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改变生活论文实用13篇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1

Keyword: Street renovation Architectural phenomenology Explore the design principles

中图分类号:U4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以及旅游业的持续火热,传统历史街道成了人们旅游的新景点。为了迅速提升历史街道的文化品味,更好地实现历史街道的经济价值,传统历史街道改造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热潮。但是大规模的大拆大建使传统街道的文化品质渐渐消失,出现了“改造后的街道缺乏个性,游客缺乏参与性,原居民缺乏归属感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保持街道原有的文化特色和人文气息,使游览者有可参与性的活动,原居民有归属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街道改造设计中如果运用建筑现象学理论的方法,将会改善这一状况。建筑现象学指导建筑设计,营造富于场所精神与场所体验感的建筑环境,是街道改造设计实用的理论指导。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建筑现象学理论及研究方法

以往科学分析方法从功能的角度出发研究传统历史街道,忽视了人本身对街道场所的体验,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与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理论为代表的建筑现象学则注重“在由特定的地点、人群、事物和历史构成的环境中,考察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人们的环境经历中揭示出环境结构和形式的具体意义和价值。”【1】此理论注重内在心理而非外在物质,考察与描述人与环境的关系,探寻街道与居民生活和存在的本质关系。

沈克宁这样描述建筑现象学:“建筑现象学重视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对场所、空间和环境的感知和体验。人生经验由实在的环境中的生活故事来构成,过去的生活经历在人生旅程中成为浓缩的片段记忆。生活和建筑的经验是由一生来感受并积累的,故而生活和建筑的体验是由记忆和不断变化的瞬时知觉和感受组成的。”【2】可见建筑现象学有先天的重视人文体验的基因。在街道改造设计中,设计者如果以这种理论为指导,就会解决改造后的街道“缺乏个性,游客缺乏参与性,原居民缺乏归属感”等一系列问题。

1.2 街道改造

历史街道,包括一个区域、街道格局及空间形态;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的关系);历史建筑面貌(体量、形式、风格、材料、色彩及装饰等);建筑物、绿地的空间关系等,更着重于“生活的片断记忆”,是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地段。对处于城市中的历史街道而言,还应具有丰富的生活信息量,是城市整体机能的有机组成部分。【3】

街道改造的主要原因:早期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隐患;街道路面、沿街建筑自身的老化;社会需求的变化;天灾人祸等不可预知因素的破坏等。街道改造主要改造两方面:其一,通过改造使街道保持原有功能,延长使用年限;其二,通过改造使街道能够适应新的功能要求。按照街道改造程度与改造要素的异同,可分为三种:即体量改变,功能改变和性能改变。1.体量改变:街道的水平空间或垂直体量发生变化。如街道的路面拓宽与街道延长。2.功能改变:改造后街道功能发生变化,包括单一用途和混合用途。如将居住区街道改造成商业街道。3.性能改变:包括修复和更新。修复包括街道路面广场与沿街建筑立面修复,更新包括沿街建筑风格更新、建筑材料更新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建筑现象学理论与街道改造设计结合研究的相关动态

从19世纪末开始,蓬勃发展的工业文明浪潮不断冲击陈旧的传统城市。功能主义大行其道,完全舍弃了充满历史感的城市文化。传统历史街道特有的人文、邻里尺度被打破,人们在街道上的公共参与性活动渐渐消失。“功能主义者忽视了建筑与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心理及社会方面的因素,对公共空间本身也不感兴趣”。【4】因此,设计者开始质疑这些弊端,他们重新开始关注曾被忽视的传统城市空间---历史街道。

关于历史街道,国外学者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重要著作有扬·盖尔的《交往空间》,F·吉伯德的《市镇设计》,戈登·卡伦的《市镇景观》,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建筑模式语言》,芦原义信的《街道美学》等。这些著作从空间比例尺度,日常社会生活,人性化设计等方面,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对街道感知和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2

一、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从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水平来看,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教学方法与市场需求不相符的情况,这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遇到了发展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我们予以重视。

1、学生积极性不高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很多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学习兴趣不高,笔者认为导致学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环境艺术设计学习内容较为复杂,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泛,该学科的复杂性使学生提不起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始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中极易产生疲劳感,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二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以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始终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没有被充分发挥。

2、过于注重理论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对实践性要求较高,这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随时掌握市场环境的需求,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出综合能力较强的设计人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由于受到外部因素、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市场环境下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分析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最终目,是使学生能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也是环境艺术教学的主要方向。传统封闭的办学模式要彻底改变,要满足市场环境的需求,要与社会接轨,就要转变为开放式的办学模式。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所面向的是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可持续发展观与了彩色设计、环保节能理念等方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探索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学科发展观要转变,要朝着学科群方向转变,将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发展为交叉学科。对于学生的培养方面,也要做出改变,由传统教学中只重视设计技能和表现技巧的教育,转变为向综合型艺术设计教育、环境艺术设计等社会职能方向,进而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能够满足市场多方面的需求,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的设计人才。

2、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专业科学。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只在课上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实践,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自身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这样才能够达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目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做出调整和改进,以满足市场环境下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要将重点放在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与市场环境的对接,使学生在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后,能够更多的参与实践活动,将课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设计能力的设计师,否则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将成为无本之木。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要建立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及,将校内教学与市场需求进行完美对接,加强与企业间的联系,与企业签订协议,建立学生实践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逐渐的接触到社会,并了解市场环境和需求,学会与各种客户如何交流,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增强实践能力。在基地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会更加的积极主动,通过实践,环境艺术设计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另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建立专业的实训室,如建筑材料工作室、设计车间、灯光效果实验室等,将其作为补充学生课堂不论不足的实践场所,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真实的认识。

3、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设计就是寻找创新的生活环境、新的设计理念、新的造型符号。校方可以定期开设相关内容的讲座,使学生通过听讲座使自身的视野更丰富,聘请高级讲师、该领域专家学者,讲授最新的设计理论和实践中的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设计语言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现代设计语言包括现代设计思维方法、现代设计观念、现代设计表现手法、现代设计理念。简单来说,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注重技术和理论原理内容的教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出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作用。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熟练运用的能力,从而更满足市场环境对新型设计人才的需求。另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拓展教育,提高学生的借鉴、吸纳异域文化的能力,在理论教学中以艺术原理发展为基础,建立可以科学表述出产业发展与艺术设计属性关系的体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发挥出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作用,就必须要保证其教学目标与环境行业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标准的一致性,为此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必须要发挥出自己的教学引导者作用,通过超前的教学观念、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课程的改革,在保证教学目标与环境行业市场人才需求目标一致性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为他们的环境设计专业技能提升创造条件,也为他们未来的环境设计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姚辉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3

第一章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不再仅仅追求物质的满足,对于精神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环境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设计,进而装扮生产与生活空间,达到美化生活环境,展现生活品味的作用,使冰冷的建筑与房屋有了色彩与温度。

本文通过选取TRIZ相关的理论哲学与设计原理,结合环境设计中的典型案例,研究不同环境设计中所运用的不同方法与原理,寻找TRIZ理论对于环境设计的帮助与支持,使环境设计的方法与创造更有理可循。

第二章环境设计概念体系与TRIZ理论

1、环境设计概念

环境设计是针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利用艺术的处理形式,以施工技术为支撑,进行设计改造与创造的实用类艺术学科。环境设计利用对空间的整理与组织、空间界面的艺术处理,其中包括空间围合立面,墙体、柱体、门窗等,运用软装配饰,自然与人工照明、造型、具有一定符号特点的设计形式语言,搭配植物、水体以及相统一的功能性设施,使人们生存与居住环境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展现出特定的氛围与风格,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与视觉审美上的需求。

2、TRIZ理论

在现代,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首先,无论设计对象的复杂程度与否,其中均有一定的规律与模式。其次,设计创造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通过设计与创造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而解决所遇到的矛盾、冲突等问题也成为了这一进化过程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章TRIZ理论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在本文中,本文选择适用于环境设计学科的部分原理进行归纳与整理,并针对不同的原理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更好地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

1.分割原则

该原则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首先,将物体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并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并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在环境设计中,常常用到这种设计方法来进行空间的围合于分割,使空间的使用功能不再单一,为空间增加合理的功能属性,丰富空间变化,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例如在办公空间会议室设计时,为了节省空间,常常将大小不等两个会议空间串联布置,中间使用可移动或可拆卸式隔断进行空间的分离。在平时,两个会议室可以分开单独使用,在遇到参会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会议室隔断各移动至墙体两侧,形成一个较大面积的会议空间,使空间使用较为便捷。

2.不对称原则

TRIZ理论的主要表现在将物体的对称形势转换成为不对称的形式,如果物体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对称性,那需要加强其不对称的程度。这类的实例在环境设计中有较好的体现,为了增强设计对象的形式感,设计师在设计师常常尝试采用不对称的设计语言表现设计理念,阐述设计概念。利用不对称的设计原则,使设计相对活泼生动,具有变化性,设计语言更加丰富。1996年竣工的跳舞的房子是由著名设计师法兰克・盖里设计的。该建筑在设计舍弃了传统建筑正方的特点,而是将其中一柱形建筑进行了扭曲,采用了不对称的设计语言,与相邻的柱形建筑形成对比.

