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外语专业实用13篇

外语专业
外语专业篇1

一、“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专业+外语”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是将专业课与外文元素相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课程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为一体的系统教学。

“专业+外语”教学模式具有几个独特的特点:一是资源整合,专业课的知识结构与外文元素在教学内容中重新构建为一个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二是内在协调,外文元素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从逻辑结构、语言场景、资料观点等方面实行融合。三是专业为主,外语为辅。“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融合中要突出专业的重要性,外语是为专业的提升而服务,外语处于辅助地位,不能喧宾夺主。四是“专业+外语”教学模式是一个体系,从课程内容、大纲、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教学辅导(课内与课外)到考察方式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包含在内,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专业与外语的融合与协调。

二、“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

(一)教材欠缺,不利于非语言专业的专业课教学

目前国际政治概论的教材版本主要有,陈岳教授主编的《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迄今已经修订了三次;李少军著《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再版三次;梁守德、洪银娴著《国际政治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2004年改版为《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这些教材的内容理论性较强,专业程度较高,研究领域较广,是针对专业院校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使用的。外语类院校的国际政治概论课程还没有专门的适用教材,大多选用上述三种版本中的一种作为参考。这对外语院校国际政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有制约的。

外语类院校国际政治概论课程没有专门的适用教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出更多的努力,在教学中自己编制教学内容,原则就是将外语类院校语言资源优势与国际政治概论的专业特性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专业与外文的有机融合,将外文的工具功能与外文专业素材有机融合进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与外语能力提升的双重教学目标。

(二)师资不足,制约了专业课教师之间教学方法与教学经验的交流

国际政治概论与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比,在我国的开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我国高校担任国际政治概论授课的教师队伍数量较少,历史较短、经验较少,国际政治概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研究也比较有限。外语院校的国际政治概论的开设始于近几年,教学方法更加单一,经验也尤为不足。师资的严重不足制约了该课程的有效教学。

针对此种现象,可以通过自己培养与向外借用的双向途径来解决。一是自己培养。本专业教师通过外派学习和特殊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外语能力,将专业与外语进行有机的整合,成为适应“专业与外语”教学模式的教师。该种方法是在本专业师资充足的情况下,允许教师不需要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直接将课程与外语进行融合的训练。二是通过评聘外籍教师弥补专业教师的外语能力不足,这属于外来嫁接,并没有直接实现“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需要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同时学习外语教学方法与技巧,不断进行整合。这种方法属于一个过程渐变,是一种在本课程不间断,而教师不能独立直接完成的情况下的选择。三是跨院系师资共享。本专业教学资源不足以满足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在同一所高校内,其他院系的相关专业教师可以相互借用,达到师资共享。对其他院系采用的“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以吸取并借用师资,发展本专业。这种“借鸡下蛋”的方法在专业课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三)专业课教学研讨机制欠缺

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现实是专业课程教学中几乎是一个教师讲授多门专业课,而且一门专业课一般只有一位教师担任,这样就造成一门课程的教学在校内几乎没有共同的研讨基础,教师担任多门专业课,也使得教师在一门专业课中的时间、精力与专业水平有限,影响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针对专业课教学现实状况的教学研讨机制严重滞后与不足,导致教学中教师之间的教学方法研讨几乎不能展开,也制约“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基于此,在信息网络技术发达的条件下,全国的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同门课程的教学研讨会,对同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技能、存在的问题、各自的经验等进行讨论研究。全国范围的同一门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会的成立势在必行。借助网络,进行网络研讨会,既节省时间、又方便教学方法的讨论与经验交流,更主要的是提高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感专业课程教学独立性的弊端,专业课教学似乎变成了教师自己的独门绝技或闭门造车。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学习一些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但是研讨会还是应该设立的。比如,国际政治概论已经是目前高校的必须课程,教学的范围广、层次高,从本科教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有该课程。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该门课程,当然,不同的院校有自己的课程特色,但是,国际政治概论中的基础理论、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还是基本一样的。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国际政治概论》的教学与国外高校的国际政治学课程的教学逐渐接轨,该课程的教学研讨在国内高校,甚至与国外高校的研讨也已经成为可能和必要。一是全国专业课程教学研讨制度、机制的建立。机制和制度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保障,没有制度,研讨会将流于形式,失去意义。二是建立专门性组织机构,提供研讨平台。目前,我国外语院校数量有限,都开设国际政治概论课程,学生培养的目标基本一致,教学的内容基本相似,这非常有利于外语院校《国际政治概论》课程研讨会组织的建立。当然,除了外语类院校,全国的其他开设国际政治概论或其他专业课程的学校也可以联合起来,建立该课程的教学研讨组织。

(四)重视不够,主动不足

“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我国外语类院校是一项新的课题。它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关注与协同努力。中央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各省市的教育机构与部门虽然也不断的强调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但是,没有形成必要的规章制度,政策与计划的落实往往不到位或流于形式。各类高等教育院校一直以来也提倡和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但是专业课的教学方法的重视程度还是有限的,形式比较单一。再加上,高校更多的是在拼科研、拼就业率、拼知名度,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对于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关注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最关键的是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的主动性低。由于大学的课程教学质量很难有一个尺度给予衡量,也没有一个健全、科学的激励、监督机制。再加上,专业课教师除了大量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科研的压力。因此导致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教学方法的主动关注程度较低。

整体而言,对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探索是很有限的。“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推行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提高“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其次是该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生硬嫁接,要实行有机融合。不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辅导还是考察方式,对专业与外语的有机融合必须是内在的协调。毕竟外文语言与中文语言是两种不同的领域。尽管,目前中外文的翻译水平已经比较高,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还是本质的,这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增加了难度。要做到专业汉语的逻辑结构与英语本身语义的合理内化是一门极高的艺术,是专业教学的最高追求境界。

三、“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中需处理好的关系

外语院校“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中,非语言专业的教学中不同学科之间存在诸多不同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处理对非语言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对新教学模式的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非语言专业中的专业外语与大学公共课英语

大学公共英语是高校非语言专业更确切地说是非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在我国的高校教学中,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是大学生毕业的一个必备要件已经成为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学生对公共英语的重视与学习甚至已经超出了其对专业课程的关注。从语言角度看,专业外语和公共英语都属于一个性质,但是,非语言专业课程中的专业外语学习因其考核的性质与要求的不同,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这里,某种程度上,公共英语已经被放在了大学非语言专业课程学习的首要地位,因为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通过四级考试,是否能够拿到毕业证。当然,公共英语是专业英语的基础,公共英语的教学有助于专业英语教学的展开与深化。

(二)非语言专业中的专业课程与专业外语课程

非语言专业中的这两种课程的性质不同,在教学中的逻辑序列,课程的先后设置上也不同。专业课是该专业设施的基础课程,是体现该专业特色的必要课程。专业外语课程则是在专业课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的语言升级和对专业的更高层次的学习。某种意义上说,专业课程是专业外语的基础,专业外语是专业课的升华。在培养新时代人才方面,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三)非语言专业中的专业课与公共课程

一般来看,非语言专业中的专业课在教学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不论是从学分的设置、学时的安排上都可以看出专业课的地位是突出的,但是,这也是往往被忽视的一点,认为公共课不重要,只是一个学分而已,从而造成对其知识的掌握,和对公共课对专业课的基础作用认识不够。实际从学科本身的角度看,公共课是专业课的基础,更应该将公共课的基础打牢。“万丈高楼平地起”,公共课是基础课的基础,这一地点是不可否认的,因为这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

