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实用13篇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篇1

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病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发的。宿舍是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朝夕相处的近距离接触容易使学生产生复杂的内部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影响着大学生宿舍生活的质量。调查显示,我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有70%是人际问题,而宿舍人际交往困惑和障碍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因此,探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宿舍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 

第一,亲密友好型。此类型中,学生之间能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宿舍关系融洽,在学习和生活上出现问题时能够相互帮助。宿舍活动丰富,参与程度高,宿舍整体氛围良好,宿舍成员有一定的信任感,并对宿舍有一定的归属感。 

第二,独立松散型。此类型中,宿舍里的同学自主性和独立性强,宿舍同学之间交流较少,虽不会经常吵架与产生纠纷,但很少以集体形式参加活动,对舍友的依赖程度比较低,很难形成宿舍凝聚力和感召力。 

第三,对立冲突型。这种类型的宿舍中,宿舍同学之间互相不信任,经常会因为生活习惯或琐事出现一些矛盾,而且往往互相不能迁就和理解,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最终引起纷争,一些不经意的小事很可能引发冲突甚至打架斗殴等事件。 

二 宿舍人际交往的主要问题 

第一,生活琐事引发宿舍人际冲突。现在大学生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相互间不能容忍,使得宿舍矛盾更加频繁和尖锐。在宿舍日常生活中,平常不打扫卫生、管理欲望强、作息时间不统一、性格脾气不合等小矛盾大多宿舍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对宿舍人际关系的维护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二,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引发宿舍矛盾。目前,高职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至少有25%以上,他们比普通家庭学生更加自卑,更加急切地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一个宿舍中,因为贫富差距,导致生活习惯、价值观差异而引发学生之间的非和谐关系,有时在某些宿舍甚至出现排挤和孤立的状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第三,小团体使宿舍存在隔阂。大学生在宿舍交往中,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亲近的朋友,这就会形成一些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的小团体。小团体的产生使得他们不再迫切希望与其他人友好相处,小团体间因为利益、兴趣等不同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隔阂,这种隔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当小团体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往往后果更加严重。 

第四,竞争使宿舍人际关系紧张。大学生都渴望得到认可,宿舍同学之间在奖学金、入党、班干部选举、助学金等方面自然存在竞争,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往往会同自己的好友等开始形成小团体,明争暗斗,形成紧张局面。另外,成功者洋洋自得,失败者不甘示弱,背地里各种议论,从而使舍友之间关系恶化,这些都不利于宿舍的团结。 

三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适方法探索 

第一,大学生应加强抗挫折、抗压能力。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因为个性、地域、家庭环境等差异,必然会在某些场合或事件中产生分歧,从而引发人际矛盾。在宿舍中,因为要朝夕相处,即使是人际关系恶劣的双方都必须面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情况,需要适当容忍,正确面对问题,并能在挫折和压力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篇2

关于马克思交往的概念有很多理解,一般认为交往是表征社会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交换其活动、产品、工具、交流或传递其能力、观念、情感、意志,从而达到理解、协调、合作、一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形成和传递一定的社会生活方式之基本,直接的机制。①而人际交往是指个体与周围群体之间的一种心理和行为的沟通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活动。②健康的人际交往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当代大学生心理正常发展、顺利渡过大学生活及其人格完善和灵魂升华的重要保证。

一、当代大学生交往中的矛盾与困惑

受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交往中开放而又封闭、富有理想却局限于现实、处于集体而又以自我为中心,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困惑。

(一)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与困惑。

当代大学生性格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充满激情,对人际交往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而信息通讯科技的出现和交通技术的革新,拓宽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和人际交往面,提高了他们的交往能力,更为大学生更好地展现自我提供了一个平台。

他们一方面表现出期盼有更多的朋友能够分享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表现出独立的思考、反省又时常封闭自我的矛盾困惑。交往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矛盾困惑是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二)理想化与现实性的矛盾与困惑。

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和谐的人际交往满足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各种需求,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目的。由于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功利化趋势。这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情感寄托和社会化的需要,而是利益共同体的需要和交往的互赢互利。交往的目的复杂化使大学生陷入了理想化与现实性的矛盾困惑。

(三)自我化与集体性的矛盾与困惑。

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不少大学生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点,缺乏团结合作精神。这种带有很浓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点必然会给人际交往带来障碍。③当个人中心主义泛滥,就会对群体力量的发挥造成严重影响,损害集体利益,违背个人与集体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那他就只能在社会中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不应当根据个人的力量,而应当根据社会的力量来衡量人的天性的力量。④马克思还曾经明确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⑤所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应当以集体利益为准则。

因此,大学生交往的矛盾与困惑的形成既有家庭、社会的原因,又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二、解决大学生交往中的矛盾与困惑的对策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现的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导向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当前的心理、社会、人际适应功能的健康发展。因而,对于当前大学生交往中的矛盾困惑应该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指导来进行。

(一)教育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交往观,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指导。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交往理论,正确地认识交往的内涵。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⑦这里的“社会关系”已静态地潜含了“交往”范畴,要揭示人的本质,就必须把人作为从事实践活动并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去理解,应该从社会交往中理解人的本质。让学生明白他们日常进行的交往活动是人的本质的一种体现,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一种互动,具有实践性。

其次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掌握交往的平等、尊重、信任、倾听、宽容、真诚、共识等原则和学会接受对方、重视对方、欣赏对方的技巧。

(二)高校应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为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进行交往实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⑧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不但每个人的全部才能和潜力得到充分发展,而且要把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作为自己发展的条件和基础,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发展方式。

当前高校应该组织丰富的交往实践活动:1.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和讲评活动,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2.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通过团体促进他们的交往,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锻炼和挖掘参与者潜在的人际交往能力。3.组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尽早涉入社会,熟悉社会环境,调整好面向社会的心态,为日后走上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指导,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形成社会、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凝聚力。

当前,我国的教育思想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心”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中国青年。马克思谈到人的存在特征时作了这样的表述:“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⑨这就是说人是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依赖于人与对象物的交往、互动。在互动交往中,双方的思想、意志、情感相互交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要解决当前大学生交往中存在的困惑,除了学习交往理论、积累交往实践经验外,家庭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学校和家庭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沟通,如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家长学校、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和在家里的表现。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注释:

①洪伟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讨论综述.哲学思想研究,1993(1):65.

②孟益宏.大学生不良人际交往倾向的成因、对策探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第9卷(1):90.

③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2(1).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5.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5.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篇3

一、网络论坛交际及其内涵

网络论坛交际就是指上网成员通过网络论坛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交际主要通过文字或图片传输的方式进行。近年来,网络论坛交际占有了网络人际交往的很大范围的比例,甚至少数个体借助网络论坛成为名扬全国的“网络红人”。这些现象应该到了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时候了。根据不同的标准,网络论坛可能有不同的类别。从论坛交际的方式来看,网络论坛可以包括两类,一类是单向交际,就是浏览各种论坛网页,仔细倾听别人的内心观点,自己不发表观点,通过浏览论坛,达到对自己一些情感的认同和共鸣,获得课外知识;另一类显得更重要,就是双向交际,通过跟帖或自己发帖表明自己的态度与观点,产生与别人观点的认同或对立。而从网络论坛指向的范围和内容看,论坛上的话题小的可能指向每一个个体的学习、生活、情感、交际等方面,指向自己所在的生存环境空间,如很多大学生借助论坛表达对自己学校的看法,评价自己的老师,表达自己的见解,倾诉自己的情感,大的方面可能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发表关于国家各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者经常光顾的论坛就包括区划论坛、经济论坛、城市建设和发展论坛等方面。

二、网络论坛交际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论坛交际对大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网络论坛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其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人际交往平台,同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1·网络论坛交际有利于增加人际交往范围,建立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当今社会,人际交往显得极其重要,而生活中的更多的现实性,使得大学生认为人际空间仍然有着局限,因此,网络论坛就增加了他们的交际空间。网络论坛交际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信息的交流活动,也是促成双方心理相容和心理交换的过程。个性较内向的人在现实世界里,不易将自己的情感、内心世界展露出来,借助网上交际的隐匿性可以把情感、内心世界与大家一同分享。论坛交际也是网络人际交往的一种,在论坛上也可以互通有无,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网络论坛交际使得人际沟通的时效性、便利性和准确性提高,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在传统交际方式下,个体的人际交往常常囿于实际生活中狭小的生活圈子。过小的交际圈制约着大学生创造和选择的可能性。而网络论坛就突破了这个局限,论坛里的成员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空间的限制,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在数秒之间找到多年挚友般的倾心感受,寻找各种类型的交际对象,而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试探、戒备和情感道义责任。

同时,由于网络论坛交际的匿名特点,大学生网友间一般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打破了交际歧视,在网络论坛中,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地位、不同年龄的人们,可以没有任何障碍、任何歧视地进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有效扩大了大学生交际对象的范围。

2·网络论坛为大学生情绪宣泄提供了良好途径,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透过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不难发现,宣泄对于维护和治疗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受到压抑的心理症结提供宣泄和释放的渠道。现在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加上进入大学,开始接触异性情感关系,过多的新要求使当代大学生们承载着太多的生活和情感压力,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倾听自己的苦恼与烦闷。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遇到各种烦恼和心理问题时,往往没有勇气或不习惯找心理医生,也不愿意向身边熟悉的人倾诉。这种忌“心病”现象和“家丑不外扬”的普遍心态显然不利于个体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也不利于个体心理健康。而网络论坛的匿名性特点使得大学生网民能够借助网络论坛进行自由的跟帖或发帖,尽情释放着日常生活中所不敢流露的不良情绪和观点,缓解了自己的心理压力,并且可能在网友的安慰或鼓励下,很快找到了情感共鸣,使得心理在新水平下达到新的平衡。