3.复制原则

在环境设计中,复制原则也应用到了大大小小的设计中,之中包括利用相同或相似物体进行排列组合形成的设计形式,也有抽象设计符号进行符号的放大缩小,再进行复制排列,以及变换复制品材质,但保持复制品基本符号元素与语言的设计案例。大到建筑的设计,小到一个杯子纹样的设计,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通过元素的转变,复制形成的设计。Thomas?heatherwick在中国世博会设计的英国馆,整个建筑由六万多根“触须”围成,每根触须两端有一些LED发光点,在系统控制下可展现不同的图案与不同效果,整个空间通过大量柱形元素的复制,形成具有特色的建筑。

4.改变颜色原则

在设计时可尝试改变物体或外部介质的颜色、透明度,在观察较为模糊的事物时,可利用染色剂,若已采用,可添加荧光粉。在设计中,为使空间更加丰富,活跃空间氛围,设计师常常会采用改变物体颜色的方法来丰富空间层次。

根据不同空间属性、使用习惯与要求,设计师会选用不同颜色来丰富场景变化,在统一的色彩中寻求变化。在仪式性场所,如教堂等,利用彩色玻璃,营造神圣的意境。除此之外,不用的空间属性选用的色彩倾向也会发生相应改变,幼儿园在设计时常常才有较为活泼、鲜亮的色彩,医院以白色与绿色为主,偶尔点缀黄色、橙色来帮助打破冰冷的空间氛围。

5.一致原则

同指定物体相互作用的物体应当用同一(或性质相近的)材料制成。环境设计中一致原则也是较为常见的设计方法。为保证空间展现更加协调有序,避免杂乱无章的空间效果,在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时,尽量保证空间材质的一致性与统一性或相似性,通过合理的材质选择,可以帮助协调空间氛围。

第四章结论

本文针对环境设计中的相关设计方法与应用问题,解释了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支持,应用TRIZ理论的相关工具结合环境设计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在环境设计中,可运用分割与拆出等原理将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在进行创造与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元素与物体的复制变形与排列,材质的替换与重组,介质一致等设计方法,得到更有价值的设计成果。应用证明TRIZ理论能够解决环境设计中的矛盾与冲突问题,可有效提高环境设计的质量。当然TRIZ理论对于环境设计的帮助也不仅仅只有本文所阐述的这些。

参考文献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4

角色设计中我们应把原有的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更简化,注重不仅是理论知识更正要的是实践能力,角色设计的课程体系更注重实践,参加社会实践,在上课的过程中应把问题分析透彻,教师不应该告诉学生怎么做,要告诉学生这个是为什么,学生主动去寻找答案,主动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在课程改革中,找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教师必须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各种理念、观点、资料、现象能够有独到的见解,都艺术能有独特的思维。

角色设计研究理论知识,研究文学作品,比如西欧与中国的古代文明,研究文化,不仅上知地理下知天文,通晓古今,更要对文化上有独特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我们如何突破只重摹写、忽视创意的传统教学思路,鼓励学生改变观念、大胆创新?这是角色设计课改革首先面临的问题。要想走出新的路子,必须在设计思维上的形成风格、潮流、审美以角色设计的应用等诸多方面作大胆地探索与尝试,多视角、多元化地寻找角色设计的多种可能性,使学生学会如何以设计特有的符号元素,表达视觉秩序,展现创意思想,传送信息观念,这才是我们角色设计课所要确定和追求的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的知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习兴趣与生活产生联系,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呼应着艺术,明白一切的学习都是生活的的需要,应把书本的知识要点都扩展开来,知识和知识密切相联系,教师不断获取最新的知识,教师必须具备知识结构这种最基本的要求,才能把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坚实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现代化教育科学知识才能传授给学生,比如教师应在上课前把整个的教学大纲给学生观摩,然后根据整个教学大纲的内容继续拓展开来,知识体系分成点线面,三者相结合。

2、角色设计要有设计能力与规划能力

传统的教学思路,以文字的摹写为主,注重书写能力的培养,学生整日沉埋于大量的练习作业,难免感到单调、古板、枯躁、乏味,积极性不是很高。我把课程作了调整,把重点放在设计思维上,采用情景式 模拟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大量欣赏中外优秀的国内外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颜色、结构 设计等进行大胆地变形,打散重新构成,以抽象或具象图形创构新的图形;让设计从二维视觉变的更有立体感;引导学生用数码相机将不同肌理,不同质感的材料拍摄下来,借助电脑来完成材质,增强人物表现的视觉冲击力。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开发区图书馆查找资料,到生活中寻找素材。特别注重使学生保持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创意练习,意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学们设计中互相沟通,交流互动,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探讨一些问题,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使学生在完成作业中逐步体会到,要想改变观念,冲破原有的模式,方法是关键。同学们在充分放松、无拘无束的状态下,进行各种各样的创意实验,不时的涌现灵感,不断提升激情,能量得到释放。他们由衷地感到,古板乏味的设计,在这种状态下竟变得那么饶有兴味。于是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许多同学的作业一改再改,制作上也是精益求精,不断寻求新的高度,作业完成质量也达到了新的超越。

教学设计上注重创造力和设计能力的提高:我在课程设计安排和作业设置上,并没有把这一课程局限在设计的狭小范围,而是力求通过设计的这一设计元素的训练,为了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促使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这样,同学们在设计中,可供创意的地方很多,思路一下就打开了,许多好的构思构图应运而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设计是现代平面设计中诸多设计元素中最重要、最具个性和活力,又最具独到之处的设计要素,同时又要注意到角色设计的结构和衣服的穿插这两个设计元素是密切相联、相辅相成的。

3、角色设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发展

将角色设计相结合,要求学生将自己每一单元的零散作业汇编装订成册,并按自己的风格进行统一装帧,使学生在人物设计的同时,对书籍也开始涉足;将角色设计相结合,安排学生将自己设计,追求人物的视觉传递的最佳效果,并使学生认识到,角色设计经变形处理,其简捷明了的符号图形,是标志设计的主要形式。

将角色设计中的绘画技巧与实践结合起来,注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传统的设计课,完成作业只强调书写,而在工具材料上,也只限于绘图仪器和用于书写的笔、纸、尺、颜料等。这次课程改革除了强调书写准确规范的重要性之外,更鼓励学生大胆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制作。要求学生一要注意发挥材料本身的材质肌理美;二要注意精加工、细制作,强调工艺性,要设法通过精制作,使字体产生新的视觉效果;三要通过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既能用电脑设计,又能徒手绘制,同时还能立体制作,学会用最简洁的语言、最恰当的材料,表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增强人物的表现力。

综上所述,角色设计课程的改革有三个主要特色:一、鼓励创新。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改变学习的思维方式,强调方法论,提倡原创力。二、形象化教育。这既符合读图时代的特征,强调了信息快速传播的特点,又能够较好地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三、强调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认识理解设计教育的本质,注重通过教学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去引导学生,注重方法与过程研究,避免传统教育中因概念化追求带来的弊病。全面提高学生独立进行角色设计的能力,努力做到知识与时代同步,技术与市场接轨。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5

1现代设计理论及园林设计概述

1.1现代设计理论的发展

现代设计理念是在20世纪初,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对园林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现代设计理论开始出现,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改进,在多个国家的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设计理念的更新,对各个行业,尤其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现代设计理念不同于传统的设计手法,是以功能性和实用性为设计理念,强调建筑物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在节省建筑物施工成本的同时,又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设计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现代设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同时,现代设计理论也不断的从建筑中受到启发,促进现代设计理论在其他行业的进一步应用。园林设计由于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现代设计理论如何更好的应用到园林设计中还处于探索阶段,要结合现代设计理论和园林设计的特点,促进园林设计水平的提高。

1.2现代设计理论的设计原则

现代设计理论是时展的产物,是根据人们需求而产生、演变、成熟的设计理论,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主旨是能够更好的为人类服务,让人类的生活更加便利、舒服,有效的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人的主观感受,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实现在节省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的前提下,能够具有更多的实用功能,解放人们的双手,让人们能够充分的享受生活。由于目前不可再生资源的紧缺,现代设计理论要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尽量采用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在设计中,并且要减少资源的浪费,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设计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人们审美观念变化的影响,在设计中,不同于传统的设立理念,应该尽量采用简单明了的元素,避免使用复杂繁多的个体进行组合,突破传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体现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提高设计的简洁实用的设计风格。同时,要注意设计中点线、平面、颜色之间的组合搭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通过设计技术的创新和改进,实现设计的工艺美。

1.3园林设计的发展概述

园林设计在我国古代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可以从古代园林的设计风格中看出,古人遵循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现代园林设计在遵循传统设计理念的基础上,通过与时代进步、思想改变之间的结合,将现代设计理论应用到园林设计中,通过掌握园林设计技术、艺术素养、绿化管理技术等,来实现对人类生活环境的绿化、美化,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加快的生活节奏中添上一份心灵休憩的地点,更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保障。园林设计是通过根据不同地域的人文环境和地域特点,将绿化植物、花卉、喷泉、路径等多种元素相互结合,实现环境的美化,体现每个地区的人文环境、地域特色、文化背景,促进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2现代设计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色彩构成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的种类多种多样,其搭配种类更是繁多,不同的色彩搭配表现的心情、氛围、感受不同,因此,要促进色彩构成在园林设计中的合理应用。主色调颜色的选择要参考园林设计想要表达的精神来决定,并且选择其他颜色时,要注意颜色之间搭配呈现出来的效果是否与整体环境相一致。选择正确的颜色能够凸显景观、突出重点,让园林内的景色更加生动形象,可以起到调节人们心情、激发人们想象力的作用。在植物景观相对单一的园林中可以通过加入其他不同颜色来丰富园林的环境,提高园林内色度的整体明亮,从而使景观更加协调,提高园林的美观性。进行色彩的搭配时,一定要注意色彩与周围环境结合之后的表现能力,避免出现颜色繁多、色彩过渡不自然等现象。