(四)非语言专业中的专业课与公共英语

从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来看,公共英课在四年大学制的前两年,占据整个大学的一半教学时间。从考试的重要性来看,每年举行两次,全国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考试。从考试的结果看,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毕业。公共英语在我国的高校教学中的地位与分量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与其相比,专业课的所占据的时间、考核的严格程度、考核结果要相距甚远。一门专业课一半占用一个学期,个别的两个学期,每周的课时安排也比较少,一般是一周一次2个学时。专业课考试方式比较灵活,以闭卷考试为主,也有部分开卷考试,或小论文考核方式。考核的结果一般不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毕业。

四、“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下《国际政治概论课程》与英语相融合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方面

“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中由于教材的欠缺,导致专业课教师必须自己组织教学内容,将专业知识与外语进行系统建构和有机整合。现有版本的教材中几乎全是中文,这对外语院校的学生来讲不能体现出外语院校的语言特色,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基础等不同的内容,适当采用外文讲述与解读。具体做法:

外语专业篇2

汉语热催熟市场

笔者在网上联系某语言大学时了解到,对外汉语并不是一个新专业,早在1981年,北京语言大学就开始招收对外汉语专业方向的本科生了。算起来,该专业已有35年的历史。

关于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该大学就业服务机构的宋先生用一串数字表达了乐观态度:“教育部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汉语教学在世界各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世界各国中学习汉语的总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汉语教学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国外的大、中、小学校园。目前,美国、新西兰、日本、泰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将汉语成绩列入大学升学科目。据了解,两年前还只有200多名中小学生就读的美国芝加哥孔子学院,如今已有超过12000名学生。目前,全世界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在很多国家,学汉语的人数正以每年50%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长。庞大的汉语学习者人数,让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呈指数增长。由于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多,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汉语教师严重不足的局面。对外汉语教师去海外的不同国家体验汉语教学的乐趣,借着中国文化广传全球的东风,收入也水涨船高。”

武汉某文化交流机构的负责人韩女士接受采访时说:“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很好,出路有以下六条:第一,应聘各大学或从事对外汉语教育培训的机构,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现在全球范围内与汉语热相对应的却是国际汉语教师荒。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对汉语教师的需求非常迫切;欧洲、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方发达国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学习汉语。第二,从事对外交流工作。近几年,不少毕业生进入外交部、商务部、文化部从事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三,进入外资企业从事文秘及其他工作。第四,在新闻媒体、出版单位、文化管理等部门从事新闻采编、翻译、文学创作等工作。第五,出国留学做对外汉语教师。对广大的出国留学和移民人员来说,对外汉语教师这一职业既延伸了专业能力,又拓宽了就业领域,无疑是在国外勤工助学、全职工作的最佳选择。据了解,在许多国家,汉语教师已成为华人海外生活的首选白金职业。第六,从事其他涉外行业的工作。另外,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也可以在广泛的专业领域继续深造。”

曾经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任教的董女士告诉笔者:“汉语教育在美国许多地方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校其他教师也很配合汉语教学,因为他们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汉语将是十分有用的交流工具。汉语教师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供不应求之势。乐观估计,未来至少20年内,对外汉语专业不会出现全局性的就业难问题。不过,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要想有一个理想的就业出路,只有教育背景和资格证书是不够的,实践教学经验非常重要。”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出国全职或兼职教汉语薪酬颇高,已成为留学、移民、陪读、旅游赚取外快的黄金职业。在欧洲、北美等国,汉语教师年收入达7~10万美元,国内也能月挣万元人民币。教育部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家汉办已向41个国家派出了3400多名志愿者教师。志愿者在国外的生活津贴基本标准为每人每月400~600美元,国家公派教师、被录取的公派出国教师工资最高每月可达1300美元,工作地区包括美国、瑞士等70余个国家和地区。

南昌家长李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女儿前年从复旦大学毕业,本科学历,现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做志愿者。她每周都给我打视频电话,所以我感觉她离我没有那么远。她在英国挺开心的,因为工作难度不大,津贴也基本够花。她对我说,现在她的任务是积累经验和资历,争取尽快成为公派教师,那样的话薪水会翻倍。算起来,她现在的津贴收入跟在国内就业的同学基本持平,要是翻倍,那就算高薪人士了!总之,我对她的就业情况很满意。”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校生赵同学向笔者讲述了一件趣事:“去年暑假,我去德国汉堡的姑姑家小住,闲着没事就四处溜达,看到一则招聘汉语教师的广告,正好我有国际汉语教师证书,本着了解德国风土人情的初衷,我就报了名,很快被录取了。教十几名小学生学汉语,都是零基础,我又是学德语的,所以没有什么压力。周末结账时,我被吓到了,210欧元!周薪啊!等到我回国的时候,机票钱都攒够了。打洋工真是刺激啊!”他说,那次经历使他开阔了眼界,也受到很大启发,更坚定了他毕业后出国教汉语的志向。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对外汉语专业的就业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我国内陆地区、重点高校较少的地区,因对外交流和外国留学生较少,汉语教师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只能屈就中小学做语文老师、文秘等相似的工作。另外,赴国外做汉语教师对教学经验要求较高,对没有中小学教师背景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学历及专业设置

关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特点,武汉中西比较文学副教授朱先生告诉笔者:“对外汉语专业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并且有进一步发展前途的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该专业是一个应用型学科,同时又是一个交叉型学科,因此,所培养的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按照国家汉办2012年颁布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汉语及外语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和世界文化知识及其异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规则,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者特点,能够帮助学习者成功学习汉语,具备教学组织和实施能力。专家进一步分析认为,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对教学本身有理性的认识,其次是中国文化,再次是汉语知识。此外,还有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的才艺等课程。汉语老师还要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教学实践。”

朱教授认为,在课程设置上,对外汉语专业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突出本专业的课程特色。一般该专业本科阶段开设有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文字学、语音学、现代汉语词汇学、第二语言教学概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等课程。

第二,充分重视英语课程的地位。对外汉语专业对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在外语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要求毕业生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

第三,注重文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众所周知,国外学生在汉语水平达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兴奋点会转向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内容。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就需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课程。

北京一所语言大学的吕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校设置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较早,师资力量较雄厚。长期以来,我校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七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第一,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第二,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进行课堂教学;第三,具有相应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第四,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第五,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动能力;第六,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与发展动态;第七,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最低普通话水平要求为二级甲等。”

吕教授告诉笔者,对外汉语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学历等级有密切的关系,本科毕业生无法进入大学从事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育,但可挂靠对外汉语教育机构,接受不定期的工作安排,或自己上网查询招聘信息,找到需要汉语教师的公司或个人,进行应聘,或进入双语学校进行汉语教育,或出国寻找就业机会。硕士毕业生除了从事本科毕业生能从事的工作外,可进入要求不高的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当教师,进行留学生汉语教育工作;经验丰富有诸多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者,可申请国家公派,出国教学,待遇非常好。博士毕业生除了从事本科毕业生能从事的工作外,可以进入大学,做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老师,进行留学生教育工作;经验丰富有诸多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者,可申请国家公派,出国教学。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笔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多为语言学科,但并非“汉语+英语”那么简单。考虑到就业,本专业学生还要对教育学、课堂管理、中国历史文化有相当的造诣,否则无法适应针对留学生的教育工作,也无法通过外派教师的考核。所以,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专业时,要深入了解孩子的性格、兴趣和潜力,不可盲目追风。