3·网络人际交往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大学生通过创立论坛主题,将自己的各种主张和情感焦虑公诸于众。由于想得到别人的跟帖与回应,他必须对自己表达的见解和疑虑进行不断加工,实际上最后获得的结果将是利用网络论坛不断进行着新的创作,并且在跟帖者的内容补充下,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网上交际获得信息比之从书本上获得的信息具有内容更广泛、渠道更直接、速度更迅速等特点,他们可以借助网络人际交往从全新的对象和交际方式中获取新鲜的思想、丰富的灵感,激发创造的热情。

4·网络论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形成各种良好人格品质。通过网络论坛,一方面,大学生们接触到了更多的外部世界,了解到了更多和自己意见相近,处境相似的网络朋友,逐渐认识到很多顾虑是现有大学生常见的现象,这样,就可以对自己的一些不好心态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在网友的支持和理解下,逐渐增强自己的生活和其他方面的信心。同时,由于这种网上创作激发了大学生网民的兴趣和创造性,锻炼了他们的能力,这些对于大学生自信心、能力和创造意识的训练,不断提高着自己的人格水平。

(二)网络论坛交际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1·沉溺或过多依赖网络论坛可能引起引发一些心理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形成攻击性人格品质。由于网络论坛交际的匿名性,许多大学生网民以为对自己的言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论坛上非常直接坦率的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有些时候不乏攻击性。这些在网络生活实践中养成的攻击性特点,可能强化其人格特质中的攻击性因子,形成攻击性人格。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由于在论坛里大都有自己的虚拟身份,可以相对自由,无须带上人格面具,因此,部分学生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绝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有的学生还同时拥有多个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男扮女、女扮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这样的情况可能使得大学生在两种环境中交互影响,最后自己也很难判断怎样做才最好,导致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再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发情感焦虑。网络论坛交际往往给人以虚假的安全感和陶醉感。大学生呆在门户紧闭的寝食或网吧里,坐在心爱的电脑前,感觉最安全不过。而且感觉自己有了很好的交际空间,这种自以为是的安全感和虚荣心,使得他们放弃了起码的戒备心,给网络犯罪以可乘之机。一些心怀叵测之人还利用善良人们的信任,利用网络论坛里隐藏的内容去物色和接近目标,继而实施生活中的欺诈与暴力犯罪。同时,由于过多的相信网络感情而使得自己对于现实生活难以接受,从而引起情感上的焦虑。

2·网络论坛可能不利于现实人际交往,引发人际冲突。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发人际信任危机,缩小了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空间。借助于论坛,人们更容易满足自己的那份虚荣心,因此,过多的依赖论坛带来的虚荣心,使得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找到比网络朋友更“可靠”、更“值得信任“的对象,从而产生人际信任危机,逐渐忽视了周围的人际群体。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造成网络人际冲突。网络论坛借助的是人机交流,单向的交流使他们可以不需要太多的顾及,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偏激的言语,引起争执,这样可能造成人际冲突,并可能进一步对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利影响。再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会引发实际人际冲突。对于论坛上一些观点的影响,加上自己的一些相对偏激的观点,造成有些大学生出现了网络人际冲突,有些矛盾甚至不可调和,最后变成了攻击与谩骂,这样网络上的情感遭遇可能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可能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更加消极的态度,并可能进一步人际冲突。

3·网络论坛交际可能造成大学生道德品质下滑。首先,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起不良道德行为。网络论坛牵涉到好多论题,论坛的复杂性可能使大学生沉溺其中,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和无约束性极大地助长了大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过多的相信虚拟的网络世界,可能混淆了一些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出现缺失性道德行为。其次,网络论坛交际可能引起价值观念扭曲。受现实规则制约的大学生们往往会在网络空间中遵循着快乐的原则寻找心灵的寄托,追求着感官的刺激,自由的发表观点可以不考虑社会规范和道德,从而使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则的权威性弱化。网络内外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甚至形成人格发展的错位。再次,网络论坛交际还可能造成品德心理扭曲。在虚拟的网络论坛里,学生肆意放纵自己。在思想内容上大肆宣扬西方意识形态,传播色情、暴力、迷信等颓废庸俗内容;在行为上发表反动言论、恶意攻击、谩骂他人甚至发展畸形的网恋;在经济利益上实施网络诈骗、偷窃他人网络财富等等。

三、大学生网络论坛交际的引导与教育

(一)从外在因素考虑,加强网络管理

加强网络管理,确立具有普遍意义的网络论坛交际规范,既要保持网络论坛运行的自由和通畅,又要防止论坛成员彼此之间的行为越轨,造成过度侵害,最好是要有专门的人员对各种论坛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删除不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制定和完善维系网络论坛交际秩序的相关法规,提高网站主持人及软件生产商、网页制作人的社会责任感,净化网络环境,打击网络犯罪,逐渐形成一套既适合于网络社会、又不破坏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的运行机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控制,采用全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使大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

(二)从内在因素考虑,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

网络论坛涉及面广,只靠外在的强制不能完全控制。这样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进行正面疏导,使外在要求内化为大学生本身的需要,这是净化论坛内容的根本。我们要通过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交际观、情感观、友谊观,进一步端正人际交往的目的。班主任、辅导员要多和学生接触、交流,主动了解其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学生交朋友,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校园气氛。另外,要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加与同伴的交际和接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还能锻炼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从而使心身得到健康发展。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上网的心理、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网络心理障碍等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角色适应和扮演能力,学会正确地处理网络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各种关系;引导大学生学会调适不良交际情感,帮助他们掌握交际技巧,提高个性修养,学会运用合理宣泄法、逆向思维法、情绪转移法、理智调节法、系统脱敏法等缓解和消除交际中的困扰与障碍,维护其心理健康,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情绪状态。

参考文献:

[1]汪怀君.论网络空间人际交往的伦理困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7).

[2]张莉.网络人际交往中的信任产生机制[J].重庆图情研究,2006,(2).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篇4

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微信(WeChat)――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借助手机客户端在90后大学生中迅速掀起热潮。2012年4月19日,微信推出微信朋友圈,意在将微信用户的个人好友在虚拟的平台上整合成为小型交际圈,通过个人状态的展示、分享和评论,达到朋友间交流的深化。微信朋友圈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私密的圈子,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影响。

一、微信朋友圈的特性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媒介终端的移动化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广泛使用正深刻变革着媒介信息承载的状态与媒介信息流通的手段,而随即应运而生的新型移动社交平台,更以全新的互动方式改变着受众接受信息的形式与传播信息的方式。微信作为新型社交媒体的代表,具有自身特性:

1.“圈子”的私密性

基于Web技术的各类人际交往应用向手机领域延伸,针对智能手机的各个系统开发出了移动端口的应用,新型社交媒体也逐渐成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微信可以与手机通讯录、QQ好友相连,通过此“导入”微信通讯录,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熟人圈”的真实和私密性。与微博类似,微信朋友圈能够即时个人的心情,分享照片,查看与转发各种内容,而不同的是,朋友圈的评论仅为本人和评论者可见,评论者包含互为朋友的人,即三方互为好友。同时,个体会根据社会关系将不同的亲朋好友分入诸如“同学”、“同事”、“上司”、“家人”等不同的小交际圈中。可见,朋友圈拥有熟人社交网络和强关系链的特性,用户与用户之间熟悉程度高,它的设置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用户同一交际圈中的个体不易受到另一交际圈中个体的干扰,进而保证了交往空间的私密性。

2.“圈子”的延展性

尽管微信主打的是熟人社交平台,通过熟人间的交流互动不断深化彼此的人际关系,但随着微信版本的不断升级,“附近的人”、“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相继问世,构成陌生人社交的入口。“附近的人”功能依靠的是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位置定位服务,微信用户通过使用该功能,可以查找到用户周围1000米以内同样使用了微信定位服务的用户。“摇一摇”功能即通过摇晃手机数秒就能够匹配到同时段触发该功能的微信用户。“漂流瓶”功能: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的方式将需要传递的信息“装入漂流瓶中”扔入虚拟的大海,其他用户也能够在虚拟海洋中“打捞漂流瓶”读取瓶中信息,进而拥有成为“瓶友”的机会。这些功能设置和应用,一方面,迎合了90后大学生猎奇、求新的心理;另一方面,又从某种程度上延展了微信的朋友圈,使得陌生人介入了大学生的朋友圈。

二、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

1.朋友圈的相对真实性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敢于“自我暴露”

我学者李丽明在《人际交往学》中认为,人际交往的深度与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的程度有关,自我表露越真实,则反映出人际交往的程度越深入。自我表露即自我暴露,我国传播学者王怡红在《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中提到:“‘自我暴露’是一种实际的人际传播现象,无论人类使用的传播样式如何变化,人类的传播或交流始终保持着一个共存的关系,我不是与这个你、这个他人,就是与那个你,那个他人发生关联,并暴露出‘我是谁’的秘密” 。“在微信朋友圈中,信息虚拟和虚构成分的下降,体现了用户能够互相坦诚相对进行交往,让用户间的交往趋于真实,这样真实化的人际交往,加强了人际交往的深度。”90后大学生是乐于表现,善于表现自我的群体,他们在朋友圈状态的过程,也是他们自我表露的过程。在虚拟与真实生活的交错中,大学生们敢于在属于自己的“熟人圈”里去“自我表露”,这种状态的呈现多是真实生活和互动的反映,同时这也反映出他们与好友间良好人际交往的程度。

2.朋友圈的延展性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形成一定“强关系”