2.2立体构成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立体构成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者通过不同元素的相互组合,在力学和材料力学的理论基础下,实现不同元素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实现在一定的空间内合成设计者理想的设计形体,体现出设计者想要表达的精神和感受,引起观赏者的同感,陶冶现代人的情操。注意在实现立体构成时,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在尽量减少对原有环境破坏的前提下,利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实现园林的道路、植物、装饰的设计,在空间内展现出一副全新的景色,实现园林的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传承人文等作用。

2.3点线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在园林设计中,点的特点是占地面积相对较小,通常只由一个元素组成,且设置在较为显眼的地方单独存在,因此,有吸引目光、有聚集性的特点。利用点的这一特点,运用到园林设计中,将能够体现园林表达意境的中心元素设置在园林的中心点,对点的设置恰到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推动园林设计技术的发展。线是由多个点组成的结合体,针对线的表达特点合理的运用到园林设计中,能够提高园林的整齐、有序,扩展园林空间的作用,表现园林的对称美、曲线美、空间美。

3结语

园林设计对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美化生活环境、传承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大现代设计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促进园林设计水平的提高,为园林设计提供新的灵感和思路,将园林设计引领到一个崭新的平台,促进园林其功能的表现。

参考文献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6

Key words: flexibility space;tolerance;art museum;exhibition functions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094-03

0 引言

文化建筑的发展大多代表着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人文发展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历史和前沿。美术馆做为艺术博物馆成为艺术的表现载体,其空间特性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发生着改变。20世纪末,从西方国家开始的文化策略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生长,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例如,至2004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90亿元,占GDP的6.8%;上海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45.7亿元,占GDP的6%①。作为文化产业链核心的美术馆的社会属性直接影响着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美术馆的空间限定与单一封闭的分区的弱点逐渐显现。取而代之的是在空间模式与功能策划更加具有可变性和容纳度的弹性化空间设计方法。弹性化空间作为“通用空间”理论的延伸试图解决美术馆空间多样化的需求,将弹性思维带入设计之中,从而实现美术馆与城市、观众、展品的有机结合。同时促进美术馆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 美术馆的发展历程

美术馆作为博物馆的一个分支,是一个“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来保存以及展示在文化以及艺术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机构②。”美术馆直译为 Art Museum或者Museum of Art,也就是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强调沿袭了博物馆的公共性、服务性和非营利性。美术馆的称谓在人们深入了解美术馆的特性之前,容易在字面上遗漏“博物馆”的本性。在全球化经济文化的带动下,美术馆的经营体制与形态、运作的内容及方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过,关于博物馆的本质是没有变化的。

早期的美术馆或博物馆蓬勃发展开始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当时的美术馆大多是由传统建筑改造而来。传统建筑从宫廷贵族的私有财产转向面对公众开放,成为国家的公共服务机构。例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凡尔赛宫、英国的大英帝国博物馆等,这些古典建筑本身就是无价的艺术财富,经过修缮改造演变成为部级的文化象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的经济开始复苏,开始了现代建筑的探索。经济的复苏激发了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一些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美术馆应势而生。这时的美术馆更加注重建筑本身的空间功能与流线,运用新材料突出建筑时代的进步。例如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美国华盛顿美术馆等。这种既能沿袭传统又能体现现代思维的建筑形式在当时深受公众认可。

20世纪末,美术馆的空间形式与建筑表现也越来越丰富。文化产业在各国迅速兴起,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层出不穷。例如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等建筑成为了这一时期美术馆的典型代表。在当代,数字科技引领的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文化空间的展示手段之中,新的科技手段在挑战传统的同时也为美术馆展示空间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2 “通用空间”的思考――弹性化空间设计的原型理论

“通用空间”是由世界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真对功能与形式关系的理论。“通用空间”(Total Space)也称为“一统空间”(Universal Space),通用空间理论反驳了路易斯・沙利文的“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理念。提出了建筑的形式不变,功能亦可改变的观点。1958年密斯在与诺伯・舒尔茨的谈话中提到“建筑物的服务目的是经常改变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去把建筑物拆掉。因此,我们要把沙利文的口号‘形式服从功能’倒转过来,去建造一个实用和经济的空间,以适应各种功能的需要③。”通用空间的理论核心是运用大跨度结构体系为具体空间的操作基础,在大空间之内区分空间以形成简易又多变的功能分区。在之后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密斯将这个理论应用反映在了具体设计中。

以伊利诺理工学院克朗楼(S.R.CROWN HALL)为例,克朗楼可以容纳300名学生同时使用,空间采用低矮的灵活隔断进行分割。把通用空间的概念引用到不同功能需求和不同体量的建筑中,密斯将一些附属空间如洗手间、储藏间、技术用房等空间要与主要功能房间独立分割出来。它们被放置在楼层中的某一个位置,或许直接使用建筑中的某一层。而主体空间变为一个完全自由暴露的无结构自然空间。于是,那些变化丰富,多种多样尺度感的空间能使人们感受到空间纯粹的独立性。

3 弹性化空间的三种模式

在通常的建筑设计之中,设计者习惯从建筑的造型、体量关系、平面布局等方面出发,确定出空间的具体概念以及规定其空间功能与属性。在美术馆这样空间需求多变的设计当中,固定化的设计呈现出了缺乏适应性及可变性等弊端。从而无法满足在空间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需要。本文所提出的弹性化空间设计策略是特别针对于美术馆的空间需求以及使用改造发展而来的设计策略。

3.1 大空间策略

实现空间的灵活使用方法之一是利用大空间的尺度作为空间基础。在充分的空间之内用分区、隔墙、家具等方法进行灵活多变布置。空间的具体特性除了取决于空间本身的大小尺度以外,还取决于二次设计中空间的分割方式。

大空间的必要条件是大跨度结构体系。由伊东丰雄设计,在2001年的日本建成的仙台媒体中心是大空间结构的经典案例。仙台媒体中心虽然是属于办公建筑,但对于美术馆的空间组织有很大的启发。伊东丰雄在设计时放弃了传统的柱子,改为使用螺旋形管状结构。电梯、楼梯、设备都藏在直径为2m-9m的管道内。使用空间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扩展。这样一个盒子空间,内部没有柱子、梁、窗户、门等常规的建筑构件,而是一个重叠组合的空间,所以非常自由。如图1。

3.2 组合空间策略

空间组合是任何种设计中都要考虑的设计因素之一,往往空间的不确定性就存在于组合方式的千变万化。大中型美术馆的陈列室通常不止一个,陈列室之间的空间关系决定着展览空间的弹性。一般意义上的过渡空间是指连接陈列室与陈列室之间的交通空间,往往不在陈列范围之内。若是将过渡空间扩大理解为中间展厅,这个空间就可以成为展示空间的备用区域。并且预留空间可以共用为两个展厅以上的公用弹性空间。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的空间过渡方式不宜以“门洞”的尺度来限定,开敞的连接更适宜组织不同空间之间的转换。空间组合不限定层高,不同层高的建筑成组出现可以提供不同展品选择的可能性。

3.3 空间自身的弹性

任何空间都是由限定因素围合而成,空间本身不变但是内容可以改变整体的空间感。创造出空间自身弹性的关键在于利用装置来填充或是改造空间的弹性。在美术馆设计中,若是将观众的路线规定好,动线过于严格将丧失观众对于展览空间的探索。在弹性化空间设计中,强调了自由与包容。并非固定流线适用于所有陈列的布局。所以空间的模糊性也带来了弹性的可能。另一种方式是利用陈列架、陈列展台的不同排布改变空间的呈现方式。可以移动和旋转的装置一方面适用于展示品的定期变化,另一方面改变着观众的行走路线。如图2。

以上列举的三种弹性空间模式是为了提供几种选择,而往往这几种方式是相互渗透配合使用,各自发挥其优点创造出更适应性更强的空间。

4 影响弹性空间的因素

4.1 模数制的空间

模数是在建筑设计中控制尺度倍数的一种基本方法,模数在保证施工精准度,材料尺寸标准化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的原理,将空间转变为模数制度控制下,不仅仅在柱网尺寸和层高尺寸控制倍数,而是将空间理解为1X,3X,5X......等按基本空间单元组合而形成的空间序列。模数化的空间无论从空间分割和空间组合上都有利于增加空间变化的灵活度和可行性。

在龙美术馆(西岸馆)的设计中,设计团队采用模数化的设计方法,运用独立墙体形成的“伞拱”悬挑结构为单元空间,将其组合为不同尺度的展览空间。这种模数化的结构统一了空间的尺度,同时净化了室内空间。展示中可以灵活转化的空间提供了改造的便利性,可以适应不同展品变化的需要。清晰明确的结构性空间不仅模糊了空间之间的界限,并且形成自然的过度区域,实现了一种直白轻盈的质朴感。

4.2 清晰灵活的结构体系

在美术馆设计中,考虑展示空间的结构选型对空间的适应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常,大跨度空间是指在横向跨越大于等于60m的各类空间结构。其中包括网架结构、网壳结构、膜结构、悬索结构等基本空间组合结构。

在弹性化空间设计中,无论采用何种空间结构,要增加空间的灵活性,便需要结构空间的清晰合理、易于组合和分解。在建筑设计中将主要空间与配套空间结合结构体系合理设置。1965年,哈布瑞恩(Nicholas John Habraken)在荷兰建筑师协会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将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分为“骨架(support)”与“可分开构建(detachable unit)”两个部分的一套理论研究,成为SAR理论④。通用所谓骨架是指房屋的主体结构,而可分开构件是指后期可以灵活安装的灵活隔断。现在这一理论不仅在住宅设计中适用,在美术馆设计中,将固定不变的部分进行标准生产的方式进行建造,需要灵活布置的空间形成可变体部分。