如果孩子有志于从事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家长应该对开设该专业的高校进行全面考察。笔者查阅教育部的资料了解到,对外汉语是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开设此专业的高校有华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原工学院、西北大学、黑龙江大W、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丽水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等。

其中,具有专业优势的大学排名前八的依次为:北京语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资格证书不可少

对外汉语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要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按行业规定必须持证上岗。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内针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和考试,颁发的证书也是形形,影响力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该证书的考试是由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依据国家汉办颁布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主办的标准化考试。考试通过对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五个标准能力的考查,评价考生是否具备国际汉语教师的能力。考试主要面向海外孔子学院(课堂)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志愿者;同时面向有志于从事国际汉语教育工作的各类人群,包括海内外各类教育机构的教师及相关专业学习者,是孔子学院(课堂)选拔和评价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重要参考标准。取得《国际汉语教师证书》,有机会在全球282所孔子学院、272个孔子课堂工作。同时,《国际汉语教师证书》也是海内外学校、教育机构选聘和评价汉语教师的参考依据。

第二,《IPA国际注册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该资格证是国际认证协会(简称IPA)根据国际上对汉语教师的极大需求的状况而推出的资格认证,由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权在全国推行,并实行全国统考。国际认证协会推出的《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被国际100多个国家认可,具有权威性。

第三,《ICLTA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该资格证是由国际汉语教师协会(简称ICLTA)和各成员国教育研究机构共同联合推出的资格认证。《ICLTA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经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比利时、日本、新加坡、韩国等110多个成员国教育部共同认可,具有国际权威性和代表性。国际汉语教师协会为满足世界各地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需求,建立了一套完善、科学、规范的国际汉语教师认证标准体系,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培训、能力评价和资格认证提供依据;证明证书持有者已经具备了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

第四,《IMCPI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该证书是国际汉语推广协会(简称IMCPI)颁发的资格证。国际汉语推广协会成立于美国,是业界知名的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机构,注重国际汉语教学方法及专业教材的研发,同时也是全球首家制订并“国际汉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国际组织,其教学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组织认可。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颁发的《国际汉语老师证书》,其他的资格证都是外国民间组织颁发的,培训、考试、认证收费昂贵,证书的权威性在各国有不同的待遇。

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刘先生告诉笔者:“我没考过这些证书,也没听说有同学去考的。如果出国任教,关键是要有所在国家教育部门的教师资格证,另外,高学历、教学经验丰富也相当重要,现在市场上的那些证书应该没什么用。”

外语专业篇3

一、高职高专二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学习基础较差:因为受到国家政府高考制度的影响以及学生本人对择校观念的不同,高职高专学生录取的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基础知识不牢固,对二外的学习也有一定影响。(2)学习具有被动型:根据相关调查,高职高专学生大都对学习不感兴趣,而且学习方法不正确,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甚至有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刻苦精神,因此在学习方面缺乏主观能动性。(3)对第二外语的学习不够重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既然自己报考的是英语专业,那么只在专业课上好好听讲就行了,而对第二外语的学习不够重视,常常在二外课上敷衍了事或者不认真学习,甚至是直接逃课。

2、教学安排及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1)学校缺乏合适的二外教材:学校选用的教材常常是侧重于单词、语法的传统课本,而使用这些课本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缺乏实用性和现场感,往往与学生日后的工作毫不相关。(2)二外课时少,不能准时完成学习任务。想要高质量的学习第二外语,就必须要保证二外的教学时间。但大多数学校并不重视第二外语,课时安排少,平均每周仅有两课时,如此,学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对二外进行研究了。(3)目前的二外教学模式死板、老套。就像学习第一外语英语一样,第二外语的教学也常常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对二外的学习积极性。再者,学生本来就对二外没有浓厚的兴趣,对二外不够重视,因此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外师资队伍方面:(1)由于英语教学在国内外语教学中占了很大比重,以其他语言为第二外语的教师数量明显不足,而且比例结构不平衡,而如今开设二外课堂的学校数量急剧增多,稀缺的二外教师数量更是与目前的二外发展规模格格不入。(2)二外教师队伍中常常出现教师职称偏低,年轻教师缺少教学经验的问题:许多二外教师都是从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高专进行二外教学,这些教师往往教学经验不足,缺乏系统的教育培训,以至于,教学方法简单,缺乏教学理论及实践经验,在培养真正的实用型人才的能力上还有所差距。

二、转变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质量。

1、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情景模拟式教学。

所谓的情景模拟式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完成教师指定的模拟活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例如:指导学生模拟日常生活中普遍的情景:同声传译等。情景模拟式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在进行模拟之前让学生预习课堂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模拟训练,在模拟完成之后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导改正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等同样,教师自身也应有相应的准备。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将要进行模拟的情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指导,让学生独立完成;或者事先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共同编制好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录像节目,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产生视觉记忆,是课本内容口语化,做到能够让学生独立讲述故事内容。教师还可以在业余时间自己制作准备一些对课堂内容相符的实物图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守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再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的同时也要注意向学生解释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记忆更加牢固。通过模拟机教学训练,让学生在二外的语言发音及词汇积累上取得重大突破,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二外的基础知识,提高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二外的实际能力。

2、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注重“人性化”教学

教师对学生的正确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渺视的。教师能够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师范:1、教师的专业水平知识及其本人的亲和力可以对提高学生学外的主观能动性起到积极作用。高职高专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后期,但仍有不少学生存在叛逆心理。因此,专业教师应具有足够的能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主动接受二外知识,为了让这一阶段的学生不感到茫然失措,就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教师要合理观察,抓住这一要点,为学生树立一个让其心悦诚服的学习模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许多高职高专学生在二外的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自卑感甚至出现厌学心理。学生往往在刚刚接触二外的时候拥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但在积累词汇量、努力钻研语法时就会感到无聊,从而出现厌学心理,教师侧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帮助学生克服二外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例如:在学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形成就是,教师要及时的鼓励表扬学生,让学生取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以及对自身学习的信心。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与课堂内容一一对应,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能够感到自己学习的知识能够得到实际应用,从而减少厌学心理的产生。3、教师也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能让学生广泛的认可授课教师,从而更容易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良好的师生沟通会为师生之间带来彼此的信任与默契。这是学生愿意学习知识及参与课堂活动的必备条件

结语:总之,近年来二外教学改革一直在不断发展壮大高职高专院校要结合本校的特点,制定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实用性教育改革,光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建二外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效果。只要学生、教师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必能在二外教学方面更上一层楼。由于各种原因及本人在此方面的研究尚有欠缺,在二外教学方面的讨论暂此结束,希望日后在此方面能有更深层次的讨论,努力为二外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外语专业篇4

户口所在地: 湖南 身材: 165 cm 56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4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外贸/贸易专员/助理:外贸业务员 英语翻译 外贸跟单

工作年限: 1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 随时 个人工作经历: 2007/10--2008/01:南海弈信灯饰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 贸易/进出口

销售 外贸跟单员

接单后,负责与客户的联系,定仓,通知验货,安排托运,制定相关的单证:如商业发票,装相单,补料;之后有通知客户船信息,从货运公司取得提单到收款寄提单。 2007/07--2007/09:金点英语中心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

教师 外教助教

负责外教课堂的翻译,班上学生录音磁带的检查。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湘南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 2008-07-01

所学专业一: 外贸英语 所学专业二: 日语

受教育培训经历: 2004/9--2008/7 湘南学院 外贸英语 英语专业四级(73分)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精通