有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量越多、用户与好友的互动情况越好,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1朋友圈的功能性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平等、开放、自由、同时私密度相对较高的环境,大学生们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与朋友更便捷的互动。同时,朋友圈“微视频”的应用,使大学生间以更加生动和直观的方式进行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而社交能力的提高是增强个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2通过“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功能和“扫一扫”等功能,社交圈子更加方便地被扩大,交往生活中的“强关系”网络也得以拓展,而不断扩大的社交圈子,使得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支持和疏导,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消极情绪。

3.朋友圈的实时性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更加有效率

朋友圈的实时性消除了时空维度的限制,有利于大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90后大学生正处心理发育成熟期,他们有对朋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需求,同时,又是缺乏良好人际交往技巧的阶段。朋友圈一方面满足了他们交往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朋友圈状态的呈现和展示,化解了心理上渴望又怕尴尬的交往心理。交往的时效性越强,越能提高人际交往效率。对于年轻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爱好广泛,精力充沛,追求多种多样的人生体验,多数人会选择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组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而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追求人际交往的时效性可以为他们争取到更多宝贵的时间,不仅使得信息的大范围快速传播变成现实,还使得信息的有效到达和回馈成为可能。

三、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1.大学生对微信朋友圈的过分依赖易削弱人际交往能力

使用社交媒体的强度越高,意味着大学生用户花在线上的社会交往的时间越长,也就是说,线下的社会交往相对减少。根据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当线下的人际交流变为线上的网络交往,真实的社交生活被置换成虚拟的人际交流,人的幸福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通过新媒体的虚拟交往与现实中的人际互动是存在差距的。通过微信朋友圈的人际交往可以摒弃各种现实条件对人际交往的约束,而现实的人际交往却要受到各种条件的约束,如情境、习俗、规章制度、 身份、收入、性别、语言、表情等。虚拟的人际交往比现实的人际交往更便捷、更广泛、更自由、更平等,但如果大学生对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过分依赖,势必会造成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当有些大学生无法应对现实中的日常人际交往时,便会对现实人际交往世界日渐疏远,而对网络虚拟状态下的人际交往过度依赖。然而,虚拟的人际交往方式并不能取代现实生活在大学生成长中的地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仍需回归现实。

2.微信朋友圈的半开放性使得大学生面临安全隐患

尽管针对陌生人际交往,微信朋友圈也有其相应的隐私设置,但不同于人人网,朋友圈的隐私设置是半开放而非完全封闭的,陌生人能够访问用户的朋友圈并从中浏览到最近的10条朋友圈状态,以朋友的身份与其进行纯粹好友间的“人际交往”。微博的碎片化信息多侧重于媒体性质的公共信息,朋友圈则侧重于见闻、情感和个人照片等方面的个人信息,陌生人进入朋友圈后能够较为直观地获取到其中的真实信息。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朋友圈的信息对大学生群体实施诈骗。大学生在安全意识薄弱、警惕意识不高的情况下,很容易上当受骗。

3.缺乏监管的微信朋友圈易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商业化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对朋友圈兴起的微营销进行了关注,其中不乏有微信卖家诚信缺失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大部分用户在朋友圈中的状态基本为个人信息,微信团队对于朋友圈当中所的状态并没有采取主动的监管和引导,这就为一些微信朋友圈中的“熟人”商人提供了宣传的平台。“‘杀熟'是今天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语汇,意思是欺诈熟人。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欺诈熟人的现象可以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找到,但类似‘杀熟'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种频率较高的、不断进入日常话语的社会事实。”这些微信卖家为进一步扩大获利面,可能会在原有微信好友的基础上盲目交往,从而牟取更多暴利。大学生在日常交往中缺乏甄别和判断,易盲目跟风,最终完全将个人微信及其朋友圈商业化。

综上所述,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大学生“暴露”个性形成一种人际“强关系”,过分依赖于朋友圈交往又能使大学生面临人际交往的困境。所以,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坚持适度原则,正确引导大学生确立健康的交往心理,营造和谐的朋友圈人际交往,加强“线上与线下”的联系,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

参考文献

[1]宋江波,《微信朋友圈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6月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篇5

网络人际交往描述的是一种经由互联网媒体中介形成的人际沟通与互动关系。在网络空间中,人际互动双方并不像在现实社会交往过程中那样面对面地亲身参与沟通,而是一种以“身体不在场”为基本特征的人际交往。[1]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曼纽尔.卡斯特尔( M. Castells) 认为, 网络社会既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也是一种新的社会模式。[2]大学生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他们在这种新型的社会模式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因其自身的特点又不同于现实社会,那么网络中的人际交往也可能和现实交往产生差异,本文就是基于这种现实基础,从社会学的专业角度出发,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研究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现实人际关系构建的作用与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3]线上共收回78份有效问卷。线下部分采取简单随机抽样,共计发放135份问卷,回收131份问卷。总计有效问卷203份,问卷有效率 97.13% 。

个案部分是针对问卷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采取判断抽样,与被访谈者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

三、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现状与建构

(一)大学生网络交往方式多元化

1、当代大学生从年龄上来看都属于在网络化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接触网络都比较早,网络接受程度高。

即时通讯软件在交往方式中占主流地位,基于方便快捷成本低的优势而被广泛接受,其在交往方式中占到了42.9%。同时新兴的社交类网站(如人人网)新秀崛起,达到26.6%。性别、年级与大学生网络交往方式和网友数量以及聊天对象之间并不存在较明显的直接关联。

2、多元化网络交往方式意味着多选择,也意味着复杂和取舍,对人际关系构建没有好坏之分。

(二)网络交往对象相对稳定、固定网友数量有限

1、数量和对象的稳定是不积极进行人际关系的表现。

在数量上,大学生网友数量呈梯级分布,各个范围段差异不明显,聊天对象属于熟人圈,而且聊天对象稳定程度高。网络交往圈基本趋于成型,不会主动拓展交际圈。

表2 主要聊天对象

2、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建构不积极,网络交往圈基本与现实交往圈重合,是现实交往的延续,但其扩张性不大,网络人际交往圈与现实重合是主观的拓展停滞的后果,可能在未来还会拓展。

(三)网络对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与建构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为工具性和积极性的

1、网络是现代交往的媒介,满足了个人的一系列需求,具有其他交往方式不具有的优点,在人际关系建构方面有可发掘的优势。

网络交流以其隐私性的特点成为大学宣泄情感的一个重要方式,在网络情境中沟通的双方通过相互的倾诉, 既能获得社会支持, 也能向对方提供社会支持。[4]网络交往充当了安全阀,将不良情绪宣泄掉,从而建立健康、积极、亲密的现实人际关系。而且成本和安全性角度考虑,网络交往作为现实交往的过滤器,人际关系拓展的成本最低且见效快。

2、认知趋于理性,但是行为表现并不稳定。

大学生认知日趋成熟,对于网络他们认为这只是种工具,并不能代替现实,但是实际上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看起来又似乎不仅仅是一种工具。

五、结论与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交往现状总体比较乐观,对网络的认识趋于理性化,但是对网络的利用过于保守,并没有真正发挥网络的作用。大学生网络交往方式多元化,但网络交往圈与现实交往圈重合,积极主动拓展性欠缺。他们能清楚地区分网络与现实,沉溺网络的现象不具有普遍性。调查反映出来大学生在网络上都在尽力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形象,网络对他们来说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并不会因为网络交往而荒废了现实交往。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5]认为,个体在人际互动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通过满足他们达到对网络交往的指导,从而让健康积极的网络人际关系帮助矫正现实人际关系,达到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建构。

戈夫曼的拟剧论认为,网络和现实生活构成一个大舞台,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是表演者,表演者为了达到表演的效果通常会做出一些行为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而作为一场完美表演,需要剧本、剧情,表演者和其他剧组成员、表演区域和道具的协调。这也就是说,在网络服务于现实的人际关系建构过程中,关系建构者亦须协调多方因素。为了塑造大众希望的角色,满足观众期待,表演者必须进行印象管理。也就是掩饰自己与公共要求不符的行为,按照公众期待和社会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这几点上来考虑网络人际交往在帮助现实人际关系建构方面的优势就可见一斑。网络交往对五大因素和四大手段的可控程度更高,这也是本文强调的网络人际交往对现实人际关系建构的积极影响。

注释:

[1]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261页

[2]谢俊贵. 卡斯特尔 网络社会理论述评[ J/ OL] . http: / /ww w3. rongshu. com/ publish/ readArticle. asp? id= 8337.