4.3 建筑的生长

建筑的生长通常是指在例如学校、医院、博物馆、图书馆等有功能性扩展需求的建筑改扩建处理手法。这类建筑一般在建造时不仅考虑当下的空间规模,同时具备发展的眼光预留或拟建出未来建筑增加空间。美术馆空间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容器”,更是艺术本身的一种呈现方式。当美术馆出现更多空间需求时,就要求原有建筑有良好的扩展形态作为关联节点。美术馆建筑的生长有三种生长方式:第一,X轴生长即水平生长。其中有分支生长、轴线生长、单元体生长、网格生长等四种模式。第二,Y轴生长即垂直生长。垂直生长是在空间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在竖向上增加建筑。这要求建筑技术例如基础承重、结构体系等有足够的条件得以支撑。第三,建筑组合。原有建筑无法进行改建或是加建的情况下,要实现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又要保证建筑的整体性。在用地允许的情况下,在临近的区域加建新馆。例如美国国家美术馆与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在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同样也用到了第三种建筑组合的方式解决了建筑生长的问题。今日美术馆的2号馆和3号馆分别在2008年-2009年补充建设。如图3。

4.4 材料构建的可替换性

美术馆的室内装饰一般遵循简洁有序的效果,为了充分考虑未来构建更换的可能性,材料和构建应当尽量选择标准化定型设计。材料的使用寿命也当选取耐久性较好的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在美术馆的设计中,并非所有材料构建都要使之容易拆卸。区分可以拆卸的构建和不可以拆卸的构建可以保证建筑细节的品质与整体感。

5 总结

弹性空间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多种空间诉求或是为空间转化提供未来的可能性。多种功能在一个空间中实现,既实现了空间的适应性也为业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在建筑垃圾大量产生的今天,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仅为30年,空间的多种用途也成为了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一种措施。在空间设计时不仅仅考虑现在的需求,更为未来的使用做好准备,这也正是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注释:

①数据来源:陈汉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瞻性[J].经济地理,2008。

②196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美术馆的定义。

③参考:刘先觉《密斯・凡・德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④参考:张守仪.SAR的理论和方法[J].建筑学报,1981。

参考文献:

[1]杰弗瑞・艾布特著,李行远译.博物馆的起源与发展[M].意林出版社,2014.

[2]王熙元.展会空间设计[M].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

[3]张子康,罗怡.ART美术馆[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4]珍妮特马斯汀著,钱春霞,等译.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5]黄光男.博物馆新视觉[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6]黄建成.空间展示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赵晨鹿.弹性空间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2010(4).

[8]郑涛,张星鑫,王征.浅析建筑空间尺度的顺序和弹性[J].四川建筑,2010(12).

[9]吴琨.由密斯的通用空间谈起[J].南方建筑,2006(09).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7

弹性化空间;包容度;美术馆;展览职能

0引言

文化建筑的发展大多代表着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人文发展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历史和前沿。美术馆做为艺术博物馆成为艺术的表现载体,其空间特性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发生着改变。20世纪末,从西方国家开始的文化策略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生长,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例如,至2004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90亿元,占GDP的6.8%;上海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45.7亿元,占GDP的6%①。作为文化产业链核心的美术馆的社会属性直接影响着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美术馆的空间限定与单一封闭的分区的弱点逐渐显现。取而代之的是在空间模式与功能策划更加具有可变性和容纳度的弹性化空间设计方法。弹性化空间作为“通用空间”理论的延伸试图解决美术馆空间多样化的需求,将弹性思维带入设计之中,从而实现美术馆与城市、观众、展品的有机结合。同时促进美术馆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美术馆的发展历程

美术馆作为博物馆的一个分支,是一个“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来保存以及展示在文化以及艺术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机构②。”美术馆直译为ArtMuseum或者MuseumofArt,也就是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强调沿袭了博物馆的公共性、服务性和非营利性。美术馆的称谓在人们深入了解美术馆的特性之前,容易在字面上遗漏“博物馆”的本性。在全球化经济文化的带动下,美术馆的经营体制与形态、运作的内容及方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过,关于博物馆的本质是没有变化的。早期的美术馆或博物馆蓬勃发展开始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当时的美术馆大多是由传统建筑改造而来。传统建筑从宫廷贵族的私有财产转向面对公众开放,成为国家的公共服务机构。例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凡尔赛宫、英国的大英帝国博物馆等,这些古典建筑本身就是无价的艺术财富,经过修缮改造演变成为部级的文化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的经济开始复苏,开始了现代建筑的探索。经济的复苏激发了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一些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美术馆应势而生。这时的美术馆更加注重建筑本身的空间功能与流线,运用新材料突出建筑时代的进步。例如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美国华盛顿美术馆等。这种既能沿袭传统又能体现现代思维的建筑形式在当时深受公众认可。20世纪末,美术馆的空间形式与建筑表现也越来越丰富。文化产业在各国迅速兴起,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层出不穷。例如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等建筑成为了这一时期美术馆的典型代表。在当代,数字科技引领的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文化空间的展示手段之中,新的科技手段在挑战传统的同时也为美术馆展示空间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2“通用空间”的思考———弹性化空间设计的原型理论

“通用空间”是由世界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真对功能与形式关系的理论。“通用空间”也称为“一统空间”,通用空间理论反驳了路易斯•沙利文的“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理念。提出了建筑的形式不变,功能亦可改变的观点。1958年密斯在与诺伯•舒尔茨的谈话中提到“建筑物的服务目的是经常改变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去把建筑物拆掉。因此,我们要把沙利文的口号‘形式服从功能’倒转过来,去建造一个实用和经济的空间,以适应各种功能的需要③。”通用空间的理论核心是运用大跨度结构体系为具体空间的操作基础,在大空间之内区分空间以形成简易又多变的功能分区。在之后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密斯将这个理论应用反映在了具体设计中。以伊利诺理工学院克朗楼为例,克朗楼可以容纳300名学生同时使用,空间采用低矮的灵活隔断进行分割。把通用空间的概念引用到不同功能需求和不同体量的建筑中,密斯将一些附属空间如洗手间、储藏间、技术用房等空间要与主要功能房间独立分割出来。它们被放置在楼层中的某一个位置,或许直接使用建筑中的某一层。而主体空间变为一个完全自由暴露的无结构自然空间。于是,那些变化丰富,多种多样尺度感的空间能使人们感受到空间纯粹的独立性。

3弹性化空间的三种模式

在通常的建筑设计之中,设计者习惯从建筑的造型、体量关系、平面布局等方面出发,确定出空间的具体概念以及规定其空间功能与属性。在美术馆这样空间需求多变的设计当中,固定化的设计呈现出了缺乏适应性及可变性等弊端。从而无法满足在空间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需要。本文所提出的弹性化空间设计策略是特别针对于美术馆的空间需求以及使用改造发展而来的设计策略。

3.1大空间策略

实现空间的灵活使用方法之一是利用大空间的尺度作为空间基础。在充分的空间之内用分区、隔墙、家具等方法进行灵活多变布置。空间的具体特性除了取决于空间本身的大小尺度以外,还取决于二次设计中空间的分割方式。大空间的必要条件是大跨度结构体系。由伊东丰雄设计,在2001年的日本建成的仙台媒体中心是大空间结构的经典案例。仙台媒体中心虽然是属于办公建筑,但对于美术馆的空间组织有很大的启发。伊东丰雄在设计时放弃了传统的柱子,改为使用螺旋形管状结构。电梯、楼梯、设备都藏在直径为2m-9m的管道内。使用空间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扩展。这样一个盒子空间,内部没有柱子、梁、窗户、门等常规的建筑构件,而是一个重叠组合的空间,所以非常自由。

3.2组合空间策略

空间组合是任何种设计中都要考虑的设计因素之一,往往空间的不确定性就存在于组合方式的千变万化。大中型美术馆的陈列室通常不止一个,陈列室之间的空间关系决定着展览空间的弹性。一般意义上的过渡空间是指连接陈列室与陈列室之间的交通空间,往往不在陈列范围之内。若是将过渡空间扩大理解为中间展厅,这个空间就可以成为展示空间的备用区域。并且预留空间可以共用为两个展厅以上的公用弹性空间。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的空间过渡方式不宜以“门洞”的尺度来限定,开敞的连接更适宜组织不同空间之间的转换。空间组合不限定层高,不同层高的建筑成组出现可以提供不同展品选择的可能性。

3.3空间自身的弹性

任何空间都是由限定因素围合而成,空间本身不变但是内容可以改变整体的空间感。创造出空间自身弹性的关键在于利用装置来填充或是改造空间的弹性。在美术馆设计中,若是将观众的路线规定好,动线过于严格将丧失观众对于展览空间的探索。在弹性化空间设计中,强调了自由与包容。并非固定流线适用于所有陈列的布局。所以空间的模糊性也带来了弹性的可能。另一种方式是利用陈列架、陈列展台的不同排布改变空间的呈现方式。可以移动和旋转的装置一方面适用于展示品的定期变化,另一方面改变着观众的行走路线。以上列举的三种弹性空间模式是为了提供几种选择,而往往这几种方式是相互渗透配合使用,各自发挥其优点创造出更适应性更强的空间。