国语水平: 优秀 粤语水平: 较差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英语:口语流利,能用英语直接交流,能阅读各种英文书籍,熟悉各种外贸商务信函。

计算机过省二级,能熟练操作各种Office软件,如用word,excel制作商业发票,装箱单等各种外贸单证

详细个人自传

业知识:通过四年的英语专业学习,英语口语流利,能与外籍人士用英语直接沟通。英语通过专业四级,熟悉外贸业务流程。

个人能力:做事严谨,踏实。善于学习和钻研,喜欢接受挑战;沟通和组织能力强; 有志成为一名出色的外贸业务人员

English Resume: Resume

Personal Information

Name: 陈真林 Gender: MALE

Date of Birth: 1984/01/08 Residency: Guangzhou

Work Experience: >1 year Hukou: HUNAN PROVINCE

Current Salary: 0-20,000 RMB /Year

Email:

Mobile: 086-013630138769 Self Assessment

Be able to work under great pressure, have a good teamwork spirit and good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Career Objective

Type of Employment: Full-time

Desired Location: Guangdong

Desired Salary: 1,500-1,999 /Month

Desired Position: Merchandiser , International Trade Specialist/Assistant , Assistant Merchandiser Work Experience Industry: Others

Foreign trade department foreign trade mercherdizer

responsible for ship-ordering,informing customer inspection date,arrange carrier,making relative documents,and the work till send out the B/L.

2007/07--2007/09:GoldenPoint English Training Center

Industry: Education/Training

TeachingDepartment Assistant teacher Industry: Wholesale/Retail

Promotion Department Others

Try your best to sale product by various way.

Education

2004/09--2008/06 XiangNan Uiniversty Business English Bachelor

Subjects l have taken are Advanced English,International Trade,Markenting,Interpret,Business English and others concerning abilities of writing,spoken,reading.

Certifications

2007/06 TEM Level 4

外语专业篇5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在大学四年时间里,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积极进取。学习上,通过自己的努力,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至今已通过大学大学英语六级(cet6)、专业英语四级(tem4)、全国英语四级口语(pets4),现正准备三月份专业英语八级(tem8)的考试。

  在社会实践方面,担任外语系班级学生党支部宣传委员、班长、班级团支书等职务期间,我想问题、办事情能够从大局出发,具有一定的组织力和号召力,曾组织策划了一系列符合我系风格的活动。我还热衷于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例如参加英文话剧大赛、英文演讲比赛、英文歌唱比赛等。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当初选择师范专业的时候,我就深深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做一名人民教师一直以来是我的梦想,四年来我一直为了这个梦想在努力着。

外语专业篇6
外语专业篇7

外语教学改革对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外语教学改革一直伴随着外语教学,尤其是在改革开发的数十年里,国内外语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参与外语教学改革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也越来越多;各种教学改革的理念、改革的路径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们都在外语教学的不同层面做了大量的有益尝试,对外语教学改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外语教学改革的效果与学生的语言水平远不能令人满意。外语教学仍然是费时低效、事倍功半,效果令人担忧。我们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外语教学存在的利与弊,提出了三点改革意见:第一,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同等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与练习的效果;第二,进一步改革评价体系,在重视学生终结性评价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第三,强调学生实际外语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在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提高两个方面并驾齐驱、齐头并进。最终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推动外语教学改革,使外语教学改革呈现出有效性和实效性的特点。

2.对外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2.1更新教学理念是根本。

要想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外语语言能力至上”的教学理念,有关管理层和外语教师们就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教育”的最高目标,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外语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为了提升一切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无论多么先进的教学理念,多么优秀的研究成果,最终都应该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在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上表现出来。

现在存在于外语教学中的一个显而易见的理念方面的问题是理论创新与外语教学的实践相脱离,名目繁多的研究成果并不能有效支撑或服务于外语教学,科研、教学“两张皮”的现象严重。尽管人们都在高举改革的大旗,都在大喊外语教学必须改革,但是在一阵纷繁喧闹之后,外语教学基本上还是维持老套路:教师按部就班地讲,学生唯命是从地听。教学理念转变不彻底,教学改革措施“雷声大、雨点小”,“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大多仅停留在口头或表面上。课程设置不完善、欠科学、面面俱到,教师课堂讲授重知识而轻能力,没有也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学阶段外语作为主科,大学阶段外语作为专业学习的衔接、过渡“一条龙”的问题,课内的教学和课外语言实训严重脱节。教师的课堂教学可谓认真负责,不厌其烦地讲授、强调,而对决定学生语言能力的自主学习、课外练习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学生方面的问题是有课必上,上完了事。相当部分的学生,上学就像上班一样,下了课就万事大吉了。他们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及时指导与帮助,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除了听课以外,不知道还得去学习、练习外语。因此,把课内和课外割裂开来是不对的,教师只抓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课余自主学习和自主练习。归根结底,只有把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自主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才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体、学生外语语言能力至上”教学理念的彰显与体现,才是外语教学改革的明智之举,必由之路。

2.2改革教学评价,构建多元化考核语言能力的评价体系是关键。

我们以往的考核评价形式过于简单,评价结果过于片面,考核语言知识远远大于考核语言能力,对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较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人们在质疑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想法同时,却在大学里面重复着相同的故事――灌输知识,考核知识,重知识而轻能力,重理论而轻实践,以及深层次的应试教育,每学期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只能把学生引向重知识而轻能力的歧途。

考核评估的倾向性和指挥棒作用对外语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考核的内容、方式都重在考核学生的语言能力及交际能力,那么学生平时就会非常注意语言能力的提升,就会把精力放在语言实训与自主练习上。只有把语言实训及自主学习放在第一位,通过语言实训:大量阅读,在真实的语境中体味地道外语,反复练习听、说、写、译等语言能力,学生才有可能提高其语言能力。如果考核的内容、方式着重语言知识,学生就会随波逐流,在平时的学习中只重视知识的掌握而轻视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评估功能方面,应该树立“评估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的观念,通过评价不断改进教学,不断使学生发现其自身的弱点与不足之处,其最终目的是学生外语运用能力的不断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必须改革教学评价,构建多元化考核语言能力,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考核语言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逐步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能力的提升上来。我们应该把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奖励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期成绩应该是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2.3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学习外语就是为了服务于实际生活的交际活动。外语教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训练、提高过程。它不是一般性的知识传授,更不是教师填鸭式、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重在培养、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流语感、用英语思维,以及用英语有效交际等综合语言应用能力。“Practice makes perfect”,其核心内容就是一个“练”字。任何语言学习都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练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实践、练习、目标语的输入、输出是第一位的。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只能通过其自身的语言实训来实现。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使自主学习成为新的教学模式,而整个学习活动中的30%―50%任务,包括听、说、读、写、译,都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第五部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要求:“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并指出:“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因此,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面及对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与过程;既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强调知识,更重视能力,使二者协调统一,同步提升。

3.结语

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外语教学的改革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外语教学改革既需要先进的理论来支撑,又需要有效性、实效性的改革措施来驱动。如何用先进的理论来支撑外语教学改革,怎样用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来推动外语教学改革,仍然是外语教育工作者所应面对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外语专业篇8