[3]线上是指在专门的调查网站由用户通过网络随机填写,线下是指通过一定的抽样方法选择被调查者填写填写纸质问卷。线上问卷于2011年11月12至22日在“调查派”网站在线调查10天(http:///),由网站用户随机填写,为了保证问卷质量,特对填写机制进行限制,同一电脑不允许多次提交,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

[4]Tichon J G, Shapior M . T he proce of haring ocial upport in cyberpace[ J] . CyberP ychology & Behavior, 2003, 6( 2) : 131—170

[5]社会心理学家舒茨(W.Schutz)1958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参考文献:

[1]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

[2]池思晓,龚文进.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 年第19 卷第1 期

[3]黄利会.从网上聊天看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对武汉地区七所高校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75期)2008(3)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篇6

(1)网络影响了大学生交往的主体

网络的虚拟性使其抽去了交往主客体的社会性特征,在此背景下人际交往的主体和客体也具有虚拟性。这势必带来参与主体的多样性,这与现实生活中人的存在不同,实现了多重自我的存在。

(2)网络影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语言范式

网络影响下的人际交往具有随意性,在措辞上人们可以毫无禁忌。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突破了传统的语言范式,创造了一系列新的语言范式,在网络背景下产生了大量带有反叛性和新颖性的措辞形式。例如,最为典型的同音借代,稀饭一喜欢,童鞋一同学,筒子一同志等等。

(3)网络影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

网络创造了大学生多样化的交往模式,现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虚拟的群体交往模式,即通过同质人群的聚合,扩大人际交往范围,例如校内网;二是实时交往模式,即通过技术手段模拟现实中的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往,只要交往双方同时在线就可以进行互相交往,例如QQ和微信;三是继时交往模式,即交往双方无需同时在线,交往并非实时进行的,信息的交流存在延误。例如电子邮件和网上论坛。

二、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人际交往态度随意性增强

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使人们容易恣意而为,抛弃现实生活中约束自己的道德和信念。大学生还不够成熟、感情冲动、思想单纯,在网络影响下,他们的言论更加随意,容易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网络呈现出无序化、无政府主义的倾向,影响网络的健康发展。

(2)容易导致大学生迷失人际交往的方向

网络具有开放性,其内容具有超级链接的特点,即通过一个信息可以链接到无数个信息。调查显示,35%的大学生认为在网络开放性的影响下自己有时候会在网络上迷失方向。由于大学生思维的稳定性和行为的一贯性还不是很强,在网络开放性影响下其人际关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

(3)大学生人际交往诚信度减弱

当被问及网络上的信息是否真实可信时,有60%的大学生给予了否定的回答。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信任度不高,绝大多数同学认为网络文化中包含着一些虚假信息、垃圾信息等不良信息。这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对网络的弊端有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不良信息的存在,导致大学生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即便在网络上提供不实信息也不会有极强的负罪感,进而导致大学生信息的可靠性降低。

(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实依赖性减弱

当被问及遇到困难如何寻求解决时,64%的大学生认为首先会从网络上寻求各种帮助,网络成为了绝大多数大学生寻求帮助的优先选择项。这说明了网络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求。还说明了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依赖度较高,把网络视为比现实更为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5)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约束力降低

大学生对于上网的控制力度相当低。只有约36%的大学生一直有控制,其它约64%的大学生对于上网时间的控制力度相对较低。上网时间控制能力的薄弱,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约束能力的降低。58%的大学生能够适应长时间的中止网上活动,对于中止上网的焦虑程度较低,而其他42%的大学生对中止上网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感,其中有20%的大学生感到不能忍受,焦虑程度极高。

三、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对策

(1)加强大学生教育,使大学生在网络背景下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人际交往活动受到较强的约束,无论是内心的道德规范还是外在的社会舆论,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能够促使人们自觉遵守。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通过宣扬网络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促使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能够自觉的遵守道德规范,诚实做人,诚信做事。

(2)加强网络立法和管理,塑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通过网络立法,健全网络法律法规,进行有效地网络管理。为了实现对网络的有效监管,我们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地、积极地探索,逐步建立完善地网络法律法规,为大学生提供安全的网络人际交往环境。

(3)社会、学校、家庭联动,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作用,建立三者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一是社会发挥宏观指导作用,建立民主、和谐的社会氛围,对促进大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学校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传播社会文化的机构,是文化与文明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三是家庭发挥协调巩固作用。家庭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场所之一,具有针对性强、感染性强、权威性强、连续性强、稳定性高等优点,家长要充分发挥其作为家庭教育主要的负责人的作用,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健康发展。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篇7

    所谓建构主义翻译学,是一种以交往理论为基础,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翻译研究,并把这一研究对象作为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来建构,是一种重建性质的研究。它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理性基础是交往理性,真理观是共识性真理,语言学基础是言语行为理论。所有这些理论基础都是和交际理论分不开的,都是在言语行为中来研究,可以说,建构主义翻译学虽然强调翻译研究应该回归到语言研究的间题上来,要以语言为研究主体,但是也是非常强调翻译活动中的交际交往问题的,并且交往观始终贯穿在建构主义的各个理论基础之中。

    从哲学基础上来看,以前的翻译研究如传统语文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解构主义翻译研究,都有着各自的哲学基础。语文学的翻译研究是与古典知识论哲学和直觉主义哲学密不可分的。它的缺陷是不能给我们提供更多方法论的东西。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研究主要依靠认识论主体哲学。但是它过分压抑了人的主观创造性和能动作用,是静止和封闭的。解构主义翻译研究的哲学基础是哲学解释学,而哲学解释学的语言观是一种元语言学的语言观,只是对语言自身的反思,而不指向现实世界。这是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一部分,忽略了对语言的研究,而主要关注翻译活动中其他次要因素。比如西方有些学派提出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建构主义的翻译研究指出:就翻译研究而言,对语言之外的各种要素的关注都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如果要想建立起翻译学的知识体系,语言要素仍是最主要的要素,离开对它的研究将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任何翻译活动都是以语言作为主要媒介的。建构主义的翻译研究在哲学基础上是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这种实践诠释学是一种本体论的真正回归,是回到人的社会实践。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人类交往实践,而交往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实践活动,所以翻译研究的哲学基础只能是实践哲学。人的生存实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生产实践,一是交往实践。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中,人们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人们的社会交往实践,它主要是一种理解与解释的活动。哲学的实践转向帮我们走出了原文与译文文本的对立关系,走出了观念文本,从现实世界和人类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观察翻译活动,把它看成是人类交往实践的重要形式,是一种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共享,是一种文化间的互动性活动。交往是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只有这样来认识翻译,才能寻找不同文化间交往的普遍性规律和合理的交往模式。

    交往活动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所以翻译也不能偏离对语言本体的研究,要把关注点放在实际中使用的语言,即言语问题上,要以对话式的日常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言语行为的内在规律,使语言成为沟通观念性文本和现实文本之间的桥梁。建构主义从原来其他翻译研究范式的语义—句法翻译模式变成语义—语用模式。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我们就不能不关注语境问题。它是这种转变的具体体现。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实践中要遵循两种规则或者规范,一种是构成性规则,让人们说出语法正确的句子;另一种是协调性规则,这才能使人们说出得体的言语。前者是人的语言能力问题,后者是人的交往能力问题。这些协调性原则是根据语言规律和社会行为规范构建的。享有同一文化并操同一语言的交际双方为达到互相理解,顺利进行交际的目的,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这些原则。自觉得遵守原则者,指受过交际和语言的专门训练,懂得恰当进行交际并自如得使用语言的人;不自觉地遵守原则者,指未受过交际和语言的专门训练,但在统一社会及语言环境中生活的人。他们在同一环境中进行语言实践,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交际和使用语言的规则便自然成为其交际的原则了。翻译是一门交际艺术。既然在社会语境中,人们说话是一种交际的过程,在翻译时我们也要注意把这种交际的信息表达出来。翻译过程其实涉及到两个阶段:一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阅读,理解全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原文;二是译者与译文读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进行翻译表达和读者阅读与接受译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译文。如果说达不到译者与原文作者的同一,达不到译者与读者的同一,读者就会难于理解或接受原文,就会导致交际的失败。比如(红楼梦》英译本里有一处用语不得体的问题。在“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这一场面中,贾母所行令中的一句“这鬼抱住钟馗腿”译作“坊his leg the ghost -catcher he’s caught",将刘姥姥的“大火烧了毛毛虫”译作“a big fire bums the hairy caterpillar"。贾母身处贾府多年,大小场面都经历过,文化虽然不高,谈吐却句句文雅,而译文却将“钟馗”译作俗语“ghost一catcher",显得贾母无知且浅薄。而刘姥姥是个粗俗朴实的农村老妇,没有文化,没见过大场面,却能说出“caterpillar”这个拉丁学名来,让人觉得困惑了。这就让人物角色说出了不得体的语言,没有实现原文要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没有达到交际的目的。

    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理性基础是交往理性,是一种理性的重建,完全不同于语文学的直觉主义的非理性基础,结构主义的目的一工具理性基础,解构主义的怀疑主义反理性基础。这三种理性基础都有着各自的局限性,在翻译活动中显现了不同的矛盾。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与交往活动,是属于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精神交往形式,应该遵循社会规则和规范,遵循理性原则。那么在交往活动中的理性原则自然就应该是交往理性了。建构主义的翻译学理性基础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他认为,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道德理性,又称实践理性,核心内容是承认和尊重一定的规范标准。同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一样,同样要求在人际交往中的言语者使用最得体,恰当的语言,要遵循语言规则之外的协调性规则。我们在翻译中就要注意不但要译出正确的句子,还要译出得体的句子。例如“we know what you have done"这句话,如果是警察审问疑犯,可译为“你干过些什么,我们是很清楚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周恩来曾对已退休的澳大利亚工党议员说的这句话,却被翻译成“你做过些什么,我们是知道的。”这样翻译就完全忽视了语境,违反了协调性规则,甚至会引起误会。鉴于目前翻译领域中存在的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即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中间的不平等,一种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这种交往理性有助于建立平等互重的翻译模式。

    不同的翻译研究范式起真理观是不同的:语文学是以心灵真理观为基础;结构主义范式是以符合论真理观为指导;解构主义范式以本体论真理观为依据;建构主义的翻译学研究是以共识性真理观为指导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就是以共识性真理观为真理基础的。共识性实际上是一种主体间性与主客间性的统一。在主体间的交往中,人们不仅要尊重语言的规律性,更要承认和服从社会所认可的规则。在真理观理论中,同样强调语言的协调性规则。人们在交往中不是以陈述是否与事件相符为真假的判断依据,而是参与者对沟通事件背后的理据有共同的理解并且接受其有效性。哈贝马斯的共识性真理观要求在共同体内如果要达到共识,就要有交往,交流,争辩与商讨,要靠一贯理想的语境,这种语境要求所有参与者既有语言能力又有交往能力,彼此遵循语言使用中的协调性规则才能使交往各方达成共识。看这样一个例子:

    "he’ s been in his~all day,”the landlady said downstairs. "i guess he don’t feel well.i said to him mr . anderson,you ought to go out and take a walk on nice fall day like this, but he didn’t feel like it.。”

    这是海明威的著名小说’ihe killers的一段对话。房东太太显然文化层次很低,与其说话风格(如语法错误“he don’ t")相吻合。如果翻译成:

  “他整日在房间内,”房东太太在楼下说。“我估计他感到不适。‘安德先生,你理应出去散步,这样的大好秋光是很适宜散步的’,但他不感兴趣。”

    这个译文就是不成功的,不等效的,我们看到的好象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说话文给给的贵夫人了。如果改译成:

    “他整天呆在屋里,”房东太太在楼下说。“我猜他不舒服。‘安德先生,你应该出去散散步,这样好的秋天气候,散步多适宜啊!’可他不感兴趣。”

    这样就符合其语境了,反映出了说话人的人物形象。

    共识性真理观有利于翻译研究的语用学转向。哈贝马斯采用了言语行为理论作为交往理论的语言学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翻译的本质,体现翻译活动的特点,有助于把传统的语义一句法模式转变为语义一语用模式。哈贝马斯提出的普遍语用学理论,肯定了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指出我们说话实际是一种社会行为,我们不仅要说出让人理解的句子,即遵循语义一句法的构成性规则,同时还要具有交往资质,知道如何进行正确交际的社会性规则与规范,即语用规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遍语用学的有效性要求,即陈述问题的真实性,人际关系的正确性或恰当性,表达自我时的真诚性等有效条件。翻译活动是一种社会的理解和解释活动,是跨文化的,也是跨语言系统的。翻译文本的语境是一种可能性的语境,是一种开放的语境。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只能在这种可能的语境中进行。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翻译观中,一切与语言内部结构无关的因素都被排除在外,言说主体是价值中立的,语境被视为理想的,而非开放的。解构主义的元语言学具有形而上学性质,不是经验语言学范畴,而翻译中使用的语言学的现实世界的,是经验性的。我们实际使用的语言是言语而不是封闭的语言,是索绪尔所说的外部语言学,是有言语主体和实际语境参与的语言。他认为言语是没有规律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在实际使用中,人们要遵循语言使用的协调性规则,言语行为是社会性行为,是有规则的。这种语言学理论即言语行为理论是建构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既是经验的,又是开放的,克服了前两种语言观的缺陷与不足。言语行为理论是从语言表达层面与人际关系交往层面同时展开的,语言表达的正确性与交往关系的得体性有机结合。在实际交往中,只说出语法正确的句子是不够的,还要选用得体的句子,比如语气,表达方式,称谓的使用等等,这种能力是一种交往能力,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掌握的。再看.7m1c1的’lfie open window中的这样一句话:

    "my aunt will be down presently,mr, nuttle",said a very self一possessed young lady of fifteen, "in the meantime you must try to put up with me.”

    有人译作:

    “纳特尔先生,我姑姑一会儿就下来,眼下由我来陪你。”说话的是一位稳重老练的小姑娘,年纪只有十五岁。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篇8

在编织人际关系网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认同无疑是一种强大的武器。它既是走进别人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又是与人和谐融通的纽带。可是,民族文化的高认同又会导致文化壁垒的出现,这样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

1.2 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西方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三类:①一是人际交往理论;二是人际特质理论;三是人际激励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主要包括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论、T组理论等。符号相互作用论也叫象征往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在人际交往中重视语言符号的作用,语言中所含有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都是人际交往的外在载体。这一理论关乎族群的文化认同。一个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成因素错综复杂,但在这诸多因素当中,文化背景因素和社会背景因素无疑是最为关键性的因素。因为一个民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抑或是一种文明的形成。而文化群体一旦形成了就又通过族群的认同去影响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这就是人际关系和民族文化认同的辩证联系。

2 人际关系建构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历史溯源

人类的文明演化近万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人类逐渐走上了群居生活。群居生活是多人积聚在一起,进行共同的生产和生活,遵守由习惯形成的生产和生活规则。人际关系中有几对重要的关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熟人关系。面对这诸多关系,我们要应用不同的心理战术,但他们有着诸多的共性,绝对有规律可探寻。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特征远不同于西方,这源于其独特的民族心理特质。众多的学者在这方面均做了相应的研究,也发现了众多有价值的理论问题。黄光国提出了华人社会人际交往理论模型,②认为中国人际关系可分为三类:情感性关系,用以满足关心、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工具性关系是强调物质利益的关系;混合性关系主要是由亲戚、邻居、同学、师生等组成的复杂的人际关系。

历史上的人际关系建构体现在很多方面,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过程中,我国各个民族之所以能形成各自的民族文化就源于他们族群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磨合,最终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文化符号。而随着这种文化符号得到广泛的认同,又会在这个族群的内部促成他们人际关系的和谐融通。而民族高等院校是一个民族文化光彩夺目的地方。虽然各个民族的文化在校园内部有着广泛的交流;但在各个民族的内部,依然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圈子。这种人际关系的高度集聚就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在这种文化认同感的指引下,各个民族被困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小圈子。这样可能影响人际交往的广度,反而对人际交往会产生一种不利的影响。

3 人际关系建构与民族高等院校的文化认同的关系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但文化认同也是必然涉及其中的知识。现在由于社会关系趋于复杂,人际关系的建构也有一定的难度。

其一,在民族高等院校,构建人际关系首(下转第149页)(上接第84页)先分析对方乃至一个群体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征。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的心理特质均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我们找出他们的不同点,按号入座。然后为自己向对方发出交往信号找一个兴奋点。在深交往的过程中,更要深入了解对方族群的性格。我们还要学着去尊重民族文化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的那种永远不满足既存的生存机遇而去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价值”。③所以我们要承认人性是复杂的,人的性格也是捉摸不透的,故我们在人际关系建构中对民族性格的深入研究,尊重主体性。

其二,在民族高等院校内,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理应合理定位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社会运行有其自身的逻辑,那就是社会地位,个人背景相近的才有交往的可能性和预期性。故与人交往过程中,理应运用这社会心理现象。

4 民族高等院校人际关系建构过程合理运用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至关重要性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发生关系是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然而我们却不能因此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人类学文化因素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民族文化认同感对人际关系的构建有以下重要的作用。

首先,民族感情的研究有助于寻觅到人际交往的剂。生活是务实的,人的感情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现实生活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现实发展过程。④人是感情的动物。要想交上知己,建立真正的友情,就需要用真情换真心。需要我们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时,有一种开放的心态。

其次,民族人格特征的研究更加有助于巩固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与人打交道时,完全可以细心地观察对方或者一个群体的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映射了一个人由于民族成长和个人教育背景不同而形成的因子。在民族高等院校,通晓了某一个人的民族人格特质,也就打通了通向其他不同民族内心世界的脉络。

再次,民族文化特质的探索同样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构建。生活是一种无所不包的活动,那它自然也包括环境的影响。⑤那么,民族文化的认同自然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双方有着共同的民族文化特质,就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篇9

据中科院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显示:英语专业学生中不善交际者占80%以上,有明显心理异常者占37%,与人无法沟通者占21%。许多英语专业学生升入高校、走上社会,因交际能力差而无法适应错综复杂的环境,导致心理严重扭曲,往往产生很多社会问题。多年来,学生的英语学习只是简单的字面阅读和理解,忽视了交际能力等其他素养的培养,导致很多英语专业学生智商高、情商低,往往脱离现实,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因此,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非常值得讨论。

二、交际能力理论的由来

交际能力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ell Hymes在1972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指出一个人的潜在能力(capacity)包括语言知识(knowledge)和使用语言的能力(ability for use of language),指出交际能力由以下四个参数组成:(1)语法性;(2)适合性;(3)得体性;(4)现实性。在Hymes看来,一个人的交际能力不仅应包括语法知识和语言能力,而且应包括心理(可行)、社会文化(得体)和使用概率(实际出现)等方面的判断能力。

三、交际能力理论的发展

自交际能力理论问世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交际能力的内涵等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尽管观点不尽一致,但对交际能力理论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下面就几个影响较大的理论观点分别作简要介绍。

1.适应理论

Gleason(1982)认为交际能力不只是懂得造句的规则,也并非是情景需要时将这些规则凑合起来的表达式。交际能力是指懂得一套事先部分装备好的样式(pattern)、惯用语框架(formulaic framework)和一盒安装工具。它可以根据情景的需要,将语言使用规则做必要的调整。根据Gleason的观点,交际能力实质上是一种适应(adaptation)能力。这种理论认为语言使用规则并非是生成的,只是起一种调节(regulative)和辅助(subservient)的作用。适应性理论强调使用规则适应情景的需要,而不是相反。

2.认知/学术语言水平和人际交流技巧

Cummins(1979)提出了区分认知/学术语言水平(cognitive/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CALP)和基本人际交往技巧(basic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ve skills)(BICS)的观点。前者指的是不考虑直接人际交流情景下语言学习者对语言表层特征的操作和反应的熟练程度,后者指的是几乎所有儿童都能习得的为能进行日常人际交往的交际能力(capacity)。1981年,他对此又做了部分修正,把交际分为简化语境依赖(context-reduced)交际和语境嵌入(context-embedded)交际。与修正前的理论相比,修正后的理论突出了语境(context)的概念。他认为大部分外语课堂教学属简化语境依赖交际,而人们面对面的交际则属语境嵌入交际。