4影响弹性空间的因素

4.1模数制的空间

模数是在建筑设计中控制尺度倍数的一种基本方法,模数在保证施工精准度,材料尺寸标准化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的原理,将空间转变为模数制度控制下,不仅仅在柱网尺寸和层高尺寸控制倍数,而是将空间理解为1X,3X,5X......等按基本空间单元组合而形成的空间序列。模数化的空间无论从空间分割和空间组合上都有利于增加空间变化的灵活度和可行性。在龙美术馆(西岸馆)的设计中,设计团队采用模数化的设计方法,运用独立墙体形成的“伞拱”悬挑结构为单元空间,将其组合为不同尺度的展览空间。这种模数化的结构统一了空间的尺度,同时净化了室内空间。展示中可以灵活转化的空间提供了改造的便利性,可以适应不同展品变化的需要。清晰明确的结构性空间不仅模糊了空间之间的界限,并且形成自然的过度区域,实现了一种直白轻盈的质朴感。

4.2清晰灵活的结构体系

在美术馆设计中,考虑展示空间的结构选型对空间的适应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常,大跨度空间是指在横向跨越大于等于60m的各类空间结构。其中包括网架结构、网壳结构、膜结构、悬索结构等基本空间组合结构。在弹性化空间设计中,无论采用何种空间结构,要增加空间的灵活性,便需要结构空间的清晰合理、易于组合和分解。在建筑设计中将主要空间与配套空间结合结构体系合理设置。1965年,哈布瑞恩(NicholasJohnHabraken)在荷兰建筑师协会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将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分为“骨架(support)”与“可分开构建(detachableunit)”两个部分的一套理论研究,成为SAR理论④。通用所谓骨架是指房屋的主体结构,而可分开构件是指后期可以灵活安装的灵活隔断。现在这一理论不仅在住宅设计中适用,在美术馆设计中,将固定不变的部分进行标准生产的方式进行建造,需要灵活布置的空间形成可变体部分。

4.3建筑的生长

建筑的生长通常是指在例如学校、医院、博物馆、图书馆等有功能性扩展需求的建筑改扩建处理手法。这类建筑一般在建造时不仅考虑当下的空间规模,同时具备发展的眼光预留或拟建出未来建筑增加空间。美术馆空间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容器”,更是艺术本身的一种呈现方式。当美术馆出现更多空间需求时,就要求原有建筑有良好的扩展形态作为关联节点。美术馆建筑的生长有三种生长方式:第一,X轴生长即水平生长。其中有分支生长、轴线生长、单元体生长、网格生长等四种模式。第二,Y轴生长即垂直生长。垂直生长是在空间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在竖向上增加建筑。这要求建筑技术例如基础承重、结构体系等有足够的条件得以支撑。第三,建筑组合。原有建筑无法进行改建或是加建的情况下,要实现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又要保证建筑的整体性。在用地允许的情况下,在临近的区域加建新馆。例如美国国家美术馆与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在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同样也用到了第三种建筑组合的方式解决了建筑生长的问题。今日美术馆的2号馆和3号馆分别在2008年-2009年补充建设。

4.4材料构建的可替换性

美术馆的室内装饰一般遵循简洁有序的效果,为了充分考虑未来构建更换的可能性,材料和构建应当尽量选择标准化定型设计。材料的使用寿命也当选取耐久性较好的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在美术馆的设计中,并非所有材料构建都要使之容易拆卸。区分可以拆卸的构建和不可以拆卸的构建可以保证建筑细节的品质与整体感。

5总结

弹性空间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多种空间诉求或是为空间转化提供未来的可能性。多种功能在一个空间中实现,既实现了空间的适应性也为业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在建筑垃圾大量产生的今天,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仅为30年,空间的多种用途也成为了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一种措施。在空间设计时不仅仅考虑现在的需求,更为未来的使用做好准备,这也正是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作者:孙烨 白旭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注释:

①数据来源:陈汉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瞻性[J].经济地理,2008。

②196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美术馆的定义。

③参考:刘先觉《密斯•凡•德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④参考:张守仪.SAR的理论和方法[J].建筑学报,1981。

参考文献:

[1]杰弗瑞•艾布特著,李行远译.博物馆的起源与发展[M].意林出版社,2014.

[2]王熙元.展会空间设计[M].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

[3]张子康,罗怡.ART美术馆[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4]珍妮特马斯汀著,钱春霞,等译.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5]黄光男.博物馆新视觉[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6]黄建成.空间展示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赵晨鹿.弹性空间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2010(4).

[8]郑涛,张星鑫,王征.浅析建筑空间尺度的顺序和弹性[J].四川建筑,2010(12).

[9]吴琨.由密斯的通用空间谈起[J].南方建筑,2006(09).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8

正如在昂贝托・艾科和罗洛黎合著的《发明图片史》书中指出,今天使用的器具之所以会被发明,都是发明者以史前时代的事物为基础。而在另一本书《科技的演化》中,乔治・巴萨托也开宗明义提出:“新事物的出现都是以现有的事物为基础的。”《器具的进化》全书以大量存在于日常生活使用的日用器物为例,例如刀叉、回形针、玻璃纸、订书机、拉链等物品,论证了完美的器具是并不存在的,完美只是一个词语,而不是真实的事物。器具的演进是人类有意识的一种活动,包含了心理、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真正决定器具形式的是使用者所发明的缺点。发现缺点后不断改进功能,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所观察和注重的缺点不同,改善的方法也各异。因此,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器具,即使像餐具般简单的器具也没有单一的形式。”这本书的最后章节,记录了几个成功发明家的案例,然后从企业家精神、勇于挑剔、无尽的探索、发明不死等方面来进一步论证“缺点正是改进的动力。”

佩伊・亚历山大等人皆有“凡物皆有缺点”类似的论证,并认为:“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尝试拉近器具缺点与理想的过程”。而巴萨托更是一针见血:“器具的演变是代代承袭的结果。”这样一种对设计所拥有的“改良”本质的认识,在某种意义上也为文化多样性提供了依据。如果功能决定形式,为何同样的功能会在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生活形态中产生不同的形式?埃德朗・佛第在《欲望之器》中提到,一般历史学家大致用两种说法来解释器具的多元化问题。第一种,因为新事物的出现,新需求出现,新物品出现,整个过程变成了一种循环;第二种,因为设计者要想表达创造力及艺术天分,所以产生了器具的多元化形态。此外,产品的制造商也可能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依次推出不同针对性的设计产品,但是同类物品的个性绝不只是经济这一项背后的因素。在他对“功能决定形式”理论的批判背后,关于文化多元性的阐释自然不证自明。

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里,类似“改良设计”的另一种说法,或者说指涉设计创造本质的另一种理论:“再设计”被明确提了出来。在设计中改良的是什么?正如原研哉在这本《设计中的设计》书中明确提到的,他在刚从事这个行业时,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设计师。他说:“设计师的工作,并不只是设计实践。在当前环境中,为设计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并对设计领域重新配置,对于设计师来说,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工作。”这里所提及的“设计领域重新配置”的问题,实际上是对设计创造本质,对设计如何塑造生活方式的深入思考。当大家被卷入一个大设计的时代和被设计的社会,我们的身份,我们消费的物品,我们的衣食住行所依赖的的物质空间都被变得越来越延伸,越来越扩大化,这种扩大化导致一种什么结果?中国艺术研究院王列生教授曾在深圳大学“设计之都与都市设计”论坛上的演讲中提到,“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设计构成了一个新的神话。那么,什么是神话的真相呢?神话有三个维度。第一,是审美维度。追求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第二,是技术理性维度。工业革命之后,理性主义高扬,人类相信理性能够引领众生进入乌托邦。第三,是消费维度。设计创造出无限多的文化符号供人们挑选、消费。就这三个维度上讲,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被设计的社会’。人人都是设计的对象,人人也是设计的主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应该‘节制设计’,不能让泛滥的设计掩盖人和人类社会的自然本性。只有在自然逻辑和理性设计之间需求到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设计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效力。”为了发挥设计的最大效力,如何寻找这种自然逻辑和理性设计的平衡点呢?《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作者原研哉先生曾策划“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通过与许多设计师的互动一起来思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这是个重新审视已经存在的日常用品为目的的设计展览,按照原研哉的说法:“目的并不在于借各个优秀的设计师之手来改良其原先的设计。……日常用品是一个经过时间的淘洗、千锤百炼而成的成熟设计群,这是一个当代设计师很感兴趣但短时间内无法取得超越性成果的设计对象。……这个展览的真正目的是在差异中发现设计的意义。”

日本著名品牌“无印良品”就是他以“无中生有”的理念为核心,凸现了“无”的力量。板茂的“卫生纸”、 隈严吾的“捕蟑盒”、津村耕佑的“尿不湿”将日常生活里习以为常的用品陌生化,这些“稍微一点”的设计改变以求更符合人的需求。设计是个迷人的字眼,有时好像能野心勃勃的涵盖真实生活的全部,有时却又被抱怨在各种需求中艰难生存。回顾这两本书的提到的类似观点,“改良设计观”的内核逐渐清晰:它不是一种设计思潮,也不单纯是形式上的探讨,而是“设计”的应有之意。“缺点”的发现可能是各类设计物品形态演化至今的内在动力,因为没有任何一项设计是不可侵犯的,而且一定会随未来趋势改变的,从功能到美学,从经济到道德,一长串的标准在最后分析阶段都会导致这种改变,影响器具发挥作用。