高职院校的建设目总体而言是根据院校学科内容,有针对性的培养符合专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在众多专业性学科领域中,高职院校培育人才局域一定的专业特殊性,而其培育人才获得的专业知识,也同样有部分内容具备着专业的特殊性。在此其中,专业外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借由大量国内外专家学者研讨总结所得成果,均通过专业术语形式应用于受教者日常工作者,因此,专业外语学习,是确保从业人员行为专业性的重要考量。与此同时,专用外语并非独立存在,其与公共外语的有机结合,才是保证世界性专业交流的手段,因此,专业性人才不能局限于本国内的自行发展,其应通过专业外语及公共外语学习,实现国际性专业交流,从而提升并革新现有技术,实现专业的长足发展。由此可见,在专业性人才培养的摇篮中,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策略的新颖与先进,是保证外语应用的重要手段,同时是实现专业良性发展的不可或缺因素。故此,探究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策略,对地域性专业发展十分重要,值得各大高职院校重视并研究发展。

二、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现存弊端

1.教育主体关注偏差致事倍功半。当前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存在弊端之一,便是教育主体关注偏差所导致的事倍功半。分析专业外语与公共外语的应用主体可知,其重点落实于受教群体的有效利用,因此,教育主体应着眼于受教群体的本身。然而,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则是以教师填鸭式教学为主,完全不顾及受教群体的吸收程度与理解状态,久而久之,无论是专业外语,亦或是公共外语,受教群体都只是一知半解,别说很好的专业交流,甚至连基本对话都有难度,很难达到专业交流水平。2.教育方法运用不当致费时低效。相较于教育主体关注偏差,教育方法应用拙劣则是导致受教群体不能良好吸收并应用外语知识的又一大问题。就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方法而言,杂乱无章,缺少系统性是其最大弊端。专业外语及公共外语分科太细,无法有效实现相互渗透,彼此促进作用,外语语言教学环境建设力度不足,同样无法良好的实现教学引导。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不足,无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外语教学中来,更加不利于受教群体吸收并应用外语知识,同时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3.教育兴趣培养不足致成果难结。结合以上两点来看,教育主体关注偏差及教育手法运用不足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将是教育兴趣的培养不足。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只能是负担。然而,目前教育教学模式过渡注重知识的教导,而轻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知识吸收,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久而久之,学生将无法正确面对外语教学,更不可能于教学中收获有益于自身发展的知识内容。

三、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科学落实策略

1.科学定位主体促事半功倍。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科学落实的过程中,科学定位主体是其教学目的落实的重点所在。就高职院校的教育特殊性,及其专业需求的特殊性,教学主体的定位准确才能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实现专业知识的渗透与落实。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公共外语知识的了解,决定了其学以致用的程度。2.时效教育手段促节时高效。保证了教学主体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教学手法将获得巨大的改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将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以自主教学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先学后教、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将引入课堂。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疑问学习、情景体验等多种方法更为深刻的了解并认知所学知识,从而更为科学与合理的运用专业外语与公共外语。3.落实兴趣培养促成果凸显。科学的教学主体认知与全新模式的教学手段落实,将促进教育以学生兴趣培养为优先考量点,落实受教群体的外语兴趣培养,从而实现受教群体应用公共外语会话,采用专业外语学术交流。将兴趣这一老师引入外语教学之中,外语教学不再会是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会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趣味学习方式,寓教于乐的学习方法,实现兴趣培养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从而令专业外语不再冰冷,公共外语更为灵动,最终实现外语教学的生活化、常态化,从而扭转现行外语教学教育弊端。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中专业外语与公共外语教学策略的科学落实十分重要,尊重教育主体,科学教育手段,实现兴趣培养,是当前教育教学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同时是保证高职院校专业外语与公共外语应用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国 单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外语专业篇9

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相比较于其他第二外语,学习日语具有明显优越性。如能充分发掘,合理加以运用,将对日语学习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

中日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有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这使中日两国人民产生了一种文化的连带感与亲近感,相对于迥异的西方文明,人们更容易看到彼此之间“同文”的共通性,而且日语是以汉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语言。现代日语当中保留有两千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这些汉字的大多数和中文中汉字在字形和词义上基本或完全相同。所以对于一名中国学生来说,学习日语有欧美国家学习者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日语学习中,汉语或多或少起着一定的正面迁移作用。但是,千万不能因为“汉字”的关系,而把日语当成汉语来学。有些汉字字形虽然完全一致,但文化内涵却相差甚远。而且除了借用汉语汉字外,日语还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自创了很多汉字。这类汉字是汉语中没有的。因此在日语学习中学习者既要发挥“汉字”的优越性,同时也要努力克服汉字先入为主的负面影响,真正发挥优势的能动性。

二、二外日语教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二外日语从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开始设立,学习时间与专业日语一年级日语精读时间大致相当。然而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英语专业学生二外日语的掌握程度与专业日语一年级学生相比有相当的差距。此外,很多英语专业学生反映,同等时间内他们的日语学习效果也远不如英语。同样是零起点学习日语,英语专业学生和日语专业学生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哪些因素影响了英语专业二外日语学习的效果?基于多年实践的总结,笔者欲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现有教学模式的因素

语言的学习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各个环节缺一不可。无论是专业英语还是专业日语,课程设置都非常详尽。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然而一般高校的二外日语教学时间仅为每个星期4-6个学时,由于内容多、时间短、进度快,并且学生数量多,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可以说仍占主导地位。这种方式必然导致教学重点侧重于语法和阅读,而且课堂练习不够,这样极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产生恶性循环,丧失兴趣,产生畏难甚至放弃的负面情绪。

(二)学生方面的主观因素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学习目的等的影响。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作为所修专业,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会竭尽所能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体现出更大的积极性。而日语作为一门第二外语课程,直接的目的可能是通过考试取得学分以便顺利毕业,或者能在考研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也就是说,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二外日语学习最明确的目的是应付考试。再加上“考试重语言,轻文化、重语法,轻交际”等,致使英语专业学生在日语学习中疏于与人沟通、合作、吸取社会文化知识等。由于学习目的的影响导致学习积极性的缺乏,必然会影响英语专业二外日语的学习效果。

三、二外日语教学方法探讨

相比于二外日语,专业日语或英语根据语言教学的特点,课程开设详尽,课型明确细致。而二外日语由于课时少内容多,虽然仍要遵守语言学习的特点要求,却不能细致划分课型。所有课型特点都必须在不划分课型的课堂上来实施和完成。基于二外日语的特点和现状,二外日语教师必须适应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掌握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教学以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二外日语学习来说,培养学习兴趣更为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加课堂趣味性。充分利用影音、网络等现代多媒体手段,使课堂教学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是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充分融合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呈现。另一方面,由于二外日语学习者接触日本文化的机会不多,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当地进行一定程度的文化导入。让二外日语学习兴趣从了解日本这个国家的人文风情,传统文化以及潮流信息中开始培养。充分发挥文化对语言教学的促进作用。此外,作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二外日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树立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以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模范。

四、结语

二外日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应遵循其独特的教学特点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教师应充分分析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应得到充分发挥。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二外日语学习者在课堂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情绪。无疑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维持和主动性的发挥极为不利。因此教师在二外日语教学过程中应从情绪方面对学生多加注意。耐心讲解,细心引导,创造宽容,轻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消除不安情绪,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二外日语学习的综合性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由被动的“为学而学”逐步转化为主动的“想学而学”。

