个操作步骤联系起来重复一遍,以提升教学效果,采用三维立体动画,将层积处理的每个过程直观地展示出来,学生很容易掌握具体实施方法。这种方法,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信息媒体,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目前我校正在结合教务处网络教学平台开设《园艺通论》网络课堂,有效地实施资源共享,借助这个平台,老师可以把《园艺通论》的相关资料进行上传,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可以在课后学习感兴趣的内容或者巩固课堂知识,同时这个平台可以和学生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师生间还可以就一些课堂教学方法与效果等进行讨论与交流,以便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改革

在以往的学生成绩评定中,主要以试卷为主,近些年对园艺通论课程进行了改革,有实验课程的由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20%和试卷成绩60%组成,没有实验课程的由平时成绩40%和试卷成绩60%组成。平时成绩主要是课堂出勤率和课堂回答问题,对于选修课,老师形成课堂点名和课前提问的习惯,由于平时成绩的比重较大,学生比较重视,学生也会形成不迟到旷课和课后复习的习惯,而且教师提问的问题通常是上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

四、灵活的教学模式

针对不同章节的内容,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在讲授第二章《园艺植物的分类》时,在课堂上留出十分钟,让学生分组归纳自己平时生活里吃的蔬菜、水果和认识的一些观赏植物属于哪个科、属,有什么特点,最后在黑板上通过做“连线题”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由于问题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兴趣浓厚;在第三章《园艺植物生物学特性》中讲述根、茎、叶的变态,我们通常从市场上购买实物,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区分给出答案,学生对有些植物如大蒜、洋葱、藕、山药等会有不同的了解与认识,由此逐渐展开,教师逐一讲解,最后学生对每一个实物作最后的确定,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在教授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时,讲完茎的五种形态“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匍匐茎、短缩茎”等知识点,我会请五位同学到讲台上用身体语言表述这五种形态,下面的同学来猜,通常是在一片笑声中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一位已经毕业的同学见了我,聊起老师上课的情景,都能说出自己当时用身体语言表示茎的哪种形态。第六章讲到果树整形修剪的方法,我们通常把学生修剪果树比喻成给果树动“美体手术”,我会把修枝剪和校园里山定子及八棱海棠的树枝带进课堂,每种修剪手法教师一一展示,然后让学生对课前采来的果枝进行分组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园艺综合知识和实践技能

教师是人才培养中的决定性因素,课堂上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教学形式的主导者和执行者,园艺通论是一门实践型强的专业课程,因此专业任课教师学识的广博与否、专业实践技能熟练程度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课堂上教学环节安排得当,重点突出,教学内容组织有序,设问引思,娓娓道来,理论知识与自身的实践内容相结合似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课堂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相反,专业实践技能欠缺的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略显单薄,部分重点内容不能深入展开,学生上课缺乏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学生课堂看手机是一个令高校老师头疼不已的事情,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既要完成课堂的教学内容,又要保证一定的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然而,教师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能会改变“低头族”的听课方式,逐渐喜欢这门课,甚至对感兴趣的知识点在课后和教师交流。

教学相长,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教师只有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身园艺综合知识和实践技能,方能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和内容静思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园艺师论文篇11

一、校园环境建设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

“校园环境”有两层重要的含义;其一,是指校园的外在存在的自然环境的构建;其二;是指对校园内在存在的校园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多个内涵的展现,因此可见,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外在的自然环境将校园内在的人文精神展现出来,以此来彰显出校园的各种种文化特征。

(一)艺术设计是校园环境构建的一个重要基础

通过专业的艺术设计,可以对整个校园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点、学校历史、校园环境、校风、管理机制以及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结合起来,而这样的一个整体式构建也是为了便于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与学习,为他们个人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优越的环境。同时,这样一个专业性的规划设计可以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运用于校园的环境建设中,从而构建出“校园之美”,为学生以及老师们都提供了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二)校园环境建设是艺术设计的一个实践基础

艺术设计是一个专业型的设计手段,通过很多不同的相关理论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共同打造出事物的外在美感。但是,针对校园环境的艺术设计就应该具有校园环境建设的特点,从而从各种艺术设计当中脱颖而出。校园环境建设就是艺术设计的一个实践基础,只有将专业型的艺术设计自己相关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校园文化、校园特点当中才能够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透过艺术设计的创造打造出不同的校园魅力,通过不同的校园文化造就不同的艺术设计形式。