同时,一件器具被引进人类和其周遭事物的世界,也会同时改变两者的习惯。这种改变不管是好是坏,一开始总是不明显,但如果设计师能跳离眼前的目标前瞻未来,一定可以预设冲击的程度。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应该把引导消费欲望作为自己的任务之一,并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才是一种“设计领域的重新配置”,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节制设计”,并能“在自然逻辑和理性设计之间找到一个绝佳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9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两位管理学专家m.hammer和j.champy提出的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由于bpr适应了当时市场激烈竞争和客户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很快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掀起了应用的热潮。bpr的核心是强调对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分析,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过程愿景,对流程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信息技术、人与组织管理为使能器,使企业的性能指标和业绩得到巨大的改善。自从bpr的概念提出之后,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人认为bpr是“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工作流和流程的分析和设计(davenport, short,1990);是“对业务结构、流程、工作方法、管理系统和产生及传递价值的外部联系的再思考、重构及简化”(talwar, 1993);是“对于操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根本性再思考和再设计,关键点在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以达到组织绩效的剧烈改进”(lowenthal,1 994)等;whiting认为,bpr的主要因素是人,为了成功地实施bpr,必须先进行人的再造。这些观点虽然各自的描述不同,但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90年代末bpr实践由于相当多的失败案例陷入了低谷,其失败的原因,实践者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分析。钱皮(champy,1995)在后期也认识到了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对再造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coulson-thomas(1996)指出.许多企业的bpr都只注重短期的成本和时间的节约而忽视了长期性的强化学习,而持续的学习恰恰是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来源。

实际上,业务流程再造的实施和其他的管理问题一样受到各方面因素高度不确定性的挑战。针对不确定性,需要从两个方面管理:

第一,降低要素的不确定性程度,使之尽可能转化为确定性的可控因素,如对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和文化冲突等方面的管理。

第二,对相对确定的事物进一步优化,使之能够更为经济、有效,如网络技术、成本计划、进度、流程建模等。

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bpr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为和其他理论的融合,业务流程再造要结合不同的环境,和其他的新理论进行新的探索。本文从和谐管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bpr新的理念和方法,探索bpr理论应用的新思路。

二、和谐管理理论的介绍

和谐管理理论是西安交通大学席酉民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在总结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管理论,席对和谐下的定义为,“系统和谐性是描述系统是否形成了充分发挥系统成员和子系统能动性、创造性的条件及环境,以及系统成员和子系统活动的总体协调性”。而和谐管理即是指组织围绕和谐主题的分辨,以优化设计(倾向西方科学管理思想)和人的能动作用(倾向于东方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为手段,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

1.和谐管理的思想

和谐管理思想就是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即和谐主题的分辨),对能科学安排的内容尽可能优化设计(基于科学理性),对无法实现优化设计的主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基于人本非理性),使得每一个人有能动性,而且创造一个大家能够发挥作用的平台,并使之与优化设计部分相融合,从而使组织能够自主地根据环境的变化来主动适应、自动调节,以应付来自外界快速与不确定的环境。在席酉民的观念中,管理要处理的主要问题就是“人和物的互动关系”,人的不确定性和物的可无限优化性(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智慧)二者相互影响。优化设计的局限就在于,认为最理想的管理模式就是将人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把管理变成类似一部机器一样的投入产出过程。和谐管理不再简单地追求科学化,而是追求两种思路,就是一方面用优化的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一面;另一方面用减少不确定性的思路解决人的主观情感、行为的一面。前者为“谐则”,后者为“和则”。能够事先安排、用科学方法解决的,用科学优化解决;反之,让人发挥他的创造性,随机应变。

2.和谐管理的内容

和谐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和谐主题分辨与漂移、和谐管理体系的分析和设计、优化及不确定性消减。和谐主题可被理解为:在特定情境下,组织中人与物要素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核心问题。通常情况下,由于组织面临环境的多变性,和谐主题会发生不断的变化,称之为“和谐主漂移”。这种“柔性、变动性”的理论观点恰恰使它自身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有足够的应变、学习和适应能力。当和谐主题发生漂移时,“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将扮演不同的角色,其贡献当然也有所差异。和谐管理体系的分析和设计就是针对环境或系统的问题进行研究,采取“和则”或“谐则”的处理相关事务。和谐管理理论将与人有关的问题归结为“和”的问题,并将“和”定为人及人群的观念、行为在组织中的“合意”的“嵌入”,而“和则”是从“和”概念中派生出来的一套人嵌入组织的规则。“和则’,主要是为了消减源于人的不确定性。“谐则” 是 指一切物要素在组织中“合理”的“投入”。从另一个角度,“谐”则考虑的是科学化、物化的东西,它讲究的是比例协调、配合得当以及科学安排,它可以是结构,也可以是过程/流程;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总之, 和谐管理理论中优化主要是指和谐主题中能够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来明确表示的变量关系,尽量通过优化的手段来进一步确定,优化主要是与“谐则”的手段相连一起的。不确定性消减是指由于“和则”中人的不确定性存在,对管理中不能完全用科学数理手段来优化的变量关系,通过“和则”中的手段与方法来消减,从而达到管理的目标。

三、和谐管理理论对业务流程再造的启示

前文所述,bpr的实质可以认为是对企业 的一种系统变革,其核心领域是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变革,其根本的目的是要对被专业分工和官僚体制分割的支离破碎的各类流程重新设计和再造,因此其核心的思想是对流程的整合以及高效率的追求。业务流程在实施的过程中,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会发生转移。如果我们把 bpr实施看作是变动的过程,bpr就是人要素与物要素的互动组织绩效改进的实践活动,那么bpr的和谐主题可被理解为:在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下,业务流程的人的要素与物的要素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核心问题。结合bpr的过程予以论述。

1.bpr的准备阶段 ,采取策略性思维工作方式

bpr的准备阶段,管理者应借助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策略性思维分析未来的bpr的任务、范围和可使用的资源。通过“谐则”规划bpr的方案,借助于制度、契约(激励和约束)和环境因素(环境的诱导)使员工表现组织想要的行为,尽量提高员工的对业务流程再造的热情和努力程度,从而发挥其能动的创造作用。

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础活动是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和选择的目标,树立公司对未来的远景。分析组织的现在的状况,对比其和远景目标的差距,确认形成差距的关键流程,结合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以及顾客的需求,确认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同时,组织业务流程再造需要有信心面对和化解阻力,还要艺术性的引入危机意识和勾勒出未来业务流程再造后的远景。

2.bpr的流程设计阶段,采取程序和步骤性思维

设计合理科学的新流程应借助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程序和步骤性思维方式,在理性设计的指导下,对当前条件下能够确定和优化的工作,规定具体的行为路线及测量评价的方法和标准。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是了解事物(流程)与人(可物化的部分)之间的确定性联系,设计出人们所必须遵循的确定性的流程、结构或者严格的制度,也就是“优化设计”。当然,社会分工、科学的发达使得组织的运作设计的基础日益丰富,组织可借助于已有科学成果、内外部专家等对管理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借助于计算机的建模和仿真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业务流程的设计。比如引入idefo模型进行流程设计,应用作业成本法实施分析流程。设计新流程需要考量原有的流程及其相互关系,流程的整体结构是否合理等。业务流程有四个基本的要素,即活动、活动的逻辑关系、活动的方式及活动的执行者,这四个不同的要素在不同的流程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但在流程中,至少有一个要素起关键的作用,提高关键流程的效率,是新流程设计的核心。流程再设计时,通过活动的合并或分散、改变活动的逻辑关系、改变获得的执行者及活动的实现方式重新设计新流程。同时也要改变流程与流程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流程逻辑关系的完善与改变,设计出高效的业务流程。

3.在新流程的实施阶段,要强调文化和人际思维

业务流程设计结束后,就可以根据项目开始时设定的目标对当前流程进行评估,观察新的流程是否达到目标。此外,一次业务流程再造项目的实施并不代表企业改革的任务完成,整个企业的绩效需要持续的改善才能实现,组织的成员面对新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可能茫然失措,管理者也可能没有系统的激励方法。针对环境不确定性和管理者有限理性,无法事先规定最优的行为路线,主要适用“和则”。和谐管理理论的文化及人际思维则是针对任务中难以理性设计的部分,考虑通过创造文化氛围等环境手段,鼓励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沟通和配合及其对组织的承诺,自主地寻找解决方案。

总之,和谐管理理论视角下的bpr研究新思路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条件下,运用和谐管理理论研究bpr的主要思路如下:以bpr目标为导向,从分析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出发,识别出具体阶段和具体情况下的和谐主题,针对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分别在优化工具库(“谐则”指导下)和不确定性消减工具库(“和则”指导下)提取相应的工具,综合运用这些工具进行管理,组织获得最大的绩效。而在和谐管理理论视角下,需要发展的方法集中于:bpr和谐主题的分辨方法,不确定性消减和优化间有效的对话方法,更加有效的优化方法和不确定性消减方法等等。总之,和谐管理理论为高度不确定条件下的bpr 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四、结束语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组织进行bpr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应结合和谐管理理论这样的指导思想,动态的看待业务流程再造的问题。在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中,组织应采用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内部的流程进行分析和比较,对流程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设计,在理性的范畴内尽可能地提高新产品流程改造。更重要的是,要高度重视人的行为,把人作为一个活的因素,强调人在在整个再造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hammer.m. reengineering work:don’t automate, but obliterat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4):104-112.

[2]farzarch ,fazel. tqm vs bpr[j].quality process,2003,36(10):59.

[3]caron.j. business reengineering at cigna corporation[j]. mis quarterly, 2001,17(813):233-250.

[4](美)杰弗里•e•加内特. 再造企业[j].新经济导刊,2002(19):62-64.