3.Canale和Swain的交际能力构建模式

Canale(1980,1981)提出了交际能力理论的构建模式。根据该模式,交际能力由四个子能力组成:(1)语法能力,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知识;(2)语篇能力,即组句成篇的能力;(3)社会语言能力,是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情景下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4)策略能力,也叫补偿能力,是一种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达到交际目的的策略(Brown1994)。Canale的交际能力构建模式对后来的语言研究和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前所述,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交际能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不断引向深入。同时,近年来一批新兴边缘学科的兴起,也给交际能力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引人注目的语用研究从它早期的“具体语境学”发展到语言符号意义以外的语言含义的研究,并进一步与认知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语用的认知心理。

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1.人际交往有利于英语专业学生发挥才能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交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人际交往的好坏,而人际交往的好坏有直接作用于人际关系的好坏。事实表明,在一个班级或群体中,假设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是健康密切的,那么他的心情就会舒畅,工作就会积极,才能容易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知识和完善自我

在信息时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的有效信息对学习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学习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通过个人与他人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相互认知,从而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3.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走向社会化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个人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文化,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每个人都无法离开其他个体单独掌握自身生活必备的技能。交往使人了解社会需求,交流使人产生新构想,吸收新手段,开辟新领域,增长新才能。

4.有利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身心健康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埃德迪纳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大学生自我幸福感觉的程度”的专题研究中发现,自我感觉越幸福的学生,人际关系越健康;同样的,自我感觉越不幸福的学生,人际关系往往都不如意。这种不如意给其生活、学习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使其产生心理问题。

五、角色扮演法的概念与效果

基于交际能力的内容及特征,以及前人对它的研究,笔者提出用角色扮演法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角色扮演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现实与书本相连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制造或模拟一定现实生活片段,由学习者扮演其中的角色,将角色的语言、行为、表情及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以学习新的行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地说,即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且最重要的是对文章有更清晰的了解和把握,要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得扮演效果最佳。

六、角色扮演法的过程与模式

行动过程:

(1)准备

通常情况下,准备意味着开始阶段(常被称为热身阶段),由哑剧扮演或目标清晰的角色扮演顺序组成,参与者放松并识别角色扮演的基本思想。即为扮演人员做一切工作之前了解剧情,理清思路,将文字变为真实角色之前,理清开场人物顺序事情的变化,发展和结果。

(2)指导

角色扮演中的参与者被委任角色(需考虑扮演人员的性格和日常表现),直接的角色扮演者,即他的角色已被清楚地描述出来,为了他能更好地扮演该角色,则需要指导和激发他的动机。

(3)领会

在准备和指导之后,则进入扮演之前的领会阶段,需要参与者通过自己已掌握的信息,花时间克服困难,理清扮演者之间的联系。在领会阶段的最后,所有参与者进入各自角色中。

(4)扮演

模拟对话,要求设身处地,让扮演者与所扮演的人物无论在时间、空间上无限接近。最好是由同学们脱稿表演,由景致情,这样有利于扮演者自由地感受所扮演的人物的语言和特征,最大限度地演绎角色。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同学们可以交换角色,可以多角色感受文中的各个角色,有利于更全面地理解文章。

(5)结束

此阶段参与者从自己的所扮演的角色中正式脱离出来,学生导演应该致谢参与者的工作并且告别这些角色。在接下来的阶段中,所有参与者分析并且解决扮演过程中的困难。

(6)讨论

带有目标性来反馈、讨论对参与者的观察,准确地观察扮演的情境和角色,这样能够达到学习目的。

(7)成果控制

导演给其他学生分发已准备好的表格,或者建议扮演者本人与其他同学对已扮演的角色作一个更全面评价性的结论。

七、结语

经过一年半的教学实践,本课题组发现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提高了,对课文的理解力增强了,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了,他们亲身参与并感受到了英语口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不仅如此,由于角色扮演常常以四或五人的小组为单位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训练时间有限的难题,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本课题组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学生的参与面问题。评价一个角色表演活动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便是它的“参与面”的大小。由于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面对许多观众的表演,需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勇气,因此大方、性格内向、防御心理强的学生容易做到,而对于害羞、性格内向、防御心理强的学生相对显得困难。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对于每一次的学生导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培养学生评价及自我评价意识。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习者对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程度等负起责任时,他才是真正地学习,才会对自己学习的方向真正地负责。自我评价在促进个体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大多数同学对评价及自我评价还是很陌生,因此这个问题值得教师深入思考。总之,学生一定要苦练内功,不断摸索和实践,同时要转变观念,相信自己,放手做,给自己一个张扬个性的空间,或发挥创造精神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用角色扮演法取得好的效果,提高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篇10

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超越于工具层面的文化力量,渗透在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了并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必然会对个体的人际交往方式和群体及组织的群体交往方式产生影响。

本文主要关注互联网对人际交往中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认知、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有何影响,旨在探寻以下问题的答案:1、当代研究生使用互联网的情况及网络在其所使用的各类媒介中居于什么地位?2、这种媒介使用情况的变化是否对其人际交往方式产生影响?3、这种交往方式的变化是否在交往对象认知、解读彼此的文化背景时产生影响?是使得彼此的了解趋于全面化、客观化,还是反而强化了所谓的“刻板印象”?①

二、研究的理论维度

(一)理论简述:

“赖利夫妇模式”是美国社会学家赖利夫妇于1959年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的传播模式,他们认为,传播过程是庞杂的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应将其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强调传播系统与社会各个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见图1)

根据这一理论,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首先是具有人内传播的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相互影响,构成人际传播;而个体系统又从属于各自的群体,这样,群体系统之间又形成群体传播;而个体、群体又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总是在社会中运行,因而又与总的社会系统有着互动关系。

(二)理论启发:

赖利夫妇模式对本文的启发主要在于,互联网发明前后青年人在人际交往时了解彼此文化背景方式的变化,以及人际交往方式本身的变化方面。

在互联网发明之前,这种对彼此文化背景的认知、理解主要有两个来源:

1、初级群体:主要是家庭、邻里,即父母亲友的言传身教对儿童基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这一时期,儿童的讯息主要来源于其最信任的父辈,因而这种影响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根深蒂固的,直接影响人们长大后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这一阶段主要发生在幼年和童年时期。②

2、次级群体:发生在儿童阶段晚期并持续到成年期,此时,人们获取讯息的渠道和影响其认知及行为方式的因素多样化,学校、同侪群体、组织以及大众媒体比起家庭显示出更重要的力量。③其中,尤以大众媒体为甚,在跨文化传播中,人们对于自己不熟悉的文化,一般都是通过大众媒介来进行了解,尤其是电视这一融合了视觉和听觉效力、冲击感很强的媒体,所以,这种认知和理解往往是很片面的。

但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这种情况开始变化。

在互联网上,信息的传播具有以下特点:多对多传播使得信息可检验性增强、透明度增强;无边界传播导致统一的中心信息源消失、受者摆脱传播链下游的被动地位;即时性传播使得时间空间瞬间被跨越、时效性空前加强等。这些特点对人际交往影响深远,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增加使得大众媒体无法继续控制信息的唯一来源,理论上人们对彼此文化背景的了解应更全面和客观。人际交往方式也突破了传统的面对面方式,更趋于多样化。

三、研究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本文采用定量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法。

1、调查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兰州大学在读研究生。

选择这一群体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研究生这一群体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其文化特征已基本定型,趋于稳定,因而具有研究的可能性。第二,由于这一群体学习和生活方式的特殊性,传统的面对面人际交往较少,因而互联网对其的影响可能要比其他群体更大。

2、抽样方法:本文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

本调查按文、医、理、工、艺术及体育五类学科,随机抽取100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9份。其中,男生42人,女生57人;研一学生69人,研二23人,研三7人;文科学生53人,理科25人,工科7人,艺术或体育1人,医科13人;家庭所在地是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的学生48人,县城或县级市的23人,农村的28人。此外,所在地域文化圈是黄河流域文化圈的人数最多,占总数的47.5%;其次为青海风俗文化圈,占总数的20.2%;再次为东北风俗文化圈,占总数的12.1%。④

(二)资料分析方法

本调查使用SPSSl1.5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四、调查数据与分析

(一)媒介使用情况分析

1、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

数据分析显示,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及其他五类媒介中,70.7%的人表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媒介是互联网;另外,使用频率较高的媒介是电视,占总人数的22.2%。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研究生接触最频繁的媒介,是其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2、公信力最高的媒介

调查数据显示,54人表示其最信任的媒介是互联网,另外45人表示其最信任的媒介是传统大众媒体,两者相差9人,差距不是很大。这表明,虽然互联网在当代研究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十分巨大,但其公信力则并没有显著超越传统的大众媒体。

通过交互分析,发现来自于内陆黄河文化圈与沿海文化圈的同学,在媒介的信任感上有较大差异:前者明显更倾向于信任传统媒体,47人中有28人表示更信任传统的大众媒体,几乎为其总人数的一半;而来自长江文化圈、云贵文化圈以及闽台文化圈的同学则明显更信任互联网,11人中有9人表示更信任网络,占其总人数的81.8%。由此可见,相对保守的黄河地域文化与相对开放的沿海地域文化的确影响到青年人选择媒介的方式。

(二)媒介使用情况的变化对人际交往中理解彼此文化背景的影响分析

1、对自己所属群体文化背景的认知和理解方式

数据显示,在认知、理解自己所属群体的文化背景时,传统的信息渠道即父母师长的言传身教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亲身体验显示出极大的力量,两者共占总人数的94.9%。