【参考文献】

外语专业篇10

一、当前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特点

教育部关于高校学生的数据显示,2010年、2011年我国英语专业录取人数连续排名第一,2010年高达10.4万人,高出第二位会计专业一半以上,2011年招生近11万人,占全国计划招生人数1.6%以上。据麦可思研究院(MyCOSInstitute)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大学生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的前50名中,外语类专业,仅法语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居37位,就业率达93.2%。而在2011年度本科专业失业量排行榜中,外语类专业中占比最大的英语专业排名榜首。另外,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较弱势地位,在女性比例较大的主要本科专业10大排行中,法语、英语、朝鲜语、德语、日语分居3、6、7、9、10名,外语专业占一半。

从中看出,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有四大特点:一是专业学生总数多;二是整体就业率不高;三是失业人数多;四是女性比例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总体发展趋势是:普通外语人才趋于饱和,复合型人才越来越走俏。

二、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

除了无法回避扩招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之外,外语专业大学生在就业中还受到多方面的挑战与冲击。

1.外语教育普及使专业学生面临更多强劲对手。随着英语教育的逐渐普及,国民自觉学习外语的意识不断增强,学习环境不断改善,能够自如应用的人与日俱增。许多非外语专业学生也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为了就业或出国,许多学生通过了CET-6、托福,甚至专业级别的外语考试。同时,许多企业家或管理者掌握了外语技能,不再需要专门翻译从旁协助,这样对纯粹的外语人才需求会逐渐减少。

2.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语专业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领域不断拓宽,专业划分越来越精细,行业竞争加剧,单纯的外语知识难以满足需求,外语专业学生需有宽广的知识面,也就是要在打好外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外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丰富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从事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

3.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差。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推动下,尤其是受中、高考“指挥棒”的驱使,学校、学生一贯轻视英语“说”的技能的培养与练习,出现了庞大的考试能得高分而正常交流中难于或羞于启齿的“哑巴英语族”,对成功就业构成了致命的威胁。

另外,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陈旧,毕业生期望值过高等因素也给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三、走出就业困境之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是与年俱增的,应该说当前既存在就业难问题,又普遍存在外语人才招工难的现象,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的外语人才炙手可热,笔者认为,前景是乐观的,关键要坚定信心,认清形势,找准方向。外语专业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关键靠高校、学生两方面的共同努力。

1.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高校要适应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在外语专业的设置与调整上争取主动性,依据自身特点与市场需求,在类别、层次、任务及目标上设立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与学术发展计划,并大力鼓励外语专业学生学习第二专业。如构建“语言+专业”的新型培养模式,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

2.强化校企合作,实现订单培养。学校从外企、跨国公司获取人才需求订单,直接为企业培养专业复合型紧缺人才,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计划,组织实施教学与实践,优势互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外语专业具有外向性,除了传统就业方式外,为外语专业毕业生开拓国际就业市场也是提高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4.加强就业指导。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一步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将就业指导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为外语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

面对就业困境,英语专业大学生首先应树立两个新观念。一是现代社会中的外语仅是一种工具。外语不是社会上的一个行业,因而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进入任何行业,但是进入任何行业是有前提条件的,单纯熟悉语言不够,要将英语跟所处行业融会贯通;二是“我”找工作而非“外语”专业找工作。一些外语专业毕业生抱怨没有赶上好时代,不能根据自身的弱点进行调整,“充电”学习,“外语”专业找工作难并不代表“我”找工作难。

5.刻苦学习,提高综合能力。外语专业大学生应该从以单纯学好语言技能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语言技能加专业知识为主要目标,成为实用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在专业基础上,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选择偏社会性和职业性专业作为第二专业进行辅修或适当参加相关技能的培训和资格考试,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对语言有偏爱的同学也可多掌握几门外语,拓宽专业领域。

6.认清形势,迎合社会需求。“北上广”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其丰厚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事业发展前景形成了英语人才集聚效应,而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则少人问津,导致一边外语人才过剩,造成人才浪费,一边人才不足,外语人才紧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英语专业学生的择业观念要适应时代要求,正视现实,调整心态,打破“精英”光环的束缚,勇于到英语人才匮乏的农村、基层去,参加服务型岗位工作,走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外语专业篇11

一、我校二外日语教学现状

1.教学目的不明确。《大学日语教学大纲》(第二版)中规定:“大学日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译和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全面提高日语运用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根据大纲规定可见,二外日语教学属于基础性教学,对学生要求不高,没有过级要求,这就造成学生没有学习上的压力,进而也就没有学习上的动力。

2.课时安排不足。我校英语专业的二外课程从大三上学期开始,到大四上学期期末结束,其中大三整学年为必修课,而大四为选修课,期间还要考虑学生离校教育实习等因素,总共学时大约只有160个左右。在这么短的学时内,要兼顾听、说、读、写、译等,难度比较大。

3.教材选用有待改善。目前,我校二外日语教材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综合日本语教程》,这套教材有利有弊,利是这套教材配有多媒体光碟,对于学生自学有很大帮助;弊则是语法讲解不够详细。

4.教学手段陈旧。目前,我校二外日语的教学,由于时间短、内容多,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只能用“满堂灌”的传统模式,注重语法句型讲解,而忽略其他能力的培养。

5.学习目的不清晰。我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日语的初期学习兴趣较高,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量的增加,难度的加大,积极性逐渐降低。并且学生对学习日语的目标不同,如有的想过级,有的想考研,因此学生的水平层次会有较大落差。

针对上述几个问题,我们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将采用以下变革手段,以此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我院日语二外教学质量。

二、我校二外日语教学的变革

1.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正所谓“学高为师”。要想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教师首先应该有较高的水平,要保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就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苦练内功,不但要提高自身的日语技能,而且要提高教学技能。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前面提到我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日语的初期学习兴趣是比较高的,但随着学习深入,知识量的增加,难度的加大,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表现出缺乏学好日语的自信,缺乏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因此,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才能促使其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由浅入深,让学生慢慢适应,避免其因内容太难而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增加互动,课前让学生做好准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置提问,采用互问互答方式,将传统的“满堂灌”变为互动、启发的教学模式。此外,教师还可课堂上可以教授一些日语绕口令、日文歌曲、组织游戏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由于二外授课时间较短、内容又过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忽略学生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针对我校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有相同学习要求的学生安排为一个班,如希望考研跟过级的学生可以安排在一个起;而对日语学习没什么要求的,只希望能拿到学分的可以安排在一起,这样便于教师备课,把握教学进度,照顾不同学生的要求。

4.针对外语专业特色,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一是比较法,学习语言,不管是汉语、英语还是日语,都有其相同的地方。拿日语跟汉语来说,日语中有相当多的日文汉字,那么它跟中国汉字有些什么异同呢?学生认真比较它们的差异后,在学习日语时就不会看到汉字就用中文的方式去理解、去考虑。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日语和英语都属于外语,而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外日语时,肯定会不时地拿日语跟英语比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对比教学法,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并且印象深刻。如日语中大量的外来语,很大一部分是源自英语,所以说学英语的人再学日语应该还是有优势的。二是归纳法,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量的增多,学生无法记住过多零散的知识,这时应该及时地对一些类似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有利于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适时地进行归纳总结,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这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加深复习。

5.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我校对日语专业学生的定位是地方性应用型人材,强调应用性,其实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应该注重应用。学生若能将所学的日语应用到简单的日常对话当中去,基本上也就达到了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而这也是以往二外教学中往往被忽视的项目。对于听力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用简单的日语进行教学,让学生适应这个语言环境,并加强听力方面的一些训练。当然光靠课堂听力是不够的,教师还应督促学生课后多听,听力材料可以是原声电影、动漫等,当然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说”可能对于广大外语学习者来说是最难的一项了,很多学生都是金口难开。其实在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时可以先让学生背一些课文材料,积累一些原始素材,然后再让学生多去模仿,可以是电影电视或动漫当中的人物对白,亦或是美文朗读。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开口,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多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会不断变化,因而我们应该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手段,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石田敏子.日本语教授法[M].东京:日本株式会社,大修馆书店,1996.