[5]席酉民,肖宏文,王洪涛.和谐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原理的新发展[j].管理学报,2005,2(1): 23—32.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10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两位管理学专家m.hammer和j.champy提出的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由于bpr适应了当时市场激烈竞争和客户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很快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掀起了应用的热潮。bpr的核心是强调对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分析,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过程愿景,对流程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信息技术、人与组织管理为使能器,使企业的性能指标和业绩得到巨大的改善。自从bpr的概念提出之后,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人认为bpr是“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工作流和流程的分析和设计(davenport, short,1990);是“对业务结构、流程、工作方法、管理系统和产生及传递价值的外部联系的再思考、重构及简化”(talwar, 1993);是“对于操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根本性再思考和再设计,关键点在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以达到组织绩效的剧烈改进”(lowenthal,1 994)等;whiting认为,bpr的主要因素是人,为了成功地实施bpr,必须先进行人的再造。这些观点虽然各自的描述不同,但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90年代末bpr实践由于相当多的失败案例陷入了低谷,其失败的原因,实践者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分析。钱皮(champy,1995)在后期也认识到了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对再造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coulson-thomas(1996)指出.许多企业的bpr都只注重短期的成本和时间的节约而忽视了长期性的强化学习,而持续的学习恰恰是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来源。

实际上,业务流程再造的实施和其他的管理问题一样受到各方面因素高度不确定性的挑战。针对不确定性,需要从两个方面管理:

第一,降低要素的不确定性程度,使之尽可能转化为确定性的可控因素,如对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和文化冲突等方面的管理。

第二,对相对确定的事物进一步优化,使之能够更为经济、有效,如网络技术、成本计划、进度、流程建模等。

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bpr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为和其他理论的融合,业务流程再造要结合不同的环境,和其他的新理论进行新的探索。本文从和谐管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bpr新的理念和方法,探索bpr理论应用的新思路。

二、和谐管理理论的介绍

和谐管理理论是西安交通大学席酉民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在总结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管理论,席对和谐下的定义为,“系统和谐性是描述系统是否形成了充分发挥系统成员和子系统能动性、创造性的条件及环境,以及系统成员和子系统活动的总体协调性”。而和谐管理即是指组织围绕和谐主题的分辨,以优化设计(倾向西方科学管理思想)和人的能动作用(倾向于东方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为手段,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

1.和谐管理的思想

和谐管理思想就是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即和谐主题的分辨),对能科学安排的内容尽可能优化设计(基于科学理性),对无法实现优化设计的主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基于人本非理性),使得每一个人有能动性,而且创造一个大家能够发挥作用的平台,并使之与优化设计部分相融合,从而使组织能够自主地根据环境的变化来主动适应、自动调节,以应付来自外界快速与不确定的环境。在席酉民的观念中,管理要处理的主要问题就是“人和物的互动关系”,人的不确定性和物的可无限优化性(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智慧)二者相互影响。优化设计的局限就在于,认为最理想的管理模式就是将人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把管理变成类似一部机器一样的投入产出过程。和谐管理不再简单地追求科学化,而是追求两种思路,就是一方面用优化的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一面;另一方面用减少不确定性的思路解决人的主观情感、行为的一面。前者为“谐则”,后者为“和则”。能够事先安排、用科学方法解决的,用科学优化解决;反之,让人发挥他的创造性,随机应变。

2.和谐管理的内容

和谐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和谐主题分辨与漂移、和谐管理体系的分析和设计、优化及不确定性消减。和谐主题可被理解为:在特定情境下,组织中人与物要素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核心问题。通常情况下,由于组织面临环境的多变性,和谐主题会发生不断的变化,称之为“和谐主漂移”。这种“柔性、变动性”的理论观点恰恰使它自身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有足够的应变、学习和适应能力。当和谐主题发生漂移时,“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将扮演不同的角色,其贡献当然也有所差异。和谐管理体系的分析和设计就是针对环境或系统的问题进行研究,采取“和则”或“谐则”的处理相关事务。和谐管理理论将与人有关的问题归结为“和”的问题,并将“和”定为人及人群的观念、行为在组织中的“合意”的“嵌入”,而“和则”是从“和”概念中派生出来的一套人嵌入组织的规则。“和则’,主要是为了消减源于人的不确定性。“谐则” 是 指一切物要素在组织中“合理”的“投入”。从另一个角度,“谐”则考虑的是科学化、物化的东西,它讲究的是比例协调、配合得当以及科学安排,它可以是结构,也可以是过程/流程;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总之, 和谐管理理论中优化主要是指和谐主题中能够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来明确表示的变量关系,尽量通过优化的手段来进一步确定,优化主要是与“谐则”的手段相连一起的。不确定性消减是指由于“和则”中人的不确定性存在,对管理中不能完全用科学数理手段来优化的变量关系,通过“和则”中的手段与方法来消减,从而达到管理的目标。

三、和谐管理理论对业务流程再造的启示

前文所述,bpr的实质可以认为是对企业 的一种系统变革,其核心领域是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变革,其根本的目的是要对被专业分工和官僚体制分割的支离破碎的各类流程重新设计和再造,因此其核心的思想是对流程的整合以及高效率的追求。业务流程在实施的过程中,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会发生转移。如果我们把 bpr实施看作是变动的过程,bpr就是人要素与物要素的互动组织绩效改进的实践活动,那么bpr的和谐主题可被理解为:在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下,业务流程的人的要素与物的要素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核心问题。结合bpr的过程予以论述。

1.bpr的准备阶段 ,采取策略性思维工作方式

bpr的准备阶段,管理者应借助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策略性思维分析未来的bpr的任务、范围和可使用的资源。通过“谐则”规划bpr的方案,借助于制度、契约(激励和约束)和环境因素(环境的诱导)使员工表现组织想要的行为,尽量提高员工的对业务流程再造的热情和努力程度,从而发挥其能动的创造作用。

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础活动是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和选择的目标,树立公司对未来的远景。分析组织的现在的状况,对比其和远景目标的差距,确认形成差距的关键流程,结合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以及顾客的需求,确认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同时,组织业务流程再造需要有信心面对和化解阻力,还要艺术性的引入危机意识和勾勒出未来业务流程再造后的远景。

2.bpr的流程设计阶段,采取程序和步骤性思维

设计合理科学的新流程应借助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程序和步骤性思维方式,在理性设计的指导下,对当前条件下能够确定和优化的工作,规定具体的行为路线及测量评价的方法和标准。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是了解事物(流程)与人(可物化的部分)之间的确定性联系,设计出人们所必须遵循的确定性的流程、结构或者严格的制度,也就是“优化设计”。当然,社会分工、科学的发达使得组织的运作设计的基础日益丰富,组织可借助于已有科学成果、内外部专家等对管理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借助于计算机的建模和仿真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业务流程的设计。比如引入idefo模型进行流程设计,应用作业成本法实施分析流程。设计新流程需要考量原有的流程及其相互关系,流程的整体结构是否合理等。业务流程有四个基本的要素,即活动、活动的逻辑关系、活动的方式及活动的执行者,这四个不同的要素在不同的流程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但在流程中,至少有一个要素起关键的作用,提高关键流程的效率,是新流程设计的核心。流程再设计时,通过活动的合并或分散、改变活动的逻辑关系、改变获得的执行者及活动的实现方式重新设计新流程。同时也要改变流程与流程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流程逻辑关系的完善与改变,设计出高效的业务流程。

3.在新流程的实施阶段,要强调文化和人际思维

业务流程设计结束后,就可以根据项目开始时设定的目标对当前流程进行评估,观察新的流程是否达到目标。此外,一次业务流程再造项目的实施并不代表企业改革的任务完成,整个企业的绩效需要持续的改善才能实现,组织的成员面对新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可能茫然失措,管理者也可能没有系统的激励方法。针对环境不确定性和管理者有限理性,无法事先规定最优的行为路线,主要适用“和则”。和谐管理理论的文化及人际思维则是针对任务中难以理性设计的部分,考虑通过创造文化氛围等环境手段,鼓励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沟通和配合及其对组织的承诺,自主地寻找解决方案。

总之,和谐管理理论视角下的bpr研究新思路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条件下,运用和谐管理理论研究bpr的主要思路如下:以bpr目标为导向,从分析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出发,识别出具体阶段和具体情况下的和谐主题,针对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分别在优化工具库(“谐则”指导下)和不确定性消减工具库(“和则”指导下)提取相应的工具,综合运用这些工具进行管理,组织获得最大的绩效。而在和谐管理理论视角下,需要发展的方法集中于:bpr和谐主题的分辨方法,不确定性消减和优化间有效的对话方法,更加有效的优化方法和不确定性消减方法等等。总之,和谐管理理论为高度不确定条件下的bpr 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四、结束语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组织进行bpr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应结合和谐管理理论这样的指导思想,动态的看待业务流程再造的问题。在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中,组织应采用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内部的流程进行分析和比较,对流程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设计,在理性的范畴内尽可能地提高新产品流程改造。更重要的是,要高度重视人的行为,把人作为一个活的因素,强调人在在整个再造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hammer.m. reengineering work:don’t automate, but obliterat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4):104-112.

[2]farzarch ,fazel. tqm vs bpr[j].quality process,2003,36(10):59.

[3]caron.j. business reengineering at cigna corporation[j]. mis quarterly, 2001,17(813):233-250.

[4](美)杰弗里•e•加内特. 再造企业[j].新经济导刊,2002(19):62-64.