当个体处于幼年和童年期时,他对自己所属的群体的认知和理解主要源于父辈的教导,因为这一阶段的个体所能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并且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几乎为零,所以他们对来自于其最信服的父辈的信息是坚信不疑的,即使在其长大成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后也很难改变。

父辈生活的社会生活圈子一般比较狭小,其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局限于家庭、单位和传统的大众媒体,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模式一旦形成一般就会固化。所以,对儿童的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方式都产生一定的制约,即父辈的“刻板印象”一般也容易“遗传”给儿童。⑤

2、对自己不熟悉的其他群体文化背景的认知和理解方式

数据显示,按照使用人数由大到小排列,研究生群体在了解自己不熟悉的其他群体的文化背景时,所使用的信息渠道依次为:与该群体的同学实际交往,占总人数的29.3%;大众传媒的经常性新闻报道,23.2%;影视作品,19.2%;书籍和文献资料,18.2%;互联网,8.1%。

由此可见,传统的人际交往和大众传媒对研究生群体的影响居先,而新兴的互联网虽然作为信息渠道的影响力已十分强大,但它作为真正的意义建构渠道的影响力还未充分发挥出来。

下面,本文着重探寻大众媒体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对人际交往的基础――理解交往对象所属的文化背景――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本文设置了一些在大众媒体上最常见的符号,包括:沙尘暴;丝绸之路;骆驼;污染;敦煌;干旱贫困;民风淳朴;重视教育等。然后问:“当你与从未去过西北的亲友谈起西北时,在他们脑海中会浮现的情景”。结果显示,对于符号“重视教育”,竟然有99%的人表示他们的亲友不认同。但事实上,西北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这种传统源于儒家文化的传承。

那么,为什么竟然有99%的同学的亲友对西北地域文化形成与真实情况迥异的印象呢?这其中究竟有没有大众媒体的原因?

统计结果显示,以上与西北地域文化相关的符号意象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大众媒体,67.7%的调查对象认为这些符号意象来自于大众媒体的长期以来对西北的固化式报道。而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对这些符号的设置作用则十分微小,只有5.1%的同学认为这些符号意象来自于互联网上的信息。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传统的大众媒体与互联网在媒介特性上存在根本性差异:大众媒体,尤以电视为甚,是一种机构传播,是以点对面式的单向传播为主,其专业化、集中性较高,由少数人控制,极少数人决定了绝大多数人接受信息的倾向及其意义构成,受信者的主动性小。

而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个性化、匿名性、无地域性、无中央控制和多媒体化等特点。⑥因此,信息呈现高度动态性,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信源对同一事件进行检验,从而找到最符合真实情况的信息,以往由大众媒体设置的固化式符号不再具有威力。

正如心理学家利克莱德所言:“网络的功用在于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它向每个独立个体提供个人意志、个人创造性等禀性资源平台。”⑦

3、媒介使用情况的变化对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不仅仅是类似于传统大众媒体的认知工具之一,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同时还是一种交流工具。美国计算机专家克拉克曾说:“把网络看成是电脑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的。相反,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⑧

网络之所以能直接介入“交际”领域,在于它所创造的独特的“虚拟空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人际交往场所。以往在互联网之前的以电子媒体为中介的人际交往,如电话、电报等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信息沟通,但它们限于点对点的交往,难以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大的交际圈。而互联网上的许多服务使上网者可以定向到达一点,也可以同时抵达多点,从而形成颇具规模的交际圈,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文化部落”――“虚拟社区”。⑨

虚拟社区”的出现极大地改变着现有的人际交往范式。

根据“赖利夫妇模式”理论,不论哪种大众传播形式,都是在社会总系统中发生的,都与其他各个社会子系统相关。“虚拟社区”虽然存在于不可触摸的互联网中,但它决不是真空中的独立空间,它一样受到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因为参与“虚拟社区”的成员仍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个体,而其交往的内容仍然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并且他们通过这种人际交往而产生的族群文化和群体情感都是真实的。

由此可见,基于互联网的人际交往进一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活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的跨时空的全面交往成为了可能。“有史以来,人们第一次有所根据地希望着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特征,在虚拟的空间,与人、与信息做自由交往。”⑩

那么,兰州大学的研究生群体对于这种新型人际交往模式是如何使用的?数据显示,参加过有关西北地域文化的“虚拟社区”的被调查者占总人数的32.3%。这说明,根源于网络的这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在研究生群体中尚未普及化,但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此外,数据显示,通过网络社区的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认为上述主要由大众传媒建构的符号对西北文化的代表性分别为:完全可以代表真实的西北文化的人数占总数的64.6%;基本可以的占总数的20.2%;不可以的占总数的15.2%。对于这些符号持肯定态度的人数共计占总数的84.8%。可见,传统大众传媒输入给同学们的符号意象已经十分根深蒂固,不论是否符合真实,都已经很难改变。

五、结论与不足

本文应用传播学中开系统分析之先河的“赖利夫妇模式”来探寻互联网发明前后,跨文化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兰州大学的100名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1、在兰州大学的研究生群体所使用的各类媒介中,互联网的使用频率最高。但是,这种使用目前尚主要局限于将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渠道,而网络作为真正的意义建构渠道的影响力还比较弱。

2、兰州大学研究生在进行跨地域文化的人际交往时,了解对方文化背景的渠道主要是同侪群体和大众传媒。互联网对此的影响尚未十分明显。

3、兰州大学研究生进行跨地域文化的人际交往方式主要仍是传统的面对面方式,倾向于亲身的实际经验接触,而通过网络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虚拟社区”,与志同道合的陌生人进行人际互动,共同建构精神家园的同学则不占多数,但已经初具规模。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与目前关于网络人际交往的主流理论并不完全一致,例如,理论上,通过网络人际交往,人们一般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刻板印象”,而对不同地域的文化更加理解,但是,本文所得到的数据并未显示出这种趋向,反而是“刻板印象”仍然牢不可破。这种理论与实际的矛盾到底缘由何在?本文尚无法对此进行解释,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①“刻板印象”这一概念源于美国著名学者李普曼的publicopinion(1922)一书,指人们对具体的社会群体具有心理特质的观念与预期,是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参阅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P26-P28。

③同上

④本研究对中国地域文化圈的界定参考目前网络上普遍认同的七大风俗文化圈,即1=东北风俗文化圈: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及内蒙东部;2=游牧风俗文化圈:包括内蒙大部,辽宁、河北、陕西三省的北部、宁夏北部及新疆;3=黄河流域风俗文化圈:大致北起长城,南界秦岭、淮河,西抵青海湖东,东及黄海;4=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西到青海高原东侧,东、南均迄于海;5=青海风俗文化圈;6=云贵风俗文化圈;7=闽台风俗文化圈。

⑤廖龙辉,网络:传统社会化模式的消解,社会,2002年第1期。

⑥宋绍成,挑战与对策:网络传播与青少年社会化,社会,2002年第1期。

⑦转引自王晓霞,“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⑧转引自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P163。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篇11

一、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口语交际训练不容忽视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轻听、说。教师们并非不知道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将来踏上社会后的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迫于考试的压力,不得不违心地引导学生抠字句背诗词做阅读练写作,而把许多能力的训练排挤出了语文教学的课堂。现在,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必须在语文课中给它以应有的一席之地。

2、口语交际训练非常必要

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已进入了大协作时代,人际间的横向联系大大加强,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辨论、宣传、演讲……。我们的学生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外事工作、商业谈判、法庭辩论、企业公关哪项不需要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记者、节目主持人、导游、推销员哪个不需要口语交际?就是汽车售票员、商场营业员、宾馆服务员也要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3、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十分迫切

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从所接触的学生情况看,大多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如人意,也就是说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很差。因此,在高举素质教育大旗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召唤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不仅显得很有必要,而且显得非常迫切。

二、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对策

1.创设良好的情境

口语交际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感情交流的过程,因此上课时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感情投入,使他们想说,愿意交流。

2.设置多样的内容

口语交际训练首先要确定话题。交际的话题应来自生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多样的内容,学生感兴趣,才愿意说,才有话可说,才有可能说好。

3.开展有趣的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讲故事、游戏、讨论、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实话实说、演讲会、自我介绍、问答等多种交流形式引进课堂,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参考文献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篇12

Base on "The Analects" to Talk About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onstruc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ZHU Lijuan[1], ZHANG Liping[2]

([1]Management Department, China West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2]Education Department, China West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Abstract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is important both for students' growth and their study, working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This paper base 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humanistic classic of Confucian ideas "The Analects", analyses its reference meaning to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The Analects"; college student; domitor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1 当前高校学生寝室人际交往中的不和谐因素

1.1 个人主义泛滥

目前高校在校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风潮中出生的80、90代,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和重心。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通常享受到比重较多的家庭资源,包括经济资源与心理资源。因此,这部分学生往往拥有较强的优越感和个人主义倾向,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在寝室生活中表现得我行我素、自私自利,缺乏宽容、谦让、友爱之心。因为琐碎的生活细节而导致的小摩擦最终将寝室变成冷漠、暴力的战场也就不难理解了。

1.2 贫富心态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国家的经济环境,提升了国民的生活质量。但是,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问题,以及嫌贫爱富、仇富等失衡的社会心态也在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寝室中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成员,其经济环境往往有较大差距。因为空间的局限,这种落差在朝夕相处的比照中不断冲击着寝室成员的价值观、人生观,也更加容易引起贫富心态的严重失衡。贫困生自卑或者希冀着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富裕生炫富或者生活上铺张浪费、鄙薄他人,直接导致了寝室人际关系的紧张。