二、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人们对环境构建的要求也在与日俱增。如今,特别是各大高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已经是校园文化在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学生和教师的生活与学习带来很多影响。但是从目前各校园环境的构建上来看,却不理想,艺术设计与校园环境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从而使得整个校园环境没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一)盲目目跟风,缺乏特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风气也在不断恶化之中,而这种不良风气也逐渐渗入到我过校园之中。在经济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加入到了校园环境的建设和整改中。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学校之所以决定整改现有的校园环境并不是从师生角度出发,而是为了个人的“面子工程”。而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使得校园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做大、做好”。做大,即为校园环境尽可能的大;做好,即为校园环境看上去尽可能的豪华。

(二)思考不足,缺乏全局思想

对于校园环境建设而言,不仅需要对校园环境进行改善和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还要结合校园教育及工作,协调个部门与校园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形式上营造出一个优雅、整洁、自由与活泼的校园氛围,在深层次上还要便于师生员工在思想、道德、纪律以及修养等方式上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激发师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不断创新的精神状态。然而,目前的艺术设计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上,只是解决了学校环境的外观,而没有从一个制高点上进行全局思考,不能够有效协调学校各个不同的工作机构,进而造成设计上的很多不足。

三、校园艺术设计改善的措施

艺术设计种类中,校园艺术设计针对性很强,同时对于校园自身发展而言也是一个十分必要的方式。现在校园环境艺术设计上还存在着问题,对于学校发展以及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所以为今后校园艺术设计的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显得十分必要。

(一)以师生发展为前提,合理规划学校建设

学校任何改变都应该建立在有利师生成长这一思想之上,而不能一个人为中心。校园环境的建设也是如此,如果校园环境的整改以及改善对师生的学习生活并没有任何促进作用,那么这样的校园环境设计是失败的,是不可行的。

(二)认真斟酌设计方案

校园环境一旦进行建设就很难在很大程度上变动,因而在建设之前须反复斟酌。从校园建设角度出发,站在全局的视觉思考,协调学校自身发展中各部门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关系。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也将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对于校园环境艺术设计而言,就应该着重考虑校园环境与校园哪些事物存在必然联系,同时这些联系对校园环境又有哪些影响,用这样的方式分析,可有效降低设计中的不足,以完善校园环境建设。

四、小结

园艺师论文篇12

创意是陈设艺术的灵魂

2009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置于优化文化产业结构、需加快发展的重点文化产业门类之首。2011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及配套政策出台,引起业界普遍关注。与之前“文化产业”的表述不同,《规划》首次对“文化创意产业”做出了“深圳表达”,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位为重点和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自200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确立“文化立市”战略以来,文化创意产业以年均接近25%的速度快速发展,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愈发生机盎然,活力四射。

据产业园CEO高应伟介绍,127陈设艺术产业园年产值近10亿元,年增长率在20%。相比于深圳的年均速度,“127”或许不是最快的,但对于一个仅仅成立两年多的产业园来说,它仍然创造了一个奇迹。以目前127陈设艺术产业园的整体发展形势而言,后来居上,犹未可知。

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深圳,从来不乏创新精神。自2008年,深圳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以来,创意设计已然成为这座年轻城市最具活力与魅力的产业和领域。正如高应伟所说:“在陈设的各个环节和链条中,我们只做创意设计”。127陈设艺术产业园,以其“用设计赢得商机,用创意赢得尊严”的经营理念,坚守着对创意设计的执着追求。

“内容为王”,是检验创意产业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也是深圳文博会所倡导的原则。127陈设艺术产业园,以其陈设艺术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从诞生那天起就备受政府和各界的青睐。不仅如此,“127”确有它实实在在的内容。由于其出色的创意策划,127陈设艺术产业园连续成为深圳文博会第七届、第八届以及今年第九届文博会分会场,举办第六届、七届、八届深圳“创意十二月”系列活动,并获得“深圳市文化产业基地”、“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荣誉称号,赢得了业内的良好口碑。