[2]大学日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日语教学大纲(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外语专业篇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语在国际交流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有需求就有供应,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高校学生数量大幅增多,外语专业的学生亦是成指数增长,就业压力剧增,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是如此,很多大学生在积累理论知识的同时忽视了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导致了90后大学生“压力山大”的现状。

另一方面,许多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美国、德国、加拿大,大学有四年的职业规划项目,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理想与目标,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就业能力。而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相比较起来并不完善且一度缺乏足够的重视,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仅仅止步于校园招聘会、列举就业信息等方面,欠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严峻的就业形势逐渐使人们认识到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中职业规划课程被明确列入教学计划,现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且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就业指导已不再作为“季节性快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为缓解外语专业学生就业压力,首先必须从自身出发寻求突破口,从而引入本课题研究的:外语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探析。

二、选题意义分析

1、合理的职业规划对于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作为外语类专业学生,其职业规划带有自身特有的专业特色,职业规划安排的科学、合理,对于其自身专业学习能够提供方向性指导及科学性调节。因此,探析外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有利于促进其更加积极的应对大学生活,合理安排大学时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利于挖掘外语专业优势,在未来就业中占据先机。对于外语专业学生来说,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就业情况相对于其他热门专业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职业选择方向与就业范围等方面与其他专业相比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造成外语专业学生如果在缺乏职业规划的前提下,在未来就业形势中将处于弱势。而本课题通过对此类问题的调查研究,以实证数据分析来提供正确合理的职业规划指导,对于外语专业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且课题研究的方向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较少,课题的创新性大,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可借鉴性。

3、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利于突破外语培养传统局限性,树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本着学习就业的角度,外语类专业学生只有首先对人才需求有一个明确的理解,才能再未来发展中占据先机。而合理的职业规划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通过职业规划,完善学校教育培养模式的同时,能够促进自身就业目标的不断改进与确立,从而为其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因此,本课题的选题研究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推进学校有针对性的教学培养开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外语专业学生本身的成长成才。

三、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此次针对学生的问卷共发放412份问卷,回收问卷387份,有效问卷375份,其中共有150名男生和225名女生接受问卷调查。在这375人中,大一学生占8%,大二学生占32%,大三学生占40%,大四学生占8%,研究生占12%。

针对企业(不同行业)共发放130份问卷,回收117份,109份为有效问卷。企业对于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27%选择很好,58%选择一般,15%选择较差。对于这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企业对于外语专业学生的评价并不是很高,产生的原因可能主要存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自我培养、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是学校的教学培养和职业规划指导不够。

但是,企业中67%认为外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潜力是巨大的,25%认为培养潜力一般,说明外语专业学生在企业中是被寄予厚望、重点培养的对象,在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作为交流工具时,其个人的综合能力的提升空间较大。

在调查过程中,23%的企业认为高校对于外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的作用明显,且作用较大,41%认为作用一般,36%认为不明显,指导工作有待加强。由此可见高校对于外语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并未起到很好的作用,企业作为大学生的接收者,却没有获得预期的效益,从而证实高校的职业规划指导与社会、企业的现实需要是相对脱节的,因而造成企业与学生的双向负面效应,失去双赢的局面。

经过调研小组的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不难看出,外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尚未发展成熟,并未给学生带来明显的效益。最根本的是因为供求数量矛盾和供求结构矛盾的同时作用,导致市场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岗位来满足外语专业学生的需求。而而其他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外语专业课程本身更倾向于文学性,是对语言、文化进行研究的的专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思维,缺少对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探讨,从而导致外语专业学生缺乏应有的思辨能力。其次,外语专业学生本身处于语言学习的较为轻松的氛围中,不够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和扩充,比较安于现状,导致眼界狭窄,缺乏思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等关系自身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缺乏有效的途径表达自己想获得职业规划指导的想法以及主动寻求帮助的意识。再次,高校还为建立完善的职业规划指导体系,诸如没有专业的职业规划老师作指导,没有立体式的关于职业规划的培训制度等,正是由于机制的不成熟,导致学生没有合适的时机和途径来参与职业规划指导的培训,从而形成一些企业认为外语专业学生存在不良品质。最后,政府和企业没有发挥对公共事业支持的良好作用,造成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外语专业学生职业规划当中,同时因为没有企业的协同帮助,导致学校的培养与社会、企业现实需要脱节,浪费资源,而学生也无法将培训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最终形成企业与学生互不满意的尴尬境地。

五、对策建议

(一)对政府的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合理规划高校招生规模。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根据我国对于外语专业学生需求以及现有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招生政策,合理控制招生规模,做到科学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外语人才。

2、政府可为外语类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就业择业的平台。政府相关部门如教育部门、人才中心等部门牵头,运用政府的影响力,可以汇集与外语类专业相关联的企事业职位资源,为外语类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实习、就业的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3、政府可以利用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的资源,建立毕业生人才技能库。对于社会企业的需求,更能高效准确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从而节约政府管理资源,为外语专业学生寻找工作,企业招聘带来便利。

(二)对于社会的建议:根据外语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特点,用社会力量打开就业大门。就整个社会而言,教育培训、学校、外企等部门是外语类专业学生毕业走向的首选之处。而社会应积极提供丰富的专业实习岗位,为外语类专业学生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们能从实践中摸索和体会社会及用人单位对选人标准、对岗位知识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这些部门可以吸纳优秀的外语人才,用更为系统、科学、有效的培训方式和体制培养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三)对于学校的建议

1、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根本,以外语应用为主线,培养多方面实用性人才。①当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级专业化人才,外语专业的同学本在这一方面有择业优势。学校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资源以及师资力量,开设一些关于外语类专业的应用性,与职业相衔接的选修课程。在调查中,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院校外语类专业,多设置了“应用翻译”课程等,加强外语类专业学生的社会应用能力。②外语人才在市场上十分充足,但是专门类外语人才却十分稀缺。学校在培养外院类专业学生时,发掘学生身上的兴趣与潜能,开设专门类外语课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法大学的商务英语专业,认为专业化英语的教学道路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英语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需要跟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需要相匹配,做到教学相长。所以高校在发展外语专业教育时,切勿急功近利,需要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教育道路上慢慢探索,找出一条能够培养出适合企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道路。

2、校方的就业指导中心可以尝试联系社会知名企业或者来校举行校园招聘会的企业,再由学院层面具体联系,为外语专业学生搭建固定的小型职业培训平台,培训实用性外语人才。

3、学校可以通过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多方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外语类专业的学生,由于自身学科的特色,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以及丰富的文化生活,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同时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组织能力,方便于以后的就业。在调查中,华中师范大学的外语文化节,至今已举办逾十年,不仅为外语专业学生培养了能力,更在全校营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同时华中师范大学的外语角更是名扬武汉高校,营造的外语氛围不仅促进本校和周边学校学生的外语学习,还为学生提供了社交能力历练场所,这些都是各个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值得借鉴的。

(四)对于大学生的建议:

1、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学生首先应该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对于自身外语能力,如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要自查、自知,切勿眼高手低,根据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寻求适合自身的职业与职位。

2、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做到精勤。由于外语学习的特殊性,外语类专业学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听、说、读、写、译等的专业能力,做到精于外语,社会市场缺乏的即是专业精通人才。同时语言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学科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内容不断丰富,作为外语类专业的学生,更要勤于了解社会,感受生活,增加自身的就业实力,要明白社会是完全不需要高高在上、浮于现实的书生。

3、多管齐下,培养综合性素质型人才。除掌握一门外语之外,可以适当学习掌握其他专业门类,将自身外语的语言优势,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成为多面人才。经过调研,企业以及从事外语教学的专家和老师都比较赞成外语专业学生选修双学位课程,既可以把本专业的外语学以致用,同时可获得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增强自身的思辨能力,从而适应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现实社会,做一个懂社会需求、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同时加强第二外语的学习,并能够达到一定的熟练度,这对于自身就业还是个人生活,无疑都是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0.