1.3 诚信意识淡薄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人际交往中却存在着许多诚信缺失的现象。人们宁可在虚拟网络中寻求情感寄托,也不愿向身边人敞开真诚之心。在寝室生活中,寝室成员之间因为过分的自我保护和缺乏沟通而互相揣度,互相猜疑,无法体会到坦诚相处的快乐。个别学生甚至因为对人际关系利益化、交易化的偏颇认知而进行所谓的选择往,对同自身有利益冲突和与自身有利益关系的室友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在寝室中拉帮结派。这种错误观念无疑使得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建设蒙上了阴影。

2 用《论语》的交往之道推动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建设

《论语・阳货》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段话是孔子对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观念“仁”的解释,其中所提到的“恭、宽、信、敏、惠”正是孔子所推崇与秉持的人际交往准则。

在孔子看来,只有满足这五项标准的人才是达至“仁”的境界的道德完善的人,也才是值得交往的对象。而对照前文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在寝室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缺乏的正是孔子所提倡的恭敬、宽厚、诚信、友爱精神。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养成,需要我们加强对以《论语》为载体的孔子“仁”学思想的宣传,引导学生在提升自身修养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

2.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朋友相聚令人愉悦,因为友情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而这一财富的意义不在于物质,在于精神。孔子在择友时从不以利益关系或贫贱富贵为标准,而是主张“友直,友谅,友多闻”,不友“便辟”、“善柔”、“便佞”(《论语・季氏》)。意思就是说要与正直、宽容、见识广博的人做朋友,不要接近那些谄媚逢迎、心口不一、夸夸其谈的人。在寝室人际交往中,大学生们也应该抛弃唯利原则,不论家庭背景、经济环境如(下转第54页)(上接第21页)何,不论是否能够给自身带来物质上的好处或是为自己的评优、评奖、入党带来便利,成员之间都平等相处,坦诚相交。利益关系无法长久,只有不计较得失的纯粹的友谊关系,才能延续到毕业之后,成为漫长人生道路上支持个体前行的重要动力和心灵慰藉。

2.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信”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仁”的重要标准,也是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的重要标准。孔子在《论语》中曾多次就这一问题进行阐释:“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人与人之间如果欠缺了基本的信任,便不能建立牢固的情感联系、工作关系,不仅不能成事,更甚者还会引起纠纷,使得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寝室中的人际交往也同样如此。向他人做出承诺就应当言而有信地加以完成,日常生活中也要撕下虚假的伪装,做到不自欺、不欺人。大学生们不妨也在入睡前抽出点时间检视下自己与室友相处的情境,对那些“不信”的心态及时进行调整。

2.3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周公姬旦是孔子毕生的偶像。孔子的弟子在辑录《论语》的时候也将周公为孔子所标榜的言行记载下来。其中就有“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没有完美的人存在。换句话说,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从他人,包括自己身上总能发现不恰当的或者错误的言行举止。针对这一问题,孔子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忠恕”。严于律己是忠,宽以待人是恕。寝室生活因为空间有限,私密度较弱,成员之间个体差异较大,日常生活中的摩擦也更为频繁。面对这种情况,个体一方面应当养成反躬自省的习惯,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纠正自身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将自己不愿意承受的误解、指责加诸到别人身上,对他人的过错要能够用宽阔的胸怀去包容,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除此以外,寝室成员之间还应当互助互爱,积极营造亲切、和睦的家的氛围。

2.4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除了上述“恭、宽、信、惠”的准则以外,大学生寝室人际交往中还要特别注意对分寸的把握。集体生活缺少私密性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空间的局限和人际交往的密切,寝室成员要想获得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或者保留一点秘密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就是告诫我们应当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一定的距离,当自己的忠告得不到采纳时要及时停止,不要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和生活。同样的,寝室成员间的交往也应当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既不能要求大家的思、言、行整齐划一,也不能过多干涉、参与他人的私生活。

参考文献

[1]罗展鸿,潘献奎.用儒家“仁爱”精神调适大学生人际关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篇13

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由于大学生个性因素以及其所受的社会环境影响的差异性,导致有些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时出现偏差,陷入误区,给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造成了一些障碍,这不仅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团结,也影响个人的学习、生活与今后的发展。

1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种种表现[1]

1.1 不敢或回避与人交往

由于大学是一个半开放型社会,人的交往更加复杂,对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大学生尤其是新入学的学生在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重者还会出现面红耳赤,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生理现象,也就是所谓的“社交恐惧怔”。

1.2 交往行为经济化明显

随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一步加深,大学生的角色多元性在增加,人际关系已不再拘泥于单纯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而是越来越显示出经济性。许多学生在不考虑自身经济能力的基础上,一味的追求高品质、高消费的生活,这使得他们背负了沉重的经济压力,成了名副其实的“月光族”或“日光族”。

1.3 交往存在认知偏差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人格都处于发展阶段,认知结构不成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认识自我时,如同照哈哈镜一样,不能清晰客观地反映自身,要么表现出过分自信,要么表现出过度自卑。论文格式。

2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成因[2]

2.1 社会客观原因

首先,社会转型带来了观念的转换。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事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改革开放及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并存。人们原有的观念与新的观念发生冲突, 多元的价值评价和价值目标多样化,多元冲击了大学生原有的传统义利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生开始困惑,而群体目标的多样化让大学生迷茫,最终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为无所适从。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大学生观念的转移。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人的主体性可以发挥。市场经济讲求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特征反映在大学生群体中,便更多体现为自我意识增强,主体性增强,交往中注重塑造和体现个人风格,实现个人价值的欲望增强,并关注彼此利益关系。因此,在他们的人际交往中,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虚假色彩的交往互动行为增多。

最后, 教育体制和成长环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弗洛伊德等著名心理学家都曾多次强调,个人成长环境和背景对人的发展非常重要。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应试和升学竞争, 青少年的成长从幼儿园开始就充满荆棘,这种状况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形成了某些先天的、明显的缺陷。

2.2 个体主观原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个体主观原因所引发的人际交往困难,主要体现在人际认知、人际印象、人际沟通和人际冲突处理不当四个方面。

人际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要求个体对自我、他人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均呈良性状态。交往主体在认知阶段出现偏离,均可造成人际调节、选择和适应性困难。论文格式。

人际印象是通过人际交往而留存在人们记忆中的人际认知的客体形象。人际印象具有其整体性、一致性、主导性、比较性和联想性特征。故而,心理学角度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势效应都可能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出现,并发生偏差。

人际沟通即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 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感情的过程[3]。人际沟通的有效性受较多因素干扰,如发信者与接信者的个性存在较大差异,发信者的语言表达与接信者的领悟能力的差异造成困难。若交往个体的价值观、道德观、网络观等存在差异时,人际沟通同样会出现障碍和困难。

人际冲突虽然有助于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等积极面,但若处理不好,就会给交往个体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2.3 文化传统影响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掀开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恶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4]

因此,当我们研究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时,文化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切入点。人际关系是文化的具体体现,文化在人际关系中延续、传递,文化又塑裹着人际关系。文化传播具有社会教化和社会交往的功能,可以说,文化是一种同化力量,是大学生建立人际关系的桥梁。然而,正如前面所说,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使得大学生传统的观念受到冲击,契约化、合同化和更加开放的人际关系打破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人际关系思想中的“仁”、“爱”、“礼”和“宗亲关系”模式, 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在现代社会的大学校园中膨胀。

3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自我超越

3.1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

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对人际关系的意义非同小可。尽管大学生们每天也都处在各式各样的交往环境中,但不是每个大学生都有良好的交往意识。不少学生只是被动地处于交往中,有的学生甚至远离人群、自我封闭。学校教育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勇于交往、善于交往和树立正确的交往动机的良好交往意识,让学生认识交往的重要性,有了良好的交往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

3.2 要增强自信,消除自卑

在人际交往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别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错误的自我估价中,对人际关系妨碍最大的,莫过于自卑。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信,他便在交往中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学校培养学生在交往中应该热情友好,以诚相待,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作伪,要充分显示自己的自信心。只有树立完全的自信,才能完全放松,从而显得坦然自若,沉着镇定。

3.3 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和策略

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原因之一[5]。在人际交往中,语言的交流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部分大学生由于年轻气盛,在与人进行语言交流时总是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往往忽视了倾听对方的发言,与老师、学校领导、用人单位等交流时,若言语盛气凌人、不注意倾听,造成的后果及给人的印象将是不完美的。

3.4 不要过多计较别人的评论,不因一时一事评价人

每个人为人处世受到别人的评论是很正常的,不要轻信主观感受,不要浪费时间去揣测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同时也不应该以一时一事来评价一个人的好或坏。在与人交往中应具有宽宏的胸怀,要有“让人不为丑,饶人不为痴”的大度大量,不为社交中细小矛盾纠缠而斤斤计较。

3.5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你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可能紧张、羞怯时,就会引起机体强烈的焦虑,并处于高度紧张的自我防卫状态,使他人觉得你对他有一种不信任的感觉,这样就阻碍了彼此关系的发展。学校教育就应该多创造一些学生交流和锻炼自己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能够镇定下来,早日融入集体生活。论文格式。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是可以改变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和训练来发展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当然,纯粹增加交往技能可以改善个体的人际交往状况,但并不一定能促进个体的人际相处关系[6],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改善除了有赖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大学生自己主观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姚天保.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归因分析[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2(16).

[2] 刘娜,王秀阁.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7).

[3] 全国十三所高等院校组编.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236.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人民出版社,1995.585.

[5] 刘卫民.化解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策略[J].成人教育,2006,(1).

[6] 刘庆善.心理健康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J].中国校医,2007,21(4) .

[7] 王春玥,李楠.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7(61).

在线咨询