完整产业链是设计人才集聚的核心

据介绍,目前,127陈设艺术产业园已入驻的设计机构达70余家,设计师1000多人。这是一个庞大的创意设计团队,拥有的创意设计能量不可想象,他们是深圳创意产业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

然而,要凝聚这么多的设计师、设计机构,这无疑考验着园区领导的智慧和能力。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127陈设艺术产业园的领导者深知这一点。因而,在设计人才的引进和留住人才方面,可谓用心良苦。首先,“127”为设计师们建造了设计公寓,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让他们更安心于设计。其次,利用产业园的平台和资源为园区企业和设计师提供设计案子,尤其是大型设计案,融合了道路、景观、室内装饰设计等多个领域,对于不同的领域设计将交由专业的设计师完成,分工合作,最终形成最专业、最佳的设计方案,从而真正实现产业集群效应最大化。再次,对于某些资金缺乏的设计师及其好的作品,“127”免费为他们包装,找厂家打板,为原创作品召开新闻会,再到最后批量生产,流向市场。这样,“127”为很多创意设计师圆了他们的设计梦,也为市场带来了更多匠心独具、创意新颖、引领潮流的陈设艺术新作品。

与此同时,“127”也尤为注重园区设计平台和孵化器的作用,着重培养和扶持设计大师。据高应伟介绍说,为了培养有潜力的设计师,127陈设艺术产业园为他们提供各种参展、参赛机会,将其好作品推荐到国内、乃至世界著名的设计大赛,开阔了设计师的视野,同时也为设计师实现他们的“设计梦”提供扶持和帮助。

一件创意设计作品,最重要的就是设计者的思想。由于创意设计行业整体的规范问题,设计作品的产权保护显得更加重要。对此,坚持做原创的“127”为园区的企业和设计师提供了一些服务。高应伟说,127陈设艺术产业园与一些知识产权保护机构签约合作,为设计师的作品提供一些产权保护咨询以及申请专利服务,如灯设计、酒包装等等企业都已参与专利申请与知识产权保护。由园区设计师自行设计的一款以“”为主题的茶台目前在市场上走俏,供不应求。而另一件园区的原创作品《女娲补天》(正设计中),也正在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因此,“127”能聚集这么多的设计人才,原创设计能源源不断,理由不言而喻。

打造陈设艺术连锁品牌

在中国,“首个”既是创举,同时也意味着“模仿”与“复制”会接踵而来。对此,高应伟笑称:“这是好事,我们希望有模仿者,有模仿也意味着传播,有传播就能更好的促进陈设艺术的发展,更能加快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

同时,高应伟坦言,创意设计,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而“127”在留住设计人才上的举措和用心,使得设计师们打从心里愿意留在这里,继续他们的设计梦。“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最大优势”高应伟再次强调。

对未来,高应伟有更高的期待:“127”以深圳为发展基地,将逐渐向全国各大城市覆盖,我们的目标是做一个连锁品牌,让陈设艺术遍地开花,带给人们高品质的文化享受和生活理念。

“127”陈设艺术产业园以这样务实的精神和用心的态度,必将引领中国陈设艺术发展新潮流!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127”将在中国的创意文化产业撑起一片蓝天。

链接

第九届深圳文博会

据介绍,本届深圳文博会“127”陈设艺术产业园分会场活动,将于2013年5月14日盛大开幕,整体活动时间为5月14日-5月31日。本次活动以“古典主义与现代艺术的碰撞”为主题,展品引入中西古典艺术为亮点,既有中西古典文化的碰撞,亦有现代艺术的交融,真正体现中西文化的艺术特色,达致古典主义与现代艺术的巅峰碰撞。产业园精心策划了近10项重点展览展示及高峰论坛活动,与此次活动主题交相辉映,相映成彰。

1 “冶堂——诗意生活原创艺品展”是127产业园山河水艺术设计公司精心策划的原创生活艺品精展。本次展出作品内容涉及香具、茶具、酒具、家具,展品款式多样,设计独特。同时,在产业园一楼展厅设有办公室商务咖啡——立派咖啡,立派咖啡将完美呈现定制办公室商务咖啡茶水间模板。