[5]席酉民,肖宏文,王洪涛.和谐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原理的新发展[j].管理学报,2005,2(1): 23—32.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9.077

课程建设研究是国内教科研的一个重要课题。2006年春,周碧荣教授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设计。2009年秋,教育部领导编写和使用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已经四次修订,是大学生必修课所使用的教材,在教学改革上各地均进行了很好探索与研究。学院围绕教材、教法,于建院以来坚持改革与探讨,在各级期刊发表了20余篇教改论文,为进行该课程总体设计改革奠定基础。为了加强课程建设,加大对教材的教法、考试改革,提高大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注重修养,必须进行该课教学整体设计。因此,该课程整体设计是呼之而出。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具体意义阐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对大学生人格、能力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该“课程设计”把传统的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分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大模块,扣住知识点、加大能力训练,对大学生理论上弄懂、思想上弄通、方法上学会,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此课程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充满生机和活力。课程设计紧密联系大学生实际,加大教改和教改活动载体的优化,将学生调查、传统教育、挫折教育、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等紧密的结合起来,为教学实践系统打造了一个平台,使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与感染性,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活力。此课程设计还加大了考试改革力度,将修养、表现、亮点、考勤、纪律等纳入成绩考核,更加突出个人能力的培养。

完善此课程整体设计,并且实施,能够提升我院课程建设改革的档次。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有力地锤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教学水平。课程建设的经验与论文于各级刊物发表,有利于宣传和推销学院改革,扩大学院认知度。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内容

此课程整体设计解决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观的知识交叉现象,组合知识,分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个模块。

四个模块(以大学生成长过程为载体)如图1。

具体表现模块是:大学生人生观(含绪论、理想信念、人生目的与态度);大学生价值观(含核心价值体系、爱国传统、创造人生价值);大学生道德观(含道德传统、公德、职德、家庭美德);大学生法制观(含法律意识、公共生活、职业活动、婚姻家庭)等法律规范,贯彻以能力为本位,加大能力训练,实施教学。

此课程设计打破教材为中心教学观,突出能力目标定位,以大学生的这四观教育为基本教学内容,加上所用到的相关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立德树人;可以提高学习、交往、自律、心理等素质和能力,适应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能增强公德、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的是非判断、自我约束和示范能力,提高自身道德素养,营造学校和社会道德环境;能激发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思考与选择,策划成功人生设计;能学习掌握一般法理和法律规范,遵法守法,做维护法律尊严的模范。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具体思路

课程设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改的必然,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策略:

第一,n程内容设计。将该课程分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个模块进行整合。

第二,能力训练设计。根据模块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要求,加大和落实能力训练活动设计。

人生观模块:专题研讨“大学变化与适应”,能对大学新生在“转折与适应”中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专题研讨“对德才关系及立德树人看法”,学习“思政”课意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大学生新形象;专题研讨人生观与大学生成才,学生能分析自身的现状,结合实际设计自己大学发展目标及措施。

价值观模块:“价值”理论学习与训练,一方面是革命传统讲座,提高对“核心价值”的灵魂主题、核心等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是老区文化与我成才,使学生对老区文化有一定了解;演讲:“人生的价值”,学习和践行“八荣八耻”,选择正确人生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评价标准,提出实现途径。

道德观模块:调查与判断校园中不道德现象,认识功德与个人道德修养关系,提出自身修养打算。还可以请企业家作创业与职业道德修养讲座,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认识,提出建议。

法制观模块:社会调查:调查收集守法违法正反案例,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组织一组关于“劳动法”、“婚姻法”方面案例,课堂讨论、学法,能掌握《劳动法》《婚姻法》等基本规范。开展“学法律、析案例”的比赛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律制度和程序法律制度,带头学法、守法并运用法理分析一般案例。

第三,根据教学要求,进行“进度表设计”,(于教法、活动等载体予以落实)如表1。

第四,课程教学考核方案设计。

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思想道德理论素质的高低,通常是通过考试成绩来体现的。他们的整体素养、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就很难通过考试展现出来,为此一系列考评改革的实施,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实践,使学生考评贯穿于整个学习全过程。

这门课程分为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内容包括课堂纪律表现、课堂提问和讨论、平时作业、专题调研、汇报材料、学习心得、善行好事。期末注重对能力目标实现的综合考核。带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发放问卷调查,使教学有针对性;优化各种活动,提升教学质量;指导学生结合有趣的活动完成相关作业,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特色与整体教学效果

本课程设计改革特色鲜明:一是理念富有特色,体现以德为首的核心价值观、以学生为本位课程观、以能力为本位质量观等;二是设计富有特色:课程整体设计包括能力目标、模块设计、能力训练设计、进度表设计、考核设计等,将教学做结合。

本课程设计与实施,对同类其它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做到以完善教学体系为突破点,以注重教学研究为着力点,促进请进来、走出去教学质量;促进了政治、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整体设计与改革,使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90-01

艺术设计是造物的艺术和文化。设计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作为商品,他都是文化的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这种文化不仅直接作用与人的生活,而且培育和滋养了人的生活。生活方式是文化的一个具体内容和形式,也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核心。

一、生活方式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生活方式即人生活的方式,是不同的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制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除这一规范表述外,亦有在下述两种情况下使用生活方式概念的:日常生活领域的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这是狭义的生活方式含义,相对来说后者则为广义概念。仅指个人由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决定的生活行为的独特表现形式。

艺术设计是人为生活的艺术化而设计出的一种创造性的方法。中国在宋代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席地而坐、卧于榻上,与之相应的家具都适应这样的起居方式。从战国到三国,由于席地而坐,几、案、衣架和睡眠的床都很矮。东汉末年垂足而坐的方式传入,但只在宫廷和军中使用,并不普及,此后经南北朝、隋、唐、直至两宋近千年的演变,才完全形成垂足而坐的习惯。这一改变不仅极为深远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还产生了中式的家具设计风格和围桌而坐的“团圆式”进餐方式。中式建筑的梁式框架结构应用于家具设计,为明清中式家具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生活方式转型推动设计发展

20世纪中国的生活方式转型是从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向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开始。现代的艺术设计实际上是为现代生活的设计,是现代生活方式的设计。

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现代生产发展迅速,产品领域不断扩大。到今天,人们从以前渴望得到手表、自行车、收音机到电视机、电冰箱、收录机再到汽车、手机、住房和电脑等现代化的生活用品。时间跨度明显缩小,从很久以前的“大砖头”移动电话到现在的iPhone手机;“386,486”电脑到现在的ipad平板电脑;从中山装到现在各种流行的nike CK DG等时尚流行服饰。人们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无论从功能上、形式上、还是精神内涵上都有显著提高,重要的是都是人在为了使得生活用品满足现代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艺术设计。

所以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着设计的发展。

三、设计是对生活方式的设计

现代艺术设计实际上是为现代生活的设计,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设计。用设计改变生活,是现代设计的核心目标。“如何用设计改善人的生活品质”这个问题,被归结为如何用设计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物质精神需求。当前的设计以人为本,不仅成为欧洲设计的主流思想,更是人类未来设计的趋势。

随着人类文明的加速迈进,人类生产力的提高,现代设计活跃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物质的相对丰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不断地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要求,且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信息传播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以更大的传输量,高速的传输方式,更广泛的受众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

四、设计与消费

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生活的设计,“为人的设计”。目前生活方式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一种消费方式,一种对产品的消费方式,而艺术设计或产品设计和生产实际上是直接为消费服务的,因此生活方式与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密切相关。著名设计师索特萨斯曾说过,设计最终是生活方式意义上的设计。因此,对于设计而言,设计不仅要关注使用功能的实用价值,还要关注其精神价值或象征价值。

五、结语

设计改变生活论文篇13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

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关键在课堂教学的基点是基于教学的学习,还是基于学习的教学。一切为了学生,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达到一个应该达到的水平层次。所以,学生的学是主要的,教师的教也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应该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而不是单纯从如何“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教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教,怎么教,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和理解需要来确定。

面对一堂语文课,我们必须思索,这还是一堂语文课吗?是学生对语文课的期待吗?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吗?脱离了语文本位、忽视了学生需要的语文课堂究竟还能走多久?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事实上,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的学、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有效的语文课堂是互动的,要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走向师与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因而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这些对话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捕捉有利于进行下一个教学内容的信息,或针对学生的问题灵活改变我们的教学设计,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二、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少老师因此就将课堂活动落脚在了学生合作探究上了。

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很好的学习方式,切磋琢磨,相互启发,可全班讨论,可小组讨论,也可师生之间讨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几种耗时低效的讨论现象:一是讨论内容不合理,对没有必要讨论的内容加以讨论,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二是讨论时间不足,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三是讨论没有扣紧目的要求,成了“放羊”,听之任之,老师不作为,名为讨论,实为闲扯;四是由于小组内没有明确分工,没有具体要求,使得一些学生等、靠,自己不动脑,参与度不高。

“讨论追求的境界,应是学生求知欲高涨,心灵得到解放,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同学对话、师生对话中观点碰撞,对文本的理解、领悟往纵深发展,语言表达做到有序、有物、有理、有情,启发心智,令人信服。”(于漪语)一堂课内,合作学习什么内容,在什么时间段内安排合作讨论,小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员、汇报员都分别是谁,这些事情教师课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安排到位,合作活动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三、课堂作业设置的有效性

如何改进课堂作业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为了使课堂作业完成的情况能为教师反馈及时、真实、有效的信息,一般情况下,教师都要求学生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对于课堂作业的有效性而言,就是让学生练习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要使课堂作业有效,就必须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授课内容进行合理设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