[2]白义香,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2007 年总第475 期.

[3]宋志刚,从外语专业学生就业对策的解析看高校的课程设置改革——传统的单向型学习模式需要专业性发展,高教研究,2010年5月刊总第286期.

外语专业篇13

一、英语专业二外法语课堂学生情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专业学生选择法语作为二外。二外的开设一般是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在这个阶段,作为英语专业二外法语的学生来讲,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英语基础:10年左右的以往学习和1年半的专业学习。而对法语的学习,则仍处于零基础阶段。

二、学生选择二外法语的动机和目的

1.学生选择二外的动机和目的

学生选择二外的动机和目的无非有两个:考试的需要和充实自身的需要。大部分学生是出于考试的需要而选择二外,考试的需要具体可以归结为四种:

(1)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基本需要。在高等院校中,第二外语教学是外语专业院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外语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因此,第二外语课程的通过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

(2)考研的需要。目前社会的发展显示,硕士、博士已成为就业群体的主力,考研是大多数学生必然的选择。根据教育部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务工作会议,考研规模已连续三年以超过10万人的速度增长。

(3)出国的需要。部分学生选择到国外深造,需要参加相应的外语水平测试。

(4)就业增加筹码的需要。为了拓宽就业范围和提升就业筹码,部分学生参加一些等级考试,取得证书来证明自己除专业语言外的其它外语水平和能力。

2.学生选择二外法语的动机和目的

法语与英语同属印欧语系,只是不属于同一语族,因此许多单词拼法相同,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1)法语比较有利于考研。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考生一般会选择日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一般而言,考研对日语的要求差不多是日语二级的程度;而德语则更难,要达到600~800课时的水平。相比,法语和西班牙语的要求就比较低,要求大概在300~400课时左右的水准。

(2)赴法留学: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赴法留学既可以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可以享受法国政府低廉实惠的留学费用和宽松的留学政策,还可以实地操练法语,成为一个英法双语高技术人才。随着中法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的激增,精通英语又通晓法语的学生,已成为职场上比较抢手的人才。

三、《大学法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大学法语教学大纲》(非法语专业本科用):大学法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的听、写、说、译的能力,使学生能以法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法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

大学法语基础阶段的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语言基础上。所谓语言基础,一是指法语的基本语音、基本词汇和基本语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语言能力;二是指法语的基本功能意念的教学和读、听、写、说、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交际能力。

四、英语专业二外法语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

针对英语专业二外法语学生情况、动机和《大学法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笔者认为按需阶段性施教是最行之有效的二外法语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法语水平,又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1.提炼需求

学生的具体需求体现在毕业的需要、考研的需要、出国的需要和就业的需要。针对这四个需要,笔者对其具体对法语能力的需求做一提炼:

(1)毕业的需要。学生毕业,只需要参加本校的期末考试,通过即可。一般情况下,学校不会在二外上为难学生,所以考题类型简单,一般没有听力和口语部分,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翻译;考试内容难易适中,一般为日常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从考试题型和内容上看,选择题主要是对词汇的考察,填空题主要是对语法的检测,阅读是对阅读能力的考察,翻译是对翻译能力的检验。因此,换言之,学生的需求即是对词汇、语法、阅读及翻译能力的需求。

(2)考研的需要。考研试题一般是由招生院校出题,题型有所不同,但从大部分院校的试题看,一般有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汉法互译,有些院校还有改错题和作文。大部分学校没有对听力和口语的测试,少部分院校复试则进一步考察学生口语和听力能力。总之,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主要可分为对词汇、语法、阅读、翻译方面的考察,另附加写作、口语和听力能力的考察。

(3)出国的需要。出国涉及到的语言考试有TEF和TCF法语水平测试。TEF和TCF考试均由3个必考项目和2个非强制性考试项目两部分考试组成。必考项目包括阅读理解、听力测试和词汇与结构;非强制性考试项目包括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凡是意欲赴法留学的大学生,均需要参加必考项目的考试。因此,学生的需求主要是词汇、语法、阅读、听力能力,附加写作和口语能力。

(4)就业的需要。准备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为了增加职业竞争力,很多会选择参加法语公共四级考试即非法语专业四级测试来证明自己的法语水平。公共四级近年来的题型主要有听力、时态填空、阅读、语法结构与词汇和写作,也就是重点考察学生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和写作能力,即学生的需求为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和写作能力方面的需求。

2.提炼结果

对比、综合学生的需要,笔者发现学生的每一种需要都包含对词汇、语法和阅读能力的需要;另有三种需要包含听力、写作能力,两种需要包含翻译、口语能力。针对这个发现,笔者认为有必要改变现有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施展教学。既然学生的需要对词汇、语法和阅读能力的需求最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重点培养学生这三方面的能力。

3.融入教学实施

二外学生步入二外学习是零基础起步,整个过程或3个学期或4个学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开展阶段性教学模式,重点突出,层层递进。

第一阶段:语音教学阶段。这一阶段是语音学习阶段,语音是要体现在词汇和句子当中的。依据孙辉的《简明法语教程》,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语音学习掌握一定的词汇和句型。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大脑反应的知识基础是汉语和英语,因此有必要在此阶段实施对比教学法及文化导入教学法,比较法语与英语、汉语的异同,介绍法国文化与英语、汉语的异同,保证学生对法语的理解和掌握。需特别指出的是,这一阶段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是词汇,次之为语法、口语、听力、阅读、翻译能力。

第二阶段:入门教学阶段。在这一阶段,涉及到了法语的一些基础语法,因此此阶段的重点应在词汇的基础上,增加语法的掌握,另兼顾阅读、听力、写作、翻译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在这一阶段,学生法语基础甚少,因此仍建议采用对比教学法以加深学生对法语的印象,互动教学法、听说教学法及文化导入教学法作为辅助教学方法穿插其中。

第三阶段:初级教程阶段。通过语音阶段和入门阶段的学习,学生对法语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比教学法应该退至次要位置,重点使用文化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确保学生对法语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重点放在词汇、语法、阅读上,附加口语、听力、翻译、写作能力的培养。

第四阶段:中级教程阶段。大学二外法语时间有限,一般为3个学期或4个学期,因此中级部分往往教授不到。学生只有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班来继续学习。在这一阶段应坚持词汇、语法、阅读为主,听力、口语、翻译、写作为辅的教学策略。教法应采用讲授法为主,对比教学法为辅的授课方法。

五、结论

按需阶段性施教教学法兼顾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又满足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迎合了学生的需求,为学生以后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