2 “《红楼梦十二金钗》陈少梅大师手稿作品展”。本组画在统一的风格中有着不同的意境,在相同的笔墨基调中有着不同的情趣。十二幅画,每幅画上的一树一石都不重复又恰到好处地与绘画人物性格和谐地统一,让人久久自醉,难以往返。

3 “红色文化收藏展”。红色文化收藏展中的老画内容丰富,大师作品汇聚,在风格、样式、题材、技艺、精神取向等方面,极具时代印迹,这些作品将体现的高昂、催人向上的激情。

4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将展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剪纸艺术家袁秀莹的作品。

5 “欧洲古钢琴艺术收藏展”。本次活动产业园精心展出了历史久远的古钢琴,带出人们记忆中的音符,追忆别样流年。

园艺师论文篇13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农林计划”)目的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创新,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1]。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关键点有:培养什么人即培养目标定位,怎么培养即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的设计与创新。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其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园艺专业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园艺专业人才,具体目标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园艺学科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经过“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本训练,能胜任园艺产品(主要为果树、蔬菜、观赏园艺)生产、经营、管理、贸易、旅游观光等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宽广的适应性和一定专业特长的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管理文件,是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设计的蓝图。园艺专业在制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依托于行业、企业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发挥双方优势,科学系统地设计课程体系内容,培养过程模式,培养方案要科学设置基础课程体系,夯实学科基础,以适应宽口径培养的要求,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同时,注重更新观念,努力将专业领域内多年来的改革成果,内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打造特色专业教育,鼓励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和新生研讨课程,使学生尽早确立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课程设置与园艺职业岗位能力对接,通过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平台,让教师指导学生实训的同时完成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理论知识到生产实践的转化,更养成了行业生产的标准意识和职业素养;同时在实训中引人入企业的绩效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实践课程体系

应依托校内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各类实验室、教师的科研项目,积极拓宽实践渠道和实践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理论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按照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梯度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实用技能。

1.基础技能:由第二到第四学期的基础技能实践环节训练完成,在此实践环节,通过认知型实验与实习、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训练学生园艺基础技能,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感和职业责任感。

2.专业技能:由第五到第六学期的专业技能实践环节训练完成,通过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专业技能实训,使学生具备从事果树、蔬菜、观赏园艺的栽培、育种、植物营养和施肥、商品化生产、植物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园艺产品质量检测等专业技能。

3.综合应用能力:由第七到第八学期的综合实践环节训练完成,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业综合实验等,使学生具备园艺产品商品化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适应园艺植物生产、园艺植物养护管理、小区绿化美化、插花与盆景制作、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岗位。

工作需要。

4.创新能力:通过设计型实验、研究型实验、学生科研立项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农林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涉及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两个方面。专业教师方面,建设以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团队和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校内岗位培训、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研究、到企业现场实践以及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推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企业教师聘用方面,将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聘请企业专门人员(人力资源部门、技术部门)担任教学顾问,一方面与学校共同进行研究、制定培养计划,同时监督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教学指导,另一方面,参与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此外,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地区各个企业的便利条件,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直接参加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个实践环节实施“双导师制”:学校导师为学生选课、学习提供指导,企业导师根据企业实际为学生生产实践和创新设计的选题及其实施、完成等环节提供指导或现场咨询,进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全面基本训练;企业导师配合学校为学生提供卓越农林人才职业教育方面的培训。

逐步建立和完善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政策,鼓励教师提升实践能力,丰富生产实践经验,并将生产实践经验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

1)对在企业进行专门性生产实践培养的教师,在生产实践阶段给予适量的工作量学时补贴,对生产实践中成果显著的教师,在配套研究项目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2)有丰富实践经历的教师参加“一对一”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学校考虑计算一定工作量。

3)对实践技能型教师的评价应该着重考察评价生产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生产实践方面的成果,使实践技能型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重心真正转向生产实际。

4)对参加“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师,在职称晋升、业绩考核等方面均给予单独的激励政策。

六、结束语

当今园艺产业正在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单一的产品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涉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所以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与以前有明显的不同。人才培养体系制定时,应充分考虑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相结合,立足于现代园艺产业的需要,突出“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徐传保.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索[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1:39-40.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